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風險對企業的影響范文
時間:2023-11-16 17:52: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財務風險對企業的影響,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風險管理審計
隨著企業失敗案例的增多,企業風險逐步得到了重視,特別是財務風險管理,很多企業都設置了風險管理職能部門,逐漸啟動企業風險管理機制。但大多作企業的風險管理部門只是內部控制或內部審計的組成部分,由內控或內審人員兼執,長遠看來,由于缺少專門的責權劃分,僅僅依靠內控人員或內審人員來執行,在風險識別、評估和應對等程序方面難以得到有效的監督。因此,要提高企業風險管理的有效性,需要實施風險管理審計。作為風險審計的延伸,企業風險管理審計更注重企業戰略層的風險管理與企業目標的實現,以企業風險管理部門的風險管理活動為對象,由內部審計人員具體實施,有利于考核部門業績,落實責任,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因此,是對企業長遠發展的監督審計。
提高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有效性的建議
企業風險,特別是企業財務風險的存在,會對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制約企業長遠戰略目標的實現。企業應該秉著“防患于未然”態度,積極面對各種財務風險,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降低這些財務風險對企業的沖擊,達到通過財務風險管理來應對企業風險的目標。通過提高財務風險識別與防范的意識,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機制,提高風險管理審計的有效性等措施,提高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有效性。
(一)提高財務風險識別與防范的意識
由于財務風險性質與產生作用所需要的時空積累,并非所有的財務風險都會給企業帶來致命性的沖擊。一些財務風險在萌芽期可能對企業來說是微乎其微,這就會出現認識的誤區,從而對這些財務風險采取回避、放任的態度,等意識到財務風險的不利影響時,往往為時已晚。企業應在內部控制、內部審計準則的指引下,進行風險意識教育,在企業投資決策、融資決策、經營決策、分配決策等基本財務過程中,權衡收益與風險的關系,選擇最優的決策,提高財務風險防范與識別意識,正確識別和防范企業面臨的各種財務風險。
(二)構建有效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
財務風險管理處于企業風險管理的核心地位,即使是非財務風險,也會以財務數據的形式有所體現,也就是非財務信息的財務化。建立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對于企業財務風險管理與非財務風險管理都有著深刻的意義。企業應結合自身情況,以財務管理的內容和重點為依據,選擇諸如資產負債率、資產收益率、債務現金保障率、存貨周轉率、應收現金周轉率等基本財務指標,對具體比率賦予合適的權重,建立一整財務預警機制,參考行業標準,結合企業縱向、橫向業績水平,通過具體的財務數據的對比,來衡量財務績效,進而識別、評估和處理存在的各種財務風險與非財務風險,及時發現并處理風險,最大程度降低企業的風險損失。
(三)實施有效的風險管理審計
篇2
一、模型構建
(一)因子分析財務風險指標體系構建 因子分析法是對數據運用降維的方法,用少數幾個主因子來解釋許多變量之間的聯系,而少數主因子包含了數據的大多數信息。
根據私募投資的需要以及企業的財務指標的核定,在參考了現有企業設計的運用性較強的財務分析指標,對私募投資受資企業的財務風險評價構建了12個指標(見表1)。
(二)樣本選取與數據來源 本次實證選取了私募股權投資企業蘇州高新區高新技術公司作為企業樣本,以2008年至2011年作為研究的樣本區間。樣本財務指標數據來源于http:///數據系統。數據由spss13.0統計軟件和Office Excel處理。
(三)因子分析過程 具體如下:
(1)分析共同度(Communality)。在Final Statistics一欄中顯示各因子解釋掉方差的比例,也稱變量的共同度(Communality)。共同度從0到1,0為因子不解釋任何方差,1為所有方差均被因子解釋掉。一個因子越大地解釋掉變量的方差,說明因子包含原有變量信息的量越多。
(2)計算相關矩陣的特征值和旋轉方差貢獻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幾個因子以及因子矩陣(Total Variance Explained),選定系統默認的因子提取標準:特征值≥1。方差的累計貢獻率達80%以上,可解釋大部分財務信息。
(3)對因子載荷矩陣旋轉(Rotated Component Matrix(a))。運用最大方差旋轉法,旋轉得到Rotated Factor Matrix矩陣。而旋轉的目的是為了獲得簡單結構,以幫助解釋主因子所包含的財務信息。
(4)運用多元回歸分析計算主因子得分系數(Component Score Coefficient Matrix)。通過Scores處理,選擇另存為新變量,根據系統提供3種估計因子得分系數的方法,選Regression(多元回歸分析法),之后得到主因子得分系數矩陣。
(四)財務風險評價綜合分析模型建立 根據以上因子分析過程以及因子分析的原理,得出以下分析模型:
主因子得分系數函數模型為:
Fi=Mi1×zZ1+ Mi2×zZ2+……. Mi j×zZj公式1
其中,j=1、2……n; Mi j是標準變量對主因子的依賴程度,zZj 是標準變量。
財務風險綜合評價模型為:
Ti=∑wi Fj公式2
其中,w是根據各主因子的特征值得出各主因子的權重 i 為第 i 個主因子; Fi 是各個主因子得分矩陣;i,j=1、2……n。
二、實證結果與分析
(一)因子變量分析檢驗 江蘇蘇州高新區高新技術公司2008~2011年 財務評價指標原始數據(表2),并運用SPSS統計軟件進行對該公司的財務風險指標進行Factor Analysis(因子分析)。
根據統計軟件與評價分析的需要,首先對變量(指標)數據表1的原始數據通過SPSS13.0進行標準化處理,然后運用行Factor Analysis,得出以下的結果:
(1)Communalities(分析共同度)。共同度從0到1,0為因子不解釋任何方差,1為所有方差均被因子解釋掉。本例見表3,共同度為1,說明了所有因子都被解釋掉,而且變量包含了企業很多的財務信息。因此證明適合因子分析方法。
(2)Variance and Cumulative (分析t特征值和旋轉方差貢獻率)。該例使用主成分分析法,特征值大于1的提取因子的標準,得到3個主因子的矩陣(Total Variance Explained)如表4,由表中得知,滿足特征值大于1的主因子有三個,累計貢獻率達到100%。說明了這3個因子能反映大多數原始數據變量的信息,能對企業的財務信息作出很好地評價。
(3)Rotated Component Matrix(a)(因子旋轉載荷矩陣)。旋轉的目的是為了獲得簡單結構,使復雜的矩陣變得簡潔,以幫助解釋因子。為了能更好地解釋這3個主因子的財務信息,本例選最大方差旋轉法,經過25歩迭法后,得出Rotated Component Matrix(a)(因子旋轉載荷矩陣)(見表5)。
由表5可以看出各主因子在財務指標上的的載荷很明顯。在各主因子上選取載荷大于0.7的指標,用于解釋各主因子的經濟意義。由此可以將較高載荷的主因子分成3類,即第一因子F1是衡量運營能力和盈利能力的指標,替代了Z11(流動比率)、Z7(總資產周轉率)、Z9(存貨周轉次數)、Z3(凈利率)的作用;第二因子F2是衡量盈利質量的指標,替代了Z4(預收款/營業收入)、Z5(銷售現金流/營業收入)、Z6(經營現金流/營業收入)、Z2(攤薄總資產收益率)的作用,第三因子F3是衡量償債能力的指標,替代了Z8(應收賬款周轉次數)、Z10(資產負債率)、Z12(速動比率)、Z1(加權凈資產收益率)。
(4)Component Score Coefficient Matrix(多元回歸分析主因子得分系數)。通過Scores,運用Factor Analysis:Scores,對變量進行另存到數據庫,系統提供3種估計因子得分系數的方法,本例選Regression(多元回歸因子得分)進行分析,得到了Component Score Coefficient Matrix矩陣(表6)。由該表得出了各因子的得分系數,說明了變量對相關主因子的依賴程度。為了分析方便,可根據得分系數和公式計算各年度對應的主因子的得分系數函數,能明確各主因子在各年度的發展變化情況。具體算法在下面的計算分析模型中體現。
(二)綜合因子分析模型檢驗 具體如下:
(1)主因子得分系數函數。根據以上得分系數矩陣表和標準變量進行計算(據公式1):
第一主因子得分系數函數:
F1=0.162×ZZ1+0.100×ZZ2-0.201×ZZ13+0.028×ZZ4+0.021×ZZ5+0.097×ZZ6+0.208×ZZ17+0.044×ZZ8+0.187×ZZ9-0.004×ZZ10-0.207×ZZ11+0.065×ZZ12
第二主因子得分系數函數:
F2=0.019×ZZ1-0.191×ZZ2-0.073×ZZ3+0.273×ZZ4+0.269×ZZ5+0.223×ZZ6-0.001×ZZ7+0.023×ZZ8-0.004×ZZ9+0.209×ZZ10-0.035×ZZ11+0.057×ZZ12
第三主因子得分系數函數:
F3=0.308×ZZ1-0.013×ZZ2-0.020×ZZ3+0.084×ZZ4+0.075×ZZ5+0.003×ZZ6+0.085×ZZ7+0.344×ZZ8-0.033×ZZ9+0.358×ZZ10-0.037×ZZ11-0.217×ZZ12
根據以上的計算,結果見表7 ,據此得出各主因子在各年度的排序:
F1:2010>2008>2009>2011;F2:2009>2011>2010>2008;F3:2010>2011>2009>2008
(2)綜合財務風險評價模型。根據主因子得分系數函數和權重(據公式2 ):
T=0.42×F1+0.34×F2+0.24×F3
根據對以上模型的檢驗,得出如下表7的結果。據此得出各主因子在各年度的財務綜合評價排序為:2010年>2009年>2008年>2011年。
從表7可以發現,企業的運營效益2010年最好,2011年相比要弱些;比較2008年到2011年期間的盈利質量,也就是現金流的狀況,2009年的預收款現金流、銷售現金流和經營現金流都比其他年度好,因此在這4年期間,2009年度的盈利質量相比之下是較好的,而2010年和2011年的一般,2008年較差。就財務狀況來說,根據因子分析設定以0為參考標準,當財務綜合評價指標得分大于0的年度,財務綜合運行狀況相對好一些, 綜合評價指標得分小于0的相對差一些,據此可為企業四年的財務綜合運行狀況有一個基本的判斷。由此從2008年~2011年4年中, 2009和2010年的財務綜合得分大于零,說明財務運行狀況良好。
從蘇高新投資公司的各主分子以及綜合得分中可以看出,各主分子是受各個不同的變量影響,綜合得分受各主分子的影響,不同年度由于各財務指標(變量)的變動,導致主因子的得分情況不同,因此企業每年的盈利質量、償債能力、營運效益、財務綜合評價得分會發生變化。據此私募股權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從不同的角度作出分析判斷后再進行投資決策。
三、結論
通過實證分析,一方面因子分析通過對數據的標準化處理,使得數據之間排除了不可比性,數據分析就顯得真實有效,而由于因子得分的唯一性,只能通過權數加上相關的信息才能得到,無法人為操作導致了數據的客觀性;另一方面主因子能包含較多需要分析的信息,能找到內在的聯系,分析就顯得全面。這些優勢必然給私募投資者帶來一個很好的引導,對所投資項目或企業的財務指標信息作出一個合理的評判,根據實際需要作出投資決策,減少投資損失,利于私募投資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朱建平、殷瑞飛:《SPSS在統計分析中的應用》,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2]陳明《因子分析法在高校財務風險評價中的應用》, 《財會通訊》2010年第9期。
篇3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各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隨之而來的企業并購、破產、重組等現象越來越多。同時,導致企業經營風險增加的因素也在增多,而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面臨的各種風險主要體現在財務績效的波動上,所以企業經營風險與財務績效有著緊密的聯系。關于經營風險,許多國外學者認為企業社會責任能影響企業經營風險,企業對社會責任管理也是風險管理的一部分,從而形成了新的風險管理模式[1]。但是從我國的現狀來看,在對企業經營風險進行研究時,較少將企業社會責任考慮在內。所以,在這一背景下深入研究企業社會責任對經營風險與財務績效關系的影響,具有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盡管在國外實踐中許多企業把社會責任納入企業經營風險管理范疇,但是對二者關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企業社會責任在風險管理與控制中的重要作用上[2],較少研究企業社會責任與經營風險之間的相互關系。綜合近年相關文獻發現,對企業社會責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與財務績效相關性分析上,通過對國有企業、大型企業、中小型企業的研究得出結論:企業社會責任可以正向影響企業財務績效[3-8]。大多數學者在對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研究時很少結合企業其他指標,分析多因素之間的相互影響關系。而經營風險作為企業能否正常運營的重要指標,對企業社會責任、經營風險與財務績效三者關系的研究則顯得尤為重要。
綜上所述,企業社會責任在企業風險管理與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之間的關系也一直是學術界研究的熱點問題。那么,企業社會責任是否會對經營風險與財務績效的關系產生影響?鑒于此,本文試圖在分析企業社會責任、經營風險與財務績效兩兩之間相關關系的基礎上,探討企業社會責任對經營風險和財務績效之間關系的影響,以期能豐富企業社會責任、經營風險和財務績效的研究內容,完善現有的研究體系。
二、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一)企業社會責任與經營風險的關系
目前,對企業社會責任(CSR)研究主要集中在與財務績效關系的探討上,而對于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在兼顧社會形象和公眾利益,產生良好反饋效應的同時,是否能減少企業面臨的不確定性,降低企業經營風險這一問題研究較少。
企業風險種類繁多,直接研究企業風險比較困難。因此,國內外學者通過從系統風險、非系統風險、特有風險、社會風險的角度分析企業經營風險與社會責任關系。Husted B W [9]從系統風險、非系統風險角度研究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經營風險的關系,發現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企業,有較低的經營風險。Mishra S et al.[10]通過企業社會責任對特有?L險影響的分析,表明積極地履行社會責任減少風險,消極地履行社會責任增加風險。無獨有偶,楊艷等[11]使用兩階段最小二乘法來研究企業社會責任和特有風險的關系,發現社會責任表現越好的企業,特有風險越低。這與Mishra S et al.研究結論趨同。Boschbadia M T et al.[12]把社會風險當成企業經營風險中聲譽風險的一部分,從社會風險角度研究企業社會責任,認為企業較好的社會形象可以對沖社會風險。
另外,從企業利益相關者角度出發,一方面,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可以提高公眾對利益相關者的認可,積累相應的社會資本,降低企業未來經營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企業對外公布社會責任信息為利益相關者提供更全面的企業經營情況,降低信息不對稱帶來的不確定性。基于此提出假設1。
H1: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可以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
(二)經營風險與財務績效的關系
風險與績效一直以來都是眾多學者廣泛研究的對象,尤其是信息大爆炸的今天,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所面臨的不確定因素越來越多,使得企業整體風險水平提高,導致公司市場價值降低[13]。所以,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企業認清經營風險與財務績效之間的關系,對企業的高效運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Bowman E H[14]在檢驗美國85個產業9年樣本期間的方差和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后得出風險與績效之間存在明顯的負相關關系,他發現財務績效好的企業和財務績效不好的企業經營風險與財務績效都存在負相關關系,經營良好的企業能夠增加收益的同時減少風險。另外,經營風險可以通過不同渠道影響企業財務績效,從負債的角度講,財務績效較好的公司,其資產負債比例管控的也較好,流動資金留存較充足,進而規避風險、分散風險的能力也更強[15]。財務績效不僅是衡量企業績效的指標之一,也代表著企業抗風險的能力,對企業財務績效的評估,有利于防范企業經營風險,提高企業盈利水平。基于此提出假設2。
H2:經營風險與財務績效存在負相關關系。
(三)企業社會責任對經營風險和財務績效關系的影響
從2008年三鹿集團在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致使嬰兒得腎結石事件到2016年非法經營假疫苗使接種者無效免疫甚至死亡事件,使得企業社會責任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公眾的關注。對于社會責任缺失的企業,其社會聲譽掃地,甚至破產,社會責任的缺失極大地增加了企業經營風險。所以,在探討經營風險與財務績效關系時,也應當考慮企業社會責任對二者關系的影響。
盧秀鋒[16]指出企業社會責任表現能通過降低財務風險來提高公司績效。該觀點為本文研究提供了思路。社會責任缺失的企業,一旦被曝光,其產品會遭到整個社會嚴厲抵制,大大增加了經營風險,降低了銷售收入。相反,那些積極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無形中增加了公眾對企業的好感,使得企業在更穩定的環境下運行,降低企業經營風險,擴大了企業品牌影響力,提高了顧客對其產品購買力度,增加了企業銷售收入。企業社會責任表現較好,可以降低經營風險,企業在較低的經營風險下運營更有助于提高財務績效,因此企業社會責任在經營風險和財務績效之間起到部分調節作用。基于此提出假設3。
H3: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可以削弱經營風險對財務績效的負向影響。
三、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取及數據來源
考慮到一些非上市公司的數據信息難以獲得,本文以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以2012―2014年作為考察時限,剔除了金融類上市公司,ST和*ST上市公司,數據不全與異常的公司,從潤靈的644家上市公司企業社會責任評級數據中最終選取了509家上市公司共1 527個數據作為研究樣本。企業社會責任數據來自潤靈環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評級,財務績效和經營風險的數據來自國泰安(CSMAR)數據庫,數據處理采用SPSS 21.0和Excel統計軟件。
(二)變量選取
1.被解釋變量
通過搜集財務績效相關文獻發現,總資產凈利潤率(ROA)、凈資產收益率(ROE)和每股收益(EPS)是對企業財務績效評價時選用較多的指標[17-18]。其中ROA=凈利潤/總資產平均余額,反映了企業總資產獲利能力和利用情況。而凈資產收益率(ROE)=凈利潤/股東權益平均余額,不僅是衡量股東資金使用效率的財務指標,也是衡量企業獲利能力的重要指標。EPS=企業凈利潤/總股本,該指標越大,企業越有能力發放股利,財務績效越好,是反映企業經營成果、評價企業盈利能力的重要財務指標。ROA和ROE反映企業資金運作回報能力,反映企業盈利的會計價值。EPS從股東等投資者方面反映企業的盈利能力。因此,本文選取ROA和EPS作為衡量企業財務績效的指標,用ROE進行穩定性檢驗。
2.解釋變量
(1)經營風險
現有文獻對經營風險(Risk)的度量指標主要有:經營杠桿、應收賬款比例、資本密集度等指標[19-21]。關于經營杠桿,杜媛等[22]在研究經營風險程度的度量方法一文中把企業經營風險分為經營收益波動性風險和虧損風險,她提出經營杠桿系數只能衡量企業虧損風險,而不能衡量企業經營收益波動性風險,用經營杠桿來衡量企業經營風險是比較片面的。所以本文用應收賬款比例和資本密集度來衡量企業經營風險。應收賬款比例=應收賬款/收入,比例越大,企業營業收入中現金流含量越低,增加了企業經營風險。資本密集度=總資產/營業收入,在不考慮資本性融資的情況下,營業收入不變,總資產大幅增加,使企業負債水平提高,說明企業資金使用效率大幅度下降,增加了企業經營風險。因此應收賬款比例(Reclrate)和資本密集度(Fixed)越大,說明企業經營風險越高。因為應收賬款比例和資本密集度兩個指標的相關系數矩陣中的P值小于0.05,可以進行因子分析,所以為了便于進行回歸分析,現把應收賬款比例和資本密集度兩個指標采用因子分析法統一為一個指標來衡量經營風險,用字母Risk代表。
(2)企業社會責任
不同學者衡量企業社會責任的做法不盡相同,本文采用我國企業社會責任權威第三方評級機構“潤靈環球責任評級”的上市公司社會責任評級結果作為企業社會責任的衡量指標[23-24]。潤靈環球評級按照證監會行業分類標準將上市公司分為22類行業,該評級體系分四部分對企業社會責任表現進行評價,每一部分根據重要程度賦予不同分值,總分為100分,其中整體性評價(M)30分、內容性評價(C)45分、技術性評級(T)15分和行業性評級(I)10分。所以其的社會責任評級報告具有較強的客觀性,能較好地反映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水平。
3.控制變量
考慮到重要控制變量缺失會給結果帶來偏誤,參照相關文獻[4-5,17]的研究,本文主要設計了企業成長性(Growth)、資產流動性(LIQ)、償債能力(DAR)、盈利能力(PRO)等作為控制變量。其中企業成長性(Growth)用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表示,資產流動性(LIQ)用流動資產比例表示,償債能力(DAR)用資產負債率表示,盈利能力(PRO)用銷售凈利潤率表示。表1列示了所有?量及其定義。
(三)模型設計
為了檢驗假設1―假設3,以財務績效變量“總資產凈利潤率(ROA)和每股收益(EPS)”作為被解釋變量,經營風險(Risk)和企業社會責任(CSR)作為解釋變量,由此將待檢驗模型設定如下:
Risk=a0+a1CSR+a2Growth+a3LIQ+a4DAR+a5PRO+ε
(1)
ROA(或EPS)=a0+a1Risk+a2Growth+a3LIQ+a4DAR+
a5PRO+ε (2)
ROA(或EPS)=a0+a1CSR+a2Risk+a3Growth+a4LIQ+
a5DAR+a6PRO+ε (3-1)
ROA(或EPS)=a0+a1CSR+a2Risk+a3CSR×Risk+
a4Growth+a5LIQ+a6DAR+a7PRO+ε (3-2)
在以上回歸方程中,控制變量為企業成長性(Growth)、流通股比例(PSO)、資產流動性(LIQ)、償債能力(DAR)和盈利能力(PRO)。a0為常數項,a1、a2、a3、a4、a5、a6、a7分別為解釋變量和各控制變量的回歸系數,ε為誤差項。
四、實證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
如表2所示,總資產凈利潤率(ROA)均值較小,說明樣本企業總體上財務績效較差。經營風險(Risk)標準差較大,說明變動幅度較大,樣本企業總體經營風險管控較差。企業社會責任(CSR)均值不高,標準差較大,最小最大值差距較大,說明樣本企業總體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情況不穩定。另外,財務績效、企業社會責任和經營風險25%分位數、中位數和75%分位數都呈遞增趨勢發展,其中企業社會責任的漲幅最大。
(二)相關分析
為了檢驗研究變量的相關性,對樣本數據進行Pearson相關分析,采用雙側顯著性檢驗對被解釋變量與解釋變量、控制變量之間的相關性進行檢驗,結果見表3。
由表3可知,樣本企業的經營風險(Risk)與企業社會責任(CSR)在0.01水平上顯著負相關,與企業成長性(Growth)、資產流動性(LIQ)顯著正相關,與資產負債率(DAR)、盈利能力(PRO)顯著負相關。財務績效(ROA或EPS)與經營風險(Risk)在0.01水平上顯著負相關,與企業成長性(Growth)、盈利能力(PRO)、資產流動性(LIQ)顯著正相關,與資產負債率(DAR)顯著負相關。財務績效(ROA或EPS)與企業社會責任(CSR)在0.1水平上顯著正相關。
(三)回歸分析
1.對H1的檢驗
如表4模型1所示,相對于經營風險(Risk),解釋變量企業社會責任(CSR)回歸系數-0.0113在0.01水平上顯著為負,說明企業社會責任做得越好,經營風險越低,即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經營風險有負向影響,這一結果支持H1。從控制變量來看,企業成長性(Growth)、資產流動性(LIQ)與經營風險(Risk)顯著正相關,盈利能力(PRO)、資產負債率(DAR)與經營風險(Risk)顯著負相關。
2.對H2的檢驗
如表4模型2所示,當財務績效用ROA代表時,經營風險(Risk)回歸系數為-0.0136,在0.01水平上顯著為負;當財務績效用EPS代表時,經營風險(Risk)回歸系數為-0.1538,在0.01水平上顯著為負,說明經營風險降低可以提高財務績效,這一結果支持H2,從控制變量來看,企業成長性(Growth)、資產流動性(LIQ)和盈利能力(PRO)均和企業財務績效顯著正相關。較高的企業成長性(Growth)表明企業有良好的發展前景;較高的資產流動性(LIQ)表明企業資產周轉速度快;銷售凈利潤率越高,表明企業盈利能力越好,財務績效越高。而償債能力(DAR)回歸系數顯著為負,當資產負債率(DAR)較高時則說明企業的償債能力較低,企業經營風險逐漸加大,導致企業財務績效降低。
3.對H3的檢驗
表4模型3-2在模型3-1的基礎上加入了兩個解釋變量之間的交互項,由于兩交互項多重共線性值達到19(>10),因此對解釋變量中涉及的交互項進行了去中心化處理,以避免多重共線性。此外本文對所有進入模型的解釋變量和控制變量進行了方差膨脹因子檢驗(VIF),結果顯示VIF均小于2,可以排除多重共線性的問題。
如表4模型3-1、模型3-2所示,無論財務績效用ROA還是EPS代表,經營風險(Risk)的回歸系數都在0.01水平上顯著為負,企業社會責任(CSR)回歸系數也都在0.01水平上顯著為正,這又一次證明了前面的H2。另外,以模型2為基本模型,在模型2基礎上加入企業社會責任(CSR)變量后(模型3-1),經營風險與財務績效回歸系數變大了。若把企業社會責任與經營風險的交互項也加入模型3-2,不僅交互項本身顯著,而且經營風險(Risk)回歸系數進一步?大,這說明企業社會責任和經營風險共同作用于財務績效,且企業社會責任對經營風險與財務績效的關系有削弱作用。這一實證結果支持H3。
五、穩健性檢驗
由于變量的選擇和取值將可能對結論穩健性產生影響,為此進行了以下敏感性測試,用凈資產收益率(ROE)替換凈資產利潤率(ROA)。由此對H2、H3回歸分析結果進行穩健性檢驗,如表5所示。
從表5中的模型2結果可知,經營風險(Risk)回歸系數為-0.0505,在0.05水平上顯著為負,說明經營風險與財務績效負相關,與上文對H2研究結論一致。從表5中模型3-1經營風險(Risk)回歸系數-0.0293大于模型2中的-0.0505,模型3-2中加入交互項后回歸系數為-0.0006比模型2和模型3-1經營風險回歸系數都大,也說明了企業社會責任對經營風險與財務績效的負向關系有削弱作用,與上文對H3的結論一致。
以上的穩健性檢驗說明,本文的研究結果可靠。
六、研究結論與啟示
通過理論分析和實證檢驗得出以下結論:(1)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可以降低經營風險。社會責任表現好的企業,具有較好的社會聲譽,贏得投資者對企業的信心,降低企業經營不確定性,進而降低企業經營風險。(2)企業經營風險負向影響財務績效。一般,較高的經營風險使得企業虧損增加,降低財務績效。(3)企業社會責任能削弱經營風險對財務績效的負向影響。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可以通過降低經營風險來提高財務績效。
篇4
關鍵詞: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構建
現階段,我國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其在世界企業中的地位不斷提升。但是我們也要清楚的看到,我國企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企業財務風險對企業的影響巨大。因此,構建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對企業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風險預警機制可以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系數,預測企業發展中可能出現的風險,保證企業可以正常運行和發展。
一、造成企業財務風險的因素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不斷調整。目前,國家擴大了基礎性設施的建設力度,企業的工程量不斷增加,企業施工和周轉所涉及的資金也越來越多。我國企業現在要同時面臨國內企業和國外企業的雙重競爭,建筑市場相對萎縮。個別企業為了生存不惜降低施工價格,企業的財務風險增加。而經濟對企業的影響存在滯后性,企業對國家宏觀調控對企業財務的影響預警不足,企業財務風險更多。企業招標、中標過程中要涉及較多的法律合同,由于施工進行過程中企業很有可能根據現場情況對合同進行臨時調整,造成施工方和建設單位權益不平等,法律糾紛嚴重,企業的風險增加。
二、企業財務風險分析
1.債務風險。企業的工作周期時間長,所需要的資金較大,短期之內投資回報較低。很多企業都是收到了部分預付資金后就開始施工,后期需要大量的墊付資金,企業資金缺口嚴重,資金風險高。大量的墊付資金會造成企業資金流動緩慢,企業債務風險較大。企業資金周轉出現斷裂時,企業更加無力償還債務,貸款利息增高,企業債務壓力越來越大。
2.資金周轉效率低。企業的收益較慢,隨著勞動力和原材料價格的增長,企業施工成本越來越高。應收賬款的不斷增加導致企業的運營能力降低,企業存在大量的應收賬款呆滯或壞死的風險,企業財務風險增加。而企業往往采用粗放式管理模式,企業日常支出較高,過高的成本容易造成企業的嚴重虧損,企業對資金的需求量不斷增多,資金周轉效率低下,企業經濟效益不斷降低。
3.籌資、投資風險。企業財務風險中還包括銀行利率風險和籌資、投資風險以及管理風險,這些都會造成企業的運營流暢性降低,企業施工所涉及的資金鏈條斷裂,企業不斷處于經濟糾紛和意外事故中,企業經營風險增高。
三、企業構建財務預警機制的措施
1.建立財務風險預警體系。企業財務風險預警體系是企業有效預測和避免經營風險的關鍵。企業可以通過財務風險預警體系準確的預測、分析、識別以及評估可能給企業帶來的各種財務風險,提高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企業在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的構建時要遵循重要性、開放性和零容忍原則。風險預警體系首先要對財務風險進行識別和評估,對企業財務風險進行相應的重要性和關鍵性分析,評估出企業的重要財務風險。風險預警機制要確定企業的關鍵財務預警閥值,對企業經營的風險點及時發現和報警,建立企業動態財務管理體系。風險預警體系要體現出企業的效益預警指標、債務預警指標、資金周轉指標等。
2.建立財務風險預警責任制度。企業想要建立和執行財務風險預警體系,還要建立相應的財務風險預警管理機構,以確保企業財務風險預警體系能夠發揮正常的功能。財務風險預警管理機構要對企業的財務工作進行監督,要由企業的管理人員、財務人員以及審計人員結合一些經驗豐富的專家意見,共同完成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制度的制定。風險管理制度要將相應的財務風險責任落實到個人,以提高企業對財務風險的預報和監測能力。企業要對財務風險預警進行責任劃分,明確財務風險預警指標的責任部門,確定風險預警等級和責任。風險預警管理人員要及時發現風險預警,及時將風險信息反饋到相關部門,以便及時制定風險應對方案。企業財務風險預警要進行等級劃分,不同的風險預警要由不同的人員來處理。
3.建立財務風險預警處理制度。(1)強化財務預警信息的審核工作。企業想要及時的預測財務風險,就要對財務會計信息進行科學、有效的分析,探索不同類型的財務風險的關鍵審核點,通過企業自身的內部數據,結合市場的變化情況,對財務風險進行系統的分析。通過對原材料以及人工成本的分析,可以降低人為因素造成的偏差,保證財務預警的準確性。企業管理人員要對審核的財務數據進行確認,明確風險預警。(2)強化財務風險預警分析和應對。企業管理人員和財務人員要充分分析預警指標的各要素,準確評估出財務風險的類型和大小,對財務風險的敏感性做出準確的判斷,找出財務風險預警出現的原因,對可能給企業造成的損失進行評估。首先進行關鍵的財務風險防控,再逐步擴展到其他財務風險。相關負責人要制定財務風險的處理方案,通過相應的措施將風險轉化或化解,減少企業的經濟損失。將風險處理責任具體落實到具體部門和個人,監督風險處理方案的具體執行,在規定的時限內化解財務風險。(3)構建財務風險預警報告和保障體系。企業相關部門要將風險處理的具體流程及時公布,使全體員工明確財務風險的相關指標。企業財務風險報告要包括財務風險預警的運轉、財務風險的應對措施、財務風險給企業可能帶來的損失和影響等內容。企業想要對財務風險預警進行管控,就要建立合理的內部管理和控制制度,為企業搭建風險預警平臺,建立風險預警保障體系。
四、總結
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給企業帶來無限商機,同時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環境也越來越復雜,企業的財務風險程度增加。財務風險對企業的影響巨大,關系到其能否進行正常的經營活動。因此,建立科學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可以有效的預測和控制企業的財務風險,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利潤最大化。
參考文獻:
[1]李莉.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建設研究[J].時代金融,2014(27).
篇5
[關鍵詞] 企業財務風險;傳導機理;控制探析
[中圖分類號] F23 [文獻標識碼] B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企業面臨的經濟環境越來越復雜多變,企業在獲取財務活動信息時面臨巨大挑戰,致使財務活動出現很大的不確定性,財務活動的結果有很大的隨機性和風險性,導致企業面臨巨大的收益風險。因此分析企業的財務風險,特別針對財務風險傳導機理的研究有重大實踐意義,通過研究制定相應的財務風險傳導控制措施,有助于完善企業財務風險管理體系,這對降低企業財務風險是十分必要的。
一、企業財務風險傳導的概念及分類
(一)企業財務風險傳導的概念
關于“傳導機制”的概念在學術界和官方報告都未曾給出一個明確的定義,它借鑒了物理學的原理,將其應用于經濟金融領域,并被推廣到其他各個領域。關于企業風險傳導的概念可以從狹義和廣義兩個完全不同的角度來定義。從狹義的角度講,企業處于經濟大環境中,必然要受到一些來自外部環境或自身的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和干擾,使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某一個或某幾個環節面臨風險,通過有形或無形的事物將其蔓延至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一系列操作環節中,造成企業的生產經營目標偏離預定軌道,甚至給企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也就是說,企業風險傳導是指企業因受不確定因素的干擾造成生產經營中的某一個環節面臨風險,并且這種風險通過某種形式蔓延至與之有關的其他環節,擴大企業的經濟損失。從廣義的角度來說,風險不僅能夠在企業內部各個生產環節之間傳導,還可以在企業間進行傳導。這時因為企業生產經營并不是獨立存在的,企業之間存在合作關系。一旦某一企業發生風險,其將會傳導至與該企業有利益互通關系的企業,甚至可能通過某種載體傳導至整個企業鏈。
(二)企業財務風險傳導的分類
企業財務風險傳導可以更加不同的劃分標準將其劃分為不同的類。如果企業財產風險按照其耦合形態來劃分可以將其劃分為純耦合傳導和弱耦合傳導和強耦合傳導。如果按照財務風險在傳導的過程中是否有本質上的變化來分可以將其分為穩態傳導和非穩態傳導。如果按照財務風險的源頭劃分可以將其分為兩種,分別是以企業外部為風險來源的風險傳導和以企業內部為風險來源的風險傳導。
二、企業財務風險傳導的基本理論
(一)風險管理理論
風險管理理論認為,企業風險的管理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企業各個部門的職員都能夠影響企業的風險管理。風險管理理論被應用于企業的戰略制定中,用于識別和發現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潛在風險,該理論適用于各個級別不同的企業,而且能夠為企業的管理層提供可靠的保證。風險管理理論有助于企業管理層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力和風險容量設定企業的風險容忍值,以便能將風險偏好和風險策略更好的聯系起來。在企業風險管理理論中,對風險的識別、對策的選擇,風險緩解、規避、轉移和保留都有明確的規定。
(二)熱傳導理論
熱傳導理論是一種將物理學中的熱傳導現象引入到經濟學領域中來,為財務風險傳導過程提供了理論基礎。在物理學中,高溫物體可以將溫度轉移到低溫物體。對于熱力學而言,內能的變化是導致熱傳遞發生的根本原因,而且熱傳遞根據其傳導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為直接傳遞和間接傳遞兩種形式。就財務風險傳導而言,風險傳導的主要原因是風險不斷累積直到達到其風險閾值,也就是說風險的內能能量發生了變化,從而將風險傳遞給那些與之有利益關系的企業。
(三)控制論
在控制論中,控制的核心內容是信息,而信息又是為控制服務的,因此控制是通過信息反饋來實現的。因此,信息反饋是控制論中十分重要的概念。所謂信息反饋是指通過控制系統將信息傳遞出去,并將其作用的結果反饋回來,然后對信息的在傳遞產生影響,從而達到制約的目的。
控制的根本目標是為了縮小現實與目標之間的差距,負反饋系統用于計算現實與目標之間的差距值,然后通過決策機制根據差距值以及系統自身的控制能力來決定采取相應的行動,然后將信息傳遞給執行機制,經由執行機制實施相應的命令,實現改變現狀的目標。通過對信息的控制,通常能夠達到縮小目標和現實之間的差距值。
三、企業財務風險傳導的主要構成要件
(一)企業財務風險的傳導載體
載體一詞最早并應用與化學領域,例如在工業上載體被用來代表傳遞熱能的介質。隨著文化的多元化發展,載體也逐漸被廣泛應用于任務社科領域,通常被認為是信息和知識的承載物體。2007年夏刺岢雋朔縵沾導載體的具體概念,即在企業風險傳導過程中,風險源中含有的風險流會根據企業外部的環境和內部系統的狀態特征的變化而發生相應的變化,這種變化會以有形或無形的方式傳遞到企業生產活動中的相關功能節點及作業流程中去,我們把在這一過程中起到傳遞作用的介質稱之為企業風險傳導的風險載體。
風險源客觀存在,其主要潛藏在企業財務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系統之中,當風險源的累計值并沒有達到風險閾值時,它的主要表現特征為片面的、局部的財務風險表征,不會對企業的財務活動造成經濟損失。但是,一旦風險源的累計值超過風險閾值,風險源就會迸發出風險流,形成現實的財務風險傳導活動。承載著風險流,并對財務活動產生影響的介質正是財務風險傳導的載體。企業的財務風險傳導載體具有如下特征:首先財務風險傳導載體具有中介性,主要表現在企業財務風險傳導過程中,載體起到了一種溝通橋梁的作用,財務風險流若想在企業內部各個財務活動環節或企業之間進行傳導就必須依附于某種載體。如果沒有財務風險傳導載體的存在,財務風險傳導的基本條件就不存在了,也就沒辦法進行風險的傳遞了。其次,財務風險傳導載體具有承載性。財務風險載體承載的內容因載體性質的不同而不同,財務風險和財務風險載體之間有些存在著一一對應的關系,有些存在著一對多應的關系,即有些是一種財務風險載體只能承載一種財務風險,而有些則是一種風險載體會造成多種財務風險。風險載體不僅承載了風險源還提供了風險傳導的前提和條件。企業財務系統涉及到企業內部多個財務環節,并且與外部企業之間存在經濟利益關系,風險載體承載著各種風險流且各種財務風險流之間進行相互作用,那么風險傳導便開始了。再次,財務風險傳導載體具有傳導性,而且風險傳導載體的風險性和承載性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承載性為財務風險傳導提供了前提條件,而傳導性則是財務風險傳導載體本身具有的傳導能力。
財務風險的主要載體有資金載體、信息載體和人員載體。資金載體就是指企業運營中所需要的貨幣投資。信息載體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交易雙方所掌握的信息量不均衡;二是交易雙方了解各自信息占用的相應地位。人員載體是指企業財務活動中用來記錄企業支出和收入情況的財務人員。
(二)企業財務風險的傳導路徑
企業財務風險的傳導路徑的概念為:風險源釋放風險流后,風險流依賴風險載體按照特定的渠道或者路徑在企業財務活動的各個環節間流動和傳導,風險流流動所經路徑為企業財務風險的傳導路徑。企業財務風險傳導的路徑可以分為外部傳導路徑和內部傳導路徑兩種形式。根據企業財務風險傳導的內容又可以劃分為企業內部財務環節之間的傳導、企業與外部企業、銀行等的傳導兩個方面。
企業內部財務風險傳導路徑是通過一條資金鏈進行傳導的,因此資金載體是企業內部各財務環節間進行風險傳導的載體。財務風險通過資金載體傳導的主要表現形式有籌資風險傳導、投資風險傳導、營運資金風險傳導和收益分配風險傳導。籌資風險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企業不能按期還本付息或資金使用出現狀況等,會對企業的財務活動產生負面影響,使企業出現籌資困難的狀況,不利于籌資風險以資金載體的形式傳導至投資風險環節。投資風險是指對未來投資收益的預估具有不確定性,在投資中可能造成經濟利益的損失或損失本金的風險。營運資金風險則是指因企業資金不足造成企業運轉出現困難,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的可能性。企業收益分配風險則是指企業因收益分配不合理給企業后續的生產經營活動造成一定的影響。
(三)企業財務風險的傳導效應
企業財務風險的傳導效應包括多米諾效應和耦合效應,我們把多米諾效應定義為:開始于一個單元,并通過熱輻射、爆炸和碎片等物理效應影響到鄰近單元,從而增加了后果嚴重性或失效頻率的事件。企業在存在風險源、初始財務風險超過財務風險閾值、初始單元與二級單元具有一定的關聯性的情況下就會產生多米諾效應,在環境突變、技術環境的影響下可能加劇財務風險的傳導,也可能會終止財務風險的傳導。
耦合效應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體系或運動形式通過各種相互作用彼此之間產生影響的現象。耦合效應因其作用形式的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耦合狀態,進而對財務風險產生不一樣的影響。其中影響財務風險傳導效應的兩個重要元素分別是企業財務各個環節的關聯度和財務風險性質的匹配程度。
四、企業財務風險傳導管控策略
(一)控制財務風險源策略
企業對財務風險源控制主要包括籌資風險源、投資風險源、營運資金風險源和收益分配風險源的控制。其中,在對籌資風險源進行控制時首先應仔細分析籌資活動所涉及到的宏觀環境,掌握經濟的變化趨勢和規律,合理調整企業的財務管理政策,以便于降低因外部環境的變化造成的籌資風險。其次要預防匯率的變化給企業造成的籌資風險。企業的籌資市場面向國際化,不免因匯率問題而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最后找準投資的時機對企業經濟發展十分重要。
在投資風險控制中應注重對投資項目的決策水平進行預測,建立科學合理的投資決策制度,通過投資決策方案進行決策。還要通過控制投資期限的長短來降低投資風險。企業在對新項目進行投資時,一定要先進行充分的投資項目論證,以避免投資風險的發生。
企業在對營業資金風險源的控制中應建立嚴格的賬目管理制度,深入了解客戶的資信情況,將客戶劃分為不同的級別給予不同形式的服務。企業應加強各個部門間的協調合作能力,加強企業經營活動中對現金流的管理,而且應特別注重對現金的預算管理,保障企業經營活動實現其預定目標。
收益風險源的控制則是企業根據收益分配風險產生的原因采取相應的策略對其進行控制。其主要策略有改進會計記賬的方法,提高會計反映企業真正的財務狀況的能力。企業應能夠準確計算出用于外部籌資的資金數額和投資預算。
(二)阻滯財務風險傳導路徑策略
阻滯財務風險傳導路徑策略的重點在于控制傳導路徑上的關鍵因子。企業可以根據自身對風險傳導的控制要求確定控制目標的變量。其中控制目標主要包括企業的營業利潤和現金徑流量。在此基礎之上制定符合企業實際現狀的財務風險傳導控制策略。企業可以從經營的實際情況出發,通過Vensim模擬獲取控制目標的風險因子靈敏度的大小,并將其看作是關鍵因子。沒有一種控制正常是完美的,因此加強財務風險傳導系統內因子的組合,加強其控制力度是十分重要的。
阻滯風險傳導路徑的策略還應加強對財務風險的檢測與分析,提高風險的預見性和有效性。在制定財務風險傳導控制策略時不僅要考慮風險載體等因素,還要求制定的策略有一定的可預見性,不是出現問題后采取措施解決而是在未給企業造成任何實質性的影響之前將風險規避掉。
(三)提高財務風險閥值策略
財務風險流潛藏在風險源中,通過提高企業的風險閾值能夠有效延緩風險源迸發風險流。提高企業財務風險閾值策略的主要方法有:一是企業采用柔性化管理方式對財務風險進行管理;二是盡量避免企業財務閾值降低的事情發生;企業采用柔性化管理是指企業能夠快速采取有效措施對財務活動中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系統所引起的不確定能力進行處理,這種能力主要有緩沖能力、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三點。緩沖能力是企業處理各種財務風險較為常見的一種手段,其基本思想是以不變應萬變。適應能力則是企業在出現財務風險時通過適當調整應對財務風險的有效手段。創新能力則是企業通過新行為、新策略來對外部、內部環境造成影響,進而達到控制財務風險傳導的目的。企業結構不合理或者財務活動監管機制存在漏洞都可能降低財務風險閾值。因此企業若想避免降低企業財務風險閾值就應該加強企業結構的調整以及完善財務監管制度。
[參 考 文 獻]
[1]丁瑜瑜.論企業財務風險的傳導機理與控制[J].科技經濟市場,2015,7(4):69-70
篇6
關鍵詞 :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管理
企業的財務風險主要是指在企業的各種財務活動中,因受一些不確定因素影響而使得企業實際財務收益與預期的收益產生一定的偏離,從而給企業造成蒙受損失的可能。隨著世界金融危機的不斷出現和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企業必須要積極建立財務風險的預警系統,健全風險管理機制,從而確保企業的健康發展。
一、構建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的相關措施
1.建立健全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
財務風險預警系統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整個過程,其主要是企業信息化的基礎上,依據企業自身經營計劃、財務報表和其他財務資料,利用金融、市場營銷、企業管理和財會等理論,并采用比較分析、數學模型、比例分析以及因素分析等方法而進行的示警預報。
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建立不僅可以讓企業經營者對一些潛在的財務危機做好應對的準備,及時地找出財務危機產生的根源和經過,給企業的管理經營者提供一些改善財務危機的建議和措施,從而能夠為企業未來的管理和經營提供良好的借鑒作用。
2.樹立企業的風險防范意識,做好信息管理工作
風險防范意識的樹立是保障企業內部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成功建立和正常運行的前提。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企業內部的全體員工,尤其是領導管理階層要牢固樹立企業的風險防范意識,并極采納合理建議。
企業要加強財務風險預警組織機構的建立,積極遵循“職責獨立、專人負責”的原則,從而確保企業的各項風險預警工作能夠得到嚴格的落實,以避免受其他機構的影響和干擾。而在企業信息的管理上,要不斷對資料信息系統進行升級,并及時對系統信息進行刷新,以確保各項財務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和有效性。
3.建立健全企業財務風險的分析和處理機制
對財務風險的高效分析是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關鍵和核心。而企業財務風險的處理則主要是一些改進方案、補救辦法和應急措施。其中,改進方案是對企業管理經營中一些薄弱環節的改進措施,目的是避免和杜絕類似財務風險事件的再次發生;而補救方案則是指當財務危機發生后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盡可能地控制損失或減少損失;應急措施是指當財務風險或財務危機出現時,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進行規避,以避免危機的不斷惡化。
4.將企業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和其他各項制度建設進行有效地結合
企業作為一個整體,其內部的任何活動都可能會影響到客戶對企業的滿意度,這就要求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要與其他管理活動保持良好的銜接和溝通,同時還要使企業財務風險的預警系統與其他子系統之間保持協調和一致性,并實現資料數據的共享。因此,要規避企業的財務風險,就需要將企業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與其他各項制度建設進行有效的結合。
5.遵循和堅持成本效益原則
企業內部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良好構建還需要積極遵循和堅持成本效益原則,并使實施預警信息產生的價值能夠大于實施預警信息產生的成本,以確保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構建的有效性和經濟性。一般情況下,企業自身的財務風險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內部的現金流量狀況。當前企業所面臨的財務風險主要包括投資風險、籌資風險、利益分配風險以及資本運營風險等,這些財務風險貫穿于企業財務管理的整個過程,不利于企業的協調穩健發展。因此,在新時期的發展中,企業要通過建立財務風險管理機制來防范和控制各類財務風險的出現,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企業的風險損失,保障財務安全,從而實現企業運營價值的最大化。
二、企業進行財務風險管理的有效措施
1.積極建立相關的風險預警機制,提高企業應對外部經濟環境的能力
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是造成企業財務風險的重要原因,外部的經濟環境等因素對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有著深刻的影響。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經濟環境,企業要加強對其變化趨勢和規律的研究,并通過建立相關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來有效地掌握外部市場環境的變化,并預測出企業所要面臨的財務風險的危機。同時,根據對外部經濟環境的預測結果,企業應積極制定相關的應變措施,加強對企業內部財務管理辦法和政策的調整,以提高企業應對外部經濟環境的能力,減少或避免因外部環境的不利變化而對企業的財務管理造成沖擊,從而到達降低企業外部財務風險的目的。
2.建立相關的財務決策機制,提高企業財務決策的科學性
當前企業財務決策中所采用的主觀決策和經驗決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財務決策的失誤率,而錯誤的決策又會大大增加企業所面臨的的財務風險。面對這種情況,就需要企業在發展中建立相關的財務決策機制,提高財務決策的科學性,從而防范和減少財務風險的出現。具體來說,企業首先要明確自身的財務決策目標,并確保財務決策目標和企業總體目標的一致性,這是提高企業財務決策科學性的前提。最后,還要對財務決策實施過程進行有效的監督,從而保障企業財務決策的順利實施,降低風險所帶來的損失。
3.確定科學合理的企業資本結構
企業的理財目標和資本結構對財務風險的產生有著重要的影響,這就要求企業要確立科學合理的資本結構,以規避各種財務風險的出現。企業資本結構的合理與否主要受企業籌資決策的影響,因此,企業在進行籌資時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對與籌資相關的影響因素進行綜合的考慮,從而確定出合理的資本結構。
4.建立和完善企業內部的財務風險管理制度
完善管理制度能夠明確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方向和目標,也是防范和減少企業財務風險的重要措施。同時,企業要不斷強化企業自身的內部控制,加強對企業資金的有效管理,以提高其資金的利用率。并對當前的業務流程進行全面的梳理,以找出其中潛在的財務風險和相關的控制措施。另外,還要加強對當前財務控制制度的審核,對其中存在的監管漏洞要進行及時的補充和完善,從而增強其抵御各類財務風險的能力。
加強對企業財務風險的管理,提高企業財務風險預警能力是當前企業應對激烈市場競爭的有效路徑。企業要積極建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建立健全財務風險的相關管理機制,從而確保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許璐.房地產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管理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11).
篇7
風險是不確定性對目標的影響。財務風險是指在實現財務目標過程中,不確定性對財務目標的影響。財務風險是由財務目標、影響財務目標事項發生的可能性及事件發生后對目標的影響程度構成的,用公式表示如下
財務風險(R)=影響事件發生的可能性(P)×影響后果(C)
財務目標,即企業一定時期內期望達到的境界與標準,如2013年凈利潤計劃實現2億元。財務目標還具有多樣性,如資金利潤率15%,資金周轉期65天,每股盈利率、市盈率等。
發生可能性也稱不確定性,是指由于條件暴露不充分、人的認識能力有限,對某些事項是否發生不能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斷。例如,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可能有變動,從而對凈利潤目標產生影響,但是否變動、變動幅度多大,其變動是有利還是不利于目標實現等,都無法確定。影響財務目標的事件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直接性和間接性,是否發生也受條件限制。發生可能性通常用概率來表示,其范圍在0~l00%之間,也可用定性和半定性來表示。
影響后果是指某一事件發生后對財務目標的影響。影響具有兩重性,即對目標產生有利或不利的影響,如匯率變動對出口企業凈利潤目標會產生影響,但影響大小也具有不確定性。影響的程度可以用定量、定性和半定性來表示。
根據風險涉及層次和范圍的不同,可將風險分為宏觀風險和微觀風險。宏觀風險主要是指對全局有較大影響的不確定性損失。例如,整個市場經濟發生重大變故或行業發生重大變化,會對企業的財務目標實現造成影響。微觀風險通常是指企業發生資金周轉困難而難于實現持續經營。從風險影響的結果來看,可將風險分為純粹風險和機會風險。前者對財務目標的實現只造成不利損失,而后者還可能對財務目標的實現帶來有利的機遇。本文著重論述企業層面財務風險。
二、企業財務風險的特征
1.財務風險的表現
企業財務風險是企業經營活動中各類風險相互作用之后產生結果的綜合表現,是指企業等各項財務活動中因企業內部與外部環境的各種難以預計、無法控制的因素影響,或操作失誤等,在一定時期內企業的實際財務結果與預期財務結果發生偏離,從而蒙受損失的可能性。其產生的根源有現金流出與現金流入在時間上不匹配所形成風險,籌資與投資風險、稅務籌劃方面風險,利率、匯率變動帶來風險等。
企業財務風險通常表現為以下幾點。
(1)資產負債率過高。資產負債率是指公司持有的資產與應償付債務之比。比率越低說明企業債務越少,償債能力越強,一般情況為50%,如果超過100%,表明公司已資不抵債,破產倒閉的致命風險將要發生了。
(2)經營資金不足。企業經營資金是否充足可用企業的流動資產減去短期負債余額表示,余額越多說明流動資金越富余。如果經營資金不足,就會影響企業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過低可能出現不能按期償還債務的財務風險。
(3)資產流動性下降。資產流動性是指公司實物性資產形態轉換成貨幣性資產形態的速度。流動性越高說明資產變現能力越強、周轉越快。相反,流動性降低,說明資產質量差不能及時銷售出去,轉換不成貨幣資金形態,容易引起財務風險的發生。
(4)債務負擔過重。公司經營資金有的來自于外債及投資者,來自前者的稱為公司債務,到期須要償還。如果企業債務過重,一旦發生貨物滯銷或出現變故,很可能不能按時償還到期債務,產生財務風險。
(5)盈利能力下降。盈利能力是指公司賺取利潤的能力,盈利能力越高,表明賺取利潤越多,公司生命力越強;相反,如果一個公司的盈利能力逐步下降,表明具有財務風險發生的條件,一旦盈利能力下降至零甚至出現負值,財務風險必然產生。可見盈利能力降低是財務風險發生預兆。
以上五方面的變化趨勢都是引發財務風險的預兆,必須予以重視。
2.企業財務風險的特征
企業財務風險與企業其他風險相比較,具有以下五個方面的特征。
(1)綜合性特征。財務風險具體表現是資金運轉過程中出現了變故。資金是企業擁有和控制資源的貨幣表現,包括有形的和無形的、流動的和非流動的、貨幣的和非貨幣的等。這些資產在運行中一旦遭受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財務風險可能發生。
(2)核心性特征。企業的財務活動主要表現為資金的流動。資金流滲透于生產經營活動的各個方面。通過資金流動可以了解企業經營的狀況,及時發現、掌握各個領域的風險動態。
(3)致命性特征。企業中的財務活動如同人的心臟,不間斷地向企業各個領域輸送“血液”,財務運轉中一旦發生風險,資金流出現斷流,也就不能按時償還到期債務,就可能出現破產倒閉風險。
(4)關聯性特征。財務風險的產生的背后都與其他領域的業務活動成果密切相關,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認知財務風險,就是要尋找影響指標的業務事項。
(5)人為性特征。企業財務指標受財務人員及主管領導操作,有些指標通過盈余管理或財務報告進行修飾,對潛在的風險予以掩蓋,會給報表使用者以假象。
三、企業財務風險管理
1.財務風險管理的含義及功能
財務風險管理是指企業針對財務風險所采取的指揮和控制的協調活動,從而抓住機遇、規避威脅,實現預期財務目標。通過對財務風險實施有效管理,可以發揮以下功能。
(1)將資金與風險掛鉤,用風險的觀念分析資金使用,可提高盈利能力。
(2)將風險與財務掛鉤,可有效地測度和評價風險管理實施的成效。
(3)將風險與財務掛鉤,可有效地測度和評價風險管理的成本。
(4)將財務與風險掛鉤,可有效地權衡威脅與機遇。
(5)將財務與風險掛鉤,可評價風險、收益與內部控制的水平。
(6)將風險與財務掛鉤,可測度威脅與機遇的財務價值。
(7)將財務與風險掛鉤,可體現業績、責任和風險界限之間的聯系。
(8)可在評價風險、成本和收益的基礎上,評價企業的業績。
(9)測度風險調整后的各種財務指標,評價考慮了風險因素后的財務狀況。
2.財務風險的管理
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是通過目標確定、風險評估、風險控制三個環節完成的。
(1)財務目標的設定
財務目標設定是財務風險管理的首要環節。為使財務目標設定得既先進又可行,要做到以下三點。
首先,要對企業所處的環境有清晰的了解。這些環境包括:①外部環境,如社會、文化、政治、法規、技術、自然環境、競爭環境、國際環境等;②內部環境,如企業狀況、組織結構狀況、人員狀況、產品狀況、資源狀況、文化狀況等;③未來環境,如未來世界貿易發展變化趨勢、國家方針政策走向、國際市場的競爭趨勢等。這些環境條件是企業確定目標基礎條件,把握不準將會影響目標確定質量。
其次,收集信息。在弄清環境的基礎上,應積極主動且廣泛地收集各方面的信息資料,為確定目標、應對風險、控制活動等提供可靠依據。這些信息包括:①外部信息,如行業協會、網絡媒體、市場調查、客戶往來信息等資料;②內部信息,如財務資料、經營生產、調查研究、辦公網絡等資料;③信息傳遞,對搜集的資料進行加工、篩選、整合成有用的信息資料向有關部門傳遞。信息是風險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因素。信息不通、情況不明,就會做出錯誤的決策和行動,難以實現控制的目標。
最后,確定財務目標。風險管理的目標由指標、標準和承變度構成。指標應根據國家財政部及有關機構、行業等規定及企業特點分級次確定,如國家考核、企業考核、科室及班組考核指標等。標準是各項指標具體達到的水平程度,包括量化標準、消耗標準、風險評估標準等。承變度是指在風險管理中承受風險損失的最大限度,超過這一限度就會對整個企業績效產生極大影響,是最高經營戰略所不能接受的。
在財務風險管控過程中,應時刻關注以下五類財務比率的動態變化并針對變化趨勢,采取必要措施,防范風險損害的產生。①衡量企業償付到期債務能力的比率,如流動比率、速動比率。②衡量企業通過債務融資時負債程度的杠桿比率,如資產負債率、負債對權益比率、長期負債對權益比率、利潤利息化比率等。③衡量企業如何有效地使用資源的經營比率,如存貨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應收帳款周轉率、平均收帳期。④衡量企業的總體管理效率,關注銷售和投資的獲利比率,如毛利率、經營利潤率、凈利潤率、總資產報酬率、股東權益報酬率、每股收益、市盈率。⑤衡量企業在經濟和產業增長中保持經濟地位的增長率,如銷售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每股收益增長率、每股紅利增長率等。
(2)財務風險的評估
財務風險評估包括以下三個步驟。
首先,要識別財務風險,實際上就是收集有關風險因素、風險事故和風險損失等方面的信息,尋求和發現導致風險產生、造成風險損失的源頭,從而為制定有針對性的應對策略、提高風險管理水平、減少風險損失提供依據。識別內容的重點是現金的流入與流出是否正常、償債能力是否充足、獲利能力是否強、資源的使用效率是否高等。識別財務風險的方法有風險清單法、現場調查法、預算比較法、財務報表分析法等。通過識別可發現企業的財務風險。
其次,要分析財務風險。分析財務風險就是運用專門的技術方法,對識別出來的潛在風險因素、發生的可能性及影響后果進行分析,然后同風險準則進行比較,評價財務風險的大小。常用分析方法有德爾菲分析法、情景分析法、萊單分析法、專家意見法、“A計分”法、“Z積分”法。對影響財務風險較大的指標因素,如現金流和凈利潤指標,還可設定預警臨界值,該指標一旦超過預警線,就應采取措施。分析重點是背離財務目標值較大的指標。
最后,進行財務風險評價。財務風險評價是指在風險識別、分析的基礎上把不同風險進行比較。通過比較得出風險重要性劃分并對風險的狀態進行綜合評價。它是風險管理中最重要的步驟,其目的是為制定風險應對策略和資源分配提供參考依據。
(3)財務風險的控制
財務風險控制是在財務風險評估的基礎上進行的風險管理的最后一個環節,包括風險應對策略的制定、實施風險管理活動以及對實施風險管理的總結。
一是財務風險策略的制定。應對策略包括基本對策和綜合治理策略。基本對策主要包括風險規避、風險保留、風險分攤、風險改善、風險轉移或對沖、風險分散或鏟除、風險應對等。其中應充分運用風險分散策略。因為若干種資產組成的投資組合,其收益是這些資產收益的加權平均數,但是其風險不是這些資產風險的加權平均風險,因此資產組合能降低風險。“不要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就是這一原理的應用。綜合治理財務風險的策略主要包括:建立企業財務風險管理保證體系,提升企業財務風險管理能力,優化公司治理結構董事會和風險管理委員會。其中應有財務總監的席位。應明確企業的財務目標及規劃目標,明確實現這些目標的保障機制和策略并與企業總體目標和風險政策相協調;明確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政策及其風險偏好,財務風險管理職責,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指標體系和財務控制準則等。制定財務風險管理計劃,建立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流程,按照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政策定期實施企業財務風險評估,出具各類財務風險報告。提升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策略的應用及管理能力,及時反應財務風險的速度和能力。建立和完善企業財務風險監測、監督和評價監控機制,確保財務信息的有效性和財務報告的可靠性。不斷更新企業管理財務風險的技術手段和方法以適應形勢變化的需要。
二是企業財務風險的應對措施。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強化財務風險內部控制,如財務決策控制,財務指標執行過程控制,保證財務信息真實可靠,加強對財務的監督、檢查及必要的追蹤和監控;第二,認真編制和貫徹執行財務預算,包括營業收入、營業成本、融資計劃、投資計劃、現金收支計劃和目標利潤計劃等并認真貫徹執行,發現偏差及時糾正;第三,建立財務風險預警制度,在企業面臨危機的時候及時預告潛在的危機因素,使企業提早采取行動規避,緩解風險或減少風險。企業一般根據風險評估的結果來決定對何種財務風險實施預警,進而設定相應的預警指標和選擇相應的預警方式。企業預警系統定期搜集內外有關資料進行分析,發現問題及時采取適當的應對措施,規避可能出現的風險。財務預警指標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這些指標綜合應根據企業實際經營情況和行業特點來制定。例如,某公司確定的盈虧平衡點經營安全率預警臨界值為30%,當預計低于30%時,即進入警界區內,應找相關部門采取措施。
篇8
本文闡述了財務風險及其防范與控制的基本理論。指出企業在財務管理中應加強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使其財務風險控制在一個最低水平,以保證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 財務風險 防范 控制
一、財務風險的涵義
財務風險,實質是一種微觀經濟風險,是企業理財活動風險的集中體現,同時也是現代企業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目前,學術理論界對財務風險概念的界定一般存在兩種觀點,即為狹義與廣義之分。
狹義的財務風險,又稱為籌資風險或舉債風險,這種觀點認為財務風險是由于負債經營引起的,從而影響股東權益及公司利潤。
廣義的財務風險是指在企業的財務活動中,由于各種難以預計的因素的影響,使企業實際財務收益和預期財務收益發生一定偏離,因而遭受財務損失的可能性。
二、財務風險的存因分析
影響財務風險的因素有很多,既有來自企業外部的原因,又有來自企業內部的自身原因,而且不同的財務風險形成的原因也是不相同的。
1.外部原因
(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有時會加大企業財務風險,它具有不可抗力。由于自然界的不可抗力(如海嘯、颶風等)的影響,致使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難以繼續下去,這最終會在企業的財務會計報告中有所體現。在經營過程中,企業可能會因為自然災害而造成財產損失,或者企業商品的銷售好壞會受到季節變化等因素的影響。
(2)社會政治因素。國內外政治及經濟格局、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等調整和和變化,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企業財務風險。
(3)市場因素。市場一直是處在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中,我國在加入WTO后,必須融入到世界經濟全球一體化中去,我國企業面對的是不再只是本國的競爭對手,而是發展到與國際各大企業之間的激烈競爭,同時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各國匯率的變化等等,都會影響到企業的發展,因此面臨的財務風險也大大加大了。
2.內部原因
(1)管理者財務風險意識淡薄。我國對于財務風險研究的起步比較晚,在很多研究方面比較欠缺,沒有一個較完整的體系,由此也導致企業管理者對財務風險的認識不夠深入,沒有能夠引起足夠的重視。很多企業財務管理人員自身能力和認識也比較欠缺,認為只要管理好資金,就不會產生財務風險。由此,當財務風險發生時,就不能夠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防范和控制,從而給企業造成損失。
(2)資本結構不合理。資本結構是企業負債資金與權益的比例關系,在我國很多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比例都過高。雖然企業采用負債籌資擴充資金以獲得更多利益,已經是一種普遍的手段了。
(3)財務決策缺乏科學性。目前,我國企業的財務決策普遍存在著經驗決策和主觀決策現象,由此導致決策失誤經常發生,從而產生財務風險。很多經營者在進行決策之前,往往只是憑借自己的主觀想法和以往經驗來做決策分析,忽視考慮到企業自身規模、效益和風險等因素,對預期的投資收益和投資風險沒有掌控。當風險真正發生時,也就無法進行控制,造成面臨財務風險的可能性就增大。
(4)企業賒銷比重大,應收賬款缺乏控制。我國一些企業為了增加產品銷售量,擴大市場份額,多是采用賒銷的方法進行經營,從而容易導致大量資金在企業外部流動。在賒銷過程中,企業一方面會對客戶的信用等級不了解而造成賬款無法完全收回,另一方面資金被其他企業長期占用,導致資金的流動性差,對企業的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而產生財務風險。
三、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
1.制度性的防范與控制
(1)完善企業內部控制
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就應該明確企業各個部門的職責與其相應的權利,必須做到權責分明。明確企業各人員之間的職責和權利,即讓每個人各司其職,又互相起到監督的作用,可以使企業的經營活動正常有序地進行,才能有效地防范與控制財務風險。
(2)提高決策的科學化水平
很多企業在進行決策的時候,會忽視企業的整體經營狀況以及各種因素而盲目、主觀臆斷地作出決定。因此,企業在做任何決策之前,應該要進行系統而科學的論證,充分估計未來各種不確定的因素對企業盈利水平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
(3)建立財務風險的全過程控制機制
財務風險的全過程機制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企業應該對財務風險進行客觀的分析,并提前制定好正確有效的措施,以保證風險發生之前就能及時地采取應對措施。
2.技術性和策略性的防范與控制
(1)降低風險
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在經營過程中面臨財務風險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企業不可能完全避免財務風險的發生,而是只有努力采取各種防范與控制的措施來降低財務風險。比如,增加應收賬款的回收力度減少壞賬損失,提高產品質量來增強市場競爭力,等等。
(2)分散風險
在投資中,分散風險就是進行風險的有效組合。通過投資各種不同的項目,可以使風險相互之間抵消,從而降低了損失程度。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不要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這是一條基本的投資原則。
(3)轉移風險
轉移風險主要是通過某種特定手段將風險轉移給他人承擔的方法。由于自然因素、市場因素等影響,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很容易因為這些因素的存在而造成很大的財務風險,因此企業可以通過采用一定的策略將風險轉移出去。
參考文獻
[1]沈永偉,夏夢.風險管理研究現狀及其演變過程[J].管理觀察,2010(29).
[2]胡雅娟.論我國企業的財務風險問題[J].現代商業,2010(26):235.
[3]孫林敏.論現代企業財務風險與防范[A].經濟師,2009(6):141-142.
[4]李葉清.論企業財務風險的控制與防范[J].中國集體經濟,2010(9):159.
[5]許秀梅,王秀華.財務風險的成因與防范[A].管理論壇,2009(2):42-44.
[6]趙穎,金海清.應對企業財務風險的對策分析[J].遼寧經濟,2010(6): 82-83.
篇9
關鍵詞:財務風險管理防范
一、企業財務風險和風險管理的內涵
1、企業財務風險的概念。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在進行各種財務活動的過程中,由于受到各種難以預料和控制的因素影響,使企業的財務收益與預期收益有所差異,因而造成蒙受損失的機會和可能。也就是說,企業財務風險產生的本質就來源于各種不確定的影響因素,因此,企業生存發展所處的內外環境的不確定性引發了企業財務運行結果的不確定性,從而產生財務風險。企業財務風險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財務風險也可稱之為籌資風險,是指企業在籌措資金的過程中形成的風險。廣義的財務風險包括籌資風險、投資風險、匯兌風險、收益風險、結算風險及存貨風險等,是指企業財務活動運行過程中,由于受到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影響而導致最終獲取的財務成果與預期的經營目標發生偏差的可能性。本文主要針對廣義財務風險進行研究。
2、企業財務風險管理。COSO于2004年頒布的《企業風險管理框架》中指出“企業風險管理是一個過程,它由董事會、管理當局和其他人員執行,應用于戰略制訂并貫穿于企業之中,旨在識別可能會影響主體的潛在事項。管理風險以使其在風險容量之內,并為主體目標的實現提供合理保證”。從上述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出:第一,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是一個系統的、過程的管理。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是伴隨財務活動運行全過程的,包括資金籌資、投資、資金回收、收益分配等各個環節。是針對整個系統中面臨的潛在不確定性影響因素進行的全程伴隨管理。第二,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發現并分析潛在的不確定性因素,從而為主體目標實現提供保證。第三,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具有復雜陛。企業財務風險既受市場外部環境的原因的影響也有企業經營者內部的原因。風險管理面臨的不確定}生因素復雜多變,既有直接原因又有間接原因,有的容易預測,有的難以發現,這就使得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成為―項復雜的工作。
3、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表現形式。企業財務管理活動是一個全系統、多環節的組織管理過程,其中的每一步驟和每一階段面臨的風險都會引發企業盈利和期望的偏差。財務風險與企業經營活動的各個環節密切相關,總的來說,企業財務活動主要分為資金籌措、投資活動、資金回收和收益分配四個階段,財務風險則表現于各個環節之中。籌資風險在于因為借入資金而提高了無法償還債務的可能性,投資風險則是由于受到各種因素影響而導致的投資報酬率達不到預期目標的可能性,資金回收風險是指銷售產品的過程中資金收回的時間和數額的不確定性,收益分配風險則是收益分配行為給企業未來經營活動帶來影響的不確定性。
二、加強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必要性
1、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是外部環境變化的要求。我國企業施行風險管理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客觀需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越來越高,經濟體制的改革不斷深化,企業外部環境不斷發生改變。政治、經濟、社會和技術條件均發生了重大變化,社會的生產結構、消費結構、技術結構和文化價值結構急劇更新,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相互制約、相互影響,使行業之間的競爭愈加劇烈,企業面臨的選擇與風險越來越復雜。同時,國際資本尤其是直接投資方向已呈現出多元化、交融化和擴散化的趨勢,使得我國企業走向國際化的第一步就是要提高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水平以適應國際競爭中風險擴散化和全球化的趨勢。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面臨風險與機遇并存的局面,加強有效的財務風險管理成為一項必然要求。
2、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是加強企業自身建設的需要。在競爭環境越加激烈的情況下,財務風險必然是企業所不可避免的。加強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就意味著能夠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優化資源配置,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財務活動一直在風險環境中運行的,風險的不確定性會對企業財務運行的各個環節帶來一定的經濟成本。而風險管理可以有效優化控制管理,科學采取預防性措施,從而提高企業經營決策質量,保證企業經濟收入的穩定。因此加強企業財務風險管理能夠加強企業自身建設,提高經濟效益。
3、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是推進企業健康發展的保障。當前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的水平相對較低,在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下常常面臨著資本結構不合理、資金回收保障不足以及對收益分配的不科學等問題,從而導致資產負債率較高、銀行貸款過多,資金周轉不暢通以及發展決策導向性不強等情況的發生。加強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可以有效控制風險帶來的負面效應,推進企業健康發展。首先,風險管理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本保證,使企業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基礎上可以大膽開拓新市場,進行技術創新,從而獲得更大發展。其次,風險管理還有助于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和適應世界新技術新形勢變化的需要。
三、企業財務風險形成的原因分析
正確認識和加強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意義重大,因此為了在實踐中更好的防范財務風險,降低損失,必須清楚認識企業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企業財務風險形成的原因多種多樣,主要形式可以概括為以下幾種。
1、外界因素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存在于復雜多變的宏觀環境之中,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多種外界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外界環境的不確定性是造成財務風險管理的主要外部原因,這主要包括自然環境因素和社會環境因素。自然環境因素不但包括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所帶來的巨大風險,也包括債務人死亡等所帶來的無法收回款項的風險。社會環境因素則包括政治、法律、經濟、政策、市場等多方面因素,這些因素常常會產生物價震蕩、成本變動等情況,從而影響到企業利潤,甚至給企業的生存發展帶來極大的風險。
2、企業決策失誤。決策失誤是產生企業財務風險的又一重要原因。當前,依靠經驗決策及主觀決策為主的企業決策方式仍然普遍存在,從而使企業容易忽略規模擴張與加強自身管理的配套建設,難以適應市場彈性變化和多元化生產經營與投資結構的協調和控制,致使決策失誤頻頻發生。企業資產結構中債務比例過高所導致的企業因無法償還到期債務而使企業陷入財務困境是最常見的現象之一。此外,投資項目不能獲得預期的收益,對外投資無法按期收回,從而產生巨大的企業財務風險。因此,如何加強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強化科學決策成為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
3、經濟運行的客觀體現。經濟運行本身就包含著不確定性的內在特征,因此,企業財務風險的產生也是經濟運行的客觀體現。例如企業財務運行的籌資過程,需要企業以償債付息和承擔負債經營的風險為代價獲得生存發展的機會。然而負債經營是一把典型的雙刃劍,倘若企業資金流動性弱、資產變現能力不強,常常會致使企業無法償還貸款,引發潛在的財務風險,
給企業帶來嚴重的財務危機。
4、企業自身建設的缺陷。引發企業財務風險的因素諸多,既有企業外部的環境因素,也有企業內部自身建設的缺陷。第一,企業風險意識淡薄。財務風險是一種客觀存在,潛移默化的存在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各種活動之中。企業對財務風險的重視不足。管理人員和財務人員應對風險能力不足,都是導致企業財務風險的重要原因。第二,企業管理制度不健全。企業管理水平不高,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對資金的管理和分配不科學,致使企業抗拒風險的能力較弱,資金周轉不靈,資源配置不優,從而產生企業財務風險。第三,企業資本結構不合理。資產、負債和權益的比例結構失調,協調制衡作用不足。
四、企業財務風險的預防及控制措施
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這就要求企業增強財務風險防范意識,建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采取恰當的風險應對手段,以及拓展財務風險控制手段,提高企業防范、控制財務風險的能力和水平,從而達到規避風險、提高效益的目的,努力使財務風險的影響降到最低。
1、增強財務風險防范意識。意識形態的進步是應對風險的前提和基礎。市場經濟大潮流下處處潛伏著的各種風險對企業運營影響巨大,企業多元化發展方向更是要求企業管理者充分認識到財務風險的積極性和重要性,增強財務風險的防范意識。因此,企業應該積極增強風險防范意識,深化財務風險管理理念,協調各個部門之間的內部職能,提高財務人員和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技術、管理、資本等要素的有機配合。此外,加強企業財務風險防范意識還可以增強企業自身的內部凝聚力,創造人人參與管理、人人防范風險的良好氛圍。
2、建立財務風險頇警體系。財務風險預警就是企業通過庫存物資、資金收支結余、資產變現率、壞賬金額等一些敏感性財務指標的變化對經營運行過程進行監測,從而對企業可能或將要圃臨的財務風險進行預測識別的財務分析過程。通過建立健全財務風險預警系統,企業管理者可以用以判斷財務風險存在的大小,發現根源,預先準備,有的放矢,對癥下藥,準確把握各種財務風險信號及其產生原因,制定相應的對策。因此,企業要確立適合自身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建立長期財務預警系統。要成立專門的財務風險分析機構,現場實地觀察企業生產運營和業務發展等具體情況,通過總資產凈現率、現金流量預算、預期未來收益、銷售凈現率、股東權益收益率等分析指標預測企業財務風險,筑起防范和化解財務風險的有效防線。
篇10
[關鍵詞] 旅游企業;財務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 F275 [文獻標識碼] B
一、財務風險概論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財務風險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客觀性且越來越備受企業高層及財務主管的關注,采取措施降低財務風險已成為企業的重要財務目標之一。財務風險是指企業的財務在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受到各種不確定或難以控制因素的影響,從而致使企業或許面臨遭受財務損失的一種可能性。當前學術界為方便對財務風險的深入研究,主要從以下幾個角度對其進行劃分:一是財務風險的來源。可分為籌投資風險、信用風險和現金流量風險三部分;二是財務風險的原因。可分為操作性和制度性財務風險;三是財務風險的區域。可分為國內和國外財務風險;四是財務風險的可控程度。可分為可控和不可控財務風險。其中任一種類財務風險的存在,勢必會對企業財務活動的順利進行構成潛在威脅,故企業應加強財務風險的防范和控制,降低財務風險損失。
二、旅游企業的財務風險分析
當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條件下,財務風險的規避已越來越受旅游企業的重視,而旅游企業由于自身具有規模較小、財務機構設置簡單、財務功能單一等特征故其財務風險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1.危害性
旅游企業作為服務性行業,服務即為其主要產品,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同時完成,從而易導致企業應收應付賬款過多的現象出現,從而面臨一定的財務風險。一旦在某一會計期間內欠款企業無法按時還款款項達到一定數額,旅游企業就會面臨資金周轉不靈,資金鏈斷裂的狀況,從而威脅企業的生存發展甚至破產清算。
2.不規律性
財務風險的存在無固定規律可循,也就是說財務風險是伴隨企業財務活動應運而生的一種潛在風險,它的發生或不發生、何時發生、發生的后果嚴重程度等對企業來說都是無法確定的,只能進行事前的預估計,估計的正確性與否則與企業所采用的估計技術緊密相關。
3.激勵性
從另一角度來說,財務風險的存在無疑對企業是一種反向激勵,激勵企業以積極謹慎的態度應對財務的的風險性,努力改善財務管理的方式方法,創新財務風險的預防機制,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業財務管理的科學性與合理性以及抵抗風險的能力。
4.客觀存在性
財務風險所具有的風險性是伴隨企業財務運作而生的,不可避免故具有一定的客觀存在性。旅游企業唯有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財務風險的控制,爭取把財務風險的潛在危害性消除在萌芽狀態,確保財務安全。
三、旅游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
1.缺乏財務風險意識
旅游企業由于其規模、行業特征故其主要精力用于服務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對于財務一直沿用傳統的管理方式,財務人員的主要工作在于對企業日常經營所發生的賬務活動進行記錄、歸納和整理,處于“有賬即做,無賬不做”的一種工作局面,例如,旅游企業對于應收賬款的出來,僅在賬簿中進行簡單的記錄并未開展相關的應收賬款周轉率、應收賬款回收期、壞賬損失率三項指標的核算從而評估企業的資金回收風險。正因為旅游企業財務風險意識淡薄,針對規避財務風險的各項舉措很是欠缺,因此旅游企業的財務風險時有發生。
2.缺乏有效的財務管理機制
財務在企業的經營中居于重要地位,財務管理機制的優劣更是直接關系到企業財務狀況的興衰。當前旅游企業財務管理機制不健全,尚未建立完整的風險管理程序,而一套完整的風險控制程序一般包含對財務風險的識別、度量和控制三個步驟,其中核心是對財務風險的度量,主要通過一系列的評價指標對企業的籌資風險、資金回收風險、收益分配風險等方面進行測評,以確保企業財務活動的順利進行。當前旅游企業急需建立財務風險管理機制,以加強對財務風險的預測、規避以及防范,從而盡量避免財務風險給企業帶來的不良影響。
3.缺乏財務風險管理人才
企業對財務風險的有效規避離不開高素質的財務風險管理人才。現今財務風險管理已逐步成為企業財務管理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專業財務風險管理人才的缺失已成為各行業企業所面臨的普遍問題,旅游企業也不例外。旅游企業由于自身規模不大、財務活動簡單等特點所局限致使企業對高素質財務管理人才的需求不高,對財務風險的敏感性不高,旅游企業正是因為缺少專業的財務風險管理人員,使得企業在過去的財務預測、決策的過程中經常對財務風險的判斷不夠充分合理從而出現失誤,產生財務損失。
4.缺乏對外部環境的應變性
企業的財務風險可歸納為兩大類:來自企業內部微觀環境的財務風險和來自企業外部宏觀環境的財務風險。眾所周知,旅游企業在市場經濟大環境中運行,勢必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針對企業內部環境而言這些因素統稱為外部環境例如國家會計法規、行業政策、經濟發展趨勢等,這些外部環境旅游不受企業控制企業亦無法改變,旅游企業受自身因素的影響對外部環境的應變性較差,然而旅游企業的財務風險是內外部環境綜合作用的結果,故旅游企業應以積極地態度加強對外部環境的應變性。
四、旅游企業財務風險的應對措施
1.企業經營者或管理者的重視
旅游企業的經營者或管理者在企業中居于領導或決策地位,領導者對財務的管理偏好直接關系到企業財務狀況的發展局面。旅游企業財務風險的強化與管理與企業領導者的重視與否息息相關,旅游企業要想有效應對財務風險領導者應首先樹立財務風險意識,進而要求相關部門制定各項財務規章制度、采取實際措施等方式在企業內部建立財務風險防范氛圍,樹立全員職工的財務風險意識,從思想意識的角度提高對財務風險的認識與理解,積極地應對財務風險的存在性。
2.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機制
旅游企業若想有效地規避潛在的財務風險,需建立一套完整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該機制對企業的現金流量、應收款項、應付款項、存貨項、長短期借款項、股票或債券類融資項目、固定資產的購進與銷售項等財務活動事前進行有效地預測、分析與評價,以一系列科學合理地數據輔助決策中制定出正確的財務決策,扭轉以往決策者依靠經驗或直覺做判斷時常使企業面臨財務風險的局面。除此以外,該機制還能對旅游企業會計期間內的財務業績進行系統地跟蹤與評價。通過對旅游企業在一定期間內的資本獲利能力、資金償付能力、投資收益能力等進行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饋分析,可以使旅游企業隨時明了財務風險的大小以及存在的可能性對企業的危害程度,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財務損失率。
3.培養財務風險管理人才
旅游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需要高素質的財務風險管理人才,專業的財務風險管理人才不僅熟知國家財經法規,具有財務風險敏感性,了解財務活動的風險類型并能靈活組合運用各種財務風險的分析與預防措施,幫助企業制定正確地財務決策,使財務風險率降到最低。當今旅游企業財務風險意識淡薄,財務風險防范體系薄弱,現有財務人員財務風險技能缺乏,故應引進專業的財務風險管理人才強化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具體方法可從以下兩方面入手:一是對原有財務人員進行相關的財務風險管理培訓,提高其應對財務風險的工作能力;二是通過各渠道招聘高素質的專業財務風險管理人員。
4.健全財務風險監督管理制度
旅游企業財務風險管理能力的增強,健全的財務風險監督管理制度必不可少。財務風險監督管理制度的設立對旅游企業財務風險的管理起到一定程度的激勵和約束作用。財務風險監督管理制度約束旅游企業嚴格按照財務風險管理程序制定財務風險管理措施,并對各項風險管理活動進行事前檢查、中期檢查、事后考核和反饋,綜合評價旅游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活動成效的優勢與不足,并指出不足的原因并據此對今后的財務風險管理活動進行改進和完善,進而激勵旅游企業提高財務風險抵御能力,保證財務活動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徐佳.淺談連鎖企業財務風險的識別與控制[J].中國商貿,2011(10)
[2]劉婧.淺談企業財務風險分析與防范[J].中國集體經濟,2010(8)
[3]林素梅.淺談企業財務風險防范的措施[J].財經研究,2007(10)
- 上一篇:茶藝方面的知識
- 下一篇:嫁接的技術要點和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