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區別范文
時間:2023-11-17 17:46: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區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論文摘要:科學精神是人類在追求真理過程中所創造的人類精神世界中不朽的旋律,人文精神突出了人的主體地位,揭示主體價值。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往往相伴相隨,認識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過程中普遍存在的認識誤區,需要進一步認識到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在多層面的結合,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是共生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也是互補的,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融合既以實踐為基礎,也表明了實踐的價值取向。
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類在探析對象和發現自己的活動中形成的兩種觀念、方法與知識體系。科學精神的核心是“求真”,人文精神的核心是“求善”。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都是人類精神必不可少的內在組成部分,也是人類實踐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動力。當代人類實踐的發展對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融合既提出了緊迫要求,也奠定了現實的實踐基礎。應使對今天社會發展的現實狀態,對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認識和運用要融和與體現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分別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揮著重要作用,實現了社會發展的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高度統一,保持經濟與社會全面協調及可持續發展。要堅持的主導地位,立足當代人類實踐,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要融匯中西,致力創新,加速分化,促進綜合,在新的時代的條件下構建和諧與融合的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促進人類精神的健康發展,這也正是中華民族在21世紀的歷史責任與現實要求。
一
科學精神是人類在追求真理過程中所創造的人類精神世界中不朽的旋律。從古希臘開始,科學精神就在西方世界開始萌動,古希臘科學中的理性精神、分析精神非常的發達,柏拉圖的理性主義還使理性負載著精神生活的意義,這樣,亞里士多德才有可能建立了一個比較完善的形式邏輯體系。而突出表現在近代,啟蒙時代的思想家更是把理性推崇到了萬能的地位,認為理性可以達到人的一切目的。如在康德看來,意志行為惟有合乎理性。在近代科學發展中,由于客觀精神與理性精神的復興,實證精神和分析精神的迅速發展,由此引起近代科學在各個領域的全面繁榮。突顯出來科學精神的大旗更是在波瀾壯闊的現代科學革命中表現出來。歷史把科學精神推向了人類精神的核心地位。科學精神的演變與發展凝聚在科學發展的歷史中。而何謂科學精神?在美國科學史家默頓看來,普遍主義、“公有性”、無私利性、有組織的懷疑主義構成了現代科學的精神特質。他進而認為,“科學的精神氣質雖從未被整理過,但從科學家在習慣中,在無數論述科學精神的著作中,在對觸犯精神氣質的行為的道德譴責中所表現出來的某種道義一致性,可以推斷出它的存在。”而從科學認識方法的視角,哲學家海德格爾則指出科學精神就是主體與客體的分離。“物本—物化—對象化,這就是這種科學精神的基本內核。”[1]在我國,明確提出科學精神并提倡“弘揚科學精神”的是任鴻雋。伴隨著的不斷推進,黃昌款、、毛子水、屠正叔等對科學精神的研究從而使這問題進入了我國歷史上的一個鼎盛時期。而我國著名科學家竺可楨從西方近代科學的先驅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刻卜勒、牛頓、波義耳等人身上,總結出了科學精神的幾個特點,它們分別是:不盲從,不附和;虛懷若谷,不武斷,不蠻橫;專心一致,實事求是等。當代社會實踐和科學的發展,拓寬了科學精神的內涵,賦予科學精神以新的時代特征。科學精神是科學實踐中逐漸形成并不斷表現出來的情操、氣質、品格和特征,它是時代的科學發展進步的內在動力。現代社會實踐要求人們反思以往對科學認識的片面性,要求全面認識科學理性的作用。科學探索就是要透過事物的現象去把握其本質及內在的規律性,反對用任何形式束縛人們追求真理的思想和行為。科學精神是一種時代精神,不能脫離具體的社會實踐和科學的發展來理解它。科學精神體現著人類對客觀性、真理性、合理性的追求與創造。它激勵著人們驅除愚昧,求實創新,并不斷推動著社會的全面進步,社會上掀起了一股宣傳和探討“科學精神”的熱潮,無論是西方還是中國都充分展示了科學精神及其巨大作用。
人文精神是從人文文化中提煉、概括出來的價值觀念和思想精髓。它以人為尺度,注重形象思維和整體綜合,開掘主體生命內在的體驗、感悟和直覺,人文精神突出了人主體地位,揭示主體價值。人文精神就其核心來說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人的意義,人生的追求、目的、理想、信念、道德、價值等等。人文精神主要體現在人對自然、人對社會、人對他人、人對自己的基本態度上。人正確認識人類與自然的關系,熱愛自然、尊重自然,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與自然和諧共處,人也要正確處理好人與社會的關系,在社會中把握人的價值,人還要處理好人自我表現的超越性的問題。作為一種延續下來的文化傳統,西方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注重對個體的關注,夸大物欲作用,忽視精神價值的單面人文精神。人文主義強調人的價值,也即通常所說的對人的“終極關懷”、“精神追求”等。有學者認為,人文精神就是人之為人的一種理性意識、情感體驗、生命追求、理論闡釋、評價體系、價值觀念和實踐規范。人文精神,說到底就是指“一切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人文精神是一種“以人為中心”的實踐原則,這種原則是評價一切實踐活動結果的根本尺度。人文精神把人的利益、人的發展看作是一切認識和實踐活動的出發點,人文精神是推動起一種有別于科學認識的探究活動,去展現人的內心世界,以及它與外間世界的交相輝映。以人性、人文理念來觀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它活躍于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之中,是一種理性意識與非理性的體驗的結合,人文精神的目標是追求善和美,其核心是以人為本。以人的全面發展為中心,重視人的精神在社會實踐過程中的能動作用。它既表現為一定的知識形態,也蘊含著一定的價值觀念。人文精神應承擔消除人文危機的重任,為人類科學發展與社會進步開創一片新天地。
二
在古文明時期,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開始萌芽,它們交織在一起共同成為人們探求未知事物的手段、依據和目的,把自然、社會、人的思考混雜在一起。實際上,在那個時期,人的問題、道德的問題和自然的問題沒有本質的區別。從古希臘教育的角度看,古希臘人追求人文的同時也展開對科學的追求,追求科學的同時也展開對人文的追求。我們看到,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是兼容并包的。古希臘既孕育人文精神又孕育科學精神,“科學”對“人文”并蓄。我國古代“天人相合”、“天人相通”說明了人的主體性的發揮應在自然條件下才能實現。在西方,古代科學精神始終是在哲學世界觀的庇護制約下進行的,經院哲學曾一度占據了科學與人文的所有領域,而當人類文化發展到近現代,科學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分野也逐漸凸現出來。近代科技文化與人文文化的分裂,使得自然科學技術愈演愈烈,在近、現代的文化中,實際上一直存在著兩種文化——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思潮之間的尖銳對立。理性與科技結合所形成的科技理性主義日益成為對人本主義的擠壓。經由新康德主義者和邏輯實證主義者發展到極致,導致科學與人文的分裂。分離出“科學主義”和“人文主義”兩大陣營。在現代西方哲學中,科學主義和人本主義流派割裂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互補性和內在聯系,形成截然對立的兩種觀點。科學主義強調科學、客觀性、真理性,主張“價值中立”。科學主義強調尊重科學,本來無可厚非,但把科學抬高到至上甚至唯一的地步,把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絕對對立起來,以科學文化否定和反對人文文化,這就走到了極端。[2]科學主義推崇理性和科學至高無上的地位和力量,貶斥關于人的價值、尊嚴的空洞口號,片面主張知識就是力量。離開科學研究的比較單純的境域(context)進入一個比較復雜的境域中,某種科學方法就變得太荒謬而不可取了。就像沒有人會認同“為了解決人口問題在人口稠密的地區放原子彈、做核試驗”一樣,雖然其方法是高效的。[3]科技被推崇備至,科學精神曾一度壓制了人文精神。由此,它以自然科學為唯一的、標準的文化模式,來改造其他文化。人本主義的思潮則鼓吹非理性主義,反對理性和科學進步,主張抽象的個人價值、個人理想、個人本位和個人中心等,人文學科領域日益狹窄。各執一端的觀點都對社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這就迫使我們重新厘定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
人們在認識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時普遍存在認識誤區,長期以來,由于自然觀與歷史觀的分離,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分離,科學與道德的分離,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往往被認為是完全不同的。“科學價值中立”、“為科學而科學”等觀點又為這種分離提供解釋和理論支持,以至這種分離成為一種傳統。[4]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要么基本上把科學精神等同于科學方法,要么主張把在科學研究領域特別有效用的科學方法。反應在科學與人文的隔離,教育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吳國盛認為,自然科學和技術愈演愈烈的學科分化和擴張,使人文科學的領地日漸狹窄;學科普遍的科學化傾向和功利化,導致了社會科學的興起,也使人文科學的地位日漸下降;重視培養專業人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體制,推波助瀾,人為地造成科學人文之分裂;自然科學自詡道德中立,人和主觀性成了科學研究的敵人,使自然科學家們心安理得地拒絕人文關懷。科學活動深化人的認識,凈化人的思想,美化人的心靈,凝練人的精神,塑造人的品格,從而內化為人的一種基本精神。同時,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漸漸脫離并對立起來。克服傳統視野的狹隘性,在自然與社會、科學尺度與價值尺度的統一中來把握科學精神,對科學技術批判是反對科學技術在現代社會中的特殊的霸權地位,以及把科學技術視為之至真、至善、至美化身的科學主義,它為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匯提供了現實的依據。而實際上,科學主義所堅持的“為科學而科學”并不是完整科學精神,只是科學精神部分屬性的反映。現代科技文明的發展昭示我們,科學技術一方面推動社會發展取得無與倫比的作用,問題的解決應是在推動科技發展的同時,采取措施,限制有意識科技成果的濫用,即確定“科技以人為本”的價值導向,增強科技發展中的人文關懷。發展從文化背景來看是科技與人文融合的產物。科學的人文精神有著極大的啟發性和感召力,能夠整合人與自然趨向,確保人的主體性的發揮。具有科學的人文精神才能確保人的價值、人的自由的全面發展得以真正實現。新時代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結合在技術上的表征。[5]人們開始重新審視人和科學技術的關系,提倡褒揚人的價值,捍衛人的尊嚴,提高人的地位,探討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結合之路。
三
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共生的,都是承認與尊重客觀實際、提煉與抽取客觀現象的本質、探索與揭示客觀規律的,其基礎在于社會實踐。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統一在人的實踐活動,尤其是這一活動的基本形式——生產勞動中的。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具有共同的基礎,其共同的根基就是人。從事自然科學研究的是人,而從事人文學科研究的也是人。許多科學家還具有濃厚的人文情懷,這樣主體層面的科學精神中也包含了人文精神。科學界的優秀分子意識到自己從事的科學工作對于社會、人類的責任,從主體層面把科學精神理解為科學家的精神,是人文知識分子身上體現的精神價值。杰出科學家身上體現出的精神品質,如懷疑精神、敬業精神、奮斗精神、獻身精神。這都是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高度結合的體現。在人類社會實踐層面,人們要以開拓進取的精神和深入實踐的行動,自覺促進科技文化與人文文化的相互滲透與統一建構。要在自然——人——社會相統一的基礎上,發展和發揮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內在相通性,建立一種真正的大科學觀,這種大科學觀中蘊含了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內在氣質和廣博內容,從而具有更加廣闊的科學視野和實踐價值。[6]這就告訴我們,只有撇開種種理論上的謬誤,回到馬克思說的現實的生活世界本身,才會確信,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本來就是統一的。科學世界本身就是一個十分豐富的人文世界,科學精神同藝術精神、道德精神等其他文化精神是不可分割的融合在一起的。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往往相伴相隨,科學精神根植于人文精神之中。科學作為一項探求知識和真理的認識活動,體現的對真理的無私追求的崇高精神永遠激勵著人類向著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前進。近代科學的誕生,把人從神權的奴役下解放出來,這不是充滿著人文精神嗎?控制論奠基人維納有一本著作,書名就叫《把人當人來用》,希望改變把人當機器來用的狀況,這不也是充滿著人文精神嗎?[7]科學精神就是人類一切美好、崇高、值得肯定的精神品質,其中包含了人文精神。
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互補的,這能保證實踐的正確取向和成功。有學者認為,科學精神以物為尺度,人文精神以人為中心;前者追求的是真實的世界,后者追求的是美好的世界;前者是張揚著理性至上的理念,而后者卻在理性之外。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最終價值是一致的,即推動社會生產力的高度發展,促進社會的全面進步,提高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具有互補性。人類在改造世界的活動過程中能夠同時受到兩種精神的指引,忽視了從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角度來把握科學精神,把科學精神理解為單純追求精確性與物的客觀性,“離開人文精神的‘科學精神’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科學精神,而離開科學精神的‘人文精神’也只是一支殘缺的人文精神。[8]在此,要反對僅僅從功利的意義上來理解科學精神,把科學精神歸結為工具理性,科學精神要向人文的滲透。我們提倡的人文精神應該是具有現代科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意識的人文精神,我們提倡的科學精神應該是充滿高度人文關懷的科學精神。[9]科學必須要創新,有創新才有發展。培養創新能力,它不僅來源于科學,更主要來源于人文精神。另外,探討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必須貫串科學精神而不能違背科學精神。而科學精神本身,也有深刻的人文意義。“由于精神上的混亂是如此之深,以至單靠任何一種方法都不可能消除弊病,大概可以肯定,任何不把科學人性化包括在內的藥方都不會有任何功效。人們必須找到把科學和我們的文化的其他部分結合起來的方法,而不能讓科學作為一種與我們的文化無關的工具來發展。科學必須人性化,這意味著至少不能允許它橫沖直撞。它必須成為我們的文化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并且始終是為其余部分服務的一部分”。[10]科學發展為人文精神的弘揚提供扎實的客觀依據。在人類理性發展過程中起著主導地位的科學精神,對構建與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也具有重大的意義。科學精神的本質是求真,但科學不能保證其本身方向的正確性。在社會高度發展,人文精神需要整合科學與人文特質,將科學精神融合于人文精神的價值中,科技創新需要良好的人文精神作保障。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既有區別之處,在沖突與對抗的過程中又有著日益貫通的趨勢。[11]科學技術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導下,才能向著最利于人類美好發展的方向前進。在社會中達成共同的價值取向,在實踐中擁有共同的普適性和有效性。
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構建和諧社會必然要求,經濟社會的發展必須服從服務于人的全面發展,我國處在現代化的轉型時期,知識和科技進步成為社會主義發展的必然要求,發展科技、掌握科學知識已是勢在必然。要滿足這一要求,必須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弘揚科學精神,自覺遵循和運用客觀規律。人文精神是社會文化建設的靈魂,凝聚社會文化發展的價值追求和目的導向,創新科技價值觀念由單純追求經濟效益追求社會全面進步與人的全面發展,培養造就身心和諧、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新人必須是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科學的應用產生的生產力為人文價值的實現提供有利的物質條件,人文精神才能更好地指導人類實踐。為此,既要擁有科技精神,拓展能力,促進社會的進步,又要凸顯個性,尊重自然,培養以德性為根本的主體自由的現代型人格。
參考文獻
[1]呂乃基,樊浩.科學文化與中國現代化[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2]仇金彪.科學的命運,人的命運——論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辯證統一[J].思想理論,2002,(2).
[3]吳國盛.弘揚科學精神:兩種思路[N].科技日報,2001-4-3.
[4]劉獻君.知識經濟呼渙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融合[A].中國大學人文啟思錄;(第3卷)[C].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9.
[5]彭紀南.現代信息科技革命與兩種文化的融合[J].自然辯證法,2001,(6).
[6]歐陽康.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融通與共建[N].光明日報,2003-11-6.
[7][9]龔育之.論科學精神[N].人民日報,2000-10-10.
[8]劉大椿.人文背景下的科學精神[J]哲學動態,1995,(4)
篇2
1.1 人文精神的含義人文實力和科技實力共同組成了國家的綜合實力。 提高全民素質,人文精神的培養是必不可少的。 人文精神的基本內涵就是對人的價值追求和區別于自然現象及其規律的人與社會的事物。 前者關注的主要是人的人文精神價值的體現,后者則更關心人文精神對個人、民族、及文化活動之間的影響及關系。 人文精神對塑造精神世界,加強民族凝聚力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因此高職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無論是對個人,還是民族乃至于整個國家來說都有著積極的意義。
1.2 高職地理實踐教學與人文精神高職地理課標的理念是學習對生活及對終身發展積極有用的知識。 著重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以此讓學生建立起完整的、正確的、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這也是正式高職地理實踐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素養的價值和意義所在。 高職地理的內容包括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 其主要核心內容就是人與環境,環境與發展的關系。 而在高職地理實踐教學中進行人文精神教育的載體就是其豐富的人文內涵。高職地理因其自身涉及面廣,應用性強,綜合性強等特點,在實踐教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位置。 而實踐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和意義。 為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就要不斷的充分挖掘和豐富高職地理教材的知識,把實踐教學真正發揚并且實行起來,培養學生求真務實的積極的科學的態度,增強其對人類的愛心及對自然環境的熱愛及責任感。 這也正是當下時代人文精神的具體體現。
2 地理教學中學生人文精神培養存在的問題
2.1 只重視技能培養,忽視價值教育,人文精神被忽略在新時代的教育模式下,很多老師也都意識到地理學科能很好的的實踐的特點,因此也積極的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然而,部分教師把學生當作技能載體來培養而忽視了學生同時也是一個完整的社會人,造成的結果就是地理實踐教育到最后轉化成了一種技能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卻就這樣被忽視了,從而加重了人文精神的危機。
2.2 過分注重教學,忽視學生是主體,人文精神在教學中得不到體現在如今的教學理念下,地理實踐教學大都是在老師的角度來設計,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不夠。 老師對學生的情感愛都及內心世界絲毫不了解,人文精神在教學中體現不出來,那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又該如何的正確的培養起來呢?
2.3 重視實踐結果勝過過程感悟雖然實踐教學的方式和內容日益豐富,但教師們往往都比較注重實踐中的結果和實踐的達成效果,而學生在實踐當中收獲的感悟卻總被忽略。而了解學生的情感需求是培養學生人文素養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但是這個環節被忽略直接過渡到了實踐結果,縮短了人文精神培養的過程,培養人文精神的過程有意無意中酒杯縮短了。
3 如何在高職地理實踐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3.1 培養學生人文精神首先應當從教師自身做起教師在高職地理實踐教學中有著引領作用,因此,在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素養的實踐教學當中,教師首先應從加強自身的人文素養開始做起,充分的了解人文精神與地理實踐教學的關系及表現,把地理學科中的人文精神在教學當中充分的表現出來,讓學生深受地理學科中人文精神魅力的影響。
3.2 制造人文氛圍,滲透人文精神在教學過程當中,應當營造一種自由、民主、輕松的人文氛圍,讓學生在課程當中思維方式完全放開,能充分流露自己的真情實感,教師可以收集社會熱點、國家時事讓學生進行點評與分析,從而讓課堂與現實從分結合起來,激起他們對地理學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求真務實,熱愛祖國,關心社會的積極態度與思想,從而建立和平發展的美好愿望和情感。
3.3 定期組織課外活動,讓學生自覺融入其中在高職地理實踐教學的過程當中,開展各種各樣的有利于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課外活動。 如今最能關系到人類生存的重大問題就是環境問題。 學校可以鼓勵學生自行組織宣傳環境保護問題,讓學生參加社會調查等一系列的社會實踐活動,把學生們的環境保護意識真正培養起來。 也可組織關于社會與人類、環境保護的辯論賽或是正文活動,讓學生把自己對社會問題的認識與思考真正表達出來,學生的人文素養也在其過程中得到升華。
3.4 在學校中穿鑿人文精神氛圍從小的面來說,學生所具備的文化素養、人文觀念代表著其自身的形象;但從大方面來講,他們本身所具備的人文素養代表著整個國家和民族的形象。 培養學生額人文素養和科學意識,可以從校園、從身邊做起。 比如參加義務植樹、節約用水、校園環境維護等活動,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感受到自然環境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從而讓其人文精神自然的在學生的思想中形成,那么積極的、有責任心的人文精神思想價值觀念從此也在學生身上建立起來。
篇3
論文摘要: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二者既密切相關,又有明顯區別。相關,則表明可以互通、互補,區別,則表明應該互動、互補,以求共同和諧發展。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與社會和諧發展的需要是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融合的內在動因,功能上的互補性是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前提,而和諧的協調則是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融合的實現路徑。
一、現實的需要: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融合的內在動因
現實的需要是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融合的內在動因,其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與社會和諧發展的需要。人的全面發展,首先需要物質生活作基礎,而物質需求的滿足則要靠人運用自身的能力去創造和索取,即人是靠一定的物質創造能力與物質享受來維持其自身自然生命力的存在與發展的。人的物質創造能力與享受能力,是指人認識物質世界與改造物質世界的過程中獲取物質財富和創造物質財富的能力,以及占有這些物質成果發展自身的能力。它包括人對自然物質世界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這種能力的發展水平主要體現在人類的自然科學與技術發展水平上,或者說,自然科學發展水平與技術發展水平是人類物質創造與享受能力的文化表現形態。人生存與發展除了物質需要外,還有另一個基本需要,即精神需要。滿足人自身的精神需求同樣需要人具備精神創造與享受能力。人的存在與發展不僅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以維系自然生命力的發展,而且必須有一定精神需求的滿足,使人的精神處于一種舒適、和諧的環境中,使人在情感上獲得幸福體驗和幸福享受。人的精神創造與享受能力是指人們在對一定社會關系認識的基礎上,形成、發展和鞏固一定關系的基礎上,去形成、發展和鞏固一定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并把這些觀念滲透在文學、藝術、哲學、政治學以及法律制度和道德規范中,用這些已有的文化成果指導自己改造社會、改造人的精神世界,使社會發展和人的追求向著合乎道德與人類理想的方向發展。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是既能創造美好生活又能正確享受生活的人。一個人若只知科技而不知人文將是靈魂蒼白的“空心人”,在當今,不懂科技而侈談人文將是游離于時代的“邊緣人”。“空心人”、“邊緣人”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才。全面發展的人才需要有科學技術的專業知識,同時,還要有對生活的理解,有善于調節人生酸甜苦辣的人文修養。不管科技如何發展,不論知識經濟如何受到人們的關注,人永遠不能將物質化為自己的思維與情感。總之,人的全面發展需要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和諧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呼喚人文精神,高技術、高情感的平衡才是現代社會的特征。科技與物質文明的進步改變了人們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人類社會需要人文文化重建對社會生活的指導、對社會生活的正確理解、對人生酸甜苦辣的調節。科學與人文、技術與情感的相互融合發展是社會進步的標志,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與社會和諧發展的需要推動著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
二、功能的互補: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前提
從教育規律來看,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之所以能融合,是因為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存在著功能上的互補性。首先,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對象都是具有主體性的人。學生能根據社會的需要和自身的要求,主動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科學知識和人文知識能被學生理解內化,以學生的外顯行為綜合表現出來,并含有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其次,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內容雖不相同,但卻有交叉,且交叉滲透的成分愈來愈多。科學教育傳授科學知識,培養科學精神和方法,又受到道德觀、價值觀和審美觀的制約;人文教育傳授人文知識,培養人文精神,形成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但又不能脫離現實的物質世界。科學知識有人文精神,將會更加自覺,人文知識有了科學內容,將會更加完善。再次,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目的相同。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目的都是實現人和社會的全面發展,科學教育側重人的理性和人改造自然能力的培養,人文教育側重人精神的提升和靈魂的陶冶,兩者最終目的都是高揚人的主體性,實現人的價值,促進社會發展,可以說是殊途同歸,兩者的完美結合能更好地實現人的價值。當今世界,人與社會發展的現狀、趨勢及需求,越來越強烈地要求,必須堅持一個完整的教育目的觀,塑造一個完整的教育。只有完整的教育,才能促進人與社會朝著符合人性的方向和諧、全面地發展。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是構成完整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我們不能用人文教育去代替科學教育,也不能用科學教育去排斥人文教育,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共同構成一種“完整的教育”。“完整的教育”一方面要重視科學知識教育,尤其是科學理論方法教育,同時,還要加強對學生科學理性、科學精神及科學品質的熏陶與培養。所謂科學精神,是指我們在長期的科學活動、社會實踐中所陶冶和積淀的價值觀念、思維方法和行為準則的總和,其中求實、理性和創造性是科學精神的核心。另一方面要重視人文知識教育,尤其是人文精神教育。所謂人文精神,是指人實現自身價值的精神,是一種高尚的精神境界。人文精神主要包括道德的人文精神、美感的人文精神、日新的人文精神和與自然協調的人文精神等。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他們獲得道德的完善、價值的實現、精神的昂揚、情感的豐富和人格的臻美。楊叔子就曾指出,“大學的主旋律應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養高級人才,而非制造高檔器材。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個性、有精神世界的,何況是高級人才;器是物,物是死呆呆的,再高級的器材,即使是高檔的智能機器人,也不過只能具有人所賦予的復雜而精巧的功能或程序,其一切都不可能越過人所賦予的可能界限性這一雷池半步。我們的教育失去了人,忘記人有思想、有感情、有個性、有精神世界,就失去了一切”[1]。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時代精神對現代社會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是人的生存發展和社會進步、生產與生活方式改變等對教育提出的客觀要求。它是教育思想、教育價值觀與功能觀、教育制度和課程編制等全方位的根本改變。具體地說,它是科學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學教育的有機整體,它力圖使科學人文化,使人文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最高目標,又以科學的發展作為基礎和實現目標的手段。
三、和諧的協調: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融合的實現路徑
不可否認的是,當今時代,科學技術對整個人類生活已經產生巨大的影響。科學技術極大地提高了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它使物質財富得到巨大的增長,它大大改善了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條件,使人們逐漸從繁重的體力勞動和簡單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得以較為充分享用閑暇時間,擴大受教育的時間與機會,為人類的自由全面發展準備了必要的條件。科學技術已經成為一種促進人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它是人類文明發展的輝煌成果,也是衡量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尺度。然而,在現時代,人們在充分享用著科技所賜予的豐碩成果時,卻也感受到了種種科技異化的惡果。如它曾被濫用于軍事與戰爭,使人與人之間的自相殘殺達到毀滅性的程度;當它被當做一種資本為少數人所掌握時就成了一種牟取私利、剝削他人的工具,成了剝奪他人自由發展的手段,使人為科學技術所奴役,導致人的異化;當它被濫用于征服自然時,它嚴重地破壞了自然的生態平衡,從而危害人自身的生存以及子孫后代的發展;當人們把科學技術作為把握世界的唯一準則,它也就成了一種“宗教”,從而排除了反映人類精神需要的文明成果——人文文化,導致人的發展的缺失,社會精神層面的失落,人在精神上變得“無家可歸”。如果從教育學的角度來考察這個問題,其中最主要一點就是要對學生施加全面的科學文化教育,不僅要使他們獲得科學的知識,獲得科學技術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促使他們具有正確的科學價值觀念,得到精神的熏陶。美國哈佛大學實行的核心課程,我國臺灣省各大學實行的通識教育,我國大陸大學嘗試的人文素質教育等,這些教育方式的實行既滿足了人們對職業追求的需要,又滿足了人們對人文精神的需求。當然,這種協調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能從根本上消除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在客觀上的對立。比如,為了迎合社會分工,增強學生的職業造就性,不得不開設一定的專業性課程,要求學生達到專、深、精;為完善學生人格,又不得不開設一定的人文社會綜合課程,要求學生達到廣、博、厚。而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人的精力也是非常有限的,既要專、深、精,又要廣、博、厚,這對于生活在社會分工盛行的當今時代的任何個人來講,都是很難做到的。所以當代大學生應該而且能做的就是盡一切可能協調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關系,而收“魚和熊掌兼得”的雙贏效果。作為專門培養人才的場所,高校要改革人才培養模式,要改變“半人教育”性質的專才教育,實現科學技術素質與人文素養的全面協調發展,走進教育的“全人時代”。從上世紀末發展至今,人們逐漸認識到人文素質教育的關鍵在于整合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要讓科學文化納入人文因素,也讓人文文化接納科學精神,創建一種科學人文主義或新的人文主義。楊叔子指出,“沒有科學的人文,是殘缺的人文,人文中有科學的基礎與珍璞;同樣,沒有人文的科學,也是殘缺的科學,科學中有人文的精神和內涵……科學,求真,一定有求真的責任感;人文,求善,一定有求善的責任感。兩者交融,無疑會形成堅不可摧的推動社會進步的責任感”[2]。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揚州 人文 包容精神
精神是城市之根本,也是城市之靈魂。我們要將歷史沉積下來的精華充分地加以吸收和利用,形成城市精神的核心凝聚力,從而促進其更好更快地發展。
1.悠久的歷史文化和濃厚的地域特色展現揚州的包容精神
揚州擁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文化傳統而依然生生不息,經歷了數代的繁榮又曾幾度被毀滅的滄桑風云而寵辱不驚,泰然自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造就了揚州海納百川、兼容并蓄、富于創造性和開拓性的精神。
1.1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特色
1.1.1文學上的雅俗共賞
揚州的文學創作源遠流長,名家輩出,據初步統計從漢末陳琳至現代朱自清,名揚全國、有著作廣傳者就達200人以上,傳世文學書籍不下千部萬卷,詩歌、散文、小說、戲曲、文學評論等方面均有碩果,民間文學也有豐厚的積淀,其民間文學種類豐富,有神話、傳說、故事、寓言、笑話、歌謠、諺語等等。如此之多的文學樣式并行不悖、相互促進。
1.1.2學術上揚州學派的集大成
揚州學派形成于清代乾隆、嘉慶年間,繼吳、皖兩派漢學而起,在經學、小學、校勘學等方面都有突出成就,其研究成就將乾、嘉漢學推向巔峰。
1.1.3藝術上包容多種形式
揚州的文化藝術延綿不斷,種類眾多,有曲藝、戲劇、音樂、舞蹈、繪畫、書法、篆刻、攝影等多種藝術形式,其中以書畫、曲藝、戲劇成就最高。
1.2兼容南北的人文地域特色
揚州地處南北交通的樞紐咽喉,自古以來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均受到各地文化和地域特色的影響,集百家之長,包容萬象,融合四方。
1.2.1工藝品,集南北技藝于一身
揚州擁有很多由現存民間工藝制成的工藝品,例如螺鈿妝成翡翠光的漆器、琢磨人間新輝煌的玉器、一剪之巧奪神工的剪紙、頓使樓臺增燦爛的彩燈、小中見大景色稠的盆景等等,其中以“南秀北雄”的漆器和“清、精、雅、健”的玉器最為有名。
1.2.2園林,集南北風格于一處
陳從周先生曾經說過,“園林分南北,景物各千秋”。揚州園林則集徽州風格、蘇州風格和北京風格于一身。明清時期,徽商在揚州大規模建筑園林和住宅,蘇州的匠師因為舟船之便來揚州修建園林的也頗多,當地官員為了取悅皇帝修建了許多仿官式、京式的高大園林建筑,由此,揚州園林較北方園林,少了幾分登高望遠的闊大氣象,少了些許金碧輝煌的皇家氣概,更少了一覽無余的曠達氣息,而多了回環曲折、柳暗花明的精巧布局,衡宇相望、門窗軒豁的寬闊胸襟,精雕細琢、陳列高雅的文化氛圍。與南方園林相比,揚州園林雖然也有文氣、靈氣、秀氣,但少了幾分雕琢和繁富,多了些許質樸和簡潔。我們不得不為揚州園林氣勢浩大而又溫柔細膩的特色拍手叫好。
1.2.3飲食,會南北口味于一爐
揚州地處長江中下游地區,東瀕大海,西接皖北山區,域內古運河縱橫南北,水網密布,地勢平坦,是“物產之饒甲江南”的魚米之鄉;揚州歷史上幾度興衰,其盛時,各地達官貴人紛至沓來競相斗富,其衰時,無論名門望族還是貧民百姓,都舉家遷徙他處。這樣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歷史變遷形成了揚州獨特的貫通南北的特色飲食。
1.2.4城市,融南北之人于一地
自古以來,揚州就是南北交通的要道,吳王夫差開邗溝,隋煬帝開運河貫通南北,處于水運樞紐處的揚州自然成為經濟高度發達,各路商賈往來貿易的集散地,大量外來人口涌入揚州。揚州曾容納過多少大江南北的文人墨客、大賈商旅以及黎民百姓,從沒有人因窮困而被這座城市遺棄,無論興盛或衰敗,揚州一直以仁義道德的博懷迎接著四海來客。
2.當代揚州人文的包容精神所面臨的危機以及原因分析
從歷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兩方面來看,揚州自古就擁有包容精神的深厚底蘊,但與過去相比,從人們的思想意識到行為舉止,從日常生活到旅游休閑,人文的包容精神都在逐漸淡化,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注意,揚州人文的包容精神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2.1改革開放之后,市場化的沖擊淡化了人文精神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市場化機制日趨形成,自由競爭與交流已成為一種主流趨勢。省際間的交流不斷完善,區際間的聯合逐步形成,國際間的往來也日漸頻繁規范,多種文化正走進我們的生活,許多新的文化正在形成,固有文化正在面臨這些文化的嚴峻挑戰,揚州這個處于長江三角洲,經濟文化高速發展的城市,原有歷史文化積淀下來的人文精神同樣受到威脅。
首先,大眾文化在中國迅速崛起。人們在無意識的狀態下接受著大眾文化越來越頻繁和猛烈的沖擊。人們不斷地以產業的形式生產著大眾文化,享受著大眾文化,消費著大眾文化。
其次,外來文化迅速興盛。在揚州這座融八方之人于一處的城市,外來人口眾多,其它省市和國家的人口以各式各樣的社會角色在揚州生活,隨之而來的各地文化齊聚在此,一種文化形成一種精神,各種精神的匯聚,使揚州的歷史文化和人文精神受到了巨大威脅。
再次,市場化機制的形成,人們的價值取向趨于功利化,文化也具有了商品性。“無利不起早”成為當今人們都不陌生的一句話,做任何事只圖一個“利”字。教育也逐漸實用化,從孩子的培養上就已經陷入了一個“唯利是圖”的誤區,人文精神不被重視,包容精神更無從談起。
最后,科學技術高速發展。原本“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就是一組相對的概念,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們崇尚一種科學的精神,而忽視了人文的精神,以科學技術精神中的理性所表現的文化產品“整齊劃一”,生產和消費不斷重復,“把因循守舊的行為模式當作自然的令人尊敬的合理的模式強加給個人”,扼殺了人的個性、自主性和創造性。用量和質來區別一切事物使得揚州人文的包容精神無從體現。
2.2人們對包容缺乏正確理解
現在的揚州,外來文化帶來了新的意識和理念,造就了與以往不同的文化和地域風格,體現在文學、藝術、園林、飲食等各個方面。外來的文化固然應該借鑒,但不能夠全盤接納,我們應該學習魯迅的“拿來主義”,取其長者,為我所用。
包容和吸納天下人才,寬容和學習各種先進文化的城市風格,倡導容納世界的宏大氣量和向外開拓的進取精神。揚州人文精神中的包容乃是一種“各美其美,以美為美,美美與共,是為大同”的精神。
2.3當前揚州在城市人文精神建設方面存在問題
首先,人們對城市人文精神建設的內涵,揚州建城歷史與人文精神建設的關系,城市人文精神建設的著力點和突破點還缺乏明確的認識,尚未形成濃厚的人文文化氛圍,人文建設相對于經濟、科技、社會等方面的發展還比較滯后。
其次,硬件設施建設不足。各種文化、藝術、體育、休閑等公共硬件設施與揚州建設國際化旅游城市的目標要求相比,與知名的文化名城相比,仍存在不少差距。
第三,揚州引進的文化藝術人才,與現實的發展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著質與量上的差距,尤其是近年來高端文化藝術人才出現流失現象。
第四,社會科學尤其是人文科學的研究機構、研究力量、研究成果上存在明顯不足,尤其是結合揚州城市發展歷史開展城市文化、城市人文精神的研究有待加強。
第五,城市人文精神的凝聚力建設不足。揚州人文的包容精神與上海的“海納百川,追求卓越”,與杭州的“精致和諧,大氣開放”和大連的“創造、創業、創世”等城市精神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3.揚州人文包容精神的建設
據上面分析的揚州人文包容精神所面臨的危機和原因,提出本人的幾點關于揚州人文包容精神建設的意見:
3.1文化層面
首先,針對市場化帶來的文化沖擊,應加強對揚州市民的歷史文化教育,把人文教育落到實處,鼓勵不同的思想學術流派的產生、發展和爭鳴,而不是互相侵蝕;為市民文化活動的開展提供足夠的公共空間,促進文化沙龍、文化藝術流派的自由競爭和發展。
其次,加強對揚州歷史文化藝術研究的力度,重點研究與揚州人文精神相關的方面。加強高端歷史文化藝術人才的引進、使用和管理,使揚州成為高端文化人才的棲憩地。加強文化藝術團體的建設,包括高等學校及學術研究機構,為其進行歷史文化藝術研究提供充足的資金、技術及其他必要條件。
3.2意識層面
針對人們對包容精神的錯誤理解,應進一步營造加強揚州城市人文包容精神建設的宣傳輿論氛圍。各新聞媒體采取各種不同的形式,大力加強揚州人文包容精神建設的宣傳,開辦專欄、舉辦講座、利用網絡等各種形式,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出版單位等也要有計劃地組織力量研究出版人文建設方面的圖書、讀物,從而形成濃厚的揚州城市人文包容精神建設的宣傳氛圍。
3.3制度層面
結合揚州實際,出臺相應的文件和政策措施,形成有利于人文包容精神發展的軟環境。制訂和完善符合實際的城市人文包容精神建設的發展規劃;制定吸引各類文化藝術人才尤其是高端文化人才的優惠政策,開通便利通道;采取各種措施,留住各類文化藝術人才,使其多出成果、多出精品。
3.4城建層面
首先,在揚州的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中加大引入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使其與揚州包容精神的文化及地域特色得以有機結合、弘揚光大。在揚州公共綠地、旅游景點等空間合理建設一批具有優秀歷史文化傳統的中華詩詞主題園,增設能夠表現揚州人文包容精神的書法碑林、石刻等,使廣大市民在休閑、旅游時能夠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人文包容精神潛移默化的熏陶,并使之成為揚州歷史文化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其次,加強文物保護和博物館建設。加大文物保護開發和博物館建設力度,盡快出臺揚州文物保護的地方性法規;采取切實措施,鼓勵社會及民間力量興辦各類博物館,為方興未艾的民間收藏提供展示、交流和鑒賞的便利,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種類的特色收藏文化;組織力量編撰有關揚州歷史文化的簡易讀本叢書,形式力求通俗易懂、簡明扼要。
參考文獻:
專著:
[1]許少飛,揚州園林,蘇州大學出版社,2001
[2]韋明鏵,揚州掌故,蘇州大學出版社,2001
[3]朱福,揚州史述,蘇州大學出版社,2001
[4]曹永森,揚州風俗,蘇州大學出版社,2001
[5]馬家鼎,揚州文選,蘇州大學出版社,2001
[6]曹永森,揚州特色文化,蘇州大學出版社,2006
[7]陳肖靜,揚州文化與旅游研究,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7
論文:
[1]趙昌智,試論揚州文化的特點,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12月第21卷第4期
[2]馮俊,提倡人文精神、弘揚人文傳統,學術界,2006年第1期
篇5
臨床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作為一名合格的臨床醫生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更要有過硬的臨床實踐技能。臨床技能學是每一位臨床醫學生需要掌握的一門臨床實用課程,包括病史采集,病例分析,內、外、婦、兒等學科中的臨床技能操作部分等內容。授課的主要方式則是在各種醫學模擬人上進行各種如腰椎穿刺術、胸膜腔穿刺術等臨床操作技術。由于整套教學均在實驗室中的醫學模擬人上進行,同時,授課教師只注重講授操作技術的理論和操作手法,忽略了醫學人文教育,導致醫學生的醫學人文素質嚴重缺乏。在臨床技能教學中融入醫學人文教育刻不容緩。
二、醫學人文教育在臨床技能教學中的應用
(一)在理論教學中體現人文精神。《緒論》是一門課的開端,也是一門課的縮影,是學生對《臨床技能》的初次接觸。《緒論》課講授的成敗直接關系到學生對本門課是否產生學習興趣和強烈求知欲望。“傳授知識———接受知識”的教與學模式仍然是目前我國大學的主要教育模式。這種教與學的傳統模式下培養出來的醫學生在將來的實習與工作中就會出現醫學人文素質不高的現象。將醫學人文教育融入到臨床技能教學中,對于醫學人才的培養尤為重要。《緒論》中重點講述醫生應有的救死扶傷、鍥而不舍、崇尚科學的精神。
(二)在實訓教學中體現人文精神。臨床技能的教學,除了課堂講授、實驗室教學外,還要進行各種臨床技能訓練。人文精神的培育,不是知識教育,而是素質培養、人文精神的獲得與提升,需要通過實踐逐漸去體驗感悟。只有通過實踐,學生才能真正理解人文精神的內在涵義,在耳聞目睹中親身感受和體驗人文精神,從而產生豐富的人文情感。一是實訓基地人文精神建設:在實訓教室內及走道懸掛國內外名醫照片,事跡介紹等,以及一些醫學名家的格言,這些精神層面上的建設,可使醫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人生觀,是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載體。完善實訓教學大綱,重點通過情景式互動教學促使學生人文醫學理念的建立。二是在實訓教學中增強學生的主動性:這是學生實踐人文觀的重要途徑。盡可能給予學生機會主動參與。每2~3人為1個學習小組,通過在多媒體電子模擬人教學區、操作訓練區進行身體評估的練習,教師應當給予相應的指導,使學生能夠在模擬的情景中模擬或描述如何運用評估技巧采集病史、醫患溝通、身體評估等。
(三)在考核中體現人文精神。對于醫學人文精神的培養是否達到預期效果進行評估。一是理論考核方式的多樣化,通過設計不同的題型,做到對學生知識、素質、能力的全面評價。如果你是一位兒科醫生,在給1例患兒腰穿時由于患兒哭鬧不配合,導致穿刺失敗,患兒家屬對你意見很大,態度惡劣,面對這種情況你如何去做?請把你的處理方式以及這么處理的理由寫下來。二是完善操作考核標準:包括醫生素質(分儀表、儀容、行為舉止、語言態度);操作前對患者、環境的評估;操作后評分(操作效果、醫患溝通情況、患者反映評價);中間操作步驟不過分強調標準化,總體要求原則是舒適、安全、有效。
(四)需要注意的問題。有研究顯示,應用ECS模擬人教學中,由于醫學生所扮演的“醫療小組”搶救不當,導致“患者”(ECS模擬人)死亡,參與學生易產生難過的心理情緒。這表明對可塑性極強的醫學生稍加正確引導,即能取得良好的人文關懷教育效果。以胸腔穿刺術為例,醫學生扮演操作者,將模擬人當成真實患者,從進入病房開始融入醫學人文教育。首先,儀表端莊,態度和藹,進入病房。從容自信地面對患者,向患者自我介紹,交待病情,解釋做此項操作的目的和意義,并讓病人簽好手術知情同意書,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在擺穿刺時,對患者動作輕柔;在胸部叩診時,需搓熱雙手后再進行;打麻藥時,應向患者解釋會“有點疼,請盡量忍耐一下”。在穿刺過程中,需密切觀察患者,與患者進行溝通,同時手法要盡量輕柔。操作完成后,要向患者交待注意事項,并幫助患者整理衣物和被褥,同時要感謝患者的積極配合。本例著重體現了醫學人文教育融入臨床技能教學后的效果。過分強調人文精神而脫離技能教學本身,會使學生覺得這不是上臨床技能課。介紹人文精神應該自然地從技能教學中引出。
篇6
人文教育,就是讓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得到人性層面上的促進和提高,同時塑造出理想的人格品質,并且讓教育成果充分體現出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歸根結底為人性教育,其核心宗旨就是人性涵養與人文精神。因此,人文教育的基礎價值就是對學生人格與精神的培養。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教育,其目的就在于讓學生的文化素質、思想品質以及理論道德得以充分提升,讓學生懂得怎樣做人,怎樣做一個合格的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樣能讓學生了解到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從而充分培養他們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二、實施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1.語文所涵蓋的人文精神
語文教材如同一部百科全書,包羅萬象,包含了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等多個領域及諸多層面。特別是人文內涵豐富多彩且寓意深刻,不但有追求真理的孜孜不倦精神,更有對國家利益與社會尊嚴的誓死捍衛,反對黑暗勢力,不畏,見義勇為,愛憎分明,還有對社會的奉獻,為人民服務的舍己精神,自力更生的奮斗精神,刻苦勤奮的鉆研精神等。總之,語文教材中包含了各式各樣的人文精神和情懷,這些都值得學生們深入學習和效仿。
2.語文課程性質規劃和要求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到“語言是一種交際工具,而且對人非常重要,這也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但是人類需要的學習工具,而且還體現了它的人文性質,屬于語文課程的基礎所在”。語文教學同時具備了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因此,語文教學不但要為學生傳授相關的知識技能,提升他們的語言理解運用能力,同時更要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內涵,并且注重學生身心素質的提升,不僅讓學生增強自身的語文知識技能,同時還讓他們具備較強的審美能力和深入探索精神,最終讓其擁有充分的科學文化素質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為拓展自我個性和精研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3.順應社會發展與時代進步的需要
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這最終使得物質的自身價值持續高漲,而其精神價值卻出現了一定的缺失,其核心就是人文精神的缺失。人文精神價值需要弘揚和傳承,這是基礎教學工作急需解決的問題。高中階段,人的個性與心智正處于逐步成熟階段,是加強人文精神教育的理想階段,所以,將學生培養成具備人文情懷的高素質人才,成為對社會有用之人,也成為高中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教育理念與人文教育中的“注重人的全面發展”不謀而合,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教育,就一定要順應時代需要,還要與社會發展觀相吻合。
三、人文教育的滲透必須時刻留意學生的心理變化
可以肯定的是,高中語文教學中蘊含著豐富多彩的人文精神,教師完全可以根據自己視角來進行觀察,從文章里解讀出蘊含的人文精神。語文教學過程中,如果想要滲透人文精神教育,就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變化,以便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教程內容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而且在教育過程中,學生們可以提煉和升華自身的精神世界。楊絳先生的散文《老王》,重點講述社會上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而每個人的人格都應該受到別人的尊重,雖然每個人的人生境遇有所差別,這與人格無關。通過本文我們可以了解到,作者對于拉平板車的老王發自內心的尊重,對老王生意的照顧,尤其是兩位先生發自肺腑的平等觀念———“人家上門了,沒能請他坐下來喝杯茶,真實感覺很抱歉”。再看看我們現如今的許多人稍有點財富,稍有點社會地位,就理所當然地判定自己高人一等,對這篇文章中所展現的人文精神,就是對這種負面社會思想有力的抨擊。這能使學生們從中學習正確的交往理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最終能夠用客觀的眼光去看待這些社會上的負面因素。很明顯,處于人生成長關鍵時期的學生們絕對需要這種正確人文精神的洗禮。
四、人文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路徑選擇
1.教師的人文素養須提高
教師的人文素養會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教師是課程教學的關鍵,也是教學進程的組織者與引導者,他們是人文精神的傳遞者,因此必須發揮自身人文精神的示范作用,必須綜合提升人文精神素養。教師人文素養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人文教育的開展實施。所謂人文素養,其實就是教師平時自我人文精神的集中展現,其中包括情感模式、性格模式、道德模式以及思維模式等方面的氣質和修養。深化教師與其他職業的區別,其實就在于對學生生存與發展的關心程度,這也被定義為教師體現人文素養的核心所在。而對于該核心部分起到支撐和作用的,其實就是教師對人文知識教育與人文精神的理解程度。所以,如果教師想要實現自身人文素養的提升,務須始終學習人文知識,持續提高自身人文價值,而且人文教育的方式方法也要不斷改進,以求達到人文教育的精益求精,這也是高中語文教學階段實現人文培養教育的重中之重。
2.教材中人文教育元素須深入挖掘
從文化多元化角度來講,對于高中語文課程的教學工作必須提出更多要求,以求達到學生應用能力、審美能力以及創新探索能力的提高。首先,教師須對課程教材進行深入研究,充分了解和掌握課程知識,將教材作為教學依托,方可有效挖掘課程教材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與核心觀念。其次,教師還要將人文精神充分融入教學課程中,讓學生體會到文章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并引導學生深入作者的精神世界,切身感受作者的品質與胸懷,讓學生立足社會,展開聯想和反思,這樣方可實現學生人文精神的學習目的。另外,還要豐富學生的時代氣息,不斷拓寬教學領域,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并從中滲透人文思想教育,以求提高學生的人文精神觀念意識。
3.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有利因素
語文課程本身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教育素材,其中的人文精神必須將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充分融合,方可實現最佳效果。而在此類多元化教學方式中,多媒體形式的教學方式優勢明顯,它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廣泛,始終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如果高中語文應用多媒體技術,學生在充分掌握課本知識的同時,還會對文章中的人文價值精神產生更為深層的認知和了解,從而更加準確地揣摩作者的心路歷程,學生更是體會透徹,最終也讓人文教育的培養實施收到奇效。
五、總結
篇7
科學求真,人文求善;真和善又都導致美。從古希臘起,隨著幾何學的美妙結構和精美推理的發展,人們就把數學看成是一門藝術———思維的藝術和抽象的藝術。但是,數學之美是抽象的,它隱藏在人們的視線之外,一般人往往難以察覺和感受到。數學之美是深刻的,它已融合到思維和抽象之中。莊子說:“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是對數學研究的高度概括。數學的美與真是相伴的,判美是為了求真,析理也在塑造美。關于什么是美,人們說法不一,有人說,美是自由的象征。也有人說,美是一種價值體驗;美是一種和諧;美是一種境界和狀態等等。羅素說:“數學,如果正確地看它,則具有……至高無上的美———正像雕刻的美,是一種冷而嚴肅的美,這種美不是投合我們天性的微弱的方面,這種美沒有繪畫或音樂的那些華麗的裝飾,它可以純凈到崇高的地步,能夠達到嚴格的只有最偉大的藝術才能顯示的那種完美的境地,一種真實的喜悅的精神,一種精神上的亢奮,一種覺得高于人的意識———這些是至善至美的標準,能夠在詩里得到,也能夠在數學里得到。”[3]146關于數學的美學觀,古往今來,有許多數學家、哲學家、科學家對此均有論述,其中,英國數學家哈代在《一個數學家的辯白》一書中寫道“數學的美很難定義,但它卻像任何形式的美一樣的真實———我們很可能不知道什么才算是美的詩,但這絲毫也不妨礙我們在朗讀一首詩時去欣賞它的美。”[3]150我國著名數學教育家徐利治教授對美的論述是:“美是無限多樣的事物共同內涵和本質屬性,或者說是客觀事物形象中那些能激起人的美感的屬性。”[3]146數學之美通常用統一美、對稱美、簡潔美、和諧(協調)美、奇異美來概括或體驗,而數學美的本質在于數學思想深刻之美,數學的審美和美感拓展人們的審美空間和美感體驗,數學的審美將對美的追尋延伸到理性世界,數學的審美意向和美感體驗滲透在數學認識活動的對象、過程的交互以及發生在理性探索的情感過程中。
數學具有獨特生動的審美價值和美學意蘊,學會從數學中感受或欣賞到潛藏在理性世界深處的數學美,與藝術的欣賞比較,需要具備一定的數學素養。在人類活動中,人們是按照美的規律來創造世界,用美的尺度來衡量一切,數學也不例外。從根本上講,美是以審美和美感為前提的,審美與美感是一種比一般意義上的思想更為深刻的思想,是一種深刻到超越意識的思想。從美學的內涵來說,如果單純從學科的發展需求來看,可以說是一種社會意識的標準,美的數學才能在世界上找到永久的地位。如果單純從個人的精神需求來看,應是一種心理活動,藝術美給人的生命帶來更多的是愉悅成分,而數學美則給人的生命注入的是更深邃的意義。正是這種美,使人對數學內涵的探求持久不斷,所體現的深刻的審美和美感思想是數學具有的人文價值之一。正是這種價值,使得人的思想得以運用到至善至美的程度,從一定程度影響著人類的物質、道德和社會生活。因此,數學同藝術一樣,都是人類最富有創造性的活動。數學在其理性探索過程中展現的獨特的藝術特征和美學意蘊,為數學添加了深厚濃郁的人文色彩,使數學美成為科學美的一個典范,體現的是科學性與人文性、藝術性的內在統一。所以說,數學美是包括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在內的所有科學的共同美,數學的真善美是不可分割的統一體。
二、數學人文精神是連接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紐帶
數學曾經被毫不懷疑地視為自然科學,這是因為數學源于自然科學又服務自然科學,但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數學現在也從人文、社會科學中獲得課題,也與人文、社會科學結合并為它們服務。可以說,數學實際是介于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之間,或者說數學是自然科學中最接近人文科學的學科。在以整個人類文化為文化基礎的視野下,數學作為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本質上就充滿一種人類的理想和激情,它與人類的文明進步和自身發展密切相關。因此,數學人文精神是連接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紐帶,站在人文精神的高度,這個觀點對于在高職數學教育中(特別是素質教育)確立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相融合的素質教育價值觀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科學精神是人文精神重要組成部分
科學精神是人文精神重要組成部分,它有助于加深對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理解。克服把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劃分為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認為科學世界只追求純粹的客觀性、確定性、嚴密性和精確性、科學文化只是具有工具的價值、科學活動與整個人類的其他文化活動是分離的看法。同時,超越將人文精神與文人精神或人文科學的精神等同、把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對立的觀念。事實上,科學精神同藝術精神、道德精神等其他文化精神不僅在追求真善美的崇高境界上是相通的,有些精神,例如創新精神,既是科學精神又是藝術精神;為人類造福的精神,可以說是科學精神,也可以說是道德精神等。因此,在科學精神和其他文化精神之間,并不存在截然的分界線,人為地將二者分離和對立,都是對科學精神和人為精神狹隘的理解。
(二)數學人文精神為連接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架起了橋梁
數學作為一種文化,不僅是整個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始終是推進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因此,作為科學最深層、最抽象的理性形式———數學,它與音樂和繪畫一樣,都是人類包括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在內的所有科學的共同語言和精神財富,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數學的貢獻在于對整個科學技術(尤其是高新科技)水平的推進與提高,對科技人才的培養和滋潤,對經濟建設的繁榮,對全體人民的科學思維與文化素質的哺育,這四個方面是極為巨大的,也是其他學科所不能全面比擬的。”[3]70。不同的社會現象和自然現象滿足同樣的數學定律,遵循同樣的數學規律,這一事實在本質上反映出社會現象與自然現象在數量關系上的類似、關聯和同一性。正是這種普遍的數學規律的存在,通過人類共同的語言———數學語言,把各種不同的文化聯系在一起。由此可見,數學精神作為科學精神的典范,數學人文精神是溝通科學文化和人文文化、是連接通往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橋梁的紐帶。
三、高職數學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關于數學的人文教育問題長期被忽視。人們常常用功利(或實用)的觀點看待數學,將工具價值或應用價值看做是數學的唯一價值,將人類文化區分為科學與人文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使得人們難以看到數學的人文精神及人文價值。當前,高職數學教育在圍繞服務專業,以必需、夠用為原則的導向下,其教育和改革基本上是向著以應用為目的工具價值的單一維度發展,而忽視了數學的其他價值。正如愛因斯坦所言:“用專業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通過專業教育,他可以成為一種有用的機器,但不能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要使學生對價值有所理解并且產生熱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須獲得對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鮮明的辨別力。”[4]數學的人文精神是整個人類數學文化體現的最根本的一種精神,作為人性的本質特征,它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教育意義。站在高職素質教育的視角看,數學的人文教育具有與專業技能教育同樣重要的地位,它對于培養高職學生的數學素養具有重要作用。
(一)樹立高職數學人文教育的新理念,促進科學素質與人文素質教育有機融合
數學人文精神內涵極為豐富,它由數學家對真、善、美的不懈追求與獻身精神、自由探索的精神、批判與創新的精神、求真、務實與合作的精神、恪守科學家行為規范的道德精神等等在內的許多精神匯合而成,而這些精神都具有深刻的人文意義和人文價值。這種精神對學生的人格養成、精神的教化是不可或缺的,對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高職數學教育中要體現數學人文精神和開展人文教育,相應的數學觀和數學教育觀念的變革是十分必要的。從歷史和現實來看,數學發展的歷史貫穿著現實需要與理性探索兩股動力,數學教育的目的貫穿著作為工具、應用與真善美的兩種追求。但是長期以來,傳統或現代意義上的數學觀是單一實證化的數學觀。在高職數學教育中確立的是工具價值或應用價值單一的數學教育目標。工具價值或應用價值教育不應該是高職數學唯一的教育維度,高職數學還應有另一重要的教育維度,即關注人的科學素質教育、數學素養的培養。
在高職數學教育中,數學的工具價值或應用價值的重要性理應強調,但是,當這個維度只是向單一維度發展,變成過度工具化或應用化,而人的綜合素質和全面發展遭到淡化乃至遭到忽視的時候,問題就可能變得嚴重了。其后果勢必大大忽視和削弱對人的綜合素質和全面發展關注的維度,導致人向單一維度發展,使學生們失去了同人類另一半文化的接觸,使高職數學教育變得越來越離開人的心靈世界、失去其最深刻的數學人文精神的教育意義,最終不利于人的全面發展。高職教育培養的是高素質技能型應用人才。高素質是核心要素,其內涵依然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因此,我們要轉變高職數學教育觀念,致力于追求一種包括科學與人文在內的綜合數學觀。這就要求在高職數學教育中樹立人文教育的新理念,這種新的數學觀和人文教育理念的宗旨是:高職數學教育要展現數學文化的人文內涵,把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作為一個重要目標。使學生了解數學的思想、方法和精神,學會用數學的理性思維觀察世界。使學生在真、善、美等各個維度上達到對于數學的感知、欣賞和修養,并能夠把這種數學素養全面的轉化為對于其他學科或現實生活有益的能力或技能,使數學真正成為學生內在的文化素質,促進德育、智育、美育全面、終身持續發展。這就要求高職數學教育在課程的改革與建設中:要體現數學教育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價值,要有利于科學素質與人文素質教育有機融合,并從其理論和實踐層面上,以數學及其教學為載體和媒介,建立科學思想和人文思想之間的教育通道。
(二)開設數學文化課程,建立科學思想和人文思想之間的教育通道
篇8
一、堅持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是時代賦予教育的使命
科學精神是人類在漫長的科學活動中形成的被人格化的精神和人格力量,是激勵人們探索和掌握科學知識、科學思維和科學方法的靈魂和動力。
人文精神,指的是一種高度重視人和人的價值觀的思想態度。它關注人存在的意義、尊嚴、價值、道德和文化傳統,關注人的自由與平等,人與社會、自然之間的和諧等,也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終極關懷”。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向來存在著一以貫之的人文精神,即以人為核心,融天地萬物與人為一體,把人的倫理精神、道德情感的提升與超越放在首位。
作為人類精神文明的兩翼,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盡管各有側重,如科學精神強調科學的重要性,而人文精神則重視人類文化的重要性,但由于科學的最高目的是追求真善美,因而兩者在精神實質和深層底蘊上是溝通和互補的。許多杰出的科學家都具有濃厚的藝術興趣和較高的審美修養。玻恩曾說:“我個人的經驗是,很多科學家和工程師都受過好的教育,他們有文學、歷史和其他人文學科等方面的知識,他們熱愛藝術和音樂,他們甚至能夠繪畫或者演奏樂器。”這是合乎事實的,他本人演奏鋼琴,可以與管弦樂隊一起演奏協奏曲。此外,愛因斯坦是小提琴手,普朗克是鋼琴家……
但回頭審視我們的教育,不能不遺憾地看到巨大的差距。在以片面追求升學率為目的的“應試教育”模式中,我們更多關注的是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沉重的課業負擔使他們疲于奔命,機械的灌輸和訓練把他們變成知識的容器、考試的機器。奧妙無窮的大自然、充滿理性之美的科學,在他們的眼中不過是做不完的題目和按方抓藥式的實驗。這種嚴重脫離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科學教育,其結果只能造成學生對功利的追求和對現實的冷漠,最終將導致人性的失落。他們雖然熟練地掌握了科學的知識和技能,卻未必真正地“理解”科學,對科學以外的東西知之甚少,甚至一無所知。這種人是片面發展的人,是單方面的“工具人”、“半邊人”。這顯然是我們所不愿意看到的。解決這一問題的唯一途徑是在教育中實施卓有成效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
二、科學教學目標中科學精神、人文精神教育要求的體現
初中科學教學目標是:(1)使學生學習科學基礎知識及其實際應用,了解科學與其他學科以及科學與技術進步、社會發展的關系;(2)使學生受到科學方法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實驗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樹立創新意識,結合科學教學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其中“使學生受到科學方法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實驗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是科學精神教育目標的體現;“了解科學與技術進步、社會發展的關系”以及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科學態度、創新精神和品德教育等,就是人文精神教育目標的體現。可見,科學的教育目標絕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牢固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而且要全方位關注科學對人的個性、品質、好奇心、求知欲、創造性、同情心、人生觀等多方面的培養,讓學生逐步形成科學的自然觀、世界觀、價值觀與審美觀。
三、貫穿科學精神、人文精神對教師提出的要求
[HTK]1.教師要求真務實,做好表率,體現科學精神
我國科學家錢三強說過:“科學態度和科學作風是一個人優良品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一個人成就事業的重要性,絲毫不亞于他們的知識和能力,甚至可以說更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實事求是的言行會對學生產生深刻的影響,課堂中的爭論、波折,甚至錯誤,都可以成為生動的教育資源。例如,我在講到《導體和絕緣體》時為了說明酸堿鹽溶液是導體特意做了一個實驗:我一邊打開一瓶濃鹽酸,一邊講解:“大家看,我一打開濃鹽酸的瓶蓋,瓶口就有白煙生成,證明濃鹽酸具有揮發性。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探究它的導電性能如何?話音剛落,一個學生就舉手說:“老師,您講錯了,瓶口生成的是白霧,而不是白煙。”接著,他理直氣壯地講解了“煙”和“霧”這兩個概念的區別。我真誠地道歉了:“由于老師不嚴謹,犯了一個不該犯的錯誤,非常感謝你把錯誤指出來,并向大家做了如此清晰的解釋,科學是求真、求實的,希望大家以我為戒。”剛說完,全班不約而同地鼓起掌來,學生們的臉上寫滿寬容和理解。接著我給大家講了柏拉圖“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故事。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求真務實、實事求是,這就是我們教師對待錯誤應有的科學精神,這樣的科學精神必然會對學生產生深刻的影響。
[HTK]2.教師要不斷完善自身,從挖掘課程的人文資源入手
在《科學》學科中,人文精神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而教師是實現這一要求的關鍵。首先,教師要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從各方面發展自己的人文意識。其次,教師要積極挖掘課程的人文資源,精編習題。例如,在“物態變化”中這樣寫道:“初冬,一夜之間,小城變成了冰清玉潔的銀色世界。落光了葉子的樹枝上掛滿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在陽光下,耀人眼目。樹上的枝條在風中搖曳,不時飄下點點冰晶,宛如晨霧漫卷……自然界中這樣奇特的現象舉不勝舉,真可謂千姿百態。那么你知道物質存在哪幾種狀態,這些狀態之間如何轉化嗎?讓我們一起來探究這形態各異的物質世界吧。”散文詩一般的語言清新流暢,使人充滿遐想,體現了科學和文學的融合。又如對“運動的描述”中寫道:人們用不同的方式描述運動的世界。詩人用語言的韻律和意境贊美運動;畫家用形和色彩描繪運動;音樂家用旋律和節奏表現運動;這些內容與傳統教材相比,有著明顯的變化。對此,我們要充分利用和挖掘。
四、科學教學中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教育結合的有效途徑
[HTK]1.加強科學物理學史教育,用物理學家的完美人格感召學生
[JP2]物理學史是人類文明寶庫中璀璨的瑰寶,整個物理學史就是一部由一代又一代杰出的物理學家用他們的光輝實踐譜寫出的閃耀著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燦爛光輝的壯麗史詩。歷代物理學家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所表現出來的求實精神、獻身精神、懷疑精神、創新精神,在科研和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謙虛謹慎、真誠合作、淡泊名利、與人為善的優秀品質以及他們對人類對社會高度的責任感等,都是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在他們身上完美結合的體現。在基礎科學課程中,科學教材根據學習內容介紹了眾多偉大的物理學家:伽利略、牛頓、法拉第、麥克斯韋、普朗克、玻爾、居里夫人、愛因斯坦等,每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都聯系著震撼人們心靈的故事。教師在進行有關內容的教學時,不要僅僅停留在他們對科學的貢獻,更應著力揭示他們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對人類進步的影響。物理學家是對學生進行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的寶貴素材,在教學中應給予充分的重視。[JP]
[HTK]2.重視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功能
研究性學習對于培養學生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具有重要作用。首先,研究性學習的交互性使其對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規范意識、個人責任感、團結協作精神都具有重要意義。例如,在實驗過程中,由于學生個性和操作能力的差異,有的快,有的慢,有的動作靈敏,有的操作失誤,有的忘帶工具等。這些都要由學生互相幫助去完成。我們及時表揚幫助他人的學生,從點點滴滴的教育逐步培養學生開展科學研究的群體意識。實驗結束后,指導學生做好器材的整理、保管、清潔工作,這同樣是對學生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的培養過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科學實驗教學中,應盡量采取探索形式,避免“按方抓藥”、“按圖索驥”的做法。教師也不能僅滿足于學生“發現”了物理規律,還要善于提出富有探索意義的問題,鼓勵學生自行設計實驗解決。實驗過程中,學生只有付出堅強的意志,足夠的細心,一絲不茍的操作,才能獲得成功。常常有學生為了拼湊數據而弄虛作假,去修改原始數據,實驗失敗了不去尋找失敗的原因,總結失敗的教訓,而是掩飾、推托。這時,需要我們老師更多的鼓勵和引導。如果學生在實驗報告中能認真地找出原因,誠實地說明過程的疏忽或錯誤,我們仍然給予較高的評價。在失敗面前,鼓勵他們在科學的道路上保持良好的心態。
其次,研究性學習課程內容大多與社會生活實際密切聯系,諸如環境保護、人與自然的關系、科學技術發展等,通過引導學生對這些問題加以研究,有利于培養學生對社會的現實與未來的人文關懷及有志于將科學造福人類的使命感與責任感,而這都是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體現。
再次,為了充分發揮研究性學習在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教育中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應善于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能夠發現問題,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能力,獨立思考、大膽假設、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最終解決問題。
總之,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使學生逐步形成樂于合作、善于合作的良好品質;學會分享與合作,培養他們謙虛謹慎、真誠合作的精神;提高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逐步形成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自我意識;啟發學生對濫用科技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做深入的思考,提高學生用科技造福人類的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為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打下良好基礎。
[HTK]3.創設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的身心在充滿人文關懷的環境中健康發展
教師應努力塑造以淵博的知識和高尚的師德為核心的、內在的、具有親和力的人格形象,成為學生心目中集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為一體的“形象大使”。作為“平等中的首席”,教師應尊重和信任學生。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揚民主,讓學生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善于發現和保護學生的積極性,發現和保護他們靈感的每一個微小的火花。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由衷的贊譽、熱情的鼓勵、耐心的啟發、誠懇的批評,甚至一個會心的微笑和一句幽默的玩笑,都會給學生留下美好的印象,使他們如沐春風,在老師營造的和諧氛圍中身心健康地成長。
五、結束語
篇9
高職學生由于入學文化課基礎弱,大部分高職院校重視技能操作培養,忽視人文精神熏陶,普遍存在學生動手能力強、人文素養弱的現象。我國傳統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人文精神內涵深厚。日常教學過程中增強對高職學生儒家思想教育,提升他們的人文內涵和素養是高職教育中人文精神培養的當務之急。
關鍵詞:
人文精神;儒家思想;高職教育
隨著我國制造業的發展,社會對有一技之長的高職學生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為了適應社會的需求,許多高職院校加足馬力擴大招生,因此高考分數較低、文化基礎較弱的學生大多被高職院校錄取。后續高職教育中多數老師、家長和學生認為只要掌握好技術就不怕找不到工作,因此偏重專業技術的學習而忽視人文精神的培養,形成高職學生人文精神匱乏的普遍現象。
一、高職院校學生人文精神匱乏的主要表現
(一)自卑心理比較嚴重高職學生屬于大專層次,錄取分數比較低,基本上200分左右即可被錄取。由于高考分數比較低,與本科同學相比有差距,導致大多數高職學生有自卑的心理。根據目前我國高招程序,高職錄取在本科院校錄取結束后,有的地方甚至在中專錄取后,這使得社會上很多人對高招政策有誤解,認為高職學生比本科甚至中專學生低一等,這些誤解和偏見進一步加深了高職學生的自卑心理。
(二)自理能力弱,自控能力差高職院校的學生大部分來自獨生子女家庭,且家庭條件比較好。據我校不完全統計,約85﹪的學生是獨生子女,約44﹪的家庭在當地屬于中等以上收入,貧困學生只有不到2﹪。由于是獨生子女、家庭條件比較優越,學生在家里備受溺愛,相當一部分學生自主能力弱,缺乏自我生活能力。進入高校以后,得不到家長的照顧和呵護,一部分學生甚至基本生活不能自理,自控能力差,經常遲到、曠課,違反學校紀律,對于遵守學校規范管理意識薄弱。
(三)集體觀念淡薄,組織紀律性差由于高職院校的很多學生家庭條件比較優越,在家備受家長的寵愛,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從小就養成了任性、占有欲強、自私自利的壞習慣。同時大多數獨生子女由于缺乏和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環境,造成部分學生喜歡獨來獨往,集體觀念淡薄,組織紀律性差,缺乏集體榮譽感、不愿意接受集體的束縛,常常以自我為中心,強調自我價值,奉獻意識薄弱。
(四)重智育,輕德育智育是具體的,有具體的考核標準衡量,而德育是抽象的,難于用一個規范的標準來量化。因此,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中普遍重視智育中技能教育,忽視德育人文素養的培養。社會上許多用人單位,在招收員工時往往只考慮招收對象是否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而不考慮是否具有一定的人文素養。在這種教育環境下,大部分高職學生產生了只注重技能的學習而忽視了人文素養培養的“短、平、快”的思想。從人才培養的長遠角度考慮,人文素質教育的匱乏不利于學生今后進一步向“高、精、尖”專業技工方向發展。薄弱的文化底蘊使學生人文素質和人文精神不足,過窄的專業教育使學生的學科視野受到限制,過重的功利導向使學生的綜合素質訓練受到影響。[1]因此,真正提高職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應該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加強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構建人文精神,這不僅僅是學生今后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也是中國由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的需要。中國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影響深遠。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從某種意義講中國傳統思想即儒家思想,提倡積極入世,主張個人修養。在高職院校德育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對高職學生的儒家思想教育,不僅可以培養他們人文思想,提升他們的人文內涵,也能夠在專業技能提高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
二、儒家思想人文精神的基本內涵
(一)人際關系方面強調人本意識,注重對人的尊重人本意識是指尊重他人,推崇他人,弘揚人存在的價值和獨立自覺的意義。孔子提出“仁”,倡導人應該有德性,對統治者要求立足于“富民”、“教民”、取信于民,“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認為人有了德性和理性,人才有靈性,有了靈性以后人才比萬物高貴,人才是萬物的主宰。因此,孔子說:“鳥獸不可與同群”(《論語•微子》)。戰國時期,孟子提出人性善來高揚人的價值,他認為仁、義、禮、智是人區別于其他事物而獨有的。儒家思想認為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德性的修養確立起人的尊嚴和價值,每個人的命運都可以由自己主宰。
(二)社會文化方面強調有責任心和憂民意識儒家思想在充分肯定人的自由意志的同時,又注重激勵人的擔當精神和培育人的憂患意識。儒家思想的憂患意識是偉大的憂國憂民意識,不是個人的一己之憂。如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以及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都集中體現了儒家憂國憂民的思想。這種憂患意識使以儒家為代表的中國文化向著認同現實的方向發展,并促進入世品格的形成。反過來這種認同和入世的品格又不斷提升和鞏固這種憂患意識。[2]
(三)自然關系方面倡導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儒家思想認為宇宙是由“天”“地”和“人”三個元素共同組成的和諧美好的宇宙。天人合一是人和自然關系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的社會表現,就是個人與社會的統一,要做到個人服從于群體,即要從自己本心上體悟到個體與群體的統一性,人只是天地之間的一個組成部分。“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莊子•達生》),儒家認為人在自然界應該尊重自然規律,這樣才能達到人和自然和諧相處。人的修行方面,儒家也提倡和諧“順其自然”的理念。由于人會受到各種名利、欲望的誘惑,不能堅守做人的道德準則,因此人要排除外界欲望的蒙蔽,自覺履行道德原則,達到“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為政第二》)的目的,即要求做到克己復禮,戰勝自己的欲求,使自己的心性及行為符合社會要求。
(四)自我修養方面主張力行意識與道德實踐如果說在人與自然關系方面,儒家著重突出“天人合一”,那么在人格境界方面,儒家特別強調個人道德品質的自我修煉。孔子主張君子力行,提升道德素養,要面向社會,服務于人民。儒家強調通過修身或自我改造來達到道德修養或道德實踐的目標。“仁”是儒家所強調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是獨立人格的體現。郭沫若在分析《論語》中關于“仁”的各種表述后總結:仁的含義是克己而為人的一種利他行為。簡單一句話就是“仁者愛人”。[3]儒家的這種思想主張人應該推己及人,先人后己,尊重他人;強調個體的道德修養,追求理想人格。
三、儒家思想人文精神的價值分析
高職學生因文化層次、個人素質、人生階段、社會風氣等因素造成了他們人文素質不同程度的缺失,而這種缺失會對其個人發展、社會進步產生深遠的影響。我國傳統儒家思想人文精神的實質是對人的思考,其內涵是對人自身價值、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關系的思考與探索。學習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能夠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價值觀,有助于正確地處理人與自身、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系,在這種價值觀基礎上進一步培養出優良的行為規范意識。儒家思想的人本意識、生命意識能夠有效幫助高職學生正視自身的價值,挖掘自己的潛能,培養自己的能力,克服自卑心理,在實際行動中體現人生的價值和意義,使學生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儒家思想中的“憂患”意識,強調作為人應該肩負起的責任,人應該與人類和社會共憂患。“以天下為己任”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能夠激起人們改造社會、變革現實的無窮熱情,也有利于高職學生明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奮斗目標,培養前進的動力,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社會責任感。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明確了個人與自然、與社會的關系,有助于高職學生認清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明確集體、社會的重要性,擯棄個人主義思想,鼓勵學生融入集體,與同學和睦相處,增強集體主義榮譽感。儒家思想中對于自我修養的要求,強調個人道德品質的重要性,通過“修身”、“內省”完善自我人格,有助于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塑造健全人格,端正態度,具備良好的品格,從而成為合格的人才與和諧的個體。以儒家核心思想為指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僅是學生今后進一步發展的需要,更是社會進步的需要。
四、高職學生人文精神的構建
人文精神是以人為主體的精神,它是以人為對象的,一種對人的關注,維護人的尊嚴、價值和命運,對人類文化遺產高度重視,是對理想人格的全面發展的肯定和塑造。[4]構建人文精神,形成良好的人文環境,對于高職學生人文素質的提升和學生群體素質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高職學生人文精神的構建不能操之過急、一蹴而就,應該以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體,按照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特點,循序漸進地開展。
(一)轉變觀念,樹立人文精神教育理念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轉變觀念是構建學生人文精神的前提基礎。很多學校負責教學工作的領導和教師認為高職教育就是教會學生一技之長,把高職教育誤認為是“技術教育”。這種錯誤的理念導致了很多高職院校重視技能教育,忽視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高職教育應該是培養人全面發展的教育,我們不能把高職學校當作培養“工具”性人才的工廠,要樹立全面發展,人文見長的教育理念。[5]在強調科學教育的同時,加強人文教育,促進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學校應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創新實踐能力。
(二)完善課程設置體系,加強人文知識教育開設人文課程是增加學生人文知識,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前提。人文課程廣義上包括所有容納人類思想,一切關注人類真、善、美,以人教育為教育主題,注重人類精神道德傳授和強調處世原則的課程都可稱之為人文課程。[6]狹義上的人文課程就是指文、史、哲等人文學科。學校教學領導可根據各高職院校教學特點和高職學生的情況,在以實用性、市場性為開課特點的基礎上增加人文類、藝術類課程的比例,打破專業課“一統天下”的局面,可以多開設一些中國傳統文化課程,加強儒家思想精髓的教育,如國學課的學習,重讀中國儒家的傳統經典《老子》、《論語》、《孟子》等,使學生在專業學習的同時,通過對這些儒家典籍的學習陶冶情操、注重道德修養的提升,明確人生目標,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三)改進人文課程教育方法,給學生人文關懷要充分運用教師的人格力量,在人文課程教學中融入授課者的人文情感,以儒家思想“仁、義、禮、智、信、忠、孝、悌、節、恕、勇、讓”感染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人文關懷。這種教育方法不僅是教師內心情感的自然外泄,還應該是有計劃、有目的對學生施加影響,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感受到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的精髓。人文情感本身就是人文精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在講授人文課程時不僅要給學生傳遞文化知識,更要以身作則給學生關懷,幫助學生構建以儒家思想為核心價值的人文精神。
(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人文文化氛圍人文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孟母三遷”的典故說明了文化熏陶對一個人成長的作用。校園文化建設的根本目的就是以文化為載體,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作為學生,一年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校園中度過,因此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人文環境,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非常重要。營造濃厚的校園人文文化氛圍,可以通過三種途徑:第一、創造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例如開設第二課堂、舉辦人文講座和讀書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讓學生學到在課堂中學不到的知識,擴展知識面,形成濃厚的文化氛圍。第二、開展具有特色的校園活動。如各類體育活動、各種社團活動、舞會等,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增進友誼、學會共處、增強自信、完善自我。第三、建設良好的校園環境。一個干凈、整潔、有序的校園環境會促進學生自覺地規范自己的行為,陶冶自己的情操,培養良好的公共道德。優美的環境也可以凈化學生的心靈,提高審美情趣。在這種獨特的校園文化熏陶下,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形成具有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的價值觀。然而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的、開放的工程,它包含了高職院校建設中的多個方面,不僅包括基礎硬件設施建設,還包括教師的文化素養、思想素質的培養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信任關系的建立等等。因此,打造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校園文化需要全體教職工共同努力。
綜上所述,作為新時代的高職學生,不僅是產品的制造者,更是文化的承接者和傳播者。隨著中國經濟結構的升級,我們不僅僅需要一般的產業工人,更需要創造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技術工人。新時期的高職院校肩負培養高素質技術工人的任務,因此將人文素質教育作為學校德育的核心,在教學過程和教學環節中給予學生正確的人文素質教育,注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是當前高職教育的目標。以儒家核心思想為指導,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有助于喚醒學生的個人自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進社會的進步,提高全民素質。
參考文獻:
[1]文輔相.我國本科教育應當做戰略性調整[J].高等教育研究,1996(6):13.
[2]龔平.儒家人文精神的現代意義[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2004(4):27.
[3]蔣文學.儒家人文素養思想探微[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2008(2):25.
[4]谷聲然.人文精神的內涵探析[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1:78-82.
[5]盧云峰.論高職學生人文精神培養體系的構建[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1(6):107.
篇10
關鍵詞:中職;德育;核心維度;人文素養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2)04-0055-02
人文素養是一個人最基本的人格品質。提高學生的職業人文素養、增強人才綜合素質,已經成為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議題。然而,中職教育在培養目標、培養內容方面對人文素養的忽視,導致其人才培養過程中人文素養的嚴重缺失。長期以來,中職教育培養的人才人文素養不高,專業技術能力不強,使社會上許多人對中職教育的價值不予認同。
因此,中職教育應將教會學生“如何做人”作為中職德育的根本出發點和最終落腳點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然而,中職學生人文素養不高,人文知識的缺乏,人文意識的不足,人文精神的缺失使我們在面臨許多社會問題時,難以找到好的解決辦法。當前,許多新的社會問題和矛盾不斷出現,在這種情況下,中職學生的人文素養培育日益被中職學校重視。
人文素養的內涵
所謂人文素養,即人文科學的研究能力、知識水平,以及人文科學體現出來的以人為對象、以人為中心的精神――人的內在品質。通俗地講,人文素養指的是一個人成為人和發展為人的內在素質和修養。其內涵包括三個層次:
基本層――人性 包括尊重人的價值,追求人的幸福和尊嚴,崇尚自由意志和獨立人格;珍惜生命,有同情心、羞恥感、責任感;有一定的邏輯性、個人見解和自制力,做事較認真,思維清楚,言行基本得體。
發展層――理性 包括能理性思考,有好奇心,關愛生命和自然,目標明確,積極樂觀、崇尚仁善、樂于助人;重視德性修養,具有超功利的價值取向,有較強的責任感和自制力;思維清晰,做事認真,見解獨到,言行得體。
高境界層――超越性 擁有豐富的心智生活,關注人的心靈與渴望,具有理想主義的傾向,追求完美;有高度的責任心,自覺踐行社會的核心價值,意志堅韌;尊重文化的多樣性,寬容大度,對古典文化能夠“守經答變,返本開新”;思維敏捷、深刻,善于創新,言行優雅。
人文素養培育與中職德育的區別與聯系
人文素養培育與德育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兩者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統一于素質教育的范疇,共同致力于培養全面發展的、具有現代職業品質與能力的“職業人”。
二者的區別 中職德育的內容主要包括職業道德和誠信與敬業教育、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就業指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而人文素養培育一般包括人文知識譜系、人文精神、人文情感等幾個層面的內容,重點是人之為人的素質與修養。二者關注的內容有交叉,但是側重點有很大不同。中職德育的目標更多地指向對作為準職業人的中職學生進行影響和引導,以促進學生成人、成長、成才為主要目標。人文素養培育的目標則是回歸人格健全并有鮮明個性的“人”本身,首先關注人自身的和諧。人文素養培育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而是生命的對話,是情感的交流。
二者的聯系 人文素養的培育是中職德育的底蘊和依托,中職德育應發揚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素養的核心。缺乏了人文精神的德育只能淪為一種技術性的操作,也就背離了道德的原義。人文精神是一種文化背景和價值背景。學生只有領悟并具有了人文精神后,才能達到道德自律。德育對人文素養培育有著導向作用,且滲透其始終。人文素養具有多面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價值取向。人文素養培育過程應遵循德育原則,克服教師個人的主觀片面性,在人文素材的選擇和觀念的引導方面還要注重思想性和導向性,過濾掉那些消極、不明朗的因素,要善于挖掘人文素養中的德育因子,從而使得教師在教學中更有自覺性。人文素養培育和德育可統一于素質教育的范疇。加強人文素養培育有利于克服目前由于教育的專門化所造成的科學與人文的割裂,改變各專門人才的“單向度”傾向,使得中職學校所培養的學生既有科學素養,又富于人文精神,既有專業知識,又有健全人格。
人文素養培育成為中職德育核心維度之緣由
中職學生人文素養不高 當今教育的功利主義色彩越來越濃,而人文素質培養卻越來越弱。中職學生道德滑坡現象大量存在。大多數中職學生缺乏基本的人文素養,常常表現為文化底蘊不夠豐厚,勇于挑戰的意識不強,缺乏積極樂觀的心態等。對當今的中職學生,如果不強調人文素養的培育,在不久的將來,他們將會成為“迷惘的一代”。目前,中職學生犯罪、輕生、心理疾患等問題的增多,表明這個問題絕不是杞人憂天。中職學生人文素養亟待提升。只有加強培育學生的人文素養,才能使中職教育更好地達到其教育目標。
現代企業用人標準提升 市場經濟的發展,使越來越多的用人單位將目光盯準了高素質、具有創新精神和團隊精神的優秀人才。過硬的綜合素質是學生適應市場的保障。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職業素養是企業對每個員工的要求。
知識經濟的新要求 工業化社會忽略了學會做人在教育與社會發展中的價值和作用,造成了人的“單向度”發展趨勢。在知識經濟社會中,學會做人是個體生存的一種基本需求。做人教育是當前世界教育的主流,也是知識經濟發展的新需求,更是中職德育的核心內涵。中職教育不應僅關注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還應注重人文素養的培育,特別是教會學生怎樣做人,這是目前中職學校應著重解決的課題之一。
“以育人為根本,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職校辦學特色的要求 從就業角度看,企業需要的不是“兩腳機器”,而是具人文素質和文化底蘊的技術人文主義者,他們要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態、廣闊的視野、博雅的知識和高超的技能。人文素養是一個人最基本的人格品質。具備較高人文素養和扎實的技能,中職畢業生才能得到企業的認可與歡迎。
中職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 中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應用型人才。這決定了職校必須主動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堅持培養社會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中職教育特別要著力于學生人文素養的培育,迅速提升人才培養的綜合素質規格,向社會輸出具有較高職業素養和人文素養的畢業生。我們應秉承“科學與人文相融合”的教育理念,大力提升中職學生的人文素養及其在未來就業競爭中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趙志宏.人文素養的內涵與提升(摘要)[OL].(2008-12-21)..
[2]戴林東.職業教育與人文素養[OL].(2004-3-22)..
[3]董媛.淺談人文素養教育與德育的關系[OL].(2011-01-04)..
[4]李煒寧.提高中職學生人文素養的思考與實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9,(21).
[5]鮑謐清.學會做人――德育的基礎與內在動力[J].蘇州市職業大學學報,2003,(2).
[6]肖小紅.中職教育中人文素養培育的思考[J].交通職業教育,2009,(5).
[7]郭建平.人文素養培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大家,2011,(9).
作者簡介:
- 上一篇:冶金技術專業
- 下一篇:科技創新重要性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