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與文化資源的區別范文
時間:2023-11-30 17:46: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文化與文化資源的區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從文化類型看,草原文化為地域文化之一種,而游牧文化則為經濟文化之一型。
從地域分布看,草原文化基本同草原地帶的分布相一致,而游牧文化則不盡然。
從文化的起源、形成和發展歷程看,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并非一直處于同步發展狀態。
從建構特征看,草原文化是一種復合型文化,而游牧文化是一種單一文化。
近兩年來,隨著草原文化研究的逐步深入,梳理和辨析草原文化與游牧文化之間的關系,已成為該領域學術研究不可回避的重要學理問題。雖然學界至今尚未就草原文化與游牧文化之間的關系展開專題討論,但對這一問題的不同認識或分歧已有所表現,其中較為普遍的傾向是,把草原文化簡單地等同于游牧文化,從而對開展草原文化研究提出質疑。本文試就草原文化與游牧文化之間的關系問題,從內涵、分布、起源和建構特征等幾個方面進行專題討論并重點說明二者之間的非等同性,以求教于有關專家學者。
一、研究草原文化與游牧文化之間的
關系問題,首先應當明確界定什么是草原文化和什么是游牧文化。雖然作出這一界定并使之能夠得到學界較大范圍的認同并不容易,但這是我們必須要作出的嘗試。我們認為,所謂草原文化,就是世代生息在草原這一特定自然生態環境中的不同族群的人們共同創造的文化。它是草原生態環境和生活在這一環境下的人們相互作用、相互選擇的結果,既具有顯著的草原生態稟賦,又蘊涵著草原人的智慧結晶,包括其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及基于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形成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審美趣味、宗教信仰、道德情操等。可以說,草原文化是一種特色鮮明、內涵豐富、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文化形態,是迄今為止人類社會最重要的文化形態之一。
所謂游牧文化,就是從事游牧生產、逐水草而居的人們,包括游牧部落、游牧民族和游牧族群共同創造的文化。它的顯著特征就在于游牧生產和游牧生活方式——游牧人的觀念、信仰、風俗、習慣以及他們的社會結構、政治制度、價值體系等等,無不是游牧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歷史反映和寫照。游牧文化是在游牧生產的基礎上形成的,包括游牧生活方式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文學、藝術、宗教、哲學、風俗、習慣等具體要素。
從上述簡略的界定中不難看出,草原文化與游牧文化之間確實具有一些重要的相同或相似之處,在一定范圍和一定歷史時期內具有內在的同一性,實際上,不少學者把草原文化直接指稱為游牧文化,或者把草原文化視為草原游牧文化的略稱,都是從這個特定范圍、特定時期出發作出的界定。然而,超出這種特定的范圍和時期,再把草原文化簡單地等同于游牧文化,進而質疑草原文化概念的提出,顯然是缺失必要的邏輯基礎和科學依據的。因為一旦超出特定的范圍,草原文化與游牧文化就完全從屬于兩種不同類型的文化領域。前者從屬于區域文化類型,可列入海洋文化、大河文化、森林文化序列;后者從屬于經濟文化類型,可列入狩獵文化、采集文化、農耕文化序列。明確草原文化與游牧文化的不同類型,不只是界定概念的需要,更是從內在屬性上把握其同一性和差異性的需要。
二、從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的區域分布看,二者之間也有
很多不盡相同的地方。由于草原文化是依草原生態環境生成的,因此草原文化實際就是依草地資源的分布而蔓延于世界各地的。現在我們確切知道的是,草地資源分布于世界各大洲,草原面積約占地球陸地面積的1/5以上。其中最大的一片是歐亞大草原,從我國大興安嶺東側到歐洲多瑙河下游,東西跨110個經度,綿延萬余里。這些草原由于氣候和植被條件不同,又分為典型草原、草甸草原、荒漠草原及山地草甸類、沼澤類等不同類型。而生活在這些不同區域、不同類型草原上的人們所創造的草原文化雖然存在地域的區別,但都是以草原這一自然生態環境為載體的,具有內在的聯系與統一性,因而在更高層級上都屬于草原文化。
如果說草原文化是緊隨草地資源分布的話,那么游牧文化的分布就不盡其然。據ThomasJ·Barfield的《游牧選擇》一書介紹,現今世界上存在著五個主要游牧地帶:1、橫貫非洲大陸的撒哈拉沙漠以南至非洲大裂谷一線的東非熱帶草原。2、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3、地中海沿岸經安納托利亞高原、伊朗高原到中亞山區一線。4、從黑海延伸至蒙古的歐亞大陸草原。5、西藏高原及其鄰近山區高原。還有一些學者對游牧文化的分布作出另外的歸類和劃分,這里我們不再詳細引述。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學者對游牧文化分布的劃分不管有多么不同,但有一點卻非常一致,即他們都沒有把游牧文化的區域分布同草原地帶的分布完全等同起來,有的甚至認為只有歐亞大陸草原地帶才是游牧文化的真正分布區域。
從上述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不盡相同的分布情況來看,作為地域文化的草原文化和作為經濟文化的游牧文化,具有很多質的差異性。作為地域文化的草原文化,主要是以自然地理條件為依據的,作為經濟文化的游牧文化則主要是以生產方式為依據的。三、從草原文化與游牧文化的起源和形成期看,二者之間也具有明顯的非同步性。
關于草原文化的起源問題,包括草原文化興起的區域、起源的時間、最早的主要生產門類和經濟文化形態等等,似乎至今還未得到專門的研究,更談不到有確切的結論。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作為預設(也只能作為預設)提出的基本看法是,草原文化同其他古老的地域文化如兩河流域文化、古埃及文化、黃河文化一樣具有悠久的歷史。以中國北方地區為例,從距今大約70萬年前開始這里就有遠古人類繁衍生息。到舊石器晚期、新石器早期階段,這里相繼出現以興隆洼文化、趙寶溝文化、紅山文化等為代表的早期草原文化繁榮景象,被學者確認為中華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
關于游牧文化起源問題則早已引起學者的廣泛關注并已有相當集中的討論,我們可以將之概括為四種有代表性的意見,即:“狩獵說”、“農耕(畜牧)說”、“氣候說”、“人口說”。后來對這一問題的研究,盡管視角更加新穎,但主要的進展也只表現于提出“混合經濟說”和不同來源說,由于對游牧文化起源緣由的不同認識,導致學界對其起源時間的認識出現重大差異。對于這一問題,我個人的看法是,游牧文化起源可追溯到較早時期,例如狩獵或早期畜牧階段。雖然我們不能把早期畜牧業視作游牧,但起源階段的游牧又很難同畜牧作涇渭分明的劃分。這一時期大致在公元前9000年至7000年間,而其形成期應在青銅器時代中晚期,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之間。
四、根據上述游牧文化
起源問題的討論情況,我們試采用一種“相互印證”的方法,具體討論草原文化與游牧文化在起源、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的聯系與區別。為此,我們將草原文化發展的歷史進程分為如下三個歷史階段,并加以簡要說明與闡釋。
一是前游牧文化時期。這是草原文化的起源和形成期,時間大致在從遠古到游牧文化形成期。這一時期草原文化的基本特點是多種文化,即采集、漁獵、畜牧、農耕等相繼出現并處于交互作用狀態。由于草原各地類型、氣候及族群不同,這些經濟文化類型在各地出現、持續及處于主導地位的狀況也千差萬別。但總的看,在這一時期的草原文化中,采集、狩獵文化在相當長的歷史階段一直處于主導地位。
二是游牧文化時期。這是草原文化的興盛期,時間大致從游牧文化形成期到其衰退期。這一時期草原文化的基本特點是,游牧文化處于主導地位,在很多草原文化分布區域,特別是在歐亞草原地區,草原文化同游牧文化完全交融在一起。因此研究這一時期的草原文化完全可以與研究游牧文化等同起來。
三是后游牧文化時期。這是草原文化的轉型期,時間是大致從游牧文化衰退期開始的。這一時期草原文化的基本特點是,游牧文化長期占主導地位的局面開始被打破,農業、工業作為新興文化的因子,其影響不斷擴大,地位不斷提升,草原文化再度迎來了多種經濟文化并存的格局。
通過上述草原文化與游牧文化歷史分期的對比分析,我們得出的基本結論是,在不同歷史時期,草原文化同游牧文化的關聯狀態并不完全一致,即:在前游牧文化時期,草原文化主要是以狩獵、畜牧、農耕文化形態存在的,如果說這一時期的草原文化同游牧文化有什么關系的話,只不過是為游牧文化的孕育、產生創造條件而已;后游牧文化時期,草原文化更多的是同新的文明形態結合在一起,游牧文化在草原文化中已處于“隱而不彰”狀態;只是在游牧文化時期,草原文化同游牧文化才大致處于重合狀態。因此,我們不能不分時期、不顧歷史條件簡單地將草原文化指稱為游牧文化。
五、從上述草原文化與游牧文化在內涵、分布、起源、發展歷程中的比較分析,我們還看到這二者之間在建構特征上也有明顯不同。
首先,草原文化是地域文化與民族文化的統一。作為地域文化,草原文化首先是指孕育、成長于某一草原地域的文化,包括原生文化、次生文化和共生文化在內。這里,草原既是一個自然地理、歷史地理概念,又是重要的文化地理概念,蘊涵著特有的普遍意義。草原文化作為地域文化,相對于兩河流域文化、黃河流域文化這些大的地域文化而言,重要區別之一在于它是一種多民族文化,是由部落聯盟、民族族群共同創造開發的文化,而不是單一的或單一民族主導的民族文化,因而使草原文化在各個歷史時期表現出不同的民族形態和族群文化樣式。而游牧文化,作為一種經濟類文化主要是產業經濟與民族的統一,雖然游牧生產也離不開草原區域,但正如我們前面分析的那樣,作為經濟文化的游牧文化同作為地域文化的草原文化還是有重大區別的。
篇2
關鍵詞:文化:差異性;不適應癥
中圖分類號:G1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0544(2012)08-0068-04
文化,不僅是作為一種歷史現象、社會現象和人類所特有的現象而把人與動物相區別,而且它還作為一種社會因素,影響著生活在此空間下的個體和群體的心理、人格和健康。文化與心理、人格及健康之間的關系極為復雜而難以道明。古往今來,國內外不少學者從各自的視角探討文化與心理、人格、健康之間的關系。
一、研究文獻回顧
在世界史中,社會文化學派和文化人類學派都試圖從文化的角度探討對人的影響,社會心理學派的一支——社會文化學派的上將——德國的卡伲·霍妮(1895-1952)。在她的《精神分析的新道路》(1936年版)中指出:“心理活動是文化的反映。也就是說,個體潛在的內心沖突實際上乃是他們所處的文化中某些特定矛盾的反映,社會上神經病發病率的增加,表明了生活于其中的現實條件發生了問題。”同時,該學派的集大成者,德國的埃里希·弗洛姆(1900-1980)也認為,社會通過它的“過濾器——三種文化因素:語言、邏輯、禁忌來塑造社會成員的性格和潛意識。”其主張人是社會的產物,文化決定著人格。“病態社會必然產生病態的人格。”他認為,西方資本主義制度造成西方病態的人格性格。
而與此同時,文化人類學的杰出人物,美國文化人類學家露絲·富爾頓·本尼迪克特(1887-1948)和瑪格麗特,米德(1901-1978)也分別從自己的角度去闡述文化對人的影響。本尼迪克特在1934年出版的《文化模式》一書中指出:“社會與個人并不是對抗的兩極。社會文化提出了個人賴以生存、創造的原材料。……文化貧脊,個人便會受害;如果它豐富燦爛,個人便可以得到大大發展的機會。”她強調文化對社會成員的制約和決定作用,但也不否定社會成員的生活有其自主性。她多次申明:“具有某地文化經歷背景的人類學者中,沒有一個曾經相信,個人不過是一些機械地執行其文明指令的自動機。”而被稱為人類學“創業之母”的美國女文化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1907-1978)在其名著《來自南海》(此書由1928發表《薩摩亞人的成年》、1930年發表的《新幾內亞區兒童的成長》和1935年發表的《三個原始部落》的三部曲組成卜一書中,通過對上述原始部落的對比研究得出結論:“諸如青春期危機等原先我們一歸諸于人類本性的東西,絕大多數不過是我們對于生活于其中的文明施加給我們的種種限制的某種反應。……所謂男性與女性的特征并不依賴于生物學的性差異,相反,它是其特定社會文化條件的反映。……?”
上述學派都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了“不同的文化塑造了不同的人格特征,不存在什么永恒的超文化的人格特征。不考慮特定社會的規范,就沒有人格的變態與常態之分。”
篇3
論文摘要:高職院校校園文化既與行業文化相互交融,也與地方文化互動,蘇南地區高職院校主動對接地方經濟和地方文化,加強地方特色學科建設,開展吳文化的科學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文章旨在探討構建吳文化傳承與高職院校文化交融的途徑與方法,高職院校在傳承吳文化的過程中,要突出高職特色,努力實現吳文化與校園文化的對接;突出專業特色,努力實現吳文化與企業文化的融合;突出創新特色,努力實現吳文化與創新型社會的結合。
論文關鍵詞:吳文化;傳承;高職院校;校園文化
一、吳文化與地方高職院校文化
文化,《現代漢語辭典》是這樣解釋的: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關于吳文化的概念,學者們有不同的表述,莫衷一是。有人從歷史的角度界定,認為它是指西周到春秋時期的吳國特色文化;有人從地域的角度界定,認為它是指孕育在長江下游杭、嘉、湖、蘇平原上的一種文化。筆者認為,對吳文化概念的界定,不應只從歷史的角度來界定,因為在歷史上,吳國的版圖曾發生過巨大的變化,也不能單從地域的角度來界定,因為從地域角度,又出現了“寧鎮”和“蘇錫”兩種說法。在此,筆者比較認同吳恩培教授對吳文化的界定:“它泛指吳地區域人群自泰伯勾吳以來,在這一區域創造出的與自然相適應的生產、生活方式及其物質的、精神的成果總和。”二千多年以來,以蘇州為中心的一帶普通百姓已經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生活方式,蘇州的評彈、昆曲、建筑、緙絲、刺繡等等都有著自成一幟的特色,因此,本文中關于吳文化涵蓋的地域范圍主要是以蘇州為中心,同時兼顧輻射蘇南一帶。
作為高等教育的一種類型——高職院校,其主要定位是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地方文化對“地方高校校園文化具有輻射和融合作用”,具體表現在“地方文化對校園文化具有浸潤作用,地方文化與校園文化互動、地域文化催生并凝煉校園文化”。可見,地方文化與地方高校校園文化之間相輔相成、相互影響和相互促進。目前,蘇南地區不少高職院校都主動對接地方經濟和地方文化,加強地方特色學科建設,開展吳文化的科學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傳承吳文化的同時也應看到,文化的傳承不應僅是學生文體活動、社團活動的開展,還應當全方位的滲透到校園文化建設的方方面面,參與到人才培養的整個過程,與校園文化產生互動并凝練、提升校園文化。
二、構建吳文化傳承與高職院校文化交融的途徑與方法
1.把吳地文化物質元素融入到校園環境,做到環境育人
環境分為物質環境和人文環境。高職院校的環境要體現培育人才的目的,就要賦予其靈魂和功能。良好的富有特色的、和諧而優美的校園環境,會使學生在求知、求美當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啟迪和熏陶,起到陶冶情操、凈化心靈的作用。
把吳地文化融入到校園環境,具體來說:一是有意識地將吳地文化元素融入到校園環境布置當中。我們可以將吳地歷史故事、吳地優秀人物、吳地風物等展示在學生活動的各個場所,讓學生時時刻刻都沉浸在吳文化的氛圍當中,利用校園小景布置、宣傳櫥窗、樓道走廊等將吳地文化展現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二是創造性地發揮吳地文化作用,賦予其時代特色。吳文化不是一成不變的文化,它同樣也需要不斷地創新和發展,這就要求我們要根據環境的變化、時代的變化、人需求的變化,賦予靜態的校園以生命力,從吳文化當中挖掘出符合時代要求的校園精神和教育理念。
2.把吳文化精髓融入到校園規章制度中,做到管理育人
吳文化是一種區域文化,生存在這片土地上的人的思想、觀念、行為、習俗等等無不受其影響,“崇文”、“尚德”、“開拓”、“創新”作為一種精神文化,在吳地有著悠久的歷史底蘊。在“至德名邦”的光照下,在“泰伯精神”的感召下,吳地人民不斷傳承“尚德”文化,形成了特有的崇文重學、至善務實的樸實民風。這些隱性的德育資源,應當與校園的規章制度相結合,使之制度化、健全化,為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職業素養服務。
一是將學校的辦學理念、規章制度等和吳文化結合起來。學校在制訂制度時要將吳地文化中的“崇文”、“尚德”、“開拓”、“創新”、“致遠”等精神融合進自己的辦學理念、發展戰略、治學方略當中,結合自身特色,凝煉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園精神,規范師生的理想信念、奮斗方向、做人準則,把精神要求和具體規定有機的結合起來。
二是提高師生員工的執行力,提升師生的制度意識。學校要加強對校園規章制度、校風校紀的教育,主動營造制度育人的環境和氛圍,使師生對學校的規章制度、校風校紀、校訓、辦學定位等產生認同感,使制度能深入到每位師生的心中,并內化成自己的行為習慣,轉化為全體師生的自覺意識。
3.把吳文化的德育資源融入到人才培養當中,做到教學育人
吳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資源獨特,彌足珍貴;吳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吳文化內涵豐富,是一座寶庫。吳地不僅在哲學、社會科學、文學藝術、科學技術等方面有杰出的成就,而且蘊含著崇高的民族氣節、愛國精神和傳統美德;不僅孕育著無數杰出的思想家、文學家、藝術家、教育家、科學家,而且留下了眾多的名勝古跡、工藝珍品和世代相傳的雅風美俗,這些都是寶貴的德育課程教育資源。因此,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學校要積極利用吳文化的德育資源,把地方文化的寶貴資源融入到人才培養當中。
一是要注重德育課程開發建設,把德育放在育人的首位,在開發吳文化道德課程中,應以吳文化特質為主線,以吳文化史料為依托,利用地域特有的教育資源,在把握吳文化特質的基礎上,擷取吳文化所蘊含的思想品德、人格精神、高尚情操等優秀教育資源進行課程開發,建立吳文化教育體系,培養學生文明、包容、開放、開拓、創新的精神。
二是注重德育資源與現代課程的結合,在建設校本課程的同時,要把吳文化的德育精髓與校本課程開發、實訓操作、生產應用、實踐創新等方面結合,突出職業特色,以規范性要求為基礎,以職業道德教育為依托,做到以德育人、以德化人,從而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
三是認真開展賦予校園精神的各種文化活動,將育人工作延伸到課堂以外,培育學生向往學習和生活的美好情感,實現以美喚情。由此,將吳文化資源導入高職院校德育教育,就會把濃郁的地方特色帶入學校,并在實踐的過程中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更有利于形成學校文化特色,鑄就學校品牌。
三、突顯高職特色,把吳文化傳承內化為蘇南地區高職院校文化自覺的選擇
1.突出高職特色,努力實現吳文化與校園文化的對接
高職教育既是高等教育的一個部分,也是最貼近社會、經濟和市場變化的教育,它的宗旨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學生要以應用性人才為主,所以它與普通的高等教育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因此它的校園文化建設與普通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也不盡相同。根植于吳地文化的高職院校,其校園文化建設應與吳地文化相結合,為吳地的文化傳承與發展服務。高職院校可以利用地方的文化資源,主動服務地方需求,為地方文化的發展和保護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如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依托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社,成立了桃花塢年畫研究所、桃花塢年畫研究會,為桃花塢木刻年畫的學術研究、課題開發、理論研討提供了穩定的研究平臺,并在此基礎上開發了相應的產品,使之走向市場;又如南京旅游職業學院成立了太湖船菜研究中心,為太湖船菜的傳承與發展進行著努力;再如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與蘇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蘇州市吳文化研究會共建了“蘇州市吳文化傳承與實踐中心”,通過開設專門的吳文化課程,開展吳文化專題宣傳和組織學生參與吳文化實踐活動、展演等方式,積極發揮文化育人的作用……這些頗具特色的做法,不僅使吳文化融入到了學生的課余生活當中,而且還與專業建設、課程建設相結合,參與到育人的過程當中,與校園文化相結合,促進高職院校形成獨特的文化品牌。
2.突出專業特色,努力實現吳文化與企業文化的融合
高職院校作為地方高校,一方面它要為區域經濟文化建設服務,另一方面高職院校通常由行業辦校轉變而來,行業特色由來已久,因此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要將吳文化與行業文化、企業文化相融合,打造出獨具一格的校園文化品牌。
首先,加強與區域相關企業、行業的聯系和互動,經常邀請一些行業、企業專家,技能人手進校園,養成關注行業企業發展的習慣,實現校園文化與行業文化的互動和對話,從而融合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園文化。
其次,開展專業教育,培養學生對專業的興趣。現在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對自我有著比較高的期待,缺乏吃苦耐勞的心理準備,所以很多高職院校學生在畢業后不會主動的去適應用人單位的要求,而是對用人單位和崗位有著比較高的期待,導致學生在崗位上通常需要很長的適應期,因此,學校應當利用各種形式,如專業座談會、專業技能比賽、行業參觀等等開展專業教育,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擇業觀,在實踐中加強職業價值觀教育,為畢業后能盡快適應工作崗位奠定了基礎。
最后,加強企業文化與地方文化的溝通和交流。在平時的學生管理上,可以參照企業的管理模式,按照企業的要求,對學生進行行為養成教育。與此同時,引入地方文化的人文關懷因素,更加關注學生個體的成長,為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提供條件。
3.突出創新特色,努力實現吳文化與創新型社會的結合
篇4
關鍵詞:現代裝飾畫;民族文化;發掘;創新
中圖分類號:J5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27-0201-01
一、現代裝飾畫與民族文化
(一)現代裝飾畫及其多樣性分享到
所謂裝飾畫,就是指用獨特的藝術語言和藝術風格來展示世界的一種藝術品,是繪畫的眾多形式中的一種,是在繼承和學習傳統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它是一種歷史文化產物。同時,裝飾畫又區別于傳統的繪畫,沒有繪畫的特定要求和嚴格技法。現代裝飾畫是現代藝術和裝飾畫結合的產物,具有多樣性的表現風格和多樣性的表現手法等特點。現代裝飾畫具有豐富的色彩和多樣化的創意構思,用色大膽、表現夸張,是對現實生活的一種“立象”表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將裝飾畫運用于室內裝修、廣告、建筑、工藝品設計、雕塑等各個領域,現代裝飾畫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巨大的應用價值。
(二)民族文化在社會當中獲得的廣泛認同
我國是一個具有56個少數民族的多民族國家。民族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它是我國各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創造和發展起來的極具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包括語言、文字、飲食、衣著、風俗習慣等。每個民族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方式來表達對生活的熱愛和崇敬,如彝族的火把節、回族的開齋節。然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民族文化被卷入了全球一體化的浪潮中,嚴重威脅了民族文化的生存與延續,有些民族文化在這股浪潮中正在逐漸消逝,引起了國人的憂慮。在民族文化受到嚴重威脅的今天,我們必須作出深刻的反思,進行認真的思考——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怎樣保護好民族文化,使民族文化在經濟一體化進程中得以生存和發展。
二、以現代裝飾畫為基點的民族文化運用建議措施
(一)政府把促進民族文化的發展納入到城市總體規劃
對于現階段的民族文化,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同時,廣泛吸收其他各民族的優秀文化,借鑒他們的有益成果。對于政府來說,我們應該首先將促進民族文化的發展納入到城市總體規劃中來,明確出促進民族文化發展的指導思想、發展戰略、發展目標、引導和激勵措施、大力打造和建設發展民族文化的基礎設施。其次,可以在市政建設時在主要街區建設具有標志性的雕塑、建筑等,不斷提醒人們要牢記本民族的文化傳統。最后,要統籌本地區的民族文化資源配置,因地制宜,發展特色民族文化。
(二)改革創新,發掘更深層次的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在長時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的共同思想認同和共同的文化習俗,因此,在繼承弘揚民族文化時,本地區、本民族的人們應該擁有一種共識。在繼承發揚民族文化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人才是發展民族文化的核心,是弘揚民族文化的重中之重,因此,我們要進行改革創新,培養更多的人才。
首先,要加強民族文化在學校中的教育。我們應該打破傳統的教育模式,學校教育不僅僅是教育學生科學文化知識,也應該重視人文知識的教育。要廣泛開展民族文化課程,培養更多的民族型人才。其次,我們要打破常規,不能只一味地繼承,對于民族文化,我們應該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挖掘民族文化中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民族習俗的繼承。第三,引進人才,通過各種激勵措施、獎勵政策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于民族文化的挖掘與創新上來。優秀人才具有對事物敏銳的洞察力和創新力,因此,在挖掘與創新民族文化中能更好地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三)將民族文化與現代產業結合起來,開發多元化的民族文化產品
在市場經濟高度發育的今天,要想將本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繼承下去,向世人展示,光是繼承民族習俗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要將民族文化與現代產業結合起來,利用本地區、本民族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將民族文化產品化,并且要開發出多元化的民族產品、廣泛發展旅游業、吸收借鑒其他民族的有益成果,真正做到走出去。
如同上文所提到的,將民族文化與現代裝飾畫進行結合就是弘揚民族文化的一種有效形式。將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字、建筑、風土人情、習俗等通過現代裝飾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廣泛投入到市場,不僅可以促進本地區經濟的發展、解決更多的就業問題,也真正意義的弘揚的民族文化,成效不言而喻。
三、結語
總之,通過上文的分析,本文提出將民族文化納入到城市總體規劃中、改革創新和挖掘民族文化、將民族文化與現代產業結合起來等三點建議,旨在弘揚各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挖掘出更多的民族文化瑰寶,展現出多民族國家的偉大魅力。
參考文獻:
篇5
怎樣培養動機?
怎樣制定目標體系?
激勵理論有哪些?
舉例說明目標沖突時的決策與行為選擇?
說明信息溝通過程。
中國當代主流文化與亞文化分別是什么?
學了管理心理學后,以后若要進入企業從事這方面的工作,怎樣將所學到的知識很好地運用到實際中去?
學習管理心理學之后,有什么啟迪?(對你的生活及以后的工作)
在管理中如何有效地激勵員工?
領導的類型及優缺點
如何解決跨國公司中的文化沖突?
領導者的角色知覺的意義
人際關系的分類
內外部招聘的比較
人際關系在管理中的作用如何?
什么叫職業倦怠?如何應對?
什么是組織文化資源?組織文化資源在組織中的地位?
信息溝通與情感溝通的區別?
領導者風格在組織結構中的運用有何技巧?
目標管理的過程中,如何使企業目標與員工目標相協調?
影響組織結構的因素是什么?舉例說明
篇6
關鍵詞:終南山;終南文化;地域文化;中國傳統文化
中圖分類號:G1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4-0146-02
終南山,以其居天之中、都之南,故稱“中南山”。據考證,“終南”之名始見于《尚書?禹貢》。《詩經》、《山海經》稱其為“南山”。漢武帝于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祀太乙神于此,建太乙宮,故又名“太乙山”(也做“太一山”)。《括地志輯校》卷一云:“終南山,一名中南山,一名太一山,一名南山,一名橘山,一名楚山,一名泰山,一名周南山,一名地脯山,在雍州萬年縣南五十里。”《雍錄》卷五《南山》記載了終南山的地理范圍:“終南山橫亙關中南面,西起秦、隴,東徹藍田,凡雍、歧、、、長安、萬年,相去且八百里,而連綿峙據其南者,皆此之一山也。”今天我們通常意義上所講的終南山,是指秦嶺山脈的主峰之一,具體講就是秦嶺山脈的中段。終南山位于西安城南,近傍十三朝都城,歷史悠久、積淀深厚,歷來為世人所稱道。
一、終南文化的概念、內涵與外延
終南文化目前尚缺乏清晰的界定,我們不妨可以這樣來界定:終南文化是以終南山為載體的文化。它是數千年來活躍在終南山地帶的人們創造的以自然地理景觀為表征,以政治經濟為背景,以人文精神為內涵,以宗教文化為特色,以文化交融為特征,以民俗心態為內核的對陜西、全國乃至世界產生過重大的影響的燦爛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終南文化是一個相當大的概念,它是對終南山地帶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個總攬。就內涵而言,可謂博大精深,其所包含的自然資源、歷史資源、宗教資源、哲學資源、民俗資源等,足以構建起一個專門學科“終南學”來對其進行科學研究。
終南文化又是一個有著廣泛外延的文化概念。它與秦文化、漢文化、唐文化等歷史文化,長安文化、關中文化、三秦文化等地域文化是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它們盡管內涵不同、表現不同,但就本質而言都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這幾種文化雖有分野,但始終有一種共同性的東西蘊含其中,使得它們雖“貌”離,但“神”合。終南文化與這幾種文化相比更具有廣泛性、典型性和代表性,終南文化從內涵上“統領”著這幾種文化。
二、終南文化的定位
1.終南文化是一種地域文化。終南文化就本質而言它首先是一種地域文化。終南文化不僅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在關中地域文化中也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地域文化研究的興起是中國文化走向深入的重要標志。
2.終南文化是根文化、原典文化。終南文化帶有深厚的根性文化特色,在許多方面構成其它幾個大文化板塊的歷史底色,對整個中華文化產生著重要的影響。終南文化具有原創性,幾乎它的每一個組成都牽扯到中華文化的根。譬如:終南文化中的“隱士文化”。隱士文化很大程度上屬于儒家文化,是不同于仕宦文化的一種隱逸文化。但隱士文化從思想的根底和精神的底色而言又帶有濃厚的道家色彩。這是就其內在品質而言,就外在表現而言,隱士文化又和佛教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由此可見,終南文化蘊涵之豐富、影響之久遠。
3.終南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搖籃和發祥地。終南山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終南文化與中華文化在起源上具有一致性、完整性和持續性,特別是以周、秦、漢、唐文化為代表的文化體系,已經成為中華文化的象征和核心。從中國文化的源流發展來看,炎黃神農后稷均活動于終南山一帶,周公姬旦輔佐成王“制禮作樂”在終南山麓,《尚書》《詩經》等基本元典多處記載終南山,《道德經》則誕生在終南山。再加上更早時期的藍田猿人,半坡仰韶文化,中華文化的起源之一就在終南山。
三、終南文化的特點
1.多樣性。終南文化的第一個特點就是多樣性。它既有自然資源又有人文資源,既有物質文化又有非物質文化,既有有文的文化又有無文的文化,既有顯文化又有隱文化。自然景觀構成了終南文化的外在主體。眾多的宗教古跡和著名文人雅士的佚聞事跡、民間傳說則又構成了終南文化的人文景觀,二者相輔相成,融為一體。
2.包容性。終南山地帶是中華文化核心儒、釋、道三家的重要策源地。西周建都終南山下,確立了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禮制,直接影響孔孟儒家文化。中國佛教的八宗有六宗都發源于終南山一帶,足見其在佛教史上的重要。終南山也是道教的發祥地之一,老子在樓觀臺寫就《道德經》流布全世界。從基督教來說,最早傳入中國的空間遺跡在終南山大秦寺。從民間信仰來說,財神趙公明的故鄉和修道的地方在終南山,藥王孫思邈長期活動在終南山,驅鬼逐邪的鐘馗也在終南山。終南文化具有極強的包容性,堪稱“五千年中華文化的一個濃縮”。
3.交匯性。終南文化不同于其它文化一個最大的特點,就在于它地理位置的交匯性。終南山位于我國南北分界線秦嶺的中部,橫亙于長江、黃河兩大流域之間。它既是南北自然地理分界線,又是代表黃河流域文明的秦隴文化與代表長江流域文明的巴蜀文化和荊楚文化的交匯點。三種文化集于一身,這本身,就是一個獨特的文化現象,很值得探討和研究。
4.兼融性。終南文化包容著各種文化形態、文化內容、文化樣式。它涵蓋和交融著帝王文化與民俗文化、官吏文化與隱逸文化、科學文化與藝術文化、宗教文化與哲學文化,它們相互結合、相互融通、彼此感應,共同發展,統一于終南山這一載體中。
5.模糊性。梁漱溟先生在談到中國文化時曾說,中國文化一面明明白白有無比之偉大力量,一面又的的確確指不出其力量究竟在哪里。中國文化是這樣,同樣終南文化也有這樣的特點。關于這點我們是不是可以稱其為模糊性或不確定性。終南文化之所以難以總結恰恰就在此。我們明顯地能感覺到終南文化的存在,它是那樣的強烈,幾乎存在于每一個人的心中,但是,要我們說出似乎又不大能說得清。或者這正像老子說的“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正是因為無聲無形才無所不包、無所不容,這就是“道”。
6.歷史延續性。終南文化資源源遠流長,具有歷史的延續性。終南山很早就引起了世人的關注。《括地志》、《秦風?終南》、《小雅?節南山》、《禹貢》、《左傳》、《史記》等史書都談到終南山。此后,歷史一直延續不斷,到了唐宋兩代終南文化達到了頂峰。明清之后開始蕭條,但一直沒有中斷。民國時終南文化特別是終南文化中的宗教文化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近年來,美國漢學家比爾?波特的一部《空谷幽蘭》更是將終南文化推向了全世界。
四、終南文化的研究要點
1.廓清終南文化所囊括的地域范圍。終南文化是個地域性概念,但真的要認真推敲,其范圍又似乎模糊不清。終南文化的覆蓋面到底有多大,哪些文化可以劃歸到它的范圍是大可研究的。由于終南山本身的地理概念就多有爭議,因此,終南文化的地域范圍也就更成為一個問題。在地域文化研究中,只有把地域性看作是貫徹始終的首要原則,才有利于充分揭示它的特性和得失。
2.找準終南文化的研究對象。所謂研究對象,也就是終南文化研究什么的問題。人是文化的核心載體,研究文化、尤其是研究像終南文化這樣博大精深但又缺乏準確史料記載的文化型態,必須緊緊抓住歷史上終南山地區的人的活動。正是數以千萬計的終南山人一代代地創造了輝煌燦爛的終南文化。
3.采用正確的研究方法。研究終南文化要有大思維。不要拘泥于一朝一代,一事一人的研究,而是要從各代互相繼承、互相聯系的角度去開展研究。要通過比較分析的方法來對比終南文化與其它文化類型的異同,進而總結出終南文化的內涵特點。研究終南文化最大的困難在于缺乏史料的佐證和實物的支撐。因此,進行終南文化研究一個關鍵的問題在于研究角度的切入問題。終南文化研究要史論結合,史、論、人物、專題、資料全方位展開,但當下最重要是要對終南文化從學理上作一個統攝性的研究,使終南文化有一個大致的定位。
五、終南文化的研究現狀及未來展望
有關終南文化的研究目前顯然是處于起步階段。現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開發和宗教研究這兩個方面。另外,現有的研究只重視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忽視人文資源的挖掘。客觀地講,目前的終南文化研究在許多方面都是空白,有待拓荒。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視野下的終南文化,是地域文化學發展的理論自覺,是從文化比較和當代文化功效的層面,重新審視終南文化與華夏諸多民族文化關系的需要;開展終南文化研究對于解讀終南山在人類文明史和世界文化大格局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彰顯終南山獨特個性與精神,將是一個全新的視角。
參考文獻:
[1]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M].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5.
[2]袁偉時.歷史大轉折中的遲疑――兩次期間的嶺南文化[A].中國現代思想散論[C].上海三聯書店,2008.
[3]王曉如.宋代終南山地區文化資源研究[J].唐都學刊,2007,(1).
[4]趙馥潔.終南文化與關中精神[BD/OL].(2009-10-25).
篇7
如今知識更新換代加快,企業要想生存發展必須實現知識型企業的轉型,要實現這種轉型便需要一批高素質的科技型人才,因此企業以人為本的發展宗旨尤為重要。因此擁有優秀的企業文化進而進行人力資源管理至關重要。企業文化主要包括行為、物質、精神和制度四個方面的文化。企業文化是以企業價值觀為基礎的企業發展內核。創造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充分激發出企業員工的工作學習熱情,刺激其勞動積極性,正面引導企業員工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從而促使企業穩健發展,實現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管理的有機結合,促進企業的文化與經濟實現良性循環,實現以企業文化為導向的人力資源管理,將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和特色企業文化統籌兼顧,促進企業發展,大方面來說可刺激中國市場經濟,為國內企業市場注入新的活力。然而縱觀我國國內企業,有相當一部分尚未意識到企業文化和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沒有創造企業自身特色文化的意識,對人力資源的管理缺乏一個科學合理的正確管理模式系統,并沒有進行嚴格規劃,造成企業競爭力較弱。反觀現在國內有名的企業“海爾”。是由一個連年負利潤營銷的瀕危小企業轉變為如今全國知名的大品牌企業,原因則是它在領導者所創造的優秀企業文化下逐漸發展茁壯。因此,創造一個優秀的企業文化對企業的發展有著積極作用。而人力資源作為企業發展的必要資源,對于實現企業科學發展有著重要意義,高素質的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發展的基礎。合理發揮人力資源,實現資源最大利用化,對企業轉型有著積極影響。實現優秀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的有機統一,讓企業文化滲透到企業員工的工作生活中,對于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有著深遠影響。因此,以企業文化為導向對人力資源進行科學系統的管理,是實現企業更快更好發展的重要舉措。
二、以企業文化為導向的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建議
人力資源在企業發展中起著基礎性的建設作用,實現人力資源的有效利用需要一個鮮明的企業文化進行引導滲透。企業在進行人力資源管理時應注意以人為本的管理宗旨,充分認識到知識型人才、勞動型人才等的區別,注重引導激發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實現企業內部的和諧良好的競爭工作氛圍,實現企業員工在合作中進步的良性循環。接下來針對以企業文化為導向的人力資源管理提出幾點研究建議。
(一)創造優秀企業文化,樹立良好企業形象
一個企業要想發展首先需要具備吸引人才的文化實質,并能產生一定的市場經濟效益,因此創造屬于自己的特色企業文化及其必要。企業應該結合自身發展實際,站在市場發展的角度,聯系發展目標宗旨,創造出屬于企業自身的特色文化,制定相關規章制度,豐富企業精神內涵,規范企業員工行為準則。打造企業文化首先需要建立端正的企業價值觀,圍繞企業價值觀為核心逐步打造包容兼顧、獨具內涵的企業文化。發揚企業精神,鼓勵員工在企業精神的影響下樹立工作價值觀,帶動企業追求精品、追求卓越、求真務實,實現企業價值觀與企業精神有機結合,保證企業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緊跟市場發展潮流,實現企業文化的基礎建設。企業還需要誠信經營,以國家人民的利益為根本利益,堅持為人民集體服務的企業宗旨,保證工作質量,樹立誠信經營的良好企業形象,同時提高自身市場競爭力,為以企業文化為導向的人力資源管理創造基礎前提。
(二)建立正確獨到的人才觀
人才資源是推動企業發展的重要基石,優秀高素質的人才資源可以說是企業發展的血液,為企業提供知識科技基礎,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做出貢獻。因此人才對于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企業需要樹立獨到的人才觀,善于納賢,為企業輸送新鮮的血液。在招聘企業工作人員時,應該結合多方面因素考慮,選用責任心強、專業知識素質能力過硬、具有創新能力、善于團隊合作、能吃苦耐勞的優秀人才。舉個例子,日本的享譽世界的電器制造公司:松下公司,其創始人松下幸之助先生就具有獨到的人才觀。他的觀點認為,人才的質量決定了公司的質量,人才是推動公司發展的重要基石,因此他十分重視企業員工選拔,并且他認為,只有擁有集體意識、對工作有熱情、具有創新意識、能夠自主經營的人才可以擔當公司重任。這樣獨特的人才觀使得松下公司發展成為世界矚目的優秀企業。企業應該善于選用人才,并考慮企業員工的自身特點,安排適合其發展的崗位,實現人才的全面發展。
(三)實現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管理相互促進發展的良性循環
企業文化的打造需要人力資源管理做保障前提。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對于促進企業文化的豐富有著重要意義,而日漸豐富完善的企業文化對企業人才資源管理又有著導向作用。因此企業應該把握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文化建設的平衡點,鼓勵企業工作人員參與到企業文化的建設中來,促進企業文化不斷創新豐富。同時人力資源在優秀企業文化的引導下逐步建立自身工作價值觀,工作積極性提高,鉆研探索興趣被激發,從而進一步主動建設企業文化,為企業發展做出貢獻,真正實現了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管理良性循環,這就需要企業家善于在企業員工的工作生活中加強企業文化的滲透,同時制定相關規章制度,將人力資源管理和企業文化建設統籌兼顧。
三、結語
篇8
關鍵詞:資源型省市;文化轉型;山西
中圖分類號:C91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144(2013)-10-23(4)
黨的十提出,要大力推進生態文明,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趨勢。我國共有118座資源型城市。因資源而興的城市,也有可能因資源枯竭而亡,其命運不外乎“春蠶型”和“蝌蚪型”。“春蠶型”城市就像春蠶作繭、絲盡而亡,整體沉淪。“蝌蚪型”城市則像蝌蚪跳上岸,蛻變成“青蛙”,擺脫對資源的依賴,大力培養接續產業,推動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全方位轉型,即使資源枯竭,城市也可持續發展。
山西是我國典型的資源型地區,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供應基地,但由于過分依賴煤炭等資源開發,發展方式粗放,導致產業結構單一、生態環境惡化、資源浪費嚴重、生產事故頻發等一系列問題。近年來,山西加快了資源型經濟轉型,2010年國務院批復成立“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2012年國務院批復《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2013年6月,文化部與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同簽署《文化部、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共同推進文化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破解文化發展難題、策劃重大文化項目、創新文化體制機制、形成特色文化產業格局上尋求文化轉型。
1 山西實踐:從昔日的“挖煤”到如今的“挖文化”
山西是文化資源大省,擁有晉商文化、根祖文化、太行文化、黃河文化、紅色文化、佛教與邊塞文化等豐富的文化資源,地上文物居全國首位,不僅是華夏文明的源頭, 而且是多元文化匯集的窗口,民間、民俗、民族文化“百花齊放”。省委書記袁純清多次提出:“要像做好煤炭資源的延伸一樣,做好文化這篇大文章。”山西的11座資源型城市在轉型過程中不約而同選擇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一定程度改變了“礦業興則城市興,礦業竭則城市衰”的命運。2012年,文化部文化產業司聯合的中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數報告顯示,山西的文化產業驅動力指數排位第二。文化產業已經成為山西轉型發展最具前景的“潛力股”和新亮點。
1.1 推進文化體制改革,走在全國前列
山西全省130個市縣全部成立文廣新局,文化行政體制改革全面完成。積極協調成立山西省文化市場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工作全部到位。按照“分類改革,區別對待,整體部署,有序推進”的要求,山西省演藝集團掛牌成立,全省163個國有文藝演出院團全部完成改制。完善內部人事、收入分配、社會保障三項制度,文化事業單位內部機制改革取得進展。
1.2 突出藝術精品創作,全國影響力顯現
《千手觀音》成為國家大劇院的開年大戲;《粉墨春秋》在北京首演,獲得空前的轟動效應;《解放》獲得“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重點資助劇目”;《大紅燈籠》獲“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資助劇目”;《立秋》演出600場,《一把酸棗》演出860場,《解放》演出260場,票房收入突破5800萬元……這些藝術產品的不斷涌現,標志著山西藝術精品創作迎來了新的高峰期、高產期。
1.3 文化與旅游、科技融合,發展新型文化業態
一是文化與旅游融合。山西省文化廳、省旅游局在意大利羅馬舉辦“中國文化旅游推介會”,“一市一景區一文藝團體一臺演藝劇(節)目”項目被確定為文化旅游重大標桿建設項目。二是文化與科技的融合。動漫游戲、數字電影、數字出版等新興文化業態崛起,例如太原高新區動漫游戲產業基地研發的全息影像技術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太鋼不銹新型創意產品成為文化科技融合新成果。
1.4 扶持文化企業發展,培育活躍的市場主體
在民間資本助推下,一批上規模、有市場競爭力的山西民營文化企業迅速崛起,呈現出集群、集聚的發展態勢。以山西省首批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為例,民營企業占到半數以上,其中不乏宇達集團、皇城相府、廣靈剪紙、嫦娥劇團等全國知名文化企業。
2 山西困惑:文化產業遭遇成長的“瓶頸”
盡管文化產業成為山西資源型經濟轉型的重要力量,但與發達地區相比,與山西發展訴求相比,特別是在全球文化產業洗牌重組背景下,由于歷史文化資源較為“同質化”,各地資源整合動力不強, “千城一面”產業布局明顯,阻礙了山西從“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產業強省”升級。
2.1 規模“難”做大
2012年山西文化產業(含旅游業)增加值不到2000億元,僅相當于北京市海淀區的產值,在一個較低發展水平基礎上趕超跨越,無疑難度巨大。
2.2 創新“難”突圍
文化產業最大的競爭優勢在于創新,只有創造出別人沒有的文化產品,滿足消費者的需要,才能獲得發展。目前山西文化產業創新元素缺乏,例如,出了一個“喬家大院”,“大院”景點蜂擁而起。
2.3 形象“難”改觀
隨著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增強,山西給人傳統印象是污染、低端,與文化產業綠色、高端的形象較難融入,制約了文化產品跨省際流通。
2.4 文化品牌“難”打造
2012年山西旅游局組織了十大景區評選,五臺山、平遙古城、云岡石窟、晉祠、洪洞大槐樹、壺口瀑布、雁門關、李家大院、綿山、皇城相府榜上有名。如果將這些文化品牌放在全國、全球的視野來看,真正具有知名度、影響力的恐怕不到三成。
2.5 企業“難”培育
目前山西文化市場發育不健全,產業環境發展滯后,僅有產值超億元文化企業20多家,產值500萬元以上文化企業700多家,大部分中小企業生存空間小。
2.6 專業人才隊伍“難”培育
山西現有大專院校人才培養體系主要是服務于傳統經濟,文化產業相關的職業教育也較為落后,特別缺乏善創意、懂技術、通經營的高層人才。
3 山西突破:文化轉型關鍵在文化產業功能區布局優化
產業功能區是區域內部某種新興或強勢產業集聚發展、規模擴大在空間地域的表現,是自身資源環境條件、經濟社會基礎所決定的,也是更高層級的區域所賦予的。各地因為核心功能不同,區域發展模式自然會有差異,而通過分工協作,實現攜手并進。綜合考慮各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文化資源、主導產業選擇、產業關聯度、市場潛在需求、新型城鎮化等因素,山西文化產業功能區可布局為“一軸一帶五功能區多園區”。
3.1 一軸 —京津冀配套協作軸
山西東與河北省北部為鄰,屬于京津冀經濟區輻射區域。隨著高鐵、高速公路等交通改善,與北京的交通距離僅有數小時。太原、忻州、大同作為京津冀經濟區的配套協作輻射區,承接發展與京津冀文化產業鏈相配套、延伸的影視、演藝、休閑娛樂、印刷、工藝美術、動漫游戲、會展等文化產業,特別是為北京供給滿足全球市場的文化產品進行生產環節配套,并快速形成技術、人才、資金儲備。
3.2 一帶—延黃河文化休閑產業帶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具有天然的全球文化認同,是最具價值的文化資源,為流經城市及中華民族共享。以山西黃河百里風情線為紐帶,以沿黃一帶的古渡文化、古鎮文化、名樓文化、山水文化、紅色文化和民間民俗文化等資源為依托,按照黃河風情線、黃河景觀帶、黃河文化長廊“三位一體”整體推進的思路,在黃河兩岸規劃建設一批反映黃河文化內涵的主題公園、標志性建筑、專題博物館和大型文化產業實體,把沿黃河文化休閑產業帶打造成全國唯一以黃河為軸心的文化產業帶,形成“山上走、兩岸看、水中游”的全方位多視角文化休閑產業格局。
3 五個功能區
3.3.1 總部型文化產業功能區
太原是山西省會、中部地區中心城市、華北地區重要的節點城市,經濟水平最高,其它產業配套協同能力最強,對全省具有直接的輻射效應,重點發展文化旅游、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演藝、休閑娛樂、印刷復制、藝術品與工藝美術、動漫游戲、文博會展等文化產業的區域性、全國性總部基地,成為全省、區域性的資金、人才、技術等要素資源集散中心,打造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區,引領、輻射和帶動全省文化產業實現快速發展。
3.3.2 佛教與邊塞文化旅游功能區
以北部大同、朔州、忻州一帶的佛教文化、邊塞文化、古都名城文化、長城關隘文化、民族民間文化等資源為依托,開發宗教文化游、古城風貌游、邊塞風情游等多種旅游產品。以旅游市場為重點,延伸開發演藝、影視、娛樂、藝術品與工藝美術、節慶等產業,打造“大旅游”產業鏈。
3.3.3 晉商創意產業功能區
以中部太原、晉中一帶的晉商文化為依托,以商幫鼻祖感召力吸引全球華人,打造晉商主題的文化旅游、影視、演藝、休閑娛樂、藝術品與工藝美術、動漫、文博會展、培訓等文化產業,特別是要突出文化與旅游、文化與科技融合、文化與傳統產業融合,提升產業層級。
3.3.4 根祖歷史文化產業功能區
以南部臨汾、運城一帶的根祖文化為依托,加大研究開發和宣傳推廣,首先樹立根祖文化發源地品牌,進而圍繞“尋根尋祖”,開發以文化旅游與根祖文化產品生產雙輪驅動的歷史文化產業。文化旅游要圍繞根祖文化做文章,還原歷史場景,挖掘歷史中的現實關注點,注重觀光旅游與體驗旅游相結合。根祖文化產品生產重點是將堯舜禹等文化符號嫁接到旅游紀念品、食品、工藝品等文化產品中,實現文化、品牌附加值提升。
3.3.5 太行文化休閑產業功能區
以東南部陽泉、長治、晉城一帶的關隘文化、紅色文化、民間民俗文化、山水文化、神話傳說等資源為依托,山水養生,,宗教養心,文化養神,運動養性,突出生態資源與人文資源的融合,打造文化旅游、演藝、休閑娛樂、節慶等休閑產業,開發快樂經濟。
3.4 多園區
園區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基礎設施和保障,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征,擔負為企業成長提供各種資源的職責。在功能區確定后,可以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在符合產業和市場發展規律的前提下,發展一批產業型、機構型、博物館型、都市型等不同類型的文化產業園區。
根據作者梳理,可納入省級層面重點扶持發展的文化產業園區如下,其余已建、在建、新建的園區應采取合并、整合、優化、撤銷等方式予以改造。
4 結語
山西的實踐、困惑、對策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其它資源型城市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發展狀況,其啟示在于,首先,文化產業完全可以成為轉型升級的抓手;其二,在經濟水平、資源條件、觀念意識、管理體制、人才積累等因素短時間內無法快速補齊的情況下,加強對區域文化產業發展的統籌規劃和分類指導,把優化產業布局作為文化產業發展的重點任務,依托大型城市和城市群建設文化產業帶,支持中小城市和農村發展特色文化產業群,形成區域、城鄉文化產業協調發展格局,不失為一條破題之道,而“差異化的區域文化產業發展戰略”是其中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孫雅靜.資源型城市轉型與發展道路[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1.
[2] 姜云,吳立新.中國煤炭城市生態環境問題及規劃對策[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03.
[3] 朱秀君.衰退產業識別指標選擇及要素退出援助機制的構建[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4,(12):20-24 .
篇9
關鍵詞 旅游文化 教材內容 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旅游文化是旅游管理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無論是中國的旅游本科教育,還是旅游專科教育,其教學計劃中均有旅游文化的設置;到目前為止,有關旅游文化課教材體系建構的研究非常薄弱。課程體系的建構仍處于混亂狀態,拼湊現象突出。因此,有必要對旅游文化課教材體系的建構進行一番理性的反思。
1旅游文化教材編寫重要性
中國的旅游業目前正在處于一個發展的轉型期,轉型期的任務之一就是引導中國的旅游事業由單一的經濟目標向融攝了文化、休閑等綜合目標的轉變,這個轉變必然在本質上改變中國旅游業的面貌,而引發旅游業轉型的關鍵環節就是旅游文化的不斷發展,這就使旅游文化教材編寫成為旅游文化學科自身發展的自覺行動。旅游業文化屬性的日益突出是旅游經濟快速發展導致的必然結果和內在規律。旅游文化應盡快從總結性研究、概念性研究等理論抽象的研究階段進入到理論具體的研究階段,使旅游文化研究盡快進入一個嶄新的層次。如果沒有旅游課程的設置,旅游文化的研究就只能成為無本之木。伴隨著旅游者的日益成熟和自身文化素質不斷提高,旅游目的地文化內涵的豐富程度如何,將對本地區的旅游經濟產生決定的影響。而旅游者旅游方式的改變,必然引發旅游業一系列的適應性調整,其中最為突出的是旅游文化,市場對旅游文化提出的更高層次的要求必然最終指向旅游文化的教學成果和教材體系的完善上。旅游文化對旅游景區的文化開發有指導作用;對旅游酒店、旅游商品、旅游娛樂業和旅游餐飲業的設計和開發有基礎作用。可以說,旅游文化對旅游產業的各個要素均有強大的指導作用,旅游業界迫切需要來自于旅游文化的理論指導。可以說,旅游教材編寫是有著深刻的經濟原因和豐富內涵的現象,旅游文化研究的學術動向,旅游文化課程的前途和命運,和我國旅游業發展的前途和命運息息相關。
2旅游文化課教材體系的主要問題
2.1未能確立統一的旅游文化本體論
近二十年來,伴隨著旅游業的深入發展,許多學者對旅游文化研究包括旅游文化的概念、特征、研究對象、功能和意義等方面內容。但是,不同的教材對以上本體論的認識是不一致的,有時差別還很大。例如,有關旅游文化概念的表述有幾十種之多;有關旅游文化特征的論說各有不同;研究對象的差別更是突出。對旅游文化基礎本體論存在較大的差別,導致旅游文化教材也千差萬別、良莠不齊。不少研究者都基于自身的學術背景展開對旅游文化教材的編寫,有的偏重于社會學,有的偏重于歷史學,有的則是各種具體文化的拼湊,缺乏具體而科學的體例。
2.2缺乏旅游文化的方法論研究
采用什么樣的方法去研究旅游文化,這是旅游文化教材編寫的重要理論問題,可是,在所有的旅游文化教材中,筆者均沒有發現有旅游文化方法論的研究,從目前已出版的有關旅游文化的著作中就可以窺豹一斑。不少教材中最有理論意義的部分基本上集中在前兩章和結尾一章,仿佛戴著一頂旅游文化的帽子,而主干實際上并非基于旅游文化的本體開展研究,大部分是旅游學其它分支研究成果的移植,沒有形成一門獨立學科應有的完整體系。
2.3缺乏明確的研究目標和取向
旅游文化課教材應該有明確的目標取向。不少研究者都是就一種具體的旅游文化現象進行探討,比如研究旅游文學、旅游文化史、某一地區的民俗、某一風景名勝的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某種影響,很少把具體的旅游文化現象和旅游文化整體聯系起來,并不能使人明了旅游文化的整體面貌。還有學者把旅游文化的研究對象泛而化之,強行納入了一些本不屬于旅游文化教材體系的內容,比如旅游市場營銷、旅游法律、旅游心理、旅游管理等,使得旅游文化有“越位”之嫌。而這些實際上都不是旅游文化教材的特殊要求,這種盲目和凌亂的狀況,說明我們對旅游文化教材的目標和任務還缺乏明確的自覺意識和研究取向。
2.4旅游文化課教材指向性狹窄
絕大多數旅游文化教材的內容體系主要集中在對導游講解提供基礎知識方面,把歷史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飲食文化、姓氏文化、旅游文學等作為旅游文化教材體系的主體內容,實際上,這縮小了旅游文化教材的現實意義,導致旅游文化課程指向性狹窄的問題。大多旅游文化課教材體系沒有根據不同的層次和不同的專業特點進行構建,如本科、專科均突出了旅游文化知識的介紹,忽略了旅游文化開發、旅游文化載體和旅游文化結構的相關內容,使得旅游文化課程實際上變成了導游基礎知識,忽略了景區文化、商品文化、旅游策劃和開發方面的東西,不足以滿足當前旅游業發展的需要。
3新旅游文化教材體系構建思路
3.1要有二級體系的建構
旅游文化課程可以分為基礎理論課和基礎知識課,僅僅有一級課程的講授,很難使學生對旅游文化有較為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完全可以在旅游文化基礎理論課的基礎上,針對區域旅游文化的實際,編寫具有較強針對性的二級課程體系,對特定區域的旅游文化進行定向性研究,從而使旅游文化成為一門系列課程。目前旅游文化的定向性研究還處在較低的水平,對旅游文化的整體把握還是籠統的和不切合實際的。其實旅游文化有很多組成部分,比如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歷史文化、博物館文化、民俗文化、姓氏文化等等,這些文化本身都有非常完備的文化形態,都有方方面面的組成部分,如果不對其開展定向性研究,就很難把握其中可以異化為旅游文化的部分,使導游講解和其它旅游文化開發難以從旅游文化課程中汲取有益的營養。
3.2要有明確的研究對象
旅游文化的教材體系必須緊扣旅游經濟的脈搏,其確立的研究對象必須能夠匹配于旅游經濟的實踐。因此,旅游文化課教材確立的研究對象應該是非常明確的,它的研究任務應該具備強大的應用價值,始終代表先進旅游文化的發展方向。對此,旅游文化教材體系應研究旅游文化作為一種具體的和整體的文化現象及其發展和變遷規律;應研究旅游文化系統內部各有機組成部分的內在聯系和相互關系;應研究旅游文化的設計與開發;應研究旅游文化在整體旅游業中的地位及其影響。
3.3要有深入的專項研究
專項研究主要包括旅游文化的經濟性研究、旅游文化開發問題研究、旅游文化與一般文化之間的關系研究、旅游文化載體研究、旅游文化結構研究、旅游文化的定向性研究、旅游文化的參與性研究等等。例如,參與性旅游已經成為當前國內外旅游業的主流,相對而言,中國整體旅游文化的開掘遠遠沒有達到一種理想的層次和高度,旅游文化參與性研究的相關理論還沒有成形。參與性文化旅游項目在實踐上已經走出了第一步,但是相關的理論研究卻還沒有出現,這就對旅游文化教材內容的提升提出了要求。又如,什么樣的文化才是能夠轉化為經濟收益的旅游文化,其有無標準和模式。而旅游文化的固化、失傳文化的復原、傳統文化的異化、高雅文化的通俗化等方面的專項研究更是長時間付之闕如。因此,旅游文化教材體系中應有深入的專項研究,提升課程的整體理論水平。
3.4旅游文化課新的教材結構
旅游文化新教材結構的確立,將使旅游文化不再只是旅游經濟的附屬物,不再只是現有旅游資源的一種詮釋和注腳,而是把旅游文化作為一種旅游資源開發和再開發的前瞻性綱領。筆者設計的旅游文化教材體系分為以下十一章:
第一章,旅游文化的概念。主要介紹旅游文化概念研究狀況;對旅游文化概念研究成果的看法;和旅游文化概念的重新界定。
第二章,旅游文化的研究對象、方法和意義。主要介紹有關旅游文化研究對象的不同意見;對旅游文化對象研究狀況的評價;旅游文化研究對象的新選擇;旅游文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義,重點強調旅游文化是旅游業文化屬性的鮮明代表,是旅游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是旅游從業者的必備素質,是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
第三章,旅游文化的特性和任務。主要有旅游文化特性研究成果的述評;旅游文化研究與旅游研究的關系;旅游文化區別于一般文化的特性;旅游文化研究的任務。
第四章,旅游文化與一般文化的關系。主要有旅游文化與傳統文化;旅游文化與宗教文化;旅游文化與民俗文化;旅游文化與現代文化之間的關系研究。
第五章,旅游文化開發中的問題和認識誤區。主要談旅游文化開發中形形的問題和認識誤區。
第六章,旅游文化的設計與開發。主要結合案例談旅游景區文化設計;旅游商品文化設計;旅游娛樂文化設計;旅游餐飲文化設計;旅游酒店文化設計等。
第七章,旅游文化的定向性研究。主要內容是介紹旅游文化定向性研究的必要性;旅游文化定向性研究的方法;旅游文化定向性研究的成果形式等。
第八章,旅游文化的參與性研究,主要內容是參與度、參與形式、參與規模、參與方法等。
第九章,旅游文化載體研究。主要介紹旅游文化載體的各類;當前旅游文化載體存在的問題;旅游文化形體的創新思路等。
第十章,旅游文化結構研究。主要介紹有關旅游文化結構的研究成果及述評;旅游文化結構的分類標準;科學的旅游文化結構等。
第十一章,中國旅游文化的發展階段。主要介紹中國旅游文化的三個階段,靜態觀光產品為主的階段;印象產品為主的階段;體驗產品為主的階段。
4結語
旅游文化教材體系的構建,必須要解決兩個關鍵問題:(1)建構科學的旅游文化本體論和方法論體系,確立科學的研究對象;(2)要針對不同的層次,編寫不同內容的旅游文化教材,由單一為導游講解服務轉變為旅游產業整體提供理論指導。只有科學地解決了這兩個問題,旅游文化才能確立較為合理的教材體系。
需要強調的是,筆者建構的旅游文化教材體系主要針對本科教育階段,而且也只是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得出的一點體會,難免掛一漏萬,提出來供方家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 張紅.以素質與能力培養為核心進行旅游文化課教學改革[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0(1):78-80.
[2] 陳紅玲,陳文捷,潘兆光.旅游文化課程教學的理論與實踐探討[J].高教論壇,2007(5):95-97.
篇10
關鍵詞:茶文化;旅游產品;開發措施
近年來,文化旅游逐漸受到了眾多旅游者的追崇,越來越多的旅游者不再只滿足于單純的觀光游覽,深度體驗式的旅游產品對游客產生了極大的吸引力。茶文化旅游就是這樣一種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同時兼有豐富的體驗參與方式,融合了文化旅游、自然景觀和衍生的購物游、養生游等內容的休閑旅游產品。目前,我國很多產茶區也認識到茶文化旅游的可行性,并對自身的茶區開展旅游開發,有較為成功的,也有效果平平的。本文就是針對與當前我國茶文化旅游發展的現狀及存在的一些問題,探討該類資源的深度開發,以期為我國茶文化旅游的長遠發展提供借鑒和參考。
1茶文化旅游的特點
談及茶文化旅游,其核心的內容就是將傳統的茶文化與現代旅游活動融合,從而形成一種帶有濃郁特色的文化體驗式的旅游產品。這種旅游產品帶有明顯的茶文化要素,包括:茶葉種植、茶葉生產、鑒茶品茶、茶藝表演和茶道精神。這些文化要素按照現代休閑旅游活動的特征可以開展諸如:茶園觀光、茶葉采摘、品茶、觀賞茶藝、購物等項目。這些旅游項目整體參與度較高,游客互動體驗性較強,是很好的休閑旅游形式。茶文化旅游通過這樣一些休閑、放松的旅游方式,讓游客細細體會茶的文化、內涵,體味茶的風俗、禮儀,鑒賞茶葉的品質,參與其間進而陶冶旅游者身心[1]。所以,茶文化旅游是以茶園生態環境、自然資源、茶葉生產、茶文化內涵等為基礎,結合當地的自然旅游資源、歷史文化,將茶業資源與旅游資源有機結合而展開的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系列旅游活動[2]。
2我國茶文化旅游發展現狀
當代的茶文化旅游興起于20世紀90年代初,以中國茶葉博物館落戶杭州,并在1990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為代表,一批以茶文化展示、演繹、體驗等為特色的旅游項目先后落地,茶業與旅游業初步結合[3]。隨后,多個產茶區也都加入到茶文化旅游開發的隊伍中,并且也形成了一些知名度較高的茶文化旅游品牌。比如:福建安溪作為鐵觀音的故鄉,以打造“現代山水茶都”為目的,以“品茗+賞景”為特色,圍繞茶文化旅游推出了“安溪茶文化之旅”特色旅游項目;杭州梅家塢茶文化休閑旅游項目,整合了9個休閑文化景區,深度打造以鄉村旅游與茶文化旅游相結合的休閑旅游項目。當然也還有一些地區開發的一系列的旅游項目反響平平。當前我國茶文化旅游發展主要存在出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2.1茶文化的內涵還有待挖掘
首先茶文化的挖掘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很多地區的旅游開發,關注的是茶園景觀建設和一系列茶類商品的銷售;其次一些旅游項目與茶文化聯系不緊密,或流于形式。比如像四川樂山地區的花茶產區開展都是觀茉莉花等項目,與花茶文化聯系不夠,無法讓游客體驗其特有制作工藝及流程;此外還有一些地區的茶文化主題挖掘不清晰,與其他產茶區茶文化形式、內容上都存在雷同的情況,無法真正展現地域獨特的茶文化特征。這樣的茶文化旅游產品對于游客而言缺乏吸引力。因此,需要對茶文化開展深度分析,挖掘地區茶文化特色,只有這樣才能將茶文化與旅游體驗有機的融合起來,形成對游客的吸引力,產生良好的口碑和經濟效益。
2.2茶文化與其他資源的整合開發存在不足
我國產茶的區域眾多,形成的名茶種類也繁多,不同的類型的茶所產生的諸如種植、生產、品鑒等茶類文化也有所區別。當前很多茶文化旅游開發過程中,單純地考慮茶固有的文化,而忽視茶文化的地域特征,沒有將特定自然生態環境、歷史因素和民俗文化等要素結合起來,造成現有很多地區的茶文化旅游產品單一,旅游產品要素的附加值不能體現出來,這無疑對茶文化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不利因素。
2.3茶文化旅游體驗性還有待深化
我國種茶、飲茶的歷史悠久,茶文化在長達幾千年的歷史過程中一直是中華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構成部分。目前,我國對于茶文化旅游產品的開發還是以觀光類或靜態展示類為主,對于游客求新、求奇、求愉悅等參與性的體驗需求研究不夠深入,相關項目產品參與體驗性不強,游客對于茶文化只能流于形式地走馬觀花。如何將茶文化資源中深厚的歷史積淀向游客展示,從而讓游客感受茶文化有的制茶文化、茶俗文化和茶道精神,便成為當前開發的重點和難點。只有深度的體驗感受才能真正讓茶文化旅游具有強有力的吸引力,才能在如今的休閑旅游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
2.4茶文化旅游品牌還有待強化
在主流旅游產品中,茶文化旅游只是一個冉冉升起的后起之星,所占比重較小。造成這種現狀不僅因為茶文化旅游開發較晚,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該類型旅游產品的品牌意識單薄,品牌效應不太明顯。現階段我國眾多茶區開展茶文化旅游,注重的是產品內容和旅游活動形式的開發,而對于茶文化旅游品牌的塑造還未提上日程,國內也缺乏此類明星產品,這也導致了產品內涵的普遍雷同。此外,對于茶文化旅游產品的宣傳力度也不夠,沒有積極的借鑒當前多種有效的營銷策劃,處于無人吆喝、獨處深閨的境地,游客多以本地區消費者為主,相對于外地游客而言由于宣傳的缺失游客感知度不夠,影響力較差,旅游客源市場還有待深入挖掘。
2.5人才儲備不足
茶文化歷史悠久、積淀深厚,茶文化旅游這種新型旅游產品的開發需要對其文化內涵展開深入挖掘,將一些傳統文化與游客體驗需求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打造出優秀的旅游產品,進而產生良好的旅游經濟效益,而這一切都離不開相關專業人才的參與。當前,我國茶區的從業者多是種茶、制茶等方面的技術人員,而具備種植、生產和旅游等專業素養的復合型人才較為缺失,這一方面使得前期的景區開發可能存在技術風險,另一方面對于旅游活動的開展也容易造成體驗方面的缺失。
3體驗經濟視角下茶文化旅游深度開發的措施
針對當前我國茶文化旅游存在的問題,基于體驗旅游的特征,就深度開發茶文化旅游的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3.1挖掘茶文化內涵,充分提升茶文化與旅游的結合度
茶文化內涵豐富,但與旅游業結合過程中不能簡單的“拿來主義”。需要對茶文化本身的文化內涵加以分析,摘取與旅游活動聯系度較好的要素(諸如采摘、品鑒和茶俗表演等文化要素),并依據現實情況需要加以提升文化內涵,以滿足傳統生產和旅游開發的需求。同時,還需要加強茶文化與旅游活動的結合度。比如,茶園建設除了考慮種植的要求外還需考慮游客游覽路徑和觀光節點的建設等;采茶、制茶可以開展體驗性較強的旅游項目,但又要注意采摘、制作的活動要求,避免對茶資源造成浪費和破壞;茶俗表演除了可以觀賞還可以開展學習體驗項目;茶道演藝活動可以結合禪茶養生體驗等等。
3.2打造多元茶文化旅游產品,提升游客的體驗參與度
產品單一對于旅游活動的開展是極為不利的,當前我國茶文化旅游就存在產品單一的問題。針對這一情況,對茶文化旅游產品開發時,一方面應繼續挖掘茶文化內涵,提升茶文化旅游產品品質,另一方面需要借鑒其他資源旅游開發的成功經驗,豐富茶文化旅游產品類型,提高茶文化旅游產品的體驗性,進而強化產品新穎性,增強對游客的吸引力。在產品類型方面,可以依托茶園生態環境開展茶鄉生態觀光園項目;依托地區悠久的種茶歷史建設茶文化博物館、茶文化體驗館等項目;依托種茶、制茶、販茶古遺址開發茶文化遺址遺跡園區項目;依托豐富的茶俗文化開展茶俗、茶藝表演項目;利用一些地區的禪茶文化開展禪茶養生體驗項目等。
3.3加大宣傳力度,塑造茶文化旅游品牌
茶文化旅游需要加大宣傳力度,除了利用傳統的媒介進行廣告宣傳外,要多借助新興的營銷手段,將傳統傳播模式如電視、報紙、雜志、廣播等形式與現如今的互聯網、展會、節慶活動、學術交流等形式進行良好互動和銜接,借助一些地區開展旅游交易博覽會等機遇,積極走出去,并依托現如今自媒體的宣傳形式,搭建茶文化自媒體平臺,將景區植入相關宣傳資料、旅游地圖等公眾信息中,從而擴大宣傳的效果。此外,對于茶文化旅游的品牌也需要著重打造,積極展開以茶文化節慶、茶文化遺跡遺址以及特有的茶民俗等為特征的產品開發,設計精品旅游線路,強化茶文化旅游的體驗參與度,只有獲得游客的認可,才能塑造出吸引力強的旅游品牌,帶來相應的品牌效應。
3.4加強政策扶持,關注專業人才培養
旅游資源的開發一般離不開政府政策的支持,各茶區也應積極爭取政府的統一規劃和指導,綜合協調各方面的資源,從而加快景區的建設。另外,對于專業人才的培養,一方面可以與相關研究機構和高校教育系統培養相關人員,另一方面也可以積極吸引外來專業人員快速補充人才梯隊,從而為茶文化旅游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總之,我國茶文化旅游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部分的不足。鑒于當前消費者不斷變化的旅游需求,強化茶文化的體驗性,設計參與度較高的旅游產品,將是茶文化旅游這類文化旅游的發展趨勢。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對茶文化旅游的進一步研究和開發,它也必將吸引更多的游客,在將我國傳統的茶文化發揚光大的同時,也會對茶區帶來經濟、社會、生態環境和地域文化等方面新的發展契機。
參考文獻
[1]李海平.浙江茶文化旅游開發對策研究[J].特區經濟,2007(2):55-57.
[2]吳倩.茶文化綠色生態旅游發展思考[J].貴州農業科學,2011,39(12):275-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