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自然觀對近代哲學超越
時間:2022-11-08 10:42:54
導語:馬克思自然觀對近代哲學超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啟蒙精神的鼓舞下,近代哲學彰顯了人的主體地位。自然被祛魅化之后,人的理性被推到了上帝的位置。隨著理性的不斷擴張,人與自然愈益抽象化、疏離化。哲學家們試圖以物質或精神統一兩者,但都失敗了。黑格爾把自然看成是精神的外化物,以概念的抽象形式思辨地表達了自然界發展變化的過程,但自然只是精神實現自身的一個環節。費爾巴哈以感性直觀拒斥抽象思辨,但卻止于“實踐”面前。馬克思批判地繼承了前人的思想成果,對自然的理解上既超越了一切舊唯物主義也超越了唯心主義,實現了人與自然真正的、現實的、歷史的統一。馬克思超越之處主要表現在:第一,實現了哲學思維方式的根本轉換,以哲學思維而不是科學思維來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而后者正是導致人與自然分裂的根本原因。第二,以感性對象性活動為基本建制,重新實現了人與自然在現實基礎上的統一。馬克思突出強調了自然的社會屬性,自然從來都不是獨立于人之外的孤立存在,自然就是在人類社會中生成發展起來的,因此人與自然的統一只能在人們的生活世界中實現。第三,自然不僅具有使用價值,更重要的是自然具有審美價值,正是在這樣一種審美想象中,人達到了自由的境界,能夠實現與自然的深度融合,而這樣一種理解方式克服了近代哲學對人與自然的物化理解,使人與自然達到一種和諧和統一。第四,馬克思不僅強調了自然的人化,而且強調了人的自然化,人的自然化是人向自然的回歸,是人與自然統一的最高境界,而這樣一種自然觀上的革命變革,已經蘊含了生態思想的萌芽。
[關鍵詞]馬克思;人與自然;感性對象性活動
隨著自然科學的發展,人已經能夠從自然中獨立出來,不僅認識人自己,也開始認識自然。這就是近代哲學的認識論轉向。這一轉向標志著主客關系的確立。自然不再自帶光環,自然被祛魅化之后,人的理性被推到了上帝的位置。隨著人類征服自然的深入,人類理性被推到了至高無上的地位,開始成為一個獨立的“無人身”的精神實體,與其相對應的是獨立的物質實體,現實的人與現實的自然界被抽象為自我意識與實體之間的關系。近代哲學家看到了人與自然之間的抽象對立,試圖調和兩者之間的矛盾。這里的問題是:只要不能突破近代哲學的思維方式,那么,無論提出多少種解決方案,也始終只會在二元對立的形而上學框架內兜圈子,而無法實現兩者的真正統一。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在一定意義上就是人與自然、精神與物質、主體與客體之間的關系問題。馬克思深入到現代社會的本質之中,找到了支配現代社會的意識形態及其基本架構,從而完成了哲學思維方式的根本轉換,哲學能夠面向事情本身,人與自然的關系得以真實地展現。
一、近代哲學自然觀的主要特點
經過啟蒙的洗禮,近代哲學表現出了對自然的充分尊重,無論是唯理論還是經驗論都強調了對自然的認識和改造。兩者不同在于認識方法的不同。經驗論者重視感覺經驗,強調認識起源于感性世界;唯理論者重視演繹推理,強調以清楚明白的觀念為邏輯演繹的起點。這兩種傾向一直交織在一起。在前期,經驗論占上風,如培根強調科學試驗,自然在他那里散發出“詩意的感性的光輝”,培根還研究了物質的運動形式,認為形式與物質不可分,形式就是物質的運動規律。他崇尚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把自然界歸結為單一的物質性。隨后的霍布斯把自然界看成是唯一真實的存在,整個自然界都在做著簡單的機械運動,整個世界就是一部大機器,人就是小機器,就連因果關系也遵循著機械運動的法則,人們之間、物質與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只不過是一連串機械運動的結果。洛克開始注意到了心靈的作用,他的“兩種性質”說“兩種觀念”說和“兩種本質”說,搖擺于感性與理性之間。斯賓諾莎試圖以實體論來解決笛卡爾身心二元說的矛盾。他認為整個宇宙只有一個實體,那就是自然界。自然界具有多種屬性,而人們只能認識其中的思維和廣延這兩種屬性,樣式作為體現著實體屬性的個別事物表征著實體。這樣,實體其實被架空了,并不是真實的存在,而只具有形式上的抽象統一性。到了萊布尼茨這里,唯理論開始占上風,萊布尼茨以單子論來解釋萬物的聯系與變化。這里的單子不是物質性實體而是精神性實體,它是自然的真正原子。整個世界是由不同知覺程度的單子聯結起來的。這樣,萊布尼茨就超出了唯物論的短見,用積極的、能動的原則來抵抗消極的、物質的原則。貝克萊將經驗論貫徹到底,提出“物就是感覺的符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將外在世界縮小到感覺經驗的范圍之內。休謨更是將感覺經驗限制在知覺的范圍之內,凡是知覺不到的東西,我們就沒有理由承認它的存在。
我們沒有外界世界的觀念,因為我們知覺不到它,這樣,休謨就走向了徹底的懷疑論,他甚至把客觀世界的因果聯系也歸結為人們本能的習慣聯想。這樣,經驗論發展到休謨那里已經走不下去了,知識的大廈搖搖欲墜。之后的法國唯物主義者進一步發展了機械唯物主義,提出了自然神論。伏爾泰批判唯心主義和懷疑論,認為外部物質世界是真實存在的,但他認為自然界憑自身不能運動,要有一個最初的推動者,這個最初的推動者就是上帝。孟德斯鳩用“法”來替換“神”,主張用“法”來主宰自然。這個“法”就是萬事萬物之間必然的聯系,一種確定不移的關系。盧梭肯定了外部自然的存在,但他割裂了物質與運動的關系。他認為物質有兩種運動,一種是有生命的物體,它運動的原因來自于生命內部;而另一種是沒有生命的物體,它的運動需要有一個外部的推動力,那就是上帝。拉美利特堅持徹底的機械唯物論和無神論,用力學規律來解釋一切運動現象。他提出“人是機器”的論斷,把人的大腦思維活動看成像肝臟分泌膽汁一樣自然。可見,在法國唯物主義那里,自然是不能動的惰性物質,這樣的自然無法與人統一起來。舊唯物主義由于僅僅抓住了感性、感覺,因此他們對自然的理解只能是直觀的、機械的、僵硬的,這種自然觀是敵視人的,從而人與自然之間、人與人劃出了一道明顯的鴻溝,這一分裂的解決是經由康德、黑格爾,最終由馬克思來完成的。
二、馬克思對黑格爾歷史目的論的批判繼承
近代認識論的困境促使康德反思人的認識能力問題,他發起了認識領域的哥白尼革命,提出先天綜合判斷,認為人能夠認識現象界,但卻無法認識現象背后的物自體,人與自然仍然是分裂的。黑格爾以思辨的形式統一了人與自然,他關于自然界的雙重眼光、他的辯證邏輯的方法、他的歷史觀直接啟發了馬克思。正是因為早已有了這個“合理內核”才能在遭遇到費爾巴哈的“基本內核”時將兩者完美地統一起來。
首先,黑格爾用“主體即實體”這個命題實現了近代哲學一直以來就想解決的“思維與存在同一”的命題。對這個問題的解決歸功于黑格爾對“實體”的理解。黑格爾把實體同時理解為主體,就是說,他把思維屬性納入對實體的理解當中。他認為,思想是包含著現實內容的思想,哲學就是思想中的時代。黑格爾一方面認為,自然界與人相比是僵死的、無生氣的,正所謂“太陽底下無新事”;但另一方面,黑格爾又認為,看似僵死的外表下,自然其實蘊含著一種向上的力量,“僵硬冰冷的石頭會呼喊起來,使自己超生為精神”。鄧曉芒教授指出:“把精神的屬性考慮在物質固有的各種豐富特性中,而不是把它還原為物質的某種單一屬性,這不是唯心主義,而正是唯物主義。”這個思維的屬性遠遠高于生物學意義上的生命,因為生命從本質上說還從屬于自然。由于有了思維,自然物質就不再是僵死的物質,而能通過否定自己而實現自己的本性,成為一個有目的性的存在。亞氏也認為自然界本身有一種目的,正是這種目的,這種規定,使得自然在運動中能夠保持自身,促成自身,與自身同一,成為自身想要成為的東西。而自然的這樣一種目的又是一種內在目的,它不是為了外在的需要而設定,而是為了自身的目的而設定。黑格爾將這一目的發展為絕對理念的善的目的理論,正因為現象界有惡的存在,所以絕對理念才能不斷地揚棄現象界的惡而返回到善的規定性當中去。而自然界發展變化的根源也可以到絕對精神中去尋找。精神是自然的本質,而自然中的概念就是精神的復本,概念之間的相互推演,相互轉化,就表現為自然界的運動發展變化過程。自然界的發展一直追尋著自由精神的內在目的,精神通過對自身的否定,揚棄掉自己的物質外殼,又重新返回到精神的本質之中。
其次,黑格爾認為“自然向人的生成”并不是自然與人的直接同一,而是經過了一個痛苦的、艱難的、否定的過程,是亦步亦趨地完成的。正如人從嬰兒長到成人要經歷無數艱難曲折一樣,自然發展到人也要經歷一個復雜的過程。這一過程就是黑格爾的否定的辯證法思想。馬克思指出:“在黑格爾的體系中有三個因素:斯賓諾莎的實體,費希特的自我意識以及前兩個因素在黑格爾那里的必然的矛盾的統一,即絕對精神。第一個因素是形而上學地改了裝的、脫離人的自然。第二個因素是形而上學地改了裝的、脫離自然的精神。第三個因素是形而上學地改了裝的以上兩個因素的統一,即現實的人和現實的人類。”這樣,馬克思就揭開了絕對精神的神秘面紗,它無非代表著現實的人和現實的人類。人與自然統一的基礎被重新立足于現實的基礎之上,但這一現實又不同于費爾巴哈的“現實”,它不是感性的現實,而是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現實。這樣,人本主義與自然主義就結合起來了,人與自然也真正地統一起來了,統一于一個新的宇宙觀即共產主義之中。馬克思指出,徹底的自然主義是應當包括人這個自然物存在物的,而這樣的自然主義就是人本主義,歷史本身就是自然史即自然界生成為人這一過程中的一個現實部分。
三、馬克思對費爾巴哈自然觀的批判繼承
費爾巴哈以“感性”來對抗“絕對精神”,把“絕對精神”歸結為以自然為基礎的現實的人,費爾巴哈找到了理解人與自然現實的關系的真正起點。他看到近代哲學對人與自然的抽象對立,他訴諸于感性直觀,這里的直觀即生命直觀,是向著前理性、前概念、前邏輯的生活世界回歸的第一步,因此這一感性直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費爾巴哈指出:“感性的、個別的存在的實在性,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用我們的鮮血來打圖章擔保的真理。”感性直觀無疑是按照事物的真實面目及其產生情況來理解事物的第一步,但僅憑直觀而無力擊破理智的形而上學所建立起來的鞏固壁壘。自然在費氏那里仍然是一個始終如一的純粹自然,人與自然仍然是沒有內在關聯、彼此分離的兩個對立實體。這里的問題在于,費爾巴哈不了解黑格爾否定的辯證法所蘊含的批判力量。對活動原則的不了解,使他沒有能夠看到勞動在自然界形成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費爾巴哈的思維方式是離開人、離開實踐、離開歷史,把自然界作為外在于人及其歷史實踐的單純直觀的對象,而馬克思深刻地意識到了自然的歷史性,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類史就相互制約。正是由于他在看待人與自然關系上的直觀性,他沒有找到理解人與自然關系的鑰匙,也沒有看到人類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主觀能動性。費爾巴哈看到了感性自然豐富的多樣性,但他的感性直觀不能使他看到人與自然之間內在的相互轉化與聯系。但正像馬克思所指出的那樣,費爾巴哈僅僅把理論活動看成是人的真正的活動,而對于實踐,僅是從其卑污的猶太人謀利活動的角度去理解。他更多地談論自然而較少地關注政治,并把人的本質也理解為意志、理性和愛。這樣,他以感性對象性原則所開辟出來的現實的人及現實的自然界又重新回到了原點。馬克思說:“當費爾巴哈是一個唯物主義者的時候,歷史在他的視野之外;當他去探討歷史的時候,他不是一個唯物主義者。在他那里,唯物主義和歷史是彼此完全脫離的。”這就是說,費爾巴哈的人本學唯物主義盡管看到了人的感性,但也僅僅局限于直觀,因此在他眼中的外在對象也只能是靜止的、不動的,沒有互相內在聯系的“抽象物”。馬克思認為自然不是直觀的對象而是實踐的對象,馬克思把費爾巴哈感性直觀的原則發展為感性對象性活動原則,并將這一原則貫穿到對自然、社會和歷史的理解當中,從而在根基處瓦解掉了以意識內在性為基礎的現代形而上學,實現了思維方式的根本變革。
四、馬克思自然觀的超越之處
馬克思自然觀之所以能夠超越前人,就在于馬克思哲學所具有的獨特功能,他不僅在方法論上實現了思維方式的根本變革,而且完成了一系列理論形態的變更,建構了一種新的哲學形態,即現代哲學形態。首先,馬克思以哲學思維而不是以科學思維來看待人與自然的關系。所謂科學的思維就是一種客體的、直觀的思維,這種思維方式的最大缺陷就在于無法建立起主體與客體、思維與存在之間的關系。
因此人與自然始終是分裂的。為了解決這一矛盾,以黑格爾為代表的客觀唯心主義認識論和以康德為代表的主觀唯心主義認識論發揮了思維的能動作用,將思維與存在聯系起來,但這種聯系是在意識內實現的。黑格爾將思維與存在的關系確定為精神內部自身的同一關系,絕對精神通過認識自身而確立起一個客觀的世界,而這個客觀的世界不是現實的世界。康德承認人先天具有認識能力,但卻否認現實世界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人只能認識自己所能認識的,而不能認識自己所不能認識的。這樣,他就把認識僅僅局限在主體之內而與對象無關了。馬克思認為現實是有思想的是客觀的精神。人就是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改變著世界,也改變著自身,主觀辯證法也是客觀辯證法。這樣,馬克思就建立起一種唯物辯證的認識論。這種認識方法擺脫了單純的理論態度而要求直接面對現實的對象世界。
馬克思認為哲學不僅要能夠解釋世界而且要改變世界。當掌握著哲學的無產階級從事著改變世界的活動時,哲學就轉化為一種物質力量。人與世界通過勞動這個中介發生關系。其中勞動工具的更新代表著人類戰勝自然的成就。正是在物質生產實踐中人與自然建立起相互依賴的關系,并在生產關系的基礎上建立起其他的社會關系。而這種物質生產實踐也提供給人類自我發展的現實可能性,人才有可能從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社會躍遷到以自由人聯合體為基礎的共產主義社會之中。勞動作為人自我確證的方式并不是一開始就是異化的,異化勞動始于現代性生產,正是現代性生產使人與自然發生異化。因此,盡管我們面對的是一個異化的自然,但卻是真實的自然、現實的自然。馬克思辯證地看待歷史發展過程,把人類史看作自然史的一個現實的部分,把自然科學與人的科學看成是同一門科學,而這正體現了馬克思人與自然統一的思想。其次,馬克思實現了哲學存在論基礎的革命性變革,直接面向事情本身,即面向感性的現存世界。
近代哲學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邏輯地預設了主客體之間的分裂,基于這種預設,對象無法真正進入到本真的存在狀態之中,而始終囿于意識的內在性之中,導致了理性主體對自然客體的征服和改造。馬克思確立起感性活動的原則,既超越了亞里士多德的目的論路向,又超越了近代的知識論路向。目的論是自從亞里士多德以來主宰人類認識客觀事物的主要方式,康德也以目的論來解釋人,他認為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亞氏認為人是最高目的,整個自然界都是一個有目的的系統。正因為有了人這個最高的目的,自然界才表現出一個有秩序和有規律的運動過程,才表現為一系列從低級生物到高級生物的完整的進化過程,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生物鏈,整個生態系統才能如此協調和有規律地運行。近代知識論尋求確定性,凡是不確定的、不符合計算原則的東西都被排除在知識之外。人作為一個未完成者也被安排在合理化程序之中。于是人的優勢變成劣勢,人成為單向度的人。馬克思的實踐哲學首先是關于現實的存在,現實的人和現實的感性世界。由于直接把人理解為感性活動,人才不會只具有形式而缺乏真正的內容。正因為人是感性的,所以自然界也是感性的,人能夠以活動的方式作用于自然界,自然界才能以人的方式呈現給人,人才能在改變的環境中實際地創造對象世界。同時人又是被動的,人不是隨心所欲地進行著創造活動,人是在現有的條件下進行著創造。馬克思關于人與自然的理論就是在對現實的回應中產生的,人與自然的關系不在現實生活世界之外,就在人們生活的社會之中,“社會是人與自然的完整統一體”,人在現實的勞動中把自然變成“現實的自然界”和“人本學的自然界”,人與自然的統一就建立在以人類的尺度對自然的整合上。
再次,馬克思肯定了自然界具有多重價值,不僅具有使用價值更重要的是具有審美價值。審美價值的確立對于人與自然原初關聯的展露、對于人們審美境界的開啟、對于人們對生命的自覺和對自由的喚醒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審美是人類終極的倫理要求,相對于功利主義來講,審美已經不再關注外在世界而能夠從生命的內部來尋求價值。人作為一種精神性的存在,本質上需要一種情感上的溝通,這種情感上的溝通不僅限于人與人之間,同時還有人與動物、人與自然之間。當人面對著大自然美好而壯麗的景色,就會油然而生一種喜愛之情,審美作為一種較高級的精神活動是一種持恒的情愫,它不再受到外在的干擾而能夠通過自己的心靈活動來規定自己。這是生命的一種進化,生命只有獲得這樣一種主觀性,才能在生命內部確定自己。而生命一旦有了這樣一種確信地意識,主體恒常的心境便達成了,這種心境通過反思實現出來,也就成就了主體的幸福。因此當人出于對自然審美境界的時候,人就會產生超脫于世俗的幸福之感,而這種幸福感便使人與自然處于水乳交融、和諧共生之境。人與自然和諧關系的建立不是像生態倫理學所主張的那樣,在人與自然之間附加一種外在的道德約束就可以了,而只能是一種情感上的聯系,即以人類的情感重建人與自然之間最深刻最親密的關系。這種基于人本身豐富的感性之根所達到的是人與自然的渾然一體、交相呼應。人與自然作為生命共同體,具有天然的情感聯系。自然不僅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更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是人類精神的寓所。人以一種意向性的活動賦予存在物以價值,自然也因為有了人的關照而具有了意義。因此,擺脫現實中人與物的片面化和沉淪,就需要突破狹隘的認識論層面,進入到人的精神層面,關注個體感性生命的自由。承認自然的先天性并不是要把人從屬于自然,而是要肯定自然的實在性。以往的哲學在理解自然時僅僅把自然理解為一個一般的名詞、一種抽象的實體,在舊唯物主義那里,自然是一個死氣沉沉、毫無生氣的物質材料,任何東西投進去都不會有積極的東西生長出來。自然審美維度的確立,使人們能夠超越功利主義的價值取向,達到物我同一的境界。馬克思規定了人的三種向度,分別是歷史性、現實性和可能性,正是因為人具有可能性,人才能超越一切既定的存在,實現自由聯想。而自由正是在這種自由想象的審美維度中實現的。人與世界在審美境界中,超越了主客關系的對峙,重返人與自然豐富的感性之根,達到人與自然的融合。
最后,馬克思不僅強調了人化自然,同時還強調了人的自然化。人化自然是人的自然化的一個必經階段,兩者并不同步。只有經過人化自然的中介,人才能實現對自己本質的真正占有,拋棄低級趣味而實現人的崇高化。人的自然化是人的最高境界,人最終要回歸于自然。馬克思認為自然界作為精神,本身具有一種潛在的可能性,這種潛在的可能性使得自然生成為人。自然是人的意識的一部分,是人精神的無機界,是人必須事先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糧,就人的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來看,自然界不是靜止的而是處于持續不斷的運動當中。運動是物質的主要特性,但這個運動不是近代哲學意義上的機械運動而是一種生命力、趨向力。在這個意義上自然界是未完成的,它始終處于不斷地生成之中。
綜上所述,馬克思是從人類文明發展的進程中來看待人與自然的關系的。在人類社會發展的初級階段,人類一定要通過自己主體力量的對象化才能實現對自然的占有,這一階段就是求真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中,人類通過探索自然界的真理,增長知識,豐富才干,利用自然規律改造人類的生存環境,從而能夠世世代代地延續下去。但對自然界的占有不是目的,而只是創造生活條件的過程,人最終還是要向自然回歸,實現人的自然化,這一階段就是求善的階段。人的自然化就是重新把自然當作自己的家園和精神歸宿,從情感上依賴自然,實現人的自由詩意的生存,這是后工業時代人的審美追求。馬克思指出,自然界決不是與人不同的東西,自然界在本質上與人具有同一性,正像人的存在應當被理解為感性的活動一樣,自然也應當被理解為一個歷史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人的自然本質和自然的屬人本質完美地統一起來了,而這種統一也就是共產主義和人的完整性的最終實現。
[參考文獻]
[1][德]黑格爾.自然哲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21.
[2]鄧曉芒.馬克思從黑格爾那里繼承了什么?[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8,(2):6.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77.
[4]費爾巴哈哲學著作選集(上卷)[M].榮震華,李金山,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68.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
作者:趙金鳳 單位:黑龍江大學
- 上一篇:初中政治案例教學法的應用
- 下一篇:如何增強高中政治常態課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