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科方法范文
時間:2023-10-31 17:58: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歷史學科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初中歷史 評價 課堂行為
初中歷史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在對學生進行評價,一定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習標準和發展目標進行精心選材,選取真正適合有利于學生的評價,最終達到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激勵教師積極進取目的,下面五種方法值得借鑒。
一、課堂行為觀察
最好評價方式是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教師每節課在教學中都通過師生互動完成教學任務,對不同程度的學生進行觀察,都是在自然而然的狀態下進行的。教師要積極而且及時的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動機、愛好。因此,教師就要充分利用課堂上的各種機會如課前檢測、自學導航、精講探究、課后練習等進行觀察,以獲取試卷難以獲得的第一手材料。比如,觀察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做出的書面答案和答題的技巧;自學時對教材的合理使用,在小組合作探究活動中,參與的程度,如何與其他同學相互交流與合作,以及在展示答案時的表現;鞏固練習中如何有效地展示自己在本節課中的學習成果;課后如何運用所學觀點解決現實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幫助,學生的興趣和收獲之所在。
二、情感態度價值觀評價
情感態度價值觀評價是根據學生在已有的歷史知識的基礎上對歷史人物、事件、現象的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評價的心理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評價是一種認知活動,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判斷水平同他所掌握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知識水平有關,在一定程度上同他的知識和能力也是密切相關的。學生正確認識和評價歷史人物、事件和現象對其在素質全面發展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之所以能在日常的教育教學生活中自覺的調節和支配自己的行為,同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的形成和發展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在我們歷史課的教學中,老師有必要經常性地采用情感態度價值觀評價的方法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比如,在探討如何評價秦始皇和漢武帝時就可以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對兩位皇帝進行科學的評價,通過對兩位皇帝的功與過的評價,增強學生從正反兩方面認識帝王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學生對這些問題的回答的不同表現進行評價學生。
三、情景體驗
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重理論輕實踐,注重道德知識的再認識,忽視對道德能力的要求,很難反映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水平。為了克服這個缺陷,教師可以采用情景體驗的特殊評價方式,創設適當的情境,讓學生置身在情境中分析、解決問題,從而為教師提供學生素質發展狀況的真實資料。為教師的教學有的放矢。當然,要現實的教育教學生活中要真實有效的反映這種能力,教師就必須在課前認真鉆研教材,讓學生在恰如其分的情境中進行。正如加德納所說:“除非把評價置于現實生活和社會環境聯系中,否則,我們懷疑它能否恰當地代表人類的智能表現。”因此,了解學生的素質全面發展,必須在課堂上設置恰當的情境來了解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素質發展水平。通過問題的設置,可以讓學生從多方面表現自己,各抒己見,提交答案,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其是否形成了正確歷史觀的情況對學生做出正確客觀的評價。
四、肯定性語言評價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和日常行為表現,要適時的給予肯定性評價,通過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作用。例如,在每一節課的課前檢測中,根據學生的成績對學習好的學生、中間水平的學生和學習差的學生給予不同程度的評價,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受到老師的肯定性評價,使學生在愉悅的心情下即知道了自己的優勢又知道了自己的不足,還能確定今后努力的方向。
教師應這樣評價學生:課前檢測中你是優秀的,老師相信你是最棒的,但在接下來的自學導航中,你是否是最棒的,老師拭目以待;對學習水平居于中間的學生,教師可以這樣評價學生:聰明的你在這次檢測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老師相信你在接下來的活動中,一定會再接再厲的;對學習差的學生,老師也應該對學生所取得的成績進行肯定,而不能因為與老師的期望值有差距就打擊挖苦或諷刺,應鼓勵學生:盡管你的成績與理想還有一定的差距,但老師已經看到了你的進步,老師正在觀注你的進步,相信你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有驚人的表現。學生渴望看見我寫的評語,我的作業評語成了我與學生“生命相遇,靈魂交流”的場所。當我走出教室時,學生突然會冒出一句話:老師你怎么走了。我認識到,鼓勵性的評語如“春風化雨”般的促進了師生感情,激發了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在促進學生素質發展、教師積極進取方面,效果非常顯著。
五、設計多元個性化作業
篇2
【關鍵詞】課堂行為;價值觀;語言
改革現行的課程評價機制,建立能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激勵教師積極進取的評價體系,是新一輪歷史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針對成長中的學生,我們的發展性評價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初中歷史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在對學生進行發展性評價,一定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習標準和發展目標進行精心選材,選取真正適合有利于學生的評價,最終達到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激勵教師積極進取目的,下面五種方法值得借鑒。
第一、課堂行為觀察。最好評價方式是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教師每節課在教學中都通過師生互動完成教學任務,對不同程度的學生進行觀察,都是在自然而然的狀態下進行的。教師要積極而且及時的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動機、愛好。因此,教師就要充分利用課堂上的各種機會如課前檢測、自學導航、精講探究、課后練習等進行觀察,以獲取試卷難以獲得的第一手材料。比如,觀察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做出的書面答案和答題的技巧;自學時對教材的合理使用,在小組合作探究活動中,參與的程度,如何與其他同學相互交流與合作,以及在展示答案時的表現;鞏固練習中如何有效地展示自己在本節課中的學習成果;課后如何運用所學觀點解決現實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幫助,學生的興趣和收獲之所在。
第二、情感態度價值觀評價。情感態度價值觀評價是根據學生在已有的歷史知識的基礎上對歷史人物、事件、現象的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評價的心理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評價是一種認知活動,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判斷水平同他所掌握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知識水平有關,在一定程度上同他的知識和能力也是密切相關的。學生正確認識和評價歷史人物、事件和現象對其在素質全面發展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之所以能在日常的教育教學生活中自覺的調節和支配自己的行為,同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的形成和發展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在我們歷史課的教學中,老師有必要經常性地采用情感態度價值觀評價的方法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比如,在探討如何評價秦始皇和漢武帝時就可以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對兩位皇帝進行科學的評價,通過對兩位皇帝的功與過的評價,增強學生從正反兩方面認識帝王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學生對這些問題的回答的不同表現進行評價學生。又如在講拿破侖時可以讓學生對他的一生進行科學的評價,讓學生從拿破侖打敗反法勢力推動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對歐洲的侵掠擴張,給歐洲各國人民帶來的災難的認識,從而正確認識英雄偉人。提升學生素質發展,增強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整體認識。
第三、情景體驗。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重理論輕實踐,注重道德知識的再認識,忽視對道德能力的要求,很難反映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水平。為了克服這個缺陷,教師可以采用情景體驗的特殊評價方式,創設適當的情境,讓學生置身在情境中分析、解決問題,從而為教師提供學生素質發展狀況的真實資料。為教師的教學有的放矢。當然,要現實的教育教學生活中要真實有效的反映這種能力,教師就必須在課前認真鉆研教材,讓學生在恰如其分的情境中進行。正如加德納所說:“除非把評價置于現實生活和社會環境聯系中,否則,我們懷疑它能否恰當地代表人類的智能表現。”因此,了解學生的素質全面發展,必須在課堂上設置恰當的情境來了解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素質發展水平。例如,在考查文成公主入藏內容時可以讓學生在事先準備的好的情況下表演課本劇,然后設置以下問題:①假如你是文成公主,你愿意到去嗎?為什么?②假如你是文成公主你到之后,能為人民做些什么事呢?③假如你是文成公主你到之后,能為松贊干布做些什么事呢?又如:評價武則天皇帝時,可設置以下問題:①假如你是武則天,中國唯一的女皇帝,你會如何對待那些元老重臣呢?②武則天為什么要改《貞觀氏族志》為《貞觀姓氏錄》呢?目的是什么?③武則天為什么要繼續科舉考試?為什么要進行殿試和武舉?④武則天為什么要重視農業生產?通過這些問題的設置,可以讓學生從多方面表現自己,各抒己見,提交答案,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其是否形成了正確歷史觀的情況對學生做出正確客觀的評價。
篇3
關鍵詞:高中 歷史課堂 自主學習方法
高中歷史在高中生高中階段的學習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也是促進高中生歷史學習能力和歷史素質全面發展的平臺,那么高中生就需要提高對這一學科重要性的認識,有意識地培養和鍛煉自身的歷史學習興趣,并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歷史自主學習過程中,不斷更新歷史學習方法,構建完善科學的歷史學習方法體系,成為歷史課堂的主人以及學習的主人。下面就高中生如何展開高中歷史的自主學習展開探討,以期為其他同學提供方法借鑒。
一、注重看書
勤看書是學習高中歷史知識的一種主要手段,更是高中歷史自主學習的基礎方法,在促進高中生自主學習能力發展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歷史涉及到的內容非常的豐富多樣,所需的閱讀量極大,因此高中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首先要了解自身的學習基礎,找到自己的薄弱環節,并以此為基礎制定科學合理的看書計劃,帶著一定的計劃來自主學習和閱讀才會更加具有針對性,同時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夠保障自學效果。在制定看書計劃時,可以以周為單位,根據自己的時間規劃以及歷史學習需要來安排自主學習的時間,先看薄弱的部分,接下來再循序漸進地逐步攻克難關。
二、強化做題
作為一名高中生,往往難以回避題海,因為歷史學習的結果如何還需要通過具體練習的方式來進行檢驗,同時也需要在做題當中強化對知識點和歷史內涵的深入認知。而且如果是高明的水手,也就是掌握正確做題方法的高中生是不會回避大海的,而且能夠在大海當中如魚得水的暢游。另外,成功的高中生不會一味的堅持題海戰術,也不會在題海當中隨波逐流,喪失方向,更多的是通過自己的自主努力和學習劈波斬浪,順利到達目的地,達成高中歷史知識學習的目標。因此,高中生需要將做題作為自主學習的一種有效方法,但是必須要學會聰明地做題,堅持舉一反三的原則。
第一,掌握自主選題的方法。高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和篩選能力,那么在選擇高中歷史題目的過程中完全具備自主選題的能力,而且只有高中生才能夠真正的了解自己的弱項,那么結合自身薄弱環節來有針對性的自主選題能夠提高自主學習的目的性,掌握更加科學的歷史學習方法。例如,針對歷史主觀題丟分嚴重的問題,在平時訓練中可以加強對主觀題的自主學習,但是其他的選擇題也要兼顧,避免顧此失彼。第二,加強對典型歷史題的分析和研究。自主研究典型的歷史試題能夠針對其中的一個題型總結出一定的解題技巧和方法,尤其是歷史材料題,能夠通過自主研究典型試題的方法來找到做題的思路,掌握挖掘信息和聯系歷史知識解答問題的能力。第二,在做題當中總結答題方法,自主養成正確的答題習慣。在做題時不能邊看書邊做題,注意審清題意,在答題時注意規范和條理等。
三、加強反思
高中生在歷史課程的自主學習當中,除了要將看書以及做題結合起來以外還必須要做好自主學習之后的反思工作,能夠客觀全面地思考自己在自主看書和做題當中出現的問題,并從中總結經驗教訓,在今后的自主學習當中能夠明確方向,提高自主學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自主學習后的反思能夠起到指南針的作用,對于高中生未來的歷史學習以及歷史綜合素質的發展來說都有著重要意義。作為一名高中生,必須要秉持謙遜的態度以及樂學的心態,善于從多個角度和層面來對自己的自主學習過程進行反思總結,以便在今后的學習中掃清障礙,無往不克,具體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將在做題當中的錯題整合起來,并對錯誤的原因進行分析和整理,找到最為主要的薄弱環節,并有針對性地制定學習計劃來幫助自己提高。可以根據錯題的原因進行一定的項目分類,如完全沒有涉獵這部分內容、知識點記憶不牢固、馬虎錯誤、審題不清、知識掌握不全面等項目,這樣就能夠通過總結統計的方式來找到最為主要的薄弱領域。這樣在今后的這種學習當中會有意識地進行總結和反思,不斷地減少錯題的數量,從而出色地掌握歷史知識和歷史學習技能。第二,認真分析錯題的真實原因,抓住現象看本質。很多時候審題不清有可能是做題時自己太過粗心,也可能是心理過度緊張,又或是思維定勢的影響。那么通過抓住了問題的本質原因,就可以以此為出發點提出整改措施,并將其落實到今后的自主學習環節。
高中歷史知識的學習不能急于求成,需要經歷知識沉淀的過程,而且需要在具體的學習實踐當中進行反思和總結,逐步找到一套適合自己的歷史自主學習方法,牢牢把握住歷史發展的脈絡,深刻理解歷史內涵,提高歷史素養。作為一名高中生,在高中歷史知識的學習中要善于了解自身的學習特點和薄弱環節,堅持從實際出發,有效應用看書、做題、反思等歷史自主學習方法來完善歷史學習能力和促進自身歷史素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劉建軍.淺談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歷史自主學習[J].新課程,2015,(07).
[2]嘵晴.高中歷史學習方法探究[J].學周刊,2016,(04).
篇4
一、以探究問題為目的
沒有問題是談不上學習和研究的,有人曾說:正是問題才把只不過是小碎石的東西變成了歷史的證據。然而,以往的歷史教學往往是固定式的,對于學生來說,并沒有產生真正的探究性問題,或只有膚淺的問題,要不然就是令人頭痛的問題(如被動接受、死記硬背、機械重復)。歷史教學的真正意義在于使學生發現問題,探討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因此,所有的教學方法都應該是為了探究問題而設計的,都要給學生機會去了解事情的基本情況,使學生去深入探討。
二、以思維訓練為核心
歷史學習不應該是促成思想固化的過程。無論從哪一個角度講,歷史本身和歷史學科都不是限定在某一種僵化的模式中。人們對歷史的正確認識,需要發散式的思維、復合式的思維,需要廣闊的、全面的、客觀的、辯證的、變化的、發展的視野,尤其是對歷史上因果關系的思考,是對人的思維水平的檢驗。學生學習歷史,像學習數學一樣,也是思維的訓練和強化,是思考的過程,是獲得思維成就的經歷,是積累經驗的機會。所以,任何教學方法都要以激話、調動、啟發學生的思維為主,促進學生歷史思維的活躍發展。
三、以學生參與為形式
使學生參與教學,而且是積極、主動地參與,是使教學得以真正展開的關鍵性問題。只有讓學生投身其中,從做中學,才會激發動機,引起興趣;才能使學生思想活躍,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才能使學生通過教學活動體驗到挫折感與成功感;才能看出學生的鑒別力、理解力、創造力;才能使學生多與教師、同學交流,建立親密的合作關系。因此,教學方法的設計和運用重在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從根本上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況。
四、以史料運用為條件
人們認識歷史的前提是獲取承載歷史信息的材料(主要是文字材料),獲取史料的過程也是掌握歷史學習方法的過程。在對歷史信息進行處理時,如果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和儲存,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學習歷史的本來意義,甚至會加重學生的負擔,使學生對學歷史感到厭倦。所以,要改變歷史學習是對現成知識的記憶這種傳統的模式。教學方法的運用要使學習的過程與結果得以統一,而不是分離。我們提倡把學習歷史看作是在研究和認識歷史,這就要訓練學生去掌握和理解歷史的信息,注重史料的作用,通過對史料的匯集、整理、辨析、推論,把史料作為證據,用以解決歷史的問題。所以歷史教學方法的運用,是離不開對史料的運用的,尤其是學生對史料的運用。
五、以周密設計為準備
任何教學方法的運用,都不是隨意的,甚至不是隨機的,都要有事先的準備和安排有具體的目標,有明確的設計思想,體現出一定的教學觀念。方法的實施,是有步驟的而且要有回旋的余地。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需要教師以認真的和客觀的態度來對待。前蘇聯的一位教育家巴班斯基曾提倡最優化教學,在教學方法的問題上,他認為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教學任務、教學內容、教材難易程度、全班學生的程度、各種教學方法的效用和長短處、教師本人的特點和能力等,這些都需要認真地思考和縝密計劃。
六、以教師引導為助動
篇5
【關鍵詞】高中歷史 課程資源 開發 意義 方法
課程資源作為教學的內容、方法和途徑,已經成為學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歷史學科教學資源來說,包括的內容極為廣泛,如歷史書籍、文物字畫、遺跡遺存、相關的歷史影視作品、具有歷史依據的人文景觀等。而對這些資源的有效開發與利用將會對歷史新課程的實施以及歷史教學改革的深化起到積極的作用。
一、高中歷史課程資源開發的意義
(一)激發興趣,提高效率
歷史學科教學具有自身的特性,使得這一門學科具有豐富的資源,但是傳統的教學中把教科書作為唯一一種課程資源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下教學的需要,這使得許多學生對歷史學習不在感興趣,而有效開發歷史課程資源,充分利用教科書以外的資源。
(二)提高趣味性,培養探究性思維
素質教育和新課改都要求把課堂歸還給學生,在課堂上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而教科書雖然涵蓋的知識點較多,知識體系也比較縝密,但是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勾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要想提高教學和學習效率,歷史教學必須探究新的教學材料,開發富含趣味性和知識性的教學資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課程資源,這無論是對于課程資源的開發,還是學生主體性的發揮都是極為有用的。在課程資源開發的過程中還可以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探究性,讓學生學會思考,可以改變以往那種灌輸式和接受式的學習模式,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探究性思維,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實現高中歷史課程資源有效開發的方法
(一)充分發揮教師的人力資源,注重提高自身素質
在新課程改革浪潮中,歷史教師在歷史教育教學工作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教師不僅決定著歷史課程資源的開發、積累、鑒別和利用,其自身也是實施課程的首要的基本條件資源。因此,歷史教師的素質狀況決定了課程資源的識別范圍、開發與利用的程度以及發揮效益的水平。同時,歷史教師的知識結構和人格魅力等都是寶貴的資源。調查顯示,目前教師認為自己最需要提高的知識依次是教育科研方法(71.0%)、新課程標準解讀(42.7%)、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理論(40.3%)、專業學科知識(20.2%),最需要提高的技能依次是教學反思能力(63.9%)、科研能力(61.5%)、課程資源開發能力(41.8%)。因此筆者認為結合上述調查與歷史學科的特點,歷史教師應該通過參加各種培訓與自修提高自己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和素質。樹立現代教育理念:新課程改革,不啻是教育內容的變化,更為重要的是教育觀念的革新,只有觀念的革新,才能從根本上促進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才能產生積極的教育效果,才能使學校教育真正進入素質教育的軌道。夯實學科專業知識:包括歷史基礎知識、主干知識、教學內容拓展、專業發展方向、教學研究、編制歷史試卷等等。提高現代教育技能:包括制作和運用多媒體課件、歷史教學網站、博客等等。增強學術自覺能力:在現實的中學課堂上,教師起主導作用,教學內容由教師組織、整理并傳遞給學生。因此,教師的視野與高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學生的視野與高度。教師的視野與高度取決于教師積累的質和量。隨著研究材料、研究角度、研究方法的創新,歷史研究不斷推陳出新、成果迭出。教師需要與時俱進,了解學術動態,吸收最新成果,深化歷史認識。
(二)大力加強學校與社會的合作聯系,充分利用校外課程資源
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經歷,學生通過照片、實物以及家長和親屬等,有利于了解家庭的歷史和社會的變遷。充分利用家庭資源,可以增強學生對歷史的體驗和感悟。社區。社區資源包括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尤其是社區的圖書館、資料室、少年宮、文化宮、以及人力資源等。充分利用社區資源,采取社會調查、小組活動等方式,提高學生動手、動腦和參與社會實踐的能力。調查本地區交通方式的變化,討論交通發展對當地經濟和人們思想觀念產生的影響;歷史遺存。歷史遺存包括歷史遺址、遺跡、文物以及蘊涵歷史內容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等。利用歷史遺存,能夠增強學生直觀的歷史感受。歷史音像資料包括圖片、照片、錄音、錄像和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等。充分利用歷史音像資料,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歷史理解能力。通過觀看歷史音像資料,如《鄭成功》、《》等影片,突破時空局限,直接了解中華民族英雄的偉大事跡。革命烈士陵園。通過介紹革命烈士的事跡,參觀革命烈士陵園,深切懷念為解放事業流血犧牲的革命先烈,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塑造健全的人格,進一步培養堅強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增強經受挫折、適應生存環境的能力。另外,還可以通過參觀訪問、調查研究等方法,搜集中外歷史上自己感興趣的一個歷史人物的資料,分組搜集材料,在主題班會上介紹著名歷史人物,如華崗同志的主要事跡,使學生在掌握基本歷史知識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閱讀和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通過對歷史事實的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等認知活動,培養歷史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與參與性,培養探究歷史問題的能力。積極利用和開發基于信息技術的課程資源,建立廣泛而有效的課程資源網絡。有條件的地方和學校,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收集豐富的網上資源、制作歷史課件、展示歷史資料、制作多媒體教學軟件、開發歷史網頁和進行遠程教育等,使學生更直接、更全面、更迅速地了解歷史,在更大的范圍內共享高質量的課程資源。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34-0099-01
初中教育體系一共分為九個學科:語文、數學、外語、政治、歷史、物理、化學、生物以及地理,因此歷史是初中階段的基礎課程之一。同時,學習歷史有助于幫助學生提高對我國的發展歷程的進一步了解,并提高語文學習中對文化背景的認知和理解。然而,受到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歷史課程的教學受不到重視,教師單一的“滿堂灌”教學,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傳導,學習興趣越發低下,導致教學出現諸多問題,因此,在現階段,對歷史教學方法進行探析,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致,對于初中歷史教學意義重大。
一、開展情境教學,提高學生的關注度
所謂情境教學是指將知識認知活動與情感聯系起來進行教學的一種方法。由于歷史學科本身是一門闡述史實的課程,因而很多東西學生無法理解,從而造成了學生在學習上的困難性。因而,學生在歷史學習中是否主動完全取決于其興趣。同時,由于初中生的心智尚未發育完全,其天性的獨特使得教師必須充分刺激學生的感官及思想,以此來誘導學生的主動學習。例如,在講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一課時,學生可能較難理解這課題目的意思,教師可以利用一部分廢紙,在安全的角落里引燃,結果將整個角落里的廢紙都燃燒了,通過這種創設情境的方式讓學生去感受這一絲小火花的力量,對文章的題目進行初步的了解,并引學生入勝,順利將其引入到學習中。
二、改善師生關系,積極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課程的教學中,改善師生之間的關系能有效促進教學。教師應在課下主動關心學生,與學生多多聯系,學會尊重學生,主動為學生提供幫助,在課上可以采取座談會、交流會等形式增進師生間的溝通,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其次,教師還應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如在討論“”中有哪些值得借鑒的地方時,教師采取小組討論的方式,并要求學生們相互尊重,友好溝通,明確自身的分工,積極參與討論,以期對課文進行深度理解。
三、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
新課標中提出,教學活動中,教師是引導者、參與者、促進者,受到傳統教學的思想,教師對于知識的灌輸較為重視,而忽視了學生才應該是教學的最重要主體。長期的教師灌輸,學生成為學習的被動者,這樣的教學是低效的。在教學中,應積極樹立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者。教師應徹底拋棄傳統的“以自我教授”為中心的觀念,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學習中。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要實現教學目標,需要學生的積極行動,因而,應該極度重視教學環節的環環相扣,以問誘學,并注意提問方式與技巧。歷史課程的提問應當個性化,要避免傳統上的繁瑣、死板提問。如,在講述“”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提問:“你們知道吸煙的危害嗎?”以此引誘課程主題,進而開展進一步的教學,當學生回答:“知道”、“吸煙有害健康”時,教師可提問:“現階段的社會上還是有很多人在吸煙,你們知道當時為什么要進行嗎?”以此引誘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積極投入到課堂的教學中。
四、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多樣化教學
對于枯燥的史實教學來說,若能用多樣化教學手段和方法必定會引起教學成效的極大提高。而與其他學科相比,歷史課程教學采用多媒體教學效果更好,因為高科技的發展能打破時空的限制,讓學生們能通過音樂、圖畫、視頻等強烈的視覺和聽覺沖擊素材對歷史事件進行詳細的描述,讓學生印象更為深刻。例如,在講述《三國鼎立》這一課時,采用電視劇《三國演義》的主題曲視頻導入教學,讓學生在音樂的伴隨中看到歷史名人諸葛亮、張飛、劉備、關羽等的生動形象,從而對課程的教學有了初步的印象,對后續的學習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五、做好課后反饋,改進教學不足
在教學中,課后反饋是反應教師教學成效、學生掌握程度的重要檢測標準。因而,做好課后反饋,教師能及時了解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學生掌握程度上的具體情況,從而針對這些問題進行進一步的教學改善。例如,在講述《》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課后作業情況、課后與學生交流情況進行教學反饋信息搜集,了解到學生們對的來龍去脈、緣由、意義等教學大綱要求的重點信息是否完全掌握,倘若沒有,是否要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影片觀賞,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印象,改善教學上存在的不足。
筆者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對現階段歷史課堂的教學提出了一定的思考,在初中教學中,教師要堅持以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采取情景教學方式,提高學生課上的注意力集中程度,積極改善師生關系,創造和諧的氛圍,為教學的順利開展打下基礎,還應該在教學中多樣化教學手段,采取多媒體教學,并積極做好課后的學生反饋,了解教與學中的基本狀況,積極改善教學上存在的問題,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率,讓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促進教學成效的積極提高。
參考文獻:
[1]鄭瑤.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探究[J].學周刊,2011,(35).
篇7
關鍵詞:高中歷史;歷史教學;方法創新
成功老師對一個學生有100種方法,失敗老師會用一個方法給100學生。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包括科學的教法和科學的學法。實踐告訴我們科學教學可以事半功倍,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因此,科學規劃、充分開發新課程教學資源,保證中學歷史教學方法創是我們新課改的核心和關鍵。
一、創建多樣的歷史教學觀
梁啟超有云少年強則國強,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歷史教育對青年學生尤為重要。新世紀以來我國教育思想進行了重大變革,將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到了教育改革的核心位置,在歷史教學中也將歷史教學方法創新放到了首要位置。新課改是機遇也是挑戰。改革隨著素質教育的開展,高中歷史教師應極轉變觀念,著眼于科學發展觀,從自身做起,樹立全新的歷史教學觀。首先,教師自身必須有創新觀念。在對歷史教學的把握上,教師應能夠掌握和了解歷史主干知識的基本脈絡,能夠在更高層次上對歷史教材進行駕馭,并輕車熟路地運用教材;在教師角色的定位上,能夠積極轉變教育教學觀念,由傳統的教學支配者向教學組織者、引導者轉變,能夠在學生歷史學習過程中,通過創設一種寬容、和諧、民主的新型師生關系,為學生營造開放積極的課堂環境。其次,歷史教師應具備歷史學科教研教改能力。高中歷史教材經歷了數次修改,歷史事實的觀點也有很大的變化。在歷史研究中,“史無定論”,因此在歷史課堂教學上,作為歷史教師,應敢于針對歷史教材進行質疑,用新的視野來觀察、分析、評價歷史,帶動并調動學參與歷史研究,活躍學生思維,提高學習歷史的興趣。
二、創建興趣問題式教學模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課堂上的提問設計得可以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對學生思維產生積極啟發性的作用,有利于使學生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新課改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因此,筆者認為在歷史教學中,應通過興趣問題式教學模式的搭建,來促進學生良好的歷史思維發展,最終達到歷史學科教學效果。第一步,要營造民主開放的課堂學習氛圍,為興趣問題教學的開展創造必要的環境條件。具體在歷史教學學習中,教師要大膽鼓勵學生就歷史問題進行探研究,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例如,在對康乾盛世的評價上,有學生提出“我看康乾盛世期正處于17~1 8世紀這個重要的歷史劇變轉型時期,統治者卻繼續加強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和固守重農抑商政策、閉關鎖國政策,未能應歷史潮流、與時俱進,推進中國社會進步,造成近代中國的落后,后人對康乾盛世評價太高了”。對于學生這樣的評價,我鼓勵學生大膽各抒己見,并順勢展開課堂討論,通過濃厚的民主開放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其次,歷史教師應善于創造歷史問題情境。愛因斯坦也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教師應該善于創造歷史提問情景,鼓勵激發學生多提問多思考培養對歷史學科的興趣。
三、創新歷史教學方法
在歷史教學方法創新上,建議可以通過引入影視資源,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人性化水平。高中歷史中涉及的史實很多,教師如果照本宣科勢必使課堂教學變得枯燥,這樣很難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在實際教學中,如果能夠將歷史知識與影視資源、演義等結合起來,勢必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致。例如,在講授秦的統一時,建議結合了電視劇《羋月傳》和一些野史、小說等進行教學,將課堂教學故事化,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歷史知識。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授學生歷史思維方法是首要的。高中歷史教學中,歷史知識浩如煙海,學生在學習中一時難以梳理出頭緒,許多學生會認為歷史太難學了。這里歷史教師應重點教授學生學習歷史的方法,幫助學生領會歷史的規律,理清知識結構,進而形成歷史思維習慣。在歷史教學中,老師要結合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進行探究式教學。
篇8
一、初中歷史課堂探究式學習方法運用的重要性
歷史對于初中生來說是一門比較新穎的學科,對于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培養我們應該格外的重視,在教學中我們應該鼓勵學生主動思考,同時讓學生自身的思維方式進行不斷地更新。在“探究式”學習方法的運用過程中對于這一點就能夠進行充分的加強,讓學生自身的觀點能夠得以表達,教師的引導作用會變得更加明顯,教學氛圍也能夠進行更好地烘托。這是傳統教學并不能夠達到的教學效果,我們由此可見其重要性所在,希望能夠得到廣大教師們的重視。
二、傳統教學方法對學生提高成績的阻礙
(1)學生自身的知識點的貫穿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導致在一定程度上對于歷史學科產生一定的排斥心理。這種心理對于學生今后的歷史學科的學習產生了巨大的負面作用的,學生會將心理排斥逐漸發展成厭煩或抵觸心理,使得教學過程并不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
(2)學生自身考慮問題的全面性受到抑制。傳統歷史教學過程主要是以學生間接接受歷史知識為主,學生自身的動腦思考過程并不多,自身的思維方式很難得到拓寬。這樣發展所引起的必然后果就是教師教什么學生聽什么,在思考問題過程中很難進行相互聯系,使得思考問題過于片面,對于學生解決問題能力起到一定的阻礙作用。
(3)學生自主解決問題能力難以提高。在傳統的歷史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硬性掌握,導致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過于強調按部就班,問題處理并不能做到靈活多變,學生解決問題還是以依靠教師為主,依賴性過強,使得學生在處理問題時自主性并不能夠發揮主要作用。
三、初中歷史課堂探究式學習方法運用的優勢所在
(1)學生自身知識點的連貫性能夠得到不斷的培養。在進行初中歷史“探究式”學習方法的運用過程中,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過程能夠做到更加充分,同時學生在進行問題思考的過程中,也能夠做到將以往所學知識進行不斷聯想,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可以將知識點逐漸進行完善并加以充分的注意。這樣學生的學習氣氛就會不斷得到優化,同時其思考問題的積極性愈加提升,對于知識點的相互串聯也能夠更加完整,使學生能夠形成一套適合自己的知識體系,這是我們在進行初中歷史教學的主要目標所在,同時也是該學習方式的優勢所在。
(2)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全面考慮問題。在初中歷史“探究式”學習方法的實施過程中,對于學生自身的思維方式能夠做到進一步的優化,學生對于關鍵的知識點能夠進行牢牢地把握,通過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讓學生展開充分的思考,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讓學生的思維能夠得到高速運轉,在此中對于學生的考慮問題的過程就提供了更大的空間,使得學生對問題的思考過程逐漸變得全面,教師在引導過程中將學生的觀點也能夠進行正確的指引,使學生在思考問題過程中受到積極的鼓勵,讓考慮問題成為學生的興趣所在,這也是我們在運用“探究式”學習方法的優勢之一。
(3)學生自主考慮問題以及解決問題能力得到不斷的提高。我們通過運用“探究式”學習方法可以看出,學生對于學習積極性能夠起到極大的提高作用,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也是重中之重,通過該學習法的運用可以使學生對于問題的自主解決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學生可以針對問題進行不斷地練習,使其形成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以及考慮問題的方法,使學生能夠真正領會“舉一反三”的真正作用所在,在進行自主解決問題過程中將解決問題的思路逐漸清晰化,使問題解決過程更加簡單。我們從這一方面也能看出該學習方法的先進性與優越性,希望能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
以上就是本人對于初中歷史課堂探究式學習方法的運用所帶來的積極效果與傳統教學方法對學生成績提高的阻礙進行的相關研究與分析過程,在此之中對于優越性進行了著重的論述。在研究與探索過程中觀點還存在一定的不完善,希望能夠得到廣大教師以及學者們的意見與建議,為今后初中歷史教學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劉素紅.歷史教學中如何進行“探究性學習”[J].甘肅教育,2006(5).
篇9
【關 鍵 詞】民俗史 民俗學 口述史學 新史學
【 正 文】
在人類歷史的發展長河中,民俗研究的歷史和傳統可謂由來已久。眾所周知,民俗是與人類社會相伴而生的,它就像一面鏡子,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一個民族悠久的文化傳統。從廣義上講,民俗是指人民大眾在社會生活中世世代代沿習下來的生活模式和文化模式,它與一個民族所處的地理位置、經濟發展水平、民族特性和文化背景密切相關,換言之,我們可將此四項條件視為民族形成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現代史研究表明,在席卷全球的新史學和“總體史學”新浪潮的影響之下,當代民俗研究得以重新振興和崛起,從這個意義上講,民俗學(Folklore)也稱得上是一門“新型”學科。早在本世紀上半葉,法國年鑒學派的創始人之一L.費弗爾就撰寫了《民俗學與民俗學家》一文,對民俗研究作了精辟的論述。另一位著名的法國學者M.布洛赫也認為,歷史學研究必須拓寬研究領域,運用跨學科的新方法,在社會史、文化史、種族史和民俗史等方面有所建樹。他進一步指出:“民俗在社會活動中從表面上看沒有什么意義,但在它的下面卻掩蓋和保留著重要意義。”布洛赫的后繼者、歷史學家比爾吉埃爾將生理習俗、行為習俗、飲食習俗、感情習俗和心態習俗等等統統視為歷史人類學研究的重要內容,他完全贊同布洛赫的觀點,也認為歷史學研究必須面對下層民眾,民俗研究的意義非同尋常。
毋庸置疑,口述史研究與民俗學研究擁有共同的文化傳統,這是它們自身的特點所決定的。英國著名口述史學家P.湯普森認為,口述史學(Oral History,亦稱口述歷史學)的出現和發展,與其說是“發現”,不如說是“振興”。由此可見,口述史學的某些傳統同樣是由來已久的。例如,口頭傳說(亦即民間傳說)可以說是歷史學最古老的形式,它既是口述史學的歷史淵源,同時也是民俗學永恒的研究課題。口述史學是二戰后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學科,在其為數眾多的學科領域當中,許多研究對象往往與民俗學的研究內容相互交叉和重合,這種雙方共有的交叉性質集中體現了當今社會科學整合分化的歷史發展潮流。因此,在許多重大問題上,口述史學家和民俗學家往往會最終走到一起。
然而,口述史學與民俗學之間的界線也是顯而易見的,盡管這種界線有時會因種種原因變得模糊不清,常常使人們誤入歧途。依筆者之見,除了學科性質各具特點之處,口述史學與民俗學最顯著的區別在于,前者注重歷史研究,后者則強調文化的延續性。換言之,民俗研究既注重歷史,也不忽略現實,但從總的方面來看,其研究范圍與口述史學的研究領域是無法比擬的。關于這個問題,下文還將提及。
一
前文提到,歷史與文化的交叉點是口述史學和民俗學最為明顯的相異之處,那么反過來講,敘述性則是二者最為顯著的相同之點。毫無疑問,在民俗學眾多的研究領域,敘述性是一種人們公認的傳統因素。之所以稱其為“傳統”,就在于這一特點隨民俗研究的產生而產生,并且在人類社會內部延續了數千年之久,至今仍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民俗學家S.湯普森曾一針見血地指出,民俗學主要是指“沒有文字的人們的文化傳統”(《民俗研究》1996年第2期))。縱觀民俗學的各個研究領域,如史詩、敘事詩、民謠、民間故事、神話、民間戲劇、傳說、諺語、俗話、宗教儀式、習俗和風格等等,幾乎都是通過口述的形式才得以保留或流傳下來。
在傳統的農業社會中,人們往往采用民間藝術的形式來保留和發展本民族的文化,文化不發達的落后民族更是如此。從今天的角度看,除了極少數的文獻史料之外,這是保證文化延續性的最為有效的方式。從另一方面來看,由于種種眾所周知的原因,以往的歷史研究很少提及下層民眾,因此,占人類大多數的普通人很少、甚至根本沒有留下自己過去的思想、情感、價值觀和世界觀的有關文字記載,而林林總總的民間藝術形式則可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由此可見,敘述性是民俗學研究的一大優點。
不容置疑的是,敘述性由于其自身的特點已成為口述史學最為明顯的特征之一,它同時也是口述史學當中最為活躍的促動因素。長期以來,國際史學界流行著一種傳統的觀點,認為歷史研究只能依據文獻史料,人們只能閱讀歷史,“而永遠無法聽到它們”。口述史學則向這一傳統的觀點提出了挑戰。口述史研究是一種別具一格的治史方法,其特點是以語言形式對歷史現象進行調查研究,這不僅能夠彌補文獻史料的不足,而且還能夠主動地接近和研究歷史。口述史學的這些優點和長處是其他歷史學科所不具備的,其原因在于,口述史研究充分利用了語言的獨特功能,在保留傳統的基礎上不斷有所創新,不斷開拓自己的研究領域,因而能夠在學科林立的國際史學界獨樹一幟。
二
筆者曾多次強調,口述史學的客觀性是不容置疑的,而對于民俗學(尤其是民俗史)來說,其客觀性能否經得起人們的檢驗,這的確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口述史學的客觀性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方面來加以闡釋。其一,當代口述歷史研究的基本方法,是以現代化的手段向提供歷史見證的有關人員進行口頭調查。從當事人來說,由于他們是歷史事件的直接參與者,有著親身的經歷和感受,因此,其敘述的歷史事實至少具有一定的真實性;其二,就口述史學家而言,由于他們是以觀察者的身份參加取證工作的,因此,他們在訪談和取證時自然地保持觀察者的客觀立場,同時也不會提出新的憑證。這樣,口述史料搜集工作的流程也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其三,歷史研究僅僅依靠文字史料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有充分的口述史料作為補充,兩者必須相互印證,才能真正地還歷史以本來的面目。只有這樣,口述史研究乃至口述史學的客觀性才能夠得到保證。
由于歷史和文化等諸多方面的原因,民俗學(包括民俗史)的研究對象多以民間藝術的形式出現,因而其內容的可信性往往會受到人們的質疑。例如,許多神話、民間故事和傳奇故事的背面都可能展示出一段漫長而又復雜的人類歷史,這在古希臘、印度、愛爾蘭和中國等國家尤其是如此。然而,這些神話和故事都是從極其遙遠的古代流傳下來的,由來已久的宗教傳統、崇拜英雄的心理活動及其他因素對其產生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假設我們拋開藝術,只談理論,那么,即便是一些與之相關的理論問題,其客觀性和科學性也是人們經常爭論的話題。芬蘭學者塞波·克努蒂拉在1996年4月發表的《地域意識論與民俗學》一文中這樣寫道:“從民俗學文化研究的觀點看,心態屬于歷史研究的范疇。民俗學者并不受下列事實的困擾:在許多方面的歷史研討中,心態被看作是不清晰和非科學的。其實,在人文科學的文化研究領域,任何關鍵性的概念本身也無清晰或模糊可言。文化本身就是一個時常眾說紛紜的題目。民俗學者一直被迫考慮心態的綜合性質及其與精神的復雜性、多變性和獨特性的相互關系。”
這段語錄似乎給了我們一個啟示:這其中也許存在著一個誤區。如前所述,口述史學注重歷史研究,而民俗學則偏重于文化研究。這是兩個各不相同的范疇,然而,也是兩個相互重合的圓。
轉貼于
三
從某種意義上說,口述史學和民俗學是新史學和總體史學影響下的產物,其鮮明的社會性是廣為人知的。總體史學的代表人物M.布洛赫曾直截了當地說:“唯一的真正歷史,乃是總體的歷史。”“總體歷史”意味著對作為歷史主體的人的全面認識。布洛赫認為,歷史研究必須從實證主義史學和經驗主義史學的封閉模式中解脫出來,走向下層民眾,走向社會生活。他的代表作《11—18世紀法國農村史的獨特性》一書考察了移民方式等一系列為傳統史學所忽視的問題,在總體上揭示了法國農村的歷史特征,從而進一步拓寬了歷史研究的視野。
口述研究的主要對象是廣大的民眾,這也是當代國際史學界十分關注的熱點問題。我們不妨以美國為例。美國是口述史研究開展得較為活躍的國家之一,其研究范圍從社會史、婦女史、家族史、礦工史到社區史、人口史和種族史等等,幾乎將各個階層的民眾都納入到歷史研究的范圍。口述史學家毫無隱諱地宣稱,證言也可以來自下層的非特權階級,這樣,口述史學家就向那些被看作是定論的傳統觀點提出了挑戰。英國口述史學家P.湯普森指出,口述史學的最大作用在于,“它給了我們一個機會,把歷史恢復成普通人的歷史,并使歷史與現實密切相聯”。總之,口述史學鮮明的社會性給當代史學研究帶來了新的活力。
與此同時,民俗學研究也將目光投向了來自社會底層的廣大民眾,這也是當代民俗研究的一個突出特點。為數眾多的民間故事、民謠、諺語和俗話等等均取材于民間的現實生活,而這些為民眾所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和內容又掌握在廣大民眾的手中,并且通過口述的形式(還應包括文字資料)世世代代地相傳下去。真可謂“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傳之于民”。風俗和習俗自然也不會例外,它們是各階層的民眾在數千年的社會生活中逐步形成的,集中體現了一種不可逆轉的文化慣性。從歷史學的角度講,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走向民眾(尤其是下層民眾)就能夠真實地再現歷史。毋寧說,失去了社會性這一特點,口述研究和民俗研究的生命也就走到了盡頭,這一點已為史學研究的實踐所證實。
四
較之于現代歷史科學的其他分支學科,口述史學無疑是一門典型的具有獨立性質的交叉學科,其研究范圍相當廣泛,幾乎涉及到現代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根據筆者目前掌握的資料,在經濟史、科學史、政治史、社會史、勞工史、文學史、家族史、婦女史、企業史、部落史、宗教史、種族史、城市史、社區史、音樂史、繪畫史、戲劇史、電影史、電視史、軍事史、系譜學等史學研究領域,口述研究開展得較為活躍。
口述研究的綜合性質是由其自身的特點所決定的,不言而喻,其敘述性和社會性的特點決定了它的廣泛性。一方面,口述研究的目的在于為現實服務,為解決現實問題提供歷史依據,這不能不涉及到多方面和多層次的問題;另一方面,口述史學家搜集史料的方法與眾不同,相對而言(較之于文獻史料),史料的獲取也較為容易。毋庸置疑,這也為口述研究的廣泛性提供了條件。
民俗研究由于涉及到“民”字,其研究范圍也是相當寬泛的。民歌、民謠、民間戲劇、民間故事、寓言、傳奇和傳說、諺語、謎語、俗話、史詩、敘事詩及敘事活動、民間舞蹈、民間繪畫和工藝、民間音樂、系譜、家史、傳記、神話、宗教儀式、各種風俗和習俗等等均屬民俗學的研究范疇。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就其研究范圍(而非深度)而言,民俗學顯然不及口述史學。然而,出于種種原由,民俗學的許多研究課題卻難以成為口述史學的研究對象,如傳奇、傳說、神話、寓言、史詩、諺語和部分民間故事,這也許是民俗學本身所固有的文化傳統所致。
五
民間藝術的形式多種多樣,其特點是生動、活潑,具有悠久的文化傳統,易于在民間廣泛流傳。但是,由于這些藝術形式涉及面較廣,因此,其內容顯得十分龐雜,難以形成獨立的體系,這一點與口述史學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在談及這一問題時,西方許多著名的民俗學家著重指出,民俗學的研究對象十分重要,毋庸置疑,這給民俗研究增添了不小的難度。例如,民間創作的隨意性很大,有些藝術形式往往經不起歷史的考驗,僅僅給后人留下了一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模糊印象。從另一方面來說,許多經過千錘百煉而得以保存下來的藝術形式也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個別形式甚至能夠繁衍出上百種變體,其演變過程同樣是相當復雜的。
缺乏第一手資料是民俗學家普遍面臨的十分棘手的問題。民俗學家S.湯普森認為,民俗研究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原始資料的搜集。然而,民俗研究內容的龐雜直接導致了研究人員的龐雜,由于研究角度和方法不盡相同,搜集到的口述資料不可能是完整的。此外,有限的文學資料必然顯得雜亂無章,既缺少條理性,也缺乏系統性。最近,筆者有幸參加了一次大型國際會議,此次會議討論的主題僅僅是民俗研究的一部分內容。與會的專家和學者分別來自各個研究領域,其中包括歷史學家、文學家、民俗學家、語言學家、人類學家、哲學家、社會學家、藝術家、畫家、攝影家、工藝美術家等等。這些來自方方面面的專家在民俗研究的旗幟下“最終走到了一起”,這種現象確實值得人們深思。總而言之,劃定學科范圍,選擇研究方法,確保第一手資料的完整性和系統性,所有這一切是民俗學界的當務之急。
口述史研究與民俗學研究有所不同,口述史料的完整性首先表現在資料的搜集方面。一般而言,口述史學家往往要制定出較為詳盡和目的明確的訪談計劃,計劃越是周密,搜集到的資料也就越全面,口述史料因而也就顯得較為完整和系統。總之,口述憑證的獲取是以資料翔實為基礎的。除此之外,如果訪談取證的結果不盡如人意,口述史學家還可以擴大范圍,圍繞同一個主題進行多次調研,直到獲得滿意的結果為止。這樣一來,口述史學家便能夠主動地接近和研究歷史,而不是僅僅依靠有限的文獻和其他文字資料,這就從根本上改變了過去那種傳統的研究模式。
六
早在本世紀初,英國的人類學家便提出了“文化遺留物”的理論,在他們看來,現存的民俗可以被視為遠古文化的遺留物。今天看來,這種觀點顯然失之于偏頗。眾所周知,民俗乃歷史的積淀,一個民俗學家必然是文化學家,因為民俗集中反映了民間的文化。一個民族的文化的發展是極為緩慢的,但文化有其特有的慣性,因此,文化的延續性是不容置疑的。從嚴格的意義上講,民俗學家關注的是整個文化的發展進程,即注重歷史,也不忽略現實。巴西民俗學家埃絲特·巴羅尼斯·卡爾文斯基教授指出:“民間文化的定義、觀念和研究領域,依國家和地區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范圍也可大可小。……無論理論定義如何,民間文化都反映了生活的本來面目。”顯然,這一論點與上述觀點不謀而合。民間文化的內涵十分豐富,盡管它不是一個十分清晰的概念,但有一點卻是可以肯定的:它是歷史與現實的統一。
口述史研究是歷史科學研究多元化的產物,口述研究的目的是與文獻史料相互印證,從而真實地再現歷史的本來面目,這是口述史學本身的客觀性所決定的。例如,家族史既是民俗學的主要研究對象,又是口述研究最為活躍的研究領域之一。一般而言,普通民眾的家庭(包括家族)很少留下見諸于文字的歷史記載,而現存的文字資料又往往具有一定的傾向性。因此,其客觀性便大打折扣。由此可見,口述研究所起的作用是其他研究所不可替代的。在家族史研究領域,許多案例研究主要取決于有關口述憑證的搜集和整理,換言之,家族史研究的質量主要取決于口述史料本身的質量。然而,在同一個研究領域,民俗學則側重于研究民間流傳下來的家族史。肯尼亞學者米維卡利·基埃蒂認為,家史的特征并不存在于書面的形式,在所有講匈牙利語的地區都可以發現家史。家族成員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將家史傳給下一代,這些故事往往能夠刻畫人物的完整個性,塑造人物的傳奇人生。朱莉安娜·奧爾西博士更是直截了當地說,家史記錄也是一種藝術形式。總之,這類家族史一般都具有傳奇色彩。
七
方法論研究是科學研究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依筆者之見,理論框架及其模式、概念分析和研究方法是學科構建的重要環節。正是由于不同的研究方法被引入各個研究領域,為數眾多的分支學科才能夠最終確立自己的“合法”地位,民俗學(現代意義上的民俗研究)和口述史學自然也不例外。民俗研究經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實地研究法(亦稱“田野作業法”)、民俗調查法、口頭咨詢法、“采風”等等,并伴之以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其中包括音像技術)。當然,這些研究方法多為“舶來物”。值得一提的是,人們萬萬不可忽視對文獻資料的分析和利用,這一點已為民俗研究的實踐所證實。如果不借助文獻,而僅僅通過口述資料,人們自然無法知道民間藝術形式的原型,無法了解這些原型的變化規律,無法知曉風俗、習俗乃至藝術形式的發展趨向。因此,真正意義上的民俗研究也就無從談起。
口述史學的研究方法較為獨特,簡而言之,它采用和綜合了多種方法。除了綜合分析方法和比較方法之外,人類學、社會學和信息學的若干研究方法也被人們廣泛利用。就口述史研究而言,口述憑證的搜集是整個研究工作的基礎,訪談則是口述史學家和其他歷史學家普遍采用的研究手段。此外,還有幾種可供選擇的方法。歷史學家可以從現存的各種各樣的文獻資料中直接提取口述史料,這種方法常常能夠使歷史學家輕而易舉地獲取他們所需要的有關歷史資料。另外,利用報紙專欄開展征詢調查,也是一種搜集口述史料的有效方法。英國歷史學家H.梅休認為,這種方法既能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還可以擴大社會調查的范圍。
除了史料搜集工作之外,口述憑證的整理和利用對整個研究工作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整理的目的在于利用,為有關的歷史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據。對于研究人員來說,這是一項難度很大的工作,同時也必須采用多種研究方法。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無論是搜集工作還是整理工作,先進的音像技術和現代化的通訊手段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工業發達的西方國家尤其是如此。
八
民俗研究的實踐表明,現代民俗研究不僅繼承了古代研究的傳統,而且為適應新的歷史條件不斷創新和改進,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時至今日,國外的民俗學組織已遍布世界各地,相關的學術成果也屢見不鮮。民間文化集中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知識,這種文化必須長期保持和發揚光大,因此,民俗學研究的意義非同尋常。
口述史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從創建到今天屈指數來不過半個世紀,但其影響卻是巨大和深遠的。口述史學的問世表明,史學領域出現了一場深刻的、根本性的變革。究其原因,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加以概括。首先,絕大多數歷史學家長期以來都將目光投向文獻史料,而口述史學的出現則打破了這種舊有模式,向幾千年的傳統史學觀念提出了挑戰;其次,口述史學是現代歷史科學長期發展的必然產物,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歷史研究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具有頗為濃厚的“后現代”色彩;再者,以往的歷史研究很少提及下層民眾,正所謂“英雄創造歷史”。隨著社會的進步,時代呼喚著史學研究出現新的變革。從另一個角度講,人民大眾是歷史的主體,因此,那種無視普通民眾的史學研究已經無法滿足現實的需要。從這些意義上說,口述史學的影響無異于一場革命。毋寧說,這一革命還在繼續。時至今日,我們已經看到了這場革命的結果。
主要參考資料
1.陸象淦:《現代歷史科學》,重慶出版社,1988年。
2.Peter Dale:Ideology and Atmosphere in the Informational Society,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1996,No.3,Vol.13。
3.D.Paul Schafer:Towards a New World System:ACulturalPerspective , 1996,同上。
4.塞波·克努蒂拉:《地域意識論與民俗學》,載《國際民間敘事文學研究會北京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1996年4月。
5.埃絲特·卡爾文斯基:《民間文化的流派和它們的理論涵義》,1996年,同上。
6.中國社會科學院情報研究所編:《當代國外社會科學手冊》,江蘇人民出版社,1985年。
篇10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科書;模塊內容;應對方法
中圖分類號:G42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3)21-047-2
高中歷史模塊教學伴隨新課程改革即將十年的歷程,面對“一標多版”的教科書及其他教材資源,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也遇到不少問題和困惑,本文試圖以“近代中國思想解放潮流”專題教學為例,依據對標準的理解、教科書本身的特點和學生心智發展的特點建構科學的教學目標,而后充分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科學指導教學實踐,并愿與一線教師分享交流。
一、教學內容的異同
1.課標版與大綱版教科書的比較
(1)內容組織方式的不同。以往大綱版教科書中,組織歷史內容的基本單位是“章”。“章”下設“節”,“節”下設“子目”。章劃分歷史階段,節組織歷史階段中的內容,子目展開具體內容。以章作為教學單元,有利于認識歷史發展的階段性和連續性的特點。
課標版教科書與大綱版教科書相比較,最明顯的特征是“依據‘古今貫通、中外關聯’的原則,以專題的形式構建高中歷史教科書新結構”[1]。大綱版教科書中關于近代中國思想解放潮流專題的具體學習要點基本都有涉及,但是以通史的順序零碎分布在各個章節中。課標版教科書以專題編排形式取代了通史編排形式。為了體現知識的完整性,在課程標準框架內,教師作一些適當的鏈接,以便使各個模塊和專題之間建立聯系,形成可以相互關聯的知識體系。
(2)具體的內容選擇和表述的不同。大綱版教科書“一綱一本”,所以其教科書內容的表述也是唯一的。教學大綱對教科書編寫、教師教學和學業評價的影響是直接的,往往帶有過強的約束力,這極大地限制了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創造性,教師沒有發揮的余地。在教學大綱時代,教科書被認為教學的依據。國家制定的課程計劃、教學大綱和學生的年齡特征對歷史教學內容的深廣度有所規定和要求。而新課程改革后,根據《課程標準》編寫的教科書共有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和大象版四個版本,其中前三個版本使用的范圍比較廣。
(3)教科書內容的表現形式的不同。大綱版教科書往往在一章、一節或某一問題之中,寫入現成的、所謂權威的結論或觀點,不利于學生的思維發展和感情培養。后來教科書也做了一些局部調整,引用了大量的文獻資料、表格和圖片資料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體現出了“圖文并茂”、“生動活潑”的特點。新教科書在編寫中充分繼承了舊教科書這一優點,并增加了不少文獻資料、圖片資料,讓生動豐富的史實說話,讓學生親自感受歷史的博大精深,走進歷史,感悟歷史。
2.課標版不同版本內容比較
在“一標多本”的背景下,課標版教科書不同版本各有特色。各個版本對本專題內容的處理上有所差異,無論是課文子目的確定、知識點的選擇和觀點表述,還是選擇的角度及其組織方式都是匠心獨運,各具特色。
(1)單元結構順序的差異。從歷史模塊三的整體結構來看,人教版、岳麓版和人民版三個版本教科書關于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專題的內容所處的位置不同。人教版一共是八個單元,以中國史為主線,按照專題將中外歷史大致按照時間先后順序穿插排列。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專題處于第五單元。人民版模塊三也是一共八個單元,順序是以先中國史,后世界史,兩條平行的線索,跟《課程標準》的內容排列順序完全一致。岳麓版模塊三一共是六個單元,以中國史為主線,將專題按中外歷史大致時間先后順序設置,單元設置順序與《課程標準》差異較大。岳麓版與人教版、人民版相比較,最大的不同在于沒有將“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設置為一個單獨的單元,而是將其作為“第五單元 近現代中國的先進思想”中的一個部分。
(2)具體知識點的差異。一是在內容選擇上存在一定的差異。比如關于洋務派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人民版沒有提及,人教版設置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一子目,簡要介紹了洋務派的代表人物、思想主張和目的、實踐和意義。岳麓版的表述最為詳細,設置了“體用之爭”一目,對頑固派、洋務派的主張進行了比較具體的解釋和評價。
3.教學中的問題與困惑
本專題反映了近代中國人學習西方、尋求發展的思想歷程以及在中國社會發展進程中所起的作用。近代思想解放運動在中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以此為學習主題體現出了典型性、時代性和現實性的特點,但在主題設計和教學實踐中的仍然有些問題值得商榷。
(1)教科書中值得商榷之處
第一,洋務派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和早期維新思想是否應該納入教科書?洋務派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下掀起的是對后提出的“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的實踐,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著重要的地位,加強對這一思想的了解也有助于學生客觀公正地認識地主階級的探索歷程。19世紀60年代產生的早期維新思想是當時最先進的思想,后來對康梁維新思想也有著深遠的影響。人民版對于這兩部分內容只字未提,使近代思想解放的歷程顯得不夠完整。
第二,民主共和思潮是否屬于近代思想解放潮流?《課程標準》將“民主共和思潮”放入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的專題中,而沒有將其作為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學習要求。毋庸置疑,民主共和思潮在20世紀初的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如果按照《課程標準》的教學安排,勢必就會造成學生知識的不完整。而從教科書的安排來看,只有人民版教科書在“順乎世界之潮流”一課中設置了民主共和作為一個子目。岳麓版在一課中提出“是在思想文化領域的延續”,但是查找教科書學生無從知曉在思想文化領域的情況,容易造成學生思維的困惑。
(2)教學中存在的現實問題
第一,教學容量大與教學時間有限的矛盾。無論人教版的從“師夷長技”到維新變法,還是人民版的“順乎世界之潮流”,還是岳麓版的“師夷長技”,涉及的知識點繁雜,學生要掌握的內容太多、用一課時的時間難以完成課標任務。如果在課堂實行談論、探究等教學方式勢必造成課時緊張;如果急于完成教學任務又勢必造成教師語焉不詳,學生似懂非懂。這就產生了教學內容容量太大與教學時間有限的矛盾。
第二,知識跨度長與學生基礎薄弱的矛盾。中學歷史課程是建立在學科基礎之上的,離開了歷史學科的基本特點,也就不成為歷史課程。采取專題的方式構建高中歷史教學體系,本意上是使教學內容精練、主題重點突出,但卻客觀上導致了課程結構跳躍性過大,強調發展與變化的歷史學科的根本特質被弱化,知識系統破碎。近代中國思想解放潮流專題涉及的歷史知識時間跨度較長,由于部分初中的歷史教學不夠扎實,從而導致部分高中生缺乏扎實的歷史基礎知識,如果僅僅教授思想史部分的內容,學生學習起來稀里糊涂,不知所云。久而久之,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逐漸下降。高中歷史教師在授課時,為了使學生能夠形成完整連貫的知識體系,不得不額外補充一些相關的內容,這就增加了教學時間和容量,導致多數教師感到課時過緊,無法按時完成教學計劃。
二、教學內容選擇與應對策略
1.依據課程標準要求確定專題教學目標
為達到管理并控制課程的目的,課程標準就要對學科知識內課程標準確立了對學生的培養目標,規定了學生在情感、態度、技能、知識與能力方面應達到的水平標準,是教師教學的主要依據,我們應該依據課程標準要求確定專題教學目標。內容標準的概述部分涉及兩方面內容:一是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二是基本的技能、能力要求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要求。
2.根據專題教學目標對教科書內容進行增刪處理
在教學目標確定后要對教學資源進行分析和整合,在“一標多本”的背景下,各版本教科書所選擇的內容與專題目標的相關性程度是不同的。如,人民版用整整一課時呈現在中國傳播的史實,同時還列舉了無政府主義、西村主義等各種思潮,這些內容對“了解在中國傳播的史實”這一知識點的意義,并不十分重要,反而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教學過程中應該刪除。
3.有選擇地利用不同版本教科書的資源
課標版教科書各版本對本專題學習要點的呈現,從歷史內容的選擇及其表現形式到蘊涵的史學觀點都有很大的差異。現代教學論強調“不是教教科書,而是用教科書”。因此,教師在明確教學目標、設計具體的教學方案時,必須確立新的教科書觀,創造性地使用教科書,靈活地利用教科書,使教科書成為一種動態的、生成性的資源。這就需要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以學生使用的教科書為母版,廣泛涉獵各個版本,取其所長,補其所短。對其他版本教科書資源的選擇利用,主要涉及呈現同一歷史知識時所采取的不同觀點、材料及其表述方法。從史學發展的趨勢來看,岳麓版選擇學習內容和評價結果的角度比較符合主流觀點;從教學內容的可接受性來看,人教版設計的“學思之窗”和“歷史縱橫”等輔助課文比較精到,既便于教也便于學。教科書資源的利用就應該充分地考慮到這些問題。
- 上一篇:銀行合規管理的重要性
- 下一篇:財政政策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