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的現實意義范文
時間:2023-11-21 17:52: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人文精神的現實意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許多有責任感的作家積極探索社會人生, 表達了對現實的看法和對未來的希望, 海明威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老人與海》這部帶有象征性質的中篇小說給人的啟示是多方面的。這部小說體現了純樸的人文精神, 表現了作者對人的生存發展的思考, 對理想社會的構建, 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屢敗屢戰、永不言棄的進取精神
人的一生不是一帆風順的, 在困難面前, 尤其是在失敗面前永不言放棄, 是一個人最終能取得勝利的關鍵。盡管一開始就處于不利的地位,然而他的英勇正在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在第八十五天下決心“駛向前方”去釣大魚。等到真的釣上了一條大馬林魚,明知對方力量比他強,還是決心戰斗到底。等到鯊魚再來襲時,他用盡一切手段來反擊。生命對他無足輕重,他不是為生存而戰, 而是為信念而戰。因此, 面對冷嘲熱諷, 他沒有退縮;面對連續的失敗, 他沒有退縮。在桑地亞哥的身上, 體現著海明威對人生的理解, 也是他本身人格的外現。在談到寫作時, 海明威曾說過, 應當堅持不懈地工作, 不要認輸。
2.直面人生、挑戰人生的奮斗精神
魯迅曾說過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桑地亞哥也是如此, 桑地亞哥老人所面臨的條件極差, 從外部條件看, 由于連續幾十天未捕到魚, 他受到同行的白眼、嘲笑, 小孩也不得不離他而去, 更糟的是從內部條件看老人風燭殘年, 精力、體力明顯不支, 還要承受失敗的壓力。這時, 擺在老人面前的只有兩條路: 要么就此罷手, 在別人的諷刺挖苦中度過余生; 要么再次奮斗, 力圖重新找回曾經擁有的自尊和自信。這兩條路,無論是選擇哪一條,對于一個處于如此逆境的老漁民來說, 都是艱難的。
3.頑強拼搏、不計安危的犧牲精神
一是殘破的小船, 孤獨的老人, 與巨大的馬林魚, 兇惡的鯊魚群, 形成鮮明的對比,海明威似乎把他筆下許許多多的”硬漢子“都集中在老人身上, 把人生所能遭受到種種磨難、無助等都讓老人擔當。面對強勁的對手, 老人遇強更強, 他唯一的目標就是思考如何戰勝對手, 與馬林魚的搏斗更多的是體現在意志與智慧較量, 最終老人勝利了。二是與鯊魚的搏斗。雖然老人一次次擊潰鯊魚的進攻, 但在鯊魚成群結隊的進攻下,老人似乎失敗了,”八十五“這個數字并沒有給他帶來好運,但筆者更愿相信老人是個勝利者, 因為老人畢竟捕到了魚, 其次, 老人在對待失敗的風度上取得了勝利,體現了老人不畏強敵的犧牲精神和心態。
4.舍我其誰、氣貫長虹的英雄氣概
小說里, 不但表現了雙方力量的極其懸殊, 更重要的是展示了一種敢與一切抗爭的勇氣和精神。第一, 主人公所處的環境是廣袤無垠的大海。在藍天碧海的烘托下, 老人的形象顯得高大。第二, 通過描寫馬林魚的龐大, 鯊魚的兇狠反襯老人的英勇。第三, 從人們對待老人前后態度變化, 尤其是小孩的言行中, 可以看出, 老人的行為深深地折服眾人。第四, 老人自身的人格魅力。老人身上所透露出來的”堅韌不拔的毅力, 敗而不餒的氣節令人肅然起敬“。小說里, 老人喊出:”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 你盡可把他消滅掉, 可就是打不敗他。“ 他相信自己的能力, 不甘在困難面前低頭, 他說”我要跟它們斗到死“。正是憑借這樣的決心和毅力, 老人展示出不戰勝對手不罷休, 與對手拼死一搏的氣勢。
5.沉穩平和、不急不躁的平和心態
桑地亞哥的性格還表現在遇事的沉穩、平和、縝密上, 他并不是一個只懂得一味拼殺的人。一個人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 挑戰與機會并存, 往往會遇到無法預知的困難與失敗。人應該如何應對呢?桑地亞哥告訴我們, 應始終保持一個良好的、積極的、健康的心態, 以不變應萬變。因此,當老人與大馬林魚處于相持階段時,”他知道, 一個人在海上絕不會孤單的“, 他相信憑借智慧與毅力能戰勝對手。當老人與鯊魚搏斗時,他積極迎戰,”他想, 不抱著希望真蠢“。但他最終能清醒意識到”斗也不會贏了“。當老人失敗返回時, 他檢討自己失敗原因是”走得太遠“。并為下次的捕魚積極準備著。總之, 老人這種良好的心態貫穿于老人捕魚的過程中, 貫穿于老人的一生中。
6.關愛人類、 關注未來的博大情懷
《老人與海》這部小說最動人的地方還體現在海明威對人類與社會的思考。老人并非只是一個孤立的人,作者把他放在社會、大海這樣廣闊的背景中來表現, 其中的寓意是令人深思的。海明威希望人類在征服命運、環境的過程中, 能正確學會與之和諧相處。
參考文獻;
[1]吳勞譯著《。老人與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6.
[2] 董衡巽, 《海明威研究 》 [M]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0
[3]劉秀梅。《老人與海》中的硬漢形象以及象征意義[J]. 考試周刊2007
[4] 董衡巽, 海明威評傳[M] . 浙江文藝出版社。1999.
篇2
關鍵詞:素質教育;語文教學;人文性教學
一、人文精神的基本內涵
人文精神是對人類終極價值的追求,也是對人的尊重和理解,關懷和愛護人類的命運。高中語文教學加強人文性教學,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正確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并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并培養學生的審美興趣和能力。我國對人文教育的重視已經有悠久的歷史,從孔孟的人學思想開始,人文教育逐漸趨向與道德教育,現今我國德育開展的進程中也體現著人文思想。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經濟提升的同時,教育也變得更為機械和僵化,道德教育開始冰冷功利。但經歷了環境污染、資源匱乏和生態平衡的一系列危機后,人們意識到現代教育缺失人文性的嚴重問題。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加強對人文精神教育基本內涵的解讀,能夠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語文教學現狀,提升高中與教學的人文性。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性教學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
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性實質主要是人文精神,包括人本主義和人格主義,現代的人文主義與物質性要求相比較,更重視人的精神性需求。隨著素質教育進程的不斷開展,教學理念更加重視高中語文教學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以學生為本,貫徹落實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理念,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強化師生之間的互動環節,從而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加強高中語文教學成效。而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教學的現實意義,在于能夠在科技飛速發展的這個時代,避免學生對不同途徑接受各種文化思潮的辨別能力,強化學生的思想防范意識,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態度,在學生的高中時期塑造學生高尚的品質,并通過高中語文教學來洗滌學生心靈,幫助學生構建正確合理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高中語文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高中語文教學作為高考考核的重要課程項目,隨著語文分數比重的逐年增加,教師也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成績,以教學內容為核心加強了高中語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但正因為以高考考核作為導向去進行教學內容選擇和教學環節設計,導致語文課程的人文精神被掩蓋和忽視,使得高中語文教學更加的僵化和枯燥,缺乏對學生的吸引力,也無法有效調動學生的主動積極性。比如高中語文教學對話題作文進行講解時,通常會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講解一系列的高分作文方法,用固定式的語句來概括文章大意,并引出文章的潛在內涵。這種“參考答案”式的教學方法,使得高中語文教學更為死板和枯燥,極大限制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打擊了學生對語文課程的學習熱情,也忽視了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性教學。在現今高中語文教學環境中,教師基于對學生成績的要求,加大了語文課程的教學節奏,導致教學內容更為繁雜,受到單一教學方式的限制,教師也無法去了解學生對知識內容的接收情況和理解程度,無法讓學生能夠有效感受到語文課程的人文魅力,也不能顯著提升高中語文教學的成效。
四、加強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性教學的有效途徑
4.1轉變教學觀念
加強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性教學,首先應當進行對教師傳統教學理念的轉變,改變以往以知識灌輸為主要目的的教學目標,并不僅僅以成績對學生的語文素質進行衡量。而是應當加強人文教育的應用,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的人文個性體驗,接受學生對語文知識的不同理解。以學生為主體,不再讓學生一味的接受教師所灌輸的知識,而是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以師生合作的教學形式代替傳統的講授模式,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4.2加強人文精神滲透
教師在學生學習成長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加強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性教學,有利于教師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教師應當首先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和人文精神,在教學目標中樹立人文教育觀念,不斷加強自身的人文精神滲透,開闊教學思路,通過自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人文精神影響。而這也需要教師能夠充分理解自身教育工作的本質,,才能形成以人文精神為核心的教育觀念,并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的滲透,將人文性教學與課堂教學充分結合。
4.3聯系生活實際
語文課程是對外界客觀世界的重要反映,高中語文教學也不應當僅僅局限在課堂中,更應走進生活實際情況,讓學生能夠從日常生活中感悟人文關懷。教師應明確認識到文學是以實際生活為基礎,也是對現實社會的反應,因此通過全面的眼光來進行人文性教學,帶著語文課堂走向自然和生活,將書本知識與外界環境相聯系,結合生活實際情況,讓學生能夠在社會生活中體驗到文學的人文精神。
4.4調整評價方式
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評價是最后的環節,也是最重要的環節,加強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性,需要轉變以成績分數作為評級標準的教學評價方式,不讓功利主義影響高中語文教學,明確認識到每個學生在文化基礎方面的差異性,并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根本,構建科學合理的學生評價體系,以質性評價模式取代量化評價模式,保證評價目標的動態性和層次性,從而保障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性教學,從根本貫徹人文教學理念。
參考文獻:
[1]羅慧玲.論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人文精神滲透[J].赤子(上中旬),2015(14):298.
篇3
關鍵詞:網絡新聞;體育新聞報道;人文精神
體育運動不僅具有競技性,也具有人文性,體育人文精神包含了參與者之間的友誼、相互尊敬以及真誠相待,它是由體育運動孕育出來的一種精神意識形態。因此,網絡體育新聞不僅要表現出對體育競技性的關注,還要呈現出體育運動中飽含的人文精神。只有如此,網絡體育新聞報道才能散發出更加濃厚的“人情味”,讓自身在推動體育事業發展、傳播體育人文精神的基礎上獲得更多受眾的青睞。由此可見,網絡體育新聞報道對人文精神的表達,對我國體育事業以及網絡體育媒體的發展都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網絡體育新聞報道中體現人文精神的意義
1.引導受眾樹立正確的體育價值觀
網絡體育媒體在進行體育新聞報道過程中,有責任對受眾的體育價值觀進行引導。雖然公眾的體育價值觀具有抽象性特征,但這一抽象的內容卻可以通過公眾對體育新聞內容的選擇傾向得以體現。當前,公眾普遍關注與體育活動相關的娛樂性新聞以及體育賽事報道,而運動員在賽場之外的付出、非金牌選手以及非運動員人士為體育事業發展所做的努力卻并沒有得到廣泛的關注。需要承認的是,這種傾向的出現與網絡體育媒體的引導具有緊密的關系,即受眾在新聞傳播與接收過程中處于被動地位。因此,網絡體育媒體提供怎樣的內容,受眾就只能關注怎樣的內容,這也體現出了網絡體育媒體在公眾體育價值觀構建中的導向作用。如果網絡體育媒體能夠在新聞傳播中體現出“以人為本”的理念并重視挖掘人文精神,那么公眾也會更加關注體育新聞所呈現的人文精神。
2.激發運動員為國爭光的積極性
從體育精神的角度來看,每一位登上賽場并能夠參與比賽的運動員,都是值得尊重和肯定的。對于運動員自身而言,在一些重大的國際賽事中具有參賽資格,就是對自身努力與付出的肯定。如果網絡媒體在體育新聞報道中對運動員的要求過于苛刻,那么本身就背負比賽壓力的運動員就會增加一份輿論壓力,這對于運動員的正常發揮無疑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如果網絡體育媒體能夠給予運動員更加寬松的輿論環境、更多的關注以及更多的鼓勵,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運動員為國爭光的積極性。
3.維護網絡媒體的形象與公信力
在體育新聞報道中,網絡媒體只有呈現出真實的內容、堅持正確的導向、使用親和的形式并體現出以人為本的思想,才能優化媒體形象、獲得較高的公信力、獲取受眾的關注與信任。特別是對人文精神的表達與呈現,能夠更好地體現出網絡體育新聞與受眾的貼近性,并引發受眾的心理共鳴。網絡體育媒體在對國際體育賽事進行報道的過程中,如果新聞內容能夠體現出對報道對象情感的尊重、對其他國家比賽的關注并兼顧運動員與非運動員的新聞報道,就能很好地讓受眾感受到網絡體育媒體的“人情味”,這種特殊的“標簽”,對于維護網絡體育媒體的良好形象、獲得受眾的肯定與信任具有重要意義。
二、網絡體育新聞報道對人文精神的表達策略
1.尊重運動員的自主發展
網絡體育媒體應當對報道對象保持一種寬容的態度,這不僅是人文精神的重要體現,同時也是新時代網絡體育媒體應當具備的胸懷。我國網絡體育媒體在新聞報道中不僅需要重視運動員的成長,還要用寬容的態度體現出對運動員自主發展的尊重。當前國際體育領域出現了一股“歸化熱”,即優秀運動員脫離本國國籍加入其他國家國籍,并代表后者參與國際賽事的現象。這種現象在我國體壇也廣泛存在,特別是在乒乓球領域,許多運動員為了參加奧運會等國際賽事而加入其他國家國籍,從而導致國際賽事中的乒乓球比賽幾乎成為了“中國選手”之間的“內戰”。作為網絡體育媒體,不僅不應對這些運動員進行抨擊,還有必要為這些運動員創造更好的輿論環境,展現媒體及新聞報道的“人情味”。針對中國乒壇所出現的“被歸化”現象,網絡體育媒體可以將報道的著力點放在中國乒壇激烈的競爭以及“被歸化”選手的努力方面,引導公眾對這些運動員多一分理解。只有如此,我國網絡體育新聞報道才能體現出對人以及對人自主發展的尊重,才能在關注體育運動本質的基礎上傳達人文精神。
2.摒棄金牌情結
綜觀當今體育新聞報道可以發現,不少體育媒體還沒有完全轉變“金牌至上”的傳播理念。如無論是公眾還是網絡體育媒體,都對重大國際賽事中的“首金”傾注了高度的關注,這與我國傳統文化中講究的“開門紅”具有緊密關聯,也是金牌情結的直接體現。從1984年許海峰奪得“首金”開始,“首金”這一詞匯就逐漸從一種概念轉變為一種情結。一些網絡體育媒體為了制造話題,對“首金”的意義做出過度渲染,這不僅會為我國運動健兒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而且也是一種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現。值得慶幸的是,當前我國網絡體育新聞報道已經走上了弱化金牌情結的道路。如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真摯可愛的傅園慧得到了網絡媒體以及受眾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肯定,而事實上,她并不是一個金牌運動員。從這個案例中可以看出,我國當前網絡體育新聞報道開始關注運動員自身的人格魅力而不是比賽成績,這對于推動我國體育新聞報道人文精神的表達具有重要意義。總之,體育新聞報道人文精神的表達,要求網絡體育媒體轉變“唯金牌論”的思想,樹立“參與就是勝利”的理念,弱化體育新聞報道的功利性,向公眾呈現出體育運動的真正魅力。
3.拋開民族情緒,對運動員進行公正評價
在網絡體育新聞報道中,從技術角度對運動員進行評價,不僅是對運動員的尊重、對受眾的尊重,同時也能彰顯出媒體的人文精神。在這一點上,我國主流媒體發揮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如在第15屆奧運會上,針對日本體操選手富田洋之的失誤,解說員楊云客觀地闡述了富田洋之身上的傷病。而在跳馬比賽中,雖然中國代表隊沒有進入決賽,但CCTV-5仍舊對這場賽事進行了直播,并對外國選手做出了到位的點評,也正是因為如此,熱愛體育的觀眾才沒有錯過一場高水平的比賽。相似的案例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也是屢見不鮮,即便是面對中日體操隊多年的“恩恩怨怨”,我國主流網絡媒體也能以公正的態度對待和評價每一位國外運動員,這是我國網絡體育新聞報道需要始終堅持的專業態度。
4.構建網絡體育媒體監管機制
當前我國網絡體育媒體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但這并不能成為網絡體育媒體缺乏自律的借口,因此,網絡體育新聞報道中人文關懷的缺失,必須得到有效的監管與懲處。只有如此,我國網絡體育新聞報道才能具備應有的人文精神,并在網絡環境中營造出良好的人文環境。要想更好地傳達人文精神,網絡體育媒體的監管機構就必須充分發揮自身職能,通過構建完善的監管機制、對新聞品質及新聞等級做出嚴格的規定,以減少或杜絕網絡體育新聞報道中欠缺人文關懷的現象發生。
篇4
關鍵詞:中學化學;人文教育;滲透
中圖分類號:G633.8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我國中學化學的教學方法有著非常大的改變,教師也逐漸的把新課標的教學思想深入到中學課堂中,但是另一方面,中學化學教師在培養學生人文精神方面還有一些問題。本文對人文教育在中學化學中的滲透提出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一、中學化學教育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意義
人文教育就是把人文思想融入到教學課堂中,努力建立起學生的人文精神,通過對學生的教育,傳播人類累積下來的智慧和精神,以此滿足個人發展的需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近年來,社會上出現了很多關于食品和用品安全的事件,很多商家為了自身的利益不擇手段,失去了其應有的倫理道德,化學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中學化學教師更應該在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利用各種真實客觀的資料,使學生能在掌握化學知識的基礎上,增強其倫理道德和人文精神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教師從化學的視角引導學生關注社會、自然和生活中的各類問題,使得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增強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學習興趣。所以在化學教學中滲入人文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具有非常大的現實意義。
二、中學化學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滲透方法
(一)利用科學家作為榜樣進行化學教學
有關心理研究表明:成功優秀的榜樣人物能夠使學生產生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從而使得學生對學習有著更高的積極性。學生也能通過榜樣的力量,樹立起堅強的毅力和高尚的人格,培養出學生對于化學學科的強烈興趣。比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講述居里夫人研究科學的精神,通過幾年提煉出0.1克的氯化鐳的事跡,使學生向榜樣學習,對學生堅強意志的培養有著非常大的推進作用,還有我國的化學家侯德榜對制堿技術的精心研究,打破了帝國主義對此技術的壟斷地位,為我國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教師利用這些科學家努力鉆研的事件,使學生受到極大的鼓舞,使其能夠以榜樣為力量,建立起刻苦學習化學知識的決心和高尚的情操,加強對其進行人文教育。
(二)發現化學中的美
化學是一種非常特殊的學科,很多自然現象的產生都能用化學規律進行解釋,化學中蘊含著很多的美感,中學化學教師應該充分的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輔助設備,通過播放一些有關化學生動美麗的圖片和視頻,讓學生了解到化學反應現象的美,通過視覺和聽覺感受到生活中化學現象的色彩美和畫面美,激發起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既能使學生產生對化學知識的學習興趣,還能陶冶中學生喜歡美的情操,從而使學生對化學產生熱愛,融入個人的真實情感,使得化學教學更加具有人文氣息。舉幾個例子,CaCO3+CO2+H2O=Ca(HCO3)2+Ca(HCO3)2=CaCO3+CO2+H2O這個化學反應,根據這個化學原理,可以產生非常多的現象,比如巧奪天工的鐘乳石、石筍等其反應都是依據這個化學實質;比如金剛石的美麗,寶石和水晶等的光彩奪目、晶瑩剔透等都能給人帶來直觀的美感,還包括石林的突兀奇峰等自然景觀,都是由于化學原理產生的;再比如利用通過磷可以在氯氣中燃燒,產生煙霧的實驗現象,氯化氫和氨氣等一起反映出好看的彩色噴泉,使學生聯想到實際生活中的噴泉景色,這樣美的實驗現象能推進學生人文思想的培養。
(三)使化學教學和學生的生活相結合
化學學科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作為中學化學的教師,就更要使得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生活相融合,讓學生參與到化學的學習中,在生活中也能了解化學知識,感受化學學科的魅力所在。比如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的發展,大自然和社會產生了很多突出的矛盾,人類面臨著水污染、大氣污染等環境問題,能源危機對人類的生存也有很大的威脅,中學教師在教授化學知識的同時,更應建立起學生肩負起改善人類生存環境的光榮使命,明確科學技術發展和大自然的和諧關系,了解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建立熱愛自然、關心自然的意識,懂得保護大自然。化學教師可以用和實際生活相關的例子來導入教學內容,例如教師可以這樣設計教學引導語:“楊利偉是我國偉大的航天英雄,同學們知不知道他在太空船中是怎么生存的呢?他呼出二氧化碳氣體該如何處理呢?”,以此來滿足學生們好奇的心理,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這樣發生在生活中的實事能極大的調動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更愿意探索和理解化學知識,也能滿足自己對知識的渴求,增加其學習化學的成功感和自豪感。
(四)培養學生的唯物辯證主義思想
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進步,社會更需要創新型的人才,那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想滲透人文教育,更應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對化學問題有著更強的鉆研精神,培養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分析化學反應的時候,一般都是聯系其內因和外因之間存在的某種辯證關系,從而實現化學反應的發生;化學平衡中有著正反應和逆反應,都是在一個系統的內存在的,但是他們既互相依賴又相互對立;化學是一個非常遵循規律的學科,比如元素周期律等元素的性質都有著一定的相似和遞變性,也能論證自然科學中的一些事物變化規律,所以學生在學習化學中,不能死記硬背,而是要從本質上掌握了學科的規律,用唯物辯證的思維來看待事情,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質,有利于人文教育在中學化學教育中得到好的滲透。
結束語:
中學化學教育中,教師不能僅僅注重對科學知識的教育,同時要加強滲透人文思想,提高中學生的人文素質,使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相結合,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也要努力的貫徹新課標的思想,改變教學理念,使學生發現化學學科的奧妙,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我國培養出更為優秀的科研人才。
參考文獻:
[1]蔡智慧.中學化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滲透[J].考試周刊,2011(61)
[2]葉建坤,趙愛麗.中學化學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滲透[J].化學教與學,2010(1)
篇5
關鍵詞:高職高專 人文教育 英語教學 英語教師的人文素養
ABSTRACT: Humanism teaching is infiltrated and reflected by humanistic spirits in education. When implementing English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 the teacher should try to fully make use of advantages of language itself. Under circumstance of having mastered language skills, the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learn more about humanism implicated in English. This maneuver is of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ents to upgrade their moral as well as humanistic accomplishment. The humanistic features possessed by teachers themselves are critical for cultivating their students with humanism. The students should be activated to positively take part in class activities. The teaching materials ought to be adapted based on the students’ real complexion. The mutual coordin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their students need to be promoted.
Key words:Vocational College; Humanistic Teaching; English Teaching ;English Teacher’s Humanistic Features
高職高專是我國培養高等技術人材的地方,是培養學生樹立遠大理想,提高學生知識、能力的重要陣地。大學生具有很強的求知欲和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其思想也正處于最后的發展和定型期。因此,人文思想教育應在大學教學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高職高專學生已大量地走向社會,思考如何在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關注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人文精神與人文教育
我國素有重視培養人文精神的傳統。如儒家思想就閃耀著人文精神的光芒,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人文精神的巨大價值正走向回歸。人文教育是人文精神在教育中的滲透和體現。人文學科(諸如:文、史、哲、藝、體等)是人文教育的主要載體,但主要并不等于全部。人文教育最重要的承擔者是教師。因此,人文教育是可以滲透在各個學科教育中的。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有著強烈的人文思想特征。而英語教師應當充分利用英語語言教學的優勢,讓學生在掌握英語語言技能的同時,加強它所包含的人文思想教育,從而提升學生的思想修養、人文素質。學習英語就要在學習人文知識的基礎上,培養人文精神,這是人文教育的主要內容。在英語專業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使大學畢業生具有人文素養,是培養真正大學生的重要任務,是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現代化的需要,是培養理想的人(成人)的需要。英語專業是與現代化緊密聯系的專業,現代人必須知識、能力、智慧同時具備,人文精神是其重要的內容。英語專業教學中培養人文精神也是當前高等教育中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當代的大學生要成為全面素質的人,要求品德、文化、業務、身心四方面的素質同時發展,這需要通過學習人文社會科學知識提高人文素質,拓寬思維視野;需要培養人文精神提高文化品位、格調。在英語教學中培養人文精神也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特別是全球化語境下,大學生自身就業與工作的需要:當前大學生就業的不確定性和職業的不穩定性,要求畢業生盡量擴大知識面,完整知識結構,處理問題時能各方面知識滲透,才能有較強的崗位適應性。而這些都需要人文精神的積淀。
二、教師的人文素養與英語教學
英語教師,他必須肩負雙重的責任,即:不僅要傳授英語語言知識,而且責無旁貸地要擔負起中西文化交融的使命,因此,他們的人生觀、性格、審美情趣、知識結構等在教學活動中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素。英語教師的人格魅力融合在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換句話說,每一個教學環節所取得的最終效果都體現了教師的人格魅力。教育心理學認為:單純的語言教學不是教育。在教育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影響,不僅依靠教師的專業知識,也有賴于教師的人格魅力和情感品質。就語言學習而言,其習得過程主要是通過認知過程實現的。但研究表明,當人處于某種消極的情感狀態時,認知活動自動停止。即使不停止,認知活動也不會有實際效果。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古諾博士通過多年的研究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在經歷了若干年的教學工作之后,我得到一個令人惶恐的結論:教學的成功和失敗,我是決定性的因素。我個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緒是造成學習氣氛和情境的主因。身為教師,我具有極大的力量,能夠讓孩子們活得愉快或悲慘, 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啟發靈感的媒介。我能讓人丟臉,也能叫人開心,能傷人,也可以救人。無論在任何情況下,一場危機之惡化或解除,兒童之是否受到感化, 全部決定在我。”
重視英語教師人文素質的養成是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人文教育的關鍵。有一位英語教師在自己教的一個班里作過一份問卷調查,內容是要求學生說出他們心目中理想的英語教師是什么樣的。下面是學生們的答案:一個好的英語教師應有幽默感;他(她)應對我們公平;輕松的課堂氣氛有利于我們學習,他(她)不應該老是板著面孔,搞得我們很緊張;應有淵博的知識;應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性格;應該尊重我們,不要僅僅要求我們尊重他她);老師應衣著整潔,不要搞得邋邋遢遢;老師的人生觀應是積極向上的。由此可見,一個具有完美人格、知識淵博、精力充沛、有幽默感、對學生有吸引力的教師,對學生自覺地、興趣盎然地去學英語有多么重要。筆者認為,對教學效果影響較大的教師人格因素中,除了公正、熱情、謙虛、幽默等必備的健全人格因素外,作為英語教師還必須具有淵博的知識、高尚的審美情趣、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性格品質、堅強的意志并真誠、自信而優雅。例如:一個教師如果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多才多藝,那他就會獲得較高的評價;一個想象力豐富的教師會帶領學生遨游在廣闊的知識海洋中,見到他就會使學生覺得他是知識的化身,智慧的信者;一位能隨機應變,有效駕馭課堂教學,妥善處理突發事件的教師,會給人一種果斷、精干的感覺,令學生欽佩;一個教師遇到困難是堅忍不拔還是軟弱動搖,是始終如一還是半途而廢、草率了事,都會在學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跡。
三、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人文素質教育
學生是學校的主體力量。高職英語教學除完成大綱要求外,從培養人文精神角度看,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參與作用,促進教與學的互動。英語教師應以人為本,挖掘學生的潛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要注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理解學生成才模式的多樣化,促進個性發展,在了解學生的思想、政治觀點、道德、法紀、人生觀、戀愛觀的基礎上,了解其學習動機、調動其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改革創新,鼓勵學生適當地張揚個性等。當前不少高職高專學生對自身的角色定位不準,學習中還存在許多問題,特別是出現主體性缺失,沒有個人發展的思想和行動,領導或教師的期待成了其奮斗目標,主體性培養是擺在高職院校師生面前很嚴峻的任務。
四、因材施教,加強人文教育
筆者認為高職高專英語教育的目標不應只局限于培養與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應重視確立學生第一的理念,結合學生實際因材施教;面對社會現實, 主動適應新形勢發展的思想,在熱點問題中進行教育,形成語言、人文精神并重的適合高職高專學生的教材體系。
我國現行英語教材中培養人文素養的內容俯拾皆是。新編的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的21世紀高職高專規劃教材《實用英語》第十冊第4單元的Population Problems一文讓學生了解了世界人口過剩的現狀,有助于同學們深刻地理解中國計劃生育人口政策的重要性特別能引起學生的興趣。第2單元的Polite and Rude一文向學生介紹了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讓學生領略了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同時引導學生認識到每個人的行為要能融于所處的社會,英語教師可適時地對學生進行公民基本道德教育。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的高職高專英語推薦教材的The Best Teacher I Ever Had一文用平實的語言敘述了一位有創新意思的教師怎么樣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及張揚的個性,并得到學生的充分認可。文章向人們展示了一種寓人文思想于課堂教學的新教學方式,給教、學雙方以深刻的啟迪。
近年來,高等學校特別是高職院校發展中普遍存在著“重理輕文”的導向,高等教育應以人文教育與專業教育相互融合,比翼雙飛,通過專業教育再現人文精神,必須重視兩者的協調發展,學生才能走向和諧發展的道路。
參考文獻:
[1]斐海燕:《英語教師人格魅力在教學中的作用》,《河南教育》,2000.9。
[2]尹國華:《高職院校人文教育的現狀分析及研究》。
[3]龔獻靜:《大學英語與人文素質的培養》,《山西農業大學學報》,2004.1。
[4]周 靜:《淺析高職學生人文素質培養的意義和途徑》,《黑龍江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07.1。
篇6
1.認識小學教學中情感教育的作用
現代教育學、心理學研究有一種觀點:人的成功,智力因素的作用僅占20%,而80%則是情感(情緒)的作用。情感是人心靈的核心。情感教育,不是解決簡單、直接、表面的技術問題,而是一個情感習得、激發與交流的過程;情感教育,容納了從“情景”步入“情境”的教學模式,“情景”就現實場景而言,“情境”則展現了現實基礎上的廣闊、深邃的思考空間,情感發展的天地,就這個意義上講,情感教學從整體教學系統的高度把課堂教學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果說直觀教學是遵循一般認識規律的初級教學方式,它改變了從概念到概念的抽象教學而代之以感性認識入手達到理性認識。對于基礎教育中的小學教育來說,面對的對象是6歲-12歲階段的孩童,其心智尚不健全,在感知事物時滿足于事物的大概輪廓與整體形象,具有明顯的隨意性與情緒性;其注意以無意注意為主,有意注意還不完善,常常容易被活動的、鮮艷的、新穎的、有趣的事物所吸引;其記憶不是靠理解。而是靠反復背誦來實現;其想象力非常豐富,想象建立在表象的基礎上,以表象為素材;其思維離不開具體形象的幫助,還很難掌握較抽象的概念,等等。所以,針對小學生的心智特點,可以認為。小學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更加具有啟蒙的現實意義。
2.根據小學生求新好奇的心理,誘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情緒是感情的外在表現,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情緒活動總是在互相影響、互相感染的,教師的面部表情、言語動作,甚至衣著都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學生的情緒。比如,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特征”時,教師揭示課題后,在黑板上寫出一個數“234”,問這個數能不能被3整除?學生經過計算,回答是肯定的這時老師夸張地大聲說:“現在我和你們比一比,看準不用計算就能迅速判斷任意一個自然數能否被3整除?”比賽結果,總是老師獲勝,這使學生急于知道老師是怎樣判斷的,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3.人文精神的情感教育
篇7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作用 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4.097
1 前言
對于學生來說,高中地理是與生活緊密聯系的一門學科,它能夠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但是,由于與大多數的學科教學一樣,教師在進行知識的講解時偏重于知識本身的講解,忽視了它在生活中的表現,導致知識理論化,枯燥乏味,使學生失去了學習地理的興趣。所以,強調在地理教學中人文精神的構建,能夠幫助學生激發學習地理的動力,讓學生主動學習對未來發展有用的地理知識和能力,有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與工作。所謂人文精神,就是指個人在發展時能夠充分發揮自主能動性,追求自身的價值,滿足自身的發展需求,促進自我的全面發展;同時,人文精神還需要樹立良好的道德品格,在生活中要尊重他人,維護自身的尊嚴,找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弘揚人文主義精神,促進人與社會的全面進步與發展。地理學科對學生人文精神培養有獨特的優勢,所以在地理課堂上構建地理人文精神,有利于學生更主動的學習和認識地理原理,提升他們對自然環境的認識,提升自身的整體素質。
2 人文精神在地理教學應用的意義
人文精神的關注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尤其是在學習必修二系列人文地理知識中,會深切感受到當今緊張的人地關系,自然環境破壞嚴重、資源日益枯竭、氣候變暖等現象不斷發生,最終都會影響人類社會的發展。這些問題無不顯示出人文精神的缺失給社會與自然帶來的傷害,所以人類急需樹立人文精神,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質,調節人地關系,從而改善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
人類人文素質的提高,需要從學生時代構建起來。地理知識與我們的環境息息相關,教師在地理課堂上講解地理知識的同時應該將人文知識貫徹到學生的思想觀念中去,提高他們的思想認識,做到愛好自身、愛護環境、與環境和諧相處。在人文精神的引導下,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發展觀,能夠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在未來,發揮人文精神的作用,促進我國社會更好的進步與發展,人地和諧發展。在學生人文精神構建的同時,學生對地理學科原理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入和全面,地理學習動力和應用地理能力也會提升,這樣教師教學效果就會得到明顯提升。
3 高中地理教學中人文精神的構建
3.1 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倡導人地和諧
在高中必修二的課程中,不管是人口、城市,還是工業、農業、交通等內容,人地關系是貫穿整個課程的主要線索。在課程的最后更是系統闡明:人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人類要想長期的發展就要與自然和諧相處,建立和諧的人地關系。這些都是教育學生最好的材料。高中地理課堂上要樹立人文精神,要實現人地協調,首先就要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它是人文精神的基礎,能夠保證地理環境良好發展。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進步,自然環境的破壞越來來越嚴重,它不僅會影響到生態環境,嚴重時會威脅到人類自身的發展。但是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還主要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人文主義觀念。比如上世紀美國的“光化學煙霧”事件,中國今年年初的霧霾事件,無不顯示著自然環境的破壞。所以,教師在進行必修二:人文地理知識的講解時,要注意構建學生人文素養,滲透正確的人地觀念,應該讓學生意識到環境污染的危害。例如在講解環境資源的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來討論如何保護自然資源、怎么樣來實現可持續發展,哪些能源是新型能源,這些新型能源又有什么優點等。學生通過學習討論能夠認識到當前我國社會發展存在的環境問題,樹立節約資源的意識,提高他們的人文素質等。
3.2 尊重世界文化地域性,建立科學地域觀念
地理存在地域性,在人文地理中,人類的所有活動,不管是人口分布,還是工農業的區位布局等都有典型的區域化烙印,所以地理文化也就會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教師講解地理知識時應該重視對學生進行人文地理知識的講解,讓他們樹立區域多元化意識,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樹立地域文化多樣性的意識。世界文化是豐富多彩的,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地域文化與生活習慣,所以地域上的差異也就逐步演變為文化上的差異。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就是要尊重不同民族的習慣與風俗。高中地理課堂上的人文主義精神能夠教會學生認識到世界地域文化多樣性的重要性,能夠理解各地區域文化和發展的不同,建立科學地域觀念,理解世界的發展是區域化、多元化的。建立了科學地域觀念,對于提升地理學習效果將是非常有利的。
3.3 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知識用于生活
高中地理課堂是一個以理論知識講解為主的課堂,所以學生在學習相關知識時會感到枯燥和乏味。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著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即便是地理學科的考試,也強調要考察學生運用人文地理的綜合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分析中國為什么主要是硫酸性的酸雨,學生就可以通過所學知識分析,中國的主要能源為煤炭,它所排出的氣體為二氧化硫,這些氣體與水結合后就會形成酸雨。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相應的環境化學實驗,通過實踐來得出相應的結論。中學生在學習地理時,需要教師對他們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幫助他們將地理知識轉化成能力。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就需要教師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讓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生通過實踐能夠更好地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從內心認同建立和諧人地關系的重要性。
4 人文精神構建對提升地理教學有效性的作用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加強人文精神的構建,不僅能夠更加便捷地找到人文教育的切入點,同時也能有效提升地理教學效果,其積極作用主要體現在如下幾點:
4.1 讓學生高度理解地理科學思想的精髓
高中地理是一門兼跨文理的科目,其中分為人文地理知識和自然地理知識。人文地理部分建立于自然地理部分的基礎之上,人文地理也是自然地理的最終落腳點,而必修二就是這個落腳點。從人文精神的角度來看高中地理,其中每個知識點都能結合起來,進而便于地理學科中人與自然的教育。只要能充分理解可持續發展觀、和諧人地關系的深刻內涵,就能把握地理科學思想的精髓,在此基礎上去融會貫通各方面的地理知識,去實際解決各種地理問題自然就得心應手了,學生的地理能力就會有了質的提高!
4.2 增強學生學科知識體系整合的能力
高中地理是一個系統的教學知識結構,課堂上人文教育滲透于每一個小節的內容,同時也影響了學生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通過對地理知識的學習,體會生活環境同人文環境的有機結合,將零散的知識點整合起來成為完善的知識體系架構。學生也在學習和整理中得到了提高。學生能夠有效整合學科知識體系,我們課堂教學的目的就達到了。
4.3 讓學生把握對未來發展有用的道理
地理學科具有一定的發展性,貫徹人文精神教育能夠將這種發展性轉化到學生自身的發展過程。很多地理問題都是處于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所以在課堂之上也應當培養學生分析地理事象、總結地理原理的能力,使之最終獲得對其未來發展有用的道理。例如人地關系的各階段認識都是呈現不斷實踐進步的過程,真理是在實踐中慢慢接近的,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這種發展的知識更能調動學生探究的興趣,推動自身發展。
5 總結
地理學科具有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雙重屬性,蘊涵極為豐富的科學素質與人文精神的教育因素。然而受教育功利思潮和教學現狀等因素的影響,地理教學的目標往往集中于對學生考試成績或地理科學素養的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相當程度上被忽視了。但教學要更有效發展,需要相關方面相輔相成的共同作用。因此,作為當代的地理教師,要明白高中地理教學中的人文主義精神的培養符合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要求,也符合世界發展的要求。在這樣的精神指導下,學生能夠提高自我,用行動來保護自然環境。人文精神與地理發展相結合,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兩者結合,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在探求地理知識過程中科學的精神和科學的態度,而且可以將地理學問題與社會文化相聯系,促進地理教學效果的提高。在地理學教育中構建人文精神,培養人文素養,從而培養科學素質與人文素質相結合的優秀人才,這也是地理教育所應達到的最高境地。
參考文獻:
[1]朱小勇.中學地理教學中科學與人文精神的滲透:必要與實現[J].教育科學論壇,2010,3(8):6-7.
[2]劉瑞棟.中學地理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1,10(5):29-30.
[3]張華兵.試談中學地理教學中學生人文精神的培育[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2(3):23-24.
篇8
和諧思想。對中國、對世界、對奧林匹克運動,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也具有重要的資源性價值。
中國文化的人文意蘊,源遠流長,人文一詞,已見成書于殷末周初的《周易?賁卦?彖傳》,“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明以止,人文也”。中國自古以來就認為“天地之性人為貴”。正由于人的創造,所以人可貴,人不可輕;正由于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所以人可貴,人不可輕;也正由于人在奧運會上凸顯人的生命智慧,所以人可貴,人不可輕。中國人文精神的宗旨,是對于生命的關懷。宋明理學家把孔子所說的“仁”詮釋為生命之源,“仁者,生生之德”。“生生”便是中國文化中人文精神的血脈。人文是“化成天下”的學問。在現代意義上,人文精神是指對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嚴、價值、意義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對價值理想或終極理想的執著追求的總和。
人文奧運與奧林匹克主義有著不可分割的淵源關系。《奧林匹克》指出:“奧林匹克主義是將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種品質均衡地結合起來,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種人生哲學。它將體育運動與文化和教育融為一體。奧林匹克主義所要建立的生活方式是以奮斗中所體驗到的樂趣,優秀榜樣的教育價值和對一般倫理基本原則的推崇為基礎的。”由此可見,奧林匹克主義給競技運動設置了一個理想主義的目標和方向,對當代體育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它強調體育的人文價值,強調體育的真、善、美,強調體育應為人的和諧發展服務,進而促進一個維護人的尊嚴的、和平的社會建立。
和諧是人文奧運的靈魂。當代世界,人類面臨著巨大的困境與沖突。這主要表現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文明與文明以及人的靈魂與體魄之間的沖突。人文奧運的宗旨,在于推進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文明與文明以及人的靈魂與體魄之間的和諧發展。
和諧是奧林匹克文化與中華文明的最佳結合點。
從西方文化來看,古希臘哲學早就關注對立中的和諧。赫拉克利特認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從對立中產生和諧,和諧是對立物的融合,相同的東西不會產生和諧。相反的東西結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調造成最美的和諧。另一位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則認為,宇宙中一切都存在和諧,和諧無時不有,無所不在。這種和諧便是宇宙秩序,是絕對的,是善和美。這一源遠流長的西方傳統造就了古代奧林匹克文化的靈魂,也滋養了現代奧林匹克精神。《奧林匹克》明確指出,“奧林匹克主義的宗旨是使體育運動為人的和諧發展服務,以促進建立一個維護人的尊嚴的、和平的社會。”古希臘的和諧更多強調個體和諧、人神和諧,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則更多注重靈魂與軀體的和諧。
雖然奧林匹克文化起源于西方,但是奧林匹克文化交流卻具有全球意義。奧林匹克運動是人類優秀文化遺產的一個組成部分,它不僅僅是體育運動,更是促進世界和平、社會進步、人類團結友愛和提倡公平、公正的一項國際社會文化運動。從這個意義上講,奧林匹克運動和奧林匹克精神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因而,從文化交流的角度看,人文奧運的內涵與奧林匹克文化精神是和諧一致的。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傳統,為我們提供了深厚豐富的和諧思想資源。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合觀念,是中華文化的核心理念。和、和合的觀念源于中國上古的風俗、儀式。《尚書?堯典》記載:“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夔養曰:于!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這是與古代希臘奧林匹克運動和儀式相仿佛的中國上古時代的禮樂典儀。它融巫、禮、儀、典、歌、詩、舞、樂為一體,其宗旨在于追求一種人與神(天道、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合。中國古代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都追求人天和合,深刻地影響了中國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構成了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
篇9
一、新聞史在新聞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
(一)培養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表現為對人的尊嚴、價值、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切,對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精神文化現象的高度珍視,對一種全面發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學科是集中表現人文精神的知識教育體系,它關注的是人類價值和精神表現。
人文精神的基本涵義就是:尊重人的價值,尊重精神的價值。
人文精神的內涵在于:一是人文精神是“對人的價值追求”,提倡人文精神與科學性的相容性,關懷的中心是現實生活中人的身心全面價值的體現;二是人文指“區別于自然現象及其規律的人與社會的事物”,其核心是貫穿于人們思維與言行中的信仰、理想、價值取向、人文模式、審美情趣,亦即人文精神,認為人文精神是一個人、一個民族、一種文化活動的內在靈魂與生命;三是人文精神是把人的文化生命和人的文化世界的肯定貫注于人的價值取向和理想追求之中,強調人的文化生命的弘揚和人的文化世界的開拓,促進人的進步、發展和完善;四是人文精神是人類不斷完善自己、拓展自己、提升自己,自己從“自在的”狀態過度到“自為”的狀態的一種本事;五是人文精神是“一種關注人生真諦的和人類命運的理性態度,它包括對人的個性和主體精神的高揚,對自由、平等和做人尊嚴的渴望,對理想、信仰和自我實現的執著,對生命、死亡和生存意義的探索等。
而任何的歷史教育,“從根本上講是一種人性化的教育,是通過授予歷史知識,使受教育者在認識自我世界、認識和適應社會、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能力和審美能力等方面得到發展”的教育。因而真正的新聞史教育,應當以新聞事業所關乎的人為中心,把握人對于新聞事業發展所起到的作用和影響,追問新聞事業的發展背景對于人的意義與價值,辨析以人為主體的新聞事業發展規律,并最終學會觀照當下現實。
(二)把握新聞事業的一般規律,提高理論素養
新聞理論素養的內在要求其實是加強人文素質與人文素養的融合。科學素質的基本內涵可以分為兩層來理解:一是掌握人文、社會科學和現代自然科學的知識、技術、能力,提高媒介素養,即獲取信息、解讀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也包括社會交往能力、新聞敏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網絡操作能力等。二是養成實事求是,獨立思考,勇于創造的科學精神。即求真、創新、懷疑和堅持,包括啟蒙精神、懷疑精神、理性精神、批判精神、創新精神。媒介素養就是以批判性思維為核心的,它是批判性思維與媒介文本解讀的結合。
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任何理論都是從事實中總結得出。而歷史是每一個事實的積淀。尊重新聞歷史,才能更好的理解新聞理論,提高個人理論素養。
二、 新聞史在新聞教育中的誤區
(一)當前新聞史教育缺乏橫向拓展
長期以來,新聞史被視為枯燥乏味,基本上是人物、事件、時間的簡單羅列。這實質上是教師將新聞史視為孤立的個體,只重視歷史知識的簡單傳授,自然談不上教學效果。在教學中,橫向比較就是運用共性和個性辯證統一的原理和方法,通過橫向聯系形成整體,將某一歷史時段新聞業發展的“點”提升到人類社會新聞業發展的“面”上去考察,將某時期的新聞史實與其他方面史實相聯系,探討新聞的共性、個性。從構建“大新聞傳播史” 的觀念看, 新聞傳播史的任何一個片段都可算是當時社會政治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是社會史、經濟史、文化史。
橫向比較觀照也不應拘泥于一國的時空范圍。比如在講述美國新聞史20 世紀初大眾化報業和黃色新聞時,可以首先分析其社會背景、特征,啟發學生是否有類似的報業現象可進行比較,再讓學生審視當前我國都市報大戰:新聞炒作,惡性競爭,同質化等現象。
中國都市報發軔于1995 年《華西都市報》,如今走過十多年的發展史,但回頭看美國這段新聞史, 雖然國家不同,卻是“ 歷史驚人的相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我們的報紙將走向何處? 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閱讀材料、報紙深入討論,促進學生對當今新聞史———都市報現象進行剖析。
(二)當前新聞史教育缺乏縱向延伸
實際教學中,人們更關注現實的媒介生態環境,注重對現時輿論事件和話題的把握。新聞史教學忽視了新聞的歷史傳承性及新聞的歷史視角,淡化歷史對于新聞業務的指導作用,使學生產生為學歷史而學歷史的錯覺。而更多的新聞史教學中并未加強縱向延伸,聯系現實情境,將歷史的講述與現實重大變動結合,沒有注意歷史知識的現實意義。所以,新聞史教學中缺乏課程的貼近性,難以使學生對歷史有深刻的感知與理解,也難以培養學生增強分析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很難體現出新聞史的價值在于啟示現在、昭示未來。
正如學者李彬所言,所謂新聞傳播史不過是當代媒介世界的有機構成,一切新聞傳播史的意義同樣取決于當代的環境和語境。因此,現在時而非過去時才是新聞傳播史的本質屬性,學習與研究新聞傳播史實際上都是基于現實而非思古幽情。只有從當代性的角度才能把握新聞傳播史的真諦,當代性而非歷史性才是新聞傳播史的根本所在。
三.新聞史教育中“瓶頸效應”呼喚“東風效應”
所謂“瓶頸效應”,反映的是一定社會心理過程中各個因素、環節的相互關系。社會角色扮演者在進行某項創造活動時,在從事某一學習、工作和生活的角色行為時,要求與之相關的各因素、環節配合與協調并進,其中如果某一因素和環節跟不上,就會成為“瓶頸”卡住整個活動和某一行為的正常進行。而通過觀察研究,我國當前新聞史教育滯留于“前茅塞頓開”狀態,而難以在形式和內容上創新與提高。由此看來,突破當前新聞史教育中的“瓶頸狀態”而使之得以提高和改進欠缺“一劑東風”。
在新聞史教育中,如何使得“東風效應”迅速到來,而沖破“瓶頸效應”,首先要調整新聞史教育自身的行為欠缺,重視教學中思維想象力的養成,著力擴大教學中的聯系點,積極尋找新的“要素子系統”, 呼喚“東風效應”以消釋“瓶頸效應”。
三、結束語
雖然,當前新聞史教育長期面臨教師授課形式單一、呆板,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困境。但是,新聞史作為新聞學教育中不可缺失的基礎課程,其地位和作用不可或缺并且舉足輕重。所以,筆者通過研究我國當前新聞史教育的缺憾和不足,提出相關策略,以力求為我國新聞史教育提供些許幫助
參考文獻:
[1]李彬:《媒介話語———新聞與傳播論稿》/[m]北京,新聞出版社2005 年.
[2]葛兆光:《中國思想史導論:思想史的寫法》,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第80 頁.
[3]程曼麗:《“外國新聞事業”研究的回顧與反思》,news.xinhuanet.com/newmedia/
篇10
引言
國學這個概念、名稱,現在學界爭論很激烈,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肯定的說法也不一致。我很贊成我的老師張岱年先生的說法:國學是指一國的學術,學術是系統而專門的學問,國學即一國的系統而專門的學問。
中國國學是指中國從古至今的學術,其意義有兩層:一是中國的,中華民族的學術,是漢、滿、蒙、回、藏等民族所探索、研究、論述的學問,也可稱為“中學”,“漢學”是其中一部分,最重要的部分;二是從古到今,自殷商西周的史官之學、春秋戰國的百家之學、漢代儒學(經學)、魏晉玄學、南北朝隋唐佛學、宋明理學、清代漢學,到近現代的中國化的、新儒學、人間佛教等學說。
國學是不斷發展的,如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說就是當代中國國學的重要內容。把國學限于古代是不完整的。國學作為一國的學術,也指一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英文化,即學術部分,國學不直接、不完全等同于傳統文化。
國學之魂是指什么呢?“魂”即靈魂,靈魂指精神、思想。所謂國學之魂即國學的根本精神、主導思想。中國的國學之魂,即中國學術的根本精神、主導思想。
那么,中國國學之魂的內涵即中國學術的根本精神是什么呢?我以為中國國學之魂,中國學術的根本精神就是人文精神,就是中華人文精神。其中理由、根據有三:
第一,從中國國學的內容結構來說,按現代學科分類的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來說,其中自然科學有中醫藥學、天文學、農學等很發達,但總的說來,一是偏重于技術、自然科學基礎理論研究較少;二是邏輯思維、論證、推論不發達,由此體系性的理論成果也少。社會科學中軍事學、政治學較發達,但法律、經濟等則較少有系統的理論成果。人文科學方面,文學、史學、哲學、倫理道德學說都十分興盛,成果豐碩,突出地表現了中華人文精神在國學中的顯著地位。
第二,從中國國學的歷史發展來說,可以大體歸結為儒、道、佛三教的演變史、關系史,而三教的根本學說是教化人、成就人的理想人格。雖三家有不同學說,但后來三教合一,此“一”即心性思想,也就是三家都認同心性的性質、意義和修養的共似性。中國國學重視心性修養,典型地體現了人文情懷、人文關懷,即對人文素質的高度關注和重視。
第三,從中國國學的核心觀念來說,國學所包含的對人生、社會和世界的看法、觀點,即人生觀、社會觀、世界觀,歸根到底是實現人的價值――滿足人主體的需要和精神追求。中國的價值觀可以說是中國國學的根本思想,也是中華人文精神的基本內涵。
人文精神
“人文”是中國固有的名詞。《周易?賁卦?彖》:“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指自然現象,也就是日月星辰等天體在宇宙間分布、運行等現象。人文指人類的各種文化現象,也就是人類的精神生活的各種形式。這話的意思是,通過觀測天文,以察明時節變化;通過觀察人文,以教化而成就人間社會。我們所講的人文精神或人文關懷就是關于人的精神生活的方式、態度、思想、觀點。自東漢以來,中華民族傳統的人文精神主要是儒、道、佛三家關于人的精神生活的方式、態度、思想、觀點,其中尤為重要的是儒家的思想學說。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人文精神的重要內涵包括人的價值、人性的內涵與道德的修養、人格尊嚴與社會責任心、人的生死,以及人的理想等方面,其核心是關于人的價值觀念。人生活在世界上面臨的基本矛盾有三個:人與自我的矛盾、人與社會的矛盾和人與自然的矛盾,由此導致的價值也有不同類型和層次。人的價值可分為人類價值和個人價值,個人價值又分為人的自我價值、人的社會價值和人的自然價值。
人類價值
人在世界上有無價值,價值何在?這是中國古代哲學家十分關注的問題。他們著重通過三個方面,即與一般動物的比較,與天地的關系以及與鬼神的關系來彰顯人有無固有的普遍價值,即人類價值的問題。
與一般動物的比較儒家孟子認為“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是人有“惻隱之心”、“恭敬之心”、“羞惡之心”、“是非之心”。(《孟子?告子上》)荀子說:“人之所以為人者”,“力不若牛,走不若馬,而牛馬為用者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王制》)又說:“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同上)這是以人有道德規范和組合為群體生活來強調人類的價值。中國佛教與儒家觀點不同,認為人類雖然在思維和能力上高于一般動物,但與一般動物是平等的,稱為眾生平等。這種平等是建立在兩個理論基點之上的:一是輪回轉世說,宣揚人與一般動物在輪回流轉中互相轉化,人做惡業可能在來世下墮而變為畜生,一般動物做善業可能在來世上升而變為人。二是佛性說,認為不同眾生都具有佛性,也就是說,都具有成佛的本性、根據、可能性,都能成佛。有人會對這兩個理論難以認同,但我們認為理論中所包含的思維取向――不同生命體的平等和生命主體的向上追求,有助于克服人類中心主義,有助于確立對動物的平等心,這是有啟示意義的。
與天地的關系中國古代哲學充分肯定人在自然界中的重要地位。《老子?二十五章》云:“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周易大傳?系辭下》稱天道、地道、人道為“三才之道”,“人”是天地人“三才”(“三材”)之一。《禮記?禮運》篇云:“人者,天地之心”,意思是說,天地無心,無思維智慧,而人是天地之間能思維有智慧的生物。《孝經》引述孔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此處“性”字同于“生”字,話的意思是天地之所生唯人最貴。南北朝時何承天反對佛教的眾生平等說,強調“人非天地不生,天地非人不靈。”(《達性論》)認為人為天地萬物之靈,在天地間具有最高貴的價值。
與鬼神的關系儒家孔子提出“敬鬼神而遠之”(《論語?雍也》)的命題,又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論語?先進》)對鬼神持存疑、疏遠的態度,輕視鬼神之事,強調重視人事。老子說:“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圣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老子?六十章》)這是以“道”取代了“神”,認為以“道”治天下,鬼神就不會侵害人,也就是說人的吉兇禍福與鬼神無關。道教、佛教都有一套龐大的鬼神系統,佛教認為鬼的地位比人要低。佛教的鬼通常指處于饑餓痛苦中的“餓鬼”而言,非指人死為鬼的鬼。
由上可見,中國古代哲學家一般都認為人異于動物,優于動物,具有高于動物的貴于己者的固有價值,至于人與天地、人與鬼神的關系,則觀點不很一致,這些思想都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人的自我價值
人的自我價值,也就是人格價值。人格,古代稱為人品。品,即品德、品格。什么是崇高的人格,如何達到和保持崇高的人格,是從先秦直至宋明哲學討論的一個中心問題。中國古典哲學重視人的尊嚴與價值,并強調一個人的自我價值不在于滿足自己的物質需要,而在于具有追求真理的高尚品格、崇高的道德意識和道德實踐,以及堅定的獨立意志。
孔子重視追求真理,強調追求真理高于物質享受。他提出謀道與謀食的問題,說:“君子謀道不謀食”(《論語?衛靈公》)提倡君子用心力于求真,不用心力于衣食。又說:“士志于道,而恥于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論語?里仁》)對于以穿破衣吃粗糧為恥辱的人,不值得與他談論探尋真理。孔子還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同上)愛真理甚于愛生命。熱愛真理,明辨是非,是人格價值的重要內容。北宋理學家提出一個“孔顏樂處”的命題。史稱周敦頤每令程顥、程頤“尋仲尼、顏子樂趣,所樂何事”(《二程遺書》卷二上)。胡瑗曾以“顏子所好何學”為題,科試諸太學生。顏子,姓顏,名回,字淵。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論語?雍也》)“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同上)我認為,孔子是贊揚顏回安貧樂道,好學求真,在追求真理中獲得快樂,“其樂”就樂在對真理的追求、探討和發現。
儒家宣揚道德至上,強調道德價值遠在一般人所追求的物質生活的價值之上。
人的社會價值
個人的社會價值指個人的社會作用,能滿足社會的需要,對社會作出貢獻。凡對社會作出貢獻就有社會價值。據《論語?雍也》載,孔子認為,能夠“博施濟眾”,即能最大限度地解決人民群眾的問題,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就是圣人,也就是最有社會價值的人。
中國古代士大夫強調社會責任心。正如《大學》所規范的“大學之道”八個步驟,由“內”的五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再到“外”的三步齊家、治國、平天下。社會平安康寧要依賴于每個人的修身,而個人則只有為社會服務,才能實現其人身價值。這是有別于西方學者的人文傳統。西方學者多關注自然、探尋宇宙的本源與發展規律,追求超越現象世界的純粹的客觀的知識。中國學者更多地關注人本身,關注生活現實,關注國家政治,形成了獨特的精神:一是人生的義務感,人生意義在于報效國家,先國家后自己;二是歷史的責任感,為盡人生義務,不計報酬,甚至不惜犧牲性命;三是具有道德教化的使命感,關心社會道德秩序的維系和社會道德理想的追求;四是具有強烈的政治抱負,關心政治,參與政治,把政治與學術結合起來;五是具有深刻的憂患意識,關心民族的安危,國家的興亡。
道家也是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學派。與儒家不同,道家更具有憂患意識,批判意識,并表現為反省精神,批判精神。《老子?六十章》云:“治大國若烹小鮮”、“小鮮”即小魚。這是說,如同烹小魚一樣,要細心掌握火候,不去腸,不去鱗,也不能翻動太多,以免小魚糜爛,失去美味。治理大國也是如此,要小心謹慎,不擾百姓。《老子?四十九章》又說:“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意思是圣人無私無欲,沒有私心和成見,凡事以百姓的意見為意見,以百姓的意愿和要求作為治理國家的準繩。這也是道家的以民為本思想的表現。莊子富有反省和批判的精神,他揭示了儒家提倡的仁義的相對性,說:“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則是非竊仁義圣知耶?”(《莊子?篋》)指出仁義可能被某些人利用來達到滿足私欲的不道德的目的。莊子還對于等級制度提出抗議,《莊子?馬蹄》篇說:“彼民有常性,織而衣,耕而食。是謂同德。一而不黨,命曰天放。故至德之世,……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并,惡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無知,其德不離;同乎無欲,是謂素樸。素樸而民性得矣。”這段話雖有偏頗,但其重點和精義是否定君子小人的分別,也就是反對上下貴賤的等級差別,這在中國人文思想史上是一個重大的貢獻。道家還揭示文化生活中的缺陷、偏失和流弊,如老子就指陳聲色之害,“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老子?十二章》)老子否定文化的價值是一種偏見,但批評文化的弊病則是深刻的。應當指出,憂患意識、批判精神是文化進步、社會平衡和歷史發展的不可或缺的因素,有助于人們不斷審視各種現存的價值和秩序,不斷推動價值觀念和社會秩序的提升和完善。中國古代歷史表明,以儒家主流政治文化為主導的社會發生危機時,統治者往往轉而采用道家的批判意識和政治理想來化解社會矛盾,推進社會發展。歷史還表明,道家的批判言論有的雖過于極端、絕對,但批判精神不僅沒有使道家成為社會的消極者、否定者,而是使它成為社會結構和秩序的積極建設者。老子說:“天之道其猶張弓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老子?七十七章》)認為自然的規律是減少有余,補充不足,以維護均衡。老子批判“損不足”“奉有余”的“人之道”(同上),主張社會公正平等、平衡和諧。道教還提倡濟世度人,強調人與人之間要互愛互助,“憫人之兇,樂人之善,濟人之急,救人之危。”(《太上感應篇》)表現出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
人的自然價值
個人的自然價值不同于社會價值,是指對自然界的作用而言,即個人的言行能推動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促進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有益于自然生態的積極平衡,就有自然價值。反之,損害、破壞自然生態,就不僅沒有自然價值,而且必將危及人類自身的生存條件與空間。
中國古代儒、道哲學家重視“究天人之際”,其重心即人與自然的關系。古代“天”的意義很復雜,一般而言有四種:主宰之天、命運之天、義理之天、自然之天。對于自然之天,即對待自然的態度,主要有三種學說:一是因任自然說。老子說:“是以圣人,……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老子?六十四章》)莊子說:“常因自然而不益生。”(《莊子?德充符》)主張一切要順乎自然,無為無造,不要人為地破壞自然。二是控制自然說。荀子強調“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論》),也就是主張治理自然,利用萬物以提高人類的物質生活。三是相互協調說。《周易大傳?泰第十一?象傳》提出“裁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的原則。“裁成”,節制完成。“輔相”,幫助。主張遵循天地之規律,輔助天地之所宜,適當調整自然,使自然更利于萬民從事生產,安排生活。這是把人與自然的關系視為相輔相成的關系,以人與自然的協調和諧,也就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統一為最高理想;既不同于“人類中心論”,也有別于“自然中心論”。筆者認為人與自然相互協調說最具自然價值,值得我們繼承弘揚。
道家和佛教高度肯定人的自然價值,具有崇高的自然責任感,是以其宇宙哲學理論為基礎的。其重要觀點有三:
其一是萬物一體說。道家從道的觀點來看萬物,認為萬物是齊同的。莊子說:“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天地萬物都和我們同生于“道”,都同為一體。人與萬物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人并不是獨立于自然界之外的,人類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也是人類生存的基礎。
其二是果報說。佛教提出“緣起論”的宇宙觀,認為宇宙一切事物都是由于互相依待的條件或原因而形成的。也就是說,一切事物都是因果關系的存在,離開因果關系就不存在任何事物。佛教確立宇宙萬物都受因果法則支配的原則,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人的善因必產生樂果,惡因必產生苦果的果報論。
其三是生命平等說。佛教宣揚“眾生平等”說,認為神、人、一般動物都是平等的,彼此只是迷妄和覺悟以及兩者程度不同的差異。中國佛教天臺宗和禪宗還宣揚“無情有性”說。“無情”指無感情意識的草木瓦石、山河大地。無情也有佛性,也能成佛。所謂“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郁郁黃花無非般若”(《景德傳燈錄》卷第28),說翠竹是佛法之身,黃花是般若智慧。也就是稱翠竹黃花都有佛性。蘇軾在廬山東林寺也曾作偈云:“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凈身?”(《五燈會元》卷第17)此處溪聲指東林寺山門前虎溪的潺潺流水之聲,山色指廬山美麗的迷人景色,廣長舌和清凈身是佛顯現的形相。意思是水聲山色都是佛身的顯現。佛教主張有情和無情都是平等的,用現代語言來詮釋,也就是世界生態的因子是平等的。這種平等說具有兩重認識意義:一是每個生物和非生物都有生存的自然權利,二是每個生物和非生物都有內在價值――佛性,都有向上提升的可能性。這對于人們關愛自然、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是有啟迪意義的。佛教徒的不殺生、放生、護生、素食等,就是佛教環境倫理實踐的具體表現。
結語
中華傳統人文精神的主流,即重視人類價值、人格價值、社會價值、自然價值的基本觀點,都是比較正確的,有生命力的,不僅在歷史上發揮了積極作用,而且對當前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都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歷史是不能割斷的,我們要繼承這份珍貴的遺產,來提高中華民族的素質,以推進建設事業和改革事業的不斷發展。
同時,我們應當清醒地看到,中華傳統人文精神的缺陷,諸如比較忽視個性,比較忽視邏輯與科學,比較忽視法制和法治,比較忽視力量,以及狹隘的宗法觀念、森嚴的等級觀念等,都是不可取的,是應當否定的。
吸取中華傳統人文精神的優秀成果,批判中華傳統人文精神的缺陷,對于形成當代的人文精神有著重要意義。我們要對傳統價值觀念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高度,著重正確地闡明個人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三個基本關系,從而為新時代的人文精神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確立正確方向,這必將極大地促進中華民族人文素質的提高,推動中華民族的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