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歷史虛無主義范文
時間:2023-12-04 18:02: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大學生歷史虛無主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民族自豪 自信心 民族虛無主義 盲目排外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民族自豪感,是一個民族對自己生活國度的自然環境、偉大成就和歷史文化語言傳統等無比熱愛而產生的光榮感,是一個民族在其前進道路上,依靠自己的力量,戰勝困難,創造美好未來,使自己的祖國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種堅定信念。培養民族自豪感,能夠增強民族認同感和自尊精神,也能增強民族的自信與自強精神。歷史與現實都證明,一個國家與民族取得的成就越輝煌,這個國家與民族每一個人的認同感就越強,他們的愛國心與凝聚力就越強。反過來,當一個民族人感到恥辱與落后的事情越多時,這個民族人的認同感和凝聚力就會越低。我們中華民族近代百年恥辱,以及現當代一些腐敗落后的人與事會一定程度上降低民族自豪感,像時期漢奸比侵略軍還多以及現在的崇洋、國家感淡薄等現象都是這種影響的結果。所以,在當代中國,重塑民族自信,增強每一個人民族自豪感,是愛國主義教育的極其重要的內容。
1進行民族成就教育
每個民族對待自己的歷史和現實的社會成就的愉悅情感,是民族自豪感的直接感觸。世界上每一個民族之所以能走到今天,一般都經歷過艱難困苦。而每當回首自己民族所取得的一切歷史和現實的社會成就,又是那么令人欣喜和感慨萬千。在每個民族所取得的歷史和現實的社會成就里,都凝結著這個民族無數的夢幻和理想、跋涉和苦斗、勝利和成功。因此,每個民族的歷史和現實的社會成就,最能夠激起這個民族的神圣自豪感。一個民族的歷史和現實的社會成就,體現在這個民族世代開發和裝點的壯麗山河之中,祖國的壯麗山河能夠激動心靈的美感,產生對祖國壯麗山河的自豪感;一個民族的歷史和現實的社會成就,體現在祖國物質生產的進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之中,飛速發展的生產和人民地位的提高,使人們體會到作為這一民族成員的幸福;一個民族的歷史和現實的社會成就,體現在這一民族精神世界的充實和精神面貌的變化之中,人們總是為自己民族精神生活的高尚、精神境界的崇高而感到自豪;一個民族的歷史和現實的社會成就,體現在這一民族對世界的貢獻和國際地位的提高之中,巨大的貢獻和崇高的國際地位,使民族的每一個成員都因此而感到自豪。
2樹立高度的民族自信精神
民族自信是指一個民族對自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及其發展的信心。這種信心是建立在理性認識基礎上的。當代大學生應當堅信,中華民族曾經創造過輝煌,也必將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再創輝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改革是中華民族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強大動力。改革開放以來,全國人民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經濟建設、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迅速發展。我們勝利實現了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標,人民生活總體上實現了由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設成效顯著。我國國際影響顯著擴大,民族凝聚力極大增強,我們取得的偉大成就舉世矚目。這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偉大勝利,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
3反對民族虛無主義傾向
民族虛無主義傾向,首先,表現為民族自卑感。對自己民族和國家有片面、消極的自我認識和評價,認為本民族的一切東西都是落后的,其他民族的都是先進的。其次,表現為崇洋。對外國盲目崇拜,對祖國妄自菲薄,崇尚西方的一切。面對西方世界泥沙俱下、魚龍混雜的狀況缺乏分析和鑒別。第三,表現為“全盤西化”。全盤西化論是一種徹底的民族虛無主義理論,認為現代化就是西方化,而西方化就必須全面、配套、徹底地把西方的科學技術、政治制度、價值觀念移植到中國來;中國文化傳統是一個不能區分精華和糟粕的不可分割的整體,要打破就要全面否定。這些民族虛無主義思想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產物,是唯心主義歷史觀和形而上學思想方法的表現。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絕不允許把我們學習資本主義社會的某些技術和某些管理的經驗,變成了崇拜資本主義外國,受資本主義腐蝕,喪失社會主義中國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p>
4反對盲目排外主義
盲目排外是排斥一切外來的文化和影響,全盤否定其他民族和國家的東西。這是一種孤立、保守和排外的思想,是愚昧無知和頑固守舊的表現,是封建社會閉關鎖國的產物,是狹隘的民族排外主義。它嚴重阻礙各民族之間互相學習和互相幫助。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主張對外交流、取長補短,盲目排外也為我們留下了深刻的教訓。在高新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中國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能成功的。只有在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成果的基礎上,吸收和借鑒世界各國創造的一切文明,才能發展中國。
篇2
關鍵詞:大學生 民族精神 培育 高校
民族精神研究一直得到學術界的關注,自黨的十六大提出“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納入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以來,社會各界對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問題給予了高度關注。民族精神是一種精神狀態和精神力量,是一個民族普遍表現出來的精神活力和個性特征,是普遍尊奉的有利于社會進步和民族團結的社會信念、價值追求和道德風尚,是為本民族成員所認同和遵循的思想品格、價值取向和道德規范,是一個民族心理特征、文化傳統、思想情感的綜合體現[1]。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群體,肩負著特殊的歷史使命,是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點人群。大學生的精神面貌直接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關系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成敗得失。大力弘揚和培育大學生的民族精神是高等學校的一項神圣的使命,在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具有特別的意義和功效。
一、弘揚和培育當代大學生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1.社會的轉型呼喚培育大學生的民族精神
一個清醒的民族要居安思危,一個成熟的國家必須未雨綢繆。我們國家正在經歷從傳統的農業文明過渡到現代的工業文明,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歷史性轉變,特別是在我國加入了WTO之后,借著工業產品的“入侵”,西方社會各種意識形態、精神思想逐漸滲透到大學生的頭腦中。這樣的一種發展勢態,正在逐漸打破我國原有的社會平衡,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和精神狀態處于失衡的邊緣。正如汪曉紅在《簡論重振民族精神》一文中談到,“不少人……流失了我們民族應有的激情,流失了對祖國的情,對民族的愛,對正義的追求,對真善美的向往,對傳統文化的弘揚,使我們的民族精神的光彩蒙上了陰影: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市民主義……像傳染病似的四處蔓延,侵蝕著人們的思想和靈魂?!傊藗內找嫔钋械馗惺艿搅司穹矫娴奈C?!保?] 在文化方面,許多人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呈現貶低中國傳統文化的傾向,民族虛無主義思想也曾一度泛濫。弘揚傳統文化,批判民族的虛無主義,增強大學生的凝聚力與向心力,就得弘揚民族精神,培育民族精神。大學生承載著國家賦予的歷史使命,是未來社會建設的生力軍,肩負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任,要解決他們精神上的困惑與迷茫、價值取向上的偏失,就要求對其開展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教育,弘揚民族精神,使他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
2.培育大學生的民族精神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在適應環境、改造世界的長期發展歷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為該民族大多數成員認同的積極與進步的思想品格、思維方式、價值取向以及道德規范的統稱,是一個民族心理特征、文化傳統、思想情感的綜合反映,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把握民族精神的時代意義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和諧社會的美好愿望有著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德國的思想家馬丁?路德曾經這樣說:一個國家的繁榮,不取決于它的國庫之殷實,不取決于它的城堡之堅固,也不取決于它的公共設施之華麗而在于它公民的文明素養。[3] 能夠支撐一個國家文明進步,不僅在于科學技術的力量,還有一種向心力、凝聚力的精神作為后盾,這就是民族精神。
青年興,國家興,青年強,國家強,青年有希望國家就有希望。大學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力量,更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中堅力量。在這個全球化和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世界上,國家之間的競爭不單純是某一方面的競爭,而是綜合國力的較量。中華民族能否在殘酷的競爭中依然立于世界民族之列,依賴于包括民族精神在內的綜合國力的強弱。大學生是民族精神的載體,他們的精神風貌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標志,他們體現了民族未來的發展方向,培育大學生的民族精神有利于我們固守中華民族精神的陣地。在這新的歷史時期,在大學生中培育和弘揚愛國主義、自強不息的精神,不僅順應了歷史潮流,而且是中國的國情使然,也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應對國際競爭、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需要。
3.弘揚和培育大學生民族精神有助于克服其民族精神弱化的傾向
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的主流傾向積極健康,但當代大學生成長在新舊體制轉換的變革時期,在價值觀念多元化、社會經濟結構多樣化時代,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識的培育遇到困難,大學生的民族精神出現了弱化的傾向。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文化產品大量地復制,不斷地超越國界,發展中國家的思想體系、價值體系、民族文化與信仰受到動搖,年輕叛逆的大學生熱衷新奇文化,中華民族精神在悄然的蛻變。21世紀是一個信息的社會,各種文化通過快捷的網絡傳播到世界的各個地方,雖然在互聯網上可以感受到各種文化的熏陶,享受人類創造的文明,但是網絡中存在的“異質文化”給高校開展民族精神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大學生的思想活躍,可塑性大,求知欲強,但是涉世不深,對傳統與現實缺乏深入的了解,易于沖動,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決定了培育其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再從大學生的思想狀況來看,積極健康向上是主流,但在全球化的文化大潮中,大學生表現出不良的思想傾向,主要表現為:愛國主義表面化,同時也缺乏一種民族使命感;缺乏自強不息、艱苦創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大學生在缺乏辨別真偽的能力中去接受新奇事物容易被不良的“西方文化”侵蝕,產生民族虛無主義;向往西方豐厚的物質待遇,只顧追求物質利益,生活富裕了,不再提倡艱苦奮斗和勤儉節約。這些既給培育大學生民族精神帶來困難,同時又給高校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提出新的課題。
渾厚的民族精神是造就知識和文化人的重要源泉,克服其民族精神弱化的傾向,弘揚和培育當代大學生的民族精神是其成長的必然要求,大學生不僅要學好專業知識,更需要培育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這是全面落實國家的教育方針,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
二、弘揚和培育大學生民族精神的途徑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在長期的共同生活和社會實踐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這個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傳統、思想情感的綜合,反映了這個民族大多數成員所認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價值取向和道德規范。民族前進的方向、前途,民族成員的思維、行動,無不受著相對穩定的民族精神的規約和引導。一個民族只有達到先生所說的“文化自覺”,自覺地從變幻莫測的時代要求、生存環境和民族的根本性長遠利益出發,才能全面地正確地把握本民族精神的現實狀況與未來發展?!拔幕杂X”源于教育,源于對大學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揚。高校是文化的前沿陣地,是思想觀念交融和碰撞最激烈的地方,是最容易受到外來文化侵襲的領域。大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關鍵階段,是未來社會建設的生力軍,他們的精神風貌代表了一個民族的發展狀態,因此弘揚和培育大學生民族精神是時代賦予社會和高校的一項艱巨的任務。
1.發揮高等學校課堂教學的作用,特別將“兩課”教學作為主要渠道,充實德育課程的內容,強化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的教育。
民族精神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見影的教育,它是一個長期漫長的過程,應該貫穿在整個高等教育的過程中。中華民族精神是中國各民族人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和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積淀與升華。高等院校開展民族精神教育首先就要積極開設中國革命史、中國傳統文化、中國思想史等課程,使學生能夠了解中華民族的過去和現在,預測中華民族的未來,從而提高他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強對整個中華民族的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
高等學校除了通過中國傳統文化、中國歷史等課程來培育和弘揚大學生民族精神之外,其最關鍵的因素是高校的“兩課”教學。“兩課”即是理論課和思想品德課,是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程。那么,“兩課”教學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走在時代的前列,在全球化背景下應該根據黨和國家關于弘揚和培育大學生民族精神的具體要求和最新指示,把培育大學生民族精神作為大學教育中重頭戲給予高度的重視?!皟烧n”教學中要有意識地突出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揚,改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從歷史和現實相結合的角度對大學生進行中華民族精神教育。任何一項教育,任何一種精神的培育不可能僅依靠一兩門課程就能夠順利完成,它需要其它課程的配合,需要非“兩課”教師的支持,要求高校的各個部門、全體教師形成一股不可抗拒的合力,共同努力造就新一代的大學生。
2.加強高等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耳濡目染,引導大學生塑造民族精神。
校園文化是指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在特定的校園環境中創造的與社會和時代密切相關且具有校園特色的人文氛圍、校園精神和生存環境,它對人格的塑造、學生精神追求的引領有著重要的意義。[4] 高等學校的校園文化主要包括課外文化活動、校園文化環境和校園精神三個部分,豐富多彩的課外文化活動不僅充實大學生生活而且還能夠影響其民族精神和高尚人格的養成;校園文化環境卻是一門無形的課程,具有超強的滲透力量,它能夠讓學生自覺地去感受、體會,最終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校園的精神是高校校園文化的核心,它是在學校文化的長期積淀中形成一種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它以高雅的氣息和內儲的價值觀念改變著大學生的行為和習慣。文化的影響非常深遠,在大學生中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就應該首先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和育人的環境,以文化為載體,結合大學的實際情況,無形地悄然地染指他們的心靈。
3.搭建社會實踐平臺,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提升大學生民族精神。
實踐出真知,民族精神也是在人們眾多的實踐活動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學生是一個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揚也需要他們積極地投身到社會實踐中,充分利用廣博的社會資源。課堂和校園的功效極其有限,民族精神的教育要延伸到學校之外的實踐空間中去,利用當前國內弘揚民族精神的大環境,調動一切積極的因素,為學生創建一個良好的實踐平臺,給大學生提供鍛煉自我的契機,讓大學生在青年志愿者服務、社區服務及其“三下鄉”等實踐活動中感悟課堂之外才能掌握的道理。只有深入群眾,體會生活,感觸世界,了解社會,才能夠感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就和廣大人民艱苦創業的動人畫面,從而增強大學生對民族未來的信心,提升對祖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總之,民族精神是民族的支柱,是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之源,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既是國情的使然,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特別是在這個關鍵的歷史時期,全球化浪潮沖擊著每個國家,西方的思潮侵襲著每個大學生的心靈,在大學生中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是時代要求。只要高校的教育能夠立足于現實,認清社會形勢,群策群力從各個方面保證為大學生民族精神的形成提供條件,年輕的大學生們就會在他們的心靈中扎下中華民族精神的根基。
參考文獻:
[1]陳勇.民族精神研究綜述[J].道德與文明,2004,(1):72-73.
[2]汪曉紅.簡論重振民族精神[J].山東社會科學,1990,(4):86.
篇3
人才培養目標使培養對象和培養層次更加明確,是畢業生就業去向更加清晰,另外也規定了學生在畢業時所應掌握的是知識和能力。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必須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培養技技能過硬,又有人文底蘊的人才,在這里重點強調,當前社會人才必須具有開放的全球化視野,良好的自學與總結能力??傊宋慕逃c科學教育相結合的人次培養模式要求大學生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廣闊的人文知識和較高的人文素養。
2.構建高素質的“雙融通”師資隊伍
高職院校教師人文素養的質量水平直接影響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質量。雙融通的教師隊伍有別于高職院校教師目前強調的“雙師”隊伍。這里所講的雙融通的師資隊伍應該將自身專業知識與本人的人文修養融為一體,除了“授業”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實現“傳道”和“解惑”。只有將人文價值融入到專業教學中,教師才能使自身的感悟、認知和理解對學生產生影響,學生才能不止于知識層面,真正到達“覺悟”的境界。
3.完善的教學內容,構建科學課程體系
必須優化人文素質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適度加大人文類課程的課時數,重點提升學生的專業知識、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使三者教學課時達到平衡,形成公共必修、公共選修、專業必修和專業選修的科學安排,力爭使人文類課程占畢業總學分的30%-50%。努力使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豐富化,課程體系科學化。
4.科學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率
目前高職院校在人文教育的方法上仍然是“灌輸”、“說教”和“訓練”等較為傳統的教學方法。使本就抽象、空洞、無力的人文知識素養顯得更為乏味。學生不應該被動的“聽、記、被”,而應該促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覺培養人文素養,在對高尚的人文理想和人文精神理解基礎上,發自內心的批判和抵抗如消費主義、享樂主義、功利主義、虛無主義等墮落的人文意識。教師應該采用人文方法,通過直覺、體驗和內省三種形式來實現。以發自內心“原始”的潛意識進行由穿透力的洞察來感知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同學們通過自身親身經歷,運用觀察、感受、實踐、探究達到對對認知、情感、行為和認識的深度體察、感悟。通過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認識、自我矯正、自我完善、自我提升實現內省,在學習專業知識同時,提升自身素養。
5.營造濃郁的人文氛圍
篇4
關鍵詞:后現代主義;青年;影響;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9-214-01
一、后現代主義思潮的內涵解讀
(一)后現代主義思潮的含義及產生背景
后現代主義思潮是20世紀中葉興盛于西方世界的一中文化思潮,他最早出現在建筑學中,后來這個概念被廣泛運用到文學、藝術、哲學、社會學等領域中。它是完全資本主義工業社會的一種文化現象,是對這些和精神價值取向進行批判和結構的一場文化運動。當代資本主義社會文化的擴張、文化工業的興起,是文化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大眾消費品,這加速了后現代主義的傳播。
(二)后現代主義的理論特征
后現代主義并不是一個完全獨創性的思潮,是與多種社會思潮和流派交融的結果。后現代主義吸取了社會批判理論、法國結構主義、法國存在主義等相關流派的觀點,整合出自己的文化思潮特征:(1)反對理性和傳統。否定了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以來,以理性為根本原則的文化運動主旋律,反對驚險的以來形成的文化傳統。(2)反對人類中心主義和主體性。后現代主義的代表性觀點―自我和主題理論。后現代主義作品消解歷史,使得歷史―自我的生成關系自動斷裂,從而消解了自我的歷史性與時間性,自我只是存在于現時的瞬間存在。后現代主義甚至直接消解自我,造成自我的破碎和零散化,自我不是一個 具有人格、感情和感覺的“自我”而存在,而是一堆散亂的、毫無秩序的木塊而已。后現代主義“既沒有個體的主體,也沒有集體的主體,人只是歷史的產物。”
二、后現代主義思潮對青年的影響
(一)后現代主義思潮對青年的積極影響
后現代主義對現代資本主義的結論和批評,也有助于青年加上對資本主義本質的了解,對列寧“兩個必然、兩個決不會”觀點的理解和支持,作為一種思想趨勢,其反傳統、反權威等思想在世界大范圍發展傳播,作為多元化思潮的一分支,后現代主義思潮涵蓋了政治、經濟、哲學、社會、文化、藝術、宗教、倫理、道德、生態、未來趨勢等多方面內容,知識范圍廣博,使得青年學生開闊了眼界,促使他們具有更加理性的現實思考,也喚醒了青年學生的民族意識和愛國熱情。對于青年的個性彰顯提供精神支持,有助于青年的個性培養。所以,后現代主義思潮對青年的積極影響是不可磨滅的。
(二)后現代主義思潮對青年的消極影響
后現代主義倡導個性解放、絕對自由等等觀點,高揚精神自由,容易誤導青年走向絕對虛無,形成性格叛逆。后現代主義強烈的滲透著懷疑主義、虛無主義、無政府主義等等,導致青年的人生理想信念缺失,價值觀偏離。盲目地追隨著后現代主義,以至于他們對什么事都抱有著一種無所謂的態度,他們放棄了自己以前所要追求的崇高理想。不追求、不思索、麻木不仁,這在他們的學習工作中有充分的體現,現在好多大學生流行著這樣一句話“六十分萬歲”,這也是后現代主義所帶來的消極影響。后現代主義思潮反傳統、反理性、反主體性,也導致了極端個人主義、自我中心主義、享樂主義的產生。如在和別人相處的過程中,自私自利,首先考慮的就是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實惠; 出了什么問題,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來推卸自己的責任,絲毫沒有責任意識。所以后現代主義帶來的消極影響不可忽視。
三、應對后現代主義思潮對青年消極作用的對策
(一)正確看待后現代主義思潮,堅持哲學的地位
青年因為其根底薄弱,涉世未深,學識尚淺,當他們面臨復雜的社會思潮理論觀點時,往往應接不暇、不知所措,還沒有來得及進行分析和消化時就接收下來。這樣就造成部分青年學生對自身和社會歷史都缺乏一個辯證的認識,因此對當代社會思潮常常從好奇心出發,抱著強烈的求新意識。這種新奇感最初有很大的盲目性,表現為接受快、崇拜多,分析批判不夠。所以需要我們用正確的哲學觀點來武裝自己的頭腦,堅持哲學的地位,“以不變應萬變”。用辯證的、科學的眼光來看待后現代主義,吸取其精華部分,堅決抵制腐朽的、錯誤的思想文化。
(二)重視外部社會環境的影響
辯證法常說,內因是事物的決定性因素,外因對內因的發展也起重要作用。所以在培養和引導青年正確的思想的時候,也要注意外因的作用,忠實外部社會環境的影響。
(1)加強校園文化的建設,構建校園文化高雅氛圍
大部分青年都生活在學校環境之中,所以,加強校園文化的建設,構建校園文化高雅氛圍是應對后現代主義對青年消極影響的有效對策之一。對后現代主義思潮對中學生的影響,就要注重努力營造層次多樣、內容豐富的校園文化。積極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校園活動,提高大學生的參與意識和主體的主導。通過這些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使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實現自我教育。
(2)關注家庭教育的滲透,創建社會和諧氛圍
篇5
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發展中必須解決好的根本問題。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關鍵是要抓住育人這個中心,牢固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思想觀念。在當前社會變革的環境下,思想道德在多元化價值觀的沖突中受到嚴峻挑戰。“一方面,愛國主義情感、集體主義情感、正義感、責任感成為廣大學生的道德價值的主流;另一方面,道德虛無主義、反道德情感也不乏存在?!毙5掠褪且虒W生學會做人。
二、明榮知恥,輔導員在高校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最基層
輔導員直接從事學生管理和教育工作,是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最基層的教育工作者。基層德育工作應當著重加強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注重實效性。傳統的灌輸、說教方式面對復雜多變的新情況作用有限。大學生的自主自立意識逐漸增強,對外界事物具有一定的評價能力,覺得如今的多元化思想都有其合理的成分,而且在分辨不清時就迅速接受,不可避免會出現思想道德的扭曲發展。輔導員應當深刻理解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內涵,采用切實有效的方式,正確引導學生的價值取向,讓他們構筑抵御誘惑的堅固防線,規范自己的行為,無論在求學期間,還是進入工作崗位,都能夠堅定善惡、是非、美丑之分,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第二,加強針對性。學生在校求學,由入學到畢業要經過數年時間,由于社會環境及個人發展的不同,將經歷不同的思想變化,與此同時,也將遭遇不同的思想碰撞,產生各種各樣的思想道德方面的問題。輔導員與學生密切接觸,可以針對不同階段、不同學生的需求,將新生教育、學業指導、心理咨詢、就業咨詢和服務等工作內容納入到整個思想道德素質培養的教育體系中,將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體現在大學生成長的各個環節,激發他們培養和提高自身道德素質的自覺性。
三、校園文化,輔導員是高校隱性思想道德建設的營造者
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可以為大學生健康成長提供有利的外部條件,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為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提供了機會和條件。輔導員在隱性思想道德建設中,一要抓法律法規、校紀校規,營造遵紀守法的正氣環境;二要引導學生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加強交際溝通能力,營造愉悅的人際交往環境;三要在心理健康的促進、心理危機的干預、對貧困學生的人性化關注等方面下力氣,營造和諧的心理環境;四要在職業生涯規劃的設計、就業信息的及時獲得與就業市場的順利進入等方面營造良好的人生指導氛圍。為學生在校期間提供一個和諧的生活、學習環境,把校園和工作、學習環境努力建設成最有利于大學生鍛煉、成長和促進其全面發展的環境。
四、先己后人,輔導員是高校思想道德建設的實踐者
輔導員作為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既是思想道德實踐的示范者,又是思想道德理論的傳道者。首先,輔導員本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他們應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觀,增強自身的使命感、責任感和奉獻精神,把個人的理想、奮斗融入學校、國家的發展中,樹立愛崗、敬業、育人、奉獻的人生價值觀念。只有本身具有高尚的道德,才能夠在行為上自覺遵守道德規范,認真檢視自己,成為思想道德的模范。
其次,輔導員必須具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只有經過對理論知識的深入研究,才能夠更加有效地指導實踐。輔導員作為學生思想道德的指導者,其理論對實踐的指導意義更加突出和重要。提高輔導員自身的道德理論水平,學生才會在欽佩的同時,樂于與輔導員接觸,接受教育,進而內化為自身的行為準則,才能保證道德育人的實效。
再次,輔導員還要履行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職責。傳統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簡單生硬,除了說教就是不求甚解的灌輸,已經不適應當代大學生的思想變化。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設要求輔導員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教訓,創新工作方法,與時俱進。
五、以人為本,引導大學生在思想道德建設中發揮主體作用
篇6
關鍵詞:思政課教師 文化自覺 維度 自主能力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6(a)-0145-03
任何文化現象都離不開對文化的覺醒與自知,高校思政課是我國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思政課教師肩負著國家意識形態的教育與傳播的重要責任,他們的文化自覺意識不僅直接影響到大學生對所學課程的接受程度,同時也直接影響學生樹立什么樣的文化意識及價值觀的形成。因此,高校思政課教師的文化自覺具有重要的社會責任與意義。
對于文化自覺,先生的觀點是國內學術界普遍認可的觀點。先生認為:“文化自覺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過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發展的趨向,不帶任何‘文化回歸’的意思,不是要‘復舊’,同時也不主張‘全盤西化’或‘全盤他化’。自知之明是為了加強對文化轉型的自主能力,取得決定適應新環境、新時代文化選擇的自主地位?!边@個定義包含了三個方面的意義:一是對該民族文化傳統的“自知之明”;二是該民族文化傳統與他民族文化的關系;三是新環境下對文化的“自主能力”。基于以上分析,認為高校思政課教師的文化自覺應該具有三個維度。
1 民族文化傳統自覺
何為傳統,美國社會學家希爾斯在其權威性著作《論傳統》中對“傳統”的三個特性作了揭示:一是“代代相傳的事物”,既包括物質實體,亦包括人們對各種事物的信仰以及慣例和制度;二是“相傳事物的同一性”,即傳統是一條世代相傳的事物變化鏈,盡管物質實體、信仰、制度等在世代相傳中會發生種種變異,但始終在“同一性”的鎖鏈上扣接著;三是“傳統的持續性”在漫長的歷史演進中,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保持了“傳統”所具有的所有特性。但在其發展演變過程中,特別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受到了來自他內部的質疑,以至于出現了反文化傳統的事件發生:首先是,把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傳統看作是歷史的包袱,是中國落后的根源。其次是建國后的。最后是改革開放后的全盤西化思潮的出現。即使這樣,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依然保持的“傳統”所具有的魅力,傳統不是歷史,它不會成為過去。傳統的載體是文化,只要文化存在,傳統就不會消亡。傳統“她使代與代之間、一個歷史階段與另一個歷史階段之間保持了某種連續性和同一性,構成了一個社會創造與再創造自己的文化密碼,并給人類生存帶來了秩序和意義”[1]因此,了解一個民族的文化就是在了解這個民族的傳統。
高校思政課教師不僅是國家意識形態的宣傳者,也是文化的傳承者、實踐者。他們的教學實踐不僅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也是社會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建設應是不斷‘溫故而知新’的過程,是時時回望文化‘典祖’的過程;從個體的角度,每個人一出生即已生活在傳統的‘掌心’中,傳統對于每個人而言都是無法擺脫的‘命定’。由于文化傳統關聯著人們的文化情感、文化記憶和文化習慣,如果缺乏對文化傳統預制力的深刻自覺,那么,當代文化建設實踐不僅會陷入‘無根無據’的漂泊狀態,還會與社會大眾的文化觀念和文化心理產生隔閡而難以取得真正的實效。”[2]因此,高校思政課教師的民族文化傳統自覺是教育實踐活動的基礎和前提,沒有對民族文化傳統的高度自覺,就不能肩負起自身的崗位責任和社會責任。
人的成長是在“生物基因”與“文化基因”的共同作用下實現的,大學生的成長同樣離不開這兩種基因,而且“文化基因”對他們的作用更為重要?!叭绻f‘生物基因’使人成為人的自然力量,那么,‘文化基因’則可以被恰當地稱為使人成為此人的文化力量。正是‘生物基因’和‘文化基因’的共同作用,才使人既保有人的共性,又秉持人的特性。”[3]高校思政課教師的工作目標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每一個人不同的世界觀、價值觀也正是在這種“文化基因”的作用下實現的。因此,對民族文化傳統的認知與自覺是高校思政課教師的必備素養,他們對民族文化傳統的高度自覺是使大學生受到民族文化基因侵染的保障。
高校思政課教師的民族文化傳統的自覺,必須注意避免教條主義的發生:一是把文化傳統作為教條而進行“繼承”;二是為了民族文化傳統的保存而放棄與多元文化的交流,使民族文化傳統喪失鮮活的生命力。
2 全球化背景下價值觀自覺
在地球已經變成村落的今天,保持文化自覺的關鍵是價值觀的自覺。文化自覺的背景是多元文化并存與相互碰撞,沒有文化的多元就無所謂文化自覺。在文化體系中,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所有文化的外在表現,無不體現了價值觀的內容,它滲入于外物、行為、語言等各方面,沒有價值觀的植入,所有文化都不能稱其為文化,所有一切事物只是沒有靈魂的驅殼而已。因此,價值觀自覺是文化自覺的核心、靈魂。
目前,多元文化與價值觀沖突與困惑是我國大學思政課與道德教育遇到的一個文化事實。文化的沖突與碰撞自1840年始就成為近代以來中國社會遇到的主要問題,如何解決這種沖突與碰撞也成為幾代仁人志士為之努力、奮斗的目標。在歷史的發生過程中,不同時代提出的解決方案迥異,“中體西用”、維新變法、朝代更迭、文化運動等都沒有解決這一難題,至全球化的今日,這一問題更為突顯,可見文化的沖突與碰撞是人類歷史的不同時期都會遇到的問題,關鍵在于這種沖突與碰撞給各時代人所帶來的影響有多大。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沖突與碰撞影響到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個人,文化沖突與碰撞的實質是如何處理該民族文化與其他民族文化的關系問題。所應采取的態度,不是要改變自己的文化形態以適應其他文化形態,而是在這種文化沖突與碰撞中不迷失自己的文化認同,這就需要高度的價值觀自覺,這種價值觀自覺并不是抱殘守缺,而是能夠對各種文化形態有正確的判斷,即不是堅持民族主義,也不是堅持民族虛無主義,即不是全盤西化,也不是唯我獨尊。張岱年先生指出:“文化的核心在于價值觀,道德的理論基礎也在于價值觀。”對于高校思政課教師,堅持高度的價值觀自覺,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沖突與碰撞的過程中,更好地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礎和前提。沒有高度價值觀自覺的高校思政課教師,在文化沖突與碰撞的過程中,會使自己迷失于多元文化的沖突與碰撞,對學生的指導也會出現負面效應。
文化自覺其實質是價值認同。中國在傳統社會的價值觀認同是自由狀態,在經歷了外來入侵之后,價值觀認同又出現了自卑狀態,現在認識到了價值觀認同應該有的自覺狀態,但這種價值觀自覺是建立在對民族文化傳統認同與社會核心價值觀認同的基礎之上的。因此,高校思政課教師的價值觀自覺一方面來自于民族文化傳統的認同;另一方面也來自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對民族文化傳統的認同,是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基礎與前提,也是對學生進行文化自覺教育的基礎和前提;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是思政課教育工作的基礎,沒有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就會使教學成為蒼白的說教,思政課教師自身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是幫助學生樹立文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的保障。
3 文化的“自主能力”自覺
文化的“自主能力”是指在新的歷史環境下,在社會轉型時期,適應新環境所需的文化選擇的自主能力與自主地位,文化創新是其重要體現。
歷史發展到21世紀,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社會發展,尤其在中國社會進入了一個歷史轉型時期,這是中國歷史所沒有經歷過的。在傳統中國,文化處于自由狀態,世界中心、天朝上國的文化自信,在經歷了堅船利炮的攻擊后,看到了世界的發展,文化的自卑心理使自近代以來一直在不斷向西方學習,有時甚至喪失了自己對幾千年文化傳統的認同。新的歷史時期重新開放國門時,文化的“自主能力”自覺顯得尤為重要。
現代化的歷史進程是民族發展的歷史機遇,“中國現代化的啟動無論我們愿意還是不愿意,都無法擺脫其植根的文化土壤(傳統),而這塊土壤的悠久與曾經輝煌、獨立與系統,使其產生了極大的慣性和文化的拉力,”[4]他使我們在面對世界先進國家和不同文化形態時,必須立足于這種文化土壤,吸取營養,做出文化自主選擇。
當今社會,文化的功利性、低俗化、主流意識的被邊緣化、傳統被弱化等傾向日益凸顯,這種現象在大學校園也不能幸免,如何使大學生對這種文化的負面效應具有抵抗力,關鍵在于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覺。大學生文化自覺意識的形成與培養,更多地來自于生存環境與學校教育的熏染。因此,高校思政課教師的文化“自主能力”自覺意識無形中對大學生會產生重要的影響。
高校思政課教師的文化“自主能力”自覺表現為:第一,教學過程中的文化立場與觀點。高校思政課教師所具有的文化立場與觀點直接體現了在新形勢下文化選擇的自主能力與自主地位,教師是否站在民族的高度認識各種文化現象,做出正確的判斷,直接影響大學生的文化選擇。第二,對國際國內形勢分析的正確視角。高校思政課所肩負的使命就是對學生進行世界觀教育與政策教育,所涉及的領域從思想、道德、政治、經濟、歷史、文化、形勢等各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這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都涉及到對人類歷史與現實的形勢分析,具有正確的分析視角,不僅影響教學的效果,也直接影響學生認識世界的角度和思維能力的培養。第三,文化創新能力。高校思政課教師的文化創新能力,不是體現在創造一個文化產品,而是在教學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文化創新意識與精神,這種文化創新能力不僅會使教學過程豐富新穎,精彩紛呈,而且也會在教學的設計中啟發學生思維,感染學生情感,提高教學效果。
在全球化條件下的中國現代化進程中,文化自覺是保持中國特色的首要前提,沒有文化自覺,中國的發展會迷失方向;沒有文化自覺,高校思政課教師對學生的教育也會迷失方向。提高文化自覺,是這個社會發展的必須。
參考文獻
[1] 孝通.論文化自覺[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37.
[2] (美)愛德華?希爾斯.論傳統[M].傅鏗,呂樂,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5-21.
篇7
社會道德事件的特點
(一)從涉及范圍上看,具有廣泛性在人類發展史上,一切道德體系的作用性質及其變化,都源于社會經濟關系及其變化。社會經濟關系中的矛盾和沖突決定了道德領域的對立和斗爭,社會經濟關系的變化引起了道德的變化。目前,我國正處于從傳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信息社會的轉型時期,人們的生存環境的變化帶來價值取向的變化,人的自我內省與觀照瓦解于對利益與物欲的沉溺與追逐,道德的權威與合理性受到極大的挑戰,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帶來了廣泛的消極影響,道德事件涉及面之廣令人堪憂:如公共生活、市場環境、經濟交往、職業活動、家庭婚姻、網絡生活等。具體表現為:誠信缺失、假冒偽劣、、行賄受賄、揮霍浪費、吸毒販毒、賭博盜竊、警匪勾結、、坑蒙拐騙、家庭暴力、食品安全、煤礦礦難、醉酒駕車、學術腐敗、網絡欺詐、網絡暴力等。社會道德事件波及面之廣,必定帶來強烈的公眾情緒化反應,道德的權威與合理性也將被弱化,甚至拋棄。(二)涉及內容上看,具有復雜性(綜合性)所謂綜合性,是指社會道德事件涉及的內涵構成具有綜合性、多樣性和交叉滲透等特征。從表象上看,人們似乎把社會道德事件以其聚焦點不同而把他們分成交通問題、食品安全問題、人身安全等等,但實際上,大量的社會道德事件涉及的內容是復雜的,如“三鹿奶粉”事件、“彭宇事件”、“天津許云鶴案”的影響已經超出了事件本身,它直指國人的道德底線,它考驗政府的行政能力,它暴露出部門立法的弊病??梢哉f,許多社會道德事件往往交叉滲透盤根錯節,我們都不能單獨解讀某一個事件。所以問題的解決又必須著眼于具體問題,從多方入手,來應對道德事件帶來的社會影響。(三)從影響深度上看,具有深刻性社會道德事件對人們思想的觸動較大,它深刻影響和制約著人們的態度和行為動機。一方面,社會道德事件本身會引起人們的思考和反思,對自身人生觀、價值觀產生強烈觸動。如從“小悅悅事件”發生后網民的關注度和論壇發帖就可以看出,從斥責路人的“人性冷漠”到追問“什么原因導致小悅悅悲劇”,進而不斷地反思挖掘道德缺失原因,最終立足于人性與價值的大討論。因她的死引發的討論和思考,仍在繼續。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看到,因為有關部門對社會道德事件應對不及時和不公正,加上相關媒體不負責任的炒作、夸大,使公眾全局觀念、集體觀念和社會責任感被淡化,甚至造成了一些人的思想道德在一定程度上的蛻化和墮落。所以,在社會道德事件面前,人們的思想會變得越來越復雜,行為動機會變得越來越多樣化,這也是社會管理乃至學校教育面臨的境況越來越復雜的緣故之一。
社會道德事件對大學生思想道德觀念的主要影響
(一)思想道德認知弱化與偏差道德認知即對現實道德關系和道德規范的認識,包括道德印象的獲得、道德概念的形成和道德思維能力的發展等。它表現為人們對是非、善惡、美丑等行為準則以及執行它的意義的認識。道德認知是社會存在的反映,當前,中國社會正處于一個史無前例的轉型期,且經濟全球化趨勢和互聯網發展也使本土文化直接面臨世界各種他文化的沖擊。社會轉型、經濟轉軌、價值多元化不僅弱化了大學生道德認知,也是造成當前社會道德事件的主要原因。在社會和個人面前,大學生越來越關注“個人”,對自我發展和個人目標表現出執著的態度,相反對道德價值信仰的終極目標越來越淡漠,甚至人生價值選擇出現了錯誤的傾向,在實際生活中榮辱不分、是非不明。據調查表明,在很多高校1/2的人認為,目前社會道德生活狀況是假惡丑多于真善美,而認為真善美多于假惡丑的人不到1/10。還有2/5的人是搖擺人,認為“現在有很多事情使人說不清楚是好是壞”。(二)道德情感體驗的矛盾性道德情感是指人們按照一定的道德標準去評價他人或自己的思想言行時所產生的一種內心體驗。道德情感是人類獨具的高級社會性情感,又是與人的非理性因素之一情感機制結合最牢的一種道德意識。它們可能表現為積極的、肯定性的情緒反應,如:道德自豪感、尊嚴感,利他行為后的愉悅感,也可以表現為否定性的,但同樣是積極的情緒反應,如:羞愧感、內疚感等;在對道德事件的關注和評價中,高尚與卑鄙同在,深刻與淺薄并存。愛國主義情感、集體主義情感、責任感、正義感、良心在當代大學生中有精彩的展現,而那些道德虛無主義、反道德的情感在當代大學生中也存在;既有多數的大學生以為國爭光為最大的幸福,以幫助他人為最大的快樂,也有極少數的學生以投機鉆營、奢侈浪費為榮,以損公肥私、損人利己為樂,兩極分化嚴重。(三)道德實踐困惑道德實踐困惑是指作為主流意識形態的道德觀,在應用于實踐中時,因其與現實生活的沖突或矛盾而引起公眾懷疑或反思的情況。根據“社會道德事件”引發的道德爭議,我們可以清晰地感覺到在大學生的社會生活實踐中存在著一系列的道德困惑,對“社會道德事件”的道德評價上出現了雙重甚至多重標準。如不少大學生說起道德頭頭是道,慷慨激昂,可一到行動時,就找借口推脫,他們雖然欣賞贊美高尚,但并不想擁有高尚,不少大學生贊成“見義勇為”、“拾金不昧”,卻不能將它完全變為自己的行動,認識和實踐的差異相當明顯。可見,任何一種現實生活中的觀念、行為、現象,都可能獲得一定道德觀念的支持與肯定,而同時又會受到另一種價值標準的否定或批判。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往往會感到茫然不知所措,陷人困惑與迷失中,并產生了強烈的心理沖突。
篇8
【關鍵詞】意義世界 價值觀 成己 成物
意義世界的形成源于人類生活的內在矛盾,經過自我感覺、自我體驗、自我分析、自我評價、自我塑造、自我反思和自我超越七個過程,是人類主體性和價值標準不斷彰顯、提升的辯證發展過程。價值觀在意義世界中占據重要地位,價值觀的確立是大學生走向其意義世界的一條重要路徑。競逐物質利益、大眾文化牽制于人、倫理隱退、道德失范、個體自戕等現實狀況,是面向意義世界的大學生價值觀構建所依托的嚴峻現實背景。
相關概念
意義?!耙饬x”是哲學視域下的抽象概念,源于成己與成物的過程。成己即成就自己,表現為認識與改變自我;成物即成就世界,表現為認識與改造世界。成己與成物的過程總是涉及不同對象以及人類自身的多樣活動,使意義的呈現具有條件性和相對性,由此形成意義的二重基本形態:理解—認知關聯式的意義與目的—價值關聯式的意義,二者相互關聯,前者側重意義的理解之維,后者側重意義的價值之維。
從縱深角度分析,認識自己與認識世界、改變自己與改變世界是意義之源中成己與成物的實質內容。成己是理解—認知關聯式的意義,其關鍵問題—“是什么”,這是一種現實的存在,涉及事物的性質與規定、事物符號的內涵等;成物是目的—價值關聯式的意義,其關鍵問題—“意味著什么”,涉及廣義上的美與丑、利與害、善與惡等,將問題引向理想的當然①。此外,成己與成物還關聯著“應當做什么”和“如何做”的問題。由此,成己與成物共同構成了意義的理解之維與價值之維的內在相關性。
從意義的表現形態分析。成己關切的是自身為何而在,用自己的反思、體悟、感受等形式思悟自身的存在意義;成物則指向思想境界或精神世界,集中體現于對理想的追求與使命的意識,進而上升到知行統一的現實化??傊?,處于認知關系中的成己之意義與可理解性相聯,處于評價關系中的成物之意義更多地包含價值內涵。
意義世界。意義是成己與成物共同指向意義世界的二重形態,亦即認識自己和認識世界、改變自己和改造世界。“物”與“人”緊密相連,正是“物”的實在性才展示了“物”對于人的獨立性,成物是在知與行的歷史展開中生成意義的本體論依據;成己則以人自身的認識和成就為指向,揚棄本然形態以獲得社會的品格。
構成意義的成己與成物都以認識自己和認識世界、改變自己和變革世界為具體的歷史內容,意義世界在這種成己的內在本體與成物這種外在的規范系統的統一下為意義世界的生成提供了互補的擔保,成己無成物的范導就會流于任意、偶然,甚至失去自覺的品格;成物離開了成己則會偏向抽象、形式,進而失去現實的生命力②。正是成己與成物兩者既追求內在的意義世界,又始終關注世界之在與人自身存在的意義,重視意義世界的外在形態,才進一步賦予了意義世界的價值內涵。
價值觀。價值是主體在時間過程中,客體的屬性、作用、存在及其變化與主體務須一致、相適應的性質和程度。價值觀則是一套穩定持久的信念結構,具有評價性、規范性、禁止性,是行動和態度的指導,是一種區分好壞美丑、正謬的充滿情感的觀念系統,價值構成了價值觀的根本性內容。
當前大學生意義世界之域下的價值觀現狀
生命價值觀現狀。很多大學生在生命價值觀上注重奉獻,合理索取,但在金錢觀上,一部分大學生受近年來流行的暴富心態影響,開始朝“錢”看,變得功利化,把金錢當作成功標志的學生不在少數,有人成天沉浸在買彩票中大獎的幻想中,傍富的心理日益嚴重。
性價值觀現狀。在李穎(2011)所作的一項關于大學生性價值觀的調查中,發現認同度按高低排序為:情感維系、體驗需求、方式滿足、利益獲取、行為認可。高校性教育尚處于初級階段,大學生性價值觀的發展不穩定,戀愛動機、婚前、擇偶標準、戀愛態度等方面都和傳統的婚戀觀相悖,高校性教育的缺失正成為亟須解決的現實問題。
政治價值觀現狀。政治價值觀有以下幾種取向:思想政治教育取向、價值觀取向、政治文化取向。作為21世紀的大學生,在政治價值觀上存在著多元化的傾向,分為政治知識、政治立場、政治認同、政治寬容、政治參與意識和政治關注程度六個方面。從歷史發展角度考察,當前大學生政治價值觀呈現多元化趨勢,大學生的政治知識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要豐富。從實證調研分析角度考察:在政治知識方面,大學生政治知識水平良莠不齊,政治認識不夠深刻,對理論的精神實質理解不夠,對于政治安全的認知存在一定偏差;從政治立場上看,當前大學生政治立場具有穩定性與波動性并存的特點;在政治認同方面,社會政治的復雜性,社會上的一些不合理的現象讓大學生感到困惑和苦惱;在政治寬容角度上,由于與社會生活脫節,其中摻雜了政治理想化的成分,成為政治寬容度下降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政治關注層面看,傾向于關注與其切身利益相關的社會問題。此外,我國高校教育中,還沒有專門的政治價值觀教育課程,而更多地被涵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學術價值觀現狀。對于高校這一開展學術科研活動最主要、最具代表性的學術機構來說,各大學所倡導的學術價值觀沒有得到應有的澄清和強化,常處于一種失語或缺失的狀態。有的學習態度不端正,考試伺機舞弊,寫論文就謀求抄襲甚至雇傭。綜合起來有如下表現:學術核心價值觀缺損、學術價值觀淡化、學術價值觀模糊化。③
工作價值觀現狀。進入21世紀,中國與世界的經貿日益頻繁,由于當前的大學生是80后、90后為主的新一代群體,工作價值觀上呈現多元化態勢,追求實利、趨高拒低,職業理想重新趨向保守,有較強的求穩意識,傾向于謀求一份穩定的工作,功利化實用主義盛行。有調查顯示,在職業選擇上63.5%的大學生考慮待遇,72%的大學生考慮發展空間,71%的大學生考慮單位性質,說明了部分大學生在擇業時有明顯的功利傾向性;在工作地區的選擇上,有23.8%的大學生不愿意到西部和基層就業,說明部分學生的吃苦耐勞精神和奉獻意識偏弱。
意義世界之域下大學生價值觀的重建對策研究
從高校層面探析重建對策。首先,應當優化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環境。需要大力推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為先進的價值觀念奠定良好穩固的社會經濟基礎;加強法制與道德建設,規范大學生價值觀的養成;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因為大學生價值觀的確立,校園文化是重要的載體之一。其次,應該繼承創新,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當代大學生。要求傳承“仁義禮智信”,借鑒西方的自由、平等、正義、責任,開創開放包容、獨立自主、發展創新、可持續發展等具有發展特征的新型價值觀。最后,要深入開展價值觀自我教育,經常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調查、公益勞動、幫貧扶貧活動,增強大學生的責任感、使命感、成就感。
實證性的價值觀重建對策。實證性是有針對性地重建大學生的價值觀。其一,對于性價值觀的形成,應當注重性教育,把握好恰當的時間,注意性別、專業的差異性,學校和教師輔導員應增加對大學生生活的關心度。其二,對于政治價值觀的重建,應充分利用好輔導員隊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綜合運用灌輸法、談心法、熏染法、激勵法、調試法、比較法、提升法、規范法、體驗法等具體方法進行政治價值觀教育。其三,對于學術價值觀的重建,應該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同時加強自我教育,使大學生自覺地進行自我評價、自我調適和自我改正,進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其四,對于工作價值觀的重建,應加強大學生人生價值觀教育,堅持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結合專業課程,滲透職業價值觀教育;提高就業指導服務的質量,豐富就業指導服務內容;健全相應的職業價值取向激勵機制。
結語
在意義世界下,當前的大學生沒有實現成己與成物的統一,多維的價值有所缺失,主要表現在:金錢觀念趨向功利化;性價值觀雖然多元但迷失于道德與責任的矛盾中;政治立場、政治認同、政治寬容這三個方面不穩定,易受外界干擾;學術價值觀墮落,誠信意識大打折扣;工作的選擇上趨于功利性,貪圖一勞永逸的職業。因此有針對性地培養大學生面向意義世界之域下的價值觀是切實可行的,通過引導與自我反省,大學生最終能克服虛無主義的價值理想,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和真善美的統一。
【作者單位:浙江海洋學院心理教育中心】
【注釋】
①楊國榮:“何為意義—論意義的意義”,《文史哲》,2012年第6期,第25~31頁。
②楊國榮:“意義世界的生成”,《哲學研究》,2010年第1期,第64~65頁。
篇9
關鍵詞:文化帝國主義 語言教育
在全球化的進程中,“所有的文化都受到其他文化的影響,反過來也影響其他文化。”而西方處于主導性優勢地位,憑借其強大的媒體和文化產業優勢,呈現出明顯的文化帝國主義,對包括我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文化造成巨大沖擊。在此背景下,培養文化自覺已經成為國家戰略,理應引起高校教育的高度重視,本文僅從當前高校語言教育的層面進行審視討論。
一、文化帝國主義的界定
文化帝國主義的基本思想來源于葛蘭西的“文化霸權”理論,漢斯?摩根索在《國際縱橫策論:爭強權,求和平》中說,“它的目的,不是征服國土,也不是控制經濟生活,而是征服和控制人心,以此為手段而改變兩國的強權關系?!币谅~爾?沃勒斯坦認為,在世界體系中,占主導地位的世界觀是在政治、經濟上居于雙重主導地位的中心國家的世界觀,世界體系發展的最終可能性歸宿是建構一個相對平等而且民主的體系。文化帝國主義被廣泛應用,但如何定義文化帝國主義,在學術界還存在一定爭議,大體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方認為帝國主義文化霸權是為經濟服務的,而另一方則相反,認為經濟強勢為最終的文化侵略服務。筆者從文化安全的角度討論文化帝國主義,在政治體系中觀察文化帝國主義,更傾向于認為,文化帝國主義是西方發達國家借助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向發展中國家輸出其價值觀、行為準則、意識形態、行為規范、生活方式和社會制度,對發展中國家人民的生活進行系統地滲透和重塑,以減弱帝國主義擴張的阻力,實現對發展中國家人民靈魂的附庸化。經濟全球化為文化帝國主義的擴張提供了條件和可能性,文化帝國主義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更深層次的意義訴求,為非發達國家的文化提出了一個現實而且嚴峻的文化安全問題。
二、文化帝國主義的當代表現――以美國為例
美國具有強烈的文化霸權欲望和“大國使命感”,前蘇聯解體后,中國自然成為美國文化帝國主義的主要目標,對我國國家意識形態和民族文化價值觀形成了嚴峻的挑戰。首先,以對外教育文化交流等形式進行精神輸出。對外教育和文化交流是美國政府達到其外交目的的一種特殊手段,這種外交的實質是傳播信仰和交換文化價值觀,是思想觀念的輸出。美國的精神輸出除著名的富布賴特項目外,還有國際訪問者項目、圖書項目、對外英語教學和宗教滲透等;其次,以國際信息項目進行價值輸出。美國向來注重對外宣傳其價值體系,成功摸索出了集媒體、外交、公關、廣告、軍事和人道主義援助等各種手段于一體的總體宣傳模式,憑借其發達的電影產業和出版業,利用電影電視劇和出版物宣傳其價值觀,這些文化產品既是商業的搖錢樹,又是政治的傳聲筒;第三,利用互聯網開展思想輸出。互聯網是美國文化帝國主義的另一重要陣地,美國憑借強大的經濟和技術優勢占領了互聯網的制高點,當今互聯網上90%的信息是英語信息,中文信息僅占10%,語言的霸權意味著信息和文化的霸權,互聯網的平等性隨之消失,演變成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政治模式、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向中國的單向滲透,潛移默化地反對和消解社會主義價值觀,影響和改變著中國人尤其是以大學生為代表的青年人的價值判斷。
美國的文化帝國主義具有力量強勢性、手段現代性、方式隱蔽性、渠道多樣性的特點,在高校語言教育中,我們在一定程度上有意無意地配合了這種霸權,母語教育的淡化和外語教育的過度強化,對當代大學生民族認同感產生了深刻的負面影響。
三、文化帝國主義視域下的高校語言教育辯證審視
1.高校語言教育的現狀與批判
民族文化是通過該民族語言傳承的,語言是一個民族的文化符號,文化的核心是語言,它是拒斥文化霸權主義的前提條件。從民族認同的文化角度審視高校語言教育現狀,不難尋查出大學生民族精神淡化的蛛絲馬跡。
(1)高校外語教育現狀。首先,忽略母語的“全員外語教育”;作為一種交流工具,外語學習本無可厚非。但是,當某一種非母語的語言工具通過教育途徑作為全民工具時,就是教育偏差了。當前,英語課程是所有高校的必修課,學習至少兩年?!坝⒄Z四級”“英語六級”成為大學生的必須,而其目的往往只有一個:就業;其次,簡單化的“外語淘汰制”。中考、高考、碩士、博士、晉級等等,幾乎所有考核選拔均需要考核外語水平。這是另一個出現偏差的現象。究其所以,英語作為一種標準,對于考核選擇來說簡單易行而已;第三,追求時尚的“漢英混雜”。英文縮寫大量出現在官方媒體和學術作品中造成大學生在使用母語時漢英混雜,在網絡作用下,迅速蔓延成為一種時尚,更有甚者,在中國召開的學術會議要求必須全部用英語發言,對母語的輕視程度可見一斑。
(2)母語教育的現狀。當前各級教育對母語的重視程度都呈下降趨勢,外語和母語有著同等重要甚至超過母語的地位。高校的外語是必修課,但是,除了師范院校和綜合院校中文相關專業開設了大學語文課,大多數高校其他專業不開設大學語文課。在就業壓力下,很多高校以各種理由取消或縮減大學語文課程,部分高校僅僅以“應用文寫作”之類的課程替代大學語文,應付教育管理部門的檢查。即便少數開設大學語文的學校,也多設為選修課或者公共選修課,只能對極少數大學生進行教育。此外,在開設大學語文課的學校,教學內容也多局限于文學的工具性和審美性上,很少關注語文所代表的文化價值和人文價值。造成這種現狀的根本原因在于沒有對語文所蘊含的文化價值的充分認識,認識還停留在文學層面和工具層面上,必然導致學校和大學生的雙重不重視。
在審視當前高校語言教育時,我們應該看到這樣一個現實:當西方發達國家處心積慮地利用各種途徑推廣他們的價值觀和文化時,我們自己卻主動地強化了外語本身的文化熏陶作用,淡化了本民族語言的人文價值和文化培養。這是一個很值得深思的問題,是一個教育問題、文化問題、政治問題和國家非傳統安全問題。
2.外語過度教育對大學生民族認同的現實危害
民族認同是共同體成員對共同體自然及文化傾向性的自覺認可與共識,是一種文化認同,個人的民族認同一旦出現偏差或者淡化,必將影響其國家認同,形成“脫域”。民族認同的重要表現是對本民族語言的態度,事實上,人們在接受和使用一種語言的同時,必然而且已然在接受著隱含在這種語言當中的文化,也即是其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
(1)外語過度教育沖淡母語意識,造成大學生民族認同感淡化。不論外語的實用價值大小,外語只能是第二語言,當第二語言的地位超過了母語或者與母語等同時,必然形成“母語轉移”,作為民族最重要的文化符號的母語發生“轉移”,民族認同感就失去了關鍵內容,民族的精神向心力將大大減弱。幾年前某外國語高校學者身份提出的更換中華民族圖騰“龍”的事件,否認文化帝國主義存在和“英語霸權”的學者幾乎都是外語專業的,已經為這一論點提供了有力證明。
(2)強大的外語學習壓力易造成大學生誠信意識缺失。漢語和英語是屬于兩個完全不同語系的語種,在學習了作為母語的漢語的同時學習英語難度大,在強大的體制性要求下,大學生考試作弊就有了某種必然性。近年來,曝光的難以計數的大學生“英語四級”考試作弊事件,為這一觀點提供了有力的注腳。筆者在遼寧省十所高校所做調查顯示,61.13%的大學生表示自己“曾想過作弊”或者“作弊過”,應該引起教育者的足夠重視。
(3)英漢混用引領錯誤“時尚”,促進文化自卑?,F實生活中,對于大多數大學生來說,英語的交流意義并不大,實用性并不高,這是毋庸置疑的客觀存在。追求時尚感、顯示自我和應付考試是大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動力,必將造成大學生價值觀的偏差,同時促進文化自卑感的蔓延,進而淡化民族認同感。另外,超強的外語學習壓力必然消弱包括漢語在內的其他專業課程學習程度,不利于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不利于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大學生民族認同感的淡化會造成大學生的民族虛無主義傾向,直接副作用于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精神的培養,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關注的文化問題。
3.高校語言教育的辯證
對高校外語過度教育的批判是基于文化自覺的審視和辯證,在經濟和文化全球化勢不可擋的當代,需要用高度的文化自覺審視我們的語言教育尤其是外語教育。堅守母語、保衛母語并不意味著排斥吸取外來語。我們必須在承認客觀事實的基礎上對語言教育進行審視:首先,語言本身就是不斷發展的,會隨著時代的進步淘汰舊的內容和形式、接納新的內容和形式。第二,現代漢語是在自身發展和吸取其他語言過程中形成的,其中大量正在使用的詞匯本來就是舶來語。第三,不可否認,歷史和經濟決定了英語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之間交流的第一通用語,語言是可以而且應該相互借鑒的。這種認識本身就是對以語言為重要特征的文化的自覺。
在全球文化不斷以各種形式相互交流、碰撞的當代,進行語言教育是融入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然選擇,也是學習世界各民族先進文化的必然要求。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英語霸權背后的文化帝國主義,必須站在捍衛民族文化安全的高度,對民族文化進行高度的自覺,樹立起必要的文化自信,堅持母語的主體地位絕不動搖,既要學習各民族的先進文化,更要向其他民族宣傳推廣我們的民族文化,正如先生所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這才是文化全球化的題中之義。“美人之美”不能替代“各美其美”,尤其是不能“不知自美”“自毀自美”,我們要反對的是過分強調英語的不可替代性,對英語進行過度教育,我們要強調的是母語教育的根本性,而不是否定語言教育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漢斯?摩根索,盧明華等譯.國際縱橫策論:爭強權,求和平[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5.
[2][美]伊曼紐爾?沃勒斯坦,尤來寅等譯.現代世界體系.第1卷.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篇10
關鍵詞:大學校園文化;人格塑形;中國傳統知識分子
一、大學校園文化新質及形成原因
(一)大眾化
美國教育社會學家馬丁•特羅指出,高校的入學率占同齡人的15%以下為精英階段,15%-50%之間為大眾化階段。我國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即為15%,2007年全國普通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到2 700萬人,毛入學率23%。據此,我國高等教育自2002年就進入了國際公認的大眾化發展階段。
在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變的背景下,大學的辦學體制、辦學模式、辦學層次多元化。相應的,大學教師、學生組成以及師生關系等發生了變化,大學校園文化也因此呈現出新的內容。在精英教育階段,校園文化明顯具有精英文化的精神特質。高校教師是崇高道德與神圣知識的化身,他們固守精英理想,追求人格獨立和學術自由,傳播人文精神。在某種程度上,他們被當成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圣人”,大學生則被譽為“天之驕子”。進入大眾教育階段,一批辦學歷史悠久、傳統文化底蘊深厚的一流大學總體上仍延續了精英文化。而辦學形式的多元化導致許多大學尤其是新興大學具有文化產業的特征,即辦學市場化、商品化。如收費入學制度使師生關系有了買賣關系的性質,教師不再是知識的絕對權威者和神圣的授道者。大學校園文化逐步從神壇走向平民化、市俗化,與社會經濟的緊密聯系程度空前。
(二)市場意識
我國現行的市場經濟體制給大學校園文化增添了異于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全新思想和靈活機制,為大學生創造了良好的社會大文化氛圍,帶來了先進的思想觀念,如人才觀、公平觀、競爭觀、效益觀。但其負效應也同時進入大學校園文化。如與計劃經濟時代相比,傳統的國家職能受到削弱,個人的民族歸屬感在一定程度上被消解,從而使一些大學生淡化了國家意識和愛國情感;中國傳統的“唯義無利”“利義并舉,以義為先”的觀念被打破,“唯利是圖”“以利為先”的思想大行其道,追求財富和富裕的生活被社會肯定,追求商業價值、追求感官享受的價值觀、人生觀也被眾多大學生欣然接受;個人主義價值觀念逐漸淡化了理性關懷和集體觀念,只追求經濟而忽視道德、只追求物欲而缺乏精神不再是大學校園里罕見的現象。
(三)西方思潮
大學校園作為樂于接受新鮮事物的主陣地,其校園文化以寬容的姿態迎來了西方各類社會思潮。這些思潮以其異于中國現行政治經濟體制、中國傳統文化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其先進的哲學、社會思想吸引了廣大大學生。這在一段時期極大地豐富了大學校園文化,使其更具現代意識、世界眼光以及包容性。但其消極影響不容忽視?!吧鐣髁x不如資本主義”等政治思想的滲透和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現實,使校園文化中出現了政治信仰迷失的苗頭。其次,市場經濟的縱深發展使校園文化增添了市場意識的同時,也使個人意識愈加突顯。而盛行于當代的西方后現代主義思潮的傳入校園,再度強化了個人意識的內容。極力突破傳統局限,樂于吸收外來新思想,張揚個性,突顯個體甚至崇拜個人主義是其主要特點。
(四)虛擬
截至2007年底,我國網民數量已達2.1億人。其中,約2 000萬在校大學生的80%以上都是網民。在網絡世界中,大學生們找到了更加廣闊自由的天地。
同時,網絡虛擬世界的產生,改變著大學生的生活方式,使大學校園文化增添了“虛擬”的特質?!熬W友”“網戀”“網游”“網婚”“電子寵物”等名詞成為大學校園文化時尚的標記,其實質是現實生活在網絡中的虛擬化。它具有隱秘、娛樂、虛假等特征。網絡是大學生重要的娛樂工具,在網絡中進行的戀愛、結婚,絕大多數僅是供娛樂消遣的游戲;對照現實生活,虛假性是網絡世界的一大特點,網名、匿名信息的、網絡行為都是如此,當然它不排除某些信息的真實性。
二、上述內容對大學生人格塑形的影響分析
(一)大眾化校園文化對大學生人格塑形的影響
大學校園文化的大眾化特點,是相對傳統大學的精英文化而言的。一方面,它表現為與當代社會經濟的緊密聯系和高校開放式的辦學態度。如許多高校尤其是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專業設置等方面都主動適應地方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并積極與地方企業行業深度合作。校園文化的大眾化也使大學不再是封閉的“象牙塔”,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空間得到最大限度的延伸,其社會經歷和社會經驗相對更加豐富。這無疑有利于提高他們的認知能力、鍛煉他們的意志,豐富他們的情感,從而有利于加快其人格完善的進程。
另一方面,大眾文化的平民化、世俗化、庸俗化也滲透到大學校園文化中。這在缺乏精英文化積淀的新興大學里表現尤為明顯。在大眾化的大學校園文化背景下,個體的氣質、性格、能力、興趣、愛好、需要、理想、信念趨向大眾化。如高職院校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為首要目標,強調實用和高就業率,學生的學習動機不再是精英文化下為國為民、追求完美人格的崇高理想,而是以功利的價值觀為標尺,以對就業或職業是否有利作為學習的出發點;學生的需要、興趣、愛好也發生變化,閱讀量的極度萎縮、對知識的渴求度降低是其中重要的表現。上世紀70年代末,大學生對北島、舒婷的詩可以脫口而出,80年代,弗洛伊德、尼采和薩特是大學生的必讀,而90年代末至今,大學生閱讀量急劇減少,閱讀內容也從經典文本逐步過渡為時尚、休閑、娛樂雜志等通俗讀物,“哈韓”“哈日”成為廣大學生的時尚追求;大學生們常常自稱“沒有信仰”,時常對前途感到困惑和迷惘,實用、功利的價值觀沖淡了他們的國家意識、民族意識和追求崇高理想的精英意識。
(二)市場意識對大學生人格塑形的影響
從積極的方面看,校園文化中的市場意識促使在校大學生較早接觸和了解社會,掌握行走于社會的基本技能,避免從校園走向社會產生心理問題,從而有助于人格正確塑形。同時,市場意識有利于幫助大學生樹立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在市場意識的引導下,大學生明晰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競爭法則,理解到“勇往直前”“天天向上”“PK”的現實意義;他們知道將面臨殘酷的市場的選擇,于是開始重視自身能力的培養,自覺地提高綜合素質,增強意志力,提升品質,突顯個人氣質。
從消極的方面看,市場意識對大學生人格塑形影響集中表現為:大學生的興趣、愛好、需要、理想、信念趨向功利化和實用化。從個人利益出發的思想普遍,大部分學生一切以有用性和功利性為標準;他們不重視思想,不敢承擔對社會的責任;部分大學生的人生理想變得物欲化,沒有積極的人生目標,生活變得頹廢而毫無朝氣;受功利觀影響,人際關系變得淡漠或虛假;勤儉節約不再受到廣泛推崇,部分大學生花錢大手大腳,追逐時髦、相互攀比。
(三)校園文化中西方社會思潮對大學生人格的影響
大學校園文化中傳播的西方社會思潮給大學生人格帶來了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后現代主義所具有的批判否定精神和異質多樣的文化意向,有利于喚起大學生們對社會生活和文化生活中非主流一面的注意,提示他們辯證地看待社會現象。90年代末至今,周星馳的無厘頭電影風靡各大高校并被解讀為后現代主義,就是明顯的例證。另一方面,后現代主義的無政府主義、個人主義、虛無主義,沖擊了大學生的理想、信念。不少當代大學生存在信仰危機。有的對的科學性持懷疑態度;有的人沒有遠大的理想,精神空虛,厭學、厭世,表現為逃課、酗酒、談戀愛、泡網吧等;有的放棄了對社會、對他人的責任,放棄了道德原則、真誠原則。他們過分強調自我價值,只想到集體、國家和社會應該為自己做什么,而很少想為國家和社會做些什么;一些大學生只注重能力培養、物質利益的追求而忽視道德情感培養,等等。這些消極因素嚴重影響大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對當代大學生人格的正確塑形極為不利。
(四)校園文化的“虛擬”特征對大學生人格的影響
網絡成為當代信息傳播的主渠道,它促成了全球信息以最快捷的方式在最大限度上的共享,也使校園文化與社會文化迅速接軌,盛極一時的文化快餐、學術超人、山寨文化以及“做俯臥撐、打醬油、躺貓貓”等網絡用語,迅即傳入校園,使廣大大學生得以密切地接觸和及時地了解社會,豐富其社會閱歷,培養其道德、價值判斷能力。這對于大學生人格塑形具有積極作用。
但網絡的虛擬世界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思維方式、行為模式、個性心理等產生十分廣泛和深刻的負面影響,尤其易導致大學生人際交往的障礙和道德的弱化。長期處于網絡中虛擬交往的幻覺中,大學生往往在心理上對網絡產生強烈歸屬感和依賴感的同時,對現實感到厭倦與冷漠,逐漸自我封閉,嚴重的可能發展為“網絡自閉癥”。他們將無法進行正常的人際溝通,從而難以了解他人和自己,促進個性的完善。從根本上說,這種消極性還在于影響大學生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同時,網絡是一個隱蔽而又缺少監督的世界,它在張揚人的個性的同時也令人的劣根性暴露,造成大學生道德觀念紊亂,道德判斷能力下降。思想道德素質居于人格要素的中心位置,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狀況將直接影響其健全人格的發展。
當然,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變、市場經濟的縱深發展、西方思潮的涌入和傳播以及網絡的盛行,并非單一而是共同作用于大學生的人格塑形。如市場意識引導下的功利觀、大眾文化下的實用價值觀以及西方思潮影響下的個人主義,有某些相通的本質和相似的表現。正是上述各種社會文化背景相互作用,共同給當代大學校園文化帶來了新的內容:大眾化、市場意識、個體意識以及虛擬特征。這些新質給大學生的人格塑形產生了積極的或消極的影響。對于積極影響,我們應加以鼓勵并正確引導,讓它最大限度地發揮健全大學生人格的重要作用。對于一般的消極影響,我們應加以理性的評判,因勢利導,將其逐漸減少或消除。
理想和信念是人格內涵的重要指標,它對于人格的其他因素如氣質、能力、性格、需要、動機、意志、情感等具有重要的影響和指導作用。積極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是大學生健全人格的重要表現。面對部分當代大學生信仰迷失、沒有遠大理想和堅定信念的狀況,我們應高度重視并探索改變的途徑。
三、中國傳統知識分子一脈相承的人格追求對大學生人格塑形的啟示
中國傳統知識分子2000多年來,一直不懈追求完美人格的塑造??鬃诱J為,士應“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論語?述而》);孟子認為“(士)不得志,修身見于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中庸•二十》上也有“修身以道”“修身以道立”之說;屈原亦言“紛吾既有此內美兮”?!皳诘隆薄靶奚怼薄蔼毶破渖怼薄皟让馈?歸根結底,都是古代知識分子完美的人格理想,他們在追求完美人格的歷史長河中,孜孜以求,一脈相承。
從理想、信念方面看,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得志,澤加于民;……,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在儒家文化的浸染下,他們有著與生俱來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胸懷國家社和民族大義,深情關注或直接間接參與國家、社會發展變革;他們悲天憫人,同情弱小,關心百姓疾苦,有著濃郁的人文價值關懷。
從氣質、性格看,深得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精髓的知識分子的氣質可用“剛健中正”四字表示,即道德高尚、仁慈親和、彬彬有禮、忠貞弘毅、和而不同。今天仍在沿用的“儒士”“儒商”,即指深諳傳統文化、氣質溫文爾雅、道德品行高尚的文人或商人。此外,中國傳統知識分子追求人格獨立,出現了許多像“不為五斗米折腰”“不摧眉折腰侍權貴”的文人,表現出高雅與傲骨的氣質。
從興趣、愛好方面看,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在濟世情懷之外,還講究高雅情趣的追求。他們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實和提高,反對沉湎于物欲私利之中;他們附庸風雅、吟詩作賦,琴、棋、書、畫無一不通;他們以文人雅士的閑情逸致,追求清高、曠達、超脫、飄逸的生活情趣和審美理想,或寄情山水,或將對自身人格修養的理想化為藝術創作。
當代大學生即是或即將成長為現代知識分子。今天,大眾文化幾乎占據著社會和大學校園主流文化的地位,傳統文化的雅趣在大眾文化的擴張面前步步敗退。在這種形勢下,作為現代知識分子,我們應認真審視當下文化,繼承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優秀品質以及他們不懈追求完美人格的崇高精神,引導廣大大學生從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求被商業意識等沖擊失落的中國傳統人文精神,在五千年華夏文明中建構富有現代意識的精神家園,從而使大學生不僅具有全球意識、創新精神和國際競爭力,還具有社會責任感和高雅文化品味。至此,大學生的人格得以逐步完善,他們在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也將為社會和文化的進步作出更大的貢獻,幫助更多的人完成人格的正確塑形。
參考文獻:
[1]把促進教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moe.省略/edoas/website18/38/info1205466246320338.省略/download/manual/statisticalreport13th.pdf
[3]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卷) [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