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的基本思維方式范文

時間:2023-09-22 17:21:1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管理學的基本思維方式,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管理學的基本思維方式

篇1

論文摘要:“反思求解期”教師的社會效能感更多是外界對自我的評價,較少關注工作本身的價值和意義,這也就使他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念,隨外界評判而改變。沒有教師自覺參與的教學改革是徒勞的,沒有價值認同的學校管理是虛妄的設想,沒有研修提供支持的評比無法取得預期管理的成效。學校是否把校本評比作為一種資源來開發?是否在評比后對該項活動有積極的反思?這應當是校本教學評比后期反思的內容。

一個成熟的教師大都經歷過適應期、擴充期、高原期、創造期和示范期五個階段。各階段的專業能力和專業素養存在差別,這主要體現在專業精神、人文素養,以及教育的科學理性上。教師能否順利從“高原期”發展到“創造期”,取決于教師能否以反思的心態審視自我,通過積極的研修,并借助于有效的專業引領和同伴互助,尋求積極發展的實踐路徑,為此,通過有效的校本教學技能評比,推動“反思求解期”教師發展,就成為目前學校提升學校教育文化的重要方式。

校本教學活動評比是指學校為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基于校本開展多樣的教學活動評比。像每隔一定周期舉行的校級教學能手評比和科研型教師的評定等,不僅要對其常規教學執行的標準進行評定,還要通過說課比賽、多種課型下的課堂教學評價、教學設計評定、教學反思評比和教育科研成果的評審等若干個內容構成一個評價單元。校本化的教學評比不是單純意義上的一次活動,通過評比旨在引導教師專業發展產生明確的定向,并將評比演變成校本研修的學習行為,以此提高教師對學校管理目標的認同度,降低管理的成本。

一、“反思求解期”教師的特征

處于“反思求解期”的教師經過兩至三個教學循環的實踐,加深了教學準備性知識的體驗,對學科知識已經開始從教學智慧的角度進行診釋,在不同的教學環境下表現豐富的教學機智。通過專業引領和同伴的指導,對自我和同伴的課堂有了更高的認識。教學的形式、與學生溝通和交流的方式日臻成熟,初步從教材的忠實執行者成為教材整合與課程的開發者,但還無法從課程的視角對資源進行有效地整合與重組,哪些知識點該精講,哪些知識點是承載學科方法發展的邏輯點還不明確,教學只是局限在專業知識的熟練上,還沒有內化成教師專業生活的一部分。這也就注定了這部分教師的課堂生活缺少科學與人文并重的氣息,無法掌控教和學的平衡,很多時候顧此失彼,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缺乏力度。教學常規的執行只是外在的一種要求,還沒有熟練成教師專業行為的習慣,也談不上教育實踐的創新,此時的教師還處于學習借鑒期,是一群待塑造的未定型教師。

“反思求解期”的教師,他們的社會效能感更多是外界對自我的評價,較少關注工作本身的價值和意義。這也就使他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念,以及由此表現出來的工作熱情和發展的興奮點,隨外界的評判而不斷發生改變。基于自我崗位要求,提高教學預設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提高自我認知評價和自我監控能力,掌握班級管理,人際溝通和交流的藝術,出色完成教育任務,贏得同伴、學生、家長和學校領導的信任與尊重,這是教師心理需求趨向社會化的突出特征。通過校本化的教學技能評比,創設多元化的發展平臺,以評比推進培訓的發展,采取多層次的表彰實施激勵,對提高這一群體的職業認同將具有積極的意義。

二、校本教學評比:搭建專業研修的平臺

以教學評比的方式推進以校為本的研修,用評價的方式推動求解行為的跟進,是目前創新學校研修管理的主要方式。各學校基礎發展力不同,教學文化背景存在差異,階段性的校本管理目標和為實現目標實踐的管理策略存在著差別,這也就導致校本教學評比的方式、內容和目標存在著差異。

在實際教學管理中,多數學校停留在“以活動促改進、以評優樹先帶動大多數”的管理策略,這對于推動教學改良活動的發展是有效的。但很多時候卻忽略了評比的校本性、評價的目的性、評價標準的多維和評價主體的多元性。再加上學校缺乏對自我教育文化價值的追求,往往趨外界的評價和上一級教育行政部門的要求而舍棄自我的價值定位。體現在校級教學評比中,學校關注更多的是評價內容和制訂的標準是否與上級主管部門的對接,忽略了學校自身的現實基礎和發展的需求,即在沒有弄清教學評比目的的前提下就開展了評優樹先,往往有活動的形式而缺乏文化積淀的內涵,為活動而活動,往往成為這類學校真實的寫照。

【案例】某縣高中在三年一次的校級教學能手的評比中,改變以往“綜合素養+課堂教學評比”的單一模式,實踐了“綜合素養+過程評定”,即由多項教學活動評定組成過程評價來遴選校級教學能手。降低綜合素養評比的分值,由原先的40%降低到10%,這有效弱化了按資排輩的習慣做法,降低了“榮譽疊加榮譽”壓制青年教師發展的不良傳統。同時限定已取得校級以上教學能手的教師不在參評范圍,從而提高了參評教師的積極性。

綜合素養從教學績效、教研績效和科研績效三個角度進行積分統計,并限定為近三年來的成就,破除參評教師一勞永逸的錯誤思想,保證參賽教師基本上都能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得到評價。

在注意事項中,對各級別的獎勵和科研數量都進行了不同積分分類,保證公平與合理。過程性評價占90%,分為五項內容,其中教學設計評比占10%、說課評比20%、課堂教學評比占40%、教學反思評比占10%、教學案例研究評比占10%。

上述案例體現出:師資隊伍建設應當采取分層次推進,以評代管,淡化基礎差異,強化過程性指導,把靜態的遴選變成過程研修,以此實現專業提高的發展過程。學校通過評價的調控,把外控管理演變成文化的引領,引導教師專業發展的定向,無限趨近校本管理的目標。

在課堂教學評比中,以學校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為主導,也可以依據課型和教師自身的特長,實施教學模式的創新,但必須體現教學方式的多樣性和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教學過程必須突出有效的合作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和基于學生愛好的研究性學習。“反思求解期”的教師還沒有形成固定的教學模式,比較容易接受學校規范實施的模式要求,但如何推動這批教師的跟進行為有新的發展,該校期望在“第三屆校級教學能手評選”中,遴選出一批優秀的青年教師,采取典型引路的方式,帶動廣大教師的發展。

該校經過調研提出了“課前預習與課前教學診斷”環節的強化,期望通過這一環節,改變目前課堂教學低效的狀態。“有設定的預習提綱,能對預習情況進行檢查和教學反饋。”這是針對教學預設中是否關注該環節的設計而對教學預設進行的評價。“有效地利用預習反饋信息,調整教學前預設,落實以學定教。”這是判斷教師是否依據課前預習的診斷調整課堂教學的內容,引導教學關注生成,通過教學診斷在課堂上再進行二次備課,根據學情來確定施教的內容,真正實踐“以學定教”的生本理念。引導教師從重視教開始關注學,努力改觀目前單一的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駕馭能力,增強教學實踐智慧的積累。

在教學案的編寫中重點突出“預習提綱”的設計,突出教學案一側旁注的二次備課檢查,將課堂教學引導到學習環節的指導上來。在互評課的內容上,突出對“預習提綱”的檢查和教學診斷環節的評價,看教師是否進行二次備課,實施以學定教。

通過教學設計、說課和課堂教學評比,強化了參賽教師對教學常規的研修,通過評比提高了對學校規范的執行力。為提高“反思求解期”教師的校本研究能力,學校將“教學反思評比”規定在課堂教學評比后,參賽教師組織聽課人員評議,并聽取部分學生的意見,結合自我的預設和課堂實際取得的效果撰寫反思研究報告。提高了教師對同伴互助的理解,感受到同伴互助和教學相長帶來的力量。

選派資深型教師、教學骨干、教學管理人員、青年教師代表和未能人選卻處于“反思求解期”的教師為評委,不僅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同時實現了大面積研修的目的,把教學評比變成了對教學管理者和廣大教師的培訓過程。這種方式有利于教學管理與教學實踐之間的對話,有利于不同層次教師之間的交流,有利于把評價過程變成互動研修的發展過程,使優秀的實踐案例成為引導教師專業成長的源泉。

三、對校本教學評比的幾點思考

基于校本的教學評比,弱化或舍棄已取得成績的比較、,強調對設定的諸教學環節的評定,是一種典型的以評促訓,以評促研,將“相馬”變成了“賽馬”的管理行為。在“賽”的過程中發現人才,這對于當前的靜態式評價無疑是一種創新,它對于推動“反思求解期”這一沒有資歷教師的發展,提供了相對公平的機會,是一種激勵性的評價。但通過對該項活動的調研,以及對評比工作后的反思性總結,筆者對幾個問題產生思考:

1.評比的目的有待于理清

校本教學評比為誰服務?為教師,還是為學校的管理目標?評價內容由什么來確定?制訂的校本評價標準是否科學?這是校本教學評比價值定位的問題。

依據學校階段性的發展目標選擇評比的內容,依據學校不同的發展層次制訂合適的評價標準,這是校本管理的原則。如果一味突出校本特征,是否會偏離教師專業自主發展的意愿?是否所有的學校都能從師本的角度審視校本管理的行為?我們是否以校本的名義陷人主觀主義而偏離了科學的命題,我們是否將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平臺演變成約束專業個性的手段?

對評比的過程,我們要審視:是否所有的參評對象都對該項活動投入真實的心力?評價過程是否喚醒教師內心的沉睡意識?學校的期待是否成為教師參評的原動力?評選過后教師能否繼續以這種發展的心態對待將來的工作?評比對于教師的教學習慣能有多大的改良?同樣,校本評比對于學校管理者,我們是否對每一次的校本評價的目的、過程和結果有過真正的思考?

2.獎勵的方式有待于發展

既然校本教學評比的價值是發展人與成就人,具體到評價結果的管理上,就應當尊重教師專業基礎發展力的差異,實施差異性評價。既然每一位教師都不遺余力地參加評比,既然參賽的過程實現了對學校管理目標的無線趨近,我們就應當本著“人人受獎,差異性獎勵”的方式對待參評的教師。像基于學科教研組人數的不同發放不等數額的初選指標。諸如確定校級教學能手占初選指標的30%;二等獎占35%,可賦予他們校級優質課一等獎;剩余的35%可設定為教學單項獎。這種方式有效保證了評比的積極性,提高了主動研修的質量。

3.評比的過程期待人文

既然把評比變成引導教師專業研修的過程,就必須依據教師專業發展的心理,增強過程指導的人文性,使參賽教師始終處于興奮和對學校管理認可的狀態。在實踐這一設想時,強化評價目標的導引就是一種典型的做法。學校研制評比規范,將教學評比諸環節的評價指標印發給參賽教師,學校在進入該項評比之前,組織參賽教師和評委學習,提高教師的認知水準。要強調評價標準對教師專業發展的指導,要突出研修過程重于評比過程的認識,這是舉辦校本教學評比的重要落腳點。

參賽過程中要及時公示各項成績,在提前告知教師序號的同時,要隱去教師的姓名。及時公示的目的不僅體現評比的公正與透明,而是要告訴教師你哪一項存在劣勢,與學校的管理目標有一定的差異,你應當在今后環節的評比中提高對該項工作的認識,這也是緩解教師精神壓力的重要方式,不失為科學與人文的并重。

4.評比后反思的行為要跟進

我們提倡教師進行課后反思,管理者是否在校本評比后對評比方式和內容進行過反思?校本評比的目的是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但在教師專業發展的眾多維度中,優先發展什么?重點突出什么?通過什么方式來引領?這些都是評比工作后需要思考的問題。校本管理只有從每一次評比活動中發現問題,才能為日后的管理和決策提供智力的支持。同時,今后舉行的教學評比,方式是否需要無限制地創新?校本教學評比的價值引領應定位在什么上?如果為活動而評價,學校將迷失自我,也就無所謂“校本管理課題化”。

篇2

關鍵詞:管理人才;培養;微觀經濟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12)06-0138-01

1 微觀經濟學對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作用

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社會如何有效率地分配使用稀缺的生產資源,以達到既定目標的社會科學,管理學是研究管理者如何對組織有限的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以實現組織目標的社會科學。經濟學和管理學作為兩門獨立的學科,其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內容和基本假設是有區別的,但經濟學是管理學理論基礎,管理學思想的萌芽、理論發展都是以經濟學為基礎的,經濟學還為管理學提供了分析工具。由于培養目標不同,管理學科的經濟學教學與經濟學科的經濟學教學是不同的,經濟學科的經濟學主要是關于經濟理論與經濟政策的研究,側重社會整體公平與效率,為政府制定政策服務,重在培養學生理論分析和研究能力;管理學科的經濟學側重微觀經濟組織和個體的研究,主要為企業的決策與經營服務,注重實用性,重在培養學生經濟思維方式和理論運用的能力。

微觀經濟學是西方經濟學的重要組成,研究市場經濟的資源配置問題,微觀經濟學通過對個體經濟單位的考察,分析消費者和生產者的行為以及市場均衡的實現,因此,微觀經濟學對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尤為重要,其作用體現在:

(1)理性思維方式的培養和認識能力的提高,通過微觀經濟學的學習使學生認識資源稀缺性和選擇的必然性,了解市場機制的運行和作用,并最終形成經濟理性思維和認識能力,這種思維方式和能力將幫助管理專業的學生――未來的管理者能夠認清管理活動中經濟問題產生根源及解決途徑。

(2)后繼課程的基礎。微觀經濟學是管理專業課程的理論基礎,在會計學、統計學、財務管理、戰略管理、運籌學、運營管理市場營銷、國際貿易等課程中都會有微觀經濟學理論和方法的運用,如統計學中需求曲線的擬合、指數分析,市場營銷中市場分析、定價策略和原則,財務管理中成本分析、籌融資決策、投資理論,戰略管理中環境與條件的分析、博弈競爭與戰略選擇,運籌學與運營管理中的最優化分析、設備經濟管理、庫存管理,國際貿易中的絕對優勢與比較優勢理論,關稅理論等。

(3)有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微觀經濟學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分析工具,如最優化的分析方法在價值工程得到具體運用和發展,成本收益分析也成為管理學中經濟原則的體現。而現代微觀經濟理論更是為組織結構與組織規模、管理成本與激勵約束、廠商的競爭與合作等諸多管理活動中的問題提供了分析和解決的依據。

2 管理專業微觀經濟學教學改革設想

微觀經濟學對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至關重要,但由于微觀經濟學有較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管理專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普遍存在困難,經濟學被稱作“沉悶的科學”、“最難學的課程”,在實踐環節中也表現出應用能力較差。為此,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對管理專業微觀經濟學教學改革提出看法。

2.1 注重理論性與實用性結合

微觀經濟學既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系統性,同時又有較強的實踐性。但傳統的經濟學教學本質上是應試教育模式,教學方式較為單一,灌輸式的課堂講授,理論脫離實際,學生中死記硬背,高分低能的現象非常嚴重。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不僅要學生“知”,更要懂得如何“行”,注重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為適應這一要求,微觀經濟學教學肩負的任務不僅要使學生具有扎實的經濟學理論知識,更要培養學生應用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既要突出理論體系的內在邏輯,重視微觀經濟學的結構,又要體現經濟學的應用性和實踐性。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講好基本概念,講清基本原理,理論聯系實際。實踐證明,案例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結合經濟生活實際講解原理使學生體會到經濟學不再是空洞乏味的模型,而是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且具有一定指導意義的理論。在案例教學中,不僅可以傳授知識,還可以通過案例分析討論訓練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有效地應用所學理論知識,有利于學生分析判斷能力的培養與提高。為此要求教師要注意搜集資料,結合教學的重點、難點選擇典型的案例來進行分析,便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提高。

2.2 將微觀經濟學教學與管理專業結合

首先,教師應對管理學科及專業課程有所了解,在講授時聯系相關課程的知識,使學生理解微觀經濟學對管理學科的基礎作用,同時在學科背景下掌握微觀經濟學的分析工具。

其次,注意教材的適用與內容的選擇。目前多數學校采用人大版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這本教材是國家級優秀教材,系統、規范,但由于是面向經濟學專業的,管理專業學生學習時,就顯得內容過多,程度較深,為此教師應在教學內容上針對管理專業有選擇地講解,重點介紹供需理論、效用理論、生產理論、成本理論和市場結構理論。

第三,采用專題形式介紹微觀經濟學新發展。近年來經濟學與管理學相互滲透,出現融合趨勢,經濟學的現代企業理論及決策理論在管理學的發展中得到更為廣泛的應用。例如,管理學的企業組織理論中的組織設計和組織發展大量借鑒了經濟學現代企業理論的研究思路和成果,而契約經濟學、產權經濟學和交易成本經濟學為組織結構和組織規模問題、組織中的沖突和協調問題、契約機制和契約關系等問題的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管理中的成本、內部人控制等問題的解決、激勵約束機制的設計正是依賴經濟學的委托理論與博弈論。因此,采用專題形式介紹這些與管理學密切相關的新思想、新理論對于管理專業學生而言非常有益。

參考文獻

[1]逢錦聚.關于我國經濟學教學改革的若干問題[J].中國高等教育,2008,(5):31-33.

[2]黎詣遠.管理學科的經濟學[J].經濟學家,1998,(5):81-82.

[3]高核.管理學與經濟學的融合及未來發展[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2004,21(1):121-123.

[4]黃鐘儀,劉蓉.經濟學傳授中的思想與技術[J].渝州大學學報,2001,18(6):56-59.

篇3

關鍵詞:管理思想理性主義非理性主義東方思維

管理學只是近一二百年才出現的名詞,而人類的管理實踐卻幾乎同人類的歷史同樣悠久。一般認為泰羅的《科學管理原理》一書標志著現代管理學的誕生,但是一直到現在人們還沒有辦法給管理和管理學一個可以廣泛接受的定義,對管理思想的研究也還局限于管理學自身,沒有從社會和歷史甚至哲學的角度,也沒有從一個更廣闊的層面來研究西方的管理思想。從現實的角度看,一方面現代的各種管理方法、理論和思想層出不窮,管理學空前“繁榮”,另一方面管理上和社會上各種問題越來越多,而一貫的解決方法在不斷變化的現實中越來越沒有效,其根本原因就是西方管理思想失去哲學基礎支撐,不能進行思想和理論創新。本文試著從社會、歷史和哲學的角度來研究西方的管理思想,通過對西方管理思想發展的哲學基礎進行挖掘,得出東方思維對西方管理思想的借鑒意義。

西方管理思想演化的哲學邏輯

管理思想的演化有著深刻的思想根源,整個社會的思潮對具有歷史性的管理思想影響巨大。而一個社會思潮的形成在于人們的實踐和偉大思想家和哲學家的天才思維。歸根到底,管理思想歷史演化的背后是其深刻的哲學淵源,掌握了管理思想發展的哲學路線,就能把握管理思想的未來發展方向,為管理實踐者和管理學者提供指導。

(一)西方管理思想演化的哲學邏輯

從哲學角度看,西方管理思想的哲學線索有兩條,即理性主義和非理性主義。

1.理性主義是西方哲學和思想的主流。按照一般的理解,理性與迷信愚昧相對立,理性主義泛指健全的理智和思想,具有邏輯化、系統化、規范化等根本特點的思想或傾向。近現代的西方理性主義開始于文藝復興,理性取代上帝成為時代變換的最主要標志。中世紀的人相信神的啟示至高無上,而文藝復興以后的西方人漸漸相信人的理性才是至高無上的。理性主義從古希臘的自然理性開始,認為“水是萬物的始基”;后來發展到經驗理性,企圖用經驗來界定理性的范圍,把理性的內涵封閉在經驗的范圍之內;再后來發展到天賦理性,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之后理性主義變為科學理性,認為科學就是真理;后來發展到機械理性、工具理性和數學理性,認為只有那些能用數學和幾何學準確推導的才是科學和真理。理性主義的科學思想是還原論,它認為各種現象都可被還原成一組基本的要素,各基本要素彼此獨立,不因外在因素而改變其本質。通過對這些基本要素進行研究,可推知整體現象的性質,還原論對應的是分析的研究方法。

沿著理性路線的管理學理論和思想的特點是以“工作”為中心,遵循理性的邏輯和管理活動的客觀規律,強調理性的決策、定量化、標準化的管理、穩定有序的組織結構、明確的職責分工和權限隸屬關系、嚴格的規章制度以及采用金錢刺激和紀律控制等。理性路線的管理理論和思想有泰勒等人創立的科學管理理論、韋伯的行政組織理論等。二戰后,運籌學的成功,加上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及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為科學管理提供了深厚的科學方法論基礎和技術支持。這時相繼出現的數理學派、社會系統學派、系統管理學派、決策理論學派等,都從某種意義上表現出對科學管理的進一步強化,同時對人性的關注相對忽略。其中尤以管理科學學派為典型,他們強調運用新的科學方法,建立管理的數學模型與邏輯程序。在管理科學學派看來,管理是一門純粹的科學,完全可以而且只能用數學模型和邏輯程序進行,不容許有半點非理性的藝術成分的存在。

2.非理性主義不是西方管理哲學思想的主流。非理性主義是指那些將人的心理的非理性因素置于優先地位加以強調的思想。它強調人的意志、欲望、情感、直覺的作用,不過分強調理性與邏輯的作用。它的理論表現有生命哲學和心理分析理論。非理性主義是將人心理中與思想無關的因素,如情緒、本能、沖動、直覺等置于最高的地位,進而認為一切存在的最深的本質是非理性的。理性主義是注重研究外部世界,非理性主義則從自身內部找原因。當面對許多問題的時候,理性主義認為“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哪個推導錯了,甚至這個世界到底怎么了?”;而非理性主義認為“是我的哪里出了問題,是我心里的欲望太多、太雜而又不切實際,還是我的想法根本就不對?”。它從古希臘的神化故事開始,表示人向一種更高的智慧和力量的屈服;從古希臘一直發展到中世紀的宗教神學和經院哲學,它極大發展了非理性主義,牢牢的控制了人們的思維和行為;在經過了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與科學主義和理性主義的交鋒后,到近代西方資本主義發展到今天,非理性主義重新被人們拾回,因為社會和經濟等發展的本質是人的發展。

(二)西方理性主義的成就與困惑

西方理性主義的科學思想是還原論,方法是公理化研究方法。基于還原論的西方科學體系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已經非常龐大和完整,在它的基礎上誕生的工程技術,創造了空前繁榮的人類文明。

西方理性主義對現代社會的貢獻不容忽視,但科學所培育出那種理性計算精神,自我膨脹的技術以道德中立的外觀加速發展著人類自我毀滅的力量,社會管理日益趨向非人性化的工程化控制方向,所有這些的結合,使對人本身的迫害和屠殺這樣滅絕人性的慘劇成為設計者、執行者和受害者密切合作的社會集體行動。這種負面的影響可以從技術層面和系統層面來看。

從技術層面來看,它本身內部就存在許多的“悖論”。首先,人類科技知識的進步和發展需要人類理智和思想力量的強大支持,但人類的理智和思想造出的產品反而壓制了人類的思想和理智。其次,由于科技的大規模廣泛應用,電子文化乃至人工智能裝置卻以其精神生產的工業化、平面化、批量化、非個性化消除了人的思想創作的沖動,抹煞了人類的個性。各種應用于生活中的軟件設計活動的高度技術化和產業壟斷,無形地剝奪了他們培養和發揮自己聰明才智的機會,人們必須被動地接受各種設計,人把自己的理性變成了技術,交給了技術,物化的技術理性卻抹煞了人的思想和靈魂。再次,由科技發展而來的工具理性,由市場競爭而來的功利理性,以及由貨幣廣泛媒介關系而來的價值理性等,它們都拋棄了培育它們的人文精神,讓本來作為手段的它們成了主宰人生的目的,把本屬于目的的人變成了服務于它們的手段。

從系統層面來看,首先工業革命之后人類的發展模式,特別是生產和消費模式已經走進死胡同,這已成為人們的共識。這種模式的劣勢在于:雖然使一些幸運的地方富裕和發達起來,卻在更多的地方造成了貧困和落后,南北差距進一步擴大;雖然推動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但卻過度地消耗資源,破壞了生態平衡和生存環境;雖然部分滿足了部分人們的近期需要,但總體上卻犧牲了人類長遠的發展利益。因此,這種模式既沒有帶來全球普遍的和共同的發展,也沒能保護好環境。其次,西方理性主義過度繁榮也使得倫理、道德的淪喪,人類的精神家園遭到破壞。這種精神的淪喪并不是由于外敵入侵,而是因為某種錯誤的學說使我們誤入歧途。技術理性、工具理性、實用理性等,所有這些“理性”,都因其方法的簡便易行和實際有用而博得人們的歡迎。然而“簡便易行”和“實際有用”的代價,卻是從最深的根處切斷了精神源頭的活水。

東方思維對西方管理思想和思維方式的借鑒

(一)東方思想和思維方式的主要特點

東方思維可以概括為:整體論、超級系統論、和諧論、太極思想。根據劉長林在《中國系統思維》里面的論述,中國傳統文化觀念具有三個特點:第一是“天人合一”的宇宙整體觀。認為主體和客體是統一的,人是整體宇宙中的一部分,自然與人類有統一性,統一的基礎在人之內。第二是整合的系統思維方式。這種系統整合的思維方式不是一般的系統論的思維方式,它是一個超級的有機系統,也許目前人類的智慧還不足以完全掌握,所謂“道可道,非常道”。西方文化注重分析,中國思維注重綜合,著重從整體上掌握事物,強調事物的結構和功能,不注重它微觀實體和元素。第三是以社會和諧為本位的人文精神。和諧包括人與自身心靈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做事情講究“合情合理”。中國傳統文化的科學精神是,宇宙以人為中心,知識以利于人為準繩。“太極思想”是中國又一重要思想,太極圖被人們譽為“第五大發明”,但現代人類沒有完全認識到它的價值。在目前人類可以認知的時空狀態下,太極思想能被人類認識的至少包括有:矛盾的觀念(陰陽魚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永恒變化的觀念、永恒不變的觀念。以上這些都是高度的思維方式,它引導西方管理哲學理性主義和非理性主義的發展。

(二)東方思維解決西方現代管理思想發展的困境

西方管理思想自身的理性和非理性維度都不能很好的解決自身增長的極限問題、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人類自身心靈和道德的問題。從西方的歷史可以看出,物質上極大的豐富卻沒有真正使西方幸福、快樂起來。

西方理性主義的未來發展方向也必然是東方的實踐理性。因為人類創造的工具、方法、流程最終都要回歸到人類的實踐中來,回到“知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實踐理性上來,可以有“真空的數理推導”,但不可能有“真空的管理”。

西方非理性主義有著悠久的歷史,從文藝復興開始全面的快速發展,時至今日,已經從最初的對人自身的關懷悄悄的演變為無政府主義、個人主義、自由主義,他們的本質已經變為把自身欲望的滿足和各種動機的得到響應看成是個性的解放與張揚,這種自高自大和自私自利的、不受束縛的自由精神,創造了一個自由競爭的社會環境,但是正由于這種“自由競爭的環境”卻不同程度的損害了其他一些人的真正的自由,它在本質上缺乏對人性真正的關懷和對心靈的呵護。從歷史的角度看,西方管理思想非理性維度的未來發展方向必然是東方人文主義。東方人文主義與西方自高自大、自私自利的自由主義和個人主義有著深刻的不同,東方人文主義主張人類與自身的心靈和諧相處,即所謂“正心、誠意”,在自身心靈得到呵護、合理欲望得到合理滿足的同時能增進與周圍人的和諧,至少不能破壞這種和諧。東方人文主義處理人際關系的準則是“和為貴”、“合情合理”、“和氣生財”、“互惠互利”;表現在處理人與自然和周圍環境關系上是“天人合一”,共生共榮。

綜上所述,西方管理思想無論是從非理性路線還是理性路線最終都要回歸到東方思維方式上,這種西方管理思想的東方回歸是歷史的必然。

參考文獻:

1.郭咸綱.西方管理思想史[M].經濟管理出版社,2004

2.張志偉.西方哲學史[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篇4

[關鍵詞] 管理學; 特性; 探析。

管理學特性是管理學所特有的與其他學科不同的根本屬性。對管理學特性,在我國一些文獻論著和教科書中也有許多不同的表述,有的內容傾向于表象、形式的特征,和管理學特性的本意有差距; 有的內容是管理學性質的羅列,而不是與其他學科不同的根本屬性; 有的是把性質與特性混合在一起。

管理學的特性應從以下四個因素來考慮,我認為管理學特性是階段性、政治性、文化性和綜合性。

一、階段性。

階段性指的是管理學的歷史發展過程不同,管理學內容框架完善程度不同,理論水平的高低不同。人類社會管理的不同發展階段,管理學具有不同的特性。

資本主義管理學的發展經過了三個階段: 一是傳統管理階段的管理學特性是 “人治”。管理者憑個人經驗進行管理,培養員工靠 “師帶徒”的方式,沒有科學的操作規程和管理制度。管理的內容注重勞動的分工協作和提高功效; 管理是粗放的、家長式的和強制性的小生產的管理方式。二是科學管理階段的管理學特性是計劃性、協調性和標準化。泰羅推行計劃管理、標準化操作和培訓員工; 法約爾強調在分工的基礎上著重協調化,“個人利益服從整體利益”“集體精神” “團結就是力量”。三是現代管理階段的管理學特性是系統性、科學性和藝術性。貝塔朗菲強調系統管理,“一切管理必須以系統論的原理為指導”,對企業實行全面的計劃管理、全面的質量管理、全面的人事管理、全員維修制和全面的經濟核算。系統管理學派、決策理論學派、數理學派等主張在管理中廣泛運用信息論、控制論、耗散結構論、協同學、突變論和電子計算機的理論和方法,盡可能實行管理手段科學化、電子化。

我國管理學也具有階段性管理特性。一是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階段,管理理論和實踐表現了高度的集權型:“一元化”領導; “廠長 ( 經理) 負責制”; “以計劃調節為主,以市場調節為輔”。二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階段,管理理論和實踐表現了集權與分權的結合性: 法人治理結構 ( 股東會、董事會、總經理) ; 事業部制 ( 總公司為投資決策中心,事業部下屬的生產單位為成本中心) ; 領導決策與群眾參與; 統一指揮與分級管理相結合等。

二、政治性。

管理學的政治性不僅是由生產關系、社會制度所決定的,而且表現在國情傳統上的差異,了解了管理學的政治性,就要考慮我們自己的國情,把我國科學管理的經驗和方法充實到管理學中來,完善中國特色的管理學體系,有效地指導各項管理活動,加快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管理學的政治性是它不同于自然科學和專業技術的最大區別。

管理不僅能夠使潛在的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而且還作用于生產關系。人類通過管理活動,調整所有制形式,調整人與人的關系,調整社會財富的分配,從而使生產關系更加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推動和促進生產力的更大發展。作為管理活動規律性概括出來的管理學的政治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在生產力的實現過程中,它是社會生產關系的體現,是實現生產目的的重要手段。在整個生產方式之中,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不是分割的,而是有機結合缺一不可。二是在宏觀管理的政策性和法制性上。政策不是管局部的,而是管全局的,它反映了生產資料占有者或統治者的意志,受一定生產關系的影響和制約。法律的管理方法是由國家通過立法和司法實現的; 它是統治階級實施統治的特殊公共權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立、鞏固和發展有利于統治階級的社會關系、社會秩序的強力手段; 它的強制性、穩定性、規范性和平等性體現了管理學的政治性。三是管理制度反映了制定者和執行者的政治性。管理制度就是管理者要求組織中全體成員共同遵守的規章,是為了保證管理活動順利進行的具體規定。

它不僅體現了制度制定者特定的階級本質,而且為管理活動的有效實現提供保障。制度的權威性具有制約作用,這就在某些方面限制了人們的 “惰性”,使人們積極地工作,完成所規定的任務,這就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三、文化性。

管理學是一種哲學文化。各國、各民族文化背景不同,思維方式、行為方式、人際交往方式也是有所不同的,因而,在管理工作中,其思想、方法、方式都會體現出文化的特點。所以,管理學不但反映了人類文化的共性,還反映了各國、各民族文化的特殊性。

文化是一個由價值取向、思維方式、思想觀念、行為準則以及語言文字和風俗習慣諸要素構成的各層次復雜系統文化,對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力。

文化的影響力有五點: 一是導向作用,體現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價值取向及行為取向所起的引導作用,使之符合組織所確定的目標。二是凝聚作用,來源于文化的同化、規范和融合作用而產生的增強組織的凝聚力。三是激勵作用,是通過滿足被管理者的需要,引導被管理者產生強大的內在動力,起到激發、調動被管理者積極性的作用,使之為實現組織的目標而努力奮斗。四是約束作用,不僅表現在通過其物質層和制度層的各種物質形式和規章制度來約束被管理者行為,更主要的是通過文化對被管理者的行為形成一種無形的群體壓力和軟性的理智約束。五是輻射作用,文化不僅對組織內部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產生影響,而且通過各種渠道向社會輻射和傳播。

管理者的思想、行為反映出文化的特點。西方文化過分強調精確化和程序化,因而往往缺乏人文氣息的關懷;東方文化人文氣息的關懷很濃,柔性有余而剛性不足。西方文化注重分解思維,東方文化注重系統思維。因此,受美國文化影響較大的管理者強調競爭、效率,注重個人奮斗,崇尚個人意識,主講個體情感、尊嚴、自由、平等;受日本文化影響較大的管理者更突出團隊精神,注重管理系統內部的人際關系,主講仁愛、和諧、團結等。東方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國傳統文化———儒、墨、道、法。儒家 “仁、義、禮”的文化,實踐起來就成為中國人常說的“情、理、法”。墨家文化主張 “兼愛”“非攻”,就是要求人們互愛互利,反對掠奪戰爭。道家文化主張 “無為而治”,宣揚 “知足” “寡欲”,甚至幻想人類社會退回到“小國寡民”的狀態。法家文化提出了以法為中心的 “法、術、勢”三者合一的統治術。韓非還發展了法家進步的歷史觀,認為歷史是向前發展的,人們應該按照現實需要制定政策。文化不但影響著管理者的思想和行為,還影響著被管理者。要管理中國人就必須要了解中國文化。中國文化由表層的物質文化、潛層的行為文化、中層的制度文化和深層的精神文化等四個層次構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許多企業把企業文化建設納入了企業的管理體系,并成功地與思想政治工作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企業精神、企業作風、企業形象三結合的思想文化建設的新格局,促進了管理思想的現代化、管理組織的合理化、管理方法的科學化、管理人員的專業化。

四、綜合性。

管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應用學科: 一是它從理論上來看是科學,從實踐操作上來看是技術,更是藝術;二是從管理學理論的構成上來看,不僅包括一般的原理、原則; 還包括適用這些原理、原則的程序、步驟、方法、手段、模型、習題和案例; 三是從管理學研究的內容上來看,不僅要研究決策、計劃、組織、指揮和控制的運動規律,還要研究人力、物力、財力、科技等要素的發展變化以及管理組織、管理技術、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的特殊性。

管理學的綜合性是它不同于領導學 ( 人需要領導,而管理不僅對人,也對財、物、科技等進行管理) 。

一是管理學是科學,是技術,更是藝術。管理學是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以及各層次、不同類型組織、不同行業的管理活動中概括和抽象出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管理思想、理論、原理和方法。人們利用這些理論和方法來指導自己的管理實踐,從管理活動的結果來衡量使用的理論和方法是否正確,從而使管理的科學理論和方法在實踐中不斷得到驗證和豐富。因此,管理是一門研究管理活動基本規律和管理方法的科學。二是從管理學所用的知識結構來看具有綜合性。管理學研究管理的規律,涉及生產力的合理組織、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的調整和改革。管理學既研究家庭、工廠、商店、醫院、學校、科研所等微觀單位的管理規律,也研究地區、部門、國家等宏觀范圍的管理規律,對于這樣廣博的研究內容,沒有綜合知識就很難駕馭。

在管理實踐中,需要運用多方面的理論知識,例如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工程技術學、哲學、經濟學、社會學、歷史學、心理學、地理學、美學、邏輯學、會計學、統計學、審計學等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被用于管理過程,再從管理過程中抽象出來,必然形成綜合性的知識體系,這就是管理學。

五、結 語。

管理是一切組織正常運行的保證。管理有其自身的特性,認清管理學的階段性、政治性、文化性、綜合性的特性有助于管理者將管理理論和管理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趙愛威,耿紅莉。 管理學基礎[M]。 北京: 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 13.

[2]陳曄。 管理學基礎[M]。 北京: 科學出版社,2007: 2.

[3]黃津孚。 現代企業管理原理[M]。 北京: 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96: 13.

[4]鄒乾印。 現代管理科學述要[M]。 西安: 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2.

[5]金潤圭。 管理學[M]。 上海: 華東師大出版社,2008: 3 -25.

篇5

[論文關鍵詞] 企業信息化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企業資源計劃 ERP沙盤

[論文摘 要] 本文通過分析企事業單位信息化建設人才的需求,探討高校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人才職業定位,研究信息管理專業人才知識體系構成,提出信息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新模式,為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人才走出就業瓶頸提供可參考的人才培養新思路。

1現狀分析

高校的專業設置受到社會分工的直接影響。一般說來,高校的專業設置主要以滿足社會已有專業分工為原則,使大學生一畢業就能很好地適應專業工作崗位。

然而,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以下簡稱信息管理)專業的設置卻有些特殊。中國信息技術發展與應用起步較晚,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為了盡快與發達國家接軌,加快國家信息化建設的步伐,在社會專業崗位并不清晰的情況下,中國高校紛紛開設信息管理專業。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信息管理專業從無到有,發展非常快,至今已遍布全國各大高校。信息管理專業的職業定位從建立至今始終處于探索狀態,雖然國內外學者一直在研究探索信息管理專業的教學體系、職業定位,但是大多沒有系統化地從信息管理專業社會職業定位的角度來反思學生的知識構成與專業技能,使得教學體系的改革始終與學生就業脫離,沒有從根本上實現信息管理專業學生專業培養與將來就業的直接接軌。

從理念上說,信息管理專業是一個管理學與計算機科學交叉的專業,所學的課程一般包括管理學相關課程、計算機相關課程和信息管理相關課程等。學生的就業方向可以是管理、計算機和信息管理,側重在信息管理。

但從實際就業情況來看,信息管理專業畢業生應聘工作崗位時,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管理技能不如管理專業的學生,計算機技能學生不如計算機專業的。人才市場上提供的信息管理崗位需求比較少,且多數是要求從事電子化辦公秘書工作,沒有多少專業技能可言,這樣的崗位各專業的本科生都可以勝任。由此反映出現行的信息管理專業在職場上沒有體現其特有的、有別于其他專業的自身職業素質和技能,這是影響信息管理專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

2信息管理專業人才職業定位分析

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中對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業務培養目標做了明確規定:本專業培養具有現代管理學理論基礎、計算機科學技術知識能力,掌握系統思想、信息系統分析和設計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與能力,能在國家各級管理部門、工商企業、金融機構、科研單位等從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統分析、設計、實施管理和評價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根據上述培養目標來檢索具體的社會崗位需求,發現國家企事業單位或部門在招聘的時候很少提供信息管理專業崗位需求,即使提到也是等同于計算機相關專業要求。

國家企事業單位信息化建設已經進入高速發展軌道,信息化戰略地位、信息化推進組織體系、 信息化政策規劃體系、信息化基礎設施等已初步建立。信息化建設已經成為衡量企事業單位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指標,我國現階段正處于信息化建設期,毫無疑問,社會需要信息化建設人才。

以企業信息化建設為例,其信息化人才需求包括技術領域、制造領域、管理領域等方面信息化建設人才,同時需要計算機硬件系統購置與維護、軟件系統開發與維護、網絡環境維護、信息化建設規劃等方面人才。

技術領域信息化建設主要要求計算機輔助設計專業;制造領域信息化建設主要要求計算機輔助制造專業或自動化專業;管理領域信息化建設一般要求計算機及相關專業。

很明顯,信息管理專業崗位應該在管理領域(覆蓋政府機關、工商企事業單位等各行業管理領域)信息化建設,重點要放在信息化建設規劃,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設計與開發,信息系統軟件引進、實施與維護上。

從我國信息化建設現狀來看,企業內部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的崗位需求沒有進行專業細分,它將管理信息系統軟件的分析、設計、開發、引進、實施、維護和信息管理等工作需求統歸為做軟件。因此,企業招聘應屆畢業生的入門要求就是能夠編程,包括企業內部覆蓋銷各職能部門的信息系統軟件,也包括企業各層次網站系統開發。而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則以網站系統開發和工作流管理為主。

也就是說,信息管理專業人才進入企事業單位的基礎技能是軟件開發,這一點與計算機軟件專業畢業生就業要求相近。但在開發過程中,信息管理專業人才優勢逐漸顯露出來。即在系統需求分析過程中,信息管理專業學生更容易理解管理者的要求,對管理理論思想方法的掌握使其能夠在理解現行管理系統的同時提出更高的管理信息化建設思路。

根據上述分析,信息管理專業人才要在信息化建設中找到合適崗位,軟件開發技能培養是未來就業的敲門磚,而管理理論思想和方法的掌握則是其未來成為企業CIO的奠基石。

3信息管理專業人才知識體系構成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培養的專業技術人才既不是計算機軟件開發人員,也不是管理人才,它不同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也有別于工商管理等管理專業。它的專業知識體系是二者的融合,與二者有很多交叉,又有很大差別。在基礎理論上它強調管理學基礎,在應用技能上則強調信息系統軟件開發能力,編程能力將是其走入社會成功就業的基本要求。

應對現行的社會需求,信息管理專業人才知識與能力的構成至少要包含下述幾個方面:

(1) 經濟學、管理學等方面理論知識

要求信息管理專業學生學習掌握經濟學的基本理論與分析方法,掌握企業管理相關理論知識,知識面涉及企業計劃、采購、生產、財務、銷售、人力資源等多方面管理理論知識。

(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方面基礎知識

要求信息管理專業學生學習掌握計算機基本組成、操作系統、數據結構、數據庫原理、程序設計基礎、網絡基礎知識等。

(3) 管理學思想理論方法綜合應用能力

要求學生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的管理學理論與方法、經濟學理論與方法、運籌學方法、應用統計學方法解決實際管理問題,這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以案例引導方式培養學生自主思維、自主學習、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4) 信息系統軟件開發能力

要求學生在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知識的基礎上,綜合運用數據庫技術和相關開發工具,實現信息系統軟件的開發。

(5) 應用信息技術解決管理問題的能力

要求學生能夠綜合分析現行管理存在的問題,借助信息技術的應用,結合管理流程再設計,提出管理信息系統綜合解決方案。

作為一個從事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設計、開發和維護的信息化建設人才,要掌握必需的管理學理論知識,并在此基礎上強化信息系統分析、設計與開發能力。對于信息技術的掌握,不能只是認識和了解,必須經過信息系統軟件開發的磨煉,形成系統化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才能支持學生進入信息化建設行業中,勝任信息化建設規劃,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設計與開發,信息系統軟件引進、實施與維護等信息化建設工作。

4建立信息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新模式

為了能夠適應當前社會需求,信息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必須以就業為導向,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密切結合,將信息管理專業學生培養成為既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又有一定專業實踐技能的跨學科復合型人才,真正實現信息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與社會崗位需求的零距離對接。  信息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需要分階段確定培養目標,通過各階段學習與積累,逐步達到人才培養目標。

(1) 信息管理專業管理學基礎能力培養

以理論教學為主,結合案例教學,培養學生管理學基礎。參考教育部規定,開設下述課程:經濟學、會計學、市場營銷學、生產與運作管理、組織戰略與行為學、管理學原理、應用數理統計、運籌學等。

(2) 信息管理專業管理運營技能培養

以提高學生的運營管理方面專業素質為目標,在掌握管理學基礎知識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掌握經營管理的綜合運用能力。開設ERP沙盤模擬演練實驗課,通過實際運營的模擬演練,將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上升到實際運用階段。同時,通過運營能力的競賽激發學生專業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系統管理思想,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管理知識的能力,使學生建立立體的管理學思維方式。

(3) 信息管理專業計算機基礎能力培養

在管理學基礎知識培養的同時,培養學生計算機基礎能力,主要開設下列課程:計算機導論、數據結構、操作系統、數據庫原理與應用、程序設計語言、網絡工程、軟件工程等。

以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技術方面專業素質為目標,要求學生掌握簡單軟件開發能力。結合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課程,建立軟件開發基礎實驗室,通過對數據庫、程序設計語言的綜合運用,提高學生對計算機技術的基礎應用能力。

(4) 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思想的培養

在管理學基礎知識和計算機基礎能力培養的基礎上,開設企業資源計劃(ERP)原理與應用課程,開設ERP系統操作實驗課,培養學生將管理學知識與計算機知識綜合應用能力,強化學生管理信息系統集成設計思想,提高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設計能力。

(5) 管理信息系統軟件開發能力的培養

開設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課程,開設軟件開發實訓課程,要求學生完成一個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提高學生的軟件開發能力。結合學生的畢業設計,要求學生完成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設計、實施全過程中,使學生具備信息化建設人才崗位需要的能力。

5結束語

當然,信息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新模式的推出將對舊教學體系有很大沖擊,特別是對本專業專任教師的知識構成和技能要求非常高。

學生專業思維方式的形成是通過每一門課程的學習、每一位授課教師專業思維方式的滲透而逐步形成的。這涉及專業人才隊伍知識構成的改變,涉及整體教學課程的調整,對師資力量提出了有別于管理專業和計算機軟件專業的、更高的專業技能要求。

信息管理專業專任教師的知識構成要兼有管理學知識和信息技術技能,同時要求進行過管理信息系統軟件開發,否則很難在學生的4年學習過程中逐步引導學生建立系統分析、設計、實施,用信息技術工具解決管理問題的完整的、系統化的專業思維方式。特別是學術帶頭人應該具有實際管理信息系統開發經驗和大型軟件實施經驗,能夠從專業發展角度引領信息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向,達到高質量、高目標的專業人才定位。如果以管理學方面教師或計算機方面教師作為學術帶頭人,由于其專業思想的局限,會導致專業發展向某一方面側重,造成信息管理專業學生只懂管理、計算機相關技能很差,或者有一定的計算機相關技能、管理理論基礎卻很薄弱的情況。

另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雖然將編程作為學生的基本技能培養,但更要注重學生的分析與設計能力的提高。編程能力是信息管理專業學生就業的基礎,而在信息管理專業人才未來的職業生涯中,能夠助其良好向上發展的應該是分析與設計能力。

在當前學生就業形勢非常嚴峻的大環境下,如何最大限度滿足社會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合理調整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實現教育與就業的近距離對接,這是當前高校專業教育必須思考的問題。從本科生職業定位入手,研究適合學生專業的社會需求,明確崗位所需要的專業技能,針對不同學習階段,確定不同的相互關聯的人才培養目標,形成完整的教學體系,將是未來高校專業人才培養體系調整的新思路,也是解決高校教育與社會就業脫離的人才培養新模式。

主要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 胡昌平.面向21世紀的中國信息管理類專業教育[J]. 情報學報,1999,18(1):3-9.

篇6

管理哲學共同探討一個問題,即關于管理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而在現實的管理領域中,西方管理哲學由于其專業化、系統性、制度規范性等原因,一直處于主流地位。然而,具體哲學總是適用于具體的環境。東西方政治、經濟、文化等都有自己的獨特性,不同區域的管理也應該區別而論。區分東西方管理哲學思想的差異尤為重要。

管理哲學產生于一定的政治、經濟、文化環境之中,同時,又對一定的政治、經濟、文化環境具有反作用。東西方管理哲學都具有實學性,即都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而提出來的。但是,由于東西方環境的區別、人們思維方式的差別、理論基礎的差別等,其管理哲學也存在著一些具體的差別。

一、分別基于民本和人本的哲學前提

民本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從《管子?牧民》中的“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到孔子提出的“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的思想,發展到孟子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仁政思想,無不是告誡統治者要“愛民”“利民”,與民同樂,即管理的重要內容在于“以民為本”。在東方社會中,“家庭”是重要的社會組織細胞,因而東方“以民為本”的管理中滲透著群體本位的思想。“民本”中的“民”本就屬于一個群體的概念。群體本位強調以群體為中心,以群體利益為核心利益,即集體利益優于個人利益。此外,它還強調個人對家族、社會等群體的責任、義務和貢獻。

而在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熏陶下,西方管理哲學以“人本”為前提,強調的是個人主義至上的管理思想。所謂的“人本”是相對于“神本”“物本”而言的。也就是說在管理中,人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個體,是各種實踐活動中的主體而非客體,人是管理的出發點和目的,而不是工具和手段。因而,在現代西方管理中,管理者更注重被管理者個人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注意為管理對象創造有利于激發他們創造力的環境和條件。

曾經西方管理學界認為,群體本位與工業是格格不入的,它不利于人的獨立創造性的發揮。荷蘭的文化大師吉爾特?霍夫斯坦特還用定量分析法,得出一個結論:一個國家的自由主義的程度與該國的貧富差距有很大的關系。20世紀70年代,日本和亞洲“四小龍”的經濟騰飛推翻了霍夫斯坦特的結論,使得人們對群體本位和個體本位重新進行深度的思考和認識。特別是80年代,企業文化使群體本位在現代管理重點地位上升到一個新高度。

二、非系統性與系統性

東方的文化圈是一個典型的儒家文化圈,東方各國都深受華夏文明的影響。而儒家文化或整個中國傳統文化,都是在著重探究社會國家治理以及個人修身之道。在整個傳統的東方儒家文化圈中,沒有專門提出管理哲學的論著或文章,就連修身齊家治國之道也是零散地分布于各大思想家的論著之中。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否認東方文化中沒有管理哲學。事實上,東方管理哲學滲透于關于道德、國家等建設的思想之中。比如“人之初,性本善”這句最為人所普遍了解的命題,包含著對人性的判斷,而正是在這種“性善論”的儒家思想的官方指導下,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國家從古至今都強調“以德育人”“以德感人”“以德服人”[1],體現在國家管理上,就是強調一國之君要作“賢君”,而不能作“昏君”。正是后人對這些思想的整理和總結,構成了整個具有東方特色的管理哲學。它的原始文本雖不成系統,卻依然對管理哲學思想具有重要的意義。21世紀的今天,在世界經濟特別是發達國家的經濟都找不到突破口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卻得到飛速發展,呈現出風景這邊獨好之勢。與此同時,中國的管理哲學也成為世界管理學界所關注和研究的熱點問題。

與東方管理哲學的非系統性相反,西方管理哲學體現出很強的系統性。西方不僅有專門研究管理的管理學家,而且他們形成了各大管理哲學學派。二戰后,孔茨在美國的《管理學雜志》上發表了《管理理論的叢林一文》,他將西方管理哲學主要劃分成六大學派:管理過程學派、人類行為學派、決策理論學派、經驗學派、社會系統學派、數學學派。西方管理哲學經過自然經濟與“自然人”的管理哲學、工業經濟與“經濟人”的管理哲學、知識經濟與“文化人”的管理哲學三個階段,其理論體系越來越龐大而完善,這也與他們系統而邏輯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有著密切的關系。

三、思辨性與實證性

東方的管理哲學與東方哲學一脈相承。哲學更注重思辨,通過思辨來認識客觀世界以及萬事萬物。東方管理哲學更多的是哲學家通過“格物”以“致知”,然后根據自己對世界的認識,提出對應的方法論,通過這些方法論來引導各領域的管理實踐活動。

西方的思維方式深受自然科學的影響,本身就具有嚴謹性,具有嚴格的推理、論證和較強的邏輯性,就像科學家對待自然科學那樣既嚴謹又細致。因此西方管理哲學更接近于管理科學,西方管理哲學本身就是從管理科學中分離出來的。科學更注重實證,通常要對研究對象進行觀察、實驗和分析。而西方管理科學的研究是通過對一些自發式的管理行為進行研究、歸納和總結,從而得出管理活動中具有一般性的,即規律性的知識,上升到理論層面,則形成了管理科學的基本理論。現代西方管理則看到了管理中人的主體性作用,越來越注重人的情緒、需要、價值等非理性因素的發揮。于是現代西方管理也看到了“軟管理”的作用,注重管理的藝術性。但是這些改變仍然不能占據西方管理哲學的主要部分,理性依然是其主流。

四、宏觀管理與微觀管理

由于東方國家封建時期歷史更為悠久,國家統領各個領域的現象更為普遍,反映在管理上就是國家從宏觀上掌控著各個方面的規范和管理。與之相對應,東方管理哲學則更重注宏觀管理。在中國,人們關注的仁、義、禮、智、信、忠、孝等道德行為規范最開始是適用于管理實踐的社會領域的問題,這些道德規范流傳至今,就逐漸擴展并應用于各個領域,包括各個具體的管理領域。而且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關注人的精神,關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統一、和諧,因此關注的范圍廣而抽象。

日本在明治維新后也建立了中央集權國家,此后,日本開始從國家層面大量學習外來經驗文化。這一時期,日本明治政府開始注重國民教育的開展和國民意識的培養。盡管他們大量學習西方的管理哲學思想,但是,作為一個深受傳統東方哲學思想影響的國家,他們的管理特色仍然具有鮮明的宏觀性,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以政府為主導。

而在西方,國家對具體的領域掌控得沒有東方社會那樣嚴格,各個領域需要自行管理,于是為了適應各個領域的管理需要,一些針對具體領域的管理科學應運而生。特別是在經濟領域,西方主要實行市場經濟。在市場經濟中,那只“看不見的手”代替政府,發揮著更多的作用,“管得越少的政府越是好政府”。于是,各經濟組織便開始摩拳擦掌,各自探索著自己的管理模式,準備在自由的國家氛圍中大顯身手。另外,自然科學也較早地在西方得以發軔。自然科學的研究“具有具體性、經驗性、精確性等特點”[2],這種研究的思維方式對社會科學,如管理哲學的研究范式和實踐范式也產生一定的影響。

五、情感管理和制度管理

東方管理哲學向來重視人的力量,認為人的道德、情感等可以作為紐帶,維系一個管理團隊。“傳統東方管理模式強調‘人性’的管理,如強調人際關系、資歷、群體意識、忠誠、合作等的作用,是‘情、理、法的統一’”[3]。也就是說,東方的管理是以“情”作為紐帶的中庸的管理模式。與這種管理模式相符合的代表就是日本企業的“7S”管理模式,即融合策略、結構、制度、人員、技巧、作風和共同的價值觀的管理模式。

日本企業家“澀澤榮一的‘論語加算盤’的管理思想,就代表一種將道德與經濟相結合,用道德進行經濟管理的思想”[4]。日本的企業管理在推行西方現代管理體系、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同時,更注重“軟管理”,即注重一種柔性管理,而不是剛性管理。這種柔性管理注重對管理對象的價值、情緒和需要的關照,在管理中注意對被管理者的尊重,以及對過錯充滿寬容。這種管理模式更注重管理中“軟”的因素,如員工的認同感、歸屬感、價值觀等。

而西方國家則更注重規章制度、組織結構、競爭機制等因素所發揮的作用,其管理模式更是以“法”為重心,偏重理性管理。其典型代表就是美國的“3S”管理模式,即利用策略、結構和制度進行管理與規范的管理模式。

篇7

關鍵詞:管理學 案例教學 教學改革

一、《管理學》課程的性質和地位

《管理學》是國家教委認定的高等學校工商管理類核心課程,是國內高校經濟管理類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平臺課之一。與其同名或者冠以《高級管理學》、《管理學精要》、《管理學原理》等課程是重要的研究生學位課程和MBA基礎課程。《管理學》課程有關內容還作為公務員考試重要內容進入考核范疇。作為一門擁有自己的規范和日趨嚴謹體系的學科,其理論知識能有效地指導具體管理實踐,其思維方式有利于增進人們對社會和生活更深層次的理解。通過本課程的教學,能夠使學生對管理學的基本思想、原理、流程及方法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認知。這是《管理學》教學的基本目標和要求。從學生本科畢業后的職業取向來看,除極個別的學生要攻讀碩士研究生外,絕大多數學生還是要投入社會,從事形形的管理活動和社會活動。所以,《管理學》教學的使命不光在于傳播知識,當然這是十分必要的、重要的,而提升超越知識掌握層面之上的認知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更為重要。傳統的做法顯然是在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案的設計上強調了前者而忽視了后者。從客觀上說,多年來人們對工商管理“華而不實”的印象以及近年來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報考熱情明顯滑坡存在相當的關系。顯然《管理學》教學的最重要定位在于通過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增強管理意識、市場意識及競爭意識,進一步完善知識結構、思維模式,培養良好的情商和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為將來能夠更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及企業管理的需要奠定良好的基礎[1]。

二、《管理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筆者通過長期的《管理學》教學實踐,與很多同行一樣有著很深的體會,同時也有相當的困惑。

現有的教材和教學體制與機制不利于《管理學》的教學。目前國內各類高校大多采用的《管理學》同名教材或相似教材,都是來自國內各著名高校的主編教材,也有部分院校采用主授院校自己編寫的教材。但不管哪種情況,多年來的教學實踐都使我們清楚認識到這樣一個不爭的事實:這些教材從理念上都基于西方理性,尤其是美式理性;從內容和語言上都有翻譯,甚至照搬照抄的跡象。因此,這些教材與中國管理實際脫節嚴重,給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帶來很大困難。所以,老師和學生在這門課程投入的精力和情感都很大,但在指導實際方面卻不很理想,在提升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方面的貢獻不高。常常是學生把一個個管理名詞背得滾瓜爛熟,說起來也頭頭是道,充滿了激情。但一旦用于解決實際問題卻一籌莫展,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本門課程一般在本科四年的第一年開課,有時甚至就在大一的第一學期開課。面對年齡不大,涉世也不深的青年新生,由于以上問題的存在,授課內容很多無法使學生充分接受,學習者常常是知其一不知其二,了解了問題的表面而淺嘗輒止。由于本課程有較多的鮮活人物和誘人的故事可以傳授,所以學生對老師的評價常常不會太低,但客觀上說來,主講教師通常難以對自己的教學效果由衷地滿意。以至于不少從事《管理學》教學的同仁們都有這樣的感慨,管理學難教,越來越不敢教。

《管理學》課程理論性與實踐性俱強,即本課程具有比較完整的科學和知識體系,又具有鮮明的實踐特點,強調管理的環境和時代要求。就其理論體系講,管理學立足歷史、人文和職能等主要脈絡,圍繞管理活動,道德與社會責任,決策理論及方法,計劃編制及組織實施,組織結構與組織設計,人力資源管理,組織變革與組織文化,領導理論及方式,激勵原理及方法,溝通機理有效溝通,管理控制與控制過程,管理創新等問題展開研究。管理的實踐性通常是指在現實的管理實踐中,由于不具備完全符合管理理論的典型條件,因此要求具體管理活動要實施因人、因地、因時、因環境、因管理主體的意圖而變的權變管理。傳統的教學模式偏重于理論知識的傳播,忽視實踐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這固然與教學主體本身實踐知識不足以及理論知識相對容易傳播而實踐知識不容易傳播的原因有關,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教學體制和機制上存在較多的弊端。比如在教學計劃安排時沒有或很少設置實驗和實踐學時,即便有也往往是走形式而徒有虛名。還有在考試環節對實驗或實踐的內容只做參考,并不計入成績評定。在考試成績的評定上還絕對地盛行主講教師一統天下的模式。所以,現實流行的仍然還是一份考卷定成績的舊習。

總的說來,管理科學教學中出現典型的“實踐迷失”現象,也即為管理理論與實踐脫節,管理理論(管理學研究成果)難以指導實踐、難以解決實踐問題[2]。突出表現為管理學教學者和研究者“自娛自樂”、“做練習”式的教學和研究,對實踐“插不上嘴”(實務界不應用管理學研究成果)。根據實踐者的感知界定,明顯的脫節包括重復常識,違背客觀事實,顛倒因果關系和同義反復,根據時空適用性來界定,理論在較短的時間后失效等都屬于明顯的脫節。

三、《管理學》教學改革與建設的目標

《管理學》課程改革和建設的目標應是在鞏固現有教學改革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對課程內容體系和教學模式進行深化改革,保證課程內容的學術完整性和先進性,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管理素質為目標,努力使課程教學從理論型向理論實踐型教學模式轉化,將本課程建設成為師資隊伍精干、教學效果優秀、教學方法靈活,具有鮮明特色的課程。

通過課程改革與建設,實現以下目的:

教學質量顯著提高。作為管理學科的一門基礎課程,《管理學》課程教學要注重管理學基礎知識、基本原理與方法的學習和掌握以及素質與能力的培養,提高教學質量。除了常規教學外,還通過網上課堂向學生提供大量擴充性、相關性學習資源。包括管理理論和實踐的拓新、管理學術論文、中外企業案例、管理大師、知名企業家、著名品牌、大學生創業、MBA考試、就業面試等內容。通過這些教學和輔助手段,拓寬學生知識面,牢固基礎知識的掌握,加深學生對管理原理的認識和領悟;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育與教學思想觀念得到轉變。“人”是管理的主體和客體,人的思想和行為是《管理學》的重點研究內容之一。說到底,管理學是關于人性的科學,在知識經濟時代,人從“社會人”、“自我實現人”發展到“復雜人”、“權變人”、“知識人”。因此《管理學》要培養學生洞察人性、洞悉社會的能力,教會學生學習與研究如何做人、做事、求知和處人的本領[3]。只有這樣學生畢業后步入職場才不會感到恐慌和一籌莫展。

立體化教學模式得到強化。《管理學》課程改革與建設的重要思路,是堅持基本原則、基本觀點不動搖,又不唯書本,在教學中及時補充當今管理前沿理論和觀點。同時,為了克服管理理論抽象難懂難學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突出案例分析、習題演練、情景模擬、漫畫故事、成功者箴言、管理游戲集錦等內容,創新并推廣結構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真情模擬演練法、管理漫畫教學法、管理故事教學法、管理游戲和管理名人名言教學法等,采用這種啟發式和互動式教學法,以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多樣化考核方式得以實施。依據項目改革與建設目的規劃與設計,采用書面考試、口試、案例討論、小論文等多樣化考試方式;同時,變革考試成績僅有教師一人決定的做法,改變為由教師評價、學生評估小組、自評三位一體的評價體系。

四、《管理學》教學改革與建設項目建設方案

《管理學》課程改革與建設的主要過程和活動是:

第一階段:《管理學》教學內容的再設計。要重新定位本科生《管理學》授課內容,在教科書基礎上編寫包括編寫《管理學教學輔導》、《管理學案例分析》等其他教學參考資料。

第二階段:《管理學》課程改革與建設文件整理匯編。要采擷管理學研究、管理學課程建設和管理學研究方法三個方面的優秀成果,并作為網絡資源供教師和學生學習和研究共享。

第三階段:制作《管理學》教輔文件。主要是在精煉和完善《管理學》多媒體課件及其他教學文案的基礎上收集與制作《管理漫畫集錦》、《管理故事集錦》、《管理游戲集錦》和《管理學名人名言錄》等教輔課件,并作為網絡資源供學生參考使用。

第四階段:實施管理學教學過程改革。綜合運用以主講教師為主,輔助以學生發言、問題辯論賽、焦點與熱點問題評述等手段和方式,充分體現教學互動,教學相長的目的。

第五階段:《管理學》課程網站建設。包括完成網上課堂多個欄目的內容規劃與選編。

第六階段:《管理學》考試方法改革與建設。依據項目改革與建設目的規劃與設計,提出書面考試、口試、案例討論、小論文等立體化考試方式;同時,變革考試成績僅有教師一人決定的做法,改變為由教師評價、學生評估小組、自評三位一體的評價體系[4]。

第七階段:《管理學》課程改革與建設的總結與反饋。構建《管理學》課程改革與建設的評價體系,邀請專家、同行以及學生代表進行評審,總結成績,糾正不足,以有利于本課程向更好的目標發展與提高。

實現《管理學》教學改革的目標,推進《管理學》教學改革方案的推進和實施,關鍵是要變革教學方式和方法。大量的教學實踐已經表明,以案例分析為主導的立體化教學模式比較適合于管理學的教學[5]。通過案例教學使學生有機會試驗他們的主意和想法;有機會徹底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有機會獲得別人批評性的建議;有機會和別人交流思想、分享思維成果;有機會試圖說服別人。通過案例教學還可以使學生看到公開的、正直的討論價值,逐漸學會正確對待別人的批評和善意地批評別人[6]。關于案例教學的設計及實施問題,本文限于篇幅不再贅述,由另文專論。

參考文獻:

[1] 別敦榮.大學教學方法創新與提高高等教育質量[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9(4):96-100.

[2] 郭建鵬,楊凌燕,史秋衡.大學生課堂體驗對學習方式影響的實證研究―基于多水平分析的結果[J].教育研究,2013(2):111-119.

[3] 張德江.高等教育質量分析與對策探討[J].現代教育科學,2010(1):38-40.

[4] 周光禮.高等教育質量評估體系的有效性:中國的問題與對策[J].復旦教育論壇,2012(2):10-14.

篇8

關鍵詞:管理學原理;混合式教學;課程改革

混合式教學是指綜合運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數字化網絡教學模式的一種策略。當前主要是指面對面的課堂學習(facetoface)和在線學習(E-Learning)這兩種典型教學形式的有機融合,即線下線上教學結合。混合式教學方式要求教師在面對面傳授給學生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還要運用各種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將課堂學習和課外學習進行整合,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一、《管理學原理》課程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管理學理論來源于實踐,應用于實踐。管理學原理的課程體系設計要以培養學生的管理思維、綜合管理能力為導向,以學生專業管理素質、社會責任素質得到全面提升,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堅持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原則,才能真正達到預期教學效果。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課程改革、實施混合式教學,提供了更有力的條件。在《管理學原理》課程教學中,可以結合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將混合式教學方法運用到《管理學原理》課程中,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管理學原理》課程的教學質量。混合式教學應用于《管理學原理》課程中,可以將《管理學原理》課程實踐部分內容按照管理職能分為若干個管理技能模塊,在每個技能模塊訓練中采取學生參與互動的方式進行教學。例如,老師與學生互動、學生與學生互動、男生與女生互動等方式,營造學生參與自主學習的環境,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學生會很愿意提出問題、深入探索問題,最后概括總結問題。這樣,老師要求學生認真配合課程項目的開展,全員參與,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1.“互聯網+”的新形勢要求課程改革。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深入發展,以及互聯網的廣泛應用,為高校教學改革引入了新的理念。2015年7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出了“互聯網+”的理念,互聯網在各行各業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都在從“輔助者”向“引導者”轉變。互聯網+課程建設,給探索課程建設與課程改革模式,灌注了新的理念。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課程建設進行深度融合。基于這種新理念,傳統的《管理學原理》課程也可以借助“互聯網+”的平臺進行調整,用信息化改造它,用混合式教學法改造它,以在線學習、MOOC等方式促進《管理學原理》課程改革,達到資源共享課程建設。

2.市場對人才新的需求要求更新教學方法。新的市場環境對管理者的素質、技能提出新的要求。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也從粗放型向技術型、智力型轉變,市場環境的變化對高校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高校的教學方式也要針對市場的需求,進行改革。混合模式教學方法正是在這種環境下應運而生的。用于《管理學原理》課程,學生在教師面對面的教學指導下,獲取理論知識,在線上與老師互動、與同學互動,甚至共享全國名校名師優質課程,從中獲取更廣泛的知識,理論知識與管理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協調、管理、創新能力。

3.教學對象的變化要求教學模式改革。目前“95后”已成為高校的主要教育對象,他們生長在中國經濟迅速發展的環境下,普遍具有自我意識強、個性張揚的特點,有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思想活躍,易于接受新事物,模仿學習能力很強;1995年后中國電子信息迅速發展,中國家庭電腦在1995年以后開始增多,更確切地說,“95后”是真正的網絡時代人,信息化程度特別高。在教授《管理學原理》課程中,要結合“95后”學生的特點,改革教學模式,強化“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引用混合式教學法對該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二、混合式教學模式在《管理學原理》課程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管理學原理》是管理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它強調的原理、方法、原則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掌握現代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樹立現代管理的基本觀念和思維方式,了解管理過程各階段的主要工作內容及其管理方法。在熟練掌握上述內容的基礎上,要求能利用有關理論和方法,分析、解決具體管理問題。因此,管理學原理是工商管理專業重要的基礎課程,除了學習管理理論外,還要培養學生應用管理理論、原則、方法的能力。采用混合式教學法,是把傳統的教學方法的優勢與網絡化教學方法的優勢結合起來,既要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發揮體現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作用。在《管理學原理》的教學實踐中,將傳統的教學方法的優勢與網絡化教學方法的優勢結合起來,優勢互補,以便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1.教師面對面教學。《管理學原理》這門課程中的面對面教學,教師不僅教授學生管理基礎知識,而且指導學生怎樣運用管理知識。學生通過分組研討、小組匯報等方式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進一步討論課堂中遇到的疑惑及問題。同時,教師針對學生課前網上討論企業案例和課堂研討分析企業經營案例的情況,在課堂上結合企業案例和學生討論結果,講解各知識點的重點和難點,最后做進一步的總結、歸納和拓展。此外,教師布置下一階段的學習任務及在學習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以保證下一階段的學習活動能夠正常進行。

2.網絡在線教學。通過將信息技術融合于《管理學原理》課程教學中,完善網絡教學環境,建設網絡教學平臺,設計網絡教學課件,建立網絡教學交流平臺等,引進MOOC網絡教學,精心設計本課程的教學過程,形成新的教學結構,以改善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通過可選擇的交互方式主動探究管理知識。教師通過網絡開展對學生的輔助教學,彌補課堂學習資源不足的問題,使教學效果得到顯著提高。

3.學生協作學習。要求學生之間進行課程學習的研討、交流、合作,以達到對學習內容的掌握和更加深入的理解。在教學實踐中,《管理學原理》課程教學中,運用ERP沙盤模擬是以沙盤教具為載體,進行協作學習,學生運用管理學及其他學科中的知識做出生產、供應、營銷、技術、財務、人力資源與后勤等有關方面的決策,使學生樹立了共贏理念,增強了全局觀念與團隊協作能力。

三、《管理學原理》課程教學中應用混合式教學應該注意的問題

1.注重傳統教學與混合教學模式的統一。混合教學中的在線方式雖然具有豐富的網絡資源、便利的溝通工具、先進的互動手段等獨特的優勢,但教學中不能完全采用線上教學,如果缺少教師的系統教學設計,缺少教師在課堂的系統教學,教學效果并不會很好。要把傳統學習方式的優勢和E-Learning(即數字化或網絡化學習)的優勢結合起來。

2.強化學生的學習主體定位。不論是課堂教學還是線上教學,學生都是學習的主體,只有讓學生認識到主動學習的重要性,并從主觀上主動學習,特別是《管理學原理》課程,才能真正獲取管理知識,提高管理能力,增強綜合素質。教師在設計教學流程時,應該更多地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3.注重整合優化教學內容。《管理學原理》課程教學中,理論課教學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結合混合教學模式的改革,逐步探索一種《管理學原理》課程理論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的教學體系,根據不同模塊的教學目標要求,分層次設計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內容,構建《管理學原理》課程體系。采用全新的教學方式的同時,教學團隊應該進行教材建設,根據混合式教學新特點,整合優化教學內容,編寫一本全新的適合應用型本科院校培養應用型經濟管理人才的《管理學原理》教材,以適應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課程改革需要。

作者:陶會平 單位:江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

參考文獻:

[1]禹海慧,吳孝政,易想和.工商管理本科“管理學原理”課程設計思考———基于培養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視角[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5).

篇9

關鍵詞:管理會計;整合架構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3)04.0116.02

1管理會計理論研究缺乏整合架構

管理會計認為是上世紀初伴隨著“科學管理之父”泰羅的所創造的企業科學管理而產

生。泰羅所推廣的工時與動作研究、勞動方法標準化研究、計件工資制以及提出的“經濟人”的假設,對管理學最大的貢獻就是帶來了管理需要量化的理念,或說其所倡導的科學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和量化標準化管理是等同的。而會計的核心職能之一便在于計量,會計擁有大量的量化數據,這正是當時提倡的“科學管理”所需要的,筆者認為,故而二者一拍即合,管理會計就此誕生。另一個佐證,泰羅所創立的成本會計法,與管理會計發展之初(20世紀初)的首要任務,即盡可能獲得精確而又真實的成本,是相一致的。所以,筆者充分認為,管理會計的產生是基于科學管理的產生,管理會計為科學管理的發展提供量化數據用以決策支持。管理會計理論研究缺乏整合架構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管理學發展的影響,新世紀以來,管理學與時俱進,昔日的泰羅也成為古典管理學的代言人,管理科學自身就缺乏統一的整合框架,基于其所發展起來的管理會計缺乏整合框架自然“情理之中”。

管理會計缺乏統一整合框架的另一原因,在于管理會計的多學科融合特性。管理會計融合經濟學、管理學、統計學、信息技術等多門學科,致使管理會計與其在內容上交叉滲透重復,使得管理會計學科范圍界定不明晰,呈現一種“大雜燴”的狀態。該特性的根源在于管理會計“量化”的本質與本世紀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相一致所導致。管理會計誕生之初,其使命便在于為管理提供量化的信息。而量化,即數據化,又是本世紀信息化發展最大的主題及實質。本世紀,隨著計算機數據處理能力的增強,大量的科學都朝著量化趨勢進行發展,而這些學科量化后的理論及方法,又被管理會計借鑒融合,使得管理會計整體發展呈 “大雜燴”式狀態,缺乏統一整合構架。

2管理會計整合架構

2.1實務上需要進行整合架構的原因

管理會計在理論研究領域已擁有大量的工具、理論和方法,筆者認為,這些工具應該首先在實務領域進行整合架構,為實務提供指引,應用于實務。讓實務指導理論體系的建設,這樣可以很好的避免前文提到的啟蒙時期謬誤和后現代主義謬誤。

回到本文篇頭提到的“科學管理之父”泰羅,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是建立在一些著名的實驗之上的,諸如金屬切削實驗、搬運生鐵實驗、鐵鍬實驗等。可見,管理學是建立在大量實驗基礎上的學科,對實務的總結很好地指引了管理學最初的發展。有觀點認為,正是從科學管理開始,管理學踏上了沿著伽利略、牛頓等創立的實驗科學道路,告別了單純的經驗總結。這或許是泰羅的科學管理對管理學的重大意義之一,但筆者認為,在這條適合自然科學研究但不適合社會科學研究的道路上繼續前行后,管理學也逐步進入了啟蒙時期謬誤和后現代主義謬誤。人們開始過分迷信理論與模型,忽視實務的實際效用,過分相信人類自身的預測和改變客觀世界的能力,忽視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本質差別以及人的不確定性等客觀事實。

筆者期望,管理會計可以適當回到管理學誕生之初的狀態,即通過實務指導理論,拋開一些華而不實的數學模型,通過對實務的總結而產生的理論或許更符合社會科學特征要求。管理會計應更加重視實務領域的發展應用,在實務領域先行建立整合構架,觀察其實際效用,以此指導理論研究,為理論研究指引方向。通過實務研究的總結進而回答理論研究的一些基本問題。

2.2筆者對于整合架構的理解

筆者將整合架構,理解為一種邏輯思維方式,一種企業應用管理會計各種工具的邏輯思維方式。整合架構,給管理會計工具的應用,提供一張清晰的地圖,實務使用者可以按圖索驥。企業從使命開始思考,再到價值,到愿景,再到如何實現愿景。每一步都可以在相應的位置找到相應的管理會計工具為企業的決策提供支持,充分發揮管理會計一個決策支持信息系統的職能。

2.3以戰略為主題進行整合架構

以什么為主題對管理會計實務進行整合架構?在理論上的整合構架,已有觀點提出以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的培植、價值管理、預算管理、社會責任管理、公司治理等為主題進行整合架構。但筆者認為,這些觀點不適用于實務構架的最大原因在于可操作性較差,前后邏輯連貫性不強。筆者提出,以戰略為主題進行整合架構。

戰略,泛指統領性的、全局性的、能左右成敗的謀略、方案和對策。筆者認為,戰略具有極強的目標性、清晰的思維連貫性和統籌全局性,是管理的最佳形式。基于戰略的管理,可以回答企業存在的兩個基本問題,一是目標市場需要什么樣的產品或服務或說企業應該或可以向目標市場提供什么樣的產品或服務,即市場與競爭定位的問題;二是企業上下整體如何實現這些產品或服務的提供,包括企業組織架構、運營管理、創新管理等,即全局運營問題。

以戰略為主題進行整合架構的管理會計,可以也必須回答企業市場與競爭定位的問題。應以市場作為企業行動的導向,重視企業與市場的聯系,形成一個內外部環境綜合考量的大的開放系統。這是市場經濟發展到當下的必然要求。傳統的管理,如泰羅時期的管理,關注的是企業內部自身的運營,因為當時的市場經濟蛋糕是固定的,企業考略更多的是在現有的蛋糕份額下如何降低成本獲取更高利潤或如何分得更多的蛋糕。而如今的市場經濟,企業要想長久生存下去,應該更多地主動尋找新的蛋糕,這便客觀上要求企業的管理應以市場為導向,建立內外部環境綜合考量和信息搜集的系統,并及時地對環境,尤其是外部環境的改變做出變革。

以戰略為主題進行整合架構的管理會計,可以也必須回答企業全局運營問題,實現全局統籌,內外兼顧、前后連貫,邏輯清晰的管理模式。通過前述的市場定位后,企業確定戰略目標并制定相應的戰略,進而組織人力物力朝著戰略的方向對企業的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及過程監督控制,最后對戰略實施的結果進行評價和績效考核。戰略為企業提供了一種前后連貫,邏輯清晰的管理模式。戰略的全過程是企業價值鏈推進的全過程,戰略為虛無縹緲的價值鏈或說價值生產提供了實現的最直觀方式和最清晰的思維邏輯方式。而價值的形成過程,就是企業運營的全過程。故而,以戰略為主題進行整合架構的管理會計可以回答企業全局運營問題,因為這是戰略管理的必然要求。

以戰略為主題進行整合構架的管理會計,適合什么樣的企業,是否所有的企業都適合?筆者認為,理論上應該適合于所有的企業。因為猶如戰爭,所有渴望獲得突破性成果的企業,都應該也必須制定戰略。擁有戰略的企業,就可以應用以戰略為主題進行整合構架的管理會計。筆者認為,在市場經濟下,在私有制下,不存在不渴望獲得突破性成果的企業,只有沒有能力獲得突破性成果的企業。因為私有制下的市場經濟是優勝劣汰的叢林法則,對突破性成果的渴望,是企業家精神的體現。只有擁有企業家精神的私營主,才能在私有制的市場經濟下長久生存。這樣的企業也是管理會計服務的主要目標對象。

2.4價值鏈分析(邁克爾·波特)和戰略地圖(羅伯特·卡普蘭,大衛·諾頓)

為了實現上述兩個問題的回答,筆者認為,將邁克爾·波特的價值鏈分析和羅伯特·卡普蘭,大衛·諾頓的戰略地圖兩種理論進行結合,對管理會計進行架構整合。價值鏈分析主要回答企業市場定位的問題,戰略地圖主要回答如何朝著戰略目標,進行企業全局整合運營,建立戰略中心型組織的問題。

提到戰略,不得不提到當今戰略領域的絕對權威,邁克爾·波特。筆者認為,波特對實施戰略的意義可以概括為差異化。波特說,戰略是選擇一套行動方案,使企業能在市場上創造持續性差異,持續性差異能夠向客戶傳遞超過競爭對手的價值或者在相同的價值下提供更底的成本,差異源于行動方案及其實現方式的選擇。在筆者最初的思考中,只選擇波特的價值鏈分析,作為構架的基礎。但是筆者認為波特的價值鏈分析在企業市場定位和戰略選擇上提供很好的思考范式,但在戰略具體化實施上沒有提供一個自上到下的框架范式。故而筆者選擇價值鏈分析來回答企業市場與競爭定位的問題。而羅伯特·卡普蘭,大衛·諾頓的戰略地圖為戰略的具體實施提供了一個自上到下,思路清晰的范式,用他們的話,叫戰略描述工具。

價值鏈分析構筑在波特的差異化戰略基礎之上,將價值鏈分為縱向價值鏈、橫向價值鏈和企業內部價值鏈。筆者望借用價值鏈分析中的縱向價值鏈和橫向價值鏈結合的形式,完成對企業進行市場定位與競爭定位。縱向價值鏈將供應商、企業和客戶視為一個整體,形成一條從原材料投入到產成品提供給用戶的價值轉移和增值的鏈條。企業選擇在縱向價值鏈一個或幾個節點參與競爭,縱向價值鏈解決企業市場定位的問題。橫向價值鏈是一個產業內部所有一組互相平行的縱向價值鏈的內在用作和聯系,橫向價值鏈的結果是決定產業內部各企業的相對競爭地位,確定企業與競爭對手之間的差異,從而確定能夠為企業取得相對競爭優勢的戰略。縱向價值鏈確定了企業在產業鏈條中的定位,橫向價值鏈確定了企業與競爭對手的定位,二者的結合便為企業戰略選擇奠定了基調。而管理會計在縱向價值鏈和橫向價值鏈分析過程中,提供相應的量化工具支持,故而這一部分的管理會計工具整合完成。

戰略地圖,主要提供戰略全局實施上的管理會計工具整合架構的框架。羅伯特·卡普蘭,大衛·諾頓將戰略地圖表述為通用的戰略表述和全局實施工具,筆者非常贊同。戰略地圖將戰略分成四個層面進行表述,分別是財務層面、客戶層面、內部流程層面和學習成長層面。戰略地圖為戰略的實施提供了極為清晰的思維方式和邏輯先后順序。通過前述的橫向與縱向價值鏈分析,確定企業的市場與競爭定位。將該定位首先反映在戰略地圖中的財務層面上,因為不管企業有多么高尚的志向,財務是企業生存基礎,也是企業在市場經濟下是否得到認可最重要最直接的體現,故而任何企業定位或戰略目標最終都應該落實在財務層面。通過財務層面,導出客戶層面,客戶層面最需回答的問題便是客戶價值主張,即定義本公司產品或服務與競爭對手的差異化。而對該問題的回答需要用到前述的價值鏈分析的市場與競爭定位,然后確定企業從總成本領先、差異化、全面客戶解決方案和系統鎖定四種基本戰略形式中選擇其一。財務層面和客戶層面都可以屬于戰略成果層面。由這兩個層面,導向內部流程層面,內部流程層面包括運營流程、創新流程、客戶流程和法律社會流程。由前兩個層面可以為內部流程層面確定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重點關注流程,平衡四方面流程,并為至少某一方面流程確定一個或多個具體的戰略主題,而這些戰略主題便是一個或多個管理會計工具應用的集合。由內部流程層面,最終導向學習和成長層面,因為內部流程層面需要學習和成長層面的具體支持實現。學習成長層面,包含人力資本、信息資本和組織資本三個維度。這三個維度是企業創造價值的主要三個維度,是實現內部流程層面規劃的三個具體資源。而充分利用這三個資源,需要管理會計的工具的配合支持。至此,戰略實施相關的管理會計工具在戰略地圖中得到整合。

總結,筆者將管理會計工具依據戰略分為兩類,一類是戰略定位工具,一類是戰略實施工具。戰略定位工具在價值鏈分析中的橫向價值鏈和縱向價值鏈中得到整合,戰略實施工具在戰略地圖中得到整合。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 管理哲學 學術使命 社會功能

中圖分類號:C93-02 文獻標識碼:A

“管理哲學”這一詞的出現,始于英國學者謝爾登于20世紀20年代出版的《管理哲學》一書。到20世紀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隨著西方現代管理學理論的廣泛引入,國內哲學界掀起了從哲學的視角研究管理的熱潮,從此管理哲學成為我國哲學研究的熱門話題和新的學術生長點。

1“管理哲學”的含義

作為一門新興學科,管理哲學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許多爭議,但最主要的爭議表現在對其概念的界定上。

1.1學界對“管理哲學”四種界定

什么是“管理哲學”,對于這個問題管理哲學學界主要有以下四種界定:第一種是把管理哲學看作是一種“應用哲學”或“實踐哲學”;第二種是把管理哲學等同于系統哲學在管理中的應用;第三種是把管理哲學等同于管理學原理,管理哲學就是管理理論和管理中的普遍原則(謝爾登,1923;泰勒,1911);第四種是把管理哲學看作是指導管理行為,特別是指導高層管理者決策行為的哲學,即企業最高主管為人處世的基本信念、觀念及價值偏好(霍金森,1978)。

以上幾種觀點都是從不同側面對其作了不同的界定,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沒有深刻揭示出管理哲學作為一門學科所具有的本質屬性,具有明顯的不足和局限性。

1.2“管理哲學”的全面界定

管理哲學作為一門哲學學科范疇。黎紅雷教授認為,所謂管理哲學,就是管理人世界觀的理論化和系統化。這個定義的內涵包括:第一,管理哲學是管理人的世界觀。這說的是管理哲學的本質屬性;第二,管理哲學是一門領域哲學。這說的是管理哲學在哲學中的地位。第三,管理哲學是元哲學。這是說管理哲學在管理學中的地位;第四,管理哲學是哲學與管理的有機結合。筆者認為這個界定比較合理,因為最主要的是它揭示了管理哲學的本質屬性,回答了“什么是管理哲學”。管理哲學的努力方向是從管理學中的人性化研究逐漸轉向管理哲學的,并推動管理哲學將“人”確立為核心問題。

2管理哲學的學術使命和社會功能

2.1管理哲學的學術使命

管理哲學作為一門新興的哲學學科,它的學術使命主要表現在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三個方面:

2.1.1研究對象

管理哲學屬于哲學范疇,它研究的是作為管理學建立之前提的基本理論假設,目的在于揭示管理人世界觀的理論化和系統化知識,為管理實踐者提供正確的指導。而管理學則屬于實證科學范疇,它直接研究管理活動中的各種具體問題,為人們提供有關管理活動的方法和原理。管理哲學是依據哲學思維的根本特性反思人類管理實踐而形成的哲學理論,其研究對象主要包括:管理學的現象描述、管理學的因果解釋、管理學的理論構建、管理學的概念系統,等等。

同時,哲學是對人類精神的反思和批判,是一種“對思想的思想”。所以,管理哲學首先要批判反思的是人類歷史上的管理思想或管理理論本身,這是由哲學的根本特性決定的,也是其最主要的任務。而管理學關注的是人類具體的管理實踐,并總結人類管理實踐的基本規律。如果我們把管理學看作是對人類現實管理實踐及其規律的認識、是對關于人類管理活動的理論的思想,那么,管理哲學則是對管理認識的再認識,對管理思想的再思想。

2.1.2研究方法

管理哲學與管理學在研究方法上存在著巨大差異的學術使命。管理學的研究方法有很多,比如系統分析法、定量分析法等。正因為如此它形成了不同的管理理論和管理學學派等,比如科學管理學派、人本管理學派等。從以前科學管理理論開始,到現代尋求管理定量化、最優化、標準化的努力一直沒有降溫過。由于現代科學和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各種西方管理方法的引入,使得把這種追求發揮到了極端。但是,現代管理活動中更多涉及人的管理、人與人之間、人與組織之間、組織與環境間的關系,而這些關系卻是難以按定量化進行,因而科學的方法很難解決這些問題。所以這些問題的解決需求助于哲學思辨的方法,即尋求管理哲學,管理哲學具有批判反思的思維方式,管理學的研究方法本身就是管理哲學批判反思的對象。

2.1.3研究目的

對于研究目的方面的學術使命主要表現在:管理學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人類社會管理及其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而管理哲學研究的則有兩方面目的:一是它通過對人類管理實踐的反思,為管理實踐活動提供一種哲學方法支撐;二是它在對人類管理實踐反思的基礎上,形成關于管理世界的哲學觀,達到對人類管理世界的一種整體性把握。相比管理學研究目的,管理哲學是一種理論化的智慧,其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對各種管理學知識體系進行批判和反思,其直接對象是管理學知識的前提邏輯,試圖把管理哲學作為一種智慧來批判和反思具體管理學知識的邏輯體系。

2.2管理哲學的社會功能

管理哲學作為一門新興的哲學學科,在面對現代化、國際化的新趨勢下,也必然面臨著新的歷史條件下(下轉第158頁)(上接第152頁)的新問題,但它卻具有以下特定的社會功能。

2.2.1推動具體管理科學的發展

在管理活動的歷史上,管理思想從一階段過渡到另一階段是以管理哲學的進步為標志的,或者說是管理哲學創新的結果。從管理實踐創新的角度看,管理哲學是管理科學走向管理藝術的必經之路。管理實踐創新的實質,是掌握了先進的管理哲學的管理者對管理科學的創造性應用。而如果沒有管理哲學的指導,管理科學將失去活力,因而不會對管理者有多大的幫助。所以,學習管理知識和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固然重要,但掌握一種先進的管理哲學更為重要。

而管理科學的發展離不開管理哲學的指導,管理哲學作為管理的思辨是構成管理學體系不可缺少的基礎,為管理學的發展提供思想支撐和精神動力。只有在科學的管理哲學指引下,才能克服各種現有的管理理論的缺陷,才能為管理科學的發展與繁榮提供科學化、系統化的哲學依據。

2.2.2指導具體管理實踐活動

在前面,筆者引用黎教授的觀點已經對管理哲學作了相對全面的界定,也就是說管理從根本上說,是對人的管理,是為了改造客觀世界、促進社會進步和人類的完善。而“管理的發展必須與人的精神、心理、情感、價值判斷、信仰、社會文化和風俗等結合起來考慮。管理者需要管理精神、管理文化、管理藝術,而不僅僅是管理技術。”對現代管理實踐來說,這些東西恰恰是其需要彌補的地方,所以,現代管理實踐活動迫切需要管理哲學來指導。管理哲學作為對人類管理方法論的批判和反思,其理念內在地反映了管理活動中更需關注人、更需關注人文關懷,不斷提高自身修養。

2.2.3促使哲學的新發展

只有在哲學的指導下,科學的管理哲學才能夠建立起來。但二者的關系又是相互的,它反過來會豐富和發展哲學,從而促使哲學的創新發展。我們知道,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但是哲學只有為現實生活所指引的哲學,才能在現實生活中發展。而如今哲學呈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始終保持與社會實踐活動和各種具體科學的緊密結合,并在此種結合中形成各門哲學的應用理論分支。“管理哲學如同科學哲學、藝術哲學等等一樣,在我國都只能是哲學的組成部分,是哲學在各個領域的應用。”管理哲學“其著眼點是為了哲學重心的轉向、變革的實現和創新路徑的選擇,因而是哲學創新發展的重要突破口”。

總之,管理哲學必須根植于管理實踐的管理學土壤中,以各種管理理論作為自己的反思對象,從中概括出管理哲學的基本范疇和理論,從而承擔起特定的學術使命和社會功能。

參考文獻

[1] 李蘭芬,王永明.論管理哲學的學術視野及其功能[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4).

[2] 黎紅雷.管理哲學芻議[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