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學與科學管理的區別范文

時間:2024-02-04 18:26: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管理科學與科學管理的區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管理科學與科學管理的區別

篇1

【關鍵詞】管理科學 發展 自然辯證觀

人類的社會活動及對活動效率的追求形成了管理。管理的誕生,不僅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增加了社會活動,同時也提高了人類自我的認知能力,并對人類的文明進程和社會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隨著對管理進行科學的探索,又催生了管理科學。由管理的功能和自然辯證法的理論體系決定了管理科學在產生、發展過程中必然與自然辯證法緊密聯系在一起。

一、管理科學的產生及發展

從管理科學的定義來看,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管理科學是指管理學及其研究對象、研究歷史、研究方法和內容等。狹義上的管理學是指管理叢林時代的管理學派,及運籌學和數理學派。從管理思想史來看,現代管理科學的產生和發展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1)現代管理科學發展的第一階段(1900-1930),是以F.W泰勒、M.韋伯為代表的“古典管理”階段。在這個階段上,泰勒所著的世界上第一本科學管理著作《科學管理原理》一書的問世,標志著人類在長期管理實踐中科學管理思想的形成。

(2)現代管理科學發展的第二階段(1930-1960),是以梅奧、麥格雷戈、馬斯洛等為代表的“行為科學”階段。在這一階段中梅奧的霍桑實驗、麥格雷戈的X理論和Y理論及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的提出標志著行為科學的崛起及其廣泛應用,同時心理學展開了對管理科學的實驗研究,社會學也開始把管理作為社會群體生活的一個方面來加以研究。

(3)現代管理科學發展的第三階段(1960-1980)是以多種管理學派并存為特點的“管理叢林”階段。在這個階段上,科學管理理論把企業看成是一個開放的社會技術系統。從整體上來把握管理和環境的關系,使得管理科學更具哲學色彩。

現代管理科學發展的第四階段(1980-?),就是“企業文化”階段。在這個階段上,把文化學的研究成果,應用到企業管理中來,充分發揮文化的作用。管理科學發展的過程中需要一個正確的哲學理論來進行指導,自然辯證法就為管理科學提供了這樣的指導作用,使得管理科學理論發展的更加科學、合理。

二、管理科學與其發展中的自然辯證觀

自然辯證法是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關于自然界和科學技術發展的一般規律以及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學。管理科學產生和發展的過程與自然辯證法相關聯,管理科學的發展史也充分體現了自然辯證法。

(1)管理科學的發展體現了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規律。唯物辯證法認為普遍聯系和變化發展是世界最基本的特征。一切事物、現象、過程都無法孤立地存在,都與周圍的事物、現象、過程存在聯系。聯系具有普遍性、多樣性和條件性,而事物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就構成了運動,運動是永恒的。管理科學發展的四個階段就是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后一個階段總是在前一個階段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管理科學發展的第一階段即管理科學的產生給后來的管理理論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方向,之后的階段是第一個階段的繼承和深入發展。

(2)管理科學的發展體現著對立統一的規律。對立統一規律也即矛盾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源泉、動力以及實質內容,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動力,是新事物產生和舊事物滅亡的根本依據。矛盾的雙方既斗爭又統一,雙方的力量此消彼長,不斷變化,相互推進,為新事物的產生提供依據和動力。如果把管理科學的發展史按模式來劃分,可以分為機械模式、生物模式和社會模式。單從一方面看,這些理論是對立的,但從整體看,它們又是統一的,共同推進管理科學的進步和發展。

(3)管理科學的發展史體現著認識運動的辯證過程。辯證唯物主義指出,無論任何人認識何種事物,都要在實踐的基礎上從感性認識開始,再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認識的辯證運動也表現為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飛躍以及二者的統一。泰勒在工廠管理工人的過程中,在管理的實踐中耗時31年才將管理實踐上升到理論層面,寫出標志著管理科學產生的《科學管理原理》一書;梅奧在進行多次實驗之后才提出了組織中存在非正式群體的觀點。從實踐中得出的結論,又經整理后上升到理論。從實踐基礎上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也即是認識運動的辯證過程。

(4)管理科學的學科體系和研究方法體現科學技術哲學。隨著管理科學的進一步發展,出現了集各種知識理論與研究方法與一體的學科體系。管理科學的學科體系和研究方法的這些趨勢相互滲透和作用,更加體現了其辯證發展的性質。

三、管理科學中自然辯證化的發展趨勢

管理科學發展到現今階段,從自然辯證法的觀點來看,管理活動中的哲學色彩、管理理論中的哲學思想日益增強。表現比較突出的就是現代管理科學發展的人文傾向這一趨勢。隨著管理科學的發展,人文文化不斷向其滲透。顯然,這是管理科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也是東方文化,特別是受中國古代的人性哲學影響的結果,現代管理科學發展的人文性日益增強的趨勢,是其哲學化的具體表現。受到中國傳統文化中儒家思想的影響并吸收西方文化新素質,形成了以人倫本位、和為貴的人際關系準則和“高產乃為善”的勞動道德為特征并區別于歐美的工業文明。

篇2

關鍵詞:管理的實質;管理的職能;邏輯簡單性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43-0005-03

一、問題的提出

管理是滲透在人類社會生活中各個領域的一項活動,是為了實現預期目標的重要條件。特別是隨著社會分工的發展和群體組織的出現,管理工作逐漸演變為一項獨立的活動。從歷史發展的角度講,管理活動與人類社會的產生應當是同步的,也就是說從有人類歷史活動開始,就有管理活動。在人類的歷史文化之中,有關管理活動的記載和論述也是文化內容中的重中之重。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墨家思想、法家思想,從某種意義上說都可以看成是社會管理思想。小到個人生活的管理,大到家庭、企業、組織、國家乃至天下的治理,都是管理所研究的范圍。管理學應當是研究管理活動的本質特征、基本原理、基本原則和有關方法的科學,是人類管理經驗的總結的基礎上人類對管理活動的認識成果。因此,隨著社會的發展,管理科學也會不斷地發展。所以出現不同的理論觀點、不同的思想主張、不同的原則方法是不足為奇的。但是,從管理科學發展的歷史來看,人們普遍認為管理科學的正式產生應當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算起,即從泰羅《科學管理原理》(1911)的問世算起,為此,泰羅也被尊稱為“科學管理之父”。這種尊稱的獲得與人們對科學的見解有關,即認為科學必須是通過嚴格的實驗所得出的結論。這一觀點也是科學界所認可的。不過一門科學的產生往往不是個體現象,而是社會發展到一定時期所出現的普遍現象的反映。在泰羅時代,與其同時或稍前稍后,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中出現了許多管理學家,如(法)亨利·法約爾、(德)馬克思·韋伯、(英)林德爾·厄威克、(美)切斯特·Z·巴納德等,他們都對管理科學的產生和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此后,隨著人類社會活動范圍的擴大和第二次、第三次產業革命的迅速發展,管理科學也與其他科學一起迅速發展,并成為當代科學群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它突出地表現為各種管理理論的不斷涌現,就西方管理科學的發展情況來看,除科學管理理論之外,又相繼出現了行為管理理論、數量管理理論、系統管理理論、權變管理理論、質量管理理論等不同的派別。這些理論的提出,無疑極大地豐富了管理科學的內容,同時也帶來了一些需要研究的問題。特別是在我國管理學界,人們在引進和消化國外管理思想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現象。1997年由南開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管理學原理》指出,學術界存在以下七個方面的問題:(1)忽視理性的重要作用而過分注重經驗;(2)任憑經驗簡單積累,對離散型的思維方式所導致的理論混亂局面,理論工作者一直無力進行成功的梳理;(3)隨意使用“新潮”詞匯;(4)管理理論越來越偏離管理實踐的需要;(5)非理性的人本主義潮流利用了人們的情緒,而漸漸將管理引入一種新的神秘主義境地;(6)強調了企業的外環境而忽略了企業的內環境,將企業的命運之寶押在體制等方面,在實際的效果上形成了又一次淡化人的主觀能動性而強調環境影響的“工具論”的回潮;(7)幾乎所有管理理論工作者都注意到了一個事實,管理理論的主干思路在近幾十年里幾乎沒有多大的進展。從“古典科學管理學派”到“行為科學學派”、“現代管理科學學派”,再到“綜合的現代管理學派”,主干思路似乎已經發展到了盡頭。之后出現的許多自稱學派的理論體系,實際上僅僅是一些枝節觀點,根本稱不上是一種理論學派。最起碼的是無法與前面的這樣一些理論學派相提并論。我們認為,以上問題確實存在。但從學術發展的過程來看,也是一種十分正常的現象。問題是面對這些現象,學術界應當采取什么方法予以解決?有人指出這些問題的存在,這是一種積極的推進科學發展的態度,更重要的是應當引起學界同仁的思考和討論,共同探討和厘清管理科學的基本概念,對新思想、新觀點、新方法進行重新整合,以期使管理科學的理論概括更精辟、更深刻、更簡明、更系統、更有說服力。這是理論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本著這一原則,我們試圖從管理的實質問題入手,對有些觀點進行一下整合,拋磚引玉,貢獻些綿薄之力。

二、管理的實質

科學研究中為了準確地揭示所研究的對象的實質,經常使用定義的方式對其核心概念加以界定,用以表達對象的本質特征及其與其他概念的邏輯關系。因此,不同的定義往往反映著立論者對于對象的不同看法或不同的理論假設。所以,厘清概念的工作不是無聊的消遣,而是“正名”,是認真的理論思考。特別在存在多種不同的理論觀點的爭論時,每一種理論都不是無稽之談,都有它的道理和依據。因此,理論的整合就要求我們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并根據邏輯簡單性的原則加以概括。從我們現在看到的一些有關管理的定義可以看出,人們對管理本質的看法是各式各樣的。比如:MP·福萊特(1942)認為,管理是“通過其他人來完成工作的藝術”。其基本觀點是將管理界定為“完成工作的藝術”,并強調了“通過其他人”這一特征。這個定義的問題是排除了自我管理,即將自我管理沒有包括在內。同時,也沒有考慮到單個人所進行的管理活動,如家務管理、飼養管理等對于非人的物的管理。P·羅賓斯和M·庫爾塔(1996)認為,“管理這一術語指的是和其他人一起并且通過其他人來切實有效完成活動的過程”。他們強調的是“活動過程”,并突出了“和其他人一起”這一特點。同時,強調了“切實有效”的要求。“活動過程”的看法,無疑是可取的,但如果不和其他人在一起難道就不存在管理了嗎?切實有效固然重要,但那些效率不高的管理活動,也不能被排除在管理之外。S·路易斯、H·古德曼和M·范特(1998)認為,“管理被定義為切實有效支配和協調資源,并努力達到組織目標的過程”。這也是“過程”論,但他們強調的重點是“支配合協調資源”與“達到組織目標”這兩個特征。我們覺得這一表述是比較精確的。還有R·普倫斯特和F·阿特納(1997)認為,管理者是“對資源的使用進行分配和監督的人員”,而管理則被定義為:“一個或多個管理者單獨和(或)集體通過行使相關職能(計劃、組織、人員配備、領導和控制)和利用各種資源(信息、原材料、貨幣和人員)來制定并達到目標的活動”。這一定義更為詳細,突出了“行使相關職能”這一特征。以上定義反映了國外學者對于管理本質認識的變化和不斷深入。我國學者在吸收和消化國外學者觀點的同時,在他們所編著的教材中,也提出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定義。例如:楊文士和張雁(1994)主編的管理學教材中認為,管理是“組織中的管理者,通過實施計劃、組織、人員配備、指導與領導、控制等職能,來協調他人的活動,使別人和自己一起實現既定目標的活動過程”。徐國華(1998)等編著的教材中認為,管理是“通過計劃、組織、控制、激勵和領導等環節,來協調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以期更好地達成組織目標的過程”喻曉航、齊善鴻(1997)編著的教材認為,“管理是為了有效地實現某項活動的最佳的目標而進行的包含計劃、組織和控制等職能的綜合性的活動”。這個定義符合邏輯簡單性原則。周三多教授(2000)等在總結國內外相關定義的基礎上,為管理提出的定義是:“管理是指組織中的如下活動或過程:通過信息獲取、決策、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和創新等職能的發揮,來分配、協調包括人力資源在內的一切可以調用的資源,以實現單獨的個人無法實現的目標。”該定義詳細地羅列了管理的職能,并且是目前我國學術界比較認同的觀點。但在他編著的《管理學—原理與方法》一書中,又有不同的表述,認為“管理是社會組織中,為了實現預期的目標,以人為中心進行的協調活動”。這個定義強調了協調活動,也具有邏輯簡單性。

綜觀上述有關管理定義的各種論述,說明管理學界在不斷地尋求對管理的本質的最簡要的科學的表述。面對以上有關管理實質的不同陳述,我們能不能綜合各家之長,求得一個相對簡要且能深刻揭示管理的本質特征的定義。這里我們冒昧地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見,供大家討論。我們認為,從以上學者的論述中,大家比較一致的觀點認為管理是一種過程;又認為管理是為了實現預期的目標;還認為管理與對于相關資源的調配有關;同時管理有許多職能,其中最重要的是“決策、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另外,在這些不同的職能中,有沒有共同的本質或最為核心的職能。我們認為,決策、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等五大職能中,其中最重要的是控制。從某種意義上講,決策、計劃、組織和領導只不過是實現控制的不同方面而已。因此,我們可以簡要地將管理的定義表述為:“管理是人們為了實現預期的目標,對于相關資源進行調配與控制的過程。”這個定義避免了關于人數是單數還是復數的爭議,也消除了有效和最佳的要求。關于職能種類的問題,我們想作進一步的辨析。

三、新定義的特點及管理職能的辨析

為了教學的需要,我們在自己的課堂上不得不對管理的定義和職能方面的爭論,進行認真地思考和辨析。我們認為,將管理定義為“是人們為了實現預期目標,對于相關資源進行調配與控制的過程”。甚至再簡單一些,將“調配與控制”簡化為“調控”,也是可取的。因為在這個新的定義中包含著下述特點:首先,它汲取了“過程論”的觀點,雖然沒有出現“活動”二字,但是,只要一講到“調配與控制”或者“調控”,人們就會知道這是一種活動過程。其次,定義突出了“調控”的實質,因為“調配與控制”正是所有管理活動的最本質的特征。特別是從上個世紀中期,隨著控制論、系統論和信息論的提出和成功應用,使人們耳目一新。許多管理學家也重視了控制論、信息論和系統論來闡述管理學的問題,例如將企業看作是多因素的、多層的、多功能的、動態的、開放型的社會技術系統。而控制論又和有目的活動有關,控制就是為了實現預期的目標所進行的調節與選擇的活動過程。此外,我們強調“實現預期目標”,是為了突出一般的管理活動。如果強調科學管理,可以增加“有效地”這一副詞,所以“有效地”三個字可有可無。但是,管理的目標問題非常重要,它是管理活動的出發點和最后的歸宿,是不能省略的。另外,定義用相關資源概括了管理的對象。其中包括有人、財、物、信息、時間等。總之,在新定義中大體包含了管理活動的所有要素:管理者是“人們”;管理目標是“預期目標”;管理對象是“相關資源”;管理職能是“調配與控制”或“調控”。這個定義的最突出的特點是其周詳性和邏輯簡單性。

當然,定義只能揭示事物的本質的特征,有一些特性是定義所不能涵蓋的。例如,管理的手段(工具)和有些職能,在我們的定義中沒有反映,更重要的是沒有必要出現。在講到管理的實質問題時,有的學者非常重視,甚至以羅列職能的方法來定義管理。我們也贊成將管理的職能特征作為最重要的“種差”。這樣才能構成一個合乎“屬加種差”的邏輯規范的科學定義。但是,從管理學的歷史上看,人們對于管理職能看法一直存在著分歧,最常見的有三職能、四職能、五職能和七職能之說。那么,究竟哪一種提法比較合適,這也是有必要深入討論的問題。目前管理學界關于管理職能的分歧,突出地表現在對其種類的劃分上。從管理科學發展的歷史來看,法國著名的管理學家亨利·法約爾最早提出了企業基本活動和管理的五種職能。基本活動包括:技術、商務、財務、安全、會計和管理。而管理的職能主要是: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這是長期以來為多數人所認同的劃分方式。不過幾乎在同時,英國著名的管理學家林德爾·厄威克則認為,管理有三大職能,即計劃、組織和控制。他又提出了與其相對的三項原則,即預測、協調和指揮,后者是對前者的補充與完善。我們認為,厄威克的看法是非常精辟和深刻的,他不僅抓住了管理的最重要的職能,而且揭示了管理職能與其相關活動的關系。后來大多數教材將管理的職能壓縮為四種:即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從上世紀中期,著名經濟學家西蒙將管理視為“決策”以來,人們紛紛將決策從計劃中提取出來,作為一項獨立的職能。這樣在四職能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決策。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到,信息和創新又成了人們關注的熱點,所以人們又將信息的獲取與創新作為管理的新的職能。這種與時俱進的努力是無可非議的。但是,由此而來就難免會出現一些概念上的重復、交叉和邏輯上的混亂。例如,當人們將計劃作為管理的首要職能時,并沒有忽視決策的作用。因為決策與計劃是密切聯系在一起的,是不可分割的。決策是形成計劃的前提,它與厄威克講的“預測”相類似。計劃是決策的邏輯結果,所以不提決策并不意味著排除決策,只不過是隱含著決策而已。如果將計劃和決策都作為管理的職能,難免有重復的嫌疑。當然,我們也可以用一個新的概念來概括兩者,即“策劃”,這樣也許比較妥當些。也有些學者將人員配備、指導、指揮、激勵等作為管理的職能。但仔細分析我們就會發現,其實人員配備是組織活動的重要內容;指導、指揮和激勵是領導的主要作用。如果將它們與組織和領導并列作為管理的職能,顯然是一種重復,因此可以完全省去。

信息獲取是決策的重要依據和先決條件,我們認為沒有必要作為一項單獨的管理職能提出。關于創新的問題,有的學者將其作為管理的重要職能,并認為這也算是一種管理理論的創新。但是,當我們仔細翻閱有關管理創新的內容時,覺得它們完全可以放到組織變革之中去。因為,所謂任務創新、制度創新、結構創新、技術創新等均屬于組織變革的問題。特別應當指出的是,喻曉航在其《管理學原理》中,統計了上個世紀70年代以前,國外十三種管理學著作關于管理職能的劃分。其中組織、計劃和控制為多數學者所認可。指揮、激勵、人事、溝通等,所涉及者均在三至五種以上,如果將這幾種職能歸納在領導之中,其統計數也在十種以上。這遠遠地超過了對其他職能的認可。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值得強調的管理職能理應概括為“策劃、組織、領導和控制”四種。根據邏輯簡單性原則,也不需要再增加其他項目。至于這些項目之下的細目問題,尚可以進一步商討。在知識激增的情況下,在各種觀點層出不窮的時代,從邏輯簡單性原則出發,對相關的概念和原理、原則進行整理和綜合是很有必要的。它對于形成管理科學的范式以及該學科的教學和研究活動會有所幫助。最后大家看到,這里我們對于管理職能整合的結果和以往大多數管理學的教科書的四職能歸納幾乎沒有區別。唯一的變化是將“計劃”改成了“策劃”。其實不做這樣的變化也沒有關系,因為計劃中包含著決策。這種螺旋式的回復現象,是否可取?或者這種回復是否意味著大家有可能在新的條件下達成新的共識?這些問題有待于學界學者的思考和討論。

參考文獻:

[1]喻曉航,齊善鴻.管理學原理[M].南開大學出版社,1997:1-3.

[2]周三多.管理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4,183-184.

篇3

《大學語文與寫作》考試大綱

一、考核目標

主要考核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和運用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閱讀、分析淺近文言文、一般語體文的能力以及寫作常用文體的能力。

二、考核內容

考核內容分為四個部分:語言知識、文學常識、閱讀分析、基礎寫作。

(一) 語言知識

1.識別古今意義有所不同的詞語;了解文言詞語一詞多義現象;注意掌握現代漢語中仍然在運用的文言詞語。識別通假字和古今字,理解其含義。

2.了解常用文言虛字之、其、者、所、諸、焉、則、而、于、以、且、乃等的用法和同一個文言虛字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不同含義。

3.理解文言文中與現代漢語不同的語法現象和句式,如使動用法、意動用法、名詞作狀語、名詞用作動詞、賓語前置、判斷句、被動句等,并能正確地翻譯成現代漢語。

4.理解古今作品中比喻、比擬、對偶、排比、夸張、層遞、反復、設問、反詰等修辭格。

(二)文學常識

文學常識主要包括古今各種文體知識;中國古代和現當代重要作家及其主要作品;作家的朝代、字號、文學成就、詩文集名稱、代表作、在文學史學上的地位;重要作品的作者、出處及名句;各種文學流派和文學現象。

(三)閱讀分析

對于古代、現代文學作品的內容大意,段落層次,主旨或中心論點,哲理內涵,人物形象,故事情節,作者的思想觀點、感情態度,作品所用的表現手法(對比、襯托、比興、白描、象征等),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對偶、排比、夸張、層遞、反復、設問、反詰、引用等)能進行準確深刻的欣賞分析。

(四)基礎寫作

基礎寫作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正確理解應用文寫作知識,并會具體運用寫作知識進行寫作實踐,具體掌握書信、通知、通告、通報、請假條、感謝信、慰問信、倡議書、總結、調查報告、廣告、合同、申請書、產品說明書等的寫作;二是根據所給題目或材料,撰寫議論文或記敘文。要求中心明確,思想健康,內容充實,結構完整,條理清楚,文字通順,標點準確,書寫整潔,不少于800字。

三、考試方式與試卷結構

1.考試方式:閉卷、筆試。

2.試卷分數:試卷滿分150分。

3.考試時間:150分鐘。

4.試卷內容比例:現代文學作品約40分,古代作品約50分,作文約60分。

5.題型比例:單項選擇題約20分,填空題約20分,閱讀分析題約50分,應用文寫作20分,命題寫作40分。

四、參考教材

季孝良編著《專升本大學語文教程》,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吳相洲主編《大學語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徐秋兒主編《現代應用寫作實訓》,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曾湘宜著《應用文寫作基礎》,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管理學》考試大綱

一、內容提要和要求

第一章 管理概論

1、組織與管理的定義。理解組織與管理的涵義,理解管理的研究對象:管理主體——管理者的基本特征,以及管理客體——管理對象及環境的特征。

2、管理的學科分類、特點、性質和基本原理。理解管理學的特點和性質;深刻理解管理的基本原理。

3、管理的基本職能。熟悉管理的基本職能,并能對組織進行管理職能分析。

4、管理機制和管理基本方法。認識管理系統的結構及其運行機制;能對各種管理方法的特點進行比較。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發展

1、古典管理理論。深入理解泰羅科學管理的要點及其貢獻;理解法約爾管理過程理論以其要點;韋伯的科層組織理論。

2、行為科學理論。深入理解梅實的人際關系學說與霍桑試驗及其結論。

3、管理理論叢林。理解管理理論叢林的主要流派:社會系統學派、決策理論學派、系統管理學派、經驗主義學派、權變理論學派和管理科學學派。

4、管理科學發展的新趨勢。理解西方管理思想中對人的認識的發展變化,理解管理科學研究的內容的發展變化。

第三章 管理的計劃職能

1、計劃工作。理解計劃工作的含義,計劃工作的類型及步驟;掌握計劃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原則;掌握計劃工作的方法和技術。

2、戰略性計劃管理。理解管理目標的性質,遠景與使命的含義;掌握戰略性環境分析的要點,及戰略選擇的基本概念;深入理解目標管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各種新型的企業資源計劃方法。

3、決策理論。深入理解決策的概念,掌握決策的類型、決策的原則、決策的程序;掌握常用的定性和定量決策分析方法。

4、預測理論。理解預測的概念,熟悉經濟預測的種類,掌握一般的預測方法。

第四章 管理的組織職能

1、組織及組織工作。深入理解組織與組織工作的含義;掌握組織工作的基本原則;熟悉組織結構的類型。

2、組織結構的設計。理解影響組織結構設計的因素;組織結構設計的目標任務和組織設計的原則。

3、管理幅度和管理層次。理解管理幅度與組織結構的關系;理解部門與職權劃分的類型及相互關系;

4、常見的組織結構形式。理解直線制、職能制、直線職能制、事業部制、矩陣組織結構、集團結構的優缺點,及管理特點,了解如何發揮每一種組織形式的作用。

5、人員配備。理解人員配備的涵義及原則;理解人員配備的基本要求和內容;理解管理人員的來源及對管理人員工作評價的原則;理解管理人員培訓和發展的方法。

6、組織力量的整合。理解正式組織與非正式組織的概念;理解和認識直線與參謀兩者在組織中的角色及其關系;理解委員會的概念。

第五章 管理的領導職能

1、領導理論。理解領導的概念,與管理者的區別,領導工作的實質,領導權力的來源。理解幾種典型的領導理論;了解領導的修養與素質以及主要的一些領導方法與藝術。

2、激勵理論。深入理解激勵的涵義與作用,激勵的作用過程;理解最主要的激勵理論:需要層次理論、雙因素理論、期望理論;熟悉常用的激勵方式與手段:物質利益激勵、社會心理激勵、工作激勵。

3、溝通。深入理解溝通聯絡的含義與作用;熟悉溝通的類型和常用的溝通方法;理解溝通障礙及實現有效溝通的途徑。

第六章 管理的控制職能

1、控制的一般理論。理解控制職能的涵義及作用;熟悉控制系統的構成(基本要素)、組織運轉的基本要求、三種基本的控制類型(現場控制、反饋控制、前饋控制);理解控制的原則與要求。

2、控制的過程、內容和方法。理解和熟悉控制標準的涵義,定性標準和定量標準;熟悉管理控制的內容;理解和掌握常見的管理控制方法:專項控制:計劃控制、時間控制、數量控制、質量控制、安全控制、人員行為控制等,以及綜合控制;理解預算控制與非預算控制的涵義

第七章 管理的創新職能

1、創新職能概述。理解創新職能的內涵及其在管理職能中的作用意義;熟悉創新的特征、種類與內容。

2、創新的過程、原理、方法與管理。了解技術創新和組織創新的類型、創新的過程、創新的原理及創新方法;理解創新管理的涵義。

二、考試題型

選擇題、簡答題、論述題、案例分析題,滿分150分。

三、參考教材

篇4

關鍵詞:管理學;學科屬性;元管理學;認識論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892(2010)09-0052-07

一、“管理學學科屬性”的世紀爭論

(一)問題的緣起

2007年《管理學報》發表了特約評論員的文章《試問管理學――管理學在中國側議》,文中提出了“有沒有普適的管理學?”的疑問,考證了一些長期以來模糊不清的名詞如“管理學與管理科學”、“管理學與一般管理學”、“指導性與實踐性”、“管理文化與管理組織”、“管理哲學與管理學”,結果發現這些關乎管理學學科結構的基礎性概念幾乎都沒有定論。在文章的結語部分,作者指出,這些疑惑對于綜合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的管理學,其學科結構會有什么特點?管理學的學科結構與“創建管理科學的中國學派”是怎樣的關系?在“創建管理科學的中國學派”的歷史進程中,學科結構值得研究嗎?教育部科技委管理學部劉人懷院士(2009)對于管理學理論的基本架構也提出了19個具有普遍性問題,包括:“為什么要對管理、科學和管理科學等基本概念做一番正本清源的探討”、“什么是管理科學,管理科學與管理學是什么關系”、“什么是管理,什么是管理活動什么是管理工作什么是管理者”等。

事實上,關于管理學的學科屬性之爭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有的學派強調管理學的科學屬性,有的學派強調管理學的人文藝術屬性。泰勒認為,管理學主要研究如何通過科學的手段來提高生產效率。泰勒由此創立了科學管理理論。較早明確提出對“管理科學”持不同意見的是利昂?普拉特?奧爾福德(1877~1942)和亞歷山大?漢密爾頓?丘奇。奧爾福德和丘奇(1912)認為,泰勒方法的缺點是“以精心設計的機制或制度”取代了領導藝術,他們認為泰勒的所謂“科學管理”過于機械,他們對“科學管理”一詞表示遺憾,因為它意味著“一種科學,而不是管理的藝術”。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赫伯特?西蒙認為管理學是科學與藝術的綜合,他指出“我們對已取得的成就感到振奮……正在朝著創造活力的管理科學和基于科學的藝術邁進”。

不僅如此,有關管理學學科屬性之爭的另一個主要議題是:管理學究竟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或者管理學是否具有普適性?丹寧布靈(Dannenbring)(1981)等認為,管理學需要應用自然科學方法對管理者面臨的問題進行研究并提出解決方案,盡管管理科學可能不如物理學那樣精確,但這并不構成管理學與自然科學的本質性區別,管理學應追求其普適性,能夠運用數學語言是學科成熟的標志。管理學知識體系目前缺乏統一性,這只表明管理學尚處于初期發展階段,每一學科的初始階段都會表現出這種特征。惠特利(Whitely)(1984)則認為,管理學與自然科學有本質上的不同,管理學是一門實踐導向的社會科學,社會實在不同于自然現象,社會科學比自然科學包含著更多的價值判斷和選擇。管理學應重視文化、價值觀和習俗的作用,應走出過分數學化的誤區。林羲(2006)認為,自然科學注重的是發現研究客體的因果律,因此自然科學具有很強的預測性與普遍適用性;而與自然科學相比,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這使得社會科學不僅很難在嚴格意義上重復進行,更使其結論的普遍適用性受到挑戰。彭賀(2009)和郭毅(2010)認為,管理學作為一種知識體系。其必然包括普適性知識體系與地方性知識體系,顯然這一論斷也是基于管理學的社會科學屬性的。一般認為,在自然科學領域不存在地方性知識。

自泰勒1881年開始著名的“工時研究”創立現代管理學,有關管理學學科屬性的定義與爭論一直持續到今天,管理學學科屬性問題成為跨越三個世紀的難題。

(二)對“管理學學科屬性”研究的傳統路徑――從“管理現象”到“管理學”

考察以上爭論,我們可以發現,在上述“管理學”學科屬性之爭中,對于“管理”或“管理活動”的定義其實并沒有太大的分歧,對于管理活動的本質也不存在太大的疑義。美國管理協會對管理活動的定義是:通過他人的努力來達到目標。這一簡明扼要的定義給出了管理活動的本質,或者說給出了“管理活動”區別于人類其他活動的根本特點。譚力文(2009)認為,管理活動產生的原因主要應歸結為人類為戰勝惡劣的自然環境與兇險的內外勢力,為維護自我生存與發展而產生的一種特有的“群聚”現象,并指出人類協作而產生的“群”就是管理理論中的“組織”。在組織這一概念的基礎上,譚力文繼而援引馬克思的話,“一切規模較大的直接社會勞動或共同勞動,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揮,以協調個人的活動并執行生產總體的運動”。譚力文認為,這種協調活動的本質就是管理。上述對管理活動的本質的認識不僅得到主流管理學派的認同,在復旦大學水教授所創立“東方管理”、黃如金教授所創立的“和合管理”、南開大學齊善鴻所創立的“道本管理”中均有類似的描述。例如,東方管理學認為,“管理就是組織人力與物力以實現正式組織的目標與過程”;齊善鴻(2009)的“道本管理”認為,管理的基本目的就是解決組織中人群沖突和建構目標效率秩序。就對“管理”或“管理活動”的定義而言,韓巍(2009)認為,組織管理的基本要素及其關聯,已經被泰勒、法約爾、韋伯、巴納德,包括德魯克等西方學者確立起來了,這些基本問題(即對管理活動的界定)已經輪不到無論是哪一國的當代學者置喙了。由此可見,盡管學術界對于管理或管理活動的定義存在表述上的區別,但其核心與本質“組織”、“協調”、“目標”等并沒有根本性的差別,對“管理活動”的看法基本上是統一的。

然而,大量的爭論從何而來,這正是本文要討論的關鍵問題。在筆者看來,這一爭論來自于從“管理活動”到“管理學”這“驚人一跳”。或者說,“管理活動”并不能必定推導出“管理學”應如何進行研究,在這“驚人一跳”過程中,絕大多數觀點持一種“應然”的判斷。我國著名管理學者席酉民(2010)持論應屬公允。席酉民認為,管理研究的主要任務就是探索和尋找相對確定、有效地實現管理的目標方法、技術和思維方式等。舊然而,即使從這一持論相對公允的判斷來看,其中亦包括“應然成分”。例如,為何將“管理學”限定在“相對確定”的范圍內?這種限定一定會將某種出于直覺的管理藝術性思維排除在管理學研究的范圍之外。此外,如何把握“相對”的“度”?從對席酉民教授上述定義的深入分析可以得知,無論“度”在何處,總會將一些“相對不確定的、然而卻是真實”的管理思想排除在外。可以肯定的是,這種限定對于席酉民教授創立的和諧管理理論沒有影響,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對于管理學的某一具體學科,這種限定甚至是必須的。然而,對于以“管理學自身”為研究對象的元管理學,這種限定就是主觀和有害的了。

在《論管理學的普適性及其構建》一文中,譚力文教授(2009)在對管理活動的概念進行了詳細的探討之后,得出管理學“可以得到具有普適性的管理理論”。這一表述沒有問題,但關鍵在于“可以”二字,管理學可以得出普適性的結論,不等于說管理學作為一門學科必然是普適的,作為一個總體,管理學究竟是不是普適的,的確是一個問題。譚力文教授在該文末尾所認為的,“管理學的普適性問題得到基本解決,可以達成基本的共識”似乎過于樂觀。我們前面所列舉的關于管理學學科屬性的種種爭論,它們大多也屬于“應然”的判斷。例如,泰羅認為“管理的主要目的應該使雇主實現最大限度的富裕”是一種應然判斷;奧爾福德和丘奇認為管理學“應該”包括藝術的成分,丹寧布靈等認為,管理學應該需要應用自然科學方法對管理者面臨的問題進行研究并提出解決方案。惠特利則認為,管理學應重視文化、價值觀和習俗的作用,走出過分數學化的誤區等。

事實上,學術界大多還是注意到管理活動中存在的社會的、人文的、直覺的、藝術的成分,這些成分無法包含在“管理科學”或“普適性的管理學”之中。例如,在國內學術界引用較多的林曦的《管理學的學科屬性與學科定位》一文中,林曦(2006)認為,管理活動及其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管理理論在一定程度上是關注人的尊嚴與價值的,管理活動所涉及的對象、場合、時間和地點是具體的,或者不具備更強的一般性,因此似乎將管理學完全定位于“普適性的科學”并不合理。因此,對于大多數管理學者而言,不得不承認“管理學既是科學,又是技術和藝術”或者“管理學既有人文的屬性,又具有自然科學的屬性”。

對于“應然”這一路徑而言,“管理學是科學和藝術”或者“管理學既具有人文的特質,又具有科學的特質”是一個終極判斷。這一判斷實際上早就被諾貝爾獎獲得者赫爾伯特?西蒙甚至更早的亞歷山大?漢密爾頓?丘奇所提出,丘奇提出的這一觀點的時間幾乎與泰勒創立管理學這一門學科的時間一樣久遠。然而,這一終極判斷并未結束這一跨越了三個世紀的爭論,《甚理學報》特約評論員就敏銳地指出,“對于綜合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學的管理學,其學科結構會有什么特點嗎?”換言之,管理學知識中的“科學與人文”是如何統一起來的,這對于“管理學屬性”的傳統研究進路而言,是一個真正的難題。

二、元管理學: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

上述目前沒有定論的爭論使我們可以宣稱存在“元管理學”這樣一個研究領域。韻江(2007)、羅珉(2005)、楊棟(2009)都曾提到過“管理學的元研究”。韻江在《管理學合法性的反思――基于跨學科的視角》一文中提出了管理學“元研究”的必要性。羅珉認為管理學范式理論是以管理學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具有元管理學的性質。楊棟認為,管理學科學屬性是管理學元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呂力(2009)認為,元管理學是對管理學的研究對象、研究目標、研究方法、學科性質、體系結構進行系統反思和研究的學科。認為,元管理學將重新定義管理的本質以及明確各類管理學知識的應用范圍。

(一)種種“元理論”及其學科性質

“元”的西文為“meta-”,意即“在”“之后”或“超越”。“元”在與某學科名相連所構成的名詞中的含義是:這種更高一級的形式,將以一種批判的態度來審視原來學科的性質、結構和其他種種表現。“meta”起源于“metaphysics”一詞,后人在整理亞里士多德的著作時,將其《物理學》之后的著作稱為拉丁文的“metaphysiea”,直譯為“物理學之后”,它探討的是世界本體的原理,其含義與我國古代關于“道”的學問相近。《易?系辭》有“形而上者謂之道”的說法,于是“metaphysics”就被譯為形而上學,形而上學回答的是世界的本原等問題,代表了一種整體性反思。

在“metaphysics”之后,很多具有整體性反思性質的學科都被冠以前綴“meta”。例如,德國著名數學家希爾伯特(Hilbert,D.)提出的元數學概念就是希望用有窮的方法來證明無窮的數學系統的協調性,它把整個數學理論完全形式化為無內容的符號體系,其中包括作為符號的基本概念、作為符號系列的公理以及作為符號系列變形規則的基本推理規則;然后把這種符號體系作為研究對象,用另一套理論來研究它的協調性。這種用于研究數學理論的理論便是數學的元理論。

元邏輯學是在希爾伯特的元數學概念和形式化思想的啟發下發展起來的,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元邏輯學是指對邏輯理論整體性質的研究,而對某個具體的邏輯法則并不感興趣;廣義的元邏輯學是指對于一般形式系統的研究。換言之,元理論意味著用一種理論――元理論――來審視另一種理論,這是元理論獨立性的一種體現。

1951年,沃爾什(Walsh.W.)率先提出了“分析的歷史哲學”一詞,㈣實際上就是歷史學的元理論。

1925年,波蘭社會學家茲納涅茲基(znaniecki.F.)首先創造了具有元科學性質的“科學學”一詞,它不僅將全部科學知識作為研究對象,而且還涉及了科學家的學術活動、科學的社會作用等知識與社會交叉的問題,從而使科學的自我反思從科學自身擴展到了與社會的關系上。在科學元理論的啟示下,1970年,古爾德納(Gouldner.A.)將元社會學定義為“社會學的社會學”,即把社會學看成一種社會活動加以研究。

從數學到哲學、科學、乃至不少具體學科,各種以元理論為標題的研究逐漸誕生并發展起來,這些不同的元理論構成了一個元理論家族,從中可以看出元理論體現了整個學術領域“自我意識”的萌動。當某一學科嘗試建立元理論時,它就是在對本學科進行反思、探索,而其中隱藏著變革。

(二)元管理學的研究對象

元管理學對管理學自身的研究,因此元管理學的研究對象不是管理現象或管理實踐,而是現有的全部管理學認識,元管理學本質上是一種認識論。借鑒劉人懷院士(2009)的說法,管理學是研究管理現象與管理實踐的全部知識的總和,是―個內容豐富的知識體系,元管理學的研究對象就是這個知識體系。

管理知識里既包含科學的成分,也包含人文的、藝術的成分,甚至包括只能體驗得到、不可言傳的技能(或者說所謂意會知識tacit knowledIge)――元管理學既然是對管理學自身的研究,就應全面涵蓋上述不同類型的知識。在研究對象方面的模糊不清,必然導致研究結論的根本性錯誤。例如,認為“管理學是一門普適性科學”的觀點,大多忽略了管理知識中人文的、藝術的、直覺的成分;而認為“中國管理學應建立全新體系”的觀點又忽略了管理知識中科學的、普適的成分,這兩種觀點之所以經不起反駁,其錯誤的源頭均在于片面地界定了研究對象。

管理學知識中既存在明確的、普適的科學性知識,也存在不明確的、地方性的、體驗性的、感性的、直覺的知識,在“明確”與“不明確”之間存在大量“相對明確”,同時也“相對不明確”的管

理學知識。如何確定“相對明確”的“度”?在本文看來,不如事先擱置這一爭議,而就全部管理學知識做一番考察,不論它是明確的還是幾乎完全不明確的。

在管理活動領域,存在著大量的“普適性”之外的管理知識,這些知識同樣對于人類的管理活動非常重要。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人敢于宣稱,只要掌握了現今主流管理學教材中的理論就完全能勝任實際的管理工作――這是因為還存在著大量的實用的、不可言傳的直覺性知識,還存在著大量的有關管理實踐的藝術。管理學的一門常規分支,可以宣稱只研究其中的一部分,但以管理學本身為研究對象的“元管理學”就不能不以全部的管理學知識為研究對象。

究其源頭,求知的最終目的是求得人類更好的生存。既然直覺的、不明確的、藝術性的知識在管理領域中具有相當的實踐價值,管理學就不應將研究視角總是固定在可以重復、可以驗證、可以明確表達的知識上,作為對管理學自身進行反思的“元管理學”更應將研究范圍擴展到全部的管理學知識領域,惟其如此,才能實現反思,才有可能在反思的基礎上發展管理學自身。

(三)元管理學的研究內容

如前所述,認為“管理學是研究管理實踐中普適規律”的觀點實際上是對管理學研究的一種“應然”規定,它限制了管理學知識的來源,同時決定了對管理學知識真實性的檢驗手段――這種檢驗手段就是基于大樣本的所謂實證主義方法。這樣一種觀點顯然不為管理學界大部分學者所接受,管理學的全部知識域中無疑包含著人文、藝術的成分,那么這部分知識的來源是哪里?它產生的機制如何?這部分知識和所謂普適性規律二者之間的關系如何?上述問題正是元管理學關注的核心問題――它本質上是一個認識論問題:元管理學研究管理學知識的性質、來源和產生的機制,以及對管理學知識的可靠性和客觀有效性進行檢驗。

哲學上傳統認識論的發展經過了三個階段,一是關于認識的性質、前提和基礎等問題,近代哲學對這類問題的提出和解決具有本體論哲學的特點;二是認識的來源、過程和機制即認識的發生學方面的問題;三是認識的可靠性、真理性、確證性和客觀有效性等知識論問題。

具有本體論哲學特點的認識論以洛克的經驗論、休謨的懷疑論以及康德哲學為代表。洛克的經驗論以承認對象的客觀實在為前提,而休謨則質疑對象的實在性,他認為,“我們所確實知道的唯一存在就是知覺……除了知覺之外,既然從來沒有其他存在物呈現于心中,因此我們永不能由知覺的存在或其任何性質,形成關于對象存在的結論”。閻康德認為,一個具有先天認知能力和形式的先驗主體是認識的中心,康德以此來解決認識的本性和來源問題,從主體的認知能力來劃定認識的范圍和可靠性,認識就是主體運用先驗的感性直觀形式和知性范疇對感性材料、表象進行綜合整理而得來的。

在現代科學和哲學看來,由于傳統認識論中的命題不能被經驗所證實或證偽,因此這一研究思路逐漸被淡忘,關于認識的來源、機制等認識發生學問題被逐漸經驗科學化。20世紀重視認識論研究的哲學家都不同程度地表現出使認識論問題經驗科學化的傾向。現代西方哲學大多把科學發現和認識發生問題看做經驗心理學問題。當代認知心理學、腦科學與人工智能、神經生理學等新興學科也都體現了認識發生問題的經驗科學化傾向。

與此同時,哲學認識論發展的另一條進路是科學哲學,即將科學作為研究對象,關注科學發現和發展的方法和邏輯、科學與非科學的劃界、知識的檢驗及其標準、科學知識的演進和模型方面的內容,把認識論轉向對科學認識論和方法論的研究。

基于以上考察,本文將以上認識論研究的兩種思路應用于管理學,將對以管理學全部知識為對象的元管理學研究劃分為以下兩大部分:

(1)從管理學認識的心理學發生機制上研究管理學知識的性質、來源和產生機制。現代的認知神經科學已經可以從自然科學的角度部分揭示認識的來源、過程、機制與結構問題。認知神經科學是在腦神經科學(Neuroscienee)和認知科學(cognitive Science)的基礎上發展而來。

在認知神經科學產生之后,一些社會科學家試圖使用認知神經科學的手段研究社會科學問題,取得了豐碩的成果。2000年12月,在普林斯頓大學的一個研討會(Princeton workshop on NeuralEconomic)首次使用了神經經濟學(Neural Economic)名稱,并在以后的時間內逐步被廣泛認可。與神經經濟學相對應,中國學者馬慶國提出了神經管理學的概念。

顯然,認知神經科學作為一種有效的手段,既然可以研究被管理者的神經心理因素,也就毫無疑問地可以研究管理者的認識來源、產生機制和結構,后一研究就是元管理學所關注的。因此,借助于認知神經科學,我們就可能回答管理學知識中的直覺、意會性知識的來源,及其在管理實踐中被應用的情況。這就是從管理學心理學發生機制上研究管理學科的性質、來源和產生機制。

(2)從對管理學知識的檢驗與確證方面來研究全部管理學知識的體系結構。在知識問題上,當代哲學思潮的特點是“不考慮心靈怎樣或是否可以真正認識外部世界的問題,而是一開始就預先假定,我們已經以各種方式獲得了知識,并且在任何情況下能去認識這個世界”,從而問題就變成了這種知識的發現和證明的邏輯的問題。

這一觀念影響到各種元理論,具體到元管理學,它的基本問題就不是我們能否獲得管理學知識,而是預先假設我們能夠認識管理實踐,管理學知識可能存在或已經存在,而無論它們以什么知識形式存在。我們的任務是通過描述這種既包含普適性規律又包括特殊的人文藝術因素的知識,是如何在實踐中被檢驗、確證與應用的,從而探查這些不同類型的管理學知識是怎樣在管理實踐的過程中被邏輯地組合成一個有機的管理學知識體系的。

眾所周知,當前的主流實證管理學早就確定了知識的“檢驗標準”,這就是形成假設、獲取數據、檢驗假設的一致性等一系列規范的步驟,毫無疑問,如果遵循如此嚴謹的操作,得到的將是“真知識”。然而,這一套操作可能是獲得“真知識”的充分條件,但不一定是“真知識”的必要條件。在管理知識領域,相當多的意會性知識也是“真”的,或者說在一定條件、一定的范圍內是“真”的,但是這些“真知識”很難通過如此一套標準。例如,意會性知識在這套操作的起始階段,即“形成假設階段”就會有很大的麻煩,意會性知識在很多情況下難以形成表述清晰、邏輯嚴明的假設。主流西方管理學因為這些意會性知識的麻煩,斷然將其排除在主流管理學研究范圍之外。主流管理學盡管“主流”,但也只屬于管理學研究的一個流派,這樣做無可厚非,但如果一定要堅持“主流帝國主義”,將其作為一種通行標準強加到其他研究范式上,則欠妥當。元管理學既然以全部管理學知識為研究對象,就還需要考慮普適性之外的地方性、本土性、個性化的管理知識,根據其在管理實踐中被應用的情況,為各類管理學知識確定“真”的標準。

三、元管理學對于中國本土管理研究的意義

如果管理學是一門純粹的自然科學,就不會存在本土管理學――本土管理學之所以存在,正在于它是普適與特殊、科學與人文藝術的混合體。假如丹寧布靈(Dannenbring)的觀點正確,管理學研究

的目標如果是追求單一的普適性的理論體系,則本土管理學從根本上就是一個錯誤的命題。因此,本土管理學所以存在、如何存在及其研究方法論正與管理學的學科屬性、學科結構等密切相關,而這正是元管理學的研究主題。

在2009年第二屆“管理學在中國”學術論壇上,北京大學鞏見剛(2009)提出,管理學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科學,因此管理學研究中發現的規律很難保證有普適性和重復性。華南理工大學張樹旺(2009)在《普適性與民族性的真正對話的開始――“管理學在中國”論爭的方法論意蘊》中認為,科學主義管理是以實證研究為研究底色,其研究特點是嚴格的科學性、普適性和邏輯性;人本主義管理學以解決實際管理問題為研究底色,其研究特點是藝術性、民族性和有效性。此雙方近20年來(實際上為100多年來――本文注)互為詬病,難以對話,這一學術對立源于“管理學既是科學又是藝術”或者“管理學的普適性與非普適性”的經典命題。

情境化是著名管理學者徐淑英教授(2008)所首倡的一個概念,徐教授對情境化的定義非常簡明:情境化(contextualization)是指將研究置于一定的情境中。徐淑英認為,情境化在管理研究中越來越重要,它是在中國進行本土研究的關鍵要素。徐淑英教授指出了情境化的4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是決定研究什么,即研究者不僅應該關注已有的(西方化)主題,而且要問一些中國的公司,管理者和員工所特有的或重要的正確的問題。第二種方法是理論的情境化,即將西方理論和假設進行適當的修改使之適用于中國的環境。第三種方法是測量工具的情境化,使在西方環境下開發的構念在中國情境下仍然是有意義的。第四種是方法論的情境化,就是在中國情境下使用新的方法論來觀察、記錄和分析數據。

篇5

人文管理是強調被管理的對象、主體性的一種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是一種人性的管理,也稱作人本的管理。它從人的情感、需要、發展的角度來思考管理的方式,是一種軟性的管理。其實質就是以人為主體的管理,它區別于軍事化管理的強制性,更著重于激勵人的自覺性。不同的人有不同需求,能夠把這些不同的需求進行有序和諧地整合,通過滿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激發其積極性和創造性,來構建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來促進企業的全面發展,這是人文管理的核心目的。

人文管理有兩個基本特征:一是作為個體的人,具有自尊、自立、自信、自愛、自志、自強的本質;二是作為群體的人,具有尊重人、理解人、善待人、寬容人、成熟人、創造人的屬性。

2人文管理的意義

人文管理是人類管理科學史上的一場革命,是一次了不起的質的飛躍。按人的發展進程,人文管理可分為兩個階段:一是人性化管理,即類與群體的管理;二是人格化管理,即群體與個體的管理。前者是按人的發展屬性進行有序的管理,后者是按人的生存方式進行和諧的管理。

在管理科學不斷發展的今天,人文管理的出現無疑有著重大意義。他使人作為個體人的時候能夠得到社會和他人的足夠尊重。隨著人類需求層次的不斷提高,個體人對精神生活和諧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人文管理順應了這一歷史要求,應該得到管理者的足夠重視。

3醫院人文管理的現狀

3.1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現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醫院的醫療儀器設備、醫療設施、醫療技術與國外的先進醫院相比距離已并不太大,而醫院管理的進程卻十分不盡人意,起決定性作用的癥結在于醫院管理中對“人”的認識理念。所謂“醫院管理”在很多時候仍停留在對人的束縛上,滿足于對某件事情、某個任務的安排、布置上,滿足于一些表面數字,而對如何重視職工利益和個體滿足感,如何根據職工的不同特點進行職業規劃,使之各盡所能,各取所需地得到發展方面的工作卻考慮和做得很少。

3.2醫患之間的現狀另一方面,隨著現代醫學科學的飛速發展,人類在復雜性、疑難性疾病的診斷技術、治療手段方面不斷進步。但是,醫患矛盾也日益突出。醫療技術的提高雖然顯著緩解了疾病所帶來的痛苦,延長了患者壽命,但是在提高人類生存質量方面卻沒有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這就需要正確認識人文管理與醫院發展的關系。醫患沖突的根源一方面歸因于國情,如部分醫療制度不完善,政策不合理,國民收入低,高水平醫療資源缺乏等,但醫療機構醫護人員人文精神的欠缺,也是造成醫患矛盾日益尖銳的一個原因。

4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醫療管理的目的就是向社會提供優質的醫療及健康服務。欲達到這一目標就要在建立健全醫療準入制度、質量環節管理、有序競爭以及人才任用等機制的基礎上,充分調動廣大醫務工作者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努力提高服務意識,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保障醫療服務的高品質。

醫學又是以人為研究對象的,醫生不僅被要求治病救人,還要遵守相關的道德準則,尊重、愛護病人,尊重病人隱私。“醫乃仁術”是中國醫學先輩們對醫學人文精神最深刻、最本質的概括。新的醫學模式生物-心理-社會醫學體現并要求人文精神,要求醫療實踐中具有人文精神,首先醫療管理行為中必須充滿人文精神。

5努力營造人文精神形成的氛圍

人文素養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也不是孤立單一的工作,它是一個長期、艱巨的系統工程,與思想政治建設、道德作風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等工作密切相關。醫院必須把員工的個人目標與醫院的目標統一起來,這就要求醫院管理者要了解和掌握員工的思想動態、來院工作的目的、個人職業發展方向,在此基礎上通過與醫院崗位的銜接來為員工提供一個施展個人才華的舞臺,把醫院的目標與員工的目標統一為一個共同的愿望,讓所有的人都為一個共同的愿望而拼搏和奮斗。

對于一個醫院而言,明天的成功只能建立在今天的團隊工作之上,在不同階段、不同部門,團隊管理工作都會使醫院的醫療質量、醫療技術以及效率、效益有很大的提高,良好的醫院環境、現代化的醫療設備、先進的醫療技術是醫院物質文化建設的先決條件,而團隊精神的建設是開拓醫療市場和提高服務對象滿意度的必要保障,科學技術發展到今天,交叉、融合已成為普遍規律,合作、協作已成為大勢所趨,沒有一個團結向上的團隊,任何個人都難以成功。同時,管理者要注意搭建合理的人才結構,人才的性格、特長、習慣、知識面、心理素質、年齡、體質、性別等等都需要互補,沒有合理的組合,即使都是一流人才,也會抵消或分離。

通過醫院的文化建設,激發全體職工對實現醫院目標的認同感、責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增強職工的主人翁精神和競爭意識,形成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因此,醫院要繼續借“醫院管理年活動”這個契機,堅持人文管理,規范醫療行為,強化醫療質量,確保醫療安全,全面推動醫院各項工作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關于開展“探索人文管理構建和諧醫院”系列活動的通知.中國醫院管理,2007,03:77-78.

2“走向人文管理”高層論壇.中國醫院管理,2007,04:72.

篇6

毋庸置疑,會計委派制是我國政府極力推動的結果,其目的在于規范會計行為、強化會計監督、根治會計信息失真。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國有企業資產所有權與經營權日漸分離,經理人員擁有越來越大的經營自,并且完全控制了企業的財務會計系統。在“內部人”控制下,有的企業隨意篡改財務會計報告,粉飾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資金變動的情況,導致了國有資產大量流失,削弱了國家財經法規的嚴肅性,誤導了國家的宏觀調控和微觀決策,帶來了市場經濟秩序的混亂。會計職能弱化,會計監督乏力,會計秩序混亂已經成為滋生腐敗的重要源頭。

另一方面,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尚未觸及諸如產權制度等深層次的根本性問題,社會調控和監督體系還不完善,特別是注冊會計師尚未發揮真正意義上的經濟警察的作用,法律制度建設相對滯后,約束與懲戒力度不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會計工作的有序性和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會計信息失真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生活中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之一。提高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實性,已迫在眉睫。為此,政府決定從改革會計人員管理體制入手,試行會計委派制,這是相當必要的。可以這樣講:會計委派制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會計信息失真現象為會計委派制的提出與推行提供了直接的驅動力量。

二、會計委派制——悖論研究、理性探討

會計委派制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提高會計信息的可靠度,根治日趨嚴重的社會腐敗。但是,理性地看,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多層次的,既有企業內部管理的問題,也有企業外部控制的問題;既有觀念變化的因素,也有體制變革的原因。如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會計群體行為失控,會計定位存有偏差,會計法規體系不健全等都會導致信息失真,而絕對不是一個單純的會計人員管理體制改革的問題,抓其一而漏其三,往往會掩蓋事實,推卸責任,貽誤深化改革的有利時機。因此,筆者認為:會計委派制理論上的合理性和實踐中的可行性是應該探討也是必須探討的。

眾所周知,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模式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其核心問題是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而我國政府所認同的企業組織形式是公司制。這一基本思路,應該堅定不移地堅持下去。當然,現代企業制度的表現形式并不僅僅是公司制這樣一種方式,并不排斥其多樣性的問題。但是,現代企業制度表現形式的多樣性不應該影響我們按照既定的改革目標走下去。那么,什么是現代企業制度呢?通俗一點講就是“產權清晰、政企分開、權責分明、管理科學”。這主要是針對過去計劃經濟體制下企業組織的特點來說的,很有針對性,但不嚴密、不科學。但即使是這一要求,現在也沒有得到根本落實。我們遇到的問題是什么呢?我認為是產權問題。當然,政企早就應該分開,權責早就應該明確,這已無須多談。有人講,“管理科學”是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和關鍵,筆者不愿茍同,但也不敢否定。管理科學很重要,管理不科學,不講究科學的思路和方法,不進行可行性分析和研究,不進行科學的決策和控制,不計成本,不講效益,開源不足,節流不力,什么類型、什么成分的企業也搞不好。但是,科學管理的動力來自于哪里?來自于產權的明確,來自于機制的健全。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問題是產權問題,只有產權明確了管理科學的問題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因此,我們一定要淡化國有企業國有產權的成分,實行真正意義上的投資主體多元化。

公司制是一種集體出資、共同治理、對公司債務承擔有限責任的法人企業制度。其核心問題是法人特征,即投資者將其財產的所有權有條件地讓渡給企業,從而形成企業財產權——公司的資產歸企業所有,而不是投資者或債權人,公司的債務由企業承擔,而不是投資者或股東;只不過公司應當對資產的出讓者承擔資本保全、增值或到期還本付息的責任和義務,即會計上所講的權益。怎樣才能使得投資者或債權人的權益得到有效的保障?從宏觀上講,要立法,通過強有力的法律、法規和制度來保障其合法權益;從微觀上講,要強調共同治理,即由投資者、經營者、勞動者共同管理形成一個相互制約的體系,這就是我們經常講的法人治理結構,抑或公司治理結構。

現在有一種誤解,認為一提現代企業制度似乎就是要把所有的企業都改造成公司制企業,實際上多種企業組織形式并存是世界上極為普遍的現象。不同的組織形式對各方利益的保障程度和側重點是有所不同的,比如業主制或合伙制企業,由于規模較小、生產經營結構單一、持續經營能力較弱,出于對債權人利益的考慮而規定為無限責任,同時并不以企業名義交納所得稅;相反,公司制企業,由于規模較大、生產經營結構復雜、持續經營能力強、具有“永續的生命力”,出于對投資者利益的考慮而規定為有限責任,同時要以企業的名義交納所得稅。只不過,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相對于過去來講是更先進、更主流、更具代表性的一種企業制度,正因為如此,我們往往選擇公司制企業的經濟業務流程來分析和研究會計問題,會計委派制的研究也不例外。

公司治理是現代企業制度下的產物,實質上是一種契約或制度的安排,即是一種聯結并規范股東、董事會、經營者或管理者和職工權利、利益關系的制度安排。其核心是對經營者責權利的制衡與安排。如何計量與披露經營者受托責任的完成與履行情況,會計的作用便凸現出來。它通過對公司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揭示來對經營者的工作業績進行評價;同時通過會計的控制與監督職能維護公司資產的安全、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率。通俗地講,經營者所承擔的責任能否完成以及完成情況怎樣,應該通過會計來報告與揭示。那么,會計應以怎樣的立場、觀念來報告和揭示這種責任呢?會計界有多種看法與理解:有會計是服務于股東的委托人會計觀;有會計是介于委托人與人之間的中間人會計觀;有會計是為人服務并解除受托責任的人會計觀;有會計既為委托人服務,又為人服務的雙重身份觀;有會計應當從國家利益出發,服務于宏觀經濟管理的國家利益觀。筆者贊成第三種觀點,認為會計應當回歸企業,應該成為經營者的人。因為會計作為一種職業,與律師、醫生、教師等并沒有根本的區別,他受雇于誰就應該為誰服務,當然他必須遵循行業規范和職業道德;另外,無論從形式還是實質上會計都不能獨立于企業而單獨存在,這也符合現代企業制度的特征和法人治理結構的要求。從這個意義上講,筆者并不贊成會計委派制。但從現實來看,會計委派制確實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三、會計委派制——現實選擇、審慎推行

理論研究是為實踐服務的。現實的問題是:我們提出了現代企業制度,但現代企業制度并沒有真正建立,國有投資主體缺位極為突出;我們提出了法人治理結構,但是在現實生活中,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及經理層雖然一應俱全,但并沒有形成一種有效的制衡機制,始終解決不了國有資產流失、會計監督弱化的問題。究其原因,問題就出在我們并沒有建立過真正意義上的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公司制企業,多是在設定的前提下大談國有企業改革或改制。我們講會計要回歸企業,也是以假定我國的現代企業制度已經建立和完善為前提的。如果離開了這個前提,會計回歸企業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這種分析應該看作是會計委派制現行合理性的一面。

篇7

關鍵詞:管理會計;責任會計;商業銀行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11-0107-02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商業銀行如何改變以前在計劃經濟下形成的經營機制、管理方法,如何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應用現代科學的管理方法實現經營目標,有很多方面需要研究和探索,商業銀行運用現代管理會計制度于經營之中就是其中之一。

一、現代管理會計的意義

現代管理會計是以現代管理科學為基礎、為市場經濟和現代管理服務的,比傳統的會計可以履行更加廣泛的職能。也就是它不僅能詳細地分析過去,更重要的是能科學地籌劃未來,并有效地控制企業的經濟活動,使它朝著既定的目標進行,使企業取得最大的利潤。管理會計要履行這些職能,就要依據所掌握的資料,具體運用運籌學提供的一些技術方法作為科學預測和決策的有力工具。對完成一定目標可供選擇的有關方案能取得多大的效果較精確地進行定量分析,幫助管理人員在決策時據以做出正確的創新和選擇,對長短期決策所選定的方案進行加工、匯總、改編,作為企業的長期預算,或一定期間內以財務預算為中心的經營預算,并進一步具體化為各個責任中心在一定期間內應完成的任務,加強預算執行中的控制,建立、健全責任會計體系。責任會計的主要特點是把測定工作成績的會計同經營管理上的責任相結合,使之成為企業內部的嚴密的控制體系。搞好責任制會計的關鍵在于按著“行為科學”的原理,為各個責任中心確定目標,加強對目標完成情況的考核并按成績的大小給予相應的物質獎勵和精神鼓勵,以引導和激勵人們為達到預定目標而進行堅持不懈的努力,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國有專業銀行向商業銀行轉變,是從經營體制、經營方式、組織結構到內部管理機制的一次重大革命,其難度和長期性、復雜性是可想而知的。目前,受國際金融危機大潮的沖擊,國內商業銀行經濟效益普遍下滑、資產質量不高、勞動效率偏低,商業銀行改革與發展的戰略,應從粗放經營向集約型轉變,把追求效益(利潤)、質量、效率作為商業銀行經營和管理的出發點和歸宿點。為此,管理會計作為現代經濟管理的重要分支應得到逐步運用。雖然它不是系統、全面的,但其科學性、效益性已得到了普遍關注,并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管理人員單憑經驗、直覺、主觀意志進行管理的模式。可以預見,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特別是計算機在銀行業的普遍應用,管理會計必然會得到全面的發展和應用。

二、管理會計在企業經營中的主要特點

1.側重于為企業內部管理服務。這也是管理會計區別于財務會計的一個重要特征。現代管理會計是從傳統會計系統中分離出來,成為與財務會計并列的獨立的學科,由于現代管理科學賦予它現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技術,從而使它比傳統的會計可以履行更加廣泛的職能。它不僅能詳細地分析過去,更重要的是能科學地籌劃未來,并控制經濟活動,使之按既定的目標進行。財務會計主要是通過憑證記賬和定期的財務報表為外部同企業有經濟利益關系的各種社會集團服務,管理會計則側重于為內部管理服務。

2.方式方法靈活多樣。財務會計統一以貨幣方式反映企業的經濟活動,必須嚴格遵循“公認會計原則”,從憑證、賬簿到報表,對有關資料逐步進行綜合,要嚴格按照既定的會計程序迸行,具有比較嚴密而穩定的基本結構,這是使財務會計資料能取信于企業外部的投資人、債權人和政府機構所必需的。管理會計不同于財務會計,這主要是企業內部改善經營管理提供有用資料,它在許多方面(不是所有方面)可以不受“公認會計原則”的制約,結構比較松散,領域更加廣闊,方式方法也更加靈活多樣。但并不是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各搞一套,而應是同源分流。管理會計的算賬是以靈活而多樣的形式對財務會計的有關資料進行加工、改制和延伸,對各種經營方案經營效果進行分析對比。由于它大大地豐富和發展了財務會計的內容,因而可以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3.同時兼顧企業經營的全局與局部兩個方面,這也是管理會計區別于財務會計的一個主要標志。財務會計主要是以企業作為一個主體,提供集中、概括性的資料,來綜合評價、考核企業的經營管理;管理會計則不然,它為了更好地服務于企業經營管理,必須同時兼顧企業生產經營的全局與局部來考慮、觀察和處理問題,也要從企業的各局部出發來考慮、觀察和處理問題,二者不可偏廢。

4.面向未來。財務會計一般只反映實際完成的事項,側重于對企業的財務經營活動作歷史性的描述;預期的尚未發生的事項,一般不是財務會計赴理的對象。所以,描述過去是財務會計的一個重要特點。管理會計則不然,它為了有效地服務于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必然面向未來。但并不意味著可以忽視過去,歷史記錄可以作為預測未來的一個起點。從描述過去擴展到籌劃未來,這是會計著重點的重大變化,也是現代管理會計的一個重要特點。

5.數學方法的廣泛運用。財務會計也要應用一些數學方法,但范圍較小,一般只涉及到初等數學。而管理會計為了在現代化的管理中能更好地發揮其積極作用,越來越廣泛地應用許多現代數學方法,朝著量化的方向發展。一門科學的定量化,實質上也意味著一門科學的精密化、成熟化、完善化。

三、商業銀行實行管理會計的幾點設想

1.提高人們對應用的認識。管理會計作為一門實用性很強的科學管理方法,在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已得到廣泛的應用,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我國商業銀行作為金融企業,在管理上必須要采取先進的方法,在經營上要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改變僵化的、不適應商業銀行運行的管理模式。這首先在認識上要有一個飛躍,樂于接受新事物,敢于開拓進取,從經營的大局出發,按照現代經營管理的要求,構造新型的、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的會計管理體系。

2.建立相應的人才隊伍。管理會計是現代科學的結晶,大量的計算機、數學知識等在其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因此,必須要有一批高素質的人才隊伍。簡單的記賬、算賬,已不適應新型經營管理酌需要;要不斷更新知識,培養批專門的業務人才,業務需要什么就學什么,學好什么。建立相應的淘汰機制,對那些不懂管理學、經營學,對新知識、新業務不闖不問,設置障礙的人要堅決淘汰。使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充滿生機活力,在運行的初期就打下堅實的良好基礎。

3.分步驟實行。管理會計是一項系統工程,它涉及銀行的各個領域,因此,不能盲目地發展與應用,必須分步驟、有計劃地進行。管理會計按其內容,大體可分為三個部分,一是決策,二是計劃,三是控制。按其主體上可以區為“決策與計劃會計”和“執行會計”兩個組成部分,前者是以經營決策、經濟效益的分析評價為其核心,而計劃(預算)則是以責任會計為其核心,著重于經營活動進程和效采的評價與控制。我們認為,按現行的管理體制和商業銀行的管理模式推行責任會計已基本具備條件。為了實現內部管理規范化、科學化,使經營機構之間以責任會計的實施為聯系的紐帶,明確各職能部門的工作目標,就要以責任會計為控制手段,以提高各經營機構的盈利、競爭和市場的應變能力,將市場經營機制引入銀行內部,激勵經營者切實承擔起各項經營責任,全面完成各項綜合指標,保證商業銀行資產的安全性、流動性、放益性,以真正建立起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自我約束的經營機制。

Operatiing modern commercial bank with the management accounting

WANG Jing

(Changchun training school,China agriculture bank,Changchun 130012,China)

篇8

關鍵詞:西蒙;決策管理理論;范式;西蒙范式

作者簡介:包玉澤(1974-),男,河南南陽人,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講師,武漢大學企業戰略管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管理學理論和企業發展戰略研究;譚力文(1948-),男,四川成都人,武漢大學企業戰略管理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管理學理論和企業戰略管理研究。

基金項目:本文受2007年度國家精品課程《管理學》建設項目資助,項目負責人:譚力文。

中圖分類號:C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096(2009)04-0005-04 收稿日期:2009-04-12

管理學自誕生之日起就為我們展示了它進步的不確定性本質,尤其是近幾十年來學派林立,孔茨(1980)稱之為“管理理論的叢林”。在當代西方管理理論叢林之中,在杜威、巴納德、阿,瓦爾德等對決策理論研究的基礎上,西蒙、馬奇等吸收行為科學、系統論、運籌學以及計算機技術等學科課程過,創立了決策管理理論學派。由于該學派的理論論證嚴密、體系完整,故在當代西方管理理論叢林之中獨樹一幟,西蒙也因對經濟組織內的決策程序進行的開創性的研究,獲得了1978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并成為決策管理理論的代表人物。由于西蒙等人的研究,吸引了一批堅定的擁護者,使他們脫離管理理論叢林中的其他競爭模式;同時,西蒙等人的研究又為后來的研究與實踐者留下有待解決的種種問題,最終形成了庫恩意義上的決策管理理論“范式”。

一、西蒙決策管理理論范式的哲學基礎

任何一種思想都是以一定的哲學思想為基礎的,管理學也是如此。管理學家們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按照某種哲學去思考和處理管理問題。探究西蒙的管理思想也就有必要首先了解其思想的哲學基礎。

西蒙管理思想的背后有著堅實的哲學基礎。在《管理行為》一書中,西蒙指出其研究的邏輯起點是邏輯實證主義(西蒙,2004)。從邏輯實證主義的哲學觀出發,西蒙將科學界定為“對于可觀察的世界以及運作方式的陳述”(西蒙,2004),科學可以分為理論科學和實用科學,其區別在于理論科學是純事實的描述,而實用科學除此之外還具有祈使性。事實命題有對錯、真偽之分,而倫理命題無所謂對錯、真偽。所以要判斷實用科學命題的真偽,必須剔除其倫理要素,剔除方法一般采取假設的形式。因此,科學無法告訴我們應當怎樣,只能告訴我們在什么條件出現什么結果。基于此,西蒙發展出了他的管理學科觀,并認為建立原理之前,必須能夠運用文字精確地描述管理型組織的面貌和運轉狀況;在觀察分析的基礎上,歸納出一個基本假設,即決策制定過程乃是理解組織現象的關鍵所在,并通過此來精確地描述管理型組織的面貌和運轉情況。在此基礎上,西蒙試圖完善或重建組織管理理論。

二、西蒙決策管理理論范式的構建

(一)西蒙決策管理理論范式的學科觀

西蒙從邏輯實證主義哲學為基礎,引發出對于管理科學本質的看法以及如何構建管理學理論等觀點。西蒙認為管理學像任何一門學科一樣,僅僅關心事實敘述。一旦有倫理語句出現。就可將其分解為事實部分和倫理部分。而且只有事實部分與科學有關。與科學分類相對,管理學也分為理論管理學和實用管理學。理論管理學是對有組織群體中的人類行為方式的描述;實用管理學是由這樣一些命題組成:要想通過活動,以稀缺的資源達到管理目標的最大實現,應該如何做。即實用管理學強調在管理實踐中,要致力于研究管理資源有限性和提高管理效益的關系,以實現管理目標。

西蒙這樣規定管理學的性質是從他對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關系中推演出來的。對于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區別,西蒙首先駁斥了認為其區別在于社會科學包含倫理規范的觀點。認為真理或謬誤不能用“應當”句式予以斷定,所以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并不存在這樣的差別。至于人們通常所說的,社會科學的復雜性和采取實驗方法的困難都不是根本差別。它們之間的根本差別是:社會科學同有意識的人打交道,而人類行為受知識、記憶和預期的影響。將預期作為社會行為中的因素,人的行為便與環境中物的方面沒有什么不同。因此,管理學能夠成為科學。

從西蒙對管理學性質的界定及分類,可以推出,管理理論的功能有二:一是描述功能;二是解釋功能。關于這一點,西蒙在《管理行為》中用形象的比喻給予明確地說明,他的思想是“組織解剖學和生理學,并不打算涉及如何解決組織弊端的問題,本書涉及的領域屬組織生物學,而不是組織醫藥學。本書對實際管理問題的唯一貢獻就是:合理的醫療實踐只能建立在透徹的組織生理學知識基礎上。我們的主要目的是進行與組織相關的描述和分析,管理實踐問題的診斷和解決都只是次要的”(西蒙,2004)。

(二)西蒙決策管理理論范式的構建方法

如何建構理論呢?西蒙認為如果對管理的描述不能達到更高的思辨水平,就不能在能辨別和驗證正確的管理原則方面取得迅速的進步。他認為,建立原理之前,必須能夠運用文字精確地描述管理型組織的面貌和運轉狀況。然后,“管理研究的正確途徑。要求識別出所有重要的診斷準則;要求我們用一套準則去分析每種管理狀況;要求我們通過研究搞清楚幾條相互排斥的準則所占的權重”(西蒙,2004)。因此,西蒙首先就致力于構建充足的詞匯和基本分析方法。

正如日本管理學家占部都美所言:巴納德是現代管理論的生父,西蒙是巴納德的直接繼承人。巴納德在研究中在把個人視為具有有限的選擇能力的基礎上,把組織定義為一個有意識地對人的活動或力量進行協調的體系;這一協作系統必須具備三個基本要素:信息交流、做貢獻的意愿、共同的目的。而組織的平衡,則是組織得以維持和發展的基本要求。因此巴納德強調:組織的存在取決于協作系統平衡的維持(巴納德,1997)。這種平衡開始時是組織內部的,是各種要素之間的比例,但最終和基本的是協作系統同其整個外界環境的平衡。于是,巴納德獨創性的思考了正式組織的各要素,即專業化、誘因、權威、信息溝通、決策等,提出了經理人員的職責。

西蒙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及巴納德對他的影響,并在有些地方直接沿用巴納德所使用的概念及理論。西蒙繼承了巴納德關于人的決策能力有限性的思想,但他在這個思想的基礎上,著重分析了心理因素對企業中人的決策行為的影響作用,認為人的決策行為是受學習、記憶、習慣等心理因素影響的過程。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更符合現實的“管理人”認識。同時,西蒙繼承了巴納德的組織概念,把組織定義為一群人彼

此溝通和彼此關系的模式。西蒙在研究中注意到,組織中的任何實踐活動都是由“決策”和“執行”兩個方面組成的,管理不僅應該被看作是行為的過程,而且也是決策的過程。因此,決策制定過程是理解組織的關鍵所在,決策行為是管理的核心,決策也就成了西蒙管理理論研究的基本單位,西蒙以此為切入點,通過組織決策過程的角度來理解組織,以此為基礎去分析組織問題。

(三)西蒙的組織理論

西蒙對組織的看法屬于理性系統的視角,即把組織看作是一種為了完成特定目標而設計的工具;工具的好壞取決于結構理性概念所包含的許多因素。在對傳統管理理論研究批判的基礎上,西蒙以自己構建的基本分析詞匯和基本分析方法體系,并對組織問題進行了探索。西蒙認為決策制定過程乃是理解組織現象的關鍵所在,因此在對人類決策進行了詳盡的分析后,西蒙以此為基礎去解釋組織中的一些現象,如組織和人之間的關聯、組織對人的影響等。

西蒙首先把組織描述成一個由個人組成的平衡系統,組織接受貨幣或勞動的貢獻,并提供誘因作為回報,這些誘因包括組織目標本身、組織的存續和成長以及與這兩者無關的刺激。西蒙認為組織對個人的影響是組織對個人決策依據的某些前提的影響。組織主要通過權威、溝通、培訓、效率和組織忠誠來影響個人決策過程。西蒙認為,決策是一個復合過程,各種決策要素都能追溯到參與決策前提確定的許多人身上。因此研究個人被授予的自由權限和組織對個人選擇的決策前提產生影響,總是有益的。如果給定一組完整的價值前提和事實前提,那符合理性的決策只有一個。如果確定了理性人制定決策時依據的價值前提和事實前提,就可以控制他的行為。施加影響力就是通過控制決策前提進行的,自由裁量權則與制定的前提數相反。西蒙分析后提出,影響力模式主要包括內部(效率原則、組織忠誠)和外部(權威、建議、信息、培訓)因素。確定每種影響模式的運行程度和方式是組織的一個根本問題。

三、西蒙決策管理理論范式的方法論特點

在人類認識真理的過程中,面對同一客觀對象往往會提出各種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認識和理解,究其原因,不僅是由于人們所面對的客觀世界的極其復雜型,認識結論的差別更多地是來自于認識方法和手段的差別。由于管理學所涉及的事物的特征,使得方法論問題對引導人們達到對客觀規律的正確認識有著更加重要的作用。總結西蒙的管理思想,可以看出他堅持了經濟學方法論上的個人主義方法論、價值要素和事實要素的區分、目的一手段的分析方法等。

(一)個人主義方法論

所謂個人主義方法論,就是把社會看作是無數的個人活動組成的,個人是組成社會的基本單位。一切社會現象、組織機構、重大事件都是個人決策的結果,是由個人根據他們自己的利益所采取的行動而引起的。因此,所有社會現象都應追溯到他們的個人行為基礎,社會理論必須根植于個人態度和行為。個人主義方法論思想源于原子論假說。但是,哈耶克(2003)認為原子論的個人主義是假個人主義,因為這種觀點認為任何社會現象都可以“原子式”地化約到個體來加以解釋,也即個人可以是孤立自足于社會,并且是預設和前提性的。而哈耶克理解的“個人”,在性質上乃是一種社會動物或政治動物,強調對作為社會存在的個人或個人行動所具有的社會性質進行闡述是極其必要的。他認為忽視個人所具有的社會性質而從“唯個人主義”角度認識世界必然導致“原子論”的分析思維,這將是一種完全錯誤的方法論具體化。因此,哈耶克的個人主義方法論是強調把處在一定社會關系中的個人作為立足點來解釋社會整體,

同哈耶克一樣,西蒙也是以個人作為分析的基本單位,具有邏輯上的分析優先性。據西蒙所述,對組織的科學描述就是具體地分析作為組織參與者的個體所作的決定,以及他們在做這些決定時所受到的各種影響。同時他是把人放到一定的社會環境中進行分析,認為人類理性是在制度環境中塑造出來的,理性的個體是,也一定是,組織化和制度化的個體(西蒙,2004)。并詳盡分析了組織對個人的影響機制,尤其是權威的影響力,為什么對塑造人類行為如此有效。因此,其方法論是個人主義的。

(二)價值要素和事實要素的區分

西蒙的研究是以價值要素和事實要素的區分為基礎的(Miller,2008)。在研究中,價值要素與事實要素是相互關聯、交錯在一起的。西蒙認為:事實命題是對可觀察的世界及其運作方式的陳述。事實命題原則上可以經過檢驗來確定真偽(西蒙,2004)。價值要素與決策制定者或者行為者本身的價值觀念和倫理觀念有關。對于價值要素,人們不可能通過科學的方法確定其是否正確。

那么怎樣判斷管理者的決策是否科學合理呢?西蒙認為,價值要素和事實要素的區分相當于目標和手段的區分。也就是說,人們行動的目的為何,是屬于價值判斷的問題,而為了實現這個目的要采取什么行動最恰當,則屬于事實要素的問題。人們不能對目標本身的正確與否進行評價,因為它屬于價值判斷的問題,但人們可以對實現這個目標所采取的行動方案正確與否進行科學的評價,因為它屬于事實要素的問題。所以西蒙指出:決策總是可以從這種相對意義上來評價,就是只要給定要實現的目標,就可以確定決策是夠正確,但是,目標的變化蘊含著評價的變化。嚴格地說,我們評價的不是決策本身,而是我們判斷的決策與宗旨之間的純粹事實關系。也就是說,判斷一項決策是否正確,就看其所采取的手段是否能有效地實現目標,因為它是事實性的問題。(西蒙,2004)

(三)目的一手段的分析方法

在論述價值與事實的關系時,西蒙使用了目的一手段鏈的方法,但目的一手段的方法在西蒙的管理思想中決不是僅此而已。實際上,它是西蒙另一個重要的方法論思想。通過目的一手段方法,西蒙建立了獨特的決策分析工具,而且目的一手段的方法也決定了西蒙的理性觀。

西蒙認為,管理就是決策,而決策過程是可以用目的一手段方法來分析的。決策過程中被人所選的方案,實際上是達成預期目的的合適的手段,而目的本身是更大目標的工具,也就是說目標結構的特征是層級式的。整個層次系統的每一層次,都可視為下一層次的目的和上一層次的手段。所以目的一手段層級系統既是個人行為的特征,也是組織行為的特征。當然,真實的行為實際很難達到高度的有意整合,他們并不像一棵樹,由主干一節節地分下去,而往往是關聯性較弱的蛛網結構。而且越往高層次、越接近主干,手段與目的之間的關聯性越弱,整合性越差。

以上可見,西蒙十分重視對方法論的研究,并且管理理論研究中同樣堅持了這一思想。他提出的許多觀點使管理學建立在一個以一貫之的思想體系之上,為管理學的科學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四、西蒙決策管理理論范式的思想價值與挑戰

沒有范式,便沒有科學,因為范式是理論化了的坐標或

羅盤。以此坐標為底基,才有可能將某一研究范圍歸類于規范化。范式決定了研究的著眼點,決定著哪些問題是允許提出的,也決定著如何回答所提出的具體問題以及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與手段(庫恩,2003)。西蒙在堅實的哲學認識論、方法論基礎上,著力構建一系列適于描述組織,適于刻畫管理組織運轉方式的工具一――系列概念和術語,并將其視為起航的港口,以此為基礎去分析組織問題,形成了決策管理理論范式,并被一群學者所推崇,表現出了強大的張力。

1 西蒙范式為企業管理的研究提供了一個科學主義特征的范式

管理學作為科學,是揭示人類管理活動一般規律的理論體系,盡管20世紀初在西方就產生了以泰勒等為代表的經典的科學管理運動的思潮,但是泰勒的范式只是揭開了管理科學化的序幕。作為西方20世紀主流的西方科學哲學,邏輯實證主義于20世紀30年代日趨成熟,并對當時和以后的社會科學產生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以科學改造重建社會科學幾乎成為一種潮流和時尚。西蒙以組織及其管理活動作為研究對象,采用自然主義的認識論,即像自然科學認識自然及其現象一樣來認識管理現象,以規律(法則)的探尋和科學預測為目標,向管理者提供在管理活動中必須遵循的概念、原理、法則、方法,把科學一貫秉承的理性傳統在管理學研究中繼承和應用,把人抽象為有限理性的“管理人”,并在管理學研究中盡量排除人的主觀價值判斷。

2 西蒙范式為后來的研究者和實踐者提供了一個分析組織行為和現象妁有效方法或框架

作為理論分析框架,它由三個主要部分組成:視角、參照系或基準點和分析工具(錢穎一,2002)。西蒙斷言:管理就是決策,這使我們看問題時能直指關鍵的、核心的問題;西蒙關于組織的描述是與實踐者的經驗相吻合,為人們更好地理解現實建立了標尺;他也為管理者提供了強有力的分析工具:即前提。西蒙把人的抉擇看作是由前提推出結論,因此,一項復雜的決策就好像是一條大河,是由構成決策的無數前提所組成的眾多溪流匯合而成的,而復雜的組織也就是如何納入這個有效的模式之中的問題。另外,西蒙的方法論是多層次的,既包括哲學的,也包括具體的方法論。

3 西蒙的研究為后來的組織理論和管理理論研究提供了研究綱領(Cohen,2007)

管理學面對的是具體的人,而傳統的經濟人假設在管理中應用的缺陷在當時也已經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才有了后來行為科學的濫觴,但其對人的認識卻十分具體,需充分考慮情景因素。故難以讓人捉摸,而科學的理論需要抽象。西蒙則著重分析了心理因素等對決策行為的影響作用,提出了更符合現實的有限理性假設(李永鑫等,2007)。經濟學家從西蒙的有限理性出發,實現了決策理論與主流經濟學的理論融合(王今朝,2006),將其納入主流經濟學的框架內消化吸收,發展出了三支:第一支以Wald為代表的主流經濟學家將不完全信息與有限理性掛鉤;第二支以霍奇遜、Radner、科斯、威廉姆森、張五常和青木昌彥為代表從信息成本或交易成本角度理解有限理性;第三支是一些信息經濟學家、行為經濟學家把非傳統的決策者目標函數引入。在管理學領域,有限理性假設為管理工作打開了新的思路:如相對于傳統的集權,有限理性的管理人假設則要求恰當地分權;組織不僅是用人,也應該是發展、培養和造就人的學校等。同時,也派生出了新的管理理論:馬奇等人運用社會學、行為學的理論對決策過程和各種不同情境下的決策進行了深入研究;西蒙等則進一步研究了計算機技術發展和人工智能對決策的影響;賽爾特等學者提出了描述組織決策過程的卡內基一梅隆模型,把組織決策視為由許多部門和各種立場觀點的人共同做出的超越個體管理者范疇的管理主體集體決策,不僅促進了有關個體決策的有限理性觀的產生,而且對組織層次的決策也提供了許多新見解。

4 西蒙把管理科學的理論和實踐進行了區分,為我們今天破除實用主義思想對管理理論發展的負面影響提供了思想源泉

管理理論與實踐二者合而不同,作為獨立與管理實踐的理論,應該是不受任何先驗性的情景因素的影響,而管理實踐則是實踐者在理論指導下,對情景因素做出的主觀判斷。實用主義則是人們重實踐而輕視理論,甚至誤解理論。

5 縱觀人類知識妁增長史,我們會發現,知識一方面會表現出線性的連續累積增長特征,一方面也有非線性的批判性知識增長特征

管理理論與實踐領域也都表現出時尚化的特征(Abra―hamson,1996),無疑會影響管理學科的發展。而西蒙在研究中表現出的知識累積觀應為我們重視和發揚。

盡管西蒙的決策管理理論范式表現出了強大的張力,但是正如孔茨等的總結:比起決策來,有更多的管理工作;在同一時間,著重點即過于狹窄而又過于廣泛(Koontz,1980)。因此,不可否認的是決策在管理中的重要性,但是管理不等于僅僅就是決策。另外,西蒙的思想也深受經濟學科的影響,如個人主義方法論和邏輯原子主義,但是能否根據個體特征而推出整體特征則受到了一些學者的質疑。另外,西蒙把管理看作是可以像自然科學那樣研究的一門科學,強調科學與人文的區分,但在現代人文主義思潮的影響下,關于管理學科的科學性特征和人文性特征也備受爭議,受人文主義思潮影響比較深的學者也對西蒙的范式提出了質疑。

五、結語

篇9

論文摘要:科學管理是一種教育管理工作方式。科學不同于科學主義,科學管理不同于科學主義管理,科學管理有自己的內涵與特征、產生與發展及限度。我國目前的教育管理一方面要提升科學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批判和防止科學主義教育管理的傾向。

一、科學管理的內涵及特征

(一)科學的內涵

為了更好地理解科學管理,首先對科學要有正確的理解。“科學”一詞在西方有比較嚴格的界定,英文中“science”是natural science的簡稱,意指自然科學。英國著名科學史學家W. C. D丹皮爾在其著作《科學史及其與哲學和宗教的關系》中說:“科學可以說是關于自然現象的有條理的知識,可以說是對于表達自然現象的各種概念之間的關系的理性研究。”“科學主要是追求純粹知識的自由研究活動。”“科學按其本性來說,就是研究自然界的規律性的。”羅素認為,科學是訴諸于人類的理性而不是訴諸于權威的一切確切的知識。“確切的知識”,是指“從經驗得來的知識”,即關于有限領域的、具體對象的、一定程度精確的或有實證根據的知識,而不是靠信仰得來的知識。我國著名學者趙震江教授與羅素有相似的看法,他認為在現代西方社會語境中,科學一般假設世界是有序的,關于客觀世界的必然性的判斷是可以通過經驗,特別是觀察來證實或證偽的,對客觀世界的經驗是可以通過對條件實施控制而重復證實的。我國1987年版的《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卷》將科學規定為“以范疇、定理、定律形式反映現實世界多種現象的本質和運動規律的知識體系。”《社會科學大詞典》將科學規定為“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體系。”

我們認為,科學有兩層含義: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手段、科學組織、物化的科學成果等知識體系部分,屬于科學的“形而下”層面;而在追求客觀的知識體系的過程中所形成的科學思想、科學信念、科學精神等組成的價值觀念體系,則屬于科學的“形而上”層面。正如科學學的創始人貝爾納(J·D·Birnal)所指出的:“科學是對未知的發現,是在非常不可預見的要素之中的發現。”“科學可以作為一種建制,一種方法,一種積累的知識系統,一種維持和發展生產的主要因素,以及構成我們的諸信仰和對宇宙和人類的諸態度的最強大勢力之一。”

科學不同于科學主義。科學主義,“在哲學上是指由于科學的過分膨脹而導致的對科學的工具價值和科學原則的無限擴張,以致視科學為萬能。”而“科學是不斷地追求真理的活動。科學精神是一種正確地對待科學的態度,科學精神就是求真。科學自信而又老實地堅持‘世界是能被認知的,但它將永遠無法被完全認知’;因而求真也是一種寬容的精神,因為真理是要不斷被批判和檢驗的。”科學在對象和方法上有自己的范圍和限度。

(二)科學管理的內涵

對于科學管理的涵義,研究者也有不同的看法。蕭宗六先生在其所著的《學校管理學》中指出:“所謂科學管理,一般是指凡是經過反復實踐并證明能夠提高效率的,是合乎客觀規律的管理,它的含義既包括運用現代管理理論、現代管理技術的管理,也包括運用成熟的管理經驗、講究管理方法而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地管理。”“科學管理的理論和方法,最初是由美國人泰羅(F·W·Taylor,1856-1915)提出來的。------20年代末科學管理則從‘動作與時間’的研究轉人人際關系學的研究。”蕭宗六先生所謂的科學管理可以包括經驗管理、古典管理和行為科學管理。顧明遠則在《教育大辭典》中從兩個方面對“科學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t )”作了解釋:(1)指按客觀事物自身發展的規律組織社會活動和生產活動的理論與實踐。其理論、方法隨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而不斷豐富和完善。(2)古典管理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19世紀末、20世紀初由美國管理學家泰羅創立的一套企業管理制度,亦稱“泰羅制”。周祖城先生認為科學管理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指泰羅及其追隨者所倡導的一種管理學說;第二層含義是指“科學地進行管理”或“科學的管理”,區別于憑經驗的、盲目的管理。他還認為,這兩層含義差別很明顯,前者是特指的,特指管理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階段或一種學說;后者是泛指的,泛指靈活運用一切已為人類社會實踐所證明的科學的管理理論、思想、方法等進行管理。

我們認為,科學管理是指教育管理行為遵循教育和管理規律,以科學理論為指導,采用科學的、理性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實施管理的一種教育管理方式。科學管理方式相信科學理性;注重把調查、統計、測量、實驗等科學研究方法所獲得的結論,作為管理行為選擇的依據;注重對管理對象、管理過程和管理效果進行量化分析,以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它包含兩個層面:“形而上”層面就是科學管理相信科學理性,在本質上是一種求真的科學精神;“形而下”層面就是科學管理有自己的特點和限度。

科學管理作為一種教育管理工作方式(或稱科學教育管理),有別于科學主義教育管理。科學主義的教育管理是一種絕對的管理觀,可概括為四個方面:第一,科學主義教育管理的人性觀:唯科學理性。科學主義認為人性就是人的科學理性。人的作用在于,一是運用自身的理性認識發現科學知識,并且去掉人的價值理性以及非理性的干擾,做到“價值中立”;二是人必須相信和服從由理性得到的科學知識。管理的世界如同自然世界,人只是有科學理性的人,作用在于認識管理規律和服從規律,甚至人本身的思想和行為也是有客觀規律的,是管理中的確定因素,是一種可以計算的“資源”。第二,科學主義教育管理的管理方法:科學方法萬能。自然科學的方法論強調四個方面:一是將對象理想化,即自然科學研究首先必須將對象進行分析和隔離,把對象理想化;二是數量化,在簡化對象之后,還必須用數學公式將其確定表達出來;三是最優化,所有規律都是反映最優狀態的,而不是反映現實狀態的;四是程序化,科學制定的步驟要嚴格遵循,每一步都不能出錯。科學主義主張標準化、定量化、最優化、程序化是最好的管理方法。第三,科學主義教育管理的管理目標:效率的最大化。科學主義教育管理對人進行“經濟人”假設,運用理想化、定量化、最優化、程式化的管理方法,其目的就是選擇最優化的方案,使教育管理達到最大化的效率。追求效率實際上就是追求最大化的標準。第四,科學主義教育管理的組織結構:單一的科層制。科學主義的思想體現在組織結構中就是科層制。科層制是建立在理性行為基礎之上的權力結構。理性權力在整個組織中的設計,采用的是能直接控制人員的活動,并使活動達到具有高度可預測性的程度和能發揮其最大的效率。這是科學主義的思想。科學主義教育管理認為,科層制是教育的唯一組織結構,不管是教育行政還是學校管理,都要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權力的層次結構,這樣才能保證教育組織效率最大化。

(三)科學管理的特征

1.科學管理是一種相信科學理性的管理方式。科學管理方式確信教育管理是有規律可循的。教育管理需要用嚴格的方法來收集、分析、整理數據,建立假設并對假設進行檢驗、論證,然后用于實踐。科學管理承認教育管理是一門科學,管理要以事實為基礎。“以事實為基礎的管理和以經驗為基礎的管理的區別不在于管理時是否提供事實,而在于以什么態度來提供事實。把管理決策建立在事實基礎之上,還是主要依賴經驗而把事實作陪襯。”科學管理強調全面占有事實,全面收集信息,系統分析信息,然后作出決策。這是一種相信科學理性的態度,是一種求真的科學精神的體現,而科學精神本身是教育管理內在的追求目的。

2.科學管理是一種注重定量分析的管理方式。無論是經驗管理還是行政管理,對管理對象和管理過程的分析都止于問題的性質、特點、規律、外部環境、內部條件、處理方法等定性層面的研究,人們不會為管理對象去設計一個數學模型,去收集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和決策等。科學管理方式不僅對問題進行定性分析,還要對問題內在深層的本質特點進行量化分析,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科學的決策。例如,對于學校辦學規模和成本效益之間的關系,一般認為學校辦學規模小則成本效益低,辦學規模大則成本效益高。這是一種定性分析的經驗性結論。教育經濟學利用數理統計手段對學校辦學規模與成本效益進行定量分析,得出結論:學校辦學規模并不是越大越好,而是有一個臨界點。當學校規模較小時,隨著規模的擴大,其生均成本降低,同時固定資產的使用率提高,辦學效益隨之增加;當規模繼續擴大,超過臨界點時,生均成本的下降趨勢開始變得不甚明顯,甚至有上升的趨勢,這時固定資產使用率的變化也趨于緩慢。因此,學校辦學存在一個適度規模的問題。這是一種典型的科學管理的分析方式。

3.科學管理是一種綜合運用現代科學研究成果和技術手段的管理方式。科學管理方式將系統科學的研究成果運用到教育管理中來,形成了整體優化原則、動態平衡原則、合理組合原則、開放閉合原則、信息反饋原則等一系列的管理原則。科學管理將數學、統計學、計算機及傳播學等科學的技術手段引人教育管理,為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具體的技術手段,如教育調查、教育測量、教育預測、教育規劃、教育實驗、教育統計、教育診斷、教育評估、計算機輔助管理等。

二、科學管理作為一種教育管理工作方式的產生與發展

(一)科學管理方式源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泰羅制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工業經濟快速發展,企業規模迅速擴大。但由于管理落后,生產混亂,勞資關系緊張,工人“磨洋工”現象大量存在,企業效率低下。泰羅認為,企業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管理部門缺乏合理的工作定額,工人缺乏科學指導。因此,必須把科學知識和科學研究系統運用于管理實踐。基于此,泰羅提出了科學管理的一整套理論,可歸納為四個方面:第一,提出工人操作的每一動作的科學方法,以代替過去單憑經驗從事的方法。第二,科學地挑選工人,并進行培育和教育,使之成長成才,而不是像過去那樣由工人選擇各自的工作,并各盡其能地進行自我培訓。第三,與工人密切合作,以確保所有工作都按照所制定的科學原則行事。第四,管理者和工人的工作和職責幾乎是均分的。管理者應該承擔起那些自身比工人更勝任的工作,而在過去,管理者把幾乎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職責都推給了工人。泰羅的科學管理思想引發了科學管理運動。首先,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在大學里正式學習管理學課程以及對企業領導進行教育的必要性。其次,隨著科學管理逐漸進人美國工業的實踐,它也引起了國際上的關注,激發了英國、歐洲大陸、蘇聯以及日本的興趣。最后,其他領域開始感受到科學管理的影響,而且通過在組織結構、政策、指導原則以及新興大型企業中的表現,科學管理的思想超越了工廠管理而擴展到一般管理。科學管理為效率和理性提供了一種聲音,既有實踐的目標,也有理論的內容。科學管理反映了它所在時代的精神,為其在教育管理領域中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二)學校教育的發展催生了科學管理方式在教育管理中的運用

20世紀初,美國的公共學校教育迅速發展,學校管理面臨著新的棘手間題。同時,國家和社會用于教育的開支不斷增加,巨額的教育經費引起社會人士對學校工作的關注,他們開始猛烈抨擊舊的學校管理方式,向學校要效率,迫使學校管理人員開始借鑒泰羅的科學管理方式。20世紀頭10年的教育科學化運動也強調科學方式在教育管理中的運用。“教育科學”運動的奠基人愛德華·桑戴克斷言:“我們可以客觀地研究人類的行為”“人性的真實情況可以被制成供量化的科學進行研究的材料”。“教育科學”的方法被承認為管理的基本工具,并對教育管理實踐產生了重大影響。1913年弗蘭克·斯波爾丁(Frank Spaulding)和富蘭克林·鮑比特(Franklin Bobbitt)將科學管理的思想運用于教育管理實踐。斯波爾丁將注意力集中在量化方法的重要性并將它作為記錄、分析和比較教育的產品和成本的手段。他將科學管理的技術運用于編制預算、計劃資金和控制教育經費等方面。鮑比特認為,教育管理有必要借鑒和應用科學管理的理論與方法。在他看來,泰羅的科學管理思想可以用來應對城市學校所面臨的管理方面的挑戰。他在論文《用來解決城市學校系統問題的若干一般管理原則》中寫道:“在那個多數人都談論著‘科學管理’用于物質生產領域的可能性時,似乎就值得研究一下這種比較有效地管理形式的原則,以便弄清楚是否有可能應用這些原則解決教育管理和監督方面的問題。”由于學校教育的發展,斯波爾丁和鮑比特將泰羅的科學管理概念引進教育管理,促進了科學管理方式在教育管理領域的發展。

(三)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使科學管理方式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得到普遍推廣

科學管理方式需要采用現代科學研究所提供的技術手段對教育管理進行科學分析與管理。繼泰羅制與科學管理運動后,20世紀二三十年代,行為科學理論提出,開始了對人的行為規律和人際關系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人們將用于戰爭的運籌學、數理統計引人工業管理與教育管理;此后,經濟學、工程學、數學和統計學的新成果及信息技術,都被用于解決教育管理活動中的復雜問題,而這些復雜問題靠經驗管理和行政管理方式是無法解決的。20世紀60年代以來,現代管理科學日臻完善,尤其是系統科學提供的系統分析的思想、原則、方法和手段為管理決策提供了新思路;同時,預測技術、線性規劃技術、網絡技術、系統分析、計算機輔助管理等逐漸進人教育管理領域;教育統計、教育測量、教育評估、教育診斷、教育預測、教育規劃、教育決策、教育質量管理等成為常規的教育管理理論和技術手段。這些為科學管理方式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普遍應用奠定了良好的理論與技術基礎。

三、科學管理作為一種教育管理工作方式的限度

科學管理方式以反映教育規律和管理規律的科學理論為指導,采用現代科學研究所提供的技術手段來實施教育管理;注重把調查、統計、測量、實驗等科學研究方法所獲得的結論,作為管理行為選擇的依據;注重對管理對象、管理過程和管理效果進行量化分析,以提高管理的科學性與有效性。其主要優點就是前文所闡發的相信科學理性及管理者在管理活動中體現的科學精神。這里我們著重探討一下科學管理方式的限度。

(一)科學管理方式難以用于非理性因素的分析

科學管理方式注重理性的邏輯分析,長于量化的數據處理,強調直接的因果關系。人是理性與非理性相結合的一個完整的統一體,在教育管理中存在大量的非理性因素,如人的經驗、情感、意志、靈感、直覺、創造性、機會等,這些是無法按科學方式進行定量描述的。

(二)科學管理方式難以排除主觀因素的干擾

教育管理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和社會活動,教育管理的主體—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是人。人是有著主觀能動性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立場、習慣、情感、價值觀。在用科學管理方式處理教育管理活動中的各種問題時,這種主觀因素不可避免地滲透其中,使分析的結果帶上主觀色彩,影響決策的客觀與公正。比如,學校管理中有學生評教。每到學期末,學生按照學校設定的教學指標體系給任課教師打分,對教師的教學工作進行量化評估,再由教務部門將每一個班級全體學生的打分相加并計算平均數,得出每一位教師該學期的教學質量評估分。這個學生評估分數將進人教師的教學檔案,成為教師教學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據。理論上,采用這種方式對教師的教學工作進行評估是科學的,它似乎排除了人為因素的干擾。但事實證明,這種做法難以給教師一個公正的評價,這樣得出的教學質量分往往不具有可比性。可能出現的情況是,大家公認的好教師得到的評估分出現比大家公認的教學效果較差的教師得分低的現象。如果分析原因,就是統計學中的不同樣本不具有可比性原理,不同班級的學生具有不同的群體評價標準,有的班級學生打分松,有的班級學生打分緊。所以,以這種方式來評價教師的教學工作缺乏公正性,這樣的評估分數摻人了主觀因素。

(三)科學管理方式難以用于模糊性因素的分析

篇10

教育管理范式整合了教育管理理論和相關的教育實踐活動,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多個重要階段,整體發展傾向于整合與對話的趨勢,這其中蘊含了一種新式的教育管理范式,該范式的應用能夠形成與之配套的新的教育管理理念,并引發一系列新的理解模式,在實踐過程中不斷運用和打磨。

關鍵詞:

教育管理;教育管理范式;科學管理;人本管理

教育管理范式結合了教育理論和相關實踐,不同歷史階段的教育范式能夠反映出不同歷史時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特點。對教育范式的研究有助于深刻全面地了解教育理論,有助于對教育行業有全局的把握,掌握其普遍性特點。新的教育范式的出現需要結合新的時代特征,能夠指導具體的教育理論建設和教育實踐。

1教育管理科學范式

教育管理范式實質上是科學理性思維在教育學上的應用,該范式從起源至完善結合了不同相關學科的理論,并逐漸發展壯大,逐漸影響教育實踐。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作為一種相對完整的管理思想體系,使管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進而能夠應用到不同類型的管理過程中去。該理論提出兩年后被應用于教育學當中。與泰勒的理論不同,法約爾的理論更加宏觀,注重整個教育管理形式的科學化和理性化。他認為管理這種行為廣泛存在于各種組織和各種活動之中,人們需要對這些管理行為進行規律的總結,形成一定的理論體系,然后可以反過來指導人們的活動。馬克思•韋伯的科層組織理論之核心是建立科學化、理性化的管理模式和阻值模式,應該把制度放在首要位置,任何進入集體的人都應該遵守制度。

2教育管理的人本范式

具體是指人本思想指導下的教育管理范式。該范式從梅奧的人際關系學說發展而來,通過教學實踐和理論的增添逐漸擴大其接受范圍,該理論中的“激勵理論”被廣泛接受并應用于各種不同的教學活動中,能夠適應不同的教學需要。在20世紀80年代后,該理論得到了世界范圍內的普遍認可。

2.1梅奧的人際關系學說及其對教育管理的影響

該學術主要包括對人的定義以及對組織和領導能力的分析。與科學管理的理念不同,該理論認為生產效率最終取決于員工各方面需求的滿足程度。因為員工需求的滿足程度決定了員工的態度和積極性,這又會決定員工的工作行為,最終影響到工作效率。該理論要求管理者在具備基本經濟方面管理能力的同時還應當具備良好的人機交往能力,能夠與員工進行良好的互動,能夠滿足員工的人際交往需求。該理論與科學管理理論不同,將人本主義思想融入管理學中,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物質為中心進行研究。該理論的應用是教育管理領域對人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逐漸拋開對外在的物質條件的關注,而更多地加入對人的關懷。在該理論產生時期,恰逢美國“進步教育運動”,該理論與運動的具體主張不謀而合,該運動中強調民主參與、民主管理的理念也是在強調人的權利以及人的重要性,與該理論相互滲透,并在一段時期內相互影響,最終這兩者合二為一。

2.2行為科學理論的發展及其對教育管理的影響

該理論在梅奧理論提出之后出現,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在各方面都已經完備,包括人的需要、激勵等等各方面的理論,構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可以嵌入該理論之中,該理論強調對人的各方面需求的滿足。需求層次對人的需求進行了劃分,按照不同的層次有重要性的區別,越是底層的越是基礎,也就越需要得到滿足。應用到該理論當中,可以對員工的需求分階段、分層次進行滿足,可以更好地掌握員工需求,把握整體滿足的節奏,最大范圍利用滿足需求帶來的效益提升。之后赫茨伯格、斯金納等理論家提出其他相應的理論,將行為科學理論進一步細化,對影響人行為的因素進行了不同標準的劃分,對于劃分結果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比如斯金納認為管理者可以利用表揚、升值等正向的反饋來鼓勵員工,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通過對員工一些不利于組織發展或者對于組織發展沒有正面意義的行為采取批評、懲罰等反饋,使員工杜絕類似的行為。能夠最大程度節約員工的時間、精力,能夠有效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該理論應用于教育管理中,強調管理對于教育的重要性,用經營企業的方式進行教育管理。認為學校管理人員的工作重點在于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注重對最終結果的考核。認為應該加強對校園工作的考核,盡量減少過程中的浪費。斯波爾丁提出了教學成本概念,認為在學校的教育管理活動中同樣存在著總效率以及個體效率,每個教學人員的工作效率會直接影響到學校的總效率,應該通過機能培訓等多種方式提高員工的個體效率。該理論還將教學中投資的經費同教學成本相聯系,以經濟學的運作理念解釋學校的運營,學校可以通過合理預算來減少教育投資,降低成本,從而提升整體效益;也可以通過提高員工工作效率的方式來提高整體工作效率,提高最終收益。博比特提出了學校行政的效率,在這個理念下提出需要對整體運營中的幾個要素規定一定的標準,比如對于學校產出從產品(學生)應該有理想標準,同樣的,對于教師的教學范式也應該有一套標準。因此,為了達到理想標準,并且能夠平衡各方面因素保證整體效益。

3教育管理多元范式

該范式是前兩種范式的結合,但又超越了前兩種范式,具有前兩種范式中的一些傾向,同時具備兩者的一些優勢,又并不與它們完全吻合。該范式超越了單純科學或者單純人本的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能夠將兩者的合理范圍融合進一個體系。其中的“多元”并不是指存在兩種以上思想,而是指該理論的思維方式是多元的思維方式,能夠允許不同維度和方向的管理模式并存,為教育管理模式開拓了理論寬度,更具有現代性特點。其發展過程經過了兩個歷史階段。

3.1管理理論叢林與教育管理多元化

二戰后,各學科理論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不斷出現創新和發展,在管理學內形成了眾多的理論和流派,呈現出百家爭鳴的局面,這段時期被稱為“管理理論的叢林”時期。該時期多元的管理理論應用于教育學中,產生了多種多樣的教與學理論。使教育管理理論也隨之擺脫了科學和人文二元對立的模式,開拓了教育管理理論的寬度,使得教育管理理論更靈活。該理論體系在20世紀60年代受到普遍認可,是系統理論與管理理論相結合的產物。該理論的主旨有三個方面:第一是以系統的觀點對待教育組織,在整體思維的指導下形成教育管理的系統思維,并產生相對應的分析方法。區別于之前兩種理論,運用經營和管理企業的方法來指導教育管理,將教育的各個部分割裂開。在教育投資部分,需要合理預算以減少教育投資,做到降低成本。在管理環節,注重提升管理效率,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在最后的產出也就是教育成果展示在學生身上這一環節,要求最終產出能夠與之前的投資和管理過程相符合;第二是將教育作為一個整體,教育組織依賴于教育整體。而不是以分析系統為基點。在前兩種理論中,都注重分析和討論教育管理過程中的個別部分,認為在教育的不同環節存在著不同的效益,比如管理環節存在管理效益,學校整體效益的實現與各環節效益的實現有直接關系。應該將教育管理落實到各個部分的效益爭取上;第三是注重教育體統之中的各個組成部分互相之間的聯系,認為教育是一個統一的有機體。認識到其中各個環節之間會相互影響相互聯系,通過調整整體結構最優,在結構最優的前提下追求效益最大化。這一點超越了之前局部的、片面的教育觀,新增添了結構意識。前兩種理論都存在同一問題,割裂地看待教育中的各個環節以及各個組成部分,忽視各部分之間的聯系和影響,認為教育整體的效益和成就是各部分效益和成就相加的和。忽視了教育系統的結構性,忽視了結構優化后總體效益大于各部分效益之和;該理論起源于一般管理理論,更加注重教育的內在要求。其基本主張是:首先,注重對教育過程的把握。通過堅持過程思維來把握整體過程以及關鍵環節。能夠動態地關注教育過程,而不是孤立、靜態地管理其中某些部分;其次,教育過程管理需要具體落實到達教育過程中的領導、組織等各個具體要素上,使各要素協同運作,發揮更大作用;第三,體現在教育評價上,不止針對最終教育結果對學生和整個教育過程做出評價,還應當注重評價整個實施過程是否科學、合理,將各項評價指標轉移分配到具體的教育過程中。

4教育管理范式的發展趨勢

在多元范式階段中,教育管理呈現出整合與對話的趨勢,呈現出更加動態的表現方式,促使教育管理整合論產生。該理論與多元范式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更加包容,它將不同歷史階段的各種范式理論都囊括進一個巨大的理論結構中,使各種理論能夠在其內部進行對話,成為一種新型的教育管理范式。該范式體現了當前的時代特征,即最大可能的包容和多元化。教育管理范式在不同歷史階段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其實質是時代特征在教育管理領域的投射。目前,我們處于一個尊重個性、提倡多元的新的時代,也就為教育管理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更多的可能性。才能夠以更加開放的視角看待教育管理范式,能夠包容不同范式的不同特性,使之連結成一個整體。

參考文獻:

[1]安世遨.教育管理范式的歷史發展與趨勢[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5):12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