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發展現狀調研報告范文
時間:2024-01-08 17:32:1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鄉村發展現狀調研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集安市位于吉林省最南部,全市總幅員面積3217平方公里,森林和山地占總面積的85%,耕地占總面積的7%,水域面積占總面積的8%,是一個“八山一水半厘田,半分道路和家園”的山區市縣,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天氣氣候復雜,災害性天氣頻發,氣象災害對我市農村經濟發展和百姓生活威脅十分嚴重,因此,健全農村公共氣象服務體系,防御和減輕農村氣象災害,充分發揮氣象在農村防災減災中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近年來農村氣象災害監測及預報預警服務情況
農村氣象災害防御一直是集安市氣象工作的重點之一。近年來,集安市氣象局不斷提高天氣預報監測、預報、預警和服務水平,積極開展氣象災害防御規劃的編制,加強農村氣象災害防御工作,深入開展農業氣象方面的研究,加強氣象災害風險意識和防御氣象災害知識宣傳,為全市農業發展、農民增產增收做出了積極的工作。
1、覆蓋全市的氣象災害監測平臺和信息平臺
2007年以來,集安局在全市范圍內相繼建設安裝了32個區域自動氣象站,形成了覆蓋全市及廣大農村的自動監測網絡平臺,實現了氣象災害信息監測自動化,為嚴密監視及收集暴雨、低溫冷害、寒潮以及次生地質災害等信息提供了可能,也為農村氣象災害的監測、預報、預警提供了有利的科技支撐。為保證區域氣象站監測到的實時氣象災害信息及時傳遞給各級領導、社會公眾和廣大農村地區,最大限度的擴大氣象災害預報預警信息的覆蓋面,為防災減災工作贏得寶貴時間,我局針對監測及時,不暢的問題,2009年協調有關部門,動員社會力量,在防汛辦、森防辦、交通、水庫、電力、學校、醫院、及全市11個鄉鎮等人員密集場所安裝了電子顯示接收屏和手機短信傳播網絡,成功搭建了氣象災害預報預警信息平臺,解決了鄉鎮一級氣象災害信息“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保證了氣象災害信息出口的暢通。
2、完成了氣象災害防御規劃的編制
為做好我市氣象災害防御工作,2010年我局編寫了《集安市氣象災害防御規劃》(2010-2020),集安市政府以集政文〔2010〕6號文件正式頒布實施。《規劃》提出了未來十年集安市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的指導思想、目標、戰略布局、主要任務、重點工程建設和保障措施等。《規劃》明確了未來一段時期將組織實施的六項氣象災害防御工程,重點加強城市、農村等地區以及農業、林業、交通等高影響行業氣象災害防御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集安氣象災害防御能力。
3、著力健全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
為做好農村氣象災害防御能力建設,健全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全面提升集安市農村氣象災害防御工作,我局積極協調集安市政府,印發了《集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強農村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的通知》(集政辦發〔2010〕44號)文件,成立了以市政府主管副市長為組長、民政、水利、國土、農業等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的氣象災害防御領導小組,文件進一步明確了加強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精細化的農村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建設覆蓋廣的氣象預警信息網絡、構建有效聯動的氣象應急減災組織體系、完善預防為主的農村氣象災害防御機制等問題,為集安市農村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保障。
二、農村氣象災害防御存在的問題
通過調研,我們發現了農村氣象災害防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主要是:
1、沒有建立完善的農村公共氣象服務體系。目前隨著氣象事業的發展,多種現代傳播工具的普及,農村公共氣象服務體系初具雛形,特別是隨著氣象手機短信,大喇叭、電子顯示屏、氣象信息員隊伍建設的不斷發展,農村氣象災害信息的問題得到一定的發展,但也局限于鄉鎮一級,大部分村屯仍然無法覆蓋,因此,如何最好最快的將氣象信息及時的傳遞到廣大農民特別是偏遠地區農民手中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2、農村信息化程度不高。絕大多數農民,甚至相當多的村、組都沒有電腦,更談不上使用互聯網,農村網絡信息化還需要做很多的工作。再就是農民對防災減災意識不足,遇到災害時,也只是望天興嘆。
3、財政投入不足,氣象災害防御措施缺乏。近年來,政府制定了很多方面的《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但是在農村地區的投入明顯不足,導致制定的規劃及預案落實程度不高。
三、對策和建議
1.將氣象納入農村公共服務體系。氣象工作與農村工作密不可分,氣象服務是農村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充分發揮氣象在農村建設中的基礎性、前瞻性和現實作用。因此建議各級政府將氣象為農村建設服務體系納入當地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加快氣象為農村建設服務體系建設。一要加快建設農村中小尺度災害性天氣監測預警系統,在鄉鎮布設小型天氣雷達,提高預報確率;二要加快構建農村公共氣象服務社會化綜合管理體系。要加大鄉鎮氣象聯絡員和農村氣象信息員隊伍的建設力度,這部分人員要主動承擔傳播天氣預警預報信息、維護加密氣象站日常管理、收集氣象與農經信息、氣象災害上報和氣象知識普及等工作。三要加強農村公共氣象服務工作,推進公共氣象服務進村入戶。要不斷完善農村氣象信息傳播手段,通過廣播、電視、電話、手機、報刊、電子顯示屏、互聯網等多種渠道,擴大氣象信息的覆蓋面,使氣象災害預警信息能夠及時傳到受影響的農民手上。要將氣象服務納入農村文化站服務體系建設,要通過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網絡讓農民進一步了解氣象知識,掌握氣象知識,及時獲取氣象各類信息。
篇2
關鍵詞 農業園區;建設;現狀;問題;建議;貴州綏陽;蒲場鎮
中圖分類號 F3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18-0273-02
現代農業園區是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涌現出來的新型農業發展模式,是農業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產物,能夠促進農業新技術的集成和轉化、示范與推廣,促使農民增產增收和可持續發展[1]。2013年以來,貴州省開始集中重點打造100個高效農業示范園區,是實現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載體[2]。
1 發展現狀
蒲場鎮位于貴州省遵義市綏陽縣的西南面,西與遵義市匯川區板橋、四渡、高坪、金塘等鎮(鄉)毗鄰,北靠枧壩鎮,南臨遵義市匯川區、團澤等地,總面積136 km2,現轄8個村居社區。截至2015年底,全鎮常住人口約3.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7萬人,非農業人口2 704人,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 875元。全鎮耕地面積21.3 km2,糧食、蔬菜規模經營面積3.2 km2,占耕地面積15 %。2016年全鎮農業園區計劃投資共計1.97億元,涉及藥材、花卉、養殖、種植等領域,在規劃、定位、特色方面的標準進一步提高,目前全鎮5年間共流轉土地6.7 km2,特色種植農產品主要有白茶、黃金茶、花卉藥材、無公害蔬菜、精品水果等,總面積約4 km2,以“現代高產、農旅整合”為主題的現代農業園區已初具規模。
一直以來,蒲場鎮黨委鎮府按照“產城融合建設城鎮,山水融合建設美麗鄉村”的發展思路,堅持“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五大發展理念,努力把蒲場鎮打造成為“山水田園小鎮,宜居宜業之城”。現已形成鎮域經濟總量不斷擴張,財政收入顯著增加,群眾幸福感明顯提升的良好局面。
2 存在的問題
2.1 農業基礎設施投入不足
“十二五”期間,雖然蒲場鎮大力實施煙水配套、河道治理、小農水、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治、石漠化治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工程,農業基礎設施得到較大改善,但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的現狀,基層村級管理范圍內的農田水利設施陳舊,無法滿足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跨越對農田水利設施的要求。“靠天吃飯”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緩解,農業減災抗災能力還比較弱。
2.2 農技隊伍建設亟須加強
一是缺乏復合型人才。雖然蒲場鎮農技推廣技術人員對種植、養殖方面的技術較為擅長,但對于市場的研究、農產品市場分析及營銷策劃方面、加工技術的理解與掌握則較為薄弱,對生態農業發展要求的一、二、三產業高度融合、有機協調發展起不到相應的技術支撐,導致園區知名度和品質不高,經濟效益不理想[3]。二是技術員發展空間不足。技術人才有被借調到其他部門的現象,留不住、招不來等問題也較為突出。三是農民自身條件有限。整體文化程度偏低,從業人員年齡偏大,嚴重制約了生態農業的發展進程。全鎮農村婦女、兒童、老人在家留守較為普遍,他們難以接受現代科學種植技術,對生態農業的發展理念理解較為緩慢,不能完全適應生態農業的發展需求。
2.3 核心支撐產業亟待建設
一是尚無深加工企業及產品。都是以銷售初級農畜產品為主,真正深加工、精加工的品種很少。而休閑、旅游、觀光農業才剛起步,還未建立起自己的拳頭產品,還沒有真正形成一、二、三產協調發展的統一鏈條[4]。二是涉農企業的規模還不夠。品牌知名度不夠響、市場開拓力度不夠強、農產品的直接吞吐量不大,帶動農業產業規模化、標準化發展的作用不明顯。三是本土家庭農場有限。歷史經驗證明,以家庭農場為主體的適度規模經營農業才是最經濟有效的模式,從長遠來看,農業園區經營主體應在資金、政策、技術上重點培育本土家庭農場[5]。
3 發展建議
3.1 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步伐
一是提高扶持力度。以“壩區抓高效、山區抓特色”為總體要求,進一步推動農業的發展。快速完善建設規劃,重點推進農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水資源空間格局,高標準建設農田。二是制定優惠政策。加大對農業園區建設的資金補助,適當減免農業園區農產品加工企業增值稅,免去農業園區不合理的收費項目。三是加強宣傳推介。重點推介農業園區及特色農產品,提高園區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3.2 推進農業人才隊伍培養
一是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積極組織休閑農業企業到優質的園區參觀學習,從而提高服務水平。激發農民的創業激情,同時完善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健全農民職業教育培訓體系,把職業農民培養成建設現代農業的主導力量[6]。二是加強人才引進力度。通過試驗基地的建設,創造吸引人才的工作環境;通過改革分配制度,營造吸引人才的生活環境;不定期組織培訓和交流學習,促進農業科技園的整體發展[7-8]。
3.3 加強農業園區經營主體培育
一是要大力引進培育和扶持壯大一批農業企業。形成企業相互聯動、項目配套帶動、各級產業互動的企業集群,吸引更多資金、人才等重要資源向農業園區集聚。二是要大力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重點打造和發展運營機制完善、示范帶動能力強勁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三是培育多種經營主體。要積極鼓勵和引導農戶參與農業園區建設,建立起企業、合作社、種養大戶、家庭農場為主的多元化新型農村經營主體并存的局面,培育現代化新型農民[5-9]。
3.4 提升農業園區自身管理理念
一是對內發揮農民的主動性。引導龍頭企業與農戶形成緊密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鏈接關系。通過“農業園區+龍頭企業(或合作社+基地)+農戶”,使“土地流轉受益、產業前端受益、保護價格受益、利潤返還受益、務工就業受益和股份合作受益”的觀念深入農民群眾,延長農業產業利益鏈,深化群眾參與農業現代化建設程度,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內部結合多數農戶的資源,并將資源妥善規劃與利用,達成各項資源的最佳配置,提高農村的經營管理能力。二是對外尋求產業整合。正確分析農業園區在產業內所處的地位,依據需求在產業內外尋找協調、結盟、整合、合資等經營上的鏈接,把園區發展和市場需求、社會需要結合起來,才能達成資源共享、風險共擔、效益共創的生態鏈,有助于建立持久性的競爭地位。
3.5 大力發展循環農業模式
一是加大農業廢棄物的循環利用。通過微儲、氮化等方式進行處理,把農作物秸稈加工成飼料秸稈,便于畜禽的消化吸收,實現資源在種植業和養殖業間循環利用。二是加強農牧產業結合。在養殖場推廣沼氣池建設,利用沼氣、沼液和沼渣作為有機肥替代農藥、化肥,減少農藥和化肥的施用量,提高土壤的有機質含量,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10-12]。
4 參考文獻
[1] 劉妍佼,宋士清,蘇俊坡,等.我國現代農業園區的基本特征、功能、類型研究綜述[J].中國園藝文摘,2015(2):45-47.
[2] 羅睿,何騰兵.貴州典型現代農業園區存在問題及解決措施[J].天津農業科學,2015,21(10):39-41.
[3] 俞美蓮,馬瑩,董家田,等.國外現代農業園區發展對上海的啟示[J].上海農業學報,2014,30(6):7-12.
[4] 楊步銀,滕清,徐麗萍,等.南京六合區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情況與發展對策[J].中國園藝文摘,2015(2):51-53.
[5] 孫秋,王天生,何成文.貴州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基于貴陽市、貴安新區的調研[J].貴州農業科學,2013,41(9):218-222.
[6] 邢亞靜,申潞玲,王石寶,等.山西現代農業面臨的問題與對策:朔州市建設現代農業的調研報告[J].山西農業科學,2008,36(11):3-13.
[7] 顧金峰,程培埋,儲宇奇,等.現代農業園區發展現狀與對策:基于蘇州現代農業園區的調查[J].江蘇農業科學,2014,42(12):501-504.
[8] 昌正華,周冰峰,周正平.以創建市級農業園區為契機發展現代農業[J].中國農技推廣,2012(7):11-12.
[9] 許萍.紹興市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的實踐與探討[J].浙江農業科學,2013(5):618-620.
[10] 韓金龍,段友臣,鄧鵬,等.濟南都市農業園區發展現狀及對策[J].山東農業科學,2013,45(1):152-154.
篇3
關鍵詞 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現狀;問題;發展措施;安徽濉溪
中圖分類號 F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24-0283-02
Investigation on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in Suixi County
WU Yu-rong
(Suixi County Agricultural Extension Station of Anhui Province,Suixi Anhui 235100)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tat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in Suixi County,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and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measures,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machinery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development status;problems;development measures;Suixi Anhui
1 服務模式
濉溪縣農機局著力培育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瞄準管理規范化、經營品牌化、生產科技化、作業規模化、成員技能化、產品安全化的發展目標,通過政策扶持、能人帶動、典型引領、創新驅動,實現了農機合作社有序、健康、規范發展。截至目前,濉溪縣已有機具、在工商部門注冊的農機專業合作社的數量分別為2 230臺套、18個,入社社員超過570人,從業人員890人,資產總額近5 600萬元。從創辦形式上看,全縣農機合作社主要有4種服務形式[1-2]。
1.1 農機大戶、農村能人帶動型
領辦人是農機大戶和技術能手,通過言傳身教帶動社員開展跨區作業、農機維修服務。他們懂技術、會操作、能修理,能根據本地種植特點,對農機具進行適當改造,是政府重點培育主體。如濉溪縣眾成專業合作社入社社員50余人,擁有大中型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各類配套農具的數量分別為30臺、28臺、150臺(套),機庫棚、維修車間、培訓用房、辦公用房分別為800、150、60、60 m2。2016年開展訂單作業和跨區作業,完成機耕、機播、機收、秸稈還田、深耕深松、機械栽植等作業面積逾5 333.33 hm2,實現服務收入340萬元。
1.2 r機合作與土地經營結合型
領辦人是種糧大戶,這類合作社經營土地規模大、多承擔種子生產,機械化程度高,實現了玉米、小麥全程機械化作業,糧食得到了增產,達到了節本增效、降低成本和增收的目的。如濉溪益民專業合作社入社社員68名,擁有耕種收割機械設備有43臺(套),合作社采取全程土地托管、菜單式半托管2種方式服務農民。全程土地托管就是農民自愿把土地交給合作社,并交納托管費,合作社負責從種到收全部管理,收獲糧食全歸農戶。農戶在交地時,先交全年托管費用的80%,秋收后把剩余的20%補齊。合作社保證糧食產量不低于當地當年的平均產量,如產量低于當地的平均產量的20%時,將按價格補償。半托管模式是指統一施肥、統一播種、統一植保、統一收獲,集中購置生產物資,農民按當時的市場價,按項目付費。這2種方式都實現了土地集中管理,提高了農業規模化、標準化生產水平。
1.3 實體資本與技術能手合作型
領辦人是農機銷售、配件供應、維修服務等企業,農機技術能手入股參與。這類合作社實體經營與農機專業服務緊密結合且資本雄厚,具有承擔農機專業大型活動、應急調動服務以及試驗示范項目的實力。如濉溪縣百善支農農機專業合作社2013年承擔了濉溪縣農委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項目及縣農發局農業生產服務組織建設項目;2014年承擔了省農機局農機化示范縣建設項目;每年舉辦新機具、新技術演示會4次以上,為先進適用農機化技術的推廣應用,農機生產組織化程度的提升做出了貢獻。該合作社2010年被評為省級示范社,2012年被評為國家級示范社。
1.4 股份合作型
按照“政府導向、法人投資、農民參與、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的原則,由有實力的企業牽頭,農戶以土地入股組建。如淮北市口子谷物良種繁育專業合作社入社社員2 100戶,入股土地674.6 hm2,耕作機、收割機、運輸機等250臺大型現代農業機械,種子加工和烘干設備1套,固定資產3 500萬元。該合作社由百善現代農業綜合示范區農民以土地入股,淮北順達商貿有限責任公司、濉溪縣五鋪農場以資金入股組建。五鋪農場負責合作社的生產經營管理等日常工作,對入股的土地采取“五統”運營方式,即“統一耕作、統一配方施肥、統一品種安排、統一田間管理、統一產品銷售”。合作社年終支付農民最低保證金10 500元/hm2后,再將剩余的利潤根據有關規定和合作社的章程按股份進行分配,是濉溪縣推動現代糧食產業規模化、管理科學化、服務社會化、經營機制化的一種新嘗試。
伴隨著農業農村改革的推進,濉溪縣農機專業合作社按照市場的需求,產生了多種形式,比如協議合同服務、訂單經營服務、“一條龍”經營服務[3-4]、跨區作業服務等,不斷創新經營服務方式,促進了農機專業合作社規范化發展,推進了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
2 主要工作措施
2.1 加大政策扶持
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優先向合作社傾斜,并根據合作社開展作業需求,適當放寬補貼機械類型,支持合作社增強農機裝備,現代農業示范園作業和各類農機科技創新項目優先安排合作社承擔。通過實施國家購機補貼政策、農機推廣補助項目,加大對農機合作組織建設的扶持力度和組織指導,構建以農民投資為主體、政府投資為輔的多元投資體制[1-4]。
2.2 加強組織宣傳
濉溪縣農機局把農機合作社建設工作列入工作重點,每年初都召開專門會議,制訂建設標準和考核辦法。通過網絡、電視臺、專欄專刊、農機合作社建設典型事例、開展農機科技下鄉活動,加大宣傳農機專業合作社知識,積極營造農機合作社建設的輿論氛圍[5-6]。
2.3 加強技術信息服務
工商、稅務部門對從事農田作業的服務實體免交工商管理費、營業稅,政府相關部門對參與跨區作業的服務實體或農機戶免交過路費、過橋費。農機部門推廣“農機通”業務,辦理“農機專用供油卡”,提供技術信息服務。對農機服務人員定期進行年度培訓,通過短信平臺為農機合作社社員提供天氣預報、機具需求、作業進度和跨區作業信息服眨引導機械合理流動,提高機械作業效率,增加社員收入。
2.4 拓展農機服務領域
抓好工商免費登記注冊、農機跨區作業免費通行和農機作業減免稅等工作,依托縣、鄉鎮農機推廣站,發揮農機合作社和示范戶的帶頭作用,推動農機社會化服務向村、組延升。積極引導農機合作組織實行連片規模作業,從單項向綜合作業拓展,大力倡導“訂單作業”和“保姆式”的一條龍作業經營模式,推動有條件的合作社進行土地流轉,實行農機標準化、社會化服務,推動合作社自我發展、自我壯大。
3 存在的問題
3.1 建設場地成為合作社發展瓶頸
不少新成立的合作社基礎設施簡陋,服務能力低下,不適應規范化建設的要求。特別是農機合作社新使用土地和建房用土地的審批困難,導致大型農機具無處存放,老化、損耗嚴重,影響使用。
3.2 合作社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裝備實力不均,發展水平參差不齊,一些農機合作社在管理方面不規范。不少社員只關注“農田作業”,忽視了對合作社的經營管理,尤其是一些規模較小的合作社,往往由理事長決定內部事務,合作社整體運作隨意性較大。
3.3 國家政策扶持力度薄弱
組建農機專業合作社缺少充足的資金。國家對農機合作社投入的扶持資金太少,獎勵額度不足以調動農民入社的積極性,金融部門放貸資金額度有限,且往往周期短、利息高,難以體現金融政策的扶持。
4 發展建議
4.1 加大政策扶持
在信貸、財政、用地建設、稅收等方面出臺有針對性的配套扶持措施和可操作性的規定,美好鄉村建設更應將農業機械存放、維修、管理、培訓場地列入規劃,國土部門優先安排庫(棚)等配套設施用地計劃,金融部門研究和出臺推進新型農機社會化服務發展金融服務的政策,財政部門對獲得國家級、省級示范社稱號的合作社給予獎勵,對獲得市級示范社稱號及剛成立基礎條件較好、有發展潛力的合作社給予扶持,為新型農機社會化服務發展騰飛插上翅膀[7-10]。
4.2 加強組織領導
制定詳細的建設規劃,明確發展目標,大力宣傳農機合作社建設和發展的先進典型。充分調動農機管理、推廣、培訓、監理、信息服務等方面的力量,整合資源,落實責任,形成抓農機合作社建設的合力,大力培育發展農機合作社建設亮點。注重扶持鼓勵、政策優惠、資金扶持、業務指導。及時總結發展的好經驗、好作法,廣泛宣傳,引導帶動全縣農機合作社的發展。
4.3 完善經營機制
在管理方面,注重農機合作社規范化創建內涵,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完善民主決策,要尊重社員參與合作社管理的民利,真正做到“一人一票”。推進國家、省級農機示范社創建,通過示范引導,以點帶面,整體推進,促進農機合作社發展。在分配上,帶機具進來的,要按作業量分成;帶土地進來的,要按土地規模分成;帶資金進來的,則應該按股本分紅。
4.4 拓寬服務領域
支持農機合作社從傳統的種植業向林果業、畜牧、漁業和設施農業等領域擴展,從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耕、種、收環節向農田改造、農產品儲運和加工等環節延伸。鼓勵具有一定規模的農機專業合作社和種糧大戶發展糧食烘干,把糧食烘干機械化作為社會化服務的內容。把培育服務品牌作為推動農機專業合作組織持續發展的基礎,內強素質,外樹形象[11-15]。
4.5 促進壯大發展
按照“引導不強迫、支持不包辦、服務不干預”的原則,支持農機專業戶發展成為農機大戶,引導農機大戶、種糧大戶、普通農機專業戶和農戶,采取多種方式(帶機具、土地、資金、技術等)創建農機合作社等服務組織,培育組織化、專業化、規范化和品牌化程度高的新型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支持農機合作社開展橫向聯合與縱向協作,形成規模化、標準化、全程化的作業服務能力。鼓勵一部分農機合作社既成為周邊農戶機耕機播機收的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又成為自己經營流轉土地的農業生產主體[5-6],全鏈條獲取收益,推動現代農業又好又快發展。
5 參考文獻
[1] 董德勝.阜新市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分析[J].農業科技與裝備,2013(1):82-84.
[2] 張朝富,潘峰.敘永縣農機專業合作社建設情況調查與思考[J].四川農業與農機,2013(2):46-47.
[3] 杜盛.鳳城市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情況調研[J].農業科技與裝備,2013(5):70-71.
[4] 鄧學民,沈朝華.蒙城縣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情況調研報告[J].中國農機監理,2013(7):26-28.
[5] 宗廣軍.沂水縣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情況調研報告[J].山東農機化,2013(4):25-26.
[6] 宗錦耀.加快發展農業機械化 大力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N].中國農機化導報,2010-03-29(008).
[7] 宗錦耀.深入實施條例 依法加強監理 努力推動我國農業機械化安全發展[N].中國農機化導報,2011-05-02(002).
[8] 宗錦耀.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鄉鎮企業局).主食加工業是成長潛力巨大的強農產業[N].農民日報,2014-07-23(003).
[9] 徐毅力,王全成.武漢市蔡甸區農機合作社發展情況調查[J].湖北農機化,2011(6):15-17.
[10] 秦銘蔚.關于駐馬店農機合作社的發展研究[D].鄭州:河南農業大學,2014.
[11] 夏曉宇.完善黑龍江省農機專業合作社管理機制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商業大學,2014.
[12] 李世武.農機專業合作社功能及形成原因分析[J].中國農民合作社,2011(5):51-52.
[13] 王莉.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問題分析[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0(7):41-43.
篇4
關鍵詞 農牧民 專業合作社 產業
一、引言
自200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頒布實施以來,曲水縣加大了國家強農惠社政策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主動提供辦社指導,積極引導廣大農牧民群眾走上合作社的發展道路,從而推動農牧區經濟的繁榮發展。
2012~2014年,曲水縣緊緊圍繞加快轉變農業經營方式,積極引領農牧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發展,并不斷探索合作社發展新模式。特別是在2011年,曲水縣被國家農業部確定為全國24個國家農村改革試驗區以后,曲水縣按照“封閉運行、風險可控”的原則,大膽探索、勇于創新。2013年9月,按照“規范、效益、帶動、潛力”的示范合作社創建標準,召開了曲水縣示范合作社創建現場會,對示范合作社創建工作予以總結、歸納、提煉。一些好的經驗和好的做法,逐步向全縣合作社延伸。
二、發展現狀分析
曲水縣農牧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較快,經營范圍從最初的種植業、養殖業,逐步拓展到加工、旅游服務、手工藝制品、建筑采砂等多個領域,合作社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2012年底,曲水縣已在工商部門正式注冊登記的合作社有40家(含一家聯合社),注冊資金達到3752.8萬元,入社成員農牧民1435名,年產值達到2817萬元。其中,種植類9家,養殖類11家,農產品加工包裝類4家,農機服務類2家,民族手工藝類1家,旅游類1家,運輸類1家,建筑類10家,采砂類1家。
2013年,曲水縣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并在合作聯社備案的合作社有61家,入社農牧民1746戶,涵蓋種植、養殖、旅游、加工、運輸、建筑、采砂、制磚等農牧區多個產業領域。
2014年,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并在農牧部門備案的合作社有61家(含1家聯社),注冊資金總額4693.29萬元,涉及農戶1945戶,入社率26.8%,合作社涉及種植類15家,養殖類13家,綜合服務類1家,農產品加工包裝類4家,農機服務類2家,民族手工類2家,旅游服務類1家,運輸類1家,建筑與采砂類22家。
然而,在實際運行中,合作社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起步晚、產業規模小、產品層次低、覆蓋面窄、運行能力差、品牌意識淡薄、信息渠道窄、專業人才缺乏、抗風險能力弱、競爭優勢不強等等。因此,該縣抽取了多家專業合作社進行了考核,對考核合格的予以獎勵扶持,對不合格的合作社提出限期整改要求,若仍不合格,該縣將會協同縣工商局對其予以摘牌注銷。
三、存在的困難及不足
近年來,曲水縣農牧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迅猛,逐漸由小到大、由松散型向集聚型轉變。經營范圍從最初的種植業、養殖業,拓展到加工、旅游服務、手工藝制作、建筑采砂等多個領域。服務形式也由單純的技術信息服務,逐步延伸到儲運、加工、銷售等環節。
雖然曲水縣合作社發展處于起步階段,但近年來開展的各項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成績,使合作社步入了數量大幅增長與質量明顯提升的良性發展軌道。但離農業現代化的要求還有一定距離,其發展仍面臨著諸多困難和不足。
(一)資金不足且部分費用較高
擴大生產規模、農產品深加工及開拓市場均需一定啟動資金,但由于合作社是弱勢農牧民群眾的聯合組織,經濟實力較弱,缺乏資金支持,發展后勁不足。而生產許可、質量檢驗、“三品一標”產品認證等手續繁雜,辦理困難,費用偏高,合作社難以承受。
(二)經營規模小,產品層次低,人員素質較低,創新意識薄弱,缺乏專業性人才
曲水縣合作社生產經營規模普遍偏小,沒有持續生產能力,僅能季節性產出產品,滿足不了大客戶訂單需求,經濟效益不明顯;且合作社成員文化程度較低,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較差,產品層次處于較低水平,達不到市場要求,加之缺乏品牌管理意識,因此,滿足不了消費者的多種需求。
(三)合作社規章制度不規范,民主管理、監督機制欠缺
大多數合作社章程、三會(成員大會、理事會、監事會)、財務等規章制度不健全、不規范,沒有從自身發展角度出發建章建制,而規章制度也沒有發揮應有的制約作用;合作社社務公開制度和財務公開制度不完善,且缺乏有效的民主監督和管理體制。
(四)農牧民市場信息滯后,抗風險能力弱、競爭優勢不強
農牧民接收信息的渠道窄,不能很好地適應市場的需求與變化。又因合作社起步較晚,及特殊的文化、歷史環境,故曲水縣合作社整體上基礎薄弱,抗壓能力差,競爭優勢不強。
四、解決對策、建議
(一)政策扶持方面
政府應繼續加大對合作社加工包裝、儲藏保鮮、品牌培育、銷售流通等方面的資金投入力度,引導合作社向二產加工業、三產服務業發展延伸,促進合作社“產、加、銷、農、工、貿”一體化發展。加大國家強農惠農政策的宣傳力度,積極引導廣大農牧民群眾辦社入社,尤其引導廣大農牧民群眾圍繞凈土健康產業辦社入社,發揮合作社在凈土健康產業發展中的作用。
(二)曲水縣自身方面
1.制定示范合作社的規范標準,并進行規范的培訓指導。曲水縣要重視對示范合作社創建工作的培訓指導,并進行系統的理論培訓和實踐指導;經常性的走訪鄉村,協調鄉鎮共同組織宣傳示范合作社創建工作相關內容,指導幫助合作社開展標準化生產。這樣做能大大增強農牧民的自信心,充分激發農牧民的生產積極性。同時,對達到規范要求的合作社予以資金扶持等獎勵,對未達到要求的給予懲罰,甚至摘牌注銷。
2.安全經營的同時要不斷拓展經營范圍及種類。構建產品質量安全體系、進行“三品一標”認證,開展品牌化經營,開展農超、農校對接等。積極探索創辦經營實體,延伸產業鏈,豐富農特產品種類,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營效益。
3.在探索中創新。創新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是合作社發展的必然要求,曲水縣可以在合作社的發展模式上,繼續積極探索“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農牧民專業合作社,是新形勢下農牧區經濟發展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促進農業經營專業化、規模化發展的有效形式,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方面,也是新形勢下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和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有效路徑。近年來,在國家強農惠社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曲水縣積極引導、主動服務、大力扶持發展合作社,而合作社憑借其獨特的組織優勢、靈活的運行機制得以快速發展,且發展數量與質量不斷提升。在穩定和完善農牧區經營體制、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轉變農牧民思想觀念、促進農牧民持續增收、發展現代農牧業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作者單位為民族大學財經學院)
參考文獻
[1] 歸桑旺姆.謀優勢產業特色促農牧經濟發展[J].中國農業信息(上),2014(3).
[2] 馬振寬.關于木壘縣農民專業合作社問題的調研報告[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26).
篇5
為促進我縣旅游產業快速發展,5月10日,縣政協經濟委員會組織部分委員,采取實地考察、聽取匯報、座談討論等方式,對我縣旅游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查。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旅游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縣上下緊緊圍繞“山水休閑勝地”的目標定位,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發展模式,大力發展生態休閑旅游,全縣旅游業呈現出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態勢。
1、旅游基礎設施初具規模。目前,我縣已建成了aa級景區皖東烈士陵園和aaaa級景區白鷺島生態旅游區等2個旅游景點,打造了林橋苗木花卉生態園、景華農業生態園、金斗農業生態園等3個農業生態園。通往各主要景區、景點的路網基本建成,景區內的水、電、路、通訊、網絡等基礎設施齊全,功能配套,能夠基本滿足游客對旅游基礎設施的要求,促進了旅游資源優勢向旅游經濟優勢的轉化。
2、旅游服務體系日趨完善。目前,我縣已入駐了旅行社4家;發展了星級旅游飯店1家、星級農家樂8家、星級旅游餐館3家、旅游定點餐館3家;培育了旅游商品定點生產企業6家;興建了一批旅游娛樂和購物場所,形成了功能較為齊全的旅游服務體系,具備了一定的旅游接待能力。
3、旅游拉動作用逐漸增強。據統計,我縣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29.6萬人次,同比增長32%;實現旅游收入2.7億元,同比增長33%。旅游業的發展帶動了我縣餐飲、住宿、商貿、交通、娛樂、通信、種植和養殖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推動了城鄉的統籌發展。
二、我縣旅游產業發展的主要做法
我縣旅游業發展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較快,主要得益于縣委、政府采取的多項措施,積累了許多有益經驗。
一是堅持政府主導。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旅游產業發展,組建了來安縣旅游業攻堅指揮部,加強對全縣旅游業的宏觀管理、指導和協調,為培育和發展來安旅游產業提供了組織保障。對投資萬元以上的重點旅游項目實行“五個一”的工作機制;堅持每周一調度、每月一督查的制度,及時研究解決旅!游項目推進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為旅游項目建設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是堅持規劃先行。結合我縣實際,重金聘請專家高標準編制了《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推出了十大旅游精品項目,為培育和發展旅游產業提供了科學指導,為“五色兩核三帶四區”旅游發展布局的實施,提供了科學的建設依據。
三是堅持項目推動。通過加大旅游項目的招商和幫辦力度,推動和促進了一批重大旅游項目的成功落地和順利實施,帶動全縣旅游產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據統計,,我縣規劃實施的旅游項目多達35個,其中續建項目12個,新建項目23個。目前,黃大圩濕地公園、龍窩寺森林公園、蓮花湖旅游開發等5個項目正在籌建當中。
四是堅持品牌帶動。根據來安獨特的資源優勢,堅持打造“五色”旅游品牌。充分利用報紙、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以生態休閑旅游為主題,常年在《南京日報》、《揚子晚報》和南京電視臺對我縣白鷺島生態旅游度假村進行宣傳,使白鷺島的游客每年都保持遞增16%以上。多次在南京、揚州、常州、合肥、徐州等地舉辦旅游推介會,有效地推動和激活了客源市場,使來安的知名度不斷提升、吸引力進一步增強。今年4月成功舉辦的中國&8226;第三屆白鷺島生態文化旅游節,充分展現了“五色建陽,多彩來安”的新形象,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好評。
五是堅持資金投入。近年來,縣政府投資500萬元實施了皖東烈士陵園改造工程,對陵園廣場、紀念館等基礎設施進行改建,豐富了景點內涵,提高了服務檔次。縣交通、民宗、文體、水利等部門政府性投資7000萬元,用于改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引導社會資本投資3.5億元開發了一批鄉村旅游、休閑旅游、城市快捷
酒店等多元化旅游新產業。今年以來,縣財政還先后撥付旅游業發展專項資金總計110萬元,用于獎勵和開展旅游景區創建和農家樂創建、第三屆白鷺島生態文化旅游節。三、我縣旅游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通過近幾年來的努力,我縣旅游產業有了長足的發展,但與周邊發達地區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
1、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加強。目前,通往部分景區、景點的道路大多等級低,尚處于路窄彎多不平坦的狀況,車輛進出不便,存在潛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2、旅游產業要素制約依然存在。在項目引進和推進中,因土地指標緊缺,導致一些重大旅游項目建設艱難;因資金和相關手續辦理等原因,致使部分項目進展緩慢,嚴重制約著旅游業健康快速發展。
3、旅游資源與文化融合有待挖掘。部分旅游景區項目內容過于單調,停留在觀光層次,對文化內涵挖掘不夠,文化含量明顯不足;以歷史人物、歷史古跡、歷史遺跡等一批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人文景觀特色沒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對人文歷史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不夠。
4、旅游產業化整體水平有待提高。旅游產業鏈尚未形成,滿足不同類型、不同規模游客需求的接待能力較差;旅游商品研發深度不夠,旅游商品市場不成規模。
5、旅游行政執法開展困難。我縣還沒有成立旅游執法和監管機構,旅游行政執法、旅游服務質量監督檢查、旅游投訴案件處理等工作無法開展。
三、推進我縣旅游產業發展的意見與建議
豐富獨特的旅游資源,快速增長的經濟總量,為我縣旅游業發展積蓄了后勁;省政府去年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發展旅游業的實施意見》,更為我縣旅游業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政策機遇。我們一定要抓住這些有利時機,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實現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
1、進一步提高認識,充分認識發展旅游產業的重要意義。縣政府要把旅游產業提升到支柱產業的重要位置來抓,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細化各項措施,確保旅游產業實現科學發展;要強化旅游部門的職責,使旅游管理部門在旅游資源的保護、利用、開發和管理中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推進各項工作全面落實;要建立健全旅游產業發展工作協調聯動機制和激勵機制,嚴格考核兌現,實行重獎重罰,充分發揮各地各部門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強力推進旅游產業發展,真正形成部門聯動、齊抓共建、合力發展的良好局面。
2、進一步解放思想,切實優化旅游產業發展投融資環境。認真研究制定稅收、土地、產業扶持等方面的優惠政策,以最優惠的政策,最優越的條件,吸引有實力的客商到我縣投資開發旅游產業。強化主體意識,用產業化的思維和市場化的運作手段,大膽引進民間資本、社會資本參與旅游產業發展,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
3、進一步加強規劃,統籌謀劃好旅游產業的持續發展。
堅持先規劃后建設原則,根據《來安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制定旅游項目專項規劃,對各類景點、服務設施進行科學布局;積極探索旅游項目與農業項目捆綁,緩解土地指標壓力的新形式,切實加強對旅游項目規劃、建設的深層次管理。堅持開發和保護并重,對各景區實行分級管理、分級開發、分級保護,避免生態資源遭到破壞。切實保護生態環境,實行旅游資源分段分批開發,避免一哄而上、低效開發、浪費資源,確保資源與環境的永續利用。
4、進一步加大投入,切實增加旅游產業政策性投入。通過加強旅游項目編制上報工作,積極爭取國家、省市更多的旅游項目資金;緊緊圍繞重點景區、田園風光線路,加緊編制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發展項目,積極爭取各級項目資金,確保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得到根本改善;縣財政每年都要列支旅游發展專項資金,并根據財力增長情況逐年增加,以充分發揮政府主導產業建設的積極作用。林業、農業、交通、發改、水利、建設等部門要把天然林保護、農業綜合開發、鄉村公路、農村能源、水利建設等專項資金的安排使用與發展旅游業結合起來,有效整合建設資金,切實推進旅游產品的開發建設。
5、進一步突出重點,切實提升旅游產業發展的層次。完善白鷺島生態旅游區和皖東烈士陵園接待設施和游樂功能,整合旅游資源,實現綠色旅游與紅色旅游有機緊密結合。督促指導白鷺島大酒店、金太陽大酒店和來城新區大酒店等高星級旅游飯店加快建設和申報評星工作,提升我縣旅游接待檔次。加快舞彩國際生態旅游項目推進步伐,打造“休閑度假的高端產品”。要注重加強與周邊地區的旅游區域合作,形成旅游精品線路。此外,還應采取集中培訓、委托培養、外出參觀等多種形式,加強旅游從業人員的業務培訓,提升服務技能和水平。
篇6
[關鍵詞]旅游管理;應用型人才;學科整合;參與式教學
隨著我國旅游業的發展,旅游活動出現全域化、休閑化、多元化、自助化、定制化等特點。“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以旅游業為優勢產業,通過對區域內經濟社會資源尤其是旅游資源、相關產業、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政策法規、文明素質等進行全方位、系統化地優化提升,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享,以旅游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種新的區域協調發展理念和模式”[1]。在這種“融合共享”特征明顯的旅游模式下,現有旅游從業人員的單一知識儲備和簡單專業技能已無法適應社會需求。旅游人才類型和培養模式需要以就業為導向,向高知識、高技能、高應用能力方向轉化。高校旅游管理是培養旅游行業高素質綜合應用型人才的專業,旅游人才培養中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實踐和創新是實現人才培養模式轉型的關鍵所在。199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布了《世界教育分類標準》,其中對應用型人才的定義是:是與普通高校培養的高等學術型、工程型人才相對應的高等職業技術型人才,是能將專業知識和技能應用于所從事的專業社會實踐的一種專門的人才類型。它要求培養出的人才要熟練掌握該行業一線生產所需要的各種知識和技能,是從事行業一線生產的技術型人才[2]。旅游行業的導游員、飯店服務員、禮儀人員、空乘人員等均屬于這類人才。目前我國高校本科旅游專業人才培養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培養定位模糊,教法單一,教學資金投入不足,學生專業自信力低,一線服務技能差,學生就業導向不夠清晰等。結合時下社會需求,高校旅游管理本科專業對人才的培養應以高素質綜合型為宗旨,以“學術+應用”“知識+技能”“全國+地方”“行業+專業”為模式,重點通過教學模式的不斷實踐和創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技能,實現學生從普通“旅游服務員”到高知、高技、高能的綜合型“旅游服務人才”的轉變。
一教學內容的創新
(一)通過“互聯網+”模式,拓寬知識獲取渠道,保持教學內容先進性
旅游行業跨界明顯、知識容量大、更新速度快,教學中必須跳脫出單純依托教材的傳統知識獲取模式,緊跟“互聯網”“大數據”,才能保持學科和教學內容的先進性、前瞻性,才能保持起旺盛的生命力。在信息時代,“‘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但這并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3]。教學中以手機等自媒體作為主要的學習工具,一來可關注旅游企業、科研機構、旅游院校等的微信微博公眾平臺,及時獲取國內外旅游業發展的最新動態和知識。一來可進行“互聯網+旅游”“互聯網+微平臺”“互聯網+課程”的學習拓展。如通過“雨課堂”“釘釘”等互聯網平臺開展師生課堂內外同步學習交互,學習交流更為方便快捷。
(二)緊扣行業發展趨勢,突出地域特色,加強地方特色內容教學
大理是全球知名的旅游熱區。作為地方高校,大理大學在旅游地域性研究方面獨具優勢。旅游管理是理論和實踐高度結合的學科,所以,在教學中廣“接地氣”,增加旅游“地方性”的內容極為必要。比如,在“鄉村旅游”授課過程中,應緊扣鄉村振興主題,依托大理深厚的歷史文化、豐富的少數民族風情、獨特的地質資源以及眾多的古村鎮文化旅游空間資源,吸收借鑒環洱海保護開發的先進經驗,借助多樣的文旅、農旅休閑模式和案例,通過案例和田野教學,理論聯系實際,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引發學生對行業政策、發展的關注和思考,提升他們對鄉村旅游途徑下的鄉村振興的科研興趣。
(三)多學科融合教學,拓寬學科視域,提升學生的綜合修養
旅游學科屬于綜合性學科,應適當增加不同的學科知識,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比如教學中地理與旅游的融合,能有效地展現旅游資源的“地方性”特征,能幫助學生加強對旅游動機形成、游客空間位移、旅游景觀和旅游模式的特色化發展等內容的理解。再則,在“旅游地理學”“人文地理學”課程中,結合大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態勢,加入人口、民族、農業、工業、城市、宗教、語言、政治、旅游等地理要素主題,既能增加學生的地學修養,又能引起學生對人類社會發展的關注,突出旅游專業的地方性特征。還有,旅游與藝術的融合,在模擬導游等技能型課程中加入民歌、舞蹈等地方文藝專題,在“旅游人類學”課程中加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內容,能有效拓展學生知識面,增加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專業技能。
(四)加強旅游行業從業資格準入和技能提升內容教學,提高考證過關率,為學生就業奠定基礎
旅游專業的學生可考的國家級從業資格證書有:導游資格證、茶藝師資格證、人力資源師資格證,教師資格證、普通話資格證、會計資格證、秘書資格證等十多種,這些證書是學生就業的“敲門磚”,但是證書的獲得對學生實做技能的要求較高。為幫助學生提高這些資格證的過關率,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加入相關內容,加大實訓力度。如利用“旅游語言基礎”課程加入語音學的知識,提高學生普通話的語音標準度;利用“茶藝鑒賞”課程加大茶藝實訓,提升學生手動能力;利用“導游業務”和“模擬導游”課程,進行導游考證面試模擬,加入應試技巧的內容,同時密切關注每年國家考證的變化,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提升學生導游考證過關率;在課內技能實訓教學的基礎上,利用“專業技能強化訓練”課程對學生的專業技能進行再強化,鞏固學習成果。
(五)以科研項目為載體,促進科研與教學內容的深度結合
首先,有條件的師生積極申報各種課題,積極參與地方性旅游規劃和科研項目。其次,在教學中增加科研的內容,如大理地區,大家都較為關注的大理全域旅游發展模式、大理“六大景區”發展現狀、大理導游的生存現狀、大理溫泉休療現狀、環洱海地區鄉村旅游發展模式、蒼山和洱海的保護問題、大理旅游線路設計現狀、大理古城人民路“擺客”現狀、問題和解決對策等,豐富課程內容,提升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增加學生對旅游業的關注和科研修養。
二改進教學方法
(一)全面踐行學生參與式教學,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為避免“灌輸式”教學帶來的聽課疲勞,在遵循常用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應注重教學主體轉換下的參與式教學,確保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公平性。參與式教學相對于“灌輸式”教學,教學中讓所有人能積極主動、全身心投入學習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擁有參與和發展機會的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是一種合作式或協作式的教學法。這種方法以學習者為教學的積極成分和中心,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不僅能夠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探究、創新和實踐精神[4]。1群體參與群體參與即全員參與。在旅游專業教學中應經常使用,如教師給出論題,學生分組討論并陳述觀點。由于學生的參與能力有差異,在這種分組教學法,很難確保每一位學生都“動”起來。我的做法是:利用手機或自媒體設備,各組學生自行查找內容,組內組間互通信息,避免雷同和抄襲,找到資料后組內各成員均需進行內容的文字或者錄音分析。時間允許時,每位組員上臺定時進行口語表述;時間不允許時,組內選出分析表達最好者,代表小組上臺陳述。多年的教學效果表明,此法“一箭雙雕”,既能保證參與的廣泛性,又能保證資料查找的準確性和全面性。理論課程可采用此法。如“導游業務”理論授課時,請學生查找導游帶團相關案例,學生的積極性高,內容記得牢,很受學生歡迎。2個體參與教學中也要強調學生的個人參與與個性展示。以“旅游學概論”課程為例,教學中加入“每日一聞”播報。在課前布置與課程相關主題,請學生課下查找,課程開始時進行5分鐘左右的旅游要聞播報,按學號順序進行,確保每一位學生的公平參與。此法增強學生對旅游行業的關注度,同時,大大提高了學生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總結歸納能力和自信力,學生參與和接受度高,教學效果較好。3角色參與以“假如你是我”“今天我為師”等為主題。利用“翻轉課堂”,進行師生角色互換,要求學生以教師身份完成一個完整的短時教學過程。此法顯示,角色互換是一種“教”與“學”的公平,鍛煉學生組織能力、表達能力、教學技巧的同時,也給教師一種提示和參考:尊重學生需求,教學效果必然更高一籌。4視覺參與結合教學內容,適當播放音視頻教學資料,通過“視頻+記錄+評論+感悟+糾正”的方法進行學習。如利用“模擬導游”課程,對學生利用實驗課自制的景區導游視頻進行觀看分析,糾正講解中的不足;利用“人文地理學”課程,將理論講授、師生互動教學與人文地理視頻教學緊密結合,題材應結合課題廣泛而深刻,如人口、語言、文化、環保、戰爭、地緣、城市、糧農危機以及地方發展等皆可納入,學生受益匪淺,教學效果非常好。
(二)以學生參與為主導,積極推行情景模擬教學法
“情景模擬教學法”是一種創設接近工作真實環境的場景,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場景中,進行不同工作角色模擬,從而整合專業知識、提升專業技能的一種方法[5]。比如在“導游業務”課程中,可經常采用這樣的方法:讓學生分組創設導游帶團情景,準備道具,模擬導游員、游客、旅游服務供應商等等,以情景劇的形式表現導游帶團場景。多年教學經驗表明此法極受歡迎,尤其是在公選課采用此法,多專業學生協作完成情景模擬,學習過程人人參與,寓教于樂,極大地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既增進了不同專業學生的交流,又展示了旅游專業靈活的教學模式,還能引起學生對旅游從業人員執業環境的關注,此種教學法對于學生的組織能力、表達能力、表演能力、隨機應變能力、職業適應能力、心理素質都有較大提升。教學效果極佳。但是,此法多適用于技能型課程的實訓環節,而且人數太多效果不一定理想。
(三)群體參與和個體參與結合,采用野外觀察學習法,節約教學成本
此法適用于有野外實踐環節的課程。如“鄉村旅游”,在理論講授鄉村旅游的概念、特點、類型的基礎上,利用實訓課時帶學生到周圍鄉村旅游形態典型的村落進行田野調查,讓學生實地觀察鄉村旅游發展狀態,以小組為單位,從不同角度尋找存在的問題,回校后寫成調研報告。比如大理環洱海地區鄉村旅游發達,案例典型。學校到調查點,公共交通便捷,費用較低。再如“模擬導游”課程,教學中需要進行景點的實地講解,可以利用校園環境進行講解訓練,不出校門,方便安全,不產生任何費用。野外觀察學習法,學生的理論學習和實踐應用能力都能獲得提升,選點合適的話,既能完成課程內容,又節省教學成本。
(四)充分利用現有課外資源,推行實景講解法,全面提升學生的專業綜合應用能力此法為“模擬導游”課程專用教學方法,課程具體講授導游資格證考證景點和景點景區講解的技能技巧。可充分利用現有課外資源,先以校園環境為一級講解點進行初講訓練,以小組為單位按單體景觀分個人講解,待講解成熟,再選擇當地內門票費用少,交通便利,自然條件好,文化內涵高,距離較近的代表型景區為二級講解點進行實訓。講解點不一定選熱點旅游區,但必須具備以下特征:景觀典型、資源有特色、自然與人文結合、歷史悠久、民族特色濃郁、體驗度高。大理地區首選大理大學、大理古城、感通寺、南詔德化碑、洱海月濕地公園、白族名鎮喜州等。實景講解,學生綜合應用能力提升快,是一種較適用的教學方法。
三結語
篇7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野渡”為你整理了這篇關于金融支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調研報告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擬稿人 張婭)根據縣委辦《關于做好“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調研”的通知》要求,澄城縣金融中心成立了調研組,深入到銀行業金融機構、融資擔保公司以及部分民營企業,重點對“十三五”期間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情況、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以及金融風險防范面臨的挑戰等進行了調研,下面淺談全縣金融業發展的現狀、面臨的挑戰以及如何做好金融支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全縣金融業發展現狀
我縣金融業初步形成了以銀行、保險為主體,其他金融機構并存的金融組織體系。“十三五”期間,縣域金融機構認真貫徹執行了國家貨幣信貸政策,金融總體保持了平穩運行,有力地支持了全縣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1.金融與實體經濟的對接進一步緊密。通過定期組織召開政銀企對接會,促進金融與實體經濟建立常態化的聯系,支持了縣域中小微企業發展壯大;大力拓展了適合“三農”的信貸產品和貸款方式,滿足了“三農”群體的金融需求;加大了重點項目建設支持力度,促進了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2.金融創新不斷深化。為貼近市場需求,拓寬融資渠道,各金融機構針對縣域企業及農戶的特點,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郵儲銀行推出“助保貸”、“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建行推廣“云稅貸”、“抵押快貸”等信貸產品,聯社針對經營良好且仍有信貸需求的企業客戶、有實體但抵押物不足的企業分別推出“誠稅貸”、“無還本續貸”及“融資性擔保公司貸款”等產品,農行推出“網捷貸”、“惠農e貸”,長安銀行推出“優稅e貸”等,全縣銀行業金融機構大力創新信貸產品,以“最多跑一次”為改革統領,全面簡化融資手續、壓縮辦貸時間、降低獲貸成本,幫助小微企業和“三農”群體解決融資需求。
3.培育掛牌上市企業逐步推進。“十三五”期間,省市明確了企業上市掛牌獎勵標準,為推動縣域企業掛牌上市,我縣積極組織資質較好的企業,參加市上舉辦的擬上市掛牌企業培訓會,鼓勵引導企業通過上市掛牌達到直接融資的目的,并根據企業意向,建立了擬上市掛牌企業后備資源庫,并成功上市掛牌企業1戶。
4.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進一步完善。“十三五”期間,通過政府參股、控股華冠融資擔保公司,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進一步完善。通過與縣域銀行合作,建立了銀行、企業、擔保公司三方共贏的良好格局,擴大了“三農”群體和小微企業的信貸獲得率,提升了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能力。
5.“智慧縣域+普惠金融”項目落地實施。“十三五”期間,縣政府與螞蟻金服集團合作,通過對“互聯網+”的應用,在支付寶智慧縣域平臺為我縣農戶開通了普惠金融信貸申請入口。根據大數據建立的授信風控模型,農戶可申請到無抵押、免擔保、全天候的金融服務,整個申請流程由農戶在支付寶端完成,實現了3分鐘申請,一秒鐘審核放款,0人工干預,按日計息,隨借隨還的金融服務。“智慧縣域+普惠金融”項目的落地,進一步推動了縣域經濟轉型升級,落實了鄉村振興戰略部署。
6.金融生態環境持續良好。“十三五”期間,為更好地防控金融風險,縣政府建立了金融風險防控聯席會議制度,成立了澄城縣網貸機構風險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澄城縣處置化解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專項行動領導小組、澄城縣金融突發事件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澄城縣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領導小組等機構,并制定了《澄城縣金融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等多個文件。組織開展了清理整頓各類違規違法金融活動、非法集資風險排查活動、逃廢金融債務打擊活動、處置化解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專項行動、金融領域涉黑涉惡專項斗爭以及涉眾型經濟案(事)件風險排查等活動,切實防范和化解了金融風險,嚴厲地打擊了擾亂、破壞金融秩序的行為,同時加強日常監管,對全縣融資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開展風險排查,嚴格落實小額貸款公司和融資擔保機構相關監管政策,加大監管力度,督促其合規經營,努力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
二、全縣金融業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1.金融發展的潛力有待挖掘。“十三五”期間全縣各項存款余額和貸款余額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金融業發展相對滯后,無論是資本實力、經營管理水平、風險控制能力,還是產品創新能力、人才隊伍素質,都難以滿足發展需求。特別是農信社的歷史包袱未得到徹底化解,改制緩慢,法人治理結構還不完善。“十四五”期間,提高金融企業綜合競爭力顯得更加重要,仍需在改革中發展壯大。
2.金融結構調整任務艱巨。融資結構、信貸結構不合理,企業直接融資步伐緩慢,企業債券市場嚴重滯后。“十三五”期間,信貸資金傾斜縣域重點項目的力度不夠,部分產能過剩行業信貸投入過大,潛藏著較大的信貸風險。縣域經濟發展的資金供應和中小微企業的有效融資依然不容樂觀。“三農”群體資金需求仍得不到有效滿足,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發展步伐緩慢。必須把金融結構調整擺在突出位置,加快調整金融組織結構、融資結構和信貸結構的步伐。
3.金融風險亟待防范。“十三五”期間,尤其是疫情影響,面對經濟下行壓力、經濟轉型、產業升級、產能過剩等客觀因素的影響,金融風險也暴露出一些問題。金融業鏈條長,市場信息不對稱,又易受外部因素干擾,不確定條件多,利益誘惑大,風險點多面廣,隱蔽性、突發性、傳染性、危害性強。“十三五”期間我縣非法集資案件較“十二五”期間有所增多,尤其隨著互聯網金融業的發展,上網跨域非法集資現象頻增,穩控任務還很艱巨。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和融資慢的問題仍未有效解決,防控金融風險,優化生態環境仍需加強。
三、做好金融支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幾點建議
因國際疫情影響,未來幾年,世界經濟仍將處于震蕩調整期,我國的經濟發展進入中高速、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新常態。我縣金融必須適應新常態的發展,把握、引領新常態帶來的機遇,發揮自身優勢,勇于擔當挑戰,實現跨越發展。
1.加大資金投放力度,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1)擴大金融供給總量。完善金融機構考核辦法,建立財政性資金“存貸掛鉤”考核機制,實行“多貸多存”,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向上級行爭取更多的信貸規模,激勵金融機構擴總量,調結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有效信貸支持。引導保險資金參與地方經濟建設,深入挖掘地方法人金融機構信貸潛力,為縣域經濟發展和轉型升級提供充分的資金保障。
(2)優化金融產業投向。充分發揮銀行主力軍作用,支持保障基礎設施、民生工程等重點項目的融資需求。加大對金融機構涉農、中小微企業貸款增量獎勵補貼力度,充分發揮財政金融合力,鼓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縣域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持。優化營商環境,改進信貸管理模式,降低企業獲得信貸難度和成本,提高各類金融工具的使用效率,全面推動和提升縣域內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綜合質效。進一步完善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機制,建立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向小微企業發放信用貸款。降低三農融資成本,為農村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等領域內的農戶、企業及經濟組織提供優質服務,搶抓政策機遇,不斷完善農村資金互助社治理結構,提升發展質量。
(3)做好縣域融資平臺轉型升級服務工作。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縣級融資平臺的支持力度,積極爭取縣級貸款審批權限;結合縣域融資平臺現狀,改進授信評級機制,拓寬信息采集渠道,綜合考慮貸款用途、融資背景、未來收益等要素,提高風險評級的合理性;落實服務價格相關政策法規,厘清各項收費項目,清理不規范經營行為,在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基礎上適當降低評估費、抵押登記費、擔保費等收費項目;在現有債務化解過程中,凡平臺公司不能一次性結賬的,協調承貸金融機構,與融資平臺公司協商,盡快達成新的還款計劃,科學合理釋緩償債壓力,不盲目抽貸、壓貸或停貸,切實防范處置風險中的風險。同時積極發揮我縣融資擔保公司作用,鼓勵其依法依規為國有企業提供市場化的融資擔保服務,實現融資平臺轉型平穩過渡。
2.加強資本市場建設,提升企業融資能力。
梯次推進企業掛牌上市。出臺我縣支持企業加快資本市場融資若干措施,積極推動一批企業改組改制,重點培育和扶持符合產業政策、具有我縣特色行業和支柱行業背景、發展潛力大、市場前景廣闊的行業龍頭企業作為上市后備資源。加強各類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中小微企業在“新四板”掛牌融資。支持“新三板”優質掛牌企業分層或轉板上市。鼓勵和引導初創期創新型小微企業規范改制,在省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成長板”先行掛牌,條件成熟后轉“新三板”掛牌。加強與省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的戰略合作,在掛牌企業資源培育、中小微企業綜合金融服務、信息交流共享等方面展開全面合作,充分發揮“新三板”和省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直接融資、規范治理、價值發現等重要功能,共同推動我縣中小微企業在“新三板”和省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掛牌,打造縣域企業掛牌上市集群。
3.深化金融改革創新,提升金融服務水平。
(1)加快農信社的改制步伐。農信社是我縣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重要力量,是服務“三農”、小微企業的主力軍,改制組建農商行是主動深化地方金融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關鍵一步,是促進我縣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推動協調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大任務。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廣泛運用政府、市場、農信社三個資源,著力完善經營管理機制,優化監管指標,全面加快農商行組建工作步伐,持續提升金融服務經濟發展水平,為我縣經濟平穩健康發展與社會和諧穩定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撐。
(2)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資體系。采取多種措施,積極吸引各類金融機構入駐,引進先進的服務模式和管理技術;推進銀行業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創新業務模式;持續推進保險業創新,支持發展農村養老健康保險、扶貧小額信貸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等普惠保險業務。穩步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積極服務和保障我縣農業發展,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種植(養殖)大戶開展商業補充保險,積極發展果業、大棚蔬菜等地方特色農業保險產品;積極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的增信作用,加強公司能力建設,以政府資金為主導,鼓勵多元化投資,提高擔保規模和放大倍數,做大做強我縣融資擔保公司,增強服務小微企業和“三農”的能力。大力發展小額信貸公司,增加農戶小額貸款的投放,逐步規范民間借貸,引導更多的資金流入農村,支持“三農”經濟發展。
(3)推動“互聯網+”金融創新拓展。“互聯網+”是新產品、新技術、新方法、新組織、新市場的引入,互聯網金融是一種新型業態。互聯網金融的產生,會出現一個既不同于商業銀行的間接融資,也不同于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第三種模式。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貸款、股票、債券等發行和交易直接在網上實現,大大減少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更加有效地進行資源配置,真正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的管理運作。互聯網金融的拓展,將開創新的金融模式,進一步推動金融業向前發展。
(4)大力推進綠色金融試點。根據現階段提出的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要求,大力發展能效貸款、排污權抵押貸款、碳排放權抵押貸款、林權貸款、集體土地抵押貸款等貸款方式,積極支持基礎設施、民生工程等重點領域的節能減排項目和服務。支持傳統企業依托科技創新實現轉型升級,促進傳統產業形成綠色新業態。
4.加強金融風險防范處置,優化金融生態環境。
(1)加強金融機構監督管理。建立健全金融監管機構,統籌協調推進金融監管工作。完善金融風險防控聯席會議制度,建立監管信息交流共享機制,加強對轄內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以及重點行業和領域的金融風險排查與監測,防止潛在風險向金融體系傳導蔓延。
(2)依法維護金融債權。建立健全企業和個人逃廢債務聯合懲戒機制,定期公布惡意逃廢債務和“惡意脫保”的企業和個人“黑名單”,依法加大懲處力度,維護金融市場秩序。支持金融機構依法做好債務清收工作,加大金融債權案件保全、執行力度,加強金融債權案件執行爭議的協調力度,充分利用司法、公證、仲裁、調解等方式預防和解決爭議糾紛,提高執行效率,依法保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篇8
反洗錢工作調研報告范文(一) 近年來,隨著農發行業務的不斷發展,企業對開戶網銀的使用也日益廣泛。網上銀行又稱網絡銀行、在線銀行,是指銀行利用Internet技術,通過Internet向客戶提供開戶、銷戶、查詢、對帳、行內轉帳、跨行轉賬、信貸、網上證劵、投資理財等傳統服務項目,使客戶可以足不出戶就能夠安全便捷地管理活期和定期存款、支票、信用卡及個人投資等。
網上銀行使金融服務從柜臺延伸到網絡,具有無紙化交易、服務方便、快捷、高效、可靠、經營成本低廉、簡單易用等特點,為社會經濟活動帶來了很多便利。同時,網上銀行業務所特有的便捷性、隱蔽性、虛擬性、復雜性和跨國性,也為不法分子的洗錢活動提供了可乘之機,使反洗錢工作面臨著諸多問題,給金融機構反洗錢帶來了嚴峻的挑戰。農發行有網銀業務,因此也存在相關風險。 網上銀行反洗錢工作存在的隱患和問題如下,
1、網上銀行缺乏法律法規的保障
網上銀行是經濟金融活動的一部分,它離不開法律的規范和保障。目前,我國仍然沒有一部完整的關于網上銀行的法律規章制度,缺乏對網上銀行嚴密有效的監管措施,并且,現有的反洗錢法律法規主要針對的是金融機構或特定非金融機構的傳統業務,很難規范網上銀行業務的發展。法律法規的缺失給不法分子添加了更多的便利,增加了反洗錢的難度,使網上銀行的經濟金融活動不能正常有秩序的進行。
2、網上銀行無紙化交易增加了監查可疑交易的難度
網上銀行業務采用的是無紙化交易,客戶通過互聯網可以隨意自主地匯劃資金,無須注明用途,沒有原始單證,只有業務流水和分戶賬。在傳統支付交易的辦理中,客戶需要到銀行柜臺上填寫相關票證,寫明交易的時間、金額、用途等要素,并簽名確認,一筆交易要經過多個相關工作人員的經辦、授權、審查才能辦理,在如此嚴密的業務流程控制下,多次、頻繁發生的大額交易很容易被察覺。與傳統的業務辦理流程相比,在無紙化交易的過程中,銀行更難對其資金進行監控和分析,這也就增加了對可疑交易監查的難度,更利于洗錢犯罪行為的滋生。
3、客戶身份識別問題
客戶身份識別是金融機構反洗錢工作的第一道關口。金融機構通過確認客戶的真實身份,及時發現涉嫌違法犯罪的可疑客戶,從而在源頭上預防洗錢犯罪,有效保護金融體系的安全和穩定。但是網上銀行業務的隱蔽性和虛擬性嚴重妨礙了客戶身份的識別。現在,許多網上銀行的信息交流和業務辦理,都可以在幾乎匿名的方式下進行,匿名的方式導致無法辨別客戶的真實身份,這為洗錢者提供了方便之門。
4、交易機制不夠嚴格
客戶通過網上銀行辦理支付轉賬等業務時,沒有相關機制對其交易進行限制,例如在實際操作中,有的行對個人網上銀行客戶單筆支付金額和每日累計金額不予以限制,任憑資金自由進出,這種寬松的交易機制無疑為洗錢等非法分子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網上銀行業務不斷完善,業務量持續增加,怎樣持續穩健的發展網上銀行業務,防范打擊利用網上銀行業務洗錢等非法犯罪行為,已成為廣大金融機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以下提出幾點關于網上銀行反洗錢的建議,
1、建立和完善網上銀行反洗錢法律法規
加強和完善網上銀行相關方面的法律法規,實施對網上銀行支付交易嚴密有效的監管,是預防和打擊洗錢活動的重要措施。我國網上銀行發展迅速,而相應的法律法規無法滿足網上銀行目前迅猛的發展現狀。所以,必須及時建立和完善網上銀行反洗錢法律規章制度,以便規范網上銀行業務,避免網上銀行監管出現紕漏。 2、完善交易紀錄信息的保存由于網上銀行采用的是無紙化交易,對于交易紀錄信息的保存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銀行很難對其資金進行監控和分析。因此,必須對交易記錄信息保存作出明確規定,完善網上銀行業務交易紀錄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實性,確保核查時能夠及時還原交易信息,防止洗錢行為的發生。3、做好客戶身份識別工作相關條款規定,金融機構利用網上銀行為客戶提供非柜臺方式的服務時,應實施嚴格的身份認證措施,強化內部管理程序,識別客戶身份。所以,網上銀行業務在進行客戶身份識別時,應該做到嚴格執行客戶網上銀行業務準入時的身份認證,確保客戶身份真實,金融機構應通過實地調查等措施,掌握客戶的真實情況,以此來防范客戶利用虛假材料開戶、交易,規避洗錢犯罪的發生。
4、完善網上銀行交易機制
寬松的交易機制會給不法分子更多鉆空子的機會,所以應該改變過于寬松的交易模式,設置一些限制來杜絕洗錢犯罪行為的發生。例如在網上銀行業務引入現金管理有關規定,對單位客戶網上業務設定累計金額限制等等。此外,還應該完善網上銀行交易監控技術手段,對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進行自動、及時監測和記錄,使數據甄別分析智能化,使反洗錢工作逐步規范化、科學化,為異常交易的識別提供基礎信息,提高網上銀行洗錢活動的敏銳度、時效性和準確性,為打擊網上銀行洗錢犯罪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總而言之,我們要重視和打擊洗錢等非法犯罪行為,通過不斷的探索、實踐,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反洗錢預防體系,切實提高反洗錢防控水平,將洗錢活動阻止于發生的源頭,維護廣大人民的切身利益不受侵害,保證國家金融經濟體系持續穩健發展。
反洗錢工作調研報告范文(二) 反洗錢工作在當今復雜的金融和社會環境下是一項重要而艱巨的工作,做好反****工作是國家利益和人民群眾根本客觀要求,是維護金融機構誠信及金融穩定的需要,也是保證信譽支付穩定,促進農村信用社發展的保證。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金融機構反洗錢規定》、《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金融機構報告涉嫌恐怖融資的可疑交易管理辦法》和《金融機構客戶身份識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的相繼頒布實施,農村信用社反洗錢認識得到了進一步強化,初步建立和完善了反洗錢內控制度,明確了內部反洗錢操作流程,基本上能按規定開展反洗錢日常工作。但由于反洗錢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要求,無論是工作力度、實效,還是長效管理機制建設,都未達到有關要求,亟待于在今后工作中進一步加強和提高。現結合工作實際,淺談農信社在反洗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存在問題
反洗錢工作思想認識不深刻。思想認識是制約農村信用社反洗錢工作質量提高的關鍵因素。雖然反洗錢工作已開展多年,市縣人行和聯社也做了大量工作,并進行了多次培訓,但缺教材、缺師資、缺案例、缺成熟規范的反洗錢技術模式,從而培訓也只是停留在低層次水平,翻來覆去抄法規、讀概念,對如何深化反洗錢工作的現實指導意義不大。在實際工作中多數職工不熟知與其業務相關的金融法規和行業制度規范,憑感覺、憑經驗辦理,業務處理隨意性較強,不能及時識別和防范洗錢活動。加之部分農村信用社的管理人員及員工對反洗錢工作重視不夠,表現在:一方面認為農村地區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經濟發展落后,貪污、販毒、走私、黑社會等犯罪分子不會通過本地信用社進行洗錢犯罪;另一方面是怕得罪客戶,擔心業務流失,影響自身經濟效益,發現疑點后沒有深入調查。
反洗錢工作宣傳力度不到位。反洗錢工作的艱巨性,決定了加強力度宣傳相關知識的必要性。由于農村信用社的服務對象主要是三農,而農村文化素質高的年輕人基本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都是文化素質較低、體弱病殘的老人或留守兒童,再加之農村地區大多交通不便,消息閉塞,群眾基本不知道洗錢為何物,更談不上了解或熟悉反洗錢的相關法律法規了,而農村信用社的反洗錢相關知識宣傳只局限在信用社所在場鎮 或結合懸掛橫幅標語等方式宣傳,也沒有深入到偏遠的、交通不便的鄉村,沒有真正把宣傳工作落到實處,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從而沒能在社會上營造出 打擊洗錢犯罪強烈之勢。
反洗錢工作崗位履職不落實。一是縣級聯社制訂的相關制度中,雖然明確了牽頭組織部門的工作職責,相關部門的職責以及部門之間的協調,而在實際工作中都未得到落實,造成部門之間相互推委, 工作效率低。二是縣級聯社指定信用社主管會計為反洗錢崗位兼職人員,但主管會計既要承擔會計職責又要履行出納復核職責,工作量大;再則對反洗錢的相關業務知識了解只上級聯社轉發的文件,對可疑交易的辨別能力較差;加之反洗錢相關案例學習較少,缺乏反洗錢的工作經驗,這些都直接影響反洗錢工作的開展。三是信用社存在重現金支出管理、輕現金收入和大額轉賬業務管理的現象,聯社雖制訂了相關審批辦法,但信用社科技手段相對落后,對上報聯社審批的大額現金及轉賬業務需電話請示后方可辦理,而聯社相關人員無法現場審核交易的真實性,只得事后補批,一定程度上致使審批流于形式。四是雖制定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信息報告、分析程序和操作規程,但只停留在操作人員的口頭匯報上, 且只進行了簡單的登記、審批和匯總,操作不夠規范、隨意性較強。五是未制定內部反洗錢工作激勵約束辦法,未將反洗錢工作納入部門、員工日常和年度考核,工作人員缺乏責任性、主動性和積極性。這些都導致反洗錢工作不能高效開展實施。反洗錢工作資料審查、保管不規范。由于農村信用社機構人力資源不足,客戶經理配備不齊,而客戶經理面對的客戶對象多且雜,于是對客戶的了解有限,柜面也只對客戶開戶資料進行了即時的完整性審查,沒有實地調查開戶資料真實性和開戶單位經營狀況,因此開戶資料真實性調查不到位的現象普遍。同時,個別信用社對開戶資料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對開戶單位有關證件審查不嚴,開戶資料檔案的保管不規范,造成開戶資料檔案缺失,不能及時有效排查風險。
反洗錢工作協調機制不完善。一是各金融機構之間缺少協調和資源共享的機制,農村信用社與其他商業銀行、工商、稅務、紀檢監察部門沒有實行橫向聯網,無法真正實現客戶身份識別的資源平臺信息互通,對客戶身份無法有效識別,對大額資金的來源無法進行辨別分析,給一些洗錢犯罪分子造成可趁之機,反洗錢工作沒有形成聯動。二是由于縣級人行與反洗錢的聯系機構屬于同一級別,制約了區域性人民銀行反洗錢聯席機構,不能有效發揮反洗錢聯系部門的職能,難以將金融機構、工商、公安、紀檢監察部門聯合起來,無法形成強大的反洗錢社會聯動網絡,無法營造良好的社會反洗錢氛圍。
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反洗錢社會氛圍。一是加大社會公眾宣傳力度。在集鎮、鬧市和營業窗口宣傳的同時,聯合人行、公安、國有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和保險公司以及相關政府部門聯合在媒體上做公益性廣告宣傳,提高社會公眾對反洗錢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二是加大對偏遠農村反洗錢宣傳教育的投入,組織相關部門進行反洗錢宣傳,使偏遠農村的農戶更多地了解反洗錢知識和反洗錢的重要性;三是充分利用自身網點多、人員多、覆蓋面廣的優勢,向廣大群眾宣傳洗錢活動對社會的危害性,重點要向企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宣傳洗錢的方式和方法,從而營造濃厚的反洗錢社會氛圍。
規范完善制度,明確反洗錢業務流程。結合自身實際,盡快建立健全反洗錢內控制度。一是制定行之有效的操作規程和管理制度,以及反洗錢業務學習制度和違規違紀操作處罰制度,將反洗錢工作納入內部稽核范圍,增強反洗錢工作的監督檢查力度,加大對徇私舞弊,違規違紀操作的處罰。使反洗錢內控制度與信用社的業務操作規程和會計核算系統做到有機結合,兩者共同進步,相得益彰,促進農村信用社穩健經營和發展。二是將存款實名制、賬戶管理、票據監管全部納入反洗錢的管理范圍之內。三是在財務會計部門盡快設立專職反洗錢監管員,專門負責反洗錢的非現場監管、檢查、輔導以及基層信用社反洗錢崗位人員的培訓工作。明確各信用社的會計為反洗錢專職工作人員,實行崗前培訓,持證上崗的原則,每月發放一定的風險崗位津貼,主要負責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的甄別、分析、報送工作,不斷增強反洗錢工作人員的工作責任心。四是由人民銀行、財政和縣聯社共同出資設立反洗錢獎勵基金,對那些工作責任心強,準確甄別大額和可疑交易,發現可疑的洗錢犯罪人員,及時報告上級進行處理,挽回國家經濟損失的單位和個人進行獎勵。
重視人員培訓,培植反洗錢骨干隊伍。人民銀行應制定和實施對金融機構特別是縣級聯社的反洗錢由淺入深的系列培訓計劃,盡快培養一批具有專業技能的反洗錢業務骨干,再由這部分人員負責指導、培訓基層營業網點的反洗錢人員,不斷增強和充實一線反洗錢操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和可疑交易的甄別能力。通過采取舉辦多層次的反洗錢業務培訓班、編印反洗錢教材、組織反洗錢知識競賽、在金融機構開展巡回指導、案例剖析、以會代訓等多種形式,豐富和提高金融從業人員的反洗錢知識技能,提高處理、甄別、審議可疑支付交易的能力,培養出一批批反洗錢骨干精英,全面提升農村信用社員工反洗錢工作水平。
篇9
關鍵詞:農村圖書館;鄉鎮文化站;西部地區;對策
中圖分類號:F30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28-0058-02
農村圖書館建設狀況不僅反映著當前農村文化事業的發展程度,而且影響著今后農村文化建設的發展速度。因此,要繁榮農村文化事業,不斷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就必須切實加強農村圖書館建設,完善農村文化設施。
一、當前西部地區農村圖書館發展現狀
由于歷史和經濟等方面條件的限制,西部地區農村圖書館建設相對滯后,以柳州市為例,從縣、鄉、村三級圖書館建設情況分析,可以看出當前西部地區農村圖書館建設仍十分薄弱。
1.縣級圖書館。柳州市共轄六縣四城區,各縣均建有圖書館,其中近年來新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柳江縣圖書館、柳城縣圖書館、鹿寨縣圖書館,三江縣圖書館蝸居于一老式建筑,而原融安、融水兩縣的圖書館因久遠失修或洪水浸泡,已成危房,目前已異地開工重建新館。在縣級圖書館的設備設施配置方面,除柳江、柳城、鹿寨三縣圖書館配備有圖書自動化管理系統和“共享工程”網絡設施外,其余設備均陳舊落后。
2.鄉鎮圖書館。鄉鎮圖書館大都是依附于鄉鎮文化站。目前,全市已建成達標的鄉鎮文化站有36個,占總數的41%,其中站內建有圖書館的有28個,配套有影音播放設備和計算機的有21個,在建的有19個,還有31個鄉鎮文化站因無站址、面積小等原因未達標。如三江縣16個鄉鎮文化站站址面積為零的就有5個,融安縣14個鄉鎮文化站有6個無站址,融水縣15個鄉鎮文化站平均面積僅為99.8m2。其他縣仍有部分鄉鎮文化站無站址、無基本文化服務功能。此外,在已建成的文化站中存在非法處置場地的現象,如原融安縣長安鎮文化站2003年在自治區宣傳部和縣財政的配套投入下,建成三層約400m2的辦公、活動場所(四至六層為鄉鎮干部集資建設的住宅),但建成后該文化站產權卻歸屬鎮政府所有,2005年鎮政府將文化站三層(約130m2)擅自出售給他人做住宅,而一層又出租,僅剩下兩層留給文化站使用,造成公共文化服務設施資源被嚴重侵占的后果。
3.村屯圖書室。借助全國文化共享工程的實施,柳州市村屯文化室、圖書室有了一定的發展,目前,柳江縣127個村民委員會,1 203個自然屯,其中建有圖書室的只有36個。柳城縣120個村民委員會,1 391個自然屯,其中建有圖書室的只有29個。而作為全國文化先進縣的鹿寨縣,也只建有105個村屯圖書室,北部的融水、融安、三江三縣,雖然各級政府加大力度進行扶持,但總體情況也不容樂觀,融水縣41個、三江縣25個,融安縣115個,三縣村屯圖書室共計也只有181個。
以上數據說明,西部地區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和服務仍十分薄弱,與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還有較大差距。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是當前我們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解決好這些問題,對于加強西部地區的農村文化設施建設和管理,促進西部地區農村社會的協調發展,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進程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二、加強農村圖書館建設的途徑和對策
1.夯實基礎設施建設。一是鼓勵整合文化、教育、廣電、體育等資源,建設綜合性、多功能文化活動中心,著力解決農村圖書室設施分散、重復建設、使用效率不高的問題,使有限的資源得到充分利用。二是以文化示范村建設為抓手,積極推進村屯圖書室建設,根據村級經濟和區位性質,分類指導、示范帶動,建設集圖書閱覽、講座教育、休閑娛樂等功能為一體的村屯圖書室。農村圖書室的基礎設施和圖書閱讀活動兩者相輔相成,農村圖書室是基礎設施,是外在的載體,農村文化活動是內在的內容,缺少基礎設施,文化活動就沒有了開展的陣地;沒有了文化活動,基礎設施就缺失了存在的意義。因此各級政府應制定農村圖書館設施建設、發展規劃,以法規的形式確定相關責任,有計劃、有步驟的實施;在國家資金不夠充裕的情況下,可采取逐個推進的辦法,建設一個,成型一個,最后實現全面建設好的目標。同時,各級政府要切實貫徹國務院《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管理條理》,通過建立上級紀委(監察)部門監督、問責的介入機制,用法制手段來解決基礎設施流失的問題,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三是建立、健全農村文化設施的管理制度,切實管好、用好現有的文化設施,依托各類文化設施開展活動,以活動促建設,以建設帶活動,進一步繁榮農村文化事業。
2.落實人員編制。一是保留牌子。結合新一輪的鄉(鎮)機構改革,改進鄉(鎮)文化站的管理體制,在繼續保留文化站牌子的基礎上,按照“以塊為主、條塊結合”的原則,在接受鄉(鎮)政府行政領導的同時,接受縣(市)區圖書館的業務指導,在圖書館長的配備與調動時,應征求縣(市)區文化部門的意見,以保證農村圖書館業務工作的延續性和穩定性。二是落實編制。根據實際工作需要,配足人員,原則上每萬服務人口配備一名圖書館管理干部,每個文化站至少要配備一名圖書館工作人員。在保證圖書館管理干部職數的基礎上,有條件的地方,根據精簡、效能的原則,積極探索文化站、廣電站、成人教育學校、黨校等機構合并或合署辦公,整合人力資源,促進文化資源共享。三是配好人員。新任命的圖書館管理干部要有大專以上學歷,同時文化站長應享受鄉(鎮)、街道中層副職待遇,并推行名站長的表彰評比。四是推行人員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實行公開招考、競爭上崗、雙向選擇、擇優聘用的用人機制,逐步建立按崗位、按任務、按業績定酬靈活的分配激勵機制,吸收優秀、年輕人才充實到農村圖書館管理干部隊伍中來。
3.加強干部隊伍的培訓。結合文化部從業人員職業資格制度,加強農村圖書館干部隊伍的培訓。縣圖書館、鄉鎮文化站要加強自身業務建設,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制訂年度農村公益性文化項目實施計劃,明確服務規范,改進服務方式,努力在社會教育、宣傳政策、提供娛樂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強化市、縣、鎮三級培訓輔導機制,市圖書館要定期組織全市基層圖書館干部輪訓,不定期、分專題舉辦圖書館骨干業務培訓;縣(市)區圖書館至少每年舉辦兩期以上鄉鎮圖書館業務骨干培訓班;鄉(鎮)圖書館要結合當地文化活動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業務輔導,進行示范教育,特別是要加強村屯業余圖書館員的培訓,使其成為村屯文化的組織者、管理者、實施者和傳播者。同時,積極引入社會力量進行培訓教育,委托本地高校舉辦農村圖書館干部大專學歷班。
4.實施農村圖書信息建設工程,縮小城鄉“數字鴻溝”。一是改進農村圖書館的運作機制,深化流動圖書館建設,采用政府集中招標采購形式,及時補充實用農業技術、健康養生、報刊雜志等受農民喜歡的書籍,市縣聯動、因需而為,直接配送到重點扶持貧困村和經濟欠發達鄉鎮,力爭最適應農民需求、最新出版的圖書能在第一時間到達農民手中。發揮縣、鄉鎮圖書館館藏圖書優勢,組織開展流動書架活動,并結合“農民讀書節”等活動載體,鼓勵和引導廣大農民多讀書、讀好書。鼓勵發展文化中心戶,由鄉鎮圖書館提供報刊書籍,集中借閱。 二是利用網絡和數字技術,實現資源共建共享。合理規劃,穩步推進農村文化信息網絡建設。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和數字技術,逐步建立網上圖書館、數字圖書館,整合、開發各類文化資源,提高文化資源的共享水平、利用效率和書籍閱讀的便捷程度。
三、結論
在農民的精神需求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而不斷高漲的時代,文化已成為實現新農村建設的源泉和精神動力。加強農村圖書館建設,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踐以人為本的具體體現,各級圖書館應牢牢把握科學發展觀、把握以人為本這個核心,堅持廣大群眾的主體地位,以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更廣闊的思想,更得力的措施,加快農村圖書館建設,最大限度地保障和維護人民群眾文化權益,讓群眾共享文化發展成果。
參考文獻:
[1]柳州市文化局.柳州市六縣鄉鎮農村文化情況調查表[R],2008-04.
[2]柳州市文化局.柳州市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調研報告[R],2008-05.
[3]柳州市文化局.柳州市社區和鄉村文化設施建設的情況匯報[R],2008-06.
篇10
加快整機、終端產品發展專題調研組
【內容摘要】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市整機生產企業發展現狀與存在問題基礎上,提出了加快我市整機生產企業發展的對策建議:出臺推動整機生產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對整機生產企業的引導和幫扶力度,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導整機生產企業集聚發展,著力破解整機生產企業發展難題。
【關鍵詞】整機 企業 發展
為貫徹落實市第十一次黨代會和市人大十三屆一次會議關于“振興工業經濟”、實施“工業強市”的戰略部署,按照局的統一安排,本調研組圍繞“加快整機生產企業發展”專題進行了深入研究探討。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目前我市整機生產企業的基本情況
從調研的基本情況來看,我市符合條件的整機生產企業偏少,全市僅50多家,重點集中在機電工業,產值約22億元(注:本文未將益銀公司產值統計在內),僅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3%左右;稅收約1.2億元,利潤3億元。從地域分布看,主要集中于***市區,少數分布在樂昌,個別在翁源、始興。從產品分類看,***市整機行業大致可以分為發配電設備、礦山設備、混凝土攪拌設備、工程機械、農業機械、輕工機械、加工機械、冶金環保設備、電子設備等九個板塊,已經呈現出產業集群的雛形。各個板塊的大致情況如下:
1、發配電設備。生產企業主要包括眾力、全力、天工、開關設備廠、華德、錦德峰、***特、同和等企業。主要生產水力發電機組、配電柜、電阻柜、變壓器、接地裝置、濾波裝置等產品。從規模和效益看,眾力的龍頭老大地位依然不可動搖,泡貫流水輪發電機組是省高新技術產品,眾力商標是省著名商標。該企業是廣東省行業龍頭企業,名列國內同行業“金剛”之位,是廣東省裝備制造業100重點培育企業。
2、礦山設備。生產企業主要包括鑄鍛機械、***瑞重工、遠大、冶化機械、通運達、核力重工、樂昌明裕等企業,主要產品有破碎機、球磨機、螺旋分級機、磁選機、電選機等。其中,***鑄鍛機械設備公司有生產破碎機的悠久歷史,“雙拳”破碎機是省著名商標,同時還生產喂料機、振動篩等,是***最大的礦山機械生產企業;***瑞重工發展迅速,成為***破碎機三大生產廠家之一,是***民營企業的杰出代表,建有***市礦山破磨機械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
3、混凝土攪拌設備。生產企業主要包括新宇、天源、新弘立、正業、銳鋒等企業。產品以混凝土攪拌機、攪拌站、運輸車等為主。其中,龍頭老大新宇公司曾經是***市明星企業,開發出混凝土攪拌機、攪拌站及其計算機控制系統、塔式起重機、混凝土運輸車,能生產混凝土攪拌機、站、車、泵全套設備,計算機在企業生產管理應用方面很有成果,曾獲得7項***市科技進步獎,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
4、工程機械。生產企業主要包括起重機廠、廣東力士通、佳爾華力士通、鐵友、勁力通等企業,主要生產汽車起重機、高空作業車、水平定向鉆機、齒條起道機等設備。其中起重機廠、新宇、力士通是經國家批準生產改裝汽車的3家企業,主要產品包括改裝汽車,有半掛車、隨車吊、油罐車、自卸車、公路養護車、專業工程車、混凝土攪拌車、粉粒物料運輸車、化工液體運輸車等,是***最大的專用車和起重機生產企業。
5、農業機械。生產企業主要包括二拖、廣興牧業、金鹿、閩***、省第二農機廠、常豐、金聯等企業,主要生產拖拉機、聯合收割機、裝載機等產品。其中,第二拖拉機廠是***最大的農機生產企業,丹霞牌商標是省著名商標,農田耕整機是省名牌產品,企業通過了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產品暢銷國內各省,并出口到南亞、東南亞、非洲多個國家。小手拖全省產銷量第一,小型聯合收割機全國同類機型產銷量第一。廣州廣興牧業設備(新豐)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禽畜飼養成套自動化設備、飲料加工機械等,2011年營業收入總額達7247萬元。
6、輕工設備。全市共有10多家輕工設備生產企業,生產的產品各不相同。其中,***永明機電公司主要生產離心通風機、煙草烤箱,是省煙草總公司指定的煙草烘烤設備定點生產廠。億利達機械公司是1992年成立的港資企業,主要產品為全系列數控全自動注塑機,屬于國內知名品牌產品,在全國同行業中排名約在10名左右,省內在6名以內,旭日公司現有注塑機的近7成均由***億公司供給并提供售后服務。粵佳太陽能公司主要生產太陽能熱水器,是省政府向全省新農村建設推廣使用的產品,承建了廣東省第一個農村經濟型太陽能熱水器示范村;承擔了國家級星火計劃《太陽能熱水器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普及和推廣》項目,產品已經在許多鄉村和廠礦得到廣泛應用。
7、機械加工設備。生產企業目前掌握的僅有樂昌兆銘公司、***市華利迅機器公司等少數幾家,且生產規模都不大。
8、冶金、環保專用設備。生產企業主要包括金龍重工、恒華重工、正安機械、***龍船灣機械、綠昇等企業。其中金龍重工公司主要生產鋼廠用板坯結晶器銅板和水箱,還生產破碎機、振動篩、給料機、皮帶輸送機、免燒磚機等設備。正安機械公司的大轉爐結晶器框架技改工程成果榮獲2006年***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主要生產連鑄連軋設備中大轉爐結晶器、扇形段、軋鋼設備卷取機等關鍵設備。***龍船灣機械公司是東陽光公司內部的機械廠,專門為東陽光的鋁箔、磁性材料、化工環保等部門研制生產專用設備。
9、電子設備。生產企業主要包括益銀公司、龍飛數碼科技和恒鑫等企業。除益銀公司外,生產規模都不大,但益銀公司在***只有裝配車間,對***的示范、帶動價值不大。龍飛數碼科技公司是一家專業的嵌入式POS收款機的研發及制造企業,建有***市嵌入式商業自動化系統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恒鑫公司主要生產智能線路板制作機,產品屬國內首創,擁有國家專利12項,獲得國家發明獎6次,產品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價格只有其五分之一至八分之一,某些技術領先于國外同類產品,打破了基于PC控制的PCB線路板制作系統長期依靠進口的局面。
從調查結果來看,我市絕大部分整機生產企業的生產方式是自身研發關鍵零部件進行組裝生產,只有少部分企業是自購原材料、研發、生產關鍵零部件,產品具備一定的技術含量,具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在我市的整機企業中,廣東省第二農機廠、***市***瑞重工有限公司、***市鐵友建設機械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業擁有自己的專利技術,其中還有部分企業的專利技術在10項以上,由于掌握了產品的專利技術,使得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具有較大的優勢。此外,還有部分企業的產品具備了自主知識產權和良好的市場前景,如廣東明珠集團***眾力發電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的水輪發電機組產品銷往全國近30多個省、市,企業自身在同行業排名省內第1、國內第5;***市***瑞重工有限公司生產的各式破碎機占領了省內35%的、外省15%的市場份額。
二、整機生產企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技術研發能力不足,規模偏小。50多家整機企業年產值平均約為4500多萬元,產值超億元的企業僅有眾力、鑄鍛機械、新宇、龍船灣等少數幾家,剔除這些重點企業之后,余下的企業產值更少,甚至不乏年產值在1000萬以下甚至年產值僅200萬元左右的小微企業,這些企業要做大做強尚需一個長期過程。同時,眾多整機企業技改創新投入低,也影響了企業的進一步做大做強。從調查結果來看,整機企業每年的研發經費占銷售收入的比例低于5%,獲得省市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的企業更是少之又少。此外,部分企業因資金不足無力進行技改、創新及研發工作,導致企業新產品研發能力低、產品附加值低、市場占有率低甚至日趨萎縮。
(二)企業管理落后,技術力量薄弱。我市大部分整機企業經營者隨著企業經營規模的擴大,在激烈的競爭態勢下缺乏現代管理知識和經營理念,顯得力不從心、盲目性大。部分企業經營者缺乏技術競爭意識和專業技術背景,對企業技改、創新投入的積極性不高,嚴重影響了企業的更進一步發展。同時,大部分整機企業中,具有中高級職稱的職工占職工總人數的比例低于10%,部分企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短缺,嚴重制約了企業的經營和發展。
(三)企業市場開拓能力較弱。由于***本地存在較大市場,全市整機企業中僅有大約三分之一企業的產品存在出口和創匯情況,同時受計劃經濟影響深遠,企業習慣于依賴本地市場、國有大企業和老客戶,習慣于依賴政府,市場開拓的積極性不高。如農機行業依靠政府推廣和補貼,粵佳太陽能依靠政府推廣。鐵友的水平定向鉆機和龍飛的稅控收款機等高科技產品也希望能由政府下令推廣,銷量一直不多。政府舉辦的各種展銷會,盡管名額有限,攤位不多,然而眾多整機生產企業參與的積極性依然不高,市場開拓觀念較為落后。此外,我市大多數整機企業對現代商業銷售手段的不夠重視,如電子商務是成本低廉、覆蓋廣泛、效果明顯的現代商業銷售渠道,可是目前***整機行業應用電子商務情況并不理想。目前建有企業網站的或是在中國機械網、中國商品網等電子商務網站有網頁的企業均為30家左右,數量明顯不足。同時,在企業的網站和網頁上,企業信息較為齊全的還不到一半,許多企業信息不全,沒有企業簡介、產品介紹、企業資質證書和企業榮譽稱號,甚至有25%的企業網站只寫了企業名稱、聯系方式,未起到宣傳企業、開拓市場的效果。
(四)生產要素制約和體制機制影響依然突出。大多數整機企業表示資金周轉困難、資金短缺,其主要原因是銀行貸款的門檻高、融資渠道少,融資難成為制約企業進一步做強做大的瓶頸。同時,用工難、缺乏技術人才、企業產權不明晰、退休人員養老保險負擔重等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讓部分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受到影響。此外,由于我市整機企業大多由國企轉制而來,企業的經營機制未能轉變,不能適應激烈市場競爭要求,兼并困難企業和新上大項目給企業帶來沉重負擔,就算募集了股份和債券也于事無補,反而造成社會問題。種種努力的結果不盡人意,隨著市工業總公司解散,包括康立、億能、廣通廠、柴油機廠、拖拉機廠、食品機械廠、電機廠、儀表廠、農機廠、醫療器械廠、計算機廠、廣東有色冶金機械廠等在內的大批企業破產。新宇、力士通公司、二拖等也存在經營困難。
三、加快我市整機生產企業發展的建議
(一)積極優化整機生產企業的發展環境。一是要充分認識推動整機生產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整機生產企業是高附加值的優勢項目,處于產業鏈的最高端,能有效拉動整條產業鏈的快速發展。二是根據我市整機生產企業以機械裝備類為主的實際情況,出臺符合實際的以“通過加快整機生產企業發展,帶動全市機械裝備制造業發展”為主題的政策措施。三是針對我市整機生產企業管理水平低、決策能力不強、整體裝備技術水平不高、創新投入不足的情況,建議由市政府牽頭,切實加強對全市整機生產企業的統籌規劃,切實加強對整機生產企業產學研工作的引導。四是選擇一批有市場前景、有自主知識產權、有潛力做大做強的整機生產企業,邀請有關院校、科研機構與企業一起制定發展規劃,明確全市整機產品的發展規劃和各企業發展方向,從而做大做強我市的整機產品。五是著力完善整機生產企業的產業鏈,引導我市現有的機械加工企業主動為整機生產企業配套;同時加大招商引資和全民創業力度,積極引進、創建為整機生產企業配套的生產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