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可持續設計范文

時間:2023-11-15 17:56: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文化可持續設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文化可持續設計

篇1

摘要:文章闡述了數字化校園建設服務的重心與主要內容,指出了數字化校園建設中的認識誤區,提出了數字化校園建設的策略及可持續發展的步驟。

一、數字化校園建設服務重心與主要內容

1.1數字化校園的概念

數字化校園的說法來源于“數字地球”.它是一個全新的事物。人們對數字化校園給予了不同的詮釋,但目前還沒有比較權威的定義。一般認為,數字化校園“是以數字化信息為基礎,以計算機技術和網絡系統為依托,支持學校教學和管理信息流,實現教育、教學、科研、管理、技術服務等校園信息的收集、處理、整合、存儲、傳輸、應用,使教學資源得到充分優化利用的一種虛擬教育環境。”網絡化無疑是其最重要的特征。

1.2數字化校園服務重心

學校的中心任務是教學,教學是學校的本質屬性,是學校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它規定著數字化校園建設必須圍繞著教學進行,一切技術與手段都應為“教學服務”而展開。據美國在l999年進行的一次“信息化校園計劃”的研究成果表明.有39.0%的大學認為“科技與教學的有效結合是目前面臨的一個最為重要的問題和挑戰”。負責該項課題研究的凱尼斯·格林教授指出:“調查數據表明.越來越多的大學開始意識到,對于大學應用信息技術來說,最關鍵的問題實際上并不在于技術和產品,而在于人。換言之。是那些使用信息技術的教師和學生……經過多年的實踐,我們逐漸認識到,在使用信息技術過程中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幫助師生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和充分地使用這些設備。”這充分說明了數字化校園建設的核心是為教學服務的。

1.3數字化校園建設主要內容

硬件建設:備課和示教設備(如備課用計算機、掃描儀、數碼相機、攝像機、資源管理用計算機和多媒體教室等);學習設備(如計算機教室等);管理設備(如校務、教務、政工、財務、后勤等管理用計算機、打印機等);網絡設備(如服務器、交換機、網卡、網線、光纖等)。軟件建設:操作系統,管理信息系統,辦公軟件,課件制作平臺及工具軟件,示教及學習軟件。理論建設:教育理念建設.教育體制建設,教育模式建設,學習模式建設,教師角色形成機制建設,教育評價機制建設。

二、數字化校園建設認識上的誤區

2.1重硬件.輕軟件,忽視理論建設

目前,數字化校園建設中重硬件、輕軟件的現象嚴重。主要表現在投資少,維持基本教學必須的軟件在數量、品種和質量上都嚴重不足,無法使硬件的功能得到發揮;忽視軟件版權問題,使用盜版操作系統等軟件,埋下了潛在的危機,一旦遇到嚴格的維權行動。就可能帶來巨大的損失;沒有形成權威的機構和配套的政策、制度來保證示教和學習軟件的開發、升級、維護以及地方化,使師生能夠及時方便地得到適用的教、學軟件。而理論建設研究滯后,多是零散的、初級的,缺乏組織性和系統性,極大地制約了數字化校園建設的進程和健康發展。

2.2用技術提供的可能性替代現實實施的可行性

軟硬件企業出于贏利的動機。其設計的各種軟硬件方案,從理論上講,具有明顯的先進性,但在實際上,往往了忽視了我國學校實施的可行性。(1)忽視了方案的經濟可行性。中國是窮國辦大教育,除少數發達地區外.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教育經費一直十分緊張,根本不可能拿出大筆資金滿足那些先進方案的開發建設。(2)淡化了方案的技術可行性。由于數字技術發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學校受經濟條件的制約又使得教師無法率先獲得對先進的軟、硬件進行學習和演練的機會,使得這些先進的方案常常難被學校師生全面掌握。(3)模糊了學校對方案功能需求的必要性。為增強產品競爭力和方案對學校的吸引力,企業常常在方案中應用新的技術,在宣傳中也大量使用帶寬、升級、擴展、浮點運算、網絡拓樸、資源庫等概念加大營銷力度,而這些企業著力渲染的功能,多數是學校根本不需要或很少能使用到的。

2.3硬件建設中的本末倒置

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備課和示教設備以及學習設備是與學校中心工作聯系最緊密、對教育質量影響最直接、對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的改革促進最大的因素。備課和示教設備、學習設備是數字化教學必不可少的工具,管理設備是提高管理水平,營造良好教學環境的工具。而網絡設備則是將前三類設備聯系起來,實現資源共享、發揮系統功能的工具。如果沒有足夠的和合理利用的前三類設備,再好的網絡設備也是無法發揮其作用的。

由于對數字化校園認識的局限性,許多學校忽視了我國教育所能提供的經費條件、人員素質等辦學實力的現狀,表現出一種浮躁的心態,在實施數字化校園建設中有技術上的一步到位和時間上的立馬實現的思想,把數字化校園建設這樣一件長期而又艱巨的工程簡單化,把發達地區和重點高校的特化經驗普通化,盲目應用到地方學校和中小學,使數字化校園建設失去了持續有序的發展動力。一些“校校通”工程建設也暴露出問題。2002年8月26日《中華工商時報》網絡版有文章指出:教育全連接,80%沒有充分利用。IT廠商們接下了一個又一個的校園網建設大單,花費學校大量經費,苦心建起的校園網卻大部分閑置起來,成了聾子的耳朵——擺設。

三、數字化校園建設的建議

3.1加強數字化校園建設的理論研究

在數字化校園建設中.理論建設是相對于硬件設、軟件建設更為薄弱、滯后的部分。而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決定了理論研究應該超前于實踐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加強數字化校園建設的理論研究已是迫在眉睫。(1)建立必要的組織機構,對數字化校園建設的重大問題進行識別、分解.為研究的開展提供課題指南。(2)從企業、科研機構、高校、中小學、教育管理機構等部門遴選研究人員.建立數字化校園建設的人才資源庫,使研究人員結構合理。(3)以系列課題形式將已識別的問題分解到相關研究人員手中進行系統的理論研究。(4)對研究的結論進行有組織的驗收、評估、實驗、改進和推廣應用。

3.2調整數字化校園建設核心和順序

調整數字化校園建設核心和順序,即調整現行“先建網——再開發資源——最后應用”的建設步驟,按照“先從教學應用著手——通過需求達到或超過供給的內在動力促進資源和網絡建設”的技術路線進行。(1)以服務教學、實現教學數字化為建設核心。將投資重點和優先項目調整到目前已經成熟和穩定的對教學起直接作用的設備上來。(2)管理設備及管理軟件的建設應注意數據、接口標準的統一,并圍繞提高管理效率、優化教學環境的主題展開,為后期聯網奠定基礎.同時注意加強管理數據挖掘功能,讓管理設備成為學校及各部門領導提高決策水平的得力助手。(3)學校網絡建設應在教學設備和辦公設備的建設與利用達到一定水平.對數據共享與交換需求較旺盛,網絡技術標準趨于成熟時加大投入;應本著先內部網絡、后因特網的原則進行規劃,尤其是在中小學,不應過于強調互聯互通和適時交互的功能,與因特網相連可以在專線、拔號等方式中靈活選擇。

3.3推出符合實際的經濟型解決方案

不同地區學校的經濟環境和發展水平差異大.應采取不同的解決方案和建設進程。(1)高校和經濟發達地區學校可從現行企業的大量解決方案中選取適合的方案進行快速開發。(2)各地中小學應根據自身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技術方案和建設步驟.建設中注意因陋就簡.在保證基本功能的情況下.盡量采用經濟的產品。(3)教育主管部門應根據不同級別、不同地區學校的實際情況提出多種建設目標、進程和評估方案.避免不發達地區和地方學校不顧自身能力與發達地區或重點高校盲目攀比現象.使建設持續有序地進行。

3-4開展教、學軟件的開發模式研究及實施解決教育軟件的版權問題、軟件的開放性和適用性問題。可以采用以下策略:(1)加強選擇軟件平臺的技術指導.把好軟件學習、使用人門關。以政府批量采購的措施降低采購成本。以政府控制軟件版權的策略解決教學軟件的開放性問題。(2)充分利用教師隊伍中科研能力強的群體自行開發實用的軟件。也可與企業聯合共同開發。

四、持續搞好數字化校園建設的步驟

4.1認識階段

在各級各類學校只有少量的計算機單機運行時。師生員工通過各種學習資料、媒體和參觀等形式對數字技術的用途開始形成理性認識并有意識地關注此領域的相關信息。學校領導開始關注兄弟單位建設情況。咨詢數字化教學對本校的發展可能產生哪些影響.在不同層次、不同進程和使用程度上開始進行建設規劃和經費、人員的安排和骨干人員的培訓與人才儲備。

4.2學習階段

學校的計算機數量有了大量增加.主要的辦公場所都有了配備.人們都可以從身邊直接感受到計算機應用給教學帶來的便利.只要愿意還可以有一定的上機學習時間。人們開始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學習操作一些比較有名的商業教學軟件和由各種渠道交流、獲得的軟件。開始嘗試制作自己的課件,參加各種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和教學競賽。開始嘗試在自己的一些課堂上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管理人員也開始運用各種管理信息系統進行日常工作的管理.提高管理的水平。學校與外部的數據交流大部分并不是通過專門的網絡.而是以光盤等硬件存儲傳遞。有時也通過調制解調器上網傳遞。

4.3使用階段

學校計算機設備和數字化資源已經初具規模.基本能滿足大部分正常教學的需要。大多數教師也具備了駕馭設備、運用資源開展數字化教學的素養.并能夠根據學校教學實際進行資源的二次開發。計算機在學校Et常工作管理中的使用已經實現常規化.并能運用各種數學模型進行統計、分析.為學校的評估、規劃、決策等提供一定的參考。數據的傳輸和交流可以通過少量的電話線上網來進行。

4-4網絡化階段

由于數字化教學已經常規化。對于數據的需求、傳遞、交互的要求越來越大、越來越頻繁,建設校園網成了當務之急。通過校園網把已經運行的教學系統、教務管理系統、學校行政管理系統、后勤保障系統等構成一個統一體.形成了完整的學校管理信息系統。由此。學校內部各環節工作有機地協調起來,許多工作自動完成.不再需要人工的參與.學校管理和教學已經相當輕松,具有很明顯的研究性質.管理人員和教師的精力主要放在數字化資源的改進與完善。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方面。在這一階段。校園網已經通過寬帶與Internet互連.對外數據交流的流量也漸漸增大。但總的來看。學校還是一個相對完整的整體。對系統外部的依賴性還不是很強。

4.5信息化階段

篇2

Sustainabile Design(可持續設計)代表建筑物,產品,家具,電器等等是將環境考慮為前提中所設計出來的。“Cradle to Cradle”(再循環)一書中William McDounough和Michael Braungaff用櫻花樹為例子。櫻花樹為烏兒提供住處,它的樹葉過濾臟空氣,它的果實為生物提供食物,即使果實爛了樹葉枯了,掉到泥壤后一樣為大地帶來養分。從1 987年到現在,可持續的官方提法大約也有二十五年的了。從最開始的不受重視到到近幾年的瘋狂追逐,可持續設計是一種構建及開發可持續解決方案的策略設計活動,均衡考慮經濟、環境、道德和社會問題,以在思考的設計引導和滿足消費需求,維持需求的持續滿足。

可持續的概念在西方國家重視的比較早,其中包括環境與資源的可持續、社會與文化的可持續。可持續設計通過對環境可持續,社會可持續,經濟可持續達到的平衡,可持續設計與當地的生活習慣,生活習俗,經濟是相關聯的,據了解,美國設計倫理的先驅維多克帕帕奈克,他的理論是世界的資源是有限的,并且強調設計師的責任感,呼吁更多的社會和環境意識,他的著作《為真理的世界設計》《綠色律令》都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反對些純粹的商業化設計,強調批判商業社會中純以盈利為目的的消費設計,倡導“有限資源論”為后來掀起“綠色設計運動”提供了理論基礎,讀過他的書的人都應該知道,他的可持續思想是客觀的,還有個值得提起的是意大利設計師思佐馬里,他說的“設計人員不僅負責設計美觀滿意的產品的大規模生產,每個設計必須是有用的,服務于一個目的,公平對待所使用的材料,”他想通過一個良好的設計來達到一個很好的社會效應。

可持續設計通過三個部分來完成,產品設計,溝通設計,服務設計。這三個方面缺一不可,第一產品設計當然是三個部分中最有實際性和基礎性的,沒有產品設計就沒辦法進行其他的部分,產品的設計需要設計師對使用者需求的一個定位。溝通設計也很重要,一個好的產品如果沒有良好的溝通來推廣,那么這個設計不完整的。好比我們設計款香水,我們可以把當地的文化特色加入到產品溝通設計上,用地域性的方式來溝通,給客戶做一個有效的溝通,將會為產品添加更多的附加值。可持續設計發展不僅是滿足當代人的生存需求同時也為下代甚至下幾代人的生存奠定了基礎。

可持續與工業設計

本土化設計與生產是可持續設計的典范。國外有一個叫“droog design”這樣個團隊,他們就是運用本土化設計生產,就地取材手工生產,他們反對設計的廉價化,沒有設計,只剩下廉價的商品化。讓本土化生產與本土化設計相結合,運用當地的材料,加入設計師的思維和創新,讓產品有更高的附加值,而不是簡單的復制品和工業品。我們應該運用批判的視角,深層系的理性的解析本土化產品。我這里有幾個例子,一個是運用碗的方式,設計把它擴大變成椅子,本土化生產所創造的,利用回收的物品來當作材料,運用設計師的靈感,歷史的攝人,讓這個產品更有價值。還有一個是金屬制造的手環,他是利用炸彈回收的廢品當作材料,讓這個產品有更加厚重的歷史意義,比個非常昂貴的大牌在文化層次,歷史上有更深的意義。通過這樣的方式把價值傳達給顧客,我認為顧客所接受的不僅僅是一個手環。這樣的產品不僅有產品價值本身,而且有更深遠的社會價值,這已經成為一個社會發展的趨勢,現在好多大公司加入這樣一個行列中,社會價值的體現也反作用于產品本身,可以產生很好的社會影響,讓產品有產生更高的附加值。

可持續與建筑設計

可持續表現在建筑方面就是綠色城市,一個好的城市綠色空間設計對于人們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減少城市的噪音,保持空氣純凈,創造一個舒適的美好的環境。一個好的城市綠色系統有利于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循環。一個好的城市綠色系統有利于社會和文化的價值所在,同時也提供了視覺美得享受。可持續設計是城市公共環境的組成部分,它存在于公共空間中,向人們傳遞著各種信息,包括城市的地域文化、風土人情、民俗民風等社會學、文化學方面的內容,同時也傳遞出作品本身的表現結構、符號內容、表述方式及形式風格。

隨著我國加入WTO和籌辦2008年奧運會、2010年世博會的歷史性進程,我國對城市可持續設計進一步實用化與專業化。對城市公共空間設計的細劃與分類也更有必要。通過可持續空間設計具有的社會性和人文性,著重探討可持續與城市空間的和諧統

以及如何建設一個具有親和力和人文性的城市公共生活空間:在當代城市化進程中,加強可持續建設對塑造城市形象、彰顯城市個性魅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可持續設計需要在人和環境的相互作用下產生。傳播出的是一種人文情懷。可持續設計是一個厚積薄發的研究課題,目前設計案例不是很豐富,在設計系統和理論層面的研究成果也相對薄弱,亟需對此進行探究和梳理分析。這個課題我認為非常具有感染力和可研究性。

(作者單位:山東工藝美術學院)

作者簡介:鮑萌(1991-),女,漢族,山東煙臺人,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

篇3

關鍵詞:城市;可持續發展;景觀設計

Abstract:The city as the social human main settlement, it is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main carrier. The city landscape is the city social and cultural system of the basic components.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urban society, economy, history, culture, and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actors. Now, global environmental is degradation, and energy is shortage.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city landscap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definition, essence, principle and design. Look forward to in the city construction in the application.

key word:the cit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andscape design

中圖分類號: K928.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城市作為當今社會人類主要的聚居地,是社會經濟和文化的主要載體,同時也是人與生態環境之間矛盾的突出所在,因而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研究的重點。城市景觀作為城市外部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進行室外活動的主要場所,其發展與城市的社會、經濟、歷史、文化等因素密切相關。目前我國城市建設正在快速發展,城市環境承載著巨大負荷,顯然,城市系統在自然演變與城市發展間的相互關系中是脆弱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實現城市景觀的可持續發展是實現城市社會文化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一環,并且能夠進而為城市在社會、環境、經濟各個領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城市景觀可持續發展的定義與實質

當今社會,“可持續”已成為事物發展理想狀態的代名詞,并深入到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不同領域,有不同的解釋。就景觀設計學科而言,“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包含了兩層意思:一是“可持續”,即保持自然界、人類社會持續發展的客觀規律與可能性,避免人為使其間斷,出現不可逆轉的后果。保護現有的物質文化資源。使當代與子孫后代享有同等的使用權。二是“發展”,即在保證“可持續”的基礎上尋求合適的發展道路,使人類社會朝著更文明、更進步的方向持續發展。因而“城市景觀的可持續發展”可以具體理解為:保護有價值的傳統城市景觀,使其在當代與未來之間延續與發展;同時努力創造優良的城市景觀環境,促進城市景觀的有序健康發展,滿足城市居民對城市景觀的生理、心理需求,并體現時代的特征,簡單說就是“保護與發展”。這兩點看似矛盾實際是統一的、互相促進的。保護是為了城市景觀更好的發展,而發展是保護的目的,是傳統景觀的有力支持。可以說,“城市景觀可持續發展”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如何將城市“連接歷史,通向未來”。這種觀念體現了現代人對待城市景觀的歷史、發展態度,也體現了城市發展的未來取向、整體性原則和公平原則。

如果對城市景觀發展的歷史進行研究,我們發現大多數傳統城市的景觀發展是持續的,這正是城市魅力與生命力的體現。究其原因,主要與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延續性相關。人類社會自蠻荒時展至今,雖歷經戰爭、災害、政權制度的更迭,但其發展的軌跡始終是在波折中連續向前,一個時代的發展進步總是建立在上一個時代的物質、精神成果之上的。

二、城市景觀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可持續性發展原則,是從景觀生態學的觀點,對城市系統進行分析研究,以最小最少的資源消費最大限度滿足人類的要求,同時保持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處,保證城市自然演變過程中開放空間系統和城市發展系統之間的平衡。聯合國在《人與生物圈計劃》第57集報告中指出“生態城市規劃即要從自然生態和社會心理兩方面去創造一種能充分融合技術和自然的人類活動的最優環境,誘發人的創造性和生產力,提供高水平的物質和生活方式”。城市系統的景觀規劃與設計同樣是以生態城市的目標作指導,從“自然的”和“生態的”著手,用環境保護的最新成果指導城市景觀規劃設計,達到可持續性發展的要求。

目前關于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理論,主要是從從資源、環境、經濟和社會的角度,運用系統的方法進行分析研究。概括來說,城市景觀可持續發展原則包括以下幾方面:土地使用的高效性原則;能源的高效性原則;植物配植的生態性原則;對自然群落的保護及利用原則;水資源的有效利用和保護原則。

三、城市景觀的可持續設計

城市景觀的可持續設計是建立在可持續發展理論基礎上的設計理念。目前,許多學者對可持續景觀理論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但一套成功的可持續設計模式還需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和總結。

1、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

城市景觀可持續發展首先要維護并促進城市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在進行城市建設時,一方面要對自然環境采取尊重的態度,合理利用現狀地形、水文、植被、動物等條件,以不破壞生態和諧為設計的附加條件,進行必要的最小限度的改造,從而維持原有的、健康有序的自然發展規律。另一方面,在保護的前提下,城市建設要求為城市創造和諧、健康的生態環境。追求綠地的合理布局,選用鄉土植物并模擬自然群落結構進行栽植,為動物創造多樣的生息環境,有效控制人為干擾,從而多角度、多方面促進城市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2、景觀資源的合理利用

城市建設是一項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的景觀工程。可持續發展的思想要求城市建設合理有效的利用各種資源,尋求資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一方面,對基地現有的景觀資源進行必要的保留并合理利用,通過巧妙的景觀設計手法重新激活其內在的潛力,尋求嶄新的功能用途。另一方面,在使用新的景觀資源時,引入“節約型園林”的設計思想,尋求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篇4

AndFew Best:六善養生及酒店集團為賓客呈現的奢華體驗建立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六善始終秉承可持續發展理念,力求最大程度地保護并融入所在地的環境、文化、社會等各個方面,以此為賓客們帶來六善專屬的住宿和服務體驗。座落于這處歷史遺跡山門處的青城山六善酒店通過富有本土風格的建筑設計向當地文化致敬,在竭盡所能保存當地文化特色的同時,酒店還通過雇傭當地居民支持社區的就業。同時,集團在當地設立青城山六善酒店可持續基金會(Sustainability Fund),六善水(Six Senses Water)及酒店別墅內軟裝玩具銷售收益的50%連同酒店收益的0.5%都將貢獻給該基金會。

酒店設有高效的節能、節水設施,最大限度地減少酒店運營對環境產生的影響。青城山六善酒店自家生產飲用水,對水源進行處理、凈化,并以可循環使用的玻璃瓶盛裝飲用水,減少對環境帶來的影響。六善始終致力于推動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酒店內還設有機花園,以自產有機肥培育農作物,為廚房提供各種新鮮食材。

在運營方面,酒店同時向賓客們推廣六善可持續發展的環保理念。酒店內設有電動汽車充電站,并使用特斯拉電動汽車提供機場接送服務。除此之外,酒店提供的所有住宿體驗都圍繞可持續發展理念設計,并由酒店各部門領導層組成的可持續發展團隊,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貫徹到酒店日常運營的細節中。

AT:青城山六善酒店是Six Senses Hotels Resorts Spas在中國的首個度假酒店,項目選在青城山這樣一個極具良好自然環境和深厚道教文化的地方,有哪些特別的設計考慮?

Andrew Best:青城山六善酒店地處四川青城山――中國道教勝地。酒店的設計理念融合中國傳統道教元素,并綜合傳承了中國歷史上村落與城市的設計概念。除了宗教地位,青城山還以其四季長青的自然景致被視作中國的自然瑰寶與“人間的世外桃源”。連綿的青山間可見古老的寺院和高聳的佛塔點綴其間,沉靜中透出磅礴、威嚴。

青城山六善酒店力圖通過建筑表達對當地生態群落、自然環境和秀麗風光的包容與傳承。設計的重點是和諧共榮――在酒店的設計方案中,中國傳統五行思想與六善品牌所蘊含的觸、品、嗅、視、聞、知六種感官體驗融合交匯。

設計力圖融合當地歷史建筑傳統元素與中國現代設計特征,因此酒店的形式、設計風格及建筑選材都很大程度受到這一理念的影響。秉承六善一貫的可持續發展理念與社會責任,我們將當地藝術、文化和居民作為設計元素融入建筑中,賦予酒店鮮明的當地特色。六善水療中心的設計融合了中醫與古代占星文化等元素;酒店餐廳的設計則引用了中國傳統的太極圖案,象征永恒與陰陽平衡。

AT:從規劃到建筑、景觀。整個酒店設計進行了怎樣的布局,設計如何考慮對自然環境的尊重、保護?

Andrew Best:整體設計方案的目的是打造一個兼具地方建筑特色的、傳統村落式的酒店。我們力求忠于歷史,并且延續本地的建筑形式與文化,在其中實現酒店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此外,青城山六善酒店與景觀設計公司AECOM合作,通過結合六善可持續發展價值觀與本地自然環境特點,為酒店設計了多個花園及內部景觀。

整體建筑設計采用當地的建筑模式語言,并通過酒店的每個細節進行表達。探討酒店的建筑布局是一個十分愉快的過程,而最終呈現的酒店布局讓賓客充分沉浸于建筑及周圍景觀,進而能夠激發出每個人對當地文化、建筑的思考。

酒店建筑過程中的挑戰是,如何將現代建筑技藝與傳統建筑語言巧妙地融為一體。通過將傳統中國建筑之美融入現代酒店功能,我們力圖在古典氛圍中為賓客打造一應俱全的現代化住宿體驗。

青城山六善酒店于2010年9月破土動工,項目共耗時4年多。在漫長的規劃和建造過程中,六善力圖以無可挑剔的細節打造這處度假勝地。大量的建筑材料由位于曼谷的六善總部設計團隊精心設計并手工制作,而一些特制建材則在青城山現場制作并安裝。酒店于2015年6月15日起試營業,賓客可以從各個細節感受到酒店散發的精致之美。酒店建造過程中,六善始終秉承可持續發展理念,建筑及裝飾所用材料全部符合環保標準。

AT:作為一個規模較大的度假型酒店,目前在哪些細節方面體現了六善帶給賓客的獨特感受?

Andrew Best:在室內設計上,青城山六善酒店以當代設計手法演繹中國傳統建筑元素。暖色調的木材、織物等裝飾材料為客房及公共區域營造令人印象深刻的氛圍。在酒店內還能發現許多反映六善“有趣而獨特”價值觀的設計細節。泰國閣遙島六善酒店(Six Senses Yao Noi)在內部農場養雞深受賓客的歡迎。我們在青城山六善酒店也采用這一模式,第一批自養雞已經到達酒店農場,首批自產雞蛋即將誕生。一旦所有雞只安排妥當,酒店農場還將引入4只自養鵝。

AT:除上述的設計方法外,還從哪些方面進行了可持續發展的考慮?

Andrew Best:酒店的可持續措施之一是使用Tesla Model S電動汽車提供接送服務。通過這一方式,賓客能深入體會到酒店如何不遺余力地堅持可持續與環保理念。

此外,盡管本地在處理垃圾時并未嚴格分類,我們仍然堅持對干、濕及可回收垃圾進行分類處理。雖然這一舉動看起來可能是在浪費時間與精力,但我們會始終堅持這一原則,向本地居民們證明我們言出必行。

青城山六善酒店的可持續發展團隊將在酒店內部推動各項可持續措施的順利進行,我們的下一個計劃是通過減少打印用紙實現環保承諾。

六善養生及酒店集團

篇5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園林設計;自然資源

中圖分類號: TU986 文獻標識碼: A

時下,實現風景園林的可持續發展不僅對維護生態環境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更是對人類的可持續的和諧健康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就必須首先實現風景園林的可持續設計理念。可持續設計對象不僅僅指要實現產品和環境,也是指對人類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的設計,以及對未來的設計。本文將重點介紹風景園林設計中的可持續發展觀,及其實際應用和設計理念和方式。

1.風景園林可持續設計的重要性及現狀分析

隨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人們為了攫取更多的利益,不斷地破壞生態環境,其主要行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臭氧層破壞越來越嚴重,人類受到的紫外線劇增;二,土地大面積減少,沙化現象更加普遍,大量的農田喪失了持續生產力;三,植被遭受了嚴重的破壞,人們越來越頻繁地加快對土地和植被的掠奪,來加速城市化的實現進程,致使森林面積大幅度減少,土壤的涵養水源能力急劇下降,水土流失發生率明顯增高;四,由于全球氣候變暖,物種也大量減少,嚴重破壞了生態系統。這些現象的頻繁出現,不得不讓我們對可持續發展引起重視。但是現在在我國存在很多問題,阻礙了這一理念的實施。一是一些人過于注重形象問題,頻繁更換園林中的植被,這就使得一些外來生物有機可乘。例如水葫蘆泛濫成災的現象。二是太過于頻繁的更換植被會浪費掉大量的人力、物力、材料,還會使該地區的土質結構受損,生產力下降,嚴重影響了植被的生存環境。三是有的園林設計為了能夠標新立異,拋棄了自身獨有的特點,而全部照搬國外的園林設計,使得該設計與當地的風土人情格格不入,不利于整體性的發揮。生態園林作為城市中一項重要的綠地資源,必須進行合理的園林設計,落實可持續發展理念,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1]。

2.風景園林可持續設計的內容

2.1含義

可持續設計理念中有兩層意思:一個是指技術方面需要盡量減少使用原材料,減緩環境負擔,減輕環境污染,減少自然資源的使用。還要注重建造物的可重復利用率、可維護性、可回收性等功能,綜合考慮經濟、政治、社會、文化、技術等各層面的要求,在達到環境保護標準的同時還要保證該建造物的功能使用及其壽命。第二個是指倫理方面,從時間的角度來思考整個園林設計的全部生命周期,園林的可持續設計才能有望為實現環境保護、文化傳承和經濟效益做出貢獻。

2.2挑戰

節能設計包含了設備、設計、管理等許多方面,是一個綜合性問題。從園林設計的角度出發,我們第一個要考慮的就是在尊重和保護自然環境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規劃布局,建設綠地,使得園林設計與相關環境全面協調。自然生態環境對于人類來說,是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因此,我們必須要考慮可持續設計園林與其他環境資源之間的關系。實現可持續設計,既滿足了人類的生存發展需要和安全需要,也緩解了環境破壞帶來的資源危機和人類的發展危機。實現可持續設計,可以用來建立發展持久性的生態系統,造福于子孫后代。實現可持續設計,有利于經濟、環境、和智力的長期穩定安全的發展。

為了構建自然生態環境,發揮綠地系統節水、節能、節材、減少垃圾污染、節躁等生態功能,實現人類與環境的和諧可持續發展的關系。城市環境主要是依靠一個以人為本的復合型的生態系統,而園林則應該成為其可持續發展的推動力量。通過實現園林的可持續設計,減少城市中的環境污染和自然資源的濫用,改善城市環境的健康質量,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存環境。城市綠化在自然生態環境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實現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綠化量必須有保證,還要輔之以節約型的材料,合理的設計,以及人性化的設計[2]。

3.園林可持續設計的方法

3.1整體協調性

要實現整體協調性設計,必須要以該城市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環境,以及自然資源和發展前景等各項特點為依據,從整體的角度出發,努力達到多經濟效益、多利益主體、多學科觀點的平衡狀態。除此之外,還要進行多方面的評價。要實現整體協調性設計,還要從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動機出發,整理環境空間,盡可能多的采用中式的表現象征的手法,不能照搬國外的景觀設計項目。

規劃土地的時候,還要盡量避免干擾其他生物的生存與生長,以及周遭的水文特征。要注意保護城市自然資源,保護并開發城市中可以利用人工再生資源。使用低技術設計,將資源再生和資源利用相結合,使得該設計實施的時候可將對環境的破壞達到最小。

3.2尊重自然

生態園林設計會對自然環境有部分改造,但是這種改造應該建立在尊重自然發展規律的基礎之上,然后認識規律、積極地探索更多的規律,使得設計與園林渾然一體,沒有不協調的地方。但是這也只是最理想的狀態,總會有些情況破壞這種規則。比如說有些園林的設計藐視自然環境的發展規律,在本來就水資源短缺的地方偏要建立人工湖,又或者是在本來有很多珍貴植物的地區強行更換該地區的稀有植被,這些都破壞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使得生態環境不斷惡化。設計要結合自然是可持續發展性的景觀設計的一條重要原則。比如說,地球表面在經歷過億萬年的進化,其肌理毫無疑問是最合理的。作為一個明智的園林設計師,必須要充分考慮到景觀設計時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比如說,當一名設計師將要去設計一個基地的圖。景觀設計的任務會變化,所以,一旦出現新情況的時候,我們首先就是要面對這塊、富有特色的土地,慢慢地熟悉他,用一個虔誠的心去感受它,這樣才能夠創造出屬于這塊地區的設計。減少能源消耗的具體做法如下。在中國的風景園林設計中,尤其是那些園林水景、溫室等高能耗項目的設計中,要想方設法把能耗降到最低限度,我們可以用太陽能,運用新技術,也可以利用自然界中那些生長速度較快的材料如竹子,來作為一些工業材料的替代品。

3.3尊重地域文化

按照可持續設計方法設計出的景觀生態環境,需要將當地人的傳統文化放在首位考慮。在建設園林的同時,也要做好歷史文物的保護工作---將現代化元素與傳統的統一協調地連接起來,把對有相關性的歷史、文化、傳統,特別是傳統園林和民居等珍貴的文獻資料,以及遺址的研究保護作為重點對象,創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園林場所。每個國家和地區都有屬于自己的文化底蘊,因此我們設計園林的時候應該充分考慮到當下的時事,不同時期應該有不同的園林設計風格和形式。只有尊重地域的人文環境才能夠與城市溶為一體,協調統一。既滿足了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也符合園林設計的獨特標準,這樣才使得該園林和人類社會都能夠得到可持續發展[3]。

4.結語

綜上所述,現代園林的可持續設計將會成為必然的選擇。然而,如何在園林設計中體現可持續發展觀是尤為重要的,引起了景觀學界的高度重視。此外,景觀設計中的可持續發展涉及的科目十分廣泛,要真正實現可持續設計,需要在各個科目間通力合作,也需要景觀領域的研究者們拓寬眼界,向更高的水平邁進,為建設更加美好、更加和諧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貢獻力量,也是為人類的長久發展做出了榜樣。

【參考文獻】

[1]盧圣.居住區園林可持續設計研究[D].北京林業大學,2010.

篇6

城市景觀是一個由多重元素構成的復合體,公共藝術設計作為城市景觀中充滿活力的有機組成部分,對于城市景觀整體品質的提升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公共藝術與城市景觀的關聯是雙向的,當藝術涌入城市,公共藝術成為了城市景觀塑造的活力源泉,當城市走進藝術,城市景觀成為了公共藝術設計的創作素材。以開放的視角,將公共藝術設計納入到一個更加寬廣的城市景觀的語境中,來探究其多元的創意方向,不僅能夠為公共藝術設計拓寬視野理清思路,同時能夠推進城市景觀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生態環保、可持續性的創意方向

以科技進步為依托,利用科技成果,樹立環保、健康、文化的理念。創建生態環保、可持續的環境必須用發展的眼光,腳踏實地的去進行。城市景觀中的公共藝術設計正是“行于足下”的立足點,是實現可持續環境和地球的一個可操作界面。面對全球公共危機,當代公共藝術設計義不容辭地將實現生態環保、可持續環境作為設計的戰略主張。公共藝術設計學作為生存藝術的定位,和景觀設計學作為協調人地關系領導學科的定位,使其有責任和義務,通過可持續設計,通向地球公共的可持續和人類發展的可持續。

功能體驗與極簡主義的創意方向

所謂的功能體驗,是指人類在最廣大的生產實踐范圍內創造的一種物質實體的美,是一種最基本、最普遍的審美形態。時代特征所賦予的功能美極大地促進了藝術的表現力。當前,對當代公共藝術的評價難以有確切的出發點,其審美角度也很難做到非概念和超功利,因為對它的思考本就出于某些功利的目的,這是由它所處的社會背景和空間系統的功能性決定的。正如藝術存在的最原始的目的就是源于物質功能的需要,所以“純粹”的審美體驗成為現代人類建立于功能基礎之上的精神訴求。城市景觀中的公共藝術設計的幾何形和抽象形的概念設計逐漸盛行起來,在現代技術快速發展的條件下,功能體驗與極簡主義必將成為蔓延最快的設計方向。

高情感化、人性化特征的創意方向

人類擁有真情實感。藝術家在熟練運用現代創作材料的同時也注重第二功能的追求,以更積極的態度尋找具有人性化的、自然化的新形式。影響城市景觀中公共藝術設計人性化的要素主要包括四個方面:自然環境因素、消費主體,也就是人的因素、文化因素以及設施本身的因素。公共設計的人性化表現,說到具體上應當包括安全性、美觀性、舒適性、通俗性、材質感、識別性、和諧性、地域性和文化性等,因為藝術設計表現因素眾多,所以公共設施的人性化應當是一個可變因素,地理文化的不同、民族與歷史的不同、傳統習慣不同、的不同、使用環境的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都是體現人性化差異的表現因素,我們應當充分分析和利用這些因素來推動我們的公共設施的人性化設計。

向自然學習的創意方向

“設計遵從自然”,美國景觀設計大師麥克哈格提出的景觀規劃思想和方法,其實質是以環境學相關學科理論為指導,進行景觀規劃設計實踐。設計師從自然要求我們:因“地”制宜,尊重設計多樣性,分析具體地形、氣候、水文和植被問題,對癥下藥,與城市景觀的自然元素相結合進行公共藝術設計。

回歸地域本土的創意方向

城市景觀中公共藝術設計應當尊重民族文化傳統和地域風格特點,這是體現設計文化的重要方式,在這樣的設計里,傳統的文化被蘊含在新的設計中而得以繼承和流傳,設計師應當把設計一個能夠尊重傳統和當地文化特色的室內、外空間環境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充分考慮對于歷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使設計體現出較高的文化含量和藝術水平,同時反映出設計師的社會責任感和素養。單憑技術并不能造就一個更好的社會,文化的延續才是人類社會最有價值的東西。當人們認識到這一點后,回歸本土的設計作品不斷增多。

數字化、新媒介的創意方向

數字化時代的公共藝術設計正面臨諸多方面的深刻變革,無論是從媒介材料、媒介方式,還是從視覺語言乃至思維觀念等方面都會發生重大的轉變。CG藝術的時代特征是及為突出的,如時代的社會背景、創作形式、工具和媒體、展示的地點和途徑、創作者和欣賞者的審美情趣和價值取向等。這些特征本身無所謂優劣,如果被我們深刻認識、靈活運用乃至加以引申和發揮,就能創造出全新而深刻的藝術作品。CG形式的內容是以0和 1為基本單位的電子信號,但藝術創作的對象并不是這些電子,而是其承載的信息。創作者通過對這些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綜合、編排和再造而最終完成藝術作品。

結語

篇7

關鍵詞:城市規劃 生態城市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1 現代城市規劃設計的發展趨勢

1.1 城市規劃設計人性化的發展方向

人類的生存與發展需要的是一個舒適、安全而又文明的城市環境。城市規劃設計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創造一個舒適生活環境的責任,如何讓城市環境更加適應人的需要成為城市發展必須思考的問題。

1.2 城市規劃設計的生態城市方向

生態城市規劃的重要思路是把生態觀念作為設計原則,強調人與自然的相互關系和作用,使人與自然相和諧。制定生態城市的規劃,需要建立由社會、經濟和環境三要素構成的規劃指標體系。要依據社會經濟發展的規劃,合理的確定城市的生態功能、經濟功能、生態資源配置布局等等,使各項城市活動按照生態城市發展的要求進行。同時要充分考慮對原生態的自然生態綠地的保護。

1.3 城市規劃設計中要突出地域特色

不同的自然環境是塑造了不同的社會文化特征,而社會文化特征正是改造與適應自然環境的結果。依托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和社會文化特性,尋求地域的特色,是現代城市規劃設計的基本思路之一。城市規劃設計應承繼城市當地的歷史文脈,突出地方建筑的藝術特色。一個城市的特色是這個城市有別于其他城市的形態特征,現代城市要更加注重其自身獨有的特色。

1.4 城市規劃設計朝著文化城市方向發展

我國有諸多的歷史文化古城。對于歷史文化古城,規劃和設計的重點應在于古城內部旅游產業的選擇與協同發展的模式,處理好古城文化遺址保護與環境整治綠化、以及舊城改造和古城文脈復興的關系。具有文化背景的城市在規劃和建設時,要注重協調古城保護與經濟發展、城市建設的關系。

2 現代城市規劃和設計的方法

2.1 推動生態城市建設的方法和措施

在具體措施方面,首先要制定科學的生態城市規劃,在制定生態城市規劃的過程中合理劃歸城市經濟功能和生態功能、生態資源配置的規模和布局;其次要努力做好生態城市的內容設計,其基本的內容有城市景觀的設計、城市產業設計和城市住區設計三個方面,城市產業應當是代表生態文明潮流和先進生產力發展方向的生態產業,同時要用生態建筑的科學原理對居住區進行科學的規劃。

2.2 城市規劃設計中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具體方法和措施

城市規劃時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規劃。可持續的城市規劃要營造良好的經濟環境,同時使經濟結構得到優化。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強調三大產業協調發展,產業結構作為城市經濟結構的主體,必須在城市規劃設計中得到改造。具體做法是在發揮示范產業的同時,強調和促進三大產業的協調發展。

(2)城市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可持續的城市規劃就是運用專業的生態學、生態經濟學原理及其它相關的科學方法與知識,注重城市生態功能的完整化,調節和控制城市的社會、經濟與自然系統的生態關系。

(3)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城市規劃。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城市規劃最終要追求的目的,社會發展過程除了明顯的經濟增長外,可持續發展城市謀求的是在社會資源的公平分配,以此來促進社會的和諧和人的全面發展。

2.3 城市規劃設計技術手段的改進

隨著科技的發展不斷提高,城市規劃設計的技術手段也由傳統的畫圖和利用木頭、紙板等制作成精細的城市模型,發展為電子沙盤和虛擬城市模型等,特別是隨著Internet的普及、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這些新新技術都對城市規劃產生了巨大影響。規劃設計人員先后提出了虛擬城市、賽博(Cyber)城市和數字城市等全新的概念,這為實現現代城市規劃理念提供了技術支持也奠定了技術基礎。虛擬技術在城市規劃中的運用。

(Virtual Reality,VR)技術是指計算機根據現實世界中存在的數據,生成交互式三維虛擬的環境,繼而實現視覺、聽覺、觸覺及嗅覺等感覺的形式,這樣不僅能使參與者感受到由景物或模型組成的虛擬環境逼真的存在,也能實時準確地響應參與者的操作和行為,達到身臨其境的感覺。在城市規劃和設計中,它的優點是既方便設計人員的審查、討論,又可面向決策者和公眾展示規劃設計方案,及時地發現問題并加以修正。

計算機流體力學在城市規劃設計中的應用。計算機流體力學技術在城市規劃設計中建筑區域規劃時,是一項必備的技術支持手段,計算流體力學(CFD)是用于模擬現實中流動現象的一種有效工具。隨著計算機計算能力的不斷提高,以及CFD本身理論方法的不斷改進以及精度的不斷提高,CFD已經成功地應用于包括建筑規劃設計在內的許多流體流動相關領域。CFD的優點是為使規劃方案更趨合理,它能夠提供大量的附加信息。

3 現代城市規劃設計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3.1 批準的城市規劃應具有權威性和穩定性

經過批準的城市規劃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要防止認為地對其修改,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城市在經濟社會發展中,不會因急功近利和部門利益的牽扯而違反規劃,應切實維護城市規劃的權威性和穩定性。

3.2 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必須完善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是實施城市規劃,完善城市功能,推動城市發展的關鍵環節,是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的的試金石和重要標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一定要按照城市規劃配套建設,道路先行,水電氣跟上。不能顧此失彼,基礎設施建設必須配套、完善。

3.3 城市的社會公益設施必須得到有力保障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部分開發商投資行為會受利益驅動,造成規劃中難以提供完善的社會公益設施,包括城市公園、停車場地、文化體育場所等。這對整個城市的發展造成的不利的影響,需采取有效手段,有力地保障城市社會公益設施依照規劃來建設。

4 結語

良好的城市規劃在當前和今后城市發展的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現代城市的規劃設計要更加體現人性化、生態理念和可持續發展等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因素,設計者就應該根據城市具體情況、科學研究城市發展規模和方向,確定適合城市長遠發展的規劃和設計,科學指導城市建設逐步實施,使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環境更加和諧。

參考文獻

[1] 馮志剛.淺談城市設計與城市規劃 [J].科技創新導報,2008(8).

[2] 涂軍飛.淺談城市規劃建設新模式 [J].科技創新導報,2008(8).

[3] 趙志慶 ,徐蘇寧.城市設計過程理論探究[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

篇8

關鍵詞:住宅建筑;建筑設計;可持續發展;生態建筑

可持續建筑是指以可持續發展觀規劃和設計的建筑,內容包括城市選址、建筑物、建筑材料、建筑設備以及與它們相關的建筑功能、建筑經濟、建筑文化和生態環境等因素。可持續建筑注重以人為本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它所強調的健康舒適,不僅包括通風采光、噪音控制、自然環境、空氣品質等物理量,而且包括環境色彩、建筑美觀、使用材料及工作和生活環境的滿意度等主觀性心理因素。建筑設計可持續發展的最終目標是在社會得到發展、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的同時,科學有效地利用資源、保護環境,實現社會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1 當前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建筑設計的重要性

建筑的可持續主要包括 3 個方面:能源可持續、環境可持續、生態可持續,而其中能源可持續是最為突出的,它包括了能源節約,能源替代和能源回收3 個內容。在我國,人均資源匱乏,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大發展時期,大量的城鎮和基礎設施建設對可持續發展的沖擊已日益嚴重,這主要體現在以下 2 個方面:

1.1 建筑業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資源,如水、能源、土地和原材料

在建筑材料的應用上,目前我國大多數的建筑都在使用粘土磚、石材、混凝土等高能耗的建筑材料,這些建材在生產加工、制作安裝的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資源,并且產生大量的廢渣、廢氣、廢水,從而對環境造成極大的污染。

1.2 大規模的城鎮和基礎設施建設本身也對原有地理環境產生破壞

它占用了大量的耕地、林地、水域等,區域原有的生存環境和生態平衡受到沖擊,地貌地質條件產生變化,生存條件趨于惡化。建筑耗能在我國社會耗能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早在2001 年我國建筑年消耗已達到 3.76 億 t 標準煤,占總消耗的27.6%,現在建筑耗能已占到全社會耗能的 1/3(不包括生產建筑過程中的耗能)。另外,我國目前在能源回收方面存在著較大的不足,這其中尤為突出的是水資源和生產生活垃圾中有效能源的回收再利用。

2 可持續的生態建筑理論的發展歷史

我國古人創立和信仰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關系的理論,與今天我們所講的可持續發展理論不謀而合。受我國傳統文化和地域氣候的影響,傳統建筑中有許多可持續的建筑手法可以借鑒。其中最典型的理論就是中國風水學,其實質是:地理學、氣象學、生態學、規劃學和建筑學的一種綜合的自然學說,其核心內容是天地人合一。

這種理念貫穿在中國傳統建筑活動的各個過程,包括:規劃選址、建筑單體、園林小品、室內外裝修設計和施工營造等,我國現存的大量古城池古建筑中就有許多可持續建筑的典范。

在西方,許多著名建筑師都非常注重生態。例如:賴特將建筑視為有生命的有機體,他所遵循的將建筑與環境溶為一體的設計原則,體現了深層生態學的設計原則。由于設計過程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所以賴特認為沒有一座建筑是“已經完成了的設計”,建筑始終持續地影響著周圍的環境、使用者的生活,也就是說可持續建筑必須是同所在的場所、建筑材料以及使用者的生活有機地溶為一體。代表作流水別墅就是他最好的例證。

3 住宅建筑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設計理念和方法

可持續建筑主張在設計時統籌考慮以下幾個方面:與自然環境共生、建筑節能及環境技術的應用、循環再生型的建筑、舒適健康的室內環境、融入歷史與地域的人文環境等。這些概念正逐步得到建設主管部門、開發商、消費者、建筑師的認可。目前在建筑設計領域,綠色建筑、生態建筑等概念就是可持續建筑設計的實踐。

3.1 設計理念

3.1.1 建筑外部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建筑本身應與環境協調,適應地方生態而又不破壞地方生態。包括:⑴建筑應與地形地貌相結合,達到建筑與環境共生,減少對環境的破壞;⑵注重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應用,采用更有利于環境的加工技術和設備;⑶注重建筑節能,推廣使用高效絕熱節能材料,提高建筑熱環境性能;⑷充分利用氣候資源,如大部分的照明,采暖可以由太陽光提供,制冷由流動空氣產生等,避免大量使用人工照明和機械空調導致能源緊張、大氣污染;⑸節約用水,可在建筑內設置廢水處理設施和凈化循環系統,使生活污水多次利用,用于景觀水體、綠化澆灌、清洗沖廁等;⑹通過綠化建筑來凈化空氣、減少噪音、維護生態平衡,可利用屋面、墻面、窗臺、陽臺等處種植花草,使建筑群成為城市立體綠化園林的主體;⑺樹立建筑材料循環使用的意識,在最大范圍內使用可再生的地方性建筑材料,爭取重新利用舊的建筑材料和構件。

3.1.2 內部功能的可持續發展設計

建筑內部功能設計應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動態設計過程,是通過建筑的可變性,使其達到較長時間的適應性,充分發揮實體材料的壽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強調整體設計的意識,即重全局、輕細節的設計思路;②結構方面采用新技術,如大跨度預應力疊合樓板、無梁樓板等,以求以少的承重體系支撐起最大的空間,為其可變性提供前提條件。如日本 1997 年建成的新神戶公寓,結構方面框架用了反梁法與架空地板,天花板處不露梁,便于隔墻的移動,設計者列出了多達 31 種的隔墻布置方案供住戶選擇,充分體現了它的可變性設計思路;③建筑體形應力求簡潔,減小建筑體量,門窗位置應盡可能滿足多種室內布置的需求,為內部的改進創造條件;④管道井、樓梯、衛生間等不可變部分可作為一單元集中布置,以求加大可變部分的面積和靈活度,適應建筑的發展。

篇9

引言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的物質生活的追求不斷提高的同時,人類對生態環境等自然資源的破壞也急劇加速,為了解決對自然資源的持續性破壞政府提出可持續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就是既要滿足現在的發展而又不破壞子孫后代的發展。建筑行業的發展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資源,在未來建筑行業的發展必須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建筑的可持續發展涉及到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對于一棟居住建筑物需要考慮內外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建筑材料的可持續發展和結構形式的可持續發展。從而使建筑能夠被長期、可持續改造,使健筑物的安全性、牢固度與穩定性得到有效保證。

1.建筑行業實現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性

一棟建筑物的建成需要占用土地、水、砂、石、鋼筋等資源,而在這些建材的生產加加工制作安裝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渣、廢水、廢氣、灰塵等大量的污染物,又對周邊的自然環境造成二次及持續性的污染;而大規模的建設將對原生態地理環境造成破壞,由于占用耕地、林地、水源導致原有生存環境受到不可逆的沖擊,使生存條件進一步惡化。數據顯示,我國人均土地面積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33%,水資源僅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但能源的消耗卻是發達國家的3-4倍。而傳統的建筑消耗的能源占總能消耗的50%。從2008年來,我國的房地產發展迅猛,每年新建房屋面積20億平方米,大部分都是非節能性建筑,不僅消耗大量自然能源,而且嚴重地污染環境,這使建筑成為影響生態環境,威脅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因素之一。面對當前急劇惡化的環境,必須痛定思痛的來思索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2.居民建筑行業的迅猛發展背后的問題

合格的建筑師在做住宅類建筑設計之前,必須要對居住者進行調查研究,了解他們屬于什么階層,收入多少,生活習性怎樣,從而制定住宅單元的設計方案,當前,建筑設計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如:

(1)小面積建筑采用躍式形式:國內有些設計為了追求時尚和氣派在多層、高層的住宅建筑中采用躍式,沒有考慮建筑的實用性和安全性,并且在戶內設躍層樓梯不利于老人及兒童上下使用, 且樓梯要占用一定的房間面積,對于面積不大的套型住宅更加不適用,而且用于室內的樓梯設計不合理,踏步高寬比不滿足規范,嚴重存在安全隱患。

(2)仿照外國建筑形式:一些地區住宅外觀仿照歐式建筑風格,過于裝飾一些華而不實的歐式風格,甚者在頂部多做幾層高沒什么使用功能的穹頂,另外目前有些現代建筑設計還不到位,造成人們對現代建筑的概念和認識不足。歐式建筑施工難度大,圖紙復雜,施工的時候盲目的拼湊,缺乏專業施工,導致建筑效果不良。

(3)實用性空間欠缺:一些建筑設計的理念過于追求大氣卻忽略了建筑本身的最基本功能,導致一些空間缺乏利用或無法利用等情況,這對整個建筑設計行業也是挑戰,考慮到目前的經濟水平,要適應于現在的新的市場需求,在今后的住宅設計中應當減少不合理的浪費,增加儲物空間,讓住宅類建筑更加的舒適,更符合用戶的要求。

(4)舒適性欠缺:社會的發展給人民帶來了財富,物質的極大豐富促使人們對生活質量、舒適度有很高的要求,而住宅建筑與人民是息息相關的,對建筑物的設計是否合理,是否能夠達到人民的舒適度是人們最直接的體驗,而有些建筑設計尤其是農村的住宅設計的缺乏和缺陷,使建成后的住宅完全不滿足自身的要求,使舒適度大大折扣,而且也充滿了建筑的不安全因素。

(5)增強住宅的可變性、使用性及隱私性:有些建筑設計為了追求大開間導致結構設計中出現很多的承重墻體,使住宅的可變性降低;在使用性上,沒有做針對性的市場調研,不知道客戶需要什么導致使用性的下降;家庭隱私也相當重要,有些設計完全不考慮住宅的隱私。

3.居住建筑可持續發展的設計構思

可持續發展的居住建筑在設計時考慮的以下幾個方面:與周邊環境的融合、建筑節能技術的應用、建筑的循環再生、舒適性與可變性結合的室內環境、融入民族文化與地域文化的人文環境等。從而建立方便、共存、和諧、可持續發展的人類居住環境。

(1)居民建筑內外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建筑物本身應該與外部環境協調共存,要適應并且不破壞地方的生態,協調現在居住建筑與生態的關系,保護并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資源與能源,使人、自然、環境融為一體,互惠共生。

(2)居民建筑室內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建筑的內部環境應當與外部環境保持協調發展,利用外部環境提高內部環境大大增加居住的舒適性,在設計中應當充分利用采光、通風換氣,利用設計手段使建筑物能過獲得良好的采光及通風的條件。在總體的建筑規劃時,考慮建筑區域的風資源、光資源;在室內設計中,考慮對流,穿堂風的運用,對不同的居住人群做適應的室內設計,達到室內全明設計,無暗窗暗格,廚房多采用L型及H型的布置等設計手法。

建筑材料的可持續發展

建筑材料的能源消耗在建筑物中占很大的比重,如砂、石、水泥的生產不但破壞生態環境而且在加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灰塵,污染大氣;市場上使用的粘土磚造成大面積耕地面積的破壞。所以建筑材料的設計必須采用可持續發展。目前其他國家已經建成了許多可持續建筑,根據他們的經驗提出一些設計的方法。

(4)結構形式的可持續發展

一般建筑的設計使用壽命年限為50年,但很多建筑達不到50年甚至不到30年就被拆除,大大浪費了自然資源;如何做到百年建筑也是設計師們所追求的目標,所以考慮以上兩點對建筑的結構形式的設計有必要采用可持續發展來減少對資源的破壞及浪費和建筑物的延續性。具體的設計方法如下:

①結構采用骨架體與填充體。結構的采用承重體系成為骨架體,結構內部分割的體系成為填充體不承擔承重可以拆除和替換,為不同的居住人群提供室內的可變性,增加舒適性,為了能做到百年建筑,結構的骨架體構件采用可替換性構件來對建筑進行維護。②建筑的結構體形力求簡潔,減小建筑體量,門窗滿足多種室內布置的需求;管道井、樓梯、衛生間等采用集中布置,加大靈活度。

總結

篇10

關鍵詞:工業設計 現代城市公共設施設計創新方法 社會屬性 分類垃圾桶

中圖分類號:TB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5)03-0100-03

現代城市在其發展的歷程中,產生了多種社會屬性,在這些社會屬性下,設計受其影響,公共設施設計也不例外。目前,大多歐美國家已經非常重視城市景觀、城市公共設施的建設,作為藝術環境和現代城市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共設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 現代城市的社會屬性定義與分類

現代城市的社會屬性就是在現代城市經濟基礎下的社會屬性與上層建筑的結合體隨著自然社會的變化而形成的自然形態所反映的東西。通俗點地講,現代城市社會屬性就是在某一個國家或某一個地區的現代城市,根據該區域的經濟水平、人口狀況、環境水平、民族風俗等條件所制定并能夠影響、促進該區域現代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法律、法規、條例等意識形態上的東西,通過這些意識形態所反映并區別于其他國家或地區現代城市的“風格”。

現代城市經過充分發展,社會關系不斷在變化,不斷改變和創造出新的生活方式。在這種公共空間形式下,現代城市具有其特殊的社會屬性:可持續化的社會屬性、滿足大眾審美需求的社會需求、影響人類生活方式的社會屬性、具有教育社會屬性和促進社會平等的社會屬性。

1.1 可持續化的社會屬性

社會生產力不斷地發展,當達到一定歷史階段時,城市隨之出現。經過了工業革命的發展,城市規模和人口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生態和資源問題也變得越來越突出。現代城市快速發展,人口向城市聚集的現實,使其必須通過可持續的經濟發展、人口遷移、環境保護、民族風俗等影響、促進現代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通過這些改變反映出區別于其他國家的“可持續風格”。城市的發展,有其固定的發展周期,如圖1所示,從最開始的啟動期,經過經濟、人口的發展從發展期達到成熟期,也就是城市發展的頂峰,經過不斷發展,城市將最終走向衰退。要防止城市走向衰退的唯一辦法就是可持續化發展,這種城市發展的周期也決定了城市具有可持續化的屬性。

1.2 滿足大眾審美需求的社會屬性

人是城市發展的主體,人的全面發展是正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大眾在公共交流中,每天都會接觸和體驗到公共設施提供的服務,以此感受現代城市的文化和意識形態,感受一個城市的魅力和時代精神。大眾需要審美,―方面是因為審美是人的內在必要性的一個高層次的內容,另一方面是由于審美自身與人在自由境界的追求上是無法分離的。因此,大眾文化審美潛力的發掘是由現代城市滿足大眾審美屬性所決定的。

1.3 人類生活方式需求的屬性

城市不斷發展,從最初的城郭到如今的現代化城市,人類的生活方式隨著城市的發展不斷發生改變。電話亭、垃圾桶、公交車站……這些近代城市發展的產物,時刻改變著人類的生活方式。主題公園、電影院、百貨商店的出現則讓人類的娛樂活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變和體驗。科技發明推動城市的前進,極大地改善了民眾的生活質量,而城市的發展同樣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這正是現代城市影響人類生活方式屬性的體現。

1.4 教育屬性

現代城市的教育屬性,主要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現代城市作品的欣賞或者體驗時,受到美的感染和陶冶,使人們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在潛移默化中發生深刻的變化,并擁有正確的生活態度。

1.5 促進社會公平的屬性。

現代城市是為人服務的,是面向平民的,其具有推進社會平等的屬性。在現代城市中,生活著不同的人群,各個人群有著不同的社會需求,這其中有許多不同程度生理殘缺或無法正常行動、生活的人(如殘疾人、老年人),他們應該得到來自不同角度的關懷,特別是針對在工作或者生活中有障礙或不便的弱勢人群。這就要求現代城市必須具備促進社會公平的屬性。

2 現代城市社會屬性下公共設施創新設計方法

上文已提到,城市具有多重社會屬性。公共設施與建筑、街道廣場、綠化,共同構成了城市的形象,不僅體現了城市的風格和特點,同時也創造出一個城市的氛圍。在這種多重社會屬性的城市中,公共設施設計有了新的設計方法。

2.1 可持續設計

現在城市的可持續化社會屬性意味著現代城市的公共設施設計相較于以前粗放的設計要發生根本性的轉變,就公共設施設計而言,可持續設計不是武斷的強硬,而是應尋求最充分,高效、無污染和低耗能的設計。應該充分考略到材料的可持續化,防止材料污染;考慮到功能的可持續化設計,將功能進行劃分;考慮到技術的可持續化以及價值的可持續化,促進城市公共設施的自我循環式進化。

2.2 大眾審美化設計

現代城市的公共設施設計不但需要滿足人們的物化審美,而且在精神上也可以給予人們美的感受,使公共設施設計成為人類物質活動和精神活動的結合體。

公共設施設計作為一種純操作型的藝術表現,是要被大量生產的,是需要大眾接受的,所以公共設施設計要依照市場和大眾所認可的文化來做設計,即大眾審美化設計。公共設施設計需要啟發大眾文化的審美潛力,使審美被大眾所認識和理解。公共設施設計要體現出人們的精神追求,同時通過富有文化的藝術氣息和現代感的獨特形式將人們對物質的追求表現出來。在功能和形式上要滿足城市居民不同的藝術愛好和情感需求,讓民眾真正感受到設計的大眾文化魅力。

2.3 創新設計

“作為創意人很難與當今的一些流行完全割舍開來,一切都能成為靈感。特別是產品設計圈外,這座城市、鄉村、藝術、設計以及其他有關創意的一切”。這是德國工業設計師丹尼爾關于產品創新設計的理解,設計是所有改變人類生活的方式中最直接的,人們的生活觀念常常被設計所影響。設計每天都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觀念,甚至影響了,人們的交往模式,人最開始的交流是通過一個簡單的肢體動作,其后發展到了文字和語言。打開一扇門,不再用手,而只需要你走過去。公共設施設計需要創新設計,以此帶來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這種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同樣也需要促進城市的創新功能。

2.4 涵化設計

隨著城市的發展,城市公共設施已經成為現代城市為人們提供服務不可缺少的部分。現代城市中教育的最好載體就是公共設施,當民眾使用或者體驗公共設施時,要讓他們從中學習到設計的教育意義。公共設施的形態、功能的設計要影響大眾的情緒,讓大眾受到強烈的陶冶和感染,使大眾不知不覺受到教育。現在很多城市的垃圾桶都采用的是垃圾分類的形式,既環保又高效。這種垃圾桶設計的理念對人的教育,常常是在毫無強制性的情況下,使欣賞者不知不覺地受到感染,在這種長期作用下,使人們無形中產生了應該進行環保低碳的生活方式。

2.5 共用設計

共用設計,在商業利潤的前提下,現有技術條件下,公共設施設計盡可能使不同能力的使用者,在不同的外界條件下能夠安全、舒適地使用的設計方法。公共設施設計,需要成為解決在工作或者生活中有障礙或不便的弱勢人群的有效方案,例如盲道、老年人樓梯扶手、殘疾人坡道和其他一些城市公共設施。

基于以上這些社會屬性,現代城市的公共設施設計方法如圖2所示。

3 分類垃圾桶設計實踐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日益富足,城市生活垃圾每年都在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長,這嚴重影響了城市的生態發展。傳統垃圾桶一個口傾倒導致了垃圾回收不便,使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使垃圾循環利用率變低。基于此,垃圾桶應針對不同類別和功能進行設計。

3.1 創建低保真模型

基于城市社會屬性下的公共設施創新設計方法,捕捉符合城市社會屬性的分類垃圾桶設計,繪制初步設計方案,創建低保真模型。如圖3和圖4。

3.2 可持續、創新設計

分類垃圾桶是針對無錫闔閭城遺址博物館景區所開發的一款富有環保理念和人文情懷的室外公共設施,實現了垃圾分類儲存與歷史文化的融合。如圖5,圖6所示,分類垃圾桶整體采用了簡潔的造型,體現了一定的時尚感,與闔閭博物館的歷史氣息相吻合。游客通過垃圾桶上的回收標簽來進行垃圾的投放,分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同時在垃圾桶的上方設有煙灰缸,方便吸煙人士的煙灰存放。垃圾桶采用門形式,方便垃圾回收人員對垃圾的收取。同時垃圾桶設計帶有頂蓋,可防止因下雨等惡劣天氣導致的垃圾污染。

3.3 涵化、審美設計

分類垃圾桶所在的闔閭城遺址博物館,是無錫市最為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第一個有論斷的春秋吳國的都城,距今已有2500年的歷史。分類垃圾桶設計的造型吸取了戰國青銅燈、漆木瑟、漆箱等器物的剪影元素,用鏤刻的形式將戰國玉器C形龍上的回形裝飾以及青銅器物紋樣予以表現。讓來到無錫闔閭城遺址博物館的游客在不知不覺中學習到吳文化,感受吳文華。同時,通過分類垃圾桶的造型,啟發民眾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