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交際禮儀范文

時間:2023-06-13 17:16: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學生交際禮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小學生交際禮儀

篇1

一、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樂于說”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原動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這句話真知灼見地道出了興趣對學習的重要性。我們英語課也是這樣,課前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演唱一首英文歌曲,這樣可以使學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走進英語課堂,也為英語課學習做好熱身活動。當然有時候,教師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改編歌詞。或者讓學生來自編歌詞,通過自編歌詞,學生獲得成就感,對英語的興趣也提高了。游戲也可以近一步提高小學生的興趣。所以我們的課堂上游戲也是不可或缺的。老師可以根據所學的內容穿插各種各樣的游戲。總之,英語口語交際訓練中激發興趣的方法是多樣的。有了興趣,就產生了強烈的“我要學”的愿望,學生就會真正進入學習角色,成為學習的主體。有了興趣,學生也會心情愉快,樂在其中。

二、培養自信心,讓學生“敢于說”

良好的語言環境為小學生提供了開口說英語的基礎和平臺,但小學生初學英語,由于他們不易用恰當的英語表達他們的意思,害怕出錯,又受到母語的干擾,他們在面對同學和老師用英語進行交流時不免膽怯。因此,教師要盡其所能開放語言知識學習的過程,讓他們不再緊張,由心底激發起學生說英語的自信心,引導學生打破自我封閉的狀態,使他們敢于進行言語交際。

第一,努力創造輕松愉快的說英語的氣氛,以熱情感染學生。課堂不應是死氣沉沉的,相反,它應是一個生機盎然的場所,使學生可進行自由隨意的英語對話。教師在課堂上要盡量用各種手勢動作,生動的言語和豐富的表情感染學生,在教學的同時,應完全融入與學生的互動中去。

第二,鼓勵是催化劑。在學生交際的同時,作為教師切忌學生一開口就挑錯,使學生畏首畏尾,從而產生心理障礙,索性緘口不語,要知道,對敏感的小學生來說,即使一個表情也可能對其產生致命的影響,打擊其積極性,事實上,在真實的交際活動中,人們的注意力多集中在內容而非語法形式上,對于初練口語的小學生就更不應求全責備了。教師及時的評價對小學生非常重要,評價應盡量以鼓勵為主,有時候,老師一個簡單的“Good”就會使學生激動不已,勇氣倍增,即使說錯了,也要用 “Try again.”“Don’t be nervous.”等言語調動和保護學生語言交際的積極性。

三、創設英語學習的環境,讓學生“充分說”

篇2

關鍵詞:口語;小學;語文;興趣;情境

新課標在口語交際這個環節提出的要求如下:“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要在課內外創設多種多樣的交際情景,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流;要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鍛煉口語交際能力。”當今社會科學技術日益發展,人們的交往越來越多,也就要求高效率地收集信息。而有些學生口語表達能力較差,為了適應社會,口語訓練勢在必行。我們中學語文教師應怎樣在課堂中訓練學生的口語能力呢?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說的欲望

社會的進步要求教育進一步發展,素質教育成為現代教育的主流。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與時俱進,轉變過去傳統的教學理念。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培養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要想在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就要從小學低年級開始,在小學生剛入學的時候就進行。但是小學生的自制力差,學習往往是根據自己喜好進行。如果他們對于教學內容沒有興趣,就不會集中精神聽課,從而降低教學效率。因此,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生活實際,巧妙創設情景,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情景中學習,這樣學生就會對學習內容感到熟悉親切,從而產生興趣,積極地投入到口語交際訓練中。

二、師生共演,激發學生興趣

在語文教材中,所設計的口語交際內容和情景,有的是學生并沒有經歷過的,因此,對其內涵并不是很透徹地理解。為了增加口語交際的真實性,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激發出強烈的興趣,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合作表演,教師也可以參與其中,在教師和學生的表演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記得教學《教師來我家》時,我采取了師生共演的方式。為了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真實感覺,我特意找了一些桌子和椅子,茶杯、茶壺等道具,營造了一個臨時的“家”的環境。然后再精心設置故事的情節和發展。最后挑選學生和我一起排演。這樣,學生在熟悉和親切的感覺中,不知不覺就放松了心情,想說的話多了,說的內容也多了,情緒十分到位,積極性很高。這樣的教學效果比反復說教效果要好得多。

三、口語交際中的隨機訓練

學生的課余活動是隨意的,雖有話題,但很少會有統一的主題,為了讓學生的說話具有更高的目的性、主題性,教師要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活動之中,可以進行口語訓練,而活動之后的口語交際更加精彩。盡管活動結束了,但學生還沉浸在興奮之中,余興未盡,在這種情況下,學生都想找個對象“一吐為快”,教師在活動后可趁機組織學生進行說話訓練,說說自己在活動中的表現及快樂的心情。如組織“瞎子擊鼓”“貼鼻子”“畫嘴巴”等游戲,學生用較短的時間完成簡單的游戲,然后指導學生說,如游戲開始我們做什么?過程怎樣?結果怎樣?你覺得哪部分最有趣?為什么有趣?觀眾的反應怎樣?在組織學生進行了拔河比賽后,就馬上開設一節說話課,說說學生在拔河時是怎么樣做的?心情怎么樣?結束后的心情是怎么樣的?學生盡情地說,不斷有人插嘴補充。活動后學生最樂于說的。教師還可以利用本地資源來訓練學生口語交際能力。以前,到我校的道路都是黃泥路,一到下雨天,泥濘不堪;晴天則是灰塵滿天,現如今修了筆直平整的大馬路,我讓學生對于前后的變化來進行說話,也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利用課文補白,拓展學生口語交際的空間

我們的教材中有的課文有一些留白,這些可以在教學中利用起來。教師可以利用這些留白讓學生進行想象和聯想。通過角色表演、情境創設等進行補白,從而在一種和諧融洽的氣氛中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

如一年級下冊的《這兒真好》,寫到了很多小動物喜歡“這兒”,都到“這兒”生活,可是結尾沒有寫小動物們在“這兒”怎樣生活,我引導學生學完課文后,就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小鳥來了,小鹿來了,小猴也到了,它們在這兒生活該是多么熱鬧,多么快樂啊!你們能想象一下它們在這兒的生活嗎?”把課文結尾的留白拋給了學生。學生的思維、想象頓時活躍起來,你說我聽,我說你聽,甚至紅起小臉激烈地爭論。于是,達到了口語交際的目的。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充分想象,續編故事。有些課文的結尾雖盡而意猶未了,這樣就可以引導學生發揮個性,充分想象。

小學中高年級的一些課文已經具備一些思想性和文學性,能夠激發學生思考。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開展一些課堂“隨閱小作”。如教完《窮人》后,可以讓學生說話:桑娜拉開了帳子后看到了什么?漁夫會說些什么?他們以后的生活會變得怎么樣?這不但讓學生增加了對課文的理解,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五、加強訓練,使學生會交際

在教學中口語交際訓練必須經常化,要形式多變,針對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采用各種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對口語交際的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比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課堂教學內容進行表演,分角色讀。還可以讓學生讀生字、詞語、段落,有時讓學生復述課文、有時讓學生結成小組討論,有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辯論等,在設計時首先要根據口語訓練的內容和目的來。其次選取的形式要搭配得當,動靜結合,講究實效,使每個學生得到練習的機會。同時要改變過去“重讀寫,輕聽說”的教學模式,要以說促想,以說促讀,以說促聽,以說帶寫,真正把口語交際擺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位置。

篇3

論文摘要:對中專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進行深入淺出的分析,一方面,闡釋計算機基礎教學自身所具備的學科特點;另一方面,針對現存的一些教學問題提出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同時,注重教與學的雙向互動關系,將學生管理納入教學改革的視野中,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計算機基礎是高等學校非計算機專業的一門公共基礎課,早在幾年前,計算機就與英語和駕駛成為現代人必備的三大技能,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發展的突飛猛進,職場對高校畢業生計算機軟件應用及簡單的程序設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計算機基礎教學在高校教學中的地位始終很難得到提高,一方面由于其自身的學科特點所致,更另一方面原因則在于學生管理方面缺乏更為科學化、系統化的經驗體系,本文試圖在這兩方面進行簡單論述,最終使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一、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學科特點與存在的問題

1.實踐重于理論,教學中二者脫節

計算機基礎作為一門應用性極強的學科,在部分高等院校非計算機專業的課程設置上始終是分為理論講解和上機操作兩部分。而在學期考核時往往只將上機操作作為最終課程評估的方式,這就難免讓學生產生重操作而輕理論的錯誤認識,很多在理論課上學的知識由于時間間隔較長,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被逐漸淡忘。

眾所周知,理論來源于實踐又對實踐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如果在課程設置上將計算機基礎教學明確地劃分為理論課和操作課兩部分,教學效果往往低于預期,學生也就很難將實際的應用問題轉變成自身的技能。

2.教材更新速度慢,與學科發展不同步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臺電腦ENIAC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當時主要應用于軍事國防領域,不到一個世紀,微型計算機已經在家庭中普及,這樣快速的發展,是其他許多學科無法望其項背的。

然而,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學生所使用的教材并不能跟上學科發展的速度,很多知識隨著技術的改進而變得陳舊,這也就導致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會出現一定的偏差,如果教師不能及時跟進,學生就很可能被教材的權威性所誤導。

3.計算機等級考試致使教學出現應試性

在很多學校,學生英語等級考試與計算機等級考試的成績,成為順利畢業的必要條件,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多的是為了拿到證書而不是真正掌握技能。與此同時,計算機等級考試分為省級和國家級兩部分,一般的省部級院校會要求學生通過省級計算機通一考試,文科要求通過省一級,而理科的要求相對較高為省二級。還有一部分學生為了就業時具有一定的優勢,會選擇計算機國家等級考試。

問題在于,所有的考試都有一定的規律性,學生為了順利通過考試往往會使用題海戰術,但計算機學科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其高速的發展性,這二者之間的矛盾,也就說明了,為什么很多學生通過了考試,而實際操作能力卻往往不容樂觀。

二、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學生的管理

在學校公共課的設置上,始終存在幾種不同的聲音,學校及相關領導部門始終認為公共課的設置對所有專業的學生都是必要的,而學生往往會認為,我所學的專業很少會用到公共課上學習的知識,因此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所能夠產生的共鳴越來越少,更多的是建立在強制性的基礎上。而計算機教學這一課程設置的初衷越來越難實現,針對這一問題,學校可以在學生管理上進行適當的改變。

文章第一部分提到的幾個問題有一部分是由于高校教學體制上所存在的頑疾,但如果從學生管理角度進行思考,其中的很多問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1.布置課外作業,讓學生消化知識

由于學校計算機硬件設施資源有限,不可能讓學生在每一堂課都有機會上機練習,而課時數的限制又要求理論課是不能偏廢的,因此教師可以在理論課之后為學生布置少量的課外作業。例如office操作與簡單的編程都需要大量的實踐操作,而知識的連貫性又要求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對知識進行溫習。

2.加強教師的一對一教學

當前的計算機課堂上,教師往往充當一個講解員的角色,而事實上,很多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的問題并不能及時得到教師的指導,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的最大化發揮。

所以,教師應該在課堂上走下講臺,積極解決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遇到的疑惑與難題,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快、更好、更扎實的掌握新知識。

3.加強學生的責任意識,保護教學設施

毋庸贅言,計算機硬件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作用舉足輕重,一旦硬件受到損壞,不僅影響實際的教學工作,還會給學校帶來經濟損失。

因此,在上機操作的課堂上,應該加強學生的責任意識,對號入座,并對自己所使用的機器的健康狀況負責。一旦出現損壞,則按價賠償。這不僅保證了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也是對學生的有效管理。

三、結語

計算機基礎教學課程設置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大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提高學生利用計算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之具有較強的軟件應用能力和一定的程序設計能力。因此,我們不僅要在實際教學中保證技能與知識的傳授,還要及時發現課程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糾正和改善。畢竟,教與學是兩個嚴密結合的整體,哪一方面都不能偏廢,只有把學生當做教學過程中的另一個主題,尊重教育學規律,才能用一種更為開闊的視野審視計算機基礎教育,更加理性的對待計算機基礎教學。

參考文獻

[1]張輝.E-Learning在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實踐.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9).

篇4

關鍵詞:以生為本;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教學內容 ;教學過程

有效的歷史教學設計是指學生能夠依據學生歷史學習的需求和歷史課標的要求、充分體現歷史學科的教育價值、為學生的發展創設條件的歷史教學設計。那么應該怎樣進行有效的歷史教學設計呢?一般來說,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在分析學生的已有水平和準備情況的基礎上,根據學校現有的條件和教師自身的教學優勢,可以著重考慮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三個方面的設計。

一、以生為本,精心設計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制訂教學目標是教學設計的第一步。教學目標的設計應當注意學習行為的主體是學生,必須要針對學生的實際,做到要求具體明確,目標層次清晰,要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

例如,有的教師在設計《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的教學目標時,在“過程與方法”的目標方面作了這樣的規定:“通過自主閱讀教材,搜集相關資料,參與討論等活動,提高運用材料論證問題以及同他人合作學習、交流的能力。”很明顯,這種設計在教學實施中是不具有針對性和實際意義的。因為,這只不過是一種泛泛的學習要求而已,而針對本課究竟如何落實、如何體現,則根本沒有涉及。筆者認為可以這樣設計:“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收集和分析本地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升級換代的典型案例,構建自己的論據,深化對經濟全球化的理解。”這一目標設計雖然并不一定盡善盡美,但它至少在具體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體現得比較好,因而是比較可行的。

二、以學定教,優化整合教學內容

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在歷史學習方面的心理水平、知識水平和思維水平是不一樣的,這就使得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必須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整合,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認知水平。

1.了解學生的心理水平,掌握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點

研究表明,初中生感性認識占據主導地位,在歷史學習的過程中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他們中人多數人追求的是歷史的故事性,喜歡聽教師在課堂上講一些生動的歷史故事,討厭教師過多地分析。高中生則有較大的變化,他們的思維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開始把學習歷史的興趣轉向到擴大知識面,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

例如在講解什么是“經濟全球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時候,這兩個概念對于初中生來講是很難也不需要準確掌握的,所以通過展示一些有關經濟全球化在生活的表現的圖片和例子,讓學生有了直觀的感受和體驗就可以了。而對于高中生來說,他們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通過以上手段作為輔助,加上文字闡述,完全能夠透過現象抓住本質,準確把握這兩個概念。

2.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確定教學內容的側重點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所指出的:“普通高中歷史課程在體系的構建上,既注意與初中課程的銜接,又避免簡單的重復,遵循高中歷史教學規律。”在教學設計中,教師應該要認真分析和估計學生己有的歷史知識水平,確定教學內容的側重點。

例如關于世界貿易組織的建立,初中的教學只要知道它是經濟全球化的一個表現就可以了,對于高中學生除了這個,還要著重了解世界貿易組織建立的目的、過程以及在全球化進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3.了解學生的思維水平,把握教學內容的深淺度

一般說來,在初中生的思維活動還需要感性經驗的直接支撐。高中生的抽象思維有較大發展,他們己經能夠用理論作指導來分析與綜合各種史實材料。所以要根據學生思維水平,恰到好處地確定教學內容的深淺度,促使學生實現由“現有水平”向“未來發展水平”的遷移。

例如本課中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是一個教學重點,它不僅是經濟全球化的表現,同時它的成立也推動了經濟全球化進程。針對高中生的思維水平,我設計了幾下幾個問題:1、世界貿易組織和關貿總協定有何異同?2、世界貿易組織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3結合你所了解的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知識,分析為什么中國要如此意志堅定地要求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通過問題辨析和設計上的環環相扣、層層遞進拓展學生的思維,促進了學生在已有水平上的發展。

三、學為主體,合理安排教學過程

教學目標清晰是有效完成教學的前提,但是如果教學過程沒有層次、邏輯混亂,教學目標便不能實現。在傳統的歷史教學設計方面,教師關注的往往是如何將課本上的歷史知識準確無誤地傳輸給學生,主要考慮的是如何“講”的問題;而在新課程理念的要求下,教師的教學設計則應當格外注重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實現歷史課程“三維目標”的有機統一與落實,如何引導學生的學習習慣真正由被動接受式的學習,轉變為自主、合作與探究等新的學習方式上來,即更多的是應當考慮“學”的問題。筆者認為合理的教學過程,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創設良好的歷史學習情境,由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學生的思維

例如,在講述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的時候,利用多媒體展示了一段材料“1984年12月3日凌晨,設在博帕爾的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的一家農藥廠發生異氰酸甲酯毒氣泄漏事件……”并配有大量圖片反映這一嚴重事故,這樣一個歷史情境,給學生帶來了一種深深地震撼,使學生一下子明白了經濟全球化帶來的不僅僅是機遇,還有挑戰,從而加深了對“雙刃劍”含義的理解,這個教學的重點、難點問題也很快就解決了。

2.培養和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和合作學習意識

例如,本課設計中布置了一個課前任務: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收集和分析本地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升級換代的典型案例,構建自己的論據,深化對經濟全球化的理解。其中有位同學了解到了學校附近經常能聞到一陣陣的刺激氣味來自開發區的一家合資生化企業,之前有很多市民打電話到市環保局投訴,但一直沒有改變這個狀況。結合這一情況,筆者設計了這樣一個活動: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反全球化運動也開始出現。有人說:“全球化是發達國家用來打開發展中國家市場的‘敲門磚’,是新殖民主義的一種形式。因此發展中國家應該團結起來,抵制全球化。”請你對此發表自己的觀點,并闡述你的理由。分組討論并由一位同學做總結發言。在這個活動過程中,學生不僅學到了與生活聯系緊密有關的歷史知識,還初步體會和掌握了主動參與探究和進行合作學習的基本方法。

3.密切聯系現實,讓學生在生活中感悟歷史

例如在討論對廣大發展中國家而言,經濟全球化為什么是一把“雙刃劍”的時候,舉到了中國的汽車制造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的例子,除了教師提供的一系列數據以外,還可以聯系學生生活中觀察到的自己家和周圍汽車的不同品牌的數量、價格以及對自主品牌進步的體會等等,就很能感悟到“機遇和挑戰”。再如例舉了“海爾”公司發展的典型材料說明了中國企業應當如何面對經濟全球化趨勢?等等。通過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體驗歷史、感悟歷史。

總之,在以生為本的教育時代,有效的歷史教學設計應該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認知水平,制定合適的教學目標,選擇恰當的教學內容,安排合理的教學過程,保證教學活動有效并通向最優化的理想境界,從而促進每一位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有效的歷史教學設計與良好的歷史專業素養》 余小明

[2]《在課程改革背景下提高歷史課堂學習效率的探索》劉向榮 張漢林 《教學月刊(中學版)》 2004年12期

[3]《基于認知理論和思維特征的課堂提問策略研究》 吳金爐 《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2年第4期

[4]《教學設計――心理的理論與技術》 皮連生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篇5

一、創設良好氛圍,建立師生互動關系

尊重學生的個性、創設和諧融洽的學習環境,是語言表達訓練的前提。教師要做學生的聽眾、朋友,和他們一起討論,讓學生愿意和自己交流,敢于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雙向互動”是口語交際的主要特點,注重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不是聽和說的簡單相加。參與交際的人,不僅要認真傾聽,還要適時接話,談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在生與生、生與師的口語交際實踐中,大家互相啟發、互相促進、互相補充,在雙向互動中實現信息的溝通和交流。

二、創設交際情境,激發學生交際的興趣

生動、逼真的情境展現極富感染力,能夠調動學生內在真實的情感體驗,激發他們強烈的表達欲望。

小學生的心智尚處于低級階段,觀察事物比較粗略。教師要教他們學會看、聽和感覺。直觀形象的實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教《演講故事》時,教師可以準備小兔、小松鼠布偶,讓學生看著實物去讀故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也可以設置特定的故事情境,留有情節空白,要求學生根據環境想象人物當時可能說的話,把故事自編自演出來。另外,自我介紹、說笑話、小演講等都可以適當穿插于課堂之中。

在情境訓練中,教師應該對學生逐步提高要求。如采用文明得體的用語,不講空話、套話或含糊不清的話,按一定的順序說,注意事物內在的聯系及因果關系,力求簡潔明了,不拖泥帶水,等等。

三、以話題為中心,以生活為素材

口語交際是以話題為中心把交際雙方密切聯系在一起的,因此確立話題是進行口語交際的前提。教師在確立話題時應注意話題的價值、現實意義、難易程度等因素,考慮是否能激起學生的思想火花,產生熱烈的交流氣氛等。話題應是多元、開放并貼近生活的。

確定每個同學的交流任務是落實口語交際的又一個重要環節。口語交際課的常見弊病是訓練過程無序、散亂,樂于表現的學生侃侃而談、滔滔不絕,而性格內向的學生僅是旁觀者。因此,教師可以把話題的構成或交流的過程進行任務分解,讓每一個學生自由選擇任務,明確職責,定好程序,加強他們的任務意識、參與意識,防止推脫懈怠。

學生的交際面相對狹窄,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與人順暢地交流。我們應以大語文教育觀為指導,以生活為藍本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口語交際的話題應盡可能與學生的生活相通,與應用相聯系,可以是校園人物趣事,也可以是社會熱點問題。教師要做有心人,隨時根據學生的需求收集素材,進行有的放矢的教學。

四、加強示范引領,培養良好習慣

人的語言能力是一點一點模仿和學習來的。因此,教學中我們要為學生展示一些生動、風趣的口語交際實例,如教師親自示范,或看電視上訪談、辯論、調解等節目的錄像片等,把交流過程詳盡地展示給學生,供他們借鑒。這樣可以增強學生對口語交際的感性認識。教師應組織學生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總結出一些交際要領,如語言的連貫性、思維的邏輯性、手勢的適時性等,從而悟出口語交際的關鍵點。

口語交際是很多因素構成的綜合活動,說話者不僅通過言語表達說話的內容,還通過情不自禁的手勢、體態、表情等非言語因素來表達其態度或情緒。文明的語言、得體的姿勢、溫和的聲調,是一個人良好交際習慣的表現,也是內在修養的集中體現。

篇6

學習數學的基礎之一即是計算能力,它是學生學習、學好數學所應具備的基本能力。計算的準確率和速度如何,將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質量。因此,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更是小學數學教學中一項主要的任務。在學習中,有許多小學生總認為計算題較分析和解決問題要簡單得多,因此在計算過程中大意輕敵,注意力不能集中,從而導致計算過程漏洞百出,題目自然也做錯了。因此本人就來談一談近年來對小學生計算能力提高的一些看法。

一、在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計算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內動力,是學習的基礎。在計算教學中,首先要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讓學生樂于學、樂于做,從而達到算得準、快的目的。計算枯燥乏味,學生很容易產生厭倦情緒,對于小學生,比起好玩的游戲,卡通漫畫和好看的電視來說,數學真可以算得上是乏味到家。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滲入游戲。競賽等方式訓練;用卡片、小黑板視算;聽算;限時口算;自編計算題等。多種形式的訓練,不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還可以借用多媒體、卡片以及其他可以利用的學具、教具等對學生進行視算、聽算、搶算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由厭計算轉變為愛計算和樂計算,逐漸形成一種持久的計算興趣。

二、注意培養學生口算能力,打好計算的基礎

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要重視基本的口算訓練,口算既是筆算、估算和簡便運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口算能力強,才能加快筆算速度,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因此,每位同學都要打好口算基礎,加強口算訓練,提高口算能力。如:用乘法口訣直接求積、求商;根據乘法分配律進行口算;在四則混合運算中,教給學生一些運算技能,不斷提高口算能力。

三、注重筆算訓練,提高學生的計算正確率

筆算是計算的關鍵,小學階段大部分數學題都要求學生通過列豎式的方法進行筆算,因此,這一內容是學生們特別容易出錯的,在計算時也特別粗心。因此,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在班里開展利用每周一次的時間訓練學生的筆算能力。訓練時間為半小時,訓練任務是完成十道筆算題,兩道整數乘法題,四道整數除法題,四道四則運算題,一共十道題。學生們在規定的半小時里完成,如果每次全對,累積五次,將給予學生一定的獎勵。這樣的訓練方式備受學生們喜歡,也非常期待這樣的筆算訓練,幾次的訓練結果讓我很明顯地感覺到,學生們的筆算能力有了突飛猛進的提高,正確率也提高了很多,由此證明,學生們的這種筆算訓練是非常有效,也是切實可行的。

四、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學生在計算時產生錯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有三種情況:一種是對知識不理解。第二種是基本口算不熟練,造成計算失誤。第三種是學習習慣不好。因此,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平常練習要嚴格要求,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1、培養學生認真、細致、書寫工整、格式規范的良好習慣。學生認真、細致的習慣是平時養成的,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做到嚴格要求學生。在學生做題時提醒他們要認真仔細,看清題目所表達的題意,看清題目中所提供的數據,根據題目的要求說出數量關系并正確列出式子進行計算,以提高學生解題的準確性。

2、培養學生審題、分析的習慣。計算題的計算數據和運算符號,學生們經常容易看錯,也容易忽視對題目的周密觀察和認真分析,盲目地進行計算,容易使計算繁難,影響正確率。解計算題也要和解應用題一樣,重視觀察能力的培養,加強審題訓練。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出“兩看,兩想,再計算”的程序,即:先看一看整個算式由幾個部分組成,想一想一般方法如何計算,再看一看有沒有某些特殊條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簡便方法計算。

3、培養學生自覺檢查驗算,獨立糾正錯誤的習慣。驗算習慣的養成能夠有效地保證計算的正確率,即使學生具備了比較強的口算和筆算能力也依然要靠驗算來確保計算正確。驗算有很多種方法,其中,由逆運算來進行檢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逆運算也就是與計算方法相反的運算,由于采用了逆向思維,所以能夠有效地凸現計算過程中的疏漏,簡言之就是采用逆運算。

五、收集錯題類型,做到對癥下藥

篇7

關鍵詞:小學英語;音標;單詞記憶

中圖分類號:G6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851(2010)08-0035-01

小學英語是英語教學的基礎階段,豐富的詞匯是語言表達的基礎,而單詞的記憶一直是小學生學好英語的主要障礙。小學生心理活動以形象直觀為主要特點,其記憶的深刻往往取決于記憶對象的形象性。單純的音素認讀、記憶和反復拼讀練習是非常乏味的。因此,加強音標教學,利用讀音規則幫助學生記憶單詞是教師應重點研究的課題。

一、引導學生認識音標規則

單詞記憶的第一步即是讀單詞。掌握音讀和訓讀的技巧,抓住音標規律,厘清音節分布,根據發音記憶單詞,強化學生的記憶能力。小學高段學生對英語音標已有初步認識,教師應在此基礎上,循序漸進地由淺入深的引導學生提出“快認輔音,讀出元音,迅速拼出整個音標詞”法,引導學生認、讀、拼結合,提高速度。如watch:[w?蘅t?蘩],heavy:['hevi]等等。然后要求學生整體進行,達到“速認,快拼”,一次性讀出音標詞。最后教學生單詞重音,輔音連綴、連讀等技巧。如教授5個元音字母的開音節和閉音節、r音節、re音節及音節的劃分等,讓學生配合音節拼讀符合這些規則的單詞,鞏固掌握5個元音字母的讀音。接著,進行字母組合讀音教學:如:輔音字母+l:如pl,bl,gl,以下例子blue,black,please,pleasant,glass,輔音字母+r,bread,bring,green,grey,crew等等。這樣每當教學生新單詞時,都有意識地讓學生自己拼讀,并劃出單詞中的字母及字母組合與音標中的音素相對應的讀音,進一步培養學生“聽音識形,見形知音”的能力。使學生拼得準、記得快。教會學生音標的認讀及拼讀之后,應注意培養學生按照讀音規則,把單詞的音、形、義聯系起來迅速反應的能力。每次教新詞時,不僅要會發音、會拼讀,還要與舊詞聯系,進行一些歸類性的訓練。如教單詞bread時,先讓學生回憶ea發[e]的單詞,如head,再與ea發[i:]的一組卡片做比較。通過這種比較,掌握規律,學生們不僅漸漸地知道單個輔音字母的發音,還知道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則,用這樣的方法,能培養學生自覺地把單詞音標作音、形比較,直至掌握一些規律,逐步學會聽音知形、見形知音的本領。通過這樣的訓練,培養學生速記單詞的能力。又比如在教授元音字母i的發音之一是/ai/時,教師應先舉例like/laik/,接著引導學生根據音標自己拼出kite/kait/、light/lait/,然后在出示生詞rice的音標/rais/,使學生容易學,也愛記單詞,循序漸進學生就會記憶更多的單詞。

二、音形結合,掌握記憶規律

在四年級的兩本書中,輔音字母的變化并不大,學生掌握有關輔音字母的發音規則就比較容易。而從五年級開始,元音的變化相當大,學生就要接觸有關元音字母和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則,難度較大,學生的單詞記憶也就相對困難。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讓學生掌握單詞發音結構,促進單詞的記憶。單詞發音結構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單詞的整體發音中具體包含哪些音素。二是每個音素來自單詞中什么字母和字母組合。這種音形之間的緊密結合就是音標教學的重點之所在。單詞的音形結合包括兩個方面:把單個音素組合成整體的單詞發音的能力和明確單詞中每個字母的發音即明確每個音素與什么字母或字母組合對應的能力。

例如,寫出bike,rice,time,like四個單詞,首先請學生讀讀,讓他們體會這四個的共同發音。然后請學生觀察這四個單詞的拼寫有什么相同點,學生很容易找出答案。接著再來幾組如same,name,tape,make等,用同樣的方法,幫助學生學習開音節規則:元音+輔音(不包括r,w,y)+不發音“e”,元音發字母音),閉音節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然后讓學生利用這種規則去學習、記憶單詞。又如集中學習單詞時,教師應指導學生根據發音規律、語音規則拼寫單詞。如五個元音字母在開、閉音節中如何發音,輔音字母、一些字母組合在單詞中如何發音等。例如:在教學floor時,同時也板書door,它們共同的部分均發[?:];在教學part時,寫出park,party,farmer等熟詞,使學生在掌握英語詞匯在各方面的變化和轉化的規律以及發音規律的基礎上由易到難的記單詞,把機械記憶轉變為理解記憶。再如可把形音相近的單詞,face -lake- date-page-gate-name-hate-cake,等歸納在一起學,從以上的單詞幾乎都是元音字母a的發音[ei]后都有是元音字母+輔音字母+不發音字母e構成,詞形相近,發音一致,運用這樣的規律,教會學生用音標記單詞,組成系統記憶網絡,使學生在記憶一個單詞后,更容易記憶其他相近單詞。

三、劃分音節,記憶單詞

目前的小學英語教材不僅有大量的單音節和雙音節詞,更有大量的多音節詞,從而加重了學生的記憶難度,教師應引導學生劃分音節,幫助記憶。

例如:factory /’fаэktri/,首先,給這個音標劃分音節。即將一個多音節詞劃分為若干單音節詞。在一個音標詞中根據元音個數確定音節根數,可以讀出這個單詞有三個音節。同時,根據劃分音節的規律,單詞factory中元音аэ和之間存在兩個輔音k和t,輔音k應歸劃為fac/fаэk/音節中,后一個輔音t劃歸為to/t/音節中;在元音和元音i之間只有一個輔音r,則這個輔音r就劃歸后一個音節。所以,factory音標詞的音節劃分應為/fаэk +t+ri/。然后,通過單詞和音標詞的分析,元音字母a在重讀閉音節中讀,元音字母o在非重讀閉音節中讀,字母y在非重讀閉音節中讀i。所以學生只需要記住三個簡單的單音節詞的讀音:Fac/fаэk/ ,to/t/ ,ry/ri/,并將三個音節連起來快速拼讀就能把整個單詞準確地讀出來,這樣每個音素譯成單個的音節或音節組合,這樣單詞就不再僅僅是要靠死記硬背才能記住的字母序列,而是可以借助聽覺記憶來促進提取的視覺信息,再加以背誦和記憶,難度大大地減弱了。

參考文獻

[1] 葉文波. 小學英語音標教學之我見[J]. 科教文匯(下旬刊), 2009,(05) .

篇8

2019年,是個特別的日子——第一屆學生畢業離校。

六年,是我到這個地方的時間,也是這群孩子陪伴我的時間。

還記得,六年前剛踏入這座樸實無華的小鎮,失望和憤慨溢于心間。第一次和孩子們見面,從他們童真的臉上可以看出他們內心的歡喜。從此,我成了孩子們的“家長”。

六年的時間,看著這幫孩子從毛頭小孩一步步長成一個個青少年,心里滿是歡喜。如今,他們走了,盡管知道悲歡離合尋常事,心里也難免有些不舍。

六年來,或許是我對他們的要求過高,總是對他們很嚴格,但所幸的是,還是讓很大一部分孩子養成了良好的習慣。我不知道,這樣的習慣在將來可以陪伴他們多久,但是,我始終堅信我們四六年共同的努力不會付諸東流。

在給孩子們上最后一堂課的時候,把留影紀念的照片給了他們,希望在未來的日子里,當他們無意間翻出照片的時候,還能在記憶的深處記起這段曾經有我陪伴他們走過的青春歲月。于我而言,足矣。

在最后這堂課上,孩子們表現得比以往要安靜很多。我知道,是即將來臨的離別觸動了這群未諳世事的孩子。盡管,我告訴他們,畢業不代表永不相見,但是還是看到了有的孩子濕紅的眼眶和閃出的淚花。在我喊出“同學們再見”的時候,有的孩子坐在座位上不愿起立,我知道孩子們心中的不舍,我又何嘗不是呢?在他們一步三回頭走出教室的一瞬間,那女孩深深的鞠躬,那一句“謝謝”,又何嘗不是對我最大的慰藉呢?我又何嘗不該感謝這幫孩子陪我度過了身居異鄉的這六年呢?在教師地位江河日下的今天,有這樣一些孩子對我有這樣的舉動,這又何嘗不是教師所謂的幸福呢?

最后的一堂課上的時間比往常的要長,和孩子們聊了很多。聊起了第一次見面時彼此內心的感受,一起回憶了六年里我們共同經歷的酸甜苦辣,還談及了他們犯錯被我懲罰被我批評的感受。我們一起歡笑一起回憶著這段平淡而不平凡的時光,離別的氣息似乎暫時被淡忘了。

在這最后的這一堂課上,說的最多的是——送給孩子們的兩個詞——感恩,學習。

感恩,是我希望孩子們在未來日子里最銘記于心的。用了很長的時間給孩子們闡釋這個詞,上至國家,下至個人,不論是對自己的父母,還是對朋友,甚至是陌生人,我都希望他們能有一顆感恩的心。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感恩的心靈無疑是最美的。

學習,是我對孩子們最后的忠告。當今社會,學習不僅僅是一種技能,更應該成為一種本能。不論處于何種境地,始終保持一顆熱愛學習積極進取的心,能擁有屬于自己的一技之長,才不至于被社會這個大漩渦給卷出來。我不知道,這樣的話語能否一直著激勵他們在將來的生涯中勇往直前,但我衷心的希望他們能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篇9

1 依托校本教材,激發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信息技術校本教材是結合本學校實際情況,從實際生活出發,針對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學習發展需要編寫的,適合本校學生信息技能發展需要的、具體的、系統的學科教材。它趣味性強、實用性高,包含很多學生喜聞樂見的小游戲和能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的教學內容,這些生動的學習內容,易激起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激發他們自主探究新知識的欲望。

1.1 選用趣味性的教學內容,激勵學生自主學習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求知獲益的先導,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趣味性強、生動有趣的校本教學內容,更能喚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動機。

比如練習鼠標器操作這一內容,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選擇了校本教材“我來養金魚”這一課,用玩游戲的形式訓練學生的鼠標操作。學生一聽說這節課可以玩游戲便熱情高漲,流露出濃厚的興趣。教師才簡單介紹完啟動游戲的方法,一只只小手就急切地投入到探究活動中去了。只見鼠標器的移動越來越快,點擊鼠標的聲音也越來越急促,而屏幕上養大一條條“小金魚”所需的時間也越來越短。課上,學生很快掌握了鼠標器左右鍵的用法和正確的操作姿勢。交流學習心得時,不用教師提示,學生就自主歸納出養金魚的小竅門:“指向”、“單擊”――選擇小金魚,“拖動”――把小金魚放入水中,“雙擊”――給小金魚喂食,“右擊”――給魚缸加氧換水。本課因選用了學生喜歡的趣味性的教學內容,輕輕松松就激起了學生的興趣,學生主動開展探究學習的積極性很高,學習效果很好。

又如教學鍵盤指法這一內容,指法練習比較單一、枯燥,學生容易失去學習興趣。我就根據校本教材安排,選擇了一些學生樂于接受、生動活潑的小游戲,如CAI指法練習、“吃蘋果”、“空中戰警”等。課上,學生們只要一聽到這些學習內容,學習熱情就高漲,動手探究的欲望就被充分調動起來。在CAI教學軟件指引下,學生自主探究了手指的分工;在“吃蘋果”、“打地鼠”等游戲中,自主強化了單個字母的大鍵盤指法;在“生死時速”中又自主訓練了字詞、短文的鍵盤指法。就這樣,通過組織學生感興趣的學習內容,寓學習于游戲,使學生在好奇心、操作欲的驅使下主動學習和訓練了大鍵盤指法,輸入速度突飛猛進。

由此可見,有目的地選用一些生動有趣的校本教學內容,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吸引學生主動投入到探究學習中去,起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1.2 選用實用性的教學內容,誘發學生自主學習

校本教材中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的教學內容,如用WORD軟件制作節日賀卡、個性化課程表,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音樂點歌臺”、“視頻直通車”,用“畫圖” 軟件作畫美化教室……都能輕易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發學生自主開展學習活動。教師要善于利用這些內容,激發學生的興趣,發掘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引導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探索,主動創造。

如教學用POWERPOINT軟件制作點播臺,當屏幕上出現“音樂點歌臺”時,大部分學生都興奮地叫了起來。《七里香》、《外婆的澎湖灣》、《童年》、《臺》、《北京歡迎你》一首首熟悉的樂曲,不僅吸引住了他們的目光,更吸引住了他們全部的注意力。“老師,我想聽七里香!”“老師點歌臺是怎么做的?我也想試一試!”……一聲接一聲的話語,透露出他們急迫學習新知的心情。教師只需適當的引導,他們就自主琢磨起來:“點歌臺是怎么制作的?”“它有哪些組成部分?”“怎樣插入聲音?”“如何隨意地播放自己喜歡的歌曲?”一個個問題,一個個知識點,在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得到解決和掌握。學生們都自主完成了“小小點歌臺”的制作,反應快的學生還探索出了“視頻直播間”等功能性更強的任務,成功地達成了學習目標。

因此,我們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列舉一些實際生活中需要解決的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體驗信息技術的優勢和成功的喜悅,是誘發學生自主學習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動因,是指引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良好策略。

2 依托校本教材,引導學習,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離不開教師正確的引導,只有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自主學習才能真正落實到課堂教學上來,“自主學習”才能取得“短平快”的成效。

2.1 提供清晰詳實的自學素材,指引學生自主學習

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學習,雖說唱戲的是學生,但搭建舞臺、導演制作的卻是教師。學生的自主學習需要借助教師的引領、參與和調度,尤其開展高效的自主學習,更是離不開教師提供清晰詳實的自學素材,它是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基礎,是引領學生自主探究新知、掌握操作技能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指路燈。

如學習“復制和粘貼”這部分內容,校本教材中自編了一個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的“小秘笈”――“選定蝴蝶是關鍵,編輯菜單把寶藏,先復制 后粘貼,復制粘貼不分離。”這個順口溜,高度概括了復制蝴蝶的方法,為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提供了方法。我就合理利用“小秘笈”,組編了一份清晰詳實的自學素材。在自學素材的指引下,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進行得有聲有色,成效也很顯著,大部分學生都自主學會了復制蝴蝶,甚至還有些學生創造性地探索了更快復制蝴蝶的方法――選定多只蝴蝶,再復制。整堂課自主探究氛圍濃郁,學生情緒高昂、思維活躍,學得積極主動,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標“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能夠更深層地進行自主探究的教學理念”,促進了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

校本教材中清晰詳實的自學素材,不僅利于學生理解新知、開展探究活動,而且為自主學習的順利進行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它在指導學生掌握新知的同時,潛移默化中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2.2 建立豐富的學習資源庫,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如果為學生提供更為開放、靈活的學習空間和更為豐富多樣的背景資料 (如數據、文字、圖片、視頻等),學生就會樂于思考,主動去研究問題尋求問題的答案。而信息技術學科開放、共享、交互、直觀的特點,更便于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建立豐富的學習資源,提供多樣性的信息渠道,這就需要學生主動去搜集、處理和加工信息,尋求正確答案。在這過程中,成功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比如教學“自選圖形”這部分內容,我依據校本教材“有趣的自選圖形”一課,結合校本教材自行制作了一個生動有趣的學習資源,把插入自選圖形、調整和修改自選圖形的多種方法和相關知識用文字、圖片、聲音或視頻制進了“有趣的自選圖形”學習資源,為學生自主制作“禁煙圖標”,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課上,在目標任務的驅動下,學生的研究積極性很高,他們有的仔細閱讀操作流程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有的邊聽操作指導邊完成操作任務,有的自主觀看形象逼真的教學視頻,對照自己的操作方法更正錯誤。很快,在學習資源的指引和幫助下,學生不僅掌握了“自選圖形”的插入和調整的方法,而且還學會了用“自選圖形”創作新的作品,如美麗的小姑娘、漂亮的電話筒、可愛的長頸鹿……形象生動,充滿童趣。

篇10

關鍵詞:技校生;做中學;職業意識教育;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3)05-0080-03

職業意識與職業意識教育

所謂職業意識,指個體對職業勞動的認識、評價、情感和態度等心理成分的綜合反映,有什么樣的職業意識就有什么樣的職業行為。職業意識是支配與調控全部職業行為和職業活動的調節器。隨著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和重視,對技能型人才職業意識的培養與教育也受到社會、企業、學校的廣泛關注。

職業意識教育就是幫助學生了解職業與職業社會,傳播與職業相關的知識,傳遞職業發展動態,使學生加深對職業的認識和理解,制定職業規劃,明確職業目標,樹立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培養學生作為一名職業人需要具備的認知、情感和態度,如團隊合作意識、競爭意識、學習與創新意識、質量意識、責任意識、規范意識等等。

根據素質的冰山模型,職業意識猶如潛隱在海平面下的龐大冰山體,相對于海平面上的小小尖角(知識、技能),體現為個人深層次的人生觀、價值觀,影響著個人擇業、職業道德和工作狀態。因此,職業意識的培養是事關職業教育和社會全局的基礎工程。由于職業意識具有“潛隱”的性質,如何引導學生樹立職業情感、態度,并將內在職業意識體現到外顯職業行動中,使職業意識教育落到實處,就成為職業意識教育的一大難題。

技校生職業意識教育現狀

技工院校的職業意識教育大致通過以下三種途徑:一是專業系領導或企業界人士做專題講座,二是專業授課教師在專業教學中滲透職業意識教育,三是開設職業指導課程,由專業教師擔任教學工作。相比較前兩種教育形式,職業指導課程所傳遞的知識體系更加系統、完整,因此成為技校生職業意識教育的主要途徑。

然而,由于職業意識具有內隱性,職業指導課程面臨巨大挑戰。職業指導教師在通過教學將虛化的職業意識落實到實際的專業學習中,促使學生樹立職業意識并轉化為職業行為方面,面臨著教法、學法乃至教育觀念轉變的問題。

傳統的教師講授、學生接受的教學模式,顯然不適合于“90后”學生群體。“90后”學生思想活躍,崇尚自由,追求個性,普遍不喜歡理論知識學習,也不擅長理論形式的學習,而傾向于視覺學習和動手操作,且動手能力較強。怎樣的理念和教學方法是有效的呢?作為一名職業指導教師,筆者開始苦苦探索與實踐。

“做中學”教育理念的啟迪

“做中學”教育理念由美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約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所倡導,作為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的代表,其代表作《民主主義與教育》百年來對中外教育影響深遠。其主要觀點是主張“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改造”,倡導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做中學”。

“在做中學”具體而言就是“從活動中學習”,“在經驗中學習”。“從活動中學習”就是在實踐操作中學習,讓學生融入對知識的發現和探究的過程中,在“做”的過程中學習和掌握知識。“在經驗中學習”就是從經驗中積累和發現知識。杜威舉例說:“我們可以壓迫一個孩子的頸部肌肉,使他每遇到一個人就鞠躬,到了后來,鞠躬成為一種自動的行動。但是,在他的鞠躬具有一定目的和一定意義以前,他的鞠躬并不是一種認識或敬重的行動。除非他明白他所做的事情,并為這件事的意義去行動,否則就不能說培養或教育過他”。因此,杜威提倡要讓學生獲得事物的觀念,就必須從做中學,從經驗中學,在親自接觸具體事物的過程中,運用自己的手、腦、耳、口等感覺器官,獲得豐富的感覺經驗,然后通過思考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最后親自解決問題。

聯系到技校生職業意識培養的實踐,要讓學生認識到樹立職業意識對用人單位、個人的重要意義,并具備職業化的態度和言行,唯有通過“做中學”,促進學生本人的體驗、實踐,獲得感性認識,在情感、態度層面重視職業意識,并知道怎么做,學會去做,才能產生教育效果。

結合技校學生不喜歡理論學習而喜歡動手等學習心理特點,筆者開始在職業指導課程中嘗試將“做中學”的教育理念具體化、形象化,通過活動、游戲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樹立職業意識。

“做中學”理念下的職業意識教育實踐

為契合技校學生身心特點,基于“做中學”教育理念,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

(一)室內活動教學

教師結合學習主題,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設計相應的活動任務。例如,在學習“質量意識”時,我們開展了“建紙塔”和“多米諾骨牌”的活動。

第一步,引入活動——“做什么”。教師講解活動規則,提供相應的教學器材,明確各小組工作任務。

第二步,活動開展——“如何做”。學生分組合作完成任務。教師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做好觀察和記錄,負責答疑和后備支持,必要時給予指導和提醒。

第三步,小組評比——“誰有資格獲得質量金獎”。根據評定原則,評價各組作品的質量是否過關。如在建塔活動中,要檢驗紙塔能否“屹立不倒”;在多米諾骨牌活動中,要檢驗各組設計的骨牌圖案能否無間斷地一次性推倒。

第四步,活動分享,討論小組成敗經驗,并聯系學習工作實踐,討論“工作中如何做”才能保證工作質量或產品質量。不要小看這不起眼的活動。一個個紙塔滲透著學生的智慧和團隊合作;一塊塊骨牌的擺放不但能考驗學生的體力、耐力和意志力,還能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活動中,學生通過小組分工合作,完成小組作品,并在成敗得失間領悟質量意識的重要性。很多學生一開始會追求塔的高度和美觀,而忽略了塔的根基,最后在失敗中明白“想要把塔建得更快、更高、更美,應以質量為重,質量是塔生存的根基”。更有學生引用古語“萬丈高樓平地起”,表達自己對質量的理解。在骨牌活動中,因操作不慎,任意一塊骨牌的意外倒下,都可能前功盡棄,經歷失敗后,學生在操作中變得小心謹慎。在活動分享環節,有學生談到“搭建骨牌使自己深刻明白了做事情需要耐心、細心和用心”;有學生談到“通過搭建骨牌學會了遇到挫折不氣餒、不退縮,重要的是樹立信心,鼓起勇氣,重新再來”。還有學生談到,“工作要腳踏實地”。對于質量的認識,學生在活動分享中逐步提高。

第五步,教師總結。結合質量相關知識點進行講解。結合學生分享,教師引入質量的相關知識點,例如,從紙塔活動的評比規則理解“對產品質量而言,不是100分就是0分”,樹立“高標準、零缺陷”的產品質量意識。通過搭建骨牌活動說明“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引導大家明白“1︰10︰100”的全過程質量管理。最后,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為總結,鼓勵學生腳踏實地,重視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

第六步,布置課后作業,要求每位學生聯系學習、工作實踐,在課后撰寫活動感言,并挑選優秀作品全班分享。

每次活動,學生都快樂地沉浸其中。看到學生手舞足蹈的歡快場景,作為教師,筆者深刻感受到在活動中學生身心的解放,感嘆學習本應如此快樂。然而,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學生厭學?我們需要怎樣的教育?正如杜威“做中學”理論所主張的,要讓學生融入對知識的發現和探究的過程中,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社會活動獲得個人經驗。教師所要做的事,是使每一個學生有機會在有意義的活動中運用自己的才智,通過“做”,讓學生自己領悟工作的道理。

(二)戶外拓展訓練

在課程中,我們還引入心理拓展訓練,把教學場地搬到足球場,為訓練學生團隊合作意識,開展“二人三足”、“珠行萬里”等團隊活動。

通過“二人三足”的活動,學生感悟到:“在一個團隊里,大家必須心齊”,“一個團隊必須要有一個卓越的領導者統一協調指揮”……

通過“珠行萬里”活動展開小組競賽,有學生在分享中談到“團隊成員要學會相互配合”、“團隊作戰,當隊友失誤時不應該抱怨,因為每個人都有犯錯誤的時候,而且埋怨也無濟于事,還傷感情,關鍵的是大家要相互鼓勵和協作”。當有小組為奪冠而激動不已、歡呼雀躍時,也有的小組為沒能取得更好的成績而陷入深刻的反思和總結之中,正因為如此,他們往往在接下來的活動分享中表現出色。

每個心靈都有豐富的內涵,只是有時候我們沒找到方法去激發它。每個人身上都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只是很多人都不懂得去發現和運用它。通過拓展活動,可引導學生自己體驗、感悟,通過“做”啟迪思考,激發潛能。每當學生富有邏輯的分析總結如珠串般冒出來時,作為教師,筆者內心涌起無限的幸福,深刻感受到“樂中教,樂中學”的美好。

為訓練學生的團隊意識和責任意識,筆者將心理拓展訓練“信任背摔”引入課程教學。

開展活動時,每位學生依次從約1.5米高的背摔臺上雙手抱胸,直身向后倒下,由6~8名同學在背摔臺下平伸雙臂進行保護。每位學生背摔前,都向保護的同學發問:“你們準備好了嗎?”保護的同學齊聲回答:“我們準備好了,請相信我們!”然后集體倒數三、二、一。“信任摔背”極富趣味性,每次上課訓練,都能吸引周圍的學生駐足觀看,同時極具挑戰性,別看背摔臺不高,但真正走上去向后倒下,卻需要具備一定的心理素質,而且對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同學間的信任非常有效。

有學生在分享環節談到剛開始站上去很緊張,有點想打退堂鼓了,但聽到保護的同學堅定有力的回答,讓她充滿了信心,于是勇敢地倒下去。也有學生掩飾不住緊張和恐懼,但又特別想嘗試,于是在大家鼓勵下勇敢地走上背摔臺,當安然無恙地被保護同學接住后,發現“其實沒有那么恐怖,恐懼源自我們的內心”,同時特別感激保護自己的同學。也有學生因為緊張和恐懼,在摔下那一刻不自主地張開雙臂或者坐下去,嘗試不甚完美的一次后,要求重新再來,直至“超越自己”。

“信任背摔”增進了師生間、學生間的信任感,也讓我與學生共同成長。

(三)經典案例分享

職業意識教育以基本職業知識為基礎,以對職業價值的理性認識為核心,同時展開對職業目標、職業道路、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信念、職業發展等一系列問題的思考。為聯系工作實踐,筆者引入大量經典案例分析,以提升學生的理性認識。如樹立質量意識,除了通過建紙塔等活動讓學生感知“質量”的重要性之外,更需要聯系企業實踐,讓學生認識“質量”與企業發展的關系。我們選取了海爾集團創立初期“砸冰箱”的事跡,通過討論海爾的成功與砸冰箱之間的聯系,使學生明白了樹立質量意識對企業的重要意義。聯系到三鹿奶粉、毒饅頭、地溝油、豆腐渣工程等一系列質量問題,學生侃侃而談,聯想到質量與責任、與規范的關系。

在講到責任意識時,筆者與學生一起學習了為捍衛乘客財產安全挺身而出的公交車“最美售票員”和“最敬業的公車司機”,2010年感動中國人物“信義兄弟孫東林、孫水林”的事跡……在一個個優秀的典型人物背后,學生感受到了責任的內涵。很多學生在觀看“2010感動中國”活動為信義兄弟頒獎的視頻時,眼里閃爍著淚光,聯系到新聞報道中“包工頭拒付農民工工資玩失蹤”、“農民工討薪無門天橋過夜”等社會現象,學生群情激憤。

談到教育,就離不開活生生的人。通過案例分析,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可以從認知、情感、道德等多方面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在這樣的討論中,教師的角色和作用尤為重要,要求教師是一個討論引導者,做到界定明確的問題,引起討論;通過提問,避免使討論跑題;幫助學生理清思路,講清觀點;使學生在討論中思考和發展;同時,保持對全體學生的關注。

(四)對接專業系部開展實訓

職業指導課程作為職業意識教育的主要途徑,因其完整、系統而不可替代,但要發揮對學生的影響力,還必須與學生的專業學習結合起來,職業意識教育也應呈現出專業教育特色。例如,學習規范意識時,講到“5S”規范管理,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職業化過程,我們將課程安排到系部實訓場地開展“5S”實訓。活動結束后,各小組在活動匯報會上激情洋溢,通過實訓前和實訓后照片的對比,學生體會到勞動的成果,特別有成就感。通過這一舉措,學生體會到了“5S”管理的意義,也學會了如何在專業實踐中踐行“5S”。

這樣的活動密切配合系部教育,大受系部歡迎。在課程教學中,筆者深刻感受到職業指導教師必須加強與專業系部的溝通和合作,大家應攜起手來,在學生教育的方方面面滲透職業意識教育。

(五)親密接觸企業實踐

職業意識的形成是一個由幻想到現實、由模糊到清晰、由搖擺到穩定、由遠至近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為幫助學生提前了解職業社會,在課上我們組織學生到專業對口企業參觀。如汽車專業學生到汽車4S店參觀,印刷專業的學生到印刷廠的工作車間學習。通過視覺和聽覺信息的輸入,增進學生對企業的感性認識。通過與企業的親密接觸,有的學生明確了自己的職業目標和需要努力的方向,而有的學生卻悵然若失,原本對未來工作世界有著無限的憧憬,在了解實際的職業社會后,遭遇到理想與現實的沖突。這時候指導教師要伺機引導,幫助學生理清認識,調整不切實際的職業目標,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做出正確選擇。

為了讓學生有更直觀的感受,我們還把畢業生請回課堂,通過師兄、師姐的現身說法和釋疑解惑,讓學生有榜樣可循。通過這樣的活動,使很多迷惘的學生一下子感到豁然開朗。

對待未來的職業需要理想和激情,但更需要腳踏實地,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職業意識教育就是這樣,既要鼓勵學生勇于展翅,又要提醒學生適時飛翔。職業指導教師所要做的就是盡可能創造一切條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幫助學生拓展、挖掘自身潛能。

教學反思與總結

在“做中學”的教育理念下,職業意識訓練課程引入大量活動和游戲,深受學生歡迎,很多學生在評教中談到“非常喜歡這種多樣的教學形式”,“生動、有趣,勞逸結合”。還有學生評論“這是一種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帶來不一樣的教育意義和理念”。

但在采用這樣的教學形式時也要非常注意對課堂和學生的監控,稍不注意,很可能會流于形式,導致課堂看起來很熱鬧,卻沒有收到實效。因此,在不斷的教學反思與總結中,筆者有以下幾點體會。

第一,要加強課后作業的布置和講評。通過作業延伸課堂,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對感性認識進行提煉、總結。

第二,要注意教師角色和地位的轉變。在“做”的過程中,教師是一個監督者、記錄者,有時甚至要“跑龍套”。在引導學生分享的時候,教師是一個引導者、促進者,是一個傾聽和鼓掌的人。

第三,分享、討論的學習形式,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知識儲備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四,關于結果評定,即“做得如何”,評價標準體系是關鍵,需要進一步細化和量化,以增強課程的可操作化和規范化。

第五,職業指導教師應進一步加強與專業系的聯系,融入專業教育中,成為某個或某幾個專業的職業指導專家,據此提升課程的實踐性。

隨著職業教育的蓬勃發展,技校學生職業意識教育的不斷改革與創新,必將會為社會用人單位培養出更多具有高職業素質的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張桂寧.基于就業質量的職業意識教育探析[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29(5).

[2]趙淑琴.淺談中職生職業意識的培養[J].農業科技與信息,2009(22).

[3]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M].王承緒,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4]賴紅梅.淺論杜威“從做中學”的理論內涵及對我國基礎教育的啟示[J].當代教育論壇,2008(8).

[5]劉金虎.《職業道德與職業指導》課實施“問題——研究”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職業教育研究,2005(2).

[6]劉洣林.基于職場視角的大學生職業意識培養[J].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研究),2011(3).

[7]劉振華.探討高職高專院校學生職業意識的培養[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2(4).

[8]趙敏.民辦高職院校學生職業意識培養的策略研究[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2(5).

[9]張鈴艷.淺議技工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意識的培養[J].職業,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