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對醫療衛生事業的認識范文

時間:2023-12-15 17:54: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談談對醫療衛生事業的認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談談對醫療衛生事業的認識

篇1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醫療衛生服務要以民為本》。我不是一名醫療衛生服務工作者,但是作為一名普通的公民,關心、關注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是我們的應盡之責、情理所在。能夠參加此次渝東北地區.衛生事業發展論壇,我深感榮幸。因此,我也想借此機會,站在一個普通公民的角度,談談我對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理解和思考。

醫療衛生服務涉及千家萬戶,關系到每個人的身體健康,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總書記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要努力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這給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也預示著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春天已經來臨。

黨的十七大報告給了我們工作的信心和決心,提出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建設“四位一體”,更凸顯以人為本,關注民生。作為社會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醫療衛生事業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人民群眾往往通過醫療衛生服務看經濟發展成果,看政府管理能力,看黨風政風建設,看社會和諧公平。

要建成渝東北地區的經濟中心,也就自然承載著要把建成渝東北地區的醫療衛生服務中心。雖然通過多年的努力,我們的醫療衛生事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是現狀不容樂觀,因為我們還沒有真正建立起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看病難、看病貴”依然是當前困擾老百姓最大的難題。

在我們身邊,經常聽到人說:一個人可以什么都沒有,但不能沒有健康!為什么?就是因為有病怕沒地方看,即使有地方看,也怕遭遇高額的醫療費用!我們從老百姓的眼里只看見了一個字——難!

在我們身邊,也有一些申請低保的人,他們找了工作,在勞動,也有收入。他們仍要申請低保,為什么?他們訴說著同一個理由——勞動所得不是用來吃飯,而是看病吃藥!

在我們身邊,還有一些人生了小病,沒有錢,就不去看醫生,一拖成了大病,更無錢醫治,再拖就無藥可治了。

諸如此類現象和問題,不勝枚舉。

我們常常還聽見很多人這樣說,我們不怕窮,就是怕生病!窮了可以慢慢來改變,但是生了病,即使再富的家也會搞得窮!那些處在貧困邊緣的人們,很多人不是因為懶,不勞動,而是因病而致貧、因病而返貧!

因此,建立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當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們的工作做得還很不夠,老百姓也有意見。但是無論我們訴說太多的理由,強調太多的原因,尋找太多的借口,老百姓都不會去管,都不會去聽,他們只會關心三個問題:一是能否看得了病,二是如何才能看得起病,三是怎樣才能看得好病。

那么怎樣才能解決好老百姓關心的這三個問題呢?我以為,就是要做好這樣三個方面的工作:

1、要重視醫療衛生服務工作,建立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努力解決老百姓看得了病的問題。

我認為,一是要建立一個以為中心的渝東北地區的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常言說:音樂無國界!那么醫療衛生服務呢,沒有地界!我們應該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以城鄉統籌發展為契機,擯棄傳統觀念,打破地域界限,整合、利用好衛生資源,推動渝東北地區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我們知道,渝東北地區各區縣關系密切,的醫療衛生服務資源在渝東北地區具有非常明顯和突出的優勢,一些課題和項目在國際上均屬領先水平。因此,對于來講,必須建立一個三、四級并存的綜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即片區、區縣、鎮鄉、村社四級梯次醫療救助體系,發揮其積極作用;而各區縣要建立三級綜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即區縣、鎮鄉、村社三級梯次醫療救助體系,明確各個層級的工作任務,落實責任,實行分級負責,層級管理,真正建立起“小病在村社、一般疾病到鎮鄉、重大疾病去區縣、特大疾病進片區”的渝東北地區新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二是要認真調查渝東北地區現有的重點醫院、廠礦醫院、私人醫院、鄉村衛生所、個體行醫點等各類資源,及時編制出臺農村、城市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布局規劃,充分利用現有的衛生資源,增添服務設施設備,優化配置資源,提高服務效率,最大限度地滿足老百姓的需要。

三是要在建好梯次醫療救助體系的基礎上,堅持基本醫療保險為主,推行商業醫療保險、補充醫療保險、職工互助醫療保險等辦法,分類建好農村農民、城鎮居民、城鎮職工三大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完善公共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全面推行醫療衛生改革。

篇2

黨的*報告明確指出,建立健全同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是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民族的健康素質明顯提高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之一。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市的社會進步和經濟水平都取的很大的發展,在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的同時,對衛生的需求不斷增多,對衛生服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現有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和農民的衛生需要不相適應,社會深層次的矛盾就必然會顯示出來,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有必要提出來探討。

我市衛生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衛生區域規劃不合理,資源短缺和資源浪費并存

一是城鄉衛生資源分布不均。我市人口50萬,農村人口31.43萬,占全市總人口的62.86%,全市的衛生資源,80%集中在市區,20%在農村,也就是說,占62.86%的農村人口只占有20%的衛生資源。二是市區衛生資源分布也不合理,從解放三路到解放四路不足2公里長的公路旁,分布著二級甲等以上醫療衛生機構四家,河東則無一家上檔次的醫療機構。而高檔次的醫療設備如CT、進口B超也集中在這些單位,農村無這些高檔醫療設備。

二、經費投入不足

長期以來,政府對衛生的投入不足,尤其是對農村公共衛生和醫療事業的投入更不足,造成農村醫療衛生功能萎縮。有統計資料表明,我國衛生費用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份額不是逐年上升而是逐年下降,由1980年的2.4%下降到達2000年的1.71%,屬于世界最低的一檔。1993年農村衛生費用占全國衛生總費用34.9%,1998年為24.9%,5年下降了10個百分點。1998年全國衛生總費用3776億,其中政府投入587.2億,用于農村92.5億,僅占政府投入的15.9%。我市的情況是從1998年到2002年財政對衛生的投入分別占市財政總支出的4.4%、4.2%、3.8%、2.9%和2.6%,也呈逐年下降趨勢。從1999年開始,除三個山區衛生院為全額撥款外,其他衛生院為差額撥款,農村衛生撥款在全市衛生事業費中的構成從1998年的42%下降到2002年的32%。由于經費投入不足,造成衛生院入不敷出,人員工資福利和業務開展無法保證。截止到20*年底,全市農村衛生院財政撥款人員拖欠社會保障金(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436.94萬元,衛生院職工面臨老無所養的困境。

三、人才匱乏,技術力量薄弱

全市共有衛生人員1600多人,農村517人,占全市衛生人員的32.3%。在鄉鎮衛生院517名職工中,衛生技術人員385人,非衛生技術人員132人,分別占74.47%和25.53%,非技術人員的比例超過國家規定的15%的標準。我市市區平均每千人口擁有衛技人員9.9人,農村為1.3人,僅為市區的1/7。在學歷結構上,本科、專科、中專及高中以下的比例分別為3.67%、20%、58.7%和17.66%,中專以下學歷占大多數。在職稱結構上,主治、醫師、醫士和員級的分別為7%、45.4%、32.4和15.2%。低職稱占大多數,沒有高級職稱的人員。在全市199名本科生中,市區為180人,鄉鎮衛生院19人,市區和鄉鎮分別為占90.45%和9.55%。在三個山區衛生院共40名職工中,衛技人員29人,占72.5%,低于全市平均數。專科、中專、高中以下人員分別為20.7%、55.2%,24.1%,沒有一個本科生,職稱均為初級以下,沒有中級以上職稱。衛生院在人才方面面臨的問題是:想要的人進不了,留不住,不想要的人出不去,走不了。全市共有鄉村醫生168人,全部均無學歷和職稱。

四、基本設施薄弱

在工作用房方面,全市衛生院有工作用房總面積11325平方米,其中危房面積3*8平方米,近1/3,許多衛生院工作用房年久失修,無法使用。醫療設備嚴重缺乏,大部分衛生院仍然依靠聽筒,體溫計和血壓計三大件,離國家規定的鄉鎮衛生院一級甲、乙醫院設備的配置標準相差甚遠。檢驗、診斷儀器簡陋、陳舊,幾乎屬于過時和淘汰物品。救護車談不上,就是干燥箱、蛋白電泳儀、骨科床等均屬空白。80%的衛生院只能開展三大常規檢查,搶救急救設備普遍缺乏,只有天涯、崖城、田獨三個中心衛生院能勉強開展食物中毒等一般醫療急救業務。

五、管理體制不順,條塊分劑,自成體系

在*市區這個彈丸之地,存在著各行各業的醫療機構,既有農墾系統的,駐軍部隊的,又有大學附屬醫院。這些醫療機構自成體系,地方政府部門協調不順,表現在對分配的計劃免疫責任區域的工作抓得不扎實,不認真,馬虎應付,這從每年的計免工作考評可以看出。既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還出現重復投資和惡性競爭的狀態。120急救指揮中心,單月由市人民醫院出車,雙月由農墾*醫院出車,給群眾造成很大的不便。

六、醫療市場管理不規范

非法行醫現象屢禁不止,不僅引發醫療投訴和醫療糾紛增多,威脅到衛生院的生存,對農民健康造成危害,也影響到政府的形象。

七、群眾健康知識知曉率不高,自我保障意識不強

部分農民由于對地方病、傳染病等防病知識知曉率不高,不能掌握自我保護的能力,造成有些傳染病不斷發生,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和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時有反彈。就是經濟條件好的一些農民,也由于缺乏保健知識,仍然存在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過度進食高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洶酒,造成一些慢性非傳染病性疾病、動脈硬化、高血壓、脂肪肝、糖尿病不斷增多,甚至中風、惡性腫瘤等在中老年人中發生率也逐年上升,且向低齡人群(中老年人)發展。亞健康人群不斷增多。

八、農村的健康保障制度沒有建立,廣大農民缺乏健康保障

興起于上世紀50年代,推廣于60年代,普及于70年代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在當時對保障廣大農民的身體健康,對完成第一次衛生革命起到很大的作用,令世界為之驚訝。自上世紀80年代以后,由于的建立,農村合作醫療缺乏集體經濟的支撐而大部分解體,自費醫療成為我國農村醫療保健制度的主體。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全局性滑坡,部分農民尤其是貧困農民無錢尋醫問藥,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絕癥。因貧致病,因病致貧,形成惡性循環,這些在山區尤為突出。今年五月份天涯鎮華麗村委會加房村一家人有4個孩子患瘧疾二人死亡就是一個例子。據統計,從2000年1月到2004年6月四年半的時間里,我市就有2*名兒童和16名孕產婦分別因病和產科急癥,由于沒有錢,得不到及時的治療而死亡。

幾點建議

從上面列舉的這些問題,可以看出兩個矛盾和一個迫切:一是各級政府對衛生的投入與政府對衛生的要求不相適應。二是廣大農民對醫療衛生的需求與鄉鎮衛生院的條件不相適應。一個迫切就是農民迫切要求盡快建立農村健康保障制度。為解決以上這些問題,筆者認為應加強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制定科學的區域衛生規劃,合理調配衛生資源

對于醫療衛生資源,應合理規劃部署。在管理體制上,應打破所有制界限,實行全行業管理,綜合利用衛生資源。建議把省農墾*醫院劃歸*市政府統一管理,并與市人民醫院合并,組建新的*市人民醫院,建好統一指揮的*市醫療急救指揮中心。把南田、南濱、南島、南新和立才農場醫院劃歸鎮政府管理,并分別與海棠灣、崖城、高峰、荔枝溝和育才衛生院合并。在布局上,把市中醫院遷到河東去,在那里建立融醫療、保健、康復、療養為一體的突出中醫特色的中醫院。(這項工作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已實施)。

二、增加經費投入,強化政府的公共衛生職能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我們的中心任務。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政府的財力不足,支持和鼓勵社會各方面投資于醫療衛生事業這無疑是對的,但不能用市場行為代替本應由政府承擔的公共衛生責任,把公共產品的提供簡單地等同一般商品推向市場,該由政府提供的公共衛生服務,政府必須無條件地提供。任何機構無法替代也不可能替代政府這方面的責任。其實,投資公共衛生與經濟建設、促進經濟增長并沒有矛盾。一方面,大量的事實也已證明,健康增長與經濟增長是互相促進的。世界銀行和中國統計局在上世紀80年代通過研究測算,農民體質的增長(即健康投入)所創造的價值在農村經濟增長總量中所占比重約為20%-22%。因此對健康的投入也就是對經濟增長的投入。另一方面應正確認識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系,衛生事業是服務性事業,它與一般的商業性的服務行業不同,它并不直接為國家賺取利潤增加收入,它所創的經濟效益主要不是體現在醫療衛生機構的創收上,而是體現在增進人們健康,延長壽命對經濟建設所起的作用上,體現在減少疾病發生,節約資源消耗,降低醫藥費用開支,減輕國家、集體和個人負擔等方面。衛生事業的這個特性,不論是在計劃經濟還是在市場經濟體制下都不能改變。可喜的是,非典以后市政府增加了對衛生事業的投入,例如去年財政收入41275萬元,其中對衛生投入1979.45萬元,占財政總支出的3.55%。

三、深化衛生院人事制度改革,加強衛生宣教和衛生執法

通過人事制度改革,優化衛生院的人才結構,讓真正有作用,用得上,受農民歡迎的醫務人員進得來,留得住。分流非專業人員和富余人員。在分配制度上拉開檔次,實行多勞多得,兼顧公平。通過競爭上崗,選撥優秀人才擔任衛生院長。在服務方式上避免單一的坐堂行醫的方式,采取多種方式,真正把醫藥送到農民家里。在健康教育上采取農民喜見樂聞,易記易懂的方式,加大衛生知識的宣傳力度,利用各種宣傳媒體,擴大健康教育的覆蓋面,把健康保健知識傳授給農民,提高農民自我自護的能力。另外,還應加強執法檢查,堅持不懈地打擊非法行醫現象,凈化農村醫療市場。

四、積極實踐,構建農村健康保障體制

農村健康保障體制,是綜合運用統籌互濟、保險、救助、補助等多種保障形式,對農民實施功能完善,體系健全的健康保障制度。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為基礎,包括醫療保障、醫療保險、社會醫療救助等在內的其它保障制度為補充。采取資金來源多渠道,保障方法多形式,保障水平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制,對危及生命的傳染病、孕產婦兒童急癥、突發生災害和弱勢人群給予醫療保障。

1、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愿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互助共濟的一種合作醫療制度。去年,我省在澄邁、瓊海和五指山市先行試點,今年海口、儋州等市縣也列入試點,市政府已同意向省政府申報明年將我市列入試點。已經列入試點市縣的籌資方式是每年農民個人繳費10元,中央財政和市財政各補助10元,省財政補助6元,每人每年共36元。采取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保障適度的原則,保證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能夠享受與籌資水平相適應的醫療服務補償,確保這種制度持續平穩運行。我市已于今年2月份對崖城、海棠灣和鳳凰鎮的9個村480戶農民進行基礎調查,為明年開展試點工作做好前期準備。通過基調,我們發現了解此項制度的農民,都非常歡迎,農民對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愿望是迫切的。

篇3

[關鍵詞] 檔案管理; 標準化; 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 R197.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04-279-01

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醫院檔案管理工作的作用和地位越來越重要,也為廣大醫院管理者所重視。為更好地發揮檔案在醫院管理中的功能,結合國家檔案局及衛生部頒發的《醫院衛生檔案管理暫行辦法》等法律法規和醫療衛生單位特點,談談如何進一步加強醫院檔案管理。

1強化普通職工的檔案意識

檔案的作用和價值,已被醫院管理者所認識和重視,而職工還未充分認識到檔案管理的重要性的問題,但做好醫院檔案管理工作,僅僅有領導重視是遠遠不夠的。當前,提高普通職工對檔案作用的理論認識,樹立檔案意識是檔案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工作,只有檔案管理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真正落到實處,廣大職工充分認識檔案的價值,高度重視檔案管理,時時處處注意收集、保存各種信息資料,檔案工作才會得到進一步加強。

2提高檔案管理者的綜合素質,加強硬件配置

目前,醫院大部分檔案管理人員是兼職,并且很少是檔案專業出身,他們缺乏檔案管理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必須進一步加強對現有人員的專業培訓,提高專業技能,并創造條件,引進和接收專業人員從事醫院檔案管理,從而提高醫院檔案管理者的整體素質和業務能力,為加強檔案管理提供人才隊伍保障。計算機投入到檔案管理工作中,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精確度。網絡、光盤等產品將逐漸應用于對資料的儲存和查閱,具有占地少,查找方便等優點。網絡對檔案管理工作有著極大的作用。醫院的規模有大有小,服務對象也有差異,形成各自特有的珍貴檔案,利用網絡系統,可以加強各部門之間,院際之間的資源共享,溝通檔案信息,以滿足醫療、教學、科研等多方面的需求,從而共同推動醫療事業的發展。

3檔案管理標準化

醫院檔案部門承擔著保存和管理本單位各種門類檔案的職能,將全院分散保管的文書文件、病歷、科研、教學、基建、財務、設備等案卷集中起來,統一保管和使用。要加強檔案管理,首先要做到標準化,要符合檔案的各項標準化內容,包括組卷的方式和格式、分類規則、檔案著錄和標引規則、檔案文獻編纂規則等。特別是檔案整理工作和著錄、標引工作是否規范化,對計算機等現代化技術的應用有著重要影響。

4建立檔案目錄中心和檔案網站

隨著社會“信息時代”到來,醫院檔案工作面臨著范圍廣、內容新、任務重、責任大的新局面,醫院檔案管理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充分利用網絡系統的優勢,建立醫院檔案目錄中心和檔案網站,醫院應將全院各種信息通過網絡連接,實行信息管理的網絡化、系統化,擴大信息量,同時要通過檔案管理的透明化(保密檔案除外)、民主化,增強職工的主人翁意識,有利于調動職工參與檔案管理的積極性。各部門提供完善的文卷,通過網站,進行移交、借閱等,實行各部門檔案信息的網絡化管理和資源共享,大大提升檔案資政服務和公共服務水平。

建立醫院檔案目錄中心與檔案網站,要解決好電子文件的傳輸、歸檔、保管、利用及技術保護等問題。再次,系統應具有充分安全保密措施,醫院檔案網站應設置多級安全機制,不同人員,甚至病員,應有不同的訪問權限。加強電子文件、數據備份管理,以防電子文件和數據的損壞,加強運行管理,減少意外事故,確保網絡系統運行安全。

5做好檔案信息的綜合利用

醫院檔案管理的最終目標是開發利用信息資源,發揮檔案的深層次效能,更好地為臨床、教學、科研和醫院現代化建設服務。而對檔案信息的利用,也會促進檔案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加強對檔案的綜合利用,也是檔案管理的重要環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提供資料,供領導決策。檔案中有許多有價值的信息,尤其是對過去工作及決策的經驗總結和得失分析,能為新的工作和決策提供創新的基礎,是決策者分析、判斷和借鑒的有效信息,能夠增強決策的科學性、實用性和針對性。②對科研工作的信息反饋功能。可以利用檔案對科研課題的申報,研究、論證實施評獎直到成果轉化提供跟蹤服務,在提供跟蹤服務的同時,也便于對科研課題隨時產生的檔案進行收集、歸檔,確保科研資料保存的完整性,提高檔案管理的效率。③進行動態分析。對醫院管理中的重大事項和決策,可以利用檔案對決策實施的過程進行修正和完善,力爭使決策更加科學、適用、可行,并為今后的決策提供借鑒的資料。

6總結

總之,醫院檔案管理部門要以開發利用為目標,逐步從“封閉型”向“開放型”、從“保管型”向“參與決策型”轉變。檔案館藏由“單一型”向“綜合型”方向發展,搞好檔案、資料、情報信息的一體化服務,這樣可以使醫院的各種信息互相補充,互相滲透,構成醫院信息的完整體系,使醫院檔案室成為信息儲藏中心和利用中心。

參考文獻

篇4

一,人力資源的管理

在日益激烈的醫療市場競爭中,人力資源問題一直是許多民營醫院發展的瓶頸.民營醫院需拓寬渠道,廣納人才,加快人才培養,重視人才儲備,營造為賢是舉的良好氛圍,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為醫院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從根本上說,醫療市場競爭的關鍵還是人力資源的擁有度和儲備力.這些人才主要包括民營醫院的決策者,策劃者,運行者及市場營銷人員等.樹立正確的人才理念是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前提.而擁有和儲備更多的優秀人才,則是民營醫院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

1.人才現狀:

現如今,大多數民營醫院的競爭者是政府扶持,具體壟斷性的公立醫院,但是,從比較優勢上看,公立醫院在人力資源上占優勢,而且這也是制約民營醫院發展的關鍵所在,因為民營醫院建院時間短,底子比較薄弱,人員的整體素質不高,而且人員流動性很大,有些民營醫院存在著留不住人才的現象,從而制約了醫院的發展和壯大.

2.人才引進:

人才已經成為重要的戰略資源和市場爭奪的寶貴資源,民營醫院在逐漸壯大的同時,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因而,如何引進人才,留住人才便是民營醫院發展的重要課題,在實施人才戰略過程中,民營醫院應關注重點人才,創造一切條件聘請具有扎實的醫學基礎,精深的臨床專業理論,豐窒的人才實踐經驗學科帶頭人和專業技術骨干,此外,還需公開招聘,選拔一些適合醫院發展的可塑性人才,要有計劃地吸收應屆優秀大學畢業生和研究生,新生力量是醫院可持續發展的堅強后盾.

2.1品牌形象:在醫院塑造名醫形象,醫院良好的品牌效映得益于全體醫務人員的總體水平和共同的努力.在這一點上,北京侯醫生國際整形美容連鎖機構就做得相當不錯,打出了品牌效映,得到了患者和同行的一致任可.

2.2制定優惠會員政策:民營醫院大多數屬于非醫學專業的個人或企業投資,要想吸引和留住人才,就必須進行股權的分散化,股權的分散化可以提供民營醫院發展所需要的大量資金,也能夠提升民營醫院的管理效能,同時,醫院也要為員工提供社保,醫保等社會保障項目,解決人員的后顧之憂,這對吸引重點人才至關重要.國家政策的放寬,允許醫生多點執業,這也有利于民營醫院對人才的引進和培養.

2.3為人員搭建良好的事業平臺:優秀的人才都有強烈的事業心,他們把創造業績視為生命,而經濟利益不是惟一所求,醫院應為各類人才提供不斷成長的空間,增加他們的附加值,努力營造“識才,愛才,聚才”的用人環境,讓專家感受到醫院對其價值的認可,切實認識到在民營醫院同樣具有良好的事業平臺,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的潛能和才干.

3.人才的培養:

在積極引進人才的同時,根據專業發展方向積極做好后備人才的培養和儲備,使醫院成為培養人才的搖籃和施展才華的基地.人員的成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醫院要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制定長期培訓計劃,高標準,嚴要求,把各類人才的培養納入醫院的重要議事日程當中.

為了適應醫療市場的需求,并且與國際接軌,民營醫院同樣需要成立人才培養基金,資助中青年出國學習,把國際最新醫學研究成果運用在學科建設之中.同時,醫院還要不定時邀請國內外著名的學科帶頭人及著名的學者來院訪問,召開國際學術會議,帶動學科的發展和人才的培養.

此外,醫院還要嚴格住院醫師的規范化訓練,以“三基”培訓為主,將理論知識轉化為臨床實際工作能力.并且制訂各種監督措施,按計劃進行考核,包括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及臨床實際操作工作能力.

4.人才的管理:民營醫院的人才高流動性和公立醫院的低流動性形成了鮮明對比,人才的頻繁流動非常不利于民營醫院的發展,其根本原因是民營醫院缺乏長效的人才管理機制.民營醫院應建立靈活高效的動態調節機制,在醫院內部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長的運行機制和環境.“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努力培養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和團隊精神.

4.1要做到“以人為本”,在用人問題上,民營醫院會走兩個極端,一方面是“饑不擇食”的盲目引進和隨意任用;另一方面,許多醫院的條條框框太多,看文憑,論資歷,不重視能力和貢獻,影響人才的引入,也挫傷了員工的積極性.一些高層決策者高喊“尊重人才”的口號,其實不過是“葉公好龍”.因此管理者對人才要有發展的眼光,用積極的態度,做到人盡其才.

4.2培養創新精神,醫院在關愛人才的同時,要強化醫務人員的競爭意識和敬業精神,促使廣大醫務人員努力進取,將個人目標與醫院的發展密切結合.創新能力是優秀人才必備的素質,只有不斷創新,敢為人先,才能開拓思路,促進醫院發展,不斷提高服務水平.民營醫院要有發展的眼光,激勵科技興院,對積極創新,開展新業務和新技術,獲得科技成果及發表優秀論文珠科室或個人及時給予物質和精神獎勵.

4.3規范考核機制:醫院應以學科發展,隊伍建設和醫療任務為依據,本著優化和高效的原則設置各級職務崗位,人員聘用以合同形式加以確立,實行合約管理.對不同職務崗位的醫務人員制定不同的考核標準.根據不同專業,職務層次,按照客觀,公正,科學的原則,從職業道德,業務水平和診療質量等方面對醫務人員進行全面評估和嚴格考核.考核結果作為續聘,緩聘,解聘,增資,晉級的重要依據.

4.4增強員工的凝聚力:在醫院中營造良好的氛圍,開闊員工視野,使員工真正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建立起新型忠誠關系的醫院文化.

二,行政與經營管理

1.強化內部監督:內部監督機制是現代醫療機構內部治理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健全并嚴格實施醫院內部控制制度對逐步完善現代醫院管理體制,實現“優質,高效,低耗,便捷,安全”的醫院經營目標,具有非常重要而深遠的意義.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競爭環境日趨激烈,民營醫院面臨的經營風險也日益復雜化.一家醫院如果沒有科室來產生經濟效益,也就無從談起醫院的整體經營收益問題.但由于醫院對于重點項目資金投入比重很大,出現紕漏的機會必然相對較多.如果我們建立和完善了相關的內控制度體系和運行機制,并建立與之相適應的領導集體決策機制,對于充分發揮職工能動作用,避免決策失誤,減少經營損耗,提高抵御風險能力,提高投資收益,均會起到很大作用.

2.挖掘自身優勢:相對于公立醫院而言,民營醫院更應善于在經營方面揚長避短,并充分發揮自己醫院的優勢特色.如在為目標患者群提供的服務定位方面,可采取細分市場方法,即不與公立醫院去爭奪主流病人,而是以大專科小綜合或者大專科不綜合的發展方向上不斷拓展自己的特色,切忌求大求全,項項有盈利的經營誤區.民營醫院只要緊密結合市場需求,堅持發揮自身優勢,確定重點優先發展科室項目或特色專科,通過向目標患者層提供優質服務來贏得市場,日積月累,我們的醫院必定會受益匪淺.

3.增強核心競爭力:醫院核心競爭力實際上就是相對于競爭對手的競爭強勢,是某個醫院獨有的,別人無法模仿的或很難模仿的.醫院的核心競爭力強調醫院內部因素的決定性作用,強調醫院內部能力,資源和知識的積累,是醫院獲得持續競爭優勢的基礎.

如果把一個醫院的核心競爭力作為分解,我們認為大致應包括:醫院文化凝聚力,專科市場影響力,營銷策劃執行力以及品牌價值提升力等要素構成.首先,我們談談醫院文化凝聚力問題.自企業文化概念誕生至今已經被各行業,機構,團體認可與推崇.我國醫療機構對于企業文化的研究還不是很長,但醫院文化對于提高醫院競爭力的作用不容忽視.醫院文化的塑造,能夠增強醫院員工的群體意識和凝聚力,進而有利于醫院的生存和發展.尤須注意的是,醫院文化不僅能夠起到對內導向,凝聚力和規范行為等作用,更主要的是能通過這些方面直接提高醫院的可持續增長的經營業績.我們知道,任何一個企業如果要持續發展,必然依靠核心競爭力,相對于醫院而言,其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則來自于診療技術和不斷完善的服務,技術和服務均源于管理,而高明的管理則源于醫院文化.良好的醫院文化可以體現在每位醫務工作者的工作態度,工作方法與共同的價值觀上.其次醫院的核心競爭力還體現在專科市場影響力方面.我們知道,醫院發展和診療水平提高都必須依靠科技創新與進步.實現科學技術與臨床診療的緊密結合是現代民營醫院實現安全,高效,快速發展的重要途徑.可以說,以科技促發展,抓好學科建設和專業人才培養,促進醫院整體實力提高和可持續發展,是民營醫院的長期而重要的工作.通過科技創新,提高醫院的競爭優勢是每個醫療機構的有效手段.由于民營醫院受到資源限制,可采取重點扶植優勢項目的方式,推動醫院重點專科的發展,進而推動醫院品牌工程的塑造與發展.較相對優勢的公立醫院而言,民營醫院更應樹立以科技促發展的科學發展觀.不斷豐富,提高診療水平,積極鼓勵新技術,新方法在臨床診療方面的應用,使廣大患者真正得到切實有效的診療,促進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蓬勃發展.

在市場競爭環境下,無論何種性質的醫院,都必定要探討市場營銷的話題.在醫院導入市場營銷必須有明確的目的,從宏觀上講,就是要讓醫療衛生工作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從微觀上講,就是讓患者,員工,醫院三方受惠.民營醫院在開展營銷活動時,應認真貫徹“以病人為中心”的終極營銷理念,以高效率,低成本,高質量為必要前提.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醫療營銷活動大致包括:目標患者分析;項目機會分析;營銷戰略方案;規劃與策略;營銷實施;營銷控制與評估等幾大階段.醫院在進行營銷過程中,還應注意把握好各個環節中的公關工作,并與醫院品牌塑造與推廣工程相一致.

醫院要始終堅持今天的服務就是明天的市場,后天的利益.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人們健康需求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群眾更愿意選擇名醫名院進行診療.品牌價值已經成為現代醫院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優美的就醫環境,到位的專業服務,完善的診療手段是既能全方位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又是醫院品牌價值所在.由于資金,設備,人才等優勢,目前我國的品牌醫院多為各大公立醫院所有.

篇5

Abstract: Clinical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process of convert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basic skills into practical working ability. It's a key link for students to consolidate the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grasp the basic clinical skills and cultivate the clinical thinking as well. Problems are unavoidable for the HVTC students during their clinical practice. The guidance and solving the problems will guarantee the transition process from a student to a medical worker smoothly.

關鍵詞:高職醫學生;實習;對策

Key words: vocational medical students;intern practice;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36-0137-02

0引言

臨床實習是醫學生將理論知識、基本技能轉變為臨床實際工作能力的一個重要階段,是學生鞏固基本理論知識、掌握各項臨床基本技能、提高臨床綜合能力、培養臨床思維的關鍵性環節,是醫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臨床實習是從學校走向社會的一個過渡階段,臨床實習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學生對臨床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與學生就業及今后的成長息息相關。如何針對實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指導他們進行臨床知識、臨床技能的學習,這些問題對于醫學生至關重要。本文結合實習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談談自己的想法。

1高職醫學生實習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學生心理壓力大,承受能力差

醫院是一個集社會學、生物學和心理學為一體的復雜體系,面對的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往往給醫務人員造成很大的工作壓力和心理應激。由于醫學生在實習期間,既扮演學生的角色,又在一定程度上充當醫生的角色,角色的改變跨度很大,與非醫學專業的學生相比,更容易產生抑郁、焦慮及強迫等癥狀,出現較復雜的心理問題[1]。這些心理問題主要來源于政治思想困惑、人際關系糾紛、就業選擇、情感、心理沖突和障礙等方面。隨著畢業生就業體制改革,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畢業生就業、擇業時面對的競爭愈來愈激烈,而高職醫學生學歷相對偏低,醫學生就業壓力成為心理壓力的首要因素,特別是臨床實習后期,面臨考試和就業的雙重壓力,很容易出現情緒不穩定或心理失衡。

1.2 實習人數增多,安排實習生難度大

一方面,隨著近年來高職招生人數的增多,需要安排的實習人數也相應增多,原有的實習醫院無法滿足現有實習生人數的要求,特別是醫院容納實習生本身較少,而招生人數相對增加的專業,如口腔醫學專業,實習生安排難度會更大,學校為解決學生實習需要提前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聯系實習醫院。另一方面,高職學生相對于本科生而言,知識能力,自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要差,管理難度更大,導致有些醫院不愿意接受高職學生實習,即便是接受了,也會對實習科室有所限制,無法按照實綱的要求完成實習任務,實習質量得不到保障。有些學校在無法完全安排學生實習的情況下,甚至強制要求學生自己找單位實習,增加了學生負擔,而且實習醫院分散,實習生管理難度大。

1.3 實習費用學校難以把握,出現逐年上升的趨勢

實習費用支付對于學校是一個頭痛的問題,不同的醫院對于實習費用支付標準有不同的規定,大多數情況下實習費是學校和醫院通過協商解決,主要是看學校和醫院的之間關系而定,同一級別的醫院實習費的支付標準可能相差很大,這樣也會導致有些醫院因為實習費用支付標準不一而和學校之間出現矛盾,影響下一年實習生的接收。有些醫院在學生實習費問題上沒有嚴格的規定,全憑領導一句話,實習費用支付標準一年一個樣,且逐年增高,對于實習生人數較多的學校,大量的實習費用支出讓學校難以承擔。

1.4 學生實習動手機會少,降低了實習的積極性

隨著人們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的不斷增強,醫患矛盾日益凸出,醫療糾紛越來越多,再加上實習生不能系統性地掌握某科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醫療操作技術的熟練度不夠,與患者的溝通能力較差,不少患者在治療的時候,拒絕實習生動手,帶教教師又怕出現問題,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不敢放手讓實習生接診、處置患者,只好自己動手,這樣實習生動手機會越來越少,時間一久,實習生也感到成天沒事可做,出現期待值和現實之間的巨大落差,實習的積極性大為降低。

1.5 住宿問題醫院難以安排,學生管理難度大

住房問題目前是一個社會問題,大多數醫院無法為實習生提供住宿,幾乎都是學生自己租房,一般是學生還未到實習時間就提前到實習地聯系住所,可謂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因時間緊、租期短加上人生地不熟,學生在短時間內很難找到離醫院較近、住宿便宜、相對集中的理想住所。按照實綱的要求,實習生必須跟著帶教老師上夜班,有時晚上上班會比較晚,大多數醫院又沒有給實習學生留值班住房。這些都不便于醫院對實習生的管理,學生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1.6 實習生職業法律意識、職業法律觀念淡薄

在高等職業院校對學生法律知識教育普遍滯后于專業知識教育[3],醫學生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了解甚少,學生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在接觸臨床醫療工作的實踐過程中,而更多地側重于社會效益、經濟利益,急于提高實踐水平而忽視了法律法規,存在著懂法不多、職業法律意識缺乏或淡薄的現象。

2存在問題的處理對策

2.1 針對高職醫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干預

醫學生實習期間除了保證正常的學習之外,還應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日常的思想道德教育之中,通過心理問題干預,幫助他們排除困惑,提高醫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和職業素質,幫助他們由一名醫學生向臨床醫務工作者順利過渡。學校可以組織心理學教師通過實習巡回針對醫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開展心理問題干預;通過班主任利用電話、電子郵件等方式對特殊人群,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問題干預;爭取家庭及社會參與廣泛開展醫學生心理問題干預[2],通過多條途徑解決學生心理方面的問題。對大學生面臨就業難的心理壓力,學校應該從政策、觀念、心理、和行為等方面及時進行心理咨詢與疏導,正確引導學生就業,幫助他們調整就業心態,做好心理準備,提高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減輕學生就業的心理壓力。

2.2 各級職能部門要高度重視實習工作

各級職能部門要充分認識實習對于高職醫學生的重要性,要高度重視實習工作。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出臺醫學生實習的相關政策,要求各級各類醫院均要接受一定數量的實習生,把實習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每年的工作考核范圍,并有專人負責和落實,要明確規定各級各類醫院實習生的實習費用。各級醫院領導要高度重視和理解實習工作,抽調專人負責管理和檢查,妥善安排好學生實習,醫院應選擇醫德醫風好、業務水平高、認真負責的高年資醫師擔任臨床帶教老師,使帶教工作在質量上有保證。同時為了提高臨床老師的帶教積極性,醫院應采取一定的激勵措施,對帶教出色、在學生中反響好的老師給予適當獎勵,優先晉升,甚至破格提拔。作為以學生為主體的學校,除了要高度重視實習工作以外,還要撥出一定的專項資金,完善和建設實習基地,定期召開實習生帶教工作會議,邀請主管部門及實習醫院參加,交流實習帶教體會,與醫院建立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加強教學和科研方面的合作,形成以教帶學、以學促教、帶教結合、學研并進的良性機制。

2.3 開展臨床見習和技能培訓

臨床見習是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和臨床實際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徑,是醫學教育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通過臨床見習使學生初步掌握和熟悉臨床常用的診療技術,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初步形成科學的臨床思維模式,為實習階段的學習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保證見習不是走形式,見習期間要加強管理,合理安排好時間、分組,處理好見習和教學之間的關系,帶教老師要熟悉科室病種,制定見綱,提出具體要求,如見習期間每位學生必需獨立完成一份完整病歷,通過有序的組織確保見習質量。要組織校內外專家在校內模擬實驗室對學生的基本技能進行強化訓練,制定出各科詳細的培訓計劃和考核標準,盡量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掌握臨床常用的基本技能。要將病歷批改和技能培訓成績記入學生成績冊,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通過臨床見習和技能培訓來增強學生自信心,為臨床實習打好堅實的基礎,創造更多的動手機會。

2.4 積極創造條件解決好學生住宿,強化學生自我管理

學校和醫院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本著為學生服務的宗旨,幫助學生提前聯系好住宿,確保學生有住房,有條件的醫院或學校可在醫院內建學生實習公寓,或長期租住固定的住房,保持住宿的連續性,為學生實習創造良好的住宿條件,降低醫院管理難度。要充分發揮學生干部、學生黨員、實習隊長的模范作用,加強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約束、自我激勵的“五自”教育管理模式,提高實習生自我管理水平,降低實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

2.5 重視醫療法律法規教育,加強臨床教師醫療法律法規的帶教意識

隨著我國醫療法律法規機制的逐步健全,醫療衛生事業正逐步走向法制化的軌道,但醫患關系緊張已是不爭的事實,臨床工作中醫療事故爭議案件屢有發生,部份爭議案件發生在低年資醫師,甚至發生在臨床實習生的實習活動中。因此,醫學實習生必需全面掌握有關醫療事故等相關法律法規。醫學生在校期間開設的課程較多,學制較緊,開設法律知識的必修課可能性較小,但可以通過開設選修課或專題講座來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法律知識,增強法律意識,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作為專業課老師在講授專業知識的同時,要結合典型案例把臨床專業理論課與醫療法律理論知識結合起來,把法律知識融入到整個臨床教學過程中。在實習期間,帶教老師要有較強的法律意識,要結合接診查房、診斷治療、病歷書寫、手術及各項操作等醫療工作的各個環節,對學生進行法律知識的宣傳和教育,用自己行醫處事的方式和醫療工作習慣在學生中起示范作用,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臨床實習是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的一個過渡階段,如何引導他們進行臨床知識、臨床技能的學習,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為社會培養合格的醫學人才是我們所有醫務工作者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參考文獻:

[1]劉建安,蘇曉梅,歐陽才顏.臨床醫學生實習期間的壓力及其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08,35(23):4638-4640.

篇6

1•概念、性質與特點

藥事管理學科(TheDisciplineofPharmacyAdministration)是一門邊緣學科具有其獨特的學科性質。從其概念中就可以明顯地看出:藥事管理學科是運用現代管理學的原理和方法,對藥學事業進行科學管理的科學;是研究現代藥學事業各部分活動及其管理的基本規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學;是運用社會學、經濟學、法學、心理學和現代管理科學的原理、理論、方法和技術,總結藥事管理活動的規律,指導藥學事業健康發展的科學;是研究藥學事業中的人、經濟、法律、信息、機構和制度的相互關系,研究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對藥學事業的影響,探索藥物研制、生產、流通、使用、評價等全過程質量監督管理及藥學事業的管理的科學規律和管理方法以保證藥物安全、有效、合理、經濟,維護人類健康,并促進藥學事業的發展[1]。可見,藥事管理學具有社會科學及應用科學的性質,具有專業性、政策性、實踐性和綜合性等特點。

2•研究內容與方法

藥事管理學科研究的內容與藥學科學知識范疇的劃分有關,與其自身內部專業劃分有關。其研究范圍很廣,包括藥事組織、藥事法規、藥品質量管理、藥學經濟、藥品生產經營企業管理、藥房管理、新藥管理及行為科學在藥學實踐中的應用等內容。從藥事管理學科的研究內容入手,便形成了其具體的研究方法。藥事管理學科的研究方法與其它社會科學、管理科學的研究方法相同,應以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作為指導思想,用歷史的、描述的、發展的、狀況或范疇的、相互聯系的,原因比較的、實驗性的、模擬實驗的,發展新技術和新方法的應用等具體研究方法來進行研究,即通過對藥事管理學科基本指導思想的研究。相應地采用歷史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發展性研究法、狀況和范疇研究法、實驗性研究法、分析和比較研究法及對新技術、新方法的研究來開展。

二、藥事管理學科建設的重要性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藥事管理學是藥學科學的分支學科,是藥學與社會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及行為科學相互交叉、滲透形成的邊緣學科,是藥學科學與藥學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2];是對藥品從研制、生產、流通、價格、廣告乃至使用等各項活動有關事項的全方位管理,是對與人民生命息息相關的藥品質量施加的控制與監督。隨著藥學科學與實踐的發展而形成的藥事管理學,同時也推動和促進著藥學科學和實踐的發展和進步,通過立法把整個藥學事業置于嚴格的規范化、標準化、程序化的科學管理之中,這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普遍對藥品采取的管理手段。與之相對應,在藥學教育領域培養現代藥事管理學科帶頭人就顯得尤為重要。從總體上看,藥事管理學科具有明顯的社會屬性,涉及到藥學事業的各個層面,與藥學活動有緊密的聯系,缺乏藥事管理的約束,藥學活動就不能有秩序、有規律、公平合法地進行[3],因此藥事管理學從宏觀上指導著整個藥學事業的發展,是藥學事業健康發展的理論與實踐指導。

三、國內外藥事管理學科高等教育情況比較

1•課程設置

藥事管理學科的應用性很強,再加上其綜合性強的特點,各國藥學院校開設的課程按其基本內容的性質劃分,一般應包括以下幾類:(1)藥事法學和倫理學類:基本內容是本國的法律體系機構、藥品法、藥師法,控制物品管制國際公約及本國法規、醫療衛生有關法規,以及藥師職業道德規范。(2)管理學類:主要有藥房管理學、醫藥企業管理、藥事組織、藥品質量管理等。(3)經濟學類:主要研究藥品及藥物的經濟活動,包括藥物市場學、藥物經濟學。(4)社會和行為科學類:主要研究藥學實踐環境、人(藥師、病人、其他醫務人員)與藥物治療合理性關系的規律,包括藥學概論、藥學交流學、衛生保健系統與藥房、衛生保健組織、藥學實踐的社會經濟、健康和疾病中的行為因素等課程。(5)方法學和信息學類:主要有藥學社會研究方法、藥品信息評價方法、醫藥品情報學等課程[4]。

2•美國藥事管理學科高等教育情況

美國是國外高等藥學教育較為發達的國家,這里筆者就以美國為代表談談國外的藥事管理學科的教育情況。通過網上檢索,筆者搜索到多所美國藥學專業大學,查詢相應網頁,總結發現美國該類院校普遍設有藥事管理學本科、碩士、博士三級招生點,現以費城科學大學(UniversityoftheSciencesinPhiladelphia),基督山北卡羅林納藥科大學(theUniversityofNorthCarolinaatChapelHillSchoolofPharmacy),新墨西哥大學衛生科學中心藥學院(CollegeofPharmacyoftheUNMHealthSciencesCenter),密西西比大學藥事管理系(DepartmentofPharmacyAdministrationofUniversityofMississippi)等院校為例,簡要介紹美國藥事管理專業高等教育課程設置情況。首先,各個學校對藥事管理專業描述如下:本專業學習強調社會、心理、政治、法律、歷史及經濟等因素對正確使用、不使用及濫用藥物的影響,強調人的行為對疾病、文化、衛生服務系統結構、財政及經濟的影響;指出具備一定藥學專業技術的個人能夠檢查患者、藥師及其他相關實踐人員所組成的社會系統內部人員的相互作用和行為以及提供的服務及受教育的情況,他們不僅需要將人類作為一個具有社會、文化、心理、生物特性的整體,也同樣需要考慮到衛生服務體系對人、經濟、藥學服務的干預和影響。經過該專業訓練的個人將具備一定的知識背景并能評價和處理藥物體系流通中存在的問題,能將行為學、社會學相互貫通的理論運用到藥學實踐領域中去。其次,提到每個學生的學習安排是由其具體從事的研究的目的而特別設計的。學生除了全面的理論學習外,必須參加大量的研究、教學及社會培訓,學校將提供其與制藥企業或咨詢行業等接觸的實踐機會。再來看這些學校的課程設置情況:本科階段除了基本的藥學基礎專業課外,普遍設置的課程包括:藥事管理學、財經管理學、衛生社會學、藥物行為與社會學、衛生法學與法令、國際制藥業經濟學與行為學等;碩士博士研究生課程則包括:統計學、衛生與藥物經濟學、社會與行為衛生學、衛生服務與政策、高等社會行為學、衛生保健技術的經濟評價、藥學服務研究方法、藥學分配經濟學、藥物開發與營銷、藥事管理學研究方法、醫療系統管理學、藥物使用、濫用及誤用調查、藥品營銷技術、高等藥品市場研究、高等消費者行為研究、高等營銷概念及運用、統計推斷原則、美國醫療衛生系統的發展、組織與財政等。從以上課程設置可以分析出,被世界公認的發達醫藥大國美國對藥事管理學科高等教育非常重視,從本科階段就已將其獨立設置為一專業,并且逐步將專業教育提升級別,同時,這些課程的確已涵蓋藥事管理學科課程體系的各個學科領域,從法學、管理學直至行為學與經濟學。該學科培養人才的目標就是能從事指導、管理整個藥學事業活動、行為的全方面人才。在這些院校中,從事該學科的教師人數與藥化、藥劑、藥理等學科的基本相同。

3•我國藥事管理學科高等教育現狀

與美國相比,我國的藥事管理學科高等教育狀況就顯得薄弱多了。在我國的十幾所重點高等藥學院校中,一直無一所院校將藥事管理學設置為本科專業,大多只是在本科階段學習過程中設置了《藥事管理學》、《藥品監督管理》此類課程;值得慶賀的是2004年6月中國藥科大學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已設立了藥事管理專業本科招生點,首批招生32人,學制4年,課程設置除基本藥學專業課外,設有現代醫學、國外藥事法規、藥品質量監督管理、藥物經濟學、統計學、運籌學、經濟法、管理學原理、組織行為學、衛生事業管理、西方經濟學、人力資源管理、國際貿易、市場營銷學、衛生經濟學、社會保障學、現代社會調查方法等與藥事管理相關的課程。此外,設置碩士研究生招生點的學校也屈指可數,有中國藥科大學國際醫藥商學院社會與管理藥學系,沈陽藥科大學藥學院,北京大學藥學院藥事管理與臨床藥學系,及黑龍江中醫藥大學藥學院藥劑專業藥事管理方向等;藥事管理專業博士招生點目前僅中國藥科大學及沈陽藥科大學兩所大學設有,中國藥科大學專業方向包括:“藥學教育與科研”、“中外醫藥政策的比較研究”、“中藥現代化政策與發展策略研究”、“醫藥政策研究與對策”,共有導師四名。沈陽藥科大學專業方向包括“醫藥經濟與管理”、“醫藥技術進步與創新、醫藥企業發展戰略”、“社會藥學”、“藥事管理與藥史文獻”,共有四名導師。因此,藥事管理學本科階段還尚未受到足夠的重視,學科發展嚴重不足;研究生階段雖然已成為一個確定的研究方向,但是一些學校尚將其掛靠在其他相關專業之上而并未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并且,此階段并沒有設置合理的、深層次的課程供學生學習,學生大多是通過大量閱讀書籍和翻譯外國藥事法規來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同時,在各大藥學院校中,從事藥事管理學教學的教師比例則非常小,在含本專業的大學中,平均每所學校擁有教師不超過4名。除了正常的課程學習外,我國在藥事管理學科高等教育過程中還缺乏應有的課外實踐與培訓課程,學生普遍缺少實踐能力與工作經驗,單純的書本理論知識難以適應學科自身發展與藥學事業整體發展的要求。綜觀全國范圍內各大藥學院校,可以說中國藥科大學已形成了完整的藥事管理專業高等教育體系,雖然其中不乏不足之處,但對于培養藥事管理學高等人才對促進國家藥學事業的發展將做出很大貢獻。其他藥學院校也應加快學科建設步伐與力度,共同為我國藥事管理學科發展努力。

四、差距存在的原因及改進的建議

1•差距存在的原因

(1)我國藥事管理學科起步較晚,發展較慢,最早涉及此學科是在1906~1949年間,并且發展十分緩慢;而美國早在1821年費城藥學院建立時就已形成藥事管理學科的萌芽,并且發展迅速,從1950年代后就已將其設為碩士、博士學位的專業;前蘇聯則是在1924年開始將藥事組織列為藥學教育的基本課程。

(2)學科課程設置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形成繼續教育中的“斷層”,非獨立的學科更使其地位受到忽視。從本科專業僅一所院校設置到碩士研究生階段的少數設置直至博士研究生階段的個別設置,致使學科教育不能達到“程度逐步提高”的高等教育目標。

(3)學科性質界定不明確,由此導致的研究方法的不確定,必然阻礙學科發展與建設。

(4)所設置的課程不符合學科的性質。藥事管理學屬于多學科交叉的邊緣學科,涉及的內容廣而多,國內設置的課程遠達不到學科教育目標,同時,學生缺乏各類實踐活動,理論與實踐相脫節,起不到良好的理論指導實踐的作用。

(5)人員認識度不夠。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除了從事藥事管理學科教學與學習的教師與學生以外,大多數的教師與學生普遍對本學科了解甚少,只是淺顯地認為是“搞管理”、“搞理論”,甚至還存在一些偏見。這就造成學生對本學科的求知欲下降,學科知識普及不開等狀況的出現,學生生源嚴重不足。

2•建議

(1)我國應積極向先進國家(如美國)學習,學習它們對藥事管理學科教育的整體思路,學習其從教育入手,學習其學科設置、課程安排的合理性、全面性及能從發展的長遠性考慮,從根本上扭轉目前我國對該學科重視程度不夠,教育目標與教育規劃不相符合的局面。

(2)明確確立學科屬性,規范學科研究方法和內容,合理布局學科教育體系,完善整個學科建設,加快將“藥事管理”獨立設置為本科生專業的步伐,從基礎階段入手,為學科高等教育的不斷深入做好充分的準備。

篇7

【關鍵詞】農村城鎮化;建設;問題;對策和建議

1.基本情況

下面以臨沂市蘭山區農村為例,談談經濟較發達地區如何實施城鎮化戰略。

上世紀90年代中期,該區加快了城鎮化發展速度,1994年撤縣級市設區后,共設為3街道9鎮,到2009年底調整為4街道7鎮的城鎮化格局。特別是今年來,通過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劃定了五大片區改造,分別是南坊片區舊村改造,涑河片區舊城改造,大學城片區提升改造,西部新城建設,李官鎮土地增減掛鉤項目,加大了環境綜合整治和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為城市化水平提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目前全區城鎮化人口已達50萬多人,非農化產值越來越高。

盡管如此,全區農業和農村經濟還比較不完善,生產力水平還需提高,農村社會事業的發展跟不上城鎮化的發展步伐,教育文化和醫療衛生條件還需改善,特別是農民人均不足0.5畝土地,剩余勞動力多,生活水平低,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城鎮化滯后制約了農民收入的增加,進而阻礙了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2.城鎮化建設的存在的問題

從最近幾年看,該區的城鎮化正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巨大變化,但仍存在著城鎮化水平低,管理體制不合理,聚賢功能不明顯等問題,尤其是小城市和小城鎮建設規劃不科學,規模偏小,承載功能、服務功能和輻射帶動能力弱,缺乏吸引力和融合力的問題比較突出。影響和制約城鎮化發展的因素是多方便的,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投融資機制不合理,投入相對不足。城鎮化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目前,各地在推進城鎮化的過程中,政府大都扮演了主導者和包辦著的角色,取代市場去配置資源。特別是在資金投入方面,主要采取由財政墊支,由開發商進行綜合開發,然后將樓房、設施等進行轉賣承包和租賃再回收資金的辦法。這樣做既增加地方財政的困難,又造成資金回籠期限延長,從而造成投入資金相對不足,影響了城鎮化建設的進一步擴大和發展。

二是配套政策不完善。這是影響和制約城鎮化發展的最主要的因素。主要是關鍵性的政策體制沒有得到徹底解決,存在著許多不合理的地方,如戶籍政策和土地政策。在戶籍政策方面,以身份限定職業,提高了農民進城發展的門檻。在土地政策方面,為了保護耕地,一些地方片面強調耕地動態平衡,對建設用地和企業用地等實行指標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城鎮化的發展。特別是在農村,由于缺乏合理有效的土地流轉機制,農民有的有地不種,有的無地可種,形成了惡性循環,不僅造成了土地資源的浪費,而且造成了城鎮就業比重的失調,影響了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鎮轉移的規模與速度,延緩了城鎮化進城。

三是二、三產業發展緩慢且不集中。當前,在城鎮化發展中,不少地方存在著這樣一個誤區,就是把城鎮化簡單地視為城鎮擴大化、規模化,片面追求城鎮規模的擴大,單純依靠行政區域調整以擴大城市和城鎮區域面積,卻忽視了對本地區支柱產業的培育和城鎮二、三產業的發展,不注重城市和城鎮內涵的提升,其結果必然影響城市和城鎮的吸引力和融合力,消弱就業能力。

3.發展城鎮化對策和建議

城鎮化發展推進,提高認識是前提,科學規劃是依據,強化管理是保證,體制創新是關鍵,產業發展是基礎,功能培育是重點,而農村人口城鎮化是核心。

一是要用超前的思維和科學的理念,加快城鎮化發展步伐。城鎮化不是簡單地鄉變鎮,縣變市,也不是單純的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體制,城鎮化發展的過程是三次產業整合升級的過程;是破除城鄉二元分割體制、實現城鄉一體化的過程;也是不斷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融合城鄉文明的過程。因此,在城鎮化進程中,必須牢固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用超前的思維、科學的理念指導城鎮化發展。要立足實際,著眼長遠,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有步驟、分階段地推進城鎮化,做到“一張藍圖畫到底,一屆接著一屆干”。同時要把城鎮化的重點放在縣城和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的街道,建制鎮,使之盡快完善功能,集聚人口,發揮好地域性經濟、文化中心的作用,不搞低水平重復建設,更不能急于求成,一哄而上。尤其要轉變政府在城鎮化發展中的角色定位,牢固樹立經營城市的理念。在城鎮化進城中,政府的職能就是理清思路、加快改革,及時調整現有的影響城鎮化進程的政策,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搞好服務,真正實現城鎮化發展由“行政主導、包辦型”向“政府引導服務、市場操作經營型”的轉變。

篇8

【關鍵詞】教學評價 多元評價方案 考評平時成績

教學評價是依據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價值判斷并為教學決策服務的活動,是對教學活動現實的或潛在的價值做出判斷的過程。教學評價是研究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價值的過程。它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師關注學情的重要體現。科學的教學評價能引導學生的學習行為,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當下,一些教師對教學評價存在誤解,認為教學評價就是考試分數,這種單一的教學評價方法忽視了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導致課堂氣氛慵懶沉寂,問題探究學生不發言,展示學習成果學生不去做、不參與,平時也不愛寫作業。缺少了教學評價,就缺失了對學生的激勵,導致教學效率低下。

隨著創建高效課堂的深入,我嘗試改革初中思想品德課課堂教學的評價方法,就如何多元評價,激發初中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積極性,談談我的做法。

一、把教學評價捆綁到備課、教案設計的每個環節中。

備教材就要備學生,要進行學情分析。學生學習參與的深度和廣度成為課堂教學成敗的關鍵,而達成學習目標的有效手段就是教學評價。在備課中要對教學評價方案做周密的部署,教師應預設明確而具體的評價方案,例如在設計學案中,預習有預習提綱,學生若達成預習要求,就對小組成員表揚、肯定,這些對小組整體的激勵、肯定,都是教學評價的好方案。我在設計初一課題《友誼相伴》一課時,把班級分成六個小組,規定每個小組能認真閱讀教材信息一遍,梳理出基本知識點,在自主學習一欄能填寫基本知識點的詞、句,小組整體獲得一面紅旗(加2分也行)。如果有學生達成學案要求困難,有小組成員積極幫助,學困生能證明是哪位同學幫助了自己克服學習困難,幫助者獲“愛心”一顆,受幫助者獲“進步勛章”一枚。能在閱讀中發現不懂的問題并用筆畫出來,在課上提出來或者能說出自己對這一節內容感興趣的問題則獲得“學習能手”稱號。比比哪一組能成為優勝組合,實施這一評價方案的實踐結果顯示,自學過程中,每個同學專注、高效地完成學習要求,學優生完成自己的自學任務后積極去幫助學困生完成學案要求;展示自學成果的環節中,同學們踴躍發言,爭先恐后地上講臺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評選“紅旗小組”、“進步勛章”、“愛心組員”、“學習能手”等活動由學生完成,課堂學習出現了講臺上由學生講,黑板上由學生寫、畫,走廊有學生走出座位去請教同學的場面,學習過程成了學生的權利,教室成為學生快樂學習的園地。又比如,我在備《調控情緒》一課時,在備“擊破難點”環節時,拋出社會熱點問題“路怒癥”,讓同學們談談看法。探究這個問題需要小組成員集體合作的智慧,因為解釋這個問題要用到道德、法律、心理學三方面的知識,而針對他們合作性的學習活動,我備課中突出對小組整體合作探究能力方面的表揚、鼓勵,肯定的評價方案,評定“最佳合作小組”。

備教學評價方案,其目的就是讓教學活動中的評價過程有備而來,有的放矢。

二、把綜合評價方案落到實處。

1、課堂常規評價

例如,我教學初一課題《勿為小惡》一課時,為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指導學生演小品《模擬法庭》,角色有原告、被告、律師,辯護人,法官等角色,情景信息是“13歲的小敏受到了養父的辱罵和毆打,右手小指打殘,因受驚嚇導致精神恍惚,學習從全級20名下降到290名,小敏在母親、老師和同學和法律援助中心的幫助下將其養父告上了法庭”。為鼓勵同學們積極參與,演好這個情景小品,我制定的評價方案是:報名參演者獲“積極分子’稱號,演員所在的小組得小紅旗一面,確定角色后需要各角色收集法律方面的知識和一些與本案相關的法律條文活動,角色本人能收集到與本角色劇情有關的法律條文,角色本人得分,有的要找小組成員幫助,而小組成員出謀劃策找出法律法規知識的,小組得最佳合作獎。寫劇情和臺詞既需要小組成員的智慧,又需要小組整體把握,要拿出最符合劇情的臺詞,對初一學生而言,難度是很大的,實施的每一環節都需要教師加以激勵。我組織學生進行劇情編寫比賽,評選出優勝獎,獲勝者的小品被采用,我對獲獎的吳子昊同學給與肯定、贊美性的評價:“你太棒,具有超凡的文采,能寫出這么優秀的劇情臺詞,我們八班有你這樣的大作家而自豪,讓同學們為你鼓掌吧!”還有表演原告的徐嘉欣性格外向,好表現自己,但學習基礎薄弱,理論水平差,我讓學習能力強的李旭彤教她學習家庭保護的定義和家庭保護的一些禁止性要求,讓“原告”在“法庭”上有辯詞。徐嘉欣急于想演好原告“小敏”的角色,在李旭彤的指導下認真學習了《處處保護》一課的知識,在《模擬法庭》的小品表演中大獲成功,我及時對徐嘉欣同學給與激勵性的評價“你能克服困難學會學習,把小品演好,好樣的!你掌握了一種絕妙的學習方法,真是太棒了!”評價辦法是李旭彤獲得“助人為樂’標兵稱號,徐嘉欣獲得‘演藝明星’稱號,兩人所在的‘無敵組合’獲得本次小品表演的優勝組合。扮演律師角色的李明昊需要扎實的法律知識,為指導他演好這一角色,他和他所在的小組集體學習了課外拓展知識《反家庭暴力》的具體法律條文,并且列出什么是家庭暴力及我國法律對家庭暴力的禁止性規定,表演十分精彩。李明昊完成這個小品的過程中進行了課外拓展學習,全班同學對他的評價定為優秀。我問他是什么力量驅使你把小品演得這么好?他說是老師的鼓勵,同學的肯定讓他找到了自信,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在這樣的評價機制下,同學們積極參與,各角色高效排練,共享了合作的快樂。

2、課外實踐評價

例如,在指導學生保護野生動物的實踐研討活動中,我要求學生通過網絡或訪談對當地吃野生動物的情況進行一次調查,以小組為單位研討怎樣才能減少損害生命世界和人類自身的行為。為促使學生完成研討活動,有效的辦法是進行各環節的評價,我設計實踐能力評價表,列出需要評價的項目和要求,例如訪問一位市民或搜索一個網站得5分,要求至少訪問3位市民,訪問地點在餐館、菜市場的同學加30分,發現吃野生動物的事例做簡單記錄,一個事例10分,寫出本地野生動物生存現狀得10分,提出保護建議的得20分,能夠向工商局或當地森林公安局舉報販賣,捕殺野生動物違法行為的同學加20分,能監督提醒、幫助同伴完成調研任務的同學則設置一項同學互評項目,每個環節同學互評打分起到監督鼓勵的作用。搞完這項活動后,在我預先設計的學生自評欄目,學生對本次調研的意愿、態度、動口表達能力、動手編寫能力,與他人合作能力做逐項評價,最后老師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對調研要求達成情況做綜合評價,評出本次調研活動的合格,優良,優秀個人和小組。這樣的評價方案堅持訓練下來,形成了可操作的常規方法。在這項評價過程中,我把空泛的評價變為具體真實的評價,在評價中學生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學困生發現了自己基礎知識和實踐能力的薄弱點,明確了努力的方向,改變了對知識死記硬背的狀況。

3、新聞資料庫制作評價

新聞資料庫的制作,收集是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學生都是在課前動手完成,自己獨立收集或與同學合作,或得到父母的幫助自由選擇。這項課外實踐活動打破了老師全權包辦的傳統教學模式,學生真正在收集新聞時事的過程中拓展了視野,激發關注時事,關心社會發展的興趣,而在播新聞、寫新聞,說感悟的過程中,學生則提高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收集、開發新聞時事、篩選運用新聞時事的實踐活動中,獲得了學習思想品德課的成就感。新聞資料庫收集內容包括國內外重大事件、法律案例,模范人物,省市大事,學生身邊事等,對于學生收集時事的考評納入中段、期末考試個人綜合素質評定中。制作新聞時事資料庫,年級不同、考評的要求不同。例如初一學生,歸納綜合能力不強,對事物的理解多以感性體驗為主,因此,在新聞時事的選擇上可引導學生選取自己感興趣的,貼近身邊的事件,有感想就先說一說。如果引起共鳴,就簡單寫上一兩句,兩三句即可,要求不易高,主要激發學生的對新聞時事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三、考評平時成績,提升學困生學習能力

我把平時成績30%、期中成績30%、期末成績40%的考評比例調整為平時成績占總考評成績的60%,期中成績占20%,期末成績占20%。把學生平時成績考評內容分為:平時作業考評成績、課堂發言考評成績、課外實踐考評成績、單元測試成績等四部分,目的是關注學生的日常學習過程,突出評價過程。

布置作業我嘗試打破課本標準答案“一刀切”的做法。布置作業時根據學生的個別差異分層次布置,對學優生作業難度要大一點,而對學困生要降低作業難度,其目的是既開發學優生的學習潛能,又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我在教學《社會合作與社會公平》一課時,設計了如下簡答題:今年湛江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結合湛江市實際,要著力改善民生,構建和諧湛江,積極促進就業,優先發展教育,壯大醫療衛生事業,加強扶貧開發力度,努力實現好、發展好、維護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讓人民群眾更多感受改革發展成果,感受更多公平正義,體驗更多和諧幸福。簡答:1、湛江市政府為什么要維護社會公平?對于這道簡答題的答案要求,學優生要求寫出理論觀點,并且要舉例自己觀察到的實例以考評他們分析問題的能力。答案方向是這樣的:“公平的社會是一個追求人民共同幸福的社會;維護社會公平,保證最大多數人的利益,有利于減少或避免社會矛盾和沖突,維護社會穩定和順利發展;推進社會公平,需要不斷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和矛盾。例如,國家免除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雜費、建立城鄉醫療保障制度,養老保障,大學生就業等。而學困生因為學習基礎薄弱、組織答案的能力差,老師要是用學優生的水平要求他們,那讓他們不知所措,無從下筆。因此,學困生只要根據課堂學習后的理解,簡單地寫出自己的看法即可。例如,學困生唐光貴這樣寫道:“政府不公平,老百姓的生活利益保障不了,老百姓會打架,社會不穩定。老師處理事情不公平,學生會鬧矛盾,班級不團結”。這個答案寫得簡單,如果按照課本標準答案,考評是不合格的,但我認為唐光貴同學答題的思維方式是正確的,老師應該尊重、包容不同層次學生的探究思路,鼓勵學生寫出多樣化的答案,我在唐光貴同學的作業中寫上鼓勵性的評語“你真是火眼金睛啊,能關注社會生活中的不公平現象,表現了一位中學生的責任感,如果表述得再詳細一點,會很精彩!”,在考評中我給他打了“良好”。這樣評價學困生作業的目的是根據學困生學習情況,從學生作業態度做出鼓勵性評價,讓作業評價過程成為推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有效手段。

而面對每一單元的測試,由于每一單元的試題都是按照期末考試時間編寫題量的,在平時測驗中,一節課無法寫完需要80分鐘完成的單元題,為減輕學生做題的負擔,我把大題量的單元題進行分割,分段考試,學生做題的積極性明顯提高。

每課或每單元教學活動結束,由班干部負責將學生的評價結果整理成檔案,科任老師與班主任協商合作把它寫入學生綜合能力評價手冊。

教學評價是以教學目標為依據,對教學進行全面檢查,并予以價值上的判斷。它的目的不在于區分學生學業成績的等級差別,而在于測評每個學生對達成教學目標的廣度和深度。除對學生的成績進行考評外,還要評價學生的性格特點、行為習慣、身體素質等方面的情況,起到引導的作用,因而有利于社會、家庭、學校對教育價值的認識,克服目前存在的只重智育、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價值觀念,更好地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