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離任審計范文

時間:2023-08-02 17:35:5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事業單位離任審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事業單位離任審計

篇1

一、探索實施財務代管制度的背景

泗水縣屬于純山區縣,經濟基礎薄弱,財政比較拮據,部門單位的經費預算捉襟見肘,一些主管部門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往往把事業單位當做內設科室對待,人財物統一調配,實行集中管理,下屬事業單位獨立性差,特別是在財務方面,未能按有關條例規定實行獨立核算,不具備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也就不能進行法人登記。泗水縣共有事業單位464家,財務獨立核算的有268家,占58%,使得事業單位登記工作停滯不前。

事業單位不進行設立登記,就成了機構編制工作的盲區,監管就無從談起。為此,泗水縣編辦到縣直有關部門和部分事業單位進行了調研,通過梳理,發現財務獨立問題是制約事業單位登記的瓶頸因素。一是主管部門認識存在偏差,片面認為事業單位進行登記就要驗資,必須劃撥開辦資金、劃轉固定資產,還要保證其獨立運行,削弱了自己的“權”。二是事業單位法定代表人認識存在偏差,認為工資由主管部門統發,本身沒有業務收入,財務獨立就是跟領導鬧分家,會惹領導不高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三是從結構上看,財務不獨立運行的事業單位中,有177個單位開辦資金不足3萬元,有的僅有幾千元,這些單位平時業務支出都很少,獨立核算的意義不大。四是從體制上看,事業單位人員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在編不在崗的問題,特別是鄉鎮機構仍沿用七站八所模式,跟縣直業務部門“對口”運行的情況沒有改觀,鄉鎮新設立的事業單位基本成了空殼。五是財政部門對事業單位開設銀行賬戶審查嚴格,事業單位人財物都在主管部門,不具備單獨設立銀行賬戶的條件。面對這些問題,縣編辦積極探索實施財務代管制度,較好地解決了這一影響事業單位登記監管向深度和廣度推進的難題。

二、實施財務代管制度的做法

財務代管的主要內容是:界定舉辦單位、事業單位的權責,凡不具備獨立核算條件的事業單位由舉辦單位設置獨立會計賬目,事業單位的收支由舉辦單位財務科代記,由舉辦單位負責人、事業單位法定代表人簽字確認。

具體操作分三個步驟進行:一是初始登記。事業單位進行設立登記,除按規定提交相關材料外,其主管部門還應出具《事業單位財務代管說明》,明確代管主體、職責和期限,保證事業單位財務獨立性;縣編辦到事業單位進行實地核查,對開辦資金、固定資產是否到位,會計人員、財務賬本是否落實等情況進行核實,符合條件的予以登記。二是半年監管期限。登記完成后,進行為期半年的跟蹤監管,事業單位每個月報送一次履職報告和財務報告,及時發現和糾正事業單位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確保其正確履職、獨立運行。三是一年期滿評估。規定財務代管期限為一年,代管到期后由縣編辦聯合縣財政局、縣國資委及其舉辦單位對事業單位的財務現狀進行綜合評估,符合獨立核算條件的予以獨立,不符合獨立核算條件的繼續實施財務代管。

在運作模式上堅持宜統則統原則,避免重復設立機構,節約行政資源。例如縣教體局,下屬148個事業單位的財務均由會計集中核算中心受理。每所學校確定一名報賬員,在規定報賬周期內將賬目報送鄉鎮中心學校,鄉鎮中心學校統一報送到縣教體局會計集中核算中心,根據情況對學校進行資金撥付。這種做法對提高辦事效率,規范事業單位財務起到了明顯效果。

三、實施財務代管制度取得的成效

財務代管作為事業單位由財務不獨立向財務獨立過渡的特殊手段,得到了相關單位的認可,有效地帶動了事業單位登記工作的開展。2012年,全縣464家事業單位全部順利完成了登記,登記率由原來的79%上升到100%,實現了事業單位法人登記率100%的突破。同時,財務代管制度的實施創新了事業單位監管方式,豐富了監督手段。

一方面財務代管成為推動事業單位法定代表人離任審計工作的新舉措。離任審計是加強事業單位監管的有力舉措,未實行財務代管制度前,事業單位沒有財產的管理權和獨立支配權,無賬可審,事業單位法定代表人離任審計沒有現實意義。財務代管制度運行一段時間來,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逐步走上了規范化軌道,2013年泗水縣對32個離任的法定代表人進行了審計,加強了對事業單位法定代表人任期經濟責任的審計監督。為配合離任審計工作的進行,縣編辦又聯合縣委組織部、人社局、審計局出臺了《泗水縣事業單位法定代表人離任審計暫行辦法》,把股級事業單位的審計權限授權給其主管部門,審計部門實施監督,得到了事業單位的一致認可,大大推動了離任審計工作的開展。

篇2

一、行政事業單位經濟責任審計存在的問題

(一)對經濟責任審計缺乏正確認識。目前,行政事業單位仍有部分人對經濟責任審計的認識不深刻。有的負責人認為經濟責任審計就是對自己的不信任,所以在審計中常常不能完全配合,給經濟責任審計的實施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有的負責人對經濟責任認知不足,財務意識淡薄,不注重本機構內部的控制和管理,認為只要審計業績就可以,不用審計其他情況,使得審查評價其他情況時缺乏足夠的依據。除負責人外,有的機構工作人員也認為被審者都是領導干部,審計只不過是搞搞形式、走走過場,因此也不愿去配合審計人員的調查。

(二)經濟責任審計質量控制未有效開展。健全、有效的經濟責任審計質量控制制度是確保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有效運行的前提。目前,事業單位內部審計還未全面開展質量控制制度,使得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質量也缺乏有效的保障。在實踐中,主要的問題有:質量控制體系不健全。有些單位僅建立了質量控制的原則性規定,而無具體的操作方法和內容;審計項目內部二級復核制度執行不嚴,如審計組長對審計人員的審計底稿和審計證據不能及時進行復核,部門負責人不能及時對審計組提出的審計報告及相關資料進行復核。

(三)審計中只注重查賬找問題。目前,事業單位內部機構負責人的經濟責任審計主要是通過大量的賬面來考核、判斷和評價該負責人的個人經濟責任的履行情況,主要手段就是查帳。實施經濟責任審計的目的不只是要明確該負責人財務責任的履行情況,同時也要明確其管理責任和個人廉潔責任的履行情況。對于內部經濟責任審計來說,它作為一種內部審計也要肩負起促進事業單位內部管理的職責。所以,在實施內部經濟責任審計時,除了要查賬找問題外,還要站在管理的角度去關注該負責人的管理決策。

(四)先離任后審計問題依然存在。絕大部分事業單位都是在組織部門決定對該負責人工作進行變動后才委托進行審計,造成先離后審的事實,這與國家“先審計,后離任”的原則背道而馳,這種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審計成果的利用轉化,有一定的滯后性,使經濟責任審計喪失了預警功能。此外,審計與任用的相分離,使得經濟責任審計難以發揮其應有的效果和目的,影響了審計評價的有效性,降低了審計工作的權威性。同時,還有可能導致重復審計、延長審計時間,加大審計工作的負擔。先離任后審計還會使新上任的負責人責任心降低,容易形成僥幸心理,認為審與不審已不影響工作調動與升遷,在以后工作中出現非善意行為的可能性增加。

二、加強事業單位經濟責任審計的措施

(一)健全內審工作和內審人員考核評價制度。基于內部審計工作的特殊性,對內部審計工作和內部審計人員的考核評價不能采取常規的工作目標考核辦法。內部審計考核不僅要看數量,更重要的是要考核質量。對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考核,可由內部審計部門主管領導、組織部門、被審計機構幾方打分,互相監督對于內部審計人員的考核,主要與工作質量掛鉤,由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考評。建立健全內部審計責任追究制度,對內部審計人員履職過程中出現的重大違規違紀行為和重大責任事故,要追究其責任。

(二)建立健全經濟責任審計結果應用回饋制度。首先,組織、人事、紀檢、監察、財務、審計等各部門間的相互配合與協調應進一步加強,可以通過召開經濟責任審計結果應用聯席會議相互交流反饋經濟責任審計情況。其次,組織部門協調審計意見的落實和審計成果的運用,研究和解決經濟責任審計中出現的相關問題。再次,管理部門將內部審計機構總結出的關于單位內部管理和控制方面的問題和建議,在研究后回復審計部門,并在相關部門內通報,有需要的話可以在單位內部進行公示,充分聽取群眾意見。

(三)實施項目管理,促進經濟責任審計經常制度。我國經濟責任審計目前發展迅猛,任務重、范圍廣、周期長、活動復雜等因素造成了審計任務集中和審計時間不足的突出矛后,實施經濟責任審計項目管理則可以有效緩解這項矛盾。組織部門在制定經濟責任審計項目計劃時,應充分與審計、人事、財會、紀檢部門溝通,共同商定審計項目。審計項目計劃的制定要考慮到內部審計部門的任務承受能力和時效性的限制,盡可能做到每年經濟責任審計項目均衡分配。

篇3

**年1-8月份,我委共接受政府審計兩次,自行完成兩個單位的離任審計和委屬各單位財務檢查。并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完成多個專項審計、現將審計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今年政府審計的主要特點:一是審計范圍擴大,涉及我委機關、委屬所有事業單位及各協會,包括與市建委無資金繳撥關系的單位;二是審計內容廣泛,對單位所有收入支出情況、各項規章制度執行情況、工資制度改革落實情況、財政資金使用情況等審計深入程度加強,隨資金流向在時間和空間上分別進行延伸。

(二)1-8月份已完成了如下審計工作:(1)市審計局于**年2月7日至**年4月6日,對我委**年度預算執行和決算草案進行了審計,并延伸審計了下屬的落實私房辦公室、建筑材料辦公室、廉租房管理中心、機關后勤服務中心等六家單位。審計總資金量為25802.90萬元,占預算資金總額的66%。于8月2日出具了審計報告和審計決定書;(2)北京市財政局監督檢查分局于**年6月25日至**年8月6日對我委2005、**年度“新型墻體材料”“散裝水泥”兩項專項資金使用情況實施了財政檢查。征求意見書于8月13日送達我委;(3)**年我委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對六個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及四個協會進行了專項審計,事務所針對單位審計結果分別出具了審計報告;(4)受紀檢監察和人事處委托,支付核算中心于**年3月29日至4月17對原造價管理處處長張寶玉同志進行了離任經濟責任審計;于**年5月24日至6月4日對原建筑業管理服務中心主任張小虎同志進行了離任經濟責任審計,并分別出具了審計報告;(5)**年8月2日至8月17日,綜合經濟處會同人事處、監察處組織了對委屬各單位**年上半年財務執行情況和**年工資制度改革政策落實等情況的監督檢查。

二、審計和檢查中提出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措施

1、虛列支出、資金在預算外單位沉淀問題。

個別單位沒按照財政授權支付要求將資金直接撥付到供應商,而是撥到協會或委屬其他事業單位,造成支出不實、資金沉淀。有些資金在中間環節改變了資金原使用用途,有的形成結余。違反了專項資金專款專用的原則,也影響了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性。

針對上述虛列支出問題。一是已責令相關單位進行整改,按審計報告處理意見調整會計帳目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二是對財務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求各單位在**年預算、財務規章制度執行中也進行了糾正。三是計劃在今年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時把政策法規執行和財政預算執行列為培訓重點,并加強執行監督檢查,避免類似問題再次發生。

2、往來款掛帳未及時清理、會計核算不規范問題。

在各次審計中,均提出了往來款掛帳未及時清理的現象。目前我委匯總報表中往來款掛帳金額達2.73億元,涉及內容較雜,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委總體資產狀況的真實性。

一些單位會計核算不規范,在往來款中核算支出及結余資金等情況,造成決算支出不實、不能真實反映單位財務狀況和收支情況。

對往來款掛帳未及時清理、會計核算不規范的問題。一是已責令會計處理不規范的單位進行了整改并調整會計帳目。二是在剛結束的兩次資產清查中,各單位已做了部分清理。三是下一步工作中將把清理長期掛帳做為重點,由核算會計督促各單位及時做出調整。

3、超預算范圍支出問題。

審計局提出,我委**年用以前年度稅收返還等資金支付督察考核獎1,370,888.86元,未納入部門預算管理,超預算范圍支出。

針對報告中提出的上述問題,我委已加強了部門預算管理。一是本著從簡節約的原則,壓縮各項開支;二是在預算編制中充分考慮各項需求,將所有收支按照要求全部納入部門預算管理。

4、專項資金使用不規范,未發揮效益問題。

個別單位專項資金管理不規范,未嚴格按預算批復執行,專項在預算年度未發揮應有效益,突出的幾個專項資金有:

(1)審計局提出的廉租房租金補貼使用問題。2003年將廉租房租金補貼專項資金1000萬元用于發放標準租私房補貼,改變了專項資金用途;2004年將廉租房租金補貼1000萬元用于廉租實物購房,但購房運作未成,該資金未發揮專項資金應有效益。

(2)市財政局監督檢查分局提出的新型墻體材料、散裝水泥、建材補充發展基金三項基金使用問題。以前年度,三項基金以定向委托貸款方式支持近50個技改項目,但貸款發出后僅有少數單位歸還。**年改為用墻體材料基金安排科研技改經費專項,由原貸款方式改為撥款方式,其中向仍未歸還貸款的兩個單位給予了新的撥款。相關單位對這部分專項基金使用缺乏相應的監督管理。

針對上述專項資金使用不規范、未發揮效益問題,分別情況提出如下處理意見:(1)對于廉租房租金補貼的使用,要求按照《北京市城鎮廉租住房管理辦法》執行;(2)對于三項基金的使用,我委已與市財政局溝通,共同起草了《墻體材料及散裝水泥兩項基金管理辦法》,待國家兩項基金管理辦法出臺后,根據使用精神再行完善,即可正式執行;另外,我委進一步加強對專項基金的監督管理,特別是對科研技改撥款程序進行完善,采取在撥款協議中增設限制條款、項目驗收中增加財務驗收等措施,加強專項基金的監管力度。

5、我委財務大檢查中發現個別自收自支單位經營虧損,業務處于停滯狀態。

(1)房地產開發市場**年開始處于經營虧損狀態,共計虧損150多萬元,全部用事業基金彌補。

(2)住宅辦自2002年開始處于經營虧損狀態,共計虧損270多萬元,全部用事業基金彌補,目前事業基金已為負數,單位業務已處于基本停止或轉移。

對于持續經營虧損,業務處于停滯狀態的自收自支單位,我們要加強財務監督,并建議在事業單位改革時一并處理。

6、個別單位執行規章制度較差問題。

財務大檢查中發現個別自收自支單位執行財務規章制度不嚴,如:報廢機動車輛,未按我委固定資產管理辦法的規定辦理相關審批手續,同時,出售收入的會計處理也不合規;支付的專家勞務費未按稅務部門規定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針對上述規章制度執行較差問題,我們將不斷加強財務制度建設,目前已修訂了資金管理辦法和固定資產管理辦法等幾項制度。正在修訂建委內部財務規章制度,并將匯編成冊,使我委財務管理、會計核算做到有章可循并加強監督執行力度。

7、部分單位財務人員短缺、業務素質有待提高。

篇4

一、加強組織領導,形成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合力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將經濟責任審計列入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市委常委會多次專題聽取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匯報,并及時提出指導性意見。市、縣(區)兩級黨委、政府重視審計專職機構建設,在經濟責任審計機構的設置、人員編制、經費等方面全力給予支持。市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規范的工作運行制度,根據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特點,采取召開座談會、組織理論研討、出臺政策意見、開展質量檢查等辦法,指導全市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開展。同時,積極轉變工作作風,由過去參加會議、聽取匯報、傳閱文件的靜態管理,變為全過程參與、多角度指導的動態管理。部門間協調配合不斷加強,逐步形成堅持“共同研究審計計劃,共同組織召開審計工作會,共同研究審計查出的突出問題,共同反饋審計結果,共同督查審計查出問題整改糾正”的“五共同”工作方法,切實加強了部門之間的配合、互動,真正形成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良好局面。

二、探索創新方式,實現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新突破

*年,市審計局積極探索創新審計方式,加大審計工作力度,在審計方式、審計方法、審計內容等方面實現新突破。全年共對112名領導干部進行經濟責任審計,其中:任前審計40名,任中審計10名,離任審計63名。黨政機關、群團組織主要負責人87名,企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法人代表25名。

一是在審計方式上實現新突破。規定凡負有經濟責任的縣科級領導干部,提拔之前、離任之后和任職5年仍未離任的,不管是哪個部門,從事哪個崗位,都必須進行經濟責任審計。從過去的單純開展離任審計,向任前、任中審計轉變。二是在審計方法上實現新突破。接受委托的數量有新突破。*年,市委組織部共委托市審計局對112名同志進行經濟責任審計,是*年委托任務的4倍。被審計對象的范圍有新突破。*年,市審計局共組織對23名在縣區換屆調整中離任的縣區常委進行經濟責任審計,對縣區3名檢察長進行經濟責任審計,這在往年的經濟責任審計中是沒有的。審計辦法有新突破。在全市審計系統整合審計人力資源,抽調縣區審計人員組成審計組,進行審計;結合本級預算執行審計、專項審計同時實施經濟責任審計;經濟責任審計過程中,實行“統一方案、統一進點、統一督查、統一審計時間、統一認定處理、統一公文格式”的“六統一”方法,保證了審計的客觀性,提高審計質量。三是在審計內容上實現新突破。經濟責任審計實行“八查”法,即一查任期內年度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二查任期內財政財務收支是否真實、合規、合法;三查任期內國有資產的管理情況;四查離任時的債權債務是否真實合法;五查各項收入的來源是否合法;六大經濟開支事項和重大經濟項目的有關合同、協議執行情況;七查資金流向,并延伸下屬預算執行單位;八查任期內執行廉政紀律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情況。近年來,通過經濟責任審計共查出違規違法問題金額7.9億元,損失浪費金額2110萬元,管理不規范金額5.5億元。其中,由領導干部直接經濟責任造成的違規違法問題金額1.4億元,損失浪費金額291萬元,管理不規范金額4384億元。

三、注重審計結果運用,提升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在干部監督管理中的作用

針對審計出來的各類問題,認真采取措施,注重審計結果運用,進一步提升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在干部監督管理中的作用。市審計局制定《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管理辦法(試行)》,對審計結果運用作出明確規定:一是報告制度。市審計局對審計結果報告反映的問題,定期向經濟責任審計領導小組報告,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根據審計結果報告,按照職責和分工,分別提出結果運用的意見和建議,匯總后形成審計結果運用初步意見,提請領導小組研究。領導小組研究確定后,各成員單位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執行。二是談話制度。對被審計對象實行誡勉談話和警示談話。本人寫出深刻檢查,單位寫出整改報告。三是反饋制度。由市審計局召開被審計人所在單位中層以上干部會議,通報審計查出的問題及處理意見。四是督查制度。被審計對象及其單位在收到審計決定兩個月內向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落實整改情況。審計項目結束三個月內,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組成聯合檢查組,選擇重點單位進行跟蹤檢查。五是歸檔制度。將審計結果報告存入干部廉政檔案,要求擬提拔對象先就經濟責任審計查出的問題進行整改糾正,視整改糾正情況再研究是否使用。*年,市委依據審計結論,共對31名領導干部進行組織處理,其中:不予提拔2人,暫緩提拔3人,誡勉談話6人,警示談話20人。

篇5

莘縣編辦立足本縣實際,創新工作機制,探索建立預防、管理、監督相結合的“三位一體”管理模式,切實加強機構編制管理。

一是源頭預防。為從源頭上預防機構編制違規行為,編委主任與92個鄉鎮(街道)、縣直部門的主要負責人簽訂了《機構編制管理責任書》。明確單位主要負責人在機構編制管理工作中的責任,即“八個嚴禁”:嚴禁對上級和縣委、縣政府機構編制管理的有關規定和決策部署不執行、不落實,或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嚴禁擅自設立和撤并機構、加掛牌子、變更機構名稱和職責權限;嚴禁超編進人、違規增加人員;嚴禁超職數配備中層干部;嚴禁違規跨單位、跨編制性質在系統內部調整人員;嚴禁擅自聘用人員、違規使用臨時人員、擅自使用借調人員;嚴禁在機構編制工作中弄虛作假,嚴禁以虛報人員等方式占用編制、冒用財政資金;嚴禁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或他人謀取私利。通過簽訂責任書,增強了各級領導執行機構編制管理政策規定的自覺性,為從源頭上預防各種違規現象奠定了基礎。

二是細化管理。嚴格編制使用管理制度,實現人員編制管理精細化。一是嚴格編制使用審核制度,嚴把人員“進口”。對新增或調整人員、政策性安置人員,堅持編委集中統一管理,編委主任“一支筆”審批,編辦開具增人通知單,未經縣編委批準,編辦未開具增人通知單的,一律不予承認,財政部門不予辦理工資手續。實行人員編制精細化管理,全方位管理人員編制。系統內調整人員,借調人員等均納入編制管理范圍,工勤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通過嚴格管理,連續三年實現了人員負增長。二是加強出編管理。實行核減人員報告制度。下發《機關事業單位核減人員報告單》,各單位每月月底上報調出、死亡、退休、辭職、辭退、考入全日制院校等情況人員名單,并由單位負責人簽字,編辦據此核減編制實名制信息,開具“核減人員通知單”,通知財政部門核減其工資經費。建立有關部門聯動機制,編辦與組織、人社、財政、紀檢、監察等部門建立聯動機制,互通信息,對有關人員的核減情況進行及時溝通,為從源頭上杜絕“吃空餉”現象提供了制度基礎。

三是強化監管。出臺了《莘縣機構編制管理責任審計工作辦法(試行)》,實行機構編制管理責任審計制度。規定縣直黨政群機關、副科級以上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鄉鎮(街道)黨委書記在調任、辭職、免職、解聘、機構撤并等離任前,都要進行機構編制管理責任的離任審計;并根據需要進行任中責任審計和專項責任審計。對于違反機構編制管理規定的行為,依法依紀對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使主要負責同志離任時,不但要交清一筆經濟賬,同時要交清一筆機構編制賬。作者單位:莘縣編辦 E:LDQ

關鍵詞:工作機制 編制管理 模式

篇6

一、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精細化管理存在的不足分析

1.對財務管理工作重視程度不足

一些行政事業單位管理部門對于財務管理工作重視程度不足,片面的認為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就是單位的財務收支工作,與自身業務職能運轉關系不大,因而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階段對于財務管理工作的扶持力度不大,資金、資產管理以及財務制度落實執行不夠嚴格,甚至是在財務管理中出現了違反財務管理規定的現象。

2.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水平不高

對于行政事業單位而言,由于很少涉及經營業務,因此預算工作的內容主要是現金預算,即根據行政事業單位的業務發展需要對資金運行狀況所進行的預測。但是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上,預算編制方法不合理、預算管理目標責任分解不細致、執行力度不足以及缺乏有效監督等問題仍然突出,制約了預算管理對于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過的規劃控制作用。

3.財務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不高

實現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精細化,離不開健全完善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作為支持,這也是提高財務管理效率與財務管理工作質量的關鍵。但是現階段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上對財務信息系統建設重視不足,未能充分借助財務信息平臺實現財務管理上的憑證錄入、報表生成、明細賬查詢、對賬以及財務分析等功能,造成了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平不高。

二、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精細化管理措施分析

對于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精細化管理,重點應該通過完善各項工作基礎,尤其是管理制度、財務監督等方面采取措施,可以重點在以下幾方面采取措施:

1.提高財務管理基礎性工作的精細化水平

在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精細化管理上,首先應該全面認識到財務管理工作在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水平、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資金使用效率以及充分發揮財務效能方面的作用,積極支持財務管理精細化工作的實施開展。其次,應該細化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中資金賬戶管理、憑證票據管理、帳表管理、預算管理、采購管理、財務分析等工作的管理制度以及職責,確保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能夠整體按部就班、規范有序的開展。

2.細化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

首先,在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編制管理上,重點要確保預算管理的完整性與準確性,將中央撥款、地方撥款以及經營收入等各項收入全面納入。其次,在預算計劃的編制過程中應該注重優化預算支出結構,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對待公務用車、公務接待等嚴格實行計劃管理,確保預算管理涵蓋到行政事業單位管理的每一個環節。同時,在預算管理過程中,還應該進一步的加強預算執行的監控,可以對預算績效情況分析,掌握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預算執行效果,進而有針對性的采取改進措施提高預算管理效率。

3.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

在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信息平臺建設上,首先應該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財務與賬簿數據平臺、固定資產管理平臺、財務會計綜合業務系統等信息平臺統一整合,形成具有財務會計憑證錄入、賬目審核、查詢等基本財務會計職能的信息系統。其次,應該進一步加強財務管理信息平臺的深度開發,尤其是實現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財務數據實時動態監測方面,依靠行政事業單位管理信息系統平臺實現行政事業單位的事前預算控制、事中監督以及事后改進管理,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整體水平。

4.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

強化內部審計工作能夠及時總結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活動中存在的各項問題,這對于實現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規范化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對于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應該重點在經濟責任審計以及管理績效審計兩方面開展實施。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方面,主要是完善對行政事業單位經濟責任人的離任審計與實時審計,及時總結在財務管理以及經濟活動中出現的經濟責任問題。對于管理績效審計,要確保涵蓋行政事業單位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同時,應該積極配合外部財政主管部門、審計部門以及專業會計事務所等外部審計力量,確保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規范化開展。

篇7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費用;問題;對策

一、強化行政事業單位費用支出管理的重要性

1、強化行政事業單位費用支出管理是自身發展的需要。行政事業單位雖然不像企業那樣是以生產經營為主的,但是,在現實中。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活動具有生產性質,這其中必然涉及到費用支出的核算,所以費用支出的核算也是必需的,是自身運營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強化行政事業單位費用支出管理有利于塑造廉潔高效的政府形象并有助于消除各種行為。如果行政事業單位對于費用支出控制的好,各項費用指標都在預算控制指標之內,定期向社會公布一些費用數據,這樣,政府部門的形象就會大大提高。如果每一筆費用支出都經過嚴格的審批流程,都是真實的業務發生,那么想通過費用支出撈取個人私利的可能性就幾乎為零,各種、的行為就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壤。

3、強化行政事業單位費用支出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財政負擔。行政事業單位的很多項目是有償服務,雖然行政事業單位不是以營利為目的,但是由于有償服務過程中存在收入和費用支出,所以從經濟活動角度來看,費用支出的核算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行政事業單位的運營工作都不計算費用支出,這樣費用支出在一定時間內增長過快,就會加重財政的負擔,進而加重社會的負擔,也就導致了一個惡性循環。尤其是全額依賴財政撥款的單位,成本費用的有效控制就會直接減輕財政支出。

二、當前行政事業單位費用支出方面所存在的問題

1、費用支出的過程中,不合規發票在一定程度存在。發票是財務收支的法定憑證,是國家監督行政、企事業單位的重要依據,凡有經濟活動的地方都離不開發票。在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審核下,經過幾年的逐步規范,多數預算單位支出票據的合法性得到了有效控制,基本不再有白條收據入帳,但仍有一些單位不同程度的存在著費用支出所附發票不規范,有過期發票、作廢發票、甚至是虛假發票等,有的購貨發票沒有商品名稱,只填寫辦公用品,又不附明細表。再有外地商戶到本地注冊開店經營,不為客戶提供本地發票。例如2008年某區直單位在本地某汽車裝飾店裝飾新車消費幾萬元,此店為了偷逃稅款,不提供正常發票,而是使用北京已經作廢的發票,自己偷逃了稅款,消費單位想開多少就給開多少,助長了弄虛作假的風氣。在報銷的費用發票中經常遇到用簽字筆或圓珠筆直接填寫的發票聯,這些發票主要用于辦公用品、電腦及其耗材,其業務的真實性很值得懷疑。

2、招待費支出超標的比較多,是當前一個較為突出的問題。國家規定行政事業單位的業務招待費開支不得超過當年公務費的2%,而多數單位招待費遠遠超出此規定比例。特別是最近兩年來,有的單位嚴重超標,招待費的支出比例占到當年公務費總額的25%。

3、車輛購買支出與使用費用也在逐步的增加。此項費用的增加主要是車輛頻繁更換的購車支出、車輛燃油支出以及日常的維護修理支出。

三、行政事業單位費用支出存在問題的成因分析

1、由于傳統管理體制的影響,費用支出管理工作較為弱化。目前許多行政事業單位在加強費用支出管理工作方面,存在一定的難度,突出表現為:(1)體制上的制約,行政事業單位資金主要來源于財政撥款,開展費用支出管理的動力不足;(2)觀念上的制約,有觀點認為,費用支出的核算與管理最初是從企業應運而生、為企業服務,事業單位由于其體制以及資金供給方式的不同,根本不需要費用支出的管理,即便實施也意義不大;(3)財務會計制度上制約,由于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機制的不同,開展類似于企業般的費用支出核算與管理,致使在正常工作上又增加了大量的會計核算工作,這樣也就進一步弱化了費用支出管理工作。

2、行政事業單位相關工作人員沒有費用控制意識。在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屬預算會計體系的主要部分。在這種理念的主導下,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目標過于強調為國家預算服務,重宏觀、輕微觀,只強調社會效益,忽視了行政事業單位作為獨立經濟利益主體的地位和財政資金支配和消耗的主要承擔者的特點,這是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存在的主要弊端。作為會計核算主體的行政事業單位,其內部會計核算不完備,對內資金管理水平不高。殊不知,降低經費支出、提高費用指出管理水平同樣是講求經濟效益。

3、預算管理工作在費用控制方面沒有發揮應有的功效。近幾年預算的作用和重要性正被逐漸認識,但基層部門在預算編制執行和檢查中的先天不足制約了預算在費用控制中作用的發揮。從近年預算執行情況看,主要有以下問題:(1)預算編制不完整。專項資金未完全納入預算編制范圍,這種預算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零基預算,產生的問題是部分單位將日常行政費用支出擠入專項經費;(2)預算編制不細化,沒有與單位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導致年中追加指標過多,部分單位年末追加指標額占總預算指標的30%-40%;(3)隨意調劑費用支出明細。實際工作中有些單位部分項目的費用支出超預算較多,而另一部分項目的費用支出又遠遠低于預算指標,于是就人為的隨意調節費用支出明細;(4)預算執行乏力,超預算支出無相應制約措施,部分單位視預算為可有可無。

四、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公務費支出控制的幾點建議

對于行政事業單位各項費用支出近幾年增長較快的問題,各級政府,紀檢監察部門都出臺了一些政策及相關規定,但就目前執行情況看還應進一步加強管理,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認真落實中央提出的有關費用實行零增長的要求,嚴格預算支出管理,降低行政運行成本。

1、重視預算管理工作,切實發揮預算在費用控制中的功效。行政事業單位作為市場經濟體制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加強預算管理,降低自身運營費用,合理利用事業資源是保障我國政府改革順利進行、理順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加強政府宏觀調控能力、推進反腐倡廉的開展、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公共財政框架體系的基石,也是推動單位各項管理和服務更上臺階的源泉和動力。預算一般包括預算編制與執行兩個方面。預算的編制是一項嚴肅認真的事情,一經審核批準,預算單位就必須嚴格遵照執行。而預算的貫徹執行離不開預算的細化分解和跟蹤考核,尤其離不開成本費用控制措施的到位。年度預算細化分解到各個部門后,單位可以設計一種雙向矩陣式的控制制度。單位的費用開支要實現微觀有控制、宏觀有協調,這樣既控制了各項經費,同時又加強了管理,理順了關系,促使單位各部門和員工不僅要努力完成各項本職工作,還要關心費用開支情況,切實提高財政資金的利用效率。

2、逐步規范和健全各項費用支出的審批、報銷制度。正常經費支出實行領導“一支筆”審批制度(其他人員須經負責人授權并經上級部門同意后方可審批)。重大項目支出應由單位領導集體研究決定。

3、嚴格支出的把關控制,打造高素質的財務團隊。對不合格、不合規的票據,不符合簽批手續的支出,未納入年度預算項目計劃的支出,超出年度預算額度的支出,要嚴格執行財務規章制度,拒絕支出。此外,要選派思想素質好,責任心強,業務水平高的人員充實財務班子,做到任人唯賢,任人唯能。結合各單位的具體情況,對不同層次會計人員實行定期培訓,組織會計人員參加政策法規、業務知識等方面的培訓和學習,不斷增強費用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法制觀念,努力打造一個素質高、能力強的財務班子。

4、嚴控公務用車的購買支出與使用指出。加大公務購車控制力度,嚴格公務用車管理,嚴禁公車私用及利用公車牟取私利等行為,嚴格執行公務用車編制管理規定和配備使用標準。

5、將招待費支出控制在規定標準內。(1)公務接待管理必須形成制度化。沒有制度約束和統一管理,公務接待問題就不能遏制和糾正。(2)行政領導和財務主管領導都必需強化公務接待管理意識,帶頭貫徹執行公務接待管理規定和管理細則,把好公務接待經費審批關。每年度終了單位向全體干部職工報告公務接待費支出情況,盡量縮小接待規模,減少接待數量,將招待費開支控制在當年公務費的2%以內。

6、加強審計監察部門的檢察力度。將審計監察常態化,加強對領導任期內責任審計,對于在審計檢查過程中發現違法違規問題,要加大處罰力度,實現對領導日常活動的全面動態監控,此外,領導離任時,還要進行離任的審計,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審計監察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莉萍:淺析事業單位成本管理和控制[J],現代經濟信息,2010,(11).

篇8

一、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1.會計基礎性工作不到位

首先,原始憑證的失真現象頻發。在有些事業單位中,填寫會計原始憑證存在不合規編制的問題,并未與實際出現的項目內容相符;其次,記賬憑證不夠規范,特別是一些會計科目名稱的規范性較低,給會計核算帶來了不利影響;再次,原始憑證的填寫不完全,一些事業單位在填寫原始憑證時常會出現不填、少填或漏掉等問題;最后,賬簿書寫的規范性不夠,表現在刮擦、涂抹、數字書寫方面的失誤等,給各明細賬的核對帶來了負面影響。

2.會計督查機制未能真正落到實處

會計監督檢查機制的執行不力是制約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工作的瓶頸,由于事業單位的監管部門對各項會計管理制度的落實狀況督查不及時、不到位,尤其是對資金的使用、分類監管不夠嚴格,對會計領域的違規行為處罰不夠,導致財務管理方面的問題愈演愈烈,以致誘發財務犯罪。

3.會計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備

為數不少的事業單位拘泥于傳統會計管理體制的影響,往往會產生會計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備的問題。在單位內部,內控制度的執行意識不強,甚至忽視了內控制度的關鍵性,導致會計核算相對混亂,一定程度上變得無章可循而流于形式。

二、解決會計核算問題的有效對策

1.做好會計基礎性工作,著力增強會計核算的質量

各事業單位要緊密依據自身會計核算工作的現狀,構建一套行之有效、內控嚴格的財務管控制度。尤其對各項財產的審批、現金的專項監管、財務規劃的編制、資金的籌集、各項審批權限的劃分均要有系統明確的規定。首先,要大力加強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引領會計人員養成良好的職業操守,推進會計行為的規范化進程。例如,會計從業者在填寫原始憑證時,必須堅持憑證的完整性原則,切忌弄虛作假;在書寫賬簿及記賬憑證時,也要力求規范,保障會計信息的精確無誤。其次,事業單位會計部門要進一步完善財會從業人員績效考評、晉升、降級等獎懲機制,依照從業者崗位歸屬的不同明確不同的考評標準,加強對從業者工作行為的約束,以逐步打造高質量的會計核算體系。

2.加大內部控制、外部督查力度

傳統意義上的會計監督主要以查缺防漏為主,如今,內部控制已把風險評估列為主要的控制方略,集中表現在事前控制上,這有助于整體發揮會計從業人員的專長和監督職能,保障會計信息的完整性、合規性、真實性,為會計部門決策把好關,以增強會計監督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單位財務收支狀況實施專項監督。與此同時,事業單位要真正做好財會工作,同樣離不開審計部門的協助配合。首先,內部審計職能部門要與政府審計部門一道完成預算單位的審計任務,主要包括會計基礎性工作的規范程度、財會制度的是否健全以及會計核算的實際流程是否合乎規范。實踐表明,只有依靠內外部力量的聯動督查,才能全面有效地對會計核算工作進行必要的監督和周密的指導。其次,事業單位會計部門負責人要帶頭遵守國家相關的財會法律、規范,并將預算執行狀況與晉升、離任的責任相掛鉤,加大對財會領域重要法律、規范的宣貫力度。在財會領域法律體系方面的宣傳和落實方面,要增強實用性、嚴謹性和操作性,避免各項法規執行過程中的混亂,始終做到有規可循、照章辦事,徹底彌補會計核算領域的法律漏洞。要增強領導的負責人意識,始終按照《會計法》等相關法律、規范及目前通行的財會管理制度辦事,構建完備的財務信息披露制度,將各項財務信息進行及時公開披露。

3.會計的內部控制要進一步強化

會計內部控制是做好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工作的必要保障。首先,要規范各項流程,明確崗位職責,以實際工作性質、內容和范圍為基準點,實施一體化的內部控制制度。其次,預算管理部門與會計核算部門之間要建立聯動機制,審慎編制規劃方案,確保周密精確,避免肆意更改。再次,必須一切從事業單位的實際出發,實施會計集中核算制,在不變更會計責任主體、不削弱各部門財務管理職能的前提下,依據新出臺的國庫集中收付、部門預算等政策規范,逐步增強財管職能。

篇9

1. 高校內部審計的概念

高校內部審計主要是指負責高校內部審計的專職人員,按照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對該學校的經濟活動進行定期,定量的審核檢查,并對檢查的資料進行歸納和整理,以確保其資料的合規性,并針對審計活動出具相關審計報告。高校設立的內部審計單位一定要具有獨立性,這樣才能良好的起到監督學校經濟活動合法性的作用。

2. 高校內部審計的內容

由于高校自身的經營性質,決定了高校內部審計的內容。高校內部審計的內容主要涉及到收入審計,支出審計,財務預決算的審計以及經濟責任審計四個方面的內容收入審計主要是對高校的各種收費項目進行審計,審核內容主要是看有沒有合規票據,是否存在亂收費現象,是否設立專用資金戶等等。

支出審計主要是對高校支出的經費進行審計,審核是否存在亂開支的現象,是否存在挪用專用資金的現象,是否存在購買的固定資產賬實不相符等等。

財務預算的審計,主要是對高校經費預算進行審計,主要審核高校是否存在經費超出預算的狀況。通常每個高校都會設定經費預算標準,不經批準不得超出該標準。

經濟責任的審計主要是針對離任責任主體的審計,主要審計離任前相關人員的經濟責任進行審計。

二、新財務會計制度下高校新制度內容分析

對比新舊會計制度,我們不難發現新的會計制度在會計主體,會計師職責,資產管理,負債風險控制,財務監管方面都做出了相應的明確和調整,這就使得高校財務制度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第一,會計計量的變化,新會計制度下,營業稅改增值稅,高校的計稅依據,計稅方法,以及稅率都會發生相應的變化,這就會直接或間接影響高校的稅負,從而影響高校的經營活動。此外新會計制度的實施,使得高校的會計計量更加真實可靠,更能準確的反應高校的資金運轉情況。

第二,會計核算內容的變化,新會計制度下,高校的會計核算方法更加明確細化。如新會計制度下,適當調高了固定資產的單位價值標準,并采用權責發生制對固定資產折舊進行相應的核算,彌補了舊會計制度下不能真實反映固定資產真實價值的現狀( 因為舊會計制度下不計提折舊)。此外還細化了會計核算科目,如累計折舊,高校會計核算還新增了政府收支分類,部門預算以及國庫集中支付等相關內容的核算,并新增行政管理支出等會計科目,使得高校會計核算更加細化。

三、新財務會計制度對高校內部審計的影響分析

新財務會計制度對高校內部審計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審計類別,審計內容,審計職能三方面的影響,下邊我們將從這三方面進行分析。

1. 審計類別

根據高校內部審計的內容,高校內部審計的類別可以分為收入審計,支出審計,財務預算審計以及經濟責任的審計。但是新的會計制度下,由于新增政府收支,國庫集中支付等內容,相應的審計內容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如,新財務會計制度下,強調了財務預算審計的重要性,這就要求高校相關部門對于預算的收入,預算的執行,預算的支出進行嚴格的把關,并根據新制度將固定資產的審計也納入到相關的流程中,以確保審計的完整性和嚴謹性。此外,新財務會計制度下,審計報告的范圍應該相應的進行擴充,除了對原有審計內容進行評價以外,對于高校的效益,風險等也要作出相應的評估。

2. 審計內容

新財務會計制度下,財務收支內容更加細化,這就要求高校在進行收支方面審核的時候,要嚴格按照新財務會計制度進行逐條審核,如審核財政補助收入,科研教育收入,經營收入等等,以確保賬目的規范性,合理性。對于高校的支出,要區分經營支出和事業支出,其中新會計制度下的事業支出又包括教育事業支出,科研事業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以及離退休支出五個部分,進行審計的時候要一一對應其相關內容。對于年末的結余要進行合理的分配,以防止賬實不符的情況。而對于一些其他的支出,如對外捐贈,轉讓,報廢等行為要嚴格按照新會計制度進行審計,以防止出現亂支出的現狀。此外,新財務會計制度下另一審計重點就是對于資產的審計,重點審計資產的折舊,即固定資產折舊歸于累計折舊。無形資產的折舊歸于累計攤銷。

3. 審計職能

舊財務會計制度下,高校內部審計的職能主要是對高校的經濟活動的合法性進行相應的監督,從而提高高校的風險防范意識,從而促進高校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舊會計制度下強調的是發現錯誤,改正錯誤。但是新的財務會計制度,對于審計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會計制度強調審計職能的防范性,它要求相關審計部門進行角色的轉換,即由原來的監督職能向管理職能進行轉變,不是僅僅督促高校部門的活動,而是引導高校進行正確的決策。這就要求高校審計要建內部控制制度,財務信息披露制度以及風險防范制度,在內部審計的程序上加以控制,進而做到為高校更好的服務,從而促進高校的整體財務管理水平,將高校的經營風險降到最低。

篇10

本文作者:王飛王英男工作單位: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

地勘事業單位績效審計的主要實踐及存在的問題

作為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公益主要載體的地勘事業單位,其經費主要來源于財政資金,績效問題日益受到關注,并且逐漸從注重投入到注重產出,更關注結果,管理利用公共資源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將成為核心關注點。因此國家審計在對地勘事業單位審計時關注資金的使用是否節約、有無損失浪費等經濟性方面的問題;關注管理是否適當、是否講究效率、項目目標是否實現、決策是否失誤等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問題。同時,我國地勘事業單位已經具備績效審計的條件,一方面,地勘事業單位實行的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的建立以及政府采購的推行,都為開展績效審計創造了必要的條件。另一方面,國家審計已經在地勘事業單位開展績效審計的試點工作,為績效審計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具體列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結合經濟責任審計開展績效審計。在對地勘事業單位領導的任中、離任經濟責任審計過程中,運用績效審計的審計思維,對其所在單位的預算執行及其他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和效益性;國有資產管理使用情況;重要經濟事項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情況進行了分析,并從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加強內部管理、規范操作等方面提出了審計建議。審計報告得到上級領導的高度重視,被審計單位根據審計意見、建議積極地進行整改和落實,績效審計的成效進一步顯現。二是堅持績效審計與財務收支審計并重。財政財務收支審計是對被審計單位是否真實、公允地反映其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會計處理方法前后期是否一致發表審計意見,而績效審計是對被審計項目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發表審計意見。績效審計所需證實的績效指標有一些需借助于財務收支審計所審定的財務數據,但它并不是財務收支審計的簡單延伸,績效審計還彌補了財務收支審計無法提供的信息,如被審計單位審計項目等是否達到其預期目標等。因此,在實踐中績效審計與財務收支審計互補,更好地、全方位地發揮審計監督作用。三是預算執行績效審計。在項目預算執行審計過程中,組織由審計、財務人員、技術業務人員構成審計組,從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預算批復文件及審查意見、項目預算的執行及項目實施的績效等進行了客觀評價,針對項目預算執行不到位等問題提出了相關建議,通過對項目實施績效審計,促使項目單位加強預算管理,更加重視項目的后期運行工作。通過對地勘事業單位預算編制和執行過程中加大的審計監督力度,地勘事業單位嚴重的違紀違規問題明顯減少,財務會計活動也日愈規范化,促進地勘事業單位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外部審計和內部審計對地勘事業單位的審計實踐,反映了財政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效果是否良好,是否按預算執行;被審計單位是否提高了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維護了國有資產的安全等。在具體實踐中,抓住當年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審計,提高了審計監督的時效性和針對性。說明審計部門已經摸索和積累了績效審計的經驗和方法,為績效審計的全方位、多層次地全面開展奠定基礎。雖然地勘事業單位在審計實踐中涉及了績效審計的內容,但在實際開展的審計過程中還存在薄弱環節,對績效審計工作的認識仍不全面。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大多數地勘事業單位績效審計是從資金到資金,重點關注資金使用帶來的經濟效益,較少關注政策執行及效果評價,績效審計的目標和層次有待提高;二是地勘事業單位開展績效審計工作的法律保障體系不完善。我國的憲法中沒有明確規定實施績效審計的法律條文,導致在開展績效審計時缺乏相關的法律依據;三是地勘事業單位績效審計工作缺乏科學、可行的評價標準。當前針對不同行業績效審計尚未形成一套規范、科學、可行的評價指標體系,由于缺乏統一規范的評價標準,造成審計人員進行專業判斷時依據不足。即只有財務指標,沒有非財務指標。在這種情況下,就造成了對績效的評價依據不足,無疑會影響績效審計的質量和審計結論的可信度;四是績效審計人才隊伍建設亟待加強。目前我國審計機構工作者往往知識結構單一,絕大多數審計人員是會計、審計等經濟類專業人員,缺少復合型人才。現有審計人員工作閱歷少,缺乏具有宏觀視野看待和審視問題的審計人員;五是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在開展績效審計工作中運用不足。隨著審計工作的深入,要求審計人員從關注財政財務收支審計的合規性,到更多地關注管理過程和各類數據的綜合分析等方面的情況。需加強審計管理信息化和計算機輔助審計等現代審計技術方法,不斷適應績效審計工作的要求。

進一步加強地勘事業單位績效審計的幾點建議

提高認識,不斷總結,進一步擴大事業單位績效審計試點面和試點內容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地勘事業單位要提高各級領導及全體干部職工的思想認識,充分認識當前開展績效審計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進一步提高被審計單位對績效審計的重視程度,促進地勘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建議建立一個完備的績效審計專家人才庫,幫助并指導績效審計工作。根據審計署:“到2012年,每年所有的審計項目都開展績效審計”。建議先從面上普遍推開,在實踐中確定重點,更多地關注地勘事業單位政策執行情況及效果評價,摸索和總結建立符合實際的績效審計方法體系。與時俱進,加強績效審計立法工作,完善審計法律體系依法審計是審計的基本原則,只有在法律上明確績效審計的地位,審計人員在進行審計時才能有法可依。制定績效審計法規體系既是對績效審計工作的規范,也是深化和拓寬績效審計的保證。當前,我國《審計法》、《預算法》、《會計法》之間存在著不銜接、不配套的問題,多數財經法律、法規、規章沒有明確審計機關是執法主體之一。經修訂的《審計法實施條例》雖然增加了績效審計的內容,但尚未突出其重要地位,行業系統的審計監督處于窘境。修改《審計法》,建立我國政府績效審計制度,完善審計法律體系,明確審計機關績效審計職責。進一步建立地勘事業單位績效審計的指標評價體系地勘事業單位績效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需要科學、可行的指標評價體系作為依據。建議:一是參考《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管理暫行辦法》,結合地勘事業單位實際情況及預算、決算,分門別類地建立切合實際、科學可行的可量化的不同層次的項目績效評價標準及行業績效評價指標標準體系。二是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規定及主管部門或單位內部的制度、規定,國家下達的地質勘查項目任務、計劃、預算和有關的技術定額(經濟定額或預算標準來設立地勘事業單位績效審計的指標評價體系)。如:財政預算編制的情況、財政預算內的地勘項目設計任務完成程度與取得地質成果、財政預算內地勘項目主要實物工作量設計任務完成情況、部門事業發展目標實現程度、當年財政撥款結余資金占財政撥款的比重、項目預算完成情況、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情況、政府采購管理等內容進行審計、監督和評價,并在以后的審計實踐中結合實際情況予以動態維護和完善。大力加強地勘事業單位績效審計人才隊伍的建設績效審計事業可持續發展,需要一支高素質、高技術、高專業水平的多領域復合型人才隊伍。目前地勘事業單位審計隊伍的主體是審計、會計人員,其人員結構、業務能力水平等有較大差距,無法滿足績效審計的需要。因此,要以適應審計發展、培養復合型人才為目標,要加強經濟管理、工程技術和計算機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培訓,增強審計人員的工作熟練程度,保持和提高審計人員的責任感,不斷提升審計能力。提高地勘事業單位績效審計工作現代化技術利用的水平和能力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利用現代計算機技術,發揮互聯網作用,注重日常的信息收集、整合,與財政、工商、稅務、銀行等部門建立經常性溝通聯系機制,加強信息數據的綜合分析。及時掌握財政、財稅、財經的新動向和新特點,了解政府和有關部門為加強和規范財政管理制定的政策措施,提高審計人員獲取、處理和傳遞信息的能力,提高綜合分析和判斷問題的能力,提升績效審計的成果。建議通過網絡實行審計工作動態管理和項目跟蹤審計,強化計算機審計運用,提高現代審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