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運動的常識范文

時間:2023-11-17 17:48:1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體育運動的常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體育運動的常識

篇1

這些問題讓我們深感到孩子們的身心健康岌岌可危,這些問題就是國家下發“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決定”的根源,是各級各類教育單位緊急思考的課題,是社會各界要關注的重要現象。

一、實施陽光體育,讓陽光鋪滿校園

1.依附大環境,充分保證時間陣地

緊扣“四統一”,確保體藝活動時空。為了確保各學校能認真執行活動的時間要求,我縣亮出“四統一”來確保時間:統一排齊上足音體美課程,確保課堂主渠道;全縣統一《作息時間表》,統一“大課間體育活動時間”,統一下午課外文體活動。當天沒有體育課的,學生必須上操場運動,依法保障學生每天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

2.加強活動陣地建設,讓活動陣地成為活動開展的有效載體

由于大課間操內容豐富多彩,活動形式多樣,對學生有很強的吸引力,每天保證30分鐘以上時間進行大課間體育活動,對增強體質、放松精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要保證課間活動落到實處,首先從時間上給予保證,把大課間活動作為自主性活動課納入課程、列入課表,保證人人都有活動時間,全體學生都可積極參與,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鍛煉。

筆者認為,學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本著開展健康、快樂且利于學生個性發展,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課間活動原則,在大課間活動中開辟籃球拍球、呼拉圈、跳繩、踢毽子、跳皮筋游戲、乒乓球、羽毛球等項目的活動,學生分區進行運動。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多角度多項目的輪流運作,既有效地利用了所有的體育設施,又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其中,真正達到 “我鍛煉、我健康、我快樂”的目的。

3.做好課外延伸工作,校內校外緊密配合

(1)競賽是最好的課外延伸

競賽是推動體育活動開展的有力手段,特別是當學生的運動技能有所提高之后,渴望競賽的欲望將會更加強烈,這就需要為他們提供用武之地。通過全校性的體育競賽,如舉辦跳繩比賽、踢毽子比賽、拔河比賽等容易組織適于學生課外自己鍛煉的傳統體育活動,既可以激勵學生課外自己進行練習,也能使學生通過比賽表現自己的才能,在不知不覺中又增加了學生的活動時間,達到一舉多得的效果。

積極開展“短、平、快”的小型競賽活動,使學生能通過競賽看到自己的成績,激發學生參與活動,促進學生養成鍛煉的良好習慣。如:班級可以每周開展一次競賽,決出周冠軍;年級可以每月開展一次將競賽,決出月冠軍;學校每學期開展一次競賽,決出學期冠軍,每學年開展一次總決賽,決出年度總冠軍。而無論是哪個層面的決賽,對成績優秀的學生都進行表揚和獎勵。這樣不僅可以更好地鼓勵學生,還能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與積極性,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培養學生向更快、更高、更強的目標邁進!

(2)家校聯系,陽光體育活動進入家庭

學生大部分時間是在家里,家長的體育鍛煉意識影響著我們的孩子。孩子是家的中心,孩子的健康越來越受家長的重視。因此,家長也是我們要關注的對象。要積極動員家長與我們一起行動,我們可以開展“陽光體育”進家庭活動。通過家長會、家長信、家長學校等多種形式,宣傳素質教育健康第一思想,要求父母平時陪同子女一起參與一項體育活動,擴大社會參與度,促進全民健身運動。

(3)精心打造特色,樹立學校品牌

開展體育特色運動是構建與學校素質教育相匹配的學校教育體系的需要,是陽光體育活動開展的有力補充,是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人格意識,提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增強在社會激烈競爭中的生存和發展能力,進一步加強學生素質培養的新方法、新途徑。

(4)積極開發校本教材

要想成為特色,就需要比別人做得更好、更高、更強。除了讓每個學生都了解特色、參與特色,還積極編寫與開發跳繩項目的校本教材。在開發中,滲透“體驗、快樂、成功”觀念,針對兒童的個性特點、年齡結構等因素,創編出一批具有健身性、趣味性、實用性的體藝校本訓練項目。我校體育老師創編的“多種花樣跳繩”項目,集競技性、民族性、協作性為一體,便于開展,獨具特色,在全縣2+1活動展示中獲得好評,并送至省里參評。

(5)普及中育精品

采取“抓點帶面、分類指導、分層推進”的辦法,提高跳繩項目的普及率,并在普及中孕育精品。如最先在四年級開展的“多人短繩” 項目,現已在全校普及,且花樣不斷翻新,項目人數由最初的15人發展到現在的100人。針對特色的培育,需要精心策劃發展方案。特別是定期舉行競賽活動,以推進跳繩特色的品牌性,以及陽光體育在校內的開展,讓學生會玩,喜玩。滲透終身體育的意識。

二、陽光體育活動初顯成效

1.學生活動能力明顯增強

兩年來,通過各級齊抓以及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案,孩子們的活動能力增強了。如:以前六年級還有不會跳繩的學生,而現在在一年級也找不到跳得慢的孩子了;以前呼啦圈不知道怎么轉的,現在也能讓呼啦圈呼呼生風了;以前連乒乓拍怎么握也不知道的學生竟然打得有模有樣……

2.學生的身體健康有了好轉

根據學校的晨檢報告數據統計2009年11月全校感冒的人數比上一年同期減少18%,2009年12月全校感冒的人數比上一年同期減少15%;2010年1月全校感冒的人數比上一年同期減少20%。這些數據足可以顯示陽光體育的開展對孩子的身體健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我們要繼續堅持,繼續努力!

3.學生的笑聲多了!笑預示著開心快樂

快樂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孩子們的童年應該是快樂的,我們要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快樂中成長。陽光體育的開展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活動與游戲,鍛煉身體,愉悅身心。

參考文獻

[1]魯金華.淺談農村小學課間活動.小學研究,2008(1).

[2]苗彩成,王平萍.小學生課外活動的現狀與開展策略.教學與管理,2007(9).

[3]董麗娜.體育大課間活動認識的點滴.小學校長,2008(3).

篇2

一、對中外優秀運動員橫向比較看,步長是決定100米成績的關鍵因素

從歷來世界重大比賽看,絕大部分為步幅型運動員,這些運動員跑起來步幅開闊,輕松自如,保持高速度時間較長。

不同水平的100米運動員步長不同,同一水平的100米運動員絕大部分的步長是非常接近的。以21屆、22屆奧運會100米前6名平均參數與24屆奧運會100米前6名平均參數進行比較,平均成績分別低0.19秒和0.31秒,平均步頻每秒分別高出0.38步和0.13步,平均步長分別小9.5厘米和11.5厘米。更能說明問題的是第24屆奧運會100米前6名獲得者,在前6名中除第五名西爾互步長大于第四名米切爾以外,其他運動成績的好壞,名次的前后均可以用步長的大小來排定,哪怕是微乎其微的差別也表現在步長上。

我國男、女100米運動員步頻均高于外國運動員,步長與外國運動員相比差距則較大,如:我國男子100米紀錄保持者周偉成績為10.17,全程45.66步,平均步長2.19米,平均步頻4.49步/秒;世界名將劉易斯,成績為9.93秒,全程43.6步,平均步長2.29米,平均步頻4.40步/秒。周偉步頻每秒快于劉易斯0.09步,全程要比劉易斯縮短距離0.09×10.17=2.00米,而劉易斯每步步長多于周偉0.10米,全程要比周偉縮短0.10米×43.6=4.36米。這樣算來,步長上的優勢要超出步頻上的優勢。

從以上中外優秀運動員個人成績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提高100米成績中,步長的優勢遠遠大于步頻的優勢,無論身高怎樣,要想達到理想的100米成績,必須發展步長,步長才是提高100米成績的金鑰匙。

二、從個人縱向成績提高看,步長是提高100米成績的關鍵因素。

100米運動員從成績的初期到成績達到頂峰(或取得較好成績)步長對成績的影響遠遠大于步頻對成績的影響。遺傳學告訴我們,步頻主要靠先天遺傳所得,后天挖掘的幅度較小,并且,在兒童時期發展較為理想。而步長的提高主要靠后天的訓練獲得,通過力量、柔韌、協調等素質的發展,去獲得理想的步長,對于少年運動員來說,可以進行雙向發展。而對于進入高等院校學習四年的大學生來講,他們大都在18-24歲,身體各方面的發育已經成熟,且經過初期的訓練,成績也達到了一定的水平,再提高步頻已不大可能,只能通過增加步長的訓練來提高100米成績。這些條件與優秀運動員相比有很多相近之處。

我國早期優秀運動員陳家全100米成績從10.4秒提高到10.0秒步頻減慢了0.07步/秒,步長卻增加了11厘米。上世紀70-80年代名將袁國強100米成績從11.1秒提高到10.3秒,平均步長增加了14厘米,全程步數縮短了4步,而步頻只增加了0.03步/秒。鄭晨、周偉成績的提高也主要靠增加步長。美國名將劉易斯100米成績從10.07秒提高到9.93秒,也是靠增大步長來取得的。

三、大步幅跑是長時間保持高速度的主要因素

運動生理學告知我們,百米跑的供能方式為ATP供能,但人體內儲存的ATP只能供人高速運動6-7秒,在這短短的時間內,如何合理的、有效的利用這些能量,并能快速的使ATP再合成,這只能靠輕松、協調的跑進才能完成,而輕松、協調的跑進要靠大步幅來做保證,因此,大步幅跑可以合理、經濟的利用人體固有的ATP能量,并能促進ATP的再合成。

我們對10名(6男4女)二級以上短跑運動員進行試驗。首先,準備活動后,脈搏達到120次/分,進行100米測試,然后,立刻測定30秒脈,作為測后脈搏,要求運動員,以最快步頻跑完100米;1小時后,重新準備活動,脈搏達到120次/分后,再以大步幅為主跑完100米,并立刻測定30秒脈,在6個月內共試驗了6次,其結果同一人同樣成績或相近成績,高頻跑比大步幅跑脈搏每分鐘要快8-12次。這個簡單的試驗可以證明,大步幅可以節省能量,有利于能量的再合成。換句話說,大步幅跑可以較長時間的保持高速度,這也是取得100米優異成績的關鍵。

四、增加步長的訓練方法

1.力量訓練:①上肢和全身負重力量練習:提拉杠鈴、抓舉杠鈴、高翻杠鈴,臥推杠鈴;②下肢負重力量練習:深蹲走、半蹲走、體前屈、弓箭步跳或走;③負重擺臂練習:持1.5公斤左右的啞鈴進行擺臂,每次100次為宜,組數因人而定。

2.上坡跑和下坡跑:坡度1-3度為宜,上坡跑或下坡跑后要跑一段平地。跑步時在保持速度的同時,做到動作放松。

3.橡皮帶高抬腿或后蹬跑:橡皮帶要綁在膝關節上方10厘米處,手扶肋木進行練習,動作幅度要大。

4.標志跑:距離30米為宜,用實心球在跑道上做一定距離的標志,要比運動員平時步長大一些,讓運動員從標志物上方跑過。

5.跨步跳:規定級數的跨步跳或規定距離的跨步跳。

6.負重仰臥舉腿:仰臥墊上,雙腳夾2―3公斤重量物體,向上舉腿,次數、組數依據訓練水平而定。

篇3

關鍵詞:體育設施;愛護;維護

社會的發展和政府的關注加快了學校體育設施的完善,如今大部分農村學校也有相對完整的體育器材室。我們學校的體育器材室則是按國家標準配備的,它是我們學校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我也由當初的兼職保管員變成一個專職保管員。我看到了學校體育器材從無到有的過程,同時也見證了體育器材損耗的數量巨大和速度驚人,我作為一個保管員深感器材的維護和保養的重要性,下面是我長期與體育器材為伴得出的一些延長體育場地器材的壽命的方法與心得。

一個學校的體育場地與器材往往耗資較大,在使用過程中常常需要進行檢查、維護和修理,如果完全依靠學校后勤,往往會因為處理不及時造成更大的損壞,甚至引發安全事故。所以,本人認為體育教師應該及時關注和維護學校的場地器材,這樣不僅為學校節約了資金,更有效地杜絕了安全事故的發生。

我認為每個學校都應該有體育器材室的管理制度,這樣才能有效地抑制器材的大量損耗與丟失。管理制度具體應包括下面幾個主要方面:(1)臺賬的建立,器材明細賬應與賬物相符,對丟失物品、易耗品及時辦理注銷、報修手續。(2)課外活動和體育課外借器材需由任課教師開據“器材使用單”并注明日期、節次、器材、數量等方可外借,歸還時要檢查數量和有無損壞。(3)學校運動隊和學校其他教工借用器材,要履行登記手續,歸還時要予以注銷。(4)借用體育器材丟失或損壞者,酌其程度予以一次性賠償,并進行登記加以說明。

由于體育教師的課堂大多時候在運動場,所以,他們更容易發現場地器材的損耗情況,還有學生運動時可以及時向他們反應場地器材的情況,這樣,體育教師就非常熟悉和了解這些情況了,從而體育教師可以根據情況做出一些處理意見。具體如下:(1)損壞不是很嚴重的情況,譬如,哪顆螺帽松了等情況,體育教師就應該馬上自己動手進行修理和維護。(2)在檢查到損壞的器材已經不能自己動手處理的情況,應及時向學校后勤匯報。(3)遇到損壞的情況比較嚴重時,而且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發生,這時體育教師要及時做好回收和隔離處理,直到維護結束。(4)體育教師需要在課堂上和課外活動時間向學生講清運動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體育保管員平時要對學校的場地使用情況了如指掌,要經常指導體育教師和學生如何愛護場館和正確使用場地器材,具體做法如下。

一、塑膠田徑場地的保養和維修

經常性地保養和維修,每次使用后必須整理和打掃場地。冬季和雨季里特別要加強對場地的管理與保養,如疏通下水道、排水溝,消除垃圾雜物等。跑道上不準抽煙,要防滴油腐蝕,防燃防爆,不得用刀具或尖銳物品穿刺和切割。場地如發生碎裂、脫層等現象應及時修補。進入場地者必須穿運動鞋。杠鈴、啞鈴鉛球、鐵餅、標槍等器材,嚴禁在塑膠場地上進行訓練。

二、足球及足球草坪的維護及保養

保持場地干凈和及時打掃。禁止吸煙、嚴禁攜帶食物進場。對草坪小的損壞應及時修補。足球不要在水里泡和在有石子的地方踢,球皮損壞快。充氣氣壓要適中,切記不要把足球當籃球打,不能累了當板凳坐。將足球遠離尖銳物體,也不要將球長時間暴露在陽光直射的地方。

三、籃球、排球及其場地的維護及保養

場地的清潔、維修和保養是一項經常性工作。除天天清掃外,要做到每季度清刷一次。場地門口樹立使用說明作為預防性維護。籃球架每年兩次檢查連接、焊接部位的銹蝕程度及牢固性。發現松動、銹蝕等異常現象應及時進行修復和防腐處理。籃球架表面清潔應使用中性洗滌劑,以免損傷球架塑粉表。籃球最忌諱的是在水里打或者地面不平有石子的地方打,球皮壞得最快,想用久點的話盡量不要在太陽光很強的時候出來打,最理想的是木板或者橡膠地面,長時間不玩的話最好用干布擦擦球面避免灰塵進入球內。定期檢查籃球的充氣飽和度,不能太飽或沒氣。注意籃球存放地方的溫度及濕度,不能放在高溫的地方,不能以高壓或重力施于籃球,會造成籃球內膽變形或爆裂。

四、乒乓球場地及乒乓球的維護及保養

場地的清潔,除天天清掃外,還要做到每月清刷一次。定期對乒乓球桌、網進行檢查。場地上的各種標志應經常保持清晰醒目。不允許學生坐在桌子上玩,更不能擅自拆卸桌子。不允許把瓜果皮殼帶進場地內,成人進去不能抽煙。反膠球拍在使用時要保持膠皮的清潔,不要用有油的手擦拭膠皮,每次打完球后貼上塑料薄膜。正膠球拍在使用時要特別注意保持膠皮的干燥。如果在潮濕的地方打球,可使用干燥劑擦拭膠皮,以減少膠皮表面的濕度。球拍的保護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球板,球板要防潮、防外力損壞,最好是打完放在拍套里,在套里放一個干燥劑,球板的邊緣貼一層專用的護板邊,可以減輕打球時磕碰球臺對球板的損害。

篇4

【關鍵詞】 體溫 運動訓練 白細胞介素-6 發熱

Abstract: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long-term exercise training on normal body temperature and lipopolysaccharide(LPS)-induced febrile responses in the rat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interleukin-6(IL-6).Methods Core temperature(Tc)and motor activity were monitored by radiotelemetry.Effects of long-term exercise training on normal body temperature and LPS-induced febrile responses were observed in rats after 8 weeks of access to running wheels. Plasma IL-6 was measured by a double mAb sandwich ELISA.Results ① After animals voluntarily trained on running wheels for 8 weeks,there were significant elevations in daytime and nighttime core temperature of the exercise rats.On the average,core temperature of the exercise group was 0.4℃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during the daytime.During the nighttime,the core temperature of the exercise group was 0.5℃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② Exercise training led to a marked increase in the pyrogenic effects of LPS.That is,both control and exercise animals underwent an elevation in daytime core temperature following LPS,but the febrile response was greater in the exercise group.③ During the daytime,motor activity was almost identical in both exercise and control animals.At nighttime,motor activity of the exercise animals 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in the control animals.④ Plasma IL-6 of exercise group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long-term exercise training, especially of the LPS-treated animals.Conclusion The data indicated that long-term exercise training led to a marked increase in normal body temperature and the pyrogenic effect of LPS.Its effect is closely relative with elevation in the Plasma IL-6.

Key words:body temperature;exercise training;interleukin-6;fever

一般認為發熱是由于外源性致熱原進入體內作用于致熱原細胞,而產生的內生致熱原以不同的途徑將發熱信號傳入體溫調節中樞,導致體溫調定點上移,使體溫上升到較高的調定點水平[1,2]。內生致熱原是體內引起調節性體溫升高的基本信息分子,其中來自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的白細胞介素-6(IL-6)在發熱機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1,2]。近年來發現,骨骼肌細胞也分泌IL-6[3],在運動免疫中有重要的作用[4~6]。

嚙齒類動物夜間的體溫明顯高于白天,夜間體溫升高的原因之一與夜間活動增加,提高產熱有關[7,8]。眾所周知,運動可以提高體溫,但長時間的運動訓練對正常體溫和發熱反應的影響尚不清楚。因此,本實驗使用無線遙測技術同步連續記錄動物的體溫和活動,觀察大鼠長時間自愿轉輪運動對正常體溫和細菌酯多糖(LPS)致熱效應的影響與體內IL-6變化的關系,旨在探討長時間運動訓練是否影響正常晝夜體溫和LPS引起發熱效應的變化。

1 材料與方法

1.1 動物和試劑

實驗用成年雌性SD大鼠(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實驗動物研究所提供),體重220~270 g,在22℃~25℃的環境中飼養,明暗時間各為12 h,動物允許自由進食進水。LPS為Sigma公司產品,用無菌生理鹽水溶解成50μg/ml.黃濤,等.長時間運動對正常大鼠體溫和LPS發熱反應的影響與IL-6的關系

成都醫學院學報2008年3月,3(1)

1.2 動物手術

用4%戊巴比妥鈉溶液腹腔注射麻醉動物(40mg/kg),按照常規手術方法切開腹部皮膚和肌肉,將無線溫度探頭(DSI公司TA10TA-F40型)放入腹腔,縫合腹部肌肉和皮膚,并肌肉注射青霉素以防感染。然后將動物分別單個置于塑料大鼠籠中飼養10 d后,進行實驗。

1.3 體溫和活動的記錄方法

用無線溫度遙測儀(美國DSI公司產品)連續測量大鼠的體溫和活動。具體方法是將腹腔內置有無線遙測溫度探頭的大鼠放入清潔的鼠籠中,然后置于遙測儀的接收板上,讓動物處于自由活動、進食和進水狀態。動物體內無線遙測溫度探頭測量到的體溫和運動信號由接收板接收后,輸入計算機儲存和數據處理。

1.4 實驗分組和步驟

實驗包括長時間運動訓練和未進行運動訓練(對照組)兩部分,每部分實驗分為LPS發熱組和對照組,每組7只大鼠。LPS發熱組:腹腔注射LPS 50 μg/kg(50 μg/ml 無菌生理鹽水);對照組:腹腔注射無菌生理鹽水1ml/kg.

轉輪運動訓練組和對照組大鼠分別單只飼養于轉輪鼠籠(實驗開始前將轉輪鎖定)和無轉輪鼠籠中。實驗時將運動訓練組的轉輪解除鎖定,動物可自愿進行轉輪運動,持續運動訓練8周。動物在運動訓練過程中,自由進食進水,每周稱體重一次。對照組大鼠在同樣環境條件下飼養8周。

大鼠在轉輪鼠籠中自愿進行轉輪運動訓練8周后,實驗先分別連續記錄運動訓練組和對照組的體溫和活動48 h,然后于實驗當天上午10時,給LPS發熱組腹腔注射LPS,對照組腹腔注射同容量的無菌生理鹽水后,再連續記錄48 h 體溫和活動的變化。在實驗過程中運動訓練組動物,仍然繼續在轉輪鼠籠中進行轉輪運動活動。

1.5 IL-6的測定

實驗結束后,用含有肝素的注射器經心臟穿刺法抽取血液,血標本在5℃條件下離心15 min(4 000×g),然后將血漿放入-20℃的冰箱中保存以備測定IL-6。IL-6測定采用雙抗夾心ELISA法,試劑盒由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1.6 統計分析

實驗數據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配對t檢驗或團體比較t檢驗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長時間運動訓練對大鼠體溫和活動的影響

正常大鼠的體溫和活動呈現出典型的晝夜周期性的波動,均為白天(明光)低,而夜間(暗光)高,體溫24 h 的波動范圍在1℃左右。所有大鼠的活動主要是夜間多,白天活動很少(圖1)。

大鼠在轉輪鼠籠中進行自愿轉輪運動訓練8周后,與相同實驗環境條件下對照組的大鼠比較,白天和夜間的體溫均明顯提高(圖2)。在白天(明光),運動訓練組大鼠的體溫較對照組平均提高0.4℃;在夜間(暗光)則較對照組平均提高0.5℃(圖2)。

2.2 長時間運動訓練對細菌酯多糖發熱效應和運動的影響

給動物注射生理鹽水或LPS后,首先均出現快速的體溫升高和活動增加反應(圖3和圖4)。注射LPS后可明顯提高轉輪運動訓練組和對照組大鼠白天(明光)的體溫,但是運動訓練組的發熱反應明顯高于對照組大鼠的體溫。對照組大鼠注射LPS 4 h 后, 平均體溫只升高了0.7℃;而運動訓練組大鼠注射LPS 4 h 后,平均體溫升高達1.1℃,明顯高于對照組動物(P<0.05)。LPS引起大鼠發熱反應持續到下午6時,動物進入暗光期的體溫上升相;而給大鼠注射生理鹽水出現快速應激性體溫升高反應約持續2 h后體溫就恢復到白天的基線水平(圖3)。 從圖4可見,除了注射藥物時引起快速應激性體溫升高過程中出現的活動增加外,對照組和轉輪運動訓練組大鼠的活動幾乎未出現明顯變化。在白天,兩組大鼠基本上處于不活動狀態。在夜間,轉輪運動訓練組大鼠的活動略高于對照組大鼠的活動,但兩組比較無明顯差異。

2.3 長時間運動訓練和注射LPS后血漿IL-6濃度的變化圖4 給大鼠腹腔注射生理鹽水或LPS活動變化的時間曲線 表1顯示運動訓練8周后的大鼠血漿IL-6濃度顯著高于對照(生理鹽水)組,其水平與LPS組大鼠血漿中IL-6濃度相似;而給運動訓練組大鼠腹腔注射LPS后,血漿中IL-6濃度明顯高于運動組和LPS組動物。 表1 大鼠運動訓練和LPS引起血漿中IL-6濃度變化的比較

3 討論

IL-6是發熱機制中的重要細胞因子[1,2]。但近年來,IL-6在運動免疫中的作用受到人們的重視。許多文獻報道,IL-6是運動中產生量最多的一種細胞因子[4-6]。運動不僅可導致骨骼肌細胞產生IL-6增多,而且血漿中IL-6的濃度與運動強度、運動持續時間和肌肉募集的體積有關[4,6]。眾所周知,運動可以提高體溫。所以,我們考慮觀察長期運動對正常體溫晝夜周期性的變化和LPS發熱反應的影響,特別是研究長時間的運動訓練對白天大鼠基本不活動的情況下正常體溫和LPS致熱效應的影響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實驗用無線遙測技術同步連續觀察發現,大鼠進行自愿轉輪運動訓練8周后,其24 h 的體溫較對照組大鼠明顯提高。有趣的是在白天,大鼠基本處于不活動的狀態下,體溫仍然高于對照組,這種體溫升高現象顯然與動物活動沒有直接關系,但血漿中IL-6的濃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實驗結果提示,長時間的運動訓練引起血漿中IL-6的濃度升高可能是導致正常體溫升高的原因之一。

大量的實驗證明,腹腔注射LPS(50μg/kg)能引起嚙齒類動物出現明顯發熱反應,但在IL-6基因敲除(knockout)小鼠,同樣劑量的LPS不能誘導發熱反應[9]。給大鼠靜脈注射LPS(2.5~10μg/kg),體溫的上升期和發熱持續期血漿中IL-6 的水平與發熱幅度呈正相關,而給大鼠靜脈注射抗IL-6血清可明顯減弱LPS引起的發熱反應[9]。我們給自愿轉輪運動訓練8周的大鼠腹腔注射LPS后,不僅發熱幅度明顯高于對照組,而且血漿中IL-6的濃度也明顯高于對照組,但大鼠的活動則與對照組動物的活動相似。實驗證明,長時間自愿運動訓練能提高大鼠對LPS致熱效應的敏感性,其機制與運動訓練引起血漿中IL-6升高有關;同時證明與動物的活動無關,因為在發熱期動物的活動與對照組比較無明顯變化。

在實驗中給運動組和對照組動物腹腔注射藥物后,首先均出現快速的體溫升高和活動增加現象,這種現象是由于注射藥物的刺激和移動動物而引起的應激性體溫升高和活動增加反應[10]。

從上述實驗結果可以看出,長時間的運動訓練能提高正常大鼠白天和夜間的體溫,其機制與長時間運動引起血漿中IL-6升高有關,而長時間運動本身不直接引起體溫升高,至少白天體溫升高與動物活動無直接關系,因為白天大鼠處于睡眠狀態而很少活動,體溫卻出現升高反應。值得注意的是本實驗發現,長時間的自愿運動訓練能明顯提高大鼠對LPS致熱效應的敏感性。這種現象是長時間運動訓練導致動物的體溫調定點升高而引起的一種適應性反應,還是體溫調節功能的異常表現,值得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Dinarello CA.Infection,Fever,and Exogenous and Endogenous Pyrogens:Some Concepts Have Changed[J].Endotoxin Res,2004,10(4):1-22.

[2]Fan H,Cook JA.Molecular Mechanisms of Endotoxin Tolerance[J].Endotoxin Res,2004,10(2):71-84.

[3]Bente KP.Mark F.Muscle-derived Interleukin-6-A Possible Link between Skeletal Muscle,Adipose Tissue,Liver,and Brain[J].Brain Behav Inmmn,2005,19(5):37l-376.

[4]Jonsdottir I H,Sch jerling P,O strow sk i,et al.Muscle Contractions Induceinterleukin-6 mRNA Production in Rat Skeletal Muscles[J].J Physiol 2000,528(Ptl):157-163.

[5]Ostrowski K,Rohde T,Asp S,et al.Chemokines Are Elevated in Plasma after Strenuous Exercise[J].Eur J Appl Physiol,2001,84(3):244-245.

[6]劉艷,黃元汛.運動和營養補充對白細胞介素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2006,10(44):146-148.

[7]楊永錄,方軍.AVP V.受體阻斷劑對晝光和暗光中正常大鼠體溫的影響[J].中國病理生理學雜志,2003,19(1):83-86.

[8]Sugimoto N,Sakurada S,Shido O.Changes in Ambient Temperature at the Onset of Thermoregulatory Responses in Exercise-trained Rats[J].Int J Biometeorol,2000,43(4):169-171.

[9]李滄海,霍海如,姜廷良.利用基因敲除小鼠研究發熱機制的進展[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2,18(9):1 151-1 156.

篇5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本學期的體育工作以十六大精神為指導,以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為依據,以開展群體工作為重點,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為出發點。狠抓課余體育訓練和體育競賽活動,培養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和習慣及運動競技水平。力爭使學校的體育工作有新的突破。

  學校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充分發揮學校體育的健身功能,開展切實有效的體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努力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培養學生體育學習習慣,體育衛生習慣,身體護養習慣,有一定體育文化常識,身體鍛煉常識,體育運動常識,初步具備體育運動的基本技能,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使學生學會體育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掌握自我鍛煉的能力,培養良好的思想品質和身體護養習慣,有一定體育文化常識,身體鍛煉常識,體育運動常識,初步具備體育運動的基本技能,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使學生學會體育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掌握自我鍛煉的能力,培養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創新意識,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加強體育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思想素質及業務理論水平。

措施:

1、 貫徹落實學校“體育工作實施意見”,充分調動每位體育教師工

作的積極性、主動性。

2、 繼續完善學校體育工作的各項制度,使體育工作逐步達到制度

化、規范化、科學化。

3、 組織體育教師認真學習教學大綱,熟悉教材,制定教學計劃,

做到超周備課。

4、 抓教改,促創新。開展體育課教學評優活動,提高體育課堂教

學質量。

5、 定期召開體育工作會,總結工作,提出要求,組織學習,進行交流。

(二)繼續學習新廣播操,提高廣播操質量。

1、利用課間操、課外活動及課余時間,逐節糾正廣播操動作。

2、2月——4月10日,進行850人的集體舞訓練。逐節糾正每一個動作,力爭做到整齊劃一。

(三)因地制宜,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措施:

1、保證學生每天1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

2、體育教師做好課外活動計劃,做到時間、地點、人員、內容、器材五落實。

3、班主任必須配合體育教師組織好學生的課外活動,做好課外活動記錄。體育教師和班主任要堅守崗位,絕對保證學生安全。下課后,以班為單位按順序帶回。

4、利用課外活動時間進行廣播操評比,評出優秀班集體,進行表彰。

5、利用課外活動時間進行“籃球比賽”。

6、教導處不定期抽查課外活動質量。

(四)開展課余體育訓練,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和競技能力。

措施:

1、加大甲、乙田徑隊、籃球隊,男、女乒乓球隊的訓練力度,認

真做好訓練計劃,按時訓練、及時記錄,確保人員到位,以加強訓練的

針對性和實效性,為市籃球運動會做準備。

2、開展小型多樣的體育單項賽,培養學生對體育的愛好和興趣。

3、學校對在市、區各類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運動員、教練員給予表彰獎勵。

4、抓好學生體質健康評價工作。

5、舉辦體育節,開展單項賽:

(1)舉行5——6年級男、女籃球賽。并將成績列入春季體育節團體總分。

(2)4月19日——21日,召開學校春季體育節,在開幕式中各年級要進行特色展示,進行850人集體舞表演。

(五)加強體育器材的使用和管理。

措施:

1、充分發揮學校規模大,空間廣闊的優勢,開發、利用現有的體育場地和體育器材。

篇6

“陽光體育運動”的主體是億萬學生。調查發現,大部分學生年齡集中在13至18歲,他們不僅有繁重的家庭作業,而且面臨升學壓力,背負家長的期望。在與學生的多次接觸中,我發現他們大多有廣泛的興趣和愛好,也很樂意參加體育運動,但是平時只能在學校利用僅有的兩三節體育鍛煉,學校的大課間活動只能是進行特定的項目,沒有自己的興趣選擇,造成一些學生不愿意參與體育鍛煉。大多數學校的體育設施不完善,學生沒有辦法參加熱愛的體育項目,教學資源缺乏。調查發現雖然國家對陽光體育運動進行了一定的宣傳,各地不斷動員人們參加陽光體育運動,但真正知道并了解陽光體育運動的學生并不多。

影響學生參加陽光體育運動的原因,“升學壓力”居首位。家長把學生的學業看得十分重,自然學生的升學壓力非常大,學生學習任務繁重,是阻礙學生參加陽光體育活動的一個重要因素;“自身惰性”的形成有許多內在原因,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對學生吃苦精神的培養。在影響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多方面因素中,“缺乏活動時間”、“自身惰性”、“沒有體育伙伴”、“缺少場地器材”、“體育課程內容枯燥”、“外界不支持”“課外體育內容單一”等都占有較大比重。學校的場地和器材是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基礎,體育設施和條件跟不上,學生就無法得到鍛煉,這是影響“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教學過程中,發生意外事故是常事,特別是意外傷害,這就更阻礙了學生參加陽光體育活動。由于一些學校的體育設施比較差,體育器材不完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比較差,在學校一旦發生傷害事故,則學校將面臨很多問題。學校體育活動不能得到正常開展,體育教師的技能不能得到很好的發揮,體育課得不到創新。學校應采取一定的措施解決這一問題,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己準備器材,利用課余時間開展課外體育鍛煉,這不失為一個讓學生自由活動和鍛煉的好辦法。

大部分學生對陽光體育是支持的,只有少部分學生對陽光體育運動的實施心存懷疑。學生表明自己喜歡陽光體育運動,并指出陽光體育運動讓他們收獲頗多,大多數學生認為在參與陽光體育運動過程中學到了很多體育與保健的知識,這都是以前沒辦法了解到的常識,與此同時也增長了見識。一些學生認為參加陽光體育運動不僅能夠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緩解學習壓力,使緊張的情緒得到放松,提高學習效率。在鍛煉過程中還能增加生生感情,增進交流。這說明,陽光體育運動是一項能夠給學生帶來希望和光明的體育工程。我們相信,我國陽光體育運動的實施,一定會對學校體育和學生體質健康發揮重要作用。

在實施陽光體育運動的過程中,大部分中學生對陽光體育運動了解不全面,學生參與陽光體育活動總體狀況不容樂觀,學生對陽光體育的了解不深,少部分學生不知道陽光體育是干什么的。

篇7

一、體育課教學應突出德育為首

體育課中的德育滲透,就是要利用體育課教材的內容和特點,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例如,集體項目需要團結配合,有利于培養學生集體主義精精神;游戲項目受規則的限制,有利于學生培養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誠實、正直的思想品質;投擲等有一定的危險性的項目要求做到聽從指揮,動作規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自我防范的意識、遵紀守法的意識。中學生大多喜歡大型的體育比賽,特別是世界杯賽、奧運會等大型的比賽,這些賽事是中學生談論最多的話題,可以適當引導,使學生從中學到很多人文常識、歷史常識、體育常識,特別是奧運健兒勇敢拼搏,勝不驕、敗不餒,為國爭光的精神,更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絕好教材。體育課絕不是把學生培養成為“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莽夫,而應是思想內涵豐富、知識面廣博、有熾熱愛國情感而又身體健壯的合格人才。

二、體育課教學應滲透“學會求知”的原則

學校的體育課,其實也應是傳授知識、訓練體能、培養合格建設者的基地。因此,體育課教學首先應培養學生對體育課產生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么,怎樣激發學生上好體育課的興趣呢?筆者認為,除了讓學生自發地傾向于吸收信息和擴展自己,還應通過實踐產生快樂的體驗。興趣和成功相互交替和補充會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人們從成功的體驗中會產生一種滿足,學生對學習中取得的進步也會產生一種滿足,人人都渴望成功,因此在教學中可適當降低要求,先練好基本功或完成部分分解動作,使學生在不同要求下同樣獲得成功,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不斷成功,鼓勵學生在“成功一嘗試一成功”的循環中不斷進步。

三、體育課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

由于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學生的天賦受到壓抑。在減負條件下,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形成有了時間上和空間上的可能。

首先,應營造民主寬松的氣氛和健康和諧的人際關系,教師應有強烈的民主意識,要把自己放在與學生平等的位置上,激發學生探索和創新的欲望,培養自己學習的興趣和習慣。每一個人都有創造力,它埋在較為深層的自我中,需要我們付出辛勞且常去發掘,才能得到它。學生的創新能力就是在克服重重困難的過程中得到表現的,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無論是室內理論還是室外實踐課,都要盡可能巧妙地創設各種教學環境和條件,不斷地創設啟發式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讓學生投入到創新思維的嘗試中。

其次,在體育教學中,授課者要能對學生進行創新思維的引導,讓他們明白,正規的方法、動作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是體育運動員獲得佳績的條件,鼓勵學生能從不同的途徑嘗試不同的方法,比較優劣;讓學生明白運動員成績的提高,是在不斷探索、實踐、改進中進行的,從而激活學生創新的欲望和不斷進行創新的嘗試。

四、體育課教學應引導學生學會審美

篇8

關鍵詞:熱身;團隊配合;自救知識

一、運動前要充分熱身

學生從小到大在所有的運動或比賽之前,體育教師都一定會要求學生進行運動前的熱身,學生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熱身是必須要進行的。(1)熱身可以幫助學生充分地使身體活動起來,促進血液循環,肌肉放松。這樣在運動的過程中就可以有效避免由于突然發力或拉伸而導致的肌肉拉傷、骨骼脫臼等問題,實際上也保護了學生的身體。要知道在運動過程中,面對意外事件的時候,再強壯的身體都是極其脆弱的,因此,準備活動的熱身運動學生一定要重視起來。(2)熱身運動一般在15~25分鐘比較合適。時間太短根本起不到作用,而時間長了又會不可避免地造成勞累,從而使學生或者運動員注意力無法集中。20分鐘前后是比較科學合理的熱身時間,一方面可以使學生的身體出汗,并充分熱起來。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保持一種昂揚的精神狀態,在足球運動的過程中能發揮出更好的狀態,最重要的是開心地玩耍,同時還鍛煉了身體,還不會輕易受傷。因此,時間要把握好,有經驗的體育教師一般都會掌控得比較好。(3)熱身運動的內容。前文已經提及,熱身運動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的身體“燃燒”起來,在運動的激烈對抗中減少受傷。足球常因激烈的身體對抗而容易使球員受傷等。所以針對以往球員或者學生容易受傷的部位,熱身時要進行充分地鍛煉,包括頸部運動、肩部運動、腰部運動、膝關節運動以及踝腕關節運動等,基本上都是身體骨骼的結合處,更容易受傷,所以在熱身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些關節。

二、重視團隊配合的作用

足球本身就是一項需要團隊配合的運動,個人英雄主義是行不通的。當然,并不能否認核心球員的價值與作用。但是正如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原理,部分哪怕是關鍵部分也需要依靠整體才能發揮作用。尤其是對于像足球這樣需要十一個人的運動,更需要團隊的完美配合才能呈現出高水平的比賽。老師在為學生上足球課或足球訓練的時候,一定講到上述內容。學生在日常的訓練或者玩耍時也要注意,團隊配合好才會踢得好,學生也才能夠真正地盡興。在日常的足球訓練中,要注意如下幾點:(1)在團隊配合中培養手足感情。初中一年級階段的孩子們在一起玩耍的時候,是非常容易建立感情的,而在足球這門課程的學習中,學生通過互相幫助以獲得進球或者是取得射門的機會,所建立起的情誼也是異常深厚的,它會讓互相的心中充滿感激,同時也會認為對方把自己當成朋友,希望自己可以有所表現,從某種程度上講,這就是運動精神氣質的最好體現。(2)團隊意識是需要逐漸培養的。在足球場,會有一些格外希望表現自我的孩子,相對于團隊合作來說,他們更喜歡單打獨斗,不傾向于給隊友傳球,這也容易招致不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們年齡尚小,對于很多規則還不明白,需要老師和其他同學們的逐漸引導。團隊配合、團隊協作的意識是逐漸培養出來的,而非天生或者一朝一夕所得。這兩點在學生訓練、老師教課的時候一定要給予關注。

三、適當學習運動學與自救知識

如今的體育運動種類繁多,新的規則也不勝枚舉。然而隨著現代體育運動的發展,諸如足球這樣的體育運動也更富對抗性,這也大大增加了運動員受傷的幾率。歐洲作為足球的“圣地”,代表著世界足球的整體最高水準,但是在各種聯賽中運動員傷亡的案例也俯拾皆是,除去疾病的因素外,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對受傷的隊員及時施救。曾經在歐洲某國舉辦的一場比賽中,由于一個前鋒拼搶速度過快,其膝蓋碰撞到了對方后衛的脖子上,導致對方后衛瞬間陷入休克,而且舌頭卡在喉嚨處,非常危險。這時有一個球員發現了異常,及時將其舌頭從喉嚨拽出,才保證了該后衛的正常呼吸。這一案例中最關鍵的還是隊員有一定經驗,也知道自救的知識,所以才能及時救了該后衛。這對于學生和老師的啟示就是,一定要學習自救的知識和運動學常識,可以幫助學生在關鍵時刻進行自救,并且為其他人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救助,最基本的是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挽救很多東西。

總之,初中一年級的足球運動需要教師進行不斷地指導,在運動前一定要做好熱身準備活動,這可以有效保護學生的各種關節。此外,還要重視培養自身的團隊意識,以團隊合作為主。最后,還要適當地學習運動學專業知識和自救的嘗試,為日后的運動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篇9

生命在于運動,愛運動是小學生的天性。小學體育課程教學中,無論選擇何種運動項目,都必須考慮到小學生的生理特點,必須選擇適合小學生健康成長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通過學習體育課程,使小學生既能夠鍛煉身體,又能夠促進身體健康成長,充分發揮體育的育體功能和特有的育人功能。如:田徑項目里跑的項目教學時,既要考慮發展小學生跑的能力,又要考慮小學生的心肺功能特點,小學生的年齡在7-13歲之間,心臟容積比成年人小,他們的心跳頻率超過成年人,心臟的每搏輸出量比,因此,跑的項目練習,無論是跑的距離還是跑的時間都要適合小學生的身體成長特點,不能過分劇烈,以保護小學生的心臟健康。

2、把小學體育課程教學的育體和育智相結合

小學體育課程教學要注意在進行體育運動技術傳授的同時,結合教學內容把體育運動的基本知識、衛生與健康常識及運動損傷的預防知識傳授給學生,增加體育課堂的知識量和信息量,把育體和育智有機結合起來。如:為什么運動前要做準備活動和運動后要做放松活動的道理教給小學生,有利于小學生掌握科學的運動知識和養成良好的運動衛生習慣。又如:在跑步教學中教育學生掌握正確的跑步動作和呼吸方法,科學利用跑步鍛煉身體。體育教學中,教師還要結合教學內容教給學生體育運動設施的使用知識和體育運動器材維護知識,要求學生在參與體育運動時自覺愛護運動實施,懂得維護體育運動器材,使學生終身受益。同時,也是為社會培養文明的健身人群,為社會的文明進步打下真正的基礎。

3、把小學體育課程教學的育體和育德相結合

體育課堂是德育的大課堂。體育運動項目的比賽規則如同社會的法律法規、規范著體育運動的場地設施和比賽,規范著人們的運動行為。體育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教學的體育項目進行比賽規則的講解,教育學生在運動場要遵守比賽規則,在社會要遵守法律法規,養成遵紀守法的良好品德。又如:在體育課堂的學習中,有的運動內容需要學生之間互相幫助和保護,這就要教育學生對他人認真負責,負責完成對練習同學幫助和保護,教育學生守信、互信,教育學生做誠實守信的人,做對他人、對社會負責任的人。

4、把小學體育課程教學要的育體和育心相結合

體育課程教學課堂的開放性,為體育教學過程中了解小學生的真實心理活動提供了有利條件,為對小學生進行有的放矢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機會。如:分組游戲比賽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教育學生比賽過程中要努力爭取勝利,因為體育比賽結果存在不確定性,我們必須正確對待比賽結果,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幫助學生樹立勝不驕敗不餒的正確榮譽觀。又如:大多數球類項目都是集體項目,需要相互配合,又各有分工,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教育學生既要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和運動水平,更要根據團隊的整體需要,與團隊成員積極配合,共同努力,實現團隊水平的最佳發揮,取得團隊的最好成績。體育的集體項目如同社會的縮影,在社會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份子,既要全面發展個人,展示自我,在社會的競爭中取勝,又要與社會發展目標協調一致,為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作出貢獻。因此,體育教學要把對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培養融入到體育教學中。

5、把小學體育課程教學的育體和育美相結合

篇10

摘 要 在素質教育和新課改背景下,探究小學體育教學策略,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是每一位體育教師必須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從目前我國大多數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入手,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對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的相關策略進行探討與分析。

關鍵詞 小學體育 教學有效性 策略

小學體育是提高孩子身體素質,鍛煉孩子身體機能的重要課程,它和小學中其他課程一樣,都會對孩子的成長成才產生直接的影響。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老師不僅需要讓孩子了解基本的體育常識并掌握基本的體育技能,還需要讓孩子體會到體育運動的樂趣與重要性,而這些都和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息相關。因此,本文從目前我國大多數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入手,對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的相關策略進行探討與分析。

一、通過培訓提高小學體育老師的專業素養

根據研究不難發現,目前在我國部分小學中存在體育教師個人專業素養不高的問題,而這一問題往往會使得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受到限制。這是因為對于小學生來說,小學體育課堂是他們第一次系統接觸體育知識的課程,因此,在小學體育課程上,老師不僅需要教授他們基本的體育知識,還應該對他們的運動行為進行較好的引導,以保證學生能夠在保證運動安全的前提下獲取到更多的體育知識并得到更好的體育鍛煉。然而,如果小學體育老師個人專業素養不高,那么老師很可能無法給學生提供更好的指導,甚至部分老師無法全面的保障孩子運動的安全,而這對孩子的成長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為了更好的避免這一問題,建議學校和老師能夠共同努力來提高小學體育老師隊伍的專業素養。對于學校而言,學校可以積極組織培訓與交流,培訓與交流使得小學體育老師能夠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有所提高,還可以選擇專業素養較高的體育老師為原有小學體育老師隊伍注入新鮮的血液。對于小學體育老師個人而言,老師應該在課余時間積極參與體育活動與培訓課程,并且大量的閱讀與體育教學相關的書籍,爭取將書本上的內容轉換成個人知識的積累,并爭取早日將對小學體育教學有利的相關知識更好的融入到小學體育教學中來。

二、明確小學體育教學目的與教學主體

目前,在我國許多小學課堂上普遍存在的問題之一就是小學體育教學的目的與主體不明確,其主要表現在老師對體育課堂過于“放縱”或是在體育運動上“越俎代庖”。這是因為在部分小學里,一些老師認為體育課就是“自由活動課”,只要能夠保證學生在課堂上的安全,那么體育教學的目的就能夠實現;另外一些老師認為體育課是具有一定危險的課程,所以在必要的時候應該代替學生完成一些體育活動,并以此來保證學生的運動安全。實際上,這兩種想法都是存在誤區的。

首先,小學體育課程并不意味著就是讓學生自由活動。因為小學體育課程的主要教學目的是在保證學生安全的前提下讓學生獲得更多的體育鍛煉,當然,在體育課程中適當的增加自由活動的時間確實可以給孩子更多自主選擇的權利與樂趣,但是老師并不能將體育課完全變成自由活動課,因為自由活動課上學生的自主性過強,這樣并不利于老師對學生提供體育運動指導。

其次,老師不應該過多的干預學生的體育運動過程。這是因為在小學體育課堂上,學生所進行的體育運動都是經過多年教學實踐與科學考量的,所以只要老師能夠在課堂上盡到自己的職責做好引導、保護與教學的工作,那么通常情況下學生的安全不會受到威脅的,而如果老師過多的參與到學生的運動中來,那么往往會使得小學體育課程的主體由“學生”變成“老師”。綜上所述,老師在進行體育教學之前,應該明確體育教學的主體――學生以及目的――鍛煉,這樣才可能使得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有所提高。

三、將小學體育教學和游戲相結合提高小學體育課堂的趣味性

對于剛剛系統接觸體育鍛煉的小學生而言,體育課堂不僅是他們鍛煉的場所,還是他們釋放學習壓力的重要途徑。與此同時,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不難發現,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往往更富有趣味性的體育運動能夠獲得學生的青睞,并且學生在學習相關體育知識或是參與體育運動時會更加積極,而只要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那么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目的就已經實現了一大半。因此,老師應該通過多種方法來提高小學體育課堂的趣味性,而目前,能夠更好實現這一目的的主要方法就是將小學體育教學與游戲相結合。比如說,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有一個重要的課程就是跑步,但單純的跑步往往會讓學生感到枯燥,而為了提高跑步這一運動的趣味性,老師可以將跑步與“擊鼓傳花”這個游戲結合在一起,使得學生能夠更好的體會到運動的樂趣。

四、結語

對于小學生而言,體育課程是他們解放天性、鍛煉身體的重要課程,因此,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對學生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老師應該深入思考,對如何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使得學生能夠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有更大的收獲。

參考文獻:

[1] 肖宗利.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策略分析[J].體育時空.2013(21).

[2] 于雷.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分析[J].科學導報.2015(10).

[3] 劉超.中小學體育有效性教學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