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非遺文化傳承范文

時間:2023-10-08 17:42:4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弘揚非遺文化傳承,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弘揚非遺文化傳承

篇1

關鍵詞:非遺傳承;旅游文創產品;開發互推;策略

在我國政府部門助推下,我國文化與地區旅游的可用資源有效整合已是文化領域、旅游事業今后長足進步的必然趨向。在此之前,文化、旅游二者資源開發的匹配程度差異明顯,社會各界對我國非遺保護、傳承與地區旅游開發這兩項話題聚焦重視程度同樣稍顯欠缺。但在新形勢下,我國市場經濟近年來的穩定增收,使社會大眾將注意目光落在區域旅游方面。加之我國非遺傳承力度不足,亟需大眾高度關注。因此,將非遺傳承與旅游文創產品二者緊密融合,不僅可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大幅提升,還能夠讓我國認識到非遺文化以商業產品這一流動載體大規模傳播主體保護、傳承的現實重要性,使雙方收獲到較為優質的社會、經濟效益。

一、非遺與文創產品關聯性的體現

(一)文化性質。我國非遺文化簡化來講就是將傳統工藝、經驗、精神、意志通過世代相傳的流傳方式傳承至今的傳統文化的集中表現形式。趨向成熟的現代化文創產品應持有基本且濃厚的深刻文化內涵作為進步、優化導向,是可充分體現出鮮明民族、地區特征的獨有文化符號。所以,“文化”也是前沿性文創產品的核心精髓。對此,在某種程度上,二者對于“文化性質”的理解具有一定相似性。(二)特征互補。非遺文化的顯著性特點為“非物質”,主要強調屬性中的非物質性,并注重突出物質本體具備的內涵品質而非外在表現形態,對民族先輩代代傳承下的文化遺產高度尊重其“原始面貌”。然而,將非遺文化引入產品領域運作中,難免需要依托實物載體將其“具化”呈現。而文創產品歸根結底就是流通商品,擁有實際物質特性。在產業運作、發展中,非遺文化可搭載文創產品實現高效宣揚、傳播。同樣,文創產品則可通過融入非遺文化,收獲到藝術、內涵、美觀、文化、精神等多種非物質性質的優良特點[1]。

二、非遺滲透文創產品開發的實踐途徑

(一)分類——直接及間接的應用。根據個體感知事物時運用的多感官,即嗅覺、聽覺、視覺、觸覺、味覺作為判定標準,文創產品富有的文化性創藝元素多半需通過直觀視覺被受眾悉數感知,其產品審美同樣也是視覺美觀鑒賞的動態過程。對此,視覺感、觀賞性強的非遺文化項目更契合被具化為文創產品。當然,還應按照非遺文化具體現況,對其采取恰當性轉變,讓其通過創新再創造實現可利用、可開發價值的獲取。以民間傳統知識為例,創意設計師可以漫畫的表現形式完成文創產品的設計創造,將傳統知識的其他感知方式匯聚于主觀視覺,加強非遺文化的可用、實用程度。(二)定位——內部及外部的調研。非遺屬性的文創產品應兼收并蓄地將非遺文化主旨思想、地區旅游主題項目、文創產品觀賞內涵及實用功能等元素側重“一體化”整合。另外,文創產品需流通于市場,所以還應具有實物商品的性質特點。依托產品設計常規性步驟、流程,非遺文創產品的開發定位還應周全考量現實性社會需要及當地實況。根據“市場外部調研——本土內部調研——文創產品定位”這一系統性、程序化的步驟流程,高質量完成文創產品的市場定位工作。其中外部調研內容可參考以下幾方面,如市場主流浪潮、同類產品、對標消費人群等;而內部調研則需全面考慮政府是否支持、本土大眾支持基數、可用企業資源等[2]。(三)開發——三元主體及一契二融。在推進非遺文創產品開發工作中,項目實施主體應由政府部門、非遺傳承人、產品設計師三方構成。以政府部門為主導管理,需將組織統籌、核心管理、方向把控、政策保證等責任逐一落實;非遺傳承人應“扮演”顧問角色,精準控制非遺文化在文創產品設計、開發中的文化內涵平衡點,規避其過度異化這一不良現象發生;產品設計師則應充當“智力主體”,多角度展示自身專業性現代設計主張、能力素養。非遺文創產品的設計應緊緊依靠各項實況,在設計工作中需根據“非遺契合旅游、非遺融入旅游、旅游融合非遺”這種系統方式兼顧思量具體作業方法。其中,“非遺契合旅游”核心意義為當地旅游區域項目主題與本土非遺文化應在地域性、文化性、整體發展規劃等方面持有互相的高度契合,繼而確保非遺文化可沒有阻礙、自然、通暢地結合于文創產品。如英國打造的莎士比亞小鎮,其推出的“莎士產品”就充分體現出了莎士比亞文化遺產完美契合當地旅游事業,使得文創產品可順暢地匹配于當地非遺文化;“非遺融入旅游”的關鍵所在是當地旅游事業當下發展狀態需較為成熟,將非遺文化視為“附加屬性”向地區旅游業、文創產品逐漸滲透。如我國安徽黃山旅游區主推的松樹文化,在該情況下,部分“徽州”文創產品應明確自身“點綴”意義的根本定位?!奥糜稳诤戏沁z”則恰好“相反”,其基礎含義為當地非遺文化具有較高品牌性、影響力,“風頭”甚至“盛過”本土旅游業的發展。因此,應優先考慮實行資源整合工作,搭配非遺文化科學、合規地開發作業。深挖地區非遺文化蘊含的深刻內涵,將其作為文創產品開發的基本遵循原則。此外,按照當地經濟現況,可思量本土非遺旅游主題項目的多方位策劃。構造出地區專屬的“非遺生態圈”,通過非遺文化“權威性”高效帶動當地旅游事業發展。(四)推廣——單渠道及多渠道。在非遺文創產品的推廣運營方面,需靈活使用各類恰當性資源。謹慎選擇合作企業參與方,將非遺文創產品專線運營公司及時成立。構建出線上、線下兩種形式的產品營銷渠道、平臺,有效拓展產品營銷途徑。而產品營銷平臺可依托規模的實際大小劃定為“聯合營銷平臺、實體專賣店、聯合銷售商鋪、自動售賣機、線上銷售程序”等,為當地創造出結合實況可多選的售賣平臺組合條件、思路;銷售渠道的選擇可同樣可按照規模大小多元選用中間環節,即“生產加工方——產品商——產品批發商——產品零售商——產品消費終端群體”,全方位保障非遺旅游文創產品的流通通暢性,滿足消費群體、文創產品經濟利益、非遺傳承等各現實性需求[3]。

綜上所述,非遺資源作為當地的地域性關鍵文化資源之一,將其深度融合文創產品的系統化開發,實質意義就是通過生產、銷售活動保護非遺文化,面向社會進行大規模的活態傳承。另外,非遺性質的文創產品也是將我國傳統歷史文化與新時代流行主流元素有效銜接的特殊紐帶、橋梁,更是當地的品牌性文化名片。將非遺文創產品高質推廣,可增長地區的文化個性,實現非遺文化與文創產品的聯動、協同、創新發展。對此,工作人員應將深挖地區非遺文化鮮明特點作為非遺文創產品開發工作的基礎落腳點,設計出“別具一格”、非遺傳承觀念強烈、流通性高的文創產品。在保證其市場銷售量的同時,向大眾傳播非遺保護、傳承思想,助推我國文創產品、非遺文化領域的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彭黎.非遺傳承與旅游文創產品開發互推策略研究[J].綠色包裝,2020(08):69-73.

[2]劉文良,邵煜涵.“非遺+”文化創意產品創新開發策略研究[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24(05):67-75.

篇2

摘 要 河南省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原地區古老而鮮活的傳統文化,是地域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資源,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氣質、民族凝聚力的有機組成和重要表征。在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樣化的大背景下,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方面獲得了發展的機會,另一方面也受到了極大的威脅,大量蘊涵著獨特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從人們的生活中消弱甚至悄悄消亡。因此,對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展就顯得更為重要和緊迫。

關鍵詞 體育類 非物質文化遺產 項目 研究

一、研究背景和意義

(一)研究背景

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各族人民長期以來所創造積累的重要文化財富,是人類創造力、想象力、智慧力和勞動力的復合與統一的完美體現,是人類文化多樣性的生動展示[1]。

深挖本地域特色文化內涵,闡釋地域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價值,維護文化的多樣性,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是新時期加快文化強省建設的一項創新工程,符合河南省建立中原經濟區的戰略要求,是推動中原文化繁榮,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發展壯大文化產業,打造鮮明地域特色、展現中原風貌、提高中原文化影響力的重要舉措。

(二)研究目的與意義

1.研究目的

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源遠流長的中原歷史留下的文化印跡,體現著中原的競爭力,同時河南省的非遺文化的開展仍存在著發展緩慢的態勢,為促進體育非遺文化的現代化發展進程,本文欲著重分析河南省體育非遺文化研究的當代意義,以提升民眾的文化認同,選定體育非遺文化的角色定位(奧運機制還是群體機制?),分析制衡河南省體育非遺文化發展的因素,試圖通過對現代瑜伽項目的研究為河南省體育非遺文化提出非遺文化傳承與發展的意見和建議,研究“誰來傳承?傳承什么?如何傳承?”的問題。

2.研究意義

(1)理論意義

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是對中原生態體育文化信息進行搶救、集聚和整理,研究以河南省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為研究對象,綜合涉及傳統的人類學,快速發展的傳播學和亟待完善的體育學。通過這些學科理論知識的運用,不僅可以為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提供一次多學科綜合研究的嘗試,而且還有可能為豐富這些學科的理論成果添磚加瓦,為滿足該領域的教育和研究需求起到積極的意義。

對河南省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進行研究,可以擴大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社會影響,對于其文化傳承起到了積極地助推作用,還可以詳盡的了解河南省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阻礙與問題;同時,對河南省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與開發問題進行研究,可以對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較深層次的文化發掘,符合河南省現階段積極推進的把河南省由文化資源大省建設為文化產業強省的戰略決策和大力實施“中原文化崛起”的既定方針,具有較高的理論研究意義,同時也有利于促進河南省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具有較高的實踐價值。

(2)實踐意義

研究河南省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即武術文化遺產,對深入認識和了解河南地域武術文化,全面地認知中國武術文化版圖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研究一方面對河南省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容體系進行整理與挖掘,探索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當代價值,從而調動民眾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引起人們對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多的關注,不斷加大對其保護力度;另一方面,通過借鑒瑜伽的發展理論和經驗,探索如何在傳統和現代、繼承和發展之間找到對其進行保護的科學、合理、有效的措施,以確保其生命力,為河南省更好地保護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建議,以利于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發展。

研究對于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提出了具體對策,希望能夠為相關部門具體實施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提供政策實踐的參考。

二、文獻綜述

(一)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

2005年12月,國務院了《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界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包括口頭傳統、傳統表演藝術、民俗活動和禮儀與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技能等以及與上述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

根據國務院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界定,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體育文化表現形式及文化空間。

河南省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即是指在河南境內,由廣大人民群眾創造的,與體育相關的且具有一定科學價值的文化,是河南人們創造的體育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的綜合。

(二)傳承和發展的概念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2005]18號)中明確指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應采用“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提出了保護與傳承、發展并重的工作要求。在現代科學體系中,“傳承”一詞首見于民俗學中,以20世紀30年代柳田國男《民間傳承論》為標志,他提出要對普通人的日常民俗事象進行研究,從而闡釋歷史、文化、變遷的過程及發展特征。國際學術界形成了其他與傳承相關的理論主要有傳播論學說的維也納學派、曼徹斯持學派與傅厄斯學派等[2]?!斗俏镔|文化遺產視域下湖南傳統武術傳承研究》中提出傳統武術的傳承就是由傳人實施的,在代際之間進行的技藝、理論、習俗等傳統武術文化內容的傳遞和傳播。

研究認為河南省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即承襲、創新并廣為傳播。承襲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歷史價值、文化淵源、宗教儀式、風俗習慣等文化元素和生態環境。與時代要求相結合,在傳承譜系比較明晰的武術基礎上,創造理論和技術體系比較成熟的武術技藝和健身、養生功效突出的套路,使其具有生存、發展的特定空間和時間維度,植根于民間的活態的傳統行為方式。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核心就體現在它的傳承過程,以及這一過程中的變異與創新。同時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會隨著社會特征、競技生活、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等發生變化,會影響人們的文化價值觀念和審美思想,因此,完善的傳播方式對擴大非遺文化的影響力有著積極的作用。

(三)國內關于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現狀

1.國內關于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

國內關于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涉及文化價值、歷史價值、保護研究、立法研究、制度研究、現狀調查等,但都側重于本區域的研究,地域性研究體現了一定的區域特點,但從總體是顯示出各地對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并在保護的基礎上提出了與當地文化、政治、經濟相結合的傳承方式。

2.國內關于體育類或武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觀點

國內學者多以本地區的非物資文化遺產為研究對象,根據對本土文化的歷史追溯,相應的提出傳承和發展建議。

牛愛軍從全民健身和民俗學的角度出發,提出融于當地生活風俗中傳承,并結合當代新農村建設,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發揮體育的健身功效,根據項目特點進行開發,提出商業開發與創意產業相結合的發展方式。

白晉湘從法律角度出發,指出健全法律保護機制,建立管理和保護體系,建立體育博物館,開展文化普查工作,加強對傳承人的保護和關注。

社會活動和社團的開展體育非遺文化傳播的重要渠道,姚應祥對湖州船拳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進行深入研究,提出加強立法、加大宣傳、依托學校,建立體育社團,開發旅游的傳承建議。董亮在對四川少數民族體育的研究中指出要將仍具有較強生命力的體育文化遺產發展成為大眾健身娛樂項目,延長其生命周期。

張巧鳳對非遺文化的軟文化實力進行研究,在《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提高我省文化軟實力》中指出調動傳承主體的積極性是對非遺文化的可持續性延伸,提升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是文化競爭力的優勢所在,應打造河北特色的非遺文化品牌。

李榮芝、虞重干從傳播學角度出發,指出可以通過學校教育傳承途徑、競技化途徑、社會教育途徑、生活化途徑?!稄姆俏镔|文化遺產看中國民族傳統體育發展》中也針對民眾缺乏民族傳統知識認知現狀,提出加強政府管理、加大媒體宣傳、維持文化“原生”的生存環境和發揮院校優勢及賽事促進等建議。王林在《傳統武術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困境與對策》中指出應營造適宜傳承的文化生態,加強傳承人的名人效應,加強傳承梯隊的建設。徐旭對嶺南醒獅文化的研究中,指出要推動武術與醒獅相結合的影視業和旅游業的發展。安劍群等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視野下“人龍舞”的文化傳承研究》提出要進行廣泛地區的橫向傳承,和不斷創新的縱向傳承相結合,加強群體性傳承和學校傳承、社會傳承的方式相結合;

綜上所述,國內關于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陳關于發展的研究,從政治、經濟、立法、教育學、傳播學、民俗、社團、社會活動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為非遺文化的傳承奠定了一定基礎。

3.關于河南省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研究

在傳承管理機構的研究中,王志高的碩士論文《嵩山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制度保障研究》強調法治機制的建立,建立有制度的組織運行方式,提出以發展武術文化產業的方式傳承和發展。

在傳承主體的研究中,王玉霞《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構成及挖掘保護對策》提出加強對傳承人的培養,將非遺保護工程納入學校教育體系。本人在《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問題研究》中提出通過對健身團隊的管理和扶持,推廣和傳承非遺文化的技藝推廣。

在傳承內容的研究中,李瑜《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視域下的民族傳統-以河南少林武術、陳氏太極拳為例》指出要加速多種方式的宣傳,挖掘民俗文化的體育娛樂審美價值;王偉紅《河南省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中提出開發非遺文化的器物層產品,做大做強非遺文化品牌活動,建立省及地市“非遺展示中心”。

在傳承方式的研究中,任麗萍《傳承?創新―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學校體育研究》中提出將其納入學校體育課程體系;倪同《基于JSP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的研究與開發》碩士論文中提出建立數據庫,有效提高非遺文化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提供可視化信息,用網絡模式提供資源共享,數字化宣傳和保護非遺文化;賴學鴻《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利用思考》提出政府政策導向與輿論宣傳是推動其傳播和發展的保證,形成主體研究與個案研究相結合的科研之路,利用商業開發實現體育文化傳承和弘揚,建設體育加旅游的產業機制,構建教育為中心的傳承機制;王靜的碩士論文《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出版資源開發研究》中提出通過培養專業的出版人才,開發高質量的傳統出版物和網絡出版物相結合的方式促進非遺文化的傳播;郭鵬飛《河南省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研究》強調要加大普及力度,調動民眾文化自覺性,在政府主導下,依托學校教育資源,提出非遺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加強非遺文化的長遠規劃和管理。

綜上所述,對于河南省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立法管理有了專題的研究,但為數不多,對傳承主體還僅限與對傳承人的保護和關注,對傳承團隊建設的研究基本沒有,傳承內容上提出了對體育健身價值的延伸和器物層面的開發,傳承方式聚集了大部分學者的研究結晶,大多數認為多種形式及層次的廣泛傳播有利于非遺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參考文獻:

篇3

對各鄉鎮(區、辦)開展針對性的公共文化服務“精準供給”;加快公共數字文化建設,通過線上服務平臺,利用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公共數字平臺為社會、群眾提供優質文化保障。加快全市文化館、圖書館分館建設,建成全市文化數字體系,豐富數字共享資源,實現公共文化館、圖書館數字資源的共建共享。確保完成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復查和第五次全國縣級文化館評估定級兩項重點任務。

(二)深入挖掘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資源,積極申報各級非遺項目及傳承人工作。爭取和利用資金,為部分非遺項目拍攝搶救性影音資料、購置服裝樂器道具等,改善其傳承環境。組織包括展覽展示、傳習體驗等方式的“非遺進校園”活動,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弘揚優秀文化傳統和技藝。組織不同層級的非遺項目參加各地的展覽展示展銷等系列活動,將我市非遺文化以多種載體和形式進行傳承和宣傳,提升我市非遺文化知名度。

(三)積極引導和推動文化產業良性發展。

走訪調研文化產業,及時掌握企業情況,積極引導企業良性發展。利用好現有上級政策,重點扶持龍頭企業發展。積極申報各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和園區,爭取文化產業扶持資金及上級優惠政策補貼。按照上級要求,積極組織我市重點文化產業企業及特色項目調研、參展,學習先進,轉變觀念,尋找合作平臺,增加企業文化附加值。

(四)進一步提升旅游工作水平。

一是創新宣傳促銷方式。在疫情全面控制的情況下,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宣傳方式,面向客源比較集中的京津地區,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促銷活動。二是增強旅游接待能力。完善旅游咨詢服務平臺建設,并通過新聞媒介向社會公布,為京津兩地游客出行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三是籌辦2021年市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大會。

篇4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新媒體教學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它有一個世代綿延的文化傳承過程。如果站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高度來看非物質文化現象,即發現它的活態流變性是其傳承的一個重要規律。”[1]非遺的教學更加注重技能技藝的實踐傳承。高校由于具備人才和環境的優勢,成為非遺教學的重地。它的非遺教學不僅要講授文化遺產的源流、發展和流變,還要傳承人現場教授技藝。通過教學向學生講授和傳承民族技藝,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擴大非遺的受眾面。

新媒體是1967年由美國哥倫比亞廣播電視網(CBS)技術研究所所長戈爾德·馬克率先提出的。郭慶光認為“我們所談論的新媒介主要指伴隨衛星通信、數字化、多媒體和計算機網絡等技術的發展而出現的新型傳播媒介,包括跨國衛星廣播電視、多頻道有線電視、文字、音像的電子出版以及作為信息高速公路之雛形的互聯網絡等。”[2]高校將新媒體技術融入教育教學。這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為教學帶來了豐富的內容和信息,提供了多種模式和手段,增強了教學的效果,拓寬了傳播空間。

(一)創立數字化的資源庫

高校利用圖書館和研究機構搜集整理非遺資料,建立非遺數據庫,最大程度保護民族的文化?!拔幕z產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深入開發利用文化遺產信息資源,全面提升文化遺產保護、搶救、利用和管理工作水平的過程?!盵3]非遺文化屬于動態的文明,將這些難以保存的遺產數字化,對其進行數據采集,無疑是有效、永久地保護了非遺資料。2009年至今對徐州地區國家級非遺:邳州跑竹馬、徐州琴書、徐州梆子戲、邳州獅子頭、豐縣糖人貢、柳琴戲、徐州剪紙、徐州香包等項目進行數字化整理。內容從歷史沿革、傳承現狀、傳承人到表演現狀等方面,將非遺的文字、圖片、語音等資料進行數據化處理。

創立數字化的非遺資源科。它包括文獻資料、音像資料和網絡資料。通過對高校和文化局的檔案資料,田野調查采集第一手文本資料,整理傳承人的手稿和文藝工作者個人的收藏資料的整理和收集,來采集文獻數據。文獻資料包括曲本、曲目和研究論文與書籍等內容。編寫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年鑒》(2001—2010)。年鑒包括每年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概述,重要文獻,學術活動,論著提要和論文摘要等。學院創建了“淮海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信息中心”和“淮海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將音像資料和網絡資源放到非遺專題網站,每個網民都可以通過網站了解非遺的常識。

(二)探尋新媒體教學模式

以“非遺”特色課程為單位,建設新媒體教學資源庫,創建非物質文化遺產網絡課程,以方便老師教學和學生課外學習,共享優質教學資源。同時有些課程將“非遺”的課程改革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師生分項目或分地區開展田野調查,采集第一手數據和資料,形成內容充實的調查報告。至今學生以“非遺”研究為選題的畢業論文達到70篇,學生以“非遺”研究為選題的國家級、省級和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有13項。學院先后多次組織“非遺”志愿者服務隊,將教學科研同弘揚祖國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相結合。

教師運用新媒體進行“非遺”輔助教學,如利用QQ群、微博等新媒體和學生在課外進行互動交流,增強了教學的生動性和學生的參與意識。教師在課前可以在QQ群和微博中將教學的內容和重點提前告知學生,在課后將作業布置給學生。老師和學生在新媒體的平臺上傳輸和分享自己的教學和調查研究資源,交流學習心得和體會,討論學術觀點。師生互動一起去完成學習任務,這種便捷互動的教學輔助手段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和主觀能動性,增強其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開發他們的潛能和實踐創新意識。

二、新媒體“非遺”教學的特點

2006年中國藝術研究院成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此后有中央美術學院、中山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14所高校成立非遺研究機構。有20多所高校開設“世界遺產”“文化與自然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等課程?,F代的新媒體技術引進非遺教學不失為高等教育的有效嘗試,它具有以下特點:

(一)豐富性

新媒體不受存儲、印刷和發行等限制,海量性和及時性成為其典型的特點。新媒體教學的內容也具有豐富性的特征。我院的淮海地區非遺研究中心已收錄研究論文4000多篇,圖書900多種,項目書90多種,圖片3000多幅,實物341。2009年我院成立了“淮海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創立了專題網站。網站分為非遺研究資料庫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資料庫兩個部分,資料庫包括研究的文獻資料,如中外電子圖書庫、中外文期刊論文、學位論文、會議論文等。項目資料庫包括非遺項目的圖片、音視頻、項目書等內容,如音像資料有非遺教學和表演的作品、音視頻、圖片、唱片、VCD、DVD等,非遺傳人授課和展示的過程制作成視頻200多個。

學院開設涉及到不同學科非遺的課程。2009年學院試開設了10門非遺公共和專業選修課,如《徐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徐州民間文學概論》、《徐州梆子戲鑒賞》、《蘇北民間秧歌》、《蘇北民間舞蹈》、《沛縣武術》等,收到良好的效果。目前我們已經在人文、藝術和體育學院開設15門系列非遺課程,有的課程是針對全校學生開設,有的課程由于專業性很強就在其本學科的院系試點,基本上形成了以淮海地區非遺文化為特色的課程群。將非遺系列課程納入教學計劃和人才培養方案,形成不同層次立體化的課程結構體系。

(二)參與性

學校將非遺引進課堂,創造性地采用了一個專業教師和一個民間藝人共同開設一門課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單一的文本和學術教學模式?!爸苯訁⑴c實踐和體驗是研習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基于這個特點,才有可能進行真正意義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教學的問題討論?!盵4]這種教學不僅有教師的學術講授,還有傳承人的現場展示和指導。徐州剪紙、徐州琴書、徐州梆子戲和蘇北民間秧歌等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定期到學院教授,舉辦講座和展演。學生參與課堂教學,形成良性的互動式模式。

鼓勵學生參加采風調研等活動,讓學生走出校園。組織學生對劇場、廟會和農村的非遺項目傳承情況進行調查,整理非遺項目的資料,提出自己的建議和設想。指導學生從事非遺的調查和研究,學生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為選題的畢業論文多篇,有多項非遺研究獲得國家和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資金支持。2009年“非遺”志愿者服務隊榮獲江蘇省百強志愿者服務隊稱號,學院先后多次組織志愿者服務隊參與“非遺”工作。2011年我院申報的“地方高校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教學及保護工作的探索與實踐”項目獲得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三)創新性

學院以淮海區域文化為特色的系列“非遺”課程,探索“非遺”在地方高校傳承的有效途徑。2009年以來開展了一系列的“非遺文化進校園”的活動。學院邀請江蘇柳琴、徐州梆子戲、徐州琴書、睢寧落子舞等“非遺”項目名家進校園表演,觀看師生達到4300余人次;組織了3次大型“非遺展覽”;舉辦專題展演和講座26場。學生更加近距離的接觸和了解淮海地區“非遺”的文化,豐富了校園文化。

教師運用多媒體錄音和視頻對學生進行課堂教學,運用網絡博客與學生進行課后交流。教學培養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知,提高其對民族文化的接受力,拓展了非遺的傳播空間。學生參加非遺進校園的社會文化活動和文藝演出,收看傳承人的知識講座,增強了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學生成為非遺文化的接受者,還成為非遺文化的傳播者。有的課程以學生的匯報表演來評定教學的效果。

數字化的教學資料,多媒體和信息化的教學手段,都突破了以往非遺文化口傳心授的傳承方式。2010年學院與文化局共同舉辦“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舉行非遺項目的表演。利用網絡這個新型文化傳播平臺,建立非遺教育網站、民間藝術絕活瀏覽庫、非遺在線圖書館等為廣大的網民提供快捷隨時、方便靈活的非遺知識服務。不同層次的公眾都有機會接觸到民族的文化,提高對非遺的認知度,強化其傳承意識,擴大傳播范圍。

新媒體技術的運用使很多學生有了接觸傳統文化的機會,通過教學有的學生成為非遺項目的專業人才,有的則成為傳統文化的接受者和傳播者?!案咝T谛畔⑿蛯嵺`與社會參與中具有很大的潛力,希望各地高校積極參與到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事業中,發揮大學在國家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信息職能、人才培養和培訓以及重要的文化發展創新作用?!盵5]教育傳承是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心的最佳、最深入的方式。新媒體技術在高校非遺教學中的運用,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提高其參與意識和創新能力。學生在生動直觀的教學模式和直接參與的教學實踐中接受本土文化,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獲得對民族文化的認同。

(基金項目:徐州工程學院高等教育教學研究基金項目“中國古代文學互動式教學模式研究”,編號:YGJ1434)

注釋:

[1]王文章.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18—19.

[2]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153.

[3]陳剛.文化遺產領域信息化及其發展問題的思考[N].中國文物報,2006:12-18.

[4]徐藝乙.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高等教育的使命[J].徐州工程學院學報,2010,(1):69.

篇5

創辦人刀客,極度熱愛生活的城市人。琴棋書畫詩酒茶,好攝影,好酒,好狗?!鞍焉钸€給自己”是他一直倡導的,也是不斷傳達給身邊朋友的能量信息。

找到沉香的機緣是一群可愛的孩子――大理巍山縣民族文化傳習所,義務免費開展傳習民族民間非遺文化活動,主要對幼兒和小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培訓和教育,旨在使瀕臨失傳的民族民間藝術和非遺文化在下一代中得到進一步傳承和弘揚。刀客在對傳習館的資助和宣傳過程中,發現了百年古宅柯家宅院,這個院子幾經滄桑但卻保存完好。歷時一年,刀客和朋友們將院子完好并且完整地恢復出來,這就是今天的沉香64號院。

若你是懂得用心去感受生活之人,你會從這院子里的每一處細節觸摸到愛的溫度。無論是前人留下的建筑文化,還是后人在繼承的基礎上賦予的當代人文藝術,都體現出這座宅院不朽的生命內涵。

大理白族“三坊一照壁”的建筑風格只是它的表面,“歷史文物”也不過是后人給的一個頭銜,這些都不足以衡量它的厚重。一塊青磚,一根木頭,作為生命的載體,本身并不具備“意義”這種深奧的東西,反而是歷代使用者的不斷賦予,才讓這樣一座古老的院子在古色古香之下,有了更深層次的內涵與蘊意。

當我和朋友入住這里,我們不自覺地用世俗的目光衡量著空間的利用率。四套無比寬敞的房間,留出一大片地板,多么不經濟、不劃算!實用主義有時會像病毒一樣侵入大腦,暫時奪取了對心靈的指揮權。當內心覺醒時,自然會挺身而出,來反抗這種膚淺的想法。我的內心,顯然喜歡這樣的格局。從美學的角度,這種構圖如同中國水墨畫的留白,有一種恰到好處的順其自然。

但這并不意味著完美無缺,它是如此真實,就像我們的生活一樣,在平淡的表面之下,潛藏著對激越的向往。這世界上不知有多少美麗的庭院,不是每一座都有花園,也不是每一座都能抬頭望見青山,更不是每一座都經歷了上百年的歷史沉淀!

刀客常說,一院,一狗,一幫朋友,一壺好酒,足矣!

沉香64號院

地址:云南省大理巍山古城東街64號

篇6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閭山滿族剪紙;滿族文化;保護;發展

一、閭山滿族剪紙的起源

滿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創造出了極具民族特色的滿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滿族剪紙為載體傳承至今。閭山滿族剪紙流傳于遼西錦州市北鎮醫巫閭山地區,記錄了醫巫閭山地區從原始社會至今,長達七八千年的歷史文化積淀,是目前保存較好的滿族文化元素之一。在歷史的積淀中,閭山滿族剪紙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并且蘊含著大量關于滿族信仰、風俗、生產和生活的內容,不但是表現滿族原始的自然神、始祖神、生殖崇拜等薩滿文化的主要形式,還是研究滿族文化起源的重要史料。閭山滿族剪紙在當地的滿族文化體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體現在民俗方面。清朝中期以前,滿族文化具有非常鮮明的獨立性,自成一派,剪紙藝術作為一種民間藝術,并不能夠作為滿族文化的代表。清朝滅亡之后,貴族階層的文化大多隨之消亡。因此,滿族文化的代表不再由帝王和貴族階層所決定,平民百姓的文化成為滿族文化的象征與符號。由此開始,剪紙藝術逐漸被人們所熟知。閭山滿族剪紙存在于滿族人生活的諸多方面,它不僅是各種節日和祭祀活動烘托氛圍必不可少的文化符號,如窗花、喜花、祭樹等,還是服裝、鞋帽上的刺繡圖樣。早期剪紙技藝主要依靠家族內傳承的方式延續,通常由家中年長女性傳授給年輕一代,與此同時蘊含于剪紙技藝之中的民族信仰、習俗和生活方式等也得以傳承。

二、閭山滿族剪紙保護與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閭山滿族剪紙雖歷史悠久且多存在于滿族人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物質文化的變遷,閭山滿族剪紙同大多數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樣喪失活力并逐漸走向沒落,面臨著傳承人老齡化甚至出現斷代現象、公眾認知匱乏、實用價值降低、傳播方法老套、專項經費不足的問題,嚴重阻礙著閭山滿族剪紙的保護與發展。

(一)傳承人斷代

據文化和旅游部確定并公布的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可知,我國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平均年齡達到了63歲,其中40歲以下傳承人占比不足1%,與之相對的,60歲以上的傳承人占比達58.3%。②由此可見,非遺傳承人“老齡化”及“斷代”現象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保護與發展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隨著社會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年輕人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都發生極大改變,拋開計劃生育政策不談,“多子多?!钡纳^也早已被摒棄。因此在如今時代背景下,閭山滿族剪紙仍以極具滿族特色的生殖繁衍崇拜、山林文化等薩滿文化為主要表現內容,實在不能引起年輕一代的興趣和關注,年輕人普遍認為其內容和形式陳舊,缺乏創新。目前,閭山滿族剪紙尚有汪秀霞等十余家譜系仍在傳承延續,但其中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汪秀霞、趙志國等人的平均年齡已超過65歲。隨著老一代手藝人逐漸逝去,閭山滿族剪紙后繼乏人。

(二)公眾認知匱乏

據《中國文化遺產與公眾生活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公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度并不高,且一些地方政府和文物部門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信息的管理和宣傳工作乏善可陳,由此導致公眾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存在的重要性的認知十分匱乏。在閭山滿族剪紙的生地和周圍城鎮,由于宣傳不到位和公眾自身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響,許多人并不知道“非遺”是什么,更不清楚他們隨手剪出的圖樣對文化傳承有著重要的意義,只是將剪紙作為愛好或是一種活計。公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不了解,對文化傳承的不關注,使得他們很難積極參與到閭山滿族剪紙的保護和發展中來。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民間產生,若想在民間發展,就需要在民間營造出良好的社會氛圍,如果脫離了公眾廣泛、積極地支持和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發展就變成了空談。因此,提高公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知和重視是閭山滿族剪紙保護與發展的關鍵。

(三)實用價值降低

文化的價值是在一定的時代背景中才得以體現的?!八囆g源于生活”,許多傳統文化之所以能從無到有并到達巔峰,是因為在起源時期,能夠被廣泛應用于百姓生活,滿足人的需求。歷史上,閭山滿族剪紙的確存在于滿族人生活的諸多方面,其作為祭祀、婚嫁、節日等活動的文化符號,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和文化價值。但隨著時展和滿漢民族融合,百姓需求發生改變,許多滿族文化和禮儀都被逐漸淡化,并且工業化生產出的產品,如窗花、喜花等價格更為低廉,樣式更為新穎。其次,在現代社會,除了一些具有特殊意義的場合之外,滿族人在著裝方面與漢族人無異。因此,閭山滿族剪紙作為服裝、鞋帽的刺繡圖樣的實用價值也基本被削弱。實用價值被削弱意味著文化與生活脫節,失去社會黏性,人們對其傳承和保護熱情必然也大打折扣。

(四)傳播方法老套

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的關鍵在于傳播,而傳播方式和傳播渠道的選擇將直接影響著傳播效果。只有通過選擇恰當的傳播方式和媒介讓非遺文化走出其生地、進入大眾視野才能使其獲得更高關注度,進而解決受眾數量少、文化影響力不足和發展效果不佳的問題。在閭山腳下的北鎮市,有300多名滿族剪紙藝術家和愛好者,他們常年在附近的鄉鎮、城市弘揚閭山滿族文化,傳播剪紙藝術。2003年,10位滿族民間藝人成立了閭山滿族剪紙協會。在成立至今的十多年間,協會多次走進社區、高校、軍營等地傳播剪紙技藝。協會雖自發開展多項傳播活動,但是這種線下傳播方式具有很強的地域局限,傳播范圍僅覆蓋北鎮市周邊城鎮。另外,閭山滿族剪紙的線上傳播主要依靠傳統媒體的新聞報道。線下傳播為主,傳統媒體為輔的傳播方式使得閭山滿族剪紙未能引起廣泛關注并在社會上形成一定知名度。

(五)專項經費不足

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多存在于少數民族或鄉村地區,這些地區經濟欠發達,經費不足成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中的普遍問題,非遺生地的政府財政支出方面投入有限。沒有資金的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發展陷入困境。閭山滿族剪紙存在于村鎮當中,村鎮貧困落后,在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沒有余力,只能依靠市政府撥款。然而,近些年遼寧省經濟在全國排名迅速下滑,錦州市由于產業結構不符合發展需求,經濟發展緩慢,難以設立專項資金扶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發展工作。據調查而知,當地文化部門多次向市政府申請項目資助,都未得到回應,經費不足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經費問題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中的重點問題。沒有經費的保障,各項活動無法開展。即便滿足其他的傳承條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發展也寸步難行。

三、閭山滿族剪紙的保護與發展策略

為了更好地保護和發展閭山滿族剪紙,就必須針對其目前存在的問題采取相應措施加以解決,探索出順應時展趨勢并符合實際情況的保護與發展路徑,使得閭山滿族剪紙重煥生機。

(一)吸引年輕群體,彌補年齡斷層

非遺傳承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的關鍵,而年輕人是非遺文化發展的主力軍,只有讓年輕人了解、接受和喜歡非遺,才能促使其產生保護和傳承意愿,解決非遺傳承人老齡化甚至是斷代問題,讓非遺獲得持久生命力。多年間,閭山滿族剪紙協會一直致力于通過開展“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向廣大學生群體傳播剪紙技藝,以解決傳承人老齡化問題。但筆者認為,就學生群體而言,無論是中小學生還是大學生,應試教育模式之下,大多數人都是在被動學習,因為學業壓力而被迫放棄很多個人興趣愛好。因此,通過開設課程或強迫參加活動的方式,一味地向其灌輸傳承的重要意義只會引起學生反感,不如將閭山滿族剪紙的特色結合滿族文化制作成各種符合年輕人審美動畫作品或益智類游戲,使其主動接受非遺文化并加以探索、創造和發展。

(二)加強非遺宣傳,提高公眾認知

2017年,由錦州市政府籌劃并投資的錦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建成。該基地雖入選遼寧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基地名單,但其在公眾之中卻鮮少為人所知,并未實現其“傳習有場所”及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全面開展的目標。為使基地實現其目標,真正發揮作用,政府必須加強宣傳工作。一方面,政府應當宣傳基地建設,展示更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另一方面,政府以成立非遺傳承基地為例,說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發展的重要性及措施,以提高公眾認知。在專門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宣傳工作的人才缺乏的情況下,政府可以在當地開展志愿者招募活動。將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具備一定宣傳能力且熱心于公益事業的人組織起來成為一支志愿者隊伍,定期到公眾之間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發展的意義。

(三)順應潮流趨勢,提高實用價值

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應只是擺放在展館里的文物,想要不被遺忘,那就必須要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找到自身的存在感,“活”在日常生活之中,順應時展潮流,以滿足人民生活生產需要。近年來,我國掀起一陣“國潮熱”,許多設計師會選擇將一些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其設計的產品之中,服飾品類中最成功的就屬出現在紐約時裝周的中國李寧,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和中國的獨特風采。閭山滿族剪紙作為滿族服飾的刺繡圖樣,其實用價值隨著滿漢民族融合而大大降低,可以嘗試搭上國潮發展的順風車,聯系服裝生產廠商將刺繡圖樣融入服飾之中,并加以改良,建立獨具特色的個人品牌,重新找回其實用價值,并以此為平臺創造經濟價值,為閭山滿族剪紙的保護與發展提供物質基礎。

(四)善用新興媒體,拓寬傳播渠道

新媒體時代,互聯網傳播成為主要的傳播方式,受眾的視野也逐漸從傳統媒體轉變到新媒體,不同年齡段、地區的受眾都會接觸到抖音、快手、微博等新媒體平臺,因此要想讓閭山滿族剪紙真正被大眾所熟知并發展下去,就必須遵循時展趨勢,結合互聯網技術,與新媒體平臺相融合,拓寬傳播渠道,從而擺脫老套的傳播方式所帶來的局限。依靠新媒體傳播不僅可以突破傳播范圍和受眾數量的局限,還可以有效改變人們參與非遺傳播的方式,如:利用短視頻平臺直播可以增強受眾與傳播者之間的即時互動,使受眾擁有更多話語權和主動權。另外,鼓勵受眾轉變身份,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平臺上注冊閭山滿族剪紙自媒體賬號,借助自媒體得天獨厚的網絡優勢,將閭山滿族剪紙的歷史淵源、發展過程、生產過程等融合在原創的圖文、視頻作品之中傳播出去,為非遺保護和發展增添動力。

(五)整合產業資源,建立財力保障

為了減輕對政府專項資金的依賴,擺脫由于經費不足帶來的困難和不便,增強非遺自身的生命力,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應該進行資源整合,形成文化產業運營模式,為自身發展提供有利條件。根據錦州市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21年錦州市將落實市委確定的“五大工程”,其中提到了“北鎮、義縣環閭山旅游路建設”。這項建設為閭山滿族剪紙的保護與發展提供了經濟上的支持。剪紙與旅游業對接,借助旅游業的發展,開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市場,進行旅游產品銷售和文化旅游市場開發的同時獲取經濟收入,建立財力保障。

四、結語

篇7

關鍵詞:新媒體;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教學;策略

一、引言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消亡速度飛快,而相關的保護人才則極為稀缺。對于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而言,在強化研究的同時,實現優秀保護人才的有效培養,才能為非遺保護工作提供堅強后盾和重要保障。在新媒體時代,高校作為相關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應當充分借鑒已有的教育教學經驗,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優勢,使得高校大學生能夠了解非遺進而參與到非遺的研究和保護當中。

二、高校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的重要性

(一)對民族的重要性

將非遺教育融入到高等、正統的教育體系當中,對于中華民族而言,有著重大而長遠的意義。首先,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長久發展歷史的成果和結晶,是民族活的記憶和文化基因庫,加強對非遺的研究和保護,能夠將古老的、珍貴的文化內容加以傳承和發展,是民族文化進步的重要前提。其次,非遺充分體現了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能夠形成強烈的文化認同和心理認同,對于中華民族的團結和奮進有著重要意義。

(二)對國家的重要性

對國家而言,開展高校非遺教育,能夠實現非遺研究和非遺保護工作的發展和延續,極大促進國家文化的繁榮和發展,極大提升我國國家文化的安全性。同時,對于我國經濟發展而言,新農村建設亟需開拓出新思路。強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和教育,從文化入手,能夠將本土資源和優勢充分挖掘出來,實現本土文化的弘揚和開創,以優秀的傳統文化帶動農村的文化建設和經濟建設。

(三)對大學生個人的重要性

對于大學生個人而言,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同樣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首先,強化非遺教育教學,能夠讓大學生在接受豐富的西方文化和思想價值觀沖擊的同時,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我國豐富而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思想,極大激發其愛國、愛民族的熱情。其次,非遺教育蘊涵豐富的文化、思想、道德知識,能夠極大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和文化品位。同時,在不斷的探索和研究過程中,能夠極大培養其創新實踐能力,有效促進其綜合素質的提高。

三、新媒體時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教學的要求

(一)確保課程和教學內容的豐富性

新媒體時代,網絡技術和數字技術發達,其資源的豐富性和獲取的便捷性,使得非遺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得到極大提升。在開展實踐教學活動時,應注重對新媒體的充分利用,實現課程和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借助于新媒體數字資源限制性小的優勢,應當不斷豐富非遺研究資料內容,將其充分應用到實際教學當中。同時,在課程設置上,應依據專業、年級等開設不同課程,實現課程的豐富性。

(二)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當中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學與其它課程不同,其對學生的參與度有著極高的要求。學生只有親自見識、充分體驗、深入探究,才能激發其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教學效果才能達到最佳。為此,各高校應加大相關力度,一方面邀請專業研究者或民間藝人、非遺繼承人進行課程教學,一方面鼓勵學生走出校園,親自到非遺環境中去感受和調研,充分參與到探索和實踐活動當中。教師應支持和鼓勵學生參加采風調研等活動,在校園外感受不一樣的文化體驗。組織學生對非遺項目傳承情況進行調研,如劇場、廟會和一些地方的非遺項目,將調研情況整理好并提出自己的建議和想法。指導學生從事非遺的調查和研究,學生以非物質文化遺存研究為選題的畢業論文多篇,有多項非遺研究獲得國家和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資金支持。

(三)注重教學形式和方法的創新性

新媒體時代的一大特點,即時空限制越來越小,能夠更加便捷地實現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的創新。首先,高??裳埫耖g文化進校園,將非遺文化完整、直觀地呈現在大學生面前;其次,應充分利用網絡和多媒體的便捷性,教師可為學生進行相關影片和多媒體資料展示,借助于網絡媒體如微博、博客等進行課后交流和探討,拓寬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的邊界。教師運用多媒體錄音和視頻對學生進行課堂教學,運用網絡博客與學生進行課后交流。教學培養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知,提高其對民族文化的接受力,拓展了非遺的傳播空間。學生參加非遺進校園的社會文化活動和文藝演出,收看傳承人的知識講座,增強了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學生成為非遺文化的接受者,還成為非遺文化的傳播者。

四、新媒體時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教學策略

(一)建設數字化資源庫

就新媒體時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具體教學策略而言,應當首先認識到數字化資源庫建設的重要性。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研究資料相對稀缺,單純借助于印刷出版物很難滿足教學需求。為此,各高校在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教學的同時,應廣泛采集優秀的非遺研究資料,如相關圖片、圖書、音像資料、項目書和論文等,并優化獲取途徑,讓學生能夠便捷地查閱,開拓其眼界,提升其研究深度。

(二)開設非遺網絡課程

網絡能夠有效跨越時空,實現信息的實時傳遞,極大方便了學生和師生間的溝通。為此,高校應在常規課程之外,開設網絡課程,讓教師進行線上授課,并實現與學生的即時溝通和交流。同時,將日常教學視頻資源上傳到網絡,還可將相關研究和調查的第一手資料上傳到網絡,使得學生能夠在課堂之外實現第一手知識資源的補充。

(三)利用新媒體進行輔助教學

利用新媒體進行輔助教學,主要借用微博、QQ群等常用溝通軟件,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一方面,教師可在課前將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和知識要點提前告知學生,讓其能夠進行充分預習,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課后進行作業的布置,方便學生查閱。另一方面,教師可向學生分享自身的調研資源和心得,并與學生進行深入交流。

(四)組織并鼓勵課外采風調研

為提升學生在課程中的參與性,各高校可組織并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采風調研。一方面調研活動,深入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源地,對其進行專門的資料采集和信息調查,掌握一手的資料;另一方面,鼓勵學生自己對農村、廟會等非遺項目進行深入研究,了解其傳承情況,并進行相關資料的整理。在完成采風調研活動后,將所得進行線上分享,實現資源的最大利用。

五、結語

新媒體時代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教學工作更具便捷性和高效性,能夠極大方便課程的開展,實現學生知識和研究的極大開拓。新媒體技術的運用使很多學生有了接觸傳統文化的機會,通過教學,有的學生成為了非遺項目的專業人才,有的則成為傳統文化的接受者和傳播者。教育傳承是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心的最佳和最深入的方式。新媒體技術在高校非遺教學中的運用過程中,各高校應不斷總結過于的教學經驗,借助于新媒體的優勢,實現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教學形式的多元化。豐富教學資源和教學手段,讓學生在感受傳統文化和非遺資源巨大魅力,在生動直觀的教學模式和直接參與的教學實踐中接受本土文化,同時,激發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情和自主性,豐富非文化遺產知識,提高其參與意識和創新能力,獲得對民族文化的認同,為非遺的研究和保護工作提供強勁支持。

參考文獻:

[1]尹麗麗.論新媒體時代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學[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2015,(1):152-153,154.

[2]鄭春輝,朱思穎.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新媒體傳播方式研究[J].文化遺產,2013,(5):26-34.

[3]魏崇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教學資源開發[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31(3):30-32.

[4]周文娟.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的價值研究[J].青年科學(教師版),2014,35(8):36.

[5]張泰城,何建良.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高校教育的路徑研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2,(12):11-15.

[6]劉艷玲,張世清.高校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創新的價值及其實現路徑研究[J].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31(2):74-76.

[7]丁永祥.高校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論略[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38(2):251-253.

篇8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天子湖;延續;傳承和保護

近幾年來,我鎮高度響應國家新農村改革的號召,大力推動了天子湖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文化豐富,其效果也是十分顯著的。這一切都離不開干部領導正確的戰略指導和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當然,這種改革有很大一部分是基于我鎮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對其進行長久有效的傳承和保護,這種研究是十分有意義的。本文將首先對天子湖地區目前對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現狀進行概括和梳理,然后再對其未來形態進行一番研究和探討。

一、當今情況下天子湖地區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現狀

1)鄉土景觀方面的傳承。雖然我鎮的經濟水平在高速發展,而鎮內也有許多現代風格的建筑。但古時期流傳下的村落建筑風格依然保存的較為完善。而我鎮在近幾年建成的移民文化館、吟詩村耕讀文化館和書畫館更是沿用了古老雅致的建筑風格。以廂院為主體的構成方式,配以亭臺水榭和水磨石橋,突出了天子湖傳統典雅幽靜的建筑文化風格。

2)自然文化方面的傳承。安吉地區的人民有很大一部分是百年前于時期移民過來的后裔。因此安吉文化中,移民文化是一個非常有特色的分支。來自不同地區的人民所表現的文化差異和交互融合最終形成了安吉地區整體文化的多元性,我鎮的高禹村作為一個典型的移民村更是如此。高禹移民文化館的建立更是將這種移民特色充分的傳達了出來。通過對早期工作農具、生活用品以及民族服飾的展出,可以讓人民滿足對祖先和故土的追溯情感,在增進對鄉土文化的了解同時,有增強了人民的凝聚力。

耕讀文化也是天子湖地區人民長期生活流傳下來的寶貴民族文化,為了對這一文化進行紀念和弘揚。我鎮吟詩村專門建立了耕讀文化展示館。其展示的古老農具如水車、石磨、捕魚的船網、捕獸的關籠和夾子等,都可以通過現場演示的方法來加深游客對傳統生活方式的理解,而古老的三千字畫,來賓的留言詩句以及吟詩村的田園模型更是讓人以直觀的方式接觸天子湖傳統文化,弘揚了農民古老的精神文化面貌。學生在里面臨摹練習字畫,外國游客也會嘗試擺弄古老的農耕器具,這對于天子湖文化的傳承具有相當高的意義。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現狀

1)傳統節日及慶典方式方面的保護。河南大鼓、舞獅子、旱船等自古以來就會在傳統節日上表演的慶典活動目前仍然會在高禹進行開展。有的群眾隊伍為了精進自身技術,也會自發的進行訓練和彩排。而在干部領導的推動下,腰鼓隊,秧歌隊等群體非遺組織也漸漸恢復,將傳統的文化得以延續推廣。這種從自身做起的宣揚方式,對傳統文化有效的進行了保護。除此之外,我鎮還舉辦了“書畫節”和“生態甲魚文化節”,通過舉辦節日的方式保護了傳統文化的延續,同時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產的精神需求。

2)對非遺文化的利用現狀。近年來,天子湖地區的旅游業也在逐步發展起來。借助傳統古老的建筑風格與自然景觀,再配合一系列生態旅游服務,如垂釣甲魚,采摘時令水果,觀賞農作物等,形成了令人心神向往的自然生態旅游區,充分發揮了美麗鄉村綠野湖藍的特色。這是一種對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利用,但同時也可能會導致一些問題,如果對當前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過度利用而不采取保護措施,后果將十分嚴重。

二、延續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傳承

(一)對優秀民族文化的傳承

正如前文所述,我鎮在傳承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上有一些正確的措施和舉動,也獲得了一部分預期效果,但這對長期有效的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不夠的,還需要對某些方面做出改進和強調。傳承的主體是下一代,因此要加大對下一代的教育力度,積極弘揚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意義,培養年輕一代的傳承意識。具體的做法可以是,讓學校舉辦參觀代表我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建筑的活動,如移民文化館和吟詩村耕讀館,使學生切身感受到這些傳統文化的魅力,增強繼承文化的責任意識,也可以開展征文活動,激發學生對傳承非物質文化一場的積極性,更深刻理解其重要價值。

(二)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實體表現的傳承

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多種多樣的實體表現形式,如飲食文化對應的是具有與民族特色的事物和飲食方式,又例如一些手工業文化其表現形式則是手工產物。將上述文化遺產的實體表現過程和方法傳承下去就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繼承。這不僅需要本身的手藝,更需要一種市場推廣價值過程。年輕一代覺得古老的工藝沒有必要學習,而即使學會了也很難用作經營謀生的手段,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因此可能需要政府部門的推廣。就我們高禹而言,首先需要激勵本地的年輕人學習精通古老的工藝流程和制作方法,其次再通過政府的宣傳打響高禹特色文化產物品牌,讓非物質文化遺產能通過實體表現的方式流向外界。這樣在達到延續繼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同時,還能夠為村鎮人民增收,帶動經濟發展。

三、延續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

(一)在特有的鄉土景觀上的保護

傳統的建筑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大體現,而建筑風格更是一項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指標。眾所周知,近年來我鎮興辦了許多大型建筑,其中有全國最大村鎮規模級別的電影院和圖書館。它們的建筑風格都是偏向現代城市建筑的,這一點固然沒錯。但我們在向城市學習的同時,也應該注重自身建筑風格和整體氛圍的特點。新農村的改革并不是將農村縮影成城市,因此,保留全有鄉土景觀和適當沿用能夠長期的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具體的做法可以是對目前高禹范圍內標志性較強的古老鄉土建筑進行詳細的記錄,通過設立檔案的方式方便日后查閱資料和修繕維護。另外就是在對新的建筑進行設計時,也可以對其建筑場所周圍的環境和整體建筑風格加入考慮,在保證建筑質量和實用性時加入傳統的建筑風格元素,高度的增加整體風貌的一致性。達到長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的效果。

(二)對傳統節日習俗和自然風貌上的保護

正如前文所說,我鎮目前仍然保有河南大鼓、舞獅子、旱船等傳統節日慶典項目,秧歌隊和腰鼓隊也復出了。但這些更多的還是基于人民自己喜歡的基礎上,可能隨著時代的改變和社會潮流的趨勢逐漸消失在群眾眼中。在這點上政府方面可以做出推廣和弘揚作用,通過舉辦村鎮腰鼓、舞獅比賽來調動群眾積極性,引發熱潮,讓傳統民俗項目不再被淹沒,從而長期對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此外還有對于自然風貌上的保護,過度的發展旅游業可能會導致生態系統的不穩定,影響人民的基本生活狀態,對此不僅政府方面要加大監管力度,制定更科學合理的旅游發展計劃外,人民群眾也應該當家作主,為自己生存的環境負責,不能因為貪圖一己私利導致自然環境被破壞,達到良性循環可持續發展的同時為長期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做出貢獻。

四、結束語

總體而言,我鎮在大力發展經濟,積極進行新農村改革的同時,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做出了很多積極的貢獻和措施。但目前所做的這些可能不能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長期有效,因此,需要對其延續性進行一番探究。希望本文能對未來我鎮在發展規劃中,處理其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延續性之間的關系有一定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劉芳,張義成.淺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J].雞西大學學報,2010,01:145-146.

篇9

【關鍵詞】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

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使得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越來越豐富。在省、市等各級領導的培養和支持下,我縣把文化館當做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的陣地,積極響應新時代群眾文化傳承的號召,在群眾文化輔導方面,一直堅持著 “面向群眾、圍繞中心、立足陣地、服務大局”的工作思路,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當成工作的重點,把組織輔導、創作多樣化的文藝作品、開展多方向、多層次的群眾文化活動,追求群眾精神文化的滿足為宗旨;把培訓和輔導基層的文化骨干隊伍作為主體,把提高群眾文化活動的品質作為核心;把弘揚當地特色文化,保護非遺文化當成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積極與縣委、縣政府的工作相配合,服務大局,全方位的落實公共文化的服務職能。不論是在文藝創作、基礎設施建沒、群眾文化輔導、業務培訓,還是在非遺的保護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歡喜可賀的成績,對推動我縣群文建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盡管如此,仍然與新時代黨和政府對群眾文化工作的要求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對新時代群眾文化發展的趨勢還不能完全相適應,工作還有待加強。

一、新時代背景下文化館的作用與職能

(一)群文活動的組織傳播職能

文化館的活動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由政府組織實施的文化節、藝術節等,另一部分是由各個部門自己發動舉辦的活動。文化館作為一個地區的文化引領者,當然也要肩負起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提高國民素質、積極開展群文教育活動、宣揚我國國情、普及科學文化知識和對外交流的社會文化知識以及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的使命,它可以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之適應新時代文化建設的需要。

(二)群文的輔導職能

文化館的輔導職能對群文建設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當然,其輔導職能涵蓋了許多方面:宣傳輔導、理論研究輔導、組織管理輔導和文化藝術輔導等。還有一些文化館為了更好的接近群眾,感染群眾,服務群眾,走進鄉鎮,下基層,為群眾開展輔導工作;會舉辦一些有關文化的輔導班,組織文藝演出、創辦有意思的文化藝術的交流活動、開展大型的文藝匯演或是公益性質的活動等。

文化館的一部分重要職能主要是組織群眾文藝創作和開展群眾文化理論探討活動。文化館要把文藝創作作為文化發展的目標,創作出具有生機和活力的文藝作品,用這些具有藝術氣息,內容豐富、感染力強的作品去影響、熏陶群眾,是目前群文工作者的任務之一。文藝創作主要表現在舞蹈、曲藝、歌曲、戲劇等方面,它不僅給予了群眾文藝表演和文藝演出的優秀素材,還為文化藝術活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對文化館藝術創作職能不單單要注重文藝作品的創作,還要注重與時俱進,只有不斷發展不斷追尋社會的腳步,才可以使文化得到真正的傳承。

二、文化館群文輔導工作的現狀

(一)文化活動眾多,輔導較少

大部分文化館的干部在開展文化宣傳工作與教導工作的過程中,往往都比較注重文化活動的開展,忽視群眾文化的輔導。雖然文化活動的開展有助于文化知識的宣傳,但是與群眾之間相互缺乏溝通,對大眾的文化取向及文化程度沒有進入深化的了解。因此,群文活動的開展和文化的輔導兩者應該勢均平衡,若忽視文化的輔導工作,就會不利于群眾文化的溝通以及群眾文化的建設。

(二)文化輔導質量問題

文化館對輔導工作的不重視,使輔導課程出現單一化的教程,輔導人員在進行輔導時沒有制定詳細的教導內容,最終導致不能深入的開展輔導工作。對群眾了解不夠,不能夠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導致輔導質量的降低,從而也影響了文化館在大眾心目中的形象。文化輔導的質量也體現了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服務質量。因為在文化輔導中其形式的單一化、非專業的要求以及服務態度等多個方面出現的問題,使得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服務水平降低,從而不能夠給予群眾高品質、高涵養的文化輔導。

(三)個人色彩較強,忽視群眾色彩

有很多的文化館干部在工作重心的把握以及工作安排方面存在問題,主要體現在過分的注重個人的創作工作,忽略了對群眾文化的輔導工作。追求個性化的創作和個人色彩的創作很好,但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展現個人色彩的創作中去,這對于一個文化館的群文輔導人員來說,就會顯得有些不負責任。群文輔導人員在文化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應該在工作中懷有一顆負責任的心,積極主動的投身到為群眾服務的工作中,把個人色彩與群眾色彩相互分配,合理利用時間,為體現文化館的職能與作用,建設良好的文化環境做出貢獻。

三、全面發揮文化館作用的有效措施

(一)強化群文輔導人員的綜合素養

為了充分發揮群文建設的作用,對群文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就需要文化館的管理部門在進行管理時要將和諧社會的發展任務與人員的素養培訓相結合,而且在培訓的過程中要注意對文化精神的貫穿,并要引導其自身的創新和服務意識,從而培養出高素養、高品質、作風優良的人員,從而發揮文化館的最大效用,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

(二)加強輔導能力

加強對文化館輔導能力的發揮有助于群眾文化活動的建設。對此,就要求群文的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中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和服務意識,并要滿足“一專多能”的群文建設發展的需要。此外,還要根據文化館內容豐富多樣的特點,自身要不斷地提升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能力,從而可以為群文活動的開展提供指導性意見,使群眾文化活動達到最佳的舉辦狀態。另外,為了使群文建設活動有序開展,需要文化館在創辦活動時要結合鄉鎮文化一同參與,并促進之間的文藝交流,鼓勵群眾,從而實現不同文化的宣傳,使我國傳統的文化內涵得到發揚。

(三)優化職能作用

我國《憲法》在內容完善過程中對文化館的建設必須堅守為人民服務的意識有明確的規定,因此,在遵守此項法律的基礎上,文化館就應該清楚明確自身具有提供公共文化服務、引導主流文化精神和承擔社會教育的職能與作用。在實際群文建設開展的過程中應不斷提升自身的職能與素養,從而可以使我國的文化精神得到傳承和發揚。

參考文獻:

[1]付林. 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深入實踐策略[J]. 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24:181-182.

篇10

關鍵詞:群眾文化;作用;特征;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G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17-0196-01

大力促進社會主義群眾文化建設,是我們黨和政府的執政理念,是創造良好社會環境、經濟環境、生活環境的前提和基礎,是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引領社會,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必由之路。黨的十進一步明確提出要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因此,在當前新形勢下,加強群眾文化研究,推動群眾文化的大繁榮、大發展,是群眾文化工作者的職責所在。

一、群眾文化的功能

(一)群眾文化的節慶情結

千百年來,我們的先人們定制的傳統節日諸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等,飽含著祖先們祈望家和、人和、萬事興的期待和向往,蘊含著群眾文化鮮明的和諧、吉祥、喜慶特征。改革開放以來,各地創造性地舉辦了具有地域特色濃郁、時代特色鮮明的節慶活動,各種文化節、藝術節、旅游節數不勝數。一些洋節日如情人節、圣誕節等也進入國門。所有這些都凝結著群眾文化的和諧情結、喜慶氣氛,都起著創造生活,推動社會進步的巨大作用。

(二)群眾文化的傳授、交流、提高作用

群眾文化是一種特殊的知識、文化、美育的載體,它幫助人們認識自然,認識社會,獲得知識、掌握技能,擴大知識領域,增長智慧才干,提高生活質量,提升文化品位。

(三)群眾文化的社會教育作用

群眾文化的社會教育作用具有方便、靈活、廣泛、業余、服務群眾的特點。

(四)群眾文化的娛樂、展示、審美作用

首先是娛樂效能。人們在唱歌、跳舞、演戲、繪畫、下棋,扭秧歌等活動中得到精神的調劑和身心的娛樂;其次是情感展示效能。通過群眾文化活動,充分體現每一個參與者的自我價值,為人們宣泄情感、展現自我提供了表現方式和平臺;第三是審美效能。群眾文化激發了參與者了解美、認識美、熱愛美、追求美、創造美、享受美的生活情趣和人生理想,達到心境平和,精神愉悅,人際和睦,家庭幸福。

二、群眾文化的性質定位與基本特點

近年來,隨著社會力量參與興辦文化,群眾文化的性質和功能日漸模糊。一些地方的公益文化機構為了自己的生存,簡單的向娛樂文化看齊,群眾文化陷入了逐步被娛樂文化所替代的尷尬境地。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群眾文化決不能簡單地等同于娛樂文化。在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興辦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同時,還應繼續突出政府在興辦、統領和管理群眾文化中的主導作用,發揮各類公益文化機構在組織、策劃、舉辦各類群眾文化活動中的龍頭作用。

群眾文化是人民群眾以自身為活動主體,以娛樂為主要活動方式的文化,大家主動參與是它的基本屬性。這也正是群眾文化活動易于組織發動的根本原因所在。

三、群眾文化的發展策略

(一)與時俱進,創新發展模式

在當前新形勢下,我們要認真研究分析群眾文化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特點,要從內容、形式、體制、主體、受眾等全方位推進創新。只有開動腦筋,以創新的精神改變傳統群眾文化活動僵硬死板的模式,群眾文化事業才能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和喜愛。

(二)通過大活動推動群眾文化

群眾文化的重要載體和生命力就是活動,經常舉辦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才能真正體現社會文化社會化,群眾文化群眾化。因而舉辦大型群眾文化活動是推進群眾文化深入開展的關鍵。

(三)拓展群眾文化的發展空間

群眾文化不能拘泥于任何一個環境和方式,而應該開展多種形式,利用多種空間。如目前流行的企業文化、社區文化、商業文化、旅游文化、青少年文化和老年文化等,都是新時期群眾文化的發展空間。

(四)傳承非遺文化

目前,全國各地存在著聯合國、國家、省、市、縣五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繁榮群眾文化取之不盡的底蘊和素材。通過各類非遺項目的發掘、保護、傳承、展示和開發利用,將為群眾文化增添新的活動形式。

(五)發展通俗文化

通俗易懂的文藝作品,比較接常人的心態,更能親切、生動地直視平凡的人生。因此,不僅在中國,就在國際市場上,人民大眾也比較喜歡現代的、潮流的文化藝術。 要注意培養自己的人才,培養自己的通俗創作群體和表演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