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政策類型范文

時間:2023-10-31 17:58: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財政政策類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財政政策類型

篇1

關鍵詞:財政態勢 財政支出 稅收 財政政策

財政屬于經濟范疇,是以國家或政府為主體的經濟行為。一個國家或政府的財政主要包括財政支出和財政收入兩大類,稅收是財政收入的主要途徑之一。根據國家當時所處的經濟形勢、社會狀態等,通過一系列的財政支出與稅收調節,可以影響國民總需求,從而影響國民收入,這就是一個國家的財政政策。

一、財政態勢政策與收支

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財政態勢可以分為三種:緊縮的財政態勢、中性財政態勢以及擴張的財政態勢。財政政策的類型有三種:緊縮性財政政策、中性財政政策、擴張性財政政策。財政收支情況也有三種:財政赤字、財政收支平衡以及財政結余。

對于一個國家究竟出于何種財政態勢,我們往往通過對財政脈沖的計算結果來判斷。財政脈沖是一種財政經濟上常用的算法,主要用來估算某一國家或政府實際的財政刺激力度。國際上通用的計算財政脈沖的方法主要有四種,分別為:簡單脈沖度量法、MF度量法、OECD度量法以及BLANCHARD度量法。其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簡稱IFM)一般采用MF度量法。

二、財政支出和稅收

財政支出主要是指為實現國家的各種職能,由財政或者其他負責部門按照預算的計劃,將集中的國家財政資金支付給相關的部門、集體、人員或事物的活動。財政支出的原則主要有:量入為出、講求效益、統籌兼顧等。財政支出的分類有多種,在此主要介紹三種:按照經濟性質劃分,財政支出可以分為生產性財政支出以及非生產性財政支出;按照最終用途劃分,財政支出可以劃分為消費性財政支出、補償性財政支出以及積累性財政支出;按照國家職能劃分,財政支出可以劃分為行政管理費財政支出、經濟建設費用財政支出以及社會文教費財政支出。

財政收入的來源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稅收、一個是國債,本文主要介紹稅收。稅收是為了實現國家職能,國家依靠其政治權利,依據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無償性強制性地通過征收的方式參與社會產品和國民收入的分配以及再分配的一種取得財政收入的形式。一般來說稅收具有三種特性:強制性、固定性和無償性。稅收的職能有組織財政收入、監管社會經濟活動以及對社會經濟的調節等。

稅收和財政支出政策可以影響到國民總需求,從而構成財政政策,所以稅收和財政支出的政策問題是非常重要,可以直接影響到國計民生,稅收和財政政策的確認需要根據當前國家所處的社會經濟環境以及國家的財政態勢決定。財政支出與國民收入成正比關系,即財政支出的增加可以刺激國民總需求,從而使國民收入增加,財政支出的減少會抑制國民總需要,從而使國民收入降低,所以說財政支出對國民收入是一種擴張性力量;然而稅收對國民收入來說是一種緊縮性力量,這是因為稅收與國民收入成反比,即稅收的增加會抑制國民總需求,從而降低國民收入,稅收的減少能夠刺激國民總需求,從而使國民收入增加。

三、不同財政態勢下對財政支出和稅收的分析

一個國家的財政態勢可以分為三種:緊縮的財政態勢、中性財政態勢以及擴張的財政態勢。對應著三種財政政策類型:緊縮性財政政策、中性財政政策、擴張性財政政策。根據補償性財政政策的觀點,財政政策的首要問題不應該是謀求財政收支平衡,而應該是利用財政收支政策使得社會總需求和社會總供給達到平衡的狀態,即當社會總需求和社會總供給出現差額的時候,通過財政收支政策對這一差額進行補償,從而實現社會總需求和社會總供給的平衡;經濟周期的四個階段包括衰退、蕭條、復蘇和繁榮;財務政策的變化應該根據經濟周期來確定,所以財政政策應該是松緊交替。本文采用的就是補償性財政政策這一觀點。下面我們就分別分析不同的財政態勢下財政支出和稅收的情況。

緊縮的財政態勢:緊縮的財政態勢是一種是國民收入處于較低情況的財政態勢,此時,國民總需求小于社會總供給。在這種情況下,稅收相對處于較高水平,財政支出相對出于較低水平,國民總需求相對被抑制,國民收入相對降低。對應的經濟周期是衰退期或蕭條期。此時,應該采用擴張性財政政策,即增加財政支出,減少稅收,以達到刺激國民總需求的目的。

中性財政態勢:緊縮的財政態勢經過一段時間的擴張性財政政策,國民總需求逐漸增加,當其與社會總供給基本平衡時,財政態勢呈現中性,或者是擴張的財政態勢經過一段時間的緊縮性財政政策后,國民總需求逐漸降低,使得其與社會總供給基本平衡,財政態勢呈現中性。這種情況下,稅收經過調整已經基本處于中間水平,財政支出經過調整也處于中間水平。這是一個相對理想的態勢,對應的經濟周期往往是衰退期與繁榮期的過渡點,以及復蘇期與蕭條期的過渡點,但是由于人們的預期以及市場本身的調節機制,這個態勢不是一個穩定的狀態,它極其容易發生變化。

四、結束語

本文首先介紹了財政政策是根據國家當時所處的經濟形勢、社會狀態等,通過一系列的財政支出與稅收調節,可以影響國民總需求,從而影響國民收入的經濟行為。一個國家的財政態勢可以分為三種:緊縮的財政態勢、中性財政態勢以及擴張的財政態勢。根據補償性財政政策的觀點,分析了不同的財政態勢下,采用的不同的財政支出和稅收政策,主要介紹了緊縮的財政態勢下的擴張性財政政策,處于中性財政態勢的條件以及經濟情況,擴張的財政態勢下的緊縮性財政政策。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中國 經濟形勢 財政政策

一、我國宏觀經濟態勢分析

(一)中國經濟在動蕩中前行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我國經濟卷入一場浩劫,各行各業都受到一定影響,很多企業瀕臨倒閉,社會失業人數增加,經濟水平下降。此次金融危機持續了5年,其影響規模巨大,以至于眾多經濟學家將其稱之為百年難得一遇,我國政府通過宏觀調控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來改善經濟,雖然近幾年經濟開始慢慢復蘇,但依舊在動蕩中前行。根據以往經濟發展規律,金融危機具有周期性和結構性的特點,在二次大戰之后西方國家出現的經濟危機,我們總說它的突出變化是周期縮短,原來7、8年一次,后來5、6年一次,3、4年一次,甚至是2、3年一次。為應對金融危機,各國都開始積極調整經濟結構,比如美國、歐洲、日本等,而中國的經濟結構本來就沒法和這些發達國家相比,因此,截至目前中國的經濟結構還不是很合理,這也是中國經濟在前進中充滿危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GDP增速持續回落

2011年我國GDP為473104億元,2012年我國GDP為519322億元,2013年我國GDP為588019億元,2014年我國GDP為635061億元,可以看出2011-2014年我國GDP整體呈上漲趨勢,但增長速度持續下滑,2013年GDP增速為7.7%,2014年下滑為7.3%。雖然增長速度持續下滑,但GDP整體水平還是很樂觀的,2014年我國GDP水平首次突破10萬億美元,這一結果雖然比美國要晚上13年,但對我國而言是一個很大的突破,因為截至2014年,我國和美國是全球僅有的兩個國家GDP超過了10萬億美元。2010年中國超越日本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2年中國經濟總量首次超過美國一半;2013年,中國經濟總量已約為第三大經濟體日本的兩倍,經濟總量已于超過了整個歐元區;2014年中國經濟總量突破10萬億美元,將意味著與美國經濟總量差距進一步縮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對我國2014年的GDP增長速度的預測分別為7.5%和7.7%,由于近幾年我國GDP增長速度有所回落,2014年的增長速度并沒有預期高,而是相對2013年有所下滑。

(三)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中速增長階段

對于中國的經濟形勢的研究相當多,對于我國經濟發展規律的探討各研究者都提出了不一樣的意見,有的認為經濟運行規律呈V字型,有的認為呈W字型,有的又認為是呈L字型,但無論呈現何種規律,都持同一種觀點,就是我國經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例如,有的研究者認為中國經濟運行規律呈V字型,就是說如果我國經濟增長速度從11%下滑到6%,未來還是會從6%上升至11%,國家通過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對我國經濟的調控使得經濟發展呈現一定的規律性、周期性。

然而,我國經濟的發展除了帶有周期性規律之外,還呈現結構性發展特點,并且這種特點的影響程度還超過了周期性特點。正如事態的發展具有階段性,中國的經濟亦是如此,會有發展初期,成熟期、發展期等結構,經濟增長也不例外,就目前中國的經濟形式而言,經濟增長處于中速增長狀態。

二、中國財政政策的配置

(一)積極財政政策是擴張性操作的“主攻手”

宏觀經濟政策包括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在經濟低迷時期,政府宜采用積極的貨幣政策和擴張性財政政策,而具體的貨幣政策今年和往年有所不同,今年的廣義貨幣供應量高于去年,貨幣供大于求,理論上會導致利率下降,物價上漲,帶動經濟的發展,但實際上,這種擴張型貨幣政策對經濟的影響卻比以往下降了,這是因為政府在控制物價和防范金融風險兩者之間中和了。這說明,財政政策對經濟格局的發展相對往年有所增長。因此,2014年,國家在實施擴張型財政政策時,要考慮到其對整體經濟的影響度有所增長,要合理使用。

(二)補赤、減稅、擴支是積極財政政策的三個支點

政府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無疑就是降低稅收或增加政府支出,降低稅收相比增加政府支出帶來的擴張效益要小些,并且二者對經濟運行的作用方式也是不同的。降低稅收,意味著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居民消費增長,從而帶動經濟的發展,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投資的部分更多的是轉移到市場而非政府,可以減少政府粗放型投資。政府的稅收來自企業和個人,個人主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企業的繳稅類型主要是流轉稅和間接稅,政府在實施擴張型財政政策降低稅收時,要充分考慮我國的稅收結構,明確哪些稅收該減,減稅方面企業和個人減稅比例多少更為合適,能更有效地影響經濟,這都是政府實施減稅政策所要顧及的。

增加政府支出在傳統宏觀調控政策中起到過重要作用,但今年相比往年也發生了一定變化,主要是經濟形式和政策布局發生了變化。今年,在政府支出方面做出了嚴厲調整,要求各級政府要勤儉節約,嚴懲貪污受賄官員,將政府支持用于利民、惠民項目之上,增加對人民群眾的補貼,通過法律制裁的強制手段降低貪污受賄帶來的政府支出的流失。2013~2014年,政府擴大支出的重點主要是民生方面主要是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業、水利、城市管網,社會事業,節能減排和生態工程。這說明,政府將政府支出重點用于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提供社會保障方面,這種政府支出的增加是從兩方面相互作用的,一方面政府直接增加政府支出,另一方面,通過縮減政府開支間接性增加政府對社會的支持,對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結語

分析近幾年我國的經濟發展形勢,雖然經歷2008年金融危機,經濟一直處在復蘇階段,但整體而言,近幾年中國的經濟是逐漸增長的,中國經濟在動蕩中前行,GDP逐年增長,每年都有一定突破,只是GDP增速持續回落,另外,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中速增長階段。針對中國目前的經濟形式,結合中國政府的財政政策,我國目前實施的是擴張型財政政策,主要是通過降低稅收和增加政府支出。

參考文獻

[1]高培勇.當前中國經濟形勢與財政政策分析[J].中國流通經濟,2013(8):23-25.

篇3

關鍵詞:環境保護;財政政策;現狀問題;建議

我國經濟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給環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不利于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這就需要國家有針對性地制定與環保相關的財政政策,借助政策手段引導人們將“低碳環保”的發展理念貫徹到生產與生活的各個環節中,從而促進經濟與環境的和諧、統一發展。

一、環保中的有效財政政策手段

實踐表明,僅僅依靠市場機制來實現對環境的高效保護還有很大難度,因此必須借助政府職能通過財政政策手段促進環保工作的順利、高質量開展。政府的環保財政政策手段主要有以下幾種:①稅收手段。稅收手段是政府制定的諸多環保財政政策中最主要的一種手段。稅收,是指對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進行社會化治理時需要的費用,稅收的金額基本等同于治理污染物所需要的成本。該稅收通常稱為排污收費、環境稅等。②補貼手段。財政補貼的主體通常有三類。第一,優者。他們在環保活動中有突出貢獻,政府以補貼手段激勵他們的行為。第二,弱者。他們屬于環境污染的受害者,政府以補貼手段幫助他們脫離受害困境。第三,破壞者。他們雖然污染了環境、破壞了生態,但是其行為是因為貧窮所致,因此政府以補貼手段阻止他們陷入惡心循環急需破壞環境。

二、環保財政政策中的現狀問題

隨著生態破壞及環境污染問題的日益突出,政府部門在財政政策上給予了大力支持,優化了環保實效。但是,筆者在調查中發現,當前環保財政政策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這就使得其作用不能充分發揮。現將這些問題總結如下:①財政投入過少。雖然我國財政用于環保方面的資金逐漸增加,但和西方國家相比還顯得過少,不能滿足環保工作的需求。②環保資金未充分發揮作用。當前,我國在研究環保技術方面的資金十分欠缺,環保設備也非常落后。在這種情況下,很難高效利用環保資金。我國的環保資金在使用中缺乏有效的監督與約束措施,導致資金不能被集中利用,甚至部門企業還隨意挪用或占有環保資金,從而大大降低了我國環保資金的利用效率。③環保稅收制度不健全。當前,我們還沒有專門的環保稅收種類,只有少數稅收類型與環保相關,并且這少數環保稅還不夠明了與完善,因此在實際稅收中應用效果也不好。④環保收費制度不先進。我國現行的環保治污收費制度十分落后,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范圍過窄、收費過低、收費不科學等,這就使得制度內容不足以對排污企業進行有效的治理。并且,收費管理環節中尚且存在一些限制性因素,至今沒有形成統一管理的標準與模式,導致排污收費管理工作成效不高。

三、應對環保財政政策問題的建議

依據上文總結的當前環保財政政策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筆者在全面分析出現以上問題原因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探究了一些建議,以期借助財政政策手段不斷優化環保實效。①增加環保補貼及資金投入額度。為充分發揮財政政策在引導環境保護中的積極作用,應不斷增加環保補貼及資金投入額度,盡可能使環保投資資金數額略高于或者等于社會主義經濟的增速。為了大幅提高用于環境保護的財政補貼,就需要政府部門積極拓展資金籌集渠道,盡可能擴大資金來源,從而為環保項目提供充足的資金扶持。②加大環保財政政策應用頻率。政府部門應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以財政政策傾向引導廣大群眾積極踐行“低碳環保”理念,自主選用清潔、可再生能源。這就需要政府部門積極構建環保財政政策投資增長制度,利用財政政策有效調控大眾的環保行為。在實際操作中,政府應大力宣傳綠色消費理念,獎勵綠色采購行為。為確保綠色消費意識的高質量踐行,政府部門還應積極制定與之相關的法規與政策,從而幫助人們養成綠色環保的消費習慣。③調整環保稅收標準與制度。制定合理的環保稅收標準、完善現有的環保制度,是國家借助財政政策優化環保效果的有效形式。比如,調整營業稅、調高消費稅率、增加消費稅額等,并且還應借助一定的法規制度對有悖于“低碳環保”的行為征收環保費。④完善污染治理收費制度。大膽摒棄或調整當前與治理污染有關的收費制度,組建強有力的排污治理小組及部門,依法代表政府與國家對那些生產經營活動對環境產生污染的企業強行征收污染治理費,依法擴大收費領域,把有悖于環保的排污行為都劃分到收費范圍中。⑤鼓勵發展環保產業。環保產業指的是以優化環境、保護環境為目標的公益性產業。為了促使環保產業的快速發展,政府部門應在財政政策上予以大力扶持。比如,稅收優惠、為環保產業籌集專項資金等。

總之,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與環境的和諧、同步發展是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政府部門應積極借助財政政策幫助市場機制優化環保實效、引導人們積極踐行“低碳環保”及“可持續發展”的生產與生活理念。這就需要政府部門積極制定全面的環保財政政策,以稅收、補貼等手段約束與激勵人們的環保行為,從而保證社會主義經濟與環保的和諧、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玉.財稅政策的環境治理效應研究[D].山東大學,2014.

[2]張計超.促進我國環境保護的財政政策研究[D].安徽大學,2013.

篇4

關鍵詞: 需求結構;宏觀調控;財政政策;貨幣政策

中圖分類號:F124

需求結構包括消費結構、投資結構和貿易凈出口結構三個方面。宏觀調控的政策工具包括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需求結構會影響宏觀調控的政策效果,渠道主要包括影響政策目標、政策工具和政策主體。中國需求結構的特點會影響宏觀調控的政策選擇和效果,需要選擇合適的宏觀調控政策。

一、需求結構對宏觀調控影響的理論分析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政策目標、政策工具和政策主體。政策目標是指政策預期要達到的效果;政策工具是政策實施的手段和方法;政策主體是指政策制定者和執行者。

需求結構對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影響包括對政策目標、政策工具和政策主體三個方面的作用,但主要通過兩個渠道:其一,需求結構會影響財政和貨幣政策的目標,結構的不完善和存在的問題必然要求財政和貨幣政策相應調整,盡可能的促進經濟結構的協調;即通過影響財政貨幣政策目標而影響政策制定。其二,需求結構會影響財政和貨幣政策工具的傳導,進而會影響政策的效果;即通過影響政策工具的傳導機制來影響政策制定(見圖1)。

(一)三大需求相互之間的結構對財政貨幣政策的影響

三大需求結構是指消費、投資和凈出口之間的結構,主要是指三者比重的關系,包括有:消費占比高的結構、投資占比高的結構以及凈出口占比高的結構。以下從三種不同的結構分析其對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影響。

1.消費占比高的結構對財政貨幣政策的影響

首先是對政策目標的影響。當一國國民經濟從需求結構角度分析,存在消費占比高的情形時,財政和貨幣政策的目標將不僅僅局限于經濟增長、充分就業和物價穩定(CPI)等,也需要考慮降低消費的比重,促進消費、投資和凈出口的均衡增長,調整需求結構本身成為了財政和貨幣政策的目標之一。

其次是對政策工具的影響。財政政策方面,當一國消費比重高時,對于消費的調節能夠更加顯著的影響國民經濟,政策工具會更多針對消費,如消費稅、增加居民收入等都能夠直接起效,而政府支出政策如政府采購對于經濟的影響作用會較弱。貨幣政策方面,當一國消費比重高時,利率等針對消費的調節措施效果更加顯著,能夠更好的傳導并影響經濟增長,而存款準備金率和公開市場業務等的作用效果會稍弱。

2.投資占比高的結構對財政貨幣政策的影響

首先是對政策目標的影響。同樣的,當一國國民經濟中投資占比很高時,經濟對于投資的依賴程度就越高,財政與貨幣政策的目標在維持經濟增長、充分就業和物價穩定外,必然會考慮促進投資比重的下降,減少經濟增長對投資的單方面過度依賴。

其次是對政策工具的影響。就財政政策工具來說,當國民經濟中投資比重很高時,針對投資的稅收調節效果會更加顯著,其他針對投資成本變動的政策措施都會具有更好的效果。而政府采購和轉移支付措施對于投資的影響較小,在這一需求結構下會較少采用。就貨幣政策工具來說,若國民經濟中投資比重很高,利率措施會直接影響投資的融資成本,對于投資的影響顯著,進而對國民經濟的調節效果更加突出;存款準備金率和公開市場業務并不是直接針對投資的政策措施和工具,對于投資以及國民經濟的調節效果有限。

3.凈出口占比高的結構對財政貨幣政策的影響

凈出口表示的是出口減進口之差,凈出口占比高說明了兩點:一是貿易順差規模大;二是出口或進口的規模較大。凈出口占比高對于財政和貨幣政策的政策目標影響是,除了考慮基本的經濟增長、充分就業和物價穩定外,還要考慮扭轉凈出口占比高的狀況,目標中多了優化需求結構的選項。

政策工具受到的影響方面。首先是財政政策,對于貿易和進出口的征稅以及貿易限制和壁壘措施對于整體國民經濟的影響較大,能夠更好的起到調節經濟增長的目標。而政府采購和轉移支付等政府支出工具對貿易進出口的影響小,政策效果有限。其次是貨幣政策,利率、存款準備金率和公開市場業務都不是直接針對貿易進出口,可能政策效果有限,而能夠影響到匯率的措施對貿易的作用更加直接和顯著,政策效果更佳。

(二)消費結構對財政貨幣政策的影響

消費結構對財政貨幣政策的影響,主要指在消費層面上的結構差異對于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影響,包括消費產品類型的結構。整體上劃分為兩種類型的消費結構:基本消費品占比多的消費結構和高檔消費品占比多的消費結構。

1. 基本消費品占比高的結構對財政貨幣政策的影響

當基本消費品占比高時,財政和貨幣政策的政策目標中會考慮提高消費的質量和層次,鼓勵增加對高檔消費品的需求。同時,財政政策更多關注經濟增長和充分就業,而貨幣政策更多關注物價穩定。財政政策工具方面,對消費的稅收調節以及通過轉移支付提高收入都能夠起到直接的效果;而政府采購措施對于消費的影響較小,政策效果也有限;同時,如需調整消費結構,可以通過對不同類型產品消費差別征稅實現,如降低高檔消費品的消費稅有利于提高對高檔消費品的需求。貨幣政策工具方面,利率措施對于消費的作用顯著,政策效果較好,而存款準備金率和公開市場業務對消費的作用有限,政策效果較差。如果希望增加對高檔消費品的需求,可以通過差別消費信貸利率進行調節來實現。

2. 高檔消費品占比高的結構對財政貨幣政策的影響

當高檔消費品占比高時,這種情況說明一國的消費層次較高,但也有可能是該國消費存在非理性,追求高檔物品的消費。在財政和貨幣政策目標上,除了傳統的宏觀調控三大目標:經濟增長、充分就業和物價穩定外,也會考慮對消費結構的優化調節。在財政政策工具上,同樣的,對消費的稅收調節,以及通過轉移支付提高收入能夠直接作用于消費需求,對國民經濟的調節效果更優。如果希望減少對高檔消費品的需求,可以通過不同商品消費稅率的差別制定來實現。在貨幣政策工具上,利率直接影響消費,因而具有更加顯著的政策效果,存款準備金率和公開市場業務作用效果比較而言會較差。要減少對高檔消費品的需求,同樣可以通過差別消費稅率實現。

(三)投資結構對財政貨幣政策的影響

投資的結構主要包括投資的主體結構,如政府投資和私人投資的結構;以及投資的行業產品結構,如哪些是重點投資行業。以下分別分析不同投資結構對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影響。

1.投資的主體結構對財政貨幣政策的影響

投資的主體結構分為政府投資占比較大和私人投資占比較大兩種情形。

一是當政府投資占比較大時,財政和貨幣政策的目標除了宏觀調控的三大目標外,還會考慮調節投資結構的目標。財政政策工具上,更多使用直接作用于投資的措施,如投資稅收、政府支出的變動。如果需要對政府投資的依賴,可以考慮減少政府支出,或者提高政府投資的稅收稅率水平。貨幣政策工具上,利率的效果會更加明顯,而存款準備金率和公開市場業務作用有限;若要轉變政府投資占比過大的局面,需要采取差別利率政策實現。

二是當私人投資占比較大時,財政和貨幣政策的目標同樣會增加優化投資結構的內容。政策工具上,基本與政府投資占比較大情形相似,不同的是,當需要優化私人投資占比較大的結構現狀時,差別政策需要更多針對私人投資。

2.投資的行業或產品結構對財政貨幣政策的影響

投資的行業或產品結構以勞動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的行業劃分為例。

一是當投資主要集中于勞動密集型行業時,財政和貨幣政策的目標除了宏觀調控三大目標外,也會根據情況考慮投資的行業和產品結構優化。財政政策工具上,針對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稅收措施和政府支出措施效果最佳,能夠在較大程度上影響國民經濟;轉移支付和針對其他產業的稅收措施和政府支出措施的政策效果較差,對整體國民經濟的影響也較小。貨幣政策工具上,能夠針對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利率措施起到的政策效應較大,而存款準備金率和公開市場業務等政策工具的作用有限。

二是當投資主要集中于資本和技術密集型行業時,財政和貨幣政策的目標可能也會兼顧投資的行業結構優化。財政政策工具的傳導機制和作用效果上,針對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的稅收政策以及政府支出政策能夠在更大程度上影響國民經濟,而非針對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的政策措施以及政府采購等政策的作用效果有限。貨幣政策工具選擇上,針對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的利率措施更能影響國民經濟整體,而存款準備金率和公開市場業務是對市場流動性的調節,作用效果有限。

(四)凈出口結構對財政貨幣政策的影響

凈出口的結構可以劃分為三個層面:一是出口和進口的規模結構,可有順差和逆差的不同;二是出口結構,主要包括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結構、加工貿易和一般貿易結構、出口產品結構、出口市場結構等;三是進口結構,同樣包括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結構、加工貿易和一般貿易結構、進口產品結構、進口來源地結構等。

1.出口和進口的規模結構對財政貨幣政策影響

出口和進口的規模結構可分為貿易順差和貿易逆差兩種類型。

一是當一國貿易處于順差狀態時,即凈出口為正。財政和貨幣政策目標會在一定程度上考慮外部經濟失衡,并運用相關政策工具進行調節。在政策傳導機制方面,對于出口貿易的調節對經濟影響程度較大,而對進口貿易的調節對經濟影響程度較小。財政貨幣政策的選擇上,財政政策方面,對于進出口稅收的調整(如關稅水平和進出口退稅措施)能夠影響貿易進而影響國民經濟;貨幣政策方面,順差情況下,利率調節的作用效果還需要更多的看國內其他狀況,存款準備金率和公開市場業務的政策效果也較少受到貿易順差狀況的影響,故而順差狀態較少對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形成影響。

二是當一國貿易處于逆差狀態時,即凈出口為負。對政策目標的影響上,財政貨幣政策的目標通常不會直接針對貿易順差和逆差,但也會兼顧考慮貿易差額的調節。對財政和貨幣政策工具的傳導機制和作用效果影響上,針對進口的措施會較多的影響國民經濟,因為其總量較大,占國民經濟的比重較多。具體到對財政和貨幣政策工具選擇的影響,逆差的貿易結構對政策工具的直接影響較小,需要結合國內經濟結構才能夠影響政策工具效果。

2.出口結構對財政貨幣政策的影響

出口結構按照不同的類型劃分可有多類: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出口結構、貨物和服務貿易出口結構、出口產品結構以及出口市場結構等。整體上,出口的結構對于財政和貨幣政策的政策目標沒有直接的影響,但如果結構的失衡較為嚴重,財政和貨幣政策目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考慮結構失衡的糾正。而出口結構對于財政和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進而政策效果的影響并不明朗,作用渠道也較為間接。

3.進口結構對財政貨幣政策的影響

進口結構與出口結構相似,一般可分劃分為多類: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進口結構、貨物和服務貿易進口結構、進口產品結構和進口來源地結構。進口結構對財政貨幣政策的影響方面,政策目標較少受到進口結構的影響,但在嚴重失衡的情況下可能會成為考慮的因素;政策工具受進口結構影響的方向不確定,也沒有直接的影響。

二、中國的需求結構

對于中國的消費結構,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中國的消費結構

中國的消費支出整體上在逐步增長,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進入加快增長階段,而從21世紀開始,仍然保持較快增長勢頭。2011年中國消費支出228561.3億元,而2001年的中國消費支出僅有66933.9億元,2001-2011年期間年均增長約24.1%。1991年中國消費為14091.9億元,1991-2001年期間年均增長約為37.5%;而1981-1991年間的平均增長率為31.9%。1961-1981年間的平均增長率為11.9%(見圖2)。

按照消費主體劃分,中國的消費結構中居民消費占據主體地位,其增長和變動趨勢與政府消費更加趨同和一致。從時間動態變化看,居民消費支出和政府消費支出的差距在不斷增加,且從1995年左右開始這一差距快速增長。以2011年的實際數據為例,居民消費支出164945.2億元,政府消費支出62616.1億元,居民消費支出是政府消費支出的約3.7倍;居民消費占總消費支出的72.2%,政府消費占總消費支出的27.8%(見圖3)。

進一步細分居民消費的結構,城鎮居民消費支出遠多于農村居民消費,占據居民消費的主體地位,且城鎮居民消費和農村居民消費的差距在不斷拉大,兩者的差距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呈現快速擴大的趨勢。以具體數據為例,2011年中國農村居民消費支出37394.6億元,城鎮居民消費支出127550.6億元,城鎮居民消費支出是農村居民消費支出的約3.4倍,兩者支出的差是90156億元;而在1990年,中國農村和城鎮居民的消費支出分別是4683.1億元和4767.8億元,城鎮居民消費支出僅為農村居民消費支出的1.1倍,兩者相差84.7億元(見圖4)。

按照消費產品劃分,中國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具有不同的消費結構。首先分析城鎮居民消費結構,食品類、居住類、交通和通信類,以及醫療保健類支出是主要的消費支出,對各類產品的消費支出呈逐年增加的態勢。以2011年的實際數據為例,中國城鎮居民消費中,食品類消費支出37458.5億元,占居民消費總支出的29.37%;居住類支出21596.2億元,占居民消費總支的16.93%;交通和通信類支出14624.1億元,占比11.5%;醫療保健類支出12590.7億元,占比9.9%。其次分析農村居民的產品消費結構。與城鎮居民的支出結構相似,食品類、居住類、醫療保健類以及交通和通信類是主要的消費支出產品行業;不同的是,農村居民對醫療保健類產品的支出比交通和通信類產品支出高,這與城鎮居民正好相反。同時,農村居民對各類產品的消費支出隨時間推移都呈現不斷增加的趨勢。以2011年數據為例,中國農村居民消費中,食品消費支出13989.2億元,占農村居民消費總支出的37.4%;居住支出5792.3億元,占比15.5%;醫療保健支出4609.9億元,占比12.3%;交通和通信支出3631.2億元,占比9.7%(圖5)。

將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產品消費支出進行對比,發現城鎮居民在每項產品上的支出都比農村居民多;農村居民在最基礎性產品(如食品、醫療保健等)上的支出份額更大(見圖4)。說明城鎮居民的整體消費水平比農村居民高。

總體上,中國消費支出不斷增加,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消費呈現了快速增加的勢頭。消費主體結構上,居民消費支出遠大于政府消費,且兩者的差距隨著時間推移不斷增加;進一步細分居民消費,城鎮居民消費支出遠大于農村居民,且兩者的差距也隨著時間推移而不斷增加。消費產品結構上,中國城鎮和農村居民消費支出主要集中在食品、居住、醫療保健和交通運輸等,消費的層次不高;比較而言,城鎮居民的消費結構層次要高于農村居民。從現實的數據比較結果可以看出,中國消費的層次不高,基本停留在基本需求消費的階段,同時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消費層次和差距正在不斷擴大;另外,從發展的趨勢看,中國消費的層次和結構在不斷提升和優化。

(二)中國的投資結構

中國投資在不斷增長,且增速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增加,2000年以來增長速度進一步提高。從資本形成類型分析的投資結構顯示,固定資產投資占總投資的絕對主體地位且增速較快,而存貨投資增長緩慢且所占比重較小,固定資產投資和存貨投資之間的差額在不斷擴大。從分行業分析投資結構顯示,制造業、房地產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以及采礦業是主要的投資領域和行業;同時,信息、零售和金融等服務型行業的投資比重在不斷增加。中國投資的行業結構在逐步優化,體現了中國產業逐步升級的過程。

中國的投資在整體上呈逐年增長的趨勢,且從1991年開始進入加速增長階段,2001年之后的投資增速進一步提高,即使在金融危機時期,投資的增速仍然在增加。從實際數據分析,1980年中國投資1599.7億元,1990年中國投資6747億元,1980-1990年間年均增長32.2%;2000年中國投資34842.8億元,1990-2000年間年均增長41.6%;2011年中國投資225006.7億元,2000-2011年間年均增長49.6%(見圖6)。

從資本形成類型看中國投資的結構,固定資產投資是總投資的主體,其增長趨勢與總投資高度一致,且增長速度很快;存活投資增長緩慢,基本較為穩定,占總投資的份額小且份額隨著時間推移在不斷減小。以2011年的投資結構數據為例,固定資產投資213043.1億元,占總投資的94.7%;存貨投資11963.5億元,占總投資的5.3%。而在1990年,中國固定資產投資4827.8億元,占總投資的71.6%(見圖7)。可見,固定資產投資所占的比重約來越大,而存活投資所占比重在逐步下降。

從分行業的角度看中國投資的結構。受數據獲取的限制,我們以城鎮新增固定資產投資的分行業數據分析投資的行業結構①。在分行業的投資情形下,制造業、房地產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以及采礦業是主要的投資領域;但信息、零售、餐飲和金融等新興服務產業的投資增速更快。以2011年的數據為例,制造業新增固定資產投資70849億元,占新增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48.5%;房地產業新增固定資產投資37294.8億元,占比25.5%;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新增固定資產投資13074.9億元,占比8.9%;采礦業新增固定資產投資8139.1億元,占比5.6%;這四類行業的新增投資占總新增投資的88.5%(見圖8)。中國投資分行業結構隨著時間變動也在不斷變化,制造業的所占比重在增加,同時信息、零售和金融等服務型行業的投資比重在不斷增加。

綜上所述,中國投資在不斷增長,且增速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增加,2000年以來增長速度進一步提高。從資本形成類型分析的投資結構顯示,固定資產投資占總投資的絕對主體地位且增速較快,而存貨投資增長緩慢且所占比重較小,固定資產投資和存貨投資之間的差額在不斷擴大。從分行業分析投資結構顯示,制造業、房地產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以及采礦業是主要的投資領域和行業;同時,信息、零售和金融等服務型行業的投資比重在不斷增加。中國投資的行業結構在逐步優化,體現了中國產業逐步升級的過程。

(三)中國的出口結構

中國出口貿易呈現快速增長的勢頭,尤其是從2000年之后,進入快速增長時期。在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的出口結構上,1995年之前一般貿易規模大于加工貿易,但加工貿易的增長速度快于一般貿易,且隨著時間推移愈加明顯;1995年之后加工貿易規模超過一般貿易,但基本維持在略多的狀態。在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出口結構上,貨物出口規模遠大于服務貿易,且貨物出口增長速度快于服務貿易,兩者之間的差不斷擴大。在初級產品和工業制成品的出口結構上,工業制成品出口處于絕對主體地位,且工業制成品出口增長速度遠快于初級產品出口,兩類產品出口的差也在不斷增加。在貨物出口的行業結構上,機器和運輸設備、不同種類的制成品、原料劃分的制成品是主要的出口產品,且這些行業的出口隨時間變化較為穩定。在服務出口的行業結構上,商業服務、旅游、運輸、建筑服務、計算機和信息服務是主要的服務出口行業,且它們的比重結構隨時間變動也基本維持穩定。

中國出口整體上穩步增長,且增長速度在中國加入WTO之后快速提升,增速與進口相比更快,貿易順差逐年增加。從實際數據分析,1980年中國出口僅有181.2億美元,到1990年增長到620.9億美元,1980-1990年均增長24.3%;2000年出口2492億美元,1990-2000年均增長30.1%;2011年出口18986億美元,2000-2011年均增長66.2%(見圖9)。

從貿易方式不同分析出口的結構。可分為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中國加工貿易規模自從1995年超過一般貿易后,一直處于略多于一般貿易規模的狀態,直到2011年一般貿易才略超過加工貿易規模。在1995年之前,中國一般貿易規模大于加工貿易,且一般貿易處于絕對主體地位;但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一直到1995年左右,中國加工貿易的增長速度遠快于一般貿易。以具體數據為例,2010年中國加工貿易出口7403億美元,一般貿易出口7207億美元,加工貿易比一般貿易多出口196億美元;2011年中國加工貿易出口8354億美元,一般貿易出口9171億美元,一般貿易出口比加工貿易出口多817億美元(見圖10)。

從貿易類型分析出口的結構。可分為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中國貨物貿易的規模遠大于服務貿易,同時中國是貨物貿易大國但卻是服務貿易小國;而中國貨物貿易的增長速度也遠快于服務貿易,兩者之間的差越來越大。從具體數據看,2011年中國貨物貿易出口18983.8億美元,服務貿易出口1824.3億美元,貨物貿易出口額是服務貿易出口額的10.4倍。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比的結果顯示,從2001年到2006年,中國貨物貿易的增速一直快于服務貿易;但2006年之后到2010年,貨物和服務貿易比不斷下降,也即服務貿易增速開始快于貨物貿易;2011年貨物貿易增速又快于服務貿易(見圖11)。

從最粗略的出口產品類型分析出口結構。將出口分為初級產品出口和工業制成品出口。中國工業制成品出口規模遠遠大于初級產品,且工業制成品出口增速快于初級產品,兩者之間的差隨時間推移越來越大。從具體數據看,2011年中國初級產品出口1005.5億美元,工業制成品出口17978.4億美元,工業制成品出口是初級產品出口的17.9倍;而在2000年,中國初級產品出口254.6億美元,工業制成品出口2237.4億美元,工業制成品出口是初級產品出口的8.8倍(見圖12)。工業制成品出口比重的增加也說明了中國出口結構的優化和出口質量的提升。

綜上所述,中國出口貿易呈現快速增長的勢頭,尤其是從2000年之后,進入快速增長時期。在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的出口結構上,1995年之前一般貿易規模大于加工貿易,但加工貿易的增長速度快于一般貿易,且隨著時間推移愈加明顯;1995年之后加工貿易規模超過一般貿易,但基本維持在略多的狀態。在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出口結構上,貨物出口規模遠大于服務貿易,且貨物出口增長速度快于服務貿易,兩者之間的差不斷擴大。在初級產品和工業制成品的出口結構上,工業制成品出口處于絕對主體地位,且工業制成品出口增長速度遠快于初級產品出口,兩類產品出口的差也在不斷增加。在貨物出口的行業結構上,機器和運輸設備、不同種類的制成品、原料劃分的制成品是主要的出口產品,且這些行業的出口隨時間變化較為穩定。在服務出口的行業結構上,商業服務、旅游、運輸、建筑服務、計算機和信息服務是主要的服務出口行業,且它們的比重結構隨時間變動也基本維持穩定。這些數據事實也說明了,中國的出口質量和出口產業分布的層次在逐步提高和趨于合理。

(四)中國消費、投資和出口的比重結構

中國消費、投資和出口結構中,消費和投資的規模相當,且都大于出口,消費和投資的規模大約是出口的2倍。從三大需求增長率看,都呈現了很快的增長速度,比較而言,投資的增速最大,其次是出口,而消費的增速相對較慢。在三大需求對GDP貢獻率和拉動率上,投資的貢獻和拉動率最大,其次是消費,而出口的貢獻率和拉動率稍低。

在消費、投資和出口三大需求的規模上,消費規模最大,其次是投資,出口規模相對較小;隨著時間變化,投資的規模已和消費相當,出口規模大約是消費和投資的一半;在三大需求的增長速度上,投資和出口增長更快,而消費增速相對較低。以三大需求占GDP比重的實際數據為例,2011年中國消費占GDP的比為49.1%、投資占GDP的比為48.3%、凈出口占GDP的比為2.6%、出口占GDP的比為26.5%;而在2000年,消費占GDP的比重為62.3%,投資占GDP的比為35.3%,凈出口占GDP的比為2.4%,而出口占GDP的比重為20.9%(見圖13)。

從三大需求(支出)對GDP的貢獻率看,消費和投資貢獻相當,而凈出口的貢獻相對較小;消費和投資比較而言,消費對GDP的貢獻總體上略高于投資。時間變動趨勢上,消費貢獻率有逐步下降的趨勢,投資貢獻率有逐步上升趨勢,而凈出口貢獻率在全球金融危機后有很大下降。以2011年實際數據為例,消費對GDP的貢獻率為55.5%,投資對GDP的貢獻率為48.8%,凈出口對GDP的貢獻率為-4.3%;在2000年,中國消費對GDP的貢獻率為65.1%,投資貢獻率為22.4%,凈出口貢獻率為12.5%(見圖14)。

從三大需求對GDP的拉動率看。投資對GDP的拉動率最高,消費其次,而凈出口對GDP的拉動率較低。以2011年數據為例,消費對GDP拉動率為5.2%,投資對GDP的拉動率為4.5%,而凈出口對GDP的拉動率為-0.4%;在2000年,消費對GDP的拉動率為5.5%,投資對GDP拉動率為1.9%,凈出口對GDP拉動率為1%(見圖14)。

綜上所述,中國三大需求(消費、投資和出口)中,消費和投資的規模相當,且都大于出口,消費和投資的規模大約是出口的2倍。從三大需求增長率看,都呈現了很快的增長速度,比較而言,投資的增速最大,其次是出口,而消費的增速相對較慢。在三大需求對GDP貢獻率和拉動率上,投資的貢獻和拉動率最大,其次是消費,而出口的貢獻率和拉動率稍低。

三、中國宏觀調控的政策選擇

針對中國需求結構層面的具體國情,宏觀調控的具體措施應包括:一是促進消費,提高GDP中消費的比重。措施可以包括減稅、提高個人收入水平、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消費信貸體系建設等方面。二是適當減少投資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尤其是減少政府主導的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提高投資中的私人投資比例。措施可以包括: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體制,減少政府的干預,尤其是減少政府直接參與生產和投資的行為,促進私人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增加投資。三是將出口和進口放在同樣重要的位置,促進貿易平衡。同時適度減少對外需的過度依賴,提高出口貿易的質量和效益。可有的措施包括:促進進口,擴大內需,開拓更多的出口市場,促進產業升級,提高出口貿易的質量和效益。

參照需求結構對宏觀調控的政策工具和效果的影響,結合中國需求結構的現狀,以下幾點對中國的宏觀調控政策選擇以及需求結構的優化都具有政策啟示和指導價值。

(一)加強政府的市場規制和監督,減少直接干預

我國政府對經濟和市場的干預較多,甚至直接參與市場行為。在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狀況下,這種發展模式是有其優越性的。但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政府需要逐步減少對市場的干預,在宏觀治理中更多加強市場規制和監督的職能,而減少直接干預的發展者職能。

(二)重視推動長期經濟增長的宏觀調控目標

長期經濟的可持續增長是宏觀經濟治理的目標,也是對一國經濟發展的最優路徑。宏觀經濟治理本身強調和突出長期增長,而不僅僅是針對眼前的問題和短期的增長。因而,在宏觀經濟治理的過程中,要以宏觀經濟治理的目標為方向,努力推動長期的經濟增長,政策制定和實際治理過程中要有長遠目標。

(三)加強宏觀調控的立法和制度建設

美國具有完備的有關宏觀經濟治理的法律法規,能夠很好的保障宏觀經濟治理的有效執行。我國在宏觀經濟治理的立法和制度建設上都較為滯后,沒有建立起一整套的法制和制度,加強這方面的建設,是強化我國宏觀經濟治理能力的最根本保障。

(四)一些具體的啟示

一些具體的啟示主要包括:首先,完善我國的貨幣政策。加強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權威性,深化金融改革。同時,加快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和信托投資公司改革,使其真正成為現代金融企業。加快銀行業務創新改革,減少業務收入中的利差收入比例,提高利率調控的敏感度。改善清算支付體系,提高商業銀行流動性管理水平,加快發展可交易金融工具品種,從總體上增強債券市場對信貸市場的傳遞性。發展貨幣市場基金賬戶,減輕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壓力。其次,調整和完善財政支出結構。我國宏觀經濟治理要特別重視發揮財政支出政策對經濟結構優化調整的重要作用。當前,一是加強財政對高技術產業、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投入。二是增加農村地區的公共支出。三是增加有利于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的支出,緩解目前的就業壓力。四是增加擴大城鄉居民消費,促進經濟良性循環。

注釋:

①由于中國存貨投資所占總投資的份額很小,固定資產投資與總投資的增長趨勢和水平高度一致,能夠代表和反應總投資的情況;另外,中國農村固定資產投資規模與城鎮比較,也相對很小,所以用城鎮固定資產投資情況能夠反映總投資的狀況。在數據缺失的限制下,使用城鎮固定資產投資行業結構分析總投資行業結構是一個次優選擇。

參考文獻:

[1] 原玲玲,楊國昌. 宏觀調控與美國經濟增長——評克林頓政府的經濟政策 [J]. 當代經濟研究,2004(5): 51-54.

[2] 王蘭軍. 美國宏觀調控政策及對我國的啟示 [J].宏觀經濟研究,2005(1): 61-63.

[3] 楊東輝. 相機抉擇:中國特色的宏觀調控 [J].學術交流,2010(11): 84-87.

篇5

內容摘要:蒙代爾-弗萊明模型在假定國際資本完全流動的前提下,認為固定匯率制下財政政策調節經濟效果明顯,浮動匯率制下貨幣政策調節經濟效果明顯。本文在蒙代爾-弗萊明模型的基礎上,放開國際資本完全流動的假設,分析了國際資本完全流動、國際資本流動敏感、國際資本流動不敏感及國際資本完全不流動四種情形下的財政、貨幣政策效果。在此基礎上,結合我國的現實情況,提出了加強我國財政貨幣政策效果的有效方式。

關鍵詞:蒙代爾-弗萊明模型 財政政策 貨幣政策 效果

理論基礎:蒙代爾-弗萊明模型

蒙代爾-弗萊明模型在假設國際資本完全流動的前提下,分別分析了固定匯率制和浮動匯率制下的財政貨幣政策效果。結果顯示,固定匯率制下財政政策調節經濟效果明顯,浮動匯率制下貨幣政策調節經濟效果明顯。

蒙代爾-弗萊明模型假設國際資本完全流動,但實際在現實生活中國際資本并非完全流動,可以將國際資本流動的情況劃分為四種類型:資本完全流動、資本流動敏感、資本流動不敏感及資本完全不流動。通過進一步分析可知,不同的國際資本流動形式對財政、貨幣政策的影響效果是不同的。

理論擴展

(一)固定匯率制下的財政、貨幣政策效果

固定匯率制下的財政政策效果。在國際資本完全流動的情況下,財政政策的效果是很明顯的,隨著國際資本流動敏感性的降低,財政政策的效果也隨之降低。當國際資本完全不流動時,財政政策是無效的(見圖1)。

固定匯率制下的貨幣政策效果。在固定匯率制下,無論資本流動情況如何,貨幣政策都是無效的(見圖2)。

(二)浮動匯率制下的財政、貨幣政策效果

浮動匯率制下的財政政策效果。在國際資本完全流動的情況下,財政政策是無效的,隨著國際資本流動敏感性的降低,財政政策的效果也隨之增加。當國際資本完全不流動時,財政政策效果最大(見圖3)。

浮動匯率制下的貨幣政策效果。浮動匯率制下,無論資本流動情況如何,貨幣政策始終都是有效的(見圖4)。

現實應用

(一)我國的匯率制度

2005年7月,我國實施了外匯體制改革。改變了人民幣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實行盯住一籃子貨幣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這種匯率制度的核心是“管理”和“浮動”,即政府的管理和市場的浮動兼而有之。

(二)我國的資本流動情況

蒙代爾-弗萊明模型認為,利差是國際資本流動的主要影響因素,而其他學者如Branson(1968)在Markowitz (1952)和Tobin(1958)的資產組合理論的基礎上研究認為,短期國際資本流動由進出口、利率和匯率等因素決定,而長期資本流動則由國內的收入水平、利率以及國外利率水平等因素決定。另外,新古典理論認為窮國的資本邊際收益率遠高于富國的資本邊際收益率,由此會導致國際間的資本流動,但是Lucas(1990)發現資本并沒有大規模的從富國流向窮國(被稱為Lucas Parado x 或者盧卡斯之謎),為了解釋這一現象,Lucas提出了三個可能的原因,即人力資本的異質性、人力資本的外部收益和資本市場的不完全。

基于國外學者的研究,20世紀90年代之后關于國際資本流動的研究在中國逐漸展開。劉立達(2007)對1982-2004年間中國國際資本流動進行了統計描述,并構建其決定因素的回歸模型。結果表明,資本流動對短期利率變化不敏感。王世華、何帆(2007)對中國短期資本流動的規模、影響資本流入和流出的主要因素等進行分析。結果表明,長期來看利差和人民幣預期升值率都是影響中國短期資本流動的主要因素,但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影響尤為突出。陳學彬等(2007)通過協整方程考察了利差、通脹、匯率預期和股票市場發展等因素對短期國際資本流動的影響,認為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加強和資本市場的蓬勃發展對短期資本的流入具有較強的吸引力,中外利差對短期資本也有一定的影響。宋勃、高波(2007)重點研究了國際資本流動與房地產價格的關系,在考慮通貨膨脹的條件下,利用誤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 非因果性檢驗方法,對我國1999-2006年度實際利用外資和房地產價格的季度數據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在短期房地產價格上漲吸引了外資的流入。

綜合國內外學者的觀點可以看出,國際資本流動對利率、匯率及資本收益率反應敏感。而在我國,國際資本流動對利率敏感度較弱,對匯率和資產價格反應較敏感。

(三)加強我國財政、貨幣政策效果的建議

由于我國是實行盯住制的匯率制度,這種制度是介于固定匯率制和浮動匯率制之間的(政府的管理與匯率的浮動并存)。同時,我國國際資本流動對利率的敏感性不高,因此在蒙代爾-弗萊明模型中FE的曲線是陡峭的。所以,在匯率及資產價格不變的情況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是有效的。

本文仍然以擴張性的財政、貨幣政策來進行分析:

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使得國際收支逆差,本幣貶值。政府買入本幣賣出外幣進行管理,管理的結果使得LM曲線左移;同時,本幣的貶值帶來出口的增加和進口的減少,因此,IS和FE曲線右移。最終的結果可以看出,財政政策有效,且其效果由于匯率的浮動而有所加強(見圖5)。

擴張性的貨幣政策使得國際收支逆差,本幣貶值。政府買入本幣賣出外幣進行管理,管理的結果使得LM曲線左移;同時,本幣的貶值帶來出口的增加和進口的減少,因此,IS和FE曲線右移。由此可以看出,貨幣政策也是有效的,但其效果由于政府的管理而有所削弱(見圖6)。

因此,當前的經濟形勢下,加強財政、貨幣政策效果的有效手段就是增大匯率的浮動。

參考文獻:

1.Harry Markowitz.Portfolio Selection[J],Journal of Finance,1952,7(1)

2.James Tobin.Liquidity Preference as Behavior Towards Risk[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58,25(1)

3.Robert A.Mundell.Capital Mobility and Stabilization Policy under Fixed and Flex ible Exchange Rates[J],Canadian Jour na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1963,29(4)

4. Robert E.Lucas.Why doesn`t Capital Flow from Rich to Poor Counti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3,80(2)

5.Thomas A.pugel.International Finance.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6.劉立達.中國國際資本流入的影響因素分析[J].金融研究,2007(3)

篇6

關鍵詞:公共風險;小微企業;財政政策

1.公共風險概述

1.1風險特征

公共風險,是指在社會中的公共群體在未來情況下可能遭遇不確定性的消極結果,也包含判別不確定性的具體內容。從這個層面來看,公共風險的最顯著特征便是具有明顯的不確定性。公共風險的種類很多,包括社會、自然風險,還包括積極或消極風險,以及在社會實踐中產生的風險。這些風險大多存在于客觀事物中,但與人的主觀認知有密切的聯系。因此,公共風險離不開人類的活動。此外,抵御風險的方式也包括個人及群體兩種。在面對自然風險時,常常會出現群體抵御的現象。而面對社會風險時,則會出現個人抵御的現象。人類社會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人類分工不同,公共風險的形式及內容也會發生變化。

1.2公共化與公共風險

所謂“公共”,顧名思義,它有別于個人或私人的屬性,屬于個人無法解決的共同事務。人類在不斷發展,給公共風險的定義也在不斷發生變化。早期,當人們的生存環境還處于惡劣的狀態時,人類會選擇群居的生活方式。當時的食物被放在一起,在分配食物的過程中會選擇最有利的方式進行。經過封建社會、工業社會及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社會的形勢發生變化,公共風險的類別也開始呈現多種多樣。隨著個體追求的差異化出現,社會分工開始出現,這也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發展。隨之而來的便有了公共風險的發生和變化。

2.小微企業經營中面臨的公共風險

2.1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是直接受到市場交易主體帶來的影響,例如利率、匯率等的波動。由于小微企業大多經營規模不大,外在市場一旦發生波動,會給企業帶來極大的沖擊,直接影響經營的穩定性。從事國貿業務的小微企業比從事其他業務的小微企業,對匯率波動的敏感度更強。例如,2008年國際市場出現金融危機,全球經濟都呈現不景氣的狀態,很多原材料價格出現上漲。三年后,人民幣開始升值,用工成本在國際市場上都呈現上漲的趨勢,能源價格也出現上漲。這些都對小微企業帶來直接的影響。

2.2政策風險

當地政府在制定出臺政策時,也會給小微企業帶來風險。從整體情況來看,小微企業所處行業都是競爭較為激烈的領域。政府的宏觀政策會對這些領域帶來直接的影響。不少小微企業屬于短期經營的類型,投機行為在所難免,他們更加熱衷于對熱點行業的投資,對整個市場的分析判斷相對缺乏。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政府開始調整相關政策,小微企業未及時獲得信息,會出現經營困難等政策性風險。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小微企業可能因為要提升營業額而忽視能耗或環保問題。此時如果國家出臺相關政策,這部分不符合政策的小微企業便會被淘汰。

2.3信用風險

小微企業大多在降低生產成本時采取的是利用低價的原材料或廉價勞動力來實現的。很多小微企業會加大對市場的敏感度,在低價時參與到市場競爭中。一旦小微企業看好的市場形勢向好,便會出現大規模的生產,來提高市場占有份額。隨著市場的發展,我國的勞動力成本開始上漲,原材料價格也開始不斷上漲。面對這樣的新環境,不少小微企業經營幾年就會出現重組甚至關閉的情況。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小微企業中平均存活時間為三年。由于小微企業的管理模式簡單,對財務方面的監管力度不足,很多財務方面的報表信息不完全,這便導致小微企業無法提供準確財務報表等信息,長此以往就形成了信用方面的風險。

2.4融資風險

任何一家小微企業要想大力發展,資金始終都是制約他們的問題之一。與大中型企業相比,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單一得多,融資面相對更窄。傳統的金融機構在貸款方面更傾向于大中型企業,而不愿為小微企業提供貸款。由于缺乏抵押物或信息證明,他們無法為銀行提供相應的手續以證明自己的還款能力,這就導致小微企業很難獲得資金。此外,大多數小微企業在融資時都對資金的需求量不大,但往往是急用的。如果短期內資金不能到位,會對小微企業的經營帶來嚴重的影響。這種資金需求量小、但時間短的特點更加劇了小微企業的融資難度。

3.公共風險視角下小微企業財政政策完善的思路

3.1加強小微企業財務管理,為財政政策奠定制度

基礎規范小微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可以提高企業自身的經驗管理水平,這樣做可以規范企業的財務行為,為實施政府制定出臺的財政政策奠定十分重要的制度基礎。20世紀90年代,我國的財政部就針對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制定出臺了財務通則、會計通則等,但這些相關制度仍然約束力度不足,很多條款并不適用于小微企業的發展現狀。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財政部又不斷修訂了財務會計的相關規章制度,根據小微企業的發展特點,不斷細化條款規定,鼓勵小微企業創新財務管理機制,加強內部管理水平。尤其是要健全責罰制度,對于小微企業中財務經營管理起到較強的約束力。除此之外,小微企業還應當按照會計準則嚴格實施。財務管理能力認證制度要逐漸在小微企業中建立,并定期對小微企業的財務管理認證結果進行公布,這樣也可以大大提升小微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抵御各類風險帶來的不利影響。

3.2對小微企業開展動態監控,為財政政策實施提供決策依據

面對眾多公共風險,我國如何制定針對小微企業的財政政策,需要準確把握他們的真實生產經營狀況。如果對小微企業的經營狀況形勢把握不準確,出現研判錯誤的現象,勢必會影響財政政策決策的正確性,甚至會制定出臺不當措施,影響小微企業的發展,增加他們的經營風險。因此,應當對小微企業開展動態監控機制,這樣可以準確把握小微企業的發展狀況,并針對具體問題制定出臺科學的財政政策。多年來,我國已經針對動態監控小微企業建立了很多制度,例如要求小微企業定期季報、年報等,該財務報告體系是當前掌握小微企業的唯一方式。但這些制度仍然存在信息盲區,并不能全面準確地掌握小微企業的發展細節。為此,我們應當借鑒當前國有企業中較為成熟的統計分析方法,將這些統計指標體系應用于小微企業,可以設計更符合小微企業體系,定期監測、統計和分析小微企業的財務信息,形成更加全面的管理系統,加大對小微企業統計內容的覆蓋面,并且建立網絡直報系統,將這些信息建立專業的數據庫,提高數據更新的時效性,在及時匯總分析統計的數據信息后,加大對財政的調控力度,有針對性地提出更加科學的財政政策,為小微企業提高抵御公共風險的能力。

3.3政策績效評估進一步完善,以此保證財政政策的適用效果

在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正確的財政政策固然重要,但使小微企業獲得真正的實惠,加大預期目標更加重要,因此保證財政政策受到實效是關鍵。盡管政策好,但如果小微企業沒有執行,一切都會淪為空談。除了執行政策外,還要加大對執行政策后的評估機制,這樣可以有效鑒別政策的適用性,防止因無效、過時的政策而給小微企業發展帶來制約作用。由此可見,應當對財政政策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測,并追蹤小微企業實施政策后的評價,建立相應的追蹤。問責及退出機制,可以通過網絡系統的管理手段實時監控政策執行情況,一旦小微企業出現執行不力等情況便于及時糾正。也可以在小微企業開展專項檢查,對政策具體實施情況進行鑒別評價,結合實施后的結果,審視評估不同財政政策帶來的實效,避免公共資源出現浪費情況。

3.4轉變政府職能,為小微企業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政府部門應當一改過去傳統職能,將服務型政府作為今后職能轉變的方向。首先,針對小微企業中稅外行政事業性收費要進一步規范化,對于可以取消的項目或地方擅自設立的收費項目要明令取消,對于仍可壓縮的收費項目要及時壓縮。對小微企業中存在亂收費等現象要嚴肅處理,及時將收費工作落到實處,這樣可以有效減輕小微企業的負擔,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發展環境。第二,將出臺的政策及時宣傳。政府部門要深入小微企業,宣傳財政政策,幫助企業及時把握政策導向,讓企業準確理解和把握相應的政策,將政策的受益面不斷提高,得到政策實施的目標效果。第三,對小微企業中從事財務工作的人員加強專業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素養和管理水平,規范企業賬目核算的狀況。除此之外,還應當加大小微企業與培訓結構的聯系,特別是對于融資、技術支持等方面的培訓要側重小微企業,為他們的發展建立社會化服務體系。

參考文獻:

[1]郭文暢.政府財政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研究[J].江蘇科技信息,2017(18)

[2]張娜.新形勢下財政政策對中小企業的影響[J].市場研究,2015(05)

篇7

首先,物價總水平仍在低位徘徊,通貨緊縮趨勢尚未消除。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從去年11月份以來,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開始出現負增長。今年1—6月各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分別下降了1.0%、0.0%、0.8%、1.3%、1.1%和0.8%,上半年累計同比下降0.8%,其中,食品價格下降了0.9%,衣著、家庭用品、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價格下降1.1—2.4%之間。7月份,物價下降的趨勢仍在繼續,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月下降了0.9%,其中,食品價格下降0.9%,衣著類價格下降2.4%。生產資料產品出廠價格從去年6月以來就持續走低,至今沒有回升的跡象。據統計,今年1—6月各月,生產資料價格與去年同月相比分別下降6.3%、5.4%、4.7%、4.4%、3.8%和2.6%。這些指標都表明:生產和消費兩不旺,通貨緊縮壓力仍然存在。這種情況不利于消費需求的增長,不利于企業效益和農民收入的提高,也不利于生產經營者的正常投資和經營。我們認為,只要通貨緊縮趨勢存在,就應該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通過發行長期建設國債,帶動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其次,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依然存在。—方面,消費需求增長的后勁不足。特別是今年以來,消費增長勢頭明顯疲軟,上半年,我國GDP實現7.8%的增長率,投資和出口分別增長21.5%和14.1%,而占最終消費較大比例的消費品零售額,今年1—7月僅增長了8.6%,增幅分別比2000年和2001年同期降低1.4和1.6個百分點。居民儲蓄率仍居高位,有關資料顯示,到今年7月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已突破8.3萬億元,同比增長18.4%。盡管實施積極財政政策以來,總體上消費需求有所回升,但主要靠的是政策拉動,在目前居民對社會經濟預期并未實現根本好轉、農民收入增長緩慢、新的消費增長點尚未最終形成的情況下,如果立即取消政策支持,消費需求則很難保持繼續增長。應當看到,這幾年我們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發行長期建設國債,使投資保持了一定幅度的增長,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其中,國債投資一直是社會投資的主體,政府投資對民間投資的帶動效應仍有待提高。據統計,2001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1%,其中,國有經濟的投資增長為12.8%,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71.55%,集體經濟和個體經濟的投資增長分別為8.1%和12.7%,僅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28.45%。今年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勢仍然強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實現1.45萬億元,同比增長21.5%,其中,國有及其他經濟類型投資增長24.4%,集體投資增長15.8%,個體投資增長19.4%。國有投資仍是今年投資增速上升的主要力量,而城鄉集體、個體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支持作用十分有限。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國國有企業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和金融體制改革相對滯后,資本市場發展不力,致使貨幣傳導機制近期內還不能有效發揮作用,不但國有經濟沒有進一步擴大投資的能力和動力,民營中小企業投資也得不到必要的金融支持。在缺乏有效引導機制、激勵機制和相應體制環境的情況下,投資的自發增長動力明顯不足。因此,現在如果停止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社會投資總量可能會變得起伏不定,甚至迅速下滑。在這些涉及體制、結構等深層次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之前,難以形成經濟發展的自主動力,積極的財政政策也就不能中止。

第三,我國財政狀況仍然可以承受。雖然1998年至今,我國累計發行了6600億元長期建設國債,財政赤字有所增加,但據統計,都在安全線以內。從我國今年1—7月份的情況看,國家財政收入1.03萬億元,增長10.6%,預計全年財政收入將增長10%以上。盡管這一數字與前兩年相比有明顯回落,但仍高于GDP增長率,只要適當控制財政支出,估計今年財政赤字可能略超過但不會遠遠超過3%的警戒線。更何況,可以用來衡量一國資金供給能力的國民儲蓄率在我國長期保持40%左右的高水平,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這意味著我國可動員的信貸資金相當充裕,承受赤字和債務的潛力較大,略高于3%的財政赤字率完全可以承受。在具備一定承受力的前提下,為了避免經濟出現停滯,政府主動承擔適當的結構性赤字,反而有利于避免將來發生更為龐大的周期性赤字,從而維持相對穩定的經濟增長。因此,目前國債發行還有一定的政策空間,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中長期化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上述分析可知,目前我國物價低位運行,內需自主擴張動力不足,經濟回升的基礎并不穩固,通貨緊縮仍是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我國經濟工作面臨的問題。這些問題在得不到有效解決的情況下就退出積極的財政政策,勢必影響今后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甚至可能影響社會穩定。特別是目前我國正處于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的關鍵時期,保持合理的經濟增長速度,是促進各項事業健康發展和改革開放順利推進的基本前提。我國GDP增長率已從幾年前的1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7%左右,一旦落入“低增長循環陷阱”,再恢復快速增長必然要花費更大的成本,我們改革開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將受到損失。因此,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保持一定的政府支出規模成為當前最現實的選擇。況且,目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西部大開發戰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繼續推進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步伐、擴大就業和再就業、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以及保證國家安全等,還都需要進一步增加財政支持的力度;另外,銀行的不良資產,企業的虧損掛賬,社保欠賬,在現階段也只能靠財政解決。

目前,我們選擇積極的財政政策,不僅是出于啟動國內需求的需要,也是為了保證合理經濟發展速度、維持宏觀經濟穩定、促進經濟體制改革、維護社會穩定發展等多方面需要,而最終得出的結論。從這個角度上講,在我國所處的特殊經濟發展階段,只有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才能保證政策的連續性及其成效。因此,目前還不是探討積極的財政政策是否應該淡出這一問題的時候,當務之急,要認真研究如何通過調整其形式和內容,進一步豐富、完善積極財政政策的內涵,使其在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的發展階段中,繼續發揮積極的作用。為此,要從原來將積極財政政策作為應急的、短期的政策選擇,逐步轉向以啟動經濟內生增長動力為主要目標的中長期政策,把著力點放在解決有關經濟和社會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上,在降低積極財政政策中長期化會引發的負面效應的同時,力求保持我國經濟和財政的可持續發展。

1.繼續發行一定數目的國債,把握國債投向;強化國債管理,提高國債的使用效率。在國債發行數

量上,一方面,為鞏固前期政策效果,促進長期穩定發展,必須繼續實施以發行國債、擴大內需為主要內容的積極的財政政策;另一方面,又要適度控制國債發行規模和增長速度,2002年維持1500億元,2003年可以繼續發行建設國債,但規模不宜擴大。

在國債投向方面,增發的國債首先必須用來保證在建項目如期竣工投產,嚴格杜絕“半拉子”工程。其次,要用好中央支持西部大開發的專項國債,建設好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南水北調、青藏鐵路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第三,為了配合國企改革并更直接地拉動內需,可以適當增加國債對企業技術改造投資的貼息規模、擴大貼息范圍,加強對科技發展的支持。特別是要增加對國有企業技術改造和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具有市場潛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新產品研究開發投人,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

在國債管理方面,不但要加強對國債資金的監管,保證專款專用,堅決防止重復建設,而且要通過不斷完善工程招標監理制度和完工審計程序,切實提高國債資金的效益;對用于技改的項目也必須合理選擇、科學論證、謹慎決策。除此之外,國債的使用方式也可根據需要適當做出調整。比如,可以適當加大國債投資資金中轉貸給地方使用的比例,使地方獨立地對自己的負債行為承擔責任。這樣不但能夠減輕中央的財政負擔,而且有利于提高國債資金使用效益,逐步發揮其對社會投資的基礎性、帶動性和引導性作用。

2.不斷完善積極財政政策的運作方式,切實擴大政策實施效果。根據經濟學理論和國際治理通縮的經驗,積極財政政策的運作方式有兩種:擴大支出和減稅。要進一步提高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效果,也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下工夫。

一要調整政府支出范圍,優化支出結構。為了提高積極財政政策的效率,增強財政的調控能力,政府財政支出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與發展,為使積極的財政政策與市場化改革和經濟結構調整結合起來,必須盡快改變競爭性領域政府行政性配置資源的體制,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政府主要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搞好經濟的宏觀調控,以便從體制上和制度上解決長期以來困擾我們的重復建設和損失浪費的問題。政府的宏觀資源主要用于增加基礎設施、社會保障、科學教育、環境保護、國防等方面的支出,為經濟持續增長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同時通過支持財政貼息、稅費改革以及其他必要的優惠性措施,切實改善企業經營環境,減輕社會負擔,為優化經濟結構、增強企業活力并調動民間投資的積極性創造條件。在此基礎上,還要進一步規范部門預算制度、財政國庫集中支付管理制度和政府采購制度,切實提高財政支出的效益。

二要靈活運用稅收杠桿,有效啟動投資和消費,拉動經濟增長。在當前國內需求不振的形勢下,運用稅收杠桿調節經濟發展成為積極財政政策進行戰略性調整的必然走向。由于目前我國稅負水平并不高,稅收占GDP比重這一指標與國際相比是偏低的,而增支的壓力卻很大,因此,我們不具備全面的減稅條件。但是,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有針對性地調整稅收結構和不斷完善稅收制度,努力培育和擴大稅源,在不至于大幅增加財政赤字的同時,切實擴大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效果。為此,首先要對目前不合理的稅制結構進行調整,或者根據需要,進行局部減稅。其中,包括將生產型增值稅改為消費型增值稅,以增強企業的活力,并調動投資、生產的積極性;統一內外企業所得稅,形成公平的稅負,激發國內企業的投資熱情;完善個人所得稅,建立綜合匯總征收制度,同時改革稅扣標準,加大對高收入階層的征收力度,促進收入分配趨向公平;按照不同領域稅負水平有增有減的原則,對環境污染等存在外部負效應的行為需要加征重稅;盡快解決目前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中對股息紅利所得的重復課征問題。其次,要加強稅收征管工作,一方面,要嚴厲打擊各種走私活動,嚴格杜絕偷稅、漏稅、騙稅現象的發生;另一方面,要通過各種渠道提高納稅人的納稅意識,變被動納稅為主動納稅,使稅收征管走上法制化軌道。第三,加快各項稅費改革的步伐,取締不合理、不合法的收費,減輕社會負擔,以求擴大和培育國內需求。

3.調整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收入,不斷縮小收入差距。當前,制約經濟增長的主要問題仍然是有效需求不足。據國家經貿委今年上半年對600種商品供求情況的調查,供過于求的商品占86.3%,供求基本平衡的占13.7%,沒有供不應求的商品。要緩解需求不足,必須在提高居民收入上下工夫。目前,社會低收入階層在不斷擴大,城市貧困線以下的人口在增加,農民收入增長也十分緩慢。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想有效啟動居民消費,有必要進一步集中財政資金,用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縮小城鄉和東西部地區收入差距,以及在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上,從治本的角度改善居民的預期消費需求,達到拉動消費的目的。為此,第一,繼續適當增加機關事業單位職工的工資,為下一步啟動消費創造必要的條件。第二,政府應通過落實有關就業優惠政策、結合結構調整廣開就業門路、強化職業培訓和再就業培訓等措施,力爭解決好當前就業和再就業問題,從根本上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的消費能力。第三,繼續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制定各種優惠政策,促進中西部地區就業和居民收入的增長。第四,增加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教育的投入,支持農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村稅費改革步伐,促進農民增收減負。

篇8

關鍵詞:高度成長期;新興產業;成長產業;財政政策;產業構造的高度化

日本內閣府于2011年2月14日公布上一年度經濟數據,其中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3.9%,為54742億美元,低于中國統計局當年1月公布的數據,58786億美元。日本居美國、中國之后排名世界第三。這也是1969年以來,日本經濟首次退居世界第三。對于中國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一個時代的結束”來形容這一歷史性時刻的文章,以及諸如“此次新排名標志著作為全球增長引擎的中國和日本分別開始崛起和衰落。”描述的報道不僅常見于報端,亦可在專業是極其錯誤和有害的。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這一包括消費、私人投資、政府支出和凈出口額在內的GDP并不能真正反映國國家之間富裕程度,國際上衡量國富國窮的指標是人均GDP,中國大陸的人口是13.35億、而日本人口僅為1.2億,很顯然“目前中國人均GDP只是日本的十一分之一,中國還是一個‘窮國’的事實”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不會也不可能有質的改變。

一、戰后日本經濟的發展

中國從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實現了長達30年的高速成長,但是從產業經濟?經濟開發的視點看,中國的三次產業構造狀況以及產業發展水平都遠未達到先進發達國家水平。而反觀我們的鄰國日本,在戰后東京尚為一片焦土的狀況下以及長崎和廣島在遭到滅絕人寰的原子彈爆炸之后,僅花了十年的時間就達到了戰前經濟水平。日本在經濟復興之后,經歷了長達18年的經濟高度成長期,并于1969年,GDP就超越了當時的前蘇聯和聯邦德國,僅次于美國位居世界第二,這一排位直至2010年,長達41年之久。在這過程中,日本的產業政策,包括產業結構政策,特定產業法等,發揮了重要的作用。1955年到1973年間,日本的經濟發展過程被稱為經濟高度成長期。日本是加入西方富人俱樂部的唯一亞洲國家,而在學術界,日本又被稱為資本主義國家中的社會主義國家。這一切都源于它的經濟實力和國家對經濟運行的干預。

本論文試圖以高度成長期時的日本財政政策為切入點,探討日本財政政策如何為經濟服務,又是如何促使日本產業政策展開的。日本經濟自明治維新以來,尤其在戰后復興的高度成長期時,基本上是按照市場機制運行并逐步對外開放的經濟模式,同時它也是不同于美英等資本主義國家,它是一種自由原則,但是一定程度又為國家所操控的“混合經濟”。在資金供給、技術供給以及勞動力供給處于短缺狀態的情況下,政府掌握著較多的政策手段,并可以通過資源的投入和分配,引導資源的使用途徑,控制經濟的發展方向。日本政府干預國民經濟的形式和手段是多種多樣的,除了制訂遠景經濟規劃并予以行政指導外,已具有操作性的基本政策體系在經濟復興期已具其形,高度成長期時,政府只是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采取靈活有效的行政手段,諸如政策稅制、政策金融、產業結構與產業組織政策,這些都使得財政政策發揮作用具備了可能性。本論文也正是以日本的財政政策為論述的焦點,以期其在高度成長期時,如何促進經濟增長,又如何使得當時作為核心產業的重化學工業得以快速成長的機理得以解明。日本的財政政策是如何產業升級和產業構造的高度化的,這些都是被期待著得以解決,這一問題的解決對現今同樣處于高度成長階段的中國經濟的發展以及“十二五”規劃,中國產業的創新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并有現實指導意義。

二、財政政策及其財政政策手段的涵義

財政政策是指根據穩定經濟的需要,通過財政支出與稅收政策來調節總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總需求,從而增加國民收入,反之則壓抑總需求,減少國民收入。稅收對國民收入是一種收縮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稅收,可以抑制總需求從而減少國民收入,反之,則刺激總需求增加國民收入。作為財政政策的手段,它是指是指國家為實現一定財政政策目標而采取的各種財政手段和措施,它主要包括財政收入(主要是稅收)、財政支出、國債和政府投資。

在這其中,稅收可以通過調整稅率和增減稅種來調節產業結構,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可以通過累進的個人所得稅、財產稅等來調節個人收入和財富,實現公平分配。財政支出是政府為滿足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它包括購買性和轉移性支出,這兩類支出對國民經濟的影響有不同之處。購買性支出從最終用途看,它包括行政管理支出、國防支出、文教科衛等財政支出是必不可少的社會公益性事業的開支,政府的投資能力和投資方向對社會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經濟的發展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轉移性支出是政府進行宏觀調控和管理,特別是調節社會總供求平衡的重要工具。

財政政策的手段的另外兩個重要方面是國債和政府投資。在這其中,國債是國家按照信用有償的原則籌集財政資金的一種形式,同時也是實現宏觀調控和財政政策的一個重要手段。國債作為財政政策工具實施時,除了與其他財政政策手段協調外,還特別要與貨幣政策相協調。政府投資是指財政用于資本項目的建設性支出,它最終將形成各種類型的固定資產。政府的投資項目主要是指那些具有自然壟斷特征、外部效應大、產業關聯度高,具有示范和誘導作用的基礎性產業、公共設施,以及新興的高科技主導產業。

三、高度成長期的日本財政政策

(一)戰后日本經濟發展的階段劃分

關于日本戰后的經濟發展過程的劃分方法可能因視角不同而有所區別,本文從產業經濟發展的視點出發,把從日本昭和二十年開始的戰后經濟復蘇,直至今日平成二十三年之“3?11”大地震后的從“震嘯核”后經濟重建為止的六十六年的發展過程,大致分為復興期(1945-1955年)、高度成長期(1955-1973年)、安定成長期(1973-1985年)、泡沫經濟期(1985年-1991年)、低成長期(1991年-現在)。財政政策目標是國家運用財政政策工具所要實現的目的,它的確立因不同國家不同時期而異。作為財政政策核心內容的財政政策目標,在日本高度成長期是如何實現的,圍繞這一問題的理論探究和實踐總結對于現今盡管有著諸多不同,但同處于高度成長期的中國經濟來說,是有著重大現實意義的。

日本在戰后的一片廢墟之上,經歷了十年就達到并超過了戰前的生產能力。從1955年到1963年和從1964到1973年的日本實際經濟增長一直保持在10%左右,遠遠領先于其他先進發達國家,并于1969年以GNP總量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驕人業績快速成長起來,這意味著在1955年,日本就開始了從戰后復興向高度成長的過度過渡。

(二)高度經濟成長期的產業發展及其財政政策

至1955年為止,日本在完成戰后復興的同時,也確立了它經濟自立的基礎。從那以后,合成樹脂、合成纖維等產業部門直接導入歐美最先進的技術,另外在石油化工,鋼鐵行業設備的現代化、大型化、生產的規模化也都在加速進行。本文中的生產的規模化主要是指生產的規模彈力性如果大于1,就稱之為規模的經濟性,即每單位的生產成本隨著工廠或企業的規模的擴大而成比例地降低;如果小于1,就稱之為規模的不經濟性。鋼鐵和化工等的重化學工業部門,規模的經濟性效果比較明顯。日本政府也對冶金鋼鐵、石炭、電力、肥料等已經步入合理化軌道的產業,活用稅收特別措施和財政投融資等財政政策手段予以支援。

由于外資法的實施,先進的外國技術得以順利引進,這樣戰后日本經濟自立的基礎也逐漸趨于穩固。1955年以后,因為日本政府活用財政政策手段,使得隨著技術革新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而隨著技術革新的發展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新的需求創造,這是戰后日本得以高度成長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財政政策的乘數效果的一個明顯例證。另外伴隨著技術革新的發展,各企業單位以及各經濟自治體不僅使得設備投資得以大規模進行,亦通過乘數效果擴大了民眾的消費需求,而由此又促成了投資的進一步增加,這樣就形成了投資引起再投資的生產擴大的模型。但是這一模型并不意味著生產擴大可以無止境地進行下去。

以池田內閣在1960年發表的國民所得倍增計劃為契機,以及以高度成長為前提的消費行動模式在日本國民的思維中逐漸形成定勢,由內需的急劇擴大引起的輸入激增使得國際收支惡化,為應對國際收支惡化而采取的金融緊縮政策,又造成了經濟不景氣。在高度成長期,這種由內需擴大到國際收支惡化再到金融緊縮從而引發經濟不景氣的現象不斷出現。從1965年秋到1970年夏,積極的財政政策,對輸出擴大和經濟景氣的回復起了巨大的作用。在這一時期,電子機械、汽車等產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從此以后,日本的國際收支也由于貿易收支的巨額赤字而赤字化了。民間的設備投資也變得活躍,除了鋼鐵部門的超大型高爐建設外,石油化學、重化學工業等行業也都取得了重大進展。

重化學工業使得日本的輸出迅猛增長,避免了國際收支赤字,為日本經濟整體的高度成長得以實現作出了重要貢獻。日本政府通過提出適當的目標以及稅制上的優惠政策,使日本產業構造的重化學工業化得以快速實現,在1970年日本的生產構造的重化學工業化率已達62%,同年的輸出構造的重化學工業化率更是達到了76%。另外,日本政府為了培養新興產業,發展成長產業,采取了包括財政手段在內的各種各樣的措施。如為發展當時的石油化學工業,日本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為確保該行業的運作資金,允許他們從日本開發銀行融資;法人稅的減少和進口機械的關稅降低;設備折舊周期的縮短;鼓勵引進外國技術等。

四、結束語

在高度成長期,日本政府對于重電機行業,汽車行業等,則較少采用減稅和從財政投融資方面予以援助的手段來強化國際競爭力,這主要是因為此時的重電機行業、汽車行業已是處于良好發展狀態之中的高收益產業。當然在高度成長期,為促使產業經濟的發展,除了財政政策手段,還有其他原因,但財政政策手段在高度成長期對日本產業經濟的發展所起的作用卻是不可無視的。對于同處于高度成長期的中國來說,盡管有著不同的國內、國際環境以及不同的經濟基礎和不同的產業發展狀況,但是作為經濟政策的重要一環的財政政策在推動日本產業構造的高度化、促使新興產業的產生和發展時所起的作用卻是多有借鑒之處。

參考文獻:

1、小宮隆太郎,奧野正寬,鈴村興太郎合.日本的產業政策[M].東京大學出版社,1984.

2、小野五郎.實踐的產業政策[M].通商產業調查會,1992.

3、福川伸次.產業政策[M].人事院公務員研修所,1998.

4、小濱裕久.戰后日本的產業發展[M].日本評論社,2001.

篇9

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財政政策

促進京津冀區域產業結構調整財政政策研究

摘要:實現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是我國當前的重大國家戰略,有利于建造新的首都經濟圈和推進區域經濟更快更好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優化,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內容。通過分析目前京津冀地區產業結構的現狀及問題,提出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的財政政策建議。

關鍵詞:京津冀;產業結構調整;財政政策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5)22001702

京津冀作為我國的第三大經濟增長極,已成長為重要的經濟聚集區,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京津冀協同發展已成為重大的國家戰略,而目前影響該地區經濟協同發展進程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產業結構不合理。因此,研究京津冀區域產業結構發展狀況及存在的問題,探索優化產業結構的運行機制顯得尤為重要,而在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財政政策可以與市場機制配合,在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中發揮重大作用。

1京津冀區域產業結構比較分析

1.1三次產業產值結構比較

近十年來,京津冀三地第一產業占GDP的比重都是逐年減少;第二產業占GDP的比重,北京是逐年收縮,天津近年來也是逐漸縮小,但變化并不明顯,而河北省第二產業占GDP的比重變化不大,基本穩定在51%-53%之間;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北京和天津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但北京第三產業的發展速度要快于天津,對比河北,十年來第三產業的比重變化不大,略微起伏,發展緩慢。2014年天津第二產業產值占其GDP比重為49.17%,河北超過50%,說明天津是一個典型的工業城市,河北也具有較高的工業化水平。北京的第三產業達到77.95%,比天津高出28.4%,比河北高出40.72%;當前,北京已經發展為“三二一”的產業結構模式,而天津、河北依然屬于“二三一”型模式。河北省表現得尤為明顯,第二產業仍然是主導產業,第三產業占比偏低且增長乏力,屬于典型的工業化中期階段。

1.2三次產業趨同性分析

產業結構趨同性,指的是在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區域之間在產業結構分布、組織規模、技術水平等方面的演進變化趨于雷同,結構差異越來越小的現象。本文采用產業結構相似系數來測量區域產業結構趨同程度的高低。

按照國際慣例,我們以0.85為標準來衡量區域產業結構相似程度的高低。根據計算結果,京津之間的產業結構相似系數為0.8704,津冀之間的產業結構相似系數高達0.9740,說明京津和津冀間存在嚴重的產業趨同性,其競爭傾向較高;北京與河北之間的產業結構相似系數為0.7700,京冀間相似系數較低,產業差異明顯,其協作傾向較強。然而,三次產業本身的數據是比較籠統的,計算結果可以說明京津冀在宏觀層面上存在一定的產業趨同性,但具體到行業內部,并不能證明三地行業存在著惡性競爭。實際上,京津冀區域宏觀上的產業結構趨同,并不妨礙三地三次產業內部發展的結構各有不同。之所以各地趨同的產業結構內部側重點不同,站在產業經濟學的角度,是由于資源稟賦因素在發揮作用,而且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成為國家戰略,北京的部分產業已經在逐步向河北轉移,區域產業協作與競爭的格局正在慢慢形成。

2京津冀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存在的問題

2.1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較大,影響產業對接

區域發展不協調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貧富分化嚴重,一、二、三產業為主的地區呈現出明顯的由貧到富的收入水平。河北省與北京、天津地區的人均GDP相距甚遠,北京、天津雖然是京津冀一體化的兩個核心,但它們只是自身獲得發展,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很弱,甚至出現了”環京津貧困帶”。河北與京津之間巨大的經濟落差,嚴重影響了京津冀經濟的整體發展。由于河北省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北京、天津相比有很大差距,河北省內很多中小城市的公共服務基礎設施不完善,在與京津產業對接時不能提供強有力的產業支撐和資金支持,這勢必會影響到三地產業對接的實施效果。

2.2產業合作缺位,缺乏產業協調動力

長期以來,京津冀地區受行政區劃掣肘嚴重,各省市均各自為政,考慮自身利益過多,合作意識不強。在現在的行政體制下,三地政府均是獨立的行政主體,具有各自的利益需求,在制定發展規劃時,往往是以自身為中心,較多考慮本行政區域的情況,缺乏與相鄰區域協調溝通的內動力。北京因其獨特的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等優勢,缺乏與天津、河北合作的積極性和依賴性;天津作為直轄市,具有自身發展特色,為保持其獨立性,也缺乏與別地合作的動力;河北則相對落后,難以跟上北京、天津的發展步伐,從而造成三地政府主觀上缺乏跨區域統籌協調、共同規劃發展的內動力,阻礙了京津冀地區產業對接的發展進程。

2.3產業準入標準不一,大氣污染嚴重

全國2014年空氣質量最差的10個城市中,京津冀地區占8個,該地區全年平均空氣質量超標天數達57.2%,造成如此嚴重的環境污染,原因是多方面的,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一是由于天津、河北以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能源消耗高、單位能效低、空氣污染嚴重,尤其是河北,鋼鐵、水泥、火電等六大高耗能行業比重大;二是京津冀三地為限制環境污染設置的產業準入門檻不同,三地企業的排污標準一直沒有統一,天津、河北在發揮承接首都產業的功能時,接到的是一批不符合北京功能定位,但卻在天津、河北準入標準內的企業,這些企業仍然是在京津冀區域開展生產、進行排污,明顯不利于該區域整體生態環境的改善。

3促進京津冀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的財政政策建議

財政政策是國家調控宏觀經濟運行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指導宏觀資源配置、產業結構布局以及地區經濟形成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產業結構的不合理,究其根源是產業資源配置的不合理。政府可以利用財政政策,通過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重新配置資源,達到優化和調整產業結構的目的。

3.1調整和優化財政支出方向,引導產業結構調整方向

3.1.1加大高新技術產業的投入

對調整財政支持領域,將財政資金投向產業結構升級中的重點環節,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開發和應用,逐步提高科技經費財政投入的比例,利用財政資金引導民間資本投入,參與共同組建研發起點高、研發實力強、產學研結合的公共技術平臺。同時利用專項資金,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建立技術引進和成果轉化的財政補貼制度,通過財政補貼、貼息等手段激勵企業采用高新技術,促進企業提升科技含量和研發檔次。

3.1.2進一步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財稅支持

加大對中小企業的專項扶持資金,重點支持國家和省級認定的產業園區,特別是省級工業園區內需產業轉移的中小企業,加快產業升級換代;為在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領域表現突出的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的財政補助和貼息貸款,對為中小企業提供擔保貸款成績顯著的擔保機構進行獎勵。

3.1.3加大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投入

利用財政資金,促進節能減排、空氣凈化、水資源保護等其他環境治理,提高河北的產業轉移承載能力。一是利用專項資金,積極發展優勢產業,大力化解產能過剩,為進行區域產業對接謀求空間。二是加強對大氣污染治理、水資源保護、防護林建設等方面的合作,對現行的臨時性補償措施進行改進,建立開發與保護地區之間、上游和下游地區之間、生態受益與環境受損地區之間的常態化補償機制。三是將承擔北京、天津供水任務的河北六個地市下屬縣域納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范圍內,享受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同時建立省以下重要生態功能區的轉移支付制度,改善京津冀區域的整體生態環境。

3.2充分利用稅收政策,優化京津冀地區產業結構

充分發揮稅收政策在京津冀產業結構調整過程的作用,要充分利用國家和地區現有的優惠政策,并將政策徹底貫徹落實,使這些優惠政策能夠真正使企業得到實惠,進而促進企業按照政府宏觀調控的方向調整其行為,達到調整產業結構的目的。為了鼓勵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和創業投資,國家出臺了很多稅收優惠,首先要落實這些稅收優惠政策,強化稅收政策的產業導向功能,引導資金等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對于國家鼓勵的產業(環保、節能等產業)要落實現有的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優惠政策,給予積極的鼓勵和支持,引導和推動產業向環保、節能的方向發展;對于國家限制或淘汰的產業,要運用稅收的調節功能,引導其進行產業改造和轉移。

3.3創新財政投融資機制,推動產業結構升級

進一步完善財政投融資機制,著力推動企業自主創新,推動產業結構的升級,為企業營造良好的投融資環境,為財政投融資政策更好地發揮調整產業結構的功能,提供更多的手段和途徑。(1)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本市場,鼓勵具備實力的成長性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謀求上市,與資本市場對接。大力發展面向科技創新型企業的債券融資市場。(2)助推金融服務。引導金融、擔保機構對市場前景好、創新能力強的科技企業和小額貸款企業給予信貸支持。在一定的風險防范范圍內,適度放寬中小企業不良債務核銷條件。(3)加強企業信用建設。整合企業信用信息資源數據庫,構建信用體系,逐步建立企業誠實守信激勵機制。

參考文獻

[1]戴宏偉.京津冀金融業發展與協作路徑分析[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3,(05).

[2]林巍.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下的產業結構優化與對接以河北省為例[J].商業時代,2012,(12).

[3]王海濤.區域經濟一體化視閾下京津冀產業結構分析[J].東北大學學報,2013,(04).

看了“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財政政策”的人還看了:

1.財政政策三大類型及含義

2.產業結構調整的金融支持機理和路徑

3.2016年我國的財政政策

4.2017年財政政策內容

5.當前財政政策的實施效果

6.財政政策如何調節經濟論文

篇10

關鍵詞:新生態;循環經濟;財政政策;優化策略

一循環經濟與財政政策的內涵

(一)循環經濟的概念

循環經濟是新時期借鑒生態循環理論來指導市場發展的經濟活動模式。循環經濟追求的是人與自然和諧并存的發展,主要發展路徑就是資源到產品到再生資源和產品的回路,力爭將物質資源進行最大化利用的同時,并對自然環境的負面影響降至最低。循環經濟發展的原則是“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3R原則),即從源頭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從使用過程中增加利用效率,減少一次性產品使用,從產品使用完成后的再利用出發,提高資源使用效率。[1]

(二)財政政策的概念

財政政策是國家制定的指導財政分配活動和處理各種財政分配關系的基本準則。在我國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財政政策是國家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2]在發展循環經濟的過程中,政府可以充分發揮財政政策的宏觀調控作用,結合具體市場經濟發展的實踐,對高污染、高能耗的產業進行增加稅收、減少投資、提高市場準入條件等方式進行限制,引導此類產業進行產業升級、節能減排,保護環境;對有利于循環經濟發展的產業或是技術革新,進行稅收優惠、財政補貼、政府投資、政府采購等方式,支持企業進行產業升級和技術改造,鼓勵新型產業的投資和建設。

(三)財政政策與循環經濟的內在聯系

財政政策與循環經濟相互影響,相互聯系。一方面,循環經濟的發展需要政府財政政策合理的宏觀引導。另一方面,循環經濟發展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也反過來會推動國家財稅制度和政策的變革與完善。

1.循環經濟發展需要財政政策的引導

社會市場經濟條件下,循環經濟的目的在于解決經濟發展與環境污染之間的矛盾,轉變以前先污染后治理的經濟發展模式,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政府可以財政政策對市場經濟的發展進行宏觀調控,鼓勵支持引導循環經濟類型產業的發展,限制或減少非循環經濟產業的發展。另外,由于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大都屬于高成本、高投入、收益期較長的產業,對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業來講,發展循環經濟存在諸多困難,需要依靠政府的宏觀調控,尤其是財政政策的支持,鼓勵支持和引導企業發展循環經濟。

2.循環經濟發展有助于促進財政政策的完善

一方面,為了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財政政策針對循環經濟的發展內容進行相應調整的同時,也增加了財政政策的調節領域,豐富了財政政策的內容和原則。另一方面,循環經濟相關產業和技術革新的不斷落實,促進了經濟產業結構的轉型。這不僅有助于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且還促進了稅收的可持續發展。此外,產業結構的升級和技術的革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財政收入及支出的結構,對政府稅收的增長也產生積極作用。

二福建省三明市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財政政策分析

(一)三明市發展循環經濟是現實的需要

1.生態環境的壓力要求發展循環經濟

一方面,三明市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優越的地理位置,一直以來都是福建省老工業基地,隨著經濟的發展,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大量的工業廢棄物不僅對自然環境產生破環,也影響了資源的有效利用,不利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從產業結構來說,紡織、汽車及機械、林場、采礦、冶金、建材、生物醫藥、化工是三明市支柱產業,其中化工、建材、冶金、采礦對環境的污染較大;從產業布局來看,三明市重化工業布局較為集中,工業固體廢棄物的污染問題日益加劇,需要發展循環經濟對重化工業進行技術升級和產業改造,以保護環境、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3]

2.經濟發展的壓力需要發展循環經濟

一方面,隨著資源型產業競爭力下降,三明市經濟發展逐步走入瓶頸。新時期,依托優勢資源,發展循環經濟,進行產業轉型,成為三明市實現經濟發展的主要途徑。三明市有著豐富的林業資源和完備的產業體系,為發展循環經濟提供了資源基礎。另一方面,為實現產業的轉型,三明市需借助優越的地理位置,努力發展海峽兩岸先進制造業基地,著重發展技術先進、低能耗、高附加值、安全無污染的現代化產業集群。

(二)三明市循環經濟發展現狀

1.成立循環經濟辦公室

在中央和省政府的指導下,為更好地實現產業轉型發展循環經濟,2018年三明市政府成立循環經濟辦公室,主要管理循環經濟發展的相關工作,如協助節能行政主管部門對供、用單位貫徹執行節能法律、法規、規章和節能標準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企業的能源利用、設備能耗以及產品能耗的檢測和檢查,為企業清潔生產提供技術咨詢、審核培訓等。

2.三明市循環經濟發展成效顯著

一是經濟實力增強。“十二五”期間三明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1%,201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108.42億元,實現增長10.6%。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130.67億元,年均增長9.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93.68億元,年均增長13.5%。為推進節能與循環經濟建設打下了堅實的經濟基礎。二是節能降耗成效顯著。“十二五”期間,三明市單位GDP能耗下降累計降幅達到28.4%,2015年單位GDP能耗下降至0.802噸標煤/萬元,同年全市有一定規模的工業增加值達到866.5億元,增長了8.4%,而綜合能耗為802.3萬噸標煤,同比下降11.3%,增加值增幅高出能耗19.7個百分點,實現了產值增長與節能降耗雙贏的發展目標。三是新興企業發展壯大。隨著循環經濟的發展,三明市各類綜合利用類企業不斷增加,其中有36家企業被確定為省級資源綜合利用企業,25家企業、3個園區被列為福建省“十二五”首批開展循環經濟示范點,建成三鋼、新創化建兩家全國首批資源綜合利用“雙百工程”骨干企業,實現鋼渣、工業廢渣和金屬尾礦渣的資源綜合利用。[4]

(三)三明市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財政政策

1.專項資金支持

為了實現循環經濟的有效發展,三明市立足實際,結合省政府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要求,認真組織實施節能減排科技項目,爭取各專項資金用于產業升級改造,采取有限資金重點扶持的辦法,每年在安排科技計劃項目時,對節能循環經濟的科技項目有較大的傾斜,并在省政府開展節能(循環經濟)專項資金管理改革試點工作的基礎上,結合三明實際,每年制定《三明市節能循環經濟財政獎勵項目申報指南》,支持和引導企業進行升級改造,促進節能減排,提高資源利用率,保護環境。同時,積極推薦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科技項目申報國家、省、市科技項目。2017年,35個科技項目被列入省級及其以上科技計劃項目盤子,獲得資金支持超過3000萬元,其中獲省級節能與循環經濟財政獎勵項目10項,將獲超300萬元的資金獎勵。

2.稅收優惠政策

“十二五”期間,三明市為了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促進產業升級,對于新興產業給予了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響應國家和省政府對產業升級改造,發展循環經濟的優惠政策,落實《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資源綜合利用所得稅優惠目錄》《節能節水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等稅收優惠政策,鼓勵企業落實循環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為了支持高能耗產業的技術改造,三明市在企業引進先進生產設備、重要技術設備進口關鍵原材料和零部件等方面,提供免進口關稅及進口環節增值稅等相關優惠政策。

3.排污收費政策

《排污費征收管理使用條例》是國家保護環境發展循環經濟的政策之一,為了鼓勵企業節能減排,福建省財政廳對排污費實行差別化收費的政策。2014年7月,福建省政府頒發了《福建省排污許可證管理辦法》,9月1日正式實施,其中明確規定,在三明市行政區域內,只要經濟活動直接或是間接存在排放污染物的企業或個人,必須提前向市環保部門備案并申請排污許可證,未經允許的單位或個人將會依據相關規定給予處罰。另外,三明市經信委加大對排污費的使用管理,將排污費納入財政預算,實行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管理,明確排污費只能用于污染源防范與區域性污染防治,以及污染防治新技術、新工藝開發、示范和應用項目的撥款補助或貸款貼息。

4.財政投資

為了引導和鼓勵新興產業落戶三明市,在市政府的領導下,一方面,設立新興產業投資基金,助推產業發展。如2017年三明市國司面向全國公開遴選有產業背景的子基金管理機構,并通過該管理機構引進社會投資人出資4億元,共同設立規模不低于5億元的三明市氟新材料產業投資子基金。該基金的設立,必將發揮財政資金引導和放大作用,進一步優化三明市的投資環境,促進三明循環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另一方面,三明市政府加大財政投資,對現有的工業園區進行改造升級。如在“十二五”期間,政府與三明市金園開發有限公司共同投資3.5億元打造升級了“生態型、環保型、高科技型”的生物醫藥工業集中的荊東工業園區,園區包括產業聚集區、生活居住區、倉儲物流區、科技研發新區等四個功能區,進而在生產環節和生產源頭上完善園區循環經濟的產業結構和發展模式,改造升級園區循環經濟的產業結構和發展模式,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四)三明市循環經濟發展中財政政策存在的問題

1.發展循環經濟的稅收政策不健全

三明市對發展循環經濟方面的稅收主要是落實中央和省政府的相關政策,沒有具體結合三明市自身的循環經濟發展現狀制定明確的稅收政策。如資源稅的征收范圍不明確,納稅依據不盡合理;生態稅或環境稅一直沒有明確的落實,與發展循環經濟相關的增值稅或企業所得稅的政策優惠方面較少,優惠力度相對較小。

2.財政補貼政策不完善

目前,國家對循環經濟發過程中節能減排的財政補貼,主要集中在水泥、墻體材料等行業,三明也不例外,為了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發展循環經濟,三明市需要根據自身經濟發展的現狀,結合國家和省政府的財政補貼政策,制定三明市發展循環經濟的財政補貼政策,通過財政補貼,提高單位和個人的節能減排意識,鼓勵和引導企業進行產業升級或技術革新,進而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

3.排污費征收落實不全面

目前三明市差異化的排污費征收政策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也出現了諸多問題。一方面,排污費征收管理不規范,隨意性強,收費標準不一致,征收對象不全面。主要以大中型企業為主,關于鄉鎮企業或是第三產業排污費的征收并沒有很好的落實,出現少征漏征現象。另一方面,對于排污費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監督,存在排污費收支使用不當的現象。如部分縣市區排污費未納入預算管理,未實行“收支兩條線”,存在排污費坐收坐支、擠占挪用以及資金閑置等現象。

4.政府綠色采購制度不健全

三明市落實《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意見》《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清單》,將目錄內的產品列入優先采購的范圍,政府以身作則,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國目前綠色采購制度不是很完善,制度原則性條款多,細則性條款少,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問題。如小規模的綠色產品在采購方面缺少明確的認證,不同的認證機構所獲得的認證結果也不同,這就進一步增加了產品選購的困難,政府采購更多的是引導和宣傳的作用,不具備強制規范性,只是在原有的政府綠色采購工作方面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強制性不足。另外,三明市結合當地自身發展實際的綠色采購制度建設不足,政府在發展循環經濟過程中的引導和宣傳效果不佳,市民的健康綠色消費觀念和環保意識還有待加強。

三促進三明市循環經濟發展的財政優化政策

(一)完善稅收體系

1.資源稅

目前采礦、冶金、建材仍舊是三明市的支柱產業,為了提升發展循環經濟,資源稅的完善是必不可少的,應當擴大資源稅的征收范圍,將市內的不可再生資源(煤礦、鐵礦、石灰巖等)和部分可再生資源(森林等)納入征收范圍當中,這樣不僅可以增加稅收收入,也可以提高政府對循環經濟發展的財政支出,還可以引導企業提升資源的使用效率和技術水平。另外,可將稅額與資源回采率、環境修復指標掛鉤,回采率高的稅率低,反之則高,以此促進企業珍惜和節約資源,保證資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2.環境保護稅

征收環境保護稅是新時期發展循環經濟的主要措施之一。目前國外發達國家均征收環境保護稅,三明市可以結合有利于當地環境可持續發展稅收優惠政策的具體情況,將水污染稅、大氣污染稅、廢棄物污染稅等納入環境保護稅的體系之中,并將差別稅率政策應用到這些排污領域,對達標排放與非達標排放實施差別征稅,鼓勵企業節能減排,進行技術革新,減少環境污染,以實現發展循環經濟的目的。

3.其他稅收

一是增值稅。2018年國家稅務總局下發了《關于資源綜合利用及其他產品增值稅政策的通知》,對征稅對象(再生水、頁巖油等)實行增值稅免稅或增值稅先征后退的方式,鼓勵企業或個人節能減排,提高資源的利用率。[6]三明市可以結合自身的發展情況,報省政府和國務院批準,在本市具體行業具體領域擴大增值稅的優惠范圍,通過減免部分或全部增值稅,減少企業的運營成本,增加企業的利潤,進而提高企業的生產積極性,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二是企業所得稅。為了發展循環經濟,國家頒布了關于企業所得稅方面的稅收優惠政策,在《關于執行環境保護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安全生產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節能節水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中,規定企業自2008年1月1日起購置并實際使用列入《目錄》范圍內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和安全生產專用設備,可以按專用設備投資額的10%抵免當年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企業當年應納稅額不足抵免的,可以向以后年度結轉,但結轉期不得超過5個納稅年度。[7]三明市亦可結合自身情況,加大企業所得稅的的優惠力度,減少企業生產技術和設備革新的成本,引導企業將盈利轉入到技術和設備的升級當中,促進三明市循環經濟的發展。

(二)完善財政補貼政策

一方面,要完善財政補貼體系。結合本市具體情況和國家政府的標準,合理界定財政補貼的對象、補貼的條件和補貼的力度,引導企業將資本流入生產工藝的升級和改造當中。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將企業使用頻率不高且成本投入較大的技術設備先購買再無償或低價租賃給企業使用,促進新技術的推廣和使用。[8]完善的財政補貼政策有助于三明市吸引資金用于循環經濟的各個領域,三明市可在落實國家和省政府發展循環經濟相關產業政策的基礎上,針對本市循環經濟的具體實踐,在直接投資之外,通過資金補貼、低息或無息貸款、申請國債等方式,招商引資,引導企業或個人將資本投入到循環經濟的建設中。通過稅收優惠和財政補貼政策相結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利用市場經濟宏觀調控的杠桿,引導企業或個人將資源轉到節能減排、提升資源的綜合利用、保護環境等方面,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完善排污收費的政策

一方面,三明市要嚴格按照《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的要求,合理界定排污收費的征收對象,結合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可以將所有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納入排污收費的征收對象當中,杜絕未征、少征排污費。另一方面,要加強對排污收費落實的情況進行監督,要規范收繳入庫工作,做到按規定就地及時足額收繳排污費,防止擠占、挪用和拖欠排污費問題的發生,保證排污收費落實到所有行業和所有地域。同時也要保證排污收費的透明度,加強排污費征管有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提高排污單位自覺繳納排污費的意識,確保征收的排污收費應用到發展循環經濟中。

(四)完善政府綠色采購制度

目前,我國政府綠色采購制度并不完善,為了發揮政府在發展循環經濟的榜樣作用,一方面,三明市政府在財政預算支出中應當增加政府綠色采購的比重,明確市政府及以下及其直屬機關、事業單位,在常規采購中增加節能環保產品的采購規模和比重,將當前政府采購立法中規定的采購范圍由單一的貨物產品向服務、工程等領域不斷擴展。另一方面,針對民眾的環保節能意識淡薄這一狀況,政府部門需不斷加大環保節能的宣傳力度,應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結合國家和政府的規定制定本市的綠色采購標準、清單,并對綠色采購的信息進行公示和宣傳,增強市民的綠色消費觀念,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