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預警案例范文

時間:2023-11-08 17:17: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財務預警案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財務預警案例

篇1

關鍵詞:物理教學;安全教育;學習積極性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9-0108-02

陶行知說:“自有人類以來,生活就是教育,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教育。”我國在校學生是一個龐大的社會群體,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由于安全隱患不能及時排除,安全教育不到位,大大小小的學生傷害事故時時發生。因此,為減少、避免這類事故的發生,作為一名物理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學生現有的知識經驗和他們所熟悉的事物聯系起來,組織教學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筆者就安全教育問題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幾點做法。

一、結合聲學知識,對學生進行聽力保護教育

同學們經過聲音的學習都知道發聲體在振動。但發聲體發出的聲音有樂音和噪聲之分,噪聲給我們生活和身體都有可能帶來危害。

今年3月3日是第十一屆全國愛耳日,衛生部門公布的最新臨床門診數據顯示,近年來年輕人群中突發性耳聾患者有不斷增多的趨勢,其中,長時間戴著耳塞使用手機危害最大。耳塞把聲音全部送進耳朵里,它與擴音喇叭相比較,耳機的振動片更靠近耳膜,長時間使用,會造成不可恢復性的聽力損傷,尤其有些人將音樂的音量開大,想借此來抵銷外界噪音,這更是雪上加霜的做法。為了保護聽力,青少年切不可以經常和大音量使用耳機。

二、結合力學有關知識,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一)在慣性現象中滲透安全教育

在講解慣性現象時,通過演示實驗小車剎車后不能立即停下來,說明運動著的物體具有繼續保持運動狀態的性質,這是造成很多事故的原因。2011年的我校運動會,九年級男生百米決賽沖刺點,本班的黃磊在終點想祝賀跑在第一的李強,卻被撞倒壓斷小腿。對學生來說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行路安全:不扒車,不橫跨人行道、車道,不在道路上追逐嬉鬧;(2)騎車安全:不騎“飛車”“英雄車”,不攀扶車輛或他物騎車,車閘不靈要檢修等;(3)乘車和乘船安全:不在車和船行駛或未停穩時下車下船、跳車跳船等;(4)乘地鐵和電梯安全:要站穩扶牢,不搶上搶下等。

(二)在流體流速與壓強的關系中滲透安全教育

據流體壓強與流速的規律,空氣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2007年4月22日零時30分許,一長發女子在廣深線東莞火車站候車時,彎腰去撿掉到黃線內的手套,恰逢一列由深圳開往廣州的火車疾駛而過,強大的氣流將來不及跑開的女子的長發吸卷進鐵軌,當場碾壓死亡。這是由于火車高速駛過,火車兩側的空氣流速會比稍遠處大得多,壓強就小得多,也就是人靠近火車的一側空氣壓強比外側小,外側的壓強就將人壓向火車一側。

(三)在講解摩擦力時滲透安全教育

摩擦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有害的摩擦我們如何避免?這得從影響摩擦的因素著手: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如果接觸面很粗糙摩擦力大,運動物體就不易打滑。由此,我們跑步時盡可能穿鞋底有花紋的跑鞋或釘鞋。反之,就容易出現交通事故。京珠高速某些路段的冬天,由于雨雪冰凍常造成路面摩擦阻力減小,車在快速行駛中遇到緊急情況很難快速停止,容易造成翻車及連環撞車事故,后果非常嚴重。為防止這類事故的發生,所以我們才要求限載、減速慢行。

三、結合熱學的有關知識,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廚房中蘊含著豐富的熱學知識,合理運用及有效防范,能讓我們的家居更安全。鍋鏟、湯勺、漏勺、鋁鍋等炊具的柄選用木料制作的,因為木料是熱的不良導體,以便在烹任過程中不燙手。冬天或氣溫很低時,往玻璃杯中倒入沸水,應當先用少量的沸水預熱一下杯子,以防止玻璃杯內外溫差過大,內壁熱膨脹受到外壁阻礙產生力,致使水杯破裂。燒水或煮食物時,不要靠近噴出的水蒸氣,因為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同溫度的熱水、熱湯時要放出大量的熱量,比熱水、熱湯燙傷更嚴重。

四、結合光學的有關知識,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一)講解光與眼睛的關系時滲透保護視力教育

光在我們的周圍,生活中的光污染隨處可見,并在不知不覺影響著我們的健康。過量的紫外線、紅外線照射理療,可使人皮膚出現紅斑、血壓降低、頭暈耳鳴,引發白內障和皮膚癌等疾病;不斷閃爍著的五光十色的霓虹燈,雖看上去賞心悅目,卻是一種有害健康的炫光,夜晚打開前燈駛來的車輛,其炫光污染更加嚴重;現代歌舞廳的激光具有高速變幻、光線強烈、令人眼花繚亂的特點,對視覺極為有害。弱光會影響視力,是青少年近視的一大原因,所以我們不要在暗淡的環境下閱讀,而強光會損傷眼睛,會引發視力下降,增高白內障發病率。

(二)講解光的反射時滲透安全教育

在晚上乘車或在路邊行走時,我們會發現夜晚行駛的汽車,車內的燈都是關閉的.為何夜間行車時,車內不能亮燈呢?因為當車內開燈時,汽車的擋風玻璃就相當于一個平面鏡,車內人、物在玻璃的反射下會在車前方形成虛像,由于車內光線比外面強,所以像可能比車前行人還要明顯,結果使司機看不清或發生混淆,造成判斷失誤釀成交通事故。因此,夜間行車,為了避免車前出現車內景物的像,保證司機看清路面上的情況,所以必須關掉車內的燈光。

篇2

根據我市城市基礎管理和社區居民的需要,在城近郊區各街道建立社區公益性就業組織,開展以保潔、保安、社區車輛看管為主的社區就業服務項目,開拓新的就業崗位,解決我市下崗職工、城鎮失業人員中就業特別困難人員(以下簡稱就業特困人員)的再就業問題,切實有效地發揮社區安置就業的作用。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下崗職工、城鎮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問題,又可以提高城市綜合管理水平。在為居民創造整潔、安全、方便、舒適生活環境的同時,建立起就業特困人員的就業托底機制。現將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社區公益性就業組織是:政府出資扶植、社會籌集資金,以安置就業特困人員為主,其他社會勞動者為輔的公益性勞動組織。其主要任務是:在街道社區服務中心的組織下,開展以環境保潔、社區保安、社區車輛看管等服務項目為主安置就業特困人員,并在此基礎上逐步向其它社區服務領域拓展。

二、就業特困人員是指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300元或本人、家庭成員因患病、肢體殘疾未達到殘疾標準,且就業愿望迫切,愿意從事本人力所能及的工作的男40歲以上、女35歲以上的下崗職工、城鎮失業人員。

就業特困人員的認定程序是:本人向企業或街道申請,由街道核實,區勞動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匯總,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確認(《北京市就業特困人員確認表》附后)。

三、建立社區公益性就業組織的程序是:由街道向區勞動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提出申請,經審核同意后,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確認,核發《北京市社區公益性就業組織證書》,并實行年檢制度。

四、社區公益性就業組織安置就業特困人員數量,由街道提出,區勞動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匯總,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向企業主管部門下達,企業再就業服務中心組織向街道輸送,就業特困人員也可直接到街道報名。

社區公益性就業組織應與安置的就業特困人員簽訂勞動合同,并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健全內部管理制度,按照多勞多得的原則建立合理的工資分配機制。

五、社區公益性就業組織中的環境保潔、社區保安項目使用就業特困人員,可享受每人每年1.4萬元的補助經費,主要用于這些人員的工資福利、社會保險等(其中安置的就業特困人員的工資原則按每人每年8400元標準補助)。補助經費由區財政預算、失業保險金補助、按規定收取轄區內單位、居民的衛生保潔費用“三家抬”的辦法籌集。

社區車輛看管項目使用就業特困人員,其工資福利、社會保險等費用采取收支相抵略有盈余的運行機制,其盈余部分用于補充社區公益性就業組織。

街道收取的轄區內單位、居民的衛生保潔費用標準由區物價局、財政局研究確定。

社區公益性就業組織還應積極安置其他下崗職工和城鎮失業人員,并可按《北京市促進就業經費使用管理辦法》(京勞就發〔1998〕70號)的規定享受有關優惠政策。

六、社區公益性就業組織的發展采取先行試點、逐步推開的原則,今年7月底前各城近郊區要選擇1-2個街道進行試點;年底前要發展到5個以上的街道;2000年底前,要在60%以上的街道建立起為就業特困人員提供就業崗位的社區公益性就業組織,并逐步擴展到所有街道。

篇3

第二部分 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

一、 財務風險

二、 預警系統

三、 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

四、 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功能

第三部分 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模型的建立

一、 定性分析方法

二、 定量預測方法

第四部分 案例分析

第五部分 相關問題

一、 應用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應注意的問題

二、預警系統與各方的關系

篇4

摘 要:經濟全球一體化和市場競爭的加劇,越來越多的企業因為財務危機而破產及陷入財務困境。現金流量作為企業財務的報警器,企業應該建立現金流量財務預警系統。本文通過結合案例分析,研究了陷入財務困境的上市公司的現金流量特征,并選擇顯著差異的現金流量特征指標構建現金流量財務預警系統,使經營者能在財務危機出現的萌芽狀態時采取風險防范措施,把損失和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

關鍵詞:現金流量;財務預警;現金流量財務預警系統

1 財務風險與現金流量財務預警系統的基本理論

財務風險是指籌資后因資金結構科學合理程度不同而可能造成財務危機和財務失敗的風險[1]。它是由于借款或籌資而增加的風險,以及資金結構變化而產生的風險。

現金流量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按照現金收付實現制,通過一定經濟活動(包括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和非經常性項目)而產生的現金流入、現金流出及其總量情況的總稱。現財學的一個重要理論就是資產的內在價值是其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2]。收付實現制編制的現金流量表可以清楚反映出企業獲取現金的能力,清晰地揭示企業的財務風險、資產的流動性和財務狀況,并據以預測企業未來現金流量,所以現金流量表分析對企業管理者來說十分重要。

現金流量財務預警系統是指以企業現金流量信息數據為基礎,以現金流量指標體系為中心,利用及時的現金流量數據和相應的數據化管理方式,通過對現金流量指標的綜合分析、預測、及時反映企業經營狀況和現金流量狀況的變化,對企業所面臨或將要面臨的危機發出預警信號,為企業經營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提供決策依據,并分析

企業發生財務危機的原因和企業財務運營體系隱藏的問題,提出相應排警對策的財務分析系統。

2 現金流量的財務風險預警體系

2.1 單一指標的財務風險識別

現金流量預警分析的基礎是各行業的現金流量表。企業的現金流量一般分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和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通過對這三種現金流的比較分析可以識別企業的財務風險。如下表1所示:

2. 2 現金流量財務預警指標體系的構建

企業財務預警指標體系是由企業的償債能力、獲利能力、盈利質量和增長潛力四個方面組成。

1.償債能力分析。

(1)現金流動負債率=經營現金流量/流動負債。該比率越大,說明企業現金流動性越大,短期償債能力越強。

(2)現金債務總額比=現金凈流量 /債務總額。該指標反映當年現金凈流量負荷總債務的能力,可衡量當年現金凈流量對全部債務償還的滿足程度。

(3)現金利息保障倍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本期支付利息。現金利息保障倍數反映了企業在特定期間實際可動用現金資源能夠滿足當期現金支付的水平。如果該比率達100%,意味著可動用現金恰好能用于現金支付。如果該比率低于100%,會削弱企業的正常支付能力,使企業面臨較大的財務風險。

2.獲利能力分析。

(1)銷售現金比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入/銷售收入。該比率越大,表明企業的收益越高,企業應收款項回收的效率越高。

(2)總資產現金流量率=經營現金流量/資產總額。說明公司全部資產的創現能力,該比率越大,獲利能力越強。

(3)每股經營現金流量=經營現金凈流量/普通股股數。該指標反映企業最大的分派股利能力,超過此限度,企業就要貸款分紅。

3.盈利質量分析。

(1)凈利潤經營現金比率=經營現金流量/凈利潤。該比值越大,反映利潤的質量越高,越不容易產生財務危機。

(2)非付現成本占營業現金凈流量比率=非付現成本/營業現金凈流量。該比率從營業現金凈流量來源的穩定性出發,揭示了企業獲取的現金凈流量結構質量的高低。若該比率大于 1,就預示著企業的營業活動產生了負的現金凈流量,這是企業營運效率低下,償債風險加大的信號。

4.增長能力分析。

(1)現金股利支付率=每股經營現金流量凈額/每股現金股利。該比值越大,說明支付現金股利的能力越強。

(2)再投資現金比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股利和利息)/(固定資產原值+對外投資+其他資)。該比率反映企業用于資產更新和企業發展的留存現金的比重。通常,它應當在7%~11%之間。低于7%說明企業經營現金再投資不足,企業預防財務風險的能力較弱,應通過財務預警系統的示警及時防范風險;高于11%則說明企業經營現金再投資有可能閑置,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

3 利用現金流量進行長期財務預警機制的建議

1.要實現現金流量的動態管理,正確分析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要根據企業所處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來分析現金流量的不同特征。不能盲目的判斷有大量的現金流出就是企業的經營狀況出現了問題。因此,在運用現金流量財務預警系統進行財務分析時,應注意保持現金流量財務預警指標體系和判別標準的動態一致。

2.注意不同企業間的比較。通過比較企業間的現金流量的狀況,預測企業未來的現金流量,進而得出企業的變現能力和償債能力。另外,通過對企業所屬的行業或地區進行橫向比較,從而得出該行業的現金流量預警指標臨界值,進而指導企業對現金流量的調整,降低財務風險。

3. 關注上市公司的自由現金流量。自由現金流量能更合理地評價企業的經營業績,企業可以利用自由現金流量對債權人實施還本付息和向股東分配現金股利。一個企業的自由現金流量越大,表明其能自由運用的內部資金越多,企業對外融資的要求也越低,企業的財務狀況也越健康。

結束語

本文以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研究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著重從現金流量的角度研究構建適合上市公司的財務預警系統。陷入財務危機的上市公司,大都存在著許多問題,如財務狀況不斷惡化,現金流斷裂,盈利和償債能力不強,公司的發展戰略不合理等,因此,在建立現金流量財務預警系統時,不僅要關注幾項指標,還要分析各種導致危機的因素,進行綜合分析,以便盡早采取措施,使企業渡過危機。

參考文獻

篇5

1.1財務預警指標體系的建立

①籌資預警指標。該指標主要包含資產負債率即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之比、盈余現金保障倍數、已獲利息倍數等。②投資預警指標。該指標主要包括總資產增長率即本年總資產增長額與年初資產總額之比、凈資產收益率即凈利潤與所有者權益之比。③營運預警指標。該指標主要包含總資產報酬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即銷售收入與平均應收賬款之比等。④分配預警指標。該指標包含股利支付率即股利總額與凈利潤總額之比、資本積累率。

1.2權重的確定

本文將財務預警指標體系中籌資預警指標、投資預警指標、營運預警指標及分配預警指標作為準則層,將上述四個方面的指標中所包含的各自的二級指標作為最低層,即指標層。

1.3構建不同層次的優先次序判斷矩陣

建立層次結構后,以矩陣的形式表達B層中各準則對A層的相對重要性和C層中各指標在其上層B層中各準則的權重。

2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模型建立

綜合功效系數法的財務風險預警函數模型如下:G=ΣGiWi其中G為該企業的綜合功效系數,Gi為單項功效系數變量,Wi為權數。

3計算綜合功效系數確定警情

在計算出單項功效系數和確定好各個指標的權重的基礎上,運用以下公式求出企業的綜合功效系數,再根據結果的大小,確定警情。根據綜合功效系數=Σ單項功效系數X該指標的權重,可將警情劃分為相應的警度區間。

4案例分析

從石油行業的發展趨勢來看,準確分析自身在財務管理活動中的優勢與不足,建立完善的財務監測與風險預警系統,做好財務風險防范與規避準備,對石油行業來說是非常必要而且緊迫的。

4.1預警指標體系應用

本文中的標準值是以《2011年企業效績評價標準值》中石油石化業大型企業的標準值為依據進行選取的。滿意值為行業優秀值,不容許值為行業較低值。對于《2011年企業效績評價標準值》中沒有統計而本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中涉及到的指標標準值則是根據航運業所有上市公司的平均值進行計算得出的。

4.2財務風險分析

本文以石油行業深圳上市公司2011年的財務報表數據為依據,計算出各公司的綜合功效系數。可以大致得出相關石油企業的財務風險情況:

1)從籌資來看,除泰山石油、茂化實華、恒泰艾普、潛能恒信公司資產負債率偏低情況外,剩下的那些公司,其資本結構還算比較穩定,經過計算,可以的到,上述公司的資產負債率的平均值為25.39%,同我國石油化工行業企業的平均值50%還有一定的差距。這就使得上述公司,在融資方面,還有進一步挖掘的潛力。其次,由于石油行業本身的特點,即資金投入規模大,但是,收益往往比較低,而且投資的回收期也比較長,投資一座礦井亦或勘探一個油田至少需要數億元龐大的資金數,相關的數據資料顯示,一般的石油行業投資回收期為十幾年甚至有的是幾十年。從這方面考慮,就需要石油企業,在進行投資過程中,一定要權衡投資收益、回收期限和風險之間的關系,降低投資風險。

2)從營運方面來看,我們主要通過總資產報酬率和應收賬款周轉率兩項指標來說明公司營運狀況,恒泰艾普、潛能恒信公司總資產報酬率和應收賬款周轉率相對于其他公司偏低,導致其單項功效系數落后,最終致使綜合功效系數很低,公司需加強營運管理。

篇6

一、構建企業財務危機預警是規避企業財務風險的重要方法

1.構建企業財務危機預警體系是將企業危機消滅在萌芽的重要手段。隨著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時刻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每種風險的存在都有可能導致企業走向滅亡。如果企業不能卓有成效地規避風險,危機便會在企業內部機體滋生蔓延。而當各種不可預見風險發生后,首當其沖的是企業資金運動的中樞――財務系統,財務狀況的逐步惡化將引發財務危機,而當危機擴散到企業無法承受的限度時,全面危機則一觸即發。因此,企業有必要根據自己的生產經營特點,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財務危機預警系統,實時對本企業生產經營過程和財務狀況進行監控,及時分析,發現財務狀況異常,企業若建立風險的監控和預警指標系統,預先診斷出危機信號,并采取相宜措施,便能將危機消滅于萌芽階段。

2.構建企業財務危機預警體系是加強企業財務風險防范的重要組成部分。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和內部經營的不可控因素決定了風險的客觀存在。企業的財務危機都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財務危機預警系統可對企業財務運營過程進行監控,預測。及早地發現問題并告知企業管理者,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和控制,規避財務危機的發生。企業財務危機的產生有著多方面的原因,不僅僅是企業外部條件會造成企業的財務危機,企業內部由于經營管理不善也會促發企業的財務危機,為此就必需選擇恰當的財務指標,建立合理的財務危機預警體系,加強企業財務風險防范,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二、企業財務危機預警體系構建策略

1.建立短期財務預警系統,編制現金流量預算。企業現金流量預算的編制,是財務管理工作別重要一環,準確的現金流量預算,可以為企業提供預警信號,使經營者能夠及早采取措施。由于企業理財的對象是現金及其流動,就短期而言,企業能否維持下去,并不完全取決于是否盈利,而取決于是否有足夠現金用于各種支出。預警的前提是企業有利潤,對于經營穩定的企業,由于其應收,應付賬款及存貨等一般保持穩定,因此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一般應大于凈利潤。為能準確編制現金流量預算,企業應該將各具體目標加以匯總,并將預期未來收益、現金流量、財務狀況及投資計劃等,以數量化形式加以表達,建立企業全面預算,預測未來現金收支的狀況,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為期,建立滾動式現金流量預算。

2.企業可以采用財務報表指標分析法、單變量模型分析法、多變量模型分析法、根據經驗主管判斷以及案例分析等方法對財務狀況進行診斷,是否存在財務危機,以及危機的程度。目前的財務預警分析系統,偏重于對企業財務數據的統計、篩選和簡單的模型計算 ,但單純的量化模型難以全面預測和監控潛在的財務危機。財務危機預警模型本應綜合多個財務變量,否則其靈敏性、全面性和嚴密性就會遭到懷疑。但所涉及的財務數據越多,其獲取的難度就越大,周期也會越長,成本也將隨之攀升。但是,各種方法都有其特點和局限性。對企業而言,在實際運用時,要考慮到國家的宏觀經濟形勢、地域、行業等諸多因素的差異,選擇適合企業特點,并能滿足自身經營和財務管理需要的方法和模型,才能達到動態監測、及早防范、有效阻止及避免財務危機發生的目的,最大限度地發揮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功能。

3.要求企業具備一定的信息管理基礎,并向預警系統提供全面、準確、及時的信息。建立信息管理組織機構,配備必要的專業人員,明確信息采集、處理、貯存、反饋各環節的工作內容和要求,明確信息專業人員的職責,為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構建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預警系統應該與其他子系統保持良好的,暢通的合作關系。應當考慮不同子系統的數據傳遞和各個子系統對各種數據的不同要求,實現企業數據共享,使各子系統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和諧。企業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財務危機預警系統向內部控制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必須建立信息暢通,調度靈活,決策迅速,執行有力的高效運作的組織結構。

4.為使危機預警功能得到正常、充分的發揮,企業應建立健全相對獨立的預警組織機構。以前的研究將財務危機預警系統下分為組織機制、信息收集與傳遞機制、預警分析機制、危機治理機制,對每個機制的運行都作了較為合理的闡述,但忽略了財務危機潛伏、發作、惡化的邏輯過程,僅將這些機制羅列出來,沒有體現組織的行為人角色,同時沒有注重到后面三項職能機制的先后邏輯關系。財務危機預警系統向內部控制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內部控制制度應該包括法人治理結構完善、組織建設權責分明、交易處理程序適當、信息記錄真實、披露及時等內容。盡管時刻面臨著市場競爭的巨大壓力,但危機的策源地或許更主要的是滋生于企業內部。其日常工作可由企業現有的某些職能部門承擔,如財務部門、企管、企劃部門;建立信息收集和傳遞機制,只有對大量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才能抓住每一個相關的財務危機征兆。

篇7

【關鍵詞】 非財務因素;財務指標;財務危機;財務預警

一、企業產生財務危機的原因

關于財務危機的概念,學術界并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我國學者普遍認為,財務危機是指企業無力支付到期債務或費用的一種經濟現象,包括從資金管理技術性失敗到破產以及處于兩者之間的情況。西方的實證研究中通常以破產清算作為財務危機的標準,而我國通常是以公司嚴重虧損作為財務危機的標志。

導致財務危機的原因很多,既有企業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因素,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宏觀環境的影響

主要包括宏觀經濟環境、政治法律環境和社會環境這三個方面。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影響主要有利率的變動、信貸政策的改變、通貨膨脹、稅收政策的調整等。其中,通貨膨脹會使企業貨幣性資金貶值,實物性資金升值,增加企業資金成本,減少預期利潤,無法實現預期收益,進而導致財務困境的發生;宏觀政治法律環境的變化影響是指社會的安定性、經濟政策的穩定性、法律法規等對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影響;宏觀社會環境的變化影響包括市場的持續萎縮、消費者滿意度及購買力的下降、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意見等。外部環境的變化可能為企業帶來發展的機遇,也可能使企業面臨威脅,尤其對財務管理體系尚不健全的企業來說,外部環境不利時極可能導致財務困境的發生。

(二)公司治理結構欠佳

公司治理結構和財務危機的關系理論始于組織理論文獻,Lemmon和Linus(2003)研究亞洲金融危機背景下的公司治理,論證了公司治理的微小疏漏可能導致企業陷入嚴重的財務危機。海斯在1999年研究了董事會質量對公司業績的影響程度,發現董事會質量高的公司具有較高的股票報酬率。董事會形同虛設,監事會又難以發揮其作用,這樣的公司治理結構極易引發財務危機的產生。同時,企業內部財務管理不良、企業各部門在資金管理和使用上的混亂現象等內部控制的弱化加大了企業的財務風險。

(三)企業風險管理文化建設不足

從管理學角度看,管理主要依賴于兩個最基本的要素:權利和文化。權利依靠一種硬性的制度約束,文化則是一種一般性的規范指導能力,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認同。只有將風險管理依托于一種文化,才能將約束變為自覺。如果企業沒有將風險意識融入企業文化之中,勢必會出現部分企業管理人員風險意識的淡薄,為了追求高市場占有率、增加銷售收入,在對客戶信用度沒有認真考察的情況下,盲目采取大額賒銷方式,導致大量應收賬款難以收回,壞賬比例大幅增加,使企業的資產流動性減弱,財務風險凸顯,以致最終導致財務危機的發生。

(四)投資策略不當

為了追求快速增長,有些企業采取多元化投資策略,但多元化本身也存在著較大的風險。一方面,實施多元化需要耗費大量資金,企業要背負財務風險;另一方面,企業由原行業進入一個陌生行業,當對該行業的相關信息及投資項目的可行性未進行充分了解的情況下,會給企業帶來經營風險,甚至導致巨額投資損失,出現財務危機。企業要認清多元化投資策略這把雙刃劍,在保證原有競爭優勢的前提下采取適度的多元化投資策略。

(五)企業產品和服務的潛在發展能力不足,效益欠佳

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是企業永續經營的基石,激烈的市場競爭對于企業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質量與技術含量要求越來越高。如果企業的創新能力和發展能力不足,勢必會影響企業的經營效益,經營效益不好又會影響投資者的投資信心,企業的融資能力下降,資金周轉與支付能力受到嚴重影響,財務危機隨即產生。

(六)關聯交易的弊端

關聯交易是指關聯方直接轉移資源、勞務或義務的行為,關聯交易既能改善公司財務狀況,也會惡化公司經營成果。不正當的關聯交易會損害債權人和股東的利益,通過關聯方之間資產托管等手段美化財務報表會掩蓋財務風險,關聯企業間的財務危機也會相互波及。經營風險是關聯交易出現的誘因,而關聯交易加速了財務危機的深化。

二、非財務因素在財務危機產生中的導向作用

財務預警是預測并防范財務危機發生的一種手段,有效的財務預警系統不僅能及時發現、規避潛在的財務危機,而且能通過系統詳細地記錄其發生緣由、解決措施、處理結果,并及時提出建議,彌補企業現有財務管理及經營中的缺陷,從而既提供未來類似情況的前車之鑒,更能從根本上消除隱患。早在20世紀30年代,西方學者已開始運用統計方法進行財務預警的研究,由最初Fitzpatrick創建的一元判定模型,到Altman的多元線性判別法,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被人們認可和應用的財務預警方法已有十幾種。預警模型表面上較高的預測率讓眾多研究者花費大量心思投入其中,然而這些預警模型在實際中的應用卻不容樂觀。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讓眾多企業面臨財務困境,甚至破產倒閉,預警模型防范危機的作用并沒有明顯的體現,究其原因,還在于人們對于財務危機發生根源的認識不足。

縱觀國內外學者對于財務危機預警的研究,絕大部分都是以會計信息或財務數據為基礎建立財務危機預警模型,而很少考慮非財務因素在財務危機產生中的影響,然而企業財務危機的出現,很大程度上與公司內部治理、宏觀經濟環境變化等非財務因素存在直接相關。通過觀察財務危機產生機理,在某種程度上說,財務數據只是一種表象,非財務因素才是導致財務危機的根本原因,單純通過財務指標數據建立預警模型來預測財務危機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但其時效性和實用性并不十分突出。

曾經被稱為“神話”的巨人集團的失敗就是說明非財務因素導致企業破產失敗的典型案例。對于巨人集團來說,生物工程是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在對這個市場的開拓中,由于不了解該領域的消費者特性,尤其不熟悉這一新領域的資金運作和營銷策略,巨人集團越陷越深,多元化經營使該企業走上了加速陷入財務危機乃至破產之路。除此以外,巨人集團采用的是控股型組織結構形式,在使各廠屬單位(子公司)保持較大獨立性的同時,卻又缺乏相應的財務控制制度,從而使公司違規違紀、挪用貪污事件層出不窮,這種不合理的公司內部治理結構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巨人集團財務危機的步伐。 巨人集團的失敗可以大體上歸結為投資策略的不當與公司內部治理結構的不合理,財務上的失控是其出現財務危機的一方面原因,但從根本上還要歸因于企業管理層資本運作和經營策略的失敗。三株集團作為保健品的龍頭行業,竟然在一場官司的困擾下迅速走向衰落,其失敗非常令人深思。三株集團曾在四年間向化妝品、醫療、精細化工、生物工程、材料工程、物理電子等六個行業長驅直入,隨著機構日益龐大,層級逐漸增多,總部的許多指令在層層下達中被歪曲或變形。組織管理上的缺陷,注定了三株公司在后來危機事件上的反應遲緩,也注定了其最終的悲劇結局;三株集團的失敗是由偶然事件促成的,但從深層次看,其不斷滋生的大企業病和危機管理能力的貧乏才是其將自己陷入萬劫不復之地的根本原因。在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中,很多企業面臨破產,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企業經營管理不善造成的流程積壓和效率低下,進而導致資金斷裂,加之金融危機的大環境和銀行緊縮銀根,企業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因此,企業家自身的素質、企業的經營管理戰略這些非財務因素在企業面臨風險時顯得尤為重要。

通過以上案例,我們可以看出財務危機的發生主要是受企業內部經營管理不良、經營策略不當、企業發展能力和創新能力差、宏觀環境變化等因素的影響,這些非財務因素才是導致企業失敗的最根本原因。因此,財務預警系統應充分考慮與財務危機發生息息相關的非財務因素,才能充分發揮預警的實用性。

三、加強以非財務指標為主的定性預警機制的建立

基于財務指標建立的定量預測模型其數據的可獲取性與客觀性較強,但缺乏對財務困境原因及早期預警的系統分析,忽視了企業運營的外部環境、公司治理等因素對財務狀況的影響,且財務數據具有相對事后性。因此,結合財務危機發生的根本原因,建立以非財務指標為主的定性預警機制可以有效彌補以財務指標為主定量預警模型的不足,完善財務預警系統。

定性預警方法是分析人員根據自己的經驗和非財務因素,對企業財務危機的原因進行分析,以判斷財務危機發生的可能性。比較典型的有“四階段癥狀分析法”,即將財務危機分為潛伏期、發作期、惡化期、實現期四個階段,通過財務分析進行判斷,提醒企業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財務困境的發生。

下面主要運用四階段癥狀分析法,結合企業投資擴張策略、產品或服務的發展潛力、顧客滿意度、公司內部治理狀況、風險管理意識、對宏觀環境變化的反應速度等非財務因素進行預警。

1.財務危機潛伏期:在這一階段主要癥狀有企業采取盲目的投資擴張策略、產品或服務的顧客需求量和滿意度低、風險意識淡薄、風險管理能力差、財務經營信譽持續降低、組織管理上存在嚴重缺陷、股權結構不合理、對于宏觀環境的變化漠不關心、人才流動性大和員工離職率高等。及時發現這一階段的癥狀并根據企業自身的特點努力改善內部管理、市場營銷等方面的不足可以有效防范財務危機的發生。

2.財務危機的發作期:主要表現為企業發展行業前景黯淡、信譽有所下降、過度依賴外部資金維持企業生存、新投資項目擠占優勢主業資金并影響主業發展、產品銷量非正常下降等。在財務上主要表現為債務償還能力差、自有資金不足、獲利能力急劇下降等。為了排除財務危機,企業這時應從危機發生的源頭入手,及時改善經營管理并利用多方面力量切實改善財務狀況。

3.財務危機的惡化期:主要表現為資金出現嚴重周轉困難、無力支付到期債務、經營者無心經營業務、產品滯銷、庫存積壓嚴重、獲利能力異常低下等。這一時期可以通過企業兼并等方式挽救危機,以免最終破產倒閉。

4.財務危機的實現期:主要表現為負債大大超過資產數量并喪失償付能力、企業宣布破產倒閉。

為了從源頭上及時預測財務危機,鑒于非財務因素在財務危機產生中的重要影響及其可量化性的約束,筆者認為應該把以非財務因素為主的定性預警機制與傳統的以財務指標為主的定量預警模型相結合,既能彌補定量分析靈活性較差的劣勢,又能克服定性分析主觀性較強的不足,兩種預警方法相結合,取長補短,才能幫助企業在現代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提高財務預警的時效性,有效防范財務困境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李伯圣.企業財務危機管理[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52-68.

[2] 李國華.建立財務預警機制 規避企業財務風險[J].經濟師,2009(9):23-25.

[3] 翟天易.基于專家系統的財務危機預警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8(9):30-32.

篇8

關鍵詞:生產制造型企業 財務風險預警 財務危機

自我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以來,我國的制造業發展迅猛,逐漸成為實體經濟的主體和國家的戰略支柱性產業。然而,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曾給我國企業,尤其是生產制造型企業以災難性的重擊,致使眾多制造型企業陷入財務危機的境地,有些甚至倒閉、破產。在此背景下,針對我國生產制造型企業現階段面臨的國際和國內日趨激烈的競爭環境,探析我國生產制造型企業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相關問題,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實踐意義。

一、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基本構成及意義

(一)基本構成

本文在查閱國內外資料文獻的基礎上,整理歸納企業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一般包括四部分,具體是:

1、財務風險預警的組織機構

通常分為三個層次,即領導層、基礎信息數據采集層及風險分析層。領導層需要設置在董事會或決策機構的下屬部門, 其主要職能是負責處理財務風險預警的重大決策問題,以及預警工作的績效考核。基礎信息數據采集層一般由熟悉企業財務、審計和管理業務的相關人員組成,其主要職能是負責收集財務風險預警需要的基礎信息數據。風險分析層一般由企業的財務部、企管部或者內審部指定的專業人員來組成,其主要職能是負責收集企業外部有關預警信息、從而制定財務預警的指標體系,然后基于基礎信息數據的分析確定風險級別,并提出相應的應對和預防的具體措施。

2、財務風險信息的收集傳遞系統

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機制需要的大量相關數據信息具體包括:企業的內部相關數據,比如會計報表、預算報表、決算報表等;外部市場和行業的相關數據,比如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市場動態、行業信息等。通常財務風險數據信息的收集和傳遞順序為:基礎信息數據采集層風險分析層領導層執行層。

3、財務風險分析系統

該系統是用來明確財務風險的具體出現點、產生緣由、風險類型及等級,以及風險可能導致的損失及相應的對策。該系統通常需要具有高度的獨立性,最大限度地減少偏見因素的不良影響,并通過一系列財務風險分析指標建立起來的一套科學的數學模型來具體實施。這是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關鍵所在。

4、財務風險處理系統

即在財務風險分析的基礎上,指定防范、降低、轉化和消除財務風險的具體措施和方案。良好的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需要有正確、及時且能夠覆蓋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所需的各種管理資訊,以及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不斷完善,從而能夠真正實現防范和化解企業財務風險的目的。這是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最終環節,也是財務風險預警機制是否有效的最佳證明。

(二)生產制造型企業實施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意義

通常來說,企業財務危機的產生都需要一個逐步累積直至惡化的的過程,因此,加強我國生產制造型企業的財務危機預警,具有重要的意義:有利于幫助生產制造型企業的領導高層和財務管理者及早地洞察到財務風險的信號,防微杜漸,在財務風險發現的早期就能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遏制企業財務狀況惡化;有利于生產制造型企業的審計人員準確地判斷企業財務報告中可能存在的重大錯報、漏報和舞弊行為,從而提高其審計評估能力,有效避免因信息披露不當而導致的法律訴訟。

二、目前我國生產制造型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存在的突出問題剖析

(一)對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重要性認識有待提高

樹立科學的財務風險意識和進行適當的風險防范知識儲備是當前我國生產制造型企業面臨日益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市場競爭環境的發展需要。但是當前,我國有諸多的生產制造型企業的管理者缺乏對財務危機預警的風險管理思想和意識,從而在企業內部尚未建立合理有效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組織和制度。這種有缺陷的企業文化,必然導致相關的財務人員忽視預警建設,也會出現串通舞弊、內控失調的問題發生。一旦財務危機發生時,往往由于沒有專業的財務分析人員而導致不知所措,甚至被動地等待破產。

(二)財務風險預警的數據信息收集、分析的真實性和及時性有待提高

上述提到,財務風險信息的收集傳遞系統和分析系統是財務預警機制的重要環節。然后在具體的實施工作中,存在諸多問題:收集傳遞的數據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和時效性經常遭到質疑。一方面,在信息傳遞過程中難免受到內部員工的干擾,另一方面,很多財務報表編制本身就具有滯后性,而一些企業的財務預警機制所需信息多數是從這些財務報表中直接獲取,所以在信息收集傳遞系統方面存在很大缺陷。由于財務風險預警機制不能得到及時的維護與更新,也能導致準確性不高的問題發生。由于一些企業本身缺乏專業的財務人員進行該項工作,而采取“外包”的形式來購買財務預警軟件系統,這就非常容易導致軟件與企業需求不符,或者由于人員無法進行系統維護和更新導致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功能喪失的問題產生。

(三)財務風險預警選取的財務指標和數學模型的合理性有待提高

在企業財務風險預警中,預警指標的選擇,以及分指標間的相關程度建立數學模型,其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預警的效果大小。然而當前在財務風險預警模型的研究和實踐中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財務風險預警的指標選取標準不統一、不夠全面。比如對于反映營運能力的財務指標選取問題,有些企業選擇應收賬款周轉率,而有些企業選擇固定資產周轉率,這就難免出現指標片面性的弊端;由于大多數企業獲取各財務指標數據的來源主要依賴于財務報表,然而我國生產制造型企業長期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管理存在諸多弊端,會計信息數據失真的現象普遍存在,因此這直接影響企業財務風險預測結果的準確性。

三、優化我國生產制造型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建議

(一)明確確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構建原則

鑒于生產制造型企業的一些特征,比如勞動力成本低廉優勢越來越弱,以及資源、能源的瓶頸制約,勞動生產率低和污染程度高的發展現狀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建議我國生產制造型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建立需要明確幾點原則:成本效益原則。具體指企業實施財務風險控制的成本必須低于不建立財務風險控制體系進行財務風險控制的預期損失;時效性原則。具體指財務風險預測模型選擇的分析參照的標準和選擇的財務指標,需要與當前制造業的整體發展情況緊密相連,而不能單純依靠早期的數據或指標;動態性原則。具體指財務風險預警機制要實現動態跟蹤,實現預警機制自身的動態發展。

(二)健全財務風險預警的組織機構及信息支持系統

一方面,建議企業建立和完善財務風險預警組織機構。建議生產制造型企業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本著成本效益的基本原則,指定專門的工作人員和部門來進行財務數據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另一方面, 不斷加大投入,逐步完善預警機制的信息支持系統。具體要求是建立一個保障企業進行財務危機管理的信息支持系統運行平臺,一是可以定期定時對預警系統軟件進行更新和維護,二是為了建立對病毒和黑客攻擊的防護墻。此外,還需要重視信息的備份工作,以避免因意外或人為的原因造成信息丟失。

(三)多方面加強和完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風險分析系統工作

科學設置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基于現實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案例調研,建議我國生產制造型企業采用依據平衡計分卡方法來進行財務風險預警指標的選擇范圍設計和規范,實現將從財務預警和非財務預警這兩個方面的指標體系來對傳統的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選擇范圍進行創新。即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指標包括:財務指標: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發展能力和現金流量;非財務指標:顧客方面、內部流程和學習成長;建立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綜合性財務風險預警數學模型。建議在定量模型預測結果的基礎上結合制造行業的特點和企業自身的發展基礎,與定性信息相結合來判斷企業的財務風險情況。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我國生產制造型企業來說,進行科學有效地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工作具有現實意義和緊迫性。但是制造型企業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是一個很大的課題,本文提出的優化我國生產制造型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建議還遠遠不夠,比如指標選取的權重確定問題等,都有待于進一步的深化。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上市公司;財務預警;變量;模型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3)24-0105-02

1 前言

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上市公司的數量日漸增多,截止2013年10月21日,僅滬深A股已有2545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股票的管理難度在逐漸加大。2012年12月14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出臺了《上海證券交易所風險警示板股票交易暫行辦法》,為平穩推進退市制度改革制定了一系列新的規定,并增設了“風險警示板”專門管理有交易風險的股票,到目前為止,已有44家上市公司的股票進入“風險警示板”。可見,我國政府已經開始重視上市公司的健康發展,關注上市公司財務危機預警制度的完善。但我國目前學術界尚未建立完善的上市公司財務預警模型,基于此,本文對國內外關于上市公司的財務預警研究進行了綜述,在總結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歸納其不足,以對進一步的研究指明方向,希望對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預警制度的完善有一定的幫助。

2 財務預警定義綜述

國外的研究者主要從“企業失敗”、“公司破產”、“財務危機”等不同視角定義了財務預警的內涵。Beaver(1966)、Carmichael(1972)、Scott(1981)等學者認為企業無法支付到期債務時就出現了財務預警的情形,并稱這種情形為“企業失敗”。Altman(1968)、Deakin(1972)、Gilbert(1990)等學者贊同“公司破產”的觀點,認為只有公司提出了破產申請,才被認定為公司出現了財務危機。還有一些學者認為應當從不同程度和不同方面來衡量財務危機,而不是單一的方面,比如Laitinen(1991)從三個程度衡量上市公司的財務危機,分為輕微失敗公司、中度失敗公司和嚴重失敗公司。而Ross(2000)則認為企業財務危機表現在“技術失敗”、“會計失敗”、“企業失敗”和“法定破產”四個方面。

目前國內學者關于財務預警的研究還不成熟,主要借鑒了國外學者的研究。周守華等(1996)率先使用了統計方法進行研究財務危機研究,并認為“企業破產”能夠準確定義財務危機的內涵。谷祺和劉淑蓮(1999)則認為當企業出現償還債務困難、資金管理、技術性失敗等情形時,則稱之為“財務危機”。盧興杰(2006)主要是從實證研究方面提出財務危機的標準,他認為基于我國證券市場制度的管理環境和我國經濟制度現狀的特殊性,將ST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更具有可操作性。李心合(2007)認為將公司的現金流狀況與財務失敗聯系起來更準確,當一個企業的現金流入不能滿足正常支付需要的現金流出時,表明一個公司存在財務困難,也就出現了財務失敗或財務危機。

財務預警的作用在于幫助企業預測危機,因此,將其定義為破產并不達到預警的目的。結合我國證券市場退市風險管理的相關制度要求,本文贊同盧興杰的關于財務預警概念的觀點,即被ST的企業就被認定為財務預警研究的對象比較合理。

3 財務預警模型及指標綜述

目前國內外關于上市公司財務預警機制的建立主要集中在單變量模型分析、多變量模型分析、多元邏輯回歸模型和非統計方法研究。

(1)單變量模型:美國經濟學家Fitzpatrick(1932)在《成功工業企業與失敗工業企業財務比率的比較》文章中率先提出了單變量可以對企業的財務危機提出預警這一概念。Beaver(1966)在《財務比率預測財務危機,會計研究(副刊)》中對單變量判定模型進行了系統分析,表明債務保障率、資產收益率、資產負債率和資產安全率等比率可以有效預測財務危機。陳靜(1999)根據行業和規模各選取了27家ST公司和非ST公司的財務指標對比,發現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總資產報酬率、權益凈利率等四個財務比率具有較高的預測能力,其中資產負債率和流動比率的預測準確度最高。

(2)多變量模型:Z模型為多變量模型的代表性理論,美國著名學者Altman(1968)在《Journal of Finance》上發表《Financial Rations,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提出了多元判別這一模型。Z=1.2(X1)+1.4(X2)+3.3(X3)+0.6(X4)+0.999(X5)其中:X1為營運資金與總資產之比;X2為留存收益與總資產之比;X3為息稅前利潤與總資產之比;X4為股票市價與總負債面值之比;X5為銷售總額與總資產之比,通過上述模型計算得到一個總分,Altman稱之為Z值,通過實證數據的大數統計,得出Z值的臨界值進行判斷。一般認為,Z值小于1.81,破產幾率很高;Z值高于2.99,破產幾率很小;Z值介于1.81和2.99之間,有待進一步考查。Z模型能較為全面地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是企業財務危機預警的最常用模型之一。

我國學者周首華、王平和楊濟華(1996)提出Z模型中的財務比率指標缺乏衡量現金流量方面的數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對Z模型進行了修正,建立了新的財務危機預測模型“F分數模型”,公式如下:F=-0.1774+1.1091(X1)+0.1074(X2)+1.9271(X3)+0.0302(X4)+0.4961(X5)其中:X1、X2和X4的定義借鑒了Z模型中的內涵。而對其他指標進行了修正,轉化為能反映現金流量的指標,X3為(稅后凈利潤+折舊與攤銷)與平均負債總額之比,X5為(稅后凈利潤+利息費用+折舊與攤銷)與平均資產總額之比。同樣地,計算F值,得到臨界值為0.0274,如果F值小于0.0274,則被預測為公司瀕臨破產;相反,則被預測為公司可持續經營。張玲(2000)采用的是線性判別模型,選取了60家公司進行模型估計,同時選取了另外60家公司對模型進行了檢驗。該模型為:Z=0.517-0.46(X1)-0.38(X2)+9.32(X3)+1.158(X4),其中X1為總負債與總資產之比,X2為營運資產與總資產之比,X3為凈利潤與平均總資產之比,X4為留存收與總資產之比。結果發現該模型可以提早4年進行財務危機預測。羅瀾(2012)利用Altman提出的Z財務預警模型選取了30家上市公司,并對其2006年至2010年的財務數據進行分析,得出結論:一定程度上Z模型可以較好地反映我國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但卻存在一個問題,即整體值偏低,還需要結合Z值的趨勢進行分析。

(3)多元邏輯回歸模型:Ohlson(1980)在《財務比率和公司破產預測》中運用了多元邏輯回歸模型預測企業破產,這是多元邏輯回歸模型首次被提出。該文章提出可能導致公司破產的變量應當至少從以下四方面考慮:公司的規模、公司的資本結構、公司的業績以及公司當前的融資能力。姜秀華、孫錚、任強(2002)選取了14個預測指標,并通過相關分析最終確定了4個變量,建立了邏輯回歸模型:Ln[p/(1-p)]=-0.1661-0.073(MR)+10.1481(OAR/TR)+10.1148(STL/TA)-4.5668(H),MR表示毛利率,(OAR/TR)表示其他應收款所占比重,(STL/TA)表示短期借款所占比重,H表示股權集中度。以此模型判別我國的“ST公司”,結果發現該模型判別的準確率高達95.45%,結果顯示“ST公司”的(OAR/TR)、(STL/TA)比值大,發生在股東之間的“搭便車”現象非常嚴重。程濤(2005)同樣采用的是邏輯回歸的研究方法,但在變量選取方面,增加了反映現金管理特征及現金管理結果的變量,連同其他財務指構建了綜合性的預警模型。

(4)非統計模型分析:Wilkins(1997)研究發現一定程度上根據審計師的意見可以反映公司是否會在將來陷入財務危機。Frydman,Altman和Kao(1985)則發現運用遞歸劃分算法在許多原始樣本和對比樣本上比判別模型分析得更好。Tam(1991)進行財務預警研究采用的是ANN模型,他得出的結論是,神經網絡用來進行財務預警,預測的精度較高。Charitou和Trigeoris(2000)則創造性地提出可以將期權定價模型運用到財務預警分析中,變量選擇“到期賬面價值”、“資產當前價格”、“公司價值變動的標準差”,結果表明,該模型的準確率較高;Chancharatd(2007)認為財務預警關系到一個公司的生死存亡,他運用生存分析對在澳大利亞上市的公司進行分析,得出結論,杠桿比率越高、規模越大的企業發生財務危機的可能性越大。

在我國,黃小原、肖四漢(1995)構建了神經網絡財務預警系統。柳炳祥、盛昭翰(2002)綜合評價了利用財務危機的指標體系劃分財務危機的等級,以及運用粗神經網絡進行財務預警的方法,并在此基礎上做了一個實例驗證。之后柳炳祥(2002)提出了粗糙集神經網絡、周敏(2002)構建了基于模糊優選的神經網絡、劉洪(2004)提出了人工神經網絡、柳炳祥和盛昭翰(2003)認為可以通過案例總結歸納,推理得出財務預警系統等財務預警模型。

4 總結

目前關于財務預警模型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還存在一些不足:

4.1 現有研究模型的局限性

(1)單變量模型的缺點。

選取的財務比率不同,預測的結果差距經常相當大,甚至會由于選取的財務指標不同得到不同的結論,甚至得到矛盾的結論。其次,某些財務比率存在被公司管理層粉飾過的可能,根據被粉飾的數據做出的預測可靠性差。再有,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結果,每個因素之間相互又有影響,不能僅依靠單一變量做出評估。這些缺陷嚴重影響了單變量模型的適用性,現在很少采用。

(2)多變量模型的不足。

第一,多變量模型的工作量非常大,需要搜集大量的數據進行分析。第二,多元線性判定模型的運用前提過于嚴格,需要正態分布的變量,且樣本滿足協方差相等的要求,導致難以尋找到符合條件的樣本。第三,多元判別技術的運用要求樣本組與控制組必須配對,但如何恰當確定配對的標準仍是一個難題。總體上來講,多變量模型可以對公司的財務狀況有總體的了解,可以比較一個公司不同時期的財務狀況,但橫向可比性卻無法實施,而不同規模、不同行業的公司之間的比較有時又非常的重要。

(3)多元邏輯回歸模型的不足。

該模型最大的缺點是其過于復雜的計算過程,而且處理方式又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這必然導致模型預測的精準度受到影響。

(4)非統計方法的不足。

非統計方法對于樣本數據要求非常低,但是在挖掘因變量和自變量之間關系的準確度上稍有欠缺。

4.2 啟示

目前,學者在進行指標的選取時,往往是偏重于某個財務指標,有的學者偏重于現金流量方面,有的學者偏重于在Altman Z模型的五個變量的因素基礎上進行刪減,還有些學者利用其他非傳統類方法進行財務指標的選取,這些方法的選擇往往缺乏理論的支撐,對實際問題的解釋深度不夠。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有效的方法選擇財務預警體系的評價指標;同時,企業的規模、企業成長能力、企業所處的市場環境和企業的治理結構等非財務指標還沒有納入預警體系之中。

模型構建方面,現有研究主要集中于用函數關系式來表達財務預警與財務指標的關系,國外在這方面的研究已經比較成熟,但不一定適用于我國的企業,我國學者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國外模型的改進,沒有理論上的創新,我國財務預警模型的構建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Altman. Financial Rations,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J].Journal of Finance 23(Sept.),1968.

[2]Beaver. Financial Rations as Predictors of Failure[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supplement),1966.

[3]Ohlson. Financial Ratios and the Probabilistic Prediction of Bankruptcy[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0.

[4]陳靜.上市公司財務惡化預測的實證分析[J].載會計研究,1999,(04).

[5]羅瀾.Z計分模型在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預警中的適用性探究[J].證券投資,2012,(01).

[6]張玲.財務危機預警分析判別模型[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0.

[7]周首華,楊濟華,王平.論財務危機的預警分析——F分數模式[J].會計研究,1996,(08).

[8]盧興杰.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預警的實證研究[J].財會月刊,2006.

篇10

[關鍵詞] 財務預警模型 主成分分析 SPSS軟件平臺的二次開發

一、引言

本文首次引入多元邏輯回歸法的主成分分析法SPSS軟件二次開發平臺,研究構建財務預警模型。以德光公司連續10年的財務數據為樣本,以實際業績波動為判斷依據,作一次主成分法財務預警方法的實證研究,并期望對財務預警方法的普遍推廣帶來新的方法。

二、研究設計

縱觀目前所有以財務指標為數據樣本來建立財務預警模型的研究,始終以奧特曼(Altman)教授的多變量模型為藍本 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 (式一)

按這一思路。為獲得德光公司特有財務預警模型,計劃按下列框架進行研究。

1.以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的特征方程根貢獻率作為模型系數(上文公式中系數)。為準確且快速有效獲得結果,研究中使用著名商業軟件SPSS和最新主成分分析法二次開發成果來演繹數據。

2.借鑒以已有的主成分法對我國上市公司的研究結果(2006年),同時結合自身公司的實際獲取德光公司的財務指標主成分(上文公式中變量X)。

3.用主成分分析法推導獲得的德光公司特有的財務預警模型。為檢驗該預警模型的準確性,用理論近似的F值模型法檢驗比較結果有效性。

4.選用ST大唐上市公司過去10年(1998~2007)的財務數據為樣本重復研究,進一步驗證本文方法的正確性和普遍適用性。

三、財務預警模型的建立及預警效果分析

1.SPSS的主成分法二次開發平臺的運行環境與調試。

SPSS的主成分法二次開發平臺 ,需要安裝在Window XP操作系的電腦上。本研究選用統計運用軟件SPSS(v13)和netframework2.0,再通過SPSS的功能編輯器導入二次開發的主成分法。軟件安裝成功后,通過運行測試數據檢查了計算平臺的正確有效性。

2.財務指標的選擇和財務警情的判斷值定義

在已有主成分分析法對我國幾十家上市公司的財務預警模型的研究基礎 ,結合實際決定采用下列9個財務指標和預警值Z的評價區域判斷依據表(表1):

財務指標定義:1應收賬款周轉率=銷售收入/應收賬款平均占用額;2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3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總資產;4主營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收入)/銷售收入;5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本年主營收入-上年主營收入)/上年主營收入;6總資產凈利潤率=凈利潤/總資產平均余額;7股東權益比=凈資產/總資產;8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總額/利息費用;9主營業務現金比率=銷售收入的現金回收總數/銷售收入

3.主成分法數據計算和結果

(1)主成分法財務預警方法在德光公司實證研究

德光公司是一家中德合資企業,一直擔當國內光學顯微鏡行業的龍頭企業。從1999年進行了股份重組由合資變為德方90%控股及新聘總經理。為公司引來了新一輪發展機遇。為研究公司財務預警可顯示性,本文正是選用了這樣一段歷史階段(1998年到2007年)。

在SPSS軟件平臺輸入德光公司的10年財務指標,獲得以下主成分分析法的主要結果:

按數學模型合并主成分的貢獻率后得到以下主成分法財務預警方程模型:

Z=0.286X1+0.196X2+0.259X3+0.099X3-0.183X4+0.218X5+0.251X6+

0.249X7+0.187X8(式二)

由主成分方程模型計算得到德光公司10年的預警值Z值(見表5,A部分)

(2)選用F 值模型對以上結果的準確性做驗證

將德光公司的10年的財務指標,輸入F 值模型法 ,計算運行獲F值(見表5,B部分).

當F

(3)選取ST大唐公司做重復檢驗研究

為進一步驗證本文所選實證研究方法的正確性和普及性,以相同的主成分法模型和運算平臺,隨機選取了一家ST上市作為檢驗對象, ST大唐全稱為大唐電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各類通信網絡系統等網絡建設為主要業務的通信制造企業。研究選用從“中國上市公司資訊網”,獲得的ST大唐上市公司過去10年(1998~2007)的財務數據為樣本。

在SPSS平臺運行主成分分析法,合并主成分的貢獻率后得到以下財務預警方程模型:

Z=0.240X1+0.212X2+0.287X2+0.144X3+0.207X4+0.185X5 +0.188X6+0.249X7+-0.091X8(式三)

用ST大唐公司財務指標在以上方程式計算得到ST大唐上市公司10年的預警值如下:

四、模型的預警效果檢驗及研究結論

1.對德光2種不同方法獲得的不同結果的比較分析。

為方便比較研究,將德光2種不同方法獲得的結果匯總如(表5)

由主成分方程模型計算獲得德光公司10年的預警值和用F模型計算獲取結果的分析比較,得到以下分析:

第一,兩種方法預警值變化趨勢相同。從2種不同法方得到的結果都顯示出相同的公司發展趨勢,按財務預警值模型理論2種方法的預警值都趨向逐漸變大,都反映了預警結果和公司實際發展相一致的狀況,那就是公司在向好的財務狀態發展。

第二,兩種方法前3年的財務預警預測結果一致。由表4我們可以看出,公司前三年連續虧損。但虧損趨勢由大變小。2種不同方法都如實反映出這一事實。略有差異是2種方法的精確度或是系統內在的統計原理導致理解的差異。F模型由于對警情程度沒有定量的逐級細分所以不能看出企業在第三年的發展趨勢。而主成分法,模型建立在大量實際案例的統計判斷分析,并設定細致的警情判斷值,能深一步告知我們當前企業的發展趨勢。其結果更準確和有指導性。

第三,除了第五年,以后警情結果一致。由F值模型中公式中有關自變量定義得知,由于直接引用了凈利潤,所以凈利潤的盈虧對F模型的影響會突出的明顯。而主成分法通過數學提煉把原來多個財務指標統一歸納,獲得即能代表原來因素的趨勢但不同于原來指標的主成分指標,故而反映出更全面深入的企業發展動態和趨勢。主要導致F模型對第五年的財務狀況有警情的原因是在第五年公司為提升現有和將來發展建立了先進的但昂貴的ERP(企業資源管理軟件SAP)軟件。由于會計處理的規定當年費用化所有與軟件無關的費用,制使當年的管理費用比往年翻倍利潤大幅下降。而由于主成分法的方法更科學,預警結果放映了公司發展本質而沒有報警。

驗證結論:通過以上3點分析,可以得到由本研究方法獲得的主成分法財務預警模型方程(式二)用于德光公司的財務預警是有效可行的。

2.本文實證方法在ST大唐上市公司的結果分析

用主成分分析法的SPSS二次開發平臺計算獲得如表4的ST大唐上市公司10年的預警值。并通過與該公司同期的每股盈利水平的分析比較,筆者得到以下分析,

第一,預警結果100%反映公司實際盈虧。采用主成分分析預警模型計算得到大唐公司的10年預警結果,與公司實際每股收益做分析對比,并按該預警警情判斷值表(表1),預警值能正確反映出該公司當年度的盈利變化的方向是好是壞。

第二,由輕到重的警情指標能正確反映出公司業績的變化趨勢。對表8中,對大唐公司10年業績的觀測,我們發現每當預警模型做出警情預報后公司業績也隨之變差,而一旦警情消失,業績也馬上會提升。

第三,通過已獲得主成法預警方程成功實現對該公司2007年的預警預測。由于筆者在做本研究時該公司07年度公司業績尚未發表。所以只用第三季度報表數據。結果由預警值出現由06年的“巨警”變為當前的“無警”。在事后對其業績檢查,大唐公司果然在07年實現扭虧為盈。

驗證結論:通過以上3點分析,可以得到由本研究方法在大唐公司獲得的主成分法財務預警模型方程(式三)用于ST大唐公司的財務預警是有效可行的。

五、結論

本文選取主成分法財務預警模型的已有預警研究成果并結合最新計算機軟件開發平臺,經過以上的運用研究,我們得出了以下結論:

第一 ,通過將以上2種方法在同一家公司的計較和同一種方法在不同公司的分析結果可以看出,本文所進行的財務預警方法研究而獲得的基于正確的公司財務數據的財務預警模型對公司經營趨勢具有較強的預測能力。

第二,對主成分法財務預警模型方程的系數研究分析發現,由于該系數時基于企業自身業務領域的特殊性統計得到的不同權重系數,所以能為企業經營管理人客觀的提供提高業績的經營重點領域。如提高總資產周轉率等。

第三,在對樣本數據的準備和試驗中,發現由于該理論方法的內在需求,采用主成分法財務預警模型要獲得正確預測方程,其樣本數據的取樣年限有一定要求建議在實際操作中,樣本每年疊加,方程每年更新,但以KMO檢驗及球形檢驗的檢驗值不斷提高,使之趨向于1為前提。

參考文獻:

[1]Altman E. Financial ratios discriminated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J].Journal of Finance,1968,(11):588~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