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思想政治課的意見和建議范文

時間:2023-12-19 17:51:3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思想政治課的意見和建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對思想政治課的意見和建議

篇1

關鍵詞:高效課堂;昌都;思想政治;民族風俗;“三觀”教育;維穩

中圖分類號:G633.2

隨著自治區內“普六”和“普九”的相繼結束,昌都市基礎教育也得到快速發展。各縣、區小學、初中和局直高中在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方面均成績明顯。筆者是在民族地區長期從事初中和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工作的教師,在昌都控輟保學,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教學質量,創新教研新模式,努力改善辦學軟硬件等方面大背景下,昌都的思想政治教學方式、教學手段,教學質量提升等卻呈現下滑趨勢。

筆者認為,要提高昌都思想政治教學質量,拓寬思想政治教學方式、教學手段,提高思想政治教學針對性,明顯改善思想政治教學對學生德育教育影響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打造思想政治高效課堂顯得尤為重要。

一、打造思想政治高效課堂重要性。

1.打造思想政治高效課堂,對創新和改變現有思想政治課教研模式能起著積極促進作用。目前,昌都思想政治教研(備課)活動僅僅是停留在聽、評課,集體備課,討論重難點,學進度等淺層次上。要想創新思想政治課教研模式,繼而為其他學科的教研提供可借鑒,可復制模式,打造思想政治高效課堂就顯得尤為必要。

2.打造思想政治高效課堂將極大的提升思想政治課的教學質量。因受到中考開卷考試影響,學生只知道死記硬背,這就造成初中思想政治教學質量下滑。同時高中生學習方法單一,也只知道死記硬背,高中政治教學效率低。

3.思想政治課因其特殊的教學內容和該科目對學生德育滲透式教育的優勢,則提升思想政治課教學質量將對學生德育和“三觀”教育將起著極大促進作用。

4.打造思想政治高效課堂對整個基礎教學改革起著積極的借鑒和促進作用,同時還能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動手、動腦的機會和能力。

二、思想政治高效課堂的評判標準。

目前,國內對高效課堂的定義和判斷標準呈現出多元化解讀。在昌都特定的民族、宗教、社會、經濟、文化、習俗、教育發展等情況下,判斷思想政治高效課堂應從以下三方面分析。

1.在有限的時間內能否最大化的完成預設教學任務,達成預先設定的教學效果。

2.因特殊的社和歷史等綜合因素,昌都乃至在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旗幟鮮明、態度堅定反對“達賴”集團分裂勢力,穩藏固邊成為壓倒一切的政治任務。因此,在昌都評判是否是一堂思想政治高效課堂,就要看在有限的時間內,課堂教學過程、教學設計、教學內容能否對學生起到最大化的德育教育,能否使學生在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反對“達賴”分裂勢力,穩藏固邊等方面取得共識,取得認同。

3.是否是一堂思想政治高效課堂,就是要看師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能否做到配合默契,是否感到愉悅,是否減少說教。

三、昌都政治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因受到文化、社會發展程度等因素影響,思想政治課教學形勢不容樂觀,主要表現為:一是,因藏語是學生母語,日常交流、學習,學生習慣使用藏語,故學生漢語基礎非常差;二是,昌都交通落后,網絡、電力等基礎設施薄弱,學生對新聞、報刊等新興媒體接觸少,知識面窄且閱歷不豐富,存在思路不活,解題僵化,不能學以致用;三是,昌都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傳統、單一,學生習慣死記硬背,談不上靈活運用,舉一反三;四是,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缺乏與愛國主義教育、民族團結教育進行有效的契合;五是,教學理念、手段、方式有待創新。目前教師仍然是一本書,一只筆,一張嘴,教學仍然是填鴨式;六是,整個社會和教育系統對思想政治教學重要性認識不夠,思想政治教學質量呈下滑態勢。

四、打造思想政治高效課堂的對策。

1.加強外因。一是,加強教育教學基礎設施、設備投入力度,為教學質量提升,提供必要教學硬件;二是,更新教師和管理者理念,使教師和社會認識到思想政治教學在加強學生德育教育重要作用;三是,加大初、高中思想政治銜接教材開發和使用力度;四是,加強各學校網絡、視頻連線、新聞媒體等資源建設。

2.苦練內功。一是,加強備課,增強教學吸引力,適當使用導學案教學;二是,改變傳統教學模式,運用現代教學手段輔助教學,比如新聞視頻、網絡熱點、社會典型案例等來輔助教學;三是,適當讓學生給學生上課,發揮教師組織者功能,體現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四是,教學知識要融于生活常識,盡量貼近學生生活,引起學生共鳴,教學走進愛國主義基地,兵營,卡若遺址,革命烈士陵園等基地;五是,注意把握好交流、討論、探究的實效性,嚴防課堂紀律松弛和無序。

五、打造思想政治高效課堂的建議。

昌都作為康巴重鎮,東大門,民風淳樸但卻彪悍,在打造思想政治高效課堂的過程中應抓好以下工作:

1.加強和重視本地區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和“三觀”教育,為打造思想政治高效課堂創造有利條件。

2.改變思想政治教學評價體系,逐步弱化唯分數論,積極建構建和加強學生在學習、成長過程中的道德評價。

3.努力提升本地學生漢語水平,不斷加大電化教學設備投入。

參考文獻:

篇2

一、在課程目標中凸顯公民意識教育目標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要求我們更新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培養素質良好的公民?!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明確提出,要“加強公民意識教育,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公民。”現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于2004年頒布,課程設置主要從國家角度出發,體現國家意識形態教育,以實現政治社會化功能和社會控制功能。其中,公民意識教育目標處于時隱時現狀態或缺失狀態。

當代公民是權利公民、國家公民、社會公民和世界公民四重身份的統一,思想政治課程應在個人生活、國家生活、社會生活、國際生活中培養具有公民意識、公民能力、公民德行的復合型公民。于時展和時代思想成果而言,現行課程標準的培養目標具有一定的滯后性,這需要教師堅持與時俱進,順應時代要求,在思想政治課程總目標中自覺提煉公民意識教育目標。此外,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從“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提出分類目標要求,以公民意識教育的角度可歸納為三個層次:公民知識和意識、公民德行、公民參與能力。因此,筆者建議在思想政治課程目標中提煉并凸顯公民意識教育目標,詳見下表。

二、在模塊目標中提煉公民意識教育要素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推進過程中、多元文化的選擇中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公平、合作、判斷、責任等公民素養,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能力,是課程四個模塊的目標之一?!镀胀ǜ咧兴枷胝握n程標準(實驗)》設置了每一個模塊的內容標準,并提出了每一課的內容目標。模塊目標重在引導學生以國家視角看問題,培養學生的宏觀思維能力,而較少從微觀視角引導學生如何做一個合格公民。教師可結合不同模塊的教學,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在模塊目標中明晰公民意識教育的目標和方向。

例如,培育公眾現代化的科學精神、民主法制意識和能力、較強的政治參與能力、積極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較強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尊重知識和人才的實踐理性、習慣平等競爭的主體人格、追求道德完善的價值取向、自覺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注重個人價值和社會效益有機統一的實踐理性、義利兼顧的人生追求等。下表是在模塊目標中提煉公民意識教育要素的示例。

三、在單元目標中設計綜合性公民意識教育活動

思想政治教材在每一單元結束時,都單獨設計了“綜合探究”。其設置目的之一是通過相對集中的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系統地梳理本單元知識,并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探究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現有教材中的單元綜合探究重在知識探究,缺乏一定的開放性和實踐性,學生很難做到學以致用。筆者建議教師可從學情出發,和學生一起提煉公民意識教育目標,并以此為主題開展綜合探究,開發并實施公民意識教育實踐活動。

以《政治生活》為例,每一單元可以設計的公民意識教育實踐活動建議如下表(見下頁)。

在單元探究中設置的模擬聽證會、模擬政協、模擬聯合國等活動,各自都具有比較規范的程序和格式。以模擬聽證會為例,有“調查問題——選擇課題——收集資料——解決方案——聽證展示——總結經驗”等六個步驟。常州市鄒區中學學生在學習了《經濟生活》《文化生活》之后,結合本地是全國燈具集散中心的實際,經過調查研究,提出建造一個以燈為主題的文化廣場,并提煉出本鎮的文化內涵。鄒區中學師生邀請相關專家、官員參加了模擬聽證會,并將聽證會方案遞交給鎮政府。最終,鎮政府采納了同學們的意見,籌建了鄒區燈文化廣場,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文化效益。

各種公民意識教育活動雖然方式不同,但共同點是引導學生將所學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把關注自己、關注社會、關注未來鏈接成一體,將自身與公共事務緊密聯系起來,以公民身份關注、介入廣闊的社會生活,積極參與公共事務管理和社區服務活動。學生在親歷公共政策的產生、研制過程中,公民意識得以主動養成、公民道德得以主動建構、公民素養得以主動提升。同時,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成為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學習方式,獨立、自主、富有責任感的現代公民人格不斷內化為學生素養,并外顯為學生行為。這也正是在單元目標中設計公民意識教育活動的最重要的價值所在。

四、在教學目標和教學設計中突出公民意識教育

思想政治課程公民意識教育目標是通過一系列教學活動綜合實現的,尤其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和能力與方法目標要經過長期培養才能達成。因此,教師在把握整體課程目標的基礎上,須設計每一課的教學目標,這就需要處理好長期目標和短期教學目標之間的關系。

例如,培養學生“尊重科學,追求真理,具有科學態度和創新精神”是滲透公民意識教育的課程目標,這一目標需要在不斷踐行中逐步達成,需要一個長期養成的過程。教師可結合學生實際,將這一目標具體化,并在教學目標和教學設計中體現出來。以《生活與哲學》中“辯證否定觀”為例,本課的三維目標是:理解辯證否定觀的內涵,初步形成用辯證否定觀分析和認識事物的能力,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研究新情況,敢于提出新問題,大膽尋找新思路,樹立創新意識和革命批判精神。要實現這一教學目標,在教學設計中,教師可充分利用公民意識教育資源。公民意識教育本身就是要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眼睛來觀察社會現象,尋找公共政策的不足,并提出改進建議。這一過程就是學生用辯證否定觀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同時,教學目標和教學設計要突出公民意識教育,但并不是要求每一節課都面面俱到,而是在相關教學內容中進行整合,并注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盡可能以本地、本校和本班學生實際和需求為依據,在公民意識教育教學目標達成的基礎上最終實現課程目標。

篇3

關鍵詞: 高中思想政課治 政治活動課 合理操作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認為: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動力、目的和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就要求我們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過程中必須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不能忽視甚至放棄思想政治活動課的教學。活動課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用討論、辯論、習作小論文、調查報告、講演、模擬操作、演練等形式,以活動為主要內容的思想政治課程。上好政治活動課,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培養學生知識的綜合能力和思維的創新素質,發揮思想政治課的實效性,對提高學生政治參與的能力也不無裨益。筆者通過近幾年的政治教學實踐,就如何合理操作、上好政治活動課談幾點粗淺認識。

一、確立鮮明的活動主題

上好政治活動課,首先必須突出活動主題,明確課程宗旨,這是活動課的切入點和靈魂,是放“矢”之“的”。主題的遴選應反映教材的重點、與黨的重大方針政策相關的時政熱點及和學生生活實際有關的興趣點。如:

【討論】

我們應怎樣正確看待生活中部分同學購買盜版資料的問題?

【討論】

2006―2008年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國內經濟和對外貿易的健康發展有何利弊?

【討論】

當前,國家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對我國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有何積極意義?

【調查報告】

在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受金融危機的影響而滯緩的背景下,射陽縣人民政府加強對勞動者的職業技能培訓,引導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打工與自主創業門路多。

【模擬操作】

在目前通貨緊縮的經濟形勢下,中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科學計劃家庭投資。

【辯論】

美國的總統大選、以色列的議會選舉真是完全的全民的民主嗎?

【講演】

我們中學生應該怎樣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來實現自己的人生的社會價值。

二、提出明確的活動要求

活動課的功夫在“課”外,教師必須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指導學生明確活動要求,讓學生課外實踐時明了需要通過走訪、問卷調查、網絡調查、查閱圖書報刊雜志等方式搜集整理的數據和例證材料,并運用相關教材知識點結合社會和學生實際對這些素材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深入分析和加工制作,指導學生不僅善于提出問題,更能探索解決問題的正確途徑。如:

【演練】

主題:消費者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要求:

1.通過走訪、問卷調查、網絡調查等方式搜集相關的正反兩方面的材料。如從報紙、網絡、電視新聞搜集關于三鹿問題奶粉造成的消費者權益受損及關于消費者維權的資料。

2.采用小品、相聲、墻報、畫廊、快板、戲劇等形式。如我校校園藝術節上由高三(3)班學生表演的《有奶的不一定是娘》的小品。

3.對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有關規定。

4.貼近社會和中學生的實際生活。

三、制定切合實際的活動目標

活動課追求的教學效果不僅是“熱鬧”,更重要的是“門道”。教師應該通過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興趣,鞏固教材的基礎知識和理論,深化對黨和國家的重大方針政策的理解,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使他們能夠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并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如:

【辯論】

主題:在目前形勢下,我們要擴大內需,拉動經濟,促進生產。因此,消費越多,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就越有利。

目標:

1.全面理解生產和消費兩者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關系,理解《哲學生活》中普遍聯系和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的原理。

2.明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根據具體的經濟形勢確定國家的財經政策的重要性。

3.培養學生運用材料進行邏輯思維和辯證思維的能力,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水平。

4.通過活動,使學生加深對黨和國家的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政策的理解,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以便將來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貢獻。

四、提供確實可行的活動建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充分發揮學生在活動中的主體作用,圓滿達成活動目標,教師為活動提出指導性、建設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見是不可或缺的。如:

【演練】

主題: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是國家制定對外政策和對外活動的依據。

建議:

1.收集有關國家的地理、歷史、民族、宗教、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資料。

2.組織模擬召開聯合國大會,討論該成員國重點的、事關國際和平安全與發展的重大問題。例如:聯合國的改革;阿富汗最新形勢及國際反恐;巴以問題;朝鮮和伊朗的核問題;美國在歐洲布置導彈防御系統的問題;在應對金融危機的過程中如何防范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問題;世界能源問題;南南合作,南北對話,等等。

3.由學生分別模擬擔任各國的外長(或總理、元首),根據各國的具體國體國情,就迫切需要解決或關注的問題提出一個限定時間的發言稿,申明本國的立場,提出要求。

4.中國代表的發言必須旗幟鮮明,體現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點。

5.在班級或學校演出。

6.聽取反映意見。

篇4

一、網絡時代的特征

眾所周知,網絡是時展的產物,是指在電子計算機和現代通信技術相互結合基礎上構建的寬帶、高速、綜合、廣域型數字化電信網絡的時代。網絡時代突破了傳統時代中的繁瑣、低效率及局域性等弊端,因此,教育模式不能一成不變。

二、高一學生的心理特征及學業情況

高中是教育層面上很重要的一個階段,高一作為高中的起點,也是打好基礎的關鍵時刻,更需要學生好好調整學習狀態上陣。高一學生剛從中考的氛圍中解放出來,雖知識層面有一定的基礎,對事物有一定的認知程度,但把控能力不強學生對網絡的抵抗力普遍偏弱,部分學生無法適應課程的增多及作業量的增加,思想政治意識相對薄弱。從學業情況來看,高一學生政治課基礎較差,成績普遍處于低位水平,間接導致思想政治課興趣度不夠,注意力分散等毛病。并且學生家長自身情況對學生的影響,包括家長培養子女的方向、家長的政治素養等,也不容小覷。

三、傳統思想政治課程的問題

本課題意在著重創新,自然需要對比一下傳統政治課的授課模式,據我教學期間觀察,現闡述一下我眼中傳統政治課問題:

(1)背書式教學:當前很多學校政治教師授課時僅僅是將書本內容以口頭方式表達,這種低效率教學方式無法鍛煉學生發現、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唯一想到的就是死記硬背應付考試,這種方式有待淘汰。

(2)教學資源匱乏:很多學校教學設備少而落后,并存在限用對象情況。此外,即使開放使用,由于教學模式單調,缺乏實際題材加以配合引導,課堂依舊毫無生機可言。

(3)師資力量薄弱:從我所從事學?,F狀來看,政治教師資源相對匱乏,一個教師帶5-6個班,這樣導致教師自由時間減少,相應教師間交流學習的機會減少,教師自我改進提升的機會減少,長期的勞累也導致教師上課疲憊,自然良好的課堂效果也會隨之成為泡影。

四、網絡時代下思想政治課程的創新

前面說了那么多情況或者問題,也只為我發表對思想政治課堂意見做鋪墊,我主要從三個角度闡述:

第一,綜合方面:

1.教師知識儲備問題:政治教師也需多花時間課外學習、儲備知識,政治課不僅是書本教學,更是結合時勢發表看法,培養的是思維;

2.網上課程的開展及監督:課堂上時間是很有限的,因此,教師提供授課平臺,同時適當督促家長監督學生網上開展學習活動,培養學生政治學習意識;

3.學習小組的成立:開課第一天前即可成立學習小組(五人一組),以小組為單位鼓勵學生相互交流,有選擇性每周匯總不懂問題上交(自主性),教師答疑;

4.校園網站設計:思想政治課最大的平臺源自生活,可適當建議學校完善校園網站的模塊設計,可將整治時勢放在最顯眼的模塊,開拓學生對社會動態的感知能力;

5.答疑及咨詢中心的設立:建議學校成立政治答疑平臺用于解決學生平時政治課問題。

第二,分化來看:

課前:1.精美教案制作(文字+圖片+影像+符號等),合題而精美的教案能吸引學生注意力、直觀;2.溫課時間足:良好的基礎是成功的開始,只有溫習內容充分,才能說得溜;3.結合課表情況考慮學生身體狀態,調整開課開場白;4.視頻播放:增加課堂的吸引力,為上課提問做鋪墊。

課中:1.善于觀察:政治課相對部分學生而言是比較枯燥的,教師上課時需觀察學生課上狀態,針對注意力分散、打瞌睡等情況學生應適當提醒;2.課外知識填充:教師上課光涉及學習必定會降低效率,適當引用課外話題,借題外話表達相關書本知識,更有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3.師生互動不可少:上課提問只是對上課效果的反饋,不可缺,老師應當篩選學生較為感興趣的話題提問或許事半功倍;4.課后作業課上解決:學生最討厭做作業,幫助學生減輕壓力可提升學生對科目的迎合度,側面培養學生上課積極性。

課下:少量任務的布置。學生壓力較大,提高課堂效率比課后多做題更重要,督促學生回去抽空看書、看新聞或者按時參與學習活動,安排相應的時間進行交流。

第三,模塊類別:

政治生活:建議政治教師取消課后作業制,取而代之,每天一則要問或漫畫或故事等發表自己的看法(1分鐘),第二天抽查;

經濟生活:實行習題制(針對需要演算的知識點)+場景分析(舉例說明);

文化生活:申請戶外教學制度,文化知識傳授及培養需要應景;上課前展示圖片(圖片需配合本節課所要表達的知識點),然學生觀察發言看法,寓教于樂;

生活與哲學:師生交流(揚長避短)+每日一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及獨立思考能力)。

篇5

[關鍵詞]:初中 思想政治 創新教育

思想政治課是一門極為復雜的人文學科,其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樹立辯證唯物土義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打下堅實基礎。既有嚴謹的科學性,又需要有生動活潑的實踐方法,大有學問可做。但是由于學科的特殊性,思想政治課的授課內容多以理論為主,有的同學感到課程學習困難較多,思想政治課的教學質量不僅影響到每個學生的未來,而且關系到國家的前途。

一、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

1.政治教育書本化傾向明顯當前.

我國基礎教育普遍重視知識的學習,并且把知識局限于書本。局限于教材。教師、學生都滿足于對書本知識的抽象記憶。如果教學活動只注重書本知識的學習,忽視學生的直接經驗和真實的生活體驗,那么,他們獲得的書本知識就可能只是一堆沒有活力的死知識,也容易導致本應生動活潑、充滿生命活力的教學活動變得枯燥無味,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偏重書本知識,脫離生活世界的教學培養出來的學生保守、教條、僵化。不會變通。不會創新,適應不了日新月異的生活世界。也缺乏社會責任感。更多的成為。有知識而沒有智慧,有智慧而沒有文化。有文化而沒有思想,有思想而沒有生活的人。

2.政治教育工具性價值突出

長期以來,我國偏重教育的社會功能和工具價值,主張教育要以社會的焉要為最終目的,為國家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服務,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來的思想政治教育偏重于它保證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工具性價值。淡化了思想政治教育滿足人類創造升華和人類素質發展需要的主體性價值。主體性價值是思想政治教育這項人類特殊實踐活動的內在價值,工具性價值只是它的功能性體現。主體性價值被淡化和忽視,就會把思想政治教育作為被動的、任人擺布的客體,其工具性價值也就成為消極被動的甚至被扭曲的,逐漸脫離人的日常生活世界。

二、 初中思想政治創新教育的原則

初中思想政治創新教育應當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培養有創新意識、創新個性特征、創新思維品質以及創新技能的學生。為了實現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創新的目標,在教育創新活動中就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首先,啟發性原則。傳統思想政治教育過于重視知識的記憶,注重死記硬背、反復練習,而忽視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利于學生思維的多元發展、開拓發展,不利于學生真正領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因此,思想政治課程創新必須加強啟發式教育、探討式教育,從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自覺性。

其次,進步性原則。思想政治教育要大力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精神,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教會學生做人,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優良品質。

再次,合作性原則。合作學習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與思維水平,促進知識的掌握,還能夠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與社會合作精神。

第四,主體性原則。思想政治教育應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第五,整體性原則。思想政治教育在創新中必須堅持全面性與整體性,全面提高學生的德智體美勞,促進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在課程創新中,必須對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評價等進行綜合創新。

最后,個別性原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不同特點、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最后,知行統一原則。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必須遵循知行統一原則,切實解決“知與行”、“知與不知”間的矛盾。

三、 初中思想政治創新教育的策略

1.教學內容的創新

在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上,要重點加強信念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與時俱進,啟迪學生牢固樹立立場、觀點,學校要堅持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民主與法制、倫理與道德、教育,增強學生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心,增強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要豐富教學內容。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進程和教學內容,有計劃地適當增加社會實踐內容,組織學生開展社會調查、參觀、社會服務等形式新穎的實踐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內容的增加,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還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吸引力;注意理論聯系實際,多以身邊的實例入手講解深奧復雜的理論知識。這樣不僅能使抽象空洞的理論深入淺出、生動活潑,使學生易于理解記憶,而且還可以讓學生增知識、長見聞,提高他們的認知能力和思辨能力。

2.學習考核評價方法的創新

一方面,考試成績作為學生學習的評價標準有其合理性。但是思想政治課教學考試存在一個顯著弊端就是課堂主講知識點,書本上劃知識點,頭腦中記知識點,試卷上考知識點,閱卷中評知識點,然后由此評定學生成績,這是一種片面的考試評分法,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思想政治課程的考核需要走出以往的誤區,要加大從知識、能力、覺悟三方面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考核評價,不只是對知識點的死記硬背,更加重要的是劉一知識點的理解掌握,運用所學知識點解決現實生活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注意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

另一方面,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獨立思考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前提。課堂是一個教與學相互促進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一個設疑、質疑、解疑的依序漸進的過程。教師要精心設計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所提問題應能與社會生活實際相聯系,與課本知識相關,讓學生討論,激勵學生質疑,積極引導學生去探索學習,鼓勵學生發表經過獨立思考的、帶有個人認識和個人情感的理解、體會、意見、看法。通過獨立思考,學生可以更好的理解掌握所學知識。同時教師也要以指導者、組織者、參與者、研究者的角色積極參與到討論中去,引導學生大膽探索,暢所欲言。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和諧師生關系;創新探索

0引言

師生關系作為教學過程中最主要的人際關系之一,是教學領域其他一切人際關系的基礎,也是教學活動開展的基礎,在大學思想政治教育領域也是如此。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增進師生雙方的了解,加深師生雙方對彼此的依從感,提高師生之間的默契度,使大學中的思想政治教學活動進展地更加順利和通暢。如果在大學思想政治教學中,學生和思想政治老師關系僵化,師生雙方的的上課情緒和興趣都將受到極大地挫敗,學生甚至不愿聽教師的授課,或者干脆不去上課,影響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正常開展。

1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創建和諧師生關系的必要性

1.1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創建和諧師生關系是師生關系良性發展的需要

學生對思想政治教師的認同不僅僅要從理性方面和感性方面,而感性方面是影響師生關系最主要的因素[1]。學生對思想政治教師理性方面的認同感主要來自教師思想政治教學水平和個人的修養、品質等。如果一個思想政治教師不用心備課,上課的時候照讀課本和課件,缺乏良好的理論修為和分析對策,在學生眼中就是一個不合理的教師。而另一方面,如果一位思想政治教師的上課質量很高,然而上完課就走,上課前也準時進入教室,在上課的過程中一致保持“高冷”的態度,只是一味地傳授理論知識,缺乏與大學生溝通和情感交流,學生就會形成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感和層次感。

1.1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創建和諧師生關系是提高思想政治教學效率的需要

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學的具體實踐中,所謂的教學,本就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相互統一,離開了另一方都失去了意義和價值[2]。在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中,師生的關系則是連接“教”與“學”知識的傳輸紐帶。師生關系的好壞直接制約著知識傳輸的質量和功能地發揮。如果師生關系融洽,老師和學生雙方保持經常性地思想溝通和情感交流,彼此都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則思想政治教師的教授和學生的知識掌握都會更加的順利,教學過程也會更加愉快。相反,如果師生關系出現矛盾,將極大降低學生對思想政治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將會受到阻礙甚至發展中斷,而教師的授課質量也會大大降低,影響思想政治的教授。

2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領域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途徑

2.1 教師方面

2.1.1 教師要關心愛護每位學生

在大學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拋棄只關注表現好,發言積極的學生,而經常忽略課堂表現差,默默無聞的學生,這是師生關系的大忌。在具體的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用平等的眼光和態度對待每一位在座的學生,爭取給予每位學生發言和表現的機會,發言后及時用肯定和贊揚的語言對學生的表現加以肯定,使學生增加思想政治課程的學習信心和興趣。對于課堂表現差,喜歡坐在教室后面默默無聞的學生,教師一定不能忽略了他們,而是要刻意得點他們起來回答問題或者發表意見和想法,增加他們課堂的參與度,否則,教師對他們采取置之不理的態度,將永遠失去這些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和親近感。

2.1.2 采取生動的教學方式

思想政治課程本就是理論性很強的科目,如果教師采取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時間一長,課堂教學難免枯燥乏味,學生必定會產生排斥情緒。因此,思想政治教師可以采用“情景教學”、“合作式教學”、“探究式教學”等方式,以大學生為學習主體,把教師自身放在指導者的位置上,充分發揮學生的自覺能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

2.2 學生方面

大學生在學習思想政治課程中,要端正學習態度,擺正位置,主動地像教師學習,在遇到問題時,要勇敢地像思想政治老師請教。課余時間,學生要善于主動找老師聊天,進行思想和情感方面的溝通,并悉心誠懇地聽從教師的指導和建議。人無完人,教師雖然起著表率作用,但他們也是普通平凡的人,因此,學生在發現教師出現失誤時,要盡量去理解和尊重教師,不能因為教師一時的失誤就完全否決教師的整個教學。

3 結語

在大學思想政治的教學過程中,作為新形勢下的大學教師,要充分發揮為人師表的作用,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關注每位學生的需求,堅持一個都不落下的原則,這樣才能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博得學生的愛戴。學生也要端正自己的態度,向思想政治教師敞開心扉,進行誠心的思想溝通。只有通過師生雙方的共同努力,才能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提高思想政治的教學質量,進而全面提高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素質教育、開拓視野、開放式教學、心靈交融

思想政治課要起到學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作用,完成培養“四有”新人的任務,就必須適應時展和學生進步的要求,把升學教育轉到素質教育的軌道上來.在實踐方面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以教材為基礎,增加社會熱點、開拓學生的視野

從對初中學生的問卷調查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是思想敏銳的一代,視野的觸角延伸到校園以外的廣闊世界,尤其是對國內外的熱點問題懷有莫大的興趣。而且,他們不再像小學生那樣在老師面前處于被動地位,講什么聽什么,老師怎樣說都是對的。在思維方面,他們開始進入抽象思維的境界,凡事先問個為什么,學了理論就與現實相對照,有的甚至對教材里某些知識產生懷疑,對老師的講課評頭論足,大膽質疑。毫無疑問,這是一種可喜的進步狀態。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講解熱點問題,可謂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當然,學生渴望了解的熱點問題是多種多樣的,有的與教材有關聯,有的則沒有關聯;更有理論與現實碰撞在學生思想上引起強烈反差的。對此,僅僅憑借思想政治課的有限的課時是不可能得到完全解決的, 但要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完成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任務,又必須解決不可。這就需要教師在深入了解學生 思想狀況的基礎上,將學生所關心的熱點問題歸類,采取多種形式加以解決。對于與教材有關聯的熱點問題,可以結合教材進行講解。對于與教材無關的熱點問題,則可開設的時事專題講座。對于因缺乏閱歷和生活經驗 以及正確的世界觀指導而產生的思想疑慮和錯誤認識,可以采取辯論會的形式,讓對壘的雙方各抒己見,逐漸辨明是非,只要教師能夠準確地捕捉住學生思想方面的熱點問題,巧妙地質疑解惑,學生就會對思想政治課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平等看待學生,變封閉式教學為開放式教學

當代初中生的突出特點是思想上的開放和追求人格的平等。他們不滿足于從課堂上獲取知識,渴望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尤其是社會熱點問題,以此來增加自己的責任感。與此同時,他們渴望老師理解自己,平等待人,盡管學生之間的智力有高低之分,但他們卻反對教師的偏愛,要求師生間的平等,希望自己的觀點得到老師中肯的評價并能夠對老師和同學產生影響。在學習中,要求優秀生和后進生能夠互相幫助,都有在課堂上表現自己能力的機會,在老師的指導下,平等競爭,互相促進。封閉式的教學則滿足不了學生思想上開放和人格方面平等的要求,它把學生的視野禁錮在教材和課堂的范圍內,學生思考和回答問題完全沿著教師設計好的邏輯軌道,教學方法以注入式為主,雖然也講究講和練的結合,但都是以教師為中心的。這種封閉式的教學模式,僅可以使學生掌握教材知識。因此變封閉式的教學為開放式的教學。開放式的教學是以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的有機結合為原則的,在課堂上向學生開放――多采用討論式的教學方法,教師引導學生去分析基本事實,在討論中各抒己見,允許不同意見、觀點的交鋒,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教學中心轉移到學生身上,會加速其認識水平和思辨能力的提高。

三、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變空洞說教為心靈交融

與初中生進行心靈交融,老師不僅要有豐富的知識,還要有一顆對學生的愛心?!扒椤睆摹皭邸眮恚辛藵夂竦膼?,才配當學生的良師益友;也只有情感教學為先,才能促使學生愛學、學會,用好思想政治課的知識。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應當成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興趣中去,與他同歡樂,共憂傷,忘記自己是老師,這樣孩子才會向老師敞開他的心靈?!蔽依谜n余時間與學生們一起搞衛生、做游戲、侃大山、說故事。講課中不管是講概念還是原理,我都注意寓理于情,使抽象的理論閃耀出情感的色彩,以增強學生對政治課的濃厚興趣。理論聯系實際是生動活潑的實實在在的心靈交融,是增強理論信度和感染力的必備條件。

四、變以單純教授知識為以情感人

篇8

【關鍵詞】學生興趣 學習主體 情感融入

學生缺乏對政治課的學習興趣愛好,不喜歡政治課,甚至把政治課列為"最不喜歡的科目"。調查顯示,不太喜歡或很不喜歡思想政治課的中學生占59.35%,全國各地的狀況也大體相同。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探索的目標都是為了讓政治課能夠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學習政治課的興趣,使之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政治課教學當中去。因為"當不存在智力障礙與知識缺陷時,學習興趣的有無與強度對學習的影響就變得至關重要了。"

我國現代教學論確立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認為學生在教學中應有積極性、主動性,認為學生是教學環境的主人,創造良好教學環境的一切工作幾乎都離不開學生的參與、支持和合作。學生主體參與型教學就是此種教學論的現實表現,是學生進入教學活動,能動地創造性地完成學習任務的傾向性表現行為。"學生主體參與教學實質上是在教學中解放學生,使他們在一定的自為性活動中獲得主體性的發展。"這種教學實踐模式順應了人是在活動當中存在的的人學理論,是我國現代教學論結出的碩果。

學生主體參與不能簡單地僅僅理解為主體行為的參與,我們應該把學生主體參與分為主體行為的參與和主體情感的參與兩個層面。所謂主體行為的參與,就是指課堂上學生以行動參與到教學中,完成教學。例如,學生課堂的討論、回答、辯論、表演等等。所謂情感的參與,就是指學生的注意力、好奇心、興趣等能夠集中到課堂教學上來,與教師一起完成教學。

主體行為參與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活動課教學。新制訂的《課程標準》規定,初中思想政治課"至少有20%的時間用于開展學生課堂活動和相關實踐活動", "并強調要增加課堂教學中學生活動的成分,有計劃地組織社會實踐活動"??梢?,活動課教學是主體參與型教學最重要的課堂組織形式。

情感融入就是想方設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參與教學。情感融入作為一種學習方式,主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認真鉆研教材內容,增加知識容量

要想讓課堂教學吸引學生,教師首先要吃透教材,這是對教師最起碼的職業要求。如果連教師都對教材懵懵懂懂,那么課堂教學肯定也是語焉不詳,甚至不知所云,對于課堂上可能出現的問題自然也難以駕馭,學生自然就不會買帳。其次教師必須注意加強學習,增加知識儲備。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其名著《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舉了這么一個例子:一位有30年教齡的歷史教師上了一節公開課,聽課的有區教育局的視導員。本來視導員們打算做好課堂記錄以便課后提意見的,可他們聽得入了迷,連做記錄也忘記了。事后鄰校一位教師問:"我想請教您:您花了多長時間來備這節課?不止一小時吧?"那位歷史教師說:"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蘇霍姆林斯基對"準備了一輩子"的解釋是終生從不間斷地讀書,這是很有道理的。所謂"學為人師",不"學"何以為"師"。對于所教知識涵蓋了心理學、法學、政治學等的初中政治教師而言,這種日常的學習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第二,發掘教材知識的學生興趣點,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要想讓所有學生一節課每分鐘都注意聽講是不太可能的,但如果一節課有學生一分鐘都沒聽講這是很失敗的,這說明教師的教學很難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長此以往,會減少直至消磨了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心理期待,課還沒上學生就先驗性地認定這堂課肯定沒有意思。因此,在教學中我給自己定了個"死規定",就是每節課都要做到最起碼有一個(盡可能多個)環節能吸引全班學生,抓回學生的注意力。比如講法定繼承,就留了一個比較復雜的案例讓學生試著用所學知識去劃分遺產,學生未經詳細思考就暢所欲言,被老師一一否定后全班同學更是躍躍欲試,并把問題延伸到了課后。這樣做的效果很好,會引起學生對教學的心理期待。但這就要求教師去鉆研教材,從教學內容中去尋找能吸引學生注意力的蛛絲馬跡。

第三,創設情境問題,提起學生的興趣愛好

創設問題情境是引起學生認知矛盾的常用方法,它能將學生引入到問題之中,通過"設疑"使學生對要學習的內容產生疑問,出現心理的不和諧狀態,進而激發其學習的內部動機。初一初二的政治課教學內容有不少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要想吸引學生情感的參與,最好的辦法就是盡可能地創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的認知矛盾。在初二教學生如何加強自我保護時,筆者就學生常遇到的一些傷害事故,結合現場模擬錄像問了一系列的"怎么辦",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課堂上模擬應對方法。如為了教學生怎樣撥打110報警電話,就帶了一部電話機到課堂上讓學生模擬。在講誠實信用的經濟原則時,我帶了兩瓶品牌不同但外觀類似的"老干媽"辣椒醬走進教室,讓學生陷入問題情境,接著就舉了湖南"老干媽"辣椒醬模仿貴州"老干媽"欺騙消費者的案例,進而引出了誠實信用的經濟原則。對此問題學生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第四,抓住適當時機,適時把握教學時機

教學應以教材為依據,但有時也不宜過分拘泥于教材而放走了轉瞬即逝的教育教學時機。比如初一教育學生善于認識自己,我要求要好的同學之間相互給對方指出存在的毛病和不足。很多同學不愿意認真對待,不愿意給別人指出不足,更不愿意別人給自己挑毛病,眼看實現的設想無法實現,我不動聲色,拋開教材開始講起了《扁鵲見蔡桓公》的故事。初一的學生多數都沒聽過這個故事,鬧哄哄的課堂頓時安靜下來。聽完故事后我未加任何評論,但我的用意何在學生早已心知肚明,通過這種方式同樣也達到了教育教學的目的。

第五,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問題

引導學生關注現實是政治課教學的內在要求,也是培養學生對政治課興趣的有效手段。與此同時,關注現實、解釋社會現象也是學生對政治課最大的要求,因此,能關注現實的政治課肯定會很受學生的歡迎。鑒于此,作為政治教師,首先就要努力做一個關注現實的社會觀察家,并且還要會把社會問題以及自己的評判靈活地納入到課堂教學中來,引導學生也學會觀察和判斷。這樣既能促進學生課堂教學的情感融入,又能培養學生獨立的人格精神,不失為一種值得提倡的教學方法。比如在講《教育法》規定公民有平等受教育的權利的內容時,就可以引導學生關注各省市高考錄取分數線的巨大差異以及由此帶來的不公平問題,關注打工者(或流動人口)子弟入學困難的問題。講法定婚齡和國家提倡的晚婚年齡,就可以引導學生關注有些地方行政部門規定不到晚婚年齡不允許結婚的侵犯公民婚姻自由權利的現象。在這樣的教學中,自然而然地引發了學生對教學的興趣,也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品質,可謂一舉兩得。

總之,情感融入學習模式指導下的具體方法運用是多種多樣的,應該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的總結和積累經驗,才能在新的課改形式下有所創新,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王升:《論學生主體參與教學》

2.麻曉春:《初中思想政治課活動教學的探索》

3.《小學思想品德課和初中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

篇9

時事政治課堂的靈活性就像演奏一首動感而富有韻律的音樂一樣,起、承、轉、合,要把握有度、隨機應變,必要時不惜突破預設,及時利用課堂生成的契機,取得異軍突起的教學效果。請看下面這個課例(某校11月10日的一節政治課):教師剛跨進安靜的教室,一件令他意想不到的事出現了:不知哪位學生在黑板上寫下了“恒大奪冠啦”五個大字。

教師毫不猶豫地提起粉筆在這五個字后面添上一個大大的“爽”字,教室里立刻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有的學生揮舞著國旗,有的學生哼著國歌……大家激動的歡笑已經為這堂課渲染了熱烈的氣氛。

這一情況完全打破了教師的教學預設。他合上教材和備課本,微笑著說:誰有新買的報紙,請讀一讀恒大奪冠的新聞吧!于是一個學生自告奮勇讀起來:北京時間11月9日,在亞冠決賽的次回合比賽中,廣州恒大坐鎮天河體育場1∶1戰平韓國球隊首爾FC。憑借客場進球優勢,恒大最終力壓對手捧杯,這也是中國球隊第一次問鼎亞冠冠軍。恒大奪冠是一座豐碑的開始。天河以精彩紛呈的競技,海納百川的胸懷,定格在中國足球史上。

接著,教師引導學生對“恒大奪冠對中國足球發展有什么啟示”展開了討論。這次討論很自然地形成了以資深球迷為骨干,其他球迷隨時插入、眾口紛紜的局面。臨下課時,教師說,我來把大家的意見總結一下吧:恒大在短短兩三年的時間中取得了飛躍的進步,證明了他們的市場化經營、職業化管理道路是成功的。中國足球走上職業化發展道路以來,遭遇的假球黑哨、國家隊成績低迷、俱樂部經營不善等難題,并不能說明職業化、市場化失靈,恰恰是改革還不充分造成的。因此,同我們開拓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道路中遇到的其他難題一樣,對于改革中出現的問題,必須用深化改革的辦法來解決。輕松的話題,激烈的討論,在分享中國足球跨越進步的喜悅的同時,師生的思想和認識也在不斷地升華。

二、時事政治課也要抓住時機,進行思想認識的系統整合

時事政治課的教學,不光是讓學生去認識現象,更要注意從理論高度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最困難也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還是以“中國足球現狀與發展”話題為例:這一次,教師采用的教學策略有所不同,他提出了一個探究性的問題,要學生充分查閱各種傳統媒體和網絡媒體,從中提煉自己的意見,書面回答。問題:請就中國足球發展中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問題不論大小,只要和足球有關都可以),給中國足球協會寫一封信,提出自己的建議。

篇10

關鍵詞:初中政治 教學效率 方法與建議

當前階段的初中政治教學對于學生的思想發展雖然也能夠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總體來說,其效果還不是很理想。當前階段的教學過程中,不少老師的講解生澀難懂,的確難以提起學生的興趣,就算是本來想要好好學習的學生也未必愿意聽老師繼續講下去,老師應該努力讓學生能夠融入課堂,將自己的心交給老師,作為不太具有自控力的初中生,老師應該擔當起督促學生學習的責任。因為現階段的初中生還不能夠真正的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他們有時候會放松對于自己的要求。所以,教師要真正的做好初中政治教學工作,就需要從教學實際出發,做好相關的工作。

1、讓學生真正的認識政治學習

當前不少學生對于政治學習其實是有比較大的抵觸的心理的,這主要是因為這部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并沒有真正的意識到,什么才是真正的政治學習。政治學習對于學生更加成熟的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夠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學生在學習和發展的過程中可以明顯的發展,生活中接觸到的許多的事情都和政治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教師首先應該讓學生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政治學習,然后才讓學生思考如何進行政治學習,這就是從思想上改變學生錯誤的認識,讓學生在學習和發展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真正的方向。

2、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政治與語文有相似卻不同的地方&政治相較于語文的理論性更強,需要記憶背誦的知識點也更多,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更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在進行背誦的過程中往往是死記硬背,這使得學習效率非常低,不但浪費了學生大量的時間,還使得學生對知識的\用無法達到如臂使指的程度,一段時間之后學生對這些知識的記憶就會變得非常模糊&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政治的學習產生興趣才能夠提高學習的效率。初中生對時事政治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關注,在進行記憶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當下的時事熱點選擇一些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話題進行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記憶。這樣不但能夠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還能讓學生對國家發生的事情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幫助他們根據自己的特點制訂不同的學習方案,多多鼓勵學生。長此以往,學生對于政治學習的興趣就會越來越高,課堂上參與討論的積極性也會越來越強,這樣能夠極大地改善當前政治課的現狀。

3、在形式多樣的活動中,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生主體性的發揮,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圍中出現,更要在科學、和諧的教學活動中進行。目前的政治課教學中,我們教師仍然是在唱主角,在盡情地灌輸,即使讓學生講,也不能有與自己意見相左的東西,一派教師主體性的體現。這種教學方式的課堂里往往充滿著嚴肅的氛圍。要打破這種沉寂的氣氛,可以將活動在適當的時機引入課堂,這種方法既為學生創設了合作交流的空間,又能夠放手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例如:在初三政治課中,依法治國和思想道德建設是兩個重要的內容,在課堂上我采用辯論的方式,辯題為“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哪個更重要”。把學生分為兩組,正方觀點是依法治國更重要,反方則認為現代社會更需要以德治國。班里的每個同學為了辯論比賽,都要搜集材料,由于事先準備充分,許多同學能拿出讓人耳目一新的觀點。

4、利用有效提問,激發學生思維

比如在講解《學會學習》這一單元內容時,主要涉及到“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文武之道 一張一弛”這些內容。要用提問去激發學生的思維,對于第一節內容,教師可以利用《論語》激活學生的思維,提出“同學們,你們都知道哪些論語名句?哪些和學習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快速整理頭腦中積累的《論語》知識,引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在講解第二節時,可以利用對比問題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像“文與武看似對立,但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二者之間有何異同呢?”這樣的問題較為開放,沒有固定的答案,只要學生言之有理,就可以形成自己的看法。讓學生通過問題的思考,積極融入課堂,有利于提問有效性提高。

5、課程內容的深度挖掘

首先,重視教材的內在邏輯。初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按部就班的一節課接著一節課講,忽視了章節知識的整體性與系統性,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政治是分為單元、課、框、目四個層次,很多教師忽視了單元,而直接講解課,例如,在政治生活課本中,第一單元“公民的政治生活”包括第一課與第二課,第二單元“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包括第三課與第四課,而教師講解的過程中,通常只是在第二課《公民的政治參與直接》講解完成后,直接開始講第三課《我國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并沒有對上一單元的內容進行總結,同時也沒有告知學生這兩節課屬于不同的單元,教師不重視,學生更加不會重視,這樣會導致學習的知識缺乏系統性,缺乏邏輯關聯。

6、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

有效的教學情境不僅可以自然地引出教學內容,而且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置問題情境、生活情境、社會情境等,有效地輔助教師進行初中政治教學。教師可以列舉實際的例子:教師批評上課玩手機的同學,學生不服,與教師爭吵。教師適時提問讓學生換位思考,學生進行積極的討論、反思,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總結。教師通過這樣的情境教學,不僅使學生學到了政治知識,而且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使學生正確地對待問題,合理地解決問題。

總而言之,教師擁有一顆真誠的愛心比淵博的知識更重要。“感情”源于“關愛”,有了無私的愛,才能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唯有情感教育,才能促使學生愛學習,更好地運用思想政治知識。只要將情感教育滲透到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方方面面,我相信學生一定會對思想政治課產生濃厚的興趣,一定能提高教學效率,情感教育之花定會綻放出更美麗的花朵。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