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生態建設范文

時間:2023-10-30 17:58: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鄉村生態建設,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鄉村生態建設

篇1

關鍵詞:漓江流域;生態鄉村;環境惡化;環保意識

近年來,隨著旅游業的高速發展以及政府治理環境的力度加大,漓江流域的生態鄉村建設工作效果顯著,兩岸生態環境和鄉村衛生清潔狀況得到了明顯的改善,但是,由于近年來游客數量不斷增加,漓江流域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嚴重超核,再加上鄉村生態環境基礎的薄弱性,近年洪澇、干旱等異常氣候的頻繁出現以及沿岸旅游資源的野蠻式開發等原因,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又出現了新的特征。不難發現,漓江沿岸鄉村生態的建設雖然得到了改善,但局部地區仍然存在惡化現象,甚至是破壞程度大于建設的嚴重情況。如果不加以重視,漓江流域生態鄉村建設的整體進程勢必受到影響,也會極大地沖擊作為桂林支柱產業的旅游業,加快建設和發展漓江流域綠色生態鄉村迫在眉睫。

一、漓江流域鄉村生態環境現狀

鄉村環境污染由生活、生產、旅游業三大污染面構成,環境現狀具有廣域性、分散性、隨機性等特征,漓江流域沿岸也不例外。近年來旅游業的不斷發展,客流量急劇增加,沿岸鄉村村民的生產、生活污染急劇上升,漓江沿岸鄉村環境污染呈現出的日趨加劇和多樣化的趨勢。同時,目前漓江沿岸鄉村地區還存在著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生態的惡化與外來物種的入侵等生態安全隱患,亟需改善生態環境。特別是在漓江沿岸生態環境保護疑難問題上,浮現出以下幾個獨特的地方:

(一)生態林保護較好,補償機制亟待完美。如今漓江流域的群眾干部嚴格執行林區禁伐令,指導種植經濟林,改善林民生活條件,開展生態公益林補助工作。城市公布的《關于在漓江兩岸及其他重點地段封山育林林區禁放山羊的布告》落實情況較好。同時,漓江流域嚴格根據要求保護好生態公益林。但目前漓江兩岸農民每年保護生態闊葉林獲得的補償只有71.25元/hm2,僅僅是國家給的生態公益林補貼,地方政府財政沒有提供配套補貼,不少鄉村居民反映需要提高公益林補償標準,以調動保護生態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農業面源污染依然嚴重。由于漓江沿岸土質較差(多以沙土為主),影響農作物和經濟作物生長,影響農產品產量和品質;加上經常性遭遇洪水侵襲和病蟲害,出產周期減短,目前漓江沿岸農業出產(種植水稻、水果等)都存在大量使用化肥農藥的現象。而農藥化肥使用過分,粗放規模養殖等造成了漓江流域農業面源污染的增加。通過了解發現,漓江沿江大多數村莊的飲用水源都自來水和泉水,幾乎沒有直接抽取漓江江水。當地群眾反映,漓江江水已經不適合飲用或當做生活用水,這恰恰是漓江流域面源污染擴大的結果。

(三)漁業生態環境相當惡化。由于長時間內過度捕魚失控,特別是電魚、毒魚等現象的出現,導致漓江流域魚類急劇減少。據計數,漓江魚種現僅存68種,比建國初期減少一半且魚群數量銳減,水生態平衡受到粉碎。雖然使用電魚、毒江魚的現象已經基本杜絕,但是使用地籠的方式依然存在。加上如今成百上千的竹筏在中來往穿梭,巨大的發動力聲音已經嚴重影響漓江流域魚類的正常生長。據不少漁民介紹,現在漓江較淺水域基本無魚可捕;只有在一些水深在幾米、十幾米甚或幾十米的區域才能捕到漓江魚類。同時,漓江沿岸農家樂餐館中,漓江魚作為一種頗受游客喜愛的家常菜品,售價已經達到幾十甚至上百元一斤,這也導致不少農民受利潤驅使偷偷捕食漓江魚類。

(四)河堤和洪災問題值得重視。目前在漓江流域特別是214公里干流兩岸已經全線建設防洪堤,河堤防洪標準到達20年一遇。但有些防洪堤已被沖垮,有些地段一開始就未建防洪堤,據沿江居民的反映,漓江邊的沙洲、農田泥土經常受河水終年累月的侵蝕,漓江邊的土地與良田水土流失嚴重,已經影響到鄉村居民今后的農業生產。興坪鎮每年水土流失的面積高達100畝左右。造成漓江河堤損壞、河床崩塌的原因主要在于目前漓江大型游艇數量愈來愈多、排水量愈來愈大,其所形成的海浪愈來愈高、沖擊河床沙洲和河堤的能量也愈來愈大。隨著不少河段沙洲侵蝕面積愈來愈大,河床愈來愈寬,水深也愈來愈淺,反過來又影響了漓江旅游游艇通行。漓江每年春夏季都會遭遇一定洪水,給沿江農民的出產生活造成一定影響。但是由于受災面廣、救災物質和資金有限,往往使得沿岸的救災工作開展有限。

二、漓江流域生態鄉村建設的相關建議

漓江流域鄉村生態環境的現狀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有著其特殊的環境和歷史原因。以上調研的若干現狀是漓江流域比較突出的生態問題,也是我們要首先考慮解決的問題。如何抓好鄉村環境保護和鄉村生態建設是當前漓江流域鄉村建設的重中之重,也是實現村民、旅游業與自然和諧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步驟。對此,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漓江流域鄉村的環境保護工作,推進鄉村生態建設。

(一)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落實責任考核。漓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本身是一項公共事業,屬于責任主體難以判別或責任主體太多,公益性很強,同時能積極促進桂林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首先,政府要建立統一的有針對性的機構部門,協調各部門和有關鄉鎮、村,以確保生態環境開發、保護等相關工作的科學實施。在村一級設立環保宣傳監督員或協管員,明確每項工作的具體要求,加強日常工作的督查,切實做到任務、人員、質量、考核等相關方面的落實工作。在實施相關的環保規劃過程中,既要保持連續性,又要允許修改補充,使之更完善、更科學,避免中斷,重復建設等問題的出現。其次,完善科學的鄉村生態建設考核評價體系,引入“綠色 GDP”指標體系,改進干部考核評價方法,修訂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并抓好督查落實,形成正確的政績導向。對重度污染和污染治理不達標的項目實行一票否決制,提高漓江流域產業定位的起點和新上項目的環保準入門檻。在工業項目的審批、規劃和運營等過程中,發揮政府的主導能動作用,保證污水處理、環保設施建設的同步進行,從源頭上控制工業項目對生態的破壞。

(二)完善政策法規,加強污染防治。加快制定和完善鄉村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的法律法規,加強執法力度,通過法律法規的強制性來協調和管理鄉村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生態環境的保護和開發工作離不開國家法律的支撐,然而我們不難發現,中國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往往只是對防治對象勾勒了底線,原則性太強。針對漓江流域鄉村生態環境污染源點多面廣和季節性強等特點,相關部門要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加強土壤污染、塑料污染、水污染、鄉村垃圾處理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立法工作,消除鄉村生態保護的死角與盲區。要加大鄉村環保執法力度,杜絕執法腐敗現象,注重刑事、民事、行政、經濟等手段的多管齊下,加大違法成本,有效解決“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問題。構建切實有效的環境保護監督機制,通過設立投訴舉報熱線、信箱、微信公眾平臺等渠道,充分發揮網絡、新聞輿論和群眾的監督作用,避免有人鉆法律的空擋,提高各個責任人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高層次認知。

(三)合理開發鄉村生態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建設生態鄉村要堅持“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循環經濟理念,實現鄉村生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綜合漓江流域的農業特點和經濟發展形態,首先,要堅持生態優先,抓好退耕還林、退漁還湖等工程的建設,合理安排財政預算,提高村民退耕、退林等補助補貼。正確處理生態資源和漁業、林業經濟的關系,最大程度地減少農業面源污染。持續推進“美麗廣西.城鄉清潔工程”工作,防止生活污水和垃圾直接進入河道、山體,加大村莊生活垃圾處理基礎設的投入力度,改善鄉村環境衛生。其次,要統一管理和保護漓江水資源,建立漓江流域監控監測系統,加快漓江中上游荒漠化和沙漠化治理,加快水庫出險加固工程建設,防止水土資源流失;再次,根據漓江流域地域特色,積極推廣秸稈氣化、小水電、風能、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技術的應用,合理發展毛竹、金桔、橙子、水稻等特色農產品生產,最后,要引導漓江流域鄉村調整鄉村經濟結構,大力發展集約型、循環型農業,提供高質量、有特色的農產品,如柚子、金桔、柿餅等。發展綠色生態農業,發展高科技生態住宅,利用漓江流域地域優勢積極發展旅游庭院式住宿環境,注重農業的旅游功能,豐富農業生產生態功能,積極引導游客進行生態消費,引導村民向第二、第三產業轉移,圍繞高質量、有機農產品生產為中心,規劃和建設農業科技示范園、家庭莊園經濟、生態農業示范走廊等現代農業項目,突出鄉村勞作體驗、科技科普教育、田園風光欣賞等特色鄉村農業旅游內容,從而豐富漓江旅游業的內涵,提高沿岸村民的經濟收入,以達到開發和保護漓江流域旅游資源與生物的多樣性。

(四)開展多樣式文化活動,不斷提高村民生態文明意識。作為生態鄉村建設的生力軍,村民科學文化素質的高低決定了的其自身生態文明意識的高低。以開放式旅游環境為背景,漓江沿岸村民的生態文明意識普遍覺醒,然而短期經濟利益和長遠環境保護的矛盾卻是普遍存在的。因此,要開展多樣式的精神文化活動,對村民進行生態文明意識再培育。首先,加大鄉村生態環境宣傳力度,通過發放宣傳手冊、開展專題文藝表演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從而不斷激發廣大村民群眾參與生態鄉村建設的積極性和自覺。其次,在生態鄉村建設中,政府相關部門要積極開展病蟲害綠色防治、無公害生產技術培訓等相關活動,大力宣傳生態農業先進模范,引導廣大村民自主學習生態農業經濟知識。最后,充分發揮大學生村官掌握現代知識的自身優勢,通過其日常工作,積極宣傳生態環保知識。這樣,通過政府的引導,基層部門的落實,以及村民的實施,其生態文明意識在具體的生產、生活中不斷得到提高。

近年來,隨著桂林國際旅游勝地開發建設活動轟轟烈烈的開展,漓江流域沿岸的生態鄉村建設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但是我們也必須清醒的認識到生態鄉村建設中存在的不足和隱患,如何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如何調動村民參與生態鄉村建設的積極性,如何保證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成為了現階段漓江流域生態鄉村建設過程中亟需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董鵬,李凱,袁艷平,劉立軍,馬曉河. 我國生態農村建設之探索[J]. 陜西教育(高教版).2012年Z1期.4-7

篇2

參加研討會的專家學者指出,鄉村生態旅游是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經濟增長點,也是統籌城鄉發展,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方面。

建設和諧、小康社會主義新農村,離不開發展農村生產力。曲格平說,新農村建設首先談的是經濟發展,而新農村發展關鍵還是靠農業,只有發展高科技農業,農村經濟才會有較大地發展。新農村還可以發展一些無污染、低污染的項目,發展生態旅游具有廣闊的前景,但在發展生態旅游的同時要注重管理,這樣才能減少環境污染的危害。

當然,旅游業也并非絕對的“無煙”工業,有些地方鄉村生態旅游開發缺乏系統規劃,有的規劃缺乏科學理念、不遵循自然規律,大建人造景點,破壞自然景觀和生態系統,違背了生態旅游的原有之意。有些地方鄉村生態旅游管理和監督不到位、不規范,大批旅游者和旅游交通工具短時間內集中涌入,超過了旅游區的環境容量,鄉村生態資源和環境受到破壞和污染。

*5年,為加強旅游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保護和改善旅游生態環境質量,國家旅游局、國家環保總局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旅游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全旅游行業要牢固樹立“環境興旅”的觀念和目標,各地、各單位在旅游開發活動中,必須堅持有效保護、合理開發和永續利用想結合的原則。在研討會上,很多專家就鄉村生態旅游的發展和規劃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建設部村鎮建設辦公室副主任趙暉說,必須在具有一定經濟發展水平的基礎上,才能談發展鄉村生態旅游。各地農村應該在現有格局上進行合理規劃,而不是一味的搞大拆、大建,規劃的重點則應該是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處理等方面,因為有了良好的人居環境,農民才有發展鄉村生態旅游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國家環保總局環境規劃院副研究員王夏暉明確指出,沒有規劃的村莊,實際上是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一些地區盲目城鎮化帶來的土地資源、生物多樣性、自然景觀的破壞以及水土流失加劇,多是由于當地政府意識不足、宣傳教育和引導不夠以及農村環境保護立法缺位所造成的。這就需要制定國家和地方農村環境保護規劃,統籌城鄉發展,將環境保護納入城鎮總體規劃中。簡單地說,應該突出政府的指導作用,在發展生態旅游時,要具體告訴農民不能做什么,應該做什么,才能既發展經濟又保護環境。

那么,地方政府在鄉村生態旅游發展中應充當什么角色?

對此,北京市密云旅游局局長郭立新認為,旅游本身是一個投資回收期長、投資風險大的行業。如何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盡快收回投資是旅游企業最為關心的問題,這與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生態經濟的理念顯然是矛盾的。要想調解這一矛盾,地方政府首先要加大宣傳發展生態經濟理念的力度,從而引起社會各界的認同。其次通過市場準入,對進入旅游行業的企業、項目進行嚴格把關,并利用行政手段對其進行嚴格的監督,對生態經濟發展有導向性的項目給予扶持。郭立新強調,地方政府首先應當作為生態經濟的倡導者。

地方政府要對本地生態旅游資源進行認真地調查和評估,對資源開發的時序、方式、規摸進行嚴格規定,例如新農村建設的試點就要盡量遠離生態脆弱區和資源儲備區。因此,地方政府同時是生態環境的保護者。鄉村生態旅游已成為21世紀世界旅游的發展方向,發展鄉村生態旅游產業有利于自然文化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永續利用。可見,地方政府還應當是生態文化的傳播者。

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明德對這一點進行了詳細的解釋。李明德說,鄉村旅游利用的是城市與鄉村的差異,用鄉村文化吸引城市人,也只有利用鄉村民俗、民間文藝、民間文學才能造就鄉村旅游的概念和特點,傳承和保留地域間的差別。鄉村旅游有特定的市場,它最大的市場是對城市精神生活的彌補,因此,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上,一直很反對搞過度城市化、園林化,特別反對搞過度城市型園林化,我們提倡要盡量做到鄉村旅游和農業生產同步、雷同發展和特色發展同步、個體經營與整體提升同步。

篇3

圍繞“一中心、兩試點、三條線”,堅持“四個到位”,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著力打造環境整潔、設施完善的美麗鄉村,實現環境美好、生態優良的宜居環境。

一、依據現有特色科學規劃美麗鄉村。堅持規劃先行,按照一村一景、一戶一策原則,依據村莊現有布局和特色,科學謀劃。以青龍崗村為例,根據村莊現有“一村一園和一路,兩水圍繞五條街”的特色布局,規劃“一心一帶壓三軸,五區遍布多節點”空間結構。依據村民現有風貌進行規劃改造提升,打造“L”型、“一”字形、“圍合式”等院落,實現美觀與實用的融合。

二、依托已有基礎探索新型發展模式。在美麗鄉村建設的同時統籌產業規劃和發展,依托產業基礎,形成一村一品,探索美麗鄉村建設帶動產業發展的新模式。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不斷夯實產業發展之基。一是依托青龍崗木制品加工園區,充分發揮木材加工產業優勢,推進村產業整體發展。二是完善村莊基礎配套設施,做好產業的支撐。將村莊污水管網同園區污水管網統籌規劃施工,實現生產生活雙服務。三是進行村莊環境整治,延伸村莊發展脈絡,打造宜居環境,并同步推進企業“三化”提升。

篇4

【關鍵詞】美麗鄉村建設生態人居建設溫州農房改造集聚建設

加快改善農村居民住房條件和生活環境,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2010年浙江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提出,把建設美麗鄉村作為改善城鄉人居環境的兩個戰略重點之一,并從2011年開始實施“美麗鄉村建設行動計劃”,到2015年,力爭全省70%左右的縣(市、區)達到美麗鄉村建設要求。美麗鄉村建設的首要任務是實施“生態人居建設行動”,即按照“規劃科學布局美”的要求,推進中心村培育、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和農村住房改造建設,改善農民居住條件,構建舒適的農村生態人居體系[1]。

農房改造集聚建設是溫州市城鄉統籌的切入點和工作重點,是改善農民生活、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途徑,也是推進美麗鄉村之生態人居建設的重要抓手。溫州市已獲批成為全國第二批農村綜合改革試驗區,也是浙江省內省唯一試驗區將以“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為主題,以中心鎮和中心村(農村新社區)建設為主要平臺,以農村住房改造集聚建設為切入點,著力突破阻礙城鄉一體化的政策法規,大力推進城鄉一體化的制度建設。溫州市在實施農房改造集聚建設、創建美麗鄉村過程中,存在一些棘手問題亟需加以探索研究,這也將為浙江省其他地方的農村生態人居建設提供借鑒。

一、溫州農房改造集聚建設的實踐

溫州市的農房改造集聚建設,是農民自愿有償退出農村宅基地,參與由政府組織的經濟適用房集資聯建。2011年3月,溫州市確立統籌城鄉改革首批11個試點鎮(街道),并嘗試首先在這些試點鎮推行農房改造集聚建設。農房改造集聚建設的置換對象為,區域內擁有合法產權(宅基地)的在冊農戶住房及其他住戶住房,無房戶參照政府有關保障性住房執行。農房改造集聚建設以縣(市、區)級政府為責任主體,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為實施主體,以鎮投資開發公司(或縣級投融資平臺分公司、子公司,政府全資企業)為實施平臺。

溫州市在推進農房改造集聚建設過程中主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農民可接受、政府可承受、發展可持續;(資金和土地在一個區域內要平衡) 自愿、依法、有償; 公平、公正、公開;④跨域聯建、戶為單位、鼓勵連片;⑤符合區域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明確產業、居住和公共服務等功能布局,高起點、高標準,按規劃要求分步實施;⑥節余土地所產生的效益主要用于土地綜合整治和農房集聚區的公共配套設施建設。

在置換面積上,農戶可三選一:即合法建筑面積1:1;宅基地基底面積三倍以內;人均20—50平方米。農戶一戶多宅的一并置換,合計宅基地面積大于溫政令[2002]60號規定的,其規定面積三倍以內,超出部分按1:1。同時,對宅基地基底面積之上的建筑物殘值(含生產用房及地面附屬設施)進行補償,建筑物殘值(含生產用房及地面附屬設施)補償可分別按房屋結構情況予以補償。在置換價格方面,統一測算綜合成本價作為基準價,不同類型的安置面積分別以基準價為基礎,上下浮動而定。

到2011年底,溫州市已經基本統一了市、縣、鎮、項目點政策的原則性問題,各地相繼出臺了有關資金整合、項目審批優化、平臺治理完善、建設監管等配套細化政策,整體政策體系已基本形成。全市已成立84家投融資公司(73家鎮級,11家縣級)具體承擔集聚建設實施任務。全市已啟動項目點204個,總占地面積849.58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678.15萬平方米,其中,已辦理供地項目139個,供地面積509.89萬平米;已開工99個,建筑面積850.58萬平方米;已簽訂安置協議19738戶。

二、溫州農房改造集聚建設中面臨的突出問題

1.農民對農房改造集聚建設政策知曉程度還不高

2011年7月,筆者利用暑期學生社會實踐的機會,組織學生對溫州市11個試點鎮(街道)中的10個正在實施農房改造集聚建設村的村民開展問卷調查,共計獲得215份有效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農民對農房集聚建設的支持程度達到83.1%,表明大部分農民歡迎這一政策的實施。其中,持“很支持”的比例達到52.6%,“較支持”的比例為30.5%,而“不太支持”的比例為16.9%。但是,村民對農房改造集聚建設政策的知曉程度還不夠。因所調研的村均有實施農房改造集聚建設,但還有較大比例的村民對于本村是否有實施不清楚,其中認為“沒有”實施的比例為26.8%,認為“不清楚”的比例為11.1%,只有62.1%的村民認為“有”實施。對于農房集聚政策的了解程度,僅有5.6%的農民表示“很熟悉”,22.8%的受訪者表示“較為熟悉”,26%的受訪者表示了解程度“一般”,而認為“不太熟悉”和“很不熟悉”的比例分別達到32.6%和13%。所以,急需加強農房改造集聚建設相關政策的宣傳。

2.農房改造集聚建設土地供應存在問題

溫州市現有農業戶籍人口180萬戶,扣除部分符合城鎮規劃要求和部分不需要進行農房改造集聚建設的農民外,約有100萬戶農戶需要參與農房改造集聚建設,按戶均120平方米、平均建房容積率1.8計,共需住房建設用地10萬畝,另需增加部分基礎設施配套和產業發展配套建設用地[2]。但是,根據《溫州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反映,溫州市后備耕地潛力缺乏,我市能得到的建設用地指標每年只有1萬多畝。因此,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是溫州市開展農房改造集聚建設用地保障的唯一辦法。但是,目前溫州市農房改造集聚項目利用此政策的不多,可能會造成后續項目土地供應問題。溫州市還存在農村土地“被農保”問題。一些鎮在上一輪的農保地的規劃,把一部分的幾十年的老房子連邊上的農田一起劃到了農保地里面去,現在老房子要拆了,但拆掉后的房子宅基地就變成農保地,不能置換出建設用地指標,這將阻礙農房集聚建設的持續滾動式發展。此外,目前的農房集聚改造較難實現整村連片推進。大多數試點鎮一期工程所能提供的套房數量有限,一個項目一般提供300-1000多套房子,這僅能安置幾百戶農戶,如果將全部的指標給一個村可能還不夠。同時,由于遵循“農民自愿”原則,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則可能很難讓所有的村民都達成同意搬遷共識,所以可能只能采取插花式的換購,較難實現整村連片推進,這也將會使下一輪的土地供應受到限制。

3.建設項目資金的籌集、平衡較難

按照溫州市政府目前初步擬定的指導價、優惠價和連片拆遷獎勵辦法,政府較難承受貼資壓力。以甌海區麗岙街道下章村建設安置點為例,該安置點總占地面積24畝,住宅建筑面積3.86萬平方米,總套數264套,預計可容納120戶左右的安置戶。該街道對11戶擬置換農戶的模擬簽訂協議為準進行該建設點總量推算,結果顯示政府要貼資約4000~5000萬。若以甌海區1780畝的安置總數推算,則政府面臨貼資壓力將是巨大的。各地雖然都搭建了融資平臺,但籌資困難的情況未扭轉,普遍存在后續融資難的問題。

同時,對于實施農房集聚改造建設的農民,需要巨大的資金支持,但是農民能接受的價格與實際建安成本存在較大的差距。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在置換安置住房所需支付的每平方米建安成本方面,受訪者中選擇“1500元左右”的比例為最多,其比例為43.7%;排第二位的價格范圍在“1500~2000元”,比例為17.4%;排第三位的價格范圍在“2000~2500元”,比例為13.2%。能接受“2500元以上”的,其比例合計為25.7%。但目前,溫州小高層的綜合建設成本大概為4000元左右每平方米,而多層套房的綜合建設成本為2000~3000元左右每平方米。溫州土地供應緊張,為提高土地容積率,多數農房改造集聚點采用建設小高層形式。所以,村民以宅基地換購套房,將要承擔不小的經濟壓力,這將影響農民搬遷的意愿。對于低收入農戶集中村或地理位置不佳沒有商品房市場的農村來說,推動這項工作有一定的難度。

4.農民心存后顧之憂

對于到新的集聚點生活,受訪者擔心最多的問題是“生活成本的增加”(比例為47.8%),其次為“自己(或青年子女)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比例為30.8%)。也有部分受訪者擔心“已有在自家經營的加工點無法繼續兼顧”(比例為25.3%)、“子女就學”(比例為24.2%)、“離自家自留地太遠,無法繼續種植”(比例為14.3%)。只有11.5%的受訪者表示沒有擔心的問題。

三、完善浙江生態人居建設的建議

1.加強政策宣傳力度,實現政府與村民良好互動

必須加大宣傳力度,有效提高村民對改造集聚建設政策的認識和參與的積極性。實施農房改造集聚建設的相關部門要讓農民知道到新的農房集聚點居住能給他們帶來哪些好處。目前,村民對未來農房集聚點周邊的規劃建設還不清晰,對是否能提高收入、改善生活水平信心還不足。在政策宣傳方面,要讓每個村民都知道鎮域規劃以及集中居住區周邊的產業安排,加強集中居住區的吸引力,更好地提高農民自愿搬遷的積極性。

2.利用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破解土地供應難題

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是農房改造集聚建設可持續的保證。一是要認真研究國家有關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要求每個農房改造集聚建設項目都必須首選考慮使用土地增減掛鉤來進行項目包裝。二是積極爭取在應用土地增減掛鉤政策時探索創新具體操作方法。如農房改造集聚區布局所涉及的原土地利用規劃所確定限制建設區和基本農田,允許進行新的土地利用規劃修編;探索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的拆舊區、建新區的滾動式發展。三是停止執行現行的農村宅基地審批制度,以農房改造集聚建設為載體,將城鄉統一的保障房制度延伸覆蓋農村地區,推進宅基地使用、退出、保障和收回機制的改革試驗[2]。

3.多渠道獲取資金,降低政府與農民負擔

農房改造集聚建設過程中的資金平衡是難點問題。目前,政府籌集建設資金的渠道包括如下幾種:一是政府先融資墊付建設資金;二是置換地塊多余部分土地出讓金;三是建設用地土地出讓財政分成;四是對土地為國有劃撥性質的農房改造集聚項目進行融資包裝,向銀行申請貸款。而解決資金缺口的方式為:一是爭取農房改造優惠政策,減免規費,盡量降低安置房建造成本。二是提高地塊容積率,爭取上級批準,把增加的建筑面積推向市場,獲得的收益來補充農房改造資金缺口。三是合理安排宅基地置換,努力擴大土地整理面積,增加土地指標收入。四是在對農房改造進行成本測算和農民可承受的基礎上,合理確定農戶購買安置房的價格。除了以上獲取建設資金的渠道之外,還可以鼓勵當地愿意做慈善事業的企業捐資,建立以某家企業命名的醫院、小學、休閑廣場等,激發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激勵企業參與集中居住社區周邊基礎設施建設。對于商業配套設施、幼兒園等項目,可以采取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引導民間資本投入,以此降低村民所需支付綜合成本。還可以通過在農房建設過程中,讓事先簽好協議的農戶根據工程進度分批支付建安成本,這有助于降低政府的財政負擔。

對于那些已有宅基地面積較少、能置換到的房子面積不大,且家庭經濟收入非常少,無力支付較大比例建安成本的經濟困難戶,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制定政策,對符合條件的農戶給予一定的補助。

4.完善配套建設,緩解村民后顧之憂

調查中,我們發現有較大比例的受訪者擔心到新的集聚點后,擔心“生活成本的增加”以及“自己(或青年子女)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所以,在設計社區服務時,應考慮提供技能培訓、創業項目推薦、環境適應性心理疏導等項目。在新建的農房改造集聚建設集中居住區管理上,引入城市社區服務理念,強化社區化服務和管理,保障搬遷群眾基本享有城市居民快速高效、優質周到的服務。設置社區公用房,方便農民開展社區管理和辦理民俗活動;設置來料加工點,方便群眾就業,設置儲存間,方便農戶堆放農具。同時,提供豐富多彩的社區文化娛樂活動,增加村民的休閑文化生活,從而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數。此外,還可以將所在社區一部分店面所有權歸鎮政府所有,但租金收益用于支付村民物業費用以及社區文化設施建設,減少村民生活成本。

四、結語

改善農村居民住房條件和生活環境是農民和政府共同的奮斗目標。十二五時期,在以政府為主導在推進美麗鄉村之生態人居建設過程中,應綜合考慮政府和農民的承受能力,合理設計實施政策,積極思考所遇到的諸多問題,多角度探索應對策略。

參考文獻:

[1]浙江省農業和農村工作辦公室.浙江省美麗鄉村建設行動計劃(2011-2015年)[J].中國鄉鎮企業,2011,(06):63-66.

[2]鄭少華、盧曉明.溫州市城鄉統籌綜合改革若干問題研究[J].溫州農村探索,2012,(01):37.

篇5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生態與人文;鄉村特色;鄉土文化

[中圖分類號]F3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848(2014)01-0103-05

[作者簡介]桂俊榮(1974—),女,湖北武漢人,藝術學博士,南昌航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研究中外設計思想及其理論。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課題“工業化、城鎮化背景下中國新農村鄉村規劃研究”(10YJC760022)的階段性成果。

中國新農村建設從前期的改善農村基礎設施進入到了新的階段。在這一階段,新農村建設伴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推進,逐漸從“上樓”、“強拆”走向注重科學、因地制宜發展地方經濟,彰顯地方文化,突出鄉土生態的鄉村特色建設。鄉村特色建設強調在改善人居環境的基礎上保持農村環境生態,凸顯地區經濟特色提升農村經濟實力,重視發展地方文化,發掘村莊歷史文脈。

一、新農村建設現狀與村莊生態特色建設

中國在發展工業生產的過程中所造成的二元結構模式導致城市與鄉村間的巨大差異。這種差異具體體現在戶籍、物質供應、就業、社會福利等諸多方面,造成城鄉發展失衡。進入21世紀,這種城鄉對立模式對中國社會發展帶來一系列問題。新農村建設問題提上日程。從城鄉問題提出到現在,中國新農村建設從理論探索層面進入到實質建設階段。在經歷大拆大建后,農村出現大量“新”房、中西合璧式洋樓,農村呈現“嶄新”的面貌。同時,農村原有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農村呈現出從南到北“全國化”的統一面貌。現代都市中的鋼筋水泥將人與人、人與自然隔離開來,社會問題日益突出。越來越多的城市人走入鄉村,體驗農家生活,帶動了鄉村旅游經濟熱。新農村建設是以現有的城市發展模式為方向,還是保留農村獨有的面貌?這一問題成為新農村建設新階段需要明確的關鍵問題。鄉村特質問題引起普遍關注。

鄉村特質是指鄉村這一聚落空間中自然生態景觀、生活方式與社會組織結構所具有的特性,它區別于城市聚落。新農村建設中對鄉村特質的突出與彰顯成為形成鄉村特色的關鍵。鄉村由物質形態與非物質形態兩個層面立體建構起鄉村特質。物質層面具體體現為村聚落空間、鄉村生態空間、鄉村基礎設施空間、鄉村服務設施空間;非物質層面表現為產業與經濟、社會組織及鄉土文化等。鄉村特質所凸顯出來的是農村生存環境的生態和諧以及村莊文脈的清晰路徑。這是當今農村政府工作的重點。

二、村莊生態特色建設的理論維度與實施舉措

(一)物質空間

從物質空間層面來說,鄉村特質更多地依托鄉村聚落空間和生態空間得以呈現和展示。鄉村格局、街巷肌理、院落構成、建筑形體色彩等將時間與空間有機融合,構成了鄉村獨有的聚落生態空間。

1.鄉村格局與街巷紋理

鄉村聚落形成是理性選擇的結果。人類最初擇地而居時,基本都會結合周邊自然環境的適宜性及生活便捷性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在新農村建設規劃中要針對鄉村具體情況,在實施撤村合并的非移民新村建設規劃要尊重鄉村現有村莊格局,有針對性地解決格局存在的問題,不需要通過建設完全改變村莊格局。如浙江蘭溪的諸葛村,堪稱是古村落良好生態格局的經典。村中水系發達,與村落民居布局有機融合,形成良好生態空間。自建村以來,這種生態空間為生存于此的居民提供了便利,同時也營造出優越的生存環境。新時期,這種具有獨特生態空間的村落成為鄉村旅游的熱點區域。①以此為借鑒,在延續這種良好生態空間的基礎上,新農村規劃建設可著力突出鄉村街巷紋理特色,營造具有鄉土氣息的人居生態環境。通過籬笆、石板、竹籬等形式突出鄉村街巷特色,強化阡陌交通、巷道相連、墻頭櫛比、青石路延伸這些已經成為人們記憶中的鄉村特征。

2.院落建筑

由于我國地域范圍極廣,受一定文化影響所形成的民居建筑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可識別性極強,譬如陜西的窯洞,的碉樓,土家族苗族的吊腳樓等。它們一方面表征了地域文化,另一方面也成為地域差異最為鮮明的標識。這種民居院落形式受地理環境的影響在一定區域形成,作為有形的文化形態構造獨具特色的村貌。在新農村建設中,大面積對舊建筑進行拆除改造,雖然能重返展示新農村的“新”面貌,但在很大程度破壞了村莊本有的環境空間,也消解了區域鄉村民居特征。所以,如何處理新舊民居建筑,抑或是對村莊面貌的定位,將是新農村村莊特色呈現的一個重要方面。而且,這些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民居院落在形成之初就契合了該地的自然環境,成為居民對抗自然環境,營造優越生存空間的最佳形式。譬如,黃土高原土層厚且松軟,同時這一區域氣候干燥少雨,窯洞就充分利用這一區域多土少木、雨水偏少的特點,依勢而開,或沉入黃土塬下或靠崖而鑿,營造出冬暖夏涼的生存空間。對院落建筑的處理可遵循鄉村原有模式,在建筑體量、色彩、構造空間等方面強化鄉村形貌特征及色彩特征。在村莊的規劃建設中,對院落建筑的處理需要遵循村落與環境所建構起的生態和諧原則,院落格局和建筑風貌與自然環境和諧統一,有機融合。

(二)非物質空間

誠如先生在《鄉土中國》陳述的,鄉土性構成了中國農村的本質。①農村的社會組織形態及文化形態有別于城市,鄉土性是鄉村非物質空間的重要特征,它表現為對傳統倫理道德的承襲、熟人人際交往空間、農業經濟模式等。

中國農村承繼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宗族、孝親等倫理思想觀念。也正因為此,很多現代學者都強調,中國倫理道德傳統在農村。雖然在市場經濟沖擊下,農村社會發生了很多的變化,但是其社會組織基本上延續了以宗親血緣為基礎的社會構成模式。這一點在傳統民居建筑結構就能夠清晰看出。現在農村建筑空間發生了很大變化,新建民居中三間式的傳統民居格局(中間為客廳,兩邊設廂房)雖不復存在,但是,人們在客廳或多層建筑頂層仍保留著家庭神龕的位置。這種神龕最早為供奉“天地君親師”的神圣空間,是家庭生活中多重神化及中國傳統倫理道德觀念的物質呈現。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對祖宗的尊崇。對祖宗的追慕及尊崇是農村日常化祭祀活動中最重要的內容,這很大程度上就是對以血緣宗親關系的確認。盡管新時期血緣宗親維系的農村社會及人情網絡出現很多新的情況,但是,鄉村民居中祖宗位置的留存即表明中國農村中仍存在較突出的血緣宗親觀念。這種觀念雖然并不具有普遍性,但在宗族倫理觀念較強的幾個區域仍是維系農村社會組織的主要力量。②從21世紀初期開始在全國農村蔓延的續譜活動,也是中國農村基本社會組織關系的寫照。很多地方新修的祠堂成為宗族活動的場所,同時也是新農村村民活動中心。隨著國家權力和法制管理逐漸取代地方倫理道德力量,鄉村人際關系逐漸松散,熟人社會變成“四海之內皆兄弟”的需求主導下的關系模式,鄉村社會組織向現代村治模式轉變。

在轉型的過程中,要通過規劃建設強化中國農村鄉土性特質,確立以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民風、民俗、民藝為核心的文化建設模式,進一步彰顯鄉村生態環境中的特質。應配合鄉村文化建設,利用鄉村現有自然資源,尋求自然資源與市場經濟體制的結合,在強化鄉村自然健康、綠色生態特質的基礎上,著力于農村特色產業的發展及經濟振興。

三、江西井岡山市大隴鎮鄉村生態特色規劃實例

井岡山市依憑井岡山,擁有極好的生態環境,山體蔥茂,水資源發達。大隴鎮位于井岡山市東南部,東臨茨坪,西接葛田鄉,北部毗鄰茅坪鄉,南部與湖南炎陵縣隔山相鄰。大隴鎮具有鮮明的地方文化特色。革命戰爭時期,大隴鎮轄區建立了最早的革命根據地。農村建設改制后,大隴村下轄13個村民小組、9個自然村,是大隴鎮政府所在地。由于大隴鄉位處鎮政府,因而在上一輪新農村建設中基礎設施建設都較該鎮其他村更好。

2013年井岡山市制定新的《村莊規劃》,總體上確立了井岡山地區新農村建設的總原則和總體規劃方針。③井岡山市針對25戶以上自然村進行新農村規劃,未來將把新農村建設推向每一個村莊。在新一輪新農村建設中,大隴鎮投入近400萬元打造大隴鎮中心區域建筑特色(如圖1左)。臨街房屋統一規范,樓高不超過四層,白色墻壁,檐部統一為青色磚,窗欞設朱紅木質鏤空窗框。對街道道路進一步建設,協調街道房屋,做到“有出頭,有綠化”,街道不占民居門前空間,房屋與街道間有綠化帶分隔(如圖1右)。同時,大隴鄉積極參與井岡山地區紅色生態旅游區域建設,著力發展旅游經濟及特色生態自然經濟。

結合大隴鎮的現狀,針對井岡山市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當地對其生態空間及文化空間進行了綜合規劃。大隴鄉朱屋組所在位置較為優越,是大隴鎮鎮政府所在地,交通便利,集市、通訊、學校等相對齊備。該地與湖南省接壤,集市活動頻繁,吸引了大量的外地商客逗留。同時,該地緊鄰井岡山風景區,未來旅游業發展前景較好。綜合各方情況,該鎮的規劃建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不改變村莊聚落結構的前提下,進行村貌改造、硬化道路,根據民居狀況對現有民居進行保留修整、拆除重建等。對主干道實行加寬處理,不占農田,總體上不改變道路走向。道路硬化采取分級處理,入村主干道實施水泥硬化處理,村中各戶交通的小路采用鵝卵石或當地石材鋪設。

(二)保留村莊文化特色。村莊入口加油站后有近十棵古樹,為該村風水樹,最大樹齡約為200年。這一區域具有中國傳統村落村口的基本生態特點。規劃中將該區域建成小型的公共活動區域。利用古樹分布情況和地勢特點,將綠化帶進一步擴展延伸,打造一個綠色走廊。結合村民對公共活動空間的需求,將這一區域建設為村民活動廣場的綠色天然背景。村民活動廣場配合當地文化發展及傳統文化宣傳,采取弧形舞臺造型,可作為地方劇贛劇演出場所。為適應該區未來發展,在村民活動廣場旁的橋林路建四層樓高的商務酒店,配套停車場等設施。建筑外觀風格與大隴鎮鎮中心建筑風格保持一致。

篇6

[關鍵詞] 新農村 五山模式 生態農業 茶業產業化

一、發展生態農業的重要意義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長遠目標,并高度概括為“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村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5項內容。這20字方針內容豐富,重點突出,使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和布局更加全面。然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目前我國整體經濟發展建設面臨著幾乎相同的問題,即人口多、資源短缺、生態破壞、環境污染、投入高、產出效率相對偏低等。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推進,我國農業生態環境的破壞仍在繼續,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成為影響農村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發展現代農業,必須解決農業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的問題,如果農業生態環境得不到很好的保護,存在的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那么我們發展現代農業的初衷將無法實現。如何解決農業生態問題已成為一件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事。在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這一新的歷史背景下,重新挖掘和梳理生態理念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二、基于“五山模式”的生態農業

谷城縣五山鎮地處武當山南麓,五山鎮素有“湖北名茶之鄉”和“山水園林小城鎮”的美譽,2005年五山鎮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鎮”稱號。那么五山鎮憑借著什么在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建設的大潮中脫穎而出呢?筆者在以往的研究中將其歸納為以下五點,即科學規劃布局、完善村鎮配套設施、凈化農村環境、壯大支柱產業和增強農民的文化素質。此后,筆者又進一步對五山鎮的生態農業進行了跟蹤考察,旨在透析新農村發展之道。

五山鎮的生態農業發展主要體現在其支柱產業――茶葉的產業化發展上。近些年來,五山鎮以生產茶葉為龍頭,不斷把茶葉產業做大做強,小小茶葉帶來了茶葉產業化道路,也撐起了五山山區經濟的半壁河山。在全鎮,茶葉產業收入占財政收入的70%,占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額的80%,農村集體經濟純收入的90%均來自于茶葉產業。五山鎮生產的“五山玉皇劍”茶,自1995年以來屢獲國家級、省級金獎,1999年和2001年兩度在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上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2001年五山玉皇劍茶業有限責任公司被湖北省旅游局定為“全省旅游商品定點生產企業”、“省重點龍頭企業”等稱號。如今五山鎮茶園面積3萬畝,年產茶葉300萬斤,產值5000萬元。五山鎮已成為“湖北茶葉第一大鎮”。

(一)以茶葉產業為依托發展生態型經濟

五山鎮堅持走“經濟生態化,生態經濟化”的特色產業之路,五山鎮地處鄂西北,種茶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和氣候條件。由此,五山鎮委、鎮政府提出,以茶葉產業為主導,夯實物質文明建設基礎。

1.調整產業結構,加強設施建設

五山鎮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根據自然條件、市場需求,因地制宜,以市場為導向調整種植品種。按照“統一規劃,連片開發,建大基地”的建設思路,五山鎮茶園由1990年的3500畝發展到2006年的3萬畝。五山鎮采取集中組織勞力開挖、開發高質量基地、建高標準茶場等措施建基地,發展新茶園1.5萬畝,構筑了茶葉產業新優勢,實現了新跨越。

無農不穩,無工不富。從上世紀90年代末起,五山人外引內聯,興辦了茶葉包裝廠、精加工廠、袋泡保健茶廠、茶葉交易大市場,不斷加粗、延長茶葉產業鏈條。五山鎮先后投資500余萬元興建了民營工業園區,目前已引進10余家民營企業投資2000多萬元辦廠,年實現利稅1900萬元。寬松的發展環境激活了群眾經商的熱情,全鎮興起300多個體工商戶,年銷售收入達2100萬元。這些又進一步促進了五山鎮茶葉產業的發展。

2.壯大投資規模,靠科技提高品質

五山鎮在爭取到省里和國家投入資金的同時,茶農們還自己發展股份制,共吸引入股資金5000多萬元。同時,他們以優惠條件吸引外地資金,幾年來,溫州等地有經濟實力的投資商在五山投入資金300多萬元,興建了年產100多萬套的茶葉包裝廠,新穎別致的包裝又大大增加了茶葉的附加值。當地政府還采取了多項措施避免采茶工的短缺。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五山鎮堅持年年對茶葉生產、茶園管理、茶葉制作等多個環節進行技術培訓,采取專家授課,送農民到大專院校深造等措施,成立茶葉科研所,讓科技指導生產是五山鎮的又一舉措。幾年來,全鎮共培訓出1000多名茶葉技術人才,并分別從浙江、福建引進特早高產優質茶“龍井43號”、“烏扣早”、“大白毫”等新品種,發展有機茶,引進扦插繁育、無性繁殖種植新技術,使原有劣質低產茶園得到改造。

3.依托茶葉產業,發展生態旅游

依托茶葉產業的生態旅游業也為鄉村的經濟畫下了濃黑重彩的一筆。

五山鎮依托800畝茶園,投資80余萬元,修建了集制茶、品茶、茶藝表演、食宿、娛樂于一體的天藝茶莊,年接待游客近萬人次。五山鎮以生態茶園為面,以天藝茶莊、百日山景、堰河奇觀為點,以通組水泥路為線,圍繞特色建筑、民風民俗、山光水色和“農家樂”開展的生態旅游已初見成效。

伴隨著茶葉經濟的興旺,鎮上涌現出一大批茶葉經營點和茶葉配套企業,構筑了五山鎮建設的基本框架。而“玉皇劍”茶及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又賦予小城鎮文明創建特有的茶鄉神韻。

(二)名牌戰略――五山鎮開發玉皇劍速溶綠茶項目

茶葉競爭力的核心是品牌,而品牌競爭的實質是名優茶。找準這一市場導向后,五山鎮加大了名優茶的生產力度。從茶樹栽培管護、茶青采摘、加工制作、后期包裝等實施全程“精耕細作”。在茶葉產業化建設中,五山鎮縣充分認識到,要想使茶葉成為永久性產業,必須建立生產與市場對接通道。為此,他們以五山鎮為依托,建起茶葉批發市場;以紫金鎮為銷售窗口,建起茶葉銷售一條街。五山鎮茶葉產業由此形成了“公司+基地+茶場+農戶”緊密型鏈條。五山鎮玉皇劍速溶綠茶項目也應運而生。

1.項目背景

“五山玉皇劍”茶遠銷到北京、廣東、河南、陜西等二十多個省市,國外新加坡、美國、加拿大、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為加粗延長茶葉產業化鏈條,適應國內外市的需求,五山鎮根據自身實際,開發五山玉皇劍速溶綠茶項目。

2.項目建設有利條件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及生活節奏的加快,茶的飲用方式出現了多樣化,各種包裝的茶飲料應運而生。五山鎮提出開發五山玉皇劍速溶綠茶項目的有利條件是:一是環境優越。五山鎮遠離城市和工業區,空氣凈化,無污染,山清水秀,自然環境優美。1999年2001年連續兩年捧回湖北省城鎮建設管理“楚天杯”,并被評為“全國小城鎮建設先進單位”,2002年又被命名為“全國文明鄉鎮”。二是有過硬的種植、生產、加工技術和高素質技術管理人員。現有100多名專業技術人員和十名高級農藝師作技術指導,并與華中農業大學建立了長期的技術培訓、輔導等業務聯系,2001年“華中農業大學茶學專業教學實驗基地”落戶五山。三是茶葉質量過硬。“五山玉皇劍”茶1999年在國家質檢中心檢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02年被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有機茶研究與發展中心授予“有機茶加工證書”、“有機茶原料生產證書”。四是交通便利。公路、鐵路四通八達,電話電信設備完善,運輸通訊十分方便。五是有充足的茶葉來源。五山鎮現有茶園3萬畝,年產鮮茶2000萬斤,日產鮮葉6萬斤,年生產茶300萬斤。

三、“五山模式”對生態農業建設的啟發

五山鎮成功的關鍵更在于,以茶業產業帶動生態農業的發展,進而為新農村的經濟發展帶來了長效且持續的機制。從“五山模式”的發展,我們總結出,要發展生態農業,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完善政策,建立政策保障體系。發展生態經濟,要堅持政府引導和市場機制相結合,完善政策保障體系。各級政府要建立激勵機制,維護協調,切實做好組織、引導、服務和推動工作。加強同各部門協作配合的同時,加大推進技術創新。二是優化產業結構,建立產業支撐體系。發展生態經濟是經濟再生產過程與自然再生產過程的有機交織。只有產業內部和彼此之間的結構得到優化,建立與發展與生態經濟模式相適應的產業支撐體系,才能保證生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協調發展。三是加快技術進步,建立技術支撐體系。發展生態經濟,涉及環節多,技術要求較高,必須改變現有生產方式,實現從注重數量和規模的粗放式外延發展,向數質并舉的集約型發展轉變。各級有關部門要以提升生態經濟各配套產業的科技水平、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提高農民科技素質為重點,以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為核心,統籌科技資源、整合力量、優化結構,轉變機制,搭建布局合理、效能統一、精干高效的新平臺,用于科技創新、技術推廣、農民培訓教育新的平臺,全面提升引進、創新應用科技能力和轉化效力,全面推進科技進步,用科技支撐生態經濟的持續穩步發展。四是大力扶持發展龍頭企業,帶動生態經濟全面發展。龍頭企業內聯千家萬戶,外聯國內外市場,是拉動生產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載體。大力扶持發展龍頭企業,加快產業化經營進程,是我國當前乃至更長時期重點解決千家萬戶小生產與千變萬化大市場接軌這一問題,提升綜合效益。要積極引導鼓勵龍頭企業在農村建立配套產業規模化生產基地,并以參股、租賃的辦法向基地投入資本,使企業與農戶建立起相互融合、互為支撐、分擔風險、共享收益的和諧經營機制,形成龍頭帶基地,基地促龍頭,各個環節相互促進的一體化經營,培育發展一批規模效益好、市場覆蓋面廣、帶動能力強的發展生態經濟的龍頭企業群,切實解決好農戶發展生產中產銷脫節等問題,促進生態經濟的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五山鎮2007年政府工作報告.

[2]王如松,蔣菊生.從生態農業到生態產業――論中國農業的生態轉型[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 2001,(05).

篇7

[關鍵詞]生態文明;鄉村建設

一、運用生態文明理念建設美麗鄉村的重要性

(一)生態文明理念是建設美麗鄉村的基礎

首先,農業是屬于自然再生產跟經濟再生產的交織產業,整個勞動過程是屬于人與自然的一種物質交換。水資源、生物資源、氣候資源、資源等都屬于農業發展的物質基礎。其次,要提升農業的生產力和農村的競爭力離不開良好的生態環境,只有良好的生態環境才能有效提升農產品的質量,進而強化農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二)生態文明理念是建設美麗鄉村的標桿

黨的十報告明確指出:全黨工作的重點和核心就是解決好“三農”問題,即農業問題、農村問題和農民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農民問題,要解決農民問題就必須解決農民的根本利益。不管在什么情況下都必須將群眾的根本利益放在首要位置,跟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借助群眾的力量、信任和支持推動歷史前進。建設美麗鄉村的目的就是要最大程度上保障農民的根本利益和合法權益,為黨的執政奠定堅實的群眾基礎。對于那些片面追求政績或是只顧眼前利益而忽視生態環境保護的情況要堅決抵制,將綠色GDP的推行貫穿所有工作的始終,將生態文明建設理念作為建設美麗鄉村的標桿。

(三)生態文明理念是基恩這美麗鄉村的核心

生態文明理念可以創造農村新風尚:生態文明理念的應用能有效改善農民的生態倫理觀念,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做到尊重自然和保護自然,進而形成愛惜自然資源、保護自然環境里的新風尚。生態文明理念可以提升農民素質:生態文明的理念就是要構建一個環境友好型的社會,要始終堅持以環境資源的最大承載能力為前提,以自然的發展規律的準則,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為手段。生態文明理念可以轉變農民生產:灌輸農民生態文明理念可以讓他們自覺遵守實用節約和適度消費的準則,自覺追求綠色消費,自覺將生態文明理念運用到美麗鄉村的建設中去。

(四)生態文明理念是建設美麗鄉村的保障

農村環境被破壞不單單會阻礙農村經濟的發展,削弱農民的生產增收和農民的生活水準,還會嚴重影響農民的身體健康,增加農民在醫療方面的負擔。對于農民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健康,沒有健康就難以改善民生,就更別說提升農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準了。所以,要建設美麗鄉村就必須將生態文明理念貫穿所有工作的始終,將重點工作放在解決危害農民身體健康、影響科學發展的環境問題上。呼吁所有農民共同參與到妥善解決環境問題的工作中,創建一個良好的鄉村環境,確保農民的身心健康,提升農民生活和生產質量,真正發揮生態文明理念的保障作用。

二、如何運用生態文明理念建設美麗鄉村

(一)積極發展農村生態經濟,奠定美麗鄉村建設基礎

首先,將農村生態經濟的建設和發展作為首要任務。積極主動推進農村生態經濟化,同時引進市場經濟制度,借助現代化的科學技術、知識和管理理念,將泉州區域生態環境的優勢最大限度地展示出來,將其轉化為經濟優勢,真正實現農村生態資源的經濟化。此外,還要積極主動推進農村經濟生態化。在傳統產業的基礎上進行生態化改造,打造出經濟化、生態化、合理化的農村生態產業,并且積極倡導清潔生產,促進農村經濟的循環發展,使有限資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率和最小化的環境污染率,真正實現泉州區域經濟的生態化。

其次,落實高效生態農業的建設和發展。生態農業的建設和發展是農村生態經濟的重要支柱,能有效解決農村資源短缺、資金困難等問題,還能有效提升農產品的質量,提升農產品的價格。此外,生態農業的建設和發展是以生態文明理念為基礎的,這對農村生態環境也有很好的保護作用,可以為農村生態經濟的建設和發展打造堅實的平臺。生態農業的建設和發展還能有效維護農業跟生態環境之間的和諧穩定,促進農民的經濟增收,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制定科學合理城鄉規劃,改進農村居民生活環境

首先,以品牌理念為基礎制定城鄉規劃。建設美麗鄉村必然要有生態的主題,具備打造生態品牌的意識。以往農村通常都是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環境下應運而生的,集山川、河水、田地、住宅為一體,具備著充滿自然氣息的生態環境與田園風光。在規劃和設計美麗鄉村的時候,要尊重已有的自然環境和地理條件,還原農村的本來面貌,實現有山有水的生態、美麗鄉村的建設。

篇8

【關鍵詞】甘肅 農村 金融生態環境 問題 策略

一、加強甘肅省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的現實意義

所謂金融生態環境,主要指金融機構所處的微觀層面的外部金融環境,包括金融機構與企業的關系、社會信用問題、相關法律的有效實施、對外財務管理、審計活動、相關人員對外職業素質等方面的內容。農村金融機構的基本作用在于經營貨幣資金,為農村地域經濟的發展發揮好橋梁推動作用。然而,擁有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對于農村金融機構的作用的有效發揮顯得尤為重要。金融生態環境對于農村的發展時刻體現的不可替代的價值,也為農村經濟的向前邁進呈現出可喜的成果。

首先,加強農村金融生態環境,有利于農村金融機構更好的落實“以人為本”工作理念。我們知道,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涵是以人為本。因此,在農村金融機構注重金融生態環境建設,能夠使人的力量得到更大程度上的發揮,這樣,會計管理及對外財務管理、審計活動、法律的實施遵守等都將收獲非常好的效果。加強金融生態環境建設,才會有更多的專業人才進入農村金融機構,他們才能充分發揮自身的才華和能力,為農村金融機構的發展注入新鮮活力,促進甘肅農村地域經濟的穩健運營。

其次,加強農村金融生態環境,有利于農村金融機構更好的實現預期的經濟效益目標。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通過實現預期的經濟效益目標,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的良性發展。因此,加強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必然使農村金融機構在與企業的關系、社會誠信問題、工作人員對外業務能力等方面實現有益的交流,使金融機構經濟效益逐步穩定,邁上新臺階,實現甘肅農村金融機構更強持續性的經營。

再次,加強農村金融生態環境,有利于更好的踐行國家出臺的金融政策。國家出臺的金融政策是在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的基礎上制定的,有其必要性可行性。強化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就會將國家的金融政策更為切實的推行在各種金融活動中,使客戶能夠真實的感受到金融生態環境為農村發展帶來的顯著變化,利于農村金融機構業務量的增加,利于其良好形象的樹立。

二、影響甘肅省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的因素

甘肅省的經濟發展取得了較好的成果,農村金融機構的發展也在甘肅省發展規劃的指引下發生很大的改觀。然而,其農村金融生態環境依舊存在著諸多不足,需要我們竭盡全力去面對去改善,可以說,甘肅省農村金融生態環境仍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

(一)農業生產方式落后,影響農業資本在金融機構的流通

甘肅省農業人均生產力較為低下,究其原因,在于甘肅省農村的農業投入仍然以勞動力的大量投入為主要模式,可見,其農業機械化水平、現代化水平低洼,見不到農業投入所預期的利潤,農業投入與利潤回報不成正比例。這樣的農業產業結構勢必造成農業利潤收入少,人均利潤更是無從談起。農業整體資本不足,必然導致流向農村金融機構的資本少只有少。因此,金融機構的農村農業資本流動數量有限,必然為農村金融機構的業務量及業務規模帶來不利影響。另外,農業生產的基本特征就是農戶普遍較為分散,造成農村金融交易產生過高的費用,在一定程度上,這種費用是一種浪費,很多農戶當然不愿意將貨幣存入金融機構。但是,一定發生金融信貸后,還會產生資金投放后監督不到位,產生大量信貸風險的弊端。

(二)農民市場經濟意識仍舊淡薄,影響農業資金在金融機構的投入

首先,農民自給自足的思想意識仍然存在,無法認清市場經濟的形勢,不能與市場經濟形成良好的互動;其次,農產品交易多數仍然在鄉鎮集市這樣的小范圍內進行,并且由于集市交易行為過于自由,管理制度欠缺,壓價現象較為普遍,這樣,涵蓋現代化科技、金融、信息等元素的市場未真正建立;再次,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作用未能真正延伸到農民小范圍內的農產品交易過程中,致使他們無法通過市場來減少市場成本,農業經營活動無法獲取預期的經濟收益,致使農業資金在金融機構的投入收到極大的限制,也引起了信貸資金投入渠道過分狹窄的不良連鎖反應。

篇9

關鍵詞: 城市新區 土地利用 景觀生態建設

中圖分類號:X2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3973 (2010) 02-118-02

中國的城市在20世紀80年代后經歷了一輪又一輪近乎夢幻的擴張,成就輝煌的背后也隱含著慘重的代價,資源、生態環境、秩序的等諸多方面破壞被反復提及。城市新區是城市外延式發展和城市土地開發最活躍的區域,區內的景觀格局、土地利用結構、人口結構和產業結構都將發生深刻的變化,人類行為成為景觀格局變化的主導因素,這種變化較之其他地區顯得更為明顯和復雜,其景觀格局和生態過程也更具有特殊性,景觀生態問題和生態安全問題也更為突出。因此運用景觀生態學的原理和方法對城市新區景觀特征和景觀生態建設進行研究,對城市的科學布局和可持續發展,實現城市和鄉村的和諧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1城市新區土地利用及景觀格局生態特征

1.1土地利用和景觀類型的多樣性和復雜性

從城市發展的空間角度看,向城市邊緣蔓延和“填充”城市邊緣區是我國城市擴展的主要方式。與以人工景觀為主的舊城區景觀各具不同,城市新區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融合了自然景觀、半自然景觀和人工景觀三種景觀類型,既有商業服務業、居民點、工礦、道路交通等各種類型的建設用地,又有農田、蔬菜基地、果園、魚塘等農業用地,還有森林、河流、草地、水域等自然景觀用地,景觀類型豐富且結構復雜。

1.2土地和景觀功能的多元化和綜合性

隨著城市土地有償使用制度的實施,土地集約利用一直是地方政府追求的土地管理目標之一,加之高速的城市化和GDP至上的思想使得城市的土地利用過分突出了其承載功能和經濟功能,而土地利用的生態功能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擁堵、噪音、污染、空氣污濁等問題應運而生。建設生態城市已成為現階段各大城市的發展目標,尤其是在城市新區的建設中,不只是僅僅注重土地的經濟功能,還應充分使城市景觀和鄉村景觀有機融合,使城市新區的土地利用和景觀生態建設做到社會文化價值、經濟價值、生態價值和美學價值的協調統一。

1.3土地利用結構和景觀格局變化劇烈,穩定性較低

城市新區的土地開發使得該區域內的土地利用結構和覆被發生劇烈的變化,大量的農業用地通過土地征收轉化為城市建設用地,城市景觀通過蔓延、滲透、和跳躍式的填充逐步取代原有的鄉村景觀和自然景觀,新修建的縱橫交錯的交通廊道割裂了原來的景觀格局,各個景觀單元的連接度有所降低;用作綠化的外來植物種類取代了鄉土樹種和植被;土地利用方式和景觀斑塊轉換較快,從而引起景觀格局發生劇烈變化。由于大多新區的建設要持續幾年到數十年,所以城市新區是景觀最富變化、最復雜的區域之一,且穩定性較低。

1.4土地和景觀生態安全問題突出

近年來,由于各地盲目求快地推進城市化建設步伐,新區建設占用了大量的耕地,沒有顧及鄉村資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態環境的保護,隨之而來的是資源與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比如自然、半自然景觀由于遭受人類行為的干擾而破壞嚴重,缺乏連續性,原有的生態平衡被打破;自然景觀缺乏合理規劃,景觀破碎化嚴重,通達性降低;鄉村景觀資源粗放利用,土地占而不用現象嚴重,閑置土地水土流失和農田面源污染嚴重,生物多樣性遭受破壞,生態安全受到威脅和審美價值降低等。

1.5景觀的人文內涵不足,原有的鄉土特色風貌遭到破壞

城市景觀不僅是城市內部和外部形態的有形表現,還包含了一個城市文化內涵和人文精神,是物質形態與城市精神的有機結合。然而在我國的城市新區開發建設中,景觀規劃思想往往追求高密度的高層建筑和四通八達的道路網,設計大廣場寬馬路,景觀綠化多采用奇花異草和古樹名木,多數城市景觀大同小異,沒有思想、沒有中心,缺少自然美感和人文內涵。與此同時,鄉村自然景觀風貌和歷史遺跡往往得不到有效的延續和保護,農田景觀大面積減少,自然河流會被截彎取直,并被鋪設堅硬的水泥或片石堤岸,鄉土物種數量減少。

2城市新區土地利用與景觀生態建設的基本原則

近年來,生態城市、人文城市、和諧城市等城市的發展目標和方向已受到學界和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視,在城市新區的規劃建設中強調人、土地、各種景觀類型之間的關系協調,更強調人的主體地位與主導作用。因此在新區的土地利用與景觀生態規劃中主張遵循以下原則:

2.1人本原則

城市因人類的聚居而成,城市的主題和服務對象是人,城市新區的土地與景觀規劃設計的最終目的是滿足人們在城市環境中的生產、生活、休閑和發展的要求。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開發區熱足以給人們帶來理性的思考,那時候的開發區和新區的建設以高速度發展、高標準建設為主要模式,形象、政績和效益成為開發區發展的主要目標,結果造成有些地區的開發區土地大量閑置,農業景觀和自然環境遭受破壞,而失地農民的生產生活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以人為本就是要在新區土地和景觀生態規劃中考慮到不同人群的生產生活、文化娛樂等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使人更能融入城市,親近自然。

2.2遵從自然,生態優先的原則

自古以來我國的傳統文化就主張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節制思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象天法地”的系統整體辨識方法形成了特有的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精髓,也形成了指導中國古代城鄉建設的思想基礎和技術方法。在當代的城市新區建設中,自然的地形地貌、河流湖泊、草地森林、農田景觀、歷史遺跡等要素是城市重要的景觀資源,在土地利用與景觀規劃時應首先劃定生態建設用地和農業用地,構建城市賴以持續發展的生態基礎設施。在生硬浮華的都市中積極合理地引人自然要素成分,以自然的柔美特征浸潤城市的硬體空間,為城市注入自然生氣和活力。

2.3 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的原則

城市新區的發展不是為了取代農村,相反新區的發展那要為農村和農業的發展增添活力,帶來機遇,促進農村生產方式的發展,改善農村的基礎設施條件,提升農業生產經營理念。而農村生產、生活、生態條件的改善可以為城市提供良好的生態屏障和豐富環保的農產品,城鄉協調發展使得城鄉之間的物質、能量、信息、人才的流動更加富有效率和順暢。豪華高大的建筑集合不一定組成一座美麗健康的城市,一個城市只有達到各景觀要素間的協調一致,具有特色,又富有變化,才能體現出整體的健康與美。

3城市新區土地利用和景觀生態規劃應注意的問題

3.1土地利用和景觀生態規劃應以土地利用現狀和景觀生態格局為依據

規劃設計人員首先要明白規劃區域的土地利用現狀是什么,景觀生態的格局和過程有什么特點,自然條件允許我們做什么,自然又能幫助我們做什么,什么樣的規劃設計和土地利用方式能盡可能少地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不良影響。首先,在規劃設計中要尊重本土文化和地方特色,一方土地養育一方人,這塊土地為當地的居民年復一年地提供著食物、水、能量、藥物、住所,同時也是當地人民的感情和精神寄托,因此可以說人與自然都是有精神和情感的,而設計人員也是有感知和良知的,設計應遵從自然,尊重鄉土文化和特色,尊重當地鄉親;其次規劃與設計應適應土地的自然屬性與生態過程,規劃設計應充分考慮所在區域的陽光、水分、土壤、植被、地形、生物棲息和人類活動的情況,設計的過程就是要把景觀的自然特征貫穿于整個的設計之中,使物質、能量、信息得到合理的交換和流動;第三,建設應盡量使用當地的建材,景觀綠化盡量要使用鄉土植被物種,鄉土植被最適應當地的氣候,而且管理和維護成本也最低。

3.2注意自然資源的節約利用和保護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在城市新區的土地利用過程中,應注意對自然資源的合理、適度利用與保護,自然景觀元素和生態系統的保護尤為重要,如城郊水域濕地、自然植被、山林、農田和自然村落的保護。土地利用與景觀規劃設計盡量減少土地、水和生物資源的消耗,城市新區在過去二三十年的建設情況表明,土地的粗放利用的情況并沒有得到有效的改觀,外來的草坪和花木品種不僅投入資金巨大,其維護過程也會耗費大量的人力、水肥和農藥。

3.3土地利用和景觀規劃設計應該具有人文感知功能

在對城市新區規劃定位時慣用高標準、高速度、出形象、上規模等詞匯,規劃征集動輒采用國際招標,先進的理念和超前的思維本身并無不妥之處,但規劃設計是否能體現我們的城市精神,景觀生態建設的內涵和意義能否為人們所感知,卻又是另外一回事,在眾多的新區內不難看到被高檔石材硬化的廣場上人流稀少,寬闊的馬路給人們的穿越和生物的遷徙造成了諸多不便,沒有小汽車代步出行是多么不便,我們在贊嘆新區的高樓林立時又覺得自身是多么的渺小。因此,新城區的土地利用應該更多地關注人的需求,而不僅僅是汽車對道路的需求,建筑等景觀的設計首先應該是民族的和具有鄉土風貌的,城市新區不僅僅是人們的物質家園,更是人們的生活和精神的家園。

4結語

建立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基礎的理想的城市空間,是當今中國城市新區開發的基本目標。在城市新區的開發建設中,如何統籌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如何統籌城鄉土地利用,如何統籌安排各個產業的布局是我們面臨的重大課題。基于以上分析,總結借鑒國內外城市發展的經驗和教訓,認為城市新區的土地利用和景觀生態規劃建設應該以人為本,生態優先,實現人與城市、自然的有機融合,促進城市與鄉村共同和諧發展,建設生態宜居的城市新區。

參考文獻:

[1]李翅.走向理性之城[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篇10

“過去,大家開荒一直開到山頂上,讓麻雀連個做窩的地方都找不到。”提起以前的自然環境狀況,畢節市大方縣羊場鎮穿巖村村民高學忠至今印象深刻。

上世紀80年代,畢節水土流失嚴重,全市森林覆蓋率僅14.9%,很多地方群眾生活十分貧困。

如今的畢節,花開四季、山林青翠,漫山遍野的經果林長勢喜人。2015年,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8.04%,森林面積1935.03萬畝,森林蓄積2600萬立方米,被國家發改委、國家林業局等11個部委列入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國家集體林業綜合改革示范區。

在實施生態建設過程中,畢節市林業局始終以求真務實為核心,將 “弱鳥先飛”的干事創業精神和“馬上就辦”的實干作風貫穿于林業生態建設工作始終。

“我們要在當前林業生態建設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礎上,不斷超越自我,不僅在量的積累上要有新的突破,更要在質的標準上有新提高;不僅要滿足改善環境、服務生態的需要,更要發揮助農增收、脫貧攻堅的作用。”4月25日,畢節市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謝培午在畢節市直林業系統讀書班上說道。

近年來,畢節市林業局以新一輪退耕還林和縣鄉村綠化為載體,在規劃布局、產業培育、機制創新、組織保障上持續發力,穩扎穩打推進綠化造林工作。

截至目前,全市完成綠化造林面積141.62萬畝,占計劃的100.51%。同時,充分依托退耕還林、石漠化綜合治理等各項林業重點工程項目,加快林業板塊經濟發展。2015年5月,黔西縣綠原食品開發有限公司生產的“金刺維”刺梨果汁飲料、大方縣九龍天麻開發有限公司生產的“九龍騰”天麻獲得“首批中國森林食品示范品牌”。2015年10月,畢節市首個林特產品電商平臺“烏蒙林特珍寶”在淘寶網注冊成功,為該市林特產品走出大山搭建了平臺,開辟了新路。

2015年,全國退耕還林還草工作現場經驗交流會和全國國有林場場長培訓班在畢節市成功舉辦,畢節市林業生態建設工作得到參會人員的關注,畢節市石漠化治理、國有林場改革、退耕還林工程、自然資源保護等工作獲廣泛認可。

榮譽的背后,是畢節市林業系統先行先試找方法的積累。

早在2009年,畢節市就啟動了國有林場改革工作,并探索總結出改革管理體制、推進分類經營,改革激勵機制、推進招商引資,改革經營模式、推進產業發展,改革考評制度、推進責任落實,改革機構設置、推進隊伍建設的“五改五推”改革發展經驗。這一經驗得到國家林業局的極高評價,指出畢節市在國家沒有出臺國有林場改革政策的情況下,大膽推進國有林場改革,為國家頂層設計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實例,為全國國有林場改革探了路子,積累了經驗。

目前,畢節市林業局正在重點推進以油用牡丹、核桃、油茶為主的木本油料產業,鮮果產業,林下經濟產業,花卉苗木產業,森林生態旅游產業以及珍貴用材樹種產業“六大產業”發展,在保護生態、美化環境的同時,謀求經濟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