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意識的提升范文
時間:2023-12-22 18:02: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環境保護意識的提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當前,對于大多數高中生來說,我們的環境保護意識還比較淡薄,沒有多少保護環境的熱情,同時對如何保護環境的認識也較為缺乏,主要表現為:①同學們大都對環境保護沒有多少興趣,保護環境的行為相對比較滯后;②不少同學缺少關于保護環境的知識,對如何保護環境的態度也不明確,環境保護的認識水平需要進一步的加強;③當前我們接受環境教育的渠道較為單一,基本來自于家庭和學校,而這樣的教育缺少一定的實踐,其枯燥的講授方式也容易讓我們的興趣全無。因此相關部門要加大關于社會環境教育的力度,開展廣泛的社會實踐活動,寓教于樂,讓我們高中生在實踐中感悟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從而樹立其環境保護意識;同時,學校與社會組織也可以建立健全有關對環境保護行為的激勵機制,鼓勵高中生們積極投身于環境保護當中,從日常的小事做起,引導我們從小就樹立起環境保護意識。
2高中生樹立環境保護意識產生的重要意義
高中生們自身的環保意識以及實際行動將會對我們的環境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高中生是國家和社會的未來,如果我們在上學期間擁有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那么等我們長大在步入社會之后就會切切實實的對環境是否能夠可持續發展產生影響,因此當前,相關單位務必要提高對高中生環境保護意識的認識程度,加大投入力度,促使同學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從人;同時,相關部門也要確保學生們具備一定的關于環境保護方面的技能,思想與實踐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從而使得我們環境保護的意識得以增長。
3高中學生提高自身環境保護意識的措施與方式
3.1高中生們應該積極行動起來,為自己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氛圍
綠色健康的學習環境不僅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關于環境保護教育的鮮明素材。當高中生們身處在這樣的環境當中,我們就會在休息、活動、學習時,充分的感受到美好環境帶給自己的愉悅,從而發自內心的產生對保護環境的情感傾向。環境對于高中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它不會立刻轉化為學生的行動,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將會制約學生們以后的行為。因此,高中生們應該提高自我環境保護意識,自身積極行動起來,為我們自己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氛圍。
3.2高中生們可以經常參加關于如何保護環境的教育實踐活動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學校和老師們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已經讓學生們充分的產生了這樣的認識。為此,高中生們可以有效的利用學校里的優質資源,和同學們聯合起來,集中統一的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的同時,實踐將會讓我們深刻的認識到,當前我國環境保護的嚴峻形勢,從而從思想認識上更加牢固樹立環境保護意識。
3.2.1高中生們要盡快鍛煉出一個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一些高中生們由于自我年齡較小且沒有獨立生活經驗,因此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較差,關于自身的環境衛生意識也比較薄弱,尤其是一些住宿生更是如此。對待這種情況,做的較好的同學可以對他們進行幫助,使他們盡快的鍛煉出一個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3.2.2高中生要增強自我辨別能力,不斷提高自身認識
抓住時機,指的是當前進入全球化時代以來,隨著互聯網等高精尖技術的推廣,我們周圍充斥著許多的不文明現象,它們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困擾感染了我們,對此,我們應該立足于課堂,立足于钚保,增強自我辨別能力,對不文明、不環保的現象說不,不斷的提高自我環境保護意識。
3.2.3高中生們要積極的投身于各種課外實踐活動中去
在曰常學習中,學校會經常開展一些關于保護環境的課外實踐活動,比如針對空氣污染的現象,老師們會帶領我們深入到一些化工廠等廠房附近,讓我們深刻了解到空氣污染的現狀及其危害性;在課外活動中,學校倡導同學們自我編排話劇、小品的形式并讓學生們角色扮演,讓我們懂得了千凈的飲用水,純潔的空氣對我們來說是多么的重要;此外,學校還設置了一些辯論賽和話題活動,讓高中生們自己搜集資料,然后一一辯論,在辯論中了解環境污染的危害和環境保護的緊迫。對此,我們高中生們應該積極回應,積極參與,切實投入到環境保護的實踐當中去。
3.2.4高中生們要號召周圍的同學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水是萬物之母正是由于水的存在,地球才生機勒勃。有水的地方,萬物才能生存。高中生們要號召周圍的同學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入手,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真正做到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與此同時,高中生們可以自我設置一定的場景,利用機會讓自己體會到沒有水的滋味,這樣一來,就會使們真切的感受到水的重要性以及對我們的珍貴。此外,高中生們也要加強對水知識的探索,讓自己認識到可以一水多用,從而更好的保護水資源。
3.3高中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巧用丟棄物,變廢為寶
在老師的動員下,高中生們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綠色教育實踐活動,培養自己養成變廢為寶的節約理念以及相應的動手創新能力。具體到日常活動中,我們可以和同學們一起利用那些沒有毒害_的紙盒、塑料杯、紙板、散布等廢物,將它們分類整合,制作成游戲物品,使自己在游戲當中懂得節約,懂得循環理念,培養了自身保護環境的情感和行為。值得注意的是,對于這.些廢物的選取,高中生們事前要做好一定的查閱工作,對廢物要把好關,在將環保節能循環理念灌輸到自身腦海的同時,增強自我的甄別能力。
3.4高中生們要在所住社區、學校積極宣傳,號召周圍人群加入到環境保護當中來
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高中生作為時代的接班人,應該認識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對此,高中生們可以在所居住的社區,學校大力宣傳環保思想、可持續發展理念,增設宣傳欄、黑板報和文化窗,對相關壞境保護進行大力宣傳。眾所周知,西方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在國家發展的道路上,走了一條犧牲環境的道路,雖然這些國家的經濟實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但是鄉村、河流等受到了極大的污染,高中生們作為我們國家未來的接班人,作為未來國家的主人,我們要深刻的認識到,自身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重要性,這會讓我們在未來的成長道路上,可以更好的認識到環境保護,更好的投入到蓀境保護當中去。總之,西方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在歷史上走了一條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作為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后起國家,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發展經濟的同時絕對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環境是我們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安身立命之本,沒有一個良好的環境,一切都是空談,因此,我們高中生應該加強自我環境保護意識,積極投身于環境保護事業的實踐當中。
4結語
保護環境,愛護環境,從小做起,從自我做起。高中生是國家的希望和未來,我們應該從小就樹立起一個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積極投身于一些環境公益活動當中去,加大對周圍人群的宣傳力度,在生活中將這些理念深切落實,把自身所在的環境愛護好,保護好。提高環境保護認識是時代賦予我們的高中生的歷史使命與責任,我們要一起為保護人類生存的唯一地球環境而努力。
篇2
一、將環境保護教育融入課堂
將環保教育有機的滲透到各個部分的化學教學當中,讓他們明白現今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激發他們自主保護生存環境,保護家園的情感,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環境污染主要可以分為土壤污染、水污染、大氣污染等幾種,高中化學教學當中則應當以此為切入點,拓寬學生的環境保護知識。
(一)水污染
高中化學教師可以教學過程當中對學生講述我國的水資源概況,讓他們了解到我國人均水資源的貧乏以及生活中的浪費、水系污染等等和現況。另外,還應告知學生工業生產當中各種飽含重金屬的產生廢水對水資源將造成極大的極大污染,以及著名的“赤潮”等有害生態現象,讓學生了解和明確現今水資源污染的嚴峻形勢和環境保護的迫切需要。通過這樣將生活的各種水資源污染實際融入到教學當中,樹立學生愛護環境,保護水資源的基礎意識。
(二)大氣污染
大氣污染同樣是對環境污染的重要形式之一,這主要是源于人們生活、交通以及工業生產中所排放的煙塵和氣體對大氣造成的污染,繼而形成酸雨以及臭氧空洞等等足以危害我們生產和生活的自然災害,同樣對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所以,在化學教學當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述大氣污染的諸多形式和各種嚴重危害,讓學生了解其對生活的危害性。另外,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討論,就如何減少和治理大氣污染進行研究討論,例如對污染氣體排放的控制和交通燃料的改進等等,在這樣的過程當中逐漸樹立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三)土壤污染
污染是農作物賴以生長的重要條件也是必須條件之一,然而現今農作物種植過程當中各種化肥和農藥的使用卻對土壤造成了極為嚴重的污染。化學教師可以對學生概述土壤污染后的各種危害,同時在網上下載或制作各類土壤污染危害的圖片和短片,讓學生觀看了解,以此教育他們在生活當中應充分樹立對土壤污染的抑制和環境保護意識,減少對塑料制制品的使用從而減少各種“白色垃圾”。另外,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如周邊環境清掃的類似活動,讓他們在親身參與的環保勞動過程當中進一步強化自身的環境保護意識。
二、將環境保護教育融入實驗
高中化學作為一門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自然學科,實驗對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師可以通過環境保護相關的實驗設計,在實驗當中完善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的培養。例如我們以“水質探究”的實驗為例,教師可以收集在附近河流中被污染的河水,布置任務,讓學生測定水中金屬離子種類、微生物數量、河水對花草的危害或是其他更為深入的研究等。教師在實驗當中應當盡量保證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則充分做好引導作用,讓學生親身完成整個實驗。實驗過程當中學生不僅對教材知識和實驗器材有了進一步的掌握,同時也能更加直觀的認識到環境污染,這個時候教師在適時的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的教育顯然是收效更佳的。
篇3
關鍵詞:非金屬礦物;加工;環境保護
1、我國非金屬礦物加工與環境保護的關系
由于我國的非金屬礦物加工與環境保護的之間的關系是相互對立和統一的,因此,其工作單位需要在進行非金屬礦物加工過程中需要對環境給予足夠的重視,因為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只是單方面的對非金屬礦物進行無限度的開發與利用,對環境保護沒有給予重視,勢必會得到短暫的經濟利益,但是對于長遠的經濟發展存在一定的影響和制約。總的來說,非金屬礦物加工的發展直接影響著我國的經濟發展,因此,在我國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應該全面的提升非金屬礦物的開發技術和水平,實現其應用價值,同時要以保護環境為主,進行對非金屬礦物的綜合利用。務必加強環境保護與非金屬礦物加工的充分結合,保證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我國非金屬礦物加工運用的科學技術與設備
我國的非金屬礦物開發與高新技術和設備、新材料和環境保護等有著直接的聯系,其中,我國的非金屬礦物的加工中,主要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與先進的設備,具體為粉碎技術與設備、分級技術與設備、表面改性技術、干燥技術與設備、造粒技術與設備、材料復合技術。非金屬礦物加工能夠通過相應的技術設備進行能夠滿足市場需求的功能產品的制作工作。由于我國的在超細粉碎的生產方面,我國的生產技術因為起步不早,發展基礎不雄厚,發展過程中發展參差不齊,造成我國的超細粉碎設備技術發展與國外存在一定的差距。具體的內容主要是需要將產品的粒度進行把控,使其處于分布的區域中,同時保證混合粉料中粒度是標準的,其已經達到標準的產品能夠實現快速的分離;表面改性工藝則是需要根據表明的改性方式與需要運用的設備和粉刷設備等方式的不同而進行確定的;干燥則是針對濕物料而言,主要的措施是通過利用熱能實現其濕分轉化為蒸氣的目的,隨后進行抽吸,目的是將蒸氣移走實現去濕的目的;對于粉狀產品而言,則是需要進行造粒加工,目的是實現降低粉塵污染的目的,同時進一步的提高其勞動勞動操作水平,同時還能實現生產工藝的運作要求;而復合材料的成型方法主要是根據其基本材料的不同,在性能基面上實現協同效應,從而實現復合材料的綜合性能能夠全面的滿足其生產工藝需求。
3、非金屬礦物加工及環境保護存在問題分析
3.1、加工生產中環保意識不強
現階段的非金屬礦物加工中最嚴重的環境問題,其表現形式主要是對環境的保護意識沒有進行正確的樹立,同時,部分加工單位過多的追求生產效率和生產利潤,對于環境保護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造成在進行非金屬礦物加工的過程中嚴重的破壞了環境,隨之影響了環境保護結構。導致了環境保護工作水平難以進行提升,影響了后期的加工工作開展。
3.2、非金屬礦物加工材料應用范圍狹窄
從非金屬礦物加工材料的運用方面進行分析,因為其運用范圍受限,加工深度不夠,加工水平不是很高。在某些程度上能夠實現對周圍環境的保護,但是對于非金屬礦物加工過程的功能有一定的限制。一般在環保工程中充分的運用非金屬礦物加工材料能夠提高其運用效果,但是由于現階段的非金屬加工功能的問題,其產品呈現單一模式,造成對環保工程種對非金屬礦物加工材料的應用效果存在一定的影響,影響環境保護工作。
4、改善非金屬礦物加工及環境保護的措施
4.1、加工生產中提升對于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
非金屬礦物加工過程中的關鍵是對環境保護工作的落實。而該環節的環境保護意識的樹立主要是對非金屬礦物加工過程中參與的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而言,因為其是工作執行的主體,具有一定的主動能動性。因此,很有必要對其進行環境保護意識的樹立與落實,從而全面的提升整個加工過程中的環境保護水平和效果。同時,環境保護意識的落實工作是整個非金屬礦物加工的重點工作,需要將其落實到加工流程中,對于非金屬礦物加工的生產流程中存在的環境污染問題進行及時的發現和處理,最大成都的改善環境污染情況,不斷的優化整個生產加工流程。同時,綜合治理整個加工過程存在的環境污染問題,全面的減小存在的危險性,提升整個環境保護效果。
4.2、恰當布置非金屬礦物加工實驗室
要想降低非金屬礦物加工操作過程中的環境污染程度,需要對其加工過程中的實驗室的位置進行選擇和布置,只有做好非金屬礦物加工的實驗室布置工作,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生產操作過程中的有害氣體的排放和粉塵的生成等,實現對環境的保護目的。根據保護環境的要求,需要對非金屬礦物加工實驗進行單獨設置,保證其有單獨的實驗空間,重點管理控制其非金屬礦物加工過程中與外界存在交涉的環節,對于有害物質進行排放之前的處理。
4.3、做好相關材料保存管理工作
根據對非金屬礦物加工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問題進行綜合分析,得出其污染問題與材料存在一定的關聯。所以,在進行材料管理過程中需要對其進行重點關注,務必按照其材料的屬性特點進行保存,對于潛在的環境污染問題進行分析,隨后進行隔離控制,降低對外界環境的污染,全面的提高對環境保護的作用。
總之,非金屬礦物加工和環境保護存在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兩者之間并非是完全對立的關系,因此,在未來的非金屬礦物加工過程中,要不斷的提升操作技術水平,不斷的優化處理有害物質,全面的降低對環境的污染,還需充分借助于非金屬礦物加工生產材料來服務于環保工程,促使其能在環境保護中發揮出更強的積極作用和價值效果。
作者:楊小有 孫帥 單位:山東恒邦冶煉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自然資源;環境保護;對策;可持續發展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增加了對自然資源的保護意識,并在土地管理和自然資源利用方面提高了重視程度。對于當下自然環境而言,隨著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國內加強了相關企業的建設力度,從而導致自然環境被大規模破壞,相關管理人員沒有做好本職工作,造成資源浪費現象產生。為解決該問題,需加強自然資源保護工作并制定合理利用對策。
1自然資源發展現狀
針對自然資源的概念較為廣泛,其主要是指在自然環境中能夠被人們利用的相關資源,其產生條件與人類的發展息息相關,人們在自然資源的利用過程中能夠產生使用價值并有利于社會發展,可以在不同方面減少勞動生產率。自然資源包括可再生資源、不可再生資源、取之不盡的資源。可再生資源也可以成為實物性資源,主要包括生物、土地、水資源等對人們經濟發展道路上有幫助的生態資源。不可再生資源多數指天然形成的物質資源,其中包括金屬礦物質、化石、燃料等。第三種資源包括風能、太陽能等,此種資源在利用完畢后不會減少其資源使用量。自然資源可以滿足人們的當下需求,并可以為人們的生存、生活、生產等方面帶來有利的影響,在滿足人們各類實際需求的同時,實現生存環境的維系與優化。在此條件影響下,自然資源不僅包括以上三種資源,能夠滿足人們需求的都可以成為自然資源。如森林、土地、草原、湖泊、耕地等。對于當下自然資源的發展現狀而言,其在人們的不斷利用中產生了不同的問題。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不足,自然資源利用不合理對生態系統造成不利影響,這樣一來,導致生態系統及耕地資源無法穩定,耕地質量及利用率成下降趨勢,從而對自然資源發展造成阻礙。相關農業用地、建設用地、商業用地沒有隨時代的發展而進行開發及利用,導致內部土地分配不合理,耕地利用不全面的現象產生。為保障生態效益的完整性,相關部門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其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是土地資源得以轉換并能夠滿足當下經濟、人口、政策的要求。
2自然資源保護中存在的問題
2.1土地分配不合理
相關人員沒有重視土地管理工作,導致土地分配不合理的現象產生。這樣一來,在長期的運作下,造成不可再生資源出現短缺現象。不可再生資源主要是指地球上不可人為創造的資源,一旦被開發利用就無法恢復。需要通過其自行轉化,在一定時間內不可再生、不可更新、不可創造的自然資源。其再生時間緩慢,超過人類的生長歷程,在人類的發展建設過程中幾乎不可再生。所以,此種資源極為珍貴具有一定意義的利用價值,當下人們常見的不可再生資源有煤礦資源、土壤資源、石油資源、礦石資源等。有關部門沒有根據國務院下發的耕地非農化需求進行轉化,造成其無法滿足財務稅收及市場開發需求,使相關資源在一定程度上遭受破壞影響整體生態資源。
2.2管理制度不完善
相關環境保護制度相對不完善,對于自然資源保護方面沒有定向的法律法規,多數制度傾向于行業發展,造成環境及自然資源的惡化現象產生。相關環境保護人員在執法過程中沒有相關條例可遵循,從而導致其在執法方面出現空白區域,城鎮建設范圍多樣農業耕地,相關人員治理工作開展時僅憑個人責任意識,造成資源管理人員對此工作的不重視,環境保護工作進行時出現沖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更有先進科學產物誕生,相關人員在環境保護工作上沒有運用科學技術進行協調工作,導致森林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不同程度的浪費現象產生。
2.3廢棄物處理不合規
人們日常生活中會產生較多的生活垃圾,如污水、糞便、垃圾等,相關環境保護人員沒有加強清理工作,造成當地空氣受到污染,土地受到垃圾破壞。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消費能力的不斷提升,垃圾的產生量也隨之增加。隨著時間的推移,其性質也發生了改變,極易生成不易降解的污染物,如常見的塑料制品、泡沫制品、高分子化合物等,增加了環境保護的難度。
2.4環境保護意識不足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群眾更向往自然生活增肌案例旅行頻率。在此條件作用下,加大了對林業系統的傷害。由于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不足,在旅行過程中不重視垃圾的合理擺放并隨意丟棄垃圾,造成水資源被破壞。當地生物長期受污染影響,出現死亡或變異的現象,導致生物資源和土壤資源受到侵害。人們不注重林業是保護并在叢林中生火,導致森林出現火災,嚴重破壞當地生態系統及林業資源并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
3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的相關對策
3.1高效利用土地資源
為保障內部資源的穩定性應加強土地資源的利用率,增加自然資源的保護力度。自然資源長期存儲在山川、河流、土地內,其生長不會影響生態系統的正常運行,經過長時間運轉后形成了不可再生資源,其形態隨當地環境而定并在形成過程中產生有利于環境要求的物質及氣體,保護當地生態環境。不可再生資源的產生受到人們的生產生活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破壞。人們為保障生活質量,加大了荒地開墾的力度及相關工業建設力度,對相關自然資源無限制的開采使用,造成資源短缺現象產生。部分人員為謀取暴利大幅度破壞不可再生資源,造成其不必要的浪費。在長期的破壞下,阻礙自然資源保護工作的開展,使資源利用出現不合理的現象。我國相關資源管理部門應加大自然資源保護工作,將資源開采區域進行劃分,根據時間、空間、企業規格等制定相應的開采計劃,落實農田建設、土壤質量檢測相關保護工作,使不可再生資源得到合理、高效、合規的利用。制定統一的耕地質量提升措施,這樣一來,工程建設僅可在城鎮邊界進行開發,減少城市內部的資源使用情況。增加相關資源的使用途徑及利用率,盡量將沒有用盡的資源進行二次開發,避免資源浪費現象產生。實施生態保護紅線計劃,劃分基本農田耕地,減少不必要的耕地現象產生。
3.2完善管理制度
對于當下大環境而言,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因素評估不足,所以無法采取出實效性、針對性強的優化措施,在資源使用、分配、回收上的工作無法準確進行。這樣一來,不僅出現了相關資源分配不合理的現象產生,工作人員的工作效果也得不到保證,使管理制度無法完善,造成環境及自然資源的浪費現象及不合理現象產生。根據當下環境影響,制定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及自然資源利用條例,使相關人員可以按照正確的法律法規開展工作并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間的監管工作,合理規劃糧食種植面積,根據相關地區土地環境要求引導種植作物并加強退耕還林的工作。針對林業資源加強監管力度,將叢林進行保護將此區域進行劃分,讓人們在進入森林時就可以看到環境保護標語并禁止在叢林中生火,避免對林業資源的不必要破壞。為高效保護自然資源,設立環境保護監督隊伍,根據不同時間點,安排相關環境保護人員在叢林、湖泊、田地中進行巡視工作。如保護區間較大可在其中設置巡查點,監督進入保護區域人員的實時狀況,同時加強環保人員的監督工作,對其攜帶行李進行檢測,禁止攜帶易燃易爆物,減少森林、海洋、耕地中的火災產生概率。這樣一來,使自然資源得到高效的保護。對于企業項目工程建設而言,需要根據當下環境保護要求進行實施工程建設。在建設過程中要減少化學燃料的使用,減輕環境污染問題,合理分配自然資源的使用并實施新型資源的開發工作,減少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避免造成自然資源的不必要浪費。因此,要落實環境保護工作并實施整體保護。
3.3制定廢棄物處理條例
相關環境管理人員應增加廢棄物的處理政策,根據不同種類的生活垃圾進行分類。例如,糞便可作為肥料,由專業人員進行運輸并在農業產地中使用,增加水稻、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的整體產量,減少沙塵氣候的產生。同時,要注意其處理方式,減少肥料中的傳播性疾病產生,以此保障糧食安全。生活中的塑料制品等不可降解的垃圾,可由相關人員進行二次回收利用,將不再使用的高分子聚合物進行清洗、消毒、溶解,最后合成新的產物。這樣一來,不僅減少了生活中的廢棄物產生,還可以減少土壤中的污染物含量,減少耕地及糧食安全問題產生,以此滿足人們的日常所需。
3.4提升環境保護意識
相關部門宣傳工作不到位,流轉土地運用不合理,人們不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從而造成對自然環境的破壞,農業種植結構整體失調,使不可再生資源、自然資源及耕地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侵害,阻礙我國整體經濟建設的發展,使自然資源不能發揮其根本價值。在自然資源保護工作實施時,應加強相關部門的環境保護宣傳工作,運用現代化技術,通過當下的多媒體軟件、電腦、手機等終端通信設備進行自然資源保護宣傳工作。相關部門可以加強信息化技術的學習,開展自主學習課堂,以此減輕自然資源保護工作的難度。通過微信小程序的開發、相關視頻的制作、宣傳海報的策劃及環境保護標語的編寫,讓人們可以通過相關內容學習了解自然資源保護、土地合理利用的重要性。加強人們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保護工作,由環境保護管理人員進行組織,在住宅區域、工作區域、工程建設區域定向培養相關環境保護人員,以此提高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加強對自然環境資源的利用率,讓人們都能夠參與環境保護工作,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行為,使人們都能明確自然資源保護工作開展的必要性,增加黑土地的利用技術并明確責任,從而成為一名優秀的環保公民。
4結語
綜上所述,為保障自然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相關人員必須加強資源及土地管理工作,結合當下環境需求制定出相應的保護制度。若未落實到位,不僅會影響當地的生態文明建設,阻礙我國社會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在此背景影響下,為保障國家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必須減少環境污染問題,合理利用相關自然資源,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以此促進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建平,艾文靜.探究自然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對策[J].皮革制作與環保科技,2021,2(14):157-158.
[2]羅國峰.探究自然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對策[J].低碳世界界,2021,11(06):42-43.
篇5
【關鍵詞】海洋污染;危害;途徑;防治措施
0 引言
隨著世界各國經濟全球化程度的不斷加強,各國之間的進出口貿易越來越頻繁,航運業也隨之不斷的發展,船舶活動對海洋的影響越來越大,其中船舶活動造成的海洋環境污染也越來越嚴重。尤其是一些民營個體船舶,船舶公司為了節約成本和增加效益,在船舶防污染方面的投入往往不足,致使船舶污染事故時有發生,嚴重威脅著海洋環境。
1 海洋環境污染的危害
海洋環境的污染物大體可分為三類:1)生活污染物;2)油類污染物;3)物理污染因子(輻射、噪聲等)。船舶生活污染物排人海中之后,會逐漸被海洋中的微生物氧化分解,消耗掉海水中的氧。當海水中溶解的氧不足時,船舶生活污染物就會發生無氧分解,即發生腐爛,致使海水發臭,對海洋生物的生存產生一定的危害。例如,船舶生活污水排放入海后,由于船舶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磷酸鹽和硝酸鹽,容易造成海水富營養化,致使海水中的澡類大量繁殖。在這些藻類死亡后,枝葉氧化腐爛,消耗海水中大量的氧,致使高級海洋生物無法生存,海水變黑腐臭。另外,1ml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中往往含有幾百萬個細菌,其中大部分是病原體或是誘發因子,可能會造成一些疾病的傳播,直接影響著人類的健康和生活。
船舶活動往往會因船舶操作不當或船舶事故而造成海洋油污染事件的發生,當船舶油類污染物入海后,往往會在海面上形成一層油膜,油膜存在不僅降低了陽光向海水的輻射,削弱了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致使地球上氧氣量下降,同時還阻擋了空氣中氧向海水中的擴散,破壞了海洋食物鏈,最終導致生態的失調。因此,海洋污染不僅直接危害著沿海水產養殖業的發展,而且還會破壞海濱環境,影響人們的生活和健康。
2 船舶對海洋環境污染途徑
船舶對海洋環境的污染主要是通過事故性和操作性等因素將污染物帶入大氣或海洋而造成污染。船舶對海洋環境污染的主要途徑有:
1)船舶壓載水、洗艙水、生活污水、含油艙底水的排放。
2)船舶垃圾和包裝有害物質的傾倒。
3)船舶發生事故造成溢油入海。
4)船舶有毒液體的排放。
5)船舶廢氣的排放。
3 減少船舶對海洋污染的措施
3.1 加強船舶污染防治立法,建立和完善海洋環境法律體系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以及海洋資源的不斷開發,人類在海上的活動越來越頻繁,活動的類型也越來越多樣化,海洋環境受人類活動的影響也越來越嚴重,所以應根據現代海洋污染的表現形式和國際相關海洋防污染條約的規定,在我國現有的海洋環境保護法基礎上進行必要的補充和修訂,不斷完善我國船舶污染防治立法,通過法律的強制手段,全面強化海洋環境管理,提高人們對海洋環境的保護意識。
3.2 通過船員培訓教育和宣傳教育,不斷提高船員海洋環境保護意識
通過對船舶污染事故的調查發現,船員的安全意識、防污意識和法制觀念比較淡薄,致使違反操作規程的現象比較嚴重,是造成船舶海洋污染事故的最主要因素。因此,提高船員的安全意識和防污染意識是減少船舶海洋污染事故的有效途徑。通過船員的教育培訓,不斷提高船員對防污染設備的操作技能以及對國內和國外相關防污染公約和法規的認識,同時通過宣傳教育的強化,使船員充分認識到保護海洋環境的重要意義,增強海洋環境保護意識。另外,公司應該制定相應的考核和激勵制度,是船員能夠自覺學習相關知識,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管理技能,自覺遵守相關法律規定,從而保證船舶的安全航行,保護海洋環境。
3.3 加強船舶安全檢查,完善船舶污染防治監督管理機制
作為船舶污染防治監管的主管機關,海事主管部門應具備配套的、有效的海洋環境污染監督管理機制。在船舶安全檢查過程中,不僅要嚴格檢查船舶防污染設備的配備是否符合標準,還要對船舶防污染設備的性能和結構以及使用情況作詳細的檢查和記錄。除了對防污染設備做嚴格的檢查之外,還要對船員嚴格檢查,一方面嚴格考察船員對船舶防污染設備操作程序的認識以及操作的熟練程度,對于不符合要求的操作程序或不規范的操作,要及時糾正并要求整改。另一方面還要考察船員對一些國際防污染公約以及國內相關法律法規的知識, 使船員能夠真正具備防污染知識,提高海洋環境保護意識以及船舶防污染設備的操作管理技能。此外,海事主管部門還應配備必要的裝備和儀器,加強危險品貨物運輸船舶的現場監督以及船舶防污染設備的專項檢查,對于一些違章操作以及違法排放造成海洋環境污染的船舶,應加大懲治力度,要求及時整改并承擔相應責任,增強船方的海洋環境的保護意識。
3.4 建立完善的海洋污染監控系統,提高處理海洋污染事故的能力
為了能夠及時發現船舶污染海洋事故,分析和判斷船舶污染事故發生的規模、地點,擴散趨勢等,及時采取正確、有效的措施,將船舶污染損害降到最低,在國家沿海海域建立先進的網絡化監視系統是很有必要的。同時也能夠及時發現一些船舶將海洋污染物直接排放入海的違章操作,還應建立陸-海-空立體化的監管體系,利用巡邏艇、直升機、衛星等設備加大海洋監控力度,對于一些故意違章操作引起海洋環境污染的船舶和個人,應加大懲處力度,并限時整改,使船員能夠真正吸取教訓,提高海洋環境保護意識,減少人為故意違章操作而引起海洋環境污染事故的發生。
在做好海洋環境污染監控的同時,相關管理部門還應做好海洋船舶污染事故的應急預案以及應急反應體系,一旦海上發生船舶污染事故,能夠整合較多的應急資源,建立強大的污染事故處理力量,并且能夠自上而下有條不紊、積極有效應對和處理污染事故,使污染的損失能夠降到最低。
4 結束語
海洋占據了地球將近四分之三的面積,人類的生產和生活離不開海洋龐大的資源,但是隨著海洋環境不斷的被污染,海洋資源也正遭到巨大的破壞。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海洋資源的不斷開發利用,人們已經深深的認識到了海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各個國家尤其是一些沿海發達國家不斷采取措施甚至是通過立法來加強海洋環境的保護。保護海洋環境是每個人共同的責任,每個人都應該真正認識到海洋的重要性,從而主動承擔起保護海洋環境的責任。尤其是作為船員,應該深深的意識到自己的工作和活動都直接影響著海洋環境,不斷提高自己的海洋環境保護意識,不斷提升自己對船舶防污設備的操作技能,不斷改進自己對船舶設備尤其是船舶防污染設備的管理方法,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最大程度的減少船舶對海洋環境的污染,從而使船舶航行更安全,海洋環境更清潔。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高中地理,滲透,環境教育,策略
當前世界環境問題一直在加劇,人類生存活動中對自然環境進行了大量的索取,違背了自然的客觀規律進行發展,使得局部區域環境受到影響,讓整個生態系統失去了平衡,最終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及發展。高中地理教材中也有和環境相關的知識,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效地滲透環境教育,要協調好人和自然的關系,讓學生樹立保護環境及資源的意識。
一、高中地理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作用
環境保護意識是地理學習的基礎,環境教學其是地理知識學習的保障,而不是作為課堂教學的外延。因此,教師要重視環境教育,讓學生形成環境保護意識。教師首先需要全面掌握教材內容,并且挖掘其中的環境教育素材,將教材內容同自然環境進行有機結合,啟發學生認識到地理學習的價值,對環境保護的作用,讓學生樹立并提高可持續觀念,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能有效的管理及利用自然資源。有效處理社會經濟發展同人口資源環境二者之間的關系是環境教育的中心內容。地理學是研究人類活動及自然環境的綜合性學科,因此,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對學生學習地理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都具有積極促進作用。
二、高中地理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
課堂是進行教學的一個主要地方,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效地滲透環境教育。在地理教材中,有很多內容都和環境有關,可以用來作為環境教育的素材。因此,教師要想有效的滲透環境教育,就需要先充分掌握及研究教材內容,能夠分析及挖掘其中的有效教學素材,發揮出教材的作用。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要認真考慮環保教育的目標,有效挖掘書本中的教學素材,盡量讓教學中滲透的環境教育內容能夠有效吸引學生,并且具有較好的說服力。這樣,才能加深學生的記憶,讓他們積極的學習環境教育,充分發揮出環境教育的作用,實現其教學目標。比如,在學習“全球氣候變化”時,教師就可以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發揮其獨特優勢,提升教學效果。如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一幅漫畫“啊,地球出汗了”,讓學生認真觀察,并且設置提問,如:“漫畫中說明了什么環境問題?一般其被稱為什么效應?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是什么?”等,通過設置問題,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察漫畫,更具針對性,學生通過交流、探究,可以逐漸體會到全球氣候正確變暖的問題,通過不斷探究獲得答案,知道溫室效應的原因主要是人類無節制的排放CO2導致的。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展示其他的氣候變暖圖片,還可以給學生播放視頻《后天》,加深學生對溫室效應的認識。教師需要設置問題,如:“氣候變暖的影響因素有什么?氣候變暖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有什么?”等,讓學生可以帶著問題觀看、學習及討論,學生可以積極的進行討論。這樣,可以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通過討論及總結,學生會認識到氣候變暖的不利影響。要想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分組,每組中都選擇一個一個代表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分別扮演政府官員、世界環保組織成員、熱帶叢林、伐木商以及土著居民,圍繞怎樣減少溫室效應這個主體進行辯論比賽,學生要站在自己角色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及發表意見,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深入認識氣候變暖的原因。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掌握知識,加深記憶,提高他們的參與積極性和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二)重組、優化教學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采用傳統的灌入式教學方法之外,還應該創新教學方法及手段。通過其他方法傳播知識,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時候,能夠充分發揮出當前不同教學方法的優勢,從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向多樣化發展,環境教育內容較多,這容易讓教學目的出現多種性以及不定向性情況。為了避免這一情況的出現,教師需要選擇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可以將多種教學方法進行組合,發揮出不同教學方法的優勢,實現整體優化,逐漸形成一套科學的方法體系,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比如,在學習相關保護珍稀瀕危動植物時,就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為學生播放相關的紀錄片和幻燈片等。這樣,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進而更加深入、正確的理解保護物種多樣性的價值及意義。
篇7
農業生產技術較為落后。我國大多數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較低,不按規范使用肥料和農藥的情況比較常見,同時施藥施肥的配套技術不夠完備,不但造成農用化學品浪費,還對土壤和環境造成污了染,讓農業生態環境不斷變差。農村農膜帶來的污染造成農田土壤結構破壞,焚燒秸稈造成大氣污染,生活污水、垃圾和人畜糞便未經處理直接入河造成河道水體污染嚴重。這些情況嚴重影響了農村的生態環境。
工業生產的污染。城市工業“三廢”污染向農村蔓延的同時,許多設備簡陋、技術落后、污染重的電鍍、農藥、化肥、造紙等企業,產生的“三廢”任意排放,使得農村生態環境呈現逐步惡化的趨勢。
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建議與對策
(1)提高農村環境保護意識。我國農村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還比較低,廣大農村居民還認識不到保護生態環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積極主動參加環境保護,這也是我國環境保護事業在許多方面缺乏群眾基礎的主要原因之一。保護農村環境是一項偉大事業,它需要廣大農民不斷提升環保意識。所以要充分利用宣傳、教育媒體,采取報紙、網絡、電視等一切宣傳形式,大力宣傳農村環境保護的政策、方針、知識及法規,讓環境保護深入人心。
(2)健全法律法規保障機制。目前我國的法律法規保障體系在農村生態環境管理中的不足已經表現出來,《環境保護法》還不能滿足農村環境保護的要求。所以應健全符合新農村建設實際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并積極制定有關實施條例和法規配套措施。此外還可以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編制適合我國農村實際的法律保障體系,從而實現資源環境和農村社會經濟的協調健康發展。
(3)發揮鄉鎮企業的環保責任。企業是經濟目標的完成者,更是生態環境的影響者。由于企業管理不善造成重特大環境事件時有發生,嚴重影響廣大群眾的身心健康。目前對于廣大鄉鎮企業,要將環保納入鄉鎮企業發展規劃中,確保項目建成后具有明顯的環保優勢。再有要建立健全鄉鎮企業內部環保激勵機制,動員所有員工參與環保活動,鄉鎮企業還要建立健全有利于環保的決策體系。
篇8
【關鍵詞】城市規劃;建設;環境保護
引言
在人們的生活水平以及我國經濟發展的帶動下,我國的城市化的進程不斷加快。城市人口逐漸的增加,因此國家有關城市規劃建設的問題和工程在逐年增加。城市規劃是城市建設過程的綜合部署。但是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由于對相關的環境保護的問題沒有給以足夠的重視,使得人們在城市規劃建設中沒有做到與環境保護的同步。所以各種城市污染逐漸的在擴展,因此就有必要對城市規劃建設中的環境保護問題賦予足夠的重視,這樣才可以保證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綠色發展。
1.城市化進程中主要的環境問題
由于城市規劃和建設的時候,要求過高、一味的追求經濟效益,因此在城市化進程中出現了很多的問題,主要的有:
1.1 大氣污染嚴重空氣質量低下
由于在城市化建設的時候,各種工業不斷興起和發展,各種工業污染物排放量不斷的增加。空氣中的粉塵顆粒、硫化物、氮氧化物、臭氧以及各種碳氧化物不斷的被排放到空氣當中,這樣就導致了空氣質量在不斷的下降,各種酸雨頻繁出現,加之這些污染物對臭氧層的破壞,使得人們受到紫外線的威脅更加嚴重。目前全國的各大城市中懸浮顆粒的濃度嚴重超標,其平均濃度達到了310微克每立方米,硫化物的濃度達到了84微克每立方米。這樣使得目前酸雨的平均PH值只有3點多[1]。空氣中的垃圾物平均每年增加將近4億噸。
1.2 水污染嚴重超標
由于工業化和城市化加快,工業廢水和各種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在逐漸的增加,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這些廢棄物在排放到水體中時沒有得到應有的凈化,這樣就使得水體中的各種危害和有毒元素的含量超標。根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的1200多條河流和水體中,已經有860多條的河流水體受到嚴重的污染,致使合格飲用水的總體比例還不到23%。目前的地下水中,受污染的總量超過50%,很多的城市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供水不足。
1.3 噪聲污染嚴重
工業進程和城市化建設和施工的時候,其中的城市化施工和建設過程中,施工時候的噪聲嚴重的超標,主要的超標項目包括切割金屬材料、建筑打樁以及各種升降機的運作等。都。此外,由于城市化的加快,城市中的汽車保有量在逐漸的飆升,汽車的喇叭聲、各種商場和娛樂場所發出的瘋狂叫聲在隨時的防礙著人們的健康。因為嚴重的噪聲污染不僅會影響人們的心情,還會降低人們睡眠的質量、導致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其他的各種病癥等。所以噪聲污染問題必須要得到足夠的重視。
1.4 光污染程度漸漸增加
城市化的進程加快,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的壓力增加,使得很多的人在深夜還需要進行工作,而城市化很重要的一個標志就是燈火通明。這些無形中的燈光、影視媒體的播放、廣告等的燈光在逐漸的影響著人們的正常工作和學習。而這些都是人們在城市化建設和規劃中必須要考慮的東西。
2.出現嚴重環境問題的原因
由于在城市化發展的過程中,人們對于環境保護意識淡薄,致使在發展的過程中各種先污染后治理的態度時常存在,因此就會出現很多地區,大自然無法通過自身的修復功能來調節環境破環,而出現環境破環和污染問題。加之地區因素的影響,很多的工業廢水和廢氣物沒有完全的經過相關部門的檢驗合格就直接的排放到大氣和水體中,而事后,由于對環境破壞的立法程度以及懲罰的力度不夠,而出現了很多的工業企業行為猖獗的情況。這樣就使得環境問題更加的嚴重。
3.城市化規劃中環境保護提升措施
提高環境保護的力度對于我國公民生活質量的提高有著重大的作用,因此有關部門和個人需要綜合的采取各種辦法來提高對環境保護進行提升,主要的方法可以有:
3.1 規劃初期提高保護意識
在對城市進行建設的初期,要通過各種設計的圖紙,綜合的考慮可能出現的各種化境問題,并且在相關的環境保護方面的專業人們對其進行預防,做到預防為主,將環境問題扼殺在搖籃中。城市規劃的時候必定會涉及很多的環境問題比如施工過程中有可能導致噪聲污染以及工業用水排放的問題,要通過提前的設定好相關的條例和治理標準,明確各自的責任才可以將環境問題降到最低[2]。
3.2 建設中采用先進的環境保護方法
在具體的施工和建設的時候,要嚴格的控制各個工業企業的廢水排放,提高對其進行檢驗的力度,完善污水的處理程序,努力的實現工業廢水的少廢、無廢生產,提高污水處理的效果和資源使用的效率。在建設過程中,對所出現的工業廢棄物和垃圾物進行及時的處理,保證將其對環境的危害降到最低。通過合理的選擇地址、科學的選擇處理的方式來進行統籌的垃圾處理規范,為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在工業燃料以及工業的生產方式進行選擇的時候,盡量的時候一些比較清潔的能源如:太陽能、空氣能、熱能以及地熱等[3]。努力的對工業的布局進行調整,從而實現規范化的生產,限制污染物的違法排放和提高治理的力度。在建設綠化帶時,盡量的選擇一些對于空氣的凈化能力比較強、耐污性比較好以及成活率高的綠色植物,從而將植物凈化的力量發揮到極致。
3.3 建成后期的環境治理
在城市化建設完成之后,迅速的對出現的各種工作問題進行掃尾,及時的處理掉可能會出現問題的、對環境造成破壞的工業原料、或者是建筑原料等。在對城區進行整改和優化的基礎上合理的控制工業的總量以及居住人口的總量,降低居住的密度。并且對所居住的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進行培養和提升。在總結的基礎上了解目前出現的各種水體污染、大氣污染、光污染以及噪聲污染中存在的問題,并且對其進行及時的解決和優化,加強對這些問題的治理力度。為環境質量的提升做好基礎性工作。而對于已經出現了問題的工業企業,通過加強對其懲罰的力度來防止問題的出現。
4.結語
環境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是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要對所出現的問題以及還沒有出現的問題都進行考慮。做到真正的防范于未然。通過各種合理的治理方法,在建設的前期、過程中以及建設之后人們的城市化生活進行環境保護的意識培養,努力的控制環境污染問題。
參考文獻:
[1]根特.城市研究小組.城市狀態[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7
篇9
關鍵詞:生物學生態文明生態行為道德
生態文明是人類在改造自然、適應自然的過程中所創造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物質生產和消費方式、社會組織和管理體制、價值觀念和倫理道德以及資源開發和環境影響方式的總和。在我國,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人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顯著提高,但同時也帶來了十分嚴重的環境問題。環境問題已成為我國發展新階段的突出問題。要全面實現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必須重視建設生態文明。在黨的十七大政治報告中就明確提出了,要“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建設生態文明是一項系統工程。我認為加強對全社會,特別是對青少年學生進行生態文明教育是這一系統工程的重中之重。中學生物學教師應切實利用生物學教學這一平臺,抓好對學生的生態文明教育,為建設生態文明做出應有的貢獻。
1.加強生態文明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
自然環境是人類敕以生存的基本條件。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斷提高,豐富了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但是,由于人類長期的對自然資源的過渡開發利用以及無處理排放,生態平衡受到嚴重破壞。目前,森林破壞嚴重、土地資源流失、淡水資源緊缺、野生物種劇減、人口對環境的壓力、大氣臭氧層破壞問題、溫室效應及全球氣候變化、酸雨的危害等已成為世界關注的生態環境問題。在我國,國家環保總局在一份報告中稱,中國的總體環境形勢依然“相當嚴峻”,頻發的污染事件影響著人民生活。據中科院測算,目前因生態破壞造成的損失已占到GDP的15%,中國的荒漠化土地已達到267.4萬多平方公里,近4億人口的耕地和家園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協,而且荒漠化還在以每年1萬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長。七大江河水系中,完全沒有使用價值的水質已超過40%,全國600多座城市有400多個處于缺水狀態,其中不少是由水質污染引起的。全國近1/3的城市人口呼吸著嚴重污染的空氣。據最新統計,2008年我國酸雨發生面積約為150平方公里。七大水系的水環境質量總體為中度污染,部分流域如黃河支流為重度污染,海河干流和支流均為重度污染。這些令人憂慮的統計數據表明我國的環境保護形勢不容樂觀。環境問題不僅僅是阻礙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已成為吞噬經濟成果的惡魔。面臨生態危機,人們不得不對自己過去的行為做深刻的反省。深究其原因,是人們生態知識的匱乏,環境保護意識淡薄。在教育活動中,忽視了生態文明教育。要改善當前的環境狀況,恢復生態平衡,人們需要應用新的環保技術,相互合作,但更需要加強對全社會特別是對青少年學生的生態文明教育。今天的青少年學生是未來社會管理和經濟活動的參與者,具有生態文明理念的他們必將成為建設生態文明的主力軍。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最終實現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生。
2.加強生態文明教育應首先培養學生的生態學觀點,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高中生物的課程目標要求教師通過教學過程使學生初步形成生態學觀點,懂得愛護自然界的生物、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提高環境保護意識,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培養學生的生態學觀點和環境保護意識是以傳授生態知識為基礎的。學生對生態學知識的學習興趣、理解程度、應用能力是目標達成的關鍵。教師在傳授理論知識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知識應用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理解生態學知識,特別是引導學生用生態學知識分析評價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環境狀況,解決生產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生會感受到環境問題離他們很近,與他們的關系十分密切。因此,重視知識的應用,不僅使知識傳授收到最佳效果,也是培養學生生態學觀點和環境保護意識的重要方法。我縣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縣,有“中國富鋅富硒有機茶之鄉”的美譽。地方政府結合縣情,確立了“發展綠色產業,建設生態家園”的發展戰略。以茶葉產業為龍頭,大力發展養豬和沼氣應用,構建“豬-沼-茶(林)”一體化的循環經濟模式。我校學生大部分來自于農村,很多學生家里都有茶園,雖然他們對有機茶的生產不甚了解,但他們都知道有機茶的生產不用農藥,不用化肥,市場售價比普通茶葉高。在教學過程中,結合這些事例引導學生用生態學知識進行分析和評價。當學生能用生態學眼光去看待政府的一些決策、自己所熟悉的一些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時,那么,培養學生的生態學觀點和環境保護意識的教學目標便已達成。
3.加強生態文明教育應養成良好的生態行為習慣
人的行為與周圍環境同處在一個相互作用的生態系統中。生態行為是指人們在環境保護意識的支配下做出的保護環境和改善環境質量的行動表現。在培養學生生態學觀點和環境保護意識的基礎上,教師應引導學生將他們的新的思想觀念落實在行動中。《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第35條規定,中學生要“愛護莊稼、花草、樹木,愛護有益的動物和生態環境。”充分說明了養成學生良好的生態行為習慣的重要性。青少年時期是養成教育的關鍵時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對照《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結合生態學知識,反省自己的日常行為。幫助他們正確判斷哪些行為是有利于保護環境、改善環境質量的生態行為,哪些是破壞生態環境、不利于改善環境質量的非生態行為。2007年12月31日,國家有關部門正式通知,從20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袋。國家實行“限塑令”,其目的是為了減少塑料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實行“限塑令”一年來,雖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在一些農貿市場仍在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也有一部分學生購物時沒有拒絕使用不合規定的塑料購物袋。針對這些現象,我在學生中開展了“保護生態環境,從我做起”的活動,通過活動糾正他們的一些非生態行為,使之養成良好的生態行為習慣。
篇10
1.規劃建設與選址因素
體育場館是一個城市基礎設施的地標性建筑,大型城市在體育賽事結束之后往往會將體育館當作城市宣傳的地標。體育場館的規劃建設與選址因素是市運會與城市生態環境發展效應的制約因素之一,市運會前期的場館規劃建設與選址,需要全方位地考慮是否會對城市生態環境造成破壞,重點要考慮土地的合理規劃使用。新建的體育場館是否會對土地造成污染,是否破壞生態環境,都是重點考慮的問題。
2.建材的使用及處理因素
目前,體育賽事場館建筑材料是對人類傷害較大的輻射因素,這些材料的輻射來源是異常的放射性元素。裝飾石材的種類有兩種:一種是花崗巖,另一種是大理石,這兩種石材中都含有一定的放射性元素,而這些元素在衰變的過程中會產生放射性物質。人類長期吸入高濃度的含有放射性的空氣,會對肺部造成輻射傷害,并引起多種疾病,嚴重的甚至會導致細胞病變,形成癌細胞,喪失生命。場館中會配備洗浴等設施,這些設施當中也會含有放射性物質,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
3.城市空氣、水質、電磁、噪聲污染等因素
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城市生態環境的壓力不斷增大,造成的城市環境污染也越來越嚴重,其中因體育賽事而 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值得關注。表1為重慶五運會之前主要污染物年度均值變化。
通過表1可以發現,自2011年以來,重慶市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以及可吸入顆粒物(PM10)都有了明顯改善,空氣質量逐年穩步提升。2011~2013年期間,大部分污染物的濃度值基本相近。可見,新常態下,市運會舉辦對城市生態環境改善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發展定位分析
表2中給出的是重慶五運會之后,各項政策對環境質量改善的效果,對比五運會前夕,城市環境已經有了很大變化,但是仍與預期效果相差較遠。分析以上數據可知,新常態下城市生態環境發展效應的市運會定位應從以下幾點著手。
1.提高全民環境保護意識
體育比賽想要順利舉行,綠色的理念是不能缺少的。在這個理念中,整體性、公正性、公平性是最基本的原則,確保不同的參賽隊伍能夠得到平等對待。市運會不僅僅是一種體育比賽形式,還是一種文化力量,這是敦促全體人員形成良好的道德規范的機會,是提升自身的途徑,更是養成文明行為的渠道。而“綠色”所代表的不僅僅是遠離污染,更承載了希望、和平與進步的文化意義和協調、平衡與共生的社會意義,這是體育發展的主題之一。
2.提升人的環保意識
面對不斷惡化的環境,市運會在舉辦的過程中,更應該注重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尋找環境與體育發展的平衡點,加強環境保護,為社會持續穩定發展奠定基礎。生態環境保護問題需要全員參與,為生態環境改進貢獻力量。市運會舉辦人員對賽事期間的城市環境問題也要當成首要問題來解決,弘揚環保精神,大力宣傳環境保護的必要性,切實按照政府的指示進行,讓環保成為市運會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3.促進市運會舉辦城市的環境改善措施
市運會舉辦期間,舉辦城市各方面都有了很大變化,環境問題更是較以往有了很大改觀,城市也變得越來越美觀。環境保護政策的制定與實施不僅讓賽事順利舉行,還使舉辦市運會的城市環境得到極大改觀,使城市朝著與大自然和諧統一的方向發展。
4.促進體育運動和市運會的可持續發展
體育賽事作為一項世人矚目的體育活動,每一屆舉辦時都是一項系統而龐大的工程,涉及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市運會在舉辦的過程中對自然環境也會造成一定的破壞,對此,相關單位也制定了環境保護政策,對申辦城市以及舉辦城市環境的各方面都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以減少市運會舉辦期間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三、發展模式研究
1.明確具體環保政策模式
縱觀以往成功舉辦市運會的城市,其市民的城市環境保護意識在不斷提高。為切實保護好主辦城市的生態環境,今后的申辦城市以及舉辦城市都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實施步驟,明確環境標準以及提出具體的環保政策,在新常態下改變城市生態環境問題。隨著氣候的不斷變化,生態環境對人類的影響也越來越明顯,而人類也開始反思賽事可能對生態環境帶來的破壞,為了改變體育賽事對城市生態環境的破壞問題,相關單位制定了極具約束力的環保政策, 嚴格按照環保標準舉辦市運會。
2.在市運會廣泛、合理應用環保科技產品模式
眼前的投資與未來的收益是可以畫等號的,因此,各個國家都在加大環保投資力度。政府部門在制定經濟發展戰略的時候,環境問題已經成為重點考慮的問題之一。為了進一步推動綠色體育賽事,各個國家在提高綠化覆蓋面積、改善交通問題、減少環境污染現象等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并將高科技產品融入其中,使建筑設計、材料處理等問題更符合環保要求。
3.全員參與模式
市運會舉辦期間,開展環境保護教育活動不僅可以提高人們的體育參與意識,培養人們的環保意識與素質,還能夠讓人們在市運會舉辦期間嚴格按照環境制度要求規范自己的行為,最終提高全社會的環境保護意識。
四、結語
市運會作為重要的大型體育賽事活動之一,其規模較大,活動密度也比較大,相應地,所消耗的資源也會更多,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也會很大。如何有效促進市運會的可持續發展仍是我們需要不斷探索和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環境污染整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