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博物館弘揚茶文化效果的路徑

時間:2022-10-21 04:40:48

導語:提升博物館弘揚茶文化效果的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升博物館弘揚茶文化效果的路徑

摘要:博物館作為弘揚文化、科普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弘揚茶文化過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古代對外貿易的重要商品,茶葉深受世界人民喜愛,經過歲月沉淀,逐漸形成了以茶元素為核心的茶文化,而想要做好茶文化宣傳工作,就要充分發揮博物館的宣傳作用。文章以介紹博物館在茶文化宣傳過程中的突出作用為切入點,圍繞如何借助博物館,構建茶文化宣傳路徑的問題展開深入探析。

關鍵詞:博物館;茶文化;宣傳

博物館作為宣傳中國茶葉文化的一個主要端口,同時也是目前對外宣傳茶文化的主要媒介之一。1990年,由文化和旅游部,湛江市和杭州共同建造的國家專業博物館——中國茶葉博物館正式開放,該博物館自開放以來,為茶葉文化宣傳工作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1茶葉博物館簡介

中國茶博物館在建設過程中,對茶葉文化自身特點以及群眾生活習慣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且細致地研究,決定從茶葉歷史,產業制備工藝,飲茶用具以及飲茶習俗等角度,生動描繪了中國茶文明發展史。從宏觀層面來看,博物館的三大主要功能是收藏,研究和教育,其中教育是重中之重,博物館是社會教育機構,參觀茶展之后,觀眾可以學習很多茶知識和茶文化。除主題展覽外,茶葉博物館還針對不同階層的人們開展了各種教育活動,并以體驗教育和展覽教育等多種形式促進了茶文化的發展。

2宣傳茶文化的重要意義

2.1學生教育方面。從教育方面來看,茶葉博物館對于廣大中小學生具有很強的教育功能,中小學生通過參觀茶葉博物館,提升其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以及歸屬感,對于提升中小學生綜合素養具有積極地推動作用。多年來,利用茶葉博物館提升中小學生綜合素養一直是教育從業人員的共識。博物館長期以來一直關注年輕人的成長和發展,2006年5月18日為國際博物館日,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將注意力集中在年輕人身上,將活動主題定為“博物館和青年”。長期以來,茶博會一直高度重視中小學生的教育,并在特殊兒童的心中種植了茶文化的種子。使兒童學習課本之外的豐富知識,是進行高質量教育的先決條件,對于中小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是必不可少的。2.2成人教育方面。2.2.1對茶農進行幫扶。博物館一方面要應反映社會發展的趨勢,另一方面還要為社會提供服務,要以“貼近現實,貼近生活,貼近人”為工作基本原則。茶文化植根于農村,想要確保茶葉行業穩定發展,茶農需要獲取新知識。為了拉近與公眾的距離,并使茶文化更接近公眾,茶博物館需要與茶村形成更為緊密地聯系,借助博物館向農村地區傳播有關茶葉種植、制備以及銷售等方面的知識,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茶農技能,并創造新的茶葉文化。例如雙鳳村,作為西湖淡茶的起源地,許多茶農在種植茶的同時,還開設了茶館,當地街道辦事處和茶館經過協商,共同組織了農家茶藝教育班,以免費培訓的方式幫助當地茶農提升技能水平。2.2.2豐富群眾業余生活。2009年,茶葉博物館學茶中心向公眾開放,其中周日茶文化教室是其主要活動項目之一。每個星期六下午2點,著名的茶業專家學者討論茶文化,借助這種方式突破以往的學術框架,同時邀請資深茶客戶和茶愛好者免費聽講座,讓茶迷們更深入地了解茶文化,讓茶迷們學會如何餐桌布置,自制花草茶以及挑選飲茶用的紫砂壺,這些項目深受群眾喜愛,具有良好的群眾基礎。2.3國際宣傳方面。茶文化的魅力源遠流長,吸引了眾多海外朋友的目光。通過參觀常設茶文化展覽,參觀各個茶園以及購買介紹茶文化的相關書籍、音影資料,大多數游客對中國茶文化有很好的了解。但是,也有外國觀眾對茶文化很感興趣,想了解更多關于茶文化的知識,甚至想學習中國茶的釀造,茶道表演等。為了滿足這些外國特殊觀眾的需求,發起了“茶博覽”活動。此項活動包括了觀看茶藝表演、傳授茶文化、講述茶知識等項目,同時還根據茶種類的不同,分別開設了西湖龍井體驗,烏龍茶體驗以及極具中國文人特色的斗茶體驗。借助互動體驗,外國游客對于茶文化有了更為深入地了解,以至于將自己學到的茶藝表演帶到了其所在的國家,通過這種方式達到弘揚中國傳統的茶文化的目的。此外,茶博會與法國,英國,日本,韓國,德國等國家開展深度交流,借助這些交流和教育活動,更多的熱愛中國文化的國際朋友,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本質,實現中國與全球文化的交流與溝通,并使中國茶文化促進社會和諧。

3博物館在宣傳茶文化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

在全球化趨勢下,有必要積極促進和加強中國茶文化傳播力度,從宏觀層面來看,需要以博物館為基礎,引領茶文化研究和傳播工作。目前,茶博會基本形成了雙峰展區,龍井展區和互聯網展區“三足鼎立”的局面,這三個展區各具特色,其中雙峰展區的主體為一個大展示廳,主要負責展示著中國古代茶文化發展、變化過程。龍井展區的主要功能是為群眾提供體驗服務,博物館在該區域內設置了各種互動體驗項目,群眾通過親身體驗來感受茶文化的獨特魅力,同時對于那些從未接觸過茶文化的人群(中小學生、外國游客等),也是一種很好的啟蒙。而互聯網展區則是通過信息化技術,利用LED縣食品、煙幕、水幕等形式,增強茶文化與觀眾之間的互動感,通過新穎奇妙的感官體驗,激發其對于茶文化的興趣,以此來達到宣傳茶文化的目標,特別是對于青少年而言,這種富含高科技的宣傳方式與其在日常生活中接受知識的途徑存在很大不同,能夠讓青少年反復進館體驗、學習,為培養新一代茶文化愛好者提供基礎。

4博物館弘揚茶文化具體方式

4.1巧用互聯網技術。目前,新媒體傳播速度越來越快,人們也逐漸適應了新媒體傳播的頻率與模式,在這種背景下,茶文化博物館應該緊隨時展趨勢,積極摸索“互聯網+”茶文化傳播模式。一方面要對博物館官網、官方QQ群以及官方微博等新媒體平臺進行積極有效地維護與更新;另一方面要嘗試探索全新的新媒體宣傳平臺,例如構建“中國茶葉博物館”微信服務號以及“中國茶葉博物館茶學堂”公眾號,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開發博物館專屬App,通過這種方式形成茶葉博物館文化宣傳矩陣,并嘗試與其他元素進行融合,落實“茶+N”發展策略。4.2加強與茶企合作。在經濟高速發展宏觀背景下,要注重茶產業品牌化,促進產業標準的建立,對該產業未來發展方式與渠道進行優化,加強基于新媒體的交流,將茶產業品牌化作為提升茶文化宣傳力度的主要工作目標,“中國茶品牌館”是由中國浙江大學茶博會和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共同組織發起,旨在展示不同地區的優秀產業企業,同時開設了品牌品鑒區域,通過免費品嘗以及全方位介紹,向群眾輸出品牌知識。同時,中國茶博會每年根據品牌差異舉辦個性化主題推廣活動,以進一步提升和推廣優秀茶品牌,提高宣傳效果,實現博物館與企業的聯合實力,為打造茶葉行業品牌做好鋪墊。4.3注重與其他相關單位的合作。如今,中國國際茶葉文化研究會以及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等機構,已經成為宣傳中華茶文化、促進濃茶產業建設的關鍵力量。中國茶葉學會茶葉研究所,國家茶葉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以及茶葉拍賣交易公司等部門經過積極談判,最終達成了協議,一共組建了“興文強茶聯盟”。該聯盟的成立,標志著茶文化宣傳工作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作為“興文強茶業聯盟”的成員,在不懈努力下,茶博會將與其他9個單位開展各式各樣的合作,團結聯盟的力量,振興茶文化,共同促進茶業健康發展。從與美術館和相關機構的緊密合作和互補優勢層面出發,茶博會加強與相關機構的學術研究合作力度,通過這種方式提高茶文化創意產品的轉化率。此外,還通過定期舉辦茶藝技術競賽以及茶文化交流會等方式,對茶藝人進行全方位支持,并嘗試運用新媒體平臺,提升茶文化宣傳廣度與深度,以此來達到“促進茶消費、激活茶產業、推廣茶文化”的總目標。同時,茶葉博物館還積極參與同盟活動,聚集同盟力量,實現同盟單位之間的合作力度,為中國茶產業有序可持續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4.4深挖與旅游業的內在關聯。杭州被稱之為“茶城”,同時也是國內外著名的旅游勝地。“西湖龍井”是杭州旅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當地文化的標志性元素之一,每年吸引數億人前往蘇杭地區游玩與品鑒。國內外游客前往杭州尋找茶,參觀制茶工藝,品嘗香醇的茶水并感受當地濃厚的茶文化氛圍。而茶葉博物館,則成為了游客們“杭州尋茶者之路”上不可缺少的一站,如何為眾多的游客提供優質服務,并提升茶文化宣傳力度,成為了茶葉博物館的一項主要工作內容。傳統旅游模式下,旅游地特別注意游客的飲食、住宿、交通、購物、娛樂以及游玩這六個環節,這六個環節也被稱之為“旅游六要素”,而“新旅游”則是構建在這六要素基礎之上,不再拘泥于傳統的6個要素,而是衍生出商務、修養、學習、休閑、趣味、新奇這六種新的旅游要素,這其中“學習”就是指在旅游過程中獲得知識,茶葉博物館要抓準新旅游六要素,通過宣傳引人入勝的茶文化知識,讓博物館成為當地旅游的一個標志,深度挖掘游客對于茶葉文化的興趣點,開發“茶葉旅游”這一全新的旅游板塊,一方面可以顯著提升茶葉文化宣傳效率,另一方面帶動當地旅游業發展,一舉兩得。

5結束語

茶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在向世界宣傳中國文化與中國元素的過程中,扮演著關鍵先生的角色,想要提升茶文化宣傳效果,就要充分意識到博物館的重要性,借助博物館良好的宣傳效果提升茶文化宣傳力度,讓不同人群都能夠感受到茶文化的獨特魅力,通過深挖與旅游業的內在關聯、加強與茶企合作、巧用信息化技術等方式,提升茶文化知名度。

參考文獻

[1]肖季瑜.地方茶文化博物館數字化展示研究[J].藝術科技,2018,031(009):94,184.

[2]蘆敏.中國茶葉博物館在茶文化傳播中的作用[J].農業考古,2013(05):262-265.

[3]沈國琴.弘揚茶文化推廣茶培訓——以中國茶葉博物館在杭中小學教師免費茶藝培訓項目為例[J].茶葉,2015,41(001):50-53.

[4]梅秋萍.燦爛的茶文化文明的博物館——記中國茶葉博物館陳列改造[J].茶葉,2002.

作者:關紅 單位:安徽省淮北市劉開渠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