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環境特征范文

時間:2023-12-28 17:51: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人文環境特征,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人文環境特征

篇1

論文關鍵詞:人際環境校園文化文化特征文化現象

論文摘要:大學德育人際環境在本質上是一種人際交往與人際心理氛圍以及共同的價值觀念、行為規范等。這種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實際上是一種文化現象。德育人際環境作為一種文化現象,表現出人際環境的文化特征,這就是大學德育人際環境的文化本質特征、文化形式特征、文化結構特征和文化功能特征。

大學德育人際環境是指圍繞在大學生周圍,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發展產生、發生作用的一切人際關系因素的總和,它是大學德育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德育人際環境在表現形式上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一種人際交往與人際心理氛圍以及共同的價值觀念、行為規范等。這種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實際上是一種文化現象。德育人際環境作為一種文化現象,表現出人際環境的文化特征。

一、德育人際環境的文化本質特征

人既是文化的存在,也是社會的存在。處于共同體之外的無論什么人都不是一個人。費希特曾說過:“只有在人群中人才成為一個人。如果人要存在,必須是幾個人。”回把人放到與他人的關系中來研究,即需要研究他所處的社會以及該社會的文化。人只是在創造文化的活動中才同他人建立一定的社會關系,只有人創造的特定形態的文化才能決定人們社會關系的內容和性質,因此只有“文化”才能準確地把“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攬括在內。鑒于人與文化的互動構成人的社會關系這一點,有學者甚至認為“我們可以說,人、社會、文化一開始就是三位一體地出現的。人雖然有先天道德本性,但也表現為社會文化的本質”。

從個體社會化的角度看,德育就是要實現個體的社會化,即個體如何形成適應社會的人格,掌握社會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和社會所公認的行為方式,它是一個學習社會角色與道德規范的過程,只有經過社會化才能使自然人變為社會人。圈影響個體社會化的因素很多,其中人際環境是重要因素之一。人際環境對于個體的影響,是通過各種直接或者間接的途徑進行的。一方面,離不開個體的自主的、積極的學習,另一方面,通過與之有關系的其他個體及團體的相互作用而實現。個體接受社會道德規范與個體社會角色的教育或者學習,實際上就是掌握并遵循社會交往的道德規范,實現社會生活環境的秩序與和諧。從社會(主要指政府)對德育目的設定來看,德育就是要培養適合一定社會政治、經濟與文化特點的公民,其前提是事先已經設定了公民的素質與道德品質的標準。德育就是培養受教育者這些素質與道德品質。兩者雖然出發點不同,但是他們有共同的指向。

這個指向就是實現國家的秩序與和諧和實現社會生活環境的秩序與和諧。不管從個體社會化還是國家設定德育目的來看,兩者都不能脫離一個核心的東西就是道德與思想政治規范。道德規范與思想政治規范是社會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一個社會的時代精神與傳統文化,而這恰恰是德育人際環境的本質所在。

二、德育人際環境的文化形式特征

德育人際環境的文化形式特征可以歸結為共同的價值觀念、和諧的心理氛圍與道德行為規范。共同的價值觀念是指在大學校園中,由無數大學教師、學生以及其他工作人員在教育教學與科學研究的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價值理念與價值特征。這些價值觀念的外延比較廣泛,表現形式也是多樣的,如教師的教育教學觀、人才觀、知識觀等,學生的學習觀、生活觀、消費觀、榮辱觀、紀律觀等,還有師生關系的理念。雖然在大學校園中,具體到個別的教師和學生的身上,這些是有一定差異的,但是形成這些共同的價值理念,對于大學的德育活動開展具有積極的意義,而且,在大學德育活動中,大學生也容易接受大學群體的共同價值觀念,促進大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與道德品質。

和諧的心理氛圍是指在德育活動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非學校內的個體與群體的交往實踐中的心理狀態與態度等。心理氛圍往往與大學生的社會認知具有緊密的聯系。首先,在師生關系上,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對立狀態,這本就是一種心理氛圍的表現。而在我國古代,孟子就強調,“親其師,而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提高德育的實效性。在現實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卻出現相反的情況,由于目的差異、經驗差異與知識水平差異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教師與學生之間很少形成融洽的、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導致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疏遠,因此教師的教學、個人的人格魅力與學術水平等對學生影響很小。另外心理氛圍與情緒一樣,還具有彌漫性。某一個大學生生活在不良心理環境中,就自然會產生心理保護機制,甚至形成個人的心理封閉與對外的敵對心理。這樣的心理氛圍還能影響到周圍的其他學生的心理狀態,甚至是教師心理狀態,導致在整個教育情景中,產生不良的人際關系。而在良好的人際心理氛圍中,就會產生良好的人際關系,保證德育活動的順利進行以及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來源于/

道德規范本來就是人類在實踐中形成的具有約束作用的文化遺產。道德規范首先是一種約束機制,它的作用是對大學生形成制約,指導大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道德規范還是一種理想的社會模式的追求。由于有比較多的關于道德規范的性質與作用的研究,這里我們不再作過多的討論。

三、德育人際環境的文化結構特征

德育人際環境系統的文化結構主要表現為德育模式的理論基礎與價值取向。簡單說,德育人際環境的文化結構是由教師、學生與非校園內的社會個體與群體相互作用的人際交往與人際關系的系統。德育環境系統中的文化環境是有特定意義的,它指大學在文化建設過程中所創造的一切物質與精神的財富的總和。德育環境中的文化環境是一種純粹客體性文化,其存在方式與內容是由教師與學生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形成的。而德育人際環境卻是由大學生在人際交往與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其結構最大特征在于自主性。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主體,往往會根據環境的變化選擇人際交往的對象與人際交往的方式,這就是說德育人際環境是不斷在變動的過程之中。我們說德育人際環境具有文化屬性,并不是把它歸類到德育環境中的文化環境這一類別中。

大學德育的人際環境的文化結構還具有開放性的特點。這種開放性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結構內部的要素不斷吸收外界的信息,不斷地完善德育活動場域內涵,使德育活動更具有實效性;二是德育主體隨著時間推移會發生變化,處于中心地位的大學生個體完成學業后離開大學校園,則對于該個體來說,大學德育活動結束,而且人際環境系統在吸收外界信息后,處于主導地位的教師也會適當地引導整個系統內涵發生變化。另外作為德育對象的大學生個體所朝夕相伴的大學生個體、正式群體乃至非正式群體都會通過不斷地改變自身進而完善組織的功能,而且交往對象的變化也會導致人際環境系統各要素的關系狀態發生變化。

四、德育人際環境的文化功能特征

德育人際環境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對于大學德育來說,就是校園文化。西方研究者認為校園文化是“學校群體成員處理周圍事情的方式”,它包括群體的標準、價值、信仰、禮儀和傳統,它是學校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培育形成的,是人們在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和行為規范上有別于其他社會群體的一種團體意識和精神氛圍。校園文化的基本功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潛在的規范作用。校園文化作為學校校園環境和全校師生員工精神風貌的集中反映,它是在學校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形成的。就學校來說,各個學校,尤其是歷史悠久的學校,它們在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已的特點和傳統,這些特點和傳統一旦被創造出來就會被歷史地承襲下去,形成一種環境氣氛和集體輿論。逐步形成以學校群體的榮譽感、自豪感和集體的意志作風為主的環境氛圍和集體輿論,從而以一種無形的力量對群體中的每個成員產生教育作用,以潛在的規范性影響著每個成員的行為,使生活在這個群體中的成員不斷調節自已的心理和行為方式,在自覺或不自覺中接受這種環境熏陶;使一些不能適應這種環境要求的人和事,受到群體的批評甚至譴責,而改變原來的思想和行為習慣,培育出各類優秀人才來。

其次是非強制性的導向作用。這種導向作用是非強制性的。校園文化對群體中每個成員的行為習慣具有潛在的規范性,是一種無形的約束力,它通過特定文化心理氛圍的熏陶和有目的地傳播信息及文化知識內容,以主動地選擇代替簡單地全盤接受或盲目斥責,從而起到潛移默化的導向作用。校園文化雖然對群體中每個成員的行為習慣具有潛在的規范性,但除了學校的規章制度以外,一般來說,它并不具有強制性,而只是一種無形的約束力。

再次是個性發展的塑造作用。在良好的校園氛圍和校園環境中形成的群體需要、目標對受教育者具有極大的激勵作用。激勵總是由尚未得到滿足的需要引起的,對大學生來說,大學時期正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時期,良好的校園文化是制約其人格及“三觀”形成的重要因素,會給他們的思想觀念、行為習慣打上深刻的烙印,具有持久性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張偉強.高校德育人際環境芻議[J].職業與教育,2006,(35).

[2]轉引自[德]米夏埃爾·蘭德曼.哲學人類學[MI.張樂.天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8.220.

[3]馮青來.文化與教育——教育理念的文化哲學沉思[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博士學位論文.

[4]司馬云杰.文化社會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19.

篇2

【關鍵詞】人文環境 職業道德素養 培養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變化,整個社會對從業人員職業觀念、職業作風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醫療衛生行業,更加強調具有行業特色的醫德醫風職業素養。因此,如何在學生邁出社會之前,在學校教育氛圍(特別是人文環境)下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使學生養成符合醫院文化氛圍的職業道德操守,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是中職衛生學校教育一個重要內容。

1校園人文環境的基本特征

校園人文環境包括:學校歷史文化底蘊,如校訓、校風、教風等辦學理念體系;校園文化陣地建設,如墻報、板報、標語、名言名句、圖書館、陳列室、校園網絡等;教學平臺;見習實驗環境;民族傳統文化內涵建設;專業特色主題氛圍;榜樣效應體系等。

2校園人文環境建設在職業道德素養培養中的作用

職業道德素養包括職業道德、職業行為、職業作風和職業意識等。而且,職業素養的高低不僅決定了畢業生就業機會的多少和就業能力的強弱,也會影響到他們今后的職業生涯。由此可見,在校園人文環境下,加強學生行業道德培養的重要性。

2.1轉變學生情感道德信念

人的情感道德并不是自然形成的,它是通過不斷的教育、引導和培養,使思想觀念逐步形成的一個過程。學生在特定的校園人文環境中學習、生活,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會因人文環境的改變而改變,特別是職業責任感、敬業精神、大愛精神等情感要素的形成。經過具有風雅氣息和有文化底蘊的校園環境自然熏陶,往往能促進學生職業道德素養的養成,學生整體素質得到升華。

2.2完善學生道德修養素質

現在的中職生大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大都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吃苦耐勞精神,缺乏“仁愛”之心,缺乏社會責任感。而“仁愛”之心是醫療衛生行業特色醫德醫風職業道德的核心要素,“仁愛”是醫德醫風的核心,救死扶傷是醫德醫風的宗旨。在儒家思想中,“仁者,人也”,即學會做人的道理,處理人與人關系的德行,主張以自己的能力發揚“仁愛”之心,并推己及人,使更多人感受到溫暖。要養成良好的醫德醫風,不僅是在工作實踐中加以提高,更重要的是通過校園人文環境下的教育,潛移默化自我養成。

3校園人文環境下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思考

3.1加強校園人文環境建設,充分發揮環境育人功能

首先,校園人文環境建設要體現時代特征和專業特色,學校要有明確符合學校歷史底蘊的校訓、校風、教風等辦學理念體系,形成良好的校風、教風和學風。第二,加強校園文化陣地建設,發揮墻報、板報、標語、走廊文化、圖書館、陳列室、網絡平臺等宣傳作用。適當增加學校發展歷史展覽活動,注重宣傳先進的醫院文化以及名人名句,特別注重學校優秀畢業生的榜樣效應。第三,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多舉辦一些與專業特色有關的競技競賽類活動,營造濃厚的醫院文化氛圍。結合民族傳統節日、國內外重大事件等,開展特色鮮明、富有時代特征的主題教育活動,在校園中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

3.2從學生日常生活抓起,培養職業道德素養

筆者認為,在校園人文環境下培養學生職業素養,應從三個方面抓起:一是上好入學第一課。我們要從學生入學第一天開始,讓他們逐步了解學校的發展史和專業特色,通過詳細介紹專業性質,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專業前景。并組織交流和討論所見所聞,使學生有正確的認識和學習方向,幫助學生進行職業定位。二是結合時代精神,加強傳統美德教育。在校園人文環境下,大力倡導“仁愛”思想,進行知恥求榮思想教育,提倡“自省、慎獨”修身美德,促使學生信念、理想、人格、品德等情感道德觀念的轉變,形成包容的、積極的、健康的個體情感和心態。三是做好點滴,抓好細節。要嚴格要求學生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自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注重學生自我養成能力的培養,把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與職業道德素養交叉結合。

3.3利用課堂和實訓平臺,規范職業道德素養

國家教育部規定,中職學校從2009年秋季學期起,開設《職業道德與法律》和《職業生涯規劃》等德育課程。學校應充分利用這些課程的安排,通過理論傳授與案例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加強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在課堂中涵養學生的道德境界,在課堂中規范學生個人形象和品德。其次,學校更應該利用校內實訓平臺,圍繞專業特色,創設按醫院科室要求布置的模擬病房環境,學生按醫院上崗要求進行操作訓練,教師以醫院管理者的身份進行管理和考核學生。

3.4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提高職業道德素養

學校在抓好教學過程培養的同時,還應鼓勵學生更多地參與社會實踐,在實踐中提高自身職業素質的養成。學校可以在每學期假期到來之前,設置相應的社會實踐和社會調查課題,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其中,按學校規定的體驗方向,更多地接近崗位、接觸社會,多方位感受職業素養在實際工作中的重要性。假期結束后,按規定寫出假期實踐活動體驗報告,使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在理論到實踐中逐步提煉和完善。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文化遺產業 經濟學分析 可持續發展 制度

文化遺產研究背景

文化遺產是指歷史上形成的具有特別價值的物質載體,是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總和,包括有形文化遺產如文物古跡,無形文化遺產如民間藝術及制度文化。本文中的文化遺產僅指不可移動的文化遺產及其環境。

文化遺產業是指圍繞文化遺產本體,以展示傳播及商業化傳播為方式所進行的一系列商業活動的總和。文化遺產本體不應成為直接出售的商品,其真確性價值是通過展示傳播出售的,而以真確性價值為基礎的相關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和開發則可以通過銷售和商業交換實現。本文對文化遺產業的相關分析正是建立在這一概念基礎上而進行的。

文化遺產具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它的文化價值、藝術價值、研究和教育價值以及不可再生性決定了對文化遺產必須加以保護,目前國際上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文化遺產保護體系。伴隨經濟全球化浪潮及休閑旅游的發展,文化遺產的經濟價值得到不斷提升,各地掀起了對文化遺產的開發熱潮,而過度開發導致文化遺產出現不同程度的破壞,因此,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經濟的發展產生了激烈的矛盾,在理論界形成了主張對遺產實行管理權與經營權分離模式的“產權轉移派”和強調文化遺產非經濟價值的“國家公園派”。如何使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經濟的發展相協調,是突出發展還是突出保護,抑或是二者協調。可通過什么方式和機制來協調,如何以最低的成本取得最大的經濟發展、實現文化遺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

文化遺產業中經濟主體的行為分析

文化遺產業可持續發展理論的主要內容是指本著代際間公平分配的原則、在保證不破壞文化遺產資源和環境質量及功能的前提下,積極利用文化遺產,使文化遺產業發展的凈利益最大化。文化遺產屬于人文環境范疇,由于各經濟主體動機和最終目的不同,文化遺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受到不同經濟主體的綜合影響。

經濟主體是指在一定的經濟形勢下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各類經營主體,經濟主體的行為是指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主體為了自身的需要達到一定的目標所表現出來的一系列活動的過程。按照西方經濟學的前提假設,經濟主體都是理性的“經濟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其唯一目標,在經濟活動中的所有決策行為都是圍繞這一目標進行的,這是經濟主體的經濟理性,但是經濟主體的行為是經濟理性時,卻未必是環境理性的。就文化遺產而言,其經濟主體的行為是經濟理性時,卻未必是人文環境理性的。從人文環境角度來看,經濟主體的行為有兩種:人文環境理和人文環境非理。

人文環境理與文化遺產業發展成本

人文環境理是指經濟主體的行為既滿足經濟理性的要求,又滿足人文環境保護的要求。因此,在人文環境理性的約束下,各類經濟主體在生產經營決策和技術選擇中,會考慮到人文環境的保護;政府也會通過成本內化的制度安排和經濟發展模式,大力投資于人文環境保護產業,給該產業以傾斜政策,刺激該產業的發展。

在文化遺產業發展中,當經濟主體的行為是一種人文環境理時,受追求經濟效益和人文環境效益的雙重目標約束,經濟主體會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技術水平和遺產資源的利用率,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會處理好與人文環境的關系,降低破壞人文環境的成本損失;另一方面,經濟主體懂得人文資源現在及未來的價值所在,懂得它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會更加珍惜遺產資源,努力營造文化遺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政府也會制定一定的法規和政策,來激勵和約束經濟主體的行為,減少其對人文資源的浪費和破壞行為。此時的文化遺產業發展是一種低成本的經濟發展。

人文環境非理與文化遺產業發展成本

人文環境非理是指經濟主體的行為只滿足了其經濟理性的要求卻未滿足人文環境保護的要求,其行為的后果是僅僅實現了自身經濟利益的最大化,而沒有實現人文環境保護的社會效益最大化。

在文化遺產業發展中,當經濟主體的行為是一種人文環境非理時,經濟主體是以對人文環境的破壞和掠奪式開發來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企業在生產經營決策和技術選擇過程中,只會顧及經濟成本和經濟效益,而不考慮生態的保護以及人文生態環境被破壞所帶來的長期影響,將人文環境破壞的成本轉嫁給了社會。地方政府也會通過成本外化的經濟發展模式,將人文環境成本外化給社會,以增加地方和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及就業,從而有利于地方和企業的經濟發展;在宏觀經濟政策的制定中也未能充分考慮毀滅人文環境所要付出的沉重的代價,使得環境法規不健全或執行不力,主觀及客觀上都造成了對人文環境非理的強化,最終形成高代價的經濟發展后果。

文化遺產業發展成本與制度安排

文化遺產業發展成本是文化遺產業發展過程中的代價和損失(包括現在的、未來的,物質的、非物質如價值方面的),當文化遺產業發展成本不斷增加時,會使人類文化遺產業發展的環境和支持系統的能力下降,從而造成文化遺產業的社會福利水平下降,抵消文化遺產業發展的收益,最終影響文化遺產資源的配置效果。當這種發展成本超過一定限度時便會形成文化遺產業發展的不可持續性。圖1是文化遺產業發展的成本和收益圖,曲線Cd代表文化遺產發展的成本曲線,Y=f(K)代表文化遺產業發展的收益曲線,它隨資本投入的變化而變化,兩曲線相交于N點,在N點以下表示文化遺產業發展的收益大于其發展成本,遺產地經濟增長時,文化遺產業也是發展的;在N點以上表示文化遺產業的發展成本大于收益,遺產地經濟增長時,文化遺產業并沒有得到發展,遺產地經濟發展是以犧牲文化遺產資源為代價的;而在N點上,文化遺產的發展成本與收益相等,達到了均衡狀態,是文化遺產業發展的最佳狀態。

如果以NY表示文化遺產業發展的凈收益,以Y表示文化遺產業發展的收益,以M表示文化遺產業的中間投入,以Cd表示文化遺產業發展的經濟成本,那么,文化遺產業發展的成本可以表示為:C=M+Cd,其凈收益可表示為:NY=Y-M-Cd。其中M為生產成本 ,即中間投入,它是由挖掘、開采、保護等的技術水平所決定的;Cd則是指在處理人與人文環境以及人與人之間關系時的經濟發展成本,主要包括人文環境成本和體制成本等,它主要取決于制度安排。

要使文化遺產業發展的凈收益最大,在資源既定的情況下,只能要求成本的最小化,而生產成本M是由技術水平決定的,在一定時期內,技術水平也是既定的,因此,Cd的最小化就決定了文化遺產業的凈效益最大化,而Cd又主要取決于制度安排的合理性程度。所以要使文化遺產業取得最大的效益,必須配以最有效的制度安排。

制度安排又分為正式制度安排和非正式制度安排。從正式制度安排的角度看,經濟發展成本一方面是由于產權界定問題而形成的,文化遺產作為一種公共資源,長期以來存在著較嚴重的搭便車行為,地方政府利用開發的便利性進行低成本開挖運營,造成文化遺產的極度浪費及毀壞。另一方面由于市場機制的不完善,使得生產的社會成本增大;加之由于對文化遺產獨特內涵及價值缺乏準確的認識,市場無法正確反映其機會成本,使價格偏離了稀缺性不可再生資源的應有價值;同時政府干預的無效性也是形成經濟發展成本的制度原因。非正式制度安排是指人類在長期交往中形成的價值觀念、倫理規范、道德觀念、風俗習慣、意識形態等方面的總和,其中意識形態和文化占主導地位,可以“由個人意識轉變為社會意識,由主觀精神轉變為客觀精神,從而形成一定的社會文化環境”,對經濟的發展有著深層次影響。

文化遺產業發展模式

為使文化遺產既能發揮經濟效用,又能完成歷史傳承重任,本文認為文化遺產業的發展應以合理規范的制度體系為準繩,適度保護、合理利用,遵循以保護促發展、以發展鞏固保護的良性循環模式。

以保護促發展。文化遺產作為人類自身歷史和文明的符號,具有多種價值,并且肩負著傳承歷史的義務和責任,因此必須對其真確性加以保護。文化遺產的公共資源特征和準公共產品性質,決定了政府在保護中的重要作用。

以經濟發展鞏固保護

保護的目的是為了發展,而保護技術的開發和更多文化遺產的保護都需要財政支持,這種財政壓力對于國家和地方政府都相當沉重。文化遺產不僅是文化資源,也是經濟資源,文化遺產業作為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必然要實行產業化運作,只是這種產業化要在保護文化遺產及其環境的原真性基礎上,以促進文化遺產價值的提升和傳播為目的而進行。對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正確發揮文化遺產的經濟功能不僅對當地經濟發展有益,也使文化遺產的保護資金有了部分保障,有利于實現文化遺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放棄文化遺產的經濟功能,實際上是對文化遺產資源的一種浪費。

科學利用、保護和管理協調統一

經濟主體的行為來自內部與外部兩種動機的激勵,內在動機是作為理性經濟人對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外在動機則取決于外在環境,而制度體系就是外在環境最重要的體現。就非正式制度而言,文化遺產是聯接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橋梁,應將文化遺產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就正式制度而言,我國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和管理尚缺乏明確、規范的制度體系,中央及地方政府對下級單位的考核標準只明確在經濟目標這一唯一層次上,下級為了取得政績,就以犧牲文化遺產業發展的可持續性為代價換取地方經濟的發展。因此,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和管理必須建立各種法律、法規,設立科學的文化遺產管理質量標準和保護的評估及監督體系,利用有效的制度安排加大文化遺產不合理開發利用的犯罪成本,扭轉各類經濟主體的非理及價值理念,實現文化遺產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章建剛.遺產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理想模式[J].云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12)

2.徐嵩齡.中國文化與自然遺產的管理體制改革[J].管理世界,2003(06)

3.任保平.經濟發展成本分析: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基礎[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3(02)

篇4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圖書館人文環境

【中圖分類號】G2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9682(2010)08-0087-02

【Abstract】Constructing humanistic environ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Library is an inevitable trend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I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in the new century. The paper suggests the initiatives of constructing humanistic environ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Library and its significance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library, humanistic service, humanistic care of the reader and library website construction.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LibraryHumanistic environment

高等職業院校承載著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作用。高等職業教育“應在保持職業教育獨特性以及因社會變遷的教育自省力之下,必須兼顧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不僅要培養有技術的專門人才,更要培養有人文氣息、有藝術氣質、有通識氣魄的技術人才。”[1]高等職業院校圖書館是高等職業院校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全體師生的專業知識、人文素養、綜合能力起著重要的滲透作用,對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起著積極的引導作用。創新高等職業院校圖書館人性化服務模式和管理機制、構建和諧的圖書館人文壞境,充分發揮圖書館的人文關懷和育人作用,在培養現代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方面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構建圖書館人文環境的布局設計

美國著名學者Kurt Lewin 通過研究環境對人行為的影響,認為人的行為是自身的個性特點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2]圖書館建筑、館舍布局、室內環境和室外周邊環境的建設應體現出人性化特點,營造具有濃厚文化蘊意、舒適寧靜的閱讀環境。

圖書館的建筑應是校園的標志性建筑。圖書館應在一個比較適度的范圍之內,為人們提供安靜、舒適、穩定、親切的人文環境,以提高工作、學習、研究的效率。圖書館整體建筑應處于綠地之中,四周栽種一些四季常青的灌木,并配以一些閑亭、座椅,再配上一些蘊含人文內涵的雕塑,營造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怡人環境氣氛,形成一道亮麗的人文風景線。圖書館的外部建筑設計應遵循大方、莊重、典雅的原則;室內一般應采用明亮淡淺的顏色,以營造出幽雅、寧靜、清新而又不失溫馨的閱讀環境。閱覽室、大廳、走廊、休息處等應擺放一些裝飾物,如一些綠色植物,這樣不僅可以美化環境、調節視覺,還能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館室內墻壁上可以適當地以風景畫、字畫加以裝飾,以營造出一種溫馨、親切、充滿人文的閱讀環境;大廳內還可通過展覽、繪畫、雕塑等藝術形式烘托出圖書館的人文氛圍。

二、促進圖書館人文環境的人性化服務

圖書館人文精神的體現,其要旨就在于人性化的服務,即理解、關心、尊重讀者,以開放的形象,平等自由的理念,全方位的信息服務和優雅的人文環境,縮短館員與讀者、文獻與讀者之間的距離,為讀者獲取文獻信息提供便利、快捷的資料空間和傳送過程,為讀者創造一個親切、溫馨、寬松、和諧的人文環境。

1.提供人性化的服務設施

圖書館不僅具有知識傳遞的功能,除了具有借、閱、藏的作用外,還應該具備為讀者提供各種服務的功能,在服務流程中應以讀者為主體,“整合圖書館各種資源和服務功能,形成一個以服務為導向、以讀者需求變化為動態響應的服務體系”。[3]館內各個部門標識牌要清晰明了,服務設施齊全,如讀者憑借借書證可以及時在館內得到復印、打印、掃描等自助式服務。館內還可以開設具有文化氣氛的學術研究室和咖啡廳等設施,使讀者能夠享受到快捷、舒適、高質量的圖書館服務。高校圖書館在建筑設計上還應當考慮對弱勢群體的關心,如設計無障礙通道,以方便殘疾讀者能夠平等地利用圖書館,更方便地利用圖書館資源。

2.倡導圖書館員的人文服務

人文服務的核心就是關愛讀者。讓讀者有到館如到家的感覺,感受圖書館員的服務意識與奉獻精神。在圖書館服務工作中,館員良好的職業素養對于營造圖書館和諧的人文環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圖書館員要注重使用文明禮貌的語言,與讀者交談時,處處體現對讀者的尊重,表現出良好的道德修養;其次,圖書館員要維護好圖書館安靜優雅的學習環境。在圖書館的讀者調查中,有95%以上的大學生喜歡到圖書館學習,這不僅是因為圖書館有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而且還因為圖書館安靜、舒適的環境適合讀書。圖書館員應維護館內安靜、有序的環境,為讀者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另外,圖書館員應為讀者提供專業的圖書查詢服務。館員不僅要為讀者提供借還圖書服務,還要具有一定的外語運用能力和計算機操作水平,而且要掌握圖書館本身的專業知識,并且了解一些學科相關知識,使讀者得到更便捷、更專業的服務。黃靜[4]認為,“圖書館員只有自身道德修養水平的提高、職業理念的強化、敬業精神的增加、學識能力的提高,才能有思想、有內涵、有品位,才能得到社會的尊重和認可。在與學生相處時,才能從人格上感化學生,才能由內而外地、自如地將高尚的情操滲透到每一個細微之處,讓學生感受到在圖書館學習的幸福,或是一種享受。”

3.積極開展圖書館人文教育活動

高等職業教育要培養的是各方面和諧發展的人,是更具人文素質和文化底蘊的“技術人文主義者”,[5]圖書館可以借助本身特有的人文環境開展形式多樣的人文活動,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如開展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系列講座等。陳勤[6]認為,圖書館開辦學術講座就是為學生提供一個求知問學、拓展視野、陶冶性情、塑造自我的素質教育的“第二課堂”,目的是對他們知識結構的完善和思想境界的升華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圖書館還可以定期舉辦一些讀書活動或書評活動,促進學生辨證地去閱讀、去欣賞作品;促進讀者間的交流,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帶給讀者真正有價值的精神財富。

三、加強與讀者的溝通,體現對讀者的人文關懷。

一般來說,讀者與圖書館的直接溝通主要體現在圖書借閱環節。實際上,圖書館與讀者的溝通及對讀者的服務應該開始于圖書采購、圖書編目,到上架流通,注重在整個過程中體現對讀者的人文關懷。比如,圖書采購員在進行圖書采購之前,要通過直接深入到讀者中,或發放問卷的形式征求讀者的閱讀及學習需求,還應該經常與圖書館借閱部門溝通,利用圖書館的管理系統統計分析圖書借閱情況,以便及時購入讀者急需的文獻資料。采購員還應當了解學校的學科建設情況,及時調整購書計劃,以便滿足新專業及特色專業資料需求;在圖書編目過程中,對圖書進行嚴格的科學分類,做好各個字段的錄入,以便讀者從多角度、多途徑都能檢索到符合要求的文獻資料;到館新書在編目加工后應及時送到流通借閱部門,以便讀者能夠及時借閱新書,減少滯留時間;在開架借閱中,圖書館也應重視圖書的及時上架整理工作。圖書館應從方便讀者的角度考慮制定圖書排架的原則,達到“人書一體而無阻隔,使莘莘學子如魚入書海,任其暢游”,[7]從而體現對讀者的人文關懷。

四、突出圖書館網站建設的人文特色

高校圖書館網站資源建設是現代圖書館的重要特征。網站內容清晰,便于讀者使用,體現了網站建設對讀者的人文關懷。網站內容做到及時更新信息,如把最新上架的圖書、期刊和定購的電子資源等信息及時到網站上,讓讀者了解最新的圖書資源信息。高校圖書館在網站建設過程中,應結合學校的辦學目標和專業特色,注重挖掘和開發特色資源,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最終以特色贏得讀者。[8]另外,為了方便讀者,體現人文精神,還應該開發網站信箱、BBS、留言簿、網站咨詢等設備服務,讀者只要有疑問,幾乎都可以通過網絡解決,如讀者通過圖書館網頁可以及時查詢個人借閱信息,還可以進行網上續借和網上圖書預約等服務。通過留言版和Email地址登記,也便于圖書館員將圖書的過期通知、催還通知、預約取書通知等發送到讀者的電子郵箱。圖書館網站的人性化服務還體現在網站的拓展功能,如為教師和學生提供館際互借、制作網絡課程、特色資源上傳及下載等服務。同時,圖書館定期舉辦用戶培訓,使讀者掌握使用網絡查詢信息的基本知識,或針對師生進行課件制作等培訓,全方位為讀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務。

五、結束語

圖書館人文環境建設是圖書館建設和發展的重要內容。高等職業教育注重培養具有專業技能的通識人才,注重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人文科學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大力加強高等職業院校圖書館人文環境建設對于促進高等職業人才素質全面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高等職業院校圖書館的人文環境建設,為讀者全方位地構建一個充滿人文氣息和科學精神的圖書館學習環境,使學習者能夠在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從而促進高等職業教育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周明星.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新論:素質本位理念[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16

2 Paula Silver.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M].New York:Harper&Row Publishers,1983:205

3 李 雪.信息環境下高校圖書館人文關懷探析[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1):40

4 黃 靜.高校圖書館人文精神與德育個體價值的培養[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4):176

5 王英杰.試談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趨勢及我國職業技術教育的困境與出路[J].比較教育研究(外國教育動態),2001(3):51

6 陳 勤.高校圖書館人文學術環境的創設[J].浙江高校圖書情報工作,2002(5):17

篇5

與物質環境相對立的就是人文環境,人文環境是客觀世界當中的主觀映象,同時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當中的特定精神現象,人文環境包括個體的行為規范、倫理關系、綜合素質、社會心理、價值取向等諸多要素。融洽的人文環境能夠促進人類個體之間心理的彼此相容,這不但是心理健康的一種表現,也是高尚積極的一種態度;優越的人文環境可以激發人的潛能、規范人的行為、陶冶人的情操;和諧的人文環境促使每個個體主動地去接受周圍環境的熏陶和影響,進而將整體的修養與素質提高。在學校體育教育人文環境當中,學生既可以認識與學習到各種體育制度文化、人文知識,還可以逐漸養成良好的體育道德行為、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并且能夠促進綜合體育素養的提高。優化學校體育教育人文環境也是體育課程改革的需求。學校實施體育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是切實的教授給學生鍛煉身體的科學方法,引導學生理解體育、熱愛體育、享受體育、體驗體育。然而,學生往往都不喜歡上體育課,但是卻喜歡體育運動,造成此類現象的原因就在于體育教學所運用的教學模式和評價方式沒有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使學生無法體驗到體育課程的樂趣。因此,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式,創設有助于學生發展的人文教學環境是當前體育課程改革的需要。

二、學校體育教育與人文精神融合的可行性

(一)學校體育教育能夠促進人文精神的培養

1.有利于學生人際交往。學校體育活動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人與人交流、接觸的機會,進而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增進彼此間的情感交流,而且在人際交往過程當中還能夠培養學生主動與人交往的習慣及意識。2.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體育鍛煉不僅能夠改善學生的生理健康、增強個人的體質,并且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完善學生的心理素質。比如在體育教學中,對于如何調整心態、如何控制情緒、如何面對挫折與困難等均有真實的鍛煉機會和感悟機會。3.有利于學生合作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的培養。許多需要團隊合作的體育運動,比如籃球、足球,不管個人的技術能力和水平有多高,要想取得勝利就必須加強團隊成員之間的積極配合,當今社會的建設與發展也迫切的需要團結合作的精神。而學校的體育教學則可以在潛移默化的過程當中培養學生的奉獻精神、集體責任感以及團隊意識。4.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體育活動不僅需要團結協作,同時也需要競爭,需要團隊間的角逐,培養競爭意識對學生今后的個人發展和自我超越是非常重要的,對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3]。

(二)學校體育教育對培養人文精神有著獨特的優勢

1.學校的體育教育的主要教學方式是肢體實踐活動,其寓教于樂、調節節奏、強身健體、審美育德、修身養性、增添情趣等一系列功能及作用是任何學科都無法比擬的。2.學校的體育教育具備著獨特的時空屬性,不會受到有限活動空間的限制和束縛,也不會受到有限時間的局限和約束,可以在學生體育課堂或者業余時間的每時每刻,同時也可以在遼闊的室外,甚至是校外的自然環境當中,能夠促使學生與人類原生狀態的學習環境更為接近。3.學校的體育教育可以更為自然的加強直觀性、示范性教學方式的運用,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前的相互切磋、相互交流也變得更加便利,從根本上體現出了體育教育對學生主體性的重視。由此可見,學校的體育教育對培養當代學生的人文精神有著顯著的優勢,體育教學的巨大作用是學校其他任何學科都無法取代的,這為學校體育教育與人文精神的融合奠定了可行性的重要基礎。

三、優化學校體育教育人文環境的有效措施

學校的體育教育是一種推動人類發展的重要手段,通過多種形式的體育活動,極易給人們帶來積極的心態、健康的身體、奮斗的激情、堅韌的意志以及向上的精神等優良的生存狀態,所以,優化學校體育教育人文環境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能夠為我國社會發展培養更多優秀的現代化人才。

(一)提高體育教師的人文素養

學校的體育教師不但需要具備豐富且扎實的體育技能和體育知識,而且還應當具備培養學生人文素質的教學能力。所以,體育教師應當以其自身的優秀人文素養來感染學生,這也是育好人、教好書所不可或缺的前提條件。在學校體育教學過程當中,學生通常會因為對某位教師的喜愛而喜歡上這位教師的課程,由此可見,教師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良好的人格魅力是與個人的人文素養密切相關的,所以,學校的體育教師應當重視加強自身人文素養,全面展現自身獨特的人格魅力[4]。

(二)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體育教育是一個以身體鍛煉為主、師生共同參與的雙向活動,體育教學不但需要師生對普遍的教育規律加以遵守,而且還必須切實的符合體育教學的諸多特殊要求。在學校體育教學當中,要想創設良好的人文精神環境,那么就應當及時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只有這樣才可以從根本上促進體育教學目標的實現。學習不單單只是一種個體化的行為,同樣也是一種組織性的行為,從教學活動組織的角度而言,不僅需要顧及每一位學生的利益,而且還需要照顧到每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要求教師有針對性、有目的性的來對教學內容進行選擇,使所有的學生都可以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體育活動中,讓全體學生都能夠擁有及享受體育的權利,充分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三)創設和諧的教學環境,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是現代教育的必然要素與內在需求,從總體上來看,教育的過程實際上是師生關系建立及形成的一個動態過程,學校的體育教育活動是學生和教師共同參與的雙邊教學過程。教學課堂人文環境指的是以班為單位的體育教學活動中,被學生所體驗與感知的人際環境,這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行為、認知以及情感等因素,對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有著深刻的影響。因此,良好的體育教學環境是最佳培育學生人文精神的切入點,是確保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而積極的教學氛圍的前提及基礎是良好的人際關系。所以,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為學生營造活潑生動的教學氣氛,充分地滿足學生的身心需求,盡可能地創設出師生民主交流、心理相融的良好課堂氛圍,使學生在歡快的環境中展開體育學習。

(四)轉變評價考核方式

傳統型的終結評價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學生個體之間身體素質差異,導致身體素質出眾的學生僅僅重視考試結果,最終養成了平時不運動、不鍛煉的不良習慣;而對于身材矮小、學習態度端正的學生,由于考試成績不理想,進而造成了學生自卑心理的加重。因此,教師應當積極地轉變體育課程的評價考核方式,建議采取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有機結合的評價考核方式。所謂形成性評價指的是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主要目的是為了激勵和促進學生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對自身的學習過程進行有效的調控,進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獲得成就感,能夠大大地彌補傳統評價考核方式的不足。兩者的有機結合更加有助于促使學生形成科學的體育觀念以及正確的體育意識。

四、結束語

篇6

[關鍵詞]參會人;會議名城;參會決策;城市特征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5006(2010)09-0083-06

引言

美國每年約舉辦27.1萬場會議,吸引近6700萬位參會人士,提供75萬至130萬個就業機會,帶來約1070億美元的年銷售額。同時,會議業對相關產業的拉動作用亦相當明顯,美國旅館業總營業額的36%和航空業總營業額的22%皆因舉辦會議而帶來。受此驅動,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關注會議產業,投入創建會議名城的大潮。

在創建會議名城的過程中,贏得參會人的青睞乃重中之重。不被參會人所青睞的城市,很難贏得高級別、大規模會議的舉辦權。因為潛在參會人的數量與質量,是主辦方衡量申辦城市時的重要指標,即使僥幸贏得,也有可能因參會人數的銳減而難以實現“名利”雙收。不被參會人所青睞的城市,難以形成大、中、小型會議百花齊放,國際、國內會議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無法培育出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會議產業。如果依然為了沽名釣譽而不計成本地承辦高級別、有影響的大型會議,短暫的風光之后將是會議設施的長期、大量閑置。

一個城市的獨特魅力,在吸引參會人參會方面舉足輕重。因此,有效識別對參會人具有顯著影響的城市特征,并有針對性地予以改善,培養城市的獨特魅力,顯得尤為必要。但遺憾的是,只有很少的研究聚焦于作為會議產品最終顧客的參會人,只有有限的成果是圍繞參會人的參會決策過程來開展。為此,本研究聚焦于參會人,解析對參會人參會決策具有顯著影響的城市特征,并結合北京、上海等九大城市的實際表現來進行分析與探討。研究過程可加深學術界與實踐界對參會人的了解,研究結論不僅對會議名城的創建實踐具有指導意義,而且對以參會人為主要服務對象的組織或個人改善其服務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一、影響參會人參會決策的城市特征

總結歸納其他學者所提出的會址選擇影響因素,從參會人視角進行合理調整,并有機整合有關參會人參會動機方面的研究結論,即可初步識得影響參會人參會決策的城市特征。而后,組織相關專家進行研討,得出本研究環節的研究結論。

1 會址選擇的影響因素

對會址選擇決策過程進行解析,是既有利于買方(協會、公司等會議主辦方),又有利于供方(會展中心、會議與觀光局、當地政府、飯店等)的事情。對買方而言,會議選址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會議的成敗;對賣方而言,贏得一個會議可能意味著數百萬美元的滾滾流入。故此,會址選擇研究成為會展研究領域的一大研究熱點,也積淀了許多研究成果,絕大多數成果都在試圖識別影響會址選擇的重要因素。近期的代表性結論歸納為表1。

現有的會址選擇影響因素研究,雖然多從會議組織者的視角進行,但因參會人的數量與質量為主辦方、舉辦地共同關注,故會議組織者在進行會址選擇時所關注的因素中,有很大比例也是參會人所關心的。因此,剔除會址選擇影響因素中非普通參會人所關注的因素,如會議設施、會場空間容量等,即可作為潛在的影響參會人參會決策的城市特征。

2 參會人的參會動機

不管是會議的主辦方,還是會議的主辦地,都極為看重參會人數的多少。對于主辦單位而言,參會人數的多少不僅是會議是否成功的標志,而且還直接關系到其財政收入,如協會年度預算的33%要靠年會會費收入來分擔。對于會議主辦地而言,其銷售收入等于參會人數乘以人均花費,參會人數越多,會議對其當地經濟的貢獻越大。因此,有關參會人參會動機的研究,成為近期的一大研究熱點,代表性結論見表2。

參會人的參會動機可分為三個層次:一是參會人個人因素,如身體健康、拜訪朋友等;二是會議本身因素,如會議內容、演講嘉賓等;三是舉辦地因素,如住宿成本、交通成本、周邊環境、景色宜人、治安、可達性等。顯然,只有與舉辦地相關的參會動機可作為潛在的影響參會人參會決策的城市特征來供專家們討論。

3 專家研討與判斷

基于上述兩個步驟,筆者初步將對參會人參會決策有顯著影響的城市特征界定為15項:(1)旅館質量與價格;(2)市容市貌;(3)飯店質量與價格;(4)市內交通(出租、公交、地鐵等);(5)觀光景點;(6)夜生活;(7)治安狀況(人身與財物安全);(8)氣候條件;(9)購物;(10)特產;(11)市民素質;(12)服務業的總體服務質量與服務意識;(13)風土人情與地方方言;(14)往返便利;(15)會議設施與辦會聲譽。而后,廣泛征求意見,并邀請6名業內專家學者集中研討,將影響參會人參會決策的城市特征確定為12項,分別為:(1)住宿設施(旅館數量、檔次、價格等);(2)市容市貌;(3)餐飲設施(飯店數量、質量、價格、風味小吃);(4)市內交通(出租、公交、地鐵等);(5)觀光景點的數量與質量;(6)服務業的總體服務質量與服務意識;(7)治安狀況(人身與財物安全);(8)氣候條件;(9)購物環境(物價、商業區、特色產品等);(10)人文環境(市民素質、方言、民俗民風、文化沉淀);(11)往返便利程度(航空、火車、高速);(12)會議設施與辦會聲譽。

二、問卷調查

為測量參會人對12項城市特征的重視程度,并據此排序它們對創建會議名城的重要程度,本研究對300余名高學歷人士展開問卷調查。同時,在調查過程中還測量了北京、上海等九大城市在12項城市特征方面的實際表現,以期能得出些許對創建會議名城有指導意義的研究結論。

1 問卷設計

鑒于本次調查在網上進行,故將調查問卷設計為可直接選擇與填寫的Word文件。問卷由10個題目組成,其中:第3題列出了影響參會人參會決策的12項城市特征,請被調查人勾選它們的重要程度,用李克特5分量表來計分;第4題依次列出12項城市特征,請被調查人對9個城市在12個方面的表現分別排序;第10題是開放題,請被調查人對本研究提出意見或建議;其他題目請被調查人勾選性 別、年齡、學歷等基本信息與參會頻率、到過城市等參會經驗方面的信息,用以分組分析以及核驗問卷的有效性。

問卷中的北京、上海、廣州、大連、杭州、南京、西安、昆明、天津等九大城市,是基于國際會議協會(ICCA)于2009年9月出版的《國際協會會議市場1999~2008統計報告》而選取。報告中,基于2008年舉辦的國際會議次數對世界主要城市進行了排名,排名前10位的依次為巴黎、維也納、巴塞羅那、新加坡、柏林、布達佩斯、阿姆斯特丹、斯德哥爾摩、首爾和里斯本;北京、上海、廣州、大連、杭州、南京、西安、昆明和天津是9個排名最高的中國大陸城市,分別排在第14、28、128、153、164、234、234、265和265名。

2 問卷發放

調查問卷于2009年10月28日在博士部落網站正式。博士部落(網址:http://;備案號:津ICP備08002162號)是一個以博士等高學歷人士為主要受眾的網絡社區,會員的學歷層次極高,約60%為博士或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博士生,30%為碩士或碩士生。為了保證調查的效率與效果,采取了以下激勵措施:

一是在博士論壇發帖,并將帖子總置頂,以使更多的會員看到。

二是向每位答卷人贈送500博士幣或1個邀請碼。博士幣是博士部落的一種虛擬貨幣,可用其在網站內購買資料,或者用于向他人進行有償咨詢。邀請碼是為了限制注冊而設置的一組數字或字母,沒有它,則無法成功注冊為博士部落的會員。

三是利用E-mail、QQ等電子工具,對3000名會員進行特別通知,提醒他們填寫問卷。

四是開通E-mail、QQ、論壇等多條回收問卷渠道,方便被調查人將問卷發回。

三、問卷分析

本次調查共收回問卷368份①,其中有效問卷325份,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1 樣本特征

本次調查雖然為隨機抽樣,但由于問卷是在博士部落網站發放,故樣本的突出特點是學歷層次極高:85.9%具有碩士以上學位,68.1%為博士與在讀博士。鑒于會議的最為核心功能在于交流信息、傳播知識、溝通思想與促進學習,因此,學歷較高的樣本較適合于進行會議產業調查。更具體的樣本統計特征,見表3。

2 相關城市特征的重視程度

描述性統計顯示,參會人最為關注的是城市“治安狀況”,緊隨其后的是城市“會議設施與辦會聲譽”,“往返便利程度”位居第3,“購物環境”是參會人最不關注的城市特征。具體見表4。

在運用ANOVA分析來判斷不同性別、不同年齡段、不同學歷水平、不同職稱的人群間是否存在差異時,發現:

①男女差異存在于多處。在0.05的置信水平下,男女間在購物環境、餐飲設施、觀光景點、氣候條件、人文環境等5個方面存在顯著差異,且皆表現為女性的重視程度高于男性。

②年齡差異僅存在于對服務質量與服務意識的關注。在0.05的置信水平下,不同年齡段間在對服務質量與服務意識的重視程度方面存在顯著差異,表現為年齡越大,越重視服務業的總體服務質量與服務意識。

③不同學歷水平、不同職稱的被試問并無顯著差異。

3 九大城市的實際表現

基于被調查人對九大城市在12項城市特征方面的排序,計算出九大城市的綜合表現依次為: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大連、廣州、西安、昆明和天津。為進一步說明九大城市在12項城市特征方面的具體表現,以及它們與參會人重視程度的關聯,表5列出了九大城市實際表現與參會人重視程度矩陣。矩陣縱軸按參會人的重視程度依次列出了12項特征,橫軸列出了九大城市在12項特征上的排名。

由表5可以看出,綜合表現最好的城市是北京,且優勢明顯。在所測量的12項城市特征中,北京的實際表現有8項雄居第一,獨霸前5大參會人最重視城市特征的榜首。美中不足的是,北京在“氣候”方面排名很靠后。

上海位居第二,雖然與北京有一定的差距,但能夠較牢固地鎖定第2名的位置。在所測量的12項城市特征中,上海僅有兩項排名首位,且有1項是參會人重視程度最低的“購物環境”。不過,上海還是成功占據了前3大參會人最重視城市特征的榜眼位置。上海排名最靠后的城市特征是“觀光景點”。

在舉辦國際會議次數排名中位居第3的廣州,在本次調查中的綜合排名僅為第6。其在參會人最為重視的“治安狀況”和較為重視的“人文環境”兩項上排名墊底,僅在“往返便利”、“餐飲設施”、“購物環境”等3項排名中位居北京、上海之后,位列第3。為進一步探究,本研究使用t檢驗來進一步分析“去過廣州”和“沒去過廣州”的人群間是否存在差異時,檢驗結果顯示:在對“治安狀況”的評價方面,192名“沒去過廣州”的被試和133名“去過廣州”的被試并無顯著差異;在對“人文環境”評價方面,“沒去過廣州”的被試和“去過廣州”的被試存在顯著差異,“沒去過廣州”的被試對廣州“人文環境”的排名比“去過廣州”的還低。

大連與南京的綜合表現分別位居第5和第4位,且在量化分數上相差無幾。兩城市既沒有表現太好的城市特征,但也沒有表現太差的,在12項城市特征上的表現較為均衡與平庸。

杭州的表現堪稱不俗,綜合表現超越廣州與大連而位居第3。在所測量的12項城市特征中,它的實際表現有7項沖進了三甲,剩下的5項也位列前5名,足見杭州發展之均衡。

昆明在12項城市特征上的表現呈現出走極端態勢,既有“氣候”一項排名榜首的優異表現,也有5項墊底、3項排名倒數第二的拙劣表現。西安在“人文環境”和“觀光景點”方面分別位居第二和第三,但其他各項皆未能進入前5名。天津作為四大直轄市之一,竟然無一項城市特征的實際表現排進前5名,著實令人有些遺憾。

四、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對參會決策有顯著影響的城市特征歸納為12項,并基于實證調查將它們按參會人的重視程度排序為:治安狀況(人身與財物安全),會議設施與辦會聲譽,往返便利程度(航空、火車、高速),人文環境(市民素質、方言、民俗民風、文化沉淀),市內交通(出租、公交、地鐵等),住宿設施(旅館數量、檔次、價格等),服務業的總體服務質量與服務意識,市容市貌,餐飲設施(飯店數量、質量、價格、風味小吃),氣候條件,觀光景點的數量與質量,購物環境(物價、商業區、特色產品等)。此研究結論與奧帕曼(Oppermann)針對專業會議管理協會(PCMA,Professional

Convention

Management Association)的600名會議組織者的調查結果有差異,尤其體現在對不同城市特征或影響因素進行重視程度排序時。比如,治安狀況(人身與財物安全)位列參會人所關注因素中的首位,但僅位列會議組織者所關注因素中的第5位。因此,盡管會議 組織者在選擇會議地點時會充分考慮參會人的需要,甚至是為了吸引參會人參會而刻意迎合參會人的需求偏好,但他們之間在關注點與關注度方面是有差異的。

參會人的重視程度排序,即是創建會議名城工作中的重要程度排序。在進行重點分析的九大城市中,表現最好的是北京,獨霸前5大參會人最重視城市特征的榜首;上海緊隨其后,成功占據了前3大參會人最重視城市特征的榜眼位置;杭州雖然尚未對北京、上海構成威脅,但其表現已經足已令人振奮,不僅成功占據前兩大參會人最重視城市特征的探花位置,而且呈現出7項進三甲、12項全部進前5的均衡表現。反觀被譽為我國三大會展名城之一的廣州,表現有些不盡如人意,不僅綜合排名僅位列第6,且在參會人最為重視的“治安狀況”和排在第4位的“人文環境”兩項上排名墊底。更令人擔憂的是,一些根本沒去過廣州的被試,也對廣州的“治安狀況”和“人文環境”評價很低,這意味著廣州不僅要實質性地改善其治安狀況與人文環境,而且要設法改善其城市聲譽與城市品牌。

男女間在購物環境、餐飲設施、觀光景點、氣候條件、人文環境等5個方面存在顯著差異,且皆表現為女性的重視程度高于男性。因此,參會人以女性為主的會議,或者是雖然以男性參會人為主,但允許帶配偶參會的會議,在選擇會議地點和進行會議安排時,需對購物環境、餐飲設施、觀光景點、氣候條件、人文環境這5個方面給予較多的關注。而對于上海等在“購物環境”方面表現出色的城市,可以考慮優先舉辦、承辦以女性參會人為主體的會議。

不同年齡段在對服務質量與服務意識的重視程度方面存在顯著差異,且表現為年齡越大越重視服務業的總體服務質量與服務意識。此研究結論在服務消費經驗與年齡成正比的假設下,與服務管理領域的學術觀點相一致,即服務消費經驗越多,對服務的期望和重視程度愈高。

五、研究局限與后續研究

篇7

針對網絡信息生態環境的現狀,從政治、人文、技術和經濟四個角度對網絡信息生態環境進行評價,建立生態環境評價體系,對網絡信息生態環境進行優化,希望可以促進網絡信息生態系統的發展。

關鍵詞:

網絡信息;生態環境;評價體系;優化策略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信息已經普及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網絡信息生態系統是指生態系統在網絡信息中的發展,主要包括網絡信息的環境、信息主體和信息用戶。網絡信息生態系統的發展促進了信息的交流和傳遞,可以為更多的網絡用戶提供信息資源。近幾年,由于網絡信息污染、冗余問題比較嚴重,對網絡信息的安全造成影響,導致網絡信息的生態環境出現了生態失衡的問題,所以需要對網絡信息的生態環境進行優化,以此促進網絡信息生態系統的發展。

1網絡信息生態環境受到的主要影響

網絡用戶在網絡信息生態環境中會受到相關法律法規和我國政策的約束,對現實社會的人們有潛在的政治影響,例如在網絡信息生態環境中傳播某種危害網絡安全的信息,現實社會的傳播者會受到法律的制裁;網絡信息的生態環境中還會體現出不同地區的特征,主要包括文化傳統、信仰、地方習俗等等,這是由于人文環境的影響。因為網絡信息用戶都處于不同的地區,每個人會把現實環境中的人文習慣帶到網絡信息環境中;技術環境對網絡信息的影響是指網絡信息在應用不同的技術時,信息傳播的方式也產生了相應的改變。各類新技術在網絡信息中的應用,使網絡信息服務的范圍擴大了,服務模式也產生了改變;各國經濟狀況發展不一樣,如果該國家經濟發展比較緩慢,將會導致網絡經濟下降,人們對于網絡信息的需求量降低,造成網絡信息生態環境發展的滯后。

2網絡信息生態環境的評價

2.1建立網絡信息生態環境評價體系

網絡信息生態環境評價體系的建立可以保證網絡信息生態環境評價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避免網絡信息生態環境的評價有失公平。評價體系主要對網絡信息的流暢性、穩定性和信息價值進行評價,對流暢性進行評價時主要是評價網絡信息生態系統的信息組成是否合理,各類信息之間的銜接是否緊密;對穩定性進行評價是指網絡信息的生態環境是否會輕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保證網絡信息生態環境具有一定的抗干擾能力和拓展能力;對網絡信息價值進行評價是評價該網絡信息對網絡用戶是否有用,會為網絡用戶帶來多大的幫助,對網絡信息價值的評價可以體現出網絡信息的經濟性。

2.2確定網絡信息生態環境評價具體指標

網絡信息生態環境評價的具體指標分為政治指標、人文指標、技術指標、經濟指標四大類。政治指標包括了相關政策法規對網絡信息生態環境的監督、對網絡信息行為的規范以及對網絡信息企業的扶持等;人文指標是指網絡用戶的價值觀、網絡用戶的綜合素質以及不同地區的民俗習慣等;技術指標是指相關網絡技術的應用、網絡信息安全的管理、網絡信息的傳播速度;經濟指標是指網絡信息的消費趨勢、網絡用戶的數量等。

3網絡信息生態環境的優化

3.1政治環境的優化

相關政府部門要加強與網絡信息有關的法律法規的建設,提高對網絡信息的監管力度。要求網絡用戶進行實名制認證,提高網絡信息使用的對稱性,避免網絡用戶信息不真實,出現虛假信息的傳播。政府部門加強對不法信息制造者的處理力度,使網絡信息的生態環境得到凈化。

3.2人文環境的優化

在網絡環境中充分的渲染傳統文化氛圍,通過文化的渲染來完善網絡信息生態文化環境。適當提高網絡用戶在網絡信息人文環境中的主體意識,支持網民在網絡上發表自己的看方法,創造民主的網絡信息人文環境。網絡信息的人文環境體現出了網絡用戶對我國政治、經濟、公共服務的一些具體看法,這些看法可以成為政府改進的參考,所以網絡信息生態環境應該加強網絡用戶的主體意識,重視網絡用戶的看法。

3.3技術環境的優化

對技術環境進行優化需要加強網絡信息新技術的應用,消除網絡信息冗余,避免出現信息孤島的現象,并運用相關的信息安全技術對網絡信息生態環境進行保護,避免網絡信息生態環境遭到黑客的惡意破壞,影響網絡信息的正常使用。相關部門也要對傳統的網絡信息技術進行革新,保證網絡信息傳遞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3.4經濟環境的優化

網絡信息企業要對網絡信息的服務模式進行拓展,讓更多的網絡用戶可以享受到網絡信息帶來的便捷,促進網絡信息在人群中的消費。目前我國網絡信息的消費群體主要以中青年客戶為主,為了促進網絡信息生態環境的發展,網絡企業要擴大網絡信息的服務范圍,增加網絡信息的客戶數量,讓網絡信息生態環境的覆蓋面可以更廣。

4結語

網絡信息生態環境是現實社會在網絡環境中的映射,會受到現實相關法律法規的約束,通過對網絡信息生態環境的評價,從政治環境、人文環境、技術環境、經濟環境四個方面確定具體的評價指標,加強網絡信息生態環境的優化,促進網絡信息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馬小剛 單位:新疆兵團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參考文獻

[1]冷曉彥,馬捷.網絡信息生態環境評價與優化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1,05:10-14.

篇8

當前,構建和諧、健康的生態課堂為許多學者所關注。本文擬依據新課程理念,借鑒生態學的理論和方法,從化學學科的特點出發,就構建和諧化學生態課堂作初步的探討。

生態學中的“生態”指的是一切生物的生存狀態以及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環環相扣的關系。本文中的“生態”則包含平衡、綠色、健康、和諧之意。化學生態課堂是指由教師、學生、課堂自然環境、課堂人文環境4個要素組成的動態平衡、開放有序的微觀生態系統(見圖1)。

如圖1所示,化學課堂生態系統的主體要素是學生和教師,客體要素是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自然環境包括教室內的溫度、濕度、光照、課堂布置、衛生狀況等;人文環境包括化學課程內容、班級文化氛圍、師生文化素養、師生關系、男女性別比等。化學課堂生態系統中的主、客體要素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共同維護化學課堂的和諧、平衡。

化學課堂生態系統具有以下特征:

1)開放有序。從生態學的觀點看,生態系統是開放的。化學課堂作為一種微觀生態系統,也是開放的。化學課堂生態系統不僅要與外界生態系統通過信息流和知識流的輸入與輸出發生聯系,而且其系統內部各組成因子之間也在發生信息的輸入和輸出。[1]教師通過化學課堂教學活動,給學生傳授化學知識,培養學生的化學實驗技能,使學生認識化學的作用,學會利用所學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常見問題,增強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同時,學生之間也在進行知識和情感的交流。

2)互利共生。共生性是進化過程中生命體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互利共生是指雙方的共生關系有利于彼此的存在和發展。化學課堂中的互利共生,表現為構成課堂生態系統的教師和學生互相促進、共同成長:教師的教學推動學生的發展,學生的發展也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兩者是互相促進、密不可分的關系。

3)多樣性。多樣性是指生態系統中的生物種類豐富多彩。按照生態學觀點,一個復雜的生態系統比一個簡單的生態系統更為穩定。化學課堂生態系統也具有多樣性。這表現在:化學課堂中學生是多樣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評價方式也是多樣的。

4)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是和諧生態環境的重要特征。化學課堂也擔負著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意識和能力的重任。化學課堂教學不僅要傳遞給學生知識,更要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技能,使之學會終身學習,從而更好地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

二 構建化學生態課堂的途徑

構建化學生態課堂需要從7個方面著手。

(一) 創設良好的生本學習環境

良好的生本學習環境是開展有效化學教學的前提。良好的生本學習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兩個部分。在自然環境方面,要建設生態化的校園自然環境,保持教室內充足的光線、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合適的顏色搭配,盡量采用先進的教學設施等;在人文環境方面,要吸收學校的文化歷史底蘊,營造具有特色的班級文化氛圍,提高師生文化素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等。

(二) 樹立先進教學理念

化學教師應樹立以下先進的教學理念:面向全體學生,以培養人為主旨;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重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貼近生活、貼近社會,注意加強化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系;把轉變學習方式放在重要位置,既重視學習結果,也重視學習過程;努力培養學生終生學習的愿望和能力,讓學生樂于學習、學會學習,增長發展潛能;教學評價要幫助學生增強發展的信心,使之追求更好的發展。[2]教師具有先進的教學理念有利于建立開放有序的生態課堂。

(三) 建立和諧師生關系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開展有效教學的前提。新課程強調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師生關系。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從教師的角度看,應轉變思想,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需要,認真對待每一個學生的每一個問題,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平等地對待所有的學生,增加與學生的交流;從學生角度看,要尊敬教師,虛心接受教師的正確指導,尊重教師的勞動成果,在日常學習中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等。

(四) 豐富化學課程內容

生態學的限制因子定律意指:當某一生態因子不能滿足個體的最小需要量時,就會阻礙個體的正常生長。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豐富化學課程內容,盡量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如何豐富化學課程內容呢?教師要善于發現、搜集和整理社會中的熱點化學問題,找出化學與工業、農業、環境、材料、能源和生命方面的聯系;注意整理生活中的化學知識,如大氣、水、土壤的污染與防治,居室和廚房里的化學知識等,將這些內容滲透在課堂教學之中,從而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豐富課程內容時要遵循生態學的最適度法則,即個體對周圍環境的各種生態因子都有一個自己的適應范圍;超過這個范圍,就會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教師提供的課程內容不能超過學生的接受能力范圍,否則就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五) 綜合運用教學方法

生態學觀點強調:要通過豐富生態系統的生態因子使生態系統保持穩定和活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各種簡單與復雜、單向與雙向、直接與間接、多方面和多層次的交往,使課堂呈現動態的特征;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營造學生互幫互助、良性競爭的生態環境。

(六) 開展綠色化學實驗

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以改革化學實驗為途徑,實現化學實驗的綠色化。例如:在

篇9

關鍵詞: 農村 人文德育環境 創建策略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人”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教育是以人為主體,以培養人為出發點和最終目的的。新的課程理念加強了對人文因素的關注,并把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作為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目標。人文理念倡導“為了每個學生的發展,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的基本理念,培養出高尚的人格,讓學生的個性獲得充分的發展,正切合現代教育的本質內涵,并逐步向教育各領域滲透,使人們在看待教育本質、認識教育歸屬方面有了新的視角。基于以上對人文理念的理解,我們感到尊重學生的成長規律,重視人文環境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創建人文教育環境,創新德育策略,實現全體學生的健康發展,是一種教育發展的大趨勢。本文從人文理念這一角度出發,研究農村學校的人文德育環境創建策略,并進一步思考人文德育環境整體優化與學生道德成長、品行養成、學業發展之間的關系。

一、宏觀布局,微觀設計

我校從學校長遠發展的角度,以踐行理念、創新德育為目標,依托學校原有的環境和自然條件,整體構建人文德育環境框架,給各種人文元素以外在形象與內在文化的交替形式呈現,讓學校所有的人文元素鮮活起來,靈動起來,形成富有立體感的人文德育環境,折射出其獨有的功能和作用,成為推進學校教育的載體和手段,也就是在整體規劃和精心布局校園環境建設時,著力將“人文教育鏈”與“人文教育區”作為打造人文教育環境的兩個主要媒介,生成五大教育主題及人文景觀,構建相應的實施機制,將諸多教育元素全面滲透學校的德育工作中,強調辦學思想與教育目標的高度統一,人文資源與教育內容的有機整合,師生關系的親和融洽,力求全方位體現“環境是育人的力量”的人文理念。

二、精心設計,相互兼容

校園人文環境不僅能彰顯學校個性與特色,還是學校實施教育的主要場所。在建設和打造人文德育環境的過程中,我們以“各有側重、相互兼容”為原則,以“外造氛圍、內強素質”為策略,精心打造五大人文教育區,將學校德育的各項教育主題活動涵蓋其中,突出人文資源的生成和利用,凸顯學校德育的特色與功能,讓學生能夠與人文環境相擁,在人文教育環境的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達到立德、啟智、怡情、激趣、展能的教育作用,最終形成一個平衡、和諧、美觀、人文的學校德育環境。我們在創建五大人文教育區時,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需要和主體地位,精心設計,巧妙命名。

1.靜思小道。在辦公樓和教學樓之間,我們搭建一條長廊,供學生閑暇之余在此休息。同時,在小道兩旁豎立一些寫有警言名句、友情小貼示的告示牌,讓學生在紛繁的學習之后,能到此或靜思默想,或彼此暢談。因此,我們取名為“靜思小道”。

2.少年花圃。圃內種植各類花草及綠色植物,集體藝、科技、人文為一體的多功能花圃,以“少年”命名,意為少年就如同花草,鮮艷而美麗,短暫而珍貴。

3.溫馨港灣。班主任在學校給班級提供的良好教育設備基礎上,組織全班學生對教室進行精心“包裝”,讓教室的每面墻、每個角落都具有教育內容、富有教育意義。教室是學生每天學習的地方,因此,以“溫馨港灣”命名。

3.書香之家。充分利用圖書室、閱覽室等資源,為學生的閱讀提供資源拓寬視野,這是學生掌握知識、汲取精神食糧的地方,因此,以“書香之家”命名。

4.夢想之墻。充分利用校園內走廊墻壁,張貼大量的學生書畫作品、名人畫像、名言警句、溫馨提示等。因為是學生放飛夢想、展示理想的地方,故用“夢想”一詞為其命名。

三、融入理念,透射意境

我們在制定學校發展規劃時,將“踐行5字教育,放飛夢想,勵志成才”作為辦學理念。所謂“5字”,是靜、敬、和、博、競,具體而言:靜——靜思,敬——敬畏,和——和諧,博——博學,競——競爭,是集學校各項教育目標為一體的核心和精髓。我們在創建并形成五大主題“人文教育區”的基礎上,借助各人文區的風格和特征,巧妙地將“5字”辦學理念融入其中,將各教育主題與之一一對應起來,既涵蓋教育思想,又整合教育內容,讓人文德育環境透射出其獨有的教育意境。

1.靜思。借助“靜思小道”,在學生中實施以“夢想是什么”為主題的“品行教育”。通過新生入學儀式等系列教育活動,注重在校良好行規的養成,培養禮儀好習慣。組織學生細細品讀“警言名句”、“友情小貼士”,或與同伴坐一坐、靜一靜、想一想,懂得“吾省”,學會思索,懂得善良寬容,成就寬廣胸懷。

2.敬畏。以“少年花圃”為平臺,在學生中落實以“夢想是生命”為主題的“生命教育”。通過“我與花兒共成長”、“入隊儀式”等系列活動,結合科學等課程,讓學生觀察了解花草植物從發芽、開花、凋謝的成長過程,感受生命的稚嫩與美麗,懂得陽光少年就如同花圃里含苞欲放的鮮花,這是父母、長輩給予我們的花樣年華,要學會感恩,對生命敬畏,對長輩敬重。

3.和諧。在“溫馨港灣”里開展“夢想是幸福”主題教育。通過富有特色的班級文化建設活動,建立和諧、民主、合作、友好的人際關系和集體環境,讓學生在情感體驗中,感受和諧融洽、民主平等的人際關系和生存環境,并知道如何與人為善,與人交往,與人合作,養成文明習慣,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自然地接受一定的道德文化熏陶。

4.博學。以“書香之家”作為推進“知識教育”的載體,在學生中開展“夢想是求知”實踐活動,通過中華經典誦讀、學科“知識搶答”等比賽,讓學生的閱讀興趣在閱覽室、圖書室中得到激發,從中體驗到閱讀的快樂,促進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5.競爭。以“夢想之墻”為媒介,在畢業班通過“夢想是未來”主題活動踐行“志向教育”,使學生從小養成無所畏懼、堅韌不拔的品格,積極進取,勇敢向上,做一個謙虛正直的人,做一個志向高遠的人,做一個有競爭意識的人。

總之,人文德育環境的打造并形成,為踐行先進教育理念,開創學校德育工作新局面,促進全體學生健康成長提供了廣闊空間和實踐平臺。但這僅僅是完成預設目標的第一步。如何做好后續跟進,將人文理念輻射到學校各個教育領域,實現其教育功能的橫向擴展和縱向延伸,追求完整的人文教育,這是我們今后所要面臨的嶄新課題。

參考文獻:

[1]張興華,馬章安.人文教育概論.石油大學出版社,2007.10.

篇10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的生產經營過程中確立的一套觀念、信念、價值、行為規則和道德準則,由此形成的一種集體風貌和文化氛圍。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環境教育力量,對學生成長成才具有巨大影響。將企業文化融入校園文化中,促使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互相融合,可以讓學生在校期間受到企業文化的熏陶,在心理歸屬上更早地融入企業,在價值取向、行為特征上接近企業,從而提高職業素質,提升就業競爭力,縮短適應崗位的時間,盡快融入企業。為了達到這一目標,職業院校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將企業文化融入學校制度文化中。維系學校的正常秩序,需要有制度文化作保障。在學校常規管理中,職業院校可借鑒企業的管理理念和規章制度,從行政管理、教學管理、學生管理、財務管理、德育管理、后勤管理等各項制度的制定、修改、完善以及運行等方面滲透、彰顯企業文化。同時,將制度文化與企業文化進行對接,努力吸取企業文化中的優秀內容,如誠實、正直、勤奮、守紀、敬業等,注意以企業員工的標準規范學生的行為。例如,在班級管理中,可以采取以企業冠名班的方式,以企業的架構組建班級,按照企業的管理模式管理班級,并在班級文化中融入企業先進的管理理念與人文精神,使學生提前感受現代企業文化,適應紀律嚴明、職責明確、賞罰分明的現代企業制度,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

第二,將企業文化融入學校人文環境構建中。學校人文環境的構建是培養學生人文素質的關鍵,職業院校可利用各種載體將企業文化精神落實到學校人文環境構建中。例如,可通過舉辦校園文化節,開展社團活動,利用學校網站、校園廣播、校刊、宣傳欄等,大力宣揚企業文化,在校園營造企業文化氛圍;將企業文化融入學校的樓名、路標等形式的設計理念之中,展示企業文化精神;邀請相關企業負責人、優秀企業校友進學校,舉辦各種講座、企業文化論壇、專題報告會等,使學生近距離了解企業文化。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依據行業的不同,職業院校有不同的類型,如機電職業學校、水利電力職業學校、交通學校、衛生學校、石油學校等,它們的辦學理念各具行業特色,所要宣揚的企業文化與行業是緊密相聯的。為此,學校應根據行業特色,有的放矢地將不同企業文化融入學校人文環境的構建中。

第三,將企業文化融入校企合作中。文化的融合是校企融合的關鍵,只有校企雙方形成共同的文化理念和價值追求,校企合作才能獲得長遠持久的發展。校企雙方應將企業文化貫穿于校企合作的全過程,營造學習企業文化的良好氛圍,充分利用企業的管理模式、企業的開發項目等來培養學生的職業綜合素質和能力,使學生在實踐中體驗企業的價值理念、品牌文化,全方位了解企業的文化,從而為今后走上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企業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