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藝文化的傳承和創新范文
時間:2023-12-25 17:44: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陶藝文化的傳承和創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陶藝教育;問題;對策
我國的陶瓷藝術具有很久的歷史,是我國的眾多文明之一。陶瓷技術發展到現在,已經不再只用在日常使用中,而是發展成為了一種藝術,深受大家關注和喜愛。如今陶藝教育越來越流行,已經被引進了除了藝術院校外的許多高校,受到了廣大師生的喜愛。但是陶藝教育的重要性在得到凸顯的同時,背后也有許多不足需要解決。
一、陶藝教育的重要性
一方面,由于陶藝教育具有獨特性和創新性,因此對素質教育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通過陶藝教育,可以將自己的靈感融入到陶藝創作中,實現精神上的升華。而高校目前提倡的素質教育也是倡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自我展現能力,這一點正和陶藝教育的特點不謀而合。另一方面,陶藝教育能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還能提高學生對于藝術的審美力。陶藝教育不是純理論上的教育,有時要親自動手制作陶藝作品,感受和體會其中的樂趣和精髓。在這個過程中,通過老師的指導,一旦創作出了能反映自己藝術觀念的作品,那種成就感將是非常的美妙。
二、高校陶藝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對陶藝理論和文化修養的培養不足
如果陶藝作品沒有文化的積淀,那么就只是徒有其形。但是在當前的許多高校中,為了急于求成地得出成果,往往都會忽略對陶藝文化理論的教育以及學生陶藝文化修養的培養。這種做法,表面上是成果豐碩,其實是舍本逐末。
(二)對學生的原創思維培養注重不夠
創新是當前社會呼吁的一個口號,陶藝教育也不例外,尤其是這種藝術性質很濃的學科,對于學生創造性思維要求比較高,但是事實上,在陶藝學習中,很多學生都沒有原創精神,只會機械刻板地臨摹,這種作品做出來看似中規中矩,實則體現不出創新,弊端很多。過多的模仿,會限制學生思維的發散和原創力的迸發,和素質教育的思想也不相符合。
(三)陶藝教育過于商品化與行政化
陶藝作品具有實用性和觀賞性。同時也可以作為一種商品來交易。因為其藝術價值較高,因此價格也瘋狂上升。當前市場上,陶藝家為了迎合市場行情,在制作陶藝時,陶藝作品的商品性和政治性質高于藝術性質,這是一種很危險的現象,陶藝家作為陶藝方面的領頭人,如果這些人都不能以身作則,那么學生的思想認識也會有很大的偏失,學生也會以功利的眼光去看待陶藝教育,最終陶藝這門學科將和藝術偏離。
三、陶藝教育改革的策略
(一)加強對學生陶藝教育理論知識及文化素質的培養
大部分的實踐課程都是要有理論做支撐的,理論知識能對實際操作具有指導作用。當前的高校在開展陶藝教育課程時,不要光急著讓學生動手操作,而是要開設文學藝術相關的課程,讓學生對陶藝的理論了然于胸。正所謂“胸有成竹”,只有心中有了陶藝的基本脈絡和輪廓,那么從事實際操作時,才會隨心所欲,對于陶藝作品的內涵和情感才能更好了解。創作的作品才更具有藝術性。
(二)吸收外國先進的陶藝教育模式,因材施教
在現代陶藝教育方面,美日等國家目前要領先我國,我們必須學會吸納美日等國家關于陶藝教育的先進模式。高校在開展課程中,要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和進行不同的指導,不能一種模式施加到每個學生身上。比如對于繪畫和造型較擅長的學生可以加強陶藝理論和技能的培養。對于沒有經過專業培訓但是對陶藝很感興趣的學生,就應該開設選修課堂,增加他們的藝術知識。而對那些對陶藝一片空白的學生,則要注重其興趣的培養。
(三)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使陶藝教育回歸民族化、生活化
中國擁有幾千年燦爛的陶藝文化。高校作為發展和傳承陶藝文化的重要載體,在陶藝教育時,要以正確的價值觀去看待陶藝文化,還要善于去接納和傳承陶藝文化,把發揚這項藝術作為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因為陶藝作品擁有實用性和藝術性兩個特點,我們在看待的時候,不能以片面的眼觀去對待,要做到兩個性質的綜合,讓陶藝作品既能回歸生活,又能登堂入室。
參考文獻:
[1]金文偉.我國古代陶瓷傳授思想的研究[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06.
[2]李正安.陶瓷設計[M].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2.
篇2
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一度發展低迷的工藝美術事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恢復和發展起來了。隨著國家工業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進一步改善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便成了工藝美術的時代課題。過去那種致力于觀賞性傳統工藝美術的教育狀況顯然已經不適應新的形勢和時代要求。與人民生活需要直接關聯的室內環境設計、裝飾設計、服裝設計、商業美術設計、包裝設計和日用工業產品造型設計等現代工藝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成為工藝美術事業的主流。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國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水平不斷提高,部分職業學校教育還沒有真正完成從培養以設計為主的專業人才的教育向培養以制作為主的操作人員的教育的轉變,依然是以傳統教育模式為主導。再加上受國外現代教育觀念和理念的影響,有些職業學校盲目引進外來文化作為支撐,沒有和我國具體國情相結合,這造成學生雖掌握一些理論知識、新理念,卻不具有較強的技能而很難適應目前市場需求。而部分中等的工藝美術職業教育已從原來的完成型教育轉變為繼續教育的一部分,成為高等工藝美術教育的基礎教育。近年來,職業學校工藝美術專業的學生的專業素養、文化素養和職業素質從整體上看均有所下降,而且參差不齊。生源現狀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對職業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問題。我們應該將傳統工藝美術文化與學校教育緊密結合,培養掌握我國傳統工藝美術技能、現代技術并具有時念的多技能型人才。
二、在職業教育改革中應該著重抓好的幾個問題
突破傳統課堂教學僵化死板的固有模式,請傳統工藝美術大師進校園傳藝,讓學生走進民1''''4工藝美術作坊學藝,走有地方特色的職業教育之路。“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傳統工藝美術積聚了優秀的藝術傳統和卓越的工藝技術,凝聚了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和心血,從而處于顯著的地位安定、和諧的氛圍有利于展現人的本能力量,有利于制作者與制造物的情感溝通,那么人情味和親和感自然地融入到制作過程和制造物之中。”“父傳子子子相傳、師傳徒徒徒相傳”的傳統工藝傳承方式使得學校教育很難做到對傳統工藝美術精湛技藝的發揚傳承,對于傳統工藝美術的學習,往往只停留于表面了解而不能深入探究。這就使得我們應該對工藝美術職業教育重新進行定位,改變過去以理論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和現代教育中過分強調以軟件技術替代技能的局限性。首先,我們結合各地特色和民I''''4工藝美術資源,請傳統工藝美術大師進校園傳藝。例如,在陜西我們可以請陜北民1''''4剪紙大師高鳳蓮進校園傳藝,讓學生學習陜北剪紙技藝,了解北方黃土地文化的質樸、粗獷。此外,戶縣農民畫、耀J,I1窯陶瓷、寶雞鳳翔泥塑等更是我國民1''''4工藝的瑰寶,我們可以請它們的傳承人進入校園,為我們的工藝美術教育注入真正的傳統文化和技藝。同時,我們還可以將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引入學院傳承發展。如,蘇州桃花塢木版雕刻藝術研究會就進駐了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并設置了專門的工作室和桃花塢木版畫展館,與學院的木版畫工藝課程緊密結合,使得面臨衰落甚至消亡的傳統桃花塢木版畫在這里得到了保護、傳承和發展。其次,每個學院的設備和資源都是有限的,有的往往還受到很大的限制,我們選擇校外的資源——“地方民間工藝美術作坊”作為基地,讓學生直接走進民間工藝美術作坊學習,去體驗和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在實踐中學習實用的技藝。同時,這也給地方民間工藝美術作坊帶來了另一個發展的機遇——有了新的傳承人,改變了傳統文化傳承觀念,開始普及化發展。如,筆者所在學院的陶藝課程就選擇在陜西富平陶藝村作坊進行實踐學習。
富平陶藝村是國內首家國際陶藝協會(IAC)會員單位、陜西省文化產業基地、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現已建成2萬平方米的7個國家館及國際陶藝文獻中心,展出了來自50多個國家的260位陶藝世家的3000余件(套)陶藝作品。在這里,學生受到了當地濃厚的傳統陶藝文化感染,領略了國際陶藝作品與文化的藝術魅力,其相關文化知識和技能也得到了提升。同時,這對教師也是一個提高,教師的教學才能在這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揮,新的教學理念與傳統文化、技藝在這種相互碰撞中得到了升華。在我國,這樣的作坊很多,而且各地的民間工藝作坊都具有一定規模和特色,如烏鎮林家鋪子藍印花布、貴州蠟染、陜西鳳翔泥塑與木版畫、戶縣農民畫、陜北剪紙與布堆畫、綏德石雕工藝等。同樣是陶瓷,耀州窯工藝文化、景德鎮瓷器工藝文化、定窯的瓷器文化等都各具特色。同樣是漆藝,“北京以雕漆、鑲嵌、刻漆、雕填為特色,以仿古家具為主;福州以脫胎漆塑、彩繪為特色,以瓶、盤、杯、盒等小型器物為主;揚州以平磨螺鈿、鑲嵌為特色,多為家具、屏風;山西平遙、新絳分別以‘堆古罩漆’、云雕為特色,以家具為主;四川成都以雕填、重慶以研磨蒔繪為特色,產品多為小型器物;甘肅的天水、天津、陜西等地的漆器與北京的大同小異;上海、蘇州的漆器與揚州的也無二致;還有貴州大方的漆器,以皮胎著稱;安徽屯溪的漆器,以菠蘿漆見長;中國少數民族的漆器,如彝族的食器、酒具和藏族的食器等,風格粗獷,富有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水平,和楚漢漆器一樣,對發展中國現代漆器頗有啟示”。我國傳統工藝美術蘊含著精湛的技術與豐富的知識,承載著整個社會的意識形態、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和價值觀念,特別是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功用價值,與人類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其絢爛多彩的外在形式和深遠厚重的文化內涵,彰顯著我國各地特色。日本著名的民1''''4Z-藝研究家柳宗悅從民間工藝與人的生活質量的關系中得出結論,即“美的物品必然形成美的生活,必然培養美的情操”。他說:“工藝文化有可能是被丟掉的正統文化。原因就是離開了工藝就沒有我們的生活。可以說,只有工藝的存在,我們才能生活。從早到晚,或工作或休息。我們身著衣物而感到溫暖,依靠成套的器物來安排飲食,備置家具、器皿來豐富生活。因此,如果工藝文化不繁榮,整個的文化便失去了基礎,因為文化首先必須是生活文化。傳統Z-藝因傳統的造型語言和手工性質,能喚起我們對其無比的親切感,這是現代工業的理性所不能代替的。”因此,工藝美術職業教育應密切結合地方特色,傳承和發展我國傳統工藝美術的文化與工藝技術。工藝美術職業教育必須將傳統文化和工藝的傳承與現代技術和觀念的時代性緊密結合。
這也正是工藝美術職業教育適應我國行業發展現狀的需要。進入新世紀以來,由于網絡技術不斷完善,快餐文化等普遍流行,更由于西方文化的滲透及現代人對本土文化和工藝美術的漠視,傳統工藝美術的發展面臨著極大的困境。“許多工藝美術品種正瀕臨‘人亡藝絕’的失傳境地,這造成了工藝文化鏈的斷裂。那是因為雖然傳統工藝美術文化具有東方文化所蘊含的含蓄、淡雅、空靈的美學趣味,但在工藝技術方面卻不能適應目前工業科技高速發展時代的生產。”但是現代人們對于工藝美術生活物品、產品,不只需求其功能的實用性,而是越來越注重其情感因素,喜歡親近大自然、返璞歸真、具有個性的產品。“傳統工藝美術在當代的發展應采取傳承與適度開發相結合的策略,即在保留傳統工藝美術審美特征的基礎上,根據現代人生活方式的需求,進行產品的延伸性開發,使產品為普通民眾喜愛,走進普通人的生活。”這就要求我們的教育不僅要繼承傳統文化和工藝,同時還要緊密結合現代技術和觀念的時代性,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傳承。職業教育的具體教學永遠不能離開實踐與市場需求,特別是工藝美術職業教育應該以手工藝技能為基礎,必須適應當今社會市場的需求,在教學中應時刻貫穿“探究、合作、自主”的教育理念。“項目教學法”、“主題教學法”是值得我們在課程教學中推廣和實施的兩種教學法。項目教學法雖源于美國并盛行于西方國家,但它同樣適用于我國的職業技術教育。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開設工藝美術類專業課程已經有16年之久,過去強調學生造型基礎的重要性,開設課時也比較多,專業設計課程的學習以理論為基礎,以致學生沒有多少機會可以與社會實際聯系。我校培養的人才在知識和技能上都不能很快適應社會市場的需求,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
篇3
關鍵詞:宜興紫砂;文化;發展
1 前言
中國陶瓷具有悠久的歷史,始于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已經能夠制造實用且美觀的陶器。宜興制陶史查閱各類文獻以及考古學者考證,亦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的原始社會,而宜興紫砂陶文化起源于宋代,歷經歷史長河的洗禮,陶工先人辛勤耕耘、心血澆鑄,文人雅士的附風參與,使之日臻完美,從而在世界陶瓷門類中獨樹一幟,這是中華民族乃至世界文化遺產極其寶貴的財富。近年來,隨著宜興紫砂熱的興起,紫砂陶文化的日益推廣,有關宜興紫砂陶文化的各類文章屢見報端,出現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喜人景象。縱觀宜興紫砂數百年的發展史,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人文環境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不斷地被熔煉、升華的壺藝文化獨樹一幟并流傳至今。
2 宜興紫砂陶文化的形成
宜興紫砂陶文化的形成是歷代陶工和民間藝人世代傳承,并加以不斷創新的產物。從發掘出和流傳下來的紫砂壺、盆、缸、罐等紫砂器中,我們可以發現不同朝代的造型風格以及發展軌跡。從宋代初的泥料粗糙、樸素簡潔到現代的造型多樣、品種繁多、技藝精湛,無一不凸顯紫砂前人對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的積極貢獻。
3 宜興紫砂陶文化的發展
歷代達官顯貴、文人雅士的附風參與,造就和推動了紫砂陶文化的發展和進步。在中國眾多的工藝品之中擁有古今眾多名家題詩(詞)鐫刻的工藝品,唯有宜興紫砂陶一枝獨秀,自謂高雅的文人們自古以來對民間藝人各種技法從來都是不屑一顧,認為是雕蟲小技,難登高雅之堂,唯獨對紫砂器情有獨鐘。自北宋蘇軾起,歷代文人丹青高手如徐渭、沈周、揚州八怪、陳曼生、吳昌碩等紛紛參與創作,或鐫詩文詞畫,或留陶刻款式,或作式樣設計,留下了許多至今依然是啟迪后世的不朽之作。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精髓融于宜興紫砂文化中,使其越發燦爛奪目、博大精深。不同時期的有識之士為紫砂陶文化的推廣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使之逐漸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成為世界文化的支脈。到了近代,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后,政府為一些技藝精湛、德高望重的藝人評定了相應的技術職稱,更大地調動了陶藝者的創作、創新激情。紫砂名家學者也不遺余力地著書論作宣傳紫砂文化,多次到國外宣傳紫砂陶史,弘揚紫砂陶文化,從而讓世界認識宜興,了解陶都。
4 陶藝家以身作則助推紫砂發展
優秀的陶藝家們以身作則,以良好的職業道德風范感召世人,促進宜興紫砂陶文化進入一個良性地發展繁榮期。隨著社會主義體制的改革,商品經濟市場大潮沖擊著各行各業,藝德高尚的紫砂陶藝家們以嚴謹的敬業精神、至上的人格風范向世人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5 總結
篇4
傳統陶瓷藝術教學中老師們應該適當的創新改革一下。首先,老師們應該以更加豐富的知識充實自己,這樣才能使課堂知識新鮮豐富生動起來,保持學生們的新鮮感,才能充分的調動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其次,理論結合實踐。陶瓷藝術課中如果只是空洞洞講理論的話,即是興趣多么濃烈遲早也是會消散的。老師們可以在陶瓷藝術課中適當的增加實踐課的比重,使得課堂不那么乏味單調。最后,在陶瓷藝術理論課的講解方面,力求把深層次的東西挖的更清晰明了,這樣學生們才能更好的領悟和掌握陶瓷藝術的理論知識,才有進一步學習的欲望。
2現代模式的陶藝教學
現代陶藝雖然仍以傳統陶藝為基礎,但是經過現代的一些思想藝術流派的影響,在一些觀念和部分技藝上已經大不一樣了,有了自己的藝術審美,有了自己的工藝進步,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景象。情感在現代的陶瓷藝術作品中融會貫通,對于同一陶瓷藝術作品,每個人的審美不同就會產生不一樣的感受。所以在陶瓷藝術課的教學中可以以分組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采用這種教學模式會使課堂生動活潑起來,不僅能提高學生的互動性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自古以來各個民族在這里繁衍生息,以各自的文化交流創造出更加豐富多彩的文化。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多樣化的歷史文化產物具有極大的魅力。我們完全可以借鑒這片沃土的成功典型去發揚陶瓷藝術。陶瓷藝術技法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在這個環節中,老師應該積極的引導學生從作品中吸取經驗,同時還要能夠舉一反三,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掌握,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創新是陶瓷藝術發展的不竭動力和源泉,所以對于現代的陶瓷藝術教學和學習亦是如此。老師們應該著重的去培養學生們的創新意識以及提高其創新能力,而且在創新的過程中要有毅力。因為所有的創新都不是一下子就能成功的,他需要一而再,再而三的繁復實踐才能得以證明。所以老師們可以有針對性的挑選一些視頻去給學生們看,讓他們知道好作品的產生是多么的來之不易,期間需要歷經多少的風風雨雨,讓同學們明白任何事都不是簡簡單單就能成功的,讓學生們能有所領悟、有所感想,這樣不僅能有效的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斗志,還能從側面達到育人的目的。
3總結
篇5
在手工業時代,對于制陶藝人而言,他每天所要做的只是通過勞動換取家庭日常生活所需的生活資料,因此,藝人的勞動與其他工種的勞動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這些產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生活陶瓷隨著生活方式、生活理念,以及審美的不斷變遷,也在不斷地發展和變化著。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作為傳統手工藝的陶瓷制造發展又是相對緩慢的。特別是由于受傳承關系的制約,手工生活陶瓷的發展難以突破舊有框架。從現在各地所生產的手工生活陶瓷的產品來看,基本是延用以往的造型和裝飾。傳統的師承關系一方面使傳統的制瓷技藝得以繼承,另一方面也阻礙了制陶藝人創造性能力的發揮。由于要嚴格遵守傳統技藝的一招一式,藝人們很難跨越既定的模式而有新的突破。但是作為造物活動的手工生活陶瓷的制造,是要不斷適應和滿足日漸變化著的生活的需要。
由于受文化水平和藝術修養的局限,以及長期所形成的審美意識,制陶藝人很難突破舊有模式而形成新的理念。有時他們也明確地意識到產品要突破舊有的框框,只是找不到突破的創新點,而要做到這一點僅依靠制陶藝人的自身力量是不夠的,這就需要陶藝家的參與和實踐。 “在生活方式已經改變了的今天,僅僅重復過去同樣的工作,并要將工作維持下去是困難的。因此,現在已經到了必須有某些有創意的作家進行幫助的時期。”
事實上,從陶瓷的發展歷史來看,歷史上也不乏有文人參與陶瓷的設計。例如,景德鎮自有官窯之日伊始,其產品的造型與紋飾(即所謂“樣制”)都由在京的相關機構中的藝術家設計。如Ⅸ元史?百官四》記:元官窯(浮梁瓷局)生產的御用器的造型與紋飾就由將作院諸路金玉人匠總管府中的“畫局”所設計。《大明會典》也記載到: “宣德八年,尚膳監題準,燒造龍、鳳瓷器,差本部官一員,關出該監式樣,往饒州燒造各樣瓷器四十四萬三千五百件。”也就是說,其“樣式”即器物的造型色彩和紋飾由宮廷畫家設計之后,通過尚膳監下達景德鎮御器廠按圖燒造。再如,在紫砂壺的制作中,亦縷有文人參與,清代文人吳仕(宜興人,字克學,一字頤山,號拳石,明正德甲戊進士)就好壺藝, “亦淘細土,摶胚以指,捏法制器”。正是由于這些文人的介入,偶爾寄興,才使“俗”工之物的文化品位得到提高,方能見其匠心,多有韻致。
同樣是制作,卻因制作者的文化身份不同,作品所體現出的品位也不相同,究其原因,不在于技術本身,而在于人的修養。一方面制作者的修養能夠左右具體的技術操作,另一方面制作者的制作動機也會不自覺地體現在制作過程中的每一個技術環節。文人的介入可以改變陶瓷的藝術品位,而兼設計與制作的陶藝家更應該使“設計”的理念與工藝有機地結合。
陶藝家的參與是歷史所賦予的使命。1919年由德國的格羅比烏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創辦的包豪斯,秉承莫里斯的藝術家與手工藝人相結合的思想,主張: “因為藝術不是一種‘職業’,在藝術家和手工藝人之間沒有本質的區別,藝術家是一位提高了的手工藝人。”打破了手工藝人與藝術家的身份隔閡,最重要的是藝術家能夠投身于實用品的設計,開始關注生活。陶藝家的作用應該體現在對于社會文化的推動方面。1951年5月在法國的瓦洛利鎮舉辦畢加索的陶藝會,在會上巴黎詩人杰克?普列費爾說: “請看,各位朋友們,畢加索在瓦洛里斯(瓦洛利)這段時間的影響力。去年在這小鎮的街坊還陳列的盡是陳舊不變的老式繁瑣的陶器,今年就大不相同了。平庸的東西不見了,整個小城的陶器充滿新鮮的造型和富有生命力的色彩,和滿城盛開的紫丁香花一樣美麗,吸引著世界各國的游人。”從中我們可以看到藝術家所起的作用。
由于受教育的背景和程度不同,在對同樣問題的認識和理解方面是存在著差異的。 作為滿足日常生活使用的手工生活陶瓷的意義不僅體現在物的“用”方面,更體現在器物的精神內涵方面。因此,器物的造型與裝飾作為文化內涵的載體,最具有設計的意義。制陶藝人在生產過程中,是集中精力重復手中的技藝,并將技藝的運用發揮到極致,而很難上升到對器物進行思考和關注的高度。因此,產品的制造只是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地重復再重復。而陶藝家由于受到過正規的文化教育和專業藝術訓練,能夠從更高的層面上,對于手工生活陶瓷的制造本質做出詮釋,對于手工生活陶瓷在服務于當代生活的意義方面能做出正確的表達。
篇6
【關鍵詞】民族文化 手工藝 教師 學生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6B-0048-02
民族文化和民族手工藝中蘊含著豐富的藝術教育資源,通過在工藝美術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不僅使學生掌握工藝美術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還可以培養學生對民族手工藝和民族文化的興趣,促進民族文化和傳統手工藝的傳承和發展。如何讓學生在一種文化情境中理解民族藝術,并通過對傳統文化藝術的感受和學習,進而參與到文化和手工藝的傳承、表達、創造上,推進民族文化和手工藝的傳承和發展,是我們工藝美術老師需要不斷努力和探索的方向。
一、民族手工藝文化進課堂的現狀及意義
(一)現狀
近年來,很多地區、學校都在嘗試民族文化、傳統手工藝在各學科中相互滲透的課堂實踐活動,美術及手工藝教學作為一種手段和方向,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積極作用。然而,在很多學校的美術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往往把重點過多地集中在培養學生的傳統民族文化知識認知和單一的學習某些民間工藝制作,卻忽視了讓學生把這些傳統民族文化和民間手工藝技術與專業技能和實用性聯系在一起;還有的教師對本地區傳統手工藝形式過分推崇,沒有將本民族的傳統手工藝品置于現代多元文化背景中進行綜合考量和客觀評價,回避和忽略傳統手工藝中存在的缺陷,沒有很好地將傳統美學與現代美學相結合,使傳統手工藝品煥發出現代氣息,古為今用。
(二)意義
傳統文化中的知識和民間工藝只是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表現形式和載體。我們要發掘傳統、繼承傳統、立足現實、面向世界,著眼于提高學生對民族手工藝文化的審美素養和情趣,依據工藝美術學科的特點及學習特點,吸取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結合時展的新元素,通過工藝美術這個載體,不斷創新民族手工藝美術,讓民族手工藝美術與當代藝術發展接軌,跟上世界藝術發展的步伐。在實踐工藝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充分挖掘、整理、利用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將其作為一種工藝美術教學資源,適時滲透,讓傳統文化為教學服務,開辟工藝美術教改的新天地。讓學生對藝術的學習不僅僅是技能技巧的學習,而成為一種文化滲透下的學習,讓學生在一種文化情境中理解民族藝術,并通過對傳統文化藝術的感受和學習,進而參與到文化和手工藝的傳承、表達、創造上,推進民族文化和手工藝的傳承和發展。
二、本地區民族手工藝文化進課堂的多種途徑
(一)將傳統文化有機滲透到工藝美術課堂教學中
我國幅員遼闊,每個少數民族各自的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各具特色的藝術和文化資源,在教學中老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內容從中汲取相關傳統文化內容中的藝術精華、精神積淀和審美情趣,通過在工藝美術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不僅可以使學生掌握工藝美術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而且對于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也起到了推動作用。
作為文化的滲透,作為工藝美術教師,不但需要在專業課教學中進行講解、教學,在平時的德育課和基礎課程中同樣可以隨時滲透。特別是在德育課上,對于本地區民族文化和重要節日的內容以參與活動設計為形式進行游戲式的教學,學生會更有參與感和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
(二)讓傳統手工藝注入新元素
我國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豐富的各種特色手工藝,各民族的傳統手工藝中蘊含著豐富的藝術教育資源,我們可以汲取其中的藝術審美情趣,通過在工藝美術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不僅使學生掌握工藝美術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還可以培養學生對民族手工藝和民族文化的興趣,促進民族文化和傳統手工藝的傳承和發展。一個富有生命力的民族的傳統文化和手工藝只有不斷地創新和改進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在當代社會對藝術發展的進程中不斷被需要。我們一直希望通過創新使傳統手工藝及文化恢復活力,創造性地使之更加具有現代氣息,轉為現代型,使之成為與當代社會相適應的民族文化傳播形式,并使之生生不息,世代綿延。
1.民族人物形象變卡通圖案
廣西少數民族人物形象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壯族少女頭戴三角帽的形象。對于老一輩來說,這些民族服飾是民族文化的體現和現實代表,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的學生所生活的環境就是一個充斥著卡通、漫畫的時代,電視銀屏上播放著大量的卡通劇,生活中到處充滿著卡通形象的圖片,對于民族服飾,現在的孩子實在是太遙遠了。所以,將壯族人物形象設計成年輕人容易接受的卡通圖案,就可以更容易的讓他們去接受和喜愛,從而對這一民族的傳統文化、藝術有新的認識和興趣,也順應了時代的發展。
2.在產品設計藝術中,民族符號與現代設計有機結合
在廣西,大多數學生都來自少數民族地區,家里多少都遺留著一些民族文化的印記。一套母親親手縫制的蝴蝶衣、一只竹編的漁籃、一頂漂亮的銀頭飾、一對媽媽手中的繡花鞋、一塊家里織布機上的織錦……當每個學生把一件件自己平時身上穿的、生活用的各種物品匯聚在課堂上的時候,整個課堂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個小小的民族文化博物館。這樣的活動,是讓他們發現民族文化及手工藝在生活中最直接的途徑。
通過從家中發現的民族文化用品,將它進行再設計,讓產品能夠與現代美學設計相結合,從而煥發出新的生命力,這是我們工藝美術課堂在進行民族文化滲透教學中應該達到的目的。
3.民族手工藝融入現代美術課堂
如何在美術課堂里結合教材滲透家鄉的民族藝術,把當地的陶藝、銀器制作納入雕塑造型課,剪紙、木雕p編織納入手工課,刺繡、扎染、織錦納入圖案設計課,木樓、歌會成為繪畫創作課的素材,并且定期地開展走進民族手工藝人工作室,與民族手工藝人們一起玩泥巴、織織布、試著剪剪紙、唱唱山歌,親身體驗民族藝術的創作過程。通過這樣形式多樣豐富的課程融合,不僅豐富了課堂的教學形式和手段,更重要的是創新性的為民族藝術的推廣和傳承走出了一條新的途徑,同時對我們的課堂教學做到了有序性和長效性。
(三)走進自然去尋根,走進節日去體驗
藝術來源于生活,而我們的學生大多數都來自少數民族地區,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就充滿著民族文化的元素。引導學生在生活中不斷發現民族文化藝術的身影,隨時用手機收集、記錄隱藏在我們生活中的民族藝術。哪里有木樓飛檐,有石刻木雕,有竹子水車,有侗寨山歌,有織布紡線……把生活變成我們的民族文化大課堂,這也是學習民族文化藝術最有效的方法。
另一個從生活中學習民族文化藝術的有效途徑莫過于走進節日去體驗了。節日的熱鬧、節日的歡慶是所有人熱愛的。廣西有很多豐富的民族傳統節日,這些都是民族文化的集中體現,也是民族藝術的大薈萃。走進節日,參與各種民族活動,親身去體驗民族藝術在這些節日中最具特色的東西,莫過于“過大年”,唱山歌、做祭祀、搶花炮、斗馬、吹蘆笙……活動豐富多彩,簡直是民族藝術的“滿漢全席”。
篇7
關鍵詞:陶瓷文化旅游;共贏;發展
近年來,各地陶瓷產業發展迅速,陶瓷行業不斷挖掘自身潛力,開發文化內涵,將陶瓷與文化旅游結合在一起,開創了獨特的陶瓷文化游,對陶瓷行業或則所在城市的經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一、中國陶瓷旅游現狀
中國陶瓷旅游開發起步較晚,把陶瓷作為旅游資源開發的重點尚處于摸索階段,尤其是在開發陶瓷旅游中如何打好“文化”這塊牌,提升陶瓷旅游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仍是今后旅游開發中重點需要解決的問題。就國內而言,陶瓷旅游發展仍集中在幾大陶瓷產地。
江西景德鎮為發揮“陶瓷之都”的特色優勢,讓旅游資源變為經濟優勢,景德鎮市創新思想觀念,把旅游業作為新興支柱產業加以培育和發展,編制了《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推出十條有特色的旅游線路,同時推出了古今陶瓷藝術游、陶瓷古跡尋蹤游、傳統制瓷工藝游、現代陶瓷工業游、陶瓷文化交流游、陶藝研修體驗游等六條精品線。為使陶瓷王牌景點名揚天下,該市實施了立體化推介戰略。在突出宣傳“認識CHINA從這里開始”和“賞瓷品茶觀山景”的主題下,吸引各方游客。
被稱為,“佛山陶,景德瓷”的廣東佛山打造著名的陶文化旅游區,它將以500年窯火不息的南風古灶為核心,北至季華三路,東南與江灣路、和平路相接,西至東平河,占地面積1100畝,分為陶文化觀光旅游區、商貿展示購物區、度假娛樂運動區和大型戶外游樂區等四個特色功能區。同時,將重建陶師廟、建設大型的陶文化研究院、中國最大的陶瓷博物館、美術館以及陶文化廣場,并結合民居保護,在旅游區內形成大型的國際藝術家村落、陶藝酒吧街、特色民居酒吧等等。使古窯(南風古灶)、古廟(陶師廟)和中國最大的陶瓷博物館共同構成南風古灶的三大靈魂。該項目建設期預計為五至八年,總投入超17億元。
20世紀90年代后期,福建泉州德化縣開發了福建唯一的陶瓷文化旅游區。2005年5月,泉州又出臺了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將開發“德化瓷都生態旅游區”作為旅游規劃的重要內容,包括興建城關洞寨山公園、古窯遺址、德化陶瓷博物館、陶瓷工藝廠、陶瓷旅游商品購物中心(街)、民俗文化表演中心、九仙山風景區等。
綜觀中國南北陶瓷產地的旅游開發,仍然停留在陶瓷工藝品的售賣和陶瓷模型的觀賞等方面,旅游開發的深度與廣度仍待加強。
二、陶瓷文化旅游開發的原則
1特色原則。特色即與眾不同,強調的是旅游資源開發過程的創新與差異,開發的資源要“人無我有,人有我特”,以滿足旅游者求新、求變、求異的心理。陶瓷文化旅游由于其資源的稀缺性,在全國的旅游資源中這一條件比較明顯。在開發中。應將陶瓷的知識文化性和旅游的休閑娛樂性結合起來,打造出富有特色的旅游資源和項目。
2市場原則。市場原則就是要以市場為導向,滿足大多數旅游者的需求,為此,在陶瓷旅游開發過程中,首先進行市場調查和預測,準確掌握旅游者需求和同類企業競爭狀況,結合資源狀況,積極尋求與其相匹配的客源市場,確定目標市場,以市場需求變化為依據,最大限度地滿足旅游者的需求。
3綜合性原則。綜合性原則強調陶瓷旅游開發要兼顧經濟和社會效益,不能為了經濟效益而忽略了社會效益,同時也不能為了發展旅游而對陶瓷工業的投入有所減弱,旅游資源的開發也要注意與其他部門和行業的協調,加強區域內外不同類型旅游資源的合作,產生共贏的良好效果。
三、陶瓷文化旅游開發的內容
(一)陶瓷生產制作流程旅游開發
對于任何一個陶瓷生產地來講,存在著大量陶瓷生產作坊、企業,它們是發展陶瓷旅游特色經濟的基礎,也最能代表當地的陶瓷工藝特色。在不影響正常生產和工藝技術保密的前提下,將陶瓷生產、加工,交易地點開辟為陶瓷旅游景區。陶瓷加工制作原料、陶瓷坯料、陶瓷釉料、原料處理、坯、釉料制備、坯體干燥、粘接、修坯與施釉、燒成與窯具、陶瓷裝飾陶瓷制品造型設計與成型模具進行開發與挖掘,讓旅游者熟悉和了解陶瓷生產的全過程。在陶瓷旅游開發中,不僅注重其觀賞和趣味性,還要培養旅游者的參與熱情,對參與性強的陶瓷工藝項目如陶泥、撂泥、印坯、修坯、捺水、畫坯。上釉、燒窯、成瓷等適當予以開發,鼓勵旅游者動手參與到具體的制作工藝中去,對陶泥、撂泥、印坯、修坯、捺水、畫坯、上釉、燒窯、成瓷等制作工藝予以開發,鼓勵旅游者動手參與到具體的制作工藝中去,旅游者通過現場親手制作,能夠盡情領略陶藝創作的樂趣,增強對陶瓷文化的感性認識。
(二)陶瓷工藝品旅游開發
陶瓷文化旅游是特色旅游的一部分,具有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尤其是針對陶瓷旅游本身來講,要增加多種收益,就需要開發經濟價值高、游客喜愛的陶瓷旅游工藝品,它在陶瓷旅游收入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旅游策劃中可以開發一些旅游者喜愛的工藝品,如唐三彩,各類藝術瓷盤、小花瓶及黑陶小工藝品,宜興紫砂壺;仿古瓷花瓶及茶碗、茶盞,青花瓷工藝品等。像北京珠市口禮品一條街、亮馬河工藝品市場、天津的南市及廣州文昌路工藝品市場等,都成為在國內外聞名的旅游工藝品銷售店。在陶瓷工藝品開發中,首先,應注意藝術瓷產品品種、花色,手法的創新,根據旅游者喜歡新、奇、變的心理以及購買能力和消費傾向,設計和制造出適銷對路的工藝品。其次,對陶瓷工藝品產品要加強包裝裝潢及廣告宣傳的投入,同時有關部門應該加強管理和協調,避免各廠商相互模仿、重復,在銷售時相互壓價等不良現象。
(三)陶瓷實體文化旅游開發
陶瓷文化旅游的開發,讓旅游者認識、了解陶瓷生產只是一個層面的內容,任何一種勞動或成果都是人們智慧和心血的結晶,蘊涵著豐富的文化。中國陶瓷還是中華書法與繪畫的完美結合。在陶瓷文化旅游開發上,不僅讓旅游者學會看陶瓷,學制作,還要懂得品文化。這就需要開發一系列有關陶瓷文化的實體景區,以讓游客更直觀地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國陶瓷文化。中國五千年陶瓷文化源遠流長:原始的彩陶、秦磚漢瓦、唐三彩、青白瓷,反映著每一個時代特有的社會生存環境與人文空間,琉璃的上釉及窯燒技術,直接催生了現代釉面磚的誕生。秦磚、漢瓦,一路的傳承與演變,成為中國建筑最具特色的元素,為當代建陶產品提供了珍貴的文化寶藏及設計源泉。陶瓷博物館、陶藝街、陶藝廣場就是體現這些陶瓷文化的重要實體形式之一。
1陶瓷博物館。陶瓷博物館是“陶瓷”產品的集中展示區。
該博物館應具有展示、教育、宣傳等復合功能。“陶瓷”產品的歷史淵源、歷史地位、產品特色、陶瓷文化將通過陶瓷博物館得到宣傳與展示。如號稱國內規模最大、檔次最高、展品最全的淄博中國陶瓷館展示面積4000多平方米,展示了從新石器時代的后李文化至今8000多年以來,淄博出土、生產和收藏的各類陶瓷精品2500余件(套),其中古代展品249件。展廳分前言區、綜合展區、古代和近代展區、現代展區、陶藝創作區、陶瓷精品銷售區和廣告區七大部分。古代展品中有享譽海內外的北朝青釉蓮花尊、宋代雨點釉、茶葉末釉、絞胎瓷、粉杠瓷等淄博陶瓷名品,也有龍山文化蛋殼陶和宋代的影青執壺、定窯碗、哥窯碗等稀世珍品。現代展品按不同用途和藝術風格分建筑陶瓷、園林藝術陶瓷、衛生陶瓷、日用陶瓷、藝術陶瓷、現代陶藝、刻瓷和高科技陶瓷幾大部分進行了分類陳列。
2陶藝街。陶藝街是“陶瓷旅游”產業發展的旅游產業空間依托,具有空間的集中性與外觀的藝術性。通過陶藝街創辦,實現游客以陶藝體驗、陶藝文化熏陶與陶瓷物購物。陶藝街應具有觀瞻、購物、餐飲、娛樂、住宿等多種功能。號稱“臺灣的景德鎮”的鶯歌鎮就有條舉世聞名的陶藝街,鎮上有800多家陶藝工廠和陶藝店,旅游者來到這條街上,能感受到濃濃的陶瓷文化氛圍。
篇8
一、櫛風沐雨———五十余載悠久辦學歷史
星光斗轉,時光嬗遞,人類已跨入21世紀,歷城二中建校已有50余載。
1958年春天,第一任校長尚一率籌備小組來到董家村,開始在一片荒蕪的土地上籌建學校。二中師生拉地排、扛石頭,掏井、幫炊,壘院墻、建校舍,用雙手建起了一座占地97.4畝,12間磚木平房,18間土坯房,擁有12個初中班,31名教職工的農村中學。
學校的發展與時代的大環境休戚相關,二中的師生們經歷了生活極度困難的,在那段艱難的歲月中演繹了一個個感人的故事,抒發出一份份刻骨銘心的情感,更凝練出自強不息、勤懇治學、堅忍不拔的學校精神,即便是在教學停滯的動蕩時期,這種精神洗禮并支撐著每一個二中人的靈魂和行為,在教育道路上繼續砥礪前行、不止不息。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大潮洗禮,學校向著科學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教育教學成績穩步提升,1997年,學校成為歷城區第一所省級規范化學校。
2002年,歷城二中成為濟南市教育局“五個一”優化升級工程的第一所高中學校,學校規模迅速擴張。
規模具備了,內涵提升尤為重要。優化升級后,新一屆領導班子在第一時間做出重大決策,管理、科研、教學、文化等內涵提升載體同步啟動。與中國教育學會合作,魏書生、任小艾、吳昌順等百位國內名家走進二中校園,思想引領、專業點播、信息互動,加速了一批年輕人的成長。電子備課、網絡教研,讓教師轉變觀念,盡快適應信息時代的高速運轉。科技創新教育、陶藝教育已成特色,深化了素質教育內涵。
近年來,學校更是以大手筆優化學校管理、深化教學改革、提升文化內涵:確立“人生在勤、志達天下”的立校之魂,夯實“精細管理、制度保障”的興校之基,堅持“深化教學改革、構建高效課堂”的強校之路,體現“彰顯特色、打造品牌”的榮校之本。一所質量與效益并存、規模與內涵并重的齊魯名校處處展示著大校的風范,時時綴滿教育的碩果。
二、細微之處———彰顯文化特質
如今,矗立于虞山腳下的是一所集人文化、信息化、生態化于一體的高標準現代化學校,占地面積420多畝,布局合理、環境優美,建筑面積13.8萬平方米,有100多個教學班,學生有7000多人,教職工430余人。
走進校園,就會被其經典且精致的人文氣息和厚重且溫馨的儒雅之韻而吸引。
徜徉在校園中,你會時刻感受到現代化教育的氣息:造型別致的體育館、明亮寬敞的教學樓、雄偉氣派的綜合樓、精致美觀的學生公寓樓。校園廣播里飄來悠揚的音樂,花園草坪散發著沁人的清新,在這個充滿學府氣息的氛圍里,不由不有種寧靜致遠的心態,不由不有種修身達學的愿望。
“中華文明長廊”由15塊大約5平方米的陶瓷板塊組成,每一板塊有一個主題,古樸多姿的構圖和鮮艷明快的色彩,講述了既古老又現代的陶藝故事。教學樓門廳的陶瓷書法壁畫《沁園春·雪》與《蘭亭序》不僅體現了傳統文化的精髓,更成為校園靚麗的文化景觀。
文化建設需要內涵挖掘,更需要融入群體智慧的內涵。在李新生校長的眼里,學校文化需要歷史積淀,更需要全員參與。曾經,幾座樓的命名引起了全校的轟動。為期兩個月的樓名征集活動,是歷城二中在學校文化建設方面的一次嘗試。在樓名征集過程中,師生逐漸學會如何用一種語言來闡釋大家共同的追求。幾年來,歷城二中就是利用類似樓名征集的領導方式,使學校的精神與每一位師生的價值觀和理想聯系起來,為學校創造了一個良性的發展環境。
如果說樓名征集集中了大家的智慧,而宿舍文化則是小集體智慧的展示。每個宿舍的不同與別致,更讓這所寄宿制學校有了“家”的味道。“家緣”“小玖窩”“八度空間”“情逸舟”,不拘一格,盡顯特色,有的小家以柳葉點綴,進屋后春意盎然,有的小家以小手工制作作垂簾,婉約精致,閑暇之好去處,有的小家墻壁上說話,書法作品氣勢宏大,激起凌云壯志。更讓人視覺上有觸動的卻是一角的盆架,八塊毛巾分別中間對折,齊刷刷地搭在八個臉盆上,每張床上的被子猶如豆腐塊一般,有棱有角。宿舍文化折射出的是一種管理的理念,這種理念已經滲透到孩子的言行之中,并內化為他們的習慣,久而久之,就是一種定力。
校園的角角落落,一草一木,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細細雕琢之后所呈現的。走廊的漢語名言警句,路邊的英語名言警句,花叢中“手中的花稍縱即逝,心靈的花朵永遠綻放”的溫馨提示,樓梯口學生環保畫的警示:“地球就是我們的家”“水是生命之源”。120多畝的生態園,成百上千的植被,四季常青,小路蜿蜒掩映在林中,小花嬌小綻放于草間,山楂樹的余味吸引著饞嘴的孩子,月季花的花香讓愛花之人駐足,園林景致,漫步休閑。不遠處,一池清水,蜻蜓點水,金魚戲游,假山倒影。生活在一個有愛的校園中,有品味的環境中,誰都會留戀,誰都會珍惜。
更讓人欽慕的是,遠離了城市的喧囂,二中人在這方凈土上成就著他們教育的理想與學業的收獲。一份平靜淡漠了欲望,一個希望升騰起超越的激情,在書山中攀登,在學海中遨游。
三、勵精圖治———勤字當先
五十余載的辦學歷史積淀了二中深厚的文化底蘊,植根于稼軒故里的歷史文化氤氳了二中濃郁的人文氣息,經得起歲月的歷久陳香,能讓一代代二中人傳承的是“人生在勤,志達天下”的立校之魂。
學校地處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故里,深受稼軒文化之熏染。稼軒文化中的“立志”和“勤勉”以及強烈的愛國情懷,對學校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
歷城二中的學校文化根植于積淀千載的稼軒精神,學校要以大氣概樹立大志向,以培養民族棟梁之材為目標,以讓中華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為己任。“志達天下”源于稼軒精神,穿越亙古,熠熠生輝,成為學校文化的核心理念。
校風“志行高雅、勤樸中和”,教風“修身立人、博學篤業”,學風“勤學善思、知禮樂行”都是以“勤”為主線,與校訓“人生在勤”是一脈相承的。
除了理念文化的提煉,學校還深入挖掘稼軒文化內涵,稼軒廣場、“明月亭”及辛棄疾銅像,使“人生在勤”的精神潛入文化氛圍。另外,學校開設了“稼軒詩詞”校本課程;每年4月的愛國主義教育月,都組織初一、高一新生徒步參觀辛棄疾故居;圍繞稼軒文化組織的班會、征文、演講比賽及校友報告等系列活動將“人生在勤”的哲理悄然深植于師生心靈,這正是學校給予學生的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近幾年,學校規模不斷擴大,青年教師不斷涌入,但是沒有誰因為這樣那樣的困難而離開,他們被這個團隊的敬業奉獻精神打動了,他們留了下來,感受著來自這個團隊的激情與力量。有人說教育是發自內心的,是一份“良心活”,歷城二中的教師團隊將這份“良心活”演繹成了教育的愛與感動。
每天,班主任都會在早自習前趕到教室,都會和學生一起跑操、參與體育活動,晚上直到學生們睡著了才會悄悄地離開學校回家休息,周六、周日休息的時間,他們也堅守在學校,與學生在一起的時間遠遠超過和家人的團聚。
學校組織的每一次外出學習活動都會讓領導為難,當有的學校在為教師有償家教等問題而無奈時,歷城二中的領導卻在絞盡腦汁地為教師創造學習條件。青年教師成長迅速,不僅是業務上的,還有思想上的成熟與進步。在周末休息時間,教師也主動輔導學生開展社團活動,他們用無私的愛心與良知影響和教育著學生。地處偏僻的農村,遠離了大都市的喧囂,這里卻不乏先進的思想、勤奮的身影與樸實的作為,歷城二中的每一天都記錄著愛的教育,成就著生命的美好。
俗話說,勤能補拙。沒有一流的生源,學校卻創造了整體大面積提高學生成績的教育奇跡。前幾年,近200位年輕教師涌入,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面臨嚴峻挑戰,他們卻以勤奮來彌補經驗不足的劣勢,很多年輕教師畢業才工作幾年,就能在省市區優質課評比中獲得一等獎,宋安帥老師喜獲山東省數學優質課評比一等獎第一名,成永勝老師、左斌老師、李娜老師是山東省音樂、美術優質課評比的一等獎第一名。在全國優質課評比中獲獎已經不是夢想,李安強、呂其來等教師獲得全國優質課評比一等獎,100多人次在省、市、區級優質課評比中獲得一等獎。
四、特色教育———以人為本
歷城二中有“三張名片”:科技創新教育、陶藝教育和毽球運動。這三大特色之所以受到追捧,就是因為這種全員參與的陣容引起廣泛認同。從課堂到課外,從理論到實踐,從認識到理解,從觀望到參與,莘莘學子在三大特色的教育熔爐里得到氤氳、滋養和浸潤,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思維得到活躍、心靈得到熏陶。在每一張“名片”背后,都融入了二中人對教育的理解、對學生的愛和對教育理想孜孜不倦的追求。
歷城二中陶藝館展廳里,擺放著學生、教師制作的作品,有色彩精美的陶盤,造型各異的花瓶,栩栩如生的人物,憨態可掬的動物等。走進陶藝樓,更是進入了陶瓷的天地,有棱有角的陶瓷柱子、可愛的陶瓷小熊、個性張揚的陶瓷塑像……陶瓷那質樸的色、凝重的材、靈動的韻與二中的人文特質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校長李新生認為,“學生們捏泥的過程是一次次的演變、細化,不斷求異、求新的過程。自由的陶藝課,可以讓學生們主動探索、大膽創新、體驗成功。我們開設陶藝課,并不是要培養藝術大家,而是通過這個過程為學生的發展搭建階梯。育人比藝術創作更有價值。”
基于這樣的認識,2005年,歷城二中把陶藝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突破口,與山東藝術學院合作,在全市率先將陶藝納入正常的課程教學體系,并進行了較大的投入,建起了陶藝樓,設置了陶藝室、展列室、材料室、烘干室、窯爐等功能室,還編寫校本教材、陶藝畫冊,讓學生系統地接受陶藝文化的熏陶。
豐富多彩的陶藝活動,使學生的課外生活更加多樣化。優秀陶藝作品展、外出觀摩、團隊交流、現場競賽等形式多樣的活動,使陶藝課程體系日趨完善。
李新生校長擔任歷城二中校長十多年,他始終堅定地認為,“實施素質教育并不會影響高考,真正的素質教育是應該能夠提高高考成績的”。在他看來,高考的競爭絕對不僅僅是智力的競爭,學生的學習成績與其思想品質、道德情操、意志毅力、行為習慣、思想方式、價值觀念、為人處事等因素密切相關。
對于課堂的深入挖掘也是受這種現實價值觀的影響,以課堂為主陣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意識與創造能力對于當前并且未來學習力乃至發展力意義重大。于是,經過探討、反復論證,歷城二中開設了“發明創造課”校本課程。
學校科技創新教育也由“發明創造課”這個點延展開來,組織科技節,邀請家長與學生共同制作,成為中國首個青少年太陽能研究基地,建立了全國第一個中學生太陽能實驗室,投資200多萬元的科技館,包括科技創新工作室、展覽室等多個功能室。
現已畢業的趙帥同學,在汶川地震時,動員全家齊動手,將自己發明并轉化為成果的1000個愛心雨衣式書包捐獻給了四川災區,奉獻了一片愛心。
與此同時,學校也積極承辦全國、省、市、區各級各類科技競賽活動。為了給學生創造更好的科技創新教育氛圍,鼓勵更多學生利用好科技創新教育的平臺,進一步展示才華和提高能力,學校先后承辦了歷城區小名士頒獎大會暨歷城區科技創新成果展示評比活動,濟南市中小學創新實踐能力大賽學生現場競賽活動,第三屆全國青少年創意大賽總決賽,第四屆、第五屆全國青少年創意大賽山東賽區選拔比賽等。
科技創新教育有幾個數據讓人震撼:四年來,歷城二中收到學生創意20萬份,其中2158項獲得國家專利,學校在各級創新創意大賽中獲得獎勵153項,一大批學生脫穎而出。科技創新教育的實施有了豐碩的成果和回報,這不僅是數字上的,更重要的是孩子們的改變,他們愿意去鉆研、去創造、去付出,他們不經意間走進生活、走進社會、走進科學、走向未來,學生潛能、思維和智慧得到有效運用,個性、能力和素養得到全面發展。我國著名的教育家、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先生為學校題詞:“教書育人楷模,創新創意先鋒”,這份鞭策和鼓勵,讓歷城二中堅守著真做教育的信念,繼續在實施素質教育、探索多元育人的道路上砥礪前行、不懈追求。
篇9
1.發展水平參差不齊
江蘇傳統工藝種類繁多,但不是每種工藝都能得到很好的傳承和發展。部分種類的傳統工藝,如宜興紫砂陶藝、蘇州刺繡、揚州漆藝、南京云錦等因為有歷史悠久、影響范圍廣,其發展呈現出蓬勃繁榮的態勢。而更多種類的傳統工藝門庭冷落、發展蕭條,甚至瀕臨滅絕。另外,地區之間的傳統工藝產業發展也很不均衡,部分地市,如蘇州、揚州、無錫擁有較發達的傳統工藝產業基礎,其他地區則相對滯后,這固然有包括歷史文化在內的多方面因素,但對文化產業認識方面的欠缺也是重要原因。
2.人才梯隊結構不符合行業健康發展需要
以前傳統工藝的傳承是在父子、師徒之間進行,時至今日,這種方式已不適應社會發展潮流,因為熟練地掌握一門技藝需要長時間的學習和積累,且在短時間內無法帶來豐厚的物質回報,所以,越來越少的人愿意付出時間和精力學習傳統工藝。而在高校中學習傳統工藝的大學生因為學習時間短、實踐量不夠,畢業后獨立從事某種傳統工藝且取得一定成績尚需時間。所以,在很多傳統工藝行業中,后繼者跟不上,不能形成健康的人才發展梯隊。
3.作品創作缺乏創新意識
部分傳統工藝太依賴于“傳統”,缺乏對大環境的觀察與審視。現代人的審美不是一成不變的,社會需要也是多樣的。傳統工藝如果固守傳統,就會失去很多市場,而設計創作新的題材和形式,又需要深厚的設計功底和多次的比較修改,所以很多從業者不愿意嘗試創新,這就進一步限制了自身的發展。
4.政府相關政策法規還不夠到位
傳統工藝是文化產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別于一般的制造業,傳統工藝的發展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保護。近年來,國家和地方陸續出臺了一些有利的法律法規和鼓勵政策,對傳統工藝行業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其力度和作用還有所欠缺,比如知識產權問題,知識產權保護是發展文化產業的前提條件,從業者被侵權的例子屢見不鮮,整個市場對知識產權的尊重程度不夠。知識產權所有者如果維權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而侵權者的違法成本低、懲罰力度小,這種現象挫傷了從業者的創作積極性,不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
二、高校傳統工藝教學的優勢及問題
江蘇是個文教大省,高校數量與密度居于全國前列。作為專業教育的上層平臺,很多高校開設了傳統工藝類的相關專業或課程,這種培養方式改變了以往單一的父子、師徒相傳的傳授方式,也打破了行業內知識共享的壁壘。高校中的傳統工藝教學的優勢還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高校學生有較好的專業功底和藝術素養、素質更加全面、知識結構更加綜合
有利于創作出更具有創新性、更符合時代審美、更適合社會需要的作品。宜興紫砂陶是江蘇省著名的傳統工藝之一,如江蘇大學藝術學院裝飾系學生在“中國陶都城市文化形象創意設計大賽”中,就緊密聯系當地文化內涵,提交了一系列打破舊有形式的作品,如紫砂陶制的窨井蓋設計、公共汽車站臺設計等。
2.高校教育相比原本的傳統工藝教學方式,有一定資源上的優勢
高校能夠比較方便地集中優秀的教學力量和資源,如可以聘請專職或兼職的行業內專家進行教學、演講等。學生可以接觸到眾家所長,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也能夠接觸到各種不同的觀點,更容易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認識。另外,學校通常有比較好的資金優勢,能夠提供比較好的設備和場所,使學生能在一個相對從容的環境中進行學習。
3.在人們的固有觀念中,從事傳統工藝的人往往理論弱于實踐
但在高校相關專業中,通常有專門教師進行理論研究、梳理發展沿革、分析產業走向,為行業發展、文化產業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同時,高校傳統工藝教學也有一些問題,如一個專業的總學時是固定的,因此學生通常只能做到學會而很難做到學精。在動手能力方面,學生還需要大量的實踐。另外,學校環境相對封閉,學生對行業動態把握不如社會人敏銳,學生對文化產業的認識也有欠缺,不能很快地了解產學研的渠道,費時、費力設計創作出的產品如果不能進入市場,就無法調動其創作積極性。
三、高校傳統工藝教學如何發揮積極影響
高校教育這種培養模式也在不斷變化和修正,其中重要依據就是產業發展政策和現狀。那么,在當今文化產業大發展的形勢下,江蘇省內高校教育怎樣才能把握文化產業的脈絡,對傳統工藝的發展做出積極的影響?首先,明確傳統工藝的發展需要立足于本土化。傳統工藝之所以流傳到現在,因為有其適合的發展土壤,其中包括地域文化、教育環境、自然資源以及長期形成的口碑等。高校傳統工藝教學必須立足于本土,將各項資源優勢最大化,如蘇州大學染織專業的良好發展就和蘇州地區優秀的蘇絲、蘇繡傳統分不開;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就依托宜興著名的紫砂陶藝,發展陶瓷工藝的特色專業,而這些當地的傳統工藝產業也從高校中獲益,他們能夠便捷地享受知識成果,并滿足自身人才儲備的需要。其次,高校中,產學研通道需要更加順暢。關于產學研的政策、活動的信息傳遞應更加及時。學校需要更加積極地架構產業和知識產品相互交流的通道,幫助學生將創作轉化成產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產學研信息和課堂教學結合起來,以命題創作的方式進行教學實踐,完成后向企業或者某項賽事提供作品。企業通過組織活動或贊助賽事,可以得到形式多樣的作品,對自身產品創新也有一定幫助,例如江蘇省政府、各級地方政府,都發起過以地方風景、文化為題材,面向高校征集旅游紀念品方案的活動,受到了學生的歡迎,學生在將自己的創意轉化為具體產品的同時,也改善了江蘇各地旅游產品“千人一面”的情況。再次,高校傳統工藝的教學需要做到傳統與創新齊頭并進,高校教學應尊重傳統。創新是發展文化產業的關鍵,但創新并不意味著要放棄傳統,包括傳統材料、技法、題材與形式。尊重傳統也不是說要固守傳統,而應該在學習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傳統工藝的創新可以歸結為傳統的材料和技法加當代的意識和形式。所以,在高校傳統工藝教學中不能偏廢這兩者任何一個,教學生打好扎實基礎的同時啟發創新思維。沒有創新的傳統工藝作品容易讓人審美疲勞,但脫離了傳統基礎的創新也會失去原汁原味文化的吸引力。
篇10
5月的遵義市楓香鎮花茂村,綠色掩映,生機盎然。
驅車行駛在寬闊潔凈的柏油公路上,鱗次櫛比的黔北新式民居,功能完善的休閑廣場、亭臺樓閣,方興未艾的鄉村旅館、電商網點、生態農業園區……一道道靚麗的新農村景觀映入眼簾,令人流連忘返。
“環境變美了,交通變好了,產業發展起來了,來花茂村的游客也越來越多了。”花茂村“第一書記”周成軍介紹,2016年1月,花茂村登上“2015年中國紅色旅游產業榮譽榜”,并獲全國唯一“2015最美紅村”獎。
花茂之變,正是貴州補齊民生短板的生動樣本。
“對貴州而言,適應新常態、貫徹新理念、開創新局面,就是要把短板補齊補全,把長板做強做優。”貴州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敏爾多次指出。貴州補“短板”,主要是補齊脫貧攻堅、基礎設施、教育醫療事業三塊短板。
近年來,重點圍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貴州發力“1+7”民生工程和“十件民生實事”,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教育醫療事業及創業就業等惠民項目,推進發展成果共享,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兜底設施 筑牢小康社會基石
作為為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務的基礎設施建設,是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也是民生服務的重中之重。“十二五”以來,狠抓現代基礎設施建設,貴州收獲頗豐――
隨著貴廣高鐵、滬昆高鐵貴陽至新晃段正式開通運營,貴州開啟“高鐵時代”,接入全國高鐵網絡系統,極大縮短了與長三角、珠三角和中原地區的時空距離。
2015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超過5100公里,提前三年實現88個縣(市、區)通高速的目標,成為西部地區第一個實現“縣縣通高速”的省份。
黔中水利樞紐主體工程竣工,馬嶺水利樞紐工程等42個骨干水源工程已經開工建設,貴州水利建設掀起又一輪新。
……
成績可喜,但從整體上看,基礎設施尤其農村基礎設施落后仍然長期制約貴州經濟社會發展,成為全面小康的一大掣肘。補齊短板,填平弱項,貴州并不諱疾忌醫。2013年11月,貴州全面啟動“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六項行動計劃,大力實施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電、小康訊、小康寨建設,推進鄉村基礎設施聯通化。兩年多時間,投資超過千億元,受益群眾上千萬。
“現在整個花茂村的生意都好起來了,一到周末我們簡直忙不過來,還得請人幫忙。”5月18日下午,記者走進位于花茂村陶藝文化創意一條街的陶藝作坊,只見店主母先才一會兒給游客介紹工藝品,一會兒指導游客陶藝體驗,忙得不亦樂乎。
母先才告訴記者,自從花茂村改建了黔北民居,新硬化了通組路串寨路,并新建了生態污水處理、生態河道治理等工程,整個村莊就如公園一樣,吸引游客不斷前來。讓母先才更興奮的是,花茂村還實現了WiFi全覆蓋,他的土陶產品也因此上線農村電商,打開了銷售市場。2015年,土陶工藝品銷售和陶藝體驗兩項為陶藝作坊帶來了十多萬元的銷售額。
田園變公園,公園變田園。基礎設施建設讓花茂村不少村民看到了產業前景,紛紛開辦農家樂、鄉村旅館和特色小吃店,一時間,鄉村旅游熱火朝天。
貴州兜底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打通農村基礎設施“最后一公里”,除了完善硬性的生產生活設施,發展具有文化體育等服務功能的民生基建也是題中之義。為更進一步豐富群眾文體生活,今年年初,貴州省政府明確提出,把“要求建設500個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示范點,新建12個縣級老年體育活動中心,新建和改造320個全民建設路徑工程、500個村級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納入“十件民生實事”。
基礎設施的建設,民生項目的完善,為貴州城鄉群眾從生產生活到公共服務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乘數效應”不斷凸顯。
力挖“窮根” 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現在吃住在校園,還有老師、同學的陪伴,感覺就像在家一樣。”
14歲的劉萍萍是畢節市七星關區撒拉溪鎮撒拉溪中學學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由爺爺奶奶照顧。自從學校逐步推行學生寄宿制管理后,劉萍萍和另外242名學生一起寄宿學校,融洽相處。
“對于不少留守兒童而言,父母外出帶走了家的溫暖,學校則是他們尋求庇護最多的地方,尤其在心理訴求方面。”劉萍萍的班主任孫澤國老師表示,學校還開辟了心理輔導室及親情聊天室等生活空間,旨在滿足學生物質生活需求的同時,關愛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讓學生能夠在校園“吃、住、學、樂”。
這是貴州補齊教育短板的縮影。
近年來,針對留守兒童教育等問題,貴州積極推進農村幼兒園、鄉村少年宮、農村寄宿制學校、留守兒童之家建設。目前,全省共建成農村寄宿制學校3015所、學生宿舍403萬平方米、食堂14955個、鄉村少年宮1116所、標準化留守兒童之家2629個。
為補齊教育短板,2013年,貴州啟動“9+3”計劃,連續三年壓縮省、市、縣三級黨政機關行政經費的5%共計12億元用于教育發展,全面完成各項目標任務。截至2015年底,全省小學、初中輟學率下降至0.16%和1.17%,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提升至87.6%。2016年,貴州繼續發力教育,壓縮行政經費6%用于支持貧困地區教育發展,補助貧困家庭學生。與此同時,啟動基本普及15年教育,19個縣市區實現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
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教育與醫療衛生事業不可偏廢。
“像抓教育一樣下更大決心抓好醫療衛生事業”“舉全省之力打造健康貴州,以全民健康助推全面小康”……促進全民健康、筑牢幸福之基,貴州奏響加快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的最強音。
“醫療費用總共8萬多元,我自付只需要2000多元。”對于六枝特區平寨鎮平寨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員朱林來說,這樣的結果讓他意外。朱林因患大病于2015年1月至8月住院治療,醫療費共計80424元,通過新農合報銷、大病補償、民政救助共報銷7萬余元,報銷補償比例達96.7%。
這得益于貴州省“提高農村貧困人口醫療救助保障水平促進精準扶貧試點工作”。為遏制和減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等現象發生,貴州省開展了提高農村貧困人口醫療救助保障水平促進精準扶貧試點工作,構建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扶助“三重醫療保障”,試點地區受益貧困人口23.55萬人次,減輕了貧困群眾的就醫負擔。
補齊醫療衛生事業短板,除了醫療保障的完善,醫療資源的均衡配置也是重中之重。2015年,全省新開工和在建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大健康醫療產業發展項目2774個。其中,省級醫療機構12個,市州級醫療衛生機構46個,縣級醫療衛生機構153個,鄉鎮衛生院717個,村衛生計生室1846個。在建項目規劃總投資284.5億元。
為進一步解決群眾看病遠、看病難等問題,2016年,貴州大力實施醫療衛生基礎設施“五大建設工程”,確保到2020年,建成“15分鐘城市社區健康服務圈”和“30分鐘鄉村健康服務圈”。
搭建平臺 打通就業“綠色通道”
把手工藝作品變成文化產品,將“指尖技藝”轉為“指尖經濟”,2015年,貴州把“實施錦繡計劃,培養繡娘1萬人”項目列入省政府十件民生實事之一,幫助邊遠山區少數民族婦女群眾利用刺繡、蠟染等傳統手工藝就業增收。
“在家門口就近就業,還能照看小孩讀書,比在外打工強多了。”2015年,雷山縣繡娘李紹春參加了由雷山縣扶貧辦、婦聯及楊阿妮公司共同舉辦的“錦繡計劃”培訓,原本就有刺繡功底的她,一經點撥,幾個月后便成為了公司骨干。如今,依托刺繡就業,李紹春每月創收3千多元。
和李紹春一樣,貴州有近20萬繡娘受益于“錦繡計劃”。
“‘錦繡計劃’已成為引領貴州‘繡娘’致富的惠民工程。”正如貴州省民政廳廳長、原省婦聯主席羅寧所說,“錦繡計劃”推進實施一年以來,不僅帶動了留守婦女和返鄉女農民工實現創業就業和脫貧增收,傳承和發展了民族文化手工技藝,而且還緩解了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等社會問題。
目前,全省婦女特色手工產業產值達到30億元,婦女特色手工企業和專業合作社達到1000家。從事特色手工產業的婦女達到30萬人,帶動了100萬人脫貧。“美麗脫貧”“手工脫貧”變為現實。
就業是民生之本。作為勞務輸出大省,除了“錦繡計劃”,貴州在積極引導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方面也做了諸多探索。
2015年,貴州省出臺《“雁歸興貴”促進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行動計劃》《關于進一步做好為農民工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關于貫徹落實“雁歸興貴”行動計劃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通過拓展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空間、提高創業就業能力、健全創業就業公共服務體系等舉措,強化創業扶持、技能培訓和就業服務,讓更多農民工就近就業、安居樂業,形成了較為健全的創業就業政策體系。
“過完年不打算再出去了,特意來這里看看有什么工作可以干。”2月17日,在安順市舉辦的2016年“春風行動”啟動儀式暨“雁歸興貴”返鄉農民工專場招聘會活動上,來自六盤水的趙師傅分外高興,在浙江打工十多年的他,在招聘會上填報了兩家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