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下語文教學范文

時間:2023-07-30 10:28: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新課程下語文教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新課程下語文教學

篇1

一、正確把握語文課程的性質和特點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的基本特點。語文素質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它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因此,語文教學應正確把握語文課程的性質和特點,致力于學生語文素質的形成和發展,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獨特體驗,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1.自主性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學自練、自得自悟、互動交流、自評自糾,通過自己的努力去陶冶情操,培養能力,掌握方法。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在學生自學、答疑、研討中誘導、點撥,根據不同程度的學生提供針對性的互動服務,使學生樹立積極主動、獨立思考、銳意進取的學習態度,形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2.探究性學習是學生選取某個問題作為突破點,通過質疑,發現問題,分析研討,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探究發現的情趣、態度和習慣;培養學生探究的基本功,為高層次領域的研究性學習打下基礎。

3.合作性學習是指圍繞一個共同的學習內容結律、結組、結群進行和諧互動學習,培養學生的交往互動能力、溝通親和能力、協同作戰能力。合作性學習的價值,重要的是進行優勢互補,特別是利用“學習場”進行合作攻堅,在整體突破中提升自主學習的水平。

篇2

經過多年的摸索實踐,我對語文新課程改革有了自己更深一步的認識,下邊僅對自己的幾點體會做一分析:

一、創設互動環境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我們應該努力營造一種寬松的、平等的、和諧的課堂環境。在過去傳統教學中,我們總認為教師處于至高無上的權威地位,學生只能無條件地接受教師的一切灌輸,由于我們是以“教”為中心,所以,語文中常見的閱讀訓練,講解的過多,分析和說明常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從而喪失了學習的積極性。

我們必須改變了舊的教學觀念,從教師的“教”轉向讓學生的“學”。我們要努力去激發學生敢說、敢想、敢做的熱情,或借助實物,直觀教具

二、提倡簡單教學

有人說,語文并不簡單,是很復雜的學科。從學習的生理、心理機制看,語文確實是復雜的,但怎么才能學好語文卻并不復雜,就是“新課標”上所說的“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語文實踐是什么?最主要的不就是多讀多寫嗎?“課標”里有一段話說得非常精辟:“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這就是講的多讀。“課標”里還說:“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這就是說――寫多了,就會寫了。所以我們不要人為地把語文教學搞得那么復雜,那么高深。

語文學習的實踐性決定了語文學習的綜合性。將語文分解成一個個“知識點”、“能力點”,逐一進行訓練,試圖用這樣的教法提高語文教學效率,那完全是一廂情愿。語文學習是混沌的,是熏陶,是習染,是點滴積累,是日有寸進。

三、追求真實探究

現在的語文課,形式主義的東西不少。如不管需要不需要,都要使用多媒體,都要讓學生表演;明明每人手里都有課本,卻偏要把課文逐段打在屏幕上;明明自己朗讀得很好,卻偏要讓錄音機代勞。為什么不可以讓學生讀自己的課本呢?為什么不可以老師自己范讀呢?又如將合作學習與四人小組討論等同起來,動不動就讓四人小組討論,還沒有說上兩句,又立刻叫停。這樣的合作學習又有什么實效呢?一堂課,熱熱鬧鬧,卻看不到扎實的訓練,聽不到朗朗的讀書聲,學生又何所得呢?

在教學研究中,也存在著追求浮華、不講實效的問題。上研究課,追求觀賞性、可看性,花樣多了,務實少了。有些教學研究文章,追求所謂“學術性”,術語堆砌,故弄玄虛,讓人讀后不知所云。

對于“訓練”,在“課標”中似乎有點淡化了。其實“課標”所反對的只是過去充斥課堂的繁瑣、機械的訓練,是只對考試有用、而對終生無用的那些“題海戰術”。如疲勞轟炸式的抄抄寫寫,連篇累牘地做模擬試卷……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文的感悟、積累與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可見,比如寫字、讀書、習慣等,還是要扎扎實實地進行訓練的。

習慣,不僅是指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就連識字、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等能力,也必須達到技能乃至習慣的程度――也就是要形成張光鑒先生所說的“快速反應通道”,對學生才有實際的用處;離開了反復的練習和實踐,達不到自動化的程度,就不能派上什么用場。這話呂叔湘先生早就說過:“在語文教學上,主要的任務應該是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不能過分依賴教師的分析和講解。因為運用語言是一種習慣,習慣的養成要通過反復的練習與實踐。”國外有一個統計資料很能說明問題。人對任何一個詞匯或句子,都須要300遍以上的聽說讀寫實踐,才有可能終身不忘。而要想運用自如,其實踐必須在1000遍以上。當實踐次數達到3000遍以上時,這些詞匯或句子就會被認定為母語。

篇3

【關鍵詞】 新課程 語文教學 策略

新一輪課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當今,是個科技、經濟、學術突飛猛進的時刻。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再適應新課標要求。好的課堂教學,既要聯系教學內容的實際,更要聯系學生的實際,“想所學所想,苦學生所苦,思學生所思”,注重研究學生,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學生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的教育思想也必須經過洗腦,我們應積極探索和研究新型的教育教學方法。我曾被這樣一段話所震撼:教育是一個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不斷完善的職業。本人經過長時間的一線教學實踐,對小學語文教深有體會。

一、新課程要求重新認識備課

備課是課堂教學的起點和基礎,是決定課堂教學質量高低的重要一環,也是課堂教學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小學教師在備課中,要對教學活動作系統籌劃。教師備課要更新觀念,而課堂教學也應尋求新的教學方式。傳統的教學模式比較沉悶,往往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在課堂上成了讀、背、抄、練的“機器”,毫無主人身份而言,還談什么素質教育!其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認識和作用是教師無法替代的,應把課堂的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讓他們多一些自我展示、自我選擇、自我發現、自我體驗,那么課堂將會是一個活潑靈動、個性飛揚的課堂。正所謂“有備而來,無備而患”。那么應該如何來備學生呢?首先應該堅持三項基本原則:

1、主體性原則。學生知識的獲得,能力的提高,行為習慣的養成,歸根到底是學生學習的結果。因此,在備課中,應多創設學生自由活動和展示自我的內容,使學生通過學習獲得欣賞、自我、體驗成功的喜悅,不斷弘揚學生的主體精神。

2、差異性原則。教師應尊重差異,積極創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流的條件和情境,盡可能為每一名學生提供施展才華的機會。

3、發展性原則。我們不能一味重視學生成績而忽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忽視差生身上隱含的潛在能力。要充分挖掘身上的智力潛能和非智力潛能,并據此設計教學環節,讓學生“跳一跳”就摘到果子。

二、多一些自我發現

第斯多惠說過:“知識是不應該灌輸給學生的,而應引導學生去發現它們,獨立地掌握它們。”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教師應幫助他們達成。如在識字教學中,為了實現學生獨立、主動識字的目的,必須引導他們發現并掌握學習生字的方法。

三、備好學生的具體工作內容

1、備學生的知識基礎。如果是新接手的班,我們應對全班學生以前的學習情況進行一次摸底調查,對每名學生以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有個綜合研究。而具體備一節課時,我們要結合學生已學過的知識情況,分析出哪些是學生已掌握的,哪些是學生初步掌握的,哪些是老師非講不可的。這樣,我們在授課時,就可以該講則講,不用講就少講,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備學生的經驗。學生的生活經歷、家庭條件不同,對待生活、社會的觀點和看法也各不相同。比如:我所在的中心小學是在鎮上,學生屬于“半工半農”。有一次作文課,要求寫自己游覽過的名勝古跡。課前,我了解到全班沒有一個人有此經歷,那作文還怎么寫?所以,備課時,我不得不花大量時間和精力去搜集圖片和資料。上作文課時,我圖文并茂地給同學們上了一堂旅游課。課后,學生們的作文總算順利寫出來了。否則的話,學生們只能憑空想象了。

3、備學生的學習能力。比如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識記能力并不是很強,易遺忘。所以教師可以將一些無意義材料賦予人為意義,有很多方法:⑴采用直觀形象記憶法;⑵口訣記憶法;⑶諧音法。

四、搞好教學反思、教學評價

我覺得教學反思確實讓我受益匪淺,有的老師認為一堂課上都上完了,再去想沒有必要。其實不然,人無完人,即使再精彩的一堂公開課也會有不盡人意之處。雖然我們不可能讓時光倒流,把昨天的課重新上過,但反思會讓我們懂得如何把下一堂課上得更好,這就是進步!

篇4

審美情趣 教師角色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H09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3-8005(2013)02-0125-02

在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標準中就明確提出:“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提高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培養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事實上,這是語文教學中長期以來不被重視的一個問題,過重的政治色彩和復雜的知識體系使得語文教學索然無味;而能將語言能力的培養溶入到一種積極、愉悅的情感氛圍中,語文教學不失為一塊沃土。

1改變傳統的語文教學觀,尋找讀者與作者的心靈契合點,陶冶學生情操

進入中學階段,語文學習的目標不能簡單定位在識字、閱讀與分析課文的基礎上,而應將其逐步拓展到文學這個藝術領域,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材中選編的課文大多嫻雅精致、膾炙人口,從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對自然、人生、社會的領略和感悟,往往集風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體。

閱讀和學習這些文章,要注重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尋找與作者心靈的契合點。英國作家王爾德曾說過:“作者完成了書的一半,讀者完成了另一半。”這種完成就暗含作者與讀者的雙向交互作用。文學作品以文本形式出現在學生面前時,這種外在的形式所構建的虛擬空間本身就召喚著學生運用自己已有的心理體驗去充分發揮想象進行再構建、再創造。而學生在閱讀作品前本身已存在一種期待視野,即其閱讀習慣、趣味、心理、預期目的等等,當學生帶著期待走進作品空間時,會自然而然地產生豐富的心理體驗,而當這種體驗與作者產生共鳴時,就會達到一種至純至美的審美境界。這種境界是一種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心靈愉悅感。

對于中學生來說,在這一閱讀過程中,往往最能使其與作者產生共鳴的東西便是真摯的情感。“情動于中而形于言”,優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摯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動學生稚嫩而又單純的心靈:沈復筆下的那一片童稚之情;背影中的濃濃舐犢之情;曹孟德東臨碣石的壯志豪情;“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一腔報國之情;“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的一縷悠悠思鄉之情;還有羚羊木雕上交織著的濃濃親情和真摯友情,再加一股難言的委曲之情……如何不讓學生怦然心動,而終有所悟呢?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所能做的就是積極創設情境,做一個忠實的引路人和點撥者,讓學生打開心扉,盡情感悟,去做主動的探究者而最終得到愉悅的心理體驗。這樣才能陶冶其情操,培養其審美能力。

2改變傳統的教師角色,尋找教師與學生的心靈契合點,優化教學效果

在一線從事教學工作的人,大多都有這樣的這樣的體驗:學生會因喜歡、崇拜某一教師而對其所任課程產生濃厚興趣,并會努力將它學好。這就不禁使人想起哲人說過的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興趣在學習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教師在培養學生的這種健康的學習情感上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學生,會使學生受益匪淺。因為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教師的行為、活動已經潛移默化地達到了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的目的。語文教師尤其如此。我們的語文教學內容更多地秉承著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華夏民族數千年的文化結晶。這一文化體系本身就對知識分子的人格提出了較高的規范和要求。語文教師作為這種文化的直接傳播者,更應該向這種規范和要求看齊,其“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滿腔熱情,勢必使學生產生共鳴,直接對其產生深遠的教育意義。

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新時期語文教學的開放性。許多譯介的外國作品、介紹科學知識的文章等等,都走入了語文課堂。但總起來說,都是熔鑄著真、善、美的篇章,這就要求教師時刻保持一顆童心,引領學生一起穿越歷史、遨游太空:感受月球的凄寒荒蕪;領略異地的風土人情;欣賞皇帝游行的丑態;追溯人類歷史的淵源……在這種心靈相通、情感愉悅的平等、和協的教學氛圍中,其效果自然會事半而功倍。

3改變傳統的學習方法,尋找學習者之間的心靈契合點,優化學習效果

傳統的語文學習方法不外乎聽、說、讀、寫,在新課程的語文學習中,這些已被實踐證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自然不可或缺,而新課程更高的學習要求卻使我們不得不去尋求更為優化的學習方法。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能忽略這樣一點——語文學習活動更多的是一種開放的群體活動,因而多個參與學習的個體之間的交流、溝通在學習中的作用至為關鍵。個體之間尋求心靈的契合點,從而形成一種以自主為前提,相互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已經深入人心并廣為實施。

語文學習是一種內化知識從而陶冶情操的活動。對于同一文本的體驗而言,個體之間勢必存在差異,甚至比較巨大;當幾個學習者在一起進行交流、探討后,可能每個學習者的體驗就會更深一層。

篇5

關鍵詞:新課程;語文;教學;反思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1-065-01

伴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在全國范圍的普遍深入,語文教學無論是從教學目標、要求還是從結構、體例上看都蘊含著全新的教育理念,體現著鮮明的時代教育氣息。筆者在新課標的學習和教學實踐中感悟頗深,通過新課標的深入解讀和實踐,以及和傳統教學的對比,對當前語文教學有了屬于自己的一些想法與思考,下面結合本人教學經驗談談新課程背景下的語文教學與反思,以供同行參考。

一、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定位

在原來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主導課堂,是師本位,一言堂。從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來說;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是學生學習的伙伴。老師只有把自己當作了學生學習的伙伴,才有可能真正地為學生服務。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與學生同悲共喜,與學生同呼吸共命運,才有可能把自己的作用發揮到極致。站在合作者的平等的地位上,學生才會從教師那里獲取平等的意識,主動的意識,參與的意識……

其次,教師和學生是朋友關系。特別是在課堂以外的生活中,教師不是高高在上的“師道尊嚴”者,而是學生的知心朋友,是可以傾訴包括學習在內的任何內心體驗的人,教師是理解、支持學生的人,溫暖學生心靈的人,是慰藉學生靈魂的人。

再者,教師是指導者、引導者、輔導者,學生不能領悟的,在生活中解決不了的,需要教師幫助的,教師在鼓勵的同時,給予學生以幫助,使他們走出學習的“困境”、心靈的“困境”,獲取更多的樂趣。

可見,教師不是高高在上的指揮者,而是為學生現在學習和今后學習服務的人。

二、課堂教學要聯系生活與社會

新課程強調面向生活,面向社會,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聯系自己所教班級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社會生活實際,充分利用本地本校本班資源,開展本土化教學和校本班教學。

新課程特別強調聯系學生日常生活、聯系社會實際和科技新進展,如各科教材都大大增加或加強了與當今社會生活聯系緊密的學習內容,尤其那些與當前學生生活、當今社會實際、現代化技術和生產實際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新課題聯系緊密的學習內容,從而在宏觀上進一步擴大知識面,拓展學習廣度。

另外,新課程強調從學生日常生活和社會實際中引出新內容的學習,強調培養學生把社會生活實際情境中的具體問題抽象成理論問題的能力和應用所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再就是強調知識的運用,知識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強調各項知識在現實生活和社會中的應用范圍和應用實例,從而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學內容的生活意義和社會意義。這些課程理念,都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具體落實。

三、注重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

新課程強調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教師要注意在思想上全面把握改革思路,在實踐中全面貫徹改革精神。

新課程強調“面向學生”,這包含四層含義,一是強調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全面”提高,二是強調面向“全體”學生,使大多數學生都能達到要求,獲得成功,三是強調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四是課程教學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心理和發展特點,關注、關照學生的需要、興趣、追求、體驗、經驗、感覺、困惑、疑難等。這些理念,只有通過教師在實踐中的全面貫徹,才能得以落實。

新課程強調全面提高學生的各方面素質,強調科學素養與人文素養,強調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念,強調口語交際,等等。新課程所強調的這些素質中有一些是紙筆測驗等考試方法所無法涵蓋或無法充分測查出來的。如果教師在實踐中只重視考試所關注的那些方面的素質,勢必使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全面、均衡、和諧發展這一課程追求最終落空。

四、關于語文教學實踐

在《課程標準》中沒有給語文實踐下準確定義。它是這樣說的:“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語文實踐”決定了學生在學習中的地位。同時也要求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這樣“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才有可能真正地在語文課堂上得到應用,學生才會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為“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理想打下必要的基礎。

篇6

一、新課程背景下的師生關系

新課程背景下的師生關系是和諧的,是平等的,是互助的。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語文課堂,學生是主體,這種新型的師生關系,作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要把握有度。學生是主體,不等于課堂就交給學生,由學生來處理,否則課堂就成了放羊教學;實際上在課堂上,我們教師是引導者,是組織者,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適度放開,又要適當控制課堂的節奏。課前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就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上,設計學習內容;進行授課時,在平等的地位下,教師要站在一個過來的學習者的角度上,對待學生,控制課堂,配合學生完成教學任務。把學生當成好朋友,學習好伙伴,共同學習,相互幫助,讓學生在平等和諧的學習環境中,主動的參與學習。不但在課內,在課外我們教師也要將學生作為朋友對待,尊重學生,關愛學生,讓學生感覺到教師是可以進行傾訴的對象。當學生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不管是學習的,還是生活上的,需要教師進行幫助的,教師在鼓勵的同時,給予學生以幫助,幫助他們走出困境,感受師生之間的情誼,獲取學習生活的樂趣。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在語文教學中“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同時由于語文學科特有的人文內涵,注定在語文教學中應該重視情感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針對學生的情感教育,首先可從古典文學入手。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涌現了一大批作家,如屈原、李白、杜甫、曹雪芹等,產生了孔子、孟子等眾多的思想家。他們留下的古典文學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學底蘊。通過學習和閱讀這些文言文作品,可以讓學生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偉大,感受到作者的人格魅力,在學習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如《論語》中的“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我們可以從中領悟到生活中要時刻檢點自己,與人交往中要做到誠實守信,汲取了古人的思想精神,在現實生活中感受其熏陶,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不無裨益。其次,深刻領會現代散文詩歌中的內涵,每篇詩歌都是體現作者對生活,對景物內心表露。通過對其的學習,可以修身養性,可以感受作者當時的情感,從中可以使我們學生養成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情趣。總之在語文教學中要重視情感教育,要適時地開展情感教育。

三、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評價問題

新課程改革已經數年,但初中語文教學評價仍是新課程改革的瓶頸。評價的方式花樣有很多,但很多流于形式。其實作為評價,首先我們要讓學生真正認識到自身的現狀。一味激勵,或者一棒子打死都是不可取。在保證學生自尊心的同時,也要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之處,可取之處,以客觀公正的評價,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其次通過評價,促進學生全面自主發展。評價時要因人而異,要進行分層評價。每個學生的層次都不一樣,其發展潛力也不一致,如果我們以同一標準去衡量所有的學生,則會使后進生難以接受,逐漸喪失學習興趣及自尊心、自信心。因此,我們的評價在承認個體差異的基礎上應依據學生的不同個性,因材施教、因性施教,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發展要求,正確地判斷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及其發展潛力,實施分層評價,在每個學生已有基礎上確定不同的發展目標,都能學有所獲。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通過恰當的方式來激勵學生不斷進取。若表揚批評不得體,場合情境不恰當,就會事與愿違,產生負面效應。這就要求我們的評價要講究藝術性。評價的語言要正確生動,有趣味性和感染力。讓評價的語言如涓涓細流滋潤著學生的心田,促使學生產生上進的力量。

四、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方法與手段

教學方法是教師為了達到教學目標,而采取的一系列辦法和措施。隨著新課程的實施,出現了不少新的教學方法,不管哪種教學方法,都有其優點和缺點。在進行教學時,我們要針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常用的一些教學方法有講授法、提問法、討論法、演示法、實驗法、觀察法、復習法等。在選擇教學方法時,要注意該方法是否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要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我們教學的目的是面向全體學生,要讓所有學生都能學有所得,而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都不一致,教學內容不一樣,所以要選擇不同教學方法進行組合,爭取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在選擇教法的同時,也要考慮教學手段。多媒體技術集音、形、像、文為一體,具有直觀演示、形象生動、操作易行的優勢功能。在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使課堂教學效果最優化。

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語文教學任重道遠,要搞好語文教學,需要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不斷交流,才能使語文課堂充滿無限的生機和活力。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周健.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 2011年10期

篇7

關鍵詞:傳統模式;新課程;改革措施

一、傳統的教學模式下高三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照搬原題,缺少原創

老師手里有很多資源,以往各屆的高考題以及考過的周考、月考各種小檢測的試卷,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把這些試卷反復講解,并沒有根據原題作出任何的改動,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原本就會的學生產生了厭倦,使原本不會的學生也只是加深了記憶,并沒有學會變通,在這種情況下,老師手里的資源并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那么,課程改革之后老師應該怎么做呢?老師可以把試卷整合,在原來的基礎上對題目進行改進或加深,再讓學生去做,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針對性講解,這種方法的教學效率要比照搬原題高得多。

2.機械性教學,湮沒了語文的個性

傳統的語文課堂充斥著機械性的語文訓練,缺少語文個性的發展,基本上都是一堂課學生一直在做題,或者老師一直在講解,枯燥乏味。我們不可以否認的是高三不同于高一和高二,高三需要大量的習題進行訓練。但是,語文畢竟是一門人文性的學科,老師不應該把全部精力放在這道題到底是選A還是選B上,新課改之后,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拿一部分時間讓學生滲透、理解知識,這樣的教學模式比機械性教學更加有效。

3.訓練無序,缺乏效率

在傳統的高三語文復習訓練中,隨意和散漫的現象很嚴重,老師只關注高考和考題以及學生的考試成績,反復地將各類試題印發給學生,讓學生反復地做,然而這種急功近利的方法并不是行之有效的,因為語文學科的特點并不是多做幾道題就能立竿見影的。老師不要總是強迫學生做題,可以將同一類型的問題分門別類,進行專項性訓練,不要一會兒跳到這個知識點上,一會兒又跳回來。

二、新課程標準下實現語文良好發展的策略

1.要研究考綱,真正吃透考綱的精神

每個高三教師的手里都應該有一本考試的大綱,老師應該認真地閱讀并吃透考綱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同時適應國家新課程的形式,對國家新課程的標準予以理解,再將大綱上所涉及的知識點分類總結,然后下發給學生,讓學生分門別類地理解參透這些考綱的內容,而不是老師一味地出試卷,講試卷,忽視了知識點的滲透。

2.立足于學生的終身發展

語文的教學不應該只是為了讓學生在高考的語文試卷上有一個漂亮的成績,更應該注重學生的文化素養,立足于學生的終身發展。教學是一門藝術,藝術追求的是活力和創造力,如果把我們的學生都培養成考試的機器,那么對于學生將來的發展都是不利的,教師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學生語文文化素養的培養。語文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我們不要求學生都能成為一名文學愛好者,但是我們有義務讓學生了解語文的魅力。

3.改革訓練的模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傳統的教學中,人們對于素質的衡量偏重于智力,對于學生個性的彰顯不夠,任何教學如果少了學生的興趣和意志,結果都是老師空忙。所以,老師要改變自己傳統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對于疑難問題不是直接灌輸,而是采取小組討論的方法,在小組給出的結果中進行分析,這樣,學生也能融入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的學習,老師的講授也起到了幫助作用。

三、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對于語文教學的好處

在新課程標準下,語文教學模式的改變也獲得了顯而易見的效果。首先,教師在講課時更加注重學生的感受了,在講課過程中老師很注意學生有沒有聽懂,有沒有參與其中,課堂效率提高了;其次,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增加了,之前語文課上總是老師在不停地講課或者學生在不停地做試卷,學生和老師都感到很疲憊,而課程改革之后,老師將考綱總結出來,擇其優而教學,并且采用小組討論的形式激發學生思考的意識,提高了學生的語文成績,而且課堂和諧了很多;最重要的是,學生不再是只會應試的機器,老師將學生自身的發展融入課堂中,充分注重學生將來的發展,為我們國家培養了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才。

基礎教育的改革始終面臨著傳統教育觀念的嚴峻挑戰和應試教育所帶來的壓力,而新課程改革的出現緩解了傳統應試教育對于語文的壓迫感,新的課程改革并不是反對考試,而是將考試換一種形式,講知識分類匯總選擇優而精的考試進行教育,這樣的效果要比之前做十份試卷的效果好得多;新課程改革也不是不讓老師講課,而是先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消化總結,老師起輔助補充的作用,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是行之有效的。新課程改革下,我們的語文教學也一定是朝著好的方向發展的,至于在這個大環境下究竟要怎么做,這也需要老師在長期的實踐中總結一套方法。

參考文獻:

篇8

語文大課堂新課程教學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確帶來了課堂教學的新氣象,學生動起來了,課堂熱鬧起來了,但效果卻不盡人意。原因是教師為了完成預定的教學服務,不得不讓學生的為合作、探究活動草草收兵,而自己粉墨登場。因此,學生的合作、探求也不過是淺嘗輒止,實際上合作探究成了新課程教學的課堂包裝而已。如何優化課堂教學時間,提高學生合作探究的效果,筆者也進行了思考和摸索,把新課程理念和傳統的教學方法加以整合,形成了預習嘗試、交流探究、評價點撥的教學思路。

1.教法對策

1.1創設氛圍,引學生入境

語文課非常強調語文的“感覺”,在一節課的開頭,教師需要創設一個特定的情境,用音樂、圖畫、名言警句等營造教學氣氛。一般來說,文學作品與閱讀主體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審美距離,而作為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有進入文本情境的體驗,就會喚起他們對新的文學體驗的一種向往和期待。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該選擇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的審美起點來創設美的氛圍和情境,讓他們在情境中慢慢涉足新文本的世界,并進入作者的文字世界以及內心世界。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只要有了一個好的開頭,就有了上好一堂語文課的前提。

1.2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學生學為主”

在教學設計中要貼近學生,以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為主,語文和其他學科不同,它不僅僅局限于教給學生某種語文知識,而更注重的是通過教材中那些優美的文字,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學就是教會學生學,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如何引導學生學最有效?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做出正確的分析,而不是想當然,而現在各種教學資料泛濫,有的教師則抓住一本教學資料照本宣科,當學生掌握不夠好時,又埋怨學生基礎太差,上課不認真,試問:這樣學生能學好嗎?一堂課的教學設計應在了解學生基礎的情況下根據學生情況而定:學生已具備了哪些知識,哪些還比較模糊。我們要傳授給學生的就是學生不會的。同時,在備課時還應考慮到在討論、合作、探究過程中學生可能遇到的疑難問題,如何引導學生解決這些問題,如何面向全體學生等。總之,要想學生學有所成,在備課過程中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以學生學為主。

1.3引領學生到更廣闊的語文大課堂

要否定“課堂為中心”,不要總把自己和學生禁錮在小小的課堂里,語文教學要由封閉走向開放。不過,課堂教學仍然是語文學習的基本形式,要在教室里上出開放的語文課,要做到實而活,省時高效。同時,我們還要積極探索在自然、在社會、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的新路子。特別是加強課外自主認知的引導,課外閱讀以及課外練筆的指導,逐步實現課程教學、課外活動、綜合性學習的結合,學校、家庭、社會語文教育的結合,形成語文教學的合力,提高語文教學的水平。

1.4評價點撥

教師在學生交流探究過程中施以評價點撥,是對學生學習思考的回應。評價不僅僅停留在簡單的“好”、“你真棒”的肯定表揚上,而是要把學生的學習活動引向深入,鼓勵學生的學習理解既能“入格”即入境、入情、入理,又能“出格”即自己的獨特視角和理解,只要是言之有理,持之有據就行。因此,教師要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認真觀察學生的學習活動,隨時掌控交流探究的進程,尋找點撥時機,在學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時候出手。教師的點撥不能成為毫無新意的泛泛而談,而是要開渠引水,清淤導流,起到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茅塞頓開的作用,讓學生的思維成為自然的流體。一句話,如果說學生的交流探索是“畫龍”的話,那么教師的點撥就是“點睛”,決不能把知識硬給學生。同時特別要注意的是,教師的評價點撥要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對那些“學困生”更要點染情緒,激發興趣,樹立自信。讓每一個學生在各自的起點上都有進步,都能夠享受到成功的快樂。把課堂變成師生共同學習,共同成長的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1.5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豐富課堂教學

語文教材的編寫方式大都以單元編寫,每單元的課文內容往往圍繞同一個主題,有一定的系統性,但比較單一,某篇文章只能出現在某一個主題單元,還不能充分挖掘其全部作用。我們可以利用課件把同一題材或同一作者的作品進行重組,讓學生整體認識某一題材的寫作特征或某一作家的作品風格、思想個性。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激活初中語文課堂,提高語文學習效率,但它不是萬能的,切不可濫用。無限制地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勢必會影響學生聯想、想象能力的培養。如閱讀文學作品的原著與觀看改編的電影不是一回事,文學作品往往會有更多的空白,讓人去想象與聯想。在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過程中,不能低估教師個人魅力的作用。同時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還要注意使用的副作用,把現代信息技術用得有效、高效,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語文教學的生命,而這生命能否得以延續,取決于教師是否能充分發掘學生的興趣點,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否做到與文本有機結合,真情演繹文本內涵,提升孩子們對文本的感悟,讓我們的語文教學呈現實效。優化課堂教學則成為語文教師的重大任務。

2.總結

總之,新課程語文教學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也促進了教師專業成長。過去上課是學生跟著教師設計的思路走,而現在是教師要面對學生不確定的思維轉。假如你要在課堂上能夠得心應手,游刃有余的話,那你就要在備課的時候研究學生,刻苦深挖教材,并把二者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把課堂上學生可能提出什么樣的問題想到,做到胸中有數。還要不斷地更新知識,更新觀念,提高課堂應變能力,才可以適應新課程的教學。

參考文獻:

[1]張印清. 新課程下初中語文教學的幾點嘗試[J]. 中小學電教(下), 2011,(01)

[2]李志明. 也談初中語文的有效教學[J]. 考試周刊, 2011,(31)

篇9

一、多元化是實施新課程評價的核心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論,對教育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直接影響教師形成積極樂觀的“學生觀”和重新建構的“智力觀”、“教育觀”。教師應樂于從多個角度來評價、觀察、接納、賞識學生,發現并發展學生的潛能,不但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同時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尤其重視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創新精神。而這正是新課程學生評價所倡導的改革方向,評價內容多元,評價標準分層,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要,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即重視評價對學生個體發展的建構作用,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

二.評價內容多樣化

從有利于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出發,改變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評價重學科知識系統、輕語文綜合能力,重智力素質、輕態度習慣的片面性。重視對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過程,情感與態度進行全面評價,具體范圍包括識字與寫字、寫作、口語文交際和綜合性學習的能力等項目。這些內容,有的可以劃歸認知領域,有的則屬于非認知領域。

認知領域的評價,要重視學生基本知識點的測評,是要重視他們語文能力發展水平的測評。《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評價內容有: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的能力。非認知領域的評價主要包括學習態度、習慣、興趣等。這些因素是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動力性因素,也是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的重要內容。《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非認知領域評價內容有:識字與寫字、閱讀的態度,寫作興趣,與人合作態度,文明禮儀素養,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三.評價標準多樣性

評價標準是進行教學評價的衡量尺度,是教學評價得以進行的前提與依據。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評價受教育評價選拔淘汰目的的影響,追求一元化的價值觀,使學生個性差異被抹煞,教學評價的科學性和激勵功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為了優化教學評價,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努力:

(1)允許不同學生異步達標。能提前達標的學生,教師以此為基礎,為他們創造條件,促進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能力,發展特長。不能按時達到的學生,教師幫助他們找到問題的癥結,幫助他們改進,實行延遲評價,使他們在接受評價過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2)實施因人而異的多層評價策略。我們要尊重差異,并采取分層評價的策略,有助于每一層次的學生確立自我發展的信心,都能及時看到自己的進步和成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發展和提高。

(3)多用開放式的問題測評學生。評價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在測評題目上不要拘泥于知識的記憶,應該讓學生學習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或對某個問題發表獨到見解,提出自己的設計和創意。

四.評價方式多元化

科學的評價方法是實現正確評價目的,落實全面評價內容,執引靈活評價標準的保證。如何使老師的評價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呢?本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幾種評價方式去努力:

(1)實施分層評價。在課堂教學中樹立全面正確的差異觀,立足學生現實存在的差異,著眼與學生發展的差異,實施有差異的教學,促進有差異的發展。課堂中分層教學、分層評價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分層測試題中注重針對學生對課文的內容與知識的記憶、內容的理解與應用等方面進行考察。

(2)口頭評價與書面評價相結合。口頭評價的直接性、快捷性、情景性、高頻性等特征,為教師的價值引導和情感感染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師生間的口頭評價交流,貫穿于課堂的始終,激發學生的興趣和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但口頭評價的隨機性、無記錄性等特征,一定程度上限制著口頭評價的范圍與效果,它與評價的深刻性、效果的長期性的書面評價相結合,才能更大地發揮作用。書面評價時,盡量注意語言的運用,多使用鼓勵性的語言,即使不是表揚,是批評也要注意用語的委婉。

(3)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相交融。教師在教學中的評價分為即時評價和延時評價。即時評價有利于及時糾正學習中的缺點和錯誤,鼓勵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延時評價而是以鼓勵的行為方式和語言,讓學生暢所欲言,充分發揚民主教學,提高了學生理解的深度。兩者相互使用,能更好地達到評價目的。而且,教學中的評價并不是教師的“專利”,讓學生參與評價,讓學生成為評價主體的一員,將評價變成主動參與、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發展過程,形成積極、民主的評價關系,更有利于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從而促進學生發展。

(五)注重過程是實施新課程評價的關鍵

篇10

關鍵詞 語文教學 教學個性化 教師個性

一、語文教學個性化的必要性

馬笑霞在《語文教學個性化初探》中說到:“個性化教育是時代的要求、歷史的必然。”“素質教育的本質就是個性化教育”,認為教師要努力追求具有個人特色的教學風格,以適應今天這個極具個性化的時代要求。李大海《語文教學中的個性張揚》認為“有個性的教師才能培養出有個性的學生”《韓軍與新語文教育》里提出“反對‘偽圣化’”,認為“偽圣化”“禁絕個人語言、個性語言、多元解讀”,提倡教學中應注重教師的個性和學生的個性培養。

在新的語文課程標準下,個性化教育問題越來越受到了人們的普遍關注,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和《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里,多次提到了語文教育的個性問題,顯然,在實施新課程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實踐中,語文教師教學個性化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二、語文教學個性化的主要表現

(一)教學設計個性化

教學設計個性化是指教師處理教材、實施教學的方式方法新穎別致,不落俗套,科學合理,教學效果卓有成效。具體表現為:①教學角度設計得好。尋找講解課文的最佳切入點,巧妙突破,引導學生快速入境人情,多快好省地理解把握課文。②教學問題提得好。教師拋出一些高明的問題,激活學生思維,在明快單純的教學視點中激蕩出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③教學環節安排得好。各個教學環節環環相扣,層次分明,快慢適當。既與教材內容的難易相一致,又符合學生的閱讀心理和思維規律。

例如,《祝福》教學中,教師通過咀嚼發現文章中隱含著一條內蘊豐富的信息:祥林嫂是一個沒有春天的女人。由此,巧妙發問,以一石激起千層浪,讓學生深刻地認識到祥林嫂生命的悲劇性以及其中所寄托的深邃的象征意義,并且,通過這一線索串起了閱讀過程中的諸多內容,達到了以點帶面、一悟百悟的效果。

(二)文本解讀個性化

接受美學認為,閱讀應該是讀者的個人行為,閱讀不僅僅是在文本的暗示下發現某種意義,更重要的是創造意義。作為一位特殊的讀者,語文教師應具有獨立的思想和卓越的判斷意識,勇于并善于用自己眼睛解讀課文,力求得到深刻的、獨到的體會和感悟,同時,尊重并鼓勵學生各抒己見,大膽存疑。

(三)施教手段個性化

語文教師都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脾氣、秉性、談吐習慣和處世行為,表現在教學上,自然呈現出不同的教學形態和教學風格。教學手段的運用,不僅包括教學語言、教學方法、教材教具的選用,還包括教師感情的把握以及教師性情的表現。每位教師都應勇于張揚自己的個性,做一個自主自立和真性情的人。只要學生接受、喜歡,對學生提高語文素養和能力有利,各種教學手段都應該大膽使用,盡情展示,肆意揮灑,而不必畏首畏尾。另外,教師還要學會揚長避短。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要考慮到自身素質。最大程度地發揮自己的特長和優勢。

三、語文教學個性化對教師的要求

語文教學的個性主要體現在教學設計個性化,文本解讀個性化,施教手段個性化,那么語文老師要怎么做到教學的個性化從而成為一名個性化老師,筆者認為語文教師教學個性的形成主要由三方面聚合而成:自我思考、自我生命感受、自我教學實踐。

(一)自我思考,獨立創新

語文教師要有個性,必須是一個獨立的思考者——獨立思考的精神,批判求異的思維品質,獨立自主的審視自己的教學對象和教學內容。詮釋學和后現代知識觀承認個體在對真理和知識的解讀中的重要作用,教材并非不可侵犯,教師擁有對教材自我領悟的權力。如果習慣于在權威面前關閉自己思考的大腦,就只能窒息語文個性。語文教師應有目的地培養自己的特長,創造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用風格感染學生,給學生創造與美的享受。讓每一節課都成為教師教學藝術的一次創造,這樣的課堂才會呈現個性與活力。

(二)自我生命感受

學生喜歡的教師,往往是個性鮮明的教師。這種個性鮮明,其實質是在課堂教學中,用教師生命去碰撞學生生命。用情感去碰撞學生的情感,語文教學需要傾注每位教師的自我生命體驗。于漪先生的課堂有個性,那是她將整個生命與熱情終生灌注其中的事業。余映潮先生的課堂也有個性,那是他的生命智慧與教學內容相結合的產物。

(三)自我教學實踐

教學個性的最終來源,是獨立自主的教師實踐性知識。這種實踐性知識包括非正式的難以表達的教學技能、技巧經驗、以及個人的價值觀,心智模式。相對穩定的是個人教育經驗教育技能,多變的是個人臨場教育智慧——教學機智。教師的教學能力是一種極其復雜的心智活動,它包括敏銳的觀察能力、豐富的想象能力、深刻的理解能力、很強的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教學個性更多來自課堂情境下的教學機智的磨練與提升。

對于千變萬化生成無限的語文課堂,打造教學個性,教師需得學會在生成與突變暗藏的教學情境中,察變化,抓契機,錘煉自己的教學藝術,提升自己的生命情懷,獨屬己有的教學個性才能逐漸生成。要發揮自身優勢和學科優勢,充分挖掘教學資源,巧妙設計課堂作業,以欣賞的態度正確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特別應注意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一些微不足道的“成功點”,給予及時的表揚鼓勵。

參考文獻:

[1]謝建芬.淺談初中語文的個性化教學[J].創新教育,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