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內部管理范文
時間:2023-12-06 17:39:4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事業單位內部管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摘要:三公經費是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其職能發揮的經濟基礎。三公經費的合理安排和規范使用,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積極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在三公經費方面的管理還存在一些漏洞,因此行政事業單位為了降低三公經費,首先就要從其內部控制入手,完善和創新行政事業內部控制體質,是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本文是從幾個方面對行政事業內部控制問題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 :三公經費;內部管理控制;問題;防范措施
一、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中“三公經費”存在的問題所謂的三公經費就是指行政單位的公務用車購置、使用費用以及公務接待費用、公款出國的費用等。近些年來我國三公經費的費用一直有所增加并處于不透明狀態,已成為了社會所關注的熱門話題之一,也引發了群眾的不滿,下面具體分析三公經費存在問題:
1.公務用車的配置和使用失去控制
(1)公務用車的配置失去控制。我國各級政府對于公務用車配置制度已經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但是在實際的執行中,依舊比較難控制,具體表現為對于公務用車的超編配置,一部分單位會采用各種借口,從而使用更多的公務車輛。然后,就是對于公務用車的超標配置,有些單位之間會相互攀比,導致車輛越來越昂貴,費用也在不斷增加。
(2)公務用車的使用上不可控制。首先,比較普遍的現象就是濫用公共用車,很多領導在工作之外也會隨意使用公共車輛,駕駛員也能夠隨意使用這些車輛,導致汽油消耗以及車輛損耗嚴重,這樣不管是油品使用的費用還是汽車的維修費用都不斷提高。
2.公務接待費失去控制
公務接待費用的范圍比較廣泛,因此很多單位的會將各種費用都歸為公務接待費,這樣就會導致公務接待費用一直比較高,首先,公款消費項目多。行政單位會有很多接待工作,然而接待工作不僅僅招待這些工作人員,很可能還有其他一些娛樂行為,或者贈送一些土特產等,這些費用都會算作招待費用。其次,公共接待費用不斷增加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招待消費規模的不斷擴大,接待陪客的人數不斷增加,費用也必然會增加。最后,就是消費的項目越來越多。在接待客人的過程中,很多消費項目實際上是純娛樂性的,這些項目的不斷增加,從而導致公費消耗越來越多。
3.公費出國失去控制
一些行政單位,會借用出國考察的名義,進行各種旅行,不斷增加出差費用,在安排了出國行程之后,又隨意進行更改,出國費用也隨之增加。并假借出國旅行,將自己一些不當途徑得到的款項轉移。針對這樣的現象必須要嚴厲打擊。
二、行政事業單位“三公經費”的具體控制管理措施
1.加強法制建設,將“三公經費”的浪費納入《刑法》調節范疇
如何才能夠鏟除我國行政單位的三公經費問題,首先就是要依靠各項制度的約束力對現有的三公經費的問題進行控制,三公經費是我國納稅人共同上繳的對于國家的財力支持,所以為了確保這些經費能夠得到合理的應用,因此,必須要將這些費用的使用納入到刑法的調整范疇,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的約束人們的行為,保障國家的財產不會被浪費。
2.加強干部考核力度,將“三公經費”等行政成本納入政府績效考核范疇
政府績效在很多國外國家中被稱為公共生產力以及國家生產力等,也就是說是政府為國家發展所進行的貢獻、取得的成績等,包括相關政府部門所提供的公共服務以及社會管理績效等。通常來說政府績效分為兩個部分,具體為組織績效以及個人績效。政府績效考核是“新一輪政府創新的驅動器”,政府績效考核是官員積極改革與創新、努力向上的最大動力。將“三公經費”納入政府績效考核范疇,能夠變外部壓力為自我施壓,變我要浪費為我要節約,增強降低“三公經費”動力。同時建立健全政府行政成本核算機制,建立既注重行政結果又注重行政成本的現代行政績效考核體系,將每一項行政行為背后的直接和間接成本與行為結果以及社會滿意度等指標納入到政府績效考核體系中。
3.加強制度建設,完善“三公經費”內控機制
加強對“三公經費”的制度建設是降低“三公經費”居高不下的措施之一。首先在公務用車方面,要規范公務車配置的標準和數量,規范公務車輛更新的程序。在公務車的使用方面可以采用內部控制手段進行規范,比如對于公務車的加油實行加油卡制度,一車一卡;對于過路費實行交通卡制度,一車一卡;對車輛維修可以采取競標方式,統一到中標廠家維修;對于公車私用現象可以對公務車安裝gps 定位系統,隨時掌握車輛的位置;有關車輛發生的費用盡可能由管理部門直接控制,建立健全公務接待的內部牽制制度,盡量減少現金支出的頻率和金額。
4.強化監督管理體制
在行政事業單位中,需要建立完善全面的監督管理制度,成立監督管理小組,對三公經費的使用進行監督,對于出現問題的部門和人員進行記錄和處罰。想要優化三公經費的使用,首先從單位內部開始治理,建立監督管理機制和監督小組,不斷能夠提高單位本身的管理能力,真正做到三公經費使用的透明化、公開化、科學化。同時還要建立良好的反饋機制,行政事業單位也要接受社會的公開監督,及時將處理的意見進行反饋。總而言之,我國行政事業單位中的三公經費管理目前的形勢非常嚴峻,相關的政府部門以及工作人員必須要加以重視,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嚴格的依據國家相關規定使用和管理這些費用,做到不浪費國家的每一分錢。
三、結束語
現代化市場經濟體制下的行政事業管理,需要強大的內部控制體系作為支撐,從目前我國行政事業的“三公經費”內部控制中我們不難發現,在管理中還存在很多問題,那么以小見大,行政事業單位中內部管理系統不完善,控制方法不科學,工作人員對于內部控制認識不徹底的現象可想而知,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行政事業實際情況出發,有針對性進行內部管理工作體制的完善,從而保障行政事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紹林.對加強行政事業單位“三公”經費管理的建議[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15).
[2]謝旭人.積極發揮財政職能全面推進科學化精細化管理[J].中國財政,2011(24).
[3]王月琴.分析“三公”經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措施[J].現代商業,2012(36).
[4]郝春艷.新形勢下事業單位“三公”經費控制與監管的相關問題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4(21).
篇2
關鍵詞:事業單位 風險管理 內部控制 重要性
近年來,我國經濟改革的快速發展,會計的內涵與外延作用也在不斷的擴大,國家在加強事業單位的內控與風險管理方面,也處在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中。2012年財政部頒布了新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按照規范的要求,在我國上市公司等部分企業現行開始實行內部控制制度的基礎上,我國行政事業單位于2014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內部控制相關規范的頒布與推行,有利于對事業單位內部運行進行監控與管理,有利于加強事業單位的風險管理,并有效的實現對權利的監督與調節。
一、分析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兩者間的關聯
事業單位實施內部控制指的單位為實現控制目標,由全體職員共同實施,通過制定制度、實施措施和執行程序,對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的風險實施防范和管控。事業單位的風險管理指的是單位在收集與識別風險信息基礎之上,制定有效的對應措施來對風險信息給予評估管理,其最終目標是為了把風險控制在事業單位可承受的范圍內,這種控制過程屬于管理活動之一,并且包括的環節較多,如經營活動前對風險的預測、活動中對風險的控制等等。
(一)兩者間的不同之處
企業的財務風險與內部控制之間的區別主要包括下面兩點:首先,二者涉及范圍各有不同。對于事業單位而言,其內部控制主要目標是為了增強自身會計信息、經濟效益、運營效果、財務報告等準確,同時又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與單位自身制定的制度。而風險管理所以涉及的內容遠比前者更為廣泛,風險控制目標也較復雜,可以說風險管理既要對自身單位會計信息、財務報告等進行控制,又要對其他報告中相關信息進行整理、收集,從整體上把握單位的經營狀態。其次,兩者的組成部分不相同。風險管理包含了控制過程,還涉及了對風險的預測評估、規避等等,所以其涉及面遠遠超過內部控制。
(二)兩者間的關聯
內部控制可以為事業單位長期健康運行提供有力保障,而事業單位要想進行風險管理,必須實施內部控制。簡單來說,事業單位開展風險管理需要建立于內部控制的基礎上,在風險管理的過程中,內部控制則屬于一個重要環節。事業單位要想保證自身經濟及運營效率,就必須要開展內部控制活動,有效完成內部控制作用,有助于單位更好的控制運營風險。而要做好內部控制,首先應當對自身財務風險有清晰地認知,然后再根據單位的業務性質與特點,建立一套健全有效的控制制度進行約束管理。在充分保障良好的內控環境的基礎上進行信息的收集和反饋,查找內部控制缺陷,并及時加以改進。總之,事業單位展開風險管理的前提就是實施內部控制,兩者之間具有密切相關的聯系。
二、事業單位開展內部控制及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在事業單位運營管理過程中,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互相結合、相互依托,事業單位在進行日常管理時務必將這兩者實現有效融合。目前,我國各大企業紛紛步入改革中,事業單位亦是如此,但是同時其也面臨了越來越多的風險,面對各種各樣未知的風險,事業單位更需通過加強內部控制的方式來控制自身面臨的風險,這樣才能為單位的經營活動給予保障。除此之外,事業單位開展風險管理,可以通過建立內部流程、制度方式來進行,使得事業單位經營目標得以實現,同時保障單位自身財產安全,所以事業單位在運營管理中是否能將風險管理、內部控制有效融合,也會對管理活動是否成功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根據事業單位實際發展情況來看,將內部控制、風險管理始終融入到各個運營管理環節當中,并積極找出二者之間的結合點,分析運營環節中的管理重點與存在的問題,且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應對,能夠全面保障事業單位的持續發展。
三、事業單位實施風險管理中應采取的內部控制策略
(一)加強風險管理的意識,不斷優化單位內部控制的環境
從某種角度來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環境決定著其是否能夠規范、有序地實施內部控制的制度,所以對其環境不斷進行優化顯得尤為重要。另外,在實施內部控制的過程當中事業單位還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單位缺乏較強的內控意識,單位缺乏濃厚的內控氛圍等。基于這些現存的內控問題,可以從下面兩個方面來對內控環境進行優化。
1、事業單位要對內部職員展開內控知識培訓
這里的單位職員不單指單位普通工作人員,也包括了單位的內部管理層及領導等,整個管理架構均應樹立內控必要性意識,進而激發全體職員積極參與。優化內控環境時,單位管理人員更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領導作用,積極鼓勵下屬職員參與其中,充分發揮自身帶頭的作用。
2、加強文化素養的培養,建設良好的單位軟環境
事業單位的臨到人員要將風險管理、內控思想積極灌輸為下屬職員,并且幫助其樹立良好的風險、價值觀,在自身單位的文化中積極融入風險管理、內部控制知識,通過單位文化對其職工的工作行為加以約束,充分提升其思想意識水平,確保風險內控管理的有效性。
(二)建設風險評價機制,有效預防財務風險
事業單位對財務風險進行有效規避的關鍵在于,在發生風險之前就應及時對其作出合理評估和預警,及時扼殺風險。事業單位發生風險的幾率是預估風險最直接的體現,這就要求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具有較高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單位的職員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與能力。所以事業單位要想提升會計信息準確性,首先應當對單位內部財務人員的專業能力、綜合素質進行提升,組建一支具備專業性、高素質的財務工作團隊。另外,事業單位建立風險預估、預警等機制,有利于及時發覺并制止不良財務管理行為,然后通過及時分析、核算單位的實際財務數據與賬目,盡可能將風險降至最低,甚至完全規避風險。如果評估風險的過程越長、越復雜,則表明發生風險的幾率極有能性更大,此時就要對這類風險實施客觀評價,同時需要對以下幾點給予重視。第一,掌握事業單位組織內控活動的情況,單位內部部門之間是否制定了互相配合、協調的制度。第二,事業單位內控運行的情況,各個部門逐漸是否承擔相關權利與責任;內控資金的分配與管理是否達到合理化、科學化,同時管理與監督這兩項職能分離與否。第三,單位是否制定了完善的風險管理機制,管理機制的流程是否得到優化,是否按照標準流程來執行。第四,財務部門編制的財務報告與國家要求是否符合,是否遵守真實準確的原則。
(三)設立一個獨立的審計部門并制定嚴格的監督管理
事業單位日常的管理過程中,審計部門也占據重要的位置,該部門是單位進行內控及風險管理過程中不能缺失的一個部分。單位的審計部門能夠充分發揮自身作用有效監督內部活動的實施情況,才能保障內控、風險管理更好、更快地實施。事業單位設立一個獨立的審計部門(內審部門)并制定嚴格的監督管理,同時培養一支專業的審計隊伍,便于內部監督管理得到實時的監督。此外事業單位還應當借助外部審計監管,將外部審計特有的監督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實現內、外部審計的有機結合。事業單位設立了獨立的審計部門之后,還應當對該審計部門的相關制度進行積極完善,同時加強監督與管理的力度。通過完善、健全審計制度及明確部門職責和權利的方式,全面提高單位審計部門監管工作人員的專業修養和綜合素質,保障事業單位的風險管理及內控活動有序地開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事業單位不屬于營利組織范疇,是提供公共服務的部門,這類單位開展的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均具有自身獨特之處。就目前我國很多事業單位內控現狀來看,不管是風險管理還是內部控制,其實施過程依舊存在較多問題,使得單位運營管理風險增加,所以事業單位要結合自身實際發展特點,重視內部風險控制與管理的重要性,積極培養人才隊伍、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優化內控環境等措施,提高自身內控效果,降低財務風險與經濟損失,保證事業單位更好的適應新形勢且長遠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事業單位 內部控制 風險管理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是為了更好的保護、防范以及控制財務風險,提升資金的使用率,以此更好的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進行編排。由于事業單位的快速發展,籌資渠道逐漸豐富,出現了內部控制的需求,可是其內部依舊具有資產管理紊亂、預算管理隨意、對外投資盲從、財務監管不當等內部不完善的現象,使得需要面對較大的財務風險。在這樣的狀況下,財政部頒布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并在2014年1月1日開始實施,如何可以讓事業單位能夠有意識的進行實施,成為了事業單位急需處理的問題。
一、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內涵
(一)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定義和特點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就是指為了實現事業單位的管理目標,將財政部門預算管理當做主線,透過制定并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程序以及方法,面對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管理風險采取有效識別、監督和控制的機制。
從理論角度來講,內部控制屬于一個持續發展并完善的過程,而且處在組織經營管理活動的整體過程當中,而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體系就是在這樣的管理活動當中創建起來的,是通過內部管理人員一步一步總結和完善才構成的自行調整以及自我監督的體系,主要包含了四個方面:
首先,控制環境。控制環境指的是組織實施內部控制的基礎,通常包含了治理結構、機構設置以及權責分配、人力資源政策、內部審計等等。
其次,風險評估。風險評估值的是組織和識別以及系統分析經營活動里同實現內部控制目標有關的風險,積極制定有效的風險應對措施。
再次,信息溝通。信息和溝通屬于組織正確、及時的采納、傳遞同內部控制有關的信息,保障信息在組織內部以及外部之間獲得有效的溝通。
最后,控制活動。控制活動由組織通過風險評估結論,通過相關對策,把風險控制在能夠接受的范圍以內。
(二)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發展現狀
因為各種原因,使得我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發展一直處在非常薄弱的階段,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首先,內部控制意識不強。當前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對于內部控制的意識較弱,有的單位部門領導對于內部控制意識不夠,只對事業的發展有所重視,提升自身的政績,卻往往會對單位的內部控制過于忽略,對于內部控制知識的了解和掌握不夠充分。并且,有的事業單位領導還錯誤的將財務部門的預算控制當成企業的內部控制。對財務部門在單位監督方面的工作過于忽視,對財務人員的工作并不重視,從而影響了財務人員對工作的積極性,無法實現單位內部控制的要求。
其次,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漏洞較多,崗位設定不合理,很多事業單位在控制制度方面都不夠全面,因為事業單位的編制限制,使得人員較為緊張,崗位安排不合理,崗位協調不到位,具有一人多崗或者不相容崗位的兼職狀況。還有些單位的會計和出納均有一人兼任,嚴重違背了會計制度。
再次,人力高于制度,較難掌控風險。所有制度都是通過人來執行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也是如此,在執行的過程里通常具有一些偏差。其一是因為此項規范在某種程度上對于單位領導的權力來講起到了制約的作用,執行起來多少會被領導所影響。其二是因為主要工作崗位的人員素質并不理想,這部分人在執行制度的時候,會具有一定的風險。
二、創建完善內部控制制度降低經營風險的對策
(一)完善和落實符合事業單位實際情況的經濟活動風險防范內部控制制度
依照內部控制的原則與要求,綜合行業、單位的真實狀況,創建完善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將內部控制融匯在各項經濟活動當中,將權力放在制度的束縛里,積極做好制度管權,依照制度管事,依照制度理財,依照制度管人,進而才可以實現和確保有關公共服務范疇的事業能夠即快又好的發展。
(二)提高審計、紀檢監察外部監督的力度,落實財務、財政自我管理的內控機制
通過組建實施的財政、財務專項審計和檢查活動,將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于實施當成主要工作進行,并積極發現內部控制的缺陷,監督限期整改的工作。并把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與實施,歸到內部審計等監督機構的必審必查項目當中,將內部機構的監督作用發揮出來。
(三)加強監督評價,尋求創建完善內部控制的長效機制
內部控制規范實施后,如何落實與執行才是重點。以調研為基礎,不斷制定有效的,符合單位實情的《單位內部控制規范制度》,通過這項制度不斷深入、完善的進行內部控制規范的運作,提高內部控制規范的積極性、時效性、自發性。通過對單位內部控制流程中的不足之處進行分析,取長補短,擬定具有針對性的防控方法,提高內部控制以及束縛。通過頒布的《單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運行制度》以及《單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評價具體辦法》和《單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評價工作手冊》,來組建單位內部的控制制度,尤其是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制度的體系審查、評價與測試等工作。提高監督檢查,尋求創建完善的內部控制長效機制,來保障不斷上升的單位財務管理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事業單位是一個較為特殊的社會組織,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具有獨特的特征,只有通過制度、人員、意識等方面,才能夠不斷提升自身的水平。
參考文獻:
[1]李學農.事業單位財務人事管理規劃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1.(06)
篇4
關鍵詞:事業單位;經濟管理;不足;措施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2-000070-01
一、事業單位經濟管理概況
事業單位經濟管理的所有者及其他委托部門按照國家規定行使經營權的掌管、監督和審核等各項權利。在管理過程中根據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要求,在提高資產運作效率的前提下,盤活單位內部經濟。事業單位當前的經濟管理需要按照國家要求,有計劃地利用國家分配的資源,發揮其功能以實現國家資源的價值。然后對內部經濟管理績效進行評估,對目標實現情況進行考察,從而了解是否達到合理利用資源實現增值目標。
二、事業單位內部經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內部經濟管理環節薄弱
當前,事業單位內部經濟管理中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會計基礎薄弱,尤其在收支情況中最有體現。會計基礎工作對事業單位的內部經濟管理有很大的影響,我國事業單位的內部經濟管理主要涉及到預算編制的內容,但是當前事業單位在內部經濟管理工作中,存在資金使用的計劃性不強,費用開支不透明等問題。部分單位認為會計基礎就是計算賬目,并未就項目本身進行有計劃的依據預算支出,形成“松、散、亂”的現象,或佷少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追蹤核查、績效評價,導致浪費了大量資源成本。
2.內部控制意識不強
會計內部控制意識不強表現在,執行經濟管理的人員對財務規則和相關制度的認知意識薄弱,沒有做到嚴格把關,及時分析上報,缺乏日常監察制度。諸如年末決算報表發現,存在賬表不符現象,不注意報表審核,很多更正或調賬的憑證,憑證后均無說明、無附件。單位內部管理控制未做到定時分析會計收支情況,對不規范現象進行糾正指導;存在重實務不重管理的不科學理念,表現在賬面只反映資產總值,卻忽略了制作專門臺賬來計提折舊等會計統計工作與資產管理工作相結合的問題。
3.支出管理控制不嚴
事業單位支出管理控制不嚴主要表現在業務招待費的支出方面。依據我國對事業單位業務招待費的相關規定,該項費用支出應當不高于2%,下設“業務招待費”一項科目便于監督管理,要求事業單位在保證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時,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核算原則,對會計支出進行統一核算管理。但是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并沒有一一嚴格落實在相應機構上,有的事業單位在支出該筆費用時沒有嚴格按照我國的相關規定進行落實,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超支現象,對支出管理控制的不嚴格造成了資金使用的浪費。
4.內部監管力度欠缺
事業單位的內部監管力度不夠,并且缺乏有效的考核機制,例如業務人員開具發票隨意,未對已開發票進行監督;合同管理、票據管理不規范,合同簽訂的主體沒有體現事權與財權相統一的原則。內部監管的不充分導致審計工作無法得到順利的開展,很多事業單位的會計內部要求和考核范圍不明確,沒有形成系統化的考核體系,因此無法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不利于事業單位提升內部經濟管理效率。
三、加強事業單位內部管理的對策
1.合理設置機構,明確權責
事業單位為社會提供公益性質的服務,因此其經濟活動類型比較單一,在機構設置方面應當主要考慮機構的精簡程度和高效運作,結合事業單位的業務屬性以及國家相關的管理要求等因素合理設置機構,明確每個職能機構的權責。從而便于內部經濟管理更加有效,發揮各個職能部門的作用,事業單位財務部門是所有經濟管理活動中最核心的環節,會計真實性是事業單位透明度的良好表現,因此在設置機構時尤其要對財務部門加強內部控制,對會財務部門的權責進行嚴格的規定,做好相關工作。
2.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規范經濟核算基礎工作
事業單位應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嚴格預算管理,將全部收入納入預算。應高度重視經濟核算基礎工作,注重財務報表審核,避免再出現賬表不符等問題;對于需更正或調整的賬務,在所調整憑證后均應附上相關說明,加注調整原因。加大對開發實體的清理清查,重點清查票據使用的規范性,繼續加大往來賬目的清查。應建立制度,減少業務往來過程中現金使用量大的問題,要建立成本核算體系,控制“三公經費”的支出規模。科學確定項目備用金比例,完善項目備用金管理制度,通過財務中介機構專項稽察工作,結合制度建設,針對存在的問題,制定相關的管理辦法,規范會計管理。
3.完善內部審計監管體系
接受主管單位對其制度建設、會計資產、收入分配、會計核算、合同履行及其他重要事項的監管。建立健全會計內部控制組織體系,完善會計機構,推行總會計師制度,健全審計制度,完善監事會監督體系。執行針對事業單位制定的會計規則和會計制度,由主管單位會計部門組織制定管理辦法、審批財務支出,統一管理,單獨設賬,單獨核算,全部收支納入主管單位年度預決算。遵守國家財務支出相關管理制度,嚴格依法納稅。業務完成后經營結余由主管單位統籌安排,用于事業發展。會計管理嚴格執行會計準則,根據相關規定建立公司會計管理制度。保證事業單位資金的有效運轉,進行會計賬戶整合,不斷建立有效的資金運行監控機制,確保每項資金都能用到實處。
四、結束語
事業單位應當根據自身的特色以及業務需求情況來實施內部經濟管理,制定適應單位發展的內部經濟管理制度,加強對會計工作的監督控制。從而實現成功轉型升級,提高單位的運作效率以及對國家資源的使用效率,只有解決了事業單位內部經濟管理的矛盾和問題,才能實現其為社會提供全方位公益的價值,從而為我國整體國民經濟水平的提升做貢獻。
參考文獻:
[1]孟艷美.探討事業單位內部經濟管理中的問題及對策[J].東方企業文化,2014.
[2]張春艷.事業單位經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加強對策[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理論,2014.
篇5
關鍵詞: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重要性
一、引言
某一單位或者某一企業通過實行內部控制,保障資產保存完整,保障內部會計資料真實可靠,保證會計信息記錄準確,并最終完成經營目的。內部管理可以很好地約束事業單位相關財務活動,還可以合理調節財務管理的實施,有利于科學地、有序地運行財務管理事務。隨著市場經濟持續發展,國家對于事業單位的相關財務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內部控制對于事業單位的財務和相關工作的開展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充分發揮內部控制制度的作用,事業單位才能取得長遠、可持續發展。
二、內部控制在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
單位內部控制是財務管理的一部分,是事業單位在此項管理中的重要的一環,能夠有力保證財務事務的有效合理的展開。
1.內部控制能夠保證單位資金的完整和安全
事業單位以內部控制作為著力點,進行財務事務的管理,完善相關管理規章制度,形成以部門領導為中心的單位工作人員的管理和約束的機制,嚴防出現資金浪費、挪用公款、貪污公款的狀況[1]。科學收集、整理內部資金,可以避免盲目的、毫無計劃的對外資金的投入,規避單位的各項資金風險,保證資產的可靠性、安全性。
2.內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證事業財務相關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
事業單位采用內部控制制度,加強部門管理,合理分配財務工作人員,明確各個財務工作人員的職責,保障財務管理的職權分散、部門之間的相互制約。實行內部控制制度,不僅能夠防范財務工作出現錯誤,而且可以使事業單位工作精細化。從而使得事業單位可以取得更加完整的會計資料以及更加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進而準確地完成單位內部的各項工作。
3.內部控制能夠促進財務管理制度完善,保障事業工作的平穩運行
內部控制有利于促進事業單位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項管理系統,使得部門管理出現的問題、弊端得以有效的控制和規避。與此同時,制定切實可行的監察制度,實行強有力的監督和檢查,加強對各項財務工作的約束,確保單位的財務相關工作的合法性,從而促進單位持續地健康地發展。
三、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現狀
1.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制度不夠健全
當前,多數事業單位內部與財務相關的規定制度已經有所成熟,但是依然不容樂觀,與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主要有下面幾種表現:一是意識不足,二是制度不健全,三是執行不夠有力。內部控制對于事業單位有很大積極作用,然而部分事業單位管理層對此并沒有很明確的認知,因而不能形成以管理層為中心的約束財務工作的相關管理制度。在日常管理事務中,財務管理制度僵化、陳舊,已經不能適應事務的開展工作,甚至會有一些工作,根本就沒有相應的規章制度進行規范。制度的執行相當隨意,不按照規章制度辦事的事時有發生,使得單位所指定一系列規章制度僅僅是一紙空文,最終無法落實到具體的工作管理中。
2.財務管理預算控制工作不夠到位
在內部控制工作中最最要的手段是財政預算,企事業單位當年實行的財政預算基本等同于本單位制定的財政政策中的預算。但是就目前而言,事業單位實行的財政預算還存在各種問題,例如預算覆蓋方面不全,預算設計的項目相對簡略,經費審核人自由隨意,沒有具體的責任約束,部門所涉及的預算和支出不能一一得到確切的核查。與此同時,事業單位沒有制定相對科學、有序的預算編制,管理運行期間盲目、頻繁地調整或追加預算,致使整體預算沒有強有力的約束。
3.單位財務管理活動缺乏監督審查
從一般意義上來說,事業單位真正執行內部財務相關管理事務的人員,是本單位的財務管理人員。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受單位領導或其他方面的事件的影響,財務人員的財務工作是隨意的、甚至是違規的,并沒有嚴格遵守相關的財政制度以及本年度制定的財政預算。另一方面,單位內部的監察組織是不完善的,事業單位內部無法有效地監察單位的財務人員、管理層以及單位所在其他工作人員,單位財務工作也無法得到與之相應的審核和檢查。導致單位的財務相關管理活動問題復雜,錯誤百出。
四、事業單位加強內部控制的具體實施方法
1.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強化單位內部管理體系
事業單位建立一個有效的,切實可行的控制制度,既可以很好的規范、約束全體工作人員,還能夠極大地加快單位資金的回收速度。從實際情況出發,事業單位要想加強自身管理,首先必須完善各項工作的管理規范、制度。比如,之前事業單位的管理制度過于籠統,發揮不到實質的作用,事業單位應當把各項工作的管理制度進行細化,比如資金制度可以細化出使用制度、費用支出制度等多項制度,促進各個項目工作制度的展開[2]。健全財會工作者的工作制度,明確單位從事財務人員的工作職責;加強后勤部門管理制度的建立,如人員招待制度、車輛進出管理等制度。企業完善相關內部制度,更有利于完整、科學的管理系統的形成。
2.加強會計隊伍建設,提高財務人員綜合素質
當前,財務從事人才匱乏,事業單位的相關財務人員素質偏低,財務團隊的整體能力不高。首先是,從事多年財務工作的人員,工作經驗豐富,但是基礎理論知識相對缺乏,與此同時,國家相關政策制度、財政策略、組織活動方式都處于變動和更新當中,導致財務人員素質不能迅速適應目前財務事務的發展要求。其次是,年輕財務人員雖然有比較豐富的理論知識,但是工作經歷少,工作經驗十分缺乏。不能很好的完成單位的財務事務。所以,一方面,提高培訓從事財務工作的人員的財務知識和技能,定時更新員工財務知識儲備;另一方面,還要注重年輕力量的培養和吸收,為會計團隊吸收新的人才,使現有的財務隊伍更具活力、競爭力,全面提高財務團隊的素質。
3.建立有效監督機制,做好單位內部審計工作
只有依靠專業的財務管理部門,事業單位才能很好控制、管理內部財務事務。相應管理機構實施其相應權利和義務,進行單位的內部控制。在內部控制之外,影響整個財務順利開展的是財務監察和財務審計[3]。在內部控制的基礎上,事業單位更需要配合審計部門的審查。能夠深刻地認識到外部審計工作可以很好地彌補本單位內部的不合理,財務事務才能更加科學、有序開展。事業單位要想科學地進行財務管理,不僅要完善內部控制的相關制度,建立健全相關的財務管理系統,還需要建立有效、切實可行的監督檢查制度,以便做到事前和事后雙重管理。此外,在單位內部,事業部門還應建立與之相應審核和檢查的機構。另外,財務工作要盡可能的公開、透明、詳細,使所有工作人員都參與到財務事務中來,共同對財務事務進行監督。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內部控制在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加強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不僅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為此,我國的事業單位想要取得長久發展,就必須重視內部控制制度在單位財務管理工作中發揮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陳敏.內部控制在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的重要性[J].管理觀察,2013(,26):113-114.
[2]武弘博.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分析[J].經貿實踐,2015,(10):117.
篇6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 內部控制 管理會計
一、管理會計應用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發展步伐的不斷加快,行政事業單位的職能發生了一定變化,要想保證單位穩健運營必須加強單位內部控制,同時在財務會計基礎之上增加管理會計。管理會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視為是一個分析系統,管理會計在發揮作用時必須要有內部控制機制的支持,如果單位內部控制機制存在缺陷,一些信息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就會受到一定影響,誤導管理會計工作進度。與此同時,行政事業單位要想構建一套完整的內部控制體系,管理會計的應用也起到一定促進作用。這是因為管理會計并不是只被應用在單位內部控制的某一環節,而是被應用于內部控制體系的各個環節,管理會計作用的充分發揮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間接起到提高單位內部控制機制合理性的作用,為單位穩健運營提供一定保證。現階段我國很多地區的行政事業單位都引入了管理會計并不斷建立健全自身內部控制體系,但是在引入初期必須在內部控制制度層面進行協調,將管理會計理念、方法和手段與內部控制體系相協調,使單位內部控制制度落實到實踐層面,進而構建全面、高效的內部控制體系。這樣不僅有助于實現單位內部控制目標,而且還能夠為單位做出正確的運營決策奠定堅實基礎。
二、管理會計應用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的幾個關鍵點
(一)管理會計在全面預算管理中的應用
全面預算管理是指單位根據預算情況合理分配、控制、考核內部各個部門的資源,進而完成既定經營目標的一種管理活動。管理會計應用于單位內部預算管理中,不僅能夠幫助單位更加合理地規劃和控制資源,而且還能夠根據單位實際情況提出合理的決策,切實解決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進而形成預算管理的全過程有效流程控制,在提高預算約束力的同時,提高單位各部門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二)管理會計在責任落實上的應用
責任會計是管理會計的重要內容之一,責任會計指的是以各責任中心為主體,謹遵權、責、利相統一的原則,對信息進行系統處理以責任控制責任考核為主要內容,進而形成的一種內部控制制度。責任會計被應用于行政事業單位主要是以各處室為責任中心,根據給予這些處室的權利對其進行責任考核。這樣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和防范人浮于事等不良現象的發生,促進單位內部控制效率的提高。
(三)管理會計在風險管理方面的應用
一個單位內部控制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風險防控,有效防控風險可以為單位長久穩健運營提供一定保障。管理會計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事業單位對管理風險的關注度,使單位管理層能夠及時發現一些已經發生的及潛在的風險,并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調整自身運營方式來控制風險,降低損失。
三、管理會計應用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不足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財稅體制和預算管理制度也在不斷完善。對此,各地區行政事業單位都在積極引入管理會計完善自身內部控制體系。但是由于行政事業單位涉及層面較為復雜,領域廣泛,人員眾多,管理會計的妥善應用存在一定難度。
(一)人員的內部控制意識有待提高
管理會計要想被妥善應用,人的因素非常重要,如果單位人員內部控制管理意識僵化,思維觀念守舊,那么管理會計的作用很難被發揮出來。雖然目前我國很多地區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模式和預算體制都發生了變化,但是由于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一些單位要錢辦事、不求效益、不問責任的行為習慣和思維模式已經根深蒂固,單位的一些項目在集體討論時形式性過強,與管理會計控制、考核評價、決策等內容相悖。同時,一些人員仍然按照以往的方式開展相關工作,不積極配合管理會計工作內容。這樣一來,直接導致管理會計的作用難以得到充分發揮。
(二)管理會計的理論體系及操作方法有待完善和創新
雖然我國引入管理會計已經有30多年,但是管理會計在企業管理中應用較多,而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存在一定特殊性,很多理論知識和實踐指導都不適用于行政事業單位。現階段我國行政事業單位雖然也積極引入管理會計來完善自身內部控制,但是缺乏有針對性的理論系統和實踐操作方法,一些單位在運用管理會計過程中對于一些疑難問題難以妥善處理,經常出現事倍功半的情況,難以充分發揮管理會計的作用。
(三)管理會計信息平臺有待完善
近些年來,我國現代化信息技術蓬勃發展,信息化處理數據信息能力逐漸增強。企事業單位都在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開展工作,工作效率明顯得到提高。在這個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管理會計工作的順利開展,這是因為管理會計在對單位重大事項進行預測、規劃、決策過程中必須借助相關數據信息進行分析和判斷,如果信息數據缺失就會直接影響決策的準確性。但是現階段我國有相當一部分地區的管理會計信息平臺還有待完善,由于歷史發展等原因在平臺中存在著信息缺失的情況。同時,一些單位由于經費緊張、專業技術人員不足等情況,內部管理會計平臺的建設也是存在一定滯后性,這樣也會間接影響管理會計作用的充分發揮。
(四)管理會計預算評價指標有待完善
雖然近些年來,我國財政部等相關部門不斷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旨在加強預算績效管理,實現預算管理科學化,確保財政資金的使用質量。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仍然存在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強等問題。很多規章制度中都是只對共性指標的規范性要求進行了明確,而沒有對預算執行的效益、效果以及效率進行考核和明確。同時,一些地方政府也沒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個性標準,有的雖然制定了標準但是卻偏離了實際,這些情況都不利于管理會計科學地進行預算績效評價。
(五)管理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有待提高
據國家統計局2015年的數據,我國會計人員約為1600萬人,其中由534萬人在行政事業單位從事會計相關工作,有人認為這部分會計人員只關心賬表數字,不注重動態分析,只知請示匯報卻不參與決策。雖然這種觀點過于偏激但實際上確實存在一定會計人員知識結構滯后的情況,一些人員不主動接觸和學習成本財務分析、財務預算等管理會計知識,即使讓其擔任相應職務也是形式大于實質,不能為單位提供有效信息,嚴重影響管理會計運用效果。同時,一些單位也對會計人員管理會計知識繼續教育培訓工作不太關注,沒有安排專業技術人員為其進行系統指導,間接阻礙了管理會計作用的發揮。
四、建立健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充分發揮管理會計作用的一些建議
本節從國家、單位以及個人三個層面,通過采取建立健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方式充分發揮管理會計的作用。
(一)國家層面
第一,完善和創新管理會計理論體系及操作方法。相關部門應當組織理論界、學術界、企業及行政事業單位的專家及突出管理人員,通過調研、考察等多樣化方式并根據當前行政事業單位情況構建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會計理論體系及操作指導。同時,相關部門還應當積極學習國外的一些管理會計理論知識,取其精華充分應用到我國行政事業單位中來,確保管理會計的作用能夠得以充分發揮。第二,完善國家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會計信息平臺。政府應當加大對平臺建設的投入,安排專業技術人員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盡可能地將歷年國內外以及各地區數據信息數據進行整合、歸集、分類,構建一個較為完善的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會計信息大平臺和數據庫,為管理會計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第三,相關部門應當在現有的預算績效評價法律法規基礎上進行明確,不僅要對共性指標的規范性要求進行明確,而且還要明確預算執行的效益、效果以及效率。此外,中央政府還應當采取一定措施督促各地方政府盡快出臺符合其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個性標準,并對這些標準的合理性進行監督。
(二)單位層面
第一,建立健全內部管理體系。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基礎之上制定一套內部控制體系,以預算管理為主線,重大事項決策風險防控為重點,明確各個科室的責任,一旦出現問題能夠落實到個人,確保管理會計工作順利開展。第二,單位應當優化工作人員內部控制管理意識,轉變其傳統觀念,通過會議、活動、競賽等多樣化宣傳方式使其意識到管理會計的重要性,促進各科室積極配合管理會計工作內容。
(三)個人層面
單位應當重視管理會計人員的選聘工作,不僅要注重學歷方面,而且還要重視其實務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質,可以通過筆試與面試相結合的方式選拔出一些高素質人員擔任管理會計相關職務;同時,單位還應當加強對管理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培訓力度,定期組織相關知識培訓,使管理會計人員能夠了解和掌握最新理論知識和業務處理辦法。此外,單位還可以采取邀請專業技術人員下實地指導的方式對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會計相關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使其能夠在謹遵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管理會計的作用,為單位未來穩健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李抒,王鋼旭.我國管理會計研究與發展――基于內部控制視角[J].財會通訊,2012(10).
[2]劉海云,楊琰.基于管理會計的內部控制體系構建[J].企業導報,2012(14).
[3]楊穎.淺議管理會計在內部控制中的應用[J].財會研究,2015(1).
篇7
【關鍵詞】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現狀與措施
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是內部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系統工程,是為了保護單位資產的安全、完整,規范會計行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控制財務風險, 確保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及單位經營管理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防止經濟犯罪的有效管理手段,是新時期加強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客觀要求。建立和完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對提高運營管理的效益與效率,實現經營管理目標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提升事業單位的管理水平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一、當前我國事業單位實行內部控制的現狀
(一)部分單位內控意識相對薄弱
主要表現在許多事業單位領導缺乏內部控制知識,在思想上對建立健全單位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現實必要性的認識不到位,抱著無所謂態度。有的單位領導錯誤地將財政的部門預算控制等同于內部控制,認為有了部門預算就無所謂內部控制體系了。在實際工作中,甚至有許多單位負責人把財會部門當成“錢袋子”,會計人員僅僅扮演“付款員”的角色。
(二)尚未建立完整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
從理論上看,各類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僅僅局限于會計領域,原則性、操作性不強。這使得內控制度只是散見于單位的相關文件和辦法中,尚未形成內部控制制度體系的整體框架。
實踐中,內部控制環境松懈。大多數單位仍處于傳統的經驗型管理,習慣于行政指揮,輕視內部控制,缺乏嚴格的管理制度和科學的管理辦法。會計內控制度的基礎十分薄弱,在工作中遇到具體問題,以強調靈活性為由而不按規定程序辦理,使會計內控制度失去了應有的嚴肅性。
(三)內部控制制度缺乏科學性、系統性,且執行不力
一是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有些單位即使制定了內部控制制度,但不夠科學、不夠完善,內容零散,尚未形成覆蓋經營活動的各階段、各部門、各環節的控制系統。二是“有章不循”現象普遍存在。有些單位僅僅限于文件,流于形式,沒有切實有效地貫徹執行內部控制制度。又如有的單位領導凌駕于內部控制制度之上,經常使用例外原則,或忽視內部控制是一種業務運作過程中環環相扣、監督制約的動態機制,往往以行政命令代替制度政策,領導“一支筆”審批情況比較嚴重,只要通過相應審批人員簽字同意,會計人員就予以報銷。
(四)財務控制不合理
財務制度混亂,一是,預算資金項目不詳細,使用缺乏計劃性,年度預算執行不嚴格,存在著一定的隨意性,不能使有限的資金使用在刀刃上,有時還導致使用超支影響事業發展;二是,收支管理不嚴,任意擴大開支標準和開支范圍,對項目資金的使用未能做到專款專用,存在一些巧立名目、擠占資金、挪作他用的問題;三是,財產管理不嚴,由于事業單位在會計上沒有成本核算要求,因此輕視了實物資產管理,如購買低值易耗品,直接作支出,不入財產賬,領用不辦理手續,又缺乏應有的財產清查制度,使這部分財產無賬無實。
二、推進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措施
(一)增進內部控制意識,科學劃分權責,建立合理的組織結構
首先要加強對實施內部控制法律法規的宣傳學習,增強全體工作人員內部控制意識,尤其是對領導干部必須不斷增進貫徹實施的自覺性,并列入上級對其述廉、述勤、述法的職責考核的重要內容。其次,是建立合理的組織機構。 合理的組織機構是建立和實施內部控制的先決條件。合理的組織機構必須以執行完成、經費供應、保障職能為使命,具有清晰的職位層次順序、通暢的意見溝通渠道、有效的協調與合作體系。內控組織的機構設立和權限劃分應與經費管理體制、財務業務流程相適應,既有利于實現專業分工、提高工作效率,又能起到相互檢查與制約、防止和糾正錯弊的作用。構建組織結構,要把握好三個原則:一是公開原則,要增加結構的“透明度”,使組織結構的職責準確無誤地公布于眾,以利于提高內部控制的運行效率,保證內部控制的運行方向;二是牽制原則,分離不相容的崗位;三是效能原則,即在業務循環過程中,既要保證結果或實體意義上的公正,又要考慮運行的效率,否則,會由于內部信息傳遞不及時而導致對外部信息反映遲緩,貽誤發展機遇。第三、內部控制制度設計是一項系統工程,設計內部控制制度不是某個人或部門的事情,需要領導牽頭,相關部門參加,各部門相互協調、相互配合,經過一定的程序才能完成。
(二)加強單位內控制度建設,建立內部控制框架體系,健全內部控制制度體系
首先,要明確規定處理各種經濟業務的職責分工和程序方法,明確資產記錄與保管的分工,明確規定保證會計憑證和會計記錄的完整性和準確性要求,明確規定建立財產清查盤點制度。進一步建立健全并嚴格實施單位“財會制度”、“資金審批制度”、“財務收支管理制度”、“財產物資保管制度”、“票據管理制度”。其次,在此基礎上要對內部控制制度施以恰當的監督,建立和完善內部審計監督體系,并由專門機構或指定專門人員具體負責內部控制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同時賦予他們一定的獨立權限以確保審計的獨立性、客觀性。第三、以物資控制系統為例,將涉及請購、請購審批、計劃、計劃審批、詢價、確定供應商、簽訂采購合同、合同審計、采購、驗收、入庫、倉庫管理、付款審批、付款審核、付款15個崗位都納入績效能考核體系,每個環節度要自覺把關、實施崗位責任制。設立易于被公眾了解和掌握的有文字說明方式和流程圖。有了好的制度,領導要嚴格帶頭執行,要對職工的執行情況進行獎懲,使內部控制制度真正有效運行。
(三)增強會計基礎工作,強化內部會計控制
(1)加強授權控制
明確各職能部門授權批準范圍、權限、程序、責任等,確保事業單位權責分明,管理科學。其中必須確定不相容崗位,對崗位進行分析,確定不相容崗位。職責分工是內部控制的基礎。對于不相容崗位,應安排不同的人員擔任,以起到相互牽制、相互制約。
(2)要加強預算控制
預算管理是事業單位管理的核心,貫穿整個單位的業務活動。加強預算管理主要體現在編制與執行環節。根據預算控制支出與成本,實行分管范圍內“一支筆”審批原則,財務部門要嚴格按批準后的預算和專項資金支出計劃執行。預算和計劃以外的開支或需臨時調整的支出,按審批權限規定由領導集體討論決定或報上級主管部門批準后執行。
(3)加強財務管理
鑒別關鍵控制點,確定控制措施。 實現會計目標,主要是控制關鍵點和容易發生偏差的環節,通常稱為控制環節或控制點。控制點按其發揮作用的程度而論,可以分為關鍵控制點和一般控制點。在業務處理過程中發揮作用最大、影響范圍最廣,甚至決定全局的控制點,對于保證整個業務活動控制目標的實現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即為關鍵控制點。要把握住關鍵部位,審批程序、資金調度、交接手續、電腦操作密碼等;要管好關鍵物件,如重要的發票、銀行票據、印鑒等;要控制住關鍵工作崗位如:現金、銀行出納、收支事項及憑證的核準、實物負責人等。
(四)加強會計人員業務培訓,提高人員素質
定期對會計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和后續教育工作,特別注重其職業道德及法規意識培養,在單位的內部控制中,內部審計人員的地位非比尋常,重點加強對內部審計人員的培訓。選派業務素質較好的內審人員外出進修,培訓等方法,以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整體素質,全面提高他們的思想素養,理論水平和學歷層次。同時積極吸收經濟、會計、法律等相關專業人才或復合型人才加入到審計隊伍,為有效地開展內審業務提供保障。
三、結束語
市場經濟的發展,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事業單位不但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不斷完善內部控制制度,還要在實踐中有效實施。提高會計信息質量,防范財務風險,保證事業單位財產的安全和完整,一套操作性強、系統完整、規范合理、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其有效實施無疑會促使經營管理登上一個新臺階并促進事業單位的更好更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孟凡利.《內部會計控制與全面預算管理》.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06)
[2]陳漢文.《會計內部控制理論的發展與啟示》[J].會計研究.2009(05)
篇8
關鍵詞:內部控制;管理會計;事業單位;推動應用
近年來,管理會計引起了各事業單位的廣泛重視,并逐步將單位會計的應用到單位財務管理的改革中。同時,國家相關部門在近年來了《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此種背景下,事業單位就需要更加重視管理會計工作,加快自身管理會計的轉型升級,實現內部控制效率的提升。但是由于管理會計引進國內的時間較晚,缺乏相應的理論和方法,從當前事業單位管理會計的應用情況來看并不容樂觀,難以發揮管理會計的有效性。
一、內部控制和管理會計的關系
內部控制在保障財務報告及其信息完整、有效的同時,還給予單位管理決策重要的參考數據和信息,是一種傳統財會工作與財務管理相結合的會計工作新理念。管理會計依托于單位的治理基礎,參與到決策和管理工作的,由此可見,管理會計不僅是財會工作,同時還與企業的內部控制緊密相關。內部控制和管理會計的目標是一致的,這也為兩者的有機融合提供了可行性。
二、內控視角下管理會計在事業單位的應用的重要性
(一)促進單位治理現代化的轉變
事業單位實施管理會計要求其所有經濟活動全部納入其中,由此促進單位預算管理、決策等活動高效進行,促進單位財務管理效率的提升。管理會計的應用可以促進事業單位自身治理的改善,從而實現現代化財務管理的轉變。
(二)促進國家戰略的落實
就事業單位而言,傳統的會計工作主要是記賬類會計,會計信息的作用沒有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應用管理會計可以完成各項信息資料的分析整合,加快事業單位管理水平的增強。全面開展管理會計之后,戰略部署得以快速、有效落實,實現單位資金的有效利用,取得更高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三)增強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根據相關規定,2014年1月1日起,事業單位必須全面落實內控規范。但是由于自身單位特殊性質的原因,事業單位內控工作效果并不理想,而推行管理會計,各個單位自身的會計控制、物資采購、預算管理等工作更加清晰,促進事業單位內控效果的顯著改善。
三、管理會計在事業單位目前開展的狀況
根據國家《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的指示,國內各個事業單位開始積極的推行管理會計,逐步提升管理會計在內部管理工作的地位。單位領導層加強對管理會計政策和理論知識的學習,切實推動在內控活動中應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應用和磨合,事業單位的管理會計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單位的管理問題得到了相應的解決。但是我們必須承認管理會計的應用依然任重道遠,由于事業單位自身屬性等因素,導致管理會計的高效推行遭受了制約。
四、內控控制視角下事業單位推進管理會計應用面臨的困難
(一)內控思想不足,管理會計的應用環境較差
單位自身性質造成成本管理壓力缺乏,內控思想相對欠缺,內部管理工作不到位。長時間以來,單位領導層在管理方面往往側重于業務、實物資產,對于內部的管理缺乏充分的重視,滯后的管理思想極大的影響了管理會計的有效推進。
(二)內部管理缺不足,管理會計基礎薄弱
這些年,財務管理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總體而言不容樂觀。比如,很多單位缺乏完備的內控制度,內控管理規范性不足,尤其是財務內控工作,基礎會計工作相對薄弱。加之各個事業單位之間發展層次不同,這些都對管理會計的推進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三)管理會計方法缺失
國內管理會計的應用較為滯后,而管理會計的應用更多集中于企業,而且缺乏充足的理論和實踐經驗,這些導致在管理會計實際的應用中,缺乏合理的管理會計方法,這也影響了管理會計進一步推行。
(四)信息化建設滯后
管理會計的高效的應用依托于信息化建設。但是很多事業單位單位由于自身發展規模不大、人員數量較少,會計管理基礎薄弱,會計工作電算化初步建立,信息化發展步伐相對緩慢 ,這一問題對于管理會計的推行也形成了一定的制約。
五、基于內控視角推動管理會計在事業單位開展的總體思路及有效措施
(一)內部控制視角下推動管理會計總體思路
1.合理的設計建設業務流程。在事業單位內部建立相應的內控工作小組,進而建立相關的法律制度部門,安排該部門專門單位內控體系建設以及運行活動規劃等工作。
2.積極的進行內控體系建設。積極的編制單位內部控制規范,明確其相應的內控流程,通過圖示的形式對相關業務流程進行明確和展示,標明內控中的關鍵風險點。
3.組織有效的內控評價。在內控報告實施環節,可以組織有效的內控評價活動,在此過程中必須遵循客觀性和全面性原則。
4.初步編寫評估報告。在內控報告編寫環節,向單位的有關部門初步進行內控匯報,對于內控缺陷初步認定的不足及其應對措施進行及時的匯報。
5.組織下年度的內控體系建設。詳細的研究內控缺陷,并以此為切入點,組織下年度內控體系的建設工作。
(二)基于內控視角推動管理會計在事業單位開展有效措施
1.加強事業單位內控管理思想,營造良好的管理會計應用環境。事業單位必須不斷提升包括領導在內的各層次人民的管理會計思想,充分認識在單位決策過程中管理會計所發揮的積極作用,特別是構建起以管理會計為基礎的決策文化,單位的很多決策都是單位領導層依靠個人經驗做出的,單位幾乎不存在使用管理會計進行決策的情況,為了建立一個良好的管理會計運用環境,需要加強對管理會計的宣傳教育,營造健康的管理會計應用環境,由此才可以確保會計體系得以順利的建設。
2.聯系事業單位內部環境,強化管理會計的應用。對于管理會計建設環境創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其一,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保障管理會計的有效應用,不但可以確保單位財務信息的準確、有效,同時還可以保障管理會計可以得到很好的推廣和應用,所以單位可以結合自身的發展實際,確定完善的管理會計制度,合理的結合內部環境建設。其二,根據單位自身的需要組織內部的機構和崗位的設置,同時對各個崗位職責進行明確,進一步強化內控。
3.建立管理方法體系。事業單位要想更加高效的應用自身的管理會計,必須建立完備的方法體系,并以此為基礎從而實現管理會計的高效應用。為此各個單位應當建立合理的管理會計方法體系。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其一,單位應當充分考慮自身的業務流程,分析管理目標相關的財務數據、管理會計模型等,反復論證各項管理會計模型,不可過于復雜加大操作難度,也不可過于簡單失去分析價值,同時需要注意自身的監督活動,保障預算的準確性。
4.建立信息溝通機制。管理會計的高效應用是以充足的財務信息為基礎的,同時為確保內控信息可以暢通的傳遞,需要搭建一條信息交流渠道,通過這一渠道可以完成對信息的采集和處理。這不僅可以按照管理會計目標向單位內部各個部門職員進行信息的傳達,同時還可以將信息傳遞給上級部門,確保信息的傳遞及時、高效。現在很多單位依靠信息化手段共享各種信息,在管理會計方面也可以建立相應的信息系統,實現單位業務的整合,統一采集和處理單位各項信息,可以保障信息的同源、高效性,通過這一信息機制的建立可以實現內控溝通體系的建立和管理會計信息的處理。
六、結束語
綜上,為了適應新時期的發展,以及響應財政部號召,各個單位積極的推進管理會計的應用,切實分析管理會計和內部控制二者的之間的聯系,基于此了解了管理會計推行所面臨的困難,最后提出了各項應對措施。
參考文獻:
[1]王婷婷.淺議管理會計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中的應用[J].齊魯珠壇,2015,04:13-15.
[2]樂婷.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會計體系應用研究[J].審計與理財,2016,02:38-41.
篇9
關鍵詞:科研事業單位 內部控制 財務管理
科研事業單位是肩負了科學探究、技術創新等艱巨任務的單位。隨著我國科研事業單位發展,科研事業單位也逐漸由經費涉及的領域相對集中,以科研項目撥款形式為主的傳統經濟環境中走出來,逐漸趨向企業化經營形式。以科研事業單位當前運行的實際情況來看,普遍存在內部管理制度匱乏、信息化水平不高、違法違規事件時有發生等問題,那么如何適應全新經濟環境下的變化,增強單位內部管理水平,已成為當前必須思考的話題。構建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在財務管理中發揮積極作用,也是科研事業單位經濟轉型的必經之路。
一、科研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
加強對內部控制的重視,是營造內部控制環境、落實內部控制制度的根本保障。只有具備強烈的內部控制意識,才能確保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與現代企業管理模式相比,科研事業單位受到長期計劃經濟的影響,內部控制的意識相對滯后。主要由于科研事業單位的發展與企業的經營要求不同,因此很多領導者忽略了內部控制環節,缺乏對內部控制重要性的充分認識,認為內部控制是可有可無的內容,造成單位內部沒能形成有效的制約機制;還有一些領導者將財務部門的預算控制與內部控制混為一談,認為只要開展部門預算就可以。
(二)財務內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
一直以來,我國科研事業單位的資金來自國家的撥款支持,即使成本費用出現失控,也可以由國家繼續補充資金,造成嚴重的重復購置、浪費現象。雖然一些事業單位已經提出了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但是由于落實的意識不強,再加上制度自身缺乏可操作性,執行力度遠遠不足,制度考評也最終流于形式,沒能真正發揮內部控制的積極作用。因此,由于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造成科研事業單位的經費支出失控,帶來大量的國家財政資金浪費行為,甚至發生會計信息失真現象,財政資金嚴重流失,不利于科研項目的順利進行。
(三)科研事業單位的風險防范意識不足
雖然科研項目以財政撥款為主,但是項目攻關也離不開財務內部控制,如果不能在財務內部控制中滲透風險防范意識,可能造成科研項目的攻關失敗,而資金一旦支出完結,就可能引發項目的財政資金風險。因此,如果科研事業單位仍然不重視風險管理,必將對項目完成造成影響。
(四)科研事業單位的信息化支持滯后
當前,信息化技術已經深入到各行各業中,但是以科研事業單位的財務內部控制來看,沒能實現信息化平臺管理,內部控制的方法與手段滯后,執行效率不強;由于單位領導的不重視、相關財務控制人員不主動申請,造成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步伐一拖再拖,對科研事業單位的信息化建設造成影響。
二、以內部控制推動科研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規范性的幾點建議
結合當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進一步完善內部控制,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做出努力:
(一)樹立正確的內部控制意識
在知識經濟時代,人作為科研事業單位開展各種經濟事項的主體,其重要性不容忽視。而強化人的思想意識、道德意識,也是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的根本基礎。因此,科研事業單位應加強對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內部人員的思想意識水平,調動主觀能動性。例如,單位可經常組織領導、各部門負責人以及職工等,參與有關內部控制的講座和培訓班,從根本認識內部控制,了解內部控制,意識到內部控制在單位財務管理中的積極作用,在事業單位內部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增強全員參與意識,從整體保障單位各項財務管理活動的順利進行,更好地實現資產保值與增值。
(二)夯實內部會計基礎工作
一直以來,由于科研事業單位的會計基礎工作薄弱,制約了其內部控制制度的落實,嚴重影響部門預算的執行。因此,增強科研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效果,實現開源節流,必須夯實良好的內部會計基礎,發揮會計系統的監督與管理作用。做好會計基礎工作,涉及到財政機關對事業單位的集中性教育,
強會計基礎工作的規范性。作為科研事業單位的領導者,也要意識到繼續教育的重要性,鼓勵并支持單位會計人員參加國家培訓,及時了解國家頒布的新制度、新法規,增強會計人員的執業能力。另外,會計核算作為實現內部控制目標的關鍵,在保障會計信息真實性、完整性方面起到不可忽略的作用,全面落實原始憑證的審批制度,合理規避會計管理風險,具有重要意義,因此,科研事業單位應不斷規范、完善會計核算的程序,避免在會計核算環節出現失誤。
(三)建立健全財務內部控制制度
對于科研事業單位來說,當前已經意識到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但是僅僅制定制度并不能發揮作用,還應確保制度嚴格落實到位,真正發揮其監督、控制職能。通過建立完善的考核體制,對預算執行、結算狀況等進行階段性考評,以此作為年終考核的重要依據,對事業單位內部的各個部門、各個崗位起到激勵作用。
在新時期,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并不是強調教條式的控制,而是要遵循以人為本原則,尊重單位內部人才,增強財務管理的靈活性。另外,科研事業單位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地接受內外監察與審計,涉及到諸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再加上科研事業單位逐漸深入到經營、投資、融資等領域,內部控制帶來諸多壓力和挑戰。這就要求制定內部控制制度時遵循“適度性”原則,尤其嚴加控制新涉足的領域,規避風險。
(四)構建完善的內部審計制度
當前,科研事業單位應意識到內部審計的重要性,并發揮內部審計的權威性、監督性作用。在財務部門做好常規性核算工作的基礎上,對具體的崗位、具體的科研項目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手段,通過專項審計、紀律檢查或者內部稽核等,將各種風險控制在萌芽階段;對科研物資的采購環節、經費現金的支付環節等進行嚴格審核,保障財產物資的安全性、完整性。另外,內部審計職能的發揮,除了約束、治理以外,還包括對內部控制制度的評價,通過評價發現問題,提高科研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嚴謹性,確保內部控制制度落實到位。
(五)構建內部控制的信息化平臺
隨著我國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等不斷應用,科研事業單位也要構建財務內部控制的信息化管理平臺,提高財務分析、財務決策的科學性、有效性,更利于事業單位內部信息的溝通與交流,實現信息共享,更好地落實財務控制與監管手段。通過信息化平臺,科研事業單位內部的各個部門、管理人員、科研人員等可以共享財務數據,但是由于受到操作權限的限制,不能隨意刪除或修改數據,保持原始憑證的真實性、可靠性。只有財務部門的相關人員具備數據修改的權利。財務部門通過獲取相關業務數據信息、資產信息等,及時為領導和上級部門進行匯報,以此作為開展科研項目、制定戰略的重要依據。另外,結合科研事業單位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信息化系統制定了專業的、標準的業務流程,更利于增強內部控制的執行力,滿足科研事業單位各項業務的發展需求。
(六)科學、合理地編制預算
首先,科研事業單位應加強對預算編制的重視程度,以此作為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合理籌集、分配及使用資金,促進科研事業單位各項經濟活動的順利進行。財務人員應加強與科研人員的溝通與聯系,以確保科研經費的合理性;其次,以當前科研事業單位的預算編制狀況來看,雖然能夠滿足主管部門與上級財政部門的基本要求,但是可操作性不強,執行單位往往無從下手。因此,科研事業單位應以自身實際情況為出發點,結合科研項目的實際需求,制定具體、細致的內部財務收支預算,以增強預算的可執行性、可操作性,便于落實預算目標;再次,當內部預算進入執行階段之后,必須作為一項重要的經濟性工作,由財務部門負責開展定期考評工作,嚴格把控經費開支狀況,及時發現預算執行過程存在的問題、偏差,采取解決措施。
由上可見,內部控制在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只有客觀分析當前科研事業單位發展的實際情況,掌握其面臨的內外復雜環境,結合以往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制定內部控制制度,采取各種方法和手段保障內部控制落實到位,更好地實現科研事業單位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胡喜峰,徐馮雪.科研事業單位內部財務控制制度建設[j].河南科技:上半月,2012(1)
[2]周鳳寶,董偉光.針對科
研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控制的分析[j].經濟生活文摘(上半月),2012(2)
篇10
摘要: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對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比較了內部控制與全面風險管理的異同,并著重從制度、環境和風險管理三個層面分析了當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據此建立了基于全面風險管理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 :全面風險管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措施
近年來,我國行政事業單位頻頻發生的違法、違紀案件及資產損失浪費現象,深刻揭示出當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我國財政部于2012年11月29日印發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它為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和管理指明了方向,也再次印證了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在行政事業單位管理中的重要性。文本旨在通過分析全面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的聯系,探討如何從全面風險管理角度,更好地實施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
一、全面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的聯系
1.全面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的概念關于全面風險管理(ERM)的概念,目前國內外尚未統一定義。COSO委員會在2004年的《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中對全面風險管理的定義是:“全面風險管理是一個過程,它由組織的董事會、管理層以及其它人員來共同實施,應用于戰略制定以及組織各個層次的活動,旨在識別可能影響組織的各種潛在事件,并按照企業的風險偏好管理風險,為組織目標的實現提供合理保證”。這是對全面風險管理的一個廣義的定義,不僅適用于企業等營利性組織,也同樣適用于事業單位等非營利性組織。
當今理論界對內部控制的定義不盡相同。但是,被普遍接受的是美國COSO委員會于1992 年《內部控制—整合框架》中對內部控制的定義。報告指出內部控制是一個過程,該過程的目標主要有:可靠的財務報告;遵從法律法規;有效的經營三個方面。這些目標的實現受到公司董事會、管理層和其他人員的共同影響。該框架還將內部控制分為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和監督評審五個要素,具體如圖1所示:
2.全面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的異同全面風險管理(ERM)拓展和細化了COSO內部控制,并將其作為一個子系統,形成了一個更全面、更強有力的關注風險的概念。雖然全面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存在緊密聯系,但全面風險管理在COSO內部控制整合框架的基礎上增加了許多全新的組成部分,在增加了管理目標和要素數量的同時,引入了風險組合觀等概念,并在對風險的定義和對策方面都做了補充和調整,具體如表1所示。
二、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總結起來,主要存在于制度、環境以及風險管理等層面,結合COSO內部控制框架的五要素,總結為以下問題:
1.制度層面
內部控制中控制活動這個要素是確保行政事業單位風險能夠應對和控制的制度和程序,因此內部控制中制度性建設是非常重要的。當前行政事業單位的制度體系并不完善,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1)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表現為單位沒有單獨制定內部財務管理制度,缺乏明確的財務崗位責任制,無有效的單位內部支出約束機制等,導致了單位財務管理隨意性大,財務人員職責不明確,造成了財務管理的失控。
(2)資產管理和控制制度薄弱。表現為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缺乏相關的內部控制,會計人員并未像企業那樣對資產進行嚴格的賬務管理,“重錢輕物、重購輕管”現象嚴重,導致資產的賬實不符以及資產流失現象嚴重。
(3)預算控制剛性不足。行政事業單位的部門預算制度編制粗糙,沒有細化到具體的項目。同時,由于預算之外的追加項目多,使得預算的隨意性大,不利于實現預算管理權威性和約束力的功能,也無法發揮預算控制作為內部控制核心環節的作用。
2.環境層面
內部環境是內部控制五大要素之首,是實施內部控制的根基。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環境主要包括:單位的人力資源政策、單位的內部機構設置及權責分配、誠信和價值觀念、內部審計機構設置、單位文化等。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環境方面的問題主要有:
(1)單位員工尤其是領導層內部控制意識薄弱。缺乏對內部控制知識的了解和掌握,對內部控制在單位管理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2)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組織機構設置不合理、權責分配不清。主要體現在財務會計部門只從事單位的賬務處理工作,并沒有參與到單位的管理活動和管理決策中。同時,由于行政事業單位存在崗位設置的不合法合理的兼崗現象,不相容職務未能相互分離,從而導致崗位之間的制約和監督力度不足。
(3)內部監督機構設置不合理。隨著政府對行政事業性收費、罰沒收入等財政非稅收入實行“收支兩條線”的管理方式的開展,以及資金實施國庫集中支付、物品購買實施政府采購等制度的實施,行政事業單位領導漸漸將紀檢監督等同于內部審計。因此,在內部審計部門設置上也就不再用心,導致內部審計部門虛空,審計人員不具備基本的審計專業水平、對審計單位問題的處理權限不足等問題出現,嚴重影響了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
3.風險管理層面
風險評估是內部控制五要素之一,是實施內部控制的一個重要環節,指單位及時科學的識別和分析單位內部控制目標實現過程中的各種相關風險,并能科學合理地確定應對這些風險的有效策略。行政事業單位風險包含單位組織層面的宏觀風險和單位業務層面的微觀風險。當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在風險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在組織層面上,由于我國法律法規的不健全以及缺乏有限的制約監督機制,導致我國行政事業面臨濫用公共權力和腐敗舞弊的風險。與此同時,行政事業單位由于不受市場經濟競爭的影響,難以保障公共資金使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使得社會上出現了非法的“尋租”現象,嚴重浪費了公共資源,造成了經濟資源配置的扭曲,不利于我國生產力的健康發展。業務層面上則主要包含預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購管理、資產管理、建設項目管理和合同管理中的各種風險,亟待結合行政事業單位具體情況制定詳細的針對上述風險的措施。
三、基于全面風險管理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對策
1.基于全面風險管理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
上述關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的分析,充分說明了行政事業單位建立一套科學合理地內部控制體系已迫在眉睫。行政事業單位需要結合全面風險管理(ERM)的相關理論建立一個基于全面風險管理的行政事業單位內控體系。由于行政事業單位作為政府部門的特殊性,我們不能完全照搬企業關于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結合的內控體系,需要結合行政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如圖2所示。
首先,基于全面風險管理的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和實施要考慮到該體系的先進性以及行政事業單位的實際適應情況。因此,需要在設計和實施時遵循一定的原則,結合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原則和全面風險管理框架的設立原則,總結為以下幾點:
(1)適用性原則。基于全面風險管理的內控體系的構建,首先要對行政事業單位具有一定的適用性。要根據行政事業單位工作的特殊性,制定切實有效的控制措施,并且保證措施具有高度可實施性。
(2)成本性原則。建立全面風險管理下的內控體系要有一定的適用性而非復雜性,要杜絕形式的過于復雜而引起的高成本,加強可操作性,避免體系流于形式,最終實現以最小的成本防范最多的風險,從而實現成本效益最大化。
(3)層次性原則。層次性原則是指要系統性的設計內控體系。首先在單位整體層面上設定控制目標和管理流程。然后,再在每個具體的層面上設計目標和策略,實現決策層、執行層、操作層的完整監控,最終實現內控管理的目標。
2.基于風險管理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的重點措施
在以上原則的規范指引下,行政事業單位風險內控體系建設的重點措施結合本文前面提到的當面行政事業單位存在的問題,著重從以上四個方面入手:
(1)營造良好內控環境,強化風險管控意識。內部環境是內部控制制度得以實施的基礎和前提。因此,內部環境的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結合上文中提到的內部環境包含的幾項內容,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環境建設可從以下幾方面展開:一方面要加強對單位全體成員的內部控制知識的培訓,尤其是單位的領導層要充分認識到內控建設緊迫性和重要性,樹立牢固的風險管理內控意識,杜絕所謂的“一言堂”、“拍腦袋”等形式主義現象的發生,發揮好領導的帶頭作用,加強內控方面的學習,從而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氛圍;另一方面要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環境中軟環境的建設。例如,對單位人員灌輸風險理念、樹立誠信和價值觀念,建設有內控特色的單位文化,增強員工的凝聚力,從而實現內部控制管理的有效性。
(2)加強審計監督力度,建立獨立審計隊伍。審計部門是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實施不可或缺的監督機構。只有審計部門對單位各項業務實施恰當的監督,才能確保內控制度的有效實施。行政事業單位既要建立一支獨立審計隊伍實現內部監督,又需要充分利用外部審計的監督檢查作用,從而實現內審與外審相結合的有效審計制度。國家審計部門應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內控制度的實施進行專門審計,尤其是要加強對單位財務會計行為的監督檢查,指導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完善自己的會計制度體系,從而促進單位廉政建設,預防和減少腐敗現象的發生。行政事業單位應加強內部審計隊伍的建設,通過制定正式的章程、明確內審部門的職責和工作范圍、提高審計人員的政治修養和業務水平,更好的發揮內部審計的控制監督力度,確保單位內控制度更好地貫徹實行。
(3)完善內控制度體系,規范單位內部行為。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和財務會計工作的有效實施,需要一套科學合理的制度體系的支持與保證。因此,行政事業單位需要遵循“實用性”的原則,并結合行政事業單位的特殊性,制定一套規范健全的制度體系。對于宏觀管理的內控制度,財政部門可以組織有關權威專家針對行政事業單位存在的制度問題,研究制定《非盈利組織內部控制指引》以及《單位腐敗風險防控準則》,切實落實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的原則;完善單位管理層對重大經濟事項的集體決策制度;強化系統對單位的控制作用。在單位具體業務層面上,則應建立以預算資金風險管理為核心的內控制度,將部門預算與單位內部的責任預算相結合,對政府采購支出業務實施的關鍵環節進行規范與監督,實現單位資產的信息化管理等。
(4)建立財務信息系統,預測防范財務風險。財務風險管理是風險管理的一個重要分支,是指行政事業單位對預算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種風險進行識別和分析,采取有效方法進行一定的防范和控制的一個過程。財務風險管理應結合當前信息化時代的特點,建立一套有針對性和適用性的財務信息系統,以加強內部控制的實施的效率和效果性。要想構建一個完善的財務信息平臺,應滿足一下幾點要求:首先是要充分的運用電子信息技術和數據庫,建立一套針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加強風險預警與內控的協同,對財務風險進行全面、及時、科學的預警評估,減少資產的閑置和資金的浪費現象發生;二是要完善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體系,對單位內部現金流和信息流實現統一的內控平臺開發,確保單位預算資金的低風險,實現富有挑戰的全新預算資金管理機制。
參考文獻
[1] 萬里霜. 全面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的融合[J]. 企業管理, 2009(9):177-178.
[2] 劉永澤, 唐大鵬. 關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幾個問題[J]. 會計研究,2013(1):57-62.
[3] 董月超. 從COSO框架報告看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異同[J]. 審計研究, 2009(4):94-80.
[4] 馬丹丹. 基于COSO報告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改進探析[J]. 現代經濟信息, 2010(24):183-184.
[5] 關振宇. 行政事業單位實施內部控制規范的現實意義與應用解析[J]. 社會科學家, 2014(1):46-49.
[6] 唐大鵬, 于洪鑒. 基于風險導向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研究[J]. 管理現代化, 2013(6):66-68.
[7] 中華會計網校. 最新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實務操作指南[M].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13.
[8] [美]COSO著,方紅星等譯. 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M]. 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8.[9] 馬賽. 全面風險管理下內部控制問題及對策[J]. 現代經濟信息, 2012(6):87-88.
- 上一篇:住房公積金政策規定
- 下一篇:家校合作國內外研究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