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愛國主義文化弘揚策略

時間:2022-06-09 09:50:38

導語:新時代愛國主義文化弘揚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時代愛國主義文化弘揚策略

一、弘揚愛國主義文化的時代意義

愛國主義文化是優秀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生生不息的精神動力。新時代愛國主義的基本要求就是自覺地、發自內心地去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和利益,自覺地為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自覺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而努力奮斗,在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進程中,弘揚愛國主義這種優秀的文化也有其重要的時代意義。

1、弘揚愛國主義文化是貫徹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重要體現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決定意識,物質是世界的本源。另一方面,意識對物質也有著積極的影響。意識具有能動作用,不僅體現在能正確的反映客觀事物,也體現在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積極反作用上。愛國主義文化作為意識的一種表現,自然也具有它自身的意識能動作用。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不能忽略愛國主義文化對中華民族的能動作用,廣大中華兒女的愛國熱情應當得到合理的抒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當我們的祖國遭受到西方列強的欺凌時,正是愛國主義文化作為一種意識發揮自己能動性作用的時候,然而當時的政府不僅不鼓勵人民群眾抒發自己的愛國情感,還處處打壓人民群眾的愛國熱情;試想一下這樣的政府怎么會得到人民的認同。而我們共產黨人從一開始便堅持我們的信仰,堅定不移的團結人民、抵抗外來侵略、推翻壓在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當前,隨著中國的和平崛起,一些西方敵對勢力眼紅中國所取得偉大成績,異想天開地想通過不斷給中國制造各種麻煩從而阻礙中國的和平發展,這就需要我們廣大的人民群眾無比堅定自己的愛國信仰,時刻擁護自己的祖國,團結一致、上下一心地為中華民族的百年復興而努力。這便是愛國主義文化作為意識的能動性的重要體現。

2、弘揚愛國主義文化是增強國家安全的要求

當我們提到一個國家的安全問題時不可避免的就要意識到文化安全問題,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愈演愈烈,隨之而來的我們國家的文化安全問題也愈發顯得明顯。一方面是文化擴張主義。雖然二戰后西方殖民體系伴隨著各國民族解放運動興起而逐漸被瓦解,但西方各國仍然賊心不死,他們不斷地向各發展中國家進行文化擴張。我國在改革開放以后,處于一個相對開放的境界,西方各國的資本主義腐朽思想便趁機而入。另一方面是文化霸權主義。自冷戰結束、蘇聯解體后,世界不斷多極化發展,美國作為唯一的超級國家,在對外合作交流中無不推行自己的文化霸權。在此影響下,我們有些人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喪失對本民族文化的信仰。這是值得我們全體中華兒女所警醒的,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分子,我們要懷著對本民族、本民族文化的高度驕傲與自豪的情懷去不斷的弘揚我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我們要懷著強烈的責任感和歷史擔當,通過弘揚我們的愛國主義文化,來增強我們國家的文化安全,也只有通過不斷的弘揚愛國主義文化,我們才能把握住我們的新時代、才會不忘初心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繼續奮斗。

3、弘揚愛國主義文化是堅定文化自信的必然選擇

一個民族的人民對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來源于本民族的優秀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在五千多年的歲月中逐步積淀成了我國的民族文化自信,中華兒女立足于優秀民族文化,通過勤勞和勇敢的實踐形成了獨特的文化自信。優秀的愛國主義文化成了文化自信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在復雜多變的世界格局中和新時代的背景下,在世界這個大舞臺上,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競爭,中華民族優秀的愛國主義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當代人民群眾樹立文化自信,從而中華民族全體人民依靠堅定的文化自信和強大的凝聚力,不斷地推動我國國際地位的提高,這都體現在中華民族優秀愛國主義文化對于提升文化軟實力和堅定文化自信的強大推動作用,以及對于我國文化發展和在國際影響力的重要促進作用。

4、弘揚愛國主義文化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然要求

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這種優秀文化,培育和踐行愛國主義文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愛國主義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內在精神動力、是將全體中華兒女凝聚在一起的精神力量,弘揚愛國主義這種優秀文化就是要把中華民族各兒女凝聚在一塊,形成一種團結一致為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的美好格局。“愛國”作為新時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全體中華兒女必須要遵守和信仰的基本準則,它也被從個人的行為準則的層面上提升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個高層次。在這里,愛國作為每個人基本的道德要求,就是要求每位中華兒女都要愛護我們的國家、團結我們的同志,擁護我們的政黨、維護國家的利益、建設我們的家園,這是愛國主義精神在我們這個新時代的集中體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無數共產黨人和全體中華兒女不懈奮斗的愿望和夢想,要想實現這個偉大夢想,就必須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文化。

二、弘揚愛國主義文化的策略

1、弘揚愛國主義文化要更突出抵抗外來侵略的斗爭精神

忘記歷史就等同于背叛歷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從來都不能忘記歷史,但是,我們要知道的是,我們在讓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不能忘了我們在歷史上遭受的各種傷害的同時也決不能簡單地把愛國主義教育給定義為中國近代屈辱史的教育,我們不能將愛國主義簡單的轉變為對仇恨某些侵略國家記憶的強化,更不能將愛國主義精神扭曲為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我們雖然要記住那段屈辱史,但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要從那段屈辱史里分析我們失敗的原因,我們要汲取歷史給我們的教訓,同時也要讓當代青少年們看到那個時代革命先烈們的斗爭精神、反抗精神,要學習那個時代的中華兒女的斗爭精神、反抗精神、愛國精神。在新的時代里,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我們的歷史和我們的使命,我們將繼承革命先烈的斗爭和抵抗,為我國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繼續奮斗,我們要避免歷史的悲劇重現,在實現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弘揚愛國主義優秀文化就要用這些偉大精神凝聚起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強大力量。

3、弘揚愛國主義文化要更突出當代中國的發展成就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一些地方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總是片面地著眼于中國近代所遭受的屈辱歷史,雖然我們一直強調我們不能忘記歷史,但我們也不能一味強調過去的那段屈辱史,因為這樣很容易將愛國主義與反抗外來侵略所等同。一旦總是片面強調那段屈辱歷史我們就看不到歷經了無數共產黨人的努力、就看不到當代中國所取得的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就會在不斷強調屈辱史的過程中喪失我們對社會主義建設、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甚至將我們當前繼續深化改革開放所遇到的一些問題無限放大化而看不到我們黨、我們國家為解決這些問題所做出的不懈努力。要知道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經過無數共產黨人的不懈努力,我們的國家克服了種種困難,40多年的開闊探索,40多年的艱苦奮斗,40多年的深刻實踐,才有了今天的輝煌成就,我們的國家、我們的黨、我們的人民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中國的經濟不斷的高速增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不斷的散發出頑強的活力,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得到提高,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更加成效顯著,我們國家在國際社會的地位不斷提高、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因此,我們強調新時代的愛國主義教育,不僅要教育我們的下一代們要牢記歷史,還要更多地弘揚我們黨、我們國家在這短短數十年來所取得的成績,讓全體中華兒女們知道今天的中國在國際社會上是一個有影響力的大國、我們的民族屹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當中。只有經過這樣的愛國主義教育,當代的中華兒女們才能夠更好地把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有機統一起來,不斷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的自信,更好地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4、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要求我們要堅持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不同時代的愛國主義的具體要求是不一樣的,我們必須要順應時代實踐的步伐去有機的結合愛國主義精神,而不是一成不變地弘揚愛國主義。近代中國面臨著三座大山的壓迫,不可避免的抵抗侵略壓迫、爭取民族獨立就必然成為那個時代的愛國主義的主題和要求。根據這個主題和要求,近代以來的無數中華兒女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反抗和斗爭,這一奮斗史必然是那個時代的愛國主義的主題。但是,時代在變化,歷史已經成了過去,當今的愛國主義主題與近代的愛國主義主題有了很大不同。這是根據當今新時代社會主義社會實踐所決定的,如果愛國主義不能根據當代時代的實踐主題而發生轉變,還是一成不變的堅持老時代的主題,那么我們新時代的社會主義偉大建設就會變得不全面。在新時期堅持和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現代社會主義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已成為當代中國人民的目標和當代愛國主義主題。新時代愛國主義必然是圍繞這個主題展開的,讓人民更加清楚、更加明白的了解我們當代的時代主題、愛國主義主題,更好地順應當前中國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主題,將不忘歷史與當代社會實踐相結合,形成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的偉大凝聚力。中國幾千年的社會實踐充分證明,只有緊緊把握住時代的脈搏、無時無刻把握住社會實踐的主題,我們才能夠不斷與時俱進、開闊創新。因此,弘揚愛國主義這種優秀文化,必須堅持與社會實踐相結合,也只有這樣,才能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無盡的精神動力,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撐。當前,我們已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時代的小康社會必然是社會主義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的全面發展的社會。在實現這一偉大目標的基礎上,我們通過不斷的弘揚愛國主義這一民族文化,不斷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提高抵御外來文化入侵的能力,努力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發展,使愛國主義文化成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國夢的堅強文化基礎。

【參考文獻】

[1]金民卿.新時代如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N].北京日報,2018-10-15(019).

[2]金民卿.愛國主義決不能丟,也決不能被異化[J].人民論壇,2016(22):12-15.

作者:孫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