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生態文明建設的現狀范文
時間:2023-12-15 17:55:3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目前生態文明建設的現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生態文明建設路徑簡單化當前的生態文明建設,從部門推進到區域實踐都不可避免地將生態文明建設簡單地等同于生態環境建設,從規劃制定、政策引導、指標約束,到生態省、市、縣的創建,幾乎都將生態環境建設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主戰場,對生態環境修復、資源節約利用、節能減排等方面大書特書,認為只要生態環境改善,建設指標能夠實現,就是在進行生態文明建設。理念領先而建設實踐卻較滯后,對于生態文明科學內涵的理解上存在偏差,影響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依賴和觀念依賴仍然占主導地位,在行為方式上一邊努力治理環境,一邊以新的方式破壞環境。只要國家出于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考慮將相關指標“松綁”,生態環境惡化趨勢馬上顯化。與生態文明息息相關的經濟轉型、社會發展、民生改善、觀念樹立、制度創新等內容和行動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很少得到重視,在生態環境局部改善的同時,一些社會問題和制度弊端日益顯現。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現有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沒有形成中國特色生態文明建設的科學理論體系科學的理論是科學實踐的基礎。生態文明是一種全新的理念,是在對工業文明深刻反思的基礎上提出來的。目前,生態文明的內涵、理念、特征都處在探索之中,學界還沒有達成共識。究竟什么是生態文明?如何建設生態文明?從生態文明建設提出至今都還沒有得到很好的回答。當前生態文明建設低估了工業文明對人類的深刻影響和牢固的制度基礎,忽視了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最本質最艱巨的任務是要對工業文明的價值取向和制度安排進行根本變革。把生態文明建設簡單地等同于生態環境建設和人類不當行為的改變,試圖以此來解決一個龐大的、復雜的、涉及多方利益主體和人類社會制度變遷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必然導致在理念、行為、政策上的缺失。
(二)生態文明建設缺乏必要的戰略管理工具,行之有效的戰略體系尚未構建,無法實現生態文明的融合共建戰略體系是實現戰略管理的有效手段。我國生態文明建設至今還停留在戰略構想階段,發展戰略體系尚未構建,戰略目標和戰略任務尚不清晰,缺乏必要的理念體系、行為體系、政策體系來指導,不可避免地出現“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困境。中央出臺的若干政策、文件、規劃,雖然從生態文明建設的某些方面有所引導,但始終沒能形成政策合力,沒能觸及生態文明建設的本源。政策設計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支持力度較弱,導致行動措施推行困難,缺乏從戰略高度對生態文明建設進行切實有效的管理和實施,更無法將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原則、目標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貫穿到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中。
(三)生態文明建設缺乏動力機制目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沿用的是西方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思路,試圖用人和自然的利益關系的調整來改變自己的行為,雖然認識到了對生態的破環,但始終是為了促進人自身的發展來改善自然的承載能力,其目的仍然是為了從自然界索取,沒有從思想根源上將自然界與人類社會視為平等的主體。同時,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主要采取自上而下的推進模式,中央提出建設發展戰略,各部門和各省區實施建設,但不少地區并未將生態文明建設上升至區域戰略高度來對待,雖然在思想認識上重視生態文明建設,但缺乏行動部署。生態文明建設還沒有成為區域自身發展的需要,社會群體還沒有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自身的需求加以推進,還停留在響應中央政策的政治要求上,生態文明建設自發動力不足。
探索中國特色生態文明融合共建道路的對策
(一)加強對中國特色生態文明的科學研究,創建中國特色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體系當前對生態文明建設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理論研究還不大深入,中國特色生態文明建設的科學理論體系尚未構建,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問題和實踐探索還需要進一步深入,尤其在生態文明的理論基礎、實現機理、實踐途徑等方面更是缺乏。建議國家相關部委整合研究力量,鼓勵跨區域、跨學科的聯合攻關,加強對生態文明重大理論問題的支持力度,在理論上對生態文明建設的相關概念、內涵、特點進行梳理,積極創建中國特色生態文明建設的科學理論體系,把中國特色生態文明建設的科學理論與科學發展觀深刻融合,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
(二)加強對生態文明融合共建工具和方法的探索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進步的過程和積極成果,是自然生態系統文明化和人類文明系統生態化的總和。[1]它貫穿于豐富的工業文明的實踐活動中。建設生態文明必須直面我國的國情,將生態文明建設全面融入和深刻貫穿社會、經濟、文化、政治建設的各個方面之中。但是如何融入和貫穿,需要從工具和方法上進行思考。應采取戰略融合的思路,組織相關部門和專家學者在深入研究可持續發展、科教興國等國家戰略的推進機理、建設模式和實施現狀的基礎上,積極探索生態文明融合共建的戰略實踐工具和方法。在戰略實踐工具和方法的選擇上,可以將現有的國家戰略進行分解,分別將其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現有生態省建設指標體系以及國際形勢變化的新要求進行充分對接、系統整合和集成創新,構建中國特色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體系。
(三)制定《中國特色生態文明建設行動綱要》,將生態文明理念深刻融入經濟、社會、文化、政治建設的各個方面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個全面融合的發展戰略,需要通過完善的戰略體系進行有效推進。建議國務院牽頭,組織發改、林業、環保、國土、農業、工信、住建等部門以及科研院所和專家學者對當前生態文明相關的政策、規劃、意見、指標體系進行科學論證和分析梳理,結合對生態文明的科學理解,制定《中國生態文明建設行動綱要》。將可持續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等戰略舉措進行分解,提煉出生態文明的戰略發展要素,形成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集、任務集和行動集,采取戰略融合方法,將發展要素與經濟建設、社會建設、環境建設、文化建設、政治建設的新要求和新目標進行系統整合和全面融入,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指導思想、戰略目標、基本原則進行全面解讀,形成中國特色生態文明建設體系,形成完善的行動措施的集合。
篇2
關鍵詞: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路徑
中圖分類號:D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15)21018102
生態文明的根本宗旨在于尊重與保護生態環境,它是人類文明極其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可持續發展道路是一種注重長遠的發展方式,它強調既滿足當代人的利益,也不損害后代人的利益,是一種可持續性的發展,它與生態文明建設是相輔相成,相互交融的。黨的十提出要大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面對環境污染、生態環境急劇惡化等情形時,要加快落實科學發展觀,將可持續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緊密結合在一起,善于抓重點,先解決主要矛盾,再逐個解決次要矛盾,并將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緊密聯合,努力為民族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選擇一條適合于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可持續發展路徑。
1可持續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含義
可持續發展指的是既滿足當代人利益,又不損害后代人利益的一種長遠發展模式,強調制約的相對性,人類可以通過技術發展與資源的有效管理改善制約。
生態文明指的是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之和。它開創了人類發展的新階段,是人和人,人和自然,人和社會和諧發展的一種社會形態。與我們長期倡導的環境保護相比較,生態文明更加注重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本身具備十分豐富的科學內涵,我們不能貿然的將生態文明簡化,它是一個多元豐富的概念,其科學內涵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1發展是生態文明的重要前提
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因而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在科學發展觀的基礎上實行。只有堅持可持續發展道路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生態文明建設應該在總結各種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大膽創新,轉變生產與發展模式,堅持良好的發展理念。
1.2人類生活品質的提升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目的
生態文明建設應該以人為本,解決人民群眾最為關心與最為迫切的問題,做到時刻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現階段,環境污染與環境破壞已經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應該抓住這一主要矛盾,創造出適合于人與自然共同發展的生態環境,使人類不再過度脫離自然環境。
1.3強化生態環境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途徑
生態文明意識的形成對生態文明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人民群眾只有自主樹立生態文明意識,才會主動改變不利于生態文明建設的生產與生活方式。故而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要在全社會大力普及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倡導人民群眾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通過親身踐行,體會到生態文明建設的迫切性與嚴峻性。
1.4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
人和人、社會的和諧相處的重要前提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倘若人與自然之間不能夠和諧相處,那么人與社會以及人之間的相處必定會處于不和諧的狀態。只要生態環境被嚴重破壞,人類生產與生活秩序必定會打亂,能源、經濟與資源之間的矛盾必定會變得十分尖銳。
2生態文明建設現狀分析
我們要正確的認識生態文明建設,用辯證的觀點對它進行分析,我們既要肯定取得的成果,也要發現它存在的問題。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經濟、社會、文化各個方面都取得了發展。但是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生態環境也隨之不斷惡化。黨的十重點提出要進行生態文明建設,但是要想完全改善生態環境,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政府與人民群眾的共同努力。
2.1注重經濟發展,忽視生態惡化
近年來,人們將發展的重心放到了單一的經濟發展上面,認為經濟的快速發展才叫做發展,于是GDP的增長成為了發展的唯一指標。往往在發展的同時忽略了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經濟對生態環境會造成致命性的破壞。我國一直以工業大國聞名于世,發達國家將中國視為世界工廠,將高投入、高污染的產業轉移到中國,這對我國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我國粗放型經濟模式所帶來的后果是空氣質量的急劇下降。人們只會一味地向生態環境索取,而忽略了生態環境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
2.2人口基數大,整體素質偏低,缺少生態文明意識
在全世界眾多人口中,中國人口數量占了比較大的比重,而中國14億多人口中,農民所占比重較大,農民的受教育程度整體偏低,生態文明建設意識相對較弱,與西方國家相比還存在比較大的差距。多數情形下,人們破壞生態環境并不是有意而為,卻在無形之中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傷害,由于人類對自身生產生活的生態效果缺乏認識與了解,一味地認為地球上的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從而沒有形成強烈的環境保護意識。在生態文明的建設上,一直是以政府為主導,人民群眾參與甚少,于是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公眾便喪失了話語權,只能遵循政府意志,公眾的參與意識與表達意識相當薄弱。2011年,我國經濟增長率占全世界的10.48%,卻有60%的水泥消耗率,20.3%的能源消耗與48%的鋼鐵消耗,在我國大多數城市我們都可以見到一種現象,許多樓房建好了,在很快的時間內又被拆毀,然后又進行重修,馬路中間的花壇建好了又拆了重修,這種大規模的建房又拆房工程,需要消耗大量的鋼筋水泥,水泥的制造有需要消耗大量的電能與煤炭,公眾對于資源的錯誤認識,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造成了資源的浪費,不利于踐行科學發展觀與可持續發展。
2.3資源短缺,浪費嚴重
我國作為世界資源大國,資源總體數量較多,但人均資源卻相當匱乏,我國森林資源僅為全世界人均水平的14%,水資源為28%,主要礦產資源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50%,我國資源的分布較為分散,成不均衡的狀態,并且資源的浪費現象隨處可見,根據統計可知,美國單位國民生產總值所消耗的能源與資源不足中國的1/3,日本不足中國的1/6,發達國家對于鋼筋水泥、木材的消耗不足中國1/8,通過比較發現,我國對于能源資源的消耗十分大,其浪費現象也十分嚴重,按照這種方式計算,我國本來就短缺的資源在不久的將來便會枯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將受到資源短缺的制約。
2.4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現象嚴重
隨著人類對自然環境的不斷掠取與過度開發利用,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現象越來越突出,數據表示,到目前為止,我國水土流失的面積達到了198萬平方公里,每年約有50億噸的土壤因為水土流失而丟失,環境污染現象也隨處可見,生態破壞的范圍也逐漸由城市向農村蔓延,其破壞程度也越來越深,工業化所帶來的影響是一味盲目的追求經濟的增長,對于經濟增長對生態環境所造成的破壞卻置之不理,環境污染不僅會威脅到公眾的生命安全與健康,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帶來經濟損失,換句話說,用破壞生態環境換取的經濟增長是得不償失的,是不符合科學發展觀與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的。
3生態文明建設的路徑選擇
3.1由征服自然轉向尊重自然
在傳統社會中,人們不會對自然進行無止境的掠奪,而是將自然環境視為他們賴以生存的重要場所,他們對待自然的態度是平等與尊重的。工業革命以后,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為了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開始對自然進行掠奪與開發,對生態環境沒有應有的尊重與珍惜,從而造成了生態發展的不平衡。生態文明是一種致力于改善人與自然環境關系的新文明,它倡導人們在追逐經濟發展的同時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類不再做自然的主宰者,對資源不再一味掠奪,而應該充當生態環境的管家,更好的促進人與自然的融合,為人類的生存發展創造一個美好的環境。
3.2樹立生態文明建設意識
生態文明的建設需要全人類、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人們應該樹立主人翁意識,自覺地投入生態文明建設,培養生態自覺意識,一個人只有意識到某件事情關乎到自身切實利益時,才會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努力地參與。其中,從政府方面來說,應該普及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建立規范系統化的文明教育體系,大力宣傳生態破壞給人類的生產與生活帶來的危害,讓其意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與迫切性。
3.3倡導綠色消費,節約資源
綠色消費作為人們日常消費的一種方式,應該被大力推廣,鼓勵在消費的過程中對垃圾進行妥善處理,提倡購買綠色產品,減少隨手亂丟垃圾的現象,積極引導人們在追求舒適方便的同時,節約資源,做到可持續消費,這不僅能夠滿足我們當代人的消費需求,也為我們后一代的消費節約資源,為他們的生存創造一個安全健康的環境,公眾也應該相互監督,對資源浪費,生態環境破壞等現象給予嚴肅批評,政府要及時主動的公開生態環保信息,讓公眾共同參與,保障他們的知情權與參與權,讓公眾在生態文明建設這一塊變無聲為有聲,并用自身的實際行動踐行科學發展觀。
3.4創新生態文明建設方式,重視網絡整合
目前,我國對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宣傳途徑為學校、政府、大眾傳媒等,但隨著時代的進步,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我們享受著信息時代帶來的諸多便利,生態文明建設應該通過大力的宣傳使之成為一種潮流,互聯網具有高度整合的作用,具有及時性、互動性、整合性等特點,其影響力已經遠遠超過了傳統的大眾傳媒,應使其成為宣傳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堅力量,統計數據顯示,到2014年為止,中國網民數量已經超過了6億,中國社會已經開啟了大規模網絡化模式,因此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傳播這一平臺,傳播生態建設的重要意義及舉措,同時廣泛收集公眾對于生態文明建設的看法及建議,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使生態文明建設理念深入人心。其次,生態文明建設不應當只是簡單的保護環境,政府可以通過手機微信等平臺定期對外信息,關注民生,整合各方面的人力物力,發揮網絡宣傳的積極作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
4結束語
生態文明建設,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當前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的現象越來越嚴重,這不僅僅是一個社會問題,也是一個觀念問題,我們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就必須樹立生態文明意識,做到不僅為當代人謀福利,也為我們的子孫后代留下一個健康安全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趙成.從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到生態文明[J].思想理論研究,2014,(04):38.
[2]張高麗.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努力建設美麗中國[J].求是,2013,(24):7.
[3]彭向剛,向俊杰.中國三種生態文明建設模式的反思與超越[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5,(25):15.
篇3
1.1多元化渠道綜合利用秸稈資源,促進作物秸稈轉化利用
全面推進秸稈機械深耕還田,重點擴大秸稈過腹還田、秸稈生物反應堆、秸稈沼氣、秸稈固化、生物質能源等轉化利用能力。組建完善配套秸稈循環利用技術模式9個,建設秸稈青貯場所9處,年青貯玉米秸稈40余萬畝,秸稈固化點40余處,秸稈生物反應堆6000個大棚,秸稈養藕4000畝,戶用秸稈沼氣5000個,大型秸稈沼氣工程28處,制造秸稈顆粒年消化20余萬畝的玉米秸稈,玉米機械深耕面積每年達到90萬畝,小麥、玉米平均畝產分別增產10%和12%,每畝為農民增收節支近300元。
1.2推廣節肥、節藥、節水、節種技術,實現農業投入品的減量化
全市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實現了全覆蓋,建立村級測土配方技術示范面積8.47萬畝,年累計推廣糧食、蔬菜等農作物配方肥2.2萬t,使用面積37.87萬畝,技術推廣面積300余萬畝,減少化肥施用量3萬噸,化肥利用率提高3%左右,每公頃化肥使用量減少100kg,節本增效1.7億元。在臨淄區朱臺鎮建成1萬多畝小麥壟作示范推廣基地,節肥10%、節水30%以上。在臨淄、桓臺、高青、沂源等4個項目縣建立專業化統一防治示范區4萬畝,全市專業化防治服務面積每年達到158萬畝次,防治效果平均達到90%以上,每公頃農藥使用強度減少0.5kg;糧食作物農藥用藥量減少5%以上,經濟作物用藥量減少15%以上。
1.3以沼氣建設為紐帶,促進農村廢棄物資源的循環利用
全市共建有戶用沼氣池10.11萬個,占農戶的30%以上,其中80%以上的戶達到了“一池三改”標準。建成生態能源示范村86個、“千池鎮”15個,年可利用人畜糞便30%以上、作物秸稈10萬畝以上,提供優質有機肥40多萬噸、沼氣4000多萬立方米,節約標煤3.1萬t,減少CO2排放7.1萬t,為農民節支8000多萬元。發展“豬沼果”模式6000多個,“豬沼菜”1200多個,沼渣沼液利用戶數達67048個,沼渣沼液利用率達到93%,畝節藥219元,節肥68元,農產品增值179元。
1.4以鄉村清潔工程為載體,推動農村生態文明建設
選擇不同區域、不同類型、不同條件的鄉村清潔工程示范村16個,生態家園富民工程示范村30個,相繼開展了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建設,夢泉村等5個村通過省級驗收,被列為全國農村清潔工程示范村。通過開展農村清潔工程示范建設,改善了農村生活環境,示范村內100%耕地實施測土配方施肥,農藥、化肥減施率超過30%;人畜糞便等廢棄物入沼、還田、漚肥等方式使人畜糞便利用率均達到100%;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5%以上,田間廢棄物收集率達到90%以上。有效解決了農村普遍存在的糞堆、柴堆、垃圾堆“三大堆”現象,達到治理面源污染和清潔家園、清潔田園、清潔水源的目的,受益農戶達到5000余戶,農民人均增收1200元,大大推動了新農村建設。
2存在的主要問題
2.1扶持力度偏小,缺少資金支持
目前循環農業項目的覆蓋面仍然偏小,循環農業發展中無論基礎設施的建設,還是人才的培訓、技術的開發等,都需要大量資金,生產者多為經濟基礎薄弱的農戶,發展循環農業僅靠農戶和農業部門顯然力不從心。由于政府對循環農業資金投入不足,社會多元投入體系尚未建立健全,資金不足仍是制約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
2.2產業化經營相對滯后,后續服務比較薄弱
目前循環農業相關產業還沒有形成一條完整的從建設使用管理后續服務的產業鏈條,專業化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滯后,管理和運作不規范,沒有對循環農業發展起到應有的服務保障作用。尤其是農村沼氣產業,產品市場比較混亂,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許多產品的質量不過關,這無疑加大了建設成本,影響了沼氣產業發展。受服務經費缺乏、運作方式不成熟等原因限制,農村沼氣的后續管理和服務還跟不上沼氣產業迅猛發展的步伐。
2.3循環農業技術支撐不夠,需要進一步強化
目前循環農業模式特別是適合當地的循環模式有待于進一步豐富和創新,部分循環農業產業鏈偏短,秸稈機械還田在綜合利用中所占的比例偏高,多元化開發利用模式規模偏小,而當前對循環農業實用技術的研究和實踐相對薄弱,循環農業的技術支撐需要加強。
3對加快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的建議
3.1加大扶持力度,完善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的長效機制
國家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十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高度,作出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建設“五位一體”的戰略部署,提出了建設美麗中國的奮斗目標[2]。具體到各地市,建設生態文明,最基礎的就是以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為著力點,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堅定不移地推動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為促進生態循環農業向更高層次發展,建議各級政府設立生態循環農業專項資金,加大扶持政策和發展措施的研究力度,以適應當前生態循環農業發展需求;同時建議省有關部門結合本省實際,制定并完善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的政策和法規,建立生態循環農業的核算體系,并納入統計體系和考核體系,逐步形成"政府推進、市場驅動、企業發揮、全民參與"的長效發展機制。
3.2強化技術研發,建立促進生態循環農業技術研發與推廣機制
建議設立省、市級生態循環農業技術研發中心,整合各級、各類農業科研院所、農業高等院校、農業基層技術部門技術力量,強化生態循環農業技術研究、開發與推廣,提高技術創新力度,逐步完善支撐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的技術體系。創新循環農業技術推廣體制,建立生態循環農業技術研發推廣人才梯隊,完善基層農技推廣網絡。加快生態循環農業新技術、新成果轉化,建立技術集成示范基地,通過開放性的試驗示范,將先進的技術和成果直觀地呈現在農民眼前,真正實現“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讓農民學得會、用得上。
3.3建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逐步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
篇4
關鍵詞: 生態文明認知; 消費行為; 經濟性; 政府職能
中圖分類號: F20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973(2014)03-0043-04
陜北是我國重要礦產資源區,能源重化工業的發展對當前工業化和現代化建設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該地豐富的礦產資源給社會帶來良好的發展機遇和可觀的經濟收益,但同時也帶來一系列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問題,使原有就比較嚴酷的生態環境更加負重前行,生態文明建設迫在眉睫。
一、陜北的資源優勢和發展特征
對陜北生態文明建設的研究,要放在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五位一體”的總布局和相互聯系、相互滲透中進行考察。需要明確的是,“五位一體”中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概念并不是具有嚴格上下屬關系的邏輯概念,也不是五個嚴格區別的概念,而是從實踐出發具有不同側重點的基本概念。
陜北地區生態文明建設除具有生態文明的一般性外,還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豐富的礦產資源擁有量和嚴酷的自然環境構成研究的邏輯出發點和研究重點。豐富的礦產資源給當地帶來良好發展機遇和發展空間,但同時使本就嚴酷的自然環境變得更加嚴重,單一的產業結構和不斷惡化的生態環境使得該地區發展充滿變數。
陜北地區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需要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多方入手,需要政府、企業、社會公眾等各方面廣泛參與,共同打造一個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新型社會。在其中,社會公眾對生態文明的認知和個體行為是一個基礎性和根本性的要素,具有重大的宏觀、中觀和微觀意義。在宏觀上、陜北公眾消費作為全國消費的構成部分,對再生產的有效實現、質和量都有著重要意義。在中觀上,陜北公眾的生態文明認知和行為將對當地政府的政策制定和行政行為、企業的生產行為形成有力的約束和監督,他們將成為構建生態文明的最終力量。當前各地所發生的由于公眾反對而產生的高污染項目下馬就已經證明這一點,沒有比生存其中的人更關注他們的生存環境和未來發展,更迫切需要生態文明。在微觀上, 社會公眾的生態認知和個體行為決定他們的生活態度、生活方式、消費方式,他們本身就是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生態平衡的具體實踐者。
二、 陜北公眾生態文明理念和消費行為的調查分析
基于生態文明建設中社會公眾生態文明認知和個體行為的重要性,為客觀、具體、深入了解相關情況,課題組利用2013年暑假時間,組織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陜北籍學生開展了此次調研。調研對象以當地年輕人為主,同時也兼顧其他不同人群。年輕人大都受過現代教育,對生態文明的感知較為敏銳和明顯,代表著陜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未來力量,能夠反映該地的長遠趨勢。從調研的可行性考慮,本次調研采取了滾雪球式的抽樣方式,共發放問卷400份,回收387份,回收率為96.8%,有效率為96%。被調研對象情況如圖1,圖2所示:
(一)公眾對生存家園的擔憂
圖3、圖4表明,陜北公眾對當地的生態狀態高度重視,并表示了深深的擔憂。58.82%的被調研對象選擇了生態環境作為自己所認為的地區重大問題,21.5%和46.7%的對調研對象認為城市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狀況非常嚴重和比較嚴重。這種狀況的出現既和陜北生態系統本身的脆弱相關,又和隨著這些年重工業化發展人們收入不斷提高從而發展性需求不斷提高相關。同時,從陜北公眾視野來看,生態環境雖然重要,但并不是單一重要因素,教育問題、就業問題、社會治安等問題都在調查中得到一定的關注。這和人們日常的感覺有所差異,從政府這些年實踐來看,陜北政府在教育問題上做了很多工作,但從調查看,公眾依然有所需求。這說明。陜北教育可能在教育質量、 地區差異等結構性方面仍然存在問題,有待于解決。就業問題則可能由重化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和以國有為主的所有制結構決定。
圖5呈現出一種特殊的態勢,39.46%和40%被調查對象分別認為未來陜北生態環境將變好和變壞,二者旗鼓相當,呈現出鮮明的兩極分化態勢。對此問題的回答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陜北經濟、產業、社會、心理的結構性差異。雖然此差異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減緩和消除上述差異成為陜北地區進一步凝聚人心、整合力量、科學發展的重要舉措和步驟。
(二)陜北公眾的淺生態意識和背后成因
圖6和圖7表明,陜北公眾的生態意識確實是模糊不清的。對政府已提出和建設多年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只有21.9%的人理解深刻,而剩余被調查對象了解一點點,甚至不了解。對深層次的較為抽象的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上有半數以上的人仍然將自然當作征服、利用的工具,思想充滿人類中心主義特征。更令人擔憂的是65.77%被調查對象受教育程度為大學或大學以上,如此高的受教育程度卻沒有正確的生態文明認知,從側面說明我國政府對生態文明理念的傳播、宣傳教育非常薄弱,政府在實踐中大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邊緣化對生態環境和生態系統的重視和保護。以上對生態文明的認知將深刻影響到生態文明的建設,一個不能夠尊重、順應自然的地區雖然局限于現實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對生態環境有一定的保護和要求,但由于其骨子里不能夠真正認識自然的價值、人與自然的關系,對自然缺乏應有的敬畏和順應,生態文明建設始終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圖8表明,陜北公眾對自身生態意識的不足或淡薄是相當清醒的,并主動自覺認識到生態意識的不足和政府行為、企業行為等原因共同成為生態破壞的原因。在形成生態破壞的原因上,盡管企業是生態破壞的直接實施者,公眾認為政府比企業行為要付更多的責任,這表達了公眾對政府行為的不滿和政府公信力的缺乏。圖6、7、8調查結果共同要求政府糾正自身行為,摒棄以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無視公眾生存環境的思維方式和做法,重新用整體和長遠眼光審視經濟社會發展,改變官員考核體系,以社會整體福利的增加作為考核標準,自覺主動地進行生態文明的保護和生態文明理念的傳播、宣傳教育工作。
(三)陜北公眾自身消費經濟性特征
圖9調查數據呈現一種非常好的調查結果,65.78%的被調研對象會有意識地節約資源,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圖10卻呈現另外一種現象,只有23.66%的被調研對象十分關注自身行為對環境的影響,剩余的被調研對象要么只考慮一點點,要么完全不關注。仔細分析兩題的結果差異發現,當前社會公眾在對待自身的消費問題時仍然主要以個人為基點,在特定的生態意識下,必然產生不同的資源使用行為和環境保護行為。資源目前大多都是有償使用,因此資源的節約和自身利益的考慮是一致的,而環境問題則表現為一個公共問題,對環境的保護自我激勵則顯不足,需要設計更為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
圖11和圖12從側面印證了上述兩圖反映出來的可能性,陜北公眾在綠色消費和價格之間往往從商品的經濟性進行考慮,50%的被調研對象對于接受高價格有點勉強,20.43%的被調研對象明確選擇不愿意。在更廣泛的拒絕綠色產品原因的調查中,選擇最多的是價格原因、質量原因,這種選擇明確告知在當前發展階段影響消費者選擇的依然是經濟因素,經濟性考慮是消費行為的主要特征。27.27%的人表示不會識別,代表了仍有一部分人愿意選擇,但苦于相關知識的不具備而無法選擇,生態文明知識的匱乏再次凸顯。
三、結論和建議
(一)結論
1. 出于自身生存家園的擔憂,陜北公眾面對由于自然和人為原因日益遭到破壞的生存環境,普遍表示深深的擔憂,這種擔憂將構成該地區未來生態文明建設的社會基礎和根本動力。
2. 社會公眾對生態環境的擔憂和其他社會問題綜合在一起,不相上下,說明了礦產資源富集區生態文明建設的復雜性和艱巨性。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問題糾結在一起,不同問題的解決需要不同的措施和手段,而這些措施和手段之間可能存在著一些相互沖突和矛盾的地方。這既要求社會公眾能夠跳出狹窄的個人立場從整體和長遠來思考問題,同時也要求政府有較強的執政能力,能夠有效妥善解決相關矛盾和問題。
3. 社會公眾具有一定的生態文明意識,但仍待于進一步提高。表現在理念上,大部分陜北公眾對于資源節約型、環境保護型社會的了解仍然停留在口號階段,并沒有深刻理解兩型社會的內涵和建設的重要性、緊迫性。對于人與自然的關系也大多是從征服、利用的視角去看,對人與自然的關系沒有形成正確認知。在具體的生態知識上,公眾也是缺乏的,很多人不知道綠色環保產品的識別。同時根本就沒有垃圾的分類,更不要說讓公眾掌握垃圾分類的知識。
4. 公眾的生態意識雖不深刻,也不豐富,但具有自覺性,同時公眾對政府表達了自身的不滿意。雖然公眾的生態意識不夠深刻,但公眾對此有著清醒、自覺的認識,這種清醒、自覺認識和整體依然脆弱的生態系統會促使公眾不斷深化其認識。在對當前生態問題和危機的成因上,公眾認為政府應該負有很大的責任,這種強烈認知要求政府轉變思維方式、執政理念,同時改變官員考核方式,以及實踐中對資本的重視。
5. 陜北公眾的消費行為的經濟性特征明顯。這種經濟性特征反映出在當前階段,公眾的消費層次仍然很低,對環境等發展性、舒適性消費需求不高,需要通過進一步發展和收入領域改革來解決。同時,這種消費特征會影響到生態文明的建設,除了生態理念的樹立和生態知識的掌握外,需要政府采取一些了經濟、法律手段來解決問題。
(二)建議
為了進一步增強陜北公眾生態文明意識,改進個體行為,以生態文明千千萬萬個參與者為邏輯起點構筑人與自然的和諧,需要廣大社會公眾樹立正確的生態文明理念,掌握豐富的生態文明知識,立足于可持續發展,在日常生活中克服商品消費的經濟性。同時,社會公眾生態文明意識的提高和個體行為的改進需要政府職能的轉變和作用的積極發揮,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態文明建設的外部環境。
1. 社會公眾樹立正確的生態文明理念和掌握的生態文明知識。整個社會要就“生態是誰破壞的”,“誰是生態破壞的受害者”,“誰來保護生態”幾個問題反復拷問和反思,使所有參與主體都能夠感受到構建生態文明的重要性,形成一種休戚相關的感覺,克制物質欲望,注意消費行為,從思想深處真正轉變,樹立正確的生態文明理念。社會公眾樹立正確的生態理念的核心是正確認識人與自然關系,要明確認知:人是自然進化到某一階段的產物,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從根本上要受制于自然界的運行狀況;人類和其他生物不同,人類能夠通過實踐活動來認識、利用和改造自然;人盡管能夠改造自然,但自然仍從根本上決定和約束人類的發展,因此,人類必須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來調整人和自然的關系,人類的活動要以自然界的正常運行和承受范圍為前提和底線;人在廣袤的自然界中是渺小的,是有限理性的,人最好對自然界保持敬畏之心,在自身不了解的自然領域最好不要恣意妄為。
2. 運用經濟、法律各種手段克服社會公眾行為的經濟性。陜北公眾,乃至全社會公眾消費行為中明顯的經濟性特征是特定歷史階段的產物,不應苛責。當前我們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城市和農村人均收入較之過去雖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很多地方尤其是農村地區仍處于生存性階段,發展性需求和舒適性需求尚沒有得到充分發展。面對消費行為中的經濟性特征,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解決:一是通過收入分配改革,規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強社會總體消費能力,通過消費需求的轉變來實現社會公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重視和保護,收入分配改革的意義在于,在現有收入水平下提高總體消費能力,抵消生態文明建設對中下層人群的影響;二是通過資源稅、環境立法等經濟、法律手段使生態成本反映到商品成本和價格中去,使商品的經濟性本身就包含有對生態環境、 生態系統的保護在內,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相互統一。在生態消費的法律手段方面,要進一步加強資源稅(尤其是不可再生資源稅的改革)和環境立法,改變資源免費使用和生產污染環境的局面,理順定價機制,使資源產品的價格能夠有效合理反映其成本,通過價格改變生產商和消費者行為來保護生態系統,建設生態文明。在生態消費的經濟手段方面,利用稅收、補貼、信貸等各種手段引導消費者選擇資源節約、環境保護性產品消費,自覺抵制浪費、污染等一系列行為。
3. 科學發揮政府作用,從更廣泛意義上改進公眾認知和個體行為。政府作用要從資源配置領域退出,由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政府角色主要定位在對公共利益的維護和建設,具體包括社會管理、宏觀經濟穩定、重大結構調整以及戰略性產業發展、市場環境維護和監管、生態文明建設等領域。具體到公眾認知和個體行為,政府要通過各種渠道和途徑,采取各種措施,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深入人心,成為民眾思維和行為不言而喻的邏輯出發點和前提。政府需要克服公眾在生態知識的了解和掌握的不足,通過電視、廣播、報紙、期刊、雜志、網絡、手機短信等大眾傳媒平臺,使廣大民眾能夠及時、有效、充分了解各種具體信息和知識。相關研究表明:消費者對生態消費的認知情況、對環保標識的鑒別能力、政府政策的宣傳現狀、商品質量的可靠程度深刻影響消費者購買生態消費型商品。[1]121-125例如各種資源的高效率使用,資源節約、環境保護類產品的具體識別,日常物品的分類和可回收情況等等。同時還要提供各種能夠降低能耗、減少污染的各種設施,比如聲控電源、感應自來水、垃圾分類回收箱等,形成行為和思想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轉化的良性互動機制。
除了專門針對消費者的相關措施外,政府還需要通過各種手段促使生產者履行“生產者責任”。生產者責任是指廠商在生產中必須貫徹減量(reduce)、再使用(reuse)、再利用(recycle)的原則及其先后次序,明確生產者對于生態環境的責任。“生產者責任”強調社會不是在下游(消費)、而是在上游(生產)考慮問題。[2]91-96生產者責任從源頭上解決消費問題,和公眾認知和消費相互影響,構成良性互動。
參考文獻:
[1]朱洪革.居民生態消費的影響因素分析[J].生態經濟(學術版),
篇5
:生態文明、新型城市化、低碳城市、和諧社會。中國正處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時期。城鎮化作為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擴大內需的動力源,是解決農業和農村農民問題,不僅是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徑,也是實現工業化、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的城鎮化率從1978年的17.92%增加到2013年的53.37%,年均增長1.02%,城市數量從193個增加到658個,建成城鎮數量從2173個增加到20113個。如此大規模和高速的城市化使數億中國人民享受到了現代城市文明的成果。但與此同時,其粗放式、粗放式的發展模式也積累了巨大的生態效益壓力和環境風險。根據相關數據報告,目前中國113個重點城市中,26%的重點環保城市和17%的地級城市未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目前,600多個城市中有一半以上是缺水城市,400多個城市缺水,其中110多個城市嚴重缺水。1.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和食品安全等生態危機對人類健康乃至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城市人滿為患,城市疾病堆積,農村衰敗日趨嚴重,這些社會事實反映了中國城市化的深層悖論:一方面,傳統的城市化觀念帶來的只是數量忽視質量的城市化模式,這也制約了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城市生態問題日益受到居民的關注,甚至間歇性地誘發群體阻力。生態環境的惡化已經開始迫使城市化轉型。另一方面,宏觀經濟增長對城市化寄予厚望,希望通過城市化進程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升級。在平衡資源環境承載狀況和未來發展趨勢的前提下,中國城鎮化率必須保持穩步提升。因此,城市化已成為推動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的引擎,城鎮也成為資源消耗最多、環境壓力最大的生態“凹地”。我們有必要對現有的傳統城市化模式進行深刻反思,從新的視角重新思考我國新型城市化發展的可行路徑積極引導新型城鎮化健康發展,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城市化發展全過程,探索中國特色新型城市化道路,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這對于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高人們的生活環境質量,實現城鄉社會的全面和諧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它包括人改造自然和自然塑造人的雙向過程。一方面,良好的生態環境直接孕育了原始的“基型城市”,影響了東西方城市發展的不同方向。西方世界的城邦在公元前12世紀誕生于愛琴海周圍。由于海岸線狹窄,島嶼眾多,形成了以經濟交流為核心的離散型城市群。中國的大多數城市起源于河流沖擊平原和廣闊的內陸地區,由此產生的城市具有服務于政治的特點1]另一方面,人類也通過城市建設利用和優化自然環境,以創造一個合適的、可持續的外部生態。因此,在城市發展的漫長過程中,生態文明始終伴隨著其早期成長的各個階段。然而,隨著現代性向世界的大規模傳播,與城市的生態文明逐漸被“一切固體消失”條件下的理性工業文明所湮滅。作為一門高度反思的學科,
的長期以來,社會學一直在思考生態文明與城市化的互動關系。雖然馬克思恩格斯沒有直接討論城市生態,但他們生態哲學中的“最后一頓飯”為當代現實提供了深刻的借鑒。馬恩認為,城鄉分割實際上反映了資本與土地所有者的分離,也是勞動異化的根源。消除城市和村莊之間的對立是實現人與自然共生的關鍵2芝加哥學派創立的城市人類生態學研究對社會群體適應城市環境的過程進行了實證研究。它將城市視為一種生態秩序,包括共生與競爭、入侵與繼承的性質與過程。然而,人類生態學過于注重使用生物隱喻來觀察城市生活,片面地將人類行為視為一種自然適應,并將生物和文化層面一分為二。[3] 因此,其對生態文明的認識是不全面的。后期,人類生態學逐漸轉向文化生態學,但由于功能主義范式的鉗制,仍然沒有洞察城市問題和生態環境惡化的根本原因。
,隨著城市生態問題的惡化,早期的城市化規劃越來越暴露出其內在的弊端,不僅僅是單一的社區文化失衡或城市規劃問題,但其根本原因也是現代性誘發的人為工程對生態自然的持續占領。生態后現代主義深刻思考并回應了當前的城市缺陷。它認為,早期的現代社會理論它不僅讓我們通過客觀主義、理性主義、機械世界觀、還原主義和科學主義了解世界,還將城市和自然分為兩個不同的層次。在此基礎上,生態后現代主義提出了城市化和生態文明建設的診斷和治療方案,即重新理解我們時代被現代性拋棄的自然和場所的概念4]應該指出的是,盡管生態后現代主義為城市化提供了許多建設性的指導,這是一個基于西方社會高城市比率現狀的理論綜述。由于中國的城市化是后發現現代化的結果,城市化率在現階段仍處于中等水平,我們不能盲目相信生態后現代主義,而必須認識到當地的生態文明和城市化建設有其獨特的譜系、任務和困難。從我國的具體國情出發,
把生態文明作為宏觀政策方向,這一點最早見于黨的《十七大報告》。《2012年十報告》進一步指出:“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突出位置,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的各個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的中國,實現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 在這里,社會主義的生態文明觀已成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最后解釋了生態文明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關系。規劃提出“通過改革,釋放城市化發展潛力,走以人為本、四化同步化、優化布局、生態文明、中國特色文化傳承之路”。中央政府制定的政策指導也使地方政府能夠探索不同時期生態宜居城市的區域化。例如,武漢城市圈和長株潭城市群自2007年以來一直致力于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城市,而成都、揚州、寧波和其他地方則提出了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城市的建議“田園城市的建設理念。不難發現,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新型城鎮化的指導思想,不僅辯證地處理了經濟社會發展與維存自然生態的關系,而且有助于解決維存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以實現中國城市化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精細型的升級。
以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共處為宗旨,強調人類行為的自覺性和自律性,更重要的是,生態文明以建立可持續的生產和消費方式為內涵,引導人們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因此,它為中國當前的城市化建設制定了一個更長遠的發展規劃。
首先,我們應該樹立城鄉兼容的概念。如上所述,工業化進程撕裂了工業文明與城市文明之間的和諧關系同時,中國的城鄉關系也有其獨特之處形成背景。一方面,中國大規模工業化起步較晚,城鄉和諧的理念長期規范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積累了大量關于城鄉一體化的“蒂芙尼早餐”。[5] 另一方面,中國城鄉城市化模式是一個非常新的《發明》,它始于中國,并找到了現代化的開端。上世紀50年代末的戶籍制度的確立是其形成的標志。城鄉二元結構的形成,在城鄉之間創造了巨大的“剪刀差”價值,適應了我國重工業優先發展的第一方向,造成了城鄉發展的不平衡。從根本上講,理想的城鄉關系應該是關聯共生、資源共享、市場共享、環境共享。因此,中國自2008年以來推行的城鄉一體化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城帶鄉以工促農”,打破城鄉之間的長期對抗。當前生態文明建設是以于城鄉為基礎,著力把握自然環境的基礎和宏觀脈搏,科學構建城鄉和諧相處的新型關系,促進城鄉一體化,使之更加美麗。可持續和更具包容性的方向。當然,以生態文明為導向,強調城鄉兼容,就意味著城市化不能只有利于大城市的盲目投資,盲目淘汰農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上相反,我們應該把農村文明作為城市文明的一個組成部分來保存、吸收和發揚。更具體地說,城鄉兼容的有效路徑是努力加快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特別是在農村生態建設方面,既要保證城市污染源不向農村轉移,又要加大對農村生態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其次,
應該探索建設生態城市的戰略規劃。生態文明與城市化的有機結合,必然形成生態城市的建設理念。總之,生態城市是一個生態健康的城市,一個緊湊、動態、節能、與自然和諧的聚落6]中國的城市發展需要實施生態城市建設規劃,強調在資源從城市生產生活到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各個層面實現低碳排放。生態城市注重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存與融合,并在此基礎上改變高生產、高消費、高污染的工業化模式。探討生態城市的戰略規劃,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首先,現階段的第一步是建立完整的生態城市體系,完善現有的法律體系。第二,必須把土地利用的性質和質量作為建設生態城市的關鍵,而不是片面強調土地利用的強度和方式。在政策、法規或市場的交換中,我們應該自覺地優先考慮那些能夠刺激土地使用質量的城市規劃,合理地規范和追求市場效益和《野蠻生長》。三是完善城市生態調查指標,促進科學發展。目前,大多數生態城市的建設只注重環境層面,而不包括在相關政策實際執行和相關機構運行監督的考核范圍內。因此,有必要將政策的執行水平納入評估范圍,使指標組更加完整。第三,實施
城市集約化建設布局。從空間角度看,城市化的本質是一種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的經濟形式。但是,如果我們用生態文明的尺度來重新衡量當前的城市化,城市建設的布局就必須放棄短視的可見性增長,著眼于長期的生態效益,積極思考城市的集約化布局。實施這一布局,必須充分利用生活城市存量土地,減少盲目空間擴張,加強現有社區改造,盡量縮短生活區與就業區的距離,減少基礎設施的分散,從而減少住房建設和通勤成本的消耗。與此同時,根據用地規劃《緊湊城市》(compact·city)的說法,我們應該深入挖掘城市閑置土地的潛力,特別是那些閑置、廢棄和污染的土地。我們可以嘗試改變土地的性質或增加科技投資,以達到循環利用的效果。此外,集約型城市應注意維護“零存整取”的生態環境,保護城鄉重要開放區,將其用作生態功能區,提高城鎮人均綠地面積。在此基礎上,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基礎設施,包括學校公共交通、高速公路下水道、垃圾處理等公共設施,提高城市居民服務的配套能力,從而有效降低城市發展過程中的經濟成本、社會成本。當然,密集型城鎮的布局也需要防止局部地區過度擁擠。同時我們還應該警惕優勢疊加形成的“最后一餐”,這將加劇資源的不平衡。第四,
應該樹立“以人為本”的城市發展理念。目前,中國城市化正面臨《土地城鎮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困境。從理想類型來看,生態文明和工業文明體現在《以人為本》和《以地為本》之間的分野城市化進程中。前者旨在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環境和社會福利,后者只關心城市商業用地的存量和增量,以創造最大的交換價值。在工業文明背景下,城市化進程中的“土地”不再是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的“鄉土”。土地作為一種商品形式被過度消費之后,它不僅逐漸從自然的基本屬性中移除,而且在城市化過程中從根本上錯位了人與物的關系。“以人為本”的城市發展理念是徹底打破“蒂凡尼早餐”和“以地為本”的舊模式。總體而言,要實現《以人為本》,必須在城市發展中展現自然生態與文化生態的良性互動格局。首先,我們需要在城市化戰略中具體落實關愛和尊重人的宗旨,以滿足人們的休閑、娛樂和觀賞需求,使人、城市和自然形成一個相互依存、互動的良好生態系統7。第二,努力建立一套完整的公眾參與機制,實現群眾對城市生態建設的愿望。只有充分反映人民群眾的需求,才能促使公眾積極參與,形成關注城市生態、保護自然環境的自覺行動。總之,城市化是工業化和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過程。在推進城市化的過程中,中國不能走西方國家采取的“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壞后恢復”和“先開發后保護”的傳統道路和增長模式。相反,我們必須適應生態文明的需要實現工業文明與生態文明的相互促進。從某種程度上說,不斷推進城鎮化必須與生態文明建設同步進行,當前難題的解決才剛剛起步,新型城鎮化為深化實施提供了具體空間。
換句話說,生態環境及其衍生的各種社會問題凸顯了制約我國城鎮化健康運行的制約因素,實現生態文明也成為我國新型城鎮化的初始動力和最終目標。因此,從方向上的角度來看,新型城鎮化與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入結合需要著重抓好以下六個步驟。
是的,我們應該走統籌城鄉發展的道路,加快消除體制障礙,促進資源均衡配置,平等分享發展成果。如果馬恩從勞動異化和階級矛盾的角度討論城鄉分離的危害,那么霍華德1898年的《明日的田園城市》一書從城市規劃和概念塑造兩個方面進一步描述了城鄉統籌的道路。“城市和鄉村必須結婚,這種幸福的結合將迸發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和新的文明。”[8]霍氏所謂的“新的文明”目前,中國的主要特點是新型城市化與生態文明的高度和諧。具體來說,在生態文明建設規范下,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實施城鄉勞動者同工同酬、同工同酬制度,創新“三農”金融服務,加快農業保險產品和經營組織形式創新,完善農業保險制度,協調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和城鄉規劃,合理布局排石縣城市空間布局,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推進水、電、氣等基礎設施城鄉聯網,加快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全面構建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鼓勵社會資本投資農村建設,引導更多的人才、科技資金等要素投向農業和農村。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確保農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建立健全有利于農業科技人員下鄉的激勵和利益共享機制,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和先進農業技術的推廣,不斷提高人口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公平正義,使全體居民共享現代化成果。
的第二條道路是走促進四化同步的道路,創新轉型的驅動因素,實現一體化、同步發展,降低生態環境成本。當今中國,城市化、工業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它們是現代化建設的核心內容,是相輔相成的。工業化處于主導地位,是發展的動力。農業現代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基礎和發展基礎。信息化具有后發優勢,為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城市化是載體和平臺,承載著工業化和信息化的發展空間,推動著農業現代化的快速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整合作用。隨著工業革命升級到信息革命,如果將城市化等同于工業化,它將必然形成滯后的城市建設觀念,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9]城市可持續發展與生態文明的深度融合,取決于能否找到一個合適的機遇,繼往開來,造福于社會《拐點》,走弘揚四化同步之路,從精神內核上將生態文明建設與新型城鎮化有機對接,有效推動中國城市化從“要素驅動”向“要素驅動”“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生態驅動"在此基礎上,。合理測算和收費工業對環境的消耗程度,降低生態成本,建立基本完善的環境資源價格核算和收費標準,初步完成環境資源價格改革,通過新型工業化提高生態建設的科技含量,建設環保信息服務網絡,促進區域生態信息互聯互通。
的第三條道路是走生態環境建設之路,完善評估評價機制,加強監督執法,實行有償使用制度。走生態環境建設新路,不是要割裂自然環境與社會系統、主體之間的關系,而是要更加注重環境與城市社會的互動機制,深入貫徹“環境中的人”的核心理念。在這里,我們應該注意三個方面。一是建立生態文明評價機制。將資源消耗、環境破壞和生態效益納入城鎮化發展評價體系,完善反映生態環境要求的指標體系、評價方法和獎懲機制文明對生態脆弱的發展受限地區和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取消區域GDP評估。第二,加強執法和監督。建立健全嚴格監督各類污染物排放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完善排污許可證制度,落實企事業單位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加強環境執法,嚴格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加強環境突發事件應急能力建設,完善以預防為主的環境風險管理體系。對生態環境破壞責任人嚴格執行賠償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三,實行有償使用制度。建立健全居民生活電、水、氣階梯價格體系,制定完善生態補償政策法規,切實加大生態補償投入,擴大生態補償范圍,提高生態補償標準。同時,要防止“不接地氣”的生態建設脫離群眾的需要,努力杜絕將城市生態環境美化成形式主義或《面子工程》,走上盲目功利的《偽生態建設》的錯誤道路,走生活方式轉型之路,倡導低碳消費模式,強化生態風險意識,借用價格調節杠桿。城鎮的健康發展是一個集生態、經濟、政治、道德于一體的動態過程。因此,新型城鎮化的轉型離不開居民道德的培養,道德的有效塑造需要關注居民的日常生活方式,走生活方式轉型之路是非常必要的從《生態》到《蒂芙尼早餐》的反思性超越。古典時代的社會學家認為,城市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沃思在他的文章《都市中的主義作為一種生活方式》中曾深刻指出:“彼此缺乏情感聯系的個體緊密地生活和工作在一起,培養了一種競爭、擴張和自利的精神。”11]隨著城市消費模式的突出,這種城市精神所導致的行為進一步推動了高能耗的生活節奏。因此,城市生活方式的改變無疑會改善人們的消費方式和工作目標,進而影響經濟發展方式和生態文明建設。我們需要認識到,僅僅依靠制度的剛性約束并不能為新型城鎮化創造長期健康的運行條件。只有合理地改變居民的生活方式,我們才能為他們提供演員的主要基礎。具體來說,現階段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引導居民生活方式的轉變:一是通過學校教育和社區活動傳達環保的“正能量”,將低碳生活和綠色旅游塑造成時尚的城市生活方式,鼓勵社區建立環保自組織,通過所屬群體內部的合作監督和競爭,形成長期、日常的綠色生活。其次,通過多種媒體手段強化居民對生態危機的風險意識,宣傳居民生活方式的“生態自覺”。第三,利用稅收和價格杠桿,對非環境消耗品和不可再生資源征收或收取階梯性稅費,以改變居民。
的第五,走建設人文城市之路,保護歷史文化遺產,開發城市文化資源,加強文化傳承和創新。事實上,生態文明作為人與自然相互作用的產物,不僅包含著自然環境的因素,還容納著人文情懷的關懷。因此,在快速推進城市化的過程中,我們決不能犧牲其長期積累的人文精神和城市個性。然而,在現實中,中國各地的城市建筑大多參照了西方模式,大廣場的建筑模式、寬闊的人行道和高樓層同時出現,形成了千城一面的異化。究其原因,是規劃者忽視了當地城鎮的文化遺產和獨特功能,造成了大多數城鎮有工業卻沒有生活,生活卻沒有質量的局面。我們還應該看到,城市化不僅僅是經濟建設,更是重塑社會信任和社會共識的過程,從而提升城市文明和精神價值。在這方面,我們不僅要做好千年歷史的文化傳承,保護好當地城市文化的根基,而且要與時俱進,引進現代先進文化藝術,豐富當地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城市文化不僅是使聚集在城鎮的人們過上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也是城市化的主要動力之一。具體來說,一方面,我們必須真正理解和實踐工業化進程的真正含義,即關注于城市的現代公共管理體系、大眾交通體系、社區服務體系和象征性文化積淀。同時,我們必須從后生態主義和后工業主義的角度來合理地看待和設計其功能為了平衡居民的需求和保護自然,[12]注重保護當地的歷史遺產、建筑設施和文化景觀,展示其豐富多彩的文化多樣性和城市發展差異,
篇6
據1953~2012年共60a的水文資料統計可知,上游宜昌站多年平均流量為13652m3/s,多年平均徑流量為4307億m3;中游漢口站多年平均流量為22327m3/s,多年平均徑流量為7045億m3;下游大通站多年平均流量為28252m3/s,多年平均徑流量為8915億m3。
2對中下游干流和河口地區水資源利用影響
2.1水資源利用及取水現狀長江從湖北宜昌以下至河口為中下游,干流河長1893km,流經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等5省1市。其中宜昌以下至徐六涇的中下游干流全長約1711km,從徐六涇至50號燈標區段為長江口,全長182km。長江中下游兩岸及河口地區經濟發達、人口密集,是長江防洪、供水、灌溉、航運及河道治理、水資源開發保護的重點區域。據調查統計,2010年長江中下游干流及長江口共取水超過500億m3,相當于大通站年徑流總量的6%。長江中下游各引江工程既有城鎮集中供水,一般工業用水自備水源和火電廠的取水口,也有農業灌溉用水和生態環境補水工程,還包括各類用水對象的綜合水利工程。供水對象既有本流域內的用水,也有如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跨流域調水。隨著今后中下游地區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從長江干流取水規模將會進一步增加,預計到2020年,僅長江下游大通以下沿江引江工程的取水量就將增加到600億m3左右。雖然中下游干流來水總量較為豐富,但是存在季節變化大,河道排污量大,河口地區鹽水入侵等問題。干流河道需要的合理流量與中下游地區的用水需求存在著一些矛盾,特別是在枯水季節容易出現缺水。此外,長江流域還承擔著向干旱的北方黃淮海流域調水的重任,是南水北調工程的水源地,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更是直接從長江下游干流取水,這將進一步影響長江干流的水量,中下游地區的用水矛盾較為突出。
2.2對中下游干流水資源利用的影響近年來,長江流域已建成的控制性水庫具有較大的調節庫容,可提高對區域和流域水資源的調控能力,對水資源開發和利用總體有利,但對中下游局部地區和部分時段上也帶來了一些不利影響。
2.3對長江口地區水資源利用的影響來自干流的過境水資源存在很強的季節性,在枯季水量并不多,多年最低月平均流量僅11000m3/s,特枯年2月份平均流量更是低至8130m3/s,1月份的平均流量也僅9240m3/s。長江口是咸淡水交匯的地方,環境條件復雜多變。河口水流的許多重要理化特征和生物特征都具有其特殊性,使河口成為一個結構獨特、功能多樣的生態系統。由于河口環境因子變化影響,生態系統的結構有明顯的脆弱性和敏感性。三峽水庫調度明顯改善了干流枯水年的水情條件,使大通站下泄流量小于10000m3/s的時間明顯減少。另外,枯水期長江口入海流量增加1000~1500m3/s,能有效減輕咸水入侵的影響,使上海市水源地陳行水庫不能取水的天數減少3~12d,有效緩解河口地區用水與生態之間的矛盾。需注意的是,長江中下游引江工程規模龐大,尤其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遠期年調水總量148億m3,調水流量為800m3/s)、引江濟淮、引江濟太等大型引調水工程實施后,大量取水勢必將減少長江口的入海流量,對下游及河口地區水資源利用是不利的。也就是說,即使有上游水庫補水,但如果各類工程無序取水,也將會導致河口鹽水入侵加劇,因此必須對大通以下引調水行為進行有效管理。
3對策措施建議
(1)繼續在上游興建一批調節能力強的控制性水庫,增強水庫群的調控能力。盡管長江流域內已建控制性水庫規模龐大,但總的調節庫容不到年徑流總量的10%,相對于歐美發達國家而言,徑流調控能力還不足。但如今新建控制性水庫工程所遇到的社會阻力和生態環境保護壓力越來越大,而長江中下游干流河床坡度小,不適合建壩建庫。因此還是有必要繼續按照長江流域綜合規劃,在上游干支流合適地點修建一批控制性水庫工程,增強調洪補枯能力。但新建水庫,一般會占用或者淹沒土地資源,需要搬遷移民,可能會影響第三方利益,對于生態環境也會有一定的影響,需要建立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的協調機制,以處理好開發和保護與移民安穩致富之間的關系。
(2)進一步優化控制性水利工程的運行調度方案,施行水庫群聯合多目標綜合調度。在上游新建控制性水庫工程的同時,還應進一步挖掘已建工程的調蓄能力,由防洪發電調度,轉向多目標的綜合調度,包括抗旱、供水和生態調度。一方面可以通過優先蓄水方案,盡量提前蓄水和實施動態蓄水,多攔蓄汛末洪水;另一方面可通過干支流水庫群聯合調度,提高水庫整體調節能力。不僅可以發揮更大的調洪補枯作用,還可避免9~11月集中蓄水而出現的河道流量銳減現象。據模擬計算結果,若以供水、防洪、發電和綜合利用原則對上游大型水庫群進行統一的優化調度,多年平均可將691億m3的汛期洪水轉化為非汛期水資源。
(3)針對局部沖刷河段,做好取水口調整和取水設施改造,以適應變化后的水位和流量條件,對兩湖入江口調控工程進行科學論證,以避免湖區出現極端的低估水位而影響湖區周邊水資源綜合利用。
(4)進一步貫徹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強中下游沿線引調水工程管理。長江中下游水資源形勢復雜,干旱缺水現象時有發生,目前各引江取水工程的管理歸屬不同的部門和地區,各地區各部門各自為政,缺乏統一有效的管理和協調機制,在枯季缺水時很容易出現用水矛盾,缺水時各工程大量取水,也使河道內生態環境難以保證,公共利益容易受到侵害。當前應加強長江中下游引江工程的統一管理工作,在調查分析長江中下游水資源供需形勢及三峽等工程影響的基礎上,按照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和三條紅線要求,編制科學合理的水庫調度方案和中下游引江調度方案,為實現水資源合理開發、高效利用、優化配置和有效保護提供科學依據。同時理順管理關系,加強流域層次的管理和統籌協調,科學規范上游水庫水量調度并有力約束中下游取水行為。
(5)針對枯水年份和干旱季節,需制定上游水庫補水與當地水資源協調配置方案。單靠三峽等上游水庫的調度補水,難以完全保證枯水條件下的中下游取用水安全和避免河口咸潮入侵。畢竟上游水庫的調控能力和作用范圍有限,對下游和河口地區的補水效應也有限。特別是特枯年份和嚴重干旱季節,中下游地區均缺水,如果任由現有的引調水工程爭相取水,將會給下游及河口地區帶來嚴重后果。因此在加強中下游引調水工程管理的同時,要制定多水源的配置方案,統籌上游水庫補水和當地水之間的配置途徑和優先次序。例如對長江口,遇特枯水條件,咸水倒灌無法避免,若要減少其不利影響,單靠三峽水庫來壓咸還不行,需要采取多水源避咸方案,要做好長江口青草沙、陳行、寶鋼等水庫與三峽水庫的聯合調配,同時還需控制中下游干流取用水。
(6)充分利用沿江湖泊濕地和蓄滯洪區的調蓄能力,蓄洪補枯,在提高洪水資源利用的同時,恢復湖泊和濕地水生態環境,提高中下游及河口生態流量保證率。一方面可以實施蓄滯洪區與上游水庫的聯合運用。這其中關鍵是蓄滯洪區建設和管理,若僅僅加強蓄滯洪區的防洪安全工程建設是不夠的,需要正確處理好蓄洪與經濟社會發展和濕地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建議按照當前生態文明理念,做好蓄滯洪區的水生態文明建設規劃和頂層設計,逐步構建布局合理、生態良好,引排得當、循環通暢,蓄泄兼籌、豐枯調劑,多源互補、調控自如的蓄滯洪區江河湖水系連通體系。另一方面要做好通江湖泊的科學調控,適度恢復部分湖泊的江湖連通關系。江河湖庫水系連通是優化水資源配置、增強防御水旱災害能力、改善水生態環境的重要途徑。長江中下游沿江湖泊是天然的洪水調蓄空間,如洞庭湖、鄱陽湖、洪湖等。傳統的通過建閘和建壩方式來調蓄洪水,不僅容易阻隔江湖水力連通,而且容易將自然湖泊變成人工水庫,對水生態環境不利。建議借鑒都江堰模式,建設湖口生態水利工程,順勢而為,適度調控,以避免湖區出現不利于生態環境的極端水文條件,同時提高洪水資源利用率,補給干流枯季徑流。
篇7
關鍵詞:園林綠化機械;綠化機械;園林機械;機械
園林綠化的內涵十分豐富,它既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它既要體現生態功能,又要體現經濟、文化、娛樂、休閑等功能。因此,園林綠化作業具有涉及面廣、行業多、差異大、季節性和時限性強、地域性特殊等一系列鮮明特點。
1 園林機械的國內外現狀
園林綠化機械設備的發展已有近百年的歷史。20世紀早期,西方發達國家已開始在園林綠化的繁重作業中應用機械,那時主要使用起重運輸機械和農業機械,如用汽車和起重機運輸和裝卸物料,用拖拉機和犁等進行種植前的土地整理等。
國內園林綠化機械設備的發展起始于20世紀70年代后期,20世紀90年代開始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其主要標志是除了園林機械廠、林業機械廠生產園林綠化機械設備以外,一批實力較強的通用機械廠、機床廠也開始生產不同品種的園林綠化機械,部分小型園林綠化機械已開始出口國外。先進的園林綠化機械設備的進口大幅度上升。英國、德國、瑞典、日本等國的一些大公司的園林綠化機械紛紛進入國內市場,經銷國內外園林綠化機械設備的公司大量涌現,規模也日益擴大,并已初步形成了全國經銷網絡。但是總的來看:國內園林綠化機械設備的品種還比較單一,性能、質量和制造水平都還比較落后,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國內園林綠化機械化作業的比重還很小,與發達國家全盤機械化程度相比,差距十分明顯。總體上國內目前仍處于園林綠化機械設備發展的初級階段。
2 國內外園林機械的發展趨勢
進入2l世紀,國內外園林綠化機械設備的發展會進一步加快,國內也將會很快實現園林綠化作業的全盤機械化,國外發達國家的機械化水平則將進一步向更高的層次發展。今后的一段時期,國內外園林綠化機械設備發展將呈現下述幾方面的趨勢。
一是繼續大力開發園林綠化機械設備新產品,向操作自動化、舒適化方向發展。西方發達國家在20世紀80年代,當草坪修剪機進入家庭庭院時,是以步行操縱推行式為主導產品,到了20世紀90年代,步行操縱自走式草坪修剪機已逐步取代了步行操縱推行式草坪修剪機,雖然無驅動輪的步行操縱推行式草坪修剪機價格很便宜,但在歐美國家已很少有人問津。進入21世紀,小型乘坐操縱坐騎式草坪修剪機又開始逐步取代步行操縱自走式草坪修剪機。特別是能實現零轉彎半徑,機動性能非常好,能一機多用的全液壓草坪拖拉機一問世,就得到了廣大用戶的普遍歡迎,預計不久的將來,還會有自動化程度更高、操作更舒適的草坪機械出現。國內目前生產的草坪修剪機仍然以步行操縱推行式為主,是國外發達國家20世紀80年代的水平,在國外已屬淘汰產品。我們應當研究和跟蹤西方國家園林綠化機械發展的歷史,借鑒他們的經驗和教訓,以便縮小和西方國家在產品水平上的差距。
二是積極發展園林綠化機械的一機多用和聯合作業機。一機多用和聯合作業機這兩者概念不同、目的不同、適用的對象也不同。一機多用是指一種機器能配備多種工作裝置或附件,更換不同裝置就能完成不同作業,以提高機器的利用率。聯合作業機是指一種機器上能同時安裝多種工作裝置,同時完成多項需要按順序連續進行的作業,以提高機器的作業效率和勞動生產率。一機多用主要是針對家庭或企事業單位庭院以及一般小型公園的,由于它們的經營規模比較小,總希望能用盡可能少的機械品種來完成所有的作業。
篇8
關鍵詞:戰略評價;環境價值;生態系統服務;指標;方法
中圖分類號:F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7-0016-03
所謂SEA的價值評價,就是在SEA影響評價的基礎上融入環境價值評價的因素,在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更加注重環境資源價值因素,更加注重人—自然—社會的和諧發展。在SEA的價值評價體系中,評價主體通過目的、方法和標準作用于客體,從而發揮主導作用,相應的,環境隨主體的作用方式不同而呈現不同狀態。
一、環境價值及其評價意義
SEA的價值評價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內在要求,是實現生態文明的有力手段。對于環境價值,主要包括使用價值和非使用價值兩部分,使用價值包括直接使用價值和間接使用價值,非使用價值包括選擇價值、遺傳價值和存在價值,它們的聯系(如下圖所示):
直接使用價值即物質生產價值。比如,有的植物群落的生長為了給城市提供苗木,可用苗木價格衡量。間接使用價值包括生態環境功能價值(包括碳氧平衡、吸滯粉塵、凈化空氣、降溫增濕、防洪避災、營養物質循環、土壤養分積累)和社會效益價值。這些功能和效益不能用直接的貨幣形式表現出來,但可用間接的方法計算。選擇價值,指人們為了保存或保護某一環境資源,以便將來做各種用途所愿支付的數額。遺傳價值,是為后代人保留的使用價值或非使用價值的價值。存在價值,這部分價值包括由于環境資源的存在而給外界帶來的發展機會。比如說,公司周圍有綠地,良好的廠區環境可以加強對外形象宣傳,吸引更多投資等。
對環境價值進行戰略評價,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要求。從環評角度來看,在中國,環境影響評價制度自1979年建立以來,一直為經濟、社會、自然的協調發展保駕護航。但是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中國持續保持的高速經濟增長速度和產業結構的不合理導致環境問題日益嚴重,人們越來越意識到,環境污染和生態保護應該從源頭抓起。在政策、規劃、計劃制定之初就要充分考慮環境因素,把環境保護的目標融入到經濟發展的戰略中去,以保證生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但是,目前中國規劃環評定性指標多,定量指標少;現狀描述性指標多,預測性指標少;對生態系統和經濟聯系的綜合性指標缺乏,而現代生態系統是以人類為中心的自然生態系統和社會生態系統的綜合體,人類的活動使全球生態系統格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使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受到損害,導致全球的生態環境危機,進而使人類的發展受到威脅。不難看出人類社會的活動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如何在二者之間找到一個相互協調的方法,以盡量減少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造成的破壞,同時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又能作為一個衡量標準來約束人類活動,將是一個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人們對自然界進行利用和改造的過程,不但要注重自然資源的直接消費價值和市場價值,同時也要注重生態系統的生態效益及其價值。生態系統為人類提供生存和發展的物質資料,更重要的是支持與維持了對人類文明至關重要的地球生命支持系統。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作為生態學的前沿課題之一,不僅可以評估對于現存生態系統的價值,也可以反映出土地利用方式的變化帶來的價值變化,因此,在SEA的評價指標中納入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指標,可把環境與經濟價值直接相連,為SEA價值評估的定量分析開辟了途徑。
二、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及其測量方法
生態系統服務研究在西方興起的標志性著作《自然服務:人類社會對自然生態系統的依賴》(Daily等,1997)中對生態系統服務給出如下定義:Ecosystem services are the conditions and processes through which natural ecosystem and the species that make them up sustain and fulfil human life(生態系統服務是支持和滿足人類生存的自然系統及其組成物種的狀況和過程)。隨著生態學的發展,國內學者定義生態系統服務為:“自然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維持會生產出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有支持和滿足作用的產品、資源和環境,稱為生態系統服務。”主要包括自然生態系統的產品生產、生物多樣性的產生和維持、氣候氣象的調節和穩定、旱澇災害的減緩、土壤的保持和肥力的更新、空氣和水的凈化以及廢物的分解、物質循環的維持和穩定、農作物和自然植被的授粉及其種子的傳播、病蟲害爆發的控制、人類感官心理和精神的益處和人類文化的源泉。
針對城市生態服務功能的內容,建立評價指標體系如下:
對以上指標進行定量的測量,目前使用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替代市場技術,它以影子價格和消費者剩余來表達生態系統服務的經濟價值,測算方法多種多樣,有費用支出法、市場價值法、機會成本法、旅行費用法和享樂價格法。二是模擬市場技術法,以支付意愿和凈支付意愿來表達生態系統服務的價值,測算方法主要是條件價值法。
Costanza在1997年對全球生態系統服務的價值估算就是通過各種技術來完成的。其技術路線為:首先,根據一定的標準,如人類對土地的開發利用方式或生態系統的自然狀況,將研究區域內的生態系統進行分類;其次,根據不同的測算方法,計算各種類型生態系統服務的單位面積資本;最后,計算總資本,匯總得到總資本結構表。因此,區域生態系統服務的總價值為:
Vt=∑SI*PI
式中,Vt為區域生態系統服務總價值,Si代表第i類生態系統的面積,Pi是第i類生態系統單位面積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n為區域內生態系統的類型。
三、融入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戰略環境評價
把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融合進戰略環境評價的各項指標,是SEA價值評價的核心。在方法上,引用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進行評估,可以針對各生態系統所具有的服務功能體系,在定量范圍內,來分別考察規劃對其造成的影響。比如說:
第一,調節氣候功能評價。城市林地在夏季的降溫作用可直接減少城市空調的使用,故而這項功能可用替代成本法即減少空調的耗電費用來衡量。比如,一株大樹蒸發一晝夜的調溫效果等于1.046 kJ,相當于10臺空調機工作20 h,以室內空調機耗電0.186度/臺,電費按0.140元/度計,則為0.1344元/臺。以林地樹木100株/hm2,每年按60 d使用空調器計,則生態系統調節氣候功能的經濟價值可計算。
第二,固碳釋氧功能評價。目前對于生態系統調節碳氧平衡的價值,有三種不同的認識。歐陽志云等認為固定二氧化碳與釋放氧氣都具有自身的價值,將兩者價值相加作為其價值。陳光清等卻認為固碳與釋氧是同時進行的,所以取兩者較大值作為維持碳氧平衡的價值。薛達遠等則認為固碳與釋氧為同一過程,為不重復計算,則略去釋放O2價值的評估,直接將固定CO2的價值作為維持碳氧平衡的價值。由于目前尚缺乏公認的評估生態系統固定CO2經濟價值的方法,參考前人工作經驗,比較運用造林成本法及碳稅法評價生態系統固定CO2的間接經濟價值;而生態系統釋放氧氣的價值用釋放的氧氣量與氧氣價格的乘積衡量。
第三,保持土壤功能評價。首先確定每年減少的土壤侵蝕量,然后再評價減輕表土損失、肥力損失和泥沙淤積災害三方面的價值。
第四,涵養水源功能評價。根據水量平衡評估水域涵養水量。涵養水源價值為年涵養水量乘以水價。
第五,減弱噪聲功能評價。目前對森林生態系統降低噪聲價值的估算是以造林成本的15%計。
根據以上方法,在SEA價值評價程序中,應在清楚生態環境質量現狀基礎上,對環境進行價格核算,并對目標生態系統服務價值進行評估,分析規劃造成的服務功能變化,并擬定方案。
四、SEA價值評價中的主體要求
縱觀環境歷史,造成污染和破壞的主要能動力量是人類,而人類最有力的武器是科技。在環境尚沒有作為問題被人類意識的時候,人們更加關注的是如何運用科學技術創造出巨大的經濟財富。從哲學層面講,即更側重于工具理性。科學技術成為工具理性的手段是因為科學技術所采取的技術路線對自然、社會改造的力量巨大,從而獲得人類追求物的效用最大。在論及科學技術作用時,恩格斯指出:“在馬克思看來,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這個科學論斷有力闡明了科學技術作為工具手段對人類社會的重大作用。科學技術作為人類工具手段的作用,是從科學技術的技術路線對物質資料與自然界改造開始的。在科學技術尚處在萌芽時,科技的工具理性的張揚是無可厚非的,它體現了科技和人類的強大征服能力。但在工具理性的驅使下,理性由解放的工具退化為統治自然和人的工具,導致環境困境,而要解決這些困境,就必須由工具理性向價值理性讓度,在價值理性視野中,關注的是生態文明,重在可持續發展。
在SEA的價值評價中,作為評價主體的“人”必須考慮戰略的生態保護,即“通過對戰略所引致的社會經濟活動的環境后果進行分析評價,提出相應的環境保護對策或戰略修改、調整建議,以避免或盡可能降低由于決策失誤帶來的消極環境影響,促進社會經濟環境系統可持續發展。”
總之,SEA價值評價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在要求,也是實施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有力手段。只有在政策制定、規劃設計中有效融入環境價值評價要素,才能實現真正的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才不會遭遇挫折。同時,要加強SEA價值評價的方法與工具的研究和實際應用。
參考文獻:
[1] 包存寬,尚金城.戰略環境評價的工作程序[J].上海環境科學,1999,(5).
[2] 惲曉雪,包存寬,歐陽麗.中國城市總體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探討[J].四川環境,2009,(2).
[3] 王勝利.中國規劃環評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商業時代,2009,(20).
[4] 朱祉熹.中國戰略環境評價中的情景分析研究[D].天津:南開大學,2010.
[5] 于洋.綠色、效率、公平的城市愿景——美國西雅圖市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研究[J].國際城市規劃,2009,(6).
[6] 胡慧華.價值理性的重建及其當代意義[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6).
[7] The 1999 Cabinet Directive on the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of Policy.Plan and Program Proposal.1999.
[8] Ma Chunbo,Stern.D.China’s Changing Energy Intensity Trend:A Decomposition Analysis.Energy Economics.2008.
[9] Alexandra Jiricka,Ulrike Probstl.SEA in local land use planning-first experience in the Alpine States.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2008.
篇9
1.1碧湖生態園地理位置
漳州地處東南沿海發達省份福建的南部區域,毗鄰經濟特區廈門和制造業之都泉州,區位優勢明顯。目前,漳州擁有薌城與龍文兩個主城區。其中薌城屬于老城區,是傳統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而龍文則是新城區,是未來漳州的行政、商貿、文化和休閑娛樂中心,同時龍文也是漳州全面建設“田園都市與生態之城”的示范先行區。碧湖生態園位于龍文新區,全園用地面積約為227hm2,于2011年投入建設。碧湖生態園在漳州城市總體規劃中位于城市中央商務區、母親河———九龍江及其濱江綠化帶之間,西倚舊城區,東連新城區,南望規劃中的火車南站,北倚城市主干道水仙大街,是連接漳州各區域的重要城市中心[1]。
1.2碧湖生態園規劃方案
根據相關規劃,碧湖生態園將分為四期工程進行建設,共計劃建有一湖、兩島、三園和五區等相互關聯但各具特色的功能區域:一湖即碧湖;兩島分別是生態島和水仙島;三園分別是浪漫婚禮園、現代雕塑園和科普教育園;五區則是時尚休閑港灣區、生態景觀濕地區、展示接待中心區、湖濱文化長廊區和康樂健身廣場區[2]。生態園建成后將成為一個集商業貿易、商務辦公、居民住宅、健身運動、休閑娛樂以及旅游觀光等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生態型城市中心區。
2漳州碧湖生態園規劃布局
碧湖生態園地處龍文區步文鎮,未開發前該地塊上擁有土白社、土坪社、東洋社、后坂社、下洲村和碧湖村等數個村落,常居人口達數萬人。因此,在生態園的建設過程中,除了注重園區各項設施的建設之外,對原址群眾進行妥善安置也是一項重要任務。截至2015年2月,碧湖生態園二期建設工程已基本完成,園區主體以及內部各類公共服務設施基本成型,園區周邊各項配套設施也已經較為完善。
2.1園區周邊商業布局基本成型
帶動生態園區周邊商業貿易的發展是建設生態宜居社區的經濟基礎,也是碧湖生態園的建設規劃之一。通過周邊商業的發展,可以帶動生態園區整體經濟的發展,并以此來吸引購物客流量,進而增加生態宜居社區的活躍度和吸引力。筆者在考察中發現,目前碧湖生態園周邊共建有碧湖萬達廣場、明發商業廣場和融信假日廣場三座大型城市購物中心。其中,碧湖萬達廣場和明發商業廣場已投入商業運營,融信假日廣場也正處于緊張的建設階段。
2.1.1碧湖萬達廣場。碧湖萬達廣場坐落于漳州九龍大道東側,毗鄰碧湖生態園,總建筑面積約86萬m2,已于2012年10月開業。碧湖萬達廣場立足碧湖生態園區特色,圍繞生態園進行產業布局,打造了一批具有吸引力的項目。該廣場集購物、餐飲、文化、娛樂、商務、休閑和居住多功能為一體,滿足和豐富了生態園區周邊居民和觀光游客的日常生活和商業購物需求,極大地增強了園區的人氣。
2.1.2明發商業廣場。明發商業廣場坐落于漳州龍江路以東和水仙大街以北交匯處,與碧湖生態園二期項目隔街相望。廣場占地面積約23萬m2,總建筑面積近70萬m2,已于2012年底開業運營。明發廣場是現階段碧湖生態園二期項目周邊最大型的商業廣場,也是集購物、休閑、娛樂、美食、酒店、商務、旅游和文化等為一體的大型城市綜合體。
2.1.3融信假日廣場。融信假日廣場位于漳州水仙大街中段,該廣場與碧湖生態園區僅有10min步行距離,且與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漳州市政府新址選地隔街相望。融信假日廣場以服務政務會議、對外交流和商務旅行為核心定位,同樣配套建有國際酒店、大型購物商店、寫字樓和住宅區。目前,除了融信皇冠假日酒店已于2014年7月開業外,其主體部分仍在建設之中。
2.2園區周邊金融機構大量落戶
金融不僅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部門,也是打造生態宜居社區中不可或缺的配套。因此,帶動生態園區以及周邊區域金融產業的發展同樣也是碧湖生態園的重點建設規劃之一。筆者在考察中發現,由于碧湖生態園周邊坐落有眾多商貿廣場、娛樂中心、高端地產和行政機構,加之漳州主城區東移的影響,近年來,以商業銀行、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為代表的金融機構大量落戶碧湖生態園周邊區域,該地漸有形成漳州新興金融中心的趨勢。
2.2.1商業銀行。在碧湖生態園項目尚未動工建設之前,該區域周邊沒有商業銀行網點分布。而自生態園建設以來,截至2015年2月,園區周邊共有工、農、中、交等8家商業銀行網點入駐。其中,不乏有工行龍文分行、農行龍文分行、交行漳州分行、石獅農商銀行漳州分行、廈門銀行漳州分行等多家分行網點。此外,興業銀行在漳州開設的首家私人銀行也已落戶萬達廣場,現正積極籌備中。
2.2.2證券公司。在碧湖生態園項目尚未動工建設之前,該區域周邊沒有證券機構營業部分布。而自碧湖生態園項目動工后,中國銀河證券率先于2011年中旬在水仙大街開設中國銀河證券水仙大街營業部。該營業部與碧湖生態園隔街相望,營業面積達656m2,是中國銀河證券在漳州地區開設的首家營業部。國泰君安證券緊隨其后,同樣于2011年末在水仙大街中段開設國泰君安證券水仙大街營業部。該營業部同樣與碧湖生態園區隔街相望,也是國泰君安證券在漳州地區開設的首家營業部。國信證券漳州營業部于2014年12月底開業,其同樣落戶于碧湖生態園區之內。該營業部是國泰證券在漳州地區的首家營業部,也是2014年漳州主城區內唯一一家新增證券營業部。
2.2.3保險公司。在碧湖生態園項目尚未動工建設之前,該區域周邊同樣沒有保險公司分布。近年來隨著生態園區建設的逐步完成、周邊人流量的大量增加以及配套設施的日趨完善,多家保險公司均已相繼入駐,且其中不乏大型保險公司。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漳州市中心支公司坐落于水仙大街中段,與碧湖生態園區隔街相望。該公司于2012年開業,目前公司內部共有員工近百人,人員規模和業績水平都較為優良。此外,中國平安財產保險有限責任公司漳州中心支公司也于2014年底整體搬遷至萬達寫字樓,這也是最新入駐碧湖生態園區的大型保險公司。
2.3園區周邊生態環境保護良好
將生態文明建設放置于經濟和城市發展的重要地位,不僅是新型城鎮化建設和生態宜居社區建設的核心要求,也是碧湖生態園建設的重心。碧湖生態園區的原址屬于湖泊濕地,在進行人工建設的過程中,由于人為進行地貌改變和設施增添,難免會對原址生態環境造成一定影響。因而注重生態保護、防止生態破壞就不可避免地成為了碧湖生態園建設過程中的重要任務。由于生態園區倚靠漳州母親河———九龍江,因此在建設過程中如何做到利用生態、環保和節能的方法來保護園區內部原始生態面貌,且將生態園區與九龍江湖濱觀景帶、遠江山景以及周邊的行政、商業、娛樂和生活區域相聯系,便成了園區生態保護的關鍵。針對該問題,數年前生態園區建設方在經過大量實地調查并結合有關專家意見后,決定通過引流九龍江活水的方式來打通整體園區的水系脈絡,進而以活水為主體進行園區建設。具體而言,該方案首先要將九龍江水引入生態園中的原始濕地島群中進行沉淀、凈化和過濾;其次,結合生態園中的人工溝渠設計,將過濾后的江水引導匯集至湖體來補充景觀用水;最后,利用這些水資源進行園區內部的生態保護和整體建設。實踐已經證明,這套方案的實施不僅保持了生態園區內部原始的生態環境和優良水質,更對生態園區周邊的防洪排澇和水系活絡有著重要影響。此外,生態園區在建設過程中也力求最大程度減少對原始濕地景觀的破壞。例如,除了某些必要的人工水泥道路修建,生態園區的大部分道路都采取湖中木棧道或根據自然地形建立,并配以柔和的光燈,打造原始生態與現代建筑的完美結合。
2.4園區周邊教育配套密集建設
教育資源的配套是建設生態宜居社區必不可少的條件,這也是碧湖生態園的重點建設規劃之一。通過生態園區周邊教育資源的建設,不僅有利于直接解決周邊適齡學生的入學教育問題,更是打造有吸引力社區的關鍵因素。筆者在考察中發現,自生態園區建設以來,市、區兩級政府和其他有關各方都極為重視周邊教育資源的配套建設,經多方努力,當前碧湖生態園區已確立配置碧湖幼兒園、碧湖小學和漳州一中龍文分校(碧湖中學)這三所從幼兒到高中的教育資源。
2.4.1漳州一中龍文分校。由于復雜原因,多年來漳州一中一直缺少初中部。為了回應漳州市民對于漳州一中復辦初中部的愿望并增強碧湖園區的教學資源,漳州市委市政府決定于將漳州一中龍文分校(碧湖中學)設立于碧湖生態園。該校規劃占地近百畝,總建筑面積約7萬m2;預計建成后將容納學生2000余人[3]。截至2015年2月,該校整體建設已經基本完成,計劃將于2016年秋季開始招生。
2.4.2碧湖小學。碧湖小學同樣位于碧湖生態園區內部,其與漳州一中龍文分校僅有一路之隔,規劃用地面積約2萬m2,主要建設有4棟教學樓、1棟體育樓以及籃球場、排球場和機動車停車場等設施,總投資約為2億元。截至2015年2月,該校的招投標工作已經完成,現正處于動工建設階段。
2.4.3碧湖幼兒園。碧湖幼兒園與碧湖小學同處一個地塊,幼兒園規劃總用地面積約為6000m2,總投資約3千萬元,園區內部建有幼兒教室、幼兒活動室等相關配套設施[3]。截至2015年2月,該園的招投標工作也已完成,現正處于動工建設的前期準備階段。教育資源在生態宜居社區的建設中始終具有獨特魅力,通過對碧湖生態園區內部從幼兒園到高中教育資源的系統配置,不僅有利于直接完善區域內的教育體系,也有利于凸顯周邊商業和住宅的價值,更將直接提升生態園區的整體區域吸引力,增加社區宜居文明程度。
2.5園區周邊生態住宅錯落有致
住宅建設是生態宜居社區建設的基本和核心部分,這也是碧湖生態園區的主要建設規劃之一。通過以碧湖生態園區作為社區中心景觀來建設周邊配套的拆遷安置住宅和商品銷售住宅,加之周邊的商業貿易、文化娛樂和休閑健身配套日趨完善,現今碧湖地段已成為漳州最具有潛力的地產板塊。
2.5.1拆遷安置住宅。碧湖生態園區在征地拆遷的過程中對當地居民實行就近房產置換原則。從2011年起,碧湖生態園區周圍陸續開始動工建設大量的拆遷安置房工程。截至2015年2月,生態園區內超過一半的拆遷安置房工程已封頂竣工。
2.5.2商品銷售住宅。在碧湖生態園區的建設理念———“著力打造田園生態示范區”的吸引之下,近年來眾多商業地產商大舉入駐碧湖地段。在2011年萬達地產率先入駐建設商品住宅“中央華城”一、二和三期項目并取得銷售佳績的影響下,融信集團也于2012年入駐碧湖生態園區并著手建設漳州首個超高層觀景住宅群“融信瀾園”項目,同樣取得不錯的銷量。在碧湖生態園區周邊生態環境、商業配套和教育資源日益完善的背景下,2014年6月生態園區內的核心觀景地塊以刷新漳州樓市地面成交均價的記錄被廈門建發集團拍得,并計劃建設“碧湖壹號”高端生態型住宅區。當前,碧湖生態園區的商品住宅不僅已成為漳州地產風向標,其以生態為核心來進行商品住宅規劃建設的理念也獲得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并逐步被其他地產商效仿。
2.6園區周邊休閑健身設施豐富
休閑健身是當代大多數人都熱衷的活動之一。休閑健身可以有效緩解快節奏生活背景下人們的身心壓力。因此,休閑健身設備的配套也已經成為宜居社區建設必不可少的項目,同樣這也是碧湖生態園區的主要建設規劃之一。現階段碧湖生態園區內已配備有散步木棧道、塑膠跑道、健身器械和自行車驛站等多種休閑健身設施,這不僅直接滿足了周邊居民的健身需求,更在周末和節假日吸引了大量人流。
2.7園區征地拆遷賠償依法透明
圍繞生態園區構建生態宜居社區是碧湖生態園的建設規劃之一。由于碧湖生態園區屬于征地建設,期間不可避免地涉及征地補償這一敏感問題。此外,由于征地區域屬農村地區,同樣也面臨一些土地產權界定和糾紛等問題;加之土地是傳統農民賴以生存的根本,土地不僅保障了農民現階段的生活,更是其未來養老的保障,而一旦失去土地后,農民必然面臨較大的經濟壓力和心理負擔。因此,探尋一個合理的征地拆遷補償方案就顯得尤為重要。在碧湖生態園區征地前期,漳州市和龍文區兩級黨委和政府密切配合,通過實際入村走訪,召開代表座談,邀請專家論證等形式,在遵守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摸索出了一套以市場價格貨幣補償和相近地區產權調換為核心,先行搬遷先行安置和違章建筑一律不予補償為原則,征地工作人員相關親屬主動回避為保障的征地拆遷補償機制。該套補償機制依法透明、客觀公正,有效地保障了原址村民的各項權益,在出臺后得到了廣泛認可。這也是碧湖生態園區在拆遷征地過程中沒有出現暴力抗法、“釘子戶”等現象的重要原因。
3漳州碧湖生態園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經過實踐調研,筆者發現雖然現階段碧湖生態園區已經取得了較大的建設成就,園區內外各項配套設施也已基本完善,但依舊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
3.1園區整體規劃布局存在缺陷
由于受到碧湖生態園區規劃面積較大、工程作業復雜、開發進度不一等因素的影響,現階段園區的整體規劃布局存在一定缺陷,尤其是在對未開發地塊的處理方式上較為不當。具體而言,由于當前園區尚存有較大部分未開發地塊,且這些地塊內部雜草叢生,分布較為散亂,而園區管理部門對待這些地塊的方法則是簡單利用低矮圍墻進行外部阻擋。這種手法的弊端在于不僅無法有效覆蓋地塊內雜亂無章的場景,更助長了圍墻內垃圾傾倒行為。該現象的存在不僅直接對生態園區的整體環境面貌造成較大損害,也有違生態宜居社區的建設宗旨。
3.2園區交通線路規劃有待完善
由于現階段碧湖生態園區仍處于二、三期工程建設中,但在地域上與之相聯的一期工程則已竣工投入使用,不同期工程之間通過園區內部的道路相互聯系,而園區內部的這些道路大都屬于已竣工但尚未正式開通的道路,道路中不僅機動車和行人交相混行,而且道路十字路口的交通信號指示燈也大都缺失。在周末或節假日生態園區游客和機動車較多的情況下,這種現象明顯會對游客和機動車安全造成威脅。
3.3園區游客環保意識有待增強
由于節假日園區游客眾多,因而一些不文明、不環保的現象也隨之出現。例如,由于生態園區面積較大且連接不同景點間的道路較遠,因而有部分游客便會抄取近道從花草叢中前行,這直接對園區植被造成了較大傷害;還有部分游客在草坪上野餐完后,并沒有隨手帶離垃圾,任由其放置于草坪上,給整體景觀造成一定破壞;此外,隨手丟棄垃圾、隨地吐痰等不文明現象依然時常發生。
3.4園區夜間安保工作有待加強
盡管碧湖生態園在白天游人眾多、熱鬧非凡,但在夜幕降臨之后卻極為安靜,人煙稀少。由于園區整體面積較大且尚未完全竣工,加之出于環保目的而有意減少強光、遠光燈的放置,這些原因都導致了園區道路在夜晚較為漆黑,因而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3.5園區周邊居民參與意識薄弱
盡管碧湖生態園區被定位為新型生態宜居社區,相關部門也鼓勵社區居民積極參與社區事務和社區建設,但出于傳統習慣,園區內的居民依舊容易形成依賴社區委員會、較少親身參與社區事務的習慣。此外,由于社區委員會的建立時間較短,威信仍有待提高,這就難免導致其無法及時、有效地調動社區內不同資源,進而形成社區工作運作困難的局面。
4完善碧湖生態園的對策建議生態宜居社區的建設是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和未來我國社區的發展趨勢,其不僅是一場工程技術、管理體制和文化氛圍的變革,更是社會整體文明程度的升華。筆者在實地走訪漳州碧湖生態園的過程中,不僅切身感受到了生態宜居社區的建設成就和獨特魅力,更切實認識到生態宜居社區的建設是一個重大工程,其牽涉多方問題,面臨的任務也較為艱巨。現階段,盡管碧湖生態園建設已經取得較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因此從實際角度出發,為完善碧湖生態園的建設提出以下建議。
4.1完善園區規劃,提升服務質量針對碧湖生態園內部未開發地塊存在的雜、亂、臟等現象,生態園管理部門和有關機構應該共同努力,在開展相關清理工作的同時也要對園區的規劃進行進一步細化和完善,以提升園區質量。具體而言,園區管理部門可以通過相關規章的頒布,禁止工程建設部門在未開發地塊上傾倒工程垃圾,并執行“誰污染,誰負責”的規定。此外,也可以通過對園區規劃的進一步細化來從根本上杜絕因為地塊開發進度不一而導致的問題。例如,管理部門可以在距離開發時間尚且較長的地塊上統一種植草坪或其他植物,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消除垃圾死角,更能夠有效提升園區整體環境面貌和吸引力。
4.2完善交通信號,防范交通風險針對現階段碧湖生態園內部道路存在的交通線路規劃不完善、十字路口紅綠燈缺失等現象,園區管理部門應當積極聯系交通部門,雙方共同努力,通過完善交通信號燈等路面設施來保障交通安全,防范相關風險。此外,在交通設備未安裝完成之前,機動車駕駛員進入園區道路時也應該做到更加集中注意力,避讓行人和減速慢行,并自覺遵守相關交通規則,以切實行動維護道路交通安全。
4.3增強環保意識,共建生態園區針對現階段碧湖生態園部分游客存在的踩踏花草、亂丟垃圾等不文明行為,園區管理部門除了應當加快制定相關的勸誡、教育和懲罰規章之外,更應當攜手政府,開展生態環保宣傳。具體而言,相關部門可以通過媒體輿論宣傳、真人現場示范等方式向游客乃至全社會大力宣傳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幫助大家樹立生態環保意識,讓生態環保成為廣大市民的自覺行為規范,以確保生態環保社區的建立和社會環境的改善。
4.4加大安保力度,注重園區安全針對現階段碧湖生態園內存在的夜晚游客稀少、園區燈光昏暗等安全隱患問題,園區管理部門應該在安保資源配置上下功夫。具體而言,可以通過增配安保人員和加裝電子眼監控探頭,增強夜間園區巡邏人數和頻度并適當在較為僻靜處增加照明燈和報警裝置來強化園區安保。此外,生態園區所轄公安機關也應該加大對園區周邊的巡邏頻率,并通過提高出警速度和加強園區偵查以增強威懾力,保障園區安全。
4.5培育主人精神,增強共建意識針對現階段碧湖生態園區建設過程中社區居民對社區事務參與度較低、社區認同感和歸屬感不強的現狀,碧湖生態園管理部門和當地政府應該攜起手來,共同解決這一問題。具體而言,在物質層面上,政府部門可以有針對性和計劃性地劃撥部分財政資金成立社區居民管理基金,用于鼓勵社區居民投身社區事務和社區建設;在行動層面上,相關部門可以通過牽頭組織成立社區居民社區事務管理小組,舉辦社區文化入戶宣傳和社區居民聯誼大會等活動來強化碧湖社區居民的主人翁意識,增強社區居民與社區事務、社區內不同群體之間的黏合度,增強社區共建意識。
5結語
篇10
一、調查背景與方案設計
1.調查背景。寧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共同聚集的地方,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和建國后各民族交往,寧夏逐漸形成了以回、漢族為主體,滿族、蒙古族、壯族、朝鮮族、東鄉族、維吾爾族等46個民族成分組成的自治區。作為我國唯一的省級回族自治區,各族群眾團結一致、彼此信任對和諧社會的構建意義重大。對此,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就是滿意度,群眾滿意度高、尤其是回族群眾的滿意度高,意味著對政治共同體的認同感高,社會穩定才有切實保障,政治體系合法性的增長才有切實的意識支撐。本文就以回族聚居村的回族群眾為主體,通過他們的感受和滿意度反映目前農村工作中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重點分析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及其形成原因,以期為寧夏地區和諧社會的構建提供參考性資料。
2.調查方案設計。調查目的:以寧夏地區7個縣市的回族聚居村為典型案例,了解回族村民目前的生活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以客觀地反映寧夏和諧社會構建的效果和村民的主觀感受。調查時間:2007年7-8月。調查方式:調查以問卷方式進行,問卷由宏觀環境因素與微觀生活因素兩個方面的16個指標構成,在回族聚居的7個縣采用整群抽樣的方式,在34個村的1700個家庭實施調查,回收問卷1378份,回收率為81.1%,回收問卷中有效問卷的比率為88.2%,滿足社會學分析研究的要求。
二、對農村民族群眾生活滿意度分析
1.對農村民族群眾生活滿意度的總體分析。如果采用“粗略估算法”,將對目前生活狀況表示“非常滿意”和“比較滿意”者歸為滿意群體,將“不太滿意”和“非常不滿意”者歸為低滿意群體。調查結果顯示:寧夏回族聚居區的居民家庭中的高滿意度和低滿意度比例分別為64.55%和35.45%;如果采用5級量表的方法求取結果,即5分表示“非常滿意”,依次遞減,1分表示“非常不滿意”,排除回答“說不清”和“拒答”之后求取平均值,則寧夏回族聚居區農村居民對自己生活的整體滿意度是3.2分。總體來看,寧夏地區的回族村民對目前的生活現狀是比較滿意的。
2.微觀環境因素的滿意度分析。通過相關分析得出的各分項指標與總體生活滿意度之間的相關系數,代表人們在各項指標方面的滿意度對其總體滿意度的影響程度。分析結果表明:“個人經濟狀況滿意度”對居民總體滿意度產生的影響力最大,“個人社會保障滿意度”和“養老憂慮”的影響力居第二和第三。說明在微觀生活層面,個人經濟狀況滿意度、個人社會保障滿意度和養老憂慮是影響農村家庭總體生活滿意度的主要因素。目前,寧夏回族聚居區農村居民對“個人社會保障”和“養老憂慮”方面的滿意度比較低;作為影響農村居民生活滿意度水平的最重要的因素,農民們對于“家庭經濟狀況”的評價是最低的。調查數據顯示:僅有31.19%的農村居民認為自己的家庭經濟狀況是“比較好”或者“非常好”,有68.81的農村居民認為目前家庭的經濟狀況不好。
3.宏觀環境因素的滿意度分析。調查結果表明,寧夏回族聚居區的居民對于國家經濟發展狀況、國際社會地位等多數宏觀環境因素的評價較高,在“國家國際地位感”、“國家整體經濟發展水平”、“社會治安安全感”、“深化改革的獲益預期”等方面的滿意度居于滿意度前4位,顯示出目前農村居民對于我國在政治、經濟領域取得的長足進步表示出高度認可,且對未來的進一步發展信心百倍。
然而,對國家經濟發展的認同感并沒能提升居民對國家管理內部事務的信心度。在政府管理信心度分為“管理經濟事務信心度”、“管理國際事務信心度”和“管理社會事務信心度”三個層面的基礎上,居民對政府管理社會事務的信心一直明顯不及對政府管理經濟和國際事務的信心。特別是對于使干部隊伍更加廉潔以及改善社會風氣的信心明顯偏低。在國家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整體經濟實力不斷增長的同時,醫療、就業、社會保障、社會治安等多年來、政府關心的老問題,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這些因素不可避免會影響到城鄉居民對于政府管理社會事務的信心程度。
4.農村民族群眾最擔心的生活和社會問題分析。農村居民關注和擔心的社會問題更多地集中在與其生存質量直接相關的問題:半數以上的農村受訪居民最關心的社會問題是“亂收費問題”和“孩子教育問題”。同時,對于在一定程度上依舊“靠天吃飯”的寧夏回族聚居區的農民們來說,自然災害成為其最為擔心的問題,調查結果見下表。
三、促進和諧農村建構的思考和建議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知道,雖然有64.55%的農村回族居民對現在的整體生活狀況感到滿意,但就居民滿意度的要素而言,來自收入、體制保障、社會事業發展等方面的因素十分薄弱。因此,持續維持農村居民的生活高滿意度需要從根本上改變農村居民的收入結構及改善農村公共管理狀況。
(一)改變農村居民的收入結構,有效地增加農民收入
1.增加農民收入的根本對策是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引導農民有序進城務工,公平對待農民工及發展縣域經濟、促進農村勞動力順利轉移,把大多數農村剩余勞動力從土地上解放出來。具體的措施包括:(1)地方政府應當成立勞務開發機構,把勞動、農業、教育等職能部門的力量整和在一起,為促進勞務輸出和有序流動提供保障。(2)建立勞務輸出基地,搭建轉移就業平臺。(3)加強信息網絡建設,提供準確的就業信息。減少農民數量。
2.提高農民創收的本領,強化農民的勞動技能、創業能力的培訓。具體的措施包括:(1)地方政府應當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資力度,調整現行農村教育投資機構。(2)調整農村教育目標,大力推行教育教學改革,推進能力和技術教育。(3)優化教育結構,改革教學內容,發展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提高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整體素質,提高勞動力就業率。(4)做好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的義務教育工作。
3.改善農民增收的基礎環境。加強水、電、路、通訊設施建設;加強農村教育、文化、衛生設施和生態建設等。對于生態環境惡劣、農業發展相對落后、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差、農民收入水平較低的寧夏回族居民的主要聚居區――南部山區來說,應該把建設的重點放在解決飲水安全問題、山區危窯危房改造、改善基本生產生活條件、發展特色農業、加強生態建設和保護等方面,確保農民群眾得到實惠。
4.加快農村社會保障體制建設。隨著農村土地使用權的大規模流轉,加快構建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已成為當前的迫切需要。首先,要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為突破口,推動農村衛生改革。同時,地方政府要根據當地的不同情況健全社會保障體制,在農村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地方各級政府要加大財政扶貧投入,在各個重點村落開展新一輪的定點扶貧、供養五保戶、開設農村敬老院等等一系列的活動。不斷改善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二)改善農村公共管理狀況
1.通過縣、鄉、村、農民四種渠道解決資金來源問題,加強基層政府對農村小型基礎建設的組織工作和規劃力度,要著力加強農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要加快農村能源建設步伐,在適宜地區積極推廣沼氣、秸稈氣化、小水電、太陽能、風力發電等清潔能源技術。
2.加強基本農田耕地建設,穩步發展糧食生產,提高糧食產量。地方政府實行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不斷提高耕地質量。要充分發揮寧夏回族聚居區的品牌優勢,利用現有的主導產業和民俗風情的自然資源,挖掘潛力,加快回族聚居區經濟發展,推動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實現在全市率先步入小康的目標。
(三)促進民族關系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