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經濟發展機制范文
時間:2023-07-23 09:37:1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區域經濟發展機制,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總部經濟;企業總部聚集;產業乘數效應;知識型服務業
中圖分類號:F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09)10-0088-02
1 企業總部和地區總部的遷移、聚集現狀
1.1 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的遷移入駐
隨著跨國公司對中國投資的擴大及其對中國戰略地位的調整提升,來華投資的跨國公司不斷增多,截至2006年底,已超過600家。為了進一步管理這些生產鏈、控制更大的市場以及利用發展中國家的科研資源以進行本土化創新,這些跨國公司又不斷將地區總部、研發中心、采購中心、投資性公司、辦事處等處于價值鏈高端的總部環節向中國轉移。成立地區總部、集中經營管理已經成為很多跨國公司進一步擴大在華事業的必然要求。北京、上海、天津、廣州等城市以其國際地位、雄厚的經濟實力等成為跨國公司在華設立地區總部的主要聚集地。如上海就吸引跨國公司地區總部154家,其中國家級地區總部15家。占在華總數將近一半。這些城市的總部經濟發展也因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的不斷入駐而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與此同時,一些地方政府紛紛出臺了一些吸引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入駐的政策,以鼓勵總部經濟的發展。2002年上海頒布了《上海市鼓勵外國跨國公司設立地區總部的暫行規定》和若干意見,以吸引越來越多的地區總部。天津在200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則明確表示要采取多種手段“吸引更多的世界500強企業在天津設立生產基地、研發中心和地區總部”。這些政策都極大地鼓勵了跨國地區總部的入駐,促進了總部經濟的發展。
1.2 國內企業總部向中心城市的遷移運動
國內大型企業集團的總部遷移熱潮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出現。一大批企業集團紛紛將總部向北京、上海、天津、廣州等中心城市遷移,正是由于這些中心城市擁有相對較豐富的企業總部所需的高端戰略資源。湖南遠大、山西經緯紡機等將總部遷入北京,東方希望、浙江杉杉、江蘇春蘭等分別將總部遷到上海,溫州市短短幾年間就有500多家民營企業(主要是企業總部)遷到上海;樂百氏、健力寶分別將總部由廣東的中山和三水遷往廣州;東風則將總部由湖北十堰遷至武漢等。這些企業在原地雖然具備企業生產所需的自然資源、廉價勞動力,但當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其所需的人才、科研、信息及先進的經營管理等戰略資源卻非常匱乏,因此這種總部的遷移客觀上是企業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而采取的自發行為,同時也孕育了中國總部經濟的悄然萌發,并推動我國在這些聚集城市的總部經濟的形成。
企業總部或者地區總部作為一個功能組織從企業整體中獨立出來,高度集中于中心城市,在空間上表現出總部聚集的特征,顯然也是一種集群,是產業的總部集群,只不過這時發揮集群效應的主體是企業的一個功能組織而非某些產業或企業。
產業乘數效應。乘數(Multiplier)指每單位外生變量的變動帶來的引致變量的變動情況,產業乘數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以特定產業或企業投資作為初始誘因,帶動若干產業在該區域聚集并維持擴張趨勢,由此實現該區域產業經濟總量的倍數增長。我們可以將產業乘數表示為:U=T/I=1/(1-8)。其中,U 表示產業乘數;I為特定產業或企業投資變化量;T表示該區域產業聚集總量變化量;δ表示區域內總部產業關聯度。產業乘數的大小與產業關聯度δ成正相關。一般而言,特定產業或企業從兩個方面來發揮產業乘數效應:①前向關聯的產業乘數效應。前向關聯是指通過供給聯系與其他產業部門發生的關聯,由此產生的產業乘數效應即指對以本產業或企業的商品或服務為直接需求的產業部門的影響。②后向關聯的產業乘數效應。后向關聯指通過需求聯系與其他產業部門發生的關聯,由此產生的產業乘數效應即指對為本產業或企業提供直接商品或服務的產業部門的影響。
2.1 總部及地區總部集群帶來的產業乘數效應
在該模式下,以企業總部這種功能組織作為“誘因”而帶動其關聯產業的產生并在該區域聚集。并由此實現該中心城區乃至整個區域產生經濟總量的倍數增長,這就是總部集群的產業乘數效應。同樣,這種產業乘數效應在一定區域內通過前向關聯和后向關聯兩方面來激發該乘數機制,使其得以運轉。
總部前向關聯產業是指以總部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為投入資源和直接需求的產業,也即總部下游產業;總部后向關聯產業是指為使企業總部或地區總部得以正常運轉而向其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務的產業,也即總部上游產業。這種關系構成了企業總部的產業關聯網絡(見圖2)。在該產業關聯網絡圖中,我們可以發現,與總部相關聯的產業基本上屬于其發展所必需的服務業以及依賴總部資源而發展的其他產業。企業總部與這些產業或部門之間的相互依賴性極強,也即總部與這些產業的關聯度8較大,其產業乘數u因此也較大。
發達國家的實證也表明,在特定區域面積不變情況下,吸引更多企業總部的入駐創造的產值遠比吸引更多的一般性企業入駐創造的產值要大得多,也即總部集群對該區域的產業乘數效應要遠遠大于一般產業聚集帶來的產業乘數效應。這不僅因為企業總部或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從事的是管理、決策、研發等知識性勞動,履行著資源配置、資本運營、外部公關、業績管理等諸多從屬職能,也因為與總部關聯產業的較大關聯度而為其發展提供巨大的市場空間,還因為以下這些原因:第一,有實力按照總部經濟模式布局的企業,一般而言規模較大,其總部或地區總部作為控制中心、投資中心或者其他職能中心。所創造的產值通常都超過一般性企業;第二,總部的入駐帶動了新的關聯產業遷移。實證研究表明。一個制造業跨國公司總部向一個區域遷移。都會帶動幾個、甚至十幾個與之有緊密業務關聯的公司隨之遷移。從而在新的總部成員周圍又形成了新的關聯產業聚集圈。由此導致的區域產業乘數效應呈幾何放大;第三,總部與總部之間很可能存在或后期形成合作關系,其關聯交易量較一般企業要大,對該區域產值貢獻或產業乘數效應也就更大。
2.2 總部產業集群效應中服務業的顯著地位與作用
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服務業的發展仍存在一定的滯后性,整體上尚未形成“三二一”格局。到2004年底,我國服務業在經濟總量中僅占31.9%。然而,我國幾個經濟發達、總部和跨國公司地區總部較為集中的中心城市如上海、北京、廣州等,其服務業的發展較為成熟充分,為總部的發展提供了所必需的商務配套服務(見圖3、圖4)。
服務業的發展、發達為吸引并發展總部經濟奠定了良
好的基礎條件;同時總部經濟的發展也通過產業乘數效應帶動城市服務業的快速發展,使之成為城市經濟新的增長點,兩者互為條件,互相推進。這種帶動作用主要又體現在
(1)跨國公司對服務業投資力度的加大,使之成為新的投資熱點,逐漸出現“產業服務化、服務知識化”趨勢。制造業是外資投資中國的一個重要市場,在全國范圍內,外商對制造業的投資仍居于主體地位。但在沿海地區,特別是在較為發達的中心城市,服務業領域逐漸成為外商和跨國公司投資的熱點,2004年,投資于北京的合同項目中。有67.66%屬于第三產業,實際使用的外資金額占總金額的62.84%,上海的這一比例分別為58.84%和44.61%,較過去和全國水平遠遠高出,出現了“產業服務化”趨勢。
在投資不斷趨于服務化的同時,在服務業內部逐漸出現“知識化”趨勢,外資在加大對服務業投資的同時,尤其加大了對金融服務業、商務服務業、信息服務業、研發與技術服務業等知識型服務業的投資。知識型服務業在外商和跨國公司的投資中優勢不斷加強。投資量和投資比重不斷上升,為城市產業結構的轉變、提升奠定了產業基礎。
(2)總部的不斷聚集對知識型服務業產生旺盛的需求,為其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拓展空間,從而通過“廠商控制力”效應增強城市經濟的輻射力和吸引力。
“廠商控制力”理論認為,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金融、信息、會計、法律、技術開發、產品營銷等逐漸從企業內部分離出來,在社會上成為獨立的為廠商服務的機構。這些廠商服務機構在大城市集中起來,大城市不但通過這些廠商服務機構來為城市以外的工商業服務,也通過這些廠商服務機構來控制城市以外的工商業,進而控制城市以外的經濟活動。這些廠商服務機構現實中很大程度上是指城市的知識型服務業。
篇2
【關鍵詞】企業 銀行 經濟發展
一、政府、銀行、企業溝通交流機制的性質
是指政府、銀行和企業三方之間通過建立有組織、多形式、制度化的合作,實現貨幣政策傳導的有形化和具體化,有效解決政府、銀行、企業間信息不對稱的狀況,密切相互關系,推進政銀企互動,促進信貸政策和產業政策的協調聯動,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發展,實現政、銀、企“多贏”的目的。
二、政府、銀行、企業溝通交流機制的主要內容
第一,建立政府、銀行、企業溝通交流的組織體系,成立政政府、銀行、企業溝通交流機制工作結構。
第二,建立日常聯系機制。機制成員單位建立日常聯系機制,暢通聯絡渠道,定期、不定期召開聯席會議。議題包括行業主管部門通報政府階段性工作重點、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產業政策、行業規劃和產業結構調整、重大產業項目情況等;經濟主管部門向銀行機構介紹首都企業融資需求及面臨的困難;銀行機構對政府工作的需求和建議,推介創新產品和服務,金融市場信息等;企業融資需求信息,提出融資的具體要求,幫助銀行及時掌握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動態,幫助企業及時了解金融產品和服務情況,促進銀行業與實體產業協同發展。不定期聯席會議根據成員單位需求分專題隨時召開。
第三,建立協調聯動機制。(1)加強政府部門與人民銀行、銀監局等相關金融管理部門的溝通與聯系,支持金融管理部門加強行業管理,聽取金融管理部門對地方政府和地方金融發展的建議。定期召開工作會議,分析區域金融業發展情況,研究重點問題,制訂工作方案并聯合推動實施。幫助銀行與金融管理部門協調解決應由北京市解決的重大問題。(2)加強金融管理部門、金融機構與政府相關部門的溝通聯系,聽取銀行發展的需求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協調落實相關政策,逐步完善市與區(縣)一條龍、一體化、一站式立體金融服務體系。(3)加強與銀行業協會的定期聯系,借助行業協會的平臺和窗口,為銀行提供信息、培訓等服務。(4)加強銀行和企業的溝通交流,為銀企合作創造良好的環境。
第四,建立信息共享機制。(1)建立政銀企信息交流和融資對接公共服務平臺,實現政銀企信息共享。(2)不斷豐富和完善平臺服務功能,及時交流銀行的創新產品、業務發展動態、政策信息、行業動態及企業訴求等。(3)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及手段,逐步構建成員單位專用網絡信息鏈接平臺,方便成員單位及時交流信息。
第五,建立獎勵創新和風險共擔機。探索建立銀行產品創新、服務創新獎勵機制和政銀企風險共擔與補償機制,鼓勵銀行創新產品和服務。
第六,建立服務區域經濟社會評價機制。會同人民銀行、銀監局定期編制金融發展報告,綜合分析銀行業的經營發展情況等,并研究提出政策建議。探索建立銀行服務區域經濟社會和企業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通過定量、定性分析,評價銀行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鼓勵銀行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做出更大的貢獻。
三、建立政府、銀行、企業溝通交流機制的意義
(一)有利于加強信息溝通交流
進一步強化政府對銀行和企業的服務,搭建政銀企信息交流與共享平臺,促進銀行服務與企業需求的高效對接,搭建銀行業服務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快速通道。
(二)有利于引導銀行業為本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金融服務
引導和鼓勵銀行信貸資金服務本市重大項目建設、基礎設施建設、重點行業發展,降低融資成本,提高融資效率,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鼓勵和促進銀行業為首都文化創意、節能減排、新能源、生態環境建設、現代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等重點行業和領域以及中小企業、“三農”及社會民生等領域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務。
(三)有利于鼓勵和支持銀行根據客戶需求開發金融產品,穩步推進金融創新
積極創造條件,支持銀行根據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特點創新金融產品,并在京先行先試。加強研究,探索政府資金使用新模式和規避金融風險新機制,充分發揮政府資金的導向作用和杠桿效應,積極探索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深度和有效結合的方式,激發銀行服務企業發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四)有利于進一步促進銀行同業合作,不斷提升管理和服務水平
聯合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北京銀監局、市金融局和北京銀行業協會等機構超前謀劃北京市金融產業發展戰略問題、不定期開展業務培訓和指導,研究解決首都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積極組織在京銀行開展業務交流,分享先進服務和管理經驗,提升整個行業的盈利能力和風險防控能力,營造良好的金融氛圍,促進首都銀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五)有利于引導銀行強化社會責任意識
進一步促進銀行與北京市各類企業的交流與合作,實現合作共贏。創造性地開展銀行與企業之間的交流活動,深化銀行業對北京實體經濟的認識,促進金融與北京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鼓勵和引導銀行關注首都經濟、社會和民生,強化責任意識,積極主動承擔社會責任。
四、政府、銀行、企業溝通交流機制的運行
成立政銀企溝通交流工作小組辦公室,負責機制的日常工作,按季度定期組織召開聯席會議,不定期依小組成員需要組織召開聯席會議,整理并印發會議紀要;負責小組各成員間信息的收集和;負責網絡信息交流平臺的開發、運行與維護更新;負責與小組成員單位之間的聯系、協調工作。
各工作小組成員定期向工作小組辦公室提供相關信息和材料,研討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提議召開不定期聯席會議等。
五、目前政府、銀行、企業溝通交流機制的狀況
篇3
關鍵詞:國際貿易 區域經濟 國民經濟
一、帶來了區域內部經濟的增長
由于地區經濟自益性的增強,區域經濟協調增長對全國經濟發展具有很重要的意義。要研究具體區域經濟發展,必須首先研究其經濟增長問題。而二者之間存在著區別和聯系,可見要表述為經濟增長加經濟社會進步等于經濟發展。增長是區域經濟發展量的個性,而進步是其質的特性。所以,研究區域經濟發展問題,應注重增長問題的研究,才能運用其運動規律,通過產出總量的增長,為改善環境創造條件,從而促進經濟發展。
20世紀90年代后,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全球化發展使傳統的發展戰略所需的政策工具日益受到國際規則的制約,傳統比較優勢與要素稟賦的重要性降低。在這種發展趨勢下,無論在主觀需要還是客觀條件上,我們都必須樹立新的發展觀,通過積極吸引國外資金、技術、管理經驗并與自身資源相結合,提高國際競爭力。
二、對區域內部產業結構推進起了巨大作用
從進口貿易促進區域產業結構演進的機制作用看,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進口貿易通過需求信號刺激區域供給機能發揮作用,推動區域新產業的滋生和成長,進口區內所沒有的產品使消費者偏好逐漸向這些新產品轉移,導致區域內需求結構發生變動,當這種需求刺激信息達到一定程度時:將吸引區域內投資于這類產品的生產:二是進口貿易通過引進國內外的技術或引進生產線,可以加速區域產業的成長。引進先進技術將為區域經濟發展輸送活的生產力因素,從而使區域經濟活動集聚和吸納功能不斷增強,促進區域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優化,最終促進區域經濟系統優化功能的發揮。
值得指出的是,出口和進口不是孤立的對區域產業結構起作用,凡是成功地實施外貿推動經濟起飛和發展的國家或地區,其進、出口之間都有很密切的經濟聯系。區域內部可有效地利用進、出口把區域內相對落后地區產業結構有機地銜接起來,形成較高的互補關系,不僅可以極大地實現地區的比較利益,而且可以有效地促進本區產業結構的調整。
三、提高了區域內部就業水平
解決就業問題,不應是一個被動安排現有勞動人口的過程,而是一個通過人力資源能力建設提高人口素質、促進經濟加快發展的過程,是一個努力把人力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優勢的過程。根據貿易和就業的關系,當出口大于進口時,按照對外貿易乘數理論,貿易順差越大,一國國民收入增加量就越大,解決就業問題的能力也就越強。在通常情況下,重視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戰略會促進就業較快的增加。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發展,就業資源不可避免地要在全球范圍內進行配置,要把就業放在世界范圍內考慮,通過各種措施擴大國際交換,充分發揮我國勞動力資源優勢,爭取把更多的就業崗位配置到我國來。就區域內部的情況而一言,“發展是硬道理”并不簡單等同于GDP增長是硬道理。GDP規模再大,若就業規模沒有相應的、按一定比例的增長,那么社會穩定就無法保證。因此,面對勞動力資源豐富,而資本資源相對稀缺的區域內部,必須發展勞動密集型出口加工業、開放服務業,鞏固傳統市場和開拓新興的市場,積極吸引FDI,這樣可以利用工業國的剩余資本,為剩余勞動力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勞動力豐裕是區域內部的優勢,通過擴大勞務輸出可以減緩就業壓力。通常在進出口貿易中擴大勞務輸出有兩種措施:一是隱性勞務輸出,在出口商品中提高物化勞動含量,在進口商品中提高技術含量,大力發展“三來一補”生產,充分利用對外貿易增加就業機會,通過國際貿易擴大潛在的就業含量;二是顯性勞務輸出,即勞務出口,讓勞動力在境外工作或進入國際勞務市場,后者發展潛力很大。
四、加大了FDI的引入
資金是重要的生產要素,資金短缺是不發達經濟面臨的共同難題,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約束條件。任何地區的開發和經濟發展,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的支撐,從世界范圍看,一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快速發展,大量資本的流入發揮了重要作用。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后,中國成為資本流入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和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一般而言,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貿易量越大在現實條件下與其可得的外資流入量就越多,但在不發達的區域內部,其出口向資本品轉換能力很弱,使之在獲得資本品的國際借貸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利用外資發展經濟取得了重大成就。大量外資的引進和利用,不但彌補了省內建設資金的不足,而且帶動了產業技術進步和經營管理水平的整體提高,促進了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和人們思想觀念的更新。但由于種種原因,我國地區之間利用外資的差距比較大,發展很不平衡。隨著我國經濟協調發展的步伐加速,區域內部在資金、政策等方面獲得了相應的支持與傾斜,在利用外資方面得到了重大發展:規模不斷擴大,質量不斷提高,結構、形勢更趨多樣化,經濟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促進了區域內部的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彌補和緩解了建設資金不足與經濟快速發展的矛盾,促進了企業管理和技術水平的提高。
從上面可以看出國際貿易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以上幾個方面的作用機制共同發揮作用,反過來又可以綜合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形成區域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這是區域內部地區開放經濟體制下利用外貿作用機制促進其經濟發展的表現。我們要從國際貿易的角度出發探討區域內部地區經濟發展問題,提出利用外貿促進區域內部經濟發展的對策。
參考文獻:
[1](美)保羅·克魯格曼. 國際貿易學[M].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35~56.
篇4
1我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原因
1.1區域產業合作和產業轉移的加快哲學觀指出,矛盾具有特殊性。而我國地大物博,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上,每個不同地區都具有自身的天然地理特征和自然區位優勢以及自然資源優勢,也不例外的都具有各自的區域短板和發展局限性。于是區域合作便應運而生了,區域經濟一體化有利于迅速實現不同地區之間的優勢互補,提高經濟總量。并以此為引導實現區域間其他各個方面的發展交流。
1.2交通通訊的快速發展交通通訊是城市和地區經濟發展的大動脈。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交通建設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關鍵性作用,是區域協調發展和優勢互補的血脈聯接。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開展提供了便捷之路。截止到目前根據資料顯示,我國高鐵里程達到世界總里程的一半,高速公路里程居世界第一,互聯網的普及率達到50%,交通通訊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
1.3政府政策的支持除了近期的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京津冀協同發展區以及長江經濟帶以外,我國三十年來發展成熟的深圳、廈門、珠海、汕頭等國家級特區,上海浦東、重慶兩江、甘肅蘭州等國家級新區,武漢兩型社會建設、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等國家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這些區域經濟的發展都受到了國家各種優惠政策的支持,促進了經濟一體化的發展。
1.4人口的跨區域性流動人口流動是自古以來都有的“天然”現象,而到了21世紀的今天,科技不斷進步,經濟不斷發展,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多樣化和頻繁,而人口流動也越來越容易和便捷,尤其是農民群體在城鄉間的往來流動占絕大多數。這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和人力支持,為較落后地區帶來了思想變革的先兆。
2我國區域一體化及法律治理中的問題
國內經濟一體化主要通過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各種政策性支持和調控,例如逐步取消和打破阻隔各地區生產要素流動的障礙壁壘,建立統一市場等等。同時根據我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特點和當前區域經濟發展中的環境、人口、資源等問題,但是僅僅依靠政府是無法圓滿地從徹底上解決問題的,除了政策性支持和引導之外,政府應尋求和積極力促各地區間的更普遍和更深層次上的互補雙贏與合作,建立我國區域一體化進程中的法律治理模式,但是我國當前區域經濟一體化法律治理中存在許多問題。
2.1缺乏統一遵守的合作協議或章程區域經濟一體化中沒有根據各地方的利益訴求去建立各地共同遵守的區域合作協議或章程。區域經濟一體化中各個區域的政府是平等合作的關系,并不存在上下級隸屬關系,但在發展過程中常常出現各地政府為了各自政績而忽略區域全局的建設,強化各地方的資源配置和重復建設,造成地方保護主義和地方市場分割的盛行,由此可見利益分配問題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發展問題[2]。我國當前區域合作主要通過區域合作協議,但是這些協議基本上是單一領域的合作協議,缺乏基于共同利益訴求的協議約定,因此難以形成真正有效并可持續性的區域合作機制,最終難以實現共同利益。
2.2缺乏區域政府間的長期合作機制我國部分區域間的經濟合作主要通過制定行政協議來推進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雖然引導和推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但是這種措施代表的只是發展的方向與發展的具體內容,并沒有真正建立起有效的、可持續性的、長期制度化的機制,更遑論符合法律精神的違約責任認定機制和解決糾紛機制[3]。如果缺乏區域間爭議解決機制,會嚴重限制政府間的合作。
2.3限制了社會公權力的作用我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中忽視了公民參與治理的作用,區域一體化的建設并不僅僅是政府的事情,與民眾息息相關,公開是區域一體化法律治理的重要要求。法律治理的公開機制能夠有效地保證各區域之間政策運行的透明度,并進行有效的監督和評價;促使各地區之間及時獲取信息,學習實踐經驗,形成合作和互動。通過發展區域中多元素和多主體的參與,構建多層次、多方位的管理體,充分發揮社會公共權力的作用。
3法律治理模式理論
公共治理理論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有利于實現區域合作效益的最大化,而法律是在區域經濟一體化中進行社會治理的重要手段,法律治理模式指導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治理是行政管理中的新型溝通合作理性,在權利運行方面,治理是關系到上下、水平方向的互動管理過程,各地方政府進行協商與合作,制定共同目標,共同實施管理公共事務的權利與職責[5]。每一種社會治理模式都離不開與之相對應的法律結構,法律治理模式中主要分為三種模式。
3.1硬法治模式區域治理中的硬法治模式指的是確定的、可預期的法律,能夠保障社會的秩序和基本價值觀念,從而滿足社會法治化的需求[6]。但在區域法律治理的過程中不能完全運用硬法,也沒有必要進行全面的硬法治理。在自由、民主、平等的社會中硬法很多時候是違背社會發展規律的。
3.2軟法治模式區域治理中的軟法治模式指的是由區域各地方成員協商一致,共同制定發展經濟的規章制度,軟法律雖然不具備強制力,但是各個地方成員必須遵守,具有約束力[7]。軟法律模式的缺陷就是過于理想化,在當下社會無法真正實現民主與法治,各個成員從自身利益出發,如果一方不遵守協議,會造成其他損失。
3.3混合治理模式混合治理模式有利于充分發揮軟法和硬法的優勢,能夠充分實現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法律治理。硬法和軟法的有效結合使法律治理更具多元化和有機化,軟法有利于回應社會對公平、法制的需求,硬法能夠確保區域中各個地方的遵守程度,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是推動我國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中法律治理的重要手段。
4構建我國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中的法律治理
4.1法律治理的實踐軌跡區域行政協議和區域性組織是我國區域經濟一體化初期的法律治理機制,其中行政協議指的是各個政府機關之間締結的協議,行政協議不僅用于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其內容也逐漸向合作和發展轉變,逐漸成為重要的法律治理機制。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目的是進行統一市場、優化產業結構的改革,破除各地方立法,因此我國在改革法律治理的過程中對地性法規和規章進行清理和協同立法,并采取區域行政規劃和區域行政指導的領導方式,在不斷地實踐中形成了區域行政協議、區域合作組織、區域協作立法、區域行政規劃和區域行政指導等五種法律治理方式。
4.2法律治理中的政府首先要建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法律體系,借鑒國際上歐盟的成功經驗,注重基礎條約的重要保障作用,并廣泛運用于我國區域中各地方內部。我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離不開有效的法律制度進行引導,各個區域內的各地方是公平、平等的關系,要充分利用各地政府之間的合作,以及中央政府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中的立法進程,明確各個地方政府在經濟一體化發展中的職責,避免地方保護主義。通過立法加強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地位,促進區域資源的合理配置。其次要建立有效的區域一體化領導組織機構,加強各區域間各個地方政府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形成各區域的領導集體組織,并形成長期的合作機制。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應要相互協調,逐步建立區域經濟發展的領導協調機構,并制定符合本區域經濟發展的規章制度,逐漸形成本區域長期的發展模式。最后要不斷完善司法糾紛解決機制,有效地化解我國區域經濟合作與發展中的各項矛盾,如果無法有效地確定責任的承擔主體就會阻礙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進程。司法糾紛解決機制中建立有效的司法糾紛化解機制,及時解決各地方政府、公民與政府在區域發展中的矛盾與糾紛,促進矛盾的有效解決。
4.3法律治理中的公權關系法律的制定在于反映民意,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法律治理應充分體現社會公權關系,充分體現民主協商性在法律治理中的作用。法律的制定和實施主題更加多元化,公民能夠代表公共自治區的廣泛民意,與此同時,法律的制定與實施過程應更加開放,向社會與公民的各項利益訴求開放,最終法律治理機制更加注重商談、合作,注重與各個地方的溝通與對話,強調共同的認同和共識,促進區域各個地方的共贏。
5結語
篇5
一、經管類高職教育專業設置存在問題
1.經管類設置理念滯后,不能夠適應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經管類高職教育專業設置屬于一項系統而復雜的工程,它不僅包括高職教育專業的調整與完善,還包括相應的評估、論證、審批、監控等一系列系統而復雜的課程開發和實施。從目前一些地方高職教育現狀來看,專業建設的質量與水平都很難適應區域經濟的發展步伐。不僅高職教育教育思想比較落后,專業設置的理念也跟不上社會經濟的發展步伐。專業培養目標趨同、扎堆開設投入少的專業等諸多問題,不僅嚴重制約著高職教育的就業率,同時,也不利于區域經濟對于應用型管理人才的需求。更跟不上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區域產業結構調整,促進了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產業結構的變化必然導致對于技能型人才需求的變化。然而,一些高職教育在課程設置過程中忽視區域經濟的“需求導向”,不能夠以經濟建設為參照物設置專業,專業建設與區域產業進行對接茫然無序,不僅跟不上區域經濟產業結構變化的需求,而且還習慣于扎堆開設投入少的專業,這些專業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實用性,但是,在學用一致率、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等方面,卻很難適應區域經濟發展對于實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因此,經管類高職教育要在專業設置上尋求解決人力資源“供大于求”的策略,專業設置要與區域經濟和產業結構需求保持一致。以有效解決技術結構層次低、培養的學生不能服務區域市場的問題。
2.經管類設置同質化現象嚴重,專業特色不鮮明一些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只考慮招生市場需求。具有人才市場的職業性特征,卻忽略了區域經濟的就業市場需求,忽略了社會需求的針對性,因此,導致我國多數高等職業院校經管類設置同質化現象嚴重,沒有以市場為導向設置專業,專業結構失衡,專業設置過分追求功利性,迎合一些人追求未來就業舒適性的心理,導致雖然是一些“熱門”專業,但是,卻由于低水平重復建設,造成管理人才供需失衡,人才培養不能夠適應區域經濟發展,專業設置同質化,一定程度上造成一方面社會急需一些高技能實用型人才,產生一些“人才稀缺”現象,另一方面,一些高職學生畢業即失業,高職教育失業率的提升。這種“人才失業”尷尬的局面,把區域經濟發展與經管類高職教育管理人才培養割裂開來。另外,一些高職教育在專業設置上,忽視專業銜接以及受教育者的個人發展需求。雖然一些高職院校也在進行教育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質量,樹立終身教育的培養目標。但是,在專業設置上,卻是雜亂無章、事與愿違,不僅沒有統一的專業設置標準,同時,不同層次的職業教育,還沒有統一的專業名稱,導致一些高職教育專業培養目標不明確,專業設置產生交叉,限制了學生的學習發展的空間,影響了學生進入對口專業學習。也阻礙了一些專業的發展速度,不僅影響了教育資源,還造成了人才無序浪費。還有,一些高職院校在專業設置上,產業化特色不夠鮮明。一些高職院校在專業設置上,不僅不考慮辦學條件以及生源的狀況,還不考慮學生的職業需求,既不能立足于自身辦學條件設置切實可行的專業發展規劃,同時,也不能夠立足于區域經濟主導產業發展趨勢進行專業的開設,為了好招生、好分配,迎合學生和家長的就業心理,一些高職院校頻繁替換專業,這不僅造成專業設置周期過短,而且還導致沒有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造成教育資源嚴重浪費。專業設置產業化特色缺失,不僅不利于高職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更影響到了高職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的能力。
二、經管類高職教育專業設置發展趨勢
1.經管類高職教育適應區域經濟的契合點職業教育是一種專業教育,因此,“適應性”是高職教育適應區域經濟的最佳契合點,也是高職教育專業建設一個重要的屬性。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縱深發展,經管類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更應該彰顯“區域性”的地方特色。自高職教育產生之日開始,我國高職教育就是源自于區域經濟的發展需求,隨著區域經濟發展而發展??梢哉f,高職教育肩負著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服務第一線、服務社會的重要使命,在對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方面,高職教育立足于本區域,具有非常獨特的作用。也就是說,高職教育專業建設、技術服務具有定向性質,在服務方向上,高職教育具有更強的區域性和適應性。目前,在區域經濟發展下,高職教育與區域經濟正逐步從疏離走向緊密,一方面,高職教育培養出來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術人才,可以為區域經濟的發展做貢獻,另一方面,區域經濟發展還可以幫助和支持高職院校的物力和財力,推動高職教育健康發展。因此,高職教育專業設置不僅影響著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更是謀求自身發展,滿足區域經濟發展的需求的一個關鍵所在。高職院校只有找到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平臺,才能夠體現人才培養服務區域經濟發展,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才能促進高職教育良性發展。
2.經管類設置發展趨勢高職教育專業設置發展趨勢主要包含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專業寬化趨勢;二是專業綜合化趨勢;三是專業實體化趨勢;四是專業行業協會化趨勢。當前,隨著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深化,職業崗位的內涵和外延都和以往有著很大的不同,專業覆蓋崗位群集,區域人才市場需要更多復合型人才,同時,也加速了應用型人才的流動。專業寬化,為學生就業后繼續學習,發揮更大的潛能奠定基礎。專業綜合化趨勢是高職教育專業設置必然趨勢,同時,也是體現專業內涵跨學科體系,培養一專多能、精一兼數、多工序輪換的需求。現代化高技術企業,多機床操作、多儀表看管等已經成為運轉現場的一大特點,因此,專業綜合化趨勢是從不同角度共同考慮的必然結果。所謂專業實體化,主要指高職教育專業設置不僅要考慮為社會培養更多實用型職業技術人才,還要考慮其專業可以為生產經營與咨詢服務,成為綜合實體,為區域經濟生產、科研、技術服務。因此,經管類高職教育在專業設置與建設中,不僅要利用自身條件積極開展科技開發,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還要依靠專業師資和設施設備等,為經濟社會更好地服務,以發揮最大的社會效益。目前,我國一些高職院校已經開始呈現上述發展態勢。專業實體化,不僅增強了自我發展能力,還擴大了專業服務功能。在專業設置和建設中,專業行業協會化趨勢,是高職教育主動與行業企業聯系,重視行業協會,在行業協會發揮作用,共同建立技能認證體系,制定行業技能標準的重要標志。專業行業協會化趨勢,也是高職教育專業改革值得注意的趨勢。
三、區域經濟發展下經管類高職教育專業設置
經管類高職教育要與社會接軌,就一定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緊緊貼近區域經濟發展需要,重視專業設置。使專業設置體現“區域性”特點,專業設置要與區域經濟發展架構相匹配。高職教育專業設置一定要解決好兩個問題,一個是適應性,一個是針對性,要建立一種主動適應區域產業的要求,根據區域經濟發展需求,優先發展學生愿意學、相對就業前景好的專業。同時,還要考慮到人才培養的周期性,建立職業教育專業結構調整體系,使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相匹配。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不少老專業將不斷淘汰,新的職業需求需要職業教育不斷突破己有的經驗和模式,強化專業評估,改變封閉、單一的評估模式,完善專業設置評審程序,建立與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相一致的就業預警機制,逐漸淘汰、合并對學生就業前景暗淡、人才需求日趨飽和、不符合當前經濟需要的專業,同時,重點扶持那些學生就業前景優良,發展空間巨大、與區域產業發展相契合的新興產業專業,以增強專業適應性和發展性。另外,區域經濟發展下高職教育專業設置還要不斷深化專業內涵建設,提升專業質量,彰顯專業特色,推進特色課程,精品課程建設,深化專業建設的內涵。同時,大力推進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學內容的時效性,深化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為學生服務社會、提高實踐能力搭建平臺,加強與行業企業合作,提高人才培養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對接度,不斷推進專業教學改革,促進高職教育有序健康發展。
四、結語
篇6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constituent part of the circum-Bohai-Sea economic rumble strip, Qinhuangdao occupies the important economic status in Hebei province and even in China. Under the broad market prospect, it shows the disadvantages of shortage of high skilled applicable talents.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must play a good role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Qinhuangdao area, and the computer educa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education and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關鍵詞: 秦皇島;區域經濟;高職計算機教育
Key words: Qinhuangdao;regional economy;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education
中圖分類號:G7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23-0273-02
1 秦皇島區域經濟與高職計算機教育相輔相成
①秦皇島的區域經濟發展決定了高職計算機教育的發展水平。高職教育面向區域經濟建設,因此,它更多地依賴區域經濟提供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作為河北沿海經濟發展的“一線地區”,秦皇島肩負著河北經濟社會建設發展的歷史任務,這為秦皇島高職院校的發展創造了歷史機遇和發展空間,秦皇島區域經濟的建設和發展對高職教育的發展提出了經濟支撐,同時也提出了新的需求。隨著企業的技術革新,對員工的計算機專業知識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各高職院校就各專業的計算機課程設置提出改革,不僅要及時為秦皇島區域經濟的發展輸送合格人才,而且要培養更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②高職計算機教育的發展對秦皇島區域經濟的發展起積極促進作用。當前的社會是知識經濟的社會,高職教育應適時地抓住機遇,積極投身于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人才培養基地,主動承擔起社會賦予它的歷史使命。高職院校作為高等教育的一個部分,擁有科技創新能力較強的師資隊伍,能夠依托院校自身的設備和大量圖書資料,較快掌握計算機科技發展最新動向和社會上計算機人才的最新需求,將先進技術通過教學傳授給學生,從而使學生進入社會服務區域經濟。秦皇島市高職計算機教育的科學發展,充分發揮了其對區域經濟的輻射與服務功能,從而促進河北沿海經濟隆起帶的經濟繁榮發展。
2 做強秦皇島高職計算機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 “十二五”規劃給秦皇島高職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新機遇 河北省“十二五”規劃中提出了“一圈、一帶、一區、一批”的四大戰略重點[1]。其中,“一帶”即打造包括河北沿海秦、唐、滄三市的“沿海經濟隆起帶”。通過高鐵、高速公路、濱海大道等交通廊道把三市相連,逐步把沿海地區發展成為臨港產業帶、濱海旅游帶、海洋生態帶和沿海城市帶。這些目標的實現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做支撐。作為信息時代的人才,計算機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優先發展計算機知識技能教育應提升到重要戰略地位。“十二五”戰略的實施,為秦皇島高職教育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加快高職計算機教育改革發展已成為了我們當前的緊要任務,也是歷史賦予高職教育的使命。
2.2 高職計算機教育與秦皇島經濟建設協同發展
秦皇島處于環渤海區域的中心,緊鄰北京、天津發達城市,區位優勢明顯,區域之間的經濟合作日益頻繁和緊密。秦皇島的區位特征決定了其與高職計算機教育必須協同快速發展,尤其是在校企合作和校際合作方面,合作的區域更為廣闊,合作形式更為豐富,在各種合作中,網絡應用必不可少,計算機知識技能需求越來越大。
2.3 熟練應用計算機技術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短缺
“十二五”期間,在“旅游立市”的前提下,秦皇島市提出要重點發展成套裝備、汽車配件、造船和專用設備制造業,大力開發數控機床、港口機械等專用工程機械和成套裝備。產業結構調整取得實質性進展,并向優化和升級的方向發展,其經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這些要求提高勞動者的科學文化素質和職業技能。而高職院校及時推進各專業計算機知識技能教學改革,形成具有明顯優勢的掌握計算機知識技能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剛好彌補人才短缺的劣勢。
3 推動秦皇島區域經濟與高職計算機教育互動發展的對策
緊扣秦皇島區域經濟脈搏,做實計算機高等職業教育,從而使經濟與教育互動發展,這必然涉及到政府、企業和學校三個層面。因此,以此為出發點,從加強政府調控、優化各專業計算機課程設置結構、依托校企合作等角度深入探討秦皇島區域經濟與高職計算機教育互動發展的對策,尋找二者的最佳契合點[2]。
3.1 政府加大調控力度,促進高職計算機教育與秦皇島區域經濟互動發展。政府部門應從政策上進一步優化教育體制,建立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能力培養建設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機制。目前,秦皇島市對人才的培養能力還不能完全適應建設沿海強省的要求,尤其是具有高級計算機知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培養能力較低,適應性教育尚需加大步伐,這也就要求政府要優化教育體制,完善運作機制,為秦皇島區域經濟和高職計算機教育的互動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政策支持。要充分發揮在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產學研合作等方面的引導作用,積極發展合作辦學,優化高等教育資源配置。提供政策和科技經費的支持,構建企業和地方院校的創新平臺,引導地方院校和區域產業集群企業主體間的協調合作,實現它們的共同發展。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和引導地方企業與地方院校合作,促進高??萍汲晒霓D化,推動高技術產業化的進程。
3.2 優化各專業計算機課程設置,以區域產業發展為導向構建各專業知識結構體系。各專業的課程設置是高職院校全局性、系統性工程,必須依據地方產業人才需求,在投入和發展上進行統籌規劃。秦皇島高職院校的各專業計算機課程設置要以秦皇島區域經濟需求為導向,合理設置學校的專業和課程。依據秦皇島市重點發展旅游、港口、臨港裝備制造業的戰略目標,在各專業更多更好地滲透計算機知識技能,從而適應秦皇島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
3.3 依托校企合作,有效推進工學結合。高等職業教育是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培養適應地方區域經濟發展和建設的、具有必需的理論基礎和較強的產業技能的高層次技術應用型人才。它的生命力在于不斷滿足社會,特別是行業企業對人才的需求[3]。因此,加快建立“校中廠”、“廠中?!睂嵙晫嵱柣?,依托行業企業,完善校企合作機制,成為發展高職教育的一個關鍵問題。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高職計算機教育必將在區域經濟建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也必將愈加重視發展高職計算機教育。因此,秦皇島的高職院校必須以此為契機,立足自身特色,并以秦皇島的經濟建設需求為導向,加強高職計算機教育改革創新,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
參考文獻:
[1]錢馳波.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職教探索與研究,2008(04).
篇7
關鍵詞 區域經濟;中等職業學校;機電專業;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 G718.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14)32-0022-03
區域經濟發展不僅決定著中職專業課程建設與改革的方向,也反映著中職專業課程開發與建設的質量?;趨^域經濟發展的視角推進專業課課程改革是提高中職辦學質量的必然要求。
一、專業定位――以區域經濟發展為基礎
明確專業定位是推進專業課程改革的前提和基礎。總結中職辦學實踐可以發現,一個地區中等職業學校專業定位的依據就是相關產業在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所需人才的專門化方向與標準,也就是區域化、校本化的人才培養目標。
以江蘇省南通市為例,南通市位于長江三角洲北翼,瀕海靠江,區位優勢明顯。近年來,受益于周邊地區,尤其是上海和蘇南地區的經濟發展,南通地區的工業產業結構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海洋工程、智能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成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區域經濟發展的重點產業,這一變化使機電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呈現出一些新特點。如區域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帶來精細化、智能化的行業分工,在機電行業,原先以數控加工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機械加工技術、機電設備裝配與維修等為主要專門化方向的分類已經被現代化的工藝流程和智能設備生產制造業重新整合,基于生產過程的智能化、自動化及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等的技術應用日益廣泛。
基于這一變化,南通地區中職機電專業的定位應由過去以培養加工制造類人才為主調整為培養三個方面人才:數控加工技術專門人才,以滿足精加工生產需要;機械制造加工產品檢測、數控機床維護維修、機電設備特別是智能化設備安裝調試、運行維護方面的專門人才;從事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的專門化人才。
二、課程設置――以區域經濟發展為引領
課程是專業建設與發展的最主要載體,直接反映中職學校提供教育服務的質量和辦學水平。推進專業課程改革,任務之一就是對專業課程進行重新優化和調整,包括專業課主干課程的設置、教學課時的確定、學習方式的選擇,以及學習強度的安排。從中職的辦學方向來看,這些內容都是建立在區域經濟發展基礎上的。在區域經濟發展的引領下進行專業課程優化,提高專業結構與區域經濟產業發展吻合度。以機電專業為例,依據南通地區產業發展的特點可以對專業課程進行如下優化,見表1。
三、教學內容――以區域經濟發展為依據
通過產品或項目來整合知識技能,重新組織設計專業教學內容,可以滿足學生專業與職業發展的需要,提高學生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能力。改革教學內容,可以按照職業發展的一般能力要求對文化基礎課程進行整合,確保學生達到既滿足職業生涯需要,又滿足學生終身學習需要的基本文化知識、方法及心理素養等;以關鍵能力培養為目標,按照理論夠用的基本要求整合專業基礎課程,增加實用操作類知識,構建起寬基礎的專業課程模塊;增加職業群課程所占的比例,按技能過硬的基本要求,以就業(上崗)為主要目標,以職業活動為核心構建職業群模塊。
專業教學內容的確立,首先要進行機電專業領域職業群、工作任務分析,形成機電專業能力素質體系表,確定人才培養目標。然后對機電專業群鏈各崗位的工作任務進行綜合分析,科學篩選,確定典型產品或項目作為機電專業的教學內容,體現專門化方向。
四、教學模式――以區域經濟發展為依托
南通地區是油泵的重要生產基地。如N761-15油泵是一家企業的新開發產品,該產品主要分為機油泵蓋、機油泵體、軸和齒輪四個部件。學??梢試@這四個部件開發項目課程,將機械制圖、機械原理、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機械加工等專業課程、實訓課程融入這四門項目課程中,打破原有課程體系,實行項目化的理實一體化教學。在具體的教學中,一方面,學校聘請企業管理和技術人員到課堂(生產車間)現場指導,讓學生感知、掌握專業生產技能。另一方面,營造情境式的學習課堂,學生通過崗位輪換,體驗不同的工種崗位,提高學生專業技能的崗位適應性。
五、評價機制――以區域經濟發展為參照
中職教育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為辦學宗旨,其評價的主要指標之一是學生對于區域經濟發展的服務能力,即中職學生能否適應區域機電企業的用人需求。
建立專業課程與區域經濟發展的聯動機制,確立專業課程評價的實施基礎。南通市通州區有機械商會,中職學校可以聯合機械商會建立起人才培養的市場跟蹤機制,根據企業反饋的畢業生工作崗位適應與發展情況不斷調整人才培養方案。
對接行業企業生產管理體系,變革專業課程學習評價的標準。一是以產品(服務)的生產標準來對接學生的學習作業規范,并采用優秀、合格、不合格等明確的質量表述用語來評判;二是以員工的企業標準來對接學生的學習紀律規范,以改良版的5S管理體系進行學習現場管理;三是以經理的創業標準來對接學生的學習創新發展,不斷拓展學生的職業發展空間。
六、專業拓展――以區域經濟發展為背景
所謂專業拓展,就是根據區域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細化中職機電專業門類,開發出適應企業生產需求的機電專業專門化方向。與以往相比,南通地區裝備制造業發展迅猛,企業對機電專業人才的需求激增,但產業轉型升級步伐的加快,又使得機電產業分工更為細化,一些新興、主導產業分布于多個行業,機電專業人才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這就需要中職學校機電專業開發出更為適宜的專門化專業方向。
以南通市為例,目前模具加工與制造專業因其較強的勞動強度正在向其他地區轉移,學生專業學習的意愿不高。近年來,南通地區承接上海及蘇南等地產業轉移,加工制造類企業規模迅速擴大,生產加工設備的數量迅速增加,設備的生產性能逐步更新,加工機械零件的精度、復雜程度不斷提高,對人才培養有了新要求。同時,隨著本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高層建筑越來越多,樓宇智能管理專業成為機電專業需要關注與大力開發的重要方向。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本地區某些傳統加工制造業的發展又與新興產業的發展密切相關。以不銹鋼加工產業為例,其產品早已不是人們原有意識當中的不銹鋼生活器皿,其產業群鏈已經延伸到大型的建筑裝飾、廣場等公共場所的藝術形象等領域。機電專業畢業生進入相應企業,可以是車間生產一線的機床加工工人,可以是產品工作室的普通設計員,還可以是在工地現場進行施工、美化的技術員。這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機械加工技術,還要掌握CAD輔助設計技術,以及建筑施工的一般性常識與技能,甚至還要具備美學基礎。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機制;防災減災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25-0127-02
一、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機制內涵
“機制”指的是有機體的構造、功能和相互關系,泛指一個工作系統的組織或部分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和方式。機制的重要性在于機制能自動發揮作用,即只要一啟動機制,事物就會向著機制所規定的方向前進(楊莉莉、楊宏起,2008)。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機制則是指協調目標、協調主體、協調客體、協調工具以及協調程序等要素的有機結合、相互作用、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形式及其運動原理與工作方式。其運動原理就是:區域協調主體運用協調工具,按照一定的協調程序,作用于協調客體,最終實現預定的區域協調目標這樣一個過程(樓洪豪,2008)。實際上,區域協調發展問題不僅包括區際間的協調問題,而且也包括區域內部的協調問題。本文主要討論引入防災減災因素后區域經濟內部協調發展機制的構建問題。
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相關主體分析
郝壽義等(2008)認為,能夠實現一定經濟空間(經濟區域)組織和運行的最少類別的微觀承載對象即為區域經濟主體?,F代空間經濟是一個社會化大生產型經濟,各類參與者在其中活動并發生相互關系。參與者包括自然人(或自然人的集合)和各種法律實體。
1.政府。作為區域經濟協調主體的一種類型,這里的“政府”是指具有經濟職能的各級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或機構,在行政機關和行政相對人之間的市場規制和宏觀調控關系中獲得主體資格。它體現了經濟性與管理性相結合、統一性與合理性相結合的原則。從設置原則上講,它應遵循職權法定、權限適當、權責對稱等原則。由于轉型期中國經濟整體發展處于一種“政府主導”的制度約束之中,政府必然是最重要的一類區域經濟的協調主體(賀代貴、蔣悟真,2007)。
2.市場主體。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離不開市場,而市場的運行離不開生產者和消費者。對于任何區域來說,企業、居民顯然應該作為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主體,發揮相應的功能。
3.各種非盈利組織。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參與的個體眾多,除包括消費者、企業、行政、事業單位外,還包括各類非營利組織(NPOs)。如社會中介組織以及其他非政府組織(NGO)。一般來說,這些組織獨立于政府與市場主體,為政府干預市場、市場反饋政府和市場主體之間的聯系起中介作用的主體(賀代貴、蔣悟真,2007)。如工商業者協會、消費者協會、工會、資產評估機構、交易中介機構等等。從特征上看,具有中介性、公共性、民間性。各種非盈利組織是政府與普通市場主體的連接者,是區域經濟協調主體的一股重要的力量。
4.區域協調組織。一般而言,區域經濟能否做到協調發展有賴于區域協調組織功能的發揮。這一區域協調組織可以由各級政府現有的部門來承擔,也可以由NGO等組織來承擔,也可通過設立相應的專門區域協調機構來實現這一功能。
三、防災減災條件約束下各相關主體的利益分析
1.政府。毋庸置疑,在中國目前的區域經濟運行中,各級政府依然表現為“強勢政府”。作為強勢政府,則必然是區域經濟協調中最重要的協調主體。中央政策和地方政府通過運用自身的力量和意志,采取相應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等來協調區域經濟的發展。一般來說,災害的發生對政府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主要表現為對區域的經濟、社會的破壞性影響。災害有自然引發的災害和人為引發的災害之分。人為引發的災害對政府的危害會更大,這會直接影響到政府的公信力。而這繼而又會影響到政府及官員的政績。
2.企業。政府的協調行為最終必然指向具體的市場主體,企業作為市場主體的一個主要方面其行為及運行績效必然會影響到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自然災害的發生對企業的影響不容忽視,尤其是對依賴于本土特殊資源的企業,有時幾乎是毀滅性的。
3.居民。災害的發生,不論是“天災”,還是“人禍”,對于身處災害區的當地居民來說其影響無疑是巨大的。甚至還可能必須背井離鄉,承受巨大的心理、社會成本與壓力。此時,則需要借助于外力,如人、財、物、技術以及由政府或其他組織采取組織移民等方式來抵御災害造成的傷害。
4.非贏利組織。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主體之一,非贏利組織也必將會受到政府協調行為的影響。作為第三方的非贏利組織,雖未遭受直接利益損失,但其獨立、公正、非贏利特性、科技實力等方面的特性,使其在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中扮演著特殊的角色。如充分發揮其在環境承受力的評估、監督等方面的能力。
政府協調行為的績效大小,最終需要通過具體的非贏利組織和市場主體的生存及發展環境的改變來體現。理想的協調關系應該是政府及時地從非贏利組織和市場主體獲得反饋,糾正或修正自身錯誤或不合適的協調行為。因此,應當充分發揮非贏利組織和企業、居民參與政府協調行為的規劃和變動的積極性,使其能享有充分的話語權和監督權,以實現協調行為的最佳效果。
四、基于防災減災的區域經濟內部協調發展機制構建
根據前面對于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機制的理解,一個完善的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機制應該包括目標、協調內容、協調主體、協調手段、協調程序等要素(孫海燕,2007)。
圖1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機制構建
在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機制構建的過程中應該突出防災減災的重要性。遵照“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促使防災減災的良性循環(鮑文,2008)
圖2防災減災良性循環
1.明確政府的責任與義務,樹立正確的政績觀。長期以來,中國對地方經濟發展的衡量和地方政府及官員政績的考核,主要是看經濟指標,其中又以經濟指標中的“速度指標”為核心。這種考核辦法助長了地方保護主義和急功近利行為,在促進區域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客觀上又誘發了災害的頻發,阻礙了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因此,有必要建立與完善衡量地方經濟發展與考核地方政府政績的科學方法與標準,應該通過立法、監督等手段對各級政府的權力進行適度限制,引導地方政府及官員樹立科學的政績觀,改變目前僅以GDP作為各級政府及官員考核指標的考核機制。
2.促進信息透明化,實施有效監督。信息透明化程度低,是目前制約政府政務公開的主要因素之一。出臺相關政策措施,促使公共信息、公共決策透明化。
目前中國區域經濟運行過程中的監督機制不健全。企業、居民、新聞媒體的監督渠道并不十分暢通;行業協會的半官方性質等均顯示出中國區域經濟運行過程中的監督機制尚不健全。要構建有效的監督機制,首先,要保證監督渠道的暢通;其次,信息的透明(包括政府決策信息、資源承受力評價等公共信息);再次,要積極引導、扶持,努力提高企業、居民、尤其是包括新聞媒體在內的非贏利組織的監督意識與監督能力。
3.適度開發。以“5?12”汶川大地震為代表的自然災害的發生引發的深層次啟示之一是政府、企業對各地的開發應適度,一定考慮到當地資源環境的承受力。要建立適度約束機制,對資源環境進行評級,明確其是否適合開發,并確定其適度開發的強度。建立完善的資源環境開發預警機制,限制不適當的開發活動的進行,規范資源開發行為。
參考文獻:
[1]賀代貴,蔣悟真.區域經濟發展的協調主體及制度探討[J].經濟前沿,2007,(1):24-27.
[2]孫海燕.區域協調發展機制構建[J].經濟地理,2007,(3):362-365.
[3]楊莉莉,楊宏起.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機制及對策[J].科技與管理,2008,(3):7-10.
[4]樓洪豪.區域經濟發展的雙重協調機制研究[J].求實,2008,(5):40-44.
篇9
關鍵詞:文化與經濟 內涵 動力 機制
區域文化的內涵
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是第一個對文化定義產生巨大影響的人物,他在《原始文化》一書中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學意義來講,是一個復合整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以及作為一個社會成員的人所習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習慣”(張佑林,2007)。這個定義包括了物質技術、社會規范和觀念精神。英國功能學派創始人馬林諾夫斯基、美國社會學家戴維·波普諾也分別界定了文化的定義??唆敳涂唆斂潞嗪现恕段幕宏P于概念和定義的檢討》一書,列舉了1871-1951年間關于文化的定義。隨著西方人文社會科學傳入中國,國內學者亦紛紛對文化概念展開研究。總結前人的研究成果(金相郁,2004;雙傳學,2006),區域文化是指生活在特定區域的人群在從事物質生產、精神生產和社會生活中所創造和逐漸積淀的一切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是區域的地理環境、資源分布情況、社會生產模式、人文、歷史進程和其他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區域文化具有獨特性、共享性、整合性、凝聚性、開放性和相對穩定性等特征,并具有自身結構運動的矛盾性和自身發展規律。
區域文化與區域經濟的互動
區域文化與區域經濟不可分割,二者是互相融合、共同發展和相互促進的。一方面,區域經濟支持區域文化的發展,以確定區域文化發展的結構、類型、級別、性質以及區域人民的社會時尚和價值觀念;另一方面,區域文化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和內在動力,可以提高經濟效益、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經濟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研究、加快區域文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是構成“經濟文化力(陳依元,2001)、文化經濟力”的重點,是提高區域發展活力和后勁、增強經濟綜合實力的有效途徑。
在高收入國家.經濟和文化有明顯的收斂趨勢,即經濟與文化的融合。文化產業是區域文化與經濟相互作用的產物,是指從事文化產品與服務的生產經營活動,以及為這種生產和經營提供相關服務的產業(李秀金,2006)。文化產業的繁榮可以促進區域經濟健康有序的發展,在多個方面都顯示出了積極作用。首先,經濟貢獻。文化產品價值和服務的消費、文化從業者的直接生產力、文化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從業人員數量和結構的變化都促使文化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其次,文化精神和觀念。區域文化來源于長期的心理積淀,能夠繼承、轉變、甚至重新塑造新的精神、價值觀和觀念,而文化精神和觀念反過來又能夠直接刺激和引導個人和社會組織的興趣偏好、消費觀念、價值取向和思維方式(王安琪,2011),從而影響主體的經濟決策和經濟發展。如吳越文化中的創新、冒險精神成就了江浙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再次,聯動作用。區域文化賦予了其它產業文化附加值,并促進了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聯合發展,產生綜合聯動效應共同影響經濟總量。如文化產業帶動了農業、旅游業,廣播影視業帶動了音像、動漫游戲軟件設計、家電、廣告展覽等產業及服務市場;最后,人力資本。區域文化的發展一來為區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增加了就業人數,二來通過文化教育、文化培訓、文化藝術活動提高了全體從業人員的文化修養和文化素質,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力支持。
區域文化與經濟互動發展的動力
區域文化與經濟協調互動發展的動力源一般來自三個方面,一是上級政府的需求,二是區域文化或經濟單方面的需求,三是文化和經濟雙方的共同需求,動力源不同結果效應也是千差萬別。結合我國實際,二者的互動是在區域文化與經濟多重主體相互作用的內源性動力和上級政府的外源性推力共同作用下展開的。
(一)內源性動力
區域文化包含企業、科研院所、高校、中介組織、消費大眾等多重內生主體,如圖1所示,而這些主體同時也是經濟發展的承載個體,區域文化和經濟各主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產生了推動二者互動發展的內源性動力。首先,文化企業、創意機構一方面將無形的文化轉變為有形的商品、服務和衍生物,創造經濟價值,提升文化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的能級。另一方面把文化因素封裝、融入到既有商品中,使產品實現更多的文化附加值(張曾芳等,2001);其次,高校和科研機構利用高校雄厚的師資力量、辦學經驗和交流渠道,培養創新、創意人才,推動區域文化發展。高校和科研機構還可發揮各自的科研隊伍、設備和基地優勢、服務的網絡,結合研究文化、經濟一體化發展的重大問題,服務區域經濟建設;再次,大眾傳媒和金融、咨詢等行業中介機構的有效管理與服務也促進了區域文化與經濟的互動。如傳播互動的知識、信息和技術,參與重大合作項目的咨詢論證,提高文化與經濟互動的運作效率和效益,為區域文化和經濟的互動牽線搭橋等;最后,區域文化與經濟的互動發展與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他們是二者互動發展的“微觀主體”。人們對精神文化越來越旺盛的消費需求、內生激情、無限的文化創造力、傳播力和感染力,都成為了推動區域文化發展繁榮的源頭活水。
(二)外源性推力
外源性動力則是由區域上級政府對文化與經濟互動發展進行干預而產生的。中央政府具有助推區域文化與經濟協調互動發展的意愿和實力。就意愿而言,自然資源要素的稟賦差異造就了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而區域文化的發展卻形成了區域競爭的“軟實力”。 政府制定和實施區域文化發展的戰略與規劃,對體系內各互動主體進行引導、規范和扶持。如黨的十五大單獨提出了“社會主義文化”的概念,首次專門論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黨的十六大提出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意見,明確了政府在文化領域提供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的責任(李寧,2009)。黨的十七大明確把“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作為重要的文化發展戰略(陳少峰,2007)。國內各區域在國家文化建設新思想的引導下也紛紛結合當地優勢文化資源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各種區域文化發展戰略。
從能力的角度看,一方面,政府財政收入快速、穩定的增長有力促進了區域文化與經濟的互動發展。1978年我國財政收入僅為1132.3億元,2011年則增加到了103740億元,增長了將近92倍;另一方面,政府能為文化實力較弱的區域提供政府保護。如法國、芬蘭等國家為自己文化產業的發展制定了很多保護政策,比如限制美國進入其國內市場或采取配額等方式。此外,歐美、韓、日等國家文化的繁榮和高速發展呈現出了很好的帶動和示范效應,也對我國區域文化與經濟的互動發展起到了積極影響。
區域文化與經濟互動發展的機制體系
互動是主體之間相互影響及作用的交往活動,或是交互主體對其他主體的行動與反應過程(周紹杰等,2010),互動發展機制是區域文化與經濟良性互動發展的重要保障。因此,為促進區域文化與經濟的協調互動發展必須建立互動機制,以增強區域文化與經濟的關聯性,實現區域文化與經濟的優勢互補與共同繁榮,主要包括市場機制、合作機制、扶持機制和治理機制。
健全市場機制。市場機制是區域文化與經濟互動發展的主導機制,是指遵循市場規律,推動區域文化市場和經濟市場一體化發展,引導要素交流共享、企業合作和產業升級、產業鏈延伸,增強區域文化與經濟各個主體之間的聯系,提高要素配置和利用的有效性,提高區域整體競爭力。但是,單一的市場機制并不能確保區域文化與經濟的協調互動發展,尤其是區域文化發展弱勢地區。因此,構建區域文化與經濟互動發展機制體系時,既要把市場機制放在首位,又要和其他機制相互聯系,避免出現“市場失靈”。
完善合作機制。合作機制是指區域文化和經濟各個主體在互動發展過程中,遵循平等協商,互惠互利,優勢互補的基本原則,在材料供應、設備使用和技術支持、融資、信息共享、人才流動、資源勘測,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以及外部經濟聯系和貿易等方面,搭建文化與經濟全方位的交流、合作關系,實現二者優勢資源的互補、共享或疊加。同時,要注意通過制度保障來實現公平互動。
搞好扶持機制。區域文化與經濟互動發展的扶持機制適用于區域文化發展水平低、自我發展能力弱,缺乏與區域經濟主體參與合作的“對等”能力的區域。區域政府在發展規劃過程中,應更多考慮區域文化因素的客觀要求,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扶持,如:實施財政補貼、減免稅收、稅收留成、優惠貸款、貸款擔保、提供信息服務和幫助培訓人員等。改善外部互動環境,提高文化的自我發展能力,實現文化與經濟共贏發展的目標。
完善治理機制。治理機制是指多個文化和經濟主體通過正式或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形成一個穩定的內生秩序,以保障區域文化與經濟互動發展的長效運轉(覃成林,2011)。治理機制雖然不完全直接作用于區域文化與經濟的互動發展,但往往通過其他三大機制對互動發展產生間接影響。治理機制的健全一方面可通過制度的變革和創新,促進各機制的相互融合;另一方面可由政府設立或民間自發形成的正式或非正式治理機構,共同搭建文化與經濟互動發展的制度化運行平臺。
四個機制各有所長,同時又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形成了一個金字塔形的有機的整體(見圖2)。
參考文獻:
1.張佑林.區域文化與區域經濟發展[M].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2.金相郁.文化與經濟的關系:第三種解釋[J].經濟學動態,2004(3)
3.雙傳學.區域文化芻論[J].江蘇社會科學,2006(6)
4.陳依元.新世紀經濟文化力的競爭及對策[J].浙江學刊,2001(2)
5.李秀金.試談區域文化的區域經濟效果[J].求實,2006(2)
6.王安琪.文化產業與總體經濟互動機制[J].商業時代,2011(13)
7.張曾芳,張龍平.產業鏈衍生:第五產業新說[J].江海學刊,2001(1)
8.李寧.國內區域文化發展戰略比較[J].學海,2009(6)
9.陳少峰.發展文化產業的國際經驗借鑒[J].人民論壇,2007(20-21)
10.周紹杰,王有強,殷存毅.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功能界定與機制分析[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25
11.覃成林.區域協調發展機制體系研究[J].經濟學家,2011(4)
作者簡介:
篇10
關鍵詞:人力資源;均衡配置;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Abstract: Human resources a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sources of the resources of society, it is to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enterprise, social resources, are concerned by many experts,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Regional economy is refers to the certain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asks and direction of the "economic geography".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how to the rational alloc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proposed based on correlation analysis.
Key words: human resource; allocation; regional econom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中圖分類號:F279.23
一、區域經濟發展與資源的關系
現階段資源流動已經達到全球化、市場化,單純的自然資源已不能左右區域經濟的發展,區域內充足的自然資源,僅意味著資源可獲取的便捷性與生產的低成本性,是單純的供給方面的比較優勢,不是市場競爭優勢?,F在的市場競爭,不僅僅是生產競爭、成本競爭,更是建立在人力資源創新基礎上的全方位立體競爭。
目前區域經濟范圍內的制度、人力資源配置,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已經越來越大。從產業歷史發展的規律來看,資源密集型-勞動密集型-知識密集型產業的次第轉變過程屬于大勢所趨。相關研究證明,農業經濟對自然資源的依賴度為90%,工業經濟則降低為60%,知識經濟已下降到20%。由此可見,隨著市場化程度的進一步深入,區域競爭優勢將更多的來源于區域范圍內的知識、制度、文化等以人力資源為載體的無形資源,而非單純的自然資源。
二、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弱勢平衡狀態
從可持續發展的觀點考慮,資源通常泛指能為人類所利用的一切物質能量和信息。資源結構實質上是區域資源在質和量上的時空分布和相關的比例關系,以及區域之間資源的聯系。它包括區域內資源在空間上的分布及在時間上的變化形式,區域承載力與使用情況間的關系,及至區域間的資源分配關系。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是相對自由流動的,但另一方面,資源會在特定區域內聚集,聚集在哪些區域,就會促進該區域專業化生產體系的生成與區域優勢的孕育。在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由于區域資源條件和區域社會經濟基礎存在差異較大,導致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結構和布局的存在更大差異。在區域經濟增長過程中,區域經濟空間分布必然產生一種不均衡,在比較優勢的強化作用下,區域經濟的發展進程明顯加快。在自然、社會、經濟條件的綜合作用下,這種不均衡隨著區域經濟增長速度而逐步減弱,直至不同區域經濟增長達到一種相對穩定狀態。在區域經濟空間形成一種弱勢穩定狀態之后,區域經濟發展的依賴性明顯弱化,區域經濟發展就陷入一種困境。各區域紛紛把發揮區域優勢、促進產業結構與布局合理化、全面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等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目標,期望區域能夠“超常規、跳躍式”發展,而在制定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時候,各區域經濟行政主體只是選擇對本區域最有利的策略,而未考慮其他區域經濟的利益,這樣對所有區域經濟發展產生不利的局面。
三、人力資源在區域經濟資源結構分布中的創新地位
首先我們講一切經濟活動都是人的活動,由人的活動才引發、控制、帶動了其他資源的活動。并且,在經濟活動中人力資源是唯一能起到創造性作用的因素。在現代社會的經濟發展中,呈現的是人力資本收益遞增規律,目前在國民經濟中,人力資源收益的份額正在迅速超過自然資源和資本資源。區域競爭優勢的獲取,只能依靠人力資源來發展、進取、創新,其他任何生產要素都不具有這樣的能力。
在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人力資源是以國家或地區為單位進行劃分和計量的,具有勞動能力的人,不是泛指一切具有一定的腦力和體力的人,而是指能獨立參加社會勞動、推動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人。真正的人力資源應該是能夠與當地經濟資源相結合,并能夠在結合過程中,加速當地經濟資源結構調整的勞動力。承認人力資源的創新作用,為人力資源的開發、利用創造出其發揮效能的條件,區域經濟將擺脫經濟發展的停滯不前、無所適從等困境,加速人力資源與當地經濟資源結合的過程,對區域經濟發展產生創新動力,這種創新動力必將會打破原來形成的弱勢平衡,從而促使區域經濟向著更高的階段發展。
四、人力資源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創新動力策略
1.創新人力資源的劃分標準。以往區分人力資源的標準是根據人力資源載體“人”的學歷、資歷、來源地等要素進行劃分,強調了區域內經濟資源適合人力資源的發展,并不是加速人力資源與當地經濟資源的結合與改造,在這種觀念的誘導下下,區域經濟的差距反而會越來越大。
故此必須創新當前的人力資源分類標準,提升人力資源分類在區域經濟中的地位。人力資源的分類標準可以結合區域經濟資源的現實狀況。這樣可以充分調動當地的人力資源參與到區域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還可學習其他地區的人力資源的實際優勢。
2.完善人力資源經濟利益激勵機制。區域經濟的可協調發展依賴于人力資源與區域內經濟資源的有機結合,其核心是依賴于人力資源的積極性。在市場經濟社會中,經濟利益對人力資源最深的影響,它能滿足人的需要,所以牽動著人們的思想和感情,成為人們從事一切活動的基本的行為準則。人的欲望越強烈,奮斗的動力就越大,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有壓力,才有動力,勞動的效率就越高,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就越大。因此,區域經濟協的協調發展重心應放在區域內人力資源的經濟利益保障方面,建立人力資源的經濟利益激勵機制,根據人力資源的分類標準,制定出經濟貢獻目標管理激勵制度,不搞平均主義,依據人力資源的貢獻率,進行有效的激勵。這將在一定程度上營造出人力資源創新發展的條件,區域經濟將通過資源配置優化和組合,達到更適于本區域經濟優勢發展的局面,通過打破原有的資源結構分布的弱勢平衡,將會更有效的協調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
3.公平、公開的企業經營環境。區域經濟發展中企業承擔著人力資源與區域經濟資源結合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須培育好區域經濟公平、公開的經營環境。這樣的經營環境,不但是對于區域內的企業給予政策傾斜,更不是放任區域內企業自主經營,而是在政策允許的前提下,制定出適合本區域的政策;其次,逐步取消地方保護主義,對區域內所有企業一視同仁;第三,根據企業對區域經濟的貢獻率,加大政策的動態扶持管理力度,扶持的同時,進行社會媒體公開,同時根據目標管理機制,對企業的扶持政策進行擴大或縮小動態管理。不能造就一批靠政策存活的企業,加強政策給予后的監督,根據其經營狀態的優劣,隨時進行政策的撤銷和加大,只有這樣,才能夠營造出一種良好的市場競爭氣氛。
4.人力資源動態管理機制。它是對人力資源的過程管理,通過強化管理機制,可以增強競爭意識、加快人力資源優化整合、提高人力資源效率。第一,完善區域經濟中行業、企業的可靠動態數據信息統計,科學合理地掌控人力資源的就業結構,從而加快區域內人力資源的新陳代謝。第二,加大區域經濟增長潛力和方向的預測,及時的進行人力資源就業動態的調整。第三,加強人力資源本身的流動性管理,通過設定合理的評價指標,及時而有效地掌握區域內人力資源的變動狀況。
結束語:區域經濟的健康、穩定的發展過程,依賴于區域獨特的人力資源與經濟資源結合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應該運用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激勵人力資源主動改造區域經濟資源,而不是讓區域經濟資源反過來適應人力資源的發展,只有如此,才能打破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弱勢平衡,從而有效的推動區域經濟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