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生物知識范文

時間:2023-08-18 17:49: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學科學生物知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小學科學生物知識

篇1

一、從課程設置看銜接

小學從三年級至六年級均設置了《科學》課程(江蘇教育出版社),有8個分冊;初中在七、八年級設置了《生物》課程(江蘇教育出版社),有4個分冊;高中設置《生物》必修和選修(人民教育出版社)各3冊,本文只涉及必修3個分冊。下面表1、表2分別是小學《科學》各分冊和高中必修3個分冊中與初中《生物》有聯系的部分內容比較。

仔細比較上述兩表中顯示的各教材分冊中所涉及的內容可知,在有關生物學最基本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方面,小學《科學》和初中《生物》之間有關聯的內容很多,并且在初中《生物》中這些內容的闡述比較仔細、深入,涉及面更廣,技能要求更全面;而高中《生物》在遺傳變異、生態系統、生命活動的調節、科學探究的過程、生物技術等方面與初中《生物》聯系緊密,在初中《生物》的基礎上,更加加深拓展了知識結構和能力要求,再加上選修的內容,為學生以后接受專業生物學教育做了很好的鋪墊。其中,初中《生物》教材的設置起到了很好、很明顯的銜接作用。

二、從教材內容看銜接

鑒于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能力,小學《科學》中的有關生物學的內容,較少涉及生物體的組成結構、生理功能,較多描述外部形態、生活習性,例如“我眼里的生命世界”“吃的學問”“養蠶”“我們長大了”等,因此明顯側重于宏觀知識方面。

高中《生物》加大了細胞水平、分子水平的研究學習,例如:細胞膜的有關知識、酶的作用和本質、核酸、有絲分裂、減數分裂及基因的有關內容等。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也從小學、初中的定性分析的要求向定量分析轉化。隨著高中學生身體、心智、能力的水平發展,研究學習的內容也向更深更高的層次發展,高中《生物》更側重于微觀知識方面。

而初中《生物》在比較詳細闡述各典型生物體的形態結構、生活習性等宏觀知識外,也開始涉及生理功能的實現等一些微觀方面的學習,例如:營養物質在體內的消化吸收過程、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方式――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細胞核的作用等,知識認知開始由宏觀向微觀發展,初中《生物》教材的這些內容安排起到了“承下啟上”的銜接作用。

三、從教學策略看銜接

生物科學不僅是事實和理論眾多,也是一個不斷探究的過程。因此,在小學、初中、高中的生物課程中安排有不少科學探究的內容,也是學生必須理解、掌握的內容。對于這部分內容的教學策略,3個階段也各有側重。

小學《科學》側重于讓學生觀察和體驗,用學生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來達到對生物學知識的理解、識記。例如:觀察小動物、怎樣搭配食物、養蠶、種油菜、做酸奶等。學生通過觀察,親眼目睹了一些奇妙的生命現象的產生、發展,而對懷有極高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的兒童來說,沒有比看一看、摸一摸、種一種、養一養等更好的策略來提高學習生物學的興趣了。

高中《生物》的教育策略中很重要的一點是研究,即科學探究,并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過程,勤于動手和動腦”[1],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學的核心概念”[1]。在高考試題中有一種非常重要的題型是“實驗設計”,強調排除偶然因素對實驗的影響,對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要求較高,能體現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對該題型完成的程度能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這一策略實施的程度。

在初中《生物》中也安排有不少實驗,絕大多數是科學探究的驗證性實驗。要求學生在了解科學探究一般過程的基礎上,要會“提出問題”、要知道如何針對問題“作出假設”,并能設計簡單的“實驗方案”,及時記錄、分析數據,在此基礎上“得出結論”并相互“交流”。在探究的過程中已開始對“如何讓實驗更準確”、設法排除偶然因素對實驗的影響提出了初步的要求。

從小學《科學》的觀察,到初中《生物》的驗證,再到高中《生物》的研究,初中《生物》無疑又處于“承下啟上”的銜接階段。

四、從學習方式看銜接

無論是小學《科學》,還是初、高中《生物》,其教育部制定的課程標準中,有兩點是一樣的,即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性學習。

“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法。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盵2]學習小學《科學》如此,學習初、高中《生物》也是如此。學生在像科學家一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了學習的樂趣,增強了探究能力,在獲取生物學知識的同時,也形成了尊重事實、善于質疑的科學態度,為進一步學習和步入社會做好充分的準備。

教師只需提供科學探究的機會,為探究性學習創設情境,充分利用多種教學資源,精心組織,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主體即可。在此過程中,初中《生物》中的一些實驗,理所當然在小學《科學》和高中《生物》之間起到了“承下啟上”的銜接作用。

五、從本地區教育實際看銜接

眾所周知,初中生物學在初中課程設置中必不可少卻又“無足輕重”。由于高考指揮棒的作用、社會對減輕學生負擔的要求等原因,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市的“中考”科目中沒有生物學,小學畢業會考當然也不考《科學》。所以,初中生物學的“地位”一直不高。

但在七八年前,為了使高中生物學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績,加強了對初中生物學的要求,我市實行了在初中八年級進行生物學會考,并將會考成績納入中考考生的總成績的方法。從一開始的只統計“優、合格、不合格”,到以滿分5分計入中考總成績,再以滿分10分計入中考總成績(最近幾年又不計分數了),近幾年來小學畢業會考也將《科學》列入考查范圍。

在小學畢業會考、初中中考、高中高考三級考試制度中,初中生物學要為高中生物高考作鋪墊。而初中生物學會考的內容當然更注重與高中生物學的接軌,凡高中生物學中涉及初中生物學的部分(如表2),都成為會考重點。這更實際地體現了初中生物學“承下啟上”的銜接作用。當然,教師應根據課程標準及當地教育主管部門的要求,全心全意為學習服務。

綜上所述,初中生物學在小學和高中相關學科間起到了橋梁作用。作為初中生物學教師,為了更好地完成初中生物學的教育教學,應該對小學《科學》、高中《生物》中的相關內容了然于胸,做好學科知識的“承下啟上”的銜接工作,為教育事業多作貢獻。

參考文獻

篇2

[Key words] Recommended;service philosophy;“customer” service;satisfaction

在學院2012、2013年社會需求與培養質量年度報告上愿意推薦母校的比例2011屆畢業生為43%,2012屆畢業生為46%,低于全國水平(57%)。2013年學院招生、入學教育及新生適應性年度報告上2012級新生愿意推薦本校的比例也才45%。為什么我們培養的學生卻不愿意推薦我們的學校呢,是學生不愛母校,還是母校沒給學生足夠的愛?如何讓學生對學校教學滿意、學生工作滿意、生活服務滿意?

作為高職院校,如何讓更多的學生選擇本校,與提高教育服務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關系。學生是直接參與高等職業教育服務的對象,是高職教育的直接消費者、購買者、受益者,也是作為生產者,參與者、使用者,參與了高職教育的整個服務過程,學生滿意了,學校才算是辦好了。

一、把握形勢 明確服務的主體和就業環境

1、服務主體有了新變化。近年來,高考參加人數逐年下降,各高職院校招生競爭異常激烈,我院的高職生源質量也有所降低,大部分學生錄取分數只在高職切線上。另外,高職生源已經跨入了九零后,其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相對于“70后”、“80后”大學生有了很大改變,他們在網絡影響下成長起來,善于從網絡上接受新信息,學習新東西,思維活躍,喜歡追求刺激,追求新鮮感。高職院校的服務主體與以往相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就要求我們的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既要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又要適應當代大學生思想的多樣化的變化趨勢,改變思路,不斷創新,強化"以學生為本"的全面服務的理念。

2、就業環境有了新變化。職業教育必須滿足社會需求、市場需求、企業需求,為社會輸送適合產業發展的多樣化技術技能型人才。高職院校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高職畢業生在校期間是否接觸過一些實際工作,經歷過社會實踐,是否達到企業所需的技術等級等,都是企業所關注的。企業在挑選人才不僅對文化層次和專業結構有要求,還要求畢業生熟練掌握某項專業技能,有較強的技術應用能力,一經聘用就能及時上崗服務。畢業生的實際工作能力成為是否錄用的一個重要標準。

二、更新觀念 彰顯服務理念

信息時代的到來,使得現行教育體系正面臨著一場巨大而深刻的轉變,教育觀念的轉變是根本的轉變,只有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才能推動教育改革與發展。我們的教師已經習慣了應試教育背景下的行為模式,我們以往的教育習慣,是不太關注學生的反應,老師說的都是“圣旨”,學生反映什么不重要。學校是“上帝”,學生是學校培養的“產品”,學校通過課程“流水線”,以及比較單一的“產品評價標準”,想把學生塑造成什么樣,學生就該是什么樣??墒菚r代變了,供求關系也發生了轉變,現在的 “上帝”應該是學生,輪到我們教育者該去思考如何為“上帝”做好服務,思考如果我們想吸引學生,我們到底能為學生做什么?我們做成了什么?他們如何評價我們做的事情?只有企業愿意心甘情愿掏錢聘我們培養的學生,我們的教育才算是成功的,不應該是只注重知識的傳承,忽視了能力的培養,不僅僅讓學生在3年學習結束畢業后有滿意的工作,而且到了崗位之后學校還應一直關心他們,不斷聯系,幫助他們在崗位上走得更穩更遠,只有這樣的學校才能讓學生愿意推薦。

三、把握重點 開展“顧客式”服務

學校把教育服務提供給了學生,學生享受到這種教育服務,并為此交納了學費,那么不斷改進教育服務,滿足所有“顧客”的需要,這既是高職院校管理活動的首要目標,也是一切管理活動的出發點。

1、做好教學服務。學生是最重要的服務對象,時刻關注學生個體的成長,通過因材施教滿足他們的個體需求。在理論教學上以就業為導向,緊密聯系市場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不斷進行教學改革。不再被動地接受學生提問,而是主動思考、主動詢問學生在學習上有哪些沒掌握,哪些不清楚,主動為他們補缺補漏。在實踐教學上,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嘗試部分專業實驗實訓室隨時開放,讓感興趣有需要的學生可隨時進行實踐操作。開展“兵教兵”即讓學生教學生,讓會的學生教不會的學生,專業教師在旁及時補充更正的課余實踐教學模式。在考核上也不在為成績馬首是瞻,從“單一”轉向“多元”。教師評價角度要從以往單一的知識方面的評價,轉向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素質全面提高角度的評價。比如,學生運用新知識的能力、創新精神、學習習慣等是否有進步。這種評價能打破傳統的唯分數論,讓學困生發現自己的亮點。

2、做好學生事務服務。學生的需求和期待是我們最大的動力源,一切從學生需要出發,滿足他們的需求和期待,才能真正的做到以生為本。在服務態度上要積極主動,“顧客”第一,比如當你和同事正在談話時,學生來找你,需要你的幫助,你就要馬上和同事終止談話,立即幫助學生處理,這就是以學生滿意率為中心的優先法則。再比如學生來找你辦事,可是他要辦的事不是你的業務范圍,這時候你該怎么做?只是告訴學生這個業務不是這邊辦的,還是告訴他應該去哪各部門辦?這兩個方法都不可取,如果你把學生當成“上帝”,那么這時候你的服務態度應該是積極的,你該帶著他到能辦理此項業務的部門并交代清楚。學院目前通過設立學生事務中心正是解決此類問題的一個很好的方式。在就業方面,通過對畢業生的跟蹤調查、用人單位的信息反饋,不斷地改進就業服務。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導和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畢業生就業指導和服務體系,為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提供信息服務,咨詢服務,指導服務,培訓服務等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式的服務內容和服務形式,為學生確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和擇業觀,掌握競爭技巧,積極參與競爭創造有利條件。

篇3

首先,讓我們重溫一下《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中關于知識目標的表述?!罢n程總目標”指出,在知識方面要讓學生“獲得生物學基本事實、概念、原理和規律等方面的基礎知識,了解并關注這些知識在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義務教育是公民基礎教育,而不是專業人才的教育。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應當掌握的生物學知識應當是作為普通公民所需要的知識,而不是只有成為生物學專家才需要的知識。因此,這里所說的“基本”和“基礎”都是對培養合格的普通公民而言的。以往長期作為基礎知識的某些內容,比如水螅、蝸蟲等動物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特點,對于系統的生物學專業教育來說是必要的,但是離普通公民的生活終究太遠,學習的意義不大,在課程標準中就不做要求了。這就反映了課程標準的一個基本理念:“面向全體學生”,而不是僅面向將來不斷深造直至成為生物學專門人才的學生。

課程標準對知識教學的要求還有一條基本考慮,就是要處理好基礎性和實用性的關系。既要選取生產和生活中有用的知識,又不能僅考慮有用,將種植、養殖、治病療傷等實用性知識作重點,否則就要走上“三大作物一頭豬”的老路。知識內容與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的相關性越高,實現遷移的可能性越大,其時效性越長久,對學生終身學習和發展的價值就越大。因此,課程總目標強調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的學習,用的動詞是“獲得”,而關于應用,用的動詞是“了解并關注”。概念、原理和規律都是從事實中歸納總結出來的,概念的形成、對原理和規律的掌握,也必須建立在認知事實的基礎上,因此,課程總目標還強調生物學基本事實的學習。生物學事實包羅萬象,這時所說的“基本事實”是指學習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所必需的事實性材料。比如花、花的結構、花的類型、花序等都是事實性知識,其中花的結構是學生理解花的功能、形成花的基本概念所必需的,屬于基本事實。 而花的附屬結構、花的類型、花序的類型及特點,盡管以往長期保留在初中生物教材中,卻不屬于新課標所說基本事實的范疇。

課程標準對知識教學要求的第三條基本考慮是強調理解的質,而不是信息的量。對需要學生單純記憶的知識作了精簡,對需要學生理解的概念和原理則提高了要求。比如,精簡過多過繁的形態、結構和分類的內容,提出理解生物體的結構層次這一要求。再比如,“具體內容標準”的內容和表述方式,也體現了這一思路?!瓣U明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舉例說明生物和生物之間有密切的聯系”、“闡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等等,都是要求學生達成對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而不是單純記憶。

課程標準對知識教學要求的第四條基本考慮是將生物學知識作為生物科學素養的有機組成部分,將知識教學與能力和情感目標的達成統一考慮,而不是單純考慮知識的系統性?!皟热輼藴省蓖怀隽巳伺c生物圈,打破了傳統的植物、動物、人體等幾大塊內容的學科體系,讓學生經常圍繞著生物與環境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來探究生物學問題,既有利于探究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形成,為學生樹立環境保護意識、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念打下理性的基礎。

課程標準對知識教學要求的第五條基本考慮是體現生物科學的發展及其與技術和社會的緊密聯系。例如,內容標準增加了生物技術的內容,而且將生物技術單列為一個主題。

篇4

一、 對中職學校數學教學服務專業課程學習的認識

教育部2009年頒布的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學大綱(以下簡稱“教學大綱”)對數學課程做了明確的定位:數學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本課程的任務是:使學生掌握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具備必需的相關技能與能力,為學習專業知識、掌握職業技能、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因此,中職數學的教學有別于普通高中的數學教學,不僅承擔著提高學生數學基礎知識和技能等數學素養的基本職能,還承擔著為專業課程學習、職業技能的掌握服務的功能,應具有鮮明的職業特色,它著眼于普通勞動者素質培養需求,具有很強的基礎性和工具性。作為為專業課程學習服務的數學教學,如何實現與專業知識的有效滲透和整合,值得數學教育工作者深入探索與實踐。

二、衛生中職學校數學教學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1.學生層面

一方面,自從中等職業學校放開招生以來,中等職業教育規模不斷擴張,中職學校生源質量不斷下滑,學生的數學素養和數學能力普遍較低,且分化嚴重,很多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接受能力都比較弱。薄弱的數學基礎,不良的學習習慣,較差的思維能力,數學知識斷層、碎片化嚴重,導致數學學習難度加大,對數學的興趣隨之減淡,隨著教學內容的逐步增加和深入,疑難問題日積月累造成惡性循環。

另一方面,由于在數學學習上的長期“失敗”經歷導致學生在思想上存在畏難心理,充滿了挫敗感,堅持理想信念信心不足,產生數學難學且無用的念頭,認為在學校只要學好醫學專業知識即可,數學的學習無關緊要。這種思想導致許多學生厭學,教學的實際情況是數學大綱規定的教學任務不能順利完成。

2. 教師層面

教師是教學過程的主體,對教學的組織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的知識結構和理念直接影響數學教學的方向和效果。目前部分數學教師的知識結構單一、陳舊,不了解數學與專業課之間的知識聯系,仍以傳統的單一的系統理論知識傳授為主,專業知識基本不涉及、不滲透,導致數學學科被孤立,未能有效服務專業課程的學習,無法挖掘學生的潛力。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方式仍是以試卷的方式考核理論知識為主,未重視應用性考核,該導向直接影響了學生對數學應用能力養成的積極性,且無法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潛力得到充分的開發。

3. 學校層面

由于衛生中職學校一直保持良好的就業形勢,大部分學生畢業后即可就業,較大程度上削弱了學生考取高職院校進行更高層次學習的意愿,同時對數學在專業課程學習中的作用認識不到位,往往只重視專業課程而忽視公共基礎課程尤其是數學課程,直接導致學校在制定實施性教學計劃時對數學的課時分配過少,難于滿足較為完整的數學教學的需要,只能壓縮教學內容,直接影響到數學的教學。

4.教材層面

近幾年來,中職數學教材的編寫在專業知識滲透方面有所突破,比較有代表性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根據教學大綱配套出版了中等職業學校課程改革國家規劃新教材,分為《數學》(基礎模塊)、《數學》(職業模塊)(分為“工科類”和“財經、商貿與服務類”兩種)和《數學》(拓展模塊)三個模塊,然而《數學》(職業模塊)的內容對衛生中等職業教育各專業的知識學習及職業崗位工作對數學的要求的關聯性不大,缺乏醫學專業知識的滲透,適用性受限。事實上,醫學專業課程很多地方需要使用數學知識,由于學生知識面窄,靈活性差,知識遷移不易實現,難于達到培養目標。

三、衛生中職學校數學教學服務專業課程學習的平臺建設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數學的教學必須改變傳統的以系統理論知識傳授的做法,轉向更多地為專業課程學習服務層面,從關注數學學科知識轉化到關注專業知識學習及職業崗位對數學知識和能力的要求,注重數學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下面以此為指導思想進行衛生中職學校數學教學服務專業課程學習的平臺建設。

1. 圍繞專業培養目標,在教材中融入專業元素

我校數學教師在充分調查醫學各專業培養目標、專業課程對數學知識的需求的前提下于2014年編寫了廣東省衛生職業院校公共基礎系列規劃教材《數學》(供中等衛生職業教育各專業用),該教材在教學大綱的框架下注重數學知識的專業應用,將專業知識有機融入教材,目的是努力實現數學知識融合到專業知識的學習中,融合到職業崗位的應用中,達到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形成綜合職業能力,為以后的職業崗位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對數中引入pH=-1g[H+]的計算、聲強級的計算等與對數有關的醫學常用計算;函數中引入吸氧濃度與氧流量的函倒叵擔環侄魏數中引入嬰兒的體重與月(年)齡的函數關系;函數圖像和性質中引入心電圖、體溫曲線圖、腦電圖、激素分泌曲線圖等與醫學相關的函數圖像;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的實際應用舉例時介紹研究藥物的衰變規律的藥物動力學一級反應公式f(t)=ae-kt;概率與統計初步中介紹一元線性回歸方程及其在醫學中的應用等等。

2.變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引入翻轉課堂模式

信息技術對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等各方面都產生深刻的影響,近幾年來,以建構主義和掌握學習理論為指導、以現代教育技術為依托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和推廣。我校經過幾年的信息化建設,實現了教學資源的上傳和共享,學生可以很方便利用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獲取學習資源,滿足隨時隨地學習的需求。因此我們將一些章節的內容制作成數字化教學資源,如微課視頻等,上傳到學校的“云服務器”中供教師和學生使用,具備了“翻轉課堂”的基本條件,然后在教學中進行實施。經過兩年來的實踐,“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為教師和學生所接受,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學習的參與度、積極性和自主性,提升了教學的有效性。

3.改變傳統的教學評價,建立過程性評價機制

改變傳統單一的考試評價方式,建立評價主體多元、評價內容多維的過程性評價機制。傳統的試卷考核嚴重束縛了學生的思維,不利于學生個性化發展。而科學多元的評價機制可以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過程性評價包括課中評價、課后評價和測試評價。課中評價是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如對發言、匯報探究成果、交流學習體驗等進行評價,包括學生自我評價、學習小組評價、教師評價等;課后評價是對學生課后活動的評價,如作業、課外數學學習活動等的評價;測試評價主要評價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實施過程性評價以實現全面考核學生的情感、態度、知識、能力、素質的目的。

4.開展數學應用競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熱情

開展數學應用競賽,以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能力,同時也有利于創造良好的數學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參與度和積極性。

四、衛生中職學校數學教學服務專業課程學習的實踐成效

經過兩年多的數學教學服務專業課程學習的平臺建設和應用,取得了一些較為明顯的成效。

1. 專業問題驅動和融合,提高了學生興趣和培養質量

教學內容的選取以醫學專業課程相關問題為依據,以崗位需求的應用能力培養為目的,內容來自專業實際,教學案例源于崗位實際,既迎合了學生的心理需求,又降低了學生接受專業知識的難度和提高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學生經歷了從厭學苦學到愿學樂學的轉變,從而為形成綜合職業能力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據專業教師和實習帶教老師反映,學生懂得處理專業知識學習過程和職業崗位中涉及的數學問題和計算。

2.專業知識滲透和整合,更新了教師的數學教育理念

通過《數學》教材的編寫和教學,對我校數學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掌握一定的醫學專業知識,并將其與數學知識進行滲透和整合,對我校數學教師而言是一次緊跟形勢的教育理念的更新。

3. 翻轉課堂教學的應用,改變了教師學生的角色定位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顛覆了傳統教學模式,改變了教學過程中師生的定位,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課堂的管理者轉變為資源的提供者、學習的指導者和促進者,學生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主動研究者,教學形式由“課堂講解+課后作業”轉變為“課前學習+課堂探究”。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操作能力并需要及時改變觀念,調整教學設計,更好地服務學生學習,提高教學質量。

4. 科學評價機制的使用,保障了學生的個性化l展

充分發揮科學的教學評價的正面導向作用,讓評價改善教師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教師的教學始終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個性化發展,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篇5

關鍵詞:中醫 分子生物學 實驗準備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a)-0126-01

隨著分子生物學的迅猛發展,該技術已經滲透到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各個領域,與醫學聯系日益緊密。中醫院校的實驗教學課程大多是實驗性很強的專業課,而醫學分子生物學實驗大多是蛋白質和核酸等的定量實驗,要求更嚴格,操作更復雜,實驗難度更大,要保證實驗課有序高質量完成,實驗準備工作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環環相扣,不能疏忽大意。

為在中醫院校普及和推廣分子生物學技術,培養學生基本實驗技能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我?;A醫學院實驗教學中心于2012年全面開展分子生物學教學實驗的準備工作,現準備工作已經完成。經歷我校分子生物學教學實驗室從無到有的整體建設,從耗材購置到預實驗進行,結合具體工作,談一談自己的體會。

1 提高自身業務能力

個人認為扎實的業務素質是實驗準備工作必不可少的前提,我校本科分子生物學實驗包括質粒的提取、基因組DNA的提取、PCR、轉化等五個小實驗,這些小實驗之間具有連續性強、時間長等特點,要求實驗準備工作人員必須具有扎實全面的理論基礎和熟練的實驗技能,掌握實驗原理、方法步驟和試劑配制,熟悉掌握設備儀器的操作和注意事項,出現問題能及時解決,對不同實驗結果有合理的解釋。如電泳,膠的濃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圖片漂亮與否,任何大小的DN段都有一個合適的濃度的膠,做PAGE時膠的濃度更為明顯;這些是實驗準備的重點,那么怎么尋找這些實驗中的重點呢?那就要在預實驗中仔細揣摩實驗原理、步驟;再如轉化會有多次失敗,許多人認為是感受態做的不好或者是抗生素加過量,可是有一次的感受態是“粗放型”做的,最后效果卻很好,這有可能是載體自我環化沒連上,或者是熱激時間過長;對于抗生素用量多的問題,則把平板在恒溫箱里多放置一段時間仍仍然什么都沒有(這時抗生素已經失效),這就不是抗生素的問題了,這些只有實驗之后才能體會;有時候轉化子太多,就不妨把平板室溫下放置數小時,挑大菌落(質??截悢刀啵┤ヲ炞C。最后,作為實驗技術人員,要關注國內外實驗技術新動態,改進實驗方法,不斷提高自身業務能力。

2 積極做好預實驗

所謂預實驗是指在進行實驗教學或者是科學研究時,經常需要在正式實驗之前先做一次實驗,簡稱預實驗[1]。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準備過程,而且實驗準備人員能通過這一過程摸索實驗條件,確保實驗順利進行,同時許多新的實驗方法和技巧都可以由預實驗探索而來[2]。

每次實驗都會因時間、室溫、試劑批號及濃度和儀器的改變而出現不同的實驗結果,所以每次實驗前都要做好預實驗。做好預實驗首先需要注意環境的干凈整潔,該滅菌的儀器和器皿是否準備充足,然后認真完成所需要的各種試劑的保存條件、稀釋時的配比等。

其次是儀器設備的準備,實驗前要仔細調試設備,這樣才能確保實驗的正常進行。比如我們實驗室新買了一臺離心機,空機轉動很好,可是在預實驗時發現放到里面的離心管頂部與機器有摩擦,及時與廠家聯系進行維修解決了問題。其實預實驗目的就是確定實驗條件,尋找存在的問題及注意事項,確保實驗課的正常進行。

3 加強各方面的協調工作是實驗準備的保證

實驗準備工作特點是接觸面廣,與學校教務處、設備科、學科教師、學生的關系密切,處理好以上幾個方面的關系是搞好實驗工作的重要保證。(1)設備科:分子生物學實驗是一門新開實驗,作為采購部門的設備科第一次采購某些耗材就有可能會發生理解上的錯誤,這就需要和設備科老師有良好的溝通,比如填寫的購置計劃只寫著封口膜(全名叫無菌培養容器封口膜),在領取時設備科老師就先讓供貨商拿來一包樣品(Para film),發現不對我們及時調貨最終確保了實驗的順利進行;(2)學科教師:實驗教學是教師和實驗人員共同完成的教學任務,二者相互依賴,缺一不可,在實驗準備中要求學科教師意見,互相尊重,密切配合;(3)學生:每次實驗課前都要給本實驗室的負責人交代清楚實驗過程中的注意事項,有些必要的要打印出來貼在醒目處請學生注意。

4 加強日常管理

良好的實驗室管理是保證實驗順利進行的基礎。在實驗過程中要做到以下幾點。

4.1 實驗儀器的管理

分子生物學操作中會涉及一系列儀器,管理不當或者使用不當導致實驗失敗、減少儀器使用壽命或損壞儀器,因此在進行操作前細致地了解各種儀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是使后繼實驗事半功倍的一個必要準備。比如超低溫冰箱和可調微量移液器,在超低溫冰箱內儲存的物品包裝盒材質應為不銹鋼、鋁質或耐低溫的硬質塑料。禁止使用紙盒、橡膠器皿、玻璃器皿以及軟質塑料袋;盡量減少開門的次數和開門時間,以保證箱內溫度的穩定;存取樣品時動作應迅速,不能長時間打開冰箱。離開時務必確認冰箱已經關嚴。可調微量移液器在使用過程中動作要緩慢平穩,不使用時要調至最大值的刻度,使彈簧處于松弛狀態以保護彈簧。實驗結束后督促學生填寫儀器使用情況表,如有故障要寫明原因,以便及時聯系維修人員進行檢修。

4.2 實驗材料的管理

實驗室的安全最重要,分子生物學實驗經常與毒性強,甚至是致癌的試劑接觸,像氯仿、異戊醇、甲醛、乙醚等許多溶劑,都應在通風櫥中使用,并且注意保護皮膚和呼吸道。另外一些致癌物或誘變劑,像溴化乙錠等,在操作中要注意防護,并注意使用后的處理。特別是一些試劑盒,一定要掌握相關知識后方可使用。實驗室工作人員要列出每次實驗的材料清單,每次實驗課前組長按照清單一一清點,對于有毒及需要特殊處理的試劑要對學生交代清楚,同時要明確下課后按時把所有實驗材料整理歸位,老師檢查合格后方可離開。

4.3 實驗室衛生管理

從第一次上課就要強調實驗室環境衛生的重要性,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每次實驗結束后值日生認真打掃衛生,并將實驗室儀器、物品擺放整齊,為下一次實驗創造良好的氛圍。

分子生物學的準備工作繁瑣而復雜,即使有幾年的工作經驗也難免會有疏漏,這就要求我們平時的經驗非常重要。注意總結實驗中注意事項,每次的物品準備都要有詳細的記錄,每學期實驗項目一旦確定就不會改變,準備教師可以提前熟悉實驗程序。嫻熟的操作技能是保證實驗準備得以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只有做到正確使用、熟練和規范操作,才能得到正確結果[3]。長此以往,可以改正不足,逐漸完善實驗準備工作。

參考文獻

[1] 孫蕊,于洪帥,丁寧,等.預實驗在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中的作用[J].現代醫藥衛生,2008(22):151-152.

篇6

關鍵詞:無機化學實驗;教學質量;改革;嘗試與探索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8-0218-03

無機化學實驗是針對高等師范院校化學教育專業的學生開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不僅能夠鞏固和深化無機化學課程所學的基礎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剛進入大學學習的一年級新生摒棄中學時期形成的不良實驗習慣,熟練掌握基本實驗操作技能,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正確的科學研究方法,提升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與創新精神,為后續實驗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1]。因此,無機化學實驗課程的教學質量直接影響著高師院校所培養的中學化學師資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傳統的無機化學實驗教學模式已經與學科的快速發展、專業的培養目標嚴重脫節,極大地制約了創新人才培養的需求。如何優化整合課程教學內容、采用創新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改革課程考核的評價方式以有效地提升本課程的教學質量成為了培養高師院校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的關鍵。為提升無機化學實驗課程的教學質量,本文作者在多年的無機化學實驗課程的教學實踐中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與探索。

一、優化課程教學內容,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傳統無機化學實驗課程的教學中,基本操作、基本化學原理和元素性質實驗等驗證性實驗在教學內容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如北京師范大學無機化學教研室編寫的《無機化學實驗》(第三版)[2]教材中,驗證性實驗的占比竟然接近60%。開展驗證性實驗雖然能夠鞏固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加強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對實驗現象的細致觀察能力。但在教學中過多地選用驗證性實驗內容則難以適應學科發展的需要,不利于實現課程的主要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我們在近年的教學過程中逐步采用我校自編的《無機化學實驗》[3]教材,將一些內容簡單、與中學知識重復的驗證性實驗進行合并、簡化,使驗證性實驗所占的比重下降為45%,同時大幅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數目,新開設的實驗項目如“微波固相合成――AlPO4的合成及組成測定”、“一維鏈狀牛磺酸鈷配位聚合物的溶劑熱合成”以及“納米二氧化鈦的制備及其光催化活性”等可以讓學生通過課程的學習掌握多種無機合成新技術,熟悉化合物的鑒定及組成分析方法,增強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動手能力,對于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了解學科的發展前沿、增強學生的專業綜合素養以及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與創新能力起到積極的作用。而趣味化學實驗內容如“化學冰袋的制作”、“暖手袋的制作”、“彩色火焰蠟燭的制作”等的引入則將專業課程的學習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寓教于樂,讓學生體會到化學實驗的“魔力”,對實驗課程的實踐性有更清醒的認識。

二、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結合教師現場演示,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伴隨無機化學學科的發展,專業的新知識、新技術呈幾何級數增長,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向學生傳輸更多的知識內容變成了一個令任課教師棘手的問題。多媒體教學手段具有知識信息量大、形象直觀的特點,將其引入無機化學實驗的課程教學能夠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4]。如在“溶液的配制和滴定操作練習”實驗中,可先行拍攝滴定操作的正規示范視頻并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在課堂上由教師演示滴定操作后,再將正規示范視頻采用慢速方式重復播放數次,必要時進行定格展示,讓學生更清楚地了解滴定操作的具體步驟和要求;在“醋酸解離常數的測定”實驗中,可在多媒體課件中將酸度計的組件和操作面板以圖片的形式進行直觀的介紹,同時將其使用步驟在課件中呈現出來,方便學生在使用儀器的過程中隨時檢視自己的操作是否符合規范。此外,在復雜實驗裝置的組裝、化學反應過程的模擬等方面多媒體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也具有明顯的優勢,可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因此有必要在無機化學實驗教學中廣泛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實現更佳的教學效果。不過多媒體教學這一現代化教學手段現階段仍然是實驗課常規教學手段的一種輔助,與理論課的教學不同,我們更強調教師在實驗教學中的引導作用。在講解實驗操作規范和儀器的操作步驟時必須結合現場演示,在學生面前將重要的實驗操作技術逐一分解,通過自己的一舉一動讓學生感受到規范操作的重要性,感受到化學實驗的嚴謹性,感受到化學科學的神奇性?,F場演示也有助于在師生之間產生更多的言語、動作交流,充分加強教學效果,有助于學生對教師產生敬佩、尊重之情。

三、改革課程考核的評價體系,重視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

鑒于實驗課程的特殊性,僅以期中和期末的筆試或操作考試來評價學生的課程學習情況顯然有違科學性,教師更應該注重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的實際表現,使課程成績的評定更趨合理化。在教學中,我們按照平時成績占70%,筆試和操作考試成績占30%的標準來評定學生的實驗課成績。加大平時成績所占的比重,能有效地促使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保持積極性、主動性。在平時成績的評定中,我們擯棄過去根據某學生一個學期的整體表現打分的粗略方式,而是將成績的評定細化到每一次實驗。對每一次實驗的評價則由過去的教學中只依據預習報告、實驗報告的書寫質量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評價的片面手段,轉而重視學生在整個實驗中的具體表現,綜合考慮實驗的預習情況、學習態度與實驗內容的完成情況、基本操作掌握情況及臺面清潔、現象記錄及實驗結果、實驗報告的書寫質量等指標對學生的實驗成績進行評價,每一部分的分值均為20%,使最終的評分能更真實地反映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防止出現學生不認真完成實驗內容而通過后期“加工雕琢”實驗報告獲得好成績的現象。評價方式的變化可以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全神貫注、手腦并用,對于提高實驗技能和實踐動手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有利于指導教師增強責任心,加強課堂巡視,充分了解學生的基本技能是否規范、實驗現象的記錄是否完整、實驗結果是否正確、實驗態度是否端正,并可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疏漏和不足并當場在課堂中予以糾正,避免此次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影響到后續的教學。

四、逐步實現化學實驗內容的“綠色化”,培養學生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

環境污染問題是21世紀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所面臨的迫切問題,而化學工業作為主要的環境污染源已日漸成為“人民公敵”。實現化學過程的“綠色化”是改變化學及化學工業所面臨的窘境的唯一有效辦法。在高師院校的實驗教學課堂上面向未來的中學化學教育工作者傳授環境保護的知識,樹立“綠色化學”的良好意識對于建設大眾期望的環保性社會,消除化學對公眾的負面影響,培養青少年的環境意識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無機化學實驗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有毒有害化學試劑,鑒于目前絕大多數高等院校的實驗室還不具備處理實驗廢棄物的儀器設備,因此這些試劑本身或者實驗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渣極有可能對環境造成難以修復的污染。如何在教學過程中體現綠色環保理念,實現實驗過程的“綠色化”是當前的無機化學實驗教學中碰到的一個大問題。本著預防大于治理的原則,應從實驗源頭上對污染進行防控。為此我們首先在實驗內容的選取上遵循“5R”原則(減少用量Reduce,重復使用Reuse,循環利用Recycle,再生Regeneration,拒用Rejection)[5],盡量摒棄對環境污染大的如汞、重鉻酸鉀、苯等試劑藥品,優化實驗方案與實驗裝置,加強實驗廢棄物的處理,盡量減少化學實驗的污染排放;其次強調實驗產物與廢棄物的循環利用,通過開設“由含銀廢液制備硝酸銀”、“由廢干電池制備硫酸錳銨”、“由易拉罐合成明礬”、“由貝殼制備乳酸鈣”等實驗項目,使對環境有毒有害的物質在實驗室內進行流轉,防止廢棄物對土壤、大氣造成污染,不但可以節約大量的實驗藥品與經費,而且可以向學生灌輸原子經濟的概念;此外,我們還在“醋酸亞鉻的制備”、“水的電解”等實驗中采用微型儀器裝置,在保證實驗現象、結果清晰準確的前提下大幅度減少了藥品用量,不但實現了實驗“綠色化”的述求,而且能夠促使學生更仔細地觀察實驗現象,注重實驗操作的準確性。今后我們還將對某些嚴重污染環境、對學生身體健康損傷大的實驗項目進行計算機仿真化,更大限度地消除無機化學實驗對環境所造成的污染。

五、結語

近年來,我們在無機化學實驗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進行的一些有益的嘗試與探索對于提升化學教育專業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已經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為后續課程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培養出的一些學生先后在全國師范生化學實驗技能大賽以及廣西高校大學生化學實驗技能競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部分學生在進入老師的研究室開展研究工作時也表現出了良好的科研素養,在科學研究過程中取得了一些令人矚目的成果。這些收獲促使我們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進一步加強實驗課的教學改革,追尋學科發展的腳步,利用更有效的手段與措施來發展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朱妙琴,王祖浩.高師無機化學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J].化學教育,2002,(11):21-25.

[2]北京師范大學無機化學教研室,等.無機化學實驗(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蔣毅民.無機化學實驗[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4]寶金榮,朱曉偉,李文先.無機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初探[J].實驗室科學,2013,(2):49-51.

[5]鄒少蘭.綠色化學與綠色化學實驗[J].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4):25-28.

篇7

【課程介紹】一對一,小班等多種班型自由選擇,針對不同基礎的學員制定適合的學習方案,結合學員自身特點和接受能力合理安排授課時間,給學員匹配適合的老師進行授課,切實保證學習效果及達分目標。

【溫馨提示】400免費熱線咨詢方法:您好,請您先撥打前10位總機號碼,根據語音提示輸入后5位分機號碼,稍等片刻即可接通校方顧問老師,可以跟老師說明的您目前的外語水平,明確自己的學習需求及所要達到的學習目標,咨詢授課時間安排、學習周期及免費試聽課預約安排等情況,歡迎您的來電!

【嘉興市】

嘉興市韋博國際英語培訓學校南湖名都校區免費咨詢電話:400 0066 911 轉分機 64099【商務英語、職場英語、交際用語、生活口語等實用英語培訓】

【江門市】

江門市蓬江區美聯英語出國留學語言培訓江門校區免費咨詢電話:400 0066 911 轉分機 63993【雅思、托福、SAT 、GRE、GMAT、SSAT等考試類英語培訓】

【金華市】

金華市婺城區韋博國際英語培訓學校金華校區免費咨詢電話:400 0066 911 轉分機 64097【商務英語、職場英語、交際用語、生活口語等實用英語培訓】

金華市義烏市韋博國際英語培訓學校義烏校區免費咨詢電話:400 0066 911 轉分機 64102【商務英語、職場英語、交際用語、生活口語等實用英語培訓】

金華市永康市韋博國際英語培訓學校永康校區免費咨詢電話:400 0066 911 轉分機 64097【商務英語、職場英語、交際用語、生活口語等實用英語培訓】

【昆明市】

昆明市五華區泓鈺學校昆明校區免費咨詢電話:400 0066 911 轉分機 96095【德語、意大利語、法語 、西班牙語等小語種培訓】

【廊坊市】

廊坊市三河市泓鈺學校燕郊校區免費咨詢電話:400 0066 911 轉分機 96115【德語、意大利語、法語 、西班牙語等小語種培訓】

【臨沂市】

臨沂市蘭山區泓鈺學校臨沂校區免費咨詢電話:400 0066 911 轉分機 96104【德語、意大利語、法語 、西班牙語等小語種培訓】

臨沂市蘭山區環球雅思英語培訓學校金鼎國際廣場校區免費咨詢電話:400 0066 911 轉分機 64187【雅思、托福、SAT 、GRE、GMAT、SSAT等考試類英語培訓】

【馬鞍山市】

馬鞍山市雨山區韋博國際英語培訓學校萬達校區免費咨詢電話:400 0066 911 轉分機 64082【商務英語、職場英語、交際用語、生活口語等實用英語培訓】

【牡丹江市】

牡丹江市愛民區泓鈺學校牡丹江校區免費咨詢電話:400 0066 911 轉分機 96109【德語、意大利語、法語 、西班牙語等小語種培訓】

【南昌市】

南昌市東湖區泓鈺學校南昌校區免費咨詢電話:400 0066 911 轉分機 96096【德語、意大利語、法語 、西班牙語等小語種培訓】

南昌市東湖區朗閣英語培訓學校賢士校區免費咨詢電話:400 0066 911 轉分機 64127【雅思、托福、SAT 、GRE、GMAT、SSAT等考試類英語培訓】

南昌市東湖區朗閣英語培訓學校南昌校區免費咨詢電話:400 0066 911 轉分機 64127【雅思、托福、SAT 、GRE、GMAT、SSAT等考試類英語培訓】

南昌市紅谷灘新區環球雅思英語培訓學校紅谷灘封閉校區免費咨詢電話:400 0066 911 轉分機 64188【雅思、托福、SAT 、GRE、GMAT、SSAT等考試類英語培訓】

篇8

關鍵詞 現代教育技術;初中生物;課堂;教學

本文將現代教育技術的涵義進行了簡單的概述,同時,將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仍然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介紹,最后,將現代教育技術與初中生物課程進行有效整合的策略進行了綜合闡述,實踐結果證明,現代教育技術以及初中生物課程之間的整合有效的提高了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水平,同時,高效的實現了教學目標。

一、概述現代教育技術概念

我國目前所稱為的“現代教育技術”一詞的涵義的界定有兩種:第一,強調“時間性”。新科學技術基礎上的新媒體技術以及系統技術的教學技術;第二,強調“現代性”。是指現代教育活動中運用到高新科學技術,例如: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等。總之,這兩種“現代教育技術”的涵義觀點均有局限性與片面性,如果將“現代教育技術”與AFCT的“教學技術”概念相聯系,將教學活動中的物理性以及系統整體性進行突出強調,才能在真正意義上詮釋了“現代教育技術”的涵義,一方面強調了教學系統中的完整性,在整個教學活動中不斷的應用新技術來進行教學、評價,另一方面,應需要采用高新技術來不斷的實踐教學活動,使得不同的新技術在教學活動中發揮出不同的作用,從而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

二、分析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如今有很多的科學技術均應用到教學活動中,例如: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等,這些高新技術的應用使得整個教學領域面臨著巨大的變革與創新,不僅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而且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而培養了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創造力。本文以下將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介紹:

目前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相關應用型高新科技產品漸漸廣泛的應用于教育活動中,跟西方先進國家相比雖然存在著一些差距,但是我國現代教學媒體技術逐漸應用于教學實踐活動中,并且取得了驚人的教學效果,使得教學活動引入全新的境界,具體表現有以下幾點:第一,逐漸對教育技術的機制提高了認識;第二,轉變了教學方向,由傳統的“教”轉為今天的“學”。

綜上所述,我國現代教育技術正處于不斷發展的階段,而且在教學領域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在我國國內教學現狀還存在著以下的問題:第一,由于我國東西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著差異,以至于在認識上以及觀念上存在著差異,因此,西部地區的教學現狀仍然較落后。第二,條件不成熟。有很多地區均認識到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的優勢,但是學校的經費有限,從而導致多媒體技術沒有得到普遍的應用于課堂中;第三,過分使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有的教學教師認為多媒體技術在教學活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實踐結果發現,確實提高了教學效益以及教學水平,便在課堂上45分鐘一直使用多媒體技術,而不愿采取其他教學手段來輔助教學,這種過分采用多媒體技術的教學方法并不符合素質教育的初衷;第四,電腦教學呈“流水課”“一鍵式”。教學教師為了防止學生們操作失誤而將多媒體中的課件設為”一鍵式“,學生們通過按鍵來進行閱覽課件,這種做法不僅阻礙了學生們個性的發展,而且使得學生們易失去學習興趣等等。

三、探討現代教育技術與初中生物課程進行整合來提高教學實效性的策略

(一)合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促使生物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生物教學是一門與生活相關的學科,因此,教學教師不但需要進行因材施教,而且還要充分的、合理的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來應用于課堂教學活動中;例如:生物教學上講授到病毒引起的疾病,教師需要找到一些疾病案例,同時,需要將造成疾病的各類病毒等進行制成多媒體課件,不僅有效的培養學生們學生興趣,而且使得學生們生物教學的學習成績得到了提高。另外,通過將現代教育技術融入到生物教學活動中,使得二者之間實現優化與整合,這樣不僅使得學生們有效的理解了生物教學內容的難點知識,而且更好的掌握了生物教材內容的難重點知識。

(二)將現代教育技術與初中生物教學進行有效整合,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在生物教學活動中,經常需要進行一些生物實驗,進行生物實驗的時候不僅消耗大量的實驗試劑以及器材,而且還會有一定的危險性,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大大解決了上述的問題,教學教師通過播放試驗具體操作的錄像,并且一邊進行講解,促使學生們更好的記住實驗步驟。在初中生物教學活動教學時,需要合理的采用多媒體技術能夠克服傳統媒體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化靜為動,信息量大,圖像生動,音響逼真,例如:投影、幻燈、錄相、微機等,合理選用生物教材中的難重點知識通過多媒體技術將其展現出現,不僅使得生物理論以及內容特點有效的傳授于學生們,而且更有利于學生們掌握其中的知識點。例如“草履蟲的形態結構”這部分的教學,因為草履蟲的身體微小,肉眼難以觀察清楚,在教學中配以模型,再以CAI軟件演示其內部結構,就有利于學生掌握其內部構造,以加深其深刻印象。因此,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不僅使得學生們的動手能力以及觀察能力得到了提升,而且學生們從中也獲得生物相關的知識,因此,將多媒體技術與初中生物教學進行有效整合,不僅節約了學習成本,而且大大提高了生物教學效率。

(三)合理的將現代教育技術與初中生物教學進行有效整合,實現整體教學目標

在進行生物教學的時候,需要合理的采用多媒體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中,而不需要課堂45分鐘一直使用多媒體技術。這樣不僅使得學生們易失去學習興趣,而且使得學生們易將生物課堂當做多媒體技術課,從而沒有掌握到生物教學中的相關知識點,生動、形象的畫面可以吸引學生的無意注意,但過多會使得課堂教學目標變得不明確,另外,在應試考試前復習生物教材時候,找不到生物課本中的重點內容知識點。因此,需要利用問題情景或展示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等則可以激發并維持學生的有意注意。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少年的大腦皮層長時間處于高度興奮狀態容易使身心疲倦。多媒體雖有加快教學節奏,加大教學容量,優化教學效果的作用,但它具有聲、光、電的綜合刺激,使用一定要適時適度,在一堂課內頻繁濫用,其結果勢必事與愿違。因此,在進行初中生物教學活動的時候,需要合理的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將生物教材中的難重點通過多媒體技術播放、傳授出來即可,從而更有效的實現生物教學的整體目標。例如:在講授生物教材中的《人類神經調節》一課時,只需要在“條件反射的建立”上放錄相帶,讓學生真正理解簡單的反射與復雜的件反射的區別和聯系就足矣。

結語:

本文將現代教育的涵義進行了簡單的概述,同時,將目前現代教育技術的現狀進行了分析介紹,最后,針對現代教育技術與初中生物課程的有效整合來提高教學實效性的相關策略進行了綜合闡述。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活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如果將現代教育技術與教學活動進行有效的整合,從而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水平,同時,有效的實現了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林榕,林雪松.多媒體技術對物理創造性思維的培養[A].第十五次全國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討會暨全國近代物理研究會第八屆年會論文集[C].2004.

[2]李運林,李克東,徐福蔭.我國教育傳播理論的建立與發展——紀念宣偉伯、余也魯來華南師范大學講學30周年[J].電化教育研究,2012(11).

[3]曾潔.創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英特爾?未來教育”受訓體驗[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

[4]續丹,鄭鎂.多媒體技術在工程制圖教學中的應用[A].面向21世紀的圖學教育——第十二屆全國圖學教育研討會暨第三屆制圖CAI課件演示交流會論文集[C].2000.

[5]趙明秀.工程圖學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A].面向21世紀的圖學教育——第十二屆全國圖學教育研討會暨第三屆制圖CAI課件演示交流會論文集[C].2000.

[6]續丹,鄭鎂.多媒體技術在工程制圖教學中的應用[A].面向21世紀的圖學教育——第十二屆全國圖學教育研討會暨第三屆制圖CAI課件演示交流會論文集[C].2000.

[7]黎加厚.e-Education:電化教育的新定義──關于《電化教育研究》雜志英文譯名更新的建議[J].電化教育研究,2000(01).

篇9

[摘要]校企合作育人才,對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出企業需要的人才,真正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促進高校就業指導工作有重要意義。新疆農業大學動物科學院連續四年實踐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才,有針對性的改進就業指導方式方法,取得了成效,提出了建議。本文以新疆農業大學動物科學院為例,通過該學院連續四年實踐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才模式,有針對性的改進就業指導方式方法,并取得了顯著成效,為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下就業指導工作提供參考。

[

關鍵詞 ]校企合作;高校就業指導;實踐

一、問題提出與目標

(一)問題提出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學校要與企業“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校企合作是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事業,是貫徹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的有益實踐和重要舉措。校方應當以產學研合作關系為紐帶,繼續加強與企業的合作,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培養出企業需要的人才,真正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

動物科學專業是農業院校的傳統專業,是生命科學的重要分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該專業的研究內容已經涉及我們生活的很多方面,該專業對學習者生產實踐經驗的積累和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非常高。怎樣使動物科學專業的畢業生在剛參加工作時能夠直接勝任或以最短的培訓時間就能夠勝任企業安排的工作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解決這一問題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校企合作育人才的方式。

(二)工作目標

1、加強校企合作,實現雙贏目標

創建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既彰顯了高校人才培養特點,也是新疆畜牧業及行業企業發展的迫切要求,選擇合適的人才培養模式是取得校企合作成效的重要條件。

對企業而言,校企合作育人在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更好的教育環境的同時,為企業積蓄了一批用得上、留得住、可發展的高素質、高技能的畜牧業人才。

對校方而言,教育的本質就是提高人的素質,人的素質的核心就是專業精神和人文精神。通過校企聯手培養,學生會對專業和人文知識“知之深,愛之切”,利于學生成長、成才,利于學生就業、創業。

2、加強校企合作,實現優勢互補

從理論上講,畜牧業企業與動物科學學院合作,校企兩方不僅都有硬件和軟件的合作優勢,更有對人才需求的共同預期,這是合作的前提條件和基礎。通過合作,可以發揮兩種不同環境和資源對人才培養的互補功用,實現校企雙方互相支持、互相滲透、雙向介入、優勢互補、資源互用、利益共享。(見下表)

二、實施方法與過程

四年來,新疆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以“校企聯手抓培養 學生成才促共贏”為主題,與畜物行業的企業堅持目標一致原則、持續教育原則、立體培養原則,積極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模式,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就業指導工作,實施方法與過程如下:

(一)共建實踐育人基地、開展企業社會實踐

“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對于促進大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長才干、奉獻社會,鍛煉毅力、培養品格,培強社會責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雹伲≒183)四年來,動科學院分別與六家畜牧業企來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共建社會實踐與育人基地。有意向去某企業鍛煉或就業的學生,接受學校和企業的共同組織與管理,在企業接受一至兩個月的實訓。通過實踐,學生在企業真實的生產生活情境中獲得真實的職場經驗,提升了專業興趣和技能,提前認識到人職匹配的重要性,規避了一些未來職業人生無法勝任的風險。

(二)加強校企文化共建與交流

文化能夠溫養熏陶,傳道明德,有潤物無聲、點滴入土的力量,深深植根于人們的心中。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育人功能,優勢互補的校企文化共建為學生提供了豐盛的文化大餐,有利于學生對文化的學習理解及應用,使兩種文化在大學生身上融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理解并熟悉企業文化,提升其就業能力。

一是“企業文化進校園,融入校園文化活動”。旨在培養學生適應就業環境和企業文化。每年開展企業冠名系列活動,如畢業生寄語和新生寄語折頁、宿舍門頭設計、書簽、素質拓展、體育運動會、專業技能大賽、世界糧食日宣傳等活動。

二是“校園文化進企業,深化校企共建平臺”。旨在加強企業與學生的溝通和了解。如大學生文藝演出隊定期赴企業生產一線開展“我們是一家人”文藝匯演;每年邀請企業參加畢業生慶典和迎新生匯演;學生去企業參加籃球聯誼賽、研討交流、團隊訓練;學院的專家、教師帶學生前往企業講課、交流、觀摩。

三是“設立企業助學班,培養畜牧行業人才”。選拔優秀學生成立虛擬班,利用雙休日和假期授課,為期兩年,課程體系包括行業發展狀況、個人生涯規劃、企業文化、企業實訓等。旨在全程培養行業人才,宣貫企業文化,擴大企業知名度,協助校方做好就業指導工作,實現畢業生高質量就業,達成企業、學校、學生個人的三方共贏。

(三)共上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課

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下的就業指導工作不但為學生提供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輔導,同時注重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引導學生轉變就業觀念。我院的就業指導課程結合專業特色,定期邀請合作企業的專家、管理者、技術能手、優秀校友進校園、上講臺,為學生授課、作專題報告,指導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讓學生充分了解企業需求,感受企業文化,盡早為就業做好心理和技能準備。

(四)設立企業獎學金

企業基于自身行業需求,向品學兼優的學生給予一定現金獎勵,極大地激勵優秀學生、其他學生更好地學習專業知識,掌握過硬的專業技能,回報社會、學校和企業。此舉不僅體現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提升了企業影響力,而且對校企深度融合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使合作育人、合作就業效果增強。

(五)建立校企網絡交流平臺

發揮新媒體的優勢特點,搭建學生與企業交流的平臺,可實現校企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企業與我院師學生共建QQ群、微博、微信等交流平臺,及時將企業發展、企業文化、就業信息、校園新聞等共享。同時,通過這個交流平臺,把平時不愿意表露思想的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他們以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

(六)開展企業與學生的對話活動

由于整體就業形勢嚴峻,學院每學期請企業定期和學生對話交流,很多學生從用人單位那里再次證實:一是要誠信為本;二是要學好本專業知識和技能;三是要樹立愛崗敬業和開拓進取精神;四是要具有一定的求職技能。如:學會寫自薦信,具備良好的語言溝通能力。

三、工作成效

(一)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下就業指導工作的成效

1、提高了就業指導工作的有效性。校企合作促就業過程中,雙方樹立了開展全程化就業指導工作的觀念;擴大了企業在校園影響力,提前建立了人才蓄水池;加強了就業指導隊伍建設;建立了高效的職業發展規劃和就業指導信息系統。

2、培養了學生的專業精神和人文精神。校企聯手的系列活動一方面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增加了,專業精神深入了。另一方面學生在實踐中認識到學問不應成為一種滿足個人功名利祿的工具,做學問的目的在于成事成人。

3、提升了學生的就業能力。學生在積極參加校企合作的活動中,逐漸鍛煉了職業技能、人際交往技能和生活技能。從大一開始就接觸企業與社會,為學生將來走向職場打下堅實的基礎。四年來主動到曾實踐過的企業就業的動科專業學生人數逐年增多。

4、增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校企合作中,學生在帶薪實踐,車間學習、行業調查、民情體察中提升了道德境界;同時,企業文化的輻射,豐富了校園文化,利于培養學生對企業的認同感,培養學生的敬業愛崗、忠于職守的奉獻精神,提升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5、創設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校園環境和企業環境都孕育著豐富的教育資源,充分利用兩種環境共同育人,達到了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雙贏結果,這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著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作用。

四、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下就業指導工作的思考與建議

1、校企合作育人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為了對大學生的培養產生最優化的效果,校企雙方應密切合作,加強協調溝通,明確各自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分工,從而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實施教育。校企雙方需做到:教育目標和內容上的有機結合、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有機結合。

2、完善支持保障體系。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下就業指導工作是一項系統工作,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在校企兩方,配備專管人員,具體負責組織實施校企合作育人促就業工作,逐步形成領導重視、機構健全、師資優良、場地和投入到位的工作格局,為校企合作育人提供有力的保障體系。

3、構建科學化的評估體系。建立一套可行的評估指標體系對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下就業指導工作做出客觀可靠的評定,不僅可以去沙存金,糾正錯誤的觀念和認識,促進該工作的科學、規范發展;同時通過評估指標體系的規范與促進,能夠使其健康持繼發展,打造校企合作育人的品牌活動。

參考文獻

[1]孫英,邵偉.“校企聯手抓培養,學生成長促共贏”: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3,(12):17-18.

[2]姜洪文.“校企聯手、三階遞進”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技術與教育,2012,(1):14-19.

篇10

關鍵詞:小學科學 素質教育 互聯網+ 學生主體

如何上好小學科學課程,如何既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又不占用學生過多的時間,如何激發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素質,這是每個科學教師都應該思考的問題,隨著“互聯網+”浪潮如火如荼地開展,筆者結合自己的一線教學實踐經驗,談談自己的具體做法。

一、巧妙選擇“互聯網+”與小學科學的融合點

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現代信息技術與中小學各個學科的融合是必然的趨勢,而小學科學的學科特點又對融合的需求更加迫切。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小學科學具有豐富性、科學性等一些特點,而且許多知識離學生的生活相對較遠,讓小學階段的學生較好地學習知識,輔助以現代技術,顯然能夠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但是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就是“互聯網+”與學科的融合嗎?顯然,這種理解是錯誤的。筆者認為,教師要找好融合的切入點,不能為了使用信息技術而使用,應該是需要使用才使用,使用是為了更好地展示學科知識,實現素質教育。如果一課不需要使用現代信息技術,也沒有必要生硬地把學科與“互聯網+”放在一起。

例如,筆者在講授《光的反射》這一節內容時,就選擇了現代信息技術,本人認為,僅憑教師的講解和板書,不夠直觀形象,輔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給學生播放了一段Flash片段,把光的反射的幾種情況展現給學生,讓知識更加直觀,便于學生的理解。

而本人在講解《給冷水加熱》這一節內容時,就放棄了使用信息技術手段,而是給學生采用了現場模擬展示的手段,準備好涼水,借來了酒精燈,然后現場給學生演示。雖然也有一些信息技術的資料,如播放一個視頻,或者用FLASH模擬場景等,但是我認為都沒有給學生展示更為直觀。

二、做好教材知識與“互聯網+”技術的取舍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換代,網絡技術也蓬勃發展,教師只要動動鼠標、鍵盤,百度一下,就會搜索出大量的相關學科信息,雖然這給小學科學教師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但是先進的教學手段永遠也不能代替教師的課堂教學,如果教師的課堂教學能被取代的話,學生完全可以脫離課堂,進行自學,顯然是不可行的。

因此,在信息和資源集聚膨脹的今天,教師更應該最好資源的篩選,仿佛沙中取金一般,做好甄別,真正讓信息技術能為學科服務。

例如,在講解《校園生物大搜索》這一主題知識時,筆者曾經聽過其他學校教師的課,講課老師借助了多媒體手段展示了校園普遍存在的生物,雖然生物的展示豐富多彩,但是沒有什么特色,只不過借助了現代信息技術的手段,較為直觀、便捷地把校園生物展示給學生而已,學生印象并不深刻。筆者的做法是,教師本人提前對校園的生物進行調查,拍照,制作成幻燈片,然后利用課外活動課或者課間的時間,讓學生自己進行調查取證,對校園的生物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在授課時,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校園生物進行大搜索、大舉例,然后教師進行概括。

本人在設計授課環節時,首先設計了學生說一種,教師展示一種,等學生說的差不多了,教師再以分類的方式,對校園的生物進行大盤點,而且還可以輔助以一些活動,如制作一些小發現的牌牌,哪個同學說出了哪種不太常見,或者不易發現的生物,就給學生一個小發現的獎牌,這樣的課上的生動有趣,學生印象深刻,比單純地給學生展示生物的圖片效果要好得多。

三、重點突出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地位

在“互聯網+”與學科進行融合時,許多教師過分依賴信息技術手段,甚至有“炫技”的嫌疑,那這樣的課堂無疑有些本末倒置,喧賓奪主。所以在小學科學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技術,不能忽略教師的主導地位。

首先,教師主導地位的體現表現在,教師應該先備課,然后再選擇是否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并且考慮如何運用,而且如何運用的高效,教師時時刻刻應該認識到,現代信息技術只是課堂教學的輔助手段,但不應該成為課堂教學的全部或者主導。教師才是一堂課真正的導演。

其次,學生的主體地位也不能受到動搖。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課堂主體的地位已經越來越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在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的過程中,學生的這種主體地位不僅不應被削弱,反而應該得到進一步強化,教師在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時,應該給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體現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總之,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小學科學應該緊跟潮流趨勢,做好信息技術與小學科學的有效融合,實現素質教育,構建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樂麗琴.關于網絡課程資源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福建電腦,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