人際交往心理學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10 18:51: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人際交往心理學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人際關系,策略和思考
1.大學生人際交往重要性
人際關系是指人們運用語言或非語言符號交換意見、交流思想、表達情感和需要的過程中,通過交流而形成人與人之間的心理關系,反映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大學生作為完整的社會個體,需要具有豐富的人際交往關系,包括校內與教職員工,同學間的交往關系和校外與社會成員、群體間的交往關系。
人際交往關系對人的發展具有重要而深刻的意義。美國著名成人教育學家戴爾?卡耐基曾說過:一個人的成功,15%靠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85%靠人際交往和相互關系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把愛與歸屬的需要,納入其需要層次理論并放在重要位置,突顯的便是人際交往與和諧的關系。2008年,山東大學社會學系在高校畢業生招聘會現場做了1500份問卷調查,顯示出用人單位最看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及能力,特別是人際交往能力。在當代亞洲成功學權威陳安之的成功公式“成功=知識(30%)+人脈(70%)”中,人際關系(即人脈)也占了70%。良好的人際關系是身心健康的需要;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助于促進大學生社會化進程;良好的人際關系可以促進大學生個性發展和完善;良好的人際關系是現代人才觀的要求。
2.90后大學生人際交往問題現狀
大學生朝氣蓬勃、思想活躍、興趣廣泛策略和思考,喜歡接觸新的事物,孤獨,脆弱,競爭,煩惱,奮爭,責任似乎成了90后大學生的代言詞,他們思維獨立自信,但過于以自我為中心;他們經濟獨立意識差,心理抗挫能力弱;他們運用網絡溝通信息,但是內心較為空虛。他們置身于紛繁復雜的社會關系之中,渴望通過人際交往認識世界、獲得友誼、滿足自身各方面發展的需要。但一些大學生并不擅長與人交往,甚至因人際關系不良導致心理扭曲,繼而引發嚴重行為問題論文參考文獻格式。正如一些報道指出的那樣,近年來大學生因不會人際交往和溝通導致心理問題,進而走向自殺的人數逐年上升,因人際關系不協調而引起的犯罪現象也逐年增加。大學生人際關系問題是社會心理學的一大研究熱點。良好和諧的人際關系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對大學生的發展和成才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大學是人生的重要階段,是社會化過程的一個里程碑,是走入社會前的最后準備。一項針對當前大學生職業適應能力的調查顯示,有41.98%的學生認為人際交往能力訓練對找工作有特別的幫助;有高達34.8%的人通過擇業,感到人際交往能力是自己特別欠缺的素質。上述表明大學生人際交往關系問題不容忽視,所以將良好人際關系的培養作為90后大學生的必修課勢在必行!
3.改善大學生人際關系策略
綜合國內外的研究,認為大學生人際交往主要存在以下問題:自我中心、自我封閉、控制他人的愿望、討好與敬畏心理,反抗與嫉妒心理、懷有偏見、過分自卑、過分期待、性情孤僻、敵對與猜疑.大學生人際關系的影響因素,除了上述心理因素外,還包括社會、家庭、教育觀念等帶給大學生的影響。另外,應試教育、家庭教養方式、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以及高校管理上的疏忽等也影響著大學生的人際關系。針對以上問題,本文提出以下建議改善大學生人際關系:
(1)正確認識自己策略和思考,改善不足
無論是80后還是90后的大學生都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他們的社會化程度較低、基本的人際交往(基本的社交禮儀等)能力,矛盾化解能力等缺失。這些問題的出現一方面是由于他們多處于學生的交際范圍之內,與社會上其他人交流機會相對較少;另一方面是由于當代的他們并沒有完全的認識自己,或者說是明明知道自己的缺點但是并不改正。他們過分自信,總覺得自己想法多,理想大,孤傲、自尊心強,不愿意去理解接受別人。有些人的想法過于偏激,缺乏坦誠,過分地以自我為中心,沒有正確認識自己,不能夠做到取長補短。而且網絡化程度的加強也影響著他們,虛擬世界中的交際也在他們的人際關系中占了相當的比重。這種網絡化的交流為大學生現實生活中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豎了一道無形的屏障。網絡一定程度上讓他們規避了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或者說是一定程度上過于擴大了自己的優點,缺點卻被忽視了。所以,不管作為學校還是家長都應鼓勵他們多在現實世界中交流,讓其在現實交流中去更多的認識自己,努力克服自己的缺點。只有擺正了良好的與人交往的心態,正確認識自己的優劣,積極給予,用真誠、坦誠和赤誠之心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用適當的人際交往策略去處理人際交往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2)提升自己,培養自己的專業素養和人文素養
他們處在信息交通發達的時代,網絡、電視等便捷的信息接收渠道影響著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他們關心國家政治,經濟,想法頗多,但是部分與現實差距相當大。作為教育者應該努力讓學生學會如何去抓住現在,更好的把握將來。要在大學階段策略和思考,自由時間更多的時間里去合理安排自己的課余生活,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質,不管是專業素養還是人文素養的提升論文參考文獻格式。良好的專業素質的建立有利于自信心的建立,讓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充分的自信,愿意主動與人交流。如果把人際交往比喻為運動的齒輪,那么良好人文素養就是人際交往中的劑。人文素養的提升有助于他們更多的懂得寬容、理解,懂得去付出,另一方面良好的人文素質有利于他們去更好的溝通和交流,散發更多的人格魅力,提高人際交往的成功率和吸引力!
(3)提高人際關系的重視度
要有效地提高人際交往,鼓勵學生參與更多的人際交往,不僅需要學生本人的重視,更需要社會、家庭、學校的重視。人際交往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早已不容忽視,可是現在社會對大學生良好人際關系的培養的重視度并不是很高,多數學生都是在無意識狀態下建立人際關系,他們缺乏有力的引導和教育,不能妥善處理人際交往中林林總總的問題。作為高校有著不容忽視的責任,要努力培養好學生良好的人際關系,幫助他們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做到游刃有余,提高他們事業的成功率,而且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助于良好心態的建立和壓力的舒緩。學校開設相應的課程并提供各種社會實踐機會,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學習和了解人際關系處理方法。作為學生要把人際關系作為大學里的必修課,主動去了解、掌握人際關系的技巧和注意事項,有目的的去培養自己人際關系素質,敞開心扉,取長補短,努力克服自己的缺點,發揮己長,用人格魅力吸引別人策略和思考,從而能更好的建立起牢靠的人際關系網。作為家庭,是大學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庭也應該擔起大學生人及往的重要角色,有目的的去培養他們,培養他們良好的品質,積極樂觀的心態,善于理解、寬容的個性以及懂得犧牲的品質。社會上的每一個人也應該為良好人際關系的培養和建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營造良好的社會人際關系交往氛圍,讓真誠、互助、友愛在社會上廣泛傳播。
每個人在交往中都或多或少地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改善人際關系,加強人際交往,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心理健康都有重大意義。總之大學生人際關系問題是當前的熱點問題,大學生人際關系具有時代性,將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而變化,展望未來關于大學生人際關系的實證和理論研究,將從更新的視角和更廣闊的視野、采用更先進的方法進行更加深入的探討。
[參考文獻]
[1]淺談大學生人際交往問題與對策[EB/OL].(2008-12-22).百度網.
[2]陳龍圖.大學生和諧人際關系構建策略探討[J]. 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10,5.
[3]王春玥,李楠.大學生人際關系研究綜述[J].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25.
[4]安洪鵬.大學生人際關系取向調查[J]. 法制與社會,2009,3.
[5]莫興文.淺談人際關系的建立[J]. 科技信息,2007,11.
[6]鐘維悅.淺談如何構建和諧的大學生人際關系[J].中國商界,2010,7.
[7]鄭杭生.和諧社會與社會學[N].人民日報,2004.
[8]戴爾?卡耐基.人性的弱點[M].機械出版社,2004.
[9]黃乾玉.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特點及和諧人際關系的建立[J].教書育人,2007.
[10]李燕冰,駱風.人際交往對大學生生活素質的影響[J]. 廣州大學學報,2004,4.
[11]哈貝馬斯.張博樹,譯.交往與社會進化[M]. 重慶出版社,1989.
[12]卜長莉.人際和諧與社會和諧發展[J]. 學習與探索,2005,6.
[13]樊富抿,張翔.人際沖突與沖突管理研究綜述[J]. 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3.
[14]王宏維.加強道德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的人際和諧關系[J]. 廣東社會科學,2003,6.
[15]張林英,姜雪麗.論人際和諧與人際關系道德[J]. 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6,5.
[16]全國十三院校社會心理學編寫組.社會心理學[M]. 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0.
篇2
開 題 報 告 書
課題名稱:中學生人際問題影響因素及干預策略的研究
課題類別:名師專項(A類)課題
課題編號:1201442497
承擔單位:廣州市鐵一中學
課題負責人:黃雄
聯系電話:
起止年月: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
E-mail地址:
廣州市教育研究院 制
2015年5月
一、開題報告(提綱:研究背景與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研究重點與難點、研究的創新點、研究基礎、預期成果、研究人員組成及分工、研究進度、經費分配、參考文獻,可加頁)
一、研究背景與意義
中學生處于身心發展不平衡階段,在人際關系方面,在與家長、同學或者老師的交往過程中由于交往策略不當引起各種的心理問題,從而影響學業及身心健康;本研究在整合了中學生人際問題影響因素,結合中學生的在人際問題上的認知、情緒、行為、生理反應,建立理論模型。
擬通過國內外文獻整理,修訂中學生人際壓力量表;利用相關量表進行施測,獲得中學生人際壓力量表、生活事件量表和SCL-90測試數據并利用SPSS處理和分析數據,探討中學生人際壓力影響因素。
在數據研究的基礎上開展中學生人際壓力方面的心理危機干預實驗,以期建立學校、家庭、社會相協調的,預防、預警、干預相配合的中學生人際壓力干預策略。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1.國內研究
國內研究主要傾向于一個或者多個因素與人際交往的相關研究。聶衍剛等通過《青少年社會適應量表》、《青少年人際壓力量表》和《青少年人際交往自我效能感問卷》對中學生進行測量,結果顯示青少年的人際自我效能感能顯著地正向預測其社交適應行為;而同伴朋友壓力和家庭環境壓力則負向預測社交適應行為。
劉紅梅等認為不同的情緒調節策略可以影響個體與他人之間的關系的建立或破壞,在人們的社會交往中,使用不同的情緒調節策略會使個體在人際交往情境中表現出不同的行為方式從而帶來不同的交往結果,隨著個體的生活范圍逐漸擴大,需要進行的人際交往越來越多,人際關系越來越復雜時,采取適當的調節策略,成功地進行情緒調節,是影響個體獲得良好人際關系的重要因素,在人際交往中善于選擇良好情緒調節策略的人,往往會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而那些交往能力較差的人可能在社交情境中進行情緒調節時往往選擇的是一些不太合適的情緒調節策略。
程玉潔等認為家庭功能通過情緒智力間接影響中學生人際適應,家庭功能對人際適應有顯著預測作用。家庭功能的相互關系、溝通、父母關注與親社會傾向呈顯著正相關, 與人際疏離呈顯著負相關;而家庭沖突、父母控制與親社會傾向呈顯著負相關, 與人際疏離呈顯著正相關。
2.國外研究
在親子關系方面,Markowitz F研究發現,家庭心理環境對學習困難兒童親子關系中父母教養方式父母監控維度親子依戀程度都有一定影響。
在同伴關系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學業成績自我概念兒童孤獨感的形成等方面研究表明,同伴關系不僅影響學生學習目標的確定,而且影響其學業成績。同時,兒童的班集體歸屬感對其后來的課堂投入與參與產生重要影響,不良的同伴關系往往會導致較差的學業成績。
在師生關系方面,有研究發現,師生關系與學業成績關系密切,其中師生親密影響比較大師生親密對學生的發展帶來了積極影響,而師生沖突和師生依賴則產生了消極影響有研究者研究了理論和實證基礎上的師生關系,他們特別關注師生關系對維持青少年生活的重要性,他們認為青少年接受特殊教育服務的類別中,其遭受社會情感和心理健康問題的危機正在增加,需要教師適時給以幫助。
三、研究內容及重難點、創新點
(一)研究內容
1.通過資料收集和文獻查找法,在理論反思的基礎上提出中學生人際壓力問題影響因素及干預策略預想。
2.利用壓力量表進行實測和分析數據(研究重點)
(1)通過國內外文獻整理,修訂中學生人際壓力量表;
(2)利用相關量表進行施測,獲得中學生人際壓力量表、生活事件量表和SCL-90測試數據;
(3)利用SPSS處理和分析數據,探討中學生人際壓力影響因素。
3.開展中學生人際壓力方面的心理危機干預實驗,以期建立學校、家庭、社會相協調的,預防、預警、干預相配合的中學生人際壓力干預策略。(研究難點)
(二)創新點
1.理論創新。本課題在已有的文獻及理論基礎上,從多學科的視野,采用心理學、教育學實證研究的方法,系統地探討了中學生人際問題的影響因素,建立中學生人際問題干預模型,這對學校和青少年心理危機干預理論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
2.內容創新。本課題修訂和使用中學生人際壓力量表,系統地從中學生個體與群體二個方向三個層次(認知、情緒、行為),系統探討中學生人際問題的影響因素,進一步制定心理干預方案,從學校領導、心理教師、班主任、學生同伴、家長五個對象、四個層次培訓干預工作者。最后通過實證研究檢驗干預效果,修訂和完善理論模型。這樣系統、綜合研究中學生人際問題對中學生心理和行為的評價體系、影響機制和干預措施是一種創新。
3.方法創新。本課題針對學生人際問題構建干預層級模型,開展學校多層級心理干預實驗,這也是同類研究少見的方法。
四、研究設計與方法
本項目是一個實證性的研究,在整個研究過程中將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方法進行全方位的綜合研究:
1.文獻綜述法與理論模型構建:通過資料收集和文獻查找法,在理論反思的基礎上提出中學生人際壓力問題影響因素及干預策略預想。
2.心理測驗法:a)通過國內外文獻整理,修訂中學生人際壓力量表;b)利用相關量表進行施測,獲得中學生人際壓力量表、生活事件量表和SCL-90測試數據;c)利用SPSS處理和分析數據,探討中學生人際壓力影響因素。
3.人際壓力干預實驗法:開展中學生人際壓力方面的心理危機干預實驗,以期建立學校、家庭、社會相協調的,預防、預警、干預相配合的中學生人際壓力干預策略。
五、研究進展情況與課題成果
(一)研究進度安排
1.第一階段,理論構建期:文獻研究,建構理論,提出研究假設(2018.3-5)。
(1)前期的文獻的搜集和整理,總結前人已有的研究,提出目前中學生人際壓力心理危機的研究的不足及研究構想,對人際壓力進行定義,對干預策略進行整理歸納及構想;
(2)召開課題論證會和研討會;
(3)進一步明確研究目標和研究計劃;
(4)撰寫理論綜述文章。
2.第二階段,研究準備期:包括研究工具、研究對象、研究材料的準備(2018.6-9)。
(1)修訂相關工具,修訂中學生人際壓力量表等;
(2)制定心理測驗方案,選擇研究對象,在全校范圍內進行相關問卷的前測,篩選出具有人際壓力方面心理問題的對象。
(3)通過數據探討中學生人際壓力影響因素。
(4)制定心理干預方案,從學校領導、心理教師、班主任、學生同伴、家長五個對象、四個層次培訓干預工作者。
3.第三階段,實證研究期:干預研究(2018.10-2019.3)。
干預層級模型圖
針對四個層級的對象制定不同的干預措施和策略,選取具有人際壓力問題的學生分成干預組和控制組,對干預組的學生在一個學期內進行多層級干預實驗,控制組的學生只進行單一干預。
4.第四階段,干預實驗期:干預實驗研究(2019.4-9)。
采用學校和家庭相結合,團體和個體相結合的心理輔導方法,開展學生心理危機應對策略的干預實驗,以期建立學校、家庭、社會相協調的,預防、預警、干預相配合的人際壓力問題干預機制。
實驗思路: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干預實驗方案,選擇實驗對象,制定干預(教育)措施,設立干預組和控制組,通過前測后測,比較實驗后,干預組與控制組的心理狀態水平的差異。
5.第五階段,總結期:分析數據、進行總結,修訂和完善理論模型(2019.10-2020.3)。
(1)撰寫研究系列論文和結題報告;
(2)請專家對課題研究成果進行鑒定
(二)實證研究的手段和關鍵技術
1.心理測驗技術
本課題將認真編制、修訂和借鑒國內外信度效度高的相關心理測驗問卷和量表,嚴格挑選測驗對象,精心組織測評,保證測驗數據的客觀、有效。
2.關鍵點
關鍵點有三,一是要利用心理測驗技術和訪談法篩選具有代表性的被試;二是要對量表數據進行科學處理,探討中學生人際壓力的影響因素;三是是干預措施的選擇和制定,不同層級干預實施者的實施效果,保證研究數據的科學性。
(三)預期成果
序號
研究階段(起止時間)
主要階段性成果名稱
成果形式
1
2015年—2016年
中學生人際問題及其影響因素的相關研究
論文
2
2016年—2017年
中學生人際問題干預策略的研究
論文
六、研究人員組成及分工
序號
姓名
承 擔 任 務
1
黃雄
項目設計及組織實施
2
蘇宜歡
心理輔導干預測驗
3
周虹
心理測量數據收集分析
4
徐雁
心理測量數據收集分析
5
蔣茂霞
學生人際問題現狀調查及分類探因
七、經費分配
支出科目
金額(萬元)
用途說明
1.直接費用
1.9
問卷、量表印制及數據收集,參加相關學習及交流,費,邀請專家指導等
2.間接費用
0.1
開展開題與中期評議、驗收或鑒定和其他管理活動開支的費用等
八、主要參考文獻
[1]林崇德主編 《發展心理學》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沃建中等,中學生人際關系發展特點的研究,心理發展與教育,2001,03,9-15
[3]聶衍剛等,青少年人際壓力人際自我效能感與社交適應行為的關系,心理與行為研究,2013,11(3),346-351
[4]賈接梅,國外青少年人際關系研究綜述,經濟研究導刊,2011,11,204-205
[5]劉紅梅,中學生情緒調節策略特點及其與人際關系的相關研究,西南大學碩士論文
[6]李紅梅,中學生自我表露訓練對人際關系的干預研究,社會心理科學,2012,11(27),1334-1337
課題主持人簽名
年 月 日
二、開題活動簡況
開題活動主持人(一般為課題負責人):黃雄
開題時間:2015年5月20日
開題地點:廣州市鐵一中學越秀校區小會議室
專家組組長:
專家組成員:
課題組成員:黃雄、蘇宜歡、周虹、徐雁、蔣茂霞
所在單位人員:
其他:無
三、專家評議要點(側重于對課題組匯報要點逐項進行可行性與合理性評估,并提出建議,限800字)
評估:
1.本課題力圖從學校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咨詢心理學、危機管理學等多學科的角度,采用心理測評和數理統計、學校心理教育實驗等方法,利用行為觀察、高級統計和學校教育手段(如校會、級會、班會、個體咨詢)等方面開展研究,研究人員也包括了政治學科、心理學科等方面的專業人員,具有鮮明的整合特色。
2.本研究的成果不僅可以為同類研究提供實證支持和理論基礎,其結果探討了中學生人際問題的影響因素,從學校領導、心理教師、班主任、學生同伴、家長五個對象進行干預培訓,驗證干預效果,可以為中小學開展心理問題預防、心理問題干預及應急管理提供科學的依據,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3.本課題對中學生心理問題的危機干預這個大項目有支持作用,不僅在理論構建、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和技術等方面具有填補價值,而且可以為國家高效、有序應對校園常規危機事件提供重要的決策參考意見,為推動應急管理交叉學科發展,培養應急干預創新型人才發揮作用。
建議:
1.研究中要注意測量工具和統計工具的科學規范性。
2.干預策略的研究要基于學生實際,要有利于幫助學生解決交往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專家組組長:
專家組成員:
年 月 日
四、重要變更(側重說明對照課題申請書、根據評議專家意見所作的研究計劃調整,限1000字,可加頁)
無
課題主持人簽名
年 月 日
五、區科研管理部門意見
科研管理部門蓋章
年 月 日
六、廣州市教育研究院意見
篇3
智商誕生初期,只是基于把一些智力缺乏的兒童與智力正常的兒童區分出來的一種工具,沒想到智力測量的發展走向了與其初衷相反的道路,成為在正常人群中挑選智力超群之人的工具。
19世末20世紀初,法國教育部長找到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比奈,請他設計一種方法,以便早期確定那些可能從常規課堂之外受益的兒童。比奈的方法經過幾輪更新和修正,最后發展成為比較成熟的智力測量標準。現在最常見的是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其實就是比奈測驗的美國版)。其實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的八種智力中已經包含了有關情商的部分內容。他認為人的智力可分為音樂智力(比如小提琴家梅紐因在3歲時對音樂的感受)、身體運動智力(舞蹈演員和運動員以及外科醫生比較擅長的那種)、邏輯數學智力、語言智力、空間視覺智力(美術家和建筑學家所突出的部分)、人際交往智力、自我認知智力和自然觀察智力八種,其中第六種人際交往智力,就是指與他人互動的技能,如對他人的心情、氣質、動機和意圖的敏感性。
就像一種藥物的流行標志著某種疾病的流行一樣,后來“情商”的概念隨著一本暢銷書的行銷而鋪天蓋地。其實這反映了社會趨勢和價值觀的變化。在人們心目中,智商的遺傳因素多,而情商是可以訓練出來的。按道理,中國人不應缺乏情商,中國傳統哲學基本上是一種修身和人際關系的學問,講究“仁”、講究“和”,但現實的情況并不是這樣。
篇4
論文關鍵詞:中學生;心理特點;情緒;挫折;交往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由于社會環境和自身的不斷變化,中學生的情緒特點、交往活動、耐挫心理都存在一定的動態性,只有掌握其特點,才能正確把握教育方法、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活動。
一、中學生的情緒特點
1.情緒的豐富性。從自我意識的發展來看,中學生出現較多的自我體驗,自我尊重的需要強烈,易產生自卑、自負等情緒體驗;從社交方面來看,中學生的交往范圍日益擴大,與同學、朋友、師長之間的交往更細膩、更復雜,對“友誼”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有的中學生還開始體驗一種更突出的感情活動——戀愛,而戀愛活動往往又伴隨著深刻的情感體驗,這種特殊的體驗對中學生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從社會實踐活動來看,中學生通過各種活動了解社會,學習社會道德規范,對自己的身份、角色、志向、價值等問題有了更深入的思考。部分確立了道德感、正義感,同時理智感、美感、集體榮譽感等高級情感也有所發展。
2.情緒的強烈性。心理學家霍爾認為青年期處于“蒙昧時代”向“文明時代”演化的過渡期,其特點是動搖的、起伏的,出現了相互對立的沖突,他把這一時期稱為“狂風暴雨”時期。青年時期的情緒體驗特別強烈,富于激情,而他們意志能力的發展又不夠完善,理智駕馭不了情感。情緒一旦爆發就難以控制。甚至會做出一些過激的事情。
3.情緒的不穩定性。由于中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還未完全定型,認知能力還待提高,他們的情緒活動往往強烈而不能持久。情緒活動隨著其認知標準的改變而改變,情緒易出現不穩定狀態。今天情緒高漲、精神振奮,明天可能情緒低落、萎靡不振;今天對某人崇拜得五體投地,明天可能恨之入骨,容易從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二、中學生常見的情緒困擾
1.自卑。自卑是自我情緒體驗的一種形式,在心理學上又稱為“自我否定”。主要表現為對自己的能力、學識、品質等自身因素評價過低。由于學習環境、生活環境的改變,部分中學生很可能由某一時期學習的“佼佼者”變成某一時期學習的“普通一員”.這種“地位”的改變是造成部分學生自卑的重要原因,還有一些學生由于家庭條件差或自身某些不足而自卑。有自卑感的學生由于自我評價過低。導致行為畏縮、瞻前顧后、多愁善感,自卑心極強,過于敏感,嚴重影響了各方面的正常發展。
2.焦慮。焦慮是一種比較復雜的消極情緒現象,是人們對即將發生的某種事件或情境感到擔憂和不安,又無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預防和解決時產生的情緒體驗。過分的焦慮使人處于一種無所適從的狀態,總是擔心將要發生的事情,坐立不安,注意力分散,辦事效率低下。引起中學生焦慮的主要原因有:入學適應困難、學習問題等,如:考試焦慮、人際交往、社會恐怖引起的焦慮、高考升學等。
3.抑郁。抑郁也是極為復雜的情緒障礙,是正常人以溫和方式體驗到的、已經作為日常生活一部分、持久的一種情緒狀態。當個體感到無法應付外界壓力時常常會產生這種消極情緒。一部分中學生由于不喜歡所學某一科目,產生偏科現象,嚴重影響了考試成績,感到前途渺茫,或是由于人際關系處理不當。導致情緒抑郁,他們的主要表現是:情緒低落、思維遲緩、郁郁寡歡、悶悶不樂、興趣喪失,體驗不到生活、學習快樂,并伴有食欲減退、失眠等。
4.易怒。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在一般情況下,情緒反應都是由大腦皮層決定的。但是美國紐約大學的萊克杜斯通過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情緒的發生都要經過大腦皮層的整合與評估,他認為“情感通道之外,另有一小絡神經元直接自丘腦連接到杏仁核,通過這些狹小通道,杏仁核可直接在大腦皮層尚未作出評估之前搶先作出反應,導致有機體的一時沖動”。處于青年期的中學生內分泌系統處于空前活躍時期,易怒是中學生常見的一種消極激情,有的中學生因一件小事或一句話就激動得暴跳如雷,或出口傷人,或粗暴相向。
三、中學生人際交往的心理特點
人際交往是社會關系的動態形式,它是人類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基本條件,隨著自我意識的增強,中學生不愿意再依賴家長、教師.希望用自己的眼光去觀察社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結交朋友有時難免造成人際交往障礙。
1.自我為中心。人際交往是雙方的,在交往過程中雙方都獲得一定的滿足,才有可能繼續維持和發展交往,如果只想自己從交往中獲得好處,而不顧及對方的意愿和利益,這種交往必定要失敗。以自我為中心的交往主要表現為:強調評價標準和自我性,注重自己目的的實現。
2.心理不相容。心理不相容是在人際交往中,當他人不能與自己觀點一致或自己不能引起他人的認同時,而產生苦惱焦慮,導致與社會和他人相隔離,自我封閉。在心理上有不相容障礙的人,總是將自我束縛在一個狹小的交往范圍之內,對他人的一些個性特點往往“看不慣”,因而懶得交往;還有的是由于性格內向,平時不善社會交往,上了中學接觸的人多了起來,為了擺脫與人交往的尷尬,自動與他人和社會隔離。現在許多中學生癡迷網絡,就是為了生活在那個虛擬的世界里,遠離社會人群,所以,心理不相容是中學生交往中一種極為有害的心理障礙。
3.羞怯。中學生普遍具有一種強烈的交往意識,但在實際交往過程中,有的中學生無勇氣。原因有二,一是害羞,一是膽怯。羞怯心理主要表現為:(1)自卑性羞怯。這種人對自己的現狀悲觀,覺得自己不如意,因而害怕與人交往,尤其害怕與有所成就的人進行交往;(2)敏感性羞怯。有的學生一到人群中就黨得不自在,總感到別人在挑剔自己,輕視或敵視自己.以致無法安下心來做事;(3)挫折性羞怯。有兩種表現:一種是反射性羞怯,如在大庭廣眾前受到冷遇,以后遇到類似情況就有羞怯感;另一種是演化性羞怯,如和陌生人交往中碰到過尷尬情況,而后與所有陌生人打交道時就會出現緊張。
4.角色困惑。有些中學生在交往中沒有正確認識自我角色,不能根據所處環境和場合不斷調節、變換自己的社會角色和身份以及沒有根據不同的角色去學習相應的與人交往的行為方式,因此在與人交往中常常碰壁,以致失敗。
四、中學生面對挫折的心理特點
1.個體的生理因素也是產生挫折的原因
產生挫折的生理因素是指個體與生俱來的身體、容貌、健康狀況、生理缺陷等先天素質所帶來的限制。例如,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難以成為優秀運動員;人際交往等社會活動中可能因其貌不揚而處于劣勢,往往無法在社會場合中瀟灑自如、談笑風生、展示自己的才能,甚至使自己陷入孤寂境界等等,都可能給中學生帶來挫折感。
2.自我估計不恰當易引起挫折
中學生缺乏社會經驗,往往容易過高估計自己,好高騖遠,因達不到目標而引起挫折。一位中學生剛入學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名列前茅,爭當三好學生。主觀盲目地給自己制定了過高的目標,其結果當然是實現不了。而這對這位中學生來說無疑是一次不大不小的挫折。當然一個人自我估計過低,畏縮不前,就會錯過成功在望的目標,也會造成挫折。
篇5
論文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 課程內容 資源利用
論文摘要:積極的自我意識教育,人際關系和人際交往能力的形成,挫折觀的教育,頑強的意志品質,積極的情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興趣、愛好、需要、友誼以及成就感、榮譽感等各種心理狀態的正常發展,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具體內容。課堂教學、校園文化、校園活動和校園音樂活動是實現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有效途徑。
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素質教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學校德育、智育、體育和美育等各育的基礎。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的實現,不能僅僅依賴課堂教學,為了實現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除課堂教學之外,還必須充分利用學校的物質和文化環境等資源,使學生在自我意識、人際關系、人際交往、社會適應能力、頑強的意志品質、積極的情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興趣、愛好、需要、友誼、交往以及成就感、榮譽感等各種心理素質等方面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本文就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內容及其資源利用途徑作了初步的探討,以期更好地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內容及目標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內容包括積極的自我意識教育,人際關系和人際交往能力的形成,挫折觀的教育,頑強的意志品質,積極的情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興趣、愛好、需要、友誼,以及成就感、榮譽感等各種心理狀態的正常發展等。
1.積極的自我意識教育
自我意識是指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和態度,包括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監控等內容。自我意識可分為積極的自我意識和消極的自我意識。積極的自我意識是健康人格的基礎,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表現為自我認識全面而客觀,既能夠看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也能夠看到自己的不足;能夠悅納自我,即能夠欣賞和接納自己;具有開放的自我結構,當經驗發生改變時,自我意識結構在保持相對穩定的同時,能夠吸納新經驗,調整自我意識的內容,使自我意識始終能夠與經驗保持一致和協調;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基本一致。根據積極自我意識的構成,學生積極自我意識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自我認識教育,正確的自我評價方法的教育和理想自我的教育。
2.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和人際交往能力
和諧的人際關系是個體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也是維護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條件。人際關系和諧的學生,容易從他人那里獲得需要的信息和幫助,學習和生活比較順利,心情愉快,自信樂觀,有利于維護其心理健康和潛能的發揮。而人際關系失調的學生,在學習和生活處處受阻,心情抑郁,容易產生自卑、自傲、孤獨、敵對等不良心理,危害其心理健康。學生人際關系和人際交往能力的教育主要包括人際關系認知的教育,人際交往技能培養,感情移入的訓練和避免人際沖突的心理教育,學生人際關系和人際交往能力的形成離不開一定的人際環境和活動,通過校園內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各種環境和交往活動,可以幫助學生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主動打開心扉,排除心理的閉鎖性,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從而掌握人際交往的方法和技巧。
3.挫折觀的教育
每個人在生活當中都會遇到挫折,兒童青少年也在所難免。雖然挫折在人的生活中經常遇到,但是不同的人對挫折的態度卻不盡相同,挫折對于他們的意義也不一樣。有的人以積極的態度應付挫折,他們在挫折面前不害怕,不退縮,能夠冷靜地分析自身遭受挫折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及時消除挫折帶來的負性情緒,變挫折為激勵自己奮發進取的力量。而有的人則以消極的態度對待挫折,甚至對挫折采取消極對抗的行為。積極地對待挫折的態度是有利于個體的心理成熟和心理健康的,而消極地對待挫折的態度,則容易使人長期處于負性情緒狀態之中,破壞個人的自我觀念和心理健康,甚至引發多種心理疾患。在我國當代兒童青少年當中,獨生子女較多,父母對他們過分保護現象比較嚴重,而學校的一些正規課程也很難涉及到在這方面的教育,因而導致不少學生的意志力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很差。因此,加強對學生的挫折觀教育,增強他們對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對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重要的意義。
4.其它良好的心理素質
其它良好的心理素質主要包括:頑強的意志品質、積極的情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興趣、愛好、需要、友誼、交往以及成就感、榮譽感等各種心理狀態的正常發展。對兒童青少年來說,良好的心理素質集中體現在具有積極的學習動機,良好的學習心境,集中的注意力,活躍的思維力,沉著、穩定、輕松地面對各種重大學習任務的自我控制力,善于與他人共事、交往相處,開朗的性格,樂觀的情緒,不怕困難和挫折,具有適應各種生活環境的能力。如果我們堅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課程理念,則上述各方面的心理素質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比知識更重要,即更具有適用性和持久性。更何況在信息社會,有許多獲取有關知識的渠道和方式,學校教育應更多地注意教學環境中能力、態度、情感和意志等心理素質的培養和熏陶,這將更有利于學生的終身學習和持續發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資源的利用途徑
1.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也是實施隱性課程的主陣地。一方面,應從教材內容、教學方法的選擇入手,改變只教書不育人的狀況,促進健康個性、情感、態度、挫折觀、價值觀等對教學過程的滲透,實現知識目標與情感、態度目標的有效融合,使課堂教學進入心理健康教育與知識傳授相統一的新境界。另一方面,教師應該以愛心和對學生的尊重去贏得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向學生傳授知識和培養技能外,還應該把教師本人的、品德、行為、意志、情感、態度以及需要、動機、理想、興趣、能力、氣質、性格等方面的基本素質顯露給學生,從而對學生起到春雨潤物、潛移默化的影響。此外,教師要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發揮教師的典范作用,真正能把反映一定文化的、身體的、智慧的、情感的、意志和行為的等正面品質的內涵貫穿于整個潛在課程教育之中。教師應注意自己的儀表、裝束,做到舉止文明,行為得體。凡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做學生的楷模和榜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教育學生,影響學生,提高學生的抱負水平和個性修養,培養利他意識和遵紀守法等行為習慣,形成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
學生所學的課程內容隱藏著能力、技能的培養以及態度、情感、信念和價值觀教育的好素材,其人格和心理素質的形成與學習學科課程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關鍵的是使這些內容滲透到心理健康中去。一些隱藏著態度、情感、信念和價值觀等潛在的課程,通過教師的講解、剖析、啟發,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個性特征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2.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以一種亞文化面貌出現,與企業文化、社區文化相比,它是層次最高的一種,它以其獨有的形式影響著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和各種心理素質的形成和發展。校園文化建設,應成為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不可替代的渠道之一。良好的校園文化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非常重要,是實現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其健康的情感和個性品質的基本手段。校園文化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校園文化是一種潛在的教育力量,如文明良好的校風和班風,尊師重學的風尚,優美和諧的校園場所,這是靠純理論說教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所不能及的。文明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使學生不僅在思想上受到啟發,更重要的是在情感上容易引起共鳴,達到教育目的。因此,首先要做好校園環境的美化工作,如注重校園綠化和建筑物的設計,利用墻報、黑板報、宣傳欄以及教室、寢室的陳設和裝飾等,對學生都具有潛移默化的熏陶和調節情緒的功效。優美的校園環境,再配以催人上進、鼓舞人心的名言警句,則更能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心態。
3.校園活動
課堂教學雖然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主陣地,但它畢竟受到教學時間和課堂內容的限制,不夠廣泛全面。為了彌補這一不足,以校園文化為載體,舉辦一些學生主動參與的豐富多彩的競賽,文體活動,如大自然攝影展、心理健康知識搶答賽、有獎征文,開展演講賽、書法和美術比賽等活動,舉辦校園運動會、籃球賽等體育競技活動,組織旅游興趣小組、計算機興趣小組等興趣小組活動。這些活動本身蘊涵著育人功能,是提高學生人際認知與人際交往能力,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興趣愛好,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徑。
4.音樂活動
音樂是自然賦予人類的禮物,也是人們心靈跳動的聲音。音樂可以用獨特的旋律,喚起人們的思維與聯想,進而在其意識中再現生活的具體形象。在臨床心理學上,音樂治療已作為一個獨立的治療手段而受到人們的重視。音樂能夠對人的混亂無序的身心起到調節作用。音樂的次序和結構,特別是節奏因素會幫助一個人重新組織自己對外在世界的感知。一些兒童甚至很多成年人的內部世界常常是迷惑混亂的,音樂有序的結構對他們來說是非常有益的體驗,可以幫助他們從混亂中解放出來。音樂具有一定的社會性,可以訓練個人的社會合作、協同能力。學校通過組織各種音樂活動,如合唱,樂器合奏,舞蹈等等,為學生提供一個安全愉快的人際交往環境,讓他們在音樂活動中學習和提高人際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正確的社會行為,行為的自我克制能力,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并提高自信心和自我評價。音樂活動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往的橋梁。當疾病使人與外界的正常聯系減少,產生孤獨感的時候,音樂是彌補這種情感需要的一種良好的手段。音樂活動為患者提供了一個通過音樂和語言交流來表達、宣泄內心情感的機會。患者在相互的情感交流中相互支持、理解和同情,使他們的各種心理和情感的困擾得到緩解。患者在音樂活動中獲得了自我表現和成功感的機會,從而增加了自信心,恢復了心理健康。音樂教育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和方式。音樂是直接抒感的藝術。由于音樂發自于心,所以能動之以情,音樂通過人的聽覺讓人感知,它的優美的旋律容易激發人的深切的情感。當一個人處于悲傷、不滿、壓抑、痛苦中時,利用音樂可以讓人的情緒得到緩解,解開心中的情結,從而抒懷,凈化心靈,幫助自己保持健康的心理。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青少年;體育鍛煉;羞恥感;整體自尊;身體自尊;社交羞怯感1前言
縱觀中國千百年的文明史,羞恥感可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品德,我國學者也曾提出中國是一個“恥”的社會,羞恥感也是中國人的一種典型的社會文化形態。羞恥感是人類的一種基本情感心理,當代心理學者們認為,羞恥感(shame)是一種痛苦、難堪、恥辱的情感體驗,在調節個體行為及引起病理心理等方面起著重要的、其他情感所不能替代的作用〔1〕。國外研究發現:相對于其他負性情感,羞恥的體驗更痛苦和強烈,常伴隨退縮行為和渺小、無用感,并渴望躲避和逃離所處的人際情境〔2〕。國內研究發現:羞恥感與心理健康有很大關系,易羞恥者相對心理健康水平較低,并且在遇到消極事件時傾向于作自我否定的歸因,更容易采用否認和回避的應對方式〔3〕。
羞怯感是在社交情景中感到不舒服的一種對消極評估的恐懼,并伴隨情緒上的沮喪或抑制,會顯著影響對期望活動的參與行為或者對個體和職業目標的追求行為〔4〕。研究發現,羞怯感與孤獨感、沮喪等負性情緒之間存在著顯著相關〔5,6〕。
體育鍛煉與青少年羞恥感的4個緯度以及羞恥感體驗之間存在著顯著的負相關〔7〕,羞恥感與個體的自我效能、自尊呈負相關,而自我效能和自尊水平的降低可能反過來加強個體的羞恥體驗〔8〕,同時自尊對羞恥感有顯著的直接影響〔9〕,而體育鍛煉可以提高青少年的整體自尊和身體自尊水平,還能夠提高個體的社交能力,使個體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羞怯感降低。基于此,本研究以正處于身體發育敏感期,心理發展斷乳期,認知和情感也正在發生著重要變化〔10〕的青少年為研究對象,在查閱了大量相關研究資料的基礎上,力圖探討體育鍛煉對青少年羞恥感、自尊和社交羞怯感的積極影響,為青少年心理咨詢、心理輔導和心理治療提供科學的依據和新的思路。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應用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選取河南省10個地市的500名青少年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共回收問卷500份,其中有效問卷471份,有效回收率為94.2%。
2.2研究方法
2.2.1測量工具
選用由武漢體育學院梁德清等人修訂的《身體鍛煉等級量表》對被試的體育鍛煉情況進行評測,從體育鍛煉的強度、1次鍛煉的時間及頻率3個方面來考察體育鍛煉量,每個方面分5個等級,5級評分。身體鍛煉量的得分=強度×(時間-1)×頻率。身體鍛煉量最高分為100分,最低分為0分。身體鍛煉量標準為:小鍛煉量≤19分,中等鍛煉量為20-42分,大鍛煉量≥43分。該量表重測信度為.8200。
選用由亓圣華編制的《青少年羞恥感量表》對被試的羞恥感進行調查,此問卷由個性羞恥、行為羞恥、能力羞恥和身體羞恥4個緯度構成,共22個條目,4級里克特評分,分數越高,說明其羞恥感越強。本次測試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8855。
選用《整體自尊量表》和《身體自尊量表》PSPP(徐霞修訂編制,2001)對被試的自尊水平進行測查。整體自尊量表采用7級評分,共10個條目,分數越高表明自尊越強,本次測試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7521;身體自尊量表包括1個主量表:身體自我價值感和4個分量表:運動技能、身體狀況、身體吸引力和身體素質。本次測試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9153。
選用《羞怯感量表》對被試者在人際交往中的羞怯程度進行評測,此量表由13個有關社交方面的條目組成,5級里克特評分,分數越高,說明社交羞怯感越強。本次測試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7970。
2.2.2數據統計
運用SPSS16.0數據統計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可靠性檢驗、描述性統計、單因素方差分析(F檢驗)、皮爾遜相關分析和多元回歸分析等數理統計。
2.2.3質量控制
由專業人士對問卷發放人進行相關的培訓,要求調查前,向被試者說明目的及意義,并強調對被試者不產生任何負面影響;調查時,統一發放問卷,宣讀指導語,并對每個量表進行解釋和說明,要求獨立完成,保證問卷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3研究結果分析
3.1體育鍛煉量對青少年羞恥感的影響
表1可見,體育鍛煉量大、中、小3個等級的青少年,在羞恥感總分、個性羞恥、行為羞恥、能力羞恥和身體羞恥各因子方面均不存在顯著的統計學意義差異,但在得分方面可以明顯地看出隨著青少年體育鍛煉量的增加,在羞恥感總分和羞恥感各因子的得分隨之減少,也就是說體育鍛煉還是有助于青少年羞恥感的降低。
3.2體育鍛煉量對青少年自尊的影響
自尊是個體關于自我價值和自我接納的整體感受,被認為是心理健康的保護因素〔3〕。錢銘怡等人研究表明,自尊是影響羞恥感的一個重要因素。體育鍛煉雖然與羞恥感的相關程度不高,但它極有可能通過影響個體的自尊來改變個體的羞恥感,因此有必要研究青少年體育鍛煉量與其整體自尊和身體自尊的關系。
由表2可見,體育鍛煉量大、中、小3個等級的青少年在整體自尊方面不存在顯著性差異,但大鍛煉量等級青少年的整體自尊要好于中、小等級的青少年;在身體自尊量表的1個主量表和4個分量表方面,體育鍛煉量大、中、小3個等級的青少年之間存在著非常顯著的差異,而且隨著鍛煉量的增加,青少年的身體自尊水平也不斷的提高,由此說明體育鍛煉對青少年的身體自尊水平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3.3體育鍛煉量對青少年社交羞怯感的影響
研究表明,超過半數的個體的社交焦慮的出現與一個令人特別不安或羞恥的事件有關,重復、累積創傷程度較小的羞恥感經歷也可以使個體對社交感到焦慮〔11,12〕。可見,個體羞恥感高,可能會導致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羞怯感增加,人際關系不和諧;相反,個體在人際交往中羞怯感減少,可能會使個體的羞恥感降低。本研究發現青少年的羞恥感與羞怯感的相關系數達到0.379,由此推斷,降低青少年的羞怯感對降低其羞恥感乃至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都具有深遠意義。還有研究發現〔13,14〕,體育鍛煉對改善個體的人際關系、消除社交恐懼癥具有積極的作用,因此,通過體育鍛煉改善青少年人際交往中的羞怯感,從而降低他們的羞恥感便成為一個比較理想的方式。為此,本研究進一步對青少年的體育鍛煉量與羞怯感的關系進行了探討(見表3)。
由表3可見,體育鍛煉量大、中、小3個等級的青少年在人際交往羞怯感方面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隨著體育鍛煉量的增加,青少年的社交羞怯感不斷降低,也就表明體育鍛煉有助于降低青少年的社交羞怯感。
3.4青少年體育鍛煉量、羞恥感、自尊、社交羞怯感的相關分析
研究發現,體育鍛煉可以對個體的羞恥感、整體自尊水平、身體自尊水平、人際交往能力有顯著的積極影響〔10,15〕,而羞恥感與自尊水平、人格、社交羞怯感、心理健康之間也有很重要的聯系〔8,9,16〕,因此,要研究體育鍛煉與羞恥感的關系,就應該綜合各種可能的影響因素,對各個可能的影響因素進行皮爾遜相關分析(見表4)。
由表4可見,體育鍛煉與羞恥感、整體自尊水平、身體自尊水平、社交羞怯感之間的相關系數分別達到了-0.115、0.105、0.267、-0.177,具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羞恥感與整體自尊、身體自尊和社交羞怯感之間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307、-0.331、0.379,相關均具有顯著或非常顯著的統計學意義。此外,體育鍛煉量與行為羞恥和身體羞恥之間的相關達到顯著性程度,與個性羞恥和能力羞恥未達到顯著程度,這表明體育鍛煉與羞恥感之間可能存在線性相關。
4結論
(1)不同體育鍛煉量青少年的羞恥感不存在顯
著差異,但從得分方面看,隨著青少年體育鍛煉量的增加,在羞恥感各因子上的得分隨之減少,也就是說體育鍛煉有助于青少年羞恥感的降低。
(2)不同體育鍛煉量青少年在整體自尊方面不
存在顯著性差異,但在身體自尊方面存在著非常顯著的差異,同時研究發現,隨著體育鍛煉量的增加,青少年的整體自尊水平和身體自尊水平不斷的提高,說明體育鍛煉對青少年的自尊水平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3)體育鍛煉有助于降低青少年的社交羞怯感,提高青少年的社會交往能力。
(4)青少年體育鍛煉量與羞恥感、羞怯感呈顯著性負相關;與整體自尊水平、身體自尊水平呈顯著性正相關;青少年的羞恥感與整體自尊、身體自尊呈顯著性負相關,與社交羞怯感呈顯著性正相關。
參考文獻
〔1〕Scheff TJ,Shame and Related Emotion.An Overview.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1995, 38(8): 1053-1059.
〔2〕Tangney JP. Recent Advances in the Empirical Study of Shame & Guilt.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1995, 38(38): 1132-1145.
〔3〕鐘杰,李波,錢銘怡. 大學生羞恥感、人格與心理健康的結構模型初步研究〔J〕.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2003,(1): 31-35.
〔4〕Lynne Henderso, Phillip Zimbardo. Shyness as a clinical condition: The Stanford Model. In L. Alden & R. Crozier(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Social Anxiety. 2001: 431.
〔5〕Todd Jackson, April Frith et al. Towards explain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hyness and loneliness: a path analysis with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2002,30(3): 263.
〔6〕Monroe A. Bruch, Debra K. Belkinl. Attributional style in shyness and depression: shared and specific maladaptive patterns.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2001,25(3): 247-259.
〔7〕亓圣華. 〔J〕. 天津體育學院學報, 2005,(6): 53-55.
〔8〕朱榮春,王通理,錢銘怡. 大學生羞恥感和心理健康以及自我效能、自尊的相關研究〔J〕.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1999,(4): 225-227.
〔9〕鐘杰,李波,錢銘怡. 自尊在大學生人格、羞恥感與心理健康關系模型中的作用研究〔J〕. 中國臨床心理學, 2002,(4): 241-245.
〔10〕亓圣華. 中學生羞恥感與身體鍛煉之間的關系
研究〔D〕. 華東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2006.
〔11〕Hirshfeld-Becker, D.R., Fredman, S.J., Robin, J.A. & Rosenbaum, J.F. The aetiology of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Westerberg, den Boer (eds),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Syn-thesis publishers, 1999, 125-146.
〔12〕李波,錢銘怡,馬長燕. 大學生羞恥感對社交焦慮影響的縱向研究〔J〕. 中國臨床心理學, 2005(2): 156-158.
〔13〕張正民,王林,趙強. 探析體育運動中的人際關系和交往〔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5(04): 33-34+40.
〔14〕管聲豪. 體育對人際關系的促進作用〔J〕. 體育文化導刊, 2003(06): 41.
篇7
關鍵詞 人際信任 大學生 跨文化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人際信任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社會心理現象,涉及到很多層面和維度。Deutsch(1958)最早將“信任”定義為是個體預期某件事會發生,并根據這一預期做出相應的行動。而關于人際信任的定義最經典的是Hosmer(1995)提出的,他認為信任是個體的一種預期,是一個非理性的行為,是個體在做純理性選擇時不會做出的行為。
國外最早對信任問題做出專門論述的是德國社會學家齊美爾。上世紀50年代,一批心理學家開始從心理學角度進行有關人際信任的實驗研究。西方心理學家在 20 世紀六七十年代編制了有關量表測試人際信任。Rempelhe 和 Holmes(1986)在80年代對關系密切者的信任問題做了深入的研究,認為人際信任可以區分三個基本要素:可預測性、可依靠性和信賴。國內專門研究人際信任的并不多見,大部分都是在討論中國人的人際關系時,把人際信任當作一個重要的成分或維度來討論,并且主要從心理學和社會學兩個角度進行研究。
國內外學者從跨文化角度進行人際信任的研究也并不多見。我國學者張建新、香港中文大學學者Michael H. Bond (1993)對指向具體人物對象的人際信任作了跨文化實證比較研究,并探討了人際信任的認知模型。我國學者王飛雪和日本學者山岸俊男從國際比較的視點出發,研究發現,與日、美相比,中國人對人性具有較高的信念,但表現出較低的信任行為。
通過對不同文化背景下大學生人際信任的比較,了解大學生人際信任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做出合乎事實的分析和描述,辨證地看待不同文化背景下大學生人際信任的差異,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理論方面的思考和建議,以期對大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提供有意義的指導和幫助。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分層隨機選取中國、日本、德國、英國四所大學學生共568人作為正式被試進行主觀幸福感和人際信任的問卷調查。
1.2 研究工具
本研究用人際信任量表(ITS)測查大學生的人際信任。量表由Rotter(1976)編制。用來測查受試者對他人的行為、承諾或(口頭和書面)陳述的可靠性估計。量表共有25個項目,主要有兩個因子。一是對同伴或其他家庭成員的信任,二是對無直接關系者的信任。采用5級對稱平分法,1表示完全同意、5表示完全不同意。總分范圍25~125分,被試得分越高信任度越高。量表3個月和7個月后的重測信度分別為0.68和0.56,均達到顯著水平。
1.3 施測與統計處理
以班級為單位現場施測,當場收回問卷。兩個月完成測量任務。有效問卷的所有資料被輸入SPSS13.0 和Microsoft Excel進行統計處理。
2 研究結果
本研究對四國大學生進行了人際信任的實證研究。人際信任總分及兩個因子的克隆巴赫系數分別為:人際信任總分:0.659;因子一對同伴或其他家庭成員的信任:0.448;因子二對無直接關系者的信任:0.566。
為了比較四國大學生在人際信任方面的差異,本研究對四國大學生人際信任及兩個因子進行了比較。結果見表1。
注:因子一:對同伴或其他家庭成員的信任;因子二:對無直接關系者的信任
為明確四國大學生在人際信任上的差異是否顯著,通過數據的方差分析表明:因子一對同伴或其他家庭成員的信任的F值為27.927,P值為0;因子二對無直接關系者的信任的F值為1.966,P值為.098;幸福感總分的F值為7.530,P值為0。因此說明中、日、德、英四國大學生在人際信任總分及其第一個因子上差異顯著,在第二個因子上的差異不顯著。多重比較(LSD方法)結果如下:
如表2所示,英國大學生在對同伴或其他家庭成員的信任因子上的得分和信任總分均在.01水平上顯著高于中國、德國和日本的大學生,德國大學生在對同伴或其他家庭成員的信任因子上的得分和信任總分均在.01水平上顯著低于其它三國大學生。
3 分析討論
本研究顯示,四國大學生在人際信任總分及對同伴或其他家庭成員的信任上從高到低依次為:英國、中國、日本和德國。其中,英國大學生顯著高于其他三個國家,居于首位;中國和日本大學生居中,且在得分上無顯著差異;而德國大學生的得分最低,且顯著低于英國和中國大學生。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可能是:
在英國社會的主流文化中,誠實、忠誠、講信用是極其重要的內容,是經濟運行、社會生活和人際交往的基礎。這一文化傳統造就了英國人誠實守信、對他人高度信任的民族性格。中國社會人際關系以重人倫為本,是“親緣”關系的外推,維系人際關系的主要紐帶是“人情”。與此同時,隨著我國的經濟持續增長,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中國人在人際交往的范圍以及人際信任度方面都有了深刻的轉變。因此,中國大學生作為先進的青年一代,人際信任度也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盡管日本的經濟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較高,但是,日本人反而更加緊張,激烈的競爭讓日本人更加缺乏安全感,人際信任度也較低。
在對無直接關系者的信任上,英國、德國、中國、日本大學生的得分無顯著差異。福山(1995)認為,中國是一個低信任社會的國家。但是,中國大學生在對無直接關系者的信任上與其它國家大學生無顯著差異的原因可能在于中國當代社會的轉型。傳統的中國社會主要是通過熟人之間的親情關系維系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而現代中國社會正轉向主要通過具有法律效用的契約來維持大范圍的陌生人之間的關系。這種高度理性化的人際交往行為,首先是建立在現代中國人的個人權利意識覺醒的基礎之上。這種借助于外在有形的契約與法律條文,迫使人們履行自己的義務,可以培養人真正的責任意識。正是由于中國人出現的這種信任模式的轉變,使中國大學生對無直接關系者產生了較高的信任,與其它三個國家大學生不存在顯著差異。
參考文獻
[1] Fukuyama F.Trust: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J].New York:Free Press,1995.
[2] Rotter J B.A new scal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interpersonal trust[J].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67(35):651-665.
[3] Yamagishi, Yamagishi M. Trust and commi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J].Motivation and Emotion,1994.18(2):129-166.
[4] Deutsch M.Cooperation and trust:Some theoretical notes[J].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1962:275-319.
[5] Zhang J X,Bond M H.Target-based trust:A cognitive model and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in Chinese)[J].Acta Psychologica Sinica,1993(2):164-171.
[6] 吳根友.現代中國人際信任的傳統資源[J].倫理學研究,2003(3):31-33.
[7] 蔡迎春.一項改善大學生人際信任的訓練實驗[D].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8] 李雪峰.當代大學生信仰狀況及其與人際信任的相關研究[D].湖南師范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9] 王飛雪,山岸俊男.信任的中、日、美比較研究[J].社會學研究,1999(2).
[10] 盧光莉,陳超然.大學生人際信任狀況的研究[J].新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4(2).
篇8
關鍵詞:專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心理特點
中圖分類號:B8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3-000-02
近年來,我國國民收入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但是還有一部分家庭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經濟收入不高,生活比較困難。生長在這些家庭中的大學生成為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又稱貧困大學生,簡稱貧困生)。有學者調查發現,在全國1000多所高校中,貧困大學生的比例為20%,特困生的比例在5%一l0%之間,且二者還有上升的趨勢[1]。李春山等人通過調查發現貧困大學生在大學生總數中所占比例逐年提高[2]。筆者所在的學校每年提出申請并被評定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比例至少是20%。
陳菊珍[3]、陳秋莉[4]、蔡雨沁[5]、張靜[6]、李海星[7]、陳雯[8]、李銳[9]等人的多項調查研究結果顯示,貧困大學生是心理問題高發人群,且心理健康總體水平低于非貧困學生。但是,也有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觀點。如鄧碩寧等人發現大一新生中貧困生某些方面心理健康水平略高于非貧困生[10]。
筆者曾經從事過大學生資助管理工作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此過程中接觸了不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為該群體的學生具有一般大學生的特點,同時又具有特殊的特征。為了更好的了解這一群體的心理行為特點,筆者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主管領導、在校大學生、輔導員、心理社團成員、心理學任課教師、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輔導教師等進行了深入訪談,并使用90項癥狀自評量表(SCL-90)、大學生人格問卷(UPI)進行了初步的調查,并結合個體咨詢結果進行綜合分析。結果如下:
一、訪談資料分析
筆者在訪談過程中,發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中不少人性格開朗,自強不息,學習刻苦,獨立性強,有恒心、有毅力,力爭靠自己的雙手擺脫貧困,但是也有些同學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心理困擾,可以說是人格特征的優劣并存。對訪談資料與調查結果進行分析整理后,總結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具有以下心理、行為特點。
(一)學習壓力大,緊張焦慮情緒多
貧困生比普通學生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求學過程中有著更大的期望和更大的心理壓力。許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看重學習成績,認為好好學習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在重壓之下,許多貧困生在學業上存在明顯的焦慮情緒,這一情緒又會對學習產生干擾,導致學習成績不佳,進而學生深感痛苦、自責,對學習更充滿焦慮,從而陷入惡性循環。有的學生理論課成績較好,但操作性、實踐性科目(如計算機操作、外語聽力等)成績不佳,可能與經濟條件有限無力購買相應的學習用品有關。也有的學生因為生活窘迫,為了生活而選擇做兼職,這又會占用他們大量的學習時間,不能全身心投入學習之中。
在學習上,貧困生除了學習壓力大,緊張焦慮情緒多之外,還存在某些與學習相關的行為問題,如掛科、沉迷于網絡、曠課、考試作弊等,不少貧困生因學業不良而重修甚至無法正常畢業。
(二)自強自立,挫折經驗多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許多貧困生從小生活在貧困的環境中,他們的自理能力、生活能力強,盡量在生活、情感、學習等方面獨立支撐,不給家長添負擔。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學習、人際交往等方面的各種挫折不可避免,而貧困生又得不到或者得到很少來自家庭的支持,挫折經驗比普通學生多的多。許多貧困生陷入無助、無奈的狀態。有的學生變得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學習的動力降低;也有的學生變得怨天尤人、憤世嫉俗,甚至有少數學生可能出現行為。
(三)身心俱疲
貧困生對現實的不滿、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使其具有發奮圖強的動力,但是現實中又會遇到衣食住行的諸多障礙,有的學生因物質方面匱乏導致影響不良,生了病也沒有錢接受治療,心理上緊張焦慮、無助無望,身體與心理的雙重壓力常使他們的身心俱疲,甚至有的貧困生表現出心身疾病的癥候。
(四)人際交往方面渴望關懷又消極退縮
貧困生內心渴望得到溫暖的關懷,希望大學生活五彩繽紛,享受美好的情感生活,也希望通過參加多種活動展示自己的才華和青春活力。但是貧困生卻很少參加集體性活動。因為各種集體活動、社交活動有時需要額外的開銷,許多貧困學生日常生活都難以為繼,面對此類活動只能消極退縮;此外,許多貧困生因家庭貧困而自卑,并且認為別人會因此而瞧不起自己。但作為一個即將踏上社會、自我意識已經成熟的個體,他們又有強烈的自尊要求。因此,許多貧困生對某些事情非常敏感,容易形成情緒和感情上的強烈波動,處理人際關系問題時容易帶來矛盾和沖突。此外,許多貧困生在文藝、體育等方面自幼缺乏鍛煉機會,常常“自慚形穢”而與普通同學保持一定距離,時間久了就慢慢脫離了集體,疏遠了同學,把自己退縮在自我的小圈子里,情緒低落、抑郁,從而給人以孤僻、不合群的感覺。這又會導致普通同學不敢主動靠近,從而陷入惡性循環。
(五)羨慕與嫉妒同在,感恩與不滿并存
在大學校園中,形形的消費項目越來越多,貧富差距也明@顯現出來。在社會流行的影響之下,校園里不時泛起的各種消費熱潮讓貧困生開了眼界,也帶來了沉重的心理負擔。許多貧困生羨慕家境好的同學可以衣食無憂、追逐時尚,但有的貧困生“羨慕不成成嫉妒”,甚至產生了“仇富”心理。還有少數貧困生由于貪圖虛榮,打腫臉充胖子,用為數不多的生活費或助學金大肆擺闊,最終陷入欠債累累的局面。大多數貧困生對社會、學校、老師的幫助心存感恩,但有些貧困生認為,自己家境貧寒,就應該得到學校、老師的照顧,“等、靠、要”思想較嚴重,而一旦別人的照顧不夠,心里就會不滿意、不痛快,煩惱、哀嘆甚至不滿、憤怒的情緒和心理也隨之而生。
二、心理測驗結果分析
筆者從本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中隨機選出445人,從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中隨機抽取445人,對兩組數據進行比較分析。
(一)SCL-90y驗結果分析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心理健康總體狀況:從數據統計結果來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總分及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等10個因子分均高于非貧困生(見表1)。從該數據中可以看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心理健康總體水平低于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二)UPI分析結果
利用大學生人格健康調查表(UPI)進行測查,調查發現“有明顯心理問題,須盡快進行心理咨詢”的學生為101名,占22.8%(見表2)。這一比例與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沒有顯著差異(p>0.05)。
(三)個體咨詢案例分析
在研究期間,本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共接待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個體咨詢128人次。在個體咨詢的過程中,發現尋求心理援助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主要問題為就業,學習(含升學)、戀愛、情感,人際交往(含家庭關系),經濟壓力,其他。詳細分布見表3。
由表3可以看出,單純因經濟壓力大而前來咨詢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并不是很多,但是家庭經濟困難所帶來的影響會體現在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不可忽視。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到貧困生身上存在的心理特點主要是心理健康狀況不佳,因經濟困難可能導致學習、生活、交往等其他方面的困難。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在我們身邊,不乏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他們變壓力為動力,成為其他學生和社會的榜樣和楷模。因此,政府和高校在設法解決貧困生生活困難的同時,更應在提升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其壓力管理能力,端正其對貧困的正確態度,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等方面做些實事。各高校都有大批優秀和健康的貧困學生,說明貧困并不必然導致心理問題,這也給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留下了有所作為的空間。需要我們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認真地研究和解決貧困生身上出現的心理特點,加強溝通與交流,共同撐起他們的一片藍天。
參考文獻:
[1]胡建文.用系統原理解決高校貧困生問題的新思路[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0(8):178-179.
[2]李春山,等.貧困大學生社會支持、自尊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7).
[3]陳菊珍.株洲高職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調查―以湖南工業大學冶金校區為對象[J].湖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147-149.
[4]陳秋莉,修麗娟,陳玲燕,吳燕燕,靜進.某醫科大學貧困生自我和諧狀況[J].中國學校衛生,2007(1):66-67.
[5]蔡雨沁.貧困和單親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研究[J].南京中醫藥大學:碩士畢業論文,2006,5.
[6]張靜,湯雅婷,等.貧困大學生心理狀況及人格特征分析[J].中國校醫,2006,20(5):479-481.
[7]李海星,等.大學貧困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分析[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1,9(6):424-425.
[8]陳雯,陳新,王國平,廖力.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與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6).
[9]李銳.云南少數民族地區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4):385-387.
篇9
鍵詞:高三學生;學業壓力;團體輔導
一、課題提出
在我國現行高考制度下,學生一旦進入高三,就會面臨著高考的激烈競爭,面臨著出路的選擇。繁重的功課、頻繁的考試,使其經常體驗到強烈的內心沖突和毫Γ這些壓力中,以學業壓力最為主要。因此,研究高三學生的學業壓力來源、并針對這些壓力源,采取行之有效的輔導措施,是解決高三學生心理困擾的關鍵之所在。
我們認為采取小組團體輔導的形式進行干預,不失為一個好的嘗試。團體輔導是在團體情境下進行的一種心理輔導形式,通過團體內人際交互作用,成員在共同的活動中進行交往、相互作用,使成員能通過一系列心理互動的過程,探討自我,嘗試改變行為,學習新的行為方式,改善人際關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團體心理輔導克服了個體心理輔導耗時多、受眾面窄、解決問題單一等問題。通過設立特定的場景活動,利用團體成員間的互動達到集思廣益、互幫互助、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因此非常適合在高三學生群體中開展。
二、研究目標
(一)培養高三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學習品質,克服學習過程中的困擾和煩惱,充分發揮自身潛能,促使學業成績提高,培養積極的價值觀、人生觀。
(二)探討緩解高三學生學業壓力的團體輔導的內容與形式設計,總結輔導經驗,發現缺陷與不足,探討存在問題的原因,尋找相應的對策,進一步促進我校高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健康發展。
(三)提高教師本身對高三年級學生學業壓力狀況的把握分析能力,在實踐中提高教學和科研能力。
三、研究對象、方法
(一)研究對象:我校2016屆學生高三學年
(二)研究方法:問卷調查法、行動研究
四、研究內容及措施
(一)研究內容
1.丹東四中2016屆學生高三學年學業壓力調查。利用問卷調查、個別訪談、召開座談會、心理課內外的觀察等方式,總結分析2016屆學生高三學年學業壓力狀況及壓力來源。
2.學業壓力緩解團體的組建和實施。其中包括團體成員的招募和篩選,團體活動場地的選擇和準備,團體實施的時間和周期,與各部門的協商。最終,形成可在小范圍內推廣的實踐經驗總結。
3.高三學生學業壓力緩解團體輔導方案的制定。
(二)研究措施及步驟
根據計劃安排,本課題研究過程按照準備、研究、實施以及總結分為三個階段開展,各階段的研究情況如下:
第一階段:理論準備階段(2015年7月――2015年9月)
閱讀有關團體心理輔導教學實踐的相關理論內容,收集、整理和提煉素材,明確本課題研究的意義及做法。
第二階段:研究實施階段(2015年10月――2015年12月)
教學實踐研究,發放問卷,總結分析調查結果,制定緩解高三學生學業壓力團體方案,并實施團體輔導,總結輔導方案。
第三階段:提煉總結階段(2016年1月――2016年6月)整理材料,撰寫課題研究論文,形成研究報告。
五、研究成果
(一)高三學生學業壓力調查結果
通過問卷調查等方式,我們了解到高三學生的學業壓力源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學習方法落后
臨近高考,升學壓力增大,多數學生寄希望于在短時間內提高學習效率和成績,但相當比重的學生在學習方法上仍然落后,雖然各科教師均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其學會學習,但真正能內化科學方法并堅持執行的學生并不多。
2.學習內在動力不足
一方面學生都有提高成績的需要,而另一方面,因為其學習動機多為外在動機(僅僅為高考而學),具有短暫不穩定等特點,因而易產生浮躁、厭煩情緒。
3.自我管理能力欠缺
經調查,多數學生在自我管理上十分混亂,具體表現在學習無計劃、或者計劃實行不力、時間管理能力欠缺等方面。
4.對學習狀態的要求幾近苛刻
高強度的學習壓力和過度的大腦使用,使得學生容易倦怠,然而在希望學習成績迅速提高的心態下,學生對其學習狀態的要求幾近苛刻,例如,要求自己時時刻刻精力充沛,能將教師授課內容全部記住等。這種不合理的要求自然不能達到,因而帶來焦慮情緒,進而更加影響學習狀態,形成惡性循環。
5.人際之間競爭激烈
因為需要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業中去,絕大多數的學生在校生活簡化成了極其簡單枯燥的學習生活。學生之間交流感情的機會明顯減少,同時日益激烈的競爭導致學生之間嫉妒、懷疑、敏感、脆弱等,這種畸形的競爭心理也是學生壓力的來源之一。
(二)團體輔導方案的設計與實施
1. 團體方案的設計
根據對高三學生學業壓力源的調查與分析,我們制定了相應的方案計劃,旨在從自我狀態分析、激發學習動機、改進學習方法、調動內在潛能、調整時間管理、改善焦慮情緒、加強人際支持等七個方面著手,試圖幫助高三學生提高應對學業壓力的能力,減輕心理負擔,做學習的主人。
2.團體成員的篩選
在小團體中,寫、成員的篩選要非常嚴謹。首先,招募信息,組織學生報名,考慮到本團體為同質性封閉團體,需要學生之間的協同配合,因此要通過個別面談的方式從興趣、學習狀況、性格特點等方面進一步了解學生,從中初步確定成員。其次,與班主任溝通協調。班主任是最了解學生的,不僅了解學生的學業狀況,還了解學生日常的學業情緒表現等,通過與班主任的溝通,篩選確定團體成員。
3. 團體輔導的實施
本次團體輔導活動為8次連續的輔導活動,持續8周,每周一次團體活動,每次90分鐘,地點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
1―2單元為團體建立關系和過渡階段,通過游戲體驗、紙筆練習和討論分享建立真誠、安全的團體人際氛圍,通過紙筆測驗,使成員對自己的學習現狀進行了解。
3―7單元為工作階段,包括成員對學習的態度、行為及感受的個人自我了解和表達,SA3R學習法、合理情緒療法、時間管理技巧、自我O控學習理論、放松方法等。在提供反饋和接受反饋的過程中,使成員認識到他們的學業壓力與非智力因素如學習方法、自我管理與監控、不良認知等有關。在團體成員間的接納和尊重的氛圍下,成員們積極處理各自的問題,主動汲取其他成員的經驗和資源,不斷在小組內練習、實踐各種新獲知的方法與技能,主動改變自己的學習態度和習慣,改變對自己的認知更接近于現實;并通過放松練習、情緒管理等途徑緩解學業焦慮情緒;而且,團體中溫暖、尊重的積極氛圍,也為成員提供了有益的人際支持。
第8單元為團體結束階段,通過自我評估、同伴反饋,鼓勵成員將在小組中所得領悟和經驗遷移到現實生活情境中,以不同以往的態度、行為、反應面對的學業,體驗變化帶來成功的快樂,增加學生面對未來挑戰的自信心。(具體活動實施方案見附件)
(三)團體輔導結果分析
經過一年的“團體輔導緩解高三學生學業壓力”的研究與實踐,較好地緩解了2016屆部分學生高三學生的學業壓力,也促進了研究者自身的成長。
1.緩解了部分學生的學業壓力
通過一系列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潛能,提高了其學習動機,改善了學習方法,提升了自我監控自我管理的能力,同時,通過掌握情緒管理技巧,有效地緩解了他們的焦慮情緒,從而減輕其學業壓力。
2.提升學生人際交往能力
團體成員為不同班級的學生,彼此之間比較陌生,團體為其提供了交友的平臺,擴大了他們的人際圈,并且在由陌生到熟悉到密切的友誼關系發展過程中,有效地鍛煉了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使其人格品質更加完善。
3. 提升了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及科研能力水平
此項課題研究的開展,不僅提高了課題組成員的教育教學水平,也大大提高了課題組教師的自身素養。從個人的自學相關理論,集體學習交流,到外出培訓學習;認真做好讀書筆記,培訓記錄。教師在課題開展中認真學習,勤奮耕耘,及時進行反思和總結,撰寫了課題研究論文。
六、研究反思通過此項課題一年以來的研究和實踐,研究者有以下幾方面的體會:(一)研究結論
1.運用團體輔導方式可以有效應用于學生學業壓力的緩解
過往的教育工作中,針對高三學生學業壓力問題,我們通常以班級授課、講座報告、個體咨詢等形式對其進行干預,但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講座或課程忽視學生個別差異,只能泛泛而談,深入程度不夠;而個體咨詢雖然能面對面交流,但受眾面窄,而且學生易因懷疑自身問題特殊而加重焦慮。團體輔導就可以有效解決上述問題。首先,團體的建立本身就具有針對性,易深入,不再是課程或講座的泛泛而談;其次,通過建立團體使成員產生與“別人一樣”的感覺,幫助其建立歸屬感,消除顧慮;第三,團體的多向溝通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資源或觀點,讓學生有更大的學習興趣和動力;第四,同時每個成員不僅自己接受他人的幫助、感染,也可以感染和影響其他成員,更有利于形成積極客觀的自我概念,建立積極的同伴關系,激發學習潛能。
2.將積極心理學理論應用于團體輔導的設計和實踐中
積極心理學主張研究人類積極的品質,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積極心理學認為心理輔導不是修復受損部分,而是對學生積極力量的培育與強化。該團體輔導用積極心理學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學生,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有巨大的潛在積極力量、都有自我實現的需要,引導學生學會以挖掘發現自身內在的積極力量,在生活事件中體會到更多的滿足和自豪,來釋放潛能,是學生發展的必需。
(二)存在的問題和改進內容
1.團體輔導方案的結構化問題
此次團體輔導的實施,嚴格按照計劃方案進行,使得團體輔導在實際的開展過程中受到一定的限制,沒有為每個參與小組的成員作出更有效、更符合個人情況的干預方案。
2.團體領導者的專業指導技能問題
團體輔導對于領導者的要求很高,在此次研究過程中,團體領導者的技能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提升,但同時也凸顯出一些問題,例如,如何更好地調動團體成員的積極性、如何打斷干擾活動等,諸如此類問題都是在未來的教育實踐工作中急需解決的。
參考文獻:
1.吳增強,蔣薇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設計[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7.05
篇10
研究生的人際交往現狀
導師――研究生生活中的重要他人
導師在研究生的人際交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研究生生活中的一個重要他人。在與導師的交往中,40.2%的研究生能夠主動向老師請教,34.0%的研究生是以常規上課的形式與導師交往,因導師邀請與導師交往的研究生占21.0%,因被動遭遇與導師交往的研究生的有4.7%。
以上數據表明,74.2%的研究生能夠積極主動地與導師交往。在研究生與導師交往的內容方面,86.3%的研究生與導師的交往內容主要集中在專業成長方面,交往內容涉及日常生活方面的有6.5%,就業指導方面占6.3%,情感困惑方面僅有1.0%。由此可見,絕大多數的研究生與導師的交往內容主要集中在學術方面。從研究生與導師的交往態度上來看,選擇盡量回避的研究生占10.1%,感到羞澀的研究生占11.8%,自然大方的占69.3%,身心愉悅的占8.8%。
絕大多數研究生都認為導師是研究生生活中的一個重要他人。一方面,研究生對導師充滿了崇敬之情,另一方面,導師對于研究生階段學業的順利完成彌足重要。通過后續的訪談,筆者了解到,擴招后由于研究生數量的劇增,使得每位研究生平均與導師的交往頻率與交往時間變少了,由于頻率的減少,時間的縮短,研究生與導師交往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專業成長方面,涉及個人生活的較少。客觀條件的轉變,要求當下的研究生在與導師交往的過程中,要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心態與導師進行交往,多數研究生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
同學與朋友――研究生生活中的左膀右臂
同學與朋友是與研究生朝夕相處的一類人,可以說他們是研究生生活中的左膀右臂。研究生在與同門的交往中,以集體活動為主,其中集體學術討論占28.6%,集體其他活動占39.4%,同門之間的個別交往活動相對貧乏。研究生階段,92.7%的研究生有知心朋友,但其中71.2%的研究生認為自己的知心朋友并不多。與來自不同地區、不同家庭、不同生活習慣的同學生活在一片屋檐下,82%的研究生能夠適應。85.6%的研究生在與同學或朋友見面時能夠主動與對方打招呼;51.3%的研究生在與人交往中會主動向他人提意見;沒有主動提意見的習慣占41.3%;遇到重要的問題,49.3%的研究生傾向于自己做決定;在陌生的場合下, 58.2%的研究生能夠自然大方,同時近四成的研究生面對陌生的場合會覺得不適應。
從研究生與同學、朋友的交往狀況來看,研究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已經相對成熟。絕大多數研究生能夠積極、主動、友好地與周圍的人相處。
家人――研究生生活中暫時隱退的港灣
家人仍舊是研究生交往的主要對象,但是研究生階段家人的位置似乎有些隱退了。從研究生與家人的交往方式來看, 78.5%的研究生選擇打電話的方式;發短信的占6.0%;通過網絡的占4.4%;回家看望的占10.2%;寫信的占0.9%。由此可見,由于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大多數研究生通過打電話的方式與家人進行交流,回家看望成為與家人交流的奢侈品。從研究生與家人聯系的頻率來看,多月一次的占4.5%;每月一次的占13.9%;每月兩次的占17.0%;每周一次的占46.4%;每月多次的占18.2%。研究生大多以固定的頻率與家人進行交往,但是這個頻率相對于大學階段來說,已經大大的下降了。
在與研究生的訪談中,筆者了解到,由于研究生階段學業壓力、就業壓力等各種壓力增大,研究生的閑暇大大的減少了,這使得研究生與家人的交往頻率降低了。大多數研究生在與家人交往的過程中,多是報喜不報憂,以了解家人近況、匯報自己的成績為主,偶爾也會與家人談及自己各方面的壓力。
影響研究生人際交往的幾個外部因素
心理學的研究指出,個體的氣質類型、個體的性格、個體的人生觀、世界觀會影響到個體的人際交往狀況,這些是影響個體人際交往的內部因素。通過調查我們發現,研究生與家人、同學與朋友之間的交往狀況受外部因素的影響較少,但是各種外部因素對研究生與導師的交往卻影響比較大。
理工類研究生與導師的交往更為頻繁
通過研究,筆者發現,理工類的研究生與導師交往的頻次較多,較為主動,交往的內容會較多的涉及到就業問題。文科研究生與導師交往的頻次較少,相對被動,更多的涉及到專業成長以及個人生活問題。通過進一步的訪談,我們了解到,理工類研究生的學科特點決定了他們有機會參與導師的一些課題,并且會承擔一部分任務;完成課題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成為與導師交往的主要內容,這樣就給研究生與導師的交往創造了更多的機會。相對來說,文科的研究生較少有機會承擔教師的課題,一般情況下就是常規的上課,主要的任務是閱讀大量的書籍,所以客觀上所提供的與導師交往的因由比較少。雖然客觀上理工類的研究生與導師的交往頻率更多,但是在交往的積極性、交往的態度、交往中的表現來看,文科與理工類的研究生并無明顯的差異。
女研究生在與導師交往過程中并非弱勢
傳統觀點認為,女性在人際交往中一般處于弱勢的地位。但是,通過我們的調查發現,女研究生在與導師的人際交往中并非弱勢群體。男女研究生與導師交往的內容差異比較大,與女研究生相比,男研究生與導師交往的內容會更多地涉及到就業指導與日常生活方面的事務,女研究生與導師的交往內容主要集中在專業成長方面。雖然與女研究生相比,男研究生與導師的交往更為積極主動,但是,從男女研究生與導師的交往態度來看,女研究生和導師的交往中表現得更為自然大方。
在訪談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大多數研究生都認為,女研究生傾向于把自己定位為現代知識女性,她們有自己獨立的見解與主張,無論是從觀念上還是從行動上來講,女研究生在與導師的交往中都不是弱勢。
“小碩”與導師的交往更為積極
“小碩”即學制為兩年及兩年半的碩士研究生。通過調研筆者發現,學制為兩年的研究生與導師的交往最為主動,學制為兩年半的研究生與導師交往的積極主動性次之,學制為三年的碩士研究生則相對最為被動。學制為兩年和兩年半的研究生與導師的交往中會更多涉及就業指導和情感困惑,學制三年的研究生比學制兩年和兩年半的研究生,會更多的與導師談及專業成長方面的內容。
通過訪談,筆者了解到,在兩年的生活中研究生會抓住時機多與導師進行交流。同時,由于“小碩”面臨的就壓力更大,所以在與導師的交流中希望導師給予更多的就業指導。
研一、研二、研三與導師交往的側重點不同
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中,研究生與導師的關系也在發生變化。從與導師交往的主動性來說,研三的學生與導師交往最主動,研二的次之,研一的則相對最為被動。從與導師的交往內容來說,研三學生更多談及日常生活、就業指導和情感困惑,而研一和研二會更多涉及專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