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的理論范文

時間:2023-09-28 18:08:3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管理學的理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管理學的理論

篇1

在科學研究中,將經由各種直接或間接的途徑收集來的文獻資料和事實材料整理與分析后,一般要對其結果作出理論解釋,而這種需要進一步驗證的理論解釋,即為“理論假說”。公共管理學研究中的理論假說是對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及其本質規律的一種假定性或推測性表述,是建立公共管理學理論的必要前提。

一、公共管理學研究中理論假說引入的必要

公共管理學研究目的是要揭示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的內在本質規律,而任何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的本質規律都不可能自動呈現在研究者面前。因此,要揭示其內在規律,就不能將公共管理學研究僅僅停留在收集文獻資料或對事實材料的外部描述上,而必須借助于邏輯思維,從個別推斷出一般,從偶然推導出必然,對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的內在機理先形成一種探索性的說明方式———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然后對其進行檢驗,才能逐步實現對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的規律性認識。

此外,當人們在公共管理學研究中還沒有取得足以揭示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的內在本質規律所需要的全部必要材料時,或者當研究者還難以采取精準的研究手段對某種研究結論的可靠性進行驗證時,也不得不采取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的形式去推測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的本質規律。尤其在當代公共管理學前沿,即發展速度快、探索性較強的一些領域,由于其內在機理極為復雜,僅靠對為數不多的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往往不能做出十分肯定的結論,而只能是假說。因而借助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研究者可以不斷積累研究材料,增加假說中的科學性成分,減少假定性內容,逐漸建立起正確反映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內在規律的公共管理學理論,這是公共管理學研究的切實可行的路徑。

由此可見,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是從表面、直觀的文獻資料與事實材料到達公共管理學理論的重要中介和溝通環節。在公共管理學研究中,許多被實踐證明為正確合理的理論成果,在其正式被人們認可前的一定歷史時期,往往以假說的外觀出現。如,里格斯的“行政生態學理論”、布坎南公共選擇理論的“政府失敗說”、奧斯本的“企業家政府理論”等莫不如此。

從這個意義上講,沒有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的提出,也就沒有公共管理學理論的建立。所以,從公共管理學文獻資料與事實材料到達最終的公共管理學理論并不是徑直的通道,而必須通過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嘗試性的推測或猜測,以不斷試錯、不斷修正,最終達到具有較強科學性的公共管理學理論的確立。

二、公共管理學研究中理論假說的基本特征

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的第一個特征是假定性或推測性,該特征是由兩方面的因素決定的。一方面,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的提出要受到公共管理科學的發展水平與研究者本人認識水平的限制,這種限制決定了研究者所獲取的有關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的文獻資料或事實材料在豐富程度、有效程度上是相對的,既然如此,那么當文獻資料或事實材料還不足以完全揭示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的內在奧秘時,研究者對公共管理活動或公共管理現象的內在規律只能給予猜測性說明。另一方面,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是在文獻資料或事實材料基礎上,通過思維加工、提煉而形成,即是說,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是一種主觀思維的產物,而一切思想觀念必須經過實踐檢驗才能確定其正確與否。因此,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在沒有接受實踐檢驗之前,無論它賴以形成的依據如何充分可靠,但就其正確性程度而言是不得而知的。既然如此,那么公共管理學假說中包含有假定與推測性成分也就在所難免。

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的第二個特征是客觀性與科學性,即它是根據客觀文獻或事實所作出的具有一定科學性的推測或預見。在公共管理學研究中,要求研究者以一定的文獻資料或事實材料為基礎,圍繞特定的公共管理學問題進行理性思索,證據、邏輯和現實情境的約束始終在發揮作用。一個好的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應能為解釋廣泛的公共管理活動或公共管理現象提供一種邏輯上淺顯明了的說明方式,這種說明方式應當比它所要取代的舊理論具有更大的科學性和說服力。

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的上述特征,對于公共管理學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它不僅是推動公共管理學研究向縱深發展的動力,也是研究者從事研究的指導性思想。一般而言,公共管理學研究須遵循以下研究程序:先進行資料收集、事實觀察等,然后在獲取豐富的公共管理學文獻資料與事實材料的基礎上,利用思維方法對文獻資料和事實材料進行整理與加工,最后對研究結果作出理論解釋。

為此,當研究者圍繞研究課題收集一定數量的文獻資料或事實資料時,他需要在一定的理論原則指導下,遵循著一種假定或推測,有目的、有選擇地收集文獻資料或事實材料。如果文獻收集與事實觀察中不以一定的理論假說作為引導,那么文獻收集與事實觀察將會成為盲目的活動,這樣獲取的公共管理學文獻資料與事實材料只能是雜亂無序的。

三、公共管理學研究中理論假說的生成步驟

對眾多的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的形成過程加以分析與概括,可以發現形成一種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大體要經過三個步驟:

第一步,尋找已有公共管理學理論與現有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之間的“沖突地帶”,這是形成科學性假說的起始步驟。因為,一切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都起源于已有的公共管理學理論和現有的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之間的矛盾與沖突。如果已有的公共管理學理論與現有的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完全契合,即現有的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都能被已有的理論給予充分、圓滿的解釋,而已有的理論也都得到現有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的驗證,那么公共管理學研究就沒有必要再去建立任何理論假說了。

但實際上,已有的公共管理學理論與現有的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之間要達到這種完全的契合是不可能的。任何一種經過實踐檢驗而建立起來的公共管理學理論,盡管能準確、廣泛地說明特定歷史時期、特定空間范圍的公共管理活動與公共管理現象,但理論對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的解釋或說明不可能百分之百的精準。這是由于特定時代的公共管理學研究者的認識水平與研究實踐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只能達到一定高度;用以驗證理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與研究工具在特定的背景下同樣只能達到一個有限的水平。因此,從這一意義上講,舊的公共管理學理論與新的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之間的矛盾終究會發生,這種矛盾逐漸發展出明顯的“沖突地帶”也是一種必然趨勢。當然,要從已有的理論和現有的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之間找出這種“沖突地帶”并不容易,它要求研究者要有充分的知識積累、敏銳的洞察能力與較強的分析能力。尤其要有對權威理論的反思精神,面對已有的公共管理學理論與自己由分析、觀察所獲得的結論不一致時,絕不為傳統權威理論所束縛,不輕易相信現實難以證實的理論。

第二步,提出推測性構想,這是形成科學性假說的核心步驟。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的提出是為了改善和消除已有公共管理學理論和現有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之間的沖突狀態,所以發現已有公共管理學理論和現有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之間的矛盾之后,必須在充分尊重已有的公共管理學理論和現有的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的基礎上,進行推測性構想,以便使已有的公共管理學理論與現有的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協調起來。這種推測性構想往往不是單一的,可能有幾種供選擇的假定,這種情況下,研究者就必須對它們加以甄別,從中選擇一個最合邏輯、最可能成立的假設。

第三步,作出各種預見,這是形成完整性假說的必備步驟。提出推測性構想后,還要以這個構想為線索,盡可能運用現有的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做論證和補充,使構想更為完整和嚴謹,并從構想的基本命題出發作出各種預見,去預言未知的公共管理活動或公共管理現象。總之,一個完整的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一般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假說的核心部分,它是為解決舊理論和新活動、新現象的“沖突”而推測出來的基本構想;二是假說的預見部分,它是用假說的基本觀點去解釋現有的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或預測未來的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

四、公共管理學研究中理論假說的提出方法

根據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的生成步驟,可以發現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的提出,主要可采用以下一些方法:

(一)邏輯方法

在提出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的過程中,所采納的邏輯方法主要包括:歸納法、演繹法和類比法等。

1.歸納法

歸納是提出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的重要方法,它主要包括材料整合和結論推理兩部分。材料整合是對公共管理學文獻資料和事實材料的整理、綜合,而結論推理則是在材料整合的基礎上,對公共管理活動或公共管理現象本質規律的普遍性判斷。因此,歸納是從個別到一般的邏輯方法,即從個別文獻或事實中推出一般性原理的方法。當我們研究某一類公共管理活動或公共管理現象時,往往只能獲得有限的文獻資料或事實材料,即便這些文獻資料或事實材料是基本準確的,但以其為出發點,推出的一般性結論卻不一定準確可靠,正是這一特征,使歸納法成為提出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的方法之一。此外,歸納有各種不同的形式,不同形式的歸納提出的假說其可靠性程度各不相同。完全歸納法推出的結論可靠性程度較高,但實際運用的可能性不大。

不完全歸納盡管推出的結論不夠準確,但它卻比較符合公共管理學從個案研究總體的常規思路,因此,它是提出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的基本方法。因歸納的根據不同,不完全歸納又可劃分為簡單列舉歸納法與因果判斷歸納法。簡單列舉歸納法是通過對公共管理學文獻資料或事實材料的觀察,發現某類公共管理活動或公共管理現象都有同一屬性,而又沒有相反的屬性時,即可做出結論:該類公共管理活動或公共管理現象都有某屬性。簡單列舉歸納法的優點是運用方便,只要根據少數文獻資料或事實材料就能推導出公共管理學假說;它的缺點在于不能保證結論的正確性,帶有很大的或然性。簡單列舉歸納法的可靠性完全建立在列舉事例的數量上,當列舉事例的數量不斷增大時,結論的可靠性就會有所增大。但即使列舉的事例很多,其可靠性仍然不是絕對的,只要出現一個相反的例證,其結論就會被。所以,該方法只能為我們提供或然性結論,不能提供確定性結論。因此,為了提高假說的可靠性,最根本的是要收集大量材料,進行大量觀察,收集的材料越多,考察的范圍越廣,結論的可靠性程度就越高。因果判斷歸納法是根據因果規律的特點,在前后相繼的一些公共管理活動或公共管理現象中,通過公共管理活動或公共管理現象間的相關變化來推出活動或現象間具有因果聯系的方法。由于公共管理學研究的主要任務是探索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發生、發展的規律,而規律是現象間的必然聯系,因而要掌握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的規律就必須借助于因果分析,即根據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的外在表現,去推測公共管理活動、現象的內在規律。所以,因果判斷歸納的方法在公共管理學研究中具有明顯的功用。因果判斷歸納法包括五種具體方法:

一是“共同情境查找法”。它的主要內容是:如果所研究的公共管理活動或公共管理現象出現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情境中,只有一個情境是共同的,那么這個共同的情境就與所研究的公共管理活動或公共管理現象之間有因果關系。一般認為,應用“共同情境查找法”的可靠性程度與文獻中所記錄或實際所觀察到的情境數有關,也和各個情境中不同情況之間的差異性程度有關。如果文獻中所記錄或實際所觀察到的情境數越多,各種不同情況之間的差異性越大,運用“共同情境查找法”就越可靠。

二是“不同情境比較法”。它的主要內容是:如果所研究的公共管理活動或公共管理現象出現的情境與它不出現的情境之間只有一點不同,即在一個情境中有某個情況出現,而在另一個情境中這個情況不出現,那么,這個情況與所研究的公共管理活動或公共管理現象之間就有因果關系。同時,“不同情境比較法”也會出現錯誤,因為“不同情境比較法”要求正反情境中只有某一點不同,但在實際研究中很難遇到除一個情況外,其他一切情況都相同或相似的兩個情境。如果正反情境除某一點不同外,正面情境還存在反面情境所沒有的另一些獨有的情況,而且另一些情況又被研究者忽視的話,那么使用“不同情境比較法”所推出的結論就會產生錯誤。

三是“查找比較并用法”。這是“共同情境查找法”與“不同情境比較法”的綜合運用。其內容是:如果在所研究的公共管理活動或公共管理現象出現的幾個情境中,都存在一個共同情況;而在所研究的公共管理活動或公共管理現象不出現的幾個情境中,都沒有這個情況,那么這個情況與所研究的公共管理活動或公共管理現象之間就有因果關系。使用“查找比較并用法”可分為三步:(1)把所研究的公共管理活動或公共管理現象出現的那些情境加以比較;(2)把所研究的公共管理活動或公共管理現象不出現的情境加以比較;(3)把前兩步比較所得到的結果再加以比較。

四是“緊隨變化關注法”。其內容是:如果某一公共管理活動或公共管理現象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時,另一公共管理活動或公共管理現象也隨之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那么這兩個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之間有因果關系。運用“緊隨變化關注法”來判明兩個公共管理活動或公共管理現象是否存在因果關系時,要注意兩點:(1)涉及兩個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的緊隨變化關系時,其他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在不同情境中應無明顯變化。如果其他活動或現象也在發生變化,而我們又忽視了那些正在變化之中的活動與現象,那么“緊隨變化關注法”推出的結論就可能有錯誤。(2)兩種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的緊隨變化關系常常僅反映在一定的限度內,超過這一限度,它們的緊隨變化關系就會消失,或者表現為一種相反的緊隨變化關系。因此,我們必須正確把握公共管理活動與現象間的緊隨變化范圍,把握住最佳范圍,才能運用“緊隨變化關注法”推出符合客觀實際的結論。

五是“其余推論法”。其主要內容是:如果已知某一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是另一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的原因,同時已知前一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中的某一部分是后一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中某一部分的原因,那么前一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的其余部分與后一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的其余部分有因果關系。

上述因果判斷歸納法是提出公共管理學假說的主要方法,然而它們卻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這是因為該類方法僅適用于研究單因素的因果關系,即作為原因的各個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都是相互獨立,彼此之間并不發生作用。在這一假定之下,研究者在分析中把其他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理解為靜止不動的,而只觀察其中某一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的變化。但事實上,作為原因的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間卻往往是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相輔相成的,它們之間的這種交互作用是因果判斷歸納法無法解決的難題,即該類方法在具體使用中無法考慮“相關因素”對結果的影響作用。

2.演繹法

演繹是從一般性原理出發推導出個別結論的方法。演繹推理中,只要前提正確,推理的形式合乎邏輯規律,演繹出的結論總是可靠的,所以,演繹是一種確定性推理。既然演繹所得結論具有確定可靠的性質,那么為什么演繹所得出的結論僅僅是公共管理學假說,而不是公共管理學理論?這是因為,通常作為演繹出發點的原有公共管理學理論,受其產生時的認識水平和研究條件的限制,可能包含有錯誤和不足,原有理論和現有公共管理活動與現象間的完全適切是很難達到的。因此,從這種理論前提出發,通過演繹推出的具體結論是不可能絕對可靠和科學的。從這一意義上講,演繹推理也可作為提出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的方法。在公共管理學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從已有的公共管理學理論出發,運用演繹方法,許多研究者成功地提出了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如,巴納德在“傳統組織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系統行政組織假說”;西蒙在“行為主義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管理即決策假說”,等等。

3.類比法

類比是根據兩個或兩類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之間在某種屬性或特征上的相同或相似推出它們在其他屬性或特征上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方法。在公共管理學研究中,為了要認識未知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或某一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的未知方面,往往把未知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和已知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進行比較,從中找出兩者的共同點,再利用這些共同點作為中介去推測未知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在公共管理學研究中運用類比推出的假說不一定可靠,多半帶有或然的性質。其原因在于:一是類比的客觀基礎限制了類比結論的可靠性。因為進行類比的兩個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之間既有同一性也有差異性。同一性提供了類比的根據,而差異性則限制了類比結論。如果根據相似的屬性進行類比時,推出的屬性正好是兩者的差異性,那類比的結論就容易發生錯誤;二是類比的邏輯根據也是不充分的。類比是以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間的某種相似為依據,但兩個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間的某些屬性上的近似和相同,并不能因此得出兩者在其他方面也必然相似和相同。因此,為提高類比結論的可靠性程度,應注意兩點:一是用作類比的兩個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的共有屬性越多,推出結論的可靠性程度就越高;二是類比時以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間的本質屬性為推理的依據,才便于推出可靠性較高的結論,因為在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的諸多屬性中,本質屬性是決定性的。

(二)數理方法

數理方法作為提出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兩種:一是利用統計方法推導出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統計方法是在隨機抽樣的基礎上,以局部資料推斷出整體特征的方法。運用統計方法進行公共管理學研究時,須從整體中選取樣本,然后以對樣本的統計資料為基礎,進行分析,并對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的某種整體特征作出推論和判斷。二是通過建立模型提出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所謂模型就是以簡化的圖形或公式語言對一種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的本質特征或基本過程進行形象化的描述。它是依據文獻資料或事實材料,經過抽象而得出的反映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運動規律的圖形或公式。利用模型可以把一個公共管理學問題高度抽象化,把對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的研究轉化為應用量化工具對模型的研究,并通過對模型的修正逐步對某一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作出某種推測性理論概括。

(三)直覺方法

在公共管理學研究中,應充分發揮思維的能動作用,創造性地運用多種方法以達到研究的目的。有時對已有的文獻資料或事實資料進行分析時,甚至可以不受固有的邏輯路徑的限制而直接去揭示某種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的本質規律。這種直接揭示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本質規律的思維方式,稱為直覺思維。直覺思維有多種表現形式,而最重要的是創造性想象。創造性想象是根據一定的目的和任務,在已有文獻資料或事實材料的基礎上,通過新的排列組合,而獨立地提出新設想,以揭示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本質和規律的方法。以上三種公共管理學研究中理論假說的生成方法,在實際的公共管理學研究中往往是相互補充的,很難說某一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的提出僅用了一種方法。所以,熟練掌握提出公共管理學假說的各種方法,對于我們提出合理的相對準確的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是不可或缺的。

五、公共管理學研究中理論假說的驗證路徑

要確定以推測形式表述出來的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的可靠性程度,就需要對理論假說進行驗證,而驗證的標準只能是現實的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即當現實的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滿足了假說所設定的條件后,如能獲得假說所預見的結論,即可認為該理論假說具有一定的科學性與準確性。驗證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一般有兩種基本路徑:一是直接驗證路徑。

即對假說做出的基本構想或預見進行直接驗證,檢驗構想或預見的結論與現實的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是否完全一致。直接驗證的優點在于,通過特定的文獻資料與事實材料能直接判定假說基本構想與預見的正確與否,因而具有較強的論證力。二是間接驗證路徑。間接驗證是在受各種條件限制、對假說進行直接驗證有困難的情況下,而采納的一條路徑。

篇2

「關鍵詞財務管理 結構 目標 價值觀

在資本經營時代,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企業的財務實力,包括企業的資本規模、籌資能力、投資管理以及收益分配政策等,是決定企業興衰成敗的主要因素。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和開放,財務運作在企業增長和擴張中的作用將越來越突出。因此,幾乎所有經濟管理專業,都開設了《財務管理學》;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還設置了財務管理專業。由于財務管理學既有較強的理論性,又有較強的實用性,涉及到經濟學(金融學)、管理學(會計學)、數學、統計等很多學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所以,很多學生平時學習和復習備考都感到比較困難。為此,本文以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定教材和《財務管理學自學考試大綱》為依據,首先對財務管理學的理論體系進行梳理,以便于學員對財務管理學有一個整體的把握;然后,對財務管理學的一大難點——財務管理的價值觀進行重點分析。

一、財務管理學的理論體系

1.財務管理理論的基本結構

研究財務管理理論,首先面臨的是財務管理理論結構的起點問題。理論界主要有財務管理環境起點論、財務管理假設起點論、財務管理目標起點論、財務本質起點論等幾種觀點。一般以財務管理環境為起點,按“財務管理環境財務管理假設財務管理目標財務管理內容和方法”來構建財務管理理論體系。

盡管財務管理環境對財務管理理論影響很大,但在《財務管理學》中一般不詳細地講,因為還有其他課程(如:《經濟法》、《稅法》、《金融學》)專門講這方面內容。財務管理假設隱含在財務管理內容和方法中,比如:籌資、投資、收益分配等主要財務活動,都隱含了理財主體、持續經營等假設。籌資、投資、收益分配都是在特定主體內進行的,都要求企業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不會出現破產清算。如果預見企業會面臨破產清算,那么誰也不愿向企業投資。所以,《財務管理學》中主要講財務管理的目標、內容和方法。

2.財務管理目標現代企業財務管理都是指股份公司的財務管理。

財務資本的稀缺性一直維持著“資本雇傭勞動”的邏輯;按照這一邏輯,投資者是公司的所有者,職工和經理人員是公司的雇員。股份公司是股東的公司,股東擁有公司的所有權(控制權和剩余索取權)。因此,股份公司財務管理的目標是股東財富最大化。股東財富即股票的市場價值,等于普通股數量乘以每股市場價格。在普通股數量一定的情況下,股東財富最大化也就是每股市場價格最大化。每股市場價格的變化,綜合反映了股份公司的收益和風險。

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后,人力資本對公司發展的作用越來越大,“人力資本產權”日益受到重視。人們逐漸認識到:企業不僅是股東的企業,也是經營管理者和職工的企業,是所有利益相關者包括債權人、供應商、客戶、國家、社區等共有的企業。所有利益相關者都在企業投入了一定的生產要素,都在一定程度上承擔了企業經營的風險。20世紀80年代末,美國29個州相繼修改公司法,從法律上明確規定了公司對利益相關者的責任和義務。企業成為了一個真正的社會性機構,不僅為股東服務,也為所有利益相關者服務。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將由股東財富最大化轉向企業價值最大化。

3.財務管理的內容和方法

財務管理的內容,包括財務管理基本理論、財務管理通用業務理論、財務管理特殊業務理論。財務管理特殊業務理論,包括企業并購、企業破產、國際企業財務理論等,一般在《高級財務管理學》中講授,《財務管理學》主要講財務管理基本理論和財務管理通用業務理論。

財務管理基本理論包括:財務管理的概念、原則、方法等;財務管理通用業務理論包括:企業投資理論、企業籌資理論、企業分配理論。所以,《財務管理學》的理論體系可圖示如下:

二、財務管理的價值觀

價值有賬面價值(成本價值)和經濟價值(市場價值)之分。資產的賬面價值是指資產的交換價格,即購進或取得資產時付出的代價。會計學中所講的價值,主要是指賬面價值,是按幣值不變假設和歷史成本原則對過去交易或事項反映的結果。資產的經濟價值是指資產能給企業帶來的未來經濟利益(現金凈流量),是面向未來的預期價值,是市場價值。《財務管理學》中講的價值,是指經濟價值,是未來現金凈流量的現值之和。明確這一點,對于《財務管理學》中重點和難點的理解和掌握,包括:風險價值、股票和債券的價值、企業價值等,十分重要。

1.投資風險價值

投資的基本目的是獲取收益(報酬)。這種投資收益具有兩個突出的特點:第一,是未來的收益,是預期未來能獲得的現金凈流量。因為是預計的,所以與實際收益可能不一致,即這種收益是有風險的;第二,是超過貨幣時間價值的額外收益。如果投資項目的預期收益小于貨幣的時間價值(無風險收益),投資者會把錢存入銀行,而不進行其他投資。

投資的風險價值就是由于冒風險進行投資而獲得的超過資金時間價值的額外收益,又稱為投資的風險收益。一般用風險收益率表示。所以:

投資的期望收益率=無風險收益率+風險收益率

或e(r)=rf+β(rm-rf),這就是資本資產訂價模型(capm)。式中:市場平均收益率rm大于無風險收益率rf,這是投資的前提條件。

2.股票價值和債券價值的評估

財務管理主要是財務決策,即面向未來所作的選擇。所以,財務管理中所講的股票價值、債券價值都是指評估價值。

股票價值和債券價值評估的原理都是一樣的,即:預期現金流入量的現值之和。只是由于股票投資和債券投資的現金流入量的具體形式不一樣,所以,具體的計算公式有些不同。

1股票價值的評估。股票投資所帶來的現金流量包括兩部分:一是持有股票獲得的股利;二是出售股票獲得的收入(出售價格)。假設:持有股票n年,第1-n年的股利分別為:d1、d2、d3、……、dn,第1-n年的貼現率分別為:i1、i2、i3、……、in;第n年出售股票的價格為pn.那么,股票目前的價值或價格p0

為:p0=[d1/1+i1+d2/(1+i2)2+d3/(1+i3)2+…+dn/(1+in)n]+pn/(1+in)n

(1)    若永久持有股票(不出售股票,n∞,沒有pn),則:

p0=d1/1+ii+d2/(1+i2)2+d3/(1+i3)2+…+dn/(1+in)n

(2)    若n∞,且i1=i2=i3=…=in=i(每年貼現率相同),則:p0=d1/1+ii+d2/(1+i)2+d3/(1+i)3+…+dn/(1+i)n=∑nt=1di/(1+i)t

(3)    若n∞,每年貼現率相同且d1=d2=d3=…=dn=d(每年股利相同),則:

p0=d/1+i+d/(1+i)2+d/(1+i)3+…+d/(1+i)n=d×[1/1+i+1/1+(1+i)2+1/(1+i)3+…+1/(1+i)n]=d×[1/i-1/(1+i)n×i]

linp0n∞=linn∞d×[1/i-1/(1+i)n×i]=d/i

這就是零成長股票估價模型,也是永續年金現值的計算方法。

(4)    若n∞,每年貼現率相同且股利以固定比例g增長,即:

d1=d0(1+g),d2=d1(1+g)=d0(1+g)2,d3=d2(1+g)=d0(1+g)3,…,dn=d0(1+g)n則:

p0=d0(1+g)/1+i+d0(1+g)2/(1+i)2+d0(1+g)3/(1+i)3+…+d0(1+g)n/(1+i)n=∑ni=1d0(1+g)t/(1+i)t

若:i>g,當t∞時,p0d0(1+g)/i-g=d1/i-g

即:p0=d1/i-g,這就是固定成長股票估價模型。

(5)    由p0=d1/i-g變形得:i=d1/p0+g.這就是普通股和留存收益資本成本計算公式。通過這種變形看得很清楚,公式中的股利是d1,即預計的下一期股利,而不是當年的股利d0.

②債券的價值評估。債券投資能夠帶來的現金流量包括兩部分:一是利息額;二是還本額。所以,債券價值的評估方法與債券的還本付息方式有直接的關系。

a.分期付息、到期還本債券的估價模型

依據基本原理,債券的發行價格(目前的價值)=各期票面利息的現值之和+面值(還本額)的現值。設:債券的面值為m,計息期為n年,票面年利率為ib,市場年利率(貼現率)為im

則:每年的利息為m×ib

債券的發行價p0=∑nt=1m.i/b(1+im)t+m/(1+im)n

若n=1,則:p0=m.ib/(1+im)+m/(1+im)=m.1+ib/1+im

a. 當ib=im時,p0=m,即按面值發行;

b.當ib>im時,p0>m,即溢價發行;

c.當ib<im時,p0<m,即折價發行。

d.一次還本付息且不計算復利債券的估價模型。

到期還本付息額為:m+m×ib×n,其現值為:p0=m+m×ib×n/(1+im)n

c.零息債券(貼現債券)的估價模型

篇3

關鍵詞企業管理古典理論理論回歸

自美國管理學家哈羅德·孔茨(HaroldKootz)1961年發表《管理理論叢林》一文,把管理理論稱作叢林以來,管理理論的發展加速了自己的進程。此后,安索夫(Ansoff)《公司戰略》(1965)一書的問世,“戰略”開始引入管理界,邁克爾·波特(M.E.Porter)的《競爭戰略》,在20世紀80年代把戰略管理的理論推向了高峰。1993年邁克爾·海默(M.Hammer)博士與詹姆斯·昌佩(J.Champy)合著的《再造企業——管理革命的宣言書》,完成了企業再造理論的最終構架,在世界范圍內吹響了所謂的“第二次管理革命”號角。同一時期,彼德·圣吉(P.M.Senge)出版了《第五項修煉》,在全球范圍內引起轟動,學習型組織成為全球化和知識經濟時代組織管理革命的重要標志。然而,在現代管理理論日新月異的今天,在我國管理學界,古典管理理論卻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有研究者甚至提出古典管理理論回歸的論斷。呼喚古典管理理論回歸,有的是來自對中小企業管理的考察,有的是來自對管理職業化的理性分析,也有的是來自對古典管理理論自身的評判。一種觀點的形成絕不是空穴來風,必然有其深刻的原因和背景,分析這些原因,回望并深思作為現代管理理論繁榮基礎的古典管理理論,對推進管理理論中國化,促進企業管理科學化,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較強的現實意義。

1古典管理理論具有自身的科學性及較強的應用價值

古典管理理論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用科學方法探討管理問題所取得的豐碩成果,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必然產物。古典管理理論作為一個完整的體系,集管理理念、管理技術和管理方法于一體,對企業管理實踐有著強大的指導意義。它猶如一只有形的手,科學有效地調動和配置企業的各種資源,在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同時,促進了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一般認為,泰勒、法約爾和韋伯是古典管理理論的三位先驅,古典管理理論的科學性首先在于它的實踐性,它是從企業管理實踐中概括出來的理論。作為古典管理理論代表人物的泰勒和法約爾,有著豐富的企業工作經歷。泰勒就是在生產一線發現并注意到“磨洋工”現象的,對這一現象的仔細觀察,使他找到了工人“磨洋工”原因。他認為工人“磨洋工”有三個原因,即:工人們害怕不斷增長的生產帶來失業;失敗的薪金制度不鼓勵工人高效率的工作;工廠沒有給工人提供科學的工作方法。這些觀察和分析,成為科學管理理論構建的起點。雖然法約爾與泰勒有著完全不同的人生經歷,但他也一直處在企業管理的中、高層,漫長而成績卓著的經營管理生涯使他對企業管理有更加寬闊的視野和更高層次的認識。

古典管理理論的科學性還在于管理理念的先進性。泰羅認為,科學的工作方法是管理中的“思想革命”,“思想革命”最重要的內容就是需要雇傭雙方把視線從分享利潤這塊蛋糕轉移開,共同想辦法把“蛋糕做大”。他說:“管理的主要目的應該是使顧主實現最大限度的富裕,也聯系著使每個雇員實現最大限度的富裕。”并且認為,對雇主來說,“最大利益”不僅代表著短期內有較大的利潤,也包括為達到公司的長期繁榮而全方位地發展。對雇員來說,最大利益則不僅代表著高工資,還有他們自身職業生涯的發展,使他們在能力范圍內做到最高等級的工作。在他看來,管理的真正目的是使勞資雙方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富裕。這一思想直到今天仍然閃耀著真理的光輝,以至于王義昌先生在《一封辭職信——成就組織和個人發展的第六項修煉》后記中,還要遺憾:這么多年過去了,讓雇主和雇員關系和諧共同發展,卻至今依然是我們企業管理實踐者和理論者的重大任務。作為一般管理理論的構建者,法約爾認為,管理是一種可應用于一切機構的獨立的活動;一個人在某機構內地位愈高,管理活動愈加重要;管理是可以教授的。正是這種對一般管理的認識,使管理理論作為一種普適工具在廣泛的社會領域得到了運用。由于韋伯是一個置身企業管理之外的“旁觀者”,站在更加超脫的立場冷靜分析企業管理的基本問題,他的管理理念更顯深邃。他指出一套支配行為的特殊規則的存在,是組織概念的本質所在。沒有它們,將無從判斷組織。這些規則對行政人員的作用是雙重的:一方面他們自己的行為受其制約,另一方面他們有責任監督其它成員服從于這些規則。韋伯理論的主要創新之處導源于他對有關官僚制效率爭論的忽略,而把目光投向其準確性、連續性、紀律性、嚴整性與可靠性。韋伯這種強調規則、強調能力、強調知識的行政組織理論為社會發展提供了一種高效率、合乎理性的管理體制。直到今天,在組織中普遍采用的高、中、低三層次管理就是源于他的理論。

古典管理理論具有很強的應用價值。泰勒所提出的科學管理的四個原理:即對工人操作的每一個動作進行科學研究,用以代替舊的、單憑經驗的勞動操作;科學地挑選工人,并進行培訓和教育,使之成長,以代替允許工人憑自己的愛好選擇工作的作法;管理人員與工人之間親密協作,以保證一切工作都按建立起來的規章制度去辦;管理人員和工人在工作和職責上要分工,各自承擔最適合的工作,以代替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責任都推卸給工人的辦法。這些原理,對于夯實企業的管理基礎是非常重要的。法約爾提出的14條管理原則,以及他對管理過程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等五個要素進行的詳細分析,則是企業管理過程科學化必不可少的。韋伯要求理想的行政組織體系所具有的八個特征,即實現明確的分工、實行等級原則、實行考核和訓練制度、所有公職的擔任者都是任命的而不是選出的、行政管理人員領取固定的薪金、行政管理人員不是他所管理的那個單位的所有者、組織是根據明文規定的法規規章組成的、組織中人員之間的關系完全以理性準則為指導,正是企業形成完整、有序和高效組織體系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2古典管理理論是現代管理理論的邏輯前提和應用基礎

古典管理理論從創建到現在已經整整100年,社會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環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正是這些變化推動著管理理論向前不斷發展,形成流派紛呈的格局。但是,站在21世紀回望古典管理理論,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它們的真理光輝,也清晰可見它們與現代管理理論千絲萬縷的聯系。作為邏輯前提,古典管理理論不僅在理論上是現代管理理論創新的基礎,而且本身也是現代管理理論的構成內容,同時還是現代管理理論在實踐中應用的基礎。

古典管理理論先驅們所試圖解決的問題,是管理學面臨的兩個根本問題,即效率和組織問題。它們是任何管理理論都不可回避的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說,現代管理理論都是在古典管理理論的啟發下或指導下,在古典管理理論已經搭建的平臺上的創新,而且可以肯定地說這種創新會一直持續下去。古典管理理論所研究的問題仍然是現代管理學所要研究的問題,比如對計劃和策略的研究、對發展戰略的研究、對組織形式的研究、對管理工作環境的研究,等等,都是對古典管理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就是在彼得圣吉的《第五項修煉》里,通過系統思考、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團隊學習,所要解決的也是泰勒在百年前所關注的雇主和雇員關系和諧及共同發展問題。

古典管理理論不僅為現代管理理論搭建了創新的平臺,經過發展和完善的古典管理理論已經成為現代管理理論的構成內容之一。在現代管理理論叢林的九大管理學派中,管理過程學派和經驗主義學派就是古典管理理論的現代版本。管理過程學派也叫管理職能學派、經營管理學派,其開山鼻祖正是古典管理理論的創始人之——法約爾。這一學派因美國管理學家哈羅德孔茨等人的發揚光大,成為現代管理理論叢林中的主要學派,在現代管理理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經驗主義學派也被稱為經理主義學派,他們以向大企業的經理提供管理企業的成功經驗和科學方法為目標。他們認為,有關企業管理的理論應該從企業管理的實際出發,特別是以大企業管理經驗為主要研究對象,加以抽象和概括,然后傳授給管理人員,向經理提出建議。經驗主義學派中的許多代表人物深受古典管理理論影響,而且其中的多數人長期擔任大公司的顧問或直接在大公司高層供職。經驗主義學派走的是與泰勒、法約爾一樣的研究道路,把實踐放在第一位,以適用為主要目的。雖然,由于時代的變遷和實踐對象的不同,經驗主義學派所概括出來的理論并不是古典管理理論的翻版,但是他們的出發點和思想方法是完全一致的。但是,由于現代管理理論抓住了管理中效率與人性這一被古典管理理論忽略的矛盾,所提出的一些觀點,對于處理好管理中人與人、人與組織、組織與組織、人及組織與環境的關系,從而保持組織的平衡和諧狀態,具有很強的實踐意義。用現代管理理論指導現代企業管理,是無庸置疑的。然而,當現代管理理論在實踐中應用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它離不開古典管理理論所構建的組織體系的基礎性支持。現代管理理論為企業管理提供了許多工具,比如管理方格、決策模型、激勵手段,等等,都要放在按照古典管理理論構建起來的、能完整地履行計劃、組織、指揮、控制、監督職能的組織體系中,才能發揮其作用。

3古典管理理論的應用是我國當前企業管理實踐的現實需要

管理理論不是“屠龍術”,它必須見諸于實踐,在實踐中得到檢驗。一切不能為實踐所用的理論都是灰色的。管理理論的實踐價值并不在于管理理論本身,而在于它的指導對象,在于它與指導對象的吻合性。因此,管理理論應用是有邊界約束條件的,在發達國家有用的理論,在發展中國家未必有用;在大企業奏效的理論,在小企業未必奏效。我們不能說哪一種理論更好,更不能說時髦的理論就是最好的理論。

3.1現實經濟社會條件為古典管理理論回歸提供了適宜的土壤

古典管理理論誕生于20世紀初期的美國,是與美國當時的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狀況密切相關的。按照美國經濟學家羅斯托的經濟成長五階段論,人類社會的發展經歷了傳統階段、起飛前階段、起飛階段、成熟階段和高消費階段。古典管理理論形成的時代正是美國處于起飛階段時期。在這一時期,社會出現持續的增長,在主要成長部門有可能通過革新創造或者通過利用新的資源,從而形成很高的成長率,并帶動社會經濟中的其他方面擴充能量。由于經濟起飛時期,幾乎整個經濟都在快速地增長,從而使具有經濟現代化觀念的人戰勝堅持傳統社會觀念的人,在社會、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取得勝利。起飛階段所迸發出來的強大刺激力量,既可以表現為政治革命的形式,也可能是技術革新的形式,還可能是管理方式改變的形式。當年,正是因應起飛階段的經濟發展需要,古典管理理論破土而出。

從發展經濟學的角度看,一般來講,人均GDP400美元以下為經濟增長的起步階段,人均GDP400~2000美元為經濟起飛階段,人均GDP2000~10000美元為加速成長階段,人均GDP10000美元以上為穩定增長階段。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資料,2003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相當于1.4萬多億美元,人均1090美元。這是我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這表明我國經濟發展階段處于起飛階段的關鍵時期。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狀況,從發展經濟學的角度來看,與上個世紀初的美國有很強的相似性。這種相似性表明,古典管理理論回歸在我國有比較適宜的土壤。所以,有人認為,“考慮我國企業的發展階段,反省我們走過的路程,我們提出‘回歸古典管理’,補上科學管理這一課,并試圖以此作為我國企業邁向職業化的理論指導。”

3.2市場經濟初級階段人們所能達到的認識水平是古典管理理論回歸的重要人文環境

我國直到1994年才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至今僅僅10年時間,從政府到民間對市場經濟的認識都十分有限。我國從市場經濟初級階段到成熟階段,還有比較長的路需要走。處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時期的企業,傳統體制的慣性,制約著人們對市場經濟認識水平的提高,因而,對在成熟市場經濟中孕育出來的現代管理理論,多少有些消化不良。

企業管理說到底是人對人的管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所能達到的認識水平,是制約管理理論應用的重要約束條件。從企業管理者來看,由于我國缺乏優秀企業家誕生和正常發育的社會土壤和社會氛圍,社會體制方面也存在壓抑優秀企業家成長的弊病,現階段堪稱真正企業家的廠長、經理為數其實并不多,甚至一些功成名就的企業管理者,往往并不是因為他們已經擁有了嫻熟的市場經濟駕御技巧,而是因為在市場經濟改革浪潮中抓住了某一個機遇。在成功的或失敗的企業管理者口中,我們都不難聽到成串的、最時尚的管理學詞匯,但是在他所管理的企業里卻很難看到這些詞匯所代表的管理理念、管理機制和管理制度。至于,在改革大潮中大量涌現出來的家族企業,管理者的狀況更不容樂觀。

3.3大量存在的中、小型企業為古典管理理論回歸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根據2004年中國統計年鑒,我國擁有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單位196222個,其中大型企業僅為1984個,占1%;中型企業為21647個,占11%;小型企業為172591個,占88%。在工業總產值上,三類企業各占1/3。大量存在的中、小型企業,管理水平普遍比較低下。有人對浙江民營中小企業做過調查分析,在那里企業管理存在四個具有共性的問題,即制度不科學,缺乏連續性;忽視基礎,管理方法運用不當;未發揮組織職能,團隊效率低;脫離實際,曲解“企業文化”。調查者認為,民營中小企業的管理整體上還處于十分原始的階段,甚至還遠未達到以“科學管理”和“一般管理”為代表的“古典管理”階段的水平。浙江省是我國民營經濟發展狀況最好的省份,情況尚且如此,其他地區的情況可想而知。

解決我國中小企業的管理問題,更切實可行的辦法是普及古典管理理論知識,幫助企業加強管理的基礎,比如應用“科學管理”理論,提高計劃水平,增強管理控制能力。通過貫徹和運用“工作定額”、“能力與工作相適應”、“標準化”、“差別計件付酬制”及“計劃和執行相分離”等原則和方法,來提高企業的生產計劃、組織與控制能力,從而實現管理效率的提高;應用“行政組織”理論,促進組織優化。在韋伯理想的行政組織體系的基礎上,結合企業實際,建立起以制度為中心運轉的、等級化、專業化的金字塔型的組織,為企業準確、迅速、有效地工作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美)F·W·泰勒.科學管理原理[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

2(法)H.法約爾.工業管理與一般管理[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

3(德)馬克斯·韋伯.社會組織與經濟組織理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

4郭咸綱.西方管理思想史[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4

篇4

綜觀古今中外,其各種管理思想理念與方法那是“百花齊放”、多彩多樣,且各家之言也皆具一定現實的經驗和方法的指導意義。然則管理學在現階段中國的發展,哲學對其原理和方法論的發展指導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筆者認為,在今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積極建設和蓬勃發展的大環境下,的深入研究和發展必然對于中國現代管理學起著積極地作用,同時也對管理實踐有著高效的普世價值。對此,筆者將在如下的篇幅中加以相關論述。

一、管理學的基礎

(一)“人性論”與管理學理論

馬克思認為,“人”是歷史自我發展、自我接受和自我批判的產物,作為“完整意義上的人”,他是全面的、普世發展而成長起來的“有人格的個體”。所以人既然是“有人格的個體”,那么在管理學中人必然是管理的主體,同時也是管理理論中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一般認為,人性假設則是管理理論的前提和基礎,因為不同的社會文明孕育了不同的人性假設思想,而不同的管理理論則又是在不同的人性假設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縱觀中西方管理學理論思想的發展史,從管理人性觀的視角,我們發現中西方管理理論思想雖沒有根本性的沖突,但仍然存在著追求方向上的差別。

就中國而言,中國古代強調的是擬天地而定人倫,因為天地之大德是盡善盡仁的,自然人性也一般被界定為是“本善”的,這樣就必然導致管理理論上以“生養”為社會管理的最基本原則,從而強調道德的規范教育和個人人格修養在社會管理過程中所起的決定性作用,如道家所提倡的“無為而治”,儒家所主張的“仁治”和“禮治”。

而就西方來說,其人性觀的研究多是建立在大量的行為科學、心理學、人類學和社會學等研究的基礎上,這不同于中國重視個人主觀價值偏好和一般經驗主義。所以,泰勒在“經濟人”的人性假設基礎上提出了科學管理理論;梅奧在“社會人”的人性假設前提下提出了行為科學——人際關系理論。

于是,通過管理理論思想的發展,它清晰地展示了看出人性假設與管理理論之間的必然聯系。人性觀是管理理論的依據,也是構建管理理論的邏輯起點,這對于解決管理活動中的深層次實際問題,提高管理的水平和境界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然而由于中西方其理論自身存在的過于簡單和片面的不足,所以盡管各方理論思想都具有合理性,但對人性的認識始終都未能到達科學的高度,也就很難從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雙重維度來考察人性的本質。

(二)關于“人性論”與管理學理論

通過比較研究可以發現,只有及其哲學能夠通過對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兩個發面的綜合分析,來克服中西方相關理論思想的局限,從而對于我們認識當下的人性表現,選擇符合中國這一時期社會歷史條件的合理科學的管理方法具有根本性的指導意義。

馬克思關于“人是人的最高本質”的論斷則清楚地表明了對于人性論的研究,也必須堅持從人的本質實際出發。所以在當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平穩良好發展的條件下,必須注意到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必須承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的社會經濟生活具有利己性。只有這樣,才能夠在管理活動中有效地統籌兼顧各方利益,從而使管理效果達到最優。

第二,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雖具有其自身的不完善性,但其“經濟人”的人性假設在現實理論中具有相當的實用性。

第三,現代動態化、全球化、信息化和柔性化的管理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催生締造了以人為本的思想。這是管理思想的一大進步,它承認馬克思關于“重人”的思想,從把人當作機器看待進步到以人為中心、重視人的價值這一實踐中來。

所以,在當今的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社會大背景下,社會管理理論和時間都更多地強調“自我管理”的內涵,重視人性價值問題,有意識地建立積極的道德準則與核心社會價值體系,以實現有效的自我約束和管理。

二、對于當代管理學的發展所具有的重要價值

(一)化的管理學與社會的和諧、穩定

眾所周知,和諧歷來是中國社會管理活動中的核心理念。在今天的歷史條件下,自然也會被賦予新的意義和內容。中華文明重“和”,那是中華民族民族文化的固有特色,這種“和”是一種“”,是一種平衡、統一的矛盾的狀態,也是一種成事的道理。

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就說:“平衡和運動是分不開的。在天體的運動中,運動處于平衡中和平衡處于運動中。但是,任何特殊的相對的運動,即這里的一個運動著的天體上的個別物體的全部個別運動,都是旨在確立相對靜止即平衡的一種追求。物體相對靜止的可能性,暫時的平衡狀態的可能性是物質分化的本質條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本質條件。”根據這一段話,我們可以從中體味到十分豐富的內容。絕對的運動中包含著相對的靜止。對于具體事物而言,都追求自己的存在并可持續發展,即保持相對靜止狀態,量變狀態。而要保持這一狀態,則深層次地就是要實現對立面的統一,保持矛盾的平衡狀態。這也體現了和諧思想的根本之點。

由此可見,保持事物的相對穩定狀態和事物內部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平衡狀態,對管理學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它能保持社會管理路線和方針政策的相對合理于中國現階段的國情,也能使社會各個利益階層都能獲得自己相對滿意的訴求利益,平衡社會各種力量,從而不僅有利于實現和諧的社會管理狀態,而且也對社會的穩定具有巨大的支持作用。

(二)化的管理學與經濟的發展和繁榮

筆者在上面以談到社會的和諧與穩定,然而一般來看,和諧與發展的關系是相互的。社會和諧有利于促進經濟的健康良好發展,經濟的繁榮也是社會和諧所要求的,同時更需要社會和諧與穩定的保障。

篇5

關鍵詞:管理學;教學系統;系統論;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0)21-0233-02

1 前言

隨著中國經濟與社會的發展,管理的科學化與規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管理學這門傳統學科越來越彰顯其重要性,掌握管理學基本理論與技能的人才需求快速增長。以重慶為例,2008年重慶市高校畢業生中管理類專業畢業生近2萬人,比上一年增長16%,占全市總畢業生的比重近20%,其中,研究生、本科生、專科(高職)的比重為4:52:44。本科生管理類的畢業生增長速度最快,比上年增長26%。此外,許多其他專業的院系都紛紛開設《管理學》課程或選修課,以適應復合性專業人才的需求。保守估計,大學生在校學習過《管理學》課程的學生至少在50%以上。同時,由于研究生的比重較少,做管理學術研究的學生數量有限,《管理學》課程的教學主要是以培養掌握實用管理理論與技能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為主要培養目標。事實上無論是從事學術研究還是培養實用管理技能,通過《管理學》課程的學習,理解管理的基本原理,了解管理的實踐經驗,培養對管理的興趣,都是《管理學》課程學習的重要目標。本文將結合系統理論,探討以培養高級應用型管理人才為主要目標的《管理學》課程的教學問題。

2 高校《管理學》課程教學子系統研究

2.1 《管理學》課堂教學子系統

《管理學》課堂教學的目的是在一個相對集中的時間與空間內,讓學生掌握管理學的基本架構和經典理論思想,為學生進入管理學世界打開一個通道。課題教學的優點是學生相對集中,便于老師集中講解重點與難點問題,同時還可以搞一些集體討論與交流。此外,面對面的課程教學也有利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課題教學的缺點在于學生過多,水平又參差不齊,偏好也不盡相同,使得“因材施教”變得較為困難。同時由于從眾效應的存在,老師很難即時把握每個學生的真實學習效果,因為一些同學迫于群體的壓力,很難真實表達自己的意見。

《管理學》課程課堂教學應注意不能守著一本教材“照本宣科”。管理學思想博大精深,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環境的變化,原來的經典理論會不斷補充與完善,即使是經典理論和思想,從不同的角度看,也會存在不同的理解。因此教師應該綜合參考多個教材的理論體系,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形成自己的講授體系,以講義為主,以教材作參考,這樣可以避免出現“教條主義”的問題。例如,對于經典教材――羅賓斯的《管理學》,其網絡型組織結構的理論分析,如果結合現代的經濟全球化的背景、核心競爭力理論及供應鏈管理理論,將會更具有說服力與現實意義。

此外,為使學生能夠深刻理解并靈活運用管理學的基本理論,案例教學的方式應該進一步廣泛地運用。案例教學的起源可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哈佛大學法學院。在哈佛商學院,所有課程都用到案例教學,學生兩年中要學習400-600個案例。值得注意的是,案例的大小應根據學生不同的層次而定。根據作者的經驗,在管理學教學中小案例更能夠深入淺出地講解基本的原理,我國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之一莊子就非常善于用小故事來講解他的思想。例如溝通一章,可以通過寓言《秀才買柴》使枯燥的理論更生動、更易懂。大案例更適用于MBA的教學。除案例教學之外,情景模擬教學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如做游戲、“請同學們出期末考試試卷”等情景模擬活動,此外,還可以讓學生們通過“頭腦風暴”來探討班級管理、學校管理或當前社會中的熱點問題。

2.2 專題講座系統

專題講座是對課堂教學的有力的補充。課堂教學主要以傳授經典理論為主,并且時間有限,對一些問題不能深入展開。但為了開拓學生的視野,了解管理學的發展,了解當前各行業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等,專題講座系統應該不斷完善。專題講座系統應該重點在以下管理學領域中進行:重要知識點領域,例如如何提升控制力的問題;當前社會中的熱點問題相關領域,例如當前某個行業暴露出的管理問題及原因分析;管理學前沿問題,例如當前及未來組織結構的發展趨勢等;國家與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管理問題領域,例如對國有企業改革中涉及到的一些管理問題;學生感興趣的領域,例如時間管理專題等。在以上這些領域,請教師、專家學者進行較為系統深入的分析,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啟發創造性思維。

2.3 學生自學引導系統

學生在課堂之外閱讀管理方面的期刊及書籍,是管理學學習的重要方面,也是擴大管理視野、了解管理實踐的重要環節。但是,目前管理類的期刊與書籍種類繁多,水平參差不齊,如果閱讀不當,既浪費時間,又可能失去閱讀興趣。因此,老師對學生自學的引導非常重要,但目前常常被傳統的教學方式所忽視。教師的引導可以在課堂上進行,教師可以推薦期刊與書籍,或者將部分期刊與書籍的精典評論在課堂上進行討論與分析,從而引導學生在課外去進行更全面的閱讀。老師的引導也可以在課外進行,利用電子郵件或其他在線即時通訊系統,對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產生的問題進行分析與引導。

2.4 學生校園活動指導系統

當前,高校內部有許多學生社團,學生社團活動的熱情也較高。如果將學生所學的管理學知識融入到社團活動中,并且老師參與其中進行指導,將對管理學的教學與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學生社團可以自發組織對學校住宿、食堂、戀愛問題等生活問題進行調研活動,老師可以指導學生如何進行計劃的制定,以及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等。對于學生的創業方案比賽,老師可以參與輔導與評審。對于學生干部的學生活動方案策劃以及在學生活動中領導與控制方面出現的問題,可以在學生們集中討論的同時,請專業老師進行輔助,以幫助學生將理論運用于實踐。

2.5 學生社會實踐交流系統

管理學不同于專業技術技能很強的工學或農學專業,管理學是一種“軟科學”,更多地涉及社會科學的領域。自然科學的學生對某一行業甚至某一崗位的針對性較強,而管理學專業的學生可以在多個行業或多個崗位工作,它更強調一種軟實力,包括確定發展目標與方向從而科學制定計劃的能力,組織協調能力,激勵、溝通、領導的能力,控制與執行能力等方面。具有這種綜合能力的管理人才與自然科學研究人才一樣,是經濟社會的發展必不可少的人力資源,管理能力也是一種核心競爭力的體現。由于社會各個主體之間的博弈的存在,社會科學規律比自然科學規律更具有變化性和抽象性,也很難同自然科學那樣通過實驗來模擬現實,因此管理學的教學應該更注重社會實踐,才能真正使學生體會管理學理論所總結的規律,才能靈活運用管理理論,乃至在實踐中對原有理論進行創新。

本文所指的學生社會實踐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利用周末、假期或其他課余時間在校外進行的短期的兼職、“三下鄉”或其他社會實踐活動,二是學生畢業前的頂崗實習或在實習基地進行的時間較長的實習。學生在社會實踐的積累中,往往對管理學產生更深入的理解,同時也會產生更多的思考與疑問,這時如果老師與同學們進行適時地交流,一方面可以使同學們對管理學的理論思想與實踐問題掌握更加透徹,而且可以收集管理案例素材,讓后來的同學進行分析與討論,讓《管理學》課程的教學更加生動形象。在具體的交流方式中,針對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的社會實踐活動,老師可以將其安排為一種課后作業,然后通過課題討論的形式,同學將一段時期以來的社會實踐心得進行分享。同學們也可以主動將自己社會實踐的體會提出來,教師可以結合自己教學的安排,在課題上單獨安排時間進行討論。而針對學生畢業前的頂崗實習或其他時間較長的實習,由于學生們實地地點比較分散,也不可能再組織在課堂上進行討論,這時候可以充分利用電子郵件或其他即時通訊技術等現代通訊技術,使同學們有機會與專業教師保持聯系,老師可以實現遠程的指導與討論。根據作者的經驗,許多同學在實習階段會產生很多新的管理問題與想法,希望也愿意與教師進行討論,希望得到一定的指導。目前,許多對《管理學》課程教學系統的理解是靜態的,一般都僅限于學生在校學習時期,事實上,本文認為《管理學》課程教學系統應該是一種動態的,對學生的教學不僅包括學生在校學習時期,而且應該延伸到學習畢業實習期間,甚至對于部分學生可以延伸到工作之后,盡管各個階段的教學方式會有所不同。這樣一種動態系統,可以使教師有更多的管理實踐問題與管理案例來為以后的學生們分析與探討,同時還可以讓一些已經工作的同學在工作之余回到管理學課堂上給新來的學生進行管理學方面的經驗分享,形成學生們之間的自我學習回路。

3 《管理學》課程教學子系統的相互關系

上述《管理學》課程教學中的五大子系統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形成一個有機的教學整體。課堂教學系統可以讓同學們對管理學的框架和經典理論有一個初步的理解,專題講座系統可以讓學生在某個專題上開拓視野,引發對管理學更多的興趣和創新性的思考。學生自學引導系統可以根據學生自己的愛好更廣泛地閱讀管理學的理論與管理實踐的評論。學生校園活動指導系統與學生社會實踐交流系統可以幫助學生完成從理論到實踐的轉變,培養具有靈活運用能力的創新性的人才,同時也可以為課堂教學積累更多的案例素材,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形象。總體而言,課堂教學處于一個更加基礎的位置,而專題講座系統、學生自學引導系統、學生校園活動指導系統與學生社會實踐交流系統圍繞其周圍,共同形成一個完善的相互促進的《管理學》課程教學體系,服務于高級應用型管理人才的培養。《管理學》課程教學系統如圖1所示。

在這樣一個教學系統的運作過程中,應重點注意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傳統考試方式應所有改革,例如考試方式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卷面筆試,而學生的調研報告,或者通過自己的觀察與實踐所形成的管理案例報告,都可以作為期末考試成績的一個部分。第二個問題是在一個動態的《管理學》課程教學系統推進過程中,教師的工作不僅限于課堂之內,而且會延伸到課堂之外,相應的工作量也會大大增加,與之相關的教師考核與激勵機制也應相應改變。總之,一個全面的、動態的《管理學》課程教學系統的推進離不開一個全面的、動態的實踐教學質量保證體系的建立。

參考文獻

[1]重慶市教育委員會.2008年重慶市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白皮書[R].2008.

[2]錢學森.論系統工程(第二版)[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

篇6

論文摘 要: 管理學原理是隨著管理能力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漸受關注而形成的;《管理學原理》是管理類各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其教學目的是,通過學習,使學生系統地掌握管理學的基本概念、理論和方法,并增強學習、研究、應用管理學的能力。它涵蓋兩條主要的邏輯路徑:管理理論與管理職能;這一致思路徑規定了管理學原理的基本概念及應當采取的教學策略。

一、引言

人類的管理活動有著悠久的歷史,管理思想來源于人類社會的管理實踐。事實上,無論是在東方還是在西方,我們都可以找到古代哲人在管理思想方面的精彩論述。隨著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管理的重要性——管理是促進現代社會文明發展的三大支柱之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固然需要豐富的資源與先進的技術,但更重要的還是組織經濟活動的能力,即管理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說,管理本身就是一種經濟資源,作為“第三生產力”在社會中發揮作用。

1911年出版的《科學管理原理》的引言中,“科學管理之父”泰羅開宗明義地指出,這篇論文的宗旨之一是“論證最佳的管理是一門實在的科學,基礎建立在明確規定的紀律、條例和原則上,并進一步表明,科學管理的根本原理適用于人的行為——從人們最簡單的個人行為到我們大公司的業務運行”。現代意義上的管理學應運而生,并迅速發展為社會科學的一個專業領域。

二、《管理學原理》的基本問題

任何一門學科的形成和定型都有三個關鍵性標志:明確的研究對象、獨特的致思路徑和完整的概念系統。弄清這三個方面的基本問題,無論是對一門學科的理解和把握,還是對于該學科教學策略的選擇,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管理學原理》的研究對象

管理學的研究對象是揭示管理的客觀規律性,即如何按照客觀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的要求,合理組織生產力,不斷完善生產關系,適時調整上層建筑以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管理學原理是從管理中總結、歸納、抽象和概括出來的科學原理,它著重研究管理的客觀規律和具有共性的基本理論,具體研究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合理組織生產力。這是由管理的自然屬性決定的,是由發展生產力的需要與社會化大生產決定的。社會化大生產的順利進行需要管理,需要研究如何配置組織中的人力、財力、物力,以及信息等各種資源,“物盡其才,人盡其用”,使各要素充分發揮作用,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率,以實現組織目標和社會目標的相互統一。因此,怎樣計劃安排、合理組織及協調、控制這些資源的使用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就是管理學原理研究的主要問題。

2.完善生產關系。這是由管理的社會屬性決定的。一方面,不同的歷史階段,不同的社會文化,會使管理呈現一定的差別,這種特殊性決定了管理應著重研究如何處理組織中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尤其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矛盾關系問題;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組織機構設立、人員安排以及各種管理體制問題;研究如何激發組織內部成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實現組織目標而服務。另一方面,管理總是在一定的生產關系下進行的,不同的社會制度使得管理體現著生產資料所有者的意志和利益,這一“印記”決定了管理學原理應該研究如何使組織內部環境與其外部環境相適應的問題;研究如何使組織的規章制度與社會的政治、經濟、法律、道德等上層建筑保持一致的問題,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新秩序和規章制度,從而維持正常的生產關系,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二)《管理學原理》的致思路徑

管理學原理作為一門科學,研究管理活動的規律性,解決與管理活動有關的生產力、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等方面的問題,已形成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其構造形如金字塔,其頂端是具有指導作用的理論體系,底部是關于管理過程、管理對象以及相應職能的科學系統,中間則對應著管理層級和管理領域。

那么,管理學原理在研究正式組織實現組織目標這一過程中又是怎樣致思的呢?管理學原理首先從管理理論入手。通過分析,研究人類過去豐富的管理實踐經驗和理論,認識管理思想、理論和制度與方法的演變發展規律,繼承前人的經驗和成就,古為今用。因此,絕大多數的學者在編撰《管理學原理》教材時,都考慮將“管理理論的產生和發展”放在著作的第一章或第二章;因為,大家的思考邏輯基本一致:管理理論與方法是一個歷史的發展和演化的過程,管理理論和管理思想的形成與發展,反映了管理科學從實踐到理論的發展過程,研究其產生和發展是為了繼往開來,繼承發展和建設現代的管理理論。通過對管理理論的產生和發展的研究和介紹,可以使讀者更好地理解管理學的發展歷程,有助于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

其次,任何一門科學都有其基本的原理,管理科學也不例外。管理的基本原理是指帶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管理規律,是對管理工作的實質及其基本運動規律的表述,也是研究管理活動的過程和環節、管理工作的程序等問題的解決之道。諸如:決策的制訂、計劃的編制、組織的設計、過程的控制等,這些活動都有一個基本的原理和原則,是人們進行管理活動都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具體表現在管理過程及相應的職能,即計劃、組織、領導與控制,這是管理學原理體系的堅實基礎。我們必須學習和掌握它,做到活學活用。

再者,人是管理活動的主體。管理活動與組織成員的行為有著密切關系。因此,一方面,管理者的素質高低、領導方式、領導行為、領導藝術和領導能力,對管理活動的成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即研究“領導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是高效率完成組織目標的基礎和前提,即研究“激勵員工的主動性”。

(三)《管理學原理》的基本概念

概念是理論致思凝結而成的邏輯環扣,也是把握研究對象的基本方法和工具;概念之間的關系則構成一定的理論體系。與上述致思路徑相應,管理學原理有以下一些主要基本概念。

1.管理理論。管理理論著重從歷史的方面研究管理實踐、思想、理論的形成、演變、發展,知古鑒今。

一般來說,管理學形成之前可分成兩個階段:早期管理實踐與管理思想階段(從有了人類集體勞動開始到18世紀末)和管理理論產生與發展階段(從18世紀末、19世紀初開始)。真正意義上系統化的管理思想與理論,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勞動組織的日益龐大而逐步發展起來的,分為三個階段:古典管理理論階段(20世紀初到20世紀30年代行為科學學派出現前)、現代管理理論階段(20世紀30年代到20世紀80年代,主要指行為科學學派及管理理論叢林階段)和當代管理理論階段(20世紀80年代至今)。

根據不同理論的表述,追本溯源,我們可以找到各自的核心基本概念,也是這些管理理論的思想起源。具體來說,諸如:“效率”與“標準化”之于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管理職能”與“管理原則”之于法約爾的“一般管理原理”,“層級結構”與“權力”之于韋伯的“行政組織理論”,“人性假設”與“非正式組織”之于梅奧的“行為科學理論”,“決策”與“滿意原則”之于西蒙的“理性決策理論”,“系統”與“協作”之于巴納德的“社會系統理論”,“競爭”與“戰略管理”之于波特的競爭戰略理論,“工作流程”與“企業再造”之于邁克爾·哈默與詹姆斯·錢皮公司再造理論。等等。

2.管理職能。所謂管理職能,是對管理過程中各項行為的內容的概括,是人們對管理工作應有的一般過程和基本內容所作的理論概括。管理活動是人們進行的一項實踐活動,是一項實際工作,是一種行動。人們發現在不同的管理者的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往往采用程序具有某些類似、內容具有某些共性的管理行為,比如計劃、組織、控制等,人們對這些管理行為加以系統性歸納,逐漸形成了“管理職能”這一被普遍認同的概念。

管理職能一般根據管理過程的內在邏輯,劃分為幾個相對獨立的部分,但是劃分管理的職能,并不意味著這些管理職能是互不相關、截然不同的。劃分管理職能,其意義在于:管理職能把管理過程劃分為幾個相對獨立的部分,在理論研究上能更清楚地描述管理活動的整個過程,有助于實際的管理工作及管理教學工作。劃分管理職能,管理者在實踐中有助于實現管理活動的專業化,使管理人員更容易從事管理工作。在管理領域中實現專業化,如同在生產中實現專業化一樣,能大大提高效率。同時,管理者可以運用職能觀點去建立或改革組織機構,根據管理職能規定出組織內部的職責和權力及它們的內部結構,從而確定管理人員的人數、素質、學歷、知識結構等。

計劃職能對未來活動進行的一種預先的謀劃。主要內容:目標與任務分解,目標實現方式與途徑選擇,進度控制與調整等。

組織職能為實現組織目標,對每個組織成員規定在工作中形成的合理的分工協作關系。主要內容:組織設計,人員配備,組織運行及組織變革等。

領導職能管理者利用組織所賦予的權力去指揮影響和激勵組織成員為實現組織目標而努力工作,主要內容:指揮引導,激勵鼓舞,協調溝通等。

控制職能是保證組織各部門各環節按預定要求運作而實現組織目標的一項管理工作。主要內容:確立標準,衡量績效,糾正偏差等。

三、《管理學原理》的教學策略

所謂教學策略就是依據一定的理論,為了實現某種教學目標而制定的教學實施總體方案,是教師在具體情境中對各種教學要素的合理性處置方式,包括教學內容和材料的安排、教學方式和方法的選擇,以及師生活動程序的設計等。

對于大學本科教育而言,《管理學原理》課程的教學目標主要在于:一是培養學生的管理意識,使他們形成從管理學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的行為習慣;二是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使他們正確理解管理的概念,掌握管理的普遍規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繼而為學習其他管理學課程打好理論基礎;三是增強學生的角色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使他們能夠主動觀察和正確判斷復雜情境中的應然關系,保持學習和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四是培育學生的反思與創新能力,使他們在未來工作中遭遇或面對管理困境和道德悖論時,運用管理學知識提出富有創見的應對方案和措施。因此,根據上文所澄清的管理學原理的基本問題和該課程特定的教學目標及“培養未來企業家”的發展性思維,特提出下列基本教學策略以供探討。

首先,強調興趣的培育與引導,重視案例討論與情景結合。“追求卓越,成功便會追上你的腳步”;成功是人人向往的目標,但是成功的重要前提和基礎是自身的卓越,如何使得個人完成從優秀到卓越的飛躍,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興趣”。為學生打開一扇知識的門,培育和引導他們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呈現知識的寬度,激發學生自己去探索和思考知識的深度,是真正的教學首要。

盡管以基本概念為紐帶的知識傳授占據教學的基礎地位,但離開具體情境和對現實問題富有說服力的思考,就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以致用是任何學科的教學目的,管理學原理作為一門應用性強的課程,有著豐富的應用素材,積極搜集、主動探討、深入思考社會現實中“新、奇、特”的管理案例,既能增加教師自身的實踐知識,又能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更重要的是能大幅度地激發和培育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注重基本概念的講解,強調形成知識體系。概念是特定知識系統對研究對象的獨特把握方式,是理解和運用管理學原理知識的關鍵路徑和工具,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重視基本概念的教學。一方面是“講”,運用準確的語言揭示概念的本質屬性,突出其關鍵特征。譬如,不同的詞性就能反映出同一概念的不同關鍵屬性:“計劃”從名詞的角度來看是“一種管理文件”,從動詞角度理解是“為實現目標進行的活動安排與謀劃”;“組織”從名詞的角度理解是“一種權責結構”,從動詞的角度看是“一系列組織運行的活動”,等等。另一方面是“解”,呈現概念實例——分析共同屬性——揭示概念內涵。

學生一旦建立起管理學原理的基本概念,就可以借此把握管理學原理的整體知識結構和基本理論,進而為學生分析能力和行為能力的形成與提升構筑堅實的基礎。

再次,注意學習方法,培養實踐能力。“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教別人”,從某些角度來看,管理學原理是一門社會學科,并非真正意義上的“科學”,不能像數學、物理、化學等這些科學性強的學科一樣,在掌握基本公理和定律的基礎上,通過邏輯推理和演繹解答問題;所以,管理學原理的絕大部分知識都是用文字進行表達,這就意味著學習的內容復雜,信息量龐大,這些學科特點給學生學習、理解、記憶和表達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和壓力。推己及人,筆者主張師生在一定程度上互換角色,由學生扮演“老師”,把知識“教”給其他學生。這一策略不僅能寓教于樂,還能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學生在進行教學準備、教學實踐和教學總結的過程中就是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的自我管理過程。

另外,管理學原理研究管理活動的過程和環節、管理工作的程序等問題的解決之道,這種屬性就強調管理學原理中的應用工具和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及可執行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強調學生在這一部分主動參與和實踐,甚至創造機會或安排具體項目讓學生干中學,做到“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檢驗理論”。

最后,合理選擇教材,合理安排教學。教材往往受編寫者個人興趣、認識和篇幅、出版等因素的影響而呈現出強烈的個性化色彩和個人偏好,如果只選用一種教材,就難免會使教學內容趨于簡單化和片面化;反過來,選用多種教材既不太現實,又太復雜。最好的策略是教師根據管理學原理的致思路徑或知識模塊,用講座形式覆蓋主要教學內容,將教材的有關章節納入講座體系作為精讀材料;教材中沒有的內容則另外指定有關閱讀材料。這樣安排的益處,可以最大限度地使教學內容做到合理、全面,還可以做到“專修”與“選讀”相結合。

參考文獻

[1]沈鴻生.《管理學原理》的對象、體系初探[J].中國工業經濟學報,1985,(4).

篇7

關鍵詞:管理學方法論;管理專業研究生;研究能力;培養

Analysis of Management graduate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management ability

Li Xiangyu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Abstract: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postgraduate research capacity of university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teachers urgent need to address the problem. Management methodology as the research methods behind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and ontological position and point of view, it is designed to answer "why" questions. And the "why" questions the ability of analysis is precisely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post-graduate research capacity and innovation leader. Therefore, graduate research training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management must focus on methodological knowledge.

Keywords: management methodology; graduate management; research capacity; training

如何提高管理專業研究生研究能力是高校管理專業研究生培養面臨的一個非常普遍而又非常重要的問題。從研究能力上看,管理專業研究生與本科生的最重要的區別之一就在于研究生已基本形成獨立的研究能力。但研究生形成這種獨立的研究能力是不容易的,它需要在培養研究生獨立的研究能力方面有一套迥異于本科生的方法或途徑。從國外管理專業研究生研究能力培養的情況看,他們在管理專業研究生研究能力培養上很重要的途徑就是通過開設管理學方法論課程來實現的。事實上,在西方國家管理學院(商學院)的研究生課程中,大都開設有一門叫做Businiss Research Methodology的課程,翻譯為“經營研究方法論”,也可稱之為管理學研究方法論,或者就叫做管理學方法論。通過管理學方法論這樣一門課程的開設,他們的目的就是借此途徑來提高管理專業研究生的研究能力。相比之下,國內由于管理學這門學科在大學的設立比較晚,而且剛開始時管理學還依附于經濟學自身并不獨立,而管理專業研究生的招收則要晚幾年,因此,國內高校對管理學方法論這門課程的開設一方面由于缺乏合適的教材或參考文獻而難以開設;另一方面也因為師資匱乏而無法開設。因此,管理學方法論這門課程在國內高校的開設是參差不齊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管理專業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培養和提高。近幾年,國內一些高校或科研院所像西南財經大學、河北經貿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在管理專業研究生的教學上陸陸續續開設了管理學方法論這門課。這幾年,我也在我校行政管理專業研究生中開設了管理學方法論這門課,經過幾年的教學研究和探索,我認為提高管理專業研究生研究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加強管理專業研究生在方法論方面知識的傳授和研究。

一、學習管理學方法論的重要性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里的器,指的就是方法。對于方法的重要性,同志曾指出:“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沒有船就不能過。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不解決方法問題,任務也只是瞎說一頓。”[1](P125)法國天文學家拉普拉斯則說:“認識一位天才的研究方法,對于科學的進步……并不比發現本身更少用處。科學研究的方法經常是極富興趣的部分。”[2](P445)以上說明方法對于科學而言是至關重要的。方法對于科學研究之所以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那是因為科學與方法之間具有統一性。用英國著名學者皮爾遜的話說就是:“科學的統一僅僅在于它的方法,而不在于它的材料”。[3](P15)這說明科學即方法,或者說科學與科學方法具有合一性。易言之,科學方法和科學本身是合二而一的、不可分割的,科學即科學方法――在用科學方法研究的過程以及所得的最終結果都是科學意義上的;或者用通俗化一點的語言來講即科學方法是科學的精髓和真諦,是形成科學知識和科學理論、乃至統一科學的決定性因素。不僅如此,科學方法之所以重要,還因為科學方法是對科研過程規律性的總結,學習科學方法,能使研究者通曉科學技術研究過程的一般規律,掌握科研中的各個基本過程和環節以及科研中應遵循的基本原則,使研究者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使科研工作少走彎路,獲得成功。一門學科之所以稱之為科學,是由于應用了科學方法,科學的成功是由于科學方法的成功。在此意義上,著名學者巴甫洛夫說:“科學是隨著研究方法所獲得的成就而進步的。研究法每前進一步,我們就要提高一步,隨之我們面前就開拓了一個充滿種種新鮮事物的、更遼闊的遠景。因此,我們的頭等重要的任務乃是制定研究法。”[4](P49)以上名人或學者的話得到了科學技術發展史的確證,一些著名的科學家之所以能在科技發展上做出重大成績,除了其他條件之外,確與他們善于運用正確的科學方法有關。例如,丹麥天文學家第谷?布拉赫經過數十年對天象的觀察,積累了大量的行星運行資料,但是由于他不能正確運用數學方法,因而不能從這些資料中得出天體運行的規律性的認識。而開普勒正是在第谷?布拉赫的大量觀察資料的基礎上,運用數學方法,發現了行星運行三定律。歐幾里得成功地運用演繹方法,在兩千多年以前就演繹出幾何學的宏偉體系;伽利略巧妙地將實驗方法和數學方法結合起來,發現了自由落體定律和慣性定律;愛因斯坦創造性地使用理想實驗方法,創立了相對論等等,都是這方面比較成功的例子。可見,掌握正確的科學方法,對于科研上獲得成功是十分重要的。[5]盡管以上所說的大多是科學或者自然科學,但對于作為社會科學的管理學而言依然是適用的,畢竟社會科學也是科學。而“社會科學……之本質特征是它的方法,而正是通過擁有某種方法,其作為一門科學的主張才必須得到試驗”,[6]管理學發展的歷程證實了布賴斯的上述看法。從科學管理時代的泰羅、法約爾、馬克斯?韋伯到科學管理時代與社會人時代兩個時代之間橋梁的瑪麗?帕克?福萊特和切斯特?巴納德,再到社會人時代的梅奧、勒溫、馬斯洛、赫伯特?西蒙,直到現代的孔茨、德魯克等等,其管理理論創立的背后,無不隱含著方法論上的變革,可以說,一部西方管理學發展的歷史,在很大意義上說就是一部管理學方法論發展演變的歷史。

當然,以上講的大多是方法的重要性,但這絲毫沒有表明方法論的重要性有遜于此。問題是,方法的重要性往往會掩蓋了方法論的重要性。因此,以往對西方管理學方法論的研究和教學,大都停留在對方法的研究和教學而不是對方法論的研究和教學上。方法論指的是整個研究方法背后的知識論和本體論立場與觀點,而方法只是指我們收集資料的方式和技巧。這說明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可判別性、目的性、創造性與經濟性等基本特征。方法有利于人們根據不同的對象、不同的研究目的,而找尋到最為有效、簡便和經濟的研究方法。然而,任何一種具體的研究方法也都存在著不可避免的缺陷。最主要的問題就在于:“方法”并不能自身說明自己,它無法確定在何種情形下應當使用哪種方法,也不能預示在某項具體的研究中,這種方法的采用是否適當。同時,對于研究活動來說,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還要求指明科學研究所遵循的綱領或規范:究竟用什么眼光看待世界,體現出什么樣的傳統和風格?因此,方法本身并不一定就能保證認識主體能夠獲得預期的結果,這就產生了必需對方法進行科學說明、解釋的必要,從而,方法論的研究也就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故此,進行管理學方法論教學就不能簡單地以管理學方法的教學來代替。

二、影響管理專業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因素分析

美國是管理學的發源地,管理作為一種專業以及管理專業研究生的培養最早就在美國。在美國,管理碩士研究生獲得的學位是職業性學位。職業性學位有兩大本質特征:學術性和職業性,兩者缺一不可。因此,職業學位要求有獨特的知識領域,較高的專業技術層次,嚴格的入門標準和鮮明的實踐性。畢業研究生只有獲得這種學位才能進入某一行業或領域從業,即學位是從事職業的必備條件。顯然,研究生尤其是管理專業的研究生在獲得學位前必須要參與社會(企業)實踐,接觸整理大量管理案例,了解行業特點,擁有從業的實踐經驗,在校學習與研究交叉并行,走上工作崗位前就能夠建立與企業和政府,社會非營利組織密切的聯系。可見,培養人才的質量是本,學位的獲取是末。[7]

在我國,管理專業研究生的招收和培養要比美國晚得多。1998年前,我國的管理專業是寄宿在經濟學學科之下的,盡管1990年清華大學等9所大學就被批準試辦MBA,但自1991年起,我國才首次設立MBA學位。1998年之后,隨著管理學學科從經濟學學科中獨立出來,工商管理專業才正式列入教育部本科專業目錄。由此看來,管理專業研究生在我國招收和培養時間并不長。從管理專業研究生的培養類別上看,它分為學術型和專業型兩種。從管理專業研究生的培養目標上看,它服從于我國高校人才培養體系的目標。2006年,我國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發展目標。而中國能否建成創新型國家,則取決于是否擁有具有創新能力的人力資源,而研究能力的最核心部分則是創新能力。由此看來,高校培養出的研究生理應是未來國家創新體系中重要的執行主體,是國家創新制度的有力推進者。因此,培養研究生研究能力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要。然而,隨著我國研究生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質量,培養高素質高技術人才,提高研究生的就業水平成為了最重要的問題。有調查表明:在對100位高校碩士研究生的調查顯示:45%的研究生認為自己的研究水平沒有顯著提高,有85%的學生認為不知道自己怎樣提高研究水平。[8]究其原因,一部分原因在于一部分高校管理專業研究生在研究能力的培養上常常只關注知識的傳授,即大都限于是什么的知識的傳授,而對于為什么的知識則相對傳授得較少。問題在于:“是什么的知識”是比較容易傳授的,對于學生來說也比較容易接受以及記憶。而對于“為什么的知識”即方法論的知識而言確實是比較難傳授的但又是非常有用的,這就是我們為什么常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緣由。從教育角度講,傳授給學生既有的知識,不如傳授給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方法比知識更重要。誠如英國劍橋大學動物病理學教授威廉?貝弗里奇所指出:“人們普遍認為:多數人的創造能力很早就開始衰退。對于一個科學家來說,姑且假定他遲早會懂得怎樣最好地進行研究工作,但如果完全靠自己摸索,到他學會這種方法時,他最富有創造力的年華或許已經逝去。因此,如果在實踐中有可能通過研究方法的指導來縮短科學工作者不出成果的學習階段。那么,不僅可以節省訓練的時間,而且科學家做出的成果也會比一個用較慢方法培養出的科學家所能做的多。這只是一種推測,但其可能具有的重要意義是值得考慮的”。[9]由于方法論與研究能力或創新能力密切相關。因此,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管理學院(商學院)的研究生課程中,大都開設有一門叫做Businiss Research Methodology的課程,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管理專業研究生研究能力的提高。相比而言,我國在管理學方法論方面的教學則要比他們晚得多。這在相當大程度上影響了管理專業研究生研究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培養管理專業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時,進行方法論的學習和訓練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忽視管理學方法論知識的傳授,必然會扼制管理專業研究生研究能力提高。

三、提升管理專業研究生研究能力的途徑

如上所說,管理學方法論在提升管理專業研究生研究能力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大力加強管理學方法論這門課程的教學。

從國外的情況來看,很多高校都十分注重管理學方法論知識的傳授與管理專業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培養。首先,要進行管理學方法論知識的傳授,其前提就是對管理學方法論進行研究。從國外的研究和教學狀況來看,國外不少知名學者都參與到管理學方法論的研究和教學上來。如美國華盛頓大學福斯特商學院組織管理系的陳曉萍教授、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凱里商學院摩托羅拉國際管理講座教授徐淑英主編了《組織與管理研究的實證方法》;美國現代管理學大師德魯克寫了《21世紀的管理挑戰》的專著,英國管理學家保羅?格里斯利寫了《管理學方法論批判:管理理論效用與真實性的哲學探討》、Gibon Burrell and Gareth Morgon寫了《Sociological Paradims and Organizational Analysis》以及加拿大約克大學舒立克商學院的譚勁松教授等,他們在管理學方法論的研究上造詣很深。研究論域涉及管理學與經濟學的區別、管理學與經濟學研究范圍界定、中國管理學研究的定位、管理學的研究方法、管理學研究中的測量統計方法、管理學論文研究發表的旅程、管理的新范式、什么是管理學、管理研究范式的類型、管理研究方法論的組成成分等。其次,從管理專業研究生的研究能力的培養上看,美國的陳曉萍教授、徐淑英教授、Gareth Morgon教授、英國的保羅?格里斯利教授等,他們都非常注重管理專業研究生的研究能力的培養。他們認為,檢驗管理專業研究生的研究能力的關鍵就是看他們能否在一流期刊發表管理學研究論文。而要在一流期刊發表文章,必須講究規范。現代方法論是規范性的和反思性的,因此,要達到上述目的,必須加強管理學方法論的教學。不僅如此,徐淑英教授還十分熱衷于傳播管理學方法論知識,幾年來,徐淑英教授不僅在國內出版了《組織與管理研究的實證方法》這本著作,而且還在全國許多地方舉辦管理學方法論的學術會議,這對于提高國內高校管理專業教師的管理學方法論研究和教學水平起了重要的作用。

從國內的管理學方法論的研究和教學狀況來看,在這方面研究成果最突出的當推西南財經大學的羅珉教授。羅珉教授不僅寫了《管理學范式理論研究》等與管理學方法論有關的學術專著,而且還發表了《管理學:科學主義還是人本主義》等一系列管理學方法論方面的文章。其次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黃速建研究員和黃群慧教授,他們不僅合著了《管理科學化與管理學方法論》這本國內第一本以管理學方法論命名的著作,而且還撰寫了《企業管理科學化及其方法論問題研究》等論文。其他在管理學方法論上有突出貢獻的還有西安交通大學的李懷祖教授,河北經貿大學的崔援民教授,北京師范大學的唐偉教授,浙江大學的馬慶國教授,蘇州大學的魏文斌教授,山西財經大學的孫國強教授、南京師范大學的張新平教授,蘇州大學的尹衛東博士等,他們在管理學方法論的研究上均有比較深的造詣。從管理學方法論的教學上看,西南財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開設了管理學方法論這門課程。

從我校的情況來看,我校對管理學方法論的教學和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但令人欣喜的是:我校在管理學方法論的研究和教學上已取得一些成果。其中,就我本人而言,繼2005年我以《管理學方法論新論》為題獲得學校博士基金課題立項以來,我所申報的《多元學科方法論影響下的西方管理學方法論流變研究》獲得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立項。而我以《西方管理學方法論百年發展史及其啟示研究》為題所申報的課題亦獲得了2011年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立項。其中,黃啟慧同學就是因為聽了我的管理學方法論課程而在《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第10期發表了《簡析實用主義方法論與科學管理理論》這篇文章而成為我的課題組成員之一。而教育科學學院的七位研究生因為從管理學的邏輯起點的視角來探討管理學方法論而發表了七篇文章,其中有兩篇是中文核心期刊。可見,管理學方法論的教學在管理專業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培養上是多么的重要,這也說明了在管理專業研究生中進行管理學方法論教學是十分必要的。

注釋:

[1].選集(合訂一卷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8.

[2][法]拉普拉斯.宇宙體系論[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78.

[3][英]卡爾•皮爾遜.科學的規范[M].李醒民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

[4][俄]巴甫洛夫.巴甫洛夫選集[M].北京:科學出版社,1955.

[5]趙建方.科學方法論及其學習意義,。

[6][英]詹姆斯•布賴斯.法學的方法,楊貝譯,省略.

[7]王魯捷,王銳蘭,許鳳芝,張玉玲.工商管理專業研究生教育的改革目標與方法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04(2).

[8]李藜.關于提高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幾個方法的思考[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9(5).

[9][英] W?I?B貝弗里奇.科學研究的藝術[J].北京:科學出版社,1979.

作者簡介:

李翔宇,男,漢族,生于1970年2月,廣西桂林人,現為廣西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副教授,哲學博士,法學在站博士后,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管理學方法論。

篇8

關鍵詞:科學理論;管理科學;演化模式

科學理論作為一種特殊的陳述體系,它的發展過程必然是一個漸進演化的過程,而且在不同歷史時期推動各科學領域的發展。管理科學是一種來自實踐領域中的規范性科學,它的發展反映了科學理論的演化,也推動著科學理論的發展,二者密不可分,相輔相成。

一、管理科學與科學理論的概念辨析

從科學事實(單稱命題)出發,經過歸納等方法由事實上升到科學規律(全稱命題),再按照假說-演繹模式把規律組織為科學理論。規范的科學理論形成一個有層次的語言結構:事實、規律、理論。科學哲學的事實,特指某個單稱命題,通過觀察、實驗、測量等實踐活動,借助于一定語言對特定事件、現象或過程的描述和判斷。通過對事實的觀察,尋找其規律所在,其表現形式包括兩種:全稱陳述的必然規律:X(PxQx);統計規律:RF(Q,P)=r。人們通過觀察獲得科學事實,通過觀察、比較、發現等方法從科學事實中提升科學規律,整體構建出科學理論體系。

管理科學是研究人類利用有限資源實現組織目標的管理活動方面的動態、復雜和創新的社會行為及其規律。管理科學的理論是根據管理實踐活動的需要,對管理現象加以觀察、實驗和測量,尋找其內在規律,再加以綜合和重新定義,設定使用條件和應用范圍使之成為一門新的理論。因此,管理科學是一種科學理論,它具有科學理論的全部特征:邏輯簡單性、內在完備性和可檢驗性。管理科學的發展與科學理論的演進息息相關,每一個管理理論階段必然反映一個科學理論演化的模式。

二、管理科學發展過程中的科學理論模式

縱觀管理科學發展史,它經歷了經驗管理階段、科學管理階段、行為管理階段、管理科學階段和管理叢林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與其相對應的科學理論模式。

(一)經驗管理階段和羅素的“邏輯原子”理論

對管理理論的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當首推亞當?斯密(Adam Smith)。1776年他出版了著名的《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一書,在書中他系統地論述了“經濟人”觀點,奠定了經驗管理理論的基礎。斯密認為組織和社會將從“勞動分工”中獲得巨大經濟利益,因此,這一理論主要是解決怎樣在生產中分工協作,保證生產正常進行的問題以及減少資本的耗費,以賺取更多的利潤。經驗管理階段從18世紀后期一直到20世紀初期,經歷了100多年。在這一階段,經驗科學哲學也按照形式邏輯的結構建立起來,最具代表性的是羅素的“邏輯原子”理論。這一理論認為,經驗世界是由許許多多各自獨立的經驗事實(即“原子事實”)構成的,自然科學以原子事實描述經驗世界。經驗管理與羅素的分析方法一致,斯密通過對制針行業的觀察研究,得出分工可以提高勞動效率的結論。在這個經驗的表述中,“人”是基本的邏輯原子,“人”是“經濟人”,是利己的,每個“經濟人”的活動構成了資本主義經濟行為。

(二)科學管理階段和歸納主義的累進模式

科學管理階段大體是從20世紀初到40年代末,經歷了約半個世紀。科學管理理論是隨著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向壟斷競爭過渡中逐漸形成的。當時,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力得到發展,生產關系亦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勞資矛盾日益尖銳,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生產技術更加復雜,這些都要求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將過去積累的管理經驗系統化、標準化、用科學管理來替代傳統的經驗管理。為了適應這種需要,最先提出科學管理理論體系的是美國的泰勒(Taylor)。泰勒的提高勞動生產率的車間管理與法約爾的企業組織與經營管理相結合,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系統科學的企業管理理論框架,其基本原理仍是現代管理的基礎。與科學管理階段對應的科學哲學是歸納主義的累進模式。歸納主義認為科學理論的發展是許多絕對真命題的積累,觀察次數越多、越廣泛、越深入,在此基礎上歸納出來的理論就越普遍、越正確。這種累進模式如圖1所示:

泰勒親自深入生產活動觀察,找出勞資沖突的主要原因,從而提出標準化、例外管理原理。泰勒以工廠管理為對象,不斷觀察,并總結出標準的操作方法,并用此法指導訓練工人以提高工作效率,這與歸納主義的累進模式一致,先發現事實a,總結出定律a,再發現事實b,總結出定律b……以此類推,逐漸形成理論。

(三)行為科學階段和波普爾的證偽主義模式

行為科學產生于20世紀40年代末。傳統的經驗管理基本上把工人視為會說話的工具,嚴重地影響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在20世紀30年代初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沖擊下,勞資矛盾激化,勞動生產率又大幅度下降,泰勒的科學管理開始失靈。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美國的學者通過長期實驗,提出了行為科學理論。行為科學早期的代表人物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埃爾頓?梅奧(Elton Mayo)。他從20世紀20年代后期開始在美國進行了著名的霍桑實驗,并以實驗的結果為依據,提出了人際關系學說,這是早期的行為科學理論。以后行為科學不斷發展,出現了馬斯洛(Abraham Maslow)的“需要層次論”、赫茨伯格(Frederik Herzberg)的“雙因素理論”、麥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的“X-Y理論”以及麥克萊蘭(David McClelland)“成就需要理論”等理論。行為科學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調節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之間的關系,緩和了勞資矛盾,對生產力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波普爾提出富有批判精神的猜測-反駁-再猜測-再反駁的科學理論發展模式。他認為科學理論的演化是跳躍式的革命,以猜測和反駁為手段來解決問題的一般模式,即“四段圖式”:

P1TTEEP2

其中,P1表示問題,TT表示試探性問題,EE表示消除錯誤或批判性檢驗,P2表示新的問題。波普爾的證偽主義突破了歸納主義的累進模式,主張在科學探索中大膽猜測,強調科學理論的可錯性。

行為科學正是否定了機械的科學管理理論,對管理中人的管理方式進行一場革命,從而形成“社會人”、“非正式組織”理論。可以這樣說,行為科學理論的提出是證偽主義在管理科學發展中的體現。

(四)管理科學階段和庫恩的科學革命模式

管理科學理論是一種現代管理方法,主要運用嚴格的數量技術幫助管理者最大化利用資源,以提高管理績效。管理科學理論是管理科學、行為科學等理論的進一步發展,強調應用定量的和數學的工具來解決實際問題,包括運籌學、系統工程、運作管理和定量決策等分支。

庫恩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了科學理論的演化模式:

在庫恩的這一模式中,其核心概念是“范式(Paradigm)”,即:科學的模型、具體運用的范例。庫恩認為科學理論的發展正是“范式”的運動。管理科學理論的形成過程正是管理研究范式的形成過程,如圖2所示:

(五)管理叢林階段和費耶阿本德的多元論模式

哈羅德?孔茨在20世紀60年代闡述了管理研究的各種方法,認為存在“管理理論的叢林”。二戰以后,技術革命和產業結構的調整,使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加速;生產的自動化和連續化程度空前提高,生產社會化程度更加深刻;技術更新周期大大縮短,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生產關系和勞資矛盾更加復雜。而對這些變化,以往較單一的管理理論不能適應更加復雜的局面。因此出現了多種理論并存,同時又相互滲透,綜合作用于管理實踐的理論發展階段。這一階段的理論派別主要有:社會系統學派、決策理論學派、系統管理學派、經驗主義學派、權變理論學派、管理科學學派、行為科學學派、管理過程學派等等。

費耶阿本德認為客觀世界極其復雜,其探索途徑必然保持開放,允許人們采取各種選擇,這就是多元論模式。許多理論同時并存,能夠調整自己和改變自己,出現理論的增多和擴散現象。

管理科學理論的多元化現象主要依據管理復雜性,管理環境和對象的多元系統決定了管理的概念、原則、方法和程序的多樣化,也就是說,以何種管理研究范式面對管理實踐,關鍵取決于管理情景。管理科學理論的多元論要求管理研究者面對嶄新的未知世界,開放心境,包容多種理論,把科學向前推進。因此,管理叢林中各理論學派不是獨立的,是相互包容、相互協調的,具有協同效應。這與費耶阿本德多元論模式的“韌性”原理和“放大”原理相一致,我們可以用數學模型予以表述:

maxF(x(σ),σ)

s.t.σi≤ci(i=1,2,3,…n)

G(σ)≥0

xi≥S(i=1,2,3,…n)

式中,F代表總體可選擇管理研究范式的函數,ci代表第i個要素可以獲取的最大資源量,σi代表系統中所屬的第i個要素的資源量,xi代表多元化管理系統的協同度。

三、根據科學理論的演化預測管理科學的發展趨勢

在費耶阿本德的多元論模式之后,夏佩爾提出“信息域”概念,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學科研究領域,但是比學科領域更加靈活,內涵更加豐富。夏佩爾認為,信息域是由觀察得來的經驗事實和科學信念(如學科的理論、觀點、方法、原則、信念等項目)共同組成的一個整體。信息域的擴大和縮小也會導致學科理論的重組。

根據夏佩爾的理論,在21世紀管理外部環境不斷變化的情況下,如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社會復雜化、計算機技術不斷進步以及自然資源逐漸貧乏等因素的影響下,管理科學的“信息域”也將不斷變化。我們可以預言,21世紀的管理科學理論將呈現以下趨勢:管理科學將與技術科學更加緊密結合;哲學將成為繼數學、經濟學與行為科學之后的第四大基礎科學;管理科學數字化時代即將到來。

上述各種管理科學的形成和發展,分別以不同方式描述了科學理論演化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科學理論演化的規律,由此我們可以進一步推斷科學理論模式的建立必然來自于各種科學的發展和演變。

參考文獻:

1、劉大椿.科學哲學通論[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

2、朱秀文.管理學教程[M].天津大學出版社,2004.

3、梁家強.論科學技術革命與管理理論發展[J].科學管理研究,2005(2).

4、斯蒂芬.P.羅賓斯.管理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

篇9

關鍵詞:科學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泰羅;模型

中圖分類號:F272.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09)21012502

1 科學管理創立者以及科學管理產生的背景

1.1 科學管理的主要創立者――弗雷德里克•溫斯洛•泰羅

弗雷德里克•溫斯洛•泰羅開創了西方管理理論先河,第一次系統地把科學方法引入工廠管理實踐,使管理從此真正成為一門科學,被后人稱為“科學管理之父”。泰羅生于1856年生于美國費城。1875年由于自己的身體原因不得不棄學就工,轉到費城恩特普里斯水壓廠去當四年的模型工和技工學徒。1878年,泰羅來到米維爾鋼鐵廠當一名普通工人,米維爾鋼鐵廠是當時最大的工廠之一。在鋼鐵工廠時,泰羅先后被提升為職員、機工、機修車間主任、總機械師、總工程師。從1891年泰羅離開米德維爾鋼鐵公司,專職從事管理咨詢和宣傳活動,直至1915年去世。在他的職業生涯中,無論是在工廠上班,還是后來從事管理咨詢工作,泰羅大都在工廠進行實地試驗,系統地研究和分析工人的操作方法和動作花費的時間,這些都為科學管理打下堅實的基礎。1911年,泰羅在早年實踐以及后來進一步研究的基礎上,發表了《科學管理原理》一書,闡述了后來被人們稱為科學管理的主要內容。

1.2 科學管理產生的歷史背景

從現實來看,泰羅所處的時代,正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特別是美國科學技術和生產力快速發展的時代。源于18世紀的工業革命,使資本主義國家的大機器工業代替了手工業,工廠代替了手工業作坊成為普遍的經濟組織形式。19世紀后半葉,歐美又出現了第二次產業革命,以石油、鋼鐵、機械、橡膠等為重心的重化工業又得到了迅速發展,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卡特爾、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等各種壟斷組織逐漸形成。同時美國內戰剛剛結束,廣闊的市場正在釋放者巨大的消費能力,各個企業都是在釋放自己的產能來滿足市場的需要。盡管當時資本主義國家生產力水平和經濟組織形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是,管理卻并沒有進行根本變革,仍處于經驗管理階段,普遍存在著技術先進、管理落后的矛盾,勞動生產率和工人的工資都比較低,造成勞資矛盾很深刻。

19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美國曾經出現兩次移民,大約有2800萬移民涌入美國,他們大部分集中在沿海的一些工業城市,靠在工廠上班取得收入。移民來的人大都是一些身強力壯的,并且沒有技術的人,他們不能夠熟練運用機器來進行操作,并且效率很低。企業希望雇傭到熟練的工人,操作機器。在當時的工廠里面,大量的“磨洋工”現象造成生產效率不高。泰羅作為從基層提升來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對此有著深刻的認識,深知當時企業中勞動生產率不高的原因。于是泰羅就著力研究管理,以促進勞動生產率隨著技術和工藝的改進而相應提高。這是泰羅提出科學管理的企業內部背景。

1.3 科學管理理論的操作方法

(1)用科學代替經驗,通過工時研究和動作研究確定科學的標準。泰羅的科學作業管理方法建立在作業研究和時間研究基礎上的。泰羅認為要讓每個人都用正確的方法作業,為此應把每次操作分解成許多的動作,并繼而動作細分為要素,即動作是由那幾個工作要素組成,然后再分析每項動作的合理性,去掉那些不合理和不必要的動作要素,對于剩下的要素,依據經濟方便的原則,加以改進和合并,以形成標準的作業方法。在此基礎之上,用秒表觀察時間,考慮滿足生理上需要的時間和不可避免的情況而延誤的時間,為標準作業的方法制定標準的作業時間,以便確定工人的一天合理的工作量。

(2)科學挑選工人,使工人的能力與其工作相適應。在科學管理中,管理部門的任務是為雇員尋找最合適的工作,幫助他們成為頭等工人并設法激勵他們發揮最大的力量。頭等工人是一個合適于完成他的工作的有抱負的人,而不是許多人認為的那樣某種“超人”;頭等工人的進度不是根據突擊勞動的情況來確定的,也不是以緊張地勞動為基礎,而是以一個工人能夠承受正常進度為依據的。泰羅在確定任何一件工作的定額時是按頭等工人能夠連續勞動多年而有不會損害他的健康的進度來確定的。

(3)科學地培訓工人。對工人的科學教育和培訓是泰羅科學管理理論的一個基本原則。在當時條件下,泰羅不僅意識對工人進行培訓的重要性而且在實踐者這樣的理念。泰羅通過對工人培訓,擴展其知識技能以“發掘企業中每一個人的才干,使每一個人盡他天賦所能干出最高檔的工作”,從而“以最快的速度達到最高的效率。”他建立一個培訓制度,有負責實施培訓的機構(計劃室)及培訓人員(熟練掌握某一技能的工人)。當工人效率達不到要求時,“計劃室就派教師教他”。

(4)通過有差別的計件工資來強化工人的行為。改進分配方法,實行差別計件工資制。泰羅認為,工人不愿提供更多勞動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分配制度不合理。要刺激工人提供更多的產量,工資標準不僅應當穩定,而且應該隨著產量的增加而提高,實行差別計件工資制,即:在計算工資時,采取不同的工資率,未完成定額的按低工資率付給,完成并超過定額的按高工資率付給。工資支付的對象是工人而不是職位,即根據工人的實際工作表現,而不是根據工作類別來支付工資。這樣做,既能克服工人磨洋工的現象,更重要的是能調動工人的積極性。

2 基于科學管理理論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型

2.1 科學管理理論是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的重要來源

盡管泰羅的科學管理是針對磨洋工現象提出的,主要是解企業效率不高,但是他提出標準化,程序化,科學化的管理對任何管理活動都有重要的借鑒意義。科學挑選、培訓和安排人員,組織分工與協作,明確責任,激勵員工,提高工作效率;在管理中使用科學方法等一系列理論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不僅僅適用于企業一般管理,也適用于人力資源管理。這些理論被管理者和人力資源管理學者概括、改造并上升為人力資源管理理論,構成人力資源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早期的人力資源學者從科學管理的方法和技術中受到許多啟發,并且把其運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受到很好的效果。由于其重要性,很多大型企業成立人力資源部專門從事工作分析,建立工作標準;從事挑選培訓工人,建立招聘錄用培訓體系;從事績效和薪酬,建立績效薪酬體系。人力資源管理的很多實踐和科學管理實踐有太多的相似之處,或者說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來自于科學管理。

2.2 基于科學管理理論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型

從具體的企業實踐來看,科學管理的原理(制定科學標準,科學挑選培訓工人,實行差別工資)事實上已經成為人力資源管理實踐的核心部分,并且在操作層面指導著人力資源管理活動。因此我們基于科學管理建立一個人力資源管理模型。這個模型的核心理念,源于科學管理理念,主要是為了解決制造業存在浪費現象和效率不高的現象。基于科學管理的人力資源實踐模型有以下特點:

(1)基于科學管理理論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型的核心思想是通過勞資雙方的合作、協作,共同提高生產效率。也就是說,企業首先的重要任務就是在充分溝通的基礎之上達成兩個合作:第一是企業所有者和管理層的協作、合作;第二是管理層和工人之間的合作、協作。

(2)基于科學管理理論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型的基石是建立科學的標準。從某種意思上說,管理的核心就是對標準進行管理。科學建立標準是科學管理最偉大的貢獻之一。在現代化工廠,通過建立龐大的職能部門(人力資源部門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專門來研究和分析種作業標準和職位標準,并依據企業實際情況建立自己的標準,同時對標準進行管理。

(3)基于科學管理理論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型的保證是科學培訓挑選工人,并支付合理的薪酬。由于已經建立比較科學的標準,是否能夠實施關鍵在于人,因此,挑選培訓工人,關系到建立的科學的標準能否實施。為了保證標準實施,應該科學挑選工人,并且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對工人進行培訓;同時企業應該建立強有力的招聘隊伍和培訓機構,保證能夠根據企業需要招聘合適的人,并對工人進行培訓。為了留住合適的人員,企業必需支付合理的薪酬。按照科學管理的原理,實行科學管理的企業的員工通常比沒有實行科學管理的企業至少高出百分之三十的工資。同樣,由于效率的提高,工人按照操作標準工作,也也該給予合理的薪酬。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建立一個模型來描述基于科學管理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型:

3 基于科學管理理論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型存在的問題

顯然,基于科學管理理論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型僅僅能夠解決管理中的部門問題,不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同時,由于科學管理的局限性,建立的模型也有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完善。

第一,模型沒有考慮人的情感因素和組織因素。人都是有感情,都存在一定的組織之中,因此在運用模型時,一定要加入情感因素,加入組織行為的因素。

第二,模型沒有考慮戰略問題。只有企業的戰略方向正確,才能進一步考慮執行力,才能夠講效率。在保證戰略正確的前提之下,才能夠實施這個模型。

參考文獻

[1]F.W.泰勒著.馬風才譯,科學管理原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2]丹尼爾A•雷恩.趙睿等譯.管理思想的演變[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3]雷蒙德•諾伊,劉昕譯.人力資源管理:贏得競爭優勢(第五版)[M].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篇10

【關鍵詞】教學實踐 教學內容 現代管理學理論

一、現代管理學理論在教育中的應用

現代管理理論在教育中的應用已經是各個學校開設的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課,其內容包括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兩部分。該課程具有較強的邏輯性、抽象性,對培養學生嚴密抽象的邏輯思維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并且應用經管使學生在后續專業課的學習中會反復用到該課程的基本知識。要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首先,要根據學生主體特性,貼近他們學習情感深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高中階段作為學生生理和心理發展的重要階段,學習情感的有效養成,能夠對學習能動性的充分調動具有促進作用。因此,教師要注重學生健全人格和積極向上價值觀的培養,給學生提供思考、探究和具體動手操作的題材和空間,結合學生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使其真正感受到學習的內在魅力。其次,要根據學生主體特性,重視他們社會特性的發揮,充分培養學生的自主獨立性。我國著名教育學家江山野曾經說過:“每個學生思想都獨立于教師頭腦之外,不以教師意志力為轉移”。由此可見,教師教學時,要改變過去那種教師“全程包辦”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獨立性,通過提供適當的學習空間和時間,使學生進行自主獨立的問題探究,從而培養學生獨立學習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程的教學中運用管理理論,應“量體裁衣”,授予最適合他們的知識,為其今后專業課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為其成為具有研究創新能力的人才做好充分準備。

二、提高高中生學習的建議

(一)根據學生主體特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主體特性的有效反映和生動體現。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對今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和學習效能的提高起到基礎性的促進和推動作用。

要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要根據學生主體特性,貼近他們學習情感深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高中階段作為學生生理和心理發展的重要階段,學習情感的有效養成,能夠對學習能動性的充分調動具有促進作用。因此,教師要注重學生健全人格和積極向上價值觀的培養,給學生提供思考、探究和具體動手操作的題材和空間,結合學生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使其真正感受到學習的內在魅力。

(二)創設良好的反思情境,提高學生反思能力

反思是對自己的思維過程、思維結果進行再認識的檢驗過程,是自我喚醒自我的過程。反思性學習,是學習者通過對學習活動的內容和過程的反思,是為將來進一步的學習做準備的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就我們目前的高中生來說,反思能力普遍偏差,對反思意識也不強烈、不迫切。每次考試,都有不少學生在一些不該出錯的地方重復犯錯,甚至“屢教不改”。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想方設法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反思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反思,促進學生反思能力的發展,使反思成為能夠使其終身受益的一種學習、思維方式。

總之,注重引導學生動腦筋,設計確切的模型,創設數形結合的情境,多多加強學生形象思想的訓練,進而促進學生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轉化。這樣,我們就一定能逐步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以及學生的學習水平,把學生逐步培養成具有創造性思維能力和開拓性精神的創造型人才。學習能力是學生學習知識、掌握解題技能的重要基礎和條件,高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主體特性,注重習題教學,同時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反思情境,培養起學生應用的意識,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反思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選民.工程基礎[M].西安: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11,(4).

[2]唐莉,李雁如.大數定律與中心極限定理的實際應用[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1,(6).

[3]孟道驥.高中與解析幾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