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的專業類別范文
時間:2023-10-12 17:18: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管理學的專業類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工商管理類下設十個二級專業: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財務管理、國際商務、人力資源管理、審計學、資產評估、物業管理、文化產業管理。
2、英文名稱:Industry &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又譯Business Administration),所屬類別:管理學。工商管理學是研究盈利性組織經營活動規律以及企業管理的理論、方法與技術的學科。本專業的范圍比較廣,所學課程較多,涵蓋了經濟學、管理學的很多課程,工商管理是一門基礎寬的學科,個人可以就此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專業方向。
3、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及企業管理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管理學、經濟學和企業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企業管理方法與技巧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分析和解決企業管理問題的基本能力。
4、工商管理和工商管理類的區別:工商管理就是只單一工商管理專業,而工商管理類則是部分高校按大類招生的辦法,入學后一段時間再細分專業,從工商管理類中選擇諸如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文化產業管理等。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國內外院校成功建立餐飲實訓室的經驗借鑒
1.瑞士里諾士酒店管理學院餐飲實訓教學。里諾士酒店管理學??偛课挥谌鹗?,是世界上頂級的酒店管理學校之一。里諾士酒店管理學院課程設置豐富、層次明顯,可以滿足各個階段酒店從業人員的需求。里諾士酒店管理學院校內設置有三個餐廳,其中包含兩個快捷服務餐廳和一個正式用餐餐廳,學生們進行角色扮演,將在經理敏銳的目光下在校園內的三個餐廳中工作。在里諾士酒店管理學校中,校內的餐廳即是實訓室,營造出完全真實的工作環境讓學生們來練習,學生們對每一步服務都要親身實踐并且從中得到鍛煉和提高,最后會由餐廳職業經理人通過對學員的觀察、考核,以及客人對于服務人員的評價綜合做出對于學員的最后考評并給出提高的方法和途徑。除此之外,為了保證課程反映行業的最新趨勢,學校專門成立了一個專業行業顧問小組,顧問團有頂級國際連鎖酒店的高級經理和其他一些酒店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組成。這些經驗豐富的顧問定期評估學校的課程,使得學校的教育能夠滿足行業不斷變化的需求。
2.湖北經濟學院旅游與餐飲實訓中心。湖北經濟學院旅游與餐飲實訓中心于2007年建設完畢,餐飲類實訓室共9個,包括1個中餐紅案示范室,2個中餐紅案實訓室,1個西餐示范室,1個西餐實訓室,1個中餐白案示范室,1個中餐白案實訓室,1個切拼實訓室和冷拼雕刻實訓室,1個調酒實驗室。實訓室總面積達到2000㎡,設備儀器價值4000多萬元,是目前全國一流的專業實訓室之一。該學院一直堅持理論聯系實際,與多家酒店、企業機構及政府部門簽訂了合作協議;學校同時與法國著名旅游酒店學院簽訂交流協議,雙方已經成功互派7批師生進行交流。與此同時,學校還正著力將實訓中心打造成國際觀光旅游學術討論會的基地、中國酒店職業經理人的定點培訓基地,借此來打造學院專業度以及行業聲譽度。湖北經濟學院對于餐飲實訓室的重視和投入,為學生們帶來了企業最先進的職業技能培訓課程,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實踐經驗,使學生的專業素質和職業素質得到全面提升,讓學生畢業即擁有良好的職場競爭優勢,使得學生們能夠從眾多的畢業生中脫穎而出,得到企業的認可,提高就業成功率。
由以上國內外酒店管理領域中頂級的高校實訓現狀可以看出,這些院校都不單單只是將實訓看作是一門課程,而是將實訓融入學生在校學習生活中,讓畢業生在畢業之時能夠直接進入工作狀態,為企業帶來效益。而學生獲得的實操、實訓經驗主要來源于這些院校設施齊備的實訓室、完整科學的實訓體系、強大有利的監督系統、經驗豐富的指導教師、校企合作的良好關系以及這些院校對于實訓重要性的正確認知和投入。
完善本科院?,F有餐飲實訓室的主要措施
1.優化餐飲管理實訓內容,科學設計餐飲管理實訓結構。實訓課程結構是否合理,課程體系是否完整會直接影響實訓教學的效果。嚴謹、合理的實訓體系會增強課程的藝術魅力??茖W的實訓課程結構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有利于提高學生技能水平,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在實訓課程中,只有通過有計劃的、有組織的、有順序的、有重點的開展實訓項目,將實訓內容轉化為專業技能,才能達到更好的實訓效果。
2.加大餐飲實訓室建設投入,細分餐飲實訓室功能和類別。加大對于實訓室的投入,建設能夠真正滿足學生培訓需要和市場任職需求的校內實訓室。借鑒優秀實訓室的經驗,對于實訓室的功能和類別進行細分。高校對于實訓室的細致分類和多樣化的實訓項目可以幫助同學們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愛好和特長,這將便于同學們在畢業的時候可以更好地為自己進行職業生涯規劃以及選擇自己喜歡的就業方向。這在很大程度上不僅緩解餐飲行業人才流動率較大的現象,而且可以提高畢業生及畢業院校在行業內的口碑。
篇3
[關鍵詞]本科階段;公共管理學課程;公共管理學教材;選用原則
[作者簡介]徐鶯,廣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博士,廣西南寧530004
[中圖分類號]G64;G4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728(2013)02―0144―03
在通常情況下,有關大學教材使用的爭議并不像學術研究那樣錙銖必較,這一點也與中小學教材使用的情形截然不同。原因在于,大學教師在其從事的教學領域內基本上都學有專長,其中部分已經具有博士學位甚至高級職稱,他們無疑具有建構專業課程教學體系的能力和編寫教材的實力或潛力。對于教者而言,大學教材在多數情況下只是教學參考材料而已。而且,大學考試的方式與內容,在多數情況下任課教師可以自行決定,這使得教材的重要性與權威性大大降低。在學習者方面,情形則大有不同。對于那些才走進專業門檻的大學生而言,如果守著一本教材聽講與自習,他們會覺得有規可循,特別是對期末考試復習感到踏實。綜合這兩個方面看,大學教材的使用實際上是教與學相互妥協的結果。本科階段公共管理學課程之所以選用特定教材,也沒有例外,主要是為了方便學生。跟那些已經成熟的專業課程相比,公共管理是新興學科,市面上出現的多種公共管理學教材,在結構內容的安排上各有千秋,有些甚至在基本原理、學術依據和編寫觀念上大相徑庭。如何有針對性地選擇教材,以幫助本科階段的學生完成學習任務,這就成為公共管理學課程教學過程中不可回避的問題。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才將公共管理列為一級學科,而教材建設工作緊接著在21世紀全面展開,據筆者統計,至今市面上已經出現各種公共管理學教材30余種。多種教材并行,開課單位就必須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用。大學本科階段公共管理學教材的選用一般有如下基本方式:上級管理(權威)部門建議;院、系和教研室討論決定;任課教師自行指定;或者是上述方式相互結合。選用公共管理學教材既是教學和學術論證過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各方權力和利益博弈的過程,并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的高低,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
一、尊重教學慣例的原則
公共管理雖然是新興學科,但在我國大學里也已經有10余年的開課歷史。任何一個設有公共管理專業的院系,在此前都已經使用過至少一種公共管理學教材。由于公共管理學教材編寫在我國方興未艾,在爭奪發行量和發揮學術影響力的誘惑下,換教材是一種經常性的強勁呼聲。所以在選用公共管理學教材時,首先要考慮的問題通常是:舊的(通常是前一兩年使用的)公共管理學教材是否應該更換?我們認為,經過合乎教學程序的調查后,如果學生和教師對舊的公共管理學教材滿意,教學效果較好,應堅持選用;如果舊教材需要改進,應將所發現的問題匯總提交給相關出版社和編寫者并敦促修訂改版,倉促更換教材并非良策。當然,舊教材也不是不可以更換,但無論是個人還是教學單位提出,都必須基于充分的教學根據和學術理由。這一原則主要為了強化教材選用的教學主導方向和學術主導方向,而防止行政權力或金錢利益成為公共管理學教材選用的主導力量。
二、有策略地從眾的原則
有策略地從眾原則即是根據所在高校本科教學的實際情況,積極利用公共管理學教材選用的既有經驗。公共管理學的主要教材有如下幾本:(1)黎民主編的《公共管理學》(高等學校公共管理類主要課程教材);(2)蘇保忠、張正河主編的《公共管理學》(適用于公共管理專業的??粕?、本科生);(3)曹現強、王佃利主編的《公共管理學概論》(可作為公共管理學科各專業及MPA教育的教材);(4)丁美東主編的《公共管理學》(可供高等學校公共管理類專業使用);(5)汪大海主編的《公共管理學》(新世紀高等學校教材);(6)倪星、付景濤主編的《公共管理學》(21世紀高等院校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以上文所列教材為限,假設廣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選擇2012―2013學年公共管理學教材,則筆者認為應當選用黎本《公共管理學》。理由如下:黎本《公共管理學》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為教育部推薦教材,不少具有公共管理專業研究生招生資格的“211”高校一直在使用,在近10年的教學實踐中反映也較好,比較切合廣西大學的公共管理學科的發展現狀。蘇、張本《公共管理學》有為??茖W校服務導向,不符合廣西大學建設研究型大學的目標。曹、王本《公共管理學概論》以服務山東高校為目標,地域色彩太強。丁本《公共管理學》屬于高等學校經濟與工商管理系列教材,相對于公共管理專業課程而言,教材形象不夠專業。汪本《公共管理學》推薦讀物部分相對于一、二年級的本科教學而言,顯得大而無當。倪、付本《公共管理學》發行時間短,其針對不同學校、不同類別學生的教學適應性尚有待于驗證。
三、自編教材適度優先選用的原則
長期以來,在教學界有一種流行看法,不提倡一般高校使用自編教材。對于傳統文史哲等人文學科和其他較早成熟的社會科學(如“政治經濟學”、“教育學”、“心理學”等)而言,經典教材往往已經形成,這種觀點是有道理的,但對于公共管理學科而言,則失之片面。公共管理是新興學科,我國高等教育全日制本科階段使用的公共管理學教材編寫情況整體而言不能令人滿意,存在著較大的競爭空間。而我國高校公共管理專業的持續發展,不僅要依靠學術競爭,也要依靠教學競爭,而本校教師編寫公共管理學教材的能力與影響力,集中展現了專業教師科研與教學的綜合實力,是為本校公共管理學科謀求教學和科研競爭優勢的關鍵因素之一。一般地說,有公共管理碩士點(如廣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教學科研單位,就應該鼓勵本院教師編寫公共管理學教材并考慮優先選用于本科教學實踐。應該澄清的是,所謂的公共管理學教材自編,包括完全由本校教師編寫和本校教師參與部分編寫的情況。完全由本校教師編寫,主要包括兩種情形:集體合作編寫,個體教師獨立撰寫。而參與部分編寫,也主要分為兩種情形:擔任主編(副主編),作為一般編者。針對上述四種情形的自編教材,優先選用可相應地區分為以下四個層級:集體合作類著作體現了本校公共管理學科的集體智慧,應努力創造條件選用以示尊重;本校教師擔任主編(副主編)的這類著作體現了本校公共管理學科在科研教學方面的外在影響力,應盡量選用;本校教師作為一般編者類著作體現本校公共管理學科個別成員的教學科研實力和專業活動能力,在質量接近的若干備選教材中,應考慮優先選用;個體教師獨立撰寫類著作雖然體現本校公共管理學科個別成員的較強教學科研實力,但個體編寫教材容易附帶學術偏見,因此在是否將其選用為通行教材的問題上,反而要慎重。
四、多種公共管理學教材輔助的原則
上文所述選用的教材,在學生方面大致可以理解成是需要購買和上課隨身攜帶的公共管理類專業教程,可以“只此一本”;在教師方面則是備課所用的基本教程,必須同時參考其他同類教材備課。筆者覺得,選用參考教材要達到交叉互補、方便定位的目標。茲結合筆者近幾年備課所參考的書籍略加說明。筆者近幾年參考的書籍如下:(1)黎民主編的《公共管理學》;(2)陳振明主編的“公共管理與政策分析叢書”之《公共管理學》;(3)嚴新明主編的“勞動與保障系列教材”之《公共管理學》;(4)歐文?E?休斯“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譯叢”之《公共管理學》;(5)黃健榮“當代公共管理精品教程系列”之《公共管理學》;(6)張康之“21世紀通識教育系列教材”之《公共管理學》。
筆者講授公共管理學課程,選用的是黎民主編的《公共管理學》,原因如上所述。選用其他五種主要參考教材,理由如下:陳本《公共管理學》特別適合于作為MPA學生教材和公務員培訓的教學用書,與一般本科教材反差大、對比性強;筆者參與編寫了嚴本《公共管理學》其中的第三章、第五章,對全書編寫宗旨、流程與細節有深人了解;歐文?E?休斯的《公共管理學導論》在西方已經出到第三版,“既可以作為學習與了解公共管理科學的基礎性、入門性讀物,也可作為研究公共管理的重要參考資料”。黃本《公共管理學》適用于研究生教學,筆者攻讀博士學位時,曾聽過主編黃健榮開設的相關課程,對該教材的特點認識比較到位。張本《公共管理學》是公共選修課教材,服務于本科階段所有院系的學生。在備課過程中,筆者通過對上述參考教材的研讀對比認識到,作為“211”高校具有公共管理碩士授予權的單位,其本科階段“公共管理學”課程的教學,應該達到應有的水準。
五、教材評價機制保障選用質量的原則
這里所說的教材選用質量,主要不是指所選公共管理教材學術質量(知識水平)狀況,而是指所選用的公共管理教材能夠滿足所在院校公共管理專業教學需要的程度,即是否適合學生學,是否適合教師教,是否適合所在教學單位的學術層次和社會影響,是否適合所在大學的校園文化。我國高校在教學質量保障方面,通常比較重視課堂教學評價機制的完善,而忽視教材評價機制的建立。由于教材質量全程監控的意識欠缺,教材選用質量的論證和評價環節缺失,結果往往是教材一經選定,發到學生手中即告萬事大吉。就筆者所了解的情況,我國大陸高校“公共管理學”教材的選用,就多半缺乏后續效果調查,而使教材選用狀況整體而言難盡人意。那么,選用一本公共管理學教材,怎樣才算嚴謹呢?根據筆者的教學經驗,大致要經過以下步驟:首先,由任課教師(1人或多人)提出1―3種備選教材,并出具書面意見詳細說明選用根據,上報系或教研室。接著,系或教研室經過討論,由負責人出具選用建議,送交院學術委員會和教學委員會討論。然后學院教學部門根據院學術委員會和教學委員會的討論結果,將選用教材的結果告知任課教師、相關學生和教材管理部門。教材付諸教學實踐后,一方面大學教務處組織專家(督導)組深入聽課,考察教材的課堂適應性;另一方面教務處相關職能機構制作“教材使用情況調查表”,詳細全面地搜集并分析聽課學生反饋的信息。教務處方面據此得出對前一學年公共管理學教材選用的整體評價,并反饋給開設該課程的院系,以決定下一學年是否續用前一學年的教材。
六、結語
在大學本科階段課程教學過程中,教材選用是一個重要但經常被忽視的環節。隨著本科階段全外文教學課堂的推廣,公共管理學教材的選用問題將越發顯得突出。本文主要針對國內大學本科階段公共管理學課程教學的現狀提出了教材選用的一些基本原則,希望引起大家的關注。
[參考文獻]
[1]黎民,公共管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蘇保忠,張正河,公共管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3]曹現強,王佃利,公共管理學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4]丁關東,公共管理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
[5]汪大海,公共管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6]倪星,付景濤,公共管理學[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1.
[7]陳振明,公共管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8]嚴新明,公共管理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9](澳)歐文?E?休斯,公共管理學導論[M],彭和平,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篇4
(一)培養目標設置上的缺陷
培養目標是現代教育的定向標準,是選擇教學內容,設計課程體系,采用教學方法直至確定教育制度的重要依據。目前我國高校專業指導目錄中財務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是:能在工商、金融企業、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財務、金融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這一目標定位不夠明確,人才模式定位也不夠準確,存在以下缺陷:1.目標設置過于籠統,不便于分層掌握和操作。2.不利于學生樹立合理擇業觀念。培養目標定位于“培養高級專門人才”,使學生誤以為自己經過四年大學學習,就是高級專門人才。選擇職業“就高不就低”,使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就業狀態不合理。3.將素質教育目標與專業技術目標相混同。大學是一種素質教育、通才教育,而非職業或成人教育。4.不利于教師素質的培養與提高。盡管我國已向市場經濟轉軌,但培養目標錯位,導致教育觀念落后,教師素質得不到快速提高。授課內容,不能結合我國企業改革實際,培養出的學生理論水平不高,應用能力更差。
(二)課程體系設計上的缺陷
財務管理工作是一項根據不同環境、條件,尋求有用信息,進行分析、判斷進而做出決策的復雜工作,具有較強的應變性。它需要的不僅僅是專業知識和技能,其他知識與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對所處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環境和歷史背景、地理與自然狀況、科學技術發展水平以及某些文學、藝術知識的了解,品德與修養,人際溝通與交往的能力等。涉及上述知識與技能的培訓在課程設置上明顯不足。
1.重技術教育,輕素質教育,忽視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培養。課程結構不合理,課程比例失調,很少有開設“職業責任”之類的課程。2.主干課程內容交叉重復現象嚴重,課程設置缺乏整體規劃。3.重實務類課程,輕理論類課程。本科教育是奠定基礎、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的階段。要求學生掌握財務方面的基本理論和較寬的相關專業知識,而基礎課相對薄弱,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4.不同層次教學內容銜接差,教學方法與手段單一,抑制了學生的潛能。高校選用教材未能區別本科生與夜校,與研究生的層次;教學方法上是滿堂灌”;教學手段上較少用電子化教學設備。這些都抑制了學生的思考和創新能力。
(三)專業課程間內容交叉重復問題突出
目前高校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中均設置會計課程,恰恰財務管理與某些會計課程如管理會計、成本會計從內容到方法體系存在著邊界交叉和內容重復現象。這種局面不利于財務管理學科體系的優化,導致資源浪費,給教學帶來困難。降低學生的專業興趣,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落后
目前高校財務管理專業在培養模式上過于呆板劃一,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落后。例如,在教學管理上沒有將規定性與選擇性有機地結合,學分制只是學時制的翻版;在教學方法上,教學內容與現實經濟生活脫節,文理知識互不兼容,啟發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極少采用;在教學手段上,仍是“黑板加粉筆”,計算機輔助教學及電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十分有限。
高校財務管理專業建設的現狀及存在的上述問題,嚴重制約了該專業的發展,深入系統地研究該專業的改革問題是我們作為財務專業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基于專業特色和社會需求的財務管理課程改革的基本構想
(一)確立科學的財務人才培養目標
高校財務管理本科教育階段的人才培養目標,應符合國家教育方針、反映本科教育特點、適應新形勢對財務管理人才的要求。為此,財務管理本科階段的人才培養目標應是:培養具有優良品質和素質、廣博和精深知識結構及全方位能力結構,能在工商、金融企業、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財務、金融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這一目標定位應具備三個特點:其一,提倡全面素質教育;其二,在就業導向上提倡實務工作、教學、科研三者兼顧;其三,在人才培養類型上注重培養高級財務管理專門人才。
(二)正確界定財務管理學與相關學科的關系,合理設計財務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
1.財務管理與經濟學的關系。財務管理作為一門學科,是經濟學的一個分支,表現為財務經濟學,屬于微觀經濟學范疇。財務管理是利用價值形式對社會再生產過程客觀存在的資本活動和財務關系進行綜合性管理。2.財務管理與會計學的關系。財務管理是對企業的籌資、投資、收益分配等財務活動所進行的管理活動,會計是對資金運動為主的經濟活動所進行的信息管理。財務管理是一種資本運作活動,會計是以提供財務信息為主的經濟信息系統。3.財務管理與管理學的關系。財務管理作為一種管理活動,是現代企業管理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財務管理作為一門學科,表現為企業財務管理學,屬于管理學的一個分支。財務管理是對企業資本進行配置和利用的資本運作活動。4.財務管理與財政學的關系。財務管理是研究經濟活動中的微觀價值管理,而財政學是在國家財政體系中研究經濟活動中的宏觀價值管理,財務管理是價值管理中的基礎環節。5.明確界定:初級財務管理、中級財務管理、高級財務管理的內容。財務管理課程是財務管理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將財務管理分為初級財務管理、中級財務管理和高級財務管理三門課,這在各高?;疽研纬晒沧R。但是,如何界定這三門課的具體內容,還是沒有定論。有關這三門課的教材很少,即使有些學校出了教材,但在內容上也是各式各樣。特別是初級財務管理和中級財務管理的內容劃分較為模糊,如何既避免相互重復,又要能體現基礎課程和后續課程之間的關系,很難把握。筆者認為,這三門課程之間要有承上啟下的關系,又要體現財務管理學科的內在邏輯體系,具體表現如下:
(1)初級財務管理是財務管理的入門課,應主要介紹財務管理的一些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讓學生對財務管理這門學科有一個概括性的了解,為學習中級財務管理和高級財務管理奠定基礎。因此,本課程應包括財務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識,但不應過于深入和具體,其主要內容包括:
①財務管理概論,闡述財務管理的概念及內容、財務管理目標、財務管理產生和發展的歷史、財務管理的任務和原則、財務管理體制等。②財務管理環境,介紹企業組織類別、金融市場一般原理、有效市場假說與信息對稱性問題、企業稅收制度等。
③財務管理的價值觀念,詳細介紹貨幣時間價值的概念及計算,系統講解單項資產風險與收益、投資組合的風險與收益、資本資產定價模型。④財務管理的基本方法,主要闡述財務預測、財務預算、財務控制和財務分析等財務管理的基本方法以及這些方法的簡單應用。⑤財務管理的基本內容,概括描述財務管理的基本內容,如企業籌資渠道和籌資方式、籌資類型、資金成本、資本結構;投資環境、投資決策的分類、投資決策應考慮的基本因素、現金流量的計算等。
(2)中級財務管理是在初級財務管理基礎上,更深入、系統、全面地介紹財務管理的專門知識,為詳細地闡述資金運動全過程的管理,即資金籌集管理、資金運用管理、資金分配管理。本課程的內容主要有:①資金籌集管理,詳細闡述權益資金籌集、長期負債籌資、租賃籌資、流動負債籌資等各種籌資方式的特征、具體操作過程并對不同籌資方式加以比較和評價。②資產管理,系統介紹現金管理、應收賬款管理、存貨管理的各種方法。③投資評價,系統講述長期投資決策的基本方法及案例運用,通過計算證券投資價值對證券投資進行評價。④股份公司盈利分配,主要包括:各種股利形式的比較、股利政策、股份分配理論、股票分割與股票回購等內容。
(3)高級財務管理是在初級財務管理和中級財務管理的基礎上開設的較高層次的課程,主要介紹國內外財務管理學科發展的新動態和新成果,并對財務管理的一些專門問題進行研究。開設本課程的目的主要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眼界。同時,使同學們對財務管理中的一些問題有更深的認識。本課程的具體內容應根據形勢的需要適時調整和補充,目前情況下,筆者認為高級財務管理應有以下內容:
①資本市場下的財務理論綜述,系統介紹西方資本主義市場條件下的主要財務理論,如有效市場理論、現值分析理論、投資組合理論、資本結構理論、資本資產定價理論、套利定價理論、期權定價理論、學說等;②新形勢下財務管理所面臨的挑戰與對策,針對我國企業所面臨的新的理財環境的變化,提出財務管理應采取的對策;③財務管理的特殊問題,著重介紹財務管理中的一些特殊問題,如集團公司財務管理、企業購并財務管理、所有者財務、通貨膨脹下的財務管理等。
篇5
【關鍵詞】大學生學習;主動性;獨立性;合作性
一、引言
總理在2010年五四青年節與北大學生座談時談到“‘錢學森之問’對我們是個很大的刺痛”,研究人員由此對中國大學為何培養不出杰出人才這個尖銳的問題進行了思考。我們認為:自覺意識是大學生在大學里必備的學習素質。高校擔負著為國家培養杰出人才的使命,因此對大學生自覺意識的培養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研究人員結合自身經歷,將大學生對學習的自覺意識和自我培養作為研究重點,參考有關文獻和專家的意見后,將具體研究方向定為大學生學習主動性、學習獨立性和學習合作性,簡稱大學生“學習三性”。其中學習主動性是核心,學習獨立性是基礎,學習合作性是手段,學習三性密不可分。
二、研究背景
(一)“學習三性”概念界定
通過對現有文獻的閱讀,研究人員分別對“學習三性”做了如下定義:學習主動性是指學生自覺、自愿、自主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是學生主觀上主動學習的意愿。學習獨立性是指學生具有獨立研究學問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學生客觀上獨立學習的行為。學習合作性是學生與他人相互協作,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學習意識,是學生實現自覺學習的重要手段。
(二)“學習三性”研究現狀
1.學習主動性研究現狀
通過對學習主動性現狀已有研究成果的匯總,研究人員得出了以下結論:學生課堂學多不專心,缺乏激情。21%的學生自認為能聽課,但注意力不一定能集中(劉新華,2009)。比起進入高校前,大學生已大大減少了課下用于學習的時間。研究發現,36%的同學每天課堂之外平均用于學習的時間大約為1―2小時,30%的同學大約為2―3小時,只有18%的同學大約為3小時以上(徐衛,2009)。此外,新生從中學過渡到高校的階段普遍表現出了不適應性。在對待專業課方面,大學生專業學習興趣不濃(紀凌開,2008)。
2.學習獨立性研究現狀
一九五四年《教學與研究》雜志刊登的《培養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一文指出,高校不但要使學生獲得豐富的科學知識,同時還必須注意培養學生獨立進行自學、獨立研究學問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校需注重加強對學生人文修養、專業理想、個性發展、創新思維等方面的教育。學習方面應該加強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獨立應對工作的能力,而不是過分地考慮他人的意愿。
3.學習合作性研究現狀
就現有的文獻來看,開展大學生合作學習在教學方面有很大的優勢:《實踐教學中“團隊合作學習”模型的研究和實踐》中指出,團隊合作學習是大學生學習的最佳途徑,合作學習幫助學生更加理解學習的本質。《合作學習關于新生人際關系的改善與學習效果的影響》中提到合作學習改善了現有僵化的學習現狀,提高了學習效果。有關提高大學生學習合作性現狀的對策主要包括:重視合作素質培養的非智力因素、營造合作素質培養的良好環境、拓寬合作素質培養的途徑、加強學習小組的監控以及建立新型師生關系等。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問卷調查法。研究人員根據所閱讀的文獻,設計了《大學生學習主動性、獨立性、合作性現狀調查問卷》,問卷設計完成后,我們對100位在校學生進行了預調查,根據反饋情況對問卷進行了多次修訂,最終定稿。我們在全國范圍內抽取了具有代表性的20所高校,發放了共1150份①調查問卷。其中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山東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上海大學、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為實地發放問卷,北京師范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上海政法學院、黑龍江大學、安徽大學、北京體育大學、云南省保山學院則以郵件的方式寄出問卷。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在“問卷星”網站的支持下開發了網絡版問卷。兩種調查方式共回收有效問卷812份。
四、調查結果分析
(一)“學習三性”現狀分析
1.學習主動性現狀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在“您課上愿意主動提出問題”一題中,只有5.42%的調查者選擇了非常同意;在“您會對課堂所學內容進行積極思考”一題中,選擇同意或比較同意的調查者占53.82%;這表明學生在課堂上有主動學習的意識,卻在發揮學習主動性方面缺乏積極的表現。此外,在“您有課前預習的習慣”一題中,有31.65%的人選擇了比較同意或非常同意;在“您會主動學習不在課程考核范圍內的專業知識”一題中,只有20.69%的人選擇非常不同意和比較不同意。可以看出:大學生在課下具有一定的學習主動性,但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2.學習獨立性現狀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在“您已按照自己的想法制定學習計劃”一題中,有17.36%的學生選擇“非常同意”;在“通常情況下,您會根據課程的復習需要記錄課堂筆記”一題中,有18.97%的學生選擇“非常同意”。這說明在本科學習中有自己獨立學習方法的人只占少數,多數人在學習中有盲目聽從老師同學意見的現象。在“您已按照自己的理想制定目標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一題中,只有47.42%的人選擇了比較同意或非常同意。由此可見,相當一部分大學生人生規劃的獨立性有待提高。
3.學習合作性現狀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有14.04%的學生愿意與同學分享學習經驗;有45.32%的學生在學習遇到困難時通常會求助他人;有56.33%的學生喜歡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課后作業;有52.46%的學生偏向參加與課程內容相關的課內外專題討論。這些數據表明,大學生中約有近半數的人在學習中會以各種形式體現一定的合作性,但仍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合作學習持不置可否或否定的態度,亦或是雖具有與他人合作學習的意愿,但很少主動地與他人進行合作。
(二)基于學校類別(學校)、專業類別、性別、年級四個維度的“學習三性”現狀數據分析
經探索性因素分析和大量文獻資料的查閱,研究人員確立了對國內大學生“學習三性”的研究主要立足于被調查者所屬的學校類別(學校)、專業類別、年級和性別四個維度上。
主動性方差分析顯示,學校類別(學校)和年級通過了顯著性檢驗:不同學校類別下,985院校的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普遍優于211院校(非985院校)的學生,211院校(非985院校)的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普遍優于其他非211院校的學生??傮w上,隨著年級的升高,主動性均值呈上升趨勢;然而,在大一到大二期間,主動性均值有所下降。
獨立性方差分析顯示,學校類別和性別通過了顯著性檢驗:不同學校類別下,985院校的學生的學習獨立性普遍優于211院校(非985院校)的學生,211院校(非985院校)的學生的學習獨立性普遍優于其他非211院校的學生。不同性別下,女生較男生獨立性均值高。
合作性方差分析顯示,性別和專業類別通過了顯著性檢驗:不同專業類別下,理工類學生的學習合作性高于文史類學生。不同性別下,女生較男生獨立性均值高。
(三)STATA模型――主動性、獨立性、合作性相關影響因素回歸模型
研究人員基于STATA軟件對于學習主動性、獨立性、合作性分別做出了相應的學習性質評估模型。在問卷覆蓋的調查對象范圍內,我們可以直接根據該套模型計算出其相應學習性質的得分情況,估算調查對象的“學習三性”水平。研究人員對“學習三性”的得分情況做出基于統計的預測,即學校類別(學校)、專業類別、年級和性別在統計顯著的條件下與相應的相關系數的乘積與常數項之和構成“學習三性”的得分。
LS=β0 +β1 ×School+β2 ×Major+β3 ×Grade+β4 ×Gender②
ALS③=β0+β1×School+β2×Major+β3×Grade+β4×Gender;
I LS④=β0+β1×School+β2×Major+β3×Grade+β4×Gender;
CLS⑤=β0+β1×School+β2×Major+β3×Grade+β4×Gender;
1.模型說明
只選取變量中系數的P值在0.05以下的變量,乘以系數后累加起來即構成相應學習性質的得分方程。每個變量都是定性變量,為真就取值1,為假就取值0。如所有的變量取值均為0,則學習性質得分就是常數項的取值。模型的默認值均為清華大學文史類專業大一女生。
2.模型內容⑥
(1)學習主動性評估模型
ALS=-3.10PU-2.79RUC-2.32BNU-2.37OUC-5.32USTB-2.43CUP-2.78AHU-3.18NFU
(1.13)(0.97)(1.10)(1.00)(1.00)(1.23)(0.87)(1.13)
-2.51CYUPS-4.27SHUPL-2.03Sec_Y-1.44Thi_Y-1.92Fou_Y-2.60Fif_Y+23.65663
(0.96) (0.98) (0.66) (0.73) (0.79) (1.03) (0.96)
(2)學習獨立性評估模型
ILS=0.64PU-2.12RUC-4.15USTB-2.89AHU-2.54NFU-2.91SHUPL-0.93M
(1.13)(0.97)(1.00) (0.87) (1.13) (0.98) (0.33)
-2.74Fif_Y+1.26Six_Y-0.52S&T+23.43218
(1.03) (2.50) (0.41) (0.96)
(3)學習合作性評估模型
CLS=0.03PU+0.08RUC -1.59BFSU+0.11BSU +1.11NFU-1.25BC+0.11M
(0.53)(0.46) (0.53) (0.46) (0.54)(0.64)(0.16)
-0.11Fif_Y-.022S&T+6.650749
(0.49) (0.19)(0.45)
其中括號部分為標準差。
五、建議及對策
經過對“學習三性”影響因素的合理分析,研究人員主要從學校類別(學校)和年級兩個方面給出相應的改善“學習三性”現狀的對策和建議。
(一)從學校類別(學校)角度
無論從國家關心和政府投入程度,還是從學校自身發展的綜合實力來看,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非985院校)和普通院校之間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基于上述事實,研究人員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抓住課堂教學的主要矛盾,尋找合適的教學方式。課堂教學的主要矛盾是教學雙方。長期以來,在大學教學中發揮作用的教學方式主要是灌輸式教學和啟發式教學。研究人員認為,高校應將灌輸式教學與啟發式教學巧妙地結合,激發學生自覺學習的意識。
第二,加強鼓勵機制,重視學生帶頭作用,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研究人員認為激勵機制可以鼓勵一部分學生增強學習自覺性,進而影響整個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可以更大程度的激發大學生的“學習三性”。
第三,建立嚴格的學校規章制度。要保證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就要讓學生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課堂,要盡量避免學生把課堂時間花費在開小差等與課堂無關的事情上。
第四,高校要明確學生的培養目標。教學管理者在課程設計和教學過程中,應認真考慮學生所學知識的科學構成和合理組織,而不是簡單地強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覺。
(二)從年級角度
鑒于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獨立性從大一到大二有下降的趨勢,研究人員認為,高校應加強始業教育,引導學生合理規劃大學生活,具體要做到:第一,向新生提供學習方法指導,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第二,建立大學新生的危機感,以便他們在高考后重樹人生目標。第三,解決新生心理上的問題,保證其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第四,引導新生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避免學習和學生活動的沖突。第五,要讓新生認識到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
注釋:
①其中清華大學50份、北京大學50份、中國人民大學100份、山東大學100份、中國石油大學(華東)100份、北京航空航天大學50份、北京外國語大學50份、中國海洋大學50份、北京科技大學50份、北京工業大學50份、上海大學50份、中國青年政治學院50份、北京師范大學50份、東北林業大學50份、哈爾濱醫科大學50份、上海政法學院50份、黑龍江大學50份、安徽大學50份、北京體育大學50份、云南省保山學院50份,共計1150份問卷。
②LS(Learning Score)為學習特性得分。β1,β2,β3,β4 分別為對應學校(School)、專業(Major)、年級(Grade)、性別(Gender)變量的系數,β0為常數項。
③ALS 為學習主動性得分。
④I LS 為學習獨立性得分。
⑤CLS 為學習合作性得分。
⑥字母釋義:PU(北京大學),RUC (中國人民大學),BNU (北京師范大學),BUU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SDU (山東大學),OUC (中國海洋大學),USTB (北京科技大學),SU (上海大學),BJUT (北京工業大學),BFSU (北京外國語大學),BSU (北京體育大學),CUP (中國石油大學),AHU (安徽大學),NFU (東北林業大學),CYUPS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HLJU (黑龍江大學),HMU (哈爾濱醫科大學),SHUPL (上海政法學院),BC (云南省保山學院),M (男),Sec_Y (大二),Thi_Y (大三),Fou_Y (大四),Fif_Y (大五),Six_Y (大六),S&T (理工),_cons(常數項)。
參考文獻
[1]胡瑞年,李麟.新生現狀分析和對策探討[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9(3):21-23.
[2]李婷婷,顧文成.淺析大學新生獨立性的培養[J].思想教育,2008:24-25.
[3]李文道.關于如何激發新生學習的主動性[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2009(9):13-14.
[4]凌曉明,王娟娟,蔣研川.基于大學生合作學習視角下本科教育質量研究[J].現代大學教育,2011(1):64-68.
[5]普?格?杜賓諾夫.大學一年級學生獨立工作中的幾個問題[R].1954.
[6]任京民.關于構建高校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探討[J].高教研究,2006(12):2-4.
[7]孫亮.提高新生學習主動性的幾點建議[J].教育與現代化,2003(3):28-34.
[8]王靜.淺析當代大學生的獨立性[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5-6.
[9]王鈺.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J].商業經濟,2008(10):21-24.
[10]章劍鋒,周燕.大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的調查與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5):
31-33.
[11]張濤.合作學習對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正效應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0(20)7-9.
作者簡介:
趙芮婧,女,大學本科,現就讀于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
閆君,女,大學本科,現就讀于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
祝晨,女,大學本科,現就讀于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
篇6
[關鍵詞] 學科建設 專業結構 教學改革
2001年,經教育部和陜西省人民政府批準,原漢中師范學院和原陜西工學院合并組建陜西理工學院。在合校之初,學院高度重視教育教學改革,根據學校辦學定位,緊密圍繞服務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通過對原漢中師范學院和陜西工學院的學科與專業進行了整合與調整,形成了以本科教育為主、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適度發展高職教育和繼續教育的多層次辦學格局?,F有8個二級學院、11個系、1個教學部、2個中心,共22個教學單位,52個本科專業,省級名牌專業3個。陜西理工學院已經成為一所以教師教育、工程教育類為主體,理、工、文、經、管等學科協調發展,綜合實力強,教學質量高,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多科性大學。但是,面對21世紀高等教育大眾化時期的挑戰,面對未來高等教育的發展模式和改革趨勢,審視我院學科分布與專業布局情況,迫切需要我們最大限度整合原有資源、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和大力開發未來資源,堅持走內涵發展的道路,以挖潛式改革推動合校后的深度融合,以改革促發展,以發展求生存。唯有如此,才能將“堅持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與地方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發展戰略落到實處;才能保證“把陜西理工學院建成綜合實力強、學科專業結構合理、質量效益好、特色鮮明、省內外知名的多科性大學”的發展目標順利實現,全面貫徹落實《陜西理工學院辦學指導思想》。
本文主要從圍繞學科結構與專業布局問題,以陜西理工學院管理類專業資源深度整合問題為例進行初步探討,以求起到拋磚引玉之效。
一、中國管理科學的學科結構
管理科學誕生于西方,并在19世紀末期形成一門獨立學科。泰羅(Fredrick.W.Taylor)等人強調的是科學管理,其中心是以勞資合作取代勞資對抗、以科學方法提高勞動生產率來實現雇主的低成本要求與工人的高工資要求之間的平衡。而梅奧(Elton Mayo)等人則著重于研究人的本性和需要,行為的動機,尤其是生產中的人際關系。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方各種管理學派紛紛涌現,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出現了孔茨(Harold Koontz)所謂的“管理理論的叢林”。據孔茨統計,到1980年時已有11個學派,其中主要有社會系統學派、決策理論學派、系統管理學派、經驗主義學派、權變理論學派、管理過程學派、管理科學學派等。這些學派都有自己的理論系統,但彼此之間也有交叉,例如卡斯特(Kast F.E.)既屬于系統管理學派,又屬于權變理論學派。如果再考慮到歐洲和日本的管理科學家的觀點,可以認為目前國際管理科學界對管理科學的學科結構并未取得比較一致的共識。由于管理科學在我國還是一個新興的學科,直到幾年前才被作為獨立的學科門類來對待,再加上管理科學本身又具有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交叉融合的特點,經常游走于科學與藝術之間,所以我國學術界在其學科范圍和學科結果方面也存在著較多的意見分歧。
然而,曾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主任的成思危先生, 在總結國際管理科學的發展潮流和我國的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提出了中國管理科學“三個基礎,三個層次及三個領域”的學科結構的觀點,在較大范圍內得到了公認。成思危先生的觀點可以歸納如下:
1.管理科學的三個基礎――數學、經濟學和心理學
其中數學是管理科學中數量分析方法的基礎,最常使用的是統計學、組合數學、數學規劃、隨機過程、離散數學及模糊數學等。經濟學是管理科學中各類決策的出發點和依歸,最常使用的是理論經濟學(主要包括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應用經濟學(例如工業經濟學、勞動經濟學、區域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等)及計量經濟學等。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表現的科學,它是管理科學中研究人際關系、調動人的積極性的依據.最常使用的是工業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及認知心理學等。
2.管理科學的三個層次――基礎管理、職能管理和戰略管理
基礎管理是管理中帶有共性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術,主要包括管理數學、管理經濟學、管理心理學、管理會計學、管理組織學,管理決策學、管理史學等。職能管理是將管理基礎與特定的管理職能相結合,例如計劃管理、財務管理、人事管理、生產管理、營銷管理、科技管理、國際貿易管理,公共行政管理等。戰略管理包括戰略的制定和實施,它不但要以管理基礎和職能管理為基礎,還要包括政治學、法學、社會學等多方面的知識。
3.管理科學的三個領域――管理基礎理論與方法、企業與事業單位管理、宏觀管理與政策研究
管理基礎理論主要包括管理哲學、決策理論、組織理論等;管理方法則既包括預測、評價、優化等基本技術,也包括企業重建、戰略制定、成本控制等基本方法,還包括管理信息系統、決策支持系統等基本手段。企業管理包括我國各種各類企業的管理,大體上相當于國外的工商管理(Business Administration),事業單位管理則主要指我國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類事業單位的管理,與國外的非營利組織管理有所不同。宏觀管理在我國主要是指政府機構對國家及地方事務的管理,大體上對應于國外的公共管理(Public Administration),我國通常所說的政策研究則大體上對應于國外的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研究。
成思危先生關于管理科學的學科結構的論述,為我們進行管理學科建設和管理類專業結構調整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即我們應該圍繞管理科學的三大基礎,設置學科基礎課程;圍繞基礎管理的理論、方法和技術,設置管理類各專業核心課程;圍繞特定的管理職能設置具體專業及或專業方向;圍繞管理科學的基本領域對專業進行集成管理與合理布局。
二、陜西理工學院管理類專業的發展現狀
1.陜西理工學院專業設置總體情況
2006年,學校根據辦學定位和社會發展需求,以省、校級重點學科或優勢學科作為專業群建設與發展的依托,完成了學科專業調整。通過加強專業內涵建設,強化專業優勢,建設名牌專業,完善專業管理機制,優化專業辦學條件,積極穩妥地增設新專業等方法措施,形成了以教師教育、工程教育為主體,涵蓋理學、工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教育學、歷史學等學科門類,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結構格局。52個本科專業中,教師教育類11個,占21.15%;工程教育類21個,占40.38%。按授予學位類別分,工學21個,占40.38%;理學8個,占15.38%;文學7個,占13.46%;管理學8個,占15.38%;經濟學2個,占3.85%;教育學3個,占5.77%;法學2個,占3.85%;歷史學1個,占1.92%。彰顯了學?!敖處熃逃?、工程教育為主體”的專業結構特色。
2.管理類專業設置與分布情況
根據2005年12月陜西理工學院全校性學科調整的結果, 目前我校管理學科門類下共有工業工程、會計學、物流管理等10個本科專業,涉及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和圖書檔案3個大類,分布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管理系、經濟貿易系、經濟與法學學院和歷史系等5個教學單位(見表1)。在這10個專業中,歷史最悠久的會計學專業創辦已有10年,歷史最短的要數物流管理專業2006年才開始招生,屬于新辦專業的有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物流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旅游管理、電子商務、圖書館學等,畢業生尚未超過兩屆。在專業分布方面,大部分專業屬于各院系自行創設,少數專業隨著學科整合和院系調整進行了劃轉。例如圖書館學專業由信息管理系(合校之初成立,2005年已撤銷)劃歸歷史文化系(原文化傳播系)、工商管理專業由管理系(原管理工程系)劃到經濟貿易系、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由信息管理系劃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表1 管理學科本科專業分布情況
3.管理類各專業存在問題
根據2006年版《陜西理工學院本科培養計劃》中的數據,整理分析后會發現若干問題。首先,除了學科基礎課具有很大的重復性外,同屬管理類的不同專業的課程重復率至少在30%以上,部分專業課程重復率甚至達50%以上。其次,單個院系在主辦某一管理類專業的時,專業方向設置上與其他院系具有驚人的近似性(見表2)。如果按照“專業優先,方向居后”的原則,不難發現信息管理、電子商務、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和市場營銷專業成為重復建設的對象。可以斷言,涉及管理類專業的各院系正在形成一個“相互追逐、重復建設”的怪圈。
表2 管理類本科專業與專業方向統計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經過前期努力,我校現有專業結構與布局總體上比較合理,符合自身定位和培養目標,符合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符合學校的基本辦學條件,符合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但是,在微觀領域尚有重新調整和優化的空間,尤其是在管理學科領域尚存在著力量分散、重復建設、團隊難成的問題。如果任其照現狀發展,不僅會影響到人才培養工作,還會降低學校專業資源配置的效率,更會影響多個學科的協調發展。只有對管理類專業實現深度整合、合理規劃,才能集中精力、科學發展。
三、實現管理類專業深度整合的基本策略
從2001年兩校合并到目前為止,學校以合并組建為契機,按照整合資源、調整結構、擴大規模、提高質量的工作思路,通過加強思想教育,凝聚人心等措施,整合資源,已經基本實現兩校的全面融合。通過調整學科專業結構,結合自身辦學條件,適度增設新專業,不斷滿足社會需求,形成了教師教育和工程教育兩個較大的專業群。盡管為了學校的長遠發展,我們迫切需要按照學科結構定位,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教師教育、工程教育為主體,促進多學科協調發展,重點建設優勢學科和特色學科,適度發展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但是,由于學科專業結構調整涉及到院系組織變革、人力資源配置等較為復雜的系列問題,所以從改革、發展與穩定三者關系看,目前不宜大面積的進行學科專業結構調整??梢跃屠韺W、工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等逐學科推行漸進式改革。
要實現管理類專業深度整合,既要正視現實,又要照顧歷史,還不能割裂學科的內在聯系。在戰略上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專業剝離。即將所有管理類的10個專業統統從所在院(系)剝離,暫不考慮各院系的人事問題和規模問題。第二步,專業歸并。即根據各個專業之間相關性的大小以及專業之間的內在聯系,對10個專業進行模糊歸類。第三步,院系調整。主要是在專業歸并的基礎上,兼顧各院系的人事問題和規模問題,進行填平補齊,為老專業注入活力,為新專業預留空間。
大致有三種操作方案:
方案1:分別成立經濟管理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2個二級學院??梢钥紤]將管理系現有的5個專業(會計學、財務管理、工業工程、電子商務、市場營銷)、經貿系的3個專業(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國際經濟貿易)、經法學院的2個專業(經濟學、人力資源管理)、歷史文化系的1個專業(旅游管理)并入經濟管理學院。將經法學院的2個專業(思想政治教育、法學)、歷史文化系的1個專業(圖書館學)并入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積極創辦公共事業管理、社會保障等社會緊缺專業。歷史文化系的1個專業(歷史學)可以考慮與教育科學系的2個專業(心理學、教育技術學)合并組建教育科學院。拆分與合并之后管理系、經貿系、經法學院和歷史系均無專業遺漏。
方案2:分別成立工商管理學院、財經管理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3個二級學院。
可以考慮將管理系現有的3個專業(工業工程、電子商務、市場營銷)、經貿系的3個專業(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國際經濟貿易)、經法學院的1個專業(人力資源管理)、歷史文化系的1個專業(旅游管理)并入工商管理學院。將管理系現有的2個專業(會計學、財務管理)、經法學院的1個專業(經濟學)并入財經學院;將經法學院的2個專業(思想政治教育、法學)、歷史文化系的1個專業(圖書館學)并入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積極創辦公共事業管理、社會保障等社會緊缺專業。歷史文化系的1個專業(歷史學)可以考慮與教育科學系的2個專業(心理學、教育技術學)合并組建教育科學院。拆分與合并之后管理系、經貿系、經法學院和歷史系均無專業遺漏。
方案3:成立管理學院,即將方案1和方案2中的二級學院合并處理。
四、結束語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一直沒有間斷過高等教育改革,但在不同發展階段,高等教育改革的重點是有所不同的。目前,國家教育部推行的“質量工程”進行的如火如荼。人才培養模式的改變、教學內容的改變、教學體系的改變以及怎樣提高在校大學生的質量等成為教育教學改革中的重要問題。在未來一個時期,教育教學改革要緊扣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切實在教育教學理念、學科專業結構等方面進行綜合改革,以改革創新精神推動學科建設和專業建設,努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參考文獻:
[1]陜西理工學院本科培養計劃(2006版)[Z].2006.10
篇7
關鍵詞:中西;工商管理專業
一、引言
當前,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提倡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已經延伸到高校的教學管理當中。工商管理作為高校管理類的分支學科,近年來受到了廣大的關注。高校通過對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為企業輸送經營管理、企業項目策劃等方面的專業管理人才,促進企業的發展。雖然工商管理專業在我國的高校都有開設,但是在教學模式、課程設置、就業規劃等多方面與西方國家的教學有著明顯的區別與聯系。在本文中,針對文化背景不同的西方國家與我國高等院校在工商管理專業教學的區別與聯系,展開了深刻的討論。
二、中西工商管理專業在人才培養上的區別與聯系
1.人才培養。我國高等院校在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上和西方國家院校有著很大的差異。首先是對培養對象而言,也就是工商管理專業的招收學生而言,主要分為在高考時選擇工商管理專業的大?;蛘呤潜究迫藛T,還有就是一些在職人員,在工作之余進行工商管理知識的學習、提高工作能力的人群。而針對我們現在的高中生而言,面對著高考的壓力,在填報志愿時也會考慮現今的就業方向,許多高中生選擇工商管理專業,主要是工商管理專業涉及的學科多,例如人力資源管理、會計學、統計學等學科都會涉及到,更主要的是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就業面廣,所以,促使更多的學生選擇工商管理專業。而在西方國家,像美國、英國這樣的發達國家,工商管理專業課程設置在了大學本科以上的教育領域,也就是大部分人讀工商管理專業就是攻讀工商管理專業碩士學位。在西方國家,將工商管理專業碩士稱為MBA學位,而讀得此專業的人都是一些有著不錯工作和較高經濟來源的人群,相比那些沒有基礎的人,他們有更多工作上的經驗,他們攻讀MBA,是為了掌握更多的工商管理技能,提高自身的價值。另外,中西方的高校在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上,也存在著區別。我國在人才培養目標上的設定上過于空洞,缺乏具體的目標導向。而國外的高等院校在人才培養上有設置統一的管理模式,且培養目標規范、有一定的指導性。比如在美國加州的一所工商管理高校,其中在市場營銷專業課程設置的目標就是畢業生要對銷售公司的產品進行設計,并對顧客進行銷售,這樣的專業課程設計將課程與學生的實踐活動聯系在一起,這不僅是學生的學習計劃,也是畢業生今后的就業規劃。
2.課程設置。工商管理專業是一門企業經營管理和內部管理相結合的課程,涉及的專業課程較為復雜,主要包括市場營銷、管理與應用、統計學等多方面,而且各個學科下面又分為不同的學科類別。就目前我國的高校而言,工商管理專業設置的課程較多,遠遠高出于國外的院校,而學生需要學習的科目眾多,所以只能是學到各學科的一些基本知識。與我國高校的眾多學科相比,國外的高等院校采用修學分的方式來完成學業。比如美國多數高校實行學分制,要求學生畢業需修滿45個學分,每科5個學分,需要學生自主選擇15門課程,這個學科選擇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自己選擇,這樣既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有較高的教學成效。這就要比我國高校要求每門學科都要學習要好的多,通過修學分的方式可以讓學生靈活的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輕松的掌握學科知識,當然修學分的期限也有一定的規定,一般是2到3年內修滿相應的學科學分。我國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教學在課程結構設置上也與西方國家存在著差別,我國在專業課程的學習上過多的是注重本專業的學習,一般的專業課程占到總科目的70%以上,一些選修的科目經常被舍棄或者是被本專業的學科占用,而在國外工商管理的高校選修課所占的比例較大,例如,美國學校的選修課占總課時的1/3還要多,法國院校的選修課比重更是達到了60%以上,這也是造成我國工商管理學生理論知識強,實踐能力差,而西方國家的工商管理學生知識面廣,具有創新思維的主要原因。
三、中西工商管理專業在教學管理上的區別與聯系
1.教學模式。中西方的教學模式一直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在中國的課堂上,多采取集中授課的方式,一個課堂多數都是40多人的課堂,而學生的學習程度不同,教師很難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3]。就工商管理專業而言,在國外的高校當中,采取小班授課的方式,這樣老師可以關注到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而我國高校在應試教育觀的影響下,教師只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學,很難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在西方國家的院校注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比如在工商管理專業的畢業論文上,國內高校強調學生進行相關工商管理學科的論文撰寫,而國外的畢業論文,教師更注重學生親自到公司去實踐,將工作心得與感悟做成畢業報表或者是針對一個企業項目進行管理設計,將最終的設計成果作為畢業成績,這樣對學生在今后的工作會有一定的幫助,也為學生今后更好的工作奠定基礎。不過,相對于西方院校實行讓學生去公司實習的做法,我國高校的教學管理上也有一定的相同之處,我國高校的畢業學生在畢業之時也有許多企業提供實習崗位,給學生鍛煉的平臺,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2.就業前景。針對于工商管理專業的就業前景,由于我國每年畢業生人數較多,而社會提供的崗位數量又是有限的,所以造成了許多學生在畢業之后找不到工作,就業難的問題持續存在[4]。在國內,一般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只有一些重點院校的學生可能會進入企業做一些會計、財務管理、財務總監等這樣的職位,但大多數的學生都選擇了與本專業不符的職位,所以學到的工商管理知識很難應用到。但是,在國外,更多的是將工商管理專業的知識、能力運用到公司的具體業務當中,更符合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科要求。在西方國家由于注重人才的能力培養,而工商管理專業的人才又有很強的知識面和管理能力,所以很多企業都需要這樣的人才,來為企業服務。
四、結語
工商管理專業是涵蓋眾多學科的一個專業,在社會發展和文化教育不同的情況下,我國與西方國家的工商管理專業既有區別,也有聯系。我們需要將這些優缺點進行整合,使中國學生不僅掌握工商管理專業的知識,更能提高工商管理的能力。作為高中生,面對著高考的壓力,選擇工商管理專業學科后,要進行深入的學習,提高自身能力,為今后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做準備。
作者:王琛 單位:西安市鐵一中學
參考文獻:
[1]田翎君.淺析中西方工商管理專業的區別與聯系[J].中國集體經濟,2015,31(06):167-168.
[2]王坤,蔣國平.應用型人才和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比較——以工商管理專業為例[J].科技創業月刊,2014,03(01):68-71.
篇8
一、財務管理與會計學比較分析
許多學者對財務與會計的概念不能正確界定,認為會計包含財務管理或者財務管理包含會計,因而在課程設置上許多都與會計學專業一致,忽視了財務管理專業的特色。雖然在對象方面,從總體上看,兩者是一致的,都是企業的資金運動的方向和規模,但是財務管理的對象涉及到籌資、投資和盈利分配三個領域;而會計的對象則側重于資金運動所產生的原始信息,涉及到整個資金運動的全過程。從定義上來看,美國會計學會在《基本會計理論公告》中將會計定義為“為信息利用者進行有根據的判斷和決策而進行確認、計量和傳遞經濟信息的過程”;我國的葛家澍、余緒纓等也將會計定義為“一個以提供財務信息為主的經濟信息系統”。對財務管理,荊新將其定義為“是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哈佛商務院MBA教程《財務管理》將之定義為:是對公司經營過程中的財務活動進行預測、組織、協調、分析和控制的管理活動。公司經營過程中財務活動的核心是資金運動,表現為資金籌集和運用“。我們從會計和財務的英語含義也可判明兩者之間的區別,會計(Accountant)在英語中暗含計算、數的含義(Count)和賬、賬戶、算賬、敘述的含義(Account),也即會計就是以貨幣為計量單位,對經濟活動進行記錄、分類、匯總、報告的信息系統;而財務(Financial affairs)含有理財、金融、籌資等含義,因而它是對企業籌資、投資和收益分配等理財活動進行控制的綜合性管理工作。在職能方面,會計的職能主要是對資金運動反映和控制;而財務管理的職能則主要是對資金運動的計劃、控制和對財務關系的協調。在目標方面,財務管理的直接目標是在考慮風險和報酬兩個重要因素的基礎上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會計直接目標是”為投資者、債權人等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在經濟決策中有用的財務會計信息“。在原則方面,財務管理的指導原則是《企業財務通則》;而會計的指導原則是《企業會計準則》。所有這些都表明,財務管理與會計有著本質的區別,是相互獨立的。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國家委員會1997年聯合頒布的《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中在工商管理學科下設有會計學與企業管理等二級學科,企業管理二級學科下設有財務管理方向與此相一致,教育部1998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在工商管理類設有《會計學》、《財務管理》專業,可見財務管理和會計學在學科方面均是兩種性質不同的獨立學科,應分別加以建設。
二、財務管理專業課程設置現狀
我們對國內的幾所重點院校進行了調研,從各校財務管理專業教學計劃來看,其課程體系按層次構成基本上可分為四種類別:
(1)公共基礎課。是高校各專業學生必須學習的課程,主要包括政治、體育、外語、計算機基礎、數學、軍事訓練、自然科學、人文素質等課,這些課程的設置旨在使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
(2)專業基礎課。主要有西方經濟學、會計學、財政學、貨幣銀行學、管理學、經濟法、統計學、管理信息系統、市場營銷、財務分析,設置這些課程的目的是要求學生掌握本學科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3)專業課。是集中體現本專業特點的中心課程。通常又分為兩種,一是專業必修課,有財務管理、國際財務管理、成本管理學、投資學、計算機財務管理;二是專業選修課,有專業英語、資產評估、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金融工程學、資本運營、稅法。
(4)跨學科課。為擴展學生知識面而設的跨專業的課程。主要包括審計學、計算機會計、會計理論專題、國際金融、財會職業道德專題、環境會計專題、會計制度設計、租賃會計、管理會計、人力資源會計專題等課程。
從這些課程的設置可以看出,各校都非常重視財務管理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為適應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各校英語、計算機課程四年不斷線;為了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各校都不同程度地安排有實踐性環節,如社會實踐、課程設計、學年論文。按此種課程體系培養出來的學生,毫無疑問其專業基礎理論扎實,有較強的適應現代科學日新月異變化的能力。然而,我們不難看出財務管理專業課程的設置深深刻著會計學專業的烙印,跨學科課程幾乎都是會計學專業所應開設的,這不利于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個性發展。再則,同一領域的課程占到總學時的80%左右,課程設置如此單一,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也必然阻礙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財務管理專業建設的建議
為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教與學的積極性,發展學生的個性,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培養適應!%世紀需要的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富有時代特征和創新精神的具備經濟管理、法律、理財和金融等方面的知識和擁有較高的外語和計算機能力,能夠在財務管理領域勝任專業工作的高級應用型、復合型專門管理人才,財務管理專業應按照“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原則進行設置。
1.正確認識財務管理學科
財務管理是20世紀初建立和發展起來的一門獨立的學科,它的發展是建立在會計學基礎上的,因而與會計有著密切的聯系。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數學理論和電子計算機在該領域的廣泛應用,使財務管理的科學水平達到了新的高度,財務管理學科的發展也賦予了財務專家以新的責任。財務管理的活動幾乎涉及到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面,從資金的籌集到資金的合法使用及資金的分配,此外還包括企業設立、合并、改組、解散、破產的財務處理。如果繼續堅持會計包含財務管理的觀點,必然會阻礙會計學與財務管理的發展與完善,這在會計與財務管理的教學和財會工作中已體現出來了,正確認識財務管理與會計有助于加強財務管理專業的建設。
2.堅持德智體全面發展和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
嚴格按教育部關于“兩課”設置的規定及其實施工作的意見要求執行,堅持德、智、體全面發展,積極推進“兩課”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結合起來,以切實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公共基礎課程設置著眼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保證學生在必修專業知識的同時,還需選修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類課程。計算機、英語課程四年堅持不斷線。
3.拓寬專業,整體優化,增強畢業生的適應性
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增強學生的適應性,在時間安排上,前兩年半的主要課程及實踐環節都統一與同一領域的其他專業有共同的專業基礎課,按管理學科寬口徑培養,以打好專業基礎,同時又根據人才培養的方向不同設置一定數量的選修課程,后一年半分專業方向培養。專業基礎課既包括本專業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內容的課程,也包括相鄰專業的基本知識內容的課程,專業課程則依據專業自身的特點及時加以調整,改變因人設課和因無人而不設課現象,增設較為前沿的課程,調整課程設置,構建緊密配合、有機聯系的課程體系。
4.加強實踐教學,培養創新能力
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應加大實踐性環節,設置財務管理大作業、專業認識實習、撰寫學年論文、會計模擬實驗等,將課題性實驗、綜合性課程設計和學生參與科學研究實踐在教學計劃中予以落實,改革、充實實踐環節的內容,加強實踐教學,注重科學研究。
篇9
一、引言
借助大數據提供的客戶信息,企業既能夠設計具有差別化的產品和服務,制定合適的客戶關系管理策略,還可以實時化和精準化地洞察市場需求。只有管理好基于大數據的客戶信息,企業才能挖掘更多的商業價值,并為做好競爭情報分析、進行短期行動決策提供支持。擁有可靠、準確、及時的高質量數據成為大數據時代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有力丁具??墒?,當快速積累的、多渠道的海量結構化或非結構化數據源源不斷地涌人企業時,大多數企業卻感到難以加丁和管理,如何創新客戶信息質量管理模式和方法,成為當前企業和理論界亟需解決的問題。
大數據背景下企業客戶關系管理(CRM)系統信息質量管理成熟度的研究正處于探索階段,本文在信息系統(IS)成功理論、能力成熟度模型和全面信息質量管理框架基礎上,提出企業CRM系統信息質量管理成熟度階段模型,從個人因素、組織因素和技術因素三個維度建立客戶信息質量管理評價指標體系,并根據客戶信息質量管理成熟度實例評價結果,提出持續提升CRM系統信息質量管理成熟度等級的關鍵過程域和改進方向。
二、成熟度模型理論回顧
格羅斯比(Crosby)在1979年提出質量管理成熟度框架,描述質量管理演進的5個階段,即迷糊期、覺醒期、啟蒙期、智慧期和明確期,指導企業根據其質量管理所處的階段,明確進一步改進的目標。接著,美國的卡內基梅隆大學軟件丁程研究所開發了至今仍被廣泛應用的軟件過程能力成熟度(CMM)模型,目標是致力于持續的過程改進。隨后,在CMM模型基礎上,項目管理成熟度模型(PMMM)、知識管理成熟度模型(KMMM)和信息質量管理成熟度模型(IQMM)等相繼發展起來國內外多位學者對IQMM模型進行了研究,如嚴秀霞等(YanXiuxiaetal)、王侃呂等、薩薩等(Sa-saetal)和卡巴雷羅等(Caballeroetal)分別提出了5級信息質量(IQ)成熟度模型。上述研究文獻多是基于能力成熟度模型提出針對信息生產及其質量管理水平的信息質量管理(IQM)成熟度模型和方法,包括信息質量管理成熟度模型和評價及改善信息質量管理的方法兩個方面的內容。恩格里斯(English)和宋立榮等分別提出了IQM成熟度的理論框架,詳細闡述IQM成熟度模型的結構框架、每個等級的主要特征、成熟度評價方法及實施、提升等級的措施以及需關注的關鍵管理要素。
盡管如此,目前在大數據背景下對企業客戶信息質量管理仍然缺少一個系統完整的理論框架和方法,導致大多數企業的客戶信息質量管理隨意性和盲目性較大。利用企業CRM系統信息質量管理成熟度模型進行分析,不僅必須有成熟度等級,更重要的是找到企業客戶信息質量管理實施的重點過程和關鍵實踐,給未來的發展指明方向。
三、CRM系統信息質量管理等級模型
客戶信息質量是指客戶信息的完整性、及時性和有用性。在大數據背景下,客戶信息既可以來源于銷售人員與顧客的接觸(內部來源),也可以來源于社會化媒體(外部來源)。CRM系統能夠用于收集、集成和分析客戶信息,影響銷售規劃、預算、促銷、顧客服務和營銷分析。
本文在CMM模型基礎上,建立企業CRM系統信息質量管理成熟度的發展模型,如圖1所示,模型可以分為4個級別,4個級別從低到高依次分別為無序級、簡單級、規范級和持續優化級,每一等級成熟度指標的確定都要從個人、組織和技術3個維度來度量。
第一級:無序級。企業相對封閉,缺乏客戶信息質量管理的意識,不具備利用數據洞察市場的創新思維;沒有專業的人員進行CRM系統信息質量管理;客戶信息質量管理程序混亂和不規范;系統使用者的信息管理職責不明確;個人對大數據背景下系統使用和信息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還沒有掌握必要的技術和方法,經常不能及時地整理數據。這種等級很難保證CRM系統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和表達規范性。
第二級:簡單級。企業高層和個人意識到大數據時代客戶信息質量管理的重要性,知曉客戶數據的市場價值和利用價值;安排了專業人員進行系統數據管理,并對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初步建立了基本的客戶信息質量管理的制度、丁作程序和規范,但是信息質量標準化丁作進展緩慢,信息質量管理規范化程度仍然較低;現有制度和規范的執行力不夠,CRM系統信息質量的問題得不到及時的解決。這種企業不能有效利用CRM系統信息洞察市場,很難對目標客戶和市場變化做出快速響應。
第三級:規范級。企業對CRM系統信息質量管理實施了規劃和部署,信息質量管理丁作標準化和規范化程度高;建立了客戶信息質量標準,量化信息質量管理目標和信息質量測度指標,并根據商業活動的變化不斷更新信息質量標準和管理目標。根據大數據背景下營銷活動的進展,企業運用科學的丁具和管理手段定期跟蹤監測客戶信息產生過程中的運行參數,控制信息質量。有完善的信息質量管理激勵政策和監督機制,并且政策措施在信息質量生產中能夠得到貫徹執行??蛻粜畔⒐芾砣藛T能夠掌握處理數據的丁具和技術,自覺執行信息質量標準。企業能夠收集和記錄系統用戶對信息質量的要求,發現信息質量存在的漏洞,通過外部資源彌補不完備的信息,實現企業內部CRM系統客戶信息與外部多個渠道大數據的整合。
第四級:持續優化級。為保障客戶信息管理過程的持續改進和減少信息質量缺陷,企業對CRM系統信息質量進行全面管理,量化信息質量管理評價指標,建立反饋過程,不斷調整和改進信息質量管理程序和方法。利用過程統計控制等技術和丁具監測信息質量缺陷,對于發現的信息質量問題追根究底,及時響應,采取合理的方法糾正信息管理過程,并避免類似的信息質量缺陷。企業能根據收益和時間成本權衡識別哪些信息管理過程需要優化,確定怎樣進行優化,提高信息質量管理績效。
成熟度模型中每一等級跨越對應的關鍵過程域見表1,這些關鍵過程域的實現程度將決定企業客戶信息質量管理水平的高低。為了提高信息質量管理水平,企業有必要對其CRM系統信息質量進行摸底調查,并判定其信息質量管理位于成熟度模型的哪一個層級,隨后采取合理措施加強對相應的關鍵過程域的管理,重點應關注IQM模型中的關鍵活動。
四、RM系統信息質量管理評價
根據CRM系統信息質量管理成熟度的定義和影響信息質量管理的因素,參考全面信息質量管理理論框架,建立成熟度評價指標體系,對CRM系統信息質量管理成熟度進行評價。
1. 信息質量管理評價指標體系
基于信息系統成功理論和全面信息質量管理理論框架,組織因素、技術因素和個人行為因素是影響CRM系統信息生產過程的三大因素,它們影響客戶數據的收集、加丁和使用過程,最終影響信息質量的提升。據此建立成熟度評價指標體系,如表2所示。CRM系統信息質量管理成熟度A,為一級指標,表征成熟度級別層;二級指標層B,為類別指標層;三級指標層C,為關鍵過程域指標層。
2. 信息質量管理評價實施
在CRM系統信息質量管理成熟度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上,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評價企業CRM系統信息質量管理成熟度。
(1)構建模糊評判矩陣
①確定CRM系統信息質量管理成熟度的評價指標集
CRM系統信息質量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指標體系為A、B、C三層,其中:
用權重W1、W2、W3、W4和W5來衡量類別指標的重要程度。
②建立類別指標模糊評判矩陣評語集為V={v1,v2,V3,?}={無序級,簡單級,規范級,優化級,某個類別指標的模糊評判矩陣為R,:
R,、R2、R3、R4、R5分別為IQ管理流程、過程管控、系統開發管理、供應商管理和人員行為管理等類別指標的模糊評判矩陣。R1矩陣中rn的值表示IQ管理流程的第一個屬性指標IQ發展規劃對第一個評價等級(無序級)的隸屬度,其他r的值以此類推。
(2)計算各層指標的權重
采用傳統的層次分析法(AHP)計算各層指標的權重,包括以下步驟:
①建立B層指標的判斷矩陣
5位專家分別對各類別指標進行兩兩對比從而獲得判斷矩陣,再對每位專家的判斷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然后計算平均值,建立類別指標的判斷矩陣M=(mlk)nXn。
②計算B層指標判斷矩陣的權重
計算判斷矩陣的特征向量值可以得到B層指標的權重F={?1,W2,W3,W4,W5}c
③進行一致性檢驗
對判斷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若檢驗得出一致性程度高,判斷矩陣的特征向量即為有效權重。計算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根入,一致性檢驗公式為:
當CR級1為有效權重,否則為無效,其中,n=5時,R/=1.15。
④設置C層指標的權重讓專家給關鍵過程域指標評判打分,按照重要性程度分為1?5分,再把各位專家給出的分數加總,求其算術平均值,即:
關鍵過程域指標的權重為:
⑤輸出B層、C層的指標權重向量(3)計算成熟度綜合評價值
①確定評價向量
根據單因素模糊判斷矩陣R,,計算相應的評價向量B,:
多因素模糊評價向量為:
②計算成熟度綜合評價值
其中,A為CRM系統信息質量管理成熟度綜合評價值,B為模糊綜合評價向量,為成熟度等級矩陣,L=(1,2,3,4)。
五、案例分析
選取5名熟悉企業CRM系統或信息質量管理的專家組成專家小組,參與指標重要性評判和關鍵過程域成熟度等級評定。根據以上介紹的評價方法和步驟,最終確定某企業CRM系統信息質量管理成熟度評價指標體系的權重,匯總結果如表3所示。
類別層指標判斷矩陣最大特征根Amax為5.0796,一致性檢驗結果CR=0.0173切.1,符合要求,類別層指標權重{0.3109,0.2555,0.2224,0.0759,0.1353}是有效的。
根據公式(5),計算單因素評價向量:
IQ管理流程B1=W,xR1=(0.27280.39100.20180.1344)
過程管控B2=W:xR2=(0.19860.42680.20000.1746)
系統開發管理B3=W3xR3=(0.27740.27030. 24670.2056)
系統供應商管理B4=W4xR4=(0.20000.29450.38010.1254)
人員行為管理B5=W5XR5=(0.23540.28830.23770.2386)
根據公式(6),計算多因素評價向量:B=WXR=(0.24430.35210.22970.1739)
各類別層指標成熟度評價結果:
凡=B1xLt=2.2,A2=B2XLt=2.35,A3=B3xLt=2.38,A4=B4XLt=2.43,,5=B5xLt=2.48,表明企業IQ管理流程、過程管控、系統開發管理、系統供應商管理和人員行為管理等方面的成熟度均小于3,處于簡單級和規范級之間,各個方面的管理水平還需要努力改善。
CRM系統信息質量管理成熟度綜合評價結果M=BxLt=2.33,表明企業CRM系統信息質量管理水平處于的區間,成熟度屬于簡單級和規范級之間的層次,企業已完成了CRM系統信息質量管理基本制度的建設,并開始向IQ標準化、信息生產過程控制和管理流程規范化等方面發展,但信息管理水平仍需進行大幅度的改進。
根據測評的結果,IQ管理流程、IQ過程管控和系統開發方面的管理水平相對偏低,而這三個方面又是衡量CRM系統信息質量管理成熟度最為重要的部分,是企業提高信息質量管理水平的瓶頸?;趯<业哪:u判,在IQ管理流程方面,建議重點關注IQ管理流程重組和IQ缺陷預防機制;在IQ過程管控方面,重點改進信息生產過程管控和IQ控制;在系統開發管理方面,在大數據背景下,尤其應注重客戶數據倉庫的重新設計和數據集成管理。此外,信息系統用戶的使用經驗和IQ維護激勵也需要加強,提高關鍵過程域的管理水平向更高CRM系統信息質量管理成熟度等級發展。
六、結論
篇10
關鍵詞:安全工程 高等教育 改革措施。
一、安全工程高等教育研究的必要性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人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茖W發展觀的理念也日漸深入人心,人們對自身的安全和健康越來越重視。安全的系數已成為人們高品質生活的重要指標,安全專業人才更是我們社會生產和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
作為培養安全工程專業人才的高等院校,擔負著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的神圣使命和責任,其任重而道遠。
但是,長期以來,全國安全生產的形勢十分嚴峻,意外工傷事故居高不下,尤其突出的是安全生產管理隊伍存在著數量不足、素質不高,與當前的現實要求不相適應的問題。因此,培養大量高素質的安全工程專業人才,以滿足現代社會的需要,是提高我國安全生產水平,扭轉事故高發狀況的重要措施之一。
安全工程高等教育作為我國安全人才培養的主要渠道之一,對我國的安全生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安全工程的高等教育始于20世紀50年代。當時,僅有個別院校設“安全工程”專業。到1980年,全國也僅有4所院校設置安全工程類專業。目前,全國已有68所院校開設了“安全工程”本科專業。但是,鑒于安全人才嚴重缺乏的現狀,必須重新審視我國安全工程的高等教育。
二、安全工程高等教育的中西對比
安全學科是一個管理學、理學與工程學、心理學及醫學的交叉學科,所以,四個方面的教學內容均是必須的,但課程類別比例在中外專業教育方案中差別巨大。參看下頁英國、美國和我國的安全學科對這4個方面的教學內容的比例對照表。
通過研究和比較,我們可以得到如下認識:
(1)生源和課程設置基本思想不同
我國安全專業的學生基本上是剛剛完成12年基礎教育的應屆畢業生;而西方國家安全專業的學生很大一部分是有工作經驗或受過其他專業高等教育的成年人。
我國安全學科專業課程設置基本思想是設置廣泛的(或有側重的)工程背景課、工程安全課程,學生的就業崗位主要是工程技術人員;而西方國家的基本思想是設置大量的通用安全科學課程,學生的就業崗位主要是各個職業領域的安全管理人才。
(2)專業基礎課程設置和課程重點不同
英、美國家的方案中以管理學、統計學、流行病學、心理學等為職業安全學科的主要專業基礎課,有時輔以少量工程基礎課程;而我國的方案以力學、電學、各類工程學為專業基礎課。在安全專業的教學中,英聯邦國家重視安全管理,美國重視技術方面的工業衛生問題,中國重視安全問題的工程解決手段。
(3)課程范圍和課程穩定性、通用性不同
我國方案中的課程普遍沒有涉及西方國家中常見的勞動關系(Industrial Relations)問題,勞動關系實際上是雇主(或行業協會)、雇員(或工會)、政府三方間的關系;事實上有些國家的職業安全健康立法是三方協商的結果,也規定了三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
英聯邦國家的方案在各大學之間變化不大,比較穩定,通用程度高,但工程技術性較弱;安全工程專業在我國開始的時間較短,教學方案在各高校之間變化較大,還很不穩定。
(4)課程方案的影響因素不同
我國許多安全工程專業設置在資源工程、環境工程及其他工程學院內,不可避免地降低了教學方案中通用課程的比例;英、美國家在制定課程方案時常常聽取工業界的意見,對學生就業極為有利。事實上,澳大利亞的六級安全中,高等教育層次準確地對應著工業界相應的安全職位。我國安全專業人才的社會需求機制尚在建立和形成之中,但目前很不樂觀。主要原因是國家政策雖重視安全,但工業界的認識還跟不上,所以安全專業崗位在招聘市場上十分少見。
縱觀發達國家的安全教育方案,安全科學方法論的教學遠遠多于工程技術教學內容,對安全管理水平的影響也就不難理解了。所以在目前的專業教育方案中加強安全科學方法論(俗稱“大安全”)教學對提高我國安全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安全是一個涉及面很廣的科學領域,工程技術手段僅是一個方面。所以,結合我國國情,有選擇地吸收西方經驗是有益的。
三、我國安全工程高等教育的現狀
1、專業設置的局限性和培養目標的雷同性
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安全專業覆蓋面仍很窄。將學生培養成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是目前多數高校的安全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然而,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不僅需要工程型安全人才,而且也需要管理型安全人才、理財型安全人才、社會工作型安全人才等。安全人才類型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安全人才的培養目標應該是多樣化的,而不是現在的雷同一致。
2、課程設置的低通用性,師資隊伍的知識結構不合理
在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設置上,設置了較多的工程技術類課程,降低了教學方案中通用課程的比例。例如,管理學、心理學、醫學和法學方面的課程則很少。有些學校甚至沒有該類課程。同時,高等院校安全工程專業的教師,其知識結構側重于某一行業的安全技術及管理,缺少安全科學原理、現代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知識。
3、沒有從根本上樹立“大安全”觀
目前,全社會對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認識,雖然有所提高,但仍有不少人認為搞安全艱苦、危險、效益差,還沒有形成搞好安全的大氣候,與我國要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和“十六大”提出的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相差甚遠。各高等院校同樣受到大氣候的影響,對安全工程專業建設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對學生的專業思想教育還顯不足,沒有形成辦學的合力。沒有從根本上樹立“大安全”觀念,也影響了安全工程專業教學工作。
轉貼于
4、學生課程負擔較重,就業盲目性大
在安全工程專業建立的初期,各校的安全工程專業都帶有很強的行業特點,如礦業類的一些院校則是以培養采礦行業的安全技術人才為主,化工部門的一些院校則是以培養化工行業的安全技術人才為主,機械部門的一些院校則是以培養機械行業的安全技術人才為主,等等。從而使其安全專業的培養目標與某特定行業緊密地聯系在一起?,F在,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不過分強調行業特點,在課程設置時增加了化工、消防、電氣等專業的一些課程,有時怕顧此失彼甚至還安排一些工程技術類的課程,來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市場競爭能力,從而使學生專業課程的負擔相當繁重。即使這樣,有時還感到不足,例如,建筑行業、保險行業的安全技術課程還需要增加,這必將進一步增加學生課程負擔。
由于現代安全工程專業還沒有解決其自身的特色問題,所以,在社會上就沒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從而不能得到社會上各企、事業單位的普遍認同,使安全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在社會上失去了強有的競爭力。在就業市場上,它們不得不去和采礦、化工、消防、建筑等專業的畢業生競爭,這無疑對他們的就業是非常不利的。
四、安全工程高等教育的改革措施
1、加強安全工程高等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
許多高校的安全管理學、安全心理學、安全法學、安全經濟學等課程往往是某工程類的專業教師兼任,象這些課程的教師均應是相關的管理學、心理學、法學、經濟學等領域的專業人才。從這個角度來看,尚需大大加強安全工程高等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
2、調整專業設置,適應社會需求
政府教育主管機構應根據現階段我國安全生產及安全人才類型需求的多樣性的實際情況,克服目前安全類專業設置上存在的學科門類較為單一的問題,切實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由高等院校依據《高等教育法》,根據社會需求,自主設置專業,使安全類專業具有較為廣泛的覆蓋面,或在目前尚未有安全類專業的經濟學科、醫學學科和管理學科等學科中設置相關本科專業,來更好地滿足未來國家和人民群眾對安全和健康的需要。
安全科學技術的研究對象是事故,無論是何種類型的事故,其發生發展的規律都具有相同之處,因此安全工程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應多開些此類的課程。如安全學原理、安全管理學、安全心理學、安全行為學、安全法學、安全經濟學、風險控制與評價、系統工程原理等。
各高校在課程體系的設置上必須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揚長避短,制定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專業培養計劃,同時要考慮到新時期人才市場的要求和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規律。只有這樣才能將安全工程專業辦出特色,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拓寬畢業生的就業范圍,在激烈的人才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五、安全工程高等教育的未來展望
安全工程高等教育的改革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各相關高校應以現代大學理念為指導,根據社會經濟與科技的發展以及企業的需求,不斷探索課程設置,進一步加強課程群建設,以期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安全學科是一個管理學、社會學、理學與工程學、醫學等相互交叉的學科,并且安全工作涉及許多領域。因此,未來高校對安全學科的專業設置應能滿足我國安全生產和解決各個領域安全問題的需要,以及國家和人民群眾對安全和健康的需要,并積極應對WTO挑戰,開設國際公認的質量(ISO9001)、環境(ISO14001)以及我國的職業安全健康管理(OHSMS)認證規范標準的課程,滿足行政、企事業、中介機構對這方面的人才需求。
未來高校和企業應進一步加強交流與合作,企業甚至可以根據自己所需安全專業人才的特殊要求向高校訂制人才,高校由此可向企業提供更加符合各行業要求的安全人才,或專才式,或通才式,不應一概而論。高校在開設安全專業通用課程的基礎上,可廣泛開設不同行業的安全選修課程。學生可根據自己的人生目標定位,或提前與企業簽訂合同的方式,確定自己選修哪個領域的安全課程。這樣,既解決了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問題,也解決了學生就業盲目性的問題。
總之,使自己生產的產品——安全專業人才“學以致用”,才真正表明安全工程高等教育做到了“行有所成”。當然,與許多經典的工程專業相比,安全工程高等教育畢竟尚處摸索階段,相信其步履會越來越輕松,同時也越來越穩重。 參考文獻
[1] 袁昌明.安全工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N].北京:安全與環境學報,2006年7月
[2] 呂保和.安全工程的專業課程設置中存在的問題與研究[N].北京: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5年7月
[3] 徐志斌.我國安全學科學歷教育的困境與對策[N].北京: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5年8月
[4] 傅貴.安全工程專業學歷教育方案的中西對比研究[N].北京: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4年4月
[5] 呂品.關于高等院校安全工程專業的改革與探討[N].北京: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4年11月
[6] 倪文耀.關于華北科技學院安全工程專業建設的探討[N].北京: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4年3月
- 上一篇:安全教學案例
- 下一篇:農村小學教育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