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創新能力范文
時間:2023-04-08 05:13: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自主創新能力,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通過引入河南省自主創新能力評價指標的歷史數據,對原始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各指標間的特性,考慮到指標間的相關性,運用主成分回歸分析方法對河南省自主創新能力進行測度研究,厘清各指標間的相互關系及影響程度,并進一步預測河南省自主創新能力未來發展趨勢,為河南省構建自主創新系統提供參考.
關鍵詞:
自主創新;主成分回歸;能力測度
創新能力是創新驅動的核心.創新能力是運用知識和理論,在科技活動中持續提供具有社會價值、經濟價值、生態價值的新理論、新思想、新方法與新發明的能力[1].創新驅動關鍵在于創新能力的提升,沒有自主創新能力就很難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保持經濟發展競爭力更是無從談起.自主創新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是獲取長期競爭優勢的關鍵環節,如何評價自主創新能力成為保證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首要問題.因此,本文通過選取2004—2014年河南省統計年鑒的數據,構建知識創造、知識獲取、企業創新、創新環境4個一級指標包括20個二級指標的自主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運用主成分回歸分析法,對河南省的自主創新能力進行動態評估預測.
1自主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
準確評價自主創新能力的關鍵在于構建客觀全面的評價指標體系,是否科學合理的選取評價指標直接關系到評價結果的質量.因此,在總結現有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各種影響因素,對河南省自主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進行綜合分析.本著既要全面反映創新能力的內涵、又要方便資料獲取的思路,本文參考《中國自主創新能力報告2013》[1]構建了如表1所示的自主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從知識創造、知識獲取、企業創新和創新環境四方面進行評價.由于河南省統計年鑒提供科技方面數據有限,搜集數據也存在缺失,本文所選指標需待修正.有效專利指標與其他指標相比更能全面準確地反映區域累積創新能力,將有助于對自主創新能力的考察從靜態拓展到動態的過程中[3-6].因此本文將采用有效專利授權數指標作為因變量Y,通過線性回歸分析來解釋各指標間的相關性[7],對河南省自主創新能力進行測度研究.
2數據分析
2.1研究方法在評價自主創新能力時,要結合地區創新活動的規律,考察不同因素對整個地區創新活動的貢獻,確定合適的權重,選取適宜的評價方法很重要.目前自主創新能力評價的方法比較多,主要有DEA、灰關聯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基于科學性、實用性、適用性原則,本文運用主成分回歸分析來將相互關聯的多個變量化成幾個互不相關的綜合變量,再以主成分為自變量與因變量建立回歸方程,形成主成分回歸分析.然后再將原始變量代入主成分,還原成主成分回歸模型,最后對影響河南省的自主創新能力的因素進行綜合評價,并進行進一步的預測分析[8-9].為了更加全面、客觀地分析河南省的自主創新能力,本文的研究樣本選取了河南省2003—2013年的數據.本文采用統計分析軟件SPSS對變量Y、X1~X20做相關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不僅Y與X1~X20都相關且有統計學意義,而且X1~X20之間也存在相關性且有統計學意義,說明自變量間可能存在多元共線性.
2.2分析過程本文采用SPSS統計分析軟件處理收集到的數據[10].由于原始的數據涉及不同的計量單位,為了能夠使數據具有可比性,首先借助SPSS對原始的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見表3.然后選取主成分分析法進行初始因子分析,設定主因子的特征值必須大于1,按照因子分析的原則,所選取的主因子對方差解釋的累計百分比應達到85%以上.找出主成分,再通過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看出樣本指標的內在聯系.根據輸出結果可以看出,有2個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這兩個因子的累計貢獻率達到92.117%,綜合因子損失只有7.883%.根據主成分選取原則,取前2個主成分代替原來的20個指標是完全合理的,見表4.通過分析可以得出主成分F1、F2和標準化的自變量之間的關系。在進行主成分分析之后,對有效專利授權數Y和兩個主成分F1、F2進行線性回歸擬合,模型擬合效果較好,見表5.根據表5中的數據,該模型的標準誤差為0.093,提示模型預測的穩定性較好,該值越小則模型預測因變量的效果越好,此外,對于該模型,F=569.07,P<0.001,說明回歸模型在總體上是顯著的,證明本文所建立的主成分回歸模型具有統計學意義.
2.3結果分析建立了河南省自主創新能力的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模型,根據2004—2014年統計年鑒數據,評價分析了河南省自主創新能力,得出了與實際較為相符的結論.并進一步根據模型進行預測得到有效專利授權量的未來變化趨勢,見圖1.根據實證研究結果可以得出以下結論:第一,河南省自主創新水平在時間維度上不斷提高,但總體水平較低.不管是從總量還是相對量的角度來看,政府資金在河南省高校科技活動經費中的投入量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而河南省科技活動經費中企業資金的絕對量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相對量與全國平均水平持平.這說明,河南省對科技創新的支持能力較弱,河南省科技活動經費中政府投入的資金較少,政府應該加大對科技創新活動的資金投入力度.因此,河南省應該加大科技人力、物力資本的投入總量和扶持力度,進而促進科技產出能力的提高,才能帶動全省創新能力的深入全面發展.第二,河南省創新投入產出水平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自主創新產出效益不高,自主創新產出能力較低.河南省研究與開發機構具有一定的優勢,無論是機構數量、科技活動人員數量還是R&D人員的全時當量在全國的排名都比較靠前.但是創新產出的排名卻比較靠后,2003—2013年河南省發明專利授權數占專利授權數比重較低,河南省不僅需要增加創新投入總量,更應該加倍注重創新投入的力度和效率,特別是R&D投入力度;在此基礎上,通過完善創新制度來加快企業的自主創新環境的建立,促進企業開展自主創新活動,從而促進河南省創新驅動發展.第三,河南省創新成效不斷提高,但是科技轉化能力較弱.2003—2013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產品銷售收入不斷提高,但是創新環境方面政府資金在科技活動籌集資金的比例,無論是總量還是相對量,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制約了產學研的合作和技術創新成果產業化進程.總的來說,2003—2013年河南省創新環境和創新投入水平低,導致總體上河南省創新產出水平低,但是河南省的創新成效在逐漸提高,在各方面綜合作用下使得河南省自主創新能力處于緩慢增長階段,自主創新發展潛力巨大.
3結論
基于河南省2004—2014年統計年鑒的數據,通過構建自主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采用主成分回歸分析方法對河南省自主創新能力進行動態評估研究.通過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結論:河南省自主創新資源存量豐富,自主創新潛力巨大,創新成果產業化進程緩慢,企業規模急需擴大.河南R&D投入水平在中部地區居首位,但投入強度不夠,實力不強,整體水平在不斷提高.河南省創新型企業發展的整體趨勢落后于相對領先省份,在承擔產業轉移的過程中存在很多不足.
參考文獻:
[1]肖新平,宋中民,李峰.灰技術基礎及其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中國科技發展戰略小組.中國區域創新能力報告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3]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統計簡報[EB/OL].2009-11-18..
[4]楊中楷,孫玉濤.基于專利持有模型的我國有效專利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2):254-257.
[5]MARKS.Howvaluableispatentprotectionestimatesbytechnologyfieldusingpatentrenewaldata[J].RandJournalofEconomics,1998(29):77-107.
[6]楊中楷,沈露威.基于有效專利指標的區域創新能力評價[J].科技與經濟,2010,23(1):30-33.
[7]郝黎仁,樊元,郝哲歐.SPSS實用統計分析[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3:304-314.
[8]謝世堂,周海迎,何靜,等.主成分回歸在醫院目標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統計,2012,29(5):717-718.
篇2
[關鍵詞] 廣西企業 自主創新能力 評價研究
一、引言
廣西自治區是我國工業落后地區之一,正處于工業化進程初期階段,在這一時期,如果制定和實施有力措施,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使工業企業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將會帶動國民經濟進入一個較長的高速增長期。這對于廣西自治區來說是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要抓住這個機遇,前提是要有強大的、不斷發展的、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的工業企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評價是企業認識、了解自身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企業明確自己的自主創新能力之后,可以更好地運用和發揮已有的優勢,彌補不足。
二、廣西企業分布現狀
根據管理理論中的2/8原則,可以知道廣西的大中型企業中對廣西GDP的貢獻僅僅集中在20%企業。根據這個原理,可以得出廣西工業前50強企業,是對廣西GDP貢獻最大的一部分。在廣西2006年前50強企業中,只有14家企業屬非制造業,其余的36家企業屬于制造業。在廣西工業當中,制造業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要發展廣西,富裕廣西,就應該大力發展廣西制造行業。
在整個制造企業的運作中,從產品設計和研發、生產制造、經營管理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所以技術是現代制造業發展的根本,對制造業來說最重要的創新當然也在技術創新。所以本文針對廣西的具體情況,集中研究自主創新中的技術創新。
三、廣西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指標建設
2005年11月的《中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分析報告》中提出:從技術創新能力的角度構建一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評價指標體系,共包括以下四個一級指標:潛在技術創新資源指標;技術創新活動評價指標;技術創新產出能力指標;技術創新環境指標。本文針對廣西的具體情況,集中研究自主創新中的技術創新。所以這個指標體系,對本文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作者根據該報告建立了廣西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并且通過設計調查問卷,得出了各個指標的分權重。計算后的最后的權重如左下表:
四、廣西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橫向比較
從中國人民大學舉行研討會首次的2006年中國31省區市創新能力的指數看,四川省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在全國排在前列,現在把四川省作為標桿,四川省自主創新的各項指標當成是廣西企業自主創新學習和努力的目標,建立一個適當的模型。由于每項指標對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影響的程度不一樣,比較的時候不能簡單的比較各項指標的數據,必須跟指標的權重聯系起來。建立模型:差距(%)=廣西的指標數據/四川的指標數據*該指標的權重*100。
各指標數據為了客觀性,選取了2003到2005年三年的數據的平均值,因為只選取一年的數據進行比較可能存在很大誤差,選取三年的平均數值則有一定的穩定性。最后得到科技活動人員占從業人員比重的差距為0.154%、科技經費籌集金額的才差距為1.001%、R&D經費投入強度的差距為1.121%、申請專利占全國申請專利比重的差距為1.366%、新產品銷售收入的差距為17.439%、財政科技撥款占地方財政支出比重差距為1.725%。
五、結論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①新產品在差距的貢獻上最大,達到17%以上。新產品是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最直接的表現,但是廣西在這個方面又很弱,所以要提高廣西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最直接的是要提高新產品的產出,提高把科技成果轉化成實際生產力、轉化成產品的能力。②從以上的差距數據又可以看出廣西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比較弱的是科技產出情況,沒有一個好的科技環境。這也是導致廣西企業新產品創新這個指標弱的一個重要原因。這就要求廣西必須加大科研機構和高校的研究,加強廣西的科技產出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廣西的自主創新能力。③此外,廣西的科研人力資源和投入經費都有待提高,這是廣西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弱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這方面的原因要求政府能從政策上給予更大的支持,加強引進和留住高素質人才,并且還應該在科學研究經費投入方面加大力度。
但是廣西企業也應該從自身出發,提高自主創新意識和自主創新管理,只有企業才是創新的主體,才是自主創新的實施者,才能與政府相關政策形成互動,只能對其起到輔導和支持作用。
參考文獻:
[1]熊彼特:經濟發展理論[M].商務印書館,1990
[2]李曉燕:論企業自主創新體系的構建[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7)
[3]黃少堅:山東社會科學,我國科技自主創新體系建設研究[J]. 2006(8)
篇3
關鍵詞:自主創新;企業責任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這一重大理論成果,為中國企業以創新謀轉型、謀發展指明了新方向,注入了新活力,增添了新動力。當前,政府進一步簡政放權,管理趨于更加理性規范;金融環境更加良好,市場活動增強;社會需求加大,商機時隱時現。作為市場主體――企業來講,就是要緊緊抓住當前這個極其有利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把自主創新放在企業發展的突出位置,使企業真正成為研究開發投入的主體、技術創新活動的主體和創新成果應用的主體。
一、正確理解和把握自主創新的科學內涵
自主創新包括三個層面的涵義:一是原始創新,二是集成創新,三是在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再創新。所謂自主創新,就是通過原始創新,努力獲得更多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通過集成創新,把各種相關技術加以融合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和產業;在引進的基礎上消化吸收后再創新。原始創新最為重要,它是增強國力的源泉,集成創新能力是一個國家創新能力的重要標志,在引進先進技術的基礎上消化再創新也是創新,但與原始創新不同,這是當前企業所必需的。過去我國企業在重大設備和技術方面主要是引進吸收,現在國家強調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是一大進步。
二 走自主創新之路是企業的必然選擇
(一)走自主創新之路,是企業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闊步前進的必然選擇。
中國的出口產品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品牌的不到10%,中國現在對外技術依存度高達54%,全國出口量中57%來自外資企業,中國企業研究和開發的支出只占企業銷售收入的0.56%,這些年工業產品的新開發技術有70%屬于外源性技術。所有這些現象的背后,就是缺乏自主創新能力。
從長遠看,保障我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不斷提高綜合國力,確保我國安全能力,規根到底還是自主創新能力。
(二)走自主創新之路,是企業在資源環境制約條件下的必然選擇。
目前,我國能源利用率很低,1美元產值耗能為4倍;萬元產值耗水資源為4倍,我國的國內資源再也難以支撐傳統工業文明的持續增長,我國的環境更難以支撐當前這種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生產方式的持續擴張。黨的十報告指出,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須以改善需求結構、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城鎮化為重點,著力解決制約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大結構性問題。企業必須深刻領會,走自主創新之路,扎實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不斷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取得重大進展。
(三)走自主創新之路,是企業履行國家安全義務的必然選擇。
國家安全首先表現為經濟安全。我國經濟不斷持續發展對外能源、原料的需求仍將不斷增加。以石油為例,估計到2020年前后,我國的石油進口量將接近2億噸,石油對外依存度將接近50%。在今后20年,我國的一些重要的戰略礦物資源也將處于短缺狀況:鐵礦石短缺近30億噸,銅礦5億噸,鉛礦1億噸,這就更加警示了我國經濟安全不能依附于任何一個國家,只有自力更生,能源渠道多元化,才能確保我國的經濟安全。
(四)走自主創新之路,是企業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選擇。
堅持科學發展觀與企業走自主創新之路之間是辨正統一,相互促進的。科學發展觀的實現,要靠企業自主創新;企業自主創新也要靠科學發展觀的指導。
三、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之路是企業的重大責任
第一,企業作為以盈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具有通過科技創新實現利潤最大化的內在推動力。企業只有運用自主創新的辦法來解決和處理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消除制約企業經濟發展的一些制約因素,將自主創新力轉化成經濟發展力,才能又好又快地發展。
第二,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建立技術創新、體制創新、管理創新“三位一體”的創新體系。
技術創新是企業持續發展的生命線。加強技術創新,關鍵是要明確自主創新的重點,在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取得突破。推進體制創新,就是要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加強董事會和監事會的建設,使企業轉機建制的改革走上法制軌道。管理創新,就是要重新審視企業戰略、企業制度、企業文化,要把生態建設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流程再造要以客戶為中心,文化要更加尊重包容、更加注重理性思考、更加注重載體創新。
第三,要大力培養創新型人才。要不斷豐富和完善人才標準,樹立全面的人才觀;在實踐中有針對性的進行多方位的培訓和教育;將培訓工作與企業規劃有機結合,使培訓工作有助于企業總體目標的實現;建立和完善培訓教學體系,使培訓工作貫穿于企業發展的全過程;為創新型人才搭建施展的舞臺。通過以上措施,實現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任務。
企業是自主創新的主體。只有千千萬萬個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得到提升,才能使國家整體創新能力得到增強;只有靠自主創新開發的獨特優勢,才是保持競爭優勢的力量之所在。
結語:企業自主創新永無止境。隨著企業內外部創新環境和條件的變化,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也會面臨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但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在國家創新能力中的主體地位不能動搖,這關系著國家的命運和前途。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之路,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涉及到國家層面、政府層面、企業層面、個體層面。只有各層面協調發展,才能奠定中國經濟發展的堅實基礎,進而保障政治上的獨立自主地位。
參考文獻:
篇4
一、要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道路
當今世界,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經濟實力的競爭和科技實力的競爭。尤其是誰能在科技實力上占據了上風,誰就擁有了主動權。由于核心技術掌握在別人手中,造成我國企業每生產一臺DVD機,就要向“6C”聯盟和“3C”聯盟支付逾10美元的專利費,壓縮了國內企業的利潤空間,而這些國際巨頭則坐享其成。可見,只有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才能增強國家的經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1、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最關鍵的是提高原始創新能力。在國際競爭中,誰掌握了最先進的技術,誰就在國際競爭中占據了先機。自主創新能力薄弱已日益成為中國提高競爭力的瓶頸制約。據測算,中國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不足30%,明顯低于發達國家60%到70%的水平。目前我國除在航天等少數幾個領域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外,大部分領域還處在一個中級甚至低級階段。為了實現從貿易大國到貿易強國的轉變,推動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我們必須力爭在原始創新能力上取得突破。
2、提高集成創新能力也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隨著科技的進步,有些科技成果需要很多部門共同努力來完成。目前我國集成創新能力還有待提高,以軟件開發為例,我國大部分企業目前只能從事較低層次的工作,在整個軟件外包體系中處于部分,無法承擔更高層次的核心工作。而印度則憑借其較強的集成創新能力,在國際軟件開發中占據了一席之地。因此,我們要用系統集成的方式實現重大裝備和產品的國產化,要在現有制造企業或設計院的基礎上,加快培養一批能提供總承包服務的工程公司或成套公司,使之能夠承擔研發、設計、制造、安裝、維修等一攬子服務和交鑰匙工程。
3、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還要注重引進消化吸收再創造能力。在國內技術同國外先進技術有一定差距、而且能夠引進的情況下,盡可能采用這種省力省時的形式。戰后的日本就是通過在高價購買技術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創新,促進了日本的科技進步和經濟騰飛。而在我國,除少數企業外,更多的時候則只是單純的引進,利用已有技術進行簡單的“組裝”生產,不會在原有基礎上再創造,把技術密集型產業變成了勞動密集型產業。我們要鼓勵更多的企業不再是簡單的拿來,而是在消化吸收中有所突破,最終提高自身的科技創新能力。
二、確立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完善體制機制和政策環境,加快實施國家重大科技專項
1、技術創新要注意突出企業的主體地位。企業具有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產品的先天優勢,有直接面向市場并了解市場需求的靈敏機制,有實現持續的技術創新的條件。以計算機產業為例,正是有了蘋果、英特爾、微軟這些企業,使計算機從DOS到“Windows 95”再到“Windows vista”,從“186”到“奔騰M”,是企業的追求利潤的天性推動了計算機產業飛速發展并推動了經濟的發展。因此,我們應確立企業在技術創新的主體地位,只有眾多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得到切實提升,才能使國家的整體創新能力得到增強。同時,進一步完善市場競爭的機制,維護市場競爭的秩序,加大對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打擊力度,完善支持企業自主創新和研發投入的財稅、金融、政府采購等方面的政策,以鼓勵企業自主創新的積極性。
2、推動技術創新,我們還要完善體制、機制和政策環境。由于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不重視科技成果轉化的舊格局還沒有從根本上得以突破。普遍存在成果多、轉化少和轉化后很難取得重大經濟效益的狀況。據統計,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率不到三成,有74.5%的科研成果只能藏在檔案柜里。究其原因,我國的科技研究大多以為目的,很多只是為了研究而研究,而不是以應用為中心。因此,我們要改革現有科技立項制度,促進科技成果向科技產品的轉化;加大人才工作改革創新力度,逐步消除制約人才的體制,促進創新型科技人才總量的增加和結構的優化,以推動我國的技術創新。
篇5
關鍵詞:自主創新能力;轉型升級;中國企業;品牌建設;文化構建;消費者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F271 文章編號:1009-2374(2016)13-0168-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3.081
1 問題提出
運動服裝巨頭阿迪達斯關閉其在華僅有的一家直屬工場、大批美企被傳撤離珠三角……,一連串新聞事件不禁讓人警覺到中國制造業山雨欲來的危機。2015年兩會前夕,中國游客瘋搶日本的馬桶蓋事件,刺痛了中國制造,也喚起了人們的深思,“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中國企業改革創新勢在必行。
大量危機事件使得人們重新反思我國長期處于不平衡狀態的經濟結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消費始終無法起到應有的作用。為了消化國內積累的大量堆積產品,不得不依賴海外市場。然而雖有出口為我們排憂解難,但日益增多的貿易摩擦、逐步升級的匯率壓力都給中國外向型經濟以嚴重打擊。與此同時,大量政府主導的公共投資效益逐漸下滑,已經難以激發增長活力。
國際環境對企業的改革創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企業轉型升級刻不容緩。長期依賴歐美傳統市場的我國外貿企業還沒有來得及增長抵御風險的能力,就在歐美消費需求大幅下降的影響下進入寒冬。歐債危機加劇、國際市場需求萎縮,加之歐美對中國高筑貿易壁壘,直接導致珠三角出口加工企業的訂單大幅減少。我國的外貿制造業主打來料加工,依賴優惠的政策和廉價的勞動力,而如今這已經不再是優勢了。尤其在一些諸如服裝業、副食業等利潤較低、相對簡單的領域,眾多跨國企業為降低生產成本,追求更大的利潤,將其生產工場紛紛向原料豐富、勞動力價格更低廉的東南亞等國家轉移。如果眾多企業不加快轉型升級、改革創新,必將在曾經的“優勢”上慘遭淘汰。
2 我國企業自主創新近況
2.1 創新的必要性
創新被企業視為生存和發展的魂靈。創新是一個多維度的觀點,包括技術創新、體制創新和思想創新。技術創新對企業來講有助于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對國家來講則會顯著促進一國科技水平,增強經濟實力;體制創新可以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使企業的日常運轉更有秩序、更規范,有助于企業以及國家擺脫一些舊的體制的弊端,如科層制帶來的信息傳遞不暢通;思想創新占據著更為重要的地位,領導者思想創新有利于企業沿著科學的方向發展,員工思想創新則可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充分發揮員工的創造性,會為企業帶來更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2 我國企業自主創新的問題
近年來,在經濟發展和政策扶持下,我國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技術水平顯著提高,部分企業和品牌也形成了一定的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然而我國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薄弱,企業還未成為創新的主體,而整個國家都缺乏創新的動力和機制。對致使這類狀況的緣由,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做出簡略闡發:
2.2.1 缺乏品牌。中國是著名的“世界加工廠”,國內眾多企業均紛紛選擇為“洋品牌”貼牌生產作為其成長的捷徑。在商品同質化的今天,如何由“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跨越又為整個國家和所有企業提出了新的挑戰。“Made in China”遍布全球各地,世界各個角落都有中國產品,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制造供應基地,而中國產品卻無話語權,中國制造卻無定價權,這使得我國的制造業處于國際產業價值鏈的末端。究其原因,我國的產品沒有凝聚成品牌,在“不賣產品賣品牌”的今天,缺少品牌對企業來說無疑是致命一擊。
2.2.2 缺乏技術。我國產業技術中缺乏核心專利技術,將近半數發明專利申請來自美國、日本、西歐等發達國家,其中絕大部分專利集中在諸如無線電傳輸、移動通訊等高新技術產業領域;另外,我國工業生產所需的大量技術裝備嚴重依賴于進口,超過半數的技術需要從海外引進。長期以來,我國企業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缺乏足夠的重視,只關注引進而不重視消化吸收成為企業技術進步的重大障礙。簡而言之,中國的技術創新、新產品開發以及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能力較低,研發投入明顯不足。
2.2.3 缺乏管理。中國企業的營銷手段也較為陳舊,營銷策略單一,對企業發展缺乏長期規劃。很多企業都沒有完整的營銷策略,分銷促銷主要依靠傳統方式,缺乏創新成分。整個產品市場同質化現象嚴重,很多企業將價格視為最常見最直接的競爭手段。為了追求市場份額,提高銷售量,似乎促銷和價格就成為唯一手段。很多企業仍然無法擺脫粗放式的經營模式,轉而依靠高投入高投資來維持經營。企業的創新不僅僅要求產品的創新,更要求銷售理念的轉變和管理模式的升級。
2.3 中國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的原因
造成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存在思維方式和意識形態上的誤區,又受到政治經濟科技發展水平的限制;既有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又受到歷史文化積淀長期形成的環境的影響。但尋其根本,主要是缺乏自主創新的體制、環境和動力。
我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在國際市場上表現尤為明顯,喪失了主導地位,沒有競爭力。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可以從如下兩點來認識:首先,我國企業研發能力不足且研發機構數量少,企業普遍存在創新層次低、高端發明少的問題。我國企業也普遍存在著重產量輕品牌、重產品輕服務的特點,這逐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轉化為劣勢,而最重要的是傳統營銷理念在企業中早已根深蒂固;其次,我國至今也沒有形成真正能保護企業家利潤動機的機制和規則。
市場經濟體制的不完善和存在的種種弊端阻礙我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發展,也導致了我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低。形成公平競爭和講究誠信的市場環境,既是政府的責任,也離不開包括生產商、經銷商以及消費者在內的每個市場行為主體的努力。
3 對策措施
3.1 積極塑造品牌
品牌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商品利潤不可或缺的組成元素。在商品同質化的今天,品牌是能帶來利潤增長的無形資產,而且在利潤組成中越來越占據重要地位,品牌被企業視為“搖錢樹”。我國企業普遍缺乏品牌優勢,導致大量利潤流失。品牌意味著“賣得更多+賣得更貴”,沒有品牌就無法擺脫粗放經營模式,而創新也無法孕育在這種低端的經營管理模式下。創新與品牌即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創新離不開品牌,品牌也離不開創新。積極塑造品牌既是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要求,又是企業創新能力的不竭驅動力。近年來我國企業在品牌塑造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品牌管理研究領域受到了眾多學者的關注,國家出臺多項政策和法規保護企業品牌,政府積極采取多項措施,品牌節、品牌中國高峰論壇、中國品牌年會等多項活動引起社會關注,調動了企業家的積極性。中國馳名商標(Well-known Brand in China)、中國名牌(China Top Brand)等品牌獎項也越來越受到了社會大眾和國內外的認可。中國品牌如雨后春筍蓬勃生長,吉利、蒙牛、華旗資訊、匯源、波司登等品牌是執著探索的成功榜樣;新浪、百度、清華同方、隆平高科是迅速崛起的卓越先鋒;萬科、國美、招商銀行、李寧、創維是實力雄厚的行業翹楚;聯想、海爾是叱咤全球的中國驕傲;同仁堂、全聚德、青島、一汽、國航是基業長青的華夏典范……,在取得大量成就的同時,我們依然要理智地看到中國品牌在國際市場上難以占據一席之地,中國產品依然沒有話語權和定價權,中國品牌建設仍在起步階段,不成熟、不完善,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在很多行業甚至沒有獨立的民族品牌,不得不依附外國商品,顯得十分被動。在近幾年倍受關注的關于日化產品的法律糾紛中,中國消費者總是處于忍氣吞聲的地位,化妝品本來就是奢侈品,國外的化妝品進入中國市場不僅搶占利潤,哄高價格,而且難保質量,使中國的消費者受到深深傷害卻無可奈何。中國需要自己獨立的品牌,這也是中國夢的要求。
3.2 注重文化構建
文化不僅影響一國社會、經濟以及政治,而且在產品及品牌的國際化的過程中也至關重要。良好的文化氛圍更有利于企業強大品牌的構建,有利于企業創新能力的提升。
3.3 重視客戶需求
中國游客搶購外國貨物,從另一個側面也體現了老百姓對于優質產品的需求非常旺盛。這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視客戶需求,科學分析市場需求的情況以及企業的具體條件,從而選擇能充分發揮優勢的市場。企業在重產品產量的同時,也要將其注意力放在對消費者購買行為的研究分析上,制定科學的產品策略。
3.4 依靠科技創新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依靠創新,創新能力的形成也離不開科技發展。科技創新迸發活力,增加產品的附加價值。而我國企業普遍存在著科技能力不足、科技能力低下的問題,將科技運用于商品生產上,不僅降低成本,而且使得商品保值增值,在國際市場上更有競爭力。
3.5 完善整個企業的經營管理
搶馬桶蓋事件并不能說明中國制造差,從外國搶購回來的馬桶蓋很多印著“Made in China”的標識。中國企業不必妄自菲薄,而是應該在產品的價格、創意、工藝、質料、功效等各個細節上“苦練內功”,企業管理者應該高瞻遠矚,制定整個企業的戰略規劃,對產品、價格、分銷、促銷等各個環節精細化管理,制定系統化的營銷組合策略,以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
參考文獻
[1] 蘇北.2015創新是你的主題詞[J].半月談,2015,
(1).
[2] 陳春寶,楊德林.市場營銷學[M].北京:中國經濟
出版社,2004.
[3] 李永新.2016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專業教材申論
篇6
我礦由于自主創新體制和機制尚不健全,在技術創新方面總體反映出以下問題:技術裝備水平偏低、自主創新能力偏弱、技術引進開發起點不高和技術創新投入不足等。技術創新促進企業發展的動力和支撐作用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加強我礦技術創新任務艱巨而緊迫。
―、完善技術創新體制
“十一五“期間我礦技術創新重點是圍繞安全生產,水平延深工程及環境保護等方面開展工作,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來推動企業的技術進步,使企業的技術裝備水平和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但在技術創新體制和管理制度方面還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充分調動廣大工程技術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十二五”期間我們將按照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要求,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全面提升技術創新的內在動力。建立和完善技術創新內在激勵機制和考核機制,結合企業內部經營考核辦法,將技術創新指標納入考核體系,把技術創新成效、科技投入、科技成果轉化、自主知識產權、科技人的培養使用等作為重要內容,對在推進技術創新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特殊獎勵。
二、狠抓科技隊伍建設
實踐證明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只有牢固樹立科技興企和人才強企理念,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創新環境,讓科技人員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企業才能在競爭環境中立于不敗之地。目前我礦工程技術人員比較緊缺,特別是中、高級職稱以上的科技人員占的比例很小,嚴重阻礙著企業的長遠發展。我們要充分發揮現有工程技術人員的作用,大力挖掘科技人員的優勢和潛力,建立人才激勵和競爭的有效機制。加大科技培訓力度,全面提高工程技術人員的綜合素質,有重點有計劃地培養和造就一批急需的高科技人員和中青年科技骨干,培養一批既懂科技又懂經營管理,能夠適合市場經濟發展的復合型人才,培養一支技術熟練、業務精良的技工隊伍。
圍繞科技進步的發展主題,營造重視技術創新,追求技術革新的企業文化。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工程技術人員建功立業。對關鍵技術崗位實行技術津貼,對獲得科技成果和在各類期刊上發表的著作、論文進行集中獎勵,對做出重大貢獻的科技人員做到經濟上有實惠、政治上有榮譽、社會上有地位。
三、加大自主創新能力
新的一個五年計劃即將開始,我們一定要開好局、起好步,為技術創新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要與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密切配合,隨時掌握國內外、同行業科技發展的新趨勢,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產學研合作。
根據我礦的實際情況,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水平管理,力爭在“十二五”內完成并投產達效。充分發揮廣大工程技術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針對我礦資源有限、井下地質條件復雜、提高資源回收率、減少含矸率、加大精煤產出率和提高塊炭率等方面進行廣泛的市場調研和技術攻關,力爭在短期內取得突破性進展。并加快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的治理力度,不斷提高礦井的機械化和自動化水平。
四、加強技術創新組織領導
加強組織領導是企業自主創新的關鍵,全礦黨政工團一定要將技術創新納入重要的議事日程,切實做好協調配合工作,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成效作為各級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重要的考核內容。要積極探索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技術創新體制和有效的運營機制,使技術創新、體制創新和管理創新有機結合起來。便于集中解決安全生產和企業發展中存在問題。為工程技術人員創造政策上支持、環境上寬松、資金上傾斜、待遇到位、獎勵到位、關懷到位的工作環境,做到有壓力、有動力、有干勁。
篇7
為全面了解河北省農業專利產出現狀,該項研究以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數據庫為平臺,檢索2004—2013年河北省申請的農業專利信息。按照國際分類法,選取IPC分類號為:A01(農業;林業;畜牧業;打獵;誘捕;捕魚),共檢索到3318條數據。由于專利涉及到多個學科,IPC分類號不止是一個,因次,對檢索到的數據進行清洗,只保留IPC主分類號為A01數據。
1專利申請數量逐年增長
但發明專利授權量少統計結果顯示,在2004—2013年間,河北省共申請農業技術專利2948件,每年產生的專利雖然有波動,但整體呈上升趨勢。從2004年的267件,提高到2013年的541件,增幅為251.3%,年均增長率為15.86%。但最能體現自主創新能力的發明專利數量比較少,在2948件專利中,有實用新型專利2026件,占68.72%;發明專利922件,占31.28%。在發明專利中僅有323件為授權專利,占發明專利的35.03%。
2專利研發主體個人占主導地位
河北省農業專利中,以個人為第一專利權人的數量比較多,為1808件,占61.33%,其次為企業,占17.94%,研究開發機構以及大專院校,占的份額比較低,分別為11.56%及9.46%。在個人手中,而作為創新主體的涉農企業所占份額并不高,擁有較多創新資源和較強創新實力的農業科研機構及高等學校,所占的份額兩者加起來才占到20%,說明河北省的涉農企業、科研機構及高校在農業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并沒有體現出來。
3農業專利領域呈現多元化分
河北省農業專利在A01大類12個小類中,涉及A01G,A01K,A01D,A01C,A01B,A01N,A01M,A01F,A01H9個小類,其中農業專利數量最多的是:A01G(園藝;蔬菜、花卉、稻、果樹、葡萄、啤酒花或海菜的栽培;林業;澆水),說明河北省在園藝技術方面創新能力有較強的優勢,其次是畜牧業所在的A01K類。而生物技術方面即AO1H類,專利申請件數最少,僅為88件,占河北省農業專利的99%,說明河北省在生物技術方面的創新能力不足。進一步對專利申報主體分析,發現不同研發主體在各個領域的專利比例不同,個人申報主體在A01G,A01K,A01D類比較多,企業在A01D最多,以農業機械類專利技術占優勢。科研單位和高校除了在A01G類外,在A01N類,即農藥、植物生長調價劑方面呈現出較強創新能力。
二提高河北省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的對策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近10年,經過各級農業行政管理部門和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河北省農業科技工作者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有了顯著提高,涉農專利申報數量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專利數量的增加為建設創新型農業大省提供了有力支撐,但從申請專利的類型、內容以及申報主體情況看也暴露了一些問題,如專利類型中,最能體現自主創新的有效發明專利的數量比例較小;從專利內容看,有相當一部分是不以保護創新成果為根本、不以提升市場競爭力為目的的專利申請;從專利涉及領域看,生物技術方面的創新能力比較薄弱。從專利申報主體看,河北省涉農專利中大部分掌握在個人手中,河北省的涉農企業、科研機構及高校在在農業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并沒有體現出來,機構之間的合作還很少,因此,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提高專利產出質量,提升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
1建立專利申報質量導向管理機制
各級管理部門在大力加強農業知識產權法規和其他相關知識的教育與普及工作的同時,建立專利申請質量導向管理機制,即在制定專利資助、申報、專利評估、專利成果獎勵相關政策時,要按照“量質并重、質量優先”的原則,切實把好專利申報質量關。同時,加強專利服務質量管理標準化建設,規范專利機構和人的執業行為,研究制定涉農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知識產權管理規范,推動將專利申請質量的管理作為其重要內容,引導提升專利申請質量內部管理能力。
2健全專利教育與培訓服務體系
各大涉農企業、農業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等機構應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針對不同的培訓對象和培訓內容,采取多種方式開展農業知識產權宣傳與培訓工作;高等院校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和人力,開展專利信息檢索與分析服務,設立知識產權相關專業或增設知識產權與創新教育課程,為國家培養大量全面和系統地掌握知識產權法規及其他相關知識的高素質知識產權專業人才。
3完善專利產出激勵措施
為促進高水平科研成果產出,河北省各大專院校和研究機構都制定了針對高水平論文、論著及獲獎科研成果的激勵政策,在物質獎勵及職稱評定中體現出來。但對專利、農作物品種等知識產權類的激勵政策不足,通過專利制度、品種權制度等使科技人員所獲得的經濟收益及實用性不高,對鼓勵科技人員發明創造的作用不大。因此,高校及研究機構應構建并完善科研成果及科技創新科學評價體系,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勵機制,激發農業科技人員科技創新的積極性。
4提高產學研協同創新能力
篇8
【關鍵詞】甘肅省 金融創新 自主創新 項目融資
一、金融創新與金融工程在甘肅省自主創新中的重要地位
金融創新是金融工程的目標與結果,金融工程是開展金融創新的方法與手段。哈佛大學的斯科特?梅森和羅伯特?默頓指出“金融體系的核心作用是在一個不確定的環境中為經濟資源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分配與利用提供方便”,而“金融創新是促進金融體系在整個經濟中發揮更為有效的資源配置功能的強大動力”。運用金融工程的技術和手段大力開展金融創新活動,可以為有效推進甘肅省自主創新進程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甘肅地處西北,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約,特別是甘肅金融市場現有產品市場稀薄、供給不穩定的現實,大力推進原始創新尚顯乏力,但可以從東部及發達國家直接引進先進技術。尤其是通過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等方式獲得國外先進技術,經過消化吸收促進自主創新,這樣不僅縮短了創新時間,而且降低了創新風險。在這一過程中,有關融資渠道的創新、投資方式的創新,涉及到工具層面、業務層面、機制層面、體制層面的問題。在金融工程的應用思路上,應從引進消化吸收到再創新起步,逐步發展到集成創新、原始創新,并著力創造出適合甘肅自身情況的“本土化”金融產品。應由金融工具創新、金融業務創新入手,進而發展到金融機制、體制創新,促進甘肅省自主創新能力的快速發展,使之上升到一個新的水平。金融創新是一個探索、學習和完善的實踐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有承擔風險的意識,綜合運用金融工程的研究方法全盤考慮整個金融創新過程,統籌兼顧,以盡可能地減少金融創新風險所帶來的經濟波動。
二、甘肅省自主創新困難的金融創新視角分析
甘肅省自主創新能力相對較弱,除受要素稟賦、特定歷史時期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導向的影響外,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金融創新能力欠缺,不能為自主創新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持。究其原因,既有表層的實體經濟環境的原因,也有深層次的制度性因素制約。
1、實體運行角度的分析
(1)資本市場發育滯后,投融資渠道缺乏創新。相對于沿海地區,甘肅資本市場發展緩慢,直接融資渠道過窄,融資能力較差。雖然我國近年來實施了上市公司統一的審核標準,注重了市場化原則,但忽略了區域經濟客觀存在的差異性,導致包括甘肅在內的西部地區更加縮減了其在資本市場的融資份額,直接融資阻力進一步加大。目前,全國實力雄厚的證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絕大部分集中在東部地區,即使在甘肅本地注冊的證券公司,其經營結構也有向東部轉移的傾向。截至2008年4月,在近1600家兩市上市公司中,甘肅省只有21家,占比僅為1.3%,而且融資規模普遍較小。
(2)利用外資規模小,手段創新不足。2007年我國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為826億美元,而甘肅實際利用的外資總額僅為1.2億美元,只占全國的0.15%;相比之下,僅長江三角洲實際利用外資總額就占全國近一半。甘肅省利用外資的形式單一,基本是傳統的外商直接投資(FDI)、來料加工和補償貿易等形式,創新手段極少。這樣既不利于甘肅企業與外商展開合作,也減少了引進先進技術的機會,難以通過對先進技術的引進和消化提升自主創新能力,自主創新的步伐顯得緩慢。
(3)金融工具的創新品種少,結構簡單。甘肅金融工具運用的明顯特點就是負債類業務和產品創新較多而資產類業務和產品創新較少,互換、遠期、期貨、期權等衍生金融產品以及交叉銷售、資產證券化、銀保業務、銀證業務、銀證保業務等組合創新產品更少。國外和沿海地區某些常見的利率型投融資產品,如零息債券、浮動利率債券、可轉換債券等,在甘肅難得一見。資產類的金融創新產品結構單一,亦是造成融資手段創新不足的一個主要原因。
(4)基層金融組織創新激勵不足。相對于沿海地區,甘肅部分金融組織現代公司治理結構不徹底,股份過分集中于政府部門,難以體現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組織機構內部缺乏金融創新的動機和激勵手段,僅有的個別創新也往往處于過度競爭和無序的狀態,甚至是不計成本乃至出現負的效益,其代價統統歸于政府部門,完全依賴政府出臺優惠政策,導致省內金融難以在微觀層面上對甘肅自主創新活動發揮卓有成效的支撐作用。
(5)金融創新缺乏內在的統一性和協調性。首先,金融創新活動缺乏系統性,省內還沒有一個真正的規劃協調部門來統一規劃、管理金融創新活動。其次,金融創新活動缺乏科學性。金融機構經營觀念還相對落后,業務品種基本上仍是傳統的結算、存貸款和少量的發行、兌付債券等業務,外匯業務和中間業務偏少,住房信貸、汽車信貸等新的消費需求貸款品種發展相對緩慢。與甘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東部地區,來自這些業務的利潤能超過其利潤的一半,甚至更多。最后,金融創新活動缺乏規范性。我國整體上存在業務創新中銀行間存在不良競爭,為追求高占有率而搞低層次的價格競爭,在甘肅省市場容量有限的情況下,這種現象尤為突出。
2、體制因素角度的分析
(1)創新供給主體錯位因素。對于省內部分金融機構來說,仍然是政府供給主導型的強制性金融創新,金融創新主體錯位使得金融創新的動因產生偏差。政府對金融創新的宏觀動因側重于社會穩定,而經常忽視金融創新的市場特性,從而出現了諸如市場流動性差、靠強制推銷的政府債券等金融工具創新。盡管微觀金融機構也推出了若干創新措施,但在金融創新進程中并不占據重要地位。這類金融創新供給模式大量導致免費搭車現象,借貸關系款使得拖欠本金和利息、逃廢債務等現象屢禁不止,成為金融創新過程中的嚴重障礙。
(2)產權制度限制性因素。現代產權理論指出,良好的產權制度安排是激勵企業獲得好的經濟績效及創新的“內在因素”,可以最有效地激發企業的利潤最大化動機,是金融創新的動力源。而在現行制度和傳統管理觀念的影響下,金融機構自身的效用函數被政府效用函數所代替,金融業很大程度上成為政府實施經濟政策的一個工具;金融機構向國企的貸款變成對國企的無限期注資援助,導致國企與金融機構形成一種剛性依賴關系。因此,產權制度是金融創新的內生變量,是現階段金融創新的重點所在,也是為自主創新鋪平道路的關鍵因素。
(3)金融監管限制性因素。多數的金融法規條例過于原則和概括,多停留在定性上,可操作性不強;受社會環境和傳統觀念的影響,現有金融法規的權威性和監管的法制化在實踐中不能得到嚴格貫徹實施;本土化法規欠缺,許多現有金融法律、法規的實用性仍存在廣泛的爭議。
(4)金融生態限制性因素。經濟金融市場化進程的加快,使得市場發育程度、經濟發展質量、市場經濟秩序、政府的行政行為以及執法效率等成為影響金融創新的主要因素。加強金融生態環境建設,提高地區信用等級,是爭取更多金融資源以開展自主創新的有效途徑。甘肅省產業結構的特點是農業占比重較高,而農業又具有很強的傳統特征,經濟呈明顯的弱質性;微觀上產業組織結構的主要缺陷是國企占的比重過高,私企數量少、規模小,缺乏競爭力。經濟結構的不合理導致甘肅省金融生態環境欠佳,嚴重制約著金融的健康發展和創新。
三、增強甘肅省自主創新能力的金融創新策略與措施
1、利用項目融資創新,拓寬自主創新的融資渠道
針對甘肅自主創新資金薄弱的特點,利用項目融資創新,可以以投資項目自身資產和未來收入的現金流為擔保或抵押,或通過項目建成后一段時間經營權特許轉讓的方式,向投資者進行融資。利用這一融資方式創新,可以減少政府的直接財政負擔,提高政府資金的杠桿效益,也可以有效地降低投資風險。項目融資方式下的項目建設、經營管理、能源設備供應以及財務規劃等都由經驗豐富的專業公司負責實施和運營,這就將風險完全由投資人承擔轉變為由項目公司、貸款銀行以及其他利益第三方共同分擔,減少了投資人的經濟損失風險。利用項目融資還可以為民間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開辟渠道。甘肅的國企改革和民營經濟的發展也需要資金,因此有必要加大研究和推廣項目融資的力度,引進和創新項目融資工具,比如可以適時采用EBO(職工收購)、MBO(管理層收購)、MEBO(管理層和職工收購)、資產支持債券(ABS)等項目融資工具。項目融資方式所特有的高融資杠桿、項目特許權、風險分攤機制等優點,也為民間資本進入基礎設施領域創造了良好條件。在投資利潤穩定的驅動下,投資自主創新的積極性自然會提高。
2、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融資體系,推進中小企業融資創新
東部地區非國有經濟占半壁江山的事實說明,占企業總數90%以上的中小企業特別是小企業的創新能力是不可忽視的。相比之下,甘肅的中小企業更缺乏資金,融資需求更強。根據甘肅省經貿委中小企業處2007年的統計,全省七成以上的中小企業年均產值不到100萬元,融資需求小于200萬元,但融資相當困難。中小企業很容易陷入“融資難―經營困窘―業績惡化―創新能力缺乏―融資困難”的惡性循環,也就很難具有自主創新的動力和源泉。因此,建議讓有條件的地市在民間金融機構發展上先行一步,解決發展所需的原始資金來源問題;還可以積極開發保險產品,為新興中小企業的投資發展保駕護航,促進新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推廣。
3、建立渠道網絡,形成市場化持久穩定的資金供應鏈
甘肅省自主創新資金渠道在經過政府行為引導以及各種間接、直接融資渠道拓展之后,可以進一步開放民間資金融通渠道,允許開辦民間商業銀行和各類信貸機構等,以廣泛吸引國內外工商企業、社會公眾、民間資本共同推進甘肅省的自主創新。市場的自由競爭是市場經濟的活力所在,為甘肅省自主創新吸引國內外各種資金,最終要創造自由競爭的市場環境。政府在自主創新過程中,可以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化融資體制的逐步完善,逐步將政府資金退出競爭性領域,而致力于完善市場體系的制度建設,成為市場經濟的“守夜人”。由多元化金融中介系統組成的間接融資渠道、由多形態區域資本市場組成的直接融資渠道,經過內通外聯、交互整合,將形成縱橫交錯的渠道網絡,網絡的引入端連接著四面八方的資金提供者,網絡的匯聚端通向甘肅省各地的資金需求者。在政府和社會各界力量的培育下,這種建立在利益驅動和效率優先基礎之上的渠道網絡,最終必然會形成持久穩定的市場化資金供應鏈,為甘肅省的自主創新不斷注入動力。
4、推進體制改革,培育以蘭州為中心的區域性金融中心
金融在支持甘肅自主創新過程中的作用不僅是信貸資金的支持,還體現在各項金融服務的支持,而甘肅省現行金融市場服務體系尚不完善。
(1)要積極靈活運用各種金融工具,提供結算、匯兌、轉賬和財務管理等多種金融服務;做好信貸監督,監測資金運行,充分運用金融手段提高企業資金的使用效益。
(2)要建立和完善相應的信息咨詢系統,為企業提供諸如政策信息、商業信息、新技術推廣應用信息等多種信息咨詢服務。努力幫助企業在發展中完善有關內部財務管理,積極盤活資金存量,將有限的資金用到刀刃上。
(3)在政府主導型金融扶持的同時,應加快建立健全市場金融體系,并使越來越多的企業和部門轉向市場解決資金需求。積極創造條件,培育和發展以蘭州為中心的區域性金融中心,形成多層次、開放性的金融市場服務網絡,改善區域金融生態環境,充分發揮金融中心的金融服務輻射能力,為甘肅省自主創新提供便利。
5、積極開拓渠道,充分利用內資與外資
要發揮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作用,提升甘肅省自主創新的檔次。在我國全方位加入WTO后,國內的經濟金融環境將發生重大變化,甘肅省應充分抓住對外開放的有利時機,在利用好國內資金的同時,積極開拓利用外資的渠道。首先,對于部分不屬于國家壟斷的產業或行業,可允許多種形式的外資參與,如直接投資、借款、合資、BOT以及包括設立中外合資的產業投資基金等。其次,積極引進外資銀行。雖然已允許外資銀行在全國各地設置分支機構和開辦人民幣業務,但目前的外資銀行絕大部分集中在中東部,要借西部大開發的有利時機,鼓勵和創造條件吸引外資銀行在甘肅開設分支機構、發展業務。還要創造條件設立中外合資的中長期信貸銀行,以引進一些中長期的外國資本。同時運用國際慣例,按照市場機制和國際化的運作模式,在外資投資甘肅的同時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技術,為甘肅自主創新檔次的提升創造條件。
(本文系甘肅省社科規劃項目。)
【參考文獻】
[1] 周復之:金融工程[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2] 李勇: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金融創新[J].學習論壇,2007(4).
[3] 周復之、張學峰:運用金融工程,為甘肅省自主創新拓展資金渠道[J].社科縱橫,2008(4).
篇9
【關鍵詞】新疆企業 自主創新 問題與對策
一、提升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必要性
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中小企業在自主創新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65%的發明專利,75%以上的技術創新和80%的新產品都是由中小企業來完成的。隨著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作用的提高,新疆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也開始關注本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一)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是在促進國家創新能力中起重要的作用
自主創新能力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獲取強勢國際競爭地位的核心,而企業則是完成這一任務的主要承擔者。當今區域經濟發展和競爭日益加劇的背景下,只有中小企業的自主創新能上力得到了科技突破,國際競爭力才能得到實現,只有自主創新能力得到了提高才能夠表明國家創新能力和競爭力的提升。
(二)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是帶動國家經濟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從改革開尤其是黨的十五大以來,我國的中小企業發展速度得到了提高,在國民經濟及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增加,各個地區都把推動技術進步和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增強區域經濟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對全球競爭焦點轉移到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今天,全面提升中小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對每個企業來說顯得十分重要,因為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關系到國家創新能力建設,并且中小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增強也會促使大型企業不斷創新,不斷提高競爭力。最終,企業的成長會帶動國家經濟的長遠持續發展和競爭力的提高。
二、新疆中小企業在自主創新方面存在的困難
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五大以來,我國中小企業發展迅速,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強。中小企業雖然單個實力較弱,但就整體而言,已發展成為促進國民經濟增長,增加財政收入的主要支撐力量。
(一)企業自主創新意識淡漠,主體地位不明確
當今新疆中小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但新疆中小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由于企業規模較小和抗風險能力較弱,企業管理者往往從成本的角度考慮問題,企業在技術革新上大都習慣于走捷徑,熱衷于技術引進、引進技術多、研究開發項 較少、不重視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和使用,大部分企業沒有建立專業的研究開發機構。總體來說,大多數企業還沒有真正成為技術創新投入的主體,研究開發的主體和技術創新成果應用的主體,使新疆中小企業不思進取,根本就沒有自主創新的意識,企業科技人員也缺乏自主創新意識。
(二)自主創新技術投入數量較少
企業的財力保證是進行技術創新的重要前提。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近幾年新疆越來越多的中小型企業開始重視企業的自主創新并且對自主創新的資金投入也有了提高,但是跟其他地區相比,顯得還是不高。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可以總結為下面的兩種:①由于政府對中小企業自主創新在資金上的支持力不足。或者從中獲得的資金顯得十分有限②由于新疆部分中小企業特別是小企業自身經濟實力軟弱、信譽度不高,從當地商業銀行獲得貸款有些苦難,這樣自主創新的資金問題就一直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決,就成了大多數中小企業在自主創新中存在的共同難題。總體上來講,2000年全疆的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是32381萬元,而到2009年,達到218043萬元,短短的幾年,增長接近7倍,但與國內其他地區比較差距仍較大。2014年全國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是13015.63億元,占到當年GDP的比率是2.02%,而2014年新疆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是491587萬元,僅僅占到當年全疆GDP的0.53%,比全國低1.49個百分點。
(三)中小型企業激勵機制不完善
當前新疆企業在構建內部激勵制度方面進行了很多的改革,但并沒得到完全的改善,具體而言,在企業內部沒有給工作人員尤其是技術科技人員提供拓寬自己的發展環境和良好的工作條件,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科技人員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還有加上核心技術人員由于得不到應有的回報,導致了對創新的熱情下降,產生負向引導作用。還有一些技術人員在企業內部缺乏進行知識進修和后續學習的培訓機會,容易導致了企業員工知識退化,不利于企業推動自主創新。
三、提高新疆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基本思路
(一)提高自主創新意識、完善中小企業的激勵機制
自主創新在企業持續發展中起主導性的作用,尤其是對中小型企業來說,更是它們的立身本。企業在戰略目標的指定上要把自主創新當做頭等大事來抓,要不斷地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意識,研究符合市場規律、體現企業優勢和具有自身特色的創新發展戰略。根據企業的本身特點,建立有利于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制度及激勵機制,因為沒有有效的激勵機制,企業的自主創新活動就得不到核心科技技術人員的支持。
(二)加大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投入量
增加創新投入量是提高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物質保障。當前新疆中小企業自主創新中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創新投入不足、資金的緊張等因素造成的創新活動的無法順利開展,因此,中小企業首先要進一步強化研發投入的主導地位,加大研發的投入比例,引進高素質科技人才;同時,需要發揮政府政策的引導作用,通過對科研項目的扶持以及財稅、金融政策的執行來保障中小企業創新投入;此外,通過搭建金融合作平臺,吸引金融機構、投資銀行以及民間資本對企業研發活動的投資。總之,要實現融資渠道多元化,中小企業不僅需要依靠自身的力量,還需通過政府與合作伙伴的分工協作,將研發所需的資源投入到位。
(三)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大力引進高科技人才
中小企業的自主創新活動是建立在具備足夠的科技技術人才基礎上的。因此,企業要通過多種投資方式來培養出科研人員,尤其是通過招聘或者企業科研機構重點培養等各種形式的培養,建立一支技術人才隊伍,逐步形成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中堅力量。同時,對科技技術人員提供拓寬自己的發展環境及實施人才補貼政策。因為,建設自主創新人才隊伍是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是否能夠得到的提升的關鍵因素。
參考文獻
[1]余博,高杰.淺談中小企業自主創新[J].商場現代化,2006,(7).
篇10
1.自主創新的內涵
自主創新,是我國學術界針對我國技術創新模式和技術發展特定階段提出的概念,近幾年,對我國創新的情況進行反思以后,這一概念越來越受到關注。國外很難找到對應或等同的概念,相似的概念有內生創新,內生創新是相對于模仿創新、外部引進技術創新的模式,是指系統內自發的行為。
陳勁(1994)在國內首次提出了自主創新的概念,其涵義是“自主技術創新”,是在引進、消化以及改進國外技術的過程中,繼技術吸收、技術改進之后的一個特定的技術發展階段[1]。從這以后,自主創新受到國內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學者們對自主創新展開了研究,對其進行了各種界定。
目前學術界對陳佳洱關于自主創新的定義比較認可。陳佳洱指出自主創新有三層含義:“一是強調原始性創新,即努力獲得新的科學發現、新的理論、新的方法和更多的技術發明;二是強調集成創新,使各種相關技術有機融合,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或產業;三是強調對引進先進技術的消化、吸收與再創新。自主創新,就是要把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結合起來,在積極跟蹤、關注和參與原始創新、集成創新的同時,高度重視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再創新”[2]。
2.我國自主創新現狀
我國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表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居于發展中國家前列。在創新能力提高的同時,我們還應該看到亟待改進的方面。按照這種模式、路徑,我國經濟不可能持續健康發展,轉向內涵式、集約式的新模式是必然選擇。
1)自主創新能力不足,核心技術受制于人。
盡管我國各個產業的技術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個別產業在國際上也具備了一定的競爭力,但總體來看,產業自主創新能力仍然較弱,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相當差距,多數產業處于國際產業價值鏈末端,技術水平、勞動生產率和工業增加值率都還比較低,產品附加值也很低。
2)研發能力不足。
我國自主創新能力之所以不足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創新體系不完善,國家產業自主創新的社會基礎尚未形成。與主要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科研方面的總投入所占GDP的比重是很小的,資金投入的不足直接制約了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和增強。2009中國企業自主創新評價報告統計顯示,2007年TOP100企業的研發經費占產品銷售收入的比例為3.8%,其中五分之一的企業研發投入比例不超過2%。技術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
我國企業研發人員在職工中的比例由2000年的5%上升的2007年的10%,取得了較大增長。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相當的距離,這主要是由于企業對于研發人才的重視不夠,將注意力過多的集中于生產和銷售部門,以取得短期的經濟利益為目標,忽視了企業的長遠發展。
3.提高我國創新能力的思考
制約我國創新能力的因素有很多,但我認為歸根結底是體制機制的的問題。針對以上幾個方面,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以建設有利于自主創新的體制和機制。
以企業為主體。當前我國市場機制不夠健全,市場不能充分反映要素價格。行政壟斷和區域壁壘依然存在,導致企業花費大量精力尋租,爭項目爭資源,這一定程度上打擊了企業自主創新的積極性。金融市場建設滯后,國家對金融市場的管制沒有完全放開。金融市場資源無法充分流動,創業板規模較小,導致企業只能更多的依靠政府。
必須采取措施打破行業壟斷,保證要素資源自由流動。政府也要鼓勵自主創新企業,扶持企業建立自己的創新體系。一是支持企業建立自己的科研機構。二是企業創造和保護知識產權。支持各類專利特別是發明專利的研發、申請以及實施,對做出重大成果的企業個人給予鼓勵。三是產學研結合,鼓勵和支持企業同高校,科研機構建立技術聯盟,發揮技術聯盟在推動產業創新中的作用。四是對高新技術企業實施稅收優惠或減免政策,對優秀的項目實施資助免費等政策。
建設有利于創新的文化環境。要在社會廣泛傳播科學知識,科學思想,科學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提倡創新精神,鼓勵社會中的小發明,小創新,營造鼓勵創新的氛圍。同時要嚴厲打擊學術不端行為,對知識產權,科技成果提供良好保障,倡導平等自由的學術探索精神。
人才隊伍建設。企業自主創新的成功與否,不僅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同時還需要高水平的人才參與。我們這里所說的人才,不僅僅是高水平的技術人才,還包括對市場需求、商機感知機敏的管理人才。要加強企業高水平人才的培養,加大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力度,在高校建設中加大人力資本投資,做好人才儲備工作,以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素質較高的人才隊伍。
參考文獻:
[1]王梓芊,高祥峰. 中小企業自主創新對策研究[J]. 中國電力教育. 2008(S2)
[2]蘇科宣,凡石. 聚焦江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J]. 江蘇科技信息. 2005(06)
[3]侯日紅,何光湘. 提升韶關市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幾點建議[J]. 企業科技與發展. 2010(04)
[4]楊水旸,李俊奎. 江蘇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制約因素分析——江蘇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基本經驗與對策(四)[J]. 江蘇科技信息.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