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思想道德與法治的理解范文
時間:2023-12-15 17:56: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思想道德與法治的理解,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
初中是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和道德品質修養的關鍵階段,在此階段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下的道德與法治教學,能夠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良好發展。對此,作為初中的道德與法治教師,需要對本學科所具備的素質教育優勢進行充分認識,并在明確道德與法治學科素養培養的具體內容時,對教育的本真進行自覺回歸。之后教師更需要對自身的教育理念進行改進和創新并以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為基礎前提,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如此方能在課堂教學方式的多樣化應用中,通過對核心素養教育理念的良好滲透,實現對課堂教學效率的優化[1]。
一、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意義
(一)教學目標的要求
在初中階段展開道德與法治教學主要就是為了初中學生能夠在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相關法治課程的學習中,形成和發展良好的思想觀念、道德品質,使學生能夠在這樣良好思想觀念和道德品質的影響下,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遵守紀律、具備文化修養、能夠積極健康成長的合格公民。而在核心素養標準下,展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可以在原先的培養目標上,通過對課程根本性質的堅持和秉承,進一步確定學生的培養導向,如此方能在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思想觀念下,實現對其知識能力、素質修養的全面提升。
(二)教學有效性的標準
良好的教學,就是通過教師課堂主導性作用的發揮,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體積極性,在課堂主體明確的情況下,有效達成教學目標的過程。這樣的教學過程有三種基本特征:第一就是此種教學過程的教學目標明確適當;第二就是教學氛圍民主活躍、和諧平等;第三則是能夠在教師主導性的充分發揮下,具備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教學方法。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以教學內容、學生需要等為依據,對正確的教學方法進行選擇,并在同時對相關的教學任務和目標進行明確和牢記,如此方能在激發學生道德與法治課程學習積極性的過程中,促進其獲得學科知識,才能在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同時,形成積極健康的道德素養和法治意識,才能在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時,為其全面和健康的成長發展提供保障。
二、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分析
(一)以學生為中心,創設教學情境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的改革,初中階段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也應當由傳統的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進行轉變,如此才能夠在素質教育背景下,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從而實現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2]。而在新時代形勢下,作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當具備科學的教育教學觀念,并明確“教師的‘教’是為了服務于學生的‘學’”這一理念,通過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實現教師不為了“教”而“教”的教學目標。在此種情況下,初中教師首先需要以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為出發點,以學生所喜愛的學習方式為著手點,激發其學習興趣,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學習,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導者。其次,教師需要在實際的教學中,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教育家布魯納曾經說過:“學習者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對學習材料中的發展過程進行親身的體驗,才能夠在學習中對最有價值的東西進行獲得。”由此可以看出,情境的選擇,同樣也是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重要方式。教學情境,不應該是教師的憑空構想,而是應該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基礎,強化其真實性,使學生能夠在情境當中產生一種似曾相識之感。而在情境中,其真正的主人公應當是學生,并以此為基礎交融到學生的實際學習中。而學生作為教學情境的主導者更應該面對、思考和分析生活中所出現的道德問題,如此不僅能夠強化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更能夠在學生真實的參與和思考中,獲得道德與法治的學習體驗和感悟,從而促進學生品格和相關能力的提升。與此同時,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是以價值觀為導向,以問題為形式,在學生真實熟悉的情境中,通過對教學內容的教授來達到教學目標的完成的,因而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對問題進行設計就顯得至關重要。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需要結合教材和學生的實際,設計具有思辨性、兩難性和生成性的問題。這樣既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能夠帶動學生思考和研究的積極性,從而在培養學生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時,實現價值引領下學習效果的提高。此外,由于生成性問題的提出,使學生能夠獲得自己積極思考的成果,從而體現其創新性的思維,因而教師需要牢牢抓住此類問題,并通過相關伏筆的設立,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使其能夠共同而完整地解決問題。
(二)利用微課展開小組合作教學
在傳統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因為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的枯燥乏味性,大多數學生都不喜歡這一課程,更是無法對其產生學習興趣。而微課作為一種時間較短、內容短小精悍的新型教學方式,是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的[3]。對此,作為初中的道德與法治教師,可以在教學方式的創新中,利用微課對學生展開教學,如此就能夠在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增強的前提下,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初步培養。另外,在傳統的教學中,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通常都會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對學生的學習主體性進行了嚴重的忽視,更是無法有效增強學生的核心素養。而新課改強調了“當代的教育工作者應該對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等能力進行培養”這一教育理念,在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中,正好也包括對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等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利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展開有效教學。首先教師需要以課程內容和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為依據,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其次,教師需要在小組合作探究活動的組織中,讓小組成員進行有針對性的、有目的性的活動探討。如此既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又能夠確保小組合作教學活動的實效性,學生更是能在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的鍛煉中,實現科學精神、文化基礎、學習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等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
(三)通過生活化素材的利用,融合法治案例
在初中的道德與法治課程內容中,存在著許多的理論知識,而其中的許多理論知識,其實都來源于現實生活。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立足點,展開教學活動,以此來強化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然而經過調查研究發現,現階段許多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為了完成教學目標,都會采用單方面講解的填鴨式教學模式進行課程講解,這樣的情況直接導致了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理論知識講解過于枯燥無味,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自然也就無法對其產生任何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基于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該對自身的教學模式進行改變,以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課程內容為結合點,對課程內容進行不斷挖掘。當教師將課程內容中具備素質教育價值的生活化素材選取出來時,還需要以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基礎,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對生活化素材進行充分應用,如此方能在充分發揮生活化素材作用的同時,加強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才能在引發學生情感共鳴的基礎上,實現對其核心素養的提升。事實上,在現階段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還存在一種現象,就是教師過于固定僵化的課堂教學形式,這樣不但會大幅度降低課程教學效率,還無法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對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該在課程教學中,秉承相應的素質教育理念,并在日常的實踐教學活動中滲透核心素養內容,對課堂教學活動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創新[4],以此在改善沉悶枯燥的課堂氛圍時,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從而實現其核心素養的提升。教師也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對相關的道德、法治案例進行融合。目前,由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我國每一位公民所要具備的基本素養也包含了相應的法治意識,由此可知,在學生的道德與法治課程學習中,法治意識也是重要內容之一。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首先需要通過良好的課堂教學方式,以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為依據,在課程教學中,選取具有教育意義的法律典型案例;其次教師需要以案例內容為前提,對相應的問題進行設置,并在設置中通過對法律重要性的強調,讓學生能夠對依法治國的重要性產生清晰的認知,有意識地提升自身所要具備的法治意識和法治觀念,如此方能在學生不斷提高的法治意識和法律常識中,實現學生正確法治觀念的建立。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培養既是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必要內容。對此,作為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教學內容,初中階段的道德與法治課程應該在對核心素養的教學要求進行貫徹和落實時,緊跟時展的步伐,對課堂的教學模式進行進一步的改進和完善,如此方能在學生自身思想道德修養和法治觀念的培養中,強化其道德素質和法治意識,才能在增強學生核心素養的同時,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柳士功.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探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5):51.
[2]吳淑珍.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效性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42):127.
[3]鐘娜.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40):109.
篇2
合作學習模式,即指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有效分組,并在小組內進行分工與合作。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能夠有效加深學生的學習記憶,促進初中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的學習,使初中學生的合作能力得以提升,幫助初中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從而實現初中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
一、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作用
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這種觀點,進行合作學習,在小組合作中,學生可以互相學習對方的長處,使自身的學習能力得以有效進步,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初中學生擁有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從而促進初中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另外,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利用小組合作的模式,能夠幫助初中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培養初中學生責任感以及奉獻精神等,使初中學生獲得身心健康發展。
二、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
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具體內容體現如下:
1.指導學生進行課前合作預習
在合作學習模式開始之前,教師可以讓指導初中學生進行預習,使初中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知識能夠有一個初步的理解,在預習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學生可以及時做出標記,這樣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學生就可以有所針?Φ慕?行課堂學習。并且,這種方式還有利于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存在的普遍疑問,而進行有的放矢的教學,以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迅速得到提升。另外,這種自主預習的方式,能夠有效激發初中學生的學習潛能,使初中學生在道德與法治的課堂學習中,始終帶著興趣而進行探索與實踐,有助于提升初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初中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受到一定的啟發,最終實現初中學生道德與法治學習水平的進步。
教師可以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通過提問的方式,來檢驗學生的預習成果,以保障學生的進行有效預習,并且,教師也可以先對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進行知識的探索,使初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提升,從而使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效率得到充分的提高。
2.針對所學知識進行小組辯論
對于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出現的問題,教師應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使問題得到解決,可以通過探究的方式,讓初中學生在組內進行積極的探究與思考,進而使問題得到解決,并且,教師應充分培養初中學生的合作意識,使初中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投身于小組合作學習之中。由于不同學生之間存在著性格的差異,有些學生較為外向,因此很愿意在小組合作中積極的發言,說出自己的想法,而有的學生較為內向靦腆,在小組合作中怯于說出自己的想法,導致小組合作中兩極分化現象嚴重,外向的學生不斷發言,內向的學生一直保持沉默。所以,教師應充分看到這一點,鼓勵所有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對于內向的學生,教師更應多予以關注,不斷對其進行鼓勵,使學生的自信心得到提升,從而實現初中學生道德與法治學習水平的總體進步。
另外,教師可以通過小組辯論的形式,來提升初中學生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參與性,可以先提出一個具有辯論性的問題,讓學生就這一問題進行積極的辯論,并且,教師應在小組內選取出一個小組長,或者讓學生在小組內自行選擇。而后要求小組長帶動全部組員針對所學知識進行探討,并制定出辯論的對策,使本組能夠取得辯論的勝利。這樣的方式不但有助于激發初中學生對道德與法治學科的學習興趣,還能夠使初中學生的競爭意識得到增強,使每位小組的成員都能夠為了本組的勝利,而不斷對辯論性問題進行探討與分析,使初中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知識能夠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如,在學習《侵權要負責》時,教師針對侵權行為的分類,讓學生圍繞如何判定不作為的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辯論,從而發揮出合作學習模式的優勢性。
3.進行課后合作的指導
在初中學生進行課后復習時,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發揮集體的力量,使學習的記憶得到鞏固,學生可以在小組內互相提問,促進彼此之間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的理解。另外,教師也可在課后對學生的合作學習進行指導,使學生的學習可以延伸到課后,全面的促進學生合作能力以及學習能力的進步。在課堂教學實踐結束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作業,來促進學生在課后的合作與交流,使初中學生不斷取得道德與法治學習水平的進步。
除此之外,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要給學生留有空間,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思維能力,而對道德與法治學習知識進行探索,進而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中,感受到道德與法治學科的魅力,從而達到有效學習的目的。
篇3
1當代大學生的法制教育和道德素質的現狀
1.1大學生法制教育的現狀
大學生學習法律理論知識,只流于表面,老師教學不能有效的發揮學生學習法律的主動性,大部分老師教學方法單一,課時少但內容龐雜,造成課堂枯燥乏味,學生更多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死記硬背。從而達不到增強法制觀念、提高其法律意識的目的。另外普法教育除課堂教學以外,只有斷斷續續進行的普法活動如:開展“普法月”、“普法周”等活動。這樣的法制教育效果不明顯,部分學生法制意識仍然較為淡漠。主要是由于他們對于法律知識理解不夠深刻而沒有樹立增強法制的觀念。在我國,學校法制教育安排充其量只能算是以“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制觀念”為目的的觀念教育[1]。這種以思想道德教育的套路來開展法制教育課,不僅達不到法制教育的目的,由此還會使法制教育得不到發展。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2大學生道德教育的現狀
作為時代的寵兒,大學生的價值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同。不少同學過分夸大個人的價值,忽視自己對社會、集體的義務和責任,造成個人主義突出。這導致了集體功能的弱化,使集體失去了其特有的凝聚力。受西方實用主義的影響,一些大學生過分注重實用,理想觀念不再。同時在圖書館撕書,在課桌上制造“課桌文化”,在食堂打飯時插隊,在公共汽車上面對老弱婦殘熟視無睹等等社會公德淡漠。隨著社會物質產品的豐富,社會經濟條件的好轉,大學生的經濟狀況開始好轉,但他們不是用良好的經濟狀況來改善自己的學習條件,而是過分地把錢投入到物質享受、追求安逸,缺乏艱苦奮斗的精神。更有甚者,部分大學生大學生賭博嚴重,有的大學生偷同學的電腦、自行車、現金、手機等等。這樣的大學生的道德素質著實讓人堪憂。
2大學生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發展
2.1改革法制教育機制
面對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我們應該反思和借鑒深刻的教訓和經驗從原有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中找出存在的問題,要避免類似藥家鑫這樣的事件的發生,在實踐中就要加強法育與德育的結合。把由單純的道德說教轉變為以賞罰機制為載體的道德教育,以選擇性激勵幫助人們在為自己違背社會道德規范的行為付出物質利益代價和成本中學會遵守社會道德[3]。
2.2改革法制教育內容
有利于實現學生在德育過程中的主體性,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要有嚴格的紀律與管理使之落實在行動上,從而使德育教育處于良性循環之中法治和德治相結合,才能從制度上有效促進他律向自律轉化,實現德育的可持續發展。
2.3開展法律與道德實踐活動
開展實踐活動可以有效地將大學生的法律知識、法律意識有效地內化為法律能力。可以開展法律法制宣講、法律知識競賽等多種活動,提高大學生對法律知識的關心與興趣,培養大學生的法制觀念。對于社會上出現的典型事件通過如辯論協會、演講協會等進行討論,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及世界觀。
2.4營造健康校園道德氛圍
社會是個大課堂,社會實踐是重要環節,是培養大學生道德素質最生動、最有效的道德教育途徑。學校可以組織學生通過社會服務、軍事訓練、參觀訪問、公益勞動等活動,讓學生廣泛接觸社會、親自感受人民群眾的良好精神風貌;同時進一步增強勞動觀念,樹立艱苦奮斗的思想;在實踐中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社會上的某些不良現象,并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道德觀念,促使自己良好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完善。通過參觀先進典型,了解先進人物的成長過程與高尚思想道德,使學生從中受到感染,從而自覺地提高自身道德修養[4]。
2.5重視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建設是對大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措施。校園文化是一種受益面大、涉及面廣的教育方式。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精心設計獨立自主、誠實守信、艱苦奮斗的氛圍;營造出創造干凈、優美、有秩序的環境氛圍;建立一種以師生關系為表率的和諧人際文化;學校領導與教師要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改進工作作風,嚴于律己,為人師表,這樣才能對學生的道德教育樹立好的榜樣,扭轉不良的校園文化。
篇4
[論文摘要]思想道德修養-9法律基礎是一門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這門課程,需要執教者從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的內涵和實質,內容結構,表現形式等方面把握好“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關系問題;把握好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與意識形態性的關系即思想理論教育始于知識而不囿于知識。思想理論知識教育的目的與意識形態教育目標的同一性,堅持思想理論知識的教學與意識形態教育的辯證統一.正確處理好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關系問題。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一門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的、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特征和意識形態基本要求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這門課程是把原“98方案”的“思想道德修養”、“法律基礎”兩部分內容整合為一門新的課程。因此,如何處理好這兩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系,如何把握好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與意識形態性的關系,如何處理好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關系問題,是值得執教者關注與探討的問題。
1把握好“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關系
1.1“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聯系
從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的內涵和實質來看,社會主義思想道德與法律都是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物,都受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制約,同時又反映和作用于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它們都是在指導下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具有相同的理論基礎;它們都是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意志和利益的體現,都是調節人與人之問相互關系的一種社會規范;它們都是為了確認和維護對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有利的社會主義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和廣大人民最根本利益服務;它們的許多基本原則和內容也是一致的。社會主義法律為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提供了基礎和保障,思想道德建設為法律制定提供了目標。社會主義法律貫穿了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的精神,培養人們的道德品質和情操,培養人們遵守道德規范的責任感。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是健全法制、厲行法治的重要因素。立法者制定法律、法規時,必然要考慮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現狀和內容,把某些道德規范轉變成法律規范。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也可以促進人們自覺遵紀守法,促進整個社會法制建設水平的提高。
1.2“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區別
思想道德與法律是兩種不同的社會規范。法律是由國家制定、認可并由國家保證實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統治階級(或人民)意志,以權利和義務為主要內容的社會關系、社會秩序和發展目標為目的的行為規范體系。而道德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的出現而出現的,以善惡為標準,通過社會輿論、風俗習慣和人們內心信念來調節控制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非強制性社會規范的總和。從社會主義法律表現形式上看,法律表現為國家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或國家認可的習慣;而道德則是一種意識形態、觀念的東西,存在于人們思想觀念、風俗習慣和社會輿論之中。從“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內在結構關系法律調節的層面來看,思想道德主要涉及個體觀念和意識形態層面的問題;法律主要涉及人們行為層面的問題。從“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調節方式來看,思想道德修養主要依據社會輿論、風俗習慣和個體內在的信念起作用,是一種“軟調控”;法律是通過強制性的外在控制發生作用,是一種“硬控制”。從思想道德與法律作用的范圍來看,思想道德涉及范圍更為廣泛,相對模糊;法律作用的范圍較為具體,十分明確。從思想道德與法律調節控制的結果來看,思想道德著重要求人們內心世界的善良與高尚;而法律則著重要求人們外部行為及其后果。因此,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兩者存在著明顯的界線,具有不同的形成和發展規律,不能相互混淆。
2把握好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與意識形態性的關系
2.1思想理論教育始于知識而不囿于知識
當前,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教學中,存在的一個主要傾向是突出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而忽視了思想理論教育的“意識形態性”,從而淡化了思想理論課程的意識形態功能。誠然,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經由知識教育,知識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環節。與中小學強調養成教育不同,在高等教育中應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高校思想理論教育要進行相應的思想理論的宣講,解決思想理論認識問題,培養大學生理論意識的自覺性。同時,大學生處于思想意識逐漸成熟階段,他們一般具有自己的審視行事標準。因此,對大學生的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要重視思想理論知識的學習。然而,思想理論教育始于知識卻不囿于知識。思想理論教育課不是單純的知識課,它是具有價值傾向的思想理論課。思想理論教育課程設置的目的,并不在于引導教育對象掌握知識、應用知識、發展知識,它需要通過教育對象個體對相應知識的掌握而生成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形成堅定的信心和信念,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實踐證明,淡化思想理論教育的意識形態性就會弱化思想理論教育的功能和任務。…可見,思想理論教育必須堅持思想政治理論的意識形態性質。
2.2思想理論知識教育的目的與意識形態教育目標的同一性
我國高校大學生思想理論教育的主要任務是: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深入進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深入進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規范為基礎,深入進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深入進行素質教育。從更根本的意義上說,大學生思想理論教育的意識形態教育是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需求。新世紀,我國現代化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不僅要有較高的科學技術水平,而且要具有獻身于祖國和人民,獻身于所從事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崇高理想和信念。因此,提高大學生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素質,是保民族之本,揚民族之威的有力保障,而高校大學生思想理論教育是其重要的途徑和手段。可見,高校大學生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教育的目的與意識形態教育目標是一致的。
2.3思想理論知識的教學與意識形態教育的辯證統一性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開設,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對高層次人才素質的需要,也是大學生成才的需要。在堅持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與意識形態性的辯證統一關系時,應注意兩種傾向:一是一講學科建設,就把它朝哲學、經濟學、歷史學等學科上靠,把思想理論教育課程當作一般的哲學、經濟學、歷史學等知識課程;二是一講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識形態性,就把它等同于傳達黨的現行的路線方針政策,等同于“政治德育”。由于視角不同,高校德育確實存在不同的研究模式。有人強調學科德育,從純粹理論的角度建設德育,突出了德育的學術色彩;有人主張生活德育,努力體現一種與生活本身一致的道德教育的特色;有人強調心理學德育,從價值中立和無批評原則對德育的借鑒出發,使德育詮釋在心理學的模式之中;也有人從文化德育的角度,從古今中外歷史與現實中的文化和道德的關系中詮釋德育,政治德育則由于凸現德育的政治功能成為特定年代的標志。高校德育教育模式作為學術問題,各種研究實驗和設計都應當鼓勵,但是德育教育教學的意識形態性不能由于不同德育模式的存在被消解,不應當回避價值觀問題,不能淡化各種意識形態的分歧。在中國高等教育還不普及的情況下,大學畢業生將來勢必會在國家重要的崗位上擔當責任,或者成為各個領域的領導者、管理者、建設者和勞動者。探討思想理論課程的知識性與意識形態性的統一是理論學科建設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因為這一學科主要研究整體性、中國化、黨的指導思想和意識形態、社會主義現實問題和大學生理想的關系、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培養等問題,是哲學社會科學其他學科無法取代的。而所有這些問題的研究,既是全面加強課程、教材和隊伍建設的學理支撐,又是改革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和改善教學手段必須圍繞的根本。不加強學科建設,只是從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識形態性質出發來強調它的重要性,也不可能提升它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的地位,其師資隊伍也難以得到穩定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既要借助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的學科優勢,又要潛心于自己的學科建設,開拓學科的研究空間。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要兼顧黨的意識形態的需要和大學生成才需求,尋找兩者的結合點,以育人為本,貼近學生;要兼顧理論性和生活性,既體現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理論課的屬性,又貼近生活,以此選擇教學內容和構建教學體系。
3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實踐教學
這門課程具有很強的規范性和實踐性。其教學目標不僅要解決學生對社會道德基本要求和法律規范的知不知、懂不懂的問題,而且要解決信不信、行不行的問題。這一教學目標的實現,完全依靠理論教學是難以奏效的。因為大學生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的形成與發展,需要經過道德法律意識和行為等要素反復內化和外化的運行、發展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實踐教學具有重要作用。要想取得這類課程的實效性,必須在教學方法和途徑上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研究與實驗。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實踐教學,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基本要求和有關知識點,通過開展學生親身參與、體驗的實踐教學活動實現教學目標的教學模式。它包括課堂的實踐教學、社會實踐和有關德育活動等。
3.1實踐教學的功能和作用
實踐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模式,其功能和作用主要是對大學生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質形成與發展施加影響,使其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的內在心理要素發生變化,通過內化和外化的動態過程起到積極的教育作用,以便提高該課程的實效性。大學生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的形成與發展,需要經過道德法律意識與行為實踐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反復內化和外化的運行、發展過程。受教育者主體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形成與發展的內化,是指外在于受教育者主體的體現社會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社會輿論,加上學校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形成的合力,在主體知、情、信、意等內在心理要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心理機制的作用下,使外在的社會道德法律基本要求被受教育者主體所接受和認同,并通過實踐體驗和感悟內化為其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即精神力量。外化過程是指在這種精神力量的支配下,將受教育者主體的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轉化為行為實踐,相對穩定地調節主體外顯的行為。這一過程是道德法律意識和行為等要素不斷運動、發展、變化,由低級到高級、簡單到復雜、量變到質變,從而形成相對穩定的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的動態過程。受教育者主體的道德法律行為作用于外部環境,往往會產生某種社會評價,即人們在實施道德法律行為的過程中依據社會道德法律的準則和基本要求,對其行為實踐所作的價值判斷。其功能是以善惡和法律規定為標準,形成道德和法律行為選擇的正確價值觀。其實質是對受教育者主體道德和法律行為的動機、效果和價值的判斷,是人們道德和法律行為選擇和堅持正確行為習慣的外在力量。
3.2實踐教學的最終目標
實踐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兩個飛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實踐教學的最終目標是激勵、促進受教育者主體的社會道德和法律基本要求的內化和外化兩大飛躍。受教育者主體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形成發展的內在心理要素,包括認知、情感、信念、意志等,屬于意識或精神的范疇,在它沒有客觀化、外在化時,還不能構成完整意義的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形成發展是內在心理要素和外在激勵要素的統一,是觀念、意識和行為實踐的統一。它需要經過兩個飛躍:一是受教育者主體通過學習和實踐體驗,將外在的社會道德法律原則、規范、基本要求等內化為道德和法律意識,從而實現從社會的外在力量到受教育者主體的內在力量,即精神力量的飛躍;二是實現從受教育者主體的內在力量到客觀化、外在化的行為實踐的飛躍。實現這兩個飛躍離不開人們的行為實踐。受教育者主體只有通過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形成與發展的內化和外化的整合才能實現上述兩個飛躍,從而形成其道德和法律行為的相x,-t穩定的特質和傾向。
上述兩個飛躍并不是一次實踐教學或理論教學就能夠完成的,而是需要經過反復多次,分層次、分階段的實施才能夠實現。其中,認同、信奉是重要的層次與階段。
認同,即受教育者主體通過后天學習和實踐體驗,將外在于個體的社會道德法律意識內化為個體的道德法律意識及其精神需要。它是行為主體在認知、情感上,對外在于主體的社會道德法律意識的實施價值、意義的認識趨同,并指導自身自覺行為的一種心理傾向。認同階段的重要功能是受教育者主體將外在于自身的社會道德法律意識和社會需要內化為自身意識、自身需要的認知和情感體驗,并轉化為其自身內在的知、情等心理要素。該階段是確定更深層次內化的基礎,是完成內化和外化運行過程,實現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形成發展兩大飛躍的動力源泉和心理基礎。這一階段的重要特征是實施道德法律行為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自覺性即受教育者主體實施道德或法律行為的主觀動機發自其個體的自我需要,并使這種自我需要與社會需要、社會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相趨同,它區別于特定情勢下的盲從,也區別于在特定外部壓力下的被動服從。
篇5
關于法治實踐活動的學習心得體會范文有哪些?法治教育是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艱巨的任務。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2020參加法治實踐活動個人感想心得優秀范文五篇,歡迎大家查閱!
2020法治實踐活動感想1法制,這是一個并不陌生的字眼,它是社會進步的標志。幾千年來,人類不斷追求的也就是這兩個字。法制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法制教育不僅要宣傳遵紀守法的重要意義,更重要的是認識到:法律不僅是對自制行為的約束,更是捍衛尊嚴、權利的有力武器。
不少同學會認為,安全只是指身體的安全甚至是肢體的健壯和不受殺害。認為只要自己的肢體健全、行動自如那就叫安全。誠然,這確實叫安全,但這決不是安全的全部。我認為,即便是一個具有健全的體格的人,如果他的思想道德水平低下、明辨是非能力不強,糊里糊涂攀兄弟、結姐妹,既有拉幫結派之嫌,又有醉翁喝酒之意;如果他不明不白逞義氣、惹事端,不但喜好隨波逐流,而且希望出點亂子;這表現出來的就是思想上的安全問題。
有了這樣不安全的思想,要平平安安地一輩子做好人,那是很難的。即便是一個具有健全體格的人,如果他沉溺于不良書刊和網絡游戲的精神鴉片,天天吸、處處吸,甚至課堂上忍不住要走神思之想之;深夜里忍不住要越墻泡吧熬個通宵;如果他過早地迷失于少男少女的纏綿悱惻,無端尋愁覓恨、瘋瘋傻傻、癡癡狂狂,甚至爭風吃醋結恩怨,沖冠一怒為紅顏。這表現出來的就是行為上的安全問題。有了這樣不安全的行為,要踏踏實實地讀好書,一帆風順地讀到頭,那也是很難的。
無論是人身安全還是思想安全,亦或是行為安全,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結果的殘酷性。交通事故,游泳溺水事故、體育活動意外傷害事故,課間游戲追逐打鬧偶發事故輕者可以傷及體格,重者能夠危及生命;它們造成的后果是殘酷的。可是思想道德的殘缺、行為方式的越軌比體格不健全更可怕,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我想,那些失去健康的精神追求、迷失正確的人生方向、空有一架活著的軀體行尸走肉的人不就是思想殘缺的產物嗎?這種“產物”充其量只能是沒完沒了地吸取消化父母親血汗的機器,只能成為社會發展長河中的廢物,甚至成為危害社會發展的危險物。生命如此,何其殘酷。
大學生,已經是一個基本成熟的一類人群,有自己的想法,有各種獲取信息的途徑。學會做人是的學問,也是做人處事的基礎,提高思想到德修養關系到自己成長為怎樣的人。提高思想道德修養關鍵還是要靠自己的下意識地努力。多涉獵一些名人傳記等優秀書籍,學習別人的優良品德。每日三省吾身,總結反思自己在處理事情或者與人交往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每天都這樣強化,定能夠改變自己的不良習慣,而建立優秀的道德品質。
2020法治實踐活動感想2“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黨的十八提出以后,儼然已成為我國新形勢下依法治國的新十六字真言。每個國家都崇尚法治,都期待形成全面系統的法制國家。從古至今,各個朝代關于規范性的法律條文都是以當時的具體形勢而提出并成文。立法為執法,為政府的行政行為或是人民群眾的權益利益作保障,出不得差錯,更少不得關注度。
立法的科學化是防止不切合發展實際從而造成法制產生的執行標準,怎么樣的立法程序是科學的,形成的法律法規是契合發展需要的?反腐力度的逐漸加強,對法律執行的要求就更加嚴格,對于反腐倡廉及黨內法規中制度的建設更提出了新層次的要求,必須要確保對反腐行為的預防和控制力度。
執法的嚴格性更是對法律實施過程的保障。任何法令的形成都必須要扎實可行的予以實施,并且確保執法的過程無偏差,不給群眾造成生活和生產上的難題,這是其一;執法過程必須要公正嚴格,秉持公正,不凸顯個人主義和官僚主義,這是其二。
司法的公正性是每一個涉及司法案件的人民迫切需求的,這需要司法機關必須要將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作為最基本的行動準則,將犯罪治理法律化,公正化,容不得一絲錯漏。要禁止司法行為中出現權錢交易現象,這一現象的產生無疑是給我國法制的執行平添敗筆,更影響群眾的滿意度和認可度。
作為一個國家的公民,其首要的行為準則當是知法懂法守法,以法律約束行為,以法律認知行為,以法律辨別是非。依法治國的全面推進少不了全民的參與,需要全民認識到自身行為的重要性,提高社會和諧健康水平。
2020法治實踐活動感想3七月七日參加了由涪陵區教委組織的部編《道德與法治》新教材培訓,時間兩天,上午聽了一年級和二年級《道德與法治》示范課各一節,并觀看了教育部副部長朱之文的講話視頻,下午聽了兩位授課老師的教學反思和縣小學教研室鐘曉菊老師對《道德與法治》新教材的詳細解讀。這一天的培訓,總體感覺是嚴謹且高效,受益匪淺。
伍才英老師上的一年級《校園里的號令》一課,充分利用學校資源,讓學生感受校園里的各種鈴聲,通過聽一聽、辨一辨、說一說、演一演等活動,不僅使學生明確了學校各種鈴聲的含義,并受到了“遵守秩序,快樂生活”的“法治”教育。這節課在兩個地方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有效的組織教學,針對剛入學的孩子,采用對口令、小組競賽、表揚激勵等方式,行之有效,課堂井然有序,彰顯了教師超強的駕馭課堂的能力;二是引入“校園童謠”,學生對“鈴聲下的規范”學得快,記得牢。
羅英老師上的二年級《團團圓圓過中秋》一課,巧妙地把對中秋的學習,用找中秋、知中秋、過中秋、品中秋、迎中秋等系列活動貫穿其中,并緊密結合當地的民風民俗引導學生進行學習,使學生既了解了中秋節的傳統習俗,又得到了“珍愛親情、友情,積極、愉快地生活”的情感體驗。
聽了朱之文副部長的講話,我們懂得了,這次中央統編三科教材一方面是形勢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解決教材存在問題和不足的需要,我們要從落實教育方針,實現教育目標,提升教育質量等高度充分認識新編教材的意義。要準確理解和把握三科統編教材的思想和內容,從理念層面,一是要突出德育為魂,二是要突出能力為重,三是要突出基礎為先,四是要突出創新為上。在內容上,要突出重點,強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國家主權教育和法治教育等內容。對統編教材的使用一要高度重視,二要強化培訓,三要加強教研,四要落實保障措施,五要加強輿論引導。我們對新教材有了更明確的認識。
鐘曉菊老師的培訓,從統編教材的新變化、教材的編寫思路有及教材解讀和教學建議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講解,使我明確了在《道德與法治》低年段,需要摒棄那種認為法治教育就是講法條、講案例的觀念,把傳播法的理念、精神、價值貫穿于兒童日常的生活當中。知道了對于小學低年級而言,一個人如果從小就接受以權利義務、公平正義、責任擔當為主的法治教育,長大后便更有希望成為一名具備規則意識、程序觀念等法治意識的公民。鐘老師的培訓通過課件全面展示,生動而且具體,使人印象深刻,對我們今后的日常教學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培訓是短暫的,付諸實踐是我們艱巨而繁重的任務,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必須經常復習培訓內容,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積極開發合適的課程資源充實教學,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科的教育理論作指導,以課例、課題研究為抓手,以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為目標,創造性地設計課堂教學活動,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020法治實踐活動感想4小學生正處于思想品德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作為思想品德課教師,就要利用好課堂教學陣地,按照新課程標準,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加強思想品德教育,使其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心理健康的“四有”新人。新課程標準確定了思想品德課要以情感態度價值觀為首,兼顧能力目標、知識目標三位一體的課程教學目標。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必須摒棄舊的教學觀念,讓思想品德課程由過去的枯燥乏味的說教式教學變為受學生喜歡的新穎有趣的新課程。
對此,本人結合自身教學實際,就新課程下如何開展思想品德課教學,談一些認識和體會:
第一,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備好每一節課,是開展思想品德教學的前提條件。作為一名教師,備課是最基本的一項工作,備課不但要熟悉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備好教材,還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心理動態,更重要的是要鉆研新課程標準,設計好適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進師生情感交融,實現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目標,從而更好地完成思想品德課重教學的任務,使思想品德課成為最受學生歡迎的課程。
第二,在課堂教學中要處理好教師和學生的關系。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是統一的整體,是課堂教學的主體部分。從人格意義上說,師生地位是平等的,教師必須從主體轉為主導,學生從被動轉為主動,恢復到主體地位上來,使教學過程成為師生間共同參與、交流、互動的過程。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者變為學習的主人。教師通過創設情境,選取典型材料,設計學生活動,以及有針對性的問題等形式來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合作、探究,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學形式單一,時間長了,學生也會厭倦,興趣大減。因此在課堂上可采用自主式、討論式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合作探索的欲望,主動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增強學生參與意識和成就感,使課堂氣氛活躍,興趣盎然,樂在其中。第四,要重視和應用及時有效的課堂評價。初中學生對一切事物充滿好奇,也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贊揚,因此在課堂評價時不能簡單地說對或錯。對此,教師在課堂評價時要采用靈活多樣豐富生動的評價語言,抓住學生的不同特點,給學生一個具體的、恰當的,具有針對性、啟發性、引導性、激勵性的評價,使學生感到學有所獲。
總之,只要教師遵從新課程觀念,認真鉆研教材,選擇靈活多樣、切合學生實際的方法,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就一定能夠上好思想品德課。此次培訓受益匪淺,這對我以后的教學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指導作用,我也會不斷地努力學習,做好自己的工作。
2020法治實踐活動感想5上星期上午,學校舉辦了“法制大會”,講了許多有關青少年犯法的不良行為,從而教育我們作為一個中學生要懂得遵守學校的紀律,國家的法律,將來做一個為他人,為社會做出貢獻的有用之人。遵守學校法則,是我們作為中學生必須遵守的原則。
我們的社會屬于文明社會,可是卻總有不少的青少年做出一些違反學校紀律,國家法律所不容忍的事情,如:抽煙,斗毆,喝酒等,偷竊,搶劫,害人等等,這些都是屬于違法行為,這些行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但這些行為卻會成為他們一生中無法抹滅的污點,會一生伴隨著他們。
現在有許多不良青少年總是誘惑未成年人犯罪,如:吸毒,搶劫,偷竊等。當這些事出現在我們面前時,我們必須認真對待,如:報警等,面對這些不良行為時,我們要理智的拒絕。遠離這些不良行為,從而做一個遵守法律的好公民。我們在學校讀書,要好好努力的學習,鎖定自己讀書的目標,不讓自己對未來迷茫,將來在社會做一個有用的人。
篇6
根據大學生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則,即道德教育應當服從于追求受教育者思想道德修養的改善和提高及服務于社會的發展和文明進步,以及開展大學生道德教育工作的唯一追求目標就是培養受教育者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和提高他們為人民和社會服務的思想品質。當代大學生由于生理上和心理上發育尚未完全成熟,思想可塑性大,如果忽視課堂教育這個重要的領域,道德教育就會缺少較大的優勢。一個人的世界觀的形成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而且在形成中還會有反復。因此,必須把道德教育工作貫穿于教學活動中,讓大學生在學習和掌握專業知識技能的過程中,接受潛移默化的思想道德品質的教育,這樣才能有助于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
二、法學課程教學中進行道德教育的基本路徑
任何一個社會的正常運行都需要社會調節機制來維持正常的秩序,道德和法律就是社會的兩大調節機制,共同擔負著調節社會關系和穩定社會秩序的功能。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務是把某種價值體系、價值觀念、行為和觀念的準則灌輸到人的意識中,使其形成相應的信息、品質和習慣,達到自我調節控制和自我監督的目的。法律體現和表達了階級的意志,是推行國家、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強制手段。人們行使權力、履行義務,不僅要嚴格遵守法律的規定,還要遵守社會公認的道德觀念。它們均屬于社會價值教育范疇,既關系密切,但也有不同之處。在評價大學生是否優秀時,不僅要評價他們學習和掌握知識的能力,同時應從思想道德品質修養和行為兩個方面進行評價,因而,在法學課程教學中,采用法律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有利于使學生掌握道德與法律的平行關系,以及法律與道德的相互交融關系,理解“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為了更好地在法學課程教學中進行大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可以采取下列兩種基本路徑。
1、理論教學路徑
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況下會相互轉化。一些道德,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凸現出來,被認為對社會是非常重要的并有被經常違反的危險,立法者就有可能將之納入法律的范疇。反之,某些過去曾被視為不道德的因而需用法律加以禁止的行為,則有可能退出法律領域而轉為道德調整。道德是法律的評價標準和推動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補充。因此,在法學課程教學中,可以針對已上升為法律內容的最重要的道德問題進行探討,對學生進行道德情感教育,如愛國主義教育、誠信教育、感恩教育、真善美教育,等等。在法學課程教學中,可以利用憲法中有關“序言、總綱、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旗、國歌、國徽和首都”等的內容。民法中有關合同訂立的基本原則,如誠實信用原則、公序良俗原則和公平原則。婚姻家庭法中的“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家庭成員間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等。繼承法中的“繼承人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等等。通過在對上述法學課程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與道德教育。
2、實踐教學路徑
法學課程有其自身的科學理論體系和教學規律,必須根據其自身的特點進行教學。它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必須強化該課程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如案例教學、模擬法庭和其他司法實踐與觀摩活動。案例教學是一種以案例設置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式。相比傳統教學模式而言,它更注重培養學生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批判思維。為了在教學過程中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首先,應當有意識地選擇一些典型的大學生犯罪或者違背倫理道德的案例,在案例分析中寓教于理,將倫理道德與法律相結合。如在法學課程教學中引入馬瑞豐案例和李征案例。這兩個案例的基本情況是:2005年10月4日,馬瑞豐是河南鄭州市某職業學院學生,一直以來都被家長、老師和同學認為是好學生的大學生,但是他為了得到一部手機,竟然伙同社會人員殺死一名出租車司機。2006年8月8日,在河南南陽市新野縣的一個小村莊里,江西某醫學院22歲大學生李征拎著镢頭20分鐘連傷8人,7人致死,其中3人與他有點“小恩怨”。這些大學生的違法犯罪現象不能簡單歸結為是因不懂法而造成的,這種犯罪行為與其他犯罪行為一樣,也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其中個人的思想品德修養與接受的道德教育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其次,對案例的分析不能僅停留于表面,而是深挖掘其所包含的對大學生具有道德教育作用的內容。其三,注重在教與學的互動中進行道德教育。案例教學以來源于社會生活中的真實案例或虛擬案例為基礎,分析該案例中所牽涉到的道德、法律法規等方面的知識點。針對案例中涉及的某些思想道德等問題,教師引導學生綜合利用自己所學知識探尋出妥善的解決方法。法學課程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傳授學生相關的法律知識,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和行為,但是對學生進行道德倫理觀念的灌輸也是法學課程教育內容的一部分。隨著教學手段和方式的現代化,如果仍舊依靠傳統的枯燥無味的“課堂說教”事實上很難起充分發揮教育的作用。法律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沒有經過法律實踐是無法真正學好法律的,與此同時,道德教育也是如此。因此,運用角色扮演、模擬案件等多樣化安排,對真實或模擬的案例進行課堂分析和討論,讓更多的同學通過觀察、評論、角色轉換和辯論等方式,從中學到有用的知識,其優點是能讓更多的同學參與案件的分析,容易從群策群力的多種方案中,鑒別、篩選、產生最佳方案,這種方法不僅能夠使課堂的案例分析深入、實用,而且使學生之間的關系以及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老師不再是單純教育者和大案提供者,而是平等的案件參與者和學生的幫助人;再如打破課上與課下的界限,書本與現實的分割,開辟第二課堂教學,經常性參觀監獄,旁聽有關刑事、民事、經濟、行政案件的審判活動,讓大學生在面對面的親臨感受和事實分析中自覺獲得價值判斷,以此潛移默化地影響大學生的道德情操與道德行為。
三、結語
篇7
關鍵詞:“三個轉變” 教材體系 教學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1)09-115-02
05方案整合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以下簡稱《基礎》課)課程的任務是“進行社會主義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幫助學生增強社會主義法制觀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質,解決成長成才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因而在融合原有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基本內容的基礎上,如何構建大學生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有機結合的新的課程教學內容體系、采用何種教學方式,就成為講授本門課程的思政課教師需要研究和討論的問題。但是,從目前我們所了解到的某些兄弟院校和同行們在講授這門課時也有很多困難。比如。大多數講授《基礎》課的教師都是原來講授《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教師,或者還有少數教師屬于學校的政工干部、學生輔導員等,學科背景各不相同,在教學內容的取舍方面容易出現擅長的內容多講、不擅長的內容少講、略講的情況。也有精于理論的側重講理論,學生工作經驗豐富的教師側重講案例等多種情況。因此。筆者認為在教學實踐中至少要實現“三個轉變”,才能完成《基礎》課的教學任務,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最終打造優質《基礎》課。
一、在教學內容方面,變拼盤式教學為交融、滲透式的教學
在05方案實施以來還有個別院校在這一學期專講《思想道德修養》。下一學期續講《法律基礎》部分。儼然還是原來的兩門課程兩個體系。也有部分教師將整個的教材內容體系完全分割為“道德”部分和“法律”部分,在《基礎》課的教學過程中只是做到了兩個知識體系的簡單拼湊,違背了《基礎》課課改的初衷。
同時。這種簡單的“拼盤”容易造成新課程教學體系的龐雜和邏輯結構的松散,影響學生知識的增廣與統合、能力的培養與提高、知情意行的協調發展等。所以《基礎》課新大綱是以有效指導大學生成長成才為目標,深入探究教學內容之間的相互關聯和邏輯關系,根據道德與法制教育的內在統一性構建起知識內容高度融合、邏輯嚴密、結構緊湊的新課程教學體系。
道德與法律本就具有同一性。二者都屬于“規范”,道德是個人的內在自覺,而法律是一種外在約束。在較長時期內人們共同認可的道德內容也可能發展為法律法規。因此,道德是法律的基礎,道德支撐著法律制度的建立,維系著人們對法律制度的普遍認同感。在《基礎》教材中,思想道德方面的內容和法律知識也是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的。簡單舉例來說,在公共生活方面,教材不僅提到了要講社會公德,同時為了維護公共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人們也要遵守《治安管理處罰法》、《集會游行示威法》、《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等;在樹立家庭美德的同時,也要遵循《婚姻法》;在培育職業道德的同時,也要懂得維護自身權益,如要了解《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
所以,盡管教材在章節設置方面,可以分為“思想教育”、“品德教育”、“法制教育”三大塊,但是這三大塊又具有內在的統一性。有的教師在講課時前兩者側重講倫理學,后者側重講法學,而實際上《基礎》課并不是簡單的倫理學和法學知識的傳授,而是要通過提升生動鮮活的語言和案例來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和法律素養。因而在備課時。教師應該在這方面多做研究。
二、在教學方式方面,變照搬或脫離教材為構建以教材為本、適應教師特點的教學體系
教材體系的主要載體是文字,主要解決教什么的問題。而教學體系是為了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實現一定的教學功能的各種教學組織形式,是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等組成的統一整體。因此筆者認為,教學體系的主要載體是語言,主要解決怎么教的問題。 教材作為一課之本,在教學中,教師照搬教材和脫離教材兩種傾向都是不可取的。照搬教材容易流于單純理論的講授,枯燥乏味。同時缺乏創新。脫離教材隨意確定教學內容又使教學大綱形同虛設,更談不上在特定學時內對學生道德修養和法律素養的全面培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按照“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相協調、與中華傳統美德相承接”的三項原則,根據自己的學術背景和所掌握的案例資料,根據《基礎》課程的教育邏輯體系,重新構建教學內容體系。在這一過程中要根據《基礎》課教學目的的需要。圍繞培養大學生的良好道德品質與法律意識這一主線,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性定位和闡釋,推出體現自己教學藝術魅力的教學內容。如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就對《基礎》的內容重新進行了安排。設置了十個教學專題:適應大學生活、培養優良學風;追求遠大理想、堅定崇高信念;繼承愛國傳統、弘揚民族精神;探求人生意義、創造人生價值;保持健康心理、提高耐挫能力;遵守社會公德、維護公共秩序;學習職業規范、培養職業道德;把握愛情真諦、樹立家庭美德;增強法律意識、弘揚法治精神;了解法律制度、自覺遵守法律。
同時教材不僅是教師教學的依據,它一且進人教學過程,教師就需要根據自己的風格和學生的接受狀況對其進行解讀,并在教學的雙向交流中與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碰撞、激活,進行再加工,賦予教材新的生命力。o思想政治課教師大多有不同的學科背景,同時又有不同的個性特征,因而在講課時有的教師是激情澎湃,容易以情緒感染學生;有的教師則含蓄內斂,娓娓道來,容易以說理打動學生;無論教師通過案例引導學生還是通過理論的講授傳授知識,教師都要以教材為藍本,以大綱為依據。根據自己的學術特點和個性特征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和解讀,最后以自己的語言對教學內容進行二次創作。只有這樣,所講授的內容才是有血有肉鮮活生動的。
三、在教學表現方式方面,變說教式的意識形態教育為潤物無聲的滲透式教育
《基礎》課是四門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中唯一一門與學生生活學習聯系密切的側重應用的理論課。我們好多教師在講授政治理論課時會偏重于理論的講授,同時還伴之以相對乏味的語言,可想而知教學效果會如何。
在講授《基礎》課時。由于里面的內容大多是大學生比較熟悉而且有所感悟的方面,因而可以搜集一些反應大學生活的典型案例,通過分析案例和讓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和發言,使得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師的觀點進而達到意識形態教育的目的。
在教學工作中,我們一般是采取以下方法來提升《基礎》課的教學效果:
1.發放調查問卷,對學生進行抽樣調查。把握學生的思想動向。每學年的第一學期我們都會給新生發放調查問卷。就學生的入學適應問題、情感心理問題、理想信念問題、法律知識方面等進行調查統計。以便在教學內容中穿插一些學生感興趣或學生們存在的思想認識方面的共性問題。
2.通過在大班授課之后的小班討論環節,充分調動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以往之所以《基礎》課不受學生歡迎,關鍵問題就是教和學的分離。由于思想政治理論課一般都是幾個自然班同時在大階梯教室上課,由于時間問題,師生的交流幾乎沒有可能。所以在學生的課余時間我們專門安排了小班討論時間,這樣課上得不到解決的問題可以在課下解決。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辯論、討論、表演節目等多種形式表現他們對所關注問題的理解。這種小班討論的方式無疑在調動學生學習和參與積極性方面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篇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4156(2014)08―098一03
黨的十確定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基本國策,要求繼續“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增強全社會學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識”。高校作為大學生接受法制宣傳教育的主陣地,在大學生法制教育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從我國高校法制教育的發展歷程來看,高校法制教育的目標發展經歷了由普及法律常識到增進法律意識再到提升法律素質的奠基階段、鞏固階段和發展階段。作為高級階段的發展目標,提升法律素質是一個不斷延續的實踐過程,是在制度化的法律知識和法律意識生成途徑中形成的,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遵循基本認知規律對創新高校法制教育理論、加強和改進高校法制教育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一、建構主義是增強高校法制教育有效性的理論基礎
目前,高校大學生法制教育主要是通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以下簡稱“基礎課”)的教學和極少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效果甚微,實效性不強,很難滿足大學生對法律知識的需求和渴望。現階段,高校法制教育重在提高法律素質,培養法制觀念,需從建構主義視角加強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意義性和情境性,并以此理論觀點為支撐,應用于高校法制教育實踐的各個環節。
(一)建構主義創新高校法制教育認知方法,增強法制教育實效性
法律知識作為一般知識和其他專業知識都是大學生知識結構的合理組織部分,是增強法律意識、提高法律素質的重要前提。我國高校目前的法制教育存在重知識不重理念,重課堂不重實踐,教育內容寬泛,教育手段單一、教育環境缺乏等一系列問題,嚴重影響法律知識的獲得,導致大學生法律意識淡薄、法制觀念薄弱,制約和影響高校法制教育的實效性。而建構主義尊重大學生的認知規律,注重大學生法律知識學習的主動性,提倡自身在原有經驗基礎上自主建構“法律體系”,優化法制教育內容、剖析案例實質、培養法制觀念等,提出許多有效教學方法,對現實法制教育課堂教學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從而有助于增強高校法制教育實效性。
(二)建構主義促進道德規范向法律規范的正遷移,促進法律素質的提高
建構主義強調學習者在原有經驗基礎上的主動性、意義性、情境性建構。在高校法制教育中,大學生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原有經驗基礎,在法律素質培養中借鑒道德認知,在道德規范基礎上主動建構公平正義的法治理念。張會峰認為法律基礎教育是“介于‘問題’(知識教育)與‘主義’(價值教育)之間的教育”,“主義”教育是法律基礎教育的終點。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必須有效結合,因為二者在促進人的發展和實施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過程中,具有他律與自律、懲罰與激勵、普遍性要求與層次性要求、現實性規范與理想性追求的功能互補性。加涅的智力技能層次理論認為知識的學習過程分為三步:辨別學習一概念學習一規則學習。在法制教育中,大學生法律素養的提高就應該遵從此條規律:道德與法律的正遷移一法律基礎的學習一法律素質的提高,只有遵循這樣的規律,才能提高法制教育的實效性。
(三)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是建構主義理論在高校法制教育中應用的最新成果
“六五”普法規劃明確規定,要根據青少年的特點和接受能力,結合公民意識教育,有針對性地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引導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識,養成遵紀守法的行為習慣,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公民。高校法制教育要根據這一目標,結合大學生的思想發展過程,推動法制教育活動朝著這一方向發展;要針對大學生成長過程的需要不斷地更新具體的法制教育目標,以適應將來社會的發展需求。
二、建構主義發展和完善高校法制教育理論
建構主義理論強調學習者知識學習的主動建構性,它所倡導的知識觀、學習觀、學生觀和教師觀對高校法制教育實踐具有指導作用,是增強高校法制教育實效性的重要保障。建構主義視角下發展和完善高校法制教育理論,必須樹立正確的知識觀、學習觀、學生觀和教師觀。
(一)以提高法律素質、增強法治觀念為目標的知識觀
提高法律素質、增強法治觀念是高校法制教育的最終目標,法律素質的提高源于法律知識的了解運用,要求大學生法律基礎學習具有主動性,通過原有法律基礎知識的內部建構,并在一定的社會文化環境中運用法律思維解決具體問題,將具體的法律基礎知識內化為法治觀念,進而提高自身法律素質。因此,高校法制教育應側重于法律原則、法律規則、法治理念的教育,只有這些才是把握法制教育的尺度,教育主體應該樹立正確的知識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基礎,在現有道德水平的基礎上加強道德與法理的學習,通過道德與法理原則的結合,提高大學生自身的法律素養,進而增強高校法制教育實效性。
(二)以增強法律運用能力為目標的學習觀
高校法制教育中的知識觀決定著法制教育的學習觀,有什么樣的知識觀就有什么樣的法制教育的學習觀。建構主義視域下高校法制教育學習觀與其他理論既有相似之處,也存在不同,它更強調學習的主動建構性、意義性、情境性,以期在實踐中增強法律運用能力。
1.法律基礎學習的主動建構性
法律基礎學習是對法律體系的主觀系統建構,要求大學生對法律知識主動探索、主動發現,不僅要接受客觀知識,還要積極主動地建構對知識的理解,變知識的單向傳輸為雙向活動轉化過程。法律具有穩定性,法律基礎學習無論是自我學習還是單向的灌輸都要求學習者主動地記憶,學習者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利用自己原有的認知結構去詮釋、認同新知識,賦予其一種新的意義,將其內化為“原有的經驗知識”。法律素質的提高不僅要求法律知識的增多,還需要在客觀的“原有的經驗知識”基礎上主動建構對不同法律規范的理解,增強自身法律素質。
2.法治理念培養的意義性
意義學習的主動建構活動對大學生法律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法制觀念、法律素質的培養不同于法律規范學習,學生應把握法律概念、法律原則、法律規則的復雜性,能從法的價值去分析、思考問題,并能在實踐中維護自身及他人合法權益,真正理解踐行黨的事業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憲法法律至上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內在要求。高校法制教育的對象大部分是非法學專業的大學生,高校應該轉變教育觀念,讓學生在原有經驗知識的基礎上理解法的精神,運用法律思維,注重培養大學生的法制觀念,提高法律素質。
3.法律規范學習的情境性
法律規范存在于一定的假定條件中,法律條文的適用在不同的假定條件中有所不同,假定條件作為法律條文的要素之一,相當于現實情境,是大學生理解法律條文、詮釋法律意義的重要因素。社會現象千變萬化,具體的情境對大學生理解法律條文、法律原則、法律精神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一條法律條文可能適用于多種情境中,一種情境也可以適用多條法律條文。高校案例教學是學習情境性的最好詮釋,從最真實的案例中、從兩難的情境中建構法治精神,增強法律意識,貼近實際、易于理解是大學生建構自身法制觀念、提高法律素質的最好途徑。
(三)注重自身培養的學生觀
認知主義者喬森納認為,受日常生活經驗和過去學習的影響,學習者的頭腦中會形成一定的知識經驗,即先前經驗,每一位學習者在面對新的信息時總是在自己的先前經驗的基礎上以特殊的方式來建構對新信息、新問題的理解,從而形成個人的意義。在高校法制教育中,只有大學生個體主動地建構與理解法律知識,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他們接觸道德觀念總是先于法律知識,將社會道德具體化到個人身上就成了大學生獨特的品德。因此,學生應該成為學習的主體,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通過意義建構和系統建構加強法制觀念的培養,不斷提高自身法律素質。
(四)以幫助和引導為職責的教師觀
建構主義認為學生是法律基礎學習的主體,通過法律基礎知識主動地理解與運用提高法律素質,即借助教師和同學等“專家”的幫助,通過對必要的法律知識的意義建構獲得。在建構主義的視野下,教師的作用已不在于給予真理,而是在確定的經驗領域里,在概念建構上給予學生支持和控制。高校法制教育中教師應該樹立正確的教師觀,要成為學生法律知識學習的引導者和幫助者,通過各種有效途徑強化大學生“基礎課”學習,成為大學生法律素質培養過程中蘇格拉底式的“助產士”。
三、建構主義視域下加強高校法制教育的對策建議
加強和改進高校法制教育要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尊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意義性和和情境性,并重視學生的觀點和經驗,要求教師在“基礎課”教學中應該遵循“少而精”的原則。針對以上原則,筆者結合建構主義相關理論主要提出以下四點建議:
(一)優化高校法制教育內容,提倡隨機通達學習
高校作為大學生法制教育的主陣地,其主要途徑是“基礎課”教學。目前,高校“基礎課”教學執行"05方案”,法律基礎知識部分主要分布在第七章“增強法律意識、弘揚法治精神”,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覺遵守法律”兩章中,內容龐雜,教學課時短,嚴重影響法律基礎部分教學的效率和成效。因而,需要有效地利用時間,整合法制教育內容,將高校法制教育的內容分為不同層次、不同模塊,實現模塊化教學,以節約課時,提高實效性;需要探索和創新教學策略以適應“05方案”的要求和教學方式的改變。隨機通達學習的教學方式以其鮮明的認知性、靈活性和多元性等特點有利于促進高校法制教育中大學生法律基礎學習的正遷移。
(二)采用支架式教學法,提高大學生法律素質
建構主義者認為支架應該是一個完整的概念體系,起點知識應該高于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教師必須對學生的現有的法律知識和法律素質有充分的了解,通過課堂教學設置學生應該達到的目標。從支架的表現形式來看,常見的學習支架可以分為范例、問題、建議、工具、圖標等,通過支架式教學可以對大學生法制素質培養提供有效幫助,使其能夠順利解決遇到的法律困惑,提高學習的興趣,促進其主動學習,并能在學習過程中將外部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知識,提高法律素質。它為學習者提供了有效的學習方法,有利于提高自身學習能力,促進大學生的意義建構。
(三)提高教師自身法律素質,發揮認知學徒制教學方法的作用
教師是大學生法律素質提高的幫助者和引導者,教師的法律思維方式、法制觀念等對學生具有示范作用,能通過示范、指導、清晰表達、反思、探究等方法使學生能夠主動地學習。對于法律條文的理解記憶,教師只能通過灌輸的方法傳授僵化的法律知識,但對法制觀念的提高,學生跟隨教師從多個角度觀察、模仿“專家”在解決問題時所外化出來的認知過程,從而獲得可認知的法律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法律思維,從而逐步提高法律素質。
(四)強化實例教學,增強高校法制教育實效性
高校法制教育強調實例教學旨在增強大學生法律知識認知的真實性、具體性和實效性,使學生在一個完整的、真實的問題情境中,通過主動學習和合作學習,促進學生反思,提高知識遷移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高校法制教育過程中創設具體的問題情節,基于問題的分析方法,對具有感染力的真實事件或問題進行學習,即創設問題、確定問題、自主學習、協作學習、效果學習。要求學生完成對所學法律知識的意義建構,即讓學生掌握對具體案例所反映的法律知識的要點、本質、精神的深刻理解,在真實的環境中去感受、領會,通過聆聽或講解所獲得法律知識的適用原則、規則和法的精神實質,培養良好的法律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篇9
一、加強高職生法制教育的意義
1、構建和諧社會,實現依法治國的必要手段。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增強全民法治觀念,離不開法制教育。隨著職業教育的發展,高職院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在校生人數眾多。作為教育主體,高職院校在提升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也應當注重提升學生法律素養和法治觀念,培養出具有權利意識、法制意識的公民,為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實現依法治國,構建和諧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2、凈化高校法治環境,維護社會穩定的迫切需要。近年來高職學生各種犯罪屢屢增多,有些學生年齡低、閱歷淺、價值觀不完善、自我約束能力差、受到不良環境和因素的影響容易沖動或走上違反犯罪的道路。高職院校加強法制教育可以提升對學生法治精神培養,引導學生運用法律武器正確解決問題,使學生能夠知法、守法、用法,減少和預防學生違法犯罪案件,維護校園安全乃至社會穩定。
3、提升高職生法律素養,增強社會競爭力的現實要求。在依法治國的今天,法律素質已經成為個人綜合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的教育目標不僅僅是培養懂專業、會技術的專門人才,也要培養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的學生。加強法制教育,可以提升高職生法律素養,為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在當代高學歷、強競爭的社會為高職學生的職業發展保駕護航,促使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加快職業發展。
二、當前高職院校法制教育的實效性問題
1、高職院校普遍對法制教育重要性認識不足。加強法制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在高職院校教育實踐中,法制教育往往散見于各類德育教材中,如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職業道德與法律》。法制教育所占內容較少,往往課時也較少,任課教師著力于完成教學任務,學生著眼于通過考試,沒有培養應有的學習興趣,更難以通過法律教學傳授法律知識,提高學生法律素質。
2、法制教育形式單一,缺乏有效的教育方法。課堂教學是我國高職院校法制教育的主渠道,普遍開設的法律基礎課程也就成為對高職生進行法律教育的主陣地。法制教育基礎課程知識點多,內容龐雜,教師多采取單一灌輸的教學方式,簡單地進行一系列知識羅列和堆積,學生沒有深入理解,在指導自己行為上很少得以體現。典型案例分析、模擬法庭、社會實踐等因為課時限制而不能進行,淡化了法律教育的實效性。
3、法制教育內容與實際脫節。高職生不同于其他本科院校以學科式教學為主,注重理論的掌握,而應當側重于實踐能力的培養。但是,目前高職院校法制教育課程與普通高校法制教育課程完全統一,并沒有任何區分,這與高職院校的辦學特點不符。[1]同時,高職院校的法律基礎課程也是泛泛而談,缺乏專業針對性,高職生難以從現有的法制教育中獲取專業相關的法律知識。
4、師資隊伍薄弱,難保法制教育的實效性。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缺乏法律專業教師,法律基礎課程也大多由德育課程教師兼任。有些教師法律理論基礎知識薄弱,甚至其本身缺乏法制觀念,沒有正確的理論和實踐知識。這種現狀既影響了法律基礎課程的教學效果,更影響法制教育的實效性,導致高職生雖接受了法制教育,卻不懂法,頻頻犯法,更不會運用法律知識維護自身權益。
三、提升高職院校法制教育實效性的有效途徑
(一)以學生為本,建立科學、實用的法制教育課程體系。
1、以專業為導向,增加與專業相關法律知識內容。各個專業都有專業領域內的法律法規,如衛生法律法規,建筑法律法規、教育法律法規,勞動法律法規等。法制教育要結合不同的專業方向,側重于介紹專業相關法律知識,引導學生遵守職業法律規范,判斷職業違法行為。如針對醫學類專業的學生,在介紹基礎法律常識的同時,要加強學生對刑法、執業醫師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侵權責任法等法律法規的學習。針對工程管理類專業的學生,要多介紹一些與其專業相關的工程質量管理法律知識、建筑法律知識、經濟法律知識等。同時,許多高職生就業時需要考取相關職業資格證,教師在授課時應當參考職業資格考試大綱內容進行授課,促使高職生學習正確的行業活動行為規范,為保證其將來走上工作崗位能恪盡職守打下堅實的法律基礎。
2、因材施教,分階段分情況安排法制教育內容。高職生學制一般為三年,需要根據不同的學業階段,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融入法律教育。大一剛入校,學生活動主要在校內,應加強校紀校規、基礎法律知識引導。大二時期,有部分學生已經走上社會,如兼職、社會實踐等,應當加強勞動人事、人身權益保護法律法規等引導。大三階段,學生面臨實習、就業,應當加強合同法、勞動法以及與專業相關等法律法規引導。這樣不僅使學生法制教育貫穿整個大學階段,更能使法制教育融入日常學習生活,培養學生遵紀守法的優良品質。
3、創新教學手段,注重教學形式多樣化。當前非法律專業學生所接觸的法律知識課程一般為《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在此基礎上要增強教學效果,需要拓寬法律知識學習和傳授的途徑,使學生能從課堂中真正汲取知識。[2]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外時間,組織學法講座、交流會、培訓班、法律知識競賽、學法演講、辯論賽等活動來了解和學習法律知識。同時注重法律實踐的開展,通過法律咨詢服務、法律案例分析、法規宣傳等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理解并靈活運用法律知識。
4、加強對學生的警示教育,用現實案例喚醒高職生對基本法律常識重要性的認知。由于學生接觸社會渠道較多,學生能夠接觸到較多的負面信息和事物,在對這些負面信息和事物認知、判斷、分析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就容易產生一些錯誤的思想。如河南牧業經濟學院的小鄭在網絡信貸無法償還后,不知道如何挽救,最終選擇了自殺。四川師范大學在與同學發生矛盾后,未采用正當合法的方式解決問題,最后殘忍地將同學殺害。因此,法制教育課堂上不僅要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識,更應當結合實際,與高職生學習生活相聯系,使其樹立法律意識,正確處理各種問題。
(二)以師資為保障,加強法制教育教師隊伍建設。
1、充分發揮高校輔導員法制教育職能。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根據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的要求,法制教育能力也是輔導員基本職業能力之一。輔導員是學生在校期間直接接觸最多的老師,最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態和成長需求,要加強輔導員在高職院校法制教育中的作用,利用自身優勢將法制教育滲透到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中。及時對學生違法違紀行為進行嚴肅處理,運用案例分析、宣傳警示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法律意識教育,能運用法律知識指導學生對日常遇到的各種復雜問題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探究解決問題的辦法,進而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學法、守法和用法。
2、加強專業教師隊伍建設。高等學校的法律教師不僅要熟悉學校教育規律和青年學生成長規律更應當具備比較系統的法律學科知識和較高的法律素質。高職院校應根據自身條件,積極引進高層次、高水平法律專業人才,適當聘請部分長期從事司法實務或法學教育工作的兼職教師,形成一支專兼結合,理論水平與實踐能力并重的高素質法制教育師資隊伍。
(三)優化環境,營造良好的校園法制文化氛圍
1、加強法律法規宣傳,為校園法制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環境。校園內通過公告欄、宣傳欄、黑板報等媒介,同時依托網絡資源,在學校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對學院章程、教育法律法規、專業法律法規知識進行宣傳。宣傳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貼近實際,學生易于接受,能夠有效提升法制教育的實效性。
2、積極開展法制教育講座。高職院校可以聘請當地司法機關、學院法律顧問等一線法律工作者定期或者不定期開展法制教育講座。運用他們的專業知識,為學生分析各個真實的案例,使得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感受到法制文化的氣息,明白法制的重要性,崇尚法制威嚴,自覺遵守法律法規。
篇10
一、要正確認識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的關系
1.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新課改中,學生全面發展指的是“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以德為先向來是學校所重視的教育內容,在小學低年級獨立開設了《品德與生活》、高年級開設了《品德與社會》,并在學科教學中滲透道德思想教育。顯然,這足以說明道德教育的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因為,學校在青少年時期進行的思想教育和情操陶冶,對于孩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孩子一生的奮斗和成長將產生長遠而巨大的作用。然而,滲透法制教育,并不意味著將替代道德教育,而應該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的。
2.道德教育代替不了法制教育。僅有道德教育是不是就可以了呢?道德教育是否可以替代法制教育呢?當然,道德教育是替代不了法制教育的。長期以來,學校在道德方面的教育力度是很大的,但反思離開學校后的青少年,特別是成績優異的青少年,他們“從小到大”都是在道德思想教育下成長的,可是何會出現不負責、不愿意承擔責任、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等種種跡象呢?這常常令人感到遺憾。當然,走向犯罪道路的原因很多,但終究仍是因為法治意識淡薄,從小就喪失法制觀念的教育所至。難道要讓孩子等到長大后“背背”幾則條例就會“受益終生”嗎?從學校教育角度來反思,過去我們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常常是相互脫節的。因為道德標準與法制是有相當大區別的,“合理不合法”現象是屢見不鮮的。雖然道德與法制有它的標準定義和獨自的解釋,但筆者就學校教育角度看,認為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的最大區別在于:道德教育重在講“情”和“思想”,法制教育重在講“理”和“制度或規范”;道德教育往往只說“好”的一面,“不強調責任擔當”,很重視教育學生“應該怎樣做或鼓勵怎樣做”,但缺少法制的“如果不這樣做會是怎樣或這樣做必須遵守的規則”這些內容。例如,學校從小就教育學生尊敬老人、愛戴老人,可是我們看到一個高中生問母親要錢打游戲,因未得到錢而用刀將其母殺害,當母親死后他仍奔向游戲室,且不認為自己有錯(認為其母親不給錢,就是母親的錯)。這樣的案例很多。雖然所有責任都歸在“不懂事”的孩子身上,但從學校教育看,只有道德教育或單靠道德自律無法達到教育效果。因為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教師只要把尊敬老人的思想傳授完成即可,因而缺乏滲透法理的制度和規范約束的教育,學生往往認為這樣也可,那樣也行,而且只會從自身利益去想,從而使學生在試卷上的答案與實際生活的做法相反,認為老人應該尊敬自己,老人應該善待自己,自己可打殺老人。例如,我們教育學生“承諾過的事”應該做到,而未滲透如果承諾過而未履行將帶給對方造成損失,而這種損失是要擔責的。例如,某公司贈送奶粉,事后查出奶粉中有有害物質,所以法院判決公司要承擔責任。這就要引導學生認識到:不能因為做好事,就可忽略自身的過錯。滲透這一法制教育很重要。不單是學生,而且成年人往往在這一觀念上都停留在道德層面上。道德往往只從某一個方面看待問題,而法制會從多角度看待問題。這對形成法制觀念很重要。學校法制教育就是道德教的有力補足,而不是替代關系。當然,滲透法制教育不是從一個個案例進行說教,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用法律法規、制度觀念、法制的理念的視角去看待和處理問題,而不是從“自身的道德想法”看待和處理問題。因此,在加強道德教育的同時,還要滲透法制教育,讓小孩在長期的滲透與熏陶下,逐步形成良好的法治意識。
二、要正確認識滲透法制與法制教育的差異
理清什么是滲透法制,什么是法制教育,對于教師進行課堂教學十分重要。滲透法制不是拿著“字典”般的法律法規進行說教,不是強制性地拿法規條文讓學生背或記。例如,學校經常邀請司法部門、公安部門等到校進行的法制、禁毒、反等教育宣傳,這屬于法制教育;學校專門開設的法制課程或法制主題班會,屬于法制教育。滲透法制是在除法制課以外的其他學科教學中滲透法制思想或知識。滲透法制就像滲透思想教育一樣,自然而然地、悄無聲息地滲透到教育教學中。法制觀念或法治意識的“養成”是需要長期培育形成的,不是簡單地接受某次專題法制教育就能形成的。這就需要在平常的學科教學中滲透好法制教育,讓孩子既能用道德的標準看待問題,又能用法制意識處理和解決問題。
三、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
當前我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許多孩子在這種優越的環境下成長,他們受長輩和父母的寵愛,自立意識差,依賴性強,缺乏責任意識,慣于享受別人為自己服務,不懂得如何關心他人。對于小學生來說,培養他們的責任意識,使他們學會關心別人,學會認真投入,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情。因此,需要從學校、家庭、社會這幾方面來培養小學生的責任意識。學校在學科教學中應主要滲透幾方面的責任意識:
1.對自我的責任意識。對自我的責任意識是指對自己的學習負責;自己的事自己做,對自己的生活負責;珍愛生命,對自己的生命負責等負責。
2.對家庭的責任意識。對家庭的責任意識主要體現在對家庭的支持,如幫助做家務;對家人的尊敬,如尊重長輩,在重要事情上征求他們的意見等。
3.對同伴的責任意識。一個人不能只想著自己,心中要有他人,不僅要對自己負責,還要對他人負責。具有這種責任意識的人才會尊重、關心、理解、信任他人,遇到別人有困難時會挺身而出;當同伴有困難時要助上一臂之力,等等。這才稱得上對同伴負責。
4.對集體的責任意識。對集體的責任意識是指對自己所屬的集體,即班級、學校的發展、榮辱等負責。例如,關心集體,熱愛集體,積極參與集體的活動,對于集體出現的問題敢于面對,敢于挺身而出去解決,不做有損集體榮譽的事情。
5.對社會的責任意識。古人說“先天下之憂而憂”,主張“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意思是每個人對自己的祖國都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對國家的責任、對社會的責任是全部人生責任中最崇高的一種責任。對于小學生來說,對社會的責任意識主要表現為關心熱愛自己的國家,遵守社會的行為規范,參與有益的社會活動等。
雖然過去我們教育學生“愛自己、愛他人、愛集體、愛祖國”,但這與法制教育是有明顯區別的。道德教育主要是引導學生形成好思想,做好事,并沒有指出“如果不這樣做”會是怎樣的結果,未明確一個人在集體中所應履行的義務和責任。法制教育更強調的是責任與擔當。另外,培養學生民主意識、義務和權利意識等都可以通過學科教學滲透,并結合班級管理、學校活動以及孩子身邊的事例進行滲透。例如,班規班紀的形成應該由學生參與進來,班干部的選拔不是班主任說了算,而應該由學生選舉產生,讓學生真實體驗什么是民主、什么是權利、應該承擔怎樣的責任。
四、要掌握學科滲透法制教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