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企業管理體系范文
時間:2023-10-17 17:24: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現代企業管理體系,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企業加強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1.適應全球經濟發展的需要。隨著中國市場經濟和現代化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國成功加入WTO 使工業企業國際化、專業化趨勢日益加快,全球性競爭愈演愈烈。企業經營管理工作必須更加注重約束自身行為,規范各項成本支出,在重大決策上提高科學性、減少盲目性,獲得低成本優勢,增強企業競爭力,促進企業自身的發展。
2.利潤的“守護神”。利潤= 收入- 成本費用,企業如果忽視成本管理,再優良的市場收益,也會由于過度的浪費而抵消。在市場經濟中,企業增加利潤的途徑有三種:一是提高售價;二是降低成本;三是另上新產品。從當前看,降低成本是最有效也最可行的。主動權在企業自己手中,企業挖潛改造、生產經營都可以利用原有的資金、人才、技術等方面的優勢,投資少、見效快。
3.定價的依據。市場經濟中價格是競爭的一個重要方面,在質量、性能相同的情況下,誰的產品價格低,誰就能取勝。但價格的高低主要取決于成本,如果成本高而定價低勢必導致虧損。因此,工業企業必須加強成本管理,降低成本,從而降低售價,贏得低成本競爭優勢。
二、企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管理模式陳舊,缺乏創新意識。在商品經濟體制下,習慣了計劃體制的企業依然把過去陳舊的成本管理方法奉為永恒的寶典,沒有創新精神,缺乏科學先進的成本管理方法,弱化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并且不少企業市場觀念不強,缺乏成本競爭意識。在經營決策面前,忽視最基本的市場調查,導致大量的無效成本增加,造成嚴重的損失浪費。有的企業不能適應市場供求結構的變化,習慣于靠數量擴張的傳統模式,不考慮市場需求,僅僅依靠增加產量降低成本。當大量產品滯銷積壓時,又被迫以賒銷為促銷手段,而大量賒銷又造成應收款長期掛帳甚至變為壞帳,使企業資金周轉停滯,資金成本上升,形成惡性循環。很多企業仍將成本管理的范圍局限于企業內部產品的生產成本,而忽略了企業產供銷全方面的成本。這種成本管理觀念遠遠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環境的要求,在管理思想、管理行為、管理技術、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等方面都比較落后,大量現代化的成本管理技術和方法未能在企業真正推行,即使推行也是流于形式的居多,取得實效者少,不少企業連最基本的計劃、核算和分析工作都不夠規范,按照《成本管理條例》中規定的要求更難完全落實。
2.技術落后,設備陳舊。科學技術不僅可以提高生產水平,而且可以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當前,我國單位產品所需的能源消耗水平要比美國或日本高出4倍左右,其中主要原因就在于科學技術及其轉化為生產能力的差異,我國已有不少企業通過科學開發和技術改造來消化原材料價格上漲給成本帶來的影響,并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但多數企業還沒有注意到科技開發的重要性,尤其是國有大中型企業,滿足現狀,不求科技進步,這無疑是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3.成本管理責任不明,成本考核流于形式。目前在一些企業進行成本管理時,各個部門的分工不明確,對各自的職責范圍不清楚。首先,在產品的中間環節各個部門責任不清,使中間生產成本處于失控或控制不嚴狀態。其次,企業對某些費用,如宣傳費、差旅費、招待費等的歸口管理不嚴,使部門之間責任不清,缺乏必要的激勵機制。
4.成本核算不實。個別企業存在亂攤、亂擠、亂計成本的現象,在生產環境好時多提費用,多攤費用,在生產環境不好時,少攤少提費用,人為的調節成本。財政部門雖然頒發了不少成本核算制度,但是部分企業卻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了一些具體的規定和要求。采用自己制定的“土方法”,造成了成本浪費、不實的現象。
5.成本管理忽視現代管理手段的應用。計算機的運用給現代成本管理提供了方便。計算機運算速度快,并且具有儲存功能,且對信息的處理、分析能力強。但目前有些工業企業的管理者還沒有意識到這些變化,在日常成本管理中仍然使用傳統的手工方法。這些方法只能進行簡單的核算,對一些復雜數據的核算無能為力,且速度很慢,難以適應現代化成本管理的要求。有的工業企業雖然實行了會計電算化,但仍然停留在模仿替代手工核算階段,只是手工記賬的電子版,沒有能夠真正運用現代手段,對成本的歸集和分配進行精確核算、綜合分析。
6.資金運作水平低。資金管理中存在資金入不敷出,資金缺口嚴重,資金被挪用、被占用,應收賬款居高不下,壞賬損失嚴重等問題,造成資金成本上升。一些成本管理人員思想素質較差,經不住錯誤思想的侵蝕,面對個別經營管理者的無理要求和亂報票據的行為,不敢堅持原則,甚至同道作弊,見利忘義,慷國家之慨。到年終亂調賬,欺上瞞下,使成本核算出來的數據失去了真實性,可靠性。
三、加強企業成本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1.更新觀念,增強成本管理意識。更新成本管理觀念,構建現代成本管理體系,做好成本計劃、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五個方面的工作,提供更精確的成本信息,更全面地揭示公司的營運狀況和競爭能力,從而降低信息使用者決策失誤的風險。在成本管理中應包括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其中重點應放在事前管理上;制定完善而簡練的成本核算項目和核算程序,劃分成本費用責任中心;成本控制應該是包括各個環節在內的全過程的成本控制;設定目標成本并將之分解到各責任中心直至個人,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采取適當的控制方法把成本控制在目標成本之內;全員參與成本控制,建立全公司范圍內的成本降低合理化建議制度和降低成本的獎勵制度。
2.技術創新,尋求新出路。企業應注重從創新著手來降低成本,從技術創新上來降低原料用量或尋找新的、價格便宜的材料替代原有老的、價格較高的材料;從工藝創新上來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材料的損耗量、提高商品率或一級品率;從工作流程和管理方式創新上來提高勞動生產率、設備利用率以降低單位產品的人工成本與固定成本含量;從營銷方式創新上來增加銷量、降低單位產品營銷成本。只有通過企業不斷創新,用有效的激勵方式來激勵創新,從創新方面著手,才是企業不斷降低成本的根本出路。
3.培養全員成本意識,明確成本管理責任。現代企業成本管理已經不能只由財會部門負責,而需要企業所有部門的參與。在成本管理中樹立全員的參與意識,使他們都能參與到成本控制和降低成本工作中來,并將成本控制指標層層分解到各部門、環節、個人、層層對下達指標負責,并與經濟效益掛鉤,嚴格考核,最終落到實處。從縱向看,建立廠部、車間、班組三級成本管理組織,明確成本管理目標與責任,搞好責任成本指標的分解,落實到人。從橫向看,建立供應部、生產部、銷售部、技術部、財務部等成本管理組織,搞好成本歸口管理。
另外,企業領導對成本管理的作用必須有充分地認識,在公司中要有勝任成本管理的人員。現代企業要求成本管理人員不僅要具備會計知識,還應樹立強烈的經營意識、競爭意識、技術創新意識和經濟效益意識。
4.建立現代成本信息處理系統。建立以計算機為中心的信息處理系統,通過其提供有效的管理信息來能提高成本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全面性,并通過生產的自動化來降低人工成本;更主要的是由于及時、全面、準確地掌握了市場的變化,企業能及時停止過時產品的生產,減少無形損失;及時開發適銷對路的產品,搶占市場份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5.提高資金運作水平。首先要開源節流,增收節支;其次要對資金實施跟蹤管理,加強資金調度與使用,做到專款專用,防止資金被挪用;第三要加大應收賬款的催收力度,降低應付款比例,加速貨款回籠,降低存貨比例,加強存貨管理。通過以上措施減少資金占用,優化資金結構,合理分配資金,加速資金周轉,降低籌資成本。
篇2
關鍵詞:現代企業;經濟管理
一、現代企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缺乏明確的管理職責
現代企業開展經營活動與管理活動的目標是為了實現經濟利益的最大化,然而經濟收益并不是衡量現代企業綜合實力的唯一標準,尤其是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比較迅速的今天,現代企業經濟管理工作既要重視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也要重視社會效益,不然會對現代企業的經濟發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雖然經濟管理職能部門在現代企業中發揮著比較重要的作用,并且各個部門中也配備有專業知識水平較高的優秀人才,然后職能部門的管理人員依然存在比較傳統的經濟管理理念,致使各部門經濟管理工作人員存在比較嚴重的交流與溝通問題。特別是企業遇到需要承擔管理責任的問題時,各個部門將管理責任退給其他部門的工作人員,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是企業缺乏明確的管理職責。還有部分企業對企業生產、經營環節中的管理工作給予高度的重視,而忽略了經濟管理工作,未能將現代企業經濟管理制度的實施工作認真落到實處,如同一紙空文,各個崗位的工作人員對自己的管理職責沒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和了解,不僅不利于激發廣大工作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大大降低了企業經濟管理部門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從而致使現代經濟管理部門的工作秩序出現混亂,不利于現代企業的長遠發展。
2.管理組織相對落后
現代企業管理組織相對落后,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表現:(1)企業管理組織模式比較單一;(2)在現代企業經濟管理過程中,高層領導或主管由于管理的方面比較多,所以經濟管理工作通常交給負責人或企業的部門經理負責,可見,企業高層領導或主管對經濟管理工作沒有給予高度的重視,對相關工作的執行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響;(3)現代企業各部門與各系統之間存在一定的交融性,矛盾也是不可避免的,實際中存在的各類信息與數據和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具有較大的差距性,致使主管領導依據經濟管理文件做出的決策缺乏一定的客觀性和科學性。(4)現代企業經濟管理組織具有較差的適應性,無法在進行相對比較復雜的工作項目時做出必要的政策調整,大大降低了員工的工作效率。
二、解決現代企業經濟管理中問題的對策
1.更新現代企業經濟管理觀念
觀念在現代企業各項經濟管理活動中是不可或缺的,對現代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因此,更新現代企業全體員工,特別是高層領導的思想觀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可以為企業上下創設出一種良好的內部管理環境,使企業全體員工能夠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現代企業在更新管理觀念時,需要關注經濟管理方面的新觀點,注意培養自身的戰略意識和危機管理意識,為現代企業制定經濟管理目標和經濟方針提供可靠的保證,實現使全體員工及領導管理層樹立科學的管理理念和全局觀念的目的。由于現代企業經濟管理工作具有影響規模大、牽涉范圍廣等特點,因此現代企業需要將創新管理理念作為指導,并且還要具備評估和預測各種企業風險的能力,重視運用比較先進的管理技術和方法,使現代企業經濟管理水平得到相應的提高,從而使現代企業能夠持續健康穩定地向前發展。
2.創新現代企業經濟管理制度和策略
現代企業在社會主義經濟社會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創新經濟管理制度和策略過程中,除了要使企業內部現有的組織模式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之外,還要能夠滿足現代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本要求。現代企業在制定經濟管理制度時,需要堅持綜合考慮、全面分析的重要原則,并充分考慮到企業的各項生產、管理以及經營活動的具體要求,并且能夠根據企業的發展情況對經濟管理制度的相關內容進行適時地調整,從而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以及管理制度的實際操作能力。與此同時,為了使企業員工對經濟管理制度中規定的權利和義務有一個明確的認識,需要對獎罰制度中的實際執行情況給予高度的重視。對于工作中業績比較好表現比較積極的部門或個人給予相應的物質獎勵,對那些工作中存在諸多問題工作人員或管理人員需要給予相應的處罰,以起到警示的目的。現代企業經過這樣的獎勵制度,不僅可以更好地實施和推行經濟管理制度,還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業員工參與企業經濟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能使企業員工能夠有章可循,更好地履行現代企業中的各項規章制度,促進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篇3
摘 要 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是現代企業必備的財務體系,為現代企業全面參與激烈的市場競爭提供財務支持,為現代企業的全面發展提供有力的財務體系保障。企業通過實施全面預算管理,使得現代企業管理擁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工具,能夠促進企業各項管理和諧、有條不紊地進行下去。本文主要攫取了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進行著重闡述與研究,首先對企業構建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必要性進行介紹,然后指出了企業構建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之中所存在的問題,最后闡明了構建現代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若干對策。
關鍵詞 現代企業管理 全面預算管理體系 問題 對策
預算管理對促進現代企業成熟與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為現代企業內部管理與控制過程中的一種十分有效的方法。現代企業預算管理由原先的計劃、協調生產等方面的功能已經發展成為兼具內控、評價以及激勵等眾多功能的一種具有綜合性質的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方法。這就使得現代企業預算管理的地位有了較為明顯的上升,使其對于促進現代企業的快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近年來,由于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地不斷加深,企業的發展必然會受到外部經濟環境的重大影響,尤其是在2008年發生的世界金融風暴,則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國企業的快速發展。而且,目前市場競爭壓力過大,企業發展舉步維艱。對此,我國的各個企業均作出了很多改革的措施,以加快企業的升級,確保企業運營過程中的又好又快發展。在各種措施之中,占據著核心位置的一種措施――加強構建現代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在極大程度上促進了企業的迅速、健康、穩步的發展,從而增強了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核心競爭力”。 本文主要攫取了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進行著重闡述與研究,首先對企業構建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必要性進行介紹,然后指出了企業構建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之中所存在的問題,最后闡明了構建現代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若干對策。
一、現代企業積極構建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必要性
基于如上關于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相關闡述可知,現代企業加強構建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是當前時期下企業走向成熟、永葆活力的必要條件。對此,筆者認為加強現代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構建,有其必要性,具體而言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一)全面預算管理能促進企業加強基礎管理
當前時期下,現代企業管理過程中存在著很多缺陷,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及時地、盡可能多地發現企業實際管理之中所存在的各種漏洞。這樣,就能夠不斷促進企業對各項消耗指標以及現金安排等方面的基礎性工作加以改進或改革。因此說,全面預算管理能夠促進企業加強基礎管理。
(二)全面預算管理有利于解決困擾經營者的分權管理與集權控制的矛盾
現代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有利于企業經營預警機制的建立,有利于落實企業的利潤、資金、成本費用、業務量等目標責任,有利于挖掘企業資源潛力而實現協同效益。也有利于企業實施精細生產、流程再造等現代管理模式。
(三)全面預算管理為企業實施戰略管理提供了基礎條件
企業實行的計劃管理、生產管理、財務管理、技術管理等都是子系統管理、部門單位管理,不能從戰略高度整合資源和聚合力量,只有全面預算管理才能更好地協調價值鏈、供應鏈、作業鏈之間的關系.保證戰略方針的貫徹執行和預定經營目標的實現。
(四)全面預算管理為出資人對企業實施合理有效的監督提供了基本依據
現代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能夠確保出資人擁有一個科學、有效以及合理的監督平臺,能夠促進企業出資人積極地履行各項職責,最終達到“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現狀。不僅如此,還對企業經營者業績進行科學考核和評估。
二、社會轉型期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構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根據筆者的實際工作經驗以及參閱相關文獻資料,現總結出如下幾個方面關于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構建過程之中所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科學、合理的全面預算編制方法
對于目前大部分企業而言,雖然它們也深知全面預算管理對企業發展的重要促進作用,但是然而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卻存在著一個致命的問題,即缺乏科學、合理的全面預算編制方法。我們知道,方法對任何一件事物的作用是非常之大的,只有在正確方法的指導下方能進行具體項目的實施。這對于現代企業全面預算而言,亦是如此。缺少一整套全面預算編制的方法,對于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構建也是無稽之談。
(二)執行預算管理過程中缺乏有效的考核與激勵措施
目前,現代企業對員工進行獎懲主要可以通過如下兩種方式進行:(1)以考核結果來對獎懲加以執行;(2)對企業相關責任人的考核。通過上述兩種方式作為評判獎懲的依據或標準,會使得被考核方(一般為企業職工及某些管理工作人員)過多地強調客觀因素對績效的不利影響,使得主觀方面的原因被回避了。除此之外,考核方往往還存在著個人情感等方面的因素,這就會使得績效的考核在一雙“有色眼鏡”下進行。目前,對于大部分企業而言,獎懲制度僅僅是一紙文書,并沒有進行很好地實施,應有的激勵機制嚴重缺乏,這就加劇了企業考核的形式化。
(三)預算與企業的實踐相脫節,缺乏必要的客觀性
目前,有很多企業以歷史指標值和過去的活動為主要基礎,來對未來的預算指標值加以確定。在這個過程之中,并未對企業的未來活動作出科學評估,因此,通過一定方法計算出來的企業預算指標值可信度低下,很難成為評價以及考核員工的有效標準。
三、現代企業積極構建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重要措施
基于如上幾點關于社會轉型期現代企業構建全面預算管理體系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下面提出如下幾點具體的對策。
(一)加強構建一套完整的現代企業全面預算編制流程
現代企業全面預算編制的一般流程主要為:(1)企業根據市場銷售情況進行預測,企業在預算期間的預期利潤應該加強參考,根據市場銷售的實際情況進行市場占有率以及企業利潤的分析,并采取科學的方法對企業在預算期間的銷售等方面的指標加以確定。(2)企業銷售部門應該以銷售預測為主要依據,根據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以及預算期間預計可能會發生的一些變動進行預算的編制,最終保證企業能夠達到預算期間的經營目標。(3)企業生產部門應該在銷售預算的基礎之上,對初期、中期以及末期產品存貨的需求量進行著重地考慮。(4)供應部門應該圍繞生產部門生產所需,認真編制料、工、費等各項預算。協調各項資源供給及配置,保證生產正常有序進行。(5)相關職能部門根據上述各項預算分別編制相應的包括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銷售費用等在內的成本費用預算,以加強企業預算管理和內部控制,確保預算總目標的實現。
(二)加強了解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基本內容
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構建過程中之所以會出現各種問題,根本原因還是在于企業相關工作人員對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基本內容不能很好地了解。因此,加強對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基本內容的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具體而言,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的內容:(1)銷售預算。企業的銷售預算是關于企業預算期間企業產品的銷售量以及銷售收入的規劃或計劃,它主要以銷售為核心,是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起點。(2)生產預算。對生產預算的編制而言,主要是以銷售預算以及產品存貨預測為基礎。多環節生產出來的產品應該對每一環節的半產品預算進行編制。對于產品的預算編制主要可以依據如下公式來進行:預測生產量=預測銷售量+預測期末產成品庫存量-預測期初產成品庫存量。(3)供應預算。為了能夠很好地確保企業生產產品各個環節的順利進行,需要進行各項資源供給及配置的預算,并確定相應的預算成本。(4)成本費用預算。首先,在生產、供應基礎上確定單位產品生產成本;其次,預計因此發生的其他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銷售費用。成本費用預算要在充分考慮外部市場價格對企業經營壓力、企業歷史成本情況、內外環境變動等因素的基礎上,進行內部挖潛。使預算先進合理。
四、結論
綜上所述可知,社會轉型期下企業為了增強參與市場競爭的“核心競爭力”以及抵御外部環境風險的“免疫力”,我國的各個企業積極地構建了全面預算管理體系。通過科學化、規范化以及合理化地實施,使得企業的業績以及各項制度得以很好地落實,確保了企業又好又快的發展,對國民經濟的增長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林秀香.構建有價值的企業預算管理框架.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4(08).
[2]王東萍.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探討.現代商業.2010(3).
[3]毛蓬閣.我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與相關建議.中國外資.2009(6).
[4]韓麗娟.初探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現代商業.2009(24).
篇4
一、現代企業經濟管理本質概述
現代企業的重要構成標志是具有現代企業經濟管理理念,現代企業經濟管理是企業在進行經濟活動和管理活動時所應用的基本原則,是管理理念、方法和思想的匯總。現代企業經濟管理將經濟活動和管理活動相結合,是經濟學和管理學兩種學科結合產生的新的管理體系。現代企業經濟管理能夠將企業的經營理念、企業管理主旨和企業的核心利益清晰的反映出來,企業經濟管理在企業中的應用從根本上促進了企業綜合實力的發展,成為現代企業穩步發展的重要保障。實現企業經濟現代化管理能夠保障企業在生產、銷售、經營、財務等各個環節的合理化科學化安排,使企業現有資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從而促進企業綜合實力的提升。
二、現代企業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現代企業經濟管理觀念落后
受歷史因素的影響,我國本土企業沒有完整獨立的經營理念和發展體系,我國企業的經濟管理主要是在政府的引導下發展的,企業長期在政府引導下發展,導致企業缺乏創新理念對經濟管理不重視,缺乏經濟管理經驗和理念。在市場經濟發展的大潮下,我國經濟已經漸漸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因此,企業之間的競爭也從產品之間的競爭轉變為綜合實力的競爭,這也將改變市場的現狀,企業不能單靠保全自身利益來進行發展而是要與各個部門、相關企業進行交流合作,才能保證企業發展。只顧保全自身利益,不注重與各個部門進行合作是現代企業經濟管理觀念落后的一種體現。另外,現代企業經濟管理觀念的落后還體現在企業過分重視眼前利益,不能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缺乏危機意識,缺乏競爭精神。
(二)缺乏明確的現代企業經濟管理職責
大部分企業并不缺乏經濟管理方面的人才,但是仍然無法做好經濟管理工作。現代企業經濟管理工作無法合理進行的主要原因是,各個部門之間缺乏合作交流,企業中一旦出現問題,各個部門之間相互推脫責任,長此以往各個部門之間產生嚴重隔閡,無法合作,其根本原因是企業中管理職責不明確。在企業中經營者更注重對于產品的經營,疏于對企業經濟進行管理。制定的相關企業管理制度形同虛設,也沒有對各個部門的工作人員進行明確的責任分配,員工相關工作制度不完善,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經濟管理部門的工作,降低了經濟管理部門的工作效率,同時也打消了一部分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降低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導致現代企業經濟管理工作無法正常進行。
(三)現代企業經濟管理人員專業素質低
現代企業經濟管理工作人員專業素質普遍較低,現有工作人員自身的專業素質無法滿足經濟管理工作需要。從事經濟管理工作的人員中,有很大的一部分并不是經濟管理專業畢業的高等管理人才,非專業的人員缺乏經濟管理知識,無法熟練的掌握計算機信息技術,無法熟練的將經濟管理知識系統的運用到經濟管理工作中,從而導致經濟管理工作無法高效進行。經濟管理工作人員對相關知識的缺乏,導致其無法獨自解決工作中所產生的問題,需要求助于其他工作人員,給其他工作人員帶來不必要的工作負擔,降低了經濟管理工作的效率,也降低了被求助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
(四)經濟管理方式粗放
我國大多數企業采用的都是粗放的經濟管理模式,然而這種模式有很大的弊端,粗放的經濟管理模式極其注重企業規模的擴大,導致自身發展不平衡。隨著市場經濟到來,企業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大,如果不改變這種粗放式的經濟管理模式,那給企業帶來的將是難以想象的后果,所以,必須轉變這種粗放的經濟管理模式,將粗放式的經濟管理模式轉變為集約型的經濟管理模式,促進企業走向可持續發展道路。
三、提高企業經濟管理水平的應對策略
(一)更新現代企業經濟管理觀念
隨著時代的進步,企業經濟管理觀念也在不斷進步。為保證企業經濟管理目標的實現,企業應該在發展的過程中尋找適合自身發展的企業經濟管理方法,運用系統的企業經濟管理方法發現和解決企業中存在的經濟問題,保證企業經濟管理目標順利實現。在先進理念的指導下,將企業現有的落后的組織機構進行調整,建立相關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規范,明確員工職責,為員工的工作起指導性作用,為形成完善的企業管理方式保駕護航,從而促進企業經濟管理工作發展。
(二)完善現代企業經濟管理制度
完善的企業經濟管理制度是企業經濟管理工作高效進行的重要保障,只有建立完善的企業經濟管理制度才能實現企業經濟管理的標準化,在經濟管理制度的建立中,應該將經濟學和管理學的相關知識融入進來,規范經濟管理流程,確立完善的經濟管理體系,按照程序管理經濟。遵循企業經濟管理制度的同時,企業還需要根據市場發展趨勢,對企業的發展方向做出相應的改變,滿足社會發展需要,提高企業效益,另外還需要企業通過技術創新的方式來提升競爭力,運用新型的營銷策略拓寬企業市場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加強企業人力資源管理
優秀的人才是保證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優秀的人才無論是在企業的整體發展還是對各個部門的發展都起著重要的作用。現代的企業人員流動性大,且部分經濟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專業素質較低,因此,加強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企業人力資源部門應該加強對人員的選拔,著重保護優秀人才,防止優秀人才外流,另外也應加強對企業現有工作人員的培訓,提高企業員工整體素質。制定相應的監督體制也是非常必要的,人力資源部門工作人員為調動經濟管理人員工作積極性,應該制定績效考核體系,獎懲并用,監督經濟管理人員工作。鼓勵經濟管理人員自主學習,實現自我完善,提升專業素質,實現企業和個人共同進步。
(四)調整現代企業經濟管理方式
篇5
關鍵詞:企業集團持續發展競爭力版權所有
我國企業集團發展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如缺少核心技術,品牌知名度不高,治理結構不合理等。但從更長遠的或戰略的眼光來看,更重要的是擁有持續競爭優勢,求得持續發展。而在持續發展中必須首先處理好以下五種矛盾。
核心化與多元化
企業集團最初的基本形態是一個公司,以一種核心產業為主。當企業發展到更高程度,已經擁有雄厚的資源,開始為了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進行多元化經營。一般來說,可能通過兩種途徑:一種是通過產權、股權、人事、契約、技術等關系控制一批企業,這些企業進行的范圍和該企業的范圍不相關,甚至相互沖突,這些企業有可能基于同樣的目的,去控制其它的企業。另一種是自己投資建廠,進入新的領域。
核心化是基于“好鋼使在刀刃上”和“專注成就卓越”的思想,強調的是集中有限的資源專注于一個領域,去取得該領域的領先地位。多元化是基于“不能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和“東方不亮西方亮”的思想,它強調的是分散企業的風險,盡量減少企業發展的不穩定性。在家電行業,走核心化和多元化道路成功的企業集團都有,典型的是海爾的多元化(所有的家電產品和生物制藥、金融、物流等)和格力的核心化(只做空調)。
企業集團采取多元化道路前,首先培育好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先走核心化發展的道路,核心競爭力是企業集團獲得長期競爭優勢的基礎。企業應盡可能地在自己所熟悉并擅長的核心業務上提高市場占有率,以求得規模經濟效益最大化,力爭在其核心業務上做精、做大、做強。其次,科學的多元化應可能地做到現有核心業務上的多元化。這樣能使多元化和核心競爭力保持一致性,從而有利于企業在新的業務領域中立足和發展。企業還可以分享在核心業務上的技術、人力、信息、品牌等資源。最后,科學的多元化要求企業在確保核心主營業務和累積了相關多元化經驗的前提下,盡可能地先培育好新的核心競爭力,然后再進入與新的核心競爭力相對應的非相關領域。
管理制度化與管理人本化
管理制度是企業一系列成文或不成文的規則,制度不僅規范企業中人的行為,為人的行為劃出一個合理的受約束圈,同時也鼓勵和保障人在這個圈子里自由活動。制度化強調“以制度管人,而非人管人”,明確了個人相應的責權利。以求實現管理的職能化。但制度化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又限制了人的主觀能動性,使員工面對突發事件不知該如何處理。
人本化從人的情感、需要、發展的角度來思考管理,是一種軟性的管理方式,其核心是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發揮人的主動性,把企業的經營納入以人為中心的軌道上。但實施時卻要注意以下三點:首先,任何組織都應該以制度化為其實施管理的起點,所有成員以“遵紀守法”為其基本的行為規范。制度化管理要求大家共同守法。其次,制度化適時改變。制度是由人創立的,亦由人改訂,看起來好像是固定不變的,卻仍隨著人事而變動。制度不因時因地而制宜,那就會僵化,形成官僚管理,難以應付突發事件和例外事宜。制度必須應時而造道,以理變法,力求趨于合理化。最后,人本化管理必須以制度為基石。制度合理員工樂于接受,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人本化。
核心企業文化與下屬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的全體員工所創造出來的價值的集合體,它包括企業哲學、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企業行為規范、企業形象五個方面。有文化的企業不一定成功,但沒有企業文化的企業一定不成功。對企業集團來說,由于眾多的下屬企業都具有獨立的法人地位,都有各自的企業文化。成功的企業集團一定是在不同的企業文化之間尋求到了一個平衡點,使不同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滲透。文化無所謂好壞之分,只有合適不合適,適應不適應之分。但在融合、滲透過程中卻要注意:一個企業的文化不能強加給另一個企業,只能疏通或引導。企業文化是員工的基本信仰所在,你無法剝奪一個人的信仰,在一定程度上你也就無法把文化強加給一個人。如果一味強來,可能造成員工的反抗情緒,這對于跨國兼并的企業集團來說更是如此,因為這中間夾雜著復雜的民族感情問題。只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才能起到作用。尊重下屬企業的文化,即使它已經過時或者是非常保守的。尊重人、理解人才是文化融合的關鍵,強調文化認同感和群體意識是很重要的。多進行文化的共同。明確宣傳核心企業的價值觀,逐漸讓其他企業員工在心理上接受它。
國內化與國際化
目前我國的少部分企業集團開始了國際化的進程,但在國際化的進程中并非一帆風順。有的企業集團是先走國際化的道路然后再向國內進軍。究竟哪一種戰略更符合中國企業集團的實際并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企業適合走哪一種道路。如某一種產品在國內還沒有市場,而國外市場卻是如火如荼,國內某企業集團有此方面的優勢來生產該產品,難道它應先國內化再國際化?但對我國大多數企業集團來說,先開拓國際市場的風險比國內市場的風險大,因為熟悉國外的企業運行規律卻不了解該國的企業文化等,但從將來的觀點來看,國際化無疑是我國大部分企業集團的最終選擇。版權所有
走國際化道路,要走出國際化的誤區。首先,企業集團要樹立科學的國際化發展觀。國際化是企業集團發展的手段,而不是發展的目的,決不能為了單純順應大趨勢而走國際化道路。國際化是一個循環漸進的、復雜的發展過程,而不是簡單的在國外投資設廠或把自己的產品賣到國外去。走國際化道路,不能忽視國內具有優勢的市場。國際化要綜合衡量自身實力。其次,國際化道路要建立在企業集團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上,并通過國際化的道路使核心競爭力有所提升。最后,走國際化道路要分階段實施,且不可貿然。一般來說,可先引進外國企業在我國市場的成功管理經驗和成熟的技術,再通過合資共同開發國際市場,等積累了走國際化道路的相關經驗時,再單獨開發國際市場。
競爭與協同
企業集團內部不同的企業如果生產的產品或提供的服務相近或相同,甚至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在一定程度上它們就要競爭,然而從整個企業集團的角度來講,它們又是統一體,需要協同生產,共同實現集團的總目標。而且整個企業集團要在市場上和其他的企業進行競爭,有時又需要協作,無論怎樣,企業集團總是在競爭與協同中經營著企業。
篇6
1.構建前的保障措施。
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必須要充分發揮出自身的管理職能,在經濟管理體系構建之前必須要做好下面幾點保障措施:首先是要全面的分析和總結企業在過去的發展歷史中存在的不足,同時研究導致這些問題出現的原因,有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措施,從而確保在新的經濟管理體系之下不會出現相同的問題,確保經濟管理體系能夠更好的為企業的長遠健康發展服務;其次是必須要正確的認識和理解企業未來的戰略發展規劃,預先對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評估,確保新的經濟管理體系可以符合企業的戰略發展路線;再次是經濟管理體系構建的同時必須要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根據企業戰略發展規劃,保證評價標準的科學化,同時還應當對評價標準進一步細化,力求實現階段性和整體性的結合,推進企業經濟管理體系逐漸完善;最后是應當確保企業經濟管理體系之下的所有職工都能過理解這一體系的構建意圖,明確了解經濟管理體系中各項規章制度的內涵和作用,確保整個經濟管理體系在全體職工的配合之下能夠順利實施。
2.經濟管理體系構建的科學化。
經濟管理體系屬于企業內部管理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結構,它的構建不但關系到企業的未來發展,同時還會對企業經濟效益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所以企業經濟體系的構建必須要強調其科學化。一方面,應當借助于經濟管理體系的構建來讓企業內部各部門加強溝通和聯系,比如說人力資源部、銷售部門和生產管理部門等與經濟活動相關的部門,這些都可以當成是小型的獨立的系統,而將其聯合匯總之后又可構成完善的經濟管理體系。各個部門都具有自身各自的職責,也有相同的奮斗目標,站在企業發展的視角來看,強化經濟管理體系下各部門的聯系,能夠有效的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另一方面,企業經濟管理體系的構建必須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體系下的主體為職工,體系的正常運作必須要依靠全體職工的配合。因此必須要注重職工所提出的建議與意見,盡可能的促進經濟管理體系構建的科學化發展。現階段,在經濟轉型的形勢下,市場經濟環境逐漸成熟,更多的社會民眾希望加入自主創業的隊伍中來,因此中小企業的數量必然會越來越多。要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尋求生存和發展的一席之地,企業應當進一步強化內部管控,構建科學完善的經濟管理體系。
二、現代企業經濟管理體系的完善策略
1.加強企業內部管控力度。
第一,企業必須要強化對內外部的聯系管控。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往往會關系到很多內外部門,各環節之間聯系緊密,相互制衡,唯有做好各部門的管理控制才能夠保證企業各項生產活動的順利實施。企業外部聯系通常來說指的是與原材料供貨商、經銷商以及消費者之間的聯系,需要與他們建立長期合作互信互助的關系,盡可能的利用有效溝通來營造信任,最終實現互惠共贏;第二,強化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關系管控。隨著企業的逐漸發展,產業部門的擴展以及兼并重組帶來的企業集團的膨脹,必須要充分注重和強化與兄弟企業之間的交流合作,實現信息資源的有效互通以及生產技術互補。另外還應當強化同行業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和同行業相互之間的聯系溝通能夠有助于雙方的共同發展。企業可以定期的組織召開交流討論會議,強化同行業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強化技術研發與合作,進而有效的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提升企業的經營效益;第三,加強對企業職工的管控。企業應當要努力開展好員工的培訓教育提升工作,員工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直接決定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因此企業必須要進一步的挖掘出企業職工的創造性,從而有效提升企業的盈利水平。在開展好職工培訓教育工作的基礎上,也可以定期組織職工到兄弟企業或者大型企業交流學習,讓員工能夠為企業的發展做出更多有價值的貢獻。
2.優化企業各項經濟活動。
首先應當優化企業營銷活動,按照企業的實際生產經營情況,結合市場的實際需求,針對客戶需求,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產品營銷計劃。對相關的市場信息進行搜集整理,進行準確的分析和判斷,進而找到企業與產品存在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挖掘出企業的優勢所在,給產品和市場一個準確的定位。同時還應當強化企業營銷隊伍的建設,增強營銷人員的專業能力,不斷豐富其市場營銷經驗,提高其職業道德素養;其次必須要加強企業職工的培訓教育,每一個企業職工的專業技能水平、職業道德意識、崗位職責都各不相同,要行之有效的開展企業各項經營管理活動,就必須要注重對員工的綜合培訓,努力增強職工的文化素養以及專業水平,通過各種規章制度來調動職工參與學習的積極性,組織進行各類技能綜合評比競賽并給予豐厚的物質獎勵。通過各種不同的途徑來讓企業職工都能過熟練的使用各種生產設備,了解企業各項規章制度,不斷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最后是要建立健全企業職工激勵機制,進一步增強企業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制定相對健全的管理制度,利用現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科學的管理手段,更好的激發企業職工的工作積極性,確保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3.完善企業各類保障措施。
市場形勢瞬息萬變,企業在實際的經營管理中也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總會有很多不可避免的因素對企業正常發展產生影響,對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造成阻礙,因此構建全面系統的企業經濟管理體系必須要努力做好各項保障措施。一方面是必須做好組織結構保障,實施經濟管理,調整組織結構,結合企業發展以及市場實際需求來設置職能部門,保證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都具備相應的組織機構,可以應對企業內部出現的各種問題。從相關技術崗位人員到企業管理負責人,都必須要結合實際的經營管理需求,從思想上重視組織建設,按照崗位職責配置相關專職人員,完善相應的規章制度;另一方面是要做好資金保障,企業的正常發展必須依靠足夠的資金支持。緊緊結合企業的生產經營實際,預備足夠的資金,確保原材料與設備購置充足,企業內部應設置專門的基金來維持其正常經營,并利用這一資金來進行技術研發等工作,更好的為企業發展服務。另外還應當健全內控機制,為經濟管理體系的構建提供制度層面的保障,確保各項工作的協調開展。
三、結語
篇7
[關鍵詞]企業財務;財務管理;稅收籌劃
現代社會市場機制不斷變化,企業要想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推動企業更高層次發展,就要做好企業基礎性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在當前的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企業稅收籌劃作為重要構成部分,能夠在合理范圍內,最大限度合理、合法規避企業項目、生產納稅總額,并對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進行全面統籌管理。但是,就目前企業稅收籌劃財務工作來看,企業的稅收籌劃存在諸多問題,只有合理運用企業稅收籌劃,才能降低企業稅收負擔,提升企業經濟效益空間。
1企業財務稅收籌劃基本概述
對稅收籌劃加以分析,稅收籌劃主要指不同企業,在項目開展前或是企業運營前,在合理、合法范圍內,最大限度規避企業納稅總額[1]。稅收籌劃是一種合理的避稅方式,相對于偷稅、漏水不良現象來說,兩者存在本質上的差異。在稅收籌劃工作中,企業的管理者,也就是企業的稅收籌劃主導工作者,也是企業的法定納稅人,是企業稅收籌劃工作主導人,在稅收籌劃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稅收籌劃工作主旨,主要是借助相關法律、法規,最大限度降低企業的實際納稅金額,降低企業經濟負擔,為企業創建更多經濟效益。
2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稅收籌劃遇到的問題
2.1稅收籌劃認知存在問題
在企業的實際工作中,相關財務工作人員,并沒有意識到稅收籌劃主要目的,在企業的具體工作中,不能全面了解稅收籌劃重要價值與意義。部分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人員,在企業項目、運用工作前,為了最大限度規避企業實際納稅金額,甚至會應用不合規處理方式,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偷稅、漏稅等不良現象,這些現象一旦出現,勢必會導致企業出現稅務糾紛問題,影響企業正常稅收籌劃工作開展。這些問題,不僅會影響將其企業稅收籌劃效率,更會阻礙正常稅收籌劃工作進行,擾亂現行市場秩序。
2.2企業稅收籌劃意識不強
在企業的稅務管理工作中,部分企業并沒有意識到稅收籌劃工作重要性,不能將稅收籌劃作為企業財務重要工作之一,這也意味著,企業難以對運營風險加以規避,提升企業的風險抗性。個別企業對于本應能夠規避的風險問題沒有及時防范,或是稅收籌劃意識不強[2],沒有防范到位,都會為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機,造成企業經濟受損,內部管理工作無法順利開展。所以,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要基于稅收籌劃工作,并給予稅收籌劃工作充分重視。只有這樣,才有可能解決企業存在的問題,確保企業稅收籌劃工作順利開展。
2.3企業稅收籌劃專業人員不足
對于當前的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來說,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門檻相對較低,部分財務工作成員,由本單位崗位人員轉任,這部分人員無專業財務工作經驗,相關人員專業性較差。此種情況,很容易在企業出現財務問題時,沒有專業人員對企業財務工作全面管理。一旦出現上述問題,甚至會導致稅收籌劃工作作用無法得以發揮,對企業財務稅收工作帶來不良影響。對造成此種現象因素加以分析,主要源于稅收籌劃專業人員配置不足、不專業,難以推動企業稅收籌劃工作開展,導致企業經濟受損。
3提升企業稅收籌劃效果策略
3.1樹立正確稅收籌劃認知
就現代企業工作加以分析,在企業工作中,稅收籌劃工作對企業穩定運行具有極為重要意義。這也意味著,企業內部要對稅收籌劃有正確認知,樹立正確財務稅收籌劃觀念,正確認知稅收籌劃工作職能,只有這樣,才能能夠為企業財務工作穩定、健康發展構建良好環境。例如:我公司是一家以水表檢測為主營業務的第三方檢驗機構,因在稅收方面繳納的數額較大,結合經營和營運的實際情況考慮,近兩年著手從高新技術企業項目申請來享受政府所得稅優惠政策。目前通過一項發明(供水水表的強制檢定方法);三項實用新型專利(便于操作的水表快速檢定裝置、水表檢定用支撐裝置、水表檢定裝置),來滿足市場競爭重要資質的儲備,另一方面以科技計劃立項優先納入方式,獲得政府扶持;同時也能作為申報其他政府專項資金的必要條件。在合理、合法范圍內,借助稅收籌劃工作,降低企業經濟成本投入,完善企業發展、穩定企業運行。
3.2完善稅收籌劃相關法律體系
要想企業充分重視稅收籌劃工作,首先,相關政府與管理部門,要根據稅收籌劃工作核心,在相關法律基礎之上,不斷完善企業稅收籌劃制度,進而為企業稅收籌劃構建良好環境。其次,在這一過程中,相關管理部門,要敢于突破傳統,充分借鑒國內外優秀經驗。例如,國外政府部門,在稅收籌劃開展前,通常會遵循相關法律標準,為稅收籌劃營造良好市場氛圍,為企業稅收籌劃提升提供良好環境。就國內稅收籌劃工作來說,國內稅收籌劃工作在制度上,不具備完善性,相對于發達國家來講,國內的稅收籌劃受到一定制約。所以,國內相關管理部門,應當在企業進行稅收籌劃工作前,結合社會經濟、企業情況等多種因素,結合法律完善當前的稅收籌劃政策[3],以科學方式,為企業構建有層次的稅收籌劃制度,以更全面、完善形式,優化當前的企業稅收籌劃在法律法規中存在的不足,進而為當前的企業稅收籌劃管理工作,構建良好地法律引導,最終提升企業稅收籌劃工作合理、科學性,強化企業稅收籌劃意識,更好地遵循稅收籌劃制度,合理規避企業成本投入,在項目開展前,合理借助法律、法規,正確規避納稅金額,降低企業項目成本投入。
3.3重視稅收籌劃專業人才培養
企業內部管理水準,對企業未來發展具有極為重要影響。而稅收籌劃工作,作為當今企業管理工作重點部分,要想得到全面管理,不僅對企業的管理工作有著較高要求。如果,稅收籌劃管理得當,甚至還能促進企業發展與進步。就目前企業發展來看,企業要面臨的不僅僅是內部競爭,更有著國際競爭。企業要想在此種激烈競爭背景環境之下,勢必要做好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企業的自身發展形勢,并不能為稅收籌劃提供良好環境,推動稅收籌劃市場發展與拓展。究其原因,主要源于企業稅收籌劃管理工作人員水準較低。所以,在企業的稅收籌劃管理工作中,企業要引進優秀稅收籌劃人才,對企業內部稅收籌劃工作加以整合,并結合企業當前實際情況,在遵循相關法律、法規基礎之上,制定出適合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工作的稅收籌劃管理方式,進而提升企業資金管理能力,優化企業管理結構。其次,對于企業內部財務管理人員來說,部分企業內部財務管理人員,雖難以緊跟時展,樹立良好稅收籌劃觀念。但是,單一的引進人才效果并不理想,要在人才引進基礎之上,對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工作人員加以培訓,確保企業原本財務工作人員,具有稅收籌劃管理工作能力。最后,要在提升財務稅收籌劃工作人員能力同時,將職業素養教育工作融入其中,進而強化企業稅收籌劃管理能力,確保企業能夠健康、持續發展,更好地降低企業項目、運營成本,合理提升企業經濟效益空間。
4結語
篇8
一、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常見問題分析
在過去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的管理中,最重要的問題就是用人制度的問題,管理層人員觀念落后,也沒有一個合理的競爭機制運作。
在計劃經濟的長期影響之下,很多的舊觀點不能夠維系。現在我們國家多數的國有企業所面臨的一個嚴峻問題就是人力資源管理和企業的發展戰略脫節嚴重,仍然處于人事管理的層面上。主要的職責是分配工資方案、調配人員、培訓人才等,沒有一個符合企業發展需求的長期統一的人員籌劃。而事實上,人力資源應該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是要納入到企業經營決策層面上的戰略計劃的。但實際上,許多企業的人力資源只是充當執行者的角色,做的業務也都單一固定。諸如,發放工資、補充員工、解決勞務糾紛等,企業的經營上面也只重視產品開發,市場,成本等這些方面,而忽略了人力的開發和管理。但是這其實是一種非常短見的做法。
現在國企用人制度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全員勞動合同制,另一種是聘任制,而且對管理層人員還有一些技術性人才采用分級聘任制。但是在整個的市場化的過程中,這樣的制度缺陷卻慢慢地顯示出來,因為這樣的制度往往缺少競爭,不公開、不透明,聘用時候仍然是采用主管提名的方式,再進行人事部門和組織部門的考察討論。諸如競爭上崗、公開選舉的方式仍然沒有得到廣泛推行。而勞動合同制也是一樣,員工在簽訂了企業勞動合同之后,一般情況下只有沒有嚴重違反紀律都不會享受到相應的福利待遇,不能夠上庸者下,而在人事配置方面也比較隨意,不規范,所以很容易出現人設崗現象,這個時候工作能力時常不能得到充分地體現。因此造成了大量的人才浪費和配置不當的現象。人員結構在這個過程中失衡,員工數量偏多,且管理層人員人數偏多而技術類人員缺乏。因為領導層的人員難以再下到基層,導致年輕有為的人無法上去,之后反而因為強化領導班子,設置許多調研類的崗位,管理層下來就開始調研,但是其實就是換一個說法繼續領取管理層的工資。這樣的現象屢見不鮮,對人力成本來講是一個很嚴重的損失。
另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就是分配機制的不合理和激勵制度的不完善。通常來講,分配制度應該成為管理經營的一個助推劑,分配水平應該和生產經營的效益協同作用。但是我們看到,由于分配制度創新的難度較大,就現在來講明顯要落后于企業經營環境的變化,導致許多問題的出現。比如,工資結構不當、員工收入不能實現全部貨幣化、福利待遇不能轉變成經營性待遇等。
而沒有一個合理的激勵機制就會很大程度上打擊員工工作上的積極性。而國有企業的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員工的積極性不高,這其實與激勵機制不足有著很大的關系。同時,國有企業和外企、民企不同,工資薪金方面的傾向性激勵不足,特別是企業骨干和管理人員收入差距明顯。因此,國有企業不僅沒有很好的正激勵,也沒有良好的負激勵,只負贏不負虧是國有企業經營者的一個特點,所以也就沒有建立國有資產負責任的機制。
另外,人力資源成本投資不足和人才儲備的不充分也是國有企業面臨的一個很大的挑戰。根據有關調查顯示,我國3%以上的國企年人均培訓不足一萬元,而且絕大多數的國有企業也沒有一個完善的培訓體制。崗前培訓。在崗中的教育培訓方案也沒有得到合理妥善的實施。而在人才的儲備方面,很多企業的領導者沒有一個動態發展的理念,用人的時候往往一個蘿卜一個坑,不愿意花多時間去培養儲備多余的人才,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往往后備力量匱乏。有的時候業務部門亟需的人才,尤其是特殊人才會因為國有企業行政部門的眾多和關系復雜很難落實。這時候也會在很大程度上耽誤影響人才的選拔過程。而國企中人際關系等因素也會影響到真正優秀人才的發掘發現,使得整個的業務水平,人員素養停滯不前。
再者,國企中,員工的績效評估也缺乏合理性和有效性。現階段我國很多的國有企業仍然是采用過去以經驗判斷為主的方式對員工進行績效考核。員工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被動的參與其中,而評估的結果也一般不會對薪酬水平和晉升產生影響。
以上的這些問題涉及到很多的敏感問題,但是政策性強,改革也比較艱難。
二、問題的產生原因分析
我國長時間處于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的制約之下,人們沒有憂患意識,往往認為一次投入就會終身受用,從而就忽略了人力資源的管理和開發,也就自然一直沒有建立起來比較合理的人力資源保障系統。早期對人才不培訓,不儲備,后期對人力資源不追加足夠的投資,這將最終導致人力資源質量的下降,以至于最后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改革開放三十余年,很多的國企已經在很多的方面有了競爭意識和憂患意識,比如設備技術的開發和產品的市場拓展,但是在人力資源方面一直都沒有跟上市場的需求。因為傳統的用人觀念根深蒂固,用人制度的改革舉步維艱,在國有企業有著非凡的阻力。
三、建立現代化的國企人力資源管理體系
要想解決文章上面所講的問題,就一定要深入到管理體制上去,轉變現有的人力資源職能、改革績效評估系統、重組優化人力資源,以便尋找更好的改革策略。
首先,要轉變舊的觀念。把人力資源的管理放在一個企業經營的戰略決策上面。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應該有一個恰當準確的定位,即經營戰略的決策部門,而非執行部門。企業的管理者要相應地放權,擴大對人才的投資和培養。用長遠的眼光來吸引人才,培訓人才。同時也要加強員工的持續教育,爭取實現終身教育。讓員工了解企業文化,經營環境,發展方向。
在觀念的轉變中,改變人力資源部門的職能尤為重要。建立起“以人為本”的理念,實現從勞動人事管理到人力資源管理的改變。與此同時,等級觀念和身份制度這些也不要廢除,應該建立起一個平等、公平的競爭環境,把能力和效益視為用人分配的準則。人力資源部門的重組后,主要的職能分為以下幾種:
(1)綜合管理:制定并實施人力資源戰略,制定重點工作計劃,定期收集匯總工作總結和建議,為管理層提供有效建議。
(2)人事招聘:制定人才選拔機制和員工晉升制度,任命下一經營單位的負責人員。
(3)福利薪酬:進行工資的宏觀分配,制定合理的分配制度,配合社會保障機構做好員工的相關保險等事項。
(4)業績考核:制定業績考核標準并且組織實施,制定下層單位領導層人員的績效考核辦法并實施。
(5)教育培訓:安排長期、中期和短期的年度計劃并監督執行,組織員工的長期培訓和人才儲備工作。
篇9
一、現代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財務管理不夠重視
當前,我國企業對財務管理不夠重視,企業主要以個人或合伙為主,企業的經營以及所有權比較一致,企業的管理者也是企業的投資者,這種情況下,企業內部容易出現家族化、任用親屬、經營者獨斷專行的局面,導致企業的財務會計信息失真,企業的經營管理者無法客觀真實地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1]。而且由于企業經營者的風險以及財務管理認識不到位,對企業的健康發展也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二)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
企業經營管理者對財務管理不夠重視,也就導致企業內部沒有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作保障,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業各項工作的健康發展[2]。由于財務管理制度缺失,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遇到財務問題沒有良好的解決策略,有些企業即使有財務管理制度,但是由于家族式或獨斷專行,財務管理制度也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
(三)財務信息化程度不高
隨著財務管理技術的越發成熟,各種信息化技術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大大提升了財務管理水平,實現財務管理信息化已經成為現代企業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但就當前企業的財務管理情況來看,對于各種先進信息化軟件系統及技術的應用尚不能滿足企業發展需求,由于信息化程度低,導致企業的財務透明度低,這對于企業的融資及成本控制產生了不利影響。
(四)財務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能力對于企業的財務管理及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當前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普遍素質能力不夠高,專業性較差,缺乏高素質、經驗豐富的財務管理人員[3]。有些企業還會在財務崗位上安排自己的家屬,他們沒有財務管理的知識和經驗,對企業的資金流通、規劃、會計預算等都不了解,導致財務信息失真,管理效率低下。
二、現代企業財務管理水平提升路徑
(一)樹立以財務管理為中心的思想,全面轉化公司的經營理念
為了使企業得到更好的發展,就要加強對財務管理的重視程度,企業經營者積極的轉變財務管理理念,從而使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對此,企業應當樹立以財務管理為中心的思想,全面轉化企業的經營理念,明確財務管理對企業發展的促進作用。首先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注重人的管理和發展,企業的各種經營管理活動都離不開人的操作和執行,執行的效果是由人素質能力決定的,因此要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人的工作積極性,發揮自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使財務管理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4]。其次,要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當前社會以及市場是不斷變化發展的,財務管理也應隨著市場的變化而不斷創新,當前企業為了加強財務管理創新,就必須從企業自身實際出發,對管理目標、管理手段、內容、監管等方面進行創新,努力實現企業的發展目標。
(二)完善企業各項財務管理制度,全面適應現代企業的管控要求
企業的財務管理要實現良好的效果,就必須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使企業各項財務工作有據可循,能夠嚴格按照制度進行,也更好的適應現代化企業發展的管控要求。加強企業的成本、現金、存貨以及投資等規劃,在企業正常發展的基礎上,減少成本支出,增加企業的經濟收益。加強對企業財務管理的監管和內部審計,在企業內部建立審計機構,充分發揮董事會、股東大會以及監事會的監督管理作用。對企業的經營情況以及財務問題,例如財務收支、成本費用、設備維護、稅收情況等要定期進行審查監督。對企業的財務管理進行考核,對財務的原始憑證、賬冊、財務收支等進行全面的考核,通過嚴格的監督和考核,使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更加公開、透明,實現規范化和科學化,提高企業人、財、物的高效實用,保證企業實現良好的發展[5]。
隨著社會以及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所面臨的風險也越來越多,因此企業還應不斷創新財務風險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系統,對企業發展中可能遇到的風險進行分析和監管,并采取有效的方式規避風險。可以以財務管理為主,建立企業的信息管理系統,及時了解企業資金以及各項經營活動的情況,實現財務管理的信息化,使財務管理的效率得到提高,實現企業經濟最優。
(三)運用各種信息化手段,全面提高企業財務管控水平
企業要實現高效的財務管理,還需要不斷拓寬融資渠道,充分發揮金融部門的助推作用,加強信貸改革的步伐,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便利[6]。財務管理信息化發展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對于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因此,企業應當積極利用各種信息化手段,加強財務管理,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如與金融機構和中小銀行建立長期的網絡聯合關系,實現第一時間內了解融資狀態,從而強化企業與各個融資渠道之間的關系,為企業提供更多的發展空間和機會。企業自身也應不斷的改善信譽狀況,建立公眾微信平臺或微博等,通過利用這些現代化傳播媒體,展示自身的良好運營狀態及形象,為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信譽環境,從而解決企業的融資難題。此外,構建財務管理信息化框架,明確信息化管理的內容,實現財務共享,避免信息閉塞等,也是促進財務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手段。在云計算時代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實現必然能夠具有更強的共享性及實時性,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多動力支持。
(四)打造專業化財務隊伍,全面提升財務人員的素質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核心,企業要加強財務管理人員的教學培訓工作,加強財務管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可以通過講座、知識競賽等形式增強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建立一支專業化的財務管理隊伍。如在進行企業資金管理時,第一步是對企業的存貨進行管理,降低原材料的采購成本,主要有降低原材料的采購價格、運輸費用、儲存費用等,減少存貨的庫存時間,降低存儲所花費的成本,提高企業資金的流動性,改善企業資金管理的水平。在管理過程中,財務人員應當熟練掌握管理技巧,并且明確財務管理步驟,確保資金管理的有效性。此外,還應逐步加強職業道德以及思想教育,使財務管理人員增強責任心,能夠認真仔細的完成工作,避免財務失誤,為企業的經營管理者提供科學、真實的財務信息數據,從而指導企業更好地發展。
篇10
【內容摘要:】財務管理理論的新穎性、系統性、科學性,對于作為現代企業管理核心的財務管理至關重要。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理論應包括以研究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概念、范疇、規律等基本問題為主的基本理論、以研究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內容和過程為主的結構理論以及以研究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環境、觀念、原則等相關問題為主的相關理論。這三部分緊密相連,使得財務管理理論形成了一個內容完整而又邏輯嚴密的體系。
處于市場經濟體條件下的現代企業是一個不斷失去平衡又必須不斷爭取新的平衡的矛盾體。在爭取新的平衡的過程中,毫無疑問財務管理是一個重要角色。作為源于實踐又指導實踐的財務管理理論的新穎性、系統性、科學性,對財務管理能否扮演好這個角色起著決定作用。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理論,是一個龐大的,但層次、線條、結構又都非常清晰的理論體系。筆者認為這個體系應該包括以下三個部分:一是以研究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概念、范疇、規律等基本問題為主的基本理論;二是以研究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內容和過程為主的結構理論;三是以研究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環境、觀念、原則等相關問題為主的相關理論;這三部分緊密相連,使得財務管理理論形成了一個內容完整而又邏輯嚴密的體系(如圖1所示)。
財務管理理論體系
內涵
外延
基本理論
相關理論
結構理論
第一層次
第二層次
是對財務管理的概念、范疇、規律等基本問題的科學反映,理論認識和系統概括
是對財務管理的內容、過程等組成性問題的科學反映,理論認識和系統概括
是對財務管理的環境、觀念、原則等相關問題的科學反映,理論認識和系統概括
圖1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理論體系
一、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基本理論
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基本理論不僅是對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概念、對象、目標、機制、職能等基本問題的科學反映、理性認識和系統概括,而且還包括一些對現代企業財務活動和財務關系的制度化和規范化約定(如圖2所示)。
(一)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概念
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概念,應根據“管理”這一普遍存在的、作為管理者的人的主觀活動所應包括的要素,以及對各要素的具體內涵的哲學思辨演繹而來。管理應該包括對象、方式和目的三個基本要素。
財務管理的對象,無非是客觀存在于現代企業經營過程中的資金籌集、資金投放、資金營運、資金收回和資金分配等資金運動及其所體現的經濟關系,它反映著企業經濟活動過程的價值方面。就財務管理的方式而言,管理者的意志只能通過對資金運動過程進行組織、控制和協調來得以體現,管理目的也只有通過管理方式對管理對象的作用才能實現。就財務管理的目的,它不僅要與現代企業目標一致,而且會在財務管理特點的基礎上更加具體。
由此可見,財務管理的概念應表述為:以現代企業財務為對象,通過組織、控制和協調資金運動的過程,并在正確處理這一過程所體現的經濟關系的基礎上,保證企業目標得以實現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
(二)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對象
從對財務管理概念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現代企業的資金運動和它所體現的經濟關系是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內涵,是現代企業所要組織、控制和協調的客體,從而也構成了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對象的質的規定。
現代企業的資金運動是通過資金籌集、資金投放、資金營運、資金分配四個階段,即五種財務活動的依次順序來實現的,對這一過程的研究,關系到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有序問題。這種資金運動是通過資金不斷周轉來實現的,但資金周轉的實現是以資金循環為基礎的,對這一實現方式的研究,關系到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有效問題。
現代企業資金運動所體現的經濟關系,即財務關系,主要是以企業為中心所形成的企業與國家、企業與金融機構、企業與其他企業、企業與職工以及企業內部各單位之間的財務關系。
基本理論
是什么?
能干什么?
概念
職能
對象
機制
目標
演化作用
圖2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基本理論
(三)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
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既是財務管理工作的起點和終點,也是財務管理方法體系賴以建立的基礎,還是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學科體系體現中國特色的一個重要方面。
概念中“組織財務活動”說明財務管理目標的確定取決于企業的生存目的或企業目標,“處理財務關系”是指財務管理目標的確定取決于特定的社會經濟模式。那么,企業生存目的或企業目標和特定社會的經濟模式就成了決定財務管理目標的微觀和宏觀的決定因素,也可稱其為財務管理的社會目標和經濟目標。這二者之間相互依存,互相促進。
為了達到經濟目標與社會目標的同時實現,財務管理的目標應該表述為:經濟效益最大化,在財務管理中具體化為提高企業的獲利能力、支付能力和營運能力,這樣做,不僅避免了抽象的表述,而且使財務管理的目標變得可以計量。在此同時,兼顧企業的社會效益最優化,處理好各種財務關系。經濟效益最大化和社會效益最優化這兩個目標之間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從而達到經濟目標與社會目標的雙贏。
(四)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機制
現代企業財務管理機制,直接決定著財務管理主體對財務管理客體作用的深度和廣度,同時也決定著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程度。企業財務管理機制是由經濟形態和經濟發展水平決定的,一般來說,健全、合理、有效的財務管理機制應該包括:①動力機制,這是保證財務活動具有持續動力,促進財務活動有效運行的機制;②約束機制,這是控制、制約不合理和不合規財務活動,以保證財務管理目標實現的機制;③調節機制,這是自動協調財務管理系統各組成部分之間相互關系和外部環境之間的關系,以消除障礙,保證財務管理工作協調進行的機制;④風險機制,這是應付財務活動中意外情況和意外后果,保護企業利益、爭取進取機會的機制。
(五)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職能
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職能,是財務管理機制的應用所產生的效果。根據我國目前市場發展已經達到和將要達到的水平,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具體職能主要有以下四種:①決策職能,即企業財務管理對企業財務活動進行預測、決策和計劃的能力;②調控職能,即企業財務管理對企業資金供求的調節能力和對資金使用與資金耗費的控制能力;③反饋職能,即企業財務管理根據回輸的信息對企業財務活動進行再管理的能力;④監督職能,即企業財務管理可以保證企業財務活動全過程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的能力。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上述四種職能之間還存在著一種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辯證關系,四者共同處于財務管理系統內并發揮作用。
二、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結構理論
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結構理論,是對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內容、過程等組成性問題的科學反映、理性認識、形象表述和系統概括。因而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結構理論應集中研究兩個相似而又不相同的問題:一是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內容,二是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過程(如圖3所示)。
結構理論
財務管理客體
財務管理主體
對象的客觀性
人的主觀能動性
一門學科
一項工作
邊界認定
順序認定
內容組成
過程組成
對象的規律性
人的認識的規律性
資金籌集管理
資金投放管理
資金營運管理
資金分配管理
預測(提出)
決策(選擇)
預算(落實)
控制(執行)
分析(檢查)
出發點
考慮
形成
所解決的主要問題
引起
依據
則有
圖3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結構理論
(一)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內容
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內容是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對象的延伸,是在財務管理這個基本問題的基礎上產生的一個深層次問題。它是由資金運動過程即財務活動過程所固有的內在規律所決定的,集中表現在資金籌集、資金投放、資金營運與資金分配四種重大財務行為的順次發生和順次進行。與此相對應,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內容應包括如下四個方面:
1.資金籌集管理。資金籌集是現代企業從有關渠道,采用一定方式取得經營所需資金的行為。就資金取得的方式與渠道別不贅述,但由于采用不同方式所取得資金具有不同的資金成本,而籌資方式的不同組合又會給現代企業帶來不同的風險,因此,資金籌集管理,就是選擇最適當的資金籌集方案,規避財務風險,在最有利于企業的前提下獲得經營所需的資金。
2.資金投放管理。資金投放是現代企業將從有關渠道取得的資金投入其內部或外部以謀取收益的行為。一般來說,不同的資產項目會對企業的效益在時間和形式上產生不同的影響,而且不同的投資去向及投資去向的不同組合會產生種類和程度各不相同的風險。因此資金投放管理就是選擇最恰當的投資方案,在成本與效益、風險和收益最優組合的條件下使用資金。
3.資金營運管理。資金營運是現代企業對通過資金投放所形成的各項資產的利用、調度和管理行為。資金營運管理就是選擇最合理的資源配置方案,最大限度的利用各項資產。
4.資金分配管理。資金分配就是現代企業根據國家的有關規定和自身經營的需要,將從經營過程中收回的資金分配用于不同方面的行為。資金分配管理就是選擇最佳的利潤和稅后利潤分配方案,在保證各方利益的同時,使企業的財務狀況得以改善,財務能力得以增強。
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四項內容之間,是一種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關系,前一項內容都是后一項內容的前提和基礎,后一項內容都是前一項內容的繼續和延伸,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管理循環,每一次循環不是簡單的重復,它會使各種財務行為更加合理和有效,從而使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水平不斷提高。
(二)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過程
現代企業財務管理過程,是現代企業財務管理職能的延伸,它是由財務管理的科學性、連續性和完整性決定的,由此,它應該由財務預測、財務決策、財務預算、財務控制、財務分析五個具體環節順次構成。
1.財務預測。財務預測是財務管理人員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的指引下,根據企業財務活動的歷史資料和其他相關信息,結合企業的現實條件和未來可能具有的條件,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對企業未來財務活動的發展趨勢及可能達到的狀況進行判斷和測算的過程。作為整個財務管理過程的首要環節,財務預測是進行財務決策的基礎,編制財務預算的前提,是實施財務控制的標準,是開展財務分析的根據。
2.財務決策。財務決策是對財務預測所提出的諸多財務方案進行可行性研究,從而選出最優方案的過程。它以資源的優化配置為目標,本著成本與效益的原則,主要研究企業經營決策中的資金的籌集、投放、營運、分配的時間、方向、數量等問題,是各項經營決策的核心和綜合反映,其科學性直接決定著財務預算的合理性、財務控制的有效性和財務分析的有用性,沒有財務決策,財務預算、控制和分析甚至財務預測,都將失去存在的意義。
3.財務預算。財務預算是對財務決策所選定的最優方案的數量化、具體化、系統化的反映。他為企業的各項財務活動確立目標和任務,既為財務控制提供依據,也為財務分析和業績評價提供尺度。財務預算在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全過程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使得企業財務管理更有秩序,它以財務預測和財務決策為前提,又是財務控制和分析的基礎。
4.財務控制。財務控制是根據一定的標準,利用有關財務信息,影響與調節企業的財務行為,使之按照預定目標運行的過程。它既是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一個環節,也是實現財務管理目標的基本手段。
5.財務分析。財務分析是根據財務預算、財務報表以及有關資料,運用特定方法,借助有關指標來了解和評價企業財務狀況和財務能力,考核企業財務效果,以便為其它管理環節反饋信息的過程。財務分析作為財務全過程的最后一個環節,標志著上一個財務管理循環的完成,也意味著下一個財務管理循環的開始,是兩個循環交替的轉換點。
總之,財務預測、財務決策、財務預算、財務控制、財務分析這五項財務管理具體工作的各自特征,決定了它們在財務管理全過程中承擔不同的職責、完成不同的任務、發揮不同的作用。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系和關系,決定了它們作為財務管理全過程的五個具體環節,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管理循環,只要財務管理人員能保證財務預測的準確性,財務決策的科學性,財務預算的真實性,財務控制的有效性和財務分析的有用性,現代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就能夠呈現出一種“螺旋式”上升的趨勢。
三、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相關理論
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相關理論是對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環境、觀念、原則等相關問題的科學反映和系統概括,現代企業財務管理所處的環境,是確立現代企業財務管理觀念和制定財務管理原則的前提,而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觀念和原則都是對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環境認識的深化和升華(如圖4所示)。
相關理論
財務管理環境
實踐
內部環境
外部環境
無形(軟)
有形(硬)
制度、管理者水平、企業文化
條件、能力
市場體系
政策與制度體系
商品、勞動力、資金、技術
財政、稅收、產業、收入、外匯
財務管理觀念
認識
競爭觀念
效益觀念
貨幣時間價值觀念
風險觀念
財務管理原則
成本效益原則
風險與收益均衡原則
資源合理配置原則
利益關系協調原則
再實踐
決定
認識過程的第一次飛躍
認識過程的第二次飛躍
圖4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相關理論
(一)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環境——相關理論研究的起點
財務管理是一項復雜多變的工作,因為它處一個多元沖擊,競爭激烈的動態環境中,企業欲獲得財務管理的成功,必須首先深刻認識和認真研究自己所面臨的環境,只有如此,才能建立與環境相適應的財務管理觀念,才能制定具有現實意義的財務管理原則。
財務管理環境是指導現代企業財務行為的內外部客觀條件和因素的集合,這些條件和因素組成了一個有機整體,共同影響和制約著企業的財務行為,這就是企業財務管理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外部環境決定內部環境,而內部環境始終要與外部環境相適應。
內部環境是指存在于企業內部的,并對企業財務行為產生導向作用的客觀條件和因素。它可以細分為兩個方面:一是無形環境,也稱軟環境,主要由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企業管理者的水平、企業素質等因素構成;二是有形環境,也稱硬環境,主要由企業的各種內在條件和能力構成。有形環境主要影響財務管理對現代企業財務行為的選擇;而無形環境既影響企業財務行為的選擇,也影響財務管理自身目標的實現。
而外部環境是存在于企業外部的,并對企業財務行為產生導向作用的客觀條件和因素。它也可以分為無形環境和有形環境: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各種經濟政策和管理制度,將構成企業財務管理外部環境中的無形環境,或稱為軟環境;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完整的市場體系,將構成企業財務管理外部環境中的有形環境,或稱為硬環境。財務管理外部環境中的有形環境,會在時空條件和規模上影響和制約企業財務管理對企業財務行為的選擇和規劃;而無形環境則會在觀念上影響和制約企業財務管理對企業財務行為的選擇和規劃。
就現代企業而言,其財務管理環境、財務管理、財務行為之間便形成了一種密切的聯系,即財務管理環境制約著企業財務管理,財務管理應根據自己所面臨的環境來選擇和規劃自己的財務行為。
(二)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觀念——對財務管理環境認識的第一次飛躍
財務管理必須與時俱進,突破傳統觀念的局限和束縛,并確定一套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新觀念,才能充分發揮財務管理在選擇和規劃企業財務行為中的能動作用,也才能提高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工作效率,實現其目標。由此,財務管理應確立以下幾種新的觀念:
1.競爭觀念。市場經濟是通過競爭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經濟。競爭促使現代企業在價值規律的作用下尋求更有效的經營方式和更有力的經營方法。由此,財務管理人員必須在進行充分市場調查的市場預測的基礎上,強化財務管理在資金籌集、資金投放、資金營運及收益分配中的決策作用,并在市場競爭中增強承受和消化沖擊的應變能力,不斷增強自己的競爭實力。
2.效益觀念。取得和提高經濟效益是市場經濟對現代企業的起碼要求,這就意味著企業必須以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時間耗費來完成其生產經營過程,而這種時間的節約是通過對人力、物力、財力的合理節約來實現,這就需要有有效的財務管理。現代企業按照“開源”和“節流”并重的原則來組織財務活動,選擇財務行為,并促使財務管理人員注意投入和產出的比較,加強對經營活動的全面財務監督。
3.貨幣時間價值觀念。貨幣時間價值即一定量的貨幣在不同時點上具有不同的經濟價值,其差異稱作利息。利息作為重要的經濟杠桿,在宏觀方面可以動員社會閑散資金用于擴大再生產,促進資源合理配置;微觀方面,可以刺激企業合理使用資金,加速資金周轉,提高投資效率和經濟效益。因此財務管理人員應充分認識貨幣時間價值,在財務管理活動中確立貨幣時間價值觀念,重視利息在財務管理中的作用,并且按照經濟上合理性和可能性的要求,進行最優方案的選擇。
4.風險觀念。風險是現代企業在組織財務活動過程中,由于不確定因素的作用,使企業的實際財務收益與預期財務收益發生差異,從而使企業有蒙受經濟損失的機會和可能。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使現代企業在資金籌集、資金投放、資金營運、收益取得等方面的風險日益加大,另外,企業內外部環境的變化也會給企業的財務活動帶來風險。因此,財務管理人員必須通過風險回避、風險轉嫁、風險接受、風險分散等手段,對企業財務活動的風險加以控制,以正確有效的實施財務決策。
(三)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原則——對財務管理環境認識的第二次飛躍
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原則,是作為管理者的人在對財務管理環境有了更深刻認識的基礎上制定的,它是將已經形成的對財務管理環境的理性認識(財務管理觀念)再回到財務管理實踐中去的過程,是認識過程的第二次飛躍,它將具體承擔起指導財務管理實踐的任務。企業財務管理除了遵循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則外,還應遵守以下具體原則:
1.成本效益原則。成本效益原則的核心就是要求企業耗用一定的成本應取得盡可能大的收益,在效益一定的條件下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按照成本效益原則的要求,在較長的時間內,成本必須呈下降趨勢,而效益必須呈上升趨勢。這是投入產出原則的價值體現,是社會再生產活動得以延續的發展的基本要求。
2.風險與收益均衡原則。獲取收益使企業經營的基本出發點,而風險則是由企業未來情況的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測性所引起的。風險與收益均衡原則的核心就是要求企業不能承擔超過收益限度的風險,在收益既定的條件下,最大限度的降低風險。
3.資源合理配置原則。財務管理具有價值管理和綜合性的特點,使得各項經營要素的搭配情況直接體現在有關財務指標和各相關財務項目上。資源合理配置的核心就是要求企業的相關財務項目必須在數額上和結構上相互配套與協調,以保證人盡其才、財盡其用、物盡其用,從而獲得較為滿意的效益。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現代科技發展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