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范文
時間:2023-07-31 17:42:3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研究背景
19世紀30年代起國外學者就開始了對協調發展的研究,Bithas & Nijkamp提出在不確定信息下,利用專家知識系統進行環境―經濟協調模型的建模方法;Boulding將系統方法應用于經濟與環境相關性的分析,倡導儲備型、休養生息型和福利型的經濟發展,其目的在于建立“循環式”經濟體系來代替過去的“單程式”經濟系統;Norgaad提出了協調發展理論,認為通過反饋循環在社會與生態系統之間可實現共同發展。協調發展的定義雖表述不一,但其核心卻是唯一的,即協調發展是自然環境與人類使用的一種平衡,是生態系統與經濟系統之間的動態平衡。
從定性角度看,飯店業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了支持和導向,區域經濟發展帶來了基礎設施改善、產業結構優化、增長動力增強, 這都為飯店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同時,由于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整體實力的大幅增強、客源市場的遷移帶來的業務轉型, 致使我國區域飯店業防御危機沖擊的能力得以迅速提升, 二者協調發展過程就是它們在相同的時間和區域內相互協調關聯的過程。從定量角度看,如何準確判斷和評定區域經濟與飯店業協調發展水平卻成為研究的難點,而這恰是本文研究的緣起。
二、研究方法
(一)模型構建
1、耦合理論及模型
耦合是指多個系統或運動形式通過各種相互作用而彼此影響的現象,而系統由無序走向有序機理的關鍵在于系統內部序參量間的協同作用,它左右著系統相變的特征與規律,耦合度正是反應這種協同作用的度量。由此,把影響區域經濟發展與飯店業兩個子系統通過各自的耦合元素產生相互影響的程度定義為“區域經濟―飯店業”耦合度,其大小反映了區域經濟―飯店業的協調程度。依據二者交互作用的強弱程度,一般可將其耦合過程劃分為低水平耦合、頡頏、磨合和高水平耦合4個階段。
借鑒物理學中的容量耦合概念及容量耦合系數模型,構建耦合度模型,即:設變量ui (i = 1,2,…,m),uj(1,2,…,n)分別表示系統,推廣得到多個系統相互作用的耦合度模型為:
cn= n{ ( u1?u2 ?…?un )/Π( ui + uj ) }1/n
當只有兩個系統時,可以直接得到它們的耦合度函數,表示為:
c = 2{ ( u1?u2 )/( u1 + u2 ) 2 }1/2,耦合度值C∈(0,1)
根據耦合度值的變化可分為以下六種類型:(1)當C = 0時,耦合度極小,系統之間處于無關狀態且向無序發展;(2)當C∈(0,0.3)時,處于較低水平的耦合階段;(3)當C∈(0.3,0.5)時,耦合處于頡頏時期;(4)當C∈(0.5,0.8)時,耦合進入磨合階段,兩者間開始良性耦合;(5)當C∈(0.8,1.0)時,處于高水平的耦合階段;(6)當C = 1時,耦合度最大,系統之間達到良性共振耦合且趨向新的有序結構。
2、協調理論及模型
“協調是指為實現系統總體演進的目標,各子系統或各元素之間相互協作、相互配合、相互促進,所形成的一種良性循環態勢。”同時還要求各子系統、各元素之間相互適應與促進。因此,區域經濟――飯店業要協調發展,要在保持其各自內部協調的基礎上,使兩者在整體上形成良性互動。此外,耦合協調度不僅能區別出由于區域經濟―飯店業偏小帶來協調度高的偽協調,而且能評判不同區域區域經濟――飯店業耦合的協調程度,反映出區域經濟――飯店業水平的相對高低。
協調模型可表示為:D = ( C?T)θ
T =a×U1 +b×U2
其中:D為耦合協調度;C為協調度;T為反映飯店業與區域經濟的整體效益或水平的綜合評價指數;θ、a、b為待定參數,兩個系統基本同等重要是一般取a = 0.5,b = 0.5;當θ=1/6時其方差最小,故取θ=1/6。
耦合協調度可分為以下10種類型:①D∈(0,0.09)時,為極度失調;②D∈(0.10,0.19)時,為嚴重失調;③D∈(0.20,0.29)時,為中度失調;④D∈(0.30,0.39)時,為輕度失調;⑤D∈(0.40,0.49)時,為瀕臨失調;⑥D∈(0.50, 0. 59)時,為勉強協調;⑦D∈(0.60,0.69)時,為初級協調;⑧D∈(0.70,0.79)時,為中級協調;⑨D∈(0.80,0.89)時,為良好協調;⑩D∈(0.90,1)時,為優質協調。
3、系統綜合評價函數
設正數X1,X2,…,Xm為描述區域經濟的m個指標;正數Y1,Y2,…,Yn為描述飯店業的n個指標。
m
E(X)= ∑ ai×Xi
i=1
n
H(Y)= ∑ bj×Yj
j=1
E(X)為區域經濟綜合評價函數,H(Y)為飯店業綜合評價函數,ai、bj為指標權重,Xi、Yj分別為標準化后的數據。
(二) 指標選取、數據來源與權重確定
1、指標選取
參考國家法定統計指標來確定區域經濟系統評價指標,主要包括:地區生產總值、地區人均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進口總額、出口總額、地方財政總收入、地方財政總支出、農林牧漁業服務業產值、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實際利用外資。
根據《中國旅游統計年鑒》中的統計指標,并結合行業主管部門在飯店業統計中常用的相關指標,以及指標的可獲得性,選取指標為飯店數、客房數、床位數、固定資產、營業收入、入境旅游者住宿總人天數、住宿總人天數等的規模類指標和像客房平均出租率、平均房價一類的效益類指標。
2、數據來源
文章選取了2007年浙江省11個地級市為樣本,數據均來自2008《浙江省統計年鑒》,2002―2009年《浙江省旅游概覽》,2006年和2008年浙江省飯店業發展白皮書。
3、權重確定
層次分析法是一種對較為模糊或較為復雜的決策問題使用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決策分析方法。主要步驟為建立問題的遞階層次結構,構造兩兩比較判斷矩陣,由判斷矩陣計算被比較元素相對權重,計算各層元素的組合權重。
三、數據分析
(一)權重確定
準則層和方案層判斷矩陣的隨機一致性比率為0.000、0.091和0.061,同時層次總排序的隨機一致性比率為0.087,均都小于0.1,說明各判斷矩陣指標間的比率賦值合理,其一致性都符合要求,而且層次總排序也通過一致性檢驗。最后完成層次總排序,從表1可得,第2、3列分別為區域經濟和飯店業各子系統指標權重;第4、5列則為區域經濟和飯店業各子系統指標在綜合系統中的權重。
(二) 系統綜合發展水平
由此,依據模型得到各樣本的區域經濟綜合發展水平和飯店業綜合發展水平,如表2。
(三)區域經濟和飯店業耦合度與耦合協調度
將各樣本的系統綜合發展水平值代入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協調度模型,計算得到各樣本系統耦合度和耦合協調度,如表3。
四、 分析與結論
(一)分析
表2中樣本普遍呈現出區域經濟綜合發展水平高于飯店業綜合發展水平的狀態,少數樣本包括舟山、衢州和麗水呈現為區域經濟綜合發展水平相吻合或略低于飯店業綜合發展水平。同時,多數樣本呈現出飯店業發展水平會隨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變化而變化,區域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區域,飯店業水平也高,同理,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區域,飯店業水平也較低,但是紹興和金華兩地區域經濟發展水平較高,而飯店業發展水平卻明顯低下,嚴重滯后于區域經濟發展水平。
表3中樣本區域經濟和飯店業耦合程度較高的包括杭州、寧波、 嘉興、溫州和臺州, 其他樣本都處于低水平耦合階段, 且耦合類型與表2中飯店業綜合發展水平數據所表現的特征吻合程度較高, 樣本中紹興和金華的耦合度過低即為突出表現,說明該模型中著重反應了飯店業的發展水平。耦合協調類型中呈現失調態勢的樣本有舟山、衢州和麗水,其他樣本則表現為協調狀態, 尤以杭州和寧波處于良好協調狀態。且耦合協調類型與表2中區域經濟綜合發展水平數據表現的特征及其一致, 較為真實客觀地反應出樣本的基本情況。
(二) 結論
浙江省區域經濟綜合發展水平普遍高于該地區飯店業發展水平,更有甚者,地區飯店業發展水平嚴重滯后于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同時,由于兩者耦合程度和綜合評價指數不高,直接導致各地區區域經濟和飯店業的耦合協調度不高,呈現優質協調狀態的區域過少,部分地區表現出失調態勢。這充分顯示在低等級行政區劃地區飯店業發展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不明顯,而且比較依賴區域經濟發展對其的帶動作用。同時有統計結果顯示,浙江省經濟發展空間特征就是東北強、西南弱,而就區域經濟與飯店業的綜合發展水平、兩者耦合度的特征都能驗證出區域經濟發展的這個特征。由此得出,浙江省區域經濟的發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飯店業的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Bithas,K.,& Nijkamp, P.Environmental-economic modeling with semantic insufficiency and factual uncertainty. J.Environ-
mental systems, 1996―1997, 25(2):167―183
[2]Boulding, K.E.The Eco-
nomics of the Coming Spaceship Earth.Environmental Qualityina
GrowingEconomy,NewYork, Freeman,1996:53―57
[3]Norgaard, R. R. Economics
indivators of resource scaerity: A
critical easy. Journal of Environ-
ment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A-
cademic Press, New York,1990:19
[4]姜子青,曲財亭,劉斷民.協調發展的理論探索[J]. 環境保護,1992 (1):9―12
篇2
一、目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差異的問題分析
我國的國土面積非常廣闊、且各地區的地理環境差異也較大,這樣的形式必然會造成各區域的經濟出現差異。區域經濟差異通常是指在國家內部,一些區域較另外一些區域經濟增長速度更快、經濟的發展水平更高以及經濟的實力更強,這樣將致使在空間上呈現出一種不發達的區域與發達的區域同時存在的局面。所有這些差異的形成是因為各區域間,存在著最基本的資源差異、各地區的歷史文化因素制度差異與其作用的結果。使得這些差異的存在對區域經濟發展構成促進作用,同時也存在負面的影響。
區域經濟發展差異增大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國民經濟的發展,很有可能使社會矛盾加劇。在世界上,各地區的區域經濟發展活動證明了兩個經濟發展程度相當的地區,區域間人們消費結構水平相似,這樣能夠形成相似的消費偏好與相似的服務以及商品需求結構,相應區域間市場需求提升,隔離程度減低,形成貿易與地域分工機會加大。相反則會使兩區域間供需關系弱化,較難實現貿易流通與地域分工。與此同時,區域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太大,相對落后的地區經濟基礎較為薄弱,造成產業集群發展的能力有限,致使產業鏈環斷裂,且工業配套能力較之發達地區相對落后,致使那些主動向落后地區轉移的企業在當地找不到可以與之配套的企業,沒有符合企業生產要求的原料、產品以及服務,使得落后區域在產業梯度轉移時出現較大困難,造成其不能具備相當素質勞動力和經濟技術基礎接受發達區域成熟的產業和技術,同時也無力接受人才和資金的輸出,使得區域間產業擴散和資金、技術梯度轉移很難實現,從而影響國家產業結構調整。
二、我國出現區域經濟差異的原因
從改革開放至今,我國的經濟取得較大快發本文由收集整理展,人們生活品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但因我國地域廣闊,各區域資源稟賦、所處地理環境的不同和國家投資重點不同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各區域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有較大差異。
這種空間差異的存在對我國經濟的發展與促進的作用是非常顯著的,但從我國開始實施沿海地區優先發展的經濟戰略到現在,各區域經濟發展水平逐漸增大,為避免因這種差距的拉大導致經濟問題以及社會矛盾的加劇,相關學者對目前各地存在的差異現狀、變動的趨勢和形成這些差異的原因進行了分析研究,可是他們所運用的方法大都單一,而且都存在不同見解。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區域經濟發展差異問題,就應該對這些問題展開深入分析,解決公平與效率關系。
當前我國的區域經濟發展差異不僅存在于各省會城市之間,同時表現在省際與四大板塊間經濟發展水平的拉大。其中,最顯著差別是在于工業發展水平。引起經濟發展差異的原因存在許多不同的觀點和看法。有從經濟全球化來研究的“經濟全球論”,有從經濟體制分析的“體制原因論”,有從經濟發展戰略方向所提出的“發展戰略論”,甚至有還有從歷史文獻來分析的,其主要是從地理區位與自然資源方面提出的“地理區位差異了”。
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形成差異的主要原因可分為外因和內因,以外因為主、外因是指國家政策的傾斜,而國家政策的傾斜會引起資本流動,影響地區市場水平和所有制結構的變化。內因是指區域自然資源的多少和自然條件、自身的經濟發展水平決定了產業結構戰略與生產率的制定。因此,應結合我國實際狀況,于承認及尊重各地區自然條件差異的基礎上,面對不同的區域選擇相應的發展戰略,鼓勵東部地區優先發展,同時積極促進中部地區經濟崛起,加大對西部地區的支持力度,充分地發揮中部地區人才優勢、產業優勢和資源優勢,加強原材料與能源基地建設,注重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三、我國經濟協調發展對策與思考
(一)在制定政策時應充分考慮發揮地方政府的優勢
政府在政策制定的時候應“結合實際,把眼光放長遠,著眼大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來統領發展全局”。當前,在市場經濟的前提下,地方政府跟中央政府的思想應保持一致,開展科學、合理、明確的權利和責任劃分。中央政府主要負責宏觀調控,著重掌控大局。在經濟發展細節中,適當下放部分決策權,擴大地方政府自主權,在區域經濟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上,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結合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符合本地區的政策以及戰略,與此同時中央政府適當給予鼓勵和支持,來調動地方政府參與政策研究的積極性。
(二)針對基礎設施的投資應區別對待
因我國的資源分布的差異現狀無法改觀,一些區域的自然資源豐富,所以可以很好地進行發展,而某些地區因資源匱乏,致使經濟發展長期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所以,對基礎設施的投資應結合當地的資源特點進行區別投資。主要將重點放在提高福利與公共設施水平,且投資重心應放在較為落后的區域。針對這些區域,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應聯手為這些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便利,盡最大能力為培養本土人才創造條件。
篇3
關鍵詞: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財稅機制
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問題是世界上發展中國家重點研究的問題之一,我國的經濟發展也與這種區域協調問題密不可分。我國國土面積大,自然地理環境、經濟環境差異性、社會文化背景復雜性極大,交通運輸業發展較慢,總體經濟發展面臨多方面挑戰。所以,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更為突出,更應受到重視。現如今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區域間經濟發展差距拉大,區域經濟不協調問題長期得不到重視和有效治理,這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也會影響社會政治的穩定,區域差異衍生出來的矛盾難以從根本上得到解決,進而妨礙地區的可持續發展等問題,迫切需要引起強烈關注,因此區域間協調發展的研究具有深刻的意義。地理區位優勢和財稅機制改革是影響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條件,區域經濟發展不協調的基礎原因是地理區位的條件差別,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關鍵條件是財稅機制改革。因此,促進財稅機制改革是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內容。
1對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財稅機制基本認識
1.1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和財稅機制的含義
本文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內容界定為:東中西部、沿海和內地的發展機會平等、區域經濟之間交往關聯互動密切、形成區域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機制、促進區域經濟健康協調發展。我國相關學者對財稅機制的基本認識理解有著較大的不同,本文筆者界定的財稅機制是指中央和地方政府運用財政稅收以實現經濟發展及其他政府職能的相關法律制度。
1.2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與財稅機制的關系
影響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條件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影響條件是財稅機制。因為國家調節市場機制的主要手段是財稅機制,實現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保障也是財稅機制。眾多國內外專家學者的研究也證實:財稅機制對于縮小區域經濟差異、協調區域經濟發展有重大的作用。我國政府陸續采取了促進中西部同東部協調發展的經濟政策。實踐也證明,給予中西部地區的財政投資、引導生產要素跨區域合理流動等手段,縮小了區域發展的差距,促進了區域經濟的均衡協調發展。
2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財稅機制的問題分析
2.1財政支出結構不科學
長久以來,我國在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較低的形勢下,把東部區域和重點領域作為財政支出的重點,尤其是在1998年以來實施的積極的財政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成績。但是從長遠角度來看,財政支出結構不合理使得中西部地區教育、科學、農業等發展較慢,不利于區域間協調發展,并且日后財政支出難以對中西部地區提供更加有力的資金保障。
2.2財稅權限機制不合理
首先,地方財力與權力嚴重分離。“財稅制度是中央和地方實現緊密配合的核心問題,近幾年,地方財政收入呈上升趨勢,但地方財政收入的上升沒有給中西部地方政府給予相應的對于公共事業支出的權利“[1],這種財力和權力嚴重分離的情況,加大了中西部地區的發展困難的程度。“其次,政府支出權力界限劃分不清。目前我們可以通過中央與地方財政支出所占的比重不同看出,雖然我國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的權責暫時沒有以法律界定明確范圍,但地方政府承受大量的支付壓力,地方政府過多地承擔了不應由其承擔的基礎教育科技支出、經濟發展和民生服務等支出責任”[2],這種責任不僅加大了地方財力的困難,更不利于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2.3財稅扶持機制不完善
財稅扶持機制不完善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轉移支付分配不合理。我國目前的財政補貼制度主要是轉移支付,而在轉移支付中,專項轉移支付的比例較大。專項轉移支付的優點是專款專用,資金便于管理。但也存在一定問題,一是專項轉移制度往往在分配資金上體現出資金投入較為分散,難以集中資金發展某一地區。二是專項轉移支付往往導致補貼政策難以和各地方實際相貼合,缺乏因地制宜的作用。而在在均衡性轉移支付中,不能準確的計算指標,不能完善的標明價格指標,影響了計算的結果及資金支付的準確性。并沒有達到保證各地區間社會公共服務水平的基本一致性的基本設想。
3以湖北省區域經濟發展情況為例分析
3.1湖北省區域經濟發展的現狀
在2012年之前,湖北省經濟不協調的現狀顯而易見,有著武漢一城獨大的現象。尤其是1990年到2002年,湖北省17個行政區的GDP差距懸殊并且不斷呈現擴大的趨勢。從空間分布特征來看,湖北省經濟發展水平明顯的呈現出由中部平原地區向周邊遞減的變化。2015年湖北省GDP增長8.9%高于全國量兩個點排全國第六,全省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9550.19億元,其中武漢以10955.59億元遙遙領先,宜昌和襄陽分別以3384.80億元、3382.12億元排名二三,神農架排名最后GDP22.50億元。通過分析2015年湖北省GDP看來,湖北省行政區間的GDP差距仍較大但相比較1990到2002年有了很大的改善。
3.2湖北省區域協調發展改革財稅支持措施
針對湖北省區域經濟發展不協調的問題,湖北省社科院秦尊文老師提出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理論,2002年7月以“湖北省社會科學院課題組”名義向省領導建議在全省進行“一主兩副”布局實施“省域副中心戰略”建設三個城市群:武漢城市圈、宜荊荊城市圈、襄十隨城市帶。湖北省城市圈建設順應經濟全球化、改善了湖北省區域發展不協調的問題,相應的財稅支持政策發揮了巨大作用。首先,根據武漢城市圈建設的總體規劃,加大財政支持力度,調整工業布局,跨市實施產業布局,整合資源。第二,制定統一的財稅政策,凈化經濟區域協調發展的政策環境,從財稅政策上防止惡性競爭等。第三,完善城市圈內財政體制,切實理順稅收征管關系,保證各地切實獲得經濟發展的權利。第四,按照規范的轉移支付辦法,在轉移支付時,將經濟圈內的所有城市同等對待,按實際應得給予各個市區。
3.3湖北省區域協調發展財稅支持取得成效
近幾年,從經濟和財稅發展情況來看,湖北省區域協調發展效果顯著。其中武漢城市圈是全省GDP、財稅收入的主要來源地區,而且增長勢頭持續強勁,區域間的輻射力不斷增強,武漢城市圈的快速發展,增強了對周邊區域的資源的吸引,局部區域發展的同時帶通更大區域的經濟協調發展,以武漢市、鄂州市、黃石市形成鄂東鋼鐵走廊,以江漢平原三市為中心形成紡織及特色農產品加工群。湖北省2015年全年市州地區GDP情況顯示,“一主兩副”繼續引領全省地區生產發展,9市州同比增速同步或快于全省平均水平。
4完善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財稅機制的建議
4.1完善財政支出結構
完善財政支出結構主要表現在加大財政資金對于中西部地區的重點支持力度,開創新的支付形式。首先,調整財政投資方向,加大財政對西部地區基礎建設的投資,完善交通體系,加快交通基礎建設向周邊延伸,積極支持現代流通業的發展,為區域的協調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第二,實施對于西部地區的人才優惠政策,增加科研和開發補貼,建立新產品開發項目、技術創新項目基金。
4.2調整財稅權限制度
首先,要明確劃分中央和地方財政支出的責任。雙方的責任和各自支出比例的明確可通過制定相關法律政策,以此避免地方與中央對地區經濟發展問題的“討價還價”。第二,通過重新規劃,中央財適度放權地方。給予西部地區適度的稅權,使西部各個省能出臺適合本省情況的稅種或廢除成本高收入低的稅種。第三,允許中西部地區適度發行地方政府債券,支持公共基礎建設,這一借鑒美國政府的做法因財政應該在普遍存在經濟失衡的中西部地區的基礎建設中發揮主導作用。
4.3完善財稅扶持制度
首先,完善轉移支付體系結構。增加對中西部地區轉移支付,主要是加大資金對農業投資力度,財政支農的范圍和重點予以調整,給予地方大量財力支持,推廣農業良種、農業技術應用,建設實驗基地,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第二,大力支持工業產業調整,優化升級傳統工業,跨省市實施產業布局,重點支持連鎖經營,整合資源,增加傳統產業技術改造的資金投入。
5結論
針對上述我國目前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與財稅機制之間存在的主要問題,結合湖北省區域經濟發展的現狀、財稅改革以及成效,本文提出了相關財稅機制改革的建議。雖然全國范圍內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困難還有很多,但財稅機制與區域經濟相互配合的好,區域經濟發展就會進入良性循環,期待東中西部、沿海和內地的區域經濟之間交往關聯互動密切、形成區域優勢互補的區域協調發展趨勢。
作者:劉爽 單位:鞍山師范學院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城市化;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城市化是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階段,城市化和區域經濟相互獨立,但又相互交織發展,城市化如果脫離區域經濟發展,會產生“過度城市化”的現象,而城市化跟不上區域經濟發展的步伐,會嚴重的制約區域經濟的發展,因此,實現城市化和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具有及其重要的意義。
一、城市化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聯系
1.區域經濟發展對城市化的影響
區域經濟的發展情況直接影響到城市化發展水平,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大規模的經濟發展會極大的帶動城市化發展,為城市化發展創建良好的條件,區域經濟的經濟結構,特別是產業結構會影響到城市功能定位,如以重工業為主的區域經濟,決定了該區域城市化建設是以重工業位置;以旅游業為主的區域經濟,決定了該區域城市化建設是以旅游為。此外區域經濟的發展速度也會對城市化發展速度造成影響,當區域經濟的發展比較落后,那么就無法為擁有良好的技術、物質基礎、資金基礎等,這也就會引起城市化建設結構不平衡、城市化發展緩慢。
2.城市化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對于區域城市化水平,也會對區域經濟的發展造成影響,如果區域經濟不能和區域城市化建設情況同步,就會引起區域經濟不協調現象。在我國改革開放以后,城市化水平在持續增長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嚴重的影響到城市和農村的長遠發展,對此我國鼓勵農民“離土不離鄉”,對于鄉鎮企業,由于技術水平低、市場消息不靈通,從而存在產業結構升級慢,影響到區域經濟的發展。從我國城市化進程的發展步伐可以看出,城市化發展政策和農村經濟發展存在一定的沖突,這就導致城市化建設十分換慢,造成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由此可見,城市化對區域經濟發展有極大的影響。
二、城市化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機制
1.經濟結構的升級
在城市化進程中,會使得農業剩余勞動力向其他產業方向進行轉移,一般情況下,農業的生成效率會低于其他產業,一個地區人口不變的情況下,實現農業向其他產業的轉移,就能增加人均GDP,從而增加地區物質資本的增長,使得地區經濟得到發展。同時通過城市化,還能促進區域農業結構向工業結構、服務業結構的轉移,研究表明,工業和服務業會隨著城市化的建設步伐而不斷提高,在城市化下,人們的生活水平、消費都會發生一定改變,如從原來的衣食需求,轉變成對汽車、住房的需求,這就促進了地方經濟結構的升級。
2.勞動生產率
對于一個地區的城市化水平,可以從該地區的就業情況看出現,當城市化水平從低到高轉變時,農村的勞動力就會逐步缺乏,在低水平的城市中,農村的地區勞動力處于隱蔽性失業狀態,也就是說,農村勞動力主要集中在農業方面,當城市化水平變高后,城市的工業、服務業得到提高,農村的勞動力就會逐漸轉移到城市,城市的就業率就會得到提高,而農村地區原有的勞動力就會下降。但是城市化中,勞動力分工更加明確,人們長期從事一個行業時,其生產效率就會得到一定的提高。
3.科技創新實力
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地區經濟產業結構會不斷提高,這就會使得一大批技術先進的人才轉移到城市中,城市為技術創新提供了良好的資金準備和物質基礎,城市的規模越大,人才儲備和資金也就豐富,在科技創新方面也就越強。城市化能促進地區專業分工,人們在各自的專業上研究,這就提高了地區的創新活力。此外城市還擁有良好的通訊網絡,能為科技創新提供豐富的交流平臺。
4.人力資本價值
在人力資本價值方面,城市化主要通過兩方面來促進其提高,首先,在城市地區,擁有良好的醫療衛生條件,在居住環境、生活品質方面,也高于農村,這就使得城市的勞動者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從而在無形中提高了人力資本價值。其次,在城市中,能為人們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對人力資本進行良好的技術培訓,城市勞動者的綜合素質會高于農村地區的勞動者,這也就提高了人力資本價值。
三、城市化與區域經濟發展協調性的偏差
從世界發達國家的情況看,區域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關聯性很強,兩者是同步發展的,當前我國還處于發展中國家,和世界的發達國家相比較,我國在經濟結構、社會結構轉變過程中,呈現城市化與區域經濟不協調的現象,城市化落后于區域經濟,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農村人口集中于城市,是城市化的普遍特征,在我國,由于人口比較多,從事農業生產的人數比較多,使得城市化發展受到極大的限制,進而帶來產業結構、產品升級、技術改造、防止污染、成本降低等各種問題,對城市化的進一步發展造成極大的制約。城市化的滯后,使得區域經濟發展更加不平衡,從而加劇地區產業結構趨同的現象,各個城市,過于注重自身的發展,相互之前缺乏有效地配合,各地區為了防止利潤流失,沒有對本地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將投資集中在利潤大的產業中,引起城市區域之間的產業結構相同,造成惡性競爭,這就影響到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
四、城市化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對策
1.發揮區域優勢,合理分工
對于區域經濟的發展,應該針對各個地區的資源情況、發展水平等,對產業結構、產業發展進行合理的布局、分工,實現區域之間的優勢互補,以此全面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而在區域經濟結構中,由于產業結構、產業類型不同,進而增加了勞動就業,緩解了地區勞動量擁擠的現象,帶動了地區城市化建設步伐。對于工業基礎雄厚的地區,其勞動力素質比較高,勞動力水平也比較高,因此,可以在這一區域加強知識密集型產業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的發展;對于資源勞動力成本低、資源豐富、缺乏高端技術人才的需地區,應該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原材料工業和能源,從而促進生產水平的提高,實現區域經濟和城市化的協調發展。
2.加快城市化步伐
在新環境下,必須加強區域城市化的建設步伐,對于中心城市地區,應該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相關部門應該制定農業產業化、小城市建設、民營中小企業發展等政策,在農業產業化的過程中實現中小企業發展,然后通過對中小企業進行規劃、布局,實現企業向城市的集中發展,進而促進城市的發展。市場化是促進城市化發展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在現有的市場化水平上,加強企業改革,加快非國有企業的發展,全面促進地區城市化發展步伐。
3.實現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
生態環境是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當前,我國人口比較多,資源比較少,環境惡化現象嚴重,從而對經濟的發展造成極大的影響,因此,要在發展區域經濟的同時,注重對生產資源的合理控制,加強工業建設和環境保護的同步進行,實現長遠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協調發展,促進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發展區域經濟過程中,應該以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為基礎,注重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構建生態化城市,從而進一步加大區域經濟的發展空間。
五、總結
對于區域經濟,和城市化的發展是相互影響的,區域經濟會限制城市化發展步伐,同時城市化步伐也會制約區域經濟的發展,因此,在新環境下,注重城市化和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以此全面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崔木花.城鎮化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研究--以安徽皖北地區為例[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5):37-40.
[2]康嘉,杜軍,鄒艷梅.唐山城市化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研究[J].唐山學院學報,2010,23(01):8-11.
[3]雷仕鳳.工業化、城市化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研究[J].商業時代,2014(26):120-122.
[4]方世明,鄭斌.區域城市化與經濟協調發展測度研究--以咸寧市為例[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0(05):112-118.
[5]王云峰.廣州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研究:新型城市化的視角[J].經營管理者,2012(12):13-14.
[6]黃木易,程志.光區域城市化與社會經濟耦合協調發展度的時空特征分析--以安徽省為例[J].經濟地理,2012,32(02):141-142.
篇5
關鍵詞 職業教育 區域經濟 發展
中圖分類號:F120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調整,高新技術帶來了新興行業,如通訊、電子、新材料等。各行各業生產由勞動密集型逐漸向技術密集型轉變,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大量的中、高技術人員和管理人才。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指出:“發展教育和科學,是文化建設的基礎工程,培養同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數以億計的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發揮我國巨大人力資源的優勢,是關系21世紀社會主義事業的全局。” 同時,2010年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指出:“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加快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形成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要求、體現終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就業創業能力。”這進一步明確了發展職業教育、培養各級各類專門技術人才,是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一、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的現狀分析
當前職業教育的現狀不容樂觀,很多職業學校都在艱難中求生存。
(一)技能型人才供給與市場需求“青黃不接”。
近年來,我國各地普遍出現了“技工荒”。勞動和社會保障部2004年的調查和統計數據表明:目前全國技術工人供不應求的局面普遍存在。主要表現在:高級技能人才數量短缺,已經不能滿足經濟發展需要,技師和高級技工占全部技術工人的比例不到4%,而企業需求的比例是14%以上,供求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在制造業發達的地區,技術工人尤其是高級技能人才的短缺狀況現象更加嚴重。
(二)職業院校封閉辦學,與區域經濟缺乏聯系。
國家發展職業教育的初衷,主要是為區域經濟服務。然而,現實的情況卻是,有相當數量的職業院校在辦學過程中,很少考慮地方經濟的特點和需要,職業院校對當地支柱產業、優勢產業、主要資源、人才需求狀況、產業結構特點以及經濟發展規劃缺乏調研,使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缺乏聯系。一些職業院校的課程設置、專業設置也沒很好地考慮到地方經濟的特點和發展的需要,很多職業院校沒有開設反映地方經濟特點的課程。
(三)職業教育與企業缺乏聯系。
職業院校與企業合作的基礎是“雙贏”,只有雙方都從合作中獲利或受益,這種合作才能成功和持久。但現在的職業教育幾乎與企業脫鉤,加上辦學經費不足,無法滿足學生實用技能訓練的需要,很多職業院校迫于無奈,技能訓練流于形式。這樣就使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的崗位技術含量不高,職業穩定性差,有的企業僅僅把他們作為廉價的勞動力。
正由于職業院校在招生過程中缺乏與企業合作,缺乏與區域經濟的聯系,使得一方面是技能型人才短缺,滿足不了區域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而另一方面則又是畢業生的就業前景較差,導致招生困難,從而形成了職業教育的非良性循環,影響了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
二、職業教育的發展與區域經濟發展緊密相連,互相影響
(一)發展職業教育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
在社會經濟發展的諸多要素中,人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主體。而人的素質作為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對社會經濟發展的進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代一些教育經濟學家通過對人的素質水平與物質生產力的關系研究表明,高素質的社會生產者能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推動經濟快速發展。在教育體系中,職業教育與經濟發展有著最直接、最密切的聯系。這種聯系正是因為職業教育為社會培養了大量的、涉及眾多行業眾多崗位的技術型和技能型人才,他們占社會勞動力的絕大部分,并直接服務于經濟建設,推動經濟發展。盡管這種作用不易用量化的方式來表明,但這方面的正反事例卻眾所周知。德國作為職業教育的領頭羊,把發展職業教育作為發展經濟、促進就業最有力的保障措施。德國70%的青少年初中畢業后選擇“雙元制”職業教育。又如韓國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中等職業教育出現滑坡,中等職業教育占高中階段教育的比例由1986年的40.5%下降到1990年的31%,造成了生產崗位操作工短缺、產品質量下降。從以上例子可以知道,職業教育相對于其他教育而言,在提高人的職業素質與職業能力、提高勞動生產率、推動經濟發展中所起的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顯。因此,發展職業教育成為了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
(二)在區域經濟發展中要保證職業教育優先發展。
二戰后,一些發達國家開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并取得卓越成效。如:美國、加拿大的社區學院,日本的短期大學,德國的高等專科學校等。這些國家的實踐證明,國家強盛的關鍵在教育。在人才的培養上,因為今天的科學成就決定著明天的生產水平,而今天的教育又決定著明天的科學發展。當今世界經濟競爭的焦點是科學技術,而誰把教育提高到優先發展的地位,誰就能在這場競爭中贏得主動權。教育發展與生產力發展的不平衡規律表明,不是等生產發展了再發展教育,而是要教育優先于生產的發展,為未來的經濟發展提早作準備,走在未來經濟發展的前頭。當前教育優先發展的特征之一就是職業教育超前發展。2002年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頒發了《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指出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推進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促進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重要途徑,是調整經濟結構、提高勞動者素質、加快人力資源開發的必然要求,是拓寬就業渠道、促進勞動就業和再就業的重要舉措”。因此,要發展區域經濟就必須使職業教育處于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三、促進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主要措施
(一)樹立兩種市場意識。
職業教育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在于適應市場需要的程度。為此,要確立兩種市場意識。
1、抓住機遇、力求自我發展的意識。
職業院校依靠、爭取政府支持是無可厚非的。但在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職業院校仍然把擺脫困境、解決生存和發展問題的希望還完全寄托于政府的觀念是落后、保守、毫無遠見的。職業院校必須學會“兩條腿”走路,一方面,關注國家政策及政策變化,尋求政府政策支持;另一方面,關注市場經濟發展的動向,尋求地方支柱產業或者企業支持,自謀出路。客觀的說,在市場發展變化過程中,既存在嚴峻挑戰,同時也存在良好的發展機遇。誰抓住了新的發展機遇,誰就贏得了發展先機。職業教育以市場為依托,就要置身其中,融入其中,趨利避害,解放思想,抓住機遇,開拓發展。
2、 注重質量,樹立品牌意識。
在面向市場辦學的形勢下,畢業生的就業率反映了社會的需求程度,而社會需求程度又恰恰是職業院校的生命線,我們對此要有清醒的認識。職業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絕不僅僅是向用人單位多推薦幾個畢業生而已,它牽扯到培養目標、專業設置、課程體系、教學方法等系列問題,是一個系統工程,推薦畢業生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就像產品生產一樣,只抓銷售環節而忽視生產過程,產品質量上不去,就無法達到暢銷的目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抓畢業生就業工作就得從抓教育教學質量入手,培養綜合素質強,職業技能水平高的學生,學校品牌自然就會形成,用人單位就會紛紛沓來,學生畢業時就業途徑多了,“出口”寬了,那么必然會使學校“進口”寬裕,生源渠道暢通,職業院校發展就會形成良性循環。
(二)根據區域經濟的產業結構加強職業教育改革。
1、職業教育改革必須適應地方經濟的產業結構,專業設置,課程設置也應和市場接軌。
全國各地很多職業院校利用所辦精品專業的品牌優勢,積極創辦相應的校辦產業,依托專業發展產業,以產業發展促進專業建設,形成“產教結合、產教并舉、以教促產、以產養教”的良性循環,創造了良好的產學結合的氛圍。有的院校進一步提出,要以市場為導向,努力做到辦一個專業,建一個實體,育一批人才,興一個產業,富一方群眾。通過發展產業,為教師和學生提供相對穩定的教學實驗和生產實習的基地,并發揮背靠學校的專業技術優勢、人才優勢和信息優勢,直接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并為學校的發展提供一定的物質基礎。
2、實行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相結合。
高等職業院校的培養和培訓應逐步實行學歷證書、培訓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相結合,加強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的溝通。要建立學分轉換等相應的機制,把學歷教育中的專業能力要求與國家職業標準以及相關行業和合作企業的用人要求結合起來。在學歷教育的課程結構、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安排等方面為學生獲得培訓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提供方便,使學生在取得學歷證書的同時,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獲得用人單位認可程度高、對學生就業有實際幫助的相應的培訓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
(三)爭取政策,加強合作,積極辦好職業教育,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1、政府制定職業教育制度框架,為職業教育提供政策支持。
地方政府應制定支持職業教育發展的相關政策,特別是應有對職業教育經費投入的政策保障。目前,職業教育經費特別是學生實訓經費缺口較大,導致職業院校畢業生由于實踐技能訓練的不足而不能較快適應社會的需求。其次,政府應協調企業與學校,學校與學校的關系,制定企業支持職業教育的相關政策,使學校與企業共同投資打造區域性實訓基地,實現區域教育資源共享,解決職業教育自身經費不足的問題。
2、學校與企業合作,實現學校與企業雙盈。
教育與生產實踐相結合,學校與企業合作,在國外有的學者將其稱為合作教育。目前,國際上合作教育的主要模式有:美國的合作教育模式、德國的“雙元制”模式、英國的“三明治”合作教育模式、日本的“產學合作”模式、韓國的校企合同“訂單”培養模式等。國際上合作教育初期是作為彌補學校教育社會實踐不足的措施,后來逐步發展,合作教育已經成為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就業競爭能力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必不可少的途徑。企業與學校合作辦學,是職業教育本身發展的需要,既為職業教育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與機會,也滿足了區域經濟發展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綜上所述,職業教育的發展有賴于區域經濟的發展但又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積極爭取政府對職業教育的政策支持,加強職業院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不斷促進職業教育和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本文系湖北工業大學校級教研項目“電子商務背景下工科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項目編號:2012033)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單位:湖北工業大學)
參考文獻:
[1]馬慶發.當代職業教育新論[M].北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篇6
一、抓特色。創造競爭優勢。區域經濟發展的出路在于發展特色經濟,有特色就有優勢,就有生命力和競爭力。發展特色經濟要注意克服兩個誤區:一是克服“只有人無我有才是特”的片面認識。特色是相對于比較優勢而言的,唯我獨有是特,唯我獨優是特,唯我最多是特,唯我最全是特,質量唯我最好是特,市場占有率唯我最高也是特,只要是有競爭優勢的產品,就是特色產品。二是克服貪多求全的傾向。我們要破除計劃經濟時代形成的“大而全”、“小而全”觀念,善于在把握經濟全局中發現特色,在推動發展中創造特色,在揚長避短中培育特色,在資源整合中打造特色,在科技進步中提升特色,努力造就一品,育成一業,形成規模,建成支柱。歷史文化悠久、旅游資源豐富是我區經濟發展的潛力和后發優勢所在,也是打造特色經濟的最佳載體。因此,要充分發揮自身潛力,把旅游業作為一項新興產業來著力培育,打好文化牌,唱響旅游戲,加快文化旅游配套產業的開發,進一步打響文化旅游品牌,將旅游經濟轉化為我區經濟發展的新優勢。
二、抓結構。激發經濟活力。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是區域經濟適應環境變化,增強自身活力的客觀要求。我們要把結構調整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主線,努力打造工業強區。一是加快城市化進程,優化城鄉結構。比如甘泉街道劃歸區之后,為全區工業布局和產業結構調整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產業聚集效應不斷增強,同時也促進了農民向非農業和城市轉移。二是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優化所有制結構。我區民間資本雄厚,目前居民儲蓄余額已達到80多億元的規模,發展潛力巨大。當務之急是要把民間的投資發展熱情充分激發出來,推進民營經濟快速發展。三是大力發展工業經濟,優化產業結構。機電產業要加快改造提檔次,新能源產業要集中發展上規模,三產服務業要抓住龍頭促發展,努力把產業規模和產業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四是大力發展都市農業,圍繞都市農業的發展定位,加快發展具有維揚特色的高效農業、品牌農業、生態農業、旅游農業。
三、抓整合,提高資源效益。資源整合就是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使各種資源要素達到最佳的配置狀態。一是要整合工業資源。積極引導生產要素向園區企業和規模優勢企業集中,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名牌企業。二是要整合項目資源。充分發揮要素整合潛能,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經濟發展、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業發展。三是要整合生態資源。樹立“綠色發展,生態經營”的城市發展新理念,科學保護和利用資源,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綠色經濟。
四、抓體制。增強發展動力。體制不順、機制不活,是制約區級經濟發展的關鍵問題。在確保穩定的前提下,積極推進各個方面的改革。一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優化產權結構、加快中小企業貸款信用擔保體系建設、設立工業發展及技術進步基金、鼓勵企業技術改革和新產品研發。二是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完善財政激勵機制,重點增強鄉鎮財政實力,進一步加快社會事業城鄉一體化進程,切實規范、整治涉農收費,實行涉農稅費公示制。三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堅持黨管人才的原則,形成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四是深化科教文衛體制改革。創新教育管理體制。積極發展名牌教育,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理順文化管理體制,將文化經濟型事業單位逐步推向市場。建立公共衛生長效機制,加快完善衛生服務體系。
五、抓開放,發展外向型經濟。對外開放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市場化程度是衡量區級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區級經濟不是區內經濟、更不是封閉型經濟。要牢固樹立區外即外,無外不活,無外不興,無外不強的意識,學會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行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的對外開放。一是觀念上開放。要發展得快一些,大門就要敞得開一些,思想就要更解放一些。二是經濟上開放。我區的經濟要趕超發達地區的經濟,拘于狹窄領域開放是不行的,必須構筑起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放格局。三是政策上開放。堅決清除一切束縛對外開放的陳規陋習,堅決革除一切影響對外開放的體制弊端,出臺良好的開放政策,營造良好的開放環境。
篇7
【關鍵詞】:森林資源;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1森林資源保護的重要性
從可持續發展觀角度來看,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無疑是必要且重要的。森林生態系統是自然資源的重要構成,由各類野生動物、植物、微生物等構成。森林生態系統為人類社會生產活動提供了各種材料、食品及燃燒資源,它的發展與人類經濟社會乃至整個社會文明都密切相關。森林資源是生態建設過程中的基礎性資源,對于林業可持續發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1]。從功能性角度來看,森林資源對環境溫度、濕度等具有調節作用,同時可降低地表水蒸發量,起到氣候調節的作用。再者,森林生態系統可對大氣氧氣及二氧化碳進行調節,使兩者保持平衡,并可吸附大氣中的部分放射性物質及灰塵,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另外,森林可發揮降水緩沖的作用,防止地表土壤受到直接沖刷,并可積蓄雨水、固定土壤,避免水土流失。總體上來看,森林系統在整個生態系統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所帶來的生態效益是巨大的,應給予重視。
2森林資源保護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分析
在現代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社會生產結構及消費結構較以往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愈來愈高,這使得森林資源需求也變得日趨復雜。一方面,經濟需求始終處于不斷增加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森林資源帶來了大量綠色經濟產品,并具備了循環再生的特點,這些產品與經濟發展形勢顯然是相契合的[2]。另一方面,生態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森林資過度開采的現象變得日趨嚴重,甚至出現了生態環境危機。若要解決森林生態問題,就必須加強森林資源保護,這是促使生態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除此之外,林業加工產業的迅速發展,使得木材資源消耗愈來愈大,但我國森林資源整體供給卻變得愈來愈少,森林資源供需矛盾不斷加深。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并加大森林資源培育力度,才能從根本上緩解供需不平衡的問題。
3森林資源保護與區域經濟發展的矛盾性分析
從長遠角度來看,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對于區域經濟發展顯然是有益的。但在現階段,森林資源保護與區域經濟發展在某些環節上還是表現出一定的矛盾性,具體如下[2]:(1)森林資源保護與林業企業、政府及鄉村集體之間的矛盾。全面落實施森林資源保護,無論是對于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而言,兩者在生態效益上都可獲得極大的益處,但也會付出一定代價。中央政府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來承擔森林資源保護的顯性成本,如造林成本、退耕還林補貼、生態補償、森林資源養護成本等。同時,中央政府還需承擔部分地方財政損失。對于林業企業而言,需承擔部分隱性成本。鄉村集體盡管獲取了少量管護費用,但依賴木材采伐維持的育林基金卻會大幅度減少,會給鄉村基礎建設帶來一定程度影響。(2)森林資源保護與林業管理體制間的矛盾。在森林資源保護工作開展過程中,部分林業企業職工由采伐崗位轉變為管護崗位。這種崗位變更需要一定資金作為補償,但林業職工下崗分流補償明顯不足,由此產生了利益矛盾。在部分地區,國有林與集體林交界處,存在地方占有國有林的情況,容易出現矛盾糾紛,影響了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秩序。(3)森林資源保護與林區居民之間的矛盾。部分林區居民主要是依靠木材采伐勞動來維持日常生活,但森林資源保護工作開展后,明顯會限制木材采伐量,影響到林區居民的經濟來源。
4協調森林資源保護與區域經濟同步發展的相關建議
4.1大力發展林下經濟
林下經濟是區域經濟的重要部分,大力發展林區經濟不僅能夠促進區域經濟發展,還能從側面緩解森林資源保護與政府、林業企業及林區之間的矛盾。在發展林區經濟的過程中,要重點發展林下經濟。首先,要優化區域布局,做到“因地制宜,多種產業齊頭并進”[3]。在林下經濟發展規劃布局上要堅持生態優生,綠色發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示范帶動、立足林農,政府引導、市場帶動。可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對典型示范戶給予資金獎勵支持。在此基礎上,還要發揮社會融資主體作用,激活生產要素,增添發展活力,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經濟效益,制定林下經濟技術規程和指標體系。另外,政府及相關管理部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強領導與宣傳引導,建設示范基地,抓重點造亮點,培育經營主體,促進優質發展,拓展產業功能,促進三產融合。
4.2不斷提升森林資源質量促使地區經濟循環發展
首先,要確認合理的樹種、林種及經營管理方式。在林業產業發展過程中,要篩選優良品種進行種植,并實施集約化經營,大力發展混交林,以此來提升森林資源質量[4]。其次,要明確森林資源產權,構建出健全的森林資源經營體系,讓經營主體合法權益得到妥善保護。再者,要對林區種植結構進行優化,重點對密度過大的林分進行撫育間伐,改善林木生長條件,提高林地生產力。通過提升森林資源質量,促使其商業價值不斷提升,為林區循環經濟發展創造條件。
4.3政府要充分發揮調控作用
首先,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要加大森林資源保護及林業產業扶持資金投入力度,建立以公共財政為主體、多渠道融資為輔的林業投入保障體系。其次,要對林業生態補償機制不斷完善。再者,要對林業項目實施貸款優惠。地方政府應鼓勵林業保險公司向林業企業提供保險服務,并鼓勵林業擔保公司為森林資源資產抵押貸款提供擔保。同時,可成立林業資產收儲中心,以降低林業信貸風險。
5結語
森林資源保護與區域經濟密不可分。因而,需要通過采取一定手段,促使兩者協調發展,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平衡化,最終達成可持續發展要求。
【參考文獻】:
[1]陳建蓉,陳開偉.森林資源保護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探討[J]. 綠色科技,2012(09):222-223.
[2]起樹紅. 森林資源保護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分析[J]. 綠色科技,2016(03):127-128.
篇8
關鍵詞:長江流域經濟一體化;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國東中西部存在著相當大發展差距,因此要實現我國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進而實現現代化,就必須解決好這一問題。
一、東、中、西部發展差距過大是制約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核心問題
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在我國東、中、西部之間存在著很大的經濟發展差距,而這種差距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且沒有得到抑制。[1]我國東、中、西部經濟發展差距過大會導致區域經濟不協調發展,進而會引發一系列的經濟社會問題。
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引發回波效益。瑞典著名經濟學家卡爾·岡納·繆爾達爾(Karl Gunar Myrdal)曾對區域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兩極分化現象作過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循環積累因果原理。1957年,繆爾達爾在《經濟理論與不發達地區》一書中提出了“回波效應”概念,所謂回波效應是指經濟發展落后地區會受到發達地區的不利影響而導致地區經濟發展差距擴大。具體來說,就是人才、資金、技術紛紛從落后地區被吸收到經濟發展中心,從而使發達地區的經濟更加發達,而不發達地區經濟將越來越不發達,這就產生了一個下降的循環累積過程。[2]所以,東部地區就像磁鐵一般,將中西部稀缺的人才、資金、技術吸引到了東部,對中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極為不利,進而影響中西部社會的穩定。
不利于建立全國統一的大市場。全國統一的大市場的形成,使各種生產要素在各省市之間自由流通,才能發揮各自的經濟互補性,充分利用各地的比較利益優勢,實現國民經濟的共同繁榮和發展,但經濟發展差距過大,使得東中西部各地區的利益訴求產生較大差異,進而產生沖突。由于地方與地方之間利益沖突的日益惡化,造成嚴重的市場封鎖和貿易壁壘等問題,并且隨著地方政府權力和利益趨向的增強有不斷蔓延和擴展的趨勢,市場封鎖和區際貿易壁壘妨礙了區域統一市場的形成。市場封鎖和區際貿易壁壘使得各地各自為陣,無法發揮各自的比較利益優勢,降低了我國國民經濟運行的效率,削弱了我國在國際經濟中整體競爭力。
東、中、西部經濟發展差距過大如不得到有效的解決將給我國的長遠發展留下隱患。假如我國東、中、西部經濟發展差距過大的問題得不到很好的解決,那么勢必會加大東中西部地區居民之間的相互矛盾,甚至有危害國家統一的危險。經濟矛盾如果長期得不到解決,必然會迫使各方用戰爭的手段來加以解決,美國的內戰就是典型的例證。美國進步主義史學家認為,美國歷史上充滿著因經濟利益引起的“持續不斷的沖突”,內戰就是最令人信服的例證。[3]因此,要實現我國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就必須很好的解決我國東、中、西部經濟發展差距過大的問題。
二、長江流域經濟一體化是在縮小我國東、中、西部經濟發展差距的多種路徑選擇中較為實際有效的選擇
縮小我國東、中、西部經濟發展差距問題,固然有不同的解決方式,但實現長江流域經濟一體化是其中較為實際有效的選擇路徑。對于一個要解決的問題,我們要分清問題的主次以及抓住問題的主要方面,這樣才能有效的解決問題。長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區之間存在著巨大的經濟發展水平差異且從中國東中西部三大地帶的劃分來看,長江流域下、中、上游地區所涵蓋的地域范圍正好對應于中國的東中西部三大經濟地帶,而且恰好橫穿我國的東中西部;另外,長江流域地區占全國國土面積的41.39%,耕地面積占全國的36.07%,人口為5.82億人,占全國總人口的42.44%,2010年GDP占到了全國的40.94%;[4]可見,長江流域顯然就是我國東中西部發展格局的濃縮版。因此,通過實現長江流域經濟一體化,來解決我國東中西部差距過大的問題具有很強的現實性。從這種意義上來講,解決長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區之間發展差距的問題,實質上就是解決中國東中西部三大地帶的發展差距問題。
這一路徑的選擇具有其它選擇無法比擬的天然優勢。首先,長江是我國的黃金水道,其水運能力要遠高于黃河等東西向的河流。三峽工程的全面完成,使得這種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增強;其次,從地理上來看,長江流域地處中國的中部腹地,跨越東中西三大地帶,又是中國南北經濟的過渡地帶,兼有南北經濟的兩大特點,與其他區域天然地存在著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關系。它的發展狀況將對中國地區經濟的發展產生直接的影響。
三、實現長江流域經濟一體化有利于我國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長江流域經濟一體化的實現將有利于我國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一體化的實現將使我國擁有長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塘增長極以外的又一增長極,而且有利于形成橫貫東西的經濟增長軸使我國這一經濟巨龍具有真正意義上的脊梁。更為重要的是,這將有利于發揮長江流域獨特的區位優勢,通過“由點到線再到面”的方式,使經濟增長向我國更為廣闊的腹地擴散,有利于建立全國統一的大市場為實現國民經濟長遠的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也有利于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以及改變我國經濟增長極集中于沿海的不利局面。
四、結語
長江流域地區地理上橫貫東中西部,經濟上存在發展差距,因此實現長江流域經濟一體化將對我國實現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進而實現現代化有著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作者單位: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旅游與經濟管理系)
參考文獻:
[1]楊先明,梁雙陸.東西部能力結構差異與西部的能力建設[J].云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2期:70-78。
[2]丁冰.當代西方經濟學流派[M].北京: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94:357-360.
篇9
關鍵詞:清潔發展機制CDM 水電項目 協調發展
氣候變化與全球變暖正日益深刻地影響著全世界的環境和全人類的健康,為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全球180多個締約國先后通過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京都議定書》。隨著《京都議定書》的生效,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以下簡稱CDM)被提出并在實踐中得到創新與豐富。我國是全球CDM項目開發最多的國家,以水電項目所占比重最大。目前我國的CDM水電項目主要集中在西南部地區,以云南省數量最多、規模最大。云南省CDM水電項目的發展現狀和問題,以及項目開發與當地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一、云南省CDM水電項目概況
(一)云南省水電發展簡介
云南省的水電開發歷史悠久,水能資源極為豐富。據統計資料顯示,云南全省水資源理論蘊藏量為1.04億千瓦,主要集中于元江、怒江、金沙江、瀾滄江、南盤江、伊洛瓦底江等六大水系,可開發容量為9795萬千瓦,約占全國總量的1/4,僅次于四川,居全國第二位。其中,怒江、金沙江、瀾滄江三大水系在云南境內河段可開發裝機容量占全省可開發裝機容量的86%之多,并具有較好的筑壩建庫的地形地質條件,在干流和大多數支流上可建龍頭調節水庫,多數電站修建在深山峽谷中,水庫淹沒損失較小。
到2010年上半年,云南省發電裝機容量為3458萬千瓦,其中水電裝機容量為2310萬千瓦,所占比重約達66.8%,足見水電在當地的重要地位。其中,農村水電資源技術可開發量為1204.51萬千瓦,已開發量為353.59萬千瓦,開發率為29.36%,可見其開發潛力之大。目前,云南省已確立了培育以水電為主的電力經濟支柱產業目標,根據規劃,到2015年,云南省將全面初步建成以水電為主的電力支柱產業,全面形成西電東送南線通道、中線通道和云電外送通道;到2020年,隨著三江干流大批巨型水電的迅速投產和大規模實施西電東送和云電外送,電力產業將成為全省重要的經濟支柱產業,云南省將成為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和西電東送基地。
(二)CDM水電項目簡介
CDM是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一種合作機制,其核心是鼓勵發達國家通過與發展中國家開展氣候保護合作項目,獲得由項目產生的核證的溫室氣體減排量(CERs)。在這一機制中,發展中國家可以從合作中獲得發達國家先進的減排技術,發展國內的節能減排事業,并獲得可觀的減排收益。因此,自《京都議定書》生效以來,CDM在全世界許多發展中國家都得到了大力發展。其中,CDM水電項目以其減排效率高、效果明顯,方法論、技術成熟,爭議少等優點而倍受青睞,尤其是在我國這樣一個水能資源豐富、減排責任重大、水利技術發達的國度,水電項目理所當然地成為了CDM項目開發的首選。
截至2010年底,我國在EB成功注冊的CDM項目共1227個,其中水電項目為590個,占48.08%之多,足見我國CDM水電項目開發規模之大;風電項目為338個,占27.55%。我國的CDM項目涉及領域眾多,除水電風電外,還有諸如垃圾焚燒發電、水泥余熱收集發電、生物質能發電、鋼鐵冶煉過程中的余熱收集發電、造林和再造林等項目,在全國各地均有分布。其中,風電項目大多集中在西北地區,水電項目大多集中在南方地區。以長江流域和三江流域為最多。590個成功注冊的水電項目中,以云南省的水電項目最多,為101個。
(三)云南省CDM水電項目發展現狀
截至2011年第一季度,云南省在EB成功注冊的CDM水電項目共計141個,累計裝機容量為4528兆瓦,年發電量可達190.75億千瓦時,全部并入中國南方電網。總共可帶來的年減排量為1583萬噸CO2當量,可獲得年減排收益共計約為12.5億元。由此可見,通過開發CDM水電項目,給云南省以及我國南方地區帶來的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云南省乃至我國CDM水電項目發展很快,但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中都有規定的技術轉讓的實施成果卻并不樂觀:目前真正實現技術轉讓的往往只是技術載體——設備的轉移,遠遠沒有實現“發展中國家通過CDM項目獲得先進技術”的預期目標;對我國節能減排能產生較大協同效應的能效提高、可再生能源類CDM項目技術轉讓需求很大,但轉讓水平很低,大多是少量的設備輸入。其中,水電項目的技術轉讓發生的頻率尤其低,僅為3%,這一方面是因為我國水電技術的成熟度較高,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我國已經擁有本地設備供應商。此外,我國在CDM項目的技術轉讓中,還存在一些轉讓壁壘,也制約著技術轉讓的實現。
二、CDM水電項目開發與區域經濟發展分析
雖然申請了CDM的水電項目都是裝機容量較小的小型水電項目,但由于其數量多,總體規模不容忽視。然而,CDM水電項目的開發,意味著大量的資金投入,其建成后投入運營,帶來的發電收益以及減排收益都是相當大的資金流,勢必會給當地的經濟運行和發展帶來或多或少的影響。
由綜合數據看來,目前為止,云南地區的CDM水電項目并沒有出現過度開發的問題。雖然發展趨勢迅猛,但并未對區域經濟產生明顯的負面影響。水電項目的投資和減排收益,也對當地的經濟發展起到一定程度的拉動作用。而日后大量水電站的運行投產將為云南地區及我國華南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動力,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用電旺季的電荒問題,保障社會生產的順利進行。
三、對CDM水電項目的發展建議和前景展望
考慮到我國目前所面臨的能源形勢和未來的經濟發展和環境規劃,以及我國就減排問題所做出的莊嚴承諾,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勢必會成為今后能源開發的重中之重。而水電作為一種綠色電力,加之我國豐富的經驗和較為成熟的技術,在未來的發展中定會大有可為。當前,制約我國CDM水電項目開發的主要問題,一是技術轉讓方面的障礙,二是注冊過程中的操作經驗欠缺。如果技術轉讓總是難以實現,就在很大程度上背離了CDM設立的初衷,也會影響未來的發展方向,這其中有技術持有方——發達國家的責任,也有我國內部制度的原因。從我國自身出發,建議綜合考慮全局情況,消除不必要的技術壁壘。而操作方面的經驗不足,有時會延誤CDM水電項目的注冊時間,導致不必要的損失。CDM的運作涉及復雜的環境、經濟、管理、技術、法律等問題,因此需要對該機制進行多學科、多層次的研究,加強行業的CDM能力建設和培訓。項目業主應謹慎選擇CDM項目咨詢公司,同時也需要政府規范CDM咨詢市場,培養這方面的專業人才。此外,CDM項目開發,不僅要追求數量的增長,也要注重質量,對于項目的評估應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環境以及居民生活等多方面因素,要避免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其他因素的重要性,影響社會和諧。
《京都議定書》中規定,附件一締約方溫室氣體減排的第一承諾期為2008—2012年。目前,距離第一承諾期結束即將到期。第二承諾期內,關于CDM的發展方向會有哪些變動,目前還是未知。然而,隨著溫室氣體排放影響氣候變化的科學證據的增加,全球各國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認識日趨一致,一些發達國家都意識到了減緩氣候變暖任務的緊迫性,愿意承擔減排義務。即使是拒絕批準《京都議定書》的美國,也在國內一些地區進行著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努力。因此,即使京都框架內關于第二承諾期的談判存在不確定性,發達世界中的歐盟、北美地區及澳大利亞這些區域性的排放交易體系也會通過允許利用國際項目合作產生的減排額度來支撐國際溫室氣體排放權市場,而CDM項目在近些年的開發中,其作用和優勢已為各方所廣泛認可,因此,CDM的市場發展前景還是比較樂觀的。
篇10
當前,商業銀行在支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時應認真總結和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針對性措施對區域業務進行合理布局,分享政策紅利,在保證商業銀行正常運營的同時,促進區域性經濟的協調發展。
一、商業銀行支持區域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商業銀行貸款審批權限上收嚴重
最近幾年,一些規模較大的商業銀行上收基層貸款權限嚴重,使資金投大量放到大項目和大企業中,導致基層銀行沒有貸款審批權限,同時地方政府融資程序十分繁瑣,增加了融資的難度。另外,國家進行的宏觀調控目的在于保護重點企業,而很多欠發達區域主要以中小型企業為主,因此宏觀調控對其的影響微乎其微,這些情況給基層銀行開展業務帶來較大困難。
(二)商業銀行利潤與區域經濟發展相矛盾
為了追求更大的經濟效益,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開展更加傾向于效益高、發展好、信譽高的工業企業,而對第三產業的資金投入明顯減少,這種情況與某些地方的產業格局相矛盾。針對地方服務業和中小企業而言,提供給銀行的抵壓物有限,且不具備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因此,商業銀行極不愿意向其投放資金。這些情況的存在嚴重阻礙了地方服務業與中小企業的發展。
二、商業銀行支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措施
(一)抓緊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脈絡
落實區域經濟發展規劃目標,需要從扶持相關產業和優惠政策中體現出來,例如對消除政策壁壘等。從宏觀角度分析,國家不斷出臺區域發展規劃,無非是產業結構調整的嘗試,但是考慮到不同區域政策敏感度和經濟結構的差別使發展不平衡現象在所難免。因此為了減少這種不平衡性,商業銀行應正確判斷并準確把握區域發展的產業脈絡,為此需要明確在發展規劃中發揮重要作用的相關產業。
首先,商業銀行應深入研究相關產業的授信政策,并將其進行細分。同時也可借鑒在成熟行業、市場的成功經驗,做好經驗移植,進而打破區域限制。并嘗試整體式遷移成熟行業的研究、分析經驗,例如防范措施、風險識別等;其次,詳細了解不同地方已出臺的發展規劃,把握地方未來發展方向,例如不少地區將新能源的開發,以及傳統行業中新興領域當做發展的重點;最后,商業銀行應轉變以資源換市場的發展觀念,因為當前很多地方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淡化了之前“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注重生態、綠色行業發展。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受到當地有限資源的限制,導致開發難度逐漸增加,另一方面隨著資源的耗盡,“高耗能、高污染”行業中的企業再生難度困難較大。因此,對于商業銀行而言這些項目并不利于長期的儲存。總之,商業銀行應對地方發展規劃進行詳細的研究,在對地方不同行業充分調研的基礎上,肩負起調配市場資源的重擔,為地方相關產業和行業提供支持。
(二)注重區域經濟發展協同效應的利用
商業銀行其優勢體現在擁有位于不同區域、不同行業豐富的客戶資源,如能巧妙的利用龐大的客戶資源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往往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紡織業為例,位于該行業鏈上游的主要是羊毛供應商和制造紡織產品機械設備生產商,另外羊毛生產與自然環境關系聯系較為緊密,因此,紡織業具有產業集群特點。此時商業銀行如能借助業務遍及全國以及網絡機構優勢,將防治產品市場整體性的向紡織企業較為集中的區域轉移,不但能夠促成商機,而且能降低授信風險,有助于客戶資源范圍的擴大。
這種發展模式以傳統的產業鏈為基礎,促進政策的使用性和有效性延展,即隨著產業扶持政策逐漸在產業鏈上發揮作用,進而為相關經濟主體的發展添加動力。在政策向密集、集約式方向傾斜的趨勢推動下,社會資本布局的科學性將大大提高,尤其各大商業銀行廣泛推廣的供應鏈金融,將在這種趨勢下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以此同時商業銀行還應對政策過剩提高警惕,因為在政策扶持條件下,很多項目將爭先恐后的上馬,會加快新興行業衰退步伐,例如之前晶體硅行業發展形勢迅速轉變就是很好的說明。因此,商業銀行在促進發展的同時,不能忽略對發展質量的把控。
三、準確把握完善業務資源布局時機
商業銀行應綜合分析自身實際情況,重新安排和梳理業務分布和結構,選擇性的退出未被列為重點的發展行業。站在全局角度分析商業銀行布局,同時可以借鑒當前區域發展思路適當調整業務,使業務發展與政策相協調,以避免因政策的配置錯誤影響業務的正常開展。為此,商業銀行可以建立以中西部能源基地為核心的業務帶,依靠不同地域的政策資源優勢,實現各個支行的業務融合。同時建立以行業為序列的分析和管理團隊,及時評估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而選擇最佳時機退出。
四、準確定位客戶
商業銀行發展不能僅給實力雄厚的企業提供支持,應考慮給中小型企業發展提供必要的幫助,因為中小型企業貸款時的議價能力相對較低,利率變動較為明顯,商業銀行如采取措施將風險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在資本占有量相同的條件下甚至高于大型企業貸款獲得的利潤。另外,商業銀行適當向中小型企業提供支持,能夠在分散貸款投向的同時降低信貸風險。
另外,商業銀行還應注重中間業務的發展速度和質量,尤其應在電子銀行、投資銀行、理財業務等方面突出自己的戰略優勢,依靠實力雄厚的影響團隊,設計并制定綜合性產品組合與金融服務方案,為業務的發展提供支持。
五、總結
商業銀行在推動區域經濟增長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為了促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商業銀行應認真分析在支持區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適當增加對中小型企業中的信貸投入,進而實現降低風險實現雙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碧欽.淺議商業銀行對地方經濟發展的作用[J].現代經濟信息.2010(18).
- 上一篇:初中地理課堂教學評價
- 下一篇:健康教育課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