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員心理輔導意見范文
時間:2023-10-15 15:42: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輔導員心理輔導意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學生發展 高校輔導員 管理工作 創新模式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3(c)-0182-02
所謂以學生發展為本,就是要求高校輔導員根據學生的成長規律、心理發展變化以及學生當前所處的實際情況,以學生發展為基本落腳點,立足學生的長期發展需求,竭盡全力為學生的成長發展創建優質的環境服務,不斷改革創新管理工作模式,不但要求輔導員要善于教育引導學生,設法激活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可持續發展潛能,而且還要求輔導員懂得理解尊重學生,在此基礎上做到關心服務學生,促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判別能力、心理調控能力,積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1]。高校輔導員在管理工作中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首先要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明確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內涵;其次要明確學生成長發展的規律,在思想教育、學業指導、心理疏導、生活引導和職業生涯輔導五個方面因材施教,注重創新,與時俱進。這是構建高校輔導員創新管理工作模式的基本方法,也是落實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根本保障。
1 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管理工作理念
“以學生發展為本”是實現高等教育戰略目標的根本保證,是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大學生全面發展教育是大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高校輔導員應在督促學生學習的基礎上,遵從教育發展規律的要求,注重培養學生,發展學生,集合學生的需求、創造、智慧和力量,創新輔導員工作模式,為學生的成長成才和發展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2]。
2 構建輔導員管理工作新模式
2.1 輔導員管理工作新模式的構建
國家教育改革發展戰略思想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推進素質教育”,在此思想和眾多管理理論的指導下,提出“五維立體輔導”新模式。“五維立體輔導”新模式是以現代教育思想觀念和先進教育理論為依據,以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改革發展戰略,堅持內容的全面性與個體性相結合原則,以高等教育培養目標為要求,采用系統科學整體性、有序性、最優化理論與方法的手段,注重突出學生素質、知識、技能、能力培養,從宏觀出發設計出適合大學生成長、成人、成才發展的戰略方針。然后把輔導員管理工作分為思想教育、學業指導、心理疏導、生活引導和職業生涯輔導五個維度,形成一個系統的五維立體輔導模式,內容涵蓋大學生成長發展和輔導員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一個完整的輔導員工作系統。
2.2 建立輔導員管理工作“五維立體輔導”的運行機制
首先由學校建立“大學生輔導發展中心”,來承擔全校大學生發展輔導的研究和指導任務,并對其進行部署和數據分析、研究。然后建立校、院(系)、班三級輔導聯動機制,在全校各班級中建立學生輔導委員會,在學生中積極推進大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輔導、自我教育。校、院(系)、班各級分工合作,及時準確的了解大學生發展要求。然后確定“五維立體輔導”模式的核心內容并進行優化。采用“啟發式”、“交互式”、“對話式”等創新輔導方法,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增加輔導的啟發性和探索性能力,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發展的思想和觀念。建立專業化的輔導隊伍是“五維立體輔導”模式的保障,高校通過考察培訓的方法選聘建立一支高素質、職業化、專業化的輔導員隊伍,從管理能力、溝通協同能力、創新能力和業務學習能力出發要求輔導員,并對輔導員進行培訓。
2.3 “五維立體輔導”管理工作的具體內容
思想教育的內容包括政治學習、學生思想作風建設、公共道德品質的培養、思維理想的建立等。為培養新一代中國特色的優質青年,注重思想教育的感化作用,通過不同方式的思想政治灌輸,讓學生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并樹立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理念,為成為思想進步、政治堅定、道德高尚、作L優良的有志青年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學業指導包括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術和科研思維的培養、創新意識的養成等。學校要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科研意識為主要任務,積極轉變教育方式,避免灌輸式的教育,注重啟發式教育,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樂趣。
心理疏導包括學生行為中存在的問題、人際關系疏導、學生情感的宣泄、心理咨詢等。近年來隨著學習、情感和就業的壓力增加,高校又疏于心理疏導,導致學生的心理容易走入極端,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塑造產生了嚴重影響,所以高校應積極采取多種方式、多種渠道關注大學生心理健康,建立心理干預咨詢室,及時對大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注意傾聽學生的意見,傳遞正能量,讓學生以積極樂觀、陽光的心情面對生活。
生活引導包括健康文明生活、班級文化建設、和諧宿舍建設等。隨著現代社會信息多元化,大學生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同時一些消極的生活方式也應運而生。這就要求高校輔導員要時刻保持頭腦清醒,在組織各種豐富文化生活的同時積極彰顯大學生個性展示,引導大學生學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形成文明、健康、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職業生涯輔導包括職業生涯的設計與規劃、職業生涯的目標、職業生涯的咨詢等。高校輔導員要教育學生根據自身的條件制定合適的職業規劃,樹立正確的科學生涯發展觀并對學生的職業生涯提供幫助和指導,幫助學生不斷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3 “五維立體輔導”新模式的特點
高校輔導員管理工作“五維立體輔導”新模式的特點,是以學生素質與發展需求為核心來設計輔導內容和環節,以學生發展為本,“五維立體輔導”新模式各體系相互聯系,相互促進,從而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該模式可操作性強,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集中輔導和個體輔導相結合以及知識與能力相結合的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的各種技能和能力,全面發展學生的素質,并將學生素質、知識、技能與能力的培養形成一體,構成五維立體結構。通過這個模式,明確了高校輔導員管理工作為全體學生成長發展輔導服務的職責和使命,全面貫徹以學生發展為目標核心,建立深厚的師生友誼,使輔導員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人生導師??梢?,輔導員管理工作“五維立體輔導”不僅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更重要的是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
4 結語
綜上所述,以學生發展為本的高校輔導員管理工作“五維立體輔導”創新模式,就是輔導員針對學生在思想教育、學業指導、心理疏導、生活引導、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等方面進行多維立體全方位全過程引導的輔導模式。不斷適應時代和學生的發展,不斷進行充實和完善,才能適應高校學生工作的需要。不斷擴展“五維立體輔導”模式的特色并發展其特色,不斷推動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又好又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輔導員;90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策
一、90后大學生不健康心理狀態表征
(一)利己主義傾向
利己主義(egoism),一譯“自我主義”,指將個人利益凌駕于他人利益和社會利益之上的價值定向系統,也即在觀念和行為上只考慮個人利益而不顧讓人利益的傾向或人格特質。其思想核心是自私自利,最初表現為對他人、社會和國家利益的漠不關心,進而把他人當作達到自己個人目的的對象和手段,最后形成個人自我中心主義。[1]90后大學生雖然價值觀念主流積極向上,社會責任感強,積極投身于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以及抗震救災中。但是90后大學生的集體意識卻很淡薄,功利化傾向明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事情先要考慮到是否對自己有利,會給自己帶來哪些回報,做任何事都是以利己主義為前提。
(二)依賴取向
依賴取向亦稱“依賴性格”,其特征:凡事依賴他人,生活靠別人供給,聽憑他人支配,被動、屈從、怯懦、貪婪、輕信。具此性格者的人生信條是“一切依賴外界”,當其“供應來源”受到威脅時,便感到焦慮不安。[2]90后大學生有較強的依賴心理,在日常生活中主要表現為,經濟、生活上依賴父母,精神、學習上依賴網絡。父母是90后大學生的主要經濟來源,但凡各種費用皆由父母來承擔,所以在生活上遇到問題與困難時也傾向于首先向父母尋求幫助。
(三)自卑心理
自卑,即一個人對自己的能力,品質等評價偏低,總覺得自己不如人、輕視自己、悲觀失望、喪失信心等。在心理學上,自卑屬于性格上的一個缺點。自卑通常有兩種表現:正向表現,反向表現。正向表現是指該心理特點的適切的表現,如自我封閉,不喜歡與人交往和溝通,不喜歡發言,羞于表現,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等。這一正向表現往往會引發空虛感、孤獨感和無助感。反向表現是指與自卑心理反向適切的表現,是一種反向補償心理,如愛炫耀,過度張揚,經濟不富裕卻喜歡揮霍,攀比嫉妒,標新立異,這種反常舉止暴露出他們心理上的自卑,害怕失敗受挫,以此來掩飾自己的弱點。反向表現的同學一經師長或同學“教導”便容易引發其叛逆情緒。自卑心理是一種消極的心理狀態,是實現理想或某種愿望的巨大心理障礙。
二、90后大學生不健康心理狀態產生的原因
(一)價值觀多元化
90后大學生成長的時代正值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時期,過分追求經濟發展的高速度和高效率,使社會浮躁之風悄然盛行,人們的生活方式、行為風格等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價值觀念的多元化幾乎成了必然結果。90后大學生對新生事物的好奇心和接受能力都很強,但同時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他們生長環境比較優越,沒有經歷過祖輩父輩的生死與貧苦,加之西方各種思潮及實用效益思想的傳播,使他們更加追求經濟物質的獲益和精神享受,重實用、求實惠,強調個人利益,形成相對錯位的價值觀人生觀,利己主義傾向明顯。
(二)家庭因素
90后大學生各種心理問題的出現與家庭的教養方式密切相關。家長的過度保護90后大學生的父母經歷過經濟波動和艱苦奮斗,知曉其中的艱辛與不易,不愿子女再受到委屈和挫折,且90后家庭一般都是“四加二加一”模式,隔代的祖父母對獨子更是寵愛有加,把他們當成整個家庭的中心,幾乎有求必應,從幼兒園到高中都給予最優越的生活及教育條件,一切事務一手包辦?,F代社會家長的雙職工現象普遍,導致他們沒有足夠時間與子女交流,形成對子女的情感忽略。而富有家庭學生衣食住行上表現出來的優越感讓貧困家庭的孩子望塵莫及,給他們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導致不健康心理狀態的出現。
(三)自身因素
90后大學生求知欲強,有遠大的志向和目標,對于自我發展的期望也普遍比較高,但由于心理發展還不成熟,社會閱歷比較淺,各種能力積淀不足,在面對學習成績下降,甚至掛科、班干部競選失敗、人際關系緊張、就業形勢嚴峻等與自身發展相關的問題時,壓力增大,無助感、失望情緒滋生,自卑焦慮等不健康心理隨之產生。90后大學生從小成長于家長的過度保護下,自己的要求往往都能得到滿足,經受挫折和失敗的機會少,與人交際溝通的能力及自我心理調適能力都沒有得到應有的鍛煉,心理相對脆弱,不能積極面對問題,主動的解決問題,長期積聚,導致不健康心理現象的出現。
三、輔導員對90后大學生不健康心理狀態的應對之策
(一)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創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
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就是要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消除師生間主客體地位關系,變師為友,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輔導員應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將直接輔導和間接輔導相結合。直接輔導主要以面對面的談心為主,談心是一種可以深入到主體個人特殊問題的針對性較強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通過有效的交流,輔導員能夠更加的了解學生,從而為學生開展具有針對性、實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間接輔導是非面對面的接觸,借助于一定人或媒介的輔導。間接的輔導方式可以減少學生面對面交談時的緊張感,避免不必要的尷尬,同時給學生更多理性思考空間。
(二)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引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90后大學生出現不健康的心理狀態,究其原因是未形成正確完備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沒有科學理論作指導,只關注當下的感受和一時得失,未能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待當前面臨的問題,未能充分理解現在的經歷之于人生長河中的作用和意義。面對西方各種思潮以及效益思想在我國的滲透,輔導員應注意心理健康教育的時代性,注重進行信念教育,將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從大學生的認知、情感、意志、行為的全過程,引導他們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重提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引導學生樹立為人民服務的信念,集體主義的信念,以及愛國的信念等。
(三)加強信心教育,培養人際交往能力
一個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挑戰自我的成功。因而自信心教育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環。針對90后大學生中存在的自卑現象,輔導員應鼓勵大學生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加大實踐的力度、廣度和深度,使大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找到自身發展和社會需求的契合點,培養起與人交往的能力,獲得存在感和成就感,形成對自我的積極評價,擺脫不健康心理。對于貧困學生,要注意培養其積極的壓力認知和心理品質,宣講逆境成才事例,引導其正確看待貧困與逆境,同時要做好扶貧助困工作,通過明確國家獎、助學金對象,幫助學生申請助學貸款,給予特困補助、增加勤工助學崗位等方式,為大學生提供經濟上的扶助。只有經濟上的壓力得到緩解,精神上的壓力才能更快解體。
參考文獻:
篇3
一、朋輩心理輔導現狀
朋輩心理輔導是指由受過半專業訓練并受督導的學生運用語言或非語言的互動交流,對需要幫助的同輩提供傾訴、支持或咨詢的服務。與專業意義上的心理咨詢相比,朋輩心理輔導盡管缺乏一定的專業性和技術性,但它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的主導地位,實現“自助――助人――互助”的機制,在解決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方面有著不可比擬的作用[1]。
隨著朋輩心理輔導工作的不斷豐富與完善,我國許多高校都結合自身特色,探索出朋輩心理輔導的不同形式與路徑:一是通過校園廣播、校園刊物、校園網絡以及微博、微信、QQ群等渠道大力宣傳心理健康知識,讓學生從心理上感受到朋輩輔導的意義所在,從而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達到預防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的效果;二是組織朋輩心理咨詢小組,開通朋輩熱線,實施輪流值班制度,實現現場咨詢、電話咨詢、網絡聊天等多種形式溝通交流方式,定時,定人,定點,為學生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心理咨詢方式[2];三是通過舉辦朋輩心理講座、心理情景劇、朋輩心理社團、心理知識競賽等系列活動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傳授心理調適的技能。
實踐表明,朋輩心理輔導員能最直接地體驗和了解咨詢者的心理感受與心理問題,能比較及時地了解他遇到的實際學習與生活問題,并幫助他解決。并且,朋輩心理輔導員解決同學們較為簡單的問題而減輕咨詢老師的壓力,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高校專業心理咨詢教師力量不足的問題。但現階段的朋輩心理輔導同時存在著一些問題,重要體現在:首先,欠專業:朋輩心理輔導員缺乏系統專業的輔導培訓,盡管在各個輔導員開展工作之前有過短期的學習,但是在實踐操作過程中許多專業性方面的不足逐漸就會暴露出來。同時,輔導員們都由學生兼任,為保證自身學習時間的完整和充分,只能盡量在課余抽出時間來做相關的工作,因此時間的限制也是朋輩工作正常開展的阻礙之一。其次,缺少相應的規章制度:朋輩心理輔導工作從開展時間來看仍然是比較新的一項工作,而且最初由學生自發組織開始,沒有嚴格的規章制度,朋輩輔導的效果得不到保障。再次,沒有對朋輩心理輔導員進行考核:朋輩心理輔導員沒有考核來進行約束和考評,就沒有精益求精的動力,可能會降低輔導效果。因此,為了提高朋輩心理輔導員的輔導技能,從而提高輔導的效果,就需要對朋輩心理輔導員進行績效管理。
二、朋輩心理輔導的績效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一)朋輩心理輔導績效管理的含義
績效管理是一個動態的溝通過程,是指為了實現目標,通過開展持續不斷的溝通,完成根據組織目標而所制定的所預期的效益和產出,并促進團體和個人做出有助于達成目標的行為[3]。
朋輩心理輔導的績效管理的主體是心理咨詢師和管理者,對象時朋輩心理輔導員。決定績效考核是否有價值或價值有多大的是朋輩心理輔導員,決定是否接納績效考核信息的也是朋輩心理輔導員;心理咨詢師為朋輩心理輔導員提供幫助與支持,通過專業化培訓,協助和配合管理者做好朋輩心理輔導員績效管理工作;學工處老師作為管理層的一部分負責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分配、考核和獎懲等具體事務,具體實施朋輩心理輔導員績效管理政策、程序與規則,是決定朋輩心理輔導員績效水平高低的關鍵;管理層的另一部分是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士,他們主要負責朋輩心理輔導員績效管理政策、程序與規則的統一制定,在學工處老師和心理咨詢師之間,就朋輩心理輔導員績效管理進行組織、指揮與協調,并為各級管理者提供朋輩心理輔導員績效管理方面的輔導、幫助與培訓。管理者和心理咨詢師一起對朋輩心理輔導員進行有效的管理,不斷溝通并進行考核,使朋輩心理輔導員在溝通中發現自身在輔導過程中的優缺點,根據目標,發揚優點、改正缺點來提高朋輩輔導員個人的輔導效果,從來推動整個朋輩心理輔導效果的提升。
(二)對朋輩心理輔導實行績效管理的效用
1.有利于提高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專業技能與角色認同
對朋輩心理輔導現加之以績效管理為朋輩心理輔導提供了一個規章制度,通過這個規章制度對朋輩心理輔導員的行為進行約束,從而提高他們的角色認同感和責任感。如果在培訓時遇到問題,朋輩心理輔導員可以咨詢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幫助自己解決他人的心理問題,同時,還可以提升自己的培訓技能,能夠更加積極有效地為廣大同學提供咨詢服務。
2.有利于加強朋輩輔導的規范性與系統性
通過朋輩心理輔導的績效管理,根據規章制度對朋輩心理輔導員行為進行約束,規范他們的言行,從而提高輔導效果。學校制定規章下達到各個院系,院系用規章制度嚴格要求每一位朋輩心理輔導員,同時院系將內部輔導信息反饋至學校,完成一個系統性的循環。
3.有利于降低高校心理危機管理成本
首先,朋輩心理輔導能夠及時發現同學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提高心理危機管理的效率,減少心理危機的發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心理危機的管理成本。其次,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通過內部交流解決心理問題,可以減輕校內心理咨詢機構的壓力。再次,提高朋輩心理輔導績效管理,朋輩心理輔導員可以自覺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降低了培訓成本和日常管理成本。
三、朋輩心理輔導績效的管理機制
(一)設定計劃
朋輩心理輔導在開展部門的組織戰略時,務必將組織戰略細化成具體的有效任務計劃,并保證每個輔導員在工作的開展上具體落實。例如將學生的學習問題、個人的情感問題,以及學生對畢業后就業的疑問劃分到朋輩心理輔導員的輔導工作中,并在工作中進行解決。管理者和朋輩心理輔導員定期根據工作的具體情況展開討論與工作創新,并將發現的問題及不足及時做出相應的解決方案,落實到之后的工作開展中。
(二)雙向溝通
前期確定好良好的績效計劃后,管理者需要對朋輩心理輔導員的輔導工作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為確保朋輩心理輔導員有效地開展輔導工作,管理者要對其進行朋輩心理輔導工作的專業指導與培訓,以便于朋輩心理輔導員在之后的輔導工作中更好地解決問題。在對朋輩心理輔導員的監督及指導工作中,管理者及輔導員雙方的溝通環節是至關重要的。在溝通過程中,對輔導員工作中的積極變現給予其一定的肯定及獎勵,這個稱之為“正面溝通”。正面溝通有利于輔導員在之后的工作開展中能保持高度的熱情。而在輔導員在朋輩心理輔導時出現工作上的差錯及問題時,也應及時與之溝通,如果之后還出現相應的問題,管理者應對其給予建議及指導,幫助其及時做出完善。
(三)信息收集
為了使績效管理變得更加自然和諧,有必要認真做好信息收集,記錄下朋輩心理輔導員績效表現的細節,形成績效管理文檔,以作為考核的依據,確??冃Э己擞欣碛袚?。
1.信息收集與分析的目的
在事實的基礎上,完成一份完整的朋輩心理輔導員的輔導工作情況的績效記錄,將績效評估和有關決策為基礎,可以最快地發現問題,以便找到解決方案。通過收集朋輩心理輔導員行為、態度的信息,可以及時發現長短處,為有針對性的提供培訓打下基礎。
2.收集信息的內容
并不需要收集和分析所有的數據,也不是收集的信息越多越好。因為收集和分析信息需要大量的時間、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因此,在收集信息過程中要考慮目的,只收集與績效有關的信息,包括目標和標準達到或未達到的情況、朋輩心理輔導員因輔導工作受到表揚和批評的情況、對問題有幫助的其他數據、就績效問題的談論記錄等。
3.收集信息的渠道和方法
收集信息的渠道可以是所有的朋輩心理輔導員,包括朋輩心理輔導員自身的匯報和總結、其他朋輩心理輔導員的觀察、管理者的檢查和記錄,以及被輔導者的反映和評價。
信息收集的方法包括觀察法、工作記錄法、他人反饋法。在實際操作中一般多種方法綜合使用,方法使用的正確有效與否直接影響到信息的質量,最終影響朋輩心理輔導績效管理的有效性。
(四)績效考核
績效考核是績效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朋輩心理輔導績效考核是一段時間(通常是半年或一年)績效管理的一個總結,對績效管理中朋輩心理輔導員的表現進行總結[4]??冃Ч芾淼某晒﹃P鍵在于績效考核的正確實行,并且注意考核結果的正確運用,如此才能強化朋輩心理輔導員對績效管理的認同感,才能鼓勵先進和鞭策后進,達到提升朋輩心理輔導管理水平的目的[5]。
1.目標考核法
目標考核法是一種基于朋輩心理輔導員完成輔導目標的程度而進行考核的績效考核方式。在考核開始之前,管理者告知朋輩心理輔導員需要完成的輔導要求、輔導的效果、時間期限以及其他的考核的標準,朋輩心理輔導員要將這些標準作為這一周期輔導的目標,可用自己的能力并參考專業心理咨詢師的意見不斷完善自己的輔導技能,盡全力去達成目標。在時間期限結束時,管理者對照原先制定的考核標準對朋輩心理輔導員完成的輔導情況做出具體的考核評估[6]。朋輩心理輔導員通過考核評價,找出自己實際輔導的情況與預定的目標之間的差距,分析差距的原因,通過調整自己的輔導方式來縮小差距。
2.小組評價法
小組評價法是指由兩名及以上熟悉朋輩心理輔導員輔導工作的管理者,組成評價小組對各位朋輩心理輔導員的輔導情況進行評價考核的方法。由于該方法操作簡單,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被考核的輔導員的考核評價均由管理者的評價小組的主觀評價形成,一定程度上缺乏客觀性。為了提高小組評價成效的客觀性和準確性,應該讓朋輩心理輔導員在進行小組評價之前熟悉了解考核的內容、依據和標準,在評價結束之后,要向朋輩心理輔導員公布評價結果,并有針對性的進行分析指導。在使用小組評價法時,為了避免受評價小組的主觀意識的影響,應該和朋輩心理輔導員個人評價相結合,當小組評價和個人評價結果差距較大時,評價小組成員必須對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具體工作表現和輔導效果進行再次考察和評估,再結合個人評價,然后再做出決定,最后還應對比前后工作成效,對誤差進行分析,從而歸納總結[7]。
3.360度績效考核法
360度績效考核法是由與朋輩心理輔導員有密切關系的人,包括管理者、其他朋輩心理輔導員、被其輔導者等組成,他們分別對被考核的朋輩心理輔導員進行匿名考核,根據考核時的態度、方式方法、效果等表述自己對其的肯定或者否定,被考核者自己也要對自己績效考核,針對自己心理輔導的表現進行評價;然后,由管理者組成的績效考核小組根據有關人員對被考核者的評價,對比被考核者的自我考核向被考核者提供反饋,讓被考核的朋輩心理輔導員更加全面時地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更清楚地認識到目前存在的差距。
(五)績效反饋
績效反饋是績效管理中最關鍵的一個環節,是管理者通過溝通交流將績效考核的結果反饋給被考核的朋輩心理輔導員。管理者在肯定輔導效果的同時,要幫助朋輩心理輔導員分析產生這樣的績效的原因,雙方共同探討,制定改進計劃,共同努力制定下一個績效管理周期的績效目標和改進點,從而提高績效,提高朋輩心理輔導效果。
篇4
【關鍵詞】團體心理輔導;實踐與思考
團體心理輔導是心理咨詢方法中的一種,在各類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被廣泛采用,相對于個體咨詢,往往具有許多優勢: 團體心理輔導可以提高心理輔導的效率,省時省力;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接納自己,減少不良情緒,重新認識和審視自己;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增強學生表達自己內心世界的勇氣;容易讓成員獲得歸屬感,在團體活動的進行中,成員通過語言的溝通或是活動互動彼此相互幫助、支持與鼓勵,營造出安全、和諧、輕松的團體心理輔導氛圍。在團體里,學生可體驗社會上人與人間的相互關系,交換意見、共擬計劃等現實的經驗,可促進學習,改進行為。
我校已開展了八期不同主題的團體心理輔導,取得了一定效果,得到學生的好評,但也有一定的不足。老師們對每期效果進行了反思和總結,積累了一些經驗。
一、團體心理輔導要有明確的主題與評價
中職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成長中的他們有著許多共同的成長課題和困擾。我校心理咨詢工作室定期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問卷調查或心理測量。針對調查結果發現的問題,心理咨詢老師會選擇在不同學期分別開展以不同內容為主題的團體心理輔導,根據主題的輔導目標制定相應的團體輔導活動方案。
學校團體心理輔導效果評價不容忽視,有效的評價能夠發揮甄別、教育、改進和激勵功能,而且u價的過程還是促進學生成長、教師發展和教學實踐不斷改進的過程。每期團體心理輔導后通過學生書寫的心得體會作為效果評價,經過對心得體會的閱讀與分析后發現,每期輔導后學生均反映有不同程度的收獲。例如在一期以“走進新生活,快樂共成長”為主題的新生人際關系的團體心理輔導中,學生這樣感悟:“通過團體心理輔導,讓我不再害怕與人交往,使我變得自信起來,同時我懂得了與人相處最重要的是學會信任和包容?!泵科趫F體心理輔導后,我校心理咨詢教師會對參加輔導的成員進行追蹤調查,并結合班主任教師及年級輔導員教師對該生參加輔導后的表現進行綜合評價。調查顯示,通過團體心理輔導,學生在人際交往、情感問題、親子關系、學習問題等方面確實有所提高和進步。
二、團體心理輔導開展途徑的思考
中職學生面對來自學習和就業方面的壓力,心理健康狀況容易出現問題,迫切需要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指導和幫助。團體心理輔導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具有感染力強、效率高、效果容易鞏固等特點,應面向廣大學生進行開展,加強團體心理輔導的實際應用。
(一)將團體心理輔導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
把團體心理輔導的理論和技術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教學過程,把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上的學生看成一個團體,以團體活動的方式教學,讓學生在團體活動中感受、體驗、討論、反思等,使學生在團體活動中獲得支持和幫助,促使他們進行積極的自我探索,解決自己的心理困擾,提升自身心理素質。
(二)在學校輔導員工作中引入團體心理輔導
輔導員經常深入學生中間,是與學生建立心理聯系最多的人。因此,輔導員良好的心理素質可以給學生起到示范作用。在專業團體心理輔導教師的指導下,安排輔導員有計劃地完成學生團體輔導計劃,不僅能夠縮短師生溝通的距離,同時提供輔導員自我成長和發展的空間。輔導員通過培訓,將團體心理輔導在學生中有效地實施,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開展。
(三)對畢業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團體心理輔導
當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就業形勢日趨嚴峻。就業問題成為中職學校畢業生面臨的頭等大事,其所帶來的壓力是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中職學生較普遍地存在著“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和適合干什么”的認識困惑。開展職業生涯團體輔導,能夠幫助中職學生正確認識自我,還可以讓學生疏泄消極的情緒,有助于緩解壓力,促進心理健康。
三、開展團體心理輔導要注意的問題
(一)保證參與團體心理輔導成員的固定性
盡量選擇自愿參加團體心理輔導或確實對心理學感興趣的學生。如果團體中有個別非自愿者,與其他成員的合作意愿會降低,較少參與到輔導中去,不能保證每天的按時活動,或對活動表現出較少興趣,則會直接影響團體效果。
(二)對團體心理輔導的效果應進行長期追蹤調查
心理輔導對個體性格的培養和人格的養成是長期和潛移默化的,同樣,團體心理輔導也應關注成員長期的心理和行為的變化,不能只衡量輔導后的即刻效果或短期成效。心理咨詢教師應與班主任教師及年級輔導員教師共同參與到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關心學生的點滴進步。對參加輔導后的學生,進行多方聚焦,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對學生各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和判斷。
(三)團體心理輔導應與個別咨詢相結合
盡管團體心理輔導有許多優越性,但是它并非適用于每一個人。由于時間的限制,單純的團體輔導往往難以兼顧每個個體的特殊需要,個體的問題有時不能得到適當的處理。如果某個成員的需求是團體輔導不能滿足的,則應當鼓勵這個成員轉為個體輔導。
綜上所述,團體心理輔導以其特有的優勢在中職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通過不斷拓寬和探索新的應用途徑,使團體心理輔導在中職學校得到更好地開展與運用,能夠讓更多的中職學生受益。對于開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應引起團體心理輔導教師的重視和注意,掌握處理問題的方法與能力,讓團體心理輔導在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
作者簡介:高云芹(1964-),女,北京人,北京鐵路電氣化學校,高講,本科學歷,研究方向: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
參考文獻:
[1]王靜,陳杰.中專學生心理需求的特點及其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發展[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15(5):424-427
篇5
隨著高等教育結構的優化調整,高等職業教育正迅速發展。對于高職學生這個較為特殊的群體來說,心理健康問題也日漸突出。據心理專家研究發現,高職生的心理健康總體狀況不容樂觀,有輕度心理異常的達25.58%,其中有近9.7%的學生存在著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障礙,有嚴重心理異常的達1.55%,心理健康障礙檢出率高于國內大學生的平均心理障礙率。高職學生相對于本科生來看學習層次較低,自信心不足,專業學習的任務較重,適應新環境、與人交往、學習能力與創新意識、未來職業壓力等方面問題日益突顯。但高職學院心理專業教師嚴重不足,專業水平參差不齊,許多學生對心理輔導仍感陌生甚至心存偏見。當遇到挫折與困擾時,更愿意將心中的痛楚和壓力告訴身邊的朋友或同學。同心理教師相比,同齡人之間更容易打開心扉、交流感情、傾聽煩惱,能把一些常見的心理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同時也便于發現行為異?;蛴行睦砑膊≌咭员阈睦砝蠋熣莆涨闆r并及時采取措施加以解決。目前,在高職院校進行朋輩輔導運行機制研究,培訓一些有助人意愿、助人潛力的學生成為朋輩輔導員,用朋輩心理咨詢來解決高職大學生存在的一般性心理問題,營造出富有人文關懷和同輩支持的校園文化氛圍,對緩解學生壓力、維護心理健康顯得尤為重要。
朋輩輔導或朋輩心理咨詢(Peer Counseling),起源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美國。是因專業人員匱乏無法滿足社會的需要,而在精神衛生領域掀起了一場非專業心理咨詢的運動和革命。有一些學者開始探討在學校培訓學生,以幫助其他需要幫助的學生。之后,美國等高校開始設立朋輩輔導的機構。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點由矯治性轉向發展性。輔導對象由過去單純面向有心理障礙的學生擴及全體學生。輔導內容由心理治療、職業指導擴展為生活輔導、學業輔導和職業輔導。朋輩輔導機制越來越健全,朋輩輔導得以推廣。
20世紀末期,“學生朋輩心理輔導員”一詞出現在我國大陸高等學?!,F在已經有很多高校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開展學生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培訓和開展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朋輩輔導員成為了一支高校不容忽視的助人隊伍,在充分了解其特點及意義之后,深入研究其運行機制,對培養與恰當發揮朋輩輔導員隊伍的作用顯得很有必要。
二朋輩輔導及運行機制
(一)朋輩輔導的概念及特點
朋輩輔導或朋輩心理咨詢(Peer Counseling)是一種特殊的心理輔導形式。朋輩包含了“朋友”和“同輩”的雙重含義?!芭笥选笔侵赣羞^交往的并且值得信賴的人。而“同輩”是指同年齡或年齡相當者,他們通常會有較為接近的價值觀念、經驗,共同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具有年齡接近、性別相同或者所關注的問題相同等特點。
蘇珊(Sussan,1973)認為,朋輩心理咨詢是指受訓和督導過的學生向前來尋求幫助的學生以言語或非言語的方式,盡量少或者不給建議,提供傾聽、支持及其他幫助的過程。格雷和霆多爾(Grey & Tindall,1978)對朋輩咨詢定義為:“非專業工作者作為幫助者所采取的人際間的幫助行為?!卑ㄒ粚σ坏膸椭P系、小組領導關系、討論領導關系、勸學、教學,以及人際間的幫助活動。
加拿大的朋輩輔導中心認為:“對于某些當事人以及他們所關心的問題的某些方面而言,由受過訓練、掌握了積極傾聽技巧的同伴志愿者所提供的幫助是最為有效的。”
高職朋輩心理輔導是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職能部門通過培訓和督導一批志愿者從事心理援助工作,在心理輔導基本原則的指導下,對周圍需要心理幫助的同學給予心理開導、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種具有心理輔導功能的服務。與專業心理輔導相比,朋輩心理輔導具有自發性、義務性、簡便有效性、直接干預性等特點,是高職專業心理咨詢的重要補充。
(二)高職學生朋輩輔導的運行機制
機制,通常指制度機制,機制是從屬于制度的。機制通過制度系統內部組成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的相互作用實現其特定的功能。制度機制運行規則具有強烈的社會性。結合我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際,高職朋輩輔導的運行機制可涵蓋以下幾個方面:朋輩輔導員的選拔、培訓與管理制度;朋輩輔導員心理健康素質測評與個人成長制度;朋輩輔導員工作運行、成效評估與督導制度;各系心理成長部(含系心理成長干部、班級心理委員、寢室心理信息員)工作長效機制的研究。
三朋輩輔導研究的目標與原則
(一)研究目標
一是朋輩輔導員培訓目標。探索出朋輩輔導員的培訓機制、培訓課程與培訓新方式。培訓一批批心理健康意識強、自助能力強、有助人意愿與能力的學生成為朋輩輔導員,發揮學生自身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體性和橋梁、紐帶作用;
二是朋輩輔導工作運行目標。探索出朋輩輔導員有效開展工作的原則、方式,應對各種問題的方式方法,以及對朋輩輔導工作評估與督導機制的研究。
三是學生心理輔導與危機干預、快速反應與聯動目標。努力做到班班有朋輩輔導員活動,個個寢室有助人者的身影,學生能得到便捷、及時、有效的心理輔導。讓朋輩輔導員成為學生成長的守護者,一般心理問題能疏導、嚴重心理問題能識別與轉介、心理危機能及時發現與零距離報告。
四是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體系目標。形成專業與非專業、專職教師與學生輔導隊伍、教育與指導、咨詢與自助緊密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
五是整體提升學生的歸屬感與心理素質目標。通過營造富有人文關懷和同輩支持的校園文化氛圍,增強學生對學院的歸屬感、生活的適應力、學業的滿意度,整體提升學生心理素質。
(二)研究原則
一是科學原則。心理咨詢是專業性與操作性要求較高的行業,朋輩輔導有別于人們的日常聊天與開導。教師應本著科學態度,遵循心理咨詢的規律來指導與培訓朋輩輔導員。
二是以人為本、助人自助的原則。在選拔、培訓、開展工作與督導中既要尊重朋輩輔導員,同時也要尊重被助者。在助人中要秉承自助原則,要始終將幫助朋輩輔導員個人成長放在首位,朋輩輔導員個人的困擾與問題的解決是助人的前提和基礎。
三是雙向負責原則。朋輩輔導員既要對自己負責,同時也要對被助者負責;督導老師既要對朋輩輔導員負責,也要對被助者負責。
四初步研究成果
第一,通過系部,在全院選拔與培訓朋輩輔導員,先對入選人員進行心理健康狀況測查。如SCL-90、人格測查,經過三個月的專題培訓后,再進行測查,前后對比后確定合格朋輩輔導員,并頒發聘書。
第二,對合格朋輩輔導員進行心理輔導的實踐培訓。主要是針對本班與本寢室同學開展工作,熟悉工作流程、體會工作方法、定期匯報工作案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通過案例分析、回訪輔導對象等方式,評估朋輩輔導工作并促進朋輩輔導員進一步成長。
第三,前期重點以人文系和花藝系為試點,培養和發現個人成長較快、助人技能掌握較好的朋輩輔導員,推動本寢室、本班、本系部朋輩輔導工作的落實,并在全院召開優秀朋輩輔導員經驗交流會,推動朋輩輔導工作有效運行機制的形成,成功后再根據各系具體情況進行推廣。
第四,在朋輩輔導員培訓中,除進行相關心理學知識的普及外,更注重解決學員成長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幫助學員去體悟、去化解、去提升,并完成個人成長分析報告。
第五,在朋輩輔導工作的督導中,我們采用周一會診制,每個心理咨詢師分管一個系,分頭搞好各系的會診,就具體案例聽取朋輩輔導的感受與個工作匯報。心理咨詢師進行督導,并引導本系朋輩輔導員繼續了解學生中凸顯的某類問題,在認知、疏導方法等上面得到提升。然后,專兼咨詢師一起對本周會診交流感受和意見,讓朋輩輔導工作有章可循,有師在導,真正讓朋輩輔導員在助人中提升了自我,在自我提升中有更多能力去幫助同學,并在學期期末召開一次成功案例交流會。
第六,我院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網絡與朋輩輔導QQ群,連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與朋輩輔導員,注重平時交流,為朋輩輔導員自身健康保駕護航,為朋輩輔導員提供心理學理論與工作技能支持。
第七,培訓朋輩輔導員策劃與主持班級心理主題班會與團體訓練,這對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與推動心理主題活動的常態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很強的可行性。我院以前只有4位老師可以給學生開設心理講座,只1位老師能組織團體輔導與訓練,這對于七八千在校生、60多個班集體,需要面對與解決的問題而言,是無法滿足的。于是,我們對朋輩輔導員中一部分組織與主持能力強的學生培訓其策劃與主持心理主題活動,如心理主題班會、寢室心理沙龍、團體訓練,讓他們組織寢室、班級甚至院級心理主題活動。通過1年多的努力,各個系部、班級涌現了一批能策劃與組織心理活動的朋輩輔導員,開展心理主題活動89場。心理主題活動要求達到“三有”:活動前有策劃方案,活動中有輔導員與院級朋輩輔導員觀摩,活動后有總結提升。同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將每年的5月與10月定為各系心理主題班會觀摩評比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有專人負責方案的指導與現場評比。
總之,只要遵循心理咨詢的基本規律,嚴格篩選與培訓,科學管理與督導,高職朋輩輔導員不僅能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質,還能幫助學生解決一般心理問題,為朋友、同輩的心理健康護航。
參考文獻
[1]陳國海,劉勇.心理傾聽———朋輩心理咨詢[M].暨南大學出版社,2001.
[2]伍翔.朋輩輔導員培訓促進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的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7).
篇6
〔關鍵詞〕朋輩心理輔導;實施途徑;現實困難;應對策略
當前,在社會轉型和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高中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引起全社會關注,探索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成為中學學生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朋輩心理輔導作為一種新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在我國的心理健康教育實踐中,近些年才進入高校,但鮮有服務中學的,筆者曾嘗試將朋輩心理輔導引入湖北省的一所省重點中學和一所市重點中學,并分別進行了長達一年的跟蹤服務和駐點指導,現將其中的感悟與收獲與大家分享。
一、朋輩心理輔導的內涵
朋輩(peer)是“朋友”和“同輩”的合稱,朋輩心理輔導(peer counseling) 是指非專業心理工作者經過選拔、培訓和監督向尋求幫助的年齡相當的受助者提供具有心理咨詢功能的人際幫助的過程(mamarchev, 1981)。朋輩心理咨詢起源于美國,20世紀60年代,由于專業咨詢人員缺乏,美國精神衛生領域掀起了一場非專業心理咨詢的運動。一些學者開始探討在學校培訓學生,以幫助其他需要幫助的學生。威蘭德(vriend,1969)發表了她利用受訓的高成就學生在咨詢團體中幫助低成就學生的研究報告,成為朋輩心理輔導領域的首篇論文。之后,美國、加拿大許多高校、中學都開展了朋輩心理輔導的研究和實踐。
高中生朋輩心理輔導在本質上是一種非專業的心理輔導活動,相比專業心理咨詢與治療,其在目標、要求、方法等方面的層次和深度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也具有其獨特之處:
1.親密性。朋輩心理輔導一般發生于親人、熟人或朋友之間,而不發生在陌生人之間。而專業心理咨詢恰恰要求避免咨詢師與來訪者之間的多重關系——“盡量不與熟人、親人、同事建立咨詢關系”。
2.自發性。朋輩心理輔導是一種利他行為,通常情況下是自愿的,并且基本上不存在當事人要給朋輩心理輔導員物質報酬的問題。自發性、義務性是朋輩心理輔導區別于專業心理咨詢(咨詢師與來訪者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合同式的職業性人際關系)的一個重要特征。
3.簡便直接。在朋輩心理輔導中,助人者可能與當事人共同生活,空間距離接近、交往頻繁,提供安慰、鼓勵、勸導等心理支持非常便利,甚至可以對當事人的言行進行直接的監督和干預。而且,朋輩心理輔導員對當事人的基本情況比較熟悉,能節省時間及時給予當事人心理援助。
二、朋輩心理輔導引入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現實性和可行性
1.推進朋輩心理輔導,有利于滿足高中生多層次心理援助的需要
隨著社會的深刻變遷以及中教改革的深入發展,高中生在享受更多更好教育機會的同時,也承受了日益廣泛和沉重的壓力,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高中生的心理問題具有不同的層次,從一般的適應問題到嚴重的心理障礙直至精神疾病都有可能發生。其中真正有嚴重心理障礙或精神疾病、需要專業心理咨詢人員處理的學生是極少數,大部分的學生主要是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或應激狀態下較短時間的心理紊亂,這些問題完全可以由經過培訓的非專業人員來處理。
2.推進朋輩心理輔導,有利于完善高中生心理援助體系
開展朋輩輔導,有利于實現維護學生心理健康、促進學生心理發展的目標。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難點,一是如何及時地發現出現異常心理現象的個體,二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對心理問題學生進行監察和幫助。在高中,如果沒有大批深入學生生活的朋輩輔導員,此類工作存在很大困難。
3.推進朋輩心理輔導,可以彌補專業心理輔導力量的不足
我國中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服務工作發展至今,投入長期不足,歷史欠賬很多。如筆者所在j市的兩所省級重點中學,通常的配置是每個年級配置一位心理專業教師。從業人員的專業化、職業化水平,甚至專業教師的絕對數量都難以適應日益增長的高中生對心理援助的需求。因此,如何在現有條件下,盡可能低成本、高收益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借助于學生的力量是一個明智的選擇,能夠有效地緩解專業心理援助力量供應不足的壓力。
三、朋輩心理輔導在高中的實施途徑
1.構建朋輩心理輔導的多層工作體系
從上到下,逐層建立起“學校—年級—班級—宿舍”的多級朋輩心理輔導體系,即學校一級由德育中心牽頭成立學生心理協會;年級一級成立包括專任心理教師牽頭的朋輩心理輔導中心;班級中強化班主任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責任,并增設心理委員;宿舍中設立心理信息員。并相應地逐層建立起與多層工作體系相配套的“德育主任—心理教師—班主任—心理委員—心理信息員”的人員體系和責任體系。
2.招募、培訓和使用朋輩心理輔導員
首先,在學生中,尤其是要在品學兼優的學生干部中廣泛宣傳,為招募工作作鋪墊。朋輩輔導員原則上在學生自愿、班主任推薦、心理教師選拔的基礎上產生,最終都歸入年級一級朋輩互助隊伍中。朋輩心理輔導員應具備以下特征:對心理學學習有濃厚興趣;性格外向,為人熱情開朗,親和力較強,平易近人,善解人意,關心他人,樂于助人;思維清晰,善于傾聽;有健康的人生觀、價值觀;擁有組織學生團體活動的經驗。
招募后,心理專任教師要對朋輩心理輔導員進行培訓,傳授心理學的基本常識、心理咨詢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巧、高中生生理發育與心理發展知識、開展朋輩咨詢的應知應會的知識與技能。而且,朋輩心理輔導員在上崗前必須進行必要的見習和實習,通過在學校心理咨詢室的值班與觀摩,使他們在實踐中感受、體會朋輩心理輔導的具體方法,培養他們處理實際問題和偶發事件的能力。
3.朋輩團體輔導與朋輩個體心理輔導相結合
朋輩團體心理輔導是指在經過系統培訓的專業工作者的指導下,根據求助對象問題的相似性組成團隊,通過共同探討、訓練和引導,促進團隊成員共同發展,解決求助對象存在的心理問題。團體輔導主要以生動活潑、學生們喜聞樂見的活動、游戲為主,具有較強的趣味性、潛移默化性。朋輩團體心理輔導,對高中生普遍關心或部分學生共同存在的心理問題的解決是有效的,如怎樣提高自信心、如何處理宿舍的人際關系、如何對待情感問題等,這些問題通過朋輩團體心理輔導,往往能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另外,通過團體心理輔導,創設寬松的氛圍,也有助于學生相互間建立起一種互相信任的良好關系。
朋輩個體輔導的主要形式是針對部分學生進行個別心理咨詢,可以實行輪流值班制度,通過電話咨詢、網絡咨詢、書信輔導和面談等形式進行。通過個別輔導,及時幫助同輩明確問題,找出原因,緩解壓力,化解矛盾沖突,矯正錯誤認識與不良行為,將問題解決于萌芽狀態,避免惡化為嚴重的心理疾病,有效地預防問題行為的發生。
4.注重建立基層的心理援助與危機干預機制
班級心理委員和宿舍心理信息員是深入班級和宿舍開展朋輩心理輔導的中堅力量,他們立足于本班,及時反饋同學中存在的心理問題和心理需求,承擔著心理問題的預警和后期跟蹤工作。在班集體中宣傳普及高中生心理衛生知識,傳播心理健康理念;向同學們介紹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心理援助設施;關注班級學生心理狀況,主動開展朋輩心理輔導活動;深入觀察并及時反映本班學生心理動態,當發現有學生處在心理危機、應激狀態或發現心理有明顯異常的學生時,在第一時間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或轉介當事人到學校心理咨詢中心尋求幫助,同時做好問題學生的后期跟蹤與援助工作,便于及時發現情況,幫助其恢復心理功能和保持心態平衡;建立定期反饋制,每隔兩周或一個月,班級心理委員要以書面形式向學校朋輩心理輔導中心進行信息反饋。心理委員和心理信息員的工作,不僅使得學生們的各種意見得到及時反饋,把某些可能的矛盾解決于萌芽狀態,而且也為朋輩心理互助隊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5.廣泛開展心理知識的宣傳普及活動
學??梢劳信筝厛F體開展各種心理互助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帶動作用。一方面,可以利用校園廣播、校報校刊、校園櫥窗、黑板板報、校園網絡的作用,大力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傳播心理健康理念。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月,舉辦朋輩心理講座、朋輩心理劇、朋輩心理沙龍、心理知識競賽、演講征文、趣味心理游戲、心理電影賞析等系列活動,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傳授心理調適技能,營造“關注心理、關愛自我”的良好校園氛圍。
四、朋輩心理輔導在高中實施的現實問題及可能對策
朋輩心理輔導在筆者駐點指導的兩所中學的實踐中,在“教育在先、預防在前”的理念指導下,我們不僅要對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及時疏導,而且要注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成才,充分發揮教育的先導作用。在此思路下開展的朋輩心理輔導不僅幫助了一批學生,也鍛煉了一批學生,先進的學生得到了有益的訓練,后進或有困難的學生得到了應有和及時的幫助,尤其是在學業障礙、師生關系、同伴友誼、親子溝通等問題上效果顯著。朋輩心理輔導極大地緩解了心理教師的工作壓力。
朋輩心理輔導盡管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1.部分有需求學生的觀望與疑慮
部分有心理咨詢需求的學生對身邊的同學是否愿意幫助自己、能否幫助自己、怎么幫助自己存有疑惑,因此,很多學生在第一時間還是愿意求助于專職的心理老師,而不是求助于身邊的心理信息員、心理委員或其他朋輩輔導員。
解決對策:多鼓勵。鼓勵有心理咨詢需求的學生信任身邊的同學、朋輩,同時專職心理老師發揮應有的橋梁和過渡作用,比如在專職心理老師介入之后,最初的咨詢與輔導可以與朋輩心理輔導員一起進行,從教師主導到朋輩輔導員主導,從共同進行到朋輩輔導員單獨進行,讓學生們在實踐中切實體會到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幫助。
2.部分朋輩心理輔導員不夠勝任
當有困難的同學需要心理幫助時,給你提供心理支持的是“朋友與同輩”,但這些同齡人有的不夠勝任,表現為未能有效地使用專業心理教師所傳授的知識與技巧,未能體現出應有的人文關懷與同輩熱情,與期望的朋輩心理輔導效果存在差距。
解決思路:多培訓。沒有人是天生的朋輩心理輔導員,朋輩心理輔導員必須經過比較嚴格的培訓和督導,能理解和掌握心理輔導的基本原則和規范,能遵照心理學的原則科學有效地開展助人工作。未經培訓和督導的朋輩互助活動,不能稱為朋輩心理輔導,其實際助人效果也難以保證。因此,科學的培訓和督導,是推進高中生朋輩心理輔導工作的必要條件。對于培訓,要從時間上、從經費上、從實踐訓練上多投入,使朋輩心理輔導員真正地掌握應備的知識、應會的技能、應有的操守和應知的職責。
3.部分年級很難開展
這突出地體現在畢業年級,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們,多數關注的是各自的前途,朋輩心理輔導員很難招募,因為在這一關鍵時期,花一段時間幫助別人處理學業障礙、情感困惑等問題,在現實中不僅得不到家長們的支持,甚至都很難過自己的關。
解決思路:順其自然。在未曾開展過朋輩心理輔導的高三年級開展這樣的活動的確有難度,專職心理教師與班主任應更多地關注高考生的心理波動與求助需求。同時,在高一、高二等業已開展朋輩心理咨詢的學生中,當他們升入高三時,由于工作的慣性,學業的壓力并不會就此沖斷朋輩心理輔導工作,相信他們在高三年級也能夠開展起朋輩心理輔導來。
朋輩心理輔導進中學,已經有一個良好的開端,這樣的實踐會繼續進行下去,在實踐中發現的問題最終也都會在實踐中得以解決。
在高中生心理問題逐漸增多的今天,我們有理由相信朋輩心理輔導會發揮更大的作用,成為維護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新的有效手段,為探索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開辟出新道路。(感謝楊鑫輝教授在學術和實踐中的幫助與指導?。?/p>
參考文獻:
[1] alan carr. 鄭雪譯.積極心理學[m]. 北京: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08:1.
[2]卡爾. r.羅杰斯著.楊廣學譯.個人形成論—我的心理治療觀[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4: 36~37.
[3]李旭新,馮尚飛.朋輩輔導在大學新生適應輔導中的利用性研究[j].心理與健康教育,2000,3:38~39.
[4]murry.j.p.,the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student-to-student and faculty advising program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l,1972,13:562~566.
[5]chari campbell.,student success skills training:an adlerian approach to peer coaching. individual psychology,2003,59(3):327~333.
[6]timothy a.carey.the method of levels:offering a different approach to peer counseling program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ality therapy,2001,1:13~16.
[7]james m. benshoff and pamela o.paisley.the structured peer consultation mo-del for school counselors.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1996,74(3):314~322.
[8]ruth h.frise.multicultural peer counseling:counseling the multicultural student. journal of adolescence,1999,22:515~526.
[9]boulton, michael j.school peer counselling for bullying services as a source of social support: a study with secondary school pupils. 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 & counselling,2005,33(4):485~494.
篇7
[關鍵詞] 高校輔導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隨著高校規模擴大、招生數量增多,學生中獨生子女群體、經濟困難群體和學業受挫群體等特殊情況增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毋庸置疑,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普通高等教育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中界定輔導員工作主要包括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服務學生以及培養學生成長成才等方面,而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在這每一方面里,因此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起著重要作用,擔負著重要責任。
一、高校輔導員參與心理健康教育符合大學生的發展需要
目前,部分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態令人擔憂。人際交往問題、學業壓力問題、家庭貧困問題、情感問題、考研就業問題等日益凸顯,這不僅關系到大學生的成長和成才,而且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的全面發展,關系著“中國夢”民族復興大任的完成。根據一份調查報告顯示,被抽樣調查的12.8萬大學生,有心理疾病者高達20.25%。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維護和增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刻不容緩。
高校輔導員做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者,是大學生校園生活的“大家長”,最親密的老師,更應該擔負起心理輔導者這一角色,幫助學生走出心理困惑。輔導員要掌握大學生的心理特征、心理健康發展水平,熟悉大學生心理咨詢手段、方法和技巧等專業知識,不斷總結和積累經驗,才能正確分析學生的心理問題,對癥下藥,成功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困惑。輔導員作為基層工作者,與學生及其家長聯系密切,具有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系列功能和獨特的優勢,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網絡中不可替代的,要切實提高輔導員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充分發揮輔導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二、高效輔導員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優勢
1.具有溝通優勢。輔導員比學生年齡稍長,自身也經歷過大學階段,貼近學生,親和力強,在心理上更貼近大學生,更能理解他們的想法,取得他們的信任。因此,輔導員對大學生的整體素質,包括心理素質的培養、塑造、提高和發展具有最直接、最持久的影響和作用,很多學生比較信賴輔導員,在學習、生活中出現問題時愿意主動與輔導員溝通,征求意見,尋求支持。
2.具備資源優勢。輔導員負責學生學習、生活的管理工作,小到學生的生活起居,大到畢業生就業,對于學生適應環境能力、情感狀況、人際關系和諧程度等情況都比較了解,這使得輔導員與專業任課教師和其他行政管理人員相比,有十分獨特的資源優勢。輔導員老師要陪伴學生走完大學四年乃至更長時間,是大學里“任課”時間最長的專業老師,和學生接觸最廣泛、最具體、最有機會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情緒、困惑、壓力等,知道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心理需求,這有助于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
3.自身優勢。我國目前的高校輔導員隊伍大多數是從師范院校畢業的,數年師范教育的熏陶,使得這部分輔導員對學生的心理變化、情緒反應較為敏感,而心理學、教育學的專業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輔導員引導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即使是非師范專業畢業的輔導員老師,在正式上崗工作之前,都參加過當地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崗前培訓,系統地學習了心理學、教育學有關方面的知識。因此,在這種學歷和背景下,高校輔導員已經具備了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同伴功能、顧問功能和疏導功能。
三、完善和加強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不足,需要我們不斷完善和提高。
1.正確引導,充分發揮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學生日常教育與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其終極目標是使大學生心理素質明顯提高,輔導員作為大學生的良師益友,要借助自己的專業知識科學界定學生的各種心理困惑,根據學生特點,因地制宜地開展心理輔導,協助學生自我完善、自我成長。
2.加強學習,不斷豐富心理健康教育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要不斷更新自身心理學知識,掌握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哲學和管理學等方面的知識,熟悉心理咨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升自身綜合素質。要正確對待不同性格、氣質的同學,做到工作中因人而異、因事而異,通過積極進行心理輔導工作,從心理咨詢中借鑒好的方法和技巧,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科學性和藝術性。
參考文獻:
[1]周文清.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探析與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
[2]任靜.淺論培養高校輔導員心理輔導能力的必要性及途徑[J].世紀橋,2009.
[3]李琦.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引領作用的研究[J].基礎理論研討,2012.
篇8
一、結合班主任工作――身兼兩職運用團體心理輔導加強情商教育
職校班級管理第一人是班主任,也是學生情感教育的主要實施者。為推進職業學校情商教育的發展與創新,以共青團工作為切入點,協助學生成長成才和成功。班主任可以多一個身份:班級團支部輔導員。職校學生在目前教育評價標準下不突出,問題較多,光靠單純的普通教育是不夠的。班主任兼任本班團支部輔導員后,不再單純是學校規定和制度的傳話筒,更注重學生人文關懷和情感教育??舍槍Ρ景鄬W生的特點制定團活動計劃,定期運用團輔活動開展團活動,注重學生思想上引導,說教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同步心理感受與心理活動體驗分享。挖掘學生的潛能,發現每個人身上的閃光點,陽光心理品質的培養與訓練、積極服務于幫助學生適應新環境、青春期叛逆心理關懷與矯正、平衡個人與集體的關系等。為學校培養合格的團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工作把好德育教育第一關的同時,也為社會培養高情商的技能型人才。班級團體心理輔導已被職業學校班主任,輔導員等廣泛地運用到學生情商教育工作中,成為一線基層班主任們的職業品質提高和學生工作創新形式的新方法。
二、結合班級建設運用團體心理輔導加強情商教育
結合班級建設搞團體心理輔導,把班集體作為一個“團輔團體“,從而樹立班級正氣,提高凝聚力也間接地教育和帶動了班內的問題學生。即“小團體運動”,幫助我們更好地生活在一起。對新生班主任來講,在活動過程中留心觀察,也會意外收獲有帶動性和創新性的班干部候選成員。以新生班級建設為例,我們分如下幾步開始團輔活動:第一步:開場暖身。如跳兔子舞、“大風吹”、“小風吹”等等,這些都是以快速調動學生積極性的運動性活動。第二步,注重分享。這是團輔的主要活動階段,注意活動的時間控制,最好每次活動安排3個左右主題相關的項目,具體時間控制在1小時內。目的是為消除同學之間的陌生感,大家變得“親近”起來,變得樂于交往和互相學習。注意,每個項目都要注重分享,分享與總結是不同的,應該全員參加,防止游離的成員,總結同學們的共性行為,分享是彼此心靈沉淀和觸動的過程。第三步,總結收獲,處理離別情緒、彼此祝福,評估團體輔導的效果。我們采用寧靜身心項目,如唱告別的歌曲、祝福留言卡等。
三、結合主題班會運用團體心理輔導加強情商教育
篇9
"教育為本,德育為先",不管在什么時候,學校都要堅持不懈地對學生加強德育,使學生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事業接班人。高職院校旨在向社會輸送適應生產、服務、管理一線工作的技能型勞動者,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加劇,社會用人單位對高職畢業生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希望他們不僅具備扎實的工作技能,也要具備高尚的道德水平。高職院校輔導員是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的管理者,必須承擔起對學生加強德育的重任。在本文中,結合學生管理的工作經驗,總結出提升學生道德素質的對策,意在起到拋磚引玉之用。
1.高職院校大學生道德素質現狀
(1)關注社會熱點問題,但是存在盲從心理。當今高職院校大學生以"95后"為主,他們個性鮮明,有著強烈的自我意識,渴望參與到社會事務中,在社會建設中獻上一臂之力。同時,高職生十分關注社會熱點新聞,尤其是與自身有關的新聞,比如就業政策、校園新聞等?,F在的新媒體蓬勃發展,使高職生足不出戶就可以知曉天下大事,這一方面可以開拓高職生的視野,另一方面也容易導致高職生受到網上不良信息的影響。由于高職生的是非辨別能力還不夠成熟,所以經常人云亦云,在網絡盲目跟從所謂"微博大v"的觀點,甚至也一些含有不良信息的帖子,這不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
(2)思想道德認知與行為相脫節,自我控制能力差。從目前來看,高職生的思想道德認知整體情況發展較好,熟知基本的社會公德規范,比如助人為樂、拾金不昧、尊老愛幼等,但是部分高職生在具體踐行這些社會公德規范時卻出現了背道而馳的行為,沒有嚴格監督自己的道德行為,比如坐公交車時看到孕婦不讓座;在圖書館大聲喧嘩等。這些情況都說明高職生思想道德認知與行為相脫節,自我控制能力差。
(3)心理素質偏低,抗挫折能力較差。隨著社會競爭的不斷加劇,高職生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他們或多或少地都能感覺到當前的就業競爭形勢,有些學生對形勢估計不足,給自己施加了很大的壓力,這不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再加上當前的高職生基本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心理承受能力比較薄弱,他們由于高考失利而進入高職院校,心理層面就認為自己低人一等,一些學生甚至鉆進"死胡同",產生自暴自棄的想法。要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高職院校大學生必須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質。
2.高職院校輔導員提升學生道德素質的對策
(1)構建多元化的學生文化。眾所周知,每所高職院校都有自己的辦學特點,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高職院校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校風、學風,高職生沉浸在這樣的氛圍中,可以形成一定的特點,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所高職院校走出來的學生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再加上高職生基本是"95后",他們也渴望張揚個性,釋放自我。有鑒于此,高職院校輔導員在對高職生進行道德教育時,要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心理特點,為學生組織一系列校園文化活動,使高職生在實踐過程中感受到學校對自己的人文關懷,用學校文化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比如組織學生寢室美化競賽,讓學生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優勢特長布置自己的寢室。寢室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學生在布置寢室的過程中會積極開動腦筋,互相討論裝飾意見,從而達成一致。處于自己精心布置過的寢室中,用優雅的寢室文化熏陶自己,學生的道德境界在無形中得到了提升。經過后續調查發現,學生對這樣的寢室文化建設活動好評連連。
(2)注重交流過程的雙向性。教學活動是一項雙邊活動,德育過程也是如此,在德育工作中,既有輔導員,也有學生,輔導員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時,要注意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是一種非常寶貴的隱性德育資源。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高?輔導員只有與學生建立起良好關系,才能得到學生的信任,使學生得到良好的情感體驗,從而提升道德境界。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要有意識地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樹立換位思考的意識,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學生偶爾犯了錯誤,輔導員不能急于訓斥學生,批評學生,而是要先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傾聽學生的想法,學生感受到輔導員對他們的關心與呵護,自然會向輔導員吐露心聲,自覺自己所犯的錯誤,表示下次絕不會再犯。有句話叫做:"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用善意的語言引導學生,多傾聽學生的想法,注重交流過程的雙向性,高職輔導員才能提升德育實效,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篇10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人才的搖籃,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黨和國家的寶貴人才資源。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多元價值觀沖擊著當代大學生,導致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日益突出,心理健康問題已嚴重影響大學生的素質。同志在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要高度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咨詢和教育工作,為大學生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高校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基地,而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對大學生的學習能力、思想政治素質的提高,以及人生價值的實現等,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梢娮龊眯睦磔o導工作是保證大學生健康成才的重要環節。輔導員是高校從事德育工作.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由于輔導員長期處于和大學生溝通接觸的第一線,熟悉學生情況,因此有利于開展心理輔導工作,有利于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心理健康輔導工作是新形勢下賦予高校輔導員的新使命。
一、高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大學生正處于生理、心理迅速變化的時期,他們思想活躍,思維敏捷,生理上逐漸成熟,心理狀況總體呈現出積極、健康、向上的良好態勢,但是由于受到社會上各種思潮和因素的影響,部分大學生產生種種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如下:
1 環境變化帶來的適應方面的問題
對大多數剛踏進大學校門的大學生來講,他們面對的是一個好奇而又陌生的新環境。在這個新環境里大學生們要開始過獨立的、集體式的生活,這就要求他們既要生活自理又要有奉獻精神。由于環境的這種變化而帶來對新環境的不適應往往導致部分學生出現心理問題。
2 學習困擾帶來的問題
首先,許多大學生在中學時成績突出,備受教師和家長的寵愛,自我感覺良好。進人大學后,這種學習上的優勢可能不復存在,如果不能正確對待這種狀況,就可能出現自卑心理。其次,中學和大學在學習方式上存在很大不同,部分學生仍沿用中學時代的學習方法,在學習上疲于被動應付,學習效率低下,成績不佳,心理壓力隨之加大。久而久之就出現焦慮、緊張、厭學等情緒和自我否定等心理問題。
3 人際關系不協調引起的.心理問題
人際關系是當代大學生的一個敏感問題,良好的人際關系不僅是心理健康的前提,而且直接影響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在大學階段,大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進入了社會群體交際圈,部分大學生則由于不懂人際交往的原則和交往技巧,缺乏人際交往經驗,缺乏在公眾場合表現自己的信心,以至于在與他人交往過程中遭受挫折,從而產生戒備、觀望、多疑、掩飾等心理,導致他們感到孤獨、不安、精神抑郁和心情煩躁。
4 戀愛引起的情感困擾
大學生在校生活期間正處于青年時期,也正處于性發育成熟階段,無論從心理上還是生理上,對異性的渴望、對愛情的追求都是高校學生無法回避的現實。但是,由于接受青春期教育和性心理知識的不足,一些大學生不能正確認識和對待戀愛中出現的挫折,不能正確處理戀愛中出現的矛盾和沖突,導致他們意志消沉、精神不振,影響了他們的學習和生活。
5 家庭貧困導致的心理問題
伴隨經濟的發展和教育成本的提高,高校昂貴的費用對貧困學生家庭來說無疑是一筆不小的支出。由于經濟原因,部分貧困生整天節衣縮食,不敢與那些家庭富裕的同學相處,也不愿意參加校園文化活動。他們既希望得到幫助,又不愿意讓別人過多地知道自己的困境.從而造成抑郁煩惱,而物質生活的窘迫和精神生活的匱乏又進一步促使這些貧困生逐漸產生自卑心理和自我封閉。
6 求職擇業困難引起的心理焦慮
隨著我國高校擴招政策的實行,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加,就業競爭不斷加劇。一部分學生在擇業過程中,沒有做好就業的心理準備,對自我定位及自我能力的評價不夠確切,好高騖遠;還有部分學生在擇業中不認真思考.盲目從眾。這些狀況都使得大學生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尤其是對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恐懼、焦慮、煩躁都會破壞他們的心理平衡,使他們對前途失去希望.對處境無能為力,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
二、高校輔導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輔導員是高校從事德育工作、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其工作質量和效果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大學生能否成為新時期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思想問題的產生根源不僅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問題,而且有可能是由不正確的認知、不良情緒、人格異常等心理問題引起的。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工作中能正確識別學生思想問題的產生根源,對癥下藥。高校輔導員長期和大學生打交道,工作范圍廣,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有著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
1 高校輔導員的日常工作有利于及時發現和處理學生的心理問題。輔導員擔負著對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的教育管理工作,與學生接觸時間長,對學生的情況了解得深入,這使得他們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一旦發現問題能夠及時地進行疏導,從而將消極心理消滅在萌芽狀態或者借助心理咨詢老師等多方力量進行積極治療,使大學生獲得良好的心理發展。
2 高校輔導員既是老師,又是朋友的雙重角色易與學生溝通。當今,大多數的高校輔導員是剛從大學或研究生畢業不久的青年教師,他們年齡與大學生相仿,生活閱歷和知識背景等與大學生接近,有較多相同的興趣愛好和共同語言,這種狀況可以淡化師生之間教師與學生、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角色身份,大大拉近師生間的心理距離,學生愿意將自己的內心想法向輔導員傾訴,愿意接受輔導員的建議和意見。輔導員也可以從與學生的日常接觸交流中第一時間發現學生在心理上存在的情況和問題,從而可以及時處理。
3 高校輔導員可以整合各種資源.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輔導員是學校、家庭和社會之間的重要聯系紐帶,有著重要的樞紐作用。輔導員可以從學生、學生干部等多種途徑了解到學生的心理狀況.利用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如心理咨詢中心、心理教育專家等,既可以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又可以對需要幫助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有目的性的指導或治療。同時將這些信息及時與家長溝通,獲得社會支持和幫助,借助心理專家、家長和社會等多方面的力量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 高校輔導員能夠保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除了正規的課堂教學、咨詢門診之外。日常生活中教師和輔導員的言 行也無時無刻不滲透著教育功能。輔導員與大學生的相處時間最長,有的輔導員甚至住在學生公寓里,因而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信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是隨時隨地、形式多樣的。輔導員在具體工作中可以通過開班會、與學生談心、組織各種活動等形式,引導與教育兼顧。保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踐性與實效性。
三、高校輔導員參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徑和方法
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領路人,在日常的思想教育工作中,應當主動積極地承擔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廣大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從而增強其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同時及時對有心理困惑的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和心理咨詢。輔導員積極參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如下:
1 不斷提高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心理問題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專業知識不熟悉、措施不當或教師道德水準不高。預期效果往往就難以達到。因此,首先輔導員要提高自身素質,做學生的楷模。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輔導員的心理品質是對大學生最好的影響。所以輔導員要加強自身心理素質的修養,具備高尚的情感,追求心理美,熱愛每個學生,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和樂觀向上的心境。不感情用事,善于控制消極情緒等。其次,輔導員要認真學習心理學的基本理論,掌握心理輔導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通過閱讀相關心理學知識的書籍、參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等學習系統的心理學專業知識;同時,學校相關部門也應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對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訓力度.為輔導員提供參加培訓的機會,邀請專家開展相關知識講座等。再次,輔導員要經常開展與兄弟院系、院校輔導員和心理學方面專家、教師的交流,進行案例分析、討論講座,了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形勢。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此外,輔導員還要充分利用學生朋友的身份,增進與學生的溝通和聯系,采用朋輩輔導提高輔導效果。
2 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
心理健康教育側重于增進個人的身心健康,而思想政治教育則側重于培養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有正確、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才會有健康的心理,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正確地接受各種黨性教育和良好的思想政治價值觀。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必須把握各自的側重點,將二者緊密地結合起來。對那些思想認識與心理問題交織在一起產生的矛盾.要從心理的角度人手,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加上思想引導,克服一些不健康心理和偏激觀點,把心理疏導和思想教育結合起來共同發揮作用,增強教育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 通過各種形式積極開展大學生心理輔導或咨詢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幫助學生恰當地、有效地應付現實生活面臨的各種壓力,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進行情緒調節,預防心理問題的發生。因此,我們要廣泛地開展面向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教育,可以通過組織心理測試、開展交流、舉辦講座、校園媒體宣傳、團體輔導活動等形式大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同時輔導員要隨時關注有心理危機征兆的學生.及時與學生交流,通過個別咨詢、電話咨詢等形式,引導學生走出心理危機的陰影。輔導員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應注意把握尊重主體、平等相處、傾聽觀察、捕捉信息、情理相融、重在說服、理解關心、寬容待人、言傳身教、身正為范等原則和方法。
4 根據大學生不同階段的需要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大學生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需要,不少心理問題都是由特殊時期的心理需要沒有得到滿足而造成的。對于大學一年級的學生,應引導他們盡快適應環境,完成角色心理轉換,確立新的奮斗目標,以積極的心態適應新的學習和生活。大學二三年級是大學生心理逐漸成熟的重要時期,這時應加強心理輔導.對其進行人際關系教育、正確戀愛觀教育、抗挫折教育等。促進學生獲取相關知識和提高自我調適的能力。大四學生的心理發展已趨于穩定成熟,但就業的壓力使很多學生變得焦慮、煩惱,因此,這時要注重生涯輔導,加強就業指導和咨詢,適應社會教育等,使他們順利完成學業,滿懷信心地走向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