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前景范文
時間:2023-06-21 09:45: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環境保護前景,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引言
環境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問題,想要更好地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更好地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就需要認清當前所存在的問題,并積極尋找相應的解決對策,為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1.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
1.1 環境保護是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
在市場中,存在著許多經濟主體,他們既可能是個體農民,也可能是鄉鎮企業,還可能是國有企業或者政府部門。他們之間在交易中得到自己的需求,而很少顧及第三人的利益。同時,環境被損害的過程是緩慢的,只有達到一定的程度后,環境損害才會急劇表現出來,但這時再補救已為時晚矣。因為環境損害具有不可逆性和不對稱性。一旦損害發生,可能永久無法恢復,或者即使能恢復也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生態文明要求我們在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時要實現發展與環保同步,確保經濟可持續發展,走科學發展之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發展,但要求在保護環境、資源永續利用等前提下進行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經濟要發展,環境要保護,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處理好環境保護問題。環境問題不能通過停止發展的辦法來解決,也不能在經濟發展了以后再來解決,而是要在發展的過程中通過貫徹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來解決。我們追求的是經濟和社會高度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極度高的狀態下的碧海藍天、青山綠水。因此,我們面臨的問題不是要不要發展,而是要如何更好地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生態環境,用良好的生態環境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1.2 環境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需要,應積極發揮環境保護的導向作用
當前,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日益尖銳,迫切需要從理論上弄清楚二者之間的關系,以便在實踐中正確地加以處理。如果不能對二者之間的關系做出明確回答,就會引發一系列問題。如果片面認為發展就是經濟增長,以至于經濟增長速度一時上去了,卻出現了較為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如果找到發展與環境的平衡點,處理好二者的關系,把環境保護作為經濟發展規劃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同步,達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效果。
2.環境現狀分析
2.1 空氣污染
空氣污染一直是環境污染中比較重視的方面。特別是一些比較發達的城市,在現代化的外殼之下,往往付出的是環境的代價。絕大多數的大城市中,空氣質量都達不到國家標準,這在很大程度上威脅著市民的健康,會促發各種慢性病。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在內的有毒害氣體更是危及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工業帶來的數百萬種化學合成物,存在于空氣中,使得空氣質量和污染狀況又增加了許多不確定因素。
2.2 土壤污染
土壤資源的破壞造成的影響不僅僅是自身受到影響,也從另一方面給淡水資源帶來了嚴重的威脅。由于近年來對于土壤的過度開發,很大程度上破壞了原有的土壤結構,加上農藥化學成分的增加,直接導致耕地土壤的營養成分降低。與此同時,土壤侵蝕情況的不斷嚴重,將土壤污染面臨的嚴峻形勢推倒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工業迅速發展產生的固體廢物得不到妥善的處理,只能在土壤表面進行簡易的堆放,廢水向土壤中滲透,空氣中浮塵和氣體也隨著雨水侵入到內部。這些原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土壤的正常使用功能,不僅在產量方面影響了農作物的收成,并且收獲的糧食、水果等食品是否影響人類身體的健康,也是值得重視的問題。
2.3 氣候與能源污染
溫室效應是人類最直觀的能夠感受到的,也是近年來最為棘手,對人類威脅最大的氣候污染產物。氣溫的逐漸升高,一方面使得農作物和生態系統平衡遭到了破壞,另一方面,冰川的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也在逐漸侵蝕著人類能夠生存的陸地資源。形成溫室效應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汽車尾氣以及大型工業工廠的排放。另外,隨著人類現代化進程的推進,對于能源的需求也越來越高,許多新興能源在相關領域發揮著自己無可替代的作用,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新能源帶來的能源污染也是值得重視的問題之一。諸如核能污染的控制更要加以重視,否則后果不堪設想。目前,西方國家和一些發展中國家已經對于相應的能源節約問題,加強了技術轉讓的進程。
3.環境保護的未來發展前景分析
3.1 增強全社會環境意識
最開始,必須經過宣傳或者是其他的方法,增加人們的環保觀念。在加深了觀念的同時,才能進一步的進行參與,使之成為一種自覺性的義務勞動,接下來,加大人們與新聞輿論對重點污染地以及政府實行監督,在加大了壓力的同時落實環保的體系與政策。特別是那些環保的民間自發組織的出現對于政府環保政策實施的影響力,同時在引導全民性的節能環保中有著重要的影響力。
3.2 完善立法,健全法律法規體系
隨著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必然引起傳統的環境保護觀念的轉變。必須樹立可持續發展的價值理念,在污染治理方面應當反對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法律的制定要確立預防為主的理念,在環境資源法律保護方面,應樹立整體環境資源觀,用整體觀點去看待自然資源各個要素之間的關系。
針對于環境保護的司法與執法的方面,必須完善環境執法的到崗責任制,分清楚部門與部門間的關系,明確好每個部門需要做什么與不能做什么。那些明明法律規定卻并不嚴格執行的,需要人們的大力監督。盡量避免行政缺位與超位的情況出現。遵循執法嚴違法究的原則。
3.3 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效
提高能效和開發利用清潔、可持續能源的根本在于科技進步,既要繼續擴大技術引進的力度,又要提高我國的技術創新水平。在環保事業蓬勃發展的今天,我國環保科技的發展與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發達國家的經驗證明,對循環經濟關鍵技術的投入,提高了資源的有效利用率。因此政府可以鼓勵開發和應用有普遍推廣意義的資源節約和替代技術,如潔凈煤、煤層氣利用,綠色照明、再制造等。
所以我們能夠參照這種方法,加大對于環保方面的投入,使得環保的產業能夠進一步的發展,這就需要增加科技的投入、完善的制度與措施、大量的環保方面的科技技術人員,滿足環保產業與執法者的需要。
4 .結束語
總之,環境保護作為造福千秋萬代的系統工程,是當代人能夠給后代留下的寶貴財富,也是當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因此,就需要我們進一步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積極參與環境保護工作,促進環境的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
參考文獻:
[1]馬曉曉.我國環境監測現狀分析及發展對策[J].環境科技,2010,23(02).
篇2
關鍵詞:環境保護;環保意識;措施
中圖分類號:B845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環境保護指的是人類為了有效地解決潛在或則或是現實所存在的環境問題,將環境和人類之間的關系協調起來,從而達到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采取的各種行動的一個總稱。環境保護又指的是人類有意識地保護自然資源并將其合理的進行使用,在其過程之中防止自然環境受到破壞與污染;對受到破壞與污染的環境我們務必得做好綜合性的治理,來創造出來人類生活以及工作所適宜的環境。
1、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環境保護的概念一直都有,但是并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這也是導致環境惡化的原因之一。在環境保護的過程中只是依靠人們的自覺性是很難做到的,國家政府部門要制定相關的規定,這樣才能使人們的環保意識得到提高。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社會也出現了轉型,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企業只是追求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環境被破壞的非常嚴重,以環境為代價的經濟發展模式一直存在著很多年,環境被破壞以后使得人們生活的環境也發生了變化,這時人們才發現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環境保護一定要制定一系列的措施,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證實施的效果。對于環境保護而言,不僅僅要依靠國家的政策,人們的日常行為也能起到環境保護的作用。
2、環境保護的重要手段與方法
其方法與手段主要有宣傳教育的、經濟的、法律的、行政管理的以及工程技術等等。其中主要的內容有:
2.1、防治由生活與生產活動所引起的環境污染,其中包括了防治工業生產而排放的“三廢”(廢三廢渣、廢水以及廢氣)、放射性物質、粉塵以及所產生的惡臭、振動、噪聲與電磁微波的輻射,在交通運輸活動之中所產生的噪聲、液體以及有害氣體,海上船舶運輸所排出的污染物,人民生活使用與工農業生產的有毒有害化學品,城鎮生活排放的污水、煙塵以及垃圾等等所造成的污染。
2.2、防止由于開發與建設活動而使得環境的破壞,其中包括了防止由大型工業項目、機場、大型港口碼頭、公路干線、鐵路以及大型水利等等的工程建設對環境所造成的破壞與污染,圍湖造田與農墾的活動、沼澤地與海岸帶的開發、海上油田、礦產與森林資源的開發對環境的影響,新城鎮、新工業區的建設與設置、等等均在很大程度上來污染、破壞環境。
2.3、最后則是得保護其中有特殊價值的自然環境,其中包括了地貌景觀、地質現象、特殊的自然發展史遺跡、珍稀物種及其生活環境等等提供一個有效的保護。另外,對于城鄉的規劃方面,控制沙漠化與水土流失、合理配置生產力、控制人口的增長與布局、植樹造林等等,均屬于環境保護的范疇之內。目前,環境保護已經成為了當今世界人民的共同行動與各國政府主要任務。我們則是把環境保護宣布為一項基本國策,并相應的還制定與把頒布了一系列環境保護的法律與法規,來在最大程度上來充分的保障這一基本國策的貫徹落實。
3、加強環境保護的措施
3.1、健全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加強執法力度
首先,我們的抓緊的制訂出來有關環境監測、環境損害賠償、循環經濟、核安全、臭氧層保護、生物安全、遺傳資源、生態保護、化學物質污染以及土壤污染等等各個方面的法律法規,我們只有將相關的法律法規建設完善了,才可以在環保的工作之中真正的做到有據可依,才可以為環保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一個可靠的制度保障。其次就是要加大各類工業開發區的環境監管力度,對于其中達不到環境質量要求的,得限期的進行整改,工業廢棄物就是造成環境污染的最為關鍵的因素,因此,加強工業生產的管理與控制的力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來充分的提高環境保護的工作質量。最后就是得要完善對污染受害者的法律援助機制,積極的研究并建立起來行政公訴與環境民事的制度,來通過法律的形式來對一部分破壞環境的違法行為來進行懲戒,來達到警示的作用。
3.2、健全環境管理體制,完善環境監管制度
一是建立健全“單位負責、地方監管、國家監察”的環境監管機制,增強國家對地方政府以及有關部門執行環保法律法規情況的監察力度。二是要地方政府對本轄區的環境質量來進行負責,組織并落實生態保護與污染防治的任務。三是要各類法人和其他組織負責解決自身的環境問題,承擔污染治理和生態恢復責任。
3.3、加強環境監管制度
要實施污染物總量控制的制度,將總量控制指標依次的進行分解到各個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并積極的落實到排污單位之中,推行排污許可證的制度,禁止無證或者是超總量排污。嚴格的執行環境影響評價與三同時制度,對于其中生態破壞嚴重、并未完成生態恢復任務、超過污染物總量的控制指標的地區,生態有比較大影響的建設項目以及暫停審批新增污染物排放總量;建設項目沒有履行環評審批程序也就是擅自的開工建設或者擅自投產的,給予責令其停產或是停建,補辦環評的手續,并且還得追究到個人的責任,對生態治理工程實行一個充分的論證與評估。
3.4、推動環境科技進步,加強環保隊伍建設
一是要加強環保科技基礎平臺建設的力度,將重大環保科研項目優先列入國家科技計劃,積極組織對重大關鍵和共性技術的科技攻關,重點組織對飲水安全、污水深度處理、資源循環利用、燃煤電廠脫硫脫硝、汽車尾氣凈化處理等重大環保技術的科研開發和產業化示范,加快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技術在環保領域的應用,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積極推廣先進適用的環保技術。二是要健全環境監察、監測和應急體系,規范環保人員管理,強化培訓,提高素質,建設一支思想好、作風正、懂業務、會管理的環保隊伍。
3.5、提高公眾環保意識和參與意識
城市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出現的環境污染問題是非常多的,會導致環境污染問題嚴重和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不強有很大的關系。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城市建設者關心的只是經濟的發展速度,而企業追求的只是經濟效益,在發展的過程中對環境造成何種危害人們是不會去在意的。在城市發展過程中,鄉鎮的發展也是非常重要的,鄉鎮在發展的過程中和城市是有大的不同的,在環境保護意識上就存在著很大的差距,為了更好的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一定要進行環境保護教育工作,加強公眾的環境保護意識。公眾對環境保護問題進行重視,這樣可以更好的監督企業的生產過程,有利于對環境污染進行治理。很多鄉鎮企業在發展經濟的時候,由于地處偏遠地區,這些在進行企業發展的時候對環境保護問題根本就不重視,這樣就會出現企業在發展的時候對當地的環境帶來破壞,又因為地處偏遠地區,政府的監管根本就無法得到充分的發揮,這樣就會出現污染更加嚴重的問題。
結束語
我們務必得繼續的努力,及時的把書面的環保目標轉換成一個具體的行動,主動的承擔起來我們肩負的歷史責任,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為人類早日全方位實現的發展目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自己的貢獻。我們愿意和世界各國加強合作,攜手共進,共創人類社會的美好未來。
參考文獻
[1]張淑范.談環境保護與加強環境保護的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07:97.
[2]關菁.淺談環境保護與加強環境保護的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33:125.
篇3
【關鍵詞】:海洋;經濟發展;環境保護
中圖分類號:X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7-0668(2008)061023-04
隨著沿海經濟的迅猛發展,近海海域遭到越來越嚴重的污染,使海域環境質量明顯下降,生態環境日趨惡化,并對生物資源和人體健康產生有害影響。近海水域的污染已成為世界各國,特別是象我國這樣具有相當長的海岸線和眾多海灣的國家所共同關心的環境問題。海洋經濟的發展還面臨嚴酷的海洋自然環境,海洋災害直接影響著海洋經濟的發展規模、速度和效益,精確預報海洋災害的發生、發展和應該采取何種防災、抗災和減災工程措施,也成為嚴重關注的環境問題。為了開發海洋中的空間、礦產、漁業、能源等物質資源,需要在海上進行各類工程建設,在目前科技日益發展的情況下,工程建設的規模日益巨大,這些大規模的工程建設和海洋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也將是開發海洋中的一個應引起特別關注的重要問題。為了適應我國海洋經濟的快速發展,海洋環境的日益惡化,海洋災害的頻發和海洋工程向大型化發展,近海石油氣田的開發,以及海岸帶開發過程中的后效問題的研究需要,針對我國重大海洋環境與保護問題開展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在這方面,重點需要開展的研究課題大體上有三類。第一類課題是海洋環境特征對各類污染物作用的機理和規律研究,第二類課題是海洋工程設施防災、抗災和減災研究,第三類課題是海洋工程及海洋環境工程與海洋環境的相互作用吸防治措施與對策。
一、海洋環境特征
對各類污染物的作用機理和規律研究以海洋流體動力對各類污染物遷移、擴散、轉化規律的研究為基礎,考慮各種自然環境因素(浪、流、風、光、溫度、濕度)、物理因素(擴散、揮發、沉降、吸附、釋放)、化學因素、生物因素的作用,揭示污染物在海洋復雜條件下的運動及演變規律,并建立海洋水質預測預報模型。此外,近年來,在我國沿海海域,赤潮頻發嚴重。因此,除了加強赤潮的監測和預報外,也應加強在建立赤潮生長機理和發展規律方面的研究工作。
此項研究應通過現場觀測、物理模型實驗和數學模擬研究相結合的方法來進行。由于現場觀測工作耗資巨大,且受到許多客觀條件的限制,所獲得的數據往往有許多綜合因素的共同作用,很難將其中的單因素影響分離出來,因此,往往只能用它來作為對某一水質預測預報模型進行檢驗其可行性和精度的一個實例。
用數學模擬方法來建立海洋水質預測預報模型是一個較為有效的方法。目前,在這方面國內外已有不少水質預測預報模型,這些水質預測預報模型大體上都基于以下幾方面的模型:水流數學模型;波浪數學模型;液流相互作用模型;近海海域污染物遷移轉化數學模型。
在水流數學模型研究方面,對于較大范圍的海域,通常可采用深度平均的潮流教學模型,對于紊動影響不顯著的海域,可不考慮湍流影響,而對于湍流效應顯著的區域,如排污口近區,則應考慮湍流效應。此外,采用坐標變換,可建立一種能夠考慮復雜地形和套流效應的三維潮流數學模型,這樣才能夠較好地重現實際海域的三維潮流特征。在較小范圍的水域,水流數學模型可以以N-S方程和通用的k-單流體數學模型。也可以基于多流體模型的基本概念,分別對兩相本身的湍流輸運規律以及相間相互作用規律進行模擬,建立兩相湍浮力分層流的雙流體數學模型。
在波浪數學模型研究方面,可應用BI―CGSTAB法求解由橢圓型緩坡方程離散得到的代數方程組,以提高求解效率。從水波發展方程出發,可導出一種用于大區域波浪變形問題的數學模型。通過引入弱非線性波色散關系,可使雙曲型緩坡方程能夠有效地考慮波浪的非線性效應。對高階Boussinesq方程的進一步研究,可使方程的色激性從入水到深水都達到很高精度,并提高方程的非線性精度,可以更精確的計算較深水域波浪的非線性特征。
針對帶自由表面的波浪場問題,通過把能有效模擬自由面形態的N― S方程和波能平衡方程的結合,可導出一個能考慮破波能量損失的拋物型緩坡療程,用這個方程可模擬規則波和不規則波破碎引起的波高變化。建立沿岸流數學模型,可模擬海岸上波高變化和破碎波波高、波浪增減水和沿岸流。
在波流相互作用模型的研究方面,對于弱流情形,可采用一種考慮流影響的修正的合流緩坡模型;對于強流情形,可采用在Botssinesq方程中考慮流影響的模型。可以將輻射應力的計算公式與拋物型緩坡方程中的待求變量聯系起來,建立一種輻射應力計算的新方法,用該方法可對較大區域均勻斜坡地形上的波浪輻射應力進行數值模擬。
在近海海域污染物遷移轉化數學模型研究方面,基于N一S方程所建立的深度平均的二維應力一通量代數全場模型,可對非對稱潮流作用下的側向岸邊排放問題過分數值模擬。以研究近海海域污染物遷移轉化的三維預報系統作為目標,在分析近海環境中各種物理、化學和生物現象的基礎上,針對近海海域水污染的特點,從三維湍流模型出發,在動量方程中引入表面風應力、底部切應力以及柯氏力的作用;在輸運方程中引入反映物理、化學、生物等作用的源、匯項,可建立一個統一考慮物理、化學和生物等過程綜合作用的近海海域污染物遷移轉化的三維預報模型,它可為環境評價、水質規劃、污染控制以及水域排污工程設計等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同時對確定水域環境容量,從而制定水域環境保護策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價值和應用前景。
應該指出,在海洋水質預測預報模型研究方面,數學模擬無疑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手段,但不論是何種數學模型,其模型中所需的必要參數和邊界條件的處理是研究水質模型的技術關鍵,直接影響到水質模型的科學性和預測能力。而這些必要的數據是無法從數學模型本身來取得的,有些可以通過現場觀測來得到,但其中一些最基本的卷數是要通過基本機理的研究才能得到,在這方面物理模型實驗研究將是一個有效的手段。
能模擬海洋動力因素的先進實驗設備,現代化的量測儀器和測試系統是開展物理模型實驗研究的必備條件。進一步完善PIV和LIF的濃度場、速度場同步測量系統,可研究非破碎波浪、破碎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水流的垂直結構,獲得流場中水質點速度的空間分布和時間過程;并同步獲得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濃度場的空間及時間變化過程,可用以分析定量污染物團在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擴散的基本特征和擴散系數。
二、海洋災害的精確預報及海洋工程設施防災、抗災和減災的研究
海洋災害主要包括風暴潮、海浪、海冰、海嘯、赤潮及海岸侵蝕等。
90年代以來,我國海洋災害所造成的損失每年達上百億元人民幣,是世界上海洋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海洋工程結構的投資費用很高,一旦發生破壞,將會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和巨額財產損失。當前我國海洋能源開發與海洋空間利用的絕大部分活動是在近海和極淺海海域。為了保證在這些海域所建造的工程設施能夠安全服役免遭破壞,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弄清這一海域中嚴酷和復雜多變的環境因素。我國東臨西北太平洋,每年出現的臺風數目占全球的38%,其中對我國可能造成災害的臺風每年有7―8個。每當臺風在我國登陸或接近我國沿海通過時,都會在沿岸局部地區產生風暴潮,形成風暴潮災害。
在我國北方海域,冬季由于受寒潮影響,沿岸地區每年都有結冰現象,結冰嚴重的年份則出現冰害。若對這些海洋災害估計不足將會帶來巨大的損失。渤海重疊冰與堆積冰的形成,不但可給結構物以強大的冰壓力,而且由于冰激引起的振動作用,也會給海洋平臺的使用和安全帶來巨大的損害。而冰區溢油的遷移規律及預防和清理技術,至今尚未進行過深入的研究。對近岸大面積冰排和海上浮冰,在波浪、潮汐作用下都會引起海冰的斷裂,斷裂后冰塊的尺度直接影響其對結構物的作用。在渤海海域建造的海洋平臺,為了抵抗冰害,往往建成正、倒錐體的結構型式,冰排對錐體結構的冰荷載及與其的動力相互作用,也是目前尚未解決的課題。在海冰力學的研究中,除進行理論分析和數值模擬外,實驗研究也是一個重要的手段。在實驗研究中,模型冰可采用凍結模型冰和非凍結模型冰來進行,它們各有其優缺點,發展這兩種技術是海冰力學研究中的一個課題。
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海域中時有地震發生。強烈的地震將有可能是海上工程設施的主要破壞荷載。如果一旦在地震中結構物發生破壞,除其直接經濟損失極大外,其次生災害――火災、環境污染等的后果也不堪設想。
近年環太平洋地區地震的頻度和強度都在上升,造成重大災害。大型海上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特別是抗震防災的基本原理和減震技術措施需要認真研究。海域中的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響應和振動破壞機理更有待深入研究。日本阪神地震記錄資料表明,地震及由此引發的巨浪共同作用對水中和岸邊建筑物造成的破壞十分嚴重。水工建筑物的這類破壞機理,至今國內外對此都很少研究,且由于試驗條件的限制,國內外對此方面的試驗研究工作開展極少。這是海上水工建筑物抗震研究中的一個新領域。
海上水工建筑物在長期運行過程中健康狀況逐漸惡化,其損傷主要來自兩個方面:其一是結構的老化、疲勞、超載、內部損傷(裂縫)、地基沉降變形以及環境的物理化學損傷(低溫、凍融、大氣侵蝕)等;其二是設計不周或設計標準偏低,施工質量差,原材料不合格,管理維護不善等。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的損傷和事故都將對國民經濟的發展造成重大的影響。
因此,發展以下的一些技術和方法將是十分重要的。如在考慮海洋環境荷載在幅值。時間及方向上的隨機性所導致結構安全的不確定性情況下,對現役海洋工程結構進行健康診斷和評估剩余可靠度的理論;結構健康狀態及損傷檢測的新技術和新方法;結構病害治理用的新材料、新技術和新方法;海洋工程結構在多種復雜海洋環境條件下(風、浪、流、冰、地震等)的可靠度和優化理論研究,設計與建造新型抗災工程結構;研究和設計使海洋工程結構物在設計使用期限內有足夠的安全度,而在退役之后又便于拆除的各種工程措施。
為了及時掌握海洋環境的風云變幻和災害的可能來臨,發展海洋環境及災害的預報技術是非常必要的。為此需要建立以下一些系統,如建立由近海到遠海的海洋環境及災害觀測網絡、預報與預警系統、沿岸防災準備和各類應急處理系統;以主要海域和海岸帶區域經濟發展為背景,進行重點研究,建立數字化的海洋環境信息系統模型與結構;以及建立海岸和近海工程設施防災減災數字信息系統,將海岸和近海工程與網絡技術人算機技術、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相結合,建立數學物理模型,通過多媒體技術,形象化地描述災害成因、發生機理、傳播規律、模擬災害破壞的過程,建成智能化的防災、抗災和減災決策支持系統。
三、海洋工程及海洋環境工程與海洋環境的相互作用及防治措施
為了充分利用海洋空間,現代海洋空間利用除傳統的港口和海洋運輸外,正在向海上人造城市、發電站、海洋公園、海上機場、海底隧道和海底倉儲的方向發展。
人們現已在建造或設計海上生產、工作、生活用的各種大型人工島、超大型浮式海洋結構和海底工程,估計到21世紀,可能出現能容納10萬人的海上人造城市。我國澳門和日本已經在海上建成了人工島海上機場。為緩解緊張的陸地資源及減少城市噪音等,日本已經于99年8月在東京灣用6塊380米長,60米寬的矩形漂浮鋼板拼裝海上漂浮機場。
由此可見,隨著海洋資源與空間的開發利用,各類海上工程建筑物數量不斷增多、規模日益復雜和龐大,保證這些海上工程設施的安全運行及采取海洋工程防災減災措施將越來越重要。海岸帶和近岸海域是各種動力因素最復雜的地區,但同時又是經濟活動最為發達的地區,海上工程建設如果考慮不當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引發環境災害。工程設施可能破壞原有海岸帶的動態平衡,影響岸灘的沖淤變化。海上回填和疏浚會改變海岸的形態,破壞某些海洋生物賴以生存的棲息地,若對含有污染物的疏浚污泥傾拋處理不當則會造成二次污染。海上石油生產中的溢油事故將對海洋環境造成極其嚴重的污染。日益增多的海上退役工程設施如果不及時處理也將會逐漸成為海上障礙物以致引起公害。海洋工程抗災減災的任務是一方面要保證最大限度地減少自然界海洋災害帶來的報失,另一方面又要避免人為造成的海洋環境災害。
隨著人類對海洋資源的不斷開發和利用,海洋環境保護與人類生產實踐活動協調發展日顯重要。如港口開發中的環境問題,主要內容包括:航道、港池開挖、疏浚引起的泥沙輸運及其疏浚物拋放對海洋環境的影響,深水港口水工建筑物、大型人工島、超大型浮式結構的環境和生態影響;破波帶及其附近水域沿岸流對物質輸運擴散規律研究;大型海岸工程、岸灘保護和整治工程引起的海域環境的變遷和海岸演變;海岸演變、防護及開發利用新概念的原則與理論,如由于工程措施所引起的海岸動力學、生態學、社會經濟學及與環境關系的綜合分析與協調。
隨著沿海大、中型城市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城平建設中的污水深海排放技術,感潮水域污水多點排放漂移擴散研究,天然海灣、人工湖及人工運河的水質交換能力,人工沙灘的保護措施,灘涂圍墾對水域環境的影響等,都將是需要認真解決的問題。
篇4
關鍵詞:金屬表面處理;環境保護;鍍涂層;裝飾
一、金屬表面處理概述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工業生產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用品及工業
設備的制造質量也發生了改變,對其產品不僅要求耐蝕、耐用,也要求外觀潔凈、漂亮,能賞心悅目,甚至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因此,目前表面處理技術已在各種制造業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表面處理技術始終在為金屬材料的保駕護航、增值添彩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一方面,它能顯著降低金屬(特別是鋼鐵)的腐蝕速度,為社會節約大量的財富,并可通過處理使之獲得亮麗的外觀。另一方面,表面處理技術還能設法賦予金屬各種與電、磁、光、聲、化學、機械等有關的新功能。由于材料的功能多半都體現在其表面層上,因而有可能讓一些低廉的金屬材料經過表面處理而獲得耐磨、減摩、磁化、導電、易焊接、化學催化等特殊功能,得以身價倍增。這就是說,金屬表面處理技術既能為其它加工工藝提供平整、清潔、美觀的表面,又能獨立地形成具有重要價值的新型表面材料。它對制造業發展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
金屬表面處理技術涵蓋面極廣,涉及的學科也很多,而且這些學科彼此距離相當遠,幾乎沒有誰能精通表面處理技術中的所有內容。此外,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需求的增長,還會有更新的技術陸續不斷地加入到此行列之中。不過,象這樣一門龐雜而重要的綜合性技術,在學術界卻長期未獲得應用的關注。本文所涉及的內容意在為各位同行提供一些在表面處理方面的選擇方法、原則、應用實例等,希望對各位同行有借鑒的價值,并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二、金屬表面處理在機械設計中的地位
在機械設計中,設計者要考慮眾多的設計要素,諸如:使用性能、機械原理、制造工藝
設備外觀等。而在更多的情況下,考慮更多的是機械零件的功能,從而就涉及到了零件的熱處理要求、表面涂、鍍要求等表面處理要求。它們是保證金屬零件的強度和表面硬度以及表面質量和外觀的重要措施。因此,金屬表面處理在機械設計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金屬表面處理的必要性
鋼鐵是全球產量最多的金屬,鋼鐵的機械強度高,加工性能好,可以很容易加工成各種各樣的制品而被廣泛應用在各個方面,各種機械設備、建筑材料及日常生活用具的制造都離不開鋼鐵,最大的如數十萬噸油輪,最小的如細釘都由鋼鐵制造,但鋼鐵易生銹腐蝕,所以很早就利用堿使鋼鐵表面氧化變色,使其變成槍黑色或藍色,既耐腐蝕又有一定光澤的顏色,但是由于鋼鐵缺乏著色元素,除了用堿液氧化著色外,很難獲得其他的顏色,從而影響了鋼鐵制品的美觀及使用價值,特別是一些工藝品過去都用銅和其他有色金屬制作。隨后發現鋼鐵表面可以鍍上各種顏色的金屬鍍層增加了裝飾效果,特別是著色工藝技術的發展,鋼鐵可以先鍍上其他金屬鍍層,如銅、鎳、鉻、鋅等,然后再把鍍層著色,使得鋼鐵的應用范圍大大增加,近年來還利用浸漬技術使鋼鐵表面無需電鍍就可沉積一層薄層并進行著色,降低了鋼鐵表面著色的成本,使鋼鐵可以做成各種需要著色或裝飾美觀的日用工藝品。其外形可以做成與銅或鋁合金等其他制品一樣,因此藝術裝飾工藝在鋼鐵制品上得到廣泛的應用,鋼鐵通過裝飾處理也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及實用價值。
不銹鋼的特點是防腐性能好,根據使用環境和條件的不同,可選擇不同類型的不銹鋼材料。但由于不銹鋼材料大都使用稀有金屬,價格昂貴,差不多相當于普通碳鋼的5~10倍。不銹鋼和優質碳鋼相比強度和硬度都較低,在很多方面不銹鋼不能代替碳鋼。而碳鋼在加工成零件后就要進行必要的表面處理,因此鋼鐵零件的表面處理是不可缺少的。
四、金屬表面處理的分類及其作用
金屬表面處理分為功能性和裝飾性表面處理。
功能性表面處理包括:
金屬熱處理,包括:淬火、正火、調質、碳、氮共滲等。其作用在于提高金屬表面
硬度、韌性、耐磨性能等。
功能性鍍層,如:鍍硬鉻、化學鍍鎳等。其作用在于提高金屬表面硬度、耐磨性、
防腐及裝飾功能。
其他表面處理方法,包括:機械滾壓、等離子注入等,其作用在于提高金屬零件表
面硬度和耐磨性。
裝飾性表面處理包括:裝飾鍍鉻、鍍鎳、鍍鋅、鍍鈦,還有磷化氧化、表面噴涂等。
其作用在于提高金屬表面的防腐性能和裝飾要求。
五、各種金屬表面處理方法簡介
1.電鍍:眾所周知,鍍銅、鍍鋅、鍍鎳、鍍鉻等均屬于電鍍,在過去和現在的經濟建設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電鍍中存在著氰化物,重金屬離子是影響環境的致命因素。
2.化學鍍:化學鍍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不需要電極新型鍍種,其鍍層的綜合性能明顯優于電鍍。該鍍種中不含氰化物,重金屬離子只要適當控制就可以達到環保排放標準,是國家支持的項目,很有發展前景,是未來取代電鍍的環保鍍種。
3.噴涂:噴涂的種類很多,有高溫涂料和常溫涂料;有金屬涂料和非金屬涂料;有有機涂料和無機涂料。用戶可以根據產品的用途和使用環境選擇不同的涂料。高溫涂料如:靜電環氧、聚脂等粉末涂料;無機涂料如:水性漆它是未來噴涂行業的發展趨勢,其原因主要是考慮涂層的性能和環保方面的問題。
六、環保綜述
所有金屬的表面處理無一不涉及到對環境的影響,只是表面處理的方法不同,對環境的影響程度不同,經過相應的處理,有些方法可以達到國家的排放標準,而有些卻很難達到國家的排放標準。
前處理工序一般都需要除油和除銹。除油是堿性的,除銹是酸性的,不論是殘液還是漂洗水,中和后生成鹽和水,經過適當處理即可達到排放標準。
在金屬表面處理過程中,對環境和人類生存影響最大的是重金屬離子,我國政府在多年以前已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限制電鍍行業的發展,但就我國工業生產的現狀,要實現預定的目標,達到發達國家的相關排放標準,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化學鎳的出現,不僅在鍍層的質量方面有所提高,而且在環境保護方面得以改善。水性漆的出現,使得噴涂行業添加了一名很有潛力的成員,它避免了油漆涂料有機溶劑等有害易揮發物質的出現,使環境污染得以減輕。
六、結束語
我國現已成為制造業大國,金屬表面處理是不可缺少的專業,而怎樣選擇表面處理既保證質量,又能在處理過程中的排放物對周邊的環境污染小便成為我們的當務之急。化學鍍的出現及發展為金屬鍍層提供了一種良好的思路;無溶劑涂料(包括環氧樹脂、聚氨脂、水性漆等)的發展和技術進步,使得表面噴涂行業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而且有不斷擴大之勢。另外隨著廢水、廢氣處理技術的進步,使得處理成本也有所降低。總之設計人員在進行產品設計時應充分考慮涂鍍層的外觀、質量、使用性能等眾多因素,同時還應兼顧處理過程對環境的影響,選擇合適的表面處理方法。
參考文獻:
[1] 李寧等.化學鍍鎳基合金理論與技術.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0.[2] 曾華梁等.電鍍工藝手冊.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7.
[3] 程秀云等.電鍍技術.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
篇5
關鍵詞:煤炭地質;環境保護;監控治理
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國家經濟的中高速發展對于能源有著極大的需求。煤炭一直是國家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能源,也是一直以來我國開采、利用最多的能源之一,在我國許多的省市,煤炭資源都是當地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因此,煤炭資源在我國得到了大量的開采,隨著煤炭開采規模的擴大,其對環境造成的反面影響也越來越大,產生了眾多的環境問題。不僅對礦區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不利的影響,還容易引發重大的安全事故,與國家提倡的綠色持續發展相違背。因此,有必要分析我國煤炭地質環境保護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采取措施,更好地為我國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做出貢獻。
1煤炭開采所帶來的地質環境問題
煤炭資源不合理的開采、生產帶來的負面影響主要在三個方面:首先是引發了不必要的環境污染問題,與國家提出的綠色發展理念不相一致。在進行大規模的煤炭開采的過程中,地表下存在的各種有害的物質會向周圍的環境擴散和傳播,從而污染了礦區的環境。近年來,我國許多大城市出現的霧霾天氣也與煤炭資源的不合理開采、生產有著極大的聯系。除了污染空氣外,礦區周圍的水資源和土地資源也會受到污染,給當地居民的人身健康造成損害。其次是產生資源破壞問題。由于以不合理的方式大量的開采和生產煤炭,導致巖移以及大量的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使得礦區所在地區的地下水水位下降,地面水的水質下降和缺失。巖移也導致了煤層受到損壞,從而造成煤炭資源不必要的損失。最后是導致了礦區的地質災害。煤炭資源的不正當開采和產生會帶來的地質災害分為地表災害和井下災害兩種。地表災害主要是因為開采煤炭破壞了地表的原有生態環境和植被所造成的泥石流、山體滑坡等。井下災害則主要是瓦斯爆炸、礦井突水等災害。由此可知,煤炭資源的不合理開采所帶來的地質環境問題,不僅嚴重污染環境,對于周圍的居民的生產、生活甚至是生命安全都帶來了極大的威脅,不利于煤炭企業的發展,更加無助于建設美麗中國。
2當前我國煤炭地質環境問題的狀況
大量的開采地下的煤炭資源,同時缺乏合理的開采規劃和設計,使得礦區的地下采空,破壞了地質構造,引發了地面塌陷、山體滑坡等各種各樣的地質災害。根據有關機構在2014年的調查統計顯示,我國由于采礦導致了近200處的塌陷,產生了近2000個塌陷坑洞。而由于采礦塌陷造成損害的城市就有30多個,每年由于塌陷給我國造成的經濟損失就近5億元。每年由于采礦所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就有近15萬噸,由于不能夠有效地進行治理和再利用,浪費了大量的資源。同時,開采煤炭和煤炭、廢渣等固體物的堆放,每年的堆積量都持續的增加,直接侵占和污染了大片的土地。煤炭開采生產了大量的污染廢水,在我國工業廢水的排放量上達到了10%以上,絕大多數的廢水都沒有經過加工處理就直接排放到了江河湖海中,造成了水資源的污染破壞。煤炭資源開采排放的廢氣極大的污染了大氣環境,引發溫室效應、霧霾天氣、酸雨等環境問題。因其污染造成的酸雨地區面積就達到了我國國土面積的近5%。許多企業在開采煤炭的過程中只注重經濟利益,不關心所造成的環境破壞,隨意砍伐樹木、破壞地表植被。而我國粗放型的開采方式,極大的浪費了礦產資源,我國的礦產資源回收利用率還未達到35%,遠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3煤炭地質環境問題的治理對策和建議
3.1以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指導管理工作
當前,我國在煤炭地質環境管理上還沒有樹立起正確的觀念,在管理上處于消極被動的局面,往往是在出現了重大的環境污染問題后才采取措施進行治理,導致損失已經產生,治理過程也更加的艱難。所以,必須轉變傳統的管理觀念,牢固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并以此為煤炭資源開采和生產的最高指導原則,在理念的高度上指導企業的工作。加大對煤炭資源開采的科學投入程度,提供煤炭資源開采的技術,減少對環境污染帶來的影響,制定嚴格標準的環境檢測和評價規范,提高我國煤炭地質環境保護工作的規范水準。在煤炭的開采中遵循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進行綜合治理、依法治理,提高進行具體的環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采用綜合治理的方式,在開采煤炭資源的同時,加強礦區的綠化工作,盡可能地減少煤炭開采可能帶來的環境破壞問題,改善礦區周圍環境的空氣、土壤等環境狀況,將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有機地結合起來,走出一條綠色發展、持續發展、低碳發展、循環發展的煤炭資源開采和生產道路,真正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
3.2科學、全面的調查煤礦地區的地質環境狀況
要想準確、高效的解決煤炭地質環境問題,就有必要對礦區開展科學的地質環境調查工作,明確礦區存在的地質環境問題類型,可能產生的各種災害和具體的特點,才能夠有針對性地開展防治工作。首先,要全面的調查了解礦區內存在的地質災害問題,像是泥石流、山體滑坡、地面塌陷等對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會造成重大破壞的問題更加需要詳盡的進行了解,確定問題產生的原因,產生危害的程度等,并建立地質災害的預警機制;其次,調查礦區的深層地質情況,掌握礦區內瓦斯的分布情況和特征;再次,了解礦區的水文狀況,掌握礦區內地下水的儲存狀況;最后,對于礦區內已經存在的各種環境問題進行調查。
3.3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地質環境檢測機制
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是我們處理地質環境問題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為了更好地預防地質環境問題,首先應當建立地方的群眾性地質災害檢測網,預防地質環境問題的產生。其次,要建立生態補償機制,采用市場化的運作機制,嚴格征收補償費、污染費等費用。最后,加強監管和懲處力度,保障企業按規定進行開采工作。
4結束語
當前,我國的煤炭地質環境保護問題形勢較為嚴峻,由于煤炭的不合理開采造成的地質災害和事故較多,不利于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的完成。因此,有必要采取適當的措施來減少可能造成的環境問題,促進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利芳.淺談我國煤炭地質環境問題與對策[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2,23:129-131.
[2]徐斌.淺談我國煤炭地質環境問題與對策[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23:140.
篇6
【關鍵詞】洱海;水環境保護;經驗;挑戰;建議
洱海位于我國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內,西依蒼山、東鄰大理市,南北長約42.58公里,東西最大寬度9.0公里,湖面面積256.5平方公里,因形狀似耳而得名。洱海是我國著名的高原城郊湖泊,不僅是蒼山-洱海風景名勝區的核心組成部分,還是大理市飲用水源地,被稱為大理人民的“母親湖”。長期以來,大理人民付出了艱苦的努力,洱海水環境保護卓有成效,被國家環保部樹立為我國湖泊治理的一面旗幟。進入21世紀,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流域發展與湖泊保護的矛盾凸顯,保持良好的洱海水環境面臨風險考驗。2015年新春之際,考察洱海時明確提出,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要讓“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駐人間。洱海水環境保護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典型示范價值。
1.洱海水環境保護的成效和經驗
1.1洱海水環境保護的成效
洱海是我國典型的高原湖泊,湖泊換水周期較長、生態系統相對脆弱,洱海又是我國著名的城郊湖泊,人類活動影響顯著、環境保護壓力巨大,但目前洱海水環境質量質總體保持較高水平。根據國家環保部的《2015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2015年,全國共有開展水質監測的重點湖泊(水庫)62個,其中重要湖泊32個,洱海是4個水質為“優”等級的重要湖泊之一;與“十一五”末期(2010年)相比,洱海水質類別由III類好轉為II類,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中唯一水質趨于好轉的湖泊。考慮到“十二五”期間洱海流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空間背景,洱海水環境保護取得顯著成效。
1.2洱海水環境保護的經驗
洱海水環境保護所取得的成就凝聚著大理人民的辛勤汗水,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晶。(1)政府主導,推動洱海水環境保護的全民參與。歷史上,洱海流域具有深厚的“天人合一、敬畏自然”生態文化傳統,新時期,“洱海清、大理興”已經成為大理人民的主流意識形態,地方政府的洱海環境保護政策和生態文明創建活動能夠獲得流域城鄉居民的廣泛呼應。(2)依法治水,形成洱海水環境保護的制度約束。大理州先后頒布實施了《洱海保護管理條例》、《洱海海西保護條例》和《大理州濕地保護條例》等地方法規,編制實施了《大理州主體功能區和生態文明建設規劃》、《大理生態州建設規劃》和《云南洱海綠色流域建設與水污染防治規劃》等重大發展規劃,逐步形成了較為完善制度體系。(3)兼收并蓄,強化洱海水環境保護的科技支撐。堅持“引資”與“引智”相結合,通過匹配國家政策,爭取項目資金支持;更為重要的是,積極與國內外水環境保o領域的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以科技引入推動洱海水環境保護。洱海水環境保護是國家水專項“十一五”和“十二五”時期的連續實施對象,洱海流域現已成為國內湖泊水污染治理試驗區和水環境保護示范區。(4)與時俱進,創新洱海水環境保護的實施路徑。注重研究國家政策導向的新變化和地方實踐發展的需求,不斷探索和推出洱海水環境保護的新舉措。近年來,先后率先實踐流域生態補償機制、“河長制”和“網格化管理”等政策措施,相關經驗及成效曾被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和《朝聞天下》等欄目數次報道。
2.洱海水環境保護的問題及挑戰
2.1洱海水環境保護的問題
相關研究表明,長期以來,洱海水環境質量明顯表現出北部低于南部、西部低于東部的空間特征,影響水環境質量的主要污染物是TN和TP,污染物主要來源農業面源污染和農村生活污染,兩類合計各占入湖TN和TP的60%,其中,洱海北部和西部地區是農業面源污染和農村生活污染的主要來源地,兩地合計占比約80%;與此同時,洱海環湖旅游污染增長迅速。事實上,從湖泊污染物類型看,洱海水質正處在II類與III類的臨界點,而且水生態也已從貧營養化向中營養化過渡。由于洱海北部和西部是流域主要農業種植區和農村人口聚集地,因此短期內洱海水污染格局難以發生重大改變。
篇7
【關鍵詞】公路工程環境保護 環境影響
中圖分類號:X7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蓬勃發展,公路建設步伐越來越大。近年來,我國公路總里程不斷增長,汽車保有量持續增加,公路在國民經濟綜合運輸體系中的位置愈來愈重要,伴隨著公路的高速發展,公路污染、公路對周邊環境影響等問題也大量突現出來。
如何面對公路建設產生的環境問題,如何按照現階段我國實際情況,分析評價公路建設各階段對環境的作用與影響,采取何種措施減少或杜絕公路環境污染、恢復路域生態損失,這是擺在廣大公路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公路施工的各個階段對環境的影響
噪聲污染。公路的噪聲源主要包括2 個方面:一是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挖掘機、推土機、平地機、拌和機以及各種運輸車輛的使用而產生的噪聲污染。這些噪聲較強,對當地居民和施工人員影響嚴重。二是在公路運營過程中,汽車車體振動、發動機運轉、輪胎與路面摩擦、鳴喇叭以及公路沿線提供各種服務設施、設備均會產生噪聲,在公路沿線形成一條噪聲帶,這些噪聲對附近的人群產生心理( 失眠等) 和生理( 血管收縮、聽力受損等) 上的影響,降低人們的工作效率, 尤其對公路兩側人口密度較大的敏感區域( 學校、住宅區、商業區、醫院等) 干擾較為突出,而野外區域的干擾則較小。
廢氣污染。以汽油、柴油為燃料的汽車開動時會產生廢氣和固體微粒。廢氣中含有水蒸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硫化物、甲烷、乙烯、醛和鉛顆粒等污染物,這些污染物排放到大氣中,滲透到水、土壤中, 并逐漸積累,會對沿線的人類和動植物產生不良影響,使其生活環境進一步惡化,甚至會造成全球氣候異常,這種污染的程度隨著公路運營時間的增長及交通量的增加而不斷加重。
生態環境影響。高速公路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可分2個階段:一是施工期間對自然環境造成的非污染性破壞,因施工機械的使用及大量的開挖取土破壞了土體原有的自然結構和水的循環路徑,相應地改變了生物的生存環境,影響其生長、活動的規律,阻礙生態系統漫延;二是公路運營后,路體分割了生物的生存空間,使公路附近的動物容易被汽車撞傷、壓死;而且,由于汽車廢汽、噪聲、有害物質的產生,會使生物棲息的生態環境( 空氣、水、土壤) 逐漸惡化,引起生物發育不良,繁殖機能減退,疾病增多,抗病能力下降,從而造成種群數量減少(特別是珍特物種),有時可能會影響整個生物群落。
環境保護
公路工程環境保護內容。公路環境保護是基于生態可持續發展原則“調節與控制公路工程與路域環境”對立統一關系的發生與發展。公路環境保護由兩項基本工作組成:一是分析因修建公路而對環境產生的各種影響及其影響的程度和范圍,根據需要采取專門的環境保護措施,積極開展環境保護的有關工作;二是在公路的設計、施工及運營管理過程中,注意突顯公路各組成部分的環保功能,使公路在運輸功能發揮的同時,對沿線環境的負影響最小。
公路工程環保作用。(1)路基工程在施工及竣工后,結合造地還田與疏導排水,各部分相互協調配套,可使工程穩定堅固,外觀順適優美,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2)路面工程對路基起保護作用,同時也起著防塵、防水、保護公路沿線環境不被污染的作用。(3)橋梁涵洞工程設計與施工中重視對公路路域景觀環境的影響,可美化環境。(4)排水工程對公路工程的整體性和穩固性有特殊的作用,可以防止路基路面水及水中含有的油污、有害元素直接進入農田,避免耕地淹沒、土壤污染。(5)防護工程確保了路基穩定,減少了水土流失,直接起到了環境保護作用。該工程與環保的關系最為密切。(6)其他工程,特別是公路綠化,是國土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公路工程環境保護措施(1)完善環保法規及政策。許多發達國家如日本、美國、加拿大、法國等都已制定了較為完備的環保法規。而我國在這方面才剛剛起步,雖然已制訂了一些相關的法規政策,但內容上很不完善,加之有些部門只顧眼前利益,使這些僅有的法規實施很不規范。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借鑒、吸收國外的先進經驗,結合我國公路建設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制訂和完善環境保護的法規政策,并使之操作具體化、規范化。把公路建設中的環境保護問題提高到應有的地位。(2)噪音防治。防治噪聲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幾種:一是加強交通管理,上路前進行車輛噪聲監測,管制重車百分比,交通量及行車速度;二是調整縱坡,減少縱坡過大可能導致汽車爬坡時增加的噪聲量;三是改進路面結構類型,改善面層混合料成分,適度修正橫向刮紋間距或改作縱向拖紋處理,以謀求降低交通噪聲;四是盡可能采用降噪效果好的路塹型式,尤其是路線通過敏感區時;五是適當設置遮蔽物,可在公路兩側設置隔聲林帶、隔音墻、隔音堤等,以降低噪聲位準;六是實施減少噪聲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改善車輛本身構造。(3)大氣污染防治。一是在公路施工堆料場、拌合站設在空曠地區,相距200m范圍內,不應設在集中的居民區、學校等。二是瀝青路面施工,瀝青混凝土拌合廠設在居民區、學校等環境敏感點以外的下風向處,既方便生產,又須符合衛生要求(衛生防護距離分級中,規定的防護距離為300m),不采用開敞式、半封閉式瀝青加熱工藝。三是施工便道定時灑水降塵,運輸粉狀材料要加以遮蓋。(4)綠化是公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改善道路的景觀,美化環境;調節氣候,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凈化空氣,改善大氣環境;降低交通噪聲;加固斜坡,防止水土流失,保持路基穩定;誘導視線,防眩遮光,確保行車安全。因此搞好公路的綠化,使之成為一個“生態綠化帶”是至關重要的。綠化工程要進行總體規劃,體現經濟與實用,近期與遠期相結合的原則,結合設計要求及本地區草木的生長情況,并注意提高綠化物的管理質量及綠化工程本身的收益。
除此之外,我們必須加大公路環境保護的力度,從宣傳教育方面入手,切實提高公路從業者的環保意識,加強對公路環境問題的深入研究,公路環境治理水平進一步提高,加強公路環境工作的管理,使我國公路建設與環境保護持續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昌,胡文凱.淺析公路工程建設管理中的環境保護措施[J]. 科技資訊. 2010(28)
[2]陳立東,張國瑞.高速公路環境影響評價――以博客圖至牙克石高速公路環境空氣影響評價為例[J]. 現代農業科技. 2010(08)
[3]張然,黃作維.基于ArcIMS的公路信息系統設計與實現[J]. 計算機工程與設計. 2009(02)
篇8
關鍵詞: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環境保護
Abstract: at present, our country's economic and urban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prosperity, however, because in 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in the lack of corresponding environment control and environmental planning, in many cities of the overall planning,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often discussed only stay in various pollution control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point, this kind of idea already can't cope with the increasingly complex urban environment problems. Only in urban planning and the consideration on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an to prevent radically environment is further deterioration, and benefit the environment gradually improve.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depth of the modern urban planning practic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urban planning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hould be taken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Key words: the city life; Sewage treat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中圖分類號:U664.9+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城市作為人類文明的重要場所,不僅為人類提供了重要的物質資源,而且還在給予人類物質關懷的同時潛移默化了人類的思想。城市規劃是人類調控城市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雙刃劍”,在為人類造福的同時也同樣帶來了很多問題。環境是人類生活的基本因素,從廣義建筑學的角度看,城市也是環境的組成因子。然而,在當代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了制約城市經濟及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環境保護的研究已迫在眉睫,環境學也成為當代社會的最大顯學。
一、城市規劃在環境中的必要性
在人類最為積聚的城市中,也是環境矛盾最為尖銳的地方。而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指導—城市規劃,必須融入環境保護學科的相應研究,因此,城市規劃中的環境保護問題研究是基于城市規劃和環境學這兩門交叉學科的新研究方向,是尋求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以及構建和諧環境的新途徑。所以,在當代的城市化進程中,世界各國的規劃工作者已普遍認識到,以形態環境為基本對象的城市規劃必須同時要考慮環境保護的重要因素。只有在城市規劃上考慮環境問題,才可以從根本上防止環境的進一步惡化,并有利于環境的逐步改善。
一、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的現狀
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問題主要是:1、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任務繁重,其中制約工程建設的最突出問題之一是資金短缺。2、污水收集管網與污水處理廠區的建設設施不配套,使的污水處理項目不能充分發揮效能,工作負荷率比較低。3、相關處理技術設施改造有待加強。4、再生水利用重視不夠5、城市污水排放和處理的監管力度亟待加強。
二、城市污水處理對環境的影響
當今社會物質文明高度發達,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惡劣影響無疑是急需解決的。城市污水處理產生污泥也是一個很大的污染源,通常情況下污泥含量約為污水處理量的1%~2%,這不是一個小數目,而且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汞、鉻、鎘、鉛等重金屬,對附近的土壤、地下水以及地表水等產生很惡劣的影響,不僅對居民的生產、生活帶來危害,污泥中還含有大量的病原體、寄生蟲等,如果處理不當還會對居民以及動植物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城市污水處理的最終排水對收納的水體產生不良影響,對沿線居民的生產、生活產生很大影響。尤其是污水處理沒有達到排放標準使得收納排水的水體遭受很嚴重的污染,很大的超標帶對沿線居民的生產、生活很不利。
三、目前常用的處理技術和設備
1、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一種生物處理流程,它靠氧化和分解有機物初步凈化污水,然后依靠其強大的凝聚力和沉降性能快速徹底地使活性污泥從混合液中分離出來,從而得到澄清的出水。該法應用極為廣泛,不僅處理能力高而且出水水質好。但是這種污水處理法往往因為能耗大,管理復雜以及基建和運行費用高,而且設備不能滿足高效低耗的要求,在處理過程中容易出現污泥膨脹的現象,所以在滿足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需要方面有所欠缺,因此在建設過程中和實際運行中都受到某種程度的限制。
2、吸附生物降解法。
吸附生物降解法是從傳統活性污泥法改進而來的。與普通活性污泥處理法相比它在處理難降解的工業廢水以及較高濃度的城市污水方面有其獨特的優勢。
3、生物膜法。
在污水生物處理中生物膜法一直占據主導地位。生物膜法主要是通過污水接觸生物膜后,微生物在介質表面附著形成生物膜,有機污染物被微生物溶解并吸附轉化,污水得到凈化,所需氧化一般直接來自大氣。目前生物膜法因其具有耐沖擊負荷性能好,在污水處理中具有強的競爭力,而且這種處理法的產泥量低因而占地面積也不大,便于運行管理,污水處理效率高等,這些優點使得它被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4、氧化法。
氧化法是城市生活污水預處理方法之中極具發展潛力的方法之一,而且目前這種方法已經得到了很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在水的深度處理方面具有極好的應用前景,另外對難生物降解的有機廢水的處理也有一定的優勢。目前常用的氧化法主要有催化氧化法、化學氧化法、濕式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等。
5、其它處理法。
主要有物理處理方法,包括:格柵法、篩網法、過濾法、離心分離法、沉淀池法和浮上法等;生物處理方法,污水生物學處理是通過微生物所產生的酶,氧化分解有機物,從而使水得到凈化,主要有:生物濾池法、氧化塘法、厭氧處理法、活性污泥法。
篇9
關鍵詞:公路養護;環境保護
1 前言
公路養護的主要內容按性質、規模及技術難易程度,可劃分為保養、小修、中修、大修和改善,其主要任務是保持公路及其設施完好,及時修復損壞部分;防治結合,逐步提高公路的抗災能力;改善和增加原技術標準低的路段和構造物以及沿線設施,逐步提高使用質量和服務水平。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蓬勃發展,公路建設步伐越來越大,公路養護工程也在增加。但公路建設在給人民生活帶來繁榮與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廢氣、廢水、噪聲、固體廢物等一系列環境問題,到目前為止,我國在公路養護上仍普遍缺少環保設計和環保措施。因此,為了做好公路養護環境保護,本文將主要談談基于環境保護的公路養護策略。
2 公路養護對環境的影響
2.1 水資源污染
在公路養護中,由于路基排水不暢、植被覆蓋率過低、養護不及時或不合理,都有可能引起水資源的污染。如施工中砍伐樹木,棄置土方,極易造成植被破壞和水土流失;公路營運期間,由汽車所攜帶的有機質溶劑、化學儲劑、石油及其制品等,因滴漏或其他原因進入河內及土壤,則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水污染;在養護中因大量使用重金屬含量較高的粉煤灰,其也會對地下水有一定影響。
2.2 空氣環境污染
主要來自汽車尾氣、加熱瀝青和行車粉塵污染。汽車排放的尾氣是產生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公路養護的大、中修工程中,都要耗用大量瀝青,在加熱瀝青時,其產生的屬有害氣體,直接散發到空氣中,不僅對環境造成了污染,也危害了養護工人的身體健康;公路養護中的粉塵污染,一是因砂石路面上的面砂在行車的碾壓作用下被碾壓成粉狀,隨著汽車行駛的攪動飛散到周邊環境及沿線居民區造成污染,二是汽車運輸過程中,一些散裝材料因震動掉落路面,如大量的土石在運輸中散落到地面,經行車碾壓和快速帶動,所形成的大量粉塵飄散到空中,也對環境造成污染。
2.3 聲污染
公路養護的噪聲主要來自于公路養護期間的施工噪聲、車輛噪聲及路況和車流量。在公路養護期間,作業機械運行時在距聲源15m的噪聲值在75dB一105dB(A)之間,在距打樁機15m處聲級范圍為95 dB~105 dB(A),這些突發性非穩態噪聲源將對周圍環境產生嚴重影響;由于公路路面平整度等原因,在公路上行駛的機動車輛的發動機、冷卻系統、傳動系統等部件均會產生噪聲,車輛行駛中引起的氣流湍動、拌氣系統、輪胎與路面的摩擦等也會產生噪聲;對于不同等級的公路而言,由于路況不同,車速不同,因此在相同車流量時,其產生的噪聲和影響范圍也有所不同。
2.4 生態環境污染
主要指對周邊動、植物環境影響及自然景觀的影響,如在養護中,為改善不適應交通量和載重需要的部分公路線形或拓寬路基、新鋪筑路面,提高通行能力,施工中經常要砍伐樹木、占用土地、棄置土方、改變天然排水系統和水域面積等,就會出現某些區域的動物活動范圍受限,被迫遷移;植被破壞和水土流失等情況。另外,在養護中,因工程需要大量石料,為節省造價和施工方便,養護人員往往沿線就地開采,從而對原有山體、綠化、天然景物地貌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壞。
3 公路養護環境保護策略
3.1 牢固樹立環境保護意識.堅持可持續發展思想
應在各級公路管理機構及養護生產單位中普及環境保護意識,使其重視環境保護,加快推廣清潔生產技術,減少養護施工對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不利影響,并采取積極措施,減少公路養護中對環境的破壞,如營造防塵、防噪、防眩的公路綠化林帶,設置服務區污水排放處理裝置,逐步完善公路沿線的大氣、噪聲、地面水監測系統等,并根據監測結果及時調整完善公路環保措施等。
3.2 建立健全公路環保規章制度。合理編制公路養護環保規劃
應將公路養護環境保護與公路日常管理統一起來,設立公路環境管理監督執行機構,陸續制定公路環保行業規范、標準,使其真正納入公路長效管理范疇;應根據不同公路的特點來編制相應的環保規劃,依據公路總體功能、公路環境監測數據分析、環境影響后評價結果、交通量及發展趨勢及季節性等特點,來合理提出環保預算投入、公路綠化規劃、環保設施的建設維護、養護作業方式改進、突況環保應急措施等。
3.3 加強公路綠化。防止水土流失
加強公路沿線的綠化建設,如在沿線路堤邊坡、棄土等植花草、樹木,并根據周圍景物、環境特點、邊坡地質情況與土壤性質,選用最佳的綠化形式、達到層次分明,盡量減少邊坡裸露面積、防止水土流失,美化沿線環境的同時,還可改善景觀和交通條件,為高速行車提供保障,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噪聲干擾,吸收汽車尾氣,吸附微塵,防止環境污染,對公路起到保護作用。
3.4 統一規劃.集中采石料
石料是公路養護中用量最大的主要原材料,因此須采用有效的措施加以引導和管理,即加強對公路沿線石料管理,由報轄公路管理部門統一規劃,并具有一定規模和產量,以杜絕到處開采,減少石料點,降低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加強沿線私人料場的管理,將其嚴格控制在公路界以外,同時限制新設石料場出料口岔道,作好料場邊溝排水系統配套設施,減少石料場開采,嚴格運輸過程中對路面的損害,保護公路沿線的自然環境。
3.5 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
推廣瀝青路面稀漿封層修補、噴射法補塘、灌縫等新工藝,加鋪低噪聲路面;同時增加養護機械的投入,推行養護作業機械化;提高路面鋪裝率,逐步消滅砂石路,硬化路肩,消除公路自身污染;推行公路維修舊料的回收利用,如瀝青再生技術,既可節約資金,節約能源,又保護了環境。
3.6 公路水環境的防治
公路水環境的防治較為有效的方法可分為植被控制、濕式滯留池、滲濾系統和濕地。道路養護期間無論是施工廢水,還是施工營地的生活污水,都是暫時性的,可采用簡單的、經濟的處理方法。如公路的排水應與當地農田水利結合進行;施工營地的生活污水采用化糞池處理,施工廢水設小型蒸發池收集,施工結束將這些池清理掩埋;瀝青、油料、化學用品不堆放在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防范措施,防止雨水沖刷進入水體;在洪澇期要加強公路水污染防治,一旦發生后應及時組織搶修,減少對周邊環境影響。
3.7 公路空氣污染防治
公路空氣污染防治有:采用新的汽車能源、采用新燃料、對現有燃料改進及前處理、改進發動機結構及有關系統、在發動機外安裝廢氣凈化裝置,控制油料蒸發排放、加強和改進道路交通管理。同時,應建立地方法規,降低各類污染物的單車排放因子標準值或強制性規定加裝排氣凈化裝置等;實行汽車尾氣排放檢查制度,嚴格執行汽車尾氣排放標準,禁止超標車輛上路行駛。另外,公路養護中,瀝青煙也是一個主要的空氣污染源,對于瀝青混合料生產場的瀝青煙散發可用吸附法、洗滌法、靜電捕集器和焚燒法處理。
3.8 公路噪聲防治
加強交通管理,路線靠近或穿越居民區應限制鳴笛,在噪聲可能較大的公路兩側應增設禁鳴笛標志、隔聲墻、噪聲反射板等降噪裝置;對敏感點還要進行定期監測,并根據監測結果及時調整、完善、改進公路營運期的環保措施;施工期間合理安排作業時間,無特殊情況禁止機械深夜作業,減少施工機械噪聲擾民的問題;還可通過控制路線距環境敏感點的距離,利用障礙物對噪聲傳播的附加衰減,改善公路行車條件等方法,最大限度地避免道路交通噪聲擾民。
3.9 路政管理措施
篇10
[關鍵詞]鉆井 環境 保護 措施
中圖分類號:N945.11 文獻標識碼:N 文章編號:1009914X(2013)34030301
一、鉆井生產作業對生態環境的污染
石油、天然氣是國家工業發展的血掖,是相對潔凈、經濟性能源。但在石油、天然氣產品的開采、煉治、運輸過程中其對環境的污染也是不可忽視的。尤其是鉆井過程中的廢水、廢渣、廢氣、噪聲污染,因其不在人口集中的城市,更是環境保護中的薄弱環節。
1.鉆井施工作業現場污染源。油氣勘探過程中,鉆井可能形成的污染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1)廢水(污水)對環境的污染。鉆井中循環用水,清潔設備、工具用水,發電機冷卻用水,生活用水匯積形成鉆井污水。其成分中含有各種化學物質,對周圍環境形成污染。
(2)泥漿污染。鉆井施工過程中循環、壓井泥漿材料,含有大量的堿、鹽、酸類化學物質。當鉆井施工完成后,由于處理不當對周圍環境形成污染。
(3)廢渣的污染。鉆井廢渣主要有鉆井巖屑、井下作業施工所產生的工業廢渣、井噴事故處理產生的廢渣、生活固體垃圾等。鉆井過程中的廢渣,現場基本無法達標處理,是主要的環境污染源。
(4)廢氣污染。鉆井過程中的廢氣主要有兩類:一是大馬力柴油機排放的廢氣,二是鉆井井噴引起的天然氣中含硫物質或油氣放噴燃燒后的污染。
(5)噪聲污染。鉆井過程中的噪聲主要是大馬力柴油機噪聲、井噴爆炸、放噴噪聲等。一般均超過規定的噪音標準而對環境形成污染。
(6)鉆井中油、氣泄漏(事故),硫化氫及伴生鹽水對環境的污染。
2.鉆井生產作業現場對環境可能形成的污染。鉆井現場環境保護問題,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現場施工作業人員環保意識普遍提高,重視鉆井現場環境保護設施和條件有所改善,其環保管理水平大大提高。但由于現場處理方法不當和設備、技術條件所限,以及自然災害等因素作用,鉆井對環境仍然有可能形成以下幾種形式的污染。
(1)鉆井、生活污水處理未達標造成對環境的污染。由于污水池泄漏或下大雨溢池,鉆井污水直接排人附近江、河、農田。
(2)油田化學鉆井液處理不當造成對環境的污染。當鉆井尤其是探井完工后,考慮運輸等經濟因素,基本上采用就地存放而不予回收的力、法處理。
(3)鉆井廢渣和固體垃圾對井場環境的污染。鉆井完成后所形成的工業廢渣、固體垃圾基本無法處理,其經過風化、雨淋的作用,對周圍的土壤、水資源形成污染。
(4)鉆井過程中高分貝噪聲和井噴形成的油氣泄漏、燃燒廢氣對環境的污染,用傳統的方式難有實質性的解決辦法。
3.鉆井生產現場環境污染特點及隱患問題。鉆井生產具有流動性、遠離城鎮、用水量大的特征。因此,在鉆井施工作業過程中對環境的污染具有以下特點。
(1)污染地遠離城鎮,甚至遠離人口密集的鄉村,其造成的污染一洲般不會引起人們的重視。
(2)污染地點不固定,造成一地一時的污染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作用不十分突出。
(3)對生態環境的污染程度也因工作量和處理水平不同,其差異極大。
鑒于上述特征,鉆井生產現場環境污染問題在目前一般不會引起施工單位、地方政府和鄉民的足夠重視。只要施工企業愿意出足夠的賠付費,傳統的管理方式也可以維持現狀。但隨著國家環保法律、法規制度的日益健全,國民環保法律意識的提高,石油鉆井作業現場未來環境保護問題無疑面臨十分嚴峻的挑戰。
二、解決鉆井現場環境保護問題的措施
隨著技術的進步、社會的發展和國民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環境保護法制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石油天然氣鉆井隨著市場化、社會化、國際化競爭環境的形成,HSE標準作為鉆井作業現場的基本規則和要求已經形成國際慣例,得到鉆井市場的廣泛認同。這既標志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又宣告國內鉆井施工作業現場環境保護、環境管理工作低水平運作時代的結束。為適應這一新形勢的要求,鉆井施工作業現場環保工作必須采取必要的措施以迎接未來的挑戰。
1.預防為主,教育為先,提高現場管理人員、施工作業人員的環境保護意識,盡可能減少污染。鉆井現場環境保護要以群眾為基礎,逐步克服鉆井施工現場無約束或以罰代治的傳統管理習慣,樹立鉆井作業施工現場人員自覺保護環境、美化環境的良好意識。
2.鉆井現場環境保護要從企業領導者、管理決策層做起。領導重視、組織落實,是提高鉆井現場環境保護工作水平,杜絕污染的組織保證。這首先要求各級管理者不僅要從行政方面對現場環保工作予以大力支持,而且要在日常工作中把生產與環保、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關系處理好,像關心生產一樣關心現場環保工作,像抓生產一樣抓好現場環保工作。
3.以技術進步為先導,提高鉆井現場環境保護工作水平。鉆井現場施工作業產生的污染物,如廢渣、廢水、廢泥漿等,其處理水平決定于生化技術水平高低。因此,提高現場環保水平的決定因素,不僅取決于人們的觀念,而且取決于環保技術研究水平及其成果對現場的實施轉化水平。因此,加快鉆井現場環境保護技術的研究和成果的轉化工作,用新的技術和方法代替過時的、陳舊的技術和方法是提高鉆井現場環保管理水平的技術保證。
4.加大鉆井現場環保資金投人力度,完善環境保護技術手段,確保鉆井現場環保管理水平的提高。鉆井現場環境保護工作之所以長期處于較低水平運作,從根本原因分析,除觀念方面的因素外,與投人太少,資金不足(鉆井定額中長期以來無此項開支)不無關系,以致鉆井現場環保設備長期得不到改造,技術開發資金不足,引進技術奇缺。因此,要提高鉆井現場環保管理水平,應從資金上予以充分保證。在關聯交易中應納人定額或資金預算渠道。要有計劃地對鉆井隊環保設備進行更新換代,以確保鉆井現場環保管理工作的先進性。
5.培養和造就一支適應鉆井現場環境保護工作的科研、管理、現場服務技術隊伍,是提高鉆井現場環保工作水平的人才保證條件。鉆井生產現場環保技術人才奇缺,管理者環保意識談薄,這不能不說是鉆井現場環保管理的人才缺陷。因此,要盡快采取有效措施,通過廠校聯合、委培與自己培訓、科研與生產結合等形式,培養和造就一批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環保專門人才,以提高鉆井現場環境保護工作的水平。
6.在現有條件下,鉆井現場環境保護工作要正確選擇好突破方向和重點,在處理、回用、治理三個環節上,把重點放在前兩個環節上。尤其在廢物利用上下功夫,盡可能減少污染,減少治理賠付損失。
7.建立企業內部環境保護經濟責任制考核體系,從考核機制上確保鉆井現場環境保護水平的提高。
三、結論與認識
隨著技術的進步、社會的發展和國民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環境保護法制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石油天然氣鉆井隨著市場化、社會化、國際化競爭環境的形成,HSE標準作為鉆井作業現場的基本規則和要求已經形成國際慣例,得到鉆井市場的廣泛認同。這既標志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又宣告國內鉆井施工作業現場環境保護、環境管理工作低水平運作時代的結束。為適應這一新形勢的要求,鉆井施工作業現場環保工作必須采取必要的措施以迎接未來的挑戰。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環境污染整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