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感想范文

時間:2023-10-18 17:22: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儒家思想的感想,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儒家思想的感想

篇1

一、明確情感教育的目的與內容

明確情感教育的目的與內容是實施情感教學評價的前提,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個人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由于人的需要是復雜多樣的,所以產生的情感也是多種多樣的,其中有合理、積極、健康的情感,也有不合理、消極、不健康的情感。情感教育的任務就是通過一定的教育活動,改變和影響人的情感狀態及其內容,變消極情感為積極情感,變不良情感品質為積極情感品質,從而便思品教學成為健全、完善的教學,這就是情感教育的基本目標。

根據上述情感教育目的,結合思想品德課教學的特點,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我認為主要抓了三個方面:一是學習情感的培養,即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品質的培養;二是人生價值情感的培養,即積極 的人生態度和良好的個性品質的培養;三是社會情感的培養,即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義務感、責任感等。

二、正確運用、實施情感教育目標的原則

情感教育是人本主義教育觀在教學過程中的具體體現,它堅持"以人為本"的新課程發展核心理念,注重遵循教育規律,面向每一位學生,著眼于學生的發展,并關注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實施情感教育的要義就是尊重學生的人格,激發學生的情感,關注學生的道德體驗,倡導學生的道德自悟,最終達到以情促知,以情促行的教育目的。情感教育要求我們必須更新觀念,找準角色定位,要把教育教學看作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把學生看作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主體,把教師看作是學生的良師益友。為此,在教學中要把握實施情感目標的基本原則。

1、滲透性原則。情感教育必須寓于思想品德知識、熱點探究之中。實現知識與現實充分結合,使傳授知識、能力訓練與情感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要積極地挖掘和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自身的特殊的教育因素、科學準確、潛移默化地將情感評價滲透到思想品德教學的活動中去,做到科學性與情感性的有機統一。

2、從實際出發原則。制定實施情感教育目標應從學生本身實際,教材內容實際和當前社會實際出發來確定情感滲透的內容和方法,杜絕歪曲客觀事實、脫離學生和社會實際的情感教育。

3、循序漸進原則。制定實施情感領域教育目標應依據課程目標的水平分類,按照由近及遠,由淺入深。由低到高的內在邏輯順序,表現出不同的層次性,應從較低的起點開始逐步提高層次,同時由于人的情感具有不穩定性,在制定實施情感目標過程中,對于某一情感的培養應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教材實際進行反復滲透教育,不斷鞏固、強化。

三、正確運用實施情感教育的方法

1、以情育情,以情激情。情感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具有感染性,一個人的情感可以使另一個人產生同樣的或與之相聯的情感。我們在教學中應堅持做到:(1)利用課本上介紹的有關人物的事跡(如、錢學森、童第周等人自信的風采),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來感染學生,幫助學生培養自信的良好品質。(2)教師不僅要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而且要使自己的情感和教材的情感要求取得高度一致,把教材中的情感變為自我情感。教師需要調適自己的情感,并能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情感,通過自己積極的情感去感染學生,使之產生共鳴。對同一教學內容,由于師生理解水平的差異,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情感也會有差異,所以教師根據學生情感的產生和發展情況調適自己的情感,既要有控制的釋放,又要比學生的情感有較大的強度,這才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情感。(3)結合教學過程中學生所體現的一些情緒表現和情感行為,讓學生進行判斷分析其利與弊,力求避免用不健康、消極的情感去感染學生。教師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導向,并培養高尚的道德感、理智感和審美感,以良好的師表形象感染學生:要熱愛學生,并把這種愛滲透到教書育人的全過程之中;要尊重,理解 學生的感情,多與學生交往、溝通,關心其學習,生活和思想:要信任學生,盡可能淡化說教者的身份,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縮短與學生的心理距離:在教學時教師還要保持良好 的情緒狀態,精神振作,情緒飽滿,要善于使用"肢體語言動作",善于使語言風趣幽默,富有感染力,只有這樣,師生之間才會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才能潛移默化地培植學生內心的學習愿望和道德需求,從而使學生形成良好品德,樹立責任意識和積極的生活態度。

2、知情互動,情理交融。人的情感是在認識的基礎上產生的,且認識越深刻,情感越深,越穩定,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對于教材中所隱含和顯露的情感教育內容,教師在教學中應緊密結合教學內容,融情感于知識傳授中,使情感性信息交流與知識性信息交流融為一體,做到以情載理,情理交融,教師首先應將教材變活,形成新的情感體驗,然后通過一定的教學藝術手段和技巧,將融入自己情感體驗的知識授于學生;例如,要培養愛國主義情感,首先必須結合相關知識,引導學生了解與知識有關的歷史和現實再通過課堂教學和師生、生生討論、演講等方式,使情感深化。同時教師要學會不斷調適自己的情感,正確表達自己的情感,通過自己積極的情感去感染學生,使之產生共鳴;教師還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通過渲染意境,創設情境,設置懸念等切合實際的育情、激趣方法開展教學活動。此外,教師還要善于運用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豐富學生的感情 認識,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篇2

關鍵詞:儒家思想;高校;感恩文化;內涵

一、前言

在知識經濟社會中,掌握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思想道德境界的高低和心理素質的強弱對個人的發展同樣具有重要影響。感恩意識是思想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中的一個必備要素。成功學家安東尼指出:“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顆感激之心,時時對自己的現狀心存感激,同時也要對別人為你所做的一切懷有敬意和感激之情。如果你接受別人的恩惠,不管是禮物、忠告或幫忙,而你也應該抽出時間,向對方表達謝意。”然而,在新時期社會背景下,改革浪潮的沖擊、計劃體制的解構、多元文化的勃興,使得當代大學生在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和人生態度上呈現出了一些新的特征,其中,感恩意識的淡薄甚至缺失成為不容忽視的現實。加強感恩教育,提高大學生的感恩意識,已成為高校在社會轉型時期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著力點。加強感恩文化建設也成為高校德育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迫切的需要。

二、感恩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

“感恩”是個舶來詞,牛津字典的界定是:“樂于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出來且回饋他人”。這個詞最初源自基督教教義,是一個帶有濃烈宗教色彩的概念。在英國很多古老教堂的石墻上至今仍然雕刻著“感恩”一詞。“感恩節”在西方是和圣誕節同樣重要的節日。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優秀傳統文化的文明古國,感恩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我國歷史上流傳著許多感恩故事――“銜環結草”、“漂母一飯之恩”、“扇枕溫衾”……,《詩經》里“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崔瑗《座右銘》中“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孟郊《游子吟》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還有民諺“滴水之恩,涌泉相報”,已經成為廣大民眾刻骨銘心的信條。作為中國兩千年主流意識形態的儒家文化,其“忠孝”、“仁義”等核心理念也包含著“感恩”情結,這些良好的道德文化,傳承了千年,為中華民族的形成、壯大和凝聚起了關鍵作用,是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生生不已、自強不息的源泉所在。今天,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新時期,積極發掘和張揚中國傳統感恩文化,顯得十分必要。

高校校園感恩文化是社會感恩文化的重要單元,本文就對儒家感恩文化的傳承探討高校感恩文化的內涵。

三、儒家思想觀下的高校感恩文化內涵

(一)孝敬父母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論語》中出現了109次“仁”字。“仁”的集中體現就是孝敬父母。孔子特別強調發自內心的孝敬之情。《論語?為政篇》:“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兒女在經濟上贍養父母,保證父母吃飽穿暖,無饑寒之慮,固然重要,可僅僅做到這一點是不夠的。“色難”,即態度很重要,侍奉父母,始終要和顏悅色,使父母得到精神上的滿足,保持身心愉悅,安度晚年。孔子認為,孝德的本質是子女對父母親養育之恩的回報。《論語?陽貨篇》孔子回答弟子宰我“君子居三年之喪”的緣由時就指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于其父母乎!”。父母給予自己血肉之軀,為自己日常生活中費心勞力,無疑是自己最大的恩人,所以,為人子女的應該遵奉“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然而,今天的有些大學生們卻不知道或漠視父母對自己的付出和關愛,或者不懂得關心、體貼父母,不幫助父母分擔家務;或者一味向父母索取,把父母當作“提款機”,肆意揮霍父母的血汗錢;或者對自己含辛茹苦的父母缺乏禮貌,頂撞父母,甚至對父母拳腳相向。在這些同學看來,父母生我養我,供我上大學,這些都是他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事,作為子女理應心安理得享受這些權利。“夫孝,人之本”,試想,一個對父母都不知感恩的人,又如何會熱愛祖國,如何會對社會做出貢獻?

(二)尊重師長

儒家強調尊師。所謂“天地君親師”,把老師的地位與天地君親并列在一起。《禮記》中記載,男子20歲行冠禮之后,他的祖父母、兄弟姐妹等親戚都不再叫他的名,而改稱他的字,甚至連皇帝也是如此,稱其字以示尊敬。只有父母和老師一生都可以稱他的名,這說明老師與父母的恩德是相等的。父母去世,要守喪三年;而老師去世,也要守(不穿孝服的)心喪三年。《史記?孔子世家》:“孔子葬魯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喪畢,相訣而去,則哭,各復盡哀;或復留。唯子贛廬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皇帝接見老師,也要降階,不能以君臣之禮接見,而必須以賓主之禮接見。可見,儒家對師道尊嚴是何等的重視。

可是,今天在大學校園里,有些同學見了老師擦肩而過不打招呼,形同陌路;對老師的輔導答疑,連個“謝字”都不會說;課間不擦黑板、上課違反課堂紀律已不是個別現象;更有甚者,還給老師起外號。“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三)報效祖國和社會

儒家文化在注重孝的同時,認為“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為宗族,組成社會,進而構成國家,這種家國同構,父是家君,君是國父,家國一體滲透到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的最深層。相應的家庭生活中孝的道德信念也延伸到社會組織中,感恩意識也就隨之滲透到政治領域。所以,就產生了《史記》中刺客冒死行刺,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岳飛在風波亭前慷慨赴死等許許多多的千古佳話。

當前部分大學生由于后天教育和當代社會的負面影響,社會責任感淡薄,不知道自己的權利和義務,也不思考自己應對社會對他人的責任。比如,擇業時希望留在大中城市,不愿到祖國最需要的艱苦的地方、邊遠的山區和基層去;在工作崗位上獲得出國深造的機會,學成后卻毀約不回單位工作;少數貧困大學生依靠他人幫助、社會資助和國家助學貸款完成了大學學業,畢業后不知報答,甚至逃避償還助學貸款,這些現象的產生與當代大學生的感恩意識缺乏都息息相關。

(四)保護自然

人來自自然、還之自然,人類需要對自然懷有敬畏和感恩心態。這種意識,蘊涵在儒家的“仁愛”思想中。儒家提倡“仁愛”,孔子講的是“泛愛眾”,孟子則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張載也說“民胞物與”。所以,儒家仁愛的范圍很廣泛,不僅包括與自己有血緣關系的親人,還包括世間的民眾以及天地萬物。孔子贊美《詩經?大雅?民》篇的“天生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為“知道”之詩,肯定了天生育了眾民,賦予了人善良的天性,是人的源泉,感恩自然是人類生存之道。

感恩自然,就必須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可是,部分大學生在這方面的表現也不容樂觀:或者環保認知欠缺;或者知行協調脫節,比如缺少社會公德意識,隨地吐痰,亂扔廢舊電池,圖便利使用“一次性用品”,追求時尚而過早過快丟棄尚能使用的物品等;少數大學生對環境破壞現象習以為常麻木不仁,更有甚者,比如清華學子硫酸潑熊,北大學子屠貓,這些個案中所暴露出的道德人格的陰暗,顯示了感恩自然教育的缺失。

四、結束語

大學生應該成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力軍,但是,只有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強烈的責任感和無私的奉獻精神;只有對家庭、他人和社會常懷感恩之心,常留感恩之意,常存感恩之情,才能促進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所以,高校應該繼承優良傳統,并以此為起點,不斷擴大和豐富感恩文化的內涵,抓好感恩意識的培養,幫助大學生形成健康的思想情感和健全的精神人格,從而提升其精神境界,完善其生命。

參考文獻:

1、任現品.略論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識[J].孔子研究,2005(1).

2、李海龍.儒家人文精神的生態意涵[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4).

3、張萬玉.當代大學生感恩教育探析[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7).

篇3

進入初中,我再一次擁有了幾個閨蜜,整天的打打鬧鬧,整天的哈哈大笑,在她們的面前,我不需要偽裝自己,不需要隱藏自己,在那里,我得到了友誼,它使我感受的幸福的美好。

而關于朋友,在我們中國是十分看重的,傳統的儒家思想就十分的看重,提出“誠”“信”“仁”“忠”,對友誠實,對友守信,對友仁義,對友忠實,一直影響著我們,滲透著我們的生活,影響著我們的行為,成為我們的交友準則。我,不知道別人會是怎樣的,而我將以這幾點去衡量友誼。

“高山流水覓知音”“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等一系列的故事都是有意的深刻體現。我們之間的友誼不會像古人那么的轟動,卻又不失隨性的交流,交往。

一個沒有朋友的人生是悲涼的,培根曾說過:“把痛苦告訴給你的知心朋友,痛苦就會減少一半;把快樂與你的朋友分享,快樂就會一分為二,有益的作用就是這么神奇!”每次看到這句話,我的心中就會出現一句話:朋友是我們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友誼,應是我們每人都十分熟悉的字眼吧,古人云:“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沒有一個人是不曾擁有過朋友的,但,千金易得,知己難求。在茫茫的人海當中,有誰能堪成為知己呢?

對于我來說,我不求知己,但求友誼。每天早晨見到時的一聲:“早上好”,每次下課的一句“聽懂了嗎”,每天中午的“走,一起回家”,分手時一句不經意的“路上小心”,都讓我深深的沉醉在里面,友誼的幸福感包圍著我,而深厚的友誼之花已在我們之間慢慢長大,慢慢開花……

就在前兩天,我的一個好朋友嚴重扭傷了腳腕,走路只能是一瘸一拐,十分緩慢,十分鐘的路程要二十分鐘走,我和另一個閨蜜每天陪著她走,由于她扭傷,要我們扶著,而我們扶著扶著,腿,胳膊就麻了,酸了。但我并沒有埋怨和走掉,而是更關心她的傷勢,看著她痛苦的樣子,我的心中也有心痛,也許,這就是朋友之間的友誼吧,而班上的同學熱心的幫助她,每天詢問,安慰,雖說,我不是主人公,不知道她的感想,但我作為一個旁觀者,我在旁邊也能深深的感受到我們同學之間深厚的友誼。

那一刻,我的心是感動的,是開心的,是溫暖的;那一刻,我仿佛意識到友誼存在的價值;那一刻,我從友誼中感受到幸福。

真金不怕火煉,患難考驗友誼,我想,經過這件事以后,我們之間的友誼見再一次增加厚度。

不管未來有多遙遠,成長的路上有你有我;不管相逢在什么時候我們是永遠的朋友。

篇4

哈佛大學東亞系教授邁克爾?普鳴,這個戴眼鏡的高個所教授的《中國古典道德和政治理論》一課是哈佛第三受歡迎的課程,僅排在“經濟學入門”和“計算機入門”之后。2007年,普鳴教授第二次開設此課時,由于人數太過爆滿以至于臺階上、講臺上、甚至門外大廳里都擠滿了聽課的同學。最后,哈佛大學把教室移至了學校最大的教室――桑德斯禮堂。

為何會有如此多的本科生選擇花一學期的時間去研究深奧的中國哲學呢?記者克里斯汀(Christine Gross-Loh)被這一現象吸引,她本人也是哈佛大學東亞歷史系的博士畢業生,對中國哲學也是頗有研究,于是她又回到了母校與普鳴教授聯系,然后就就有了兩人合作的這本新書《道:在良好生活的問題上中國哲學家可以教給我們什么》。這本書和普鳴教授的哈佛課程一樣宣稱“會改變你的生活”。

為什么生活在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哲學們提出的生活的藝術會對今天美國的大學生或者進一步說所有的西方人有用呢?《道》這本書最先解釋的就是這個問題。請想象一下,在某個社會,人們對什么是彼此之間和諧相處的最佳方式這個根本問題都存在分歧,他們以我為中心,自以為是,互相爭斗。這聽起來像21世紀的美國社會,而事實上說的是2500年前的中國。普鳴教授將中國哲學思想置于當代西方社會的背景之下,為讀者提供了具體的、反直覺的、甚至是顛覆性的觀點,從而教給他們怎樣更幸福地生活。

書中大體用三個章節介紹了儒家思想,另外三章介紹了大致可以歸于道家傳統的思想。在每一章,作者強都調這些中國古代的思想如何顛覆了現代西方的理念,以及這種思想會對日常決策產生什么影響。

西方講究獨立和追求真正的自我,孔子則強調社會禮儀。孔子的觀點聽上去有些沉悶和保守。實際上,笑臉迎人裝作并不生氣時,或者選擇一言不發而非猛烈抨擊,其實更成熟。西方人對本真性的尊崇,使他們對儀式性的行為或者說“假裝”產生了懷疑。展露“真實的自己”難道不是更好的做法嗎?孔子的教導相反,他認為,某些儀式――特別是那些“裝作”儀式――具有轉換性的作用,因為它們能打破習以為常的行為模式。書中寫道:通過假裝,我們轉換成為善良而大度的人,而不是那種只顧表達自己心中真實所想卻不管言語是否傷人的人。當我們一次又一次地完成這些儀式,讓行為引導我們的感想而不是感情引導行為,隨著時間推移我們就能變成不同且更好的人。

此外書中還引用孟子的學說,證明人生制定明確的計劃是不可行的。制定人生計劃有什么不對呢?書中說,“當你制定人生計劃時,你為將來的自己做決定的依據是今天的自己,而不是你將來能夠成為的那個自己……孟子不會贊賞這種堅守重大決定從而把自己限制在條條框框里的做法,他會通過微小可行的方式來處理這些問題。”

莊子說人應該訓練自己“順乎自然”,而不是用所謂的理性或者邏輯封閉自我。書中說,我們做每一個決定時,無論其大小(晚飯吃什么、下學期選什么課、以后做什么工作、和誰結婚),如果我們可以自然而然地將心腦結合、理性與感性合二為一,那么我們就能做出更好的判斷。

關于老子的“以柔克剛”。書中說“老子要我們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看做彼此相連,而不是相互區分、涇渭分明。如此一來我們便可以運用對這些聯系的理解來與他人達成協調。通過協調你能以不同的方式影響他人。你無需直接對他人施加力量,這樣你可以引領他人同時不會讓對方覺得受到了你的主宰。”

在當今社會,青年人由于種種原因,常常好高騖遠,然而在知道了中國哲學背后,大事與小事的關聯以后,就應注意日常小事,明白大事始于最不起眼的行為,通過學習中國古典思想學會,在現代社會如何去做一個君子;如何去創造一個天朝上邦;如何去擁有一個豐盛的人生。而這才應是當代年輕人的正確觀念。這也是中國哲學在全美――不僅是哈佛大學――開始盛行起來的原因。

The Path

作者: Michael Puett / Christine Gross-Loh

出版社: Simon & Schuster

副標題: What Chinese Philosophers Can Teach Us About the Good Life

出版年: 2016-4-5

篇5

關鍵詞:文化經典研讀 研讀重點 興趣 溝通古今 出入法

高中新課程實施以來,福建高中語文課程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除了必修課程以外,新增了不少選修課程。其中,人教版的古代文化經典《先秦諸子選讀》格外引人注目。這門課程是依據《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的“開展文化經典閱讀的建議”而開設的。從2007年至今,福建高考命題組就把它作為語文高考必考的內容之一,分值達10分。可見,學好這門選修課程十分重要。

但是,作為高中語文的選修模塊之一,這門課程課時非常緊,實際教學課時一般不超過8周;而這些經典文章卻離我們有兩千多年,古人的生活背景、古人的語言表達,與現在的我們相差甚遠;同時現在高中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還相對比較低,高考文言文閱讀也只是要求學生能閱讀淺易的文言文:因此要讓學生能真正走進古代文化經典困難不小。

那么,作為高中語文教師,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一、尊重實際,理性確定研讀重點

首先,高中三年時間有限,除去必修課程外,能留給《先秦諸子選讀》這門選修課程修習時間有限。我們不可能對全書中選編的《論語》、《孟子》、《荀子》《老子》、《莊子》、《墨子》、《韓非子》七部經典著作選讀都作較為深入地探討。

其次從我們國家幾千年的文化傳承來看,儒家思想影響最為深遠。而作為儒家思想的經典的《論語》、《孟子》,無疑分量最重;《莊子》雖然文學價值較高,但許多篇目文字艱深,對高中生來說,難度偏大。同時,近幾年的福建語文高考,對文化經典閱讀考查也基本限于《論語》《孟子》。

另外,我們還應該看到,選修課程的教學也不能照搬必修課程的教學模式。選修課程是必修課程的延伸和拓展,在研讀中,我們應該有所側重,應該側重引導學生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輕字詞教學。如果把文化經典閱讀課上成必修課程中的文言文閱讀課那樣,既浪費寶貴時間,也忽略了文化經典本身最重要的思想價值。

因此,我們必須要尊重實際,在有限的時間里,把研讀學習重點放在理解《論語》、《孟子》思想并能進行簡單分析評價。

二、激發興趣,發揮學生學習古代文化經典的主觀能動性

學習文化經典,最好的老師是興趣。一旦學生產生興趣,那就能產生極大的學習內驅動力。而選修課程本來就應當讓學生根據個人興趣選擇學習方向,著眼于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與自主學習的習慣。因此激發興趣,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十分必要。

(一)激發學生興趣,可以向學生闡明學習古代文化經典的意義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正日新月異的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可是,當我們享受著科技帶來美好的生活的時候,一些觸目驚心的事實正逐漸改變著我們的看法。首先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正陷于越來越惡化的境地:氣侯變暖,物種滅絕,環境污染,極端災害天氣頻繁出現??更為讓人憂心忡忡地是,功利的社會讓人異化為工具,道德淪喪,人文精神缺失。

有人這樣呼告:“人類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兩千五百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生存的智慧。”①

《先秦諸子選讀》這門選修課程將引領大家走近這些智慧的先賢圣人,通過與文本對話,領略他們的不朽思想,陶冶身心、涵養德性,傳承傳統文化,同時增強自己的思維品質,樹立積極的人生理想。這不是一般的知識型課程,這是一部關于人生智慧的課程。

學生一旦明了這一課程的真正意義所在,就能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學好這門課程。

(二)激發學生興趣,可以把語文課堂延伸到社會課堂來

如今,一股國學熱潮在神州大地方興未艾,尤為可喜的是,一些名家教授,走出象牙塔,走上講壇,向平民百姓講解他們對中國古代文化經典的理解。如“百家講壇”上的“于丹講論語”,“鮑鵬山講孟子”等。他們通俗個性地解讀,常常讓聽者獲得許多新鮮的教益。教學之余,我常常有意識地布置學生觀看,寫讀后感,帶進語文課堂討論,學生興趣很高,效果很好。

語文學習的天地絕不僅僅是區區的課本、課堂,而是整個社會生活,一旦我們的學習內容能跟社會熱點相連結起來,學生的興趣熱情就會被充分調動起來,而他們的學習效果也將事半功倍。

(三)激發學生興趣,還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新課改理念要求我們必須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文化經典的學習也必須貫徹這一原則,只有讓學生參與課堂、主宰課堂,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作用,他們才有真正持久的學習興趣。

我在教學中有意識的讓學生課前帶問題去探究,課堂上給學生講臺以發表自己見解,課后讓學生寫隨筆以記錄自己的感想。目的是要讓每個學生都能用自己不同的心靈去體悟,用各自的思維去思考,用個性的觀點去解讀,用自己的語言去表述。這樣,他們的主體地位得到保障,學習也就樂此不疲了。

三、溝通古今,讓學生學有所悟。

學習古代文化經典如果不能以古證今,溝通古今,那么,這樣的閱讀學習,充其量只能是“一頭鉆進故紙堆”,這樣的經典也就沒有多大意義。學習《先秦諸子選讀》這門課程的真正意義就在于我們能理解他們的生存智慧,并用以觀照現實的困境。因此,我們在研讀過程中必須引導學生聯系現實進行思考,這樣才能讓學生有所悟。

如研讀《論語選讀》中“五、不義而富且貴,于我浮云”章節時,我和學生一起探究下列語句的內涵:

子曰:“富而可求,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子曰:飯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里仁》

這三則語錄非常鮮明地體現了孔子的“義利觀”:孔子并不放對求利,“富而可求,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但是,求利又必須合乎道義。

我引導學生思考:我們不正生活在一個求利的年代里嗎?孔子的義利觀還有其存在的意義嗎?

兩千年前的孔子告訴我們,求利是值得鼓勵的,但求利必須符合道義。但是看看我們周圍,有多少不法奸商為了追求暴利置國家法律人民生命安全于不顧,充斥我們周圍的有毒米、毒酒、毒魚?;有多少紅男綠女為了謀求利,放棄了自己的人格信仰名譽尊嚴,坊間甚至把“笑貧不笑”奉為至理名言??是孔子說得不對,還是我們這個社會病了?

溝通古今,不但撞擊著學生的思維,開拓了學生的視野,而且讓古代圣人的智慧思想在現實復活了,使學生學有所思,學有所悟。

四、能出能入,整體把握與具體實戰相結合。

南宋羅源名人陳善先生曾提出的讀書“出入法”,被先生推崇備至。閱讀古代文化經典,我們也要讓學生學會“能出能入”。畢竟,這是一門在高考中要進行閱讀考查的選修課。

首先要讓他們能出。古詩云,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閱讀文化經典題目,如果不能跳“出”,而是深陷題海中,那就會落得“高低迷離,不知西東”,最終只能迷惑而無所得。當然,這里地“出”不是一無所知地盲目地跳“出”,而是“胸有成竹”地跳出。“成竹”,指的是通過選修課程的學習,我們要先讓學生能基本整體把握孔孟的思想體系。只有這樣,我們地跳“出”,才能站在一個比較高的視野一覽無遺,就像孔子所說的“登泰山而小天下”。

其次,要學會“入”。這個入指的是要引導學生有針對性的做適量的題目。

為什么要“入”呢?如果說“出”是從宏觀上整體把握,其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入“,那么“入”就是通過實戰來檢驗學生的理解深度。在“入”中歸結做題技巧、把握實戰規律,這里就不再贅述。

以上,是本人教讀《先秦諸子選讀》過程中的一些思考和做法,還請方家不吝賜教。

注釋:

①《走向世界》1989年第5期《古今人對孔子的評價》,新加坡東亞哲學研究所所長耀;

參考書目:

篇6

人教版第五冊第六單元是《孟子》選文專版,其選文章依次為:《齊桓晉文之事》、《莊暴見孟子》、《孟子見梁襄王》、《齊人有一妻一妾》、《弈秋》。這幾個課面就內容簡單復雜層次而言,應該是由復雜到簡單。如果教者在教學過程中依序而教,這恐怕很難收到效果,如果改變現有順序,這倒可以收到板塊教學整體之奇妙。

二、操作過程

孟子善用故事說理,其文章多取譬設喻。基于此,我們先完成《弈秋》、《齊人有一妻一妾》兩文的教學,讓學生明白故事背后應藏有寫作者某類情感的表達。接著,抓住《孟子見梁襄王》中“見”字作文章,讓學生明白孟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政”,孟子見王的目的是“推行仁政”,有了這篇課文的學習,余下的《莊暴見孟子》、《齊桓晉文之事》兩文,教者只需將學生引入到對標題的改動,這樣,學生便能由此及彼,真正做到入文前已知己知彼,教學當真便會順利許多。

三、具體流程

A、《弈秋》

1.引子話題

給出《小貓釣魚》,讓學生復述故事,后給出常規思維,否定小貓三心二意,為后面教學作鋪墊。

2.走進文面

入文,先由“文面中有小貓嗎?”這一問做到課內課外有效鏈接,這樣,學生讀文有了任務,學生一讀文,能找到弈秋之徒中有一徒和小貓類似。小貓釣魚時一會兒趕了蜻蜓,一會兒追了蝴蝶,它做事三心二意,遭到否定。那個徒弟呢?“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他也如此三心二意。

3.逆向思維

做這一步,我們是為給教學帶來新意而設,也是為了開啟思維而設。接著,課面上我們說到生活中這樣的話題:一個大人帶著一個小孩去開會,一只螞蟻爬上桌面,小孩是開會呢還是斗螞蟻?討論分析后,大家肯定了小孩斗螞蟻。由此,我們也便有了這樣的問題進行,那小孩開會算不算三心二意?小孩該不該否定?那小貓真的有錯嗎?弈秋之徒真的該被否定嗎?最后,我們問題的核心落實在了“選擇”一詞上。小孩隨著去開會,他選擇的并不是開會,螞蟻出現,他選擇了童趣,這無可厚非,小貓去釣魚,但它畢竟還是只小貓,它并不在乎魚結果多少,趕了蜻蜓,追了蝴蝶,它選擇了快樂,它沒有錯,錯只錯在我們拿著貓媽媽的選擇標準去苛求它了。弈秋之徒如果選擇射術,那也說不定是能百步穿楊的,他當然也并非就該被否定呀。

4.強化鞏固

有了“逆向思維”,我們課余就有了作文寫作《小貓·弈秋之徒·選擇》來強化鞏固。

B、《孟子見梁襄王》

1.背景資料

①時代背景:人教版語文第五冊第266頁《寡人愿安承教》

梁襄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西喪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恥之,愿比死者一灑之,如之何則可?”

②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鄒人,儒家思想集大成者,推行仁政,宣揚“民貴君輕”。

給出這兩者,主要是為了給出這樣一個事實:梁襄王想要一個賢者來輔佐自己強大國力,以雪國恥,孟子正是這樣的賢士。孟子想尋一個君王來推行自己的“仁政”,梁襄王正是這樣的君王,這給兩人的相見創造了條件。

2.“見”字分析

結合上文,一個想尋找賢士,一個想尋找君王,兩人都是想見到對方的。因此,“見”便有了一個前提──“想見”,時機一旦成熟,當然,“想見”就會變成“拜見”、“接見”。“拜見”“接見”是“見”的具體過程,“見”的結果又怎樣呢?此時,我們要求學生讀文段一。

君子見梁襄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

結合字面,學生很易得到孟子的后悔。“見”也便有了結果──“悔見”。

綜上,“見”便有了以下分析:

①想見

②拜見、接見

③悔見

既是“想見”,但最終卻“悔見”,那問題一定出現在了“拜見”、“接見”這一過程中。那問題出現在哪兒?此時我們便可導入進整個文章以及背景資料的學習分析中去了。

3.技巧探究

有了上面學生興趣的激發,課面上什么“倒敘”,什么“取譬設喻”完成一個類比推理等這些技巧是很容易理出來講清楚的。

C、莊子見孟子

1.閱讀發現:

入文前,我們先講解“標題”與“內容”的關系,然后讓學生閱讀,學生閱讀中很容易發現本文主要事件是“孟子見齊宣王”,莊暴見孟子只是孟子去見齊宣王的一個引子,課題改變成“孟子見齊宣王”而更準確些。

2.由彼及此

課題一變,前面有“孟子見梁襄王”作鋪墊,那“孟子見齊宣王”便有如此信息點:孟子又尋找了一個新的王來推銷他的“仁政”學說。

3.對比閱讀

做這一步,我們參照了某些教師的做法,先給出以下短文,然后與課面比較閱讀,從中完成對孟子説辯技巧的探究。

孟子見齊王。曰:“王之好樂甚,有諸?”王變乎色,曰:“寡人直好世俗之樂耳。”曰:“古今之樂,一也。今王獨樂,百姓舉疾首蹙頞,竊為王憂之。今王與民同樂,百姓舉欣然而喜,則齊國之政治畢通,王當王天下矣。”王無以對。

4.說辯技巧

有上面的對比閱讀,經過討論分析,我們可以順利總結出孟子的說理四部曲:

①投其所好

②布下釣餌

③單刀直入

④水到渠成

D、“齊桓晉文之事”

本文雖在篇幅上較其他文面復雜,但有了前面學習的鋪墊,到此,我們只需引導學生將《齊桓晉文之事》這一標題變成《孟子見齊宣王》,文章的主要內容,孟子的說辯技巧等這些都迎刃而解。學生讀文只是完成對前面我們已得結論進行一個分析驗證。

四、教后感想

篇7

中國哲學,自古至今,綿延不絕;中國哲學之精神,見仁見智,歷代學者皆有不同之高見。中國哲學博大精深,內涵豐富,其精神亦非我之拙筆寥寥數言所能繪之。然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僅從一個側面談一點自己的感想。

很多大家都有這樣一個觀點:中國哲學精神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重視道德的作用,注重內心的修養,修身養性。中國哲學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一種道德哲學。中國哲學的使命之一就是培養人的高尚品格,為建功立業,實現人生價值奠定雄厚的基礎。中國哲學既是人世的,又是出世的。所以孟子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在西方,對道德的追尋綿綿不絕。古希臘的蘇格拉底認為:世界存在著一個先驗的絕對不變的善本體,它是一種絕對的本質。這個善貫穿在一切具體的德行之中,各種德行都是由于具有這個普遍的善本身,才成其為德行。這個善是道德的本源和本質。因此,道德就是人們應當去追求的一種完善狀態即善本身。幸福論倫理學的著名代表、古羅馬時代的伊壁鳩魯則認為,道德就是達到幸福和快樂的手段。他明確宣稱,一切善的開端和本文由收集整理根源都在于肚子的快樂,連智慧和修養也必須歸因于它。中世紀的基督則認為,道德就是上帝的命令和訓誡,是上帝意志的體現,人們只有聽從上帝的命令,遵守道德,才能最后得救,死后升入天堂。

而在古老的中國,道德則在我們的精神生活中占主導地位。《周易·象》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里的君子一般指道德高尚之人,德才兼備之人,往往與小人相對。這兩句話是用乾坤二卦的全陽全陰之氣來描述君子之品行。天之德剛健,周而復始,永不止息。君子應效法天道,自強不息,剛健有為;而坤之德是“順承”,“厚載”,以助天之生物也。君子應效法大地,以深厚的德行來包容萬物。君子的品格是多方面的,既有剛強堅韌,又有博大精深。“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廣業也。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意思是說,《易經》正是圣人用來修養心性,提高道德和光大擴展自己事業的,圣人的智慧是崇高的,它的禮節是卑謙的,要崇高就要仿效天象,要謙卑就要取法地理。崇高謙卑也是君子的重要品格之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意思是從天子到老百姓,都應該把修養自身品德作為最根本的。而只有修身養性到一定程度,才能有一番政治作為。

《大學》開篇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大學教人的道理,首先在于使人明白天賦予人的美德,進而推己及人,使天下人革舊更新,最后使自己和他人都達到完美的境界。《康誥》曰:“克明德。”即能夠有光明崇高的美德。《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能夠彰明偉大的德性,這些都是說道德要從自己身上顯明出來。《大甲》曰:“顧是天之明命。”意為顧念上天賦予的美德。天之明命,即天之所以與我,而我之所以為德者也。這幾篇中,都講德性,這是君子大人所以成其者的原因。上天既賦予了人美德,那么君子圣人就要發揚彰大這種德性,使自己能充分利用上天稟賦之氣,修成有德之身,浩然之體,真正達到內圣外王的境界。“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意為天下萬物共同生長并且互不侵害,道路一起行走而不相背離,小德如小河流浸潤萬物,大德敦厚其化,這就是天地之所以偉大的道理。

《詩》云:“瞻彼淇澳,綠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這是我們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話,意為君子治學修身,像切割磨光骨器,像雕琢美玉一樣精益求精;其德容表里之盛,讓人嘆為觀止。《大學》云:“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意志真誠,襟懷坦蕩,愛憎分明,這是君子大氣的表現,而慎獨是維護這一大氣的必要條件。獨處之時也要嚴格要求自己,不做任何悖德之事,這才是德性光輝之所在。“富潤

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有德之人,心胸寬廣,體貌安詳。德性對人有一種由內而外的浸潤作用,內在的涵養外化為坦然舒泰,則與眾不同矣。

《中庸》日:“天命之率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遵循上天陰陽五行的道理,修成仁義禮智信的美德,這樣才符合天命。“茍不至德,至德不凝焉。”如果不具備最好的德行,就不會達到最偉大的處世法則。道的境界是至高無上的,而修德是通往道的唯一途徑,也是成就偉業之基礎。“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這是對君子特點的一個全面概括,既重德行又勤學好問,既寬廣博大又精致入微,既偉大高明又通達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溫習舊知識而有新的體會和見解,為人樸實寬厚又崇尚禮儀。修德至此境界,夫復何求?

再看《論語》,對于儒家思想來說,仁是道德的最高境界,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在《論語》中,孔子對仁德作了詳盡的論述。子曰:“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孔子非常注重仁德,無論何時何地,也無論身處何境,都要保持仁德。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這是孔子心目中君子的形象:有文采而不虛浮,樸實而不粗野,一舉一動皆符合禮儀而又不矯飾。子日:“飯疏食,飲水,屈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君子并不追求榮華富貴,而只求心靈的充實,精神的升華,這是德性的選擇之一。物質上雖然很匱乏,但精神上卻很富有,后世稱之為孔顏樂處。在中國哲學中,這是很重要的一方面,道德理想高于名利財富,有德之人受到的認可要遠遠高于有財之人,錢財乃身外之物,而道德可以伴隨人一生,是一種永恒的財富。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這是孔子對君子和小人作的一番對比,君子襟懷坦蕩,而小人卻局促憂愁,個中原因就在于君子有極高的道德修養,有容乃大,無懼無憂,所以生活的很坦然;而小人整日耽于蠅頭小利,忙忙碌碌,所以心靈疲憊不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在孔子看來,仁德比性命重要,舍棄仁德茍且偷生,就如同行尸走肉。仁德是立人立世之本,一個沒有德性的人,很難得到社會和他人的認可,更不用說有政治作為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是說當權者要以德服人,自身品德端正,行事磊落,下屬自然服從你的領導;反之,則會人心盡失。而在今天,領導者的道德素質也是至關重要的。《莊子》日:“昔者十日并出,萬物皆照,而況德之進乎日者乎?”意思是從前有十個太陽一起照射,萬物都受到陽光的照耀,何況道德的光輝要超過太陽啊。這是舜對堯的評價:有德之人,如太陽一樣照射萬物,能夠得到百姓的愛戴,從而能夠治國平天下。所以孔子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以德治國,非君子不能為之,而有德之人,治理國家也很容易。老子日: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鄉,其德乃長;修之于邦,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這幾句話是講德之作用于身、家、鄉、邦、天下的形式。闡述了道德修養的作用,修身,齊家,睦鄰,治國,平天下,都需要德性。又云:“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意思是擁有最高德行的人就像水一樣,滋潤萬物而無所求,到別人都不喜歡的地方去而不會厭煩,這就是道的精髓所在。

篇8

《菜根譚》是明朝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世集,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下面是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于菜根譚讀后感,希望對各位能有所幫助!

菜根譚讀后感1《菜根譚》是明朝的洪應明所著的書,在日本企業界已被追捧為“奇書”,從此便能知其修身養性的力量之深。都說:嚼得菜根,做得大事。古人亦云:性定菜根香。都可見,人只有經歷了平淡艱苦的生活,才能使經驗有所增長,人格有所升華。這便是《菜根譚》這本書的宗旨,靜心讀它,才能品得仁智百味,讓失意者變得徹悟,讓成功者懂得長勝不衰的方法,讓居官者明曉如何仁政廉潔,讓平凡人也自能從中領悟生活的道理。而這本書中的感恩的言論,也自是講得十分有理。有這樣一句話: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過則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則不可不忘。意思是說,我對別人有功勞不必掛念,但如果自己有過于人,卻不能不計較;別人對我有恩情我不能忘卻,要想著去回報,但有仇怨卻必須忘掉。

也許有人會覺得,這句話說得多么迂腐,還不如“德怨兩忘,恩仇具泯”呢。但是,“德怨兩忘,恩仇具泯”只是針對自己給予別人的恩怨來說,我們要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所以,對于別人的恩情我們要時刻銘記。別人的仇怨,我們只是把它寫在沙地上,讓它可以隨風流逝,不再計較;但別人若有恩于我,卻必定要深刻在心上。其實,看到這句話時會有觸動,是因為我覺得它非常像是爸爸媽媽對待我的行事準則:爸爸每天奔波忙碌,卻從不會在我面前提及勞苦;媽媽日復一日忙家務,即使汗如雨下也不會叫一聲累。而我如果在母親節或父親節那一天,給他們小小的表示,他們卻比以往都要顯得開心。那么,這句話為什么不可以成為我的行為準則呢?為什么只是沉浸于爸爸媽媽所構造的幸福與恩惠中,而不去報答呢?

《菜根譚》中還有一句話:受人之恩,雖深不報,怨則淺亦報之此刻之極,薄之尤也,宜切戒之。先暫且不說別人給予的恩情,光說我們受到了爸爸媽媽莫大的恩德不知回報,不就是刻薄、冷血到了極點么?這樣的情況當然要避免。對爸爸媽媽的回報,應該不只是在節日請他們吃飯,而要在日常生活中都融入感情,給他們溫暖的感覺。而我們要做的這些,《菜根譚》中也都有體現:如“知足者藜羹旨于高粱,布袍暖于狐貉”。我們要滿足于爸媽提供給我們的環境與條件,知足才能常樂,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便能“編民不讓王公”,精神生活也十分富足。

又如“施人毋責其報,責其報,并所施之心具非矣”。回報父母便不要去計較得失,掛念他們會不會給夸獎,不然這種感恩之情也會失去它原本的意義與價值。再如“惟和氣熱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澤亦長”。面對父母不掛記自己的回報,其實也是在為自己所積福,自己付出得越多,回報其實也在不知不覺中越來越深厚,福澤也會綿長。

在靜心凝神的《菜根譚》閱讀中,我懂得了很多。知恩圖報,善莫大焉!

菜根譚讀后感2閑來無事,隨手拈一小冊子,讀畢,若有所悟,而后,心靜如水。

抬眼一看,此冊名為《菜根譚》,是明代還初道人洪應名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世集。此書內容令人陶醉,可單單書名令我頗為不解。菜根譚?莫不是與那菜根有何關聯?我百思不得其解,一經查詢,乃知,此書名得自于宋朝汪信明的一句話:“人能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俗語亦云:”布衣暖,菜根香,讀書滋味長。“古人云:“譚者,談也。性定根香。”此“譚"同”談“,音近通假,如《天方夜譚》等。

細細查詢,原來,《菜根譚》寫于明代,作者洪應明流傳至今的著作除《菜根譚》外,還有被收入《四庫全書》的《仙佛奇蹤》4卷。實則,《菜根譚》嚴格說來并非一部系統的、邏輯嚴密的學術著作,而是論述修身、處世、待人、接物的格言集。這些格言警句無一不是文辭秀美,對仗工整,促人覺醒,耐人尋味,有著深刻的哲理,得以教人,育人。仔細品讀,竟也發覺有了一種不可捉摸的意味。

讀完此書,偏就有一那么一章的句子令我極為影響深刻。”弄權一時,凄涼萬古“,”棲守道德者,寂寞一時;依阿權勢者,凄涼萬古。達人觀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守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這句是關于理論道德規范的,大致意思也就是:“一個堅守道德規范的人,雖然有時會遭受短暫的冷落;可那些依附權勢的人,卻會遭受永久的凄涼。大凡一個胸襟開闊的聰明人,能重視物質以外的精神價值,并且又能顧及到死后的名譽問題。所以他們寧愿承受一時的冷落,也不愿遭受永久的凄涼。”這段話說明正義與邪惡的結果是及其不同的,一個遵守道德規范的人即使受到了誤會,那也是暫時的,而那些依附權勢的人,終究是沒有好結果的,宣揚了正與惡的本質區別。一個真正看透世事的人,大都是把精神財富看重于物質的,他們寧屈一時,亦不背負冤屈一世。堅守道德規范的人大抵是把世事看得更透徹些吧,大夢初醒,看破往事,清者自清,窮極一生,僅為于此。話說回來,何為“聰明人”,不過是看透了萬古之中,看過了世上世事,心有所悟,安分守己,做自己該做的事,想自己該想的事。做人無甚高遠事業,擺脫俗情便入名流,為學無甚增益工夫,減除得物累,便臻圣境。深者見深,淺者見淺,高手未見,亦是無物。體味人生的百種滋味,就能做到“風斜雨急處,立得腳定。花濃柳艷處,著得眼高。路危徑險處,回得頭早。”這些道理亦不過是書中一小部分,或許,不僅是書中,在學習之中,生活之中,有更多百般在等待我們 。

其是這本書的深意,或許更深入人心。讀畢,心尤幽靜,似有潺潺小溪留過心底,清澈純凈。書中無處不在的博大、寬容、理解、淡泊、向善與智慧,讓我并不覺得自己是在讀書,讓我覺得仿佛在與一位智者交談,與一位畏友交談,帶著暖意的警策。

這就是《菜根譚》,這就是 “ 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究其意,“菜根”堅硬多筋,只有經過反復咀嚼,才能體會其“真味”。人的才智和修養只有經過艱苦磨煉才能獲得,或許只有耐得貧苦生活,才更能創造人生的百般事業。如此修身養性、教人育人、意味深長的好書,買來讀上一二又有何妨!

菜根譚讀后感3曾有一段時間,思緒不寧,隨手拈來一小冊子,讀畢,頓悟,心靜如水。此小冊子為《菜根譚》作者為洪應明。

洪應明,字自誠,號還初道人,籍貫不詳。他的名作是《菜根譚》,和王永彬的《圍爐夜話》、陳繼儒的《小窗幽記》被人評為處事三大奇書。不過,就文學的藝術而論,其余兩部書趕不上《菜根譚》:《圍爐夜話》過于拘謹,語言缺乏靈動性,好像一灘濃泥流不開;《小窗幽記》部分語句大膽的因襲了《菜根譚》,那沒有添磚加瓦加以掩飾的行為好像是為了表示自己的勇敢。所以這兩部書如同同胎兄弟,部分觀點是一以貫通的。

據洪應明另一部作品《仙佛奇蹤》可知道,他早年熱衷于仕途,不過和大多數不得志的文人雅士一樣,到了晚年都隱歸了山林。他和袁黃、馮夢楨等人是好朋友,難免有些相互的影響。

《菜根譚》原書共有三人作序,都是當時名士,足見此書炙熱一時。其實這只是一本教人出世入世的小冊子,說到底是一本《使用說明》,與袁了凡《了凡四訓》情致相當,都是說教口氣。全書綜合了儒、釋、道三者思想,所以領悟起來顯得緩慢,有時不知所云。好在書中語言峭拔,意境闊大,頗能引起讀者興趣。

書中節目分為“修身”、“應酬”、“評議”和“閑適”四大部分,閱畢后生出些感想,如同秋后算賬一樣一一記下,給讀過的人一些心得上的交流,給未讀或在讀的人一點鋪墊。

第一是“無為”。這本是老莊的產物,洪應明取其神進行說明,將其變成體系化,讓自己的觀點不僅有據可依,又顯得正統。他說“軀殼的我要看得破,則萬物皆空而其心常虛,虛則義理來據”,又說“而一念及病時,便興似寒灰;名利飴甘,而一想到死地,便味如咀蠟”,清心寡欲得讓人險些喪失味覺。他不像老子直接說“為無為,則無不治”,也不像莊子憤憤勸道“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更不想列子挑明了說“天地無全功,圣人無全能,萬物無全用”,總歸在“無能”二字上。所以洪應明話說得很漂亮,讓自己成為《菜根譚》處事規則的生動標榜。

第二是“無欲”。洪應明抄襲了釋氏的玄妙,卻發展了他們的空靈,傳播了佛家的禪宗。例如“彩筆描空,筆不落色,而空亦不受染;利刀割水,刀不損鍔,而水亦不留痕”、“心與竹俱空,問是非何處安腳?”、“胸中滌去數斗塵,語言方覺有味”等,都是這種特點的體現。

第三是“清閑”。這是最絕妙的一部分,集中在“閑適”章節里,表現出了古代隱士的雅致。比如“階下幾點飛翠落紅,收拾來無非詩料;窗前一片浮清映白,悟入處盡是禪機”,“芳菲園林看蜂忙,覷破幾船塵情世態;寂寞衡茅觀燕寢,引起一種冷趣幽思”,比較有名的是“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支卷云舒”。

這本書里的另一個可觀之處在語言上,洪應明用了細碎精致的筆法去表現一種雄健放浪的情懷,可是落在條條細則上面,卻如同滂沱大浪里面的小水滴,溫柔可愛,比如“鳶飛魚躍”、“波恬浪靜”、“漚生大海”、“影滅長空”、“碗茗爐煙”等等。這是一本值得看的書,在其他類似書籍里它要算較出色的一家,對我們人生以及人生以外的認識會給出一些合適的指引,不至于過早的迷了路。

菜根譚讀后感4讀《菜根譚》,我受益匪淺。它是一部充滿哲理的智慧書。有時,書里一句簡單的話,給我帶來了足足幾天的思考與感動。它用散文詩化的手法從從修養,處事,學習,心境等方面給我的大學生活及未來的人生道路作了積極的指引。

關于《菜根譚》的作者洪應明,號‘還初道人’。關于他的事跡,沒有正史可稽,所以很難斷定他是一個怎樣的人。當時社會局勢十分混亂,他對于功名吉田貴看得很淡泊,專心埋首于著述。他的著述很多,如《聯瑾》、《樵談》、《筆疇》、《傳家寶》等書,都是當時的警世教言,雖然后世無傳,但這本《菜根譚》卻散放不朽的光明,歡喜讀它的人不少。從《菜根譚》中可看出作者的思想、文辭、性格等,絕不是一般學者如膠柱鼓瑟或侈言清談者流所可比擬。

《菜根譚》融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無為和佛出世的思想,所以品讀《菜根譚》,讓我在體悟人生的真諦時,也讓我對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的了進有進一步的深化。

在《菜根譚》的五大章內容里,我最喜歡它提升心境的詩句。一行“雁渡寒潭,雁過而潭不留影;風過疏竹,風停而竹不留聲”,我的思緒在這唯美字句間飛揚:大雁飛過寒潭,不會留下痕跡;風從稀疏的林子里穿過,聲音卻不會因此而停留。我們的人生不會因為一點小小的成就而光明,也絕不會因為偶爾的失誤而毀滅,得與失往往只有一瞬間,如果難以承受考驗,我們會變得不堪一擊,甚至會立刻倒下。讀到那句熟悉的“寵辱不驚閑觀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時,別有一番感受。大學之前是為了考試而盲目背誦,而今天它卻深深地撞擊了我的心扉。平靜處事,冷眼觀事,不以物喜,不以己可以幫助我們建立強大有力的心里基石。

其次,使我感興趣的要數它關于充滿禪意關于佛學的領悟了。它推從的平淡是真,一切隨緣,返璞歸真,清心寡欲等,這些,對于生活在科技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的人們是極有幫助的。緊張的生活導致的心理障礙往往是由于人們放縱了的欲望所造成的,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權衡好現實理想的關系,能夠在忙碌的時候給自己的心情放個假,空想的時候能夠多思考那么我們就不會陷入壓力的漩渦之中了。如果我們能夠“風恬浪靜中,見人生之真靜;味淡聲稀處,識心體之本然。”,那么我們就不會遭遇如此多的苦難了。

“人生貴在隨緣,一切隨緣,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日常生活中,對很多事我們一遍又一遍地強調一切隨緣,真正實施起來卻大相徑庭了,為了達到目標,有時寧可扭曲自己的想法,用錯誤的理論指導出錯誤的行為,又用錯誤的行為繼續錯誤的理論,自己還會沾沾自喜,執迷不悟。

《菜根譚》關于為人處事的知識方面也給予了許多積極的建議。這一點上,它主要繼承了《論語》的中庸思想即主張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調和折中的態度,也即方圓出世。它提倡我們寬容,謙和,退讓以及幫助和理解等等。它甚至完全推崇沒有個性就是最大的個性的道理,為了保護自己,可以隱藏自己的有點長處,寧可有理也饒人等等,但是在競爭激烈的社會,這樣的做法是否過于保守了呢?如果每個人都不偏不倚,那還指望我們的社會在不斷的矛盾里進步,每一個公民在不斷的受挫之中取得進步么?在這里并不是否定《菜根譚》關于中庸思想的倡導,過分的中庸毫無意義,就我個人而言,和出風頭鬧事一樣愚昧。

翻閱《菜根譚》,我愚昧的心靈得到了一次感化,在辯證思考與理性批判中,我成長著。我把它置于床前,利用每天睡眠之前的時間靜下心來品讀,執筆做一些小小的摘抄,盡情的享受這樣的讀書時光。

菜根譚讀后感5近期抽空簡單的閱讀了明朝末年隱士洪應明所著的《菜根潭》。菜根潭三個字說明了“咬得菜根,百事可做”,這與我的母校----南京師范大學的創始人陶行知先生的從教理念如出一轍。它講述了作者對人生的的領悟,是一種以人生經驗的沉淀和累積,有超脫、有感慨、有體會,是集儒家思想和佛家義理的一本書。

它包含很多的哲理,讓你讀過后會豁然開朗。無論你身陷人際困局還是職場是非中,它都會給你一把鑰匙讓你開啟煩惱之門。不僅如此,它還能讓你開闊思想、修養身心、讓你成為一個懂事理、懂大義的人。

君子之心事,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華,玉隱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這就說明了,做人要光明磊落,如青天白日一樣,人們都說“君子坦蕩蕩”、“明人不做暗事”。對于才能來說呢,就不急于展示自己的才華,以免遭人嫉妒。在剖析自我的同時,我們是要帶面具的,帶不同的面具去面對形形的人,當然我們帶面具的目的要建立在真誠的基礎之上。展現才華的時候不要不分時間,不分場合。這樣不僅僅不能讓你矚目,還可能遭到嫉恨的眼光。因而要低調些,大海之所以能成為大海,那是因為他比所有的河流都要低!

做人無甚高遠事業,擺脫俗情便入名流,為學無甚增益工夫,減除得物累,便臻圣境。

做人不是非要成就一番偉大事業,只要擺脫世俗的功名利祿,就能躋身于名流,做學問也沒有什么訣竅,只要擯除外物的誘惑,便可以達到至高無上的境界了。如果我們沒有被名利所左右,便專心致力與一項事業,只要能擺脫俗情物欲。做到淡泊明智,志存高遠。如果追求華服美食,這些貪圖物質享受的做法還在繼續,那我們就是真的活著沒什么意義了。真的沒有必要去屈膝奉承,一切隨遇而安。

青天白日的節義,自暗室漏屋中培來,旋乾轉坤的經綸,自臨身履薄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