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研究方案范文

時間:2024-01-19 17:50: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自主學習研究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自主學習研究方案

篇1

學習方法,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自主;合作;探究

一、課題提出的的背景

隨著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英語在各種場合的運用中顯得越來越重要了,然而,這種教學模式卻出現了“聾子英語”、“啞巴英語”等令人擔憂的現象。教師多年一本教科書和一本備課本就能年頭教到年尾,連哪個知識點在哪一頁、哪一段、哪一行都能背誦出來,而我們國家與國際上很多國家都以英語作為語言工具進行交流,很多外來詞匯和科技新現象都等著我們去認知及運用。反思英語教學,著名教育學家保羅·弗萊雷認為這樣只能導致“教”與“學”的分離,師生關系也只能是壓迫意識的表現。為此,他列舉了“灌輸式教學”中師生對立的十種表現:(1)教師教,學生被教;(2)教師無所不知,學生一無所知;(3)教師思考,學生被考慮;(4)教師講,學生聽-—溫順地聽;(5)教師制訂紀律,學生遵守紀律等等。

因此,我們在認真學習和研究這些令人擔憂的現狀的基礎上,迫使我們急切呼喚著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的到來。新世紀初,我國啟動了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把符合教學改革方向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正式列入我國的基礎課程中。結合高中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維能力的特點,同時考慮到創設情景,讓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走進課堂,真正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等要素,進行了“高中英語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研究”的課題實踐與探索。

我們把研究的突破口放在英語課堂教學上,重點是人教版新教材的教學,于2008年9月在本校高一年級重點實踐,根據教材特點、學生和任課教師的情況也進行了局部的實踐研究。

二、本課題研究的目的

成功的教學離不開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課程的教育理念和教師的教學方法最終還是要通過學生的學習才能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此次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新的教育理念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學科能力的可持續發展,提倡讓學生采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等方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主動性、能動性的發揮,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這些學習方式應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究、樂于合作,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有利于他們主動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作為此次基礎教育的關鍵一環,學習方式的變革變得尤為重要和必要。學習方式的轉變將幫助學生學會學習,為終身學習做好準備。

三、本課題研究的主要理論依據

1.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是指從學科領域或現實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在教學中創設一種類似于學術(或科學)研究的情景,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信息搜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發展情感與態度,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發展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

此外,在美國國家科學教育標準中,探究也指學習過程。它是一種積極的學習過程——“學生去做的事,而不是為他們做好的事?!?something that students do, not something that is done to them.)

2.英語課堂的合作學習既擴大了現代教學研究領域,發展了教學互動理論,又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變“個人競爭”為良性的“集體合作”,變“階段學習”為“終生學習”,有助于差生轉化,有助于形成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另外,還突出了課堂教學的情意功能,優化英語課堂教學形式,培養學生英語學習情感,提高學生能力及實現英語課堂上主客體的統一,而探究學習在這場課程改革中,新的教育理念以及新的教學實踐給廣大教師帶來挑戰和機遇,同時也給課堂增添了活力,給新時代的教育帶來了希望。

3.課題研究的學習類型。通常根據組織形式把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分為三大類,一是小組合作學習,要求成員之間互相幫助,互相切磋,共同尋找信息,分析問題,解決疑點、難點,這一類探究學習最為常見;二是個人獨立的探究學習,這類探究學習對學生的要求相當高——要求學生具有獨立查找信息、思考問題、判斷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往往適宜在高年級段采用;三是個人研究與全班或小組討論相結合的探究學習,這類學習方式最適宜在課堂上使用,因此這一類探究學習使用也較多。

四、研究本課題的條件

1.師資力量充分。本課題組成員有一名高級教師,三名一級教師,均教過多年高三,對舊教材有較深的體會,對新教材鉆研有一定的理論水平,而且講課水平較高,平時深受學生歡迎。

2.校園設備充分。本校有約4000名學生,65個教學班。80個課室內均配備有先進的多媒體電腦設備,有利于教學的開展。

3.學校設立科研經費制度,對課題研究給予大力支持。

4.對比班級為兩個快班108人和兩個普通班110人,而且參加課題研究的教師均在同一年級,而且能夠隨班上高三,能夠跟蹤兩年進行調研。

五、課題研究的步驟

本課題從2008下學年度規劃課題在我校實踐歷時兩年,到2010年結束。 在具體實踐中,我們采用邊學習、邊思考、邊調整的原則,不斷地解決實際操作模式中出現的問題,積極地開展了本課題的實踐研究。具體步驟如下:

1.2008年6~8月,準備工作階段。確定課題組成員,制定課題研究方案,課題組成員具體分工。研討總體教學思路,確定課題研究應遵循的原則,預設課堂教學的一般模式,組織力量集體備課。對學生舉辦學校自主學習講座,積極進行學法指導,掌握基本要領,主動配合本課題的具體實施。

2.2008年9月~2010年6月,實施階段。課題負責人定期召集研討會,協調有關工作,有計劃地開展聽課評課活動,及時分析、總結課題階段實施情況,隨時研究解決實施過程中暴露的問題,修改教法,調整教學模式,及時收集整理課題研究材料及階段成果。

3.2010年6月~2010年7月,總結評價階段。全面整理課題研究材料及成果,召開學生座談會并問卷調查,召開課題組全體成員會議,撰寫課題結體題報告,邀請主管部門及專家鑒定。

六、課題研究的措施和方法

1.“教”的研究

要上好一堂高中英語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以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實用性、交際性為出發點,根據教學對象的實際和英語學科的特點,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努力做到:新課引入趣味化、講解題形多變化、分析思路常規化、點撥規律條理化、練習形式多樣化、選題難度層次化、教學方法靈活化、教學技巧藝術化。

2.“學”的研究

教師的“教”必須通過學生的“學”才起作用,只有我們的學生積極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學起來了,我們的教學才能變被動為主動,我們開展的“高中英語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研究”才能達到“改變學生學習方式”這個目標。我們對“學”的研究的側重點在于怎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我們重點進行了以下實踐研究:

(1)對學生進行高中英語自主、合作、探究等方面的學習專題講座。什么是自主學習?開展高中英語自主學習的目的和現實意義是什么?開展學校高中英語自主學習教師、學生擔當怎樣的角色?對學習者有哪些新的要求?以講座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使其掌握基本要領。當然,學法指導單靠舉辦幾個講座是不夠的,學法指導應融入課堂,貫穿在整個教學工作中。

(2)指導學生自學,培養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這是教學成功的最高境界;指導學生進行科學的自學,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基礎途徑。指導學生自學,首先要培養好學生預習的自覺性,使學生明確預習的目的,養成預習的習慣,掌握預習的方法。

(3)改變學生“學”的方式。在“高中英語自主學習”的整個教學過程中,“學”必須先于“教”,因此,我們必須突出“學”,使“學”更具“主體性、自立性、自覺性、主動性、創造性”,真正改變學生“學”的方式。我們課題組成員把指導學生科學地“學”放在首要位置,讓學生真正明白自己主動“學”的重要性,同時具備“學”的能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學設計為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創設條件和環境的同時,必須扎扎實實地做好學法指導工作。從課前自學到上課到復習到作業,要用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的眼光來審視 “學”的要求,逐步提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使學生終身受益。

合作學習中,學生以小組形式通過互助、互相依賴活動,在教師指導等相關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以促進學生在認知、情感和態度上和積極發展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合作學習把班內學生分成若干個異質小組,然后按照一定的合作程序,以小組為核心,結合組間交流、全班講授、指導等方式,使每個學生既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又能利用共同資源,相互支持和幫助,共同完成學習課題,在此基礎上又參照小組共同學習成果對學生予以激勵和評價,促進進一步的合作。⑥

(4)發揮教法對學法的示范作用。教師的言、行、舉止、學科水平、教學風格等對學生有很大的滲透性和影響力。要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學法,教師的教法必須科學、靈活,起到示范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倡導教師要盡可能展示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時的初始的、原汁原味的思維過程,讓學生來體會,潛移默化地內化為自己的素養。

3.教學模式及其操作

基于不加重學生負擔的前提下,提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提高英語教育教學質量,我們以提高課時效率為抓手,同時考慮到高中學生學習英語的可接受性和教學的可操作性,在課堂教學預設模式的基礎上,通過反復研究實踐, 確定了“高中英語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教學的一般模式。將教學過程分為五E模式:

Engagement:吸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聯系過去的經驗,提出問題,引起思考,預測未來。

Exploration:探索。 引入概念,投入探索,合作交流,觀察傾聽。

Explanation:解釋。解釋為教師和學生的共同行為,學生做出自己的解釋,再此基礎上,教師講解澄清。

Elaboration:加工。質疑,復習,實踐等加強理解。通過運用加深理解,獲得更多的信息。

Evaluation:評價。學生自我評價理解的程度,教師評價,根據評價結果和需要,重復某些教學過程。

七、課題組成員及分工

組長:文麥平,主要負責課題的具體實施和開題報告、中段報告、結題報告撰寫工作。

組員:曾燕、李宇超、黃有良,主要參與對比班的材料組建和課題資料收集工作。

參考文獻

[1]巴西.保羅·弗萊雷.顧建新,趙友華,何署榮譯.被壓迫者教育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The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M]. 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6.

[3]吳效鋒等.新課程怎樣教——教學藝術與實踐[M].沈陽:沈陽出版社,2003.

[4]王之江,沈昌洪,程亮.探究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

社,2005.

[5]蔡慧萍,蔡明德,羅毅.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

社,2005.

篇2

關鍵詞:形成性評價;研究方案;具體建議

由于我國傳統英語對學習評價的思想觀念較為片面,在當前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滿堂灌仍然是大多數教師采用的根本方法,對于學生的評價模式也更加依賴一些終結性評價,此種教學模式造成學生只注重機械性的語言記憶,反而對語言本身的交際及實際運用有所忽視,長此以往,將會大大降低學生的興趣。所以,本文就英語自主學習與形成性評價對初中英語學習進行探討,旨在不斷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一、關于形成性評價

在教學環節中為了最大限度地獲取與學習有關的一系列反饋信息,對所學知識所折射出的策略、情感以及掌握程度還有日常中的具體表現做出科學而系統的評價即為形成性評價。通常來講,它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評價內容大多以當前課程目標為具體衡量標準,它關注的內容既包括語言技能與知識,還包括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所呈現的文化意識、情感態度以及學習策略。第二,改變了傳統單一化的老師評價模式,倡導學生自評、家長評價及同伴互評為一體的多種評價模式。第三,此種模式的評價是基于發展基礎之上的,評價的過程不僅是學生獲取能力及知識的過程,同時也是對學生行為的一種記錄與反思。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形成性評價的基本特征為動態評價過程、多樣性的評價模式與內容等。

二、運用形成性評價促進初中英語自主學習的實證研究方案

1.研究方案實施

本次研究時間起止為2012年3月至2012年7月,時長4個月,以本校初一(1)班以及初一(2)班當中的75名初中生作為研究對象,在這兩個班中,對照班為初一(1)班,學生為36名,實驗班為初一(2)班,學生為39名。這兩個班為同一授課教師,學生、教材使用、平均年齡一致。在研究初始階段,我們對兩個班的學生進行了同樣標準的測試,表明二者英語學習水平相同,可采取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實驗班采取的是終結性評價同形成性評價有機結合,并主要以形成性評價為主的一種綜合性的評價模式,而對照班則仍采用傳統的終結性評價機制。實驗成績均實行百分制記錄,并采用形成性測試之法來對實驗前后的數據進行收集,對測前測后成績采取SPSS17.0進行T檢驗與分析。

2.實驗數據及討論

根據數據我們可以得出,實驗班無論是學習自主性、學習動機,還是課程參與度以及自我效用都得到了明顯發展,如下表所示(字母相同表明無顯著差異)

實驗班、對照班實驗前后成績差異性比較

3.實驗結果及建議

在本次實驗中,實驗班同對照班之間的唯一差別就在于是否選用形成性評價,我們可以直接得出,同終結性評價機制相比,形成性評價的引入更有助于初中英語自主學習。由于本文所采取的實驗周期較短、樣本數量也較少,因而在今后的實踐過程中,可以適當延長實驗周期、擴大樣本數量。

三、基于形成性評價,促進初中學生實現英語自主學習的具體建議

從以上結果中可以看出,形成性評價對于初中英語的自主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那么如何基于形成性評價的基礎之上,切實提高初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效能,筆者對此提出以下建議:

首先,要提高學生自主性,第一步就是要幫助學生從理念上對自主性學習及形成性評價做好充分準備。

其次,形成性評價可有效提高學習效度,但信度卻引起了一系列的爭議,由于不同于學生自評與教師評價的標準可能存在差異化,因而對信度評價而言,產生了一定的商榷性,教師在今后的工作中,應致力于設計出一致、清晰的評價準則,與此同時,還必須加強自身宣傳力度,讓家長與學生都對其有良好的掌握與了解。

最后,本文從實踐的角度來對形成性評價在初中英語自主學習過程中的作用進行了一系列分析,由于實驗的周期性及樣本數量的限制,本文所做的分析還可能存在一定偏差,筆者希望在今后的英語教學中,廣大同仁可進一步對其作出分析,只有如此,才能不斷提高當前初中英語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遠程教育;自主學習;促學網絡系統;“三研法”; “三 方案”;科研成果

從我省遠程教育的現狀出發,研發自主學習促學網絡系統采用“三研法”和“三方案” , 能達到進一步客觀評價、及時導學并有效提高學員自主學習的水平,既是學員與學員、 學員與教師、學員與教育機構之間進行遠程教學的樞紐,又成為提高其教育與教學質量的關 鍵。

課題組抓實抓細此項重點課題,在已有的自主學習評價網絡系統的基礎上,再上臺階, 更新并擴展練習模塊、作業模塊與測評模塊一體化的自主學習促學網絡系統,進而提高全省 遠程教育系統的教學質量,在深化遠程教育的教學改革上狠下功夫。



“三研法”能注重基點為創新智能和重點為高超技能

在二十一世紀日新月異知識經濟的人才需求中,創新智能是靈魂,創業技能是實現其價 值的根本,展現出創新的應用型人才是發展的命脈,必然成為新興的遠程教育事業教學改革 的主線。

課題組采用抽樣調查法、對比分析法與綜合統計法實施調研方案,摸深摸透全系統現有 的遠程教育自主學習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功能及其運行現狀,進而達到以增強學員的創新智能 為基點,提高學員的創業技能為重點,進一步完善自主學習促學網絡系統。

所謂抽樣調查法,即自下而上深入基層,分別從辦班單位、縣級、地市級和省直屬這四 級遠程教育的辦學實體中,隨機抽樣。同所去單位的學員和教職工促膝談心,通過多條渠道 ,采用各種方式,志同道合地按規范的評估標準,逐一對所在樣點所運用的原項目進行定量 、定性和定位。這樣能使這些抽樣既具有個性,又具有共性,能比較全面地展現出原有研發 的網絡系統運用的實際狀況。

所謂對比分析法,即采用以上抽樣調查的實證材料,按同一級別的遠程教育網,同一類 型與同一層次的遠程教育等劃分。此后對同類者進行由此及彼和由表及里的分析,既能肯定 并發揚原有網絡系統的長處,又能從這些各類典型的對比分析中,發現其不足之處和尚需改 進的要點。

所謂綜合統計法,即在采用上述兩種方法的基礎上,運用全省遠程教育的互聯網,全面 收集各級各類此方面的相關文本材料。再按四級遠程教育網劃分好辦學管理層次,按學歷教 育與非學歷教育劃分好辦學類別,按成人專科、普通???、開放專科與開放本科劃分好辦學 類型,按理工科、文法科、經管科等劃分好專業類別……,構成原有網絡系統的綜合統計與 實況分析的評估數據庫,能一目了然展現其現實運行的全局狀況。

以此“三研法”所獲取的成果為依據,其一,從中發現其獨到之處,確定促學系統,增 強學員智能的創新要點;其二,從中挖掘其難得之處,運籌研制促學系統的提高學員技能的 實用軟件;其三,從中領悟其階段遞進式研究程序,調整并改進本課題的研究與實施方案; 其四,從中掌握其進行科研工作的使命感、進取感和實效感,形成促學系統的良性循環的遞 進式更新機制。

課題組采用上述三種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便能注重顯示靈活的基點,抓住決定根本的 重點,使這一重點課題進入下一步嶄新的研究階段。



“三方案”能擴展三大模塊的兼容性、交互性和更新性

課題組繼往開來,實施了三項恰到好處的研究方案,于是架設起實現此項科研課題階段 性目標的橋梁。

外延式拓展方案,能擴大自主學習促學網絡系統的兼容性。在原有網絡系統的基礎上, 統籌兼容國內外同類的遠程教學優質軟件資源,從數字系列、多媒體系列和高速系列三方面 ,研制出能適合本省全系統的共用的促學網絡系統的軟件。第一方面,即用于此促學系統的 數字視聽硬件適時換代,所研制的數字導學軟件率先更新,為多方位實施此科研課題提供了 數字信息技術保障;第二方面,即在所開發的自主學習促學平臺上,增設cai與vbi等助學網 絡課件、dvd與vcd及cd—rom光盤等多種信息媒體,在比以往更豐富的平臺上實現多種教學 媒體的組合,具有集成性與實效性的作用;第三方面,即所研制出的全新的促學網絡平臺能 登上更新的信息高速公路,短期內運行速度增快百倍左右,能在更短的時間內獲取更多的同 類教學信息。這樣運用外延式多元化的方案,就能面對此項課題研究的內容多、涉及面廣、 導學性高、實效性強,面對人才培養優勝劣汰且多競爭的局面,面向多層次、多類型、多專 業、多需求的學員,先行擴大此促學系統兼容性的科研成果。

典范式細化方案,能務實自主學習促學網絡系統的交互性。在全省四級遠程教育網中, 選準各類成功應用此促學網絡系統的典型,既能有的放矢,又具有可操作性。一方面,在深 入總結各類典型的過程中,能檢驗并且對此系統的各類軟件的編制精益求精:所完善的練習 模塊,能便于學員平時上校園網選用教師所的課程各階段練習題進行演練,運用直播課 堂與分級視頻點播教學平臺,主動上網進行多媒體的學習與小組研討,在考前能用校園網進 行在線模擬考核練習,及時按導學教師制定的對應的整套標準正確定位,判知自己掌握所學 知識的程度,進而后來居上,優中取優,領學在先;所完善的作業模塊,能利于學員結合所 學專業課程的實際,用有效的時間在線完成并提交相應的作業,也能使導學的責任教師在線 評閱學員作業,查找未很好完成作業的學員并及時督促,還能把作業成績作為形成性考核成 績,導入此平臺促學管理系統庫,供學員與各級教學人員及時查訊,以據此改進教學工作; 所完善的測評模塊,能益于學員和教師隨時上網勤學與導學,隨時相互測評定位,隨時增強 自學與導學的實效。另一方面,進入促學系統各研發階段時,按照各級分校、省直屬教學點 、基層辦學單位三級教育網的類別,因時、因地、因需召開現場示范會和表彰會,用榜樣的 力量帶動運用此項課題成果的全局。如此典型式的細化方案,既能提高學員自主學習和教師 導學的互動性、藝術性與有效性,更能使此課題促學網絡系統的交互性更加求真務實。

問責式目標方案,能強化自主學習促學網絡系統的更新性。具體而言,課題組成員從研 發自主學習促學網絡系統的高水平、高壓力、高效能等特色出發,按照所承擔的研制任務, 制定出分階段、分時段(即月、周、 日)的具體責任目標和具體指標,此后注重兩個要點, 按時檢查完成達標的狀況。所更新者能達標為第一要點,即相對于已有的網絡平臺,適時完 成所分擔部分的促學網絡的技術升級,編制出用于全省校園網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系列化軟件 ,能成效顯著地方便于學員按需選準媒體,組配自主學習的知識結構,又好又快地掌握上網 學習的自我評價與提高自學能力的方法,使之能隨時與教師和同學上網交流,實效倍增,多 層次、多方位、更上一層樓開展自主學習。所更新者能超標為第二要點,善于采用遞增式模 式更新所研發的促學軟件,不但能按期達標,還能在原已規定好的時段內高質量地超標,創 造所更新的系統軟件價值的更大化,重點放在教學與科研的過程、方式、手段與軟件的研發 模式上,能位居同類促學網絡軟件成果的前列。這樣的方案能時時處處增強責任感和危機感 ,采取目標制與問責制展開競爭,勝中取強,強強聯合;按用項的突出業績和效益重獎,使 其科研上成典范、職務職稱上能晉升、物質獎勵上得實惠、名氣上信譽高,在更新此促學網 絡系統和科研工作中,更能出好、快出、/!/多出相應的科研成果。

篇4

論文摘要:為解決基礎教育領域嚴重缺乏研究性學習指導教師的問題,本文以河北民族師范學校為例結合地方高師院校及學生的特點,對在高師院校教育學課程中開展研究性學習進行了理論的探索和初步的實踐。

在我國的基礎教育和中等教育課程體系中,“研究性學習”課程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受到越來越多的學者和教師的重視。然而,在研究性課程實施過程中,學校缺乏能夠有效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教師。

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在基礎教育師資培養過程中普遍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教學實踐,構建起高師院校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模式,培養出具有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教師。《教育學》是高師院校的公共必修課程,選擇該課程開展研究性學習,能夠影響到更大范圍內的師范生,促使各學科專業的學生在進行研究性學習時積累經驗、掌握方法、培養能力,為將來任教奠定基礎。

一、研究性學習概念界定

一般人們從廣義和狹義兩方面來理解“研究性學習”這一概念。廣義上,研究性學習是一種學習方式。狹義上,研究性學習是一種課程形態,是為充分展開“研究性學習方式”所提供的有計劃的、相對獨立的學習機會。

本研究中,筆者將高師學生的研究性學習從廣義上來理解: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從學科領域和社會及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課題,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去建構知識、應用知識并解決問題的一種學習方式。

二、地方高師院校教育學課程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實施程序

(一)研究性學習前期準備

學生們由于長期處于接受式學習的思維定式中,所以在首次接觸研究性學習時,很可能會表現出困惑、茫然和無所適從。因此在開展研究性學習之前,教師需要通過講座等形式為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作必要的知識鋪墊。

(二)實施過程和方法

第一階段:成立課題研究小組,進行職責分工。

課題研究組人數一般以4~8人為宜,便于合作與集中。組員在小組中根據自身愛好和特長負責不同的研究任務,此外還要有不同的職責分工,例如,負責記錄研究進展和活動情況的“記錄員”、負責小組與教師以及其他小組進行聯絡的“聯絡員”等等。

第二階段:選擇和確定研究課題。

教師指導學生要注意選擇研究課題的科學性、創新性、可行性,這是學生選擇既有價值又適合自己的課題的必要條件。

第三階段:制定課題研究方案。

課題研究方案制訂的是否合理決定了課題研究效率的高低。研究方案應包括課題的名稱、研究的方法與途徑、實施步驟與進度、成果的表達形式、課題組成員的分工。在制訂課題研究方案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根據課題內容的不同選擇最適合的研究方法。

第四階段:進行開題報告。

指導教師組成評審小組,所有課題小組參加。第一步由小組匯報:課題的由來、課題的意義、課題研究的可行性、研究的方法、計劃進度及人員安排;第二步由評審小組和全班學生對其開題報告提出質疑,小組成員針對問題進行答辯;第三步是評審小組評議,綜合各方意見,決定能否開題;第四步是向各組提供修改意見,組織學生豐富和完善其研究方案。

第五階段:小組實施課題研究。

在本階段,學生按照課題研究方案開展研究,通過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調整方案,使課題得以完成。在研究過程中,學生進行分工合作,通過查閱文獻資料、開展調查、走訪專家和有經驗的實際工作者等方法收集相關方面的教育信息。之后對信息進行處理--判斷信息的真偽,識別信息的價值;將資料整理、歸納,使其條理化、邏輯化;最后綜合整理信息進行判斷,得出相應的結論。

第六階段:成果交流,結題報告。

學生將本組的研究成果撰寫成課題研究報告發表在網上,指導老師進行初步評審,同時,各組可以在對別組的研究成果進行質疑和評論中進行充分交流。

在成果交流之后,召開結題報告會。由每組匯報人員在限定的時間內簡要匯報開題后課題的具體實施過程、小組成員如何分工、取得哪些研究成果以及在研究中的體驗與收獲。

(三)總結評價

研究性學習評價在研究性學習中非常重要,它直接關系到研究性學習能否沿著正確方向發展,關系到研究性學習意圖能否實現。對高師院校學生實施教育學研究性學習進行評價應堅持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方法多樣化、評價內容多視角化、評價全程性、評價激勵性原則,在研究性學習的前、中、后期進行開題評價、中期評價和結題評價。

參考文獻

[1]周光禮,朱家德.重建教學:我國“研究性學習”三十年述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39-49.

[2]金建生.研究性學習理論及實施模式探索[D].陜西師范大學,2002.

篇5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 信息技術 研究性學習 整合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2)11-0107-01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我們教師不但要突出教學方法的“新”,更要注重教學手段的“新”。新的教學方法是引導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培養他們探究性學習的意識;而新的教學手段則是將與時代、與社會、與教育發展相匹配的新的媒介和手段運用到實際教學中,以此提高教學效率。目前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最能體現其教育新理念及教學新效果的,就是將信息技術與研究性學習模式進行的有機整合。

1 研究性學習的內涵

研究性學習是近幾年來,通過廣大教育工作者對傳統教學的深入挖掘,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經過創新與延伸形成的一種適合高中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主要是讓學生將教材內容與社會實際相結合,自主選擇研究的課題,并通過小組合作或者個人完成的方式對課題自行組織研究,從而完成對知識的理解。這種學習模式使學生的角色發生變化,不再單純的是一個被教育對象,而是學習的構建者與創造者。研究性學習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不但可以使政治教學更具開放性與針對性,重要的是對發揮政治教學的實效性有著積極作用。

2 信息技術與研究性學習整合的意義

將信息技術引入教學領域,是新時期我國教育改革的一個全新起點。信息技術為教育發展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技術保障,它不但使學生充分享受到了信息資源帶來的高效與快捷,同時也使高中生的學習過程與學習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學生借助信息技術進行自主性、研究性學習,無論是在選擇課題還是進行課題研究與分析的過程,信息技術都為他們提供了優質服務。實現信息技術與高中政治研究性學習的整合,不但是兩者之間存在的共性特征――時代性、開放性、實踐性及綜合性所使然,更是科技與教育相結合的必然趨勢。

3 高中政治教學中信息技術與研究性學習的整合過程

3.1課前自讀

葉圣陶先生曾指出:“對于學生不了解的文章書本,應使他們運用自己的心力,嘗試去了解”。課前自讀是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必要準備。它主要是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提前獲得一個整體感知,并對一些問題嘗試進行自我解答,或者形成質疑留到課堂中尋找答案和進行驗證。在此過程,學生可以借助網絡進行相關信息的采集與收集,也可以通過制作課件、圖片等方法將自己感知的內容形成影音材料,為下一步的學習做好準備。

3.2選擇課題

引導學生根據對教材內容的理解與掌握,結合現實社會的發展確定自己研究的課題。在學生進行選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選題,也可以設計制定一些課題供學生參考,尤其重要的是教師要有目的的引導學生選擇帶有一定方向和側重點的可行性研究課題。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去尋找當前社會所關注的焦點與熱點問題,了解社會、經濟及人民生活的發展與變化,從而選擇一個有價值的課題展開研究。

3.3開展研究

當學生選擇并確定了研究課題后,教師可以鼓勵他們建立課題研究小組,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的方式對課題進行研究與驗證。各小組還可以結合課題的目標、構思,通過上網查閱資料或者進行調研來設計、制定研究方案。同時教師要傳授學生一定的研究方法,建議他們以信息技術作為開展學習的重要手段,運用網絡咨詢、現場調查、查閱文獻、科學實驗等多種方法組織開展課題的驗證與研究。

3.4評價交流

評價交流是高中政治研究性學習整體活動的一個關鍵環節,學生進行課題研究的成果與價值均在評價交流的過程中得以體現。學生們通過評價認識自己,通過交流分享成果,通過討論相互提高。對于學生的研究成果,可以通過過校園局域網網頁、電子屏幕、站等多種形式進行展現與交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越性。

本文以“公司的經營”一課為例,將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信息技術與研究性學習進行整合的過程給大家一個具體呈現。

階段一:確定課題目標。本課內容其教學難點在于讓學生了解到我國公司制的優點,重點掌握一個公司如何才能做到成功經營。由于課文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學生進行自讀時,推薦他們借助信息網絡進行資料的采集。在選擇課題時,應注重政治課題的時效性,引導他們從近幾年的“三鹿破產、三元接手” 事件,以及部分中小企業紛紛倒閉的現象入手準備。

階段二:根據選題設計方案。對學生選擇的課題,做必要的指導與輔導,讓學生將利用網絡搜集的各種信息與資料設計成課件形式的研究方案。方案中應體現出課文內容,包括公司存在的形式、公司經營中承擔的責任、作為股東你應享受的權利、公司成功經營的因素等等,并要求他們以本地企業為例,深入分析和了解公司制改革的成效。制定設計方案后按照自己的即定目標開展研究性學習,最終形成結論,可以以論文、調研報告、課件等多種形式完成。

篇6

一、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的基本原則

(一)數學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應體現數學學習的發現、探索教學過程的原則。它強調利用信息技術對數學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給學生以展示,強調對數學知識的探索;強調對數學知識應用;強調對數學知識的遷移。這種整合,是以數學教學的具體任務完成為目的,有意識地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教學。其目的是使學生的數學學習始終處于發現問題,用數學的方式提出問題,探尋解決方法、解決問題的自主的、動態的過程中。在解決問題的同時,讓學生做到個性學習與協作和諧統一,以達到數學學習的目標。

(二)數學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應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原則。要注意運用“學教并重”的教學設計理論來進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設計。目前流行的教學設計理論主要有“以教為主”的教學設計和“以學為主”的教學設計(也稱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下的教學設計)兩大類。由于這兩種教學設計理論均有其各自的優勢與不足,所以最好是將二者結合起來,互相取長補短,形成優勢互補的“學教并重”教學設計理論。這種理論正好能支持“既要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新型教學結構”的創建要求。在運用這種理論進行教學設計時,應當注意的是,對于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都不能把它們僅僅看作是輔助教師教課的形象化教學工具,而應當更強調把它們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與協作交流工具。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下的教學設計,正好能在這方面發揮重要的指導作用。

(三)數學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應體現知識學習和創新精神相結合的原則。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支持學生通過不同的途徑與方法研究相同的數學知識,對已有的知識從多角度去思考與再認識,從而產生新的認識。這便是數學創新思維的產生源頭。

(四)數學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體現信息技術作為數學學習的基本工具的原則。信息技術的教育已經不再局限于扮演以往的角色:教育素材的提供者,或是模擬教育者,或是練習機器這樣一個相對被動的角色。在數學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中,應讓學生把信息技術作為獲取數學知識所需信息、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認知工具。對于學生來說,信息技術則是一種終身受用的學習知識和提高技能的認知工具。

(五)數學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應體現現實學習服務于終身學習的原則。數學課程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和手段。因而數學的學習不應也不可能局限于數學知識本身。

二、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整合的教學實踐

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許多數學概念、數學模型之所以成為學生學習的難點和疑點,就是因為太抽象、不具體。僅憑老師的描述講解和演示課件,教學效果不甚明顯。假如利用網絡環境和圖形的形象直觀的動態效果,讓每一位學生都親身體驗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那么將能更有效地抓住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降低學生的學習數學的難度,使新知識化難為易,變抽象為具體,同時改善教與學的方式,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下面結合“新課程人教版(A版)(必修2)”的《空間直線與直線的位置關系》談談我如何進行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整合。

(一)讓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提前預習數學我提前布置了兩個預習問題:(1)空間直線與直線的位置關系的定義;(2)空間直線與直線之間角是如何度量的?學生帶著問題,到數學網站上搜集相關的資料,提出研究方案;然后在小組內討論,形成最佳方案。在課堂上,我讓各個小組盡情地展示自己的研究方案。有的小組提出從平面幾何出發拓展研究;有的小組提出搭建模型進行觀察的方法;他們根據。平面直線與直線的位置關系,對空間直線與直線的位置關系進行大膽地猜想,但不知從哪里開始說明。雖然這些研究方案都有一定的缺陷,但畢竟是學生的辛勤的汗水,應該給予充分的肯定,這體現了過程比結果更重要的教學理念。

(二)學生動手做模擬實驗,自主探究數學

為了讓學生直觀感性地學習空間直線與直線的位置關系,我用幾何畫板制作了學生課件,學生課件呈現了空間直線與直線的各種位置關系,還有若干個輔助平面。學生可以拖動鼠標把其中的一條直線移到另一位置。在移動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觀察兩直線的平行情況和交點個數從而總結出空間直線與直線的位置關系的定義。通過圖形的直觀、數學實驗及小組討論,大部分同學能得到空間直線與直線的三個不同的位置關系:(1)平行;(2)相交;(3)異面。我沒有先演示課件,而讓學生在我預設的數學實驗中,充分動手、動眼、動腦,進行自主探究。這樣延緩了知識的產生過程,學生不但從圖形的直觀上學習了新知識,而且知道了新知識的來龍去脈?!坝蛇^去的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接受式學習,變為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自主性學習?!?/p>

總之,“教無定法”,誰也不可能提出一套適合所有學科的“包醫百病”的整合方法。但是不同學科要實現與信息技術的整合都需要信息技術環境的支持,因而需要遵循共同的指導思想與實施原則。只要掌握了這種指導思想與實施原則,各學科的老師完全可以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在教學實踐中結合相應的學科創造出多種多樣、實用有效的整合模式與整合方法來。若從這個意義上說,各學科的整合都應遵循的共同指導思想與實施原則,也未嘗不可以看作是一種宏觀的實施方法或途徑。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

篇7

如何使它和語言一起成為積極思維和行動的工具,幫助學生提高語言技能和語言思維能力,培養學生運用信息構建新知識的能力,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溝通和協調等當代社會需要的綜合能力,是近年來英語教學一直探討的問題。與多媒體網絡相結合的商務英語項目教學正是利用網絡這一巨大的學習資源,將英語作為獲取商務知識和信息、交流思想的工具,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提高英語綜合能力的現代教學模式。

1多媒體網絡輔助商務英語的項目教學

探索項目教學法與多媒體網絡技術與相結合,為商務英語教學模式的探索提供了新的思路。其教學模式可以闡述為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指導,運用網絡和多媒體技術完成商務項目;通過師生互動、學生間的合作、多媒體演示匯報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互動性、實踐性、合作和創新精神,最終達到構建和創新知識的目的。1.1多媒體項目的設計原則Warschauer等學者將網絡支持的項目教學的主要特點歸納為:使學生投身到與其將來職業有關的、有一定難度的任務或解決難題的活動中;指導學生分析實際交流內容、意義結構,并根據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語言教學;使學生在合作活動中有效處理信息,幫助他們將其項目活動提高到一個高質量的創造性實踐水平,并完成一個具有一定社會應用價值的項目[1]。

因此,商務英語項目的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1)選擇與學生專業和未來職業相關的項目主題,如ABC公司商業計劃書、ABC公司營銷策劃書等。(2)根據學生的能力和語言基礎,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在多媒體網絡技術和商務英語技能上給學生提供不同層次的指導和幫助。(3)與課程教學相結合,采用多元化評估手段對學生進行準備性、形成性、診斷性和總結性評估,讓學生及時發現自身的問題與不足,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商務英語技能、創新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培養與提高。

1.2商務英語項目教學的構建(1)結合課程內容,幫助學生明確本學期商務英語項目學習的目的和要求、項目的評估標準以及本課程評估標準和學習策略。根據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將全班分成若干小組,各小組研究討論項目主題,制訂項目完成計劃,設計研究方案。(2)小組成員進行任務分工,利用網絡資源,開展信息資料的查詢整理和分析、進行相關的商務實踐活動、完成項目的商務英語寫作、項目文稿的多媒體制作等。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每周向教師匯報項目的進展情況,教師通過對學生周記的批閱和實際完成情況給予適時的指導與幫助,以保證其順利完成。(3)組織進行項目成果交流和評估,由小組互評,教師點評完成。項目成績的評定包括各小組交上來的項目文件包(含項目計劃、任務分工、每周工作報告、項目文稿、項目學結等)、成果多媒體演示報告(所有小組成員參與)、小組項目計劃完成情況、個人任務完成情況四個部分。

2商務英語項目教學的實踐

筆者對商務英語專業04級和05級學生開展了新創公司營銷策劃書(英文)項目教學實踐,教學以學期為單位,共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介紹商務項目的要求。項目內容包括策劃書研究方案、完成計劃、任務分工和階段匯報。具本論文由整理提供體涉及到新創公司的命名、公司簡介(經營范圍、經營理念、公司經營目標等)、市場調查報告、公司SWOT分析、銷營策略和具體方案。項目的完成情況是課程學習評估的重要內容。項目完成后評選3個最優秀項目,以期末考試免考作為獎勵。第二階段:學生明確教學內容和項目要求后,首先完成兩件事。第一,根據各自的興趣和需要組合項目小組,6人一組,制訂項目完成計劃和方案。第二,進行市場調研,可利用現有資源,特別互聯網,了解市場情況,討論并確定新公司的商業模式,設計公司名稱。通過實踐,發現學生在公司名稱和商業模式設計方面往往能展現出巨大的創新潛能。新創公司涉及的行業面很廣,從寵物市場、娛樂業、賓館業、度假村、飲料業、花市到連鎖超市等學生喜愛或熟悉的領域。涉及面越廣,各小組在最后交流和評估時,相互學習的空間就越大,也拓展了他們的商業知識面,提高了對商業的認知水平。第三階段:學生按各自的計劃開展市場調研,寫出市場調研報告。報告內容包括:市場綜述、新創公司SWOT分析、公司市場前景等;確定公司的經營理念、經營方針、公司長短期目標;制訂公司的營銷策略,研究公司廣告具體實施方案,包括廣告語、商標、包裝設計等;確立具體促銷手段、營銷方法、制定營銷人員專業素質培養方案等;制作多媒體演示的幻燈片。第四階段:多媒體演示報告。要求學生掌握匯報的方法,連貫、完整、系統并較為專業地用多媒體手段陳述匯報。在小組匯報時,其他小組可以提問,學生輪流充當項目專家,負責向其他組講解相關知識。小組演示匯報完畢后,教師和學生共同評選3項優秀項目,最后由教師對小組的成果作點評,并給每個學生打分。

3教學問題與對策

3.1學生的商務知識與學習策略商務知識在課程設置中所占的比例不容輕視,它的內容很寬泛,包括外貿、金融、市場營銷、財會等多領域知識。商務文化與知識決定著項目教學所需要運用的語言以及商務運作技能,而商務交際則是從事商務交際活動所必須的技能。在商務英語項目教學中,有些學生因為項目教學不能提供直接的、有條不紊的課堂教學,易產生反感并有抵觸情緒。對這些學生,應讓其知道,語言學習與其它課程不一樣,它不是以傳授專業知識為主要目的,而是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而應用能力的培養又是通過課堂內外大量的英語實踐活動來實現的。因此,教師從課程一開始應向學生說明教師及學生所應承擔的角色,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他們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鼓勵學生的獨立學習精神,同時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營造一種友好、和諧、開放的、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學習氣氛,使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得到大大提高。

3.2學習過程的控制商務英語項目的完成時間一般為一學期,在這段時間里,如何管理和激勵學生,讓他們保持積極、認真的學習態度,并培養學生成為自我調控的學習者,教師起著十分重要的主導作用。而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習風格和學習經驗等也直接影響到項目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挖掘自我潛能,鼓勵并尊重學生表達真實的看法和觀點;了解學生需求,鼓勵學生高質量地習,讓學生獲得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快樂。

3.3教師面臨的挑戰商務英語項目教學對商務

英語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教師不僅需要有扎實的英語功底、廣博的商務知識,還要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提高網絡綜合信息能力,這樣才能及時地將最新的信息資源整合到教學之中,同時給學生以有效的信息學習和應用方面的指導。其次,教師要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認知規律,有效地管理學生,指導學生采用必要的學習策略,進行高效的自主學習。最后,教師還要有奉獻精神。多媒體項目教學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如在學生完成項目過程中隨時給予關注和指導,而對學生大量商務寫作的批閱和修改也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的精力與時間。

3.4教學管理和評價體系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商務英語項目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通過項目的完成,使學生學習知識、運用知識,最后建構知識,實現有意的學習。實踐表明,學生對自主學習,即以學為主的教學模式仍需要一個適應過程,要讓學生盡快適應,必須建立一套適應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的教學管理和評價體系。項目教學的評價體系應體現為診斷性、形成性和總結性的評價,具體內容包括:對學生學習的興趣、熱情和參與程度的評價;對學生的項目成果以及學習收獲的評價,主要是學習策略的改變和學習能力的提高;對自主學習過程和自主學習能力的評價;綜合能力的評價;教師工作量的評價和計算方法等。超級秘書網

3.5教學設施商務英語項目教學需要豐富的語言信息資源以及現代教育技術的支撐,多媒體技術及網絡則為教學創造了良好的認知環境和資源環境,提高了語言信息輸入的量和質。然而,由于現代化教學設施的不充分使教師和學生在電腦網絡使用時間與使用地點上受到很大限制,妨礙了現代化教育手段在商務英語項目教學中的充分運用。建議學校在現代化教學設施方面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讓教師和學生能更加便利地運用多媒體網絡資源,充分挖掘信息技術和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技術對商務英語教學的巨大的推動作用。

4結束語

多媒體和網絡技術和商務英語項目教學法相結合的教學實踐,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意識和合作學習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必須認識到,盡管多媒體網絡為商務英語學習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教學輔助手段,項目教學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合作的學習機會和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提高了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但學生在知識的系統性學習上仍存在著不足,而教學的成功受到時間、精力、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知識基礎、教師自身知識能力和需要等諸多因素的制約,多媒體網絡環境下的商務英語項目教學模式還需要進一步實踐和完善。

參考文獻:

[1]WarschauerM,本論文由整理提供KerR.etwork-BasedLaguageTeachig:CoceptsadPractice[C]//ewYork:CambridgeUiversityPress,2000.

[2]顧佩婭.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理論與實踐[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篇8

長期以來外語課堂教學始終以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為主,學生一直于被動的受教地位,而最為重要的語言實踐過程往往被忽略,這也導致大部分學生失去了學習外語和使用外語的積極性。由于浙體院學生的專業特殊性,目前浙體院的英語課堂教學與新時期、新形勢下對高校英語的教學要求還是有很大距離的。近年來,翻轉課堂理念在國內外收到廣泛關注和重視,其提倡的學生積極主動的知識構建和自主學習為我們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教學改革思路,這也是我們高校課堂創新所需求的。為此,探討如何在浙體院的高職英語教學中引入“翻轉課堂”的理念,并與我們的教學實際相結合,探索可行的課堂教學的過程設計、學習材料的設計與開發及“翻轉課堂”理念的實施策略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研究方案

翻轉課堂譯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將更珍惜課堂內的學習時間,能夠更主動地專注基于項目的學習,共同研究解決各項挑戰以及其他學習問題,從而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

本次研究以《大學英語》這一課程的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為例,通過設計浙體院高職英語教學中實施翻轉課堂的教學流程結構、教學設計、制定教學策略,將其應用到教學實踐,在實踐中開展研究。采取行動研究的方法,通過一輪一輪的計劃-行動-考察-反思,循環往復,最后探索出翻轉課堂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本次開展三輪行動,每輪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流程下按照行動研究的步驟進行。

教師準備工作:教師做好前期相關準備,例如確定主題,設計教學案例,撰寫行動研究方案:做好相關學習者的特征分析;做好評價量表、問卷調查表及訪談表等;確定每輪行動研究的時間、目的、教學內容,并對教學過程遇到的困難做必要的預設。

學生準備工作: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相關學習任務。學生要按照老師要求,充分利用教師提供的教學資源,完成課前學習、課堂討論、自主發言等任務。

最后在師生共同努力下,完成規定時間內的翻轉課堂教學的行動研究任務。

三、 實施與結果分析

1.具體實施。開學第一堂課3月12日發放問卷調查,共發放29份分卷,回收28份,然后根據問卷調查做需求分析。根據問卷反饋,82.1%的受訪學生認為有必要學習英語,89.2%的人認為在“聽、說、讀、寫”四項技能中“說”的技能比較重要,百分之百的學生認為學習過程中的一大困難是詞匯的匱乏,所以教師根據學生的需求調整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的重點,采取以小組學習的方式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給他們更多的機會開口說英語,并布置課堂背單詞的任務,確保人人都有被口頭檢查的機會。然后于3月26日用浙江省大學英語B級考試真題對29名學生做了一次英語水平前測,只有8名同學通過考試,一名80分以上,三名70分以上,其余五人60多分,總體成績不甚理想。接下來教師就通過仔細觀察,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反饋采取一輪一輪的計劃――行動――考察――反思,每一個教學單元都確定教學主題,要求學生通過教材配套光盤中的多媒體材料提前預習,由一組學生來做相關的主題演講,給予點評和記分,然后教師增加相關的材料作補充。在閱讀和之后練習課都以小組學習為主,先請學生發言,教師從旁指導或點評,每一次任務教師都予以評分記錄。6月8日再給29名同學做了一個水平測試,同樣采用B級真題試卷,這次12名同學及格,其中80分以上3名,70分以上5名,60分以上4名,學生總體水平比開學初有所進步。6月底最后的教學周給學生做了一次學情反饋的問卷調查,發放問卷29份回收23份,百分之8計6.9.%的學生認為通過這一學期的學習,英語水平有所提高,尤其詞匯量增加了許多。56.5%的學生認為閱讀和口語有所進步,聽力和寫作比較薄弱,個別學生提出為了應對考試應該增加寫作的教學和訓練。教師最后把一個學期來14社體1班的同學在《大學英語》課上完成的各項任務得分統制成表格,并予以排名,得分排名前兩位的同學申請期末考試免試,其他同學的得分則最后記入期末考試成績的50%,充分體現公平公正的原則。

2.結果分析。經過這一個周期的教學實踐,教師通過學期初和期末的英語水平測試比對,發現大部分同學的英語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參與課堂創新的研究對象――29位14社體的同學參加了浙江省2015年6月份的大學英語B級考試,其中14位同學通過了該考試,最高分達87分,及格率達56%,比以往有很大進步。

由此可見本次課堂創新研究還是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優化了目前的浙體院高職大學英語的教學模式,具體表現為:

(1)教師與學生的角色進行了互換。學生成為了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成為“教學導演”,學生承擔了各項“學習重任”,教師只從旁協助和指導,通過“教師導學”“學生行動”來實現教與學的高效互動。

(2)學生轉變學習方式和學習理念。翻轉課堂首先改變了學習方式。英語學習不是學習者孤軍奮戰,而是通過小組學習模式,組員分工合作互幫互助,搜集分析信息,學習語言知識,并通過團隊合作的方式進行探討和活動,從而深化吸收語言知識,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其次翻轉課堂理念徹底改變了學生的學習理念,書本不再是活的學習材料的唯一途徑,他們可以通過互聯網、教學視頻、PPT獲得學習素材,這更符合互聯網時代的學習趨勢,容易被學生所接受。

(3)教師轉變評價方式和評價目的。在翻轉課堂理念下,評價方式和評價目的都發生了改變。首先評價方式多元化,從以往注重考分的注重學習結果的終結性評價方式轉變為注重學習過程的形成性評價。其次,評價目的發生了變化。從前,評價的目的主要是為檢測學習效果,在翻轉課堂理念下,評價由學習的目標變成檢測學習效果的主要手段,實現了“以評促學”。

篇9

關鍵詞:體育與健康 課題型教學

一、研究目的

為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提供具體的新課堂教學操作模式。

二、研究意義

把體育與健康課程“課題型”教法這種新的課程形態落實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更新學校體育教學的理念,實實在在地進行教學,為體育與健康新課程實施提供有效的載體。提高學生自主進行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并使學生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有效地增強學生的體質、促進學生健康水平的提高。以科研的方式開展教學工作,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三、主要理論依據

“自主學習”的學習理論。這種理論認為學習過程是人的認知思維活動的主動建構過程,是人們通過自身原有的知識技能經驗與外界環境進行交互活動以獲取、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習者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教師不是知識的傳遞者,而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自主學習運用于體育教學中,可以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從過去被動執行體育教師的教學計劃轉變成主動完成學習目標。自主學習有利于激發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學生終身體育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符合當前體育課程改革的要求。我們應加強自主學習在體育教學實踐中的應用研究,使其為體育課程改革發揮更大的作用。

四、研究現狀

由于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種新的課程形態,相對于傳統的體育課程來說,在課程性質、價值、理念、目標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變化,從而在其課堂教學模式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雖然在其相關的領域(體育教學模式、健康教育的教學模式)已進行了長期探討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這對我們的研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這些研究都是從一個側面上探討了體育與健康教學的問題,而沒有系統地從教學各因素的結構方面去考慮、研究,不能從根本上跳出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

新課程改革的實施,為體育教學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新課程的理念之一,是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以主體性教育理論為依據,構建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認識的主體、發展的主體。這就要求改變以往單一的接受性學習方式,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實現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提高學生體育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的全面發展。

五、研究的目標

1.通過對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 “課題型”教學模式的實驗研究。得到結論和研究成果是否演變成一種新的體育教學方法,真正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成為學習的主體、認識的主體、發展的主體。

2.“課題型”的教學模式的實驗研究所得到的觀點、做法、問題,能給同行從事自主學習體育課教學指導工作起到借鑒、啟示、引用的作用。

六、研究的內容

體育與健康課“課題型”教法是普通高中所有教學課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課題型”教法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在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讓學生掌握科學研究的方法。教師在學生確定研究方向和根據研究方向確定研究課題過程中給予的指導,讓學生選好課題并自主學習這無疑是有利于研究性學習的展開和深入的。在選題過程中,培養學生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課題的選題無論是由學生自己確定課題,還是由指導教師選定研究方向,都表現為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環節的工作。這是一個從發散到歸納的過程,做好這一起始階段的指導工作,對整個自主學習的進行是至關重要的。七、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課題型學習是落實新課程最核心的學習方式,而課題學習又是研究性學習的依托,是落實研究性學習的有效切入點。為此,組織學生從小課題入手開展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與探究問題的能力,促使學生的學習從學校小課堂走進了社會大課堂。

(一)課題研究的確立

研究課題的確立主要是選定研究課題、確定研究內容、設計研究方案、提出預想效果?!皢栴}”是思維的心臟,“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激發學生的研究興趣,激勵學生的研究動能,激活學生的研究思維,引發學生提出問題,確立小課題是至關重要。同時確立的課題應把握:

1.課題研究的價值性:課題是否具有研究價值主要表現在它的科學性、需要性和創造性??茖W性:選題必須有事實根據或理論根據,必須符合科學原理和事物發展規律。從而保證課題研究方向正確。需要性:選題必須滿足教學發展的需要和社會和科技發展的需要;面向實際生活,注重實用性;切合學生實際,利于學生發展。創造性:選題應該是努力在某個領域里有所發現,有所創新,有所發明。創造性是課題研究的生命,也是課題選擇的一條根本原則。因此,努力使課題研究具有創新意識,就能賦予課題研究成果以一定的學術價值和實用價值。

2.課題研究的可行性:確定了題目并不意味著任何問題都能著手進行研究,在確定課題時要充分考慮實施這一課題時的可操作性。如題目不宜過大,要易于研究實施的深入;要找準題目的切入口,切入口宜小、要易于研究實施的著手;所需資料是否來源多、易搜集;對所選課題的意義、內容以及所要解決的問題都要十分明確;研究方案要切實可行,如研究所需的人力、物力、財力、時間等條件是否具備。

課題型學習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關鍵要讓學生“學會研究”,走完研究全過程。

(二)掌握研究方法

讓學生掌握常用的科研方法,如觀察法、實驗法、類比法、案例分析法、社會調查法、數據統計法等。

資料收集和分類:要求學生爭取做到資料目錄要完整,資料規格要統一,并按一定標準分類;對資料進行及時整理和篩選;這樣便于資料的保管、查閱、分析提煉和查漏補缺。研究性學習注重學習過程,因此要求學生及時做好活動記錄、感受和體驗記錄,作為最有價值的原始資料。

結題報告:要求學生必須根據第一手調查資料提出論點和論據,并有論證分析,達到主題鮮明,論據有理,資料客觀,內容圖表化、簡要化和條理化;應用相關的地理知和技能分析其因果關系,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與建議,最終以論文、社會調查報告等的形式結題。在寫作論文前,要求學生閱讀相關的科研論文,了解科研論文的寫作程序,以盡快進入寫作角色,做到胸有成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課題研究的評價

確立“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評價”的觀點。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積極表現,給予必要、及時、適度的鼓勵性評價,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習地理的興趣,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在活動中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從而提高地理學習水平。

在評價學生的同時,更要對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搜集處理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正確的評價,對學生的探索和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給予肯定的評價,對學生的情感、意志、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進行適當的評價。以鼓勵為主,以推動和促進學生的研究學習的開展為主要目的,對學生寫出研究活動的收獲、體會與意見;進行自我表現評價;課題組內學生交流,實現互動互評;最后召開總結展示會,將活動過程中的相關信息資料、調查報告、體驗文章等成果一并展示,在整個展示交流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回味了實踐活動過程中的切身體驗,也引發了學生對社會的初步思考,使學生了解社會、認識社會,增強了對社會的責任感。

八、結論與建議

體育與健康“課題型”教學模式運用于體育教學中,可以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從過去被動執行體育教師的教學計劃轉變成主動完成學習目標。有利于激發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學生終身體育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符合當前體育課程改革的要求。我們應加強體育與健康“課題型”教學在體育教學實踐中的應用研究,使其為體育課程改革發揮更大的作用。為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提供具體的新課堂教學操作模式。

參與文獻:

[1]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研修90問/旦智塔主編――蘭州大學出版,2010.1

[2]袁瑞堂.對“自主學習”教學的思考[J].中國學校體育,2003.(1)

[3]蔡敬平.自主學習的探討[J].體育師友,2003.(2)

[4]誘思探究科學論/張熊飛著.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3

[5]宋學光.體育教師如何面對新課程[J].中國學校體育,2003.(1)

篇10

本課題所說的“研究性學習”涵蓋了兩種含義。即廣義和狹義。從廣義上理解,它泛指學生探究問題的學習,是一種學習方式、一種教育理念或策略。它可以滲透于學生學習的所有學科、所有活動中,主要是指研究性學習方式,同時也包括學科內的專題研究活動。從狹義上理解,它是一種專題研究活動,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并確定研究專題,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

研究性學習,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直接體驗和研究探索為基本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個性養成教育為歸宿的學習活動,它實現了知識、能力、態度的三位一體,極大地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深層內涵;它有利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研究;它為學生個性化發展提供了臺階。

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和研究目標

1.內容:

挖掘化學學科中研究性學習的素材和信息;

化學課堂教學中進行研究性學習的課堂模式;

化學學科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基本方法;

與化學教材相對應的各階段研究性課題等。

2.研究目標:

學生目標:

改變學生以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并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應用于實踐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體目標如下:

(1)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

(2)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提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學會分享與合作

(5)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

(6)培養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教師目標:

問題是研究性學習的載體,研究性學習主要圍繞著問題的提出和解決來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教師要為學生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或提出研究任務,即建立問題的初始狀態。教師根據教學目的尋找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材料,用新穎的方式和生動的語言創設出若干問題,讓學生探討發現并提出新的問題;讓他們懷著強烈的求知欲去進行研究。

學科目標:

化學學科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又是實驗性很強的學科,教師通過生活實踐和社會調查、通過觀察實驗和奇趣事例、通過原有知識儲備、通過對某一問題的不同看法來創設問題情境,能很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的熱情,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從而獲得較為牢固的知識。

究的基本原則、方法和步驟

1.基本原則:

(1)全員性原則: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名學生都在學習中獲得樂趣。

(2)綜合性原則:由于研究性學習以問題為載體,每一個問題的研究和解決都會涉及到很多知識,我們在研究過程中,很自然地就在已學過的知識間建立一定聯系,并應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在系統學習課本知識的基礎上,將學生的學習從學科的學習帶向綜合的學習,綜合應用學科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以期有所收獲。

(3)自主性原則:學生的學習內容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確定的研究課題,主動地提出問題,積極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4)探索性原則:學習的方式不是被動地記憶、理解知識,而是敏銳地發現、主動地提出問題,積極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探求結論的學習過程。

2.研究方法:實驗法

3.研究過程: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1) 由教科室組織舉行系列講座,學習理論,設計方案。使教師和學生明確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程序和基本的科學研究方法,了解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程序。引導師生及學生家長提高認識,作好研究性學習的心理準備。

(2) 指導學生選擇課題,明確如何發現問題,怎樣歸類分析問題以及選擇課題的一些原則。

(3) 做一些課題研究的示范工作學科教師結合所教學科,用研究性學習的方法進行研究問題,通過提出問題——描述問題——提出假設——實驗論證——解釋結果——評價結果——問題解決的學科上展示,對學生進研究性學習的方法指導。

(4) 培養課題研究的骨干。通過學習,有的學生已著手開展研究,我們在各班培養一些課題研究的骨干,以帶動全體學生。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具體任務是:

(1) 指導學生定課題。從身邊和生活中發現問題并研究課題。學校在課題選題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學生選題比較有特色。一是圍繞學校學生學習生活,如食品中防腐劑的含量及對人體的作用,購買小食品的消費情況的調查;二是關注社會、關注生活的課題,如房屋裝修的材料與污染情況調查、人體所需元素的調查,通過調查、查資料進行分析研究。該文章由diyifanWEN.COM(第一§范┆文網)整理;

(2) 指導學生制訂研究方案

教師對學生所選課題就研究的可行性分析、研究的目的、內容、方法指導、課題組成員的分工、具體實施的步驟等制定研究方案。(3) 以班為單位進行開題報告,選聘指導教師,高一年級共確立了82個化學課題,化學子課題組對課題進行歸類和整理。

(4) 整合各方面力量,開展研究性學習。在確定課題后,我們整合各方面力量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集中活動和分散步活動相結合,重點從兩個方面讓學生實踐、體驗。一是搜集和分析信息資料。學生通過訪談上網、查閱書刊雜志、問卷等,綜合整理信息進行判斷,最后得出結論。二是調查研究。學生根據個人或小組集體設計的研究方案,按照確定的研究方法,選擇合適的地方進行調查,獲得調查結果,歸納出解決問題的重要思路和觀點。

(5) 對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進行評估。對課題研究進行陳述并展示所取得的效果,推動研究性學習的開展。在班級展示學生的調查報告,評估內容。重視研究性學習的過程和研究性學習的參與程序。

(6)課題組成員分工挖掘研究性學習素材,在課堂教學中盡可能將設計研究性情景,調動學生自主學習。

(7)開展研究性學習公開課,

四、研究成果

我組教師在研究性學習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其中上研究性公開課有:

付曉艷:《氯氣》一課獲遼寧省重點協作校青年教師創新教學大獎賽一等獎

張玉潔先后上了兩節研究性公開課。課題分別是《鹵族元素》和《環境保護》。

效果顯著。

顧繡紅:《家庭裝飾與污染》一課,充分展示了學生的潛能。

陶萍和王恩成:《食品安全》別具一格。

候躍平:《環境保護》利用現代網絡技術,使課堂生動活潑。

我組有關研究性學習論文有:

候躍平:《研究性學習教師》被評為遼寧省優秀論文一等獎。

王恩成:《機遇與挑戰》獲第十七屆遼寧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優秀項目

《角色轉換》獲遼寧省高中化學新教材研討會一等獎

《新課程與自學能力》獲東北地區走進新課程優秀論文一等獎

付曉艷:《淺談化學教學中創新教育》獲東北地區走進新課程優秀論文一等獎

王霞寫出了《研究性學習初探》一文。

經過近一年的實驗和探索,研究性學習得到了學生的廣泛認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提高。一個課題組的學生認為:我們深切地體會到科學研究對生產生活的重要性,而科學研究必須遵循科學的理論和掌握科學的方法,只有通過團結合作,才能有科學的決策,我們覺得學習不再是一件苦差事。學生非常贊同把研究性學習引入課堂,滲透在學科教學中。研究性學習培養了學生關心社會、關心他人的高尚情感,增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研究性學習使學生的觀察、交往、研究能力得到顯著增強,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

五、子課題研究小組

組長:劉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