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范文
時間:2023-12-16 16:33: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社會心理學 特征 后現代主義社會心理學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
隨著時代的發展,后現代主義社會心理學在西方國家逐漸產生,并形成一種新的社會思潮,后現代主義社會心理學的產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的進步,也反映了人們心理的發展動向。后現代主義社會心理學思潮的產生,對社會心理學等產生著影響,這種影響需要人們進行科學的、客觀的、理性的分析。
2 社會心理學以及特征
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產生了一種心理學,這種心理學稱之為社會心理學。社會心理學通過將社會看做是一個物質實體,將經驗作為精神實體,通過對物質實體的描述、認識等進行反映,將這兩種實體的真實知識呈現出來,社會心理學的產生,為社會心理現象、行為的科學主義研究提供了發展的方向,
傳統的社會心理學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為機械主義。在當前的社會中,社會心理學與社會中的主流心理學相同,在研究方法上,均是效仿自然科學的方法論,對社會、世界進行主觀以及客觀上的評價、分析。在社會心理學的研究中,搬用決定論,并使用研究自然現象的方法對社會心理現象進行研究。認真分析當前的社會心理學研究現狀,可以看出該學科對社會心理現象的研究過于繁瑣,而且受到實驗室研究的局限。
第二,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有經驗主義傾向。在社會心理學研究中,采用了經驗主義手段,主要是以經驗是科學的為出發點,相信經驗。其相信經驗是科學的歸宿,主要是因為科學是通過研究、實驗等方法而得出的經驗,在社會心理學研究中,應用經驗主義,使用實驗法進行研究,體現的是一種經驗主義傾向。
第三,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理念為普遍主義。在社會心理學研究的過程中,研究者從客觀因素、主觀因素的雙面角度進行分析研究,在研究理念上存在普遍主義的傾向,也就是所謂的保持中立態度。社會心理學的研究,通過自然科學的方法進行普遍真理的獲取,以普遍真理為基礎建立理論模型,對人們的心理因素、行為等進行研究。
3 后現代主義社會心理學的特征
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展,在社會中逐漸出現了一種后現代主義社會心理學的思潮,并對社會心理學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和沖擊。
從當前的后現代主義社會心理學進行分析,其自身具有的特征為:
第一,批判主義。后現代主義社會心理學的批判主義特征主要體現在對社會心理學的解構反駁,例如心理學的主客觀論、心理學的個體中心論等。后現代主義社會心理學,對社會心理學的科學至上論等進行批判,對社會心理學的實證論進行批判,后現代主義社會心理學,在一定程度上,對社會心理學有批判的性質。
第二,社會構建論。在后現代主義社會心理學發展中,其將社會構建論作為認識論的基礎,對社會心理學進行解構和建構。后現代主義社會心理學思潮的產生,是時展的產物,其形成的知識論,將社會構建論作為基礎,從社會構建論中獲取后現代主義社會心理學思潮觀念的相關知識,并對社會心理學產生著沖擊。
第三,為社會心理學的轉變提供條件。后現代主義社會心理學,是時展的產物,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后現代主義社會心理學為社會心理學的轉變提供了條件,例如社會心理學的轉變、個體主義關系模型的轉變等。
4 后現代主義社會心理學思潮對社會心理學的影響
從當前社會中人們對社會思潮的看法進行分析,還存在一小部分的學者,認為后現代主義社會心理學只是一種學派,但大部分學者認為,后現代主義社會心理學存在一種共識,他們將后現代主義社會心理學看作為社會發展中的一種思潮。雖然當前后現代主義社會心理學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但是其已經掀起了一場后現代主義社會心理學研究的熱潮,后現代主義社會心理學的產生不是偶然的,它將后現代社會中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之間存在的差距直接地反映出來,從時代的發展特征出發,對社會心理學的發展方向進行規劃。
后現代主義社會心理學雖然對社會心理學產生著影響,但是其并沒有完全地將社會心理學加以否定,也就是說后現代主義社會心理學對社會心理學進行批判,但不是全盤。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經歷了長期的演變,并且在不斷的發生著變化,在社會心理學發展的過程中,正在不斷的吸收其他學科、研究方法產生的研究成果,進行自身的創新,其研究方法的轉變和更新得到了后現代主義社會心理學的肯定。綜合分析,后現代主義社會心理學思潮在社會思潮發展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對社會心理學產生著影響,但是并不是全盤否定社會心理學。
篇2
社會心理學是心理學和社會學之間的一門邊緣學科,受到來自兩個學科的影響。在社會心理學內部一開始就存在著兩種理論觀點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謂社會學方向的社會心理學和心理學方向的社會心理學。在解釋社會心理現象上的不同理論觀點,并不妨礙社會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應具備的基本特點。
一般來說,普通心理學是研究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一般關系客體包括自然客體與社會客體。社會心理學則主要研究主體與社會客體之間的特殊關系,即人與人、人與群體之間的關系。普通心理學研究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一般關系所獲得的規律可以應用于社會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研究主體與社會客體之間的關系所獲的規律也可以豐富普通心理學。普通心理學傳統上著重于研究個體、個人與物之間的關系,而社會心理學則著重于研究群體中的個體、群體、人與人、人與群體的關系。
社會心理學與個性心理學的關系更加密切、更加復雜。美國心理學會迄今仍把個性與社會心理學放在一個分支里。一般說來個性心理學是研究個性特質形成和發展的規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關系、涉及較穩定的心理特質,而社會心理學則主要研究直接社會情境對個人的影響以及個人對這個情境的解釋的作用。社會心理學的一個重要發現表明,直接社會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社會心理學的專題研究,開始于19世紀下半期。1860年出現了拉察魯斯和斯坦塔爾關于民族心理學的系列論文。此后,塔爾德的《模仿律》西格爾的《犯罪的群眾》、勒邦的《群眾心理學》等著作陸續出版,為社會心理學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1908年英國心理學家麥獨孤和美國社會學家羅斯分別出版了社會心理學專著。這標志著社會心理學已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后,美國心理學家奧爾波特和德國心理學家默德開創了實驗社會心理學方向。雖然用實驗方法研究社會心理學問題,可以上溯到1898年特里普利特關于社會促進的實驗研究,但真正開創、推廣這個方向的是奧爾波特和默德。在他們之后,實驗社會心理學才開始在西方特別是在美國成了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主流。
奧爾波特的著作《社會心理學》問世以后,社會心理學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時期。1928年瑟斯頓提出了態度測量法,把由托馬斯和茲納涅茨基開始并成為當時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心的態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諾提出了社會測量法,用以測量群體內人際吸引和排斥問題。1938年勒溫把場論引進社會心理學,提出了個人生活空間或場的概念,認為行為是個人特點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數。20世紀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勒溫的影響下,社會心理學主要研究群體影響和態度問題。
50年代,阿施等人開展順從的研究。以霍夫蘭為首的耶魯學派發表了一系列有關說服的研究。費斯廷格提出了認知失調理論,這個理論成為60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際關系心理學》一書奠定了基礎的歸因理論成了研究重點。80年代以來,認知社會心理學和應用社會心理學日益受到重視。
中國社會心理學在50年代以前作為一門獨立學科而存在過。早在清末民初,已有人介紹過作為心理學重要分支學科的社會心理學。20年代出版了勒邦的《群眾心理學》、麥獨孤的《社會心理學導論》以及奧爾波特的《社會心理學》等重要著作的譯本,中國學者自己也編寫了一些社會心理學著作。
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主要課題隨著時代的演變而有所不同。早期的社會心理學側重于研究大型群體和群眾的心理現象,如拉察魯斯、斯坦塔爾、馮特關于民族心理學的研究;塔爾德、西格爾和勒邦關于群眾心理的研究。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還有影響,如塔爾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群體極端化和個性消失的思想等。20世紀初態度的研究成為中心。實驗社會心理學方向出現以后,社會促進的研究成為中心。以后,群體過程、說服、順從、認知失調、歸因等分別成為某一時期的研究中心。
美國是研究社會心理學最多且最有影響的國家,它的研究課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往往影響到其他國家。1980年,美國心理學家斯密斯等人對1979年美國主要社會心理學刊物發表的文章作過一項調查。這項調查表明,研究最多的是歸因及態度和態度改變,論文達50篇以上;其次是社會和人格發展以及認知過程,達40篇以上。
篇3
關鍵詞 社會心理學 本土化 文化 思維方式
中圖分類號:B849 文獻標識碼:A
1 什么是本土化?
本土化就是讓我們的研究具有自己的特色,讓它和我們的文化傳統,思維方式有很高的契合度,就像楊國樞先生說的:符合本土性契合標準。在楊先生看來,本土性契合是指特定的文化性和生物性因素一方面會影響到當地民眾 (被研究者) 的心理與行為,另一方面又會影響到當地心理學者 (研究者) 的問題、理論與方法。那么,研究者的研究活動及知識體系可以而且應該與被研究者的心理及行為之間形成一種契合狀態。“這樣一種當地之研究者的思想觀念與當地之被研究者的心理行為之間的密切配合、貼合、接合或契合,可以稱為‘本土性契合’。”楊先生將本土性契合看作是衡量本土心理學和心理學本土化研究的標準。他指出:“我們所說的‘本土心理學’,就是一種能達到本土性契合境界的心理學。心理學研究的本土化,重點旨在使心理學的研究能夠達到本土性契合的標準。”也就是說,讓“自己人”研究“自己人”,研究者要深度了解被研究者的心理和行為,熟悉它們的文化體系和生存方式,這樣才能達到和被研究者在各個相關方面貼近的程度。
本土化有兩個方面:研究內容的本土化和研究方法上的本土化。社會心理學文化相對性較強,研究內容與本社會的文化,習俗有密切關系,因此包含內容的本土化,而且非常必要,否則本土化的概念就失去一個很大部分的意義了;此外,方法的本土化也很重要,因為中西文化的重合度比較低,很多概念,理論是不能用西方語言符號所解釋的,也是其他國家所不能理解的,因此如果照搬過來難免會造成工具與對象的不匹配,難以發揮其作用,不但達不到研究目的,甚至可能誤解自己的文化和社會成員的心理,得出相反的結論。
然而人們大部分的心理和行為都是具有一致性的,因此片面地排斥所有外來的東西也不可取,我們要在理智分析的基礎上,挑選出適合我們的研究的方法來。
2 為什么要對社會心理學進行本土化?
社會心理學具有很高的文化相對性,是文化多元論的產物,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本土化,這樣才能讓我們的研究具有自己的特色,擴展社會心理學的學科范圍。當今的社會心理學發展出的理論和方法大部分是基于西方文化和價值觀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片面性,這樣既不利于其他國家社會心理學的發展,對于西方國家本身,由于缺乏研究內容和方法的豐富性,使其研究不能更多地吸收來自不同文化的對比和反饋,其進展也會相對緩慢,對學科發展不利。進行社會心理學研究是為了使社會更好地向前發展,人們生活質量更高,因此不進行本土化也將使其應用價值大大降低。在文化上,沒有一種理論可以適用所有的人和地區,如果要讓所有人從中收益,社會心理學不但要在中國進行本土化,在其他國家也需要本土化。我們都要先將各種不同的文化進行深入研究和了解,讓它們在同一個地球上共同成長和發展,把握好每一種民族和社會的傳統和規律,才能更有效地運用它們直至人們從中獲利。
3 中國社會心理學本土化所走的路
中國社會心理學本土化所走的路程并不長。這一方面主要是因為社會心理學學科的建立相對較晚,上實際80年代才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學科;另一方面,心理學作為一個舶來品,我們對之不熟悉,有必要先對西方的理論和方法進行一番學習和吸收;最后一個方面,也是在目前比較值得關注和改進的方面,就是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比較擅長向別人學習現成的東西,只在層次較高的理論上探討,而不能從現實出發,珍視自己的想法,從而做出切合實際的獨到的研究工作。
中國社會心理學本土化研究主要是以港臺學者為始進行的。楊國樞提出把“本土契合性”作為本土化的標準,黃光國運用西方的理論框架分析了中國人的人情和面子,楊中芳提出本土化的研究要放在“文化/社會/歷史”的脈絡中才能有效。
這些都值得我們驕傲和受到鼓舞,它為中國社會心理學本土化打下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4 如何進行本土化?
(1)對本土的文化、制度、思維方式、價值觀等有系統而深刻的了解。這是首要的條件,一個對中國社會心理學進行研究的人員,必須對自己的研究對象及其背景有深刻的了解,才可能做出符合中國人文化傳統和思維慣性的研究,結論也更能夠應用到本民族社會當中。中國文化的很多成分是西方國家沒有的,如果沒有很扎實的文化基礎和底蘊,不了解中國社會和中國人,很可能沒有研究的切入點,即使有也與文化不契合,就像楊國樞教授說的那樣,不符合本土契合標準。因此無法做出真正的本土化的研究,結論就不適用于本社會。
(2)構念化。心理學研究要求各個變量有操作性定義,社會心理學研究要求將那些模糊不清的理念清晰化,具體化,使人可以從思維層面上清楚地理解與描繪。在這里舉一個例子,就是楊中芳教授將“中庸”這個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用一個示意圖的方式表示出來,使之成為了一個清晰的構念系統,并且各個節點之間有具體的,方向性的關系。這樣就使一個龐大而難以名狀的理念表達了出來,有利于對其進行細致的研究。
(3)拋開一切已有的理論和預期進行細致的觀察,提出假設。細致的觀察和提出假設是進行所有研究都必須具備的條件,否則無法做出嚴謹客觀的結論。然而拋開一切已有理論和預期是我在這里想強調的。因為社會心理學誕生于西方,對我們國家的研究者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進行自己的研究時,很容易帶上先入為主的西方的理論和概念,試圖將我們的心理現象嵌套在已有的理論和概念體系中。這樣很容易忽略掉很多重要的中國人獨有的現象,將中國人的想法和態度等同于西方人的想法和態度,如此一來,文化差異便消失了,結論不同也只是在變量的量或者程度上不同,而總體的架構是一致的。就偏離了本土化的初衷。
要想做真正的本土化研究,就要把頭腦中已有的西方心理學概念暫時放下,以開放的態度去觀察,記錄下所有觀察到的客觀現象。然后再回去一一整理和分析。
(4)借鑒西方的成果,同時發展出自己的方法和工具來進行研究。西方的方法論有值得借鑒的地方,人類的共性總是大于個性,然而又不能全盤照搬,因此要睜大雙眼,選取適合的方法,要能夠與我們的文化,研究內容,研究思路相貼合,如果即使是本土的研究者自己進行開發,也會因為本研究而開發出這樣一套方法,那就是再好不過的了。同時,還有一些內容是西方任何方法也解決不了的,那么就需要我們自己再進行思考,事實上我們應該在這項工作上花費多一些的時間,因為對于科研來說,方法論非常重要,每一次重大的科學進步都是以方法論的開拓和創新為重要標志的。
(5)將研究成果進行邏輯推理和分析,總結出自己的理論。中國的語言相對西方邏輯性不強,這也折射出中國人更重意境,不重邏輯的思維特點。將研究結果和數據上升為理論比較困難,因此在進行具體研究時,要重視邏輯推理和總結,學會把散亂的數據整理成理論架構。
(6)學習西方研究者的態度,摒棄我們固有的一些不切實際的思維方式。向西方的學習,內容不重要,態度和方式最重要。我們要向西方學者學習的是他們切合實際的態度。中國社會心理學進展不是很快,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很容易停留在理論思辨的層面上,而不注重具體的扎實的,對現實生活的觀察和腳踏實地的研究。前喻文化,也就是向前輩學習知識和經驗的習慣使研究者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不夠強,不愿意思考也不珍視自己真正的想法。
要想做好社會心理學本土化的研究,還要從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入手,從客觀的現實和觀察研究上入手,去研究一些真正屬于中國人的實際問題。
5 展望
雖然目前還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但已有研究者為社會心理學本土化開辟了道路,中國文化底蘊深厚,本土化有很大的潛力,前途是美好的。
參考文獻
[1] 周曉虹.本土化和全球化:社會心理學的現代雙翼.社會學研究,1994(6).
[2] 黃雪娜,金盛華,盛瑞鑫.近30年社會心理學理論現狀與新進展.社會科學輯刊,2010(3).
篇4
一、社會心理學發展的整合趨向
從社會心理學誕生之日起,以羅斯為代表的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和以麥獨孤為代表的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分別代表了兩種不同的研究取向,后來又出現了文化人類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等。社會心理學不同研究取向有各自不同的基本特點。心理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試圖從個人的人格結構中求得對人類社會行為的解釋,強調個體變量的重要性;社會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通過社會地位、社會角色、社會化等“塑造嬉體”的因素來研究人們的社會互動,并進而達到對人類行為本質的解釋,強調社會呀群體變量的重要性;文化人類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是從因素入手探索有關人類行為的解釋,強調文化變量的重要性。但是,俱、社會、文化是緊密聯系而不可分割的,彼此之間的互動是持續不斷的。要充分準確地描繪人的社會行為,單一的研究取向是難以實現的,必須建立一種綜合的研究取向才有可能。從本世紀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開始,欲圖將社會心理學的不同研究取向加以整合的努力得以具體實施,盡管許多人做了大量工作,但學科間的聯姻卻未能獲得預想的成功。最近20多年,不同研究取向的論爭再度興起,當理智戰勝了感情之后,開始邁上了整合之路。更為重要的是,近幾年學科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為實現不同研究取向的整合奠定了現實的基礎。
從國內外社會心理學多種研究取向的整合發展和現狀啟示中,我們認為,社會行為心理學是關于社會、文化和人格及派生物地位、角色和自我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塑的造的綜合應用社會科學,是從心理層面上對于人類社會行為的流行性反應的總體把握。從學科性質上講,它既不是心理學的分支,也不是社會學的分支,而是在社會學、心理學、文化學、文化人類學、行為科學、政治學、經濟學、管理學等相互作用相互滲透基礎上形成的一門獨立的事合社會心理學。它是在社會學、心理學和文化人類學等母體學科的基礎上形成的一門具有邊緣性質的獨立學科。正如南京大學周曉虹博士所言:“我們只有從社會學、心理學、文化人類學以至生物學的多維視野出發,才能獲得對人類社會行煌完整解釋”。從社會心理學的起源上看,它是在母體學科的基礎上形成的邊緣學科,是母體學科在解釋人類行為及春與社會、文化、人格的關系時彼此接近、相互滲透的結果。從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方法和理論體系來看,它雖然是在母體學科的基礎上形成的,但它既不是某一學科的附屬物,又不是多種學科的簡單的拼湊和混合,而是多種學科的整合,具有其他學科所不具備的全新的性質和特點。因此,社會心理學應獨立地著力于社會行為心理的整合研究。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夏學鑾教授第一次提出了整合社會心理學,其研究對象分為三層次或三個單元:第一層次為宏觀層次,又叫社會主體單元,其基本概念是社會、文化和人格,認為社會行為是這三個因素的函數,其公式為B(S)=f(S.C.P);第二層次為中觀層閃,又叫個人主體單元,其核心概念是地位、角色、自我,認為個人行為是這三個因素的函數,其公式為B(I)=f(S.R.S);第三個層次為微觀層次,其操作概念是目的、工具和態度,又叫行為主體單元,認為任何作為社會行動的行為都是這三因素的函數,其公式為B(A)=f(O.M.A)。夏學鑾教授“三層次九因素”存在著一種相互影響、相互塑造的關系,在水平層次上的任何一個主體單元的行為都必須考慮行動的三個參照系數的綜合作用。總之,它們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合在一起的。
從“三層次九因素整合說”中可以盾出,社會心理的外在行為律與社會行為的內在心理律的整合及個體作用、群體互動、社會影響的整合是社會行為心理整合的關節點。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是人類社會性質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社會心理是社會行為的內在過程,而社會行為則是社會心理的外在表現。社會心理整合研究是指社會行為流行性反應的內在心理一般本性和一般規律的研究;社會行為整合研究是指現實生活中人們直接關注的流行性心理反應的外在行為特征研究。社會心理的維度是我們所熟知的,而社會行為的維度則往往有所忽視。目前,社會心理研究所有社會學化和社會行為研究有心理學化的整合趨勢。社會行為心理學既要探計內在的社會心理學過程,又要研究外在的社會行為規律,以避免行為主義忽視行為內在心理過程,而認知論學派忽視心理過程外顯行為的偏向。
二、社會行為心理不足合的切入點
中國社會近10年來,社會心理學進入重建與復興階段,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社會各界對社會心理學知識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又不知傣何下手方能切合實際研究中國社會的具體問題,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這是“一個相當混亂的時期”因為社會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社會行為也是千姿百態的,對社會行的總體把握不僅涉及到對鞭一般存在的把握,而且必然要涉及到對其各種存在樣態及方式的把握,面對五光十色的多種多樣的社會行為,應該從哪里入手呢?最適宜的入手處或生長點哪里?
一些社會科學工作者發現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社會生活中存在大量社會流行的社會行為心理問題,并認為社會學、心理學、文化人類學、行為科學的研究能夠為這些總是提供依據和答案,因而開始了社會行為心理與現實社會問題結合上的研究。一般來說,具體的社會生活實踐和現實生活的信息資源,限定了研究的切入點或理論的生長點。就此而言,當代中國的社會行為心理研究的最適宜的切入點只能是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的熱點問題。社會行為心理熱點問題是一種客觀的社會反映,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社會行為心理熱點問題也是社會行為的心理的重點問題,這些行為關系到社會主義改革的進程和前途。社會行為心理熱點同時也是社會行為心理的難點和焦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尖銳的社會矛盾,是很敏感、很尖銳的社會焦點問題,解決起來也往往難度不小。社會聚群行為是種種社會行為心理的起始點和矛焦點,也是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整合研究的著力點。
社會心理學是對社會生活和處于熱烈社會生活聚焦點上的人們所思所慮、所作所為的本質的思考,社會心理學一開始就是為解決與現實生活有關的社會心理問題的迫切需要而產生的,以后的每一步發展都直接從社會生活的急需中獲得了無限的動力。顯然,這門學科具有很強的應用性。例如,20年代“霍桑試驗”中士氣與生產效率的提出,是為了解決當時工業生產之急需;30年代輿論、流言、種族和價值沖突等主題,是為適應世界經濟的蕭條和社會的動蕩不安之需要;40年代信仰、態度、民族性格等主題,是應第二次世界大戰這需要;而五六十年代以后社會相對穩定和平發展,許多具有明顯應用性的分支學科相繼出現,既繁榮了社會心理學本身,又使它在社會生活需要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今天,不僅在歐美國家,而且在日本、俄羅斯的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社會心理學這門應用科學的社會職能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的作用都越來越大。有人統計,這10多年中《全國新書目》上刊有社會心理學方面的書有數百種,其中90%以上都與應用于社會生活有關。并且社會心理學應用成果相當大的一部分已經或正在轉化為直接的社會生產力。
三、社會行為心理整合的著力點
大量的有關研究表明,社會互動是人的社會行為的主要表現形式。人們在對稱性和非對稱性的社會互動中,形成種種群眾行為、大眾行為、集群行為。也就是不受通常行為規范所指導的、自發的、無組織的、無結構的群體行為方式。也就是我們這里所說的聚群行為。聚群心理的外在行為律與聚群行為的內在心理律對社會發展和人們社會行為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積極的社會聚群與人們積極的社會觀念和社會行為之間正相關,而消極的社會聚群(矛偏行為)與人們社會觀念的偏頗和社會行為的偏離也有正相關。特別是當代中國青年有一種比西方更重視同輩凝聚的矛群意識,在這種社會心理環境下,社會變革過程中的社會熱點問題,往往在聚群面對面的互動中會越聚越熱,熱到一定程度就會將問題自然聚焦,聚焦到一定程度必然會施放出來。由此看來,聚群和赤心理的發展存在著兩種可能性,既可能成為社會變革的推動力,也可能成為社會變昔的掏力。所以,假公濟私在生生的聚群行為心理入手,探尋研究社會行為心理現象和規律,是整合社會心理學具有生命力的著力點。
布魯姆(H.G.Blumer)1946年曾把集合體分為四種:集群、大眾、公眾和社會運動團體。后來,布羅溫(R.W.Rrumer0又把集群分為兩種:暴眾和聽眾。這種分類依照無組織群體的有機程度和無組織群體在社會結構中的地全劃分的,有利于人們對無序群體的理解和把握,對聚群行為的研究有一定參考價值。
大眾與聚群有聯系也有區別。這兩類群體都是一種無組織群體的集合現象。在大眾傳媒日益發達的現代社會生活中,以大眾面貌出現的無組織群體將越來越多,越來越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越來越影響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值得引起重視的群體現象。它們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人數和接觸方式上。大眾是散布在廣大社會范圍內、接觸大眾傳播媒體為數眾多的一群人,大眾對社會生活的了解接觸是間接的,是通過大眾媒體發生作用的。聚群是以視野所及、耳聞所達的一群人,相互之間的接觸是直接的,通過感官和軀體感知群體中的人與事。大眾和聚群都是無組織群體,具有自發性、散漫性、情緒性、無責任性等。
國外將聚群行為稱為collectivebenhavior,也就是無組織無紀律的大眾集合現象。原蘇聯社會心理學家安德列耶娃把它稱為“非集體行為”(或譯為“集體外行為”),而我國社會心理學和社會學文獻上,一般譯為“集體行為”。中國人民大學沙蓮香教授稱為在公共場合或社會活動中出現的集群現象。蘭州大學曹孟勤教授等認為,譯為集體行為不妥,稱為“群體行為”失之過寬,沒有限制,稱為“非集體行為”也不妥,因“集體外行為”并非個體行為。因此,人道我這種偶然聚在一起無組織的一群人的行為為集群行為。我們認為“聚群行為”這個概念更能全面地動態地表達無組織的、自發偶然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的激烈行為特征。
社會心理學認為,趨群性是人類的本性之一,人類行為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趨向于合群。社會生產方式越發達,生活方式越先進,各類人員的趨群意識和結群傾向就越強烈。面對社會的巨大變革和發展,社會聚群現象普遍存在的、經常發生的,發生的原因、情況和結果也是多種多樣的。這種隨意性、自發的、無拘無束的聚群現象無所不在。它的啟動原因之一是出于人們最基本的交換信息需要。這一需要最原始的生物學價值是減少對周圍環境的不確定性,從而及時調整自身的行為以適應變化了的環境。聚群者希冀在集合中尋找到共鳴點,并力圖補充缺陷,達到志趣相投、知能互補。不僅如此,而且聚群行為心理帶有鮮明的時代烙印。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聚群已由過去的單一性發展到多學科廣泛交叉,層次日益增多,品位日益提高,形式日趨復雜。因此,從社會心理學角度優化整合聚群心理與聚群行為發生、發展的過程特征和規律,即聚群心理的外在行為律與聚群行為的內在心理律,探求對積極聚群行為的鼓勵、強化,以及尋求對偏離聚群行為的預測、預防和調控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對于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正如著名科學家錢學森1986年10月3日給沙蓮香教授的信中所強調的:“在現代科學技術九大部門之一的行為科學部門中,社會心理是一門重要學科。而行為乘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聚群心理是聚群行為的內在條件和依據,聚群行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現。一般情況下,聚群需要形成聚群動機,聚群動機驅使聚群行為。“因為一切行為的基礎和根據都是心理現象的規律,同樣一切心理的外在表現都構成某種行為”。人的行為無一不是由動機所引導、維持和導向,而動機又是以人的需要為基礎的。一個人的行為是這樣發生的,一個聚群集合行為也是在相互一系列心理活動的支配下發生的。聚群心理是聚群行為的內中動力,聚群行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現。可見,個人行為與聚群行為都是一種動機性的心理行為。所不同的就是聚群行為中有大部分人只能模糊地意識到這種需要和動機,而簡單的幼稚認同就應聲而起,被動地或奇特地介入進去了。
四、社會行為心理整合的交互點
社會行為心理學主要研究個人心理與社會心理、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社會行為與社會聚群行為活動等三大領域。當代社會行為心理學是研究社會行為的內在體驗和外在表現發展變化過程及其規律的整合科學。整合社會心理學主要研究三大層面的內容,即社會環境、文化心理、人格信仰、角色地位之間相互作用的宏觀社會文化行為心理整翕支;社會認知、社會情感、社會意志、社會態度之間相互作用的中觀社會行為心理整合層;親和行為、互動行為、聚群行為、規范行為之間相互作用的微觀社會聚群行為心理整合層;這三大層面內容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的整合構成了當代社會行為心理研究的有機整體,力圖發揮心理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社會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文化人類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三者的“雜交”優勢,克服不足,建立共性與個性、世界化與本土化相統一的社會心理學。
在個人與社會的交互作用點上,社會行為心理整合所關注的社會文化與亞文化因素的影響,文化心理的積淀,對社會成員人格信仰、角色地位等社會行為產生的影響,以及人格與角色待社會和赤又在何種程度上影響社會環境與文化心理的建構。
在個人與個人的交互作用點上,社會行為心理整合所關心的個人之間的相互認知、情感、意志、態度等怎樣在社會認同層面,人際關系層面,人際溝通層面相互作用產生的角色地位與社會行為,以及后者在何種程度上影響前者。
在群體與個人的交互作用點上,社會行為心理整合關注從群體到個體又從個體到群體的影響過程,在群體合作、競爭、沖突、調適等對稱性社會互動和模仿、暗示、感染等非對稱性社會互動中,如何影響人們的親和行為和規范行為,以及人個行為又如何作用于群體行為。
在各體與群體的交互作用點上,社會行為心理整合主要研究社會與社會、群體與群體、文化與文化之間,在聚群行為、群眾行為、大眾行為、偏離行為、規范行為相互作用過程中,如何鼓勵強化規范行為心理和優化整合聚群行為心理,為適應跨世紀社會的現代化而加快人的行為素質的現代化而努力。
篇5
關鍵詞:商務談判;行為心理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B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8-0-01
一、國際商務談判心理學應用的相關研究
1.早期社會心理學關于談判的研究
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談判心理的研究主要是由社會心理學家進行的。他們將大量的實證研究集中于2個領域:談判者的個體差異和情景特點。后來社會心理學主要向認知心理學發展,談判的主題喪失了社會心理學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2.談判的行為決定
20世紀70年代后期,認知革命興起,對談判心理學產生重大影響。80年代和90年代,對談判的心理學轉向行為決定研究(behavioral decision research,簡稱BDR)發展。描述性研究和規定性研究之間有了更多的相互影響,并促進了談判的行為決定研究。
3.談判的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復興
行為決定觀推動了對談判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然而許多研究者認為這一范式忽視了談判中許多重要的因素。研究者們在最近的研究中增加了一些與BDR觀相一致的社會心理變量,從而使社會因素再次成為關于談判的研究主題,它包含:社會關系、自我中心、積極錯覺和情緒。但是這種新的談判的社會心理學研究也接受了包括理性背景在內的一些BDR的觀點。
4.行為心理學在商務談判中的應用研究
商務談判心理學實際是心理學與更為廣泛的社會學在上午談判中的應用于結合,因此它的研究有賴于心理學與商務談判的共同發展。近幾年,隨著行為心理學的發展和成熟,其在商務談判中的應用也更加廣泛。然而,筆者通過查找資料及閱讀文獻發現這方面的研究還比較少,發展也很不成熟。因此本文中筆者將通過進一步研究,分析行為心理學在商務談判中的應用。
二、國際商務談判中行為心理學的作用
行為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一切行為都能反映出他的意識或潛意識。研究行為心理學,能讓談判者通過觀察與感知更好的搜集信息,做出決策。
1.行為心理學的含義
行為心理學中的“行為”指“受行為環境調節的行為”。行為心理學指明,人的一切行為就發生的方式而言都是一種反射,特定的環境定位會使人的意識或潛意識發生變化,這種變化有的是我們可以感受到的有的是潛意識的,無法感知到的,但它確實存在和發生著。正是由于這些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的變化,引起了我們表層現象對這種變化發生反射,使其暴露。
2.商務談判中行為心理學的作用
從行為心理學含義可以看出人的意識或潛意識都將通過其外在行為暴露出來,即內部心理過程最終決定人的特定的行為。而在整個環境刺激到行為反應的過程中,人的內部心理過程始終處于中心的地位。因此,應用行為心理學可以幫助談判者根據談判對手某些下意識的行為來推測其心理,以便采取合適的對策,運用相應的環境刺激,使對手做出被希望的行為反應。
三、行為心理學在國際商務談判中的應用
1.日本某知名企業談判實例
2010年,日本某知名企業與客戶的談判進行到最后一天,雙方爭執不下,都不讓步。及至中午用餐時間,談判依舊在進行。日方注意到對方談判人員表現出不停地摩擦椅子把手,并不自覺地習慣性地碰撞水杯。而此時盡管午餐已準備好,日方卻不急不躁,采用消磨的談判方法,一旦對方不同意自己的條件,便以“慢慢談”回應,最終對手答應了本不愿答應的條件,日方取得完勝。手摩擦椅子或不自覺碰撞水杯這樣的小動作在行為心理學上被認為是一種想要趕快逃離,離開,難耐的心理情緒的外在表現。當談判對手有這樣的行為表現時,日本企業談判者通過觀察與推測即可知對方是急于結束談判去用餐,進而采取拖延的做法,加劇對手的急躁感,使其迫于自身心理情緒而答應日方條件。
2.行為心理學的實際應用
談判者在談判中要注意以下幾點:(1)認真觀察,明白行為背后的心理原因。在談判中,不僅要注意對手的言語,語氣,更要注意觀察對手的一舉一動。細小的肢體語言往往能比語言更多地暴露出真實信息,比如,一個人在憤怒或沮喪時會拉一拉衣領,讓脖子透氣。當談判對手使用此動作,可能意味著他對談判的不滿。一個人說謊時,會不自覺遮掩嘴部,或摸鼻子,摸耳朵,揉眼睛或搔脖子。此外,嘴巴,眼睛,眉毛,鼻子等處都能暴露人的心理。談判者要仔細觀察,尤其當對方說出表示同意或不同意而肢體語言卻顯示相反時,要做進一步判斷。(2)運用條件反射,通過環境刺激,控制對手行為。人的行為無不是條件反射的結果,在觀察對手行為,掌握其心理情緒后,便可采取相應的刺激方式,推動對手做出被希望的反應,從而將主動權牢牢地控制在手中。(3)運用行為心理學,自我保護或刻意引導。談判者應多鍛煉自己的談判能力及行為心理學的應用能力,學會克制自己的情緒,掩蓋自己的易暴露情緒的行為,從而避免自身陷入被動。
參考文獻:
[1]邱林,鄭雪,嚴標賓.談判心理研究發展述評[J].心理科學發展,2003,11.
篇6
關鍵詞:社會心理學;實驗實踐教學;知識可視化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14-0110-02
一、雙實教學模式的理論建構
社會心理學雙實教學模式的構建并不僅是簡單地在課程教學中增加實驗、實踐兩個教學模塊,而是以先進教育理論為指導,以現代教育技術為支撐,以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為主線,科學系統地建構實驗實踐教學模式。這種模式通過提出針對性的教學目標,科學設計教學方案,合理安排教學計劃等,提高學生緊密聯系社會問題、快速準確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學以致用的能力。
實驗課教學目標是提高學生觀察與分析社會心理現象能力,提高學生邏輯思維和創新思維能力。實驗教學的設計運用了知識可視化理論和探究性學習理論的研究成果,利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場景設計成現場實驗,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展示實驗內容,使學生直觀地了解心理學實驗的操作過程和實驗結果,這種方式能夠精準地傳遞信息,使心理學理論具現化,并能激發學生探索日常生活中社會心理現象的興趣。實驗教學的課程安排是按照循序漸進、分段目標原則,構建出三個層次的實驗教學課程體系,依次為基礎實驗、提高實驗和創新實驗,分別對應培養學生的研究素養、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創新思維和綜合運用能力。
實踐課教學目標是提高學生整合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能力,提高社會心理學專業學生服務社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教學的設計為避免人文社科實踐類課程缺乏監管考核,流于形式的不足,采用了課堂實踐和課后實踐等多種教學形式,并納入最后的成績考核中。課堂實踐教學依據項目式教學理論,安排學生有序進行項目選題、制定項目計劃、開展項目研究、進行項目成果交流和項目評價與考核等步驟來完成整個實踐教學內容;課后實踐是指社會觀摩和社會實踐,例如到監獄、戒毒機構、醫院、社區、中小學進行社會調研和社會義工實踐,提高學生利用心理學知識和技術服務社會的能力。
二、借鑒國內外先進教學理論
1.知識可視化理論。知識可視化于2004年由國外學者Epler M J和Burkard RA提出,是指抽象復雜知識或程序性知識(如,技能學習)的構建和傳達可以采用圖形、圖像等可視性手段達成。知識可視化的直觀性、發散性等特點,不僅能幫助他人正確地重構、記憶和應用知識,而且對培養學生的視覺素養、學習興趣以及創造性思維都有很大幫助。知識可視化的方法有很多,如幼兒看圖學數字、高中幾何畫的草稿圖、地理中的色彩表示法、多媒體教學、思維導圖等等,都是知識可視化的表現形式。
2.探究性學習理論。1909年杜威在美國科學進步聯合會的發言中,提出探究性學習觀點,指出教育不僅僅是要讓學生學量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習科學研究的過程或方法。探究性學習的基本步驟為體驗情境、產生問題、提出假設、作出推論、試驗并驗證。美國著名教育家施瓦布建議,在介紹正規的科學概念和原理之前應該先讓學生到實驗室里做實驗,用實驗的證據來解釋和深化教材中的內容,而不是在教室里照本宣科地教授知識。為了使探究性學習有更好的學習效果,老師要搭建共同交流的平臺,使學生進行充分而深入的探究交流和知識共享,還要讓學生得到權威(專家教師或者書籍資料)必要的指導。
3.項目式教學(PBL)理論。項目式教學(Project-Based Learning,簡稱PBL),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以項目為中心、以實踐為主線的教育模式,要求學生圍繞某一個具體的學習項目組成小組,通過他人(同伴或教師)的協助或指導,利用廣泛的學習資源,在實踐中體驗、在探索中創新,解決現實中的問題,從而獲得必要的知識和技能。項目式教學一般可分為選擇項目主題、制定項目計劃、開展項目研究、進行項目成果交流、項目評價與反思等幾個階段。從這幾個階段看,每一個階段都需要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需要自主完成。因此,PBL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合作創新精神。
三、雙實教學模式的實踐應用
管靜、萬義平在對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探討中,提出了“一個目標、兩個保證、三個結合、四個層次”實踐教學體系方案。“一個目標”是培養財務管理應用能力。“兩個保證”一是實踐計劃保證,二是實踐教材保證。“三個結合”是能力培養與素質教育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產學研相結合。科學建構雙實教學體系,就要提出針對性的雙實教學目標,科學設計雙實教學計劃,策略落實雙實教學安排,多渠道提供教學效果評價與反饋。
1.雙實教學目標。教學總體目標是科學系統地構建實驗實踐教學模式,培養復合型、應用型、創新型心理學人才;教學子目標是促進理論教學與實驗和實踐的整合;促進觀察與分析社會心理問題實際能力的提高;提高心理專業學生服務社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將子目標細化明確,我們編制了具體的社會心理學課程技能項目清單。在設計編寫該實驗實踐類技能項目清單時,遵循了“兩性一論”原則,“兩性”是指一方面要掌握研究社會心理學理論的技能和方法,另一方面還要掌握將社會心理學應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技能,“一論”是指技能條目的設計要以社會心理學研究的方法論為基礎。
2.雙實教學安排。國外大學對學生的實踐活動都在時間上有明確規定。比如英國社會工作專業訓練的實習占全部課時的50%;美國社會工作碩士生兩年課程中每周有三天到機構實習、兩天在校內上課,實習時間超過50%。我國教育部規定大學本科生四年期間實踐與實習時間不少于一年,多數學校人文社科專業實踐教學占總學時的比例為1/3左右,個別專業比如藝術類專業可以達50%。
借鑒國內外實踐教學經驗,雙實教學時間大概占整個課程教學時間的50%,考核占40%。教學安排如下圖,按照問題導入―理論探討―心理實驗、社會實踐的模式進行教學。問題導入部分是讓學生在開課階段初期集中地提出并在其后隨時提出有關社會心理的實際問題,結合于講授教材的有關章節,準備相關案例分析。正式上課時,結合案例以及近期新聞和社會熱點,作為引入。并在學生討論后,對案例和事件進行深入評論,將實際聯系到本堂課程的知識理論。通過這種從學生實際出發,從學生中來又回到學生中去的做法,達到有的放矢解決學生學習問題,增強學習興趣。理論探討部分以教師講授展示為主,向學生系統傳授經典的社會心理概念、實驗、理論和前沿進展,為全員參與的形式;采用課前社會心理學前沿報告、小組討論促使學生通過相互討論和深入分析,豐富相關知識的支架,加深理解,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習的理論解釋現實話題,促進社會心理學知識向學生個人知識體系的轉化,并且能夠形成社會心理學的思維方式和應用能力。同時,雙實教學改革還豐富了教學手段,引入課前社會新聞心理評析、小組討論、社會心理學實驗和社會調查、社會實踐、觀摩學習、自我分析報告等多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其中,前三種方法針對課程實驗,側重對理論知識的系統和深入理解;后四種方法應用于社會實踐,側重于社會心理學應用能力的培養與自我心態的調節。
3.雙實教學模式的評價反饋。對雙實教學模式的評價及反饋是調整完善教改模式、確保其良性運行的關鍵,根據反饋結果,調整教改思路、修訂教學計劃、健全教學手段,才能保障社會心理學教改工作的順利開展,真正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對實驗實踐教學體系的評價及反饋可以從四種渠道收集信息,即社會對學生實踐活動的評價、教師對學生實踐活動的評價、專家對雙實教學的評價、學生對雙實教學的評價。社會對學生實踐活動的評價,包括社會對學校和學生實踐活動的總體印象和評價,對學生實踐態度的評價,對實際操作能力和實戰能力的具體評價;教師對學生實踐活動的評價包括對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表現出的綜合能力評價,以及實踐內容對學生的適宜程度、實踐教學效果的評價;專家對雙實教學的評價是指學校從事教學質量監控工作的專家組織對教學改革的評價,包括實踐教學的時間安排是否合理,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的比例分配是否合理、實踐教學的內容安排是否合理等;學生對實踐教學的評價是指學生對教學活動的興趣和效果評價,對教師的滿意度評價等。
參考文獻:
[1]劉芙,王韶春.高等教育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現代教育管理,2011,(3).
[2]張艷,邰學群.高等學校教改理論與實踐[M].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5.
[3]譚娟暉.高等農林院校社會心理學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中國林業教育,2011,(6).
[4]朱斯琴.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社會心理學》教學改革的幾點探討[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3,(1).
篇7
一、情境主義的質疑:作為幻象的美德在‘道德哲學遇上社會心理學”一文中,吉爾伯特。哈曼借助來自社會心理學的支持,將這樣一種觀點引入到道德哲學中來:“根本就不存在品格這樣的東西,也不存在人們通常認為存在的日常品格特征,也不存在通常的道德美德和惡德。”1"哈曼通過社會心理學的實驗研究表明,對行為的解釋最好是訴諸情境因素而不是我們所設想的品格特征。
哈曼這一觀點的理由來自于社會心理學的經驗根據,即某些社會心理學的實驗結果。其中一個比較典型的實驗是Milgram稱之為“服從權威”的實驗?。在這個實驗中,實驗對象被授予這樣一項任務,當學習者(他實際上是實驗者的助手)對所提問題回答錯誤或者不回答時,就對他進行逐漸增強的電擊(實際上并沒有產生真正的電擊,但實驗對象并不知情)。電擊強度從15伏開始,并以15伏為單位逐漸增加,直至最高強度450伏。當強度達到300伏時,學習者開始猛烈撞擊房間的墻壁,而不再回答問題。強度達到315伏時,同樣如此。在更高強度時,學習者不再產生任何反應。當實驗對象征求實驗者的建議或者表示他不想繼續下去的時候,實驗者會告訴他:(1)“請繼續”或者“接著干”;(2)“實驗要求你繼續下去”;(3)你絕對必須繼續”;(4)“你沒有其他選擇,你必須繼續”。如果實驗對象被告知這四種回答后,他仍然要求停止,對他的實驗就結束了。實驗結果是,40個實驗對象中,5個達到了300伏,這個強度被表明是“極劇電擊”,學習者在這個強度開始猛烈撞擊墻壁。5個達到了315伏,學習者在這個強度再次撞擊墻壁。2個達到了330伏,這個時候學習者沒有了任何反應。1個達到了345伏,1個達到了360伏。其余26個實驗對象,即總數的65%達到了450伏。也就是說,這40個實驗對象中的大多數都持續到底,對學習者進行了最高強度的電擊。
Milgram實驗用來驗證這樣一個假設:即使面臨著不可抗拒的命令的壓力,大多數人將保持同情心而拒絕殘忍。而實驗結果是大多數人服從命令。哈曼由此分析認為,Milgram的實驗表明,實驗對象的行為來源于他對權威的服從,而不是品格特征。
約翰。多里斯則引用了這樣一個實驗:實驗對象A正在城郊的一個購物廣場打電話。當他離開電話亭時,B(實驗助手)走過來,她裝滿東西的文件夾掉到了地上,里面的東西散落在A的面前。A會停下來,在文件沒有被前來搶購商品的人群踐踏之前,幫助B把它們撿起來嗎?這一實驗分為兩組,在第一組實驗中,實驗者在電話的硬幣返回槽中放置了一枚硬幣;而另一組實驗中則沒有放。因此在前一組實驗中,實驗對象將撿到一枚硬幣,因而有一個好心情;后一組的實驗對象則沒有。實驗結果是,在前一組16個實驗對象中,提供幫助的人數是14人,沒有提供幫助的是2人。后一組25個實驗對象的相應數據則分別是1和24。?因此這一實驗表明了,實驗對象的行為似乎與品格沒有關系,唯一有關系的是有沒有放置硬幣。
情境主義者基于這些實驗提供的經驗證據來支持他們的觀點:決定人們行為的是相關情境,而不是品格特征,將人們的行為歸因于他們的品格特征是一種“基本歸因錯誤'對品格特征的這一攻擊,“其潛臺詞就是道德品格觀念是一個幻象,因而道德哲學最好是關注特殊情境中的解決問題的判斷,而不要以為倫理學可以關注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好的品格”121。絕大多數美德倫理學家都將美德解釋為某種品格特征,如果這一批評是正確的,那么美德倫理學將失去賴以存在的基礎。然而,美德倫理學家們對情境主義的這一批評作出了比較成功的兩種方式的回應。
二、美德倫理學的回應:
情境主義的錯誤與誤解面對情境主義的挑戰,美德倫理學家們一方面對情境主義的經驗證據提出了質疑,認為這些實驗的設置與結果不足以否定品格特征的存在;另一方面對傳統美德倫理學的美德概念進行了澄清,認為情境主義所批評的美德概念并非美德倫理學的美德概念,美德概念能夠容納情境主義的主張。
黛安娜弗萊明認為,從方法論的觀點來看,情境主義研究中所使用的實驗方法非常不適合于探究品格特征的存在或影響。這一經驗方法是被設計用來探究某一特定情境中那些導致行為變化的變量的,而不是用于探究較長時期內行為的連貫性。然而品格特征預測的只是較長時期內的行為趨向,而不是任一特殊情境中的行為。所以,具有一種品格特征并不意味著行動者相關方面的行為或反應在所有情境下都是絕對連貫的或可預測的。但情境主義者的實驗沒有考慮這些問題,因而他們使證據傾向于情境因素。換句話說,情境主義者使用的方法只能用來證明情境因素在行為選擇中的作用,而不能否定品格特征的存在。而且,即使情境主義者是正確的,我們的行為大體上是由情境因素導致的,情境能夠控制行為,但人們還必須具有對情境產生回應的能力,這不是由情境決定的。
情境主義由上述實驗結果也不足以得出不存在品格特征的結論。上述實驗結果只是反映了這樣一個事實:我們大多數人都不真正具有美德……它只是意味著要具有真正的美德是一個非常困難也很少能實現的成就。”14因此,實驗證據不但不能說明不存在著品格特征或美德,相反它們還證明了現實社會中存在著美德,因為實驗數據表明了,有少數人能夠抵制情境的壓力表現出美德,雖然只是少數人。情境主義者用統計學上的多數來否定少數是一種錯誤的分析方法。因此,情境主義者所依賴的經驗證據不能支持他們的主張。
茱莉亞安娜斯從對美德概念的分析角度出發,指出了情境主義對美德倫理學的美德概念的誤解從而消解了情境主義的批評。安娜斯將美德看作是出于正確的理由、以適當的方式而正確地行動的傾向。因此美德包含兩個方面:情感上的與理智上的。美德的理智方面是指行動者具有一種理解力,它使得行動者能夠明白在各種情境下什么是正確的行動。通過道德教育與道德修養,行動者可以在道德實踐中不斷學習、培養這種理解力。一旦具有了這種理解力,行動者就可以在不同的情境中對情境進行判斷,作出正確的行為選擇。因此,美德與習慣不同,習慣不具有這種理智因素。對美德的這種理解正是亞里士多德式的美德倫理學傳統。而情境主義將內在的美德或品格特征與外在情境完全對立起來,因而誤解了美德倫理學的美德概念。因此,安娜斯指出,“情境主義者誤解了他們所攻擊的古典的或亞里士多德式的美德倫理學(的美德概念),因此他們攻擊了一個錯誤的靶子”。
另外,情境主義的主張還關系到道德責任的問題。如果我們將個體行為完全歸因于情境因素,那么這將不僅會否認品格特征的存在,還會否定個體的道德主體性,從而也就取消了個體的道德責任。
進一步說,即使情境主義的主張是正確的,它也不能直接威脅到美德倫理學的合理性。倫理學中的情境主義實際上是一種描述性的道德心理學,它只是描述了一種道德事實。而美德倫理學的核心理念之一是提出一種道德上的“應當”,即我們應當成為具有美德的人(盡管美德倫理學是否為這種“應當”成功地找到了事實根據還是一個疑問)。我們是否能夠從“事實”推導出“應當”是一個未決的問題,但至少我們不能用事實來否定應當。
三、情境主義對美德倫理學的啟示
雖然情境主義對美德或品格特征的實在性的否定總體上是失敗的,但它仍然具有合理的一面。這些合理因素對美德倫理學的發展以及道德實踐都是有益的。
首先,情境主義強調了情境對道德行為的影響。雖然情境不是道德行為的唯一決定因素,但情境對道德行為的影響是任何一種道德理論都不應當忽視的,而且這一影響還與我們實際的道德生活有著緊密關聯。然而,美德倫理學以及現實的道德生活往往低估了這一影響。誠然,我們大部分的道德行為是個人因素的產物,然而,認為品格特征對行為的作用可以完全不考慮情境因素,這種想法是天真的。應當說,在實際的道德生活中,品格特征與情境都是影響行為選擇的因素。完全否認品格特征的存在是不符合事實的,而無視情境的作用則是不現實的。
篇8
摘要:抑郁的研究必須遵循一定的科學方法,抑郁的研究方法包含于人體科學研究方法的浩大體系中,通過對人體科研方法的了解,展示出抑郁研究的一些現狀,并指明今后研究的方向。
關鍵詞:科研方法;人體研究 ;抑郁;變量
抑郁,是一種情感性的障礙。在臨床上,它屬于躁狂抑郁性精神病(躁郁癥)的一種表現狀態,是一種情感性的精神病或綜合癥。近些年來,研究者們紛紛把目光轉向對抑郁的社會、心理問題的探討。抑郁,已成為社會心理學、人格心理學一個普遍的研究課題。
一、人體研究的基本方法
對人體進行認識和研究首先應該從兩個基本的方面進行:一是分別考察人體的物質、信息和意識三個層次;二是考察人體物質、信息和意識三個層次之間的相互關系。只有這樣,才可能真正實現對人體的本質和規律的完整把握。人體在本質上是物質、信息和意識的統一,三者構成人體不可缺少的三個方面,所以認識和研究人體首先需要對人體的這三個方面加以考察。
人體的物質是人們在人體研究中首先要碰到也是需要首先加以考察的內容。對人體的物質研究需要用物質科學的研究方法,如物理學和化學的研究方法等。第二個方面是人體的信息。研究人體的信息需要借助信息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如程序論、控制論、系統論和信息論等的理論和方法。在考察了人體的物質和信息之后,還必須進一步考察人體的意識。對人體意識的研究首先應該在個體的基礎上進行。
二、抑郁的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
研究發現,導致抑郁的因素不是單一的, 遺傳、環境、個體生活經歷、外界壓力等都可成為抑郁的誘因。西方研究者們一致認為,對抑郁的社會心理研究,應以素質――應激模型為前提。此模型認為,抑郁是由一種相對穩定的易感因素(認知因素)和社會心理壓力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 在實驗中應考慮易感因素和社會心理壓力之間的交互作用。西方社會心理界對抑郁的研究方法, 可分為橫斷研究和縱向研究(包括前瞻性研究和追蹤研究等)兩個方面。最初,研究者多采用橫斷法。比如:把抑郁、緩減性抑郁(抑郁程度較以前有所減輕)和非抑郁的控制組,就某些變量進行比較,從而發現不同組在這些變量上的差異。橫斷法對于驗證上述差異是成功的, 且能證明某些功能障礙, 如認知功能障礙、婚姻的不幸、依賴性人格、社交障礙等都同產生抑郁有關。但是, 橫斷研究為抑郁的病因提供的信息有限, 上述功能差異是成功的, 且能證明某些功能障礙, 如認知功能障礙、婚姻的不幸、依賴性人格、社交障礙等都同產生抑郁有關。因此, 橫斷研究往往只能使我們持相互作用論的觀點, 難以對抑郁病因作因果推斷。前瞻性研究和追蹤研究自然能驗證抑郁的病因變量, 但要找到一個有潛伏抑郁可能性的樣本并不容易, 研究者必須詳細地考察被試生活中的精神病史。雖然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對抑郁病因的探討,似乎存在著方法上的困難,但目前人們的很多研究, 是在控制了并發癥的條件下,就抑郁與某一個重要的社會心理變量之間的關系進行探討,這些方法仍然可行。就橫斷法而言, 把抑郁組被試和正常的控制組被試在抑郁情緒期間和抑郁恢復后進行比較;把抑郁、緩減性抑郁和非抑郁被試進行比較,這種研究雖不適合對抑郁病因進行單向的因果推斷, 但至少能證明抑郁組被試某些功能上穩定性的障礙,探討這些障礙同抑郁的關系,可為抑郁病因提供初步證據。就縱向研究來說,病前設計是研究抑郁病因的一種較好的方法。其主旨為追蹤非抑郁的被試,把那些后來患抑郁的被試同一直未表現出抑郁癥狀的被試就某些變量進行比較。此法缺陷在于被試最初癥狀的個別差異難以衡量;被試在抑郁自評量表上得分低于某個標準或不符合抑郁診斷標準,都被診斷為非抑郁的,沒有考慮到低于這一標準之下被試的癥狀有程度上的差異。彌補的辦法為:增大抑郁和非抑郁組被試的樣本,以抵消上述癥狀的差異。目前僅有少數研究者用這種方法對抑郁進行過研究)。縱向研究的另一種方法為雙波專門小組設計。即:用某個社會心理變量來預測被試以后的抑郁程度。這種設計有多種變式,其中一種為:在對被試的第一次測量T1中測出抑郁癥狀Z,然后對某個變量X進行追蹤,以考察變量X對第二次測量T2中預測的抑郁變量Y所產生的影響。如果變量,X能預測以的抑郁Y ,那么抑郁程度的變化就可根據X先前的功能狀態進行解釋。這種設計能對被試最初抑郁程度的個別差異進行控制, 且符合因果推斷的3條標準:X和Y同時變化,X是Y的前提,Z(第3變因)不能說明X和Y之間的關系。
三、將來的方向
研究者實驗驗證的同抑郁有密切聯系的社會心理變量可以概括為6個方面:歸因方式、有功能障礙的態度、人格、社會支持、婚姻的不幸和應付方式。他認為,這些變量可分為3類:一類先于抑郁,是產生抑郁的原因的變量,稱為抑郁的前因;另一類是在抑郁情節期間才可觀察到的變量, 稱為抑郁的伴隨癥;第三類是抑郁恢復后仍持續的障礙, 稱為抑郁的后果。將來代價較高的研究,應集中于抑郁的前因的探討, 盡量對抑郁病因作因果推斷。在這6個方面中, 人際依賴、內向、社會隔離、婚姻的不幸等同抑郁的關系, 是研究者們從不同的理論角度出發共同探討的問題, 也是人們應當進一步研究的重點。尤其是抑郁的人際背景, 越來越引起了社會心理學工作者的廣泛注意。有人認為, 將來抑郁病因的社會心理研究, 主要對象應是抑郁的人際關系方面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楊玉輝.現代自然辯證法原理[J].人民出版社,2003.
[2]許又新.精神病理學[M].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篇9
摘 要 金融心理學的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解釋、預測以及調控人這個市場主體的心理。金融心理學的定量方法研究能夠正確的研究市場的資本與資產配置關系,能夠實現最優的配置,本課題研究的重點便是金融心理學的定量分析方法。
關鍵詞 金融心理學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金融學的研究的核心內容便是研究資產與資本的配置效率問題,二十一世紀是市場經濟時代,在該時代中,資金以及資本則是通過金融市場來進行配置的,社會中的每一個人好或者集體則便是市場的構成要素之一,人與人之間的交易便形成了市場中的資本以及資產兩者的供應關系,并形成了價格。價格的波動則是資產以及資本配置的方向標。我國的金融市場正處在一個蓬勃發展并逐漸完善的階段,力求我國的金融市場發展的健康、迅速。實現這一點,最為關鍵的因素便是充分的將現有的資本集中起來,加大投資力度,促進投資效果,進而實現最優的資本以及資產配置[1]。金融學與心理學的融合完全來源于同一個思想:即人類可以計量出自身的感覺。建立一個高效的、現代化的、健康的金融市場體系是我國金融市場發展的最終目標,我國必須加大現代金融理論知識的學習,充分的運用到我國金融市場的建設道路上來。
一、金融心理學概念的提出
人的行為是理想的,這是金融學的一個標準前提,Grordon Pepper曾經說過:擁有大眾心理學的學位可能比擁有經濟學的學位更加的有助于理解金融市場行為。從金融市場的主體要素可以看到,金融市場是一種群體行為,研究這種群體行為的科學便稱之為“社會心理學”。可以這樣理解:一個社會是一個大的房間,人便成為住在這個房間的群體,這樣的一個群體共同生活在這個大房間,共同去求解一個經濟類問題,接下來便是研究這些組成要素之間是如何互相作用的,特別研究的重點便是某個人的存在是如何影像到其余的個人行為的。
金融心里學的誕生是時代的產物,是研究市場經濟發展的關鍵途徑。社會心理學實際上是心理學的一個基本的分支,國際應用心理學協會主要分為十四個大的分會,每個分會都對應著心理學的一個比較具體的研究領域,比如運動心理學、組織心理學以及政治心理學等等,經濟心理學也是這十四個分會中的其中一個,經濟心理學的分支又主要包括貨幣心理學、股票市場心理學以及儲蓄、投資和賭博心理學,這三個分支能夠非常直觀的解釋個人在與金融市場經濟進行交互的行為,與此同時,還能夠對我們解釋清楚金融市場自身的意義,這些是經濟心理學存在的最為重要的一面。金融市場的驅動便是社會中的數以萬計的人,這是一個大的群體,群體之間相互吸引,相互影響。這種金融現象又可以稱之為“群眾心理”以及“大眾心理”。群眾心理并不等效于個體心理與群眾數量的乘積,但是,他們之間又存在著互相作用,互相影響的關系。因此,需要深入的理解金融市場的群眾心理,需要解釋市場與人們群眾之間的互相作用,需要有合理的理由去解釋成交量、價格以及輿論媒體之間的反饋環以及拼接的過程,其中,能夠理解做出最終決策的市場參與者則更加的重要。研究經濟行為的金融心理學便誕生了。
二、金融心理學的定量分析方法
針對金融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兩個:定量分析研究方法以及定性分析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是質的研究,而定量研究方法是量的研究、量化研究[2]。本課題重點研究定量分析方法,目前,金融心理學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
(1)生態化研究方法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數據分析技術以及實驗設計技術在不斷進步。能夠很好的控制誤差,而在定量分析方法中,金融市場經濟離不開社會現實生活,因此,金融市場的實驗環境便就是生活,與社會生活融為一體。人的心理活動是受到各個方面的影響,比如社會、個人以及外部的環境以及多種復雜的要素等等。因此,金融心理學的研究離不開這些因素,這種多因素的研究便是未來金融心理學研究的重點,具備非常高的生態效果。金融心理學的生態化研究將會使得實驗更加的貼近現實的生活,其結果也將更加的接近實際的金融市場。
(2)精確化的數據處理研究方法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計算機的運算能力越來越強大,這樣便可以使得大量的多元素數據統計分析才能更進一步的開展,針對復雜的、大型的數據處理軟件也已經問世,如SPSS、LISREL、HLM等一些級別比較高的軟件已經被應用到金融心理學的研究領域[3]。這樣,便可以突破技術的限制,使得數據的處理變得更加快捷,效率更高。這樣,多種影響因素量的增加,這樣便可以分離出來變量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而使得數據研究的結果更加準確,更能夠貼近現實的環境。
(3)重預測性研究方法
金融市場的研究結果能夠準確的預測未來金融市場的發展動向,這便是重預測性研究方法。金融心理學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個水平:最低的描述水平,這種水平僅僅測定或者評價當前的心理行為狀態以及特征;其次便是解釋水平,該階段則重點研究的影響人的心理發展的因素以及活動特征等;最高的水平便是重預測性水平,強調通過精確的揭示金融經濟主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尋找規律,通過規律來預測金融市場經濟發展的方向。
三、總結
金融心理學的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解釋、預測以及調控人這個市場主體的心理。只有具備預測水平的心理學研究才具備真正的實際價值,金融心理學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的主要工作是構建好對應的因果管理數據模型,并且要時刻注重縱向的數據動態分析。隨著計算機水平的不斷提高,多元回歸分析、因徑分析、結構方程模型技術、多層分析等高級統計方法的發展與應用,均可以為金融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提供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周愛保,張澤良.行為金融學:心理學與金融學協同發展的平臺.甘肅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02).
篇10
[關鍵詞]應用心理學培養目標培養規格培養模式
[作者簡介]胡麗萍(1961-),女,遼寧鳳城人,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心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遼寧沈陽110034)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3985(2012)27-0105-02
隨著我國社會變革的加劇,心理學人才的社會需求日益增加。許多高校紛紛成立應用心理學專業,近些年為社會培養了大量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但心理學人才培養模式還不完善。如何適應社會需求,構建科學的心理學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出合格的應用型心理學人才,是高校心理學教育工作者考慮的問題,也是當前我國應用心理學專業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一、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應用心理學是心理學中最有生命力的組成部分,主要包括工業心理學、教育心理學、臨床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等四大領域。
結束后,我國幾所重點師范大學率先恢復了心理學科,當時基本以教育心理為核心。順應社會發展,一些高校相繼設立了應用心理學專業。然而,由于歷史原因,應用型心理學人才培養卻滯后于社會需求,難以滿足社會對應用型心理學人才的需要。究其原因主要來自我國心理學專業教育內部原因。綜觀我國高校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存在著共性問題,突出體現在如下幾方面:
1.培養目標過于籠統,培養規格不明確,導致課程龐雜、零散,難以形成完整體系。由于大多數學校應用心理學人才培養目標的表述過于籠統、概括,而培養規格又缺少明確、具體的界定,因此,使得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的指導意義得不到發揮,致使建立在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基礎之上的課程體系的構建失去了實質性的依托,難以構成完整的體系。
2.專業方向設定過于寬泛、模糊,缺少細化,學生專業方向定位不明確。目前我國應用心理學主要分為工業心理學、教育心理學、臨床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四大領域,每個領域研究對象不同,涉獵課程各有不同。然而,在應用心理學人才培養的實踐中,卻缺少相應的專業細化,應用心理學專業將心理學在不同領域的應用統合在一起為一個專業方向,這種寬泛、籠統、模糊的專業設置,使得心理學與不同領域相關聯的專業課程混合在一起,構建一個主干課程架構,這必然導致主干課程架構缺少明晰的專業方向,致使學生難以形成專業學習的主攻方向,專業學習難以深入。
3.課程設置缺少整合,所設課程之間缺少內在聯系。由于培養目標籠統,專業方向寬泛、模糊,致使應用心理學專業所設課程龐雜、零散,缺少明確專業方向和完整的學科體系框架,學科設置缺少內在的邏輯聯系,學生難以獲得系統完整的學科知識和理論框架。
4.教學內容陳舊,與當前社會需要脫節。20世紀80年代后,一改前蘇聯心理學課程模式一統天下的局面,大量引入歐美心理學的理論和研究成果,教學內容在專業理論方面有了極大的擴展。但使用的教材內容仍顯陳舊,更由于心理學本土化程度不夠,教學內容與我國當前社會需求脫節。
5.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偏重理論知識的講授,忽略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致使學生欠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與基礎心理學相比較,應用心理學更為突出心理學在實踐領域的應用,應用心理學專業在人才培養上更為強調應用型和實踐性。就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培養方向看,其一,培養應用型人才,其二,培養研究型人才。前者,為社會輸送應用型心理學工作者,學生畢業后投入各領域,用所學的心理學專業理論和技術,服務于社會各個領域;后者,學生本科畢業后進一步深造,接受應用心理學更高層次的學習,為從事心理學的應用研究打基礎。不論哪一個方向人才的培養,其應用性和實踐性是其不可或缺的特色。然而,實踐表明,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培養特色的明顯缺失,表現為多數應用心理學專業本科畢業生步入社會后,普遍缺少實踐能力,不會用心理學理論分析、解釋現實問題,不會應用心理學技術解決現實問題;而進一步深造的學生也表現出缺少專業方面的實踐積累,更多停留在理論層面探討實際問題。
二、社會轉型期東北老工業基地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想
1.立足社會對心理學人才的需求,構建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結合我國社會對心理學人才的需求以及我國應用心理學專業的培養目標,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應定位于“廣博、寬厚的專業知識為基礎,能力培養為本位,廣泛的適應性,有專業特長”。以此為基礎,確立應用型心理學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的合理定位,構建與之相適應的課程體系和內容,以及尋找有效的實現途徑。
2.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及培養規格。基于我國對心理學人才的社會需求狀況和我國心理學人才培養狀況,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于: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扎實的心理學基本理論、基本技術和研究方法,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心理學專業人才。
培養規格是培養目標的具體闡釋,主要體現在對人才在思想品德素養、知識結構、能力結構三個方面的具體規定和要求。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培養規格可具體作如下闡述:(1)思想品德素質要求。包括政治素養、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等方面。要求學生有職業道德意識和社會公德意識,有奉獻精神,有服務社會意識。(2)知識結構要求。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知識結構,既有一定的與專業關聯的文化知識框架,也要形成至少一個明確方向的專業理論知識框架。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專業知識結構包括四個方面:其一,核心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由普通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心理測量學、心理統計學和生理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和理論構成。其二,延伸性的專業基礎知識和理論。這部分內容由與工業心理學、教育心理學、臨床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等應用心理學四大領域相關的專業基礎知識和理論構成,圍繞這四大領域,分別設定四個不同專業方向延伸的專業知識和理論架構,學生可根據具體情況有所側重地選擇某一方向的課程。其三,拓展性的專業知識和理論。這部分由核心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延伸性的專業基礎知識、理論延伸和拓展的內容構成,包括諸如認知心理學、人格心理學、情緒心理學等學科的基礎知識和理論。其四,更高層次的心理學理論知識。由心理學研究方法、專題實驗、各心理學流派理論及技術等知識構成。(3)能力要求。這是指運用心理學知識、理論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相關領域的心理現象進行初步研究的能力;實驗設計、心理測量和數據處理的初步能力;運用一門外語的能力(聽說讀寫能力),達到大學英語四級水平;計算機應用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如網站編輯的基本技能、運用計算機進行心理測量、實驗數據處理能力。
3.課程體系框架。依據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五個不同層面的模塊式課程:通識課程、基礎導論課程、專業導論課程、專業擴展選修課程以及研究性課程,每一模塊中又包含不同層次的課程。(1)通識課程。該類課程包括思想政治類課程、英語、高等數學等。心理學是一門具有綜合性、邊緣性的交叉學科,與許多學科具有關聯,在課程的設置方面,除了學校規定的通識類課程外,應重視與心理學相關的其他學科的知識建構。(2)基礎導論課程。這部分課程是專業核心基礎課程,主要有普通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心理測量等。這些核心基礎課程具有很強的基礎性和延伸性,是各個心理學專業方向都必須掌握的入門課程,該類課程有助于引導學生進入心理學專業領域,同時也為后續的不同專業方向的進一步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3)專業導論課程。此類課程主要有發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等。專業導論課程以基礎導論課程為基礎,向應用心理學四大領域延伸,學生完成核心基礎課程學習后,可根據自己的興趣,結合具體的專業方向在專業導論課程中再選擇某一方向的課程,作為其專業主攻方向,形成專業特長。(4)專業擴展課程。包括認知心理學、人格心理學、情緒心理學、心理學流派、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健康心理學等。根據應用心理學科發展的特點,為本科生開設各具特色、內容廣泛的專業方向選修課程,給學生提供了比較充分的選擇余地,為學生深入了解心理學各學科的進展提供了保證和資源。(5)研究性課程。為本科高年級的學生提供各種形式的獨立研究和高級研討的課程,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高水平的心理學研究。這些課程可設為考察課程。
4.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模式的實施途徑。應用型心理學人才培養是個整體工程,既要考慮課程體系的合理構建,同時也要考慮專業方向的科學界定。
第一,構建系統、完整的課程體系,確立科學的課程內容。在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構建上,打破過去孤立、割裂的課程狀況,圍繞應用心理學的四大領域:工程心理學、教育心理學、臨床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確立核心的專業基礎課程,構建模塊化和層次化的課程體系。層次化、模塊式課程由五個模塊組成,包括通識課程、基礎導論課程、專業導論課程、專業擴展選修課程以及研究性課程。五個模塊的課程注重橫向溝通、縱向整合,注重課程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為學生建構一體化、結構化的完備知識體系。
第二,課程內容強調實踐性和應用性,教學方式加強理論聯系實際。應用心理學人才的培養應注重其實用性,專業課設置應突出應用性,突出其實踐性。要著眼于現實情境中所涉及的心理學問題。要實現應用心理學的培養目標,體現其應用性和實踐性,必須改變以往“重知識、輕能力,重理論、輕實踐”的狀態,增加教學內容的實踐性,教學過程中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增加實踐環節教學,增加實踐課的課時。實踐課(包括實習課、見習課)可與理論課穿行。實踐課要突出操作性、技術性。
- 上一篇:新型城鎮化建設調研報告
- 下一篇:全民健身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