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思想政治與法治課的認識范文

時間:2023-12-19 17:51: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思想政治與法治課的認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對思想政治與法治課的認識

篇1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大學生

法律意識

法律是當前法治社會中最具普遍約束力的規范,也是道德要求的最低限度,強化人們的法律意識,可以有效地規范他們的行為。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強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有利于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以往,中國傳統文化非常注重道德作用,而法律講究嚴刑峻法,認為道德無用,不認同道德教育的功能。在當前社會背景下,這兩種觀念實際上都是不全面的,道德和法律同等重要,對于每一個人來說,不僅需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同時也需要樹立法律意識。強化法律意識,不僅僅是使學生樹立強烈的法治觀念,更重要的是法律意識對人的積極影響,有助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更加符合新時期對人才的需求。

1.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法治社會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現階段,我國法治建設不斷完善,正在逐步踏入法治社會,民主法治觀念日益深入人心,對于任何個人而言,都生存在一個民主法治的社會環境中。當代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他們的思維極為活躍,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較強,對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以及大學生對于民主法治教育的接受力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國社會整體法律意識,也會影響到我國的法治建設。因此,作為大學生,要充分融入到這個社會,不單需要先進的意識形態,更重要的是具備強烈的法律意識,掌握基本的法律技能。

1.2 互聯網的發展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難度

不斷發展的互聯網,目前已經滲入到人們日常生活以及社會生產的各個領域,大學生的生活以及人際交往也受到很大的影響,進而使大學生的思想觀念以及價值取向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的確,互聯網加快了信息傳播速度,拓寬了傳播渠道,為人們獲取信息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有利于拓展大學生的視野,但與此同時,也給大學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互聯網具有開放性,任何一個人都可以通過網絡成為信息的者以及接受者。大學生的文化程度較高,計算機技術水平也相對較高,對于網絡的依賴性也比較強,他們獲取信息的途徑主要是通過互聯網。但是網絡信息比較混雜,沒有經過針對性的篩選,信息真偽很難辨別,這樣很容易使大學生受到不良思想的影響,不利于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在這種背景下,加強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教育非常必要。

1.3 大學生資助矛盾突出,加大思想政治教育難度

國家近年來不斷加大對高校教育的扶持力度,但是有的學生并未得到相對公平的資助。當學生向學校相關部門反映這些問題時,相關工作人員大多只是進行簡單地說教,向學生們講一些空洞的理論和道德,并沒有通過法律途徑解決這些問題,學生往往也只能被動接受這種不公平對待結果。這樣不利于培養大學生法律意識,進而形成良好的法律行為,也不利于大學生守法、護法。現階段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日益突出,很多不法招聘單位以及非正規的企業、公司趁著這個機會隨意剝奪大學生的合法權益,這樣會導致大學生懷疑他們在學校接受的正面教育及其真實性。更重要的是,大學生自身缺乏必要的維權意識,在遇到任何法律問題時,只會用校內的思維模式對待和解決問題,不懂得充分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2.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策略

隨著我國法治建設步伐的加快,不斷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維權意識,不僅是對大學生的素質要求,也是推動我國法治建設的重要基礎。但是當代大學生的守法意識、維權意識普遍低下,教師、學校在處理學生之間的各種矛盾、糾紛過程中很少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這不利于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為此,新時期下,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應重視對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使大學生具備較高的法律素質。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2.1 將法律基礎課的功能充分發揮出來

法律基礎課程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內容,主要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識及技能。新時期下,應轉變法律基礎課的教學觀念,注重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以往,不少教師將法律基礎課等同于法律知識教育課,一味地強調向學生們傳授關于法律的相關理論知識,理論性較強,雖然學生可能掌握比較系統、全面的法律理論知識,但是并不是真正的理解、認識法律,這其實違背了法律基礎課教學初衷,必然也會影響法律基礎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法律基礎課應該將教學目標定位于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上,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密切聯系現實生活,使大學生能夠認識到法律對于個人行為以及社會生活的影響,并充分認識到其重要作用和地位。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使得學生能夠意識到“依法治國”的緊迫性、必要性、重要性,樹立“依法辦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律觀,進而使大學生能夠真正做到懂法、守法、用法、護法。

2.2 重視法律信仰教育

目前雖然民主法治觀念不斷深入人心,但是實踐過程并不是非常如人意,究根結底是法律信仰的缺失。要真正實現國家的法治建設,最重要的是使廣大民眾能夠高度認可法律。加強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培養,對于加快我國法治建設步伐,促進我國社會的健康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法律意識是一種社會意識形式之一,是指人們的法律情感、法律觀點的總和,主要內容包括對法律作用及其本質的認識,對于現行法律的態度以及要求,評價某種行為的合法性,對于自身權利、義務的認識等等。大學生如果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識,守法就無從談起,那么法律法規也就形同虛設。相反,只有樹立良好的法律意識,才會使人們自覺守法、護法、傳法,將自己的法律意識轉變成法律行為。同時,只有樹立強烈的法律意識,才會使人們尊重他人的合法權益,積極地通過各種法律途徑解決各種爭議和糾紛,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打擊各種違法行為。

其次,法治教育的理論性、實踐性、政治性非常強,鑒于教育的特殊性,對于法律基礎課授課教師的要求也相對較高,不僅要求教師應具備較扎實的法律法規基礎知識,同時也要求具備深厚的文化功底。學校應加強對法律基礎課程授課教師的培訓工作,不僅包括法律專業知識培訓,同時還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培訓。通過建立復合型的高素質授課教師隊伍,保證在思想政治教學實踐中時刻把法治教育貫穿其中。

2.3 依法辦校,遵循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

新時期下,各大高校應強調“依法辦校、依法治校”的辦學理念,嚴格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開展各種辦學活動,通過法律實踐引導大學生養成強烈的法律意識,真正做到“以法育人”。為了達到這一目標,高校應始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尊重高等教育的內在發展規律以及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規律,根據當代大學生的身心發展實際,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管理理念,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合法權益,不斷加強培養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維權意識,并且鼓勵大學生充分利用各種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對于高校而言,應該根據國家以及教育部門制定的相關法律法規制定合理的規章制度,在對學生的教學管理過程中,嚴格根據相應的法律法規處理,在管理程序上也要做到透明化、公正化、公開化,凡事講求證據,一切都要合法、合情、合理。

篇2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manag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is facing a number of challenges, so the student management system that adapts to the new situation is urgent. Student management is more complex, so the multi-perspective thought is needed. As main chann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also has the function of student management. The instructo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must understand this and consciously persist in the combination of knowledge transferring and student management in teaching.

關鍵詞: 學生管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職能

Key words: student managemen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teachers' role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2)15-0292-02

0引言

對于任何社會而言,大學生都是重要的人才資源和未來希望所在。中國尚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現代化的任務任重道遠。對中國而言,高等教育的質量在整個國家發展中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分量。而教育問題的核心是學生問題,同時大學生又具有不同于中小學生的特點。尤其是當前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與之相應的高等教育體制改革,民主法治意識不斷深入人心,在這種宏觀背景下,高校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發生重大變化,但高校學生管理模式卻仍沿襲傳統模式。探討適應時展需要的學生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義。

1當前高校學生管理中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大學生管理是大學管理工作的一種,特指面向大學生的管理,其涵蓋的主要內容有大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管理、思想道德與法制教育、學習輔導、職業生涯指導、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輔導、校園文化建設管理等方面。[1]必須看到,新時期以來,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一些非主流的、多元的因素等通過各種途徑沖擊著思想尚未完全定型的當代大學生,對他們的文化觀、價值觀、民主觀等帶來不可忽視的影響。總體說來既有積極的影響,又有消極影響,給大學生管理帶來巨大挑戰。具體講,當前大學生管理面臨以下挑戰:

1.1 經濟體制改革給學生管理體制提出新要求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種體制改革必然要求其他方方面面的體制與其相適應。然而,我國的學生管理是計劃經濟年代的產物,難以滿足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發展的要求。比如,部分學生管理職能正在向服務職能轉變;大學生分配制度正轉變為自主擇業等等,這一系列轉變都需要有新的、系統的學生管理理念和方式來保證實施,而目前與之相適應的機制和辦法尚未完全形成。此外,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大學生思想活動獨立性、選擇性、差異性日益增強,原有的學生教育管理單一模式已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要創新原有的學生管理體制。

1.2 信息化給傳統學生管理體制帶來新問題目前互聯網給學生的影響可能會超過許多人的想象,網絡正極大地改變著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甚至是語言習慣。對學生工作而言,網絡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網絡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陣地和領域;另一方面,網絡也給傳統學生管理帶來了極大的沖擊。首先網絡信息的快捷性、豐富性和開放性特點,使得從學校獲取知識的權威性受到懷疑。其次,網絡的虛擬性、隱蔽性使得網絡成為有害信息的孳生地和傳播地。網上部分不健康、虛假信息,對大學生來講難以判別和低御,還有部分大學生沉溺網絡,耽誤學業。

1.3 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經濟全球化是無法回避的趨勢,在這種情況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必然要面向世界。全球化同樣是把雙刃劍,既有利于我們學習先進經驗,又不可避免受外來文化、外來習俗和觀念的影響,大學生在中外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必定會遇到新的問題。如何在各種紛繁復雜的文化和思想觀念中保持主流意識形態的影響,樹立健康正確的文化心態,都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4 高校后勤社會化給學生管理工作帶來新的問題高校后勤社會化,實際上是建立一種教育成本分擔機制。目前,我國大多數高校實現了高校后勤社會化。高校按市場經濟規律運作,開放學校市場,允許社會上的人員、資金、技術、設備開發校內市場,這些經營者進入高校市場的主要目的是盈利,而學生在繳納各種費用的同時也樹立了教育投資意識,對學校教學生活條件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這就使二者容易產生矛盾。比如,學生宿舍管理實行公寓化管理后,不同年級、不同專業、不同班級的學生混合居住,就給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難度。在這種新的形勢下,探索新的學生管理模式將是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新課題。

2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2.1 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論課是我們黨在高校中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它幫助學生正確處理德與才的關系,自覺堅持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與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統一,把思想道德素質與學習科學文化素質結合起來,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明確學習動機,增強學習動力,轉變學習風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把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轉化為人的科學文化素質,促進人的智力開發,從而促使人的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可以看出,大學生管理的許多具體內容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部分教學內容是高度重合的,尤其是《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如課程中的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社會公德教育,尤其是法治教育等。法治教育是《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兩大內容之一,這與當前學生管理法治化的要求相匹配。

此外,思想政治理論課任課教師也有不同于普通教師的特殊氣質。在學生心目中,他們既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人生的引導者,許多學生把思政老師作為良師益友。由他們通過思政課教學傳達出學生管理的規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改變過去單純教師身份的認識,要樹立教師與學生管理干部的雙重身份意識,樹立“大學生工作”的觀念。工作中不僅要以教學為中心,更要從學生工作的角度把握好教學工作。要善于發掘課程中的學生管理資源,并在教學中自覺或不自覺的體現出來。

2.2 實現高校學生管理的法治化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是指遵循法治原則,實現學生管理理念從義務本位向權利本位轉變,學生管理目標從效率穩定向效益創新轉變,學生管理依據從“管理法”向“控權法”轉變。學生管理職能從管理向服務轉變的過程,是法治思想與實踐在高等教育領域的體現。在此過程中,通過高校的法治精神、規則和行為方式,體現高校制度文明。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的重要意義在于,高校法治是高校自治的根本促進和保障,是高校更好地服務社會、生產知識和培養具有法治素養的公民的體現。長期以來,高校與學生的關系是被服從與服從的關系,校園規則是義務本位的“管理法”,學生處于承擔義務的從屬地位。近年來,盡管諸多高校對學生管理規則進行全面修訂,正在積極向依法治校努力,但是總體而言,與法治社會要求的學生管理還有一定距離,需要進行改進。

2.3 轉變管理理念,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創新高校學生管理,最重要的是轉變學生管理理念,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變管理為服務。首先,要樹立服務意識,傳統的大學辦學理念強調的是對大學生進行嚴格規范的管理,學校各部門扮演的是管理者的角色,往往導致學生情緒上的對立。因此,要改變過去把學生管理工作看成“管理學生”的錯誤認識,變管理為“服務”。學生管理部門要培養“以學生為本”的服務意識,一切為學生利益著想。在工作過程中要自始至終對學生富有熱愛的情感,要會創設情感環境,以真摯的愛心去感染、感動、感化學生,從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2]其次,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根據“依法治校、科學管理”的要求,一方面,明確地告訴學生,他們在學校里享有什么樣的權利,在充分享有權利的同時不能忽視應盡的義務;另一方面,對學生的合法權益要予以維護,針對學生的決定,要做到程序正當、證據充足、依據明確、定性準確、處分恰當,學生對學校的處理享有陳述、申辯和申訴權,學校要有明確的程序并予以確保。

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管理理念,要注意發揮學生主體能動性,這既符合當代大學生個性特點,也符合新的教育理念。傳統上,高校采取的是行政型的管理模式,教師輔導員處于管理者高度,有絕對權威,學生處于從屬的和被動的地位。在這種模式中,學生對立情緒嚴重,管理實效欠缺。發揮學生主體性,學生本身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既能鍛煉能力,又能起到自我約束、自我管理作用,可謂事半功倍。

2.4 加強隊伍建設,形成高效的學生管理人才隊伍高校人才不僅包括教學、科研人才,而且也包括好的學生工作管理人才。學生管理越來越具有重要性和復雜性。面對新形勢,學生管理人才隊伍需要走專業化道路。從學生工作發展趨勢來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隊伍必須走專業化道路。要建立數量相當的管理人員隊伍,使之在人員上適應規模擴大后的管理工作需要;還要注意管理工作者的專業化、職業化。[3]這支隊伍要專研學生管理規律,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這就要求高校要真正重視學生管理隊伍的建設,從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給予保障。

參考文獻:

[1]時術華等.法律視野下大學生事務管理的實踐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11,(16):34-35.

篇3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學改革;教育理念;高考備考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14-0295-02

中學思想政治課是一門既重要,又特殊的課程,既承擔著國家重大方針、政策和制度的教材解讀,又肩負著幫助中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任,也承載著向學生傳授政治學科的基本知識的責任,為把思想政治課真正上成“思想政治課”,成為最受學生歡迎的課程,就必須與時俱進地開展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改革。高中思想政治課的特點決定了現代意義上的思想政治課教學,絕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課堂也僅僅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的一部分。我們應更深刻地開展和挖掘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其他方式和特色,服務于我們思想政治課本身,實現思想政治課課堂與課外的結合,充分利用學校和社會的大陣地,挖掘適合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各種形式,才能真正實現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改革。而無論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改革怎樣進行,都不可能離開高考備考這一目標。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改革是為了更好適應高考備考的需要,而高考備考的目標,又從宏觀上對我們進行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改革提供指導和引導。因此我們需要實現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改革與高考備考二者之間的最佳、有效結合。

一、以高考指揮棒為導向,積極推動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

(一)努力構建高效課堂

傳統意義上的政治課課堂是“填鴨式”的教育模式,往往是一節課教師喋喋不休地給學生灌輸書本上的知識,這也是政治課顯得枯燥、乏味、不受學生歡迎的重要原因。雖然近些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這種教育方式受到師生的摒棄,但還是或多或少的存在著,特別是一些年老的教師,不是對新課改的理念不支持,而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授課過程和習慣往往一下子很難改變,因此,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的任務任重而道遠。

1.轉變觀念,樹立新課程改革理念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沒有一種先進的指導思想,就不會有大的進步和發展,同樣一個老師如果沒有一種與時俱進的先進理念,也終究會被教育所拋棄,被學生所拋棄。為此每位老師必須加強對新課程理念的學習,增強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和領悟,才能為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改革插上騰飛的翅膀。

2.以學生為主體,以老師為主導

“教學相長”是自古以來的圣訓,教與學本身就是一個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過程。為此教師在授課前,必須充分的備教材、備學生,真正地吃透教材,真正地為學生之所想、備學生之所需,這樣才能真正把握學生的內在需求,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思想政治課成為最受學生歡迎的課程,回歸教育的本真,真正體現教育的藝術性。

3.積極探索和實踐“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思想政治課新模式

“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方式最大限度地適應了高考備考的需要,使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過程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討、提升能力。臨沂一中在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實踐中,把全班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學生分小組去做,每個小組選出組長,從而打破傳統的座位模式。在授課過程中也能夠最大程度的發揮每個小組的合作、探究學習得積極性,每個小組先自行去準備老師提前布置的學習任務,由組長分工好每位同學的具體任務,最后由組長總結探究成果,或以書面的形式、口頭的形式,或是PPT的形式給全班同學以展示,再由老師對同學們的發言進行總結點評。在“小組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生養成了課前準備,課中合作探究、合作學習,課后總結提升的能力和習慣,很好地實施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是對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的一個有益的嘗試。

4.合理、恰當地使用多媒體教學

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我們可以充分汲取其優點,實現政治課堂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的完美結合,學生也就不會再感到政治課堂的枯燥、乏味。當然由于各地、各個學校的實際情況不同,也不可能每個學校、每節課都能這樣做,而且如果單純為了形式而使用多媒體,用所謂的新穎、熱鬧、花哨沖淡了課堂教育的主題,那還不如少用、或不用。因此,對于多媒體教學,要經過充分的設計,合理恰當地使用,方能彰顯其對政治課堂的積極貢獻。

(二)認真開展時政特色教育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作為一名中學生,必須時刻關注時政教育。政治教學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與時政密不可分,離開了時政依托的政治教學就好像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毫無生命力。因此,必須充分開展時政教育,并通過時政教育承載思想政治課的教材內容,這永遠是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的一個亮點。

第一,教師在進行課堂設計環節時,可以更多地引用時政背景材料,特別是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時,往往能集聲、形、文并茂的優勢,最大程度上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特色。這就需要教師廣泛的搜集材料,特別是與本章節有關的最新時政背景材料,學生感興趣的、能產生共鳴、認知的時政材料,認真地進行課堂設計,方能最大程度的實現思想政治課的新穎性。

第二,定期開展時政報告會。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改革離不開與之緊密相連的時事政治,為此要想搞好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改革,就必須及時、有效地開展此類教育。各教研組可以輪流安排有關教師定期舉辦近期時政中影響比較大、學生比較關注、具有良好教育意義的重大時事新聞的講座,讓學生從講座中獲取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體現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特色。

(三)積極組織學生參加與思想政治學科有關的社會實踐活動

教材的有些理論是十分晦澀、深奧的,從學生的角度來理解的話,缺乏與實踐相結合的理論,學生是不可能真正深入理解和領悟的,也難以真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因此,在學習到有關章節的內容時,教師不妨組織全班學生親自參加與之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學生既期望、又興奮于此類活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讓學生從課堂外、學校外、社會上獲取的知識,其對知識的理解和感悟,遠比我們教師在課堂上講一些空洞的理論要深刻得多、透徹得多。

這就需要教師有一種十分敏感的眼光既把握教材的主體內容,又考慮本章節內容與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可參與度,充分考慮、認真組織,方能實現兩者的最佳結合。比如,教師在講到《政治生活》第一單元“公民的政治參與”的時候,就可以組織學生在當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了解、調查、參與,他們是如何開展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這樣學生就能對這一部分內容,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領悟,學起來自然就不覺得那么枯燥、乏味。

二、以思想政治教學改革為契機,努力探索實踐高考備考新模式

(一)堅持夯實教材基礎知識不放松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句詩很好地說明了高考命題中對基礎知識考察的特點。“萬變不離其宗”,我們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所依托的根基和根本就是教材的基礎知識,也就是說,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改革無論如何進行,都不能拋棄了教材的根本,只能加強。為此,在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改革中,必須緊抓教材的基礎知識不放松,離開了教材基礎知識的教學改革終究是不長遠和不現實的。如:2011年山東卷中,實踐和認識的關系、文化的特點及影響、國家管理形式和國家結構形式;2012年山東卷中,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發展觀、矛盾觀、有關幾個重要的國際組織的特點、聯合國的地位和作用等無不體現了對教材基礎知識的考察。

(二)堅持能力立意,更加注重學生能力的考查

思想政治高考中考查的四種能力是: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描述和闡述問題的能力、論證和探討問題的能力。近年來的文綜試題越來越重視考查考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來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更加注重考查考生以實踐者、參與者的身份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求考生必須養成良好的立體思維品質,不能簡單地照搬照抄了事。為此我們在進行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時,更應該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親自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去組織、調查,學習的過程就是能力培養的過程,這其中也必然涉及其他的相關學科,而這恰恰是我們高考命題所注重和考察的。如:2012年山東卷中的31題,“運用物質與意識辯證關系的知識,談談我們應該怎樣開展學雷鋒活動。”此題就是對高考四個能力考查的典型例證,學生需要先從材料中獲取和解讀有關問題,然后再調動和運用“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的知識,將問題與答案進行描述和闡述,再進一步論證和解決問題。

(三)在試題選材上,更加關注民生、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

“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緊跟現實、緊扣時代是政治試題的特點,也是其生命力所在。我們的思想政治課教學更體現了在這方面的關注,不管是課堂、課外、還是校園廣播新聞、社會實踐活動所選取的材料。

(四)凸顯新課改理念,彰顯人文、理性、道德和法治

思想政治課教學不僅承擔著向學生傳授基本知識,更重要的還在于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教學,向學生傳遞我們這個社會所提倡的一種人文、理性、道德和法治精神,真正實現我們思想政治課所承擔的教書育人的重任,也是思想政治課本身的落腳點和歸宿。因此,在我們的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中必須適時、及時、恰當地選取社會中有關人文、道德和法治精神的經典案例,來幫助學生去體會、感受這一切。而這無不在高考中體現得淋漓盡致:2012山東卷中,我國在對外貿易過程中多面臨的國際反傾銷問題,就需要我們理性、客觀地對待;開展學雷鋒活動又是我們所倡導的一種人文、道德理念的一種彰顯。

總之,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與高考備考二者緊密聯系、相得益彰。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改革,既是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體現了對學生的一種人文教育和關懷,順應了高考改革、備考的需要,又是對教育規律的進一步探索和實踐,更彰顯了我們這個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加強對高考命題的特點和規律的研究,有助于我們更好地把握高考、實踐我們的思想政治教學改革。愿我們在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的實踐中越走越遠,愿我們在高考備考的探索中越來越有成效。

參考文獻:

篇4

然而思想政治課的枯燥、干澀、乏味又成為實現這一教育教學目的的障礙。如何解決中學生實事政治課教師“難教”,學生“難學”這一難題,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充分調動廣大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興趣,教師除了有扎實的政治理論水平,概念明確、邏輯嚴密的口頭表達能力、對學生思想和行為的控制能力之外,還必須與時俱進,用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對課堂結構進行改革、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筆者在我縣教育局近兩年推出的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改革中的成功做法,使思想政治課活力四射,達到了既教書育人的目的。

一、廣泛開展討論法教學

所謂討論法教學是指學生在教師的精心組織和指導下,以學生自己為中心和主體,利用所學知識對某一問題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結論的學習方法。這種方法能讓學生積極動口、動腦、動手,由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獲得知識,使學生處于一種主導地位,是一種多方位的互動學習模式,要求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和原理的基礎上收集信息并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判斷。這不但給了學生一個展示能力的平臺和合作學習的機會,表達自己思想觀點的機會,也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培養了他們作為中學生應有的心理素質。

在這種教學方法的使用中,教師的作用有三點,即聽、辯、防。所謂“聽”,就是要注意學生的思想觀點和意見是否正確,是否合乎社會主義的法治和道德的基本要求。同時還要做好記錄,以便于對學生的思想觀點的點評之需。所謂“辯”,就是要組織同學利用他們所學知識,對錯誤的、模糊的觀點作進一步的分析、評價、判斷、去偽存真。所謂“防”,就是要防止個別是非分辨能力較差的學生在討論中發表的、不當的、恐怖的言辭,如有發生應及時阻止,查明原因并進行心理疏導、教育。

二、使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世界已經進入信息時代,多媒體技術作為信息技術的一個組成部分,早已在經濟條件較好的地區被作為教學輔助手段廣泛應用于課堂教育教學活動,相對于傳統教學手段來說已經是一個革命性的變化,且具有傳統教學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知識檢測的學習方式,不但調動了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的積極性。也使課堂結構、課堂環節發生了變化。

三、多用聯系法教學

基于社會生活,重視社會實踐,培養學生對生活的認識、歸納、創新等社會實踐能力、實現思想政治課應有的社會效能是思想政治課程改革的根本目的。但作為尚未完全涉世的中學生,雖然具有一定的社會生活經歷,對五彩繽紛的生活充滿了熱切的希望與期待,但又不善于在學習和生活中觀察認識生活,感悟生活,認識事物的本質,探究事物發展的一般規律。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總結與引導便十分的重要。例如在八年級思想政治(粵教版。下冊)第七單元授完后,教師可以利用一堂時間,利用《法律伴隨我一生》為一個終結性專題,對前七單元的教學內容進行歸納整理補充。從一個人呱呱墜地直至到死亡這一過程中認識一系列法律法規對人的一生的社會活動,不管是事實行為還是法律行為的規范作用:未出生時繼承法對胎兒財產繼承份額的保護――禁止非法對胎兒性別進行醫學鑒定――出生后的防疫――幼兒教育――義務教育――高等教育――選舉與被選舉權的取得和喪失――婚姻家庭――勞動就業――退休養老――亡故等各階段的法律法規的規定,并進行電子板書,以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以引領學生在生活中體會知識,檢驗理論,充分認識我國公民權利的真實性與廣泛性,構建社會主義法治社會和諧社會的必要性,形成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的公民意識。

四、適時參與社會調查

所謂社會調查是指應用科學方法,對特定的社會現象進行實地調差研究,充分了解社會事件及自然現象發生的原因及其相互之間的有機聯系從而提出調查報告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策。對中學生來說這是把書面知識和生活相聯系的一種探究性學習方法。在調查活動結束后寫出調查報告,再讓學生從調查報告所記載的數據資料中發現事物發展的內在邏輯關系。這種實地調查的方法不但可以大大激發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熱情,培養他們的社會實踐意識和能力,也實現了學生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質的飛躍。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是以人為本。教師作為一個社會文明的繼承者、傳播者,應當以飽滿的熱情、謙虛謹慎的工作態度去滿足學生獲取知識的思想要求,完成黨國家制定的思想政治教學任務,培養出有利于促進社會政治經濟健康發展的合格人才。總之。銳意改革,開拓創新的精神應當是無盡的。

篇5

關于高校法制教育的性質。現階段主要觀點認為高校法制教育不是單純的法律知識教育,而是全面的法律意識教育,屬于德育范疇。2005年、教育部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及其實施方案中,明確將“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列為四年制本科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四門必修課之一。但實踐中對這個問題還有不同的看法,主要觀點有:(1)高校法制教育有其獨立性,不應從屬于道德教育。[1]張曉敏認為素質教育的理念下,應當還高校非法學專業的法制教育之獨立性地位。[2](2)法制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主要內容。劉穎認為法制教育確定了公民教育的主要內容,推動了公民教育的發展與實踐,是公民教育行進過程中的重要環節。[3]關于高校法制教育的目標。主要觀點有:(1)高校法制教育的目標主要是社會主義法制理念教育。[4](2)高校法制教育的基本目標在于培養知法、守法、護法的大學生,這是我國高校法制教育進行社會主義法制理念培養的前提和關鍵。[5](3)提升大學生的法律素質。[6](4)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終極價值目標應當是人的全面發展。[7](5)高校法制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法制觀念,并幫助其樹立法律信仰。[8]還有論者認為高校法制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培育大學生的法治信仰。[9]高校法制教育的體系與內容研究關于高校法制教育的體系構建研究。代表性觀點有:韓世強認為當代大學生的法制教育應當是兼容“意識”、“知識”和“行為”于一體的法律素質構建,其教育的真正發揮必須依賴一套健全完善的實現結合機制。[10]黃青燕認為應當建立法制教育的銜接機制,實現法制教育與思想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相結合,課程教育與校園法制文化建設相結合,校園教育、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相結合。[11]高校法制教育內容,主要集中體現于“基礎”課程之中。主要觀點有:(1)高校法制教育內容要突出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的核心地位。黃文藝認為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在高校法制教育中具有核心地位,應致力于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念,培養法律思維習慣,形成堅定的法律信仰,增強依法辦事能力。[12](2)應當調整法制教育相關教學內容。沈蓉等認為增加有關經濟法內容的教學應當是高校法制教育的客觀要求,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新經濟形勢下各種復雜問題的能力。[13](3)完善“基礎”課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內容,構建實用型的法制教育內容體系。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內容應當能幫助大學生增強社會主義法制觀念,提高法律素質和社會主義法制觀念;還要能幫助大學生解決成長成才過程中遇到的實際法律問題。[14]

高校法制教育的現狀和原因研究

在高校法制教育的現狀和原因的探討方面,許多學者都通過相關的問卷調查進行研究。1.高校法制教育的不足。顏素珍等對南京地區的高校大學生的法律素質進行了問卷調查和個案訪談。[15]郭先根認為,目前高校法制教育缺乏領導組織機構和合理規劃,法制教育課程尚未作為一門必修課正式列入教學大綱“,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仍然持續存在。[16]孫勉認為各高校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重視道德教育,而忽視法制教育,表現為重勸導輕約束、重自律輕他律、重揚善輕抑惡,其直接后果是“站得高、行得低,說得多、做得少,口氣大、效果小”。[17]2.大學生法治信仰的缺失。一些研究者通過深入實地的調研,結合調研數據深刻剖析了當代大學生法治信仰培育的困境及其根源。如謝山河、黃章華主持的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的調查。[18]張雪芹對轉型期大學生法治信仰的調查。[19]王美君以武漢市非法律專業大學生作為抽樣調查對象,設計調查問卷,分別從基本情況、法律認知、法律服從及運用、法律權利意識、法律心理以及法治教育對被調查者進行調查。并運用統計分析軟件,對大學生在法律意識上的共性特點進行了總結。[20]王西閣認為受傳統法文化的影響,法律工具主義思想很難內化為主體對法的動力,傳統“無訟”思想也導致了大學生思想意識中對法律的輕視。高校法制教育的不足,法制教育單一的途徑和高校學生管理行政色彩過濃以及社會現實支持的欠缺都有礙大學生法治信仰的形成。[21]高校法制教育的方法和途徑研究高校法制教育的方法途徑是學界研究最多的問題。具代表性的觀點有:1.法制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的觀點在學界已形成共識。陳大文認為,以德治國與依法治國相結合,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創新理論為大學生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有機結合提供了理論依據。[22]余國政分析了大學生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融合的客觀基礎,并從教育觀念的變革、課程改革、教師素質結構的改善和思維方式的變革、“先德教”和“后法教”分層的教育等四方面來實現兩者的融合進行了探討。[23]2.不斷創新高校法制教育的教學方法,深入研究比較教學法、討論教學法和實踐教學法等的開展。黃文藝認為除了法制教育中常用的案例教學法之外,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還可以采用比較教學法、討論教學法和實踐教學法。[24]王康康、徐延平認為,應當利用主流傳媒對大學生進法制教育;充分利用大學課堂,發揮課堂教學在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大學校園環境,將無聲的熏陶與有聲的教育相結合;走出校園,開辟第二課堂。[25]3.開展比較研究,借鑒國外法制教育的經驗。李俊杰比較研究了中美兩國法制教育,認為在理論上可以借鑒實用主義教育思想和人本主義教育思想;實踐上值得借鑒的有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等經驗。[26]車雷研究了英國的學校法制教育,認為其教學內容的選擇側重于與公民身份密切相關的法律,強調公民意識的養成;法制教育能夠有效利用社會法律資源,為學生提供富有意義的實踐教學機會,極富啟示作用。[27]4.緊跟中國法治進程,及時調整更新教材內容。“05”方案之后“,基礎”課教材經過幾次修訂,對法律基礎部分的內容有所完善,使理論更加聯系實際,貼近學生。陳大文認為,“基礎”課教學應當準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基本特征和內部關系,正確認識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面臨的新形勢和新任務,不斷增強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使命感和責任感。[28]5.法制教育的方法途徑應當體現人文精神。林國強認為,法治信仰的培育方式應當注重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質。[29]蒲鴻志認為青少年法制教育面臨人文精神缺失的困境,忽視青少年的主體地位,導致法制教育的功利化。法制教育方法的人文向度是一種創新,強調溝通、感悟、互動和體驗。[30]6.重視法制教育網絡化的研究和實踐,主張利用網絡這個新載體,對大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彌補傳統法制教育的缺陷。任莉莎在碩士論文中詳細論述了增強我國高校網絡法制教育實效性的對策,并提出從三個不同的層面著手探索增強實效性的具體途徑。[31]7.優化校園法制環境,營造校園法治氛圍,突出高校管理中的法治取向。黃蔡芹認為校園環境對大學生的思想言行能產生強烈的致導作用,優化學校法制環境能對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提高起到潛態的影響作用,提出了校務公開制度、學代會制度等途徑。[32]王西閣認為目前我國高校管理中存在人治色彩濃厚、行政化趨向嚴重的現象,對法制教育產生不良影響。高校管理必須秉承法律至上、權利本位、民主自由等法治精神,依法治校,實現高校管理的法治化。要健全以大學章程為核心的內部管理制度,完善大學生權利救濟制度等。[33]張慶旭則從訴訟法學的角度專門研究了高校學生處分申訴制度的修正與完善,為保障學生權利、實現校園法治提供了有益參考。[34]

高校法制教育的原則和規律研究

篇6

關鍵詞:中學生;法制教育

一、中學加強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有什么樣的青少年就有什么樣的中國。法國大文豪雨果曾說過:“多建一座學校,就可少建一座監獄。”在逐步走上法治國家的道路上,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在校中學生法律意識不足的問題,切實加強中學生法制教育。2016年5月7日,山東省肥城市發生一起殺人案。警方通報稱,經初步調查,5月7日凌晨,犯罪嫌疑人14歲的辛某、17歲的李某酒后將七旬老人宋某毆打致死。目前我國14歲以下未成年人犯罪數量明顯上升,未成年人犯罪呈“低文化程度、低年齡”趨勢。好多少年犯甚至自稱“14歲之前要大干一場,16歲之前你也可以干,但是到16歲之后就要收斂點”。

1第十屆中國青少年發展論壇上,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云曉了六類重點青少年群體的研究成果,對“違法犯罪未成年人”群體的研究表明,法制意識薄弱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影響因素,其中64.7%在犯罪時“不知道自己的行為觸犯了法律”。調查中,在回答“此次犯罪的原因”時,選擇“不懂法律”占65%;58.1%在犯罪時“不知道是犯罪,也不知道會受到處罰”;64.7%在犯罪時“不知道自己的行為觸犯了法律”;在“假如在違法犯罪前存在哪些事項,就不會實施違法犯罪行為”時,60.5%的未成年犯的回答是“知道犯罪的沉重代價”。

2這些數據顯示,我國對青少年法制教育程度不夠高,對他們的心理不夠了解,因此,關愛青少年身心健康,讓他們知法、守法勢在必行。學校要通過法制教育,使中學生認識到法制是治理國家和社會的最重要手段,唯有法律才能充分保障人的權利,唯有法律才能制約權力的運作,防止權力的濫用。

二、中學法制教育中的“五少”現狀

我國中學教育中法制教育情況很不樂觀,相當一部分學生對法律一無所知,法制觀念淡薄,缺少起碼的法律意識和守法觀念,法治教育變成學校教育短板的現象并不少見。

(一)課程設置少。在現行的教材中,只有初中八年級一門法律基礎課,而小學和其他階段的教學幾乎沒有任何法律課的設置,或者僅僅流于形式,因此,中學生在有限的課時中獲得的法律知識是有限的。

(二)考試占比少。中學教育是圍繞著高考指揮棒運轉的,而在中考和高考中,法律知識基本上都不是考試的內容。在面臨著巨大的升學壓力的情況下,學校日常教學活動中過分偏重于中考、高考考試科目的學習,很少能夠開展有效的法制教育活動,存在法制教育“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

(三)學用結合少。絕大多數中學的法制教育課僅表現為法律知識的傳授,將法律知識的傳授和法制教育的培養等同起來,導致學生雖然學習了法律知識,但日常生活中基本上都不會運用法律來認識和指導自己的行為,法制教育的實際效果比較差。

(四)專業教師少。目前學校的專業法律老師很少,大多數上法律課的老師都由政治老師代替,他們有的可能完全不了解法律,也有的是一知半解,這樣的課程設置形同虛設。

(五)家長引導少。多數家庭都很重視孩子的智育,而缺乏對孩子的思想引導和做人的教育,導致不少青年學生在品德、心理、人格上出現不少問題。

三、大力加強中學生法制教育

(一)中學可以開設專門的法律課程。中學時期正是青少年身心快速發展,逐漸社會化的關鍵時期。法律等實踐課程的缺失,使青少年面對激烈的社會矛盾沖突時,不懂得用法律指引行為。為此中學應該開設法律課程,編寫專門的法律教科書,引進專業的中學法律教師,創新法律教學模式,讓廣大青少年知法懂法。

(二)在中學的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重視法律知識和法律意識的教育和培養。中學的思想政治課是進行法制教育的主渠道,是學生了解法律知識、養成法律意識的最佳途徑。思想政治教師應當努力提高自身的法律知識、能力和道德素質,以身作則,起到榜樣示范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思想品德教學內容,將法律知識教育融入教學過程之中;在教學形式上,教師要盡量多采用一些日常生活中發生的鮮活案例,吸引學生去思考、去發現這些法律現象背后的法律道理,從而更好地提升法律教學效果。

(三)在課外活動中開展多元的法制實踐活動,推動學生學法用法。學校和家長都要高度重視中學生法律意識的養成,在重視學校法制教育的同時,必須借助社會文化力量和公共環境資源,營造全方位法制教育環境。學校可以開展多種多樣的法制宣傳活動,如可以通過辦黑板報、櫥窗宣傳,法律知識搶答、講講身邊的法制教育小故事等方式,生動形象地達到宣傳法律知識的目的;組織學生參觀檢察院、法院、監獄或者旁聽庭審,讓他們身臨其境地去感受法律;進行模擬法庭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法效果。

(四)指導中學生用法律引導自己的行為。法律知識的學習目的是要做到守法、用法。青少年時期是世界觀初步形成時期,情緒情感表現沖動、幼稚,很多時候在行為控制方面有所欠缺,導致可能走上違法犯罪道路。所以在通過法律知識掌握的基礎上,要引導學生用法律來指導自己的行為。在權利受到侵犯的時候,能夠指導他們來找尋法律的規定,從而合法合理的維權;在遇到沖突的時候,能夠對法律有所敬畏,嚴格控制自己的行為,避免出現違法犯罪情況。通過知行合一,真正保障青少年學法守法能夠落到實處。綜上所述,青少年在中學階段,就要認真學習法律知識內容,培養知法、守法和依法辦事的觀念、習慣,為依法治國打下堅實基礎。

作者:許恩銘 單位:宿遷中學高三8班

參考文獻:

[1]張彩云.中學法制教育的現狀與對策分析[J]群文天地,2012,(7),192

篇7

一、班主任的學習能力是班主任工作中法治教育的決定環節

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協調者、管理者和教育者,是距離學生最近、與學生接觸最多、對學生影響最大的教師,但是,很多老師本身的法治觀念和法律意識不夠強烈。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開展法治教育,首先需要班主任知法、學法、懂法。作一名優秀的班主任,不僅要有組織、協調、管理和教育的基本能力,還要有不懈的學習能力。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學生“叫板”老師的事時有發生。而我們往往會將此類問題臉譜化、模版化,所謂的“一針見血”的分析,要么認為學生不懂得尊師德,要么認為教師的教育工作存在問題。事實上,教育本是促進學生個性化成長的社會活動,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品性,不同的教師也有不同的工作方法,這一對矛盾實質上就是在人與人的交往、個人參與社會中出現的不可避免的沖突。解決這樣的矛盾并非一定需要深入到人性和道德的程度,從法律和法治的層面也可以處理。高中生一定程度上和成年人的思維接近,因此,合理選擇社會生活中最常見的法律處理思維和方式處理班主任工作中的常見沖突,更能顯示出班主任工作的科學水平。

作為高中班主任,學習法律包括但應不僅限于《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 和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法律法規,還應該注重對法律意識和法律觀念的培養。離開現代法律觀念,或者缺乏公民對法律的普遍信仰,公民的守法精神和良好的法治氛圍就不能形成,法治就不可能實現。因此,班主任在學習中,更應該著重培養自己的法律意識和法律觀念,通過學習法律知識掌握法律方法,在參與法律實踐中思考法治建設,在實踐中維護法律權威、敢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這樣,在提高自身法治理念水平的同時,也能為學生法律意識形成樹立模范。

二、把法治教育納入班主任常規管理

據筆者了解, 目前我國中學生的法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思想品德)課程中的設置,大致包括以下部分:初中七年級兩個單元、八年級四個單元和九年級一個單元,主要涵蓋法的認識、違法制裁與預防犯罪、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權利義務、公平正義等內容;高中必修2“政治生活”以憲法中我國的政治生活為核心,選修5“生活中的法律”常識則包含社會主義法治、民事權利和義務、合同、勞動和經營、家庭與婚姻、法律救濟等。兩者均約占教材的四分之一左右。表面上看似乎占比重的不少,實際上在文科中當新課內容展開后,學生往往不會再去關注學過的知識,尤其在目前還需要高考等考察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并非完全以學以致用為標準,這就導致了學生中普遍出現的“學則知,不學則不知”的怪圈。因此,在高中的班主任工作中,非常有必要將其納入班級管理常規。

將法制教育納入班主任工作常規,首先需要班主任制定合理可行的工作計劃。一般地,班主任工作計劃中包含了主題班會、班級活動、學校活動、日常教育等內容,班主任老師就應當在設置可行的計劃時,一方面要參照學校的教育活動的安排,一方面也要注意和思想政治課程的協調。這兩者需要完整的流程規劃,并需要班主任提前做好準備,而對于日常教育則是隨機的,班主任利用每日的班級交流時間,結合熱點法律話題進行講解或引出討論。

三、班主任要學會充分利用各種資源進行法治教育

班主任要學會利用自己所任學科資源進行法治教育。以作者所任高中物理學科為例,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它重視實驗和觀察,重視理論聯系實際,通過教學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樹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依據的觀念。在物理課的教學中,作者嘗試在充分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發揮物理學科的特點,注重“科學導入、分量適中、目標恰當、有機統一”等原則,積極滲透法制教育。例如在講授圓周運動時結合向心力、摩擦力等,介紹《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關規定的科學內涵,引導學生形成科學觀念和規則意識。這樣在進行學科教學的同時,能使學生受到法律知識熏陶,養成自覺學法守法的好習慣,使科學知識和法治意識獲得的雙重豐收。

班主任要學會利用新媒體資源進行法治教育。班主任首先要開展網絡安全教育引導活動,結合《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中小學生網絡安全與道德讀本》等,引導學生淞⑽拿魍絡意識,養成守法網絡習慣。在此基礎上,充分認識到QQ、微博、微信等媒體的價值,主動占領網絡媒體和新媒體陣地, 采取空間文章推介、QQ和微信群討論、微博事件評價、身邊的法律問題幫助等方式,將法治教育的理念、法律法規的學習融入、滲透到學生日常生活中。而且,通過新媒體和學生進行交流的方式, 更多的是在學生離校后的家庭生活中,易于吸收家長參與法律問題的討論,形成對法治理念的更大范圍地宣傳。

限于作者的水平和篇幅的原因,本文沒有深入涉及高中班主任工作中展開法治教育的更多細節,這還需要我們一線班主任同仁結合自己的工作特點以及學校學生特點進行不懈的探索,也希望本文能引出更多關于高中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展開法治教育的思考和討論。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關于印發

大綱>的通知》.教育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2016年6月28日

[2]《全國教育系統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七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教育部,2016年7月21日

[3]《思想品德》.教科書(初中七、八、九年級),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4]《思想政治》.教科書(高中必修2、選修5),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5]李鎮西著.《做最好的班主任》.漓江出版社,2014年版

[6]張君等.主編:《高中班主任工作精彩案例》.開明出版社,2006年版

[7]李宜江編著.《基于法律法規的班主任工作策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8]鄭學志編著.《挑戰班主任19項全能》.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9]崔維云著.《論中學法治教育的價值追求――兼談教學建議》載《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6年第10期

[10]盛亞丹著.《公民法制教育研究綜述》,載《法制與社會》.2016年第8期

篇8

關鍵詞:公民素質教育 公民意識 公民素質

公民作為當代社會生活中的個體基石,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力量。“公民素質”就是指公民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所具備的一切素質的總稱。從狹義上講,“公民素質”就是指公民作為民主社會生活中的一員,在與國家、社會和其他公民的關系中理解自身的權利與義務,獨立做出判斷與選擇并付諸行動的知識、意識和技能。“高校公民素質教育”是指:國家通過高等學校,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在校大學生所實施的,旨在培養大學生適應民主社會所必需的良好公民素質的教育活動。

一、高校實施公民素質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實施公民素質教育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都是以相應的公民素質為基礎的,只有社會成員具備了現代公民素質,市場經濟才能順利發展,民主法制才能健康運行。加強公民素質教育的任務迫在眉睫,作為國民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進行改革創新,以適應公民素質教育的新形勢。

2.實施公民素質教育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隨著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深入,社會政治生活開始向民主化、法制化的軌道邁進,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由過去的臣民意識向主體的公民意識轉化,從人治意識向法治意識轉化。所以要構建和諧社會,增強社會凝聚力,就要推進我國的政治體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設,就必須加強公民素質教育,培養合格的社會公民。

3.實施公民素質教育也是大學生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大學生群體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熱情,具有較強的主體意識,權利意識,市場競爭意識,自由、民主、平等、人權的政治意識和法律意識,但在公民義務意識、公民行為意識方面相對較弱,公民認知與公民實踐脫鉤。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在于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欠缺,另一方面還在于目前高校尚缺乏明確而系統的公民素質教育,缺乏公民行為訓練與實踐體驗。

二、高校開展公民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

1.在《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課程教學中突出公民教育的內容。2005年,、教育部頒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并出臺了高等院校政治理論課程新方案。《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被確定為大學生的第一門政治理論課。

2.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建設,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和公民行為。校園文化對大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它所特有的價值導向功能,人格塑造功能,人文素養提升功能等,決定了它在培養學生的權利義務觀念和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等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校園文化建設可以把社會的主流價值觀、道德原則隱含其中,使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得到熏陶和啟迪。公民素質教育是一種養成教育,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建設適應了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因而成為培養大學生公民意識和公民行為的一個有效途徑。

3.通過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增強公民素質教育的實效性。加強大學生公民意識,最有效的途徑莫過于社會實踐。大學生只有將自己的主體意識、社會公德意識、民主法制意識、權利義務意識、公共精神在社會實踐中予以檢驗,才能達到知行統一;也只有在實踐中親身體驗和感悟,才能充分認識到公民意識對自身、對他人、對社會的重要意義。讓大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社會,了解國情,參加社會各項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提高大學生對公民意識的認識程度,從而使他們自覺地按照公民的要求支配自己的行為,使公民意識的培養和教育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4.通過學生社團組織活動,培養公民行為,深化公民素質教育。學生社團作為大學課堂教育的補充和延伸,是推進大學生素質教育,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現實需要。由于社團組織活動的專業交叉性、活動實踐性和組織社會性而使其具有實踐和教育的功能,為大學生開拓視野,增長知識,培養能力,陶冶情操,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提供廣闊的舞臺。通過組織學術性活動、服務性活動、科研創新活動以及社會實踐活動鍛煉了他們獨立工作的能力,增強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使大學生的組織能力、應變能力也得到提高,從而縮短學校教育和社會需要的差距,使大學生更好地了解認識社會,鍛煉自己,為今后走向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公民教育叢書《大學生公民素質教育理論探討與實證研究》[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6月1日第1版

2.、教育部頒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2005年3月2日

3.劉文強,劉蔚然編著.《公民素質教育讀本》[M].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年6月30日

篇9

【關鍵詞】模擬法庭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推廣和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33-0071-02

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將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堅持用法學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全方位占領高校、科研機構法學教育和法學研究陣地。這要求我們必須完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以下簡稱“基礎”)課程教學方法,提高“基礎”課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基礎知識培養的效果。有些高校“基礎”課采用傳統講座式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此,有些高校開始關注并試點實施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法治素質的一些新型實踐性教學方式。

一 推廣和應用模擬法庭的必要性分析

1.解決傳統理論教學存在的問題

“基礎”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中的一門重要課程,部分學生覺得思想政治理論課理論性較強,學習起來比較枯燥,學習興趣不高。因此,上好“基礎”課對于大學生在整個大學期間學好思想政治理論課具有重要意義。

傳統的“基礎”課教學局限于“填鴨式”的說教,教學效果不是很好。而對于有些人提出的在“基礎”課法制教育部分進行案例教學雖然了改變全理論的教學方式,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但在授課中,教師分析案例通常依靠口述案情或者播放幻燈片的形式進行,仍然屬于“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方式。課堂上的文字案例只能讓學生抽象地理解案情和結果,而不能真正全面地感知案件的過程。因此,這種教學方法所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仍然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2.模擬法庭是“基礎”課的有效實踐教學手段

模擬法庭教學是指通過選擇適當的真實案件,讓學生分組模擬其中的當事人、公訴人、法官、辯護人、訴訟人、其他訴訟參與人等角色參加法庭審理并做出裁決的活動。其目的是鍛煉學生的各種能力,為以后更好地服務社會打好基礎。在“基礎”課的實踐教學環節開展模擬法庭,提高“基礎”課的教學效果,是貫徹“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增強學生綜合素質的客觀要求。通過模擬法庭,還可以綜合培養和鍛煉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及應用寫作能力等多種能力。另外,這種形式其實也是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師的教學效果進行的一次綜合檢驗。

3.提高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主動性

在模擬法庭教學當中,由于學生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因此必須像真正的法律工作者那樣處理案件。學生了解案件后,進行分析,明確案情及爭議焦點,明確現有的證據與解決爭議所需的其他證據等。扮演不同的角色,讓學生有一種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積極地、富有創造性地參與整個模擬法庭活動。在鞏固、利用所學知識的基礎上,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其應變能力,對學生產生深遠影響。

二 模擬法庭在“基礎”課教學中的運用過程設計

1.模擬法庭案例的選取

借助案例使教材的內容和觀點被學生接受,需要通過具體案例將學生置于一個現實的情境,運用現實的觀點對實際問題進行判斷分析、討論、模擬與演練。案例的選取是模擬法庭教學的第一個步,這一環節至關重要。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選取法律案例要考慮教學對象的特點,即非法律專業學生的文化基礎比較薄。“基礎”課教師依據學生的專業需要和知識構成特點,選取典型案例作為教學切入點,選取國內外經典案例,并適當修改,使案例難度適中。選取的案例可以是已經判決的案例也可以是未經審判的案件,要求學生以授課班級為單位組成團隊,便于學生理解和實踐操作。

2.模擬法庭案例在課堂中的組織與運用

為了使非法律專業學生對模擬法庭的角色職責有生動形象的認識,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工作室先給學生播放《中國法庭》欄目組精心打造的法庭庭審程序。此次教學實踐向學生生動形象地普及了法律知識,加深了學生對程序法律和實體法律的理解,激發了學生參與模擬法庭教學活動的熱情。“基礎”課的實踐教學,是一種課程意義上的實踐教學過程,它與課程理論教學相呼應,要根據課堂理論教學的目標和要求,對實踐教學內容進行取舍,規范教學過程,這樣才能取得教學的實效。

在模擬法庭開展過程中需要對學生進行專門的指導。在模擬開庭前,要組織學生旁聽、觀摩法院訴訟案的審理、裁決,增強其對司法實踐的了解。可以給學生播放模擬法庭的教學光盤,增加其對社會的認識。模擬法庭分為審判組、組、辯護組和綜合組。審判組由審判長、審判員(陪審員)、書記員以及其他不出庭的人員組成;組由公訴人或原告及其人以及不出庭人員組成;辯護組由辯護律師、人以及不出庭人員組成;綜合組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鑒定人、證人、法警等其他訴訟參與人以及不出庭人員組成。同時要制訂模擬法庭教學計劃。模擬法庭還包括案例和訴訟角色的確定、庭前準備訓練和開庭審理等環節,這些環節涉及學生的組織與安排、訴訟文書的準備、教室及相關設備的調配等問題,只有制訂相應的計劃才能使這些工作有序地進行,也才能使模擬法庭教學能夠扎實地開展。

3.科學的評價

教師要對整個活動的情況做全面的啟示性的點評,如案件事實是否調查清楚、證據是否確實充分、庭審程序是否完整、法庭辯論是否有理有據、運用法律是否準確得當等。引導學生更深入地學習和研究,加大學生學習的深度和廣度。活動小組也要對整個活動進行自我總結和評價,并及時進行交流。

三 模擬法庭在“基礎”課教學中推廣和應用存在的問題

模擬法庭將理論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讓學生主動參與實踐、感悟探究的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積極性。隨著我國法制教育由注重理論教育向注重實踐教育的轉變,模擬法庭教學模式作為一種全新的實踐性教學形式,較好地彌補了傳統“基礎”課教育的一些缺憾,被應用于現代法治教育教學中,為傳統的實踐教學模式開辟了一條新路。但其在實踐中也存在一些問題。突出表現在:

首先,模擬法庭案例的選取有較大難度。雖然選擇模擬法庭案例的途徑多、范圍廣,但如果要想將案例與相關課程聯系起來,就得精心選取,老師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觀看各類視頻資料,才能挑選出合適的模擬法庭案例。因此,可安排教師與學生共同挑選案例。

其次,在組織學生參與模擬法庭實踐活動的過程中,發現學生的法律基本知識較為欠缺,所以教師在法律文書的撰寫、訴訟程序的把握和辯論點的設計上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因此,需要對案例進行篩選,選取一個典型案例,將劇本在原有的基礎上完善,并留出一部分內容供學生自由發揮,這樣不但可以讓模擬法庭實踐項目中的內容更加完善和準確,而且可以不斷增強教師將模擬法庭運用在“基礎”課實踐教學中的可操作性和實效性,以此達到實踐教學的效果。

因此,將模擬法庭教學方法應用于“基礎”課的教學,促使模擬法庭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方法有效結合,實現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論的教學目標,最終不斷促使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適應時展的要求。模擬法庭在“基礎”課中的應用,是結合情景模擬教學與案例教學的新型教學方式,應將其作為常規教學手段進行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曹海仙.情景教學法在教學中的運用[J].文學教育(上),2011(5)

篇10

關鍵詞:法治教育;常態化; 實效

中圖分類號:DF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3-949X(2016)-03-0068-01

中小學法治教育目標就是要實現:廣大中小學生人人學法、個個懂法、處處守法、時時用法。人人學法是中小學實施法治教育的先決條件,個個懂法是保障,處處守法是根本,時時用法是目標。《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指出,把法治教育融入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堅持整體規劃、全社會參與,充分整合各種法治實踐教育資源,全面提高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水平,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成為青少年學生和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和自覺行動。

筆者認為,中小學法治教育常態化的指導思想仍需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遵循中小學生成長認知發展和法治教育規律,以憲法教育為核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以中小學學科教學為載體,培養中小學生具備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所需要的公民法治意識和法律素質為宗旨,全面提高中小學法治教育水平,使學法、識法、懂法、守法、用法成為中小學生和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和自覺行動。

中小學生法制教育要以有機滲透在學校教育的各門學科、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為主,同時,利用課內課外相結合等方式開展形式多樣的專題教育和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要重視整合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法制教育資源,發揮整體合力,提高法制教育的實效。那么,怎樣做到中小學法治教育常態化呢?

(一)中小學法治教育課程設置

1、課程課時依據

《中小學法制教育指導綱要》將法制教育納入學校總體教育計劃。學校要保證法制教育時間,不得擠占、減少法制教育課時和法制教育活動時間。重慶市2015年制定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明確規定要保證法治教育不少于每周1節課。

2、法治教育課程模式

采用必要的專題教育形式,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提高法制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興趣、思想認識、行為表現和社會實際出發,開展靈活多樣、富有成效的專題教育活動,倡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實踐體驗的學習方式。法制專題教育要與道德教育、心理教育、青春期教育、生命教育緊密結合,與安全、禁毒、預防艾滋病、環境、國防、交通安全、知識產權等專項教育有機整合,使之融為一體。――《中小學法制教育指導綱要》

(二)中小學法治教育師資建設

1、法治教師的培養

法治師資隊伍建設是中小學法治教育開展前提。法治師資的培養是中小學法治教育建設重要環節。重慶市中小學法治教育培訓中心,加強對全市法治教育教師的培訓提高;依托重慶市青少年法治教育研究中心,加強對各區縣法治教育專兼職教研員的培訓提高;同時,各校要深化法治教育校本培訓,學習有關法律文件和法律知識,建設一支較高水平的法治教育教師隊伍。

2、法治教師的配備

法治師資隊伍建設是中小學法治教育開展保障,積極探索在中小學設立法制教育專職崗位。中小學要聘用1~2名法制教育專任或兼任教師,鼓勵高校法律專業畢業生到中小學任教,鼓勵其他教師參與法治教育。暫不具備條件的學校,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可采取多校共同聘用法治課教師的方式。完善兼職法制副校長(輔導員)制度,進一步明確其職責,完善相關工作機制。加強法律志愿者、專業社工隊伍建設,充分發揮本地高等學校法律院系教師和大學生、離退休法律工作者等專業人員的專長,為學校法制教育服務。

3、法治教師的崗位培訓

加強對校長和教師的法制培訓,將法制教育內容納入“國培計劃”。積極爭取縣政協、縣法院、縣檢察院、縣公安局以及普法辦和綜治辦部門的支持,組織縣級培訓,提高教師法律水平。各校每期至少組織一次校級法治專題培訓,同時建立教師業余自學法治機制,同教師繼續教育和年終績效掛鉤。

(三)中小學法治教育教材建設

1、學科課程教材建設;

要適時、相應修訂中小學德育課程標準,完成大綱要求的教學內容。小學低年級階段,要在品德與生活課中設置專門課時,安排法治教育內容;高年級階段,要加大法治教育內容在品德與社會課中的比重,原則上不少于1/3,并適當安排專題教育;初中階段,采取思想品德課中設置專門教學單元或者集中在某一學年以專冊方式,專門實施教學;同時適當安排專題教育,保證法治教育不少于1周1節。高中階段,思想政治課要設置專門的課程模塊,增加法治教育的比重,可以采取分冊方式,將法治教育作為思想政治課的獨立組成部分,或者加大法治教育選修課的課時。

組織開發法治教育需要的教育軟件、圖文資料等,積極推動學校打造法治教育精品課和示范課,聘請優秀教師錄制“法治教育講座”和“微課”,利用“網上夢想課堂”等平臺,向農村邊遠貧困地區學校提供優質法治教育資源,讓中小學生了解憲法知識和法律知識,不斷提高法治課程教學質量。

2、活動課程教材建設;

活動課程尊重學生興趣,利于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強調教材的心理組織,幫助學生獲得法治人格的不斷發展;強調實踐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重視課程的綜合性,有利于對世界完整認識。

充分利用主題教育、校園文化、黨團隊活動、學生社團活動、等多種方式,全過程、全要素開展法治教育。要將相關專題教育,如:安全教育、廉政教育、民族團結教育、國防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禁毒教育等,與法治教育內容相整合,一體化設計教學方案。同時,充分利用“3.15”消費者權益日、“4.26”世界知識產權日、“6.26”國際禁毒日、國防日、“12.4”全國憲法日等,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校園主題教育活動。通過入學儀式、開學典禮和畢業典禮等儀式,組織設計,滲透法治教育,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參與,體驗感悟。

支持學生自主制定規則、公約等,逐步培養學生參與群體生活、自主管理的能力,養成按規則辦事的習慣,引導學生在學校學習生活的實踐中感受法治力量,培養法治觀念。

3、社會實踐教材編寫;

學校要積極組織學生參加法治社會實踐活動。各地應根據實際,建設綜合性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在司法機關、相關政府部門或者有關組織、學校,建立專項的法治實踐基地;在統一組織的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中,要安排相當比例的法治實踐內容,組織學生定期參加法治實踐教育,讓學生在真實的法治實踐情景中進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