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雙創教育范文
時間:2023-06-20 17:18: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校雙創教育,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高等教育的普及一方面通過提高全民素質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也使大學畢業生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1,2]河南省作為全國的人口大省,也是高校教育的人口大省,每年的畢業生數量及其龐大。隨著近年來國家經濟發展速度的減緩,以及原有經濟模式的改革和調整,新常態經濟模式所提供的工作機會、特別是一些優質崗位,供大于求的矛盾越來越突出。為緩解這一矛盾,高校畢業生創業代替就業、創業帶動就業必然成為一種趨勢。就業形勢的緊張,大學畢業生必須轉換思路變被動等待就業機會為主動創造就業機會以順應這種趨勢,而如何使我們大學生有能力去順應這種趨勢,有能力在多變的環境中通過創新,創業實現自己的價值,是我們值得思考的,也是高校教育的一項重要課題。[3]
隨著河南省目前高等教育的發展,以及社會對“雙創”教育的關注,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傳統的重理論,重形式,重局部等現象仍然給“雙創”教育真正從校園的管理,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等方面的落實,造成了巨大的阻力。使得學生“雙創”素質的培養缺乏,導致實踐能力較差與社會脫節。[4,5]
因此針對河南省高校“雙創”教育的現狀,我們有必要對其“雙創”教育體制及教育模式進行實踐探索研究。研究的流程如圖1。
1 “雙創”教育體制的建立和完善
第一,“雙創”教育體制核心指導思想的構建。為了緩解經濟新常態下社會的就業壓力,提升國家競爭力,近年來國務院、發改委等相關國家部門多次召開“雙創”工作指導及動員會。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為了國家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同時也是提高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抓手。作為“雙創”的主力軍、大學畢業生,成為重要的建設高地。
因此,在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基礎上,高校領導層需要緊跟國家發展的趨勢和導向,積極研究、制定基于“雙創”教育的辦學思路、辦學路線和基本內涵,制定維護和支持大學“雙創”教育建設的相關條例,創辦大學生“雙創”教育的平臺。政策的制定是關鍵,體制的構建是保障;為“雙創”教育的推動提供方向和依據。
首先,政策的制定要以活躍教師的思維為先導,教師如何引導激發學生的雙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師的思維墨守成規,沒有“雙創”的意識,很難激發學生的”雙創”能力,政策的制定不僅要關注學生,同時要關注教師的思維導向和訓練。注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教師除了教學,要有政策引導和鼓勵教師拿出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去進行創新創業的自我訓練和提高,同時在這些創新創業項目中,引入學生參與,帶動帶領大學生開展雙創的實踐培訓。
其次,政策的制定要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年輕大學生具有很強的求知欲與探索欲,目前學分制實行以來,評價大學生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是學分。學分夠了,學生畢業了。培養“雙創”大學生,需要把“雙創”能力體現在學分上。以工科專業為例,為了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開設了大量的課程設計,也占了大量的學分和工作量,但是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效果收效甚微。可以將課程設計納入該門理論課一起考查,只有實踐和理論課同時通過,這門課程才算是修讀合格。可以將用于課程設計的學分,用于學生雙創能力的培養。通過創新探索,創新成果以及與創業相關的項目來獲得這些學分。政策的制定,從學生的根本利益,學分入手將有助于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雙創”能力。
第二,開發基于“雙創”能力提升的課程體系,強化“雙創”技能訓練,在實踐教學環節中激發學生的“雙創”意識。
“雙創”教育的成功展開,需要有一套高效,優秀的課程體系,該課程體系需要具備以下三個要素。
一是雙創通識課的開設,該課程面向所有的在校大學生,主要從基礎層面培養大學生的“雙創”意識。課程的設置,要以實例和課堂實踐教學為主。在設計課堂實踐環節中,重視設計題目的創新性。同時由于課堂時間有限,設計題目不能過于復雜。以簡單易操作的任務為載體,以創新或者創業為向導打造有趣生動的課堂。播種“雙創”意識的種子,激發出“雙創”動力。
二是面向具有“雙創”潛質的大學生的專業課程,培養其基本的知識、技巧和技能。從“雙創”意識的種子,到雙創學生專業系統的培養。這個需要在有初步“雙創”素質的潛質生中開設專業的培訓課程,讓潛質生的實踐有理論指導,使得潛質生的素質水平上一個新檔次。
三是面向定向大學生的實踐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理論轉化實踐的能力,以企業的實際問題作為背景設計項目活動,有針對性地引導其創業。這一點是理論的升華,也是“雙創”素質培養的實踐檢驗。將基本知識、基本技巧和基本技能在項目活動進行運用。項目活動的設計要注重創新和創業成果的體現,通過項目活動的設計,要能夠解決新問題,為企業的發展帶來新思路,以取得較好的當前效益和潛在效益為評價指標。
第三,構建一個由校內、校外、互聯網創業綜合一起的實訓網絡。主要有以下四種方式。
(1)校?仁擋傺盜坊?地。與企業共建實驗室,將企業的課題帶入實驗室,讓學生用專業知識研究解決企業的課題,同時學生的專業能力可以得到訓練和檢驗,同時為企業帶來效益,達到企業與學校雙贏的格局。
(2)校內創業平臺的搭建。由學校提供進行創業的場地和基礎設施,制定相應的制度和扶持政策例如創業基金,以良好的創業環境吸引具有“雙創”意識和能力的學生來此創業,同時對優秀的創業項目給予對應的基金支持。
(3)校外的校企合作基地的設立。聯合國內、省內的成熟型企業,建成一批緊密型校企合作基地。校企合作基地比校內實訓基地可以更全面地鍛煉學生。在學生步入社會工作之前,通過校外實訓基地對專業知識進行全面的檢驗,進一步提升大學生“雙創”素質的能力。
(4)互聯網創業平臺。互聯網的發展,使得大學生更便于利用該平臺接受“雙創”教育同時利用該平臺進行“雙創”的鍛煉。因此要建好、用好互聯網創業平臺。根據國家產業發展的趨勢,依托電商平臺強化“雙創”教育,深化人才培養質量、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學生創業提供一種新方式。
2 “雙創”教育在校園文化活動中的體現
第一、學科競賽的進一步推進,使得大學生能夠廣泛參與。
學科競賽是各專業學生,進行專業應用的一個很重要的活動。學科競賽對于大學生學以致用,走向工作崗位的前期實踐鍛煉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目前河南省境內學科競賽組織的較少,在學生中參與不夠廣泛,應當進一步推進學科競賽,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參與進來。同時提高學科競賽的指導水平,讓學生在競賽中學到更多的東西。
學校應該建立公平、公正、有序的學科競賽的初賽選拔平臺,通過評選優秀的學科競賽團隊和個人。代表學校參加市,省,國家,國際的學科競賽。推動大學生建立較強的創新意識以及創業意識。
同時要不斷優化學科競賽的題目,以能激發學生的潛在創新能力以及職業發展的需求為目的。以培養學生畢業之后,走上社會能夠具有一定的創新和創業能力。
第二、推進書香校園行活動,圍繞“雙創”主題,開展大學生素質培訓教育。
通過閱讀和演講活動,學習創新創業的成功經驗,學習先進的理念和思路。通過大學生辯論賽,明辯思路,明晰理念,不斷增強大學生創新意識以及樹立先進的創業意識。
第三、舉辦“雙創”論壇,營造創業氛圍。
定期舉辦“雙創”論壇,邀請一些企業專家、行業學者傳授創新、創業知識;同時邀請創業成功的企業家,講授自身成功的經驗,創業理論在實踐操作中的應用。
篇2
關鍵詞: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創新創業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7)01C-0010-04
筆者在中國期刊數據庫中輸入關鍵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截至2015年,共顯示期刊文獻143篇。其中大體上是現狀分析與問題研究,雙創教學體系構建研究以及教學模式研究等等,文章大多是相關理論的歸納演繹。研究往往局限于理論層面,與高職的實際發展缺乏緊密聯系,而且143篇文章中核心論文不到10篇。當然,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匱乏也有客觀原因, “創新創業”的概念直到2010年才正式提出,時至今日,仍有很多高校,尤其是高職院校,尚未開展雙創教育,尚無經驗可談。因此,以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作為研究對象,意義重大,對現階段該研究領域中存在的爭論進行分析也頗具價值。
一、黃炎培職教思想中的創新創業觀
黃炎培先生作為我國近現代職業教育的奠基人,對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有重大貢獻,其職教思想也是學術瑰寶,對當今的職教發展有重要的啟示作用。黃炎培職教思想在較長時期內并未受到足夠的關注,直到改革開放后,才成為教育界研究的對象。對黃炎培的研究雖不及、陶行知等教育家,但也已成為當前學術界關注的重要現象。大量關于黃炎培職教思想的研究,開拓了筆者的思路,也提供了可借鑒的研究范式,其中也有不少需要警惕的誤區,諸如“功利主義”和“拿來主義”等。我們不能因為論文需要,隨意裁剪、拼接黃炎培之觀點,孤立地、片面地看待問題,為論文而論文;也不能放棄獨立思考,對前人的研究亦步亦趨,對參考文獻有參無考。
要討論黃炎培職教思想對高職院校開展雙創教育的啟示,首先應該明確黃炎培職教思想中的創新創業觀。黃炎培職教思想中的創新創業觀首先體現在他教育思想的發展軌跡中,從反對科舉制度、提倡實用主義教育,到宣傳職業教育,再到“大職業教育主義”的提出,在面對國外教育的先進教學理念、教學制度、教學方法時,黃炎培堅持“精神上不失自尊自信,方法上還需擇善而存”[1],其教育思想的與時俱進即他創業的創新;從辦小學堂、職業教育、職業指導所,再到農村教學試驗區,這便是他創新的創業。在人才培養方面,他提出職業教育的終極目標就是“使無業者有業,使有業者樂業”,這無疑是創業教育的核心導向。同時,黃炎培為中華職業學校提出校訓“敬業樂群”,是教導學生要摒棄“非議職業為賤,即以職業為苦”的傳統思想,激發學生對職業的責任心和創造力,一來可以解決社會最困難的生計問題,二來可以推動國家的復興。黃炎培也強調職業指導要考慮到人類個性,要“內應天生人類不齊才性之特征”。[2]他認為只有使青年個性得到發展,思想得到豐富,才能改造舊社會,這也是黃炎培職教思想中創新創業觀的體現。創新創業,既體現在黃炎培教育思想自身的發展中,也體現在他對學生培養的認知和定位中。
二、關于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五個爭論點
(一)關于創新創業教育本質內涵的爭論
關于創新創業教育本質內涵的爭論,主要有“泛化”和“窄化”兩種。創新創業教育本身就是一個較為抽象、外延模糊的概念。有學者對其做廣義的界定,認為“它是將創新的理念融入到創業教育中的一個新概念”,“既不是原先的創新教育或創業教育,也不是兩者簡單的疊加”。“這樣的理念四平八穩,看似公允,但是仔細思辨,這樣的理解實在有失偏頗并且讓中國的創業教育無所適從、左右搖擺,對高校的創業教育產生了明顯的誤導。”[3]正是為了避免這種四平八穩的“泛化”,有學者對其做狹義的、觀點鮮明的、導向明確的界定,提出“創業教育就是培養未來企業家的教育”。但@無疑將創新創業教育的育人目標“窄化”了,不利于“創新創業教育的全面推進”。
也有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展開了進一步的研究。王占仁提出“創新創業教育就是要努力做到‘素質型’與‘職業型’創新創業教育的統籌兼顧,這并不是為了‘四平八穩’,而是根據我國國情采取的實際措施。”[4]也有學者主張將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相對獨立地辯證看待,“偏重于在高等院校突出創新教育,在職業技術學校突出創業教育”。[5]總體而言,關于創新創業教育的本質內涵,國內學界大致有三種理解,將其等同于創新教育或創業教育,此外就是將創新創業教育理解為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的結合,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是根本。
(二)關于創新創業教育是否應該以就業為導向的爭論
全面推進創新創業教育伊始,便有很多高職院校確立了“以就業為導向,用創業帶動就業”的指導思想。他們認為,2004年職教界針對當時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與個人需求、社會需求脫軌的狀況,提出了以就業為導向的指導思想,進行了以就業為導向的改革,職業教育的發展因此才得以突破瓶頸,實現了個人需求與社會需求的結合,促進了職業教育服務社會經濟發展,推進了職業教育的發展并改變了高等教育生態。所以,高職院校開展雙創教育,依然要堅持這一基本導向。對此,有學者提出了質疑。在“以就業為導向”的指導思想下,已經局部形成了唯“就業論”的不良之風,部分高職院校甚至只看重學生能否簽訂“三方協議”,提高學校就業率,謀取更多教學資源,忽視了學生的就業質量和職業發展。此外,也有學校為了落實好“就業導向”,將就業的關鍵聚焦在技能培訓,將職業教育異化成崗前培訓。這樣的職業教育重技能、輕人文,學生難以做到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他們認為,創新創業教育正是將職業教育拉出泥潭的舉措,所以它應該以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創業能力為目標,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導向。
(三)關于創新創業教育全面推進必要性的爭論
隨著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的出臺,各地政府陸續出臺“全面推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實施意見”,那么高職院校全面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有無必要性?
高職院校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無疑具有積極作用,它有利于解決高職院校的就業矛盾,有利于社會經濟的創新發展,有利于建設創新型國家。同時,有學者認為,高職教學偏重于專業技能培訓是它的本質屬性,培養學生某方面的一技之長是高職院校辦學的要義,也并非每個人都適合接受創新創業教育,也并不是人人都向往成為創新創業型人才,創新創業教育是否具有普適性還值得探討。
(四)關于創新創業教育任教資格的爭論
創新創業教學既包括理論層面的綜合知識,也包括操作層面的實踐知識,它要求教師對“雙創”既有系統的理論認知,又有一定的實戰經驗。校內專職教師缺乏創業經驗,企業家一般不會輟商從教,高校系統中目前也沒有能輸出師資理論的相關師范類專業,創新創業教師十分匱乏。高職院校目前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往往是部分專業教師兼職理論授課,邀請校企合作單位舉辦報告、講座。有人質疑這種教學模式無異于“紙上談兵”和“企業宣講”,它唯一用途就是用來應付“政府文件”。
(五)關于創新創業教育中以賽促教的爭論
自1997年“創業計劃競賽”與創業教育一同被引進國內,“創業計劃競賽”近20年的發展積累了許多成功的經驗,也引發了社會上的諸多爭論。如今全面推進創新創業教育,一方面有人認為要堅持“以賽促教”,它是實施和推廣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載體,它有助于學生在創業階段之前系統地學習、交流創新創業,能促進學校的“產、學、研”一體化,能營造社會的創新創業氛圍,提高社會的創新創業水平;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以賽促教”已經演變成類似“應試教育”的“應賽教育”,學校為了獲得獎牌以證明或提高“辦學水平”而過度重視大賽,學生為了“保研”“獲取獎學金或學分”而加入競賽,功利化的“以賽促教”將違背創新創業教育的初衷。
三、黃炎培職教思想對高職院校開展雙創教育的啟示
(一)雙創教育是傳授技能陶冶精神的素質教育
在不同的時期,黃炎培對職業教育的內涵解釋有不同的特點。從提倡實用主義到倡導職業教育,再到后來“大職業教育主義”的提出,黃炎培逐漸對職業教育提出了相對完整的概念,即“職業教育之定義是為用教育之方法,依人人之個性,獲得生活的供給和樂趣,同時盡其對群之義務。而其目的:一為個性之發展;二為個人謀生之準備;三為個人服務社會之準備;四為國家及世界增進生產力之準備”。[6]黃炎培在不同的場合也多次提到,“凡教育皆含職業之意味,蓋教育云者,固授人以學識技能而使之能生存于世界”,同時,他也認同杜威的觀點,不同意將職業教育理解為技能培訓,或是針對某種職業進行的崗前培訓,不能“僅僅教學生職業,而于精神的陶冶全不注意”,重技術而忽略人文教育不是真正的職業教育。在職業教育范疇的創新創業教育,也應該是以教授謀生技能為基礎,以人為本、因材施教,提高學生服務社會經濟創新發展的能力,是以職業型教育為基礎的創新創業素質教育。
(二)雙創教育要以“謀生”和“樂業”為導向
如今職業教育已向終身教育發展,雙創教育同樣如此,就業也不是“一選定終身”,就業培訓既包括崗前也包括職后,若以發展的眼光來看,雙創教育不能是“萬能”教育,只能聯系到具體的職業,于是將雙創教育的功能導向確立為就業并無不妥。但雙創教育畢竟是人的教育,以人為本是根本,職業教育的價值導向必須考慮到個人需求;否則,僅從社會功能維度考慮雙創教育價值導向會多少傾向于功利化。黃炎培的職教思想將個人需求與社會需求統一在一起,他將“個人謀生之準備”確立為職業教育的要旨,提出“使無業者有業,使有業者樂業”的職業教育終極目標,可以看出,黃炎培認為就業是職業教育的應有之義。他還說過“語以抽象的實用教育,不若語以具體的職業教育之驚心動目”[7],處于萌芽階段的雙創教育,也需要“驚心動目”,把個人生計置于突出地位,有利于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利于雙創教育的開展與推廣。同時,黃炎培也多次強調,“僅僅教學生職業,而于精神的陶冶全不注意”是一種“機械教育”,不是真正的職業教育。業教育要教授學生“謀生”,還要幫助其“樂業”。那么,雙創教育的價值導向應該是重視個人需求的職業導向,這里提到的“職業導向”,其含義正是黃炎培所說的“使有業者樂業”。
(三)雙創教育要全面推進也要兼顧個性
顯而易見,上文提及“并非每個人都適合接受創新創業教育”的論斷,對創新創業教育的理解是狹義的,創新創業教育不是創新教育或創業教育,也不是創新的創業教育,我們全面推進的應該是廣義的創新創業教育,它是一種教學理念和模式,而不是一種簡單的能力培養手段。創新創業作為“求學、謀事、創業”的一種方法,它理應面向全體學生,但教學內容中也有“創業認知,資源開發,創業風險,企業管理”等內容,此時則應考慮到“人類個性”。創新創業教育在職業院校應該承擔著“職業指導”的作用,正如黃炎培所說,職業指導既要“外適于社會分工制度之需要,內應于天生人類不齊才性之特征”,只有這樣“百業效能賴以增進,人類亦因以獲得職業的樂趣”。[8]可見,從廣義上講創新創業教育是有必要全面推進的,但在落實的具體層面,還要考慮到個體差異,不能將其完全等同于“素質教育”。
(四)雙創教學需社會力量全程參與
雖然創新創業教育由何人來教存在爭議,但是學校必須聯合社會力量的思想是一致的。黃炎培也一直鼓勵教師要參加社會生產活動,這樣“可以提倡教員儲蓄;也可使教員借此考知社會狀況,改良其教授;三可使教員于前途有希望,不至感其生涯之枯寂”。[9]他還多次強調職業教育“要看職業界的需要”,“要問問職業界的意見”,“還要利用職業界的人才。”[10]同理,創新創業教育聘請企業教師,不能只是“上課教師”,前期的課程設置、能力培養定位等都需要企業教師的參與,只有這樣,企業教師的授課才能避免成為“企業宣講會”。他也強調“教育為專門職業,茍非性之所近與積有學歷經驗者,未必盡人勝任也”,可見黃炎培是鼓勵師范生任教的,創新創業教育因其綜合性、系統性、實踐性,更應如此。
(五)以賽促教要統一“平民化”與“社會化”
職業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一定要做到“做W合一”,正如黃炎培所說“真正學問不在書本上,而在事事物物上,故稱求學為讀書,實為錯誤”。[11]創新創業大賽作為“做”的一種有效途徑理應重視。與此同時,黃炎培始終認為職業教育應該堅持“平民化”“社會化”的方針,首先職業教育要“重視平民問題”,“要解決平民問題”;其次職業教育要“看重社會需要”,“定什么課程,用什么教材,要問問職業界的意見”,“訓練學生,也要體察職業界的習慣”。創新創業大賽應該積極開展,也應該注意如下幾點:(1)創新創業大賽不是少數學生的大賽,接受創新創業教育的所有學生都應接觸各種競賽,那么從賽事設置上就應該避免創新創業“競賽班”的出現;(2)創新創業大賽的內容應該多問問“職業界”,否則參賽作品必定學院氣濃厚,比賽結果也并不能代表市場的選擇,學生還是不了解創新創業的實質;(3)創新創業大賽要回歸教育的本質,“以賽促教”要體現在“做學合一”“手腦并用”的各個環節,不能有獎牌、有證書、有“分量”的競賽就重視,日常教學中的比賽就不組織、不重視,“以賽促教”要成為創新創業教育中一種常態化的教學手段,不能異化成功利性的“應賽教育”。
參考文獻:
[1]黃炎培.中國教育史要[M].上海:商務印書館,1930.
[2][7]田正平,周志毅.黃炎培教育思想研究[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
[3]高曉杰,曹勝利.創新創業教育――培養新時代事業的開拓者[J].中國高教研究,2007(7).
[4]王占仁.高校全面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的爭論與反思[J].教育發展研究,2015(13).
[5]童曉玲.研究型大學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12.
[6]高奇.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5).
[8]黃炎培.《職業指導號》的介紹語[J].教育與職業,1919(15).
[9]成思危.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文萃[M].北京:紅旗出版社,2006.
[10]黃炎培.職業教育機關唯一的生命是什么[J].教育與職業,1930(4).
篇3
關鍵詞:高職高專;雙語教學
一、引言
隨著教育教學模式的多樣化,本科院校雖然依然是學生們努力的方向和目標,但是卻已經不再是唯一的選擇。加上當前社會對于應用技術的注重,更多的學生開始傾向于選擇高職高專作為自己未來發展深造的基地,并在高職高專中學習更加實用的技術和知識應對未來就職過程中企業的需要。高職高專也開始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其教學也受到了教育界人士的重視。先進制造技術作為高職高專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其教學的質量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關注。運用雙語對此專業進行教學可以讓學生們的視野更加開闊,能夠讓學生們在雙語的基礎上學習更加先進的技術,閱讀的資料也更加廣泛。因此,高職高專先進制造技術雙語校本教材開發就顯得尤為重要。教材是學習的基礎和根本,只有雙語校本教材的質量高,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知識能力的提升。
二、開發雙語校本的原則
第一,注重教材的趣味性。很多學生在進入到高職高專學習之后,其依然保持著天然的童真之心。雖然學生看似長大成人,但是其依然是一名學生,還未真正走入社會,其依然保持著歡樂的童趣和天性。因此,教師在進行雙語教本開發的時候,就需要保持教材的趣味性。只有有趣的內容才能夠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教材的趣味性是教材開發過程中所應當注重的一個原則。
第二,注重教材與學生生活的貼近性。只有與生活相關聯的內容才能真正被學生們所接受,這些內容也將會成為學生們生活中所經常接觸到的知識,成為學生們內化的重要途徑。因此,雙語教本在進行開發的時候,要注重其與學生們生活的關聯,很多抽象的知識都可以通過生動形象的,與學生生活相關聯的事物描述而得以具象化。
第三,注重內容的條理性。教師在編寫雙語校本教材的時候要注重內容的條理性,只有內容具有條理性,學生學習起來才能具有邏輯性,學習起來才能做到切實有效。教師在進行教材設計的時候要注重導讀內容的設計,做好設計能夠很好地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進行教材設計的時候要依照教材的目標進行編寫,保證其教材的設計符合教學的需要。其內容的條理性是雙語校本教材服務學生的重要基礎。
第四,注重教材的實用性。雙語教材的應用目的是不為了讓學生單純學習知識,其更重要的是將所學習的知識進行應用。因此,其內容的編寫要注重其應用性,只有具有實用性的教學內容學生學習起來才更有意義,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高,學生進行雙語教材的學習才切實有效。
三、高職高專先進制造技術雙語校本教材開發存在的問題
國內外制造業都在不斷發展,尤其國外對于制造業的發展更為迅速,所掌握的技術也更加先進。因此,閱讀國外的各種資料,掌握國外的各種先進制造技術非常關鍵。不僅是雙語教學的目的,更是雙腳本教材開發的重要目標。但是,當前階段,國內在進行先進制造技術雙語校本教材開發的效果并不理想,其中還存在很多問題。
第一,教師自身能力需要提高。當前高職高專進行先進制造技術課程雙語教學工作的教師,大多為英語老師。英語教師的英語功底較好,但是其對于先進制造技術則并不了解。有的高職高專院校選擇了先進制造技術專業教師進行雙語教學,可是英語教學能力則顯現出不足。尋找到既具有先進制造技術能力的教師,又具備較好的英語水平的教師非常困難,教師專業能力的不足不僅讓課堂教學出現了很大缺陷,同樣讓校本教材的開發出現困難。先進制造專業的教師無法真正了解教材的含義,能夠閱讀教材的英語教師對于專業術語又無從真正掌握。[1]
第二,教材結構體系混亂。當前所使用的先進制造技術雙語教材在內容的編寫方面雖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條理性,但是其結構體系并不完善,還存在很多混亂的,或者不合理的地方。不合理的結構體系將會給學生的學習思維造成混亂,讓學生無法形成良好的專業思維,在進行實踐操作的時候也無法將知識進行合理應用。所學習的知識僅僅成為“紙上的兵”,難以發揮實用的價值。[2]
第三,實踐環節不足。高職高專院校所培養的學生更多的是為了適應未來企業或者單位的需要,因此,所培養的學生應當具有實用性技能,能夠在畢業之時將所學習的知識進行很好的應用。但是,當前的教材在實踐環節的編寫方面還存在不足,實踐內容較少,或者教材中所列明的實踐內容很難在實際生活中實現,教材中的實踐僅僅停留在教材中,難以轉化成為現實。[3]
四、高職高專先進制造技術雙語校本教材開發的策略
高職高專院校進行先進制造技術雙語校本教材開發是對自身教學工作的研究和提高,是對教材應用價值的體現。教師在進行先進制造技術雙語校本教材開發的時候,一方面要符合雙語教材制定原則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滿足學生們的需要,同時,還要注重結合高職高專教學的實際,從而讓教材的價值能夠獲得充分的展現,讓其在教學中進行更好的應用。
第一,注重原版教材的引進。教學最好的教材,莫過于對原版教材的使用。尤其對于先進制造技術專業來說,能夠獲得原版教材的使用,等于讓學生直接與國外的先進制造教學工作進行直接接觸,一方面能夠讓學生了解到國外的先進制造技術現狀,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英語應用的魅力。國外所使用的教材相比較國內來說質量較高,對其進行引用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其引導的作用,幫助學生對教材中偏難部分,或者理論部分進行充分的講解,讓學生對于教材能夠通透的、深刻的理解。高職高專院校學生普遍來說其基礎較差,因此,教師在進行原版教材引用的時候,要進行甄別和選擇,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選擇適合學生的教材。[4]
第二,在原版教材基礎上進行改進。高職高專院校在進行先進制造技術雙語校本教材開發的過程中,一方面可以對引進的教材進行直接使用,但是,最好的方法還是對教材進行改良和改進,讓其滿足國內學生的需要,符合教學實情。因此,高職高專院校在引進英文原版教材的基礎上,需要對教材進行在改編。比如,可以對原教材內容進行刪減,對于難度過高,學生根本無從接受或者理解的部分予以刪除,對于學生通過教師引導可以理解和接受的部分進行簡化,或者形象化處理,讓學生學習起來更加容易、便捷。[5同時,教師還要對原版教材進行本土化“建設”,將國內的先進制造技術融入其中,讓學生有針對性的對比國內和國外的先進制造技術的差別和差距,從而讓學生對于教材的內容內化、深化。[6]
第三,優化教材結構體系。教師在進行先進制造技術雙語校本教材開發的過程中,要注重教材的結構體系建設、規劃和優化。教材的機構體系將會成為學生未來學習的結構體系,也將會形成學生頭腦中的學習思維,因此,教材的結構體系對于教材的教學應用來說非常重要。教師一方面可以參考英文原版教材的結構體系,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進和優化,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體系構建,以方便學生學習為主。教師在進行結構體系優化的時候要立足實際,結合學生基本情況,并對有關資料進行通篇了解。因此,教材結構體系的優化需要教師深厚的功底做基礎,需要教師長時間的研究和探索。[7]
第四,增加教材的實踐環節。任何專業的學習都離不開實踐過程的注重和提高。因此,教師在進行先進制造技術雙語校本教材開發的過程中,需要融入實踐的環節,將實踐的過程納入到教材的結構體系中,成為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的重要內容。實踐的環節需要教師在進行教材編寫的過程中,對當前社會的實際情況有所掌握,在當前高職高專實踐、實習的情況的基礎上,對教材中的實踐應用進行編創。[8]同時,實踐環節不適宜特別困難,最好能夠做到簡單易行,既可以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實踐,也可以讓學生自行組織進行實踐,從而增加教材中實踐環節的靈活性。
五、結束語
先進制造技術雖然具有非常枯燥的理論內容,但是其還是一門內容豐富的專業學科,并且與其他很多學科都有聯系,還需要跨出國門,與國外的制造技術“掛鉤”學習。所以,此專業的雙語教學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對雙語校本教材進行研究、開發和編制也同樣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內容。教師要此方面進行潛心研究、刻苦鉆研,讓教材的編制和創作更好地為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服務。
參考文獻:
[1]陳艷.EGP+ESP模式下中職校本教材《晨讀英語》的開發與探索[J].江蘇教育研究,2014,30:40-42.[2]劉鵬娟.大學英語教學與雙語教學的銜接問題淺析[J].赤子(上中旬),2014,24:91.[3]欽方,饒坤羅.高職物流專業校本教材開發研究——以《3D貨代情景實訓操作》為例[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4,09:35-36.
[4]韓立紅.高校“國際貿易”課程雙語教學改革研究[J].教育探索,2014,11:25-27.
[5]王琪.高職航海類專業雙語校本教材開發實踐與思考[J].航海教育研究,2015,01:8-11.
[6]李紅偉,陳東.人體解剖學雙語教學校本教材的開發與使用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4,08:132-133.
[7]陳麗霞.培育學校雙語特色促進學校持續發展[J].華夏教師,2015,11:10-11.
篇4
體育是高校教育中一門重要的學科,對高校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高校教育中,學校應改變傳統體育教育公共課程觀念,教師應重視體育教育的改革,創新教學模式并以生產管理服務型人才作為培養目標,以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通過這樣的形式提升高校生適應社會的能力。但是,在當前高校體育教學中如何滿足體能與職業雙需求下的教學創新呢,以下筆者就提出相關建議:
一、重視職業發展,改變傳統教育觀念
在長期的高校教育中,體育一直被作為公共課程之一運用于高校素質教育中。大部分高校體育教師多為學生開展一些簡單且基礎的體育訓練以期達到提升學生體育智育的目的。但面對將來激勵的社會競爭,這樣的教學模式顯然不足以滿足與提高學生心理承受與身體素質需求。為保證學生具備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身體素質,教師應積極改變傳統教育觀念,注重學生將來的職業發展。
首先,在高校體育教育中,教師應重視學生身體健康發展,以培養高職業素養應用型人才為教學目標,將所教學生職業發展為基礎,采用靈活的教學模式與方法加強對高校學生職業性的體育訓練。如:教師可以根據所教學生所學不同專業進行分析,根據學生學習專業的不同對其采用不同強度不同內容的教學方法,并有意識有針對的為學生安排不同內容的職業技能訓練,通過這樣的方法讓學生的體育發展更具專業化,從而促進學生職業競爭力的提升。另外,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創設職業情境,引導學生體驗真實的職業環境,通過這樣的形式促進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同時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二、優化體育課堂,構建合理教學體系
在傳統的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在教學模式與方法中多采用“一刀切”的模式,對不同專業、不同基礎的學生采用相同的教學模式與方法,設定相同的教學目標與要求。這樣的教學模式單一且枯燥,不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改善這一情況,教師應積極優化體育課堂構建合理教學體系以適應當代大學生發展需求。
教師可以:1、根據學生所學專業考慮學生將來工作崗位,然后結合學生實際學情為其設置相關體育鍛煉。如:教師可以以學生職業能力為培養目標,結合標準為不同專業與體育基礎的學生設置不同類型與強度的體育訓練。2.優化高校體育教學課堂。如:教師可以通過分析教學課程與學生相對專業就業單位結合體育教學相關要求結合學生實際學情設置相關教學大綱,結合教學大綱有針對性的為學生設置相關教學設計。通過以上形式構建合理的教學體系,有利于學生職業體能與職業雙向能力的提升,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
三、豐富教學內容,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傳統的高校體育課程中教師教學模式單一、機械,內容枯燥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對此,在高校體育教學體能和職業雙需求下的創新教學中,教師應不斷改革創新體育教學,積極豐富教學內容并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增加高校體育課堂的趣味性,從而調動學生積極參與體育課程的主動性。
在教學形式上,教師可以將教學職業能力訓練融入體能教學訓練中。如:教師在傳授學生相關體育知識與技能時,可以在課前備課階段借助先進的網絡技術查閱并下載相關教學資料,然后借助多媒體課件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為學生直觀、形象的講解體育技能相關理論知識、職業病征與運動保健知識,加深學生對體育訓練的認識與理解。在內容上,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豐富體育知識與技能,為學生講解職業病與未來職業的特點并親自傳授并為學生示范相關的體育技能技巧,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職業與體育訓練之間的關系,認識到體育訓練的重要性。另外,不同專業教師訓練重點應不同。如:旅游、市場營銷等專業體育訓練中,教師應重視對學生進行形體與耐力的訓練。文秘、計算機等專業體育訓練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進行腰部與頸部的訓練。通過因材施教的方式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四、強化理論教學,增設網絡體育課堂
在傳統高校體育課堂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過于注重對學生身體素質的訓練而忽視體育理論知識與職業病預防知識的訓練,導致學生無法領悟到體育項目中蘊含的體育知識與體育精神。對此,在高校體育教學體能與職業雙需求的創新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增設網絡體育課堂強化學生理論知識,同時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職業體能的客觀認知。
隨著當前我國科技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逐漸應用于教育課堂并取得一定成就。故相關高校體育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的便利為學生創設網絡體育課堂,為班級學生提供一個體育理論知識學習的平臺。如:教師可以在網絡體育課堂中分為不同的模塊讓學生自由瀏覽學習。另外,教師可以為學生建立交流平臺,鼓勵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可以在該平臺中互相交流,以此實現為學生線上講解、答疑輔助等教學工作,同時可以增加師生間的有效交流。
五、改進傳統考核,重視課外實踐活動
由于高校體育課程時間有限,僅靠短短的上課時間促進學生體能與職業能力是不夠的。因此,在高校體育體能與職業雙需求下的創新教學中,教師應積極改進傳統體育考核模式,通過課外實踐活動將教學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以此來提高學生參與體育訓練的熱情,促進學生體能與職業能力的雙向提升。
教師可以:將課外實踐活動作為學生考核標準,如:教師可以將體育活動與社會相結合,通過一些課外技能競賽、體育體能競賽等活動項目展開考核,有組織、有計劃的展開相關的體育鍛煉,通過這樣的形式有效促進學生體能與職業能力的雙向提升。另外,教師在體育考核中應設立一些相關的體育理論知識,可以采用課堂考試的形式引導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同時教師應對學生做出適當的評價,讓學生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使其通過改進與完善逐漸促進自身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篇5
近年來,我國經濟體制發生了較大的轉變,面臨急劇增長的人才市場,企業在人才選擇上要求越來越高,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就業困難是當前高校大學生踏入社會面臨的首要難題,也是高校教育革新發展必須解決的問題。大學生教育是一項綜合性、實踐性較強的教育階段,主要培養大學生的綜合能力、專業知識、實踐技術以及道德素養等,我國教育部曾指出“要提高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認知”。綜合而言,實現大學生思政教育與“雙創”教育協同育人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大學生“雙創”教育相關概念及特征
大學生雙創教育的概念。近年來,隨著教育事業的深入改革創新,人們對“雙創”教育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所謂“雙創”教育,指的是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二者之間互相聯系、互相制約。在“雙創”教育中,創新教育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創業教育主要是為了將學生的能力變為生產力,引導學生將自身創新意識、創新能力付諸于實踐行動。簡單來說,創業教育是創新教育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創新教育則是創業教育的基礎,兩者之間的有效合作能夠優化高校人才培養模式,顯著提升大學生的能力與素質。“雙創”教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在我國發展起步相對較晚,多數高校的“雙創”教育體系以引進、模仿為主,與自身情況、發展目標等方面難以有效結合,在實踐過程中存在較多問題,大學生難以得到全面發展,因此,必須加強“雙創”教育的研究,并不斷采取相應措施進行優化完善。
大學生雙創教育的特征。近年來,我國“雙創”教育逐步發展,大部分高校越來越重視“雙創”教育,在不斷深入研究過程中,可以明確“雙創”教育的教學理念與特色。“雙創”教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理念,以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為原則,其主張“知行合一”以及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倡學生充分發揮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目前,我國高校“雙創”教育在不斷發展中逐步形成了具有我國特色的教育體系,其主要具備了以下特征:①“雙創”教育實`創業教育中,學生角色、身份的轉變,與社會、同學之間的互動更加頻繁;②由于我國大力倡導“雙創”教育,各項政策非常寬泛,各行業的開放程度未大學生提供了更多思考、實踐、積累的機會;③“雙創”教育始終以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為主;④由于國家、社會以及高校的全面支持,“雙創”教育的良好發展能夠將學生的創新能力具體化,激發市場活力,從而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和民族進步。
大學生雙創教育實踐現狀及存在問題
“雙創”教育專業課程不健全。目前,大多數高校對“雙創”教育缺乏準確認知,對其定位不明確,多數情況下主要將其作為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一部分,并未設置單獨的專業課程體系。在“雙創”教育的教學上,課時較少且課程較為分散,由于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內容不完善,整體教學缺少系統性、專業性。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無法較好的學習創新教育理論知識,且缺少創業教育實踐機會,學生的能力與素質難以得到有效的提高,無法滿足現代社會發展需求。
師資力量薄弱。我國“雙創”教育發展起步較晚,專業的師資團隊十分欠缺,許多高校在開展“雙創”教育過程中師資力量極度欠缺,大部分教師在短期培訓后便上崗,教師的理論知識、實踐經驗、教學能力等較弱,甚至存在其他教師代為授課的現象。教師自身能力的不足,導致授課內容缺乏新意,大多偏向理論知識教學,缺乏實踐創業經驗,教學內容匱乏,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新能力無法得到顯著提升。部分高校為了改善這種情況,聘請成功的創業人士進行授課,但由于創業者缺乏教學經驗,整體教學效果并不明顯。
大學生思政教育在雙創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大學生思政教育是大學公共必修課,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針對大學生開展具有引導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為了培養具備思想全面健康發展、政治素質和能力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高校思政教育與雙創教育是協同育人的重要組成部分,缺一不可,二者之間有著良好的契合點。思政教育作為一門指導大學生思想政治的學科,其主要目的是培養思想健康、品德優異、具備創新精神和崇高理想的高質量人才。而大學生雙創教育主要是培養創新思維、創新意識、創新能力,與思政教育有著一定的共同點。當前,大多高校在協同育人系統中都會促使思政教育與雙創教育協同合作,結合二者的教育手段與教學內容,充分挖掘大學生的潛能,全面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綜合能力、思想品德。同時,思政教育能夠較好地培養大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辯證思維方法,有利于雙創教育中大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由此可見,大學生思政教育在雙創教育中的重要性。
篇6
關鍵詞:土木工程;專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一課雙融”體系
0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以及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加快,具備創新創業素質和能力的大學生也越來越受到社會重視。《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要大力推進我國高等學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轉變單一的專業人才目標定位,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也成為我國高校轉型發展以及發展現代大學教育的新內容[1]。
1土木工程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現狀
創新創業教育(以下簡稱“雙創”教育)作為新的人才培養方式已經逐漸成為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為有效提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高等院校需要將“雙創”教育有機融入到人才培養方案,形成校內第一課堂、第二課堂與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三位一體的創新教育新格局[2]。但是,對全國大多數高校而言,創新創業教育仍然游離于專業課程體系(俗稱“第一課堂”)之外的現狀仍然沒有改變,而且多局限在提供創業方面的公選課、講座或創業計劃大賽的“第二課堂”上,而即使少數高校把創業教育納入到學科建設規劃中,也還是存在課程設置的諸多不合理現象,缺乏整體性、系統性以及銜接性,正處于轉型發展中高校的“雙創”教育存在的最主要問題就是“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兩只腳各穿各鞋,各走各路的現象十分普遍。“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度不夠、相互聯系不夠緊密的情況一直存在,導致“雙創”教育成了與專業教育相互脫節的“第二課堂”[3-5]。脫離專業知識的創業導致的最直接問題就是多數大學生創新思維上的同質化以及創業模式上的大眾化。漫步高校校園,大學生的創業基本上都集中在與其所學專業知識不太相關甚至無需任何專業知識的“擺地攤”“招生”“打印復印”“代繳話費”以及“快遞外賣”等大眾性項目上,此類現象從國家專業人才培養的角度上來講是一種對教育資源的極大浪費。“雙創教育”應該是讓大學生以自己所學的專業教育為基礎,在專業教育中融入創業教育的理念,將其創新創業建立在與專業內容相關的基礎之上,這對于以知識和技能為主要創業資本的大學生而言,是創業教育必須緊緊抓住的主要原則。土木工程專業的目標是培養掌握工程力學、工程結構相關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具備從事土木工程的項目規劃、設計、研究開發、施工及管理能力并能夠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在高校轉型發展的大背景下,深化土木工程專業教學內容改革,積極探索土木工程專業與“雙創”教育相互融合的途徑與方式是擺在土木工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另外“雙創”教育作為培養大學生“雙創”素養的有效工具,將其融入土木工程專業教育也是大勢所趨。隨著“大眾創新、萬眾創業”“互聯網+”思維上升為國家戰略,加之嚴峻的就業形勢,使得在校土木工程專業大學生的“雙創”熱情不斷高漲。然而,“雙創”熱情的背后則是土木工程專業大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產生的片面理解和認知。本文作者認為積極探索土木工程專業教育與“雙創”教育相互融合的途徑是解決“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相互脫節現象的當務之急。而構建土木工程專業教育與“雙創”教育“一課雙融”體系則成為重中之重。土木工程專業大學生的專業素養的培養與專業技能的獲得主要靠土木工程專業課的日常學習,如果土木工程專業教育“第一課堂”與創新創業教育“第二課堂”不能進行有效融合,長此以往,將會對大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土木工程專業的健康發展產生不利影響。相反,如果能及時、科學地將“雙創”教育融入土木工程專業教育,這不但不會排斥土木工程專業教育,而且會使“雙創”教育更深入更緊密地依賴于土木工程專業教育。從全國范圍來看,目前的土木工程專業教育與“雙創”教育融合尚處于探索階段。本文結合作者所在學院在土木工程專業教育與“雙創”教育融合上的探索與實踐,著重于對“一課雙融”體系的構建以及土木工程專業教育與“雙創”教育融合途徑展開論述,以期能夠為轉型發展高校提供相關經驗借鑒。
2“一課雙融”體系建設的可行途徑
土木工程專業教育與“雙創”教育融合的關鍵是制度的建設,重點在課程的落實,在守住土木工程專業課程課時底線的同時,積極探索“一課雙融”體系建設。“一課雙融”就是將“雙創”教育科學合理地引入到土木工程專業課程以實現兩者相輔相成和相互促進。“雙創”教育融入土木工程專業課程并不是要求專業課教師和來自企業一線的兼職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講授雙創類“心靈雞湯”,而是將課程知識點與土木工程現場實際相結合,將土木工程實際需要與專業課程建設相結合;側重于所講知識點在土木工程實踐當中的運用,側重于對大學生專業創新精神和人文素養上的培養。本文將從以下四個方面論述“一課雙融”體系建設的可行途徑。
2.1探索“一課雙融”的“三機制”
土木工程專業教師來源背景多數是“從學校到學校,從學生到教師”,擁有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而與土木工程相關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則擁有較強的實踐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能探索建立專業-企業教師協同備課機制、專業教師工地備課機制以及企業教師課堂講授機制,努力提高專業課教師的實踐技能,即專業-企業教師協同備課機制、專業教師工地備課機制以及企業教師課堂講授機制。
2.2探索模塊化課程體系
“大眾創新、萬眾創業”“互聯網+”思維對土木工程專業大學生創業思維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土木工程專業與“雙創”教育應該與時俱進,努力適應,在此基礎上進行專業課程教學大綱和教案的修訂,進行土木工程專業與“雙創”教育相融合的土木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通過建構適合自身專業特點的“通識課程+雙創課程+專業課程+實踐教學”的模塊化課程體系,注重對本專業大學生進行合理引導,將他們的創新創業熱情轉移到對自身所學土木工程學科的思考當中。
2.3強化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
將土木工程專業競賽賽事-發明創造-社會實踐等進行有機融合探索,并建設出一條適合土木工程專業的“一課雙融”體系。隨著土木工程領域中綠色建筑建材、裝配式建筑、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新技術、新方法、新材料不斷應用,在實踐教學類賽事設置上可以本著“弱化一批、突出一批、新增一批”的原則對原有的實踐教學內容進行增補,重新梳理并篩選從“國家級-省級-地市級-院校級”的全方位競賽賽事,打造優良、高效的專業賽事“競賽包”,鼓勵師生積極參加上述各層級的比賽活動。另外,下大力氣規范目前在大學生專利申報、創新發明和相關社會實踐活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努力探索將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專利申報以及畢業論文一體化的融合途徑。
2.4改革大學生課程考核評價標準
“一課雙融”體系建設以及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的不斷強化必然要求對現有土木工程專業大學生的課程考核評價標準提出新要求,可以說,“一課雙融”體系建設與大學生課程考核評價標準改革是相輔相成的。傳統的大學生課程考核評價基本上還是以“考試成績論英雄”,各高校對大學生的創業教育也只是停留在讓大學生修滿規定學分的基礎之上,這很容易造成大學生對“雙創”教育產生片面認知,這種情況不加改變,就會造成多數大學生對“雙創”教育抱著“學分到手,事情放手”的心態,使“雙創”教育的可持續性與教育性大打折扣。因此,將“雙創”教育考核評價融入專業課程考核評價也勢在必行。比如出臺《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學分評定及累積轉換辦法》,探索與之相匹配的土木工程專業大學生考核評價細則及實施方案。更進一步地,土木工程專業中對學生實踐操作技能要求較高以及“一課雙融”融合度較高的課程考核可以完全考慮由“以賽代考”模式進行取代,爭取使“一課雙融”切實得到落實。
3結語
“大眾創新、萬眾創業”“互聯網+”等給土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帶來極大挑戰,探索創新創業教育與土木工程專業教育相互融合的途徑也成為一項重要課題。本文著重從“一課雙融”體系的構建以及土木工程專業教育與“雙創”教育融合途徑展開論述,以期能夠為轉型發展高校的工科專業提供相關經驗借鑒。[ID:004742]
參考文獻:
[1]易玄,申丹琳.我國大學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融合模式的探索[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2,3(2):68-71.
[2]強偉綱,戰學秋.高職創新教育課程體系構建探析[J].職業技術教育,2014,35(8):26-29.
[3]齊靜,趙琳,魏然.高校“雙創”教育,要做的還有很多[N].大眾日報,2016-3-5.
[4]雷家骕.中國高校需要怎樣的創新創業教育[N].中國教育報,2011-3-28.
篇7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高校;市場營銷;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對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需求量逐漸加大。在創新創業的雙創教育理念下,應用型本科高校市場營銷專業應當要積極響應號召,通過不斷地改革來構建雙創型人才教育模式,以此來培養出集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于一身的高素質人才,為社會輸送更多專業的市場營銷人才,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1、應用型本科高校市場營銷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現狀
在現階段的市場營銷雙創人才培養模式中,很多高校都已經開始實施全面的教育改革,注重雙創人才的培養,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在改革的過程中,還有很多方面不盡合理,需要高校給予足夠重視,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課程設置不盡合理。市場營銷專業的課程設置還存在老舊的現象,很多知識都無法跟上時展的需求,且沒有對課程進行適當的擴充,無法鍛煉到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對創業的認識也不夠,導致學生知會“紙上談兵”,不能夠滿足社會的需求。第二,師資力量無法滿足學生發展需求。現階段,一些高校市場營銷專業的師資力量還存在“斷檔”的現象,一些經驗較為豐富的老教師不具備先進的教學理念和知識體系,而一些具備先進教學理念和知識體系的新教師又沒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導致教師無法為學生們提供創新和創業所需要的知識和能力,影響了學生的全方面發展。第三,沒有足夠的實踐平臺。在當前的高校中,很多高校都沒有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實踐平臺,甚至一些高校僅僅是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沒有對其實踐能力進行培養,在這樣的基礎上,學生的創新能力被抑制,創業能力被抹殺,無法達到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基本目標,導致學生在走向社會后變得十分平庸,甚至有很多學生渾渾噩噩渡日,失去了市場營銷學習的根本目標。
2、應用型本科高校市場營銷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
面對市場營銷專業雙創新人才培養的現狀,高校應當要給予一定的重視,并采取適當的措施來加快雙創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筆者根據多年的經驗,總結出以下幾點內容:
2.1樹立正確的雙創新人才培養理念
市場營銷專業學生將來會面臨瞬息萬變的市場變化,由此可見,學生需要具備良好的應變能力,在此基礎上演變出創新能力、創業能力。第一,高校要樹立正確的雙創新人才培養理念,站在發展的角度看待人才培養模式,正是雙創新人才的重要性,只有高校的領導和教師具備了正確的人才培養理念,才能夠通過多樣化的實際行動來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第二,高校需要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創新創業意識。通過多種方式的宣傳來讓學生感受到創新和創業的重要性,使其意識到無論今后從事什么樣的職業,無論是否會開始創業計劃,都會站在創新的角度來考慮事情,通過先進的營銷理念來實現產品市場的創新,達到預期的營銷效果,以達到創新和創業的根本目的。
2.2構建基于雙創教育的課程體系
構建基于雙創教育的課程體系可以參考以下建議:第一,改革教材。高校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來改革教材,融入更多的創新創業教育和訓練內容,將專業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結合到一起,改變理論教學為主的現狀,為學生構建“理論+實踐”的課程體系,并拓寬市場營銷相關教材的范圍,加入網絡營銷課程、網絡實用技術課程等,為學生們量身定制更加全面的教材。第二,改革課程體系。改革課程體系需要高校對學生以及市場營銷行業的發展動向進行深入調查和研究,并以此為基礎改變傳統的課程體系,在理論課程體系為主的基礎上融入更多的實踐課程,并為學生們設置更多的實踐選修課,讓市場營銷課程體系逐漸成為理論與實踐合理分配的體系,讓學生在掌握相應的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能夠具備實踐能力,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識和能力后能夠主動去創新,主動去創業,推動社會經濟快速發展。
2.3培養高素質的雙創教師團隊
培養高素質的雙創型教師對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性作用,因此,高校應當要對教師團隊的而培養給予一定重視。第一,加強雙創型教師的引進。高校應當要加大力度引進高素質人才,在市場營銷教師招聘的過程中,應當要適當提高準入門檻,一方面在學歷上有所限制,另一方面在能力上也要有所限制。通常情況下,所聘請的教師不僅要具備較強的綜合教學實踐能力,同時也要具備先進的市場營銷思想、先進的雙創教學思維等,以便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及時培養學生的雙創思維和能力。第二,加強雙創型教師的培養。對于高校內部已經在職的教師來說,高校應當要注重雙創型教師的培養,定期展開教師培訓,聘請專家來高校進行演講和交流,為教師提供更加全面的培訓服務,或者帶領教師團隊外出進修,提高教師的雙創教育思維和能力,以便能夠培養出更多的雙創型人才,為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
2.4構建多位一體的實踐平臺
構建多位一體的實踐平臺主要是指多個主體強強聯合,共同為學生打造實踐平臺,包括政府主體、社會主體、學校主體以及學生主體等。第一,構建校內實踐平臺。校內實踐平臺的建立是通過為學生設立實驗室、實驗基地等方式來強化市場營銷技能、加強市場營銷鍛煉的方式,通過先進的軟件來模擬實際營銷場景,打破傳統高校無法為學生提供實戰平臺的狀況,實現教學實踐資源的共享,為學生提供全面的服務。第二,多主體共同構建校外實踐平臺。多主體共同構建校外實踐平臺是指,企業在政府的領導下加強與高校之間的緊密合作,為學生提供一定數量的崗位來強化學生的營銷技能,使其感受到更多創新與創業的重要性,提供更多鍛煉的機會,實現多位一體共同服務于雙創型人才培養,實現“2+3”雙創型人才培養模式。
2.5展開多樣化的雙創教育活動
應用型本科院校市場營銷專業學生培養的主要目的是:學生能夠通過不斷地實踐來達到學習目標,并實現創新發展,更甚是實現創業發展。因此,高校應當要重視市場專業學生的發展目標,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能夠為其提供多元化的雙創教育活動。第一,豐富實踐活動。教師應當要為學生們構建更加豐富的實踐活動,包括舉辦校內營銷大賽、校際營銷賽、校企營銷賽等,讓學生們接觸到更多可以學習到營銷技巧的機會和展示平臺。比如:讓學生與企業的營銷人員共同對同一個產品展開營銷,進行校企營銷賽。在這其中,不僅考驗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也考驗其營銷戰略的制定能力,能夠適當提高其綜合知識的運用能力。第二,展開基于互聯網的教學活動。除了定期舉辦營銷大賽之外,教師也需要對互聯網加以應用,通過互聯網來展開教學活動,讓學生們能夠隨時隨地接觸到雙創訓練。比如:教師可以將創新、創業較為成功的案例發送到班級的微信群、QQ群等,供學生下載參考。
篇8
[關鍵詞]旅游雙創人才;課程設計;素質與能力
[中圖分類號] F59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08-0001-03
“十三五”時期是旅游產業發展的又一黃金時期。隨著“互聯網+”與“雙創時代”的來臨,旅游人才的市場需求發生了新的變化,高校旅游人才培養需要進行全新思考、全新規劃、全新設計。旅游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作為旅游教育中的核心環節,對高校旅游專業的發展以及人才的培養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明確當前高校旅游雙創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建設的定位,構建一個基于素質與能力雙輪驅動的旅游雙創人才課程體系,并為其體系優化提供策略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高校旅游雙創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建設的三維定位
旅游雙創人才培養課程體系的構建需要進行專業定位、目標定位與模式定位,這三個維度的定位是構建科學的課程體系的基礎,也是實現雙創型人才培養的根本保證。
(一)以行業需求為出發點,樹立旅游雙創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專業定位
明確旅游雙創人才培養的專業定位,要以市場需求與行業發展為導向,以提升學生能力為根本,以實現學生就業目標為方向,以產學研結合為路徑,為旅游行業以及與之相關聯的酒店行業、旅行社、景區、現代服務業等其他行業和相關管理部門提供素質與能力全面發展的創新創業型旅游人才。
(二)以素能培養為立足點,明確旅游雙創人才培養課程體系雙重目標定位
高校對旅游雙創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以素能培養為立足點,具體可以細分為三個方面。首先是素質水平的定位,要具有扎實的旅游管理相關專業的理論基礎知識以及創新創業的相關素質。其次是能力水平的目標定位,要掌握專業實踐操作技能、網絡技術應用能力、溝通能力、商務服務禮儀能力、語言能力以及創新創業的能力等。最終目標定位是培養出洞悉行業最新動態,勝任旅游管理相關工作,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的復合型高級旅游雙創人才。
(三)以創新思維為突破點,打造旅游雙創人才培養課程體系三維模式定位
旅游雙創人才培養課程體系的模式定位要以創新思維為突破點,突出強調培養人才雙創能力,基于專業定位與目標定位形成一個集時間、空間與方式三維一體的模式定位。時間維模式定位,將統一時間培養(課堂教學模式)與零散時間培養(實踐教學模式)相結合;空間維模式定位,將校內教學模式與校外教學模式相結合;方式維模式定位,將觀摩體驗式培養與實際操作式培養相結合。
二、高校旅游雙創人才培養模塊化課程體系重構
高校旅游雙創人才培養課程設置要適應社會對雙創人才的需求,通過構建模塊化課程體系,培養出具有創新思維、創業意識的素能結合的應用型高等人才。基于雙創型旅游人才對課程的需求變化,從課程目標體系、課程內容體系和課程考核評估體系這三個方面對體系進行重構。
(一)旅游雙創人才培養“雙輪驅動”專業課程目標模塊體系
旅游雙創人才培養專業課程設置以素質與能力雙重培養目標為驅動力。其中,素質要求主要包括基礎素質與專業素質。基礎素質培養是課程設置的首要目標,旅游專業素質培養是課程設置的核心目標,創新思維素質培養是課程設置的拓展目標。旅游雙創人才的能力目標涵蓋了基本能力、專業能力、創新能力、創業能力四個板塊。基本能力與專業能力是具體到與旅游專業相關的課程培養基本目標,創新能力與創業能力則是旅游雙創人才培養目標體系的關鍵內容。
(二)旅游雙創人才培養“三四三”階層式課程內容模塊體系
依托素能雙輪驅動,以系統性原則與科學性原則為指引,打造一個集聚理論性、經驗性與參與性的專業交融的人才培養課程“自選超市”,將理論課程、實踐課程與專題研究課程按照3∶4∶3的比例進行設計,形成寬基礎、精發展與準提升的“三四三”階層式課程體系,為市場提供應用性、國際性與創新性的人才。
第一,寬基礎,注重理論課程。以豐富的理論基礎課程為根基,將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法律、計算機、外語和藝術教育等課程納入基礎層課程體系中,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豐富學生的基礎知識,增強學生的基本技能。同時,引入基于互聯網的創業創新意識啟蒙課程,強化理論基礎課程設計。
第二,精發展,融合理論實踐。以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為核心內容,遵循課程設計精細化與精品化的原則,對與學科基礎理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培養相關的專業基礎類課程進行深耕設計。著重開發旅游學概論、旅游經濟學、旅游市場營銷、旅游規劃與開發、酒店管理導論、會展管理原理、旅游政策與法規等專業素養課程,深入發展專業實操課、禮儀實踐課等課內實踐課程。同時,引入“互動式開放課堂”課程,定期邀請校外企業家與創業家進行創業知識講座與經驗交流座談。
第三,準提升,做好專題實踐。提升層課程設計以專題研究與專業實踐為主,旨在總結基礎層與發展層課程的實踐效果,增強學生的課程參與性,對學生綜合創新能力進行提升。這一課程模塊涵蓋專業實訓、實習教學與論文研究。專業類實訓包含專業考察(如景區調查)、社會調查(如旅游社區調查)、大學生自主科研活動等實踐教學環節。重點將實習教學的課程集中在酒店管理、餐飲管理、導游業務等細分專業方向上。在此基礎上與校外企業合作,搭建“創新創業實訓基地”平臺,為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提供有效途徑。課程體系另外一個重要的環節是論文研究,通過論文研究課程的設計,針對學生的專業導向,為學生設計專題學術研究的課程。
(三)旅游雙創人才培養專業課程評估模塊體系
旅游雙創人才培養專業課程評估體系是課程設計的重要保證,一套完善行而有效的評估體系是實現課程價值的前提。本文將課程評估體系分為課程計劃、課程資源、課程質量和課程效果四部分。課程計劃統籌課程設計的基本思路,清晰定位教學目的與培養目標,為整個課程體系的建設提供前期指導。課程計劃中要囊括培養目標、指導思想、課程設置、課程管理以及考核辦法五部分。課程資源主要是對旅游課程開發依托的資源條件進行評估,具體包含有課程的教材、課程的師資力量等,是課程體系建設的基礎支撐。課程質量是評價課程效果的重要因素,通過對聽課人數、學生反饋、學生成績等多維考核指標的衡量,判斷課程體系的實踐效果,檢驗課程存在的根本價值。
三、高校旅游雙創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優化的對策措施
為有效推動高校旅游雙創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建設,真正培養出高素質高能力的雙創旅游人才,需要高校加強線上線下課程聯合、課內課外的課程關聯,整合精品名品課程資源,最終實現人才培養課程體系的優化。
(一)線上線下課程聯合互動,創新雙創人才培養課程形式
打造線上線下課程生態鏈,創新人才培養的課程形式。首先,增加線上課程設置,開發慕課、視頻公開課與資源共享課,開通課程微信公眾號,建設線上課程超市,針對專業選修課程,學生可以按需進行線上選課與學習。其次,完善線下課程設置,除了傳統的課堂教學以外,還要增加線下教學與線上教學的互動,通過設置翻轉課堂,將線上與線下課程聯系起來。學生可以自主線上學習課程,然后再到線下課堂參與互動提問。
(二)課內課外課程多維關聯,搭建雙創人才培養課程平臺
創建課內課外多維關聯的課程體系,兼顧雙創型學生素質能力需求。創建融合理論性、經驗性與參與性的課程教育平臺,開拓由校內導師、校外就業指導專家導師、校外創業企業家導師在內的多導師交流平臺,搭建創新創業俱樂部、創新創業聯盟等學生交流平臺、校內外創業實訓平臺,將課程資源由課堂延伸到課外,為學生提供專業化的、實踐性強的創新創業咨詢指導。
(三)精品名品課程渠道支撐,提升雙創人才培養課程資源
整合校內課程資源、校外課程資源、網絡課程資源以及創新創業新型課程資源,打造雙創人才培養精品名品課程。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搭建多渠道的信息互動平臺,依托現有精品課程與名品課程,深入挖掘課程資源、整理并完善課程內容,改造提升為創新創業相關的精品課程,提升雙創型人才培養的課程資源。
三、結語
隨著旅游業產業地位的不斷提升,其對素能結合的雙創型旅游人才的需求也將日益增加。因此,高校需要在旅游管理專業課程設置上做出適當的調整,將專業課程設置與人才培養需求相匹配,通過“三四三”階層式課程體系建設,實現對高素質高能力的雙創型旅游管理人才的培養,為我國“旅游+”產業的蓬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雙創型人才支撐。
[ 參 考 文 獻 ]
[1] 李力,張敏敏.旅游管理專業本科課程體系設計比較研究――以廣州五所高校為例[J].當代教育論壇,2011(9):63-65.
[2] 周霄,馬勇,劉名儉.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創新模式系統構建研究――基于“素能結合”的導向[J].現代商業,2012(6):41-42.
篇9
一、高等教育存在四個“脫節”
繼2015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后,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強調,要充分釋放全社會創業創新潛能,發揮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互聯網+”集眾智、匯眾力的乘數效應。打造眾創、眾包、眾扶、眾籌平臺,構建大中小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創客多方協同的新型創業創新機制。
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也是創新活動中最為活躍、最為積極的因素。從這一角度出發,“雙創”能否成為國家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關鍵在于能否培養出既具備科學知識、技術技能,又有創新精神、創業能力的雙創人才。
長期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在四個方面存在問題:一是大學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之間的脫節,難以承擔起科技創新的重任;二是大學人才培養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之間存在脫節,難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創新創業人才的需求;三是大學校內、校外之間存在脫節,難以快速承擔起服務社會的責任;四是大學里教師與學生之間存在脫節,學生難以融入教師科研實驗之中,所學知識難以轉化為生產力。因此,在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背景下,高校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著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不僅是對這“四個脫節”的積極回應,而且更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增強人才有效供給的重要舉措;不僅是中國高校重要的歷史使命和戰略任務,而且更是高等院校對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主動擔當。
二、“雙創”教育體系需要三方面協同融通
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質是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須轉變和拓展人才培養模式,為創新型國家建設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因此,雙創教育體系應該包括三個方面:創新創業意識培養、能力提升和成果孵化,這三方面需要協同與融通。
首先是創新創業的意識培養。課程是人才培養的基本要素,是制訂和實施人才培養計劃的核心載體,要把創新創業的意識培養滲透到課程體系中。比如南京大學以提高學生批判性思維和激發創新潛質為主線建設一系列新型課程,同時,學校還舉辦創新創業講堂,通過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創業投資人士走進校園,以論壇、講座和沙龍等不同形式,在全校范圍內營造創新創業教育的良好氛圍。
其次是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這既包括科學研究和發明創造的能力,也包括意志的磨煉和企業運營的基本知識。我們應該為學生多提供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和創業實踐項目,鼓勵他們參加各種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和創新創業競賽,為其中有志于創新創業的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在訓練與競賽的實踐中有效提升創新創業能力。
再次是創新創業的成果孵化。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一個系統工程。科技成果只有同國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場需求相結合,完成從科學研究、實驗開發、推廣應用的三級跳,才能真正實現創新價值、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對于有志于創新創業的高校畢業生,我們可以依托國家大學科技園、大學生創業園等創業孵化中心,為他們提供共享服務空間、經營場地、政策指導、資金支持、專利申請、技術鑒定、咨詢策劃、項目顧問等多類創業服務,將創新創業成果進行轉化和孵化。
三、“五四三”雙創教育體系的嘗試
篇10
[關鍵詞]雙創;教學能力;英語教師
一、雙創形勢下獨立學院英語教師教學能力有待提升
實施“雙創”教育其根本目的是進行素質教育,而這個教育目標的達成離不開專業教育。高校人才培養迫切地需要把“雙創”教育融入專業課程教育,這也是教育改革的現實選擇。教師教學能力與“雙創”背景下的學生能力培養緊密聯系,相輔相成。然而在目前的“雙創”形勢下,獨立學院英語教師“雙創”教育理論與實踐和職業教育理論與經驗欠缺,普遍存在不能把“雙創”教育融入專業課程教學的問題。
(一)教學理念落后,創新意識有待提高
創新創業教育是指通過改革教學模式和優化教學內容來啟蒙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增強他們的實踐能力—能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并實現自己的創業發展。受傳統教學理念影響,獨立學院大部分英語教師對于當前的教育改革形勢認識不夠深入,對創新創業重要性的認識尚未真正到位。對創新創業教育簡單地理解為教育學生自己創辦企業,故認為創新創業思潮與自己的教學工作沒有直接聯系,因而未能及時將新型教育理念運用到教學活動中,自身也未及時加入“雙創”教育隊伍。
(二)教學模式落后,創新能力有待加強
專業教育作為創業教育的基礎,應該把創新創業教育放到專業學科教育中來,在日常教學中實施“雙創”教育。但現目前,由于英語專業過級率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衡量教學質量和效果的標尺,獨立學院英語專業教學不得不把過級考試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大部分教師仍側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缺失創新意識。能否采用具有時代性和前沿性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也是教師在“雙創”形勢下的重點體現,對于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有著重要影響。獨立學院的辦學特色要求教學活動緊跟行業發展;英語教師要關注和把握行業發展前沿,將新趨勢引入到課堂教學中,這樣才能在雙創形勢下更好地引導學生拓寬視野和思維,實現雙創人才培養的目標。“雙創”新形勢對英語教師的教學素養提出了新的具體要求,除了要具備較強的語言能力和專業知識外,還要有較高的教學素養。但在獨立學院英語教師隊伍中,甚至有部分教師沒有深入系統地學習過教學法和課程論知識、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知識,對于如何在雙創背景下設計課程、創新提問和評估學生學習缺乏整體了解,最終導致其很難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三)實踐性教學體驗缺乏,雙創指導能力有待提高
“雙創”人才培養是一個較為復雜龐大的教育工程。由于獨立學院的英語教師沒有參加過創新創業知識理論的系統培訓或創業師資培訓,更沒有創新創業教育相關經驗,普遍不具備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學能力。再加上他們工作閱歷較淺,有的直接從院校出來從事教師職業,缺乏實踐經驗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過程,導致自身缺少實踐教育素材,為指導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帶來了種種限制和阻礙。因為沒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故老師們無法將專業知識用于解決相關行業問題。因此,教師要想更好地體現行業特性和保證“雙創”形勢下教學活動順利開展,需要積極參與行業實踐,為課堂、企業和行業搭建聯系平臺,以更好地進行人才培養和雙創指導。
二、“雙創”形勢下獨立學院英語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雙創”形勢下打造一支既懂教育理論又具有實踐操作技能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是確保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特色的根本所在。而提高教師教學能力不僅是獨立學院提高自身教育教學質量的保障,更是教師自身職業發展的基礎。
(一)獨立學院教師隊伍建設的要求
培養高素質專業化的師資力量和人才隊伍,是“雙創”形勢下獨立學院提升教學質量和水平的基礎和有效途徑。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對獨立學院學生的知識水平、職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要求也隨之提高,英語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綜合素質才能不斷推進學生在“雙創”形勢下學習扎實的專業知識技能和豐富的實踐經驗。
(二)新形勢下教育改革的需求
在“雙創”背景下,獨立學院特殊的教育體制和與社會力量合作辦學的模式,有利于形成社會合力,同時在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上更具有靈活性,不僅能很好發揮自身對學生創新創業模塊的指導優勢,更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創新創業的精神模式,并在創業孵化、創業經驗和創業資金等方面給予更多的支持。
三、“雙創”形勢下獨立學院英語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有效途徑
創新創業教育是由高校教師來實施的,高校教師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能力關系著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質量。英語教師創新創業教學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復雜龐大的工程,同時也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其好壞關乎著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高低。
(一)更新教學思想,提高“雙創”教學重要性的認識
作為“雙創”形勢下的獨立學院,英語教師在教學思想上要力爭解決: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需要清晰把握當今教育教學改革的趨勢,自主在教學內容中融入“雙創”理念,保證其對課堂內容的針對性和科學性。要重點學習現代高等教育理論,理清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作用相結合、知識傳授的科學性和思想性相結合、英語學習基礎理論和應用實踐相結合的認知順序,建立起自身的教學哲學,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學風格,以不斷提升英語教學品質。
(二)創新教學模式,優化教學內容,提升教學效果
在“雙創”背景下,傳統意義上的“填鴨式教學”理念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需求,要避免教師講述、學生聽講為主的沉悶課堂教學,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獨特教學。所以,獨立學院英語教師要及時轉變教學觀念,以創新創業思路為指引,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根據不同英語層次的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分層次訓練教學,全方位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精神;積極為學生營造“創新創業”的學習氛圍,潛移默化地讓學生接受創新創業教育;探索“以學生為中心”的互動教學模式,以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為載體融入真實的創新創業場景,激發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索研究。依托學校搭建的創新創業實踐平臺,教師可以將專業知識與學生未來的工作情境、工作崗位、工作技能巧妙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工作中學習專業、在專業學習中體驗工作”。
(三)開拓行業實踐渠道,有針對性地提高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和雙創指導能力
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如何直接影響實踐教學的效果。獨立學院專業教師由于教學任務重,實踐教學能力很難得到相應地提升。學校應有針對性地安排教師去到企業鍛煉學習,到合作企業或政府機關一線去接受培養教育,以及時了解行業的發展動態;重點加強社會企業尤其是外資企業的合作,給予獨立院校英語教師更多見習和兼職的實踐機會,為其創造更多的英語交流運用環境,讓其在實際語境中提升英語水平,從而在教學中為學生創設更真實的情景語境。這樣不僅能提高教師語言方面的操作型實踐技能,還能為課堂教學儲備相關的行業知識和技能,可以用親身經驗和體會來充實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更好了解英語語言能力的應用。也更有助于提高教師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最后,獨立學院還要注重與時俱進,緊跟“雙創”理念的時展步伐,成立專門的教師發展中心,促進教師職業化、專業化發展;整合校內外優質資源,搭建促進教師發展的職業化、專業化的服務平臺,促進教師提高教學水平,開闊學術視野,實現個性化發展;努力打造教學水平高、實踐技能強、知識面寬的“雙師型”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