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素養知識范文

時間:2023-12-05 17:32:1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學美術素養知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小學美術素養知識

篇1

關鍵詞:中職院校;美術教學;審美素養;意義;培養措施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115(2014)09-293-1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如今只具備專業知識與技能的人才是很難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上立足的,而既具備專業知識與技能又具有一定綜合能力的人才才是當今社會所需要的。其中,審美能力就是綜合能力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然而,作為社會培養技術型人才的中職院校卻沒有認識到美術教育對學生審美素質培養的重要性,使學生的審美能力一直得不到有效提高,影響了學生的健康發展。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時期,美術教育在中職院校教學中變得越來越重要,其對學生審美素養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一、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素養的意義

作為一種藝術教學,美術教學在中職教育所起到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尤其是對學生審美素養的培養,美術教學可謂功不可沒。首先,美術教學能夠帶給學生美的體驗,激活學生的感官,讓學生從內心深處去理解藝術作品,品味大自然、生活的美,有利于學生審美心理結構的完善。其次,優秀的藝術作品不僅僅體現在優美的線條、獨特的構圖和巧妙的配色上,更體現在作品背后的內涵上,美術課上學生對藝術作品的欣賞,對學生審美鑒賞力的提高有著重要意義。最后,美術課不僅能讓學生掌握美術的知識與技能,而且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利于學生審美創造力的提升。

二、中職院校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素養的培養措施

(一)對美術教學的重要性予以重視與肯定

美術是一種藝術,其中蘊含著無限的美。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美術教學不再只是一種藝術的教學,它在滿足了讓學生懂藝術、欣賞美的教學要求的同時,對學生內在修養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幫助,可以說優質的美術教學對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有著重要作用。因此,中職院校應對美術教學的重要性予以重視與肯定,對美術教學進行合理安排,同時多組織相關的活動,讓充分教師認識到美術教學對學生審美素質培養的重要性,以在美術教學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對美術教學的內容進行完善

教學內容是教師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教學效率的高低有著直接影響。目前,中職院校的美術教學仍然以教材上的理論知識為主,很難讓學生提起學習興趣。針對這一問題,在新課改背景下,中職院校應對美術教學的教學內容進行完善,教師在講授教材上的理論知識的同時,應相應的進行作品展示,用視覺上的沖擊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在進行作品展示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進行作者簡介以及創作背景簡介,并對學生進行適當引導,讓學生開動腦筋,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針對作品說出自己的想法,讓學生通過作品欣賞來提升審美素養。例如,在讓學生欣賞列奧納多?達?芬奇所繪的《蒙娜麗莎》時,教師可先向學生介紹作者達?芬奇以及創作背景,然后讓學生進行賞析,通過欣賞畫中女子優雅的坐姿、微妙的微笑,體會那種端莊、穩重、神秘之美,使學生的情操受到陶冶,做到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與無形之中。

(三)對美術教學的方式進行改進

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進步,中職院校的美術教學應與多媒體技術相聯系。美術教師可以通過展示藝術作品的圖片或者播放素材視頻來刺激學生的感官,將學生帶入藝術的殿堂,讓學生在美術學習的新環境中提升審美情趣。此外,中職美術教師在教學時還應讓學生多畫、多練,讓學生在從模仿到創作的實際操作過程中既體會到了美術作品的產生過程,又建立了自己獨特的審美情趣,審美素養自然會得到提升。

(四)提高美術教師的綜合素質

教師是整個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與引導者,教師素質的高低對教學效果有著直接影響。因此,為了能夠通過美術教學使學生的審美素養得到有效提高,中職院校需要不斷提升美術教師的綜合素質。一方面,學校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在豐富美術教師教學經驗的同時加強教師對審美教育的認識,以讓他們能夠盡快完成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學目標;另一方面,教師要完善對美術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的認識,自覺樹立審美意識,不斷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進而對學生進行美的引導,使學生的審美素養在美術課上得到有效培養。

三、結語

總之,美術教學對學生審美素養的培養有著積極作用。中職院校要想培養出高素質的專業型人才,就必須加強美術教學,通過提高認識、完善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式以及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的方法來加強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素養的培養,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黃雨恒,李森.從高中AP課程看美國的創造性人才培養[J].當代教育科學,2012,(03).

[2]蔡秋琴.淺談“90后”青少年的審美趣味――以佛山市青少年為例[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5).

篇2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育專業;知識結構;能力結構

小學美術教育專業是以培養高素質小學美術教師為目標的綜合型專業。其專業特征一是職業導向明顯,二是帶有很大的綜合性。[1]對小學美術教育專業學生的知識與能力結構的培養,一方面要合理把握美術專業內涵和美術課程結構,另一方面要充分兼顧到學科類課程和小學美術教師職業技能培訓的特點。

一、小學美術教育專業的知識結構

信息社會的發展,需要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綜合的創造性思維方法和熟練掌握本專業技能的藝術教育人才。小學美術教育專業學生的知識結構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教育科學方面的理論知識;(2)美術專業知識和技能;(3)各學科的基礎知識。圍繞這三個方面從以下幾點來思考,可以更好地對學生進行知識結構的培養。

(一)良好的人文素養

無論是美術專業知識還是美術專業技能都只能存在于一定的社會文化環境中,是以人文素養為基礎的。人文素養是指個體掌握的歷史、哲學、文學、宗教、藝術、審美等學科知識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對人類生存充滿深情關懷的意識,人文素養就其核心來說,主要是指人的世界觀與人生觀,以及人文科學中體現出來的以人為本的精神。它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人文學科知識和人文精神。良好的人文素養是由歷史文化和傳統精神熏陶而成的修養和氣質,是融進了自已理解和悟性的認知結構,是對人格心理及人生定位有著巨大影響的“遺傳基因”。[2]

人文知識不等于人文素養,人文知識是指史學、哲學、文學、法學等人文類學科的知識。

(二)較強的創新思維

知識經濟的靈魂是創新,而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搖籃。我國教育的現狀,還是偏重知識傳授而輕過程分析的應試教育,教學方法多是科學主義的理性分析法,受教育者的創新能力還沒有得到較好的開發和培養。

藝術教育具有開發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培養創造性人格的價值,培養小學美術教育專業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形成其創造性人格,這與高校培養人才的目標是相一致的。

創新教育的核心內容是教學方法的運用,它要求教育者在教學中注重創新教育觀,即以培養創新人才為己任的教育觀,它是人本教育觀、素質教育觀和健全的人格教育觀。它不僅要求教育者倡導民主的教學作風,輕松愉快的教學情景,不輕易否定受教育者的思維結果,而且還要注重在校園范圍內營造有利于師生催生創新靈感、激發創新潛能、保持創新活力、涵養創新素質、取得創新成果的文化環境,以及注重激發受教育者的思維為關鍵,注意激發、培養求同思維和求異思維,尤其是批判性思維。

(三)厚實的可持續發展的知識修養

可持續發展是當代社會的新理論和新戰略。創新教育的結果是科技的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而科技的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又有利于促進創新,有利于可持續發展。[3]知識經濟是以智力資源的占有、配置為基礎,以科學技術的知識生產、分配、傳播和使用為支柱,以創造性的人力資源為依托的經濟形態。自然知識和人文知識還要與人文素養和自身能力諸方面和諧發展,才能確保其主體行為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宗旨,并創造出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價值。

對小學美術教育專業學生進行可持續發展的知識修養的教育是以可持續發展價值觀為核心的教育,旨在使每個受教育者形成可持續發展需要的價值觀念、行為和生活方式,進而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廣泛實施可持續發展教育,將會逐步提高教育質量,把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推進到新的歷史階段。(四)豐富的現代教育知識與技術

面對信息社會的挑戰,教育改革速度加快以及新型的教學方式,要求小學美術教育專業學生適應新的教學環境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術素質。現代教育技術,一個支點是教育,一個支點是現代技術,它是先進教育思想與先進科學技術密切結合的產物,并且現代教育技術隨著科學技術和教育思想的發展而不斷充實和豐富新的內容,增加新的內涵。

現代教育技術就是以現代教育思想、理論和方法為基礎,以系統論的觀點為指導,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進行教學,由于具有直觀性、形象性,給人強烈的活動感、立體感等特點,所以能極大地引起受教育者探求知識的熱情和興趣,減少教學過程中的枯燥無味感,充分調動受教育者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的綜合參與,對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小學美術教育專業的能力結構

根據小學美術教育專業的特點,學生的能力結構包括以下五個方面:(1)審美教育能力;(2)組織教學能力;(3)專業活動能力;(4)美術科研能力;(5)獲取信息能力。根據以上五個方面,教師培養他們的能力結構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把審美教育能力的培養放在第一位

席勒說:“若把感性的人變為理性的人,惟一的路徑是使他們成為審美的人。”[4]面對小學美術教育的預備軍,要想他們將來成為審美教育的工作者,必須先使他們成為審美的人。對學生審美教育能力培養的基本任務是:1.敏銳的審美感受能力;2.全面的審美鑒賞能力;3.初步的審美創造能力。而這三種能力的培養是在相應知識建立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把審美知識的傳授與審美能力的培養具體體現在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上。

(二)組織教學能力和專業活動能力的培養是關鍵

組織教學能力的培養不僅僅是教育教學理論和方法的培養,而且還要把兒童心理和生理與兒童美術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在如何科學地對兒童進行美術教育,綜合提高兒童素質上下功夫。

專業活動能力是組織教學能力的前提和基礎,它包含兩個方面:1.了解小學美術教學大綱,研究小學美術知識和技能,具備給兒童傳授知識和指導學習方法的活動能力;2.具備美術專業創造能力。這要求教師在美術必修課、選修課、教育實踐環節中,融入專業活動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備全面的科學教育知識和廣泛的各科基礎知識,具備豐富的美術知識和基本表現技能,并培養學生在教育實踐活動中運用這些知識和技能。

(三)美術科研能力和獲取信息能力的培養是發展的要求

小學美術教育專業培養的學生是將來推動素質教育和時代進步的基礎教育工作者,它必須適應社會發展的步伐,符合時代的要求。由此,小學美術教育專業必須培養具有時代開拓精神和一定科研能力的高素質的小學美術師資。

對學生的美術科研能力的培養要注意兩點:1.對小學美術教育的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科研能力的培養,推動學生將來深化教學各方面的改革;2.對美術學科的科研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藝術創造和藝術思維的提高。

對學生能力結構的培養,也是學生將來從事小學美術教育的需要,同時也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合理知識結構的重要途徑。

總之,對小學美術教育專業學生的知識與能力結構的培養應以培養高素質小學美術教師為目標,以培養他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較強的創新思維、厚實的可持續發展的知識修養和豐富的現代教育知識與技術,以及熟練掌握本專業技能和科研活動能力為任務,使小學美術教育專業學生的知識結構與能力結構能更快更好地適應21世紀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需要。

【參考文獻】

[1]惠中.高等教育體系中小學教育專業建設的思考[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2003,(2).

[2]胡根發.淺議中學教師的人文素養[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6,(11).

篇3

關鍵詞:小學美術;美術課堂;小學生;創造力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1-0165-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1.103

小學美術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必修課程,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僅是對小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渠道,也是培養小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關鍵,為小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傳統的小學美術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很多人都認為小學美術是很容易學的,只要跟著美術教材的示范進行描繪即可,美術教師不必懂太多的美術專業知識和技能。還有一些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中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只注重小學生的課堂秩序和教學目標是否完成,忽視對小學生美術素養的培養,也間接地使小學生仍然處于“涂鴉階段”。因此,如何發揮引導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激發小學生的創造力,就成為小學美術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一、 創設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創造興趣

小學美術教師要善于創設具有童趣和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充分展示美術課程的特點和優勢,讓小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學到更多的美術知識,從而培養小學生的創造興趣,促進他們積極地參與到美術課堂。同時,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有助于小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地進行思考和探究,找到學習美術的樂趣。在創設情境時,小學美術教師需要遵循以下幾點:首先,必須要尊重小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小學生提供展示的平臺,讓小學生可以在公平公正的美術課堂中學習和成長。其次,必須要積極開展師生互動交流,與小學生做朋友,讓小學生可以打開心扉,跟隨美術教師學習美術知識。最后,必須要鼓勵小學生進行提問和反思,找到自己在美術繪畫中的不足之處,從而積極進行改進,讓小學生能夠真正地融入到美術課堂。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小學生擁有了創造興趣,才能夠發揮創新能力,創作出一幅幅優秀的美術作品,逐漸養成終身學習的意識。

二、 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鍛煉審美意識

小學美術教師應該充分掌握每個小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實際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美術教學,鍛煉小學生的審美意識,活躍美術課堂氛圍,提高小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兒童繪畫有著很多共性的地方,比如繪畫較為夸張,喜歡鮮明的色彩;主觀性強烈,不受繪畫對象的限制。因此,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根據小學生的個性特點來制定教學方案,規范小學生的繪畫習慣,讓小學生在繪畫中提高審美能力。比如,在教小學生畫太陽時,我先給小學生在黑板上畫出各種造型的太陽范畫,并給小學生講解怎樣能把太陽畫出個性和趣味。可以把太陽擬人化,變成發著光的慈祥老人,也可以變成美麗的小姑娘等。我還告訴學生可以從四季的特點來畫太陽:春天的太陽光芒是枝條,夏天的太陽光芒是火焰,秋天的太陽光芒是果實,冬天的太陽光芒是糖葫蘆等。這種以各式各樣的圖案化的形式來表現太陽,更加符合小學生的認知,也有利于激發小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欣賞美術作品,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

在美術教學中,小學美術教師要經常開展美術作品欣賞課,讓小學生欣賞一些具有啟發性和引導性的美術作品,從而形成獨特的審美感受,增強自己繪畫的信心和決心,并且提高創作才能。同時,在欣賞美術作品時,還有利于激發小學生的創作靈感,鼓勵小學生對美術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在班級中開展交流活動。而且,小學美術教師還可以帶領小學生到博物館或者美術展覽館去參觀,接觸到更多的優秀美術作品,增強自己的美術素養。值得注意的是,小學美術教師在選擇美術欣賞作品時要從小學生的實際出發,選擇貼近小學生實際水平的作品,避免選擇過于抽象的藝術作品,防止對小學生的思維造成困擾。比如可以欣賞齊白石的群蝦,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等。在美術作品欣賞過程中,小學美術教師要善于引導小學生讀名畫、賞名畫,從而拓寬小學生的視野,陶冶小學生的情操,提升小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創新能力。

四、 勇于實踐創新,提高對美術喜愛程度

小學生的社會經驗少,實踐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小學美術教師要經常開展美術實踐活動,教授小學生的美術繪畫技巧,提高小學生對美術的喜愛程度。通過美術實踐,不僅能夠鞏固小學生的美術理論知識,還能夠增強小學生的操作能力,讓小學生找到學習美術的方向。小學美術教師必須要堅信每個小學生都具有學習美術的能力,并都具備不同的潛質。教師還要面向全體小學生,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他們,促進小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發展。比如講冀教版小學美術《化裝舞會》時,這節課的教學相比以前做頭飾和面具等更具有人性化,而且增加了服裝和背景的設計,讓小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我鼓勵小學生自己去選擇服裝、設計海報和背景,并且讓小學生自主選擇化裝舞會的音樂等。我則對學生進行及時的指導和幫助。最后全班在一起進行聯歡、表演。表演完后,可以互相談談體會和感受。通過這次化裝舞會,可以引導小學生大膽地表現自己,培養他們的團隊協作精神。

五、 運用多媒體技術,增強美術活動情趣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普及,給小學美術教學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小學美術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增強小學生的美術活動情趣,培養小學生的創造力,拓寬小學生的美術知識面,鼓勵小學生進行探究。比如在講冀教版小學美術《我們的節日》一課時,本課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探究性、綜合性的美術活動靈活運用已有知識完成小組設定的目標,認識美術與生活之間的密切關系,發展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探究中體驗愉悅與成功感,在創作中體驗想象的大膽與自由。在教學時我首先通過多媒體教學課件給小學生展示了一組與節日有關的圖片,讓小學生欣賞節日的盛況。然后,我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主題:“我們是怎樣慶祝六一兒童節的?”讓小學生分組討論慶祝節日的方法,最終每個小組選擇一名小學生進行總結發言。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使小學美術課堂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小學生也更加喜愛美術課,可以發揮創造力去設計各種各樣的活動道具。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美術學;人才培養;問題研究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國家基礎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斷加大,地方本科院校的學科建設和教育教學出現許多實際問題,大學教育改革逐漸被提到重要的日程上來。21世紀需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如何培養人才,這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就美術學科而言地方本科院校美術學專業是為國家培養基礎美術教育人才的重要基地和搖籃,多年來為社會培養和輸送了大批優秀的基礎美術教育人才,但是,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地方本科院校美術學專業的人才培養這些年也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

一、美術學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分析

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現有的地方本科院美術學專業本科培養方案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人才培養過分強調學科自身的獨立性,但缺乏教育目標的針對性

地方本科院校美術學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中小學美術師資,中小學基礎美術教育不是專業美術教育,屬于普通美術教育,與專業美術教育有著本質的區別。基礎美術教育,能夠提高學生對美的認識能力、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創造能力,它所包含的內容應該有利于中小學生未來的教育成長和身心健康發展。地方本科院校美術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在課程設置上與西方教育發達國家相比,教育教學方面的課程所占比例嚴重偏小,專業技能課過多,只注重了專業課的培養,而輕視了對學生的教學能力培養,失去了其“師范性”的特征,大學階段不注重對藝術理論、文學等基礎課程的培養與學習,勢必會造成學生教育教學能力、藝術鑒別能力和文化素養嚴重不足等現象。

(二)現行的美術學人才培養模式與中小學美術教學實踐相脫節

大多數地方本科院校美術學專業在教學模式上采用2+2或1+3的教學模式,就是前兩年普修美術基礎課,后兩年分方向學習專業課程,在大學第四學期根據學生的學習意愿,分為國畫、油畫、版畫或雕塑等專業方向,這種分方向教學的模式有利于學生對自己所選的專業進行縱深的學習與發展,與專業美術院校的繪畫類專業教學非常一致,這更有利于學生對專業課的學習,但并不利于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

(三)教師的教學觀念沒有轉變,不能夠與中小學新的課程標準要求相一致

盡管大多數地方本科院校美術學專業人才方案,在近幾年也都進行了重新修訂,增加了橫向學科的一些課程,也增加了教育理論與技能課程的課時比重,但是經過近幾年的教學實踐,效果并不理想,這與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有直接關系。美術專業教師大多畢業于省國內專業美術院校或老本科院校,這些學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基本上都是按照專業美院的模式進行課程教學的,注重美術學科本位的專業教學,他們接受的都是專業美術教育,對培養中小學美術師資這一目標理解甚少。

二、美術學專業人才培養對策研究

(一)加強美術學專業人文素養教育,進一步明確其師范性的專業特點和培養目標

美術學專業是高等院校一個以培養中小學美術師資為目標的專業,是一種培養教師職業的教育。它與普通美術教育和專業美術教育有著根本的區別,其“師范性”是美術教育的本質所在。

在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的今天,在中小學美術教育實踐過程中,怎能做到即能完成美術技藝的傳授,又能實現美術的教育功能,是培養中小學美術教師的高校美術學專業的教育者要思考的一個問題。筆者認為只有突出美術學專業的師范性,才能使美術學專業脫離單純追求美術專業課程教學的應試教育模式,回歸到素質教育模式上來。素質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多方面在不同的教育階段共同努力才能實現,以培養中小學美術教師的高校美術學專業在整個系統中處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高校美術學專業學生親身經歷了素質教育,在素質教育中得到受益,他們才會在今后的工作崗位上去實施素質教育。所以,高校美術專業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必須突出其師范性,加強人文素質教育,才能培養出合格的中小學美術教師。

(二)加強美術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中小學美術教學實踐的聯系

高等院校美術學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中小學美術教師,中小學美術教師需要具備什么樣的基本素質,中小學美術課程的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都與高校美術學專業的人才培養有著直接的聯系,高校的人才培養不能脫離培養對象的實際工作需求,而盲目地偏離培養目標要求地開展教學。

1.學習新課程標準,掌握中小學美術教學的新變化

隨著《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的相繼出臺,中小美術教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在國家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美術教育在提高與完善人的素質方面所具有的獨特作用。新的課程標準充分體現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體現課程設置的基礎性、靈活性、時代性、綜合性、多樣性的特征。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教師由美術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者,轉變為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的引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與學的過程中起到主導作用。中小學美術教師的角色轉變對培養中小學美術教師的高校美術學專業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美術學專業的教育工作者,要全面學習中小學美術課程標準的新內容,認真體會標準的新變化、新要求,才能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的中小學美術教育人才,才能推進、落實義務教育階段全面實現素質教育。

2.改“一專”為“多能”的培養模式,加強美術史論的學習

“一專”的教學模式,要求學生掌握一個畫種的知識與技能,這種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就是,如果學生選擇了國畫方向,那么他在油畫或其它畫種方面了解得就很少,這又不符合中小學美術教學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新課標要求中小學美術課程設置具有綜合性和多樣性,那么只掌握一個繪畫門類的知識與技能的美術學生是不能夠勝任現在的中小學美術教學的。根據培養對象崗位需求的變化,我們必須改變現在“一專”的教學模式為“多能”的教學模式,在大學四內不再分專業方向教學,要求學生統修所有專業課程,增強學生對專業綜合知識的學習與掌握。

提高美術學專業學生對美術史論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完善美術史論教學環節,關注現當代藝術發展,是現今美術學專業人才培養改革的途徑之一。對于美術學專業學生來說,在學習美術專業知識與技能過程中,學習美術史論知識同學習專業繪畫技法同樣重要。美術學專業學生只有全面地學習中西方美術史,對國內外美術發展有個清晰的認識,才能使自己具備更廣闊的藝術視角和準確的審美判斷能力,在將來的中小學普通美術教育過程中,才能正確引導學生對社會上發生的美術現象有一個準確的認識和判斷。改“一專”為“多能”的培養模式,加強美術史論的學習,完善美術史論教學各環節,強化對現當代藝術發展的認識,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美術理論素養。

3.結合地方文化特色,豐富課程設置,加強學生對本土本民族美術資源的學習

美術教育是一種文化教育,我們要在美術教育過程中實現對學生文化觀的教育,培養學生的多元文化認同觀,從多元文化的角度看待各種文化現象,保護文化生態的多樣性,這對文化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基礎美術教育作為審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在繼承和發揚本國藝術傳統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培養中小學基礎美術教育工作者的地方高校美術學專業,在繼承和發揚本地區藝術傳統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對民間美術的介紹較少,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間美術介紹的也十分有限,在地方本科美術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增設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間美術相關課程是十分必要的,如河南省浚縣的“泥咕咕”、淮陽的“泥狗狗”、滑縣的“秦氏絹藝”、朱仙鎮的“木版年畫”、舞陽的“農民畫”等,加強學生對本地區民間美術的學習與了解,有助于在基礎教育中開展具有民族特色的美術教育,有助于廣大青少年了解、掌握珍貴的民族文化藝術的內涵,增強民族文化涵養,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

4.加強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課程的教學與管理

美術學專業的師范性決定了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應該把教育理論、教育技能與美術專業知識和技能放在同等重要的教學地位。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更加注重對學生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培養,忽視了對教育理論和技能的培養,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美術專業課程課時系數所占比例較大,教育理論課時系數比例偏小,縱觀先進的國家和地區,在師范美術教育中,把教育理論課程放在專業必修課的重要位置,課時比重與美術專業課相當。對教育理論教育技能的學習是提升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對美術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學習能夠夯實專業基礎,只有掌握科學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具備堅實的專業文化基礎知識,才能符合未來的基礎美術教育要求。

出臺有效的教育實踐環節考評管理辦法,加強各個實習環節的監督管理,培養專職的教育實習指導教師,在校內教育實習階段邀請中小學教學經驗豐富教學名師,為實習生進行課堂觀摩教學,才能提高教育實踐環節的教學質量和水平,才能不偏離中小學美術教學實際。

(三)加強任課教師的崗前和崗后培訓

篇5

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基礎和前提,例如水資源,如果地球上沒有水,也就沒有繁花似錦的世界,更沒有人類幾百萬年繁衍生息的美好景象。小學美術教育就像一個社會的小縮影,如果缺乏學習資源,那美術教育也就沒有存在的理由和條件,學生的美術學習和審美教育也無從說起。因此,為小學生提供充足、適切、有趣以及學生終身適用的學習資源,對于實現小學美術課程設置的價值歸宿,以及小學美術教學的有效性都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當前的小學美術學習資源開發卻面臨著諸多困境,如以教材為中心和本位的小學美術學習資源觀念仍舊留存于美術課堂,磨滅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阻礙了學生獲得全面發展的內質追訴;又如學習資源供給的片面、糅雜,小學美術學習資源包括自然與人文資源、社會生活資源以及網絡虛擬資源等各種龐大的資源體系,由于部分教師的美術專業化水平較低以及教學懈怠等問題的存在,導致有些小學美術教師取材隨意,應付了事等。所以,如何加強小學美術學習資源的開發、整合和利用就成為業內人士探討的重點。

一、教材資源:注重整合與重組

教材一般是經過專家、一線教師以及教育管理者的精心探索、研究、試點和推廣而制作出來的,可供學生基本完成教學目標的內容設置。小學美術教材編排不僅遵循了美術新課標所指向的價值追求,而且內容設置也較為科學,小學美術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小學美術教材資源,幫助學生從中汲取直接的營養成分,為構建自身完美的美術素養和審美基調奠定基礎。

需要注意的是,小學美術教材不管如何精美,畢竟更新換代較慢、內容有限,而且學生的獨特性和差異性也難以保證教材能夠適用于每一個學生的美術學習需求,這就要求小學美術教師要對教材進行二度開發,對教材內容進行時代性的更新,基于學生的興趣點對其中的插圖和范本進行重新創制。

還需明確的是,小學美術課程的教學目標是為了努力促進每一個學生在審美、繪畫、創作以及美術學識等方面的全面發展,教材的開發應當充分考慮到方方面面的資源和素材,進行跨學科的交互利用,不斷實現學科資源的重組與整合。以“粉印紙板畫”的教授為例,要讓學生明白粉印紙板畫“可以反復拓印出多幅作品”的基本特征,教師必須帶動學生對“粉印紙板畫”的概念、特征以及利用“小鳥繪畫”案例對粉印紙板畫的繪畫手法和技巧進行深入的學習和實踐,這種知識性與實踐性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應當結合語文學科的文本教學方法,利用惟妙惟肖的講授和演示向學生展示知識的本質概念和特征。

二、學生本體:尊重個性和需求

物質資源是最基本的資源條件,小學美術課程要達到審美教育的目的,要具有培養學生美術素養和繪畫手法的功能,首先,必須保證小學生學習美術的基礎材料供給完善,如作畫所需的紙張、畫筆、涂料、泥工工具及材料、繪畫工具及材料、場所以及計算機輔助學習軟件等,并能夠為學生的美術知識技能學習、美術作品賞析、美術創作過程、美術交流等創設一個生動、和諧、有趣的情境。例如,在學習“水墨畫動物”一課時,師生準備的學習資源應當至少包括水墨工具、洗筆工具、毛毯或報紙、宣紙、毛筆、范作、多媒體課件或素材等。

其次,美術作為一種藝術教育形式,不僅追求理性價值主義的張揚,而且更加主張學生感性思維和意識的揮灑,美術知識、美術技能是可量化、可顯露、可測量的理性價值,而由于學生藝術智能組合的差異性存在,學生在美術個性、意識、興趣上對學習資源的形式、種類、刺激強度等都有不同的要求,且學生自身也可根據自己的個性取向而有意識地選取符合自身需求的美術資源,因此,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種類齊全、形式多樣、生動有趣且豐富多彩的美術學習資源,并注重加強對學生選取美術資源的引導、幫助和教育,才能保證學生接受到自身喜愛且有價值的美術學習資源。

三、生活窗口:多維發掘與運用

實踐性和生活性是小學美術課程的兩個基本特征,小學美術學習資源的開發必須回歸這兩個基本點位上。首先,美術學習資源的利用并非憑空而來,也并非一個自動化生成過程,這需要小學生在實踐中有意識地獲取、辨別、篩選、加工、利用和再創造,這樣才能為自己的美術學習和美術實踐提供永不衰減的資源動力。例如,在學習“詩配畫”這一課時,為了培養學生感知詩配畫的意境之美,引導學生對詩進行美的配畫,就必須讓學生參與到詩配畫的實踐中去,在實踐中欣賞和感知詩配畫的手法、技巧和意境,領會詩配畫所需要的基本資源條件,在自身繪畫實踐中有意識地進行預先準備。

篇6

1小學美術教學的現狀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繁榮發展,美術教育逐漸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但是,由于許多學習不重視美術教學,使得美術教學的整體質量較低。美術教育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許多小學美術教師只注重講解理論知識和繪畫技巧,沒有深入挖掘美術教育的內涵,致使學生的文化素養不高[2]。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很多小學美術教師一味采用模仿教學的方式,訓練學生的繪畫能力,忽視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讓學生通過模仿的方式,掌握會繪畫技巧,沒有為學生提供展示內心情感、展示個性的機會,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進而降低了美術教學的效率。

2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策略

2.1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

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愛玩愛鬧的天性,在教學過程中,小學美術教師和應該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以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小學美術教師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畫出自己所看到的事物,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在繪畫過程中,小學美術教師可以適當引導,讓學生自由地運用顏色、線條等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另外,在作品評價方面,小學美術教師應該從小學生的角度出發,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適當鼓勵小學生的表現,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自信心,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2.2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新是藝術發展的動力,任何藝術形式的發展和進步都離不開創新,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小學美術教師應該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不斷提高小學生的創新能力,以推動美術藝術的進步。小學生的心理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善于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在教學中,小學美術教師應該大力挖掘學生的潛力,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以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能力[3]。

2.3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

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小學美術教師應該尊重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鼓勵學生大膽表現自我、展示個性,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小學美術教師應該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征,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2.4提高美術教學的質量

美術創作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實踐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小學美術教師應該適當引導學生進行創作,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和想象能力,以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例如,在教學活動中,小學美術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蘋果、梨、桃子、香蕉等的水果的形狀,引導學生結合實物,畫出這些水果,以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4]。同時,在信息技術水平迅速發展的今天,小學美術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直觀、具體的展示美術作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提高美術教學的有效性。

篇7

【關鍵詞】美術教學;小學;問題對策

美術教育是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關鍵一環,提高美術教學的課堂效率成為備受美術教育工作者關注的話題。小學美術教育不同于專業的課程教學,對于小學學術教學而言,其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小學生的審美情趣,而對學生的專業素質和能力要求相對較低。但是受到眾多因素影響,小學美術整體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從小學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入手進行研究,依據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希望能夠提高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一、小學美術教學的現狀分析

1.對小學美術教學不夠重視

雖然小學美術課程成為小學課程設置中必不可少的學科,但是由于受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很多學校和學生家長把重要的精力放在語文、數學等專業課程的學習上,比較看重孩子的語數外等學科的成績,對于美術教學的重要性缺少應有的認識。其實美術能夠激發學生的藝術情感,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操,這對于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提高小學美術教學的效果必須首先徹底轉變不正確的思想觀念。

2.小學美術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問題

(1)教學內容方面。教學內容的豐富與否,直接影響著美術課的教學質量。目前小學美術課的教材主要有“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究”四個方面。很多美術教學反映教材內容偏雜、偏難,小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難。而且小學美術教材上,每一課都只有幾張插圖,其他的內容都比較少,有些經驗欠缺的教師就照本宣科,沒有主動拓展教學內容。

(2)教學方法方面。小學美術課常用的教學方法包括講授法、觀察法、討論法、游戲法、演示法,等等。筆者對我市小學美術教師進行了訪談,結果發現80%的教師都主要采用講授法,只有10%的教師并用講授法與討論法,還有10%左右經驗豐富的教師能夠采用更多的教學方法來調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中國古代名畫――清明上河圖》一課,有的教師講述了作者、作品內容、藝術特色,然后讓學生討論這幅廁,小學生既聽不明白。也不知道如何切題討論。

(3)教學手段方面。新課標強調教師應以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增強學生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象能力。小學美術課需要的教學手段包括教學掛圖、電視機、投影儀,以及多媒體設備等。然而筆者在調查中發現,小學美術教師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率并不高,一方面是因為不能熟練駕馭未能發揮其優勢,另一方面是前期準備工作復雜,很多教師嫌麻煩而不愿意使用。

3.小學美術教學沒有貼近現實生活

眾所周知,藝術源于生活。而美術作為一種藝術,更離不開生活。只有從現實生活中尋找靈感,培養學生發現美的眼睛,才有利于學生美術素養的提高。從小學美術教學的發展現狀來看,美術教學與現實生活偏離太遠。有的美術教師錯誤的認為給學生介紹些世界級的美術作品能夠提升學生審美意識,其實,幫助學生發掘生活經驗,在現實生活大講堂中去感受美、體會美,更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而且能夠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

二、提高小學美術教學質量的對策研究

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在學生的認知范圍內進行知識的拓展和延伸,充分運用多種教育工具和手段增強美術教學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不斷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和綜合能力。

1.美術教師要不斷培養小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處于特殊的年齡階段,自制能力不強,好奇心很重,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多種途徑和方法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采用游戲教學、郊外寫生等教學活動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講述“色彩的和諧”知識時,教師可以給帶領學生們做游戲:準備多支試管,然后選用三個基色――紅、綠、藍,進行現場的顏色調配,學生們通過觀看這三者的不同組合呈現的不同美麗色彩,就會產生好奇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調制自己喜歡的顏色,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能夠加深對于色彩的理解。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欣賞羅斯科的《紅黃橙》,引導學生進行不同色塊的調配。這樣,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會了色彩的調制,使課堂教學效果大大提高。

2.教師要增強美術教學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要想講好一堂課,就需要教師做足充分的準備工作,美術教學也不例外。教師應該深入的研究教學大綱,明確美術教學的課程要求,然后結合學生的基礎和能力制定教學內容。美術課程的知識點較為分散、凌亂,這需要教師閱讀和查閱相關資料,對于知識點進行拓展,并且做好知識點的銜接。做好充足準備之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做好積極引導,發掘學生潛在的藝術細胞,吸引學生參與到教學環節中。例如,在講述“鳥語花香”課程時,教師要搜集各種美麗的自然景物圖片和繪畫作品,播放優美的、具有意境的音樂,使學生頭腦中構設出美好圖景,然后教師通過藝術作品,給予學生講述作者是采用何種手段勾勒出如此美麗的畫卷的,這樣學生能夠真切地感受到美術的藝術氣息。

3.進行美術教學方式方法的調整與優化

新課改自從實施以來,對于小學美術教學提出了新要求,在培養學生專業知識的基礎上,要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人文素養。然而,小學美術教學工作中仍舊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了教學目標的實現。小學生的觀察能力、創造能力有限,而教師不能夠真切感受到孩子眼中的世界,師生間缺少有效的交流和溝通,教師眼中的藝術品不能夠真正熏陶和感染學生,這就需要調整教學方式,教師要變換角色,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欣賞周圍的世界。不斷引導學生進行深層的藝術欣賞和剖析,使學生的藝術情感得以激發。

4.采用綜合有效的教學評價模式

科學有效的教學評價模式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可以引用綜合的教學評價模式,實行師生互評、生生互評以及學生自評等模式。在進行學生作品展示的時候,要盡可能進行全面的展示,不能只展示某些學生的作品,這樣不利于學生興趣的培養和全體學生的進步。學生的作品通常是學生思維的展示,教師要尊重每位學生的作品,并且通過不同的評價模式對于作品進行合理評價,學生也可以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講述,通過相互間的交流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審美能力。

總之,作為小學美術教師,我們要積極了解小學美術教學的現狀,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深入地思考,聚精會神致力于提高小學美術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孫芳.談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新課程?小學,2011,(11):117-118

篇8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育;教學目的;相關講授問題;創造性教育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質教育已經成為小學教育的主流。小學美術教育也以素質教育教學為方向,開始全方位轉變。社會的日益發展,現代化程度的不斷提升,這一切都需要人才從小培養教育。單憑以往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創造性思維方式和教育手段,成為小學美術教學中重點提倡運用的學習方式。小學美術與其他科目一樣,也需要小學生具有很好的觀察應變和理解能力,培養學生美術興趣和繪畫技能,成為現代小學美術教學的目標和方向。

一、創造性教學目標及特點

小學美術教學雖然知識較淺,但所涉獵的教學內容比較廣泛,同時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德育教育的滲透也至關重要,要讓學生在學知過程中,深入了解美術藝術,不斷增強知識與素質的自我更新和完善,就要通過美術藝術讓學生懂得欣賞、掌握技能,從學習中提高自身素質。新形勢下的教育方式要求學生以自由開放的思想方式進行學習,不被教條形式所約束,這種學習方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通過接觸美術及美術作品來培養發現藝術美感,還能以此激發學生探索美術學習的興趣。正是由于這種因素,小學美術教育更加注重開拓性教學方式,通過開展相關教學活動,激發小學生對美術學習興趣,以各自對美術的理解和體會來學習美術,從而培養小學生在思維上的靈動性和創新性,改變以往沉悶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獨立健全的人格。

二、當前小學美術課存在的問題

當前小學美術教學存在的問題有:模式化教學和沒有認真引領學生思維進行授課。模式化教學是教師在教學中,按照教學大綱進行講解,一切新知識都已模式化,死搬硬套的進行傳授。這樣的授課形式,根本引不起學生學習美術興趣。對小學生的興趣點和認真程度沒有進行充分了解,只是以完成美術教學而教學的方式,這樣的授課學生根本不喜歡。其教條主義式教學,難以讓學生在思維和美術創作上有所體現,也為學生的學習進步設置了障礙。當前的小學美術課教育,已經從應試轉變為素質教育,提高小學生美術素養和語言知識的表達,才是小學生學習美術課的重點。教師對所教美術只是將教學內容進行細致描述,而忽略了小學生對美術有關自己獨特的個性追求和表達方法。在學生眼里,不同事物都有其不同個性,學生對這些事物的感知也各不相同。美術課不但要教會學生美術基本功,同時也要培養學生對事物產生獨特的心靈解讀。學生只有達到這種效果,才能發揮自由想象的空間了,產生獨創性。在這里教師不要限制學生思想行動的發揮,要讓他們展開想象的空間,如果老師只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的教學思路去做,不考慮學生的思想和理解效果,最后的結果就是教出一群沒有特點,同一形式水平的學生。

三、小學美術教育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方式

1.小學美術教育應對小學生進行自主創作性教育培養 這需要小學生徹底擺脫模式化形式學習,在自由的美學環境中感受生活和藝術美。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教師通過這種以美育來帶動美術教學的教育形式,要自身重視這種教學方式,深挖教材,能根據學生特點有選擇地進行相關美育教學。再者,美術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應以引導者身份,對學生進行適當點撥,可以指點學生美術基礎知識上的不足,對學生的獨特創作思路及時給予表揚,從而提升學生對美的感性認識和興趣。學生學習美術,首先要掌握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只有這樣,小學生才能在學習美術上,有能力創新和拓寬創作思路。但這種知識一定要循序漸進地進行,讓學生能夠從抽象的美術思維中得到理解和認知,能熟練掌握美術繪畫和藝術鑒賞的基礎知識。在此基礎上,加強學生在這方面的基礎訓練,讓學生在反復磨練中懂得美術基本技能。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耐心指導學生細心觀察、啟發想象、延伸思維,以使學生能盡快地掌握基礎知識并能獨立作畫。

篇9

在傳統的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往往會采用填鴨式教學方法,即教師講、學生聽,這種教學方法極大程度的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導致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得不到發揮,然而將嘗試教學法應用在小學美術教學中,不僅能夠發揮美術課以練為主的學科特點,也能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促進小學美術教學的改革和發展。

1.嘗試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意義及優勢

1.1 嘗試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意義。傳統的小學美術教學方式,教師過多的將自己作為教學主體,在教學過程中長期使用填鴨式教學方式,導致學生無法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然而將嘗試教學法應用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能夠改善傳統教學方式的弊端,在教學中將教師與學生的位置進行互換,真正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而教師只作為引導作用。這樣一來,不僅能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繪畫技巧和知識,也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學生能夠大膽嘗試,勇于創新。

1.2 嘗試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優勢

1.2.1 小學美術教學必須根據教材內容開展教學活動,而嘗試教學法是由教師作為引導,讓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方式,因此能夠更好地融入教材內容,為美術課堂增添一些趣味性。

1.2.2 小學美術教學具有一定的發散性,原因在于小學美術教學注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而嘗試教學法能夠在滿足這個教學要求的同時,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畫出自己喜歡的內容。

1.2.3 小學美術教學需要通過美術教學活動來提高學生的美育素養,嘗試教學法能夠讓學生在嘗試練習中,逐漸掌握美術知識和技巧,讓美術課堂成為學生交流的殿堂。

2.嘗試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教學的實踐策略

2.1 先嘗試后指導。先嘗試后指導是嘗試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主要應用方式,是指讓學生根據教學布置的教學任務自主學習和嘗試,而教師只作為引導作用,對學生的嘗試過程加以指導。小學美術教學強調以練習為主,嘗試教學法更能滿足這一要求,并且能夠提高小學美術課堂教學質量,例如:在講授如何繪畫正方體時,教師可以先不講授繪畫方式和技巧,讓學生自己對正方體進行觀察并嘗試著開始繪畫,教師只在學生嘗試的過程中,對學生的筆法進行適當指導,這樣一來,就能充分的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的想象力得到鍛煉。

2.2 先練習后講解。先練習后講解是指小學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讓學生根據自己布置的教學任務先自己練習和認識,然后教師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加以指導,最后再對這些知識進行講解,這種方式能夠很好地解決小學生的依賴心理,讓學生發揮自己的腦筋,對美術知識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并且能夠在掌握繪畫技巧的同時,達到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

2.3 先自學后教授。將嘗試教學法應用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是為了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教師需要注重嘗試教學法中的先自學后教授,讓學生先對教學內容進行自學,等到學生對教學內容有一定的熟悉度和了解度時,再由教師進行教授,這種形式既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講學生學的形式,也能讓學生憑借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繪畫出自己想要的美術作品。

2.4 先理論后實踐。嘗試教學法中的先理論后實踐,其實就是指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應先將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美術理論知識及技巧告知學生,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有著初步的認識,最后指導學生在繪畫的過程中,將這些理論知識和技巧實際繪畫結合起來,就能提高學生的美術運用能力。例如:教師在講授完色彩的理論知識后,可以讓學生根據教師所講的內容,以及自己平時對色彩的了解,畫出一副合理的、與學校操場有關的圖畫,這樣一來,能夠幫助學生鞏固新知識,還能讓學生知道如何運用新知識。

篇10

關鍵詞: 小學美術 創新教學 教學管理 策略探討

一、引言

創新是一個國家屹立于世界前列的重要基礎,是一個民族發展和進步的重要保障。創新性素養是衡量人才核心素質的一項重要指標,創新素養的激發與培育是新課程標準教學改革所倡導的重要內容之一。小學美術新課程標準教學理念強調指出,廣大小學美術教師在引領學生進行課堂教學實踐活動的過程中,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為出發點、立足點和落腳點,積極引導學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美術基礎知識和美術創作基礎技能,引領他們進行美術作品欣賞,注重引導他們以創新的視角觀察,以創新的思維剖析。在引領他們進行美術作品創作過程中,要注重引導他們以創新的手法進行創作,不斷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培育他們的創新素養,從而不斷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不斷激發和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能力,為他們未來的健康成長和全面協調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注重滲透課堂教學以創新理念

小學美術新課程標準強調指出,廣大小學美術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美術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切實發揮自身在教學過程中的指導與協助作用,牢牢把握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切實以素質教育和能力教學為立足點和落腳點,加強創新理念的滲透,加強自身教學理念的創新和教學方法的創新,積極改革傳統的效率低下、模式陳舊的“灌輸式”“填鴨式”“獨角戲”式的教學模式,自覺地將具有現代氣息的教育觀念、素質教育理念和能力教學思維融入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通過凸顯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作用,啟迪和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因此,教師在引領學生開展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之前,要切實加強對教學內容的分析研究,加強對學生性格特點和實際學習能力的分析研究,緊緊瞄準課堂教學的理論教學目標、實踐教學目標與情感教學目標等多維教學目標,從而在各個維度上都滲透創新理念。

例如,我曾在某次美術課中引領學生對“漂亮的房間”這一美術作品進行欣賞與模擬繪畫時,以注重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為教學思維指導,提出:“這個作品,你們感覺美不美?”“作品的美術體現在哪些方向?”“作品中的房子有什么特點?”“同學們自身家里的房間是一個什么樣的特點?”“你覺得家具、物品應該如何擺放顯得更具和諧美?”“如何讓讓室內的色彩協調起來?”……如此,讓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激發,讓他們以關注日常生活細節為創新思維的切入點,凸顯他們學習的主體性,放飛他們的想象,對漂亮、美麗的房間創新地感受,由此獲得創新思維能力的提升。

三、注重滲透課堂創新美術教學方法

創新思維和創新認識從根源和潛在潛能說,每位學生都具有非常深厚的潛能,只需求教師引入適當的手段或手法,對他們潛藏或處理沉睡狀態的創新元素加以激發、開發和利用,便可以瞬間得以激發和釋放。國外一著名教育學心理學家所做的“摘蘋果實驗”便是一印證,他故意將成熟的大蘋果置于來往行人較多的某樹枝上,其高度處理在人們跳躍之后摘不到的位置,然后躲藏于某個位置進行觀察,發現很多人都曾驚喜地發出了蘋果,然后試圖跳躍著將其摘取,可是很多人通常跳躍著嘗試多次失敗之后走了,有兩個人經過該處,發現以后也嘗試著跳躍摘取失敗后,其中一個人說不行得創新方式才行,于是他們發現接近蘋果之處有一個很好的攀爬點,從那可以非常輕易地摘取到,于是他們成功了。這個實驗充分表明人的創新能力與素質是需要激發的,同樣在小學美術中創新思維與能力也需要激發,教師要注重滲透課堂創新美術教學方法。

例如,我曾經引領學生就“春天的色彩”進行美術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一改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模式,并不以繪畫為主題開展課堂導入,而是通過多媒體播放一段“春天在哪里”的樂曲為引入,大大提升課堂教學參與率,接著我提問:“孩子們,春天來了,你們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我們的生活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春天為大自然披上了哪些色彩呢?”……很快充分調動起課堂教學氛圍,孩子們迅速開動腦筋、打開思維,七嘴八舌地回答道:“春天來了,燕子來了。”“大地蘇醒了。”“小草發芽了。”“大地變綠了。”“柳樹也發芽了。”等等,促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有效激發,達到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四、注重滲透課堂創新美術評價機制

課堂教學評價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的重要手段,創新性評價機制有助于激發和培育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創新美術素養。我多年來的教學實踐經驗也表明,創新美術評價機制,對提高學生的創新素養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教師可以在每一次美術課堂教學結束之前的三到五分鐘的時間內,引導學生回顧當次課所學習的內容,創新地組織美術評價活動,可以讓學生自己評價,還可以讓其他學生點評,由此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得到激發、培育和不斷發展。

五、結語

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激發和培育,是新課標倡導的重要教學理念,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有助于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美術素養。創新,注入小學美術課堂以靈性與活力,讓學生得到全面成長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