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規劃基本內容范文
時間:2023-11-27 17:57: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土地利用規劃基本內容,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土地利用規劃;宏觀管理;管理措施
對于土地利用規劃來說,其核心在于實際的實施。那么為了保證土地利用規劃的順利有效地實施,這就需要我們對其實施的過程進行嚴密管理。在土地利用規劃的過程中,需要我們充分的應用法律和經濟以及技術相結合的手段進行綜合性的管理,通過土地利用的實施計劃、項目的審核、基本區域的劃分、土地利用執法檢查、土地利用規劃實施中的動態監測等方法,對整個的土地利用規劃進行全方位綜合性管理,這樣才可以將其作用在社會經濟中充分的發揮出來,讓土地利用規劃付諸于行動,做到真正的實施。
一、對于土地利用規劃的認知
土地利用規劃的基本內容是根據當地或社會的經濟發展的情況及要求,綜合性的去安排各個行業的用地。運用法律法規對城鄉建設、土地開發以及各項土地的利用任務進行監督和規劃,以便于這些土地利用活動都可以合理有序的進行,實現科學合理的利用土地,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性增長。對于土地利用規劃來說,一般可以分為編寫計劃、審批以及管理等三個方面,是一項比較復雜的長期性工作,其核心工作在于規劃的實施,是實現土地利用規劃的各項目標、發揮出自己對土地宏觀調控作用的基本條件。相關的部門應該認識到對于土地利用規劃工作中實施管理的重要性,了解和明確實施管理的目的以及要求,切實做好土地利用規劃的實施管理工作,以便于規劃工作的順利實施,保障規劃的目標實現。
二、土地利用規劃實施管理中的問題
土地利用規劃作為城市建設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規劃工作中最重要的便是實施管理,它的好壞直接的影響到了最終規劃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對于能否符合當地的經濟發展情況也是有決定性的影響。而實施管理在實際的規劃化工作中還是存在著許多的問題。首先是對規劃用地審批時的審核機制不健全,這就造成了許多的建設用地并不符合相關的法律法規,對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再者是許多的用地沒有按照先關的標準,超出了土地利用總規劃的土地范圍,違背了土地利用規劃的一些標準及相關條例。還有許多的地方政府對于當地的土地利用規劃不重視,對于相關的審批不嚴格,這就造成了許多的地方建設用地緊張,對整個的管理造成了比較嚴重影響。
三、對土地利用規劃實施管理中出現問題的解決措施
(1)建立健全土地利用規劃實施管理中嚴格的執行建筑用地的審核機制
對于建筑用地可執行性的研究分析階段,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要嚴格的按照規定的程序以及標準來進行審核。不符合規定和違反了相關的法律條例的不得通過審核。對于是屬于國家或者省級批準的有關能源、交通、水電、礦業以及軍事設施等等這些建筑項目,需要占據土地利用規劃已經確定的建筑用地之外的土地,可以在用地的審核中,提出對于規劃的調整意見或建議。未通過審核的建筑項目,土地行政主觀部門不可受理建筑用地的申請。
(2)切實做好對于農業用地的審查工作
在對建設用地的審批中,各級的有關部門要按照土地利用總規劃來進行嚴格的審查,并且由負責土地利用規劃的部門發表出相關的審核意見或建議,對此建設用地是否符合標準和規劃的計劃負責。對于要求單獨選擇建筑地址的建設項目,并且已經加入到土地利用總規劃計劃中的,要及時的做好各種審核工作,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或標準批準用地。沒有加入到土地利用總規劃計劃中的,但是符合國家有關土地利用的法律法規的,要按照相關調理的要求,及時的調整規劃計劃,并將調整之后的計劃上報進行審核。對于沒有加入到土地利用規劃計劃中,同時也沒有符合相關條例的建設項目,但是確實需要的建設項目,需要對計劃進行修改,同時按照規定的流程進行上報審核。所申報的農業用地的范圍,不能超過原有計劃中城市和農村以及城鎮的總建設用地范圍。因為特殊原因,小部分征用的,要對整個的土地規劃進行相關的調整,并且落實到關于規劃的建設圖紙上,再上報,通過有關部門的確認審查即可。
(3)加強對整個城市的規劃、農村的規劃以及鄉鎮的規劃的審查
對于上報到國務院的整個城市土地利用規劃的計劃報表時,省級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要根據相關的法規進行嚴格的審查,確保規劃中計劃內的城市建設用地的范圍要和土地利用總規劃相結合起來。規劃所完成的期限不一樣的,需要對城市的人口以及人均用地的指標是否合理進行嚴格的審查,結合土地利用水平的相關規定,確認出合理的土地利用范圍。對于地方政府所審批的土地利用規劃報表,也是需要參考上述的流程,建立健全相應的審核機制。
(4)建立起土地開發整理規劃審查體系
各個地方可以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在土地利用總規劃的領導下,周密的計劃和編寫出土地開發以及整理的規劃,用來對總規劃進行深化和相應的補充。土地開發及土地整理的項目確立,必須是嚴格遵守了土地利用規劃的相關條例,并且依據土地利用的總規劃。土地利用的計劃是實施總規劃的基礎和重要手段。建立嚴格的計劃審查制度,充分的發揮出計劃對整個的規劃所起到的調控作用。
四、提高土地利用規劃中實施管理水平的措施
(1)制定完善的規劃實施管理體系,加強執法審核,促進規劃的法制化
土地利用的總規劃是土地利用以及管理的基本依據,具有一定的法律作用,城鄉建設以及土地開發等各個項目都要符合規劃的基本要求,不允許在任何地方、任何的領導對規劃隨意的更改。擅自修改已經確認的規劃,并且違反了規劃用地的標準的,要依法進行查辦。
(2)加強規劃的基礎設施建設,運用科技手段,提高實施管理水平
在規劃實施管理工作中,還需要我們運用信息技術以及遙感技術等現代化高科技技術來加強和促進,使得工作可以順利合理的完成。同時要加快規劃管理數據庫的開發,盡快的將全國規劃管理信息系統建設起來,并且積極的開展地方上的規劃信息系統的試點建設,指導和促進各個地方工作的順利進行。運用科技手段,對規劃的開展進行實時的監控,加強了規劃實施管理的效率,使得對土地利用規劃所發揮的調控作用大大增強。
(3)加強隊伍的規劃建設,保障實施管理工作的展開
加強隊伍的規劃建設,不僅有利于建設隊伍秩序有效的開展工作,而且有利于提高施工人員綜合素質的修養。而且施工預備人員的崗位培訓必須完全按照規章制度進行,上崗人員也必須遵守法規嚴格實行持證上崗制度。工作管理人員必須完全按照國家相應的法律法規和相關制度辦事,不得徇私枉法,更不得,并且嚴格制定獎勵懲罰制度,并依此施行對員工的獎勵和懲罰,對于工作中成績突出、表現良好的工作人員和工作小組要進行表彰并呼吁全體員工以此為榜樣進行學習,而對于違反法制法規的工作人員也絕不姑息,按照獎懲條例進行相應的出發措施。
結語:
土地利用的規劃實施管理關系到整個規劃是否能夠順利完成,在實施的過程中要嚴格遵守相關的條例以及法規。認真的執行,為現代化城市建設發揮出良好的調控作用,使得城市合理的應用土地,對整個的土地利用做出科學的計劃,使其能夠使得人們在城市中的生活更加便利,更好地服務于民。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地籍測量 土地利用 土地管理
中圖分類號:P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7(c)-0029-01
在經濟社會大發展的背景下,土地資源的供給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加的需求,土地資源供求矛盾也日趨加劇。地籍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地籍測量就是為解決地籍有關問題,管理地籍信息而進行的測繪工作,主要是測定每塊地的分布、面積,確定其類型、利用現狀,記錄其價值和權屬,據此建立土地管理數據庫系統,為各行業各部門決策提供參考數據。
1 地籍測量的內容
地籍測量在國內沒有統一概念,作為特殊的測量工作,是測繪學與土地管理學的綜合應用,是涉及土地信管理,特別是地籍管理的測量工作。因此,地籍測量工作涵蓋以下內容。
1.1 地籍控制測量
地籍控制測量是地籍測量工作的首要工作,也是確保地籍測量數據精度達標的而進行的必要工作,控制測量數據作為地籍測量數據的關鍵數據,地籍控制測量在地籍測量工作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謂控制測量,即在整個測量工作中起控制作用的測量。進行地籍測量首先要進行地籍控制測量,在此基礎上開展地籍圖根控制測量,以及碎步測量等工作。為滿足地籍管理工作需要,地籍圖一般采用大比例尺,精度要求較高,一般高于比例尺精度。例如點誤差控制在0.3 mm以內,規定界址點中誤差為±0.5 mm。
1.2 界址點測量
地籍管理工作順利開展,首先要有明確的土地權屬的界限,即界址,界址點測量是地籍測量工作的重要內容,界址點是否明確是解決權屬糾紛,處理有關土地問題的關鍵。作為地籍測量工作者,應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實事求是的精神搞好本職工作,為社會各部門提供可靠數據,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1.3 地籍圖測繪
作為基礎資料,地籍圖反映了地籍各要素分布、地貌特點及其其他相關地物信息。地籍圖具有完整與清晰簡明的特性,又能隨著時間變化更新地籍圖的內容,運用本專業技術手段,制成專題地圖,進而滿足各類用戶的特殊需求。
1.4 面積測算
測算土地面積是土地利用與管理的又一重要工作內容,也是地籍測量工作中一項十分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的工作。它為土地利用規劃、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土地集約利用、進行土地宏觀調控等提供重要參考數據。土地面積測算涉及行政管轄區、宗地、土地利用分類等面積的測算。總的來說,土地面積測算方法有解析法面積測算和圖解法面積測算。具體方法有幾何要素法、膜片法、沙偉奇法求積儀法、坐標法等。
1.5 進行土地信息的動態監測
從土地信息動態監測的概念看,通常是指借助于現代的數字化設備,特別是計算機等,利用土地利用調查的相關技術方法,以及遙感的理論方法,實時掌握土地數據及其變化,最終得出合理結論的科學方法。這種科學方法所提供的數據可以全面的反映當前情況,能夠實時更新,反映土地利用變化的趨勢,為土地部門研究工作提供技術支撐;可以依據數據的變化反映土地利用規劃方案執行進度,及時作出反饋信息;可以實時監測重點工程的關鍵指標,劃定警戒范圍,服務于決策;還可以協助土地監察部門查出違法用地行為。進行土地信息動態監測,最終實現土地資源集約利用,經濟效益最大化,促進國民經濟發展。
2 地籍測量中的測繪新技術
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先進的測繪技術不斷應用到地籍測量的工作中,在土地管理領域數字化普及應用,讓地籍測繪工作向著高效率、高精度、成本低的方向發展。現代數字化測繪新技術包括RTK GPS測量技術、遙感技術、GIS技術。RTK GPS測量技術能夠在野外實時得到cm級的定位精度,利用數據處理軟件進行數據輸出整理,得到地籍要素及圖表等,具有實時、快速、高精度、經濟效益高等優勢。遙感技術是一門新興技術,運用現代空間技術,以獲取目標影像信息為目的,經過特殊手段進行處理加工,制成各種特殊影像圖,輔助地籍控制測量中、繪制地籍圖。GIS是以計算機軟硬件為基礎,按照空間分布和一定的格式將各種地理信息輸入、儲存、編輯、檢索、查詢、分析等綜合性計算機管理系統。國內流行的MapGIS、Mapinfo等軟件通過強大圖形處理技術和海量屬性信息處理功能能將圖形與屬性建立緊密聯系,解決了圖形與屬性不能建立聯系的歷史性難題。
3 結語
雖然地籍測量工作的開展只有幾十年的時間,但國內專家學者對地籍測量的理論進行了廣泛的探討,地籍測量技術和方法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的成就,推動了我國的地籍管理工作的快速發展。在“金土工程”推動下,我國土地利用與管理中的地籍測量工作自動化、數字化水平將進一步提高,推動國土資源管理進一發展。
參考文獻
[1] 詹長根,唐祥云,劉麗.地籍測量學[M].2版.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
[2] 張紹良,顧和和.土地管理與地籍測量[M].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3.
[3] 李天文.現代地籍測量[M].2版.科學出版社,2012.
[4] 潘正風,程效軍,成樞,等.數字測圖原理與方法[M].2版.2011.
[5] 周道春.土地利用更新潤查中有關鋇嵫瀕技術應用與質量控制的探討[J].潭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10(4):12-15.
[6] 韋春琳.談土地勘測定界測量中數據處理的方法[J].南方國土資源,2007(81):55-57.
篇3
關鍵詞:土地生態學;土地科學;課程建設
“土地生態學”是由“Land Ecology”翻譯而來,根據國外的文獻,“Land Ecology”所涉及的研究內容、方法等與“Landscape Ecology”(景觀生態學)基本相同, 但其使用不如“Landscape Ecology”廣泛和普遍。中國許多學者參考國外的資料并根據自己的研究領域和研究經歷對土地生態學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傅伯杰將土地生態系統研究(即土地生態學)歸結為3個主要方面:土地生態系統形成、演替、結構的研究;土地生態系統功能(主要是生產力)的研究;土地生態系統最佳生態平衡的研究[1]。何永祺[2]認為,土地生態學是在生態學一般原理的基礎上,闡述土地及其環境間能量與物質循環轉化規律,優化土地生態系統對策和措施的科學。舉[3]將土地生態學定義為“研究一個區域內各種土地生態系統的特性、結構、空間分布及其相互關系”,吳次芳[4]將土地生態學定義為“土地生態學是以協調人-自然-土地為核心,按照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要求,對一定區域的土地生態系統進行開發、利用、整治和保護所制定的時間安排和空間部署的科學”。根據土地生態學的形成特點和學科性質,郭旭東和謝俊奇[5]認為,土地生態學是“應用生態學的一般原理,研究土地生態系統的能量流、物質流和價值流等的相互作用和轉化, 開展土地利用優化與調控的學科”。其基本任務有兩個方面:一是應用生態學原理指導土地開發、利用、整治、保護和管理; 二是揭示土地開發利用與保護管理過程中的生態規律。從以上對土地生態學的理解可以看出,土地生態學研究的基本目的是為土地利用規劃、土地利用工程(即對土地合理開發利用、治理與保護所實施的綜合工程技術措施)和土地管理提供理論依據[6]。
盡管許多專家和學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為中國土地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土地生態學仍是當今土地科學體系中最為薄弱的學科。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內,為了適應國土資源管理由“數量管護”向“數量、質量和生態管護”的新形勢和新任務,并提供某些破解“土地難題”的現實途徑,還需要進一步切實加強土地生態學的重要理論研究, 構建知識體系, 推進學科建設,為我們進行土地資源開發利用、整治、保護和管理提供理論指導。因此,土地生態學在土地科學中的基礎地位和良好的應用前景得到了普遍認可,不少學者把土地生態學作為土地科學的一級分支學科,認為土地生態學是土地科學的基礎學科之一[5,7, 8, 9],謝俊奇[9]認為:未來20年中國土地科學技術應當大力發展3大技術體系和4大學科,這4大學科為土地資源學、土地經濟學、土地生態學和土地規劃學。在此背景下,不少高等院校的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紛紛開設“土地生態學”課程。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土地資源管理專業新一輪修訂的本科生培養方案已將“土地生態學”作為“專業基礎課”列入該專業的課程體系中(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本科生培養方案,待出版)。本文根據土地生態學的性質和特點及其在土地資源管理專業中的學科地位和作用,探討了該課程的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內容體系,以期為土地資源管理專業本科學生知識體系的完善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幫助。
一、課堂教學內容的體系建設
土地生態學是一門在實踐中逐漸孕育和發展的多學科交叉的學科,其主體是土地學和生態學之間的交叉[9]。它是一門新興的有待精心培養的學科,也是一門對社會經濟發展和資源利用與保護有重大指導意義的學。土地生態學是土地科學中的基礎性學科,同時也是一門應用學科。它既研究土地生態功能、土地生態過程、土地生態變化、土地生態分異等基礎理論,同時又研究土地生態調查、土地生態評價、土地生態規劃和設計、土地生態恢復和重建、土地的生態管理和管護等技術方法,還涉及土地生態經濟、土地生態倫理、土地生態文明等社會科學范疇。因此它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內容覆蓋面非常廣。需要先修土地資源學、土地地理學、第四紀地質與地貌學等課程,擬在大學三年級上學期開設,該課程將作為土地評價、土地利用規劃、土地整理與復墾等課程的基礎課程。課程內容可概括為以下幾部分:
1. 基礎知識部分
包括:①土地生態學的概念、產生的背景;②土地生態學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任務、原則;③土地生態學在土地科學學科中的地位、土地生態學與景觀生態學、資源生態學等其他相關學科的關系;④土地生態學的研究進展。
2. 基礎支撐理論部分
基礎支撐理論部分為兩個層次的內容進行講授。首先是最基本的生態學基礎知識,主要針對土地資源管理專業本科生未開設“生態學”課程缺乏生態學基礎知識背景而設置,包括生態系統的組成與結構、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生態系統的一般規律等知識的一般性介紹;其次是其它學科應用到“土地生態學”的具體的相關理論體系,包括整體論與系統論、生態平衡及其調控理論、生態—經濟協調論、復合種群理論、滲透理論、等級理論、地域分異理論、 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理論、生態動力源-匯理論、土地可持續利用與管理的生態系統原理。
3. 核心理論與技術部分
核心理論包括土地生態系統組成結構、土地生態功能與過程、土地生態變化與生態分異等,以及典型土地生態系統類型(耕地、林地、草地、城鎮、工礦土地生態系統)的組成結構、能量流動、物質循環特點及人為干擾下存在的主要問題;核心技術包括土地生態分類與調查、土地生態評價、土地生態規劃與設計、土地生態工程、土地生態恢復與重建、土地生態管理等。為使學生能夠更清楚地掌握核心技術,該部分均設置相應的案例分析內容。#p#分頁標題#e#
4. 實踐應用部分
包括土地生態評價、土地生態規劃設計兩個環節。
除上述基本內容外,及時獲得和發現土地生態學科領域的新知識、新動向,并將其不斷充實到課程教學與實踐體系內容中。
二、實踐教學設置
實踐教學環節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 進行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提高獨立思考和實際動手能力的重要環節, 是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的重要過渡階段。通過實踐教學, 使課堂教學中講授的理論知識得到強化和實際應用, 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土地生態學的基礎理論, 并運用這些理論進行土地生態學核心技術的實踐。為實現以上目標, 課程設置了土地生態評價和土地生態規劃設計兩個實踐教學環節:
實習1——土地資源利用的可持續性評價
通過生態足跡法分析評價某一給定地區土地資源利用的可持續性。使學生掌握數據搜集處理方法、土地生態評價、土地資源生態承載力、土地資源可持續性等評價方法和過程。
實習2——土地生態規劃
結合給定項目區特點(如地理區位、自然生態條件、社會經濟狀況),通過土地生態分類、土地生態功能區劃分、土地土地利用類型的數量結構優化、土地利用類型空間格局分析及調整等步驟和環節,最后形成土地生態規劃方案,并進行方案優化。
三、結論與展望
隨著土地科學的發展以及土地利用帶來的各種生態問題日趨嚴重,將生態學的理論與方法引入到土地學科中, 為審視和研究土地問題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土地生態學由此應運而生,并得到了廣大學者的普遍認可,作為土地科學體系中的基礎性學科在土地資源利用與保護方面發揮著重大的指導作用。因此,為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的本科生開設《土地生態學》這門課程非常必要。同時,作為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該課程的教學內容體系建設對教學效果的好壞至關重要。本課程在課堂教學內容上設置了課程基本知識介紹、基礎支撐理論、核心理論與技術等內容,核心技術部分均設置了相關的案例分析以幫助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土地生態學的相關技術與理論。在實踐教學內容的選取上,突出可操作性和對課堂教學內容的強化作用,以期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和實踐能力,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傅伯杰.土地生態系統的特征及其研究的主要方面[J]. 生態學雜志, 1985, 4 (1): 35-38.
[2] 何永祺. 土地科學的對象、性質、體系及其發展[J]. 中國土地科學, 1990, 4( 2) : 1-4.
[3] 舉. 土地科學導論[M]. 北京: 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 1995.
[4] 吳次芳, 徐保根. 土地生態學[M]. 北京: 中國大地出版社, 2003.
[5] 郭旭東, 謝俊奇. 中國土地生態學的基本問題、研究進展與發展建議[J]. 中國土地科學, 2008, 22(1): 4-9
[6] 黃炎和. 土地生態學[M]. 北京: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10.
[7] 楊子生.2000. 試論土地生態學[J]. 中國土地科學, 14(2): 38-43
篇4
關鍵詞:城市規劃;土地規劃;統籌發展
1 概述
城市發展離不開良好的規劃,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的規劃問題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合理的規劃是促進城市建設協調發展和土地優化配置的關鍵,土地規劃和城市規劃是指導土地利用和城市建設的總體綱領,這兩個規劃的依據是國民經濟長期發展規劃,并且遵循合理利用土地和節約空間資源的指導原則。在發展過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兩個規劃之間存在著脫節的現象,影響到城市的進一步發展,因此,應當立足于實際情況進行深入的思考。
2 兩種規劃的關系
2.1 基本內容
土地規劃,是土地組織的配置與布局,利用工程、經濟、技術等措施來對土地進行合理的開發、利用和保護,一般由各地區人民政府進行組織編制,內容包含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及其他專項規劃,基本任務是在保護耕地的前提下,統籌布局用地,合理安排土地的開發和整理,實現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城市規劃,由城市人民政府組織,為了實現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確定城市的規模、性質及發展方向,對城市的布局和建設進行的部署和安排。它的任務是通過對城市的合理規劃,使城市有秩序的協調發展,獲得更好的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
2.2 兩者矛盾分析
通過對現階段土地利用規劃的分析可以得知,目前經濟的發展主要是通過農用地的轉換、經濟建設用地轉換的方式,為了保證經濟的穩定性,必須進行適當的耕地保護,保證城市發展與耕地建設的協調發展。就調查來看,土地規劃與城市規劃之間存在較大區別。
2.2.1 規劃思路不同土地規劃的思路是依據上一級所下達的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耕地保有量、新增建設占用耕地面積、新增建設用地面積等指標,以供給制約和引導需求,重在剛性控制。城市規劃并沒有這種自上下達的控制指標,而是關注發展的需要,綜合分析城市的社會、經濟、人文背景、地理、歷史、產業政策、資源等因素,遵循市場經濟和城市發展的客觀規律,對城市的發展規模和發展目標進行設想和規劃,期間很少去關注農田和耕地的基本保護問題。土地規劃是一種有控制的規劃,而城市規劃屬于無控規劃。而地方政府關注城市的發展規模,熱衷于城市規劃,希望將城市的規模不斷擴大,做大做強,規劃部門在利益驅使和政府的授意下也著重于城市規劃工作,這樣就導致兩者的銜接出現問題。
2.2.2 參數統計口徑不同首先是在用地指標上,土地規劃中的人均建設用地指標包括農村居民點用地指標和城鎮居民點用地指標兩部分,編制規定,為了保證耕地總量的動態平衡,建設用地的均量和總量必須符合耕地保有指標。在城市規劃中,人均建設用地的選取不考慮規劃目標年耕地保有量和耕地水平,主要依據《城市用地分類和規劃建設用地標準》。其次是人口,土地規劃中指出,城鎮人口是指城市和建制鎮建成范圍內的人口數量,常住非農業戶人口、集體戶人口、農業戶人口也包含在內,流動人口除外。而城市規劃中,城市人口主要是指居住在建區內的非農業戶人口、農業戶人口及暫住人口(一年以上)。城市規劃中的人口范圍比較大。
2.2.3 土地分類體系不同土地規劃的土地分類為33個三級類、10個二級類和3個一級類;城市規劃中的土地分類為73個小類,46個中類,10個大類。這兩種規劃的土地分類既有重復又有交叉。《城市用地分類》中規定,城市用地中包含有采礦用地,而國土資源廳2009年的51號文中規定,城鎮附近的采礦用地屬于城市和建制鎮用地,而城鎮范圍以外的區則分為采礦用地和獨立建設用地兩類。除此之外,土地規劃的用地面積量算是采用計算機GIS軟件,城市規劃中的面積量算則采用1:5000或1:10000比例尺進行圖紙上的測量,兩者的測量方法、量算誤差和基礎圖件不同,這樣就造成同一地類存在不同的面積和內涵,相同的地類不好比較歸類。
2.2.4 法律地位不同《城市規劃法》是城市規劃的法律保障,對城市規劃的制定、實施和責任都做了明確的規定。而在土地規劃的相關責任和約束、宏觀控制等方面,法律上并沒有充分的體現,所依據的《土地管理法》及實施條例只是簡單的規定了各級政府的土地規劃,對哪些土地進行控制、規劃如何實施等沒有具體的規定,法律的約束力下降。同時,在國民經濟發展體系中,這兩種規劃屬于不同的行政主管部門,兩大部門的行政級別旗鼓相當,并有各自不同的行政管理體制,相互之間缺乏有效溝通,協調性差,脫節現象嚴重。同時,地方政府對兩個規劃的側重點不同,忽視城市發展的總體布局,兩個規劃之間相互脫離,影響城市現代化的實現。
3 統籌措施
3.1 統籌整體思路
在工作中堅持以下原則:首先是協調規劃。規劃過程中要注意兩者的協調性,不能僅僅重視城市規劃或土在地規劃而忽視另一方。相關部門應努力做好土地規劃,服務于城市規劃,顧全城市發展的大局,關注兩者的協調關系。其次,整體規劃。兩者都是服務于城市的發展建設,在進行編制時,要從城市發展的整個大局出發,關注整體發展態勢,在把握整體方向的基礎上進行編制工作。同時,也不能忽視局部工作的展開,整體布局兩手抓。第三,多元規劃。城市的發展不應只追求經濟效益,編制工作中應當協調好兩者,明確規劃目標,在發展經濟的基礎上,對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文化效益等進行總體規劃,促進多種效益的共同發展,實現城市的多元發展。第四,彈性規劃。兩種規劃并不是獨立存在的,會受到市場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因此編制時要注意保留足夠的空間適應因素的變動,根據時間、地點、環境的變動進行及時的調整。
3.2 完善規劃體系
以區域規劃為依據開展編制工作,在區域的層次上進行發展水平和規模、城鎮規模與布局、體系規劃、土地利用與工業發展、城市化的安排工作,注意城市用地規模問題的科學研究。
3.3 統一參數和標準
加強兩者之間的銜接,在編制過程中使用統一的數據和標準,充分利用城市土地定級估價資料和城鎮地籍調查資料;用地分類標準統一,利用全國土地分類標準,以有效避免沖突。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土地規劃與城市規劃之間存在著較多的不同之處,但是,從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角度出發,兩者之間是可以統籌的,兩者之間存在著互補關系,土地規劃離不開城市規劃,同樣的城市規劃也必須以土地規劃為坐標。因此,不論是在發展途徑、發展思路還是創新上,兩者都要進行有效地改革,共同納入城市發展的總體規劃中去,共同兼顧兩者關系,在推動城市經濟發展繁榮的同時,促進文化、環境等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孫田.淺談城市規劃與土地規劃的銜接[J].農業經濟,2012,9.
篇5
關鍵詞:城市;“精明增長”;研究
基金項目:2013年武漢市社會科學基金,編號:13022;2014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編號:2014-Ib-004。
一、引言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的美國,經濟不斷發展,小汽車日益普及,公路建設的規模越來越大。美國人對自由的渴望使城市中大量中產階級向郊區流動,將城市的外延不斷擴大,出現了所謂的“城市蔓延”。城市無序蔓延使得已有的基礎設施利用不足,導致資源浪費,增加了政府對公共設施的投入成本;增強了對小汽車的依賴,進而加劇環境污染;人口與就業崗位在空間分布上的不均衡導致城市中心的持續衰落;與人口增長不成比例的農田和環境敏感區的盲目性土地消耗。在城市蔓延的諸多弊病的困擾下,美國各界對城市蔓延展開了廣泛的研究,而“精明增長”就是針對美國幾十年來的城市蔓延所帶來的一系列弊端而做出的切實回應,不負眾望,“精明增長”這一城市發展范式也確實對城市蔓延問題的解決起到了時代性的標志作用。
根據美國“精明增長在線”公布的精明增長規劃十大原則,我們總結出“精明增長”的主要內容:一是土地利用:充分利用建成區開發的土地,新舊城區建設并行,土地混合利用,建筑緊湊設計;二是資源環境:防止經濟用地對農田、景區等生態土地的破壞,城市環保規劃向生態側重;三是公共交通:社區規劃步行導向,交通工具多樣化,改變對小汽車的過度依賴;四是其他方面:建筑個性化,避免居住條件差異擴大化,政策效能全面測算等。
通過總結,我們發現“精明增長”實際上就是通過功能組合、控制成長邊界、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保護農田、自然景觀和環境保護區,改變交通模式、加強現有社區改造等方式來解決城市空間蔓延中出現的經濟、社會和環境等問題。為解決我國城市化過程中規模擴張、無序蔓延、低密度、“大城市病”等問題,各個城市探索著城市增長“精明化”,而現階段各個城市的“精明增長”程度是有差異的。因此,對于城市“精明增長”程度的測算具有現實意義。
二、城市“精明增長”測算指標體系與數據
參照“精明增長”的基本內容,本文構建了旨在衡量我國城市“精明增長”程度的綜合指標體系,包括城市增長模式與趨勢、城市自然資源保護、環境質量和交通質量四個維度。
1、指標體系
(1)城市增長模式與趨勢。城市增長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從地理視角來看,城市空間增長可以體現為外延式增長和內涵式增長,其中外延式增長是趨向于城市邊緣區的擴散與發展,內涵式增長趨向于在現有的城區范圍內,對中心城區等的建設與規劃。無論何種增長模式都離不開人口和土地,因此城市的增長主要為人口、面積的增長。“精明增長”強調控制城市邊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那么各個城市的人口密度、就業密度、土地利用率和集中化程度則成為“精明增長”的關注要點(見表1)。
(2)城市自然資源保護。精明增長政策的目標之一就是通過保護未開發土地、充分利用現有土地來保護農用地等自然資源,進而實現城市增長的精明化。城市自然資源的保護政策以及政策的成效作為衡量各個城市的精明增長程度的指標,這也進一步強化了自然資源保護是精明增長的目標所在,精明增長的目的是保護自然資源,實現增長的“精明化”(見表2)。
(3)城市環境質量。“精明增長”政策涵蓋可持續發展概念,它同樣站在環保者角度,通過保護耕地、園地等,改善城市環境質量。因此,環境質量是衡量各個城市“精明增長”程度不二之選。指標的具體解釋見表3,變量標識為X12―X16。
(4)城市交通質量。交通作為“精明增長”政策的重要部分,更有諸多地理方面的研究學者將交通網絡結構看作是精明增長的核心要求。各國學者對于“精明增長”都明確提出要改變交通模式、促進公共交通利用以及在新的開發中加入方便行人的設計等,這其中不乏增強了對交通道路的長度、面積等的設計和對公共交通的依賴程度,以此來引導公民的出行方式,進而來改變交通擁擠的程度、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城市交通維度的指標具體解釋見表4,變量標識為X17―X21。
因此,我們就得到了城市“精明增長”程度測算指標體系,包括4個一級指標,10個二級指標,21個三級指標。21個指標是都能夠量化的,有些直接反映了各個城市的“精明增長”程度,有些間接反映了各個城市的“精明增長”程度。
2、數據來源
要測算城市的“精明增長”程度,需保證數據的公開性和權威性,有鑒于此,本文將國家統計數據作為基本數據來源,相關數據庫主要包括1978―2013年的《中國統計年鑒》、《中國發展報告》。另一部分數據源于各個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1978―2013年的統計年鑒及2006―2010年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三、城市“精明增長”測算模型
1、確立指標的權重
確定指標權重常見的方法有評分法、層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其中評分法和層次分析法的計算過程都包含有主觀判斷環節,有失客觀性,而主成分分析法只能適用于單一年度的權重測算。為了避免主觀因素的干擾,并滿足指標的可比性,本文選擇算術平均加權法作為“精明增長”程度的基本合成方法,即各個指標的權重。需要說明的是利用該方法并非最終目的,而只是對指標合并,進而方便對結果作進一步的分析。以此得出的指標權重系數如表5所示。
2、指標無量綱化處理
指標的無量綱化處理,又稱作數據的標準化。選取的21個指標由于含義和性質的不同,導致指標在量綱上存在差異,為了消除差異量綱對評價測算的影響,我們需要對各個指標數值進行無量綱化處理。選用何種方法對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需要根據數據性質和數據結果要求來確定,其中極值化法對指標數據的個數和分布狀況要求較低,轉化后的數據都在一區間,轉化后的數據相對數性質較為明顯,同時可以避免負數的出現,便于做進一步的數據處理。因此,本文中的評價指標體系采用極值化法,公式如下:
正向指標:Xi (1)
負向指標:Xi(2)
3、建立綜合評價模型
對于特定的城市而言,對每個指標進行數據收集和歸一化處理后,依據每個指標的權重,我們可以將21個三級指標合成10個二級指標,進一步合成4個維度指標,最終就可以得到每個城市“精明增長”程度的總指數,具體方法如下:
F=(wi?Xi) (3)
其中,F代表樣本城市要素指標總指數,wi代表第i個指標的權重;Xi代表所在城市第i個客觀指標的值。
四、計算與結果分析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不列出具體的數據表,僅在此運用數據統計資料,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武漢五個城市的“精明增長”程度進行測算,計算結果如表6所示。
由表6可以看出,樣本城市“精明增長”程度依次為深圳市>廣州市>北京市>上海市>武漢市,且樣本城市的“精明增長”指數普遍不高。“精明增長”程度最高的深圳指數值也僅為0.706,按照優秀表現也只能為良好,其他城市更是處于不及格的程度,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全國的“精明增長”程度,也增強了我們更加深入的研究城市“精明增長”的必要性。
相較于其他樣本城市,尤其是對比深圳市,我們發現武漢市在“精明增長”的過程中存在著以下問題。
城市增長模式與趨勢中,武漢市以12%的就業增長率匹配87%的人口增長率,即人口的增長速度是就業增長速度的三倍,這不禁使城市人口規模擴大的過程中,就業問題日益凸顯;高于深圳市的集中化指數進一步說明了武漢市在人口空間分布上的集中化,這無疑會增加中心區的交通、環境壓力,而副城區或老城區的日益衰落不禁導致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浪費。
自然資源保護中,城市土地利用規劃形式上與內容上的不完整性不禁降低了其作為政策對武漢市土地利用的指導作用,揭示了武漢市土地規劃和保護政策尚有待完善;邊際農用地遞減速度(每增加一人農用地變化)要大于其他城市,揭示了隨著武漢市人口的增長,更多數量的農用地轉化為建設用地,即單位數量的人口承載著更大數量的建設用地,這顯然存在資源的浪費,表現出了增長與發展過程中的“不精明”。
城市環境與交通質量中,公園綠地的人均覆蓋率不足,其中包括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和建成區的綠化覆蓋率,這顯然與城市“精明增長”中的尋求營造宜居的社會環境,做到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相悖。中國目前二線城市的發展大多是在人口規模和土地面積上的盲目擴展與建設,而忽略了建成區的綠化等方面的環境建設,此種方式下的建設顯然不是宜居的,更不是精明的城市增長與發展;城市交通中的道路建設和公共交通運營不健全,進一步導致了武漢市在城市化過程中的交通堵塞等“大城市病”問題突出。精明增長政策支持城市公共交通的建設,更注重對交通道路的建設:在城市住宅的面積拓展與建設的時候,能夠合理兼顧道路的匹配性,以此來引導人們的出行模式,進而規避城市發展過程中的交通等問題。而武漢市的道路建設和公共交通路網就無法規避城市化過程中的交通問題。
五、結論與對策
本文通過測算發現,樣本城市的“精明增長”水平不高,且存在較大差異,這是四維度因素(增長模式與趨勢、自然資源保護、環境質量和交通質量)綜合作用的結果。并從四個維度分別討論了武漢市“精明增長”存在的問題。據此,我們以“精明增長”目標為基礎,提出“四位一體”的武漢市“精明增長”方案:“精明增長”價值體系思想引導;公共交通體系設計的物質基礎支撐;切實的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措施等減緩城市化過程中的資源與環境壓力;“精明增長”的政策組合提供制度保障(見圖1)。
1、“精明增長”價值體系引導
要想實現城市增長與發展過程中的“精明化”,政府就必須針對成熟的“精明增長”價值體系進行有力的思想宣揚與引導,首先要在政府相關的組織內部進行宣傳學習,進而再加大對公眾的宣揚;完善宣傳方案和宣傳媒介,在既有的宣傳方案指導下,借用不同的宣傳媒介來疏通各個渠道,進而實現“精明增長”價值體系由政府到公眾的傳播與擴散。
2、公共交通體系設計
精明增長所倡導的“公交社區”為公共交通體系設計明確了方向。政府應鼓勵發展多模式公共交通與多中心城市結構相匹配,將常規的公交系統與城市內部組團的用地相整合,做好城市道路交通與公共交通的整合。在道路的路權分配上給予公共交通線路以優先權,使得未來的道路交通建設有利于公共交通的發展。
3、切實的資源與環境保護措施
基于現狀,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來針對性地解決城市化過程中的弊病,以此來轉化城市化過程中的粗放型增長,轉而向增長與發展過程中的“精明化”齊步。
4、“精明增長”政策組合
諸多有關“精明增長”的舉動,都需要相應的政策約束,而這些都被統稱為“精明增長”政策,一套合理的政策組合往往能夠形成完整的機制。在“精明增長”計劃推動的每個環節,都需要配套的“精明增長”政策與機制加以約束,為城市“精明增長”的實現提供制度保障。
參考文獻
[1] 高佩義: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規律與中國城市化[J].中國社會科學,1990(5).
[2] 呂斌、祁磊:緊湊城市理論對我國城市化的啟示[J].城市規劃學刊,2008(4).
篇6
關鍵詞:不動產管理 課程內容 教學方法與手段 創新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b)-0023-03
不動產管理是一門新興的、應用性較強的專業課程,它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把不動產管理的基本原理與我國不動產管理領域改革發展的實踐密切結合起來,為學生分析不動產問題提供系統的理論知識和科學方法,提高學生在正確理論指導下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方法,是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不動產管理)、土地資源管理、不動產經營等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和主要特色課程。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特別是市場經濟對權屬清晰、權責明確的產權制度要求越來越高,我國現行不動產管理制度產生了越來越多的弊端,難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轉變政府職能必須深化機構改革,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國家層面建立不動產登記局的進程。2013年11月20日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將分散在多個部門的不動產登記職責整合由一個部門承擔,理順部門職責關系,減少辦證環節。會議明確一是由國土資源部負責指導監督全國不動產統一登記職責,基本做到登記機構、登記簿冊、登記依據和信息平臺“四統一”。二是建立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實現不動產審批、交易和登記信息依法依規互通共享。三是推動建立不動產登記信息依法公開查詢系統,保證不動產交易安全,保護群眾合法權益[1]。
我國不動產管理出現目前這種局面,也與現行專業設置有一定的關系,長期以來,忽視不動產管理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專業設置中沒有不動產管理專業。根據調查了解,華南地區只有廣州大學地理科學學院“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設置了不動產管理方向,開設了不動產管理及相關課程培養不動產管理專業型人才,目前已經培養六屆畢業生畢業。社會對掌握不動產管理學基礎知識和能力的復合型人才越來越緊俏,迫切需要能夠靈活運用所學不動產管理理論和相關法律法規解決實踐中出現的不動產市場、不動產經營和不動產管理等問題。要求不動產管理教學承擔增強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鍛煉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技能,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教學任務,達到為社會長期輸送不動產管理高級復合人才的教學目標。目前全國尚未編寫統一的不動產管理教材,各高校往往結合自己的區位優勢編寫部分講義或者專題材料。因此,嘗試對不動產管理課程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實踐、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改革與探索就非常重要。
1 不動產管理課程設置基本情況
1.1 課程的性質、地位、作用和任務
不動產管理是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不動產管理)、土地資源管理等專業基礎課程。該課程是一門應用性課程,是在本專業理論和相關課程學習以后,以各種類型的不動產的經營服務管理為核心,研究不動產市場的特點、市場研究方法、不動產管理的內容、方法與技能。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不動產產權理論、不動產管理制度,不動產金融等基礎理論;掌握不動產市場分析、不動產產權產籍管理、不動產稅收與評估、不動產規劃管理、不動產交易市場管理、不動產經營管理、不動產服務管理、不動產資產管理、不動產信息化管理等[2]。使學生對不動產管理有一個全面的了解,能勝任國土資源管理、規劃、調查,房地產管理中資產經營管理、中介服務、物業咨詢服務及不動產管理服務企事業的工作。
1.2 課程教學的目的和要求
(1)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不動產的概念、類型、開發建設、區域分布特征,不動產管理的基本理論與研究方法,了解國內外不動產管理研究的前沿與發展趨勢。
(2)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認識不動產管理市場的特點與類型,掌握基本的市場研究內容與方法。
(3)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不動產管理的目的、基本內容、方法和要求。
(4)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不動產管理的技能技巧。
1.3 課時要求與安排
本課程需要安排56學時,其中32學時理論教學課時,24學時實踐教學課時,最好同一學期進行,需要學生使用電腦上機練習不動產管理相關技術軟件,要求配實驗員一名。
1.4 課程與其它課程的聯系
本課程的先修課程主要有:管理學原理、土地經濟學、市場營銷學、房地產開發與經營、房地產估價、物業管理概論、土地資源管理等。
2 課程內容的改革與創新
為打破不動產管理課程沒有現成教材的局面,筆者聯合華南地區多所高校教師初步完成《不動產管理》一書的編寫,該書內容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為不動產管理概述和理論基礎。不動產管理概述的內容包括不動產的含義、分類和特點;不動產管理的含義、職能、特征及其發展;還具體介紹了土地管理,房產管理和其他不動產資源管理。不動產管理的理論基礎包括區位理論、城市地租理論、資源配置理論、服務理論等,此外還包括不動產管理制度分析。
第二部分為不動產服務管理。內容包括不動產服務管理概述;房地產經紀與管理、物業設施管理與物業管理;不動產產權產籍管理、土地產權產籍管理、房屋產權產籍管理;不動產資源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管理及開發。
第三部分為不動產經營管理。不動產經營管理概述,包括不動產租賃管理、投資管理和融資管理,還有不動產資本經營和不動產證券化;不動產資產管理,包括國有資產管理、組織資產管理(企業)、商業資產管理、個人資產管理和跨國公司的不動產管理;不動產資源的規劃管理,內容包括不動產資源分析,評估與規劃修編,目前主要涉及多規融合、規劃實施評估與修改、房屋資源規劃及其影響因素等;不動產交易市場管理[3],內容包括不動產交易與不動產交易市場、不動產交易市場的分類與特點,土地市場交易管理時機的選擇、持有的土地和市場的發展,房地產開發市場、銷售市場和二、三級市場管理,資本交易市場管理;不動產市場分析,內容包括不動產市場概述、不動產市場調查、不動產市場需求與供給分析、不動產市場區位分析和不同類型不動產市場分析;不動產稅費(收)與評估,內容包括我國稅收制度的建立與發展與不動產稅收對區域經濟的影響,不動產稅收的屬性、功能,不動產投資環節、交易環節、占有環節、所得環節的課稅[4],介紹美國、法國、臺灣及香港的不動產稅收,不動產評估與方法。
教學內容的設置希望通過對不動產進行概述,同時介紹其管理理論,使學生能在學習之初對相關概念及其原理有較全面的認識,為不動產的學習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然后闡述不動產服務的相關管理,在原有的理論基礎上進一步深入學習,通過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目的是為了培養和提高學生從基本的不動產知識上升到能夠擁有較高層次服務管理能力的跳躍;最后講述了不動產的經營管理,內容主要包括資產、市場、稅收等,使學生了解不動產經營方面的相應知識。教學內容從概念入手,由表及里的闡述不動產的邊緣知識,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結構緊湊、層層推進,內容全面、到位,對于有意愿鍛煉從事不動產管理方面能力的學生而言,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對于非本專業的學生來講,本書也可以起到提綱挈領的點睛之效。
3 課程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革與創新
3.1 傳統教學與現代多媒體相結合
不動產管理課程采用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的教學手段。對課程重點難點知識采用傳統教學方法講解,實行傳統“黑板+粉筆”式教學[5],增強學生對重點難點知識的理解與記憶;以多媒體教學方式豐富課堂內容,實行“多媒體課件演示+網絡課堂互動”,拓寬學生知識面。根據不動產管理課程具體篇、章、節教學內容、特點和教學目標的設置,將兩種教學手段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傳統教學方法與多媒體技術的靈活轉換使用,以多媒體教學促進傳統教學的改革創新,全面優化課堂教學,充分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極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具體實施環節,采用創新式的教學模式,即將傳授式教學、互動式教學與研討式教學相結合[6]。對于不動產管理相關概念知識與理論基礎,主要采用傳授式的教學;對于不動產經營管理、不動產交易市場管理、不動產市場分析等學生有較大的發揮空間的,可以采用互動式教學;對于不動產資源信息化管理,可以采用研討式教學方式,教師課前布置任務,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扮演不同角色,到課上從所扮演角色的利益出發闡述自己的觀點,這樣既可以使大家通入課堂,也可以讓大家今后參與工作可以從多角度進行思考問題。此外,也可以用展示法就某個內容讓學生用PPT進行講解。
3.2 理論結合典型案例分析法
在不動產管理課程教學過程中,在原有傳統教學的基礎上,采用理論與案例相結合的方式[7]。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增強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使課堂教學不只是老師單方面的授課形式,而是一個充滿學習樂趣的探討過程。案例導入的使用可以充分吸引學生的好奇點,讓學生帶著疑問、目的去聽課,既提高課堂效率也讓學生記憶猶新;通過具體某一部分內容的案例分析,既可以考察學生對特定內容的掌握情況以及運用水平,又豐富了教學內容;綜合內容的案例分析讓學生把不動產管理課程中所學到知識點進行全面、靈活地運用于現實的生活中,提高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把學以致用真正做到實處,為學生畢業后在工作崗位中創造良好業績奠定堅實的基礎。
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選取的案例緊跟時代的腳步,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對時事熱點及時反饋到教學當中。如不動產資源的規劃管理,以市級土地利用規劃為例子,需要對土地利用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針對不同的問題進行規劃規劃設計;不動產稅費(收)與評估,以世界各國的不動產稅為案例;不動產服務管理,以房地產企業的客戶服務中心為案例;不動產資源的信息化管理,以市級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的系統為例開展典型案例的教學分析。目前我國不動產的統一管理還處于不斷完善階段,相關部門或者負責人會經常一些新消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會把相關的資料或者視頻運用到課堂上,讓學生了解最近的進展。
4 課程教學實踐的改革與創新
篇7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體育事業公益性,大力倡導“人人熱愛體育,全民健身強體”理念,創新思維,強化措施,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保障群眾參與體育健身活動的合法權益,提高全民身體素質、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促進社會和諧和文明進步,推動幸福新建設。
二、目標任務
(一)總體目標。到2015年,初步建立符合市情、組織完善、設施齊全、活動豐富、覆蓋城鄉的基本滿足廣大人民群眾體育健身需求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人民群眾健身意識和身體素質進一步增強,體育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提升。
(二)具體任務。
1.城鄉居民健身素養普遍增強。廣泛開展體質健康教育,群眾健身意識、健身知識和健身能力明顯提高。每周參加體育鍛煉活動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全市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達到35%。逐步提高老年人、殘疾人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城市居民主要體質指標普遍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在校學生普遍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基本要求。
2.青少年體質進一步改善。進一步健全學校體育工作機制和督導制度,青少年體育活動和競賽豐富多彩,大力推廣陽光體育運動,保證學生每天鍛煉1小時。組織好各級中小學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田徑、游泳、羽毛球等項目聯賽。積極參加全省大、中、小學生運動會。辦好各級各類體育學校、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新建一批青少年體育俱樂部、青少年戶外健身營地。充分發揮青少年校外教育陣地作用,積極開展青少年素質拓展等活動。建立和完善學校、社區、家庭相結合的青少年體育網絡和聯動機制。
3.健身場地設施顯著增加。建立健全市、區(市)、鄉鎮(街道)、社區(行政村)四級公共體育健身場地設施網絡。到2015年,各區(市)建成相應規模的多功能體育中心,各鄉鎮(街道)規劃并逐步建設小型的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實現“一鎮街一中心”(含健身指導、體育設施、體質測試、團隊組織于一體的活動中心),在全市城鄉社區建設300個健身苑,行政村繼續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全市公辦學校體育場地開放率力爭達到50%,全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8平方米。全市全民健身設施建設達到全省中上游水平。
4.全民健身組織網絡更加健全。充分發揮體育行政部門、社會團體、體育協會和基層體育組織網絡的作用。推動體育健身俱樂部、青少年體育俱樂部有較大發展,形成廣泛覆蓋的全民健身組織網絡。
5.全民健身活動深入開展。積極開展經常性、普遍性全民健身系列活動。每年定期舉辦全民健身運動會,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日、國民休閑匯休閑健身周等大型群眾體育活動,提高各類人群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大力組織農民體育活動,加快發展農村體育事業。
6.科學健身水平明顯提升。健全市、區(市)、鄉鎮(街道)三級科學健身指導網絡,群眾健身技能培訓實現全覆蓋。市全民健身服務指導中心每年向社會推薦健康、有益、新興的健身項目,并建立全民健身指數評價體系。健全各區(市)國民體質監測指導中心,探索建立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相結合的國民體質監測指導站。完善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上崗、考核制度,社會體育指導員人數達到本市常住人口的1.7‰。開展體質監測和健身指導等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完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
1.推進基層體育組織建設。區(市)應有體育總會、單項體育協會、行業體育協會和職工、農民、老年人、婦女、殘疾人、少數民族等人群體育組織,配備專職工作人員,提高規范化建設水平。各鄉鎮(街道)應建有綜合文化體育站和文化體育活動中心,發揮組織協調作用,配備專兼職人員,帶動群眾體育活動的全面開展。
2.推進國民體質監測工作。進一步完善全民健身現狀調查、市民健康狀況研究、市民體質監測制度,《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率保持在90%以上,優秀率達到15%。定期公布國民體質和全民健身活動現狀調查結果。
3.推進體育健身活動。市、區(市)要定期舉辦全民健身運動會,設置群眾喜歡、廣泛參與的比賽項目,動員吸引廣大市民積極參加體育健身活動。各區(市)在“一區(市)一品牌”的基礎上,達到80%的鄉鎮(街道)“一鎮街一品牌”。各級各類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定期舉辦健身競賽活動。
4.推進體育場地向公眾開放。繼續探索多種形式的開放管理模式,完善促進開放的政策和機制,實現學校體育場地向公眾開放和公共體育場地向學生開放。探索建設區域性學生體育活動中心和完善體育場地開放的新途徑,力爭50%學校場地向公眾開放,并進一步增加開放時間。
5.推進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完善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體系,獲得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術等級證書的人數達到6600人以上,其中獲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人數達到60人以上。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組織化程度明顯提高,基本建立起志愿服務長效機制,經常服務的社會體育指導員人數大幅提高。
6.大力發展全民健身服務業。充分調動全社會興辦全民健身事業的積極性,拓寬社會資源進入全民健身事業的途徑,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捐資、出資興辦全民健身事業。大力培育以健身科技服務和健身技能指導為主要內容的體育健身服務市場主體。扶持建設一批社會體育、社區健身俱樂部,體育主管部門要會同工商等部門加強對高危險性體育健身項目經營的審批和監管。對社會力量興辦體育類民辦非企業單位,民政、體育主管部門要在注冊登記、工作指導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社會力量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或區(市)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用于全民健身事業的公益性捐贈,符合稅法有關規定的部分,可在計算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時從其應納稅額中扣除。
(二)實施全民健身工程。
1.全民健身設施工程。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將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納入城鄉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在新建居住區和新型農村社區中同步規劃建設健身設施。市、區(市)、鄉鎮(街道)全面完成三級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城市社區(居委會)和農村社區(中心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并逐步覆蓋到居住組團和行政村。有條件的城市公園、廣場和綠地要規劃配置公共體育設施。充分利用山、河、湖等自然資源,建設公共體育設施及戶外運動設施。推進城鄉公共體育設施服務均等化。
2.全民健身示范工程。大力培育全民健身典型示范,推動社會各界全民健身向縱深發展。到2015年,建成2—3個國家級青少年戶外健身營地,培育國家級、省級健身示范基地6個,鄉鎮(街道)體育生活化示范基地10個,學校場地開放示范校5所,青少年體育示范俱樂部3個,社區體育示范俱樂部3個,社會體育指導員社區指導示范站6個;建設健身步道、健身綠道100公里,登山步道6條;建設特色健身項目基地6個。
3.全民健身信息工程。完善體育網站服務平臺,方便市民查詢體育健身信息;建立全民健身基礎數據統計體系,提高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務能力。各區(市)建立全民健身網絡服務體系,豐富全民健身活動信息內容。
4.全民健身培訓工程。加強全民健身專業技術和素質培訓,建立2個全民健身技能培訓中心,為各類人群和社會體育指導員提供健身技能培訓。
5.全民健身活動工程。抓好每年“全民健身月”和“全民健身日”活動。遵循“因地制宜、業余自愿、小型多樣、就近方便”的原則,結合節假日和重要體育文化活動等策劃組織大型健身活動。組織開展以傳統武術運動、健身秧歌、體育舞蹈、龍舟大賽、舞龍舞獅、清明登山、元旦長跑、婦女健身展示等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動。不斷創新活動形式和內容,重點打造海峽兩岸體育交流基地,龍舟基地和賽車基地。各區(市)要充分利用區域特點和重要時間節點,打造精品賽事,開展各具特色的群眾體育活動。
(三)推動城鄉體育、人群體育協調發展。
1.大力發展社區體育。各區(市)政府要將城市社區體育工作作為社區建設的基本內容,統籌規劃,加大投入,以社區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為重點,不斷改善社區居民體育健身環境和條件。各街道辦事處要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建立完善體育健身指導站、老年體協、體育健身俱樂部等體育組織,整合轄區單位、學校體育設施資源,舉辦形式多樣、廣泛經常的社區體育健身活動。
2.大力發展農村體育。各區(市)政府要將農村體育工作納入當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促進城鄉體育資源均衡配置,逐步建立城鄉一體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增強農村基層體育公共服務能力。鄉鎮政府要組織建設集中居住社區和分散居住社區中心村的體育場地設施,建立完善農民體協、老年體協等體育組織。在傳統節日和農閑季節廣泛組織農民體育活動。
3.大力發展青少年體育。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深入開展“青少年陽光體育運動”,保證學生每天鍛煉1小時,把學生體質狀況和參加鍛煉情況納入各類招生考試之中。積極開展課余體育訓練,推進多種體育項目進校園。組織舉辦全市中、小學生運動會和中小學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田徑等項目聯賽。充分發揮各級青少年宮、活動中心、營地等青少年校外教育陣地作用,積極開展青少年拓展訓練等活動,與學校體育教學和訓練相互銜接,努力增強青少年身體素質。建立和完善學校、社區、家庭相結合的青少年體育網絡和聯動機制。
4.大力發展少數民族體育。建立健全基層少數民族體育協會。重視培養少數民族體育教師、社會體育指導員和各類體育人才。組織開展以民族優秀體育項目為主要內容的體育競賽和活動。
5.大力發展老年人體育。建立健全各級老年人體育協會,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老年人體育活動。不斷創新適合老年人特點的體育健身項目和方法。加強老年體育健身教練員、輔導員、裁判員和骨干隊伍建設,重點扶持一批在全國、全省有影響、有特色、有水平的老年體育健身團隊。公共體育設施對老年人提供便利和優惠。鼓勵、支持社會組織和個人興辦老年人體育服務機構,建設體育健身設施。
6.大力發展殘疾人體育。建立健全殘疾人體育組織。堅持把殘疾人體育納入特殊教育內容,加快培養為殘疾人服務的體育教師和社會體育指導員。實施“助殘健身工程”,為殘疾人建設就近方便的體育健身設施。研發推廣適合各類殘疾人特點和需要的健身康復體育項目。體育場館設施建設改造要嚴格執行國家無障礙標準。各級各類學校要創造條件組織殘疾學生參加適合其特點的日常體育活動。
7.大力發展職工體育。充分發揮各級行業體育協會、職工體育協會作用,以職工體育示范基地創建為載體,組織開展符合單位特點、職工喜聞樂見的體育健身活動。鼓勵有條件的單位建設職工體育設施,成立職工體育俱樂部,組織開展國家體育鍛煉標準達標測驗和體質測試活動,每年舉辦職工健身運動會。舉辦好全市職工運動會。積極創新職工體育發展模式、基層職工體育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完善職工體育與社區體育互補機制。
四、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政府是全民健身事業的責任主體,要把全民健身工作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并成立全民健身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制定全民健身公共服務保障措施,督促檢查全民健身實施計劃的落實,統籌推動全民健身事業發展。要把全民健身工作列入議事日程,根據本計劃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落實政策保障、人員配備、資金投入、監督獎勵等措施。各有關部門要明確各自職責和任務,貫徹執行各項政策措施,推動本計劃落實。各級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和各行業體協等要結合自身特點和優勢,充分發揮作用,形成政府主導、部門推進、社會支持、全民參與的良好格局。
(二)加大經費投入。市、區(市)要將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并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逐步增加對全民健身的投入。按照國家有關彩票公益金的分配政策,體育彩票公益金應重點用于全民健身事業,財政和審計部門要加強監督管理。鼓勵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捐贈支持實施全民健身計劃。
(三)整合體育資源。各級要按照國家有關公共體育設施用地定額指標規定,將城鄉公共體育健身設施建設納入城鄉建設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新建居住區要按照國家有關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標準,建設體育健身設施,重點建設中小型、專項型、適用性強的體育場地設施。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現有公共體育場館的利用率。充分利用公園綠地等開辟健身場地。完善學校體育場地向公眾開放制度。機關、企事業單位也要騰出或開辟體育場地,為職工參加體育鍛煉創造條件。
篇8
關鍵詞:案例式教學;經濟地理;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30-0225-02
經濟地理學是地理學所有專業的主干課程,也是管理學專業的主要必(選)修課程,是以人類經濟活動的地域系統為中心內容的一門學科,內容廣泛,包括經濟活動、空間組織、區位選擇等內容,強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產業布局、經濟活動的系統、發展過程、分布規律、區位選擇模型等基本內容和方法,掌握區位選擇、布局、分區等的方法和手段,學會在實際問題分析中運用這些知識。長期以來,經濟地理學的教學以課堂理論知識傳授為主,這種方式易管理、組織、控制課堂教學的進行,按計劃完成教學任務。但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參與程度低,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得不到提高,忽視了學生掌握問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實踐能力的高低也無法進行評估,不能實現課程教學既定的目標。因此,在經濟地理學課程的教學中要引入案例式教學方式,以生動形象案例吸引學生作為當事人對問題進行分析,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改變傳統教學方式枯燥、空洞、單調的授課形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理論應用實踐的能力。而經濟地理的綜合性、應用性、區域性等特點也為案例教學的采用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一、案例教學法的概念
案例教學法起源于20世紀20年代,由美國哈佛商學院所倡導的,是一種獨特的教學方法,通過運用真實的案例,吸引學生參與課堂討論,培養和發展學生的互動性,20世紀90年代以后才開始在我國教育界引起重視,成為高校教學改革的方向[1,2]。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較,案例式教學強調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提倡教學在傳授知識過程中對學生加以引導,達到二者之間的互動,最終實現培養創新實踐能力強的應用人才。在案例式教學中,教師通過真實具體的案例,將學生分組進行研討,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習的知識對案例進行分析,通過相互討論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整個授課過程不是簡單的你問我答的形式,而是以學生為主導,教師在學生進行思考、分析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中,以一種身臨其境的方式讓學生主動思考,學習到更多的知識,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在案例式教學中,最大特征是強調學生的“參與性”,這彌補了傳統教學方法中被動學習的不足,是強調實踐性的一種學習方式。
二、案例教學法在土地利用規劃學課程中的應用方式
近些年,經濟地理的相關知識在經濟社會的發展決策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市場對這門課程的教學要求更高,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既能讓學生掌握經濟地理學上的基本概念、原理、布局規律等基礎知識,又能夠讓學生在具體案例分析中應用這些知識,并通過案例的講解,將經濟地理空間布局的方法、規律等知識點牢牢掌握。應選取有代表性的,情況較為復雜的案例進行分析,下面以經濟活動的地理空間布局為例介紹案例教學的主要步驟。
(一)課堂講授
在課堂講授這一環節,介紹經濟活動區位條件的構成、影響、特征、規律與評價,最重要的在于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區位條件的評價要素的選擇,評價方法的使用。以沃爾瑪在北京市石景山點選址決策為例,講解區位選擇的條件分析、選址的決策分析、運行結果反思幾個方面向學生介紹經濟活動的地理空間布局的要點問題,定性地從選址的優勢、劣勢進行對比,并向學生講解如何科學地選取區位選擇的要素,并對要素進行打分,采用權重賦值的層次分析法對沃爾瑪選址條件進行定量分析,通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比較,確定沃爾瑪在北京市石景山店選址是否正確,最后將得出的評價的結果與沃爾瑪石景山點運行的實踐結果進行對比,指出學生在選址決策的分析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區位條件的組成,影響區位條件的主導因素和次要因素,正確分析區位條件的有力和不利方面,熟練運行定量評價方法,科學合理地選取選址的要素條件。
(二)案例編寫
案例的編寫是案例式教學中的重要環節,一個好的案例,用于案例教學中,無論是公開發表還是現實發生的,都需要根據教學的要求進行整理、改寫,在經濟地理教學中的案例由于文化背景、法律條文、政治體制的不同,國外的案例不能拿來就用,需要自己進行編寫、整理,使案例可以涵蓋全部的知識點,又能引導學生思考,提升學習的整體效果。在經濟地理活動的空間布局這一章節中,選取現實中發生的事件——以蘇州市沃爾瑪印象城店的選址作為案例進行編寫。
(三)組織討論
將學生劃分成兩組,分成正反兩方,以不同的觀點對沃爾瑪是否適合在印象城選址進行辯論,討論前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收集資料、理清思路。由學生自由辯論,時間設定為半小時左右,討論中,如果一方對某一觀點持不同態度或者認為對方理由不充分,由另一方進行解答。在學生資料搜集時,需要適當引導,看資料的搜集是否全面,資料的來源是否真實,資料搜集的方式可以通過網絡,實地調研,問卷調查,現場詢問等多種途徑。通過這一環節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社交能力,觀察能力,管理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對于沃爾瑪是否適合在蘇州印象城選址進行自由辯論。
(三)總結
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記錄出學生提出的理由的要點,在討論結束后,將雙方討論的要點列出,對這些要點進行分析,最后進行總結,總結的時候要客觀,不偏向任何一方,不支持任何一方的觀點,只指出雙方在辯論過程中列舉的理由是否正確、還有哪些要點沒有陳述到,判斷出哪一方在辯論的過程中準備得更為充分,觀點更可靠,讓學生在雙方辯論的情況下產生共鳴,相互彌補不足,再通過最后的總結,強調出要點,提升教學效果。
三、案例式教學方法在經濟地理學課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是案例式教學的案例編寫要具有針對性、啟發性,突出教學重點[3]。好的案例是案例式教學成功開展的有力保障,經濟地理學的現實案例較多,但如何將其編寫、設計出具有啟發性、難易適中又重點突出的案例卻不容易,有時候需要教師組成團隊,共同編寫,不斷揣摩、修改,甚至在課堂實踐過以后還要再做修改。
二是要能夠控制課堂討論的進展和方向。一是在時間的控制上,給出合理的討論時間,大致控制在30分鐘至40分鐘,太短不利于觀點的交流,太長則顯得拖沓;二是在討論的內容和方向上。在討論過程中要注意在討論的內容和方向進行引導,不能超出研討范圍,漫無目的,減少無關內容的介入。
三是要切實提高教師素質。案例式教學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須有深厚的知識積淀,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思維敏捷,掌控課堂的能力較強。教師要通過認真備課、編寫教案,劃分出重點、難點,對教學的內容融會貫通。在課堂研討過程,做到游刃有余,才能保證學生在案例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案例式教學法通過案例把抽象的經濟活動布局的條件、規律以案例的形式表現具體化,讓學生感受到經濟地理的空間布局在生活中處處可見,通過對案例教學形式的引入,引導學生對經濟地理學知識的掌握和應用,增進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實現學生掌握到經濟地理學的核心知識和技能,培養具有較強創造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錢祥,夏慶賓,劉瑩,等.案例式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教育教學研究,2012,(16)176.
- 上一篇:小說教學反思
- 下一篇:傳統美業的痛點和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