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發展前景范文

時間:2023-06-11 08:35: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環境保護發展前景,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環境保護發展前景

篇1

關鍵詞:循環經濟;發展;環境保護

中圖分類號:D912.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我國經濟每年持續高速增長, 其中部分是以損害環境為代價的增長, 如果以綠色GDP 的概念來考核我國的經濟增長, 那么我國的經濟增長將大打折扣。據不完全統計, 我國每年自然環境污染、自然災害和水資源短缺造成的經濟損失累計相當于我國國民經濟每年新增GDP 的8%。中國經濟面臨著城市化加快、經濟增長勢頭強勁并由重化工產業主導、就業壓力巨大、資源供給短缺、環境污染總量增大等一系列挑戰, 資源和環境兩大瓶頸凸現出來。到2020 年, 只有實現以GDP 衡量的單位經濟產出污染排放總量降低到2000 年的水平四分之一以下, 生態環境的產出效率提高到2000 年水平的四倍以上, 才能保證生態環境有所好轉。這表明倡導循環經濟對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推進循環經濟不單保證了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 對我國的環境保護工作也是一個重大進展。

一、循環經濟的涵義

循環經濟( Recycling Economy ) 是指遵循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規律, 重構經濟系統, 使其和諧地納入自然生態系統物質能量循環利用過程, 以產品清潔生產、資源循環利用和廢物高效回收為特征的生態經濟發展形態。

二、循環經濟的操作原則

1、循環經濟遵循“減量化”原則( Reduce) , 以資源投入最小化為目標。針對產業鏈的輸入端---資源, 通過產品清潔生產而非末端技術治理, 最大限度地減少對不可再生資源的耗竭性開采與利用, 以替代性的可再生資源為經濟活動的投入主體, 以期盡可能地減少進入生產、消費過程的物質流和能源流, 對廢棄物的產生排放實行總量控制。制造商( 生產者) 通過減少產品原料投入和優化制造工藝來節約資源和減少排放; 消費群體( 消費者) 通過優先選購包裝簡易、循環耐用的產品, 以減少廢棄物的產生。從而提高資源物質循環的高效利用率和環境同化能力。

2、循環經濟遵循“再利用” 原則( Reuse) , 以廢物利用最大化為目標。針對產業鏈的中間環節, 對消費群體( 消費者) 采取過程延續方法最大可能地增加產品使用方式和次數, 有效延長產品和服務的時間強度; 對制造商( 生產者) 采取產業群體間的精密分工和高效協作, 使產品---廢棄物的轉化周期加大, 以經濟系統物質能量流的高效運轉, 實現資源產品的使用效率最大化。

3、循環經濟遵循“再循環”原則( Recycle) , 以污染排放最小化為目標。針對產業鏈的輸出端---廢棄物, 提升綠色工業技術水平, 通過對廢棄物的多次回收再造, 實現廢物多級資源化和資源的閉合式良性循環, 實現廢棄物的最少排放。

三、發展與環保平衡視野下我國發展循環經濟的路徑

1、發展循環經濟的思路

(1)宣傳教育。要將循環經濟知識和理念納入各級各類教育內容,做到以教育影響學生、以學生影響家庭、以家庭影響社會,增強全社會的資源憂患意識和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責任意識,把節約資源、回收利用廢棄物等活動變成全體公民的自覺行為,逐步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

(2)全員參與。全員參與循環經濟,應該各司其職,政府以調控、引導、監督循環經濟發展為主,輔以強力政策支持;企業根據政策安排和自身發展的需要,大力推進循環經濟的發展;公眾在消費習慣、生活方式上要融入循環經濟理念,自覺參與構建循環型社會。

(3)試點推廣。開展循環經濟是一項系統工程,牽涉主體眾多,處理的問題方方面面,且各類循環經濟的實施即具有共性、又具有差異性。因此如何將試點階段的經驗轉化為在全面展開階段的必備常識,進而指導循環經濟的實施顯得尤為必要。要研究和推廣企業、園區和區域循環經濟的經驗,探討企業循環工業園區循環區域循環的協調與對接機制,創造多樣的“人—自然—社會”三位復合系統內的經濟循環形式。

(4)重點突破。選準循環經濟的突破領域對區域循環經濟乃至循環型社會的構建至關重要。在西部大開發進入新的階段以來,可以充分利用我國大力開展以特色優勢產業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之機,在高新技術產業、優勢資源產業、裝備制造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等領域發展循環經濟,提升特色優勢產業發展質量。

2、發展循環經濟的政策支持

循環經濟政策體系一般應包括三個層面: 基本政策、核心政策和基礎政策。基本政策具有宏觀性和指導性,核心政策直節針對具體產業而制定,基礎政策是指為促進循環經濟發展而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政策。由于各類政策的難易程度不一樣,所有三類政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不同的階段各有側重,當前重點可以在核心政策有所作為。

(1)環境保護政策。環境保護政策能夠降低資源、能源使用過程中產生的環境風險, 實現資源與環境的可持續利用。多年來,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經濟增長方式一直難以扭轉,很大程度上在于環境保護政策的制定、落實滯后于經濟發展的需要。在環境保護政策方面,可以實施環境立法、環境計劃與指導、環境監督等政策措施,制定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提高建設項目環保準入門檻、淘汰污染嚴重的工程和項目、提高污染嚴重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

(2)循環經濟產業政策。通過實施循環經濟產業政策,有利于向市場傳遞明確的信息,引導資源流向,扶持和促進符合循環經濟發展要求的產業部門發展。完善的循環經濟產業政策體系包括產業結構政策、產業技術政策和產業布局政策。循環經濟產業結構政策主要在于促進資源的充分利用,對環境破壞比較大的產業進行規制, 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循環經濟產業技術政策重點扶持循環經濟發展所急需的重點技術、核心技術;循環經濟產業布局政策則以生態平衡為標準,推動區域產業布局趨向合理。

(3)技術支持政策。充分利用我國高校、科研院所技術攻關實力較強的優勢,完善“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產學研聯動”的技術研發體系。采取多種措施促進循環經濟短缺技術、關

鍵技術、先進適用技術的發展。我國目前正處于向工業化中期邁進的階段,這一過程加速城市化和強勁的經濟增長勢必造成大量的污染,消耗大量的能源、原材料,因此,在整治城市污染源、工業污染源,高耗能企業的節能和資源綜合利用、廢棄物產生與利用領域等方面,時間緊迫,需要政府立即重點扶持、及時引進和開發技術;在礦產資源開發、再生資源回收與利用等領域,采用“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支持策略,通過政策引導企業從事研究和開發。同時,加強國內外循環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積極建立循環經濟信息系統和技術咨詢服務體系。

(4)經濟支持政策。經濟支持政策包括預算補助金支持、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政策。在預算補助金支持方面,對節能技術開發、廢棄物再利用技術開發、環保技術開發給予補助金制度;在財政補貼與支持方面,實施循環經濟技術開發補貼;在稅收方面,對再資源化設備的引進與投入采取特別折舊、固定資產稅、公司所得稅等優惠政策,并實施特別稅等方式扶持循環經濟的發展。

綜上所述,實施循環經濟并非一朝一夕, 需要長期不懈的努力方見成效。應加強循環經濟的宣傳, 加快相關立法并制訂相應的鼓勵政策和措施, 積極支持在不同層次開展循環經濟的實施; 結合實際情況和要求, 用其理論來指導經濟發展的實踐, 并使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 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吉紅云. 我國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權衡[J]. 中國鄉鎮企業. 2008(04)

[2] 李祝平,歐陽培. 發展循環經濟 實現經濟與環境的“雙贏”[J]. 再生資源與循環經濟. 2008(01)

[3] 李永奎. 生態現代化理論的本土化抉擇[J]. 恩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0(02)

[4] 臧運波. 發展中地區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協調關系淺析——以河南省商丘市為例[J]. 廣東化工. 2010(12)

篇2

【論文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沿海地區因為便利的水上交通和豐富的海洋資源,使得經濟飛速發展。但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海洋正在遭受著前所未有的破壞,如何在促進海洋經濟發展的同時,讓海洋的生態環境得到應有的保護,已成為全世界共同關心的話題。文章就針對海洋經濟和海洋環境的相互作用,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隨著沿海經濟的迅猛發展,近海海域遭到越來越嚴重的污染,使海域環境質量明顯下降,生態環境日趨惡化,并對生物資源和人體健康產生有害影響。近海水域的污染已成為世界各國,特別是象我國這樣具有相當長的海岸線和眾多海灣的國家所共同關心的環境問題。海洋經濟的發展還面臨嚴酷的海洋自然環境,海洋災害直接影響著海洋經濟的發展規模、速度和效益,精確預報海洋災害的發生、發展和應該采取何種防災、抗災和減災工程措施,也成為嚴重關注的環境問題。為了開發海洋中的空間、礦產、漁業、能源等物質資源,需要在海上進行各類工程建設,在目前科技日益發展的情況下,工程建設的規模日益巨大,這些大規模的工程建設和海洋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也將是開發海洋中的一個應引起特別關注的重要問題。為了適應我國海洋經濟的快速發展,海洋環境的日益惡化,海洋災害的頻發和海洋工程向大型化發展,近海石油氣田的開發,以及海岸帶開發過程中的后效問題的研究需要,針對我國重大海洋環境與保護問題開展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在這方面,重點需要開展的研究課題大體上有三類。第一類課題是海洋環境特征對各類污染物作用的機理和規律研究,第二類課題是海洋工程設施防災、抗災和減災研究,第三類課題是海洋工程及海洋環境工程與海洋環境的相互作用吸防治措施與對策。

一、海洋環境特征

對各類污染物的作用機理和規律研究以海洋流體動力對各類污染物遷移、擴散、轉化規律的研究為基礎,考慮各種自然環境因素(浪、流、風、光、溫度、濕度)、物理因素(擴散、揮發、沉降、吸附、釋放)、化學因素、生物因素的作用,揭示污染物在海洋復雜條件下的運動及演變規律,并建立海洋水質預測預報模型。此外,近年來,在我國沿海海域,赤潮頻發嚴重。因此,除了加強赤潮的監測和預報外,也應加強在建立赤潮生長機理和發展規律方面的研究工作。

此項研究應通過現場觀測、物理模型實驗和數學模擬研究相結合的方法來進行。由于現場觀測工作耗資巨大,且受到許多客觀條件的限制,所獲得的數據往往有許多綜合因素的共同作用,很難將其中的單因素影響分離出來,因此,往往只能用它來作為對某一水質預測預報模型進行檢驗其可行性和精度的一個實例。

用數學模擬方法來建立海洋水質預測預報模型是一個較為有效的方法。目前,在這方面國內外已有不少水質預測預報模型,這些水質預測預報模型大體上都基于以下幾方面的模型:水流數學模型;波浪數學模型;液流相互作用模型;近海海域污染物遷移轉化數學模型。

在水流數學模型研究方面,對于較大范圍的海域,通常可采用深度平均的潮流教學模型,對于紊動影響不顯著的海域,可不考慮湍流影響,而對于湍流效應顯著的區域,如排污口近區,則應考慮湍流效應。此外,采用坐標變換,可建立一種能夠考慮復雜地形和套流效應的三維潮流數學模型,這樣才能夠較好地重現實際海域的三維潮流特征。在較小范圍的水域,水流數學模型可以以N-S方程和通用的k-單流體數學模型。也可以基于多流體模型的基本概念,分別對兩相本身的湍流輸運規律以及相間相互作用規律進行模擬,建立兩相湍浮力分層流的雙流體數學模型。

在波浪數學模型研究方面,可應用BI—CGSTAB法求解由橢圓型緩坡方程離散得到的代數方程組,以提高求解效率。從水波發展方程出發,可導出一種用于大區域波浪變形問題的數學模型。通過引入弱非線性波色散關系,可使雙曲型緩坡方程能夠有效地考慮波浪的非線性效應。對高階Boussinesq方程的進一步研究,可使方程的色激性從入水到深水都達到很高精度,并提高方程的非線性精度,可以更精確的計算較深水域波浪的非線性特征。

針對帶自由表面的波浪場問題,通過把能有效模擬自由面形態的N— S方程和波能平衡方程的結合,可導出一個能考慮破波能量損失的拋物型緩坡療程,用這個方程可模擬規則波和不規則波破碎引起的波高變化。建立沿岸流數學模型,可模擬海岸上波高變化和破碎波波高、波浪增減水和沿岸流。

在波流相互作用模型的研究方面,對于弱流情形,可采用一種考慮流影響的修正的合流緩坡模型;對于強流情形,可采用在Botssinesq方程中考慮流影響的模型。可以將輻射應力的計算公式與拋物型緩坡方程中的待求變量聯系起來,建立一種輻射應力計算的新方法,用該方法可對較大區域均勻斜坡地形上的波浪輻射應力進行數值模擬。

在近海海域污染物遷移轉化數學模型研究方面,基于N一S方程所建立的深度平均的二維應力一通量代數全場模型,可對非對稱潮流作用下的側向岸邊排放問題過分數值模擬。以研究近海海域污染物遷移轉化的三維預報系統作為目標,在分析近海環境中各種物理、化學和生物現象的基礎上,針對近海海域水污染的特點,從三維湍流模型出發,在動量方程中引入表面風應力、底部切應力以及柯氏力的作用;在輸運方程中引入反映物理、化學、生物等作用的源、匯項,可建立一個統一考慮物理、化學和生物等過程綜合作用的近海海域污染物遷移轉化的三維預報模型,它可為環境評價、水質規劃、污染控制以及水域排污工程設計等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同時對確定水域環境容量,從而制定水域環境保護策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價值和應用前景。

應該指出,在海洋水質預測預報模型研究方面,數學模擬無疑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手段,但不論是何種數學模型,其模型中所需的必要參數和邊界條件的處理是研究水質模型的技術關鍵,直接影響到水質模型的科學性和預測能力。而這些必要的數據是無法從數學模型本身來取得的,有些可以通過現場觀測來得到,但其中一些最基本的卷數是要通過基本機理的研究才能得到,在這方面物理模型實驗研究將是一個有效的手段。

能模擬海洋動力因素的先進實驗設備,現代化的量測儀器和測試系統是開展物理模型實驗研究的必備條件。進一步完善PIV和LIF的濃度場、速度場同步測量系統,可研究非破碎波浪、破碎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水流的垂直結構,獲得流場中水質點速度的空間分布和時間過程;并同步獲得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濃度場的空間及時間變化過程,可用以分析定量污染物團在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擴散的基本特征和擴散系數。

二、海洋災害的精確預報及海洋工程設施防災、抗災和減災的研究

海洋災害主要包括風暴潮、海浪、海冰、海嘯、赤潮及海岸侵蝕等。

90年代以來,我國海洋災害所造成的損失每年達上百億元人民幣,是世界上海洋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海洋工程結構的投資費用很高,一旦發生破壞,將會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和巨額財產損失。當前我國海洋能源開發與海洋空間利用的絕大部分活動是在近海和極淺海海域。為了保證在這些海域所建造的工程設施能夠安全服役免遭破壞,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弄清這一海域中嚴酷和復雜多變的環境因素。我國東臨西北太平洋,每年出現的臺風數目占全球的38%,其中對我國可能造成災害的臺風每年有7—8個。每當臺風在我國登陸或接近我國沿海通過時,都會在沿岸局部地區產生風暴潮,形成風暴潮災害。

在我國北方海域,冬季由于受寒潮影響,沿岸地區每年都有結冰現象,結冰嚴重的年份則出現冰害。若對這些海洋災害估計不足將會帶來巨大的損失。渤海重疊冰與堆積冰的形成,不但可給結構物以強大的冰壓力,而且由于冰激引起的振動作用,也會給海洋平臺的使用和安全帶來巨大的損害。而冰區溢油的遷移規律及預防和清理技術,至今尚未進行過深入的研究。對近岸大面積冰排和海上浮冰,在波浪、潮汐作用下都會引起海冰的斷裂,斷裂后冰塊的尺度直接影響其對結構物的作用。在渤海海域建造的海洋平臺,為了抵抗冰害,往往建成正、倒錐體的結構型式,冰排對錐體結構的冰荷載及與其的動力相互作用,也是目前尚未解決的課題。在海冰力學的研究中,除進行理論分析和數值模擬外,實驗研究也是一個重要的手段。在實驗研究中,模型冰可采用凍結模型冰和非凍結模型冰來進行,它們各有其優缺點,發展這兩種技術是海冰力學研究中的一個課題。

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海域中時有地震發生。強烈的地震將有可能是海上工程設施的主要破壞荷載。如果一旦在地震中結構物發生破壞,除其直接經濟損失極大外,其次生災害——火災、環境污染等的后果也不堪設想。 轉貼于

近年環太平洋地區地震的頻度和強度都在上升,造成重大災害。大型海上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特別是抗震防災的基本原理和減震技術措施需要認真研究。海域中的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響應和振動破壞機理更有待深入研究。日本阪神地震記錄資料表明,地震及由此引發的巨浪共同作用對水中和岸邊建筑物造成的破壞十分嚴重。水工建筑物的這類破壞機理,至今國內外對此都很少研究,且由于試驗條件的限制,國內外對此方面的試驗研究工作開展極少。這是海上水工建筑物抗震研究中的一個新領域。

海上水工建筑物在長期運行過程中健康狀況逐漸惡化,其損傷主要來自兩個方面:其一是結構的老化、疲勞、超載、內部損傷(裂縫)、地基沉降變形以及環境的物理化學損傷(低溫、凍融、大氣侵蝕)等;其二是設計不周或設計標準偏低,施工質量差,原材料不合格,管理維護不善等。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的損傷和事故都將對國民經濟的發展造成重大的影響。

因此,發展以下的一些技術和方法將是十分重要的。如在考慮海洋環境荷載在幅值。時間及方向上的隨機性所導致結構安全的不確定性情況下,對現役海洋工程結構進行健康診斷和評估剩余可靠度的理論;結構健康狀態及損傷檢測的新技術和新方法;結構病害治理用的新材料、新技術和新方法;海洋工程結構在多種復雜海洋環境條件下(風、浪、流、冰、地震等)的可靠度和優化理論研究,設計與建造新型抗災工程結構;研究和設計使海洋工程結構物在設計使用期限內有足夠的安全度,而在退役之后又便于拆除的各種工程措施。

為了及時掌握海洋環境的風云變幻和災害的可能來臨,發展海洋環境及災害的預報技術是非常必要的。為此需要建立以下一些系統,如建立由近海到遠海的海洋環境及災害觀測網絡、預報與預警系統、沿岸防災準備和各類應急處理系統;以主要海域和海岸帶區域經濟發展為背景,進行重點研究,建立數字化的海洋環境信息系統模型與結構;以及建立海岸和近海工程設施防災減災數字信息系統,將海岸和近海工程與網絡技術人算機技術、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相結合,建立數學物理模型,通過多媒體技術,形象化地描述災害成因、發生機理、傳播規律、模擬災害破壞的過程,建成智能化的防災、抗災和減災決策支持系統。

三、海洋工程及海洋環境工程與海洋環境的相互作用及防治措施

為了充分利用海洋空間,現代海洋空間利用除傳統的港口和海洋運輸外,正在向海上人造城市、發電站、海洋公園、海上機場、海底隧道和海底倉儲的方向發展。

人們現已在建造或設計海上生產、工作、生活用的各種大型人工島、超大型浮式海洋結構和海底工程,估計到21世紀,可能出現能容納10萬人的海上人造城市。我國澳門和日本已經在海上建成了人工島海上機場。為緩解緊張的陸地資源及減少城市噪音等,日本已經于99年8月在東京灣用6塊380米長,60米寬的矩形漂浮鋼板拼裝海上漂浮機場。

由此可見,隨著海洋資源與空間的開發利用,各類海上工程建筑物數量不斷增多、規模日益復雜和龐大,保證這些海上工程設施的安全運行及采取海洋工程防災減災措施將越來越重要。海岸帶和近岸海域是各種動力因素最復雜的地區,但同時又是經濟活動最為發達的地區,海上工程建設如果考慮不當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引發環境災害。工程設施可能破壞原有海岸帶的動態平衡,影響岸灘的沖淤變化。海上回填和疏浚會改變海岸的形態,破壞某些海洋生物賴以生存的棲息地,若對含有污染物的疏浚污泥傾拋處理不當則會造成二次污染。海上石油生產中的溢油事故將對海洋環境造成極其嚴重的污染。日益增多的海上退役工程設施如果不及時處理也將會逐漸成為海上障礙物以致引起公害。海洋工程抗災減災的任務是一方面要保證最大限度地減少自然界海洋災害帶來的報失,另一方面又要避免人為造成的海洋環境災害。

隨著人類對海洋資源的不斷開發和利用,海洋環境保護與人類生產實踐活動協調發展日顯重要。如港口開發中的環境問題,主要內容包括:航道、港池開挖、疏浚引起的泥沙輸運及其疏浚物拋放對海洋環境的影響,深水港口水工建筑物、大型人工島、超大型浮式結構的環境和生態影響;破波帶及其附近水域沿岸流對物質輸運擴散規律研究;大型海岸工程、岸灘保護和整治工程引起的海域環境的變遷和海岸演變;海岸演變、防護及開發利用新概念的原則與理論,如由于工程措施所引起的海岸動力學、生態學、社會經濟學及與環境關系的綜合分析與協調。

隨著沿海大、中型城市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城平建設中的污水深海排放技術,感潮水域污水多點排放漂移擴散研究,天然海灣、人工湖及人工運河的水質交換能力,人工沙灘的保護措施,灘涂圍墾對水域環境的影響等,都將是需要認真解決的問題。

篇3

[關鍵詞]旅游業;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

1.前言

現代化社會的快速發展促使旅游業的興起,旅游逐漸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人們在工作之余,利用空閑時間,攜帶家人去外地旅游,不僅放松了心情,充實了生活的樂趣,對生活充滿了美好希望,而且對于旅游地來說,提高了當地的經濟收入,擴大了當地的聲譽,實現了社會的整體效益。然而,目前國內旅游業的發展還不規范,缺乏正確的引導,導致旅游中的環境破壞和環境污染問題嚴重,影響了旅游當地人們的生活,不利于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旅游業的發展以破壞環境為代價,不符合可續發展觀的理念。旅游業發展的如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地區的發展狀況。因此,我們必須正確認識旅游業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解決旅游中的環境破壞和環境污染問題,保證和諧的自然環境。

2.旅游業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

旅游中的環境概念指的是在旅游活動區域內存在的各種地理自然因素的總合。旅游環境包括旅游目的地區的各種自然和社會資源,包括當地的特殊地理環境、當地的自然景觀、文化特色、風土人情等。大自然賜予人們美好的自然環境供人們享受,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棲息地。環境不僅是人們的物質源泉,也是人們的觀賞旅游對象。古往今來,人們不遠萬里跋山涉水去欣賞沿途的自然風關,把它作為消遣娛樂的一種最佳方式。人們或是流連忘返于清溪碧流之間,亦或是陶醉于奇山異峰中,亦或是在濱海沙灘獨步旅行。大自然的幽靜和鳥語花香吸引了人們不由自主的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想出去走走,感受自然的神圣。正是良好的自然環境保證了人們生活的高質量高水平。設想人們如果生活在一個垃圾滿天飛、煙霧籠罩的自然環境下該是一種怎樣的生活情形。然而,長期以來,人們只是自私一味從自然索取,特別是商業運作的旅游產業,把旅游作為經濟活動,不斷追逐利潤的最大化,忽視了環境保護,造成了生態環境的惡化反過來直接影響到旅游產業的發展。自然資源是旅游業得以發展的前提和基礎,要保證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做好環境保護工作。

旅游業與環境之間的關系還表現在旅游業對環境的破壞,例如名勝古跡的污染和損壞、動物資源的滅絕、人文景觀的破壞等。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導游對游客的引導不夠,更主要的是游客自身的環保意識單薄,大量游客的涌入,造成旅游地區資源的緊張,高密度的集中人群影響了當地人野生動物的棲息環境。特別是外商投資旅游地區,由于不了解當地的自然歷史文化,開發中不尊重自然規律和當地的文化風俗,造成當地資源的嚴重浪費。為此,如何在不破壞自然環境的條件下促進旅游業的發展,如何合理開發自然資源,如何處理好旅游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是旅游業界乃至全民思考的問題。旅游中的環境保護是一項復雜的工程,需要全社會的投入和幫助,需要發動全民參與環境保護中。

3.旅游業對環境產生的影響

旅游業是一個綜合產業,設計到人們的衣食住行等。旅游業關系到自然、經濟、社會、文化、環境多方面的發展。目前旅游業的發展對環境的破壞主要表現在這幾個方面:一是旅游項目的開發和建設中對環境產生的影響。開發商為了快速實現經濟效益,在開發中沒有尊重客觀自然規律,沒有科學合理的規劃,急功近利,對資源的浪費嚴重,停留在低層次的資源開采,而不是高層次的文化發掘,因此使得保存上百年的自然景觀破壞。開發商對旅游業的開發以沉重的環境為代價,沒能充分考慮開發地區的社會、經濟和環境之間的關系。二是表現在游客在旅游過程中對當地自然環境的破壞,例如亂扔垃圾、在名勝古跡上亂刻亂花等。大批次的游客進入導致當地的資源緊張,水污染、空氣污染、噪音污染、公共設施的破壞等。

4.促進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具體對策建議

4.1健全我國旅游業相關法律法規制度

旅游業要得到長遠發展,首先要立法,從法律上來明確旅游業的發展方向,確定旅游業的法律地位。一方面,政府部門根據當前旅游產業發展的現狀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例如環境保護法、文物保護法、森林法、野生動植物保護法等。通過法律的制定約束旅游產業,規范旅游產業的開發行為符合法律的規定,并根據時代的發展和變化不斷不斷補充調整。另外,設置專門的環境保護部門專門負責解決旅游業中的環境破壞問題,切實做到有法可依。

4.2對旅游地區綜合治理

旅游業要發展,勢必會造成旅游地區的生態和人文環境的破壞,如果無法避免破壞的發生,我們就應該采取各種措施減少危害。對于旅游地區的空氣污染問題主要采取的治理措施是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在汽車尾部安裝空氣凈化設備。對于造成空氣污染的企業要求搬遷甚至是關閉。對于旅游地區的噪音污染,和施工隊協商保證在人們的正常休息時間停止作業。對于河流的污染采用生物手段解決。。’

4.3樹立科學管理理念

要保證旅游業的科學發展,就要求樹立科學管理理念,在旅游產業的開發中昂增加科技投入,改變傳統的粗放型開發為現代的高科技開發。讓現代化的技術和通訊手段融入到旅游業的發展中。提高自然資源的利用效率。同事還要求環境保護工作人員強化環保意識,提倡環保清潔能源的使用,推行綠色產品的消費。通過綜合治理手段,保證旅游業發展實現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管理。

篇4

關鍵詞:化學工業;環境;環境問題;環境保護;綠色化學

化工工業造成的環境問題是當今人類所面臨的重大課題之一,需要從人文社會科學、地理學、大氣科學、化學、生物學等角度綜合研究,這就導致了新學科―環境科學的誕生。

中圖分類號:TQ042文獻識別碼:A

1. 環境問題以及對人類的影響

1.1. 環境和環境問題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與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環境和環境問題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人類與環境之間是一個有著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依存關系的對立統一體(圖1)。

當代社會的發展使人類與環境之間的作用與反作用不斷加劇。在人力所能及的范圍,上至太空,下至海底,人類的活動對環境的影響空前強化,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破壞已達到危險的程度。

我國環境保護事業起步較晚,在1973年8月召開全國第一次環境保護會議。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總理在十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

圖1 環境與人類之活動間的關系

1.2. 環境污染給人類帶來的影響

人類活動排放各種污染物,使環境質量下降或惡化。污染物可以通過各種媒介侵入人體,使人體的各種器官組織功能失調,引發各種疾病,嚴重時導致死亡,這種狀況稱為“環境污染疾病”。

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是極其復雜的過程,其影響具有廣泛性、長期性和潛伏性等特點,具有致癌、致畸、致突變等作用,有的污染物潛伏期達十幾年,甚至影響到子孫后代。

環境污染對人體的危害,按時間分為急性危害、慢性危害和亞急性危害。在短時間內(或者一次性的)有害物大量侵入人體內引起的中毒為急性中毒,如美國多諾拉煙霧事件、倫敦煙霧事件等由于閉塞性換氣不良,造成急性缺氧或引起心臟病惡化而死亡。少量的有害物質經過長期的侵入人體所引起的中毒,稱為慢性中毒。這種慢性毒作用既是環境污染物本身在體內逐漸積累的結果又是污染引起機體損害逐漸積累的結果。如鎘污染引起的痛痛病、氟污染導致氟斑牙、氟骨病等。介于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之間稱為亞急性中毒。

2. 化工發展對環境的影響

化學工業包括石油化工、農業化工、化學醫藥、高分子、 涂料和 油脂等。它們出現于不同歷史時期,各有不同涵義,卻又關系密切,相互滲透,具有連續性,并在其發展過程中被賦予新的內容。

2.1 化學工業的發展

人類社會迄今已經經歷了四個經濟時代的變遷,相應的形成了狩獵采集經濟、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和信息經濟四種經濟形態。進入工業經濟雖然為人類創造了極大的物質基礎,但與此同時所造成的環境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從化學工業的發展過程來看,化工污染大體可分為三個時期:化學工業污染的發生時期、化學工業污染的發展時期、化學工業污染的泛濫時期。

2.2 化工對環境的污染

化學工業是對環境中的各種資源進行化學處理和轉化加工的生產部門,其特點是產品多樣化、原料路線多樣化和生產方法多樣化。由于其生產特點決定了化學工業是環境污染較為嚴重的行業。化工生產的廢物從化學組成上講是多樣化的,而且數量也相當大。這些廢物含量在一定濃度時大多是有害的,有的還是劇毒物質,進入環境就會造成污染。有些化工產品在使用過程中又會引起一些污染,甚至比生產本身所造成的污染更為嚴重、更為廣泛。

2.2.1 污染物的來源

化工生產中,隨著化工產品的原料路線和生產工藝的不同,所排放出的污染物也多種多樣。

化學反應不完全。化工生產過程中,隨著反應條件和原料純度的不同,存在一個轉化率的問題,一般的轉化率只能達到70%~80%。因此原料不可能全部轉化為成品或半成品。余下的低濃度或成分不純的物料,常作為廢棄物排出而進入自然環境。若化工原料為有害物質,排放后便會造成環境污染。

化學反應的副產品、產品和中間產物。化工生產過程中,在進行主反應的同時,也常伴隨一些副反應。這些副產品如不加以回收利用,當作廢料排出就會污染環境。在貯存運輸過程中,產品或中間產品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損耗,如化學藥品、化工產品等因包裝不嚴密,或因容器破損而流失,或因包裝容器清洗水的排出,或在貯存過程中,有的內部還繼續發生化學變化等情況均會造成環境污染。

化工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廢棄物。化學工業排放出的廢棄物,不外乎三種形態的物質,即廢水、廢氣和廢渣,總稱工業“三廢”。

燃燒過程。燃料燃燒可以為化工生產過程提供能量,以保證化工生產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進行。但燃燒產生大量煙氣和煙塵對環境產生極大的危害。如煙塵、臭味氣體(H2S、NH3、酚)、刺激性氣體(SO2、HF、酸霧)、有毒氣體(CO、HCN、Cl2、汞蒸氣)等

冷卻水。無論采用直接冷卻還是采用間接冷卻,都會有污染物質排出。另外,升溫后的廢水對水中溶解氧產生極大影響,破壞水生生物和藻類種群的生存結構,導致水質下降。

設備、管路的泄漏。化工生產大都是在氣相和液相條件下進行,物料大都使用管道輸送,在生產和輸送過程中,由于設備和管道不嚴密、密封不良、腐蝕嚴重或操作不當等原因,往往造成物料泄漏。尤其是運轉設備和活動部件,更容易造成泄漏。由于化學物料或產品從設備和管道中泄漏出來不易回收而造成環境污染。

2.2.2 污染物的污染特點

化工廠一般多集中在水源較豐富的江、河、湖、海附近,生產中的廢水大都排入水域,因此化工產業對水域的污染變尤為嚴重。化工污染的特點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毒性大,有刺激或腐蝕性

化工廠排出的廢棄物中,有些是有毒或劇毒物質如廢水中所含的氰、酚、砷、汞、鎘和鉛及無機酸、堿類等帶有刺激性、腐蝕性的物質,這此物質對生物或微生物有毒性或劇毒性;廢氣中含有刺激性和腐蝕性氣體很多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氣、氯化氫和氟化氫等,能直接損害人體健康,腐蝕金屬、建筑物,污染土壤等

(2)種類多,危害大

化工生產排出的污染物種類繁多,除氰、酚、砷、汞、鎘、鉛等外,還有各種有機酸、醇、醛、酮、酯、醚和環氧化合物以及粉塵、煙氣和酸霧等浮游粒子。這些污染物對環境、對生物、對人體都有很大危害。污染物進入水體會增加水中酸堿度或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或造成水體富營養化,使水體遭到破壞。酸堿污染物進入土壤,會使土壤遭到破壞,植物生長受到影響。大氣中的污染物濃度增加,還可能影響氣候和氣象的變化。

(3)污染后恢復困難

受化工污染物污染的水域,即使減少或停止污染物排出,要恢復到水域的原來狀態,需要很長時間。特別是對于能被生物吸收的重金屬污染物質,即使停止排放后也很難消除污染。被農藥污染的土壤,恢復原來狀態一般需要數百年。

3. 化學工業中的環境保護

在我國傳統工業經濟是一種由“資源―產品―污染排放”單向流動的線性經濟。其特征是高開采、低利用、高排放,通過把資源持續不斷地變成為廢物來實現經濟的數量型增長。其結果是自然資源的過分開始,污染環境,使生態系統受到嚴重破壞。這種傳統的發展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21世紀要求從傳統的線形經濟到循環經濟的變革即可持續發展。通向可持續發展道路則要經過以下幾個階段:末端治理―清潔生產―生態工業―低碳經濟―可持續發展。

3.1 環境與化工的可持續發展

當今的工業生產在滿足人類不斷增長的物質需要的同時,也造成了資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及對自然環境的嚴重污染,使得人類生存環境面臨著不可持續發展的危險境地。可持續發展的理論認為:人類任何時候都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也不能以今天的發展損害明天的發展。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做到保護環境同經濟、社會發展協調進行,可持續發展的模式是一種提倡和追求“低消耗、低污染、適度消費”的模式,用它取代人類工業革命以來所形成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消費”的非持續發展模式。化學工業是對環境中的各種資源進行化學處理和加工轉化的生產部門,其產品和廢棄物具有多樣化、數量大的特點。廢棄物大多有害、有毒,進入環境會造成污染。有的化工產品在使用過程中造成的污染甚至比生產本身所造成的污染更嚴重、更廣泛。由于化學工業對環境影響巨大,所以實施可持續發展對化工生產尤為重要。

3.2 化工的清潔生產

清潔生產是將預防和治理污染。貫穿于整個工業生產過程和產品的消費使用過程中,盡量使之不產生或少產生廢物,以期對人類和環境不產生或產生最小的危害,這是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工業與環境規劃行動中心提出的。它表述了原材料-生產-產品-消費使用的全過程的污染防治途徑。

化學工業清潔生產的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清潔的生產過程、清潔的產品、清潔的能源、清潔后處理。

3.3 生態工業

生態工業是指仿照自然界生態過程物質循環的方式來規劃工業生產系統的一種工業模式,在生態工業系統中各生產過程不是孤立的,而是通過物料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互相關聯,一個生產過程的廢物可以作為另一過程的原料加以利用。生態工業追求的是系統內各生產過程從原料、中間產物、廢物到產品的物質循環,達到資源、能源、投資的最優利用。圖2所示為理想工業生態系統的示意圖。

圖2 理想工業生態系統示意圖

3.4 綠色化工

綠色化學是當今國際化學科學研究的前沿,是21世紀化學工業可持續發展的科學基礎,其目的是將現有化工生產的技術路線從“先污染、后治理”改變為“從源頭上根除污染”。綠色化學的理想一方面是實現反應的“原子經濟”性,要求原料中的每一原子進入產品,不產生任何廢物和副產品,實現廢物的“零排放”,并采用無毒無害的原料、催化劑和溶劑 ;另一方面是生產環境友好的綠色產品,不產生環境污染。目前綠色化學與化工越琰越受到各國政府、企業和學術界的關注。

綠色化工技術還包括采用無毒無害原料、催化劑和容器替代有毒有害化學物質、清洗劑,減少和消除健康危害和環境污染的技術以及對環境友好的清潔產品的開發。如用超臨界二氧化碳替代有機溶劑作油漆涂料的噴霧劑和塑料發泡劑、汽車零部件和電子工業清洗劑等。

4. 結語

化學工業在世界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化工同時也是產生污染的大戶。從綠色化學的角度來講,化學工業的快速發展,必須以搞好環境保護為前提,化工生產建設必須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這就為化學工業的發展提出了一個更高的要求,要由傳統的高污染、高物耗能耗、粗放經營狀態向以精細化學品、化工新材料、生物技術為核心的技術密集型產業的轉變。未來的化學工業勢必不僅能為人們提供更加豐富多彩且安全可靠的產品,還將為改進人類的生存環境,促進科技進步和其它產業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劉喜鳳,羅宏,張征. 21世紀的工業理念:生態工業.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1):54-58

[2].蔣展鵬.環境工程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3]. 楊永杰.化工環境保護概論.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9

篇5

關鍵詞:環境保護 可持續發展 和諧發展

1可持續發展的實質

可持續發展既是滿足當代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可持續發展包含二個重要的內涵:一是需要,指滿足人類基本需要和提高生活質量的需要,將基本需要放在特別優先的地位來考慮;二是限制,指人類的發展和需要應以地球上資源的承受能力為限度,通過人類技術的進步和管理活動,對發展進行協調與限制,要對環境滿足眼前和將來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以求與自然環境容量相適應。沒有限制的發展,便不能持續。生態持續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保障,經濟持續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手段,社會持續發展是可持續的最終目標。隨著環境問題的出現,倡導可持續發展模式更是迫在眉急的。當今世界面臨著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一系列重大問題。可持續發展概念是在人類深刻認識環境與資源的可持續能力基礎上提出的。它是源于環境保護的。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類與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體,人必須與自然協調才能持續生存。不適當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環境所面臨的最嚴重問題之一。工業革命以來,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西方國家競相追求經濟的高速發展,通過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資源,促進經濟的快速增長和維持較高消費水平的需要。工業生產雖然增長了幾十倍,但卻出現人口膨脹、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生態破壞、貧困加劇和各國發展失衡的社會矛盾。

2環境功能和環境問題

人類社會的發展不可能脫離周圍環境而孤立地進行。環境是社會發展的經常必要的條件之一,趁著加速或延緩社會發展進程的作用環境對社會發展所起的促進或阻延的作用體現了生產力不斷提高和自然資源不斷開發,社會與其周圍環境的聯系便日益加深。環境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礎。也是開發利用的對象。主要功能有:(1)提供人類活動所必需的各種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環境是人類從事生產的物質、能源的源泉,也是各種生物基本重要條件。人類從自然地理環境中開采煤、石油、天然氣等,利用土地資源生產谷物,從而產生一系列的經濟活動。因而環境資源的多寡、優劣決定著經濟活動的規模和速度。當人類索取資源的速度超過自然供給的能力時,便難以維系和持續發展。(2)消納和同化人類活動產生的產品,同時也會有一些一時未能被利用的副產品排入環境,成為廢物。而人類新陳代謝和消費活動,也產生各種廢棄物歸還給周圍自然環境。當廢物排放量超過環境的自凈能力時,環境質量會下降。(3)滿足人類生存的精神享受。環境不僅能為人類提供物質資源,而且還能滿足人們對舒適的要求。清潔的空氣和水是農業生產必需的要素,也是人們健康,愉快的生活需求。優美舒適的環境,使人們心情輕松、精神愉快,有利于提高人體素質,更有效地工作促進社會經濟持續發展。保護環境的目的在于促進社會經濟持續發展。面對諸多的環境問題,我們必須加強環境保護。環境問題是指任何不利于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環境結構和狀態的變化,產生的原因包括人為、自然兩方面。其實質是人類不合理的社會經濟活動與環境可持續發展間的矛盾。

3環境問題已成為人類面臨的嚴峻挑戰之一

環境危機之所以引起人們的普遍不安與廣泛關注,是因為環境危機不僅影響了當代人的生活質量,也威協后代人的生存。這必須與可持續發展聯系起來,可持續發展鼓勵經濟增長,它不僅重視增長數量,而且要求發送質量提高效益,節約能源,減少廢物,改變傳統的生產和消費模式,實施清潔生產和文明消費。是以保護自然為基礎,控制環境污染,改善環境質量減少生態破壞,保持地球生態系統的完整性,以持續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資源,使作類的發展保持在地球承載力之內。是以消除貧困,改善和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為目的,要與社會進步相適應。雖然未來人對幸福的理解也許會與我們有所不同,但作為人,他們的某些基本需要(如清潔的空氣、干凈的水、健康而穩定的生態系統)必須首先得到滿足。因此,在分配地球上的有限資源時,我們必須要用代際主義的原則來處理當代人與后代人的關系。我們不僅要給后人留下一套先進的生產技術與成熟的經濟發展模式,還要給他們留下一個穩定而健康的生態環境。

4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一種文明如果把掠奪和征服自然視為自己的價值實現,那么,環境污染與生態危機的出現就是必不可免的;人為目前所面臨的環境危機,不是源于科學技術提供資源的速度慢于人類消費資源的速度。與以往的歷史相比,人類目前所掌握的技術無疑是最先進的,但是,環境危機正是在我們擁有如此空前的技術力量的背景下產生的。承認大自然的內在價值,把人與自然視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尊重并維護生態系統的完整、美麗和穩定。無論以全球范圍,還是以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人類文明都發展到了保護生態環境階段。確保人與自然的和諧,是經濟能夠得到進一步發展的前提,也是人類文明得以延續的保證。要實現保護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5結語

人有權利利用自然,通過改變自然資源的物質形態,滿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這種權利必須以不改變自然界的基本秩序為限度;人又有義務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實,保持自然規律的穩定性,在開發自然的同時向自然提供相應的補償。當然,如此確定權利和義務的范圍,是以人與自然之間原本存在著和諧為前提的,可持續發展針對的則是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已經遭受嚴重破壞的現實。在這個事實中,人對自然的權利和義務的范圍必須相應調整。在達到新的和諧之前,人對自然的開發方式,開發深度應當受到嚴格的限制;人在改變自然資源的物質形態的同時,應當更多地向自然提供補償,以恢復其正常狀態。使人與環境協調發展,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劉南威.自然地理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548.

篇6

關鍵詞:社會主義新農村;生態;環境;農業經濟發展

1引言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是當前現代化農村建設的重要課題,長期以來,我國農業經濟走的是一條傳統的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長的道路,導致農業生態環境已不堪重負,人口、資源、環境方面的壓力越來越大。人類要想從生態惡化的狀況中掙脫出來,使人類文明得以延續下去,就必須擺脫傳統的生產模式,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生態與生產協調發展的生態經濟模式。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經濟也獲得了迅猛發展,農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取得了顯著的提高。但與此同時,農村的生活環境污染、土壤肥力下降、自然生態遭到破壞、資源枯竭等嚴峻的問題也擺在了面前。為了有效地保護自然資源不被破壞,更好地利用現有的節能資源,更好地改善鄉鎮人民的居住環境,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和提高鄉鎮人民的生活水平、環境保護意識,由黑龍江省北安市環保局組織,北安市東勝鄉和北安市畜牧局、北安市農委等有關單位積極配合,啟動了黑龍江省北安市社會主義新農村——環境優美鄉鎮示范鄉的建設工作。

2選址主題

緊緊圍繞發展綠色環保、創造低碳減排鄉鎮這一主題,按照循環經濟“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的原則對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進行總體規劃,對農村的土地、水資源、肥料、農藥、能源、飼料等各種生產要素進行統籌考慮。選擇東勝鄉為創建優美鄉鎮的示范鄉,主要是因為其具備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環境資源,東勝鄉東部與勝利林場相連,西部與城郊鄉接壤,南部與趙光鎮隔烏裕爾河相望,北部有鬧龍河與部隊農場為鄰,南北長約18km,東西寬12km。地處小興安嶺西南麓,是山地向平原過渡的丘陵地帶,距北安市區12.5km,鄉域面積183km.2,5個行政村,27個自然屯,全鄉人口13000人。

3建設原則

在綠色環境優美鄉鎮的建設過程中,一是提倡農業資源的循環利用,盡量減少農業生產廢棄物的排放,有利于農業資源的保護,有效地降低對農業生態環境的破壞;二是提倡綠色農業、生態農業,盡量遏制大量施用化肥農藥與機械作業,避免耕地污染、土壤肥力下降,減少農業生產中的污染問題,提高農產品的質量;三是堅持經濟發展、環境保護與環境優美鄉鎮建設協調發展的原則,認真貫徹執行環境保護政策和法律法規,堅決杜絕了濫墾、濫伐現象的發生。環境建設逐步達到了科學規劃、布局合理、管理有序、環境優美的格局。

4建設成效

4.1對自然資源的保護作用

選準環境優美鄉鎮建設的出發點后,以環境資源保護為前提不斷加大領導力度和資金投入力度,成立了由東勝鄉、北安市環保局和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的工作領導小組,環保局積極配合,盡量做到在建設過程中,保護和利用好現有的環境資源,爭取不破壞任何一點原有的自然資源,確保了不以犧牲環境資源為代價來推進工作的進展。工作任務確定后,各有關部門的負責人各自具體負責推進落實。鄉政府把有效保護和利用環境資源作為建設環境優美鄉鎮的重要指標之一。各部門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切實做到了在環境優美鄉鎮建設過程中,力爭不損害任何的環境資源,力爭做到“無害化、低排放、零破壞、高效益、可持續”。

4.2對環境影響的評價

根據環境優美鄉鎮建設的要求,2007年5月,東勝鄉編制出了《東勝鄉環境保護規劃》,《規劃》的編制完成為東勝鄉環境建設走法制化、規范化軌道,保證環境建設的連續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4.3對農業生產環境質量的改善

(1)加強鄉村公路建設。幾年來,先后修建了了東勝—勝利林場、東勝—東民等白色路面2條,共215km,東勝—東邊砂石公路13.3km。鄉村綠化植樹1萬株,種草11萬m.2,改善了鄉村環境質量,居民生活垃圾處置率達到80%以上。

(2)改善鄉村環境質量建設。制定了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東勝建成區2km.2),加強了水源地建設與管理。嚴格控制污染源,使東勝鄉環境質量得到了明顯改善。

(3)突出綠色食品基地建設。為實現農業生產向高產、優質、高效方向邁進,東勝鄉大力開發綠色食品生產,實施綠色工程。目前為止,全鄉綠色大豆種植面積發展到400hm.2,積極推廣農業新技術,秸桿綜合利用率達到81%,農藥使用強度1~6kg/hm.2,化肥施用量176kg/hm.2,農膜回收率90%,土壤有機質含量達61%。

4.4對生態自然資源的保護

(1)實施林業生態建設。東勝鄉采取有效措施,保護森林資源,開展“天然林保護”工程,加強了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堅持治理毀林開荒和亂占耕地現象,大力開展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工作。幾年來共植樹造林58hm.2,退耕還林116hm.2,全鄉森林覆蓋率已增加到81%。

(2)切實加強了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以烏裕爾河土地整理項目治理為龍頭,以灌溉、排澇、防洪、水保為重點,修復水毀工程,實施了小流域治理,聯合水庫除險加固等工程項目。

4.5對人民生活條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東勝鄉進一步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效果,重點突出種植主業優質化、畜牧生產主業化、生態農業戰略化三個主攻方向,實現了經濟快速發展,生態環境進一步好轉,各項事業呈現出良好勢頭:鄉村環境建設明顯好轉;以結構調整為主線,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經濟持續增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5存在的問題

自啟動環境優美鄉鎮建設以來,東勝鄉在自然環境資源的保護和現有資源的有效利用、保護農村環境、改善農村生產和生活條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

(1)部分群眾的環境意識還比較薄弱,認為加強環境建設是別人的事,與已無關,主人翁意識有待于提高;

(2)資金短缺,極大地制約了環境優美鄉鎮建設工作的開展;

(3)東勝鄉環境優美鄉鎮建設工作尚存在著一些差距,還需盡快達標。

6對策和措施

環境優美鄉鎮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歷史任務,是實現鄉鎮經濟增長和社會全面進步的重要保證。東勝鄉應該利用實施環境優美鄉鎮的有利契機,從實際出發,調整工作思路,全力推進優美鄉鎮建設,取得成效。在以后的工作中,筆者認為應該注重以下幾個重點。

(1)繼續推進各項工作落實。一是努力探索改善農村落后面貌的新途徑。二是找準癥結,突出重點,全力推進。三是強化制度落實,依法治鄉。四是唱響環境優美鄉鎮建設的主旋律,切實加強宣傳教育,不斷增強農民群眾的環境意識。五是抓好項目落實,全面完成環境優美鄉鎮的建設任務。

(2)繼續抓好東勝生態開發區建設,進一步擴大水稻種植面積和漁業面積,改良品種,走規模化、集約化之路。

7結語

社會主義新農村是21世紀全面小康社會的農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體現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內容,是一個承前啟后的綜合概念。它不僅涵蓋了以往我國政府在處理城鄉關系、解決“三農”問題方面的政策內容,而且是為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和農村自我發展能力,為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形成新農民、新社區、新組織、新設施、新風貌為目標,以加強農村道路、水電、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村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為主要內容的新型農村綜合建設計劃。所以,北安市東勝鄉環境優美鄉鎮建設的經驗和成果,值得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借鑒。

篇7

關鍵詞:生態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策略

科技和經濟的迅猛發展增強了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促進社會生產的同時也為人們帶來了環境難題,如果不及時的對我國生態環境加以保護并尋求可持續性發展的策略必將會嚴重影響人們的各個方面。

一、我國生態環境現狀

當下,我國正在面臨十分嚴重的環境問題,環境污染程度已經急劇上升,并且還有更加惡化的情況。在此主要從水資源、土地沙漠化、大氣污染等幾個方面進行簡要概括。

(一)水資源。當下我國水資源十分匱乏,而且呈現水資源分布不均,部分被污染的情況,我國水資源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資源都在南方,北方所擁有的淡水資源還不足南方的1/4,據不完全統計,我國至少有600個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缺水情況,但是就當下發展趨勢而言,這一數字還會上升,還會有大量的城市缺水。除此之外,面臨的問題就是水資源的浪費,由于工業化生產,大量工業廢水肆意排放,嚴重污染我國地表水和地下水等水資源[1]。

(二)土地沙漠化。實際上土地沙漠化與水資源缺少存在密切聯系,可以說土地沙漠化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水資源的缺少。除此之外,大量的砍伐、建筑使得綠化面積減少,也進一步促使了我國土地沙漠化的加劇。當下我國土地沙漠化面積正在急速上升,受傷沒化影響的人口也隨之增加,同同時農田和草場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我國土地沙漠化現象更加嚴重直接影響了我國人民的生產、生活,甚至是生存。

(三)大氣污染。近幾年來,我國工業正在迅速的發展強大,而工業發展的背后是越來越嚴重的大氣污染。尤其是在工業集聚地經常會出現霧霾天氣,大量極細微的干成立均勻的分布在空氣中,使得空氣十分污濁、有害。大氣的污染對于人們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消極影響,直接關系到人們的健康[2]。

除了以上幾點,我國生態環境中所存在的問題還有許多,而且這些問題有越來越嚴重的傾向,可以說,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十分不到位,直接侵害到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十分不利于人們的健康發展,而且從更大的一個方面來講,我國生態環境的破壞正預示著我國正在走,環境保護治理的下坡路,如果長此以往必將會降低我國綜合國力,影響我國綜合建設。

二、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策略

(一)提高公民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意識

我國人民永遠是生態環境的保護者、破壞者,人民的態度和行為直接決定了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結果。所以對此一定要積極的提高我國人民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意識。首先我國政府必須要加大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力度,從思想上影響人民的態度和行為,下到農村生態環境教育宣傳,上到政府生態環境教育宣傳,擴大宣傳范圍,加強宣傳力度。其次是要采取強硬手段,制定相關管理機制,對生態環境破壞者加以懲治,大力提倡生態環境保護行為,必要時可給予物質獎勵。最后,一定要讓人民從思想上根本上認識到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有組織、有紀律、科學的制定思想教育幫扶,以“結對子”的方式來進一步保證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有序進行。

(二)創新發展綠色科技,用科技實現可持續發展

當今的時代是科技的時代,強大的科技足以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的力度加快其可持續發展,所以政府一定要注重綠色科技的創新發展,家先進的科技,用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近些年,我國工業化發展進程不斷加快這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強大科技所起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此所提出三方面建議,第一點一定要大力引進創新型人才,創新是發展生產的原動力,人才是科技創新的重要基礎,我國是人口大國,但是并不是人才大國,所以一定要積極的培養生態環境保護所需要的創新型人才,為其提供更好的人才資源。第二點是加大綠色科技投入,綠色的科技能夠減少資源浪費,有效提高資源利用率,對于生態環境保護有著重要的作用,比如太陽能發電綠色無害,既沒有資源的浪費,也不會破壞生態環境,這就是綠色科技的亮點[3]。第三點是推動科技發展,只有科技的發展才能夠更好地解決當下生態環境中所存在的問題,才能夠逐步完善生態環境保護體系,實現其可持續發展。

(三)加強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

我國生態環境中說存在的一大主要問題就是資源的浪費,加大資源保護和利用是我國當下環境保護的重要任務,這些資源有土地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等,只有對這些資源進行合理的保護和利用才能夠實現我國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才更有可能建設一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社會。在實際生活和生產中一定要加強此方面的意識,保護利用資源,發展循環經濟,比如在工業生產中產生的廢水、廢氣、粉塵等都不能夠直接排放,所以可以想方設法對工業生產中的資源進行保護和合理的利用,盡可能的實現循環經濟,這樣更有利于我國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

(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優化工業生產建設

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實際上就是指經濟增長由不可持續轉為可持續發展模式,由粗放型轉為集約型模式,由技術引進型轉為自主創新型,由忽略環境型轉為環境友好型,由高碳生活型轉為低碳生活型,由第二產業帶動經濟模式轉為三大產業協調發展經濟模式,由少數人致富轉變為共同致富。當下我國許多領域仍然沒有轉變經濟增長模式,尚未優化工業生產建設,這種情況造成了資源的大量浪費,環境的嚴重污染[4]。所以在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道路中,一定要積極的轉變經濟增長模式,優化工業生產建設,進行綠色生產經營。

參考文獻: 

[1]郭越龍. 農業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 

[2].韓長賦強調:堅持不懈推進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 夯實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資源環境基礎[J].現代畜牧獸醫,2015(08):61-62. 

[3]朱天龍. 草原旅游發展與生態保護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 

篇8

包頭市土默特右旗環境監測站內蒙古包頭014100

摘要:環境保護作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關系到人類自身和社會的長期生存和發展。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環境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形式,影響到了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并重點探討了環境保護對于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環境保護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 :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重要性

0 引言

21 世紀以來,我國經濟實現了持續高速增長,但是也給今后的發展帶來了很多的障礙,其中最為嚴重的就是資源和環境因素。尤其是隨著現代制造工業的不斷發展,使得環境污染日益惡劣,嚴重阻礙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這樣的以環境為代價的經濟發展是不可持續的。因此,我們必須積極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刻認識到環境保護對于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機結合,最終才能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 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首先,發展是人類共同的和普遍的權利,而保護環境是每一位公民必須履行的責任,環境保護可以保證可持續發展最終目的的實現。其次,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是可以協調發展的,這是因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以良好的環境條件為基礎的,而環境問題的解決是以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必要條件的,二者緊密聯系,互為依托。只有保護好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環境,才能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最終目標。此外,良好的社會環境可以為經濟發展提供適宜的環境與資源,環境與資源一旦衰退,將不能為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

2 環境保護對于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2.1 環境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在現代科技進步創造了空前富足的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目前,我國的環境日益惡化,霧霾籠罩、水體污染、水土流失等問題相當嚴重,這都是由于人們環保意識淡薄造成的,嚴重阻礙了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甚至影響了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環境保護對于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已經變得非常的重要,可持續發展越來越關注長期的環境承載力。經濟發展離不開環境和資源的支持, 環境保護需要經濟發展所能夠提供的資金和技術, 而發展的可持續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環境和資源的可持續性。環境保護作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已經成為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關鍵,同時也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要想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搞好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是密不可分的, 要實現可持續發展, 就必須維護和改善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環境。環境保護是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保障。

2.2 環境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

為了實現社會的經濟發展,人類在以環境為代價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也產生了一定的環境問題,如水土流失、大氣污染等,嚴重危害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這主要是由于人們沒有充分認識到環境保護和經濟可持續發展之間的協調關系。20 世紀以來,尤其是隨著工業的不斷發展,工業“三廢”污染問題日漸突出,人類生產活動造成的大氣污染、能源枯竭、溫室效應等對資源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大,再加上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對資源需求的日益增多,更是嚴重破壞了地球的生態環境。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人類才意識到環境問題已經嚴重制約了經濟發展,出現了先污染后治理的悲觀狀況。因此,要想謀求持續發展,必須解決好環境問題,這是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和必然選擇。

2.3 有助于保護和發展生產力,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的發展

環境保護的實質是保護和發展生產力。因此,在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注重對環境的保護,首先能夠使環境和資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減少資源浪費,最終達到保護生產力的目的;其次,環境保護能夠防止生態破壞,把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環境保護充分融合起來,最大限度地發揮生產力的效益,維護生態平衡。與此同時,通過科學的方法開發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方式,使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既能提高經濟效益,又能減少對環境的不利影響。因此,立足于環境和自然資源角度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更能促進人類社會和經濟的健康發展。

3 加強環境保護袁實現可持續發展

3.1 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建立健全環保相關的制度體系

要想從根本上實現可持續發展,加強環境保護,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從維護群眾的環境權益, 改善環境質量出發,制定有關的法律法規和發展規劃,促進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此外,為了保證生態環境建設的成功, 必須有效控制人口增長, 全面落實積極有效的人口政策和各項計劃生育管理服務措施,建立資源節約型經濟社會。

3.2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循環經濟打破了傳統經濟發展理論中經濟和環境被人為割裂的弊端,把經濟發展建立在自然生態規律的基礎上。循環經濟基于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和重要保證。發展循環經濟的過程中,注重物質的循環利用,做到物盡其用。目前我國要想實現循環經濟的快速發展,應注重綠色技術支撐體系的開發和建立,采用清潔、無害的新技術和新工藝, 還可以開發建立一批新型工業生態園區,大大降低生產資源和能源的消耗,盡可能將污染物排放消除在生產過程中,實現資源的綜合利用。同時,還要加強科學和嚴格的管理,推行綠色GDP,改變“先污染、后治理”的現狀,走經濟和環境協調健康發展的道路。

4 結語

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環境保護對于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保護環境,加強環境污染治理,注重發展循環經濟,保證資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減少浪費,最終才能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紅蘭.淺談我國的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J].武漢航海(武漢航海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4:43-46.

篇9

[關鍵詞]創新環境管理;環境保護;科學發展

在環境保護日益重要的今天,它不僅是一個城市、地域的組成部分,更是評價一個城市或地域的標準。所以,不僅要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還要加強創新環境管理的意識。我們可以從國外的環境管理模式中,看到一些有益之處和弊端,從而改變我國的環境管理方式,使其科學合理,保證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下面我們主要從兩大點進行了分析,先從國外的管理經驗中看一下優缺點,然后分析一下,應該如果創新環境管理模式。

一、借鑒國外環保措施分析利弊

(一)行政管制措施。所謂行政管制措施是指先建立環境保護的標準,然后由國家環保局結合經濟懲罰的手段進行環境污染管理。這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環境污染的行為,但也有缺點,因為標準的設定是人為的,必然有標準模糊的時候,對污染的程度的界定也就不夠明顯,從而使很多污染性企業鉆了空子。而且這種措施只是經濟上的懲罰,治標不治本,不能讓污染性企業發自內心的自愿避免對環境的污染,這是一個效果一般的措施。

(二)教育宣傳措施。這個是在很多國家都采用的一種措施,通過公益廣告或者書面教育,讓全體市民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自覺保護環境。但這是一個需要長時間積累才能見效的措施,需要一定的耐心,同樣,這個措施也是最根本的措施,通過對全體市民的教育,讓其自己約束自己,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杜絕環境污染的現象。

(三)責任賠償的措施。當污染造成之后,對污染者實行賠償的機制,這樣能保證污染者意識到環境的污染是需要付出代價的,讓其主動對自己所犯的錯誤進行責任承擔。這樣就是時刻提醒污染者自己的行為是要付出代價的,進而避免不會再犯。同時,這一制度也能夠處理一些突發的污染事件,減少因此引發的動蕩事件等。

(四)污染稅制措施。在西方國家,普遍接受一種“誰污染誰付費”的原則。根據這一原則,政府應該對那些向環境中排放污染物質的企業和個人征收環境稅或者其他行政費用。試圖通過征收污染稅,將污染這種外在影響內化到成本和市場價格中去,從而借助價格機制控制污染。國外的污染稅主要有兩種:大氣污染擴散稅和水污染廢物稅。通過這種對污染的征稅可以使得污染者自我實施控制污染的措施,而且,這能鼓勵人們采用更新和更有效的控制污染方法。刺激企業降低控制污染的成本。還有,這種分配稅制將使污染控制達到所期望的水平,自動而無需通過費力的行政辦法去給每一個污染者規定排放的限額。

(五)津貼制措施。這實質上是一種負稅形式。由州一級政府對地方政府或者企業治理污染的行為提供一定的資助或者實行稅收優惠。例如,對地方政府建造污水管提供低息貸款;對建有減少污染裝置的企業提供專項額外資助等。這種方法雖然有利于地方政府和企業治理污染積極性的提高,但是卻可能誘使污染總量擴大(如企業擴大污染產品的生產能力,導致新的污染產品制造業),而且在津貼分配之前,污染者往往人為地擴大污染量,抬高基數,增加污染控制幅度,以期得到更多的津貼額度。

二、如何建設創新管理體制

(一)增強跨部門協調能力。環境管理暫時還沒有明確的明文規定,各個管理部門之間也沒有良好的協調,這是不利于環境保護的發展的,所以,建設一個合理的創新管理體制是很必要的。對于環境保護的長期目標或者短期目標都要有部門進行協調解決。如果遇到重大的國家環境安全問題,甚至是國際上的環境問題,那么環境保護的問題就顯得比較嚴重了。建議政府設立一個環境保護協調機構,發揮協調能力,解決環境問題。

(二)增強綜合決策能力。曾經的一切環境問題的發生和治理,給我們提供了足夠的經驗和教訓。如今,我們必須明確的認識到環境是和發展緊密相連的,沒有它們的綜合決策時沒有科學的發展的。所以,具有綜合決策的能力是環境發展的必然要求。落實綜合決策首先需要有明確的法律授權;其次是建立綜合決策機制。其中包括兩種主要形式:a.通過參與決策過程,包括主持擬訂或制定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規章、規劃和標準。參與擬訂和制定有重大環境影響的法律、法規、政策和規劃;對與環境保護有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草案提出建議和意見。b.通過監督機制,包括對發展戰略、社會經濟政策、發展規劃和建設項同實施環境影響評價、監督部門、地方的環境保護工作。對生態狀況、環境質量和污染物排放實施監測。

(三)強調分工與統一相結合。1.創新環境管理體制,首先應該是進行明確的部門分工。分工合作的環境保護的國家性、全民性、長期性和跨部門性,決定了環境保護管理工作必須有多部門參與,各司其職,分工執行。這種分工體現了政府環境保護職責的分擔,執行的基礎則是國家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同時也是因為環境保護已經成為有關政府部門管理工作的組成部分。2.創新管理體制最終要達到工作部門高度統一的境界。統一決策是防止“政出多門”最有效的手段。鑒于環境保護的公共性質,決策只能是由代表國家利益又沒有部門色彩的政府主管機構作出。其次是監督的統一,在統一決策的基礎上,由代表國家利益又沒有部門色彩的政府主管機構統一監督其他政府部門和地方政府執行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然后是污染控制和生態保護的統一。由于環境問題的整體性和事關國計民生,污染和生態分而治之的局面應當改變。

(四)加強公眾監督的力量。目前,計劃經濟被市場經濟所取代,新的經濟形勢導致了環境管理制度的相應調節。應該及時把完全由政府掌控的環境管理轉化為社會參與型的環境政策。需要大量的政府以外的社會實休從事環境監督和制約工作,這些實體可以是盈利性企業、非盈利組織和公民個人。環境政策特別是環境法律,要在強調公民應該承擔環境保護責任的同時,迫切需要擴大他們享有的環境權益,具體主要包括知情權、監督權、索賠權等,通過責權利的規定來激勵公眾對污染環境的行為進行監督和制約,以此鼓勵群眾關心環保、參與環保,使公眾參與成為環境保護的一種基本力量。

(五)咨詢與協調結合。目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咨詢與協調的機制建設。環境的建設和規劃還是存在很多沒有解決的問題的,這是需要建立一個咨詢與協調的機構來輔助的。建議應該加強咨詢與協調機構的建設,這樣有利于將有關環境方面的決策公開,符合強烈的民主要求,而且也是科學的舉措。這樣,不僅人民大眾直接參與到環境保護的活動中,自覺地認識到換將保護的重要性,也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從而做到了環境保護的深入人心,法制觀念強,可操作性強等。

總結:環境問題的出現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發展的,它不僅受經濟發展的影響,同時也影響著經濟發展。所以,科學合理的保護環境,讓其在健康的狀態下為經濟發展做服務,是每一個人都應該重視的。目前,環境保護的管理存在諸多問題,應該及時進行調整,采取合理有效的創新環境管理體制,保證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保證在經濟的影響下,盡量少的污染環境。本文針對目前環境管理中的問題和現象,提出了幾點創新環境管理的對策,進行了簡要分析和概述。

參考文獻

[1]別智,別濤.環境經濟政策體系建設的重大成果 [J]環境經濟,2011(11)

篇10

關鍵詞:低碳農業;東川區;生態環境保護

中圖分類號:S21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2)-04-0018-2

1 低碳經濟與低碳農業

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碳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

低碳農業是指以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為目標,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結構調整、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做好病蟲害防治、發展農村可再生能源等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方式的轉變,實現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高碳匯的農業,它是低碳經濟的主要產業形態之一,主要包括生態農業、循環農業、綠色、有機農業等形式。

2 東川區低碳農業發展現狀

多年來,在省、市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全區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東川的生態農業得到迅速的發展和推廣,逐漸形成了“農——林——牧——漁”,“豬——沼——果(魚)”等示范模式,并在發展綠色食品,有機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新能源利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為低碳農業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1 農產品質量進一步提升

無公害、綠色食品推廣取得成效,至2011年年底,完成無公害蔬菜種植面積3.52萬畝,認證了18600畝無公害蔬菜基地、5000畝綠色食品基地;一個無公害農產品及兩個綠色產品通過認證;2011年全區抽查蔬菜樣品1200個,合格率100%;水產品樣品3個,合格率100%;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總體水平不斷提高。

2.2 農業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

至2011年年底,全區戶用沼氣池保有量共計20655戶(池型主要是6立方米的“曲流布料”A型池,每口沼氣池年平均產氣量為438立方米以上),養殖小區沼氣工程3處,總容積達12萬立方米,年可處理畜禽糞便12萬噸,年產沼氣904萬立方米,年減少薪炭柴消耗4.13萬噸,相當于替代0.65萬噸標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0.4萬噸;2011年推廣農村太陽能熱水器200套,相當于節約標煤64.8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12噸;2010年,全區農作物秸稈生產量35.18萬噸,利用量(包括燃燒、飼料、堆肥等)5.28萬噸;沼氣新能源的開發使山綠了起來、水土流失減緩,還改變了農村傳統的燒柴方式,使農民的生產生活環境得到改善。

2.3 農業生產方式進一步轉變

從經營體制機制上看,農業產業化、組織化、集約化進程明顯加快。全區已培育具有一定規模和帶動能力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1家,其中:省級1家、市級20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快速發展,截止2011年底,全區共成立合作社111個,成員843人,為帶動本區域發揮自然優勢,做強做大農業發揮了積極作用;土地流轉穩步推進,農村土地流轉面積8514畝,占耕地面積的5%。

2.4 農業技術推廣進一步加強

通過各種方式舉辦培訓班208期13124人次,完成高產創建10.222萬畝,抗旱節水節肥推廣8.16萬畝,馬鈴薯良繁基地建設2500畝;重點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工程,2011年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核心示范推廣技術3萬畝,輻射帶動全區測土配方施肥18萬畝;農作物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全面推進,2011年農作物主要病蟲草鼠害發生面積138.2萬畝次,防治面積187.65萬畝次,挽回損失48855噸。由于減少了化肥農藥的使用量,有效控制了農業面源污染,并且減少了溫室氣體排放,保護了生態環境.

2.5 開展生態村建設的成功典型

在阿旺鎮雙龍村、烏龍鎮壩塘村、銅都鎮野牛村等地進行三改三建相配套(改廁、改廄、改灶、建水池、建青貯氨化池、建經濟林和生態林),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最終實現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八個一”模式生態戶,通過生態村(戶)的建設,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農民生活質量明顯改善,對新農村建設起到了促進作用。

3 發展低碳農業對東川區生態環境保護的影響

農業用地釋放出大量的溫室氣體,超過全球人為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30%,相當于150億噸的二氧化碳。因此,發展低碳農業已是刻不容緩,如果能很好地發展低碳農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那么這一領域幾乎能夠達到碳中和狀態,還會帶來生物多樣性以及其他生態環境方面的益處,從而為東川區生態環境保護做出一定的貢獻。

3.1 發展低碳農業可減少有害投入品,有效控制農業面源污染

農業部門開展的測土配方施肥和平衡施肥,可有效減少化肥、農藥施用量;而使用農家肥替代化肥,用生物農藥、生物治蟲替代化學農藥,用可降解農膜替代不可降解農膜,可降低農產品的殘毒,能有效控制面源污染和土壤退化,可從根本上解決農業生產過程中大量消耗的化石燃料,大量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對東川區的可持續發展十分有利。

3.2 發展低碳農業可充分利用立體種養的循環模式,推行無公害化生產

立體種養的生態養殖模式可初步形成牧沼果、牧沼菜、牧沼糧及牧沼漁等種養循環模式格局,既凈化了環境,又獲取清潔能源,還增加了農民收益;促進了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推行了農牧業的無害化生產。

3.3 發展低碳農業可推廣節水模式,提高有限水資源利用率

針對東川旱季較長的特點,在旱地作物上推廣節水節肥技術,較大限度地提高有限水資源的利用率。

3.4 發展低碳農業,可推進綠色農業“三品”基地模式

“三品”指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這三種農產品深受消費者歡迎。發展綠色農業對東川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引領農民增收,防止面源污染,保護生態環境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

3.5 發展低碳農業,可推進清潔能源模式

實現可再生能源的循環利用,主要是利用農村豐富的可再生能耗資源發展清潔能源,目前主要有:沼氣及沼液沼渣利用、太陽能利用、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等形式,通過開展綜合利用,實現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既減少了化石燃料(煤)的使用量,又減少了二氧化碳(硫)的排放量,不僅變廢物為寶物,還取得可觀的經濟收益,從而達到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的高度和諧統一。

4 發展低碳農業加強東川區生態環境保護的對策

4.1 堅持實施“開發建設與生態保護并重”的原則

建議加強環保立法、運用法律手段,強化對資源開發的監督管理,加強對東川區生態環境的監控,建立促進資源整合、強化污染綜合防治宏觀統籌機制,減少對東川區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

4.2 開展好綠色屏障建設,加強林、草業生態體系

堅持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原則,積極建設沿江、沿路生態保護帶。加強植樹造林、積極實施造林綠化工程,加快建設核桃、甜杏等經濟林。在生態比較脆弱、水土流失比較嚴重的區域和森林公園等地區實行封山育林,禁伐天然闊葉林。重點開展天然草地改良、人工種草、草田輪作等建設,保護好生態環境。

4.3 加強農田基本建設促進農業綜合開發

本著灌溉一片,開發一片,發展一片,先易后難,層層推進的原則,農田基本建設應重點放在水利灌溉設施的建設和提高水利化程度上。海拔高的坡地要重點建設蓄水池、水塘、水庫、引水渠和微型水窖等水利設施以蓄積和充分利用天然降水;離江河近的平緩谷地可以采用滴灌方式;同時大力推廣節水農業技術,提高科技含量。

4.4 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綠色農業、有機循環農業

建議一要大力推行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利用糞肥、堆肥、秸稈等有機肥替代化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和土壤生產力。利用生物防治法防治病蟲害,減少農藥、特別是高殘留農藥的使用量,建立綠色、有機生態循環農業生產的標準化體系和基地,為人們提供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二是充分利用農副業剩余物。包括用作飼料、肥料、菌類基料、工業原料等,還可以熱解氣化成可燃氣體,充作燃料;三是推廣太陽能和沼氣技術。這既能解決農村的能源供應又可以減少農作物和蔬菜生長中農藥化肥的使用量。

4.5 實施農村生態環境綜合治理

建議除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鼓勵使用有機肥和農家肥,推廣生物防治技術,減少農藥施用量等大田防污措施外,農村環境治理的重點是畜禽水產養殖中糞便與污水的治理。要合理布局畜禽水產禁養區和集中養殖區,加大畜禽養殖場改造和大中型沼氣工程建設,加強污水和糞便無害化處理;加強水產養殖污染治理,推廣生態健康養殖;此外,還應大力推廣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加強農膜、地膜回收利用,推廣使用可降解材料。

4.6 實施區域產業循環模式

支持有條件的大中型規模化養殖場建設大中型沼氣池,大力推廣“豬(牛)——沼——果(糧、魚、菜)”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模式,重點開發特種水產、特色果業、無公害蔬菜等一批具地方特色的綠色、無公害、有機農產品,實現區域農產品無公害化生產。

參考文獻

[1] 王昀.低碳農業經濟略論[J].中國農業信息,2008,8:12-15.

[2] 農業部科技教育司資環處.低碳農業-應對氣候變化農業行動,2010-2-26.

[3] 周宏春.中國低碳經濟的發展重心.中國傳動網.

[4] 王燦東.加快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生態經濟發展.2009-9-29.