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專業思想教育范文
時間:2023-11-28 18:34: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護理專業思想教育,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中職護理;思想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引言]當前大多數中職護理專業的學生是在初中畢業之后考入學校,很多未成年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心理素質狀況不僅僅關系到自身能否健康成長,也關系到國家未來發展需要的人才是否在思想狀態上過關。當生活條件逐漸改善的現代社會,學生們已經無法切身體驗過去生活的艱難困苦,大部分學生的自理自立能力比較差,自我控制能力也很弱,同時道德倫理觀念淡薄,而且缺少必要的法律知識,如何面對社會現實、改革和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每位教育工作者應該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中職護理專業學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的中職學校的學生都是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出生的孩子,他們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他們是在蜜罐里泡大的一代,父母都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托在手里怕碎了,大聲說話怕嚇壞了,參加體力勞動怕累壞了,在學校吃飯堂怕餓壞了,造就了這些孩子們的依賴性及脆弱的心理,心理承受能力非常脆弱,父母老師多批評兩句就動輒離家出走,單位領導多批評兩句就辭職,有個別的甚至在一年內換五個工作,和老師家長頂嘴的更是屢見不鮮,甚至選擇自殺。當代中職學校學生心理極其不成熟,邏輯思維辨別能力處于發展階段,所以有辨不清楚真偽和美丑,經受不住社會壓力和誘惑,有些學生選擇了吸毒以麻痹自己。由于心理承受力耐挫力極其脆弱,他們對自我及他人生命持漠視態度,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又極其沖動,對自我及他人生命不知道珍惜,學校里學生打架斗毆動輒演化成“拔刀相助”,傷及他人。然除了學生自身的特殊性以外,傳統的思想教育在生命教育上也有其欠缺的地方,過高地強調集體榮譽的崇高及舍己救人的偉大,沒有形成一個正確的生命觀。基于社會中普遍存在的以上現象,在當前的教學中思想教育非常必要,教育學生珍惜生命,關愛他人生命,提高自我的心理承受能力及耐挫力,以正確的心態融入社會是思想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
二.中職學校護理專業學生思想教育教師工作現狀及改進對策
我國目前的部分中職學校上還沒有完全擺脫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教育模式,過分強調統一性,忽視學生個體的生理與心理實際需要,背離了因材施教原則。由于許多中職學校還沒有開發校本課程,教師較高的主觀要求與學生較低的客觀需要之間存在著嚴重矛盾,“教師辛苦,學生受苦”成為課堂教學的一種普遍現象。因此,導致中職學生的心理沖突和不良性格是不足為奇的。與普通高中相比,中職學校的教師中非師范院校畢業生比重較大,他們多數缺乏相適應的心理學、教育學的專門知識,主要憑經驗進行教學,過重于注重知識傳授而忽視學生的心理需要,對學生的批評不講究方法,帶有一定的隨意性。這也會加劇了中職學生不良性格的形成。對于中職學校護理專業的思想教育教師,首先自身的思想應該要與時俱進,并且發自內心的去關心學生的思想狀況,不要把自己放在一個比較高的位置去想著教育學生,而是要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為什么學生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思想狀況,只有設身處地的去為學生考慮,才能高效的解決學生思想上的問題,才能真正有效的進行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教師本身要提高自身的全方面素質,不要因為已經身為教育工作者就放棄自身的學習和進步,要在切實進行思想教育之前做到思想進步,能為學生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教育學生的過程中也應該讓學生把自己當做益友,而不是一個單純的教育工作者。
三.思想教育工作進行的新思路
提高學生的素質,矯正學生的不良性格,不能期望一蹴而就。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一名思想教育工作者,要教育學生正確地認識我國國情,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樹立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競爭理念,同時要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實踐技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質,以適應未來升學或就業的需要。首先,要培養學生在競爭中的合作觀念和敬業精神。要使學生熱愛自己的專業,畢業后熱衷于自己的工作,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正確的服務意識,以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尚品德;讓學生懂得服務就是合作,合作也是一種競爭的需要,人們的合作能力越強,整體的競爭力就越強。對不同類型的學生就要區別對待,分類教育,按層次作出規劃,確立各自的、向高一層次推進的教育目標,使學生感到前途光明,勝利可望。作為教師不僅是學生政治上的指路人、思想上的良師益友,而且其自身的道德形象更是學生最直接的榜樣。我們必須用自身的行為去教育學生,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可以效仿的道德楷模。現在大多數的中職學校能夠連入互聯網,教師要利用多媒體和多種網絡資源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學生平時對于網絡比較感興趣,并且網絡具有把文字、圖形、聲音、動畫、影像等信息集合于一體的優點,可以將以往形式單一、直線展開的教學內容變得直觀、形象、生動,這樣就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給學生更多的體驗和感受,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大大增強思想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結語
中職學校護理專業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非常重要,不僅讓學生能夠在未成年的階段中樹立其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也保證學生在中職學校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行為規范,并且學會對自己負責。中職學校護理專業的學生需要成長為既有扎實的職業技能又有很高職業道德素質、思想境界的全面發展的人才。對于中職學校護理專業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項意義深遠而又艱難的工程,值得我們去研究和探討。
參考文獻
[1]楊孟歡,對中職護理專業學生人文教育的思考,衛生職業教育,2011
[2]王芳,淺析中職護理專業學生職業道德教育,青春歲月,2013
篇2
職業價值觀是價值觀在職業選擇上的體現,是人們對待職業的一種信念和態度,在職業生活中表現出來的一種價值取向。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相互滲透,多元化的社會文化氛圍的形成,加之不完善的就業政策和就業市場等方面的影響,當代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主要表現在:①職業價值主體有社會本位向個人本位轉移,呈現個性化傾向。突出強調自我選擇、個人發展、自我價值實現,缺乏集體主義和奉獻精神;②職業價值評價標準趨向現實和具體化,由以往抽象的理想主義變為明顯增強的務實主義,最大化地直接經濟追求成為擇業的主要標準,求職的區域性選擇考慮增強;③職業價值取向呈現多元化、復雜化和矛盾化的態勢,使大學畢業生在求職中處于自我主體要求與外在社會的客觀性的矛盾沖突中,應對的困難和壓力加大;④職業價值目標由理想向現實轉化,帶有短期化、功利化的傾向,缺乏全局、長遠的戰略思考和個人定位,重視短期效益,帶有較強的利己性和功利性色彩[1]。
2護理專業學生職業價值觀特征
高等護理教育自80年代初恢復后的一段時間,就業形勢良好。然而,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推進,高等護理人才培養數量的增加和醫藥改革的深入,目前護理專業畢業生在大城市、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大醫院已經出現嚴峻的求職競爭和壓力。從職業價值觀分析,護理專業學生的價值取向和其他專業大學生一樣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突出強調自我選擇、自我價值實現、務實性、利己性和功利性[2]。在高級護理人才遠遠不能滿足全社會需求的情況下,許多畢業生都不愿意到市、縣、區級醫院、社區、基層醫療保健系統就業。從前期的調查研究來看,我校護理專業學生:①自愿填報護理專業的學生人數不多;②不喜歡護理專業的原因中,主要是“護士地位不高”、“收入不高”,具有明顯的功利性;③對專業不感興趣、對現狀、未來的工作很“迷惘”;④競爭壓力大,沒有信心,自我評價不高。護理專業學生職業價值觀中存在的偏差,影響了護理人才資源的充分利用,不能滿足社會發展、人們健康服務需求。因此,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的教育研究越來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視。護理專業學生價值觀培育和專業知識教育同等重要,亟待加強,使學生樹立以“奉獻”精神為核心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完善護理專業學生人格,增強其道德創造力和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即擺脫對現實不切實際的幻想,又增強其對社會偏見和不公正的抵抗力,感受護理工作的價值和快樂[3]。
3我校護理專業學生職業價值觀培育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3.1思想教育和專業教學分離
我校教師配置有兩支師資隊伍,一支隊伍是負責學生日常管理的鋪導員,另一支隊伍是負責專業課教學的專職教師,兩組人員相對獨立,各盡其責。輔導員從新生入學開始到畢業實習、就業,負責學生生活安排、日常管理及思想政治輔導、專業思想培養。通過長時間的接觸和關心,及開展各種校園文化活動,幫助學生了解護理學科,建立護理職業思想,完成護理職業規劃。專職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時,由于緊張的教學安排很難顧及學生的專業理想、職業要求、職業紀律,課堂之外很少接觸學生。職業價值培育和專業教學嚴重分離,在專業課教學中沒有灌輸護理專業思想和價值觀,而鋪導員的職業教育,既沒有切實的專業情境,也非護理專業出身,對護理專業的內涵、思想、價值觀的認知不夠,其專業思想教育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
3.2教師隊伍職業素養薄弱
教師的理論水平、操作技術、工作作風、治學態度、道德品質、為人處世、言行舉止等都會對護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4]。近些年,在改善教師隊伍結構中,很多教師追求個人發展和提升,忽略內涵建設,不斷凸顯我校護理教師隊伍職業素養薄弱。很多教師在追求發展過程中重視不斷提升學歷、外出交流學習,忽略下臨床一線進修、忽略在課堂教學中精益求精。學校的評價偏重于高學歷、課題和文章的數量,進一步加重教師職業素養偏離。護理是一門實踐性、經驗性、實用性、服務性很強的學科,沒有臨床實踐、沒有長期的沉淀積累、沒有務實效用、沒有服務精神,必然導致低水平、低要求、低思想作風。全體教師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精湛的操作技術、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工作作風、高尚的職業道德,這樣才會激勵、啟發和教育學生熱愛護理專業,使學生牢固自己的專業思想,堅定自己的道德信念,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從而成為合格的護理人才。
3.3職業價值觀培育的空缺
我國高校的道德教育是以社會主義建設以及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為主,在思想引導課程設置上圍繞著的基本理論和社會主義建設基本思路。為此我們不斷增加政治學習時間,豐富政治學習內容,強化政治學習力度[5]。本校專業思想教育也是如此,專業思想教育和職業價值觀的培育缺乏系統性、完整性、實效性和針對性,對學生也沒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篇3
關鍵詞高職院校 護理專業 時間管理
1 學生時間管理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高等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學生分流到了高職院校。目前我國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學生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時間意識缺乏,浪費現象普遍。調查表明,在經歷了高考進入相對自由的大學后, 84%的學生表示對大學生活的時間管理很茫然,僅有48%學生具有較強的時間管理傾向,21%時間管理傾向比較弱 ,28%管理傾向一般。許多學生將大量的課外時間都用于上網、聊天、玩游戲、談戀愛、運動、影視娛樂及聚餐等方面,很少到圖書館吸取專業知識或專業相關知識。
(2)時間管理的計劃性差。有關調查顯示,51.5%的大學生不善于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計劃地安排好每天、每周的日程。40%左右學生經常感覺自己處于無所事事的狀態,近半數的同學生活規律反常。少部分學生對時間的安排有計劃,但也沒能按計劃很好的實施。還有部分學生根本沒有自己的時間計劃,時間安排隨意性大。
(3)時間管理滿意度普遍較低。很大一部分學生對自己的時間管理感到不太滿意,尤其在自己擁有的零碎時間管理方面。調查顯示僅有 26.8%的學生認為自己善于利用零碎時間,35.2%的學生認為自己不善于利用零碎時間。
2 學生時間管理問題探析
筆者通過四年做護理系輔導員的經驗和切身體會,初步分析有以下原因:
2.1 沒有形成正確的專業觀
大部分新生選擇護理專業盲從性較大,其自身對護理專業的了解不深,興趣也不高,他們選擇護理專業主要是家長和親戚朋友的決定,這直接導致護生對本專業沒有信心,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護理專業觀的形成。有調查顯示,專業思想穩定和不穩定的學生分別占學生總數的22.2%和36.6%,余屬專業思想不夠穩定的中間型。2003年華北煤炭醫學院護理系對142名護理本科生的調查顯示:專業思想很鞏固者占7%,比較鞏固者占57%,尚不確定22%,不太鞏固2%,而在142人中很喜歡護理專業者僅占9%。沒有良好的專業觀直接導致學生不能建立起明確的護理職業規劃,這使得部分護理學生在校期間,找不到具體的努力方向,也就隨波逐流,時間的浪費現象自然就普遍了。
2.2 沒有形成良好的時間觀念
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學生生源整體素質不高,他們沒能進入本科院校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學階段的學習不夠勤奮,沒有形成良好的時間觀念。進入高職院校以后,又不能很好地完成從中學被動學習到大學主動學習的思想轉變,面對大量的自由安排時間,不懂得應該如何進行有效的利用,造成時間管理計劃性差,安排和分配不合理問題尤為突出。
2.3 缺乏時間管理技能的培養
高職院校注重培養專業化人才,很少針對學生的時間管理進行系統、明確的指導和訓練。這使得學生在時間管理上卻普遍存在著模糊意識,對自己的時間管理缺乏信心,在實施時間管理時存在很大的困難。
3 改善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學生時間管理建議
3.1 加強學生專業觀的培養
學生只有從心里認同自己所學的專業,才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護理專業學生專業觀的形成離不開整個社會大環境,護理工作的神圣而偉大是不可否認的。高職院校必須加強對護理專業學生的專業思想教育,讓他們意識到護理職業發展的美好前景,引導學生熱愛護理專業。具體措施:
(1)系部將學生專業思想教育貫穿始終。首先,做好新生入學教育工作,讓學生清楚的了解護理專業課程的設置及安排,同時讓學生從思想上真正認識護理專業。其次,積極組織學生參加與專業相關的各項活動,如“5.12”護士節系列活動、護理操作技能比賽、護理協會社團活動等,營造良好的專業氛圍。再次,做好學生就業思想的教育,樹立學生甘于奉獻的南丁格爾精神。
(2)專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通過專業思想、人生價值觀和學科教育的綜合作用激發學生的專業興趣,使其逐步樹立正確、積極的專業觀。
(3)學生工作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中,注重從培養學生人生價值觀出發,逐步樹立學生的專業榮譽感和使命感。
3.2 加強學生時間觀念的培養
杜拉克認為,有效的管理者最顯著的特點就在于他們能夠珍惜時間。不能管理時間,便什么也不能管理;有效的管理者不是從他們的任務開始,而是從掌握時間開始。由此可見管理時間的重要性。而時間觀念是管理時間、運籌時間的前提,良好的時間意識是強化時間觀念的基礎。
良好的時間觀念,對護理專業的學生來說極為重要。護理專業90%以上的學生畢業后將要從事護理工作,成為一名護士。對每一位患者來說,時間是真正意義的生命,護士要有良好的時間觀念,才能更好的服務于患者,而護士時間觀念的培養必須提前到在校期間進行培養。只有樹立起了護理學生良好的時間觀念,他們才會在大學的學習和生活中珍惜時間,更好的完成學業,進而走上工作崗位成為一名合格的護士。
學生工作管理者是完成學生時間觀念培養的重要角色,必須讓學生認識到時間的特點及價值,理解時間對個人和社會的生存與發展的意義,從而樹立起現代時間觀念。因此要從日常的細微之處抓起,如:上課遲到、早退、曠課等,對學生結合專業特點進行深刻教育。
3.3 加強學生時間管理能力的培養
時間管理能力的強弱是決定學生能否管理好時間的關鍵,提高時間的利用率和有效性是時間管理的基本原則,讓學生學會管理時間的方法就能逐漸培養好他們的時間管理能力。因此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者應通過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進而培養其良好的時間管理行為,并且有意識的針對學生的時間管理開設專題講座進行指導,教會學生一些有效的時間管理技巧,如“二八定律”法,abc分析法,時間“四象限”法等。
參考文獻
[1]方鄭鋼,曾春燕.大學生時間管理問題探討及對策研究.商情,2010(2).
[2]劉維利.大學生如何進行時間管理.濰坊學院學報,2009.10.
[3]黃衛新,張欣穎.護理本科生專業觀的調查分析.吉林醫學,2008.8.29(l6).
[4]邢鳳梅,董勝蓮,馬連娣,等.142名護理本科生專業觀及影響因素調查分析.現代護理,2003.9(7)
[5]靳紅芹,王敬華.淺談高職護生的專業觀培養.齊魯護理雜志,2010.l6(15).
篇4
1前言
臨床實習是醫學專業學生學習的重要環節,沒有實習的大學學習是不完整的學習,只有理論和實踐很好的結合在一起,才能算是真正完成了大學教育。我對114名河南科技大學2008屆實習護理專業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旨在找出影響護理專業學生實習效果的因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提高實習效果。
2方法
2.1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問卷如下表:
河南科技大學護理實習生實習效果因素問卷調查表
1、實習后你對護理工作的看法理想不太理想非常反感
2、實習時你的人際關系很和諧一般難以相處
3、你認為實習時的人際關系對實習效果的影響很大影響影響不大沒有影響
4、實習時你每日上班提前到達按時到達遲到早退
5、你實習時在工作中的態度積極主動等待安排拖沓抱怨
6、你認為實習中的態度對實習效果的影響程度很大影響影響不大沒有影響
7、你認為自己所學的護理理論知識和實踐的聯系程度非常吻合基本吻合差距較大
8、你認為自己所學的護理理論知識和實踐的聯系程度對護理實習的影響程度很大影響影響不大沒有影響
9、你覺得以下帶教老師的哪種態度對實習更有幫助主動講解被動講解不管不問
10、你認為以下哪種形式對護理實習更有幫助出科考試病例書寫操作能力
2.2對調查問卷整理分析。
3結果
經過整理分析的得出以下影響護理專業學生實習效果的因素:
3.1實習后對護理專業的重新認識社會上很多人對護理工作存在偏見,而且,每天面對單調、又臟又累的護理操作,學生對護理工作的向往大打折扣。學生實習后對護理專業的重新認識顯示:認為護理工作理想的學生54人(占47%),不太理想的51人(占44%),非常反感的10人(占8%)。在與學生的交談中,不少同學抱怨病人看不起實習生.不愿讓實習生操作,甚至說話很難聽,這些現象可能影響到學生的實習熱情甚至畢業后的擇業。
3.2人際關系學生從人際關系簡單的學校一到臨床,接觸眾多陌生的醫護人員、病人及陪護人員,在交往中逃避和缺乏信心。甚至不敢主動與老師、患者、家屬交談,這種狀態可能會進人惡性循環.必然影響實習效果。調查顯示.認為能夠處理好日常人際關系的為35人(占30%)、一般的77人(占67%)、有隔閡的3人(占2%)。
3.3在校所學與臨床應用的差距學校所學知識與臨床實際應用有一定差距,教學有理論與實踐脫節現象。調查中示74人(占64%)認為在校所學理論、技能知識與臨床應用基本吻合。41人(占36%)認為差距較大。
3.4帶教老師工作情況、水平、帶教態度等均會對護理專業學生實習效果造成影響調查中,有89人(占75%)反映帶教老師能做到主動示范講解,有27人(占23%)反映帶教老師對實習生不管不問。這說明有一部分帶教老師對工作不負責任。
4討論
經過調查分析,我們提出了以下幾條提高護理實習生實習效果的建議:
4.1加強專業思想教育護理專業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逐步形成的時期,實習期間是職業道德和專業思想培養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時期。學校應通過各種活動和手段加強護理專業學生的職業思想教育。
4.2加強心理疏導護理專業學生從學校來到醫院實習,角色不適應,心理應對能力弱,缺乏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普遍存在緊張、焦慮的心理。因此,護理專業學生到科室實習,帶教老師首先要以積極熱情的態度對待他們,使護理專業學生感到被重視和受歡迎。
篇5
[摘要]醫德情感教育在醫德的“知、情、意、行”中處于重要地位,在從知到行的轉化過程中起著特殊而又極其重要的中介作用。在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的職業情感教育中,以護理專業為中介,使學生的職業情感與專業理論、技術平行發展,使其形成對護理學科、職業的積極情感和態度,培養良好的職業情感品質。我們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行,豐富的職業情感,以及較高的人文素養,從而在將來的護理工作中表現出良好的語言、行為、情緒、態度和理想追求。本文主要針對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的情感問題現狀,提出了加強護理專業學生職業情感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隨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人們對健康的需求不斷提高。在新的形勢下,護理人員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護理專業的學生是護理事業未來的生力軍和骨干力量。培養學生擁有豐富的職業情感,恰當地進行職業情感教育,促進職業情感領域的積極轉化,有利于學生良好護理品質的形成和護理境界的提高,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態度。本文對加強高職護理專業學生職業情感教育進行初步的探索。
1高職護理專業學生情感態度現狀問題分析
情感是態度的核心,情感的屬性和本質都能在態度中表現出來。高職生的情感態度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學習態度、生活態度和職業態度。在高職護理專業的學生中,情感態度現狀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1學習態度欠缺端正
由于社會因素和政策因素的影響,高職生在入校時,大部分同學的成績都較差,學習欠缺自覺性,沒有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學習興趣不大。在課堂上,相當多的一部分同學不會做筆記,聽課時各種小動作較多,違紀后也不愿意接受老師的批評。在學習的課目上,學生對不同的學習內容,學習態度有很大差別,注重專業課和基礎課,忽視文化課。
1.2缺乏良好的生活習慣
學生的生活習慣較差,沒有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團結協作精神較差,欠缺勤勞節約的美德,盲目攀比。
1.3職業認識不夠,職業意識不強
學生對護理專業的認識力度不夠,了解不夠全面。在我校做過的調查中,學生在入校選擇專業時,主要參考的是父母的意見,其次考慮的是就業前景。因為自己喜歡而選擇護理專業的學生所占比例并不大。學生的職業意識欠缺,在護理實習操作時,表現出對操作規定不熟悉和操作不規范。
2高職護理專業學生情感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通過對高職護理專業學生情感態度問題的了解,我們應積極采取措施,轉變學生的態度。
2.1分析學生學習需求,入學時增強護理專業認識教育
在新生入學后,對學生的基本情況和學習的需求進行調查分析,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學習基礎,調整學習難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逐步樹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護生入學后,應增強對護理這門職業的認識。讓具有較強職業情感的老師進行護理專業相關職業的介紹,啟發引導學生樹立對護理專業的正確認識,激發學生對護理事業的熱愛。
2.2豐富教學模式,加強人文素質教育
情感教育,必須借助于一定的教育教學模式。課堂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主要途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而成功有效的情感教學使護生的學習活動由消極轉變為積極,這就意味著護生專業學習和生活的積極化,它必然對護生的專業學習和職業態度產生積極的影響[1]。運用各種溝通技巧,逐步完善情感教育的各種手段,在護理專業學生情感教育實踐中,優化顯性課程,開發隱性課程,認知與情感的激發有效結合,課內與課外有機結合的教學策略。以這一策略指導教學設計,緊緊圍繞情感教學和情感培養兩個途徑,喚起學生對學科的積極情感與主動學習態度,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習效果[2];促進學生的情感發展,提升學生的職業認知。具有高超的護理技術,并不一定是一個好的護士。護理人員不僅僅要有良好的專業技術知識,還需要有足夠的人文和社會知識。護理人員在整個醫療體系中的作用日益明顯,只有具備了積極穩定的心理狀態和良好的人文修養,才能夠更好地服務于患者,才能真正意義上理解患者,尊重患者,從而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2.3優化教學環境,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互動
護理情感教育作為一種思想的接受,其情感限定不能局限于對病人情感的滿足,應重視學生自身情感的完善和發展,因為這將直接影響對病人情感的理解和關注[3]。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去培養師生之間的感情,注重加強師生的心靈溝通。只有在教學過程中建立了較好的人際交往環境,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只有師生之間建立了一種相容的情緒狀態,才能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從而形成教育合力,激發學生對護理專業的熱愛。
在教學課程外,也要注意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教師自身的言行舉止,是一種隱性教育。教師應以愛和尊重為前提,創造美的交流氛圍。美育中的情感教育,使人在得到精神上的享受的同時,人性品格也得到進一步陶冶。因此,美育不僅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力手段,也是激發和培養健康的道德情感的重要手段[4]。注重教育的各個環節,優化教學環境,培養護理情感,強化專業思想教育,提高對專業作用的認識,利用社會教育因素,實現角色認同,引導學生合理定位,引導學生擺正角色位置,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明確專業與實現自我需要的關系,同時教學中注意高層次需要的培養,把自我需要與護理職業要求聯系起來,最終形成與護理事業發展相適應的情感和情感品質。
只要我們善于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以情育情、以情引情、以情換情,就必然會換來學生的激情和熱情,也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啟發學生開展積極的思維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和覺悟水平,極大地提高高職護理專業教學實效。
[參考文獻]
[1]吳雅文,姜安麗,李樹貞.對護理情感教育與護士職業態度問題的思考[J].中華護理雜志,1999,34(5):296-298.
[2]姜安麗,石琴,金玲.護理學“情感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護理雜志,1996,13(3):38.
篇6
關鍵詞:五年制高職護理;學習倦怠;原因及對策
學習倦怠屬于一種直接對學習造成不良影響的負面心理狀態,無論是在哪一類的學生群體中都會有所體現。就以初中為起點的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學生來說,由于其生理以及心理方面的因素更容易產生學習倦怠這一問題,想要幫助他們端正學習的動機,提高學習興趣,就亟需我們對學習倦怠的原因與對策進行深入分析。
1學生學習倦怠的表現
1.1行為方面
上課時無法集中注意力,不能積極的參與進課堂學習中來,課后無法及時完成作業,紀律方面的表現很是松散,課余時間將精力放在娛樂上而不是學習上。
1.2心理方面
對所學的護理專業知識極度模糊,沒有學習的熱情,情緒上很容易產生波動,會有壓抑、焦慮等負面心理的表現,對未來的就業等問題持悲觀態度,對學習成績更是抱著無所謂的態度。
2學生學習倦怠的原因
2.1個人原因
2.1.1專業基礎差
雖然近幾年來國家致力于對職業教育的發展,但是不乏還是存在著普高熱的現象,很多學生、家長仍然還持有上普高、大學才是可以成才的這種理念。這樣一來,就對職業教育體制內的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招生其生源及學生綜合素質帶來很大限制。大部分所招收到的學生都是未能進入到理想高中而被迫選擇高職護理專業的學生。
以初中為起點的五年制高職護理教育屬于是對普高及高校的一個銜接,學生于在校期間不僅需學習高中文化基礎課程,還要學習專業課程,而且在此其中還不乏存在著一些內容偏多、偏深的課程,這些專業課需要護理專業的學生具備很強的理解能力,在相當多時間內反復鞏固才能領悟。但是,對于一些文化基礎較差且沒有良好學習能力的護理專業學生來說,會帶給他們很大的學習壓力。
2.1.2對所學專業認知不足
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的學生很少是自己所選擇的志愿專業,大部分是聽從父母或者是親友的建議,這也使他們對護理專業有很淺顯的了解。因而在入學之后,隨著對護理專業的深入了解,便會有很多現實問題出現在他們面前,比如護士的社會地位不高、工作壓力大、前途發展渺茫等等,這些問題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熱情,甚至會出現后悔當初選擇的問題,影響到其學習動機,出現逃避學習的行為。
2.2環境因素
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的學生多為住校生,對于這些剛初中畢業走出家門的學生來說,住校屬于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由于他們剛脫離了繁重的初中教育,自我身心還未得到全面健全,因此很容易因為環境的松散而放縱自己的行為;由于在這5年時間的學習中,護理專業學生不必面臨升學方面的壓力,繼而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處于一種慵懶學習的狀態;另外,社會上存在的很多現實問題也會給護理專業學生思想帶來極大干擾,比如說護士的社會地位較低等等,這些都會給學生在思想上造成負面影響。
2.3教學因素
醫學知識本身就晦澀難懂,加上如果教師在教學中缺乏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就會有礙于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另外學校在實驗、實訓設施條件方面缺乏完善的配備,也會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大打折扣。
3學生學習倦怠的對策
3.1培養學生學習動機
學校應加強對護理專業學生的專業思想教育,使其對護理學科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并使其了解到護士是一個崇高的職業。在教育過程中,可邀請護理前輩多來校與護理學生接觸,也可安排學生到醫院去見習,使學生從對護理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的認識。只有把護理專業學生的學習動機充分調動起來,才能激發其學習的熱情,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去。
3.2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工作
學校應將學生存在的學習倦怠這一問題重視起來,針對性采取相應的管理方法。例如一年級學生突出存在的問題是剛離開父母的監督,生活、學習習慣松散,針對于此,學校應加強對其的管理制度,為其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二年級學生初接觸醫學的基礎課程,學校應提供完善的實驗、實訓基地,激發其繼續深入學習的熱情,避免出現基礎課程不扎實的問題。
3.3對學生加強心理輔導教育
在學生入校之后,學校應循序漸進的開展對他們的專業輔導教育,落實將就業指導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使學生不斷調整學習心態,加深對專業前景的認知,安于護理知識的學習;同時,還應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機構來進行對學生心理的疏導,消除學生在心理方面存在的某些障礙。
3.4進行護理教育改革
首先,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多加入學生易接受、理解的教學方法,例如將多媒體教學技術應用其中,提高護理專業學生學習的興趣,使枯燥的知識易于理解。其次,還可以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例如角色扮演、臨床見習等方法,提高護理專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討論
總計來說,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出現學習倦怠不僅是對待學習的一種消極情緒,更是思想上的心理偏差,除了與其個人有關,更與周圍環境、教學因素存在密切的相關性。學校、家長、社會應重視起學生學習倦怠這一問題,針對性的提出解決對策,逐漸克服其學習上的倦怠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使護理專業學生順利畢業,成為社會的可用之才。
參考文獻:
[1]陳曉敏.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學習倦怠原因分新及對策探討[J].當代職業教育,2012,(2):46-48,72.
[2]馬慧,劉曉蓉.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學習倦怠的現狀及與自我接納的關系[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2):20-23.
篇7
關鍵詞:護理教學 能力培養 溝通技巧 職業精神
護理學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隨著護理范疇的不斷擴大和臨床整體護理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護理人員的要求也進一步提高,這也是對護理教學提出的新的挑戰。教育現代化理念要求要以現代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來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以適應整體護理發展的需要。護理專業的學生不僅需要有豐富的醫學知識,同時還要有應對和處理問題的能力,高尚的醫德和愛崗敬業精神也是重要的素質。護理教學在不斷地探索和改革,本文旨在探討護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1 護理教學中的問題
1.1 教學目的不明確 基礎護理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際操作內容較多。但部分被臨床淘汰的操作技術仍在講授,隨著護理設備的更新,許多操作都有變化,甚至棄用,護理教學中仍在按照常規講授各項操作,存在著有關操作項目被淘汰而教學中仍在講授的問題。教育大綱缺乏護理學生應該具備的知識和能力方而的具體要求,特別是缺乏對培養學生核心能力方而和綜合素質方而的指引。這就造成老師在帶學生時隨意性很強,缺乏計劃性,較少考慮學生的教學目標。最后造成的結果就是護理學生在實踐中可能會不知如何下手,或是許多護理操作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1.2 教學方法的問題 現在的教學模式仍是學生看,老師做,學生與老師起做,學生做,老師看。在整個過程中老師要一邊講一邊做,如未接受過正規的帶教工作培訓,會造成帶教工作中的隨意化。有的老師沒有根據所在科室的特點和自己的理解安排學生工作,將護理見習課變成了理論課的小課堂,重復理論課內容,忽視了實習目標的實現。由于經驗缺乏,部分老師講授過程也缺乏邏輯性,提不起學生的興趣,從而使部分學生逐漸對護理工作產生恐懼、厭煩情緒。有些帶教教師將實習學生當作免費的勞動力,而忽視對其發現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都是因為培養方式的過失。
1.3 師資力量的薄弱 臨床工作的同時再負責帶教,任務重,工作量大,并且對帶教工作缺乏考核機制和獎勵機制,以至于無暇耐心地指導學生,影響了教學質量。教師隊伍中大多數是中專和大專學歷,本科學歷很少,部分教師自身對護理程序理解得不透徹。臨床帶教老師都是兼職,大多是臨床上作第一線的護士。有些教師受教育的層次偏低,知識結構有限,使教學能力受到一定限制。
1.4 護理學生自身問題 護理工作本是需要很強的責任心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有的護理專業的學生并不熱愛護理工作,就造成厭惡和恐懼的心理,不遵守紀律規定,自由散漫。再加上現在的孩子多為獨生子女,家庭嬌慣,怕臟怕累,對學習缺乏主動性,為護理教學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障礙。有少數實習生受社會風氣的影響,認為學習成績再好,沒有相當的人事關系,同樣分不到好單位,這很大程度上的影響到他們的學習態度。
2 對策
篇8
1護理專業學生人文素質缺失的目前狀況
眾所周知,護理專業的學生理科生居多,他們在高中階段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造成了人文知識、人文素質的先天不足,進入大學后,由于繁重的課業壓力,以及在“實用哲學”考試風的帶動下,護理專業學生對自身人文素質的培養和提高熟悉不足,對博大精深的人文知識或偶然問津甚或無暇顧及。雖然很多院校都意識到了良好的人文素質對護理專業學生將來更好地從業的重要性,并為此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但部分護士生的“人文-社會科學缺乏癥”仍然清楚可見,總結起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摘要:
1.1價值觀迷失,出現信仰危機
人文精神和德育是沃土和莊稼的關系,土壤不行是種不好莊稼的[2。在繁重、單一的課業壓力下,加之缺少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引導,部分護士生出現了信仰危機,精神家園迷失,沒有遠大的理想,對未來感到迷茫困惑,缺乏社會責任感和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極其淡薄。
1.2缺乏奉獻精神,專業思想不牢
部分學生實用主義、個人主義嚴重,只因護理專業就業市場相對寬松,便出于功利目的而選擇了護理,卻缺乏專業所需的吃苦耐勞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再者,認為護理工作屬于技術含量低、重復、繁重、瑣碎的體力勞動,這個職業不被人尊重甚至被人瞧不起,因而專業思想不穩定,專業觀念不牢固的學生大有人在。
1.3知識結構不合理,綜合能力較差
有的護士生專業知識、書本知識把握很好,學習成績優秀,但是對于專業以外的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知識和文化藝術修養把握較差,知識結構不合理,知識面狹窄單一。各方面能力比如口頭、書面表達能力,人際交往溝通能力,心理承受、抗挫折能力等比較匱乏,難以適應社會的需要,難以擔當跨世紀的重托。
2培養護理專業學生人文素質的必要性
古人云“醫乃仁術”,自古就有醫學、人文和諧統一的思想,而對從醫者人文素質的提高,則是在本世紀中葉以來才開始為醫學界所廣泛關注。時代的發展、醫學的進步、職業的性質等要求護理專業的學生應更加注重人文素質的培養。
2.1現代教育的雙向需求
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是現代教育的兩個羽翼,沒有科學教育,人類將永遠落后;沒有人文教育,人類將墜入科技進步帶來的文化黑暗及全社會滅亡之中,二者是辯證統一的結合體。科學精神是人文精神的基礎,人文精神是科學精神的靈魂,二者相互支撐,缺一不可。在科學技術日益進步,物質文明極速發展的今天,更應該高度重視承載著未來和希望的大學生的人文教育。
2.2醫學發展的時代需求
如今,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已經向現代的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和此同時,護理模式也發展到今天的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模式,人們對于醫療護理的需求越來越傾向于人性化、個性化,對21世紀醫學人才的素質要求越來越多的涵蓋了人文理念、人文情感,這是醫學發展的大勢所趨,可以說,重視提高護士生的人文素質是時代的呼喚、人民的要求,勢在必行。
2.3就業市場的形勢需求
新形勢下,護理專業的就業前景有機遇更面臨著挑戰,許多用人單位對護理專業的畢業生要求越來越高,除了要把握扎實的護理理論和規范的操作技術之外,還要擁有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應變合作意識、吃苦耐勞精神、強烈的同情心責任感以及舉止高雅的氣質儀態等,這些就業素質的要求恰好和人文素質的內容相吻合,在就業市場日益嚴重的今天,培養護士生的人文素質無疑會提升他們的就業競爭力和職業素質。
2.4護理工作的內涵需求
護理工作是以母性的慈愛為基礎,以對人的關心照顧為目的來維護人的生命和健康。護理職業不但要求會理解人、尊重人更要心甘情愿地為人服務,這種以關愛、尊重、奉獻為核心的人文精神體現了護理工作的本質,假如去除了人文精神這一信念,人文關懷這一行動,任何嫻熟的技術、先進的設備都可能在實踐中流于冰冷的形式和機械的程序[3。作為護士生,提升人文素質,培養人文精神是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
3探索護理專業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途徑
人文素質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伴隨醫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日漸融合,摸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途徑提高人文素質教育的力度,形成立體多維的人文素質教育結構,以適應醫學模式的人文回歸尤為重要。
3.1更新教育思想理念
轉變大學教育培養目標和教育觀念是實施護士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先導。時代的發展對今天的醫學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護理模式的不足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注重,以人為本的現代整體護理模式逐漸為人們所接受,這就要求高校的教育者、管理者高瞻遠矚,順應時勢變化,樹立綜合教育思想,熟悉到素質教育的戰略性地位,確立人文學科在大學教育體系中的基礎地位,把握住護士生人文素質教育的獨特內涵,培養由“專才”向“通才”轉化的護士生。
3.2改革課程結構設置
有關探究表明,我國醫學院校的人文社會科學課程學時大約占總學時的8%左右,許多護理院校在課程的編排上都存在著“重專業輕人文”的傾向。為了提升護士生的人文素質,高校一方面要重視人文學科的發展,在資源的配制、經費的投入等方面加大力度,保證人文學科的教學需要,同時對護士生人文素質培養依然要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主陣地功能,大膽進行課程結構改革,大幅度增加一些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的必修課、選修課和講座,尤其是文學、歷史、藝術等人文學科課程,采取學分制的形式、強制和自由選擇相結合的辦法,使護理專業課程的設置逐漸脫離舊有模式,既體現出專業特色,又滲透著人文教育。
3.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首先,教師要深刻熟悉人文素質教育的現實價值和深遠影響,增強人文素質教育意識,并通過各種宣教方式使全體教職員工熟悉時展對護理教育的內涵和護生素質的要求,使之樹立新的護理專業教育觀念;其次要整合人文師資力量,抓好兩支隊伍建設摘要:一方面通過經常性的師資培訓,加強對專門從事人文素質教學教師的培養,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教學能力和教學效果,另一方面還要轉變人文素質教育是社科教師、學生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職責的觀念,加強對護理專業教師的人文學科知識的灌輸,使護理專業教師能有意識地把人文素質要求和專業課教學融會貫通起來,把人文素質教育內容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節,講授專業同時,潤物無聲地提高護士生的人文修養。另外,教師的敬業精神、人格魅力、儀態風貌等都會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形成、人文精神的塑造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3.4彰顯校園文化功能
校園文化通過感染、暗示、激勵和心理調適等多種功能,改變著學生的情緒、情感、行為規范和生活方式。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凸顯校園文化功用是實現高校人文素質教育引導和文化啟迪的主要形式。首先,在校園的規劃、綠化,校園的建筑設計,以及人文景觀建設上都力求賦予一定的文化內涵,比如在校園中設立南丁格爾的塑像,布置南丁格爾的名言等,能給護士生以美的熏陶,對學生有積極的導向和激勵功能[4。其次,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營造濃厚的人文氛圍。比如通過“生命關懷教育”“護士禮儀大賽”“護士形象設計”等活動,不僅為學生提供了鍛煉能力的舞臺,更使學生的知識、人格、精神在活動中得到升華。再次,引導護士生積極參和到實踐中來。讓學生在臨床實踐的親歷親為中感知患者所需的人文關懷,從而熟悉到加強自身人文素質的緊迫性、必要性;組織學生深入到社區、農村、鄉鎮送醫送藥,訪貧問苦,進行志愿者活動,以培養學生的吃苦精神、奉獻意識,在社會實踐中提高人文素養。
3.5發揮文學鑒賞功效
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學經過歷史長河的洗刷,沉淀下來的都是經典的文學作品,它們運用高雅美麗的語言,傳達著濃郁博大的情感,滲透著意蘊深刻的哲理,飽含著對人生社會的思索,給讀者以強烈的審美愉悅和莫大的感染力量,對豐富護士生的人文知識,培養高尚的人文精神會起到巨大的推動功能。教育者可以引導學生以自己的喜好喜好為出發點成立各種文學社團,象詩社、戲劇社、小說協會等,或者把對文學作品的欣賞和音樂、美術、書法和舞蹈等藝術形式結合起來,還可以經常舉辦一些吟唱、朗誦和創作展覽活動,多渠道多形式地接觸經典文學作品,并教會學生如何去分析、鑒賞、創造作品,這個過程必然會提升大學生的健康情緒、審美能力、創新能力和語言能力等人文素養。
3.6構建科學評估體系
培養是目的,評估是手段。建立相應的考核評價體系是促進護理人文教育的有效辦法。護理院系應按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要求,把人文素質教育納入護士生培養的整體規劃中,完善護生人才素質的評估標準,形成綜合評估體系。比如將學生在校期間參加各種社團、文體活動、藝術競賽、演講比賽以及人文社科類知識競賽時所取得的成績和表現,和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定、各項評優掛鉤;把學生見習、實習期間所表現出來的人文修養和學生的實習點分配、就業推薦、學位授予掛鉤,逐步完善護士生人文素質評估內容和評估手段。
[參考文獻
[1賈彩風,黃志紅.護理專業人文教育的目前狀況和策略[J.護理探究,2006,20(26)摘要:2439-2440.
[2呂一軍,趙降英.樹立“全面發展人文見長”的教育理念[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3,19(7)摘要:414-416.
篇9
關鍵詞:護理倫理;內科護理;滲透
優秀的護理人員,在全面掌握醫學知識的與精湛的護理技術的同時,還應當具備崇高的道德情操與良好的倫理規范。因此,在內科護理教學活動實施的過程中,護理專業教學應當對護理學生進行有計劃、有系統有步驟地進行護理倫理教學與專業思想教育。教師對學生進行護理道德灌輸與影響的同時,還應當注意到護理倫理的教育對護理學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內科護理是護理專業的主干課程,將護理倫理教育教學貫穿于內科護理教學中,可以促使護理學生更加規范自身行為,判斷善惡,繼而提高護理倫理行為抉擇能力。可見,護理倫理教育對全面提高護理專業學生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調整認知結構
一名合格的護士,不僅要具備扎實的醫學知識與精湛的護理操作技巧,同時還應當具備崇高的道德情操與良好的倫理行為。所謂的護理倫理其實就是在護理實踐中調整人們的相互關系。護理倫理已經成為判斷平凡護理工作與高尚道德情操的標準。在內科護理專業教學中,實行護理倫理教育,可以促進護士在遵循倫理規范的基礎上展開護理工作,解決護理倫理的問題,有利于和諧護理環境的建設。同時,加強護理倫理教育,可以促進護理科研探索,促進護理專業的發展。護士生在經過倫理教育后,就會將護理實踐與護理倫理相互統一,提高護理質量,促使其成為德才兼備的護理人員。護士生的護理倫理理念是建立在社會到的基礎上,并在護理專業技能學習中逐步建立。內科護理專業教育如果要想培養出高素質的護理人才,如果僅僅是開設護理倫理教學是很難達到的。還需要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不斷灌輸道德意識,促使護士生能夠形成正確的倫理觀念。就當前護士生的成長環境而言,性格活潑、可塑性強、接受能力強,但是在護理工作認知方面缺乏應有的能力。不少護士生認為護理工作就是簡單的打針、鋪床、發藥。在接收專業學習的時候關于疾病的產生與發展并未予以重視。同時不少護士生認為護理屬于伺候人的活,缺乏學習熱情。針對這樣一種情況,教師在內科護理專業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通過護理倫理教育調整護士生的認知結構。向護士生不斷強調護理工作在醫療體系中的重要性。如針對老年糖尿病,護理人員在展開護理的過程中,需要對疾病的發展程度與減退、患者心理特點等提供細致的護理,以此獲得患者的信任。因此,內科專業護理教師在向護士生傳遞專業知識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案例將護理倫理知識滲透于其中,強化專業教育的同時,逐步樹立正確的護理倫理理念。
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從護士的臨床表現就可以了解到,護士的護理道德意識比較薄弱。這主要是因為護士生在專業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沒有樹立正確的道德意識。針對此種情況,內科護理專業教育需要通過教育促使護士生樹立正確的倫理理念,同時通過教育來不斷加強、鞏固。唯有如此,護士學生才能夠在后期的護理崗位中體現出良好的護理倫理素養,妥善處理好臨床護理中的倫理難題。針對此項教學,可以強化護理倫理理念,提升內科護理學的吸引力,增強護士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任何教師都應當明白,課堂教學不應當僅僅局限在書本上,還應當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進行發散。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將社會熱點問題引入到課堂中,強化護士學生的倫理道德。為促使學生在學習相應的護理知識的過程中,能夠與當前臨床醫學和社會熱點相聯系,增強學生的倫理感,可以將與之相關的社會熱點講解給學生,促使學生能夠更深層次的感知到倫理道德在職業中具體表現。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引入相應的社會熱點,引發學生思考。同時教師還可以將病例導入于其中,采用多媒體教學方法,將臨床中具有典型性醫德案例引入教學中,促使護士學生能夠通過互聯網搜索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并進行分組探討。教師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護士學生的護理倫理素質。
三、培養護理倫理情感
在受到外界刺激產生心理反應的表現就是情感。護士生就是今后的護士,會在其護士工作中接觸到不同疾病種類的患者。由于受到病痛的折磨,表現出萎靡不振,生命垂危。部分患者由于飲食困難需要幫助,有的患者由于大小便障礙需要導尿、灌腸、有的患者由于化膿性傷口需要護理等等。如果護士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建立良好的職業情感,那在護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很難面對這些患者,難以完成護理任務。而護理倫理情感則是在基本同情感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一種責任感,最后會升華成為事業感。而這些情感的變化,需要內科護理專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逐步建立起來,同時內科護理學教師也應當認識到課堂教學是建立護理倫理教學的重要平臺。內科護理專業屬于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教師為滲透倫理教學,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這樣有助于提高護士學生的臨床代入感,同時也不會產生任何的醫療風險。如,介紹糖尿病血糖測量護理,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血糖測定。測定血糖的時候,引導學生注意溝通與心理護理。這樣的教學方法有助于培養學生責任感與榮譽感,并在后期的護理工作更懂得包容。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內科護理專業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專業教師應當清楚地認識到護理倫理教學對學生的重要性,并采用有效的方法將護理倫理教育滲透于內科護理專業教學中,對培養學生綜合水平具有促進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高穎.運用案例教學法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實施護理倫理教育[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4,13(03):34.
篇10
【關鍵詞】 護生;帶教老師
護生的臨床實習是護理專業教育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理論聯系實際的主要環節。通過實習帶教培養學生熱愛護理專業,樹立救死扶傷為患者服務的思想和嚴謹工作作風;通過實習進一步鞏固和提高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在這個過程中,從思想單純的學生到面對多層次、多方位、多角度、多類型病人的實習護士,角色遞進跨度較大,作為臨床的帶教工作者,怎樣去完成此項任務,現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
1 老師的形象
學生臨床實習首先接觸的是帶教老師,老師的言行、舉止、儀表、工作態度和道德修養等待往往不自覺地被學生所模仿、被潛移默化地接受,無一不影響到學生,特別是第一個臨床帶教老師,其言行往往會使學生終身難忘。因此,帶教老師不但要有精湛嫻熟的護理操作,豐富深厚的臨床經驗,靈活機動的應變能力,還必須要有舉止端莊、精神飽滿、和藹可親、滿腔熱情,給學生留下美好的印象,取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有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無私奉獻的醫德修養,從而激發學生對護理專業的熱愛。帶教老師努力做到寓德育于智育之中,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2 學生心理引導
護生初入臨床實習,表現為好奇心強,熱情高,但同時因對臨床工作陌生而產生一定的緊張感甚至是恐懼感,具體工作中產生依賴性強,同時還難免出錯。萬事開頭難,難在開始時的毫無經驗,更難在因此而產生的心理障礙。作為帶教老師應該保護學生的熱情,選擇合適的起點讓學生盡早地主動參與而不是被動旁觀,克服緊張恐懼感進入角色。帶教老師對學生操作的每一步都要作出明確的指點,肯定學生的優點,對學生操作過程中的不足之處不應在病人前直言責備,應該多鼓勵和指導學生,并糾正其動作,這樣可避免傷害學生的自尊與自信。要求學生遵循操作規程,大膽實踐,同時老師依據學生的進步情況,積極穩妥地逐步放手不放眼讓學生工作,發揮其主動性,拓展其能力,從而正確引導學生順利地進入學習階段,完成實習任務。
3 專業思想的教育
護士的社會地位及工作環境已逐步得到了改善和提高,但由于工作的壓力及強度和待遇上問題,護理隊伍出現不穩定現象。某些護士常常把對工作的不滿、分配上的不公等,毫無顧忌地發泄傾訴,使護生心里蒙上一層陰影,加之初入臨床體驗到工作的繁忙,領教了有些病人對護士的蠻橫態度,其理想和現實產生強烈反差,對前途產生了渺茫和失落。因此,帶教老師對護生的專業思想不能忽視,盡量避免對工作流露不滿,要對護理工作充滿熱情,樹立對護理專業的自豪感,用實際行動影響和感召學生,培養學生自尊、自愛、自強、自豪的心理素質,堅定所學專業的信念。
4 嚴格要求學生
醫護工作者肩負救死扶傷、實行人道主義精神的神圣職責。病人是我們服務的對象,病人的生命掌握在我們的手中,工作中要求學生認真負責、仔細、踏實、嚴謹,嚴格遵守護理管理規范、護理操作常規、法律法規及勞動紀律,在嚴格的監督下指導學生的技術操作。
5 分層次施教
- 上一篇:學校實驗室管理規章制度
- 下一篇:嬰幼兒保健重點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護理論文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