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多樣性的基礎范文
時間:2023-11-10 17:41: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文化多樣性的基礎,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文化是不同區域形成的各種文化形態的總和,是生活在不同地理環境中的人群為適應、認識他們所面對的自然界而形成的。文化重要的社會意義在于其民族性、差異性,這種民族性、差異性有利于取長補短,互為促進,使世界呈現出“多姿多彩”的景觀。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的最高表現形式,和諧文化是在和諧經濟和和諧政治基礎上形成的一種和諧氛圍,是人們在文化生活中處于一種和諧狀態。和諧文化建設離不開文化多樣性。
1和諧文化是文化多樣性基礎上的文化和諧
從文化的發展歷史和未來趨勢來看,和諧文化是文化多樣性基礎上的文化和諧。多樣性是任何事物成長和發展的最基本條件。文化多樣性是世界各地的文化并非以單一的形式存在,而是呈現出各種各樣的形態,文化多樣性之于人類社會,就如同生物多樣性之于自然界一樣,是一種客觀現實。物質環境的多樣性決定了文化的多樣性,文化的多樣性同生物多樣性一樣,具有永恒的價值。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人類的文明發生著深刻的變革,激烈的經濟競爭滲透到人類生活的各個層面,包括在文化領域。這種競爭和交流一方面縮短了各種文明之間的距離,文化多樣性的喪失會給人類帶來難以估量的災難,所以文化多樣性的維護顯得越來越重要。好在我們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從聯合國和世界各國近幾年來的行動中可以感知關于維護文化多樣性的重要性。如果我們要維護我們社會活力,我們必須至少要保護不能取代的習俗、慣例和技能的活的記憶,它們不應該被允許完全消失。和諧文化中的文化和諧首先是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溝通、發展的平等、和諧。各種文化既有對立的一面,也有相互補充、和諧互助的一面,任何文化都以周邊文化為自己存在的條件,必須從周邊文化中吸取營養,在各種民族文化的共處中,不是誰取代誰,誰吞并誰,而是尊重文化的主體地位,實行不同文化的共存與發展。從縱向上看,文化和諧就是傳統文化與現念的融會、貫通、和諧,在歷史與現實的對話中,傳統文化要充分取舍、揚棄、改造,走向新的境界。我們構建的和諧文化就要在充分體現文化多樣性的基礎上尋求他們的共同點,即實現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在各種文化的傳承和創新過程中,我們要實現各種文化的和諧共存,這就是文化和諧。
2維護文化多樣性是構建和諧文化的基礎
面對全球化時代的文化多樣性問題,絕非“保護”二字所能概括,具有決定意義的是現代人的創造,所以我們只能維護文化的多樣性。在構建和諧文化中維護文化多樣性的目的就是為了維護各民族、地域群體的語言、、社會實踐、藝術、社會結構、民俗等的多樣性,從而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文化保障。未來世界文化發展的總體趨勢決定了中國和諧文化應該具有兩個基本取向:民族特色和開放性,這也是我們維護文化多樣性時應具有的品質。中國文化是中國所特有的、在過去產生、經歷了歷史的社會化過程,至今相對穩定地沉淀在中國人心理層面上的思想態度和價值取向,是中國這個國家系統運作層面的根基和依托。維護文化多樣性首先要維護文化的民族性,民族性是文化的最大個性,文化的個性就是文化的優勢;堅持文化的開放性其根本目的是在于吸引外來文化成果和精華,促進本民族和諧文化的建設。我們構建和諧文化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人類的可持續發展,而實現文化的可持續發展是其中應有之義,就像生物多樣性對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維護文化多樣性也就成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維護文化多樣性在我國現階段來說就是為了構建和諧的社會,維護文化多樣性是構建和諧文化不可或缺的基礎。
3維護文化多樣性促進和諧文化構建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篇2
從法哲學的意義上講,法律的國際化與本土化之矛盾揭示了法律發展的一個基本定則,即:法制現代化是一個法律發展的多樣性統一的進程。人類社會的法律文化是多彩多姿的。在世界法制現代化的歷史長河中,不同民族或國度的法律文化,在不同的條件的作用下,總是循著特定的路程發展演化。在同一個社會形態之內,不同國家的經濟、文化和思想水平是不一致的,它在國家形態和政治體制方面也有差異,每個國家又有其特定的歷史發展、習慣和民族傳統特點,況且這些國家所處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人口狀況等等也不盡相同,等等。這些復雜的因素,勢必會使法制現代化運動呈現出五彩繽紛、豐富多彩的特點。各種人類共同體的法律類型,都是由具體法律制度、具體的法律體系和具體的法律學說及心理所連結而成的運動之網。作為這面運動之網上的每一個國度的法律制度乃至法律意識,都獨具個性,從而形成各式各樣的特殊的法律現象。盡管在法制現代化的過程中,在不同的法律系統之間常常會有相似之處,但這種相似性并不能淹沒第一個具體的法律系統的個性色彩。正因為如此,法制現代化運動才呈現出這般豐富多姿。誠然,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交往的日益頻繁,歷史上存在的國家、民族以及地域間的堡壘,會越來越打開,從而使法律發展的歷史個性逐漸減弱。但是,法制現代化的歷史進程表明,雖然法律文化的交流與融匯日益增進,但全球法制現代化的歷史運動并沒有因此而變成呆板劃一的群體的堆積。隨著文明的進展,法制現代化的進程的內容只會愈來愈絢麗多彩。這是毋容置疑的客觀趨勢。因此,我們只能深入研究各種不同的人類共同體(民族、國家及地區)法制發展的特殊進程,才能深刻地揭示不同類型法制現代化系統的特殊本質。
但是,另一方面,在法律發展進程中所形成的富有個性的具體的法律制度及其體系之間,又不可能是處于互不相關、絕對排斥的狀態,而必定會構成一個“總體”。在多樣性的法制現代化運動中,存不存在統一性?在形形的法律現象背后,有沒有共同的必然的法律發展的運動規律?這是法律發展觀同各種非法律發展觀的根本分歧之一。科學的法制現代化理論的重要使命之一,就在于從法律發展進程的多樣性中尋求統一性,從千差萬別的具有偶然性的大量具體法律發展現象中,探求法制現代化運動的普遍規律。因此,所謂法制現代化歷史運動的統一性,就是指法律發展進程是“一個具有許多規定和關系的豐富的總體”。[37] 在這里,法制現代化運動的多樣性是統一性的基礎。因為一般只能寓于個別之中,并且通過個別來實現。離開了法制現代化歷史運動的統一性,其結果只能使法律發展進程的一般規律成為超越時空的神秘的力量,從而成為捉摸不定的虛幻之物。但另一方面,法制現代化運動的統一性又是多樣性的必然表現。對法制現代化運動的認識,又不能簡單地停留于法律發展進程多樣性這一層面上,而應當深入下去,從紛紜復雜、繁復多樣的法律發展運動多樣性的表象背后,揭示出制約整個法制現代化運動的一般規律。不然的話,我們就只能會把法制現代化的歷史運動長河,看作是一個充滿一大堆偶然現象的雜亂無章的時間序列。
法制現代化的歷史運動之所以會呈現出多樣統一性的特點,主要是由于一定社會上層建筑中的其他現象都以特定的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作用于法律發展的進程。正因為如此,在法制現代化的歷史行程中,法律制度呈現出千姿百態、迥然相異的面貌,從而表現了法制現代化進程具有多樣化的特征。但是,這種多樣性與統一性并不是截然分立、互不相容的,它們之間是“同一個東西的兩極”的關系。[38] 法律發展進程與上層建筑其他現象的相互作用,“是在歸根到底不斷為自己開辟道路的經濟必然性基礎上的相互作用”,經濟條件歸根到底還是“唯一能使我們理解這個發展進程的紅線”。[39] 這是法制現代化歷史運動多樣性統一的最深刻的根據所在。只有在此基礎上,我們才能理解法制現代化的歷史運動為什么會產生那些不同點和相似點,也才能揭示制約各種特殊的法律發展進程的特殊規律,并從中加深對支配法制現代化歷史運動一般規律的把握。總之,法制現代化運動的多樣性統一是全球法律發展的基本歷史定則。我們必須在既尊重各民族各國度法律發展的個性,又符合人類法律發展的共性的基礎上,確證世界法制現代化進程的普遍性價值。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從全球的角度及世界的范圍,體味、洞察中國法制現代化的歷史地位和世界性意義。
篇3
關鍵詞:災后重建;施工管理;多樣性;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TU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8-00-02
一、災后重建項目的建設背景
“5.12”汶川特大地震給四川省災區人民生命財產造成了重大損失,大量房屋倒塌或嚴重損壞。而在災后重建中,保留和傳承當地建筑文化特色,借鑒和發揚其他風格的建筑文化特色就是重建的特點和亮點,而多樣性就是最好的建筑語言表達方式。
二、災后重建項目施工管理多樣性評價體系的研究
1.建筑風格施工多樣性的研究:見表1
表1:四川省災后重建建筑風格表
2.結構形式施工多樣性的研究:見表2
表2:四川省災后重建項目建筑結構形式表
3.建筑裝飾材料施工多樣性的研究:見表3
表3:四川省災后重建項目建筑裝飾材料表
4.施工承包模式多樣性的研究:見表4
表4:四川省災后重建施工承包模式表
5.施工成本管理多樣性的研究:見表5
表5:四川省災后重建施工成本管理表
根據四川省災后重建建筑工程的特點,推導出施工總成本計算公式如下:C=C1+C2+C3+C4+C5
C:施工總成本
C1:土建成本(受地基與基礎形式影響大)
C2:裝飾成本(含普通裝修和二次裝修)
C3:水電設備安裝成本(含給排水、電氣、弱電、空調通風、消防等)
C4:電梯成本(有時有)
C5:總平成本(不含綠化景觀部分)
6.災后重建項目施工管理多樣性評價體系的構建
根據國內外災后重建項目施工管理多樣性評價體系的研究成果,結合實際調研和工程實例,采用層次分析法,建立一套災后重建項目施工管理多樣性評價體系,具體見表6:
表6:災后重建項目施工管理多樣性評價體系表
三、工程實例分析:以北川新縣城行政中心為例
1.工程概況:北川新縣城行政中心為北川新縣城縣委、縣政府、縣人大、縣政協辦公樓(由5棟辦公樓、1棟食堂及1個人防地下室組成),由香港華藝設計顧問(深圳)有限公司設計,總建筑面積19814.31平方米,地上三至四層,建筑高度均22.265米,框架結構,建筑抗震設防烈度7度,設計地震第二組,建筑結構耐久年限50年,結構安全等級二級,耐火等級一、二級,防水等級一級,人防地下室停車位為29個。設計使用年限50年以上,屬多層公共建筑。建筑物實景見圖1:
圖1:竣工后升旗實景照片(作者拍攝于2011年11月18日)
2.施工做法
(1)基礎及主體:為柱下獨立基礎和部分箱型基礎,基礎及柱、梁、板、坡屋頂屋面板混凝土等級均為C30;
(2)屋面:坡屋頂角度為30-45度,屋面防水使用年限15年,防水材料采用SBS3+3改性瀝青防水卷材,衛生間地面防水采用改性瀝青一布四涂防水層;
(3)門窗:外窗采用雙層中空鋁合金窗,鋁合金框表面木紋色噴涂(色號為6-5-4C20M55Y70K30),采用5+9+5mm厚雙鋼化玻璃,空調百葉窗采用木紋色噴涂鋁合金百葉窗;
(4)外裝修:外墻面刷高彈性外墻涂料(仿石土黃色),局部粘貼條形文化石(顏色由土黃、茶褐、淺幾種顏色搭配,具體做法見圖1)。
(5)內裝修:室內房間、樓梯地面為花崗石面層,衛生間地面粘貼300×300防滑地磚,天棚采用紙面石膏板吊頂刷乳膠漆。
3.施工管理多樣性的實施
該工程由華西集團施工總承包,該工程于2010年6月開工,2011年9月10日時任國家副主席同志視察北川新縣城時蒞臨工地現場指導工作,2011年9月竣工驗收合格。
施工企業在施工多樣性管理中,實施了以下措施:
(1)密切與業主、設計院、監理公司等單位溝通聯系,在施工方案、材料選擇、施工做法、工期等方面及時向各單位匯報請示,提高工作效率,減少返工;
(2)成立項目黨支部書記和項目經理共同領導的項目經理部,項目經理負責施工總體管理,項目黨支部書記負責黨工團等管理,技術負責人負責技術管理,項目副經理負責現場分包施工協調管理,責任工長負責現場施工管理,組織機構健全,責任明確,管理效率高;
(3)成立項目成本部,由公司分管造價工程師和項目部造價人員組成,項目經理負責協調管理,做好合同管理,控制分包工程造價,及時完成工程量的計算,咨詢材料價格,因此較好地控制了施工成本,根據公式,行政中心施工總成本C=C1+C2+C3+C4+C5==12000萬。
其中建筑單體工程施工結算價在12000萬左右,單方建筑面積造價約6000元/平方米(含總平、爆破山、堡坎等費用),單位成本較為合理。
4.施工管理多樣性評價體系的分析:見表7
表7:北川新縣城行政中心項目施工管理多樣性評價體系表
經計算,北川新縣城行政中心項目施工管理多樣性評價得分=82分,該項目評價效果較好。
四、總結
經過“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后大規模的重建,我們從中研究出災后重建項目施工管理的多樣性評價體系,為今后“蘆山4.20”地震災后重建等奠定了理論基礎和實踐依據。
參考文獻:
[1]劉斌夫.汶川大地震災后城鄉再造、生態復建與資源移民.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經濟要參》特稿.
[2]周雪梅.APA愿意為四川汶川地震的災后重建提供技術援助——美國規劃協會(APA)主任Jeffrey L.Soule訪談[J].北京規劃建設,2008(4).
[3]蔡志海,沈洋.NGO參與社會治理:適應、困境和出路——以L組織參與汶川地震災后重建為例[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33(3).
[4]張佳.災后成都農村住房多樣性建設[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
篇4
古代人類依附于自然,按自己的需求從自然中獲取生活資料,人與自然處于一種安詳的和諧狀態。但是隨著人類自我意識的提高,個人欲望不斷膨脹,強調人是最高級的存在物,把自然界看做是一個供人任意索取的原料倉庫,將自己看作是“萬物的尺度”,肆意進行掠奪。這種現象究其原因根源在西方文化基因。基督教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強調:自然除了服務于人之外便沒有任何存在的理由。西方人認為上帝創造了自然萬物,上帝選人作為他的替身,萬物就是為人服務受人支配的。所以這種人類與自然“主/客”二分論的形上學思維導致了“人類中心主義”(anthropocentrlsm)的產生。工業化時代生物多樣性的急劇下降以及信息化時代文化多樣性的日趨消失,便是這種觀念在作祟。L·懷特指出:我們當代社會的生態危機正是根源于世界上已知的最為人類中心主義的基督教。伴隨著市場經濟的到來,經濟全球化的加劇,這一觀點更是席卷了全球,“像西方人那樣活著”,成為非西方國家人們逐步認同的理想。
在面臨越來越多生態和發展的兩難問題后,人類開始反思對自然的態度,進而形成了一種自覺的反思潮流,這場思潮的核心是“生態倫理”和“可持續性”。這種反思在一定的范圍內催生了“生物中心”自然觀的產生。以生物為中心的自然觀認識到了生物對人類的重要性,主張尊重一切生物的生存權力,保護生物多樣性。相對于“人類中心主義”這種觀點無疑是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前進了一大步。但是,這種自然觀卻留下了只考慮局部而不顧及整體,只考慮生物多樣性而沒有考慮文化多樣性的詬病。
于是,“生態中心”自然觀便應運而生,以地球上整個生態圈的平衡為中心,以整個天地萬物為一體,講求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人類進步基金會研究報告《共同創造地球的未來》提出:“多樣性的文化是人類的共同財產,也是人類能夠應付各種復雜情況,迎接各種挑戰的力量和智慧的源泉,因此必須全力保存這種多樣性。”由此可以看出,生物的多樣性與文化的多樣性之間的相輔相成成為了現今人類的共識。
“生態中心”的自然觀與中國所倡導的“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是一脈相承的。中國儒家的“天人之際”與“人物之辨”,道家的“道法自然”,以及佛家的“萬物平等”構成了人與自然關系論域,形而上的“天”與形而下的天、地、人、物相互補充,共同構成一個差異一體的開放的自然。人對天地應持敬畏之心,對萬物則愛之有序、用之有度。在實現自然和諧的同時也使人自身的價值得以實現。中國多樣性文化保護了生物的多樣性。
“人~境”之間的關系的聯結便是“心”。心是觀世界的窗口,“相由心生,境由心轉”,“境隨心轉則悅,心隨境轉則煩。”只有內心的生態環境改善了,自然的生態環境才能得到根本性的改變;只有內心生態環境平衡了,自然的生態環境才能平衡,“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
篇5
[關鍵詞]綠地 設計
1 規劃設計的環境要素
1.1 原生態土質的重要性。自然界是具有生物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基因多樣性的生態系統,是由食物鏈構成的生態金字塔,塔底是孕育萬物的土壤、水分等,其上為微生物、昆蟲等分解者,位于分解者之上的是將太陽光、水轉化為有機物并產生氧氣的植物,塔頂為消費者的動物和人類。原有的地球生態系統是億萬年演化而成的,在自身系統內可以完成物質的循環和能量的轉換,所以住宅區原生態表土的保持相當重要,而以往在住宅區的開發建設中經常忽視這一點,隨意棄土、回填土、整土,會無意中破壞大地的平衡和生物多樣性的原生態環境。因此盡可能保留住宅區本上是住宅生態復原的基礎。在規劃時既要注重借景(山、水、樹),同時也要保護土壤、防止原生態水土流失;做好地形地貌,盡可能保留野生生物,順著綠脈而得以生存繁衍。人作為城市和住宅區的生物主體也和其他生物一起共生共存。因此在住宅空間規劃時既要注重借景(山、水、樹),保護土壤、防止原生態水土流失。又要做好地形地貌,保持原生態水土流失。
1.2 形成多樣性的地形地貌小環境。起伏的地形是自然界的表象,形成起伏的地形,有一種親近自然的感覺,有了地形環境的多樣性才可能有植物的多樣性,生物的多樣性,因為人類向往的聚居環境包含了海濱、河流谷地、森林、島嶼,而森林大部分生長于地形起伏的山嶺中,對于綠地面積有限的住宅區來說模擬自然的地形是至關重要的,這不僅可以增加綠地面積,形成區域小環境、小氣候,有利于地表徑流,有利于排水,而且因地下水位過高引起的植物種植難度系數可相對降低,有利于栽植高大怕濕性景觀植物,如雪松等各種各樣的植物種類,豐富景觀層次,使各類植物在層次上有變化、有景深,有陰面和陽面,有抑揚頓挫之感,進而有利于提高住宅景觀品位,可做到生態、視覺景觀和大眾行為的三位一體。
2 水景的生態設計
水是生命的起源,假如把植物比喻是“水塔”,那水就是其源泉和本底。濕地是自然界最富多樣性的生態景觀和人類最重要的生態環境之一,具有獨特的生物多樣性,同時濕地系統也是孕育生命的生態系統。建設住宅的水景濕地有助于改善住宅的生態環境質量和可持續發展。
2.1 水系利用原則:住宅區收集和排水系統基于生態觀點的設計模式是:阻止和收集減緩地表徑流蓄水緩釋和澆灌利用。
2.2 從生態的角度:水有較大的熱容量,不僅增加空氣濕度,而且可起到調節氣溫的功效。
2.3 人的親水:水是生命的象征,從飛機上看地球,綠色的山、彎曲的河和綿延的海灘常連在一起,人類聚居最向往的地方往往是海濱、河谷,用模擬自然結合現代園林的包裝手法,可使水產生流動跌落;模擬自然的溪流,從跌落、流動、水位變化,完全是大自然的縮影。在菊園、天安花園、浦江花園、河濱豪園都用了水景。所以模擬自然的溪流、瀑布、人造湖泊,通過水位變化的水流是人工再現的自然水流,形式上是一種人造濕地。從人類原本行為心理上得到了回歸自然的滿足和歡愉。
2.4 視覺上美感原則:創造水、綠景觀交響曲,例如水池、噴泉、溪流及可接近的水域邊界可組成參與性的動態景觀。成為居民流連的場所。
2.5 環境指示原則:在一些大型的住宅區可應用水體,如溪流或小河,并種植水生植物或養些觀賞魚類等,不僅可以滿足人的親水本能,更重要是環境污染的指示植物。例如天安花園就成功應用了水體并種植丫水生植物,水中倒映著柳樹,水面上盛開著粉紅色的睡蓮花。因為水是生命之源,有水的地方就有靈氣。水可以調節氣溫,可以使四周空氣新鮮、清新,有助于人們的健康;有了水就可以造就出更多供人們觀賞的景觀,有了水的景觀能給人以空靈開闊、神態清爽、心曠神怡的感覺,21世紀生態住宅區應通過建設噴泉、瀑布、藝術水簾、溪流、垂釣池、戲水池及生態人工湖住宅區公園,以漂亮的湖光水色,實現都市人回歸大自然的夢想。
3 景觀檀物配置的多樣性
植物配置應向生態化、鄉土化、景觀化、功能化方向發展。植物材料既是生態造景的素材,也是觀賞的要素;位于分解者之上的植物能將太陽光、水轉化為有機物并產生氧氣,所以應正確選擇樹種非凡是多用鄉土樹種,因為鄉土樹種是自然生態歷史演變的結果。科學地配植各種植物有利于發揮植物的特性,構成生態美景。理想的植物配置應該是:
3.1 喬灌花草合理結合:將植物配置成高、中、低各層次,既豐富植物品種,又能使三維綠量達到最大化,使放出的氧氣和制造的有機物更多,有益于人類的健康;總體上體現植物配置的層次性、多樣性、小區植物配植功能性。
3.2 配植大喬木時,選擇樹種要有鄉土性、針對性,種植樹種應考慮植物生態群落景觀的穩定性、長遠性、美觀性。樹種選擇在生態原則的基礎上,力求變化,創造美麗的林冠線和林緣線;配植大喬木時,要有足夠的株行距,為求得相對穩定的植物生態群落結構打下基礎,也是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3.3 植物配植應體現四季有景三季有花。充分運用形態樹種:翠竹、香樟、梧桐、廣玉蘭、柳樹等;觀花樹種:合歡、櫻花、海棠、桂花、紫薇等;季相色葉植物:銀杏、無患于、紅葉李、紅楓、紫葉小檗等;治理粗放、觀賞期長的宿根地被花卉:大花馬齒莧、鴨跖草、美人蕉、紫露草、醉魚草、鳶尾、萱草等;招蜂引蝶的芳香植物:例如蠟梅、桂花、薄荷、丁香等;觀果植物例如火棘、枸杞、桑樹等鳥嗜植物,吸引鳥類和小動物,從而形成植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
4 自然遺跡的保留
自然遺跡、古樹名木是歷史的象征,是文化的積淀,住宅區規劃設計中應將他們盡量保留、保護好。尤其是具有生命的古樹、大樹,由于適應了原有的地下水位規律,假如因建設造成地下水位改變的話,很可能導致樹木的生長不良,所以必須統一規劃,必要時為樹木專設排水系統。例如文化花園內有一株千年古銀杏,2000年規劃意保留了這株古活化石,并在其四周規劃成了一個古銀杏景觀生態家園,讓人感受到了文化氣息、生態保護是一個地方高度文明的象征;另外巡邏的保安騎在馬上,水車不停地轉動,使人想到了遠古時代的自然景象。文化名人的頭像栩栩如生,草坪中隨意的幾塊石頭讓人感受到一種樸實的鄉村氣息。
篇6
關鍵詞:植物多樣性 園林綠地鄉土植物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 A
我國城市化已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市作為江西省會,如何做到既追求經濟效益,又考慮社會需求和生態需求,已成為我市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對城市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及持續利用的關注,已成為國際潮流和趨勢,它要求我們在進行城市建設、規劃及管理時必須以景觀生態學原則與方法為指導,切實開展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規劃工作,以生物多樣性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植物多樣性是生態系統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依靠生態系統凈化空氣、水,并充腴土壤。科學實驗證明,生態系統中物種越豐富,它的創造力就越大。自然界的所有生物都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約的。每一種物種的絕跡,都預示著很多物種即將面臨死亡。植物多樣性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每個植物都具有獨特的作用。
南昌市地處江西省中偏北部,贛江、撫河下游,鄱陽湖之濱。氣候濕潤溫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無霜期長、冰凍期短,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型氣候,冬季多偏北風,夏季多偏南風。共有高等植物1708種,隸屬243科、909屬,但目前我市綠地建設中常用的植物總數還不到200種,常見的喬木主要有:香樟、法桐、銀杏、杜英、女貞、雪松、水杉、龍柏、棕櫚、垂柳、廣玉蘭等。灌木和地被常用的有雞爪槭、紅葉李、櫻花、紫薇、桂花等。要做到我市的綠地建設與植物多樣性的保護有效結合,達到植物多樣性的目標,必須首先摸清本地區的植物種類,為植物的多樣性保護奠定基礎;其次,建立本地區的植物檔案,在此基礎上積極研究開發本地的野生及鄉土樹種,引進新優植物品種,豐富本地的植物資源;在城市的綠化及植物配置上,注重植物的群落配置,促進植物多樣性資源的利用和保護,保護珍稀植物。主要是實施以下四方面:
一、加強對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
經過對南昌市的珍稀植物資源作全面的調查,目前南昌市共擁有國家級保護植物35種,其中|級保護植物有伯樂樹、南方紅豆杉、水松等8種,||級保護植物有27種。具有代表性的珍稀植物保護樹種有槐樹、樟樹、銀杏、廣玉蘭、苦楝、皂莢、苦健⒆蹌盡⑺仗、羅漢松、黃檀,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列出當地的珍稀植物品種,對其加以保護、繁殖。對珍稀瀕危植物以就地保護為主,建設或恢復其適生環境,擴大其生物種群,保護和發展并舉,實行多種手段繁殖珍稀瀕危物種,擴大種群數量。對本地區比較稀少的植物,也應加強保護,改善其生存環境,對其進行專題研究,對較好的綠化品種應制定相應的繁殖推廣計劃。全面貫徹執行《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對古樹名木普查建檔,劃定保護范圍,落實責任單位,落實責任人,落實養護管理資金。對我市現有的綠地和樹木實施就地保護。
二、大力開發利用地帶性植物資源,構筑植物多樣性格局
我國國土遼闊,氣候和土壤差異大、植被類型多樣,植物種類豐富,華東地區的種子植物有209科1650屬6640多種,區系組成豐富,可為不同地域和小環境條件下城市綠化提供豐富的物種資源。因此,可根據地帶性特征選擇綠化植物,挖掘同一植被區內的物種資源,尤其是鄉土植物,構筑具有地域特色的綠地景觀和城市生物多樣性體系。我市可以推廣的鄉土樹種有:柳杉、苦櫧、木荷、楓香、柞木、紅楣、銀木荷、虎皮楠、冬青、紅豆樹、樟葉槭、黃杞、銀杏、羊舌樹、山桐子、香果樹、紅瑞木、白臘木、苦櫪木、天女花、紫竹、青錢柳等。同時注重對外來植物的引進,并對其進行生態安全性和適應性觀察研究,以利今后的推廣。近年來引進的樹種有:晚松、紅花七葉樹、紅花槐、羅漢柏、加拿利海藻、華盛頓葵、紅千層、金葉過路黃、彩葉馬醉木、墨西哥落羽杉以及金葉皂莢、美國紅櫨、紅葉石楠、美國紅楓、北美楓香等一些彩葉樹種。這些樹種都能適應江西地區生長,具體某一樹種,要根據其生物學特性以及應用小氣候來適地適樹,以達到綠化效果。
三、明確綠化植物特性,豐富多樣化植物種群規模
由多個種組成的植物群落,要比單一種的群落能更有效的利用環境
資源、具有更大的穩定性。南昌市在綠地生態建設中先后建設了天香園、艾溪湖濕地公園、丁香路山體公園、象湖風景區濕地公園、瑤湖森林公園等各具特色的公園綠地,模擬自然群落結構,創建觀賞型、環保型、保健型、科普知識型、文化環境性型等人工植物群落,以維持綠地生態系統的穩定和為城市居民提供生態服務功能。物種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基礎,多樣的環境必然以多樣的物種為基礎。事實上,每種植物都有優缺點,植物本身無所謂低劣好壞,關鍵在于植物配置的合理性、科學性和藝術性以及栽培和養護管理的技術和水平。同時,加強綠化植物的規劃和培育,引導苗木生產者和綠地建設者開發應用多樣的植物品種,尤其是鄉土物種,建立種類豐富、批量較大和供應穩定的苗木基地,這是擴大物種多樣性及其種群的基礎。
四、加大綠地建設規模,加強植物配置設計審批
城市園林綠地為植物多樣性的保護和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空間和條件,它是城市植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基地。增大綠地的面積,將有利于提高植物多樣性。在政府加大城市綠地建設的資金投入的同時,綠化主管部門對公園綠地、居住區綠地、道路綠化、風景林地、單位附屬綠地、防護綠地的建設,要加強植物配置設計的審批,合理界定植物品種的數量,豐富植物物種,構建比較穩定的群落環境,降低人為干擾強度和城市生境的脅迫。
結語
植物是生命之源,是一切生命生活和發展的基礎。對其保護的力度應進一步加強。為了維護城市生態環境的平衡,實現生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政府的決心和措施十分重要。在建設開發的同時一定要對其自然資源的保護,不能只為經濟利益而破壞生態環境,得不償失,一定要堅持保護優先、科技先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有政府的努力還遠遠不夠,必須全民齊動員,共同奮斗,小至一株行道樹,大至整個區域景觀的生物多樣性,各種尺度上的保護應協調進行,以產生最佳的效果。每個市民都應當從自己的身邊小事做起,愛護環境,關心植物多樣性保護,盡可能減少對生物的干擾和傷害。采取多尺度的保護途徑才能真正保護好植物多樣性,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法治;歐盟法;多樣性;聯合
中圖分類號:B8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7)03-0110-02
放眼世界,歐盟是當今國際社會中推進區域一體化最為成功的范例,歐盟區域治理成功的秘訣在于以法治的方式實現多樣性的聯合,并通過法治建構一體化的認同。因此,探索和剖析歐盟實現多樣性聯合的法治模式,對于把握歐洲一體化的發展態勢以及預判全球化背景下的區域一體化發展的新方向,都有著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一、法治是歐盟多樣性聯合的基本途徑
歐洲的融合與趨同,既是大勢所趨,但又困難重重。大勢所趨,是歐洲在和平與發展的世界主題下走向繁榮的必然選擇;困難重重,是歐洲在融合與趨同過程中客觀存在著多元復雜的矛盾。在時代潮流和矛盾重重的背景下,歐盟實現多樣性聯合的基本途徑應是法治。
1.法治是歐盟實現多樣性聯合的基礎和保證
歐盟法治的發展是歐洲一體化的縮影。歐盟法的獨特法律體制(系)――既有國際法特點又有國內法的特點,具有公法屬性又有私法屬性,既有硬法規范又有軟法規范,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將歐盟法稱為“自成一類的法律”[1]78。歐盟既不是國家,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普通國際組織,但其法治的推行與發展已然構筑起歐盟跨地區聯合共治的穩固基礎。回顧歐洲一體化的歷史進程,“歐盟正是依據法制,在法律法規一體化基礎上實行區域整合和共同治理的”[2]321。通過歐盟法治的立體化擴展,歐洲一體化在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管理等各方面均以法律先行,依法行事,從而不斷地協調與整合;同時,“聯合”有度,“共治”有限,以法為界,歐盟法也確保了權力制約,防止被大國控制以淪為霸權工具。也就是說,歐盟的跨地區共治的前提,是各成員國依法授權,而依法授權必須先有法律,才有共治,因此,歐盟的多樣性聯合是在歐盟法律體系的基礎之上,并在歐盟法律的引導和主導之下實現的。所以,法治是歐盟實現多樣性聯合的基礎和保證。
2.法治是歐盟建構一體化認同的基本方式
歐洲認同是《馬斯特里赫特條約》提出的一個重要目標。哈貝馬斯認為,一種真正的歐洲認同必須滿足三個條件:必須有一個歐洲公民社會;建立歐洲范圍內的政治公共領域;創造一種所有歐盟公民參與的政治文化[3]158。歐洲一體化的過程其實是多樣性(多元性)合的過程。“多樣”(多元)是客觀存在的差別維度,“聯合”是價值取向上的認同,而歐盟建構一體化認同的基本方式是法治建構。“多樣”(多元)的差別基礎在于利益,而利益又是變動的,歐盟法治正是通過制度和法律使(各成員國)多元利益產生互動并產生或融合為廣泛的共同的集體利益,同時也降低了成員國之間交往合作的成本與風險。通過法治建構認同,通過制度和法律嵌入集體認同,其實就是在實現多樣性的聯合;同樣的,歐洲認同的加強,其實也是在不斷夯實歐洲一體化發展的合法性。
二、歐盟實現多樣性聯合的法治模式分析
法治是歐盟多樣性聯合的基本途徑,歐盟正是通過法律、法規和制度實現成員國之間的合作、協商及結成伙伴關系,以法治的方式實行歐盟的社會管理和區域共治。歐盟的法治是“以和平、穩定、社會經濟均衡發展為目標,在多元一體、共享原則下,遵循共同法規和共同機制、實行以國家和區域兩個層面相互協調、雙向互動為主的多層區域共治”[2]143。具體說來,歐盟實現多樣性聯合的法治模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解讀。
1.多邊合作協商,在制度和規則框架下形成成員國的共識
多邊合作協商框架下的法治與法治框架下的多邊合作協商是不一樣的,前者是一種被動的法治模式,可能是霸權訴求的結果,從效果上看往往是軟性的、自律性的規則;后者是一種主動的法治模式,是在法律框架內、權力制衡中以及制度約束下的多方博弈并積極妥協的結果,效果上具有硬性的、他律的特征。歐盟成員國之間的多邊合作協商屬于后者。正如讓?莫內在闡述歐共體的特征時所指出:“歐共體共同行動的新方法就是制定每個成員國都必須遵守的規則,設置共同機構來監督這些規則的實施,由共同機構采用的共同規定使每個成員國都對整個共同體有效運轉負責,這促使受共同體約束的國家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交換暫時的利益。”[2]289在歐盟層面上,歐委會、歐洲議會與歐盟理事會之間有著相互制衡的關系;在成員國層面,大國以其實力優勢影響歐盟決策,但也須受到歐盟法律的制約,而歐盟的法律制度也在增加小國對大國的議價能力。總之,各種不同權能的權力機構、各方不同利益的大小成員國,都是在制度框架內進行多邊合作協商,最終達成一致,達成共識。
2.創造增量利益,以獨立而穩定的超國家機制調解糾紛
歐洲一體化需要實現多樣性的聯合,多樣性的聯合需要滿足各方的利益,如果利益未被顧及,歐洲一體化就難以持續。因此,獨立、穩定且有效的利益調節和糾紛調解機制就必不可少了。而歐盟法治促進多樣性聯合的高明之處就在于,通過創造增量利益來調節利益沖突,通過增加共同利益來調解糾紛。一般而言,沖突利益的調節都是建立在“存量”利益即已有利益的基礎之上的,此種情形下形成的調解機制會讓沖突各方不斷地考慮“沉沒成本”(即過去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而歐盟法治所形成的超國家機制是通過增加共同利益來調節利益和調解糾紛,此種調解機制是要讓沖突各方更多地考慮“機會成本”(即選擇成本),是一種促使大家形成“向前看”而不是“往后看”共識的有效制度,是“創造一個拱形的規制架構,從而將跨國標準和民族國家差異結合起來”[4]29。例如,歐盟競爭政策旨在建立一個共同體范圍內的單一市場,消除生產要素流動的障礙,促進資源的高效優化配置,保證競爭的起點公平。歐盟競爭政策是在歐盟法確保統一大市場的競爭不被扭曲的目標框架下做出的,因為只有市場公正,才會有真正的市場效率,而這種市場效率,才是競爭各方的更大的增量利益。
3.硬法軟法混合,平穩有序而又靈活創新地促進一體化發展
歐洲一體化有著明確的目標和展望,歐盟在實現多樣性聯合的過程中既需要進行可預期的區域治理,同時,也需要在成員國層面實現具有彈性的自我約束,以承載“多元一體”的基本價值。可預期的區域治理離不開“硬法模式”,即硬法的明確性和強約束性等特征滿足了區域共治中的穩定和秩序的價值;而成員國的自我約束則離不開“軟法模式”,即軟法的激勵性和軟法所蘊含的民主協商精神可以有效應對社會發展的變動性和不確定性,而且軟法“承載著社會治理中民主、自由、平等、寬容、理性、文明和效益等多重價值”[5],有利于分層次、開放式、靈活地進行多樣聯合與區域共治。歐盟法獨特的法律治理模式,恰恰是硬法和軟法的混合治理模式,各取所長、各避其短、優勢互補。一方面,歐盟的基本條約、歐盟機構的立法(條例、指令、決定)、歐盟法院的解釋(及司法審查)都屬于歐盟法中的硬法,歐盟通過統一的、具有約束力和執行力的硬法促進歐洲一體化的發展。另一方面,歐盟主要機構制定的規范性文件、通知和通報以及歐盟內部的開放性協調機制均屬于歐盟法中的軟法,歐盟通過軟法的實施能更具彈性地考慮差異性和多樣性,降低多邊協商的成本,靈活創新地彌補硬法滯后性、僵硬性等不足。更重要的是,歐盟法治形成的是硬法和軟法的有效銜接與混合治理――以硬法建立起共同體統一的法治基礎(如歐盟法的直接適用原則和歐盟法優先原則的確立),而在硬法作用有限的領域(如歐盟條約的空白領域、成員國難以達成某些硬法規則共識的領域等),歐盟便會選擇使用軟法(如立法未明政策先行的階段、從政策到立法的過渡階段等)。這樣,軟法的先導性和靈活性與硬法的權威性和明確性就會有效地銜接起來,軟硬兼施、剛柔并濟,使“共同體總是能夠回到總體發展方向上來,確保歐洲一體化這個總目標不斷前進,促進歐洲一體化向更深層次、更廣泛的領域發展,促進了歐盟作為一個整體力量的形成”[6]。
三、法治條件下歐盟多樣性聯合的發展趨勢
從歷史的角度進行考察,美蘇爭霸的冷戰環境無疑促成了歐洲的“漁翁得利”。可以說,歐洲一體化的啟動其實就是歐洲復興的開端,歐盟實現多樣性聯合的過程其實就是當代W洲崛起的過程。這一切,都必須依賴于歐洲的區域共同治理,而“保障區域共治的關鍵是制度設計,訂立法規和行為準則,以及利益協調整合機制的有效運作”[2]11。從歷史到現實,從六個國家的共同體到如今二十八國的歐洲聯盟,歐盟多樣性的聯合也在全方位地擴展和深化。從現實到未來的發展趨勢看,獨特的歐盟治理新模式或將催生,這種歐盟治理的新模式或將引領國際區域一體化的新方向。
1.獨特的歐盟治理新模式或將催生
從制度創新的角度看,法治條件下歐盟多樣性聯合必然會直接或間接地形成獨特的歐盟治理新模式,而這種新模式就是一種制度創新。其實,歐盟法治框架下的區域共治已經明顯區別于一般意義上的國際組織的治理模式,可以說是對已有模式的超越,這種超越集中體現在成員國獨立的同時,實現共享――各成員國以法律授權的方式向歐盟讓渡(并非放棄),并以法定的聯合機制共同行使集合的(即共同行使部分國家)。事實上,這種以共享為核心、以法治建構為基本方式的獨特的歐盟治理新模式,已經“開創了一個實行區域整合和經濟政治跨國共同治理的范例”[2]11。
2.引領國際區域一體化的新方向
近半個多世紀以來,客觀上說,不斷進化和完善的歐盟治理模式已經給歐洲帶來了諸多方面的根本性變革,這些讓人拍手稱道的一體化成就正逐漸掀起區域一體化的新潮流――尋求共識、的多樣性聯合機制,已經通過歐盟的硬實力和軟實力對其他國際組織和國家聯合體形成了示范效應,并以自身的發展態勢證明了這種獨特的治理模式在應對全球化沖擊中的有效性和適應性。這種歐盟治理的新模式,或將引領國際區域一體化的新方向,最起碼,這是一種時代的需求,一種富有啟發的借鑒,一種富有現實價值的探索。
參考文獻:
[1]曾令良.歐洲聯盟法總論:以《歐洲憲法條約》為新視角[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
[2]伍貽康.多元一體:歐洲區域共治模式探析[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9.
[3]尤爾根?哈貝馬斯.后民族結構[M].曹衛東,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Helen Wallace and William. Policy-Making in the Unnion[M].Fourth Edition,Oxford,2001.
篇8
關鍵詞:生物多樣性 動物崇拜 經濟價值 公共物品
因為人類處于社會之中,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甚至有可能只要人類社會還存在,大部分人類就必然依舊會以“人”為中心,思考周圍的各種問題。那就意味著對于“環境”的定義依舊是人類以外的,圍繞人類,占據一定空間,構成主體生存條件的各種物質主體和社會因素。那么我們所謂的“生物”,也依舊是指除人類以外的其他動物的總和。
筆者認為,保證生物多樣性最終的動力還是來源于人類的思想意識。理想化地說,當所有的人都像愛護自己一樣愛護周圍的動物,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樣無理由地珍惜周圍動物的生命,那么何來生物多樣性的問題?
一、古代人類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思想保證――崇拜
動物崇拜,是指以動物或幻想中的動物作為崇拜對象。這是狩獵時期原始人群社會意識的一種反映。在那個時期,因為原始人還沒有把自己跟動物區分開來,故認為動物和人一樣有思想,有感情,有靈魂。原始人為了維持生活的需要而捕殺動物,但又怕動物靈魂予以報復,所以對動物進行膜拜,以求得到寬恕。還因為原始人在動物面前常感到不及和軟弱,對動物有敬畏感,從而產生動物崇拜。
而這各色各樣的動物崇拜在社會的進程中,有一些慢慢消亡。在一定程度上與其建立的基礎有不可分割的關系。但是,當與動物崇拜共生的神話與傳說,在《進化論》的誕生,工業革命的發起中慢慢蒸發后,神秘的動物崇拜也就逐漸消亡了。
動物崇拜逐漸消亡的過程中,人類對于自身地位的崇拜開始發展起來。尤其是工業革命之后,大規模解放了勞動力,人類越來越脫離了自然的束縛。這種“脫離”,導致了生態文明的衰退,人類對自然、對生物的友好也驟然減退。因為機械時代,人類單純盲目地崇拜機械制造所帶來的高生產力,甚至盲目以為一切環境、社會等問題都能在高科技的發展中得以解決。
但這種對機械制造、高科技的崇拜,信任存在著明顯的漏洞。筆者認為,這是由不同的客觀和主觀因素所導致的。客觀因素是日益發展的人類社會中,上層建筑逐漸壘筑得太高,導致基礎很難輕易再被人想起,并發現重視。而主觀因素則是人類的過分自我信任,人類盲目地陶醉于自己所獲得的各類產物,卻很少、甚至不曾關心岌岌可危的自然環境基礎。
以渡渡鳥為例。即便很多人只把渡渡鳥當成一種基本沒有價值的鳥類,并不曾為她們的離去感到悲傷。但她不僅是失去一種生命體的悲哀,更是一個社會價值的悲哀。渡渡鳥絕滅以后,大顱欖樹也日漸稀少,似乎患上了不育癥。到20世紀80年代,這種名貴的樹眼看就要從地球上消失了。過了很多年,科學家才發現他們之間的相互關系。與此同時,這是不是該給所有自以為是的人類敲響警鐘呢?誰知道哪一天人類會因為某一種生物,或某一些生物的滅絕,而斷送了自己的未來呢。
二、現代人類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思想基礎――價值
不得不說,現在最能引起人類關注的就是“價值”兩字。因此,讓人類自覺自愿地去保護生物多樣性,那么首先其必須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其次是這種價值能被人類體會并認可。顯然生物多樣性是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的,于是這種經濟價值的評價成了非常重要的一點。關鍵。
定義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國際間有不同的兩種分類:內在價值、人本中心價值。內在價值的定義是強調任何生命體不論外貿、特指、數量,都有它存在的價值,就生物本身存在于地球,必然有它扮演的角色,即它處于自己獨有的生態位,與人類是否對它的利用無關,而這種價值不服務于人類,因此很難評估。
人本中心價值是指以人類為中心,從利用生物資源的角度,就生物多樣性提供人類的多種物資和服務來判斷它所具有的價值。這種物資與服務包括:人類生存所需要的物品;休閑娛樂的場所和資源;不同族群創造特有文化的來源;詩詞曲畫創作的靈感和素材;體會待自然萬物的美的來源;科學研究技術所需要的材料;創造科學理論的自然生命現象;有生態系統運轉提供人類生存的條件的生態功能。
生物多樣性的經濟價值能給社會帶來多種效益,屬于典型的外部經濟效益。目前,有研究表明:生物多樣性的價值主要表現在其作為環境財產的外部價值上,而不是表現在作為產業的內部經濟價值上。生物多樣性價值具有公共所有行和社會資本性。
社會資本性以森林為例,它是森林所有者從事林業經營活動的個體資本,森林在實現其作為生產資本效能的過程中,同時發揮了涵養水源、保護環境等公益效能,這些公益效能都表明森林具有社會資本性。
生物多樣性喪失的主要原因是在于個人同社會之間在生物多樣性的使用和保護成本及利益上存在著根本的差異。個人成本與利益只關注那些環境的即時使用者看得見的損失和獲取;而社會成本與利益所關注的是與社會相關的損失和獲取的增長。社會與個人的利益通常并不一致。某些對個人有益的東西將侵害社會的利益。有些時候,對于那些對社會和個人均有益的東西,個人卻認為沒有任何體制可以為自己捕獲這種“全局價值”。
如果所有的人類都能充分認識到生物多樣性多帶來的經濟價值,不僅會驚嘆其暗藏的經濟價值之大,而且會切實地去保護生物多樣性,以求它帶來最大的價值。而當此時,甚至不用政策的強制指定,法律的嚴格執法,生物多樣性就自然而然地被人們重視,且發自內心地去充分保護它。
參考文獻:
[1]曾宗永.人類生存的基礎――生物多樣性[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第27頁
[2]蔣棟元.動物?圖騰?崇拜[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04,(2)
[3]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生物多樣性概論[M].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出版
[4]郭中偉,李典謨.生物多樣性的經濟價值[J].生物多樣性,第6 卷,第3 期
篇9
【關鍵詞】城市景觀;保護;設計
引 言
城市景觀環境,是城市設計中一種表象的物質形式,通過視覺審美而形成。城市景觀規劃,指的是在一定時期內,實現城市發展相關任務和目標,是整個城市建設的重點部署內容。旨在全方位考察城市內容及其周邊的環境,進行可行性分析,然后通過設計以及施工建設來達到提供給居民以理想、安靜、舒適等交通居住環境。作為城市的景觀設計以及建設,對城市土地綜合利用,改善土地相關特有功能,都十分有利。城市景觀的保護意義重大,是當前研究的熱點之一。
1、城市景觀保護現狀概述
我國經濟的騰飛,給城市的發展帶來了蓬勃生機,而在城市建設中,相應地面臨的困難以及環境問題也日益嚴峻。比如由于歷史、政治以及相關技術的發展,人們思想觀念隨著歷史的河流而相應改變。但是長期的封建思想,使得人們在追求美麗景觀的過程,日趨漫長。特別是官僚主意以及暴發戶特征意識,導致中國城市的景觀缺少人性化考慮,在景觀設計中,只是片面追求某種視覺效果,而對于景觀給人們帶來的其他環境因素,欠缺考慮。在景觀改造過程中,沒有遵循景觀保護原則,嚴重破壞了自然環境。
所謂城市景觀保護設計,必然遵循自然景觀的保護,嚴格意義上來說,就是生態設計。生態型指具有較為完整的生態系統、能夠開展適當游憩活動的城市自然遺留地,管理的目標是保護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維持生態的穩定性和多樣性。生態型城市自然遺留地包含有代表性的生物群落和風景樣本,其中的動植物物種、生境和地貌具有保護、教育、游憩和科普的意義。根據管理目的的不同,還可以再分為生態保護型、生態游賞型、生態科普型等。必須保護生態多樣性,而生物多樣性不是簡單的生物個數,而是包含生物基因多樣性在內的,具體分為物種以及群落和生態系統等不同。在城市景觀設計和建設中,生物多樣性,是必須考慮的因素,它們是構成生態環境最為主要的因素之一。可以這么說,城市生態多樣性,無論是基因、物種,還是群落及生態系統等,都和城市自然生態環境具有某種和諧的聯系。作為人居的環境,它們是人們在生活以及生產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城市景觀設計中,必須考慮景觀設計給生物多樣性以及生態環境帶來的正面以及負面影響,必須明細景觀的設計除了給人帶來最大利之外,還不能影響生物多樣性原則,不能破壞生態自然環境以及自然遺留地的物種特性。
2、城市景觀保護設計策略
2.1 城市建筑景觀保護策略 對于建筑景觀而言,通常由于歷史以及文化等原因,我必須充分考慮其存在的價值。歷史建筑作為城市景觀保護設計中最為重要的一環,其意義非常重要。通常情況下,建筑具備幾個方面的因素,一個是人居因素,一個是時間因素(即歷史因素),另一個便是文化因素。無論是名人居住的名人效應,或是歷史遺留的歷史效應,還是其璀璨的文化效應,都構成了建筑景觀的保護與否的影響因子。從這三個方面,進行全面分析,確定其聲望值,當聲望值超過需要保護的臨界值時,必須對建筑景觀進行保護設計。
建筑景觀的保護設計,必須充分考慮資源的優化利用,在城市整體設計中,資源的合理利用最為重要。作為一個世紀以來的科技和商業發展的結果,城市中心總是處于適應更多用途和人口的壓力下,然而許多城市中心卻有一種錯綜復雜的特性,很容易被增長的交通和重建破壞。取代所有舊的事物來滿足新的要求會浪費資源,而且很昂貴,這會有效地毀滅一個地區甚至整個城市。不滿足今天的需要、不預測明天的需要,可能會成為經濟和文化的自毀。我們必須在某處打破平衡。如何做呢?答案可能介乎一座城市和一個社區之間;或者是它們的特性值得保護,或者一種古老的、很受喜愛的形式;又一次,是思想還是藝術品。建造什么,何時何地重建或徹底修改,保留什么以及如何去做,是一個判斷力的問題,在實踐這種判斷時,應該簡要地參考別的地方的經驗。
2.2 生態景觀保護設計 除了建筑景觀的保護設計外,生態景觀的保護設計也是城市景觀保護設計的重點。因為,作為城市生態系統中的第一生產者――綠色植物,它是城市生態系統中最為主要的紐帶,其為城市整個生態系統提供物質循環和能量交換。所以綠色植物的保護設計以及生物多樣性設計,是城市生態景觀保護設計中的主要內容。植物園以及樹木園,作為城市生物多樣性的中心,必須全面收集相關植物,重點保護相關等級的生物,必須組建生物基因庫以及城市種子庫,便于對生物進行離體保存。植物園既是植物資源遷地保護、植物科學研究的基地,也是對公眾進行植物科普宣傳和教育的基地,在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中起著核心作用。筆者認為,植物園、動物園對城市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均存在一些限制:①保存超過一定限量的某一物種的遺傳多樣性標本,在經濟上是行不通的;②保護中幾乎沒有直接的生境敏感反應(habitat.resonsive)發生,所以這種人為控制的種群往往無法適應環境條件的變化;③受到保護的種群其遺傳基礎似乎很窄小,但又不可能大量收集其個體以使之表現出廣泛的基因型;④保護還依賴于政策和資金的持續穩定,但這遠沒有把握性;⑤在很大程度上將動植物物種與野生的群體和自然環境相隔離,其結果往往是削弱了物種的自然生態習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物種的遺傳多樣性,這樣并未起到真正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目的。在城市生態景觀保護過程中,充分利用景觀規劃方法,實現最優化保護效果,這樣可以減少植物園以及生態園的數量。
作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途徑,景觀規劃可以分兩種方式來實現。①傳統保護模式,即基于物種保護的方法來進行生物多樣性保護。②最優化保護模式,即基于生態系統保護的方法來進行生物多樣性保護。一般來講,第一種方法在早前運用的比較廣泛,它對于瀕臨物種,能起到很好的保護效果;而第二種方法是從源頭來避免瀕臨物種的產生,強調的是和諧發展,即全面聯合景觀系統以及生態系統,讓各物種以更好的狀態來生活于生態系統中,或適應新的生態系統。從實際效果來說,從物種保護這種單一的保護來看,這種做法有待改進,因為,單一的物種保護只是沒有辦法之中的辦法,充其量只能是事后保護而已,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來改善事后的環境,人為地構筑適合物種生產的環境。而生態景觀學最優化景觀保護是以最優化模型為基礎,從事前控制出發,充分考慮生態和諧因素,建立適合物種生物鏈的生態保護模式,是城市景觀保護中可持續設計的重要環節,所以,以第二種保護模式――最優化保護模式,是景觀設計的重中之重。
結 語
城市景觀保護意義重大,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只有全面認識當前景觀保護形式,從建筑保護到生態保護出發,才能把我國城市景觀保護工作提升到一個新的臺階。
指導老師:鄭罡
參考文獻
[1]王啟照.城市景觀設計新思維――可持續發展范式芻議[J].上海商業.2009.(9).48-50.
篇10
關 鍵 詞:音樂教育 音樂人類學 跨文化交流
音樂教育是一門古老而特殊的教育學科,它在世界教育史的發展過程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我國普通高校的音樂教育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仍然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今天,中國的音樂教育體系,仍然是以歐洲音樂文化作為學習的基礎,大多數當代中國人學習音樂是從學習西方音樂開始的,西方的古典時期或浪漫時期的音樂也被作為“嚴肅音樂、高雅音樂”的代表受到“特別的”關注。甚至在專業音樂教育中,基本樂理、視唱練耳、和聲、曲式體系也作為學生音樂學習的基礎和重點,并被視為一種普遍的音樂理論基礎,學生學習音樂的最高評判標準是在“國際的音樂比賽”中獲獎。當然這包含著西方音樂技術標準的一種成就,但是,如果音樂教育以此為標準的話,我們自己的音樂將失去其在生活世界中的文化意義。音樂人類學家布萊金曾說過:“音樂是人造的,不管是受過高等教育的歐洲音樂家,還是非洲部落的土著人,都是人類的一員,都是音樂的制造者。不管是巴赫的彌撒,還是南非文達人的民歌,都是‘以人的方法組織的音響’,從這個角度來說,文化之間沒有本質區別。我們在堅持不同文化中的音樂體系時,起點應該是平等的、一致的。”我們在尊重西方嚴肅音樂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時,應該看到它在世界音樂文化中的特殊性,如純以西方音樂文化作為音樂教育的基礎,我們的文化藝術領域將喪失獨立性,成為西方文化的附庸,這是危險的,當然,拒絕學習和借鑒也是錯誤的。我國當代音樂教育應該走出西方,在21世紀一個開放性的全球文化環境中認識世界以及重構自身,這是我國普通高校音樂教育面向未來的一個挑戰。
一、音樂人類學的世界觀及對當代世界音樂教育的影響
音樂人類學(Ethnomusicology)是運用當代文化人類學的理論和方法對音樂進行研究的一門學科。音樂人類學把音樂作為文化來研究,它既研究音樂的“聲音、概念、行為”,也研究與此相關的各種文化現象。音樂人類學關注“非西方”音樂文化的研究,這對“西方文化中心論”觀念的破除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西方文化中心論”是在歐洲殖民主義興起后滋長起來的一種帶有殖民色彩的理論,它認為歐洲文化是世界文化發展的巔峰,而其他文化都只相當于歐洲文化發展過程中的某一個發展階段。在此觀點影響下,一些音樂學家用西方的價值觀和方法去了解、認識非西方國家、民族所具有的使他們感到萬般新奇的特殊音樂文化,并極力想把這些相異于歐洲音樂傳統的、且為歐洲人鮮見的音樂文化模式公之于眾。這種對待“他”文化的獵奇心理和殖民心理與文化單線進化論理論有關。文化進化論注重用文化的同一性和普遍性來替代文化的多樣性,文化進化論的結果是導致了把歐洲文化的特殊性作為全人類普遍標準的結果。這種建立在“西方文化中心論”的文化觀點遭到了音樂人類學界的反思和批判。音樂人類學把音樂作為文化來研究,即從音樂的文化背景和生成環境入手,進一步觀察它的特征、探索它的規律及其獨特的審美標準。受音樂人類學影響,“西方文化中心論”的局限性已經被當代音樂家們所關注,許多音樂學家開始走向世界各地,發掘、搜集了大量的世界民族音樂,將其制成錄音、電影、錄像,并寫出了大量的論文、專著,在不少國家“世界民族音樂”已被納入音樂教育體系中。
受音樂人類學的研究成果的影響,人們越來越意識到西方的藝術音樂形式并不是人類唯一完美的音樂形式,不同地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樂的價值正在為人們所認識。音樂人類學對當代音樂教育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音樂人類學在對“非西方”音樂文化的研究中積累了大量的文獻、音響資料及理論成果,這也直接影響到國際音樂教育界對“非西方”音樂體系及其文化價值的肯定,如今,“Musics”已經成為常用詞匯。當今國際音樂教育界已經看到將教育的重點放在西方音樂上是不妥的行為,尊重音樂文化風格的多樣性已成為音樂教育界的共識。受此觀點影響,多元文化音樂教育觀已經成為國際音樂教育學會(ISME)看待音樂教育的官方態度。1993年,著名音樂人類學家內特爾參與了“ISME世界文化的音樂政策”小組并負責起草了《ISME世界文化的音樂政策》,該政策被確立為ISME對待世界各種文化的重要指南,為當代世界音樂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持。當人們用全球的視角來審視音樂教育時發現,西方音樂只是人類豐富多彩的音樂文化的一部分,音樂教育的內容和方法開始轉向西方之外的音樂文化。人們越來越認識到音樂和語言一樣,各民族音樂都有自己的文化編碼系統和自己的意義闡釋。
二、音樂人類學對我國普通高校音樂教育的啟示
1.音樂是人類知與行的一種不可替代的方式,音樂具備學習的價值,普通高校音樂教育應該受到合理的關注。音樂之所以在學校中,首先應該是由于音樂教育的本體價值的緣故,這是音樂在學校中作為一門具有獨立的藝術和學術價值的文化體系而存在的基礎。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傳承人類的文化,非藝術的文理學科的傳承是重要的,沒有這個傳承,人類的知識就會斷線,音樂藝術的傳承也是同樣重要的,沒有這個傳承,人類的音樂、藝術的歷史知識和精神就會消失。但是在我國普通高校教育體系中,音樂教育常作為選修課程出現,這顯然沒有正確地看待音樂教育的價值和意義。美國在20世紀60年代后,主張全面認識和實現音樂教育的價值,提倡音樂教育應成為學校的核心課程(美國的學校教育受制于納稅者的稅款資助,因此,在教育資金來源下降時,非核心學科面臨被裁減的命運。同時,核心學科是受到法律直接保護的課程,它們在教學時間、條件裝備投入、師資保證等地位上都優于其他非核心學科課程)。經過多年的努力,1993年美國政府的《2000年目標:美國教育法》已經把藝術確定為學校的核心課程,并制定了《藝術教育國家標準》。和美國一樣,現在許多國家都把音樂教育作為大學教育中的主要課程。我們應該看到音樂代表著人類的基本思維和行動方式,而且是人類在創造和共享活動中的主要途徑之一,只有通過完整和充分的學習,才能領悟其豐富的內涵。
轉貼于 2.音樂是一種文化現象, 音樂教育應該關注世界音樂文化的多樣性。以“純粹美學”為基礎的審美的音樂教育,對我國當代音樂教育影響很大。在“審美”的音樂教育觀影響下,音樂很可能被劃分為“美”與“不美”或“好”與“不好”的簡單的價值判斷。而“審美”僅僅是音樂“生活體驗”或“生活世界”的一部分,它與生活體驗和生活世界不是截然分離的。音樂的起源和存在不是由于“審美”的緣故,而是以人的起源和存在為依托,人首先是存在于文化中,音樂也是反映了人類文化的存在。因此,“審美”只是由于人和文化的存在而存在,它只是伴隨人與文化存在的一部分,從人類文化整體的意義上講,“審美”不能作為音樂教育的本質,“審美”的音樂教育觀是有局限性的,它體現的是受“西方文化中心論”影響的音樂教育的價值體系,如果我們把“審美”作為音樂教育的核心價值,這種音樂概念體系的西化將導致我們文化靈魂的西化,這將是中國文化的悲劇,我們的音樂教育將沒有現在甚至失去未來。當代哲學與文化理論已對這種審美的音樂教育觀念進行了解構,解構不是完全徹底的否定,而是一種反思和批判,是一種對文化多樣性的關注。音樂是因文化不同、社會屬性不同、人們的思想觀念的不同而異的,音樂可以是一種表達、一種精神,也可以是一種工具。“音樂是什么”不應該有一個普遍有效的標準答案。
面對“文化中的音樂”這一觀念,音樂人類學家們提出了一種認識音樂世界的文化模式,即從音樂的觀念、社會組織、曲庫、物質文化四個層面或圍度來認識理解音樂和進行音樂教育。首先,我們要了解不同文化中關于“音樂”的概念。關于音樂的概念理解,是探索一種音樂體系的基礎,這些音樂概念預示著所有人的音樂行為,沒有對這些概念的理解,就不會有對這些音樂真正的理解。正如印度音樂家香卡曾說:“要理解印度的音樂就必須學習和了解印度的宗教、哲學和印度人的精神世界。一個人若不研習我們的傳統和文化,那么他所演奏的印度音樂也是不真誠或虛偽的。”其次,我們應該看到世界音樂文化的多樣性。今天,受“西方文化中心論”的影響,文化多樣性面臨著消亡的威脅。世界萬物、人類都存在個體差異,文化也具有個體差異,而這種個體差異往往是獨有的價值特征,正是由于這種個體差異才使世界萬物、人、文化顯得豐富多彩。音樂人類學關注音樂文化的多樣性,認為世界上存在許多不同卻平等的音樂體系,所有音樂都存在于它的文化背景中,不同音樂文化具有同樣的表現和交流的作用,具有同等的價值。音樂文化多樣性不僅能豐富人類的文化生活,而且每種文化都是一種集體創作的結果,每消失一種文化,人類就消失一種觀察、思考、感覺的方式,同時消失的是一種適應于地球某一區域的生活方式。尊重音樂文化多樣性,也是保證音樂文化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3.在當今這個全球互聯網絡時代,中國與世界的聯系更加緊密,跨文化的音樂交流能增進全球人類相互了解、減少誤解,音樂教育應該關注大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養。隨著國際間交往的頻繁,對交流方式的多樣化和交流能力提升的要求也日益強烈,而音樂作為增進溝通的最好方式之一,通過音樂教育,加強大學生對世界文化的了解是非常有意義的,這也是培養具備世界觀點和世界胸懷的中國人的一條途徑。同時,作為跨文化對話的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已成為當今國際音樂教育發展的主流。跨文化交流的最大障礙往往是由于對“他者”文化的誤讀而產生的。在跨文化交流中,首先是文化理解。人類學家哈維蘭曾說過:“當代世界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的社區,在這個社區中,所有的人都互相依賴;所以,生活于世界某一地區的人們的所作所為往往對生活于其他地區的人產生重要的影響。由于人類相互之間都有這種依賴性,而且在技術上都有能力給別人造成許多傷害,因此,了解‘別人’成為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人類學對當代生活所做的貢獻是理解其他民族并引導人們正確看待其他民族,而這正是我們生活于當今世界所必需的基本態度。音樂人類學所強調的文化差異性、多樣性、文化平等為音樂教育的跨文化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理論依據,也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條件。其次是文化對話。對話也是理解的過程,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進行真正的對話,通過對話又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真正的對話必須走出自己的思維框架,進入“他者”文化的思維框架,從“他者”的邏輯觀點出發來進行交流。這點對跨文化交流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今天,在我們肯定世界多元文化音樂的價值的前提下,跨文化音樂對話才可能發生,音樂體系及音樂體制的差異性、音樂文化理解或闡釋的獨立性便可凸現出來。如果不承認差異,我們的音樂教育就會與西方的音樂教育成為同者,同者既無對話的必要,也缺少對話的可能。然而,我們作為對話的主體,如果屈從西方音樂普遍性的主張,真正的中西方音樂對話就不可能發生。
- 上一篇:社會保險資金主要來源
- 下一篇:跨境電商海外市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