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基本理論范文

時間:2023-12-20 17:56: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教育心理學基本理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教育心理學基本理論

篇1

學生全方位的發展包含了才能以及心理,心理健康屬于教育的一個目標,并且心理健康教育也成為實現目標教育的具體措施及保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依照大學生心理發展的特征,令受教育者具備良好的心理素養,提升心理機能,挖掘心理潛能,以加快學生總體素質的提升以及個性和諧發展的教育。大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能力對其未來在社會中身心潛能的研發與運用程度有影響。

近些年來,大學生有較大的壓力,如學習方面的壓力、情感方面的壓力、競爭壓力以及經濟壓力等。正因如此,大學生出現了各類心理問題,有的還出現了行為障礙或人格出現缺陷。學科教育在學校的整體教育中占據最多的實踐,學生大部分時間均在課堂中度過。教育部指出:在學科教學中,需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法。由此可見,學科教學已經成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1]

舞蹈教學作為特殊的藝術類別以及課程方式,在培養學生個性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充分優勢。舞蹈藝術不但展現著運動的身體,還屬于運動的精神展現。舞蹈是身體藝術,并且也屬于心靈藝術,是通過心靈來駕馭身體,通過身體展現心靈的藝術。舞蹈藝術是心靈的產物。從這一認知可以看出,如果在舞蹈教學中有意識地滲入心理教育,則可以彰顯舞蹈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1 舞蹈教育心理能夠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

在學生學習舞蹈的過程中,認知能力屬于最關鍵的基本能力。只有具備了良好的認知能力,才可以將舞蹈的基本功練好。認知能力包含聽覺、視覺以及與運動的記憶力乃至注意力。對于一些才開始踏入舞蹈教學的學生而言,他們并不了解舞蹈的概念,也面臨著適應新環境等方面的問題。此時,老師應當先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最關鍵的是培養學生的注意力與記憶力,如此才可以使未來的教學工作更加順利。

1.1 通過舞蹈教育心理培養學生的記憶力

對于人的心理活動而言,記憶力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形式,假如不具備記憶,學生就無法更好地進行學習,甚至平時的生活也無法正常執行。舞蹈是人體運動的一種形象藝術,對學生而言,他們應當先具備視覺的記憶力。也就是說,在老師的教學當中,學生應當牢記老師的動作。因此,老師在實際教學中,要通過十分優美的姿態乃至十分標準的動作進行示范,如此才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視覺記憶力。除視覺記憶力以外,還有運動記憶力和聽覺記憶力。運動記憶力指的是學生在活動當中,所有身體均能體會到一種反應。實際而言,人們在所有技巧當中,均可以令自身體會到身體各處在活動當中的信息。而在培養學生的聽覺記憶力方面,老師應當在教學當中透過較為生動、科學、合理的語言,對概念進行表述。在表述時,要做到準確,如此方能良好地提升學生的聽覺記憶力。在培養學生記憶力的過程中,老師應當通過較為合理的方式對學生的記憶從無意識到有意識進行培養,研發學生智力,令其構成一個思維體系,真正提升舞蹈教學的效果。[2]

1.2 通過舞蹈教育心理培養學生的注意力

在實際教學當中,老師應當將學生的注意力轉至教學當中,如此才能真正提升教學效果。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時,老師可以利用標準的示范動作、生動的語言乃至積極的教學情緒。在實際的教學當中,老師很難長期保持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因此,老師在教學中應想盡方式令課堂變得更為豐富、有趣,提升訓練的價值。

2 培養學生的思維與想象力是舞蹈基本功教學的重要所在

學生學習的中級階段,通常是指大二、大三學生的學習,屬于思維與想象力提升的心理過程。因此,強化培訓學生的思維及想象力,在這一時期尤為關鍵。

2.1 培養思維

思維是認識活動的重心,不論形象思維還是抽象思維,均為打造人類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重要所在。在學習的中級階段,學生對舞蹈基本功認知能力的提升,對周遭環境的適應,對舞蹈知識乃至舞蹈技能的把控,均屬跨越。此時,老師需要對學生的成熟給予肯定,還需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通過對學生自我意識的培養,令學生融入教學當中。在課堂中,學生需要獨立思考,以提升思維能力。老師要對教學過程進行分析,通過換位教學法,讓自己處于學生的位置,對如何教學進行思索及觀察;同時讓學生做老師,談論自己學過的舞蹈組合或者舞蹈技巧。學生需要將動作的標準乃至正確的概念講解清楚,并且將規范的動作示范出來,以更好地理解所有時期的動作要領,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使學生具備分辨正確動作以及錯誤動作的能力。要通過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令其想象力更加豐富。

2.2 培養想象力

想象是對人腦中原本的表象進行加工和改造,以構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學生依照自身的觀察和想象,感受四肢與身體部位所需的力度以及相互協調的關系,將動作表達得比老師的示范更加精準動人,對學生而言尤為關鍵。并且,還要加強學生的情緒想象力與音樂、文學、構圖的想象力。這就需要老師精于想象、勤于想象,如此才可啟發、引導學生的想象。在舞蹈教材的設計和傳授中,除卻動作的規格外,切不可強加其他給學生。應當激勵學生超越老師,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令學生的想象力更富生命力,更為生動。通過實踐可以發現,培養學生的思維與想象力,是提升舞蹈基本功教學的重心。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以心理方面協助學生平安度過,是提升教學品質的良好方法。

3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藝術創造力是舞蹈基本功教學法的根基

3.1 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創新性思維包含了發散思維和集中思維兩方面。發散思維為根基,集中思維為理論依據。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指的是在已經具備的知識與經驗無法處理目前的問題時,則需形成一種特有、新穎的探索性思維方式。在課堂訓練當中,由于學生條件各異,在傳授技巧時可以通過不同的訓練方法,獲取最好的結果。例如,通過地面轉動的方式處理身體直線的問題,讓初學者不會有腰部的負擔,并且能夠迅速將腳、膝、跨、肩一同打開,規避了常規訓練時無法一同打開的問題,獲得了良好的成效。[3]

3.2 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學生向老師學習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時,無法擺脫模仿,可是絕非單一地模仿,應當在學生模仿當中啟發和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并且,隨著學生年齡的增加、知識與技能的積累、創新思維能力的提升,需要在教學中逐步提高學生藝術創造力培養的比重,培養學生的藝術創造意志,激發學生的藝術創造熱情。

篇2

關鍵詞:新經濟社會學 社會網絡 社會資本

引言

經濟社會學創立于19世紀末,先后經歷了三大發展階段,分別是20世紀初的形成階段、20世紀60年代的傳統階段以及20世紀80年代后的復興階段(劉少杰,2009)。新經濟社會學(New Economic Sociology)即經濟社會學的當代演進,是一門運用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來研究經濟行為及經濟體系的科學(曹德駿、左世翔,2012)。新經濟社會學的重要價值在于對古典、新古典經濟學思想所提出的反駁。新古典經濟學中對于完全理性經濟人和完全自由競爭市場的假設在Granovetter等學者看來是某種錯誤的觀點。他們認為,由于新古典經濟學忽視了人的能力,沒有看到社會網絡及其規范對于經濟活動的影響,其研究必然與現實情況不符。因此,新經濟社會學理論是對傳統經濟、管理理論的補充和糾正,值得我們借鑒并加以豐富。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Granovetter(1985)所作的《經濟行動與社會結構:有關嵌入性問題》一文的發表,他開創了經濟社會學的全新時代,由此也奠定了運用社會網絡視角來研究經濟行為的恰當理論基礎(汪和建,2006)。隨后,社會網絡及社會資本引起了眾多學者(Ports,1998;Powell,1990;Baker,2006)的關注,漸漸成為了研究經濟管理類各種問題的關鍵方法和重要視角(耿新,2010)。

新經濟社會學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社會網絡研究、市場研究、企業研究、性別研究和文化研究。本文將通過理論梳理的方式比較研究其中的社會網絡理論和社會資本理論。

理論綜述

新經濟社會學是一門運用社會學的理論方法來研究經濟現象的學科。這一理論建立在三大基礎性假設之上(Granovetter,1992)。第一,經濟行動鑲嵌于社會關系網絡之中;第二,經濟行動將追尋經濟與非經濟的目標;第三,經濟體制是社會學的構建。由此,該理論的核心觀點在于社會結構表現為網絡的形態,而經濟現象嵌入在社會結構這一網絡之中,一切經濟行動都是對社會結構的投資活動。

(一)社會網絡理論(Social Network Theory)

1940年,英國人類學家拉德克利夫?布朗首次提出了“社會網絡”的概念,后來Bott(1971)進一步研究了“社會網絡”在家庭中的作用。但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前,對于社會網絡的研究并沒有多大進展。直到1988年,Wellman才將社會網絡明確定義為由某些個體間的社會關系構成的相對穩定的系統,第一次將社會人(actor)、社會聯系(social ties)、社會關系(social relations)及社會結構(social structure)的概念組合在了一起。目前,在社會網絡理論體系中,弱關系理論、強關系理論及結構洞理論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弱關系理論(The Theory of Weak Ties)。Granovetter的主要貢獻在于:發展和深化了嵌入的概念;提出了弱關系及其“橋”作用的理論。聯結是社會網絡的節點,按照聯結的強度可以將社會網絡中的關系劃分為強關系和弱關系。

從概念上講,弱關系是一種社會關系而非經濟關系(劉少杰,2009)。Granovetter(1973)定義了四個判定維度來衡量關系強度,即互動頻率(Combination of the Amount of Time)、感情深度(Emotional Intensity)、親密程度(Intimacy)和互惠程度(Reciprocal Services)?;宇l率越高、感情深度越深、關系越密切及互惠程度越高的社會關系屬于強關系,反之則屬于弱關系。他進一步指出,強關系中的個體往往在性別、年齡、教育、身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而弱關系中的個體間存在較大的異質性(朱曉霞,2011)。由于社會群體當中具有相似性的個體成員通常擁有類似的信息和資源,因而強關系網絡具有大量的冗余信息;與此截然相反的是,在弱關系網絡中,個體成員的差異帶來了異質性的信息和資源,具有更大的潛在效用。

事實上,社會網絡中的不同團體,往往就是通過一兩個團體成員之間的個人聯系而形成聯結。既然是兩個不同團體,那么這種關系必然是弱關系。對于這一發現,Granovetter提出了“橋”(Bridge)的概念,認為弱關系在不同社會團體之間充當了傳遞信息的橋的作用。后來,一些學者繼續對弱關系的信息橋作用展開研究,研究結果與理論的出入迫使Granovetter進一步修正了他對弱關系理論的表述,即并非所有弱關系都能發揮信息橋的作用,但信息橋一般都是弱關系(Granovetter,1985)。另外,Granovetter還認為弱關系是聯結社會微觀與宏觀結構的中介(劉少杰,2009)。在他看來,由于小規模網絡正是通過弱關系而彼此聯系,而宏觀網絡則是大量小規模網絡的集合。因此,通過分析小規模互動網絡中的個體關系,有助于理解宏觀社會結構的運行規律。

簡言之,弱關系理論的提出是新經濟社會學興起的前兆。Granovetter等學者論證了社會網絡對于獲取信息和資源的實際價值,也提出了創造價值的網絡結構原則(李校生,吳波,2009)。更為重要的是,信息橋的概念為后來Burt提出結構洞理論奠定了基礎。

強關系理論(The Theory of Strong Ties)。按照Granovetter的界定,強關系是維系社會團體內部關系的紐帶。強關系帶來了信息和資源在社會團體內部的重復傳遞,導致了團體成員間信息和資源的重復冗余(羅家德,2010)。因而在他看來,強關系的價值是低于弱關系的。然而,后來的學者(Bian,1997;Burt,1992)通過不斷研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Bian(1997)在承認弱關系具有信息傳遞作用的同時,提出建立在信任與義務基礎之上的強關系在經濟活動中更具優勢。Burt(1992)的研究也發現,具有冗余信息和資源的不相聯結的網絡成員間的結構洞才是建立信息橋的前提,在這一點上弱關系和強關系并無本質區別。與此同時,在對于中國經濟現象的研究中,強關系的重要性尤為突出(Bian,1997)。強關系以信任為基礎,以“人情”為媒介,讓不同成員在社會網絡之中結成了穩定的小圈子,從而使行動者更好地獲取了信息和資源(朱曉霞,2011)。

結構洞理論(Structural Hole Theory)。Burt于1992年發表了著名的《結構洞》一文,提出了結構洞的概念。所謂結構洞,即是兩個行動者之間關系缺失所形成的一種網絡狀態(劉少杰,2009)。在社會網絡結構中存在著這樣一種縫隙,即某個行動者和有些行動者之間彼此聯系,但又與其他行動者不發生直接聯系,這就在網絡中形成了不直接聯系的“洞”的形狀。這種縫隙的消除必須依賴于第三方行動者的中介作用,因而在結構洞中,第三方行動者占據著核心位置。弱關系理論和強關系理論都只是討論了關系雙方的好處,而沒有探討第三方的優勢,而結構洞理論則看到了第三方從網絡結構位置中獲取的“洞效應”(Hole Effects)。當然,一旦不直接聯結的雙方在經濟社會活動過程中逐漸取得了聯系,那么結構洞也就會隨之消失(Burt,1992)。Burt(1992)認為,社會關系的缺失形成了結構洞,而結構洞正好“橋接”了兩個原本沒有關系的社會團體,這正是處于結構洞位置的行動者所具備的競爭優勢。具體來講,首先,行動者擁有結構洞可以獲得信息上的優勢。結構洞將不同社會團體中的冗余信息進行交換傳遞,帶來了信息量的增加和擴散。第二,行動者通過結構洞取得了控制優勢。面對不同種類的信息需求與供給,掌握結構洞的行動者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利益控制信息的傳遞過程,甚至成為專門經營關系網絡的網絡企業家。第三,結構洞上的行動者更具創新優勢。這類行動者掌握了更多的信息和資源,從而也獲得了更高的創新能力(劉少杰,2009)。總之,掌握結構洞越多的網絡成員,更能為自己和相應團體帶來好處,這種特殊的位置優勢蘊含著有價值的社會資本,完全可以轉化為企業持續的競爭優勢。

綜上,結構洞理論是對Granovetter的弱關系理論的發展。與Coleman的封閉網絡理論不同,Burt的結構洞理論是一種開放網絡理論。他看到了重復信息對于封閉網絡之外成員的價值,并將這一價值上升為了企業競爭優勢的來源。這一理論更加確切地描述了社會關系對于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和資源的作用,這也為豐富傳統競爭優勢理論提供了一條思路。

(二)社會資本理論(Social Capital Theory)

社會資本的理論涵蓋面很廣,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經濟學、社會學、組織理論以及政治學等多個學科都提出了社會資本的概念。在新經濟社會學中,社會資本是指社會網絡中的個人因占據特殊位置而能夠獲取利益的能力,即社會關系的價值創造力??v觀社會資本理論的發展脈絡,Coleman從社會規范角度闡述了社會資本;Bourdieu從社會資源的角度探討了社會資本;Portes等從能力角度分析了社會資本。第一,社會資本概念的形成經歷了復雜的探索歷程。從社會資本理論的發展脈絡看,最早提出社會資本這一概念的學者是Bourdieu。他首先提出了社會關系的“場域”和“資本”的概念。場域是有社會關系組成的社會場合或領域,即一張社會網絡;資本一般包含了經濟資本、文化資本及社會資本三類。Bourdieu認為三種資本在場域中實現相互轉換,并認為社會資本是通過關系網絡而獲取的實際資源或潛在資源的總量(Bourdieu,1986)。Bourdieu的資本三分法和場域轉換觀點,實質上是將社會資本定義為了工具性的社會網絡,即社會網絡就是社會資本。隨后,Coleman(1994)對社會資本在社會結構中的功能性展開了研究,認為社會網絡中不同行動者的基于自身利益的各種交換形成了持續的社會關系,這種關系即是社會資源、社會資本。Portes(1998)也提出社會資本是依附于社會關系之中的特殊聯系,是一種能力的表現。Burt(2000)認為結構洞就是社會資本,是企業等經濟活動主體的最終競爭優勢。最終Lin Nan(2001)對于社會資本的論述代表了社會資本理論研究的一般共識。在他看來,社會資本就是嵌入社會網關系中的可以帶來回報的資源投資。由此,這一定義也解釋了社會資本的三項基本特征(劉少杰,2009)。一為,社會資本與社會關系網絡相聯系,互為表里不可分割;二為,社會資本具有一般經濟資本的增值功能,能夠為擁有者帶來更大的回報;三為,社會資本本身是一項投資活動。第二,社會資本理論的分析框架闡釋了社會資本的三項重要價值。其一,社會資本包含了一條因果鏈條(李校生、吳波,2009),即因為特殊的社會結構優勢,便利了行動者對稀缺資源的獲取。這一觀點包含了社會資本研究的兩個重要概念:網絡嵌入和網絡資源。其二,社會資本具有一定的情景性(Alder & Kwon,2000)。不同的行動者對于不同商業目標的追尋,使得社會資本的作用因人、因事而大相徑庭。簡言之,在不同的場景中,社會資本具有極強的權變性。其三,社會資本是一個動態變化的概念。由于Granovetter的弱關系和Burt的結構洞都是一種不穩定的網絡結構,所以網絡中的行動者始終處于活躍的競爭與合作之中。同時,變化著的內外部環境更加劇了網絡的變化。因此,社會資本會隨著網絡結構的調整而變化。

第三,社會資本理論已被廣泛應用于企業研究。在企業研究領域,企業社會資本被認為是企業內部和外部各種具有規范、價值和偏好等特性的社會網絡的集合(Westlund,2003)。對于企業社會資本的作用,范鈞(2011)將其概括為四個“有利于”,即有利于降低企業的交易成本、有利于提高企業的核心能力、有利于企業獲取內外部知識、資源以及有利于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可以說,企業社會資本增加了企業間的信息流動,提高了來自企業合作伙伴的利益回報,開拓了企業創新的來源,是現代企業獲得成長的重要資源。

嵌入性觀點與資本概念的和諧統一

嵌入性是社會網絡理論的核心觀點,資本是社會資本理論的核心概念,深挖二者的思想根源,可以發現許多相似的內容。

(一)社會網絡的嵌入性觀點

嵌入觀點的提出?!扒度胄浴保‥mbeddedness)這一概念最早由Karl Polanyi(1944)提出。在Polanyi(1968)看來,經濟活動通常具有三種形式,即互惠交換、市場交換和再分配。經濟活動的開展受到社會制度、規范、習慣等因素的制約,是以社會關系為基礎而發生的。因而經濟活動是“嵌入或糾纏”于經濟和非經濟制度中的。后來,Granovetter等借用Bolanyi的嵌入思想,進一步探討了嵌入性。

Granovetter(1985)進一步明確了社會關系對于經濟行動的影響,認為“弱嵌入性”的現象更為普遍。事實上,一方面,在傳統經濟社會學領域,帕森斯等人的觀點過度夸大了社會系統對于經濟現象、經濟活動的作用,把行動者視為文化價值規范的偶人(劉少杰,2009),因而是一種“過度社會化”的觀點;另一方面,在古典、新古典經濟學領域,經濟學家將經濟活動中的行動者視為完全理性個人,忽視了人的絕大部分社會化屬性,因而是一種“零嵌入性”的“原子化”觀點。面對這兩種極端的觀點,Granovetter既反對傳統經濟社會學的過度嵌入性觀點,更反對新古典經濟學的零嵌入性觀點,而折中地認為經濟行動的嵌入性是間接受制于關系網絡的一種“弱嵌入性”。

Granovetter認為經濟行動是嵌入在社會關系網絡中的,這種嵌入關系不僅包含了社會網絡規范、文化、政治及宗教等因素,還考慮到了經濟行動的經濟和非經濟動機(劉少杰,2009)。這一表述第一次明確了經濟行動在內容、目標及過程方面對于非經濟行動或制度的依賴程度,由此也奠定了嵌入性理論在新經濟社會學中的核心地位。

嵌入觀點的意義。弱嵌入性觀點的發展為經濟學研究提供了重要啟示,并漸漸成為了從社會學視角分析經濟現象的重要理論工具(邊燕杰、邱海雄,2002)。

嵌入性觀點創新了學術界對于一些重要經濟現象的解釋,使得后來的研究者在市場定價、經濟績效及制度創新等方面做出了新的研究。具體來說,第一,社會關系網絡的嵌入性解釋了市場中的產品定價過程。經濟學理論原本認為市場競爭決定了產品的價格,但買賣雙方對于社會網絡的嵌入常常使得產品的真實價格背離競爭性均衡價格。第二,社會關系網絡的嵌入性能夠促進生產力和經濟績效的提升。人與人的關系決定了生產過程中的分工、合作、激勵、監督,這些都與生產效率有著密切關聯。第三,社會關系網絡的嵌入性影響了經濟組織和制度的形成。產業中關鍵人物的社會網絡構建過程,是對既存經濟組織或制度的重建,新的組織或制度進一步提升了產業的技術經濟效益(劉少杰,2009)。

隨后,嵌入的觀點便活躍于網絡與組織(Nohria & Eccles,1992)、經濟社會學(Lie,1997)、聯盟網絡理論(Gulati,1998)、社會資本(Ports,1998)及組織與戰略等眾多研究領域,并得到了進一步的補充和完善。

嵌入性的類型。對于嵌入的分類,不同的學者從不同角度給出了答案,主要包括關系性嵌入與結構性嵌入、垂直嵌入與水平嵌入、認知嵌入與文化嵌入等類型(張榮祥,2009)。

首先,Granovetter(1985)將嵌入性分為兩類,一類稱為關系性嵌入(Relational Embeddedness),即指行動者是嵌入人與人互動形成的關系之中的;另一類稱為結構性嵌入(Structural Embeddedness),即指行動者所在的社會網絡又是與其他社會網絡相聯系的。關系性嵌入強調行動者在所嵌入的社會網絡中受到的來自社會關系的影響,如各種規則性期望、相互贊同的渴望及互惠性原則等(陳欽約,2010),關注以信任為基礎的對偶交換行為;而結構性嵌入強調行動者在所嵌入的社會網絡中受到的來自社會結構的影響,如來自社會結構的文化、價值等因素(朱曉霞,2011),重視網絡整體中群體關系的影響作用。Andersson、Forsgren和Holm(2001)也把嵌入劃分為關系性和結構性,但他們認為關系性嵌入說明了社會網絡的親密程度和動態變化,而結構性嵌入反映了行動者在網絡內對不確定性的處理,具有相對靜態性。

其次,Schweizer(1997)等學者將嵌入劃分為垂直嵌入和水平嵌入兩類。垂直嵌入指行動者所在的當地階層與他所處在的社會、經濟和政治環境的階層性連結;水平嵌入是指行動者所處網絡在社會性和文化性范圍的滲透(張榮祥,2009)。Halinen和Tornroos(1998)則認為垂直嵌入是指社會網絡中不同層次間的聯系;而水平嵌入是指特定網絡層次中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具體的劃分標準可按照地理范圍、網絡結構以及公司內部層級的不同作出劃分。

最后,Zukin和DiMaggio(1990)等學者認為,嵌入性應劃分為認知性嵌入和文化性嵌入。認知性嵌入是指行動者決策對原有思維意識的嵌入,即行動者對于周圍環境的不同認知決定了他們的具體行為。這類原有認知包括了倫理、道德、情感及審美等因素,它們共同構成制約行動者決策的理性規范。與之相對應的是文化性嵌入,即行動者的行為還要受到來自外部社會網絡的集體理解力的影響。這類影響主要包括組織共同價值、正式規范等文化因素。

總之,不論嵌入概念應當如何分類,經濟行動鑲嵌于社會網絡之中的共識早已形成。

(二)社會資本的共識與分歧

社會資本理論的發展經歷了從分歧到共識,再從共識到分歧的否定之否定過程。在二十世紀,盡管對于社會資本的概念尚存一定分歧,但還是達成了基本共識,即社會資本是鑲嵌于社會關系網絡中的具有回報性的資源投資(Nan Lin,2001)。然而,在這一共識的背后,圍繞社會資本理論發展歷程中的一些基本矛盾,更為深刻的爭論愈發激烈。究竟社會資本是關系還是資源、是集體還是個體、是結構還是行動?對于這三對矛盾的解答是當代經濟社會學領域的討論熱點(劉少杰,2009)。

社會資本:資源還是關系。社會資本究竟是社會關系還是社會資源呢,學術界對此爭論已久。科爾曼(1999)曾指出,社會資本的形成依賴于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改變。社會資本不同于有形的物質資本,是一種表現為人與人關系的無形資本。并且,社會資本具有很強的功能性,即具有生產性。獲取社會資本有助于人或組織對于特定目標的實現,因而社會資本是一種關系。然而,這樣的觀點受到了大量學者(Burt,1992;Ports,1998)的批評。他們認為社會資本就是一種社會結構中的資源,這種特殊的資源源自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變化。Burt(1992)更將社會資本強調為一種從他人身上獲取好處的機會和資源。當然,還有一些學者運用折中的思路來看待社會資本,比如Foley & Edward(1999)認為社會資本即是“網絡加資源”。

值得注意的是,單獨的資源和單獨的社會網絡都不是社會資本。由于沒有加入行動者的動態因素,靜態的資源與網絡并不能為行動者帶來實際的效用。而在耿新(2010)等學者看來,作為社會資本載體的人、作為社會資本運轉渠道的社會網絡以及作為社會資本內容的潛在資源,這三者的動態組合共同詮釋了社會資本的內涵。因此,只有依托于人的行動而活躍起來的社會網絡及其潛在資源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社會資本。

社會資本:集體還是個人。目前,社會資本的集體論被廣泛接受,而個體論只適用于對企業家社會資本等特定問題的研究。社會資本的集體觀點始于Bourdieu的研究,在他看來,社會資本是某個團體為了維持團體的團結和控制而進行的投資。集體社會資本往往具有明確的界限,體現了強烈的排外特征。然而,社會資本集體論的缺陷在于過分強調了社會資本的密集性和緊密性(林南,2001;劉少杰,2009)。集體的邊界和內部的團結僅僅解釋了社會資本的部分特征,社會資本還可以通過開放網絡間的聯結實現流動和增值。即網絡完全有能力將不同團體的內部社會資本進行連接。針對網絡間的溝通,Granovetter、Burt等學者都做了大量論證。

從辯證的觀點來看,個人與集體,其實是嵌入社會情境的兩個層次。個人是嵌入集體之中的,集體又是嵌入更大的社會網絡之中的。一方面,如果片面強調社會資本的集體觀點,就很容易忽略社會資本的行動主體―人。尤其在對企業社會資本的研究中,企業家個人的社會資本往往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如果過分看重個人社會資本,從而忽視了社會資本集合的整體效應,也是對社會資本理解的一種偏誤(王鳳彬、李奇會,2007)。

社會資本:結構還是行動。既然社會資本是嵌入社會網絡的投資,那么對于這一概念的分析究竟應該強調網絡結構的作用還是行動者個體行為的影響呢,傳統社會學理論并未達成共識。林南(2001)的研究只是盡可能折中了這一分歧。

林南的社會資本理論被稱為社會結構與行動的理論(劉少杰,2009)。他認為存在兩個核心問題,即個體如何在社會關系中投資與個體如何從社會關系中獲利。傳統社會資本研究強調了社會結構視角,而林南卻創新地加入了個體的選擇行為這一因素,從而統一了結構與行動的觀點,也更為真實地反映了社會資本的作用。正如他在《社會資本》一書中提到的,人的選擇行為存在于社會關系之中,而社會關系就是社會結構。因此,對于社會資本的研究,必須堅持在結構與行動的互動關系中層層展開。

結論

經過以上梳理,可以看出,一方面,Granovetter的社會網絡理論及其嵌入思想強調了行動者通過社會互動所構建的社會關系網絡,以及這一網絡對行動者行為的影響。動態的行動者行動與靜態的網絡結構,二者共同揭示經濟社會現象的實質。另一方面,林南等人的社會資本理論,以資源、結構和行動為核心。在他們的理論體系中,資源是一切投資活動的目標,社會結構是投資活動的場所,而行動者及其行動是投資活動的參與者。因此,社會資本是一個包含了社會關系網絡結構與功能的動態變化的投資過程。正如劉少杰(2009)所說,社會資本不僅僅是一種客觀對象,更是一種實踐活動。換言之,社會網絡理論解釋了行動者如何通過社會關系中的聯結實現信息、資源的獲取以及能力的提升,這本就是一種結構與行動的結合。而社會資本的三個要點表明:第一,社會資本嵌入于社會網絡;第二,社會資本可以獲取增值資源;第三,社會資本也是一項投資活動(劉少杰,2009)。即社會資本是資本視角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結構,反映了社會資源對于經濟體系的重要意義(陸德梅、朱國宏,2003)。

綜上所述,在本文看來,社會網絡理論與社會資本理論既有區別,又有聯系,二者對立統一,相輔相成。但中心點都是圍繞人與人的關系及其互動而展開的。因此,本文的觀點認為,社會資本就是基于信任的、依附于社會關系網絡的、可以為行為人帶來經濟資源的合作關系集合。換言之,社會資本最終將表現為能夠獲取的社會網絡及其資源,因而社會資本就是動態的社會網絡。

參考文獻:

1.Bian Y, Ang S. 1997. Guanxi network and job mobility in China and Singapore. Social Forces 75

2.Burt, R.S. 1992. Structural Hol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3.Coleman, J. 1994. A Rational Choice Perspective on Economic Sociology, in Smelser,N.and Swedberg,R.(eds). The Handbook of Economic Sociolog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4.Granovetter, M. 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 [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6)

5.Granovetter, Mark .1985.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eddness [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

6.Granovetter, Mark. 1992. Economic Institutions as Social Construction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Acta Sociologica 35

7.Lie, John. 1997. Sociology of Markets [J].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3

8.Lin, N. 2001. Building a Network Theory of Social Capital in Social Capital Theory and Research [M]. New York: Aldinede Gruyter Press

9.Ports, A. 1998. Social Capital: 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in Modern Sociology [J].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4

10.Ronald S. Burt. 2000.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Social Capital.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 Behavior, edited by Robert 1. Sutton and Barry M. Staw Greenwich, CT: JAL press

11.Schweitzer, T. 1997. Embeddedness of ethnographic cases: A social networks perspective [J]. Current Anthropology 38

12.Uzzi, B. 1997. Soc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in Interfirm Networks: The Paradox of Embeddedness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2

13.邊燕杰,丘海雄.企業的社會資本及其功效[J].中國社會科學,2000(2)

14.曹德駿,左世翔.新經濟社會學市場網絡觀綜述[J].經濟學家,2012(1)

篇3

    ①對學校教育現象的心理學認識;②學習的基本理論;③各種類型的學習;④學習的遷移、保持、遺忘;⑤影響學習的主要心理要素;⑥學習過程及其結果的測量、評定。

    3.學習學校教育心理學的意義:

    有助于我們把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

    ①增加對學校教育過程和學生學習過程的理解;②學校教育心理學知識是所有專業教師的基礎;③有助于科學地總結教育教學經驗;④提供了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和研究的理論和方法基礎。

    4.簡述教育心理學的發展歷程:

    從1903年美國桑代克創立《教育心理學》開始,到20世紀80年代,教育心理學的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

    ㈠初創時期(1903年~20世紀20年代):主要是桑代克理論占據統治地位,出現行為主義、格式塔、兒童心理學;㈡過渡時期(20世紀30年代~50年代):體系越來越寵雜,但無真正突破;㈢發展時期(20世紀50年代~80年代):發展顯著,出現了幾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及各自的代表理論:

    ①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人類的特征與學習》,提出“掌握學習”的理論;②布魯納:《教育過程》,提出“認知學習”的理論;③加涅:《學習的條件》,是學習分類的權威;④奧蘇貝爾:《教育心理學》,提出“有意義言語學習”的理論;⑤安德森:現代行為主義教育心理學專家,1974年與富斯特合著《教育心理學:教和學的科學》。

    5.簡述學校現代教育心理學的發展趨勢:

    ①學和教的問題成為中心問題;②認知心理學深入學和教的研究之中;③更加重視學習過程中認知、情感、動作技能等方面的統一;④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影響增加。

篇4

關鍵詞:當代教育;教育心理學;途徑;思考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4-0061-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4.031

教育心理學的學科獨立是以桑代克《教育心理學》(三卷本1903-1914年)出版為標志,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形成了自身獨特的研究對象、研究領域和研究方法。教育的核心內容是針對學生個性發展需求,遵從教育心理學規律,促進學生自身基本技能的發展,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教學手段,以此體現出教育心理學的核心內容。

一、新時代青少年學生心理特征

當代科技迅猛發展,青少年信息量增加,價值觀的形成打破了傳統的思想觀念,隨著年齡增長,青少年的心理逐漸走向成熟,渴望獨立,但是由于生活閱歷較淺,在成長過程中解決問題和辨別是非的能力不足[1],容易出現叛逆、孤僻、厭學等心理和行為問題,具體表現如下:

(一) 存在急功近利思想

經濟的高速發展必然導致出現利益至上的價值觀,青少年接受新鮮事物較快,社會教育中摻雜的利益對青少年身心健康影響較大,容易出現急功近利的思想。

(二) 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

現代青少年思想較為開放和靈活,獨立思考,對未知的東西探索欲望強烈,但是他們不能從實際出發,難以辨別是非,容易出現自私和極端情形。

(三) 叛逆厭學行為表現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學習過程中知識的積累促進自我意識增強,同時也會產生叛逆心理,考慮問題片面化,主觀臆斷行事,追求和沉迷于刺激性的東西,如,智能手機和網絡游戲導致一些青少年喪失學習興趣,甚至對抗家庭和學校。

二、新時代下制約教育心理學發展的因素

(一)教育心理學的研究缺乏針對性

有學者認為,教育心理學主要研究人在學習時的心理狀態和學習時的內心活動,還有學者認為,教育心理學是協助教育工作按照正常模式進行,大部分學者認為教育心理學是對青少年學習狀態和內心活動進行研究[2]。各種研究和討論都有合理性和局限性,但只是停留在教育表面和理論中,缺少針對性。

(二)教育心理學內容尚未形成體系化

我國教育心理學的內容體系大多借鑒國外成果,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也是從西方移植來的,沒有被廣泛認可的學習理論和教學理論,沒有形成科學的教學體系。

此外,學術界對教育心理學存在認知偏差,如,有學者認為教學心理學是心理學原理在教育領域中的運用,有的無法將教育心理學的分化和整合實現有機統一,教育工作者對教學心理學研究對象全人化還不適應,對多元化的現代心理學新理論難以接受等。

最新出版的《中國當代教育理論叢書》及時解決了這些問題,既有一定的理論高度,又能密切結合我國教育實際,加強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論述與指導。系列叢書完善了教育心理學的理論體系,剖析了大教育生態系統,揭示出當前國際范圍內教育危機實質,重視個別差異和個別化教育研究,對學習策略、教學策略、學生與學習情境間的相互作用認知研究進一步加強。

三、關于教育心理學發展的深入思考

(一)重新審視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新方向

新的方向總結為“三化”,即,教育心理學研究目的教育化、研究對象的全人化、研究方法的多樣化[3]。

1.研究目的教育化。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根本目的是要將研究的理論成果用來指導教育實踐,要結合我國當前教育改革與發展進行研究。主要內容有三個方面,一是教育心理學研究有利于培養合格的教師、改善教師的教學和促進教師的發展;二是教育心理學研究有利于改善學生學習,促進學生人格健全發展;三是教育心理學研究要為教學改革服務。

2.研究對象全人化。教育心理學首先是以人的全人格成長為研究取向,教學目標不僅僅是讀書求知,還應包含學生的為人處世,其次,教育研究既要研究學校教育情境中的人也要研究社會生活中的人,因為學生的學習行為離不開家庭和社會熏陶,第三是研究人的畢業學習與發展。

3.研究方法多樣化。教育心理學自身學科特點決定了研究方法既要向范式科學靠近,又要注意處理好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實驗研究與史論研究,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之間的關系[4]。教育心理學研究在真實教學情境中開展研究,采用更能突出人的內在心理特性的方法,如,調查追蹤、訪談法和個案研究等方法。

(二)豐富教育心理學新的理論體系

1.教育心理學的發展范式多樣性。從理論和邏輯上分析中國教育心理學的“成長”,其發展范式是多元的,既有基于職業教育科學的范式,也有基于科學的范式,還有基于教育心理科學的范式,心理學的發展流派較多,這也決定了教育心理學學科范式發展的多樣性和復雜性。

2.教學心理學的研究內容針對性更強。主要內容有五個方面,一是基本理論,如學習理論、教學理論、發展理論、動機理論、教育社會心理理論,除認知觀外還要吸收人本主義、行為主義、精神分析等心理流派理論學說的精華;二是學習心理;三是教學心理;四是教與學的制約因素。內容較為全面、豐富且針對性較強[5]。

3.學科的拓展范圍應不斷擴大。從學科角度來看,根據社會實際,教育心理學研究除高等教育、教育管理學科外應拓展到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成人教育、職業教育和外國語言教育等學科領域,有利于保持教育心理學學科發展持續性。

(三)關注熱點和難點的前沿研究

通過當今的教育心理學關鍵詞突現性的統計,我國教育心理學研究的前沿主題有兩大類[6],一是宏觀的思想政策類,如,教育政策、思想政治教育、素質教育、高等教育理論,國家大力提倡創新教育和素質教育,對于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具有指導性,第二是具體的教學實施類,如,學習方式、課程建設、課堂效果和學習策略等,重視教學互動、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等教學策略。

(四)多元化的現論增強教育心理學的實效性

1.個別差異和全面發展的教育研究。當代學生可以不受學校教育時間、教育水平、教育空間等嚴格限制,能自由地選擇所需要的學習內容和方式,因此,教育心理學要深入研究學生個性特點、學習過程特點、培養學生元認知能力和自我監控能力,加強對學習策略、學習動機、教學策略、解決問題策略以及學生與學習情境間的相互作用的認知研究。

加德納在1983年出版《心智的結構》中提出了關于智力的多元因素理論,認為基本的智力因素包括語言能力、邏輯-數學能力、音樂能力、空間運動能力、身體運動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自我認知能力。教育心理學應結合實際,采取有效教學方法和手段促進學生各種智力因素全面發展。

2.文化心理學的影響。文化心理學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盛行。有學者認為,文化心理學包括雙重內涵,一是“文化心理學”,關注研究對象的“文化”特征,第二是文化“心理學”,關注其“文化負載”,以心理文化為研究內容。文化心理學強調本土文化資源對人的心理發展的影響,教育心理學研究要了解本土文化、立足本土文化、服務本土文化。

3.積極心理學的介入。美國心理協會(APA)前主席賽里格曼在1998年提出積極心理學概念。積極心理學認為人類的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核心要素,因此教育心理學不能停留在教與學的心理過程和影響因素層面上,要在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4.畢業心理發展理念。畢生心理發展觀是20世紀70年代歐美出現新的發展心理學觀點。傳統意義上教育心理學研究范圍局限于學校教育情境中的學生,重點研究兒童和青少年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現象和規律,而畢生心理發展強調的是心理發展貫穿人的一生,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范圍要拓展到研究社會生活與工作的人。

5.進化心理學對人性和心理思考。進化心理學是西方心理學新的研究取向,以進化論觀點對人的心理起源和現象進行研究。人是由生理和心理兩部分構成的有機整體,都應該受進化規律的制約,人的心理發展既受生理因素制約,又受社會因素影響,而傳統教學心理學過分強調人的社會性,對人的生物性重視不夠。

另外,應高度重視教育心理學的研究環境。一批高質量的核心期刊如《心理科學進展》《教育研究》等為教育心理學學科發展和學術交流搭建交流平臺,但是沒有教育心理學的專屬核心期刊,而且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團隊和研究力量也比較薄弱,這制約了本學科發展,需要進一步增強。

參考文獻:

[1] 李蕾蕾.當代中國教育公平:問題與制度選擇[D].湘潭大學,2012.

[2] 張春興.從思想演變看教育心理學發展宜采的取向[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5,3(1).

[3] 董剛,等.百年教育心理學發展歷程的回顧與反思 [J] .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0(7).

[4] 林崇德.試論發展心理學與教育心理學研究中的十大關系[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5(1).

篇5

關鍵詞:蒙授初中;漢語教師;基本素養

教師被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著開啟學生心智、塑造學生靈魂的神圣使命。作為一名民族學校的漢語教師,其基本素養如何,直接關系到民族學生能否較好地融入到中華大家庭,能否緊緊地跟上時代的步伐,關系到一個民族和國家的未來。那么,在新的形勢下,民族學校的漢語教師應具備哪些基本素養呢?

第一,要有高尚的師德。這是對所有教師要求,特別是初中教師。初中教師所面對的教育對象是人生觀世界觀尚未形成的模仿能力強,可塑性大的青少年,為此作為初中教師更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因為教師的一言一行、立場觀點、思想品德時時刻刻都在影響著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師必須牢記“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宗旨,嚴格要求自己,處處以身作則,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影響學生,感染學生,真正成為學生的表率。

第二,要具備基本理論素養。即教育學方面的知識修養、教育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修養、語言學方面的知識修養、第二語言教學方面的知識修養、文化方面的知識修養。

教育學是一門以教育現象、教育問題為研究對象,探索教育規律的科學,它能夠更新教師的教育理念,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供理論指導。掌握教育學是當好一名教師的前提。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師只有了解教育學,掌握教育的一般規律,才可以運用教育理論來指導教育實踐,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才能提高教育質量,才能很好地駕馭教學。

教育心理學是一門研究在學校情境中學與教的基本心理規律的科學。良好的心理素質是21世紀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素質。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科技的不斷進步,教師承擔的責任也越來越繁重,由此形成的心理壓力嚴重影響著教師的心理健康。教師良好的心理素質關系到教育教學的效果,也有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教師良好的心理素質,可以營造良好的教育心理環境。教育心理學對教育實踐具有描述、解釋、預測和控制的作用。它可以幫助教師正確地分析學生,準確地了解學生,從而預測并干預學生將要發生的行為或發展方向。特別是學困生,可以針對存在的有關問題,采取相應的策略。它可以幫助教師結合實際進行教學研究。教育心理學為教師教育教學活動提供的是一般性理論指導,并非給教師提供解決一切特定問題的具體模式,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因人、因事、因時靈活地進行,創造性地將教育心理學的基本理論應用于教育教學中。

漢語教師要熟練掌握漢語語言學的知識,最主要的是現代漢語方面的知識。給學生一頁紙,教師要儲備幾本書?,F代漢語知識是蒙授初中漢語教師必不可少的。民族學生學習漢語,從語音方面看,聲調是一個難點。那么教師首先能夠說標準的普通話,并清楚輕聲、兒話、變調等語音現象。從文字方面看,蒙文是表音文字,而漢字是表意文字。教師應了解漢字的造字法、構造、書寫規范、歷史演變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在教學中適當地講解一些關于漢字的結構、含義、用法等方面的知識,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掌握好基本的規范漢字。關于詞匯方面,教師本身應積累大量的詞匯,并能準確地把握課程標準中附有的“要求掌握的現代漢語常用詞”中所列的詞匯。在教學中應結合語境講清詞義,并交待詞語運用的語言環境及習慣用法,且不可只照搬詞典中的解釋。關于語法方面,教師應熟練掌握。但在教學中只是引導學生隨課文學習和了解基本的語法知識,并能在日??谡Z交際或書面表達中正確運用即可。絕對不可原封不動地照搬給學生,讓學生死記硬背。漢語教學最重要的是注重培養學生的漢語交際能力。

漢語是母語非漢語的少數民族學生的第二語言課程。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漢語教師就要相應地掌握第二語言教學方面的知識,了解少數民族學生學習漢語時的生理、心理、社會環境特點與活動方式的基本特征;加強漢語與學生母語的對比研究,找出學生學習的難點,針對這些難點進行重點教學,做到有的放矢,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語言與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語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漢語學習離不開對語言所代表和附在期間的文化的學習與了解。漢語教學的目標就是要讓學生根據不同的場合使用恰當、得體的、真實、地道的漢語進行表達。這不是僅靠準確的語言知識就能解決的,還需要學生了解漢族文化的各個方面。

篇6

通過對貴公司的一些初步了解,本人有意加盟貴公司,為公司進一份力。為便于公司對我的了解,現自我簡介如下:

大學四年,是我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在這大好時光里,我本著學好本專業,盡量擴大知識面,并加強能力鍛煉的原則,大量汲取知識財富,鍛煉了自己的各種能力。我努力的學習基礎課,深研專業知識,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多次名列前茅,連年獲得獎學金。本人在幾年中系統學習了心理學、普通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心理統計、學習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心理測量、工業心理學、教育心理學、臨床心理學。

通過幾年的學習,本人具備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應用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實證研究方法,掌握相關的統計、測量方法,具有綜合分析、數據處理和計算機應用的能力;3。了解相近專業的一般原理和知識;

4。了解國家科學技術、知識產權等有關政策和法規;

篇7

英文名稱: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主辦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種:中文

本:16開

國際刊號:1000-5560

國內刊號:31-1007/G4

郵發代號:4-395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3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篇8

【關鍵詞】教育心理學 英語教學 行為主義 認知主義 人本主義

一、導言

教育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門分支學科,研究內容是教育、教學過程中的種種心理現象及其變化。而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師生相互合作的過程,學生的心理在這個過程中是個極重要的影響因素,在外語教學中需要運用教育心理學的知識,以期實現教學的最優化。因此,對教育心理學進行研究,了解外語學習的規律、影響學習者的心理因素、學習者心理等特點,無疑會有助于教師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創造性,更好地發揮教師主導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二、學習理論主要流派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目前,就學習理論而言教育心理學主要包括以下三大流派: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和人本主義。三種理論從不同角度對教學活動產生了很多影響和啟示,下面本文將分別進行論述。

1.行為主義。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理論認為學習是形成刺激與反應的聯接,關注的是個體外顯行為的改變,對學習時內在心理歷程是否改變一般不予關注。該理論將教學看作是對行為的制約,教師通過控制獎懲和刺激使學生向預期的方向發生行為的變化,主張程序化的教學方式。

該理論的發展有三個時期:(1)早期行為主義。行為主義創始人華生提出有機體行為的共同圖式是刺激與反應,而桑代克通過動物實驗提出學習的實質就是形成刺激與反應的聯接。(2)極端行為主義。斯金納的操作條件作用學習理論借助和發展了試誤說,認為存在兩種類型行為,即應答和操作。學習就是一種操作,如果學習行為得到獎勵,那么這個行為重復出現的頻率就會增加,反之則會降低。(3)社會學習理論。該理論認為學習過程中行為、環境和個人是三個基本要素,他們相互影響。學習是個體向別人行為模仿的過程而不是強化。對自我能否完成行為并取得好的結果的評估對個體的學習有較大影響。

啟示

盡管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多有詬病,但是這一理論仍有很多值得借鑒之處。20世紀40年代產生于美國的“聽說法”就是受行為主義理論影響,認為語言行為習慣的形成必須通過反復不斷的練習。據此,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反應進行及時強化。取得好成績應給予鼓舞,有錯誤應及時調整學習方法;要堅持認證批改作業并寫評語,及時強化學習行為;教材編寫應該從易到難、循序漸進。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將這種教學方法當成是金科玉律,否則就會造成學習僵化、機械化。

2.認知主義。認知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認知結構的形成和重新組織,即將學習看作是個體對事物經認識、辨別、理解從而獲得新知識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個體所學到的是思維方式和知識來源于主客體的相互作用。教學就是引導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學習,引導學生以原有的經驗、心理結構為主來建構知識。

該理論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1)早期格式塔理論,認為對學習是對整體的組織結構的頓悟,是通過頓悟、認識情境的關系能動地構造完形的過程。頓悟的實質是把握事物的本質,而不是無關細節。(2)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課本知識只是關于各種現象較為可靠的假設,學習過程是學生主動構建知識的過程。也就是說,學習不是信息簡單地從外到內的單向輸入,而是通過新信息與學習者原有的知識經驗的雙向作用而實現的。(3)傳統認知學習理論,認為學習過程是知識的獲得、轉換與評價的過程,學生的學習應是有意義的學習(meaningful learning)。強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過程,重視學習活動本身帶來的內在強化作用,提倡發現學習法,要求新的內容與已有知識之間需建立聯系并且學習內容能與已有知識結構聯系起來。

啟示

認知心理學派強調學生的主動性,認為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習的驅動力。因此在教學中要重視并善于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在英語教學中要多用啟發式進行教學,提高學生對外語的興趣,使學生能夠感受學習外語的樂趣,激發他們進一步學習的熱情與動力。教師要配合學生的經驗合理組織教材,先后順序必須依據學生心智發展水平及任職表征方式做適當的安排,以使學生的經驗知識能前后銜接。利用先行組織者策略,在學習新知識前提供以學生原有知識為基礎且與新知識發生聯接的準備材料。例如,詞匯學習必須從簡到難,由最貼近學生生活的詞匯開始;后學習的詞匯可以利用原先的詞匯做基礎。

3.人本主義。人本主義心理學派主要研究和關心的是人的本性、人的內在情感、智能、潛能、價值等人類經驗的一切方面。該學派認為人類生來具有學習的潛能,人類的求知欲望源于需求,它將學習看作是個體因內在需求而求知的過程,是個性、潛能和價值自我表現和實現的過程,而教學是一個行為制約過程,其實質關鍵在于創設一個能產生預期結果的情境。它認為意義學習才是真正的學習,它使學習者成為完整的人,使個體在未來選擇行動方針時發生重大變化的學習。當然,意義學習發生是有條件的:必須相信人人皆有天賦的學習潛力;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較少威脅的教育情境;只有當學生察覺到學習內容與他自己目的有關時,主動自發全心投入的學習才會產生意義學習;自評學習結果可養成學生獨立思維與創造力。

啟示

我們得到的最首要的啟示就是要重塑新型外語教師形象。由于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充分發展學習者的潛能和積極向上的自我概念、價值觀和態度的體系,從而使學習者成為人格充分發揮作用的人。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習者,相信學生的發展潛力。同時,應當學會重視學生的情感因素、內在需求、價值觀,不把自己的要求強加到學生的身上。要尊重和珍視學生的興趣愛好,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努力創造一種民主型的或者“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此外,發展外語教師積極的自我概念也非常重要,勿庸置疑,缺乏自尊、自信的教師很難幫助學生建立起自尊和自信。

其次,應創造和諧、寬松的語言學習環境。教師應該做一個學習的促進者,要為學生創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來促進學生的意義學習。在外語教學中教師應當了解學生幫助他們發現所學的東西的個人意義,建立并維持能促進學習的良好的心理氛圍。這要求外語教師首先要與學生達到同情(empathy),積極、平等地看待每一個學生。課堂中,應多組織小組活動,因為小組活動具有積極和相互支持的氣氛,能夠促進小組成員形成積極的自我形象,組員間相互傾聽,共同完成小組任務。

三要培養學習者的學習自主性,促進學生人格的全面發展。首先,教師應把握學習者的需求。需求是外語學習最基本的動機因素。其次,幫助學習者把需求轉化為具體的目標,包括確定目標、規定內容和進度、選擇方法和過程、監控過程、評估結果。這樣可以激發學習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除了語言學習本身,更要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積極的情感因素和健康人格的發展。此外,在教學中還必須重視語言學習中的情感因素,注重為語言學習者提供安全的環境而不是增加他們的焦慮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而不僅僅是語言發展。

三、總結

學習教育心理學并研究它對英語教學的影響和作用頗有必要。我們應在此基礎上批判地吸收各學派的合理內核并用于指導我國學生的外語學習和實踐。

參考文獻:

[1]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桂詩春.新編心理語言學[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3]周福芹,邵國卿.大學英語學習動因研究[J].外語界.2001(06).

[4]杜福興.談英語學習動機及其激發與保持[J].外語教學.2003 (04).

[5]張文霞.試論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外語教學的影響[J].外語教學.2005(03).

[6]張文霞,羅立勝.關于大學英語教學現狀及其發展的幾點思考[J].外語界.2004(03).

篇9

關鍵詞:師范類心理學;實踐能力;培養模式

心理學專業是我校2000年新開設的師范類本科專業,根據教育部對師范類本科專業的培養目標和省內外師范院校對心理學專業的辦學歷程與經驗,結合我校自身具體情況和教育部《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的若干意見》的精神,確立我校心理學專業的培養目標為:“培養具有堅實的心理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詢和治療、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工作的專業素養,能在中等學校、企事業單位、醫療、社區服務機構等部門從事心理學教學、心理咨詢、心理治療等相關工作的應用型人才?!保?]2012年1月,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指出:“實踐教學是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化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是學生獲取、掌握知識的重要途徑。”[2]相對于心理學專業的培養目標來看,當前師范類心理學本科專業學生并沒有達到預定的培養目標,總體素質不高,理論素質和應用能力都有所欠缺,尤其是實踐能力不足,導致心理學本科專業學生就業率偏低。

一、師范類心理學本科專業學生實踐能力欠缺的原因

(一)師范類心理學本科專業的師范性窄化了心理學實踐能力的范圍

教育部《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的若干意見》曾明確指出:從2000年秋季開學起,大中城市里有條件的中小學要逐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為此,教育部于1998年增設了心理學專業,許多高校紛紛設置了心理學專業,為社會培養了大量的心理學專業人才。[3]截至2010年10月,全國已經有超過250所高等院校開設了心理學相關專業。[4]但是,由于很多高校,尤其是師范類高校為了保證畢業生能夠勝任中小學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培養方案中的課程設置偏重學校心理健康輔導、教育心理學、學校管理學等;實習見習的場所多在中小學;平時的實踐能力培養方式多延續了師范學校的講課、說課方式。正是師范類心理學本科專業的這種師范性窄化了心理學實踐能力的范圍,在當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趨于飽和的現實條件下,學生帶有濃重師范性的實踐能力很難適應廣泛的心理學就業的市場需求。

(二)師范類心理學本科專業的培養方案對學生實踐能力重視不夠

由于就業難,當前師范類心理學本科專業學生的考研熱情空前高漲,在課程設置別重視學科基礎課、專業理論課和專業實驗課等課程的比例,如考研中占分數比例較大的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實驗心理學等。華南師范大學的劉學蘭等對該校心理學系1986年以來的歷屆本科生進行調查發現,被調查者普遍認為學校中最欠缺的技能是“心理治療技能”和“心理咨詢技能”,且學生期待加大實踐課程學時的比重,認為心理學應用技能課程的學時數應占52.38%,基本理論課程的學時數應占47.62%。[5]可見師范類心理學本科專業的培養方案對學生實踐能力重視不夠,應加大重視力度。

(三)實踐能力培養課程以考試考查為手段,無法體現學生的真實能力

近年來,由于心理學專業就業需要拓寬了就業范圍,突破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這種單一就業方向的局限,也開始不斷地增加實踐能力培養類的課程。我校心理學專業的培養方案中除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外,還有心理咨詢方向、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方向及臨床心理學方向。但由于受傳統考核方法及學生學習方法的局限,實踐能力培養的課程最終實現的是知識上的積累,而非能力上的轉化,很難達到實踐能力水平提升的目標。

(四)見習實習時間相對短暫我校心理學專業學生在第四學期要進行為期

一周的教育見習,在第七學期進行為期14周的教育實習,教育見習和實習的時間相對短暫。教育見習一般選在第四學期的第七周,中小學已經接近期中考試,學生在見習期間中小學生正在復習;教育實習雖然預計是14周,但實際在中小學的時間僅為四周,其余的時間需要進行大量的講課練習并參與學校組織的統一考核。在各類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的課時量都很少,學生很難得到足夠的鍛煉機會。

二、確立師范類心理學本科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體系

2015年,我校在2012年培養方案的基礎上進行新方案的修訂工作。在這次修訂過程中,心理學專業以提高學生實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為核心,進行了如下改動:

(一)學科基礎理論課的重要地位不動搖

心理學的學科基礎理論課主要有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心理學史、心理測量學、實驗心理學等,這些課程對于心理學專業學生進行進一步的專業課程學習有重要作用,對于實踐類課程的掌握有重要幫助,對于學生考研有重要作用,所以,要保證學科基礎理論課的重要地位不動搖。具體體現在,在培養方案中合理規劃各門學科基礎理論課的開課學期,保證各門學科基礎理論課的課時比重,用多樣的考核方式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考核。

(二)突出實踐類課程設置

心理學的實踐類課程是依據可操作性目標設置的,如心理診斷技術、行為矯正技術、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臨床心理學、心理治療學等。我校心理學專業的實踐類課程設置共分為三個方向:一是心理咨詢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向課程,如心理診斷技術、行為矯正技術、團體心理輔導、認知矯正技術、學校心理輔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等。根據實際需要,本次修訂培養方案又增開了沙盤游戲治療、團體心理咨詢與治療等課程。二是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方向課程,如管理心理學、人事與領導心理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公關心理學、營銷心理學、培訓與開發、人才測評、職業心理學、人際關系心理學、職業生涯規劃等。三是臨床心理學方向課程,如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醫學心理學、健康心理學、神經心理學、變態心理學、心理治療學、臨床心理學、臨床咨詢方案與案例報告等,結合心理學最新熱點,在這次培養方案修訂過程中增開了積極心理學的課程。心理學專業學生可以就一個方向選課,也可以分別從不同方向選課。

(三)加大實踐類課程的學分比重

在本次培養方案修訂的過程中,心理學專業加大了實踐類課程的學分比重,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授予條例》和《吉林師范大學學士學位授予工作細則》,本科專業必須修滿本專業培養方案規定的160學分方能畢業。心理學專業實踐類課程要求學生修滿38學分,其中實驗課程12學分,教育實習、見習由原來8學分增至14學分,畢業論文(設計)由原來4學分增至6學分,專題實踐課程由原來的3學分增至4學分,具體課程除原來的專業需求與就業、就業心理咨詢與指導、職業生涯規劃與設計,增開了一門青少年咨詢方案與案例報告,軍事理論及軍事訓練為2學分。

三、師范類心理學本科專業實踐能力培養輔助策略

(一)改變傳統的授課方式

傳統心理學專業的授課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達到使學生了解心理學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的目的,但學生一是由于脫離具體情境,二是由于學習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考試,三是由于學習和實踐之間間隔的時間過長,導致學未所用??梢砸罁睦韺W具體學科的實際特點,變傳統的授課方式為多種授課方式,如案例教學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煥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通過案例中的真實情景,使學生產生聯想,較快地將所學轉化為能實際應用的能力。而在學生未來的從業生涯中,由于在學習心理學專業課程時曾對情境進行分析,通過小組討論解決問題,這個過程也會在其遇到實際問題時重新啟動,對實際問題進行科學解決,而非經驗解決,對未來提升學生的素質也有益處。

(二)改革實踐類課程的考核方式

推進實踐類課程教學,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離不開考核制度的轉變??己酥贫葘嶋H上是對學生學習過程與學習結果的方向引導,如仍按照傳統的考試方式進行考核,重視知識再現,忽視實踐操作能力檢驗,學生仍無法走出應試思維帶來的高分低能的怪圈。因此,制定嚴格而規范的專業技能考核標準和考核方法,是提高心理學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保證。在專業技能培養方面可以實行教考分離,成立專業實踐技能考核小組,改革考核評價方式,將口試、面試、筆試、心理測驗、專業實驗、角色表演、情境模擬等考核形式有機結合。在考核過程中不僅重視檢驗實踐技能的真實水平,還要重視檢驗理論基礎是否扎實,是否能用心理學的視野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三)合理增加見習實習時間

目前我校心理學專業學生在第四學期要進行為期一周的教育見習,在第七學期進行為期14周的教育實習,在這14周中,在學校實習期僅為四周,教育見習和實習的時間相對短暫,可以適當增加。尤其是實習時間,學生在三年的學習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理論知識,缺少理論聯系實際、理論轉化為實踐的機會;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比例本來就小,并且學生在真實課堂中得到的鍛煉遠遠超過在大學模擬課堂中得到的鍛煉。因此,可高效利用這14周的時間,適當增加學生在中小學實習的時間。

(四)拓展實習基地的范圍

由于實習期間學生沒有工資,學校不包食宿,學生如果租房又存在安全隱患,因此,我校心理學專業實習學校多為本地學校。但由于本地學校數量有限,心理健康教育課發展水平參差不齊,而且心理健康教育課不屬于主課,課時少,學生并不能在實習期間得到充分鍛煉。因此,要拓展實習基地的范圍,預計拓展的實習基地應符合以下條件:首先,該校心理健康教育課要發展到相對成熟的水平,課時量有保障,上課內容和形式都比較豐富;其次,該校應設立心理健康中心,有獨立的心理咨詢室和一定的心理咨詢基礎設施;第三,該校有學生或青年教師宿舍,能給實習生提供住宿。綜上所述,提高師范類心理學本科專業的實踐能力,既要確立師范類本科心理學專業的課程體系,又要制訂有助于師范類本科心理專業學生實踐能力提升的輔助策略。這樣雙管齊下,對于提升師范類心理學本科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以及提升就業率有切實幫助,也為師范類心理學專業學生在未來能獨當一面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者:姜淑梅 崔繼紅 單位:吉林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吉林師范大學教務處.吉林師范大學本科培養方案(教師教育專業)[S].2013.

[2]董開莎.應用心理學專業實踐教學內容的探討——以陜西理工學院為例[J].學理論,2015(08).

[3]姜燕琴.地方師范專業心理學本科人才培養的構想[J].龍巖學院學報,2013(05).

篇10

一、班主任需要心理學,更需要積極心理學

著名教育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經說過:“一個好的班主任,應該是一個出色的心理學家?!钡拇_,面對當今孩子的脆弱、叛逆、無所謂等現狀,只有了解其心理才能更好地做好班主任工作。面對家庭的問題,如獨生子女家庭、離異家庭、單親家庭、留守家庭、農民工家庭等,家庭成員過于溺愛孩子,家長對孩子的溺愛和錯誤行為的縱容往往造成獨生子女自利自私、自我中心、目無尊長、攀比炫富等一些問題。從心理上講,這些孩子往往經不起挫折,一遇到困難就不知所措,甚至離家出走,更有甚者走上了輕生的不歸路。這就為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要學習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管理心理學等基本理論。將積極心理學的理論引入班級,創建健康班級氛圍。讓學生能夠在積極的心理狀態下學習和生活,以達到學習更佳的效果,取得最佳的績效。

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和美德的科學,是西方心理學界興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它要求人們用一種更加開放的、欣賞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的潛能、動機和能力等,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促進個人和社會的發展,使人類走向幸福彼岸。

二、積極心理輔導力

1.倡導賞識教育。

(1)什么是賞識教育。賞識教育是充分體現積極心理教育理論的一種教育策略。它是以人性為基礎,以尊重學生人格為前提,以賞識為先導,通過表揚、肯定學生的某些閃光點,激發人的潛能、良知、自覺性,實現對學生有效激勵作用的“正強化”的教育形式。承認差異、尊重差異的基礎上看到學生每一點點的進步,用欣賞的眼光發現學生的可貴之處,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閃光點,促進學生不斷地進步和成長。

(2)賞識教育的方法。賞識教育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學會表揚及批評學生,表揚學生是班主任管理班級必要和有效的手段。那么如何表揚學生呢?以無條件的正面關注、有針對性、不夸大、及時、因人而異、多種形式…來表揚學生。對于后進生,善于發現長處,尋找閃光點,他們取得的成績哪怕是點滴的,都是難能可貴的,及時的表揚、熱情的鼓勵。態度要像嚴母慈父般的,使他們在班集體中得到溫暖。在公開場合,避免談論后進生的過失或不足,以減輕他們精神上的壓力和負擔,絕不能采取粗暴、壓服的教育方式。對做出成績的后進生,可以在班會上或個別談話、家訪時進行表揚。表揚的材料要真實、可靠,有影響力,使后進生感到自己也能進步了,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對那些有突出特長、進步幅度較大,學生中有一定威信的后進生,為了鼓勵、鞭策他們,可以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讓他們擔任一定的職務,促使他們克服缺點,發揚優點,在實際工作中培養和鍛煉,以盡快進步。

2.在班級管理中巧用期望理論。

著名心理學家和行為科學家弗魯姆認為,人總是渴求滿足一定的需要并設法達到一定的目標。這個目標在尚未實現時,表現為一種期望,這時目標反過來對個人的動機又是一種激發的力量,假如一個人把某種目標的價值看得很大,估計能實現的概率也很高,那么這個目標激發動機的力量越強烈。這是弗魯姆1964年提出了著名的“期望理論”,教育學中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就是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